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梁小霞老家在南宁市横县百合镇南岸村,父亲因为身患慢性病无法进行体力劳动,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靠小霞的妈妈种茉莉花和干些农活,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还有一个今年参加中考的妹妹和还在上小学的弟弟。直到小霞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家五口人才有了稳定的收入,20多岁的她,是家里的顶梁柱。

    在父亲梁均林眼里,梁小霞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用操心她的学习。放学回到家,家务、农活她也抢着干,帮妈妈摘茉莉花,照顾弟弟妹妹,从来没喊过一句苦一句累。

    “我每天都很想她,心里放不下她,可是,她再也没办法回到我身边了……”提起乖巧的女儿,梁小霞的妈妈覃俊肖止不住对女儿的思念,眼泪夺眶而出。覃俊肖回忆说,女儿总是把苦和累都放在心里,对家里报喜不报忧,既懂事又让人心疼。

    每次在电话里,女儿总说自己在南宁

    一切都好,让家人不要挂念。直到有一次覃俊肖生病,到小霞工作的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看病时,才看到了女儿的工作日常,知道女儿平时有多忙碌,工作有多拼。一天傍晚6时多,覃俊肖把饭菜做好送过去,等到女儿下了班,能坐下来吃饭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时了。“你这样怎么扛得住呀!”但是女儿却说:“妈妈,我没事的,还有那么多病人需要救治,我晚一点吃饭不要紧。”

    这次,梁小霞自愿申请出征武汉抗击疫情,面对凶险的“战场”,覃俊肖虽然内心并不愿意,但女儿的决心已定,作为父母,只能嘱咐女儿照顾好自己,不要太劳累。电话那头,女儿也一口答应:“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你们不用担心。”让覃俊肖痛心的是,女儿答应她的承诺,食言了。“她明明答应过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可是她为什么没有做到呢?”说到这里,覃俊肖早已泪如雨下。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值班主编/林家臻 编辑/施湘 版式/杰干 校对/卢小青 组版/蒙丽云

    04老友·民生 铭记英雄 崇尚英雄 学习英雄

    在家人、老师、同学的眼里,梁小霞懂事孝顺、勤奋刻苦,并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愿做一个提灯天使,帮助困难的人”■本报记者 廖欣 凌剑伊/文 潘浩/图

    在父母眼里,她是孝顺、贴心的女儿,娇弱的肩膀毅然扛起了养家的责任;在妹妹眼里,她是优秀、贴心的姐姐,用自己的言行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在高中老师眼里,她是勤奋、刻苦的学生,总是最早来到教室学习,又最晚离开;在同学眼里,她是一个坚毅、有理想的人,认定了目标就绝不会松懈。5月26日,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不幸离世,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8岁。生活中的她,有着女儿、姐姐、学生、同学的多重身份。

    “小霞当年的班级是0914班,她喜欢坐在窗边的位置,总是班上来到教室最早的那个同学。”横县中学语文老师蒙娟宗是梁小霞念高二和高三时的语文老师。她说,小霞是个文静、刻苦、勤奋的孩子,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回忆起小霞高中求学时的样子,蒙娟宗还历历在目。

    “她对我说,她的家境不好,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帮家里摆脱贫困,一刻都不能松懈。”黎积灿是梁小霞的高中同学,也是大学校友。她告诉记者,高中时,她和小霞曾经一起讨论大学要选什么专业,那时候小霞就说,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护士,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带着回报父母的心愿和对理想的追求,梁小霞总是比其他同学早二三十分钟到教室学习,最晚离开。高三晚上下课后,当其他室友已经洗漱完毕,进入梦乡的时候,刻苦的小霞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继续看书。

    多年的寒窗苦读,梁小霞终于如愿拿到了广西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黎积灿还记得,梁小霞发消息通知朋友们时那激动又兴奋的语气。

