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三步走”建设“美好家园”hnrb.hinews.cn/resfile/2018-05-04/010/hnrb20180504010.pdf ·...

1
2020 全面建成“美好家园”,形成田野公园 等新业态,同时推动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 小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使澄迈县美丽乡 村成为全域旅游的典型和样板 2018 大力整治农村环境 卫生,做到村内道路路 面整洁、无破损,排水设 施齐全、完整等 2019 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要 求各村庭院绿化面积不得少于庭院 面积的 70%,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公益 活动,自觉绿化、美化周边环境 / 澄迈新发展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值班主任:朱和春 主编:傅人意 美编:杨薇 B02 澄迈动态 澄迈采取“政府+协会+公司”模式推进香蕉产业升级壮大 让香蕉成为农户生财的黄金产业 澄迈农业互联网 产业园再升级 引进3条生产线效率大提升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记者陈 卓斌) 数千颗凤梨随着传送带向前 推送,在历经工人们分拣、打包后, 被运上冷链车发往上海、浙江、江苏 等地……这是今天上午记者在澄迈 县农业互联网产业园所见到的一 幕。据了解,仅 5 月 1 日,该产业园 便打包分装了5000余件果品,总重 量达 5 万公斤。 “过去,园区内20多名工人忙 活一天,只能打包 1000 件果品。”澄 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负责人王恒告 诉记者,随着今年园区引进3条机 械化生产流水线,这一情况大为改 观。“眼下,平均每条生产线每天可 打包分装果品近2000件,这样不仅 节省了人力物力,效率也得到了极 大提升。”王恒说。 据介绍,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 目前正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待项目建 成后,将实现打造澄迈本地以及琼北 特色农产品对外展示和营销的平台 的总体目标,通过助力农产品销售、 服务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同时打造 琼北海南高端农产品的集散地,起到 “买海南,卖全国”的作用。 “南浙”地瓜 发力打品牌 目前已售近90万公斤 本报金江 5 月 3 日电(记者陈卓 斌 通讯员王家专) “咱们‘南浙’地瓜 品质好、销路广,目前我每天都要售出 果品近3000斤!”昨天中午,澄迈县瑞 溪镇收购商肖克章笑道。据瑞溪镇政 府统计,随着今年主动打品牌、拓市 场,瑞溪镇1000余亩“南浙”地瓜目前 已售出近90万公斤。 记者了解到,瑞溪镇仙儒村南 浙村民小组已有 20 年种植地瓜历 史,自 2014 年起,该村引入省农科 院优质地瓜苗进行种植,目前已在 村内种植近300亩,并逐渐扩大至 周边各村,地瓜的田头收购价最高 可达每公斤 10 元。 澄迈“五一”接待游客逾11万人次 乡村游受热捧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 王咸瑜) 挖地瓜、游古村、做陶艺……记者今天从 澄迈县旅游委了解到,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澄 迈 全 县 累 计 接 待 游 客 11.73 万 人 次 ,同 比 增 长 9.01%,其中乡村游热度见涨。据统计,这一时 期,澄迈全县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4313万人 次,同比增长23.88%;乡村旅游收入达569.59万 元,同比增长14.24%。 据悉,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澄迈县开展 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通过“旅游+文化”“旅 游+美食”“旅游+农业”等模式,围绕长寿文化、 咖啡文化、红色文化等打造旅游产品,受到各地 游客青睐。 