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诗二首 夏日雍阳美epaper.tianjinwe.com/tjrb/resfile/2020-07-07/16/16.pdf2020/07/07  · 孤独的时候,可以让思绪飞扬。“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副刊162020年7月7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周莲娣 王春晶 刘菲菲

一潞水浓荫夏日长,荷花初绽水中香。悠悠碧浪迷人醉,缕缕情思化律章。

二鸟唱枝头歌婉转,榴花陌上漾芬芳。一湾碧水呈诗景,百里乡村入画廊。

三小池新月草连空,百里啼莺深树鸣。碧水蓝天风细细,一幅画卷乐融融。

(武清)

夏日雍阳美陈玉芝

一出水芙蓉玉面清,一团紫气岸边升。楼台鼓曲时时伴,正有黄莺恰恰鸣。

二恰好亭台起夏风,可无琴曲与诗同。池小能将荷送艳,天高自有鸟飞鸿。

(豆张庄镇)

夏韵黄德森

社区最美党员守卫街区不肯闲,党徽闪耀在胸前。疫情难阻为民意,功绩花开朵朵莲。

赞社区志愿者马甲戎装战疫情,社区坚守不轻松。炎天烈日情牵党,最赞辛勤未晓名。

(武清)

第403期刊头题字 何俊田

琳君 摄于云南(武清)苍山洱海

通讯地址:天津市武清区泉发南路16号 邮 编:301700 电话:记者室 82130281 办公室 82130280 编辑室 82130282 传 真 8213028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历史上,武清是京畿大县,“隶诸师梁之支县则尤重武清”。县治自明洪武初年由旧县迁到城关后,武清县衙在历任知县的修建下,成为一处颇具规模的官署。

据武清文史学者张振发先生的《古城史韵》一书载文:县衙位于城北偏西,坐北朝南。至乾隆初年已发展成有房百余间、占地百余亩、宽阔严整的大院落。县衙正门前有影壁,门前有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外左有“申明亭”,右有“旌善亭”。有门厅3间、大堂3间。院内东西客房14间,设吏、户、礼、兵、刑、工等科,皂、快班房4间,大堂左有县丞衙1所,右有典吏衙1所,监狱1所,架阁库3间,戒石亭、会计明允亭、西典史厅各1间,仓廒等设施近40间。后堂5间,书房3间,“瘦槐轩”3间,内衙1所。从这些设置就可以看出县署权力之大、涵盖之广。

殊不知,在武清署衙内,除了以上提到的“瘦槐轩”,历代知县还曾建有一些诸如“且园”“晴碧轩”等景观。

提到“瘦槐轩”,就不得不提到曾两

任武清知县的祖应世。祖应世出生在清朝初期的宁远城(今兴城),他通过刻苦攻读进入国子监。

康熙十八年,武清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坍塌十有八九,很多百姓因地震而亡。连续三年,武清天灾不断,史书记载,非涝即蝗,饿殍遍野。康熙皇帝有意考验祖应世,命他赴武清为官。

一踏上武清的土地,祖应世看到沿途村镇因地震、水患造成的狼藉景象。到了县城里,又看到县衙修葺一新,室内陈设讲究。看到此景,他眉头紧锁,决定在衙门内的空地上建筑草屋栖身,与百姓同甘苦。茅草屋建成后,祖应世和家眷住进了里面,屋内十分简陋,屋外只有一棵兀然而立的古槐。

一天,祖应世外出视察归来,外面风雨交加,他坐在茅屋内来了灵感,即兴吟诗一首:“官衙萧索午风平,计日茅檐已落成。灼灼新花初入圃,亭亭老树喜当楹。座开北牖清流榻,步到东窗绿满城。幸得连朝疏羽檄,月明忽动故园情。”吟罢,他挥毫书写“瘦槐轩”三个字,装裱好后悬挂在草堂之内。另外他还吟

作一首《雍阳独坐》,诗云:“万事不着想,一时怀抱真。此方嘉树少,更觉瘦槐亲。寒景乌穿屋,晴阳雪入春。故人疏辙迹,或亦厌官贫。”除此之外,清代诗人孔元祚也作有一首《祖邑侯即知祖邑侯复构瘦槐轩命题》,诗云:“高槐浮翠映新轩,题额犹悬旧墨痕。调鹤正宜随舞叶,种花偏欲向盘根。硬黄落笔云烟起,结绿镂诗冰雪存。不是双凫重到此,月明谁复对擎樽。”

