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 3110 option a: 普教中的實施現況及前景 · educ 3110 option a:...

48
EDUC 3110 Option A: 普教中的實施現況及前景 鄧旃文 1155034703 陳秀恩 1155034412 張凱欣 1155034098 方贊堯 1155035041 陳進博 1155033261 黃納源 115503332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a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EDUC 3110 Option A:

    普教中的實施現況及前景

    鄧旃文 1155034703 陳秀恩 1155034412 張凱欣 1155034098 方贊堯 1155035041 陳進博 1155033261 黃納源 1155033326

  • 背景

  • 背景

    2008 1998 1991 1994 1996 2000 2003 2006

    2000年,課程發展議會把「普教中」

    列為長遠目標,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協助推行。

    1996 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六號

    報告書》建議成立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指出「長遠而言,應把普通話定為所有中小學核心課程的一部分。」

    2008/09學年,語常會推出了「協助香港中、

    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計劃」協助中小學推行「普教中」。計劃於 2008/09 學年正式展開至 2011/12 學年止,合共四個學年。每年加入的學校數量以 40 所為上限,合共 160 所學校。包括派出內地專家及本地資深教師到校支援。

    1998年起,普通話被列為小學及初中班級的選修科目。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

    2003 年,語常會表示「非常贊成課程發展議會使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的長遠展望」。

    2004年,語常會開展為期

    三年的追蹤研究,探討在香港中、小學推行普教中的有利條件。

    2006年,立法

    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二億元,注資語文基金。

  • 背景

    • 據2007-2008年度《小學概覽》、《中學概覽》的資料:

    •在2007-2008年度,

    • 全港588所小學中,約有18%的小學實施或試行「普教中」。

    • 而在394所中學裏,約有72所中學實施或試行「普教中」,約18%。

  • 「普教中」的現況 新市鎮地區如:西貢、沙田、屯門的學校推行「普教中」的情況較為普遍,分別約有8-9成小學和4成中學有推行。 雙非兒童比率較高的北區學校,推行「普教中」課程的學校比率反而偏低。

  • 「普教中」的現況

  • 「普教中」的現況

  • 學校背景資料

    • 地區:葵青

    • 類別:津貼學校

    • 組別:第一組別

    • 宗教:基督教

    • 初中班級數目:每級4班,每班約30人

    • 教師資格:100%的中文教師在《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考獲二級乙等的成績

  • 研究目的

    以此學校為縮影,探討「普教中」實施的現況和前景。

  • 焦點問題

    1)普教中與傳統母語教學上的分別?

    2)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a)機遇

    b)學校行政管理與硬件配合

    c)中文老師的能力及工作量

    d)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課業壓力

  • 訪問有關老師

    研究方法

    閱讀相關文獻

  • 受訪老師A: 香港大學文學士 中文大學教育碩士 現在葵涌band 1 中學任教 (該校初中正推行普教中) 在教育界二十年經驗

    受訪老師B: 曾為中文前線教師 在教育局有十多年工作經驗

    受訪老師C: 中大教育學位畢業 任教中文及普通話科 一年半教學經驗

  • 普教中與傳統母語教學上的分別? 普通話的角色

  • •增潤課程、照顧差異—「普教中」校本課程示例

  • 普教中與傳統母語教學上的分別? 額外融合工作

    教材選擇

    聽讀活動

  • 普教中與傳統母語教學上的分別?

    普通話成為老師判斷學生中文水平的其中一個指標 • 受訪老師A:選擇了普通話能力較差的同學到補底班,但普通話較差不代表語文能力差。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

    受訪老師A :

    「香港回歸中國,與內地關係愈來愈密切,學生將來有

    機會北上工作。」

    「學語言愈早學愈好,小學鋪設了基礎,在中學普教中可以加以鞏固學生的普通話

    水平。」

  • 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

    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的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

    漢語學習的需求正在迅猛

    增長。漢語將成為重要的

    國際交際工具和通用語

    言。」

    (一) 普通話成國際語言的趨勢

  • 美國《科學》雜誌 最新研究

    英國語言學專家格雷多︰「全球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正急劇下降,估計十年內普通話會取而代之,成為全球「必學」語言,而英語則淪為

