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 綠色療癒 ·...

64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綠色療癒 職能治療師 李英英 1070612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n-2020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綠色療癒職能治療師 李英英 1070612

  • 園藝治療定義

    草療和療癒花園介紹

  • 歷史與發展• 未知年代-埃及人利用景觀治療於精神病患上

    • 1798-Dr.Bush農場耕於對精神病患有治療效果

    • 1806-西班牙醫院給精神病患從事園藝活動

    • 1817-美國Friends hospital第一家精神病院有公園

    、林蔭、蔬果栽培

    • 1950-1960-密西根醫院採用園藝活動給老年病人

    • 1973-Kansas州立大學的園藝系有訓練課程並有園藝治療師

    • 2005-郭毓仁博士發表第一本中文園藝治療專書

  • 園藝的範圍概念及特性♣ 園-在限定範圍內有水、有人、栽培花草

    ♣ 藝-指的技藝、手藝、栽培、是藝術也是科學

    ♣ 園藝學定義為栽培水果蔬菜花卉及觀賞植物的科學與藝術。

    包括其所發生對個體身心健康、心理情緒的影響、將庭園整合與豐富

    環境納入現代文明

    ♣ 園藝活動(Horticultural Activity)

    ➢指在有限的區域內栽植花卉、果樹、蔬菜,或者是在居家周圍進行植物栽植。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植物對人們具有多重效益。

    4

  • 園藝治療的定義

    美國園藝治療學會定義 AHTA1997• Horticultural therapy is a process which uses plants,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and the natural world to promote awareness and well-being by improving body,mindand spirit.HT is universal,adaptable and validated by research.

    • 園藝治療是一種利用植物、園藝活動和大自然的環境來促進個體身、心與精神上的功能,以提昇認知與健康的過程。園藝治療是全球性的,可適應性的,並且可進行科學上的研究探討。」

    加拿大園藝治療學會定義 CHTA 1994• Horticultural therapy is a process using plant and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to improve social,educational,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adjustment of persons,thus improving their body,mind and spirit.

    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和園藝活動來促進個人在社交、教育、心理與身體上,與人相處的適應能力,因此而獲得身、心與精神處的適應能力,並在身、心與精神上各面得到改進與提昇的一個過程。