笔者近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四期《河北月刊》,发现署名“翼儒”曾作诗《瘦槐轩》,诗云:“何事轩名额瘦轩,当年祖令属奇才。此公强项无凡骨,民颂双凫去复来。”并在注释:清康熙二十二年,广宁祖公应世,初宰武清时,署东有隙地亩余,老槐一株,以茅覆之,读书其中,额曰瘦槐轩,未几以强项去,迄二十九年复宰武清,其轩已不避风雨,重葺之,易以瓦,其友保定陈僖且为文以记其事。当年公以罣误去,士民奔走遍留不得请,乃建生祠,志永思焉,迨后上宪察知公贤,乃徇士民之请,奏复原官。

在这一组诗中还写到了署衙内的另

一景观“且园”,诗云:“簪笔雍阳值孟冬,且园亭畔瞩孤峰。台荒池废无佳趣,独爱青苍柏数重。”并注解:民十岁在辛酉,前邑侯武进唐肯于县署东偏隙地筑园,堆石为山衬以亭台环以竹柏,以为公余游息之所,取古人且住为佳之意。命之曰且园。一亭居中,额曰得少佳趣。

巧的是,民国三十年(1941年)九月十日《新武周刊》刊登了署名“吕健”吟咏建于民国十年、矗立于署衙东院“且园”的一首“游且园有感”,诗云:“每到且园践翠苔,不胜感慨并心催。伶仃古像随人转,寥落空亭少客来。轮奂百间称日就,荒芜三径尚迟开。承平兼遇河阳宰,大可植花辟草莱。”

第三个景观,就是“晴碧轩”。作者翼儒在注释中说道:(晴碧轩)即今之县长办公室。

清乾隆辛酉初秋,邑境淫雨多日,灾牒纷呈,邑令赵公大经悯之,步斋致祷,幸放晴光,顾署中各室均穿漏倾圮,而瘦槐轩尤颓败不可收拾,乃撤而新之,轩既成与宾从婆娑绿天中,清碧可爱,杜诗云“既雨晴亦佳”,易名曰晴碧。以上祖赵两尹,虽去今已远,然甘棠遣爱,尚各有不朽者在,以祝后之为民牧者,意在彼而不在此,一经去职,或泯没无闻,或流传遗臭,其性情政绩,何古今人之不相若如斯耶?作者在这首题为《晴碧轩》的诗里写道:“槐阴尚在屋全倾,晴碧轩成已易名。同作鸿飞留指爪,今人那及古人情。”

时光流转,老武清署衙的“三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其诗咏能够流传至今,可谓难得的历史印迹。

(武清)

雍阳史话

老武清署衙三景观及其诗咏李汉东

旧时杨村“一寺一庙一井”的传说

侯福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喜欢喧嚣的闹市,有人喜欢朋友间推杯换盏,有人喜欢在人群中夸夸其谈,还有一种人,喜欢孤独,暗自品味生活中那一隅的宁静。网络上有一句话很有些意思,“享受孤独,是最高级的自律”。

孤独的时候,可以让思绪飞扬。“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只有静下心来,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已经经历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期许;曾经有什么样的追求,又实现了哪些理想和目标;为社会做了什么,又从生活中得到了什么;人生的不同阶段,喜欢什么样的事情,想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又能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人生真谛,酸甜苦辣,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细细地去品味。

孤独的时候,可以让书声飞扬。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踏踏实实地读上一两本好书。可以读史,从秦皇汉武、三国两晋到唐宗宋祖,可以了解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从一个个小故事中洞悉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可以读诗,唐诗、宋词、元曲,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既可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抒发浪漫的奋斗情怀。孤独的时候,可以让脚步飞扬。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开启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登泰山而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悟,登庐山才可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站在滕王阁上,才会深深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走遍祖国的大江大河,山山水水,你的思绪、读过的诗词与现实的美景交融,才会发现“江山如此多娇。”

(武清)

运河故事

在我的印象中,“云”字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一是作为名词,指水气上升遇冷成小水滴,成团在空中飘浮的自然现象,如白云、乌云、彩云、火烧云、云朵等(或用于人名、地名中的“云”,如赵云、云南、云贵高原);二是在古文中可作为动词表示“说”的意思,如某某云、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等;还有就是可作形容词,比喻高和多的意思,如宾客如云、壮志凌云、风起云涌等。然而,如今媒体上屡屡出现的“云”字词语却让我不知所“云”了。

最初从电视上看到的是“云课堂”,当时理解就是从电视上讲课。而后“云”字词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我应接不暇。如,“云服务”“云计算”“云旅游”“云客户端”等等。起初还觉得此“云”离我的生活很远,也没太在意,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它在各个领域迅速发展并进入了日常生活。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单位正在进行“云招聘”“云面试”;复工后一公司老板告诉大家已成功进行了“云签约”;

