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赛常新,精品设计助力城市能级提升secure site...

1
/ 33 ”, 3 , ”“ ”“ BIM5 FIDIC)” 2019 4 9 S6S26 ”, —— 2.0 13 5 PPT 、“ BIM 4 ”, ”, ”“ 50 138 59 G228 10 ”。 ISO ”。 2019 494 100% ”。 10 14 17 6 14 39 14 10 2019 15 —— X 9 ETC —— 10 14 200 ”, 2018 116 1/3 ”, ”。 3 15 1 14 10 4 2019 11 21 www.jfdaily.com 816 021 雪 22899999 200041 CN 31 - 0001 穴 021 雪 56082146 43 穴 010 雪 64043655 100009 36 . 00 2 . 00 3100004000004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Nov-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常赛常新,精品设计助力城市能级提升Secure Site images.shobserver.com/jfrb/files/20191121/041121.pdf传频率、宣传内容和宣传阵线。 利用竞赛平台培育科技人才。根据企业特点,组织了立功竞

常赛常新,精品设计助力城市能级提升文/ 戚颖璞

上海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持续开展 33年, 激励百万建设

大军奋勇拼搏。数十年来,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绿地景观稳步

提升,配套工程保质保量,道路桥梁方便快捷……上海城市面貌

焕然一新,城市能级不断提高。

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最初都来自一个个设计理念、一张张设

计图纸。在上海,有这样一批市政设计领域的精英。他们有“魔

力”,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他们有韧性,能冲破藩篱推动创新;他

们有勇气,敢于挑战不可能,让梦想和蓝图走入现实。

今年申报金杯公司、金杯团队的 3家单位,就拥有这样优秀

的设计团队。 他们分别是隶属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轨道交通十四号线

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技术部, 以及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创新精神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如果说创新是企业在市场中激流勇进的核心竞争力,那对于拼脑力、赛技术的设计团队而言, 创新更是灵魂之所在。 秉承立功竞赛“常赛常新”的理念,多年来有无数“上海第一”“全国首次”“世界领先”的创新工程技术,涌现自上海市政设计领域,不仅为工程提质增效,更在上海城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造“科技引擎”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构建包括决策层、 核心层、

管理层和实施层在内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产、学、

研”平台,以“科研、专利”为抓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越江跨海长大隧道和具有新型结构体系的隧道设计技术”等多项技术中有所突破。积极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国内领先开展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全生命周期研究。搭建企业级轨道交通一体化管理平台,可视化协同管理平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开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机电融合研究,进一步实现上海轨道交通的智慧建设和智能运营。5 次获得国际工程咨询最高奖 “菲迪克(FIDIC)”大奖。

培育创新动能要以满足市场新需求为导向。2019

年是上海市实施第七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的第二年,

上海城建设计总院瞄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主要方向,把握立功竞赛提出的“提升创新新能级”要求,依托前瞻性的眼光和长期的技术积累,立足4家市级研发中心和 9个院内中心, 找准科技创新和城市建设的结合点,不断提升行业创新能级。

设计团队从沪闵高架二期开始研究和运用桥梁预制拼装技术,在上海市内 S6、嘉闵高架北二段、S26

高架入城段、北虹立交、济阳路快速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成功后, 继续将新技术向全国推广,在成都、绍兴、长沙、长春等多地提供设计、咨询、科研等技术服务,主编相关行业与地方标准多部。参与投资与建设的成都、绍兴预制厂迎来国内大量施工企业学习观摩,牵头成立“中国市政、公路工程工业化装配化产业联盟”, 为引领国内工业化装配化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总体发展趋势。

凭借融合综合专业的优势,上海城建设计总院长期领跑国内有轨电车行业, 发起成立国内首家有轨电车研究中心———上海中欧有轨电车创新中心,在我国有轨电车从起步阶段转向规模化阶段之时,凭借“做市场先做好行业”的责任感致力于推动全国有轨电车 2.0版。

营造创新氛围离不开一点一滴的积累。 上海轨道交通十四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技术部扎根轨道交通建设, 研究挖掘每一项工程的创新点。 设计团队主持参与了软土地区暗挖法车站实施关键技术研究、软土地区管幕法暗挖车站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十字型交叉换乘车站结构抗震安全控制技术等一大批与现场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研项目,载誉前行。近年来,团队共获得 13项行业大奖。

