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 积极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
郏县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新农合服务中 的优势,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提出“打造 名院、造就名医、建设名科”的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办 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质量建院、文化强院”的办院方 针,把颈肩腰腿痛科、康复理疗科、糖尿病科、中风科、骨 伤科、治未病科作为医院的重点中医专科。目前,平顶 山市针灸学会、郏县中医预防保健中心、郏县健康体检 中心、郏县残疾康复中心、郏县糖尿病防治协会均设在 郏县中医院。 医院积极创建参合农民最满意的医疗机构,把“先 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同各项便民措施相结合,变被 动服务为主动沟通,推出新农合服务明白卡等多举措, “零距离”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提升病患满意度,构建 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赢得了较高社会美誉度。先后获得“全国 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 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 体”、“市级文明单位”、“平顶山市中医管理先进单 位”、“平顶山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先进单位”等荣 誉称号。 社址 郑州市农业路东 28 号 邮政编码 450008 印刷 河南日报社彩印厂 广告经营许可证 豫工商广字第 035 号 全年定价 258 元 零售价 1.20 元 积极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让全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 本版组稿:李星伟 刘迎春 王模伟 郏县以确保群众得到最大实惠为目的,高度重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 性、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进一 步丰富,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医 改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先后获得“全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 作先进单位”、 “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全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先进单位”等荣誉。 郏县作为全国新农 合首批试点县,自 2003 年开始实施十年来,参 合率由最初的 64.7%提高到今年的 99.55%,筹资标准由原来的人均30 元增加到今年的340元,最高封顶 线由原来的 5000 元提高到今年的 15万元。从开始试点到2012年,共 筹资 5.1 亿元用于农民基本医疗补 偿。仅医改三年,就筹资3.46亿元 用于农民基本医疗补偿。 全面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一是积极实施门诊统筹。参合农民 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施门诊 统筹,补助比例达 60%,解决了农 民群众住院受益面过窄的问题。二 是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2010 年 9 月在全省率先推行了重大疾病 医疗救助,今年病种增加到20种; 对一次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在 5 万~8 万(含 8 万)和 8 万元以上的 参合患者,新农合补助标准分别提 高到 80%和 90%。三是扩大慢性 病补偿范围。将 4 种特殊病种和 10 种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 筹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按 70%比例补偿,解决了参合农民门 诊慢性病花费较大问题。 积极探索实施新农合支付方 式改革。一是于 2011 年 12 月开 始实行乡村两级一般诊疗费制度, 即根据医疗机构辖区服务参合人 数,结合实际服务能力确定服务人 数,按此拨付一般诊疗费用。二是 做好按病种付费工作。三是自 2012年5月起,对市、县、乡三级新 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实行 总额预付制,保证了参合群众真正 受益。四是扎实推进乡镇住院全 报销。自 2012 年 8 月起,参合农 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只要缴纳 200 元起付线,其余部分 100%全 报销。 提高新农合经办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县合 管办人员分片包单位加强新农合督 导检查力度,每月至少对分包单位 进行一次监督检查。二是建立新农 合基金运行分析预警机制。三是完 善便民为民措施。乡镇卫生院全部 实现门诊补助、住院补助与收费一 个窗口;把转诊转院、审核、补助等 业务迁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服务 大厅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 了参合农民在省级、市级两级定点 医疗机构跨区域及时结报。 郏县分别于2010年3月1日和2011年12月1 日起,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 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一般诊疗费制度。通 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乡镇卫生院服务能 力明显增强,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待遇 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卫生院得发展、医务人员 受鼓舞”的基本要求。 群众得到真正实惠。一是药品质量得到保证。实行基本 药物制度后,卫生院所有药品全部通过省级集中招标,规范了 基本药物采购、配送、销售、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让群众享受到 质优价廉的药品服务。二是药品价格明显降低。通过实行药 品集中配送、开展药品二次议价,最大限度压缩了药品价格;县 级公立医院按目录配备使用药品,规范了临床医生用药行为, 提高了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基药使用率达80%以上。 2010年3月至今,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销售药品8428万元, 直接让利群众 6298 万元。 卫生院实现良性运转。一是回归公益性。把乡镇卫生院 明确定位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为群众主要提供基本 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 理,基本建设等发展费用由政府负担,运行费用的差额由政府 给予合理补助。二是经费补偿到位。上级对乡镇卫生院经常 性支出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进行 补助。三年来,各级财政对卫生院的补助资金达11198.1万 元,经费补偿及时足额到位,保证了卫生院的正常高效运转。 三是实行目标考核。