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組織研究報告 - ntnuriver.glis.ntnu.edu.tw/homework/information-1/work/frbr.pdf4...

38
1 資訊組織研究報告 班級:社教系圖資所一年級 姓名:林嘉敏 092023203 盧素芬 092023210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Apr-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資訊組織研究報告

    班級:社教系圖資所一年級

    姓名:林嘉敏 092023203

    盧素芬 092023210

  • 2

    參考書目IFLA.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 Final Report, 1998.Dento, William. “FRBR and Fundamental Cataloguing Rules.”May 2003.Kunt Hegna, Eeva Murtonna, “Data Mining MARC to find : FRBR.”陳和琴。2003。書目記錄功能需求(FRBR)初探 。 在2003年資訊科技與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92年5月21日,林信成、蕭勝文編輯,179-200。台北市,淡江大學。

    張慧銖。2002。從作品與書目關係探討圖書館目錄之目的。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9(12月):155-175。

    書目記錄功能需求 FRBR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 3

    大綱

    FRBR的定義及起源

    FRBR的理念及構架

    User Tasks

    建議國家書目記錄的核心層級

    FRBR的優缺點

    FRBR對ISBD及MARC21的影響

    FRBR的應用研究介紹

    結論

  • 4

    FRBR是什麼?

    FRBR 是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的簡稱,可譯成「書目記錄功能需求」

    為書目著錄提供一精確而科學化的概念架構,是書目資料模式及參考模式。

    提供目錄最有效的功能需求,是一種追求資訊互通的國際語言,對各國編目標準的修訂影響很大。

  • 5

    FRBR 發展起源及背景

    1990年:IFLA主辦書目記錄研討會,探討如何建立基本的或核心的書目記錄的標準,而且能迎合使用者需求,提出9個方案,FRBR為其中一個方案。

    1991年成立FRBR研究小組。

    1992年: FRBR研究小組提出策略文件,列出廣義範圍的書目記錄功能需求。

    1997年:IFLA通過FRBR模式。

    1998年: FRBR正式出版。

  • 6

    FRBR 之目的

    提供清楚的結構化架構,用以連結書目記錄中的編目資料,而能滿足讀者的需求。

    建立國家資料庫的概念性架構。

    建議一個國家書目記錄的核心層級。

  • 7

    FRBR研究計畫之成果

    提出書目著錄的功能需求

    以實體關係模式(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ER Model)建立作品模式﹙Work Model﹚

    ER Model 即entities、attributes、relationship 三層關係的模式。

  • 8

    FRBR 方法論

    ER Model實體關係資料模式:

    是一個概念性的模式,不是一個資料模式,是一種圖形化的表示工具,可對資料與資料間的關係做精確的描述。

    FRBR採用實體﹙entities﹚、屬性﹙attribute﹚與關係﹙relationships﹚三層架構來分析書目著錄的對象。

  • 9

    定義:指能由數個"屬性﹙值﹚"來描述的東西。書目資料中使用者有興趣的主要物件。書目著錄的對象。

    實體分為三組:第一組實體:智慧及藝術創作的產品,包括作品、內容版本、載體版本、單件。第二組實體:智慧及藝術創作的負責者,包括個人、團體。第三組實體:代表概念、物件、事件、地點。與第一、二組實體形成作品的主題。

    第一層架構—實體(Entities)

  • 10

    work expression

    manifestation item

    personCorporate

    body

    concept

    event place

    object

    第一層架構—實體(Entities)表現圖

    三組實體

    智慧藝術創作產品

    負責者:個人、團體

    主題

  • 11

    第一組實體﹙ Entities ﹚

    作品(Work):是明確的智慧和藝術的創作。

    是抽象的實體,並未指特定某個個別的有形的物件。

    例如:沙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只認定其為一部作品,不會去提到特殊的版本或本文。

