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32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2017 年第 24 总第(418)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 2017 12 3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杜玉波(02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始终 ......................... 张大良(06素质教育知与行......................................................................................................... 克(09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 别敦荣 夏 颖(11教育现代化视阈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 卢晓中(16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李和章 进(212017 年总目录........................................................................................................................ 26编者的话: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大学践行文化育人的根本路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素质教育”作 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并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抓手。从 2003 年起,《中国高教研究》开始刊发素质教育相关学术论文,十多年来从不间断,在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和繁荣素质教育学术研究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繁荣素质教育学术研究,推动高校发展素质教育,本刊以“发展素质 教育”为题,选编近 5 年来《中国高教研究》刊发的素质教育相关学术论文,供读者参阅。 主编:王小梅 本期执行主编:王小梅 责任编辑:聂文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35 号世宁大厦二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 邮编:100191 电话:(0108228980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网址:www.hie.edu.cn(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观点栏目)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Aug-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2017 年第 24 期

总第(418)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 2017年 12月 30日

目 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 杜玉波(02)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始终 ......................... 张大良(06)

素质教育知与行 ......................................................................................................... 龚 克(09)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 ............................................................... 别敦荣 夏 颖(11)

教育现代化视阈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 ..................................................... 卢晓中(16)

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 李和章 刘 进(21)

2017年总目录 ........................................................................................................................ (26)

编者的话: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大学践行文化育人的根本路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素质教育”作

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并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抓手。从 2003

年起,《中国高教研究》开始刊发素质教育相关学术论文,十多年来从不间断,在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和繁荣素质教育学术研究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繁荣素质教育学术研究,推动高校发展素质教育,本刊以“发展素质

教育”为题,选编近 5 年来《中国高教研究》刊发的素质教育相关学术论文,供读者参阅。

主编:王小梅 本期执行主编:王小梅 责任编辑:聂文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35 号世宁大厦二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

邮编:100191 电话:(010)8228980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网址:www.hie.edu.cn(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观点栏目)

Page 2: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页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已经步入新

的、重要历史时期。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

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

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全面

部署,开启了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

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2011年4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

了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并

明确提出大学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

文化育人作用。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

下,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

会,举办大学素质教育论坛,对于深入贯彻全国教

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落实胡锦涛

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学习领会党的十七

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思

路、新举措,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把素质教育作

为战略主题,全面实施,重点推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

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需要,克服长

期存在的教育弊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我国提出

了素质教育思想。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上,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了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迅

速推进。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首次把素

质教育上升到了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高度,提

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

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

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

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

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多年的实践证明,素质教育是切合中国国

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实施素

质教育,核心就是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解决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特别是要落

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紧密结合”,把文化

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下决心加

强高校德育工作,坚持“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把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创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

主动适应社会;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

来,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

重学生的个人选择,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兴趣专长

和开发优势潜能,实现学生思想成长、学业进步、

身心健康的有机结合。要把这三点希望转化为学生

成长成才的自觉行动和追求,教育和引导学生涵养

大气品格,追求一流学问,创造精彩事业,践行责

任人生。

近年来,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

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以文化素质教育为重要切入点

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

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

大学文化品位,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德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杜玉波

Page 3: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3页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校领导

的精心组织和大胆探索,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大

力倡导和积极实践,特别是高等教育界的许多老领

导和老专家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牢固确立人才

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当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

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但是,人才培养

的中心地位在一些高校还没有完全确立。究其原

因,一是部分大学的办学模式,还停留在追求规

模、数量、速度的外延式发展阶段,没有转变到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轨道上来;二

是受一些评价机制、分配机制的引导,大学重科研

轻教学、重功利轻学术、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

素质等现象较为突出,学校排名、博士点数量、科

研经费、获奖数量、论文数量依然是一些大学和教

师工作主要的指挥棒。如果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得

不到真正落实,那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无从谈

起,提高质量更无从谈起。

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

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

大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培养质量为生命

线。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没有干部职工,也就

没有大学。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高等学

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都要为学生的健

康成长服务。要坚持一切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

发,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要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实

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坚持一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学校的各

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

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

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

现在不少高校在申请指标、争取项目的时候往往都

在讲自己学校的规模和数量是多少,很少拿人才培

养质量这个指标来检验、来对比、来说话,出现这

种情况的根子在质量观上。同样,评价一个教师合

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不应该仅仅看论文发表了

多少,项目搞了多少,而应该首先看他培养的学生

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我特别要强调,大学要

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本科生是大学最大的群体,大

学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本科教育的质

量。因为它不仅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为社会各行

各业输送人才,而且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没有

优秀的本科教育,就没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世

界一流大学无不是以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为主要标

志。因此,将人才培养置于高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就要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为此

提供支持。

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

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工

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政策保障。

例如,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

《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的意见》。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目的就在于进

一步引导和激励高校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

以提高本科人才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大教学投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

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按照“突出重

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

“本科教学工程”在影响和制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上,选择了五个

方面的内容重点建设:一是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

础,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二是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专业结构优化与内涵建

设,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是以优质资

源建设为保障,加强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课程共享资

源建设;四是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

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

新创业能力;五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

强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在学校层面

上,高校也要积极制定和完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和制度。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大学

Page 4: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4页

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

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

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

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学校

要适应新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

求,就要履行好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要求大学坚

守自身的使命,自觉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和各

种诱惑,努力追求真理、追求科学、崇尚学术、涵

养精神,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大学作

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作为新的科学技

术和思想文化的创造性源泉,应当以其先进的思

想、高雅的文化、崇高的品格影响社会,转移社会

风气,引领社会发展。

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要求高校积

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不断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

觉。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教育引导师生。要发挥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

势,大力培养和提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

人才;还要深入推进对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

训、校风、校歌、学风,以及发展战略、人才培养

目标、管理理念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培育具有大学

特色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多位一体的大学文化传

播与人文艺术素养教育平台,把大学的办学优势转

化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优势。

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人才培养

模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破解高等教育发

展深层次矛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的关键。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素质教育理

念引领下,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体制机制创

新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北京大学元培学

院实行自由选课、选专业、自主设计学习计划和弹

性学习年限等制度,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尽可能多

的选择自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判断和自

主选择的能力,为学生拓宽基础、开阔学术视野、

激发创造灵感创造了条件。西安交通大学以人才培

养 的“四部 曲”塑造 全面 发展 的学 生,提出

“2+4+X”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平

台“工程坊”,推行本科生“书院制”,倡导“体

育精神”的人才培养。这四部曲的核心思想,就是

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授业,更要关注课外解惑,使

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

有信仰、有理想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浙江大学

等多所高校按大类招生,入校一两年后再选择专业

等。我们鼓励高校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不断积累经

验。

最近,教育部已经开始在高校内部选择一些

学院,建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以创新人才

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开展

“试点学院”综合性改革探索,首批17所试点高校

已正式启动试点学院改革工作。试点学院重点在

“三改革、一完善”,即: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

式,实行自主招生、多元录取,选拔培养具有创新

潜质、学科特长和学业优秀的学生;改革人才培养

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

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改革教

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实行聘用制,探索年薪

制,激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完善学院

内部治理结构,实行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扩大学

院教学、科研、管理自主权。通过开展试点学院改

革,要推动高校实现从注重外延发展向注重内涵发

展转变;从重科研、轻教学向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上转变;从教师聘用的“铁饭

碗”老办法向评聘分开的新办法转变;从单纯注重

学生的学业向注重学生的德才并重转变;从行政化

管理向教授治学转变;从教育经费的使用重硬件向

重软件转变。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深化考试招生制

度改革,这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在我国,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

制度,是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

Page 5: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5页

素质教育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高考不是“要

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要按照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的目标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考试

和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改革考试

内容和形式,推进分类考试,扩大高职教育单独招

生考试试点。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推进综合评价,

探索形成高考与高校考核、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

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体系。改革招生录

取模式,推进多元录取,逐步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

革试点范围。

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要着眼于在扩大高校的自

主权的同时,促进大学办出特色。鼓励高校根据自

身的办学特色、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招

生录取标准,并向社会和考生公布。招生录取既要

以成绩为基础,又要改变以成绩为唯一依据的做

法,丰富评价手段,结合考生的中学学业水平、成

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建立科学多元的

评价方式。从而在引导和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同

时,为大学开展素质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

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

定着大学素质教育的成效与水平,也决定着人才培

养的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加强教师队

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大学最重要的基础

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

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一要以师德为先。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

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

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最

大、印象最深。毕业多年以后,学生学过的知识早

已忘掉,但好教师的感染力却在学生心中永存。目

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出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从制度上规范教师言行。对于学术不端行

为,要“零容忍、出重拳”,发现一起,调查一

起,处理一起,公布一起,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

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不护短、不姑息、

不手软。

二要以教学为要。我们说,一个不为教学操

心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一个不把主要精力投入

教学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高校在选拔新进教师

时,必须把教学能力作为一项基本的考核指标。要

鼓励名师、名教授上讲台,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

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

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

上课。

三要以科研为基。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没有

一流的科研,也很难有一流的教学。高校科研的一

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我们常

说,教师要过科研关,就是讲要善于通过科研掌握

科技和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把科研成果转

化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为此,高校要努力

打造一流的科研教学团队。特别是要为中青年教师

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科研中挑大梁。

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正迎来一个难得的战略

机遇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

艰巨,迫切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希望中国高

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凝聚一批关心、

热爱、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教育家和管理者,深入

开展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不

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经

验,传播中国的素质教育思想,为提高我国高素质

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做出新

的贡献!

