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盛开时代花朵 -...

1
201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3 出版部责编 主编:杨艳 编辑:曹丽媛 美编:侯慧斌 值班电话:0771-5690065 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又到了。3月 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广西代表团团长彭清华,自治区党委 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广西代表团副团长陈武,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广西代表团副团长孙大伟,向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广西女代 表预祝节日快乐,并通过她们向全区各行各业妇女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数据显示,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新一届女代表、女委员比例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广西选出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 29名,占 32.58%,这一比例在全国省区市中名列前茅。女代表、女委员在政治舞台上的亮丽表现,凸显新时代“半边天”更出彩。 本报记者 何运斌/摄 新时代“半边天”更亮丽 访谈间 陈建军 访谈二维码 雷应敏 访谈二维码 “今后一个时期,广西着 眼突破瓶颈制约,全力打赢基 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 农村全面脱贫‘三大攻坚战’, 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自 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陈建军 说,全区国土资源部门将全力 提供保障和支持。 国家对于土地的保护越来 越严格,比如除了国家立项的 交通、能源、水利和军事项目 以外,其他所有项目都不能占 用基本农田。“但我们在基础设 施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要 占用到基本农田。”陈建军建 议,对于线性工程,特别是自 治区一级重大线性工程,应允 许调整永久基本农田,但用了 的基本农田在别的地方要补划 回来,确保我们的永久基本农 田数量不减,质量不差。 “近年来,广西的脱贫用地 实现应保尽保,走的比较前,做 得比较好。”陈建军说。据了 解,广西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先 用后报、边建边报”政策,使得 全区移民搬迁用地连续几年 100%解决。他还表示,国土资源 系统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用于鼓 励发展新兴产业,并推动传统产 业升级换代,例如优先供应土 地,降低用地成本,并为这些项 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等。 为广西“三大攻坚战”提供全力保障 —访全国人大代表陈建军 本报记者 莫艳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 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 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广西高校应该如何突出特色呢?全 国人大代表、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郑 军里认为,要办有特色的教育,就 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郑军里代表说,所谓的“人 无我有”,就是人家没有的专 业,我们要做出来。比如,漓江 画派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国画流 派,我们把这个专业做了出来, 而且做好了,这就是特色。再 有,我们连续几年举办的“东盟 音乐周”,在东南亚有很大的影 响,我们设立东南亚音乐专业, 就是特色。他认为,广西作为中 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举办 国际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应该成为广西高校最大的办学 特色。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政 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 东盟国家到广西留学的学生将越 来越多,我们理应把这一办学特 色发扬光大。 对于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 郑军里代表认为,首先是各级领 导要重视,这样教育才能够搞上 去。其次,要解放思想,抢占先 机,要及时领会、吃透政策,抓 住机遇。再次,作为边远地区的 大学,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薄弱之 处在什么地方,扬长避短把学校 办好,才能引得进人才,留得住 人才。现在很多国内知名大学的 硕士、博士毕业生之所以愿意到 广西高校、到广西艺术学院来当 教师,除了我们广西环境好之 外,一些学科建设在全国院校领 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办好国际教育就是一大特色 —访全国人大代表郑军里 本报记者 覃伟立 百色芒果驰名中外、特色农 产品丰富,是全国重要秋冬菜种 植基地……作为农业大市,百色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3月7日, 全国人大代表、百色市市长周异 决来到广西云北京访谈间,就如 何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等 问题接受采访。 “我们每个县都有自己特色 的水果。”周异决表示,近年来百 色的特色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因 此,将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支撑。 周异决介绍,按照自治区创 建特色农业现代示范区的要求, 百色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推动 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区域差 异化发展。目前,有机农产品基 地认证面积14.61万亩,规模继 续保持全区第一;国家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总数达 15个,同样位居 全区第一。 接下来,百色将重点加快建 立一批名特优农产品优势区,如 在右江、田阳、田东、田林等县 (区)建立蔬菜、芒果等特色农 产品优势区,在德保、西林、靖 西建立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优势 区,在凌云、乐业、西林建立茶 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同时,该市将进一步增加特 色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正在引 进先进种植技术,打造世界芒果 种质资源圃,集纳来自巴西、澳 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优质芒果种 质资源。 该市还将深入推进“三权分 置”改革,逐步构建以农民专业 合作社为骨干,种养大户、新型 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为纽带,农业 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特色农业经 营体系,推进特色农业生产经营 逐步由单一的家庭经营向多元主 体经营、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访全国人大代表周异决 本报记者 “要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繁荣兴盛, 凝聚起实现民族 复兴的磅礴精神 力量。”李克强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 让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深感振奋。 连日来,他们围绕如何传承和发 展民族文化展开热烈交流。 “京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 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只有 不到3万人口。”