  • 12

    第一組實體﹙ Entities ﹚

    內容版本(Expressions):為作品智慧與藝術創作的展現,包括特定的用字、句子、段落等,展現出其所代表的作品,並提供同一作品不同版本在知識內容上的區隔。

    形式:包括文數字、音樂、舞蹈標記、聲音、影像、物件,動作等,或前述形式的組合。

    例如:沙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有英文原版及法文翻譯本,共兩個內容版本。

  • 13

    第一組實體﹙ Entities ﹚

    載體版本(Manifestation):作品內容版本的具體化,具內容版本的外在形體特徵。

    範圍:包括手稿、圖書、期刊、地圖、海報、錄音資料、影片、錄影資料、光碟、多媒體組件等等。

    例如: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有紙本版及微縮版 (紙本及微縮就是載體版本)。

  • 14

    第一組實體﹙ Entities ﹚

    單件 (Item):一個具體的實體,為載體版本的單一實例。

    指我們所看到的,圖書館所典藏的單件,有其特定的索書號、部冊號。

    例如:一本著作的複本、一捲錄音帶。

    第一組實體範例:作品: 紅樓夢小說內容版本: critical edition載體版本: Books單件: 圖書館有兩本複本

  • 15

    第二組及第三組實體﹙ Entities ﹚

    第二組實體:智慧及藝術創作的負責者,包括個人及團體,將第一組的實體創作製成產品,並予以銷售、保管。

    第三組實體:指作品的主題中所展現概念、物件、事件、地點。

    第二、三組實體代表書目記錄檢索點的資訊,僅充份發展於權威記錄。

  • 16

    第二層架構—屬性﹙ Attributes ﹚

    實體是由一些特性或元素所組成,FRBR中這些元素稱為"屬性",它們是讀者形成查詢問題,以及找尋特定實體的要件。

    屬性分為實體中內含的屬性及外加的屬性。

    作品的屬性 : title、form、date⋯

    內容版本的屬性:語言、擴編版、修訂版⋯

    載體版本的屬性: 出版者、載體形式、播放速度(音樂資料)、載體尺寸 ⋯

    單件的屬性:索書號、登錄號、版本鑑定、來源⋯

  • 17

    第三層架構—關係(Relationships)

    高度層次之關係﹙一﹚:

    第一組實體work、expression、manifestation、item四者間之關係。

  • 1818

    作品

    內容版本

    載體版本

    單件

    Is realized through

    Is embodied in

    Is exemplified by

    第一組實體間第一組實體間高度層次的關係高度層次的關係

  • 19

    第三層架構—關係(Relationships)

    高度層次之關係﹙二﹚:

    第二組實體個人或團體作者和第一組實體﹙work、expression、manifestation、item﹚間的責任關係。

    透過created by、 realized by、 produced by、 owned by解釋它們之間的關係。

  • 2020

    作品

    載體版本

    ItemIs realized by

    Is owned by

    Is produced by

    Is created by

    單件

    個人

    團體

    內容版本

    第二組實體和第一組實體間之關係第二組實體和第一組實體間之關係

  • 21

    第三層架構—關係(Relationships)

    高度層次之關係﹙三﹚:

    主題關係:三組實體間藉由主題關係而互相連結。

    目的:1.用於確認一個單獨作品的主題。2.用以確保所指定的主題之相關作品均可相互連結。

  • 2222

    實體和主題的關係實體和主題的關係

    作品 作品 內容版本

    載體版本 單件

    個人 團體負責者

    概念

    事件 地點

    物件

    Has as subject

    Has as subject

    Has as subject

  • 23

    第三層架構—關係(Relationships)

    第一組實體間的其他關係:﹙分1-6種﹚

    1. work to work2. expression to expression3. expression to work4. manifestation to manifestation5. manifestation to item6. item to item

  • 24

    User Tasks 使用者工作﹙一﹚

    研究小組另將使用書目記錄的工作稱為User tasks,並分之為四種:查尋﹙to find entities﹚

    區辨﹙to identify an entity﹚

    選擇﹙to select an entity﹚

    獲取﹙to acquire or obtain access to the entity﹚

    前三項工作應用於第一組實體﹙work、expression、 manifestation 、item﹚的全部屬性,而第四項工作﹙to obtain﹚則僅應用於manifestation及item屬性。

  • 25

    User Tasks 使用者工作﹙二﹚每一項工作又被定義細分成四種sub-tasks 次要工作:find workfind expressionfind manifestationfind itemIdentify work..Obtain item使用“ ”三種符號指出每一屬性或相關性的相關價值,以支持user tasks所著眼之特別實體。

  • 26

    建議國家書目記錄的核心層級﹙一﹚

    IFLA研究小組確認這些屬性及關係後,從第一組每一實體的每一屬性及關係,到每一user task對第一組每一實體的應用,作進一步比對。

    每一屬性及關係依每一user task應用於每一實體、其任務達成之相關性而評比,比對的結果相當於國家書目機構所期望的基本層次書目記錄的重新評估。

  • 27

    建議國家書目記錄的核心層級﹙二﹚

    屬性與關係之相關性不足以達成任務者,或排除,或視為選用項目。

    與使用者工作相關的核心層次著錄要素,包括:

    記述編目的要素:

    題名作者敍述項、版本項、特別資料項、出版者/經銷者、出版年、稽核項、叢書項、附註項﹙內容版本格式註、語文註、刊期註、內容版本表演媒體註、版本及書目歷史註、稽核註、系統需求註、查取方式註、查取限制註、查取位址註、檔案特性﹚、標準號碼及獲得方式。