    第二語言。 」

    英國《獨立報》/美聯社 2004年02月28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40228/3884567

    (一) 普通話成國際語言的趨勢

  • 星島日報 2014年12月29日

    「學習語言已成為每位香港兒童的重要任務,而香港家長更是十分重視培育孩子的兩文三語,甚至在孩子牙牙學語時,已經學習英語和漢語拼

    音。」

    (二) 家長重視子女兩文三語的能力

  • 蘋果日報 2014年02月16日

    「教育局無統計全港普教中狀況。根據本報統計《小學概覽》數字,全港近半數小學使用普教中。」

    (三) 中小銜接

  • 學校行政管理及配套

    校內資源較少 •試行性質 •成效、回饋不明確

    行政管理 •對計劃的限制

    •給負責教師的自由度

  • 學校行政管理及配套

    校本規劃 •教師自行進行單元建構、課程規劃

    •自行整理教材

    教育局支援

    •個別層面上支援

  • 學校行政管理及配套

    教師 語境

    學生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普通話能力及專業資格

    •教材

    •改善及優化工作

    教師角度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教師有專業的能力和資格

    所研究中學的情況:

    • 開始時,並非所有中文教師都有專業的普通話知識和普通話基準的資格。

    • 透過後來培訓和進修,現在所有中文教師都已經有普通話基準的資格。

    • 普通話能力受學生質疑,教師的權威被挑戰,增加教師的施教壓力。

    教師角度

  • 教師角度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普遍情況:

    • 有鑑於普教中在中小學的趨勢,近年修讀中文教育的師訓學生普遍在執教前都會先考取普通話基準的資格。

  • 教師角度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教材方面

    • 中學推行普通話教中文的時間是十多年前,那時候沒有針對普教中的教材配套出現,需要依賴教師之間的協作,製作適合課程的教材,例如筆記、工作紙等。

    • 融合中文和普通話兩個不同的課程,教師需要把普通話的知識融合於中文的課程框架之中。

  • 教師角度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在改善及優化工作方面

    • 中文及普通話融合的初期是十分機械,並不協調。

    • 透過教師留意學生反應,在細節上不斷的改善。同時,教師亦在課外活動著手,配合普教中的課程,舉辦不同的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普通話能力及專業資格

    •教材

    •改善及優化工作

    •教學方式

    工作量和心理壓力上升

    教師角度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學習成效

    •考試取向

    •學習動機及課堂參與度

    學生角度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學生角度

    學習成效 • 對於主動學習和本身普通話能力出色的學生而言,普教中是有利他們學習的。

    • 對於不太主動和普通話能力一般,甚至於是較差的學生而言,普教中是令他們的學習多了挑戰,成效不算理想。

    • 學生對普通話的學習態度比以前認真。

    • 在整體學生的考試成績角度出發,用普通話教中文是不會有太大數據上的效果。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學生角度

    考試取向

    • 初中學生就會較全面用普通話學習中文,而在高中則會淡化普通話的角色,慢慢轉回用廣東話教學。

    • 考慮到學生用母語應試香港中學文憑(HKDSE)的中文科(聆聽和說話)會對學生較有利。

    • 在全港的整體情況,只有1-2間的學校是會用普通話報考香港中學文憑(HKDSE)的中文科。

  • 普教中面對的機遇及挑戰 學生角度

    學習動機及課堂參與度

    • 教師計劃了不同的相關的課外活動,希望能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學習動機。

    • 課堂的參與度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對於學生的糾正方式過於嚴厲會令學生對普通話的信心下降。

  • 普教中的微調及優化方案

    教學試驗及成立教

    學範式 經驗推廣

    師資培訓

    課程、 教學和教

    材方面

  • 教學試驗及成立教學範式

    發揮“普教中”的優勢 據學校現有的中文科課程模式,對課程設置、教學設計、學習材料以及課堂教學等方面,協助學校教師進行調適,從而總結經驗,建立一系列有“普教中”特點的教學範式。

    - 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普教中學與教優化計劃(2011)