    5

  • 園藝治療的架構

    人植物

    活動

    環境6

  • 綠色照護Green Care之推行

    7

  • 療癒花園概念及介紹

  • 療癒性花園設置概念之發展及目標(1)設計原則為減緩使用者生理缺陷、大腦功能退化所產生之問題,並經由跨

    領域合作,結合各專業領域者(建築師、室內設計師、腦神經專科醫師、景

    觀設計師)、使用者(住民)、照顧者(工作人員)之意見所共同設計,讓

    環境使用者的需求完整納入。

    (2)感官刺激:透過各種豐富植栽、生態、水元素刺激視、聽、嗅、觸等感官

    ,促使身體肢體操作及提升認知與思考力。

    (3)視覺線索提示與無障礙設施:運用地標物提示與路徑規劃,避免走失及促

    進有意義之行走、合理性坡度與適當高低落差路面,降低環境使用挫折感

    (4)廣設休息區減緩體力負荷,提升環境使用動機與增進體能發展。

    (5)結合自然景觀:選擇自然界特色,使環境達到容易維護,透過季節時序的

    變化,營造豐富自然生態環境。

  • 療癒性花園設計概念所提供的功能

    (1)維持身體機能。

    (2)提升正面情緒。

    (3)減緩退化速度,保留殘餘能力。

    (4)促進社交互動。

    (5)增進自治力,提升生活品質。

  • 療癒性環境效益

    (1)有效提升或減緩住民功能性能力之喪失、避免迷失與提高人

    際互動性。

    (2)降低因健忘或遺忘所產生的猜忌、視幻覺等問題行為。

    (3)增進住民對環境適應與需求滿足。

    (4)降低住民心理壓力,提升精神與心理層面朝正向情緒發展。

    (5)保留或減緩住民殘餘能力之喪失,促進自我成就感。

  • 草屯療養院綠精靈計畫

    目標

    1.維持院區環境清潔。2.加強院區景觀美化。

    3.提供復健病友工作訓練。

    4.治療師與病人共同設計,打造舒適、健康空間。

  • 106年

    -成果報告-院區環境美化重點非病房及病房區

  • 巡迴病房的綠創作石板彩繪

    植物拓印

    茶樹精油萃取

    多肉療癒小花園

    夢幻水晶綠植物

    兔腳蕨巧遇椰子殼

    鄉間小路室內組合盆

    15

  • 2017年02月17日 19:25 中時廖肇祥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善用綠地空間,讓病友多了一處放鬆心情解壓的散步庭園,號稱有「療癒」功能,內部環境綠美化都是由病友一起動手參與布置,另邀請農民指導病友如何種植與照顧農作物,透過感官刺激,讓病友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護理長黃嘉莉指出,病友們親自下田耕作、身心接觸土地,投入過程不但對種菜產生興趣,也可以減少病友投藥量,多元化的復健能增進病友們的環境適應與社會參與,慢慢融入人群回歸社會。

    草屯當地農民阿土伯也表示,能夠指導病友如何種植農作物相當開心,看到近期收成的有機蔬菜被病友照顧的很成功,覺得很值得,投入教導的心神與時間每有白費。

    護理長黃嘉莉表示,園藝療法是以植物為媒介,藉植物啟發人的五官六感,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接觸自然大地,感受植物能量,藉此產生愉悅的心情,病友們臉上掛滿歡喜收割的笑容,證明種菜讓長期位於社會邊緣的精障病友重新擁抱陽光。

  • 療癒庭園及適合長者之景觀設計-資料提供:郭毓仁老師

  • 治療性景觀設計原則/1無障礙環境–參照無障礙庭園設計單元盡量每隔50公尺就有座椅供休息。座椅的安置,以可同時觀景及遮蔭的地方。提供幾個較私密的空間。走道兩邊應有照明除了夜間的安全,讓庭園於夜間仍可使用。提供趣味園藝植栽以供園藝治療使用,如果允許也可以增加溫室。有喚醒過去回憶或記憶的暗示,如雕像、植物等永久物的配置。圍朔的空間(enclosing wall)提供安全感。

  • 治療性景觀設計原則/2◎如何辨別一個庭園是否無障礙,可用以下的設計原則來嚴格檢驗;1.出入庭園是否方便且容易。2.鋪面是否硬實適合長者及輪椅者行走。3.人行道是否夠寬(150~210cm) 。4.有沒有邊緣可以坐的花壇適合弱勢者使用(80~100cm) 。5.是否有適合坐輪椅人使用的花壇(桌子型花壇輪椅可進入)。6.有沒有垂直式的花壇(或花缽)適合不易彎腰者使用。7.有沒有適合輪椅人使用的容器型花器(containerplanting)

  • 治療性景觀設計原則/38.有無刺激五官(sensory)的景觀或植栽配置(檢驗法:輕易觸及的水、坡度草地、香花或香草植物、吸引蝴蝶或鳥類的植物、蔬果、教學廣場、有沒有傷害性的植物或大量落葉的植物太接近使用者)9.有無遮蔭設施10.有無明顯標物或點字設施供弱視者使用。11.座椅是否都是移動性的而非固定讓輪椅可以加入。12.有無緊急按鈴。13.有無危險的設施物讓弱視者會觸擊到。14.有無工具室(間)。

  • 萬芳醫院復健庭園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癌症病患歷經漫長治療,心情易沮喪、低落。台北市萬芳醫院萬芳農園昨天啟用(見下圖,記者林相美攝),佔地600坪的農園種植逾800盆植栽,作為園藝治療的基地。院方借重圓山飯店董事長黃大洲的農業專業,協助規劃農園,黃大洲也到場瞭解農園狀況。