澄迈县旅游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节日期间, 澄 迈 全 县 旅 游 收 入 达 3870.36 万 元 ,同 比 增 长 6.09% ;接 待 过 夜 游 客 1.77 万 人 次 ,同 比 增 长 9.26% ,旅 游 收 入 达 913.32 万 元 ,同 比 增 长 11.75% ;接 待 一 日 游 游 客 9.96 万 人 次 ,同 比 增 长 8.97% ,旅 游 收 入 2957.04 万 元 ,同 比 增 长 5.49%。 澄迈加快培育 羽毛球后备人才 共有120名青少年入选参培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 李健) 挥拍、击球……昨天下午,在澄迈县青少年 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暨张宁青少年羽毛球培训 基地,学员们正一丝不苟地进行训练。据悉,经过 前期进校选拔和集中测试,共有120名青少年入 选参培,其中有9名来自澄迈县特殊学校的学员 正在接受免费培训。 据悉,澄迈张宁青少年羽毛球培训基地于今 年4月1日正式落户,是张宁羽毛球培训体系建 立的第三个全国性青少年羽毛球后备人才培训基 地。“我们采用国家队专业训练方法,集训练、交 流、比赛于一体。”基地总教练韦平介绍,除聘请来 自北京什刹海体校的专业教练外,基地还聘请了 印度尼西亚运动员克里斯蒂文·霍华德实行中英 文双语教学,帮助孩子们在学习顶尖球技的同时, 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 基地所在的万泰体育馆占地6000平方米,拥 有 13 个专业的羽毛球训练场地。万泰体育馆负 责人潘少丹表示,该基地将重点发掘羽毛球“好苗 子”,畅通和完善职业发展渠道,助力人才多元化 发展。 澄迈打响 今年棚改“第一枪” 共拆除建筑逾3200平方米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 王家专) 近日,澄迈县组织 40 多名执法人员,依 法对金江镇棚改区域内部分老旧宿舍小区建筑 进行拆除。据了解,此次行动是今年澄迈棚改 “第一拆”。 记者了解到,该棚户区改造区域面积共 7076.44 平方米,此次行动共拆除框架、瓦房、围 墙等建筑 3258.19 平方米。澄迈县有关负责人表 示,下一步,澄迈将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出发 点,加大力度继续推进棚改拆除工作,确保棚户区 改造项目顺利进行。 近日,澄迈裕丰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大裕在细心观察沉香 工艺品。 本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5 月 3 日,在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白堂村民小组,村民王海(中)在察看香蕉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本报记者 刘梦晓 陈卓斌 通讯员 王家专 5月3日,在澄迈县福山镇敦 茶村白堂村民小组,村民王海像往 常一样来到自家的香蕉园。园子 里,4名工人正在给即将成熟的香 蕉套袋。“香蕉一定要在丰收前套 袋,不仅能够防止病虫害,还能改 善果实的外观,提升果品质量。”王 海说道。 2006 年,在外打工的王海回到 家乡种起了香蕉。“刚开始种植的时 候什么都不懂,靠政府的支持才慢慢 掌握了种植技术。”王海回忆,从最初 的选苗到育苗,到种植的技术再到果 实的丰收,每一步他都得到了镇里和 县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摸索出了 门路,才从最初的十余亩种植面积扩 大到如今的 350 多亩。 对香蕉而言,一棵香蕉树如果患 了枯萎病,周围的香蕉树都会被感 染,对蕉农来说更是损失惨重。为了 将枯萎病对蕉农的损失降到最低, 2017 年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联合澄 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将王 海的香蕉园列为澄迈县香蕉枯萎病 防控示范基地,派出专门的技术负责 人防控枯萎病,也对周边蕉农进行种 植示范技术培训。 王海家的种植园得到的技术扶 持是澄迈县扶持香蕉产业发展的一 个缩影。 “澄迈是香蕉种植大县,依托 富硒红壤的独特优势和无公害标 准化的管理,所产的香蕉果品类 型、质量和产量均比同类型香蕉 好。”澄迈县农业局局长欧阳斌介 绍,当前澄迈香蕉种植面积达10.6 万亩,是全国种植香蕉最多的市县 之一。近年来,澄迈县政府更是通 过加强香蕉品牌建设和香蕉协会 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土地富硒含量 高、土地成本低、香蕉错峰上市等 优势,做大做强香蕉产业。 