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縱谷 - dept.taipower.com.twdept.taipower.com.tw/yuan/79/p80.pdf ·...

4
還記得會開始再接觸單車,僅僅是因 為家裡兄長換了第二台單車,所以便接手 了那台替換下來的單車。面對這項在國中 畢業後就沒再接觸過的運動,單車對於我 的意義僅只於每周一、兩次在河濱單車道 的來回,一開始的河岸風景雖美,但騎乘 次數久了以後,沿岸的都市風光似乎漸漸 不再帶來特別的感動,取而代之變成只想 在每一趟的騎乘中快速來回,「嗯,這次 我一定要在一小時內往來!」,從這時候 單車去旅行的想法僅止於看文章的當下, 每次身邊有朋友邀約單車旅行時,卻找了 許多藉口回絕,原來要踏出自己的第一 步,是需要更多勇氣與動力的。直到2009 年的春節,兄長邀約朋友和我一同來趟 花東單車旅行,就在猶豫要不要參加的同 時,某天常上的討論區出現了一篇在討論 單車旅行的意義的討論串,當下便情不自 禁的點了進去,其中某位網友的一句話, 在我的心裡投下了顆震撼彈: 開始,走出單車道的想法便漸漸的萌芽。 以快於行走、慢於搭車的速 度看世界 每每完成單日來回的路程後,總有種 意猶未盡的感覺,想要來個長距離單車之 旅的想法油然而生,於是開始在網路上閱 讀車友及前輩們的單車旅行紀錄,裡面動 人的照片、人與人間偶然的相遇,另身為 讀者的我非常心動。但現實世界中想要騎 「當你以時速20 公里前進,相信所看 到的世界會是不同的…」 就這樣一句話,一個邀約,讓我下定 決心展開第一次的長途單車旅行。在體力 和安全的考量下,決定避開蘇花路段,減 少夜騎的時間,雖然無法目睹從清水斷崖 經過的絕景,卻將更多的體力留在花東縱 谷。此次行程將直接從花蓮出發,第一天 取道台9 線到達瑞穗,路程約70 公里,第 二天從瑞穗經縣道193後,在玉里接回台9 兩輪兩腳一相機 騎乘記錄 花東縱谷 文.攝影/楊明哲 () 「當你以時速20公里前進,相信所看到的世界會是不同的⋯」 80 81 單車生活 YUAN Magazine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花東縱谷 - dept.taipower.com.twdept.taipower.com.tw/yuan/79/P80.pdf · 花東單車旅行,就在猶豫要不要參加的同 時,某天常上的討論區出現了一篇在討論

還記得會開始再接觸單車,僅僅是因

為家裡兄長換了第二台單車,所以便接手

了那台替換下來的單車。面對這項在國中

畢業後就沒再接觸過的運動,單車對於我

的意義僅只於每周一、兩次在河濱單車道

的來回,一開始的河岸風景雖美,但騎乘

次數久了以後,沿岸的都市風光似乎漸漸

不再帶來特別的感動,取而代之變成只想

在每一趟的騎乘中快速來回,「嗯,這次

我一定要在一小時內往來!」,從這時候

單車去旅行的想法僅止於看文章的當下,

每次身邊有朋友邀約單車旅行時,卻找了

許多藉口回絕,原來要踏出自己的第一

步,是需要更多勇氣與動力的。直到2009

年的春節,兄長邀約朋友和我一同來趟

花東單車旅行,就在猶豫要不要參加的同

時,某天常上的討論區出現了一篇在討論

單車旅行的意義的討論串,當下便情不自

禁的點了進去,其中某位網友的一句話,

在我的心裡投下了顆震撼彈:

開始,走出單車道的想法便漸漸的萌芽。

以快於行走、慢於搭車的速

度看世界

每每完成單日來回的路程後,總有種

意猶未盡的感覺,想要來個長距離單車之

旅的想法油然而生,於是開始在網路上閱

讀車友及前輩們的單車旅行紀錄,裡面動

人的照片、人與人間偶然的相遇,另身為

讀者的我非常心動。但現實世界中想要騎

「當你以時速20公里前進,相信所看

到的世界會是不同的…」

就這樣一句話,一個邀約,讓我下定

決心展開第一次的長途單車旅行。在體力

和安全的考量下,決定避開蘇花路段,減

少夜騎的時間,雖然無法目睹從清水斷崖

經過的絕景,卻將更多的體力留在花東縱

谷。此次行程將直接從花蓮出發,第一天

取道台9線到達瑞穗,路程約70公里,第

二天從瑞穗經縣道193後,在玉里接回台9

兩輪兩腳一相機

騎乘記錄花東縱谷的

■ 文.攝影/楊明哲

(上)

