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45
1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In the Presence of Home: Translocal Chinese Identities between Northern Thailand and Taiwan 徐榮崇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教授 摘要 泰北華人,在區域的意義上與族群的組成上獨具特性,也深具風格。有關泰北華 人的跨界與認同研究,主要含括「跨界」、「世代」與「認同」等概念。泰北華人 透過政府的安排或是他們所知的管道,跨越自然的界限流動與散佈到台灣,也努 力打破國界限制,與泰北親友保持聯繫。他們不再以「融入」當地為生活的目標, 而是「形塑」出自己在當地的特徵,並進一步形成其認同所從出的想像共同體, 以看待他們所認為的「家鄉」。因此,本文主要透過文獻蒐集以及質性訪談研究 方法,了解泰北華人的發展以及認同情形。研究發現,泰北華人的認同有其模糊 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的特徵,而且在認同上會隨著形成與調適的過程,在身分 及形象上會發生轉變。進而在居住的地方安居而樂業。 關鍵詞: 泰北華人、跨界、認同、世代 Keywords: Northern Thailand Chinese, Cross border, Identity, Generation 本文為 2015 年僑委會「從異域他鄉到落地生根:滇緬孤軍的越界遷移、文化認同與跨國網絡」 委託研究案之部分成果。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Jul-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In the Presence of Home Translocal Chinese Identities between

Northern Thailand and Taiwan

徐榮崇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教授

摘要

泰北華人在區域的意義上與族群的組成上獨具特性也深具風格有關泰北華

人的跨界與認同研究主要含括「跨界」「世代」與「認同」等概念泰北華人

透過政府的安排或是他們所知的管道跨越自然的界限流動與散佈到台灣也努

力打破國界限制與泰北親友保持聯繫他們不再以「融入」當地為生活的目標

而是「形塑」出自己在當地的特徵並進一步形成其認同所從出的想像共同體

以看待他們所認為的「家鄉」因此本文主要透過文獻蒐集以及質性訪談研究

方法了解泰北華人的發展以及認同情形研究發現泰北華人的認同有其模糊

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的特徵而且在認同上會隨著形成與調適的過程在身分

及形象上會發生轉變進而在居住的地方安居而樂業

關鍵詞 泰北華人跨界認同世代

Keywords Northern Thailand Chinese Cross border Identity Generation

本文為 2015 年僑委會「從異域他鄉到落地生根滇緬孤軍的越界遷移文化認同與跨國網絡」

委託研究案之部分成果

2

一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落幕以後中華民國政府儘管取得了抗戰的勝利內戰的

烏雲卻旋即接踵而來一九四九年歲末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與四川省政府主席

劉文輝鄧錫侯相繼公開通電歸附中國共產黨隨著昆明戰役與元江戰役的失利

與共軍的推進駐守於雲南一帶仍忠於中華民國政府的國軍部隊不得已撤離雲南

跨越中緬邊境進入緬甸邊境山區再伺機反攻雲南與此同時不願意接受共

產黨統治的少數民族部落及馬幫1成員也毅然離開了故鄉加入邊區遊擊隊的

隊伍

在一九五〇年代為厚植反共實力借駐滇緬的國軍部隊先後成立「雲南

反共救國軍軍政幹部學校」「復興部隊」「雲南反共救國軍」「滇緬邊區遊擊隊」

等組織其間更是兩度擊敗來攻的緬甸國防軍一度反攻大陸可是由於緬甸

政府在聯合國大會一再提出抗議使得在我國政府及美國當局囿於國際輿論壓力

無法再提供軍事接濟與協助終於在一九六〇年代進行兩次撤軍計畫將滇緬國

軍接回臺灣當中不願撤退以及接受密令留下的部隊則轉往泰國北方與緬甸

寮國交界的三不管地帶開始他們在異域他鄉孤獨奮鬥的生活

而在「孤軍」以外由於泰國北部與緬甸相鄰許多避難緬甸混亂政局的

緬甸華人也隨之移入泰北與「孤軍」一同在「異域」奮鬥求生在當時以部

隊的建置為基礎指揮部為區域中心由軍隊眷屬與依附的百姓所成立的自治社

區被視為「難民村」主要分佈位置在泰國北部清萊省清邁省跟南邦省等三

省尤其清萊清邁兩省至今仍是泰北華人主要集中的省分在孤立無援的年

1雲南多馬幫係因山區交通不便需靠馬騾等動物來運送物資由於盜匪猖獗致使經商者多

半成群結幫集體行動以便相互支援而該類型商人隊伍則稱之「馬幫」在清朝就已經出現馬

幫這樣的組織形式主要由雲南邊境一帶的貧苦農民組成運用馬匹載貨的方式成群結隊的進出

叢林山嶺到寮北與緬北山區做小生意(藥材布料化妝品鴉片煙槍枝彈藥等)

3

代中孤軍與其後裔被迫漂泊遊走依靠軍隊的武裝力量和經營馬幫商旅謀求

生存為了獲取在泰國的居留許可更應泰國政府之請協助討伐占據泰北山區

多年的泰共與苗共並一舉解決了此長年之患以血淚與生命換得泰皇的恩准及

泰國政府的許可使「孤軍」得以入籍泰國落地生根

在終於得到合法的公民身分以後「孤軍」的軍隊色彩也逐漸褪去袍澤義

士解甲歸田退出馬幫與鴉片生意開始從事農耕及小本商賈與此同時中華

民國政府及臺灣民間也致力於持續提供各種援助如造橋鋪路以及文教資源等

同時也輔導種植生產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一般村落生活無異如曾為第五軍軍部所在的「美斯樂」便是以櫻花美景與極富

故事性的歷史文化背景而成為觀光勝地且由於其獨有的雲南文化特徵猶被稱

爲泰國北部的「小雲南」然而儘管「孤軍」定居泰北不過半世紀隨著老兵

的凋零新一代的誕生與他者族群的遷入泰北華人的族群形成與認同建構正在

面臨歷史性的轉變由過去共同的歷史記憶及生活經歷形成的集體意識在從「離

散」到「在地」的新一段族群變遷史中不可避免的將產生斷裂卻也將開展出

新的一頁

今日當年的「泰北孤軍」已轉型為「泰北華人」並已傳承至第三四代

其獨一無二的越界遷移與文化認同之歷程以及形成的跨國網絡已經成為國內

外從事海外華人研究學者的核心議題如從軍事難民孤軍組織之演變為華人社

會乃至泰人社會的歷史變遷等惟隨時間的推移過往的歷史敘事不僅已逐漸為

臺灣社會所淡忘擁有第一手資料的原孤軍第一二代乃至我國政府的相關人員

亦已日漸萎謝為免青史成燼並為推展往後的研究實有必要保存敘述「孤軍」

從滇緬赴泰北之坎坷撤臺袍澤之曲折乃至於探討泰北現今第二三代如何適

應融入泰國社會之過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探討泰北地區華人社會發展議

題時中華民國政府與臺灣民間團體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泰北地區長

4

年作為我國政府備予關注的僑居地我國政府以助其永續發展為理念格外重視

文教與產業提升計畫不僅一貫支持泰北地區的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升學之泰北

僑生也積極輔導當地農業水利發展而各臺灣民間團體如中華救助總會(救總)

慈濟基金會天主教明愛會(明愛會)等亦在基礎建設賑濟醫療教育及

其餘許多項目貢獻非常且甚有成果此諸般心血投入對於泰北華人的客觀環境與

主觀認同都具有相當關鍵的特殊意義

過去在國共緬泰之間孤懸顛沛的一段特殊歷史背景使得今日的泰北華

人擁有相當複雜的心理歸屬和自我意識其後華人對於教育辦學的重視臺灣

長年以來的援助以及泰國的國族泰化政策等文化因素更在在對泰北華人的族群

特性及認同建構産生重大的影響本書試圖呈現泰北地區華人族群深刻錯綜的過

去及適應轉型的當前與未來以泰國北部的孤軍孤軍眷屬與其後裔為討論重心

不僅嘗試還原那段國人或已遺忘的艱辛歷史且試探討此批雲南人及少數民族如

何共同攜手形成一個族群又如何透過調適泰國臺灣雲南原鄉及中華傳統的

文化特性從而在離鄉千百里的「異域」重構出多元複雜的族群mdashmdash既融入異

鄉主流卻又各自保有傳統既藉以豐富華僑研究的領域也或能揭示面對全

球視野下多重且模糊多變的族群邊界華僑族群如何汲取在地的文化因素並

保持優良的傳統文化從而創造出新的優勢與契機

二 泰北華人的基本特徵

在地理區位上「泰北」乃泰國五個主要地理分區之一包含有 17 個一級行

政區「府」幅員遼闊風土民情多姿多采對於華人而言「泰北」一詞更具獨

樹的意義在地理區位上他們集中於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湄宏順府和來

興府等與緬甸寮國接攘的「邊疆」地區在歷史因素上華人因緣際會地移入

了此地區一方面帶入了有別於當地的價值與生活方式一方面亦本著強烈的集

5

體認同將自身文化積極呈現展現出許多獨特的文化地景而形成獨特的「空

間」

「泰北區域」的華人族群組成依時間序約可分為四類

首先因地緣之故十三世紀時雲南與泰北地區便已建立起相當的聯繫2亦

已在東南亞北部的各王國零星暫住3此時的雲南移民移居多藉由通商陸路遷

徙而來他們主要居住在泰北清邁清萊一帶以從事產業為長途販運或農耕為

生當時控制泰北以清邁為中心的蘭那王國在元明的文獻中被稱為「八百

媳婦國」如

十二月雲南行省左丞劉深倡議言「世祖以神武一海內功蓋萬世

今上嗣大歷服未有武功以彰休烈西南夷有八百媳婦國未奉正朔請

往徵之」鄂勒哲勸帝用其言哈喇哈斯曰「山嶠小夷遼絕萬里

可諭之使來不足以煩中國」不聽癸巳發兵二萬命劉深及哈喇

貸將之征八百媳婦4

八百世傳部長有妻八百各領一寨因名八百媳婦元初征之道路

不通而還後遣使招附元統初置八百等處宣慰司洪武二十一年

八百媳婦國遣人入貢遂設宣慰司二十四年八百土官刀板冕遣使貢

象及方物先是西平侯沐英遣雲南左衛百戶楊完者往八百招撫至是

來貢帝諭兵部尚書茹瑋曰「聞八百與百夷構兵仇殺無寧日朕念

八百宣慰遠在萬裏外能修職奉貢深見至誠今與百夷構兵當有以

2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頁 82-87

3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4(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6

處之可諭意八百令練兵固守俟王師進討」自是及永樂初頻遣

使入貢賜予如例5

其次自十三世紀起由海路移民泰國經商謀生的潮汕族群此族群為現

今泰國華人的主要組成其著名人物有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鄭信原籍中國廣

東澄海前泰國總理盈拉欽那瓦(泰文ยงลกษณชนวตร皇家轉寫Yingluck

Chinnawat)亦出身泰北清邁為第四代泰國華裔二十世紀的泰國之所以未曾出

現與印尼菲律賓類似之嚴重排華與潮汕族群之影響力也有關連

再者二戰以後因國家動盪而大批移入的滇籍族群孤軍及其眷屬其主要

活動範圍為泰北地區中的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間及緬甸寮國等金三角地

帶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

最後是一九四九年以後陸續出奔赴泰的中國大陸移民此類移民在赴泰後多

由孤軍及孤軍眷屬所收容

在此四種族群當中由過去被稱為「孤軍」「義胞」「難民」「殘軍」或「被

遺忘的人」等自滇緬而移入泰北的國軍部隊及其附屬親眷等滇籍族群所形

塑而成的「泰北區域」無疑是當前泰北地區最具深刻歷史意義的意象同時也

構現了區域中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景觀以為代表性及主要區域構成者應無疑

三 泰北華人與世代認同

作為長年在移居地生活的泰北華人不同的世代經歷著數個不同的環境與

社會不同的生活與情感則有著不同的身分文化與族群的認同不同於泰國

5(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7

人的樂天知命從他們身上仍然可以嗅出華人勤奮刻苦的文化特質事實上

現今泰北華人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獨特歷史符號與文化性格得以致力於「形塑」

出自我特徵一方面透過「人」與「地」的交互作用重新認識地方另一方面

更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重新定位自己以此進一步形成新的認同

並產出新的「想像共同體」再現「泰北」並予以向外「延伸」

目前泰北華人世代之間的處境在於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生活

經歷但卻處於同一環境空間中這使得有關泰北華人認同趨向更為複雜作爲

個體的經歷和社會化過程本文將透過過歷史記憶華文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表達

體現整理泰北華人自我調適和認同的形成也由於他們的背景複雜其境遇透

過不斷調適展現其雙重的混合文化甚至可衍生出更為多元的身分認同性格

(一) 歷史記憶與世代認同

經過了六十年「孤軍」第一代泰半凋零然縱觀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在泰緬

邊境的奮鬥與發展即可發現不論在軍隊輾轉生存掙紮政治斡旋抑或組

織管理上他們在進行任何行動或決策時總會將生死與群體自身的利益放在第

一 他們知道唯有凝聚群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時局的艱難困苦

才可以在極端惡劣複雜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而且透過軍隊才能

統一快速有效指揮群體行動避免因分歧衝突而消耗力量這些特徵讓他

們在居無定所複雜局勢戰亂時期能與臺灣泰國緬甸等政治實體斡旋

以獲得最大的資源壯大實力並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建立起獨特的嚴格

明確邊界的社會組織

「孤軍」作爲特定的群體從其成員組成不難看出共同的地緣血緣關係

對軍隊凝聚力相當重要同鄉和親戚關係比比皆是如「雲南子弟兵」這強化

了他們對群體意識和情感歸屬的認同而且在等級森嚴權責分明的軍隊中分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

