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10
業務報導 64 陳嘉祥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數位學習組 輔導員 周均育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數位學習組 組長 前言 數位學習是運用「數位科技工具」進行 知能或職能的學習,還是學習「數位學習工 具」的使用及運用於工作中。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 以下簡稱研習中 ) 針對「數位學習」的目的,在進行多次 深入討論與評估後發現,無論是運用數位科 技工具進行學習或是學習「數位學習工具」 運用於工作中,二者並不會產生相斥或衝突 情事,且是可以相輔相成合而為一的價值與 目標,因為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藉此提升公 務人力之職能,使其能有效解決公共問題與 完成政府的任務和使命。 從過去看現在、再眺望未來 《數位移民的告白》一書讚頌數位科技 如何促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加速資 訊取得與人際聯繫網絡,而《下班時間扭轉 未來》一書更說明網路科技所帶來的「認知 剩餘」(Cognitive Surplus),促進人類更 自發性地以網路進行串聯與合作,開創出像 是維基百科與大規模網路社會運動等成果 1 因此,數位科技發展與應用,似乎可以讓人 類對於資訊、知識及經驗的取得與學習越來 越便利,應可擴增原有的能力。 1 良,網路真的讓我們變笨? http://pots.tw/ node/10576轉動第 2 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2013.07.06 335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Aug-2020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業務報導

64 ◆

陳嘉祥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數位學習組 輔導員周均育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數位學習組 組長 

前言數位學習是運用「數位科技工具」進行

知能或職能的學習,還是學習「數位學習工

具」的使用及運用於工作中。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 以下簡稱研習中

心 ) 針對「數位學習」的目的,在進行多次

深入討論與評估後發現,無論是運用數位科

技工具進行學習或是學習「數位學習工具」

運用於工作中,二者並不會產生相斥或衝突

情事,且是可以相輔相成合而為一的價值與

目標,因為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藉此提升公

務人力之職能,使其能有效解決公共問題與

完成政府的任務和使命。

從過去看現在、再眺望未來《數位移民的告白》一書讚頌數位科技

如何促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加速資

訊取得與人際聯繫網絡,而《下班時間扭轉

未來》一書更說明網路科技所帶來的「認知

剩餘」(Cognitive Surplus),促進人類更

自發性地以網路進行串聯與合作,開創出像

是維基百科與大規模網路社會運動等成果 1。

因此,數位科技發展與應用,似乎可以讓人

類對於資訊、知識及經驗的取得與學習越來

越便利,應可擴增原有的能力。

1 鄭亘良,網路真的讓我們變笨? http://pots.tw/node/10576。

轉動第 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2: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 65

