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抗疫标签

    最早征用改建的方舱医院之一累计收治患者1760名出院患者868人患者满意度99.44%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疫情之下的“生命之舱”□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杨丽丽

    3 月 7 日下午 3 时 14 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门口,载着 59 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两辆大巴缓缓启动,宣告武汉首批最大规模方舱医院收治“清零”。 民警张警星站在原地,对着远去的车辆敬了一个礼。

    位于东西湖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是武汉市最早征用改建的方舱医院之一,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牵头 3 天内建成,副院长章军建临危受命,担任东西湖方舱医院院长。

    自 2 月 7 日开舱到 3 月 8 日休舱,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 1760 名,出院患者 868 人,创造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入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的战绩。 随访显示,患者满意度 99.44%,切实解了疫情高峰期“一床难求”的危局,打造了生命之舱、安全之舱、和谐之舱。

    站立在指挥部帐篷面前,望着战斗过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创建者们百感交集:卸下担子的轻松感;完成使命的自豪感;与战友分离的不舍感;初创时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是巨压下临时改建的。

    没有建设模板和管理方案,也没有可借鉴经验。 2 月 4 日,章军建带着临时抽调的中南医院 8 名医生护士,领到一个任务目标:3 天,将一个总面积达 16000 平方米的空旷展厅,改建成预计集中收治 2000 名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

    “太急了。 我不清楚来了以后做什么。 ”走进舱内,章军建看见场内工人们在摆放床位; 从全国各地调来的援鄂医疗队伍还在陆续抵达,他们大多数人并未接受院感培训;感控所必须的“三区两通道”还在修改;基本的医疗设备、防护物资也未到位……与他同行的国家卫健委专家提醒, 到开舱时会不可避免地接收重症患者和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与亲临现场指导的国家卫健委专家王辰院士、张宗久主任、王健主任等密切沟通; 对接区政府临时召集的保障与施工单位; 协调各支援鄂医疗队拟定基本工作流程, 制订患者急救预案,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章军建院长和战友们加足马力,分秒必争,手机打到滚烫。即便如此,困难仍接踵而至。 物资最紧缺时,他们用笔芯连接吸氧管,用塑料袋、垃圾袋代替隔离衣,有医护穿上了雨靴。 直到半个月后,防护物资才得以缓解。

    “是摸着石头过河,更要与时间赛跑。 ”章军建说。

    2 月 7 日和 2 月 9 日晚, 雨雪交加, 方舱里先后迎来了 400 余名和800 余名患者,章军建院长、李志强副院长和战友们持续奋战到凌晨 3 时许。上了一天班的 C 舱医疗负责人、中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伟二话没说赶来支援。 夜黑风急,天气寒冷,大量急等床位的病人蜂拥而至, 他加快分诊进度,下班时,天已经大亮……

    在 800 余名患者排起的长队旁,B舱护理负责人、中南医院呼吸内科吴长蓉护士长进行着安全巡检。看到一位患者面色晦暗,双眼上翻,她一把抱住他并与同事紧急施救,抢回一条生命。

    当患者全部入舱后,章军建院长累病了,熬了通宵的李志强副院长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目标,让患者早日有床位,自方舱开建到收治病人,方舱护理副院长周俊辉、 护理部主任黄文莉、A舱护理负责人陈小艳、B舱护理负责人吴长蓉、C舱护理负责人王健持续在三个舱奔波,随时处理突发状况。 肖辉主任带领的信息中心团队连夜把中南医院的信息网络系统延伸到东西湖方舱;院办主任叶久红、物资保障组吴军、药学部刘巍每一个人都要身兼数职, 从各方调配物资,都是夜以继日连轴转。 来自上海、福建、北京、新疆、宁夏等 15 支援鄂医疗队的骨干被章院长以最快的速度任命为副院长、副书记、医务处长、院感办主任……与 1200 多名包括 300 多名“90后”医护人员并肩战斗。 在休舱总结时,他们每一个人都“战绩辉煌”,被大家公认为是章院长的“最恰当任用”。

    党建引领、救治开路、文化护航,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护患同心战疫,打造了生命之舱。

    方舱医院成立了临时党委, 来自福建的护理专家李红副书记把党建引领融入医院内部治理各环节, 牢牢凝聚全院职工和患者, 形成了医院临时党委思想引领, 医护临时党支部先锋带路, 患者临时党支部自我管理的基层战斗堡垒, 成为疫情高峰期开放床位多,收治患者多,运转效率高的生命之舱。 与 90 岁婆婆同住方舱医院的媳妇,每次遇到困难,都有患者临时党支部党员帮助, 动情地说:“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

    救治方面,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规范诊疗方案, 来自新疆兵团的刘锋副书记领衔中医专家诊疗组, 开展中医药规范治疗,实现了 100%患者中医药救治; 周俊辉副院长与各护理团队在两天内拟出方舱医院的规范护理、同质化护理和心理护理手册,创建“入院- 住院 - 出院” 三阶段重点护理管理模式,开展分级护理,全方位保障护理安全;开展心理治疗,为患者做心理援助、情绪疏导、出院随访,让患者安心诊治,早日康复,筑牢了安全之舱。

    用精神鼓舞战队,用文化温暖人心。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医护患同跳广场舞, 音乐和舞蹈让久违的笑容重回大家的脸庞;数百幅治愈系漫画入舱暖人心;

    “方舱书屋”鼓舞患者精神;医护患 3500余人次一起唱歌、诗朗诵、打八段锦……在武汉疫情高峰的最艰难时刻向舱内外传递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经过医护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精心诊治,2 月 15 日下午, 风雪中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首批 17 位患者出院。

    李志强副院长为他们发放出院证明,并为每个人准备了温馨的祝福贺卡及小鼠玩偶。温馨卡上写道:“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你经受了心灵的煎熬与病痛的折磨, 病毒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却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难忘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今天,看到你安全出舱,我们好高兴。我们坚信,爱是最好的武器,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加油! ”

    自此,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出院患者越来越多。 3 月 1 日,132 名患者大规模“出舱”。 那天,章军建院长、詹毅副院长、梅斌副院长脸上笑容灿烂。

    舱内接连清空, 墙上贴着一封封患者手写的感谢信。 3 月 7 日下午,方舱护理部、 中南医院眼科护士张小敏把最后一批患者送到雷神山后说:“患者们平安,我才放心。 ”

    3 月 8 日,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以优异的成绩告别历史。回望34 天走过的路, 章军建院长说:“专业、 务实和担当是我们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核心理念, 同时我也深切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人的巨大潜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政府的制度优势。 中南医院医务人员表现出的一马当先、 勇敢担当的精神和精湛的专业能力;21 支援鄂医疗队战友们的无畏与合作;医患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深情, 还有一大批东西湖区的干部、警察、保洁员、司机和志愿者们,共同筑起了‘生命之舱’。 ”

    史无前例,摸着石头过河

    初创 开舱 运行 出舱

    终身难忘的两个通宵 同心战疫打造生命之舱 共同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

    >>>

    >>>

    >>>

    2020.6.23�星期二 责编 陈凌燕 美编 汤菡 05

    C M Y K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