对卫生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月通报、 季排名、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考评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 推进会,考评结果作为院长任期考评依据,截至今年 6 月,已经 对 8 个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了调整。四是建立定期运行分析 制度。县卫生局每月对各单位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每月20 日召开全县业务运行分析会议,以找问题、促整改、抓落实,真 正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五是实现了“三升三降”目标。今年 1~6月14所乡镇卫生院共接收门诊病人23.6万人次,与2009 年同比上升 123%;出院病人 5994 人次,上升 66%;业务收入 1573 万元,上升 78%;次均门诊费用 38.1 元,下降 6%;次均住 院费用 1118 元,下降 17%。 三年来,郏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全面深 入贯彻落实,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保障城乡 居民逐步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少得 病甚至不得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人均经费标准由原来 的15元提高到今年的30元,也为此项工作高质量的开展提供 了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居民健康档案规范 统一。按照基本信息登记、健康体检、筛查重点人群、专案随访、 健康问题指导、居民电子档案录入等程序,截至今年 5 月底,累计 建档 55.07 万人,建档率达 98.4%,电子档案录入 548284 人,电 子建档率达 98%。二是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各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图文资料和播放影音资料、在376个村设置 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 座等形式,积极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居民健康水 平。三是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序进行。乡镇卫生院按照卫生监 督协管服务规范,协助县卫生监督所扎实地开展了食品卫生、饮 用水水质抽检、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督工作。 与此同时,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率不断提高、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全面落 实、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顺利实施、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 务到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时准确。 积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 助项目自 2009 年实施至 2013 年 6 月底,共对 36629 位农村住院 产妇进行补助,补助率达99.9%,补助资金达1098.87万元。住 院分娩率由2005年的93.87%上升到2012年的99.9%,孕产妇 死亡率由 2005 年的 119.45/10 万下降到 2012 年的 21.21/10 万;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15.5‰下降到2012年的5.62‰;增 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自 2010 年实施至 2013 年 6 月底服 务34468人,发放药品159542瓶,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 率达94.5%;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工作自2009年实施至 2013 年 6 月底为全县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 102242 人、 乳腺癌免费检查2010人,全部建立专项档案,发现宫颈癌前病 变和宫颈癌患者 201 例、乳腺癌 1 例,均给予规范治疗。 在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郏 县还在县、乡医院推行了“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改革。截至 今年 6 月底,出院病人合计 26702 人,医保病人 18765 人,其中新 农合病人 17970 人,职工医保(含城镇居民)病人 795 人,享受先 住院后付费待遇 15525 人,占参保病人的 82.73%。 “先住院、后付 费”服务模式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更解决了家庭经 济困难患者交住院押金难的问题,受到群众和社会广泛好评。 郏县人民医院在职人员 858 人,其中中、高 级专业技术人才 280 人,设置床位 1300 张,有 临床、职能科室 57 个,其中肿瘤、介入治疗、肾 病血液透析等为该院重点科室;配置有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核磁共振、64 排螺旋 CT、直线加 速器、DSA 数字减影系 DR、利普刀等先进医疗 设备,是郏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力量最 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于一体的国 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先后获得“河 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优质服务示范医 院”、“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单位”、“全国卫 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 “最受河南人喜爱的十佳医院”。 领导重视,积极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 按照全省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意见,郏县 人民医院制订了新农合住院费用支付制度实施 方案,根据上年基金使用总额,分摊 2013 年 12 个月份,按预付总额的 90%拨付使用,1~8 月 该院发放大病统筹基金2141.82万元,除4%危 急重症患者外,基金使用率达95.94%。 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和按病种付费工作,目 前医院已开展 80 个病种(108 条路径),凡入院 诊断符合单病种条件的患者,必须纳入单病种 付费,如有严重合并症或中途退出者须报主管 院长会诊后方可。6~8月该院共开展单病种 付费422例,纳入率为80.84%。 