一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落幕以後中華民國政府儘管取得了抗戰的勝利內戰的

烏雲卻旋即接踵而來一九四九年歲末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與四川省政府主席

劉文輝鄧錫侯相繼公開通電歸附中國共產黨隨著昆明戰役與元江戰役的失利

與共軍的推進駐守於雲南一帶仍忠於中華民國政府的國軍部隊不得已撤離雲南

跨越中緬邊境進入緬甸邊境山區再伺機反攻雲南與此同時不願意接受共

產黨統治的少數民族部落及馬幫1成員也毅然離開了故鄉加入邊區遊擊隊的

隊伍

在一九五〇年代為厚植反共實力借駐滇緬的國軍部隊先後成立「雲南

反共救國軍軍政幹部學校」「復興部隊」「雲南反共救國軍」「滇緬邊區遊擊隊」

等組織其間更是兩度擊敗來攻的緬甸國防軍一度反攻大陸可是由於緬甸

政府在聯合國大會一再提出抗議使得在我國政府及美國當局囿於國際輿論壓力

無法再提供軍事接濟與協助終於在一九六〇年代進行兩次撤軍計畫將滇緬國

軍接回臺灣當中不願撤退以及接受密令留下的部隊則轉往泰國北方與緬甸

寮國交界的三不管地帶開始他們在異域他鄉孤獨奮鬥的生活

而在「孤軍」以外由於泰國北部與緬甸相鄰許多避難緬甸混亂政局的

緬甸華人也隨之移入泰北與「孤軍」一同在「異域」奮鬥求生在當時以部

隊的建置為基礎指揮部為區域中心由軍隊眷屬與依附的百姓所成立的自治社

區被視為「難民村」主要分佈位置在泰國北部清萊省清邁省跟南邦省等三

省尤其清萊清邁兩省至今仍是泰北華人主要集中的省分在孤立無援的年

1雲南多馬幫係因山區交通不便需靠馬騾等動物來運送物資由於盜匪猖獗致使經商者多

半成群結幫集體行動以便相互支援而該類型商人隊伍則稱之「馬幫」在清朝就已經出現馬

幫這樣的組織形式主要由雲南邊境一帶的貧苦農民組成運用馬匹載貨的方式成群結隊的進出

叢林山嶺到寮北與緬北山區做小生意(藥材布料化妝品鴉片煙槍枝彈藥等)

3

代中孤軍與其後裔被迫漂泊遊走依靠軍隊的武裝力量和經營馬幫商旅謀求

生存為了獲取在泰國的居留許可更應泰國政府之請協助討伐占據泰北山區

多年的泰共與苗共並一舉解決了此長年之患以血淚與生命換得泰皇的恩准及

泰國政府的許可使「孤軍」得以入籍泰國落地生根

在終於得到合法的公民身分以後「孤軍」的軍隊色彩也逐漸褪去袍澤義

士解甲歸田退出馬幫與鴉片生意開始從事農耕及小本商賈與此同時中華

民國政府及臺灣民間也致力於持續提供各種援助如造橋鋪路以及文教資源等

同時也輔導種植生產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一般村落生活無異如曾為第五軍軍部所在的「美斯樂」便是以櫻花美景與極富

故事性的歷史文化背景而成為觀光勝地且由於其獨有的雲南文化特徵猶被稱

爲泰國北部的「小雲南」然而儘管「孤軍」定居泰北不過半世紀隨著老兵

的凋零新一代的誕生與他者族群的遷入泰北華人的族群形成與認同建構正在

面臨歷史性的轉變由過去共同的歷史記憶及生活經歷形成的集體意識在從「離

散」到「在地」的新一段族群變遷史中不可避免的將產生斷裂卻也將開展出

新的一頁

今日當年的「泰北孤軍」已轉型為「泰北華人」並已傳承至第三四代

其獨一無二的越界遷移與文化認同之歷程以及形成的跨國網絡已經成為國內

外從事海外華人研究學者的核心議題如從軍事難民孤軍組織之演變為華人社

會乃至泰人社會的歷史變遷等惟隨時間的推移過往的歷史敘事不僅已逐漸為

臺灣社會所淡忘擁有第一手資料的原孤軍第一二代乃至我國政府的相關人員

亦已日漸萎謝為免青史成燼並為推展往後的研究實有必要保存敘述「孤軍」

從滇緬赴泰北之坎坷撤臺袍澤之曲折乃至於探討泰北現今第二三代如何適

應融入泰國社會之過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探討泰北地區華人社會發展議

題時中華民國政府與臺灣民間團體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泰北地區長

4

年作為我國政府備予關注的僑居地我國政府以助其永續發展為理念格外重視

文教與產業提升計畫不僅一貫支持泰北地區的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升學之泰北

僑生也積極輔導當地農業水利發展而各臺灣民間團體如中華救助總會(救總)

慈濟基金會天主教明愛會(明愛會)等亦在基礎建設賑濟醫療教育及

其餘許多項目貢獻非常且甚有成果此諸般心血投入對於泰北華人的客觀環境與

主觀認同都具有相當關鍵的特殊意義

過去在國共緬泰之間孤懸顛沛的一段特殊歷史背景使得今日的泰北華

人擁有相當複雜的心理歸屬和自我意識其後華人對於教育辦學的重視臺灣

長年以來的援助以及泰國的國族泰化政策等文化因素更在在對泰北華人的族群

特性及認同建構産生重大的影響本書試圖呈現泰北地區華人族群深刻錯綜的過

去及適應轉型的當前與未來以泰國北部的孤軍孤軍眷屬與其後裔為討論重心

不僅嘗試還原那段國人或已遺忘的艱辛歷史且試探討此批雲南人及少數民族如

何共同攜手形成一個族群又如何透過調適泰國臺灣雲南原鄉及中華傳統的

文化特性從而在離鄉千百里的「異域」重構出多元複雜的族群mdashmdash既融入異

鄉主流卻又各自保有傳統既藉以豐富華僑研究的領域也或能揭示面對全

球視野下多重且模糊多變的族群邊界華僑族群如何汲取在地的文化因素並

保持優良的傳統文化從而創造出新的優勢與契機

二 泰北華人的基本特徵

在地理區位上「泰北」乃泰國五個主要地理分區之一包含有 17 個一級行

政區「府」幅員遼闊風土民情多姿多采對於華人而言「泰北」一詞更具獨

樹的意義在地理區位上他們集中於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湄宏順府和來

興府等與緬甸寮國接攘的「邊疆」地區在歷史因素上華人因緣際會地移入

了此地區一方面帶入了有別於當地的價值與生活方式一方面亦本著強烈的集

5

體認同將自身文化積極呈現展現出許多獨特的文化地景而形成獨特的「空

間」

「泰北區域」的華人族群組成依時間序約可分為四類

首先因地緣之故十三世紀時雲南與泰北地區便已建立起相當的聯繫2亦

已在東南亞北部的各王國零星暫住3此時的雲南移民移居多藉由通商陸路遷

徙而來他們主要居住在泰北清邁清萊一帶以從事產業為長途販運或農耕為

生當時控制泰北以清邁為中心的蘭那王國在元明的文獻中被稱為「八百

媳婦國」如

十二月雲南行省左丞劉深倡議言「世祖以神武一海內功蓋萬世

今上嗣大歷服未有武功以彰休烈西南夷有八百媳婦國未奉正朔請

往徵之」鄂勒哲勸帝用其言哈喇哈斯曰「山嶠小夷遼絕萬里

可諭之使來不足以煩中國」不聽癸巳發兵二萬命劉深及哈喇

貸將之征八百媳婦4

八百世傳部長有妻八百各領一寨因名八百媳婦元初征之道路

不通而還後遣使招附元統初置八百等處宣慰司洪武二十一年

八百媳婦國遣人入貢遂設宣慰司二十四年八百土官刀板冕遣使貢

象及方物先是西平侯沐英遣雲南左衛百戶楊完者往八百招撫至是

來貢帝諭兵部尚書茹瑋曰「聞八百與百夷構兵仇殺無寧日朕念

八百宣慰遠在萬裏外能修職奉貢深見至誠今與百夷構兵當有以

2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頁 82-87

3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4(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6

處之可諭意八百令練兵固守俟王師進討」自是及永樂初頻遣

使入貢賜予如例5

其次自十三世紀起由海路移民泰國經商謀生的潮汕族群此族群為現

今泰國華人的主要組成其著名人物有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鄭信原籍中國廣

東澄海前泰國總理盈拉欽那瓦(泰文ยงลกษณชนวตร皇家轉寫Yingluck

Chinnawat)亦出身泰北清邁為第四代泰國華裔二十世紀的泰國之所以未曾出

現與印尼菲律賓類似之嚴重排華與潮汕族群之影響力也有關連

再者二戰以後因國家動盪而大批移入的滇籍族群孤軍及其眷屬其主要

活動範圍為泰北地區中的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間及緬甸寮國等金三角地

帶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

最後是一九四九年以後陸續出奔赴泰的中國大陸移民此類移民在赴泰後多

由孤軍及孤軍眷屬所收容

在此四種族群當中由過去被稱為「孤軍」「義胞」「難民」「殘軍」或「被

遺忘的人」等自滇緬而移入泰北的國軍部隊及其附屬親眷等滇籍族群所形

塑而成的「泰北區域」無疑是當前泰北地區最具深刻歷史意義的意象同時也

構現了區域中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景觀以為代表性及主要區域構成者應無疑

三 泰北華人與世代認同

作為長年在移居地生活的泰北華人不同的世代經歷著數個不同的環境與

社會不同的生活與情感則有著不同的身分文化與族群的認同不同於泰國

5(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7

人的樂天知命從他們身上仍然可以嗅出華人勤奮刻苦的文化特質事實上

現今泰北華人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獨特歷史符號與文化性格得以致力於「形塑」

出自我特徵一方面透過「人」與「地」的交互作用重新認識地方另一方面

更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重新定位自己以此進一步形成新的認同

並產出新的「想像共同體」再現「泰北」並予以向外「延伸」

目前泰北華人世代之間的處境在於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生活

經歷但卻處於同一環境空間中這使得有關泰北華人認同趨向更為複雜作爲

個體的經歷和社會化過程本文將透過過歷史記憶華文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表達

體現整理泰北華人自我調適和認同的形成也由於他們的背景複雜其境遇透

過不斷調適展現其雙重的混合文化甚至可衍生出更為多元的身分認同性格

(一) 歷史記憶與世代認同

經過了六十年「孤軍」第一代泰半凋零然縱觀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在泰緬

邊境的奮鬥與發展即可發現不論在軍隊輾轉生存掙紮政治斡旋抑或組

織管理上他們在進行任何行動或決策時總會將生死與群體自身的利益放在第

一 他們知道唯有凝聚群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時局的艱難困苦

才可以在極端惡劣複雜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而且透過軍隊才能

統一快速有效指揮群體行動避免因分歧衝突而消耗力量這些特徵讓他

們在居無定所複雜局勢戰亂時期能與臺灣泰國緬甸等政治實體斡旋

以獲得最大的資源壯大實力並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建立起獨特的嚴格

明確邊界的社會組織

「孤軍」作爲特定的群體從其成員組成不難看出共同的地緣血緣關係

對軍隊凝聚力相當重要同鄉和親戚關係比比皆是如「雲南子弟兵」這強化

了他們對群體意識和情感歸屬的認同而且在等級森嚴權責分明的軍隊中分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

代中孤軍與其後裔被迫漂泊遊走依靠軍隊的武裝力量和經營馬幫商旅謀求

生存為了獲取在泰國的居留許可更應泰國政府之請協助討伐占據泰北山區

多年的泰共與苗共並一舉解決了此長年之患以血淚與生命換得泰皇的恩准及

泰國政府的許可使「孤軍」得以入籍泰國落地生根

在終於得到合法的公民身分以後「孤軍」的軍隊色彩也逐漸褪去袍澤義

士解甲歸田退出馬幫與鴉片生意開始從事農耕及小本商賈與此同時中華

民國政府及臺灣民間也致力於持續提供各種援助如造橋鋪路以及文教資源等

同時也輔導種植生產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一般村落生活無異如曾為第五軍軍部所在的「美斯樂」便是以櫻花美景與極富

故事性的歷史文化背景而成為觀光勝地且由於其獨有的雲南文化特徵猶被稱

爲泰國北部的「小雲南」然而儘管「孤軍」定居泰北不過半世紀隨著老兵

的凋零新一代的誕生與他者族群的遷入泰北華人的族群形成與認同建構正在

面臨歷史性的轉變由過去共同的歷史記憶及生活經歷形成的集體意識在從「離

散」到「在地」的新一段族群變遷史中不可避免的將產生斷裂卻也將開展出

新的一頁

今日當年的「泰北孤軍」已轉型為「泰北華人」並已傳承至第三四代

其獨一無二的越界遷移與文化認同之歷程以及形成的跨國網絡已經成為國內

外從事海外華人研究學者的核心議題如從軍事難民孤軍組織之演變為華人社

會乃至泰人社會的歷史變遷等惟隨時間的推移過往的歷史敘事不僅已逐漸為

臺灣社會所淡忘擁有第一手資料的原孤軍第一二代乃至我國政府的相關人員

亦已日漸萎謝為免青史成燼並為推展往後的研究實有必要保存敘述「孤軍」

從滇緬赴泰北之坎坷撤臺袍澤之曲折乃至於探討泰北現今第二三代如何適

應融入泰國社會之過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探討泰北地區華人社會發展議

題時中華民國政府與臺灣民間團體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泰北地區長

4

年作為我國政府備予關注的僑居地我國政府以助其永續發展為理念格外重視

文教與產業提升計畫不僅一貫支持泰北地區的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升學之泰北

僑生也積極輔導當地農業水利發展而各臺灣民間團體如中華救助總會(救總)

慈濟基金會天主教明愛會(明愛會)等亦在基礎建設賑濟醫療教育及

其餘許多項目貢獻非常且甚有成果此諸般心血投入對於泰北華人的客觀環境與

主觀認同都具有相當關鍵的特殊意義

過去在國共緬泰之間孤懸顛沛的一段特殊歷史背景使得今日的泰北華

人擁有相當複雜的心理歸屬和自我意識其後華人對於教育辦學的重視臺灣

長年以來的援助以及泰國的國族泰化政策等文化因素更在在對泰北華人的族群

特性及認同建構産生重大的影響本書試圖呈現泰北地區華人族群深刻錯綜的過

去及適應轉型的當前與未來以泰國北部的孤軍孤軍眷屬與其後裔為討論重心

不僅嘗試還原那段國人或已遺忘的艱辛歷史且試探討此批雲南人及少數民族如

何共同攜手形成一個族群又如何透過調適泰國臺灣雲南原鄉及中華傳統的

文化特性從而在離鄉千百里的「異域」重構出多元複雜的族群mdashmdash既融入異

鄉主流卻又各自保有傳統既藉以豐富華僑研究的領域也或能揭示面對全

球視野下多重且模糊多變的族群邊界華僑族群如何汲取在地的文化因素並

保持優良的傳統文化從而創造出新的優勢與契機

二 泰北華人的基本特徵

在地理區位上「泰北」乃泰國五個主要地理分區之一包含有 17 個一級行

政區「府」幅員遼闊風土民情多姿多采對於華人而言「泰北」一詞更具獨

樹的意義在地理區位上他們集中於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湄宏順府和來

興府等與緬甸寮國接攘的「邊疆」地區在歷史因素上華人因緣際會地移入

了此地區一方面帶入了有別於當地的價值與生活方式一方面亦本著強烈的集

5

體認同將自身文化積極呈現展現出許多獨特的文化地景而形成獨特的「空

間」

「泰北區域」的華人族群組成依時間序約可分為四類

首先因地緣之故十三世紀時雲南與泰北地區便已建立起相當的聯繫2亦

已在東南亞北部的各王國零星暫住3此時的雲南移民移居多藉由通商陸路遷

徙而來他們主要居住在泰北清邁清萊一帶以從事產業為長途販運或農耕為

生當時控制泰北以清邁為中心的蘭那王國在元明的文獻中被稱為「八百

媳婦國」如

十二月雲南行省左丞劉深倡議言「世祖以神武一海內功蓋萬世

今上嗣大歷服未有武功以彰休烈西南夷有八百媳婦國未奉正朔請

往徵之」鄂勒哲勸帝用其言哈喇哈斯曰「山嶠小夷遼絕萬里

可諭之使來不足以煩中國」不聽癸巳發兵二萬命劉深及哈喇

貸將之征八百媳婦4

八百世傳部長有妻八百各領一寨因名八百媳婦元初征之道路

不通而還後遣使招附元統初置八百等處宣慰司洪武二十一年

八百媳婦國遣人入貢遂設宣慰司二十四年八百土官刀板冕遣使貢

象及方物先是西平侯沐英遣雲南左衛百戶楊完者往八百招撫至是

來貢帝諭兵部尚書茹瑋曰「聞八百與百夷構兵仇殺無寧日朕念

八百宣慰遠在萬裏外能修職奉貢深見至誠今與百夷構兵當有以

2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頁 82-87

3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4(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6

