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語文書寫發表能力之行動研究 以明道國小五年級為例 file39...

12
39 提升語文書寫發表能力之行動研究 以明道國小五年級為例 劉展勳,黃雯琳,吳慈安,方秀玉 針對現在小學生語文寫作發表能力普遍不佳之情形,以本校五年級學童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數種教學方式與策略,如剪報,閱讀心得撰寫等,對於語文書寫發表能力有無提升,並 以問卷調查方式以及語文方面成績方面作評估。 關鍵字: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Oct-2019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39

提升語文書寫發表能力之行動研究

以明道國小五年級為例

劉展勳,黃雯琳,吳慈安,方秀玉

摘 要

針對現在小學生語文寫作發表能力普遍不佳之情形,以本校五年級學童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數種教學方式與策略,如剪報,閱讀心得撰寫等,對於語文書寫發表能力有無提升,並

以問卷調查方式以及語文方面成績方面作評估。

關鍵字: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0

壹、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後,國語課時數由原先的十節課變為六節課,絕大多數的老師皆

在抱怨教學時間不夠,更別說哪有時間去指導閱讀以及作文。而面對現今社會多元資訊的知

識爆發時代,學生受到電腦,電視等媒體影響,對於看文章則覺得速度太慢,無趣,因而排

斥閱讀。在缺乏大量閱讀的情況之下,多數學生對於文章內容無法立即掌握重點,甚至有的

學生完全不能理解文章內容所描述的意義。

二、研究目的

本學年的老師認為若是仍依照原本課程的規劃設計,學生的進步幅度相當有限,希望

能夠設計規劃出適合學生的閱讀及寫作練習,來增強他們的語文書寫發表能力。基此,本研

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大量閱讀的方式能否增進語文能力

(二) 研擬心得寫作的有效方法以增進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 探討成語練習方法是否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程度

三、研究方法

(一) 調查法

先設計一份問卷來調查學生平日的閱讀狀況,調查發現多數學童的閱讀量嚴重不

足,雖然學校有 K書護照的獎勵,但對於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寧願將時間用在別的

地方,也不願意拿來看書。而我們各班則開始推行獎勵閱讀,並開始著手設計一些策

略活動,其中包括:

1.閱讀心得的學習單:各班老師收集文章內容來作為給學生的補充教材,並且依據階

段作不同程度的心得書寫。

2.剪報:除了剪下新聞之外,還必須節錄出新聞大意,以及寫下感想,或是學到的新

知識,希望學生能夠由剪報來獲得除了課本以外的知識。

3.成語解釋以及造句:本學期聯絡簿每天皆有一篇成語,讓學生查詢成

語的解釋以及造句。

(二)行動研究法

1.設計三階段的循環回饋以檢視學習成效。

2.設計研究工具:(1)學習單

(2)練習剪報與書寫大意及心得感想

(3)成語解釋及造句練習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1

四、名詞解釋

(一) 閱讀能力

根據 Bloom的教學目標分類,能力應包含知識,技能與情意三個向度,蔡藍儐

(2003,頁 5)引林世華 2006年的資料說明:

能力(ability)=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情意(affection)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第四章:十大能力與語文指標之關係,整理出閱讀能

力應包含:

基礎閱讀知識

基本閱讀能力: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鑑賞能力,思維能力

學習習慣與自我調控

(二) 閱讀理解能力

汪榮才(1995)指出閱讀理解乃是主動的意義建構歷程,是內在與外在訊息互動

的歷程,是目標導向的問題解決之歷程。

所謂理解能力,是指對書面語的分析和綜合能力。而理解的過程,先是理解詞

語的含意,再來是句子的含意,然後是文章的篇章結構,最後到理解文章的寫作特

色,思想內容等(傅立圻,1999)