(杜玉波,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北

京 100816)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1

期)

Page 6: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6页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召

开第六次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

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首次召开的高校文化素

质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八

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将文化素质教育推向新阶段。

本次会议是一次学习的会议。我们要深入学

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

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于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

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

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

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本次会议也是一次在高校落实教育部有关部

署要求的工作会议。今年3月底,为在教育系统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颁布了两个重要

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 我们要根据文件精神,探讨如何充分

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新贡献,这也

是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

一、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

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立德树人、加

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论述的重大意义。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

予教育系统的崇高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

责。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

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这

一根本任务的核心内涵。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

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

立”。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的历史

进程中的巨大作用。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梦”

的宣传教育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统一性。“中国梦”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而

核心价值观则凝聚了全国人民对价值观的“最大公

约数”,体现了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

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近一年多

来,多次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他在

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

话中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

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

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

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文化

素质教育始终

张大良

Page 7: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7页

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

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

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

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

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

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

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

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

为我所用。”“四个讲清楚”高度概括了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作用。他在今年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

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

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根基,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

族集体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

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体现中

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生命力、凝聚力,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与推进素质教育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讲,

素质教育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

人”,以及“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问

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也是

要回答这一问题。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核心价值

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

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这也是今后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新要求。

二、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优势,创

新教育方法,将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

学习时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

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习总书记在今年五四

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总书记的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

遵循,也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

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新方向之后,文

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在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上狠下功夫。正如杨叔子

教授所概括的:文化素质教育在三个层面上致力于

解决好“做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做人”、如

何“做中国人”、如何“做现代中国人”。近20年

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

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开展“应知应读应会”活动,举办人文讲

座,举办人文知识竞赛、高雅艺术进校园,开设文

化素质教育课程,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

课程体系,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课

堂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

社会教育相结合开展活动,等等。这些方法和途径

从根本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理念能够真正落到

实处。今后,文化素质教育要着力创新教育方法,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第一,要从理论的视角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对

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的认识问题。核心价值观体现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概

括,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吸收人类的

优秀文化、文明成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信念

教育”,从而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要在课程体

系建设、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哲学、历

史、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

重要作用,同时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要渗透核心价

值观教育。

第二,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的实践体系。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大

德”。而“德性”教育,不仅重在认知,更重在

“践行”。因此,高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

组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而

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要将核心

价值观转化为实现“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

Page 8: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8页

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从

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程中

创造人生辉煌。对学校而言,要积极创造条件,以

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渠道,积极开

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和

人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体察民情,提

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第三,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

力。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丰富,涉及学校工作的方

方面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品味与格

调,教师的素养,管理人员的素质,都会对核心价

值观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创新学校工

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作“空气”一

样,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为干部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家的自

觉行动。

三、加强教指委和基地建设,构建文化素质

教育工作更加有效的指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推进文化素质教

育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作用。教指委要加

强自身建设,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在2800多所高校

如何分类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开展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充分利用

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网络、期刊等平台,建立全

国范围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要深入调研,及时总

结经验,在高校中普及推广成功做法。各位教指委

委员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专长、管理专长,献计

献策、主动参与、积极指导各校各基地开展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加强

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理

应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各基地高校要把推动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更加突

出的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出实招、出硬招、出

真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投入、创新

方式方法、创造新鲜经验、形成教育特色,充分发

挥好基地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当前,基地建设要做到核心目标明确、重点

任务明确,形成具体的工作方案。各基地要进一步

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尤其要把握中国特色、

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和本校特点,积极借鉴、大胆

创新,进一步探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内

涵、路径与策略、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方法与配套活动要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

实践的有效衔接机制,促进文理交融、学科交叉的

有效做法,打造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平台,用好文化

素质教育类“慕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

课;要结合专业教育,加强课程体系研究,确定基

本阅读书目和相关学科专业学生必读书目,构建文

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精神、文明对

话与国际视野、社会发展与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

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审美与情志

表达等课程模块,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发挥课堂

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在实践中完善实施方案,充

分体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的要求,在实践中破解难题、丰富内涵、创新做

法,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成果,

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

基地年报制度,既是基地工作总结和交流的

一种方式,也是对基地工作进行评价考核的一种机

制。教指委要对各基地年报进行总结,将年报结果

在基地学校内部进行通报,对基地建设成效突出的

学校提出表彰,同时对工作不到位的基地学校提出

改进意见。这里,我建议教指委在调研的基础上,

提出加强基地建设的咨询建议意见,在明年高校文

化素质教育活动开展20周年之际,认定一批优秀基

地转成文化素质教育示范校,把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工作推向新阶段。

全面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光

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努力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

面!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北京

100816)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7

期)

Page 9: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9页

一、知:如何认识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立德树人

有的论者很不以素质教育为然,认为其名不正

言不顺。的确,若是抠字眼,素质教育在词义学上

确实不是容易说明白的。但作为一个专用词语,笔

者认为不必要去抠字眼。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这个

问题,应试教育的回答是培养考试优秀的人,狭窄

或单纯专业教育的回答是培养能胜任专业工作的

人,而素质教育的回答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人。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从人的发展的

本质上把握教育目的的,其精神实质就是立德树

人。

(二)素质教育注重通识但不止于通识

有的论者认为素质教育就应该是通识教育或博

雅教育,不如改称通识教育更为名正言顺。的确,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有相通之处,即它

们都注重人格的养成,我国大学素质教育首先从文

化素质抓起,其针对的就是在计划体制和苏联模式

下过度偏重专业训练的缺点。如果说,通识教育是

培养通才,那么,素质教育则不止于通才培养,它

在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上超越了

通识教育。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它面向的是人的

发展更为全面的需要。

(三)素质教育不是排斥而是包含和超越专

业教育

有的论者将素质教育放在专业教育的对立面。

在高等教育阶段,专业(即所谓“术业有专攻”)

是不能回避的。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不

仅是要重视使人成其人的教育,而且还要在人格健

全、品行高尚、心身健康、审美优雅的基础上培养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的能力,而适当的专业

教育是实现后者的一种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超越而不是替代专业教育。这种超越最主

要地表现为它不满足于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能

力,而是使学生实现包括专业素养在内的德智体美

诸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使是对于专业,素质教

育不是仅满足于为学生提供能就业谋生的一技之

长,而是着眼于为学生提供举一反三、自主发展的

起点。

(四)实施素质教育是主题而不是补充

有的论者讲知识、能力、素质三元论,甚至在

国家的指导文件也有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列

的。如果从认识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说,人们从单纯

重视知识传授,到注重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能

力,进而认识到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

育,这是符合实际的、合理的。但这不应导致知

识、能力与素质并列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在理论

上是不通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正是这种观点,

使得素质教育处于补充的地位,甚至被当作多余的

负担,对它持不屑和抵制的态度。

人的素质怎么可以脱离知识和能力?谁能想像

出无知识缺能力的“高素质”?必须明确地指出,

有知识、有能力是高素质的必要条件(但不充

分),它们是构成素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

含信念、品行、体魄、知识、能力、情操等等在内

的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

的素质教育。实施这样的教育,不是对其他什么教

育的补充,而是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五)素质教育是纲,纲举目张

为什么将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至少有三个

理由:其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素质的

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此其根本性。其

二,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贯穿

于各级和各类教育的,此其全局性。其三,素质对

人来说,是较为稳定的长久起作用的因素,它不会

“过时”。素质教育不是应时之举措,而应一以贯

之地长久坚持,此其长远性。

除上述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之外,素质教

育之所以是战略主题,还在于其统领性。当下高等

素质教育知与行

龚 克

Page 10: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0页

教育的种种弊端,归根结底是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根

本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偏离了以人为本

的素质教育。比如,德育不彰,专业狭窄且封闭隔

离,教育方法刻板生硬,体育美育被忽视;又如,

师生关系不密切,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

考试分数至上;再如,教学管理上的官僚化问题,

给学生的选择性不足的问题,教师不重视教学的问

题,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等等。这些都与没

有以育人为本,将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有关。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校一

切工作以育人为本,就要求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

就要求将德智体美融合起来改造教育模式,就要求

教师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就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全面

发展,所以,素质教育是纲,纲举目张。

二、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真正把素质教育

作为战略主题

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清清

楚楚地阐明了素质教育是战略主题,尽管国家多次

做出关于素质教育的专门决定,尽管在党的十六

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反复提出实施素质教育

的要求,但在教育工作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指导

上,素质教育尚未真正成为贯穿在各方面、各层

面、各阶段工作的主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跟着

领导关注点跑甚至被舆论热点牵着跑的问题,无疑

是素质教育推行不力的首要原因。因此,必须从领

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真正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战略

主题的意识,真正把素质教育放在实际工作的主题

地位,以高度的素质教育自觉性,以扭住不放、锲

而不舍的战略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素质教

育。

(二)在办学实践中,必须实现从教育观

念、内涵到模式的转变

第一,要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

“学生为本”,即真正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从政府到大学都特别地

强调“学科建设”,社会上对大学的排名往往也着

眼于“学科”且以相应学科领域的论文和获奖作为

“学科水平”的标志,这就导致了“学科为本”的

思路,导致了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立德树人”的

根本任务的问题,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学

科乃是集教学、研究等活动和师资与其他条件为一

体的育人平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

但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以“育人为本”。

第二,要在教育内涵上从“传授知识”转变为

“提升素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知识是人的素

质的必要内涵和重要载体,但只有知识是不够的,

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从侧重专业培养发展到促进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

第三,要在教育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

“以学为主、教学相长”。以学为主,就是还给学

生学习主体地位,这绝不是否定“教”的重要性,

而是要实现“为不教而教”,这非但没有降低对

“教”的要求,反而大大提升了对“教”的要求,

即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

使其成为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人。

(三)在培养格局上,必须形成德智体美相

互融合的局面

德智体美是面向人的素质发展的不同角度的四

类“教育”,而不是各不相干的被“知识化”了的

四类“课程”。如以德为先绝不能止于上好思政

课,更要努力的是把德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培育融入到所有的教育环节,融入到全员、全

