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青织“锦绣”绿色发展绘“底色”hnrb.hinews.cn/resfile/2019-03-28/026/hnrb20190328026.pdf ·...

1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天蓝地青织“锦绣”绿色发展绘“底色” 本报记者 周晓梦 不久前,一则关于两家污水厂篡 改、伪造监测数据被查获的案件引人 关注,刷屏朋友圈。 “乐东黎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和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这 2 起移送公安的污染源自动监控弄虚 作假案件,是我省污染源自动监控弄 虚作假查处案历史上的零突破,体现 了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的 无缝衔接。”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 绍说。 这也映射出我省近年来持续加 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更是我省全面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的 新成效。 近年来,海南在生态文明体制改 革上不断有新动作—开展生态保 护红线工作,将重要生态空间进行严 格保护;开展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试 点工作,探索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一 证式”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河长制湖 长制工作,为河、湖明确生态“管家”; 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 施方案,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 或个人念“紧箍咒”;出台项目建设用 地效益标准,提高投资项目的供地门 槛;初步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横 向补偿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也不断 健全—当前,我省在推动出台《海 南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党 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实施细则(试行)》等法规规章的基础 上,持续不断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地方 立法的立、改、废,完善我省环境保护 法规制度体系。 以转变政绩观为例,2018 年起, 我省正式实施新办法,根据《海南省 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省 19 个市县 (区)(含洋浦、暂不含三沙)划分为 5 大类,分两个平台进行差别化的考 核,并取消了除海口、三亚、洋浦、儋 州、文昌、琼海、澄迈之外的 12 个市 县 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的 考核。 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不好,领导 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很重要。这一 办法实施背后的指向,是发挥“绿色 指挥棒”的重要约束和导向作用,彻 底扭转简单以 GDP 增长率论英雄的 政绩导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 新发展理念。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 开。 2018 年 4 月 13 日,习 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 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 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海南 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 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 建设作出表率。 海南牢记嘱托,开启生 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努力践 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迈出新步伐,为绿色发展描 绘好生态底色。 显定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A A 去年4月,省生态环境六大专项 整治联合指挥部成立,旨在负责统一 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握 指成拳,做到高效权威、联动一体,形 成攻坚合力。 两个月后,《海南省深化生态环境 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印发,强调要结合海南实际,持续 深化六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生 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改善 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需要定力和系 统思维。 从 2015 年开始,海南开展生态 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提出“三年 攻坚、两年巩固,到 2020 年我省城 乡环境建设、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环 境质量水平应达到的各项具体量化 指标”。 从湖到海、从水到土、从山林 到海洋、从城镇到乡村……海南持 续开展的各大专项整治行动,将山 水田林湖草体系贯通,焕发生态活 力—— 2018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率 98.4%,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 度由上年的 18 降到 17 微克/立方米;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 到或优于 III 类,完成 29 个城市黑臭 水体消除任务;海口市荣获全球首批 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绿色践行。 一份份颇具分量的成绩单背后,是生 态文明建设的长久恒心和环境保护 治理的有力决心。 去年,我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取得积极成效,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加 强生态文明建设30条措施,并有序 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 反馈问题整改等,海南通过直面环境 短板和问题,瞄准目标靶心,持续努 力,不断出招,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 迈新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B B T06 2019 3 28 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取得突破 建成面积 82 万平方米 勇跨越: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C C 不断向前的步伐和对未来的期 待,在时空坐标上,交汇出崭新的可能。 去年4月,海南迎来生态文明建 设的更大机遇。在中央12号文件 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单独提 出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也成为海 南新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为推进全 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最响亮 的关键词。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 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热带 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今年1月23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传递出了我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舞人心的消息。 绿色发展的脉搏,在“绿水青山” 和“金山银山”的辨证选择中勃勃跳 动。海南,聆听时代脉动。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 设,确保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 好、不能变差。”今年省两会上,省政 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践行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 迈出新步伐。 汽柴油开启国Ⅵ时代、国六标准 轻型汽车上路步伐临近、“禁塑令”出 台、出台规划让更多清洁能源汽车上 路……细心的人会发现,我省推进国 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动作频次 渐密,目标和路径明晰。 以近期印发的《海南省清洁能源 汽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围绕 2030年实现“绿色智慧出行新海南” 的总体发展目标,按照“公共服务领域 先行、社会运营领域引领、私人使用领 域引导”的推广思路,分步骤、分领域 稳步推进全省车辆清洁能源化工作。 “规划的出台,对全国甚至是全 球都会造成一个标杆性的效应。”清 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 院士欧阳明高在评价该规划时如是 表示。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站在新起 点上,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领下, 海南努力绘就青山绿水,书写绿色发 展的澎湃未来。 (本报海口 3 月 27 日讯) 湿湿全省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 1172 处罚金额 1.84 亿元 使用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案件 132 超过 2017 年 36 ,同比增长 37.5%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 优良率 98.4% 细颗粒物( PM2.5 )年均浓度由 上年的 18 微克/立方米降到 17 /立方米 持续开展绿化造林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2.1%以上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 III 类 完成 29 城市黑臭水体消除任务 创我省生态环境执法 历史新高 其中处罚金额 同比大幅度提升 增长 76% 2018 年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Sep-2019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天蓝地青织“锦绣”绿色发展绘“底色”hnrb.hinews.cn/resfile/2019-03-28/026/hnrb20190328026.pdf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 ■■■■■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天蓝地青织“锦绣”绿色发展绘“底色”■ 本报记者 周晓梦

