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

1
研制核潜艇倾尽了黄旭华的一 生,他也像这个潜在海底的国之重器 一样,在生命的黄金阶段“沉”于深处, 但他的人生比机械、图纸、数字描述的 世界要宽广、丰富得多。 他酷爱音乐,小提琴拉得不错,吹 得一嘴好口琴,指挥过大合唱;有表演 才华,能演话剧、歌剧。他中等身材, 白发苍苍,已过鲐背之年,却精神矍 铄。一只耳朵虽听不太清,谈起核潜 艇却仿佛有了十二分精神。接受记者 采访当天,他围着一条款式陈旧、略显 粗糙的黑围巾。这是他母亲留下的遗 物,每到冬天,他总会围上它。他说, 要和母亲的气息在一起。 一身痴气从零设计潜艇 在妻子李世英看来,黄旭华从始 至终都是一身痴气的大男孩。 他对厨房里的事一窍不通。买 菜,他有个高招:到菜场,不挑菜,先找 人,找看上去和李世英一样精通家务 的人,人家买什么,他就跟着买什么。 有一次出差,难得有闲暇逛街,他依葫 芦画瓢,跟在很会挑布的人后面,买了 一块花布料。他颇为得意,心想用它 给夫人做一件衣服。当他兴冲冲跑到 夫人面前,准备邀功时,没想到,李世 英穿这种花布衣服已经好几年了。 有人评价,我国在研制核潜艇上 得以从无到有,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 况下,仅用 10 年时间走过国外几十年 的路,少不了他这份痴气。 1958 年,面对超级大国不断施加 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核潜艇。那 时,黄旭华 32 岁,因学过造船,又曾搞 了几年仿苏式常规潜艇,被选中参加 这一绝密项目。 那时候,核潜艇什么样,有人见 过;里面什么构造,没人清楚。开始论 证和设计工作时,黄旭华坦言,我国缺 乏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不论从哪 个方面看,中国那时候搞核潜艇,都像 是一个梦,“简直异想天开”。 一身痴气的黄旭华,在科研上是 天生的乐观派。他和研发团队一边摸 底国内的科研技术,一边寻遍蛛丝马 迹,阅读能找到的一切资料,一点一滴 积累,甚至从“解剖”玩具获取信息。 他认为自己“不聪明也不太笨”, 在核潜艇上做出些成绩,是踏入这个 领域, 60 多年的痴心不改。人来人 往,有些人转行了,他说,“我还是走自 己的独木桥,一生不会动摇。” 身先士卒参与深潜试验 水滴线型核潜艇被认为稳定性最 好。为实现这一设计,美国人谨慎地 走了三步。我国工业技术落后,当时 有人提出,保险起见,我们是不是也要 多走几步? “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提出 直捣龙潭的大胆想法。当时我国国力 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没钱拖也 拖不起。他不是鲁莽:既然别人证明 了核潜艇做成水滴线型可行,何必要 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 是正确的。 黄旭华有一套理论:与别人的大 脑组成一个头脑网络,才能造就真正 聪明的大脑。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时, 他不当裁判,而是鼓励敞开交流,激发 “头脑风暴”,这样就把他团队的头脑 连成了一张网络。“干对了,没得说;干 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 成了他的口头禅。 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 艇迎来大考。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 检验在极限情况下它的安全性。在所 有试验中,这一次最具风险与挑战。 有些参试官兵心里没底,过度紧张的 氛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 易水寒”的味道。 让所有人没料到的是,黄旭华提 出与战士们一起参加试验。此前,从 没有过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 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之中。他的身先 士卒,打消了战士们最后的顾虑,阴 霾一扫而光。 这是他的作风,就像在设计核潜 艇时一样,他喜欢走在前,把事情做到 极致。 为国尽忠就是对父母尽孝 参与核潜艇项目研制前,黄旭华 回到家,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从小 就离开家到外面求学,吃了那么多 苦。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交通恢复了, 社会安定了,父母老了你要常回家看 看。”他点点头说,一定会的。 别梦依稀三十载。父母和 8 个兄 弟姐妹,一直不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只 能通过一个信箱与他联系。父母多次 写信问他在哪个单位、在哪里工作,他 身不由己,避而不答。 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 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行前,他给母 亲寄了 1987 年第 6 期的《上海文汇月 刊》杂志。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从文章 《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蛛丝马迹中认 定,这篇报告文学的主角“黄总设计 师”就是她多年未归的三儿子。 含着泪水看完文章,老母亲把家 里的其他兄弟姐妹召集到一起,跟他 们讲:“这么多年,三哥的事情,你们要 理解,要谅解他。”后来,他听到这句 话,没有忍住泪水。 这些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 疚,他的弥补是深沉无言的,就像那条 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他相信,研 制核潜艇,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 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自己对 父母最大的孝。” 要闻 要闻 6 6 2020 1 11 日 星期六 “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 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 边。” 1961 年,曾庆存从苏联留学回国 时写下这首《自励》诗,立志不辜负国家 的培养,要攀上大气科学的顶峰。 如今, 59 年过去了,不负初心,曾 庆存在数值天气预报、地球流体力学、 卫星大气红外遥感、气候与环境科学、 自然控制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 成就,用丰硕的成果回报了他挚爱的 祖国。 