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古城砖与城垣考 -...

1
责任编辑 电话 0795-7091077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8 8 文化 · 传真 文化 · 探寻 近日,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樟树市剪纸协会会 长陈杵保带领肖凌霞、敖淑敏、聂明艳、游桂荣等剪纸协会会 员创作的《辉煌七十年》系列剪纸作品问世。 《辉煌七十年》系列剪纸作品共 70 幅,从 1949 年开国大 典,到2019年冲刺全面脱贫奔小康,选取了我国70年来的70 个重要事件或重大成就为各幅作品的主题。每幅剪纸 30 厘 米宽、50 厘米高,装裱成 40 厘米宽、120 厘米高的卷轴。全套 剪纸构图别致、精剪细刻、气势恢宏。 (记者 徐宝金 《辉煌七十年》系列剪纸作品问世 近日,“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小程序上线。“宜春 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以近几年新书、畅销书的图文、音视 频为载体,以 APP、公众号等新媒体为媒介,为图书馆、作者、 读者等提供集图书推荐、音频听书、公开课、新书连载、线上线 下活动、视频直播、互动分享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阅读服务,具 有“精读化”“自主化”“共享化”“智能化”特点,让读者轻松获 取学习资源。 广大读者可在微信内搜索打开“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 平台”小程序,也可以通过点击宜春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常 用服务”菜单中的“宜春数字阅读”直接进入该小程序,迅速浏 览电子图书、观看精彩视频。 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在“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小 程序进行阅读,积累阅读时长,成为阅读之星月度排行榜的前 三名读者,还能得到奖励:第一名奖励中国好书纸质图书3 本,第二名奖励中国好书纸质图书2本,第三名奖励中国好书 纸质图书 1 本。 (记者 徐宝金 “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 小程序上线 “菜根”一词出自北宋大儒汪信民一句: “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究其意,就是 “菜根坚硬多筋,只有经过反复咀嚼,才能体 会其‘真味’”“夫菜根,弃物也,而其香非定 性者莫知。”而且“菜根”一词,本身就有贫困 之意。意思是说,只有耐得住清贫,才能百 事可做,有所成就。 明朝隐士洪应明偶见此言,有感而发, 便以此立意,以“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为主旨,写下了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菜根 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洪应明以“菜根”为书命名,意谓“人的 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他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即一个人面对厄 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 植与浇灌自己的思想。他以菜根之清苦历 练,来比喻自己历经人生沧桑后所获得的一 种超逸、通达之品格。而能在菜根中咀嚼出 香味的人,必然也能体味出世间的美妙。 据史料记载,当年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 时期,“辣椒炒菜根”是他最喜欢吃的菜之 一,《菜根谭》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他曾 说: “嚼得菜根者,百事可成功。” 1989 年春,我拜访张人价老教授,临走 时,他送我两本书,一本《论语》、一本《菜根 谭》。这两本书,在我的书桌上一躺就是三 十年,而我一读也是三十年。 《菜根谭》,初读时,似觉矛盾错杂,神龙 虎尾无迹可寻;再读时,略通其理,渐入佳 境;三读时,振聋发聩,茅塞顿开;详思再三, 始悟狡兔三窟,随处可安身立命。清乾隆年 间,三山病夫在《重刊菜根谭序》中说:“凡种 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以古 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淡泊沉静之 人,才能领会菜根的滋味。洪应明将菜味比 作世味,须培本固根、沉心静气方能领悟人 生的妙旨。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通晓儒、 道、佛三家学说和思想。