    台北市萬芳醫院萬芳農園昨天啟用。(記者林相美攝)台北市萬芳醫院萬芳農園昨天啟用。(記者林相美攝)

    萬芳農園位於醫院8樓戶外屋頂,原是一片空地,如今綠意盎然,秋葵、茄子已成熟,香草植物也發出淡淡香味。

    萬芳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賴基銘透露,之前黃大洲建議,屋頂空地可規劃為屋頂花園,院方3、4個月前展開規劃。萬芳醫院院長洪傳岳也說,經黃大洲建議,萬芳農園盆栽不會損壞屋頂,內裝自動灑水設備,不必人工澆水,值得推廣。

    黃大洲說,屋頂種植植物,可使溫度降低攝氏3度,所謂「賞心悅目」,病患看到好看風景,心情變好,有助早日康復,他也打趣說,日後作物收成,還能拿到醫院賣。

    萬芳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技術長王淑真表示,目前種植80餘種植物,收成期約一個月至一年,復元狀況較好的癌友,可親自栽種植物,體驗收成的成就感。

    賴基銘指出,園藝治療有助於慢性病的康復,醫學文獻記載,病患於庭園散步可減輕疼痛、縮短住院時間,院方目前由志工帶領癌友認養植栽,從中感受生命重生的喜悅,出院後可自行將植栽帶回家,未來若收成較多,將義賣植栽,所得做為基金。

  •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_癒花園

  • 園藝治療應用於老年、失智族群及效益

  • 老人定義(台語)

    站咧無元氣 坐咧就哈唏倒咧睏袂去 食飽著放屁無食愛受氣 現講現袂記出門無底去 欲死無勇氣只好活落去

  • ■老年社會來臨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預估未來在2030年,台灣社會中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

    ➢內政部推估為因應失能(包括老人、殘障等)人口成長,帶來的長期照顧需求之增加,到2031年全國所需的長期照顧費約為1,239億元。

    25

    社會變遷 高齡化社會

    資料取自台大開放式課程-陳惠美教授

  • 失智症行為特徵• 張可臻等人(2008)指出失智症行為有以下特徵:約有30%~63%合併有妄想症,21%~26%有視幻覺,35.9%出現錯認,54.7%有攻擊行為,迷路占70.7%,重複行為62.7%,漫遊占45.3%。

  • • 社區老人(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常因身體活動衰退,缺乏社會支持及對未來無望,造成多樣複雜的身心健康問題。

    • 園藝治療主要透過感官刺激,活化身體活動功能,改善情緒狀態,促進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而國內僅著重於機構老人之生理照顧及安全防護,對於廣泛應用在社區老人身心社會方面之健康促進或復癒較為缺乏(丁于倩 100年)

  • • 研究針對園藝治療及運動治療兩項策略之重要性及滿意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長者主觀認為園藝治療整體擁有較高滿意度,也較能帶給長者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從問卷分析的實證結果也發現:運動治療策略無論對於長者提昇自尊或改善憂鬱程度效果均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長者大多生理機能不佳,過多的運動治療反而得到反效果,園藝治療由於經由植物的成長過程,長者們看著園藝的成長,就好像看著自己的小孩成長一樣般的有成就感,在自尊的後測上得到較佳的結果也可獲得證明。( 羅家倫 2017 園藝治療與運動治療對於改善銀髮族憂鬱及自尊低落之成效研究 )

  • • (項夢玲等 療癒性庭園對都市中老年人居家戶外 空間需求相關性意義之研究 )

    • 對公園綠地顯著為最高度需求之環境條件。到公園的目的都是因為可及性高才喜歡到公園,其次為公園環境良好吸引他(她)們前來。中老齡人口心中最希望擁有的公園中屋頂或中庭花園是最被期待的,對這個族群的人口而言由於行動漸趨不變,能方便到達公園活動是極為重要的要件。中老齡人口對公園景觀設施的偏好調查結果對庭園景觀設施需求度以休息座椅、擁有陽光及遮蔭空間、及良好視野顯著優於其他項目 。

