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军工二代的多彩生活 - epaper.cxnews.cnepaper.cxnews.cn/resfile/2019-10-24/A04/A04.pdf · 全媒体记者 葛雯莹 通讯员 董天天 乐活老年 欢聚“夕阳红” a4

■全媒体记者 葛雯莹通讯员 董天天

乐活老年乐活老年

欢聚“夕阳红”

A4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 / 毛敏敏 电话/ 63025417

社址:慈溪市三北大街 443号 邮编:315300 职业道德监督电话:63025405 发行咨询电话:63033658 广告经营许可证:3302004023005 零售:每份 1.50元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发行 慈溪日报报业有限公司印刷

10月 18日,慈溪明光眼科医院在庵东镇下一灶村义务为老年人测视力、查眼疾,并提出治疗建议,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摄影 全媒体记者 蒋亚军

为老年村民查眼疾

现在人们对健康非常重视,各种各样的中医养生方法层出不穷。那这些老年人中非常流行的养生方法都靠谱吗?在鸣鹤国医馆坐诊的中医专家,上海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王文健在日常门诊中发现,不少老年人对中医养生普遍存在误区。王教授建议,要做好中医养生,首先要对不正当的观点和方法做出纠正。

误区一:养生就要进补。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有这个想法。王教授说,中医治疗有进补方法,但适合虚症。虚症有阴阳气血不同的虚,补一定要补到点上去。如果一个阴虚阳亢的人吃了人参、鹿茸那就是火上浇油。

误区二:中药没有副作用。天冷了,有些老年人习惯煲汤养生,经常买一些薏米、党参等等放在锅里煲汤,这确实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但是王教授认为,药都有药性,寒、热、温、良,如果用好了就有益,用不好也会产生副作用。

误区三:非药物疗法无限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中医有很多非药物养生方法,感觉这里不舒服,那里有点痛,就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等非药物疗法来治疗。但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中医馆,在治疗上、手法上并不正规,还有一些保健店,人员也没有经过培训。王教授说,人全身有几百个穴位,穴位就像配药一样,有些是补的,有些是泻的,有些是温的,有些是凉的,用之不当也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那老年人该如何进行更好的中医养生呢?且听王教授细细道来。

王教授说,人的长寿有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第一是良好的遗传基因,这个可遇不可求。第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是良好的心态。健康三要素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心态。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养生更要顾护阳气。

为什么要顾护阳气?王教授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精力充沛。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也不会变胖,就因为当时阳气旺盛,这些阳气有助于食物的燃烧,转化成能量,转化成体能。人到中年以后,吃下的一些东西开始转化成脂肪,不燃烧。在这种状况下,人稍微一吃多东西就容易变胖,越变胖越没力气。关键就是阳气不足,所以我们要注意顾护阳气。而且,王教授告诉记者,八九十年代看病,他发现上火的患者非常多。 2000 年以后最近这十几年,门诊中这种热症少了很多,寒症却多起来了。造成这种阳虚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年雾霾严重,遮蔽阳光。吃的养殖动物运用激素、抗生素,生长周期短,寒性大,热量少。而植物中反季作物、大棚作物多起来了,受日照时间短,性比较寒。而且食物运输贮存又靠仓库冷冻、运输冷冻、家庭冰箱。现代人生活习惯还经常喜欢喝冰饮料、吹空调等等。所以,建议日常养生保健上应注意不贪凉。

关于中医养生进补,王教授还专门为老年人开出补方:膏方、药茶、药膳。

膏方 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不过膏方尽管温补的多,也不能随便买,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辩证开方。

药茶 药茶也是很不错的中医养生方法,平时身体没有严重的问题,又不喜欢吃药,不妨可以试一下,不过也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药膳 药膳虽然好吃又健康,不过王教授再次提醒,老年人食补前最好先到医院请中医师为你辨体质,平时进补该选哪些性质的中药。

掉进养生“坑”的老年人不少中医说这样养生才靠谱

这几日下午,家住城区的周萍每天都会对着客厅的镜子排演新学的舞蹈动作,力求达到满意的要求。“虽然我是夕阳红声乐组的,但我喜欢的东西有很多,跳舞、旗袍走秀、打乒乓球都是我的爱好。”周萍笑着表示,年轻时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并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现在空闲下来,就想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爱“美”的东北姑娘