我单位同事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说,学校对新入职的教职工进行了“云宣誓”;还有什么广告资源“云启动”、多名歌手进行了“云录制”、开启了“致敬白衣天使”的“云演唱会”……面对新形势下扑面而来的“云”,我有一种落伍的感觉,于是开始探究“云”字的今日之义。

经查得知,“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其实是个既虚拟又连贯的表达,是基于互联网提供动态可伸缩可管理的虚拟资源……”它有很多模式和先进功能。比如“云课堂”,是一项面对教育和培训行业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租用网络互动直播技术服务的方式,就可以实现面向

全国高质量的网络同步和异步进行教学与培训,是一种完全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互动学习模式。庚子年新学期,全国师生开启“云课堂”模式,即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云计算”,简单地说就是把原来需要本地处理器计算的任务交到远程服务器上去做。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的电脑和服务器接成一片电脑云,可以让你体验到每秒十万亿次的运算能力,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计算(天气变化、市场趋势等),优势是快速整合、安全可靠、减少人力成本。“云客服”的作用更是无所不包,它基于互联网,依托云服务,

帮助企业建立虚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把社会上喜欢帮助人且有帮助能力的淘宝人聚焦在一起,组成一张无所不在的云图,让需要帮助的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帮助。而“云客服”中的每一分子,对外都有一个专业的身份,称为“云客服”……

总之,“云”字字形没变,但其义却有了变化,虽然我对它的认识还是雾里看花,但它让我懂得,时代在发展,一些词语意义也在拓展和更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多学习多运用,才能认识并享受“高入‘云’端”的现代化的发展和服务。 (武清)

今日“云”义之变幻孙玉茹

·字斟句酌·

张英明 画(武清)影韵

诗 词

历史上,杨村因地处繁华的运河两岸,所以名胜古迹甚多,仅庙宇即有位于河东的菩萨庙、药王庙、小关帝庙(小关老爷庙)、大娘娘庙、卧佛寺等,位于河西的有玉皇阁、关帝庙(大关帝庙)、玄帝庙、天齐庙、报成寺(八郎爷庙)等。王景才曾在《新天津报》发表了一篇《杨村风物:一寺一庙一眼井》的文章(刊于1938年7月28日),佐证了杨村古迹风物之盛,至今读来颇为亲切。一寺。系指报成寺,又称八郞爷

庙。在杨村镇河西八街(今区水务局附近)一带,现已无遗迹。该寺建于明代,因其属于明朝第十一代皇帝朱厚熜的“舍身寺”,所以彼时工程浩大,仅周围垣墙即有半里长,建筑极为宏阔。相传,该寺庙的墙上曾有金马驹现形,人们站在高坡上往西望,能够看见墙上有马驹来往奔驰,若就近以物掷墙,还可以听到马驹的叫声。据说,马驹后来被仙家捕获,从此,这一现象消失不存。另据村民传说,该寺旧有大青、二青两位蛇仙镇坛,经常爬出来显圣,后因大寺败落就去了北京,隐居于白云观内。杨村镇的人们每赴北京朝观,方丈即请出大青、二青,并告诉蛇仙说:“乡人来看你们了。”这二仙听说后,必出帐仰首点头,以示欢迎之意。一庙。系指小关帝庙(为与位于

河西的关帝庙区别,故名),亦称小老爷庙。位于杨村运河东的南部,庙里供奉的是周仓。该庙原为昔时掌粮船者所修,凡粮船到本镇,船主必至此烧

香还愿。相传在小关帝庙里,周仓戴着一顶纱帽。某日有船主二人,至庙中洗脸,其中一人,故意将纱帽置于周仓神像头上,以为帽架。待洗毕后用手取之,则根本拿不下,就如同被铸上一般。船工方知,其行为触怒了神灵,神仙显圣以戒其不诚之过,急忙跪下叩拜。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此庙与所贡奉之神像均遭毁坏,由镇民集资加以重修。一井。系河东卧佛寺殿后之水

井,相传该井原是一个聚宝盆底,与运河相通,其水澄清味甘,人有疾病,往求祈取,饮下即愈。所以香火不断,为一时之盛。据传说,人们若用铜子投入井中,就能够听到“隆隆”之声。该井中有鲇鱼神镇守,曾有渔民在河中摸鱼,一头扎进水中,即觉有一只巨物,咬住他的大腿,使其不能动,当即昏迷不知所归。待其苏醒后,人已在井旁。俯窥井中,有黑鱼仰首相视,始知此鱼所为恶作剧。经1900年“庚子国变”后,此井已不知所终,20世纪30年代,尚存空庙。

(天津市·武清籍)

灯下漫笔

品味孤独骊 马

诗二首杨玉敏

运河古迹换新颜,碧水清清醉远天。谁在欣弹协奏曲?啁啾燕子画中翩。

(武清)

运河新姿尹国新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