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台南鹽田太陽光電新建工程 ) 第一季監測報告 期間: 108 年4 月至 108...

43
「台電台南鹽田太陽光電新建工程」 生態及水域監測工作 第一季監測報告 (期間: 108 4 月至 108 6 月) 1 0 8 7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May-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台電台南鹽田太陽光電新建工程」

生態及水域監測工作

第一季監測報告

(期間:108 年 4 月至 108 年 6 月)

開 發 單 位 : 台 灣 電 力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營 造 單 位 : 星 能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監 測 單 位 : 景 丰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提 送 日 期 : 民 國 1 0 8 年 7 月

I

目 錄 前 言 ............................................................................................................................... 1

第 1 章 監測計畫概述 ................................................................................................. 2

1.1 開發計畫內容及工程進度 ................................................................................ 2

1.2 監測計畫內容 .................................................................................................... 2

1.2.1 監測項目、範圍及頻率 ......................................................................... 2

1.2.2 調查方法 ................................................................................................. 5

第 2 章 監測結果數據分析 ....................................................................................... 12

2.1 陸域動物生態 .................................................................................................. 12

2.2 陸域植物生態 .................................................................................................. 16

2.3 水域生態 .......................................................................................................... 20

第 3 章 檢討與建議 ................................................................................................... 23

3.1 監測結果檢討與因應對策 .............................................................................. 23

3.1.1 陸域動物生態監測結果檢討 ............................................................... 23

3.1.2 陸域植物生態監測結果檢討 ............................................................... 23

3.1.3 水域生態監測結果檢討 ....................................................................... 25

3.2 建議事項 .......................................................................................................... 25

II

圖 目 錄

圖 1.2.1-1 本計畫動物監測範圍示意圖 ...................................................................... 4

圖 1.2.2-1 動物監測分區及穿越線設置圖 .................................................................. 6

圖 1.2.2-2 調查區內水生植物監測位置及現況 .......................................................... 7

圖 1.2.2-3 調查區內稀有植物監測位置及現況 .......................................................... 7

圖 1.2.2-4 調查區內水生植物監測位置及樣區 .......................................................... 8

圖 1.2.2-5 卵葉鹽藻監測覆蓋度之標準 ...................................................................... 9

圖 1.2.2-6 水域調查樣站圖 ........................................................................................ 10

圖 2.1-1 保育類鳥類調查結果分布圖 ....................................................................... 14

圖 2.1-2 本季監測發現之各類水鳥 ........................................................................... 15

圖 2.2-1 C 區水生植物(卵葉鹽藻)分布範圍 ............................................................. 16

圖 2.2-2 水生植物採集情形及調查照 ....................................................................... 17

圖 2.2-3 A 區稀有植物監測位置圖 ........................................................................... 18

圖 2.2-4 C 區稀有植物監測位置圖 ............................................................................ 18

圖 2.3-1 水域生態監測採獲魚類與大型無脊椎動物 ............................................... 22

表 目 錄

表 1.2.1-1 本計畫生態監測項目彙整表 ...................................................................... 3

表 1.2.2-1 本計畫水生植物監測標準 .......................................................................... 9

表 2.1-1 本計畫鳥類調查種類、數量分區簡表 ....................................................... 12

表 2.1-2 各樣區、鳥類群集區位之描述 ................................................................... 13

表 2.2-1 水生植物監測結果 ....................................................................................... 16

表 2.2-2 稀有植物監測狀況 ....................................................................................... 17

表 2.2-3 本計畫擾動區植被施工前監測面積 ........................................................... 19

1

前 言

一、依據

本生態監測工作根據行政院核定之「臺南市鹽業用地設置太陽光電專案開

發計畫」,於施工階段實施陸域及水域生態監測調查。

二、監測執行期間

本生態監測工作執行期間為民國 108 年 4 月至 110 年 6 月底,包含施工前、

後監測 1 季,及施工期間每季監測。本季為第一季監測(108 年 4 月~108 年 6

月),本季監測期間尚未開始施工,屬施工前監測。

三、執行監測單位

本生態調查工作委託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並由景丰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統整分析,編撰各季監測工作報告。

2

第1 章 監測計畫概述

1.1 開發計畫內容及工程進度

配合國家能源政策,經濟部能源局成立鹽業用地設置太陽光電專案開發計

畫,並已盤點全臺 4,700 公頃鹽灘地推動設置太陽光電,第一階段擇定嘉義縣、

臺南市非重要濕地範圍之國有非都市土地一般農業區鹽業用地為優先開發區

域,其中臺南市基地(即為本計畫)則以 2019 年達成 150MW 裝置容量為目標。

本計畫基地位於臺南市將軍區鯤鯓里、鯤溟里及七股區中寮里、鹽埕里,

主要分布於將軍溪以南、國道台 17 線以西及國道台 61 線以東之區域,本計畫

經排除重要野鳥棲地範圍,最終保留 A、B、C 共 3 個坵塊為開發基地。初步

規劃採用單片功率 310Wp 高效太陽光電模組,總計約 483,871 片,預估平均

年發電量約 206.96 百萬度。

本季監測期間(108 年 4 月~108 年 6 月)尚未開始施工,為施工前監測,未

來將與施工中及施工後生態調查結果進行差異分析。

1.2 監測計畫內容

本計畫實施生態監測之目的在於確實掌握施工對生態環境品質變化狀

況,並履行本案開發計畫中環境監測計畫之事項,以維護本計畫區域附近之生

態環境品質。

1.2.1 監測項目、範圍及頻率

本計畫生態監測項目包括動物生態(鳥類群集)、植物生態(水生植物、稀有

植物、外來入侵種)、水域生態(魚類及其他大型無脊柱動物、浮游植物、浮游

動物),其監測項目、範圍及頻率如表 1.2.1-1 所示。

一、 動物生態(鳥類群集)

本案之監測計畫範圍北起山子腳大排水溝、南至 176 縣道、西側至 61 快

速道路、東側至五棟寮及南 25 間的鹽灘地,但根據前期(2017)計畫調查

發現計畫區東側與南 25-1、南 25 至台 17 間的魚塭區,雖然因水深及人

為活動少見涉禽群集,但放水期間也會吸引眾多水鳥群集,此外有些較

少干擾處為雁鴨科鳥類與黑面琵鷺等候鳥會棲息利用,與監測計畫範圍

可視為將軍、頂山及篤加一帶濕地整體。

本監測調查除監測計畫所訂定之範圍外,亦將計畫區東側 1Km 範圍納入

調查範圍,詳圖 1.2.1-1。施工期間監測鳥類群集,監測頻率為秋、冬、

春每季 2 次,夏季 1 次,合計 7 次/年,監測內容為範圍內鳥類種類、

數量、群聚區位等項目。

3

二、 植物生態

根據前期(2017)計畫調查結果,本工區植物相相對單純,施工期間監測水

生植物、稀有植物、外來入侵種植物等三大方向,監測頻率每季一次,

監測內容為植物生長情形、覆蓋率等生長項目。

三、 水域生態

本計畫施工期間主要著重於施工潛在影響之排水溝渠,包含基地周圍緊

鄰之排水溝渠位置及其上、下游處,以魚類及其他大型無脊柱動物、浮

游植物及浮游動物三項作為調查標的,監測頻率每季一次,監測內容為

物種之種類、數量、分布、優勢種等項目。

表 1.2.1-1 本計畫生態監測項目彙整表

監測

類別

監測項目 監測範圍(點位) 監測頻率 監測內容

動物

生態

鳥類群集 北起山子腳大排水

溝、南至 176 縣道、

西側至 61 快速道

路、東側至五棟寮及

南 25 鄉道

(將計畫區東側 1Km

範圍納入調查範圍)

