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龙川工农革命第一枪 -...

1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龙川佗城镇四甲上印村的一 个富裕农民家庭,一个刚出 生的男婴紧攥着小拳头,发 出响亮的哭声。 黄招娣抱着这个新生的 儿子,高高兴兴地将其从上 到下看了好几遍。黄招娣 的夫人罗氏一脸疲惫地看 着,也欣慰地笑了。黄招娣 又名德成,是个小有名气的 乡村医生,开了间中药铺 子,经常走村串户上门为村 民看病。黄招娣的父亲黄 庆祥是四甲有威望的乡 绅。因黄家祖辈勤劳,持家 有方,是当地望族。 这个新生的婴儿名叫新 发,家里人又喊他发仔,又名 黄新昌,但最终还是以“黄克” 的名字闻名于世。 当年曾从无忧无虑的小 黄克手中分到食物的贫困儿 童,怎么也想不到,长大后的 他,会为了让他们都能吃上 饱饭,做出了“造反”的事来。 / 图 本报记者 凌丽 黄克像 值班副总:董福军 值班主任:胡剑廷 编辑:何逊 美术编辑:赖劭华 校对:周端甫 广告经营许可证: 441600100007 印刷:河源日报印务公司 定价每份 1.30 社址:广东省河源市沿江东路广告: 3386290 发行: 3386090 投诉: 3386802 河源网 源河 APP ZAKER 河源 河源日报微信矩阵 河源网络电视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本报举报电话: 3386032 全媒体 在龙川接受革命启蒙 辛亥革命之后,军阀割据,战 乱不断,但不管怎样,“幼不学,老 何为”成为黄家的信条。黄招娣 说 ,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必须“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黄克的父母 8 岁的他送到本村黄氏六房的私 塾发蒙,开始学习当时小孩子的通 行课本如《千字文》、《增广贤文》 等。黄克不仅读其文,还求其义, 私塾先生便额外给他开小灶。不 久,他就能读《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了。这些书里充满 反叛精神的英雄,成了他决心学习 的对象。 1918 年,私塾先生向黄克父母 建议将他送去读新学。 民国初年的龙川,已创办县立 高等小学,各乡镇也开办区立高等 小学,还建立了凌姓(贝墩)、徐姓 岑冈)、麦姓(油溪)等私立小学。 民国七年,也就是黄克的启蒙老师 建议他上新式学校的时候,龙川创 办了县立中学、县立师范学校。当 年黄克便由父母送至鹤市坳背高等 小学校去读书。 在这里,黄克遇上了他的革命 导师杨复生。在授课的时候,杨复 生常常给学生们讲述俄国十月革命 的故事,介绍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 迫”俄国的情况,剖析当前中国形 势,还组织同学们讨论时事政治,研 究古今中外变革、农民起义和人民 革命斗争。 在这样的氛围里,原本就向往 英雄的黄克,更立下了长大要做大 事的志向。 1925 年,杨复生加入了中国共 产党, 1926 5 月担任中共龙川特 支书记,国民党龙川县党部主委。 1927 年,杨复生主办了龙川农民运 动讲习所,次年组织龙川县苏维埃 政府和东江工农革命军。1928 年, 杨复生与黄克一同参加领导了鹤 市暴动。 和许多革命家前辈一样,黄克 也在学校闹过学潮。这事的起因 是这样的:黄克毕业前夕,一个“封 建思想顽固”的老教师打骂学生, 学校不仅不处理这名教师,反而惩 罚被打骂的学生。黄克愤怒了,他 带着其他和他持同样立场的学生 找校长和那名老教师论理,校长要 开除黄克的学籍,杨复生去求情也 没用。 黄克只得收拾书包行李回了 家,幸好父母开明,让他找机会继 续求学。 在省城成为职业革命者 1922 2 月,黄觉群从广州带 回一批宣传马列主义和俄国十月 革命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中 共早期出版机关出版的刊物以及 龙川留省同乡会刊物《雷声》,回 到四甲过年,趁机向族中青年进 行宣讲。 黄克借了部分书回家去,看了 又看,觉得书上说得很有道理,但却 看不懂,便去问族叔黄觉群。问得 多了,黄觉群觉得这孩子真是个好 苗子,虽然家里经济宽裕,却为人正 直,同情穷人,便决定把黄克带出 来,让他进入位于省城广州的广东 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学习。 虽然那时还未开学, 17 岁的黄 克对这些新知识如饥似渴,苦读不 已,养成所的师生都乐呵呵地愿意 辅导他。中共广东省党组织了解 到黄克的情况,专门安排共产党员 对他进行悉心教育,使他全心全意 接受马克思主义,下定决心投身工 农革命运动。 正当黄克满心期待等着上学时, 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停办。黄克暂 时走入社会,被中共广东省地方党组 织安排到广州市区从事青年运动。从 此,他便成了职业革命者。 1924 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中共广东区委给中共中央提交 了一份报告,提出“国民党改组后, 国民党认定农民运动是革命工作之 一,我们因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名 义工作,开办农民讲习所”。