欧阳斌还介绍,为了进一步做大 做强香蕉产业,不断提升澄迈香蕉品 牌形象和市场地位,澄迈县采取“政 府+协会+公司”模式积极推进香蕉 产业不断升级。 2017 年,澄迈成立了澄迈县香 蕉协会,有了专业化技术管理团队, 面向全县的香蕉企业、种植大户与合 作社提供全程的技术、管理和销售服 务,开创了香蕉高品质生产和规模化 经营的新模式,实现了香蕉枯萎病的 大面积有效防控以及香蕉标准化技 术的无缝推广。 “协会不仅要服务全县的香蕉 种植,还与公司联手推介,与上海上 蔬集团、成都果品贸易协会等单位 签订产品订单,与百果园、大润发上 海总部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澄迈 县香蕉协会会长郭庆军说,下一步 协会将建立专家库,不断拓展协会 服务覆盖面,推进会员单位建立健 全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 香蕉产业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信息化水平。 欧阳斌表示,今后澄迈将加快 中国香蕉价格指数发布中心建设及 运转,加速推进香蕉研究所的设立 和建成,助推澄迈香蕉产业转型升 级、健康发展,让香蕉成为农户生财 的黄金产业。 (本报金江 5 月 3 日电)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记者陈卓 斌 刘梦晓 通讯员叶上荣) 记者从今天 上午召开的澄迈县“美好家园”建设三 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上获悉,该县将在 2018 年至 2020 年期间,围绕生态环 境、旅游经济、文化提升等三大工程,分 三步推进澄迈全县“美好家园”建设。 会议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澄迈 将持续开展“农村清洁工程”,重点抓 好房前屋后、沿路、沿河、沿街的环境 综合整治,达到“四有八无”标准;全面 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在每村至少建 造一座卫生公厕,同时合理设置垃圾 中转站、收集点等;加大村旁、宅旁、路 旁、水旁的绿化力度,做到路边有树 木、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 同时,澄迈将持续打造一批以地瓜、 荔枝、福橙、蜜柚等为核心产业的生态农 业专业村,增强其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 示范带动作用;将以发展“共享农庄”为 抓手,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康养 基地等项目,将传统的农耕产业逐步 引向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实 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此外,澄迈还将持续挖掘长寿文 化、富硒文化、人居文化等特色内容, 加大力度重点培育特色文化村;深入 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类 宣传平台、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 宣传活动,促进县内农村形成生态文 明新风尚。 会议明确,自今年起,澄迈县将每 年对各镇创建“美好家园”工作进行绩 效考核,其中对考核为优秀的镇(单 位)、村或个人予表彰奖励,考核不达标 的镇(单位)、村或个人将被问责。各级 各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防止 短期行为,杜绝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 程”和“面子工程”,要建设经得起历史、 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事项目。 重点开展生态环境、旅游经济、文化提升三大工程 澄迈“三步走”建设“美好家园” 未成年人 违规驾驶电动车?严查!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 王国辉) 为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 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昨天下午,澄迈县公 安局交管大队组织警力在相关路段开展专项整治 行动。行动共查处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 6 起,暂扣电动车 6 辆,教育学生 92 人。 