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17
49鑛冶 60/2 壹、綜 論 中華民國 104 國內生產毛額 GDP 0.87%,比 103 年之 3.4%,大 幅滑落 2.57%105 年預計 1.57%,希望能達標。至 於台灣地區重要經濟指標之「礦產及土石採取類」,以 100 年平均為 100104 年亦僅達 93.7 103 年之 102.5 下降 8.8國際經濟景氣不佳,據台灣經濟研究院表示台灣出口面臨四大問題:1. 國際油價續跌,導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鏈崛起;4. 日圓及歐元持續貶值,造成出口壓力。國內礦業產業亦受影響,礦產品總進口量 104 年為 177,719,650 公噸,較 103 年之 15,826.3 公噸,微幅下降 0.33%;進口值 104 年為新台 9,570.5 億元,較 103 年之 15,826.3 億元減少 6,255.8 億元,約降 39.53%104 年進口量值最 大宗旨為能源礦產,占總進口量 69.17%,進口值則為 90.58%,可見國內能源供需仰賴國外進 口之殷切;惟國際能源價格亦大幅滑落,其中煤炭由 103 年每公噸平均價台幣 2,738 元,104 降為 2,332 元,降幅達 14.8%,原油則每公噸由 22,527 元,降為 12,369 元,降幅 45.3% 最大。 天然氣 103 年每公噸平均價 22,426 元,104 年為 13,569 元,降幅約 39.5%;金屬礦進口量 最大量之鐵礦(砂),103 年每公噸平均價 3,312 元,至 104 降為 2,084 元,降幅亦達 37.0%礦產品出口方面,104 年出口總量 1,422,345 公噸,總值新台幣 59 641 萬元,出口礦物以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2015 Annual Review of Progress in Mining &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in Taiwan 壹、綜論-林 貳、礦產品之進出口-陳 本會會刊總編輯 經濟部礦業司副司長 參、油氣礦業-廖 肆、金屬與非金屬礦業-朱 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執行長 經濟部礦務局局長 伍、鋼鐵工業-宋 陸、非鐵金屬工業-蘇 中鋼公司董事長 中鋼鋁業公司董事長 柒、粉末冶金工業-李 捌、工業材料研究 金屬材料-林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 非金屬材料-彭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 台灣保來得公司技術部經理 玖、礦業研究-胡 耀 工研院綠能研究所所長 拾、地質調查與研究-江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 拾壹、礦冶(資源、材料)教育-陳 貞光 成功大學材料系主任     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所主任、所長 文化大學地質系主任   大同大學材料工程系主任 大漢技術學院珠寶技術系主任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Aug-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49-鑛冶 60/2

壹、綜 論

中華民國 10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為 0.87%,比 103年之 3.4%,大

幅滑落 2.57%;105年預計 1.57%,希望能達標。至

於台灣地區重要經濟指標之「礦產及土石採取類」,以 100年平均為 100,104年亦僅達 93.7比

103年之 102.5下降 8.8。

國際經濟景氣不佳,據台灣經濟研究院表示台灣出口面臨四大問題:1.國際油價續跌,導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紅色供應

鏈崛起;4.日圓及歐元持續貶值,造成出口壓力。國內礦業產業亦受影響,礦產品總進口量

104年為 177,719,650公噸,較 103年之 15,826.3公噸,微幅下降 0.33%;進口值 104年為新台

幣 9,570.5億元,較 103年之 15,826.3億元減少 6,255.8億元,約降 39.53%;104年進口量值最

大宗旨為能源礦產,占總進口量 69.17%,進口值則為 90.58%,可見國內能源供需仰賴國外進

口之殷切;惟國際能源價格亦大幅滑落,其中煤炭由 103年每公噸平均價台幣 2,738元,104年

降為 2,332元,降幅達 14.8%,原油則每公噸由 22,527元,降為 12,369元,降幅 45.3%最大。

天然氣 103年每公噸平均價 22,426元,104年為 13,569元,降幅約 39.5%;金屬礦進口量

最大量之鐵礦(砂),103年每公噸平均價 3,312元,至 104降為 2,084元,降幅亦達 37.0%。

礦產品出口方面,104年出口總量 1,422,345公噸,總值新台幣 59億 641萬元,出口礦物以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2015 Annual Review of Progress in Mining &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in Taiwan

● 壹、綜論-林 再 遷 ● 貳、礦產品之進出口-陳 逸 偵本會會刊總編輯 經濟部礦業司副司長

● 參、油氣礦業-廖 滄 龍 ● 肆、金屬與非金屬礦業-朱 明 昭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執行長 經濟部礦務局局長

● 伍、鋼鐵工業-宋 志 育 ● 陸、非鐵金屬工業-蘇 韋 人中鋼公司董事長 中鋼鋁業公司董事長

● 柒、粉末冶金工業-李 輝 隆 ● 捌、工業材料研究■金屬材料-林 秋 豐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

■非金屬材料-彭 裕 明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

台灣保來得公司技術部經理

● 玖、礦業研究-胡 耀 祖工研院綠能研究所所長

● 拾、地質調查與研究-江 崇 榮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

● 拾壹、礦冶(資源、材料)教育-陳 昭 旭 . 陳 貞光 . 羅   偉成功大學材料系主任     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所主任、所長