简化流程,强力推进“先住院后付费”模式 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积极推行 “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住院 患者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为方便住院病人, 优化服务流程,对原来的住院收费处、新农合医 保办进行了整合,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增加了服 务窗口,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入院、出院手续的办 理,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2011年3月 1 日对患有Ⅱ期及以上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 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9 种慢性病和特殊病种精神 病、结核病、癫痫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抗排异 治等5个病种门诊直接报销,就诊特殊病种患 者和慢性病患者均可享受 70%报销。 加强监管,落实各项新农合政策 十年来,该院不断完善新农合各项规章制 度、强化岗位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规 范科室内部管理和信息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新农 合各项政策,在新农合直补大厅窗口公示新农合 就诊、住院及报销流程图,不断优化参合患者就医 环境,做好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补偿工作,真正实现 “出院即报”,参合患者即时结报在98%以上;在农 合直补大厅公示新农合补助制度、补助办法和“六 条禁令”。每月对出院患者补助信息公示,设立举 报箱、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绩效考核,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根据 2010~2012 年三年来各科室住院人 次、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次均费用等进行综合 分析,医院对各科室科学制定出次均住院费用、药 占比、自费诊疗比和自费药品比率等各项指标,要 求自费诊疗项目和自费药品比率严格控制在 5% 以内,以此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对超出 部分纳入绩效考核,给予处罚。认真执行临床用 药“双十”制度和抗菌药物“双十”制度,对单品种 用量每月排名前十名的药品和用量前十名的医生 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评价,对不合理用药的医生 通报批评或处罚,同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近十年来,郏县人民医院依托新农合惠民 政策,不断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 领域,医院始终把参合患者的需求放到第一位, 患者需要的他们首先要做到,患者没有想到的 他们要先想到、做到,用真诚、服务打造群众最 满意的医院。 “生孩子,治妇女、小孩病,就到妇幼保健院”, “那里 环境好,服务好,技术高”是挂在郏县及周边县区父老乡 亲嘴边常说的一句话。近年来,郏县妇幼保健院把“突出 专科特色,树立服务品牌”固化成保健院人的一种精神, 360余名员工都是医院的形象,人人都是医院的代言人, 优质护理服务渗透到患者就医的每个环节,让每位来院 分娩的产妇都感受到胜似亲人的体贴。 为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切实减轻农民 负担,郏县妇幼保健院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覆盖全 病区的临床路径暨按病种付费管理,涉及6个专业75 个病种95种术式,开展病种中符合按病种付费病种管 理率达97%以上;符合临床路径病种,纳入管理率达 98.82%,完成率达97.41%;住院次均费用控制在1700 元以下,低于县卫生局规定的2400元的标准。 “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让群众更加透明“消 费”。该院所有药品使用严格执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并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临床用药“双十” 制度,同时在门诊楼大厅和住院部大厅电子显示屏上 公开药品零差率前后价格,进行对比公示,接受群众监 督。截至今年9月,共销售药品566.07万元,让利群众 84.91万元,药占比平均达到20.96%,远低于河南省卫 生厅规定的 37.5%的指标。 “先住院、后付费”,拉近了医院和患者的距离,患 者住院只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合作医疗卡 等相关证件,签订服务协议即可直接办理入院手续,不 需要再缴押金,同时该院又出台了“新农合服务窗口3 分钟结算”便民举措,让患者简便报销程序,轻松住院、 满意离院。 郏县妇幼保健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 念,于2012年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妇幼保健综合业 务楼 1 栋,开设全县一流的“一站式体检中心”和康复中 心,制定多元化的体检套餐,满足群众不同的健康需 求。多年来,医院成立公共卫生项目督导小组和健康 宣教小组,走街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送上通俗 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年累计600余次;组织义诊、“送 医药、送温暖”活动,累计受益群众 2 万余人;为革命伤 残人员、老干部、“三无”病人及弱势患者减免医疗费用 20余万元;设立爱心超市及扶贫病房,对持有特困或有 乡政府、市民政局证明的贫困病人实行优惠政策,累计 惠及群众1268人次,优惠金额近100万元;常年开展 “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工作,累计救助千余 例白内障患者,脱盲率达100%……一桩桩惠民举措, 无不传递着医院健康、稳步发展的正能量。 该院以“创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县级妇幼保健 院的奋斗愿景”为目标,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 位,历年社会满意率达到98%以上,2012年度被河南省 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疗机构”荣誉称号! 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实现了农民看得起病 A B 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 农村版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4 4 编辑∶孙雅琳 电话:0371-6579571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式∶徐渊 校对∶刘晓丽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老百姓平时少得病 C 郏县中医院 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 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创建参合农民最满意的医院 创建参合农民最满意的医院 郏县妇幼保健院 促医改 促医改惠民生 惠民生显特色 显特色 郏县人民医院 打造群众满意新农合医院 打造群众满意新农合医院 温馨如家的郏县妇幼保健院 郏县人 民医院肿瘤 放疗设备 —直线加 速器 团结奋进的郏县中医院干群宣誓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Jul-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郏县 积极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让全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newpaper.dahe.cn/hnrbncb/images/2013-11/18/04/HNRBN04B04SDCb18.pdf级公立医院按目录配备使用药品,规范了临床医生用药行为,