敢挑最硬的骨头“啃” 全国 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已达 87%,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 88%,强 对流预警提前量达 38 分钟……人们切 身体会到: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 而这背后,曾庆存功不可没。 他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的奠基人 之一,首创的“半隐式差分法”,在国际 上首次成功求解斜压大气原始方程组, 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 测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数值天气预报时代到来之前,人 们主要凭借经验来预测和判断天气,准 确率普遍较低。 “数值天气预报”一词于 1950 年正 式使用。曾庆存说:“所谓数值预报,就 是根据大气动力学原理建立描述天气 演变过程的方程组(数学模型),然后输 入大气状态初值和边界条件,用计算机 进行数值求解,预测未来天气。” 数值天气预报诞生之初,准确率并 不高,亟须在原始方程研究方面取得 突破。 1956 年,在苏联学习期间,曾庆存 毅然选择了应用斜压大气动力学原始 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课题。这可 是一道时人不大敢问津的世界难题。 然而,曾庆存从小就有一股子不服 输的劲头,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好 好“啃”。 那个年代,计算机在苏联也很稀 缺。曾庆存每天只有 10 个小时的上机 时间,而且还只能在深夜。于是,他白 天用纸算,晚上带着纸条去计算机房, 一万多行程序,一条条验证。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 1961 年,曾 庆存首创出“半隐式差分法”数值预 报。这项成果立即在莫斯科世界气象 中心应用,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地提升 到了 60%以上。自此,数值预报成为天 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国家需求始终排第一 曾庆存的学术清单,始终按国家需 求排序。 “我出生于广东阳江贫苦农家,小 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中学毕业当个乡 村教师,赚钱贴补 家 用 。”曾 庆 存 说 , “如果不是新中国成立,上大学是想也 不敢想的事。我衷心感激党和国家的 恩情,所以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 第一选择。” 1952 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 理系,服从国家需要学习气象专业。 曾庆存说:“当时,学校提出让我 们一部分学生改学气象专业,我毫不 犹豫就答应了。一是因为当时新中 国刚成立不久,急需气象科学人才; 二是因为幼时家贫,对人民群众生活 和农业生产受天气和气候影响有深切 感受。” 1970 年,曾庆存又一次服从国家 发展需要,开始从事当时在国际上兴 起、中国尚是空白的气象卫星和大气遥 感相关研究工作。 曾庆存说:“当时做卫星没有经验 可参考,资料也很少。但因为是国家 需要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它搞 出来!” 凭着那股子“钻”劲儿,曾庆存带领 团队最终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 基础理论等问题,其中的一些理论直到 现在,都在中国和世界气象卫星遥感与 资料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卫星是发现灾害性天气最主要、 最重要的手段,自从我们有了气象卫星 之后,中国大陆的台风监测一个都没漏 掉。”曾庆存很欣慰。 激励后来者继续攀登 1984 年,年仅 49 岁的曾庆存挑起 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的 重任。然而,刚一上任,迎接他的就是 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基础研 究正处于极其困窘的境地:科研投入 少,人们也没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 性。大气所缺少科研经费,科研设施极 其简陋,人心涣散。 曾庆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 至今都还记得, 32 年前他到大气所调 研时,曾庆存为基础研究和大气所发展 奋力疾呼的场景。“他说,大气研究是对 国家安全、民生等非常重要的领域,希 望国家能够重视基础研究,让科研人员 有一个安心的环境来工作。” 此后,在他的带领下,大气所上下 一心,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曾庆存还不忘言传身教,他 的学生都有过这种经历:曾先生修改后 的论文草稿都是密密麻麻的,需认真思 考才能读懂。 在曾庆存的悉心指导下,很多他带 过的学生如今正一步步成长为科研骨 干,不断在国内外气象领域崭露头角。 谈及中国大气科学的未来,耄耋之 年的曾庆存充满信心,并寄予厚望。“真 诚地希望年轻人勇于攀登大气科学的 珠峰,直达无限风光的顶峰。”曾庆 存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 同。与往年相比, 2019 年国家科技奖 获奖项目有何特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 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9 年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有以下五 大特点特点一:青年人才已成为基 础研究领域的有生力量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 平均年龄 44.6 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 52.5 岁,分别比 2018 年下降了 2 2.6 岁;超过 60% 的完成人为年龄不 45 岁的青年才俊,青年科技工作者 已经成为基础研究队伍中的生力军。 特点二:科技创新引领绿色 发展 金属材料、轻工、化工、机械、农业 工程等各行业的获奖成果彰显绿色发 展理念,从污染机制的基础研究到空气 质量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领 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为打赢蓝天、碧 水和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有效支撑。 