貳、文獻探討

臺北市教育局之前完成「深耕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北市小學生的借書數量「隨

著年級的增加而遞減」,一年級新生每年平均借閱三十二本書,到了六年級反而只剩

十一本,而且不少都會邊緣地區,都沒有達到北市學童一年平均借閱數二十二點八

本的數量。

這項調查是臺北市教育局委託西園國小進行,如果以年級比較,二年級每年平

均借閱三十三本最多,六年級平均十一本最少。這項調查分析,年級越高閱讀的單

本文字量也變多,尤其六年級學生以傳記、科學圖鑑、小說與勵志書為主,字多、

閱讀時間拉長,閱讀量可能因此相對減少。

然而一般學校在推展閱讀上不外乎以「提高兒童閱讀興趣」及「增強閱讀能力」

為目標,於是「小博士」、「小書蟲」的獎勵閱讀是最早出現的形式;或是輔以義工、

故事媽媽的協助,擴展圖書室的功能,加上圖書刊物的擴充,讓閱讀材料多元、豐

富,藉以為吸引閱讀的誘因,然而這些活動實施結果往往易流於追求「閱讀量」的提

升,而忽略「質的重要」。李家同教授也指出,目前學生都不愛看文學書,因此喪失

了豐富的想像力、觀察力與深刻思索的能力。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2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之背景分析

臺北市文山區明道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五年級一至五班,共 115名學童。

※五年一班:

該班共有 27名學生,其中包含低收入戶 4位,新移民子女 2位(其中一位是低收

入戶)。班上依成績主要分為兩族群,語文科成績優秀的約有 10~12人左右,位於中

後段的約有 6~7位。導師曾對部分中後段學生採取訪談,發現他們在語文的刺激上面

相當缺乏,除了文章理解能力不足之外,在書寫上面也比同年級的孩子差,不懂的字

仍然使用注音;雖然有的學童會經常去圖書館借閱書籍,但多半還是選擇程度較易或

有大量圖畫的書籍。而這些學童除了國語科目表現不佳之外,數學,社會等學科也經

常因為不明白文字敘述,而產生不懂的情形。

※五年二班:

該班共有 27名學生,其中包含低收入戶 9名,新移民子女 4名。導師起初最早

實施了幾週閱讀心得寫作,但是由於還是有部分學生排斥,讓老師感到相當無奈,

一度想要放棄,但是在經過兩三個月密集的練習之後發現已由拒絕轉為接受。時間

是最主要的因素,需要長時間的教育才能慢慢讓他們接受,並能夠勇敢的表達自

己,說出心裡的話。

※五年三班:

因導師為短期代課,僅偕同參與問卷調查。

※五年四班:

全班 27人,學生個性單純、好動,較無企圖心。常在課堂中,主動發言的學

生,約有 5人左右;但多數屬於喜愛發言、欠缺深度。素質較好的學生,多是沉默

寡言、不愛出風頭。倒是願意回答老師簡易問題的學生,約有 20位。本班學生多屬

於被動待答型的學生。因為以鼓勵的方式,獎勵參與的同學,因此上國語課造句練

習時,經常有 10-12人主動參與。其中 5人所造句子的內容,比較有深度。

※五年五班:

班上共有 16名學生,有 8個低收入戶(2名新移民越南子女,1名原住民),

另外非低收入戶八位中有兩位是新移民子女(分別為越南和馬來西亞)。

由班上的閱讀情況發現,部份新移民學童在閱讀上產生困難,特別是小學階段

才移民台灣的學生;多數無法辨識注音以及四聲,聽力較差,而且不太能夠明白成

語的意義。另外班上有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新移民學童,情況和他人較為不同,原

因是每次閱讀後,所理解的意義皆不同,其父母曾將他帶至醫院檢查,發覺有過動

的現象,這也可能是導致閱讀障礙的原因之一。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3

二、實施程序

時間 實施內容

第一週至第三週 1. 進行問卷調查,以便了解目前學童在閱讀上遇到的問題。

2. 獎勵大量閱讀。

3. 觀察閱讀量對於語言書寫發表的影響。

第四週至第六週 1. 第一階段學習單,使用圖畫來發表心得,並節錄詞語以及佳句。

2. 教導學生如何使用畫線等方法,來紀錄大意。

第八週至第十二週 1. 第二階段學習單,使用簡短文字來發表心得感想。

2. 教導學生如何使用歸納的方法來紀錄文章大意。

第十三週至第十七週 1. 第三階段學習單,使用較多的文字(約一百字)來發表心得感想。

2. 依照班級狀況而定,有的班級開始練習使用節錄的詞語來書寫短文。

3. 後測問卷調查。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 前測問卷調查

問題一:你一周通常會閱讀幾本書?