郏县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新农合服务中

的优势,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提出“打造

名院、造就名医、建设名科”的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办

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质量建院、文化强院”的办院方

针,把颈肩腰腿痛科、康复理疗科、糖尿病科、中风科、骨

伤科、治未病科作为医院的重点中医专科。目前,平顶

山市针灸学会、郏县中医预防保健中心、郏县健康体检

中心、郏县残疾康复中心、郏县糖尿病防治协会均设在

郏县中医院。

医院积极创建参合农民最满意的医疗机构,把“先

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同各项便民措施相结合,变被

动服务为主动沟通,推出新农合服务明白卡等多举措,

“零距离”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提升病患满意度,构建

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赢得了较高社会美誉度。先后获得“全国

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

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

体”、“市级文明单位”、“平顶山市中医管理先进单

位”、“ 平顶山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先进单位”等荣

誉称号。

社址 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 邮政编码 450008 印刷 河南日报社彩印厂 广告经营许可证 豫工商广字第035号 全年定价258元 零售价1.20元

积极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全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

本版组稿:李星伟刘迎春王模伟

郏县以确保群众得到最大实惠为目的,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进一步丰富,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医改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先后获得“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全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先进单位”等荣誉。

郏县作为全国新农

合首批试点县,自2003

年开始实施十年来,参

合率由最初的64.7%提高到今年的

99.55%,筹资标准由原来的人均30

元增加到今年的340元,最高封顶

线由原来的5000元提高到今年的

15万元。从开始试点到2012年,共

筹资5.1亿元用于农民基本医疗补

偿。仅医改三年,就筹资3.46亿元

用于农民基本医疗补偿。

全面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一是积极实施门诊统筹。参合农民

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施门诊

统筹,补助比例达60%,解决了农

民群众住院受益面过窄的问题。二

是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2010

年9月在全省率先推行了重大疾病

医疗救助,今年病种增加到20种;

对一次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在5

万~8万(含8万)和8万元以上的

参合患者,新农合补助标准分别提

高到80%和90%。三是扩大慢性

病补偿范围。将4种特殊病种和

10种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

筹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按

70%比例补偿,解决了参合农民门

诊慢性病花费较大问题。

积极探索实施新农合支付方

式改革。一是于2011年12月开

始实行乡村两级一般诊疗费制度,

即根据医疗机构辖区服务参合人

数,结合实际服务能力确定服务人

数,按此拨付一般诊疗费用。二是

做好按病种付费工作。三是自

2012年5月起,对市、县、乡三级新

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实行

总额预付制,保证了参合群众真正

受益。四是扎实推进乡镇住院全

报销。自2012年8月起,参合农

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只要缴纳

200元起付线,其余部分100%全

报销。

提高新农合经办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县合

管办人员分片包单位加强新农合督

导检查力度,每月至少对分包单位

进行一次监督检查。二是建立新农

合基金运行分析预警机制。三是完

善便民为民措施。乡镇卫生院全部

实现门诊补助、住院补助与收费一

个窗口;把转诊转院、审核、补助等

业务迁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服务

大厅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

了参合农民在省级、市级两级定点

医疗机构跨区域及时结报。

郏县分别于2010年3月1日和2011年12月1

日起,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

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一般诊疗费制度。通

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乡镇卫生院服务能

力明显增强,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待遇

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卫生院得发展、医务人员

受鼓舞”的基本要求。

群众得到真正实惠。一是药品质量得到保证。实行基本

药物制度后,卫生院所有药品全部通过省级集中招标,规范了

基本药物采购、配送、销售、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让群众享受到

质优价廉的药品服务。二是药品价格明显降低。通过实行药

品集中配送、开展药品二次议价,最大限度压缩了药品价格;县

级公立医院按目录配备使用药品,规范了临床医生用药行为,

提高了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基药使用率达80%以上。

2010年3月至今,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销售药品8428万元,

直接让利群众6298万元。

卫生院实现良性运转。一是回归公益性。把乡镇卫生院

明确定位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为群众主要提供基本

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

理,基本建设等发展费用由政府负担,运行费用的差额由政府

给予合理补助。二是经费补偿到位。上级对乡镇卫生院经常

性支出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进行

补助。三年来,各级财政对卫生院的补助资金达11198.1万

元,经费补偿及时足额到位,保证了卫生院的正常高效运转。

三是实行目标考核。对卫生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月通报、

季排名、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考评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