早年热衷仕途功 名,历经数次风波顿挫之后,晚年归隐山林, 洗心礼佛,潜心读书、著书立文,最终将自己 的人生体会、读书心得和生活参悟付诸笔 尖,挥毫泼墨,著了这洋洋洒洒津津有味的 语录集《菜根谭》。 《菜根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 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倡导积 极入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泽被后世的进 取精神;主张亲近自然、悠游山水、修身养 性、清静无为的隐逸趣旨;宣扬悲天悯人、普 度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意蕴。 可谓是一身处世,只眼观花。 《菜根谭》将儒家关注人世的热情、道家 超然世外的洒脱、佛家明心见性的彻悟融合 于一体,既让人有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又 有超然名利的情怀;既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 姿态,又强调不刻意强求的超然脱俗。它糅 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出世 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了一 套为人处世之方,诠释了对人生、人际、人性 的独到见解。 修身,“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 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子孙造福。”造福于民,泽被后世,是至高无 上的追求。处世,“人之过宜恕,而在己则不 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严 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做人的道德要求。 对待荣辱,“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 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坦然地面 对所有,享受人生的一切,得到未必幸福,失 去也不一定痛苦。得到时要淡定,要克制;失 去时要坚强,要理智。兜兜转转,寻寻觅觅, 浮浮沉沉,似梦似真,一路行走一路歌声。 对待福祸,“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 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爱沉 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 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惧 哉!”心中澄明,处处是净土;心中有碍,处处 是炼狱。 面对生活,“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 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 泠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余,花落而萧然自 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清空心灵, 去除杂念,方得真趣。 面对人生,“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 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 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 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 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 撑持。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 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方能成功;自我检点, 防微杜渐,方得始终。 《菜根谭》提出立德修身,自省克己,宽 心从容,明心交友,方圆处世,淡泊明志,静 心达生等。总之,读懂一部《菜根谭》,就能 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郁艳处, 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菜根谭》精言雅致,字字珠圆;隽语风 流,句句玉润。读来朗朗上口,谐金石之声; 思后悠悠浸髓,夺宫商之韵。其体虽散,备 意阳春白雪;其章虽促,融情流水高山。