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又如,体育

不仅是训练技能,甚至不仅是增强体质,张伯苓先

生早就指出体育可以培养拼搏的精神、团结的精

神、法治的精神。

相对来说,这些年分别地强调了改进德、智、

体、美各自的工作,比较地注意了要加强相对薄弱

的方面如体育,但对推进四育融合讲得不够、做得

更少。

(四)在体制机制上,必须建立适应素质教

育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

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实施素质教育是不甚

适应的。如基于狭窄分隔之专业设置的管理体系,

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分离,弹性较小的学制,过

多的评优和竞争性安排,尤其是以课程考试分数为

主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当成了“考生”,导致

(下转第20页)

Page 11: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1页

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有关系吗?乍一

看,二者之间好像还真的没有什么联系。素质教育

思想提出于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在大众化阶

段得到进一步的实施,但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

育仍然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所以,将二者联系起

来讨论似乎缺乏合理性的基础。但如果透过表象,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看,情况可能就

是另外一回事了。根据相关研究和国家高等教育发

展规划目标,在未来两三年内我国将迎来高等教育

发展的普及化阶段,这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听到了

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的脚步声。试想一下,真的到

了那一天,应该拿什么思想来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

发展?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在中国大地上生长起

来的高等教育思想,是适合今天和未来我国高等教

育发展要求的思想,前瞻性地探讨素质教育与发展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相关问题,非常必要。

一、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意义

普及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

势,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社会正处于向现代化和工

业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建

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发展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高

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形成了巨大的规模优势,普及化发展将进一步增强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优势。但仅有规模是不够的,

如果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不高,是不可能对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的。因此,在

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坚持弘扬素质教育,以提高

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

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有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普及

化高等教育是超大规模的,它将传统上被认为大批

不具有接受高等教育能力和资质的人口吸纳进来,

在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和容量的同时,也改变着高

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所以,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

需要有新的认识,不能固守传统的高等教育思想。

普及化高等教育不是低质量的高等教育,也不是少

数人“圈养”、多数人“放养”的教育,更非一个

标准下少数人通过、多数人被淘汰的教育。而应是

所有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都得到不断提高的教

育,是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得到应有发展

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是全面素质的教育,而且是

覆盖全体学生的教育,还是包括所有各级各类高等

教育的教育。以素质教育思想指导普及化高等教育

的发展,可以避免畸重畸轻,杜绝在高等教育发展

中只片面地考虑少数学生发展、部分高校办学、个

别层次或类型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现象,而要兼顾

所有学生、所有高校、所有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发展

的需要,达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2.有助于发展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高

等教育发展的难点在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高校的特

色办学。在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虽然学生个体的

发展也受到关注,但总体上教育模式是统一的,教

育方法是一致的,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是相同的。在

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虽然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方式

有所松动,开始向差异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但由

于传统的观念影响甚深,精英化的质量标准常常对

大众化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现代高等教育

发展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就

办学规模而言,高等教育都处于精英化阶段,只是

在近10多年里,才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且奇迹

般地开始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因此,可以说,在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大众化只是一个短期的过

渡阶段,基本上还来不及形成成熟的多样性的教育

模式。如果不能建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模式,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

别敦荣 夏 颖

Page 12: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2页

那么,要想在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全面提高高等教

育质量,只能是痴人说梦,美梦虽好,不能成真。

所以,坚持弘扬素质教育,根据普及化阶段高等教

育生源的特点和教育要求,以每一个学生素质的提

高为根本目的,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

实现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初衷。只有这样,才能

发挥普及化的全纳功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大学生,

从而全面提高国家人口质量。

3.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

社会发展的能力。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有两个动

因:一是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二个是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要求。二者有联

系,也有差别。人们往往将前者视作内动力,而将

后者视作外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普及化高

等教育更多的是外动力作用的结果。这也就使得发

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恰恰在这个

问题上,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得还不是很尽如人意,

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果

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结果可

能是消极的:要么进展缓慢,要么严重地不适应社

会需要,激化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

盾。因此,坚持弘扬素质教育,提高包括专业素质

在内的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助于增强大学毕业生

适应社会的能力,有效地缓解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

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使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

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

明与进步。

二、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思想已经在我国精英化和大众化高

等教育阶段得到实践,因此,到了普及化阶段,它

不是一个全新的高等教育思想,在继承和保留前两

个阶段思想的合理内涵的基础上,应当有更富有适

应性的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平民教育,具有大

规模、多样性、个性化和社会化等特点。统计表

明,世界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地区)

共有68个,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的国

家(地区)有18个,毛入学率在60%~80%之间的国

家(地区)有38个,毛入学率在60%以下的国家

(地区)有12个。据预测,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

入普及化阶段的时候,将在2014年总规模的基础上

净增800万人左右,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将达到

4359万人左右。要覆盖如此庞大人口群,使每一个

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且适应国家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要,这必然对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那么,是不是有另外一种什么思想,比如,通识教

育、专业教育、卓越教育,或者“新工科教育”,

等等,能够取代素质教育,而成为我国发展普及化

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呢?我们认为,这些高等教育

思想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与素质教育思想不在

一个层面上,它们所发挥的作用一个是局部的,一

个是全面的,大不一样。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素

质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

指导思想,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中国特色。素质教育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实

践中生长起来的教育思想,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思

想。经过20多年的发展,素质教育思想已经深入人

心,深深地扎根于我国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

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史上,还没有哪一种高等教育思想如此广泛地为人

们所认同,我们曾经向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和移植

过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校

办学制度,虽然它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过一

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一种思想能够长久地对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影响。据统计,当我国高等教

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将

会是美国的两倍以上,接近或达到所有发达国家高

等教育的总规模。在一个人口众多、发展水平差别

巨大的国家,高等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国家是

不同的,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

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为了满足我国人民

群众的需要。驾驭如此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美国

没有经验,欧洲更没有经验,只能靠我们自己摸

索。要让我国高等教育解决我们的问题,不能寄希

望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更不能依

靠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思想,因为任何思想都是在

Page 13: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3页

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离开了培育它的土

壤,它就丧失了赖以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基础。素质

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有

着极强的针对性。素质教育没有过时,对我国发展

普及化高等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多样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规模

庞大、层次多样、种类复杂的社会系统,迈入普及

化阶段,上述特征将更加突出。普及化高等教育不

是精英教育,也不是大众教育,它需要满足大多数

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进而满足大多数国

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不是空想或臆想,而是

事实。世界上有18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

80%,这样高的毛入学率绝不只是意味着高等教育

规模的增长,它必将带来高等教育性质的改变,包

括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高等教育

构成要素的多样化。因此,当我国进入普及化阶段

的时候,而且随着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

自身的多样化必将酝酿和产生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思

想。素质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多样性的高等教育

思想,能够包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它

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追求每一个学生素质的提

高;面向全面素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

全面发展;面向每一所高校,所有高校都要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这样一种高等教育思想不会只有一种

教育标准,也不会只有一种教育模式,它要求不同

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高校在遵循其核心意

旨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决定自身的教

育标准,发展自身的教育模式,适应不同学生的发

展要求。所以,素质教育具有多样性,能够指导我

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

3.适应性。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素质教育不

是为了孤芳自赏,也不是为了就教育论教育,它是

要使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增强适应性,从而更

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素质

教育是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谋求学生素质的全

面提高,以达到高等教育的外向性目的。这与我国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进入普

及化阶段后,我国每年培养的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毕

业生将达到1000万以上,如此庞大规模的新增劳动

力无疑将有力地提升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经

济产业生产水平,促进国家和社会转型发展。从这

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在一个

劳动力以中学毕业生为主的社会,要实现转型发

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都是不现实

的。高新产业的繁荣发展,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为基

础的,因为它要求其从业人员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

育,并且要求高等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毕业

生,保证其人力资本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素质教育将使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拥有无限的

社会功能空间,提高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适应性,使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

关系。

4.文化性。高等教育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中

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内在的支持体系,包括高

等教育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

人们一般更愿意将后者,即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过程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看作是高等教育文化。

如此看来,素质教育本身就表现为一种高等教育文

化,它是以素质和质量为核心、由一系列高等教育

思想观念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

讲,文化性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高等

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在于被用来丰富高等教

育文化,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被用来取代另一种高等

教育文化。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秉承一种专业

教育思想,形成了一整套高度专门化的人才培养体

系,这种专业教育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专

业教育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专业化教育则使我国

高等教育既不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又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级专门人才的

需要。40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包括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学分制改革、选课制

改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制度改革、双学位制度改

革、转专业制度改革,等等,都是针对过度专业化

Page 14: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4页

教育问题的,也就是要改革专业教育文化,建立一

种新的高等教育文化。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

展,但与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要求相比,仍有很

大的差距。素质教育着眼于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

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与40年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改革相向而行。因此,以素质教育思想为

指导,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

文化创新,建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基础的新的高等

教育文化。

三、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策略

素质教育从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所发

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但由于眼界、机制和传统的高

等教育文化的影响,素质教育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

的作用,尤其是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文化的主导

地位还没有确立起来。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应当

准确把握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遵循素质教育的核

心意旨,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改革,使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建立素质

教育导向的高等教育文化。

1.以素质教育思想整合其他高等教育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计划和实践的基础。在未来

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面临两大任务:

一是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二是建设高等教育强

国。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实现指日可待,只要按照现

行的高等教育发展节奏,我国很快就能迎来普及化

高等教育的时代。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却远非一日

之功,需要持续不断努力。尽管两大任务表面上看

是不同的,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不是要发展一

个低水平、低质量的普及化高等教育,而是一个高

质量的普及化高等教育,这就是高等教育强国。因

此,素质教育在完成两大任务中担负着重大使命。

应当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思想创新,牢固地树立素质

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并以之为基础将其他各种高

等教育思想统整起来,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改革

与发展。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素质教育往往还是

孤立地单独发挥作用的,没有能够与其他高等教育

思想相融合,更少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在推进素质

教育的时候,常常是采用了一种打补丁的方式,即

成立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由该中心负责实施素质教

育,而教务处及其他相关部门则很少参与或基本不

参与。不能成为总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能融

入主流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素质教育的作用非常

有限。这种做法不符合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和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要发挥好素质教育思想