彭湃以 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身份,担任 第一届主任。第二届于 1924 8 21 日开学,黄克被推荐报考。面试 时,黄克在回答“你为什么要来广州 农民运动讲习所读书”的问题时,他 说,是因为要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学 好革命本领,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起 来革命。 在填写学生入学检查表时,黄 克在“你的政治意见如何”一栏中写 道:“中国工人、农民要进行革命,对 内打倒封建制度,对外打倒资本帝 国主义,建立真正的工人农民的民 主国家。”他的政治觉悟得到了审阅 人的称赞。经过审查,黄克被列为 重点培养对象。 在学习中,黄克非常努力,在思 想上不断往马克思列宁主义靠拢, 认为工人农民阶级只有组织起来, 跟共产党闹革命,才能获得翻身解 放。他很快交上了入党申请书,并 获得批准。 黄克得到过阮啸仙、彭湃、黄 居仁的悉心培养,是广东农团军的 骨干分子,多次参加了阮啸仙、黄 居仁等组织的活动。在学习中,黄 克常向彭湃请教,从中理解了农民 革命的道理,学到开展农民运动的 方法。 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毕业后的黄克,虽然年纪轻 轻,却被委以重任,独当一面。 从农讲所毕业后,黄克先后被 派往花县、清远、广宁、仁化、惠阳 等地,按彭湃、阮啸仙等的安排,秘 密发展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组 织农民武装组织—农民自卫军。 浓眉大眼的黄克做起事来总 是雷厉风行。1925 11 月中旬, 他到惠阳开展农民运动,成立惠阳 县农民协会;同年底,受阮啸仙委 派,黄克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特 派员和广东省农民协会特派员身 份,带着刘战寓等人到仁化,依靠 当地青年廖汉忠等人,进行宣传和 串连发动,很快公开建立起仁安、 享联、田庄农会。次年春,又到广 宁、英德等地,协助举办县农民军 事训练班,组织农军模范队。 1927 4 月,蒋介石发动反革 命“四·一二”政变后,中共清远地 方党组织成立了“非常特别委员 会”,黄克当选为委员,主要负责组 织训练农民自卫军工作。是年 12 月,他率领清远与花县的农民自卫 军参加广州起义,在凤溪头与广州 市郊一区、三区农民自卫军会合, 再与南海县农军会合,联同工农赤 卫队第六联队一起,向石围塘火车 站发起进攻,渡过珠江进入市区, 与广州起义军一同攻占国民党东 山据点。起义失败后,起义主力撤 到花县,与花县农军骨干合编为工 农革命军第四师,北上韶关。当时 韶关有国民党重兵把守,广东省委 派黄克前往红四师传达情报。黄 克对花县、清远一带的路途很熟 悉,只花了 2 天时间就把情报送达, 因而红四师折回从化,赶赴海丰革 命根据地。红四师便是在这个时 候转道进入河源、紫金等地,计擒 紫金县长丘国忠并将其枪毙的。 负笈回归红色龙川 1927 年底, 22 岁的黄克回到 龙川,受邀到铁场农民运动训练 班任教员,主讲《中国社会各阶层 分析》、农民运动、共产党的建设 等。因形势不明朗,农训班提前 结束了。不久,黄克接到中共广 东省委和中共东江特委的通知, 要求他迅速和中共龙川特别支部 联系,传达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 东江特委指示,配合东江地区各 县暴动,组织领导龙川县武装反 抗国民党的大暴动。 决定暴动之前,接到上级命令 的黄克在族叔黄觉群的支持下,改 组了中共龙川县特支,并出任书 记,黄觉群当选组织委员,杨复生 当选宣传委员。在佗城建立农协 会,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四甲、 铁场举办培训班,培养农民骨干。 在这里,黄克与引领他走上革 命道路的老师杨复生携手并肩战 斗。杨复生和黄觉群、黄自强等人 同是中共龙川党组织领导人,但尚 缺乏武装斗争经验。从省城回来, 身经多战的黄克,虽然仍是一个 20 出头的小伙子,但已成长为一个革 命斗争领导者了。 1928 1 月,中共东江特委巡 视员、东江革命委员会代表刘琴 西来到龙川四甲上印寨,和黄克 取得联系后,由黄克主持召开了 龙川特别支部委员会议,贯彻上 级指示,计划在年关期间发动武 装起义,建立东江革命根据地。 黄克领导着龙川特支,积极组建 东江工农革命军。 打响龙川工农革命第一枪 1928 2 月,龙川苏维埃政府 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宣布:东江工农 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黄克任总指 挥。龙川县苏维埃政府一诞生,就着 手筹备武装暴动事宜。《中共东江特 委发展暴动的计划》中,进一步明确 提出要“以年关暴动去引起东江的大 暴动,完成东江的割据”。 黄克争取到龙川与河源交界 处的土匪头目黄亚辣的支持。这 支有着近 120 人的绿林队伍,曾是 陈炯明辖下部队,装备精良,且有 实战经验。