33

48

24

9

0

10

20

30

40

50

一本以下 二到五本 五到七本 七本以上

一週閱讀書籍數量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4

問題二:你最喜歡閱讀哪方面的書籍?

15 14

24

36

26

0

10

20

30

40

自然科學 歷史地理 童話,文學 漫畫 其他

最喜歡閱讀的書籍

問題三:閱讀完全班向圖書館借閱的書籍之後,你覺得能夠了解這本書所要傳達的意

思嗎?

4

29

60

22

0

10

20

30

40

50

60

完全不能 僅有少部分了解 大部分都了解 能夠完全了解

閱讀理解程度

問題四:你覺得沒有辦法了解文章內容的原因為何?

13

43

26

33

0

10

20

30

40

50

完全不懂意思 有艱難的生字 不明白句子的意思 不知道成語的意義

無法理解文章原因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5

問題五:你有閱讀報紙的習慣嗎?

25

46

31

13

0

10

20

30

40

50

幾乎沒有 偶爾看一下 只挑影劇及體育版 有固定的閱讀習慣

閱讀報紙習慣

根據上述調查發現,多數學生並無固定的閱讀習慣,除了閱讀量不足之外,也

發現閱讀的問題癥結在於字彙量不足,成語意義不明瞭等,導致不能理解文章所

述,加上鮮少閱讀課外資訊,對於自身以外的事物認識不足,在作文以及心得感想

的撰寫上,便無法作有效聯結。

二、行動日誌

(一) 五年一班

第一週:宣布要開始進行獎勵閱讀的活動之後,學生沒有太多的反應,有的學生一開始

很興奮的借了許多書籍,但是經過發現,多半是較為簡單的圖畫類書籍,或是

鬼怪故事,而且在作文書寫上面,無法找尋到重點,甚至許多學生不明白如何

去作分段大意。

第四週:決定進行閱讀心得寫作的時候,大致上的反應是願意接受,學生表示因為心得

的部分可以用圖畫方式來表達,比較不會造成困難。

第七週:這週將閱讀心得的部分由繪圖改回文字敘述,有一些學童開始感到困難,但將

心得書寫改為"看完這篇文章,你所想講的話"之後,僅有少部分的學童無法達

成。剪報部分發現有的學童僅對某樣事物有興趣,像是體育版,我便開始要求

必須要每一篇剪報都要不同版面的文章,來強迫學生必須要多元的學習不同新

知識。

第十週:進行了好幾週的訓練,慢慢開始出現打馬虎的情況。有的學生會開始計較字

數,沒有字數限制的題目就僅寫一點點,節錄詞語,佳句的部分也隨便寫。

第十三週:宣布閱讀心得要算在作文分數當中,學生開始產生警覺。同時這週有一篇作

文為閱讀書籍心得,在批閱時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對於較長篇的故事,無法整

理全篇大意。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6

第十六週:多數學生表現良好,目前打算是在寒假作業上修改此類題型,除了有字數限

制之外,詞語,成語還要附上所查的解釋。

(二) 五年二班

第四週:今天起跟學生說要寫閱讀心得,學生的反應竟是大叫說很難,而我向他們說

明雖然一開始很困難,但是習慣之後就會變的很輕鬆,於是就開始在班上進

行閱讀活動。

第七週:經過三星期的閱讀心得書寫之後,孩子不再抱怨了,似乎已經習慣,但是有

的孩子還不知道該如何寫心得,於是我試著換一下題目,請他說出看完文章

之後想說的話,而不是心得感想,這樣似乎能夠讓一些不會或是不願意寫的

學生開始用淺顯的文字表達。

第十週:這些日子我發現孩子的感想可以越寫越多了,而且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

用詞方面也有進步,讓我也開始覺得感動。

第十七週:班上已經有 2/3的學生可以將詞句嵌入短文中,並且可以寫出約 100字的短

文,這是個不錯的開始,希望他們能夠持續進步下去。

(三) 五年四班

第四週:發覺獎勵閱讀,學生一開始會很興奮,然而在課堂上詢問閱讀的書籍內容時,