全国政协委 员、致公党广西区委主委夏宁 说,在全球化背景下,京族的语 言“字喃”已成为中国130种语 言中的濒危语言之一,京族古歌 独弦琴还没有一本正式的京族音 乐歌谱。 她建议,制定京族传统文化 传承及发展规划,加快京族民族 语言“字喃”传承与保护进程, 重视和支持京族等少数民族戏剧 剧目创作。同时,加强对京族传 统文化传承的指导工作,制定京 族少数民族戏剧人才培养中长期 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加 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欧彦 伶深有感触地说,这凸显了文化 遗产保护注重传承的重要性,令 人鼓舞。 “罗城只有一名自治区级仫 佬族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今年 已经61岁了,她最发愁的就是 收不到徒弟。”欧彦伶表示,传 承发展民族文化需久久为功,建 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做好传统 文化技艺的档案收集整理和传承 人的选拔增补,让传统文化技艺 更好地传承下去。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都面临诸多难 题,尤其是像毛南族、仫佬族、 京族等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化 保护,应该更加重视。”作为一 名毛南族的全国政协委员,韦震 玲建言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设立 国家级毛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如果自 己都不主动保护,还能靠谁来保 护呢?” 多年来,彩调剧《刘三姐》 的演出不仅让“刘三姐”的形象 和歌声成为广西的文化象征,也 搭建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对接 的桥梁。 “但是,新一代‘刘三姐’ 人才选拔却极其困难。”全国政 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道 出了背后的心酸。由于青年演 员的工资待遇低、少数民族戏 剧演员人才引进政策缺失,致 使演员更新换代停滞,剧目传 承工作滞后。 “有时候,一部戏就是一个 民族的艺术群雕,也是一个民族 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浓缩展 现。”龙倩建议加大对少数民族 戏剧创作的扶持力度,设立少数 民族戏剧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培 养少数民族戏剧人才,建立相配 套的薪酬体系;大力支持少数民 族戏剧院团建设,将少数民族戏 剧院团排练演出场馆设施列为 “十三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 目,制定务求实效的扶持措施, 建立少数民族戏剧可持续传承发 展的常态机制。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 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委员们 表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传 承和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让 中华文化锦绣大花园百花齐 放、万紫千红。 让传统文化盛开时代花朵 —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支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本报记者 王春楠 乔晓莹 盛事 共襄 3月7日 上午,广西代 表团举行全体 会议,审议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修正 案 (草案) 》。 代表们在一起 热烈交流,表 达赞同和拥护。 本报记者 何运斌/摄 创新路上的广西足音 (上 接 第 一 版) 柳工的发展,离不开核心团 队的培育。多年来,这支研发团 队已研发项目390多个,其中基 础研究类项目90多个、持续改 进和其他类项目共80多个、新 产品开发项目 200多个。 罗金仁代表说:“我们公司 本部有23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 硕士生40多人、博士7人。”该 公司研发的农药喷雾器,效率比 传统提高3倍。围绕高效、省力 化农药产品和设备的技术,公司 有338个专利,获得发明授权 260多个,在行业内,专利申请 量全国第一。 “玉柴共有产业工人8900 多人,其中授权中高级技能等级 的 就 达 3500 多 人 。” 全 国 人 大 代 表、玉柴内燃机试装工程技能大 师许燕妮说,她负责的两个大师 工作室,有10多项创新成果获 国家级奖励,申请专利50多 项。玉柴每年都重奖有创新成效 的人员,2017年奖励金额高达 3000多万元。 在柳州,从事制造业的人口 近50万,每4个人里,就有一人 做制造业。柳州因此不仅积淀了 丰富的工业文化,还形成了浓厚 的创新氛围。而这正是柳州制造 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土壤。 但是,高素质人才短缺问 题也不能忽视。全国人大代 表、广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董 事长易捷说:“广西经济相对落 后,各个层次人才尤其是高层 次人才严重缺乏是一个重要原 因。”他说,广西研究生教育规 模与人口总数、地区国民生产 总值在全国的排位严重不对 等;博士研究生规模严重偏 小,2016年全区高校博士研究 生仅有1098人。他建议,广西 应利用好沿海沿边、青山绿水 等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培育人才,助力经济发展。 为了缓解人才紧缺和用好人 才,今年广西将落实好各类引才 引智计划,出台引智政策,建立 “人才跟着项目走”的跨区域科 技研发与应用协作机制。针对重 点行业、重点企业在人才、资金 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实行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 创新路上,广西的步伐永不 停歇。 3月 7日,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巫家世和来自民革界别的冯巩、马志伟、王新强 3位委员 (从左至 右)坐在一起,围绕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话题,展开讨论,提出有关意见建议。 本报记者 华/摄 营造良好的营商和发展环境 是我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内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关 键点在哪里?如何才能让产业引 进来、留得住、发展好?全国人 大代表、来宾市市长雷应敏认 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首要切 入点就是降成本。 雷应敏介绍,来宾是我区双核 驱动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在优化 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努 力。首先根据来宾的产业结构进一 步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近年来 通过建立和运行大工业局域电网, 大幅降低冶炼、制糖等主导产业的 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集中供 热等措施,一年大约可以帮助企业 降低约6000万元的成本。 “现在来宾的招商引资力度 在加大,而且对产业、企业的转 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 用。”对于降低成本带来的好 处,雷应敏如数家珍,大工业局 域电网建立以后,银海铝产量从 25万吨提高到50万吨,铝的精 深加工得到进一步拉动,二次创 业顺利推进;轻工和食品产业通 过集中供热降低成本以后,糖的 全产业链也完善起来,可以把一 根甘蔗“吃干榨净”,传统产业 焕发出新的生机。 雷应敏表示,营造良好的营 商和发展环境还要抓住深层次的 问题,通过倒逼机制抓好干部的 思想解放、管理的转变、效率的 提高等软环境建设,为稳增长创 造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的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降成本 —访全国人大代表雷应敏 本报记者 谭卓雯 郑军里 访谈二维码 周异决 访谈二维码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Feb-2020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3

