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入讀職業學校「訂單培養」接軌就業 貴州助學扶...

1
2017 2017 4 4 4 4 星期二 星期二 A12 責任編輯:趙雪浛/謝宗興 版面設計:余天麟 陝港拓「一帶一路」物流合作 港校長倡以普通話 授中文課 港師生赴浙開展「詩詞之旅」 感受文化增友誼 知行合一拓視野 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300 餘名師生及家長代表近日前往浙江省杭州市開展為 期一周的「詩詞之旅」。在其姊妹學校杭州學軍中學裡,港生們在教室裡上 了語文課、體育課,感受內地課堂文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 杭州報道 生施樂熹表示,「詩詞之旅」期間,在語 文課上學習了明代詩人張岱的《湖心亭看 雪》後非常期待能去西湖泛舟,將課本內容與實 景結合起來。 同吃住共上課 體驗本土生活 「自 2011 年兩校結為姊妹學校以來,香港保 良局蔡繼有學校就將杭州定為『世界教室』的其 中一站,每到三月底,六年級的所有師生及部分 家長就會一起來杭州,除了遊覽西湖美景,也會 來我們學校上幾堂課,這已經是第五年了。」杭 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介紹,自 1972 年尼克松訪 華以來,學校就被定為浙江省最早的對外開放單 位和窗口學校,至今已經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 校簽訂了姊妹學校協議。 「除了香港學校的師生來訪,每年七月,我們 的學生也會去香港交流,學生們還會寄宿在港生 家中,與她們同吃住、共上課,過上幾天很真實 的港生生活。這不僅增進了兩地學生之間的情 感,還使大家對香港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陳萍在歡迎致辭中很誠懇地向港生們發出 了邀請,希望大家能與杭州學軍中學學子結為一 輩子的好朋友,把杭州當成另一個家。 先學《滿江紅》再遊岳飛廟 在開展「詩詞之旅」前,六年級的港生們領到 任務:找到盡可能多地描述杭州風光或歷史的詩 詞,在課堂上先進行討論。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 校校長劉筱玲告訴記者,她覺得學習不應該只限 於書本和教室裡,學習是一個隨時隨地積累的過 程,所以該校對四至十年級學生開展全年級為期 一周的「世界教室」旅行,各年級學生分別被交 換到不同地點,例如有的去泰國做翻譯,有的去 孤兒院做義工等。 「我們的旅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會事先設立 一個有關當地文化的主題。就如這次來杭州,因 為有一站是去岳飛廟,所以我要求每位學生必須 誦讀《滿江紅》,了解這個故事後才能開始旅 程。又比如去新加坡,我就要求學生做列表,將 新加坡與香港做一個比較。」劉筱玲強調,旅行 是課程的一部分,感受新文化、學習新知識、拓 展視野才是主要目標。 ■語文課上,港生一起學習詩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記者俞晝 攝 ■港生們在杭州學軍中學食堂用餐,感受當地生活。 記者俞晝 攝 除了擔任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的校長, 劉筱玲還是香港小學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 的會長。教師出身的她一直致力於在香港推 廣用普通話講授中文課,因為「語文教學是 所有學科、所有學習的根」。 由於粵語在香港一直是主流語言,將普 通話作為教學用語更有利於提高中文課教 學質量在香港一度有爭議。為此,劉筱玲 還做了一項《用普通話講授中文的實驗與 研究》課題,實驗顯示:普通話組學生對 作品在語言的感受力、憑借語感的辨誤能 力、詞彙掌握的準確度以及理解的準確性 方面,分別比用粵語組學生高出2到5倍。 「現在,在政府的撥款支持下,我們協會 每年會舉辦一場學生菁英大賽,內容涵蓋語 文寫作、演講、辯論等等,全港有300多所 中小學的學生參加,最後我們會選出10名小 學生和10名中學生,請他們遊歷內地多個歷 史名城,並到各地的中小學校進行訪問交 流,增長見識,提高寫作水平。」 ■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校長劉筱玲 (左)在港致力推廣用普通話講授中文 課。 本報浙江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陽波、張仕珍 西 安報道)在「一帶一路」戰略帶動下,陝港 兩地合作領域不斷拓展。陝港物流合作研討 會日前在陝西西安舉行,來自陝港兩地的物 流業專家和企業家分享了各自的經驗,並期 望在物流方面展開進一步合作。 特區政府駐成都經貿辦主任林雅雯表 示,香港的物流業發展成熟,擁有完善的 配套服務和充足的專業人才,「一帶一 路」發展戰略中的重點之一就是着力構建 西部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因此,陝港兩地 在物流業上可以加強合作,既有助於陝西 發展現代物流業,也有助於香港業界開拓 內地西部的龐大市場。 港居外商投資榜首 陝西省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孫繼民表 示,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陝西可借助 香港發達的海空運輸與物流網絡及商貿、 金融和多種專業服務的國際優勢,學習香 港先進的物流業技術和管理經驗。 據介紹,僅 2016 年,已有 14 個國家和地 區的外商到陝西投資,而香港位居榜首, 有 60 多家港企在陝投資。投資同時也帶動 陝西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長,合作前景廣 闊。 盼港資投建物流倉 香港航運物流協會主席李福全表示, 「一帶一路」背景下,陝港兩地經貿與物流 合作迎來新契機,陝西與香港可在貨物、服 務貿易及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方面加強合作, 香港也可成為陝西企業邁向世界的跳板和橋 樑。 李福全還表示,西安、香港和海外可嘗 試多式聯運,在鐵路、航空、海運、跨境 電商海外倉等方面展開合作。同時,鑒於 陝西獨特的區位優勢,香港投資者亦可在 西安建設物流倉,提供有競爭力的租金和 條件,發揮物流優勢,合作共贏。 ■陝港物流合作研討會日前在陝西西安舉行,兩 地物流業專家和企業家期望進一步拓展物流合 作。 記者張仕珍 攝 貴州省各級黨政機關從 2013 年起壓縮 5%以上的行 政經費,全面實施教育「9+ 3」計劃,即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及實行三年 免費中職教育。僅 2016 年,全省中職招收 33.5 萬名農村學生,20 多萬名畢業生於就業後帶動 家庭脫貧。其中,針對扶貧攻堅任務較重的 縣,從 2015 年起連續三年,貴州省的 10 所省 屬優質職業院校每年均免費舉辦以貧困縣生源 地命名的精準脫貧班。 超今年 17 歲,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 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石門坎鄉新合村。王 超一家七口,家裡有 12 畝地,主要種植土豆 和玉米,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和兩個妹 妹在家務農,爺爺奶奶儘管年事已高,也在 幫着料理家中的農活。在王超赴貴陽求學 前,他們一家計劃等王超初中一畢業,就隨 父親外出打工,希望借此擺脫貧困。實際 上,王超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屬於中上,如 果正常發揮可以考上高中,考取大學也有相 當大的可能。但是家庭貧困,一度讓王超一 家人不作他想。 資助範圍包括住宿書簿 現在,王超能夠免費入學,正是享受來自國 家和地方財政方面對貧困學生的費用減免和資 助。國家財政層面,每個貧困學生可以獲得各 種補助 10,000 元(人民幣,下同),就是每年 減免學費2,000元,三年6,000元;一、二年級 還可以獲得資助,每年 2,000 元,兩年 4,000 元,以現金形式發放到學生手上。而貴州省在 此基礎上做「加法」, 就是三年為每個學生再 花5,700元,細分為每年資助1,000元,也是以 現金形式發放到學生手上,另外還每年免除住 宿費500元,書簿費400元。 除此之外,支持貧困學生的計劃還有來自 社會各界的配合。王超在就讀中職的同時, 還是「梯聯網」的電梯運營公司的員工。包 括「梯聯網」在內的公司,和王超就讀的學 校簽有協議,協議明確由這些公司來冠名某 些班級,或者明確今後的用人關係,名之曰 「訂單培養」,就是學生畢業以後到這些公 司就業。而在學習階段,則由這些公司提供 一定資助。王超就是「梯聯網」與學校簽訂 的「訂單班」的學員之一。「梯聯網」每月 還通過學校給王超發放 200 元的生活費。 學校老師介紹,王超課餘還到學校圖書信 息中心勤工儉學,幫助整理圖書、貼標籤 等。平時每天做一兩個小時,周末每天可以 做六七個小時。工錢按每小時 10 元計發,每 月應該有 400 元至 600 元。這只是貴州省目前 正在推動的精準扶貧計劃的一項內容,政府 將這個扶貧專項行動稱之為「中職一人,就 業一人,脫貧一家」,希望透過為每戶至少 一人提供中職以上學歷教育、接受職業技能 培訓後轉移就業,逐步提高農村貧困家庭收 入,實現「職教培訓一人、就(創)業一人、脫 貧一戶」目標。 易地搬遷、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構 成貴州這個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 基本版圖。其中,教育扶貧方面,有至 少兩個「全國率先」,確保貴州脫貧攻 堅行之能遠。 率先建檔立卡 實現精準資助 貴州 2015 年先於全國出台《進一步加 強農村貧困學生資助 推進教育精準扶 貧的實施方案》,對就讀高中至本科階 段學校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實施教 育精準扶貧、資助政策。據統計,2015 至 2016 學年,貴州省發放教育精準扶貧 學生資助資金10.12億元(人民幣,下 同),資助學生 31.7 萬人,目標是「不 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不讓一戶脫貧戶 因學返貧」,實現「精準資助、應助盡 助」。 貴州省的扶貧行動去年推進到農村學前 兒童營養改善層面,先於全國出台了《實 施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的意 見》,明確從當年秋季學期起,向在農村 學前教育機構就讀的兒童提供營養膳食補 助。當年省級財政下達營養膳食補助資金 1,200萬元,首批實施11個貧困縣及10個 極貧鄉鎮,惠及10萬名農村學前兒童。今 年春季學期,貴州又繼續在全省66個貧困 縣全面實施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 劃。截至目前,中央和貴州省每年投入專 項膳食補助資金20億元以上,貴州特色的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全省87 個縣 1.25 萬所學校實施,惠及近 400 萬農 村學生。 貴州助學扶貧 貴州助學扶貧 培訓一人富一戶 培訓一人富一戶 免費入讀職業學校「訂單培養」接軌就業 3 = 王超接到貴州省機械 工業學校入學通知的電 話時,直接的反應是碰 到了騙子。電話裡說他可以來貴陽讀書,而且不要 一分錢。在去年秋季學期,王超真的成了該校機電 工程專業主攻電梯運營維護的一名中職(中等職業 教育,畢業屬中專學歷)學生。王超正是貴州「中 職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扶貧專項行動的受惠者,當地政府希望透過該 專項改善農村貧困家庭收入,幫助他們擺脫跨代貧窮的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亞明 貴州報道 20 億補助膳食 惠及 400 萬學童 教育「9+3」計劃 0 " 王超 王超 接受 接受 訂單培 訂單培 」, 」,於師傅的指導下學習電梯 於師傅的指導下學習電梯 安裝與維修 安裝與維修記者周亞明 記者周亞明 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由前年開始,每年均免費舉辦針對貧困縣的精準 脫貧班。 記者周亞明 攝 受惠於助學扶貧專項,王超 能免費入讀貴州省機械工業學 校。 記者周亞明 攝 兩地融通 中國專題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免費入讀職業學校「訂單培養」接軌就業 貴州助學扶 …pdf.wenweipo.com/2017/04/04/a12-0404.pdfA12 責任編輯:趙雪浛/謝宗興 版面設計:余天麟 201年4

