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經濟繁榮 帶動社會變革...

1
B20 通識新世代 責任編輯:唐偉雄 一三年一月十五日 星期二 477 477 477 現代人對科技的態度往往又愛又恨。愛的是科 技令生活更優游自在、方便舒適,人們有更多空閒 時間。恨的是生活不一定因此更寫意,空閒時間帶 來的不是休憩玩樂,反而是更多工作更大壓力。香 港人尤其如此。港人普遍對高雅文化欠缺興趣及認 識,只喜歡流行文化,故此對科技新玩意──無論 是手機、相機、電腦、電視……等等都趨之若鶩, 唯新是尚,人有便要我有,以求追上潮流。 20世紀初八成人吃不飽 無論科技帶來什麼問題,不容否認的事實是︰ 科技的確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直到20世紀初年, 除了英國和比利時外,世界各國大多數人還是務農 為生,而且要望天打卦,祈求風調雨順,沒有天災, 收成良好,才有不飢不寒生活。只有不超過5%人口, 居住在城市,生活較富裕,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當時,人類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短短百多年間, 發達國家人口平均壽命已達75-85歲,農民只佔勞 動人口的2%左右,而且生活相當不錯。 直到20世紀初,80%世界人口──包括農民及 城市中的貧民,都吃不飽、穿不暖,中國仍有數億 生活質素較低的農民,但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還 有許多人因饑荒以至餓死,相比之下,今天已有飛 躍的進步。20世紀初,大多數人還是文盲,就是上 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大部分人口都只受過小 學教育。今天,多數發達國家已提供九至十二年免 費教育,文盲基本上絕跡。這都是多得科技發達, 帶來經濟繁榮的緣故。 知識普及增長科學研究 科技發達,還要得到政治、經濟及社會制度的 配合,才可以迅速的改善生活質素,造福人類。直 至1500年,中國是全球知識最發達、科技最先進的 國家。印刷是中國發明的,在西元一世紀,宋朝的 畢升已發明膠泥活字印刷。這門技術還傳到朝鮮, 之後由朝鮮傳到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五 個世紀後,活字印刷才傳到歐洲。古騰堡將之改良, 發明鉛字活字印刷。 畢升的膠泥活字印刷固然是偉大的發明,可是, 繼後五個世紀,在多個國家,包括中國、朝鮮和日 本,都沒有帶來劃時代的、重大的經濟及社會改變。 書籍是多了,價格是下降了,但文盲人數卻沒有大 幅度的減少了。反之,古騰堡發明鉛字活字印刷後, 數十年間已傳遍整個歐洲,如雨後春筍般的印刷廠, 出版數以千計的書籍。到1500年,歐洲已有超過二 千萬冊書出版了。到十七世紀,歐洲已印行了一億 五千萬至二億冊書。知識、思想如野火燒山林般傳 播。知識普及帶來科學研究的增長,科學知識的增 長帶來科技的創新,配合思想普及帶來的新觀念, 引起翻天覆地的社會改良和政治革命。正是由這個 時候開始,西方在知識、思想、政治、經濟、社會 及文化各個方面,都追上並超越中國,進而雄霸世 界。 就是到了今天,許多問題,例如非洲的糧荒和 貧窮問題,科技已提供了解決良方,問題是︰政治、 經濟及社會制度能否配合,解決困難? 撰文:博文 我家中有不少翻譯的中文版書籍,大部分是美 國學者的作品。近年,內地出版界的翻譯趨勢有所 改變,越來越多歐洲各國的著作被翻譯為中文版。 這種新趨勢令我們得以認識到更多國家的學術成就, 並掌握各地學者的思考方法。德國學者曼弗雷德(王 泰智等譯)的《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從人類起 源到911事件》(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是一部簡明的世史書籍。作者以多個專題為研究切 入點,令讀者在極短時間內認識整個世界的發展史。 由於德國人一向重視科學與科技,因此作者以 業革命為一專題,指出了科技發展對人們的生活 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環境。 當時英國人牛頓(1643-1727)借助嚴格的數 學法則描繪自然現象,並通過觀察和實驗加以印證。 根據他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使人們對自然的力量有 了更多的理解,並在技術上加以運用。其中一個具 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是瓦特於1789年設計的第一 台可供應用的蒸汽機。