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名“小工匠”顶岗“补缺”...

1
责任编辑:刘晓丹组版编辑:余永春校对:张苑 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要闻 03 千余名“小工匠”顶岗“补缺” 韶关校企合作为复工复产“加速” 182 项公共服务事项在这都能办 深圳开设 4 家移动人才服务站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段松连 通讯 员韶人社) 日前,为缓解一线用工短缺 难题,韶关市人社部门指导市内多家技 工院校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主阵 地作用,组织4所技工院校的1316名师 生到300多家企业就业,其中在韶顶岗 实习学生达506人,成为活跃在复工复 产浪潮中的“技术生力军”。 受疫情影响,目前外来务工人员正 在陆续返工,但一时间难以全部到位, 而社会招聘短期内又无法弥补熟练工 的缺口,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韶关市 部分企业的生产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 响。为此,韶关市人社部门召集了韶关 片区技工院校支持规上企业校企合作 解决用工问题专题会议,加大学校与企 业的精准对接。“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 工作的前提下,动员优秀的技工院校 ‘小工匠们’投入到复工复产大潮当中 去,缓解企业一线‘熟练工’短缺的问 题,助力企业加快复产进度,将疫情对 企业经营及我市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 最低。”韶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说。 据悉,在技能人才培育方面,韶关 人社部门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 作”的培养模式,形成行业、企业、学校、 政府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打造了多个 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全力培养能够 迅速适应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和高素 质劳动者。作为本地重要的技能人才 培养基地,韶关市技师学院在疫情期间 派出多名学生,先后为丽珠集团利民制 药厂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提供顶 岗实习服务,也为韶瑞重工等企业筛选 急缺的技能人才。截至3月25日,该校 共派出 656 名学生到 383 家企业顶岗实 习,其中本地企业244家,顶岗实习人 数达359人,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复工复 产。 除学生到企业顶岗补缺解决用工 缺口外,韶关市技工院校还派出多位 “名师工匠”到本地企业进行“对口支 援”,协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为解决防疫物资紧缺,保障市场需 求,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临 时调整生产线,跨界生产口罩机。据了 解,除螺丝等配件外,装配一台口罩机 需 要 自 制 件 300 多 件 ,外 购 件 200 多 件。因为口罩机的订单量不断增加,装 配难度大,即便企业现有的装配工人从 月初开始每天在岗奋战11小时,生产进 度仍然明显受限。经校企双方协商,韶 关市技师学院先后两次派出许添福等 8 位骨干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支援,几位 老师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迅速编制机 床程序参数,调节运作节拍,顺利攻下 工序调试这一技术关口;随后又详细分 析起装配图纸,组织“装配”攻关。几位 老师还当起了“熟练工”,与工人一起参 与机工件的装夹、车削;同时现场为企 业员工开展培训指导,加快生产进度。 “校企合作让我们的生产进度明显加 快,目前已经交付了 20 多台口罩机,现 在正在以每天 1-2 台的进度完成客户 订单。”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人力资 源部副部长杨岁平说。 广州市社会组织“暖业援 企”服务团 为建筑企业发展“把脉”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 陈潇) 4月14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指导,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和广州市社会 组织联合会(简称广州社联)党委、广州社 联主办的广州市社会组织“暖业援企”专业 服务团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场对接会举 行。 会上,服务团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的 服务资源,对企业面临的问题,在补充劳 务资源、控制财务风险、充分利用优惠政 策、有效保障员工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有 针对性的讲解,并就各自的专业领域详 细介绍了支持行业回暖复苏、支援企业 复工复产的专业服务内容。