行动期间,民警利用各校上学、放学高峰期, 重点整治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非法载人、乱 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对相关未成年驾驶人 采取集中学习教育,同时督促学生不违规驾驶电 动车,督促家长加强监管,避免未成年人因违规驾 驶行为引发交通事故。 澄迈创客做沉香生意致富,返乡带动百姓就业增收 王大裕:闻“香”而动做“香”事业 澄迈聚焦·农业 本报记者 陈卓斌 通讯员 王家专 吴清文 一手握着白木香树的木坯,一手 捏住勾刀,将紧贴着沉香油脂层的木 料小心地削除……近日,在位于澄迈 县加乐镇的裕丰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 内,负责人王大裕坐到两位工人身边, 边操作边讲解沉香加工要点。 王大裕身形消瘦、有着一张不显 年纪的“娃娃脸”,记者一问才知,他从 师范院校毕业后便开始创业,至今已 有 17 年。“起初我主要在加乐镇经营 农资,但自2003年接触到海口的古玩 市场后发现,咱们这里的沉香是好宝 贝。”王大裕介绍,沉香是白木香树在 受到伤害后所形成的物质,为中国传 统名贵中药材和贵重香料,“当时,加 乐镇不乏加工沉香者,半成品往往就 地销售,价格十分便宜。” 身处加乐镇,但对海口的市场行 情十分熟悉,这让王大裕看到了机 会。“2006 年,我按每斤80元的价格从 镇里收购沉香,到海口能卖到每斤250 元!这是我经营沉香挣的第一桶金。” 王大裕说,接下来几年,自己在海口的 沉香生意越做越红火,到 2011 年,他 已经实现年销售额近 800 万元。 正当创业路一帆风顺时,王大裕 表示要回到加乐镇种植白木香树。“这 一决定随即遭到了家人、朋友的质疑, 他们认为我是在意气用事、自讨苦 吃。”但王大裕没有退缩,他先后多次 赶赴广东省茂名市“取经”,了解白木 香树在种植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病虫害 等问题,接着又买来树苗,自己一步步 研究如何种植、管理、结香。 “之所以尝试种植白木香树,是因 为我发现沉香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 升,但当时白木香树种植面积的增量 并不多。”在王大裕看来,自己必须抓 住机会把产业链建立完善,同时让家 乡的林农关注到沉香的价值,从而带 动他们踊跃参与种植、共同增收致富。 王大裕没有看错,沉香的高效益 果然吸引了不少林农,他也没有令众 人失望。一方面,他免费为林农提供 技术扶持和保价收购等“福利”,教会 他们使用营养液将白木香树结香期从 5年缩短至2年,大大提高了林农收 益;另一方面,他办起工厂、注册公司、 经营品牌,使加乐镇的沉香产品搭乘 汽车飞机,远销北京、上海、石家庄、深 圳等地,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年 销售额已突破 2000 万元。 “近两年,我还安排了残疾人、戒 毒康复人员到我的工厂就业,每人每 月可获得工资 1500 元至 2500 元。”王 大裕指着加乐镇成片的白木香林说 道:“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和 沉香的价值并投身种植,因为沉香改 变了我的生活,让我走上了绿色致富 的路。” (本报金江 5 月 3 日电) 创业故事 一智障女高速路上捡水瓶 老城交警护送其回家 本报金江 5 月 3 日电 (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王 国辉) 记者今天从澄迈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老城高速 公路中队获悉,昨天上午 11 时许,老城交警发现一 智力障碍女子误入高速公路捡拾矿泉水瓶,及时将 女子带离道路并护送回家。 据悉,老城交警在 G98 环岛高速公路(洋浦 往海口方向)巡逻至 587 公里处时,发现一位约 30岁的女子误入高速公路,手里拎着两个大塑料 袋,正在捡路面上的矿泉水瓶,情况十分危急。 看到这一情况后,巡逻民警一边汇报,一边通过 警车上的喇叭进行喊话,但该女子并不理会。于 是,民警迅速下车将该女子带到高速公路护栏外 进行查问。经多方询问,民警了解到,该女子为 老城镇白莲社区北坡村村民,有智力缺陷。随 后,民警将该女子带离高速公路并安全送回家。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Oct-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澄迈“三步走”建设“美好家园”hnrb.hinews.cn/resfile/2018-05-04/010/hnrb20180504010.pdf · 正在接受免费培训。 据悉,澄迈张宁青少年羽毛球培训基地于今