這台機器不僅減輕了人的勞 動強度,而且還可以在很多領域取代手工勞動。蒸 汽驅動的紡紗機和織布機發明之後,紡織品的生產 飛速提高。大規模的工廠建立了起來,投資者需要 更多的機器,令鋼鐵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使原料及 產品盡快送到目的地,工程師發明了蒸汽船和蒸汽 火車。1821年,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間修建的第一 條鐵路運行,鐵路的擴展又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大 規模生產的時代開始了,英國走上了世界第一工業 國的道路。 同時,工人及其家庭只能生活在簡陋的集體宿 舍,沒有基本的衛生設施,疾病和瘟疫開始蔓延。 由於工廠大量排放煙塵,空氣和用水都受到嚴重的 污染。法國學者托克維爾認為,科技的發展不但創 造了新的文明,同時亦令工人幾乎變成了野獸。儘 管工業化的負面影響很早就已顯現,其他國家仍視 英國為榜樣,並很快就按照英國的模式趕了上來。 本書指出了科技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的推動力量, 這股力量比任何政治、經濟等因素,更徹底地改變 了人類的生活。活在21世紀的我們,面對日新月異 的科技發展,我們的生活會否又有根本性的改變嗎? 或許,這將是未來歷史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 [email protected] 科技能否造福人類?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不 是老套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視乎人類如何使用 科技。這樣的答案不算錯,只是失諸空泛,說了等於 沒說。倒不如說︰科技是改善大多數人類物質生活的充分 條件及必要條件。可是,物質生活改善了,人類是否就 一定幸福?當然不是。故此,可以說,科技是幸福的充 分條件,正所謂 衣食足然後知榮辱,餓肚子、 衣不蔽體,是沒有幸福可言的。但要使科技能造 福大多數人,還要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 各個方面配合,這些才是人類能否 幸福的必要條件。 生活改善不一定幸福 充分條件及必要條件 按照邏輯學,若A則B,A便是B的充分條件。若B則A,A便是B的 必要條件。 若A則B若B則A皆為真時,A是B的充分且必要 條件,反過來亦然。舉個實例, 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曾投票的港人的充分條件。但他若沒有登記為選民,他依然不能 在選舉中投票,故此, 已登記為選民才是 曾投票的港人的必 要條件。反過來,假若有一個人在選舉中投了票,你便可肯定他必符 合了上述的充分及必要條件,即是說,他是個18歲或以上、已登記為 選民的香港永久居民。 善用科技 造福人類 聖公會梁季彝中學 6A 凌美婷 科學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擴大和開發人的某些 能力,不能解決許多社會問題,也不能解決許多生態、 環境問題,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沃德(B. Ward)在《只有一個地球》中指出: 果單純追求所謂科學技術,而忽視了科學 既給人類帶來福利又帶來危害,那是最愚蠢 不過的。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馬爾庫塞(H. Marcuse)指出: 現代科學只是關心那些可 以衡量的東西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應用,而不 再去問這些事物的人文意義,只問如何運用 技術手段去工作,而不關心技術本身的目的, 從而產生出被扭曲的科 學。……在這種狀況下形 成的發達工業社會不可能 是一個正常的社會,而只 能是一個與人性不相容的 病態社會。在這個社 會中,不僅技術的應 用,而且技術本身就是 對自然和人的統治。正視科技局限 中國科學院院士工 作局的王澍撰文指 出,由於人類應用科 技不當和科技自身的 局限,科技發展也對 地球生態環境產生了 巨大的負面效應,影 響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他呼籲從兩方 面樹立正確的科技發展觀。1.突破關於科技認識的局 限;2.改變科學技術決定論的態度。 