陈炯明兵败东江后,他 们流落在龙川、河源一带,打家劫 舍,有时偷袭国民党的税务机关, 打劫往来客商货物,国民党当局一 时也奈何不了他们。 中共龙川特支研究决定,由黄 克通过亲戚关系,争取黄亚辣、邹 铁强等土匪站到广大工农这边来, 与国民党当局作斗争。黄克不顾 个人安危,多次与黄亚辣等接触、 洽谈,黄、邹表示,愿意服从中共龙 川特支指挥。 1928 2 月,中共龙川特支将 领导的农民自卫军,与黄亚辣等统 领的武装队伍统一编为东江工农革 命军,全军有 400 人枪。东江特委 特派员刘琴西为军长,黄克为总指 挥。为筹集暴动所需粮饷, 1928 农历正月,黄克带兵攻入四甲一个 大地主宅院,破其仓库,取得粮食 200 余石。这些粮食给 500 多集中 训练的工农革命军提供了给养。 3 6 日晚,中共特支领导成 员、龙川苏维埃组成人员、东江工 农革命军领导成员等,在刘琴西、 黄克的主持下,商定好了这次暴动 的地点、时间、路线等。 7 日,负责传递情报的钟彪不 幸被当地大地主黄元增“富户团” 的巡夜队员抓获而遇害,藏于他身 上的工农军各编队的花名册以及 进军鹤市的路线图、标志、标语、布 告、口令等,均落入敌手。 时任鹤市区区长兼警察所长 陈伟枝、保卫团团董张月舫立即 向国民党龙川县长黄蔚文密报, 黄蔚文当即作了严密布防,并突 然袭击,搜捕工农革命军骨干成 员。因其行动隐秘,黄克未能获 取钟彪已然遇害的情报,暴动仍 按原计划进行。 3 9 日晚,四甲编队 400 余人 从坪田分水坳誓师出发,在朦胧月 色中翻山涉水向鹤市进发,并于黎 明前抵达鹤市连坑尾。凌晨 4 30 分,黄克下达进军令。经过奋勇 战斗,农军前锋终于瞄准突破口, 涉水过河,打开栅栏冲入街内展开 巷战。黄克冲进区警署时,发现里 面已是空无一人,原来,坐镇鹤市 的县警大队长黄雨生已带了亲信 趁天色未明潜逃。 暴动进行到此时,已是胜利在 望。队伍中的黄亚辣等土匪出身 的成员,认为这次暴动也是“劫富 济贫”,冲进鹤市街内的“黄永兴”、 “祥盛”、“南合晋”、“新香展”四家 大店铺,把货物搬到街心,让农会 成员搬回家去。 黄克则在街头一角进行演 说,并宣布没收几家地主财产分 发给穷人,附近农民欢欣鼓舞,敲 锣打鼓欢庆胜利。 鹤市暴动次日上午 9 时许,黄 克已获知钟彪遇害,下令撤离时, 为时已晚。他们刚撤出鹤市街 口,张月舫等地主武装和县警队 400 余人已逼近。工农革命军且 战且退,又遇上县警大队大队长 黄雨生残部与黄布宦境保卫团 500 余人夹击。 黄克临危不惧,率兵经过大 半天的冲杀,终于突出重围,退回 四甲上印寨。 3 月下旬,龙川当局纠集国民 党五华、河源边境的地方民团 2000 多人,分兵五路进剿四甲苏区。3 25 日,黄克、黄德初拟向中共东 江特委巡视员兼东江工农革命军 军长刘琴西汇报鹤市暴动情况和 四甲地区反“围剿”部署情况途经 乐村时,被邹铁强出卖,他们被地 主民团武装头目张香谷率人捕 获。4 月中旬,黄蔚文下令将黄克、 黄德初带往龙川县城郊杀害。 鹤市暴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龙川工农民众举行的第一次 有组织有计划的军事武装斗争, 虽然失败,其作用与意义却极其 深远。鹤市暴动有力配合和支持 了东江各地的武装暴动斗争,有 效牵制了五华、河源、龙川国民党 地方武装,为五华、河源、龙川县 内其他苏区的创立与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起到了配合与支持东 江各地武装暴动的作用。同时, 此次暴动开了中共龙川组织领导 工农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先河, 揭开了龙川人民以革命武装反抗 反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 2010 年以来,龙川鹤市武 装暴动等 10 余处革命旧址被立 碑保护。 2011 年,龙川县在鹤 市街桥头竖起一组鹤市暴动群 像,以作纪念。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黄克传》(刘路红、段纪明编著,2016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黄克故居 黄克故居 开龙川工农武装夺取政权之先河 仧仧 仧仧 仧仧 仧仧 仧仧 仧仧 仧仧 仧仧 中共河源市委主管主办 总第 7126 今日 4 国内统一刊号: CN44-0147 星期日 2018 7 新闻报料/广告/发行 农历戊戌年五月廿五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l-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打响龙川工农革命第一枪 - epaper.heyuan.cnepaper.heyuan.cn/resfile/2018-07-08/01/01.pdf · 这个新生的婴儿名叫新 发 ,家里人又喊他发仔 又名 黄新昌,但最终还是以“黄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龙川佗城镇四甲上印村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一个刚出生的男婴紧攥着小拳头,发出响亮的哭声。