大多數學生無法完整回答,也許該換個方式,先教他們該如何找出文章中的重

點。

第七週:當我向學生宣布這份閱讀學習的完成方式時,學生反應冷淡,學生普遍認為僅

是增加一種回家作業。導師以國語課本的課文實例,事前告訴學生大意的寫

法,以及如何由文章中區分開頭、過程和結尾。

第十週:批改的過程中,發現雖然在心得方面,我同意可以使用繪畫的方式完成;但學

習單呈現出,僅有 6位學生,以圖畫完成心得;多數學生願意以句子來完成。

但有 16位學生,不能寫出 50個字以上的心得;另外有 15位,可以在「想說的

話」單元,寫上適切的心得感想。

第十三週:統計班上尚不能完成 50個字以上心得的學生,已經減少為 9人;切合文章內

容寫出心得感想的人數,已增加到 22人。私底下與學生聊天,學生對著導師

提出,關於第六篇文章到九份吃芋圓的相關問題:「老師你去過九份嗎?」「老

師你有沒有吃到芋圓?」

第十七週:經過 2個多月的閱讀學習,全班僅剩兩位學生,偶而無法完成 50個字以上的

心得或短文書寫。全班由原本 13人可運用 2個以上的四字詞語完成短文,進展

到 17人。學生對於語體文的閱讀能力、心得書寫和運用優美詞語的短文寫作

能力,已經明顯增強。

(四) 五年五班

第七週:本月份開始設計四季小書,首先透過學生完成四季之詩,全班十五人當中只

有三位是完全不需要老師修正,其他被老師推翻的就有八人之多,發現新詩

的創作對孩子而言相當困難,經過第一次退回十二張之後,我先上網找了一

些相關的詩詞給學生參考,再收回修正。此時能夠完成的只有五位,另外七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7

位還是需要老師在旁指導。學習單完成之後要作四季小書,文字敘述必須先

透過圖畫,部分孩子一開始並不清楚要怎麼完成,無法將四季的特徵完全說

出,此部分光是修正就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第十週:運動家學習單(翻滾吧!男孩,商業週刊郭泓志專刊,馬拉松小子):因為是

體育班的關係,想讓學生看一些關於運動選手的文章及電影,剛好商業週刊

最近有一篇郭泓志的專訪,叫做趁早學失敗,而這些都有描述選手養成的困

難,對於中間他們的練習過程,可以發現孩子對這些非常有想法,跟其他範

疇的文章比較起來,他們較能從自己的切身經驗開始寫作,而非空洞描述。

第十三週:配合天下雜誌教改十年的活動,內容介紹五位孩子十年間的改變,最特別

的是裡面有一位接受訪問的孩子也是棒球隊出身;文章內除了關於現今教

育問題之外,最重要的事關於生涯規劃。這次的學習單有透過家長一起觀

賞,並在孩子學習單後面寫下對孩子的祝福以及期望,而這些學習單之

中,大部分的家長都有協助完成,只有兩位家長沒有寫,這兩位都是新移

民(越南),根據孩子給我的回覆是家長沒辦法完成,不知道該怎麼寫,

另一位是家長不會中文。

第十七週:配合輔導室的生命教育宣導,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於生命教育的活動,而新移

民子女是寫有關越南,馬來西亞的文章,介紹兩國的不同,也有寫到性別,

種族,文化等。剛好這次健康課本有介紹男女之別,可以發現孩子在性別的

話題上較有心得,因為有資料參考,最難寫的是新移民,因為他們的文化不

同,而且常侷限在自己家中所發生的,加上不太會蒐集資料,便無法寫出完

整的概念。

三、後測問卷調查

問題一:你覺得如果再拿到類似之前所發的閱讀文選,能夠明白文章所敘述的事

件嗎?

38

54

20

3

0

10

20

30

40

50

60

很輕易就能理解 視文章難易度而定 大部分還是不懂 完全看不懂

理解文章程度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8

問題二:你現在會自己主動去閱讀難度較高(無注音)的書籍以及報紙嗎?

25

37 38

15

0

10

20

30

40

養成固定閱讀 老師或是家人要求 只讀有興趣的 完全不想讀

主動閱讀程度

問題三:閱讀時遇到不會的生字或是詞語,你現在都怎麼做?