出版部责编 主编:杨艳 编辑:曹丽媛 美编:侯慧斌 值班电话:0771-5690065

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又到了。3月 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广西代表团团长彭清华,自治区党委

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广西代表团副团长陈武,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广西代表团副团长孙大伟,向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广西女代

表预祝节日快乐,并通过她们向全区各行各业妇女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数据显示,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新一届女代表、女委员比例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广西选出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 29 名,占

32.58%,这一比例在全国省区市中名列前茅。女代表、女委员在政治舞台上的亮丽表现,凸显新时代“半边天”更出彩。

本报记者 黄 克 何运斌/摄

新时代“半边天”更亮丽

访谈间

陈建军

访谈二维码

雷应敏

访谈二维码

“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 广 西 着

眼 突 破 瓶 颈 制 约 , 全 力 打 赢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

农 村 全 面 脱 贫 ‘ 三 大 攻 坚 战 ’,

补 齐 发 展 短 板 ,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协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自

治 区 国 土 资 源 厅 厅 长 陈 建 军

说 , 全 区 国 土 资 源 部 门 将 全 力

提供保障和支持。

国 家 对 于 土 地 的 保 护 越 来

越 严 格 , 比 如 除 了 国 家 立 项 的

交 通 、 能 源 、 水 利 和 军 事 项 目

以 外 , 其 他 所 有 项 目 都 不 能 占

用基本农田。“但我们在基础设

施 建 设 过 程 中 , 或 多 或 少 都 要

占 用 到 基 本 农 田 。” 陈 建 军 建

议 , 对 于 线 性 工 程 , 特 别 是 自

治 区 一 级 重 大 线 性 工 程 , 应 允

许 调 整 永 久 基 本 农 田 , 但 用 了

的 基 本 农 田 在 别 的 地 方 要 补 划

回 来 , 确 保 我 们 的 永 久 基 本 农

田数量不减,质量不差。

“近年来,广西的脱贫用地

实现应保尽保,走的比较前,做

得 比 较 好 。” 陈 建 军 说 。 据 了

解,广西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先

用后报、边建边报”政策,使得

全 区 移 民 搬 迁 用 地 连 续 几 年

100%解决。他还表示,国土资源

系统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用于鼓

励发展新兴产业,并推动传统产

业 升 级 换 代 , 例 如 优 先 供 应 土

地,降低用地成本,并为这些项

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等。

为广西“三大攻坚战”提供全力保障——访全国人大代表陈建军

本报记者 袁 琳 莫艳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

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

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广西高校应该如何突出特色呢?全

国人大代表、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郑

军里认为,要办有特色的教育,就

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郑军里代表说,所谓的“人

无 我 有 ”, 就 是 人 家 没 有 的 专

业,我们要做出来。比如,漓江

画派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国画流

派,我们把这个专业做了出来,

而 且 做 好 了 , 这 就 是 特 色 。 再

有,我们连续几年举办的“东盟

音乐周”,在东南亚有很大的影

响,我们设立东南亚音乐专业,

就是特色。他认为,广西作为中

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举办

国际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应该成为广西高校最大的办学

特 色 。 随 着 中 国 和 东 盟 国 家 政

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

东盟国家到广西留学的学生将越

来越多,我们理应把这一办学特

色发扬光大。

对于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

郑军里代表认为,首先是各级领

导要重视,这样教育才能够搞上

去。其次,要解放思想,抢占先

机,要及时领会、吃透政策,抓

住机遇。再次,作为边远地区的

大学,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薄弱之

处在什么地方,扬长避短把学校

办好,才能引得进人才,留得住

人才。现在很多国内知名大学的

硕士、博士毕业生之所以愿意到

广西高校、到广西艺术学院来当

教 师 , 除 了 我 们 广 西 环 境 好 之

外,一些学科建设在全国院校领

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办好国际教育就是一大特色——访全国人大代表郑军里

本报记者 覃伟立

百色芒果驰名中外、特色农

产品丰富,是全国重要秋冬菜种

植基地……作为农业大市,百色

如 何 实 现 乡 村 振 兴 ? 3 月 7 日 ,

全国人大代表、百色市市长周异