認識科技後遺症 王澍表示,人類對科技應用所產生影響的認識是有 局限的,特別是對科技運用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往 往不夠清楚。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科技應用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複雜性,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 個龐大的系統,人類不可能很快全面準確地認識科技對 其產生的影響效應;第二,科技應用對生態、環境的影 響具有延遲性,也就是事物的產生與其影響顯露之間總 會間隔一段時間;第三,科技應用對資源、生態、環境 的影響具有變化性,因為科技應用所產生的效果在稍有 差別的條件下就可能完全不同,並且隨各種因素的變化 而變化。 現代人類對技術理性的過度崇拜是科技產生負面效 應的深層次原因。科學技術決定論是指從文藝復興以來 直至20世紀,盛行於科學界、哲學界乃至社會領域的一 種以科技理性統轄一切的思想傾向。 科技能否造福人類?這個答案不言而喻,科技的確潤 澤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我們不再為溫飽而疲於奔命──我 們因為基因改造、稻米雜交、化肥等,有了更多的食物; 我們不再是井底之蛙,拒世界於門外──我們因為電腦、 電視、電話、衛星等,而令世界各地成為一個息息相關的 脈絡;我們因為科技而令文化得以弘揚…… 無疑,這一切都是科技賦予的,我們的生活素質也因 此而提高。但是科技只是人類幸福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 分條件。所以人類的幸福基於兩個條件,一是科技要使用 得恰當,二是政治,社會,經濟、環境和文化的配合。 科技如何才算適當地使用呢?首先在政治上,不成為 外交手段。現今一些在國際舞台上的大國,各自為了提高 自己的硬實力,繼而發展核武,火箭,勞民傷財。對於正 在打仗的伊朗等中東國家,那些科技的成品──槍械、坦 克釀成的冉冉煙火,令人民每天生活在害怕,傷痛之中, 對於他們而言,科技猶如瘟疫,又何來幸福可言?試想想 如果封閉式國家,它如今可以發射火箭,他日也可以肆無 忌憚地發射核彈,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塗炭生靈。 環境方面,要在運用科技的同時顧及可持續發展。許 多國家以科技輔助經濟的發展,往往採用 先經濟,後發 的策略,而忽視了環境,像美國和歐洲等國,在科技 萌芽的工業革命時代,為了經濟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污染 和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促使地球的氣候變遷,形成全球溫 室效應。各國貌似積極解決,其實不然,美國就憑藉 都議定書對中國等的發展中國家的優待而拒絕簽署,而 中國亦忽視環境,運用科技繼續大量生產,重蹈這些已發 展國家的覆轍,令到國內河流、空氣污染嚴重,難以補救。 科技本意是要改善人類生活,如今卻本末倒置,世界各國 應該適當地運用科技,顧及可持續發展,才能令人類免於 承受破壞自然環境的惡果,令後代也能享用現在的一切, 延續人類的幸福。 經濟方面,科技成了剝奪資源、造成貧富懸殊的幫兇。 在全球化之下,我們看見三星、蘋果、GUCCI、H&M俯 拾皆是,這些跨國企業為了賺取更多利潤而把科技帶到發 展中國家,在那裡設置血汗工廠,如孟加拉、中國、南非 等;工人大多薪酬低、工時長,兼要服從軍訓式的規條。 科技,為商人帶來了財富,卻成為窮人的噩夢,整天對住 冷冰的科技,卻未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點曙光,只有嚴 重的貧富差距。 作為平凡人的我們能做什麼呢?世事白雲蒼狗,滄海 亦會成桑田,只要我們不做沉默的大多數,敢於為謀取福 利而發聲,相信科技也會引領我們走向理想的生活。 通識資料庫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116/col143/article.htm1?id=81980 資料來源: 工業革命——科技改變世界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科學不是萬能 促進經濟繁榮 促進經濟繁榮 帶動 帶動社會變革 社會變革 科技改善人類物質生活 科技改善人類物質生活 科技改善人類物質生活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B20通識新世代①責任編輯:唐偉雄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五日 星期二

