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132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REPUBLICAN PERIOD (1911-1949) 马积廉 MA JILI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OF MASTER OF ARTS DEPER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2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1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REPUBLICAN PERIOD (1911-1949)

马积廉

MA JILI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OF MASTER OF ARTS

DEPER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2

i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my gratitude to NUS for granting me the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fieldtrip grants throughout these two years of my study which

allowed me to whole-heartedly concentrate on my research

I am particularly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Dr Nicolai Volland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finished without his patient guidance insightful instructions and

continuous support I would also like to show my appreciation to my previous

supervisor Dr Wei Yan for her enormous help on my research and coursework

during the first year I received generous enlightenment and inspiration from

Associate Professor Yung Sai-S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ng Chang Woei and

Professor Paul Pickowicz I present my gratitude to them for their encourgement and

suggestions in shaping the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Not forget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to Professor Lin Song Mr Ma

Bozhong and MrJomo Smith They have generously shared with me their valuable

studies on Chinese Muslims and their collection of rare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published in Republican period And the librarians of Ningxia Library and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have kindly helped me a lot during the period of my filed work

Many Thanks to my friends and classmates Wu Yayun Fan Xue Ye Xiaojun Fan

Rui Jin Wen and Zhu Yi for their encouraging support patience and listening ear

whenever I was stressed and emotionally down in my research progress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family

members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consideration and encouraging me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s Their unconditional support and love always give me the strength and

confidence to walk further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mage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Chines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both Chinese and Islamic culture

traditions and Chinese Muslims‟ feelings toward their faith as well as how they

coordinated their belief and the discourse of the nation-state

In order to off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factors impacting the travel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reason why they went to the Middle East at that time and

what advantages made the travel available Chapter three compares the images of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two different groups divided by religion identity

Analyzing the accounts wrote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chapter four

expounds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Chinese Muslim and the discordance of this sense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Muslim intellectuals took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pagating

the patriotic conceptions Chapter five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by what

channels these accounts were published and disseminated thus brought about a

nationwide sense of community Therefore how the travelers used the travel

experience to weave a publishing network and the spread of the accounts are

explored in this part

It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 of Islam and the horizons expanded by the faith provided a

source and choice for th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the Chines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And they employed this special identity to

negotiate with the governor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ii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 4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5

第四节 结构安排 20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21

第一节 出行目的 21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27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32

小结 43

第三章 异域景象 45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46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59

小结 66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68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69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79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83

小结 85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88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88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92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103

小结 107

第六章 结论 110

附录一 116

附录二 118

参考书目 120

iv

图目录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30

图表 2 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38

图表 3 麦加禁寺 47

图表 4 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52

图表 5 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57

图表 6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70

图表 7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73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期(1937年 2月) 89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期(1934年 5月)封面 91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98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102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106

1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迷思尔(开罗)巨城也时穆罕默德middot尔里为王王大智大勇善

治理其治迷思尔条建树蓄货殖各种技艺由甫浪西(法兰西)习

来诸凡制造无求于他国其国穆斯林甚众朝堂(清真寺)百余所

其至伟丽者卓米尔阿兹偕(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1

1844 年 10 月经过长途跋涉马德新2在完成朝觐后来到尼罗河畔的古都

开罗亲见爱资哈尔清真寺的雄伟热情赞扬并将这一幕用阿拉伯语记在后

来传世的《朝觐途记》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陆陆续续

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页

33 2 马德新(1794-1874)字复初云南太和(今大理)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和经

师幼承家学研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青年时到陕西深造跟随经学大师胡登洲四

传弟子著名经师周良隽钻研伊斯兰学问1841年启程赴麦加朝觐到麦地那谒圣陵

后到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一年又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新加

坡等地游学搜集典籍历时 8年后返回云南讲学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伊斯

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1856年滇东南回民起义反清被举为起义领袖1862 年降清

1874 年被云贵巡抚岑毓英杀害于云南呈贡著有多种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著作

《朝觐途记》用阿拉伯语写成由其弟子马安礼译为中文于 1861 年首次出版参见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页 489-450

2

又有一群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到达中东地区3并发出ldquo我于以深信开罗为

回教学府rdquo的感慨4马联元(1840-1903)年轻时随舅父到麦加朝觐在朝觐

以外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所到之处考问经典访学求师

王宽(1848-1919)1905 年携弟子赴麦加朝觐游历埃及土耳其等地在土

耳其谒见皇帝哈米德受赠经书千余卷同时皇帝派经师哈夫足哈三和阿里雷

塔随宽东渡传授古兰读法杨枢(1844-1917)出任比利时公使时也在往返

欧洲途中前往圣地麦加朝觐5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则出现了留埃学生团他

们跨过千山万水朝觐麦加拜谒圣陵并在这一ldquo至伟丽rdquo的爱资哈尔大学

求学问道

其间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自晚清开放海禁后

随着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普及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奉命出使或经商贸易或

远游求道出使考察以及留学海外成为国人回应西学东渐译介传播西方科

学著作及技术以外了解学习西方的又一重要途径向西学习成为时代风尚

这里的ldquo西rdquo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中是欧美国家和日本而在穆斯林6知识分子

心中则是自古被称为ldquo西域rdquo的中东伊斯兰文化圈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rdquo这句古谚语在阿拉伯世界已经流传了千年既是一种对探索求知精神的

提倡更体现出中国与中东地区距离之遥远7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

3 公元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诸国土耳其塞

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在内有时近东和中东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见孙文范编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49本文使用广义的解释

中东地区是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等民族的多元文化板块本文不涉及民族文化

差异的辨析而是将这一地区看作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文化圈实际上在所讨论

的文本中大多没有表现出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一差异不构成根本影响

都指向伊斯兰教这一共同信仰 4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1 5 三位人物经历分别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

页 107610811091 6 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斯林民国时期有回教徒回族回民等多种

称法文中依据当时出现在文本中的称呼来加以使用对于这一群体有学者认为使

用现代官定的ldquo回族rdquo一词无法有效反映这个群体动力性的变迁过程因而在探讨

1949 年之前中国内地穆斯林问题时以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称之比ldquo回族rdquo更合于学术

要求见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200-201其他

学者对于这个群体在被官定前是否为ldquo回族rdquo的看法下文有讨论本文强调的是超

民族超种族超地域的穆斯林概念意在突出这些群体在伊斯兰宗教信仰上的一致

性且结合当时文本中的具体情境来作分析 7 Zvi Ben-Dor 在ldquoEven Unto Chinardquo 一文中将其视作 Hadith(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

3

而在中国穆斯林的心中学问虽远在ldquo天方rdquo亦当求之8中东地区的文明更

早进入中国历史悠久影响至深利用地处东西世界之间的天然优势中东

地区各民族在近千年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往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因《古兰经》的谕示而成为世界穆斯林的朝觐中心具有极其神圣

的地位9近代中东地区虽非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但在宗教往来上却有极重要

的地位隔着崇山峻岭朝觐一度是中国与伊斯兰中心的唯一的联系到麦加

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中国这一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的主要途

径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在履行完宗教功课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和圣迹参加一系列巡游活动在虔诚的中国穆斯林

心目中能在有生之年具备条件到麦加去既是完成自己的宗教义务也是到

伊斯兰世界的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能够体验种种异域景观先行者们不畏艰辛

前往阿拉伯地区朝觐或求学记录下沿途风景和风俗民情成为后世极有价值

的文学和历史文本

出自穆斯林之手的旅行记述也是他们自己观念和认同的表达由此可以

一窥他们在面临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和作为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范围内的

少数群体两种倾向时的抉择与认同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代表中国穆斯

林ldquo自我言说rdquo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的内容及其传播说明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其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汉语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和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在到中东

去这一移动的状态中获得了新的实践经验及文化认证并通过相关的传播网络

在群体当中扩散以此共同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策略即对于在国内及伊斯兰

世界的两种身份认同的协商在中东之旅中寻求宗教文化振兴的资源重新思

考伊斯兰传统又以这一独特性积极与主权者及其他族群互动在民国这一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换的过程中以稳固的身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分

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但至今其来源仍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伪圣训

但这句话长久以来确实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Zvi Ben-Dor 将其与另一条圣训ldquo求学

从摇篮至坟墓rdquo放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论述了知识的重要和获得知识所要付出

的巨大努力见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3 (Winter 2002) pp 93-94 8 天方即麦加(Mecca)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祥地

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旧译ldquo天方rdquoldquo默伽rdquoldquo墨克rdquo等见《中国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 358 9 《古兰经》ldquo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

的向导rdquo(396)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rdquo(397)

本文引用《古兰经》均为马坚译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4

第二节 研究对象

记录中国人到中东去的作品有日记行记诗词歌赋和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风格多样超出古代严格意义上注重描摹山水景物讲究情景交融的游记类文

学作品范围因此本文使用ldquo旅行记述rdquo10这一概念来概括此类文本

本文研究时限为民国时期但也会涉及少量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本因

历史原因过去中国伊斯兰教很少进行宣传更少参加对外的各种活动民国

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首先揭橥五族共和一些回教先进之士开始积极参加社

会和政治活动注重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由是才有了顾颉刚所说的ldquo近代中国

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11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较之前频繁

且大部分旅行记述也因当时回教报刊的兴起而流传广泛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也

促成一些作品的刊印成书

这些游记中一部分有单行本更多的文本散落在当时的回教报刊上(统计

见附录一)在报刊上介绍的主要是朝觐日记回忆录归国哈吉采访或中国穆

斯林朝觐题名录等此外还有消息照片诗作等数量众多形式各异都

是本研究着力关注的对象另外针对这些游记作者留学生专人的评论或生

平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的域外旅行记述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了解作者

的心路旅程如《纳训评传》对第二批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2的一生做出了整

体评论着重探究了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始末及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

重大影响《马坚传》里有马坚13在埃及将《论语》翻译为阿拉伯文的介绍并

10 这里的ldquo旅行记述rdquo根据ldquo旅西记述rdquo作相应修改而来ldquo旅西记述rdquo见于钟叔河《晚

清旅西记述的价值》一文见《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页 147 11 民国时期曾兴起一场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贯

通回族各阶层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撰文评说其为ldquo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

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见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原载《大公报》1937 年 3月

7日ldquo星期论文ldquo栏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12 12 纳训(1911-1989)字鉴恒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幼时在家

乡从师习经后到昆明明德中学读书1934 年由学校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作品

译为阿拉伯文同时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译为中文其翻译

的《一千零一夜》为直译自阿拉伯文的第一个版本他于 1947 年回国任昆明明德学

校校长并任《清真铎报》主编1960 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部进行《一千零

一夜》全译本的翻译工作六卷本于 1985 年全部出齐约 200 余万字参见白寿彝主

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 1194-1195 13 马坚(1906-1978)字子实云南沙甸人阿拉伯历史语言文化专家翻译家教

育家早年在昆明学习后至上海1931 年作为第一批留埃学生成员之一赴爱资哈尔

5

详细介绍了他在留埃学生朝觐团与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14

的冲突中撰写《告回教同胞书》广泛传播抗战思想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

声援和支持的经过《马复初传》《刘麟瑞15传》等这些作品虽不属域外游记

的范畴但对这批学者个人全面深入的探讨亦是本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与当时的域外游记一样出现有其特殊的历

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文本蕴含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游记的范畴文本本身的

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文化意涵与时代议题因承载过多的文化社会信息进

而成为记录近代中国新旧转折中外融合的文化标记因此本文拟将其作为

一种文化文本在此脉络下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讨论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一关于游记文化的文献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想象》一书中借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

来探讨中国的旅行传统用大量理论和史料阐明旅行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小说

大学学习1934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 年翻译了阿拉伯

文著作《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在开罗期间用阿拉伯语翻译了《论语》1939 年

初赶赴沙特阿拉伯麦加监督抵制 ldquo华北回民朝觐团rdquo回埃及途中拟就《告世界回

教同胞书》寄中国外各大报1939 年秋回国与白寿彝恢复《清真铎报》后到

上海翻译《古兰经》194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回教教育史》在《清真铎报》

《月华》上发表多篇论文1946 年应邀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讲授阿拉伯语

伊斯兰史等课程后又翻译了《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长期担任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理事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189-1193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而建立该组

织于 1938年 1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

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 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

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

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

亚洲文化维护固有之宗教对内联络本教教胞设法解救本教教胞之疾苦该组

织建立后遭到全国各族穆斯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749 15 刘麟瑞(1917mdash1995)字石奇回族河北沧州人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北

京大学阿拉伯语教授1938 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1946年回国在南京东方语文

专科学校任教1949 年随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

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口译工作编撰和审定了《阿拉伯语汉语词

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辞典》翻译出版《子夜》《家春秋》

三部曲缩写本等参见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封一

6

诗歌游记等旅行文学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旅行既

是在文化间跨越转化又是文化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欧美旅行研究论者

如克勒福德(James Clifford)克里斯middot罗杰克(Chris Rojek)约翰middot乌里(John

Urry)等的对话作者将旅行分为三类旅游行游和神游并用西方和亚洲的

历史文化经验来描述这三类旅行的内容中国人到中东国家朝觐求学或是战争时

期的特殊访问都可以划归为ldquo行旅rdquo这一类书中第34章即以行旅为重点

论述其概念特征并对其进行跨文化分析作者认为行游比旅游有着更大的时空

跨度文化感受往往是深层次的更会导致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的认证与转移因

而带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开篇反思了现代西方的旅游研

究中突出社会政治含义在旅行书写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框架下突出流亡移民

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历史与文化视野

作者倾向于赞成克勒福德由于旅行的历史易染性将旅行等同于文化比较的观点

更加强调旅行中的跨文化意义这一点正是本研究中所要着力处理的西方研究

中讨论的异域游记多为ldquo文明rdquo与ldquo落后rdquo的冲撞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目的

在于文化优越身份的建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因文本的特殊性更突出的是

文化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认为行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行

游者个性化的文化经验将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典范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中导致原有

文化的某些价值发生变化16作者以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个人的贸易行动

带动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为例说明个人行为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

用那么近代到中东去的朝觐者和留学生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通过他

们自身的活动使中东地区的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回教是中阿文化

交流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留学生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中对阿拉伯文化有理

性而深刻的理解ldquo往往能将自己文化与他者文化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增进文

化的双重确认rdquo17当他们处于文化节点的时候知识结构的改变就有了社会的意

义他者文化的引介往往以大规模的行游作为先导记载这一行为的旅行记述

又成为最佳的研究材料张西平认为游记汉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象

征着学术范式的一个重要时期18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从神话走向现实便是从

游记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开始的马克middot波罗(Marco Polo)伊本middot瓦哈伯

(Ibn-Wahab)苏莱曼(Suleiman al-Tajir)伊本middot白图泰(Ibn-Battuta)等旅行家的

游记作品一直是西方了解东方的必读书目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应的近代学

16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106 17 同上 18 张西平lt西方游记汉学简述gt见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

象出版社2006)页 44-69

7

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也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这样一个关键角色这批学生成

为阿拉伯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倡导者和传播的先锋他们与其他到西方留学的学生

一样在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穆斯林社会文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域外游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时候必然牵涉到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这

一形象是在ldquo文学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rdquo19孟华在《比

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系统介绍了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20尹德翔以比较文

学形象学传记研究文化身份为主要切入点选取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

鸿张德彝薛福成等官员的使西日记作为论述对象由自传文学的视角来表现

出使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中的心态和选择并从个性环境个人经历

等方面来解释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21他在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lt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等论文中提出把游记作为跨文化旅行

和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行旅文化视角来研究游记作

品考察文本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形象的差异与互渗以深入阐释游记

文本22对ldquo异域形象rdquo周宁作了如下定义异域形象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

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的真实的反映异域形象往往是本

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

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又能表现本土文化

精神23异域形象随着年代的变迁都说明一国文明在对异域的ldquo集体想象rdquo中

寄寓着对异域的理解与误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及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其中有意

识形态的意义也有大众民间文化心理的内容从写作者对异域形象的选择性

也能反映出对待异域事物的态度吴以义从郭嵩焘刘锡鸿志刚张德彝王

韬等人记录英国形象的记述中探讨中国人眼中的动物园图书馆天文台电

报馆等表现英国科学和思想的典型事物24他把中国文化对西洋科学及其观念的

反应与接受分为猎取个别成果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解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指出

由于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不相容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走得艰难而缓

慢上述异域形象研究中的重点都是欧美和东亚或者南洋题材对近代以来中东

地区的游记中的异域形象鲜有学者论及即便是在研究名家名作时也极少关注

1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 4 20 同上 21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22 尹德翔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文艺评论》2005年第 6期页 9-13lt跨文

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23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页 5 24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8

他们到中东地区时的记述考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尤其是他们对中东代表性

事物的描写如麦加的克尔白麦地那的圣陵伊斯兰的教育方式等可以发现

不同身份的作者是如何ldquo构造rdquo中东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认知视角

中国人到中东去大部分是以宗教实践为目的即便是使者游学者等

也会将朝觐纳入自己的行程之内维克多middot特纳(Victor Turner)引申了阿诺

德middot范middot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ldquo通过仪式rdquo概念以墨西哥英格

兰爱尔兰和法国等地的圣迹和朝觐活动为例对基督教文化中的形象与朝觐

活动做了系统研究25Turner 将朝觐视作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事件在这其中参与通过仪式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或注意到)这些转变而通过仪式中的行为无论是宗

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展现分离-过渡-融合三重模式Turner 指出朝觐是宗

教生活中最显著的阈限体验如果神秘主义是一种内化的朝觐朝觐则是外化

了的神秘主义26朝觐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悬置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他们向

往的世界之间暂时抛弃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将自己融入朝圣的团体

Turner 从人类学的仪式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朝觐在象征层面以及相关仪式

影响下对朝觐者个人的改变本文对记载朝觐活动的游记的研究则是从宏观的

文化层面但对仪式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中涉及此项活动的

细节

艾伦middot莫里尼斯(Alan Morinis)则提出了精神磁性(Spiritual Magnetism)

的概念即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力量它不是从神秘的源头辐射出的内在的

神圣品质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概念和文化价值通过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

力量融合在一个神圣的中心从而产生吸引力27精神磁性表现在神奇的治疗效

果超自然存在的显灵神圣的地理位置和难以到达几个方面他提倡以精神

磁性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对朝觐活动进行研究28中国穆斯

林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行程艰难究其原因精神磁性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伊斯兰经训中的谕示才是根本的动因这与其他的自发朝觐有一定区别

而对于谕示的遵从则是自身对于宗教认同的表现之一艾瑞克middot科恩(Erik

Cohen)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强制性路线季节与其他旅行者的关系等方

25 Victor Turner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 Ibid p 7

27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p 33 28 Ibid pp 41-43

9

面比较了旅游与朝觐的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讨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不同

他认为朝觐者是到自己的文化中心去于此重新激活自己并加强他对文化价

值的忠诚度朝觐归来也能调和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旅游则是走出生活

的中心走到边缘去是与原有社会的疏离这为朝觐的定义划分了一定的范

围29朝觐中通常包括进行仪式和游览景点而完成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普

通旅游大多只是对场景的游览仪式作为一种事件使得朝觐与普通旅游在神

圣与庄严程度进而在游客体验上产生较大区别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朝

觐者能够与场景及其精神氛围融为一体是朝觐者接近神灵的阶梯而普通旅

游则主要是在陌生的场景中探寻异域风光丰富自我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宗教仪式标志着从世俗世界步入神圣空间没有了世俗社会结构的约束在其

中经历考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完成仪式也是例行宗教义务朝觐者通过艰辛

的旅程与虔诚的仪式与其他人一同体验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

接近同一个精神目标因而在仪式中又能获得归属感实现信仰和心理上的满

足而普通的旅游在享受异域风光的时候虽然能够获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

的体验能够感受场景中的新鲜感但并没有宗教仪式带来的世俗与神圣的截

然分界不一定能产生与场景的契合从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归属感也不及

朝觐那样深远旅行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参与仪式能够为其近距

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场景的氛围提供优势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因为宗教身份

以及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关系有一种追求真知和回溯历史的精神诉求并

非单纯的旅游在仪式过程中与神灵沟通交融的神圣时空体验正是朝觐者们

最想获得也最为看重的因此他们会在朝觐记述中着重描写通过文字记录

来与他人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 这是激发本土群体活力及归属感的一种重要方

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穆斯林向外学习的一种途径

从穆斯林的角度关注朝觐的学者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伊斯兰国家在对南亚

朝觐记录的研究中芭芭拉middotD梅特卡夫(Barbara D Metcalf)认为朝觐记录

可算作一种现代的文类这与英国对南亚地区的统治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游记的传播新型交通工具则保证了更

为简便的旅行同时它与许多现代文学形式有着共同之处即更加注重个人经

验情感的表达30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rrahmane El Moudden)强调旅行在

29 Erik Cohen ldquoPilgrimage and Touris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47-61 30 Barbara D Metcalf ldquoThe Pilgrimage Remembered South Asian Accounts of the Hajj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86-87

10

穆斯林文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集合功能上但它同时具有矛盾性一方面

朝觐(al-Hajj)将人们领向麦加和麦地那求学(talab al‟ilm)将人们领向伊斯

兰文化教育最先进的地方比如麦地那开罗和费兹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

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Ummah)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这一活动加

深了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31同样的在詹姆斯middot斯蒂尔middot塞耶(James Steel

Thayer)对西非穆斯林朝觐的个案研究中也指出了朝觐者通过与来自世界各

地的穆斯林的交流沟通对于信仰共同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32Thayer

更强调去麦加的朝觐对一个穆斯林世界的边远地区mdashmdash西非社会文化的强大影

响隔着撒哈拉沙漠朝觐是西非与伊斯兰中心埃及沙特唯一的联系从十

二世纪到现代到麦加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这一边远地区的主

要途径正如在 Turner 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朝觐作为阈限体验对个人有很大影

响但它对整个穆斯林社会则发挥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当西非穆斯林与伊斯兰

中心接触他们会受到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并寻找这些思想来改革西非

社会以向阿拉伯模式靠齐因此 Thayer 认为在西非语境下朝觐可以看作

传播宗教和文化概念与实践的工具但是作者强调朝觐在宗教和文化传播中

起教化作用一个关键因素是精英的参与33中国与西非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地理位置大体相像都处在其边缘位置朝觐也是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主要

途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文化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朝觐的作用更多体现在

对个人的影响上然而精英朝觐者则是将游学与单纯的宗教朝觐结合起来趁

着这一机会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

兰的意识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和

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触

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种

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即以共同宗教情感为基础的ldquo想象

的共同体rdquo查尔斯middot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公共领域参

与者的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使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在汉娜middot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贝马斯(Juumlrgen Habermas)关于公共空

间讨论的基础上泰勒引入安德森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概念认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

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

31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32 James Steel Thayer ldquoPilgri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est African Islam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 171 33 Ibid p 185

11

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

体rdquo34在《古兰经》中与此相仿的信仰共同体(Ummah)表示的是宗教共

同体是一个从宗教维度划分和描述人类群体的概念其含义具有明确的宗教

群体维度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

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其中的个体感受

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旅行记述的传播就是这种聚合体形

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文献

在中国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能够得以流传与这一时期穆斯林团体内部印

刷和出版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20世纪初至1949年10月以前在海内外(包括香港

地区)出版的中国穆斯林的期刊和报纸总数不下百种35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几种一类是由穆斯林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面向全社会大众但是由于

创办人或主持者是穆斯林对于穆斯林社会的报道与相关文论的刊载比例较之

其他综合性报刊要多一些(但它不仅仅只关注宗教内容)一类是穆斯林创办或

主持的专门性报刊旨在启发民智发扬宗教精神36还有一类是非穆斯林创办

的相关报刊如《禹贡》(于1936年1937年分别出过两期回教专号)基督教

会创办的《穆斯林世界》(The Muslim World)等

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将穆斯林报刊视为近代中国穆斯林自我言说的重要材

料因而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博忠先生曾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

刊做过详尽的统计并指明其馆藏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37马强整理出

版过广州地区的民国回族报刊辑要(《穆士林》《天方学理月刊》)办刊时

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月华》影印本已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教

协会汇编了他们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民国回族伊斯兰报刊目录宁夏古籍整理办公

室影印出版过其中的部分刊物清末民初回族史研究者张巨龄的《绿苑钩沉mdash张

巨龄回族史论选》一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资

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中理清脉络2006年出版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

录提要》辑录了1908~1953年间中国知名回族近现代报刊54种涉及110卷

34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

期页46-50 36 参见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101-106 37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12

约1145期内容的详细目录并提供了这54种报刊的相关图片和报刊提要白润生

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

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其中

有专章介绍清末民初回教报刊

针对某一刊物的专篇研究主要集中在《醒回篇》《月华》《晨熹》几种

如王希隆点校的《醒回篇》及ldquo点校前言rdquo他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对《醒

回篇》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人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诠释并评价《醒回篇》为ldquo中

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自办刊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日本创办

的进步刊物之一rdquo38《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mdash以lt月华gt

为例》着重探讨了以《月华》为代表的民国回族报刊所开展的面向全社会(包括

回族自身)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模式39《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通过专

访仍健在的当事人梳理了《月华》女性撰稿人的创作活动40中文伊斯兰学术

城编辑的《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一书辑录了大量有关成达师范学

校及其所出版的《月华》的相关史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师范教育与回族族群国

家意识形成的密切联系41还有探讨《晨熹》内容与特色的专篇等42松本真澄通

过《清真月报》《清真铎报》等刊物来讨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换的

过程中作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针对自身的宗教认同怎么样去认识自

己怎么样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条件等43

三中国内地穆斯林文化方面的文献

将这部分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大

框架下进行分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穆斯林研究ldquo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民族宗教这两个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研究工作主要从宗教角度着手rdquo44除少

38 其他关于《醒回篇》的研究论文还有李健彪lt从lt醒回篇gt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思想特征gt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 4期页 79-83马广德lt关于lt

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页 56-59高小岩lt

论lt醒回篇gt的爱国主义思想gt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 第 5期页 43-45 39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见《中

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4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41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2006) 42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 1期页

65-70 43 关于上述民国时期回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请参看本论文第五章 44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史学史研究》1999 年第 2期页

13

13

数学者如陈垣(1880-1971)白寿彝(1909-2000)外多为伊斯兰教教义的阐

发当时有民国四大回教史即白寿彝的《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1908-1978)

的《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1900-1961)的《中国回教史鉴》傅统先

(1910-1985)的《中国回教史》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繁衍发展进行

了叙述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前三本的时间下限是清代傅统

先的《中国回教史》时间下限为 1937年因此对民国时期回教问题的论述是其

一大特点他指出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已由历来无统一之组织而趋于有组

织由阿拉伯文之教育而趋于中国本位之教育由原版经典之诵念而趋于《古

兰经》 之翻译由不宣传而趋于扩大宣传45 这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宗

教文化背景民国时期在回回知识阶层对于回回是否构成一个民族存在

很大争论上述几本史学著作都冠以ldquo回教rdquo之名当时对回族也多称之为ldquo穆

斯林rdquoldquo回教徒rdquoldquo回教社会rdquo等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将这个群体视作一

个民族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中就认为ldquo今日回民之祖先原来为外国人

若分析言之有叙利亚人小亚细亚人伊拉克人伊思巴罕人各部波斯人bdquobdquo

因有共同之目的相率来中国居住又因同属一教信仰相同对于教条之遵

守罔不一致然后经过长期间之结合同化繁殖生息而成回族质言之

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rdquo 46指出回回是一个民族傅统先则

强调ldquo今日中国之回教徒系中华民族之信奉伊斯兰者或为阿拉伯人土耳

其人波斯人及其他民族侨居中国而其一般之生活习惯已为汉人或未为汉人所

同化之伊斯兰教徒rdquo认为中国内地回民是与汉人相同的一个民族47这一争论

与欧洲现代ldquo民族rdquo这个带有国家诉求张力的概念的引进不无关系到三十年

代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国内舆论界出现了由ldquo五族共和rdquo转变为ldquo中华民

族是一个rdquo的认识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认为ldquo决没有五大民

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rdquo而是以文化方式大概分

为汉回藏三个文化集团并称ldquo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lsquo民族rsquo二

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rdquo48即以ldquo民族rdquo等

同于ldquo国族rdquo在此思想建构下回族不能成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信仰伊斯兰

教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以宗教为边界使得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因中国信仰

伊斯兰教的种族群体较为复杂1950年代ldquo回rdquo被中共政府赋予民族识别上的

特殊政治意义以前它是否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就成为了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穆

45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69)页234-235 46 金吉堂lt回教民族说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年 8月)页 29 47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页 11 48 顾颉刚lt中华民族是一个gt见《西北通讯》创刊号(1947年 3月)页 5页 7

14

斯林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 C Gladney)提出了回族这一族群形成过程中的国

家建构论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横向对比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

代表西北回族农村的宁夏纳家户村代表华北回族农村的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

代表都市回族社区的北京牛街以及代表东南沿海回族社区的福建泉州陈埭回族

镇以此研究中国内地穆斯林在民族国家统治下的状况揭示这一群体认同的

多样性49通过考察回族社区相异的认同传统以及国家力量与地方群体的并存

与互动杜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ldquo国家政策与回回的磨合产生出回族rdquo杜磊否

定了ldquo回族rdquo存在的ldquo共同文化rdquo基础如纳家户回族社区的伊斯兰化与陈埭

回族社区的汉化因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

事人自己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他找到各地回族对ldquo清真rdquo的不同阐释作为贯穿

全书的线索在西北是宗教信仰在北京(都市)是饮食禁忌和职业特色在

华北农村是姻亲网络在东南沿海是血统宗族因此是国家的政策将其统纳为

ldquo回族rdquo他指出ldquo与官方历史或少数民族地图所显示的相反在 1950年代获

得政府确认之前回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就像许多其他的群体一样

回族只是在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时期才开始出现rdquo50他特别强调国家权

力在民族认同构建中的角色但共时性的研究忽略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关于中国西北穆斯林的研究也直接针对ldquo民

族范式rdquo提出了批评51李普曼在中国西北地方性的背景中来考察 1930 年以前

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群体特性的揭示以拓展对ldquo中国性rdquo

的理解其著作以另一种方式同杜磊的研究一同挑战了中国和西方晚近学术中

将之视为一个同质性少数民族或族群的观念他以 Sino-Muslim 的例子说明

内含于民族范式中的宗谱性族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之前

他们这一群体并没有产生广泛的一体感ldquo民族rdquo这一概念是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才形成的并且在 1949年以后才被中央政府持续加以利用因此他认为

回族的存在是中国民族主义在特定形式和特定关注下创造的52姚大力及张中复

的研究则从不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分别反驳了他们的看法姚大力通过对相关史

志和碑文的解读缕析出ldquo回回祖国(祖宗所居之国)rdquo这一中国穆斯林的历史

49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0 Ibid p 96

51 Lipman 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52 Ibid p xxv pp 215-217

15

记忆并将其看作他们对于本群体出自共同血统的初步表达53他对回族群体内

部认同意识的历史考察认为ldquo尽管回族共同体是在 1950 年代的民族划分中最

终界定和形成的但一个具备lsquo种族rsquo共同体基本特征的回回群体早在明清

之际便已形成对共同血统的记忆有了比较巩固的感性意识在辛亥革命后

逐渐发展为相当充分的自觉认识rdquo因此现代意义上的ldquo回rdquo的形成不能算是

一种完全任意的新创造而是更早先历史形态ldquo回族rdquo的转型54张中复则从社

会层面及伊斯兰文化方面分析了回民起义问题他认为以民族本位为出发对回

民起义进行的解释可以把回民起义的革命运动传承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将其

看作具有内部凝聚意义的历史记忆这正是近代回族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驱

力之一55姚张的研究实际上回答了在国家的民族识别以前回这一群体是否

有类似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问题而这种认同则是国家用政策将其缔

造为一个现代民族的基础在他们的启示下本研究认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

斯林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虽非纯然一族但基于共同的宗教在群体内部有了一

定的自我归属意识松散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他们自我

言说的经验材料来考察他们认同意识的变化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

及回教报刊的发行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形成集

体认同有着极大作用李普曼也指出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由宗教和世俗穆

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开始有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

国性声音发出56然而本研究认为这一全国性声音的发出不仅涉及到穆斯林组

织更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传播信息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系同时穆斯

林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使这种声音达到了一个高潮

日本学者松本真澄(Masumi Matsumoto)从抗日战争中回蒙两个群体的

族群性(ethnicity)复合认同感与战时战后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汉

人共同进行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这一视点进行论述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回蒙

两个群体自律凝集为ldquo中华民族rdquo他们与执政者积极合作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吸取当时的经验坚持统一中华的理论依据57然而她注重的是穆斯林知识精

英与执政者的互动却没有论及知识分子的这种认同和思想如何向大众扩散

5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84 54 同上页 110 55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2001)页 285 56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p 212 57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6

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去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

经由相关的文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中间这是本研究想要说

明的

玛丽丝middot吉莱特(Maris Boyd Gillette)的研究着重考察改革开放后穆斯林

社区中现代化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

常消费实践以及消费如何被运用作意识形态58她认为穆斯林群体在使用国

家宣传的进化论框架来思考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挑战国家这种向导

的作用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寻找ldquo现代化rdquo的出路和ldquo先进rdquo位置的坐标59

因此他们在国家提供的现代化路线之外积极运用消费实践来追求自己的现

代化以另一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的话语垄断这就是她称

之为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进程即中东为不发达的穆斯林社会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

繁荣与现代化范式这也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到ldquo本真rdquo的伊斯兰教60这种

集中采用中东模式的时间涉及到伊斯兰生活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宗教公共空间等

各个方面同时吉莱特强调rdquo阿拉伯化在 1980 年和 1990 年间急剧增强原

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林与中东的接触增强但作者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一

个回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已积极运用和中东国

家的这种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和群体认同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积极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

和民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这批学者学成归来为中国

与中东国家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如纳忠61对阿拉伯史的研究纳训完整地

翻译了《一千零一夜》庞士谦为埃及法鲁克国王担任中国文化顾问马坚刘

麟瑞等随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一系列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的活动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相

关领域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化的急剧增强不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大量的

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很难出现如此频繁的接触和影响

58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 59 Ibid

60 Ibid p 77

61 纳忠(1910-2008)字子嘉云南通海人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

拉伯语语言学家早年在昆明明德中学与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校读书并参与当时回

民报刊《清真铎报》的撰稿和编辑工作1931年被选送至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研

究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留学期间翻译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

《回教学术思想史》等名著1940年归国1942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1947 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58 年调往北京外交学院1962 年起任北京外国语

学院教授译有多种作品主要著作有《阿拉伯通史》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页 417

17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起整个

学界的范式转化学者们更加关注各文明间的交流提倡ldquo文明对话rdquo

在这一新的学术范式下李焯然杜维明等都对中国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

经典给予极大关注推动了一系列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活动如村田

幸子(Sachiko Murata)在仔细研读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

等文本后出版了《苏菲之光的汉文折射》对两大文明的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汇

流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释62

兹维middot本(Zvi Ben-Dor Benite)的《穆罕默德之道帝制中国晚期的穆斯

林文化史》(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即与这一近来较活跃的ldquo文明对话rdquo研究框架有关他以清代赵灿的《经

学系传谱》为例以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的形成与流传为基础进一步

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汉文译著学者群体及其著作对

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影响作出了阐述63作者认为在晚清帝国境

内多元族群历史格局形成而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教育文化网络构

建起汉文化集体记忆寻求自己在中国主流社会的ldquo合法性rdquo身份这一著作

给本研究的最大启发是从文化史角度切入看中国穆斯林问题近现代穆斯林知

识分子到中东去求学游历以及通过新兴的报刊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也是他

们在寻求这一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实践而且正是 Zvi Ben-Dor 在书中

探究的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为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去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

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中国伊

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与当时

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近代中国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基本是靠经堂教育来传承这些穆斯林在出发

之前大多数已从中获得了相关的语言储备同时笔者认为也是这一方面

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选择到中东国家

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中国的大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更多的中

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使更多的穆斯林通过汉语文本对伊斯兰的阐释进一

步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异同吸取认同资源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

62

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uuml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with a New

Translation of Jamirsquos Lawarsquoih from the Persian by William C Chittick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0) 63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化进程中去

此外Zvi Ben-Dor 在其论文ltldquo埃及九年rdquo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人gt(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中探讨了 1931-1947 年间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指出他们是中国伊斯兰复兴

现代化地和返回纯正性的使者并认为ldquo离散的自我理解rdquo (ldquodiasporicrdquo

self-understanding)是中国穆斯林认同意识的特征之一64在文中他将自己的

阿拉伯化(关注文本传承强调中国穆斯林对纯正伊斯兰的追求)与 Gillette

的阿拉伯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核心地区的联系是一种回溯

式的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这种迁徙感因远离伊斯兰中心而

产生而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内中契合了许多

旅行论述中的ldquo回家rdquo母题又与人们的认同相关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广泛

的视界内来看待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内地汉语穆

斯林身份问题的重现与建构问题晚近关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对文化

和族群认同的ldquo虚构rdquo特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着重于象征认同的考察斯图尔

特middot霍尔(Stuart Hall)将符号学方法和话语实践分析引入认同研究认为认同

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ldquo通常来说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

是基于对某些共同本原或是与他人及群体所共享的某些特征或是相同的理

想以及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团结和忠诚的体认建构起来的与这种

lsquo自然主义rsquo的定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过程是

一个从未完成mdashmdash一直在lsquo进行中rsquomdashmdash的过程rdquo因此这种认同总是在变化

中的65霍尔反对将认同看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指

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通过话语和表征他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建

构的意义是由表征生产出来的通过引入话语和表征的视角霍尔把认同研

究从探讨ldquo我们是谁rdquoldquo我们从哪里来rdquo转向探究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被

表现如何影响着我们去怎样重现自我的问题66与这种将认同视作是一个动态

的未完成的建构过程的看法相类似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对民族主义

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性和创造性这种认同通过虚构想象而得

以建构他同样强调各种象征的重现形式对认同的作用尤其是印刷媒介比

64 Zvi Ben-Dor Beniteldquo 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pp 105-128 65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p2 66

Ibid p4

19

如文学和报纸对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67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中东记述看作

是一个表征系统从中探查ldquo文化信码rdquo如何被表现穆斯林在不同的历史语

境下如何重现自身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穆斯林身份的塑造认同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

本论文将视角集中到民国时期ldquo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rdquo主要归结于近代宗

教和教育方面促进了出国活动的日益繁盛以及近代内地穆斯林报刊兴起提供

的传播条件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在数量上不能与欧美游记相比但也是一种

重要的文化印记近代伴随着由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冯桂芬(1809-1874)等人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政论文章潮流游记随着中国社

会的嬗变在体式内容文辞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现代的转型文学社会

文化政治密切交织在了一起综观这一时期的游记作品内容倾向于文化化

和政治化文学艺术形式退居后位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人们开眼看世界

境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大规模的跨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带来的感受和

身份认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的文化冲击当其他人都选择去西方的时

候这一群人向中东走去他们的旅行记述以独特的文化语境在近代海外旅

行写作中于风格体裁知识视野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随着传播形式的

改变这些旅行记述通过报刊及其他渠道向读者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相关资讯

面对社会的变革近代中东地区的改革思想以及伊斯兰教自身的传统无疑提供

了向西方学习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国家寻求民族解放的策略与经验成果

也给中国的回教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迥异于汉族知识分子的观点与视角彼

时穆斯林报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穆斯林在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的普

遍性当时的很多报道十分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发展状况另外

一些报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多有留学背景报刊设有驻外通讯员在国际交流中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他们为什么转向自身的伊斯兰传统在异域有怎样的体

验和感受怎样学习其他回教国的经验如何调节自己的认同利用在中国的

独特性与在世界的普遍性加入到与大环境的对话中去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将伊

斯兰世界的信息与本土普通民众共享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到西方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去中东

国家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形象是什么样的旅行记述怎样体现了同时

6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68 如《月华》有驻印度埃及等国的通讯员并与其他国家的报刊有积极互动而仅

出过一期的《清真月刊》共 32页就有五篇关于国外的报道涉及土耳其南洋法

国等地见《清真月刊》第 1卷第 1期(1920年 1月)

20

属于一种以上文化的中国穆斯林复杂的家园归属感当时这种关于中东国家的

记述作品为什么能够传播开来在穆斯林间产生广泛的一体感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如何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穆斯林提供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资

源与其他族群和执政者互动由此借以关照近代中国穆斯林自身社会文化的衍

生和构建尝试着与上述学界对中国穆斯林文化的研究进行对话

第四节 结构安排

论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解决以上要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从出行目的

交通条件在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便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到中东去的原因及优

势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整理揭示当时社会局势和出游条件并讨论他们到中东

去的独特优势强调宗教情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到中东去提供一种

背景第三章以不同身份作者的旅行记述为探讨对象对材料中到麦加朝觐的记

述和对中东教育政治的记述进行整理从宗教层面和教育政治层面阐释异域形

象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以朝觐和游学为目的由于麦加城不向非穆斯林开放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朝觐活动对许多教外人士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朝觐

者对朝觐过程的描写就向外界传达了这方面的信息更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同时由旅行衍生出的跨界的经验在不同身份作者笔下表现不尽相同穆斯林作

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而非穆斯林作

者则多将中东地区的发展状况视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

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第四章重点对抗战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记述

进行分析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体现出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致的有的与其宗教认同一道形成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爱

国宣示有的则是对主体族群显示出认同上的疏离倾向第五章主要分析这批旅

行记述与回教报刊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中东相关的信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流通等

一些旅行记述的作者本人也是主要报刊的编辑或主笔近代回教印刷和出版的发

展为这些游记的流传提供了渠道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于伊斯兰中心资讯的

共享中去这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第六章在以上几章分析的基

础上总结全文并将其放回到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脉络中以试探

其在区域互动中新的研究可能

21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近代中国对外交往并非仅限于欧美和东洋中东国家因为位于欧亚通道

交通方便中国赴欧美人员取道这一地区者甚多近代中非海上交通的演变

使得中国到欧洲的路程大大缩短也将更多目的地非中东国家的使者或留学生

带到红海地中海地区正如王韬所观察到的ldquo昔时英人东来之海道皆绕好

望角而至中华自咸丰年间始由亚丁直抵红海陆行百七十里至地中海计

程可近数万里诚捷径也bdquobdquo逮至苏彝士运河一开东西轮船均可之达局

面又一变矣rdquo1他们借在沿岸短期修整之便对埃及伊斯坦布尔亚丁等城

市多有观察但这毕竟是少数有意识地到中东去的多为回教徒近代以来

随着海禁废弛前往中东地区人数大增既有宗教传统的朝觐旅行也有留学

访问等出行这与当时开眼看世界的潮流分不开但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和大部

分知识分子都将视野投向西方那么当大多数人选择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去的

时候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地区去又有哪些优势和条件促成了他们的行游本

章拟从出行目的交通及组织方式的改善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行游的便

利三个方面来探讨并强调宗教感情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一节 出行目的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最主要的一类是穆斯林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

随着回教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局的变化出现了在朝觐之余以留学考察

访问联络等为目的的中东之行本节将到中东的旅行记述大致分为三类从

朝觐留学访问及其他活动三个方面的背景来讨论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去

一朝觐之旅

到麦加朝觐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无疑是他们到中东去的最大动力与目

的朝觐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很多宗教中都有在伊斯兰教中专指每年伊斯

兰历(希吉来历)12月 8日至 12日在麦加集体巡礼天房及其他多项宗教仪式

即ldquo哈吉rdquo(al-Hajj)它是伊斯兰信徒的五大宗教功修(即念礼斋课

朝亦称伊斯兰的五大支柱)之一《古兰经》云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

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方的义务rdquo(《古兰经 397》)伊斯兰教法规定凡具备相

应条件的穆斯林毕生应朝觐麦加克尔白一次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希贾兹境

1 王韬lt漫游随录gt见《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页 43

22

内的麦加作为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

的穆斯林来到这里完成宗教功课人们在麦加朝觐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些圣迹到麦地那瞻仰穆罕默德

的圣陵并进行一系列巡游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前 拥有克尔白的麦加城就

是阿拉伯半岛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古老的阿拉伯民族信奉多神教城中ldquo克尔

白rdquo内供奉着各部落众多的偶像每年朝觐季节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克尔白举

行朝拜偶像的集会并进行宰牲献祭的活动麦加逐渐成为古代阿拉伯多神教

徒敬神和祭祀的地方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兴起631 年克

尔白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为保护克尔白的圣洁和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默

罕默德宣布将克尔白四周划为禁地不准在禁地内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异端

邪恶行为不准非穆斯林进入禁地从而确立了麦加的神圣地位公元 632 年

的朝觐季节 穆罕默德率领众多辅士和信士从麦地那来到麦加作他一生中最

后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朝辞演说现在穆斯林朝觐的一系列

宗教仪式即以此为据进行伊斯兰教的朝觐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和程序根据

《古兰经》和圣训安排的活动又以教内先贤为效行楷模13世纪起麦加曾

先后是埃及土耳其人的属地1925年归属内志国王伊本bull萨乌德(1880-1953)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2

自从 1300多年前穆罕默德把朝觐作为穆斯林生活中五大要素之一并昭示

天下开始朝觐活动逐渐成为穆斯林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唐代伊斯兰

教传入中国相应的宗教活动也被带入中国但保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却不多见

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由于与麦加相隔万里漫长的旅途是一种考验克服困

难则是虔诚的表现朝觐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功课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长途旅

行可以借此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增进对信仰的理解进入民国时期中国

各族穆斯林朝觐活动记载逐渐增多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便是对这一传统的

延续

二求学之旅

中东地区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朝觐这一动力又衍生出到伊斯兰世界

的核心地区求学问道的渴望因而出现了以求学为目的的中东之行学者们将

此作为一种追求与荣耀民国时期到中东地区的求学活动在中国社会变迁的

大背景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ldquo追求rdquo与ldquo荣耀rdquo而与当时回教社会的发展

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参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359

23

近代回教的发展是融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的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

以来在自身的发展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交融中颇有突飞猛进之势元

明时期尤为兴盛在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风尚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

然而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穆斯林群体却是处于不断的抵抗与镇压中顺治初

年甘肃回教徒米剌印丁国栋等人起兵反清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以及咸

同年间的云南回民起义等连续不断的ldquo起义rdquo与ldquo叛乱rdquo使得这一群体被

视作叛逆者生命与信仰自由受到威胁而中国伊斯兰教也渐渐被排挤到中国

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白崇

禧将这种变化一句话概括为ldquo始于隋唐盛于元明衰于清rdquo3清朝统治者的

严厉压制以及伊斯兰思想文化的废弛导致了中国穆斯林生存的贫愚与中国伊

斯兰教发展的低谷4到了清末边疆领土屡遭觊觎在当时硝烟弥漫多元政治

势力相互抗衡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回教群众开始受到重

视1912年孙中山到北京在出席北京回教各界名流及群众的欢迎大会上强调

ldquo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之压迫最甚

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宜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

之革命运动回教以历代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

使革命的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rdquo5 ldquo五族共和rdquo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让中国穆斯

林看到了复兴自己宗教的希望民国初期所倡导的国家复兴与国民性改造无疑

也深深地影响着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国穆斯林群体许多穆斯林学者开始对清

代整个穆斯林群体的逐渐式微做出回应他们在反省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时

认为思想和知识上的封闭贫愚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白崇禧lt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gt见《月华》第 14卷第 11-12期合刊(1942年 12 月)

页 3 4 关于清代对伊斯兰教的态度与政策西北云南回民起义及后果参考白寿彝主编《回

民起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David G

Atwill The Chinese Sultanate Islam Ethnicity 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张中复《清代西

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余振

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 转引自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页 41ldquo五

族rdquo中的ldquo回rdquo同时兼有ldquo回疆rdquo和ldquo回教rdquo(伊斯兰教的旧时称谓)的双重含义

白寿彝认为孙中山的回族有两种说法ldquo有人认为lsquo回rsquo是指lsquo回部rsquo指新疆信仰

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也有人认为内地的回回民族也包括在内rdquo从这次演讲面对的对

象和演讲的内容来看这里的ldquo回rdquo包括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见白寿彝lt回回民

族和回回教gt《中国回回民族史(上)》页 681

24

例如当时著名的阿訇教育家马松亭6在谈到回教文化时指出

helliphellip然时至今日则迥非昔比论文化则不但不能对于中国文化

有所贡献即回民本身亦已教育落伍文化水准低落清朝以后满人

统治中国力谋汉化汉族地位逐渐增高回族地位渐趋低落helliphellip在

环境演变之下回民为保存本身的生命起见由自立求进的状态变成

消极自守不干外事的状态放弃社会上的一切权利专求宗教本身的

推延驯至养成回民仅富于宗教意识而薄于国家意识7

马松亭所说的ldquo文化水准低落rdquo一方面指汉文化水平低回教民众遭遇

了清朝的压迫后以不习汉字专攻宗教知识来抵御外部的压迫与同化与汉

族社会有所脱节另一方面指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衰落元朝以后中国本土与

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渐渐中断回教内部的知识传承多以几百年前的经典为依据

课本教材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同时阿拉伯文的文法组织读音等都有很大

变迁没有与中东互通音讯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回教社会与中东地区

的新思想新学说有了很大隔膜宗教信仰衰退危及到自我认同的延续两种

文化传习的衰落阻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ldquo消极自守rdquoldquo专求宗教本身的推

延rdquo可看作是自晚清以来穆斯林社会应对与统治王朝紧张关系的一种策略ldquo不

干外事rdquo的状态与历史上如元朝回回人的政治参与有了很大不同一般回教民

众因固守传统排斥新式学校教育文化水准远落于时代进步因而无力改善

生计而生活穷困这又导致无法改善教育文化和宗教信仰衰微的局面因此穷

困与愚昧恶性循环一如赵振武所说 ldquo中国回教经有清二百年之摧抑回民 6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大阿訇社会活动家

和回族教育家北京牛街人曾先后受教于达浦生等人门下1925 年在山东济南参与

创办成达师范学校成为伊斯兰新式教育的典范1929 年迁至北京创办成达出版部

出版《月华》《成师月刊》等杂志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两次赴埃及促成选派留学

生赴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并亲自陪同学生前往聘请两位埃及教授至成达师范讲学

回国后创建福德图书馆征集中外文图书上万册他协助创办了北平西北中学中才

小学新月女子中学等多所回民学校1949 年因避战乱暂居香港1952年接受周恩来

总理邀请返京文革中遭迫害后得以平反学术方面限于汉文化水平不高撰述有

限有《古兰经要义》《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汉译古兰经首章》等作品

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41-1447 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034

25

乃变其积极态度而为消极退居寺内仅守教功bdquobdquo暴政之下保持回教之

不绝寺的教育实居首要然而拘墟不变使回民积渐而成今日之贫愚rdquo8 面

对中国穆斯林长期处于内外ldquo双重封闭rdquo的状态他们提倡新式教育沟通中

阿文化期使两大文化交融促进中国回教复兴这并非只是学者ldquo恨强rdquo的

说法早在 1905 年王浩然出访阿拉伯和土耳其时一位阿拉伯大教长在了解

中国穆斯林没有发展各种近代教育和实业后甚为担忧并提醒王浩然ldquo贵国

回教若不打主意要强 一定要落各教之后rdquo9建议中国的穆斯林要具备现代国

民应有的素质和学养增加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谋生的竞争力使回教社会的智

识能够融入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去而当时的土耳其苏丹哈米德二世

(1842-19181876-1909在位)则批评了中国穆斯林不习汉文化的状态ldquo汉

文既为中国国文而中国回教徒又是中国人却不读中国书无怪乎他们贫而

又愚在社会上所居的地位是无足轻重了rdquo提醒中国穆斯林要学习中国文

化融入所处社会10

清末民初当全国ldquo兴教育之声洋溢于耳rdquo时中国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