2020年全面建成“美好家园”,形成田野公园

等新业态,同时推动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使澄迈县美丽乡村成为全域旅游的典型和样板

根据方案

2018年大力整治农村环境

卫生,做到村内道路路面整洁、无破损,排水设施齐全、完整等

2019年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要

求各村庭院绿化面积不得少于庭院面积的 70%,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自觉绿化、美化周边环境

制图/

杨薇

■■■■■ ■■■■■ ■■■■■

澄迈新发展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值班主任:朱和春 主编:傅人意 美编:杨薇B02

澄迈动态

澄迈采取“政府+协会+公司”模式推进香蕉产业升级壮大

让香蕉成为农户生财的黄金产业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再升级引进3条生产线效率大提升

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数千颗凤梨随着传送带向前推送,在历经工人们分拣、打包后,被运上冷链车发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这是今天上午记者在澄迈县农业互联网产业园所见到的一幕。据了解,仅5月1日,该产业园便打包分装了5000余件果品,总重量达5万公斤。

“过去,园区内20多名工人忙活一天,只能打包1000件果品。”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负责人王恒告诉记者,随着今年园区引进3条机械化生产流水线,这一情况大为改观。“眼下,平均每条生产线每天可打包分装果品近2000件,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王恒说。

据介绍,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目前正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待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打造澄迈本地以及琼北特色农产品对外展示和营销的平台的总体目标,通过助力农产品销售、服务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同时打造琼北海南高端农产品的集散地,起到

“买海南,卖全国”的作用。

“南浙”地瓜发力打品牌目前已售近90万公斤

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王家专)“咱们‘南浙’地瓜品质好、销路广,目前我每天都要售出果品近3000斤!”昨天中午,澄迈县瑞溪镇收购商肖克章笑道。据瑞溪镇政府统计,随着今年主动打品牌、拓市场,瑞溪镇1000余亩“南浙”地瓜目前已售出近90万公斤。

记者了解到,瑞溪镇仙儒村南浙村民小组已有20年种植地瓜历史,自2014年起,该村引入省农科院优质地瓜苗进行种植,目前已在村内种植近300亩,并逐渐扩大至周边各村,地瓜的田头收购价最高可达每公斤10元。

澄迈“五一”接待游客逾11万人次

乡村游受热捧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

王咸瑜)挖地瓜、游古村、做陶艺……记者今天从澄迈县旅游委了解到,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澄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 11.73 万人次,同比增长9.01%,其中乡村游热度见涨。据统计,这一时期,澄迈全县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4313万人次,同比增长23.88%;乡村旅游收入达569.59万元,同比增长14.24%。

据悉,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澄迈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通过“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农业”等模式,围绕长寿文化、咖啡文化、红色文化等打造旅游产品,受到各地游客青睐。

澄迈县旅游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节日期间,澄迈全县旅游收入达 3870.36 万元,同比增长6.09%;接待过夜游客 1.77 万人次,同比增长9.26%,旅游收入达 913.32 万元,同比增长11.75%;接待一日游游客 9.96 万人次,同比增长 8.97%,旅游收入 2957.04 万元,同比增长5.49%。

澄迈加快培育羽毛球后备人才共有120名青少年入选参培

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李健)挥拍、击球……昨天下午,在澄迈县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暨张宁青少年羽毛球培训基地,学员们正一丝不苟地进行训练。据悉,经过前期进校选拔和集中测试,共有120名青少年入选参培,其中有9名来自澄迈县特殊学校的学员正在接受免费培训。

据悉,澄迈张宁青少年羽毛球培训基地于今年4月1日正式落户,是张宁羽毛球培训体系建立的第三个全国性青少年羽毛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我们采用国家队专业训练方法,集训练、交流、比赛于一体。”基地总教练韦平介绍,除聘请来自北京什刹海体校的专业教练外,基地还聘请了印度尼西亚运动员克里斯蒂文·霍华德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帮助孩子们在学习顶尖球技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

基地所在的万泰体育馆占地6000平方米,拥有13个专业的羽毛球训练场地。万泰体育馆负责人潘少丹表示,该基地将重点发掘羽毛球“好苗子”,畅通和完善职业发展渠道,助力人才多元化发展。

澄迈打响今年棚改“第一枪”共拆除建筑逾3200平方米

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王家专)近日,澄迈县组织40多名执法人员,依法对金江镇棚改区域内部分老旧宿舍小区建筑进行拆除。据了解,此次行动是今年澄迈棚改

“第一拆”。记者了解到,该棚户区改造区域面积共

7076.44平方米,此次行动共拆除框架、瓦房、围墙等建筑3258.19平方米。澄迈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澄迈将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加大力度继续推进棚改拆除工作,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进行。