處之可諭意八百令練兵固守俟王師進討」自是及永樂初頻遣

使入貢賜予如例5

其次自十三世紀起由海路移民泰國經商謀生的潮汕族群此族群為現

今泰國華人的主要組成其著名人物有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鄭信原籍中國廣

東澄海前泰國總理盈拉欽那瓦(泰文ยงลกษณชนวตร皇家轉寫Yingluck

Chinnawat)亦出身泰北清邁為第四代泰國華裔二十世紀的泰國之所以未曾出

現與印尼菲律賓類似之嚴重排華與潮汕族群之影響力也有關連

再者二戰以後因國家動盪而大批移入的滇籍族群孤軍及其眷屬其主要

活動範圍為泰北地區中的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間及緬甸寮國等金三角地

帶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

最後是一九四九年以後陸續出奔赴泰的中國大陸移民此類移民在赴泰後多

由孤軍及孤軍眷屬所收容

在此四種族群當中由過去被稱為「孤軍」「義胞」「難民」「殘軍」或「被

遺忘的人」等自滇緬而移入泰北的國軍部隊及其附屬親眷等滇籍族群所形

塑而成的「泰北區域」無疑是當前泰北地區最具深刻歷史意義的意象同時也

構現了區域中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景觀以為代表性及主要區域構成者應無疑

三 泰北華人與世代認同

作為長年在移居地生活的泰北華人不同的世代經歷著數個不同的環境與

社會不同的生活與情感則有著不同的身分文化與族群的認同不同於泰國

5(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7

人的樂天知命從他們身上仍然可以嗅出華人勤奮刻苦的文化特質事實上

現今泰北華人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獨特歷史符號與文化性格得以致力於「形塑」

出自我特徵一方面透過「人」與「地」的交互作用重新認識地方另一方面

更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重新定位自己以此進一步形成新的認同

並產出新的「想像共同體」再現「泰北」並予以向外「延伸」

目前泰北華人世代之間的處境在於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生活

經歷但卻處於同一環境空間中這使得有關泰北華人認同趨向更為複雜作爲

個體的經歷和社會化過程本文將透過過歷史記憶華文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表達

體現整理泰北華人自我調適和認同的形成也由於他們的背景複雜其境遇透

過不斷調適展現其雙重的混合文化甚至可衍生出更為多元的身分認同性格

(一) 歷史記憶與世代認同

經過了六十年「孤軍」第一代泰半凋零然縱觀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在泰緬

邊境的奮鬥與發展即可發現不論在軍隊輾轉生存掙紮政治斡旋抑或組

織管理上他們在進行任何行動或決策時總會將生死與群體自身的利益放在第

一 他們知道唯有凝聚群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時局的艱難困苦

才可以在極端惡劣複雜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而且透過軍隊才能

統一快速有效指揮群體行動避免因分歧衝突而消耗力量這些特徵讓他

們在居無定所複雜局勢戰亂時期能與臺灣泰國緬甸等政治實體斡旋

以獲得最大的資源壯大實力並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建立起獨特的嚴格

明確邊界的社會組織

「孤軍」作爲特定的群體從其成員組成不難看出共同的地緣血緣關係

對軍隊凝聚力相當重要同鄉和親戚關係比比皆是如「雲南子弟兵」這強化

了他們對群體意識和情感歸屬的認同而且在等級森嚴權責分明的軍隊中分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4: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4

年作為我國政府備予關注的僑居地我國政府以助其永續發展為理念格外重視

文教與產業提升計畫不僅一貫支持泰北地區的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升學之泰北

僑生也積極輔導當地農業水利發展而各臺灣民間團體如中華救助總會(救總)

慈濟基金會天主教明愛會(明愛會)等亦在基礎建設賑濟醫療教育及

其餘許多項目貢獻非常且甚有成果此諸般心血投入對於泰北華人的客觀環境與

主觀認同都具有相當關鍵的特殊意義

過去在國共緬泰之間孤懸顛沛的一段特殊歷史背景使得今日的泰北華

人擁有相當複雜的心理歸屬和自我意識其後華人對於教育辦學的重視臺灣

長年以來的援助以及泰國的國族泰化政策等文化因素更在在對泰北華人的族群

特性及認同建構産生重大的影響本書試圖呈現泰北地區華人族群深刻錯綜的過

去及適應轉型的當前與未來以泰國北部的孤軍孤軍眷屬與其後裔為討論重心

不僅嘗試還原那段國人或已遺忘的艱辛歷史且試探討此批雲南人及少數民族如

何共同攜手形成一個族群又如何透過調適泰國臺灣雲南原鄉及中華傳統的

文化特性從而在離鄉千百里的「異域」重構出多元複雜的族群mdashmdash既融入異

鄉主流卻又各自保有傳統既藉以豐富華僑研究的領域也或能揭示面對全

球視野下多重且模糊多變的族群邊界華僑族群如何汲取在地的文化因素並

保持優良的傳統文化從而創造出新的優勢與契機

二 泰北華人的基本特徵

在地理區位上「泰北」乃泰國五個主要地理分區之一包含有 17 個一級行

政區「府」幅員遼闊風土民情多姿多采對於華人而言「泰北」一詞更具獨

樹的意義在地理區位上他們集中於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湄宏順府和來

興府等與緬甸寮國接攘的「邊疆」地區在歷史因素上華人因緣際會地移入

了此地區一方面帶入了有別於當地的價值與生活方式一方面亦本著強烈的集

5

體認同將自身文化積極呈現展現出許多獨特的文化地景而形成獨特的「空

間」

「泰北區域」的華人族群組成依時間序約可分為四類

首先因地緣之故十三世紀時雲南與泰北地區便已建立起相當的聯繫2亦

已在東南亞北部的各王國零星暫住3此時的雲南移民移居多藉由通商陸路遷

徙而來他們主要居住在泰北清邁清萊一帶以從事產業為長途販運或農耕為

生當時控制泰北以清邁為中心的蘭那王國在元明的文獻中被稱為「八百

媳婦國」如

十二月雲南行省左丞劉深倡議言「世祖以神武一海內功蓋萬世

今上嗣大歷服未有武功以彰休烈西南夷有八百媳婦國未奉正朔請

往徵之」鄂勒哲勸帝用其言哈喇哈斯曰「山嶠小夷遼絕萬里

可諭之使來不足以煩中國」不聽癸巳發兵二萬命劉深及哈喇

貸將之征八百媳婦4

八百世傳部長有妻八百各領一寨因名八百媳婦元初征之道路

不通而還後遣使招附元統初置八百等處宣慰司洪武二十一年

八百媳婦國遣人入貢遂設宣慰司二十四年八百土官刀板冕遣使貢

象及方物先是西平侯沐英遣雲南左衛百戶楊完者往八百招撫至是

來貢帝諭兵部尚書茹瑋曰「聞八百與百夷構兵仇殺無寧日朕念

八百宣慰遠在萬裏外能修職奉貢深見至誠今與百夷構兵當有以

2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頁 82-87

3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4(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6

處之可諭意八百令練兵固守俟王師進討」自是及永樂初頻遣

使入貢賜予如例5

其次自十三世紀起由海路移民泰國經商謀生的潮汕族群此族群為現

今泰國華人的主要組成其著名人物有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鄭信原籍中國廣

東澄海前泰國總理盈拉欽那瓦(泰文ยงลกษณชนวตร皇家轉寫Yingluck

Chinnawat)亦出身泰北清邁為第四代泰國華裔二十世紀的泰國之所以未曾出

現與印尼菲律賓類似之嚴重排華與潮汕族群之影響力也有關連

再者二戰以後因國家動盪而大批移入的滇籍族群孤軍及其眷屬其主要

活動範圍為泰北地區中的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間及緬甸寮國等金三角地

帶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

最後是一九四九年以後陸續出奔赴泰的中國大陸移民此類移民在赴泰後多

由孤軍及孤軍眷屬所收容

在此四種族群當中由過去被稱為「孤軍」「義胞」「難民」「殘軍」或「被

遺忘的人」等自滇緬而移入泰北的國軍部隊及其附屬親眷等滇籍族群所形

塑而成的「泰北區域」無疑是當前泰北地區最具深刻歷史意義的意象同時也

構現了區域中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景觀以為代表性及主要區域構成者應無疑

三 泰北華人與世代認同

作為長年在移居地生活的泰北華人不同的世代經歷著數個不同的環境與

社會不同的生活與情感則有著不同的身分文化與族群的認同不同於泰國

5(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7

人的樂天知命從他們身上仍然可以嗅出華人勤奮刻苦的文化特質事實上

現今泰北華人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獨特歷史符號與文化性格得以致力於「形塑」

出自我特徵一方面透過「人」與「地」的交互作用重新認識地方另一方面

更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重新定位自己以此進一步形成新的認同

並產出新的「想像共同體」再現「泰北」並予以向外「延伸」

目前泰北華人世代之間的處境在於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生活

經歷但卻處於同一環境空間中這使得有關泰北華人認同趨向更為複雜作爲

個體的經歷和社會化過程本文將透過過歷史記憶華文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表達

體現整理泰北華人自我調適和認同的形成也由於他們的背景複雜其境遇透

過不斷調適展現其雙重的混合文化甚至可衍生出更為多元的身分認同性格

(一) 歷史記憶與世代認同

經過了六十年「孤軍」第一代泰半凋零然縱觀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在泰緬

邊境的奮鬥與發展即可發現不論在軍隊輾轉生存掙紮政治斡旋抑或組

織管理上他們在進行任何行動或決策時總會將生死與群體自身的利益放在第

一 他們知道唯有凝聚群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時局的艱難困苦

才可以在極端惡劣複雜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而且透過軍隊才能

統一快速有效指揮群體行動避免因分歧衝突而消耗力量這些特徵讓他

們在居無定所複雜局勢戰亂時期能與臺灣泰國緬甸等政治實體斡旋

以獲得最大的資源壯大實力並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建立起獨特的嚴格

明確邊界的社會組織

「孤軍」作爲特定的群體從其成員組成不難看出共同的地緣血緣關係

對軍隊凝聚力相當重要同鄉和親戚關係比比皆是如「雲南子弟兵」這強化

了他們對群體意識和情感歸屬的認同而且在等級森嚴權責分明的軍隊中分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5: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5

體認同將自身文化積極呈現展現出許多獨特的文化地景而形成獨特的「空

間」

「泰北區域」的華人族群組成依時間序約可分為四類

首先因地緣之故十三世紀時雲南與泰北地區便已建立起相當的聯繫2亦

已在東南亞北部的各王國零星暫住3此時的雲南移民移居多藉由通商陸路遷

徙而來他們主要居住在泰北清邁清萊一帶以從事產業為長途販運或農耕為

生當時控制泰北以清邁為中心的蘭那王國在元明的文獻中被稱為「八百

媳婦國」如

十二月雲南行省左丞劉深倡議言「世祖以神武一海內功蓋萬世

今上嗣大歷服未有武功以彰休烈西南夷有八百媳婦國未奉正朔請

往徵之」鄂勒哲勸帝用其言哈喇哈斯曰「山嶠小夷遼絕萬里

可諭之使來不足以煩中國」不聽癸巳發兵二萬命劉深及哈喇

貸將之征八百媳婦4

八百世傳部長有妻八百各領一寨因名八百媳婦元初征之道路

不通而還後遣使招附元統初置八百等處宣慰司洪武二十一年

八百媳婦國遣人入貢遂設宣慰司二十四年八百土官刀板冕遣使貢

象及方物先是西平侯沐英遣雲南左衛百戶楊完者往八百招撫至是

來貢帝諭兵部尚書茹瑋曰「聞八百與百夷構兵仇殺無寧日朕念

八百宣慰遠在萬裏外能修職奉貢深見至誠今與百夷構兵當有以

2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頁 82-87

3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4(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6

處之可諭意八百令練兵固守俟王師進討」自是及永樂初頻遣

使入貢賜予如例5

其次自十三世紀起由海路移民泰國經商謀生的潮汕族群此族群為現

今泰國華人的主要組成其著名人物有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鄭信原籍中國廣

東澄海前泰國總理盈拉欽那瓦(泰文ยงลกษณชนวตร皇家轉寫Yingluck

Chinnawat)亦出身泰北清邁為第四代泰國華裔二十世紀的泰國之所以未曾出

現與印尼菲律賓類似之嚴重排華與潮汕族群之影響力也有關連

再者二戰以後因國家動盪而大批移入的滇籍族群孤軍及其眷屬其主要

活動範圍為泰北地區中的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間及緬甸寮國等金三角地

帶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

最後是一九四九年以後陸續出奔赴泰的中國大陸移民此類移民在赴泰後多

由孤軍及孤軍眷屬所收容

在此四種族群當中由過去被稱為「孤軍」「義胞」「難民」「殘軍」或「被

遺忘的人」等自滇緬而移入泰北的國軍部隊及其附屬親眷等滇籍族群所形

塑而成的「泰北區域」無疑是當前泰北地區最具深刻歷史意義的意象同時也

構現了區域中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景觀以為代表性及主要區域構成者應無疑

三 泰北華人與世代認同

作為長年在移居地生活的泰北華人不同的世代經歷著數個不同的環境與

社會不同的生活與情感則有著不同的身分文化與族群的認同不同於泰國

5(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7

人的樂天知命從他們身上仍然可以嗅出華人勤奮刻苦的文化特質事實上

現今泰北華人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獨特歷史符號與文化性格得以致力於「形塑」

出自我特徵一方面透過「人」與「地」的交互作用重新認識地方另一方面

更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重新定位自己以此進一步形成新的認同

並產出新的「想像共同體」再現「泰北」並予以向外「延伸」

目前泰北華人世代之間的處境在於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生活

經歷但卻處於同一環境空間中這使得有關泰北華人認同趨向更為複雜作爲

個體的經歷和社會化過程本文將透過過歷史記憶華文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表達

體現整理泰北華人自我調適和認同的形成也由於他們的背景複雜其境遇透

過不斷調適展現其雙重的混合文化甚至可衍生出更為多元的身分認同性格

(一) 歷史記憶與世代認同

經過了六十年「孤軍」第一代泰半凋零然縱觀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在泰緬

邊境的奮鬥與發展即可發現不論在軍隊輾轉生存掙紮政治斡旋抑或組

織管理上他們在進行任何行動或決策時總會將生死與群體自身的利益放在第

一 他們知道唯有凝聚群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時局的艱難困苦

才可以在極端惡劣複雜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而且透過軍隊才能

統一快速有效指揮群體行動避免因分歧衝突而消耗力量這些特徵讓他

們在居無定所複雜局勢戰亂時期能與臺灣泰國緬甸等政治實體斡旋

以獲得最大的資源壯大實力並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建立起獨特的嚴格

明確邊界的社會組織

「孤軍」作爲特定的群體從其成員組成不難看出共同的地緣血緣關係

對軍隊凝聚力相當重要同鄉和親戚關係比比皆是如「雲南子弟兵」這強化

了他們對群體意識和情感歸屬的認同而且在等級森嚴權責分明的軍隊中分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6: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6