    • 對屋頂(中庭)花園為是最期待的,並認為庭園中的植物的顏色豐富、光線陰影轉變、水的流動,能帶來的較好的視覺體驗。

  • 園藝活動設計、技巧與原則

  • 園藝活動需經過專業訓練及縝密的活動規劃、設計,才能發揮更佳的效益,因此需先了解園藝活動對於參與者的益處,主要是由三種作用機制而形成

    1.行為機制 (action mechanism): 指高齡者在照顧植物、培育植物的積極參與行為中,可以得到增進身體功能、自我實現、責任感、創造力、挫折容忍度及專注力等生心理的效益。

    2.互動機制 (interaction mechanism): 指高齡參與者在園藝環境中與他人所產生的互動關係與情形,包括專業者與高齡者之間、高齡者與高齡者(同儕)之間、以及高齡者和其他參與者等。

    3.反應機制 (reaction mechanism): 指高齡參與者在與植物的互動過程中,對植物生命體本身給予的自然反饋的感受與覺知,如植物的生命週期變化,可能引發個案對自我生命歷程的反思。

  • 一、事前評估(1) 身體動作能力:了解高齡者的整體動作能力,包括肌肉耐力、柔軟度及平衡感等。

    (2) 精細動作:園藝活動常需要很多的精細動作,尤其需要運用手部關節及手指使用一些工具(如剪刀、鏟土工具、澆水瓶罐等),然而高齡者的手指關節受退化影響,可能會出現手指無力、無法捏握等情形,需適時提供輔助器具或必要的協助。

    (3)專注力:高齡者的專注力普遍較短,有時也會因為身體不舒服或無法維持相同姿勢而影響其專注力,因此在活動時間的長度需要考量並配合參與者的專注時間長短。

  • (4) 認知功能:與園藝活動相關的認知功能以短期記憶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為主,一般高齡者並不會因為老化而有所影響,但是遇有認知障礙或失智症狀的高齡者,可能會因為無法記憶一些活動步驟而有活動操作上的困難,需要在活動的設計上運用簡化技巧以協助其進行。

    (5) 過去經驗與興趣:許多高齡者在兒時可能會有種田或種菜的經驗,也會對園藝活動較感興趣,能提高長者的參與程度與投入程度。

    (6) 有無過敏源:有些人對於特定植物會有過敏症狀,因此在選擇植物前需先釐清,例如花粉症、花生過敏症、蠶豆症等,避免誤觸或誤食而導致危險發生。

  • 二、活動規劃與設計(1) 活動時間的考量:由於高齡者的專注力及體力較短,建議活動儘量控制在五十分鐘到一個半小時左右,中間亦可有適度的休息讓參與者起身上廁所或喝水。

    (2) 活動人數的限制:團體園藝活動建議以小團體八到十五人為主,可形成較佳的談話氛圍,又較不會有人多照顧不來的情形產生。

    (3) 園藝材料的選擇:園藝材料需注意植物的外觀與特性,良好的選擇與搭配可產生適當的效益,例如色彩鮮豔的開花植物可有效刺激視覺感官,強化正向情緒;毛茸茸的厚葉片可刺激觸覺神經;特殊味道的香草植物可刺激嗅覺神經,活化腦部神經。

  • (4)活動空間與設備的需求:園藝活動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室內反而是比較容易操作的選擇,並且以盆栽的形式為主,在空間需求上以可容納所有人的坐位及走動的空間為考量,並且要有桌子當工作平台,讓高齡者可以以坐姿進行活動。

    戶外的園藝活動則儘量利用與桌子高度相同的植栽槽作業,讓高齡者以坐姿或站姿進行活動,例如挖土器具的握把可以伸縮,增加作業的範圍。

    (5)活動執行的人力要求:園藝活動的執行人力需求需視參與者的生理與心理功能,及人數多寡而定;有協助者時,需要事先進行訓練及說明,主要是讓協助者知道活動的程序與步驟,並且了解如何讓參與者在有限的能力下做最多的事,而避免替代長者完成活動。

