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世界后,...

1
4 JYDB 人物 2017 年 12 月 7 日 星期四 编辑 郭路路 美编 鹿岩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热线(028)86110109 本报全国发行 邮政编码: 610041 报址: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 49 邮发代号: 61-30 广告联系电话: 028-86140497 定价 1.30 元 本报法律顾问:万刚律师 电话: 13908091146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川广登字[2017]045 号印刷: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印务分公司 / 本报记者 殷樱 / 本报记者 何文鑫 9 月的第一天,凉风习习,大邑县董场镇学 校的师生们迎来了新学期,邓茜媛也将在这里 开启自己的教师生涯。 教师生涯的第一天,邓茜媛感觉“特别 饿”。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花了很多 心思,耗费了不少力气。 语文课,她是端着电脑进教室。除了电脑, 她还带了语文书、《现代汉语辞典》《中学生基础 阅读推荐书目》,分组卡片、积分表以及文件袋, 这些会用到的工具,她都准备周全。 她很庆幸第一篇课文编选的是朱自清的 《春》,一篇美而浅的写景抒情散文。她去网上 查了《春》的诸多课件,一般都是从引用古代春 天的诗词开始,而她却选择另辟蹊径:从董场晒 谷子开始讲。 上课的前一周,邓茜媛趁着周末去采花,偶 然间遇到董场人在开展“晒谷子”大赛。她灵机 一动,觉得可以用秋的收获引出春的播种,再引 出学生对春天的印象。“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反 正就是个情境导入。”她说,现在是秋收,从身边 的故事讲起,孩子们才有代入感。 在介绍作者朱自清时,她回忆自己做学生 时的死记硬背,便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去代替 背诵文中注释。比如她讲朱自清拒绝领美国救 济粮的骨气,“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田田的叶子。”“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学生们兴趣盎然。 她还拿了一本《朱自清散文精选集》,跟学 生说:“这本书里就有我刚才说的《匆匆》《背影》 《荷塘月色》,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来找我 借。”果然,一下课书就被借走了。能激发学生 的兴趣, “感觉饿”就值得。 不按常理出牌的语文老师,让学生多了一 份好奇与新鲜感。 “这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上七年 级的《世说新语》时,邓茜媛用白话文做旁白,让 学生扮演谢道韫、陈太丘等文中角色。有学生 忘词、有学生怯场,她都微笑以对并加以鼓励, 课堂上笑声连连,十分热闹。这场角色扮演,是 邓茜媛在课堂上临时加的,“希望学生觉得读古 文也很好玩的。” 邓茜媛善于讲故事发散思维,常常要在教 学计划与课堂拓展中寻找平衡。为了让学习变 得稍微“好玩”一点,又不耽搁教学计划,在正式 教学之前,她试图和学生建立起一个预习传 统。慢慢进入教学常态化后,她发现,每天其实 也过得差不多:上课、下课、备课、改作业、找学 生谈话……“即使是这样,每天也能发现一些很 小却不同的东西。”邓茜媛说自己总有一个好心 态去发现平淡中的乐趣。 尽管在课堂上逐渐轻车熟路,邓茜媛依然 还面临着许多教学困惑:感叹时间不够、抓耳挠 腮地忙乱;晨诵与阅读都在慢慢形成习惯,却还 没有人主动写作文;总有一些不爱做作业的学 生等等,她都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处理。 初为人师这段时间,于她,最大的收获是克 服了上台就紧张的心理障碍。邓茜媛坦言,很 早之前就想做老师,但“怕上讲台”的障碍让她 望而却步,即使来面试她都很忐忑。“来之前,我 做了半年代课老师,只要一上课就胃疼,即使面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都紧张。”没想到,在这里当 了一个月的老师,她就突破了这个障碍。 躺在科尔沁广袤的草原上,望着碧空如洗,邓茜媛不禁陷入沉思:踏出校门 6 年,对于文学的那份爱好从 未减退,还是认为语文教师最适合她。 那一刻,她下定了决心。 从草原回来,作为非师范生的邓茜媛计划先去一所学校应聘代课教师,却歪打正着被招进成都市武侯区 新教育办公室。在“新教育”浸泡了两年,她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教师,还要做个有态度的好教师。 今年 9 月,在一所农村学校,邓茜媛正式踏上了教师的新征途,“我已到位,学校已到位,孩子们也已到位, 未来正在来的路上,挺好,挺欢喜。” 在教育的现实与理想中,邓茜媛还 在慢慢摸索。 