秋、冬、春 3

季,每季 2

次;夏季 1

次,合計 7

次/年

範圍內鳥類種類、數

量、群聚區位、各分

區的鳥類族群變動。

植物

生態

水生植物 C區南側未受工程

擾動區域

每季一次 生長情形、覆蓋率

稀有植物* 移植(或假植)後之

區域

生長情形、移植存活

外來入侵種

植物

全區 分布情形

水域

生態

魚類及其他

大型無脊柱

動物、浮游植

物、浮游動物

基地周圍緊鄰之排

水溝渠位置及其

上、下游處

每季一次 物種之種類、數量、

分布、優勢種

*若有進行稀有植物移植,才能進行相關監測。

資料來源:「臺南市鹽業用地設置太陽光電專案開發計畫」。

4

圖 1.2.1-1本計畫動物監測範圍示意圖

5

1.2.2 調查方法

一、 動物生態

(一) 調查樣區

本監測計畫規劃之監測範圍北起山子腳大排水溝、南至 176 縣道、

西側至 61 快速道路、東側至計畫區東側 1Km 範圍,詳細調查分區

及穿越線設置請見圖 1.2.2-1。

分區除預定計畫場址分為 2 個區塊(AB 區及 C 區),監測計畫擬定之

5 區分別為標示 D、E、F、G、H 5 區,計畫區東側 1Km 範圍分為 I

及 J 區。

(二) 調查方式

在灘地活動水鳥常以群聚方式分布,因此除了穿越線法進行監測之

外,若鳥類有大量群集時,即根據周圍環境特性於視野良好處設置

監測定點樣點,輔以群集計數法進行鳥群尋找和計數,各群集計數

區塊停留時間不限,記錄完畢即移動至下一區塊,資料併入穿越線

法中。由於灘地廣闊水鳥分布距離較遠,監測工具同時使用雙筒和

單筒望遠鏡,記錄種類、數量與分布,若發現保育類或稀有鳥類則

標定發現時座標。

二、 植物生態

(一) 監測項目

根據前期(2017)計畫調查結果,本工區植物相相對單純,施工期間監

測水生植物、稀有植物、外來入侵種植物等三大方向,監測頻率每

季一次,監測內容為生長情形、覆蓋率等生長項目。

1. 水生植物方面,監測點位於 C 區南岸的河道區域,即圖中的水道(鹽

藻)區域,如圖 1.2.2-2。

2. 稀有植物方面,則針對 A、C 區內受擾動之稀有植物進行監看,若

有移植之植栽工程,則監測其生長狀況,稀有植物現況如圖 1.2.2-3,

稀有植物之標準,採用 2017 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之標準,將

監測 NT(接近威脅)等級以上之物種。

3. 外來種植物方面,於施工計畫進行前,本季調查已針對調查區域內

繪製植被棲地圖,瞭解現有環境之現況,未來則針對區內受擾動區

域進行監測。

6

圖 1.2.2-1動物監測分區及穿越線設置圖

7

C區水生植物監測位置(紅框處) 水生植物現況

圖 1.2.2-2調查區內水生植物監測位置及現況

A區稀有植物分布位置 B區稀有植物分布位置

C區稀有植物分布位置 稀有植物-光梗闊苞菊(VU)

圖 1.2.2-3調查區內稀有植物監測位置及現況

8

(二) 調查方式

1. 水生植物監測方式,於現場則設立 3 處 1 公尺*1 公尺樣區,如圖

1.2.2-4,每季調查水生植物之覆蓋度。監測區內以卵葉鹽藻為優勢

植物,水生植物覆蓋面積比例則依照 McKenzie(2003)所提之標準,

進行評估及監測,原則上覆蓋度以 5%為一紀錄方式,如圖 1.2.2-5;

監測評估海草覆蓋度標準,則依照 Reason 等人於 2017 年之標準,

如表 1.2.2-1。

2. 稀有植物監測方式,於每季現場調查時,巡視現有已知之稀有植物

點位,若發現有消失或死亡的物種,則進行記錄。

3. 外來入侵種監測方式,於每季現場調查時,針對入侵面積超過 10 公

尺*10 公尺的植被區進行定位與範圍劃定,若未來有世界百大入侵種

或是強勢入侵種,如銀合歡、馬櫻丹、大黍、含羞草、美洲含羞草

等物種,則記錄其入侵位置與入侵狀況,並繪製於植被圖上。

水生植物監測點位 樣區 1

樣區 2 樣區 3

圖 1.2.2-4調查區內水生植物監測位置及樣區

9

圖 1.2.2-5 卵葉鹽藻監測覆蓋度之標準

表 1.2.2-1 本計畫水生植物監測標準

評估等級 狀況敘述 覆蓋狀況

A 優良 85%~100%

B 好 65%~84%

C 普通 50%~64%

D 差 25%~49%

E 極差 0%~24%

三、 水域生態

(一) 調查樣區

本計畫施工期間監測著重於施工潛在影響之排水溝渠,規劃監測樣

站設立於基地周圍緊鄰之南側、北側及中央三條排放溝渠,及其上、

下游處,共規劃水域調查樣站 1 至樣站 8,調查位置請參考圖 1.2.2-6。

(二) 調查方式

1. 魚類及其它大型無脊椎動物(蝦蟹螺貝類)

以放置蝦籠 3 個(口徑為 12 公分)重複在採集樣區內河段隔夜採

集,輔以八卦網(投網 3 次)輔助採集魚類,另探訪現場之釣客及漁

民所採獲之魚類,在現場將標本鑑定完後放回溪流中,有需進一

步確認之魚類則帶回實驗室鑑定。

10

圖 1.2.2-6水域調查樣站圖

大型無脊椎動物(蝦蟹螺貝類)調查法,則以目擊搜尋並徒手翻找其

它大型無脊椎動物(蝦蟹螺貝類),並輔以放置蝦籠 3 個,在現場將

標本鑑定完後放回溪流中,有需進一步確認之蝦蟹螺貝類則帶回

實驗室鑑定。其中以蝦籠及八卦網採集記錄其數量,若用其它方

式採獲則以「+」標記,表示物種在該測站有出現。

魚類分類鑑定以沈世傑(1989)、陳義雄(1999)、邵廣昭(2004)等著

作為參考依據,其他大型無脊椎動物以施志昀(1998,2009)、林春

吉(2007)、賴景陽(2005)等著作為參考依據。

2. 浮游動物

浮游動物各樣站採取適量體積之水樣(5L),以網目 48μm 浮游

生物採集網加以過濾濃縮,所採得濃縮液現場以 5%福馬林

(Formalin)固定,使溶液達到含有 4%福馬林,置於冰箱中攜回實

驗室。標本皆在一個月內完成鑑定及計數以顯微鏡觀察及鑑定其

種類並計數之。浮游動物分類以山路勇(1986)及千原光雄(1997)等

文獻資料為參考依據。採用 Shannon 多樣性指數進行分析,Shannon

11

歧異度指數 H'= -

 