處之可諭意八百令練兵固守俟王師進討」自是及永樂初頻遣

使入貢賜予如例5

其次自十三世紀起由海路移民泰國經商謀生的潮汕族群此族群為現

今泰國華人的主要組成其著名人物有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鄭信原籍中國廣

東澄海前泰國總理盈拉欽那瓦(泰文ยงลกษณชนวตร皇家轉寫Yingluck

Chinnawat)亦出身泰北清邁為第四代泰國華裔二十世紀的泰國之所以未曾出

現與印尼菲律賓類似之嚴重排華與潮汕族群之影響力也有關連

再者二戰以後因國家動盪而大批移入的滇籍族群孤軍及其眷屬其主要

活動範圍為泰北地區中的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間及緬甸寮國等金三角地

帶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

最後是一九四九年以後陸續出奔赴泰的中國大陸移民此類移民在赴泰後多

由孤軍及孤軍眷屬所收容

在此四種族群當中由過去被稱為「孤軍」「義胞」「難民」「殘軍」或「被

遺忘的人」等自滇緬而移入泰北的國軍部隊及其附屬親眷等滇籍族群所形

塑而成的「泰北區域」無疑是當前泰北地區最具深刻歷史意義的意象同時也

構現了區域中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景觀以為代表性及主要區域構成者應無疑

三 泰北華人與世代認同

作為長年在移居地生活的泰北華人不同的世代經歷著數個不同的環境與

社會不同的生活與情感則有著不同的身分文化與族群的認同不同於泰國

5(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7

人的樂天知命從他們身上仍然可以嗅出華人勤奮刻苦的文化特質事實上

現今泰北華人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獨特歷史符號與文化性格得以致力於「形塑」

出自我特徵一方面透過「人」與「地」的交互作用重新認識地方另一方面

更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重新定位自己以此進一步形成新的認同

並產出新的「想像共同體」再現「泰北」並予以向外「延伸」

目前泰北華人世代之間的處境在於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生活

經歷但卻處於同一環境空間中這使得有關泰北華人認同趨向更為複雜作爲

個體的經歷和社會化過程本文將透過過歷史記憶華文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表達

體現整理泰北華人自我調適和認同的形成也由於他們的背景複雜其境遇透

過不斷調適展現其雙重的混合文化甚至可衍生出更為多元的身分認同性格

(一) 歷史記憶與世代認同

經過了六十年「孤軍」第一代泰半凋零然縱觀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在泰緬

邊境的奮鬥與發展即可發現不論在軍隊輾轉生存掙紮政治斡旋抑或組

織管理上他們在進行任何行動或決策時總會將生死與群體自身的利益放在第

一 他們知道唯有凝聚群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時局的艱難困苦

才可以在極端惡劣複雜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而且透過軍隊才能

統一快速有效指揮群體行動避免因分歧衝突而消耗力量這些特徵讓他

們在居無定所複雜局勢戰亂時期能與臺灣泰國緬甸等政治實體斡旋

以獲得最大的資源壯大實力並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建立起獨特的嚴格

明確邊界的社會組織

「孤軍」作爲特定的群體從其成員組成不難看出共同的地緣血緣關係

對軍隊凝聚力相當重要同鄉和親戚關係比比皆是如「雲南子弟兵」這強化

了他們對群體意識和情感歸屬的認同而且在等級森嚴權責分明的軍隊中分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7: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7

人的樂天知命從他們身上仍然可以嗅出華人勤奮刻苦的文化特質事實上

現今泰北華人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獨特歷史符號與文化性格得以致力於「形塑」

出自我特徵一方面透過「人」與「地」的交互作用重新認識地方另一方面

更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重新定位自己以此進一步形成新的認同

並產出新的「想像共同體」再現「泰北」並予以向外「延伸」

目前泰北華人世代之間的處境在於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生活

經歷但卻處於同一環境空間中這使得有關泰北華人認同趨向更為複雜作爲

個體的經歷和社會化過程本文將透過過歷史記憶華文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表達

體現整理泰北華人自我調適和認同的形成也由於他們的背景複雜其境遇透

過不斷調適展現其雙重的混合文化甚至可衍生出更為多元的身分認同性格

(一) 歷史記憶與世代認同

經過了六十年「孤軍」第一代泰半凋零然縱觀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在泰緬

邊境的奮鬥與發展即可發現不論在軍隊輾轉生存掙紮政治斡旋抑或組

織管理上他們在進行任何行動或決策時總會將生死與群體自身的利益放在第

一 他們知道唯有凝聚群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時局的艱難困苦

才可以在極端惡劣複雜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而且透過軍隊才能

統一快速有效指揮群體行動避免因分歧衝突而消耗力量這些特徵讓他

們在居無定所複雜局勢戰亂時期能與臺灣泰國緬甸等政治實體斡旋

以獲得最大的資源壯大實力並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建立起獨特的嚴格

明確邊界的社會組織

「孤軍」作爲特定的群體從其成員組成不難看出共同的地緣血緣關係

對軍隊凝聚力相當重要同鄉和親戚關係比比皆是如「雲南子弟兵」這強化

了他們對群體意識和情感歸屬的認同而且在等級森嚴權責分明的軍隊中分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8: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8

外明確其實三五兩軍的運作以及隨後對難民村的管理統治實際上也是

中華文化傳統中「家長制」的運用特別是在軍隊失去了政治從屬且孤懸海外之

時「忠孝」則成爲軍隊管理控制的文化原則因此三五兩軍軍長自然

成爲了這個大家族的家長強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遵循

對於泰北華人第一代而言軍人孤軍以及中華民國的概念與意識形態對他

們而言已是根深蒂固他們大多都很明確認為自己是華人僅只飄泊異郷而已

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而在日常互動都還習慣於用原來在軍

隊裹的職務相互稱呼而且很多老一輩不會也不願意學説泰話仍然稱泰族為「猓

玀」他們雖然眼見現今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家中他們仍掛有國父孫

中山以及先總統蔣公遺像甚至一些持有中華民國(臺灣)身分證的老兵還會

回到臺灣參加選舉投票

對於他們在當地與土地的聯結常見他們他們發揮勤奮個性配合創造性

改變周遭困難的環境利於自身的發展如在定居開始他們開荒辟林發展

農業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隨行就市積極對自身的種植經營作出調整

又如據村民回憶當地種植的荔枝並非當地原產而是二十多年前由潮州人從

中國引進的他們再從潮州人那兒買樹苗並學習栽培技術且和潮州人建立信

譽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如在身分合法後他們積極購買土地經營拓展注重

信用社會關係及家庭觀念展現了典型的華人特徵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即是

成功範例此外村民在當地引種了許多蔬菜如萵苣豌豆尖等創造與家郷

相似的生活方式使得「孤軍」村寨又被稱爲「泰北小雲南」諸多種種在在展

現出孤軍第一代仍保有原生地的集體記憶而形成共同的認同取向認同於軍

隊認同於勤奮不屑認同於刻苦耐勞認同於群體認同於傳統的文化

而「孤軍」第二代成員則大多出生在泰國緬甸他們從小隨軍隊奔波出

生入死在戰爭的洗禮中成長最終定居泰北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很大程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9: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9

度上仍受到軍隊及固有傳統道德的影響當然這也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華人村建村之初他們與外界很少往來軍隊控制自治會的威權管理對其生

存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而言他們也只能進入軍隊自辦的華文學

校學習在這一時期他們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與第一代成員一起開荒辟林

發展生産他們曾經嘗試種植過許多農作物最終將生產定位於水果種植和土產

加工因此他們的認同個性深受第一代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因為生活的需

要其生活層面與領域也逐漸向外延伸擴展尤其在性別角色上開始發生變化

傳統觀念上村落會希望女性謹守分際仍保有「足不出戶待字閨中」等舊思

維下對女性的要求所以除了必要的學習工作之外村中並不鼓勵女子向外發

展然而隨著「孤軍」逐漸在泰定居與外界交往日益頻繁村內第二代女性

開始有機會外出打工或赴臺求學也與當地的社會文化有所接觸婦女開始可

以「拋頭露面」外出勞作如幫助清洗生薑荔枝到水果加工廠做季節工

等或是做一些小本生意如經營土產雜貨等不僅女性角色開始發生轉變

原有對女性的限制也逐一打破同時因為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幫助家庭改善經

濟困境而使得第二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到了第三代從第三代年輕人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到與第一代第二代大

不相同的景象泰華合併的「雙語教育」使他們從小開始接觸泰國的歷史社

會與文化爲其以後在泰國本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其自我意識形成

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新的文化要素泰國的國家教育以及在地化的進程使其對

於泰國的國家認同逐漸確立華文學校及家庭教育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強調讓他

們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華文能力一方面也使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泰族或多或少

的區別而語言的便利及文化的熟悉使他們更容易與外界溝通交流較之華人

村落的單調乏味的平靜生活都市的繁華求學打工的經歷更讓他們體會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而他們為求生存力圖打破原有圭臬走入城市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0: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0

努力奮鬥尋找任何契機以積累資本期望能一展鴻圖由於臺灣經濟環境改變

就業壓力變大使第三代通過升學或民間方式赴臺發展的考量降低這也迫使他

們不得不考慮自身在泰國的前途和發展臺灣因此又從現實逐漸回到了他們的想

像之中與中國雲南一般成爲遙不可及的「故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記憶

的消逝與遺忘語言能力的掌握與媒體資訊的流通結合自身的成長歷程使他

們得以在「異域」中追尋共同的想像風格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關於臺灣的知識

與圖景並逐漸積澱於自我意識之中成爲其族群認同組成要素而如今他們意

識中的臺灣可能與其父母及祖輩認知已大相徑庭因此三代間對於認同與文

化的「想像共同體」已經發生改變

(二) 華文教育變遷與世代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泰北華文教育密切相關的內(泰國)外(臺灣)因素

均在發生著改變於內部而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對應的泰國教育政策影

響著泰北華人後裔的受教內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認同的改變於外部而言臺

灣本土化政策的逐漸彰顯使得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轉變加之臺灣

經濟情勢改變使之對泰北的教育經濟資助日漸減少這基本上減少了「孤軍」

後裔赴臺求學的機會

1 泰國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要了解「孤軍」的華文學校必須先了解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的脈絡由於

中泰交流已久早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人定居泰國在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觀念

下華校之設立當然相應而生一九一四年泰國著名書籍《東方猶太人》即指

出「中國移民對其種族的忠誠及其種族優越感阻礙了他們轉而效忠於其居留國

和被其同化」自此以來泰國的華文教育政策一直是泰國官方與華人族群之間

頗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並與泰民族主義興起反共運動等歷史事件相關聯尤其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1: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1

是「孤軍」各村華文學校的興建被泰國政府認為是與臺灣政府有密切關聯

更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猜疑一九一八年泰國政府頒佈《民校條例》該條例主

要目的是為了管理已建立的華校主要內容是要求華文學校教師必須在一年內通

過泰文考試方能任教而且上課內容應教導學生對泰國忠貞一九二一年頒佈《強

迫教育條例》強迫七至十四歲之華人子弟每周必須學習泰文二十五小時而

老師必須經過考試達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才可以任教一九三三年規定中文

為外文每周不得超過六小時一九四〇年泰國以違反民校條例查封所有華文

學校僅剩兩所兼教中文的學校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日軍進駐泰國全泰無

華文學校一九四六年訂定《中通友好條約》被封閉的華校紛紛復辦一九四

六到一九四八年是華校的黃金期一九四八年後泰政府規定華校必須依照《民

校條例》辦理決定將所有華文學校收歸國有不准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而且

每週只能教授十小時校主和校長必須是泰籍人士教科書必須是泰國教育部編

訂的中文課本等一九五三年取消了中文師資泰文程度通融考試法令並限制華

校華文教師人數一九五四年修改了《民校條例》增加了校主必須擁有泰籍

一九七四年同意孤軍難民後代能合法接受教育該方案同意孤軍後代可以暫時不

須前往泰國學校就讀並必須將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

立學校一九七八年泰國教育部雖准許教授華文的民辦小學由四年制延長為六

年制但五六年級不准教授華文以每週教授五小時英文代替華文課一年級

至四年級每週教授華文時間由十小時逐漸減少為五小時這一規定加劇了泰國華

文學校的衰落導致許多華文學校學生人數銳減一九八六年泰國政府決定全面

停辦孤軍村落的華文學校並將其校舍改建為泰文學校但是基本上對華人而言

雖明令禁止華文教育在村落大家均不願放棄仍以補習班及其它形式持續著

華文教育加上泰化教育政策在鄕村地區的執行較之城鎮地區要寬鬆許多也使

得泰北華人及其後代能夠有較好的環境學習華文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村落至今之

所以還能保持「華人特徵(Chineseness) 」華文學校應是功不可沒一九九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2: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2

年因應華文的日趨重要性泰國同意放寬對華文學校的限制從小學一年級至

四年級放寬至幼兒園至六年級一九九二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

高使得國際社會出現華文熱華文教育在全泰各級學校中全面開放無論是幼

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可增設華文科6

對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他們出生成長於中國對於中國的認同和

意識已根深蒂固雖漂泊海外辦學時仍堅守「薪傳中華文明崇尚固有道德」

之興教使命教學時尤注重講授傳統習俗與道德規範因此「華文教育」是

保障固有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利器不管當時的環境有艱難「孤軍」們總是

以辦華文學校為首要工作在建村之初就開始進行華文教育其形式多樣多由

村民自行籌建且教材堅持使用臺灣教材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為華人

而對於「孤軍」第二代而言除接受父輩的言傳身教之外由於當時特殊的

歷史背景其居留泰國的身分仍沒有被正式認可因之無法與外界廣泛接觸進

而融入泰國社會所以學習華文承襲文化傳統起了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共

同應對外界壓力的作用所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開始援助泰北「災

胞」7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發展這也大大鼓勵了學習華文的積

極性雖然期間面臨了包括在泰國排華封禁華校改辦泰文教育的艱苦階段

但其華文教育由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仍得以維繫發展

對於「孤軍」第三代而言近年來泰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臺灣等地

6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邢曉姿〈泰國華

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2)頁 118-122

7 臺灣「救總」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援助顯示了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對這一群體態度與立場的轉

