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堂 為有特殊需要的幼兒而設的家長課程€¦ · parenting stress and...

1
「家長學堂」- 為有特殊需要的幼兒而設的家長課程 救世軍 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 電話號碼:2893 2537 傳真號碼:2893 2535 地址;香港灣仔救世軍街6403電郵:[email protected] 背景 救世軍自2001年起為有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專業支援服務,並於2013年成 立了「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提供一站式及全方位的家庭支援服務。家庭 在兒童發展扮演重要角色,而家長壓力與幼兒情緒及行為問題互為影響(Estes, et al, 2009),故我們相信家庭的支援服務是不可少的。此外,根據中心多年的經驗, 其中家長甚為關注其幼兒在掌握日常生活技能中的適應問題。有見及此,本中心 於今年開展「家長學堂」家長課程,協助家長重塑內在應對能力,並掌握日常生 活的親職技能,以減輕照顧壓力,為有特殊需要的子女營造有利的成長環境。 林青雲 註冊社工 救世軍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 理論(續) 圖一跨專業團體支援 3) 親職效能訓練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當子女一出生時,夫妻便順理成章成為了父母。可是一直以來,當家長是不用學 歷及考試,他們的角色及功能卻對子女的成長有重大的影響。在「家長學堂」家 長課程中,透過教授面對幼兒日常生活各項挑戰的親職技能,學習接納子女的特 性、聆聽他們的需要及以同理心作出回應 (Gordon, 2000)目標 1. 增強家長於照顧幼兒飲食、玩耍及睡眠的技能,從而提升其管教信心及能力 2. 鼓勵家長互相分享及支持,協助重塑內在應對能力,促進正面管教及情緒 3. 強調所有家庭成員的參與,尊重每人於家庭角色及他們對家庭的影響,從而 增強家庭功能 課程設計 「家長學堂」家長課程以「食玩瞓」(飲食、玩耍及睡眠)為主題,主要針對自閉 及其他特殊需要的幼兒在掌握日常規律的需要,並由本中心的跨專業團隊設計及 執行。課程一共有8堂,共16小時的家長小組及講座/工作坊。講者除了教授照顧 子女日常生活的技巧及知識外,亦鼓勵家長之間的分享、個案討論及課堂實踐, 務求提升家長的管教信心及對子女的接納,以改善親子關係。課程同時設有幼兒 平行小組,鼓勵特殊需要的幼兒及棠棣的參與。 理論 1) 家庭系統治療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 家庭作為一個系統,成員間通常能夠適應當中的變化,共同發揮正常家庭功能。 當幼兒被評估為有特殊需要時,家庭往往需要作出更大的調適及應變,以面對突 如其來的挑戰。在多年的服務經驗中,當幼兒在日常生活出現「問題」時,家長 會習慣將問題癥結歸咎於特殊需要幼兒的發展障礙或其所衍生的情緒行為問題上, 卻忽略了關注自身的溝通模式、管教技巧及家庭的的特殊狀況,以致家庭缺乏力 量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支持及形成惡性循環,家長及幼兒間福祉皆受到虧損。 「家長學堂」家長課程以每一位家庭成員的需要為依歸,並讓他們明白除了恆常 的訓練外,維繫家庭平穩發展並重視每名家庭成員的參與,才能夠讓幼兒持續地 成長。 2) 跨專業團體支援(Multi Disciplinary Team) 透過跨專業團體的互相協作下,我們為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一站式及不同 層面的專業支援服務。我們的跨專業服務團隊包括註冊社工、臨床心理學家、言 語治療師及特殊幼兒工作員。以社工擔任個案經理,事前了解家庭各方面的需要, 為幼兒及家長協調不同專業服務。個案經理及後與跨專業團體進行課前會議,以 分析家庭的共同需要並擬定「家長學堂」的課程內容。除了家長的參與外,課程 更設有由特殊幼兒工作員負責的幼兒及棠棣的平行小組,以全面地了解父母及子 女的狀況及需要。課程期間,個案經理會定期就家庭的表現諮詢其他專業同工, 並適切地調整課程內容,以確保服務的質素及效能。「家長學堂」家長課程促進 了跨專業團體彼此共同貫徹推行中心服務理念及更全面掌握介入策略,發揮團隊 協作的力量,以達致更有效支援特殊需要幼兒及其家庭的作用。 註冊社工 臨床心理 學家 言語 治療師 特殊幼兒 工作員 幼兒及 家庭 結果及總結 參加課程的家長對「家長學堂」作出正面的評價,認為參與課程後增強了他們的 管教技巧及信心。當中100% 家長十分同意「家長學堂」營造了一個有利互相分享 及討論的平台,更提升了他們的親子關係。以上的回應反映幼兒飲食、玩耍及睡 眠的主題看似平平無奇,卻與孩子息息相關,亦是在家庭成員間容易產生分歧的 生活細節。「家長學堂」家長課程除了關顧幼兒日常生活的技能外,更重要是有 助家長掌握正面的管教方式,日後有助他們減輕照顧壓力,以便營造有利幼兒的 成長環境。 參考資料 Estes, A., Munson, J., Dawson, G., Koehler, E., Zhou, X., & Abbott, R. (2009). Parenting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mong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elay. Autis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13(4), 375-387. Gordon, T. (2000).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Proven Program for Raising Responsible Children (30th ed.). U.S.A.: Harmony.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家長學堂 為有特殊需要的幼兒而設的家長課程€¦ · Parenting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mong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家長學堂」- 為有特殊需要的幼兒而設的家長課程