               吳 樂 群 . 胡   毅 . 蔡 印 來文化大學地質系主任   大同大學材料工程系主任 大漢技術學院珠寶技術系主任

Page 2: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0- 一○五年六月

金屬熔渣及灰、鹽、硫礦、矽砂為主,占總量之 93.6%,值占 84.87%。

■油氣礦探勘:中油公司 104年陸續在國內陸上、海域及國外探採石油及天然氣,國內在

屏東平原中段完成 75公里二維震測,鳳山泥貫構造重力精測 966點,竹東一番婆坑重點地質檢

查 66平方公里。

積極進行陸上氣油井修井凡後井工作;104年自產天然氣 3.70億立方公尺,原油(凝結

油)0.95萬公秉,扣除生產成本及探勘支出,收益 33.72億元。

海域探勘與加拿大Husky能源國際公司合作完成台南盆地深水區 5,154公里二維震測;兩

岸合作油氣探勘訂有台潮、南日島與二個石油合約進展順利。

國外與國際油公司 10個國家 25個礦區合作探採,其中厄瓜多、印尼、美國、尼日等礦區

104年中油共分得天然氣 2.96億M3,原油及凝結油 534萬頓。

■金屬與非金屬礦:國內金屬開採僅和平溪生產少量砂金,產值約 190萬元;非金屬礦

大理石 104年原料用產量 1,788萬 7,374公噸,產值 19億 5,191萬元,建材及工藝用 14,326公

噸,產值 1,393萬元。石灰岩在建材及工藝用產量 742公噸,產值 180萬元,較 103年減產約

62.90%;原料用產量 352公噸,比 103年減少 27,697公噸,約減少 98.75%;蛇紋石因石材需

求趨緩,104年產量 120,755萬公噸,比 103年減產 1,811公噸;工藝用產量 104年僅 13,209公

噸,比 103年減產 2,180公噸,約 14.17%。白雲石 104年產量 22,350公噸,僅比 103年減少

155公噸。鹽全部產自台鹽精鹽廠,104年總產量 78,301公噸,產值 6億 9,620萬元。砂石為營

建基本材料,目前礦產品中產值最大量,104年達 185億 6,355萬元,比 103年增加 43億 2,034

萬元,104年砂石產量為 5,703萬公噸,78.02%產自河川,21.98%來自陸上;104年砂石總供

量為 7,318萬公噸,其中進口占 19.05%。

■鋼鐵工業:國內鋼鐵市場供需受國際經濟不景氣影響,104年呈現衰退現象,粗鋼產量

2,137萬公噸,鋼材進口 2,428.1萬公噸,兩者均比 103年衰退 7.6%;鋼鐵進口 396萬公噸,減

少 14.3%;半成品的鋼胚進口 225.5萬公噸,減少 13.6%。鋼材出口 1,069.2萬公噸,比 103衰

退 5.7%。104年粗鋼表面消費量 2,105.9萬公噸,較 103年衰退 10.3%;鋼材表面消費量 104年

1,754.9萬公噸,比 103年衰退 10.3%。在鋼鐵產業方面:螺絲螺帽業衰退 6%、鋼構業全國住

宅開工數大減 2成、汽車業生產量衰退 7.4%,惟進口車由 32.1%成長至 36.8%;家電業窗型冷

氣機增加 8.8%、電冰箱增加 6.0%、電風扇增加 6.5%,但洗衣機衰退 4.5%;機械業受日圓及歐

美貶值影響出口競爭力衰退,104年出口值減少 6.9%。

中鋼公司在超高強度汽車開發,轉爐渣改質與資源化技術開發,建立熱軋熱衝壓鋼種煉鑄

技術及動力工場冷却水藥劑及線上監測系統,均有豐碩成果;另鋼板剪切線測電計開發及加熱

爐復熱器自主改計技術之建立,在自動化、提高精測度及節能減碳成效,成就斐然!

■非金屬工業:104年我國鋁產業總出口值 14.73億美元,與 103年之 14.80億美元略少

700萬美元,出口量 33.60萬噸,比 103年減少 1.61萬噸;進口值 20.84億美元,比 103年減少

2.76億美元,進口量亦由 103年之 90萬噸減為 84.6萬噸;中韓 6月 1日正式簽署 FTA,對台灣

鋁軋延產業造成衝擊,台灣應加速產業升級,積極研發環保報關技術,以因應國際趨勢。

Page 3: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1-鑛冶 60/2

中鋼鋁業公司致力於鋁蓋及罐身之開發,並朝高級品 3C鋁材用料、消化鋁箔技術、7075

高強度鋁合金、環保彩鋁浪板、汽車鋁板開發,建立汽車鋁材國產化,並將進一步拓展國際市

場,創造無限生機。

■粉末冶金工業:104年台灣粉末冶金表現成長;粉末冶金在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綠能產

品上之應用,不因石油價格下降而受影響,反而逆勢成長。展望前景,SOFC系統建置將成為

政府永續能源開發的選項之一。

■工業材料研究:金屬中心在金屬材料研究的鋼線材料方面,對先進高強度鋼開發了國內

第一套先進變強及熱衝壓模具,加速朝輕量化半導體構件之國產化發展;以預成形調質鋼製成

技術達成材料性能強韌化之調質目的;同時利用高壓高速射流將鋼胚表面氧化銹去除,提高產

品等級,成效卓著;開發低含銀量抗菌不銹鋼材料熔鑄技術,已應用在高級環保餐具,牙科齒

套,未來將和業者共同開發低捏抗菌雙相材質,並擴大應用在建材,食品選材及養殖業等。另

開發熱穩定性材料,應用在半導體設備真空泵浦轉子及晶圓磨盤零件材料。對尺寸安定化工具

機結構材料及鍍鐵磁性材料開發研究,亦有豐碩成果。

非鐵金屬材料研究,在鋁合金型材、鋁合金線材、可壓鑄高散熱鋁合金材料、鋁合金表面

機能材料、鎂合金材料、鈦合金材料、鎳鈦合金材料、易切削與鉛黃銅材料及無氧鋼材料之研

發均有成果,對我國相關產業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發展,貢獻卓著。

非金屬材料研究方面,工研院材化所對陶瓷材料在混合分散、壓電陶瓦材料、無電池發電

開發技術、高散熱耐電壓直接覆銅陶瓷基板、工研院材化所建立國內唯一 -SiC厚膜製程及設備

相關技術;在高分子與複合材料之無鹵無璘基板材料、熱界面材料技術、防護材料技術、高頻

銅箔基板材料、可圖案化導體材料、奈米熱電複合材料及其他高溫高效能MEA之研究發展均

可創造利潤與國際競爭力。

■礦業研究:工研院綠能所推動千架海陸風機,促進離岸風電示範及區塊開發、二氧化碳

捕獲與封存技術發展及大屯山四礦子坪地熱發電探勘,對綠能發展著有貢獻。

■地質調查與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為達成「全國地質資訊整合應用服務」目標,

推動四項工作:1.建全國土地質調查制度,創設全國地質敏感區,完成 5項地質遺跡、2項地

下水補助、6項活動斷層、8項山崩與地滑;2.應用高科技進行地質調查,提升質與量,完成區

域地質調查出版、海域能源潛能評估、地下水資源調查;3.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分析與觀測,評

估救災地質因素及建全地質資訊整合應用平台,提升服務效率,傳播地質知識,發佈於該所地

質出版品網站,供民眾參考;4.提升政府施政成效,成果斐然!

