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我喜欢笑阳那股痴迷劲mbrb.greatwuyi.com/page/1/2016-04/25/4/201604254_pdf.pdf笑阳,原名石晓良,艺一壶道人,号民间陶 夫。一九六三年四月出生于宜兴城北,一九八一

“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

闽北日报宣

MINBEIDAILY2016.4.25 星期一

04 责任校对:魏光荣

电话:8827770责任编辑:邱游惠专刊部主办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收 藏SHOUCANG

一人一壶一赏析八面来风堂联办

信 息 速 递

同“八面来风堂”堂主笑阳相识、相知、相处,已有20多个年头了。那时,他在驻无锡的一个炮兵师当新闻干事、秘书科长,我在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当处长、副社长。基层部队通讯员与媒体记者的关系是“熟悉”,再加上我同他又都是宜兴老乡,彼此间又平添了诸多“亲近”。

其实,更多地关注笑阳,还是他2001年转业离开部队,自主择业干起文化个体户之后。从他留在无锡开文化茶吧,到回宜兴侍弄茶壶;从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到丁山调查紫砂行情,到自己创办江南文化艺术沙龙“八面来风堂”;从构建宜兴�浙江龙泉“两地窑”文人陶品牌,到爱上画画,并自个儿戏称成为无职称、无地位、无师承的“三无画家”。笑阳一路艰辛,一路欢歌,既让人牵肠挂肚,又让人刮目相看!如今的笑阳已是文化名人、业内专家,媒体记者已从他身上挖掘出许多“闪光点”,而我作为师长与好友,则特喜欢他那股痴迷劲!

这些年,时兴手机发微信,笑阳常把新作发到朋友圈,并配有自己辛勤劳作的图片、视频或感言。画画、制陶我是门外汉,但目睹笑阳的风貌,我总情不自禁地给他点赞!你看,白天搞画展他忙里忙外,深更半夜了却还在工作坊作画;驱车数百公里他去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考察“两地窑”,次日一大早就捧来几尊陶器,在反复比较制作上釉和烧制出窑的效果;春天到乡下,他像个学生,

在坡地上支起画板,手握画笔,从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看到鸡圈里几只昂首挺胸的雄鸡,他直喊“找到了创作之源”;晨练捡回一片枯树叶,他悟出冬去春来又是满眼绿色;在泥凳上反复敲打紫砂泥巴,他又悟出“百炼才能成钢”……

现如今的社会,喧嚣、浮华、诱惑很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笑阳却能如此痴迷地做着自己钟爱的事业,心无旁骛,十多年如一日,多么难能可贵!就如有专家点评所言:在笑阳的笔下,一棵枯枝、一只小鸟,便是一种态度,一种释怀,当下热门提法叫“境界”。

今年清明前夕,我乘回宜兴扫墓的空隙,与几位新闻同行又聚“八面来风堂”。我近距离欣赏笑阳的新作,真的大吃一惊!他画的鸡趾高气扬、精神十足;他画的猴活灵活现、俏皮可爱……说话间,我发现笑阳的“心”越来越大:他正在筹划进一步拓展“两地窑”文人陶艺术馆;他还在同相关单位筹划“100家武夷山茶企走进陶都宜兴”活动,续写宜兴紫砂壶、武夷山大红袍“壶茶同誉”的传奇故事。

痴迷劲,换种说法也就是精气神。笑阳凭着这股劲,我绝对相信,即使他前行的路上依然布满荆棘,但仍然可以走得更顺、更远!【人物简介】笑阳,原名石晓良,艺一壶道人,号民间陶

夫。一九六三年四月出生于宜兴城北,一九八一年从戎,军转自主择业。创“八面来风堂”、开“两地窑”文人陶,自封“堂主”、“总窑主”。迫于生计制陶,三言两语撰文,境由心生起笔,纯属好玩藏古。“教授”不过客座,“会长”来自民间,自称是无职称、无地位、无师承的“三无”画家。常怀文化梦想,保持本来性情……

我喜欢笑阳那股痴迷劲□史振洪

《元世祖出猎图》在元代人物画中属于全景式大尺幅作品。此图描绘的是元世祖率随从出猎的情景。画面以广袤无垠、色调单一的荒漠为背景,远处沙丘起伏,一列骆驼驮队穿行其间;近处元世祖忽必烈及随从们勒马暂驻。元世祖外穿白色裘衣,内着金云龙纹朱袍,乘一匹黑马,侧身向后张望。