亦将其作为复兴中国伊斯兰教之必要手段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局势学习西

方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ldquo开眼看世界rdquo也是中国回教复兴的必经之

途ldquo迨辛丑和议既成国民愤战败之辱纷起图强rdquo因而就有了ldquo王公浩然

乃崛然而起以为拯救此积弱已深之中国回民更非改善学制莫由乃躬往欧

亚非各回教国家考查rdquo11王宽 1905年携弟子从上海出发乘法国邮船经南洋

到麦加朝觐游历了埃及雅典罗马伊斯坦堡等地礼毕返回土耳其时谒

见了当时的苏丹哈米德因而有了上述同中东地区执政者的交流他们的提醒

与建议对于王宽本人及至当时整个中国伊斯兰社会都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王宽

回国后在北京创办回教师范学堂除阿拉伯语和宗教课程外该校学生还学习

汉文和科学知识这是穆斯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型学校但由于经费困难

不到两年便停办12但它已经在回教社会起了很大影响现代穆斯林新式教育逐

渐发展起来自身对回教社会的观察和国外的游历使得王宽大力提倡发展回民

教育ldquo余游土尔基归国后始知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

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

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48 9 lt正宗爱国报gt1907 年 7月 1日转引自张巨龄 lt20 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

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0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页 1770 11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48 12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页 1770

26

兴学rdquo13同时回教社会也兴起了兴实业办教育振兴民族精神的热潮组织

回教社团动员教内人力物力发展新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是他们首要的

实践重点14

要发展国内回教新式教育打破与中东地区文化隔阂的状态接受来自伊

斯兰文化核心地区的刺激就成为紧要之事回教群体生存的基础在于伊斯兰教

信仰信仰的根基在于宗教经典的传习由于中国本土回教教育的落后与封闭

自身无法进行自我更新和提升宗教知识和信仰活动日趋空洞只求致用而

没有研究学理的涵养此时只有来自信仰源头的文化能提供嬗变的动力而被

动的接受远不如主动的求知更直接和深刻第一届留埃生纳忠曾回忆当时留学

的初衷ldquo我想到埃及留学的动机是起于三四年前开始专攻阿文的时候那时

因为见中国回教教育的衰落教法之腐败因袭固陋不思改良致使圣教一

日一日的堕落故思到外面专攻宗教学预备为中国回教做一点事情rdquo15他对

到中东学习的内容与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所说的ldquo宗教学rdquo不是空泛的了

解是具体且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实际的在回教知识界看来最基本的是要学

习阿拉伯语文这是理解《古兰经》等典籍的基础进而能够对《古兰经》经

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音韵解释考证等其次是宗教哲学即伊斯兰

的宗教思想和理论以使伊斯兰教能在ldquo科学和哲学斗宠的时代rdquoldquo独立不倚的

和他们抗肩而立大摇大摆地和他们并驾齐驱rdquo16再次是ldquo教法学rdquo的研究

即后世法学家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定出的许多细则了解教法的轻重

性及经常达变的办法才能在时代的变迁地域及风俗殊异的情况下不致与社

会脱轨另外还有回教史的研究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初中国国内还没有

系统的回教史著作ldquo穆圣以前由上古而中古如何演来的穆圣以后至现代

如何演进的全都没有连贯与有系统的记载rdquo而ldquo我们自己不来讲讲不清楚

人家便替我们讲替我们乱讲bdquobdquo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自己的信徒读了或

听了都分不清谁是谁了那真是万分危险rdquo17有识之士表现出了面对民族历史

失忆的焦虑立足于中国回教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到伊斯兰的源头去寻求真

知力求改善并提升新式宗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语文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国穆

13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83 14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

史(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 667-682 15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期合刊

(1932年 4月)页 38 16 愚克(马淳夷)lt我所贡献于留学埃及诸君的几个意见gt见《月华》第 4卷 16-18

期(1932年 6月)页 11-18 17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7

斯林到中东求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三访问交流之旅

在朝觐和留学之外还有因考察和访问远赴中东的交流活动除了系统的

宗教知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状况也是

他们急于了解和学习的正与清末官员的出使考察对中国新式学堂的开设和近

代化人才培养的意义一样考察与留学相比虽然不能深刻地改造行旅者的思

想和知识结构但是时间短有针对性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学习异域的长处

民国时期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互动逐渐频繁如护送第二届留学生的成达

师范校长马松亭校董张润芝及《月华》主编赵振武的中东之行此外当时

的回教知识界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增强与其他地区伊斯兰教民

族或国家的联络如中国伊斯兰布告会代表尹光宇在朝觐之后赴耶路撒冷参加

世界回教大会18随着时局的变化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空前严重的国家与民

族危机则有了对外进行宣传争取舆论支持的需求中国穆斯林利用宗教这

一纽带到中东地区去联合被压迫的伊斯兰民族共同参与抵抗出现了一

类特殊的中东之旅这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讨论在此不赘述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主要是因为朝觐留学考察访问到中东去普通

民众多纯粹去朝觐但对精英知识分子来说这三种活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朝觐是为了完成宗教功修求学立足于促进本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其中包含着

对自身信仰的自信和热爱访问和联络则是以宗教感情为纽带因此当大多

数知识分子选择到欧美去的时候他们为了上述目的到中东去而宗教情感是

最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花费巨大民国时期科技的发展交通的进步和

新的出行组织方式的出现使得这一行程的旅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自古以来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旅行路线复杂交通方式多样从游记和

相关记载中看来大致分为两类陆路海路实际上所有的路线都有交通穿插

的情况

陆路主要是从西北沿古代丝绸之路行走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通过河

西走廊自西端的敦煌分为三道这三条道路都能通往西亚据《朝觐途记》

18 lt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抵沪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 期(1935 年 8

月)页 73

28

记载清代朝觐者通常走ldquo天山北路征程rdquo穿越中亚地区(或青藏高原)寻

找海港如卡拉奇等地搭船19自唐代以后中亚地域政治变动较大许多繁华的

城镇历经兴废甚至杳无人烟其间高山峻岭阻隔沙漠戈壁横亘要由中国

的最西部到达麦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条路线主要是新疆穆斯林选择在

民国时期也有内地穆斯林走如 1939 年由于海上路线受阻有 38 位内地穆斯

林组成朝觐团循着前人走过的青藏高原mdashmdash印度路线到麦加去他们由西宁

到拉萨走了三个月没有见到任何人烟走出拉萨之后就有两名朝觐者因瘴

气而去世二十天后走到中印交界的ldquo噶凉布rdquo坐上了汽车后又换火车

到达孟买坐船前往麦加20

走海路古代大致有两条一条为《朝觐途记》所述由内地经川西平原

抵达云南转缅甸再搭船到孟加拉在此候大船去吉达另一条由东南沿海

的港口如广州出发海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季风的状况决定着船期19世纪

中后期以前海上交通依靠帆船动力主要利用季风行程的顺利与否全赖于

此以 1842年马德新的朝觐为例农历 2月马德新到达缅甸仰光准备从这里

搭乘游船前往阿拉伯正遇上印度洋风浪大作不能行船又因赶不上季风

船家不出航只能苦等近五个月农历 7 月马德新终于登船西行但此时风

向还没有从东南季风改为东北季风一路上逆风而行原本半个月可到的路程

最终花了 40天才抵达印度加尔各答在印度他又为寻找去吉达的船只滞留了

4个多月21

无论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海上漂泊中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都有万里之遥

路途遥远中途换车换船甚为烦苦还有出国手续繁重饮食起居不便等困难

但是这种长途跋涉的辛苦在民国时期有了较大改变

首先是交通方面交通是出行的基础关系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费用20

世纪初中国国内的交通条件随着世界交通业的巨变也得到了提高新式交通

工具以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

善过去因为交通落后中国穆斯林往往根据各自情况从西北西南循陆路

到出海口或从东南沿海出海旅途花费较多所需时间也较长民国以来

轮船取代帆船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定期远洋航班也开始出现安全性强

航行快大大缩短了中国到中东地区的航程上海作为一个东方大港成为中

19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55 20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 2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20-21

29

国沟通南洋西亚和欧美的海上交通中心这一时期除大部分新疆穆斯林仍

按传统从巴基斯坦中亚等地区转道阿拉伯海或地中海乘船赴麦加外中国内

地的穆斯林大多都取道上海或者从西南转南洋前往麦加履行宗教功课形成了

固定的交通路线和集结地点

其次与其他现代旅行一样到中东的行程组织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行程

的方便与舒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但旅行社和相关的民间团体

周旋于交通机构与旅客之间建立服务网络妥善安排行程也能利用交通工

具之外的便利来改善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参与到这一行程的组织者主要是上海

小桃园清真寺和 1923 年成立的中国旅行社(其前身为上海商业银行附属旅行

部1927 年改为中国旅行社)上海穆斯林自 1920 年代中期开始接送来自各

地的朝觐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协助办理护照签证兑换外币购买船票等

由上海到吉达的航线主要由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承办但在 30年代以前并非

直达吉达港最初只以新加坡为终点再从新加坡乘朝觐轮船转往吉达港而

在新加坡的船期不能预订十分不便由于沿途辗转待轮朝觐者往返一趟少

则半年多则 89个月既费时间又费旅资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创建者金子

云1929年去麦加朝觐经历过路途的艰辛后感受颇深便借转轮之际向新

加坡当地回教组织请求给予在新加坡换船的中国教胞以照顾他返回上海后

又同中国旅行社及蓝烟囱公司沟通达成开放朝觐专轮的协议中国旅行社就

此对外宣传称ldquo本社之设原以服务行旅为旨有鉴于朝觐诸君之困难乃

谋一便利之方十九年(1930)冬各方教友齐集沪渎本社遂与蓝烟囱公

司商妥每年特放专轮自上海启程直达芝(吉)达 如是旅费既省又无转

轮折待之劳rdquo22中国旅行社特意为这条线路编印了旅行导览以方便乘客掌握

出行信息便利行旅此后朝觐者一般于伊斯兰历七月在上海会集由小桃

园清真寺负责照料代为办理申领护照兑换外汇卫生防疫等出国手续并

委托中国旅行社代购往返船票运送行李以及向英国蓝烟囱船公司交涉预订船

期等事轮船直接往返中国上海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在中途停靠只加油加

水期间会有当地回教组织派人到船上照料朝觐专轮开通沿途只停五个港

口即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亚丁到吉达时间和费用都大大减

省到中东去从此有了一条极为方便的路线23以 1933 年的朝觐为例由蓝烟

囱公司派万宁号专轮接送ldquo往返均不在新加坡换船而船上为回教徒的设备

更周到如饮食原料之充分供给沐浴间之设备精洁等均非他船所能及rdquo24

2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middot导言》(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1932)无页码 23 同上页 9-10 24 lt中国朝觐团往返之便利gt见《月华》第 5卷第 15期(1933 年 5月)页 16-17

30

金子云也特别派人赴码头接待由内陆奔赴上海的朝觐者协助他们搬运行李

办理海关手续在交通条件改善之外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与中国旅行社的通力

合作使到中东的交通及组织形式有了极大改观逐步形成规范方便了出行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由上海至芝达(吉达)航程约需 27日中途停泊五次

即上海mdash香港mdash星嘉波mdash槟榔屿mdash哥伦布mdash亚丁mdash芝达

《由上海到麦加》页 9

到中东行程的组织管理实际上跟民国时期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现代旅游的兴起以旅游组织的诞生和集团旅游为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1912年到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是现代旅游的形成和创建时期1927

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现代旅

游的受挫和恢复时期25抗日战争前国内行旅经过军阀混战的惨淡时期后复苏

出现了专门的旅游业这有赖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势但是日本的侵略打

25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页 7

31

破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战争期间到中东去的主要是访问和进行舆论宣传直

到抗战结束之后正常的朝觐才得以恢复到中东去朝觐和留学的规模也与上述

旅游发展时段划分基本对应在前期表现为比较零散的出游如王静斋26达浦

生27等人的中东之旅在1925-1937年间出行人数比较多大部分的朝觐和留学

记载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23年至1933年间中国内地共有回民834人

通过上海前往麦加上述统计不包括每年多达千名的新疆各族穆斯林朝觐者而

1936年由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所率领的西北穆斯林朝觐团是从上海出发人数最

多的一次有一百二十四人中国穆斯林有如此大的朝觐阵容在当时是一大盛

事28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定当年从上海出发的朝觐者无法按时启程这条

专线从此停了十年海路中断朝觐活动并没有中断少数朝觐者只能寻找其他

路径突破重重封锁到麦加去直至1947年和1948年才有两批朝觐者继续搭乘

这条航线前往麦加完成朝觐功课此时南京政府也对穆斯林朝觐活动给予方便

在新疆省政府蒙藏委员会等配合下少部分朝觐者可以购买官家外汇29

因此在政局和社会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中国

旅行社及民间团体通过对交通和港口客运有效组织而建立起的广泛的服务网

络成为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有利条件之一

26

王静斋(1879-1949)名文清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

天津人幼时随其父亲学习阿拉伯语后入经堂学习波斯语伊斯兰教经典并自学

汉语1922 年出国游学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后到土耳其印度等地考察受到埃

及近代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 年创办《伊光》

月刊宣传改革派思想抗战期间在重庆宁夏等地从事《古兰经》译解工作四易

其稿出版了 3种版本其他主要著作和翻译有《中亚字典》《中波(斯)字汇》《真

境花园》等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33-1440 27 达浦生(1874-1965)名凤轩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大阿訇教育

家江苏六合人出身于阿訇世家自幼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1907

年与王宽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建回文师范学堂翌年又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

等小学堂大力改革旧经堂教育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伊斯兰教育1921-1927 年间

受聘于上海协兴公司遍访印度东南亚中东各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伊

斯兰教育1928 年归国后与哈德成等在上海创办伊斯兰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爆

发后在上海筹建回教难民收容所并于 1937 年 12 月只身赴中东进行抗日宣传1953

年参与发起筹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6

年以周恩来总理顾问身份参加万隆会议后长期主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工作著有

《伊斯兰六书》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20-1426 28 lt十年来中国朝觐人数表gt见《月华》第 5卷第 17期(1933 年 6月)页 14马麟

一行抵达新加坡时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新加坡回教界人士专门为其举行欢送会见lt

我青省主席马麟氏抵星gt《总汇新报》1936 年 11月 7日第二张第一版 29 lt1366年度(1947 年)朝觐大事纪略gt见《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

合刊(1948 年 3月)页 3

32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方的友好接待语言基础及资

金等方面本节即探讨此问题旅行者由中国到麦加朝觐到埃及土耳其求

学从太平洋岸的中国旅行到大西洋边地中海岸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

区走到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去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完成旅行除了必备的自然

条件和技术条件外在伊斯兰世界范围内形成的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观念和这一

传统的延续为穆斯林的长途旅行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大环境

民国时期人们常取道苏彝士运河到欧洲去顺路能够领略中东国家的风

情但有意识到中东去的大多还是穆斯林在方便的交通之外无论是完成个

人功修求学问道宗教感情都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共同的信仰

是维系共同感情组成内部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此种穆斯林间的亲情淡化了

他们之间原来国家的民族的或种族方面的差异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一种无形

的靠拢将不同地区的穆斯林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氛围中穆斯林把伊斯兰教

法律规范占据统治地位的全部领土范围即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受教育的人

说写阿拉伯语mdash《古兰经》的语言mdash的地方称作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Dar al -

Islam)30这代表着一种高度的世界主义的文明民族国家强调疆域概念但在

穆斯林世界它的势力范围是由宗教意识观念而非政治扩张来定义的在古代

联系松散的主权领土内人们不受现代国家疆界的限制可以随意四下交游

互动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出现更多政治上的限制不可避免但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依然能够超越政治文化和语言的边界以无可比拟的人员知识的流动性而

促进跨越欧亚非大陆间持续不断的彼此交流到 14世纪穆斯林世界已经跨越

了它的发源地中东地区从摩洛哥经过印度延展到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朝觐者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到麦加去并且不会失去与穆斯林文

化的联系31

一对方的招待

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穆斯林远离故土客居异乡当地教胞有责任给予关心

和照顾

朝觐方面历代哈里发(近现代逐渐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和领导者将自己

30 罗伯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页77 31 Michael Wolfe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 NY Grove Press 1997) p xxvi

33

视为伊斯兰共同体至高无上的领导者政策上积极促进领域内的文化统一 因

此都把维护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为朝觐者服务视为神圣的职责他们在通往

麦加的主要道路上纷纷建起旅店安置警备以保障朝觐者的安全朝圣的队伍

络绎不绝各地都修建官道储备食物盖起专门供旅客和商人休息的大旅社( 称

为ldquoFunduqsrdquo或ldquokhansrdquo)32近代朝觐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其旅行安排和

履行仪式期间的大规模汇聚和流动又是与世界中东尤其是麦加掌管政府的

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社会活动历届麦加掌管者因此努力采取各种

措施保证朝觐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所有朝觐者的安全1920年代国外有人散

布谣言称汉志地区33社会状况不稳定朝觐活动难以进行1926年汉志王萨乌

德(Abdul-Aziz Abdul-Raham al-Fasal al Saud1880-1953)为此专门发表通告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将其刊登出来以消除中国穆斯林的忧虑ldquo新加坡艾尔

萨改夫(Syed Omar Elsagaff)接汉志国王萨和德2月9日来电文曰lsquo汉志国赖

真主慈悯全境安谧请将此事代通告菲律宾群岛马来由半岛等处凡各人民悉

有完全自由以遵行教理朝觐圣地吾人对于在汉志圣地内居留与旅行之朝觐

仰赖真主担保其完全安宁敌人散布谣言全无根据冀阻人朝觐以谋其私

利请代释明云rsquordquo34 据《月华》第5卷公布的资料那一时期中国穆斯林朝

觐的人数并未受到影响1926年11月汉志颁布了全面的朝觐规范条例中国朝

觐者在麦加期间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比以前大有改善留埃生马坚对

此有所观察 ldquo大部分中国朝觐者不懂阿语在朝觐团中只有一两个人勉强可以

用阿语与当地人交谈因此一些当地的朝觐向导就向他们多收费店铺老板也多

要钱他们无处投诉自从阿卜杜勒middot阿齐兹middot伊本middot萨乌德国王执政后 我们

就没听到过这样的怨言了rdquo35 从兼并汉志和内志到建国后沙特政府发布各种

32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p 46 33 汉志(Heijaz)地区名又译希贾兹在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靠约旦边境该地

北部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即为巴比伦迦勒底诸王所占后成为纳巴特安王国一部分公

元 1258 年以前由巴格达管辖后属埃及1517 年归属土耳其1916 年沙里夫middot侯赛

因middot伊本middot阿里率众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并在此称王1932 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

一个省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等均在该地区见孙文范编《世

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122 34 lt汉志王萨和德之通告gt见《中国回教学会月刊》第 1卷第 3-4号(1926年 4月)

页 38 35 马坚《中国伊斯兰教概况》(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1934)页 32《中国伊斯兰

教概况》是马坚先生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受邀在埃及伊斯兰促进会组织的演

讲会上的阿文演讲稿 1934 年由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有英文节译见 Philip

Blackwood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in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34

文告在各地布置防备力量免除朝觐税竭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服务

中国穆斯林也从中受益不少

留学方面伊斯兰教重视学问和求知在伊斯兰之家的范围内寻求知识的旅

行(talab al-bdquoilm)从中世纪起成为一个传统36同时在穆斯林世界有崇尚学问

尊重学者的社会风尚一般穆斯林学子在外地求学特别是学习伊斯兰经典不

分种族国别当地穆斯林都有义务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民国时期

中国学生赴中东得以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学生到中东留学主要目的地为埃及和土耳其因当时两国在伊斯兰

学术界都有较高地位尤其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凭借

悠久的历史和在研究传播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旗帜地位不仅享誉整个阿拉伯

世界更是世界穆斯林学子心驰神往的地方清末已有中国学者朝觐途中的零

星游学活动及至民国人数更多赵振武对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出国留学状况

做了总结ldquo留学之风始自近数年民十年时王静斋偕弟子马宏道西行王

氏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马氏则入土耳其君堡大学厥后王曾善氏自费留土

(土耳其)海维谅氏自费留印(印度)rdquo37 ldquo然此皆个人行动rdquo与驻在国取

得联系由中国学校出资派遣则是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团开始的

这里的ldquo中国学校出资rdquo主要是指往返路费在留学期间的其他费用问

题还是在与学校方面取得联系之后才得以解决民国成立之初政局动荡

虽然留学教育受到极大重视但政府留学经费极为缺乏临时政府从未来国家

建设需要出发对留学教育持十分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相继颁布一系列出洋留学政策统一规范留学生的派遣1916 年 10 月教育部

制定公布了《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作为统一的留学教育法规该规程对留

学生所需经费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这些留学目的国家只列出了英法德比

奥意瑞士俄美日本更为重要的是该规程特别强调必须具有本科

以上学历者才能被官派出国38以后的规程大多都在此基础上制定因这一要

求很难达到当时更多的是以其他渠道自费出洋留学的1924年 7月教育部

专门制定了《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对自费留学做出了规范自费生出国也

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领取留学证书后才能出洋留学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39在

回教社会内部彼时穆斯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高等教育者寥寥无几

36 Ian Richard Netton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p vii 3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52 3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页 110 39 同上页 122

35

1925年后创办的新型回民学校只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无法享受政府的教育资

源配置回教民间团体学校以宗教为沟通纽带与爱资哈尔大学取得联系

获准向该校派遣留学生

当时因中国对外联系的增多有外籍学者来访1930年 8月阿富汗学者

穆罕默德middot大章先生到云南游历参观受邀到昆明明德中学演讲他特别提到

了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mdashmdash历来都十分注重教育开罗有一个很著名的大学名亚士

哈( 即Al- Azhar)此校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学生达万人是世界回教

教育的中心所出人材非常的多自己很希望贵校将来遣送优秀学子

到那里去留学想彼邦定乐于赞助的 40

大章先生的来访直接促成了第一批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成行大章先

生离滇返国后就将在昆明的见闻以及明德中学的请求写信给爱资哈尔大学校长

爱大校长给云南回教俱进会回信表达了同意接收中国穆斯林学生到爱大学习的

意愿

敬启者曾因短期旅行住居贵地之大章穆罕默德罕君寄来一函知

诸公请彼代表回教俱进会表明诸公颇喜与世界其他回教团体相联络

并派送留学生至回教大学大章君要求鄙人将关于此事各种情形详细

告知诸公并寄上阿文与英文书籍数册

关于此事鄙人能贡献种种帮助诚属鄙人欣喜之缘因

helliphellip

诸公所决定派送至回教大学之留学生鄙人提议即以爱资哈尔大

学为其趋向之目的地盖此校乃欲精研阿拉伯文及回教教义者最良之

源泉也

40 翔真lt书大章穆罕默德罕先生游滇事gt《清真铎报》第19期(1930年8月)转引自姚

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36

helliphellip

吾人得在中国力行服务伊斯兰实属吾人快慰之举吾人之得与彼

方各回教团体联络尤使吾人极端重视将来吾人当常常准备贡献种种

可能之帮助以宣扬伊斯兰正教及吾穆圣之教训此盖实行吾国国王福

德第一之愿望也彼于帮助伊斯兰与宣传伊斯兰于世界各地非常重视

41

由信中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生到爱资哈尔大学读书一事对方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这首先体现了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谊伊斯兰的圣训中就有ldquo你们作为

教胞兄弟都是真主的仆民rdquo这样的教导基于于信仰之上的兄弟情谊使得他

们能互帮互助超越血统肤色民族和国界的限制42其次联系沟通各个地

区的穆斯林提升和传播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文化是爱资哈尔大学的职责当时

爱大新的校长上任(Muhammad al-Ahmadi al-Zawahiri1929-1935年在任)正

进行改革启动一些促进爱资哈尔与世界各地联系的新项目派遣代表团到中国

日本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其他地方去提供关于伊斯兰的精准的信息43此时

云南回教俱进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正是加强与中国伊斯兰团体联络的良好机会

因而他们给予积极的援助确实是ldquo快慰之举rdquo信中提到爱大校方ldquo极端重视rdquo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因为中国学生不远千里而去克服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本身就

令人同情而且他们使命重大当时埃及对中国回教情形非常隔膜甚至以为古

兰经在中国已经失传留学生若能早日学成归国则能够成为宣传与改善中国伊

斯兰教情形的种子这也是爱大校方甚至是埃及国王的愿望

此后云南回教俱进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筹备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严格的

公开考试遴选了公费生纳忠一名自费生马坚张有成林仲明三名明德中学

教师沙儒诚44主动提出自备旅费护送4名学生到埃及遂被聘为指导员负责学生

41 马元卿译刊于《清真铎报》第2122期合刊(1930年11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

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42 转引自[埃及]欧麦尔middot哈什姆著孙俊山译lt穆民皆兄弟gt见《中国穆斯林》1996

年第 1期页 45 43 Bayard Dodge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p 150 44 沙儒诚(1884-1970)名国珍云南昆明人幼年在家学习阿拉伯文和英文1917

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英语学校后任明德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英语教员1932 年

护送第一届留埃生赴开罗组织成立ldquo中国留学生部rdquo并任部长在埃期间取得开罗

37

的相关事务人员选定之后又遵照章程向省教育厅申请了留学护照许可证办

理了护照介绍书等手续组成了第一批赴埃及留学生团沙儒诚与纳忠于1931

年11月搭车出发到蒙自与其他三人一同出境取道越南出洋45

第一批学生抵达埃及后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马坚的记述中该校校

长曾一度亲临学生团宿舍探视并慰问沙儒诚向他们汇报了中国回民教育的概况

引起埃及各界及阿拉伯世界的普遍关注当日开罗的报纸争相报道这一事件46

1932 年2 月 爱大校长在收录云南学生后专门给时任云南回教俱进会会长写

信告知校方的接待情况信中称

公等之派送该留学生团以研究宗教及阿拉伯文尤令吾人愉快当

即工作使该留学生团员安适之一切 于爱资哈尔附近住屋中为之备一

宿舍规定每人给予特别津贴并特派一阿文教授为之补习直至能

听讲用阿语教授之一切课程彼等到后身体健康功课进步殊堪告

helliphellip

沙儒诚并就此觐见了福德一世ldquo又蒙国王嘱吾人特别重视该留学生rdquo

47

从国王福德一世到教育总长 都对中国留埃学生团的到来予以重视对他们

的食宿学习作了细致安排信中提到的ldquo特别津贴rdquo阿文教授专门补习等

都是对于中国学生的特殊照顾据学生寄回的报告称对他们的待遇是爱大最高

委员会的特别决定每月发给中国学生津贴二镑其他学生至多得一镑48此外

美国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被国民政府派往缅甸视察侨务1944 年被任命为

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高参负责组织ldquo海外战地工作队rdquo1947 年后主要在昆明和玉溪

从事伊斯兰教教学工作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377-1379 45 参见慕青lt考送留埃学生之经过gt《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

刊)页 7 46 达观lt译埃及博物杂志第六回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3期(1934年 8月)

页 7 47 刊于《清真铎报》第29期(1931年8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

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2 48 lt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年

38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为了加强对各国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附设有各国学生部聘

请各国人士任部长负责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同时负责发放津贴中国学生此

前从未设立学生部机构为了使以后的留埃生有可靠的联系渠道协助校方的管

理沙儒诚参照各留学部的模式和制度向爱大校方提出申请最终获批于1935

年5月1日成立中国学生部同时校方聘沙儒诚为中国学生部部长这使得中国留

埃生管理更加规范也为中国各回教团体继续选派留埃学生提供了方便沙儒诚

在给云南回教俱进会的信函中详细说明了中国学生部成立的经过并向中国国

内各回教团体转告了爱资哈尔大学教务总长对于继续接收赴埃学生的期望

图表 2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 年 10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此后相继有五届学生到达爱资哈尔大学第二届中国留埃学生由北平成达

师范学校派遣于1932年12月抵达埃及共五人其中公派生有四人他们由马

松亭校长亲自护送前往爱大抵达埃及后马松亭觐见了埃及国王福德一世请

求爱大给予在师资上的援助国王欣然应允派遣了两名博士赛依德middot穆罕默

德middot达理和穆罕默德middot伊卜拉欣middot福力非乐到北平成达师范任教福德一世及爱

资哈尔大学校方还捐赠了大批经典书籍给成达师范学校1934 年初云南明德

中学又派出第三届中国留埃学生三人于1934 年3 月抵达爱资哈尔大学同年5

4月)页 35

39

月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出了第四届中国留埃学生五人在印度勒克瑙大学

( Lucknow University) 留学的湖南穆斯林青年海维谅辗转抵达爱资哈尔大学被

视作第五届中国留埃回族学生49

1936 年10月因埃及国王福德一世逝世爱大校长换任北平成达师范学

校就该校学生赴埃及留学事宜再度委派马松亭前往埃及同新任的爱大校长商

洽得到埃及新国王法鲁克一世同意由其私人提供20个学生津贴名额由成达

师范学校负责保送马松亭回国后组织考试委员会积极筹备考送学生事宜

1937年5月《大公报》刊登了招考通告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 为回教学术汇萃之学府 近年国内各回教学校

感觉人材之需要 对于留学该校学生颇多努力但因名额限制 人数尚嫌

过少 不足以应中国回教文化事业之需要去年十月 本校派员赴埃考察

回教文化 特向该校校长穆拉额先生接洽扩充中国学生名额蒙埃及国王

法鲁克一世陛下同意 允许在爱资哈尔大学增加学额二十人 由本校负

责保送兹经本校校务会议决 招考留埃学生二十名

helliphellip50

该招考通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到中东国家学习对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意义

学生名额增加到二十名显示出国内发展伊斯兰文化事业的急迫与焦虑更得益

于爱资哈尔大学对于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回教事业积极的帮助埃及法鲁克一世

国王在继承王位后曾经宣布ldquo如有回教国派遣留学生团来爱大攻读者则留

学生补助概由国王个人承担rdquo51此项用意旨在鼓励各地学生到爱大求学

发挥其在伊斯兰世界的灯塔与思想旗帜作用中国虽非回教国但是对于从伊斯

兰世界的边缘地区去的中国穆斯林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所得到的帮助超过

其他各回教国的学生爱资哈尔大学延续先前给予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待遇后来

的学生每人每月有三埃镑的生活津贴这在诸国留学生中也是最高补助那时

49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1详细名单见附录二 50 《大公报》1937 年 5月 5日转引自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页 65 51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5

40

的三埃镑如节省可支付每人每月伙食费还略有结余可适当购买书籍及生

活必需品52

但这次招考因中日战事关系只录取了学生10名另10个名额由上海伊斯

兰师范学校派出4名新疆2名四川1名山西1名北平2名在香港集合组

成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达教师庞士谦作为团长护送前往到香港后因种种

原因最后成行的只有15人53这批学生又被称为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为了第

六届中国留埃学生他们于1938 年3 月抵达埃及庞士谦于1940 年应聘担任爱

资哈尔大学中国文化讲座讲师 在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第一次开设中国文化课54因沙儒诚先期回国1941年 庞士谦当选为爱大中国学生部部长主持中国学

生部工作直到1946 年学成归国这是民国时期派出的最后一届学生

由上可看出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对方国家的友好接待是一个

不可多得的优势

二国内民间的资金支持

宗教情感也体现在中国国内的民间团体和热心人士对留埃学生的资助上

留学生到遥远的伊斯兰世界中心去求学问道背负着提高本民族素质求得生

存发展救教以救国的期望因而得到了国内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几批

学生的学费和在埃及的津贴由爱大校方和埃及国王承担路费和其他费用的筹

集主要由派出学校即云南明德中学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完成

明德中学前后共派遣两届共七名学生留学埃及1931年第一批纳忠为公

派生云南回教俱进会资助 4000元当时的回教俱进会作为民间组织并没有

国家拨给经费俱进会及明德中学师长煞费苦心他们一边带头捐款一边四

处游说动员回族士绅商人及穆斯林群众捐款明德学校校长杨士明在向驻

滇英领事馆的申请文书中也写道ldquo途中须经过香港新加坡锡兰可仑坡及亚丁

等地返国时拟绕道至印度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各省市其经行地方并由校委

托向回教慈善机关热心教育人士酌为劝捐rdquo55表明他们多方筹集资金以资助学

生此次出行纳忠所需旅费ldquo由总务处会商储蓄会由储蓄款内酌拨总务处

爰就储蓄会董事当会特别召集支部联席会议决经议决由储蓄会款内拨给留埃

52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页 82-83初期为两埃镑

后来增为三埃镑 53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54 同上页 31 55 杨士敏lt本校请驻滇交涉员转请英领发给沙指导员证明介绍书函gt见《清真铎报》

ldquo留埃生专号rdquo第 27-28期合刊(1932 年 2 月)页 10

41

学生一名旅费四千元考取后照发rdquo56沙儒诚自备旅费同时ldquo教厅闻之助

资千元请顺道调查教育市政府亦予千五百元托其考察市政rdquo57 马坚当

时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毕业生得知爱资哈尔大学同意接收中国学生后向

上海伊斯兰师范校方提出申请但在上海办理护照签证未果于是返回云南

同其他学生一道办理赴埃手续他到埃及的旅费和生活费由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校董马晋卿资助58

其他人费用自筹或他人资助1934年第二批集资情况在明德中学教务主

任写给纳训的信中有说明

helliphellip以目下两三人旅费总数而言照子嘉(纳忠)函共需国币一千

八百元计合滇币一万四千四百元现在庚虞(林兴华)交来四千俊

武交来四千五百清真公会补助三千五百崇善公补助五百利和昌补

助一千何瑞廷补助四百马彩廷补助二百共计已有一万四千一百

此外尚有马会长杨校长等尚未确定捐数故照国币而言一切旅费似

乎已经不成问题矣不过为小心起见宽打窄算还是应备作港币每

人六百元方妥故较国币须一千四百元方好此项应增之数当然应作

进一步之劝捐

后面还有一段附加文字ldquo现因留平学生启程已觉唤起众人对于明校之同情

其一种扶持明校之情不觉大显露即素日对明校不睦者今亦慷慨捐给rdquo59

显示出当时回教同胞觉悟捐资者渐多而俱进会会长马骢明德中学校长杨

士敏以及时任思茅地区税务局长的白耀明等先生带头捐款并大力宣传在他

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捐资范围由回教士商扩大到一般民众使学生的路费得以

解决成达师范学校筹集资金在《月华》辟出专栏以致谢如《成达师范学

校志谢》《成达师范学校收到(二十一年度)捐款鸣谢》等都刊出了军政界

56 同上 57 纳鉴恒lt可敬爱的沙老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0-21 58 lt四月十日欢送马子实同学赴埃及留学大记略gt见《上海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 年

第 2 期页 64 59 锁昕翔《纳训评传》页 82-83

42

教育界士绅乡老等各界人士为留埃生的捐款60此后又在《成师月刊》的《本

校史略》中对捐款的情况作了总结ldquo十一月本校派送留埃及学生起程出国

由松亭阿訇率导随行者有月华报记者赵君振武此行予算旅杂费约需万元以

上少云董事长独立担任九千元马董事子寅担任一千元他如侯副董事长松

泉孙董事燕翼马董事长子香马董事君图柯三校长亦各自捐款赞助俾

克成行至松亭阿訇出国后家庭生活费则由唐柯三侯松泉赵璞华三君分

担rdquo61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的经费也主要由私人捐助国内民间团体和教胞的

资助成为对方学校帮助之外的一大经济来源

三语言基础

经费问题解决之外固有的阿拉伯语语言学习传统既是他们前往中东地区的

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一文中作者表现出对

阿文守旧教材缺乏的焦虑ldquo以前专习阿文不学习汉语新型学校两者兼授rdquo

ldquo然以过去经验而言中文学科教材教授尚称洽意进度亦如所期而阿文之难

于企图已成极大之缺憾bdquobdquo势必先选优秀学生送往伊斯兰名邦盛地留学潜心

攻讨吸取专长rdquo62到中东去才能接触纯正的阿拉伯语环境观摩阿拉伯语

教学考察相关教材才能有益于中国国内新型教育的发展这个需求促使他们

到中东去而他们在中国国内已获得的一定的阿拉伯语基础又成为到中东去的

一个优势这也是有别于到欧美国家留学的一个条件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穆斯林曾长期习用阿拉伯语波斯语

乌尔都语等语言文字从事阿拉伯天文历法医药算学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

学术研究和翻译等以之作为民族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传承工具入明以后 朱

元璋在对穆斯林宽容优待的同时也采取民族同化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引导穆斯林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淡化原先的民族宗教意识融合到汉族社会中去

在内地一度ldquo凡蒙古色目人(以回回占大多数)听与中国人为婚姻不许与

本类自相嫁娶rdquo禁止ldquo胡衣胡语胡姓rdquo63加速了回回使用汉语为共同语

言各种传统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渐趋萎缩阿拉伯语教学在近

代进入新式学校前一直是靠经堂教育发展延续的经堂教育至今仍以清真寺为

中心是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一种结合64

60 分别载于《月华》第 4卷第 282930期合刊(1932 年 10 月)页 21第 5卷第

7期(1933 年 3月)封三 61 lt本校史略gt 见《成师月刊》第 2卷第 2 期(1935 年 5月)页 5 62 芳伯lt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6 63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页 131132 64 参见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页33

43

到民国时期在相对开放的政策下云南回教俱进会立高等亚文(阿拉伯文

下同)专修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北京成达师范学校等新型中阿并授学校

开始出现将学习宗教知识与学习科技知识结合起来造就一批通识阿拉伯文

波斯文及汉语的人才因而为他们到埃及留学打下了语言基础在几批学生的选

拔当中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必考科目在留学资格上占了很大因素第一届明

德中学在《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中有对几名学生专业的鉴定ldquo该

生等均系在前云南俱进会立高等亚文专修学校毕业中亚文各项学科成绩俱佳

而居常孜孜好学奋励有为尤属难得可贵rdquo65到中东去学习阿拉伯语是一个

重要的目的而他们在国内打下的语言基础则为他们的中东之行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尽管到埃及初期还不能直接到课堂听课但原有的基础能为他们的正式参与

学习节省一些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便利在这几批留学生中除了学习

阿拉伯文外还有学习了其他语言的如马坚他入选的另一优势便是懂英语

而纳忠早年肄业于中法学校后入振学社经书学校续入明德中学他的法语还

在去埃及的路上派上了用场在他给同学的信中写道 ldquo此次的船中有我们五人

是中国人多为法国人在初连饭粮水都不得(欺中国人)后来因为懂法文到

处接洽认识许多外国朋友每日亲自去要十个面包并且随意去厨房做饭他

人连厨房门都不得进bdquobdquordquo66第六届法鲁克留埃学生团中的同学大多不能讲英语

一切交涉都靠杜寿之高福尔两位同学的印度语当时他们乘坐英轮船员大多

是印度人其中的穆斯林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67而1934年山西中国伊斯

兰布道会干事尹光宇被选中出洋考察主要是因其擅长中英阿三种文字沿途方

便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1937年11月出行的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也利用了

团员精通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的优势在中东地区作了广泛宣传

小结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为了完成宗教功修学习新知和加强

与中东地区的联络交通及出行组织方式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到ldquo伊

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旅行的便利则是促使他们成行的优势之一宗教感情是其中

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由宗教感情构建的网络恰是他们到中东的行旅的一种中

介促成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交流行旅的发达带来游记的丰富同时回

教社会与外界交流逐渐增多一批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便应运而生出游者个

65 杨士敏lt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9-10 66 纳忠lt给校中同学信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1-23 67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44

人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的羸弱国力构成了同样的文

化背景在异域文化碰撞下刺激着每个行者的观感ldquo中国人言西学之书以

游记为最多bdquobdquo今中国欲为推广民智起见必宜重兴此举矣rdquo68到中东去的旅

行记述记载着旅行者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反映着与旅西知识分子相同的精

神诉求亦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章将对他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进

行讨论

68 梁启超lt西学书目表序例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北京 中华书局1989)

页 125

45

第三章 异域景象

本章将通过对相关游记文本的梳理与解读以作者的宗教身份为划分从

宗教意识教育状况等层面阐释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景象

就到中东地区去的记述材料而言民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关于朝觐的新闻报

道知识介绍等还流传着一批数量不多但有一定影响的以大量篇幅记载朝

觐仪式的专著民国时期出版的这批相关著作基本上用白话文写成在记述

朝觐礼仪文教知识之余还描述了途中各种逸闻趣事无论是文采焕然的私

人考察记还是术业有专攻的留学记风格平实的访问记以及简单明了的朝觐

记作为旅行活动的产品都最直接地记录了旅行者对异域的理解具有文化

传递的资料价值又因为出行地域的不同在记叙内容上与同时期其他游记相

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穆斯林在异域世界面对的多是在脑海中想象过千百遍的

精神家园形象描摹自然风光的文字比重不大闯入其视野的主要是宗教仪式

和教育状况这些记述多以日记形式写成因其有明确的时间刻度一日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偶有所得随笔记之乍看芜杂无章但每部日记总体观之

因其时间地点事件的一目了然反倒有了几分ldquo叙事rdquo的意味保持了事

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晚清到民国在一定程度上游记担负有文化传播的任务到中东去的行旅

者有中华文化身份又是异域文化里的边缘人文化冲突的参与者和适应者

每一个行旅者都身兼多种身份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自

我身份是在以他者为参照和媒介时建立起来的行旅者多元的文化身份不但映

射了这段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而且还可从中透视出多源的文化流向这

个时期也有一些非穆斯林作者因各种原因到中东地区去康有为和胡汉民便

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到土耳其后留下的文字成为后世一窥其关于中东感

想的重要材料同时也为比较两类作者的中东见闻提供了机会行旅者的身份

对于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身份使他们在直接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

会有一些不同的精神经历由于社会地位出国动机活动方式的不同他们

作出的文化选择也会有所差别即便是相同的景观也会有不一样的诠释穆斯

林到天方去是一种回溯之旅地域和宗教上的异域体验以及对教育的关注

包含着他们内在的精神诉求中国穆斯林在备受压抑后对来自信仰源头的中东

地区的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们循着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到本源那里寻

求更多的精神支持其目的在于激活中国穆斯林群体的内在活力对于非穆斯

林作者来说到中东去则是一种完全未知的探索之旅他们将在异域所得的新

46

知用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

他们主要将视野投向与近代中国有着相似命运的土耳其更多关注其政治改革

及现代化进程但两种身份作者的观察都以中国本土的发展之路为出发点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一宗教景观

宗教景观主要集中在清真寺和朝觐仪式上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为伊斯兰

教国宗教氛围浓厚最鲜明的地域景观就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mdashmdash各式各

样由各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它又是进行宗教仪式离不开的特定场所是

集体记忆传承的空间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旅行者的宗教身份决

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为其近距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提供了优势因此在

穆斯林关于中东的旅行记述中或多或少都有关于清真寺的描写在仪式与寺

院组合的时空里他们通过清真寺的象征性仪式的操演来表征和实践自己的

信仰以此激活信仰理念和历史记忆

到中东去的朝觐者主要是到麦加和麦地那留学者在朝觐之外还能领略埃

及等地的风情访问者的足迹最广能够走访更多的国家笔墨涉及到的清真

寺也多姿多样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麦加禁寺(al-Masjid al-Haram)作为全世界

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目的地麦加禁寺正代表着他们信仰源头的精神中心

因而对其描写最为细致

禁寺的面积据说是十二万方尺周围是群房-殿宇-长三十六间每

四间为一组计九组宽二十四间每四间为一组计六组唤礼楼共七

座建于群房上不甚高大但围甚粗与土耳其式者不同由群房向

内为一大广场场内走道以青石砌成余为小尖碎石子地平常礼拜

多在广场里遇烈日或落雨则移入群房禁寺中央为天房房以大块

方石砌成照以黑幕幕绣金字天房高八丈余正面方形每边约五

丈平顶天房门向东北开门以铜制雕刻精细式样古老门距地

约五尺入天房须佐以短梯天房四周为套瓦夫圈以汉白玉石砌成

47

宽一丈余周围缀以电灯美丽异常天房门前为ldquo伊卜拉欣亭rdquo右为ldquo渗

木渗木rdquo泉ldquo沙飞依rdquo亭其左为宣讲台天房左为ldquo伊斯玛伊rdquo故垣垣

外为ldquo哈乃飞rdquo亭天房后面为汗百里亭再为ldquo玛里克rdquo亭全寺金碧辉

煌美丽异常回教禁止绘像故各回教民族之图案画异常发达禁

寺内外依砖形缀以各种颜色成为整齐美观的图案殊为得法1

禁寺的外面则是ldquo四围甚高形如护城rdquo ldquo所奇者四山虽高而不觉凯尔白之

低其尊严隆巍令观者眼光自炫辉煌夺目rdquo2

图表 3麦加禁寺

中间为天房(克尔白)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1948年 3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作者以其亲身体验详细介绍了禁寺的大小ldquo禁寺rdquo的名称源于阿拉伯语

《古兰经》规定在其附近禁止凶杀抢劫等因而得名ldquo天房rdquo是中国穆斯林

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1-22 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页 12

48

对ldquo克尔白rdquo的别称即禁寺内的立方体石殿阿拉伯人为克尔白做了帷幔

即ldquo照(罩)以黑幕幕绣金字rdquo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朝觐仪式之一的ldquo套瓦

夫rdquo(Tawaf绕行)即以克尔白为中心进行故而有专门的ldquo套瓦夫圈rdquo克尔

白周围的渗渗泉及亭子都各有其来历具有久远的历史意涵为穆斯林所熟知

作者到禁寺的时候已是晚上当时麦加城内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电灯禁寺

专门备有一个特定的磨电厂来供电3 因此它在夜晚愈发显得ldquo金碧辉煌rdquo凸

显其尊贵的地位据传说ldquo克尔白rdquo 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易卜拉欣和其子易司

马仪所建褐色的陨石亦是易卜拉欣遗留的圣物公元 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

林大军收复麦加后下令捣毁了ldquo克尔白rdquo 内外的全部偶像只保留了神圣的

黑石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将其改为清真寺禁寺建筑群这一实体结构积淀

着伊斯兰初创时期以及历经千年发展的历史经训中相关的阐释说明流传广

泛的易卜拉欣父子的故事玄石和渗渗泉等历史遗迹表征着伊斯兰教的一系

列意义系统成为穆斯林认同的核心对于中国的信徒来说禁寺与中国距离

的遥远更加凸显了其神圣性长路漫漫难以到达在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

ldquo精神磁性rdquo当中这是一种重要的因素4当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禁寺面前由

这一象征符号引发的情绪将他们与远古的先人联系在一起使自己的信仰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

麦加和麦地那拥有较多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穆罕默德的圣迹如麦地那

的圣陵古巴义清真寺等朝觐者往往会到这些地方瞻仰和巡游此外耶路

撒冷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等地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也在这些旅行记述中有所体

现形成一幅多彩的清真寺图景而正是清真寺这一穆斯林共同想象的空间

使伊斯兰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得以进行如伊拉克巴格达大寺

建筑固别具心裁寺中点缀红碧辉煌更有古代之灯笼形式各

状亦另有意味也殿中悬圆匾大书安拉穆圣及诸大贤名殿中均为

细毯扣头处之稍前有长狭木板可置鞋可取扇去暑殿中复多悬

风扇一室风凉礼拜人无苦楚5

3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页 266 4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35 5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25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

务社于 1943 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社信息

49

其建筑的精致和设施的完善体现了宗教在这一区域的活力令作者赞叹不

已同时不忘以之与中国的情况作比较ldquo若以刻苦为宗旨之中国回教岂有不

认为惊世骇俗者乎rdquo他们在游览中了解了不同地区履行宗教功课的环境并

以这种多元性反观本土的情况这座清真寺对于中国穆斯林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ldquo殿左为伊马目哈乃飞之墓其教派传播甚众全中国回民均在其教派之下

今日得瞻其墓荣幸已极rdquo6很多先哲的墓都在清真寺中形成清真寺符号体系

的一部分历史背景赋予清真寺的象征意义又一次凸显在作者的描写中体现

出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层次性即在整个大的伊斯兰传统的认同之外还有教派

这一层次的归属感

在开罗清真寺较多作者游览了几所著名的大寺后概括道ldquo开罗的礼

拜寺我们看了七八座了mdashmdash今天又看了两座紧相毗连都很壮伟大体的结

构都差不多正殿mdashmdash在中国叫腰殿mdashmdash的下面统是一个天井天井当中是一

个水亭四周是廊廊下都是礼拜的处所只有爱资哈尔大寺的天井中无水

亭rdquo7他们所参观或到其中完成宗教功课的几所大寺久负盛名如爱墓鲁大

寺为爱墓鲁将军(Amro bin Al-as)奉命取了埃及之后所修为纪念其最初传

教入埃及的功勋历代埃及国王在每年斋月的最末一个周五都要亲自到此参加

聚礼而侯赛尼大寺里则安放着默罕默德先知的遗物这些历史久远的遗迹

代表着伊斯兰传播到各地的历程身在其中了解其他国家伊斯兰的历史能

够激发他们虔敬感恩与自豪等诸种情绪

清真寺的外形色彩内部结构等具有物质实在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承

载的意义围绕清真寺尤其是关于ldquo克尔白rdquo的各种阐释传说及故事都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信徒作为伊斯兰的物质符号在这一神圣空间里进行的不是简

单的动作而是一套秩序井然的仪式其中以朝觐的场面最具代表意义

按伊斯兰教法朝觐有正朝和副朝两种正朝(Hajj)属于主命凡符合

条件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在有生之年要朝觐一次副朝(Umra)属于圣行每

个穆斯林在完成正朝功课的前提下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履行副朝功课(主

要是受戒和环游克尔白天房)公元 632年穆哈默德率穆斯林自麦地那赴麦加

朝觐因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故史称ldquo辞朝rdquo随行众弟子关于此次朝觐过程

6 同上这一学派指哈乃飞(Hanafiyah)学派又译哈乃斐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