黄招娣抱着这个新生的儿子,高高兴兴地将其从上到 下 看 了 好 几 遍 。 黄 招 娣的 夫 人 罗 氏 一 脸 疲 惫 地 看着,也欣慰地笑了。黄招娣又名德成,是个小有名气的乡 村 医 生 ,开 了 间 中 药 铺子,经常走村串户上门为村民 看 病 。 黄 招 娣 的 父 亲 黄庆 祥 是 四 甲 有 威 望 的 乡绅。因黄家祖辈勤劳,持家有方,是当地望族。

这个新生的婴儿名叫新

发,家里人又喊他发仔,又名黄新昌,但最终还是以“黄克”的名字闻名于世。

当年曾从无忧无虑的小黄克手中分到食物的贫困儿童,怎么也想不到,长大后的他,会为了让他们都能吃上饱饭,做出了“造反”的事来。

文/图本报记者 凌丽

■黄克像

□值班副总:董福军 □值班主任:胡剑廷 □编辑:何 逊 □美术编辑:赖劭华 □校对:周端甫 □广告经营许可证:441600100007 □印刷:河源日报印务公司 □定价每份1.30元□社址:广东省河源市沿江东路 广告:3386290 发行:3386090 投诉:3386802■河源网 ■源河APP ■ZAKER河源 ■河源日报微信矩阵 ■河源网络电视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本报举报电话:3386032全媒体