  • 三、活動執行包含三個方面:「引發動機活動」、「主活動」,以及最後的「反思活動」。

    引發動機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參與者先將專注力放到帶領者身上,且對接下來的主活動感到興趣;或者在引發動機時進行手指運動,因為園藝活動都為運用精細功能。

    此外將活動的各個步驟做時間序列上的拆解,考慮參與者的功能性,必要時須簡化或複雜化步驟。例如柑橘種子盆栽,至少可將活動步驟分為選盆、填土、埋入種子、鋪上麥飯石,以及最後的澆水等五步驟。

    植物的選擇很重要,像種子盆栽就儘量選用大顆的種子;另外愈接近其生命經驗的植物更能引發他們的興趣,因此像常見的食材,如九層塔、香菜、葱、蒜等都是很好的材料,容易讓長者回想過去,具有懷舊之意義。

  • 四、反思活動(回饋)

    讓參與者在活動的尾聲能再次將注意力回到領導者身上,並回想活動的感受及獲得的好處。領導者從帶領參與者回想活動過程,互相欣賞對方的作品,並且給予讚賞,提升參與者自信心,此動作有助於參與者記憶此次活動經驗,加深對活動的喜愛,也創造團體中社交的機會。

  • 園藝治療的活動類型

    • 依照設計目的分類

    1就業性園藝活動

    2恢復園藝活動

    3社交性園藝活動

    38

  • 園藝治療的活動類型

    •依照執行方式分類

    1.藝術品與手工藝-室內、室外

    2.團體活動

    3.遠足或郊遊• 參訪植物園、公園、花園、花卉展、花卉

    4室內栽種• 以植物為題材之益智遊戲、讀書會、電影觀賞等團體活動

    39

    5.戶外栽種• 栽植蔬果花卉收成,做為烹飪入菜、沖煮成飲、外敷美等成果發表分享

  • 園藝治療的活動類型

    • 依課程效益

    1.種植型課程

    2.手工藝課程

    3.飲食類型課程

    4.參觀體驗型課程

  • 園藝課程設計一、心理層面導入園藝治療活動的課程

  • 二、針對特定對象設計的園藝治療活動課程-考量人的特性

    • 1.心智狀態

    • 2.性別

    • 3.活動力

    • 4.傳統背景知識

    • 5.園藝知識認知

    • 6.生活習慣

  • 三、不同的園藝治療單元課程活動產生的個別效益

    • 分株與修剪、上盆、播種植物,較能達到生理與知覺上治療效果

    • 扦插植物上盆、押花卡片與組合盆栽在認知治療效果較好

    • 還有產生感謝、成就感、正向情緒、促進思考、降低焦慮情緒等

  • 四、園藝治療課程活動設計的植物考量

    1.易栽易活,栽植容易,不用太常澆水,或病蟲害防治較簡

    單不要常噴農葯。

    2.色彩鮮艷,花卉或觀賞樹木有特殊的色彩顏色鮮艷,開花節期配合活動時間。

    3.無毒性,降低刺的傷害,絕對不能有毒性,縱然該植物再麼美;有刺的植物例如玫瑰、仙人掌,可用手套或工具想辦法降低刺的傷害。

  • 四、繁殖方便取材容易,在日常生活環境即可取得該材料,

    避免取材過於麻煩。

    五、時間不能太久才有成果,時間拖太久會磨掉耐心,產生

    不對等感。

    六、容易開花或結果,時序一屆即可開花結果,避免還需冷

    藏、電照、化學藥劑處理才可開花者。

    七、有一定的欣賞期或享用期,讓被治療者確定能得著成就感。

    八、後續管理簡單,太麻煩的管理會造成治療院所的困擾。

  • • 五、達成或改善目標取向園藝治療課程方案內容

    • 園藝治療對改善機構老人孤寂感,人際互動之成效探討

  • • 六、具備的修養與實際操作經驗

    1.專業的園藝知識:包括種子栽植、作物施肥、

    土壤管理、病蟲害防治、了解品種、繁殖技術

    等等。

    2.人文的關懷:不僅要有對自然界植物的了解、