變亦即從「孤軍」到「災胞」「難民」即「在施恩於他們身上的同時也切斷孤

軍後裔成爲祖國中華民國一員的機會」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3: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3

商人赴泰投資趨勢看好而中國大陸赴泰的遊客也日益增多致使泰國國內急需

雙語人才因之泰國政府逐漸放寬了華文教育政策這也使泰北華文教育在面

臨與臺灣聯繫逐漸減弱的危機中重新獲得一個發展的機會誠如前述一九八六

年泰國停辦泰北華文學校的政策在泰北華人的認同及文化建構產生了極大的影

響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也意味著自此華人村落的子弟要開始進入「雙語教

學」時代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對於「孤軍」而言他們的態度倒顯得

非常平和冷靜至今雙語教育的影響對「孤軍」第三代而言已深入人心

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子女將來一定要在泰國生活所以學習泰語至關重要但依照

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也知道掌握華泰兩種語言對子女今後的發展極爲有利

這也成爲他們鞭策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今年輕一代努力學習華文的原因但事實上

對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熟悉泰國文化的年輕一代而言他們進入泰國社會的選

擇已顯得更加自由多元換言之華文教育對他們而言已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

上述的複雜形勢也促成了華文學校對未來發展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引起了

不少的爭論其焦點在於華文教育的目的何在是爲了「薪傳中華文化崇尚

固有道德」還是爲了符合市場需要以簡單迅速的方法教授學生華語的一種

工具一方面認為應保持原有辦學的精神與理念並要保持下去而另一方則

希望華文學校能立足泰國的發展形勢作為主要主張認為學校課程運作如教學

方案內容進度等應以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增加口語練習等為主而非

完全依託臺灣的課本與教材的規劃與設計上一些不合時宜之內容

不管如何目前的「孤軍」後裔在這樣的泰華教育中已得到了不錯的體

現學校教育使年輕一代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逐漸整合出新的多重認同在語言

上他們講雲南方言標準漢語和講泰語並行不悖表現不同身分認同在文化上

他們認同自己是華人但也在各族裔中游刃有餘生活無礙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4: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4

2 臺灣對泰北華文教育的轉變與認同

誠如前述泰北華文學校與臺灣的關係是深厚的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情勢

的推移發生了改變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及官方政策方針的調整與改變使其對

泰北原國軍難民村之支援與關照轉趨減少這成爲該族群在認同選擇上開始發

生轉變的重要外因首先政府「救總」及其它慈善組織對泰北「孤軍」的資

助實際上已經明確改變了雙方的身分和地位即從「孤軍」到「災胞」的轉變

這意味著「孤軍」與臺灣的關係從原來的「同氣連枝」過渡為「同情關愛」

進而使他們無法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國家共同體」其次臺灣推行的「本土

化」政策使得政府對外的經營策略發生了的顯著轉變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

年間每年資助五十名泰北國軍難民村的後裔赴臺升學這批人無論持有何種證

件(如泰國護照難民証等)入境後均可換發中華民國身分證取得合法居留

權一九八六年後規定「在臺灣地區無戶籍者」且「無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得

申請入境証換言之泰北僑生考取臺灣專上院校者必須持有泰國護照方能

入境就學且所持僅為學生簽證不能長期居留在當時雖泰皇恩賜參與靖亂

的「孤軍」及其眷屬入籍但還有一部分人僅取得華僑証難民証等居留證件

因此臺灣方面政策的改變無疑切斷了大多數無泰國公民身分之泰北華裔赴臺

求學發展之路之後一段時間內憑假證件赴臺之事也時有發生但這些孤軍

後裔赴臺之後處境十分困難柏楊在《棄兒》一文中曾寫到

hellip這些孩子們不得不拿泰國假護照教育部和僑委會明知道孤軍子女沒

有護照卻硬要他們繳驗護照這是自己作偽而又硬逼年輕人作偽的措

施他們來臺後向政府自首拿的是假護照時政府把假護照沒收卻不

給他們任何一紙文件helliphellip他們不能求學不能工作不能投宿不能

開車不能看病不能租屋不能出國不但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

國民更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他們是人類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5: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5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政府也取消了對他們的資助視泰北「孤軍後裔」

與其他國家地區僑生無異而且入境要求也非常嚴格一九九四年內政部頒佈

條例不再發給來臺僑生中華民國身分證僑生學業結束後必需返回僑居國

這使得當時年輕一代即使能獲錄取也多有因證件經濟困難而無法成行者其

赴臺之路則更加艱難第三軍與第五軍曾經是中華民國遺留在滇緬邊境最後的希

望孤軍在反共復國的口號背後卻是背負殘酷的難民生活更在臺灣的政治移民

史中被淡忘其共同所面臨的景況則如江元慶所述「hellip他們的父祖輩當年為國

家在異域孤軍奮戰讓國家在戰亂中能有稍事喘息的機會保全「中華民國」的

名號但在半個世紀之後當孤軍後代來到臺灣卻不被認為是中國人政府連

身分證都不發給他們」8不論是身分上的認同或是法律上的居留這些問題的

背後莫不與普世大眾的「集體失憶」產生關連Jane Jacobs 就以黑暗時代作為例

子說明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中不相干的事物都將進入原本的時代結構記憶但

這些卻都是與原來本體的意涵沒有關係的歷史也因為這樣的動作而出現斷裂與

脫序

hellip那是在臺灣每個中國人的心理我不能接受血戰異域三十年的孤軍

最後竟會是這樣下場他們戰勝過榮耀過現在卻被遺棄在蠻荒在

生死線上掙紮同樣是中國人卻因地緣不同遭遇相差天壤那是用

血淚填不平的天壤9

與初期孤軍對臺灣官方的援助請求失效之前車之鑑不難想像後續的不聞不

問處理態度相對於孤軍的強烈愛國之心顯然呈現對比異域的難民史在人們想

擺脫戰爭傷痛的經驗下遂開始將過程刻意的遺忘並將視之為光榮的事蹟填補其

8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9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6: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6

中甚至要將曾存有的克難生活方式棄置到深淵就像柏楊描述

泰國政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和負傷將士以及負傷將士的家屬統統

發給泰國公民證對其他孤軍也履行承諾發給居留證孤軍像一葉

飄萍在窮山惡水的泰緬邊區漂泊二十年現在用自己的血為自己

換來一塊土地安定生根

然而身分的給予在其生活物質改善上則無多大的改善

hellip被炸斷手足被炸癱了神經的戰士hellip在領取下個月一百五十銖之前

大多數都在乞討這是一個使人澈骨生寒的鏡頭他們身上掛著泰國政

府為他負傷而特別恩賜的泰國公民證在街上跌跌撞撞雙腳俱無的只

好爬行逐家逐戶的哀求施捨一點剩菜剩飯而他們卻是祖國輿論稱譽

的英雄人物

儘管臺灣僑務政策的轉變使得「孤軍」後裔赴臺求學發展的希望越來越渺

茫但對於華人村的年輕人而言臺灣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令他們心馳神往之

地原因之一仍源於「孤軍」與臺灣的政治情感與歷史淵源到臺灣也被「孤

軍」第一二代成員甚或一部分年輕人稱之爲回到「祖國」原因之二在第三

代成員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或是兄長在臺灣定居工作前人成功的發展經驗

鼓動刺激他們去爭相效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仍有大批村民希望通過不同

途徑赴臺發展包括使用假護照借錢讀書等只是真正能在臺灣完成學業的

人很少大多開始打工掙錢一來還債二來寄回華人村貼補家用由於教育

學歷較低這批人大多從事建築機械等行業而女孩則只能在餐廳酒吧打工

這在當時還被媒體曝光使得泰北華裔難民後裔非法入境打工引起社會動盪

成爲其時激烈討論的社會議題加之他們原來又生活於金三角地區更造成了臺

灣社會民衆對他們誤解與猜想他們也隨之在社會輿論中成爲一個「污名化」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7: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7

的群體而且使用假護照進入臺灣的年輕人在假護照被沒收後也無法再返回泰

國爲此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泰北孤軍後裔為

爭取身分証藉以「正名」而於中正紀念堂前靜坐而泰北孤軍後裔在臺灣曲折

坎河的遭遇也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我的社會角色與認同

事實上媒體的渲染不免有些言過其實早期到臺灣的孤軍後裔多數人身分

合法且從事正當職業隨後或嫁給臺灣人或娶臺灣人爲妻「隱匿」於「多

省籍的外省人群中」在臺灣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但的確如上所言輿論的影響

給後來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加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市場經濟

有所變化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以上各種因素糾合在一起使得他們赴臺求學

發展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再回到華人村生長於泰的經歷內外環境的改變

及對現實處境的考慮使華人村的「新生代」們對他們的生活及未來有了更多具體

實際的思考

3 泰北華文學校的生活與認同

孤軍重視教育華文學校也就從「軍隊走到哪裏學校辦到哪裏」的理念下

一一籌建見證著孤軍近半世紀的發展與時局變化不管泰國政府教育政策的的

如何轉變孤軍們總會排除萬難在村落建立華文學校以延續他們所認為的「華

人傳統文化」他們的學校採用中文授課教授小朋友中文教材來自臺灣政府

前來就讀的學生多是自己村落的學生因此基本上在泰北的各孤軍村落都會

有一小學即所謂「一村落一小學」在二次撤退台灣至尚未考慮入籍泰國之前

理論上孤軍並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管在緬甸寮國或是泰國華文學校的

開辦是由自己決定即可但當孤軍遷移到了泰北也打算入及泰國後華文學校

的設立便必須受到泰國政府的節制按照泰國的法律學校必須採用泰文教材

且用泰文授課是不允許該校只用中文上課然而孤軍認為不讓年輕的一代接

受教育是不恰當的而且只學泰文不學中文更是不可能無法接受為符合國際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8: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8

法的基本人權並利用當時孤軍正與泰國合作剿共有功的時機於一九七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最高統帥總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讓孤軍難民的後代能合法接受

教育的方案最後做出部長決議

一推遲允許第三軍與第五軍的後代在政府允許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

或私立學校上課改由內政部來負責該事情

二教育部內政部最高統帥總部必須把孤軍在美斯樂村建立的中文

學校註冊成合法的私立學校

一九七五年泰國政府在美斯樂設立第一所泰文學校叫作 BanSantikiri

(โรงเรยนบานสนตคร)由「〇四指揮部」來執行管理除了這所學校「〇四

指揮部」後來也有在另外十二個地區設立泰文學校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泰國社

會泰國文化中在重要的泰國節日裡學生要表演泰國傳統的節日文化除了

設立泰文學校外政府當時還設立獎學金讓優秀的青年可以在清邁的泰國山地

部落學校免費學習這些學生畢業後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當翻譯以協助幾乎不

會說泰文無法溝通的孤軍10

雖然如此泰北華人仍在各村落設有華文學校利用上午上課前及下午下課

後和周末假期上課以其延續華文教育之傳統因此現在華人村落上學的小

孩應該說是華人村落裏最爲「辛苦」「忙碌」的人早晨五六點就要起床

吃過早飯以後去泰文學校上學中午回來吃飯稍作休息又回到泰文學校繼

續下午的課程約四五點放學晚飯後則要到華文學校上課直到九點左右才

能放學回家星期六泰文學校放假但學生還得去華文學校上一天課實際上

他們只有星期天可以略作休息有的學生還需操持家務

10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19: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19

由於泰文教育的時間大大超過華文教育所以就語言能力而言在這些華

人後裔年輕人身上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在平常生活中他們或講雲南方言或

講泰語而泰語的流利程度要遠勝於標準漢語(由於受臺灣的影響有些村民也

習慣將標準漢語概稱為國語)甚至在講家郷話時有一些詞他們已不懂如何用

華文表達而自然而然地用泰語代替而大多數學生及老師則普遍認爲泰文比華

文好學上課也比較輕鬆

以熱水塘新村為例村民都説當時村中最好的地就是用做興建華文學校而

自一九八六年後已改建爲泰文學校泰文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頗具熱帶氣息一

進學校大門兩旁便矗立著筆直的挪子樹除操場藍球排球場用水泥舖成之

外其餘均為草地其中又點綴著一些修剪整齊小巧別致的「灌木雕塑」使

得學校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盤然學校建築由辦公大樓大禮堂及幾座教學樓組

成一般均為兩層建築辦公大樓正中就掛有泰國國徽樓前是升旗臺泰國國

旗迎風飄揚升旗臺旁邊就立有一個製作精緻的泰式佛寵為三角金頂中間供

奉著釋逝牟尼金像前面供有鮮花並需定時更換辦公大樓右邊為學校禮堂

也是華人村召開村民大會的場所幾座教學樓分別爲幼稚園小學部和初中部

每一樓均掛有佈告欄通知近期的活動及課業考試情況而佈告欄上均掛有泰

皇泰皇后像如今泰文學校的小學部即為一新中學的舊址為木結構平房房

屋相對陳舊至今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刻有「一新中學」的標牌校園中一些教

學樓的牆面上畫有宣傳畫主題豐富多樣如泰國的民間故事學生的美術習作

等其中一個顯要主題就是禁毒畫面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畫有針管藥丸因

沉迷毒品而日漸萎靡瘦骨嶙帕的身軀家人哭泣的眼淚及因吸毒深陷煉獄烈

火焚燒的慘狀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整體而言泰文學校的椰樹國旗神寵

泰皇像等要素使校園充滿濃郁的東南亞建築風格佈局

而如今的華文學校(一新中學)面積比泰文學校小了很多教室多為簡易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0: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0