■礦業教育:介紹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所、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所、中國

文化大學地質系、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學系、大漢技術學院珠寶技術系之人事、教學、產學合

作、學生畢業出路,教學重點及方向頗為詳盡。

茲就 104年鑛冶工業進展在油氣、金屬與非金屬、鋼鐵工業、非鐵金屬工業、粉末冶金工

業、工業材料研究、礦業研究、地質調查與研究及鑛冶教育分類縷述如下:

Page 4: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2- 一○五年六月

貳、礦產品之進出口

一、進口礦物

民國 104年台灣地區進口之礦產品價值共達新台幣 9,570.5億元,較民國 103年 15,826.3億

元,進口值減少 6,255.8億元,減少幅度為 39.53%;進口量為 177,719,650公噸,較民國 103年

178,291,810公噸,減少 592,546公噸,減少幅度為 0.33%。進口種類與量值請參閱表 1。

(註:寶石礦物未包括在內,另HS海關進出口統計中列入礦物之礦物煉製品 2522石灰、

2523水泥、2704-2708焦炭等煤製品、2710,271112-2715油氣製品亦未包括在內)。

就進口值而言,民國 104年能源礦物 8,668.8億元較民國 103年 14,641.0億元,減少 5,972.2

億元,減少 40.79%;金屬礦物 567.4億元較民國 103年 846.5億元,減少 279.0億元,減少

32.96%;工業原料礦物 334.2億元較民國 103年 338.9億元,減少 4.7億元,減少 1.38%。

就進口量而言,民國 104年能源礦物進口量為 1億 2,293萬公噸,較民國 103年 1億 2,403

萬公噸,減少 110.6萬公噸,減少 0.89%;金屬礦物進口量為 2643.5萬公噸,較民國 103年

2,514.3萬公噸,增加 29.2萬公噸,增加為 1.12%;工業原料礦物進口量為 2,835.9萬公噸,較

民國 103年 2,811.7萬公噸,增加 22.2萬公噸,增加幅度為 0.79%。

主要進口礦產品中進口量在 10萬公噸以上者,有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礫卵石、石灰

石、鹽、天然砂、金屬熔渣及灰、矽砂、花崗石石材、白雲石、高嶺土、長石、石膏、鋯粉及

其他、菱鎂礦、大理石石材、膨土火黏土、鈦礦、磷酸石等;但是,除煤、石油、金屬熔渣及

灰、花崗石石材、天然砂、白雲石、高嶺土、礫卵石、長石、大理石石材、磷酸石、鈦礦減少

外、其餘均較民國 103年增加。

在所有進口礦物中就其值與量而言,其進口值排名在前 19名內者合計之進口值共 9,487億

7,923萬元,占總進口值之 99.14%,其排序如表 2。另進口量排名在前 16名內者合計之進口量

為 1億 7,652萬公噸,占總進口量之 99.33%,其排序如表 3。兩者均充份顯示其重要性。

表1 民國104年臺灣進口礦產量值表

年別 104 103

量值 數量 價值 數量 價值

礦物名稱 公噸 萬元 (%) 公噸 萬元 (%)