读 之获益匪浅,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提高境 界,成就人生。 (李豫章) 嚼得菜根 成就人生 在万载田下古城开发过程中,从西门 工地上曾挖出一批明代城墙砖,砖体平滑 洁白,砖质细腻。砖形长 41.5 厘米,宽 20 厘米,厚 11 厘米。在砖的一侧有长 26.5 米、宽 6 厘米的框形印记,铭文有“袁州府 万载县提调官主簿韩及(“”表示缺字 或字迹模糊不清,下同 )司吏烧砖人李 己丑正时 洪武十年窑匠 许伏”等字样,还有“袁州府提调官通判隋 司吏万载县提调□□”等。明代 洪武十年( 1377 )距今已有 642 年之久,可 是这些砖还是洁白如新,敲之当当有声,清 脆悦耳。在明代,为保证城砖烧造质量,朝 廷要求各地在生产的城墙砖上注明府、州、 县、烧砖人、窑匠等各级责任人的名字,以 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相关人的责 任。提调官是负责指挥调度的人,安排人 力烧制、城砖调运等工作。 万载烧砖瓦历来有名,尤以马步乡为 最。该地烧砖瓦的黏土,俗称窑泥,泥质细 腻,且柔和有韧劲。烧制出来的砖瓦皆是 白色,砖用作外墙都不用粉刷。白瓦覆盖 屋上,十分美观。宋代曾任江西转运使的 蒋之奇,对万载烧制的屋瓦就很是赞赏。 他在《记万载风俗》一诗中写道:“居民覆其 屋,大半施白瓦。山际两三家,如经新雪 下。”在宋代就如此有名的万载砖瓦,加上 其时万载水运发达,运输方便,明代朝廷自 然会钦点烧制。万载城砖运到南京后,因 洁白细腻,光滑平整,被誉为“白瓷砖”。在 当时烧制城砖的主窑场马步乡,如今还遗 存有不少因挖窑泥而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池 塘。可惜的是,由于岁月变迁,当时的砖窑 已荡然无存。 城砖,又称官砖,也有称“税粮砖”,是 明初建造南京都城工程中一项主要的建 材。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对明城墙建筑质 量极其“苛刻”的人,对制砖的工艺作了严 格的规定,光制砖一项,就有七八道工序: 取土后要用筛子筛去杂质,然后放入水塘 浸泡,把水牛赶入塘内踩踏,踩熟、浸透后 取中间土质细腻的部分制坯,砖坯晾干后 入窑。烧窑时要用柴草,火候也要恰到好 处。朝廷要求质量很高,官吏查验时要求 “敲之有声,断之无孔”。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造明城 墙时动用了 20 多万工匠,仅烧造城砖一项 便由 5 个省 125 个县负担,其中江西就有 55 个县,而万载又是其中之一。万载烧制 的白瓷城砖从龙江至蜀江转运入赣江,入 鄱阳湖,进入长江运抵南京。至今,细心的 游客在游览南京古城墙时,不难发现万载 烧制的城墙砖。 除了为南京烧制皇城砖以外,万载的 城砖主要还是为本县修筑城垣所用。 据南宋县令徐升《修县治记》中所载, 万载宋时便有城垣。 元代红巾军刘仁起义,占领县城后,筑 城立 4 门,周围 5 里。起义军失败,城废,仅 存北门城楼。 明正德八年( 1513 ),在龙河西 岸立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立 3 门,东名双虹,西名胜迹,南名南 浦。十三年( 1518 ),合东西两岸筑 土城,架木覆瓦,高丈余,下宽一丈 四尺,上宽八尺。东西相距二里,南 北相距一里,长约六里。立七门,其 中四门石砌,东名朝京,南名南浦, 西名锦衣,北名龙江,其他三门叫小 南门、小北门、小龙江门。嘉靖二十 二年( 1543 )后,城门名称迭有更异。万历 五年( 1577 )至崇祯末年( 1644 )的 67 年间, 城垣先后加修 7 次。 清康熙十三年( 1674 ),棚民起义,陷 城二次,曾几次增修城垣。乾隆八年 1743 ),城垣翻修,计周长 1164 丈、高 1 丈,在此基础上加筑女儿墙,高 5 尺、厚 7 尺。垛口 1064 个,窝铺 16 间。立四大门: 东朝阳、西阜城、南文明、北拱极;五小门: 小南门、小北门、乌溪门、龙河桥左右两小 门;三水门:南浦、乌溪、龙河三座桥的桥 拱下。道光三年( 1823 )建东门城楼,道光 六年至咸丰四年( 1826~1854 )间,重修大 南门城楼。 1929 年至 1930 8 月,中国工农红军 先后四次攻克县城。国民党十八师于 1931 年督团兵修建一次。1932 年冬,六 十二师一八四旅督兵再次修建。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时来轰炸。 1939 年为在日机空袭时便于人群疏散出 城,国民党政府下令将城垣全部拆毁。新 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沿城垣旧址,修成 了环城公路。 城墙既毁,城砖散落各地,多为百姓 拉去垒屋建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 来,随着城市建设蓬勃兴起,旧屋逐渐拆 除,一些城墙砖于是浮出水面,但多为清 代咸丰年间的城砖,宋及元代的城砖尚 未发现。 相比之下,万载本地用于修筑城墙的 砖就小得多。在万载城北龙河桥(又名新 桥,明代正德年间,知县张邦谷因筑城而 建)石阶一侧遗存有一段咸丰二年( 1852 重修的城墙,该处的城砖长 35 厘米、宽 16 厘米、厚 10.5 厘米,砖侧均有“咸丰贰年重 修书”的印记,形制比调往南京的小得多。 