四大教法学派之一与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齐名8 世纪中叶由阿

布middot哈尼法创立中国内地穆斯林大多遵奉该派学说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

页 231 7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5

50

的详尽传述即是穆斯林朝觐者遵循的重要依据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核心

的仪式没有任何改变正朝于伊斯兰教历每年 12月的前十天举行其仪式和程

序是(1) 受戒(2)绕行(3)奔走(4)驻米那山(5)站阿拉法特山(6)射

石驱邪(7)宰牲(8)开戒(9)辞朝8

据《埃及九年》中记载由埃及方面来朝觐的以拉比峨为戒关赵振武

马正泰等走的就是这一路因此就是在这里受戒的与马明道一起去的新疆穆

斯林们则是在元宝港受的戒也可以到了吉达再受戒赵振武记述了他们受戒

的过程ldquo七点受戒据说这时候船便走到正对lsquo拉比峨rsquo的地带所以晡礼之

后大家都忙着剪指甲齐髭作新大净小净预备受戒戒衣只有两块白布

一块披在身上一块围住下身头上不戴帽子脚上不穿袜子只穿一双为受

戒特制的鞋rdquo9身着一色的戒衣即表示不分国籍种族肤色等抹平了世

俗生活中的差异朝觐仪式是几种旅行记述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大多为流水账

式记载一笔略过马明道的描写尤为详细

随走随念赞词由领朝人领着念因为是晚上去的很黑转了

二十多分钟经过禁寺的伊卜拉欣门惟大门撤法门按巴斯门为

圣门等到赛俩目门入禁寺入禁寺的时候脱去鞋诵入禁寺的赞

词先迈右足入寺

helliphellip哈直们走到玄石的前边立意诵赞词后用跑步向左方转

围天房跑三周然后改成便步围天房转四周每行一步均有赞词

由领朝人领念每次走到玄石都应和他接吻同时念大赞言mdashmdash我用

真主的真名作起始真主至大mdashmdash不过人多地方小那一小块石头那

能容下若许的人所以通融着办改成送飞吻走到玄石双目注视

以双手向玄石方向抚空诵大赞言双掌抚面倒退两三步然后继续

前进但是在第六次末第七次开始的时候必须亲吻玄石一遍人拥挤

8 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5 9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52

51

得很我挤了有一刻钟还不曾抢上领朝人便给我开路可是我的手

将摸着玄石又被人流给挤走了没办法只好ldquo以诚代吻rdquo吧这种围

绕天房叫做ldquo套瓦夫rdquo(Tawaaf)就是ldquo朝rdquo转完ldquo套瓦夫rdquo退到天房门

的前边抚摸天房石壁接吻以示钦慕然后作lsquo都阿rsquomdashmdash祈祷离天

房门一丈五尺远有座亭子名lsquo伊卜拉欣亭rsquo在亭子里或在亭子旁

边礼两拜lsquo套瓦夫rsquo副功拜伊卜拉欣亭的右旁是圣泉lsquo渗木渗木rsquo观圣

泉饮圣水以圣水沾全身这样禁寺里的功课就算完毕了随着

由色法门出禁寺不过一箭多远便是lsquo色法rsquo山

在lsquo色法rsquo山和lsquo买尓卧rsquo山之间跑七次是朝觐人当然的功课这两座

山虽然叫山可是没有山只不过是人工砌成的五六层台阶而已两

山之间也不是难走的山道却是一条大街商店林立全大街的天空

都有木棚这因为给哈直们遮太阳功课是从色法起用便步走到禁寺

lsquo阿里rsquo门的绿柱前换跑步跑到lsquo为圣rsquo门的绿柱(每次约跑九十步)

仍改成便步走到lsquo埋而卧rsquo这算一次这样往返七次每走一步都

有严定的都阿也是由领朝的人领着念到第末次作lsquo都阿rsquo礼成

据说这来往其次的路程共六个启罗米达这种功课叫lsquo在两山之间奔

忙rsquo是纪念圣先知的10

在这之后是前往米拿驻阿拉法特山完成朝觐最隆重的部分ldquo阿拉法特山

在群山当中不甚高由大卵石积成山顶有一白碑rdquoldquo这天哈直到这里来

是主命好几万人都聚在一起从山上往下一望除去帐篷便是披着白布

10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分载于《晨熹》1936 年第 2卷第 9期(1936年 9月)

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期(1936年 11 月)

页 28-31

52

的哈直也倒有趣rdquo11 ldquo阿拉法特rdquo意为ldquo认识rdquo即人类之间的相会结识

节日气氛浓厚也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发表了一生当中最后一次演

说ldquo功课做完大半都坐在帐篷里合在一起诵赞言念应词几万人的声

音只是隆隆震耳rdquo12在阿拉法特停留至黄昏后起身返回米拿途中到穆兹

达理法山停留一夜然后完成射石仪式和宰牲中途朝觐者要回到麦加入禁

寺环游天房开禁更衣然后再到米拿去第二天接着击鬼每处击石七次

共二十一次每天一次共三天米拿的功课全部完毕ldquo然后回到麦加第

二天到麦加北关再度受戒归麦加入禁寺到色法奔忙毕开戒更衣

这种功课是圣行的副功最后是辞朝告辞的转天房然后退到惟大门作

辞朝的礼拜作宵礼退去惟大门这时候朝觐的功课算是完了rdquo13

图表 4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页 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朝觐仪式文化意蕴深厚这九个仪式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或纪念意义作者

详细的叙写无形中就是对这一群体文化的揭示朝觐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激

1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1 12 同上 13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1期(1936 年 11 月)页 28

53

发虔诚之心朝觐者们的精神信仰转化成共同的仪式表达并且进一步通过这

些周延绵密严谨细致的仪式来强化精神共同体的凝聚力禁寺里来自世界各

地的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履行同一个仪式使信徒们能够见证宗教共同体或者伊

斯兰全球团体的多样性并且发现信仰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ldquo这里有

背着或抱着小孩子领着孩子的少妇有背着老父或老母的青年有缺腿少臂

残废人有发须皆白的老者有黄发垂髫的婴儿也有些老病或残废的人

自己不能行动雇一个藤床坐在上面由两个阿拉伯人顶在头上来回跑

有由领朝人领着念都阿的有自行念的有怕忘掉拿着本子念的有男女老少

之别有黑棕赤黄各色一群一群忽动忽停忽走忽跑千态万

状不可形容rdquo14对这样形形色色的个体来说仪式活动使他加入到同一个群

体中这个群体不但会给他以思想感情上的支撑而且还会通过对宗教经验的

重演把他与力量和慰藉之源沟通起来这是一种持续进行的集体仪式而仪式

能够起到社会记忆的维系和传递作用王明珂指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

这些对过去的记忆形成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schema)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

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

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经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

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间的认同15人们借此追

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及其历史流变真主的启示永恒不变朝觐的核心仪式

自穆圣辞朝之后没有变过通过仪式体现的伊斯兰价值不断重复长久地延续

下来而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指涉原型人物和事件不断重演这种

同时性激发了对全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想象在特殊的氛围中加强了对伊斯兰

信仰传统的认同

如此详细的叙写在教外人士看来过于琐碎但这正是穆斯林所特别注意

的对于普通的朝觐者来说这便是 Turner 所说的一套通过仪式它能够帮助

个体朝觐者实现一次重要的身份变迁而知识精英不仅亲身体验这一仪式还

将其记录下来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来影响那些无法远行的人们把自己所感

受到的宗教氛围传递给他们使得伊斯兰从其智识和精神的集中地散播到中国

这一边缘地区

ldquo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必须共享各种系列的概念形象和观念后者使他们

能以大致形似的方法去思考感受世界从而解释世界直言之他们必须共

14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3 15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页 254

54

享相同的lsquo文化信码rsquordquo16中东地区极富特色的清真寺建筑实体与仪式操演正为

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穆斯林共享伊斯兰精神的ldquo文化信码rdquo在这一信

仰象征及记忆传承的空间中克尔白宣礼塔等文化成分构建着穆斯林群体认

知的ldquo共享的意义rdquo参加朝觐的哈吉在麦加逗留期间会去瞻仰当地的伊斯兰

教历史遗址如先知穆哈默德的降生地先知独处的希拉洞木哈拉区先知隐

匿的街道等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乌玛

(Ummah)中几种旅行记述多按照时间顺序将启程的准备送行途中

在圣地履行宗教功课归程等一一道来既是对朝觐过程的记录也是以旅人

之眼观照古国多数为对自己所闻所见的客体世界的描述和记录见证信仰是

他们书写的重点他们作为宗教群体的一部分由此理解的伊斯兰的感觉形成

他们记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朝觐者将这些ldquo文化信码rdquo转化成文字呈现给在

国内的读者使得他们能够在ldquo卧游rdquo中加入到朝觐者所体验的神圣空间中去

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的序言中希望这种记述能够ldquo使非回教而不明回教

教理且不明朝觐意义者得以明了回教真谛使回教人举义朝觐未得前往者 得

以借镜增加信念至于根本不能前往者借此笔记一聆盛典实况如身亲

临rdquo17本地的读者通过阅读过滤掉时空转换这一介质可以直接获得这些ldquo文

化信码rdquo所传达的文化认同与价值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一同分享这一神圣性

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认同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兰的意识

除了在麦加朝觐部分旅行者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宗教活动赵振武一行

送留学生到埃及的时候在那里长时间的停留使得他们近距离接触了更为常见

的宗教场所和当地人们的日常宗教生活如开斋节时作者观察到家家都要上

坟的习惯想知道他们在坟地里做些什么便也抽空到那里参观了一次当他

们到坟地的时候使他们最注意的便是每个石墓上都插着鲜花石墓的四周

围坐着全家的上坟人有的在念经有的已然念完了在那里吃喝有的在谈

话有的在哭泣形形色色很离奇ldquo我记得在一本游记里看过说开罗城有

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活人住的一部分是死人住的那时的想象以为死人住

的城不过是一片荒凉野冢罢了那晓得不然今天才明白所谓死人的城真

和城一样有街道有墙垣有门窗甚至也有许多座礼拜寺走在街上以为

门窗内必有活人居住其实不然里面却都是累累的石墓rdquo18作者在记述种种

见闻之余一一与自己之前的认知对照由此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而一些相

1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4 17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6 1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47-148

55

关的传闻也经由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得以了解了真实情况他们在朝觐这一移动

过程中能够重新认识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实践 因而他们顺应和学习他们在朝觐

路上学习的和看到的

二教育文化形象

寻求学问乃伊斯兰教的最根本教义之一ldquo全世界的穆斯林有两个朝向一

是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礼拜的朝向一是爱资哈尔

是伊斯兰学术的朝向rdquo19到伊斯兰世界寻求知识无疑又是一种精神朝觐第一

届留学生马坚和纳忠到埃及后写信报告了他们在开罗学习与生活的概况1932

年时任北平成达师范教员兼《月华》旬刊主笔的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第二届

留埃生到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将五名学生送入学校就读后晋见了法鲁克国王

并就继续派遣留学生设立伊斯兰教育基金和创办成达图书馆等问题与埃及教育

部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他借此机会参观了当地众多教育机构对开罗麦加等地

的教育情况的记述成为《西行日记》的亮点1946年庞士谦在回国途中写的日记

《埃及九年》大部分是回顾自己在埃及的留学生活其中也有对阿拉伯国家教

育状况的详细描述尤其是爱资哈尔大学占了很大篇幅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方式

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有不同本节将从宗教学校普通学校文化设施三方

面来阐释教育文化形象

求学者主要就读于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这是埃及宗教教育的代表马坚纳

忠和庞士谦在他们的报告或著作中详细记述了爱大的学制章程附属学校图

书馆经费来源等情况马坚称ldquo(埃及)教育颇进步识字者占百分之十二

学校分宗教学校和普通学校两种宗教学校归爱资哈尔大学校直辖此大学创于

九百七十三年为回教世界文化之重心学生九千二百人自南洋群岛印度

阿富汗伊拉克也门汉志叙利亚巴勒斯坦bdquobdquo美国来者约七百人rdquo20

爱大的著名在于其历史之久远学生之多样化此时爱大正在进行改革ldquo一

面保存旧制任人选修无年龄与学年之限制一面又创设新制分小学中学大

学研究院四级小学四年中学五年除宗教课程阿拉伯文学外有史地

数理化博物公民卫生大学四年分文学法学哲学三系研究院两年

分教育宣传两部rdquo21可以看到新制中普通科目占了一定分量正在向现代

教育的形式转化爱大的旧学制最能代表其宗教教育的特色旧学部仍处于礼拜

寺中教授方法如同爱大刚开始创立那样主要在爱资哈尔大寺侯赛尼大寺等

19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页 151 20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35 21 同上页 35

56

几个寺中讲学ldquo教师盘足坐于高大的方椅之上学生环坐周围听讲无教室

无黑板无桌椅学生均席地而坐rdquoldquo这个旧学制给求学人以方便凡有志

于求学的人不论其年龄与资格更不论求学的期限久暂皆可入班听讲rdquo22 这

充分发挥了清真寺的宗教和教育功能并使其最大限度惠及民众在教学内容方

面以宗教知识为主但是ldquo爱资哈尔对于科学业不忽视因为《古兰经》

命人研究自然参悟宇宙的造化爱资哈尔之课程标准中已规定有相当数量之

新科学bdquobdquordquo23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发展

宗教教育的同时愈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认为坚持虔诚的信仰和追求科

学的理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这对于中国穆斯林学者来说便是一种新思潮在

改革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育时需要强调科学法学知识和宗教价值的近代化

赵振武也在爱大观察了数日认为爱大的旧学制与中国古代的书院讲学制度很相

似但是更加平民化对于这种开放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很是赞赏ldquo爱资哈尔是

有欠四年不及千年历史的古校校舍只是礼拜寺教授只是讲经最近三四年开

始有新学部之设立所以规模制度比国立各校自然逊色可是就今天所看已

经是难能可贵了bdquobdquo校舍都是旧建筑光线空气构造的格式都不适于学

校使用他们只是将就着应用rdquo据爱大教务院职员介绍以前这一万生徒都只

在礼拜寺中席地听讲现在已经有九千人坐到讲堂的凳子上礼拜寺的席上只有

一千名了改革魄力之大可见一斑当时中国国内的回教教育方式特别是经堂教

育与爱大的旧学制相似赵振武一行到埃及考察的目的之一便是学习现代的伊斯

兰教育方式也深知改革过程中的艰辛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就发出ldquo他们这

样改良的魄力也着实可佩可钦rdquo的感叹24

埃及的普通学校由教育部管辖包括小学至埃及大学几种等级赵振武在

埃及教育部职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两所男子学校和四所女校包括初级小学

师范预备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及高级师范学校几个级别对学校的学制科目

年级设置教学状况等作了细致的记录普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有宗教内容

且各个学校都备有作礼拜的设备显示出对宗教仪节的重视在初级小学校中

二年级以上的手工都以实用为宗旨如挑线缝纫织藤等这里还为盲女

配备了专门的织毯教室在高一级的其他几个女校中都设有家事科分别在

特殊的教室里实习洗衣熨衣烹饪等事作者对女校中的工读并重大加赞

赏ldquo这种实施的原理我极以为然因为知能不偏废而后生活才有办法rdquo

女子师范学校中的盲目科则给赵振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dquo该校共分四科教育

22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7 23 同上页 12 24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88

57

科幼稚科家政科专修科教育科中又特设盲目科专习教授盲童当

我们参观到盲目科时她们mdashmdash有目的女生都正在做盲童用书用具和方法

与我国所用的全相同mdashmdash我当时便请求其中一个女生给我写一份字母和音符

想要带回国去设法教授给我们的一切可怜的失目者rdquo25埃及普通教育中的职

业教育和女子教育设置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急切要了解的关于回族女子教

育1930年《月华》曾策划了一期ldquo妇女专号rdquo进行讨论其中就有提倡女子

教育普及提升回族女子的知识水平和处世能力均衡回教男女的智识且在

基础知识外也呼吁要学习新式工业技能使学校所学知识或技术在社会能学

以致用改善生计因而这几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正对他们有着很实际的借鉴意

图表 5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月华》5卷 19期(1933 年 7月) 页 1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离开埃及后作者到耶路撒冷和麦加游览及朝觐每到一处都拜访了当

地学校对教育情况作一番考察如麦加的中等师范阿拉伯沙德学院这里ldquo普

通科除掉算术几何代数读本习字意外差不多全是宗教科目如古兰

圣训教义教律 认主学之类rdquo麦加的学校只供给图书和文具对贫者给予

25 同上页 177

58

补助而在上述几所开罗的学校都是免缴学费有的供给食宿有的供给一顿

膳食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第三年级极为注重农业一科ldquo因为他们想要造一个

新阿拉伯对于米面菜蔬不必事事仰给于外方rdquo 26由此也可看出当时麦

加地区经济的凋敝以及发展新阿拉伯的决心

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娱设施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如开斋节期间开罗王家

农事试验场学生为贫民工厂募捐而扮演的游艺大会会场的规模很大许多男

女学生用古装化成各种奇异的剧幕开罗有一各大学和中学学生组织的回教

青年会ldquo是埃及很有规模的一个团体分演讲宣传学术图书音乐体

育各部rdquo并办有会刊 Young Muslimin Magazine与国内的《月华》常互相交

换27 城中有教育部体育会为开罗城内女教员们设置的体育场设置有秋千

木马篮球网球台球等等的体育器械场的后面还有为她们练习游泳而设

的大水池埃及图书馆的规模之大则令他感慨不已ldquo馆中分两部分一是陈列

古板及古写本为世上所希见之珍本二是印本书备人们借阅的据说古本之

中有许多珍品最值得记录的便是圣人时代在羊板骨上写的和以后写在树

叶上的册本还有每时代的写本都分别标明陈列年代越远的字体亦越古

拙bdquobdquordquo当时中国回教团体内没有一个正式的图书馆赵振武认为对古籍的

保护和传承不力是回教文化在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ldquo埃及全国人口不过一千

几百万居然有一座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中国教胞有五千万之众先贤的笔

迹所在多有而且精善的写本尤指不胜屈居然会立不起一座图书馆供给

人们的求知陈列先贤们的遗墨致使在华的回教智识日渐穷败rdquo28作者以庞

大的人口数与所拥有的宗教教育资源的匮乏作对比以突出振兴宗教的急切

心情此次赵振武一行到开罗其中的一个计划便是请求爱资哈尔大学给予扶

持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一个回教的图书馆在看过这里的情形后他将图书

馆的情况详细记载寄给了《月华》编辑部以期能得到中国国内穆斯林的重

以埃及为代表其教育和文娱活动形象表现为新旧杂陈徘徊在传统与欧

26 同上页 271 27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56清末民国对内地的穆斯林人口并没有确切统计当时

最流行的一个估测是五千万另外还有三千万七千万甚至八千万等说法1964年

全国人口普查所得回族总人口为 447 万当时回回往往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

数民族也看成属于同一种族因而会将他们的人口数量计入但即便如此也与实际

情况有很大出入多出于内地穆斯林对其人口总量的想象这种被放大的想象可以

视作他们对自身重要性的迫切认识参见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

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104-105

59

化之间马坚刚到埃及时便深刻感受到这一点ldquo埃及地近故欧化程度较

我国为高新旧思想之冲突亦甚剧烈新旧各趋极端皆非所宜故又有持

调和之论者以为物质文明当以欧人为楷模至于精神文明则我回教亦有

独到之处rdquo29他们在努力协调传统伊斯兰教义和现代化改革作为伊斯兰学术

中心的埃及当时的教育状况在各回教国家中首屈一指其发展的形势让中国

穆斯林深感佩服但赵振武也表达了他的担忧ldquo知道埃及的教育随时都在进步

的状态中只是利弊往往相连因为教育形式的效法欧洲而连带及余其他的

一切如衣装举止奢华bdquobdquo等亦无不效法欧人日超欧化深恐年代一久

伊斯兰的美德怕要沦于异化这是我们冷眼观察的一点杞忧rdquo30

中国不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和历史范围内到爱大学习的留学生以及出去

考察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都努力在教育上使中国伊斯兰教育系统与爱大发

生联系爱大作为伊斯兰学术中心与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与整个

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他们对当地教育知识极为关心从对方的教育制度中汲取

经验以改革国内的伊斯兰教育而这种伊斯兰教育改革正是中国穆斯林现代

化的关键部分

到中东去回溯到伊斯兰的根源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

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传达的是以宗教传统精华进行民族拯救的

信念在游走异域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感受现代文明吸取异域营养反观

本土文化通过对异国的描述表达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在这

其中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赵振武在给友人的信中告知当地的宗教和教育

情况时特别说明ldquo我们用主观的观察凡是合乎教门的都是善良的掉过来

说不好的习惯都是风俗rdquo31这突出了作者心目中中东地区在宗教方面的文明

和崇高以及知识分子对中国国内回教发展状况的一种内在焦虑与体认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近代不乏非穆斯林作者取道中东地区赴欧洲者清末王韬(1828-1897)郭

嵩焘(1818-1891)张德彝(1847-1918) 薛福成(1838-1894)等人在其游记

中都有对苏彝士运河的描写但仅作为片段点缀在他们的长篇纪行中实际上

当时中东的土耳其和埃及常常作为弱国代表成为近代知识分子规划中国发展道

路时的借鉴对象尤其是土耳其作为ldquo西亚病夫rdquo与中国这个ldquo东亚病夫rdquo

29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 30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00-201 31 同上页 154

60

在亚洲大陆两端遥相呼应因与中国相似的国情和变革经历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

关注的焦点常被用作构建其政治话语的资源但遥远的想象和分析常常多于实

际的交往他们或从种类异同方面来分析中土两国的情况推断中国的政策如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以ldquo横览万国与中国近形似比拟同类鉴戒最切者莫如

突厥矣rdquo向光绪帝提议变法32在戊戌变法中又集中引征了克里米亚战争和

1874-1876俄土战争这两件大事来表达其联英的主张以推断中国的外交政策33

梁启超则对中国与土耳其的异同问题进行辨析力陈ldquo我与彼之所为绝异也rdquo34

或引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为效仿对象如孙中山著专文称ldquo近东病夫之土

耳其瓜分问题已由革命而解决rdquo而ldquo中国岂异于是哉rdquo35而在凯末尔革命后

则引土耳其为新兴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代表如1927年柳克述著《新土耳其》

完整地记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旨在取法土耳其

ldquo说明帝国主义的如何进攻以及弱小民族的如何自救rdquo以 ldquo唤醒民众rdquo36戴

望舒也编译了《现代土耳其政治》来说明ldquo民族观念和近代技术这两个西欧的产

儿rdquo如何在回教世界发展以之呼吁和号召本国同胞37

民国时期康有为的《突厥游记》和胡汉民日记中相关的记述是极少的建立

在实地观察上的作品故本节以他们笔下的宗教和政治景象为主探讨当时教外

人士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这两份旅行记述资料写于不同时期反映了作者的政

治思想及对当时中国发展之路的一种思考以说明中东地区在近代中国变革之

际也曾进入中国非穆斯林知识分子的世界参照系他们到中东去将其视作借

鉴对象呈现出不一样的对于中东的观察

一康有为与《突厥游记》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被通缉逃亡国外他遍览各地政教风俗科学艺术

将游历观览参照中国文化撰写了众多的ldquo列国游记rdquo1908年7月在实地游览

土耳其之后他写下《突厥游记》但并未发表1913年才首次刊登在他主编的

32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298 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页144-147 34 梁启超lt中国与土耳其之异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

1989 )页28 35 孙中山lt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gt(1908 年9 月)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

页382 36 柳克述著《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页(1) 37 戴望舒编译《现代土耳其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1

《不忍》杂志第1-3册上但是为了展示其政治观点康有为将早已成稿的《突

厥游记》文本在刊发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38因其刊本的改写是针对民国后政治

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故本文的讨论以刊本为主

作者在文中称ldquo吾于诸教主之地皆欲一游以志瞻仰rdquo 39宗教形象亦为其

所关注多有寺庙和感受笔之于书但这与上述穆斯林作者笔下的景象有些不同

如对于麦加禁寺的描写由于麦加只允许穆斯林进入他未能前往因此在伊斯

坦布尔索来曼陵庙中见到麦加的缩微模型特意将其记下

麦加之城周以群冈夹山而穿道入焉遂见方城城门壁上瑰异作

小穹三百其摩诃末陵环侍在塔中作圆周廊屋以三十四柱为之皆长

方灰白色正中为方塔塔旁有小门登之塔顶中即贮摩诃末棺衣

墨幕上钩以铁阑焉余平无他物塔外有三亭其小穹亭二亦壮伟也

昔闻其棺悬空中不贴地盖摄以吸铁今观之果然虽以诡术惑愚民

亦足千年矣黠哉摩诃末40

尽管这只是麦加的缩微模型但在作者的介绍中却能看出他对伊斯兰的了

解他简要描述了禁寺及其周围的建筑有一些偏差克尔白并非悬空更不

是ldquo摄以吸铁rdquo其底部垫有一块基石作者看起来像悬空大概是因为天房门

距离地面有 2米而产生的错觉ldquo以诡术惑愚民rdquo即他所认为的ldquo佛耶回乃因旧

说为天堂地狱以诱民rdquo在这里将克尔白的ldquo悬空rdquo作为穆罕默德以诡术来

迷惑平民取得宗教神圣地位以影响千年的证据有失偏颇并且克尔白这一

建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就已存在而非创于穆罕默德之手更重要的是他

将克尔白误认为是默罕默德的棺墓所在而克尔白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言下

之意即认为众人朝拜的是穆罕默德这与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有违实际上默

罕默德的陵墓在麦地那的先知寺内到天房朝觐并不是朝拜穆圣或其它任何人

物这是有异于别教的朝圣天房和其它圣地之所以受尊重全因其社会组织

38 具体的修改及解释见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近代史研

究》2006年第 2期页 223-236因此文作者对《突厥游记》中土耳其政治状况作了

较多描写和分析故本文在分析《突厥游记》时侧重于其宗教景观及由宗教景观思考

的国家发展之路 39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1册(1913年 2月)页 21 40 同上页 21-22

62

和历史背景之故以康有为的博闻和阅历来说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见当时非

穆斯林对于伊斯兰的认识多由想象和道听途说而来伊斯兰的景观对于他们大

多意味着未知和陌生

康有为也实地游览了伊斯坦布尔的几所清真寺多以文物遗迹的眼光看待

并未对其作过多宗教上的描述如生苏菲庙(即阿亚索菲亚大寺 Aya Sofia)ldquo此

庙已二千年其闳大华妙令人惊觉以古旧论之可谓为地球华严第一rdquo阿

亚索菲亚大寺承载着一段伊斯兰的征服史奥斯曼土耳其人 1453 年征服伊斯坦

布尔(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其内部装饰有大量基督

教元素ldquo有昔帝后二像回人虽灭之痕犹在rdquoldquo楼上下门多刻十字今回人

灭之而迹犹存rdquoldquo有基督像虽为回人灭作花样而遗迹尚存rdquo作者对这种

ldquo易教而用其庙法rdquo极为赞同以此来批评国人ldquo恶佛教并庙而毁之rdquo使得

古物不存文明扫地对于索菲亚大寺所代表的文明交替的历史的观察在其

描写和解释中表现出来作者写到殿中的石柱ldquo一柱有掌血痕rdquo并解释ldquo盖四

百六十年前回人杀希腊人二万于此染成云rdquo41而同样的景观在穆斯林作者的

笔下则为别样的解释ldquo石柱端见一手掌痕迹乃攻破伊斯坦堡之土耳其将军

到此后抵掌于柱刻为手形借以为纪念者将军之功果与此柱不朽矣rdquo42穆斯林作者明显引将军的功勋为豪见之而缅怀康有为作出对伊斯兰教负面

的解释但并未作价值判断言语间视之为文明交替历史变更的必然文中

并无关于他们解释的信息来源暂且不论孰对孰错由其解释可见作者不同的

立场前者为中立的文教历史的说明后者则是含有宗教情感的描述

宗教方面康有为还描写了摩诃末教(伊斯兰教)两种派别的诵拜仪式以及

一些基本的教俗并由此讨论伊斯兰教是土耳其立国的根基

摩诃末教徒之信仰最坚其所信之术谓为善者可为神如平生为善

事者死后必归天国其为教争而死必归天国而受无量之福故人死

不哭男子不省墓墟墓之间只见老弱妇人徘徊踟蹰以祈冥福而已

突人数百年之以兵力横绝欧亚者恃此术也其道亦妙矣虽非中庸然

当国争时未可遽非也43

41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页 17 42《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398 43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3册(1913年 4月)页 55

63

他指出土耳其正是凭借伊斯兰教的信仰开拓疆土建立跨越欧亚的大国

它的立法之本是《古兰经》ldquo突制宪法之本出自其教可兰经所有法律皆

原于此经而制定者rdquo并言明这与中国的ldquo六经rdquo十分相似土耳其教长享有极

高的地位ldquo凡立法行政由苏丹亲裁立大僧正与大法官副也大僧正管教

大法官管律凡立法设教必先议于大僧正大法官待其诺而后归苏丹裁可焉rdquo44在教育方面ldquo专门学校教亚拉伯语波斯语而注重可兰经哲学论理学rdquo同

时又注重法律历史地理等科目ldquo大旨主于政教一致rdquo这便是土耳其立国

的基础

这段关于ldquo政教一致rdquo的描写在1908年的稿本中并未出现而是在1913年

首次刊发时加上的也就在这一年作为孔教会会长的康有为建议国会将孔教认

作国教ldquo吾国宪法 宜用丹班之制以一条为lsquo信教自由rsquo以一条lsquo立孔

教为国教rsquo庶几人心有归风俗有向道德有定教化有准然后政治乃可次第

而措施也rdquo45他的意图很明显欲借鉴土耳其的政教合一来阐发其以孔教为立

国之基的主张即中国也应该建立政教一体的政治建制

其实康有为对土耳其的观察以之为借鉴对象不仅仅是政教合一这方面

在1908年稿本的《突厥游记》中虽然革命刚过还未能看清形势但他是对青

年土耳其党革命立宪大加赞赏并试图仿效随着土耳其和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变

化到1913年他转而否定并对青年土耳其党人学习法国改革提出了批评借鉴

方式由积极的ldquo救亡rdquo转向ldquo鉴亡rdquo于是又从宗教方面引出另一层面的借鉴意

但是这一借鉴对象并未发挥实效一方面民国政府忙于内争与财政无

暇注意康的请求其他宗教主张宗教自由而那时的知识分子甚为分歧难以对

孔教在近代中国的位置有任何一致的意见并且孔教运动缺少情感上与精神上的

吸引力46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突厥游记》ldquo发于救亡的热忱 流于政论

性的臆断rdquo 47一些描写多表现为政治话语而与事实不符且梁启超早前就针对

其中土ldquo同种同类rdquo的观点提出过异见康有为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无论是鉴亡或救亡土耳其曾经进入康有为的视野并

成为其建构政治理想的思想来源

44 同上页 54 45 康有为lt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gt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848 46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页 112-113 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页 235

64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借鉴流于空想那么1928年胡汉民对于土耳其的讨论则表

现得要实际一些

二胡汉民与《胡汉民日记》

1928年 1月底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偕孙科伍朝枢等人前往土耳其和欧洲

考察并将所见所闻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在此之前胡汉民就关注过土耳其

的形势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在《民报》上发表《就土耳其革命告我国军人》

提出ldquo见土耳其革命之捷报胡不为之拔剑而起舞rdquo以激起士心提倡效仿

土耳其以革命的形式立宪他一再强调军人有左右一国政治的能力在革命中

应当负起比平民更多的责任他以土耳其军队忠于苏丹但在关键时刻顺应民

意而反抗政府参与革命为例又引用汤武革命中牧野之战的例子号召 ldquo以

军人而响应革命为我国革命战史最有光荣之事rdquo48而考察土耳其为未来中

国的发展求取经验是胡汉民 1928 年出洋的目的之一49待胡汉民真正踏上土

耳其的土地时土耳其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

成为战败国阿拉伯各省摆脱了土耳其的控制奥斯曼帝国瓦解凯末尔领导

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作者在埃及耶路撒冷土耳其等地游览了宗教遗迹如耶稣受难处哭

墙以及一些阿拉伯教堂(清真寺)但并未作过多描写在伊斯坦布尔游观两

所教堂也只是一笔带过

作者最为关心的是土耳其建国后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方面他主要是

通过参观国会与土耳其领导阶层会晤了解的在其日记中记录得最为详细

如教育方面

以国家思想代其从来之宗教小学高小有宗教一科于星[ 期]

一下午讲之为自由科中学以上则废盖为家庭习惯使其父兄不至

聚生反感也

48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

知三联书店1977)页 560 4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页 210胡

汉民访问此次出访主要是向各国政府宣传国民党的政策争取国际支持同时为废除

各国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作些试探

65

helliphellip

土教育注意物质实用(如织造工艺化学) 又以教材缺乏极重师

范方为男女师范学校之筹议50

由上可看出土耳其教育世俗化的努力即进行用国家思想取代固有宗教的

教育改革树立明确的国家意识以激发土耳其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这一改

革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并且注意到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并非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财政方面统一定为法律(派科员于军民各机关)管理预算党政方面土耳

其党与政府的关系是ldquo我为政府总理同时亦为党的总理也rdquo其党政合一的

制度与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相同而党务相当严格ldquo资格甚严不得有犯罪及

不道德行为军人无入党之必要职员先受严格检查为自然之党员但不使

加入政治的运动对于政府拥护而监视之bdquobdquordquo当时的内阁总理替凯末尔代行

党政各种权力ldquo凯末尔为终身总理平时以依士密(国务总理) 代之国事悉

决于国会议员莫非党员有大事则议员先密议于党部而后在国会讨论rdquo51胡汉民对土耳其政府普及教育统一法令财政等方面都很赞赏尽管也有一

些疑义如对于ldquo党会议时凯末尔出席发表意见则党员惟有接受而无讨论

云rdquo作者评价为ldquo盖其集权专制过于苏俄也rdquo52但是他认为土耳其的政治格

局值得中国学习参照他在归国后利用各种场合来宣传他的以土耳其为榜样的

主张ldquo土国在欧战以后经济原极困苦且国亦不甚强劲但至现在距媾

和不远而土国之财政竟能有条不紊政治亦甚佳可知其进步之速诚足

惊人也吾人往外游历考察政治当取其所长回国以资借镜则土国其庶

几矣rdquo53对于胡汉民表示出的对土耳其的极大兴趣以前学界在讨论胡汉民时

多强调他实际上欣赏的是凯末尔完成革命后深居简出由内阁总理代其处理政

务的做法以此暗示蒋介石有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胡汉民将土

耳其视作中国和一切弱小国家的楷模希望中国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强盛起来才

50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lt胡汉民日记(1928 年 2 月mdash7 月) gt见《民国档案》2004 年

第 2 期页 16 51 同上 52 同上 53 胡汉民个人全宗案卷号三〇一〇一 15转引自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

页 212

66

是其关注的焦点54无论他兴趣点更侧重于哪一方面胡汉民对土耳其政治格局

的观察和记录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借用的经验

小结

由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异域形象既反映了中国人对中东地区的认知水平也表

征着不同身份作者的情感和态度ldquo形象是加入了文化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

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rdquo55对于所要记述的形象的选择与旅行者们的民

族意识与自审情绪以及作者个人在看待中东异域形象上带有的浓厚个性色彩和

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行旅者不同的身份影响行旅体验从而导致呈现在其文本

中的异域景象的不同

在穆斯林作者笔下宗教形象显然占据了异域言说的核心位置普通朝觐者

的叙写中从历史想象到亲眼见证的欣喜和认同溢于言表知识分子则在此情感

之上又注重其可资借鉴的方面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自然会赋予伊斯兰教诞生地以

优越地位因而在异域文化对自我文化的影射中呈现出对于本土在宗教上处于

弱势地位的心态相比之下非穆斯林作家更关心政治和文教方面的情况康有

为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考察的意味更浓并借此建构其政治理想作为政治家的

胡汉民视点则着重于政治格局由于中东地区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并非像西方

国家那样发达因而在他们的叙写中不会有同时期旅西游记中常表现出的那种弱

势种族和群体的焦虑

若以行旅的象征意义来看他们都是到ldquo彼岸rdquo去从本土出发向另一地转

移的时候不仅是从已知地域向未知地域的地理转移同时也是从一个熟悉的文

化环境向另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转移脱离了生活常态进入充满新奇体验的

时空感状态是一个追寻的过程他们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另一个民族

的土壤中既要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会对文化身份的冲突作出一定的调和对

于非穆斯林来说中东的异域图景代表着另外一个文化圈他们在流动的具有差

异性的文化氛围中获取新鲜的资讯但并不会产生纯粹意义上的精神契合(多是

世俗的)没有认同的情感对于穆斯林来说在这一行旅的过程中除了能够

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之外更是一种对旧空间的追寻因此中东之

旅既是ldquo彼岸rdquo又是ldquo归途rdquo由于他们的另一层伊斯兰文化印记中东的异域

图景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并非异质文化借助于一种回溯的视野旅行者的思

54 同上页 212 55 布吕奈尔等lt形象与人民心理学gt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页 113

67

索更多是在亲和中进行调适以加深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的是对于信仰意义

和价值的寻求和整合这种价值的寻求超越了一切功利的个人家庭国家的边

界穆斯林通过自己的宗教意识勾勒了一幅世界图景借助于这一图景获得归属

感并通过文字记录与本地的人们共同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他们的身份和个人

视角有所差异但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羸弱国力构成的文化背景是相同

的与异域文化的碰撞刺激了每个人的观感在奇山异水之外宗教文化和政治

等ldquo社会相rdquo构成了游记内容的主体这是让行旅者感受差异最大和思考最多的

部分游记中表现出的视野和思考无论对于主流社会还是回教团体来说都包

含着对自身所居处地域家国的文化认同或反思针对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时的

对比中出现的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和学习对象是他们相同的立足点穆斯林群

体这种在异域行游中对于本土的观照不只局限于中国回教社会内部的发展也

是关乎整个国家的随着当时中国时局的变化这一点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这

将在下一章中讨论

68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民国初到三十年代前期到中东去的游者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宗教和教

育方面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激活本土穆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

变化到中东去的这一移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关于国族认同方面的意识但

这种认同是有差异和不同步的同样身为穆斯林他们带着这样的差异在中东

开辟了关于中日战争的宣传ldquo战场rdquo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民族

斗争经验给了一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

参与到抗日救亡中1938 年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各国1939年中

华民国朝觐团赴麦加宣传便是典型的例子《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由

其成员薛文波执笔王曾善整理1943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97年在马

来西亚再版该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 1939年中国近东访问团一路的工作及

见闻后附访问团总报告书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则由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

生组成1939年他们接到国内电报要求组织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赴麦加朝觐

扩大宣传顺带监视唐易尘等人组成的华北朝觐团因为其受日本方面指使

以朝觐为名进行对中国抗战不利的宣传和联络1天仆为中国赴埃及留学生之

一他的《朝觐日记》即是对这次行程的详细记录连载于《月华》上庞士

谦 1938 至 1946 年在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埃及九年》是作者归国途中在船上

写的日记和回忆其中附有一篇ldquo1939年朝觐团日记rdquo也记述了中华民国回

教朝觐团在麦加的事迹在此可作为参考华北回民朝觐团则为我们讨论穆斯

林国族认同提供了另一种面向《麦加巡礼记》作者唐易尘为日本协助成立的

ldquo中国回教总联合会rdquo总务部长1939年受日本顾问赞助率华北回民朝觐团到

麦加朝觐唐易尘将此行见闻整理成文先于《新民报》上发表1943年由震

宗报社刊印成本他们都借用到中东去为己方宣传这反映着对宗教的认知和

对国家的态度的变迁2

本章拟以上述作品为主要分析材料从他们赴中东宣传的缘由成效等几

方面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不一致性并强调其中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有研究者注意到中国内地穆斯林在历史上多不为外人了解唐宋时期他

们是外人元朝时他们是征服者和恶人明朝至清朝中叶他们极少出现在正

1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合期(1939 年 2月)页 13 2 这里将材料按照近东访问团中华民国朝觐团华北回民朝觐团的顺序排列庞士谦

属于中华民国朝觐团其《埃及九年》中的ldquo1939年朝觐日记rdquo在此作为参考和补充

69

史记载中直至抗清起义的发生才被ldquo发现rdquo3李普曼在其研究中也揭示了

中国穆斯林曾经处于中国历史的边缘这一现象他指出到 20 世纪 20 年代

由宗教和世俗穆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才开始有有关

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国性声音发出4那么回族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运动中

的表现可以视作这种声音的高潮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本节从出访缘由宣传手段与成效兴教兴国的实践三方面来分析达浦生

及近东访问团的活动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目的和活动有

了变化与前面的中东之行相比这几次活动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mdash

mdash向外与中东世界联络积极争取其支持是对于伊斯兰世界的认同向内与

国内其他民族一起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去是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

一出访缘由

抗战开始时任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的达浦生多次接到海外友人来函

询问中日战争的情况他们多不明中日问题的缘由以为中日既同文同种中

国应对日本亲善不应以兵戎相见且日本与中国强弱悬殊以弱敌强胜负

之数不难预见留埃学生也将埃及人士对中国抗战的反应反馈到国内ldquo皆因敌

人事先肆其鬼蜮伎俩作虚伪之宣传颠倒黑白致使近东各国人士对我发

生错误的观念rdquo5这使达浦生萌生了出国之意拟赴近东各处将中日战争的

情况与中国抗战的精神向近东的回教徒说明加之后来上海失陷达浦生因

此下定决心摒弃一切到中东作宣传

3 Barbara Pillsbury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rdquo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4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p 212 5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见《回民言论半月刊》

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月)页 27

70

图表 6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抗战期间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中也提

出了ldquo利用朝觐机会为世界回教之联络与宣传rdquo的计划要求ldquo利用此机会

作联络宣传工作藉宗教之情感把握世界回教之重心rdquo以此让中东地区人民

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要性6中国朝觐者曾在麦加向各国穆斯林进行宣传有

的朝觐者进一步访问其他国家发表各种言论和文告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抗

日战争的支持达浦生出洋之后1938年 1月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派出的中

国近东访问团开始出访中东国家访问团以王曾善为团长马天英张兆理

薛文波及王世明(时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生就近参加)四人为团员其目

的在于ldquo以民众团体之立场作国民外交之活动前往近东各回教国及回民较

多之国宣传我国抗战之意义与敌人侵略之种种暴行并我回民参加抗战之最

大决心冀以揭破敌人多年来在近东一带之政治阴谋与其离间分化我整个民

族之鬼祟伎俩rdquo7

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前身系 1937年在河南成立的民间团体ldquo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rdquo

由王静斋时子周等筹建1938年改组为ldquo中国回民救国协会rdquo(会址武汉)1939 年

1月由唐柯三孙绳武等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回教救国协会同年

会址迁往重庆成为官办组织第一任理事长为白崇禧该会曾联合全国伊斯兰教组

织为一体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91下文中的留埃学生朝觐团亦由该组

织派出lt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2期

(1939年 2月)页 22 7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441日记中称该团旅费来自

71

他们将此次出访视作ldquo国民外交rdquo以抗日救国为目的以抗战宣传为途径

展开他们的访问之旅在主观上是为国家服务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性这与

之前的中东之旅如朝觐留学参观考察等纯粹宗教文化交流有了区别这

种区别也是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除了军事进攻他们在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推行所谓ldquo亲善rdquo外交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在舆论中宣传建立ldquo回

回国rdquo和帮助中国回教徒的政策企图获得穆斯林世界对日本的好感和亲近

并把发动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说成是由于中国排日和抵抗日本所

致推卸战争责任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前日本就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回教的工作

派遣专人对中国回教社会人口西北回教军事教派纠纷特殊问题(新疆问

题东干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作政治之用调查人员在致友人书中也

一再说明回教政策对于日本帝国政策的重要造成日本国内重视回教工作的气

氛8因中国各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隔阂日本认为这种固有

的矛盾与隔阂正是他们分裂以治之的有利条件对于这一点当时日本一位

受军方委托进行研究的人员大林一之在其《支那的回教问题》中总结到ldquo富

于煽动性并具有雷同性在特殊地域里成为特殊潜在势力的支那回教在现

今的形势之下就是支那的癌症但是除非到了支那自身被解剖手术切开之时

是无法将其剔除出去的而因其病情发展非常缓慢若没有来自外部的冲击就

不会发生急激的病变rdquo9 即强调回教在中国问题上是潜在的分裂因素但它能

否迅速起作用需要日本来给予这种ldquo外部的冲击rdquo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回

教群体与中东地区各国的宗教关系就是可以利用的一方面而日本以外务省为

中心陆军和海军相关人员组成的ldquo回教及犹太教问题委员会rdquo曾经向内阁总

理大臣提交过强调要ldquo与分布在亚细亚大陆回教徒建立友好亲善关系以确保

从背后对支那进行牵制rdquo的报告10因此日本军方在中东地区设立外交机构和

商业机关并派遣留学生专习语言文字考察风俗习惯以阿拉伯文和土耳

其文出版印刷精美的刊物宣传日本与回教之关系以及种种不利于中国的言论

补助但未说明补助来源前后两次共四万七千国币页 497 8 参见杨敬之lt日回教政策之全貌gt《突崛》第 8卷第 7-1263-65 期原刊于《大公

报》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

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779 9《印刷物送付之件通達》大正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陸軍省大日記欧受大日記《歐受

大日記 自 08月至 09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JACAR 系统查询编码 C03025355100

文件名为《印刷物送付の件》转引自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

研究》2009 年第 5 期页 89 10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5

72

11他们针对中东地区宣传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连俄实行共产主义回教群众

受到ldquo压迫rdquo各回教国原本同情中国然而共产主义反对宗教日本军方这样

的宣传使得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时经常受到质询其次宣传中国已然共产西

北另立回回国借机向中东各国宣称世界回民欲求救中国回民日本愿为先

驱等等12 日本军方试图以宗教的共同认同来取代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将

他们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政治运用

日本军方还派遣人员以回教徒身份去麦加麦加朝觐是世界穆斯林一年一

度最大的集会能使各种信息在穆斯林群众间广泛流通在阿拉伯常常可见日

本人在宗教上身份不甚明显对于他们的宗教身份和在中东活动的本质日

本学者也有自己观察1937 年 12 月日本外务省调查部举行第一次ldquo回教研究

会rdquo报告会时外务省欧亚一课ldquo嘱讬rdquo(受军方委任之研究人员)今冈十一郎

当着 11 位外务省官员3 位陆军省军官4 位海军省军官的面就活跃在中国

ldquo回教rdquo工作中的日本人作出陈述ldquo人们都说在我国人中的回教徒已经为数

不少而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信徒而是政策上的信徒在这种人中

间从过去就有名的人大致如下山冈光太郎(在印度接受了洗礼)田中逸平(死

亡)中尾武男(现任驻土耳其大使馆嘱讬)川村乙麿(号狂堂在奉天在回

教徒中有权威)波多野鸟峰(曾经在赤坂设立回教寺院)冈本甚伍(跟从库利

班加里接受洗礼以世界旅行者而知名)有贺文三郎(跟从神户的诺下姆古诺

夫接受洗礼)之外年轻的还有小林(在爱资哈尔大学)山本铃木乡等人rdquo

ldquo作为个人的行为还有若林半在做支援输送青年去到麦加进行朝觐的活动rdquo13

据《访问日记》访问团成员在吉达时在友人处就偶遇一日本人一副阿拉伯

人的装束据说在马来入教有二十多年了但向他说色俩目时他竟不能回答14从吉达到开罗的途中又看到了这个人和其他两人后经访问团员的调查这

名日本人叫铃木刚久居马来连续四年朝觐举止阔绰活动范围很广另

一名作埃及学生装束是他们的向导名小林哲夫留学于爱资哈尔大学15 铃

木和小林极有可能就是上文中所提及的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之一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

道出了他们大多抱有其他政治目的日本军方所作不利中国的宣传传遍麦加

人心动摇因而达浦生近东访问团等的出行就十分必要和紧迫并且他们到

达中东要面对的形势和所做的工作比以往的访问复杂得多

11《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12 同上页 491 13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gt页 91 14《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120ldquo色俩目rdquo即阿拉伯语的ldquo主赐你平安rdquo

这是各国穆斯林之间通用的基本问候语 15 同上页 123

73

二宣传手段及成效

在达浦生和访问团员的记述中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

行宣传

首先每到一处都先行晋谒当地政府首脑宗教领袖和社会名人这既是礼

仪要求也使得访问团的行动获得支持具备了合法性宣传更加便利而这些

领导人或者有经验人士也对中国人民给予同情与勉励并根据自己国家的抗争经

验给出建议达浦生参加了埃及国王的婚礼在集会上向其他宾客宣传中国抗日

的情况后又单独晋谒埃及国王达浦生与访问团在去麦加的路上会合他们分

别在米拿行宫和麦加王宫两次谒见沙特国王向其致意并简述了中国抗战情况

国王专门询问了访问团的宗旨和使命对中国抗战极为关注详细了解以ldquo爱

国御侮实为回教人民的天职rdquo对中国的回教徒参与抗战加以勉励叙利亚总统

接见访问团时表示ldquo中国有如此多量之穆斯林在过去因交通梗塞消息隔离

与各回教国彼此缺少联络以后应着手于团结工作rdquo访问团在大马士革进行了

四场讲演并访问报馆大学等以后在伊朗伊拉克等地国家元首及其他

朝野人士也纷纷会见代表团分别给予同情和关怀土耳其外长还将土耳其民族

复兴独立运动的经验详细介绍给访问团以资勉励和借鉴

图表 7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74

其次他们利用各种形式的集会作口头宣传朝觐时期是各国穆斯林汇聚

和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的重要机会然而也是在这里各种消息最易流传扩散

访问团利用这一场合联络和团结朝觐的同胞扩大回胞抗战的影响力朝觐

期间的一天晚上访问团在麦加克尔白礼拜之后进行回侨祈祷大会来自中国

国内的朝觐者在中东各地的回侨及流亡者都汇聚而来王曾善代表访问团

首先报告了他们出国的意义中国坚决抗战的决心穆斯林同胞所受的损失以

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情况然后用土耳其语向新疆同胞介绍上述内容接着

举行祈祷仪式王世明用阿拉伯语宣读祈祷词祈祷中国抗战取得胜利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等中国教胞的祈祷活动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前来参加演变

为国际宣传扩大了影响力清真寺是穆斯林日常集会的重要地方穆斯林日

常礼拜及聚会均在其中每周五为聚礼日集会的人数更多中东各国清真寺

大都宏伟宽敞大可容万余人访问团所至之地遇到聚礼日就借机向教众

宣传演讲这样的演讲因正值礼拜时间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感情油然而生

更易博得人们的同情效果较普通讲演更为明显如访问团到大马士革的问迷

亚清真寺(Masjid Omeya)时就有上万人参加聚礼16

除了这些常规的的集会访问团所到之地有不少当地社会领袖召集民众

特别召开欢迎大会茶会及宴会等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普通民众并作宣传

访问团人员也借机作讲演或者即席与宾客个别谈话作短时间演说日记中

对茶会等集会的叙述颇多他们在编后记中也对此作出说明ldquo本团系一民众团

体行至各国多欲与其政治人物社会领袖相接触非设法使多有非正式之聚

不足以达成任务rdquo17这种场合参加者多为各界知识分子与领袖人物可以利

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对中国抗战情形的了解如阿拉伯国王的宴会宾客有百

余人均为沙特地方重要人物在当地华侨首脑人物的帮助下访问团召集起

大部分侨胞据他们了解华侨在麦加麦地那两地约有七千余人还有一些在

土耳其除百余人来自内地各省其余均为新疆侨胞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每

年国内各地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后因钱款用尽等种种变故而流落异邦欲归

而不得者大部分则是新疆事变时被迫逃离的18他们久居国外不明国情再

16 同上页 473 17 同上页 505 18 文中称新疆ldquo民国二十一年事变rdquo指 1931-1932 年间的哈密事变1931年 2月对

金树仁政权不满的原哈密王府的贵族势力趁机利用民族矛盾和民众对官府的反抗发动

事变后因外国势力侵入及甘肃河西马仲英的部队入新疆而扩大使原先的农民起义

后来发展为遍及全疆的大暴动见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1996)页 372-376