    ‘’ 用普通話教學比人覺得只是聽同講, 但學習語文過程係成個語境潛移默化, 中文水平的內在培養, 要教得有意義, 就必需發揮輔助學生學習不同能力既作用 ’’

    -受訪老師 B

  • 教學試驗及成立教學範式

    漢語拼音課

    •學習普通話的主要工具

    •提升發音和朗讀專業能力

    •中文科與普通話科的整合及教學時間分配

    聽說訓練課

    •中文科教學的兩個重要範疇

    •針對學生口語言能力的弱點加以指導

  • 教學試驗及成立教學範式

    學習單元內的朗讀策略運用

    •以朗讀作為課文教學

    •輔助理解文意和感悟語言

    學習單元內聽、讀、說、寫的綜

    合訓練

    •改善分割訓練的情況

  • 教學試驗及成立教學範式

    寫作訓練課

    •寫前準備和寫後評改的重要性

    - 小組交流及分享 (學生與學生之間互評)

    - 老師與不同小組討論 (老師與學生之間)

    •發揮“說寫結合”的優勢

    •輔助思維訓練和錘煉語言

  • 經驗推廣(1)

    • 「以舊帶新」: 組織網絡活動,讓不同發展程度的中小學互相觀摩

    • 例子: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與落實「普教中」多年的藍田循道衛理小學全體中文科教師,其他友校教師通過小五的說話教學公開課、分組評課及研討進行科組層面的交流。

    - 香港教育城: 普教中面面觀文件

  • 經驗推廣(2)

    • 著重專業及標準的用語可令學習動機上升及學生信心上升

    • 就課程規劃、課堂教學、評估策略以至行政協調等課題交流意見及經驗

    • 例子: 馬鞍山靈糧小學舉辦「聯袂教學」的小一拼音教學研討課活動,讓教師通過比對來自珠海及香港兩地教師的教學示範,深入探討課堂語言與教學策略的關係。

  • 經驗推廣(2)

    ‘’ 最好當然邀請內地專才來港交流,可以申請撥款,又可以學習標準化教學法,有目標又進度嚴謹‘’

    - 受訪老師 B

  • 課程、 教學和教材方面

    •參考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的推普活動例如:普通話工作間、時事追蹤廣播電台和普通話健體操等

    •語常會的推普活動例如:普通話辯論比賽、校際普通話戲劇創作比賽和普通話旅遊大使培育計劃

    - 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 師資培訓

    • 師資培訓機構在課程中加強普通話的訓練,以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及相關教學法的元素。

    • 進行協作教學、同儕備課、觀摩交流、出席普教中的教學分享會,以及與到校的普教中專家交流語文教學的經驗

    • 語常會普通話暑期沉浸課程資助計劃

    -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 :在香港中、小學以普 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 所需之條件、小學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所需之條件研究報告

    協作教學

    專家顧問到校

    同儕備課

    專業課程

    職前培訓

  • 師資培訓

    •聘請教學助理,讓教師利用教學空間加強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撥資源為有意或正在開展普教中的學校,提供到校支援服務,協助學校培養普教中課程領導、發展合適的課程與教材

    -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 普教中的教學所需條件研究報告

  • 參考資料

    〈幼兒學好雙語 〉。2014年12月。星島日報。

    〈http://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edu/octopus/1229go04.html〉

    〈田北辰:老師要「夠班」〉。2014年2月。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6/18627024〉

    〈10年內取代英文 普通話成國際語」〉。2004年2月。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40228/3884567〉

    〈關注普通話教中國語文事宜〉。2009年。教育學院。

    〈http://www.ied.edu.hk/epforum/images/M4.pdf〉

    〈港語學 - 普教中學校資料庫〉。2014年。

    〈http://www.ied.edu.hk/epforum/images/M4.pdf〉

    http://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edu/octopus/1229go04.html〉http://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edu/octopus/1229go04.htm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6/18627024〉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6/18627024〉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40228/388456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40228/3884567〉http://www.ied.edu.hk/epforum/images/M4.pdf〉http://www.ied.edu.hk/epforum/images/M4.pdf〉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40228/388456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40228/388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