救世軍 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

電話號碼:2893 2537 傳真號碼:2893 2535

地址;香港灣仔救世軍街6號403室

電郵:[email protected]

背景

救世軍自2001年起為有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專業支援服務,並於2013年成

立了「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提供一站式及全方位的家庭支援服務。家庭

在兒童發展扮演重要角色,而家長壓力與幼兒情緒及行為問題互為影響(Estes, et

al, 2009),故我們相信家庭的支援服務是不可少的。此外,根據中心多年的經驗,

其中家長甚為關注其幼兒在掌握日常生活技能中的適應問題。有見及此,本中心

於今年開展「家長學堂」家長課程,協助家長重塑內在應對能力,並掌握日常生

活的親職技能,以減輕照顧壓力,為有特殊需要的子女營造有利的成長環境。

林青雲 註冊社工 救世軍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

理論(續)

圖一‧跨專業團體支援

3) 親職效能訓練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當子女一出生時,夫妻便順理成章成為了父母。可是一直以來,當家長是不用學

歷及考試,他們的角色及功能卻對子女的成長有重大的影響。在「家長學堂」家

長課程中,透過教授面對幼兒日常生活各項挑戰的親職技能,學習接納子女的特

性、聆聽他們的需要及以同理心作出回應 (Gordon, 2000)。

目標

1. 增強家長於照顧幼兒飲食、玩耍及睡眠的技能,從而提升其管教信心及能力

2. 鼓勵家長互相分享及支持,協助重塑內在應對能力,促進正面管教及情緒

3. 強調所有家庭成員的參與,尊重每人於家庭角色及他們對家庭的影響,從而

增強家庭功能

課程設計 「家長學堂」家長課程以「食玩瞓」(飲食、玩耍及睡眠)為主題,主要針對自閉

及其他特殊需要的幼兒在掌握日常規律的需要,並由本中心的跨專業團隊設計及

執行。課程一共有8堂,共16小時的家長小組及講座/工作坊。講者除了教授照顧

子女日常生活的技巧及知識外,亦鼓勵家長之間的分享、個案討論及課堂實踐,

務求提升家長的管教信心及對子女的接納,以改善親子關係。課程同時設有幼兒

平行小組,鼓勵特殊需要的幼兒及棠棣的參與。

理論 1) 家庭系統治療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

家庭作為一個系統,成員間通常能夠適應當中的變化,共同發揮正常家庭功能。

當幼兒被評估為有特殊需要時,家庭往往需要作出更大的調適及應變,以面對突

如其來的挑戰。在多年的服務經驗中,當幼兒在日常生活出現「問題」時,家長

會習慣將問題癥結歸咎於特殊需要幼兒的發展障礙或其所衍生的情緒行為問題上,

卻忽略了關注自身的溝通模式、管教技巧及家庭的的特殊狀況,以致家庭缺乏力

量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支持及形成惡性循環,家長及幼兒間福祉皆受到虧損。

「家長學堂」家長課程以每一位家庭成員的需要為依歸,並讓他們明白除了恆常

的訓練外,維繫家庭平穩發展並重視每名家庭成員的參與,才能夠讓幼兒持續地

成長。

2) 跨專業團體支援(Multi Disciplinary Team)

透過跨專業團體的互相協作下,我們為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一站式及不同

層面的專業支援服務。我們的跨專業服務團隊包括註冊社工、臨床心理學家、言

語治療師及特殊幼兒工作員。以社工擔任個案經理,事前了解家庭各方面的需要,

為幼兒及家長協調不同專業服務。個案經理及後與跨專業團體進行課前會議,以

分析家庭的共同需要並擬定「家長學堂」的課程內容。除了家長的參與外,課程

更設有由特殊幼兒工作員負責的幼兒及棠棣的平行小組,以全面地了解父母及子

女的狀況及需要。課程期間,個案經理會定期就家庭的表現諮詢其他專業同工,

並適切地調整課程內容,以確保服務的質素及效能。「家長學堂」家長課程促進

了跨專業團體彼此共同貫徹推行中心服務理念及更全面掌握介入策略,發揮團隊

協作的力量,以達致更有效支援特殊需要幼兒及其家庭的作用。

註冊社工

臨床心理學家

言語

治療師

特殊幼兒工作員

幼兒及家庭

結果及總結 參加課程的家長對「家長學堂」作出正面的評價,認為參與課程後增強了他們的

管教技巧及信心。當中100% 家長十分同意「家長學堂」營造了一個有利互相分享

及討論的平台,更提升了他們的親子關係。以上的回應反映幼兒飲食、玩耍及睡

眠的主題看似平平無奇,卻與孩子息息相關,亦是在家庭成員間容易產生分歧的

生活細節。「家長學堂」家長課程除了關顧幼兒日常生活的技能外,更重要是有

助家長掌握正面的管教方式,日後有助他們減輕照顧壓力,以便營造有利幼兒的

成長環境。

參考資料 Estes, A., Munson, J., Dawson, G., Koehler, E., Zhou, X., & Abbott, R. (2009).

Parenting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mong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elay. Autis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13(4), 375-387.

Gordon, T. (2000).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Proven Program for Raising

Responsible Children (30th ed.). U.S.A.: Har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