河源红色文化系列报道⑮

在龙川接受革命启蒙辛亥革命之后,军阀割据,战

乱不断,但不管怎样,“幼不学,老何为”成为黄家的信条。黄 招 娣说,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必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黄克的父母将 8岁的他送到本村黄氏六房的私塾发蒙,开始学习当时小孩子的通行课本如《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黄克不仅读其文,还求其义,私塾先生便额外给他开小灶。不久,他就能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了。这些书里充满反叛精神的英雄,成了他决心学习的对象。

1918年,私塾先生向黄克父母建议将他送去读新学。

民国初年的龙川,已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各乡镇也开办区立高等小学,还建立了凌姓(贝墩)、徐姓(岑冈)、麦姓(油溪)等私立小学。民国七年,也就是黄克的启蒙老师建议他上新式学校的时候,龙川创办了县立中学、县立师范学校。当年黄克便由父母送至鹤市坳背高等小学校去读书。

在这里,黄克遇上了他的革命导师杨复生。在授课的时候,杨复生常常给学生们讲述俄国十月革命的故事,介绍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俄国的情况,剖析当前中国形势,还组织同学们讨论时事政治,研究古今中外变革、农民起义和人民革命斗争。

在这样的氛围里,原本就向往英雄的黄克,更立下了长大要做大事的志向。

1925年,杨复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 5月担任中共龙川特支书记,国民党龙川县党部主委。1927年,杨复生主办了龙川农民运动讲习所,次年组织龙川县苏维埃政府和东江工农革命军。1928年,杨复生与黄克一同参加领导了鹤市暴动。

和许多革命家前辈一样,黄克也在学校闹过学潮。这事的起因是这样的:黄克毕业前夕,一个“封建思想顽固”的老教师打骂学生,学校不仅不处理这名教师,反而惩罚被打骂的学生。黄克愤怒了,他带着其他和他持同样立场的学生找校长和那名老教师论理,校长要开除黄克的学籍,杨复生去求情也没用。

黄克只得收拾书包行李回了家,幸好父母开明,让他找机会继续求学。

在省城成为职业革命者1922 年 2 月,黄觉群从广州带

回一批宣传马列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中共早期出版机关出版的刊物以及龙川留省同乡会刊物《雷声》,回到四甲过年,趁机向族中青年进行宣讲。

黄克借了部分书回家去,看了又看,觉得书上说得很有道理,但却看不懂,便去问族叔黄觉群。问得多了,黄觉群觉得这孩子真是个好苗子,虽然家里经济宽裕,却为人正直,同情穷人,便决定把黄克带出来,让他进入位于省城广州的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学习。

虽然那时还未开学,17岁的黄克对这些新知识如饥似渴,苦读不已,养成所的师生都乐呵呵地愿意辅导他。中共广东省党组织了解到黄克的情况,专门安排共产党员对他进行悉心教育,使他全心全意接受马克思主义,下定决心投身工农革命运动。

正当黄克满心期待等着上学时,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停办。黄克暂时走入社会,被中共广东省地方党组织安排到广州市区从事青年运动。从此,他便成了职业革命者。

1924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共广东区委给中共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国民党改组后,

国民党认定农民运动是革命工作之一,我们因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名义工作,开办农民讲习所”。彭湃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身份,担任第一届主任。第二届于1924年8月21日开学,黄克被推荐报考。面试时,黄克在回答“你为什么要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读书”的问题时,他说,是因为要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学好革命本领,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在填写学生入学检查表时,黄克在“你的政治意见如何”一栏中写道:“中国工人、农民要进行革命,对内打倒封建制度,对外打倒资本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工人农民的民主国家。”他的政治觉悟得到了审阅人的称赞。经过审查,黄克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在学习中,黄克非常努力,在思想上不断往马克思列宁主义靠拢,认为工人农民阶级只有组织起来,跟共产党闹革命,才能获得翻身解放。他很快交上了入党申请书,并获得批准。