1.能源礦物

煤炭 66,865,136 15,596,607 16.30 67,139,853 18,382,896 11.62

原油 41,484,769 51,314,011 53.62 43,379,073 97,723,465 61.75

液化天然氣 14,575,207 19,777,685 20.67 13,512,637 30,303,764 19.15

小 計 122,925,112 86,688,304 90.58 124,031,563 146,410,125 92.51

2.金屬礦物

鐵礦(砂) 23,814,346 4,963,186 5.19 23,038,910 7,651,710 4.83

錳礦(砂) 61 129 0.00 89 184 0.00

Page 5: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3-鑛冶 60/2

鋁礦(砂) 42,168 32,149 0.03 31,386 32,517 0.02

鉻礦(砂) 9,256 14,348 0.01 11,907 17,865 0.01

鉬礦(砂) 3,326 58,396 0.06 1,975 62,151 0.04

鈦礦(砂) 103,966 238,395 0.25 137,471 303,259 0.19

鋯礦(砂) 13,669 48,419 0.05 17,038 59,186 0.04

辰砂等 0 0 0.00 0 0 0.00

金屬熔渣及灰 2,444,873 305,562 0.32 2,902,832 329,571 0.21

其他 3,789 14,270 0.01 1,742 8,106 0.01

小 計 26,435,454 5,674,854 5.93 26,143,350 8,464,549 5.35

3.工業原料礦物

鹽 3,073,399 471,955 0.49 2,792,693 423,891 0.27

黃鐵礦 986 700 0.00 1,518 1,143 0.00

硫磺 239 1,427 0.00 190 984 0.00

石墨 8,103 20,804 0.02 9,569 22,205 0.01

矽砂 1,511,121 207,177 0.22 1,510,382 195,464 0.12

天然砂 2,744,669 111,390 0.12 2,952,446 119,749 0.08

石英(岩) 4,921 13,376 0.01 5,460 12,805 0.01

高嶺土 699,024 196,700 0.21 762,562 217,098 0.14

膨土火黏土等 150,951 78,538 0.08 138,570 71,710 0.05

白堊 264 179 0.00 950 396 0.00

磷酸石 116,890 51,977 0.05 135,343 60,173 0.04

重晶石 8,248 8,370 0.01 10,598 9,345 0.01

矽藻土 9,448 15,642 0.02 8,186 12,979 0.01

浮石磨料等 8,930 10,124 0.01 7,864 8,263 0.01

板岩石材 2,044 707 0.00 1,774 586 0.00

大理石石材 248,616 300,096 0.31 290,938 365,233 0.23

花崗石等石材 1,020,403 432,418 0.45 1,155,570 456,336 0.29

礫、卵石 11,352,438 449,871 0.47 11,616,241 452,999 0.29

白雲石 870,246 68,597 0.07 1,055,335 83,937 0.05

菱鎂礦 258,933 204,635 0.21 286,602 218,754 0.14

石膏 432,637 50,324 0.05 429,396 52,920 0.03

石灰石 4,633,679 256,257 0.27 3,737,149 204,517 0.13

石棉 435 897 0.00 443 718 0.00

雲母 6,086 10,490 0.01 5,056 7,894 0.00

滑石、皂石 74,534 47,786 0.05 85,923 53,668 0.03

硼砂 52,906 69,829 0.07 52,938 68,276 0.04

長石 621,330 93,706 0.10 616,840 90,674 0.06

螢石 42,575 38,939 0.04 43,792 40,274 0.03

Page 6: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4- 一○五年六月

白榴石 23,562 16,580 0.02 37,983 17,790 0.01

鋯粉及其他 381,467 112,779 0.12 364,586 117,590 0.07

小 計 28,359,084 3,342,271 3.49 28,116,897 3,388,371 2.14

總 計 177,719,650 95,705,428 100.00 178,291,810 158,263,045 100.00

資料來源:1.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資訊中心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原始初步細項資料整理。     2.陳逸偵(103)備  註:(1) 價值部分依據台北外匯經紀股份有限公司104年新臺幣對美元銀行間成交之收盤匯率全年平均匯率

US$1=NT$31.898計算。     (2) 寶石礦物未包括在內。海關進出口統計中列入礦產品之2522石灰、2523水泥、2704--2708焦炭等

煤製品、2710,271112-2715油氣製品,未包括在本表內。

表2 民國104年主要礦物進口值及其排序

礦物104 103

萬元 排序 萬元 排序

原油 51,314,011 1 97,723,465 1

天然氣 19,777,685 2 18,382,896 3

煤炭 15,596,607 3 30,303,764 2

鐵礦 4,963,186 4 7,651,710 4

鹽 471,955 5 423,891 7

礫、卵石 449,871 6 452,999 6

花崗石石材 432,418 7 456,336 5

金屬熔渣灰 305,562 8 329,571 9

大理石石材 300,096 9 365,233 8

石灰石 256,257 10 204,517 13

鈦礦 238,395 11 303,259 10

矽砂 207,177 12 195,464 14

菱鎂礦 204,635 13 218,754 11

高嶺土 196,700 14 217,098 12

鋯粉及其他 112,779 15 117,590 16

天然砂 111,390 16 119,749 15

長石 93,706 17 90,674 17

磷酸石 51,977 18 60,173 18

鋯礦(砂) 48,419 19 59,186 19

合 計 94,877,923 99.14% 157,408,879 99.46%

表3 民國104年主要礦物進口量及其排序

礦物104 103

公噸 排序 公噸 排序

煤炭 66,865,136 1 67,139,853 1

原油 41,484,769 2 43,379,073 2

鐵礦 23,814,346 3 23,038,910 3

天然氣 14,575,207 4 13,512,637 4

Page 7: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5-鑛冶 60/2

礫、卵石 11,352,438 5 11,616,241 5

石灰石 4,633,679 6 3,737,149 9

鹽 3,073,399 7 2,792,693 8

天然砂 2,744,669 8 2,952,446 6

金屬熔渣灰 2,444,873 9 2,902,832 7

矽砂 1,511,121 10 1,510,382 11

花崗石石材 1,020,403 11 1,155,570 10

白雲石 870,246 12 1,055,335 12

高嶺土 699,024 13 762,562 13

長石 621,330 14 616,840 14

石膏 432,637 15 429,396 15

鋯粉及其他 381,467 16 364,586 16

合 計 176,524,744 99.33% 176,966,505 99.26%

重要進口礦產品分述如下:

(一)煤炭

民國 104年自 13個國家進口,全年進口量為 66,865,136公噸,進口值 1,559億 6,607萬

元,較民國 103年進口量 67,139,853公噸,進口值 1,838億 2,896萬元,量減少 274,717公噸

(-0.41%),值減少 278億 6,288萬元 (-15.16%)。就量而言,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8個國家,以澳大

利亞最重要,次為印尼,如表 4。

表4 民國104年無煙煤、煙煤主要來源國進口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澳大利亞 31,092,244 46.51 1

印尼 24,897,422 37.24 2

俄羅斯 7,466,105 11.17 3

加拿大 1,332,021 1.99 4

南非 1,003,558 1.50 5

莫三比克 416,260 0.62 6

中國大陸 337,646 0.51 7

北韓 282,790 0.42 8

合 計 66,828,046 99.96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二)原油

民國 104年自 17個國家進口,進口量為 41,484,769公噸,進口值 5,131億 4,011萬元,

較民國 103年進口量為 43,379,073公噸,進口值 9,772億 3,465萬元,量減少 1,894,304公噸

(-4.37%),值減少 4,640億 9,453萬元 (-47.49%)。就量而言,其供應在 100萬公噸以上之重要國

家有 6國,以沙烏地阿拉伯最重要,次為科威特,如表 5。

Page 8: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6- 一○五年六月

表5 民國104年原油主要來源國進口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沙烏地阿拉伯 13,382,905 32.26 1

科威特 9,089,412 21.91 2

阿曼 5,219,843 12.58 3

伊拉克 3,790,277 9.14 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3,524,762 8.50 5

安哥拉 3,178,158 7.66 6

印尼 705,330 1.70 7

亞塞拜然 542,315 1.31 8

伊朗 535,703 1.29 9

卡達 528,990 1.28 10

迦納 252,440 0.61 11

俄羅斯 199,808 0.48 12

查德 136,118 0.33 13

英國 133,719 0.32 14

合 計 41,086,061 99.04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三)鐵礦

民國 104年自 6個國家進口,全年進口量 23,814,346公噸,進口值 496億 3,186萬元,較民

國 103年進口量 23,038,910公噸,進口值 765億 1,710萬元,量增加 775,436公噸 (+3.37%),值

減少 268億 8,525萬元 (-35.14%)。就量而言,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3個,以澳大利亞最重要,次

為巴西,如表 6。

表6 民國104年鐵礦主要來源國進口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澳大利亞 16,618,628 69.78 1