教师节那天,邓茜媛还没走到教室 门口,就被一个学生“截”住了。“老师, 教师节快乐。”一支红色塑料玫瑰花递 到眼前,接着又有两个学生递来塑料玫 瑰花。她很感动,但同时觉得完全没有 这个必要,她叫住他们说:“如果是你们 亲手做的小卡片、小画、小诗,或者摘一 棵小野花,我会更喜欢。” 邓茜媛明白,学生送塑料花是想表 达对老师的一份感情,可又觉得,老师 和学生之间原本纯净,还是应该尽量不 沾染“孔方兄”的颜色。“况且,我们 这里是乡下,好多家庭本就不富裕。” 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可以稍 微引导一下。 周末,邓茜媛去了一趟鲜花集市, 选了两盆玫瑰花拿到教室来,一是用来 回赠学生,二来可以装点教室。“相比于 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我更喜欢每天都在 努力生长的有根植物,以后这就是我们 的‘班花’了,我还要选一名‘护花使者’ 来替全班同学照顾好它。”一个文静的 男生当选了“护花使者”,并为“班花”取 名为“追梦”,意思是想让它承载着同学 们的梦想,让大家都努力朝着自己的梦 想前进。 “这只是个开头,在往后的日子里, 我相信,我们的教室会有越来越多的 花,越来越多的美,越来越多的温馨与 欢笑。”邓茜媛坚定不移地说, 常常有同事提醒她,对学生要 “凶”一点,不然以后管不住。可她 说,自己是个温柔的人,“凶”不起 来,“声音拔高之后是抖的,这是被验 证过的事实。” 事实上,邓茜媛还是想寻求一种不 用“凶”就可以达成和平协议的办法,也 想像李镇西那样推行民主管理,但心里 没有底。她说,初中的孩子自觉性还不 够,自我管理的能力尚待培养,虽然苏 霍姆林斯基老师说“要相信孩子”,但是 就她目前感觉来看,还很困难。 “不过,来日方长,我们一点一点地 做。”邓茜媛在心底告诉自己,教育不怕 试错。她坚持写教学日记,记录教学日 常和学生的点点滴滴。她说,自己是没 有当过语文老师的新手,也不知道自己 做的这些对不对,哪些还需要改进。“说 老师像园丁的,果真没错,我还得继续 学习如何来照顾这些树苗、这些花。” 纵然身在一个农村学校,纵然手忙 脚乱,纵然偶有烦忧,邓茜媛依然感觉 这里的每天都充满趣味:学生的、老师 的、校工的,那些数不胜数的小事她都 能找到乐趣。“我身在其中,却又仿佛不 在其中,所见所闻皆如一架有自动筛选 屏蔽功能的照相机,摒弃枯枝,只留美 好。”她说。 邓茜媛在教学日志中写道:“到一 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的人还不错,这 个地方的风景还可以,便是很好的福气 了。小地方有小温馨,有那种不饰繁华 的朴素宁静和真实醇厚。”苏东坡说“人 间有味是清欢”,邓茜媛认为,能识得自 然的况味,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反正 我挺喜欢的。” 8 21 日那天,是邓茜媛第一次到 董场镇学校。她记得很清楚,走进学 校,第一眼看到那片茂密的植被,那棵 高大的梧桐树,她就觉得很喜欢。“原生 态,无剪裁。我喜欢的样子这里都有, 从校长到校工都很可爱。” 她被安排教七年级的语文,并担任 一个班的“下班老师”。邓茜媛解释说, “下班老师”这个词很新颖,其实就是下 到班级的科任老师,协助班主任工作。 她尝试把新教育的一些东西慢慢融入 教学,于是在每个班选了 2 个语文科代 表,并且每个班都分成了 14 个语文学习 小组,以便培养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 为了激励大家多读书、多写作,邓 茜媛还专门开展了积分制,到期末时, 会根据加分情况评选阅读明星,优秀作 文会编选入班级文集。她甚至还想好 了期末评选时的题目—“董场学校七 年级首届‘玻璃杯’阅读明星赛”和“董 场学校七年级首届‘陶瓷杯’写作达人 赛”。“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可以办 N 届。”她滔滔不绝地讲着教学构想。 邓茜媛心里明白,对于尚未形成阅 读、写作习惯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样的 方式可能是陌生的。“其实训练写作,还 稍微好操作一点。阅读就明显缺乏外 在条件,主要是书本资源。”来到学校的 第二天,她就拜会了学校的图书馆,抱 30 本书回来。 邓茜媛刚把书放回办公室,就有女 同学来借书,随后越来越多学生涌了进 来。一周时间,借书的序号就从“1”写 到了“87”,这当中不排除有人借去只是 随便翻翻就还回来,问他们书中到底讲 了什么,很多人答不出来。邓茜媛并没 有责怪学生,“这也没关系,看书就是图 个舒心,不记得就不记得。” 她的开放性借阅,渐渐让学生把借 书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不再是之前进 老师办公室那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老师,可不可以借书啊?”而是直接就 走过来: “老师,我借书。” 渐渐地,邓茜媛跟学生的关系处得 越来越好。 邓茜媛说,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 完整的教育生活,要体会教育的美好, 给学生编织一个温馨的回忆,“幸福比 优秀更重要。” 说起当教师的梦想,邓茜媛称,这 粒火种早早就种在了心里。 “当教师这件事,在我们家算是有 传统的。”邓茜媛说,从她外婆开始,她 的母亲、妹妹、表姨、表叔都曾经或 现在是教师。所以,在她临近大学毕 业找工作时,一度觉得自己也应该去 当教师。可她母亲却说:“怎么一家人 全是老师?除了老师就没有其他的选 项了?”这让她觉得或许应该打破这个 惯例。 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后,邓茜媛先后换了两份工作,偶然听 到一句话:“生命是有限的,要拿来做自 己想做的,不要浪费。”促使她去寻找人 生的目标和方向。2014 年春天,她辞掉 了工作,独自一人徒步去了内蒙古科尔 沁草原:从老家都江堰,沿广安一路出 川,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天津,进辽 宁,最终到达目的地, 77 天里,她一共走 2770 多公里。 当走到终点时,在那片草原的敖包 前,邓茜媛坐了很久,看经幡在风里飘 动,看天上云彩忽明忽暗,不停追问心 中所念又不停推翻,最后终于抓到一点 点迅疾闪逝的踪影:“传承我们的优秀 传统文化,让更多人领略它的美。要往 这条路上走,当教师是最符合的。”敖包 前,邓茜媛郑重许下了这个心愿。 从草原回来,邓茜媛一度想从代课 教师做起。在正式接触教育行业之前, 她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学生 时代对学校和老师的模糊印象。然而, 由于自小就喜欢语文,当老师的想法始 终不曾磨灭。毕业 7 年后,她逮着机会 向教育靠近了一步—通过招聘,她进 入了武侯区新教育办公室,遇见了做新 教育的李镇西老师,这是她真正与教育 牵手的起点。 “然而在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起 点有多么高。”邓茜媛自嘲说,因为“两 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追剧和书”,她当 时对“李镇西”“新教育”的影响力毫无 概念,懵然无知。 在新教育办公室,邓茜媛遇到了很 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她从这些老师身上 看到了对教育的情怀。“李镇西博士工 作站”成立后,她更是作为旁听生,参观 考察了很多学校,比如先锋学校、华德 福学校、北京十一学校等等,这是很多 普通老师没有的机会,邓茜媛对教育的 认识有了新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跟新教育同行的日子,邓茜媛一直 在成长。“进‘新教育’是一个很偶然的 机会,但却开拓了我的眼界,看到教育 多种多样的形式。”她表示,以前只是想 当一个传授知识的语文教师,但对什么 是“好教师”没有概念,“新教育”给了她 一个更高的视野平台。 在新教育办公室锻炼了两年,经过 筛选、考量,最终邓茜媛报考了大邑县 的初中语文教师岗位,并顺利通过。把 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梦想变成现实,她 蓄势待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新手上路,另辟蹊径 “我喜欢的样子这里都有”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越来越多的教师想跳出去看世界时,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在外兜兜转转 7 年后,凭着一腔孤勇,一头扎进教师这 个行业。职业不分贵贱,选择没有对错,不断“跳出去”和“跳进来”,也免不了有“围墙效应”在作祟。但事实上,真正的职业快乐不会被“围墙”阻挡。 邓茜媛成为教师的路,有些曲折,也有些幸运。如今的她,满怀欣喜地在新岗位上“折腾”,精力充沛,信心满满,这是一个新教师惯有的状态。 在未来的教学路上,这股新鲜劲儿可能会过去,她也许会遇到瓶颈,也会遇到职业倦怠,如何保持初心勇往直前,才是最大的挑战。 为什么我们要去记录这样一个刚刚入职的教师人物?除了她在三十出头的年纪,一头扎进农村学校搞教育的勇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教育 中从容却坚定的姿态。身在一所农村学校,没有优越的物资条件和办公环境,邓茜媛非但没有抱怨,而常常用“好玩”的心态去看待周遭事物,换个 角度去发现日常琐碎中的美与乐趣。这是一种可贵的生活态度。 邓茜媛爱“折腾”,敢创新,擅总结,如她自己所说,在教育路上,且行且整改,慢慢去探索一条好路来。未来如何,待时间慢慢验证。 “来日方长,要一点一点地做” 记者手记 —记大邑县董场镇学校教师邓茜媛 见过 见过世界后, 在教育的一隅见自己 午间休息时,学生在邓茜媛自建的图书角读书 课间,邓茜媛加紧批阅一摞作业,一名学生前来请教问题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ul-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见过世界后, 在教育的一隅见自己jydb.scedumedia.com/upload/201712/b/17128102613237.pdf · JYDB4 人物 2017 年 12 月 7 日 星期四 编辑 郭路路 美编 鹿岩