▲ 「當你以時速20公里前進,相信所看到的世界會是不同的⋯」

80 81

單車生活YUAN Magazine

Page 2: 花東縱谷 - dept.taipower.com.twdept.taipower.com.tw/yuan/79/P80.pdf · 花東單車旅行,就在猶豫要不要參加的同 時,某天常上的討論區出現了一篇在討論

線經富里、池上、關山後到達台東知本,

路程約120公里,第三天知本出發,到台

東火車站寄車後返回松山。預定所需時間

為三天兩夜,但事後發現我們不但低估了

整個路線的距離,也高估了我們的體力和

時間的控制能力。

而且光是行前準備,就讓我傷透腦

筋,由於出發前幾天台北的天氣非常冷,

衣服該怎麼帶便難以決定,雖然花東縱谷

上的補給點還算完整,但這次的路線算是

長距離的移動,準備妥當的行李還是比較

安心。幾經交戰後決定把空間留給衣物和

相機,其他一切從簡,最後的行李包括了

三天的衣物、證件、錢、地圖、維修工具

以及一些藥品等等。腳踏車的部份,則是

在出發前幾天先以火車運送到花蓮車站。

一切準備就緒後,心情依舊忐忑不安的踏

上生命中第一次的單車之旅。

第一天 花蓮到瑞穗

旅行的第一天,起了個大早從松山搭

乘7點多往花蓮的火車。由於台北已經連

下了好幾天雨,我不禁擔心起這次的花東

單車行是否能夠順利,畢竟雨天騎車是相

當不舒服的。不過當火車過了蘇澳後,遠

方的天空透出了一點陽光,彷彿有種魔力

一般,讓你開始期待趕快到達花蓮,老天

保佑,竟然是個晴朗的好天氣,不過卻讓

我的心情憂喜參半,喜的是老天爺眷顧的

好天氣,憂的是我帶了這麼多的衣物是要

來折磨自己嗎?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還是

趕緊調整了心情,開始我和單車的第一次

長途旅行。在辦理簡單的手續把單車領出

來後,便開始進行裝備的檢整和定位,為

了這次的旅行,還特地為我的單車裝上了

貨架,但是那個位置完完全全被我帶來的

單眼相機所佔據,雖然在出發前,大家企

圖阻止我多背一台單眼來增加重量,但是

為了保留這美好的記憶,我想再重我也要

把它背來,但這樣的決心也只持續到第一

天,接下來的旅途,曾經有很多次想把它

拋棄的衝動,而且這台相機也意外成了我

們一直無法趕上進度的罪魁禍首之一,不

過那也是後幾天的事了。

結束檢整,並與另一位朋友會合後,

便正式開始了我們這趟的花東單車之旅。

在規劃的行程中,我們需要在中午前到達

中餐的目的地─壽豐鄉的「鯉魚潭」。一

路悠閒的在花蓮市裡沿著屬於台9線部份

的市區道路前進,和煦的天氣、平整的街

道、清新的空氣,讓我的踩踏動作也跟著

輕快了起來,這真是一個新奇又陌生的經

驗,遠離了大都市裡的喧囂,原來在市區

的騎乘可以這樣的有趣,漸漸的我們離開

了花蓮市區的範圍。剛離開市區的路線還

算平整,坡度也不大,騎起來較不費力,

也還沒感受到相機在背後重拖的威力,但

是在台9線右轉台9丙後,一連串的緩上坡

讓我明顯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不過都硬著

頭皮帶來了,只能一心一意的往前騎。花

了1個多鐘頭終於到達「鯉魚潭」,「鯉

魚潭」算是花蓮近郊的一個景點,也是花

蓮地區最大的內陸湖,在地形上則是一處

堰塞湖,湖面群山環抱,風景非常優美,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湖岸建設了完整的環潭