特点三:农产品精准检测及 精深加工实现新突破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成果,丰 富了农产品安全技术手段,有效提升 了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水平。 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的成果,在关 注品质的同时注重副产品高值化利 用,显著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 特点四:科技创新推动制造 业提质增效升级 在 机 械 装 备、新 一 代 半 导 体 照 明、 航空安全和飞机制造等重要领域,多 年科研厚积薄发,涌现出多个具有重 大影响力的优秀成果。 特点五:国际科技合作向更 大范围更广领域迈进 2019 年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参 评人数、获奖人数和国别分布均创历 史新高。获奖者既有促进双方学术研 究和人才培养的科学家,又有积极推 动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的科学家,合 作领域广泛。 (本 报 记 者赵永新、余建斌、冯华、 蒋建科2019 年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五大特点 1 10 日上午, 2019 年度国家科 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308 个项目 (人选)揭晓。科技工作者热切关注, 大家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各奖项 “含金量”十足,彰显中国科技的强劲 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 力和战胜各方困难的信心。 “接过证书的那一刻,真切感受到 党和国家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 视和亲切关怀。”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 是这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 获得者,他说,今后要努力把论文写在 中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更充分地应 用到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去。 中国商飞 ARJ21 飞机总设计师陈勇 说,国产喷气式新支线客机 ARJ21 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对全体参研人 员极大的鼓舞。 “大飞机工作者一定加快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大飞机梦 贡献毕生精力!” “今天展示的众多获奖项目成果丰 硕。”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 研究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奖,他说,今后将努力攻克深海领域的关 键技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 长张琦教授说,今年获奖项目的一大 亮点是 39 个农林科技成果登上领奖 台,“这些成果应大力推广转化到脱贫 攻坚第一线,为实现科技扶贫、绿色扶 贫,巩固扶贫成果提供强大支撑。” “今年学校有 4 项成果获得嘉奖,大 家深受鼓舞。”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 院长董红刚说, “我们要向获奖者学习, 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回馈党和国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学技术研 究院院长赵毅鑫教授说:“高质量科研 成果的创造,与杰出的科研人才和团 队紧密相连,他们是广大科研工作者 的榜样。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勇做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看到众多的优秀科研成果获奖,作 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倍感振奋。”中国科学 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刘继峰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榜样将激励 更多科研人员实现科技报国的梦想。” (本 报 记 者吴月辉、余建斌、冯华、 蒋建科、刘诗瑶、谷业凯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 成果丰硕 激励前行 人物小传 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 1926 年生于广东汕尾, 1949 年毕业 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 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 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58 年起一 直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是研制 我国核潜艇的先驱者之一。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数据来源: 科技部 本版责编: 唐露薇 臧春蕾 版式设计: 沈亦伶 人物小传 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 一。1935 年出生于广东阳江, 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0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 士)。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 天气预报,创立气象卫星大气红外 遥感系统理论和定量反演方法,为 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研 制 核 潜 艇 倾 尽 了 黄 旭 华 的 一