服务团专家 还发挥专业所长,对市建筑业联合会会 员单位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耐心给予解 答。 截至目前,服务团已成功对接8场专 场对接会,服务企业超过6000家。对接 会的举办一方面让服务团成员的专业性 得到了有效体现,专业社会组织的能力 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专场让对接的 针对性、精准性得到了有效释放。下一 步,服务团将走入行业企业密集,与城市 发展、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企业聚集区, 以问题为导向,以疏通堵点,传播党和国 家政策措施为目标,强信心、暖人心、聚 民心,充分发挥广州市社会组织服务国 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 用。 智能清扫机器人“小艾” 亮相广州白云机场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 机场宣 TI航管) 扫地、吸尘、消毒……4 月 14 日, 2 台智能消杀清扫机器人在广州白云 机场一号航站楼出发候机区域正式投入使 用。 这款名叫“小艾”的 Ikoo-800-SIPA 智 能消杀清扫机器人,可替代保洁人员在疫 情期间现场作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一 次加液就可提供长达 8 小时的续航时间, 有效覆盖 10000空间或 2000地面的杀 菌消毒。其自带的波传感应器会自动识 别并且避开6米内的障碍物,实现自动转 向、避免碰撞的“智能”清扫。此外,机器 人还有自动导航功能,可提前设定路线精 准运行,24小时不间断为抗疫保洁服务。 它的吸尘风机噪音也经过有效处理,在保 持吸力的同时,不会对区域内人员产生影 响。 机场工作人员介绍说:“T1、T2 两座航 站楼面积达140.37万平方米,每天的清洁消 毒工作量不少。以往重点航班抵达后,旅 客候检区域的消杀工作要等到旅客全部离 开后,全副武装的消杀人员才能进入该区 域进行作业。现在有了这款智能消杀清扫 机器人,就可以替代人工进入重点保障区 域,随时根据需求进行消杀,在及时做好保 洁的同时,有效杜绝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 风险。”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通讯 员深人社) 4 月 13 日,记者从深圳市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深圳市开设 4 家移动人才服务站,直接上门提供“一 站式、个性化、零距离”服务,人事人才 服务、社会保障、技能提升等 182 项公共 服务事项均能办理。至此深圳市人才 服务已经形成以人才园服务大厅为中 心,4 家服务站为辐射点的“一园四点” 服务新格局。 4 家移动人才服务站分别是华为人 才服务站、富士康人才服务站、前海人 才服务站和大学城人才服务站。入驻 地点不同,每家服务站的服务内容与方 式也有所不同。其中,针对华为公司国 )内外科研专家、高精尖技术人才、 驻外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人才数量 多、工作忙、业务办理时效要求高的特 点,服务站就重点提供高层次一站式服 务,人才引进批量受理,专业技术资格 认定预约提前办,员工档案代为转送, 职称证书代领等多项特色服务。富士 康集团的下属企业遍布全市 6 大园区, 有近 18 万名员工,业务量大、服务面广, 人才结构多以一线技术操作类员工为 主。服务站就重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术资格晋升、人才引进、高层次 人才奖励补贴等“一站式、一条龙”服 务。 前海是深化深港合作,推进国际合 作的核心功能区,集聚了400多家金融、 服务、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大学 城是深圳市科研院校群中心,为高层次 人才培养、科研、高新科技信息国际交 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前海及大学城两 家人才服务站将人社服务触角加长延 伸,服务覆盖扩面扩展,为更多企业人 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 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 才服务站服务内容更加完善丰富,人事 人才服务、社会保障、技能提升等 182 项 公共服务事项都能在这里办。服务方 式灵活多样,除日常服务外,服务站将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量身定制专场服务 活动,集中普及人社政策,解答企业及 员工疑惑。除实体服务外,服务站还灵 活借助进驻单位的线上服务平台、微信 服务等方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缩短 与企业及员工之间的服务距离,使人社 服务不间断,交流无阻隔,回应更及时, 服务效率更加高效快捷。 技工院校教师指导工人“装配”攻关 单位供图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Oct-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责任编辑:刘晓丹 组版编辑:余永春 校对:张苑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要闻 03