(Pi)ln(Pi)i=1

s

å ,Pi 表示各種類出現之相對百分比。

3. 浮游藻類

浮游性藻類樣品以取 1 公升水樣體積,直接裝瓶,採集的樣品以

3~5%之中性福馬林固定保存,標本瓶上記錄採樣時間、地點及採

集者名字。攜回實驗室以微孔濾紙(0.45μm)過濾後,將濾紙放置

於載玻片上,並置於烘箱內以 50℃烘乾 24 小時,待其完全乾燥

後,滴上數滴顯微鏡油製成玻片,以顯微鏡下觀察鑑定種類及計

算藻細胞數目,玻片標本皆在一個月內完成鑑定及計數。觀察鑑

定所得之數量,經換算所量取過濾之體積後,即可得單位體積之

藻細胞數。藻類分類以胡鴻鈞等人(1981)、水野壽彥(1987)、森若

美代子等人(1996)、行政院環保署(1999)等文獻資料為參考依據。

採用 Shannon 多樣性指數進行分析,Shannon 歧異度指數 H'=

-

 

(Pi)ln(Pi)i=1

s

å ,Pi 表示各種類出現之相對百分比。

12

第2 章 監測結果數據分析

2.1 陸域動物生態

一、 組成與數量

本季(108 年 6 月)監測為第一季調查,共記錄到 21 科 43 種鳥類(詳見附

錄表一),數量計 1,651 隻次。在鳥種組成上,留鳥共有 28 種、候鳥共有

9 種,引進種有 6 種。本季監測發現的保育類有二級保育類小燕鷗 1 種。

各分區鳥種種類數、個體數請見表 2.1-1。

表 2.1-1 本計畫鳥類調查種類、數量分區簡表

樣區

項 AB C D E F G H I J 總計

科數 9 13 13 5 13 16 10 13 12 21

種類數 17 18 23 7 22 27 13 24 17 43

數量 190 137 167 13 269 320 96 373 86 1651

特有亞

2 2 3 1 4 1 3 3 5

保育類 1 1 1 1 1 1 1

歧異度

(H)

0.99 0.86 1.01 0.80 1.06 1.14 0.71 1.19 1.00 1.26

均勻度

(E)

0.80 0.69 0.74 0.95 0.79 0.80 0.64 0.86 0.81 0.77

二、 遷移習性

本季(108 年 6 月)記錄的鳥種組成上,留鳥屬性(含兼具候鳥性質者)共有

28 種(65.1%)、候鳥共有 9 種(20.9%),引進種有 6 種(14.0%)。各樣區中

AB 區記錄到的候鳥及過境鳥隻次最高(58 隻次),其次為 G 區(45 隻次),

以 J 區最少(1 隻次);各樣區候鳥及過境鳥比例亦是 AB 區最高 (30.5%),

J 區比例最低(1.2%)。

三、 保育類與特有種

本季(108 年 6 月)監測調查紀錄 1 種保育類,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的

小燕鷗,分布請見圖 2.1-1。

特有性方面,記錄到小雨燕、大卷尾、白頭翁、黃頭扇尾鶯及褐頭鷦鶯

5 種特有亞種。

四、 優勢種與歧異度、均勻度指數

本季(108 年 6 月)監測調查數量合計超過超過 5%的優勢鳥種依序為小白

鷺(347 隻次,20.77%)、高蹺鴴(175 隻次,10.47%)、東方環頸鴴(164 隻

次,9.81%)、大白鷺(116 隻次,6.94%)、麻雀(109 隻次,6.52%)、小燕

鷗(94 隻次,5.63%)。AB 區優勢種前 3 名依序為小白鷺、高蹺鴴、黑腹

13

燕鷗;C 區優勢種前 3 名依序為小燕鷗、東方環頸鴴與小白鷺;D 區優

勢種前 3 名依序小白鷺、大白鷺與麻雀;E 區優勢種前 3 名依序大白鷺、

洋燕、夜鷺及東方環頸鴴;F 區優勢種前 3 名依序小白鷺、東方環頸鴴

與高蹺鴴;G 區優勢種前 3 名依序高蹺鴴、東方環頸鴴與大白鷺;H 區

優勢種前 3 名依序小白鷺、大白鷺、東方環頸鴴與高蹺鴴;I 區優勢種前

3 名依序小白鷺、斑文鳥及夜鷺;J 區優勢種前 3 名依序麻雀、小白鷺及

小鸊鷉。

本季(108 年 6 月)監測各樣區歧異度與均勻度指數見上表 2.1-1,108 年 6

月調查歧異度指數以 I 樣區與 G 樣區較高、H 樣區較低,均勻度指數 E

樣區最高、H 樣區最低,顯示 H 樣區種類數量差異大。

五、 各區分析

各區域之說明請見表 2.1-2。本季(108 年 6 月)調查為候鳥過境期尾聲,

記錄之 43 種鳥類僅有 9 種候鳥,數量佔 13.75%,多為留鳥。各樣區記

錄之鳥種數以樣區 G 最高,其次為樣區 I、樣區 D、樣區 F,地景都為大

面積淺水域及灘地、紅樹林、草叢、雜木林與聚落等多樣棲地類型的組

合,因此有較多留鳥種類棲息利用;光電場計畫場址的 AB 樣區地景也

是大面積淺水域及灘地,但相較樣區 G、I、D、F,有植被的棲地類型較

少,記錄的留鳥種類與數量也較少。

表 2.1-2 各樣區、鳥類群集區位之描述

樣區

說明

AB

本季棲地屬於大面積淺水域及灘地,本季調查有小白鷺(40 隻次)高

蹺鴴(33 隻次)、黑腹燕鷗(27 隻次)及東方環頸鴴、大白鷺、青足

鷸、小燕鷗等鳥類棲息。

C 本季西側棲地屬於大面積淺水域及灘地,本季有小燕鷗(41 隻次)、

東方環頸鴴(37 隻次)群集,東側則有小白鷺覓食

D 本季西側大面積感潮區,本季棲息鳥類少,記錄之鳥種多棲息於東側

魚塭區。

E 本季棲地屬大面積蓄水環境,記錄鳥類種數及數量均為全樣區最少。

F

本季東南側為大面積淺水域及灘地,記錄有小白鷺、高蹺鴴、東方環

頸鴴等鳥類群集;西側及北側為大面積蓄水環境,有較多數量的小鸊

鷉、裡海燕鷗停棲、覓食。

G 本季棲地類型為大面積淺水灘地,計有大白鷺、小白鷺、高蹺鴴、東

方環頸鴴等鳥類群集。頂山聚落北側的灘地發現小燕鷗繁殖,。

H 本季棲地類型多為大面積魚塭,調查期間西南側放水魚塭群集小白

鷺、大白鷺、埃及聖䴉等鳥類。

14

I 棲地類型多為魚塭區,棲息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黃頭鷺、夜

鷺等鷺科鳥類;魚塭間草叢有麻雀、斑文鳥等利用。

J 地景類型多為魚塭區及聚落,魚塭區以小白鷺為優勢、聚落則以麻雀、

白頭翁為優勢種。

底圖來源:google earth

圖 2.1-1保育類鳥類調查結果分布圖

15

鷺鷥 高蹺鴴

反嘴鴴 黑腹燕鷗

小燕鷗 小燕鷗

綠簑鷺 小鸊鷉

圖 2.1-2本季監測發現之各類水鳥紀錄

16

2.2 陸域植物生態

根據本季(108 年 6 月)調查,陸域植物生態監測結果如下:

一、 水生植物監測

本季(108 年 6 月)設立 3 處 1 公尺*1 公尺方形樣區,位置詳圖 2.2-1,3

處樣區水生植物生長情形皆為良好,調查結果如下表 2.2-1,調查記錄如

圖 2.2-2。

表 2.2-1 水生植物監測結果

樣區編號 物種數量 優勢物種及覆蓋度 監測狀況

樣區 1 1 種 卵葉鹽藻(70%) B 級,良好

樣區 2 1 種 卵葉鹽藻(70%) B 級,良好

樣區 3 1 種 卵葉鹽藻(75%) B 級,良好

圖 2.2-1 C區水生植物(卵葉鹽藻)分布範圍

17

水生植物採集及調查 卵葉鹽藻現況

圖 2.2-2水生植物採集情形及調查照

二、 稀有植物監測

前期(2017)研究共發現 18 處紅皮書評估 NT 以上等級之點位,本季(108

年 6 月)施工前監測時發現,A 區 2 處植物已經消失,並非本次工程施工

擾動造成之消失,不納入移植死亡率計算,下一季進行施工監測,將排

除在監測資料資外,其餘調查結果如表 2.2-2,位置如圖 2.2-3~4。

表 2.2-2 稀有植物監測狀況

編號 物種 紅皮書等級 區域 108.06 調查狀態

1 苦檻藍 EN A 區 正常

2 土沉香 VU A 區 死亡,推測被人移除

3 土沉香 VU A 區 正常

4 土沉香 VU A 區 正常

5 欖李 NT A 區 死亡,推測被人移除

6 苦檻藍 EN C 區 正常

7 苦檻藍 EN C 區 正常

8 土沉香 VU C 區 正常

9 光梗闊苞菊 VU C 區 正常

10 光梗闊苞菊 VU C 區 正常

11 光梗闊苞菊 VU C 區 正常

12 光梗闊苞菊 VU C 區 正常

13 光梗闊苞菊 VU C 區 正常

14 五梨跤 VU C 區 正常

15 欖李 NT C 區 正常

16 欖李 NT C 區 正常

17 欖李 NT C 區 正常

18 圓萼天茄兒 NT C 區 正常

18

圖 2.2-3 A區稀有植物監測位置圖

圖 2.2-4 C區稀有植物監測位置圖

19

三、 外來種植物監測

依照前期(2017)調查,本區域共調查到 33 種歸化植物,其中以銀合歡、

巴西胡椒木、馬櫻丹這 3 種被列為世界百大入侵種植物,目前於調查區

內僅小面積發現,尚無擴張之趨勢,2.2-3 表為調查區內植被分布之面積。

表 2.2-3 本計畫擾動區植被施工前監測面積

分區 植被類型 面積(Ha)

A 區

鹽田 97.26

次生林 3.33

紅樹林 1.69

B 區

鹽田 19.82

次生林 0.93

紅樹林 1.25

C 區

鹽田 93.57

水道(鹽藻生育地) 0.75

水道 2.03

草生荒地 0.72

灌木叢 0.31

20

2.3 水域生態

根據本季(108 年 6 月)調查,水域生態監測結果如下:

一、 魚類及其它大型無脊椎動物

本季(108 年 6 月)共發現 44 科 71 種大型水棲生物,其中魚類部份有 6 科

9 種,螺貝類有 5 科 7 種,蝦蟹類有 7 科 11 種,茲將各測站採樣情形分

述如下:

(一) 樣站一:本季調查發現 9 種大型水棲生物,其中魚類 2 種,分別為

頭紋細棘鰕虎與鯔,蝦蟹類 4 種,分別為長毛對蝦、東方白蝦、螻

蛄蝦與鈍齒短槳蟹。螺貝類 3 種,分別為燒酒海蜷、粗紋蜑螺與殼

菜蛤。

(二) 樣站二:本季調查發現 7 種大型水棲生物。包括魚類 2 種,分別為

彈塗魚與擬鰕虎。蝦蟹類 3 種,分別為弧邊招潮蟹、雙齒近相手蟹

與秀麗長方蟹。螺貝類 2 種,分別為波紋玉黍螺與玉間玉黍螺。

(三) 樣站三:本季調查發現 7 種大型水棲生物。包括魚類 3 種,分別為

頭紋細棘鰕虎、彈塗魚與擬鰕虎。蝦蟹類 4 種,分別為東方白蝦、

弧邊招潮蟹、雙齒近相手蟹與秀麗長方蟹。

(四) 樣站四:本季調查發現 9 種大型水棲生物。包括魚類 3 種,分別為

鯔、彈塗魚與細尾雙邊魚。蝦蟹類 4 種,分別為東方白蝦、弧邊招

潮蟹、雙齒近相手蟹與斑點擬相手蟹。螺貝類 2 種,分別為燒酒海

蜷與福壽螺。

(五) 樣站五:本季調查發現 4 種大型水棲生物,包括魚類 2 種,分別為

鯔與頭紋細棘鰕虎。蝦蟹類 1 種,為東方白蝦。螺貝類 1 種,為福

壽螺。

(六) 樣站六:本季調查發現 1 種大型水棲生物,為螺貝類福壽螺 1 種。

(七) 樣站七:本季調查發現 4 種大型水棲生物,包括魚類 2 種,分別為

雜交吳郭魚與帆鰭花鱂。蝦蟹類 2 種,分別為東方白蝦與等齒沼蝦。

(八) 樣站八:本季調查發現 6 種大型水棲生物,包括魚類 4 種,分別為

凡氏下銀漢魚、食蚊魚、頭紋細棘鰕虎與帆鰭花鱂。蝦蟹類 1 種,

為東方白蝦。螺貝類 1 種,為網目海蜷。

二、 浮游動物

本季(108 年 6 月)共發現 14 類浮游動物,茲將各測站採樣情形分述如下:

(一) 樣站一:本季調查發現 5 種浮游動物,以劍水蚤和猛水蚤為優勢種

(33%),多樣性指數 H'為 1.45。

21

(二) 樣站二:本季調查發現 5 種浮游動物,以糠蝦類為優勢種(67%),多

樣性指數 H'為 1.08。

(三) 樣站三:本季調查發現 7 種浮游動物,以橈角類卵為優勢種(47%),

多樣性指數 H'為 1.2。

(四) 樣站四:本季調查發現 3 種浮游動物,以哲水蚤為優勢種(42%),多

樣性指數 H'為 1.08。

(五) 樣站五:本季調查發現 8 種浮游動物,最優勢種為枝角類、猛水蚤、

介形類(17%),多樣性指數 H'為 1.99。

(六) 樣站六:本季調查發現 5 種浮游動物,最優勢種為枝角類(44%),多

樣性指數 H'為 1.37。

(七) 樣站七:本季調查發現 5 種浮游動物,最優勢種為劍水蚤(37%),多

樣性指數 H'為 1.5。

(八) 樣站八:本季調查發現 6 種浮游動物,最優勢種為多毛類(31%),多

樣性指數 H'為 1.71。

三、 浮游藻類

本季(108 年 6 月)共發現浮游藻類,包含矽藻 25 種、綠藻 7 種、裸藻 1

種、藍綠藻 5 種,茲將各測站採樣情形分述如下:

(一) 樣站一:本季調查發現 16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微囊藻(80%),

多樣性指數 H'為 0.85。

(二) 樣站二:本季調查發現 15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平裂藻(46%),

多樣性指數 H'為 1.38。

(三) 樣站三:本季調查發現 9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微囊藻(65%),多

樣性指數 H'為 0.69。

(四) 樣站四:本季調查發現 18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平裂藻(28%),

多樣性指數 H'為 1.86。

(五) 樣站五:本季調查發現 8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平裂藻(92%),多

樣性指數 H'為 0.32。

(六) 樣站六:本季調查發現現 4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平裂藻(99%),

多樣性指數 H'為 0.07。

(七) 樣站七:本季調查發現 32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小環藻、邊緣橋

彎藻(25%),多樣性指數 H'為 1.73。

(八) 樣站八:本季調查發現 10 種浮游藻類,最優勢種為小環藻(51%),

多樣性指數 H'為 1.54。

22

東方白蝦 等齒沼蝦

絨毛近方蟹 擬鰕虎

食蚊魚 帆鰭花鱂

圖 2.3-1水域生態監測採獲魚類與大型無脊椎動物

23

第3 章 檢討與建議

3.1 監測結果檢討與因應對策

3.1.1 陸域動物生態監測結果檢討

本季(108 年 6 月)調查為候鳥過境期尾聲,記錄以留鳥屬性的種類及數量

為優勢,樣區 D、樣區 I 及樣區 J 因地景多為小面積魚塭、灘地、紅樹林、草

叢、雜木林與聚落等多樣棲地類型的組合,因此有較多留鳥種類及數量棲息利

用;而光電場計畫場址的 AB、C 樣區及 F 樣區地景多是大面積淺水域及灘地,

記錄的候鳥(水鳥)種類與數量較多。

水鳥的群聚與廢棄鹽田、魚塭的蓄水狀態有相當程度的關係,蓄水與否、

水的深淺等均會影響水鳥利用狀況及利用的水鳥種類。本季調查時發現的候鳥

以鷺科鳥類及燕鷗為主,偏好有積水但水深較淺同時有部分泥灘地的區域,除

這類環境應有較充足的食物供給,且積水環境中的裸露地提供鳥類較不受干擾

的停棲處。完全乾燥的區域則少有水鳥活動,而部分大面積蓄水的環境僅見燕

鷗停棲於突出堤岸或是上空飛行,可能水深較深不適合鷗科及鷸鴴科利用。

此外,F 樣區及 G 樣區都有發現高蹺鴴幼鳥,G 樣區頂山聚落北側裸露地

有小燕鷗繁殖巢位。

3.1.2 陸域植物生態監測結果檢討

一、 水生植物

本季(108 年 6 月)水生植物施工前監測狀況良好,計畫區內發現之鹽藻面

積及數量暫無受到工程擾動之影響,水體顏色較前期調查相對混濁,因

本計畫工程尚未施工,推測水體顏色較髒的主因可能是受到天氣降雨等

自然現象的影響,未來將持續監測其水體狀況。

106年鹽藻調查區內之水體顏色狀況 108年鹽藻調查區內水體顏色及現況

24

二、 稀有植物

本季(108 年 6 月)稀有植物施工前監測狀況良好,惟 2 處稀有植物於施工

前消失,但調查範圍區內無大型工程施作之現況,僅看到部分地質鑽探

之工程,但鑽探工程目前僅於鹽田區內施做,暫不影響稀有植物分布。

三、 外來入侵種植物

本季(108 年 6 月)外來入侵種植物施工前監測狀況良好,僅發現部分區域

發現入侵植物,本區受到鹽害與風剪的現象擾動狀況較高,為植物較難

順利生長之區域,推測該族群為早期入侵的族群,未來可藉由工程施作

進行移除作業,並留意是否再二次入侵。

入侵物種-馬櫻丹 入侵植物-大黍

25

3.1.3 水域生態監測結果檢討

本季(108 年 6 月)水域調查,包含南側、北側及中央三條排放溝渠;中央

排放溝渠(樣站 7、樣站 8)相較於南側、北側兩條排放溝渠,採獲種類扣除外

來種,種類數較少,推測該排放渠道空間較小,護岸型式單調,且渠底主要為

水泥底質,致使可供水域生物棲息利用存活的空間有限,導致調查種類偏少。

本季(108 年 6 月)調查於排放溝渠(樣站 7、樣站 8)採獲外來種魚類:雜交吳郭

魚、帆鰭花鱂、食蚊魚,顯示此處潛在受到人為影響較多而自然恢復力可能較

弱。南側、北側排放溝渠水道幅員較大,部分地區有泥質灘地、紅樹林、礫石

堤岸,棲息地較多樣,種類數相對較多。

3.2 建議事項

一、 水生植物受到水位影響相當大,在監測時需要有明確的工區施工點位座

標或是工程擾動區域,方可達有效的監測,建議施工廠商進場施工前,

請先提供相關施工座標或是告知生態人員施工範圍。工程進行時,若需

要對 C 區南側邊界水路增加或降低水位,甚至是抽乾水位,盡量遵守迴

避、縮小、減輕及補償機制,以免造成區域內水生植物(鹽藻)棲地及物種

被破壞等不可回復之狀況。

二、 本次調查時尚未得知區內稀有植物移植計畫,建議施工單位於下一季監

測前提供相關移植計畫說明書,以利稀有植物移植監測作業。

三、 本區域內目前人為廢棄物(垃圾)眾多,部分廢棄物甚至隨著水流漂浮移

動,不利於植物生長,建議施工可一併移除。

四、 春季與夏季為高蹺鴴、東方環頸鴴及保育類小燕鷗等鳥類繁殖高峰期,

雖然本季調查未在光電計畫場址發現上述鳥類繁殖,但本季調查光電計

畫場址的 AB、C 樣區及 F 樣區因地景多是大面積淺水域及灘地,記錄較

多水鳥種類與數量。而大面積裸露地為東方環頸鴴及保育類小燕鷗等鳥

類繁殖偏好的棲地類型。

光電計畫場址於施工過程中若因抽水整地或材料搬動而創造出較大面積

的平坦開闊環境,進入繁殖期(4 月至 7 月)後,即可能吸引東方環頸鴴及

小燕鷗等築巢繁殖,後續工程則可能會對繁殖的鳥類造成影響,也可能

因此影響工程進度。因此工程應避免在繁殖期間創造出可能吸引東方環

頸鴴及小燕鷗築巢繁殖的環境,亦可藉由調整整地等工程的施作位置、

時間、面積和整地後的使用方式來降低影響,譬如調整基地開挖作業時

間,避免於繁殖季高峰期進行,亦可於開挖後即採堆放材料或鋪設塑膠

布等方式減小適合繁殖環境的面積。

五、 關於未來施工期間地表逕流方面,建議於工區適當地點設置臨時沉砂

26

池,至於雨季影響則將於各開挖面採行臨時覆蓋及阻水設施,以減少泥

沙沖刷所造成的鄰岸海域水質污染,同時亦可避免對於鄰近海域生態影

響。

六、 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方面,建議設置流動廁所,並定期抽取污水及污泥,

或設置套裝污水處理設備,妥善收集並處理。

七、 勿將施工廢土堆棄在生物棲地內,避免增加水域環境濁度與棲地破壞。

八、 施工基地範圍邊緣側、河溝端若仍有土堤、礫岸等相對自然之底質邊坡,

應予保留,不予改做水泥護岸,以利感潮帶水域生物族群遭受潛在施工

影響後之恢復。

27

參考文獻

1. McKenzie, L. J. (2003),Guidelines for the rapid assessment and mapping of

tropical seagrass habitats. 46pp.