75

经日方的宣传由怨恨地方政府转而怨恨国家19访问团趁此机会慰问其疾苦

继而告诉他们国家抗战的情况以及内地中央政府对国内各民族的政策劝勉他

们与其流亡于外不如归国效命

在集会之余访问团主动拜访和参观人民团体及各级学校当时中东各国

也有一些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人民团体组织日趋完善大

多由富有民族革命精神之志士主持访问团积极联络他们利用其组织的影响

力为中国宣传并进行抵制日货运动埃及回教青年会妇女协会等都与

访问团有所往还此外访问团与各国留埃学生联络埃及为世界回教中心

各回教国留学埃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他们又多富有新兴的革命思想访问

团专门邀请他们印度爪哇阿拉伯叙利亚阿富汗南斯拉夫等国学生

齐聚一处由访问团成员相继演说彼此交换意见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大多

数也处于被瓜分和被压迫的境地同样有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诉求因而体会更

深愿意帮助中国向各自的国家宣传以壮大受压迫国家的声势当时参加学

生众多散会后他们便将此种消息向其各自国内的朋友和团体报告或介绍

在访问团还没有到其他国家之前土耳其叙利亚利邦(黎巴嫩)伊朗印

度等各国回教民众及团体已经早早得知访问团将来访问的消息

在集会讲演时访问团还利用一些辅助手段他们出国前准备了幻灯机

讲演时顺便演示中国国内政要的照片风土人物战争中焚烧轰炸的惨烈景象

等为听众介绍中国国情及抗战情况生动直观更具感染力阿文广播也是

他们的宣传手段之一他们到达各国所访问的城市有限使用阿文广播以使

宣传遍及全国据来自埃及的报道开罗广播电台为提醒埃及人民对中国抗战

的同情特意向全国播放中国最新灌制的唱片其中有《义勇军进行曲》《铁

蹄下的歌女》《中国新青年》等播前加以解说以扩大宣传20

此外他们撰写书册联络媒体印制传单作文字宣传达浦生在朝觐

期间宣传时感到口头宣传有限因而在朝觐完后到埃及乡下居住潜心著述

以阿拉伯文撰《告世界回教同胞书》详述近六十年来日本侵华的情况以及此

次中国抗战的精神书未出版时开罗的各大报纸为其广为宣传此书印了五

千本分赠给通晓阿拉伯语的各国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状况

访问团在访问期间对于各地新闻记者多方联络利用他们的地位及活动力量

唤起各国的同情访问团每到一地参加欢迎宴会时都有当地媒体到场对他

们的行程进行宣传报道他们也主动招待新闻记者讨论中日问题讲解中国

19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20 lt伊斯兰消息开罗广播无线电台播放中国最新唱片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

期(1939年 5月)页 28

76

抗战意义及抗战必胜之理由以此抓住当地舆论中心伊斯坦布尔《旦报》为

中国出了抗战专刊访问团一路按需要撰写有关宣传文章选译了革命史略

中国政府现状中日间不平等条约等交给各国报刊如《伊朗日报》《伊拉克

泰晤士报》《贝鲁特日报》《埃及邮报》等发表以期改变中东国家及人民对

中日问题的认识访问团也印制了英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的宣传资料随

处散发动员他们支持中国抵制日货

访问团成员对其在中东宣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在舆论改正同情中

国抗战抵制日货捐助医药打通我国与近东各国之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21中国回教协会驻埃及代表庞士谦在发回的报告中说明达浦生及近东访问团等

的宣传 ldquo获得世界回胞不少同情彼虽不能积极对我有所帮助然消极方面

却时刻在向着有利我国的方面进行如抵制日货不受日本利用等rdquo22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 中东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援有一定限度但也在几个方面取得

了效果如舆论方面《埃及邮报》在题为《远东时事之新变化》的外交评论中

对中日战争的进展和日本的宣传作了分析和评论认为中国人有长期作战的准

备完密的策略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军事技术上也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

抗战必定胜利接着痛斥了日本的欺骗ldquo最令人诧异的是号称世界强国的日本

新近还说中国是被野蛮共产党所蹂躏的国家中国军队并不是有纪律的军队

却是一些乌合之众这样伟大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反攻无法对付只好到处散

播流言rdquo23上述引自当时埃及舆论对中日战争的分析反映了埃及乃至中东国

家对战争双方的基本态度对中华民族坚持抗战取得胜利的信心亦表现出对

日方宣传的警惕这种立场和认识的形成同中国穆斯林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在道义支持之外埃及各界还进行募捐埃及世界回教青年会和妇女协会等团

体于 1938年 9 月间募得药品二十大箱寄到汉口埃及银行行长表示愿为救

济中国伤兵难民发起捐款运动并组织收款汇款的机构在埃及除了华侨留学生

之外亦有埃及人捐款援华如担任埃及妇女协会会长的胡达夫人一次即自动

捐英币百镑以救济中国灾民

中国穆斯林的访问也作为一种国民外交沟通了中国和中东各国的联系当

时中国同中东各国的联络并不受政府的重视只有土耳其设有一公使馆埃及

设有一领事馆中东各国对中国也鲜少了解早在1930年王曾善等人从土耳其

21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84-488 22 lt本会驻埃及代表来函报告工作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0 月)页 33 23 马继高lt红海西岸的友情埃及报纸论ldquo远东事件的新变迁rdquogt见《月华》第 10卷

第 7 期(1938 年 6 月)页 81

77

游学归国就多次建议注意中东外交派遣使领修复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中

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归国后更加觉得有立即与中东国家开展外交的需要因此向

政府建议速与中东各国成立友好关系互派使领充实近东各国已设的使领馆并培

植外交人才他们的访问活动是以宗教感情的特殊关系为媒介而推进的意在

以私人的感情联络和友谊的访问来直接或间接打动外国当局博取他们人民

和政府的同情和援助在此也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l939年9月

国民政府决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港设立领事馆并由近东访问团成员王世明任副

领事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的设想在吉达设领

负有招抚新疆流亡教胞为中国朝觐回胞提供便利与各国使领进行联络及与沙

特政府加强联系等几项使命241939年底土耳其总统签署命令派其外交部参事

前驻比利时代办席帕希为特命全权公使驻节中国中土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开始

建立25

三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实践

访问团的出行一方面是迫于大势一方面则是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

政治认同的彰显这既是对当时ldquo兴教救国rdquo口号的具体行动反过来进一步加

强了人们的这种意识ldquo兴教救国rdquo主张对国家与宗教均持积极态度凸显一种

双重的认同与责任意识

进入民国以来穆斯林精英分子提倡打破ldquo不与国是rdquo的因袭观念根据

天经关于维护正义的晓喻参与到新兴国家的建设中去精英知识分子从伊斯兰

教义的根源来寻求理论上的支持并结合近代国际间盛行的国家民族国民

等概念来思考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本群体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传达一

种对于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爱国与爱教并非相互抵触的意识穆罕默德的名言

ldquo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rdquo即为当时一个强有力的口号作为近代四大著名

阿訇26之一的王静斋解释了这个ldquo国rdquo的由来即阿拉伯语ldquo卧代尼rdquo(Watan)

的意义ldquo卧代尼义即居所也而今之法学家对于人民权利义务生命财

产寄托之地称为lsquo卧代尼rsquo故谓人民之自由与国家乃属并立者bdquobdquolsquo卧

24 王曾善lt吉达设领与近东外交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 6期(1940年

1月)页 19-20lt联络回教世界大纲计划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2期(1939年 10月)页 26 25 lt欢迎土耳其公使席帕希先生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6期(1940

年 1 月)页 6 26 阿訇波斯文 Akhund 的音译原意为教师伊斯兰教称谓中国四大阿訇指哈德成

(1882-1936)王静斋(1880-1949)达浦生(1874-1965)马松亭(1895-1992)

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493497502

78

代尼rsquo之定义据古罗马尼亚人谈mdashmdash称其即与人民有政治上权利与义务之地

也rdquo27王静斋将ldquo卧代尼rdquo诠释为建立在政治上能确立人民权利与义务之关系

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政体的ldquo国家rdquo将这句话译为ldquo爱护国家为穆民所

应有rdquo并强调ldquo一旦有人向尔问及应如何对国家则曰国家为吾辈国民同

胞生死之地食毛践土之区吾人为巩固国本计自当相亲相爱国家可藉此

亲爱达到最高之地步rdquo28也就是强调爱国的行为自古以来就在伊斯兰信仰的

范畴之内所以在新建立的政体下ldquo国民最应尽之义务首推生命与财产

为国输将挺身冒险皆利国利家之道rdquo29以此调和昔日宗教信仰与国家政治

的矛盾1933年马松亭在埃及正道会向当地群众介绍中国内地穆斯林时就

着重强调了爱国与爱教的关系以及爱国属于信仰这一观念30及至抗战爆发达

浦生又对只注重宗教而不理国家大事的观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穆斯林团体

的不幸ldquo现在还有些目光浅近的教胞谓战争乃是军人之事与一般教徒无关

这是绝大的错误rdquo又从古兰经上寻找根据ldquo你们以卫护正义与敌人抗战

不可逾度真主不喜欢逾度者(《古兰经》2190)rdquo31从宗教角度激发穆斯林群

体的昂扬斗志

当时回族知识界所关注的焦点即为如何使回教民众意识到其在新兴国家

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开始积极参与国家各项政治和公共事务并具备能行使国

民基本参政权的能力与素养对宗教的认知对国家的态度等的讨论见诸报

端《月华》《晨熹》《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等常连载《古兰经》及

圣训的解释说明为什么穆斯林必须加入到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并引用对伊

斯兰历史上各战役的解释中东地区实际战况的分析等对穆斯林究竟如何行动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ldquo兴教救国rdquoldquo保国保教rdquo成为回教社会最为强烈的呼

声内地汉语穆斯林的祖先大部分是从境外迁入中国来的长期融入中国社会

生活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既是世界回教民族的一部分又是中

华民族的五大成员之一因此ldquo我们是回教的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

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

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rdquo32 正是基于上述双重身份的认识和

27 王静斋译述lt谨守回教与爱护国家gt见《月华》第 2卷第 3期(1930 年 1月)版

1 28 同上 29 同上 3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gt见《月华》第 5卷第 16期(1933 年 6月)页 6 31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页 29 32 马鸿逵lt要用信教精神挽救中国民族的沦亡gt见《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2月)

页9

79

态度的选择穆斯林到中东去前期的留学和考察便是利用这种普遍性回

到伊斯兰的中心侧重的是对于伊斯兰教的认同而抗战开始国难时期赴中

东是基于在国内的特殊性而利用世界各地的回教徒以共同的信仰互相支援

互相同情的普遍性优势他们是在世界回教民族的身份上又以对国家整体的

付出与责任以作为国族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国家各项事务与建设中获得作

为中国人的认同即 ldquo我们是以民族对国家取得回族地位并不是以回教二字

取得回族地位rdquo33因此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穆斯林到中东去的宣传访问

表明了这一群体在追求对其民族特殊性认同的同时逐渐增强了站在整个中华

民族的立场上的另一方面的政治认同这表现出对国家政权的认同与自信这

种自信来源于他们认识到有着独特性的自身对于国家的责任立足于国内局

势的变化他们到中东去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强化

在政治上又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两者并行不悖代表着近代中国穆斯林的双重

认同局面他们在中东的活动中国国内的几家主要报刊如都有连续性报道

他们也在自己的旅行记述中呈现出来既是对他活动的记录又演变为一种顺

应当时局势的言说将以ldquo教rdquo为纽带为ldquo国rdquo付出责任的实践和ldquo兴教救国rdquo

的思想通过在穆斯林大众中传播超出精英范围促成这种双重身份意识的生发

使大众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观念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抗战时期穆斯林对于国族的认同并非以上述访问活动及其记述中所体现出

的为唯一指向大分散的中国穆斯林在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会呈现出非

同步有差异的政治认同与选择并且由于个人的经历生存环境等影响会产

生多重认同历史所呈现的表象大多是个体智识精英的政治选择与追求并不

能代表基于共识的政治选择的整体情况这一节以唐易尘及其《麦加巡礼记》

为例探讨在国族危机加重抗日战争的冲击下中国穆斯林在其族群属性及

适应变迁过程中呈现的不同面向

战争初期在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各种与日本军方有一定

联系的团体中华回教联合会便是其一该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

协助中国人马良王瑞兰及刘锦标等于 1938 年 2月在北京成立其咨议及顾问

是大日本军特务部联合会的宣言称ldquo维护固有宗教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

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亚洲文化对内联络本教

33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4卷第10-12期合刊(1932

年4月)页13

80

教胞巩固团结rdquo 34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日本ldquo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长rdquo喜

多诚一少将联合会ldquo最高指导者rdquo北京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这表明其成立

与运营都有日本军方背景351939 年日本军方赞助中华回教总联合会总务部

长唐易尘等人组成ldquo华北朝觐团rdquo赴麦加朝觐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回教救国

协会马松亭等人的注意和警惕当时中国近东访问团已完成任务回到中国马

松亭等人立即发电报到埃及令留学埃及的学生组成ldquo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rdquo

赴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并监视唐易尘等人

唐易尘是回教联合会的筹备人员后来担任总务部长对于这次朝觐的发

起他在朝觐日记中记述ldquo关系当局有赞助朝觐麦加之动仪余与高垣顾问

遂对人位推定加以慎重之权衡盖此行之目的必先明隙否则人位不当

影响将来第亦恐无人敢于问津也rdquo36考虑到这一趟出行与一般朝觐有所区别

对如何向参加人员及外界解释此行的目的他们作了慎重权衡最终由唐易尘

联合会委员刘德润日本留学归来的联合会顾问马良璞以及来自包头由蒙

疆委员会指定的张英苏瑞祥两位阿訇共五人组团出行唐易尘一再强调此行

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而是在朝觐路途因战事受阻后要开辟一条新的路线ldquo牺

牲吾等数人之精神冒万千之凶险开永久之坦途卸自身之职责达尊贵之

大典为己为人两有裨益上不妨害国家政治之演变下不作人驱策而折本

故吾谓此行之意义并不泛泛rdquo试图向外界表明在沦陷区的回教徒宗教信仰

自由一样可以去朝觐并表明自己的出行是纯粹的宗教活动37但从他们的行

囊和花费来说却不同于普通的中国朝觐者根据其记述他们带了四五十包

北京有名的正兴德花茶并且准备了一批山东绸缎欲送给沙特国王和埃及国王

表现出与中东国家领导人接触的意愿由于东西带得多在沙特海关入境时

他们曾一度被扣留他们路过上海时到大世界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游乐

场浏览几乎天天出入ldquo南来顺rdquoldquo洪长兴rdquo等上海最好的饭馆并不为旅费

担心种种表现有别于一般的朝觐者38由于与回教联合会的特殊关系他们的

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到上海英领馆借口大使不在上海负责馆务的

参赞没有见过北平警察局发放的ldquo出境证明书rdquo拒绝给他们签字他们去了八

次英领馆都未成功只好去意大利领事馆签护照改变经埃及转吉达的传统

路线放弃了觐见埃及国王的计划唐易尘称在路途中就听说了各种关于他们 34 lt中国回教联合会宣言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月)页 5 35 lt中国回教联合会成立大会记录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 月)页

38 36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2 37 同上页 4 38 同上页 2325262934

81

的谣言如已死在香港在新加坡被人扣留路费被逮捕不知下落等39而他们

抵达新加坡时刚要下船观光就有《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记者挤上

船来采访说他们接到重庆国府的电报认为五人ldquo负有使命而到麦加作宣传rdquo

希望唐易尘等承认去麦加的目的唐易尘解释到ldquo不过要使教民们知道华北

地方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出来作朝觐这正可以和新疆共产党残

害朝觐团来作对照rdquo40这恰与日本军方向回教世界宣传中国回教徒受共产党压

迫的口径一致也暴露了唐易尘等人此行的意图刘德润听说留埃学生负有监

视他们的使命最终告诉留埃学生来此是受日方指使每人津贴了三千元的旅

费而他们只是想骗日本几个钱朝觐绝不替日本做任何宣传工作41

对照留埃生写的朝觐日记及唐易尘的《麦加巡礼记》双方的记载有一些出

入华北朝觐团成员之一刘德润告诉留埃生他们在上海住了二十多天每天都接

到恐吓信非常害怕每天搬迁数次最后只好搬入法租界而在唐易尘笔下

搬到法租界则是因为那里的旅馆对于礼拜和吃饭都更方便些42在麦加期间庞

士谦以私人名义与唐易尘刘德润单独谈话进一步了解其活动目的并警告他

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发生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留学生对他们进行严

格的监视不许其单独活动在一次跟踪过程中留埃学生听到唐易尘对马良璞

说ldquo我们这回真倒霉随时随地都有人监视着真是不自由rdquo说完直叹气43 然

而在唐易尘的日记中他们对于留埃生的到来表现出的则是欣喜并表示与留

埃生一起朝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对于朝觐完后留埃学生教训他们的ldquo鸿门

宴rdquo一事唐易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在留埃生笔下则详细记述了这一事

件的经过留埃学生对于这些人的到来甚为恼怒认为国家处于多事之秋为这

五个人还要耗费国库有的主张狠打他们一顿有的甚至主张杀了他们但因正

值朝觐期间身在圣地麦加又是同教中人所以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在朝

觐完后请他们一起吃饭留埃生站在宗教的立场以圣人言ldquo爱护家园是信仰的

一部分rdquo告诫他们说明应该以合法的条件去朝觐他们这样朝觐的功课于教法

上是不符合的并进一步希望他们改过自新不要成为ldquo表面是中国人的身体

灵魂已经卖给日本人rdquo的口是心非者这种人在古兰经中是伪信者是要受亏折

的站在国家的立场则以ldquo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dquo来教训他们指出他们哄骗

日本人的钱来朝觐天房以为不牵涉政治实际上几乎要把整个华北的回教同胞

39 同上页 4 40 同上页 64 41 天仆《朝觐日记》见《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9 42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9 43 天仆《朝觐日记》页 18

82

出卖了对中国抗战极为不利44这样的劝说强调的是穆斯林身份与一国之民

身份的融合唐易尘等人被利用与他们的宗教意识强烈国族意识淡薄有一定

关系在《麦加巡礼记》的开头唐易尘就铺陈了他从小对朝觐一事的热衷并

在书中附上经过自己多年整理的朝觐礼仪和注意事项非常详细可见他对此极

其关注当面对这次朝觐机会时他说自己ldquo希望朝觐麦加已非一朝一夕也

若以自己境遇断定去否则吾一生亦无望也rdquo且 ldquo吾早已举义于前今有人赞

助于后此时此行谁云不宜rdquo 45他以想要参加朝觐的愿望之强烈来为自己的行

为进行说明强于宗教认同而薄于国族观念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其他几位团

员如由蒙疆委员会指定的两位阿訇他们的政治色彩并不明显也有受日方胁

迫的可能没有相关资料则无法多作判断

从穆斯林群众当时的生存境地来看抗战期间中国政治环境复杂不论是个

体还是群体都面临着困境和抉择国内的政局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存在许多不

确定因素而大多数穆斯林群众生活贫愚ldquo教民居贫苦者居什九多以小本经

营维持生计rdquo46同时作为少数群体因其特殊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惯得不到主流

族群的同情和接纳备受排挤ldquo不断的遭侮辱异态的社会组织事事给以不

得发展的阻碍之类回民势孤力薄只有听其自然苟延残喘地与社会挣扎而

已rdquo47汉人侮辱回民如《南华文艺》和北新书局等侮教案常常激起穆斯林民众

的愤怒各种回汉纠纷不断加之国际政治风云诡谲日本在政治上采取ldquo以华

制华rdquo的方针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认同的差异更

是多变日本军方所宣传的ldquo建立回回国rdquoldquo帮助回回自治rdquo确实能够引起相

当的回应穆斯林会由对主体族群的不满而转向其他认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类

似于傅葆石研究的日据上海文人所处的ldquo灰色地带rdquo即暴力和危机此起彼伏的

极端环境在这种境遇中人性的弱点行为上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甚至是一定

程度上的妥协与尊严和道德勇气是纠缠在一起的处于这样的生存境地反应

和认同会显现出暧昧多义性48 当时像华北回教联合会这样性质的组织并不鲜

见如1937年在张家口由日本军方计划设立的ldquo西北回教民族文化协会rdquo其7名

44 同上页 23 45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4 46 王振远 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方法gt见《月华》第 2卷第 35

期(1930年 12月) 版 1-2 47 闪鸿钧lt现阶段中国回民生活的检讨gt见《月华》第 7卷第 25-27 期合刊(1935 年

9月)页 14

48 Poshek Fu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xiv

83

干事均为各地清真寺的ldquo教长rdquo49傅葆石笔下的文人在乱世求生与民族气节的道

德夹缝中做出抉择对这批穆斯林来说除了极端生存环境的逼迫还更多出一

种宗教意识的牵扯他们以宗教生活为重心本身与政治就有相当的疏离在战

争和外国入侵的情况下他们保存穆斯林身份的努力正好与入侵者的政策一拍

即合因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认同宗教是穆斯林群体形成认同的一个关键的历史

文化因素结合近代穆斯林群体由宗教意识浓厚的ldquo争教不争国rdquo到逐渐有了国

族意识的ldquo兴教救国rdquo意识的变迁过程唐易尘率领的ldquo华北回教朝觐团rdquo正是

这一动态过程当中不同步的表现也反应出特定时期穆斯林群体所遭遇的国族认

同困境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精英知识分子更倾向于对于国族政权的认同他们也积极主动与统治者配

合由上述访问和宣传过程不难看出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深厚的社会背景以

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凸显了他们的优势在宣传爱国观念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他抱着纯粹宗教目的到麦加的朝觐者形势的需要和爱国情感的迸发也促使

他们担负起宣传抗日的任务但这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大规模有组织的声势

抗战期间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的访问和宣传是代表中国穆斯林在中

东世界的亮相与发声在这里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与国民身份合二为一借着

宗教感情为促进中国回教及整个民族复兴而做出努力他们一定程度上是符合

ldquo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

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rdquo50这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的

在杜磊对中国当代穆斯林的研究中他认为是国家的民族政策和穆斯林认同间

互相磨合的关系过程缔造了民族国家时代的回族但他侧重的是国家政策对于

民族的ldquo制造rdquo松本真澄指出了杜磊ldquo未言及回族特别是宗教指导者对包括回

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国民的统一与融合的推动力以及他们与执政者积

极合作的历史情况rdquo51在穆斯林与国家的磨合中穆斯林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本

身的行动也是颇为关键的对国家意识的宣传以及到中东的访问等实践可看作

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对宗教知识的传播和政治意识的启蒙是穆斯林知识分子

主要的社会关怀如前述王静斋马松亭等对于爱国爱教意识的宣扬他们与

49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2 50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页 4 51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页 11

84

达浦生一道跻身于中国近代四大阿訇之列不仅因为他们的宗教学识也因

为他们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身份为回教社会做出的表率而他们由此获得

的权威地位又加强了他们进行传播和启蒙的资格

在到中东的宣传访问中精英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的特殊作用首先是语

言方面达浦生早年求学于王宽门下1921 年出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

与各地伊斯兰学者讲经论道1927年返回后参与创办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

精通阿拉伯语近东访问团的成员都是当时回教界的精英王曾善早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后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28年胡汉民访问土耳

其期间曾作为陪同52马天英于北京南塘子法文学堂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文

学院攻读文学戏剧薛文波 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编辑过《回族

青年》月刊张兆理曾任《伊理月刊》的社长及发行人擅长英语王世明当

时刚从爱资哈尔大学毕业因此阿拉伯文土耳其文英文法文他们对

于这几种文字各有专攻访问期间一路演讲写作均有团员分别负责沿

途以阿文土耳其文英文刊印多份宣传册随地散发语言的优势带来交流上的

方便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宣传策略他们懂得把握时机并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扩大宣传达

浦生选择到访的第一站是埃及开罗中国和埃及在外交和商务上少有往来但

文化上的关系是日益密切当时爱资哈尔大学尚有三十余名中国留学生更为

重要的是 1938年 1月埃及国王举行结婚典礼各国回教徒云集称贺恰是宣传

的好时机达浦生于 1月 20日抵达开罗恰逢婚礼举行之日参与了这个盛会

与各国教胞交流后来得到埃王接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祝福后他将日本的

对华战争中国朝野抗战的决心等向埃王作了陈述近东访问团的第一站选的

是麦加因一年一度的朝觐即将到来这是全球穆斯林每年最大的集会人群

流动信息广泛传播同时先在这样宏大的集会上对各国朝觐者作宣传为

他们接下来到各个国家的后续宣传作了预告也提供了便利如伊拉克国会议

员见访问团来到极为欢迎ldquo今日始盼望君等到来也我固随君等消息走自

埃及直尾至大马士革今果来rdquo53他们到土耳其入关时警察极为关心中国战

事并说当地的报纸已经积极地为中国宣传在宣传过程中除了讲演交谈

外适时应用广播报纸幻灯等当时新兴媒介此外本身的智识和阅历也

促进了他们的宣传工作他们每至一处都制定相应的宣传纲要并不是盲目随

意地宣传如访问团到达开罗就致函爱资哈尔大学总务长请求到各级学校

52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lt胡汉民日记(19282-7)gt见《民国档案》2004年第 2期

页 15 5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257

85

宣传并说明宣传内容的范围他们多对国际形势有深刻观察在撰写宣传资

料进行演讲时有理有据在麦加时他们劝说一位赞同与日本共同防共以发

展回教的观念的侨胞马天英说ldquo余以为一个回民皆有两种立场一是宗教

一是国家在中国之回民苦闷已极所处国家为弱小民族国家所信宗教

又不断被人摧毁其迷信日本者大可弃置其思想以国家立场言彼为侵略

弱小民族之帝国主义以宗教立场言吾人已见其摧毁回教之事实日本为吾

人之友乎抑敌乎翁为新疆回民领袖尚望将此意传达于众实宗教国家之

福也rdquo54便是从国家观念宗教认同的理解和定位循循善诱分析现状摆出

事实指出其中利害关系以说明日本对回教的亲善绝非善意而是有强烈的

政治目的

除了语言和策略外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为宣传工作带来了便利达浦

生在国外友人的来信中了解了日本人在中东的不利宣传以及国外穆斯林对

于中国抗战的反应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与劝说访问团在去程中拜

访过的印度回教会副会长主动提出为他们写介绍信分别给阿拉伯国王秘书

和印度回教会在麦加的秘书以帮助他们的宣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55在开罗时

朝觐中认识的爱资哈尔大学教授为访问团举行了小型聚会将他们介绍给阿富

汗公使及其他社会名流56访问团中途被亲日党羽在土耳其《安卡拉日报》登载

ldquo中国回教骗子五人正在中东各国行骗rdquo的消息而被拒绝入境王曾善当年

在土耳其留学时的教授帮助他们查明了真相后来他们也能够顺利访问土耳其57王曾善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王世明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师长和同学将访问团介

绍给其他社会贤达也在宣传中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访问宣传国内局势变动使得到中东去呈

现不一样的状况一方面他们借用宗教这一感情纽带为中国抗战赢取国际舆

论的支持共同的宗教信仰认同与宗教实践仪式的共享使中国穆斯林和中东

地区的穆斯林始终保持着联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的出访使得这种联

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他们借着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机遇参与到新兴

国家政治体制的保卫与建设中去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并非偶然也不是

54 同上页 93 55 同上页 43

56 同上页 196 57 同上页三页四

86

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确定自己家园归属感以及身份认同基础上

的一次典型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但因为地域具体坏境及与周围其他族群的互

动状态穆斯林在国族认同方面会表现出差异性在与国家主权者及主体族群

磨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清末民初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宣传主张打破穆斯林社会消极遁世的自我封

闭状态通过到中东的朝觐访问等交流中东伊斯兰复兴思潮所宣传的ldquo回

到古兰中去rdquo的返本开新的主张和重视教乘功修的原则以及对于伊斯兰教积

极入世的元典精神的提倡对中国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因

为都具有反抗侵略的同一目标中东穆斯林的斗争经验在中国具有应用的可能

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改革者所倡导的祖国与中国穆斯林所面

对的祖国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中东国家多是穆斯林多数派掌握政权他们所

认为的祖国不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是排除一些异己分子的伊斯兰国家

中国穆斯林在民族主义传入中国这一背景下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融入到各种文化要素中来考虑以证明虔诚的信仰者也同样有国族认

同而中东各国所强调的团结在中国也成为与各民族宗教的团结当他们到

中东访问时一些穆斯林领导者也指出了这一点麦加的一位官员说ldquo贵国为

多数民族组成之国家信仰不能一致吾回教所谓团结并不一本身之团结而

已在国家之立场仍需与其他非回教民族团结尊重其信仰崇高其地位

因回教非有排他性之宗教也天经云你们有你们的宗教我们有我们的宗教

此点更应阐明庶可集中国家之力量rdquo58当一位巴勒斯坦大教长得知中国人民

为抗日而团结一致时感慨地说ldquo中国之回民与非回民合作此现象良佳不

特合于宗教实亦为今日政治之需要诚如此正足以加大反侵略者之力量也rdquo59在宗教层面上是与世界各地穆斯林的团结在国家层面则强调在中国这一

政治地域内与其他民族的团结只有在国内求得穆斯林群体的强盛与其他民

族同一立场共谋国策才能真正进一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对于新兴政

治体制和社会的一定责任基于时代背景到中东去的经历在积极入世反抗

侵略对祖国及其他族群的体认等方面都对中国穆斯林认同的转型有所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精英阶层他们对于身份的调适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

把传播宗教知识和启蒙政治意识融合自上而下推动由于战争时期生活的艰

辛穆斯林在中国长期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存在而受到的政治压迫以及普通信

教群众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疏离等几方面因素到中东去的经验在推动

这种认同转型上也受到了阻力并非是同步和一致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 58《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99 59 同上页 235

87

宗教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其祖先的迁入开始他们已

经长期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这种历史传统给予其家园归属感并成为其身份认

同的基础同时又基于以下几方面而有了可能性首先是国内局势变化外

国入侵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穆斯林知识分子来说通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回回

自身进一步确定了穆斯林中华民族这样的多重身份从而勇敢地发出了自己

的声音其次是伊斯兰经典中的相关晓谕提供的理论支持对于ldquo卧代尼rdquo的

解释以及维护正义的经训强调了爱国行为自古以来就是伊斯兰信仰的一部分

而当时全球范围内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意识背

景因此这种转型是在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场景中被中

国民族主义意识以及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动员唤醒中国内地汉语穆斯林的宗

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且又处于互动磨合中的他们的宗教认同是对自

身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思考而国家认同则是对于自己民族和祖国生存发展问题

的思考二者有共生关系都是面对生存挑战的回应这样的双重认同形态以

及在宗教感情基础上建立的跨国网络促使穆斯林能够运用有效的认同策略来

应对生存的挑战当时中国各种团体及报刊都不断强化中国穆斯林的教徒和国

民身份的统一他们到中东访问的信息进一步鼓舞了国内穆斯林的斗志穆

斯林知识分子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经由相关的文

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散居的群众中间促进这一观念的传达这将在下一章中

进行论述

88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本章围绕到中东去展开的一系列印刷出版活动从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穆

斯林精英关于出版文化实践的个案旅行记述的传播和读者群几个方面分析到

中东去这一行为为近代中国穆斯林印刷出版提供的资源以及前面章节中讨论的

各种见闻及活动信息如何在民众中传播和扩散在本地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世界

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到中东去的人们与当时的回教报刊有紧密互动新的时空感受

为他们提供了写作资源报刊作为发表和传播的空间为这批旅行记述附加功能的

实现提供了可能借助其他手段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

的信息分享中游记以及回教报刊的传播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

化对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发挥着作用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本节分析留学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与回教报刊的关系他们是中东见闻重

要的撰述者回教报刊为其提供展示的空间这种互动关系为到中东去的旅行

记述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赴中东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在国内时就参与了《月华》《清真铎报》等报

刊的编辑和撰稿工作民国时期穆斯林新式学校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回教文

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教社会内嵌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其出版

业的发展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普通文人的转变有相似之处彼时正值中国社会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这种改变深刻影响了现代出版业叶凯蒂以王韬

陈季同(1851-1907)曾朴(1872-1935)和金松岑(1873-1947)为例分析了

西方与传统结合的教育改革使这些文人所受的影响指出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双

文化主义(biculturalism)但是他们与西方接触是零星的非系统的因此

只有到了 1920 年以后新式学堂培养的毕业生才是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贯

通成为参与上海出版业的新力量1回教社会内部的教育改革亦是回教文化发

展的关键叶凯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这批旅行记述的作者他们在未

赴中东之前多是强调阿拉伯语与汉语并重的回教新式中等学校的提倡者创

建者或是受教者当时这样的学校主要有云南的明德中学创立于济南后迁至

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它们强调的是中文教育与

1 Catherine Vance Yeh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89

伊斯兰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式教育方略以当时影响最大的成达师范学校为例

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办学思想重点的转移其课程设置在伊斯兰课程和

其他文化课程的比例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主要的目的并没有改变ldquo中阿并重rdquo

是一贯坚持的理念这批学者经历了传统经堂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他

们熟谙伊斯兰文化对现代汉文化也不陌生这无疑具备了一种与叶凯蒂所论

述的内容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双文化素养这为回教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 期(1937 年 2月)

资料提供马博忠

他们到中东去的经历既是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是深化这种素养的重要途

径民国时期到爱资哈尔大学去的留学生基本由上述几所学校组织派出

同时这几所中等学校也是几份重要回教报刊的依托《清真铎报》于 1929 年

2月创刊由云南回教俱进会宣传处创办明德学校亦为云南回教俱进会主办

成达师范则出版发行了《月华》杂志《成师月刊》(校刊)和《成达学生会月刊》

《月华》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回教伊斯兰教刊物之一存在时间也最长

90

(1929年 11月-1948年 6月1937年 5月和 1942年 12月曾有两次休刊)1931

年 1 月创办于上海的《伊斯兰学生杂志》依托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这几份

报刊的不少主笔或编辑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他们学成回国后也继续为还在发

行的报刊服务如《清真铎报》最初的负责人纳忠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一

直给几份重要的报刊供稿这些学校在派遣留埃生时就对他们有撰写稿件以

传播中东见闻的希望和要求一方面回教传入中国已相当长的时间中东世

界的发展现状与当初传来之时有很多出入无从了解因此希望学生ldquo到那边

后举凡教育教务政治风俗人情须源源报来互通声息rdquo2另一方面则是

抱着向中东国家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处于民族救亡时期希望以他们的精神来

鼓舞中国穆斯林教胞ldquo注意欧非各邦人民爱国的热忱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用来

唤醒这三千万的同胞以救此垂亡之国运rdquo3因此对于中东地区的报道穆

斯林报刊比其他社会报刊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即拥有一大批亲手培养出来的

穆斯林留学生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国外的文献直接获得中东国家的信息

《清真铎报》1931 年 12月出版的ldquo留埃学生专号rdquo就是了解中国派遣首届留

埃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伊斯兰学生杂志》的不少主笔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如

金志晏担任编辑主任马坚定中明胡恩钧张怀德林兴智等多次为其撰

稿该刊 1936年停刊每年一期共出五期报道了欢送第一届第四届留埃学

生欢送会的情景并配发了达浦生哈德成宗棣棠与第四届留埃生合影连

载了林兴智的《到埃及来》一文这些报刊并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时常有交流

一位作者同时为几份杂志供稿杂志之间也会互相转载或刊登广告信息如《月

华》经常为《回族青年》《成师月刊》等刊物做广告且《月华》的订户还能

得到一定的优惠4他们也与主流报刊有交流互动如达浦生出访中东的纪行也

刊登在《新华日报》上5因而形成一个资料交流网络促进彼此信息的传播

2 lt杨校长文波演说词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页

12 3 lt欢送沙儒诚老师游历非欧致辞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

合刊)页 16-17 4 lt请看异军突起之lt回族青年gtgt见《月华》第 4卷第 35期(1932年 12月)页 11

lt介绍成师月刊gt见《月华》第 6卷 4-6期合刊(1934 年 2月)封二广告称ldquo如

系《月华》用户一律按定价六折收费rdquo 5 lt达浦生访问记gt《新华日报》1938 年 10月 3日

91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 期(1934年 5月)封面

资料提供马博忠

回教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创办培养出一批有撰述写作与学术研究能力

的知识青年既丰富了写作的阵容又训练出许多办报人才尤其在外学习的

留学生他们在留学期间和归国后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穆斯林报刊的内容水准和

国内伊斯兰宗教文化传播的能力《月华》《晨熹》等刊都采取通讯员模式凭

借与国外社团交流的刊物及驻外学者的眼光将各地穆斯林历史和现状介绍给

中国读者发挥他们沟通中阿文化的作用第一届留埃生派出后不久《月华》

聘请马坚担任驻开罗通讯员当时还在印度勒克瑙大学学习的海维谅顺理成

章成为驻印度通讯员他主要提供南亚地区的稿件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王曾

善和马明道则将土耳其的各方面情况介绍到中国他们定期给《月华》供稿

作品以译作与介绍海外时事为主以马坚为例他的译作有《认主学大纲》《先

贤古兰译文考》(分期刊于《月华》)《埃及回教教育概况》《驳约瑟的故事》

等后来《认主学大纲》由成达出版部发行单行本纪实作品有《回教世界近

92

闻》《埃及回教徒护教运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埃

及回教教育概况》《埃及中国学生近况》等这一类文章有助于增进穆斯林对

本民族信仰之源流的认识他回国后依然给《月华》供稿后来又担任了《清

真铎报》的编辑同时他们也以中国留学生的智力资源向伊斯兰世界介绍

中国的情况这将中国的报刊传播与伊斯兰世界建立联系扩大了几份报刊在

国外的影响除了留学生到中东去的其他人员中马松亭马天英薛文波

等也是当时几家重要的回教报刊的撰述员他们出访时将《近东访问团在印

度受各地热烈欢迎》《近东回教各国群起抵制日货》《近东回教各国时事述闻》

等近东时事及政治运动的介绍与朝觐团的通讯报道一并寄至国内各大报刊发

表在开阔国人视野的同时也使中国穆斯林了解到在反抗殖民压迫方面大

家有着共同的目标

就当时回教文化状况而言有关伊斯兰的历史文献知识十分欠缺到中东

去的学生们还担负着一项回教文化史上的重担那就是经典的翻译引介工

作《古兰经》亘古不变对其的阐释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明末海禁之后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被迫中断缺乏分析教律教义的经典宗教学说得不

到完整的传播造成谬误因而迫切需要了解符合时代发展的教义和伊斯兰精

神他们携回大批经典加以研究或进行翻译王静斋在其自述中曾言自己ldquo携

来印版西经不下六百余种rdquo6这一时期通过朝觐渠道介绍到中国的中东文献

典籍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接触到的阿拉伯原文著作内容也愈加宽泛不但对反

映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著作有了深入了解和比较并把译著视野扩展到与伊斯

兰有关的社会法学教育历史伦理等知识领域他们的译著完成后多

在报刊上刊登著述经过或广告以让众人知晓

到中东去的留学生与访问者形成了一个编撰群体与当时的职业报刊知识

分子类似在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化和印刷出版技术的影响下利用自己在

中东地区的优势活动于穆斯林社会的最前沿扩展了当时中国穆斯林报刊的

国际视野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一些团体和刊物的负责人或编辑在与中东之行有关的一系列出版文化活动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行日记》的作者赵振武本身是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员

同时也是《月华》的主笔身为出版界的一员又是新式教育改良的参与者

6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2

93

且亲自踏上中东的土地并撰写了《西行日记》赵振武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着中东之旅撰述者的活动轨迹他们在游历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同时建构起活跃的文化传播网络本节以其为个案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穆斯林

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及意义

赵振武(1895-1937)名斌河北人出生于伊斯兰世家其祖父父亲

均为伊斯兰经师少时入王宽创办的清真两等小学学习又随北平牛街清真寺

土耳其教授攻读伊斯兰文化并学习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后考入北平政法大

学边政系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地区服务后回北平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讲师7由其教育背景可以看出他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回教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所

接受的伊斯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为他后来参与到回教出版业的各项工作中

奠定了基础赵振武 1925 年起在北平市政府任职1928 年成达师范学校由山

东迁到北平赵振武受邀兼任成达国文和回教史教师参与并见证了回教教育

改革的历程赵振武关注伊斯兰文化常在国内各回教刊物发表文章这或许

是促使其最终全身心投入到出版事业中的原因之一踏入成达是他全面开始

出版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成达师范学校创立于 1925年它以造就健全师资启

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进而恢复回教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

家的效能为目的将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回教

现代师范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8它在民国伊斯兰文化领域居于先导地位为知

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多样化的施展空间成师迁到北平后设立成达出版

部发展成为近代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代表抗战以前一直由赵振武主持1929

年底《月华》在成达师范内创办赵振武又参与了初期筹备的一系列工作同

马松亭一道完成了出刊前的立案挂号接洽印刷发函件预算以及发行诸

手续后担任编辑兼出版发行处主任91931 年《月华》原主编孙幼铭离开赵

振武接任主编一职并辞去政府职务专职服务于《月华》和成达师范学校

首先来看赵振武的办报实践1931年到 1937年 6月他担任《月华》主编

1932 年底至 1933 年 5 月间随马松亭护送留学生赴埃及时由庞士谦代主编

在这些有关《月华》的办刊活动中展现了他的办报理念和实践准确丰富的

伊斯兰知识和出版实践经验是赵振武立足的基础有关教义方面的稿件为

7 赵振武的生平参考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

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页 113-114 8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 年 8月)页 6 9 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

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页 113-114

94

慎重起见由赵振武和马松亭审查核阅创刊之初力求严谨与充实10在他任

主编的六年期间《月华》从四开报纸的简单形式改为二十四开装订成册的杂志

形式每期出一册大约三十至五十页尽管计划每年出三十六册实则常常

出现几册并为一期的的合刊但在量上也有一定的进步11同时稿件征集愈发

多元在质上有较大提升每期卷首论文不标题其余都划分了栏目主题如

ldquo教义研究rdquoldquo译丛rdquoldquo社会调查rdquoldquo特载rdquoldquo笔记rdquoldquo文艺rdquo等为了宣扬

伊斯兰教义报道世界各地回教消息介绍回教史料等后来又增加了ldquo古兰

真经译解rdquoldquo回教世界rdquoldquo时评rdquoldquo回教史料rdquo等新栏目印刷方面也经常变

换封面的印色和花纹文章内容和编辑品质都得到充实最为成熟的是 1935年

第 7卷封面以彩色印刷照片都经过精心安排以突显主题12在他任主编时

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各地寺坊穆斯林生活状况及清真寺概况的调查1934年

《月华》完成了安徽广西察哈尔绥远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部分地区的清真寺调查工作这些报道由各地读者在当地调查后投稿成

为了解 1930年代中国各地穆斯林生活情况的史料其成果也反映出读者遍及全

国更可看出《月华》在国内各地穆斯林中的影响力13除国内读者外《月华》

自第三卷起与国外交换报刊英文德文阿拉伯文马来文土耳其文报

刊达 22种之多海外读者遍及南洋群岛印度缅甸伊拉克汉志土耳其

埃及英法美等地当时各地回教国凡有回教团体及学校者多与《月

华》建立友谊14此外《月华》先后制作了九个专号以活泼的平民化风格赢

得国内外穆斯林读者的亲睐15自 1933 年以后日本军事行动步步紧逼平津

地区社会经济下滑因时局变动《月华》从 1936 年第 8 卷起缩减开支页数

减少一些栏目也归并了但在文章内容的充实度方面仍然维持相当严谨的

水平这要归功于当时的主编赵振武历届师生和毕业校友的努力赵振武借

鉴非穆斯林期刊发行经验在各地设立分销处扩大了销路和读者群体抗战

10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 11月)页 85-88 11 lt本社特别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 年 1月)封面内 12 lt写在卷首gt见《月华》第 7卷第 5期(1935年 2月)页 1 13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 14 吴斯曼lt时评本刊的五周年-一个有意义的中国回教划史时刻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合刊(1934 年 10 月)页 19 15 王梦扬ltlt月华gt十周年回溯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期合刊(1939年 11月)

页 21-22

95

期间部分地区分销处遭到破坏但这项制度一直沿用到 1946 年16《月华》

在 1937年七middot七事变前停刊次年四月南迁至桂林复刊赵振武因病未能随行

于 1937年在北平逝世

《月华》创刊开始就与成达师范关系密切其编辑部就设在成达的出版部

内作为在教育界和报刊界都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赵振武很重视对学生写作

的锻炼有计划地培养成师历届学生成为《月华》的写作骨干为了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从第二卷二十期起《月华》专门为学生开辟ldquo学生作品rdquo专栏

并指导修改稿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这也是《月华》历久

不衰的原因之一其实从创刊初期开始该校师范部第一班学生如韩宏魁

马金鹏金殿贵等人就已积极投入社务工作之后第二三班学生以及研究

部学生和毕业校友多成为《月华》写作群的主力这批作者中有的后来又成

为《月华》及其他回教报刊的主笔或编辑成达师范的教职员也有许多兼任月

华的编辑或者撰述者如近东访问团成员薛文波他们维持了月华稿件来源的

稳定和文章内容的水准使得月华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第一班学生毕业后有 5

人赴埃留学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报

刊多刊发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留学生也十分关心国内形势的发展他们将自

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关心和专业学习的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发往国内如马

坚对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的介绍17马金鹏详细介绍了 1933

年 6 月埃及反耶运动中爱资哈尔大学的活动大概及成就并以此作出对中国国

内穆斯林群体发展状况的思考18 有些学生归国后成为重要的编撰力量马

金鹏韩宏魁庞士谦等都担任过《月华》的编辑

办报之余作为成达师范出版部的负责人赵振武对于这个机构的发展功

不可没并且成功地从中东引进大批书籍使其成为众多回教出版机构中的佼

佼者当时穆斯林师范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材引进并翻译书籍作为教

材成为一件很紧迫的事民国以来回教文化出版事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上海

协兴公司从孟买德里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地运输大量原文典籍来华

销售上海中国回教书局着重于影印中东原版典籍19其他还有如北平清真书报

社天津伊光报社太原伊斯兰布道会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和上海穆民经书

16 lt本刊招请分销处办法gt见《月华》第 4卷第 25-27 期合刊(1932 年 9月)页 14 17 马子实(马坚)lt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年 9月)页 16-18 18 马金鹏lt反耶运动之估价及其他gt见《月华》第 5卷第 31期(1933 年 11 月)页 14-16

第 5 卷第 32期(1933年 11月)页 14-15 19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7 年 8月)

页 7

96

局等相当程度满足了当时教内知识界的需求这些印刷经营机构也大多由

朝觐留学归来的学者创办或管理如中国回教书局就由朝觐归来的学者买俊三

创办北平清真书报社后来由留学土耳其的马宏道负责管理

赵振武主持经营的成达师范出版部是发展得较好的一家马松亭如此评价

道ldquo成校的出版事业自民国十八年后即渐行发展到现在在组织系统中

却很重要成校的出版事业不仅是学生的成绩的披露更走着沟通中西回教

文化的途径而且是在特殊的教育的环境下尤必自附出版事业以供应特殊

的用书rdquo20成达师范出版部除了出版发行《月华》及成师的官方刊物《成师校

刊》外主要负责编译各种回民中小学师范所需中阿文教义课本阿文读本

与阿文文法书以适应当时回民中小学的课程其他还有一般民众用的通俗宗

教知识手册等中阿文都有种类丰富1930年由该校ldquo民众教育委员会rdquo编

辑成达出版部发行的《清真教典速成课本》广告声称文字简明一看就懂

对于回民小学或民众教义研习班皆适用在当时颇受欢迎到 1936 年已扩充为

增图六版21留学生派遣后加强了与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出版界的联络它开

始大量引介与影印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原版典籍对于小学教育1933 年成达出

版部引进埃及当地流行的《小学校宗教常识》一书由王梦扬庞士谦赵振

武等人翻译成汉文称为《小学教义课本》在广告中说明内容分为教义教法

教理教史等项教材按照ldquo年级高低及每周点钟rdquo来规划课程的难易教学

设计根据ldquo儿童心理发展rdquo先讲故事后讲理论的策略循序渐进22此外成

达出版部发行了赵振武编撰的《小学经文课本》采用阿文经书与中文译解并列

的方式讨论基础的信仰问题是小学教义课程的进阶课本颇受欢迎1934

年增订第 3 版时出版部将该书阿文原典部分用新引进的二十八磅大字版ldquo回

文铅字rdquo重新排印使之清晰易读卷末增添《古兰经》若干章节增添其实

用价值1935 年又增订了四版ldquo销行国内约二万册rdquo23其次是为中学生设计

的教义课本1935 年成达出版部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一书该书由埃及几

位著名教授编订而成由第一届留埃生纳忠引进译为中文作为ldquo中学学生

2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 卷第 11 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年 8月)页 8 21 lt成达师范学校民众教育委员会启事gt见《月华》第 2卷第 29 期(1930年 10 月)

页 1lt广告教典速成课本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年 1月)页 3lt广

告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简明书目gt见《月华》第 8卷第 36期(1936 年 12 月)

封底 22 lt纪事北平编译教义课本gt见《月华》第 5卷第 21 期(1933 年 7月)页 17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年 1月)封底 23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 年 1月)封底lt北平

成达师范出版部启gt见《月华》第 7卷第 14 期(1935 年 5月)封底

97

研究教义的读本rdquo为研究教义的入门书籍24另外还有阿文学习教本与工具书

1931 到 1932 年间陆续从埃及引进一整套《阿拉伯文读本》的教科书准备推

行于回民小学中学的阿文课程中25该部自 1933 年底陆续从埃及等地引进

多种阿文经典1935 年影印发行了埃及皇家所藏欧斯曼版《古兰经》历来

国内《古兰经》版本ldquo至为复杂有手抄者有印制者版式参差甚为不齐bdquobdquo

而各版之内容各有殊异影响诵读殊为重大rdquo此书的引进对于国内《古兰

经》的版本统一读法标准化有很大帮助ldquo实为中国有回教千余年来之创举rdquo26此外它与其他回教出版机构如北平清真书报社天津伊光报社上海穆民经

书局等合作协助代售其发行的书籍《月华》则成为成达师范出版部发行新书

的宣传平台从 1931 年开始月华的广告栏中频繁出现成达出版部各类中阿文

翻译或原版宗教书籍教科书的广告很多留埃生的译著也通过这个渠道广为

人知因此它也成为留埃生学习与研究成绩的展示处这又使得该部的生产活

力源源不绝每月都有出书到 1936年该部出版书籍已不下百余种27

24 lt广告伊斯兰教gt见《月华》第 7卷第 11 期(1935 年 4月)页 15 25 lt广告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的书gt见《月华》第 3卷第 23期(1931年 8 月)页

8 26 该版《古兰经》是爱资哈尔大学长老委员会审定由埃及官方于 1923年出版的标准

版章次明晰对文字及标点符号考订甚为严谨精确是公认历来最佳版本见周燮

藩《真主的语言lt古兰经gt简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页 116lt广

告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gt见《月华》第 6 卷第 15 期(1934 年 5月)封底 2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6 年 8月)