可见,县城砖与皇城砖是有等级差别的。 一砖一瓦,足可反映一地的历史进程, 证明当地丰富的地质资源,同时表现出当 地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万载古城砖与城垣考 万载古城砖与城垣考 胡学正 文化 · 笔记 文化 · 影评 端午节期间,我市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人们 忙着练习划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欢度佳节。图为袁州区、 宜阳新区的龙舟队在秀江之上进行划龙舟训练,为一年一度的 龙舟赛做准备。 周亮 摄) 龙舟竞渡 5 月 31 日晚,“活色生香”江西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在南昌群星剧场拉开帷幕。我市选派 了国家级非遗万载得胜鼓和省级非遗铜鼓客家山歌两个优秀 项目参加此次展演,深受群众喜爱。晚会由春、夏、秋、冬四个 部分组成,并设有现场互动环节,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项目参 与了现场互动。本次展演贯穿着赣鄱文化艺术遗产的薪火相 传,渲染着红土大地的时序更新,营造出各地山间、田野、民俗 和生活中的“活色生香”,展现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 善美。 记者 徐宝金) 宜春两项目亮相全省非遗展演 以前很羡慕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 10 年代的人,因为 这段时间好电影实在太多,《肖申克的救赎》《霸王别姬》《泰坦 尼克号》……数也数不清。影迷们的悲欢并不相同,正如人世 间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信念也不完全相同。 写下这篇文字完全是因为内心隐隐作祟的情怀和对钢铁 侠充斥着狂热的喜爱。 有人被漫威视觉效果所震撼折服;有人被复仇者们的团 结、正义、责任感所感动;有人喜欢上了微反派捣蛋的洛基;有 人看到震撼、感动、温暖、幽默;有人被美队和卡特的执着爱情 感动到泪目;有人为黑寡妇最后的跳入悬崖而感到不舍…… 漫威电影每个细节都相对应,每个剧情都是为了另一部或者 下一部电影做铺垫,有挖坑就会填坑,有悬念就会解谜,任何 人做了任何事情,都一定会让历史长河泛起一圈圈涟漪。 现在我也有一段漫长的漫威观影历史。从2008年《钢铁 侠 1》到 2019 年《复联 4》,11 年时间,从懵懵懂懂到步入社会, 这些电影已然构成了这个雄伟壮阔的漫威电影宇宙。我只看 过钢铁侠系列和复联系列,主角的性格注定了我们在影院里 会时不时地发出愉快的笑声,对于那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准主旋律的英雄台词,钢铁侠那自命不凡、永远骄傲的可爱最 后仍然憋不住一时意气丢掉演讲稿说出真话,让我着迷,也奠 定了钢铁侠在我心中永恒的影人地位。 所谓自信,就是绝不跟风同时代的其他超级英雄,唯独他 敢于在众媒体面前承认“我就是钢铁侠”。他自大、狂妄、有很 多人格缺陷,不适合当超级英雄。但他一直在做自己,他就是 钢铁侠,钢铁侠就是他。 他已经成家,还有了女儿,答应了小辣椒说好的回归家 庭、陪伴女儿,可是他还是一直在研究量子学,期待回到过去 拯救所有人,特别是内心不舍的蜘蛛侠。他表面上拒绝了美 队等人,实则是在调试时空穿梭导航器。蚁人没有解决时空 穿梭的问题,绿巨人没有,所有人都没有,最后还是他想办法 测试成功了。 他从不说矫情感人的话,从来都是落实在行动上,有危险 永远在前面。在家庭和使命之间,他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后 者,因为他说过“我就是钢铁侠”,说过的话,就不能只是说说 而已。 想起第一次看《钢铁侠 1》的时候,想起唐尼第一次穿上 战甲出场时,我有一瞬间恍惚,那般张扬的笑容,我几乎忘了 他曾经那么年轻,那么耀眼。我会忽然红了眼眶,好像听到他 永远在说:“我只是终于明白了,我的使命,心底的声音告诉 我,这样做是对的,你可以夺走我的房子、我的装备和玩具,但 你夺不走的是,我的信念,我的勇气,我一路拼杀,从山洞夺路 而出,我就是钢铁侠。”每段旅程,都有终点,辉煌永存过去,未 来来日可期。 对于影迷的奉献和情感投入来说,这是最好的回馈。“以 凡人之躯,承钢铁之心;以钢铁之躯,比肩神明。”“I am iron man!”既是开始也是结束。无论年长年幼、贫穷富有、 地位高低,那些拥有无限人格魅力的人总会给人带来欢笑、感 动、温暖、信念和勇气,感谢钢铁侠给我带来的这些以及爱钢 铁侠的 3000 个日日夜夜。 (袁荣桧) 钢铁侠有一颗温暖的心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万载古城砖与城垣考 - epaper.newsyc.comepaper.newsyc.com/ycrb/page/1/2019-06/11/08/2019061108_pdf.pdf · 面对人生,“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 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