与其并驾的是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或为皇后。随从诸人勒马环绕周围,或手架猎鹰,或绳携猎豹,皆为马上行猎之状。画面左侧一少年正侧身挽弓欲向空中的飞禽劲射,众人的目光大都被这一举动吸引,注视着是否能弓响禽落。

图中人物与马皆描绘精细。人物刻画得自然生动,马匹亦各具姿态,体现出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精细和刻画功力的深厚。此图不仅是一幅优秀的人物鞍马画作品,也是研究元代前期人物肖像画的重要资料之一。

刘贯道(约活动于13世纪后半期),大概在元世祖至元年间在世。河北人,字仲贤,善画。至元十六年称旨,补御衣局使。所画道释、人物,全宗法晋、唐。画山水宗李成、郭熙,佳处逼真。花竹鸟兽,亦能集合诸家之长,成为当时画坛的高手。虽然刘贯道的画作传世甚少,但由此图中细劲流畅的线条、浓丽雅正的设色,以及各具神态的人物刻画,可知刘氏善画的美名非凭空得来。

此图左下方署“至元十七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刘贯道恭画”。至元十七年即公元1280年,是刘贯道补入御衣局的第二年。

(雨欣)

元世祖出猎图

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6胡润最畅销艺术家》,榜单内容为前100位中国在世和已故的“国宝”艺术家按照2015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的排名。榜单数据来源是AMMA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据了解,这些艺术家平均成交量

206幅,比前一年少了一半;前50位中有6位在世艺术家,包括崔如琢和曾梵志等。张大千以15.7亿元总成交额超越齐白石重新成为“最畅销中国艺术家”;齐白石以13.3亿元总成交额退居第二;李可染以9.2亿元总成交额从去年第十位上升至第三位。 (欣华)

张大千重回最畅销中国艺术家

近日,中国科学家从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御题画《芙蓉锦鸡图》中,找到了距今约900年前鸟类杂交的最早记录,证实了该画中的锦鸡是一个杂交个体,该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鸟类学期刊《鹮》上。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旻晟介绍,《芙蓉锦鸡图》是国宝级名画,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所画的锦鸡兼具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部分特征。“考虑到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在野

外和圈养下都有杂交记录,我们对照相关记录和新近采集的照片,证实了画中的锦鸡是一个杂交个体。”彭旻晟说。《芙蓉锦鸡图》是北宋皇帝宋徽宗

赵佶的御题画,其创作年代指向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1125年),该画色彩艳丽,绘有芙蓉及菊花,芙蓉枝上立有一只锦鸡,正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

彭旻晟说:“北宋都城汴梁当时已有皇家动物园,圈养各种珍禽异兽。因此我们推测画家临摹的这只锦鸡可能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人们捕获的野外杂交个体;一种是已经圈养在动物园的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杂交产生的后代。”“该画说明早在距今大约900年

前,中国古代画家就已经在忠实地记录鸟类杂交了,我们建议生物学家和收藏家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发掘中国古代花鸟画中蕴含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彭旻晟说。 (欣华)

中国科学家发现宋徽宗名画记录鸟类杂交

15日,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钱币邮票珍稀藏品展举行,展出藏品总价值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

本次展览通过收藏实物与文字解说的形式向广大钱币邮票爱好者展示了数百种珍稀藏品,主要包括历套人民币中珍稀品种和特殊号码币、中国邮政发行邮票中的珍稀品种,如“绝品四珍”、“全国山河一片红”、“庚申年猴票”等。

据展览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的展品中尤以第一套

人民币最为特别。该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现存极少,收藏价值极高。

而在邮票展品中,“全国山河一片红”、“庚申年猴票”等都格外珍贵。其中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目前的市场估价超过150万元。

参观者唐先生告诉记者,能一次性看到如此多的珍稀藏品,让他十分激动,“尤其是豹子号的人民币,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面额的豹子号。”

据悉,成都文交所钱币邮票珍稀藏品交易业务也于当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旨在通过公开透明的线上交易,实现珍稀藏品的价值发现;同时依靠交易中心完善的保管、鉴真、评级等方式,有效解决当前钱币邮票收藏市场的假、乱等问题。