公路,可以選擇以租借腳踏車或是徒步行

▲ 離開市區,沿台9線往瑞穗鄉前進

滿山遍野的油菜花▲

82 83

單車生活YUAN Magazine

Page 3: 花東縱谷 - dept.taipower.com.twdept.taipower.com.tw/yuan/79/P80.pdf · 花東單車旅行,就在猶豫要不要參加的同 時,某天常上的討論區出現了一篇在討論

走的方式來遍覽湖岸風光。可能是過年的

關係,鯉魚潭的周邊特別的熱鬧,人潮車

潮到處都是,由於這次鯉魚潭並未安排在

我們的行程之上,所以僅僅在這邊飽餐一

頓後,便趕快又往下個目的地─光復鄉的

「光復糖廠」前進。

景色美麗 天氣多變的花東

縱谷

出了「鯉魚潭」後,持續向前騎便能

接回花東縱谷的主幹道台9線。這一段路

線,是典型的省道風光,兩旁寬闊的農田

與透天的房舍讓人不再有都市的壓迫感,

或許是返鄉的原因,此段的台9線竟然塞起

了車,看著大家困在車陣裡無法前進,騎

著單車的我竟然心頭有一種爽快的感覺,

不過或許老天是要懲罰我剛剛的想法,從

這邊開始天氣開始轉壞,遠方的天空烏雲

密佈,一路上只能在心中祈禱雨不要下下

來,繼續努力的向前騎。但這樣的陰天,

並未掩蓋了花東縱谷的美,此時正值油菜

花的季節,台9線兩旁的田裡,染上了滿滿

的黃,偶而經過幾片向日葵花田,黃白交

接的美景,讓我們不斷駐足欣賞,這麼一

停竟成為一路延誤行程的最大主因,往後

幾天更是讓我們整個行程嚴重落後。即使

一路上天空開始下起了小雨,但是我們仍

不厭其煩的停下來拍照,這大概是開車、

或是騎摩托車所法體會到的吧。滿滿的油

菜花,真的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陰暗

的天空、遠方的濃霧,和眼前黃澄澄的油

菜花田,竟然呈現出某種奇妙的畫面。我

們就這樣一路邊拍邊往下個目的地前進,

但好景不常,天空開始下起了大雨,原

本希望能夠邊騎邊撐到雨停,但大雨卻持

續的下,正在猶豫之際,路旁突然傳來吆

喝聲:「年輕人,外面雨很大啦,你們先

進來這邊躲雨啦!」轉頭一看,原來是小

吃店的老板正在呼叫我們進去躲雨,我們

當然很不客氣的抱頭往店裡衝。店裡的客

人似乎對我們的單車行頗感興趣,話匣子

一打開後,聊天聊地的,連老板也來分享

他的單車經,讓我深深感受到所謂旅行上

的偶遇,以及花蓮人的熱情和善良。不過

這期間外頭雨勢雖大,仍看到幾位外國車

友,在雨中奮力向前,真另我們感到汗

顏。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為了避免需

夜騎的窘境,在老板的加油聲中和小店告

別,繼續未完成的路途。往前騎了一段

後,雨慢慢的變小了,在拐了個彎後,雨

也不下了,道路竟然是乾的,花東縱谷多

變的天氣的確是讓人難以捉摸,爾後的行

程,這樣多變的天氣也一直持續著。雖然

兩邊的風景依然美麗,卻因為行程嚴重落

後而無心觀賞,只能一直快速的往前騎,

這時也逐漸感受到身後行李的沉重,一根

稻草也可以壓垮駱駝,我的背包與相機成

了我最大的負擔。好不容易進入光復鄉,

天公又開始不作美了,但所幸雨勢並沒有

▲ 陰天下的向日葵,晴天時應該很美

▲ 因為花東縱谷突來的大雨,一行人只好先在路邊小店躲雨

▲ 來到光復糖廠,一定要試試看有名的冰品

84 85

單車生活YUAN Magazine

Page 4: 花東縱谷 - dept.taipower.com.twdept.taipower.com.tw/yuan/79/P80.pdf · 花東單車旅行,就在猶豫要不要參加的同 時,某天常上的討論區出現了一篇在討論