页 7

98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月华》第 6卷第 15期(1934 年 5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赵振武的办报和出版理念既有长期的自我实践同时也注意汲取其他国

家穆斯林同仁的经验1932年底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学生赴埃及留学在

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等情况时特别注意当地的报业和书籍的出版他们

到开罗有上百年历史的哈莱比书店与店主交流取了目录这家店在埃及算

是很大的店之一主要出版宗教典籍营业十分发达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城市

差不多都有它的支店其营业部和印刷部却很简陋这大大出乎赵振武的意料

他认为埃及是全世界回教徒公认的文化渊薮应该有很大规模的书铺和印刷厂28隔了几日赵振武和马坚一同去拜会了《胜利周刊》的主笔穆哈木丁他们的

报馆里只有三个人负责报纸的发行及其他书籍的出版据他们了解《胜利周刊》

虽只是一个周刊但是在当时阿拉伯文坛和伊斯兰民族世界里却占很重要的地

位发行量很大而作为报馆的主人穆哈木丁不仅要著书撰稿编辑校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3

99

对甚至粘贴报签都要亲自经手29国外同行这种井然有序简朴高效的营业状

况给赵振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其编辑和出版工作可借鉴的经验之一

在办报处理出版事宜的同时赵振武笔耕不辍他所著的《详解伊玛尼》

1932 年由上海穆民经书公司发行白话附注极具特色30而他最为出名的著作

则是《西行日记》在护送学生之后赵振武等人觐见了埃及法鲁克国王并就

继续派遣留学生创办图书馆等问题拜会了埃及教育部官员次年 3 月他们

去耶路撒冷参观历史古迹并到麦加朝觐在大朝前夕觐见了沙特国王瞻谒

了麦地那圣陵1933 年 4 月作者随同 50 余名中国朝觐者一起坐蓝烟囱公司

的朝觐专轮回国顺路考察了当时中国穆斯林的朝觐状况与条件回国以后

他把在中东诸伊斯兰国家的见闻加以整理出版了《伊斯兰名胜》与《西行日

记》两本书前者为当地伊斯兰古迹名胜照片分上下两集31后者是赵振武到

中东半年对回教各名城的形势民情教务教育等状况的详细记载32他们

在中东的见闻首先在《月华》第 5卷第 1-15期陆续刊载前几章受到读者的欢

迎但刊物篇幅有限后于 1933年 8月由成达出版部印成单行本全书从 1932

年 11 月 28 日开始记载到 1933 年 5 月 19 日结束采用日记体形式脉络清

晰对麦加开罗吉达等地的市容风情清真寺及先贤古迹教育情况都

有详细生动的记载既是了解当时埃及汉志巴勒斯坦等地的入门读物也

可作为一本交通手册

赵振武的观察和记述不乏一个刊物主笔的新闻职业敏感他亲自采访了麦

加与麦地那的两个施舍所记载了施舍的人数和不同的施舍办法如麦加施舍

所在朝觐期间供给贫民住所平时还施医施药施食每年开支两万五千英镑

由埃及负责提供比较客观地反映了 30年代汉志地区的经济状况他在组织行

文中边记叙边征引材料将感受和知识穿插其中如穿越红海时他将自己

的亲身观察和书上的记载(《卡奔德游记》)作比指出前人在记述气温空气

咸度等方面的诸多失实之处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也反映出旅行者充分

的文化素养及敏锐的文化知觉性他记述时减少山水景物的描写注重社会考

察中间穿插趣闻自己的视野犹如一个个镜头投向异域风貌很有新闻纪

事性质的意味以目睹亲闻的笔调为国内读者绘出真切可感的中东图像书

中附有二十余幅照片正如《月华》广告词所说ldquo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

29 同上页 134-135 30 lt广告白话附注-详解伊玛尼gt见《月华》第 3卷第 32期(1931 年 11月)页 11 31 lt广告伊斯兰名胜(第一集)gt见《月华》第 5 卷第 18期(1933 年 6月)页 20 32 lt广告西行日记gt见《月华》第 6卷第 2期(1934 年 1月)封底

100

卧游教土rdquo33《西行日记》成为三十年代较受欢迎的朝觐纪事和阿拉伯风土见

闻录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中就称这本书给他的印象极深ldquo一连整整看

了四天三夜有时吃着饭饮着茶但是这本西行日记我绝不释手rdquo并且从中

汲取经验为自己的麦加之行做准备ldquo看到麦加有蚊子便在另一个本上写道

带蚊帐看见太阳晒地两脚烫出泡来写上要带布伞看到人热得头晕写

上带万金油仁丹各种药品rdquo甚至还送了一本给中国回教联合会的日本顾问小

池34在天仆的《朝觐日记》中也援引了西行日记的片段35

赵振武在文化领域的活动不仅限于此对于回教出版最具意义的是他首度

引进了阿拉伯文活字印刷技术这也是他中东之行的成果之一中国穆斯林所

使用的阿文典籍因没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千余年来用的都是手抄本费时耗

力也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清末时开始有了木雕版的经书如马德新所著《宝

命真经》但只通行有限的地域未能遍布全国36民国以后开始有石印技术应

用于回教经书的出版然而石印只适用于毛笔书写的版本由于阿拉伯文字的

特殊性不便书写较大的经典依然只能用手抄后来又有影印法但印费较

大也不能进行经文缩减或详加注释的复印工作此时回教中的有识之士已

经认识到ldquo印刷是文化事业的工具印刷越便利文化亦越发展bdquobdquo因而伊

斯兰文化在中国遂成江河日下之局这是缺少文化工具的缘故rdquo37发展阿拉

伯文活字印刷被提上了日程但是自己研制在经费和技术上困难都比较大

在此之前赵振武在其父亲影响下断断续续花了 20年研究回文活字印刷到

印字馆当学徒进行了种种尝试都不得而终38后来想到从中东购入阿文铅字

既方便又省力于是借 1932年赴埃及的机会购得一套阿文铅字带到中国有

了阿文铅字要完成阿文印刷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铅字印多了字迹容易磨损

万里之外背回来他们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赵振武在北平城找到翻制外文铜

模的工人在 1933 年 8月将一副十八磅的铜模制成1933年 9月 19日回文

铅字正式诞生阿拉伯文有二十八个字母每个字母放在句中不同位置时首尾

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每个字多备出不同的形态才能组成词句完成印刷工作

33 广告称ldquo西行日记全书十万言四百页卷首附有详细目录容易检查书中插

附各地风景铜板图多幅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卧游教土rdquo见《月华》第 6卷第

10期(1934 年 4月)封底 34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页 4 35 天仆lt朝觐日记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8 36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合刊(1934 年 9月)页

11 37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 年 9月)页 6 38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页 13

101

赵振武将现有的铅字作底子翻制成铜模再浇铸成多套铅字组成配套初制

的十八磅楷体铅字仅有一付字盘到次年 3 月间二十八磅大字十八磅带符

号字陆续铸成后来又各增加三付应用更方便39铅印技术正式应用在回教出

版物的印刷上解决了阿拉伯文铅字印刷难的问题《月华》之前刊印的阿拉伯

文都为锌版从 1933年第 25期起《月华》中有关阿文的部分改用阿拉伯文

活字来编排1934 年 9月成达师范和月华编辑部举办了纪念会活动设九middot一

九为中国回文活字节并以其为ldquo中国回教文化复兴的纪念日rdquo40成师出版部在

《月华》上登出广告提供和传授印刷技术向全国回教出版界推广ldquo从埃及

运来印刷用的活版回文字bdquobdquo虽然只是拿来了千八百磅铅字bdquobdquo无异乎是抬来

了无数万册的典籍来救中国回教文化的饥荒rdquo41 在中国把阿拉伯文变为可排版

的铅字印刷在《月华》上的使用只是引征阿拉伯文其更大的施展之地是

大量阿文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实现了阿文经典与资料制版印刷快速大量的

复制促进了伊斯兰经典在中国传播

39 lt回文排版室的工作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1934 年 9月)页 10 40 同上页 15 41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页 7

102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小图为赵振武)

《月华》第 6卷第 25-27合刊(1934 年 9月) 页 10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赵振武涉足的这些活动几乎囊括当时穆斯林文化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连接起一个跨领域的文化传播网络赵振武的文化实践将回教教育杂志

出版印刷等联系起来而这些无不与到中东去密切关联便利的交通与现代印

刷术的普及使人员与学术资料的交流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一个多元集合体赵

振武在教育领域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以及关系网络对报刊的编辑作品的

传播带来相当的便利为回教报刊树立起文化权威促进其流通与赵振武一

样唐易尘与庞士谦以及他们的旅行记述也与穆斯林报刊有密切关系唐易尘

103

本身为《新民报》回教版的编辑自己个人办有一份《震宗报》其《麦加巡礼

记》最先在 1939 年《新民报》上分期刊载后因读者反应良好出版单行本

庞士谦赴埃及学习期间为《月华》供稿回国后又协助马松亭的编辑工作他

的《埃及九年》先在《月华》上刊载了一部分然后出版单行本他们也是这

个跨领域文化传播网络的一份子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主要通过报刊小学校清真寺阅报室以及公众演

讲等方式传播由于运用了这些贴近底层社会的媒介因而受众群不只局限于

精英阶层这种分享加强了个人对于穆斯林群体的认同

历来到中东去朝觐和游学的业绩鲜有记述和广泛的传播一般为人们口

头相传或在一些史籍和碑铭上有零星的记载如郑和的父亲与祖父朝觐的经

历是由郑和为其父立的《故马公墓志铭》及墓碑而得以传扬于外的明末清初

亦有伊斯兰学者在汉文译著中认真阐述ldquo聚约rdquo(即朝觐)的规范和意义如王

岱舆的《正教真诠》刘智的《天方典礼》等著作中都对朝觐的意义礼仪等有

专篇介绍第一位亲身经历过朝觐又著有阿拉伯世界见闻录的马德新其所著

的《朝觐途记》记载了其 1841-1848 年间在中东地区朝觐和游学的见闻得到

国外研究者的赞赏但这份书稿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42直到清末民初大批回

教报刊的创办以及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才使得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有了

大范围的传播海外游记作者大多系回教社会名流朝觐内容因其礼仪的独特

和涉外性质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报章之中

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地方性报刊刊登当地穆斯林朝觐启程回程消息以及

有关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外各种回教报刊是报道中国穆斯林朝觐和赴中东活

动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这些报刊上介绍的朝觐内容形式多样除了有实事性

的亲身经历专业性的地理知识介绍之外还有消息评论专访统计资料

等各种关于朝觐的消息通过报刊传达给读者比如朝觐的时间人数路线

船只等概况如《月华》除了刊登朝觐礼仪朝觐船讯及麦加的朝觐设施之外

还曾刊登朝觐题名录公布朝觐人数登出姓名介绍籍贯刊印朝觐写真和

麦加风光照片并附有麦加的中国领朝人(为中国人服务的朝觐向导)的照片

和中国朝觐者对领朝人的各种评价给读者参考方便他们在朝觐时有所准备

在抗战前刊载过类似信息的还有广州的《天方学理》南京的《突崛》等刊物

42 魏英邦lt论外国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及伊斯兰教之ldquo五性rdquogt见《清代中国

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55

104

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启程的海上之路被迫中断朝觐活动大受影响鲜有这方

面的报道这段时间一些报刊停办一些迁往桂林重庆等地在大后方

少数中国穆斯林突破封锁前往麦加的报道也能见诸报端1938年西北穆斯林绕

道青藏高原通过印度赴麦加他们归来时有几家报刊做了报道如重庆出版

的《突崛》第 5 卷第 8 期刊载了《甘青回民朝觐团会见记》《中国回教救国协

会会刊》第 2 卷第 2 期刊登了王梦扬撰写的《哈直访问记》等抗战结束后

朝觐功课恢复正常《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相继报道了 1946年至 1948年的

朝觐情况穆斯林报刊在报道朝觐消息及评论以外还有诗词日记归国后

的演讲纪实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如薛文波参加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在麦加朝觐

时所作的《麦加游》组诗(共 14 首)将整个的朝觐礼仪及自己的观感用诗歌

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众多的朝觐报告中别具一格43此外有《朝觐日记》《出国

日记》等作品也在刊物上连载部分作品应读者要求印刷成单行本传播于社会

如《西行日记》《麦加巡礼记》和《埃及九年》等还有朝觐者将沿途见闻

麦加朝觐过程及晋谒国王的情况吟诗记述编为《回部百诗赞》一册于 1934

年出版44除了穆斯林期刊外中国旅行社在其主办的《旅行杂志》ldquo世界圣地

巡礼rdquo一栏中也刊登过ldquo回教的圣地-麦加rdquo一文45中国旅行社于 1932年发

行了反映朝觐交通情况的小册子《由上海至麦加》该书为非卖品赠给朝觐者46其中介绍了中国旅行社六年来接待朝觐团体的经过朝觐手续与旅途情况上

海穆斯林接待朝觐来客的地点和负责人以及阿拉伯地理政治朝觐知识等问题

并附上相关照片非常详细给朝觐者带来很大方便这些旅行记述多为简

单的行程记录简洁明了且大多数刊物采用白话文也大致符合当时回教社

会汉语文化水平因而其传播才能有受众群

基础教育的普及清真寺的信息沟通阅报室的设立及群众集会使这些关

于中东的见闻不仅仅在精英阶层传播

小学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民众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ldquo民国成立以

后回民和社会接触日切觉得只念些经不念点书是不中用的于是才群起努

力于新的教育之途rdquo47 1906 年王浩然创建经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

为公立受到北平回民的极大欢迎并且设立了分校它的成功启发了各地教

43 薛文波lt麦加游gt见《月华》第 10卷第 22-24期合刊(1938 年 11月)页 13-14 44 李谦《回部百部诗赞》(大连昌明印刷所1934)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版 45 陈公明译lt回教的圣地-麦加gt见《旅行杂志》第 8卷第 5期(1934 年 5 月)页 71-74

本文为田中逸平到麦加朝觐后所写的《麦加巡礼记》的概述 46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4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在埃及正道会讲演)gt见《月华》第 5卷第 18期

(1933 年 6月)页 2

105

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新式小学的建设热忱从此ldquo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

至今bdquobdquo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处几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rdquo48普通回民教育

以回民小学占大多数一直到抗战前夕回民小学已遍及全国各地的回民寺坊49这一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为回教报刊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当时发行量最大

的杂志是《月华》而其他的几份主要的报刊据推测发行量也不过 1000-2000份50月华第一卷的发行量暂定为 1000份第三卷已经突破 4000份四卷开始时

东北四省相继沦陷邮路不畅导致发行量暴跌到 3000 份左右51与主流报刊相

比报刊发行量并不算高有的旅行记述形成单行本发行后发行者也采取相

当的优惠措施以《西行日记》为例出版前就在月华上发布预约广告并且

制定了一些优惠办法以扩大销量

4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2两等是指清末癸卯学制的小学是初

等五年高等四年该校是初高等合一的学校于普通课程之外加授阿拉伯文教

义等宗教知识的课程 49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gt页 2 50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p 222 51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页 22

106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月华》第 5卷第 26期(1933 年 9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但是发行量并不能代表实际的受众人数穆斯林还能通过其他媒介形式和场

合来获得相关信息据外界的观察报刊这个媒体只是穆斯林群众之间信息联系

的渠道之一在当时信息传播的最大渠道应该是清真寺中的群众集会和受过良好

训练的阿訇的影响52清真寺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方面独树一帜是普通民

众最主要的聚集场所除宗教功能外在阿拉伯语里ldquo清真寺rdquo一词也含有ldquo大

学rdquo之意它在回教群体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因而成为各种消息传播与交

流的中心事实上ldquo在中世纪出版伊斯兰著作的方式是在清真寺里读稿rdquo53清

52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 247

53 Francis Robinson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107

真寺里包括各个不同年龄的人群所以它的影响力极大受众面广泛因此ldquo我

们在清真寺(麦思吉德)里找到与各种族和各氏族相互作用的伊斯兰教文明发展

史的缩影要想举例说明穆斯林与其邻居之间的文化交流恐怕再没有比清真寺

更明白的例证了rdquo54三十年代开始在各地的清真寺中大多附设有阅报室和读报

会读者在此能够更为方便地接触到报刊的信息在《月华》上就常有刊登阅报

室征集资料或鸣谢赠书的信函有的还附设民众常识讲习班以帮助普通民众扩

展视野如四川平武县一个书报室一次收到的报刊就达26种之多包括少量非穆

斯林报刊并且大多数是按期赠送55对于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则提倡ldquo由演

讲员将新闻读给大家听藉明国内大势及各处回教消息rdquo56群众集会的传播比报

刊更加有效和广泛远赴麦加朝觐在穆斯林群众中是一件大事当地的教胞会

举行欢送和欢迎大会并请出洋朝觐者或访问者讲述他们在中东的所见所闻如

1935年参加世界回教大会的代表尹光宇回国后出席上海各回教团体欢迎大会讲

述了他的旅途见闻57类似这样的集会也不局限在伊斯兰教内1933年马松亭受

传教士裴德士的邀请到华北协和华语学校就其埃及之行进行了演讲并与外教人

士交流这使他们的中东见闻比登载在报刊上传播得更快更广影响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他们到中东去的旅行经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普通民众和教外人

士也能一同分享这种分享将穆斯林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

他们不一定能亲自到中东去但是通过这样的分享能够增强对于信仰共同体的

参与感和归属感

小结

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种通讯设施的缺乏以及文盲人口的众多这些关

于中东地区的新知识新观念等的传播因此有一定局限从上述讨论中我们

却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从上到下的渗透与流动并且在三四十年

代间围绕到中东去形成了一系列的印刷出版活动报刊书籍集会等所传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2 54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页 301 55 lt四川平武县回教俱进会附设伊斯兰书报阅览社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28期(1931

年 10月)封底其他类似的信息如lt福建省回教俱进会分会附设阅书报社征求书报启

事gt见《月华》第 5 卷第 9 期(1933 年 3月)页 5lt发起伊斯兰阅报室gt见《月

华》第 5卷第 19期(1933 年 7月)页 24 56 王振远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之方法(续)gt见《月华》第 2

卷第 36期(1930 年 12月)版 3 57 黄承才记录lt尹光宇之演讲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期(1935年 8月)

页 52-55

108

递的关于伊斯兰世界的信息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留埃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是中东见闻重要的撰述者他们与民国时期尤其

是二十三十年代的回教报刊有紧密的互动回教报刊是他们学习访问经历的

主要展示处他们为回教报刊提供域外信息引介书籍参与报刊的发行与出

版这同时也是一部分报刊能够长期坚持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中东之行还带

来一系列的译介出版活动清末民初以来回教知识界对回教新式教育的倡导

教育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许多学生与老师成为伊斯兰文化资源的译介者从文

章的翻译到教法文学等著作的译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穆斯林重新开启

了认识与接受本民族根源文化的大门智识精英将伊斯兰文化以译介的形式重

新引入到中国并将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呈现给读者以引导穆斯林对于自身信

仰的认识近代学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和译著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的关键

角色朝觐者和学生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

关于伊斯兰的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

和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

触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

种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

在穆斯林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中以赵振武为例的一批精英

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办报译介出版实践既是围绕到中东去

产生的又为他们的见闻及学习所得提供了文化传播的网络经由这样的网络

加上集会等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信息分享中中

东世界的影响由此向一般民众扩张一方面当时的穆斯林报人已经主动地把

视野从本地扩大到外埠进而扩大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报

纸或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读者也ldquo被动rdquo地把视野扩大到伊斯兰世界

旅行记述的传播让远距离事件进入日常生活在传媒尚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

尤其能起到从影响个人观念到改变社会观念的作用人们除了关心自己和周围

的事物还关心中东国家的时事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议题的公共性正如时

人所评论的那样ldquo《月华》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广播机亦是收音机是大家

的讲演台亦是会议厅rdquo58因此他们通过媒体建立起公共空间以共同的宗

教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聚合形成一个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

查尔斯middot泰勒指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

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

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在由媒介提供的分散讨论的无形空间

58 愚克lt月华的特色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 期合刊(1939年 11 月)页 10

109

中这种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59一种社会想象会通过智识者的观点

反应出来也会改变着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

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

域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传播媒介再现经验建构认同形塑了社会关系穆斯

林群众经由大众媒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共同关心的宗教话题使得他们即便

不用面对面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关于旅

行记述的书籍报刊等就是这种聚合体形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世界信息的渴求是对中国远离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反应

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现代交通的发达使到中东去的活动在大范

围穆斯林群众中成为可能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旅行记述的传播近代穆

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及围绕其产生的出版发行网络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更为

广阔的世界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以

及加入到更大范围的信仰共同体中发挥着作用上一章所论述的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

的全国性声音发出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与主流文化圈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

系正是经由媒介的传播才将穆斯林群体在观念意识上聚拢为一体围绕着中

东之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国穆斯林认知时空的拓展增加了他们探

索国家前途寻找国家出路的力量将中国穆斯林的发展与中东伊斯兰世界联系

到了一起

59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3-25

110

第六章 结论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中国穆斯林到中东的旅行无疑是对这一圣

谕的反转和实践无论是朝觐留学还是访问活动都包含一种对信仰来源的

回溯关于天方的圣迹版图历史掌故文字经典在中国穆斯林群体中一代代

传承因而他们到中东去可以视为回归到精神故土朝觐者朝觐的是他自己

的文化中心mdashmdash这能够增强他对文化价值的忠诚度是宗教信仰一次重要的升

华和巩固这种对宗教礼仪和制度的坚守给予中国穆斯林一种不竭的能量

使他们在伊斯兰世界之外依然保存着对于信仰来源的追寻与渴望留学一方面

是为了改善并提升中国伊斯兰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文教育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

围以提高中国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走出昔日封闭的状态

放宽视界而自信地参与世界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到中东国家的访问和宣传

则是在中国时局的特殊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利用其深厚的社会背景以及广泛

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民间外交这一举动为中国在中东地区争取了舆论支持

也使得中国穆斯林进一步融入到伊斯兰世界群体中去促进中国穆斯林群体面

向现实社会放眼世界的积极状态的转变

基于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宗教信仰这种回溯的视野正是到中东去的旅

行与同时期到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最大不同中国穆斯林回到原始精神源头去

立足点在于中国才是其真正的家园因而在面对熟悉的异域文明时表现出的

是对本土文化的观照近代域外游记大量出现西行者们在异域之境苦苦探求

留下了众多记录西方文明的文本并在其中融入自己变革图强的见解主张当

大多数人放眼西方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中国穆斯林所到的地方却并

不陌生天方的景象一直深植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中民国时期这种视野为他

们提供一种学习的对象中国社会的改革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改革两股潮流共

同推动他们到中东地区去地理和文化上都处于伊斯兰边缘的中国穆斯林长

期以来只能通过对伊斯兰地理与历史的想象而维系这一情感随着现代交通技

术的改进以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他们得以跨越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与伊斯

兰世界的核心地区建立联系

民国时期在去中东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身上朝觐学习访问活动

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的旅行基本上都将这几种活动集为一体在履行宗教

义务的同时学习宗教知识观察剖析当地宗教与社会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吸取

他们抵抗调和西方价值观的对策与经验并运用自身优势为中国作宣传在

他们当中多是阿訇出身如马松亭王静斋庞士谦等这种得到穆斯林内

111

部确认的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在民间的合法话语权力和文明发言人的资格得到

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主体社会教育改革与智识更新的背景下穆斯林知识分子

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基于他们既有的传统伊斯兰文化根底能够对自己的文化

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受益于新型的现代教育并且在到中东去的求学与游历

中又受到中东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以继承传统为起点在社

会改革的实践如教育领域是通过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现代科学的课程而进行的

同时以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双重认同来回应国家话语下的ldquo现代性rdquo这种对自身

传统的认同发展模式的思考与选择源自对多重对象的借鉴他们利用自己的

文化身份和社会资源通过印刷出版等一系列传播手段既向中国穆斯林团体

内部发言也向外部宣传到中东去在穆斯林精英的眼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寻求知识之旅更为重要的是它被视作中国伊斯兰在现代背景下重新激活与他

们的精神家园长久丧失的联系从而回到其来源的第一步1到中东去的这一行

为从报刊译著印刷技术等方面为中国穆斯林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了资源穆

斯林报刊的发生发展和这些纪游日记的写作模式和传播有极大关联由于当时

穆斯林对中东世界信息的渴望报刊杂志纷纷刊载知识分子在游走过程中创作

的见闻和记述日趋开放的行旅心态与由印刷出版业发展而扩大的传播空间为

旅行记述反映世界表现社会从而在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改变民众观念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种与伊斯兰信仰源头的联系中来

回到伊斯兰的精华去不仅是为了自我更新和进步同时也是站在国族的

角度在反西方殖民主义中进行文化和政治自卫当时中东大多数国家也正遭受

西方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压迫处于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教义之间的矛盾冲

突中兴起了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为抵抗和调和西方文化

价值所带来的冲击19世纪中东地区陆续兴起种种以复兴伊斯兰教振奋民族

精神反对殖民统治的宗教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中以泛伊斯兰运动与伊斯

兰现代主义运动最为重要代表和体现了民族主义兴起前伊斯兰国家和民族对

内忧外患所作的宗教回应2这正是中国穆斯林急于了解和学习的他们主张积

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ldquo追随泛伊斯兰运动之潮流致力全国的回民运

动rdquo 3他们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核心去正是带着一种回

到信仰源头寻求真知的渴望同时与中华民族变革运动的主题形成共鸣早期

1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Vol8 (1) 2008 p 106 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页 6 3 lt纪事北平回教同人恭讌朝觐归来之马张赵三位哈直大会纪录gt《月华》第 5

卷第 6期(1933年 2月)页 21

112

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宗教和教育方面以汲取革新的思想资源来激活本土穆

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变化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

民族斗争经验又给了他们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参与到抗日

救亡运动中

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与族性(ethnicity)上所展现的ldquo夷夏杂糅rdquo的特色

曾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境内民族中ldquo熟稔的陌生人rdquo(familiar strangers)4身

份的双重性质使得他们在走出去这一行动中伴随的身份认同更加复杂加之特

定的历史时刻特殊事件的侵入而加深自己对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们

到中东去实践其宗教信仰的同时也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形势来做出协调转

向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体现出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

身份自觉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前期的兴教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

质而更好融入大的变革中两者都有在民族危亡和寻找道路的阶段对于整个国

家发展的体认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过程能够发挥一种集合的功能将个人和

集体带到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它同时具有矛盾性即人们也会通过这种聚

集加深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5但这并不会消解他们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区

别以及对这种区别的自觉意识他们在获得宗教认同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的国族认同正如有识之士所强调的那样ldquo我们是中国穆斯林既不

是土耳其也不是波斯穆斯林我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我们是中华民族

不可或缺的一员rdquo6这正是随着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实践所生发出来的在宗教

和国族认同方面的变迁认同的实践和建构与表征或符号关系密切语言是最

为重要的符号之一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通过记录成为一种认同性话语

实践它以展示文化信码传递着关于伊斯兰的思想概念观念和感情它可

被看作ldquo像一种语言ldquomdashmdash这种语言能够ldquo赋予隶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或

一个人与当地社会的认同以意义与表现它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一

种关于民族归属感的话语rdquo7其中表现出的历史故事节庆仪式宗教空间等

都具有建构认同的象征意义通过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和强化穆斯林宗教

4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页 5ldquoFamiliar Strangersrdquo 见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5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6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

年 4 月)页 13 7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5

113

认同与国族认同形成共享的体验和观念这种认同也是开放性和未完成的

两种认同互动与磨合新的身份意识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中为其成为现代民族

国家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穆斯林文化传统以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

与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

源而有这样的视野及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的传

承8在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

中国伊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

又与当时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

的条件这样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积

极运用和中东国家的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和民

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与中东地区交往的历史成为现代中国穆斯林继承和革新

的资源清末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学者学成归来为后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

交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铺垫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

系则培养了大批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这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

林与中东进一步接触选取中东世界所提供的一种竞争的现代性版本以另一

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话语垄断的ldquo阿拉伯化rdquo有相当的历

史连续性9不论是前半个世纪到中东去汲取自我更新的资源还是 1980 年代

以来的与中东国家在各方面的联络加剧二者都为穆斯林在与其他群体及国家

政权的互动中提供了独特的身份认同资源据此建构相应的生存策略以适应

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

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到中东去这一行为引发

的文化活动和认同的变迁并未对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作一个全面的叙述

Zvi Ben-Dor 观察到在爱大学习的这一段明显地揭示出了中东穆斯林和中国

穆斯林相遇的文化含义即一种互相的渴望中国穆斯林想要与伊斯兰中心更

8 Zvi Ben-Dor Benite 以清代赵灿的《经学系传谱》为例在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

的形成与流传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汉文译著学者群

体及其著作对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的多重影响和功能见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关于这一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研究见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4

加接近中东穆斯林希望与中国穆斯林更为亲密10从互相的交流来看与到中

东去形成对应的交往如马坚庞士谦在埃及的著述以及将中文著作译介到中

东地区中东地区人员到中国来如 1905 年土耳其皇帝派遣两位经师1932 年

爱资哈尔大学派遣两位博士来北平任教埃王福德一世捐助成立福德图书馆等

活动也是值得探讨的二者的融合能够形成一幅近代中国与中东地区交流的完

整画面对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或许能够为在文化多元与区域互动中重构

新的亚洲想象提供一个面向

近代旧的知识体系瓦解中国开始了在世界地图中对自身定位的重新寻求

如葛兆光所言ldquo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lsquo他者rsquo(the

other)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己在十九世纪中国是在确立了

lsquo世界rsquo与lsquo亚洲rsquo等lsquo他者rsquo的时候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近代中国关于lsquo世

界rsquo的话语其实就是关于中国的再定位rdquo11我们在之前的历史中有多种身份

认同资源而此时世界空间中的多样性被一种普遍的线性进程和发展叙述

取代西方的现代性以其ldquo内源性rdquo被强势界定为世界的ldquo现代性rdquo成为世

界历史的中心和非西方世界发展的参照系因此近代区域间的互动主要是向

欧美看齐海洋关系成为主导这是一种有支配性的价值秩序而认同亚洲的

不同思想源泉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汲取则能够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垄断

从亚洲内部产生新的想象重新定义自己提供另一种可能

汪晖在处理亚洲想象的谱系时将其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话语相联系

在论述革命视野中的ldquo大亚洲主义rdquo时援引了孙中山ldquo全部的亚洲民族rdquo的概

念指出这是一种能够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民族和社会的政治文化12这一概

念实际上与孙中山的遗嘱ldquo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rdquo有一脉相

承的联系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普通穆斯林知识分子还是作为国民革命军中

的穆斯林要员或是教外的知识分子都曾明确地以孙中山这一遗嘱为指导

提倡和肯定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与伊斯兰教群体联络这一实践王梦扬认为孙

中山遗嘱及其ldquo革命非有回教民族之参加殆难完成rdquo是ldquo明显昭示我们联络

回教民族rdquo13留埃生林凤梧强调民族精神和学术文化的沟通是这一联络的重

10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p108 11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页588 12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3 王梦扬lt救国与兴教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4期(1939年 11 月)

页 9林凤梧lt中国留埃学生团与沙儒诚先生gt见《晨熹》第 1卷第 15-17 期合刊(1935

115

要途径白崇禧指出中国有几千万忠实的回教信徒在历史文化宗教情感

上和作为ldquo平等待我之民族的rdquo回教国家有休戚相共的关系而ldquo联络的工

作已经由那些访问团开始了rdquo14时任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会长的朱家骅以总理

遗嘱与中东各友好民族共勉15尽管孙中山当时是将这种大亚洲的概念作为革命

者制定历史蓝图的叙述框架但我们由中国穆斯林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往还可以

看出在海洋时代除了条约关系朝贡关系之外亚洲大陆内部存在以宗教

为核心的历史联系汪晖先生提出亚洲想象的两个可能方向是一汲取亚洲

内部文化共存的制度经验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和在亚洲区域内部发展出能够让

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平等相处的新型模式二以区域性的联系为纽带形

成多层次的开放性的社会组织和网络以协调经济发展化解利益冲突弱

化民族-国家体制的危险性16谈及亚洲内部多以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历史

联系为讨论中心中国与中东两个异质文化圈的交往一直不是重点互相往来

的人员和资讯成为连接这两个异质文化圈的纽带这种双向交流的关系中包

含着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在以海洋为中心的与西方的交往成为一

种主导性的关系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凸显的大陆视角进行传统的各

种交往交流的经验以及超越国家的宗教网络尤其是伊斯兰本身具有的世界主

义的特性也可以成为探讨亚洲地区文化和历史联系多样性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年 7 月)页 21 14 白崇禧lt反侵略与回教文化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1期(1940年

4月)页 4-5 15 朱家骅lt告近东回教民众书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8期(1938年 9 月)页 22 16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16

附录一 游记书目(按时间顺序排列)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不忍》第 1册(1913 年 2月)页 3-22第 2册(1913

年 3月)页 23-42第 3册(1913年 4月)页 43-56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胡汉民日记(19282-7)》刊于《民国档案》2004

年第 2期页 13-2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

纳子嘉(纳忠)lt征程gt《广西回教》1934 年 10月创刊号页 28-52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连载于《晨熹》第 2 卷第 7 期(1936 年 7 月)

页 17-21第 2卷第 8期(1936年 8 月)页 15-18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 期(1936 年 11 月)页 28-31第 2 卷第 12 期(1936 年第 12 期)页

23-26

林兴智《到埃及去》(上海中国回教书局1937)

张澄衷lt出国日记gt《月华》第 10卷第 18 期(1938年 9月)页 5-10 第 10

卷第 19-21 期合刊(1938 年 10 月)页 10-14第 10 卷第 22-24 期合刊

(1938年 11 月)页 6-12

薛文波lt麦加游gt《月华》第 10卷第 22-24合刊(1938年 11月)页 13-14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期合刊(1939年 2月)页 13-15

第 7-9期合刊(1939年 3 月)页 10-15 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

页 19-26

薛溪村 lt近东见闻琐记gt《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1939年 5月)页 4

615 16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回民言论》第 1期

(1939年 1月)页 26-29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1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务

社于 1943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

117

社信息

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重印本(北京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1988)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

118

附录二 中国内地穆斯林留埃学生一览表

届别 姓名 别号 籍贯 派遣机构 到埃日期 备注

第一届 沙国珍 儒诚 昆明(云南) 明德中学 19311220 明德中学训育

主任留埃学生

部部长

马坚 子实 蒙自(云南) 上海伊斯

兰师范

同上

纳忠 子嘉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同上

林仲明 子敏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张有成 子仁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二届 韩宏魁 天一 泰安(山东) 私利成达

师范

193212 殁于 19451

王世明 天津 同上 同上

金殿贵 允嘉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殁于 1941 年

马金鹏 志程 济南(山东) 同上 同上

张秉铎 洛宁(河南) 同上 同上

第三届 纳训 鉴恒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19343

马俊武 兴周 镇南(云南) 同上 同上

林兴华 赓虞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第四届 金子常 济南(山东) 上海伊斯

兰师范

1934519

定仲明 星五 常德(湖南) 同上 同上

胡恩钧 柄权 六合(江苏) 同上 同上

林兴智 凤梧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马有连 级卿 盘兮(云南) 同上 同上

第五届 海维谅 宝庆(湖南) 印度来克

脑大学

1934 年

第六届 庞士谦 益吾 孟县(平原) 成达师范 1938323 成达教员留埃

学生团团长学

生部部长爱大

中国文化讲座

讲师埃王法鲁

克东方事务顾

马继高 骋之 成都(四川) 同上 同上

马宏毅 重远 晋城(山西) 同上 同上

马维芝 毓馨 献县(河北) 同上 同上

刘麟瑞 石奇 沧县(河北) 同上 同上

高福尔 疏附(新疆) 同上 同上

杜寿芝 轮台(新疆) 同上 同上

范好古 敏之 周家口(河

南)

同上 同上

119

张怀德 澄衷 庐氏(河南) 同上 同上

熊振宗 广州 同上 同上

杨有漪 斐然 北京 同上 同上

丁在钦 子明 张家口(察

哈尔)

同上 同上

王世清 一民 北京 同上 同上

金茂荃 宜生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张文达 思明 沂水(山东) 同上 同上

李鸿清 仲华 北京 同上 同上

资料来源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北京中国

伊斯兰教协会重印本1988)页 11-12

120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艾周昌编著《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蔡源林《伊斯兰现代性与后殖民》(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G费琅辑注耿升穆根来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北京中华

书局1989)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 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高发元《穆圣后裔》(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0)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9)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1992)

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1985)

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柳克述《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罗比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121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3)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

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

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张越宏袁珂主编《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

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7)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

版公司2001)

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钟叔河《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钟叔河《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

2006)

文章

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年第 4

期页 101-106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

见《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

第 4期页 144-1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见《近代史研究》2006年

第 2期页 223-236

123

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见《宁夏社会科学》(2006 年 11月)

页 85-88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5期页 46-50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见《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13-21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期

页 65-7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马广德lt关于lt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

页 56-59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

民族史》丙编专论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年[或出版年不详])页

667-682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研究》2009年第 5期页 87-105

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见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199-220

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59-6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64-113

尹德翔 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见《文艺评论》2005年第 6 期页 9-13

尹德翔 lt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见《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张巨龄 lt20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24

报刊资料

《月华》1929-1948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39-1948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1946-1948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1926

《回民言论》创刊号(1939年 1月)

《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 2月)

《回教月刊》第 1卷 1-4期1938年

《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1935

《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1936年 8月)

《清真月刊》1920

《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

《晨熹》1936

英文书目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Badawi M A Zaki Reformers of Egypt London Croom Helm 1978

Benite Zvi Ben-Dor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Broomhall Marshall Islam in China a Neglected Problem London DARF

Publishers Limited 1987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illon Michael Chinarsquo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Dillon Michael (ed) Islam in China Key Papers in Two Volumes UK Global

125

Oriental 2009

Dodge Bayard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Dunn Ross E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Eickelman Dale and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Eickelman Dale F and Jon W Anderson (eds) New Media in the Muslim World

the Emerging Public Spher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Euben Roxanne L Journey to the Other Shore Muslim and Western Travelers in

Search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Gillette Maris Boyd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ll Stuart and du Gay Paul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6

Hanioğlu M Şuumlkruuml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raeli Raphael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 London

Curzon Press 1979

Kuehn Julia and Smethurst Paul (eds) Travel Writing Form and Empi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o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Loumlwenthal Rudolf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Makky Ghazy Abdul Wahed Mecca the Pilgrimage City a Study of Pilgrim

Accommodation London Croom Helm for The Hajj Research Centre King

Abdul Aziz University Jeddah 1978

126

Meuleman Johan Isla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uslim Attitudes Towar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Morinis Alan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Netton Ian Richard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Robinson Francis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Turner Victor and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lfe Michael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NY Grove Press

1997

Articles

Benite Zvi Ben-Dor 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4 no 2

(AutumnWinter 2002) pp 93-114

Benite Zvi Ben-Dor l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105-128

Blackwood Philip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Delaney David ldquoThe Space That Race Makesrdquo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4

127

(1) 2002 pp 6-14

Lipman Jonathan N ldquoHui-Hui An Ethnohistory of the Chinese-Speaking Muslimsrdquo

Journal of South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112 (1987) pp 112-130

Pillsbury Barbara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Wagner Rudolf ldquo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rdquo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1 (Spring 2001) pp 1-34

Yeh Catherine Vance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Page 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i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my gratitude to NUS for granting me the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fieldtrip grants throughout these two years of my study which

allowed me to whole-heartedly concentrate on my research

I am particularly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Dr Nicolai Volland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finished without his patient guidance insightful instructions and

continuous support I would also like to show my appreciation to my previous

supervisor Dr Wei Yan for her enormous help on my research and coursework

during the first year I received generous enlightenment and inspiration from

Associate Professor Yung Sai-S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ng Chang Woei and

Professor Paul Pickowicz I present my gratitude to them for their encourgement and

suggestions in shaping the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Not forget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to Professor Lin Song Mr Ma

Bozhong and MrJomo Smith They have generously shared with me their valuable

studies on Chinese Muslims and their collection of rare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published in Republican period And the librarians of Ningxia Library and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have kindly helped me a lot during the period of my filed work

Many Thanks to my friends and classmates Wu Yayun Fan Xue Ye Xiaojun Fan

Rui Jin Wen and Zhu Yi for their encouraging support patience and listening ear

whenever I was stressed and emotionally down in my research progress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family

members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consideration and encouraging me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s Their unconditional support and love always give me the strength and

confidence to walk further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mage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Chines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both Chinese and Islamic culture

traditions and Chinese Muslims‟ feelings toward their faith as well as how they

coordinated their belief and the discourse of the nation-state

In order to off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factors impacting the travel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reason why they went to the Middle East at that time and

what advantages made the travel available Chapter three compares the images of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two different groups divided by religion identity

Analyzing the accounts wrote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chapter four

expounds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Chinese Muslim and the discordance of this sense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Muslim intellectuals took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pagating

the patriotic conceptions Chapter five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by what

channels these accounts were published and disseminated thus brought about a

nationwide sense of community Therefore how the travelers used the travel

experience to weave a publishing network and the spread of the accounts are

explored in this part

It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 of Islam and the horizons expanded by the faith provided a

source and choice for th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the Chines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And they employed this special identity to

negotiate with the governor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ii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 4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5

第四节 结构安排 20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21

第一节 出行目的 21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27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32

小结 43

第三章 异域景象 45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46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59

小结 66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68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69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79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83

小结 85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88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88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92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103

小结 107

第六章 结论 110

附录一 116

附录二 118

参考书目 120

iv

图目录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30

图表 2 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38

图表 3 麦加禁寺 47

图表 4 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52

图表 5 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57

图表 6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70

图表 7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73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期(1937年 2月) 89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期(1934年 5月)封面 91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98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102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106

1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迷思尔(开罗)巨城也时穆罕默德middot尔里为王王大智大勇善

治理其治迷思尔条建树蓄货殖各种技艺由甫浪西(法兰西)习

来诸凡制造无求于他国其国穆斯林甚众朝堂(清真寺)百余所

其至伟丽者卓米尔阿兹偕(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1

1844 年 10 月经过长途跋涉马德新2在完成朝觐后来到尼罗河畔的古都

开罗亲见爱资哈尔清真寺的雄伟热情赞扬并将这一幕用阿拉伯语记在后

来传世的《朝觐途记》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陆陆续续

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页

33 2 马德新(1794-1874)字复初云南太和(今大理)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和经

师幼承家学研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青年时到陕西深造跟随经学大师胡登洲四

传弟子著名经师周良隽钻研伊斯兰学问1841年启程赴麦加朝觐到麦地那谒圣陵

后到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一年又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新加

坡等地游学搜集典籍历时 8年后返回云南讲学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伊斯

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1856年滇东南回民起义反清被举为起义领袖1862 年降清

1874 年被云贵巡抚岑毓英杀害于云南呈贡著有多种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著作

《朝觐途记》用阿拉伯语写成由其弟子马安礼译为中文于 1861 年首次出版参见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页 489-450

2

又有一群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到达中东地区3并发出ldquo我于以深信开罗为

回教学府rdquo的感慨4马联元(1840-1903)年轻时随舅父到麦加朝觐在朝觐

以外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所到之处考问经典访学求师

王宽(1848-1919)1905 年携弟子赴麦加朝觐游历埃及土耳其等地在土

耳其谒见皇帝哈米德受赠经书千余卷同时皇帝派经师哈夫足哈三和阿里雷

塔随宽东渡传授古兰读法杨枢(1844-1917)出任比利时公使时也在往返

欧洲途中前往圣地麦加朝觐5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则出现了留埃学生团他

们跨过千山万水朝觐麦加拜谒圣陵并在这一ldquo至伟丽rdquo的爱资哈尔大学

求学问道

其间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自晚清开放海禁后

随着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普及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奉命出使或经商贸易或

远游求道出使考察以及留学海外成为国人回应西学东渐译介传播西方科

学著作及技术以外了解学习西方的又一重要途径向西学习成为时代风尚

这里的ldquo西rdquo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中是欧美国家和日本而在穆斯林6知识分子

心中则是自古被称为ldquo西域rdquo的中东伊斯兰文化圈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rdquo这句古谚语在阿拉伯世界已经流传了千年既是一种对探索求知精神的

提倡更体现出中国与中东地区距离之遥远7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

3 公元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诸国土耳其塞

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在内有时近东和中东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见孙文范编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49本文使用广义的解释

中东地区是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等民族的多元文化板块本文不涉及民族文化

差异的辨析而是将这一地区看作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文化圈实际上在所讨论

的文本中大多没有表现出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一差异不构成根本影响

都指向伊斯兰教这一共同信仰 4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1 5 三位人物经历分别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

页 107610811091 6 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斯林民国时期有回教徒回族回民等多种

称法文中依据当时出现在文本中的称呼来加以使用对于这一群体有学者认为使

用现代官定的ldquo回族rdquo一词无法有效反映这个群体动力性的变迁过程因而在探讨

1949 年之前中国内地穆斯林问题时以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称之比ldquo回族rdquo更合于学术

要求见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200-201其他

学者对于这个群体在被官定前是否为ldquo回族rdquo的看法下文有讨论本文强调的是超

民族超种族超地域的穆斯林概念意在突出这些群体在伊斯兰宗教信仰上的一致

性且结合当时文本中的具体情境来作分析 7 Zvi Ben-Dor 在ldquoEven Unto Chinardquo 一文中将其视作 Hadith(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

3

而在中国穆斯林的心中学问虽远在ldquo天方rdquo亦当求之8中东地区的文明更

早进入中国历史悠久影响至深利用地处东西世界之间的天然优势中东

地区各民族在近千年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往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因《古兰经》的谕示而成为世界穆斯林的朝觐中心具有极其神圣

的地位9近代中东地区虽非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但在宗教往来上却有极重要

的地位隔着崇山峻岭朝觐一度是中国与伊斯兰中心的唯一的联系到麦加

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中国这一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的主要途

径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在履行完宗教功课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和圣迹参加一系列巡游活动在虔诚的中国穆斯林

心目中能在有生之年具备条件到麦加去既是完成自己的宗教义务也是到

伊斯兰世界的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能够体验种种异域景观先行者们不畏艰辛

前往阿拉伯地区朝觐或求学记录下沿途风景和风俗民情成为后世极有价值

的文学和历史文本

出自穆斯林之手的旅行记述也是他们自己观念和认同的表达由此可以

一窥他们在面临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和作为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范围内的

少数群体两种倾向时的抉择与认同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代表中国穆斯

林ldquo自我言说rdquo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的内容及其传播说明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其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汉语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和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在到中东

去这一移动的状态中获得了新的实践经验及文化认证并通过相关的传播网络

在群体当中扩散以此共同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策略即对于在国内及伊斯兰

世界的两种身份认同的协商在中东之旅中寻求宗教文化振兴的资源重新思

考伊斯兰传统又以这一独特性积极与主权者及其他族群互动在民国这一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换的过程中以稳固的身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分

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但至今其来源仍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伪圣训

但这句话长久以来确实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Zvi Ben-Dor 将其与另一条圣训ldquo求学

从摇篮至坟墓rdquo放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论述了知识的重要和获得知识所要付出

的巨大努力见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3 (Winter 2002) pp 93-94 8 天方即麦加(Mecca)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祥地

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旧译ldquo天方rdquoldquo默伽rdquoldquo墨克rdquo等见《中国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 358 9 《古兰经》ldquo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

的向导rdquo(396)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rdquo(397)

本文引用《古兰经》均为马坚译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4

第二节 研究对象

记录中国人到中东去的作品有日记行记诗词歌赋和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风格多样超出古代严格意义上注重描摹山水景物讲究情景交融的游记类文

学作品范围因此本文使用ldquo旅行记述rdquo10这一概念来概括此类文本

本文研究时限为民国时期但也会涉及少量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本因

历史原因过去中国伊斯兰教很少进行宣传更少参加对外的各种活动民国

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首先揭橥五族共和一些回教先进之士开始积极参加社

会和政治活动注重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由是才有了顾颉刚所说的ldquo近代中国

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11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较之前频繁

且大部分旅行记述也因当时回教报刊的兴起而流传广泛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也

促成一些作品的刊印成书

这些游记中一部分有单行本更多的文本散落在当时的回教报刊上(统计

见附录一)在报刊上介绍的主要是朝觐日记回忆录归国哈吉采访或中国穆

斯林朝觐题名录等此外还有消息照片诗作等数量众多形式各异都

是本研究着力关注的对象另外针对这些游记作者留学生专人的评论或生

平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的域外旅行记述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了解作者

的心路旅程如《纳训评传》对第二批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2的一生做出了整

体评论着重探究了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始末及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

重大影响《马坚传》里有马坚13在埃及将《论语》翻译为阿拉伯文的介绍并

10 这里的ldquo旅行记述rdquo根据ldquo旅西记述rdquo作相应修改而来ldquo旅西记述rdquo见于钟叔河《晚

清旅西记述的价值》一文见《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页 147 11 民国时期曾兴起一场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贯

通回族各阶层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撰文评说其为ldquo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

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见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原载《大公报》1937 年 3月

7日ldquo星期论文ldquo栏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12 12 纳训(1911-1989)字鉴恒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幼时在家

乡从师习经后到昆明明德中学读书1934 年由学校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作品

译为阿拉伯文同时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译为中文其翻译

的《一千零一夜》为直译自阿拉伯文的第一个版本他于 1947 年回国任昆明明德学

校校长并任《清真铎报》主编1960 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部进行《一千零

一夜》全译本的翻译工作六卷本于 1985 年全部出齐约 200 余万字参见白寿彝主

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 1194-1195 13 马坚(1906-1978)字子实云南沙甸人阿拉伯历史语言文化专家翻译家教

育家早年在昆明学习后至上海1931 年作为第一批留埃学生成员之一赴爱资哈尔

5

详细介绍了他在留埃学生朝觐团与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14

的冲突中撰写《告回教同胞书》广泛传播抗战思想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

声援和支持的经过《马复初传》《刘麟瑞15传》等这些作品虽不属域外游记

的范畴但对这批学者个人全面深入的探讨亦是本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与当时的域外游记一样出现有其特殊的历

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文本蕴含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游记的范畴文本本身的

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文化意涵与时代议题因承载过多的文化社会信息进

而成为记录近代中国新旧转折中外融合的文化标记因此本文拟将其作为

一种文化文本在此脉络下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讨论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一关于游记文化的文献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想象》一书中借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

来探讨中国的旅行传统用大量理论和史料阐明旅行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小说

大学学习1934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 年翻译了阿拉伯

文著作《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在开罗期间用阿拉伯语翻译了《论语》1939 年

初赶赴沙特阿拉伯麦加监督抵制 ldquo华北回民朝觐团rdquo回埃及途中拟就《告世界回

教同胞书》寄中国外各大报1939 年秋回国与白寿彝恢复《清真铎报》后到

上海翻译《古兰经》194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回教教育史》在《清真铎报》

《月华》上发表多篇论文1946 年应邀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讲授阿拉伯语

伊斯兰史等课程后又翻译了《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长期担任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理事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189-1193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而建立该组

织于 1938年 1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

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 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