業務報導

一、推動歷程回顧

研習中心自 92 年起建構推動「數位學

習」的運作機制,開啟了推動地方公務人員

數位學習之新頁,以下為回顧 101 年以前之

推動歷程。

(一)92 年起開始製作數位課程,採「共用平

台、自有課程」之做法,借用其他公部

門學習平台放置數位課程。

(二) 95 年起結合「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

點計畫- 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行

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數位學習推

動方案」及數位學習基本時數規範等,

逐步建構地方公務人員數位學習體系。

1. 95 年 11 月建置地方公務人員專屬學

習平台-「e 學中心」,具有 45Mbps

以上頻寬及負載平衡之優勢,能承載

2,099 人同時上線學習;98 年 2 月 10

日起更全新改版,由 ORACLE ilearning

轉 換 成 Moodle 1.93, 頻 寬 加 大 至

1,000Mbps,同時上線學習人數提高至

4,000 人。

2. 95 年舉辦數位學習競賽活動,如「最

佳參與團體獎」、「數位學習最佳成效

獎」、「公共論壇最佳帶動貢獻獎」、「自

製數位教材競賽活動」、「創新 e 點子

徵選活動」等。

3. 97 年規劃「輔導縣市政府推展數位學習

實施計畫」,內容涵括「協助縣市政府

導入數位學習」、「培育數位人才」及

「標竿學習」等推廣活動,協助縣市政

府有效推展數位學習。

4. 97 年辦理「自製數位教材種籽初階班」

及「自製數位教材種籽進階班」。

5. 97年於「e學中心」開闢公共論壇功能,

並規劃縣市專屬論壇版面。

6. 97 年與 13 縣市合作開發數位課程,優

先聘請縣市具專業領域之公務夥伴擔任

講座。

(三)為應數位學習發展趨勢及地方公務人員

數位學習需求,研習中心在 101 年第 1

波政府組織改造時,原負責推動數位學

習之「圖書資訊組」更名為「數位學習

組」。

二、重新解構與自我診斷

從上述的歷程可以發現,研習中心為建

構推動「數位學習」的運作機制,研究、規

劃與實施多樣計畫與活動,102 年研習中心

就過去推動的計畫與活動進行「重新解構」

與推動成效之「自我診斷」,以作為規劃第

2 波數位學習推動方案之基礎。

(一)重新解構

1. 各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已習慣至「e 學中

心」平台進行「數位課程學習」,並熟

悉「e 學中心」各項資源、功能之提供,

如社團、論壇、數位閱讀、英語網等。

2. 數位學習推動之 3 大主軸為「套裝課

程」、「社團論壇」及「自製數位教材」。

3. 同時實施「多種數位學習活動」推動數

位學習,如提案及甄選、競賽、抽獎、

證書機制、虛擬貨幣、英語力學習、推

廣行銷、電子書閱讀、研討會、輔導機

制、標竿學習等活動,藉此創造使用數

位學習工具的練習機會,進而習得「使

用」能力。

4. 因各地方政府推動「數位學習」的投入

方式、資源與其程度均不同,因此,其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3: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業務報導

66 ◆

數位學習的「推動能力」與「使用能力」

有落差。

5. 各地方政府推動「數位學習」的模式與

作業,大致定型;且多以人事人員的推

動為主。

6. 多元性及全面性的推動,產出許多創新

及亮眼的產品,亦激發更多人參與數位

學習的工具使用。

7. 參與者的成果產出是須付出人、時與資

源的投入而來,亦讓部分參與者對「數

位學習」的推動產生價值上的衝突,如

本職工作與數位學習孰重、數位學習是

唯一學習管道、數位學習是人事人員的

推動業務、單一尺寸全部符合的推動計

畫是否適宜有效。

(二)自我診斷

1. 推動脈絡:從學習使用(技術)到應用

(技能)之目的、從工具性到應用性之

目標、從虛擬行銷到結合實體行銷、持

續追求學習成效等過程與發展。

2. 過去主要是以「量」為其重點,其目的

是創造各地方政府「練習」的機會。

3. 過去偏重「量(即結果導向)」,易發

生「為活動而活動」的情事。

4. 過去的推動係以人事人員推動為主。

5. 地方政府推動「數位學習」的認識與態

度,未必都和研習中心一致。

三、推動願景與目標

美國訓練發展學會及人力資源訓練發展

研究者 Philips(1999)一致認為,訓練發展

計畫應緊密結合組織的策略方向、與業務部

門需求相融合及能夠改善工作層次和組織層

次的績效 2。然而,就「數位學習」的特性與

功能而言,數位學習為訓練的方法或工具之

一,而數位學習的真正意義,不是在於讓組

織成員經由電腦上網、進入學習平台瀏覽單

向傳輸的數位課程,獲取認證的學習時數;

而應以公務人力之發展為其核心,提供成員

透過數位化管道的雙向互動課程或活動,進

行知識、經驗萃取與新知建構過程中,使其

與工作經驗或實務需求產生鏈結或融合,以

增進個體的職能,進而有助於組織生產力的

成長。為達此一願景目標,研習中心重新擬

定新的「數位學習」目標為:

(一)以數位科技進行各項「知能的學習」。

(二)以數位科技及「實體學習 3」進行各項

職能之學習,進而獲得「工作職能」。

(三)以數位科技進行各項學習活動,進而獲

得使用「數位學習工具」的能力。

(四)設定須使用各種數位學習工具的任務、

目標(議題為導向)進行工作中的學習,

除藉此獲得數位學習工具之使用外,並

將其數位學習工具應用於特定工作中,

以獲得應用之能力。

為了更清楚瞭解上述新的「數位學習」

目標及其演進與發展之歷程,先就前述重新

解構與自我診斷後所獲得的脈絡,以及當前

應用數位科技之發展趨勢予以鏈結,並向現

在與未來進行推演,依其歷程與發展劃分 3

2 計惠卿、吳斯茜、許倩舲(2007)。數位學習

之訓練績效評鑑。研習論壇月刊,第 81 期,

頁 38-48。3 所稱「實體學習」,包括工作中學習、工作外

學習、標竿學習、體驗式學習、個案學習及實

務問題探討等學習。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4: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 67

業務報導

個波段(如圖 1)。

第 1 波:習得使用「數位學習工具」能

力,即多元性、全面性的推動數位學習,創

造各種練習、學習數位學習工具的機會,以

獲得其「使用」能力(101 年以前)。

第 2 波:習得應用「數位學習工具」於

公共事務之能力,即依個別地方事務與工作

需求,設計可運用數位學習工具於工作任務

或目標, 透過練習、學習將其「應用」於工

圖1:研習中心推動「數位學習」3個波段目標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5

熠星方案為「數位學習」第 1波轉動至第 2波過程中的重要推手,其目

的是在確認轉動的方向與路徑是否正確與合適,以及降低轉換過程的衝突與阻

礙,以確保後續的推動能順利進行及有效達成。

圖 1 研習中心推動「數位學習」3個波段目標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參、務實深入、勇於變革

Robinson D.G.及 Robinson J.C.(1996)曾編寫一本訓練績效的實作教戰指

南,提及對於訓練這個行業而言,結構性的改變乃是轉向以績效為焦點,其中

包含二項要素:第一,訓練必須與管理結合,第二,訓練必須與組織經營需求

相配合4。因此,研習中心發現過去推動數位學習係採由上而下的「全面性」推

4 同前註 2。

超越

應用數位學習

治理

服務

創新

學習

提案及甄選

競賽、抽獎

證書、虛擬幣

英語力學習

電子書閱讀

推廣行銷

標竿學習 研討會、輔導

開放

夥伴

跨域

協力

多元性、全面性的推動數位學習,創造各種練習、學習數位學習工具的機會,以獲得其「使用」能力。

依個別地方治理需求,設計可運用數位學習工具於工作任務或目標, 透過練習、學習將其「應用」於工作,獲得「應用」能力。

第 2波

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

第 3波

2.APP 工具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 1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

第 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APP 工具、雲端計算、行動支付…等工具應

用於公共事務中。

熠星方案為「數位學習」第 1 波轉動至

第 2 波過程中的重要推手,其目的是在確認

轉動的方向與路徑是否正確與合適,以及降

低轉換過程的衝突與阻礙,以確保後續的推

動能順利進行及有效達成。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5: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業務報導