    千余名“小工匠”顶岗“补缺”韶关校企合作为复工复产“加速”

    182项公共服务事项在这都能办深圳开设4家移动人才服务站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段松连 通讯

    员韶人社)日前,为缓解一线用工短缺

    难题,韶关市人社部门指导市内多家技

    工院校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主阵

    地作用,组织4所技工院校的1316名师

    生到300多家企业就业,其中在韶顶岗

    实习学生达506人,成为活跃在复工复

    产浪潮中的“技术生力军”。

    受疫情影响,目前外来务工人员正

    在陆续返工,但一时间难以全部到位,

    而社会招聘短期内又无法弥补熟练工

    的缺口,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韶关市

    部分企业的生产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

    响。为此,韶关市人社部门召集了韶关

    片区技工院校支持规上企业校企合作

    解决用工问题专题会议,加大学校与企

    业的精准对接。“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

    工作的前提下,动员优秀的技工院校

    ‘小工匠们’投入到复工复产大潮当中

    去,缓解企业一线‘熟练工’短缺的问

    题,助力企业加快复产进度,将疫情对

    企业经营及我市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

    最低。”韶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说。

    据悉,在技能人才培育方面,韶关

    人社部门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

    作”的培养模式,形成行业、企业、学校、

    政府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打造了多个

    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全力培养能够

    迅速适应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和高素

    质劳动者。作为本地重要的技能人才

    培养基地,韶关市技师学院在疫情期间

    派出多名学生,先后为丽珠集团利民制

    药厂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提供顶

    岗实习服务,也为韶瑞重工等企业筛选

    急缺的技能人才。截至3月25日,该校

    共派出656名学生到383家企业顶岗实

    习,其中本地企业 244家,顶岗实习人

    数达359人,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复工复

    产。

    除学生到企业顶岗补缺解决用工

    缺口外,韶关市技工院校还派出多位

    “名师工匠”到本地企业进行“对口支

    援”,协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为解决防疫物资紧缺,保障市场需

    求,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临

    时调整生产线,跨界生产口罩机。据了

    解,除螺丝等配件外,装配一台口罩机

    需要自制件 300 多件,外购件 200 多

    件。因为口罩机的订单量不断增加,装

    配难度大,即便企业现有的装配工人从

    月初开始每天在岗奋战11小时,生产进

    度仍然明显受限。经校企双方协商,韶

    关市技师学院先后两次派出许添福等8

    位骨干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支援,几位

    老师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迅速编制机

    床程序参数,调节运作节拍,顺利攻下

    工序调试这一技术关口;随后又详细分

    析起装配图纸,组织“装配”攻关。几位

    老师还当起了“熟练工”,与工人一起参

    与机工件的装夹、车削;同时现场为企

    业员工开展培训指导,加快生产进度。

    “校企合作让我们的生产进度明显加

    快,目前已经交付了20多台口罩机,现

    在正在以每天 1-2 台的进度完成客户

    订单。”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人力资

    源部副部长杨岁平说。

    广州市社会组织“暖业援企”服务团

    为建筑企业发展“把脉”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

    陈潇)4月14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指导,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和广州市社会