4

JYDB 人物 2017 年 12 月 7 日 星期四 编辑 郭路路 美编 鹿岩 邮箱[email protected] 热线(028)86110109

本报全国发行 邮政编码:610041 报址: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 邮发代号:61-30 广告联系电话:028-86140497 定价 1.30元 本报法律顾问:万刚律师 电话:13908091146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川广登字[2017]045号 印刷: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印务分公司

■ 文 / 本报记者 殷樱 图 / 本报记者 何文鑫

9月的第一天,凉风习习,大邑县董场镇学

校的师生们迎来了新学期,邓茜媛也将在这里

开启自己的教师生涯。

教师生涯的第一天,邓茜媛感觉“特别

饿”。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花了很多

心思,耗费了不少力气。

语文课,她是端着电脑进教室。除了电脑,

她还带了语文书、《现代汉语辞典》《中学生基础

阅读推荐书目》,分组卡片、积分表以及文件袋,

这些会用到的工具,她都准备周全。

她很庆幸第一篇课文编选的是朱自清的

《春》,一篇美而浅的写景抒情散文。她去网上

查了《春》的诸多课件,一般都是从引用古代春

天的诗词开始,而她却选择另辟蹊径:从董场晒

谷子开始讲。

上课的前一周,邓茜媛趁着周末去采花,偶

然间遇到董场人在开展“晒谷子”大赛。她灵机

一动,觉得可以用秋的收获引出春的播种,再引

出学生对春天的印象。“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反

正就是个情境导入。”她说,现在是秋收,从身边

的故事讲起,孩子们才有代入感。

在介绍作者朱自清时,她回忆自己做学生

时的死记硬背,便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去代替

背诵文中注释。比如她讲朱自清拒绝领美国救

济粮的骨气,“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田田的叶子。”“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学生们兴趣盎然。