68 ◆

務實深入、勇於變革R o b i n s o n D . G . 及 R o b i n s o n

J.C.(1996)曾編寫一本訓練績效的實作教

戰指南,提及對於訓練這個行業而言,結構

性的改變乃是轉向以績效為焦點,其中包含

二項要素:第一,訓練必須與管理結合,第

二,訓練必須與組織經營需求相配合 4。因

此,研習中心發現過去推動數位學習係採由

上而下的「全面性」推動,著重於「量」及

「成品」的產出,對其產出原因及可能遭遇

的問題或關鍵因素未能即時掌握;現即以策

略思維進行結構性的轉變,規劃以「務實化」

及「深入化」之方式推動,即著重上下及平

行意見的溝通與整合,透過「平台」、「對

話」、「協議」、「合作」等方式,創造「觀

念的釐清」、「價值的整合」與「經驗的交

流學習」。

一、行動策劃

第 2 波數位學習之規劃、執行至成果展

現,絕非僅由研習中心單方即可實現,除須

與地方政府緊密協力合作外,更需借助學者、

專家之力跨域合作,以「建立平台」做為推

動基礎,以利數位學習能務實應用於工作需

求中。因此,本方案的推動須以「協力、跨

域合作」與「滾動式學習」策略為推動基礎,

主要推動做法如下:

(一)建立諮詢機制:即專家診斷機制,建立

諮詢、合作、交流平台,並進行專案管

4 同前註 2。

理(行動學習)、問題分析與解決、應

用數位學習工具(科技)於工作等學習

過程。

(二)強調需求導向的管理:以跨域、合作、

團隊之方式進行新任務之應用與學習,

並依議題(任務)需求進行「人力資源

管理與發展」、「(民意)調查與分析」

及地方治理等議題等活動。

(三)強化「過程」的追求:本方案著重以「質」

為推動核心,並以「務實化」及「深入

化」作為策略思維;先對「意願較高之

地方政府」採以「導引式」共訂計畫與

協力推動方式進行,除可確保地方政府

之規劃與執行的過程,更可提升其應用

能力(各主軸間的串連)。

(四)地方政府高階人員須承諾與投入:地方

政府專案小組須由高階人員帶領,導引

以「實務工作需求」為推動動力,並以

「學習、合作、交流」為推動目標;再

以「觀摩學習(數位標竿學習)之成果

展現」作為任務及使命。

(五)策略規劃與資源重分配:藉由診斷與諮

詢的過程,獲得推動計畫的關鍵點(含

優劣勢),據以進行資源重分配的投入。

(六)熠星方案模型(如圖 2)。

二、推動方案

(一)推動前之規劃(如圖 3)

1. 確認「數位學習」能力為「社團與論

壇」、「數位課程學習」及「自製數位

教材」:係源自 98 年至 102 年實施計

畫及成果而來的整理與分析。

2. 成立「諮詢委員會」

(1) 主持人:研習中心主任。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6: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 69

業務報導

(2) 諮詢委員:3-5 人,負責「甄選之評

審」、「合作協議書之訂定」及「成

果檢驗之諮詢」,並由具有「推動

數位學習」及「地方治理」相關研

究(含實務)之學者、專家優先擔

任。

圖2:熠星方案模型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7

圖 2 熠星方案模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二、 推動方案

(一) 推動前之規劃(圖 3)

1. 確認「數位學習」能力為「社團與論壇」、「數位課程學習」及「自

製數位教材」:係源自 98年至 102年實施計畫及成果而來的整理與

分析。

2. 成立「諮詢委員會」:

(1) 主持人:研習中心主任。

(2) 諮詢委員:3-5人,負責「甄選之評審」、「合作協議書之訂定」及

制 行動學習(A. L.)與標竿學習

實施訓練(實體、數位、論壇、個案)

利益關係建立(協力跨域合作)

以終為始(追求過程)(務實深入)

需求導向(地方治理) (數位科技應用)

調查與分析(意見蒐集)(整合分析)

妥善運用觀摩學習活動(成果展現)

跨機關合作(人事+非人事)

策略

高階人員

人事人員

非人事人員

地方政府專案小組

諮詢(諮詢)小組

研習中心主任

諮詢委員

各領域顧問

諮詢、診斷

協議目標 (成果展現)

議題導向 (3大主軸)

(3) 諮詢顧問:3-5 人,協助委員會進行

診斷、諮詢及諮詢過程時,如涉及

專業性(如職能分析、數位科技使

用、人力資源發展、民意需求調查

分析、社團及論壇操作、雲端計算

等),需求具相關專業與實務經驗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7: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業務報導