的平房建築綠化也比泰文學校簡單學校大門為中國傳統牌坊式建築兩側書

有對聯「薪傳中華文化崇尚固有道德」大門左側則是大禮堂禮堂內牆壁上

書有仁人善士捐助學校建設的芳名錄學校畢業典禮就在此進行平素則會有一

些小攤販聚集於此出售水果飲料甜點等零食學校整體大致形成一四合院

形狀教學大樓處於「正廳」的位置教室則分立左右教學大樓前也是升旗臺

同樣懸掛著泰國國旗升旗臺前為籃球場放學後學生會集合於此接受訓導

主任訓話升旗臺旁為佈告欄上面貼有一新中學平面圖以及考試活動獎懲

事宜的通告教學大樓二樓是學校辦公室室內佈置比較簡單校長辦公桌上放

著中華民國國旗桌側的牆上掛有泰皇泰皇后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

下面是一新中學總課程表還標有教師守則「守時敬業務實奉獻」另外

一側則掛有一新中學教師學生一覽表辦公室正中掛有泰國國徽及泰國中

華民國臺灣三幅地圖其中中華民國全圖中仍包括蒙古國(外蒙古)及上緬

甸的部分地區辦公室樓下是新近設立的電腦室現今小學五年級仁班教室(原

學校辦公室)上掛有先總統蔣公題寫的「禮義廉恥」四字匾額在教學大樓前右

側的教室裏則掛有一新中學歷任校長校董像及簡單生平

華人村的年輕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開始接觸泰國社會相對於

父母及老一輩「孤軍」成員他們的教育環境顯得更加複雜多元

他們在正常的時間接受泰國國民教育學習泰語瞭解泰國的歷史社會與

文化並知曉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泰國公民他們必需虔誠敬佛效忠泰皇效

忠泰國他們明確知道自己與泰族的不同華人村每家每戶都掛有泰皇泰皇后

相在庭院中幾乎都供有泰式佛龕但在宣誓效忠泰皇的同時他們更願意說自

己是「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他們依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生活作息他

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泰國風俗習慣與節慶如撥水節水燈節以及慶祝泰皇

泰皇后華誕等同時他們晚上必須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通過學習唐詩宋詞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1: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1

及先賢經典傳習禮義廉恥等中華文化之固有道德讓他們多少明白自己

是「華人」與周圍的泰國人有所不同另外當他們回到家中又面對不同的

文化處境他們使用雲南方言學習生活技能了解生活艱辛並從先輩故事與

經歷中了解自己在中國還有一個「想像」的故鄕甚至還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姐

妹同時也知道家中於傳統歲時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是華人的風俗習

慣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新的族群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讓華人村年輕人從中

習得他們應該屬於什麽群體而這個群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並在此中泰

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間中經由選擇建構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

泰文教育的展開及華人村與外界日益廣泛的接觸使得「孤軍」後裔從小便開

始感受瞭解泰國的社會與文化並在自我的成長歷程中思考著自己的生活及未

來隨著他們與外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也使他們對泰國mdashmdash這一他們生於

斯長於斯的現實環境mdashmdash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理解而相對於這伸手即可觸

及感知的真實世界中國大陸臺灣的的確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已成爲一個

印象之中的國度家園而孤軍軍隊馬幫生涯等祖輩津津樂道之生命故事

對於他們而言似乎已成爲遙遠的歷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孤軍」及其後裔逐漸定居泰北之後本土化進程已悄

然展開族群認同也逐漸開始地方化而這一轉變在「孤軍」的第三代後裔身

上體現得更爲明顯

四 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與理性多重與複雜性

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不同其移民政策社會環境的寬鬆融洽

以及華泰文化之間的相似與趨同使得泰北華人後裔在泰國生活上獲得喘息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2: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2

而在歷史上不同的政治實體的斡旋變化萬千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也塑造了他

們理性模糊多重與複雜性認同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一) 模糊性認同與理性選擇

族群認同是在社會化進程中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建構的動態過程與社會情

景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因此因爲社會環境的改變在談論他們的認同時

不管是在華人村或是離開華人村後總是出現模糊的情形他們可以在泰華兩

種認同的模糊下獲益當然他們也可能面對非華非泰(臺灣中國大陸稱其爲

「僑胞」泰族稱其爲「欽霍」)的處境下求生存如現在周圍的泰族都來為華

人村村民打工學習農業技術反需適應華人村的生活方式而在飲食上華人也

使用檸檬汁取代醋菜中酸辣冷食增多他們宣誓效忠泰皇效忠泰國同時

又與臺灣保持密切聯繫而近年來他們逐漸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往來他們與

泰國官方及上層社會來往時認爲自己是泰國人並盡量避免提及自己的華裔血

統但與臺灣方面交往時他們會強調自己是國軍後裔而且同時掛有泰皇泰皇

后像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公像在他們家中既供有泰式佛龕又供有天地

祖宗牌位「泰山石敢當」在觀音寺中同時供奉觀音及由泰國佛教協會請來的釋

逝牟尼像喪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請附近泰國寺廟的和尚來念經超度這些都

表明族群以模糊尋求「和諧大同」的願望和態度同時也清楚地反映出當地文

化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們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覺其認同上理性選擇的作用--尋

求最佳的生存發展策略無論衝突的文化實質如何其爭執焦點始終在於權力

資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層次的族群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如「孤軍」會在不同的處境

下彰顯或隱匿自己的身分以求發展又如當年李將軍帶領其部屬及將士於

清明節赴忠烈祠拜祭三軍陣亡將士事實上是希望能在當時的動亂時局中加強

群體的凝聚力這在顯得非常必要如果是現在去忠烈祠祭拜則可能只被視為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3: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3

對先烈的敬仰以及感念而已又對第一代成員而言華文教育主要目的在於文

化傳承目的在於以傳統建構族群社會規訓與秩序以便於管理與控制對於現

今第三代年輕人而言學習華文的性質逐漸從文化傳承逐漸轉化為語言工具的掌

握因爲雙語能力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可以明瞭如此的模糊式認同與理性選擇普遍存在他們的生活中並

能夠遊刃有餘這情形也是在全球化架構國際貿易與跨國關係結構下極其普遍

的現象泰北華人正好在這樣的處境下反而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因爲他們能以

「不受束縛的華人認同與其他國籍的華人相聯繫」並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在這個層面下泰北華人認同的模糊性更應該被強調

(二) 多重與複雜性

不同的社會經驗成長經歷將不斷地內化(internalize)在他們的意識當中

基於此他們會在新的環境中整合日趨多元的文化因素重新理解傳統與現代

進而重構族群意識之中的「華人特性」採取「同而不化」(既整合入泰國社會

又保持延續其華人特性)的策略並根據自身的生活閲歷及發展進程創造著

一種「亦華亦泰非華非泰」的新的族群認同並根據不同情景選擇彰顯隱匿

其認同的公衆表達總體而言他們既願意認同於「泰」又願意認同於「華」

二者可以在不同層次得以體現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因此他們在身分上有

多重的自我認同如「在泰國的中國人」「在泰國的泰國人」「在臺灣的中國

人」「在臺灣的臺灣人」「在臺灣的泰國人」「既非臺灣人亦非泰國人或是不

同比例的兩種組合」「華裔泰國人」「泰裔臺灣人」「在哪裡就是哪裡人」「國

際人」等等

事實上具體體現於泰北華人身分上的「多重」性其思考亦是深具複雜性

舉他們的擇偶優次為例一般而言他們的選擇次依序為一泰國雲南人二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4: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4

臺灣人三泰國其他華人四緬甸華人五泰族六泰國山地民族他

們以嫁娶泰國的雲南人成爲首選原因在於風俗習慣相同利於共同生活而與

臺灣人的婚姻除「孤軍」與臺灣的歷史淵源同是華人外更大程度是出於經

濟社會階層的考慮娶嫁泰國其他華人至少滿足了在更廣層次-即華人特徵-

上的趨同而緬甸華人排在其後則因爲其經濟水準遠遜於泰國的潮州廣東人

然後才考慮泰族以及社會經濟比之更差的山地民族這事實上與他們的生活

境遇息息相關他們生活在泰北大多從事農業講雲南方言有自己的風俗習

慣與臺灣有特殊的歷史淵源這與生活在城市地區以從事商業爲主的泰國華人

(如廣東福建人)大爲不同由之也產生了次群體的差別同樣較之緬甸新

近遷入的華人移民他們又認爲自己經濟及教育水準高於他們社會關係網絡也

遠比他們複雜因此相互之間仍有所區別由此可知他們在認同的考量上是複

雜而且這也不是絕對的原則因為認同始終處於動態的過程中不同的社會閲

歷生活經驗均會對族群成員的認同意識和觀念產生影響

五 泰北華人在認同上的調適與轉變

泰北華人的認同由於涉及數個政治實體以及跨文化跨國界的問題屬

於個人內化的「自身認同之建構」以及團體互動的「族群歸屬的形成」的動態過

程接下來將從身分形象二方面的轉變來論述

(一) 身分的轉變

對於一般人而言認同並不是問題「你是誰什麼人」是一個很容易回答

的問句可是對原先留在泰緬邊界後來四處遷移的孤軍後裔來說此一問題很

難回答常在可能談到認同問題時經常在話語上出現會自動迂迴的情形若不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5: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5

得不碰觸認同時則常常視情況與氛圍回答11因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認同

可能隨之改變正如筆者向泰北當地人問及你認為你是甚麼人的問題時總會

聽到「那要看情況囉shy」的答案因此他們的認同有可能是雙重或多元的再

則認同變化的結果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在其身上展現出對原生社會和接待

社會的親疏距離

泰北華人所居住地金三角乃著名的毒品產銷之地泰國社會對「孤軍雲南人」

的印象經常帶有販毒走私落後野蠻等負面刻板意涵甚至於在潮州客家

等其他系泰國華人眼中雲南系華人也是屬於住在鄉下較為落後的一群有時

不免受到歧視12張雯勤在其研究中也曾提出泰北雲南華人偶爾會被其他族群

以「欽霍」13(或翻成「Chin-hor」)此一帶著貶義的名詞稱呼14故大多數泰北

華人皆不太願意表明自己的雲南人身分而反以較為廣泛的「泰國華人」自視之

對於「孤軍」後裔而言離開泰北原孤軍軍隊的眷屬村及金三角地區也意味著

他們可以擺脫「難民」的身分以及「欽霍」的污名早年的毒品困擾使得泰北

的雲南人(尤其是「孤軍」後裔)因爲歷史的原因而被泰國主流社會及輿論污名

化這對他們的生活及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如今他們大多數人都與毒

11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12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轉引自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

臺灣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13欽霍之「欽」是泰語 Jin 的音譯意指華人而「霍」就其歷史而言可追溯到公元十四十五

世紀指雲南來的華人如今「欽霍」 一詞恰巧與泰北雲南人稱泰族為「裸玀」相對應均

有野蠻落後之意其中欽霍還與走私販毒相關

14 根據陳文政的考察此字的來源甚多當中「Jin」為泰語「中國人」之稱但「Ho」的來

源則有不同說法張雯勤則認為傣學專家李拂一的說法較可信李拂一表示傣語中的「Ho」

是「大」或「天」的意思為雲南百夷人稱呼南詔王族(西元 741-902)及其後代所用14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雲南「Ho」就逐漸被用來稱呼雲南漢人直到 20 世紀中以雲南漢人

為主的國民黨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為當地盛傳從事有毒品貿易「Jin-Ho」一詞便因

此染上了負面形象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6: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6

品無關所幸的是由於從小接受泰文教育故他們與外界交流無礙很容易融

入泰國社會因此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他們可能會隱瞞自己生活於泰北或是盡

量淡化他們為金三角邊民的身分當然一些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但對此無

所避諱還著意彰顯他們雲南人的身分用他們自身事業的成功來消除外界對雲

南人的誤會15陳文政在觀察赴中國大陸求學的泰北華人學生時也發現即使身

處中國大陸泰北華人學生同樣不會特意公開彰顯自己的雲南人背景多數時間

反而仍與泰國學生們相處自視為泰國學生的一員在其個人社會網絡的建構中

對於中國大陸境內生不僅並未有較多往來及接觸也無較接近的情感認同甚至

即使對象為雲南省籍的中國大陸境內生也一樣16筆者於 2015 年訪問泰國泰北

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梁校長梁梅華時也從梁校長口中獲知現今第三代泰北華人學

生在離開泰北求學時確實有較傾向與泰國學生相處的現象

此種錯綜複雜的認同現象不僅與泰北華人過去持續遷移的經歷有關更大

程度上也受到當下的現實環境所左右就持續遷移的經歷而言李雪雪認為泰

北華人儘管至今仍背負著上一代以中華文化為榮的認同情感但此一認同並不見

容於泰國政府而在山區居住的生長背景又使泰北華人被泰緬社會貼上負面標

籤因此為了生存較年輕的泰北華人必須隱藏原有的認同在移居社會中泰

北華人也不得不試圖融入在地文化甚至認同於是在泰北華人內心所湧現種

種的矛盾掙紮逼使其不斷地協商思索認同並由此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

產生了各種親疏距離17然而儘管如此李雪雪卻也發現當泰北華人遷移到

了臺灣此一第三空間時卻不再受「Jin Ho」標籤的束縛這顯示了時空環境的

15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華與東南

亞研究》(200221)頁 47-73

16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17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7: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7

轉變往往可以影響族群的自我認同並促使新認同的形成

(二) 形象轉變-從「國軍」到「孤軍」到「難民」到「泰北華人」

在歷史的脈絡上泰北孤軍形象的建構一直改變

一九五〇年代是反共抗俄的年代當時的泰北孤軍是以「國軍」的形象展現

他們是為反共而戰是革命的先鋒同時也受到國際的接受被視為防堵共產勢

力的一環因此在一九五〇年代滯留泰緬地區的孤軍軍隊還不是「孤軍」

換言之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政府官方在臺灣認定他們是正規的國軍

因此他們擁有正式的番號與補給同時也高舉反共大旗作為反共復國的前進

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雖然他們的活動鮮為當時臺灣人民知曉而且活動也不

多宜公開

一九六〇年代起滯留泰緬地區的國軍在臺灣開始被稱呼為泰緬孤軍尤

其是一九六〇至一九七〇年代泰北孤軍的除「孤軍」形象外也開始有「國共

內戰下的義胞」支撐此時他們仍高舉反共復國旗幟高喊是繼承道統為己任

彰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的正當性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化名所著的《異域》

一書在臺灣出版造成泰緬孤軍以「義胞」的形象出現因為他們是要承載中華

道統又有「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已經完成二次撤軍撤軍後留在泰緬

邊境的軍隊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一九八〇年代「孤軍」形象變成了「難民」因為孤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

府留在泰北的「亞細亞孤兒」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救助的「難胞」在出現許多

「送炭到泰北」援助活動後大量人力物力湧入泰北主要目的是要發揮人道救

助精神協助難胞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的影響許多政策做了改變另外在

泰國方面也實施本土化除了入泰籍外上課必須學泰文等泰北孤軍開始轉為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8: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8

「華僑」身分即泰北華人

總而言之泰緬孤軍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與歷史脈絡有絕大相關而

此種形象認同的轉換多是被動無奈的也深具獨特

六 泰北華人的安居與適應

(一) 泰北華人在泰國的適應與安居

在泰國強調現代化與發展策略的國家政策下加快了泰國國內的社會分層與

城郷差別泰北孤軍後裔也在此架構下不斷意圖再次地向外發展與流動企圖

與更大範疇的社會發展變遷相關聯也希望跳脫泰北的區域性以及歷史包袱

在整個泰國或全球的視野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間得以不斷地向上流動提升

以期望自己可以在特定經濟領域上如同早期華人移民般能展露頭角更希望

此為基礎通過與泰國社會精英的調適合作競爭以能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並由此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權益