    生,他也像这个潜在海底的国之重器

    一样,在生命的黄金阶段“沉”于深处,

    但他的人生比机械、图纸、数字描述的

    世界要宽广、丰富得多。

    他酷爱音乐,小提琴拉得不错,吹

    得一嘴好口琴,指挥过大合唱;有表演

    才华,能演话剧、歌剧。他中等身材,

    白发苍苍,已过鲐背之年,却精神矍

    铄。一只耳朵虽听不太清,谈起核潜

    艇却仿佛有了十二分精神。接受记者

    采访当天,他围着一条款式陈旧、略显

    粗糙的黑围巾。这是他母亲留下的遗

    物,每到冬天,他总会围上它。他说,

    要和母亲的气息在一起。

    一身痴气从零设计潜艇

    在妻子李世英看来,黄旭华从始

    至终都是一身痴气的大男孩。

    他 对 厨 房 里 的 事 一 窍 不 通 。 买

    菜,他有个高招:到菜场,不挑菜,先找

    人,找看上去和李世英一样精通家务

    的人,人家买什么,他就跟着买什么。

    有一次出差,难得有闲暇逛街,他依葫

    芦画瓢,跟在很会挑布的人后面,买了

    一块花布料。他颇为得意,心想用它

    给夫人做一件衣服。当他兴冲冲跑到

    夫人面前,准备邀功时,没想到,李世

    英穿这种花布衣服已经好几年了。

    有人评价,我国在研制核潜艇上

    得以从无到有,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

    况下,仅用 10 年时间走过国外几十年的路,少不了他这份痴气。

    1958 年,面对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核潜艇。那

    时,黄旭华 32 岁,因学过造船,又曾搞了几年仿苏式常规潜艇,被选中参加

    这一绝密项目。

    那时候,核潜艇什么样,有人见

    过;里面什么构造,没人清楚。开始论

    证和设计工作时,黄旭华坦言,我国缺

    乏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不论从哪

    个方面看,中国那时候搞核潜艇,都像

    是一个梦,“简直异想天开”。

    一身痴气的黄旭华,在科研上是

    天生的乐观派。他和研发团队一边摸

    底国内的科研技术,一边寻遍蛛丝马

    迹,阅读能找到的一切资料,一点一滴

    积累,甚至从“解剖”玩具获取信息。

    他认为自己“不聪明也不太笨”,

    在核潜艇上做出些成绩,是踏入这个

    领 域 ,60 多 年 的 痴 心 不 改 。 人 来 人往,有些人转行了,他说,“我还是走自

    己的独木桥,一生不会动摇。”

    身先士卒参与深潜试验

    水滴线型核潜艇被认为稳定性最

    好。为实现这一设计,美国人谨慎地

    走了三步。我国工业技术落后,当时

    有人提出,保险起见,我们是不是也要

    多走几步?