推进会,考评结果作为院长任期考评依据,截至今年6月,已经

对8个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了调整。四是建立定期运行分析

制度。县卫生局每月对各单位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每月20

日召开全县业务运行分析会议,以找问题、促整改、抓落实,真

正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五是实现了“三升三降”目标。今年

1~6月14所乡镇卫生院共接收门诊病人23.6万人次,与2009

年同比上升123%;出院病人5994人次,上升66%;业务收入

1573万元,上升78%;次均门诊费用38.1元,下降6%;次均住

院费用1118元,下降17%。

三年来,郏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全面深

入贯彻落实,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保障城乡

居民逐步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少得

病甚至不得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人均经费标准由原来

的15元提高到今年的30元,也为此项工作高质量的开展提供

了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居民健康档案规范

统一。按照基本信息登记、健康体检、筛查重点人群、专案随访、

健康问题指导、居民电子档案录入等程序,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

建档55.07万人,建档率达98.4%,电子档案录入548284人,电

子建档率达98%。二是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各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图文资料和播放影音资料、在376个村设置

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

座等形式,积极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居民健康水

平。三是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序进行。乡镇卫生院按照卫生监

督协管服务规范,协助县卫生监督所扎实地开展了食品卫生、饮

用水水质抽检、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督工作。

与此同时,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率不断提高、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全面落

实、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顺利实施、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

务到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时准确。

积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

助项目自2009年实施至2013年6月底,共对36629位农村住院

产妇进行补助,补助率达99.9%,补助资金达1098.87万元。住

院分娩率由2005年的93.87%上升到2012年的99.9%,孕产妇

死亡率由2005年的119.45/10万下降到2012年的21.21/10

万;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15.5‰下降到2012年的5.62‰;增

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自2010年实施至2013年6月底服

务34468人,发放药品159542瓶,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

率达94.5%;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工作自2009年实施至

2013年6月底为全县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102242人、

乳腺癌免费检查2010人,全部建立专项档案,发现宫颈癌前病

变和宫颈癌患者201例、乳腺癌1例,均给予规范治疗。

在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郏

县还在县、乡医院推行了“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改革。截至

今年6月底,出院病人合计26702人,医保病人18765人,其中新

农合病人17970人,职工医保(含城镇居民)病人795人,享受先

住院后付费待遇15525人,占参保病人的82.73%。“先住院、后付

费”服务模式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更解决了家庭经

济困难患者交住院押金难的问题,受到群众和社会广泛好评。

郏县人民医院在职人员858人,其中中、高

级专业技术人才280人,设置床位1300张,有

临床、职能科室57个,其中肿瘤、介入治疗、肾

病血液透析等为该院重点科室;配置有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直线加

速器、DSA数字减影系DR、利普刀等先进医疗

设备,是郏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力量最

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于一体的国

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先后获得“河

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优质服务示范医

院”、“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单位”、“全国卫

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

“最受河南人喜爱的十佳医院”。

领导重视,积极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

按照全省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意见,郏县

人民医院制订了新农合住院费用支付制度实施

方案,根据上年基金使用总额,分摊2013年12

个月份,按预付总额的90%拨付使用,1~8月

该院发放大病统筹基金2141.82万元,除4%危

急重症患者外,基金使用率达95.94%。

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和按病种付费工作,目

前医院已开展80个病种(108条路径),凡入院

诊断符合单病种条件的患者,必须纳入单病种

付费,如有严重合并症或中途退出者须报主管

院长会诊后方可。6~8月该院共开展单病种

付费422例,纳入率为80.84%。

简化流程,强力推进“先住院后付费”模式

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积极推行

“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住院

患者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为方便住院病人,

优化服务流程,对原来的住院收费处、新农合医

保办进行了整合,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增加了服

务窗口,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入院、出院手续的办

理,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2011年3月

1日对患有Ⅱ期及以上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

脑血管病后遗症等9种慢性病和特殊病种精神

病、结核病、癫痫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抗排异

治等5个病种门诊直接报销,就诊特殊病种患

者和慢性病患者均可享受70%报销。

加强监管,落实各项新农合政策

十年来,该院不断完善新农合各项规章制

度、强化岗位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规

范科室内部管理和信息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新农

合各项政策,在新农合直补大厅窗口公示新农合

就诊、住院及报销流程图,不断优化参合患者就医

环境,做好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补偿工作,真正实现

“出院即报”,参合患者即时结报在98%以上;在农

合直补大厅公示新农合补助制度、补助办法和“六

条禁令”。每月对出院患者补助信息公示,设立举

报箱、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绩效考核,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根据2010~2012年三年来各科室住院人