經過第一二代人的奮鬥拼搏使得「孤軍」眷屬及其後裔在泰北的生活

境遇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奔波泰緬興建家園邊緣自治經營農業土產加工

外出求學就業等諸多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不斷感受體會並尋找著適合

自己的生活而這些人生閲歷也逐漸積澱於社會個體的記憶與意識之中並與局

勢發展環境變遷等內外因素一起剌激著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轉變他們

為為定居生存而努力為保有認同而堅持也因此可以在地理上形成了相對

穩定的區域讓他們的文化語言(華語雲南地方方言)及其日常生活點滴得

以完整保留使用並通過教育使之得以傳承延續

在華人村落建村之初及往返與泰緬兩地的馬幫經營中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

環境軍隊的威權與管理對於應對外敵邊緣自治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29: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29

「孤軍」的名義還為泰北國軍難民村爭取來臺灣「救總」以及其它慈善團體的

救助與支援這在華人村落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爲村

民隨後經營農業土產加工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也加強了村民對臺灣的認同當

然變化也孕育於發展之中軍隊高層對救濟資源分配的威權控制引起了村民

的不滿加之村民居泰身分合法後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增大使其逐漸試圖擺脫

軍隊的束縛而家長式的威權人物的去世也使軍隊的凝聚力逐漸淡化減弱

第一二代華人村落多年的自治與自給自足使村民比較適應習慣居住

生活於村內講雲南方言吃地方風味除必要的生産及商業往來外較少與外

界往來也就是說這裡成爲孤軍群體的一個具有文化心理基礎的生活空間

讓華人村落成為了一個區域的邊界同時保有空間和族群的意涵並體現於日常

生活之中而隨著歲月流逝與局勢變遷如今他們(尤其是第二代村民)非常清

楚他們已無法回到中國大陸或臺灣他們將長久定居於此他們的事業和發展

也將立足泰國在此基礎下多數留在華人村尋求發展的第二代在他們經營努

力與發展下終於展露頭角他們的成功在於當他們身分合法後便透過購

買及開墾等手段珍視土地累積土地資源並透過不斷地學習更先進的農業技

術來累積農業經驗以充分發揮其善於農作的特性加上他們能保有傳統華人

其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特質促成了他們今日的成功而且他們也會巧妙運

用華人傳統的運作思維來建立綿密的關係網絡以及信用以推展其建立的農業

經營加工與土地開發讓他的事業能更進一步得以蓬勃發展如今仍有許

多泰族在華人村落周圍租用或幫忙華人村落居民看管原本可能是屬於自己或先

人的田地在果蔬收穫的旺季時將果園田地抑或向外收購的果蔬運到工廠銷

售作為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如此泰族多不以為意他們在勞作之餘

多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樂而且生活重視閒散隨意因此他們不太去思考長遠

的問題這和居住在華人村落的華人不同華人刻苦勤儉未雨綢綴而且精心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0: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0

規劃自己甚至子女計劃未來這些迥然不同的意識觀念也具體反映在日常生

活的細節中

他們認為關係的角色不僅止於家庭而是在延伸的文化關聯更是一種經

濟策略而這關連與策略結合形成了商業貿易上最重要的文化資本「信用」二

字他們在經營上多重視親戚間的合作注重維繫老主顧的關係以及與泰國

官方的非正式往來等他們在農業經營土產加工中顯明表現理性道德和感情

的整合也因為如此的表現逐漸累積另一共同體文化特徵與價值標準的模式

形成一新的「共同體」並透過族群認同的標誌反應出來不僅於此他們為了

要買賣土地做生意便必須跨越文化族群與區域的邊界進行交流互動在

這樣的互動中不只漸漸地讓自己的群體的共同意識發展出來也在與跨群體發

生聯繫接觸過程中的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這讓他們逐漸走出家園走出泰

國官方一直對他們持觀望懷疑態度並視之為邊區難民抑或「污名」的少數民

族之陰影反過來讓他們時時提醒並審視思量自身在泰國的社會定位進而走

入主流在日常生産生活中與泰族的交往接觸較之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又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頗感自豪

(二) 泰北華人來臺的適應與安居--以忠貞新村為例

對於泰北華人來說遷至臺灣的親人是泰北與臺灣之間社會網路的重要橋

梁當年遷至臺灣的泰北華人由於其軍人與軍眷身分大部分被安置在眷村之

中而且特別集中在幾個村落裡如此安排使得這些村落不僅滿溢著雲南泰國

風情更成為泰北與臺灣社會網路聯繫中重要的「節點」與「入口」可是隨

著時間的變遷孤軍第一代的凋零與泰北華人的泰國本土化這些曾經重要的「節

點」也開始有了成分上的轉變

一如前章所述泰北孤軍經歷二次的撤軍第一次因撤軍第二次中緬大戰勝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1: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1

利所引發18時間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止以「國雷專案」為代號19分

五十二梯次共撤出七千兩百八十八人到臺灣20第二次的撤軍從一九六一年的

三月進行到五月共撤出約五千人分批由清邁機場來臺21從分布上來看兩次

的撤軍相關人員分布在臺北區的桃園縣龍岡與龍潭(忠貞新村干城五村貿商

新村)中區的南投清境農場(博望新村壽高新村定遠新村)22以及南區的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信國村定遠村成功村精忠村)等地從身分上來看

來臺撤軍的身分共分四種二次世界大戰後從事在緬敵後情報人員部分來臺

後則是居住於士林的雨聲新村另外中國遠征軍的部分則為中壢龍崗的眷村(目

前已劃屬平鎮市範圍)僑生部分則相當分散最後是來自仰光地區的緬華則聚

居於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一帶23

剛開始泰北軍眷被安置於溪州大林霧峰臺糖糖廠等地當地生活條件

18據柏楊《異域》所述四國會議期間與游擊隊相關軍長李彌身在臺灣副總指揮李則芬將軍

成為談判代表由柳元麟將軍代理總指揮當時除了柳元麟之外其餘人士均不贊成撤軍

19此項撤軍建議內容為柳元鱗將軍所建議內容分為兩點建議一我方必須向聯合國交涉確定

的撤離人數最多五千人其餘我國政府不再負責二其他沒有撤回臺灣的人員改隸屬

於情報機構並繼續補給祕密運用採人民團體的形式反共以避免國際的注意(江元慶

200147-48)

20行程上是由緬甸經泰國南梆機場分三批五十二梯次同年李彌也奉令調回臺灣也宣布解散

「雲南反共救國軍」但實際上卻只是撤離部分部隊以應付聯合國精銳部隊還是留下於是

孤軍撤臺的人員中亦含混當地撣族拉祜族阿卡族人

21 根據指出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西元 1953-1961 年)間整個滇緬游擊隊共分兩次撤退第

一次為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至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三日一共大約撤出 6750 人第二次

為民國五十年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共撤出 4406 人自民國三十七年到民國四十四年

(西元 1948-1955 年)之間共有「轉進」或「撤退」行動十九次而與忠貞新村較為密切的

應屬於民國四十二年(西元 1953 年)十月第十六次的「滇緬撤軍行動」(李俊賢200526)

(該筆資料與柏楊汪詠黛記載之撤軍數字有所誤差)

22 江元慶指出清境農場的壽亭新村與博望新村是為第二次撤軍中由老撾的部隊所含之 77

位游擊隊於與眷屬共 253 人所組成於臺中成功嶺整編訓練一百天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在此安置面積雖廣達 765 公頃但卻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滿佈原始森林與水電

設施缺乏

23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2: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2

不甚理想與泰北物資缺乏景象相距不遠因此政府於一九五三年暨一九五四年

分兩梯次於今日桃園中壢忠貞新村現址趕建眷舍其興建款來自美援所占面

積共有十六萬三千平方公尺其所有權皆為國有(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原眷戶共

有五百三十戶違占建戶七十戶據《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基本資料》

所述

本村係民國四十二冬及四十三年春區分兩梯次興建當時由美軍籌款興

建眷戶大多為雲南籍少數民族和其他省份人士組成由李彌將軍帶領

從雲南京緬甸到曼谷輾轉搭機來臺番號為「雲南反共救國軍」命名

為「忠貞新村」原眷舍共五百三十戶(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列管眷村

基本資料發展簡史)

建後這些轉戰千里的孤軍及其眷屬們終得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園

「忠貞新村」是臺灣第一座眷村當時的位置荒涼相當於現今龍岡龍東路

附近龍岡圓環與士校之間四周蔓草叢生單由幾幢低矮建築形成一處社區

且在窄狹的巷道上可見國旗立於其中飄揚由現在龍東路龍岡國中與忠貞郵局間

的巷弄進入直行即可以到忠貞聚會所忠貞社區活動中心籃球場幼稚園

道路兩側皆為眷村時期的房舍其村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在抵臺後被重

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

因此忠貞二字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更全然貼切地代表著他們的精神與貢獻

至於未獲軍籍身分者均以「義民」身分予以安置24就像全臺其他眷村一樣忠

貞新村亦為政府為安置遷臺外省籍軍眷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初期的房

子很克難主要由竹子編成屋舍整齊每排均為十戶一人分配大小不到十坪的

24 所謂獲義民身分者多為民國五十年第二批遷臺之游擊隊成員因政府已於1954 年宣稱無軍人

在緬北活動故不能再承認1961 年的游擊隊為軍人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

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382-383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3: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3

房子而房裡只有簡單的廚房臥室及客廳一家人擠在狹小空間雖然經濟刻

苦環境簡陋但也溫馨雖然談不上高級住宅區倒也民風純樸居民間相處

融洽由於各房屋無衛浴設備因此都前往公廁和公共澡堂正也因此使得公

共設備提供眷村村民互相聊天和交流之地加上眷村內部歷史背景與組成(雲南

籍)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原始的組合個體即是中國流亡至雲南地區的遊擊隊

其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大多相仿來臺之後部分定居在此村中有婦女多數為雲

南擺夷族的軍眷在語言和生活皆自成一格街坊鄰居帶著雲南口音讓整個眷

村布滿濃濃異域風情使得這個眷村集體生活場域在這裡更濃縮成為一種帶異

國色彩的次文化龔學貞與段承恩皆對該項目有所論述

「環顧全國三百多個眷村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無疑是其中

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hellip忠貞新村的特殊性不只是這批擁有共同歷史

經驗與生活背景的孤軍成員那段彌足珍貴的緬北遊擊記憶helliphellip歷

經四十餘年的風霜洗禮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居民成員也都維持

一定的風貌走進忠貞新村裡仍然可以感受到從空氣中飄的濃濃雲南

風味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以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口音

等交織而成忠貞新村的今日景象」25

因此居民之間關係緊密都有強烈的社區意識故「忠貞新村」又稱「雲南

村」活動中心為眷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舉凡社區自治組織辦公室逢

年過節辦理活動的重要場所且周邊涼亭球場旁邊的公廁等地皆為眷村居

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內有忠貞幼稚園及鄰近的忠貞國小龍崗國中等

滿足居民幼兒教育乃至於國民義務教育的需求

25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段

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4-108)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4: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4

隨著時間的更迭老兵逐漸凋零二〇〇五年忠貞新村配合「國軍老舊眷

村改建條例」眷改政策開始翻修與改建並進行再次遷移隨著村民的逐漸搬

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華廈也由於人們的一進一出改變了忠貞社區的原有面

貌目前已由遠雄集團建造的龍崗新村為主要景觀高聳的大樓新穎的公共設

施和一旁老舊的舊眷村形成顯明的對比雖仍有布滿國旗的國旗屋還堅守崗

位向世人述說孤軍們的英勇與愛國但仍也抵不住社會快速變遷對異域景觀的

破壞由於各戶需求不一移出居民已分別選擇遷至大溪龜山大楠內壢等

國宅也有領款選擇自行購屋者故而散落各方因此早期的「雞犬相聞」

「守望相助」「濃郁鄉音」「雲南風味」等生活點滴helliphellip已逐日淡去只能

徒留回憶了由於眷村的拆建讓原有生活型態不復往昔但來後期因為依親

通婚群居效應的關係忠貞新村吸引許多泰緬新移民入住這些新移民很多是

雲南人後裔使忠貞新村的多元文化之中呈現以雲南人為主的社群故而到此

處仍可感受到結合雲南緬甸泰國等地濃濃的異國風情發展出以異域為特色

的區域故而可處處看到充滿雲南泰緬風味的餐廳忠貞市場為當地重要的市

集居民來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的雲南米干米線粑粑絲破酥包

豌豆粉等雲南美食的小吃店店員多操雲南各地之方言常見少數民族的特殊口

音以及隨時穿梭於空氣中的雲南方言符號以及那移民社會所自然流露出的共

同歷史記憶與認同心理的表徵與選擇26忠貞新村圓環為眷村重要的生活空間

亦即居民的集會場所小孩在此嬉戲遊玩大人在此交流聊天乃至於村自治辦

公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多在此實施另外當地仍有一群有心人士為保存異域文化

而努力他們透過組成團體(如桃園市雲南民俗打歌促進協會)舉辦活動(如

米干節水花火舞節火把節)辦理泰北校友聯誼出版書籍建立網路平台

等方式展現其文化特色凝聚其族群認同

26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5: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5

由於眷村建築形式多具圍牆大批房舍緊鄰排列鄰居間彼此關係密切守

望相助患難扶持說明眷村的封閉性也就是眷村居民由於關係密切因而日常

生活交往對象亦多為同眷村的居民因而多在特定空間產生互動及交流同時眷

村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而在眷村的公共空間如涼亭圓環活動中心等本為日

常生活最重要的開方公共空間加上在個人及社區自治委員會甚至軍方都會舉辦

比賽甚至聯歡晚會等因而以上地點乃最佳的舉辦地點也因如此這些空間成

為眷村居民共有的生活空間長久以降平鎮地區與軍眷村的關聯性總因軍事的

緣故存有相當的距離感忠貞新村的背景更是成為鮮少提及的過去在缺乏日常

生活的感覺體驗下其神祕性逐漸為人所淡忘所剩下的就是對於一般眷村的認

知這樣的眷村全面式統整思維其實只廣泛以內部組織特定語言文學作品

等官方公開性資料為主至於詳實紀錄個別眷村歷史特色與日常生活經驗的任務

卻相當缺乏造成現今提起所聯想到的總是村名界碑與平房式的建築群落既充

滿竹籬笆色彩和更籠罩反共軍事任務然而因具有滇緬特質在與外界互動上顯得

較為被動反應的忠貞新村卻在這個居住的場域中形成多元的族群特色只要一

進入該眷村就像是身在柏楊的異域場景段承恩在針對該眷村的日常生活場景有

以下描述

hellip眷屬則因少數民族居多與較早居住之住戶語言方面有所隔閡但皆

相處融洽且發展出獨特的眷村文化(具有滇緬風情)以忠貞新村為

例如雲南的「打歌」hellip抽水煙筒hellip當地的小吃更是五花八門有粑粑

絲米線米干大薄片⋯等以酸辣口味為主hellip現在整個忠貞新村還

是以家鄉話(雲南話)為主但在做買賣或打招呼時除了雲南人還有本

省客家跟隨遊擊隊而來的少數民族及由泰緬來的外國人士一

個小小的眷村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一般整個忠貞新村可以說是桃園地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6: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6