    “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提出

    直捣龙潭的大胆想法。当时我国国力

    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没钱拖也

    拖不起。他不是鲁莽:既然别人证明

    了核潜艇做成水滴线型可行,何必要

    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

    是正确的。

    黄旭华有一套理论:与别人的大

    脑组成一个头脑网络,才能造就真正

    聪明的大脑。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时,

    他不当裁判,而是鼓励敞开交流,激发

    “头脑风暴”,这样就把他团队的头脑

    连成了一张网络。“干对了,没得说;干

    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

    成了他的口头禅。

    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迎来大考。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

    检验在极限情况下它的安全性。在所

    有试验中,这一次最具风险与挑战。

    有些参试官兵心里没底,过度紧张的

    氛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

    易水寒”的味道。

    让所有人没料到的是,黄旭华提

    出与战士们一起参加试验。此前,从

    没有过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

    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之中。他的身先

    士卒,打消了战士们最后的顾虑,阴

    霾一扫而光。

    这是他的作风,就像在设计核潜

    艇时一样,他喜欢走在前,把事情做到

    极致。

    为国尽忠就是对父母尽孝

    参与核潜艇项目研制前,黄旭华

    回到家,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从小

    就 离 开 家 到 外 面 求 学 ,吃 了 那 么 多

    苦。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交通恢复了,

    社会安定了,父母老了你要常回家看

    看。”他点点头说,一定会的。

    别梦依稀三十载。父母和 8 个兄弟姐妹,一直不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只

    能通过一个信箱与他联系。父母多次

    写信问他在哪个单位、在哪里工作,他

    身不由己,避而不答。

    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

    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行前,他给母

    亲寄了 1987 年第 6 期的《上海文汇月刊》杂志。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从文章

    《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蛛丝马迹中认

    定,这篇报告文学的主角“黄总设计

    师”就是她多年未归的三儿子。

    含着泪水看完文章,老母亲把家

    里的其他兄弟姐妹召集到一起,跟他

    们讲:“这么多年,三哥的事情,你们要

    理解,要谅解他。”后来,他听到这句

    话,没有忍住泪水。

    这些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

    疚,他的弥补是深沉无言的,就像那条

    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他相信,研

    制 核 潜 艇 ,是 关 系 着 国 家 命 运 的 大

    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自己对

    父母最大的孝。”

    黄旭华

    黄旭华

    ——潜海潜海,,铸大国重器

    铸大国重器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喻思南

    喻思南

    要闻要闻 66 2020年 1月 11日 星期六

    “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

    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

    边。”1961 年,曾庆存从苏联留学回国时写下这首《自励》诗,立志不辜负国家

    的培养,要攀上大气科学的顶峰。

    如今,59 年过去了,不负初心,曾庆存在数值天气预报、地球流体力学、

    卫星大气红外遥感、气候与环境科学、

    自然控制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

    成就,用丰硕的成果回报了他挚爱的

    祖国。

    敢挑最硬的骨头“啃”

    全国 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已达87%,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 88%,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 38 分钟……人们切身体会到: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

    而这背后,曾庆存功不可没。

    他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的奠基人

    之一,首创的“半隐式差分法”,在国际

    上首次成功求解斜压大气原始方程组,

    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

    测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数值天气预报时代到来之前,人

    们主要凭借经验来预测和判断天气,准

    确率普遍较低。

    “数值天气预报”一词于 1950 年正式使用。曾庆存说:“所谓数值预报,就

    是根据大气动力学原理建立描述天气

    演变过程的方程组(数学模型),然后输

    入大气状态初值和边界条件,用计算机

    进行数值求解,预测未来天气。”