她还拿了一本《朱自清散文精选集》,跟学

生说:“这本书里就有我刚才说的《匆匆》《背影》

《荷塘月色》,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来找我

借。”果然,一下课书就被借走了。能激发学生

的兴趣,“感觉饿”就值得。

不按常理出牌的语文老师,让学生多了一

份好奇与新鲜感。

“这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上七年

级的《世说新语》时,邓茜媛用白话文做旁白,让

学生扮演谢道韫、陈太丘等文中角色。有学生

忘词、有学生怯场,她都微笑以对并加以鼓励,

课堂上笑声连连,十分热闹。这场角色扮演,是

邓茜媛在课堂上临时加的,“希望学生觉得读古

文也很好玩的。”

邓茜媛善于讲故事发散思维,常常要在教

学计划与课堂拓展中寻找平衡。为了让学习变

得稍微“好玩”一点,又不耽搁教学计划,在正式

教学之前,她试图和学生建立起一个预习传

统。慢慢进入教学常态化后,她发现,每天其实

也过得差不多:上课、下课、备课、改作业、找学

生谈话……“即使是这样,每天也能发现一些很

小却不同的东西。”邓茜媛说自己总有一个好心

态去发现平淡中的乐趣。

尽管在课堂上逐渐轻车熟路,邓茜媛依然

还面临着许多教学困惑:感叹时间不够、抓耳挠

腮地忙乱;晨诵与阅读都在慢慢形成习惯,却还

没有人主动写作文;总有一些不爱做作业的学

生等等,她都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处理。

初为人师这段时间,于她,最大的收获是克

服了上台就紧张的心理障碍。邓茜媛坦言,很

早之前就想做老师,但“怕上讲台”的障碍让她

望而却步,即使来面试她都很忐忑。“来之前,我

做了半年代课老师,只要一上课就胃疼,即使面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都紧张。”没想到,在这里当

了一个月的老师,她就突破了这个障碍。

躺在科尔沁广袤的草原上,望着碧空如洗,邓茜媛不禁陷入沉思:踏出校门6年,对于文学的那份爱好从

未减退,还是认为语文教师最适合她。

那一刻,她下定了决心。

从草原回来,作为非师范生的邓茜媛计划先去一所学校应聘代课教师,却歪打正着被招进成都市武侯区

新教育办公室。在“新教育”浸泡了两年,她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教师,还要做个有态度的好教师。

今年9月,在一所农村学校,邓茜媛正式踏上了教师的新征途,“我已到位,学校已到位,孩子们也已到位,

未来正在来的路上,挺好,挺欢喜。”

在教育的现实与理想中,邓茜媛还

在慢慢摸索。

教师节那天,邓茜媛还没走到教室

门口,就被一个学生“截”住了。“老师,

教师节快乐。”一支红色塑料玫瑰花递

到眼前,接着又有两个学生递来塑料玫

瑰花。她很感动,但同时觉得完全没有

这个必要,她叫住他们说:“如果是你们

亲手做的小卡片、小画、小诗,或者摘一

棵小野花,我会更喜欢。”

邓茜媛明白,学生送塑料花是想表

达对老师的一份感情,可又觉得,老师

和学生之间原本纯净,还是应该尽量不

沾染“孔方兄”的颜色。“况且,我们

这里是乡下,好多家庭本就不富裕。”

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可以稍

微引导一下。

周末,邓茜媛去了一趟鲜花集市,

选了两盆玫瑰花拿到教室来,一是用来

回赠学生,二来可以装点教室。“相比于

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我更喜欢每天都在

努力生长的有根植物,以后这就是我们

的‘班花’了,我还要选一名‘护花使者’

来替全班同学照顾好它。”一个文静的

男生当选了“护花使者”,并为“班花”取

名为“追梦”,意思是想让它承载着同学

们的梦想,让大家都努力朝着自己的梦

想前进。

“这只是个开头,在往后的日子里,

我相信,我们的教室会有越来越多的

花,越来越多的美,越来越多的温馨与

欢笑。”邓茜媛坚定不移地说,

常常有同事提醒她,对学生要

“凶”一点,不然以后管不住。可她

说,自己是个温柔的人,“凶”不起

来,“声音拔高之后是抖的,这是被验

证过的事实。”