巴西 6,022,508 25.29 2

加拿大 1,169,694 4.91 3

合 計 23,810,830 99.99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四)天然氣

民國 104年自 11個國家進口,全年進口量為 14,575,207公噸,進口值 1,977億 7,685萬

元,較民國 103年進口量 13,512,637公噸,進口值 3,030億 3,764萬元,量增加 1,062,570公噸

(+7.86%),值減少 1,052億 6,079萬元 (-34.74%)。就量而言,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8個,以卡達最

重要,次為印尼、馬來西亞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如表 7。

Page 9: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7-鑛冶 60/2

表7 民國104年天然氣主要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卡達 7,027,680 48.22 1

印尼 2,352,000 16.14 3

馬來西亞 2,304,236 15.81 2

巴布亞紐幾內亞 1,356,291 9.31 4

汶萊 689,520 4.73 5

澳大利亞 254,082 1.74 6

俄羅斯 251,948 1.73 7

美國 160,954 1.10 8

合 計 14,235,757 97.67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五)卵、礫石

民國 104年自 12個國家進口,進口量為 11,352,438公噸,進口值 44億 9,875萬元,較民國

103年進口量 11,616,241公噸,進口值 45億 2,999萬元,量減少 263,803公噸 (-2.27%),值減少

3,128萬元 (-0.69%)。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1國 --中國大陸,如表 8。

表8 民國104年卵、礫石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中國大陸 11,208,001 98.73 1

合 計 11,208,001 98.73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六)石灰石

民國 104年自 8個國家進口,全年進口量為 4,633,679公噸,進口值 25億 6,257萬元,較民

國 103年進口量 3,737,149公噸,進口值 20億 4,517萬元,量增加 896,530公噸 (+23.99%),值

增加 5億 1,740萬元 (+25.3%)。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3國,以日本為最重要,如表 9。

表9 民國104年石灰石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日本 2,436,731 52.59 1

越南 1,709,819 36.90 2

菲律賓 158,000 3.41 3

中國大陸 154,097 3.33 4

泰國 126,300 2.73 5

合 計 4,430,850 95.62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Page 10: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8- 一○五年六月

(七)鹽

民國 104年自 28個國家進口,全年進口量 3,073,399公噸,進口值 47億 1,955萬元,較民

國 103年進口量 2,792,693公噸,進口值 42億 3,891萬元,量增加 280,706公噸 (+10.05%),值

增加 4億 8,064萬元 (+11.34%)。就量而言,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2國,以澳大利亞為最重要,如

表 10。

表10 民國104年鹽礦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3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澳大利亞 1,602,802 52.15 1

墨西哥 1,433,335 46.64 2

合 計 3,036,137 98.79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八)天然砂

民國 104年自 9個國家進口,全年進口量為 2,744,669公噸,進口值 11億 1,390萬元,較民

國 103年進口量 2,952,446公噸,進口值 11億 9,749萬元,量減少 207,777公噸 (-7.04%),值減

少 8,359萬元 (-6.98%)。就量而言,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2國,以中國大陸為最重要,如表 11。

表11 民國104年天然砂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中國大陸 2,643,496 96.31 1

菲律賓 100,968 3.68 2

合 計 2,744,464 99.99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九)金屬熔渣及灰

民國 104年金屬熔渣及灰自個國家進口,全年進口量為 2,444,873公噸,進口值 30億 5,562

萬元,較民國 103年進口量 2,902,832公噸,進口值 32億 9,571萬元,量減少 457,959公噸

(-15.78%),值減少 2億 4,009萬元 (-7.29%)。其中鋼鐵爐渣砂粒 2,343,166公噸,進口值 15億

740萬元,主要由日本進口如表 12。

表12 民國104年鋼鐵爐渣砂粒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日本 1,901,050 81.13 1

南韓 366,668 15.65 2

合 計 2,267,718 96.78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Page 11: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59-鑛冶 60/2

(十)粗石材 (板岩、大理石、花崗石 )

民國 104年板岩、大理石、花崗石合計進口量 1,271,063公噸,進口值 73億 3,221萬元,較

民國 103年進口量 1,448,282公噸,進口值 82億 2,155萬元,量減少 177,219公噸(-12.24%),

值減少 8億 8,934萬元(-10.82%)。其中花崗石自 22國家進口,共 1,020,403公噸,其重要供

應國家有 3國,以中國大陸為最重要,如表 13。

表13 民國104年花崗石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中國大陸 692,056 67.82 1

印度 172,289 16.88 2

巴西 99,498 9.75 3

合 計 963,843 94.46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十一)矽砂

民國 104年自 17個國家進口,進口量為 1,511,121公噸,進口值 20億 7,177萬元,民國

103年進口量 1,510,382公噸,進口值 19億 5,464萬元,量增加 739公噸 (+0.05%),值增加 1億

1,713萬元 (+5.99%)。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3,以澳大利亞為最重要,如表 14。

表14 民國104年矽砂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澳大利亞 899,709 59.54 1

柬埔寨 444,813 29.44 2

越南 147,680 9.77 3

合 計 1,492,202 98.75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十二)白雲石

民國 104年自 16個國家進口,進口量為 870,246公噸,進口值 6億 8,590萬元,較民國 103

年進口量 1,055,335公噸,進口值 8億 3,937萬元,量減少 185,089公噸 (-17.54%),值減少 1億

5,340萬元 (-18.28%)。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4國,以菲律賓為最重要,如表 15。

表15 民國104年白雲石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菲律賓 534,200 61.38 1

泰國 152,530 17.53 2

越南 116,155 13.35 3

中國大陸 52,741 6.06 4

合 計 855,626 98.32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Page 12: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60- 一○五年六月

(十三)高嶺土

民國 104年自 15個國家進口,進口量為 699,024公噸,進口值 19億 6,700萬元,較民國

103年進口量 762,562公噸,進口值 21億 7,098萬元,量減少 63,538公噸 (-8.33%),值減少 2億

398萬元 (-9.40%)。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2國,以中國大陸為最重要供應國家,如表 16。

表16 民國104年高嶺土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中國大陸 515,578 73.76 1