出生在辽宁沈阳的周萍有着东北女子特有的直爽和大气,说话直接,为人爽快。她那

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同龄人中十分出彩,这也为她在去年夕阳红的海选上加了不少分。

“我原本准备的节目是旗袍秀,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换成了朗诵。”周萍对自己最终能入选感到十分幸运,之后她还参加了舞蹈组的活动,每周与队友们一起学舞,去社区为居民们进行表演。

“我就是想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周萍是个喜欢

“美”的女子,只要是她觉得美好的事物都喜欢去尝试。儿子在武汉读书那几年,陪读的周萍感受着武大校园的氛围,她参加过学校的英语角,参加过教师的舞蹈班,还被邀请一起参加交谊舞比赛。也就是那时起,她喜欢上了舞蹈。

前些年,周萍喜欢上了打乒乓球这项运动,她给自己找了两个打乒乓球的高手当教练,一周二次去学球,平日里还会在家楼下的乒乓球桌练习。“师傅们花了很多心思教我,可惜我的技术还是没怎么上去。”周萍笑着表示,有些对不起教练们的付出,不过不管结果怎么样,打球时的酣畅淋漓是最棒的。

“虽然已经到了黄昏,但日子一定要美美的。”这两

年,周萍又加入了旗袍协会,特意定做了几身漂亮的旗袍,有机会就会穿上秀一秀。“女人一生总要穿一次旗袍,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有了一定要试试。”周萍说自己圆了年轻时候的旗袍梦。

年轻时给歼-7做过检验员

周萍是个地道的军工二代,父亲是沈阳黎明机械厂(410 厂) 经验丰富的铸造工,母亲是厂里的电机维修

工,后来参加国家的三线建设,两人调往贵州011基地450厂。

“这是专门负责飞机铸造的基地。”周萍子承父业,在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现南昌航空大学)学的就是焊接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飞机零部件检验员。

“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歼-7。一架飞机前前后后要好几道焊接,一点小失误就会不合格报废。”说起飞机的焊接,周萍来了兴致。“焊接时手一定得稳,里里外外都要焊透,外表整齐内部不到位的假把式是无法达标的。”

后来,父母日益年迈,落叶归根的期盼日益强烈,周萍夫妻才咬牙决定回乡。“我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宁波人,一直想念着故乡。当时刚好慈溪在招技术工人,于是我们就迁到这儿落了户。”来到慈溪后,周萍从事过不少工作,如教师、销售等等,但飞机焊接师的工作对她影响最大,多年来,她一直对国家的军事航天技术发展十分关心。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单体现在经济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上,还应该体现在军事力量上。拳头硬了,才能有话语权,才能保护好人民。”周萍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用科技来强国。

军工二代的多彩生活

■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人物名片

姓名:周萍年龄:62岁身份:夕阳红艺术团声乐组成员快乐宣言:在夕阳里尽情绽放

都说朽木难雕,但若有双巧手、有足够的巧思,这也并非难事。在匡堰镇龙舌村,就有这么一位用巧手为行将腐朽的枯木带去二次生机与活力的根雕能手。

一来到毛师傅的家门口,门口正晒着太阳的大木根雕便吸引了我们。“这个香樟桩子是不远处的修路工地抬回来的”“这是一年前从家门口的河道里捞上来的”“这是邻居知道我有这个爱好,特地给我的”,因为爱好根雕,毛师傅捡木头的爱好可谓是远近闻名。

今年 65岁的毛炳国师傅并非专业从事根雕工艺的,而是做了 40 多年的车床手工业。“我从小就爱好美术,自学自画,年轻时有过不少优秀的作品。”在毛师傅家里的墙上,张贴着一副农民画《学习不松劲、革命不停步》,描述了当时人们纷纷上夜校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色彩饱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是我 40年前的作品了,当时还在余姚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登上了《浙江日报》和《宁波日报》。”毛师傅自豪地说。