半副銮驾送小娘

责任编辑 刘 芳 电话 0795-7091077 E-mail:[email protected]年6月11日 星期二

88 版版文 化 第第

文化· 传真文化· 探寻

近日,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樟树市剪纸协会会长陈杵保带领肖凌霞、敖淑敏、聂明艳、游桂荣等剪纸协会会员创作的《辉煌七十年》系列剪纸作品问世。

《辉煌七十年》系列剪纸作品共70幅,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2019年冲刺全面脱贫奔小康,选取了我国70年来的70个重要事件或重大成就为各幅作品的主题。每幅剪纸30厘米宽、50厘米高,装裱成40厘米宽、120厘米高的卷轴。全套剪纸构图别致、精剪细刻、气势恢宏。 (记者 徐宝金)

《辉煌七十年》系列剪纸作品问世

近日,“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小程序上线。“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以近几年新书、畅销书的图文、音视频为载体,以APP、公众号等新媒体为媒介,为图书馆、作者、读者等提供集图书推荐、音频听书、公开课、新书连载、线上线下活动、视频直播、互动分享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阅读服务,具有“精读化”“自主化”“共享化”“智能化”特点,让读者轻松获取学习资源。

广大读者可在微信内搜索打开“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小程序,也可以通过点击宜春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常用服务”菜单中的“宜春数字阅读”直接进入该小程序,迅速浏览电子图书、观看精彩视频。

即日起至6月30日,在“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小程序进行阅读,积累阅读时长,成为阅读之星月度排行榜的前三名读者,还能得到奖励:第一名奖励中国好书纸质图书 3本,第二名奖励中国好书纸质图书2本,第三名奖励中国好书纸质图书1本。 (记者 徐宝金)

“宜春市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小程序上线

“菜根”一词出自北宋大儒汪信民一句:“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究其意,就是“菜根坚硬多筋,只有经过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真味’”“夫菜根,弃物也,而其香非定性者莫知。”而且“菜根”一词,本身就有贫困之意。意思是说,只有耐得住清贫,才能百事可做,有所成就。

明朝隐士洪应明偶见此言,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以“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菜根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洪应明以“菜根”为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他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阿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思想。他以菜根之清苦历练,来比喻自己历经人生沧桑后所获得的一种超逸、通达之品格。而能在菜根中咀嚼出香味的人,必然也能体味出世间的美妙。

据史料记载,当年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时期,“辣椒炒菜根”是他最喜欢吃的菜之一,《菜根谭》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他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成功。”

1989 年春,我拜访张人价老教授,临走时,他送我两本书,一本《论语》、一本《菜根谭》。这两本书,在我的书桌上一躺就是三十年,而我一读也是三十年。

《菜根谭》,初读时,似觉矛盾错杂,神龙虎尾无迹可寻;再读时,略通其理,渐入佳境;三读时,振聋发聩,茅塞顿开;详思再三,始悟狡兔三窟,随处可安身立命。清乾隆年间,三山病夫在《重刊菜根谭序》中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以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淡泊沉静之人,才能领会菜根的滋味。洪应明将菜味比作世味,须培本固根、沉心静气方能领悟人生的妙旨。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通晓儒、道、佛三家学说和思想。早年热衷仕途功名,历经数次风波顿挫之后,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潜心读书、著书立文,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体会、读书心得和生活参悟付诸笔尖,挥毫泼墨,著了这洋洋洒洒津津有味的语录集《菜根谭》。