事实上,邓茜媛还是想寻求一种不

用“凶”就可以达成和平协议的办法,也

想像李镇西那样推行民主管理,但心里

没有底。她说,初中的孩子自觉性还不

够,自我管理的能力尚待培养,虽然苏

霍姆林斯基老师说“要相信孩子”,但是

就她目前感觉来看,还很困难。

“不过,来日方长,我们一点一点地

做。”邓茜媛在心底告诉自己,教育不怕

试错。她坚持写教学日记,记录教学日

常和学生的点点滴滴。她说,自己是没

有当过语文老师的新手,也不知道自己

做的这些对不对,哪些还需要改进。“说

老师像园丁的,果真没错,我还得继续

学习如何来照顾这些树苗、这些花。”

纵然身在一个农村学校,纵然手忙

脚乱,纵然偶有烦忧,邓茜媛依然感觉

这里的每天都充满趣味:学生的、老师

的、校工的,那些数不胜数的小事她都

能找到乐趣。“我身在其中,却又仿佛不

在其中,所见所闻皆如一架有自动筛选

屏蔽功能的照相机,摒弃枯枝,只留美

好。”她说。

邓茜媛在教学日志中写道:“到一

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的人还不错,这

个地方的风景还可以,便是很好的福气

了。小地方有小温馨,有那种不饰繁华

的朴素宁静和真实醇厚。”苏东坡说“人

间有味是清欢”,邓茜媛认为,能识得自

然的况味,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反正

我挺喜欢的。”

8月 21日那天,是邓茜媛第一次到

董场镇学校。她记得很清楚,走进学

校,第一眼看到那片茂密的植被,那棵

高大的梧桐树,她就觉得很喜欢。“原生

态,无剪裁。我喜欢的样子这里都有,

从校长到校工都很可爱。”

她被安排教七年级的语文,并担任

一个班的“下班老师”。邓茜媛解释说,

“下班老师”这个词很新颖,其实就是下

到班级的科任老师,协助班主任工作。

她尝试把新教育的一些东西慢慢融入

教学,于是在每个班选了 2 个语文科代

表,并且每个班都分成了14个语文学习

小组,以便培养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

为了激励大家多读书、多写作,邓

茜媛还专门开展了积分制,到期末时,

会根据加分情况评选阅读明星,优秀作

文会编选入班级文集。她甚至还想好

了期末评选时的题目——“董场学校七

年级首届‘玻璃杯’阅读明星赛”和“董

场学校七年级首届‘陶瓷杯’写作达人

赛”。“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可以办 N届。”她滔滔不绝地讲着教学构想。

邓茜媛心里明白,对于尚未形成阅

读、写作习惯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样的

方式可能是陌生的。“其实训练写作,还

稍微好操作一点。阅读就明显缺乏外

在条件,主要是书本资源。”来到学校的

第二天,她就拜会了学校的图书馆,抱

了30本书回来。

邓茜媛刚把书放回办公室,就有女

同学来借书,随后越来越多学生涌了进

来。一周时间,借书的序号就从“1”写

到了“87”,这当中不排除有人借去只是

随便翻翻就还回来,问他们书中到底讲

了什么,很多人答不出来。邓茜媛并没

有责怪学生,“这也没关系,看书就是图

个舒心,不记得就不记得。”

她的开放性借阅,渐渐让学生把借

书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不再是之前进

老师办公室那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老师,可不可以借书啊?”而是直接就

走过来:“老师,我借书。”

渐渐地,邓茜媛跟学生的关系处得

越来越好。

邓茜媛说,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

完整的教育生活,要体会教育的美好,

给学生编织一个温馨的回忆,“幸福比

优秀更重要。”