區最有特色的一個社區27

27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頁 108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7: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7

七 結語

物轉星移「孤軍」從離開中國大陸奔波泰緬到最終定居泰北至今也有

半個多世紀他們的興衰成敗也印證了世事的滄桑變幻他們從硝煙彌漫的戰場

中走來滿身塵土立於藍天之下他們曾經滿腔熱血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

南征北戰飲血沙場他們卻又成爲「棄子孤軍」忍受著萁豆相煎的苦痛

亡命異域與毒品為伴「流浪金三角」如今他們安居泰北重建家園撫今追

昔思緖萬千四季更替歲月輪回他們的生命也一樣曾經綻放也一樣將會

枯萎而坎河曲折的經歷使他們的生命顯得更加多彩淘爛但是我們也能

清楚地感知這一切即將成爲歷史生於安樂之中的新一代「孤軍」後裔們已無

法去感受戰馬硝煙先輩於死亡上的掙紮對他們而言只是遠去的歷史連臺

灣都已然成爲一種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的確他們生長於泰北他們應該有自

己的理想與選擇追求自己的生活「孤軍」的故事記憶也將隨之淡淡逝去

族群及其持續性一直以來都是族群硏究所關注的重要命題從生存於泰國北

部的這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族群的形成與持續關鏈在於族群

成員自我意識與情感歸屬的生産與建構其突出的表現形式則為族群內部的認同

與外部的認異而這一過程並非靜態孤立應將其置於超越族群的更大社會範

疇的關聯與互動中加以思考分析然而族群情感如何生成意識又怎樣建構

這又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脈絡對其族群歸屬認同形成及轉變之過程加以梳理考

量從「孤軍」及其後裔三代人的人生經驗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華人從「中

國出生」到「本地出生」的發展過程該族群不同代際的成員出生地不同經歷

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因時而異其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知實踐自然亦

隨之發生轉變但問題的重要性在於這樣的變化又意味著什麽抑或我們應

該在何種層次上對其加以討論而有一貼毋庸置疑「孤軍」此一華人族群的研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8: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8

究表明族群意識認同的發展建構均與一個可以觀察觸及的社會事實緊密

相關那就是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正如陳志明教授指出「社會化仍然是族

群或次族群認同的基礎」因之落墨之重即在於通過對該族群不同代際成員社

會化過程的民族誌敍述描緒勾勒出其族群認同建構及轉變的文化圖景

於「孤軍」第一代成員而言該群體凝聚力的產生維繁與紛爭頻繁舉步

維艱的戰亂時局密切相關軍隊建制及其作爲國家機器的功能使之能夠上行下效

行動統一迅捷有效地提高了群體的應對壓力危機的能力使之在輾轉奔

波的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而軍隊的訓練征戰使軍隊所代表的意識形

態也隨之滲入到「孤軍」第一代成員的觀念之中強化了他們原有的國家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認同中華民國視自己為中華民國的子民他們退出大陸之

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孤軍」受其指揮資助曾為之浴血奮

戰但同時他們也痛恨臺灣政府將其拋棄使之如孤兒一般流浪他鄉自生自

滅更哀嘆孤軍之腐敗無能他們對中國大陸同樣是愛恨交織之所以愛是

因爲他們在那裹出生成長對故鄉有著無比的眷戀在中國改革開放國門頓

開以後「孤軍」第一代成員大多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回中國大陸省親之

所以恨乃源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他們雖然寬慰當今中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但仍

對毛澤東共產「赤禍」政治運動仍心有餘悸恨之入骨

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將軍隊撤臺並切

斷對「孤軍」的補給之後「孤軍」成爲一個邊界分明的社會實體其運作維

繫也逐漸轉爲依靠潛在的文化邏輯「孤軍」官兵生於中國從小接受中華傳統

的家庭教育「三綱五常」忠孝等道德倫常對他們影響甚深而隨後的訓練征

戰更加強化了這種觀念他們視軍隊為「大家庭」唯「大家長」李將軍馬首是

瞻對長官也是絕對的忠誠與服從另外便是同鄕意識在兩次撤臺以後留在

泰北的官兵大多都是雲南地區的邊民及地方的武裝力量因之軍隊也被稱爲「雲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39: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39

南子弟兵」部隊中親戚同郷尋常可見這些意識經驗對他們日後在泰北的

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治會的威權管理統治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等

上述的生活經歷逐漸積滅於「孤軍」第一代成員的意識中並依此建構著他

們自身的族群認同他們講雲南方言至今只能說極爲簡單的泰語吃雲南地方

菜肴按雲南的風俗習慣過傳統節日長期居住在華人村很少外出但他們幾

乎都有共同的心願只要可能每年都要回雲南家鄉掃墳拜墓最好能葉落歸根

(儘管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們稱泰族為「裸玀」嫌他們貪圖享樂不求上

進也不太願意和他們交往他們非常明確自己是華人只是僑居泰北而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孤軍」幫助泰政府剿滅境內異動分子獲得合法身

分後他們開始更加安心積極地投入新家園的建設中自然與外界的往來也

日漸增多包括重新與臺灣取得聯繫接受臺灣方面的教育經濟資助以及與周

圍泰族的合作等頗有意趣的是一旦族群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展開接觸交流

族群的自我認同意識亦由之得以彰顯華人村村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泰族的不

同其一他們珍視土地以土為本刻苦耐勞數十年間他們買完了華人村周

圍的所有土地其二他們重視家庭關係以及由此擴展的社會關係資本並在

日常生活尤其是商業往來中強調「誠信」另外在安居之後華人村村民開始

興建觀音寺土主廟依憑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共同的「想像風格」而寺廟也成

爲公衆的信仰空間使村民可以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中展開思考並「將他們自身

與他人關聯起來」而以上這些對於華人特徵的認知實踐最終成爲華人村如今

興盛繁榮及其有別於其它泰族村寨的重要原因

另外臺灣方面對泰北難民村的資助也是功不可沒華人村的基礎設施(包

括修路架僑架電綫興建華文學校榮民醫院等)基本是依靠「救總」及其

它慈善機構的資助完成而對該族群影響最爲深遠的便是始於一九八二年的教育

資助這使得「孤軍」後裔有機會赴臺求學並定居臺灣進而使「孤軍」與臺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40: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40

灣的聯繫更爲密切儘管不同的政黨對臺灣對外政策有所改變使「孤軍」後裔

赴臺求學發展的機會未若過往多但不可否認赴臺就學曾經甚或仍然是如今

華人村年輕一代的夢想當然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泰族他們逐漸發覺泰族

性情溫和友善比較容易相處但現實生活也讓他們明瞭儘管他們宣誓效忠

泰皇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融入泰國社會因爲軍隊傳統販毒歷史泰國官方

主流社會仍然對他們有所疑慮這使他們憂心重重稱他們的生活為「借土養命」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更不可能回到中國尋求發展他們的認同也由之開始

顯得多元複雜他們習慣於稱自己為泰國北部的雲南人也一如華人的傳統觀

念他們將期望更多的投注於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時過境遷如今華人村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孤軍」第三代後裔

他們是在泰國土生土長的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環境也與上兩代人截然不同他們

已遠離戰爭從小生活在和平安樂之中接受泰文教育瞭解泰國社會文化

他們同時也學習華文但學習的動機正在悄然轉變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他們

大多數人都將立足泰國尋求發展較之華人村單調乏味的農村生活曼谷

清邁等都市的繁華熱閙似乎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語言溝通交流的順暢使他們

很容易離開華人村融入外面的世界原有的地理文化邊界對他們而言已不復

存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泰國人更大社會環境的影響也促使他們的價值觀念發

生著改變比如他們對民間信仰傳統節日少有興趣而關於經濟能力婚姻

性的態度則顯得比較開放這些均與村寨原有的文化傳統大相徑庭但從小的

家庭教育也使他們或多或少地覺得自己與周圍村寨的泰族不同加之華文教育的

影響文化傳統仍然作爲表達其族群特性的一個必要選項總體而言他們仍然

很注重家庭觀念外出打工仍然主動寄錢回來幫補家庭「百行孝為先」「養老

送終」等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即使這些年輕人出外發展再好他們均認爲這是合

情合理的事而他們對中國臺灣也開始產生著新的理解與想像在國家層面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41: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41

他們更趨近於認同泰國中國臺灣已然成爲想像的家園甚或異邦「孤軍」的

艱難坎坷對他們而言太過遙遠也太過殘酷他們現在更多感受的是中國大陸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而言北京故宮萬裡長城上海外灘臺

北夜市似乎比他們從未到過的雲南故鄕更有吸引力親朋好友的經歷電視報

刊的渲染建構著他們關於中國大陸臺灣的想像但這一切似乎只能是想像而已

較之其祖輩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已相去甚遠畢竟他們要在泰國生活發展

他們的未來也將於此現在年輕人大多將會離開華人村進入一個更爲複雜的

社會環境尋求發展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因之他們將根據自己在泰國生活經歷形成建構著新的意識與認同

從「孤軍」三代人族群意識認同形成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可知族群特徵

認同為一動態建構的過程並非一織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

的轉變以及族群成員的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孤軍」三代成員根據自身不同的

閲歷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實踐著他們關於族群文化傳統華人特徵的認識

理解而這一切又源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生活並與周圍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關聯

而在社會生活中「族群歸屬若是與生產無關甚或有悖於生産族群特性則可能

被弱化甚或隱藏反之則得以彰顯強化如對於早期(二十世紀八十年

代末)進入城市尋求發展的「孤軍」後裔而言他們可能會盡量避免談及自己的

身分因爲「欽霍」的污名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使他們不易融入泰國社會

如今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成爲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市場急需雙語人才(導

遊翻譯商業仲介等)雲南人華人的認同亦隨著形勢的轉變逐漸凸顯出來

因爲原有的「家庭關係語言能力確保了他們的生計」而且使他們更具競爭力

所以族群意識認同雖是主觀層面的反映但也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能動回應

因此須通過日常生活及相關的社會事實予以透視分析而關於族群持續性之探

討也應放入社會化過程以及更大範疇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加以考量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42: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42

半個世紀以來「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國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由「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地方化歷程他們的生活發展也表現了他們對當地

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調適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調適並不等於純粹被動的接

受適應同時也是一種主動的參與與創新從「孤軍」一華人族群的研究中

我們得以觀察分析一個移民群體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應當說這是一個動態的

過程調適與改變是雙向互動的該族群在適應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充分發揮

著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對於這一過程闡述分析也有益於我們同化涵化等相

關概念進行必要的反思

由上觀之「孤軍」 一華人族群產生多重認同與情景式選擇似乎已成爲發展

的必然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上是原生論(primordial)與工具論(instrumental)

的綜合即在族群意識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既強調文化既定資賦(cultural givens)

對於認同形成的影響也體現利益實用的理性原則亦即族群作爲一個能動

的文化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生存策略與文化傳統得到了巧妙的結合而族群

成員則依據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生活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內隱或外顯其不同

層次的認同並在相應的社會空間中與以表達而這一切都孕育於族群個體成

長的社會化過程中

我們知道隨著泰化進程的展開歷史將逐漸成爲歷史關於「孤軍」的記

憶在年輕一代華人(第三代)中已然淡化他們無法想像祖輩的坎坷經歷心理

也沒有太多創傷他們在泰國的生活經歷使他們逐漸建構著一種新的族群認

同mdashmdash他們安居泰國宣誓效忠泰國並且希望融入泰國社會以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實踐和再照著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使之爲其所用在心理和

主觀經驗層面「故郷(中國大陸)」已成爲了一種想像的概念一種文化的想像

體而非具體的國家和疆界泰化的生活經歷也使他們對居住國產生了強烈的情感

這種情感甚至遠遠超過他們對「想像的故郷」的眷戀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43: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43

在段穎對熱水塘新村村民楊遵義先生的訪問中楊先生語及

你知道很多人把我們這裡稱作難民村這非常不妥背井離郷充作

難民有家不能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是歷史我們無法改變

我們十分感謝泰皇泰皇后的仁慈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我們是依

靠我們的艱苦勞作勤儉節約才會發展至今這一切的確來之不易至

於我們的後代我們希望他們過得幸福但我們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

去(中國大陸)我們也不願他們被稱作難民流浪畢竟是不光彩的事

我們不能把難民這種名稱留給後代他們已經是泰國人他們要融入當

地的社會才能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的確隨著時閒的推移族群的心理意識認同取向均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

變該群體已經漸漸失去了原初「離散」的意義而逐漸發展爲「原生」族群

因此對於生存於泰北的「孤軍」--華人族群而言我們或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

度來重新思考與面對「泰北孤軍」這概念了

八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卷 315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一》卷 193

江元慶《滿星疊悲歌》(臺北新新聞2001)頁 19

李屏〈泰國華文教育史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20128)頁 32-36

李雪雪《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2)

邢曉姿〈泰國華文學校之回顧現狀問題與對策〉《教育曙光第》(201361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44: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44

2)頁 118-122

柏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1988)頁 162

段承恩《從口述歷史看滇緬邊區遊擊隊(1950mdash1961)》(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3)

張雯勤〈從難民到移民的跨越再論泰北前孤軍雲南人遷移模式的轉變〉《海

華與東南亞研究》(200221)頁 47-73

陳文政《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台灣大學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董咸慶〈中國古代雲南人移居泰國北部的背景分析〉《思想戰線》(19911)

頁 82-87

劉秀淑《 易地的金枝 緬華文化調適與認同》(華梵大學碩士論文2006)

蔡珮〈澳洲布里斯本澳籍臺裔的離散認同研究〉《人口學刊》(201040)頁

91-155

謝世忠〈「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國族論述中國與

北東南亞的場域》(2004)頁 382-383

謝世忠〈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中華民國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泰臺灣

半世紀〉《考古人類學刊》(199752)頁 43-68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2002)頁

12-13

Ann Maxwell Hill〈泰國北部的中國雲南人〉《東南亞》(19851)頁 58-60

Hill Ann Maxwell (1983) The Yunnanese Overland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In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

Page 45: 面對家鄉 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 ezsinosocs.ezsino.org/header.php?id=userfiles/download... ·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 認同 ... 至今,泰北當年的難民村,多已與

45

John Mckinnon amp BhruksasriWanat (Eds) Highlanders of

Thailand(pp123-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Kanjana Prakatwutthisan The Left-behind Kuomintang Soldiers in Northern Thailand

p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