2. Reason CL, Sozou AM, York PH, & Rasheed MA 2017, ‘Seagrass habitat of

Mourilyan Harbour: Annual Monitoring Report – 2016’, JCU Publication,

Centre for Tropical Water & Aquatic Ecosystem Research, Cairns, 37 pp.

28

附錄

附表 1 本季調查分區鳥類種類數量表

A B C D E F G H I J 總計

小鸊鷉

1 1

35 8

8 10 63

黃小鷺

1

1

2

栗小鷺 1 1 1

1 2

1

7

蒼鷺

1

1

大白鷺 18 13 14 3 10 38 9 11

116

中白鷺

2 3

5

4 15

29

小白鷺 40 20 68

57 20 53 74 15 347

黃頭鷺 1

2

25

28

綠簑鷺 1 3 2 1 2

9

夜鷺 6

2 2 8 4

36

58

埃及聖䴉

1

1

紅冠水雞

1

3

4

高蹺鴴 33 7 10 1 36 67 8 9 4 175

反嘴鴴 1

1

鐵嘴鴴

1

1

東方環頸鴴 24 37 9 2 39 43 9

1 164

小環頸鴴

1

1

青足鷸 12 1

1

14

小燕鷗 7 41 3

12 28

3 94

裏海燕鷗

24

24

黑腹燕鷗 27

4

31

野鴿 10

1 4

15

紅鳩

4 1 9 14

10 3 41

珠頸斑鳩 2

7

3

12 2 26

小雨燕

2

2

大卷尾

1

1

5

7

喜鵲

2

2

小雲雀

2

2

棕沙燕

3

10

13

家燕

1 1

7

1 10

洋燕 4

4 3 7 1 1 2 5 27

赤腰燕

6

13

19

白頭翁 2 2 3

7

15 9 38

棕扇尾鶯

2

2

黃頭扇尾鶯

1 1

灰頭鷦鶯

6

8 3 17

褐頭鷦鶯 1 1 7

6 6 3 16 2 42

29

A B C D E F G H I J 總計

綠繡眼

2

1

3

鵲鴝

1

1

家八哥

2

2 1 2 1 8

白尾八哥

1 1

7 4 1 19 1 34

麻雀

1 13

5 30 3 33 24 109

斑文鳥

3

1 14 2 41 1 62

科數 9 13 13 5 13 16 10 13 12 21

種類數 17 18 23 7 22 27 13 24 17 43

數量 190 137 167 13 269 320 96 373 86 1651

歧異度(H) 0.99 0.86 1.01 0.80 1.06 1.14 0.71 1.19 1.00 1.26

均勻度(E) 0.80 0.69 0.74 0.95 0.79 0.80 0.64 0.86 0.81 0.77

30

附表 2 歷季調查鳥類名錄

科 中文名 學名 台灣生息狀態 特有性 保育級 紅皮書

雁鴨科 Anatidae

羅文鴨 Anas falcata 冬、稀

NVU

赤頸鴨 Anas penelope 冬、普

綠頭鴨 Anas platyrhynchos 冬、不普/引進種、稀

琵嘴鴨 Anas clypeata 冬、普

白眉鴨 Anas querquedula 冬、稀/過、普

小水鴨 Anas crecca 冬、普

NVU

鳳頭潛鴨 Aythya fuligula 冬、普

鸊鷉科 Podicipedidae

小鸊鷉 Tachybaptus ruficollis 留、普/冬、普

鸕鷀科 Phalacrocoracidae

鸕鷀 Phalacrocorax carbo 冬、普

鷺科 Ardeidae

黃小鷺 Ixobrychus sinensis 留、普/夏、普

栗小鷺 Ixobrychus cinnamomeus 留、不普

蒼鷺 Ardea cinerea 冬、普

紫鷺 Ardea purpurea 留、稀/冬、稀

大白鷺 Ardea alba 夏、不普/冬、普

中白鷺 Mesophoyx intermedia 夏、稀/冬、普

小白鷺 Egretta garzetta 留、不普/夏、普/冬、普/過、普

黃頭鷺 Bubulcus ibis 留、不普/夏、普/冬、普/過、普

綠簑鷺 Butorides striata 留、不普/過、稀

夜鷺 Nycticorax nycticorax 留、普/冬、稀/過、稀

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埃及聖䴉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引進種、不普

黑面琵鷺 Platalea minor 冬、不普/過、稀

I NNT

鷹科 Accipitridae

黑翅鳶 Elanus caeruleus 留、不普

II

秧雞科 Rallidae

白腹秧雞 Amaurornis phoenicurus 留、普

紅冠水雞 Gallinula chloropus 留、普

白冠雞 Fulica atra 冬、不普

長腳鷸科 Recurvirostridae

高蹺鴴 Himantopus himantopus 留、不普/冬、普

反嘴鴴 Recurvirostra avosetta 冬、不普

鴴科 Charadriidae

灰斑鴴 Pluvialis squatarola 冬、普

NNT

太平洋金斑鴴 Pluvialis fulva 冬、普

31

科 中文名 學名 台灣生息狀態 特有性 保育級 紅皮書

蒙古鴴 Charadrius mongolus 冬、不普/過、普

鐵嘴鴴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冬、不普/過、普

NNT

東方環頸鴴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留、不普/冬、普/冬、稀(指名亞種)