决来到广西云北京访谈间,就如

何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等

问题接受采访。

“我们每个县都有自己特色

的水果。”周异决表示,近年来百

色的特色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因

此,将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支撑。

周异决介绍,按照自治区创

建特色农业现代示范区的要求,

百色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推动

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区域差

异化发展。目前,有机农产品基

地认证面积 14.61 万亩,规模继

续保持全区第一;国家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总数达 15个,同样位居

全区第一。

接下来,百色将重点加快建

立一批名特优农产品优势区,如

在右江、田阳、田东、田林等县

(区) 建立蔬菜、芒果等特色农

产品优势区,在德保、西林、靖

西 建 立 柑 橘 等 特 色 农 产 品 优 势

区,在凌云、乐业、西林建立茶

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同时,该市将进一步增加特

色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正在引

进先进种植技术,打造世界芒果

种质资源圃,集纳来自巴西、澳

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优质芒果种

质资源。

该市还将深入推进“三权分

置”改革,逐步构建以农民专业

合作社为骨干,种养大户、新型

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为纽带,农业

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特色农业经

营体系,推进特色农业生产经营

逐步由单一的家庭经营向多元主

体经营、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访全国人大代表周异决

本报记者 陈 强

“要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繁荣兴盛,

凝聚起实现民族

复兴的磅礴精神

力量。”李克强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

让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深感振奋。

连日来,他们围绕如何传承和发

展民族文化展开热烈交流。

“京族是我国 55 个少数民

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只有

不 到 3 万 人 口 。” 全 国 政 协 委

员、致公党广西区委主委夏宁

说,在全球化背景下,京族的语

言“字喃”已成为中国 130 种语

言中的濒危语言之一,京族古歌

独弦琴还没有一本正式的京族音

乐歌谱。

她建议,制定京族传统文化

传承及发展规划,加快京族民族

语言“字喃”传承与保护进程,

重视和支持京族等少数民族戏剧

剧目创作。同时,加强对京族传

统文化传承的指导工作,制定京

族少数民族戏剧人才培养中长期

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加

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欧彦

伶深有感触地说,这凸显了文化

遗产保护注重传承的重要性,令

人鼓舞。

“罗城只有一名自治区级仫

佬族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今年

已经 61 岁了,她最发愁的就是

收不到徒弟。”欧彦伶表示,传

承发展民族文化需久久为功,建

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做好传统

文化技艺的档案收集整理和传承

人的选拔增补,让传统文化技艺

更好地传承下去。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都面临诸多难

题,尤其是像毛南族、仫佬族、

京族等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化

保护,应该更加重视。”作为一

名毛南族的全国政协委员,韦震

玲建言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设立

国家级毛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如果自

己都不主动保护,还能靠谁来保

护呢?”

多年来,彩调剧 《刘三姐》

的演出不仅让“刘三姐”的形象

和歌声成为广西的文化象征,也

搭建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对接

的桥梁。

“但是,新一代‘刘三姐’

人才选拔却极其困难。”全国政

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道

出了背后的心酸。由于青年演

员的工资待遇低、少数民族戏

剧演员人才引进政策缺失,致

使演员更新换代停滞,剧目传

承工作滞后。

“有时候,一部戏就是一个

民族的艺术群雕,也是一个民族

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浓缩展

现。”龙倩建议加大对少数民族

戏剧创作的扶持力度,设立少数

民族戏剧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培

养少数民族戏剧人才,建立相配

套的薪酬体系;大力支持少数民

族戏剧院团建设,将少数民族戏

剧院团排练演出场馆设施列为

“十三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

目,制定务求实效的扶持措施,

建立少数民族戏剧可持续传承发

展的常态机制。

“ 没 有 文 明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 没 有 文 化 的 弘 扬 和 繁 荣 ,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委员们