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

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

亚洲文化维护固有之宗教对内联络本教教胞设法解救本教教胞之疾苦该组

织建立后遭到全国各族穆斯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749 15 刘麟瑞(1917mdash1995)字石奇回族河北沧州人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北

京大学阿拉伯语教授1938 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1946年回国在南京东方语文

专科学校任教1949 年随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

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口译工作编撰和审定了《阿拉伯语汉语词

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辞典》翻译出版《子夜》《家春秋》

三部曲缩写本等参见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封一

6

诗歌游记等旅行文学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旅行既

是在文化间跨越转化又是文化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欧美旅行研究论者

如克勒福德(James Clifford)克里斯middot罗杰克(Chris Rojek)约翰middot乌里(John

Urry)等的对话作者将旅行分为三类旅游行游和神游并用西方和亚洲的

历史文化经验来描述这三类旅行的内容中国人到中东国家朝觐求学或是战争时

期的特殊访问都可以划归为ldquo行旅rdquo这一类书中第34章即以行旅为重点

论述其概念特征并对其进行跨文化分析作者认为行游比旅游有着更大的时空

跨度文化感受往往是深层次的更会导致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的认证与转移因

而带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开篇反思了现代西方的旅游研

究中突出社会政治含义在旅行书写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框架下突出流亡移民

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历史与文化视野

作者倾向于赞成克勒福德由于旅行的历史易染性将旅行等同于文化比较的观点

更加强调旅行中的跨文化意义这一点正是本研究中所要着力处理的西方研究

中讨论的异域游记多为ldquo文明rdquo与ldquo落后rdquo的冲撞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目的

在于文化优越身份的建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因文本的特殊性更突出的是

文化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认为行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行

游者个性化的文化经验将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典范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中导致原有

文化的某些价值发生变化16作者以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个人的贸易行动

带动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为例说明个人行为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

用那么近代到中东去的朝觐者和留学生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通过他

们自身的活动使中东地区的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回教是中阿文化

交流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留学生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中对阿拉伯文化有理

性而深刻的理解ldquo往往能将自己文化与他者文化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增进文

化的双重确认rdquo17当他们处于文化节点的时候知识结构的改变就有了社会的意

义他者文化的引介往往以大规模的行游作为先导记载这一行为的旅行记述

又成为最佳的研究材料张西平认为游记汉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象

征着学术范式的一个重要时期18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从神话走向现实便是从

游记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开始的马克middot波罗(Marco Polo)伊本middot瓦哈伯

(Ibn-Wahab)苏莱曼(Suleiman al-Tajir)伊本middot白图泰(Ibn-Battuta)等旅行家的

游记作品一直是西方了解东方的必读书目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应的近代学

16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106 17 同上 18 张西平lt西方游记汉学简述gt见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

象出版社2006)页 44-69

7

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也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这样一个关键角色这批学生成

为阿拉伯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倡导者和传播的先锋他们与其他到西方留学的学生

一样在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穆斯林社会文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域外游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时候必然牵涉到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这

一形象是在ldquo文学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rdquo19孟华在《比

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系统介绍了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20尹德翔以比较文

学形象学传记研究文化身份为主要切入点选取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

鸿张德彝薛福成等官员的使西日记作为论述对象由自传文学的视角来表现

出使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中的心态和选择并从个性环境个人经历

等方面来解释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21他在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lt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等论文中提出把游记作为跨文化旅行

和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行旅文化视角来研究游记作

品考察文本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形象的差异与互渗以深入阐释游记

文本22对ldquo异域形象rdquo周宁作了如下定义异域形象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

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的真实的反映异域形象往往是本

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

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又能表现本土文化

精神23异域形象随着年代的变迁都说明一国文明在对异域的ldquo集体想象rdquo中

寄寓着对异域的理解与误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及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其中有意

识形态的意义也有大众民间文化心理的内容从写作者对异域形象的选择性

也能反映出对待异域事物的态度吴以义从郭嵩焘刘锡鸿志刚张德彝王

韬等人记录英国形象的记述中探讨中国人眼中的动物园图书馆天文台电

报馆等表现英国科学和思想的典型事物24他把中国文化对西洋科学及其观念的

反应与接受分为猎取个别成果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解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指出

由于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不相容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走得艰难而缓

慢上述异域形象研究中的重点都是欧美和东亚或者南洋题材对近代以来中东

地区的游记中的异域形象鲜有学者论及即便是在研究名家名作时也极少关注

1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 4 20 同上 21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22 尹德翔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文艺评论》2005年第 6期页 9-13lt跨文

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23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页 5 24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8

他们到中东地区时的记述考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尤其是他们对中东代表性

事物的描写如麦加的克尔白麦地那的圣陵伊斯兰的教育方式等可以发现

不同身份的作者是如何ldquo构造rdquo中东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认知视角

中国人到中东去大部分是以宗教实践为目的即便是使者游学者等

也会将朝觐纳入自己的行程之内维克多middot特纳(Victor Turner)引申了阿诺

德middot范middot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ldquo通过仪式rdquo概念以墨西哥英格

兰爱尔兰和法国等地的圣迹和朝觐活动为例对基督教文化中的形象与朝觐

活动做了系统研究25Turner 将朝觐视作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事件在这其中参与通过仪式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或注意到)这些转变而通过仪式中的行为无论是宗

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展现分离-过渡-融合三重模式Turner 指出朝觐是宗

教生活中最显著的阈限体验如果神秘主义是一种内化的朝觐朝觐则是外化

了的神秘主义26朝觐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悬置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他们向

往的世界之间暂时抛弃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将自己融入朝圣的团体

Turner 从人类学的仪式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朝觐在象征层面以及相关仪式

影响下对朝觐者个人的改变本文对记载朝觐活动的游记的研究则是从宏观的

文化层面但对仪式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中涉及此项活动的

细节

艾伦middot莫里尼斯(Alan Morinis)则提出了精神磁性(Spiritual Magnetism)

的概念即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力量它不是从神秘的源头辐射出的内在的

神圣品质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概念和文化价值通过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

力量融合在一个神圣的中心从而产生吸引力27精神磁性表现在神奇的治疗效

果超自然存在的显灵神圣的地理位置和难以到达几个方面他提倡以精神

磁性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对朝觐活动进行研究28中国穆斯

林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行程艰难究其原因精神磁性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伊斯兰经训中的谕示才是根本的动因这与其他的自发朝觐有一定区别

而对于谕示的遵从则是自身对于宗教认同的表现之一艾瑞克middot科恩(Erik

Cohen)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强制性路线季节与其他旅行者的关系等方

25 Victor Turner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 Ibid p 7

27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p 33 28 Ibid pp 41-43

9

面比较了旅游与朝觐的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讨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不同

他认为朝觐者是到自己的文化中心去于此重新激活自己并加强他对文化价

值的忠诚度朝觐归来也能调和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旅游则是走出生活

的中心走到边缘去是与原有社会的疏离这为朝觐的定义划分了一定的范

围29朝觐中通常包括进行仪式和游览景点而完成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普

通旅游大多只是对场景的游览仪式作为一种事件使得朝觐与普通旅游在神

圣与庄严程度进而在游客体验上产生较大区别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朝

觐者能够与场景及其精神氛围融为一体是朝觐者接近神灵的阶梯而普通旅

游则主要是在陌生的场景中探寻异域风光丰富自我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宗教仪式标志着从世俗世界步入神圣空间没有了世俗社会结构的约束在其

中经历考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完成仪式也是例行宗教义务朝觐者通过艰辛

的旅程与虔诚的仪式与其他人一同体验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

接近同一个精神目标因而在仪式中又能获得归属感实现信仰和心理上的满

足而普通的旅游在享受异域风光的时候虽然能够获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

的体验能够感受场景中的新鲜感但并没有宗教仪式带来的世俗与神圣的截

然分界不一定能产生与场景的契合从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归属感也不及

朝觐那样深远旅行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参与仪式能够为其近距

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场景的氛围提供优势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因为宗教身份

以及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关系有一种追求真知和回溯历史的精神诉求并

非单纯的旅游在仪式过程中与神灵沟通交融的神圣时空体验正是朝觐者们

最想获得也最为看重的因此他们会在朝觐记述中着重描写通过文字记录

来与他人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 这是激发本土群体活力及归属感的一种重要方

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穆斯林向外学习的一种途径

从穆斯林的角度关注朝觐的学者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伊斯兰国家在对南亚

朝觐记录的研究中芭芭拉middotD梅特卡夫(Barbara D Metcalf)认为朝觐记录

可算作一种现代的文类这与英国对南亚地区的统治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游记的传播新型交通工具则保证了更

为简便的旅行同时它与许多现代文学形式有着共同之处即更加注重个人经

验情感的表达30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rrahmane El Moudden)强调旅行在

29 Erik Cohen ldquoPilgrimage and Touris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47-61 30 Barbara D Metcalf ldquoThe Pilgrimage Remembered South Asian Accounts of the Hajj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86-87

10

穆斯林文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集合功能上但它同时具有矛盾性一方面

朝觐(al-Hajj)将人们领向麦加和麦地那求学(talab al‟ilm)将人们领向伊斯

兰文化教育最先进的地方比如麦地那开罗和费兹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

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Ummah)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这一活动加

深了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31同样的在詹姆斯middot斯蒂尔middot塞耶(James Steel

Thayer)对西非穆斯林朝觐的个案研究中也指出了朝觐者通过与来自世界各

地的穆斯林的交流沟通对于信仰共同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32Thayer

更强调去麦加的朝觐对一个穆斯林世界的边远地区mdashmdash西非社会文化的强大影

响隔着撒哈拉沙漠朝觐是西非与伊斯兰中心埃及沙特唯一的联系从十

二世纪到现代到麦加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这一边远地区的主

要途径正如在 Turner 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朝觐作为阈限体验对个人有很大影

响但它对整个穆斯林社会则发挥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当西非穆斯林与伊斯兰

中心接触他们会受到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并寻找这些思想来改革西非

社会以向阿拉伯模式靠齐因此 Thayer 认为在西非语境下朝觐可以看作

传播宗教和文化概念与实践的工具但是作者强调朝觐在宗教和文化传播中

起教化作用一个关键因素是精英的参与33中国与西非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地理位置大体相像都处在其边缘位置朝觐也是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主要

途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文化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朝觐的作用更多体现在

对个人的影响上然而精英朝觐者则是将游学与单纯的宗教朝觐结合起来趁

着这一机会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

兰的意识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和

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触

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种

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即以共同宗教情感为基础的ldquo想象

的共同体rdquo查尔斯middot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公共领域参

与者的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使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在汉娜middot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贝马斯(Juumlrgen Habermas)关于公共空

间讨论的基础上泰勒引入安德森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概念认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

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

31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32 James Steel Thayer ldquoPilgri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est African Islam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 171 33 Ibid p 185

11

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

体rdquo34在《古兰经》中与此相仿的信仰共同体(Ummah)表示的是宗教共

同体是一个从宗教维度划分和描述人类群体的概念其含义具有明确的宗教

群体维度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

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其中的个体感受

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旅行记述的传播就是这种聚合体形

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文献

在中国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能够得以流传与这一时期穆斯林团体内部印

刷和出版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20世纪初至1949年10月以前在海内外(包括香港

地区)出版的中国穆斯林的期刊和报纸总数不下百种35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几种一类是由穆斯林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面向全社会大众但是由于

创办人或主持者是穆斯林对于穆斯林社会的报道与相关文论的刊载比例较之

其他综合性报刊要多一些(但它不仅仅只关注宗教内容)一类是穆斯林创办或

主持的专门性报刊旨在启发民智发扬宗教精神36还有一类是非穆斯林创办

的相关报刊如《禹贡》(于1936年1937年分别出过两期回教专号)基督教

会创办的《穆斯林世界》(The Muslim World)等

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将穆斯林报刊视为近代中国穆斯林自我言说的重要材

料因而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博忠先生曾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

刊做过详尽的统计并指明其馆藏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37马强整理出

版过广州地区的民国回族报刊辑要(《穆士林》《天方学理月刊》)办刊时

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月华》影印本已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教

协会汇编了他们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民国回族伊斯兰报刊目录宁夏古籍整理办公

室影印出版过其中的部分刊物清末民初回族史研究者张巨龄的《绿苑钩沉mdash张

巨龄回族史论选》一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资

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中理清脉络2006年出版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

录提要》辑录了1908~1953年间中国知名回族近现代报刊54种涉及110卷

34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

期页46-50 36 参见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101-106 37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12

约1145期内容的详细目录并提供了这54种报刊的相关图片和报刊提要白润生

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

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其中

有专章介绍清末民初回教报刊

针对某一刊物的专篇研究主要集中在《醒回篇》《月华》《晨熹》几种

如王希隆点校的《醒回篇》及ldquo点校前言rdquo他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对《醒

回篇》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人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诠释并评价《醒回篇》为ldquo中

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自办刊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日本创办

的进步刊物之一rdquo38《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mdash以lt月华gt

为例》着重探讨了以《月华》为代表的民国回族报刊所开展的面向全社会(包括

回族自身)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模式39《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通过专

访仍健在的当事人梳理了《月华》女性撰稿人的创作活动40中文伊斯兰学术

城编辑的《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一书辑录了大量有关成达师范学

校及其所出版的《月华》的相关史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师范教育与回族族群国

家意识形成的密切联系41还有探讨《晨熹》内容与特色的专篇等42松本真澄通

过《清真月报》《清真铎报》等刊物来讨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换的

过程中作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针对自身的宗教认同怎么样去认识自

己怎么样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条件等43

三中国内地穆斯林文化方面的文献

将这部分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大

框架下进行分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穆斯林研究ldquo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民族宗教这两个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研究工作主要从宗教角度着手rdquo44除少

38 其他关于《醒回篇》的研究论文还有李健彪lt从lt醒回篇gt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思想特征gt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 4期页 79-83马广德lt关于lt

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页 56-59高小岩lt

论lt醒回篇gt的爱国主义思想gt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 第 5期页 43-45 39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见《中

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4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41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2006) 42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 1期页

65-70 43 关于上述民国时期回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请参看本论文第五章 44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史学史研究》1999 年第 2期页

13

13

数学者如陈垣(1880-1971)白寿彝(1909-2000)外多为伊斯兰教教义的阐

发当时有民国四大回教史即白寿彝的《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1908-1978)

的《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1900-1961)的《中国回教史鉴》傅统先

(1910-1985)的《中国回教史》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繁衍发展进行

了叙述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前三本的时间下限是清代傅统

先的《中国回教史》时间下限为 1937年因此对民国时期回教问题的论述是其

一大特点他指出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已由历来无统一之组织而趋于有组

织由阿拉伯文之教育而趋于中国本位之教育由原版经典之诵念而趋于《古

兰经》 之翻译由不宣传而趋于扩大宣传45 这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宗

教文化背景民国时期在回回知识阶层对于回回是否构成一个民族存在

很大争论上述几本史学著作都冠以ldquo回教rdquo之名当时对回族也多称之为ldquo穆

斯林rdquoldquo回教徒rdquoldquo回教社会rdquo等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将这个群体视作一

个民族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中就认为ldquo今日回民之祖先原来为外国人

若分析言之有叙利亚人小亚细亚人伊拉克人伊思巴罕人各部波斯人bdquobdquo

因有共同之目的相率来中国居住又因同属一教信仰相同对于教条之遵

守罔不一致然后经过长期间之结合同化繁殖生息而成回族质言之

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rdquo 46指出回回是一个民族傅统先则

强调ldquo今日中国之回教徒系中华民族之信奉伊斯兰者或为阿拉伯人土耳

其人波斯人及其他民族侨居中国而其一般之生活习惯已为汉人或未为汉人所

同化之伊斯兰教徒rdquo认为中国内地回民是与汉人相同的一个民族47这一争论

与欧洲现代ldquo民族rdquo这个带有国家诉求张力的概念的引进不无关系到三十年

代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国内舆论界出现了由ldquo五族共和rdquo转变为ldquo中华民

族是一个rdquo的认识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认为ldquo决没有五大民

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rdquo而是以文化方式大概分

为汉回藏三个文化集团并称ldquo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lsquo民族rsquo二

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rdquo48即以ldquo民族rdquo等

同于ldquo国族rdquo在此思想建构下回族不能成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信仰伊斯兰

教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以宗教为边界使得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因中国信仰

伊斯兰教的种族群体较为复杂1950年代ldquo回rdquo被中共政府赋予民族识别上的

特殊政治意义以前它是否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就成为了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穆

45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69)页234-235 46 金吉堂lt回教民族说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年 8月)页 29 47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页 11 48 顾颉刚lt中华民族是一个gt见《西北通讯》创刊号(1947年 3月)页 5页 7

14

斯林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 C Gladney)提出了回族这一族群形成过程中的国

家建构论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横向对比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

代表西北回族农村的宁夏纳家户村代表华北回族农村的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

代表都市回族社区的北京牛街以及代表东南沿海回族社区的福建泉州陈埭回族

镇以此研究中国内地穆斯林在民族国家统治下的状况揭示这一群体认同的

多样性49通过考察回族社区相异的认同传统以及国家力量与地方群体的并存

与互动杜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ldquo国家政策与回回的磨合产生出回族rdquo杜磊否

定了ldquo回族rdquo存在的ldquo共同文化rdquo基础如纳家户回族社区的伊斯兰化与陈埭

回族社区的汉化因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

事人自己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他找到各地回族对ldquo清真rdquo的不同阐释作为贯穿

全书的线索在西北是宗教信仰在北京(都市)是饮食禁忌和职业特色在

华北农村是姻亲网络在东南沿海是血统宗族因此是国家的政策将其统纳为

ldquo回族rdquo他指出ldquo与官方历史或少数民族地图所显示的相反在 1950年代获

得政府确认之前回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就像许多其他的群体一样

回族只是在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时期才开始出现rdquo50他特别强调国家权

力在民族认同构建中的角色但共时性的研究忽略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关于中国西北穆斯林的研究也直接针对ldquo民

族范式rdquo提出了批评51李普曼在中国西北地方性的背景中来考察 1930 年以前

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群体特性的揭示以拓展对ldquo中国性rdquo

的理解其著作以另一种方式同杜磊的研究一同挑战了中国和西方晚近学术中

将之视为一个同质性少数民族或族群的观念他以 Sino-Muslim 的例子说明

内含于民族范式中的宗谱性族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之前

他们这一群体并没有产生广泛的一体感ldquo民族rdquo这一概念是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才形成的并且在 1949年以后才被中央政府持续加以利用因此他认为

回族的存在是中国民族主义在特定形式和特定关注下创造的52姚大力及张中复

的研究则从不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分别反驳了他们的看法姚大力通过对相关史

志和碑文的解读缕析出ldquo回回祖国(祖宗所居之国)rdquo这一中国穆斯林的历史

49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0 Ibid p 96

51 Lipman 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52 Ibid p xxv pp 215-217

15

记忆并将其看作他们对于本群体出自共同血统的初步表达53他对回族群体内

部认同意识的历史考察认为ldquo尽管回族共同体是在 1950 年代的民族划分中最

终界定和形成的但一个具备lsquo种族rsquo共同体基本特征的回回群体早在明清

之际便已形成对共同血统的记忆有了比较巩固的感性意识在辛亥革命后

逐渐发展为相当充分的自觉认识rdquo因此现代意义上的ldquo回rdquo的形成不能算是

一种完全任意的新创造而是更早先历史形态ldquo回族rdquo的转型54张中复则从社

会层面及伊斯兰文化方面分析了回民起义问题他认为以民族本位为出发对回

民起义进行的解释可以把回民起义的革命运动传承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将其

看作具有内部凝聚意义的历史记忆这正是近代回族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驱

力之一55姚张的研究实际上回答了在国家的民族识别以前回这一群体是否

有类似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问题而这种认同则是国家用政策将其缔

造为一个现代民族的基础在他们的启示下本研究认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

斯林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虽非纯然一族但基于共同的宗教在群体内部有了一

定的自我归属意识松散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他们自我

言说的经验材料来考察他们认同意识的变化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

及回教报刊的发行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形成集

体认同有着极大作用李普曼也指出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由宗教和世俗穆

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开始有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

国性声音发出56然而本研究认为这一全国性声音的发出不仅涉及到穆斯林组

织更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传播信息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系同时穆斯

林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使这种声音达到了一个高潮

日本学者松本真澄(Masumi Matsumoto)从抗日战争中回蒙两个群体的

族群性(ethnicity)复合认同感与战时战后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汉

人共同进行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这一视点进行论述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回蒙

两个群体自律凝集为ldquo中华民族rdquo他们与执政者积极合作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吸取当时的经验坚持统一中华的理论依据57然而她注重的是穆斯林知识精

英与执政者的互动却没有论及知识分子的这种认同和思想如何向大众扩散

5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84 54 同上页 110 55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2001)页 285 56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p 212 57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6

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去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

经由相关的文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中间这是本研究想要说

明的

玛丽丝middot吉莱特(Maris Boyd Gillette)的研究着重考察改革开放后穆斯林

社区中现代化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

常消费实践以及消费如何被运用作意识形态58她认为穆斯林群体在使用国

家宣传的进化论框架来思考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挑战国家这种向导

的作用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寻找ldquo现代化rdquo的出路和ldquo先进rdquo位置的坐标59

因此他们在国家提供的现代化路线之外积极运用消费实践来追求自己的现

代化以另一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的话语垄断这就是她称

之为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进程即中东为不发达的穆斯林社会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

繁荣与现代化范式这也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到ldquo本真rdquo的伊斯兰教60这种

集中采用中东模式的时间涉及到伊斯兰生活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宗教公共空间等

各个方面同时吉莱特强调rdquo阿拉伯化在 1980 年和 1990 年间急剧增强原

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林与中东的接触增强但作者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一

个回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已积极运用和中东国

家的这种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和群体认同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积极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

和民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这批学者学成归来为中国

与中东国家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如纳忠61对阿拉伯史的研究纳训完整地

翻译了《一千零一夜》庞士谦为埃及法鲁克国王担任中国文化顾问马坚刘

麟瑞等随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一系列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的活动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相

关领域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化的急剧增强不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大量的

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很难出现如此频繁的接触和影响

58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 59 Ibid

60 Ibid p 77

61 纳忠(1910-2008)字子嘉云南通海人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

拉伯语语言学家早年在昆明明德中学与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校读书并参与当时回

民报刊《清真铎报》的撰稿和编辑工作1931年被选送至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研

究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留学期间翻译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

《回教学术思想史》等名著1940年归国1942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1947 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58 年调往北京外交学院1962 年起任北京外国语

学院教授译有多种作品主要著作有《阿拉伯通史》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页 417

17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起整个

学界的范式转化学者们更加关注各文明间的交流提倡ldquo文明对话rdquo

在这一新的学术范式下李焯然杜维明等都对中国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

经典给予极大关注推动了一系列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活动如村田

幸子(Sachiko Murata)在仔细研读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

等文本后出版了《苏菲之光的汉文折射》对两大文明的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汇

流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释62

兹维middot本(Zvi Ben-Dor Benite)的《穆罕默德之道帝制中国晚期的穆斯

林文化史》(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即与这一近来较活跃的ldquo文明对话rdquo研究框架有关他以清代赵灿的《经

学系传谱》为例以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的形成与流传为基础进一步

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汉文译著学者群体及其著作对

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影响作出了阐述63作者认为在晚清帝国境

内多元族群历史格局形成而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教育文化网络构

建起汉文化集体记忆寻求自己在中国主流社会的ldquo合法性rdquo身份这一著作

给本研究的最大启发是从文化史角度切入看中国穆斯林问题近现代穆斯林知

识分子到中东去求学游历以及通过新兴的报刊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也是他

们在寻求这一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实践而且正是 Zvi Ben-Dor 在书中

探究的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为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去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

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中国伊

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与当时

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近代中国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基本是靠经堂教育来传承这些穆斯林在出发

之前大多数已从中获得了相关的语言储备同时笔者认为也是这一方面

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选择到中东国家

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中国的大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更多的中

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使更多的穆斯林通过汉语文本对伊斯兰的阐释进一

步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异同吸取认同资源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

62

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uuml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with a New

Translation of Jamirsquos Lawarsquoih from the Persian by William C Chittick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0) 63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化进程中去

此外Zvi Ben-Dor 在其论文ltldquo埃及九年rdquo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人gt(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中探讨了 1931-1947 年间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指出他们是中国伊斯兰复兴

现代化地和返回纯正性的使者并认为ldquo离散的自我理解rdquo (ldquodiasporicrdquo

self-understanding)是中国穆斯林认同意识的特征之一64在文中他将自己的

阿拉伯化(关注文本传承强调中国穆斯林对纯正伊斯兰的追求)与 Gillette

的阿拉伯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核心地区的联系是一种回溯

式的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这种迁徙感因远离伊斯兰中心而

产生而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内中契合了许多

旅行论述中的ldquo回家rdquo母题又与人们的认同相关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广泛

的视界内来看待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内地汉语穆

斯林身份问题的重现与建构问题晚近关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对文化

和族群认同的ldquo虚构rdquo特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着重于象征认同的考察斯图尔

特middot霍尔(Stuart Hall)将符号学方法和话语实践分析引入认同研究认为认同

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ldquo通常来说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

是基于对某些共同本原或是与他人及群体所共享的某些特征或是相同的理

想以及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团结和忠诚的体认建构起来的与这种

lsquo自然主义rsquo的定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过程是

一个从未完成mdashmdash一直在lsquo进行中rsquomdashmdash的过程rdquo因此这种认同总是在变化

中的65霍尔反对将认同看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指

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通过话语和表征他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建

构的意义是由表征生产出来的通过引入话语和表征的视角霍尔把认同研

究从探讨ldquo我们是谁rdquoldquo我们从哪里来rdquo转向探究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被

表现如何影响着我们去怎样重现自我的问题66与这种将认同视作是一个动态

的未完成的建构过程的看法相类似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对民族主义

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性和创造性这种认同通过虚构想象而得

以建构他同样强调各种象征的重现形式对认同的作用尤其是印刷媒介比

64 Zvi Ben-Dor Beniteldquo 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pp 105-128 65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p2 66

Ibid p4

19

如文学和报纸对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67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中东记述看作

是一个表征系统从中探查ldquo文化信码rdquo如何被表现穆斯林在不同的历史语

境下如何重现自身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穆斯林身份的塑造认同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

本论文将视角集中到民国时期ldquo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rdquo主要归结于近代宗

教和教育方面促进了出国活动的日益繁盛以及近代内地穆斯林报刊兴起提供

的传播条件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在数量上不能与欧美游记相比但也是一种

重要的文化印记近代伴随着由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冯桂芬(1809-1874)等人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政论文章潮流游记随着中国社

会的嬗变在体式内容文辞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现代的转型文学社会

文化政治密切交织在了一起综观这一时期的游记作品内容倾向于文化化

和政治化文学艺术形式退居后位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人们开眼看世界

境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大规模的跨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带来的感受和

身份认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的文化冲击当其他人都选择去西方的时

候这一群人向中东走去他们的旅行记述以独特的文化语境在近代海外旅

行写作中于风格体裁知识视野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随着传播形式的

改变这些旅行记述通过报刊及其他渠道向读者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相关资讯

面对社会的变革近代中东地区的改革思想以及伊斯兰教自身的传统无疑提供

了向西方学习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国家寻求民族解放的策略与经验成果

也给中国的回教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迥异于汉族知识分子的观点与视角彼

时穆斯林报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穆斯林在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的普

遍性当时的很多报道十分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发展状况另外

一些报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多有留学背景报刊设有驻外通讯员在国际交流中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他们为什么转向自身的伊斯兰传统在异域有怎样的体

验和感受怎样学习其他回教国的经验如何调节自己的认同利用在中国的

独特性与在世界的普遍性加入到与大环境的对话中去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将伊

斯兰世界的信息与本土普通民众共享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到西方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去中东

国家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形象是什么样的旅行记述怎样体现了同时

6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68 如《月华》有驻印度埃及等国的通讯员并与其他国家的报刊有积极互动而仅

出过一期的《清真月刊》共 32页就有五篇关于国外的报道涉及土耳其南洋法

国等地见《清真月刊》第 1卷第 1期(1920年 1月)

20

属于一种以上文化的中国穆斯林复杂的家园归属感当时这种关于中东国家的

记述作品为什么能够传播开来在穆斯林间产生广泛的一体感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如何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穆斯林提供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资

源与其他族群和执政者互动由此借以关照近代中国穆斯林自身社会文化的衍

生和构建尝试着与上述学界对中国穆斯林文化的研究进行对话

第四节 结构安排

论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解决以上要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从出行目的

交通条件在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便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到中东去的原因及优

势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整理揭示当时社会局势和出游条件并讨论他们到中东

去的独特优势强调宗教情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到中东去提供一种

背景第三章以不同身份作者的旅行记述为探讨对象对材料中到麦加朝觐的记

述和对中东教育政治的记述进行整理从宗教层面和教育政治层面阐释异域形

象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以朝觐和游学为目的由于麦加城不向非穆斯林开放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朝觐活动对许多教外人士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朝觐

者对朝觐过程的描写就向外界传达了这方面的信息更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同时由旅行衍生出的跨界的经验在不同身份作者笔下表现不尽相同穆斯林作

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而非穆斯林作

者则多将中东地区的发展状况视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

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第四章重点对抗战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记述

进行分析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体现出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致的有的与其宗教认同一道形成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爱

国宣示有的则是对主体族群显示出认同上的疏离倾向第五章主要分析这批旅

行记述与回教报刊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中东相关的信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流通等

一些旅行记述的作者本人也是主要报刊的编辑或主笔近代回教印刷和出版的发

展为这些游记的流传提供了渠道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于伊斯兰中心资讯的

共享中去这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第六章在以上几章分析的基

础上总结全文并将其放回到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脉络中以试探

其在区域互动中新的研究可能

21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近代中国对外交往并非仅限于欧美和东洋中东国家因为位于欧亚通道

交通方便中国赴欧美人员取道这一地区者甚多近代中非海上交通的演变

使得中国到欧洲的路程大大缩短也将更多目的地非中东国家的使者或留学生

带到红海地中海地区正如王韬所观察到的ldquo昔时英人东来之海道皆绕好

望角而至中华自咸丰年间始由亚丁直抵红海陆行百七十里至地中海计

程可近数万里诚捷径也bdquobdquo逮至苏彝士运河一开东西轮船均可之达局

面又一变矣rdquo1他们借在沿岸短期修整之便对埃及伊斯坦布尔亚丁等城

市多有观察但这毕竟是少数有意识地到中东去的多为回教徒近代以来

随着海禁废弛前往中东地区人数大增既有宗教传统的朝觐旅行也有留学

访问等出行这与当时开眼看世界的潮流分不开但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和大部

分知识分子都将视野投向西方那么当大多数人选择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去的

时候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地区去又有哪些优势和条件促成了他们的行游本

章拟从出行目的交通及组织方式的改善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行游的便

利三个方面来探讨并强调宗教感情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一节 出行目的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最主要的一类是穆斯林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

随着回教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局的变化出现了在朝觐之余以留学考察

访问联络等为目的的中东之行本节将到中东的旅行记述大致分为三类从

朝觐留学访问及其他活动三个方面的背景来讨论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去

一朝觐之旅

到麦加朝觐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无疑是他们到中东去的最大动力与目

的朝觐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很多宗教中都有在伊斯兰教中专指每年伊斯

兰历(希吉来历)12月 8日至 12日在麦加集体巡礼天房及其他多项宗教仪式

即ldquo哈吉rdquo(al-Hajj)它是伊斯兰信徒的五大宗教功修(即念礼斋课

朝亦称伊斯兰的五大支柱)之一《古兰经》云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

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方的义务rdquo(《古兰经 397》)伊斯兰教法规定凡具备相

应条件的穆斯林毕生应朝觐麦加克尔白一次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希贾兹境

1 王韬lt漫游随录gt见《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页 43

22

内的麦加作为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

的穆斯林来到这里完成宗教功课人们在麦加朝觐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些圣迹到麦地那瞻仰穆罕默德

的圣陵并进行一系列巡游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前 拥有克尔白的麦加城就

是阿拉伯半岛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古老的阿拉伯民族信奉多神教城中ldquo克尔

白rdquo内供奉着各部落众多的偶像每年朝觐季节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克尔白举

行朝拜偶像的集会并进行宰牲献祭的活动麦加逐渐成为古代阿拉伯多神教

徒敬神和祭祀的地方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兴起631 年克

尔白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为保护克尔白的圣洁和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默

罕默德宣布将克尔白四周划为禁地不准在禁地内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异端

邪恶行为不准非穆斯林进入禁地从而确立了麦加的神圣地位公元 632 年

的朝觐季节 穆罕默德率领众多辅士和信士从麦地那来到麦加作他一生中最

后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朝辞演说现在穆斯林朝觐的一系列

宗教仪式即以此为据进行伊斯兰教的朝觐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和程序根据

《古兰经》和圣训安排的活动又以教内先贤为效行楷模13世纪起麦加曾

先后是埃及土耳其人的属地1925年归属内志国王伊本bull萨乌德(1880-1953)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2

自从 1300多年前穆罕默德把朝觐作为穆斯林生活中五大要素之一并昭示

天下开始朝觐活动逐渐成为穆斯林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唐代伊斯兰

教传入中国相应的宗教活动也被带入中国但保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却不多见

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由于与麦加相隔万里漫长的旅途是一种考验克服困

难则是虔诚的表现朝觐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功课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长途旅

行可以借此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增进对信仰的理解进入民国时期中国

各族穆斯林朝觐活动记载逐渐增多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便是对这一传统的

延续

二求学之旅

中东地区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朝觐这一动力又衍生出到伊斯兰世界

的核心地区求学问道的渴望因而出现了以求学为目的的中东之行学者们将

此作为一种追求与荣耀民国时期到中东地区的求学活动在中国社会变迁的

大背景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ldquo追求rdquo与ldquo荣耀rdquo而与当时回教社会的发展

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参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359

23

近代回教的发展是融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的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

以来在自身的发展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交融中颇有突飞猛进之势元

明时期尤为兴盛在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风尚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

然而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穆斯林群体却是处于不断的抵抗与镇压中顺治初

年甘肃回教徒米剌印丁国栋等人起兵反清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以及咸

同年间的云南回民起义等连续不断的ldquo起义rdquo与ldquo叛乱rdquo使得这一群体被

视作叛逆者生命与信仰自由受到威胁而中国伊斯兰教也渐渐被排挤到中国

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白崇

禧将这种变化一句话概括为ldquo始于隋唐盛于元明衰于清rdquo3清朝统治者的

严厉压制以及伊斯兰思想文化的废弛导致了中国穆斯林生存的贫愚与中国伊

斯兰教发展的低谷4到了清末边疆领土屡遭觊觎在当时硝烟弥漫多元政治

势力相互抗衡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回教群众开始受到重

视1912年孙中山到北京在出席北京回教各界名流及群众的欢迎大会上强调

ldquo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之压迫最甚

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宜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

之革命运动回教以历代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

使革命的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rdquo5 ldquo五族共和rdquo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让中国穆斯

林看到了复兴自己宗教的希望民国初期所倡导的国家复兴与国民性改造无疑

也深深地影响着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国穆斯林群体许多穆斯林学者开始对清

代整个穆斯林群体的逐渐式微做出回应他们在反省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时

认为思想和知识上的封闭贫愚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白崇禧lt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gt见《月华》第 14卷第 11-12期合刊(1942年 12 月)

页 3 4 关于清代对伊斯兰教的态度与政策西北云南回民起义及后果参考白寿彝主编《回

民起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David G

Atwill The Chinese Sultanate Islam Ethnicity 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张中复《清代西

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余振

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 转引自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页 41ldquo五

族rdquo中的ldquo回rdquo同时兼有ldquo回疆rdquo和ldquo回教rdquo(伊斯兰教的旧时称谓)的双重含义

白寿彝认为孙中山的回族有两种说法ldquo有人认为lsquo回rsquo是指lsquo回部rsquo指新疆信仰

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也有人认为内地的回回民族也包括在内rdquo从这次演讲面对的对

象和演讲的内容来看这里的ldquo回rdquo包括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见白寿彝lt回回民

族和回回教gt《中国回回民族史(上)》页 681

24

例如当时著名的阿訇教育家马松亭6在谈到回教文化时指出

helliphellip然时至今日则迥非昔比论文化则不但不能对于中国文化

有所贡献即回民本身亦已教育落伍文化水准低落清朝以后满人

统治中国力谋汉化汉族地位逐渐增高回族地位渐趋低落helliphellip在

环境演变之下回民为保存本身的生命起见由自立求进的状态变成

消极自守不干外事的状态放弃社会上的一切权利专求宗教本身的

推延驯至养成回民仅富于宗教意识而薄于国家意识7

马松亭所说的ldquo文化水准低落rdquo一方面指汉文化水平低回教民众遭遇

了清朝的压迫后以不习汉字专攻宗教知识来抵御外部的压迫与同化与汉

族社会有所脱节另一方面指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衰落元朝以后中国本土与

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渐渐中断回教内部的知识传承多以几百年前的经典为依据

课本教材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同时阿拉伯文的文法组织读音等都有很大

变迁没有与中东互通音讯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回教社会与中东地区

的新思想新学说有了很大隔膜宗教信仰衰退危及到自我认同的延续两种

文化传习的衰落阻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ldquo消极自守rdquoldquo专求宗教本身的推

延rdquo可看作是自晚清以来穆斯林社会应对与统治王朝紧张关系的一种策略ldquo不

干外事rdquo的状态与历史上如元朝回回人的政治参与有了很大不同一般回教民

众因固守传统排斥新式学校教育文化水准远落于时代进步因而无力改善

生计而生活穷困这又导致无法改善教育文化和宗教信仰衰微的局面因此穷

困与愚昧恶性循环一如赵振武所说 ldquo中国回教经有清二百年之摧抑回民 6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大阿訇社会活动家

和回族教育家北京牛街人曾先后受教于达浦生等人门下1925 年在山东济南参与

创办成达师范学校成为伊斯兰新式教育的典范1929 年迁至北京创办成达出版部

出版《月华》《成师月刊》等杂志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两次赴埃及促成选派留学

生赴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并亲自陪同学生前往聘请两位埃及教授至成达师范讲学

回国后创建福德图书馆征集中外文图书上万册他协助创办了北平西北中学中才

小学新月女子中学等多所回民学校1949 年因避战乱暂居香港1952年接受周恩来

总理邀请返京文革中遭迫害后得以平反学术方面限于汉文化水平不高撰述有

限有《古兰经要义》《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汉译古兰经首章》等作品

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41-1447 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034

25

乃变其积极态度而为消极退居寺内仅守教功bdquobdquo暴政之下保持回教之

不绝寺的教育实居首要然而拘墟不变使回民积渐而成今日之贫愚rdquo8 面

对中国穆斯林长期处于内外ldquo双重封闭rdquo的状态他们提倡新式教育沟通中

阿文化期使两大文化交融促进中国回教复兴这并非只是学者ldquo恨强rdquo的

说法早在 1905 年王浩然出访阿拉伯和土耳其时一位阿拉伯大教长在了解

中国穆斯林没有发展各种近代教育和实业后甚为担忧并提醒王浩然ldquo贵国

回教若不打主意要强 一定要落各教之后rdquo9建议中国的穆斯林要具备现代国

民应有的素质和学养增加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谋生的竞争力使回教社会的智

识能够融入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去而当时的土耳其苏丹哈米德二世

(1842-19181876-1909在位)则批评了中国穆斯林不习汉文化的状态ldquo汉

文既为中国国文而中国回教徒又是中国人却不读中国书无怪乎他们贫而

又愚在社会上所居的地位是无足轻重了rdquo提醒中国穆斯林要学习中国文

化融入所处社会10

清末民初当全国ldquo兴教育之声洋溢于耳rdquo时中国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

亦将其作为复兴中国伊斯兰教之必要手段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局势学习西

方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ldquo开眼看世界rdquo也是中国回教复兴的必经之

途ldquo迨辛丑和议既成国民愤战败之辱纷起图强rdquo因而就有了ldquo王公浩然

乃崛然而起以为拯救此积弱已深之中国回民更非改善学制莫由乃躬往欧

亚非各回教国家考查rdquo11王宽 1905年携弟子从上海出发乘法国邮船经南洋

到麦加朝觐游历了埃及雅典罗马伊斯坦堡等地礼毕返回土耳其时谒

见了当时的苏丹哈米德因而有了上述同中东地区执政者的交流他们的提醒

与建议对于王宽本人及至当时整个中国伊斯兰社会都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王宽

回国后在北京创办回教师范学堂除阿拉伯语和宗教课程外该校学生还学习

汉文和科学知识这是穆斯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型学校但由于经费困难

不到两年便停办12但它已经在回教社会起了很大影响现代穆斯林新式教育逐

渐发展起来自身对回教社会的观察和国外的游历使得王宽大力提倡发展回民

教育ldquo余游土尔基归国后始知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

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

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48 9 lt正宗爱国报gt1907 年 7月 1日转引自张巨龄 lt20 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

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0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页 1770 11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48 12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页 1770

26

兴学rdquo13同时回教社会也兴起了兴实业办教育振兴民族精神的热潮组织

回教社团动员教内人力物力发展新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是他们首要的

实践重点14

要发展国内回教新式教育打破与中东地区文化隔阂的状态接受来自伊

斯兰文化核心地区的刺激就成为紧要之事回教群体生存的基础在于伊斯兰教

信仰信仰的根基在于宗教经典的传习由于中国本土回教教育的落后与封闭

自身无法进行自我更新和提升宗教知识和信仰活动日趋空洞只求致用而

没有研究学理的涵养此时只有来自信仰源头的文化能提供嬗变的动力而被

动的接受远不如主动的求知更直接和深刻第一届留埃生纳忠曾回忆当时留学

的初衷ldquo我想到埃及留学的动机是起于三四年前开始专攻阿文的时候那时

因为见中国回教教育的衰落教法之腐败因袭固陋不思改良致使圣教一

日一日的堕落故思到外面专攻宗教学预备为中国回教做一点事情rdquo15他对

到中东学习的内容与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所说的ldquo宗教学rdquo不是空泛的了

解是具体且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实际的在回教知识界看来最基本的是要学

习阿拉伯语文这是理解《古兰经》等典籍的基础进而能够对《古兰经》经

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音韵解释考证等其次是宗教哲学即伊斯兰

的宗教思想和理论以使伊斯兰教能在ldquo科学和哲学斗宠的时代rdquoldquo独立不倚的

和他们抗肩而立大摇大摆地和他们并驾齐驱rdquo16再次是ldquo教法学rdquo的研究

即后世法学家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定出的许多细则了解教法的轻重

性及经常达变的办法才能在时代的变迁地域及风俗殊异的情况下不致与社

会脱轨另外还有回教史的研究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初中国国内还没有

系统的回教史著作ldquo穆圣以前由上古而中古如何演来的穆圣以后至现代

如何演进的全都没有连贯与有系统的记载rdquo而ldquo我们自己不来讲讲不清楚

人家便替我们讲替我们乱讲bdquobdquo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自己的信徒读了或

听了都分不清谁是谁了那真是万分危险rdquo17有识之士表现出了面对民族历史

失忆的焦虑立足于中国回教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到伊斯兰的源头去寻求真

知力求改善并提升新式宗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语文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国穆

13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83 14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

史(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 667-682 15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期合刊

(1932年 4月)页 38 16 愚克(马淳夷)lt我所贡献于留学埃及诸君的几个意见gt见《月华》第 4卷 16-18

期(1932年 6月)页 11-18 17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7

斯林到中东求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三访问交流之旅

在朝觐和留学之外还有因考察和访问远赴中东的交流活动除了系统的

宗教知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状况也是

他们急于了解和学习的正与清末官员的出使考察对中国新式学堂的开设和近

代化人才培养的意义一样考察与留学相比虽然不能深刻地改造行旅者的思

想和知识结构但是时间短有针对性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学习异域的长处

民国时期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互动逐渐频繁如护送第二届留学生的成达

师范校长马松亭校董张润芝及《月华》主编赵振武的中东之行此外当时

的回教知识界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增强与其他地区伊斯兰教民

族或国家的联络如中国伊斯兰布告会代表尹光宇在朝觐之后赴耶路撒冷参加

世界回教大会18随着时局的变化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空前严重的国家与民

族危机则有了对外进行宣传争取舆论支持的需求中国穆斯林利用宗教这

一纽带到中东地区去联合被压迫的伊斯兰民族共同参与抵抗出现了一

类特殊的中东之旅这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讨论在此不赘述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主要是因为朝觐留学考察访问到中东去普通

民众多纯粹去朝觐但对精英知识分子来说这三种活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朝觐是为了完成宗教功修求学立足于促进本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其中包含着

对自身信仰的自信和热爱访问和联络则是以宗教感情为纽带因此当大多

数知识分子选择到欧美去的时候他们为了上述目的到中东去而宗教情感是

最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花费巨大民国时期科技的发展交通的进步和

新的出行组织方式的出现使得这一行程的旅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自古以来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旅行路线复杂交通方式多样从游记和

相关记载中看来大致分为两类陆路海路实际上所有的路线都有交通穿插

的情况

陆路主要是从西北沿古代丝绸之路行走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通过河

西走廊自西端的敦煌分为三道这三条道路都能通往西亚据《朝觐途记》

18 lt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抵沪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 期(1935 年 8

月)页 73

28

记载清代朝觐者通常走ldquo天山北路征程rdquo穿越中亚地区(或青藏高原)寻

找海港如卡拉奇等地搭船19自唐代以后中亚地域政治变动较大许多繁华的

城镇历经兴废甚至杳无人烟其间高山峻岭阻隔沙漠戈壁横亘要由中国

的最西部到达麦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条路线主要是新疆穆斯林选择在

民国时期也有内地穆斯林走如 1939 年由于海上路线受阻有 38 位内地穆斯

林组成朝觐团循着前人走过的青藏高原mdashmdash印度路线到麦加去他们由西宁

到拉萨走了三个月没有见到任何人烟走出拉萨之后就有两名朝觐者因瘴

气而去世二十天后走到中印交界的ldquo噶凉布rdquo坐上了汽车后又换火车

到达孟买坐船前往麦加20

走海路古代大致有两条一条为《朝觐途记》所述由内地经川西平原

抵达云南转缅甸再搭船到孟加拉在此候大船去吉达另一条由东南沿海

的港口如广州出发海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季风的状况决定着船期19世纪

中后期以前海上交通依靠帆船动力主要利用季风行程的顺利与否全赖于

此以 1842年马德新的朝觐为例农历 2月马德新到达缅甸仰光准备从这里

搭乘游船前往阿拉伯正遇上印度洋风浪大作不能行船又因赶不上季风

船家不出航只能苦等近五个月农历 7 月马德新终于登船西行但此时风

向还没有从东南季风改为东北季风一路上逆风而行原本半个月可到的路程

最终花了 40天才抵达印度加尔各答在印度他又为寻找去吉达的船只滞留了

4个多月21

无论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海上漂泊中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都有万里之遥

路途遥远中途换车换船甚为烦苦还有出国手续繁重饮食起居不便等困难

但是这种长途跋涉的辛苦在民国时期有了较大改变

首先是交通方面交通是出行的基础关系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费用20

世纪初中国国内的交通条件随着世界交通业的巨变也得到了提高新式交通

工具以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

善过去因为交通落后中国穆斯林往往根据各自情况从西北西南循陆路

到出海口或从东南沿海出海旅途花费较多所需时间也较长民国以来

轮船取代帆船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定期远洋航班也开始出现安全性强

航行快大大缩短了中国到中东地区的航程上海作为一个东方大港成为中

19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55 20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 2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20-21

29

国沟通南洋西亚和欧美的海上交通中心这一时期除大部分新疆穆斯林仍

按传统从巴基斯坦中亚等地区转道阿拉伯海或地中海乘船赴麦加外中国内

地的穆斯林大多都取道上海或者从西南转南洋前往麦加履行宗教功课形成了

固定的交通路线和集结地点

其次与其他现代旅行一样到中东的行程组织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行程

的方便与舒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但旅行社和相关的民间团体

周旋于交通机构与旅客之间建立服务网络妥善安排行程也能利用交通工

具之外的便利来改善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参与到这一行程的组织者主要是上海

小桃园清真寺和 1923 年成立的中国旅行社(其前身为上海商业银行附属旅行

部1927 年改为中国旅行社)上海穆斯林自 1920 年代中期开始接送来自各

地的朝觐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协助办理护照签证兑换外币购买船票等

由上海到吉达的航线主要由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承办但在 30年代以前并非

直达吉达港最初只以新加坡为终点再从新加坡乘朝觐轮船转往吉达港而

在新加坡的船期不能预订十分不便由于沿途辗转待轮朝觐者往返一趟少

则半年多则 89个月既费时间又费旅资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创建者金子

云1929年去麦加朝觐经历过路途的艰辛后感受颇深便借转轮之际向新

加坡当地回教组织请求给予在新加坡换船的中国教胞以照顾他返回上海后

又同中国旅行社及蓝烟囱公司沟通达成开放朝觐专轮的协议中国旅行社就

此对外宣传称ldquo本社之设原以服务行旅为旨有鉴于朝觐诸君之困难乃

谋一便利之方十九年(1930)冬各方教友齐集沪渎本社遂与蓝烟囱公

司商妥每年特放专轮自上海启程直达芝(吉)达 如是旅费既省又无转

轮折待之劳rdquo22中国旅行社特意为这条线路编印了旅行导览以方便乘客掌握

出行信息便利行旅此后朝觐者一般于伊斯兰历七月在上海会集由小桃

园清真寺负责照料代为办理申领护照兑换外汇卫生防疫等出国手续并

委托中国旅行社代购往返船票运送行李以及向英国蓝烟囱船公司交涉预订船

期等事轮船直接往返中国上海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在中途停靠只加油加

水期间会有当地回教组织派人到船上照料朝觐专轮开通沿途只停五个港

口即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亚丁到吉达时间和费用都大大减

省到中东去从此有了一条极为方便的路线23以 1933 年的朝觐为例由蓝烟

囱公司派万宁号专轮接送ldquo往返均不在新加坡换船而船上为回教徒的设备

更周到如饮食原料之充分供给沐浴间之设备精洁等均非他船所能及rdquo24

2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middot导言》(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1932)无页码 23 同上页 9-10 24 lt中国朝觐团往返之便利gt见《月华》第 5卷第 15期(1933 年 5月)页 16-17

30

金子云也特别派人赴码头接待由内陆奔赴上海的朝觐者协助他们搬运行李

办理海关手续在交通条件改善之外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与中国旅行社的通力

合作使到中东的交通及组织形式有了极大改观逐步形成规范方便了出行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由上海至芝达(吉达)航程约需 27日中途停泊五次

即上海mdash香港mdash星嘉波mdash槟榔屿mdash哥伦布mdash亚丁mdash芝达

《由上海到麦加》页 9

到中东行程的组织管理实际上跟民国时期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现代旅游的兴起以旅游组织的诞生和集团旅游为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1912年到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是现代旅游的形成和创建时期1927