黄克得到过阮啸仙、彭湃、黄居仁的悉心培养,是广东农团军的骨干分子,多次参加了阮啸仙、黄居仁等组织的活动。在学习中,黄克常向彭湃请教,从中理解了农民革命的道理,学到开展农民运动的方法。

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毕业后的黄克,虽然年纪轻

轻,却被委以重任,独当一面。从农讲所毕业后,黄克先后被

派往花县、清远、广宁、仁化、惠阳等地,按彭湃、阮啸仙等的安排,秘密发展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组织——农民自卫军。

浓眉大眼的黄克做起事来总是雷厉风行。1925年 11月中旬,他到惠阳开展农民运动,成立惠阳县农民协会;同年底,受阮啸仙委派,黄克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特派员和广东省农民协会特派员身份,带着刘战寓等人到仁化,依靠

当地青年廖汉忠等人,进行宣传和串连发动,很快公开建立起仁安、享联、田庄农会。次年春,又到广宁、英德等地,协助举办县农民军事训练班,组织农军模范队。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四·一二”政变后,中共清远地方党组织成立了“非常特别委员会”,黄克当选为委员,主要负责组织训练农民自卫军工作。是年 12月,他率领清远与花县的农民自卫军参加广州起义,在凤溪头与广州市郊一区、三区农民自卫军会合,再与南海县农军会合,联同工农赤

卫队第六联队一起,向石围塘火车站发起进攻,渡过珠江进入市区,与广州起义军一同攻占国民党东山据点。起义失败后,起义主力撤到花县,与花县农军骨干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北上韶关。当时韶关有国民党重兵把守,广东省委派黄克前往红四师传达情报。黄克对花县、清远一带的路途很熟悉,只花了2天时间就把情报送达,因而红四师折回从化,赶赴海丰革命根据地。红四师便是在这个时候转道进入河源、紫金等地,计擒紫金县长丘国忠并将其枪毙的。

负笈回归红色龙川1927 年底,22 岁的黄克回到

龙川,受邀到铁场农民运动训练班任教员,主讲《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农民运动、共产党的建设等。因形势不明朗,农训班提前结束了。不久,黄克接到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东江特委的通知,要求他迅速和中共龙川特别支部联系,传达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东江特委指示,配合东江地区各县暴动,组织领导龙川县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大暴动。

决定暴动之前,接到上级命令的黄克在族叔黄觉群的支持下,改组了中共龙川县特支,并出任书记,黄觉群当选组织委员,杨复生当选宣传委员。在佗城建立农协会,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四甲、铁场举办培训班,培养农民骨干。

在这里,黄克与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老师杨复生携手并肩战斗。杨复生和黄觉群、黄自强等人同是中共龙川党组织领导人,但尚缺乏武装斗争经验。从省城回来,

身经多战的黄克,虽然仍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但已成长为一个革命斗争领导者了。

1928年 1月,中共东江特委巡视员、东江革命委员会代表刘琴西来到龙川四甲上印寨,和黄克取得联系后,由黄克主持召开了龙川特别支部委员会议,贯彻上级指示,计划在年关期间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东江革命根据地。黄克领导着龙川特支,积极组建东江工农革命军。

打响龙川工农革命第一枪1928年 2月,龙川苏维埃政府

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宣布: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黄克任总指挥。龙川县苏维埃政府一诞生,就着手筹备武装暴动事宜。《中共东江特委发展暴动的计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以年关暴动去引起东江的大暴动,完成东江的割据”。

黄克争取到龙川与河源交界处的土匪头目黄亚辣的支持。这支有着近 120人的绿林队伍,曾是陈炯明辖下部队,装备精良,且有实战经验。陈炯明兵败东江后,他们流落在龙川、河源一带,打家劫舍,有时偷袭国民党的税务机关,打劫往来客商货物,国民党当局一时也奈何不了他们。

中共龙川特支研究决定,由黄克通过亲戚关系,争取黄亚辣、邹铁强等土匪站到广大工农这边来,与国民党当局作斗争。黄克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与黄亚辣等接触、洽谈,黄、邹表示,愿意服从中共龙川特支指挥。