创新的核心在于人。设计团队通过合理配置人才,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团队由一名教授级高工、5名高级工程师、两名中级工程师组成,全部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年龄结构比较均衡。无论是沉着稳重的老工程师,还是生机勃勃的青年骨干,均在团队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日常工程中,他们协作推进、密切配合各项工作,通过师徒带教、谈心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技术能力出众,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卓越的工匠。

上海城建设计总院以文化建设为阵地, 弘扬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他们将立功竞赛深度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使立功竞赛活动与企业文化、党风廉政建设高度结合,让企业文化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在重大工程、解决管理难题中无不体现了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重大工程、技术论坛、展会等各种渠道,进一步扩展了业务的宣传频率、宣传内容和宣传阵线。

利用竞赛平台培育科技人才。根据企业特点,组织了立功竞赛专项竞赛,如质量竞赛、测绘技能大赛、PPT 技能大赛等,以及设计匠星评选、“启明星”评选、隧道之星、即兴演讲比赛、BIM 大赛、青年科技论坛等多层次的培养、选拔平台,为人才的成才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一大批优秀人才也在岗位中磨练心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4位在职劳模和两个劳模工作室形成了以劳模领衔、工作室成员为主体、各设计院青年技术骨干为基础的学术梯队,并不断传承、培育新一代匠人。此外,重视青年人才的技术和技能培养, 开放政策鼓励青年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开设总工讲坛、技术论坛,组织软件培训,到兄弟单位、业主单位、政府机构、行业协会轮岗挂职锻炼,不断提升青年人才的技能和管理能力。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品牌人物和关键人才开展,建立“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保障联合设计所”,培育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人才培养,

上线“在线学习”平台,注重员工日常教育培养,推动员工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积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和企业品牌, 推动地下工程领域的中国技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增强“上海设计”“中国建造”的国际影响力。

经过数十年发展,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积累深厚经验。在不少人习惯把市政建设视作传统行业的时候,仍然有许多单位,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以高标准、严要求,塑造精品工程。

上海城建设计总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都拥有 50 余年建院史,专业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背后驱动力之一,就是立功竞赛活动。

今年上海 138 个重大工程项目中,上海城建设计总院参与了 59个项目, 包括北横通道、济阳路快速化改造、竹园污水处理、G228 公路、 武宁路快速化改造、轨交 10号线二期、赵家沟东段航段整治等,

参与全过程的前期指导、过程监控、事后跟踪,确保重大工程质量、安全、节点等各项目标,将每项工程都精心打造成“上海品牌”。

新理念助力高水准设计。在前期策划阶段,上海城建设计总院引入绿色宜居城市的理念,专题研究了适应于生态建设的崇明区绿色交通体系规划。同时启动了崇明生态大道、北沿公路的设计,从而加快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脚步。

新机制保障高质量建设。安全质量是一项工程的底线。在工程的前期和设计阶段, 上海城建设计总院建立总工负责制、

项目总监制, 梳理好质量安全控制因素,

让工程方案在高技术起点上起航。设计环节严格按照 ISO规定, 进行三校两审,确保“张张图纸、精心设计”。通过建立质量事故案例库,强化专业提资管控;开展季度抽查与飞行检查,确保在建重大工程的设计质量。 多年前开始推行设计回访制度。2019 年以来,回收了 494 张意见征询单,综合满意率 100%,华为松山湖项目受投资方嘉奖“卓越贡献奖”。

严要求强管控之下,示范工程涌现而出。上海轨道交通十四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技术部承担了上海轨道交通 10 号线二期、14 号线、17 号线、6 号线港城路车辆段改扩建等工程。 作为公司的龙头部门,主要承担前期规划、立项、勘察、设计、

科研及技术管理等工作。设计团队着力打

造精品工程及示范线工程,提高地铁工程质量。

轨道交通 14 号线工程横穿中心城区,属大客流线路,全长 39 公里。设计团队以“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为核心,从轨道建设技术发展战略的高度, 立志将 14 号线建成 “安全、人文、绿色、科技、智慧”示范线,将 10 号线打造成高质量的精品工程,以引领轨道交通的整体建设水平和工程质量的全面越升。 在整个过程中, 设计团队是最早介入, 也是最晚结束的, 从前期的工程立项、勘察、设计,到如今的工程实施、设计服务,再到未来的验收、评审、通车和规划验收等。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设计团队依托

立功竞赛活动,以示范引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聚焦轨道交通全过程服务、

总体设计管理和全自动驾驶系统等创新技术研究应用,聚焦超大、深埋、长距离等各类工法的隧道工程、打造世界级精品工程,聚焦道路、桥梁、环保、等多类型的市政工程以及综合开发项目。