    477477477

    書架

    現代人對科技的態度往往又愛又恨。愛的是科技令生活更優游自在、方便舒適,人們有更多空閒時間。恨的是生活不一定因此更寫意,空閒時間帶來的不是休憩玩樂,反而是更多工作更大壓力。香港人尤其如此。港人普遍對高雅文化欠缺興趣及認識,只喜歡流行文化,故此對科技新玩意──無論是手機、相機、電腦、電視……等等都趨之若鶩,唯新是尚,人有便要我有,以求追上潮流。

    20世紀初八成人吃不飽無論科技帶來什麼問題,不容否認的事實是︰

    科技的確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直到20世紀初年,除了英國和比利時外,世界各國大多數人還是務農為生,而且要望天打卦,祈求風調雨順,沒有天災,收成良好,才有不飢不寒生活。只有不超過5%人口,居住在城市,生活較富裕,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滿足。當時,人類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短短百多年間,發達國家人口平均壽命已達75-85歲,農民只佔勞動人口的2%左右,而且生活相當不錯。

    直到20世紀初,80%世界人口──包括農民及城市中的貧民,都吃不飽、穿不暖,中國仍有數億生活質素較低的農民,但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還有許多人因饑荒以至餓死,相比之下,今天已有飛躍的進步。20世紀初,大多數人還是文盲,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大部分人口都只受過小學教育。今天,多數發達國家已提供九至十二年免費教育,文盲基本上絕跡。這都是多得科技發達,帶來經濟繁榮的緣故。

    知識普及增長科學研究科技發達,還要得到政治、經濟及社會制度的

    配合,才可以迅速的改善生活質素,造福人類。直至1500年,中國是全球知識最發達、科技最先進的國家。印刷是中國發明的,在西元一世紀,宋朝的畢升已發明膠泥活字印刷。這門技術還傳到朝鮮,之後由朝鮮傳到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五個世紀後,活字印刷才傳到歐洲。古騰堡將之改良,發明鉛字活字印刷。

    畢升的膠泥活字印刷固然是偉大的發明,可是,繼後五個世紀,在多個國家,包括中國、朝鮮和日本,都沒有帶來劃時代的、重大的經濟及社會改變。書籍是多了,價格是下降了,但文盲人數卻沒有大幅度的減少了。反之,古騰堡發明鉛字活字印刷後,數十年間已傳遍整個歐洲,如雨後春筍般的印刷廠,出版數以千計的書籍。到1500年,歐洲已有超過二千萬冊書出版了。到十七世紀,歐洲已印行了一億五千萬至二億冊書。知識、思想如野火燒山林般傳播。知識普及帶來科學研究的增長,科學知識的增長帶來科技的創新,配合思想普及帶來的新觀念,引起翻天覆地的社會改良和政治革命。正是由這個時候開始,西方在知識、思想、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各個方面,都追上並超越中國,進而雄霸世界。

    就是到了今天,許多問題,例如非洲的糧荒和貧窮問題,科技已提供了解決良方,問題是︰政治、經濟及社會制度能否配合,解決困難?