的作用,应当在两个层面采取行动:一个是国家层

面,一个是高校层面。在国家层面,素质教育应当

成为发展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根本依据,各级

各类高等教育发展都要着眼于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充

分发展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高校层面,素

质教育应当成为全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指导

思想,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活动、师生教学行

为、教学条件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等都要保证素质

教育的落实,也就是要建立起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

人才培养体系。

2.完善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

案。普及化高等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没有个性化

的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固的基

础。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不但规模大

了,学生多了,而且学生构成变得复杂了,求学目

的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毛入学率40%、30%甚至更

低的阶段,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远远没有普及化

阶段那么复杂。普及化不仅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

人多了,而且还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

化,高等教育几乎与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发生了紧密

的关系,高等教育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得到应有的

充分的发展,否则,就没有实现其功能。为此,建

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每一个受教育者得

到应有的发展,就成为了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根

本任务。我国高等教育一向一致性有余、多样性不

足,个性化发展不能说没有受到关注,但实际效果

非常有限。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解决个

性化人才培养的问题。只有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兴趣爱好得到发

展的教育,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才有了最可靠的保

障。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在于人才培养方案,我国高

校曾经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订和完善,取得

了一些进展,但刚性过强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Page 15: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5页

各学科和专业画地为牢,各种教学计划和课程模块

壁垒森森,学生的选择往往被降低到了最小范围,

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所以,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对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具有重要

意义。改革可以在三个方面持续努力:一是制订个

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

质为目标,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二是进一步

淡化专业界限。加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课程和教

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转变学科专业孤立办学的局

面。三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各教学

环节的要求和标准中,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

展作为基本要求,在所有教学活动中予以贯彻落

实。

3.大力发展师生学习共同体。素质教育不能

只是政策口号,不能只是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更不

能只是课外文体娱乐活动和各种素质拓展活动,而

应当是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灵魂,是各级各类高等教

育人才培养的指南,是高校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实

践。素质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归根结底,必须体

现在师生的教学行为上,因为只有师生的教学行为

才能产生最终的教育质量。如果师生的教学行为与

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不管政策提得有多么重

要,不管高校领导如何努力推进,都是不可能有好

的效果的。我国高校师生的教学行为存在严重的问

题,教师为了教学工作量而教学,学生为了完成学

分要求而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是两种基本的教学

行为,师生交流互动少之又少。以这种教学状况迎

接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到来,结果可想而知。改革是

当务之急,不但为了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而且为

了提高当下的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是改善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转变人才培养

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师生学习共

同体是一种教学活动主体关系形态,师生以共同成

长、共同进步为目标,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彼此

信任、相互交流、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友好和

谐,共同致力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从而达到每

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充分发展。建立师生学习共同

体既是师生的事情,又不只是师生的事情。师生,

尤其是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

想,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下身段,围绕学生

的学习与发展,主动地与学生建立交流互动频繁的

紧密关系;学生要积极地建设性地参与教学活动,

以提高个人全面素质为目标,主动参加到师生学习

共同体中去,发展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关系。与此

同时,学校干部职工应当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创造条

件。

4.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素质教育既是

纲领,又是行动,是国家和各级各类高校发展高等

教育事业的纲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际行

动。对于高校而言,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有思想观

念的更新,又要有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还要有文

化环境与氛围的营造。素质教育不是在真空环境下

的实践,它所要面对的不只是教育思想、培养方

案、课程设置、学习行为、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问

题,还有很重要的教育传统、师生员工的心理预期

和心理定势、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以及社会心理、

社会舆论等方面的问题。前者往往可以通过正式的

改革文件和行为逐步予以解决,后者则存在对象不

明、作用不定且不易感知、难以把握的特点,所

以,解决起来要更棘手一些。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环

境。要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

加强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有利的环境,提高高等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效。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高校

要立足自身,在全校倡行全面素质教育,创建风清

气正的校风,创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建立公平合理

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加强与社会各

方面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宣传改革宗旨、实施进展

和相关成效,用积极的舆论引导社会公众,争取社

会支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满足发展普

及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夏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厦

门 361005)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7

期)

Page 16: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6页

教育现代化已然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时

代趋向,而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使

得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已深度嵌入教

育现代化进程之中。如何为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寻

求正确的路向,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

大课题。

一、为什么说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

化?

对“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

常被提及的命题,可作以下几种理解和认识:一种

理解是通过人的现代化来推进或实现教育现代化,

比如,通过教师的现代化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等,从

这一意义上,人的现代化往往是外在于教育现代

化。显然,这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人

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另一种理解是人的

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即是说教育现代

化本身就包涵人的现代化,而且人的现代化是教育

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终极旨归

所在,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这主要

是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角度来认识教育现代

化,这里所指的人即学生,这也是从价值理性的角

度来理解和认识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还有一种认识是将前面两种理解结合起来认识人的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即通过教育现代化过

程来促进人的现代化,它包涵培养现代化的学生和

教师自身的现代化,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现代

化这一过程的“双主体”,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

“双客体”。相对而言,对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

化关系这一兼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认识似乎更

为全面和贴切。

根据以上理解和认识,我们还须进一步回答

“什么是人的现代化”?简单说来,就是教育把人

“化”为现代人的过程,而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人的

现代性要素不断生成与增长。何谓人的现代性要素

呢?通俗来讲就是人的现代素质要素,具体指的是

现代人的素质或现代素质要素区别于传统人的素质

或传统素质要素,显然从这一意义上,教育现代化

与现在所讲的素质教育又是紧密关联的,或者说在

一定意义上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存在内在的、本

质的联系,如果说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

化,那么“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应当说,人

的现代性要素所涉及到的素质这一概念是一个历史

范畴,不同时期对于人的现代素质的认识并不一

致,此时的现代素质要素,彼时就可能成为传统素

质要素。当然,各个时期也会存在一些共同的、稳

定的人的“现代”素质要素,但即使如此,对这些

“现代”素质要素赋予时代的内涵仍是必要的。现

代性要素的生成与增长包括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

针对现代性要素缺失而言的,主要是现代性要素的

生成问题。比如,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对人

的素质要求主要是如何能够更好传承上一代人的知

识、经验等,学习也主要是一种维持性学习,因

此,人的素质养成(培养与生成)也主要是这种

“维持型”素质。而现代社会对“创新”这一人的

素质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必须着眼

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替一个未

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创新性学习与教育应

运而生,这种学习与教育致力于培养和生成人的

“创新型”素质;另一层涵义是针对人的现代性要

素不足而言的,这主要涉及一个现代性要素的增长

问题。也就是说,有的现代性要素尽管受到关注,

但重视不够,以至养成不足,因此需要强化,以促

使其不断增长。当然,无论是人的现代性要素的缺

失,还是不足,也都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

畴”这一认识密切关联的。

如所周知,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

样地,人的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增长也是一个不断

累积和丰富的连续过程。而教育过程又构成了一个

教育现代化视阈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

卢晓中

Page 17: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7页

相互衔接的系统,教育现代化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

过程。人的素质的阶段性特征和素质养成的连续

性,决定了素质教育既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所必备

的素质要求来展开,同时又需关注各阶段教育的前

后衔接要求。实际上,素质教育便是教育后一阶段

在前一阶段素质“存量”基础上现代素质的“增

量”过程,而所谓的现代素质的“增量”,既包含

现代性素质要素的增加(这通常是一个“生成”过

程),也包含对现代素质要素的“存量”进行更具

时代性的内涵丰富,从这一意义上,“增量”即

“增长”。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领域各阶段,由于其

基础性特征,使得现代素质“增量”的“增长”意

义更为突出,那么,对于高等教育阶段而言,由于

处于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层级(即第三级教育),该

层级的某些阶段性特征尤为突出,从而决定了大学

所致力的现代素质“增量”更兼具现代素质的“生

成”与“增长”的双重意蕴。比如,当前“专业

性”仍然是高等教育领域有别于基础教育领域的一

个突出的阶段性特征,所以这种现代素质的“增

量”具有相当程度的“生成”性。但人的素质养成

的连续性又决定了这种“生成”性并不绝对和完

全,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也需要以基础

教育的“基础性”为基础。所以说,人的现代素质

中现代性要素的“存量”与“增量”并不像物质意

义上的事物可以精准区分,而“增量”中的“生

成”与“增长”也往往难以绝然分开,它们常常是

相互关联的。归根结底,这是由人的成长规律和教

育规律所决定的。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由于人的素质养成在一

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教育既要有一定的

预见性。比如,教育应致力于培养现代人的哪些现

代性要素,这是设立教育目标时就必须首先考虑和

明确的;同时,教育体系各阶段又要相互衔接、瞻

前顾后,这就涉及人的培养的系统化问题,比如,

人的创新素质应当是从小开始养成的,而不能仅仅

寄希望于大学阶段的培养努力。因此,教育各阶段

仅有形式意义上的相互衔接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

从教育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机制等诸方面真正相互衔

接起来。从我国的教育现实而言,人的培养的系统

化存在明显不足,教育体系各阶段的实质性相互衔

接往往流于形式。这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亟待

破解的难题。

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指涉还是明确且有共识

性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领域对“教育现代化的核

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理解和认识却往往不

具唯一确定性,甚至在实践中还未必具有高度的共

识度。这与高等教育机构的任务和职能的特殊性尤

其是其多重性有相当大的关联,因为高等教育机构

除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和主要职能外,还具有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