20172017年年44月月44日日((星期二星期二))A12 責任編輯趙雪浛謝宗興 版面設計余天麟

陝港拓「一帶一路」物流合作

港校長倡以普通話講授中文課港師生赴浙開展「詩詞之旅」

感受文化增友誼 知行合一拓視野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300餘名師生及家長代表近日前往浙江省杭州市開展為

期一周的「詩詞之旅」在其姊妹學校mdashmdash杭州學軍中學裡港生們在教室裡上

了語文課體育課感受內地課堂文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 杭州報道

港生施樂熹表示「詩詞之旅」期間在語文課上學習了明代詩人張岱的《湖心亭看

雪》後非常期待能去西湖泛舟將課本內容與實景結合起來

同吃住共上課 體驗本土生活「自2011年兩校結為姊妹學校以來香港保

良局蔡繼有學校就將杭州定為『世界教室』的其中一站每到三月底六年級的所有師生及部分家長就會一起來杭州除了遊覽西湖美景也會來我們學校上幾堂課這已經是第五年了」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介紹自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來學校就被定為浙江省最早的對外開放單位和窗口學校至今已經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簽訂了姊妹學校協議「除了香港學校的師生來訪每年七月我們的學生也會去香港交流學生們還會寄宿在港生家中與她們同吃住共上課過上幾天很真實的港生生活這不僅增進了兩地學生之間的情感還使大家對香港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陳萍在歡迎致辭中很誠懇地向港生們發出