次、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次均费用等进行综合

分析,医院对各科室科学制定出次均住院费用、药

占比、自费诊疗比和自费药品比率等各项指标,要

求自费诊疗项目和自费药品比率严格控制在5%

以内,以此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对超出

部分纳入绩效考核,给予处罚。认真执行临床用

药“双十”制度和抗菌药物“双十”制度,对单品种

用量每月排名前十名的药品和用量前十名的医生

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评价,对不合理用药的医生

通报批评或处罚,同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近十年来,郏县人民医院依托新农合惠民

政策,不断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

领域,医院始终把参合患者的需求放到第一位,

患者需要的他们首先要做到,患者没有想到的

他们要先想到、做到,用真诚、服务打造群众最

满意的医院。

“生孩子,治妇女、小孩病,就到妇幼保健院”,“那里

环境好,服务好,技术高”是挂在郏县及周边县区父老乡

亲嘴边常说的一句话。近年来,郏县妇幼保健院把“突出

专科特色,树立服务品牌”固化成保健院人的一种精神,

360余名员工都是医院的形象,人人都是医院的代言人,

优质护理服务渗透到患者就医的每个环节,让每位来院

分娩的产妇都感受到胜似亲人的体贴。

为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切实减轻农民

负担 ,郏县妇幼保健院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覆盖全

病区的临床路径暨按病种付费管理,涉及6个专业75

个病种95种术式,开展病种中符合按病种付费病种管

理率达97%以上;符合临床路径病种,纳入管理率达

98.82 %,完成率达97.41%;住院次均费用控制在1700

元以下,低于县卫生局规定的2400元的标准。

“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让群众更加透明“消

费”。该院所有药品使用严格执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并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临床用药“双十”

制度,同时在门诊楼大厅和住院部大厅电子显示屏上

公开药品零差率前后价格,进行对比公示,接受群众监

督。截至今年9月,共销售药品566.07万元,让利群众

84.91万元,药占比平均达到20.96%,远低于河南省卫

生厅规定的37.5%的指标。

“先住院、后付费”,拉近了医院和患者的距离,患

者住院只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合作医疗卡

等相关证件,签订服务协议即可直接办理入院手续,不

需要再缴押金,同时该院又出台了“新农合服务窗口3

分钟结算”便民举措,让患者简便报销程序,轻松住院、

满意离院。

郏县妇幼保健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

念,于2012年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妇幼保健综合业

务楼1栋,开设全县一流的“一站式体检中心”和康复中

心,制定多元化的体检套餐,满足群众不同的健康需

求。多年来,医院成立公共卫生项目督导小组和健康

宣教小组,走街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送上通俗

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年累计600余次;组织义诊、“送

医药、送温暖”活动,累计受益群众2万余人;为革命伤

残人员、老干部、“三无”病人及弱势患者减免医疗费用

20余万元;设立爱心超市及扶贫病房,对持有特困或有

乡政府、市民政局证明的贫困病人实行优惠政策,累计

惠及群众1268人次,优惠金额近100万元;常年开展

“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工作,累计救助千余

例白内障患者,脱盲率达100%……一桩桩惠民举措,

无不传递着医院健康、稳步发展的正能量。

该院以“创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县级妇幼保健

院的奋斗愿景”为目标,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

位,历年社会满意率达到98%以上,2012年度被河南省

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疗机构”荣誉称号!

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农民看得起病

AB

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

农村版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44

编辑∶孙雅琳 电话:0371-65795710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式∶徐渊 校对∶刘晓丽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老百姓平时少得病

C

郏县中医院

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创建参合农民最满意的医院创建参合农民最满意的医院

郏县妇幼保健院

促医改促医改、、惠民生惠民生、、显特色显特色郏县人民医院

打造群众满意新农合医院打造群众满意新农合医院

温馨如家的郏县妇幼保健院

郏县人

民医院肿瘤

放 疗 设 备

——直线加

速器

团结奋进的郏县中医院干群宣誓

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