作等职能。而且,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少大学在

实际办学过程中并没有把人的现代化真正作为其核

心或关键,以至“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

化”在高等教育领域还只能是一个或然性的命题。

应当说,在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重科研、轻教

学的状况和当前一些大学出现的培养人才这一根本

任务和主要职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

象,可能也正是对这一命题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

现实反映。当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对大学价值的

认识及评价,比如,大学的种种制度性学术平台及

科研产出构成的关键性指标,诸如博士点、重点学

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以及发表

SCI、SSCI、CSSCI的论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获

得重大科研成果奖等,这些关键性指标也常常被视

为大学发展的价值根本,并被当作大学质量和水平

的主要标志进入官方或民间的各类评价体系或排行

榜的指标,政府的资源配置也往往以此为主要依

据。实际上,这是一种类似经济领域“GDP”的高

校学术“GDP”现象,正如经济“GDP”常常被看作

是政府的政绩表征,这些学术“GDP”也同样被视

为大学办学者的 “政绩”的表征。

虽然近年来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和主要职

能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等诸方较多的重视,也有

了广泛的共识,但在现实中大学重科研、轻教学这

一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和改善,教学与科研之

间的互促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究其症结,关键

是对大学的评价导向尚未真正转变。因此,仅有基

本的共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对大学的评价导向没

有转变,尤其是外部评价依然维持原有的价值导

Page 18: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8页

向,那么,大学成为“失去灵魂的卓越”的现象将

会长时间存在下去,“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

代化”仍将继续作为一个或然性命题,或是一种选

择性命题而在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存在下去。这也意

味着大学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和取得应有

的成效。

二、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路在何方?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今天,有识之士大力呼吁高等教育领域“面向教育

现代化,素质教育要再出发”,应当说,这首先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对素质教育这个“初

心”的坚守和对以往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偏差

的理论反思与现实纠偏。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里

素质教育这个“初心”又是一种发展着的“初

心”,即与起初大学素质教育主要针对的“一过四

偏”(即人文教育过弱、教学内容偏旧、教育方法

偏死、专业口径偏窄、外语水平偏低)相比较,无

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理应进行时代的丰富和拓

展。

大学素质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大学生的现代性

要素的生成与增长。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素质教育

并不特指某种具体的教育行为,它更多的是一种现

代教育理念,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可以贯穿于大学教

育教学的全过程和诸方面,并影响和指引大学的教

育教学行为。这也是大学素质教育区别于过去相对

狭隘的、特指性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地方。新时

期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向可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

面。

1.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9月联合国

发布《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它将人类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问题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也提供了一些对

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新视角。随后,人的可持续

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2015年11月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七

大重要目标之一:“到2030年,确保所有学习者获

得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通过教

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权、性

别平等、促进和平与非暴力文化、全球公民意识、

理解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另一份重要报告书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在第一

章“可持续发展:核心关切”中也强烈表达了对于

可持续发展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切,特别是

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人类共同利

益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来说,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一生成长奠基,应当是现代教

育的终极旨归,而现代教育也是在促进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认识,

现代化的教育必须志存高远,而决不能过于功利

化。长期以来,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出现的过于功利

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许多大学(甚至包括一些处在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顶端的研究型大学)越来越成为

培养适应学生求职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素质的“加

工厂”,而对学生良好的精神心理素质、高度的社

会责任担当意识、优秀的道德品质等这些人十分重

要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养成却相对忽视。钱理群先

生曾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

“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因此,大学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人才培养

现行的“加工厂”质量观和学术“GDP”发展观,

确立大学发展的绿色“GDP”发展观,实际上这就

是一种大学素质教育的思想。所谓绿色“GDP”

(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约翰

·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它指的是将

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

从GDP中予以扣除后的计算结果。绿色“GDP”占

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

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在大学发展中引入

绿色“GDP”这一概念,旨在强调大学的管理和评

估除了要关注可量化的产值外,更需要关注大学全

面性的、长效性的可持续发展。如大学特色的形成

和发展要聚焦在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上,才能使特

色的形成和发展真正成为大学的核心发展力和竞争

力,从而推动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大学文化的

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大学生良好品性的熏陶和养

成作用,等等。由此可见,大学绿色“GDP”发展

观的核心旨趣就是着眼于大学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Page 19: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19页

随着终身学习的思想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

命力,大学教育将面临着不再是人接受教育的终结

阶段的全面调适,尤其是大学在学习与教育的政策

导向、制度安排、机制构建等诸多方面需要作出相

应的改变和调整,正如《教育2030行动框架》特别

提出“包括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支持和

倡导提供公平、优质的终身学习的政策制定”“学

习方式需要改变,要重新定义学习的概念。学习可

以理解为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学习既是手

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

2.着眼于人的素质的综合发展。这主要包括

以下两方面:第一,立足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

展。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现代素质,首先必须弄清

楚其究竟包括哪些人的现代性要素,而其中哪些又

是核心要素或核心素质?《教育2030行动框架》指

出,教育2030目标是“将确保每一个人都获得坚实

的知识基础,发展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合

作性技能,培养其好奇心、勇气及坚韧性。”这为

我们正确认识人的现代性要素,促使大学生的现代

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思路。在笔者看

来,这里所涉及到的人的素质“获得”,都是作为

一个现代人十分重要的核心素质,其中不少还是中

国大学生比较薄弱和缺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

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性要素

与全面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现代性要素有无差别和有

什么差别,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现代素质的阶段性特

征,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大学生的现代素质。值得

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中国大学生的现代素质中

哪些现代性要素尤为重要,哪些缺失严重。继而,

从突出重点和弥补缺失的角度,在大学素质教育中

强化大学生这些素质的培养。

这里还必须澄清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比如,

近年来,大学素质教育比较重视和强调大学生的人

文教育问题, 主要还是针对长期以来大学生人文素

质的缺失而言的。应当说,这仍应是今后大学素质

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向,因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缺失

依然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

的问题。尤其是人文素质是一个人拥有美好人生和

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基础,它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文

明进步的程度。《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

转变》明确提出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

生命和人类尊严。值得指出的是,过去人们常常是

把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混为一谈, 似乎大学生

人文素质的养成需要加强人文教育, 也就是要加强

人文学科教育。实际上人文教育是一个内涵更为丰

富的概念, 它包括人文学科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

也包括自然学科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 以及其他一

切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的教育活动。再

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是当前大学素质教育

的着力点,其主要针对的是长期在大学教育中存在

的过于理论化而实践不足,以致大学生实践能力普

遍较弱的现状。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又主要是通过

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来实现的,以更好地

体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的基本思想原

则。而随着创新素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日益

突显,如何在大学教育中使大学生“把创新思维和

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立足于大学生素质的合理结构。一个

人的整体素质绝不是所拥有的素质要素的简单叠

加,其具有结构性特征。同时,人的素质要素之间

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及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而

也决定了人的素质培养与生成的整合性特征。同

样,一个人的现代素质,也不是现代性要素的简单

叠加。而且,人的素质的这种结构性特征(包括素

质要素的组成及组成方式)既可以反映人的整体素

质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比如,

即便是一个人的现代素质的现代性要素的构成相同

或相似,但由于构成的现代性要素的现代性程度存

在差异,或其构成方式不尽相同,从而也可导致人

的现代素质的整体状态各异,人的现代素质的个性

也由此得以彰显。这类似于化学中的“同分异构”

现象。由此可见,素质结构对于人的整体素质的形

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更加重视复合型

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多样性的今天,如

何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现代素质结构、发展良好

的个性,无疑应当是当前大学素质教育在促使“人

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3.着眼于人的适应与创造的一致性发展。长

期以来,大学教育主要是着眼于培养人的适应能

Page 20: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0页

力,即学生通过接受大学教育,获得适应未来社会

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生存与发展。所

以,这种大学教育在相当意义上是一种就业导向的

教育,或是一种培养“求职者”的教育。这对于经

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时代,所带来的问题并不突

出,甚至是适应那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因为昨天的经济社会,同今天和同明天的经济社会

相差无几。但在以高科技、信息化为主导的当今时

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且变幻无穷,教育真正是在

“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尚未存在的

未来社会既有可预测的确定性方面,更有不可预测

的不确定性,正如埃利雅德所指出的“未来并不是

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

过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

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 又改变着目

的地本身。”显然,能“改变目的地本身”的走出

这条道路的“人”,必定是一个“创造者”。而现

代化的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这样的创造者——既

能改变目的地本身,又能改变自身的“走路人”,

这是一种培养“创造者”的教育。如果说教育需要

培养“求职者”去适应未来社会那些可预测的方

面,更需要培养“创造者”去适应更多的不可预测

的未来社会,并在这种适应的过程中创造未来社

会。这便是教育要着眼于“人的适应与创造的一致

性发展”的要义所在。而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

目的就是“适应与创造的一致性发展”人的素质的

养成。

大学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适应与创造的

一致性发展,尤其要注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创新

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并建立

起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互动机

制;同时要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特别要建立高

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促使大学毕业

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新工作岗位

的创造者。”

二是要建立教学与科研的互促机制。特别要

在将科学研究适当引进高校教学过程的同时,通过

建立评价导向机制来促使高校科研及其成果有效和

自觉地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此外,要大力

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

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从组织机制层面密切教学

与科研的关系,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

(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

长、教授,广东广州 51063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6

期)

(上接第10页)

应试学习的倾向有增无减。因此,应该从评价体系

入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释放素质教育的活

力。

(五)在工作推进中,必须把打造德能兼备

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教师,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要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各个环节,首先是

要融入教师的心灵。毛泽东早就说过,教改问题主

要是教员问题。可以说,素质教育问题也主要是教

师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要有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师。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和实践,它的思想渊源是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和现代教育理论,它的实践就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

化的宏伟进程。对素质教育的知与行,是一个在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这个过

程也是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

展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作为国家教育改

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要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

的工作主题,不论我们处于哪一个具体岗位,都应

该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文化自觉。

(龚 克,南开大学校长、教授,俄罗斯宇

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天津 30007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5

期)