了邀請希望大家能與杭州學軍中學學子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把杭州當成另一個家

先學《滿江紅》再遊岳飛廟在開展「詩詞之旅」前六年級的港生們領到

任務找到盡可能多地描述杭州風光或歷史的詩詞在課堂上先進行討論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校長劉筱玲告訴記者她覺得學習不應該只限於書本和教室裡學習是一個隨時隨地積累的過程所以該校對四至十年級學生開展全年級為期一周的「世界教室」旅行各年級學生分別被交換到不同地點例如有的去泰國做翻譯有的去孤兒院做義工等「我們的旅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會事先設立

一個有關當地文化的主題就如這次來杭州因為有一站是去岳飛廟所以我要求每位學生必須誦讀《滿江紅》了解這個故事後才能開始旅程又比如去新加坡我就要求學生做列表將新加坡與香港做一個比較」劉筱玲強調旅行是課程的一部分感受新文化學習新知識拓展視野才是主要目標

語文課上港生一起學習詩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記者俞晝 攝

港生們在杭州學軍中學食堂用餐感受當地生活 記者俞晝 攝

除了擔任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的校長劉筱玲還是香港小學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的會長教師出身的她一直致力於在香港推廣用普通話講授中文課因為「語文教學是所有學科所有學習的根」由於粵語在香港一直是主流語言將普通話作為教學用語更有利於提高中文課教學質量在香港一度有爭議為此劉筱玲還做了一項《用普通話講授中文的實驗與研究》課題實驗顯示普通話組學生對作品在語言的感受力憑借語感的辨誤能力詞彙掌握的準確度以及理解的準確性方面分別比用粵語組學生高出2到5倍「現在在政府的撥款支持下我們協會

每年會舉辦一場學生菁英大賽內容涵蓋語文寫作演講辯論等等全港有300多所中小學的學生參加最後我們會選出10名小學生和10名中學生請他們遊歷內地多個歷史名城並到各地的中小學校進行訪問交流增長見識提高寫作水平」

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校長劉筱玲(左)在港致力推廣用普通話講授中文課 本報浙江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陽波張仕珍 西安報道)在「一帶一路」戰略帶動下陝港兩地合作領域不斷拓展陝港物流合作研討會日前在陝西西安舉行來自陝港兩地的物流業專家和企業家分享了各自的經驗並期望在物流方面展開進一步合作特區政府駐成都經貿辦主任林雅雯表

示香港的物流業發展成熟擁有完善的配套服務和充足的專業人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的重點之一就是着力構建

西部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因此陝港兩地在物流業上可以加強合作既有助於陝西發展現代物流業也有助於香港業界開拓內地西部的龐大市場

港居外商投資榜首陝西省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孫繼民表

示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陝西可借助香港發達的海空運輸與物流網絡及商貿金融和多種專業服務的國際優勢學習香

港先進的物流業技術和管理經驗據介紹僅2016年已有14個國家和地

區的外商到陝西投資而香港位居榜首有60多家港企在陝投資投資同時也帶動陝西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長合作前景廣闊

盼港資投建物流倉香港航運物流協會主席李福全表示

「一帶一路」背景下陝港兩地經貿與物流

合作迎來新契機陝西與香港可在貨物服務貿易及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方面加強合作香港也可成為陝西企業邁向世界的跳板和橋樑李福全還表示西安香港和海外可嘗

試多式聯運在鐵路航空海運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方面展開合作同時鑒於陝西獨特的區位優勢香港投資者亦可在西安建設物流倉提供有競爭力的租金和條件發揮物流優勢合作共贏

陝港物流合作研討會日前在陝西西安舉行兩地物流業專家和企業家期望進一步拓展物流合作 記者張仕珍 攝

貴州省各級黨政機關從2013年起壓縮5以上的行政經費全面實施教育「9+

3」計劃即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及實行三年免費中職教育僅2016年全省中職招收335萬名農村學生20多萬名畢業生於就業後帶動家庭脫貧其中針對扶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縣從2015年起連續三年貴州省的10所省屬優質職業院校每年均免費舉辦以貧困縣生源地命名的精準脫貧班