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现代旅

游的受挫和恢复时期25抗日战争前国内行旅经过军阀混战的惨淡时期后复苏

出现了专门的旅游业这有赖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势但是日本的侵略打

25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页 7

31

破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战争期间到中东去的主要是访问和进行舆论宣传直

到抗战结束之后正常的朝觐才得以恢复到中东去朝觐和留学的规模也与上述

旅游发展时段划分基本对应在前期表现为比较零散的出游如王静斋26达浦

生27等人的中东之旅在1925-1937年间出行人数比较多大部分的朝觐和留学

记载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23年至1933年间中国内地共有回民834人

通过上海前往麦加上述统计不包括每年多达千名的新疆各族穆斯林朝觐者而

1936年由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所率领的西北穆斯林朝觐团是从上海出发人数最

多的一次有一百二十四人中国穆斯林有如此大的朝觐阵容在当时是一大盛

事28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定当年从上海出发的朝觐者无法按时启程这条

专线从此停了十年海路中断朝觐活动并没有中断少数朝觐者只能寻找其他

路径突破重重封锁到麦加去直至1947年和1948年才有两批朝觐者继续搭乘

这条航线前往麦加完成朝觐功课此时南京政府也对穆斯林朝觐活动给予方便

在新疆省政府蒙藏委员会等配合下少部分朝觐者可以购买官家外汇29

因此在政局和社会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中国

旅行社及民间团体通过对交通和港口客运有效组织而建立起的广泛的服务网

络成为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有利条件之一

26

王静斋(1879-1949)名文清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

天津人幼时随其父亲学习阿拉伯语后入经堂学习波斯语伊斯兰教经典并自学

汉语1922 年出国游学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后到土耳其印度等地考察受到埃

及近代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 年创办《伊光》

月刊宣传改革派思想抗战期间在重庆宁夏等地从事《古兰经》译解工作四易

其稿出版了 3种版本其他主要著作和翻译有《中亚字典》《中波(斯)字汇》《真

境花园》等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33-1440 27 达浦生(1874-1965)名凤轩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大阿訇教育

家江苏六合人出身于阿訇世家自幼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1907

年与王宽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建回文师范学堂翌年又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

等小学堂大力改革旧经堂教育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伊斯兰教育1921-1927 年间

受聘于上海协兴公司遍访印度东南亚中东各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伊

斯兰教育1928 年归国后与哈德成等在上海创办伊斯兰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爆

发后在上海筹建回教难民收容所并于 1937 年 12 月只身赴中东进行抗日宣传1953

年参与发起筹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6

年以周恩来总理顾问身份参加万隆会议后长期主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工作著有

《伊斯兰六书》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20-1426 28 lt十年来中国朝觐人数表gt见《月华》第 5卷第 17期(1933 年 6月)页 14马麟

一行抵达新加坡时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新加坡回教界人士专门为其举行欢送会见lt

我青省主席马麟氏抵星gt《总汇新报》1936 年 11月 7日第二张第一版 29 lt1366年度(1947 年)朝觐大事纪略gt见《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

合刊(1948 年 3月)页 3

32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方的友好接待语言基础及资

金等方面本节即探讨此问题旅行者由中国到麦加朝觐到埃及土耳其求

学从太平洋岸的中国旅行到大西洋边地中海岸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

区走到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去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完成旅行除了必备的自然

条件和技术条件外在伊斯兰世界范围内形成的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观念和这一

传统的延续为穆斯林的长途旅行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大环境

民国时期人们常取道苏彝士运河到欧洲去顺路能够领略中东国家的风

情但有意识到中东去的大多还是穆斯林在方便的交通之外无论是完成个

人功修求学问道宗教感情都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共同的信仰

是维系共同感情组成内部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此种穆斯林间的亲情淡化了

他们之间原来国家的民族的或种族方面的差异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一种无形

的靠拢将不同地区的穆斯林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氛围中穆斯林把伊斯兰教

法律规范占据统治地位的全部领土范围即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受教育的人

说写阿拉伯语mdash《古兰经》的语言mdash的地方称作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Dar al -

Islam)30这代表着一种高度的世界主义的文明民族国家强调疆域概念但在

穆斯林世界它的势力范围是由宗教意识观念而非政治扩张来定义的在古代

联系松散的主权领土内人们不受现代国家疆界的限制可以随意四下交游

互动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出现更多政治上的限制不可避免但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依然能够超越政治文化和语言的边界以无可比拟的人员知识的流动性而

促进跨越欧亚非大陆间持续不断的彼此交流到 14世纪穆斯林世界已经跨越

了它的发源地中东地区从摩洛哥经过印度延展到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朝觐者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到麦加去并且不会失去与穆斯林文

化的联系31

一对方的招待

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穆斯林远离故土客居异乡当地教胞有责任给予关心

和照顾

朝觐方面历代哈里发(近现代逐渐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和领导者将自己

30 罗伯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页77 31 Michael Wolfe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 NY Grove Press 1997) p xxvi

33

视为伊斯兰共同体至高无上的领导者政策上积极促进领域内的文化统一 因

此都把维护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为朝觐者服务视为神圣的职责他们在通往

麦加的主要道路上纷纷建起旅店安置警备以保障朝觐者的安全朝圣的队伍

络绎不绝各地都修建官道储备食物盖起专门供旅客和商人休息的大旅社( 称

为ldquoFunduqsrdquo或ldquokhansrdquo)32近代朝觐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其旅行安排和

履行仪式期间的大规模汇聚和流动又是与世界中东尤其是麦加掌管政府的

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社会活动历届麦加掌管者因此努力采取各种

措施保证朝觐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所有朝觐者的安全1920年代国外有人散

布谣言称汉志地区33社会状况不稳定朝觐活动难以进行1926年汉志王萨乌

德(Abdul-Aziz Abdul-Raham al-Fasal al Saud1880-1953)为此专门发表通告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将其刊登出来以消除中国穆斯林的忧虑ldquo新加坡艾尔

萨改夫(Syed Omar Elsagaff)接汉志国王萨和德2月9日来电文曰lsquo汉志国赖

真主慈悯全境安谧请将此事代通告菲律宾群岛马来由半岛等处凡各人民悉

有完全自由以遵行教理朝觐圣地吾人对于在汉志圣地内居留与旅行之朝觐

仰赖真主担保其完全安宁敌人散布谣言全无根据冀阻人朝觐以谋其私

利请代释明云rsquordquo34 据《月华》第5卷公布的资料那一时期中国穆斯林朝

觐的人数并未受到影响1926年11月汉志颁布了全面的朝觐规范条例中国朝

觐者在麦加期间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比以前大有改善留埃生马坚对

此有所观察 ldquo大部分中国朝觐者不懂阿语在朝觐团中只有一两个人勉强可以

用阿语与当地人交谈因此一些当地的朝觐向导就向他们多收费店铺老板也多

要钱他们无处投诉自从阿卜杜勒middot阿齐兹middot伊本middot萨乌德国王执政后 我们

就没听到过这样的怨言了rdquo35 从兼并汉志和内志到建国后沙特政府发布各种

32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p 46 33 汉志(Heijaz)地区名又译希贾兹在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靠约旦边境该地

北部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即为巴比伦迦勒底诸王所占后成为纳巴特安王国一部分公

元 1258 年以前由巴格达管辖后属埃及1517 年归属土耳其1916 年沙里夫middot侯赛

因middot伊本middot阿里率众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并在此称王1932 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

一个省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等均在该地区见孙文范编《世

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122 34 lt汉志王萨和德之通告gt见《中国回教学会月刊》第 1卷第 3-4号(1926年 4月)

页 38 35 马坚《中国伊斯兰教概况》(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1934)页 32《中国伊斯兰

教概况》是马坚先生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受邀在埃及伊斯兰促进会组织的演

讲会上的阿文演讲稿 1934 年由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有英文节译见 Philip

Blackwood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in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34

文告在各地布置防备力量免除朝觐税竭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服务

中国穆斯林也从中受益不少

留学方面伊斯兰教重视学问和求知在伊斯兰之家的范围内寻求知识的旅

行(talab al-bdquoilm)从中世纪起成为一个传统36同时在穆斯林世界有崇尚学问

尊重学者的社会风尚一般穆斯林学子在外地求学特别是学习伊斯兰经典不

分种族国别当地穆斯林都有义务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民国时期

中国学生赴中东得以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学生到中东留学主要目的地为埃及和土耳其因当时两国在伊斯兰

学术界都有较高地位尤其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凭借

悠久的历史和在研究传播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旗帜地位不仅享誉整个阿拉伯

世界更是世界穆斯林学子心驰神往的地方清末已有中国学者朝觐途中的零

星游学活动及至民国人数更多赵振武对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出国留学状况

做了总结ldquo留学之风始自近数年民十年时王静斋偕弟子马宏道西行王

氏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马氏则入土耳其君堡大学厥后王曾善氏自费留土

(土耳其)海维谅氏自费留印(印度)rdquo37 ldquo然此皆个人行动rdquo与驻在国取

得联系由中国学校出资派遣则是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团开始的

这里的ldquo中国学校出资rdquo主要是指往返路费在留学期间的其他费用问

题还是在与学校方面取得联系之后才得以解决民国成立之初政局动荡

虽然留学教育受到极大重视但政府留学经费极为缺乏临时政府从未来国家

建设需要出发对留学教育持十分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相继颁布一系列出洋留学政策统一规范留学生的派遣1916 年 10 月教育部

制定公布了《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作为统一的留学教育法规该规程对留

学生所需经费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这些留学目的国家只列出了英法德比

奥意瑞士俄美日本更为重要的是该规程特别强调必须具有本科

以上学历者才能被官派出国38以后的规程大多都在此基础上制定因这一要

求很难达到当时更多的是以其他渠道自费出洋留学的1924年 7月教育部

专门制定了《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对自费留学做出了规范自费生出国也

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领取留学证书后才能出洋留学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39在

回教社会内部彼时穆斯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高等教育者寥寥无几

36 Ian Richard Netton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p vii 3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52 3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页 110 39 同上页 122

35

1925年后创办的新型回民学校只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无法享受政府的教育资

源配置回教民间团体学校以宗教为沟通纽带与爱资哈尔大学取得联系

获准向该校派遣留学生

当时因中国对外联系的增多有外籍学者来访1930年 8月阿富汗学者

穆罕默德middot大章先生到云南游历参观受邀到昆明明德中学演讲他特别提到

了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mdashmdash历来都十分注重教育开罗有一个很著名的大学名亚士

哈( 即Al- Azhar)此校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学生达万人是世界回教

教育的中心所出人材非常的多自己很希望贵校将来遣送优秀学子

到那里去留学想彼邦定乐于赞助的 40

大章先生的来访直接促成了第一批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成行大章先

生离滇返国后就将在昆明的见闻以及明德中学的请求写信给爱资哈尔大学校长

爱大校长给云南回教俱进会回信表达了同意接收中国穆斯林学生到爱大学习的

意愿

敬启者曾因短期旅行住居贵地之大章穆罕默德罕君寄来一函知

诸公请彼代表回教俱进会表明诸公颇喜与世界其他回教团体相联络

并派送留学生至回教大学大章君要求鄙人将关于此事各种情形详细

告知诸公并寄上阿文与英文书籍数册

关于此事鄙人能贡献种种帮助诚属鄙人欣喜之缘因

helliphellip

诸公所决定派送至回教大学之留学生鄙人提议即以爱资哈尔大

学为其趋向之目的地盖此校乃欲精研阿拉伯文及回教教义者最良之

源泉也

40 翔真lt书大章穆罕默德罕先生游滇事gt《清真铎报》第19期(1930年8月)转引自姚

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36

helliphellip

吾人得在中国力行服务伊斯兰实属吾人快慰之举吾人之得与彼

方各回教团体联络尤使吾人极端重视将来吾人当常常准备贡献种种

可能之帮助以宣扬伊斯兰正教及吾穆圣之教训此盖实行吾国国王福

德第一之愿望也彼于帮助伊斯兰与宣传伊斯兰于世界各地非常重视

41

由信中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生到爱资哈尔大学读书一事对方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这首先体现了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谊伊斯兰的圣训中就有ldquo你们作为

教胞兄弟都是真主的仆民rdquo这样的教导基于于信仰之上的兄弟情谊使得他

们能互帮互助超越血统肤色民族和国界的限制42其次联系沟通各个地

区的穆斯林提升和传播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文化是爱资哈尔大学的职责当时

爱大新的校长上任(Muhammad al-Ahmadi al-Zawahiri1929-1935年在任)正

进行改革启动一些促进爱资哈尔与世界各地联系的新项目派遣代表团到中国

日本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其他地方去提供关于伊斯兰的精准的信息43此时

云南回教俱进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正是加强与中国伊斯兰团体联络的良好机会

因而他们给予积极的援助确实是ldquo快慰之举rdquo信中提到爱大校方ldquo极端重视rdquo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因为中国学生不远千里而去克服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本身就

令人同情而且他们使命重大当时埃及对中国回教情形非常隔膜甚至以为古

兰经在中国已经失传留学生若能早日学成归国则能够成为宣传与改善中国伊

斯兰教情形的种子这也是爱大校方甚至是埃及国王的愿望

此后云南回教俱进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筹备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严格的

公开考试遴选了公费生纳忠一名自费生马坚张有成林仲明三名明德中学

教师沙儒诚44主动提出自备旅费护送4名学生到埃及遂被聘为指导员负责学生

41 马元卿译刊于《清真铎报》第2122期合刊(1930年11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

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42 转引自[埃及]欧麦尔middot哈什姆著孙俊山译lt穆民皆兄弟gt见《中国穆斯林》1996

年第 1期页 45 43 Bayard Dodge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p 150 44 沙儒诚(1884-1970)名国珍云南昆明人幼年在家学习阿拉伯文和英文1917

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英语学校后任明德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英语教员1932 年

护送第一届留埃生赴开罗组织成立ldquo中国留学生部rdquo并任部长在埃期间取得开罗

37

的相关事务人员选定之后又遵照章程向省教育厅申请了留学护照许可证办

理了护照介绍书等手续组成了第一批赴埃及留学生团沙儒诚与纳忠于1931

年11月搭车出发到蒙自与其他三人一同出境取道越南出洋45

第一批学生抵达埃及后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马坚的记述中该校校

长曾一度亲临学生团宿舍探视并慰问沙儒诚向他们汇报了中国回民教育的概况

引起埃及各界及阿拉伯世界的普遍关注当日开罗的报纸争相报道这一事件46

1932 年2 月 爱大校长在收录云南学生后专门给时任云南回教俱进会会长写

信告知校方的接待情况信中称

公等之派送该留学生团以研究宗教及阿拉伯文尤令吾人愉快当

即工作使该留学生团员安适之一切 于爱资哈尔附近住屋中为之备一

宿舍规定每人给予特别津贴并特派一阿文教授为之补习直至能

听讲用阿语教授之一切课程彼等到后身体健康功课进步殊堪告

helliphellip

沙儒诚并就此觐见了福德一世ldquo又蒙国王嘱吾人特别重视该留学生rdquo

47

从国王福德一世到教育总长 都对中国留埃学生团的到来予以重视对他们

的食宿学习作了细致安排信中提到的ldquo特别津贴rdquo阿文教授专门补习等

都是对于中国学生的特殊照顾据学生寄回的报告称对他们的待遇是爱大最高

委员会的特别决定每月发给中国学生津贴二镑其他学生至多得一镑48此外

美国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被国民政府派往缅甸视察侨务1944 年被任命为

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高参负责组织ldquo海外战地工作队rdquo1947 年后主要在昆明和玉溪

从事伊斯兰教教学工作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377-1379 45 参见慕青lt考送留埃学生之经过gt《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

刊)页 7 46 达观lt译埃及博物杂志第六回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3期(1934年 8月)

页 7 47 刊于《清真铎报》第29期(1931年8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

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2 48 lt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年

38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为了加强对各国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附设有各国学生部聘

请各国人士任部长负责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同时负责发放津贴中国学生此

前从未设立学生部机构为了使以后的留埃生有可靠的联系渠道协助校方的管

理沙儒诚参照各留学部的模式和制度向爱大校方提出申请最终获批于1935

年5月1日成立中国学生部同时校方聘沙儒诚为中国学生部部长这使得中国留

埃生管理更加规范也为中国各回教团体继续选派留埃学生提供了方便沙儒诚

在给云南回教俱进会的信函中详细说明了中国学生部成立的经过并向中国国

内各回教团体转告了爱资哈尔大学教务总长对于继续接收赴埃学生的期望

图表 2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 年 10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此后相继有五届学生到达爱资哈尔大学第二届中国留埃学生由北平成达

师范学校派遣于1932年12月抵达埃及共五人其中公派生有四人他们由马

松亭校长亲自护送前往爱大抵达埃及后马松亭觐见了埃及国王福德一世请

求爱大给予在师资上的援助国王欣然应允派遣了两名博士赛依德middot穆罕默

德middot达理和穆罕默德middot伊卜拉欣middot福力非乐到北平成达师范任教福德一世及爱

资哈尔大学校方还捐赠了大批经典书籍给成达师范学校1934 年初云南明德

中学又派出第三届中国留埃学生三人于1934 年3 月抵达爱资哈尔大学同年5

4月)页 35

39

月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出了第四届中国留埃学生五人在印度勒克瑙大学

( Lucknow University) 留学的湖南穆斯林青年海维谅辗转抵达爱资哈尔大学被

视作第五届中国留埃回族学生49

1936 年10月因埃及国王福德一世逝世爱大校长换任北平成达师范学

校就该校学生赴埃及留学事宜再度委派马松亭前往埃及同新任的爱大校长商

洽得到埃及新国王法鲁克一世同意由其私人提供20个学生津贴名额由成达

师范学校负责保送马松亭回国后组织考试委员会积极筹备考送学生事宜

1937年5月《大公报》刊登了招考通告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 为回教学术汇萃之学府 近年国内各回教学校

感觉人材之需要 对于留学该校学生颇多努力但因名额限制 人数尚嫌

过少 不足以应中国回教文化事业之需要去年十月 本校派员赴埃考察

回教文化 特向该校校长穆拉额先生接洽扩充中国学生名额蒙埃及国王

法鲁克一世陛下同意 允许在爱资哈尔大学增加学额二十人 由本校负

责保送兹经本校校务会议决 招考留埃学生二十名

helliphellip50

该招考通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到中东国家学习对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意义

学生名额增加到二十名显示出国内发展伊斯兰文化事业的急迫与焦虑更得益

于爱资哈尔大学对于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回教事业积极的帮助埃及法鲁克一世

国王在继承王位后曾经宣布ldquo如有回教国派遣留学生团来爱大攻读者则留

学生补助概由国王个人承担rdquo51此项用意旨在鼓励各地学生到爱大求学

发挥其在伊斯兰世界的灯塔与思想旗帜作用中国虽非回教国但是对于从伊斯

兰世界的边缘地区去的中国穆斯林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所得到的帮助超过

其他各回教国的学生爱资哈尔大学延续先前给予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待遇后来

的学生每人每月有三埃镑的生活津贴这在诸国留学生中也是最高补助那时

49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1详细名单见附录二 50 《大公报》1937 年 5月 5日转引自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页 65 51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5

40

的三埃镑如节省可支付每人每月伙食费还略有结余可适当购买书籍及生

活必需品52

但这次招考因中日战事关系只录取了学生10名另10个名额由上海伊斯

兰师范学校派出4名新疆2名四川1名山西1名北平2名在香港集合组

成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达教师庞士谦作为团长护送前往到香港后因种种

原因最后成行的只有15人53这批学生又被称为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为了第

六届中国留埃学生他们于1938 年3 月抵达埃及庞士谦于1940 年应聘担任爱

资哈尔大学中国文化讲座讲师 在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第一次开设中国文化课54因沙儒诚先期回国1941年 庞士谦当选为爱大中国学生部部长主持中国学

生部工作直到1946 年学成归国这是民国时期派出的最后一届学生

由上可看出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对方国家的友好接待是一个

不可多得的优势

二国内民间的资金支持

宗教情感也体现在中国国内的民间团体和热心人士对留埃学生的资助上

留学生到遥远的伊斯兰世界中心去求学问道背负着提高本民族素质求得生

存发展救教以救国的期望因而得到了国内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几批

学生的学费和在埃及的津贴由爱大校方和埃及国王承担路费和其他费用的筹

集主要由派出学校即云南明德中学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完成

明德中学前后共派遣两届共七名学生留学埃及1931年第一批纳忠为公

派生云南回教俱进会资助 4000元当时的回教俱进会作为民间组织并没有

国家拨给经费俱进会及明德中学师长煞费苦心他们一边带头捐款一边四

处游说动员回族士绅商人及穆斯林群众捐款明德学校校长杨士明在向驻

滇英领事馆的申请文书中也写道ldquo途中须经过香港新加坡锡兰可仑坡及亚丁

等地返国时拟绕道至印度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各省市其经行地方并由校委

托向回教慈善机关热心教育人士酌为劝捐rdquo55表明他们多方筹集资金以资助学

生此次出行纳忠所需旅费ldquo由总务处会商储蓄会由储蓄款内酌拨总务处

爰就储蓄会董事当会特别召集支部联席会议决经议决由储蓄会款内拨给留埃

52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页 82-83初期为两埃镑

后来增为三埃镑 53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54 同上页 31 55 杨士敏lt本校请驻滇交涉员转请英领发给沙指导员证明介绍书函gt见《清真铎报》

ldquo留埃生专号rdquo第 27-28期合刊(1932 年 2 月)页 10

41

学生一名旅费四千元考取后照发rdquo56沙儒诚自备旅费同时ldquo教厅闻之助

资千元请顺道调查教育市政府亦予千五百元托其考察市政rdquo57 马坚当

时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毕业生得知爱资哈尔大学同意接收中国学生后向

上海伊斯兰师范校方提出申请但在上海办理护照签证未果于是返回云南

同其他学生一道办理赴埃手续他到埃及的旅费和生活费由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校董马晋卿资助58

其他人费用自筹或他人资助1934年第二批集资情况在明德中学教务主

任写给纳训的信中有说明

helliphellip以目下两三人旅费总数而言照子嘉(纳忠)函共需国币一千

八百元计合滇币一万四千四百元现在庚虞(林兴华)交来四千俊

武交来四千五百清真公会补助三千五百崇善公补助五百利和昌补

助一千何瑞廷补助四百马彩廷补助二百共计已有一万四千一百

此外尚有马会长杨校长等尚未确定捐数故照国币而言一切旅费似

乎已经不成问题矣不过为小心起见宽打窄算还是应备作港币每

人六百元方妥故较国币须一千四百元方好此项应增之数当然应作

进一步之劝捐

后面还有一段附加文字ldquo现因留平学生启程已觉唤起众人对于明校之同情

其一种扶持明校之情不觉大显露即素日对明校不睦者今亦慷慨捐给rdquo59

显示出当时回教同胞觉悟捐资者渐多而俱进会会长马骢明德中学校长杨

士敏以及时任思茅地区税务局长的白耀明等先生带头捐款并大力宣传在他

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捐资范围由回教士商扩大到一般民众使学生的路费得以

解决成达师范学校筹集资金在《月华》辟出专栏以致谢如《成达师范学

校志谢》《成达师范学校收到(二十一年度)捐款鸣谢》等都刊出了军政界

56 同上 57 纳鉴恒lt可敬爱的沙老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0-21 58 lt四月十日欢送马子实同学赴埃及留学大记略gt见《上海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 年

第 2 期页 64 59 锁昕翔《纳训评传》页 82-83

42

教育界士绅乡老等各界人士为留埃生的捐款60此后又在《成师月刊》的《本

校史略》中对捐款的情况作了总结ldquo十一月本校派送留埃及学生起程出国

由松亭阿訇率导随行者有月华报记者赵君振武此行予算旅杂费约需万元以

上少云董事长独立担任九千元马董事子寅担任一千元他如侯副董事长松

泉孙董事燕翼马董事长子香马董事君图柯三校长亦各自捐款赞助俾

克成行至松亭阿訇出国后家庭生活费则由唐柯三侯松泉赵璞华三君分

担rdquo61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的经费也主要由私人捐助国内民间团体和教胞的

资助成为对方学校帮助之外的一大经济来源

三语言基础

经费问题解决之外固有的阿拉伯语语言学习传统既是他们前往中东地区的

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一文中作者表现出对

阿文守旧教材缺乏的焦虑ldquo以前专习阿文不学习汉语新型学校两者兼授rdquo

ldquo然以过去经验而言中文学科教材教授尚称洽意进度亦如所期而阿文之难

于企图已成极大之缺憾bdquobdquo势必先选优秀学生送往伊斯兰名邦盛地留学潜心

攻讨吸取专长rdquo62到中东去才能接触纯正的阿拉伯语环境观摩阿拉伯语

教学考察相关教材才能有益于中国国内新型教育的发展这个需求促使他们

到中东去而他们在中国国内已获得的一定的阿拉伯语基础又成为到中东去的

一个优势这也是有别于到欧美国家留学的一个条件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穆斯林曾长期习用阿拉伯语波斯语

乌尔都语等语言文字从事阿拉伯天文历法医药算学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

学术研究和翻译等以之作为民族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传承工具入明以后 朱

元璋在对穆斯林宽容优待的同时也采取民族同化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引导穆斯林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淡化原先的民族宗教意识融合到汉族社会中去

在内地一度ldquo凡蒙古色目人(以回回占大多数)听与中国人为婚姻不许与

本类自相嫁娶rdquo禁止ldquo胡衣胡语胡姓rdquo63加速了回回使用汉语为共同语

言各种传统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渐趋萎缩阿拉伯语教学在近

代进入新式学校前一直是靠经堂教育发展延续的经堂教育至今仍以清真寺为

中心是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一种结合64

60 分别载于《月华》第 4卷第 282930期合刊(1932 年 10 月)页 21第 5卷第

7期(1933 年 3月)封三 61 lt本校史略gt 见《成师月刊》第 2卷第 2 期(1935 年 5月)页 5 62 芳伯lt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6 63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页 131132 64 参见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页33

43

到民国时期在相对开放的政策下云南回教俱进会立高等亚文(阿拉伯文

下同)专修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北京成达师范学校等新型中阿并授学校

开始出现将学习宗教知识与学习科技知识结合起来造就一批通识阿拉伯文

波斯文及汉语的人才因而为他们到埃及留学打下了语言基础在几批学生的选

拔当中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必考科目在留学资格上占了很大因素第一届明

德中学在《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中有对几名学生专业的鉴定ldquo该

生等均系在前云南俱进会立高等亚文专修学校毕业中亚文各项学科成绩俱佳

而居常孜孜好学奋励有为尤属难得可贵rdquo65到中东去学习阿拉伯语是一个

重要的目的而他们在国内打下的语言基础则为他们的中东之行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尽管到埃及初期还不能直接到课堂听课但原有的基础能为他们的正式参与

学习节省一些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便利在这几批留学生中除了学习

阿拉伯文外还有学习了其他语言的如马坚他入选的另一优势便是懂英语

而纳忠早年肄业于中法学校后入振学社经书学校续入明德中学他的法语还

在去埃及的路上派上了用场在他给同学的信中写道 ldquo此次的船中有我们五人

是中国人多为法国人在初连饭粮水都不得(欺中国人)后来因为懂法文到

处接洽认识许多外国朋友每日亲自去要十个面包并且随意去厨房做饭他

人连厨房门都不得进bdquobdquordquo66第六届法鲁克留埃学生团中的同学大多不能讲英语

一切交涉都靠杜寿之高福尔两位同学的印度语当时他们乘坐英轮船员大多

是印度人其中的穆斯林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67而1934年山西中国伊斯

兰布道会干事尹光宇被选中出洋考察主要是因其擅长中英阿三种文字沿途方

便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1937年11月出行的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也利用了

团员精通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的优势在中东地区作了广泛宣传

小结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为了完成宗教功修学习新知和加强

与中东地区的联络交通及出行组织方式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到ldquo伊

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旅行的便利则是促使他们成行的优势之一宗教感情是其中

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由宗教感情构建的网络恰是他们到中东的行旅的一种中

介促成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交流行旅的发达带来游记的丰富同时回

教社会与外界交流逐渐增多一批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便应运而生出游者个

65 杨士敏lt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9-10 66 纳忠lt给校中同学信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1-23 67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44

人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的羸弱国力构成了同样的文

化背景在异域文化碰撞下刺激着每个行者的观感ldquo中国人言西学之书以

游记为最多bdquobdquo今中国欲为推广民智起见必宜重兴此举矣rdquo68到中东去的旅

行记述记载着旅行者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反映着与旅西知识分子相同的精

神诉求亦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章将对他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进

行讨论

68 梁启超lt西学书目表序例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北京 中华书局1989)

页 125

45

第三章 异域景象

本章将通过对相关游记文本的梳理与解读以作者的宗教身份为划分从

宗教意识教育状况等层面阐释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景象

就到中东地区去的记述材料而言民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关于朝觐的新闻报

道知识介绍等还流传着一批数量不多但有一定影响的以大量篇幅记载朝

觐仪式的专著民国时期出版的这批相关著作基本上用白话文写成在记述

朝觐礼仪文教知识之余还描述了途中各种逸闻趣事无论是文采焕然的私

人考察记还是术业有专攻的留学记风格平实的访问记以及简单明了的朝觐

记作为旅行活动的产品都最直接地记录了旅行者对异域的理解具有文化

传递的资料价值又因为出行地域的不同在记叙内容上与同时期其他游记相

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穆斯林在异域世界面对的多是在脑海中想象过千百遍的

精神家园形象描摹自然风光的文字比重不大闯入其视野的主要是宗教仪式

和教育状况这些记述多以日记形式写成因其有明确的时间刻度一日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偶有所得随笔记之乍看芜杂无章但每部日记总体观之

因其时间地点事件的一目了然反倒有了几分ldquo叙事rdquo的意味保持了事

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晚清到民国在一定程度上游记担负有文化传播的任务到中东去的行旅

者有中华文化身份又是异域文化里的边缘人文化冲突的参与者和适应者

每一个行旅者都身兼多种身份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自

我身份是在以他者为参照和媒介时建立起来的行旅者多元的文化身份不但映

射了这段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而且还可从中透视出多源的文化流向这

个时期也有一些非穆斯林作者因各种原因到中东地区去康有为和胡汉民便

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到土耳其后留下的文字成为后世一窥其关于中东感

想的重要材料同时也为比较两类作者的中东见闻提供了机会行旅者的身份

对于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身份使他们在直接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

会有一些不同的精神经历由于社会地位出国动机活动方式的不同他们

作出的文化选择也会有所差别即便是相同的景观也会有不一样的诠释穆斯

林到天方去是一种回溯之旅地域和宗教上的异域体验以及对教育的关注

包含着他们内在的精神诉求中国穆斯林在备受压抑后对来自信仰源头的中东

地区的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们循着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到本源那里寻

求更多的精神支持其目的在于激活中国穆斯林群体的内在活力对于非穆斯

林作者来说到中东去则是一种完全未知的探索之旅他们将在异域所得的新

46

知用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

他们主要将视野投向与近代中国有着相似命运的土耳其更多关注其政治改革

及现代化进程但两种身份作者的观察都以中国本土的发展之路为出发点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一宗教景观

宗教景观主要集中在清真寺和朝觐仪式上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为伊斯兰

教国宗教氛围浓厚最鲜明的地域景观就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mdashmdash各式各

样由各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它又是进行宗教仪式离不开的特定场所是

集体记忆传承的空间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旅行者的宗教身份决

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为其近距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提供了优势因此在

穆斯林关于中东的旅行记述中或多或少都有关于清真寺的描写在仪式与寺

院组合的时空里他们通过清真寺的象征性仪式的操演来表征和实践自己的

信仰以此激活信仰理念和历史记忆

到中东去的朝觐者主要是到麦加和麦地那留学者在朝觐之外还能领略埃

及等地的风情访问者的足迹最广能够走访更多的国家笔墨涉及到的清真

寺也多姿多样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麦加禁寺(al-Masjid al-Haram)作为全世界

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目的地麦加禁寺正代表着他们信仰源头的精神中心

因而对其描写最为细致

禁寺的面积据说是十二万方尺周围是群房-殿宇-长三十六间每

四间为一组计九组宽二十四间每四间为一组计六组唤礼楼共七

座建于群房上不甚高大但围甚粗与土耳其式者不同由群房向

内为一大广场场内走道以青石砌成余为小尖碎石子地平常礼拜

多在广场里遇烈日或落雨则移入群房禁寺中央为天房房以大块

方石砌成照以黑幕幕绣金字天房高八丈余正面方形每边约五

丈平顶天房门向东北开门以铜制雕刻精细式样古老门距地

约五尺入天房须佐以短梯天房四周为套瓦夫圈以汉白玉石砌成

47

宽一丈余周围缀以电灯美丽异常天房门前为ldquo伊卜拉欣亭rdquo右为ldquo渗

木渗木rdquo泉ldquo沙飞依rdquo亭其左为宣讲台天房左为ldquo伊斯玛伊rdquo故垣垣

外为ldquo哈乃飞rdquo亭天房后面为汗百里亭再为ldquo玛里克rdquo亭全寺金碧辉

煌美丽异常回教禁止绘像故各回教民族之图案画异常发达禁

寺内外依砖形缀以各种颜色成为整齐美观的图案殊为得法1

禁寺的外面则是ldquo四围甚高形如护城rdquo ldquo所奇者四山虽高而不觉凯尔白之

低其尊严隆巍令观者眼光自炫辉煌夺目rdquo2

图表 3麦加禁寺

中间为天房(克尔白)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1948年 3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作者以其亲身体验详细介绍了禁寺的大小ldquo禁寺rdquo的名称源于阿拉伯语

《古兰经》规定在其附近禁止凶杀抢劫等因而得名ldquo天房rdquo是中国穆斯林

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1-22 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页 12

48

对ldquo克尔白rdquo的别称即禁寺内的立方体石殿阿拉伯人为克尔白做了帷幔

即ldquo照(罩)以黑幕幕绣金字rdquo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朝觐仪式之一的ldquo套瓦

夫rdquo(Tawaf绕行)即以克尔白为中心进行故而有专门的ldquo套瓦夫圈rdquo克尔

白周围的渗渗泉及亭子都各有其来历具有久远的历史意涵为穆斯林所熟知

作者到禁寺的时候已是晚上当时麦加城内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电灯禁寺

专门备有一个特定的磨电厂来供电3 因此它在夜晚愈发显得ldquo金碧辉煌rdquo凸

显其尊贵的地位据传说ldquo克尔白rdquo 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易卜拉欣和其子易司

马仪所建褐色的陨石亦是易卜拉欣遗留的圣物公元 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

林大军收复麦加后下令捣毁了ldquo克尔白rdquo 内外的全部偶像只保留了神圣的

黑石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将其改为清真寺禁寺建筑群这一实体结构积淀

着伊斯兰初创时期以及历经千年发展的历史经训中相关的阐释说明流传广

泛的易卜拉欣父子的故事玄石和渗渗泉等历史遗迹表征着伊斯兰教的一系

列意义系统成为穆斯林认同的核心对于中国的信徒来说禁寺与中国距离

的遥远更加凸显了其神圣性长路漫漫难以到达在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

ldquo精神磁性rdquo当中这是一种重要的因素4当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禁寺面前由

这一象征符号引发的情绪将他们与远古的先人联系在一起使自己的信仰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

麦加和麦地那拥有较多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穆罕默德的圣迹如麦地那

的圣陵古巴义清真寺等朝觐者往往会到这些地方瞻仰和巡游此外耶路

撒冷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等地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也在这些旅行记述中有所体

现形成一幅多彩的清真寺图景而正是清真寺这一穆斯林共同想象的空间

使伊斯兰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得以进行如伊拉克巴格达大寺

建筑固别具心裁寺中点缀红碧辉煌更有古代之灯笼形式各

状亦另有意味也殿中悬圆匾大书安拉穆圣及诸大贤名殿中均为

细毯扣头处之稍前有长狭木板可置鞋可取扇去暑殿中复多悬

风扇一室风凉礼拜人无苦楚5

3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页 266 4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35 5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25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

务社于 1943 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社信息

49

其建筑的精致和设施的完善体现了宗教在这一区域的活力令作者赞叹不

已同时不忘以之与中国的情况作比较ldquo若以刻苦为宗旨之中国回教岂有不

认为惊世骇俗者乎rdquo他们在游览中了解了不同地区履行宗教功课的环境并

以这种多元性反观本土的情况这座清真寺对于中国穆斯林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ldquo殿左为伊马目哈乃飞之墓其教派传播甚众全中国回民均在其教派之下

今日得瞻其墓荣幸已极rdquo6很多先哲的墓都在清真寺中形成清真寺符号体系

的一部分历史背景赋予清真寺的象征意义又一次凸显在作者的描写中体现

出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层次性即在整个大的伊斯兰传统的认同之外还有教派

这一层次的归属感

在开罗清真寺较多作者游览了几所著名的大寺后概括道ldquo开罗的礼

拜寺我们看了七八座了mdashmdash今天又看了两座紧相毗连都很壮伟大体的结

构都差不多正殿mdashmdash在中国叫腰殿mdashmdash的下面统是一个天井天井当中是一

个水亭四周是廊廊下都是礼拜的处所只有爱资哈尔大寺的天井中无水

亭rdquo7他们所参观或到其中完成宗教功课的几所大寺久负盛名如爱墓鲁大

寺为爱墓鲁将军(Amro bin Al-as)奉命取了埃及之后所修为纪念其最初传

教入埃及的功勋历代埃及国王在每年斋月的最末一个周五都要亲自到此参加

聚礼而侯赛尼大寺里则安放着默罕默德先知的遗物这些历史久远的遗迹

代表着伊斯兰传播到各地的历程身在其中了解其他国家伊斯兰的历史能

够激发他们虔敬感恩与自豪等诸种情绪

清真寺的外形色彩内部结构等具有物质实在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承

载的意义围绕清真寺尤其是关于ldquo克尔白rdquo的各种阐释传说及故事都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信徒作为伊斯兰的物质符号在这一神圣空间里进行的不是简

单的动作而是一套秩序井然的仪式其中以朝觐的场面最具代表意义

按伊斯兰教法朝觐有正朝和副朝两种正朝(Hajj)属于主命凡符合

条件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在有生之年要朝觐一次副朝(Umra)属于圣行每

个穆斯林在完成正朝功课的前提下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履行副朝功课(主

要是受戒和环游克尔白天房)公元 632年穆哈默德率穆斯林自麦地那赴麦加

朝觐因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故史称ldquo辞朝rdquo随行众弟子关于此次朝觐过程

6 同上这一学派指哈乃飞(Hanafiyah)学派又译哈乃斐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

四大教法学派之一与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齐名8 世纪中叶由阿

布middot哈尼法创立中国内地穆斯林大多遵奉该派学说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

页 231 7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5

50

的详尽传述即是穆斯林朝觐者遵循的重要依据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核心

的仪式没有任何改变正朝于伊斯兰教历每年 12月的前十天举行其仪式和程

序是(1) 受戒(2)绕行(3)奔走(4)驻米那山(5)站阿拉法特山(6)射

石驱邪(7)宰牲(8)开戒(9)辞朝8

据《埃及九年》中记载由埃及方面来朝觐的以拉比峨为戒关赵振武

马正泰等走的就是这一路因此就是在这里受戒的与马明道一起去的新疆穆

斯林们则是在元宝港受的戒也可以到了吉达再受戒赵振武记述了他们受戒

的过程ldquo七点受戒据说这时候船便走到正对lsquo拉比峨rsquo的地带所以晡礼之

后大家都忙着剪指甲齐髭作新大净小净预备受戒戒衣只有两块白布

一块披在身上一块围住下身头上不戴帽子脚上不穿袜子只穿一双为受

戒特制的鞋rdquo9身着一色的戒衣即表示不分国籍种族肤色等抹平了世

俗生活中的差异朝觐仪式是几种旅行记述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大多为流水账

式记载一笔略过马明道的描写尤为详细

随走随念赞词由领朝人领着念因为是晚上去的很黑转了

二十多分钟经过禁寺的伊卜拉欣门惟大门撤法门按巴斯门为

圣门等到赛俩目门入禁寺入禁寺的时候脱去鞋诵入禁寺的赞

词先迈右足入寺

helliphellip哈直们走到玄石的前边立意诵赞词后用跑步向左方转

围天房跑三周然后改成便步围天房转四周每行一步均有赞词

由领朝人领念每次走到玄石都应和他接吻同时念大赞言mdashmdash我用

真主的真名作起始真主至大mdashmdash不过人多地方小那一小块石头那

能容下若许的人所以通融着办改成送飞吻走到玄石双目注视

以双手向玄石方向抚空诵大赞言双掌抚面倒退两三步然后继续

前进但是在第六次末第七次开始的时候必须亲吻玄石一遍人拥挤

8 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5 9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52

51

得很我挤了有一刻钟还不曾抢上领朝人便给我开路可是我的手

将摸着玄石又被人流给挤走了没办法只好ldquo以诚代吻rdquo吧这种围

绕天房叫做ldquo套瓦夫rdquo(Tawaaf)就是ldquo朝rdquo转完ldquo套瓦夫rdquo退到天房门

的前边抚摸天房石壁接吻以示钦慕然后作lsquo都阿rsquomdashmdash祈祷离天

房门一丈五尺远有座亭子名lsquo伊卜拉欣亭rsquo在亭子里或在亭子旁

边礼两拜lsquo套瓦夫rsquo副功拜伊卜拉欣亭的右旁是圣泉lsquo渗木渗木rsquo观圣

泉饮圣水以圣水沾全身这样禁寺里的功课就算完毕了随着

由色法门出禁寺不过一箭多远便是lsquo色法rsquo山

在lsquo色法rsquo山和lsquo买尓卧rsquo山之间跑七次是朝觐人当然的功课这两座

山虽然叫山可是没有山只不过是人工砌成的五六层台阶而已两

山之间也不是难走的山道却是一条大街商店林立全大街的天空

都有木棚这因为给哈直们遮太阳功课是从色法起用便步走到禁寺

lsquo阿里rsquo门的绿柱前换跑步跑到lsquo为圣rsquo门的绿柱(每次约跑九十步)

仍改成便步走到lsquo埋而卧rsquo这算一次这样往返七次每走一步都

有严定的都阿也是由领朝的人领着念到第末次作lsquo都阿rsquo礼成

据说这来往其次的路程共六个启罗米达这种功课叫lsquo在两山之间奔

忙rsquo是纪念圣先知的10

在这之后是前往米拿驻阿拉法特山完成朝觐最隆重的部分ldquo阿拉法特山

在群山当中不甚高由大卵石积成山顶有一白碑rdquoldquo这天哈直到这里来

是主命好几万人都聚在一起从山上往下一望除去帐篷便是披着白布

10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分载于《晨熹》1936 年第 2卷第 9期(1936年 9月)

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期(1936年 11 月)

页 28-31

52

的哈直也倒有趣rdquo11 ldquo阿拉法特rdquo意为ldquo认识rdquo即人类之间的相会结识

节日气氛浓厚也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发表了一生当中最后一次演

说ldquo功课做完大半都坐在帐篷里合在一起诵赞言念应词几万人的声

音只是隆隆震耳rdquo12在阿拉法特停留至黄昏后起身返回米拿途中到穆兹

达理法山停留一夜然后完成射石仪式和宰牲中途朝觐者要回到麦加入禁

寺环游天房开禁更衣然后再到米拿去第二天接着击鬼每处击石七次

共二十一次每天一次共三天米拿的功课全部完毕ldquo然后回到麦加第

二天到麦加北关再度受戒归麦加入禁寺到色法奔忙毕开戒更衣

这种功课是圣行的副功最后是辞朝告辞的转天房然后退到惟大门作

辞朝的礼拜作宵礼退去惟大门这时候朝觐的功课算是完了rdquo13

图表 4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页 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朝觐仪式文化意蕴深厚这九个仪式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或纪念意义作者

详细的叙写无形中就是对这一群体文化的揭示朝觐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激

1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1 12 同上 13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1期(1936 年 11 月)页 28

53

发虔诚之心朝觐者们的精神信仰转化成共同的仪式表达并且进一步通过这

些周延绵密严谨细致的仪式来强化精神共同体的凝聚力禁寺里来自世界各

地的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履行同一个仪式使信徒们能够见证宗教共同体或者伊

斯兰全球团体的多样性并且发现信仰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ldquo这里有

背着或抱着小孩子领着孩子的少妇有背着老父或老母的青年有缺腿少臂

残废人有发须皆白的老者有黄发垂髫的婴儿也有些老病或残废的人

自己不能行动雇一个藤床坐在上面由两个阿拉伯人顶在头上来回跑

有由领朝人领着念都阿的有自行念的有怕忘掉拿着本子念的有男女老少

之别有黑棕赤黄各色一群一群忽动忽停忽走忽跑千态万

状不可形容rdquo14对这样形形色色的个体来说仪式活动使他加入到同一个群

体中这个群体不但会给他以思想感情上的支撑而且还会通过对宗教经验的

重演把他与力量和慰藉之源沟通起来这是一种持续进行的集体仪式而仪式

能够起到社会记忆的维系和传递作用王明珂指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

这些对过去的记忆形成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schema)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

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

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经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

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间的认同15人们借此追

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及其历史流变真主的启示永恒不变朝觐的核心仪式

自穆圣辞朝之后没有变过通过仪式体现的伊斯兰价值不断重复长久地延续

下来而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指涉原型人物和事件不断重演这种

同时性激发了对全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想象在特殊的氛围中加强了对伊斯兰

信仰传统的认同

如此详细的叙写在教外人士看来过于琐碎但这正是穆斯林所特别注意

的对于普通的朝觐者来说这便是 Turner 所说的一套通过仪式它能够帮助

个体朝觐者实现一次重要的身份变迁而知识精英不仅亲身体验这一仪式还

将其记录下来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来影响那些无法远行的人们把自己所感

受到的宗教氛围传递给他们使得伊斯兰从其智识和精神的集中地散播到中国

这一边缘地区

ldquo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必须共享各种系列的概念形象和观念后者使他们

能以大致形似的方法去思考感受世界从而解释世界直言之他们必须共

14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3 15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页 254

54

享相同的lsquo文化信码rsquordquo16中东地区极富特色的清真寺建筑实体与仪式操演正为

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穆斯林共享伊斯兰精神的ldquo文化信码rdquo在这一信

仰象征及记忆传承的空间中克尔白宣礼塔等文化成分构建着穆斯林群体认

知的ldquo共享的意义rdquo参加朝觐的哈吉在麦加逗留期间会去瞻仰当地的伊斯兰

教历史遗址如先知穆哈默德的降生地先知独处的希拉洞木哈拉区先知隐

匿的街道等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乌玛

(Ummah)中几种旅行记述多按照时间顺序将启程的准备送行途中

在圣地履行宗教功课归程等一一道来既是对朝觐过程的记录也是以旅人

之眼观照古国多数为对自己所闻所见的客体世界的描述和记录见证信仰是

他们书写的重点他们作为宗教群体的一部分由此理解的伊斯兰的感觉形成

他们记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朝觐者将这些ldquo文化信码rdquo转化成文字呈现给在

国内的读者使得他们能够在ldquo卧游rdquo中加入到朝觐者所体验的神圣空间中去

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的序言中希望这种记述能够ldquo使非回教而不明回教

教理且不明朝觐意义者得以明了回教真谛使回教人举义朝觐未得前往者 得

以借镜增加信念至于根本不能前往者借此笔记一聆盛典实况如身亲

临rdquo17本地的读者通过阅读过滤掉时空转换这一介质可以直接获得这些ldquo文

化信码rdquo所传达的文化认同与价值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一同分享这一神圣性

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认同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兰的意识

除了在麦加朝觐部分旅行者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宗教活动赵振武一行

送留学生到埃及的时候在那里长时间的停留使得他们近距离接触了更为常见

的宗教场所和当地人们的日常宗教生活如开斋节时作者观察到家家都要上

坟的习惯想知道他们在坟地里做些什么便也抽空到那里参观了一次当他

们到坟地的时候使他们最注意的便是每个石墓上都插着鲜花石墓的四周

围坐着全家的上坟人有的在念经有的已然念完了在那里吃喝有的在谈

话有的在哭泣形形色色很离奇ldquo我记得在一本游记里看过说开罗城有

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活人住的一部分是死人住的那时的想象以为死人住

的城不过是一片荒凉野冢罢了那晓得不然今天才明白所谓死人的城真

和城一样有街道有墙垣有门窗甚至也有许多座礼拜寺走在街上以为

门窗内必有活人居住其实不然里面却都是累累的石墓rdquo18作者在记述种种

见闻之余一一与自己之前的认知对照由此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而一些相

1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4 17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6 1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47-148

55

关的传闻也经由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得以了解了真实情况他们在朝觐这一移动

过程中能够重新认识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实践 因而他们顺应和学习他们在朝觐

路上学习的和看到的

二教育文化形象

寻求学问乃伊斯兰教的最根本教义之一ldquo全世界的穆斯林有两个朝向一

是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礼拜的朝向一是爱资哈尔

是伊斯兰学术的朝向rdquo19到伊斯兰世界寻求知识无疑又是一种精神朝觐第一

届留学生马坚和纳忠到埃及后写信报告了他们在开罗学习与生活的概况1932

年时任北平成达师范教员兼《月华》旬刊主笔的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第二届

留埃生到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将五名学生送入学校就读后晋见了法鲁克国王

并就继续派遣留学生设立伊斯兰教育基金和创办成达图书馆等问题与埃及教育

部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他借此机会参观了当地众多教育机构对开罗麦加等地

的教育情况的记述成为《西行日记》的亮点1946年庞士谦在回国途中写的日记

《埃及九年》大部分是回顾自己在埃及的留学生活其中也有对阿拉伯国家教

育状况的详细描述尤其是爱资哈尔大学占了很大篇幅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方式

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有不同本节将从宗教学校普通学校文化设施三方

面来阐释教育文化形象

求学者主要就读于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这是埃及宗教教育的代表马坚纳

忠和庞士谦在他们的报告或著作中详细记述了爱大的学制章程附属学校图

书馆经费来源等情况马坚称ldquo(埃及)教育颇进步识字者占百分之十二

学校分宗教学校和普通学校两种宗教学校归爱资哈尔大学校直辖此大学创于

九百七十三年为回教世界文化之重心学生九千二百人自南洋群岛印度

阿富汗伊拉克也门汉志叙利亚巴勒斯坦bdquobdquo美国来者约七百人rdquo20

爱大的著名在于其历史之久远学生之多样化此时爱大正在进行改革ldquo一

面保存旧制任人选修无年龄与学年之限制一面又创设新制分小学中学大

学研究院四级小学四年中学五年除宗教课程阿拉伯文学外有史地

数理化博物公民卫生大学四年分文学法学哲学三系研究院两年

分教育宣传两部rdquo21可以看到新制中普通科目占了一定分量正在向现代

教育的形式转化爱大的旧学制最能代表其宗教教育的特色旧学部仍处于礼拜

寺中教授方法如同爱大刚开始创立那样主要在爱资哈尔大寺侯赛尼大寺等

19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页 151 20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35 21 同上页 35