Page 21: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话语体系建

设,总书记本人数十次提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

问题。在此背景下,回归教育本真、突出本土实

际、形成鲜明特色、构建话语体系,是当前促进大

学素质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从研究层面来

说,当前如何清醒认识话语权与学术话语权的本质

内涵、如何有效把握本土话语体系建设之于大学素

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意义、如何扎实有效开展大学素

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建设等是关键内容,亟待开展

深入研究。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

教育研究分会密切关注、持续推动大学素质教育的

本土话语体系建设工作,在2017年年会上率先提出

了将“素质教育”英文词条直接翻译为“Suzhi

Education”的倡议,引起强烈共鸣,得到各方支

持。这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开了好

头、做了示范。未来,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本土话语体系建设进程,至少应在三个方面持续下

功夫。

一、要深刻认识话语权与学术话语权的本质

内涵

学术界关于话语权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最具

影响力的界定来自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的观

点,他提出了著名的“话语即权力”的论断,认为

任何权力的实施,都是话语创造和创新的过程。他

指出,“话语”是掌握权力的关键,是权力交往、

利益诉求和维护的一种工具,围绕话语与权力的关

系,其他一些学者也进行过类似的论述。吉登斯认

为,话语权是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工

具。可以认为,西方主流的关于话语权的观点,一

般将话语权的本质定位为一种权力或利益。既包含

权力或利益与话语表达的互动联系,也包含权力或

利益的表达途径与方式,并将其奉为现代文明阶段

权力或利益表达的关键机制。

近年来,中国学界广泛引用了福柯等人的观

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对中国本土关于话语权

本质的看法,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

个层次的研究聚焦语言本身,认为话语权就是语言

本身的传播力和传播规律。比如有学者认为,“话

语指说话、写文章,话语权就是说话、发表意见的

资格、权力”,或认为“话语是思想方式的外在体

现,话语权是社会中主流话语的标志。”第二个层

次的研究聚焦于话语的权力,认为话语的本质是权

力的占有和使用,这与西方的话语权界定较为一

致,但中国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权力除包含显性权力

外也包含隐性权力。比如有学者认为,“话语意味

着对言说者地位和权力的隐蔽性认同”,或认为

“话语权是指一种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影响

力”。第三个层次的研究则更多强调话语背后的社

会关系映射,核心是政治。该类研究文献数量较

多,比如有学者认为“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自主

提出、表达、传播本国文化话语、维护本国文化安

全、主导本国文化发展、维护本国文化权益和根本

利益的权利和权力。”

可以认为,中国学界对于西方关于话语即权

力的内涵界定是认同的,但所谓的“权力”到底是

语义本身的权力、社会公民的权力还是国家的权力

(尤其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外存在较大的不

同。笔者认为,当前对话语权内涵的理解显然早已

超过其语义本身,对话语权本质的理解应从两个维

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1.历史的维度。从更广阔的历史发展视角

看,话语权的本质是什么?话语权一般掌握在谁手

里?主动掌握话语权和被动接受别人话语权的国家

民族各自走向了何种发展道路?历史视角下话语权

是恒定的还是变化的?如果是变化的,那遵循怎样

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李和章 刘 进

Page 22: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2页

的变化规律?

从历史视角看,话语权的本质既是文明竞赛

的手段,也是文明竞赛的结果。按照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任何一国对于话语权的掌握都不可能是一

成不变的,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类文明不

断地交锋,通过话语权的争夺,勾勒出历史发展的

基本轨迹。在此方面,亨廷顿曾提出过著名的文明

冲突理论,他认为,冷战之后各国之间越来越“根

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具有相似或共同文化

的国家合作或结盟,并常常同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

发生冲突。”而这种文明冲突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

就是“话语权的冲突”。也即话语权更迭的背后是

国家或民族的文明竞赛,文明与文明之间既可能对

话也可能冲突,旧文明往往被新文明所取代,伴随

其间的正是话语权的更新。

话语权对于文明竞赛的现实解释可以从正反

两方面来分析。从正面看,新的文明的兴起基本都

伴随有新的话语体系的广泛传播。一些掌握新话语

权的文明往往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比如兰克在讨论

西方中心主义时就明确提出,“人类思想只有在伟

大民族中才能产生”,而“有些民族完全没有能力

谈文化”。从反面来看,旧的文明的衰落也往往与

话语权羸弱有关,也即虽然完成了硬实力的构建,

但以话语权为代表的软实力建设是缺位的,并最终

引发了文明的崩塌。

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化理论成果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马克思本

人就曾指出,“话语中充满神秘的力量”。对于话

语权的重要性中国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而中国对

于话语权的理解还包含有文化安全等更为深刻的思

考。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谈到,“我们党带领人民就

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

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

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

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总

书记对于话语权的重要性阐述是相当深刻和生动

的,其背后正是当前中国转型发展面临激烈的对西

方话语权的争夺问题。因此,新时期对西方话语权

向中国的持续渗透要保持足够警惕。一段时间以

来,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经济等方面的成

功,主流资本主义国家的话语体系开始在全球范围

内传播,这些带有明显西方文明特征的话语体系占

据主导地位、拥有主动权,并长期对“落后文明”

指手画脚。而且,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国际体系、

传媒优势和技术优势,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局

面已经形成并有固化趋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但话语体系建设却与之并不匹

配,甚至还面临新的挑战。西方国家话语权逐渐渗

透,并“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此

外,西方话语权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西方话语

霸权往往开始通过各种社会思潮的“外衣”,对国

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意向“进行潜移默化的影

响”。

总结来看,历史维度下关于话语权本质的讨

论,往往可以归结到政治、文化和文明等更迭上

来,往往涉及话语权制高点的争夺,往往从以话语

权所代表的软实力特征入手分析背后的经济霸权、

政治霸权和军事霸权等硬实力内容。因此,和上述

福柯等人对于话语权主要从公民权力等角度的定义

不同,马克思主义对于话语权本质的探讨更为宏观

和兼具历史发展眼光。新时期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

经迈出非常稳健的步伐,而在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和

国际话语权争夺方面仍需求迫切、任务艰巨。当

前,探讨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的构建,应站

在更宏观的历史视角,站在文明复兴和话语权争夺

的高度,置身于大的国际环境和历史阶段之中,切

实增强话语体系构建和话语权争夺的紧迫感和时代

性。对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浩的论述非

常深刻也很有代表性,他在谈及大学素质教育本土

话语体系构建时说:“与弱国无外交类似,一国的

学术思想文化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话语权、影响

力,客观上讲,主要取决于你的国力强弱;主观上

则是看提出来的主张和话语的科学性、道义性、互

鉴互惠性及价值认同性。中国高等教育大国的崛

起,由大变强战略目标的确立,正在为中国特色高

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带来天赐良

机,尽管西方强国还不愿低头轻言向东方学习,但

在学界心领神会之处总会有的,而且会与日俱增,

只要我们自己努力做优做精。”

Page 23: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3页

2.方法(学科)的维度。也即话语体系的形

成、传播和话语权的争夺到底是怎样开展的?笔者

认为,一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其核心应落脚到学科

上。一方面,高等学校和具体学科承担着本土话语

体系建构的关键使命,“高校既是文化意识形态领

域较量的主阵地”,也是本土话语体系建构人才、

技术、研究等核心支持的来源地。学科话语权并不

完全等同于一国的话语权,但却是一国话语权的核

心组成部分,即“学术话语权是国家话语权的一部

分”。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构建学术话语体

系的过程中,将大大提升本国的国家话语权。习近

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

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

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

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

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

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

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

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

前列”。另一方面,学术话语权形成的方式方法与

普通话语权的形成具有一致性,学术成果的传播规

律与载体是话语权传播的关键依托。社会科学在社

会认识和社会决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已经成了

话语权争夺的核心领域。而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和发

展,则“遵循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那么,学术话语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核心