1928年 2月,中共龙川特支将

领导的农民自卫军,与黄亚辣等统领的武装队伍统一编为东江工农革命军,全军有 400人枪。东江特委特派员刘琴西为军长,黄克为总指挥。为筹集暴动所需粮饷,1928年农历正月,黄克带兵攻入四甲一个大地主宅院,破其仓库,取得粮食200余石。这些粮食给 500多集中训练的工农革命军提供了给养。

3月 6日晚,中共特支领导成员、龙川苏维埃组成人员、东江工农革命军领导成员等,在刘琴西、黄克的主持下,商定好了这次暴动的地点、时间、路线等。

7日,负责传递情报的钟彪不幸被当地大地主黄元增“富户团”的巡夜队员抓获而遇害,藏于他身上的工农军各编队的花名册以及进军鹤市的路线图、标志、标语、布告、口令等,均落入敌手。

时任鹤市区区长兼警察所长陈伟枝、保卫团团董张月舫立即向国民党龙川县长黄蔚文密报,黄蔚文当即作了严密布防,并突然袭击,搜捕工农革命军骨干成

员。因其行动隐秘,黄克未能获取钟彪已然遇害的情报,暴动仍按原计划进行。

3月9日晚,四甲编队400余人从坪田分水坳誓师出发,在朦胧月色中翻山涉水向鹤市进发,并于黎明前抵达鹤市连坑尾。凌晨 4 时30分,黄克下达进军令。经过奋勇战斗,农军前锋终于瞄准突破口,涉水过河,打开栅栏冲入街内展开巷战。黄克冲进区警署时,发现里面已是空无一人,原来,坐镇鹤市的县警大队长黄雨生已带了亲信趁天色未明潜逃。

暴动进行到此时,已是胜利在望。队伍中的黄亚辣等土匪出身的成员,认为这次暴动也是“劫富济贫”,冲进鹤市街内的“黄永兴”、

“祥盛”、“南合晋”、“新香展”四家大店铺,把货物搬到街心,让农会成员搬回家去。

黄克则在街头一角进行演说,并宣布没收几家地主财产分发给穷人,附近农民欢欣鼓舞,敲锣打鼓欢庆胜利。

鹤市暴动次日上午 9时许,黄克已获知钟彪遇害,下令撤离时,为时已晚。他们刚撤出鹤市街口,张月舫等地主武装和县警队400 余人已逼近。工农革命军且战且退,又遇上县警大队大队长黄雨生残部与黄布宦境保卫团500余人夹击。

黄克临危不惧,率兵经过大半天的冲杀,终于突出重围,退回四甲上印寨。

3月下旬,龙川当局纠集国民党五华、河源边境的地方民团2000多人,分兵五路进剿四甲苏区。3

月 25日,黄克、黄德初拟向中共东江特委巡视员兼东江工农革命军军长刘琴西汇报鹤市暴动情况和四甲地区反“围剿”部署情况途经乐村时,被邹铁强出卖,他们被地主民团武装头目张香谷率人捕获。4月中旬,黄蔚文下令将黄克、黄德初带往龙川县城郊杀害。

鹤市暴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龙川工农民众举行的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军事武装斗争,虽然失败,其作用与意义却极其深远。鹤市暴动有力配合和支持了东江各地的武装暴动斗争,有

效牵制了五华、河源、龙川国民党地方武装,为五华、河源、龙川县内其他苏区的创立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起到了配合与支持东江各地武装暴动的作用。同时,此次暴动开了中共龙川组织领导工农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先河,揭开了龙川人民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

2010 年 以 来 ,龙 川 鹤 市 武装暴动等 10 余处革命旧址被立碑 保 护 。 2011 年 ,龙 川 县 在 鹤市街桥头竖起一组鹤市暴动群像,以作纪念。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黄克传》(刘路红、段纪明编著,2016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黄克故居黄克故居

开龙川工农武装夺取政权之先河

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

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仧

周刊

中共河源市委主管主办 总第7126期 今日4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7

星期日 2018年7月

新闻报料/广告/发行

农历戊戌年五月廿五

:打响龙川工农革命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