49

38

24

4

0

10

20

30

40

50

查字典或網路 問其他同學 抄同學的答案 放棄不回答

遇到閱讀困難時的做法

問題四:你覺得經過一學期的加強閱讀之後,有提升你的閱讀跟理解能力嗎?

49

38

24

41

0

10

20

30

40

50

覺得明顯進步 以前就學過的才會 以前不知道的還是不懂 依照生字難度而定 沒什麼差別

目前閱讀狀況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9

依據後測問卷的調查結果發現多數學生在語文理解上有所進步,並養成主

動閱讀的習慣,但仍有少許學生有困難,另外則可能是因為教師並無嚴格要

求,導致部份學童養成抄襲的習慣,另外我們在觀察中也發現低收入戶的學童

進步相當多,但是新移民子女,尤其是小學階段才移民至台灣的,在閱讀上仍

然有困難,原因在於基礎的字彙認識不多;而拜訪其家庭之後,發覺家庭對話

當中仍然以越南語為主,推斷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並沒有給予相同的語言

環境,而且當閱讀心得學習單發下去之後,從寫作中可以發現,部分低收入戶

家長提供學生很多協助,但是新移民的子女必須要靠自己,從孩子的口氣中可

以得知,家長沒有能力協助,而且網路也不普及,所以並不是他們不用功,而

是家庭並沒有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

伍、結論與建議

經過本研究發現,若是持續加強學童的閱讀數量以及閱讀書寫,是能夠增進閱讀

理解能力,以及養成閱讀的習慣,此活動是值得教師們繼續採行。

但部分學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了以下之困難點,而我們也較無法在短期內提

升其語文程度。

一、無法很快的看完一篇文章,而且無法抓到文章的重點。

二、無法很明確、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無法表達想法合乎邏輯,自相矛盾。

四、無法表達明確的想法且無獨特的見解。

就以上四點的問題,我們應給予弱勢的學童更多的時間去培養閱讀的習慣,且就

國語文教學方面補救教學不可或缺。

學校方面,應提供語言學習補救,並且在學童中低年級時就應採取,並非待高年

級國語文能力檢測之後才開始。

陸、成長與省思

對於低收入戶的家庭背景,佔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班級而言,開始的第一步是困難

的。只因孩子不僅欠缺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給予更大量和多元的文化刺激,而

且孩子也較為欠缺家長的學習陪伴時間。經過自我省思後,覺得老師在引導鼓勵大量

閱讀,以及語文書寫發表能力的提升上,尚有以下幾點可以努力:

一、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力量、清楚的學習要求和充分的自我信念。

二、因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多是喜歡閱讀漫畫書,在獎勵大量閱讀前,導師可以多帶

領孩子閱讀短文類的小書,激發孩子閱讀的樂趣;或是導師可以分享自己熟悉的

短篇兒童小說,採用說故事不說結尾的方式,激發孩子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而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50

進行閱讀。

三、因文化刺激的欠缺,初階段時,導師可以多收集分享他校或他班同年齡、表現優

秀孩子的閱讀學習單,讓孩子有學習的模仿對象。一如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班杜

拉〈Albert Bandura,1925〉社會學習論中所提的概念,將此模仿對象稱為「楷模」

〈model〉。

中階段時,在全班孩子可以謙虛學習的前提下,當班級上孩子有進步時,挑選優

美的閱讀心得作品,請孩子自行朗讀,讓優秀孩子接受表揚,也讓有進步空間的

孩子加以學習。

柒、參考文獻

許慧貞(民 89)。上閱讀課囉!台北:天衛文化。

段秀玲、張育珊(民 90)。大家一起來閱讀。台北:幼獅

古秀梅(民 94)。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紜伊(民 94)。國小推展學校本位閱讀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

論文

張莉珍(民 91)。故事構圖策略與摘要策略對增進國小六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之比

較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高敏麗(民 93)。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語文能力指標探討國小國語文閱讀教學。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葉宛婷(民 93)。互動式繪本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蘇筱楓(民 94)。台灣、中國與東南亞子女的國語文能力與學業表現。立德管理學院-地區

發展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