还是依赖于扎实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终形成

一门门学科话语,即“以该学科的世界观、历史观

和方法论为基础,在基本观点、分析框架和特定视

角下构成的一整套话语体系”。在此方面,一些具

体学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构建本土话语体系并取得

有效成果。比如,近年来中国社会学开始将“关

系”作为重要的研究话题开展深入分析,基于中国

实 际 情 况,有 意 识 地 与 西 方 现 有 词 汇(如

relationship, social network等)做了区分,直

接用其音译“Guanxi”作为研究概念,形成了一套

研究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

重视,形成了一批国际顶级学术研究成果,在国际

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西方学者也逐渐开始使

用这一新的研究概念。

当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本土话语体系

也面临严峻困难,一些现实困难如学术质量与数量

的结构性失衡、学术评价功利化、国际话语传播平

台建设的滞后、设置国际议题能力不足、研究方法

的落后等仍待有效克服。比如,由于历史惯性,改

革开放以来,大量成体系地引入了西方的理论成果

和学科评价标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已经逐渐确

立了“以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学术知识生产体

系”,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本土话语体系的构

建,要扭转的已经并不是简单的概念、理论等条

目,而是对既有体系的修正和改造,难度很大。具

体到某些学科而言,一些研究型大学,无论是教

材、理论、案例还是学术职业从业人员(教师)很

大比例来自于西方,本土“社会科学的说明和预测

能力却在下降”,一方面是对西方学科体系的“拿

来主义”,另一方面是本土学科发展不良,也形成

了本土话语体系构建的客观困难。

具体到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大学

素质教育因与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结

合,第一课堂与其他多课堂的有机融合,本应成为

本土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有效抓手,尤其是近

年来经过理论界与实践界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部

分本土大学素质教育规律和思想,具备了开展本土

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但话语体系的建设成果仍不

显著。正如陈浩所认为的,“素质教育思想是在借

鉴西方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等合理内核基础上创构

的,更具时代精神的、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更能有

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教育思想”,但当前学

界对素质教育思想却“患得患失”“若即若离”。

从方法(学科)视角来看,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大

学素质教育话语体系的建设既未提上议程,也未按

照学科和研究领域层面话语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

开展深入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构建大学素

质教育的本土话语体系应遵循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

系构建的一般规律,突出方式方法的有效性,探寻

更为有效的创新路径。

二、要形成构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

的目标方向

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势

Page 24: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4页

在必行,明确构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的目

标面向是其中的关键。在此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学

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已形成统一共识,并着手

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如已通过课题立项等形式分解

开展中国本土素质教育思想的系列研究。其中,在

2017年年会上正式发布了《关于将素质教育英译为

“Suzhi Education”的倡议书》,并着手撰写大

英百科全书“Suzhi Education”词条,取得了一

定经验。笔者认为,在本阶段内,大学素质教育本

土话语体系的构建,核心仍然是要达到学界普遍认

为的“能说话”“说清楚”“说动听”这三个关键

目标。

所谓“能说话”,就是要基于本土的大学素

质教育研究与实践,形成符合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实

际的汉语表达方法。如果像肢解某一具体研究领域

一样来展开分析,则应包含基本的大学素质教育研

究的汉语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和实践

体系(如课程体系、多课堂互动体系)等。该套大

学素质的本土表达方法,不应为创新而创新,为与

西方不同而不同,反而应主动对接现有的西方概念

与理论体系,明确区分与西方若干理论与概念(如

“通识教育”)的异同,按照严格的学科规范开展

研究,有意识地构建起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研究的理

论体系框架。总体而言,“能说话”解决的是有没

有的问题,核心在于要有意识、有组织地开展相关

研究活动,实现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少到多的

研究突破与积累。

“说清楚”则是在上述理论体系框架内,不

断“添砖加瓦”、细化研究内容,形成点(概

念)、线(理论)、面(具体研究领域)相互连

通、研究广度与深度渐次增加的大学素质教育研究

领域,甚至形成专门的学科领域。也即在上述概念

框架下,不断形成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将大

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内容“夯实”。其核心是

要有效区分全球通行的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与中国本

土的素质教育特色内容,后者将可能包括中国本土

对于素质的要求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本土素质教育的影响、中

国各历史阶段本土化的素质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如

“书院制”中蕴含的素质教育思想和近年来的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归纳等)等。“说清楚”

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既要通过不懈努力说清楚中

国本土大学素质教育与西方的异同,说清楚中国本

土大学素质教育对全球学界的核心理论与实践贡

献,也要说清楚中国本土大学素质教育未来与全球

其他国家大学素质教育的“同”与“不同”,全球

化共识达成与本土化个性保留等。

“说动听”强调的则是话语质量与传播力的

问题。真正好的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应具有

高质量特征,其核心检测标准在于其是否具有足够

的传播活力,“创构创立一个新思想、新理念、新

表述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好不容易创构起来了,如

果不自珍自崇、不能一以贯之地执著地加以理论完

善,诚心付诸实践及持续的政策和舆论跟踪配合,

再好的新创思想理念,也可能热闹一阵子就半途而

废。”如果所创立的本土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质量不

高、传播力不足,则可能沦为自说自话、自娱自

乐、自我陶醉甚至自我麻痹,缺乏文化竞争力,本

土话语体系的构建就会以失败收场。因此,真正好

的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应经得起检验并具

备一定的文化输出功能,应接受理论界与实践界的

检验。当然,该种检验并不完全是占领主流学术杂

志等传统路径,也应创新方式方法,真正形成有鲜

明特色且具活跃度和传播力的本土话语。比如,历

史上中国的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独创、在中国相当

长历史阶段发挥关键作用,而且受其影响形成了欧

洲的文官制度。类似的经验可以供大学素质教育本

土话语体系的构建参考。

笔者认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关键是要立大志、迈大步、向前进,不能再持观望

情绪,而是勇敢地走出前几步,最终步入正轨,这

“前几步”核心可能在于话语体系“点”和“线”

的建设上,如上述提及的素质教育的英文表达、素

质教育的本土理论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

建和影响力提升,取决于五个方面,即创立者要创

造“真经”;传播者要“真懂”;实践者要“真

用”;接受者要“真信”;在解决时代问题和掌握

人民群众上要“真灵”。笔者认为,这是对上述

“能说话”“说清楚”“说动听”总体目标的进一

Page 25: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5页

步细化,可以作为构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

的具体目标。以近年来中国高校掀起的大学文化素

质教育为例,一段时间以来各高校尤其是理工科为

主的高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大

量经验涌现,的确是“一呼而起,久盛不衰”。这

为本土化大学素质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绝佳

素材。但恰恰相反,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花费大量精

力反复介绍西方的各类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全人

教育等成果,却要么忽视了这一本土成功实践的存

在,要么简单将其纳入现有的西方概念框架,而没

有按照上述“五真”的要求构建本土话语体系,实

在是非常可惜。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亦步

亦趋,经历了辗转向多国学习的不同阶段,形成了

缺乏本土高等教育自信的持续惯性。但新时期中国

高等教育正逐步从大国步入强国行列,无论是打造

高等教育平原还是下一步攀登高等教育高峰,都不

可能缺乏本土元素的支持。因此,话语体系构建的

目标达成,也在于理论界与实践界自身坚定信心。

三、要探索构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

的方法路径

传统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更多掌握在西方国

家,与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其大

多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语为母语有关,还与各主

要学术标准的制定、出版机构的设立等集中在西方

国家等因素有关。也因为此,“学术殖民主义”长

期甚嚣尘上,中国等后发国家在打造本土话语体系

过程中要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困难重重。

虽然如此,构建本土学术话语体系并非无可

作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的方法路径,围绕学术话语权形成源头、学术话语

权传播平台、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

部分成就,达成了部分共识。在此过程中,学术质

量、学术评价和学术平台被认为是构建学术国际话

语权的三大基本要素,笔者认为,未来在构建大学

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过程中也可以重点围绕这三

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要在学术质量方面严格把

关。任何本土化大学素质教育概念、理论和实践的

提出,要反复论证、审慎思考。以素质教育英文译

法为例,前期我国学界已经意识到现有中英文译法

概念内涵与外延并不匹配,已有英文词汇既无法体

现中国本土大学素质教育活动的全貌,也彻底否定

了其本土性。2015年,在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内

部研讨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介

绍了其在海外学术报告中将素质教育直译为

“Suzhi Education”的经验,引起了与会各方的

高度关注。但审慎起见,相关学者在继续深入研究

中国本土大学素质教育与西方各有关概念异同的基

础上,于2017年才正式进行词条修订和倡议发布。

二是要在学术评价上下功夫。要形成自身的学术评

价体系,而不再完全扮演西方话语体系的执行者。

尤其是关于中国需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方面

要突出本土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西方的差异。

在此方面要有清醒认识,学术可以是国际化的,但

人才培养一定是本土化的,惟其如此,构建本土的

大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按照社会主义接

班人和建设者的标准评价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

三是要在学术平台上有所突破。前些年哲学社会科

学领域过度强调在英文学术杂志上的论文发表,反

而丧失了本土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大学素质教

育本土话语体系的建设,在平台搭建方面,既要坚

持走出去的原则,到各个国际学术与非学术舞台充

分宣传已有话语体系构建成果,也要遵循本土化原

则,不媚外、不崇洋、不以英文学术发表为最高准

则,而是真真正正以有多少本土化价值、在多大程

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机结

合等为准则,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最终

通过有效举措形成国内外兼顾的立体化的学术平

台。

总体而言,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建设

已扬帆起航,但也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不懈努

力。这与学术话语的行动支配权的持续性特点密切

相关,“因为‘让’什么‘发生’和‘让’什么

‘不发生’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多次的、不断

的过程”。我们坚信,未来必将有更多更优秀的本

土化研究成果渐次出现,只要方向准确、目标明

确、信心坚定,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一

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李和章,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北京 100081;刘 进,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讲师,北京 10008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7

期)

Page 26: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6页

2017年总目录

一流学科建设

2017 年第 1 期 总第(395)期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周光礼 武建鑫(02)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建联动机制.............................................................................熊晓琳 王 丹(1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模式与路径...................................................................程孝良(15)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审视...........................................................................................................张德祥(21)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宣 勇(27)

一流学科建设

2017 年第 2 期 总第(396)期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彰显一流学科特色..............................................................................................宁 滨(02)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研究型大学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实证研究

——以J大学为例..............................................................................................................马凯利 赵俊芳(04)

世界一流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以ARWU和THEWUE(2012—2015 年)中工科排名为例的实证研究

……………………………………………………………………......郑 浩 李文文 刘赞英 刘贤伟(08)

中美顶尖公立大学一流学科学术发展比较

——基于InCites数据分析..................................................................................................莫蕾钰 洪成文(16)

我国大学学科管理模式变革探索:

英、美、澳一流学科的建设经验与启示.............................................................................刘 路 刘志民(24)

有效管理成就科研卓越: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美国经验...............................................................张凤娟(30)

高校学术评价

2017 年第 3 期 总第(397)期

高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认可机制及其合理性

——以经济学领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阎光才 岳 英(02)

科层制与市场化:中国大学学术评价量化方式盛行的重要原因 ..................................................江 涛(10)

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

——从“学术乱象”根源问题说起 ..................................................................................................朱 剑(14)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几个问题

——从学术评价的实质性标准谈起 ................................................................................................. 仲伟民(23)

高校学术评价“代表作制”怎样实行 ............................................................................................. 莫伟民(30)

Page 27: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7页

高校学术评价

2017 年第 4 期 总第(398)期

国际科研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及发展新趋势分析 ................................................. 张树良 张志强 王雪梅(02)

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及其启示 ....................................................................... 袁 清 姚 威(07)

英国大学科研评价改革:从RAE到REF .......................................................................................... 刘 莉(10)

澳大利亚ERA分类科研评价体系及其启示 ....................................................................... 刘兰剑 杜向民(15)

日本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的理念、内容及方法 ................................................................... 韩小娇 高 军(23)

韩国高校学术评价制度体系的借鉴与反思 ......................................................... 王晓杰 金佳律 付瑞萱(28)

学生事务管理

2017 年第 5 期 总第(399)期

一流本科教育要聚焦学生和学习 .................................................................................................... 瞿振元(0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 .................................................................... 钟秉林(04)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 储祖旺 徐绍红(08)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当注重五个结合 ............................................................................... 邓卓明 张 波(12)