成都文交所钱币邮票藏品运营中心负责人陈玮建表示,运营中心有专门的专家对藏品进行鉴定、评级,更好地引导广大投资者走向正确的投资方向。 (中新)

成都举行钱币邮票珍稀藏品展藏品总价值高达5000万

一把好壶,好在泥的琢炼和壶的素净,最佳表现出制壶人的妙手慧心,将真实的情感融入壶艺创作,进而展示出紫砂壶的真性情。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陆洪尚就是这样一位能让这一抔紫砂泥淬炼出真情实感的陶艺家,他习惯泡一壶茶,取丁山田园之烟霞,在他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专心琢磨、畅游。他让自己的心与壶做着交流,让每把壶都饱含着他的情怀、人格与个性。

纯正紫泥揉抟在手,陆洪尚的想象力早已呼之欲出,经过几十道复杂的程序,一遍遍敲打锤炼,紫砂新作《慈父》壶便拥有了美感与灵性,彰显着雅致与韵律。

紫砂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蕴含着人文气息,而这把具有特殊意义的《慈父》壶是陆洪尚献给父亲的寿礼。欣赏《慈父》壶,朱泥材质火温极佳,光泽细腻,娇红喜人。壶身圆润饱满,牛盖造型体现出老黄牛朴实、憨态的形象,就像父亲对子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大爱。壶嘴为三弯

式,舒展有序,出水有力。壶把为行跪拜礼的猴子,抽象的造型含蓄地表达了陆洪尚对父亲的一片感恩之心。截盖与壶身严丝合缝,一条玉带贯穿壶身,此壶每个部分都体现了陆洪尚纯熟的制壶功底。至此,已让观者为之陶醉,壶身外部篆刻“百福”,壶体内壁篆刻“百寿”,内外兼修,寓意福至安康,吉祥如意。翻看壶底,一行篆刻小字“古龙窑烧制”让人眼前一亮,身为古龙窑艺术总监的陆洪尚用近千年生生不息的窑火烧制此壶,可谓别具匠心,让人感受到紫砂壶中传承的那份厚重的情感。此番“情感”藏而不露,却更加让人觉得妙趣盎然,美不胜收。

做壶做的是功夫,要想功到壶成,在于制壶先立德,积累了紫砂工艺技能,修炼了心灵意境,务实而不夸张,虚心而不自卑,才会眼光高睿、心灵手巧。唯有如此,才能既增添紫砂壶的雅趣,赋予紫砂文化的情感内涵。同时,也为表现创作者自己的文化情怀抒情言志。陆洪尚

虽为外来客,却没有辜负陶都宜兴这一聚天地灵气的陶土,他已下定决心将紫砂文化发扬光大,让每一把壶的创作与设计都臻于完美。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陆洪尚倾其智慧与心血,辛勤耕耘,用上乘的作品感恩父亲的养育,回馈紫砂爱好者的信赖,漫漫数十载制壶路,陆洪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注定他将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妙手制壶 以艺传爱——赏陆洪尚紫砂新作《慈父》壶

□黄 炜

陆洪尚,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制壶师,宜兴古龙窑艺术总监,宜兴古龙窑艺术中心高级工艺美术师。1975年出生,专业国画、制陶、陶刻等艺术门类。毕业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美术学校国画系;2000年创立洪尚紫陶轩;2013年通过人社部的工艺美术师(高级)考核。作品在继承传统中追求人文气息,将个人擅长的绘画、书法、陶刻等融于紫砂创作中,作品浑然天成。其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佳绩,深受广大紫砂爱好者的追捧。

收 藏 人 物

涨 涨 落 落

天 下 宝 藏

元世祖出猎图(绢本)纵182.9厘米、横104.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刘贯道

闽北日报收藏版为回馈自费订阅本报的读者,即日起推出送版面活动。凡自费订阅闽北日报一年的古玩、艺术品商家及收藏爱好者,凭邮局征订发票,即可在报上(6×16厘米)展示您的藏品、您的古玩店。

欢迎参与,联系电话:8851426(郑先生)8827770(邱编辑)

自费订《闽北日报》 免费上《艺术品商铺》

联系电话:8851426 联系人:林先生(18659991199)

精美建盏展示与销售:闽北日报大楼一层大武夷书画院

﹃绝品四珍﹄展品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