《菜根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倡导积极入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泽被后世的进取精神;主张亲近自然、悠游山水、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的隐逸趣旨;宣扬悲天悯人、普度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意蕴。可谓是一身处世,只眼观花。

《菜根谭》将儒家关注人世的热情、道家超然世外的洒脱、佛家明心见性的彻悟融合于一体,既让人有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又有超然名利的情怀;既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

姿态,又强调不刻意强求的超然脱俗。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之方,诠释了对人生、人际、人性的独到见解。

修身,“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造福于民,泽被后世,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处世,“人之过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做人的道德要求。

对待荣辱,“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坦然地面对所有,享受人生的一切,得到未必幸福,失去也不一定痛苦。得到时要淡定,要克制;失去时要坚强,要理智。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浮浮沉沉,似梦似真,一路行走一路歌声。

对待福祸,“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惧哉!”心中澄明,处处是净土;心中有碍,处处是炼狱。

面对生活,“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余,花落而萧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清空心灵,去除杂念,方得真趣。

面对人生,“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方能成功;自我检点,防微杜渐,方得始终。

《菜根谭》提出立德修身,自省克己,宽心从容,明心交友,方圆处世,淡泊明志,静心达生等。总之,读懂一部《菜根谭》,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郁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菜根谭》精言雅致,字字珠圆;隽语风流,句句玉润。读来朗朗上口,谐金石之声;思后悠悠浸髓,夺宫商之韵。其体虽散,备意阳春白雪;其章虽促,融情流水高山。读之获益匪浅,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提高境界,成就人生。 (李豫章)

嚼得菜根 成就人生

在万载田下古城开发过程中,从西门工地上曾挖出一批明代城墙砖,砖体平滑洁白,砖质细腻。砖形长 41.5 厘米,宽 20厘米,厚11厘米。在砖的一侧有长26.5厘米、宽 6 厘米的框形印记,铭文有“袁州府万载县提调官主簿韩及□(“□”表示缺字或字迹模糊不清,下同)司吏□ 烧砖人李真□己丑正时 洪武十年□月□日 窑匠许伏”等字样,还有“袁州府提调官通判隋斌贝 司吏□俊 万载县提调□□”等。明代洪武十年(1377)距今已有 642 年之久,可是这些砖还是洁白如新,敲之当当有声,清脆悦耳。在明代,为保证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在生产的城墙砖上注明府、州、县、烧砖人、窑匠等各级责任人的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相关人的责任。提调官是负责指挥调度的人,安排人力烧制、城砖调运等工作。

万载烧砖瓦历来有名,尤以马步乡为最。该地烧砖瓦的黏土,俗称窑泥,泥质细腻,且柔和有韧劲。烧制出来的砖瓦皆是白色,砖用作外墙都不用粉刷。白瓦覆盖屋上,十分美观。宋代曾任江西转运使的蒋之奇,对万载烧制的屋瓦就很是赞赏。他在《记万载风俗》一诗中写道:“居民覆其屋,大半施白瓦。山际两三家,如经新雪下。”在宋代就如此有名的万载砖瓦,加上其时万载水运发达,运输方便,明代朝廷自然会钦点烧制。万载城砖运到南京后,因洁白细腻,光滑平整,被誉为“白瓷砖”。在

当时烧制城砖的主窑场马步乡,如今还遗存有不少因挖窑泥而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池塘。可惜的是,由于岁月变迁,当时的砖窑已荡然无存。