    撰文:博文

    我家中有不少翻譯的中文版書籍,大部分是美國學者的作品。近年,內地出版界的翻譯趨勢有所改變,越來越多歐洲各國的著作被翻譯為中文版。這種新趨勢令我們得以認識到更多國家的學術成就,並掌握各地學者的思考方法。德國學者曼弗雷德(王泰智等譯)的《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從人類起源到911事件》(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是一部簡明的世史書籍。作者以多個專題為研究切入點,令讀者在極短時間內認識整個世界的發展史。由於德國人一向重視科學與科技,因此作者以 「工業革命」為一專題,指出了科技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環境。

    當時英國人牛頓(1643-1727)借助嚴格的數學法則描繪自然現象,並通過觀察和實驗加以印證。根據他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使人們對自然的力量有了更多的理解,並在技術上加以運用。其中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是瓦特於1789年設計的第一

    台可供應用的蒸汽機。這台機器不僅減輕了人的勞動強度,而且還可以在很多領域取代手工勞動。蒸汽驅動的紡紗機和織布機發明之後,紡織品的生產飛速提高。大規模的工廠建立了起來,投資者需要更多的機器,令鋼鐵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使原料及產品盡快送到目的地,工程師發明了蒸汽船和蒸汽火車。1821年,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間修建的第一條鐵路運行,鐵路的擴展又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大規模生產的時代開始了,英國走上了世界第一工業國的道路。

    同時,工人及其家庭只能生活在簡陋的集體宿舍,沒有基本的衛生設施,疾病和瘟疫開始蔓延。由於工廠大量排放煙塵,空氣和用水都受到嚴重的污染。法國學者托克維爾認為,科技的發展不但創造了新的文明,同時亦令工人幾乎變成了野獸。儘管工業化的負面影響很早就已顯現,其他國家仍視英國為榜樣,並很快就按照英國的模式趕了上來。

    本書指出了科技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的推動力量,這股力量比任何政治、經濟等因素,更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活在21世紀的我們,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我們的生活會否又有根本性的改變嗎?或許,這將是未來歷史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email protected]

    科技能否造福人類?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不是老套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視乎人類如何使用科技」 。這樣的答案不算錯,只是失諸空泛,說了等於沒說。倒不如說︰科技是改善大多數人類物質生活的充分條件及必要條件。可是,物質生活改善了,人類是否就一定幸福?當然不是。故此,可以說,科技是幸福的充分條件,正所謂 「衣食足然後知榮辱」 ,餓肚子、衣不蔽體,是沒有幸福可言的。但要使科技能造

    福大多數人,還要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各個方面配合,這些才是人類能否

    幸福的必要條件。

    生活改善不一定幸福

    充分條件及必要條件按照邏輯學,若A則B,A便是B的充分條件。若B則A,A便是B的

    必要條件。 「若A則B」 與 「若B則A」 皆為真時,A是B的充分且必要條件,反過來亦然。舉個實例, 「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 是「曾投票的港人」 的充分條件。但他若沒有登記為選民,他依然不能

    在選舉中投票,故此, 「已登記為選民」 才是 「曾投票的港人」 的必要條件。反過來,假若有一個人在選舉中投了票,你便可肯定他必符合了上述的充分及必要條件,即是說,他是個18歲或以上、已登記為選民的香港永久居民。

    善用科技 造福人類聖公會梁季彝中學 6A 凌美婷

    我見

    科學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擴大和開發人的某些能力,不能解決許多社會問題,也不能解決許多生態、

    環境問題,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沃德(B.Ward)在《只有一個地球》中指出: 「如果單純追求所謂科學技術,而忽視了科學既給人類帶來福利又帶來危害,那是最愚蠢不過的。」

    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馬爾庫塞(H.Marcuse)指出: 「現代科學只是關心那些可以衡量的東西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應用,而不再去問這些事物的人文意義,只問如何運用技術手段去工作,而不關心技術本身的目的,

    從 而 產 生 出 被 扭 曲 的 科學。……在這種狀況下形成的發達工業社會不可能是一個正常的社會,而只能是一個與人性不相容的『病態社會』。在這個社會 中 , 不 僅 技 術 的 應用,而且技術本身就是對自然和人的統治。」

    正視科技局限中國科學院院士工

    作 局 的 王 澍 撰 文 指出,由於人類應用科技不當和科技自身的局限,科技發展也對地球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負面效應,影