大到影響騎乘,終於在下午5點多我們來到

了有名的「光復糖廠」,由於是新春假期

的關係,這邊依然是人山人海,雖然不是

第一次來這,但卻是頭一遭背個大背包、

牽著一台單車來訪。「光復糖廠」整體還

保留著日據時代的糖廠風格,在民國91

年後,雖然已經不再負有製糖的任務,但

是近年來逐漸轉型觀光與教育產業卻非常

的成功,順道一提,糖廠裡的冰品可謂一

絕,不但口味眾多,濃郁的味道讓人真想

一枝接一枝呀,看來今天騎車所消耗的熱

量在此全都補回來了。

向自己挑戰 苦盡甘來的滋味

短暫的休息之後,往今晚的住宿地─

「瑞穗溫泉」前進,或許是因為位在中央

山脈背山的關係,花東的夜晚比起台北來

的更快,由於天色昏暗,兩旁的景物已經

完全看不見,夜晚的台9線,原本的車潮不

知何時開也悄悄消失了,沿路只有3台單車

依賴前燈向前進。在黑暗的道路上,目光

所至只有數不盡的路燈以及已經無法明確

分辨的上坡,今天一整天的騎乘,已經讓

我們耗費了大部份的體力,在走走停停之

際,僅僅靠著意志力前進,也才開始體會

到原來單車之旅其實是對自己的意志力一

種挑戰與實踐。

約一個半小時後,瑞穗鄉的牌子終於

出現在我們眼前,那一剎那什麼辛苦、腳

上的疲累已經完全消失,一行人彷彿吃了

興奮劑似的,卯足全力前往今晚的住宿點

─「黃家民宿」,那邊可是有美味的火鍋

和溫暖的溫泉在等待我們呢!沒想到在進了

瑞穗鄉後,我們竟然迷路了,以為是捷徑

的道路,竟然將我們越帶越遠,越帶越偏

僻,正當為了找不到路而煩惱的我們,突

然耳邊傳來手機的聲音,原來是民宿老板

娘,由於台9線塞車的關係,她有點擔心我

們的情況,在老板娘指點方向之後,得知

我們騎到瑞穗鄉的外環道路,只是繞的比

較遠,方向倒是正確的,在折騰了一陣子

後,終於在晚上7點到達了住宿的民宿。

首晚住宿的這家民宿,對於單車客

非常的友善,老板娘比客人還擔心他們的

車呢。在安頓好我們的車子和行李後,第

一件事便是往民宿內的露天溫泉衝去,我

想在勞累了一天之後,沒有什麼東西能夠

比得上暖暖的溫泉,感覺所有精力都回來

了。「瑞穗溫泉」發源於紅葉溪上游,因

含豐富的鐵等礦物質,水質呈現鏽紅色。

泡完溫泉後,前往飯廳享用了民宿內簡單

但美味的火鍋料理,非常感謝老板娘願意

為我們把晚餐保留的這麼晚,不然要再到

瑞穗的街頭上覓食,是非常不方便的。

用餐時同行友人討論了第一天的行

程,發現似乎低估了這次旅行的移動距

▲ 終於在晚上6點半,進入了瑞穗鄉

▲ 休息一下,明天還有得騎呢!

離,一開始的行程規劃上,完全沒料想到

鄉鎮間的距離並不如想像的近,而且大家

的體力也無法持續維持在高速騎乘的狀

態,此外旅途間的因為拍照、吃飯、休息

等等的停頓,也延誤了很多的時間。感謝

老天保佑,讓我們第一天的行程在延誤下

平安結束,雖然對於明天的行程仍有些忐

忑不安,但心中的那份充實感卻是紮實

的,反而更期待明天的行程又能見到怎樣

人和物呢?。從小到大,雖說已經不是第一

次外出旅行,但是回想今天一整天靠自己

踩踏出的景色、與人們的相遇,這些全是

之前沒有過的體會。原來只要踏出了這第

一步,時速20公里所建立的距離原來可以

這麼的美好。這一晚就在這樣的東想西想

中沉沉睡去。

未完待續⋯

86 87

單車生活YUAN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