城砖,又称官砖,也有称“税粮砖”,是明初建造南京都城工程中一项主要的建材。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对明城墙建筑质量极其“苛刻”的人,对制砖的工艺作了严格的规定,光制砖一项,就有七八道工序:取土后要用筛子筛去杂质,然后放入水塘浸泡,把水牛赶入塘内踩踏,踩熟、浸透后取中间土质细腻的部分制坯,砖坯晾干后入窑。烧窑时要用柴草,火候也要恰到好处。朝廷要求质量很高,官吏查验时要求

“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造明城

墙时动用了20多万工匠,仅烧造城砖一项便由 5 个省 125 个县负担,其中江西就有55个县,而万载又是其中之一。万载烧制的白瓷城砖从龙江至蜀江转运入赣江,入鄱阳湖,进入长江运抵南京。至今,细心的游客在游览南京古城墙时,不难发现万载烧制的城墙砖。

除了为南京烧制皇城砖以外,万载的城砖主要还是为本县修筑城垣所用。

据南宋县令徐升《修县治记》中所载,万载宋时便有城垣。

元代红巾军刘仁起义,占领县城后,筑城立4门,周围5里。起义军失败,城废,仅存北门城楼。

明正德八年(1513),在龙河西岸立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立 3门,东名双虹,西名胜迹,南名南浦。十三年(1518),合东西两岸筑土城,架木覆瓦,高丈余,下宽一丈四尺,上宽八尺。东西相距二里,南北相距一里,长约六里。立七门,其中四门石砌,东名朝京,南名南浦,西名锦衣,北名龙江,其他三门叫小南门、小北门、小龙江门。嘉靖二十二年(1543)后,城门名称迭有更异。万历五年(1577)至崇祯末年(1644)的67年间,城垣先后加修7次。

清康熙十三年(1674),棚民起义,陷城二次,曾几次增修城垣。乾隆八年(1743),城垣翻修,计周长 1164 丈、高 1丈,在此基础上加筑女儿墙,高 5 尺、厚 7尺。垛口 1064 个,窝铺 16 间。立四大门:东朝阳、西阜城、南文明、北拱极;五小门:小南门、小北门、乌溪门、龙河桥左右两小门;三水门:南浦、乌溪、龙河三座桥的桥拱下。道光三年(1823)建东门城楼,道光六年至咸丰四年(1826~1854)间,重修大南门城楼。

1929 年至 1930 年 8 月,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四次攻克县城。国民党十八师于1931 年督团兵修建一次。1932 年冬,六十二师一八四旅督兵再次修建。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时来轰炸。1939 年为在日机空袭时便于人群疏散出

城,国民党政府下令将城垣全部拆毁。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沿城垣旧址,修成了环城公路。

城墙既毁,城砖散落各地,多为百姓拉去垒屋建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蓬勃兴起,旧屋逐渐拆除,一些城墙砖于是浮出水面,但多为清代咸丰年间的城砖,宋及元代的城砖尚未发现。

相比之下,万载本地用于修筑城墙的砖就小得多。在万载城北龙河桥(又名新桥,明代正德年间,知县张邦谷因筑城而建)石阶一侧遗存有一段咸丰二年(1852)重修的城墙,该处的城砖长 35 厘米、宽 16厘米、厚 10.5 厘米,砖侧均有“咸丰贰年重修书”的印记,形制比调往南京的小得多。可见,县城砖与皇城砖是有等级差别的。

一砖一瓦,足可反映一地的历史进程,证明当地丰富的地质资源,同时表现出当地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万载古城砖与城垣考万载古城砖与城垣考胡学正

文化· 笔记

文化· 影评

端午节期间,我市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人们忙着练习划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欢度佳节。图为袁州区、宜阳新区的龙舟队在秀江之上进行划龙舟训练,为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做准备。 (周亮 摄)