    對於人文也要有適度地關懷、對於人性需作適

    度的了解、研讀一些心理學的叢書。

    3.高貴的人格特質:存有一顆溫柔會體諒的心、欣

    賞的眼、讚美的口、聆聽的耳、體貼的情,會安慰

    人、鼓勵人、包容、會欣賞別人的優點,

  • • 七、多面向考量

    1.方便考量活動時間長短2.季節的配合3.場地的配合4.經費的配合5.長久照顧維護的配合6.治療院所的配合7.被治療者狀態的配合

  • 園藝活動評估工具介紹

  • 認知功能評估

    簡短式智能狀態檢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

    簡易心智狀態問卷(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Questionnaire;SPMSQ)

  • 簡短式智能狀態檢查

    (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

    是認知評鑑的常規檢查工具

    可分為定向力、訊息登錄、注意力與計算、短期記憶及語言能力

    對於簡易智能測驗成績偏低一般反應出記憶力改變,而可視為老

    年失智症的一種前兆

  • 評估老年人認知狀態的工具。

    簡短,結構式的智能狀態檢查工具。

    篩選功能,包括對時間(5)與地方定向能力 (5)、注意力(5)、立即記憶

    (3)與短期記憶(3)、 語言能力(8)、視覺繪圖能力(1)等,共十一個問

    題,最高得分為30分。

    施測只需要5到10分鐘,使用方便。

  • 老年憂鬱症評量表

  • 情緒狀態評估量表

    一、老人憂鬱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s;GDS)測量老年人在過去一星期內自覺的感受,此評估表通常在初期時即可偵測是否有憂鬱。

    二、資料來源:洪麗珍(2005)‧老年人的護理評估與計畫‧於劉淑娟總校閱,實用老人護理學(178-179頁)‧台中:華格那。

    三、附註:第1.5.7.11.13題答「否」者,及第2.3.4.6.8.9.10.12.14.15題答「是」者,符合答案者,每一題給1分。得分5~9分表示可能有憂鬱症,10分以上則確定憂鬱症。

  • 綠色療癒方案-活動示範

  • 示範-酸甜甜滋味(愛玉)• 團體類型:失智(輕度至中度)老年人

    • 活動名稱:酸甜甜滋味(愛玉)

    • 活動目的:1.表達及回憶愛玉的故事與由來2.在製作過程中提昇手部操

    作能力3.與他人分工合作完成成品並有適宜的人際互動

    • 參加人數:5-10人

    • 帶領人數 :活動領導者1人指導員位1人、協助員位1人

    • 活動器材與材料:1.愛玉籽2包2.黑糖3塊4.手套一盒 5.車好的紗布3條

    • 流程: 1.戴手套,分3鍋進行搓揉2.搓揉愛玉籽使水變黃色膠狀3.放冰箱

    20分鐘4.調配黑糖水(2或3大匙) 5.分享愛玉並加入黑糖水

    • 注意事項:1.記得讓每個人輪流體驗 2.協助戴上手套 3.操作高度

  • 活動計畫書格式‧一、方案對象:‧二、活動名稱:‧三、活動目的:‧四、參加人數:‧五、帶領者人數:指導員位、協助員位‧六、場地座位安排:(用圖示或文字說明)‧七、活動器材及數量:‧八、活動流程:‧九、注意事項:

  • 分組討論與實作

  • 分組‧每組20分鐘,共8組。–每8-9人一組‧角色扮演–1人擔任指導員和2-3位協助員–下一組的同學擔任參與者

  • 評核標準‧活動方案計畫書50%‧實際活動演練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