70 ◆

8

「成果檢驗之諮詢」,並由具有「推動數位學習」及「地方治理」

相關研究(含實務)之學者、專家優先擔任。

(3) 諮詢顧問:3-5人,協助委員會進行診斷、諮詢及諮詢過程時,如

涉及專業性(如職能分析、數位科技使用、人力資源發展、民意需

求調查分析、社團及論壇操作、雲端計算等),需求具相關專業與

實務經驗之學者專家提出建議,以協助專案小組進行各項規劃、問

題解決、任務執行之事宜。

圖 3 推動前之規劃流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二) 甄選合作夥伴

1. 地方政府提案:提案內容提供製作「範例」。

2. 諮詢委員依據熠星方案「甄選」評分表,評審各地方政府提交之內

容;並得視需要邀請受評之地方政府派員說明。

3. 諮詢委員評審出 1-3 個地方政府參與熠星方案;並提出初步熠星方

案之策略與作法。

過去 計畫目標 與標準

各縣市政府 實施成果 之資料

現在 計畫目標 與標準

確認能力

發現落差

原因

學者、專家 中心成員 縣市代表

建立 諮詢 委員會

資源準備

及 說明

竿

圖3:推動前之規劃流程圖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之學者專家提出建議,以協助專案

小組進行各項規劃、問題解決、任

務執行之事宜。

(二)甄選合作夥伴

1. 地方政府提案:提案內容提供製作「範

例」。

2. 諮詢委員依據熠星方案「甄選」評分表,

評審各地方政府提交之內容;並得視需

要邀請受評之地方政府派員說明。

3. 諮詢委員評審出 1-3 個地方政府參與熠

星方案;並提出初步熠星方案之策略與

做法。

(三)活動實施

1. 以「諮詢小組」作為協力、診斷、諮詢

之樞紐。

(1) 諮詢委員以實地探訪及互動方式(詢

問、說明)進行診斷及問題確認。

(2) 運用研習中心推動之數位學習人才

培育、鼓勵各地方政府自製數位教

材、體驗學習、提供數位課程諮詢

服務、電子師徒制等措施,雙方針

對「推動各數位能力之診斷結果」

共提「熠星方案合作協議」。

(3) 簽訂合作協議書:含權利、義務、

獎勵、參加機關數量(含人數及人

員)等。

(4) 雙方依據簽訂之「合作協議書」進

行。

2. 視參加者之實際需求,選擇下列方法進

行:

(1) 「諮詢委員會」諮詢:諮詢對象為

專案小組成員(首長、承辦主管、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8: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 71

業務報導

圖4:甄選合作夥伴流程圖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圖5:甄選合作夥伴流程圖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9

圖 4 甄選合作夥伴流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三) 活動實施

1. 以「諮詢小組」作為協力、診斷、諮詢之樞紐。

(1)諮詢委員以實地探訪及互動方式(詢問、說明)進行診斷及問題確

認。

(2)運用研習中心推動之數位學習人才培育、鼓勵各地方政府自製數位

教材、體驗學習、提供數位課程諮詢服務、電子師徒制等措施,雙

方針對「推動各數位能力之診斷結果」共提「熠星方案合作協議」。

(3)簽訂合作協議書:含權利、義務、獎勵、參加機關數量(含人數及

人員)等。

(4)雙方依據簽訂之「合作協議書」進行。

2. 視參加者之實際需求,選擇下列方法進行:

(1)「諮詢委員會」諮詢:諮詢對象為專案小組成員(首長、承辦主管、

承辦人員),並以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方式,協助特定問題

的解決。

(2)標竿學習及導師制:以專案小組之主管及承辦人為優先對象。

(3)數位、實體課程(含混成學習):以專案小組之推動人員為優先對

象。

3. 推動之架構:以議題導向鏈結三大主軸

(1)議題須具有「學習功能」、「具有協力合作功能」、「具有資訊對稱與

流通功能」。

(2)將過去(101年以前)推動數位學習的相關工具,實際應用於與「地

方治理」或「組織管理」有直接關係的工作或任務上。

範本協助

工作需求

過去數據提供

推動能力

參與範圍

3大主軸範圍

預評估

提案 議題 導向

擬訂 推動方案

承辦人員),並以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方式,協助特定問題的解

決。

(2) 標竿學習及導師制:以專案小組之

主管及承辦人為優先對象。

(3) 數位、實體課程(含混成學習):

以專案小組之推動人員為優先對象。

3. 推動之架構:以議題導向鏈結三大主軸

10

圖 4 甄選合作夥伴流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4. 推動思維與重點(如表 1)

表 1 熠星方案之推動思維與重點

主軸 思維 推動重點(或功能) 好處

社團與論壇

特定主題

特定目的

特定需求

相關意見(建議)之提供

問題、資料及資訊之蒐集

意見交流與整合

互動式對話

跨組織的連結

作為學習之工具(個案探討…)

節省時間

縮短(破除)空間

多元性意見的獲得

專業、經驗性的表達

問題之再確認與新發現

當責(體認是完成本議題任

務的一份子)

數位課程

學習

有目的性

有意義

以任務(議題導向)-跨機關

以職務(人力資源發展)-各機關

特定需求(政策性、語言…)-地

方政府

「議題所需知能」、「規劃、

執行所需知能」、「問題分析

與解決知能」等知能補充及

新知能學習

自製

數位教材

工具性

(非目的)

學習:教材、實錄、個案

宣導:認識、瞭解、操作

行銷:鼓勵、推廣、特定目的

增加溝通的廣度與深度

增加資訊傳送與互動

節省人力時間投入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四) 成果展現

1. 「諮詢委員會」記錄與地方政府進行之各種諮詢活動之推動作法及其

效益。

2. 依據熠星方案「成效」評分表及地方政府於 10月 15日前提交之「績

效報告書」,諮詢成果及評定成效等級。

3. 檢驗標準:

(1) 多元性:實施方式之種類;實施方式之創新性及挑戰性;參與之

利益關係建立(協力跨域合作)

以終為始(追求過程)(務實深入)

需求導向(地方治理) (數位科技應用)

調查與分析(意見蒐集)(整合分析)

妥善運用觀摩學習活動(成果展現)

跨機關合作(人事+非人事)

(1) 議題須具有「學習功能」、「具有

協力合作功能」、「具有資訊對稱

與流通功能」。

(2) 將過去(101 年以前)推動數位學習

的相關工具,實際應用於與「地方

治理」或「組織管理」有直接關係

的工作或任務上。

4. 推動思維與重點(如表 1)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9: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業務報導

72 ◆

表 1 :熠星方案之推動思維與重點

主軸 思維 推動重點(或功能) 好處

社團與論壇

特定主題特定目的特定需求

相關意見 ( 建議 ) 之提供問題、資料及資訊之蒐集意見交流與整合互動式對話跨組織的連結作為學習之工具 ( 個案探討…)

節省時間縮短 ( 破除 ) 空間多元性意見的獲得專業、經驗性的表達問題之再確認與新發現當責 ( 體認是完成本議題任務的一份子 )

數位課程學習 有目的性有意義

以任務 ( 議題導向 )- 跨機關以職務 ( 人力資源發展 )- 各機關特定需求 ( 政策性、語言…)- 地方政府

「議題所需知能」、「規劃、執行所需知能」、「問題分析與解決知能」等知能補充及新知能學習

自製數位教材 工具性 (非目的 )學習:教材、實錄、個案宣導:認識、瞭解、操作行銷:鼓勵、推廣、特定目的

增加溝通的廣度與深度增加資訊傳送與互動節省人力時間投入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四)成果展現