近日,澄迈裕丰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大裕在细心观察沉香工艺品。 本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5月3日,在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白堂村民小组,村民王海(中)在察看香蕉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 本报记者 刘梦晓 陈卓斌通讯员 王家专

5 月 3 日,在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白堂村民小组,村民王海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家的香蕉园。园子里,4名工人正在给即将成熟的香蕉套袋。“香蕉一定要在丰收前套袋,不仅能够防止病虫害,还能改善果实的外观,提升果品质量。”王海说道。

2006年,在外打工的王海回到家乡种起了香蕉。“刚开始种植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靠政府的支持才慢慢掌握了种植技术。”王海回忆,从最初的选苗到育苗,到种植的技术再到果实的丰收,每一步他都得到了镇里和县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摸索出了门路,才从最初的十余亩种植面积扩

大到如今的350多亩。对香蕉而言,一棵香蕉树如果患

了枯萎病,周围的香蕉树都会被感染,对蕉农来说更是损失惨重。为了将枯萎病对蕉农的损失降到最低,2017年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联合澄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将王海的香蕉园列为澄迈县香蕉枯萎病防控示范基地,派出专门的技术负责人防控枯萎病,也对周边蕉农进行种植示范技术培训。

王海家的种植园得到的技术扶持是澄迈县扶持香蕉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澄迈是香蕉种植大县,依托富硒红壤的独特优势和无公害标准化的管理,所产的香蕉果品类型、质量和产量均比同类型香蕉好。”澄迈县农业局局长欧阳斌介

绍,当前澄迈香蕉种植面积达10.6万亩,是全国种植香蕉最多的市县之一。近年来,澄迈县政府更是通过加强香蕉品牌建设和香蕉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土地富硒含量高、土地成本低、香蕉错峰上市等优势,做大做强香蕉产业。

欧阳斌还介绍,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香蕉产业,不断提升澄迈香蕉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澄迈县采取“政府+协会+公司”模式积极推进香蕉产业不断升级。

2017年,澄迈成立了澄迈县香蕉协会,有了专业化技术管理团队,面向全县的香蕉企业、种植大户与合作社提供全程的技术、管理和销售服务,开创了香蕉高品质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新模式,实现了香蕉枯萎病的大面积有效防控以及香蕉标准化技

术的无缝推广。“协会不仅要服务全县的香蕉

种植,还与公司联手推介,与上海上蔬集团、成都果品贸易协会等单位签订产品订单,与百果园、大润发上海总部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澄迈县香蕉协会会长郭庆军说,下一步协会将建立专家库,不断拓展协会服务覆盖面,推进会员单位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香蕉产业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水平。

欧阳斌表示,今后澄迈将加快中国香蕉价格指数发布中心建设及运转,加速推进香蕉研究所的设立和建成,助推澄迈香蕉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让香蕉成为农户生财的黄金产业。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 刘梦晓 通讯员叶上荣)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澄迈县“美好家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上获悉,该县将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围绕生态环境、旅游经济、文化提升等三大工程,分三步推进澄迈全县“美好家园”建设。

会议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澄迈

将持续开展“农村清洁工程”,重点抓好房前屋后、沿路、沿河、沿街的环境综合整治,达到“四有八无”标准;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在每村至少建造一座卫生公厕,同时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等;加大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的绿化力度,做到路边有树木、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

同时,澄迈将持续打造一批以地瓜、荔枝、福橙、蜜柚等为核心产业的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其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康养基地等项目,将传统的农耕产业逐步引向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此外,澄迈还将持续挖掘长寿文化、富硒文化、人居文化等特色内容,加大力度重点培育特色文化村;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促进县内农村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

会议明确,自今年起,澄迈县将每

年对各镇创建“美好家园”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其中对考核为优秀的镇(单位)、村或个人予表彰奖励,考核不达标的镇(单位)、村或个人将被问责。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防止短期行为,杜绝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要建设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事项目。

重点开展生态环境、旅游经济、文化提升三大工程

澄迈“三步走”建设“美好家园”

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严查!