美國 172,797 24.72 2

合 計 688,375 98.48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十四)長石

民國 104年自 8個國家進口,進口量為 621,330公噸,進口值 9億 3,706萬元,較民國 103

年進口量 616,840公噸,進口值 9億 0,674萬元,量增加 4,490公噸 (+0.73%),值增加 3,032萬

元 (+3.34%)。其重要供應國家有 1國,以中國大陸為最重要供應國家,如表 17。

表17 民國104年長石主要進口來源國量、比重及其排名

來源國

104年

量(公噸) 比重(%) 排名

中國大陸 596,418 95.99 1

合 計 596,418 95.99

資料來源: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資料整理。

二、礦產品之出口

台灣地區 104年礦產品出口總量為 1,519,218公噸、出口總值為新台幣 59億 641萬元,較

民國 103年出口總量 1,084,286公噸、出口總值為新台幣 74億 2,549萬元,量增加 434,932公噸

(40.11%)、值減少 15億 1,908萬元 (-20.46%),民國 104年各種礦產品出口量值請參閱表 18。

(註:寶石礦物未包括在內,另HS海關進出口統計中列入礦產品之礦物煉製品 2522石

灰、2523水泥、2704--2708焦炭等煤製品、2710,271112—2715油氣製品亦未包括在內。)

就出口量而言,民國 104年能源礦物出口量為 1,994公噸,較民國 103年之 3,451公噸,減

少 1,457公噸,減少幅度為 42.22%;金屬礦物出口量為 884,165公噸,較民國 103年之 496,822

公噸,增加 387,343公噸,增加幅度為 77.96%;工業原料礦物出口量為 633,059公噸,較民國

103年之 584,013公噸,增加 49,0465公噸,增加幅度為 8.84%。

就出口值而言,民國 104年能源礦物出口值 2,197萬元,較民國 103年 3,860萬元,減少

1,663萬元,減少 43.09%;金屬礦物出口值為 23億 1,614萬元,較民國 103年之 38億 4,574萬

元,減少 15億 2,961萬元,減少幅度為 39.77%;工業原料礦物出口值 35億 6,380萬元,較民國

Page 13: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61-鑛冶 60/2

103年 35億 4,1158萬元,增加 2,715萬元,增加 0.77%。

民國 104年出口礦產品中就其量而言較重要者為金屬熔渣及灰、硫磺、矽砂、石膏、

鹽、膨土火黏土、滑石、鋯粉及其他等。就值而言較重要者為金屬熔渣及灰占 36.73%、硫磺

28.41%、矽砂 18.25%、鋯粉及其他 3.04%、膨土火黏土 2.29%、滑石 2.26%、鹽 1.48%、鋯礦

(砂)1.44%、高嶺土 1.32%。

表18 民國104年臺灣地區出口礦產量值表

年別 104年 103

量值 數量 價值 數量 價值

礦物名稱 公噸 萬元 (%) 公噸 萬元 (%)

1.能源礦物

煤炭 1,994 2,186 0.37 3,450 3,832 0.52

原油 0 0 0.00 0 0 0.00

液化天然氣 0 10 0.00 1 28 0.00

小 計 1,994 2,197 0.37 3,451 3,860 0.52

2.金屬礦物

鐵礦(砂) 158 635 0.11 47 17 0.00

錳礦(砂) 397 514 0.09 8,082 4,764 0.64

銅礦(砂) 2,186 1,787 0.30 4,510 5,444 0.73

鋁礦(砂) 29 83 0.01 447 434 0.06

鉛礦(砂) 552 710 0.12 921 294 0.04

錫礦 389 786 0.13 0 638 0.09

鉻礦(砂) 1 2 0.00 9 24 0.00

鈦礦(砂) 0 0 0.00 20 90 0.01

鋯礦(砂) 1,954 8,531 1.44 2,147 9,711 1.31

辰砂 284 1,036 0.18 198 976 0.13

金屬熔渣及灰 878,213 216,945 36.73 479,881 359,456 48.41

其他 2 585 0.10 294 2,727 0.37

小 計 884,165 231,614 39.21 496,822 384,574 51.79

3.工業原料礦物

鹽 20,677 8,755 1.48 28,795 12,216 1.65

黃鐵礦 2 2 0.00 0 0 0.00

硫磺 351,731 167,804 28.41 320,026 150,952 20.33

石墨 35 514 0.09 85 752 0.10

矽砂 171,724 107,775 18.25 180,172 113,007 15.22

天然砂 0 0 0.00 0 0 0.00

石英(岩) 264 715 0.12 556 765 0.10

高嶺土 4,909 7,776 1.32 5,031 7,455 1.00

膨土火黏土等 10,789 13,553 2.29 10,854 12,746 1.72

白堊 38 451 0.08 38 414 0.06

磷酸石 1 2 0.00 43 23 0.00

重晶石 235 379 0.06 153 234 0.03

矽藻土 160 837 0.14 173 1,188 0.16

浮石磨料等 244 865 0.15 145 754 0.10

Page 14: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62- 一○五年六月

板岩石材 0 0 0.00 4 38 0.01

大理石石材 1,997 2,158 0.37 3,704 5,890 0.79

花崗石等石材 1,480 1,012 0.17 1,479 1,116 0.15

礫、卵石 4,450 1,720 0.29 3,181 1,894 0.26

白雲石 157 74 0.01 570 141 0.02

菱鎂礦 1,861 2,654 0.45 1,977 3,260 0.44

石膏 38,830 3,253 0.55 542 964 0.13

石灰石 10 11 0.00 69 18 0.00

雲母 393 2,679 0.45 495 2,652 0.36

滑石、皂石 10,645 13,327 2.26 12,003 13,898 1.87

冰晶石 0 0 0.00 0 0 0.00

硼砂 296 415 0.07 248 378 0.05

長石 1,608 1,509 0.26 1,333 1,784 0.24

螢石 37 96 0.02 243 340 0.05

白榴石 376 567 0.10 375 531 0.07

鋯粉及其他 10,110 17,928 3.04 11,719 20,706 2.79

小 計 633,059 356,830 60.41 584,013 354,115 47.69

總 計 1,519,218 590,641 100.00 1,084,286 742,549 100.00

資料來源:1.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提供104年海關之礦物進出口通關原始初步細項資料整理。     2.陳逸偵(103)備  註:1. 價值部分依據台北外匯經紀股份有限公司104年新臺幣對美元銀行間成交之收盤匯率全年平均匯率