小環頸鴴 Charadrius dubius 留、不普/冬、普

鷸科 Scolopacidae

磯鷸 Actitis hypoleucos 冬、普

白腰草鷸 Tringa ochropus 冬、不普

鶴鷸 Tringa erythropus 冬、稀

青足鷸 Tringa nebularia 冬、普

諾氏鷸 Tringa guttifer 過、稀

I NEN

小青足鷸 Tringa stagnatilis 冬、不普/過、普

鷹斑鷸 Tringa glareola 冬、普/過、普

赤足鷸 Tringa totanus 冬、普

中杓鷸 Numenius phaeopus 冬、不普/過、普

大杓鷸 Numenius arquata 冬、不普

III NVU

黑尾鷸 Limosa limosa 冬、稀/過、不普

III NVU

斑尾鷸 Limosa lapponica 冬、稀/過、不普

NVU

紅腹濱鷸 Calidris canutus 過、不普

III NVU

寬嘴鷸 Calidris falcinellus 過、不普

長趾濱鷸 Calidris subminuta 冬、不普

紅胸濱鷸 Calidris ruficollis 冬、普

NVU

三趾濱鷸 Calidris alba 冬、不普

黑腹濱鷸 Calidris alpina 冬、普

NVU

田鷸 Gallinago gallinago 冬、普

鷗科 Laridae

黑嘴鷗 Saundersilarus saundersi 冬、不普

II NCR

紅嘴鷗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冬、普

黑尾鷗 Larus crassirostris 冬、不普

小燕鷗 Sternula albifrons 留、不普/夏、不普

II NNT

裏海燕鷗 Hydroprogne caspia 冬、不普

白翅黑燕鷗 Chlidonias leucopterus 冬、稀/過、普

黑腹燕鷗 Chlidonias hybrida 冬、普/過、普

鳩鴿科 Columbidae

野鴿 Columba livia 引進種、普

紅鳩 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留、普

珠頸斑鳩 Streptopelia chinensis 留、普

雨燕科 Apodidae

小雨燕 Apus nipalensis 留、普 ○

翠鳥科 Alcedinidae

32

科 中文名 學名 台灣生息狀態 特有性 保育級 紅皮書

翠鳥 Alcedo atthis 留、普/過、不普

隼科 Falconidae

紅隼 Falco tinnunculus 冬、普

II

伯勞科 Laniidae

紅尾伯勞 Lanius cristatus 冬、普/過、普

III

棕背伯勞 Lanius schach 留、普

NVU

卷尾科 Dicruridae

大卷尾 Dicrurus macrocercus 留、普/過、稀 ○

鴉科 Corvidae

喜鵲 Pica pica 引進種、普

百靈科 Alaudidae

小雲雀 Alauda gulgula 留、普

燕科 Hirundinidae

棕沙燕 Riparia chinensis 留、普

家燕 Hirundo rustica 夏、普/冬、普/過、普

洋燕 Hirundo tahitica 留、普/過、蘭嶼稀

赤腰燕 Cecropis striolata 留、普

鵯科 Pycnonotidae

白頭翁 Pycnonotus sinensis 留、普 ○

扇尾鶯科 Cisticolidae

棕扇尾鶯 Cisticola juncidis 留、普/過、稀

黃頭扇尾鶯 Cisticola exilis 留、不普 ○

灰頭鷦鶯 Prinia flaviventris 留、普

褐頭鷦鶯 Prinia inornata 留、普 ○

繡眼科 Zosteropidae

綠繡眼 Zosterops japonicus 留、普/冬、稀

畫眉科 Timaliidae

小彎嘴 Pomatorhinus musicus 留、普

鶲科 Muscicapidae

鵲鴝 Copsychus saularis 引進種、不普

黃尾鴝 Phoenicurus auroreus 冬、不普

八哥科 Sturnidae

家八哥 Acridotheres tristis 引進種、普

白尾八哥 Acridotheres javanicus 引進種、普

鶺鴒科 Motacillidae

東方黃鶺鴒 Motacilla tschutschensis 冬、普/過、普

大花鷚 Anthus richardi 冬、不普

麻雀科 Passeridae

麻雀 Passer montanus 留、普

33

科 中文名 學名 台灣生息狀態 特有性 保育級 紅皮書

梅花雀科 Estrildidae

白腰文鳥 Lonchura striata 留、普

斑文鳥 Lonchura punctulata 留、普

註:1.特有性:◎為臺灣特有種、○臺灣特有亞種(依據 2017 中華鳥會鳥類名錄)

2.保育類:I 表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II 表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III 表一般保育類

野生動物(依據 2017 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3.紅皮書:NCR 表極危、NEN 表瀕危、NVU 表易危、NNT 表接近受威脅(依據 2016 臺

灣鳥類紅皮書)

34

附表 3 歷季調查鳥類數量表

中文名 前期

106/9 及 106/12

108Q1

108/06

羅文鴨 1

赤頸鴨 906

綠頭鴨 10

琵嘴鴨 42

白眉鴨 2

小水鴨 46

鳳頭潛鴨 1

小鸊鷉 132 63

鸕鷀 1

黃小鷺 4 2

栗小鷺 8 7

蒼鷺 267 1

紫鷺 1

大白鷺 765 116

中白鷺 38 29

小白鷺 1068 347

黃頭鷺 30 28

綠簑鷺 11 9

夜鷺 101 58

埃及聖䴉 76 1

黑面琵鷺 130

黑翅鳶 5

白腹秧雞 1

紅冠水雞 16 4

白冠雞 1

高蹺鴴 1217 175

反嘴鴴 383 1

灰斑鴴 23

太平洋金斑

600

蒙古鴴 38

鐵嘴鴴 1 1

東方環頸鴴 3060 164

小環頸鴴 136 1

磯鷸 10

白腰草鷸 1

鶴鷸 1

青足鷸 187 14

諾氏鷸 1

35

中文名 前期

106/9 及 106/12

108Q1

108/06

小青足鷸 362

鷹斑鷸 128

赤足鷸 65

中杓鷸 1

大杓鷸 1

黑尾鷸 20

斑尾鷸 4

紅腹濱鷸 6

寬嘴鷸 9

長趾濱鷸 9

紅胸濱鷸 243

三趾濱鷸 2

黑腹濱鷸 2083

田鷸 1

黑嘴鷗 2

紅嘴鷗 261

黑尾鷗 1

小燕鷗 144 94

裏海燕鷗 330 24

白翅黑燕鷗 238

黑腹燕鷗 1254 31

野鴿 16 15

紅鳩 155 41

珠頸斑鳩 56 26

小雨燕 2 2

翠鳥 5

紅隼 1

紅尾伯勞 12

棕背伯勞 2

大卷尾 14 7

喜鵲 11 2

小雲雀 2 2

棕沙燕 45 13

家燕 26 10

洋燕 98 27

赤腰燕 123 19

白頭翁 70 38

棕扇尾鶯 2 2

黃頭扇尾鶯 1 1

36

中文名 前期

106/9 及 106/12

108Q1

108/06

灰頭鷦鶯 18 17

褐頭鷦鶯 92 42

綠繡眼 46 3

小彎嘴 1

鵲鴝 1 1

黃尾鴝 1

家八哥 16 8

白尾八哥 62 34

東方黃鶺鴒 2

大花鷚 1

麻雀 207 109

白腰文鳥 5

斑文鳥 75 62

科數統計 28 21

種類數統計 90 43

數量統計 15653 1651

37

附表 4 本季 (108 年 6 月 )魚類與大型無脊椎調查數量表

項目 科名 中文名 學名

1

2

3

4

5

6

7

8

銀漢魚科 Atherinidae 凡氏下銀漢魚 Hypoatherina valenciennei

1

鯔科 Mugilidae 鯔 Mugil cephalus 1

2 3

花鱂科 Poeciliidae 帆鰭花鱂 Poecilia velifera

20

3 18

花鱂科 Poeciliidae 食蚊魚 Gambusia affinis

15

雙邊魚科 Ambassidae 細尾雙邊魚 Ambassis urotaenia

2

麗魚科 Cichlidae 雜交吳郭魚 Orechromis sp

1

鰕虎科 Gobiidae 彈塗魚 Periophthalmus modestu

+ + +

鰕虎科 Gobiidae 擬鰕虎 Pseudogobius sp.