    響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他呼籲從兩方面樹立正確的科技發展觀。1.突破關於科技認識的局限;2.改變科學技術決定論的態度。

    認識科技後遺症王澍表示,人類對科技應用所產生影響的認識是有

    局限的,特別是對科技運用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往往不夠清楚。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科技應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複雜性,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人類不可能很快全面準確地認識科技對其產生的影響效應;第二,科技應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延遲性,也就是事物的產生與其影響顯露之間總會間隔一段時間;第三,科技應用對資源、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變化性,因為科技應用所產生的效果在稍有差別的條件下就可能完全不同,並且隨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現代人類對技術理性的過度崇拜是科技產生負面效應的深層次原因。科學技術決定論是指從文藝復興以來直至20世紀,盛行於科學界、哲學界乃至社會領域的一種以科技理性統轄一切的思想傾向。

    科技能否造福人類?這個答案不言而喻,科技的確潤澤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我們不再為溫飽而疲於奔命──我們因為基因改造、稻米雜交、化肥等,有了更多的食物;我們不再是井底之蛙,拒世界於門外──我們因為電腦、電視、電話、衛星等,而令世界各地成為一個息息相關的脈絡;我們因為科技而令文化得以弘揚……

    無疑,這一切都是科技賦予的,我們的生活素質也因此而提高。但是科技只是人類幸福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所以人類的幸福基於兩個條件,一是科技要使用得恰當,二是政治,社會,經濟、環境和文化的配合。

    科技如何才算適當地使用呢?首先在政治上,不成為外交手段。現今一些在國際舞台上的大國,各自為了提高自己的硬實力,繼而發展核武,火箭,勞民傷財。對於正在打仗的伊朗等中東國家,那些科技的成品──槍械、坦克釀成的冉冉煙火,令人民每天生活在害怕,傷痛之中,對於他們而言,科技猶如瘟疫,又何來幸福可言?試想想如果封閉式國家,它如今可以發射火箭,他日也可以肆無忌憚地發射核彈,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塗炭生靈。

    環境方面,要在運用科技的同時顧及可持續發展。許多國家以科技輔助經濟的發展,往往採用 「先經濟,後發展」的策略,而忽視了環境,像美國和歐洲等國,在科技萌芽的工業革命時代,為了經濟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污染和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促使地球的氣候變遷,形成全球溫室效應。各國貌似積極解決,其實不然,美國就憑藉 「京都議定書」對中國等的發展中國家的優待而拒絕簽署,而中國亦忽視環境,運用科技繼續大量生產,重蹈這些已發展國家的覆轍,令到國內河流、空氣污染嚴重,難以補救。科技本意是要改善人類生活,如今卻本末倒置,世界各國應該適當地運用科技,顧及可持續發展,才能令人類免於承受破壞自然環境的惡果,令後代也能享用現在的一切,延續人類的幸福。

    經濟方面,科技成了剝奪資源、造成貧富懸殊的幫兇。在全球化之下,我們看見三星、蘋果、GUCCI、H&M俯拾皆是,這些跨國企業為了賺取更多利潤而把科技帶到發展中國家,在那裡設置血汗工廠,如孟加拉、中國、南非等;工人大多薪酬低、工時長,兼要服從軍訓式的規條。科技,為商人帶來了財富,卻成為窮人的噩夢,整天對住冷冰的科技,卻未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點曙光,只有嚴重的貧富差距。

    作為平凡人的我們能做什麼呢?世事白雲蒼狗,滄海亦會成桑田,只要我們不做沉默的大多數,敢於為謀取福利而發聲,相信科技也會引領我們走向理想的生活。

    通識資料庫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116/col143/article.htm1?id=81980資料來源:

    工業革命——科技改變世界

    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科學不是萬能

    促進經濟繁榮促進經濟繁榮 帶動帶動社會變革社會變革

    科技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科技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科技改善人類物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