    组织联合会(简称广州社联)党委、广州社

    联主办的广州市社会组织“暖业援企”专业

    服务团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场对接会举

    行。

    会上,服务团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的

    服务资源,对企业面临的问题,在补充劳

    务资源、控制财务风险、充分利用优惠政

    策、有效保障员工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有

    针对性的讲解,并就各自的专业领域详

    细介绍了支持行业回暖复苏、支援企业

    复工复产的专业服务内容。服务团专家

    还发挥专业所长,对市建筑业联合会会

    员单位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耐心给予解

    答。

    截至目前,服务团已成功对接 8 场专

    场对接会,服务企业超过 6000 家。对接

    会的举办一方面让服务团成员的专业性

    得到了有效体现,专业社会组织的能力

    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专场让对接的

    针对性、精准性得到了有效释放。下一

    步,服务团将走入行业企业密集,与城市

    发展、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企业聚集区,

    以问题为导向,以疏通堵点,传播党和国

    家政策措施为目标,强信心、暖人心、聚

    民心,充分发挥广州市社会组织服务国

    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

    用。

    智能清扫机器人“小艾”亮相广州白云机场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

    机场宣 TI航管)扫地、吸尘、消毒……4 月

    14日,2台智能消杀清扫机器人在广州白云

    机场一号航站楼出发候机区域正式投入使

    用。

    这款名叫“小艾”的Ikoo-800-SIPA 智

    能消杀清扫机器人,可替代保洁人员在疫

    情期间现场作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一

    次加液就可提供长达 8 小时的续航时间,

    有效覆盖 10000㎡空间或 2000㎡地面的杀菌消毒。其自带的波传感应器会自动识

    别并且避开 6 米内的障碍物,实现自动转

    向、避免碰撞的“智能”清扫。此外,机器

    人还有自动导航功能,可提前设定路线精

    准运行,24 小时不间断为抗疫保洁服务。

    它的吸尘风机噪音也经过有效处理,在保

    持吸力的同时,不会对区域内人员产生影

    响。

    机场工作人员介绍说:“T1、T2两座航

    站楼面积达140.37万平方米,每天的清洁消

    毒工作量不少。以往重点航班抵达后,旅

    客候检区域的消杀工作要等到旅客全部离

    开后,全副武装的消杀人员才能进入该区

    域进行作业。现在有了这款智能消杀清扫

    机器人,就可以替代人工进入重点保障区

    域,随时根据需求进行消杀,在及时做好保

    洁的同时,有效杜绝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

    风险。”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通讯

    员深人社)4 月 13 日,记者从深圳市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深圳市开设

    4家移动人才服务站,直接上门提供“一

    站式、个性化、零距离”服务,人事人才

    服务、社会保障、技能提升等182项公共

    服务事项均能办理。至此深圳市人才

    服务已经形成以人才园服务大厅为中

    心,4家服务站为辐射点的“一园四点”

    服务新格局。

    4家移动人才服务站分别是华为人

    才服务站、富士康人才服务站、前海人

    才服务站和大学城人才服务站。入驻

    地点不同,每家服务站的服务内容与方

    式也有所不同。其中,针对华为公司国

    (境)内外科研专家、高精尖技术人才、

    驻外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人才数量

    多、工作忙、业务办理时效要求高的特

    点,服务站就重点提供高层次一站式服

    务,人才引进批量受理,专业技术资格

    认定预约提前办,员工档案代为转送,

    职称证书代领等多项特色服务。富士

    康集团的下属企业遍布全市6大园区,

    有近18万名员工,业务量大、服务面广,

    人才结构多以一线技术操作类员工为

    主。服务站就重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术资格晋升、人才引进、高层次

    人才奖励补贴等“一站式、一条龙”服

    务。

    前海是深化深港合作,推进国际合

    作的核心功能区,集聚了400多家金融、

    服务、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大学

    城是深圳市科研院校群中心,为高层次

    人才培养、科研、高新科技信息国际交

    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前海及大学城两

    家人才服务站将人社服务触角加长延

    伸,服务覆盖扩面扩展,为更多企业人

    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

    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

    才服务站服务内容更加完善丰富,人事

    人才服务、社会保障、技能提升等182项

    公共服务事项都能在这里办。服务方

    式灵活多样,除日常服务外,服务站将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量身定制专场服务

    活动,集中普及人社政策,解答企业及

    员工疑惑。除实体服务外,服务站还灵

    活借助进驻单位的线上服务平台、微信

    服务等方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缩短

    与企业及员工之间的服务距离,使人社

    服务不间断,交流无阻隔,回应更及时,

    服务效率更加高效快捷。

    ■技工院校教师指导工人“装配”攻关 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