    “小霞拿到通知书的时候都快哭了。”黎积灿回忆说,大学期间,小霞不仅学习刻苦,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乐于助人的她还常常趁着周末参加公益活动,收集社团里学弟学妹们闲置的旧衣物送到相关机构,到社区为老人科普健康知识。

    如今,在横县中学,梁小霞曾经奋斗过的教室里,后墙上贴着的一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海报上写着:“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而所谓的英雄,不过是平凡人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一个平凡人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这正是小霞生前的真实写照。就如小霞家乡美丽高洁的茉莉花,小霞用忠贞和质朴之心践行着人间大爱,用美好青春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坚守和担当。

    妈妈:说好要平安归来,女儿食言了

    梁小霞是家中老大,长姐如母,她省吃俭用,但只要是弟弟妹妹有需要的学习用品、励志书籍,她都会买来送给他们。《骆驼祥子》《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在妹妹梁小晴房间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小霞给她买的名著、励志书籍。“这些都是姐姐给我买的书,鼓励我要好好奋斗。”

    因为医院工作忙碌,工作以后,梁小霞每年回家的次数只有一两次。今年过年,梁小霞腊月廿九上完班,回到横县的家中时,已经是夜里11点了。家人想留她多住几天,但是她看到武汉严重的疫情,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匆匆地赶回医院上班了。

    离家前,她给妹妹留了一张字条,这张字条,就贴在梁小晴的书桌前。“岁岁常喜乐,万事皆胜意。所得如所愿,所行亦无憾。往后的日子都是崭新的,谁也别回头看。”清秀的一笔一画,书写着姐姐对妹妹的鼓励。

    看着姐姐留下的字条,梁小晴说道:“在她给我写这张纸条的时候,或许已经做了决定,要去驰援武汉了。这些话不仅仅是姐姐对我的鼓励,也是姐姐在给自己加油打气。”

    在妹妹眼里,姐姐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白衣天使。小霞在武汉救治病患的那几天,和家里人只联系了一次。当时,小霞和家里人说:“我在这不辛苦,每天只上6个小时班而已。”直到最近,梁小晴从姐姐的电脑里,看到姐姐在武汉那些天里写的日记才知道,姐姐当时工作并不像她所说的那么轻松。

    如今,姐姐的日记最终停留在2020年2月27日,再也不会更新了……梁小晴说,姐姐身上坚强、自立、善良的精神,激励着她,给予她前行的力量。她希望以后能像姐姐一样优秀,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大学,作为对姐姐的最好告慰。

    妹妹:姐姐的日记,再也不会更新了……

    老师:“小霞总是班上到得最早的那个同学”

    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后,梁小霞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是小霞以前睡的床,我们是舍友,前三名都在这里了!”大学时的舍友梁叶萍和苏凤带着记者来到梁小霞曾经住过的609宿舍,缅怀她们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

    “小霞是我们的舍长,就像一位大姐一样照顾我们。”梁叶萍说,当时宿舍总共11个人,小霞全票当选了舍长,“她做事很认真,有些东西摆放不整齐,她都会主动帮我们摆放整齐,把我们宿舍管理得井井有条。”

    梁叶萍还记得晚上熄灯之后,宿舍里的“卧谈会”,小霞总会说起她崇拜的“偶像”就是南丁格尔,“我愿像南丁格尔一样,做一个提灯天使,帮助困难的人”。

    “她是患者的守护者,更是勇敢的战士,小霞的离去,我们感到很难过,也为有她这样一位舍友而骄傲自豪,因为她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舍友们抚摸着小霞曾经的床铺宿舍,翻开相册里的相片,满满的回忆里,小霞的笑脸是那么灿烂无瑕。

    舍友:她崇拜南丁格尔,愿做“提灯天使”

    1

    2

    3

    4

    梁小霞出征前写给妹妹梁小晴的最后一张字条,满满的祝愿。如今被梁小晴贴在了自己书桌前的墙上,以此来鼓励自己

    回忆起女儿梁小霞,覃俊肖泣不成声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