Transcript

○2017/9/14 星期四

○责编/永霞 美编/劭华 校对/银葵

04

践行核心价值观 汇聚振兴正能量金秋的万绿河源,一股蓬勃生长、向上

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客家古邑,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

化等特色文化正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大街小巷,一幅幅制作精美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映入眼帘;五县一区,“河源好人”越来越多,他们已成为河源一道文明的风景线……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河源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以优秀文化为引领,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推荐评选为抓手,以志愿服务活动为实践平台,以公益广告宣传为载体,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为推动河源率先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90 后”青年缪蔼云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知心姐姐”。5年多来,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放学后无人看护的问题,缪蔼云五年如一日,坚持到“四点半”免费看护学堂,周一至周五的16:30到18:30,她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学堂中,帮助了无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动了河源人,被评为2016年度第二批“河源好人”。

像缪蔼云这样的“河源好人”越来越多,他们已成为河源一道文明的风景线。7 月 28 日上午,2017 年第一批

“河源好人”评选活动在市创文办举行。此次评选共评选出“河源好人”20 名,其中助人为乐好人 5 名,见义勇为好人 3 名,诚实守信好人 1 名,敬业奉献好人 7 名,孝老爱亲好人4名。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发挥“道德讲堂”传播正能量以及“河源好人”“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8月2日下午,“弘扬好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走进东源。今年以来,一批河源好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榜样支撑,彰显了“河源好人”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河源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通过用身边好人带动人,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挖掘选树,共推选出 164 名“河源好人”,其中 22人被评为“广东好人”,4人被评为“中国好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榜样的力量,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河源积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的新方式,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年以来,河源用德育平台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建立了 100 多个基层道德讲堂。截至目前,河源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6个。

更多志愿者用志愿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好,我这里有一些衣服,拿来捐助!”“师傅,能不能帮我剪一下头发?”……近日,在位于老城街心花园的“志愿驿站”,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忙碌着。

这是河源首个“志愿驿站”志愿服务点。这间不足 5 平方米的爱心小屋,为众多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了各种帮助。“我们除了提供旅游咨询、交通引导、应急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外,还陆续增加了定期给市民发放冬衣、进行口腔问题检查等。”据介绍,该驿站自最初建立便有 12名志愿者在此轮流值班,目前已经增加到 15 名。志愿者服务队主要通过轮流值班的形式,为市民提供服务。这些服务队的志愿者中,包含医生、美容美发师、教师等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根据志愿者或者服务队员

的特长,每天在驿站为市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依托项目建设,提升志愿者服务技能,是河源市志愿服务的一个亮点。每年春运期间,一个个“红马甲”穿梭在火车站、汽车站候车大厅,搀老扶幼,为过往乘客端茶倒水,提供便利。这道流动的风景线,近年来每年按时出现。春运情暖服务、“全民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月”、志愿文化推广月、公益志愿文化节、“创文”志愿服务等,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设计接地气的服务项目,持续开展顺民意的志愿活动,有效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短时间内,各志愿者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河源不断涌现。

今年以来,河源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2 万多场,组织文化、医疗、环保、法律、消防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多场。

文化是城市的根基和灵魂。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

一、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河源坚持文化自信,突出文化引领,在传承中抓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文化滋养文明、提升文明。

近年来,河源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质,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文明之中,打造客家文化、恐龙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目前,河源已深入挖掘和提炼出家训族规、民间谚语、革命历史等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

和平县是王阳明在古粤地的主要活动地之一,也是阳明思

想形成的主阵地之一。今年以来,河源深入挖掘阳明文化,弘扬阳明文化,践行当代价值,将阳明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价值。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是广东乃至全国最早举行县级武装暴动的地区之一。今年 4 月,河源举行纪念紫金

“四·二六”武装暴动胜利 90 周年活动,高擎革命精神的火炬,赓续革命先辈的血脉,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资政育人、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此外,河源还传扬客家文化,编撰出版《客家古邑文化书系》等丛书,建设家训、谚语等一批主题公园、社区,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它的大众化?我市从人民群众最熟悉的广告中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将公益广告宣传作为重要载体,于无声处启迪净化心灵。

位于市区沿江路和纬十五路交界处的汇景外滩 8 号建筑工地,施工车来来往往。记者看到,在该工地外面的建筑围挡墙上,全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美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和美河源”“倡导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排队我快乐,礼让我文明”……记者走访了解到,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我市 50 多个建筑工地都制定了相应的文明施工方案,施工方充分利用建筑工地、待建地围墙粉刷或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关爱未成年人等内容的“创

文”宣传标语,每个工地的围挡墙看上去都是一道文明的风景线,而建筑围挡墙公益广告宣传只是我市公益广告宣传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市已形成高密度、多层次、全覆盖的公益广告宣传态势,目前市区户外公益广告超过户外广告总量的40%。

我市还组织协调各级各类媒体、通信运营商加大公益广告制作刊播的投入。我市制定下发了相关实施意见,把公益广告宣传责任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媒体的日常工作中。今年以来,全市各类媒体、通信运营商加大力度刊播各类公益广告。这些公益广告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市民文明素养,提升了公众道德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美满。

文明之花绽放,满城馨香流溢。伴随着“创文”的不断深入,河源必将创造更加丰硕的文明成果,为脱贫奔康、率先振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以榜样力量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志愿服务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优秀文化滋养文明、提升文明

公益广告宣传于无声处启迪净化心灵

□本版统筹:罗林林 采写:王亚娇罗林林 摄影:肖斌

■志愿者正在河源火车帮助旅客搬抬行李。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槎城已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施工人员在客家文化公园竖立“创文”公益广告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村口的家训墙,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位于和平县东山岭阳明公园内的王阳明雕像。河源深入挖掘阳明文化,弘扬阳明文化,践行当代价值,将阳明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价值。

■位于市区沿江路和纬十五路交界处的一处建筑工地的围档墙上面,全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美内容。

【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4名“河源好人”近年来,河源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通过用身边好人带动人,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挖掘选树,共推选出164名“河源好人”,其中22人被评为“广东好人”,4人被评为“中国好人”。

100多个基层道德讲堂今年以来,河源用德育平台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

建立了100多个基层道德讲堂。

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截至目前,河源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6个。

2万多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河源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万多场,组织文化、

医疗、环保、法律、消防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多场。

市区户外公益广告超过户外广告总量的40%截至目前,我市已形成高密度、多层次、全覆盖的公益广告宣传

态势,市区户外公益广告超过户外广告总量的40%。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