US$1=NT$31.898計算。     2. 寶石礦物未包括在內。海關進出口統計中列入礦產品之2522石灰、2523水泥、2704—2708焦炭等

煤製品、2710,271112—2715油氣製品,未包括在本表內。

參、油氣礦業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公司)於 104年賡續在國內陸上、海域及國外探採

石油及天然氣,茲分述如下:

一、陸上探採

(一)於台灣西部進行屏東平原中段二維震測,共完成 75公里資料採集;鳳山泥貫構造重

力精測 966點;新竹縣竹東 ~番婆坑一帶重點地質核查 66平方公里。

(二)於苗栗縣三灣鄉鑽探大河底 2號探勘井,該井位於三灣鄉大河村及造橋鄉大龍村等

地方,104年 2月下旬開始鑽探,5月 30日停鑽,鑽至 3,164公尺處因鑽井工程事故及環評問題

而廢井。另於苗栗縣通霄鎮鑽探鐵砧山C1井,該井位於通霄鎮梅南里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

部注儲工程處約 500公尺處;104年 12月 2日完成開鑽前安全檢查,因與當地居民未達成共識

而暫時停止開鑽,持續溝通中。

(三)積極進行陸上各礦區油氣井修井及復產工作(生產流程改造、超低壓生產、定位橋

塞器堵水),以配合天然氣調度需求。104年國內自產天然氣為 3.70億立方公尺,較去年 3.87

億立方公尺,減少 0.17億立方公尺;自產原油(凝結油)0.95萬公秉,較去年 0.93萬公秉,增

加 0.02萬公秉;轉撥收入為 33.72億元(未扣除生產成本及探勘支出),較去年 54.25億元,減

少 20.53億元。

Page 15: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63-鑛冶 60/2

二、海域及兩岸合作探勘

(一)海域探勘與聯合研究計畫

台南盆地深水區與Husky合作探勘案:為分擔探勘風險並引進深水探勘技術,與加拿大哈

斯基能源國際公司合作探勘台南盆地深水礦區。完成 5,154公里二維震測解釋及綜合評估,其

中 4個探勘遠景區 (Lead)較具潛能,續利用重合前深度移位 (PSDM)結果進一步評估中。2015

年 12月,哈斯基能源國際公司歸還合約區 25%面積,進入第二探勘期。

(二)兩岸合作油氣探勘與聯合研究計畫

1.台潮石油合約區:台潮石油合約區完成東南工區 2,196平方公里三維震測解釋及綜合評

估,預計將擇定最具潛能井位進行鑽井。另配合政府政策,與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共同承攬經

濟部礦務局之東海與南海礦區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潛能評估。

2.南日島石油合約區:「兩岸以公平、對等原則,各自就分得油氣收入與成本僅各自向其

主管機關納稅」,業透由另推動中之台陽案奉我方主管機關同意,尚待對方稅務機關釐清中,

且本案尚有規劃由雙方輪流擔任經營人,因各出資 50%,屆時辦理採購作業,須遵守我政府採

購法之問題待解決,未來將尋求第三者加入循台陽案方式進行。

3.台陽石油合約三方合作案:行政院 7月 15日原則同意本公司簽署本合作案;惟因稅務問

題,中海油續與其稅務總局溝通中,並建議未達共識前暫不簽約。

三、國外探採

(一)與國際油公司在 10個國家 25個礦區合作探採,計有厄瓜多之 16號、17號礦區,

印尼之山加山加礦區,澳大利亞之AC/ P21、Prelude與 Ichthys礦區,美國之Austin Chalk、

KC 320、Maresh、Big Horn、Shorts Creek、Danube、Yellowstone、S.Bancroft、NW Bearhead

Creek、East Skinner Lake、Skinner Lake、Lake Boeuf N Sand、San Jac、Lazy M5及 Snickers等

礦區,利比亞Murzuq 162礦區,查德BCO Ⅲ/BCS Ⅱ/BLT I礦區,剛果Haute Mer A礦區,

尼日Agadem礦區。擔任經營人之利比亞礦區因利比亞動亂尚未平歇,俟該國局勢穩定後再返

回繼續工作。查德礦區,完成 6口探勘井鑽探、2口發現油氣,正進行開發規劃工作,鑽 1口

佐證井中。剛果Haute Mer A深水礦區:本礦區,於 104年 9月 22日進入第二探勘期,並於

105/1/19收到政府批准函。

(二)厄瓜多 16號及 17號、印尼山加山加及美國Austin Chalk等 12礦區及尼日Agadem

礦區為生產中礦區。104年中油公司共分得持分天然氣 2.96億立方公尺,較 103年 3.18億立方

公尺,減少 0.22億立方公尺;原油及凝結油 534萬桶,較 103年 608萬桶,減少 74萬桶。銷貨

毛利 18億元,較 103年 30億元,減少 12億元。

(三)為充分掌握及穩定油源,中油公司積極與國際油公司洽談油氣田併購,104年已成

功取得美國德州 San Jac、Lazy M5及 Snickers共 3個礦區,並鑽探 3口井,其中兩口成功。並

持續與中國大陸及國際油公司合作探勘,評估具潛力或經濟效益之油氣資源,參與探勘及油氣

田併購計畫,並加強取得低風險探勘礦區,爭取國外生產中礦區延約,以增加自主油氣蘊藏量

與公司營收,提高自有能源比例。

油氣探勘須投入大量資金且具極大風險,但卻是油公司的主要獲利來源。中油公司為因應

Page 16: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64- 一○五年六月

我國長期能源需求,除了穩定生產國內自有油氣外,為掌握國外自產油源,降低進口成本,把

握低油價契機擴大國外投資,持續參與全球礦區探勘與併購積極與國際大油公司合作,透過參

與開放礦區投標或轉讓機會取得新礦區。並提供多角化服務,跨足綠能產業策略。

肆、金屬與非金屬礦業

金屬與非金屬礦業:金屬礦主要為北部金瓜石之脈金﹑東部河川砂金礦及西部海岸砂鐵

礦,而非金屬礦分為工業原料礦物與砂石類兩款,目前生產者包括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