表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传

承和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让

中 华 文 化 锦 绣 大 花 园 百 花 齐

放、万紫千红。

让传统文化盛开时代花朵——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支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本报记者 王春楠 乔晓莹

盛事共襄

3 月 7 日

上午,广西代

表团举行全体

会 议 , 审 议

《中 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修正

案 (草案)》。

代表们在一起

热烈交流,表

达赞同和拥护。

本报记者

何运斌/摄

创新路上的广西足音(上接第一版)

柳工的发展,离不开核心团

队的培育。多年来,这支研发团

队已研发项目 390 多个,其中基

础研究类项目 90 多个、持续改

进和其他类项目共 80 多个、新

产品开发项目 200多个。

罗金仁代表说:“我们公司

本部有 230 多名研发人员,其中

硕士生 40 多人、博士 7 人。”该

公司研发的农药喷雾器,效率比

传统提高 3 倍。围绕高效、省力

化农药产品和设备的技术,公司

有 338 个 专 利 , 获 得 发 明 授 权

260 多个,在行业内,专利申请

量全国第一。

“玉柴共有产业工人 8900

多人,其中授权中高级技能等级

的就达 3500 多人。”全国人大代

表、玉柴内燃机试装工程技能大

师许燕妮说,她负责的两个大师

工作室,有 10 多项创新成果获

国 家 级 奖 励 , 申 请 专 利 50 多

项。玉柴每年都重奖有创新成效

的人员,2017 年奖励金额高达

3000多万元。

在柳州,从事制造业的人口

近 50万,每 4个人里,就有一人

做制造业。柳州因此不仅积淀了

丰富的工业文化,还形成了浓厚

的创新氛围。而这正是柳州制造

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土壤。

但是,高素质人才短缺问

题 也 不 能 忽 视 。 全 国 人 大 代

表、广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董

事长易捷说:“广西经济相对落

后,各个层次人才尤其是高层

次人才严重缺乏是一个重要原

因。”他说,广西研究生教育规

模与人口总数、地区国民生产

总 值 在 全 国 的 排 位 严 重 不 对

等 ; 博 士 研 究 生 规 模 严 重 偏

小,2016 年全区高校博士研究

生仅有 1098 人。他建议,广西

应利用好沿海沿边、青山绿水

等 优 势 吸 引 人 才 、 留 住 人 才 、

培育人才,助力经济发展。

为了缓解人才紧缺和用好人

才,今年广西将落实好各类引才

引智计划,出台引智政策,建立

“人才跟着项目走”的跨区域科

技研发与应用协作机制。针对重

点行业、重点企业在人才、资金

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实行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

创新路上,广西的步伐永不

停歇。

3 月 7 日,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巫家世和来自民革界别的冯巩、马志伟、王新强 3 位委员 (从左至

右) 坐在一起,围绕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话题,展开讨论,提出有关意见建议。

本报记者 邓 华/摄

营造良好的营商和发展环境

是我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内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关

键点在哪里?如何才能让产业引

进来、留得住、发展好?全国人

大 代 表 、 来 宾 市 市 长 雷 应 敏 认

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首要切

入点就是降成本。

雷应敏介绍,来宾是我区双核

驱动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在优化

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努

力。首先根据来宾的产业结构进一

步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近年来

通过建立和运行大工业局域电网,

大幅降低冶炼、制糖等主导产业的

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集中供

热等措施,一年大约可以帮助企业

降低约6000万元的成本。

“现在来宾的招商引资力度

在加大,而且对产业、企业的转

型 升 级 起 到 了 很 好 的 推 动 作

用 。” 对 于 降 低 成 本 带 来 的 好

处,雷应敏如数家珍,大工业局

域电网建立以后,银海铝产量从

25 万吨提高到 50 万吨,铝的精

深加工得到进一步拉动,二次创

业顺利推进;轻工和食品产业通

过集中供热降低成本以后,糖的

全产业链也完善起来,可以把一

根甘蔗“吃干榨净”,传统产业

焕发出新的生机。

雷应敏表示,营造良好的营

商和发展环境还要抓住深层次的

问题,通过倒逼机制抓好干部的

思想解放、管理的转变、效率的

提高等软环境建设,为稳增长创

造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的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降成本——访全国人大代表雷应敏

本报记者 谭卓雯

郑军里

访谈二维码

周异决

访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