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王国辉)为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昨天下午,澄迈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组织警力在相关路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共查处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6起,暂扣电动车6辆,教育学生92人。

行动期间,民警利用各校上学、放学高峰期,重点整治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非法载人、乱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对相关未成年驾驶人采取集中学习教育,同时督促学生不违规驾驶电动车,督促家长加强监管,避免未成年人因违规驾驶行为引发交通事故。

澄迈创客做沉香生意致富,返乡带动百姓就业增收

王大裕:闻“香”而动 做“香”事业

澄迈聚焦·农业

■ 本报记者 陈卓斌通讯员 王家专 吴清文

一手握着白木香树的木坯,一手捏住勾刀,将紧贴着沉香油脂层的木料小心地削除……近日,在位于澄迈县加乐镇的裕丰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王大裕坐到两位工人身边,边操作边讲解沉香加工要点。

王大裕身形消瘦、有着一张不显年纪的“娃娃脸”,记者一问才知,他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便开始创业,至今已有17年。“起初我主要在加乐镇经营农资,但自2003年接触到海口的古玩市场后发现,咱们这里的沉香是好宝贝。”王大裕介绍,沉香是白木香树在受到伤害后所形成的物质,为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贵重香料,“当时,加乐镇不乏加工沉香者,半成品往往就

地销售,价格十分便宜。”身处加乐镇,但对海口的市场行

情十分熟悉,这让王大裕看到了机会。“2006年,我按每斤80元的价格从镇里收购沉香,到海口能卖到每斤250元!这是我经营沉香挣的第一桶金。”王大裕说,接下来几年,自己在海口的沉香生意越做越红火,到2011年,他已经实现年销售额近800万元。

正当创业路一帆风顺时,王大裕表示要回到加乐镇种植白木香树。“这一决定随即遭到了家人、朋友的质疑,他们认为我是在意气用事、自讨苦吃。”但王大裕没有退缩,他先后多次赶赴广东省茂名市“取经”,了解白木香树在种植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病虫害等问题,接着又买来树苗,自己一步步研究如何种植、管理、结香。

“之所以尝试种植白木香树,是因为我发现沉香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但当时白木香树种植面积的增量并不多。”在王大裕看来,自己必须抓

住机会把产业链建立完善,同时让家乡的林农关注到沉香的价值,从而带动他们踊跃参与种植、共同增收致富。

王大裕没有看错,沉香的高效益果然吸引了不少林农,他也没有令众人失望。一方面,他免费为林农提供技术扶持和保价收购等“福利”,教会他们使用营养液将白木香树结香期从5年缩短至2年,大大提高了林农收益;另一方面,他办起工厂、注册公司、经营品牌,使加乐镇的沉香产品搭乘汽车飞机,远销北京、上海、石家庄、深圳等地,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年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元。

“近两年,我还安排了残疾人、戒毒康复人员到我的工厂就业,每人每月可获得工资1500元至2500元。”王大裕指着加乐镇成片的白木香林说道:“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和沉香的价值并投身种植,因为沉香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走上了绿色致富的路。” (本报金江5月3日电)

创业故事

一智障女高速路上捡水瓶老城交警护送其回家

本报金江5月3日电(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王国辉)记者今天从澄迈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老城高速公路中队获悉,昨天上午11时许,老城交警发现一智力障碍女子误入高速公路捡拾矿泉水瓶,及时将女子带离道路并护送回家。

据悉,老城交警在G98环岛高速公路(洋浦往海口方向)巡逻至587公里处时,发现一位约30岁的女子误入高速公路,手里拎着两个大塑料袋,正在捡路面上的矿泉水瓶,情况十分危急。看到这一情况后,巡逻民警一边汇报,一边通过警车上的喇叭进行喊话,但该女子并不理会。于是,民警迅速下车将该女子带到高速公路护栏外进行查问。经多方询问,民警了解到,该女子为老城镇白莲社区北坡村村民,有智力缺陷。随后,民警将该女子带离高速公路并安全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