    組織(主題編目)要素:

  • 28

    FRBR 的效益﹙一﹚

    對館員而言:

    組織更好的目錄

    更易編目

    減少編目負擔

    更易發現資訊

  • 29

    FRBR 的效益﹙二﹚

    對使用者而言:

    更易發現資訊更易看到一件作品的不同內容版本更易發現全部載體版本OPAC變得更簡易去操縱及了解檢索書目時,不只在於載體版本的層級,也涉及到作品及內容版本的層級更易了解作品或內容版本間的關係

  • 30

    FRBR之缺點

    費時、費工

    需花許多時間及人力去檢查書目記錄;須從現存之載體版本和單件實體中去建構適合之作品及內容版本實體;澄清個人、主題、概念、物件、事件、和地點的實體,並設定全部的屬性,而且建立一全部之關係。

    不易確認內容版本實體以致妨礙編目的有效性

    不處理權威記錄的問題

    → FRANAR﹙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Authority Numbering and Records﹚。

  • 31

    FRBR對ISBD的影響

    由於當前ISBD的修訂僅依賴FRBR最後報告第七章結論,所以改變有限。

    為與FRBR一致,ISBD哪些著錄項目應該維持選用還是必備?

    ISBD﹙M﹚

    ISBD﹙ER﹚

  • 32

    FRBR對ISBD﹙M﹚的影響

    對於著錄項目是否為選用,美國ALA編目委員會著錄及檢索工作小組﹙Committee on Cataloging:description and access task force﹚建議四個著錄項目由選用改為必備,包括:

    1. 副題名﹙1.4 other title information﹚

    2. 其他作者敘述﹙1.5 statements of responsibility-subsequent statement﹚

    3. 版本相關著者敘述﹙2.3 stat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relating to the edition﹚

    4. 高廣深﹙5.3 dimensions﹚

  • 33

    FRBR對ISBD﹙ER﹚的影響

    電子資源最低層次的著錄項目有那些?FRBR研究小組建議必備項目僅包括:正題名、系統需求註、及查取方式註。

    得到OCLC的支持,ISBD Review Group 與ISBD﹙ER﹚之編輯Ann Sandberg-Fox取得連繫,從FRBR建議之觀點,將進一步研究ISBD﹙ER﹚有問題的部分,例如:

    規則0.5

    第三項﹙Area 3﹚

    第五項﹙Area 5﹚

  • 34

    FRBR對MARC 21的影響﹙一﹚T.J.Delsey指出MARC與FRBR對照的結果,發現二者間有相當程度的符合或一致性。

    MARC對映到FRBR,2300個資料要素中有1200個對映於FRBR。

    FRBR對映到MARC,四種書目層次的屬性出現非常複雜的分佈情況,有1/3的MARC欄位在FRBR模式之外,有必要擴展FRBR,增加新的實體及關係。

    例如:欄位500可找到work;欄位008,041語言代碼可找到內容版本;著者敘述欄可找到譯者;欄位245、260、300可找到載體版本。

  • 35

    FRBR對MARC 21的影響﹙二﹚內容版本﹙expression﹚的屬性分佈廣及書目、館藏、權威格式,如何便利使用MARC 21中的內容版本資料,將變成極為複雜的難題。

    MARC記錄大部分是單一作品、單一載體版本,是否為了求FRBR展現而修改MARC格式,目前情況不十分明朗。

  • 36

    FRBR之應用研究﹙一﹚

    VisualCat由丹麥軟體公司Portia所發展的,使用FRBR。

    AustLit﹙The Australian Literature Gateway﹚使用FRBR和主題地圖來建構它的澳洲文學的超文件書目,超過385000多種作品及60000個個人或團體作者。

    VTLS Inc.,VirtuaVTL公司於2003年初,宣告它最新版的圖書館整合系統(Virtua ILS Release 42)將增加FRBR軟體。使用者只要按一下鍵盤,就有可把傳統的MARC記錄轉換成FRBR。

  • 37

    FRBR之應用研究﹙二﹚

    OCLCOCLC進行一系列實驗,採用演算法則聚合現有的作品及內容版本記錄。從WorldCat抽取Tobias Smollet的作品Humphry Clinker共185筆記錄,擬測試將FRBR結構執行於大型書目資料庫的可行性,並檢視書目記錄轉變以符合FRBR功能需求的可能性。OCLC將此過程稱為“FRBRization” 。

  • 38

    結論

    編目思維的改變FRBR。

    目前FRBR實驗於北歐國家、澳大利亞及美國等國,FRBR模式已成為國際書目控制囑目的趨勢。

    我國CCR及CMARC等編目標準,如何將FRBR模式納入,使圖書館目錄更具親和力將是圖書館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