不久前,一则关于两家污水厂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被查获的案件引人关注,刷屏朋友圈。

“乐东黎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这2起移送公安的污染源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案件,是我省污染源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查处案历史上的零突破,体现了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的无缝衔接。”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也映射出我省近年来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更是我省全面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的新成效。

近年来,海南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不断有新动作——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将重要生态空间进行严格保护;开展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一证式”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为河、湖明确生态“管家”;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念“紧箍咒”;出台项目建设用地效益标准,提高投资项目的供地门

槛;初步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横向补偿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也不断健全——当前,我省在推动出台《海南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法规规章的基础上,持续不断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地方立法的立、改、废,完善我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体系。

以转变政绩观为例,2018年起,我省正式实施新办法,根据《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省19个市县

(区)(含洋浦、暂不含三沙)划分为5大类,分两个平台进行差别化的考核,并取消了除海口、三亚、洋浦、儋州、文昌、琼海、澄迈之外的12个市县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

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不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很重要。这一办法实施背后的指向,是发挥“绿色指挥棒”的重要约束和导向作用,彻底扭转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政绩导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新发展理念。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海南牢记嘱托,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为绿色发展描绘好生态底色。

显定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AA去年4月,省生态环境六大专项

整治联合指挥部成立,旨在负责统一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握指成拳,做到高效权威、联动一体,形成攻坚合力。

两个月后,《海南省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强调要结合海南实际,持续深化六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改善

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需要定力和系统思维。

从2015年开始,海南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提出“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 2020年我省城乡环境建设、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环境质量水平应达到的各项具体量化指标”。

从湖到海、从水到土、从山林到海洋、从城镇到乡村……海南持

续开展的各大专项整治行动,将山水田林湖草体系贯通,焕发生态活力——

2018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4%,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上年的18降到17微克/立方米;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完成29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任务;海口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绿色践行。

一份份颇具分量的成绩单背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久恒心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有力决心。

去年,我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0条措施,并有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海南通过直面环境短板和问题,瞄准目标靶心,持续努力,不断出招,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迈新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BB

T06

2019

年3

月28

星期四

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取得突破建成面积82万平方米

勇跨越: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CC不断向前的步伐和对未来的期

待,在时空坐标上,交汇出崭新的可能。去年4月,海南迎来生态文明建

设的更大机遇。在中央 12号文件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单独提出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也成为海南新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最响亮的关键词。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热带

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今年1月23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传递出了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舞人心的消息。

绿色发展的脉搏,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辨证选择中勃勃跳动。海南,聆听时代脉动。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

迈出新步伐。汽柴油开启国Ⅵ时代、国六标准

轻型汽车上路步伐临近、“禁塑令”出台、出台规划让更多清洁能源汽车上路……细心的人会发现,我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动作频次渐密,目标和路径明晰。

以近期印发的《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围绕2030年实现“绿色智慧出行新海南”的总体发展目标,按照“公共服务领域先行、社会运营领域引领、私人使用领

域引导”的推广思路,分步骤、分领域稳步推进全省车辆清洁能源化工作。

“规划的出台,对全国甚至是全球都会造成一个标杆性的效应。”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评价该规划时如是表示。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站在新起点上,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领下,海南努力绘就青山绿水,书写绿色发展的澎湃未来。

(本报海口3月27日讯)

高空航拍海口最大湿地公园—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美景如画。

本报记者

张茂

全省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72宗处罚金额1.84亿元

使用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案件132宗超过2017年36宗,同比增长37.5%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4%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上年的 18微克/立方米降到 17微克/立方米

持续开展绿化造林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1%以上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完成29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任务 创我省生态环境执法

历史新高

其中处罚金额同比大幅度提升增长76%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