虽然有着不错的艺术天赋

和强烈的热爱,但囿于当时赚钱养家的压力和责任,毛师傅并没有在艺术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而是开始从事车床工

作,慢慢放下了自己的爱好。直到近些年来,儿女们安

家立业,自己的车床工作也少了一些。2013年,一次偶然

的机会,拾到一桩冬青树根,毛师傅这才开始了自己的根雕创作。

根雕制作并不简单,从捡拾根雕开始,要经历好几个步骤,洗净泥土、晒干、雕刻、生漆涂装。每个作品的诞生,毛师傅都至少要花费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因为毛师傅自己从事车床手工业,因此很多工具都是他亲手制作的,不同的雕刻纹路,需要不同的刀,顶部有弯曲好凿口,刀刃宽刻得满。

“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琢磨出来的,别人是用画笔,而我们就是用刀,在木头上作画,用手中的锤子和刻刀,让木头富有灵性。”

毛师傅的第一个作品是2013年做成的花果山。毛师傅说,树根千奇百怪,每个都有它原有的形态,如何呈现,需要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加以艺术创作,根据这些树根的自然形态创作出不同的根雕作品。

精雕细琢的纹理,刻刀慢慢勾勒的线条,假山上布满了十几只正在嬉戏的猴子,神态各异。在树桩的衔接处,毛师傅还做了桥,让花果山更加生机盎然。山的底处,还卧着一只慵懒的猪,显得惟妙惟肖。这座花果山,毛师傅陆陆续续

雕刻了近一年时间。完工后,为了纪念自己的首作,毛师傅还在根雕的背面亲自题写了毛笔字,记载下了创作历程、制作方式等等。

用檀树根做成的大鹏展翅,威风凛凛、气势恢宏。尤其是大鹏羽翼上的层层纹理,毛师傅煞费了一番苦心。用杨梅树根做成的弥勒佛笑脸盈盈,大肚腩,大耳垂,细节生动。今年,毛师傅正在制作一个叫做年年有余的新作品,将根雕和茶几相结合,不仅实用,还能讨好彩头。

每个见过毛师傅作品的人,都赞不绝口,还有人提出出高价问他购买,毛师傅都婉拒了。

“我孙子可喜欢我做的这些东西了,这些根雕以后都要留给他的。”在家里,他的美术爱好也影响了小孙子,在毛师傅家中,有许许多多毛师傅描摹的画作,画完之后孙子上色,爷孙两人共同完成一副作品。

行将腐朽的枯木,被岁月的风霜侵蚀,本来埋入河底,腐化于泥土里,却经过毛师傅的巧手,又一次获得了重生,让我们期待毛师傅用他的巧手创造出更多历久弥新的根雕佳品。

根雕爱好者毛炳国:

巧手让枯木根重绽生机

■全媒体记者 毛敏敏

扫描二维码关注鸣鹤国药馆微信

本版联系记者 戎志虎 联系电话:6301434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报讯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之一。为了让大家真实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社区居民晚年生活,近日,白果树社区联合白沙路街道社区教育学院,邀请了徐荷芬老师开设了剪纸班课程,手把手教授老年居民手工剪纸技巧。

讲台上,徐老师首先给居民们详细介绍了剪纸的方法和技巧,让大家大概了解了剪纸的艺术特色。之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员们带上老花镜,拿起剪刀,把一张张彩纸剪出了栩栩如生的“福”字图案。对个别学员不会的地方,徐老师还亲自手把手教授如何剪。

看到自己剪出的精美作品,学员们个个乐得合不拢嘴,还纷纷晒出拍照留念,俨然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老人们高兴地说,通过这堂剪纸课,让他们感受到了剪纸的魅力,同时这些福字剪好后,挂在家里,很好看,还可以送给他人,也让亲友喜庆一下。

课后,徐老师对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予以了肯定,并叮嘱大家回去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白果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这次剪纸活动,不仅锻炼提高了居民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艺术创造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还继承与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咔嚓咔嚓﹄,剪出﹃福﹄气

■全媒体记者 戎志虎 通讯员 岑逸颖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