4 3

鰕虎科 Gobiidae 頭紋細棘鰕虎 Acentrogobius viganensis 1

1

1

1

蝦蟹

對蝦科 Penaeidae 長毛對蝦 Penaeus penicillatus 1

長臂蝦科 Palaemonidae 東方白蝦 Exopalaemon orientis 17

3 4 2

7 1

長臂蝦科 Palaemonidae 等齒沼蝦 Macrobrachium equidens

1

螻蛄蝦科 Upogebiidae 螻蛄蝦 Austinogebia sp 1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鈍齒短槳蟹 Thalamita crenata 1

沙蟹科 Ocypodidae 弧邊招潮蟹 Uca arcuata

+ + +

相手蟹科 Sesarmidae 雙齒近相手蟹 Persesarma bidens

+ + +

相手蟹科 Sesarmidae 斑點擬相手蟹 Parasesarma pictum

+

弓蟹科 Varunidae 絨毛近方蟹 Hemigrapsus penicillatus

+

弓蟹科 Varunidae 秀麗長方蟹 Metaplax elegans

+

弓蟹科 Varunidae 台灣厚蟹 Helice formosensis

螺貝

海蜷科 Potamididae 網目海蜷 Cerithidea rhizophorarum

+

海蜷科 Potamididae 燒酒海蜷 Batillaria zonalis +

+

蜑螺科 Neritidae 粗紋蜑螺 Nerita undata +

玉黍螺科 Littorinidae 波紋玉黍螺 Littoraria undulata

+

玉黍螺科 Littorinidae 居間玉黍螺 Littoraria intermedia

+

縠菜蛤科 Mytilidae 殼菜蛤 Mytilus sp. +

蘋果螺科 Ampullariidae 福壽螺 Pomacea canaliculata

+ + +

各樣站種類數 9 7 7 9 4 1 4 6

魚種類數 2 2 3 3 2 0 2 4

蝦蟹種類數 4 3 4 4 1 0 2 1

螺貝種類數 3 2 0 2 1 1 0 1

38

附表 5 本季 (108 年 6 月 )浮游動物調查數量表

物種名稱 樣站 1 樣站 2 樣站 3 樣站 4 樣站 5 樣站 6 樣站 7 樣站 8

Rotifera 輪蟲類

1

Polychaeta 多毛類

4

Cladocera 枝角類 1 1 2

5 7 3

Copepoda

橈腳類

Calanoida 哲水蚤

13 5 4

5 2

Cyclopoida 劍水蚤 4

48 4 4 4 11 2

Harpacticoida 猛水蚤 4 2

5

4

nauplius 無節幼体 2

3 3 3 7 1

egg 橈腳類卵

62

Amphipoda 端腳類

1

Ostracoda 介形類

5

Mysidacea 糠蝦類

10 4

1 1

2

Decapoda larvae 蟹類幼生

1

Nais sp. 貧毛類

1 1

2

Chironomus sp. 搖蚊幼生

2

Others 其他 1

每網總個體量 ( ind./haul ) 12 15 131 12 29 16 30 13

類群 5 5 7 3 8 5 5 6

歧異度 1.45 1.08 1.2 1.08 1.99 1.37 1.5 1.71

優勢度 33% 67% 47% 42% 17% 44% 37% 31%

39

附表 6 本季 (108 年 6 月 )浮游藻類調查數量表

Taxa / Stations 樣站 1 樣站 2 樣站 3 樣站 4 樣站 5 樣站 6 樣站 7 樣站 8

Bacillariophytes 矽藻

Achnanthes linearis 線形曲殼藻 1056 0 264 176 88 0 44 88

Amphora coffeaeformis 咖啡形雙眉藻 0 0 0 88 0 0 0 0

Aulacoseira distans 遠距直鏈藻 0 0 0 0 88 0 0 0

Chaetoceros curvisetus 旋鏈角刺藻 0 33528 4752 8272 0 0 0 0

Cocconeis placentula 扁圓卵形藻 0 0 0 0 0 0 0 264

Cyclotella sp. 小環藻 30624 4224 0 1232 440 176 88 4576

Cymbella affinis 邊緣橋彎藻 0 0 0 0 0 0 88 0

Cymbella laevis 平滑橋彎藻 0 0 0 0 0 0 0 88

Gomphonema sp. 異極藻 528 528 0 176 88 0 44 0

Gyrosigma sp. 布紋藻 0 0 0 0 0 0 0 88

Hantzschia amphioxys 雙尖菱板藻 0 264 0 0 0 0 0 0

Mastogloia smithii 史密斯胸隔藻 0 0 0 0 0 0 0 440

Navicula cryptocephala 隱頭舟形藻 2640 792 264 88 264 0 44 1056

Navicula cuspidata 尖頭舟形藻 0 0 0 0 0 88 0 0

Navicula mutica 截端舟形藻 0 0 264 88 0 0 0 0

Navicula placentula 扁圓舟形藻 528 0 0 0 0 0 0 0

Navicula pupula 瞳孔舟形藻 1056 528 0 264 0 0 0 0

Navicula pygmaea 侏儒舟形藻 0 264 0 0 0 0 0 176

Navicula rhynchocephala 喙頭舟形藻 0 0 0 88 0 0 0 0

Nitzschia filiformis 絲狀菱形藻 0 0 0 88 0 0 0 0

Nitzschia fonticola 泉生菱形藻 0 264 0 0 0 88 0 0

Nitzschia frustulum 碎片菱形藻 0 0 0 88 0 0 0 0

Nitzschia palea 榖皮菱形藻 2640 528 528 264 0 0 44 528

Pinnularia sp. 羽紋藻 528 264 0 0 176 0 0 0

Pleurosigma sp. 斜紋藻 528 0 0 264 0 0 0 0

Chlorlphytes 綠藻

Chlorella sp. 小球藻 0 0 264 0 0 0 0 0

Chodatella sp. 頂棘藻 528 0 0 0 0 0 0 0

Coelastrum sp. 空星藻 8448 0 0 0 0 0 0 0

Gloeocystis sp. 膠囊藻 2112 0 0 0 0 0 0 0

Golenkinia sp. 多芒藻 0 264 0 0 0 0 0 0

Oocystis sp. 卵囊藻 6336 0 0 0 0 0 0 0

Tetrastrum sp. 四星藻 0 0 0 352 0 0 0 0

40

Taxa / Stations 樣站 1 樣站 2 樣站 3 樣站 4 樣站 5 樣站 6 樣站 7 樣站 8

Euglenophytes 裸藻

Euglena sp. 裸藻 0 528 0 0 0 0 0 0

Cyanophytes 藍綠藻

Arthrospira sp. 節旋藻 0 3168 40656 0 0 0 0 0

Merismopedia sp. 平裂藻 8448 67584 8448 11264 0 0 0 0

Microcystis sp. 微囊藻 422400 33792 101376 2816 78848 33792 0 0

Oscillatoria tenuis 弱細顫藻 0 0 0 7568 0 0 0 0

Oscillatoria sp. 顫藻 38544 0 0 7216 5280 0 0 1584

Total(cells/L) 526944 146520 156816 40392 85272 34144 352 8888

種數

16 15 9 18 8 4 6 10

歧異度

0.85 1.38 0.96 1.86 0.32 0.07 1.73 1.54

優勢度 80% 46% 65% 28% 92% 99% 25%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