近年来,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将立功竞赛“竞赛理念、竞赛机制、技术成果、管理经验”辐射到全国。2019年,在上海,15 号线吴中路站首次在软土采用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设计;轨交上盖开发打造“绿色、共享、

集约”城市综合体;北横通道中实现复杂四层立交设计; 以更严密土建标准推进国内最大科学装置———硬 X 射线自由激光电子装置建设等。在全国,承担总体或分项设计的常州、深圳、哈尔滨、重庆等地 9条轨道交通线路陆续开通运营, 继港珠澳主体工程沉管隧道后,承担一批深中通道、大连湾隧道等世界级工程, 为各地迈进地铁时代、建成骨干线路和贯通“江河湖海”贡献上海力量。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中,上海城建设计总院是对接与外省市 ETC 不停车收费的唯一一家设计单位。目前正在推进设立在嘉兴的第二总部———浙江长三角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暨长三角生态与智慧城市科创中心。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城市, 要提高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 建设好卓越全球城市和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不仅要注重建设,更要加强管理。如今再走进上海的工程项目现场, 看到的不一定是项

目经理、施工工人,也可能是设计人员。坐得了办公室,入得了一线,已经成为设计人员的工作常态。他们通过深入现场,达到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衔接, 最终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能级。

上海轨道交通十四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技术部着力强化设计管理,

提高工程现场服务。 地铁建设在工程推进中, 设计团队全力推进土建工程设计、现场风险管控、装饰安装设计、

车站附属方案稳定、规划证照等工作,

每周定期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技术协调、方案讨论等会议。积极主动去服务工程一线, 及时解决现场工程推进中发生各种问题, 努力打造无渗漏车站及区间隧道。

深入现场带来成效。 今年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14号线工程面临近 200多项风险点, 设计团队与公司其他部门紧密配合, 努力将工程中的施工风险降到最低,在减少社会及环境影响的同时,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以立功竞赛推动管理升级,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开展精细设计和全过程管理。 通过全面提升管理方法、强化管理监督、完善风险防控,在设计源头把好工程质量关, 在设计管理过程中细分工作网络,狠抓工作制度,加强社会共建,引领绿色共享,提升经济效益。今年开发上线“轨道交通总体总包设计管理平台”,更好地履行对上海轨道交通总体总包项目的设计管理职能; 完善

了《重大项目内部评审规定》机制,加强工程质量和风险防控。

开展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是充分体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品牌, 提升城市管理质量,构建宜居环境,打造“美丽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合杆整治为发力点,上海城建设计总院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实效。

2018年,上海超额完成 116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其中上海城建设计总院肩负着 1/3的合杆整治重大任务。 通过立功竞赛活动赛进度,聚焦时间节点把控;赛方案,

确保项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道路立杆涉及单位众多协调难度大、地下管线密布、电力设施选址困难、交通组织困难等难点,设计人员通过一遍一遍踏勘现场情况,丈量合杆现场施工条件,为每条路量身定制方案,做到“一路一方案,一杆一方案”,在地下结构甚至“一点一方案”。

合杆整治团队成员驻扎一线。有人在面对设计规范有限的情况下, 深度学习导则和标准,在现场对路灯一个一个核对,每天步数达到 3 万多步; 有人平均每天工作 15

个小时;还有人蹲守现场讨论方案,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 在确保合杆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同时,还开展了“复合型路灯灯杆”的研究, 用技术创新提升整个合杆灯杆的性能指标。

北横通道 1标北虹立交 国家会展中心区域合杆整治后道路更洁净

在建的上海轨道交通吴中路站采用超大空间拱顶全无柱设计

高标准设计 缔造精品工程

常赛常新

驱动工程提质增效

精细化服务 提升管理实效

轨道交通 14号线设计技术团队在 10号线二期港城路停车场现场进行设计服务

4 专题2019年 11月 21日 星期四

www.jfdaily.com

本报社址:上海市延安中路 816 号 电话: 穴021 雪 22899999 邮政编码:2000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0001 上海市印刷:上报集团印务中心 电话: 穴 021 雪56082146

驻京办事处地址:北京市北河沿大街 43 号 电话: 穴 010 雪 64043655 邮政编码:100009 定价每月:36 . 00 元 今日零售:2 . 00 元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100004000004

解放日报一键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