    数值天气预报诞生之初,准确率并

    不高,亟须在原始方程研究方面取得

    突破。

    1956 年,在苏联学习期间,曾庆存毅然选择了应用斜压大气动力学原始

    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课题。这可

    是一道时人不大敢问津的世界难题。

    然而,曾庆存从小就有一股子不服

    输的劲头,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好

    好“啃”。

    那个年代,计算机在苏联也很稀

    缺。曾庆存每天只有 10 个小时的上机

    时间,而且还只能在深夜。于是,他白

    天用纸算,晚上带着纸条去计算机房,

    一万多行程序,一条条验证。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1961 年,曾庆 存 首 创 出“ 半 隐 式 差 分 法 ”数 值 预

    报。这项成果立即在莫斯科世界气象

    中心应用,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地提升

    到了 60%以上。自此,数值预报成为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国家需求始终排第一

    曾庆存的学术清单,始终按国家需

    求排序。

    “我出生于广东阳江贫苦农家,小

    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中学毕业当个乡

    村教师,赚钱贴补 家 用 。”曾 庆 存 说 ,

    “如果不是新中国成立,上大学是想也

    不敢想的事。我衷心感激党和国家的

    恩情,所以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

    第一选择。”

    1952 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服从国家需要学习气象专业。

    曾庆存说:“当时,学校提出让我

    们一部分学生改学气象专业,我毫不

    犹 豫 就 答 应 了 。 一 是 因 为 当 时 新 中

    国 刚 成 立 不 久 ,急 需 气 象 科 学 人 才 ;

    二是因为幼时家贫,对人民群众生活

    和农业生产受天气和气候影响有深切

    感受。”

    1970 年,曾庆存又一次服从国家发展需要,开始从事当时在国际上兴

    起、中国尚是空白的气象卫星和大气遥

    感相关研究工作。

    曾庆存说:“当时做卫星没有经验

    可参考,资料也很少。但因为是国家

    需要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它搞

    出来!”

    凭着那股子“钻”劲儿,曾庆存带领

    团队最终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

    基础理论等问题,其中的一些理论直到

    现在,都在中国和世界气象卫星遥感与

    资料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卫星是发现灾害性天气最主要、

    最重要的手段,自从我们有了气象卫星

    之后,中国大陆的台风监测一个都没漏

    掉。”曾庆存很欣慰。

    激励后来者继续攀登

    1984 年,年仅 49 岁的曾庆存挑起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的

    重任。然而,刚一上任,迎接他的就是

    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极其困窘的境地:科研投入

    少,人们也没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

    性。大气所缺少科研经费,科研设施极

    其简陋,人心涣散。

    曾庆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

    至今都还记得,32 年前他到大气所调研时,曾庆存为基础研究和大气所发展

    奋力疾呼的场景。“他说,大气研究是对

    国家安全、民生等非常重要的领域,希

    望国家能够重视基础研究,让科研人员

    有一个安心的环境来工作。”

    此后,在他的带领下,大气所上下

    一心,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曾庆存还不忘言传身教,他

    的学生都有过这种经历:曾先生修改后

    的论文草稿都是密密麻麻的,需认真思

    考才能读懂。

    在曾庆存的悉心指导下,很多他带

    过的学生如今正一步步成长为科研骨

    干,不断在国内外气象领域崭露头角。

    谈及中国大气科学的未来,耄耋之

    年的曾庆存充满信心,并寄予厚望。“真

    诚地希望年轻人勇于攀登大气科学的

    珠 峰 ,直 达 无 限 风 光 的 顶 峰 。”曾 庆

    存说。

    曾庆曾庆存存

    ——问天问天,,让风云可测

    让风云可测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吴月辉

    吴月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

    同。与往年相比,2019 年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有何特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

    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9 年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有以下五大特点——

    ■■■■■■■■■■■■■■■■■■■■■■■■■■■■■■■ 特点一:青年人才已成为基础研究领域的有生力量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