蛇紋石、鹽、硫磺、雲母、瓷土、火粘土及砂石等約十多種之多,民國 104年總產值高達 266

億 8,750萬餘元,其中砂石為最重要,占總產值 69.56%。

一、金屬礦業

(一 )金銀銅礦:金瓜石 4個金銀銅礦區現為台糖公司所有,目前仍停工中無生產,曾有數

家國外金礦公司表示興趣。民國 96年台糖原訂辦理招標招商合作探勘計畫,後因故延

期。民國 97年台糖公司向經濟部陳報公開招標,亦因故再次延遲。另民國 99年 11月

澳洲廠商指派專業地質師抵台,由礦務局派員協同前往台灣北部宜蘭縣南澳鄉神寶金礦

區,進行為期 5天之地質調查並採取礦石標本,顯見澳洲對於台灣北部之金礦仍有相當

濃厚之興趣。

( 二 )砂金礦:僅東部和平溪地區礦區少量生產。民國 104年金礦生產量為 21.5公兩,產值

約 190萬元。

( 三 )鐵礦:西部海岸砂鐵礦,103年尚無生產量。

二、非金屬礦業

(一 )工業原料礦物

1.大理石:大理石產於東部地區之變質岩,礦物成分為碳酸鈣,可供化工、水泥、石

粉、煉鋼、玻璃、製糖等工業之原料以及建材與工藝用,民國 104年原料用大理石產

量為 1,788萬 7,374公噸,產值 19億 5,191萬元,較民國 103年產量為 2,054萬 7,250公

噸,產值 27億 7,116萬元,產量減少 266萬公噸(-12.95%),產值減少 8億 1,925萬元

(-29.56%)。民國 104年建材及工藝用大理石產量為 14,326公噸,產值 1,393萬元,較

103年之 20,385公噸,產值 1,746萬元,減少 6,059公噸(-29.72%),產值減少 353萬元

(-20.26%)。

2.石灰石:石灰石主要產於台灣西部之沉積岩,其礦物成分及用途與大理石相同。民

國 104年建材及工藝用石灰石產量為 742公噸,產值約 180萬元,較民國 103年之

2,000公噸,產值約 466萬元,減少產量約 1,258公噸(-62.90%),產值減少 286萬元

(-61.35%)。原料用石灰石民國 104年產量 352公噸,產值 9萬元,較民國 103年

產量 28,049公噸,產值 537萬元,減少 27,697公噸(-98.75%),產值減少 528萬元

(-98.40%)。

3.蛇紋石:蛇紋石產於台灣東部,供煉鋼、化工、鎂肥之原料以及建材與工藝用。民國

Page 17: 中華民國104年 台灣鑛冶工業之進展(上) · 致塑化品與金屬製品出口大幅衰退;2. 電子產品無法創新,未能帶動零組件出口;3. 紅色供應

-65-鑛冶 60/2

104年原料用蛇紋石產量 120,755公噸,產值 8,165萬元,較民國 103年之 122,566公噸,

產值 8,905萬元,產量減少約 1,811公噸(-1.48%),產值減少約 740萬元(-8.31%);

民國 104年工藝用蛇紋石產量為 13,209公噸,值約 3,284萬元,較民國 103年產量為

15,389公噸,值約 4,255萬元,產量減少約 2,180公噸(-14.17%),產值減少 971萬元

(-22.82%);原因係卓溪鄉地區之部分礦場雖已恢復開採,但石材需求趨緩,仍以原料

石需求為主。

4.白雲石:白雲石產於台灣東部,供煉鋼、化工、鎂肥之原料以及建材與工藝用,民國 104

年白雲石產量 22,350公噸,產值 2,778萬元,較民國 103年白雲石產量 22,195公噸,產

值 2,731萬元,產量減少 155公噸(-0.70%),產值減少 47萬元(1.75%)。減少原因除

成本與產能考量之調節,尚有部分礦場礦石運輸量能受地區發展休閒觀光相關管制措施

所致。

5.鹽:台灣鹽全部產自台灣西部台鹽公司的精鹽廠,民國 104年總產量 78,301公噸,產值

6億 9,620萬元,較民國 103年產量 81,893公噸,產值 7億 2,133萬元,產量減少 3,592

公噸(-4.39%),產值減少 2,513萬元(-3.48%)。

6.矽砂:矽砂產於台灣西部,為玻璃、玻璃纖維、鑄造、噴砂等業之基本材料。民國 104

年總產量為 132,469公噸,產值約 2,214萬元,較民國 103年總產量為 131,652公噸,產

值約 2,513萬元,產量增加 817公噸(0.62%),產值減少 299萬元(-11.91%)。

( 二 )砂石

1.台灣地區砂石資源開發現況

(1) 砂石為營建之基本材料,亦為目前礦產品中量值最大者。民國 104年砂石產量為

5,703萬公噸,產值約 185億 6,355萬元,較民國 103年砂石產量為 4,518萬公噸,

產值約 142億 4,321萬元,增加 1,185萬公噸(26.22%),產值增加 43億 2,034萬元

(30.33%)。

(2) 104年臺灣地區砂石碎解洗選場全年總生產量 5,703萬公噸(不含進口砂石),其中河

川砂石占 78.02%,陸上砂石占 21.98%(含營建回收利用)。東砂西運海運部分占總生

產量 4.64%。103年砂石碎解洗選場全年總生產量 4518萬公噸(不含進口砂石),其中

河川砂石占 76.09%,陸上砂石占 23.91%(含營建回收利用)。東砂西運海運部分占總

生產量 6.56%,104年比 103年增加 1,185萬公噸(26.22%)。

(3) 104年砂石總供應量 7318萬公噸(其中河川占 60.8%,陸上占 17.13%(含營建土石方

回收),進口占 19.05%,礦區占 3.01%)較 103年砂石總供應量約 6,199萬公噸(其

中河川占 55.47%,陸上占 17.43%(含營建土石方回收),進口占 23.06%,礦區占

4.05%)增加 1,119萬公噸(18.05%)。東砂西運海運部分占總供應量 3.62%。

2.早期列管坑洞土地因地制宜活化使用

修正「陸上盜濫採土石坑洞善後處理計畫」,針對列管之坑洞除回填整復外,增加營建剩

餘土石方收容場,灌溉蓄水池、埤塘、滯洪池、補注地下水蓄水池、浮動式發電設施等

多元活化處理方式,活化坑洞土地利用。(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