说起当教师的梦想,邓茜媛称,这

粒火种早早就种在了心里。

“当教师这件事,在我们家算是有

传统的。”邓茜媛说,从她外婆开始,她

的母亲、妹妹、表姨、表叔都曾经或

现在是教师。所以,在她临近大学毕

业找工作时,一度觉得自己也应该去

当教师。可她母亲却说:“怎么一家人

全是老师?除了老师就没有其他的选

项了?”这让她觉得或许应该打破这个

惯例。

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后,邓茜媛先后换了两份工作,偶然听

到一句话:“生命是有限的,要拿来做自

己想做的,不要浪费。”促使她去寻找人

生的目标和方向。2014年春天,她辞掉

了工作,独自一人徒步去了内蒙古科尔

沁草原:从老家都江堰,沿广安一路出

川,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天津,进辽

宁,最终到达目的地,77天里,她一共走

了2770多公里。

当走到终点时,在那片草原的敖包

前,邓茜媛坐了很久,看经幡在风里飘

动,看天上云彩忽明忽暗,不停追问心

中所念又不停推翻,最后终于抓到一点

点迅疾闪逝的踪影:“传承我们的优秀

传统文化,让更多人领略它的美。要往

这条路上走,当教师是最符合的。”敖包

前,邓茜媛郑重许下了这个心愿。

从草原回来,邓茜媛一度想从代课

教师做起。在正式接触教育行业之前,

她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学生

时代对学校和老师的模糊印象。然而,

由于自小就喜欢语文,当老师的想法始

终不曾磨灭。毕业 7 年后,她逮着机会

向教育靠近了一步——通过招聘,她进

入了武侯区新教育办公室,遇见了做新

教育的李镇西老师,这是她真正与教育

牵手的起点。

“然而在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起

点有多么高。”邓茜媛自嘲说,因为“两

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追剧和书”,她当

时对“李镇西”“新教育”的影响力毫无

概念,懵然无知。

在新教育办公室,邓茜媛遇到了很

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她从这些老师身上

看到了对教育的情怀。“李镇西博士工

作站”成立后,她更是作为旁听生,参观

考察了很多学校,比如先锋学校、华德

福学校、北京十一学校等等,这是很多

普通老师没有的机会,邓茜媛对教育的

认识有了新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跟新教育同行的日子,邓茜媛一直

在成长。“进‘新教育’是一个很偶然的

机会,但却开拓了我的眼界,看到教育

多种多样的形式。”她表示,以前只是想

当一个传授知识的语文教师,但对什么

是“好教师”没有概念,“新教育”给了她

一个更高的视野平台。

在新教育办公室锻炼了两年,经过

筛选、考量,最终邓茜媛报考了大邑县

的初中语文教师岗位,并顺利通过。把

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梦想变成现实,她

蓄势待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新手上路,另辟蹊径

“我喜欢的样子这里都有”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越来越多的教师想跳出去看世界时,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在外兜兜转转7年后,凭着一腔孤勇,一头扎进教师这

个行业。职业不分贵贱,选择没有对错,不断“跳出去”和“跳进来”,也免不了有“围墙效应”在作祟。但事实上,真正的职业快乐不会被“围墙”阻挡。

邓茜媛成为教师的路,有些曲折,也有些幸运。如今的她,满怀欣喜地在新岗位上“折腾”,精力充沛,信心满满,这是一个新教师惯有的状态。

在未来的教学路上,这股新鲜劲儿可能会过去,她也许会遇到瓶颈,也会遇到职业倦怠,如何保持初心勇往直前,才是最大的挑战。

为什么我们要去记录这样一个刚刚入职的教师人物?除了她在三十出头的年纪,一头扎进农村学校搞教育的勇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教育

中从容却坚定的姿态。身在一所农村学校,没有优越的物资条件和办公环境,邓茜媛非但没有抱怨,而常常用“好玩”的心态去看待周遭事物,换个

角度去发现日常琐碎中的美与乐趣。这是一种可贵的生活态度。

邓茜媛爱“折腾”,敢创新,擅总结,如她自己所说,在教育路上,且行且整改,慢慢去探索一条好路来。未来如何,待时间慢慢验证。

“来日方长,要一点一点地做”

记者手记

——记大邑县董场镇学校教师邓茜媛

见过见过世界后,在教育的一隅见自己

午间休息时,学生在邓茜媛自建的图书角读书

课间,邓茜媛加紧批阅一摞作业,一名学生前来请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