王超今年17歲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石門坎鄉新合村王

超一家七口家裡有12畝地主要種植土豆和玉米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和兩個妹妹在家務農爺爺奶奶儘管年事已高也在幫着料理家中的農活在王超赴貴陽求學前他們一家計劃等王超初中一畢業就隨父親外出打工希望借此擺脫貧困實際上王超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屬於中上如果正常發揮可以考上高中考取大學也有相當大的可能但是家庭貧困一度讓王超一家人不作他想

資助範圍包括住宿書簿現在王超能夠免費入學正是享受來自國家和地方財政方面對貧困學生的費用減免和資助國家財政層面每個貧困學生可以獲得各種補助10000元(人民幣下同)就是每年減免學費2000元三年6000元一二年級還可以獲得資助每年2000元兩年4000元以現金形式發放到學生手上而貴州省在此基礎上做「加法」就是三年為每個學生再花5700元細分為每年資助1000元也是以現金形式發放到學生手上另外還每年免除住

宿費500元書簿費400元除此之外支持貧困學生的計劃還有來自社會各界的配合王超在就讀中職的同時還是「梯聯網」的電梯運營公司的員工包括「梯聯網」在內的公司和王超就讀的學校簽有協議協議明確由這些公司來冠名某些班級或者明確今後的用人關係名之曰「訂單培養」就是學生畢業以後到這些公司就業而在學習階段則由這些公司提供一定資助王超就是「梯聯網」與學校簽訂的「訂單班」的學員之一「梯聯網」每月還通過學校給王超發放200元的生活費學校老師介紹王超課餘還到學校圖書信

息中心勤工儉學幫助整理圖書貼標籤等平時每天做一兩個小時周末每天可以做六七個小時工錢按每小時10元計發每月應該有400元至600元這只是貴州省目前正在推動的精準扶貧計劃的一項內容政府將這個扶貧專項行動稱之為「中職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希望透過為每戶至少一人提供中職以上學歷教育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後轉移就業逐步提高農村貧困家庭收入實現「職教培訓一人就(創)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

易地搬遷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構成貴州這個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基本版圖其中教育扶貧方面有至少兩個「全國率先」確保貴州脫貧攻堅行之能遠

率先建檔立卡 實現精準資助貴州2015年先於全國出台《進一步加

強農村貧困學生資助 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對就讀高中至本科階段學校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實施教

育精準扶貧資助政策據統計2015至2016學年貴州省發放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資金1012億元(人民幣下同)資助學生317萬人目標是「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不讓一戶脫貧戶因學返貧」實現「精準資助應助盡助」貴州省的扶貧行動去年推進到農村學前

兒童營養改善層面先於全國出台了《實施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明確從當年秋季學期起向在農村

學前教育機構就讀的兒童提供營養膳食補助當年省級財政下達營養膳食補助資金1200萬元首批實施11個貧困縣及10個極貧鄉鎮惠及10萬名農村學前兒童今年春季學期貴州又繼續在全省66個貧困縣全面實施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截至目前中央和貴州省每年投入專項膳食補助資金20億元以上貴州特色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全省87個縣125萬所學校實施惠及近400萬農村學生

貴州助學扶貧貴州助學扶貧培訓一人富一戶培訓一人富一戶

免費入讀職業學校「訂單培養」接軌就業

3===王超接到貴州省機械

工業學校入學通知的電

話時直接的反應是碰

到了騙子電話裡說他可以來貴陽讀書而且不要

一分錢在去年秋季學期王超真的成了該校機電

工程專業主攻電梯運營維護的一名中職(中等職業

教育畢業屬中專學歷)學生王超正是貴州「中

職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扶貧專項行動的受惠者當地政府希望透過該

專項改善農村貧困家庭收入幫助他們擺脫跨代貧窮的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亞明 貴州報道

20億補助膳食 惠及400萬學童

教育「9+3」計劃

00

0

王超王超((右右))接受接受「「訂單培訂單培養養」」於師傅的指導下學習電梯於師傅的指導下學習電梯安裝與維修安裝與維修 記者周亞明記者周亞明 攝攝

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由前年開始每年均免費舉辦針對貧困縣的精準脫貧班 記者周亞明 攝

受惠於助學扶貧專項王超能免費入讀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 記者周亞明 攝

兩地融通1051673中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