    平均年龄 44.6 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 52.5 岁,分别比 2018 年下降了 2 岁和 2.6 岁;超过 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 45 岁的青年才俊,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成为基础研究队伍中的生力军。

    ■■■■■■■■■■■■■■■■■■■■■■■■■■■■■■■ 特点二: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金属材料、轻工、化工、机械、农业

    工程等各行业的获奖成果彰显绿色发

    展理念,从污染机制的基础研究到空气

    质量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领

    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为打赢蓝天、碧

    水和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有效支撑。

    ■■■■■■■■■■■■■■■■■■■■■■■■■■■■■■■ 特点三:农产品精准检测及精深加工实现新突破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成果,丰

    富了农产品安全技术手段,有效提升

    了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水平。

    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的成果,在关

    注 品 质 的 同 时 注 重 副 产 品 高 值 化 利

    用,显著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

    ■■■■■■■■■■■■■■■■■■■■■■■■■■■■■■■ 特点四: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

    在机械装备、新一代半导体照明、

    航空安全和飞机制造等重要领域,多

    年科研厚积薄发,涌现出多个具有重

    大影响力的优秀成果。

    ■■■■■■■■■■■■■■■■■■■■■■■■■■■■■■■ 特点五:国际科技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迈进

    2019 年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参评人数、获奖人数和国别分布均创历

    史新高。获奖者既有促进双方学术研

    究和人才培养的科学家,又有积极推

    动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的科学家,合

    作领域广泛。

    (本报记者赵永新、余建斌、冯华、

    蒋建科)

    2019年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五大特点

    1 月 10 日上午,201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308 个项目

    (人选)揭晓。科技工作者热切关注,

    大家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各奖项

    “含金量”十足,彰显中国科技的强劲

    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

    力和战胜各方困难的信心。

    “接过证书的那一刻,真切感受到

    党和国家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

    视和亲切关怀。”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

    是这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

    获得者,他说,今后要努力把论文写在

    中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更充分地应

    用到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去。

    中国商飞 ARJ21飞机总设计师陈勇说,国产喷气式新支线客机 ARJ21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对全体参研人

    员极大的鼓舞。“大飞机工作者一定加快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大飞机梦

    贡献毕生精力!”

    “今天展示的众多获奖项目成果丰

    硕。”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

    研究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奖,他说,今后将努力攻克深海领域的关

    键技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

    长张琦教授说,今年获奖项目的一大

    亮点是 39 个农林科技成果登上领奖

    台,“这些成果应大力推广转化到脱贫

    攻坚第一线,为实现科技扶贫、绿色扶

    贫,巩固扶贫成果提供强大支撑。”

    “今年学校有 4项成果获得嘉奖,大家深受鼓舞。”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

    院长董红刚说,“我们要向获奖者学习,

    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回馈党和国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学技术研

    究院院长赵毅鑫教授说:“高质量科研

    成果的创造,与杰出的科研人才和团

    队紧密相连,他们是广大科研工作者

    的榜样。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勇做

    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看到众多的优秀科研成果获奖,作

    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倍感振奋。”中国科学

    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刘继峰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榜样将激励

    更多科研人员实现科技报国的梦想。”

    (本报记者吴月辉、余建斌、冯华、

    蒋建科、刘诗瑶、谷业凯)

    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

    成果丰硕 激励前行

    人物小传

    核 潜 艇 总 体 设 计 研 究 专 家 。

    1926 年生于广东汕尾,1949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

    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58 年起一直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是研制

    我国核潜艇的先驱者之一。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数据来源:科技部

    本版责编:唐露薇 臧春蕾 卢 涛 版式设计:沈亦伶

    人物小传

    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

    一。1935 年出生于广东阳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0年 当 选 中 国 科 学 院 学 部 委 员(院

    士)。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

    天气预报,创立气象卫星大气红外

    遥感系统理论和定量反演方法,为

    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