龙舟竞渡

5月31日晚,“活色生香”江西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在南昌群星剧场拉开帷幕。我市选派了国家级非遗万载得胜鼓和省级非遗铜鼓客家山歌两个优秀项目参加此次展演,深受群众喜爱。晚会由春、夏、秋、冬四个部分组成,并设有现场互动环节,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项目参与了现场互动。本次展演贯穿着赣鄱文化艺术遗产的薪火相传,渲染着红土大地的时序更新,营造出各地山间、田野、民俗和生活中的“活色生香”,展现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善美。 (记者 徐宝金)

宜春两项目亮相全省非遗展演

以前很羡慕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的人,因为这段时间好电影实在太多,《肖申克的救赎》《霸王别姬》《泰坦尼克号》……数也数不清。影迷们的悲欢并不相同,正如人世间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信念也不完全相同。

写下这篇文字完全是因为内心隐隐作祟的情怀和对钢铁侠充斥着狂热的喜爱。

有人被漫威视觉效果所震撼折服;有人被复仇者们的团结、正义、责任感所感动;有人喜欢上了微反派捣蛋的洛基;有人看到震撼、感动、温暖、幽默;有人被美队和卡特的执着爱情感动到泪目;有人为黑寡妇最后的跳入悬崖而感到不舍……漫威电影每个细节都相对应,每个剧情都是为了另一部或者下一部电影做铺垫,有挖坑就会填坑,有悬念就会解谜,任何人做了任何事情,都一定会让历史长河泛起一圈圈涟漪。

现在我也有一段漫长的漫威观影历史。从2008年《钢铁侠1》到2019年《复联4》,11年时间,从懵懵懂懂到步入社会,这些电影已然构成了这个雄伟壮阔的漫威电影宇宙。我只看过钢铁侠系列和复联系列,主角的性格注定了我们在影院里会时不时地发出愉快的笑声,对于那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准主旋律的英雄台词,钢铁侠那自命不凡、永远骄傲的可爱最后仍然憋不住一时意气丢掉演讲稿说出真话,让我着迷,也奠定了钢铁侠在我心中永恒的影人地位。

所谓自信,就是绝不跟风同时代的其他超级英雄,唯独他敢于在众媒体面前承认“我就是钢铁侠”。他自大、狂妄、有很多人格缺陷,不适合当超级英雄。但他一直在做自己,他就是钢铁侠,钢铁侠就是他。

他已经成家,还有了女儿,答应了小辣椒说好的回归家庭、陪伴女儿,可是他还是一直在研究量子学,期待回到过去拯救所有人,特别是内心不舍的蜘蛛侠。他表面上拒绝了美队等人,实则是在调试时空穿梭导航器。蚁人没有解决时空穿梭的问题,绿巨人没有,所有人都没有,最后还是他想办法测试成功了。

他从不说矫情感人的话,从来都是落实在行动上,有危险永远在前面。在家庭和使命之间,他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说过“我就是钢铁侠”,说过的话,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想起第一次看《钢铁侠1》的时候,想起唐尼第一次穿上战甲出场时,我有一瞬间恍惚,那般张扬的笑容,我几乎忘了他曾经那么年轻,那么耀眼。我会忽然红了眼眶,好像听到他永远在说:“我只是终于明白了,我的使命,心底的声音告诉我,这样做是对的,你可以夺走我的房子、我的装备和玩具,但你夺不走的是,我的信念,我的勇气,我一路拼杀,从山洞夺路而出,我就是钢铁侠。”每段旅程,都有终点,辉煌永存过去,未来来日可期。

对于影迷的奉献和情感投入来说,这是最好的回馈。“以凡人之躯,承钢铁之心;以钢铁之躯,比肩神明。”“I amiron man!”既是开始也是结束。无论年长年幼、贫穷富有、地位高低,那些拥有无限人格魅力的人总会给人带来欢笑、感动、温暖、信念和勇气,感谢钢铁侠给我带来的这些以及爱钢铁侠的3000个日日夜夜。 (袁荣桧)

钢铁侠有一颗温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