1. 「諮詢委員會」記錄與地方政府進行之

各種諮詢活動之推動做法及其效益。

2. 依據熠星方案「成效」評分表及地方政

府於 10 月 15 日前提交之「績效報告

書」,諮詢成果及評定成效等級。

3. 檢驗標準

(1) 多元性:實施方式之種類;實施方

式之創新性及挑戰性;參與之機關、

人員、職務、層級的種類。

(2) 推動力:計畫預定達成目標;實際

達成效益情形是否相符;推動數位

學習過程中,相關資訊宣導情形;

推動數位學習過程中各項資源配置

情形(含人力、財力等)。

(3)學習力:資訊獲取及儲存與運用方式;

遇到問題、阻礙時之應變情形與預

防措施;成功的關鍵因素及未來推

圖6:成果檢驗流程圖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11

機關、人員、職務、層級的種類。

(2) 推動力:計畫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效益情形是否相符;推動

數位學習過程中,相關資訊宣導情形;推動數位學習過程中各項

資源配置情形(含人力、財力等)。

(3) 學習力:資訊獲取及儲存與運用方式;遇到問題、阻礙時之應變

情形與預防措施;成功的關鍵因素及未來推動之建議。

圖 5 成果檢驗流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肆、結語

本年熠星方案的推動,首次嘗試「研習中心」、「地方政府」及「專家學

者」三方協力之方式,共同參與建構本方案之各項措施與活動,因此,於草擬

方案階段(4月 29日),先邀請 2位數位學習之學者專家共同研商本方案之目的、

目標及可行性後;再邀請各地方政府人事機關副處長以上人員說明及宣導本方

案之實施構想、目的與作法,以及進行雙向溝通與即時回應和處置,並以主動、

積極與尊重的態度邀請地方政府參加本方案之實施。研習中心為本於「務實」、

「深入」的理念於本年度(第 1年)規劃與 2至 3個地方政府合作,務必使參與

之機關能導引所屬人員進行「目的性」及「系統性」的多元數位學習,習得所

需知能學習、經驗交流分享及數位工具之使用,以獲得推動數位學習之應用能

力,進而實現研習中心持續精進各地方政府「數位學習」的基本能力及縮小地

方政府推動數位學習落差之基本目標。

作者:陳嘉祥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輔導員

周均育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組長

成 果 檢 驗

數位課程

社群論壇

數位教材

多元性

推動力

學習力

諮詢活動

「成效」評分表

績效報告書

2013.07.06 第 335期

Page 10: 轉動第2波數位學習-熠星方案 · 3.雲端計算工具 1.自製數位教材工具 超越 熠星方案 務實深入 第1 波 作,獲得「應用」能力。第3 波:數位科技的學習與應用,如

◆ 73

業務報導

動之建議。

結語102 年熠星方案的推動,首次嘗試「研

習中心」、「地方政府」及「專家學者」三

方協力之方式,共同參與建構本方案之各項

措施與活動,因此,於草擬方案階段(4 月

29 日),先邀請 2 位數位學習之學者專家共

同研商本方案之目的、目標及可行性後;再

邀請各地方政府人事機關副處長以上人員說

明及宣導本方案之實施構想、目的與做法,

以及進行雙向溝通與即時回應和處置,並以

主動、積極與尊重的態度邀請地方政府參加

本方案之實施。研習中心為本於「務實」、

「深入」的理念於 102 年度(第 1 年)規劃

與 2 至 3 個地方政府合作,務必使參與之機

關能導引所屬人員進行「目的性」及「系統

性」的多元數位學習,習得所需知能學習、

經驗交流分享及數位工具之使用,以獲得推

動數位學習之應用能力,進而實現研習中心

持續精進各地方政府「數位學習」的基本能

力及縮小地方政府推動數位學習落差之基本

目標。

2013.07.06 第 3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