完善新建本科高校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几点思考 ............................................................... 金劲彪 韩 玮(17)

试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愿景领导 ....................................................................................彭 湃 储祖旺(21)

高校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 吴 琦(25)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生命意义及其建构 ......................................................................................... 刘时新(29)

学生事务管理

2017 年第 6 期 总第(400)期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李北群 乐 青 徐中兵(02)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构架、特征及启示 ....................................................................... 葛琳琳 钟俊生(06)

法国大学学生方向指导与教育质量提升

——基于法国“学士助成”计划的研究 ......................................................................................... 高迎爽(10)

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启示 ..................................................................... 金炳雄(16)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

——美国SC 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 ............................................................................................... 赵炬明(22)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7 年第 7 期 总第(401)期

坚持科学选才与促进公平的有机统一

——对深化高考改革的几点认识...................................................................................................... 瞿振元(02)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姜 钢(06)

选择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柳 博(10)

深化综合改革,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战.............................................................................. 钟秉林(17)

高考改革方案对“唯分数论”的超越.............................................................................................. 文东茅(21)

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边新灿(24)

Page 28: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8页

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的目标、问题及对策研究.............................................................................. 谢宝富(27)

高考改革与高校责任主体的回归...................................................................................................... 傅维利(31)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7 年第 8 期 总第(402)期

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研究

——以江苏省试点高考综合评价为例................................................................................ 朱卫国 左盼盼(02)

基于新高考改革要求的投档模式构建探析

——以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背景.......................................................................................... 刘玉祥(06)

招生公平新探索:促进招生关系主体间的公平

——浙江高考改革方案评析...............................................................................................................应朝帅(11)

高考改革与综合素质评价.....................................................................................................秦春华 杨 莉(16)

新高考改革下高校选考科目的制定.........................................................于世洁 徐宁汉 杨 帆 尹 佳(23)

高考改革对高水平大学招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王小虎 潘昆峰 苗 苗(27)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2017 年第 9 期 总第(403)期

高等教育学到底有什么用 ....................................................................................................张应强 唐 萌(02)

把握学科特性 选准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 ..................................................................................龚 放(09)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问题 ................................................................................................. 卢晓中(14)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新思维

——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逻辑转向 ................................................................... 解德渤 王洪才(18)

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外部话语依附 ................................................................................................. 李鹏虎(25)

高等教育学科前沿热点及关键高校研究机构分析 ........................................................... 姜尚峰 王嘉铭(29)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2017 年第 10 期 总第(404)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学术生态研究

——基于中国高教学会历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 ............................. 李 威(02)

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与发展探析 ............................................... 迟景明 陈晓光(05)

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基于2005—2014 年379 篇博士论文的研究 ............................................................................. 童 星(10)

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局相关因素分析

——兼论其布局的均衡性 ................................................................................................... 李硕豪 李文平(14)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15 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分析 ........................................ 王运来 全守杰 陈滔娜(21)

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研究........................ 李明忠 褚照锋 邵 攀 魏丽颖 张 菊(25)

Page 29: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29页

“一带一路”与中国高等教育

2017 年第 11 期 总第(405)期

“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 ............................................................................................. 瞿振元(02)

“一带一路”建设开启新全球化伟大进程 ..................................................................................... 陈文玲(07)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 ....................................................................... 周谷平 阚 阅(15)

“一带一路”背景下俄语+中亚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海淑英(19)

全球治理格局变革视野下的“一带一路” ..................................................................................... 戴长征(23)

论“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意蕴

——基于世界文化交往思想的视角 ................................................................................... 赵 波 张春和(29)

“一带一路”与中国高等教育

2017 年第 12 期 总第(406)期

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水平.............................................................................................. 张茉楠(02)

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 ........................................................辛越优 倪 好(07)

“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中国教育新机遇.......................................................................................... 毕 诚(11)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 陈海燕(14)

“一带一路”沿线 73 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分析.............................................刘志民 刘 路 胡顺顺(21)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刘艳红(28)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

2017 年第 13 期 总第(407)期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结构与历史变迁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 牛风蕊(02)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特点

——基于20 所“985 工程”高校的职称评聘细则 ........................................................... 曾婧婧 邱梦真(06)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 汪建华(13)

论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制度文本分析 ............................................................................... 李泽彧 陈杰斌(17)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 ................................................................... 方 宝 武毅英(22)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逻辑、变革与瓶颈 ............................................................................. 刘金松(27)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

2017 年第 14 期 总第(408)期

怎样为学术守门

——海外一所研究型大学教师职务晋升制度的特点 ..................................................................... 蒋 凯(02)

美国一流大学教师晋升制度的实证研究 ........................................................................... 尹 星 朱军文(09)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权力分治现象

——以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终身教职晋升为例 ................................................................... 高文豪 陈 超(13)

德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及其启示

Page 30: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30页

——以初级教授职位的引入为例 ..................................................................................................... 彭 湃(17)

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最新改革 ............................................... 徐晓红 郭 婧(24)

大学教师聘任的国际比较 ................................................................................................................. 陈永明(29)

高等教育财政

2017 年第 15 期 总第(409)期

高等教育财政变迁中利益主体的身份演变...................................................................................... 李爱良(02)

论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的“公式化”现象

——以 H 省为例................................................................................................................... 刘天佐 陈祥东(07)

我国省际间高等教育投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蔡文伯 黄晋生(11)

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基于升级面板数据的空间因果性分析.........................................................................陶元磊 李 强(17)

我国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影响力及差异性评价

——基于 2004-2014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郭化林 张 婷(23)

高等教育财政

2017 年第 16 期 总第(410)期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拨款方法的变迁研究...............................................................................张红峰(02)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配比捐赠政策的产生、实施效果及启示.............................................梁显平 洪成文(07)

美国高等教育财政绩效拨款政策研究

——基于 PBF2.0的视角....................................................................................................... 任文隆 李国俊(12)

技术赶超中的高等教育财政

——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及启示............................................................................ 杨 希 钟宇平(16)

印度私立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改革及借鉴

——基于印度“十二五”规划的审视................................................................................ 胡茂波 朱梦玫(20)

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国际比较分析

——兼议高等教育财政制度转型...................................................................................................... 晏成步(25)

高等教育质量

2017 年第 17 期 总第(411)期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理论设计.............................................................................................潘懋元 陈春梅(02)

高等教育质量治理主体的权责:明晰与协调.....................................................................朱德全 朱小容(06)

系统·刚性·常态: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个关键词...............................................刘振天(12)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高等教育质量评判的原点...............................................................................文 静(17)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王战军 乔 刚(21)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十五年的话题演进与前沿趋势.....................................................曲 霞 杨晓彤(26)

Page 31: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31页

高等教育质量

2017 年第 18 期 总第(412)期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命题的国际视野

——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薛成龙 邬大光(02)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的分析 ...........................郭芳芳 史静寰(13)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25 年(1990—2015):政策、研究与实践 ..............................刘 晖 孟卫青(17)

学习投入度调查: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视角.........................................................汪雅霜 汪 霞(26)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一百年...........................................................................................................李 昕(30)

博士教育

2017 年第 19 期 总第(413)期

21 世纪全球博士教育改革的八大趋势............................................................................... 王传毅 赵世奎(02)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教育和创新人才战略比较研究.............................................................钟 周 蔡皛磊(09)

21 世纪初的世界博士教育发展趋势特征

——基于OECD调查数据分析........................................................................................................... 苑 健(14)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陈 玥 翟 月(19)

可转移技能训练融入博士教育:英国的经验与启示.......................................................................王者鹤(26)

博士教育

2017 年第 20 期 总第(414)期

培养学科看护者?

——博士教育目标的学科差异.......................................................................................................... 王东芳(02)

学术型博士生教育的分流与淘汰机制设计

——基于贯通式培养模式的视角...........................................................................高 耀 陈洪捷 沈文钦(08)

博士生教育输入-过程-结果质量影响路径研究

——基于“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程 俊 李明磊(14)

扩张与稳定:我国博士教育规模之争

——基于 1996—2016 年国内相关文献的分析................................................................................ 杨海燕(19)

就业多远化趋势下博士生教育改革研究............................................................................ 徐 贞 牛梦虎(26)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7 年第 21 期 总第(415)期

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的体会 ..................................................... 别敦荣(02)

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 何晋秋(07)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如何理解?怎样行动? ............................................................................. 苏君阳(13)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品质评估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 刘承波(18)

Page 32: 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 hie.edu.cn · 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育人环 节,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

第32页

“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

——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 ..................................................................................... 周光礼(23)

重视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 ............................................................................................. 邬大光(27)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7年第 22 期 总第(416)期

结构与功能:清华、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

——基于QS、THE、ARWU世界大学排名的整合分析 ................................................................ 陈 乐(02)

世界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探析

——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校聘教授”追溯研究的视角 ................................................... 江 珊 刘少雪(15)

政府与大学关系变革:

芬兰、瑞典及比利时三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 ....................................................... 刘 路 刘志民(19)

法国“双轨制”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为例 ......................................................................................................... 马丽君(25)

英国世界一流大学漫谈 ..................................................................................................................... 张红霞(30)

发展素质教育

2017 年第 23 期 总第(417)期

我的素质教育情怀...............................................................................................................................周远清(02)

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瞿振元(07)

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与再出发

——纪念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20周年...................................................................................杨叔子(13)

大学素质教育的历史审视与现实反思.................................................................................张德祥 林 杰(18)

在不断研究探索中深化大学素质教育...............................................................................................刘献君(26)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胡建华(31)

发展素质教育

2017 年第 24 期 总第(418)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杜玉波(02)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始终...................................................张大良(06)

素质教育知与行...................................................................................................................................龚 克(09)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别敦荣 夏 颖(11)

教育现代化视阈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卢晓中(16)

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李和章 刘 进(21)

2017年总目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