56

几个寺中讲学ldquo教师盘足坐于高大的方椅之上学生环坐周围听讲无教室

无黑板无桌椅学生均席地而坐rdquoldquo这个旧学制给求学人以方便凡有志

于求学的人不论其年龄与资格更不论求学的期限久暂皆可入班听讲rdquo22 这

充分发挥了清真寺的宗教和教育功能并使其最大限度惠及民众在教学内容方

面以宗教知识为主但是ldquo爱资哈尔对于科学业不忽视因为《古兰经》

命人研究自然参悟宇宙的造化爱资哈尔之课程标准中已规定有相当数量之

新科学bdquobdquordquo23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发展

宗教教育的同时愈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认为坚持虔诚的信仰和追求科

学的理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这对于中国穆斯林学者来说便是一种新思潮在

改革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育时需要强调科学法学知识和宗教价值的近代化

赵振武也在爱大观察了数日认为爱大的旧学制与中国古代的书院讲学制度很相

似但是更加平民化对于这种开放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很是赞赏ldquo爱资哈尔是

有欠四年不及千年历史的古校校舍只是礼拜寺教授只是讲经最近三四年开

始有新学部之设立所以规模制度比国立各校自然逊色可是就今天所看已

经是难能可贵了bdquobdquo校舍都是旧建筑光线空气构造的格式都不适于学

校使用他们只是将就着应用rdquo据爱大教务院职员介绍以前这一万生徒都只

在礼拜寺中席地听讲现在已经有九千人坐到讲堂的凳子上礼拜寺的席上只有

一千名了改革魄力之大可见一斑当时中国国内的回教教育方式特别是经堂教

育与爱大的旧学制相似赵振武一行到埃及考察的目的之一便是学习现代的伊斯

兰教育方式也深知改革过程中的艰辛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就发出ldquo他们这

样改良的魄力也着实可佩可钦rdquo的感叹24

埃及的普通学校由教育部管辖包括小学至埃及大学几种等级赵振武在

埃及教育部职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两所男子学校和四所女校包括初级小学

师范预备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及高级师范学校几个级别对学校的学制科目

年级设置教学状况等作了细致的记录普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有宗教内容

且各个学校都备有作礼拜的设备显示出对宗教仪节的重视在初级小学校中

二年级以上的手工都以实用为宗旨如挑线缝纫织藤等这里还为盲女

配备了专门的织毯教室在高一级的其他几个女校中都设有家事科分别在

特殊的教室里实习洗衣熨衣烹饪等事作者对女校中的工读并重大加赞

赏ldquo这种实施的原理我极以为然因为知能不偏废而后生活才有办法rdquo

女子师范学校中的盲目科则给赵振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dquo该校共分四科教育

22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7 23 同上页 12 24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88

57

科幼稚科家政科专修科教育科中又特设盲目科专习教授盲童当

我们参观到盲目科时她们mdashmdash有目的女生都正在做盲童用书用具和方法

与我国所用的全相同mdashmdash我当时便请求其中一个女生给我写一份字母和音符

想要带回国去设法教授给我们的一切可怜的失目者rdquo25埃及普通教育中的职

业教育和女子教育设置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急切要了解的关于回族女子教

育1930年《月华》曾策划了一期ldquo妇女专号rdquo进行讨论其中就有提倡女子

教育普及提升回族女子的知识水平和处世能力均衡回教男女的智识且在

基础知识外也呼吁要学习新式工业技能使学校所学知识或技术在社会能学

以致用改善生计因而这几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正对他们有着很实际的借鉴意

图表 5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月华》5卷 19期(1933 年 7月) 页 1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离开埃及后作者到耶路撒冷和麦加游览及朝觐每到一处都拜访了当

地学校对教育情况作一番考察如麦加的中等师范阿拉伯沙德学院这里ldquo普

通科除掉算术几何代数读本习字意外差不多全是宗教科目如古兰

圣训教义教律 认主学之类rdquo麦加的学校只供给图书和文具对贫者给予

25 同上页 177

58

补助而在上述几所开罗的学校都是免缴学费有的供给食宿有的供给一顿

膳食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第三年级极为注重农业一科ldquo因为他们想要造一个

新阿拉伯对于米面菜蔬不必事事仰给于外方rdquo 26由此也可看出当时麦

加地区经济的凋敝以及发展新阿拉伯的决心

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娱设施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如开斋节期间开罗王家

农事试验场学生为贫民工厂募捐而扮演的游艺大会会场的规模很大许多男

女学生用古装化成各种奇异的剧幕开罗有一各大学和中学学生组织的回教

青年会ldquo是埃及很有规模的一个团体分演讲宣传学术图书音乐体

育各部rdquo并办有会刊 Young Muslimin Magazine与国内的《月华》常互相交

换27 城中有教育部体育会为开罗城内女教员们设置的体育场设置有秋千

木马篮球网球台球等等的体育器械场的后面还有为她们练习游泳而设

的大水池埃及图书馆的规模之大则令他感慨不已ldquo馆中分两部分一是陈列

古板及古写本为世上所希见之珍本二是印本书备人们借阅的据说古本之

中有许多珍品最值得记录的便是圣人时代在羊板骨上写的和以后写在树

叶上的册本还有每时代的写本都分别标明陈列年代越远的字体亦越古

拙bdquobdquordquo当时中国回教团体内没有一个正式的图书馆赵振武认为对古籍的

保护和传承不力是回教文化在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ldquo埃及全国人口不过一千

几百万居然有一座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中国教胞有五千万之众先贤的笔

迹所在多有而且精善的写本尤指不胜屈居然会立不起一座图书馆供给

人们的求知陈列先贤们的遗墨致使在华的回教智识日渐穷败rdquo28作者以庞

大的人口数与所拥有的宗教教育资源的匮乏作对比以突出振兴宗教的急切

心情此次赵振武一行到开罗其中的一个计划便是请求爱资哈尔大学给予扶

持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一个回教的图书馆在看过这里的情形后他将图书

馆的情况详细记载寄给了《月华》编辑部以期能得到中国国内穆斯林的重

以埃及为代表其教育和文娱活动形象表现为新旧杂陈徘徊在传统与欧

26 同上页 271 27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56清末民国对内地的穆斯林人口并没有确切统计当时

最流行的一个估测是五千万另外还有三千万七千万甚至八千万等说法1964年

全国人口普查所得回族总人口为 447 万当时回回往往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

数民族也看成属于同一种族因而会将他们的人口数量计入但即便如此也与实际

情况有很大出入多出于内地穆斯林对其人口总量的想象这种被放大的想象可以

视作他们对自身重要性的迫切认识参见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

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104-105

59

化之间马坚刚到埃及时便深刻感受到这一点ldquo埃及地近故欧化程度较

我国为高新旧思想之冲突亦甚剧烈新旧各趋极端皆非所宜故又有持

调和之论者以为物质文明当以欧人为楷模至于精神文明则我回教亦有

独到之处rdquo29他们在努力协调传统伊斯兰教义和现代化改革作为伊斯兰学术

中心的埃及当时的教育状况在各回教国家中首屈一指其发展的形势让中国

穆斯林深感佩服但赵振武也表达了他的担忧ldquo知道埃及的教育随时都在进步

的状态中只是利弊往往相连因为教育形式的效法欧洲而连带及余其他的

一切如衣装举止奢华bdquobdquo等亦无不效法欧人日超欧化深恐年代一久

伊斯兰的美德怕要沦于异化这是我们冷眼观察的一点杞忧rdquo30

中国不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和历史范围内到爱大学习的留学生以及出去

考察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都努力在教育上使中国伊斯兰教育系统与爱大发

生联系爱大作为伊斯兰学术中心与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与整个

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他们对当地教育知识极为关心从对方的教育制度中汲取

经验以改革国内的伊斯兰教育而这种伊斯兰教育改革正是中国穆斯林现代

化的关键部分

到中东去回溯到伊斯兰的根源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

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传达的是以宗教传统精华进行民族拯救的

信念在游走异域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感受现代文明吸取异域营养反观

本土文化通过对异国的描述表达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在这

其中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赵振武在给友人的信中告知当地的宗教和教育

情况时特别说明ldquo我们用主观的观察凡是合乎教门的都是善良的掉过来

说不好的习惯都是风俗rdquo31这突出了作者心目中中东地区在宗教方面的文明

和崇高以及知识分子对中国国内回教发展状况的一种内在焦虑与体认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近代不乏非穆斯林作者取道中东地区赴欧洲者清末王韬(1828-1897)郭

嵩焘(1818-1891)张德彝(1847-1918) 薛福成(1838-1894)等人在其游记

中都有对苏彝士运河的描写但仅作为片段点缀在他们的长篇纪行中实际上

当时中东的土耳其和埃及常常作为弱国代表成为近代知识分子规划中国发展道

路时的借鉴对象尤其是土耳其作为ldquo西亚病夫rdquo与中国这个ldquo东亚病夫rdquo

29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 30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00-201 31 同上页 154

60

在亚洲大陆两端遥相呼应因与中国相似的国情和变革经历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

关注的焦点常被用作构建其政治话语的资源但遥远的想象和分析常常多于实

际的交往他们或从种类异同方面来分析中土两国的情况推断中国的政策如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以ldquo横览万国与中国近形似比拟同类鉴戒最切者莫如

突厥矣rdquo向光绪帝提议变法32在戊戌变法中又集中引征了克里米亚战争和

1874-1876俄土战争这两件大事来表达其联英的主张以推断中国的外交政策33

梁启超则对中国与土耳其的异同问题进行辨析力陈ldquo我与彼之所为绝异也rdquo34

或引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为效仿对象如孙中山著专文称ldquo近东病夫之土

耳其瓜分问题已由革命而解决rdquo而ldquo中国岂异于是哉rdquo35而在凯末尔革命后

则引土耳其为新兴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代表如1927年柳克述著《新土耳其》

完整地记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旨在取法土耳其

ldquo说明帝国主义的如何进攻以及弱小民族的如何自救rdquo以 ldquo唤醒民众rdquo36戴

望舒也编译了《现代土耳其政治》来说明ldquo民族观念和近代技术这两个西欧的产

儿rdquo如何在回教世界发展以之呼吁和号召本国同胞37

民国时期康有为的《突厥游记》和胡汉民日记中相关的记述是极少的建立

在实地观察上的作品故本节以他们笔下的宗教和政治景象为主探讨当时教外

人士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这两份旅行记述资料写于不同时期反映了作者的政

治思想及对当时中国发展之路的一种思考以说明中东地区在近代中国变革之

际也曾进入中国非穆斯林知识分子的世界参照系他们到中东去将其视作借

鉴对象呈现出不一样的对于中东的观察

一康有为与《突厥游记》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被通缉逃亡国外他遍览各地政教风俗科学艺术

将游历观览参照中国文化撰写了众多的ldquo列国游记rdquo1908年7月在实地游览

土耳其之后他写下《突厥游记》但并未发表1913年才首次刊登在他主编的

32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298 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页144-147 34 梁启超lt中国与土耳其之异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

1989 )页28 35 孙中山lt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gt(1908 年9 月)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

页382 36 柳克述著《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页(1) 37 戴望舒编译《现代土耳其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1

《不忍》杂志第1-3册上但是为了展示其政治观点康有为将早已成稿的《突

厥游记》文本在刊发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38因其刊本的改写是针对民国后政治

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故本文的讨论以刊本为主

作者在文中称ldquo吾于诸教主之地皆欲一游以志瞻仰rdquo 39宗教形象亦为其

所关注多有寺庙和感受笔之于书但这与上述穆斯林作者笔下的景象有些不同

如对于麦加禁寺的描写由于麦加只允许穆斯林进入他未能前往因此在伊斯

坦布尔索来曼陵庙中见到麦加的缩微模型特意将其记下

麦加之城周以群冈夹山而穿道入焉遂见方城城门壁上瑰异作

小穹三百其摩诃末陵环侍在塔中作圆周廊屋以三十四柱为之皆长

方灰白色正中为方塔塔旁有小门登之塔顶中即贮摩诃末棺衣

墨幕上钩以铁阑焉余平无他物塔外有三亭其小穹亭二亦壮伟也

昔闻其棺悬空中不贴地盖摄以吸铁今观之果然虽以诡术惑愚民

亦足千年矣黠哉摩诃末40

尽管这只是麦加的缩微模型但在作者的介绍中却能看出他对伊斯兰的了

解他简要描述了禁寺及其周围的建筑有一些偏差克尔白并非悬空更不

是ldquo摄以吸铁rdquo其底部垫有一块基石作者看起来像悬空大概是因为天房门

距离地面有 2米而产生的错觉ldquo以诡术惑愚民rdquo即他所认为的ldquo佛耶回乃因旧

说为天堂地狱以诱民rdquo在这里将克尔白的ldquo悬空rdquo作为穆罕默德以诡术来

迷惑平民取得宗教神圣地位以影响千年的证据有失偏颇并且克尔白这一

建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就已存在而非创于穆罕默德之手更重要的是他

将克尔白误认为是默罕默德的棺墓所在而克尔白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言下

之意即认为众人朝拜的是穆罕默德这与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有违实际上默

罕默德的陵墓在麦地那的先知寺内到天房朝觐并不是朝拜穆圣或其它任何人

物这是有异于别教的朝圣天房和其它圣地之所以受尊重全因其社会组织

38 具体的修改及解释见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近代史研

究》2006年第 2期页 223-236因此文作者对《突厥游记》中土耳其政治状况作了

较多描写和分析故本文在分析《突厥游记》时侧重于其宗教景观及由宗教景观思考

的国家发展之路 39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1册(1913年 2月)页 21 40 同上页 21-22

62

和历史背景之故以康有为的博闻和阅历来说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见当时非

穆斯林对于伊斯兰的认识多由想象和道听途说而来伊斯兰的景观对于他们大

多意味着未知和陌生

康有为也实地游览了伊斯坦布尔的几所清真寺多以文物遗迹的眼光看待

并未对其作过多宗教上的描述如生苏菲庙(即阿亚索菲亚大寺 Aya Sofia)ldquo此

庙已二千年其闳大华妙令人惊觉以古旧论之可谓为地球华严第一rdquo阿

亚索菲亚大寺承载着一段伊斯兰的征服史奥斯曼土耳其人 1453 年征服伊斯坦

布尔(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其内部装饰有大量基督

教元素ldquo有昔帝后二像回人虽灭之痕犹在rdquoldquo楼上下门多刻十字今回人

灭之而迹犹存rdquoldquo有基督像虽为回人灭作花样而遗迹尚存rdquo作者对这种

ldquo易教而用其庙法rdquo极为赞同以此来批评国人ldquo恶佛教并庙而毁之rdquo使得

古物不存文明扫地对于索菲亚大寺所代表的文明交替的历史的观察在其

描写和解释中表现出来作者写到殿中的石柱ldquo一柱有掌血痕rdquo并解释ldquo盖四

百六十年前回人杀希腊人二万于此染成云rdquo41而同样的景观在穆斯林作者的

笔下则为别样的解释ldquo石柱端见一手掌痕迹乃攻破伊斯坦堡之土耳其将军

到此后抵掌于柱刻为手形借以为纪念者将军之功果与此柱不朽矣rdquo42穆斯林作者明显引将军的功勋为豪见之而缅怀康有为作出对伊斯兰教负面

的解释但并未作价值判断言语间视之为文明交替历史变更的必然文中

并无关于他们解释的信息来源暂且不论孰对孰错由其解释可见作者不同的

立场前者为中立的文教历史的说明后者则是含有宗教情感的描述

宗教方面康有为还描写了摩诃末教(伊斯兰教)两种派别的诵拜仪式以及

一些基本的教俗并由此讨论伊斯兰教是土耳其立国的根基

摩诃末教徒之信仰最坚其所信之术谓为善者可为神如平生为善

事者死后必归天国其为教争而死必归天国而受无量之福故人死

不哭男子不省墓墟墓之间只见老弱妇人徘徊踟蹰以祈冥福而已

突人数百年之以兵力横绝欧亚者恃此术也其道亦妙矣虽非中庸然

当国争时未可遽非也43

41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页 17 42《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398 43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3册(1913年 4月)页 55

63

他指出土耳其正是凭借伊斯兰教的信仰开拓疆土建立跨越欧亚的大国

它的立法之本是《古兰经》ldquo突制宪法之本出自其教可兰经所有法律皆

原于此经而制定者rdquo并言明这与中国的ldquo六经rdquo十分相似土耳其教长享有极

高的地位ldquo凡立法行政由苏丹亲裁立大僧正与大法官副也大僧正管教

大法官管律凡立法设教必先议于大僧正大法官待其诺而后归苏丹裁可焉rdquo44在教育方面ldquo专门学校教亚拉伯语波斯语而注重可兰经哲学论理学rdquo同

时又注重法律历史地理等科目ldquo大旨主于政教一致rdquo这便是土耳其立国

的基础

这段关于ldquo政教一致rdquo的描写在1908年的稿本中并未出现而是在1913年

首次刊发时加上的也就在这一年作为孔教会会长的康有为建议国会将孔教认

作国教ldquo吾国宪法 宜用丹班之制以一条为lsquo信教自由rsquo以一条lsquo立孔

教为国教rsquo庶几人心有归风俗有向道德有定教化有准然后政治乃可次第

而措施也rdquo45他的意图很明显欲借鉴土耳其的政教合一来阐发其以孔教为立

国之基的主张即中国也应该建立政教一体的政治建制

其实康有为对土耳其的观察以之为借鉴对象不仅仅是政教合一这方面

在1908年稿本的《突厥游记》中虽然革命刚过还未能看清形势但他是对青

年土耳其党革命立宪大加赞赏并试图仿效随着土耳其和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变

化到1913年他转而否定并对青年土耳其党人学习法国改革提出了批评借鉴

方式由积极的ldquo救亡rdquo转向ldquo鉴亡rdquo于是又从宗教方面引出另一层面的借鉴意

但是这一借鉴对象并未发挥实效一方面民国政府忙于内争与财政无

暇注意康的请求其他宗教主张宗教自由而那时的知识分子甚为分歧难以对

孔教在近代中国的位置有任何一致的意见并且孔教运动缺少情感上与精神上的

吸引力46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突厥游记》ldquo发于救亡的热忱 流于政论

性的臆断rdquo 47一些描写多表现为政治话语而与事实不符且梁启超早前就针对

其中土ldquo同种同类rdquo的观点提出过异见康有为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无论是鉴亡或救亡土耳其曾经进入康有为的视野并

成为其建构政治理想的思想来源

44 同上页 54 45 康有为lt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gt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848 46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页 112-113 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页 235

64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借鉴流于空想那么1928年胡汉民对于土耳其的讨论则表

现得要实际一些

二胡汉民与《胡汉民日记》

1928年 1月底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偕孙科伍朝枢等人前往土耳其和欧洲

考察并将所见所闻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在此之前胡汉民就关注过土耳其

的形势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在《民报》上发表《就土耳其革命告我国军人》

提出ldquo见土耳其革命之捷报胡不为之拔剑而起舞rdquo以激起士心提倡效仿

土耳其以革命的形式立宪他一再强调军人有左右一国政治的能力在革命中

应当负起比平民更多的责任他以土耳其军队忠于苏丹但在关键时刻顺应民

意而反抗政府参与革命为例又引用汤武革命中牧野之战的例子号召 ldquo以

军人而响应革命为我国革命战史最有光荣之事rdquo48而考察土耳其为未来中

国的发展求取经验是胡汉民 1928 年出洋的目的之一49待胡汉民真正踏上土

耳其的土地时土耳其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

成为战败国阿拉伯各省摆脱了土耳其的控制奥斯曼帝国瓦解凯末尔领导

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作者在埃及耶路撒冷土耳其等地游览了宗教遗迹如耶稣受难处哭

墙以及一些阿拉伯教堂(清真寺)但并未作过多描写在伊斯坦布尔游观两

所教堂也只是一笔带过

作者最为关心的是土耳其建国后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方面他主要是

通过参观国会与土耳其领导阶层会晤了解的在其日记中记录得最为详细

如教育方面

以国家思想代其从来之宗教小学高小有宗教一科于星[ 期]

一下午讲之为自由科中学以上则废盖为家庭习惯使其父兄不至

聚生反感也

48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

知三联书店1977)页 560 4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页 210胡

汉民访问此次出访主要是向各国政府宣传国民党的政策争取国际支持同时为废除

各国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作些试探

65

helliphellip

土教育注意物质实用(如织造工艺化学) 又以教材缺乏极重师

范方为男女师范学校之筹议50

由上可看出土耳其教育世俗化的努力即进行用国家思想取代固有宗教的

教育改革树立明确的国家意识以激发土耳其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这一改

革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并且注意到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并非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财政方面统一定为法律(派科员于军民各机关)管理预算党政方面土耳

其党与政府的关系是ldquo我为政府总理同时亦为党的总理也rdquo其党政合一的

制度与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相同而党务相当严格ldquo资格甚严不得有犯罪及

不道德行为军人无入党之必要职员先受严格检查为自然之党员但不使

加入政治的运动对于政府拥护而监视之bdquobdquordquo当时的内阁总理替凯末尔代行

党政各种权力ldquo凯末尔为终身总理平时以依士密(国务总理) 代之国事悉

决于国会议员莫非党员有大事则议员先密议于党部而后在国会讨论rdquo51胡汉民对土耳其政府普及教育统一法令财政等方面都很赞赏尽管也有一

些疑义如对于ldquo党会议时凯末尔出席发表意见则党员惟有接受而无讨论

云rdquo作者评价为ldquo盖其集权专制过于苏俄也rdquo52但是他认为土耳其的政治格

局值得中国学习参照他在归国后利用各种场合来宣传他的以土耳其为榜样的

主张ldquo土国在欧战以后经济原极困苦且国亦不甚强劲但至现在距媾

和不远而土国之财政竟能有条不紊政治亦甚佳可知其进步之速诚足

惊人也吾人往外游历考察政治当取其所长回国以资借镜则土国其庶

几矣rdquo53对于胡汉民表示出的对土耳其的极大兴趣以前学界在讨论胡汉民时

多强调他实际上欣赏的是凯末尔完成革命后深居简出由内阁总理代其处理政

务的做法以此暗示蒋介石有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胡汉民将土

耳其视作中国和一切弱小国家的楷模希望中国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强盛起来才

50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lt胡汉民日记(1928 年 2 月mdash7 月) gt见《民国档案》2004 年

第 2 期页 16 51 同上 52 同上 53 胡汉民个人全宗案卷号三〇一〇一 15转引自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

页 212

66

是其关注的焦点54无论他兴趣点更侧重于哪一方面胡汉民对土耳其政治格局

的观察和记录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借用的经验

小结

由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异域形象既反映了中国人对中东地区的认知水平也表

征着不同身份作者的情感和态度ldquo形象是加入了文化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

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rdquo55对于所要记述的形象的选择与旅行者们的民

族意识与自审情绪以及作者个人在看待中东异域形象上带有的浓厚个性色彩和

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行旅者不同的身份影响行旅体验从而导致呈现在其文本

中的异域景象的不同

在穆斯林作者笔下宗教形象显然占据了异域言说的核心位置普通朝觐者

的叙写中从历史想象到亲眼见证的欣喜和认同溢于言表知识分子则在此情感

之上又注重其可资借鉴的方面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自然会赋予伊斯兰教诞生地以

优越地位因而在异域文化对自我文化的影射中呈现出对于本土在宗教上处于

弱势地位的心态相比之下非穆斯林作家更关心政治和文教方面的情况康有

为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考察的意味更浓并借此建构其政治理想作为政治家的

胡汉民视点则着重于政治格局由于中东地区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并非像西方

国家那样发达因而在他们的叙写中不会有同时期旅西游记中常表现出的那种弱

势种族和群体的焦虑

若以行旅的象征意义来看他们都是到ldquo彼岸rdquo去从本土出发向另一地转

移的时候不仅是从已知地域向未知地域的地理转移同时也是从一个熟悉的文

化环境向另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转移脱离了生活常态进入充满新奇体验的

时空感状态是一个追寻的过程他们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另一个民族

的土壤中既要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会对文化身份的冲突作出一定的调和对

于非穆斯林来说中东的异域图景代表着另外一个文化圈他们在流动的具有差

异性的文化氛围中获取新鲜的资讯但并不会产生纯粹意义上的精神契合(多是

世俗的)没有认同的情感对于穆斯林来说在这一行旅的过程中除了能够

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之外更是一种对旧空间的追寻因此中东之

旅既是ldquo彼岸rdquo又是ldquo归途rdquo由于他们的另一层伊斯兰文化印记中东的异域

图景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并非异质文化借助于一种回溯的视野旅行者的思

54 同上页 212 55 布吕奈尔等lt形象与人民心理学gt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页 113

67

索更多是在亲和中进行调适以加深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的是对于信仰意义

和价值的寻求和整合这种价值的寻求超越了一切功利的个人家庭国家的边

界穆斯林通过自己的宗教意识勾勒了一幅世界图景借助于这一图景获得归属

感并通过文字记录与本地的人们共同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他们的身份和个人

视角有所差异但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羸弱国力构成的文化背景是相同

的与异域文化的碰撞刺激了每个人的观感在奇山异水之外宗教文化和政治

等ldquo社会相rdquo构成了游记内容的主体这是让行旅者感受差异最大和思考最多的

部分游记中表现出的视野和思考无论对于主流社会还是回教团体来说都包

含着对自身所居处地域家国的文化认同或反思针对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时的

对比中出现的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和学习对象是他们相同的立足点穆斯林群

体这种在异域行游中对于本土的观照不只局限于中国回教社会内部的发展也

是关乎整个国家的随着当时中国时局的变化这一点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这

将在下一章中讨论

68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民国初到三十年代前期到中东去的游者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宗教和教

育方面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激活本土穆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

变化到中东去的这一移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关于国族认同方面的意识但

这种认同是有差异和不同步的同样身为穆斯林他们带着这样的差异在中东

开辟了关于中日战争的宣传ldquo战场rdquo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民族

斗争经验给了一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

参与到抗日救亡中1938 年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各国1939年中

华民国朝觐团赴麦加宣传便是典型的例子《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由

其成员薛文波执笔王曾善整理1943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97年在马

来西亚再版该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 1939年中国近东访问团一路的工作及

见闻后附访问团总报告书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则由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

生组成1939年他们接到国内电报要求组织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赴麦加朝觐

扩大宣传顺带监视唐易尘等人组成的华北朝觐团因为其受日本方面指使

以朝觐为名进行对中国抗战不利的宣传和联络1天仆为中国赴埃及留学生之

一他的《朝觐日记》即是对这次行程的详细记录连载于《月华》上庞士

谦 1938 至 1946 年在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埃及九年》是作者归国途中在船上

写的日记和回忆其中附有一篇ldquo1939年朝觐团日记rdquo也记述了中华民国回

教朝觐团在麦加的事迹在此可作为参考华北回民朝觐团则为我们讨论穆斯

林国族认同提供了另一种面向《麦加巡礼记》作者唐易尘为日本协助成立的

ldquo中国回教总联合会rdquo总务部长1939年受日本顾问赞助率华北回民朝觐团到

麦加朝觐唐易尘将此行见闻整理成文先于《新民报》上发表1943年由震

宗报社刊印成本他们都借用到中东去为己方宣传这反映着对宗教的认知和

对国家的态度的变迁2

本章拟以上述作品为主要分析材料从他们赴中东宣传的缘由成效等几

方面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不一致性并强调其中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有研究者注意到中国内地穆斯林在历史上多不为外人了解唐宋时期他

们是外人元朝时他们是征服者和恶人明朝至清朝中叶他们极少出现在正

1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合期(1939 年 2月)页 13 2 这里将材料按照近东访问团中华民国朝觐团华北回民朝觐团的顺序排列庞士谦

属于中华民国朝觐团其《埃及九年》中的ldquo1939年朝觐日记rdquo在此作为参考和补充

69

史记载中直至抗清起义的发生才被ldquo发现rdquo3李普曼在其研究中也揭示了

中国穆斯林曾经处于中国历史的边缘这一现象他指出到 20 世纪 20 年代

由宗教和世俗穆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才开始有有关

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国性声音发出4那么回族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运动中

的表现可以视作这种声音的高潮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本节从出访缘由宣传手段与成效兴教兴国的实践三方面来分析达浦生

及近东访问团的活动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目的和活动有

了变化与前面的中东之行相比这几次活动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mdash

mdash向外与中东世界联络积极争取其支持是对于伊斯兰世界的认同向内与

国内其他民族一起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去是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

一出访缘由

抗战开始时任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的达浦生多次接到海外友人来函

询问中日战争的情况他们多不明中日问题的缘由以为中日既同文同种中

国应对日本亲善不应以兵戎相见且日本与中国强弱悬殊以弱敌强胜负

之数不难预见留埃学生也将埃及人士对中国抗战的反应反馈到国内ldquo皆因敌

人事先肆其鬼蜮伎俩作虚伪之宣传颠倒黑白致使近东各国人士对我发

生错误的观念rdquo5这使达浦生萌生了出国之意拟赴近东各处将中日战争的

情况与中国抗战的精神向近东的回教徒说明加之后来上海失陷达浦生因

此下定决心摒弃一切到中东作宣传

3 Barbara Pillsbury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rdquo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4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p 212 5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见《回民言论半月刊》

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月)页 27

70

图表 6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抗战期间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中也提

出了ldquo利用朝觐机会为世界回教之联络与宣传rdquo的计划要求ldquo利用此机会

作联络宣传工作藉宗教之情感把握世界回教之重心rdquo以此让中东地区人民

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要性6中国朝觐者曾在麦加向各国穆斯林进行宣传有

的朝觐者进一步访问其他国家发表各种言论和文告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抗

日战争的支持达浦生出洋之后1938年 1月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派出的中

国近东访问团开始出访中东国家访问团以王曾善为团长马天英张兆理

薛文波及王世明(时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生就近参加)四人为团员其目

的在于ldquo以民众团体之立场作国民外交之活动前往近东各回教国及回民较

多之国宣传我国抗战之意义与敌人侵略之种种暴行并我回民参加抗战之最

大决心冀以揭破敌人多年来在近东一带之政治阴谋与其离间分化我整个民

族之鬼祟伎俩rdquo7

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前身系 1937年在河南成立的民间团体ldquo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rdquo

由王静斋时子周等筹建1938年改组为ldquo中国回民救国协会rdquo(会址武汉)1939 年

1月由唐柯三孙绳武等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回教救国协会同年

会址迁往重庆成为官办组织第一任理事长为白崇禧该会曾联合全国伊斯兰教组

织为一体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91下文中的留埃学生朝觐团亦由该组

织派出lt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2期

(1939年 2月)页 22 7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441日记中称该团旅费来自

71

他们将此次出访视作ldquo国民外交rdquo以抗日救国为目的以抗战宣传为途径

展开他们的访问之旅在主观上是为国家服务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性这与

之前的中东之旅如朝觐留学参观考察等纯粹宗教文化交流有了区别这

种区别也是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除了军事进攻他们在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推行所谓ldquo亲善rdquo外交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在舆论中宣传建立ldquo回

回国rdquo和帮助中国回教徒的政策企图获得穆斯林世界对日本的好感和亲近

并把发动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说成是由于中国排日和抵抗日本所

致推卸战争责任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前日本就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回教的工作

派遣专人对中国回教社会人口西北回教军事教派纠纷特殊问题(新疆问

题东干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作政治之用调查人员在致友人书中也

一再说明回教政策对于日本帝国政策的重要造成日本国内重视回教工作的气

氛8因中国各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隔阂日本认为这种固有

的矛盾与隔阂正是他们分裂以治之的有利条件对于这一点当时日本一位

受军方委托进行研究的人员大林一之在其《支那的回教问题》中总结到ldquo富

于煽动性并具有雷同性在特殊地域里成为特殊潜在势力的支那回教在现

今的形势之下就是支那的癌症但是除非到了支那自身被解剖手术切开之时

是无法将其剔除出去的而因其病情发展非常缓慢若没有来自外部的冲击就

不会发生急激的病变rdquo9 即强调回教在中国问题上是潜在的分裂因素但它能

否迅速起作用需要日本来给予这种ldquo外部的冲击rdquo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回

教群体与中东地区各国的宗教关系就是可以利用的一方面而日本以外务省为

中心陆军和海军相关人员组成的ldquo回教及犹太教问题委员会rdquo曾经向内阁总

理大臣提交过强调要ldquo与分布在亚细亚大陆回教徒建立友好亲善关系以确保

从背后对支那进行牵制rdquo的报告10因此日本军方在中东地区设立外交机构和

商业机关并派遣留学生专习语言文字考察风俗习惯以阿拉伯文和土耳

其文出版印刷精美的刊物宣传日本与回教之关系以及种种不利于中国的言论

补助但未说明补助来源前后两次共四万七千国币页 497 8 参见杨敬之lt日回教政策之全貌gt《突崛》第 8卷第 7-1263-65 期原刊于《大公

报》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

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779 9《印刷物送付之件通達》大正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陸軍省大日記欧受大日記《歐受

大日記 自 08月至 09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JACAR 系统查询编码 C03025355100

文件名为《印刷物送付の件》转引自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

研究》2009 年第 5 期页 89 10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5

72

11他们针对中东地区宣传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连俄实行共产主义回教群众

受到ldquo压迫rdquo各回教国原本同情中国然而共产主义反对宗教日本军方这样

的宣传使得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时经常受到质询其次宣传中国已然共产西

北另立回回国借机向中东各国宣称世界回民欲求救中国回民日本愿为先

驱等等12 日本军方试图以宗教的共同认同来取代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将

他们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政治运用

日本军方还派遣人员以回教徒身份去麦加麦加朝觐是世界穆斯林一年一

度最大的集会能使各种信息在穆斯林群众间广泛流通在阿拉伯常常可见日

本人在宗教上身份不甚明显对于他们的宗教身份和在中东活动的本质日

本学者也有自己观察1937 年 12 月日本外务省调查部举行第一次ldquo回教研究

会rdquo报告会时外务省欧亚一课ldquo嘱讬rdquo(受军方委任之研究人员)今冈十一郎

当着 11 位外务省官员3 位陆军省军官4 位海军省军官的面就活跃在中国

ldquo回教rdquo工作中的日本人作出陈述ldquo人们都说在我国人中的回教徒已经为数

不少而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信徒而是政策上的信徒在这种人中

间从过去就有名的人大致如下山冈光太郎(在印度接受了洗礼)田中逸平(死

亡)中尾武男(现任驻土耳其大使馆嘱讬)川村乙麿(号狂堂在奉天在回

教徒中有权威)波多野鸟峰(曾经在赤坂设立回教寺院)冈本甚伍(跟从库利

班加里接受洗礼以世界旅行者而知名)有贺文三郎(跟从神户的诺下姆古诺

夫接受洗礼)之外年轻的还有小林(在爱资哈尔大学)山本铃木乡等人rdquo

ldquo作为个人的行为还有若林半在做支援输送青年去到麦加进行朝觐的活动rdquo13

据《访问日记》访问团成员在吉达时在友人处就偶遇一日本人一副阿拉伯

人的装束据说在马来入教有二十多年了但向他说色俩目时他竟不能回答14从吉达到开罗的途中又看到了这个人和其他两人后经访问团员的调查这

名日本人叫铃木刚久居马来连续四年朝觐举止阔绰活动范围很广另

一名作埃及学生装束是他们的向导名小林哲夫留学于爱资哈尔大学15 铃

木和小林极有可能就是上文中所提及的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之一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

道出了他们大多抱有其他政治目的日本军方所作不利中国的宣传传遍麦加

人心动摇因而达浦生近东访问团等的出行就十分必要和紧迫并且他们到

达中东要面对的形势和所做的工作比以往的访问复杂得多

11《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12 同上页 491 13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gt页 91 14《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120ldquo色俩目rdquo即阿拉伯语的ldquo主赐你平安rdquo

这是各国穆斯林之间通用的基本问候语 15 同上页 123

73

二宣传手段及成效

在达浦生和访问团员的记述中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

行宣传

首先每到一处都先行晋谒当地政府首脑宗教领袖和社会名人这既是礼

仪要求也使得访问团的行动获得支持具备了合法性宣传更加便利而这些

领导人或者有经验人士也对中国人民给予同情与勉励并根据自己国家的抗争经

验给出建议达浦生参加了埃及国王的婚礼在集会上向其他宾客宣传中国抗日

的情况后又单独晋谒埃及国王达浦生与访问团在去麦加的路上会合他们分

别在米拿行宫和麦加王宫两次谒见沙特国王向其致意并简述了中国抗战情况

国王专门询问了访问团的宗旨和使命对中国抗战极为关注详细了解以ldquo爱

国御侮实为回教人民的天职rdquo对中国的回教徒参与抗战加以勉励叙利亚总统

接见访问团时表示ldquo中国有如此多量之穆斯林在过去因交通梗塞消息隔离

与各回教国彼此缺少联络以后应着手于团结工作rdquo访问团在大马士革进行了

四场讲演并访问报馆大学等以后在伊朗伊拉克等地国家元首及其他

朝野人士也纷纷会见代表团分别给予同情和关怀土耳其外长还将土耳其民族

复兴独立运动的经验详细介绍给访问团以资勉励和借鉴

图表 7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74

其次他们利用各种形式的集会作口头宣传朝觐时期是各国穆斯林汇聚

和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的重要机会然而也是在这里各种消息最易流传扩散

访问团利用这一场合联络和团结朝觐的同胞扩大回胞抗战的影响力朝觐

期间的一天晚上访问团在麦加克尔白礼拜之后进行回侨祈祷大会来自中国

国内的朝觐者在中东各地的回侨及流亡者都汇聚而来王曾善代表访问团

首先报告了他们出国的意义中国坚决抗战的决心穆斯林同胞所受的损失以

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情况然后用土耳其语向新疆同胞介绍上述内容接着

举行祈祷仪式王世明用阿拉伯语宣读祈祷词祈祷中国抗战取得胜利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等中国教胞的祈祷活动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前来参加演变

为国际宣传扩大了影响力清真寺是穆斯林日常集会的重要地方穆斯林日

常礼拜及聚会均在其中每周五为聚礼日集会的人数更多中东各国清真寺

大都宏伟宽敞大可容万余人访问团所至之地遇到聚礼日就借机向教众

宣传演讲这样的演讲因正值礼拜时间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感情油然而生

更易博得人们的同情效果较普通讲演更为明显如访问团到大马士革的问迷

亚清真寺(Masjid Omeya)时就有上万人参加聚礼16

除了这些常规的的集会访问团所到之地有不少当地社会领袖召集民众

特别召开欢迎大会茶会及宴会等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普通民众并作宣传

访问团人员也借机作讲演或者即席与宾客个别谈话作短时间演说日记中

对茶会等集会的叙述颇多他们在编后记中也对此作出说明ldquo本团系一民众团

体行至各国多欲与其政治人物社会领袖相接触非设法使多有非正式之聚

不足以达成任务rdquo17这种场合参加者多为各界知识分子与领袖人物可以利

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对中国抗战情形的了解如阿拉伯国王的宴会宾客有百

余人均为沙特地方重要人物在当地华侨首脑人物的帮助下访问团召集起

大部分侨胞据他们了解华侨在麦加麦地那两地约有七千余人还有一些在

土耳其除百余人来自内地各省其余均为新疆侨胞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每

年国内各地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后因钱款用尽等种种变故而流落异邦欲归

而不得者大部分则是新疆事变时被迫逃离的18他们久居国外不明国情再

16 同上页 473 17 同上页 505 18 文中称新疆ldquo民国二十一年事变rdquo指 1931-1932 年间的哈密事变1931年 2月对

金树仁政权不满的原哈密王府的贵族势力趁机利用民族矛盾和民众对官府的反抗发动

事变后因外国势力侵入及甘肃河西马仲英的部队入新疆而扩大使原先的农民起义

后来发展为遍及全疆的大暴动见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1996)页 372-376

75

经日方的宣传由怨恨地方政府转而怨恨国家19访问团趁此机会慰问其疾苦

继而告诉他们国家抗战的情况以及内地中央政府对国内各民族的政策劝勉他

们与其流亡于外不如归国效命

在集会之余访问团主动拜访和参观人民团体及各级学校当时中东各国

也有一些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人民团体组织日趋完善大

多由富有民族革命精神之志士主持访问团积极联络他们利用其组织的影响

力为中国宣传并进行抵制日货运动埃及回教青年会妇女协会等都与

访问团有所往还此外访问团与各国留埃学生联络埃及为世界回教中心

各回教国留学埃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他们又多富有新兴的革命思想访问

团专门邀请他们印度爪哇阿拉伯叙利亚阿富汗南斯拉夫等国学生

齐聚一处由访问团成员相继演说彼此交换意见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大多

数也处于被瓜分和被压迫的境地同样有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诉求因而体会更

深愿意帮助中国向各自的国家宣传以壮大受压迫国家的声势当时参加学

生众多散会后他们便将此种消息向其各自国内的朋友和团体报告或介绍

在访问团还没有到其他国家之前土耳其叙利亚利邦(黎巴嫩)伊朗印

度等各国回教民众及团体已经早早得知访问团将来访问的消息

在集会讲演时访问团还利用一些辅助手段他们出国前准备了幻灯机

讲演时顺便演示中国国内政要的照片风土人物战争中焚烧轰炸的惨烈景象

等为听众介绍中国国情及抗战情况生动直观更具感染力阿文广播也是

他们的宣传手段之一他们到达各国所访问的城市有限使用阿文广播以使

宣传遍及全国据来自埃及的报道开罗广播电台为提醒埃及人民对中国抗战

的同情特意向全国播放中国最新灌制的唱片其中有《义勇军进行曲》《铁

蹄下的歌女》《中国新青年》等播前加以解说以扩大宣传20

此外他们撰写书册联络媒体印制传单作文字宣传达浦生在朝觐

期间宣传时感到口头宣传有限因而在朝觐完后到埃及乡下居住潜心著述

以阿拉伯文撰《告世界回教同胞书》详述近六十年来日本侵华的情况以及此

次中国抗战的精神书未出版时开罗的各大报纸为其广为宣传此书印了五

千本分赠给通晓阿拉伯语的各国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状况

访问团在访问期间对于各地新闻记者多方联络利用他们的地位及活动力量

唤起各国的同情访问团每到一地参加欢迎宴会时都有当地媒体到场对他

们的行程进行宣传报道他们也主动招待新闻记者讨论中日问题讲解中国

19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20 lt伊斯兰消息开罗广播无线电台播放中国最新唱片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

期(1939年 5月)页 28

76

抗战意义及抗战必胜之理由以此抓住当地舆论中心伊斯坦布尔《旦报》为

中国出了抗战专刊访问团一路按需要撰写有关宣传文章选译了革命史略

中国政府现状中日间不平等条约等交给各国报刊如《伊朗日报》《伊拉克

泰晤士报》《贝鲁特日报》《埃及邮报》等发表以期改变中东国家及人民对

中日问题的认识访问团也印制了英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的宣传资料随

处散发动员他们支持中国抵制日货

访问团成员对其在中东宣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在舆论改正同情中

国抗战抵制日货捐助医药打通我国与近东各国之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21中国回教协会驻埃及代表庞士谦在发回的报告中说明达浦生及近东访问团等

的宣传 ldquo获得世界回胞不少同情彼虽不能积极对我有所帮助然消极方面

却时刻在向着有利我国的方面进行如抵制日货不受日本利用等rdquo22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 中东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援有一定限度但也在几个方面取得

了效果如舆论方面《埃及邮报》在题为《远东时事之新变化》的外交评论中

对中日战争的进展和日本的宣传作了分析和评论认为中国人有长期作战的准

备完密的策略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军事技术上也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

抗战必定胜利接着痛斥了日本的欺骗ldquo最令人诧异的是号称世界强国的日本

新近还说中国是被野蛮共产党所蹂躏的国家中国军队并不是有纪律的军队

却是一些乌合之众这样伟大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反攻无法对付只好到处散

播流言rdquo23上述引自当时埃及舆论对中日战争的分析反映了埃及乃至中东国

家对战争双方的基本态度对中华民族坚持抗战取得胜利的信心亦表现出对

日方宣传的警惕这种立场和认识的形成同中国穆斯林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在道义支持之外埃及各界还进行募捐埃及世界回教青年会和妇女协会等团

体于 1938年 9 月间募得药品二十大箱寄到汉口埃及银行行长表示愿为救

济中国伤兵难民发起捐款运动并组织收款汇款的机构在埃及除了华侨留学生

之外亦有埃及人捐款援华如担任埃及妇女协会会长的胡达夫人一次即自动

捐英币百镑以救济中国灾民

中国穆斯林的访问也作为一种国民外交沟通了中国和中东各国的联系当

时中国同中东各国的联络并不受政府的重视只有土耳其设有一公使馆埃及

设有一领事馆中东各国对中国也鲜少了解早在1930年王曾善等人从土耳其

21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84-488 22 lt本会驻埃及代表来函报告工作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0 月)页 33 23 马继高lt红海西岸的友情埃及报纸论ldquo远东事件的新变迁rdquogt见《月华》第 10卷

第 7 期(1938 年 6 月)页 81

77

游学归国就多次建议注意中东外交派遣使领修复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中

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归国后更加觉得有立即与中东国家开展外交的需要因此向

政府建议速与中东各国成立友好关系互派使领充实近东各国已设的使领馆并培

植外交人才他们的访问活动是以宗教感情的特殊关系为媒介而推进的意在

以私人的感情联络和友谊的访问来直接或间接打动外国当局博取他们人民

和政府的同情和援助在此也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l939年9月

国民政府决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港设立领事馆并由近东访问团成员王世明任副

领事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的设想在吉达设领

负有招抚新疆流亡教胞为中国朝觐回胞提供便利与各国使领进行联络及与沙

特政府加强联系等几项使命241939年底土耳其总统签署命令派其外交部参事

前驻比利时代办席帕希为特命全权公使驻节中国中土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开始

建立25

三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实践

访问团的出行一方面是迫于大势一方面则是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

政治认同的彰显这既是对当时ldquo兴教救国rdquo口号的具体行动反过来进一步加

强了人们的这种意识ldquo兴教救国rdquo主张对国家与宗教均持积极态度凸显一种

双重的认同与责任意识

进入民国以来穆斯林精英分子提倡打破ldquo不与国是rdquo的因袭观念根据

天经关于维护正义的晓喻参与到新兴国家的建设中去精英知识分子从伊斯兰

教义的根源来寻求理论上的支持并结合近代国际间盛行的国家民族国民

等概念来思考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本群体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传达一

种对于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爱国与爱教并非相互抵触的意识穆罕默德的名言

ldquo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rdquo即为当时一个强有力的口号作为近代四大著名

阿訇26之一的王静斋解释了这个ldquo国rdquo的由来即阿拉伯语ldquo卧代尼rdquo(Watan)

的意义ldquo卧代尼义即居所也而今之法学家对于人民权利义务生命财

产寄托之地称为lsquo卧代尼rsquo故谓人民之自由与国家乃属并立者bdquobdquolsquo卧

24 王曾善lt吉达设领与近东外交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 6期(1940年

1月)页 19-20lt联络回教世界大纲计划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2期(1939年 10月)页 26 25 lt欢迎土耳其公使席帕希先生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6期(1940

年 1 月)页 6 26 阿訇波斯文 Akhund 的音译原意为教师伊斯兰教称谓中国四大阿訇指哈德成

(1882-1936)王静斋(1880-1949)达浦生(1874-1965)马松亭(1895-1992)

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493497502

78

代尼rsquo之定义据古罗马尼亚人谈mdashmdash称其即与人民有政治上权利与义务之地

也rdquo27王静斋将ldquo卧代尼rdquo诠释为建立在政治上能确立人民权利与义务之关系

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政体的ldquo国家rdquo将这句话译为ldquo爱护国家为穆民所

应有rdquo并强调ldquo一旦有人向尔问及应如何对国家则曰国家为吾辈国民同

胞生死之地食毛践土之区吾人为巩固国本计自当相亲相爱国家可藉此

亲爱达到最高之地步rdquo28也就是强调爱国的行为自古以来就在伊斯兰信仰的

范畴之内所以在新建立的政体下ldquo国民最应尽之义务首推生命与财产

为国输将挺身冒险皆利国利家之道rdquo29以此调和昔日宗教信仰与国家政治

的矛盾1933年马松亭在埃及正道会向当地群众介绍中国内地穆斯林时就

着重强调了爱国与爱教的关系以及爱国属于信仰这一观念30及至抗战爆发达

浦生又对只注重宗教而不理国家大事的观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穆斯林团体

的不幸ldquo现在还有些目光浅近的教胞谓战争乃是军人之事与一般教徒无关

这是绝大的错误rdquo又从古兰经上寻找根据ldquo你们以卫护正义与敌人抗战

不可逾度真主不喜欢逾度者(《古兰经》2190)rdquo31从宗教角度激发穆斯林群

体的昂扬斗志

当时回族知识界所关注的焦点即为如何使回教民众意识到其在新兴国家

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开始积极参与国家各项政治和公共事务并具备能行使国

民基本参政权的能力与素养对宗教的认知对国家的态度等的讨论见诸报

端《月华》《晨熹》《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等常连载《古兰经》及

圣训的解释说明为什么穆斯林必须加入到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并引用对伊

斯兰历史上各战役的解释中东地区实际战况的分析等对穆斯林究竟如何行动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ldquo兴教救国rdquoldquo保国保教rdquo成为回教社会最为强烈的呼

声内地汉语穆斯林的祖先大部分是从境外迁入中国来的长期融入中国社会

生活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既是世界回教民族的一部分又是中

华民族的五大成员之一因此ldquo我们是回教的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

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

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rdquo32 正是基于上述双重身份的认识和

27 王静斋译述lt谨守回教与爱护国家gt见《月华》第 2卷第 3期(1930 年 1月)版

1 28 同上 29 同上 3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gt见《月华》第 5卷第 16期(1933 年 6月)页 6 31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页 29 32 马鸿逵lt要用信教精神挽救中国民族的沦亡gt见《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2月)

页9

79

态度的选择穆斯林到中东去前期的留学和考察便是利用这种普遍性回

到伊斯兰的中心侧重的是对于伊斯兰教的认同而抗战开始国难时期赴中

东是基于在国内的特殊性而利用世界各地的回教徒以共同的信仰互相支援

互相同情的普遍性优势他们是在世界回教民族的身份上又以对国家整体的

付出与责任以作为国族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国家各项事务与建设中获得作

为中国人的认同即 ldquo我们是以民族对国家取得回族地位并不是以回教二字

取得回族地位rdquo33因此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穆斯林到中东去的宣传访问

表明了这一群体在追求对其民族特殊性认同的同时逐渐增强了站在整个中华

民族的立场上的另一方面的政治认同这表现出对国家政权的认同与自信这

种自信来源于他们认识到有着独特性的自身对于国家的责任立足于国内局

势的变化他们到中东去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强化

在政治上又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两者并行不悖代表着近代中国穆斯林的双重

认同局面他们在中东的活动中国国内的几家主要报刊如都有连续性报道

他们也在自己的旅行记述中呈现出来既是对他活动的记录又演变为一种顺

应当时局势的言说将以ldquo教rdquo为纽带为ldquo国rdquo付出责任的实践和ldquo兴教救国rdquo

的思想通过在穆斯林大众中传播超出精英范围促成这种双重身份意识的生发

使大众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观念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抗战时期穆斯林对于国族的认同并非以上述访问活动及其记述中所体现出

的为唯一指向大分散的中国穆斯林在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会呈现出非

同步有差异的政治认同与选择并且由于个人的经历生存环境等影响会产

生多重认同历史所呈现的表象大多是个体智识精英的政治选择与追求并不

能代表基于共识的政治选择的整体情况这一节以唐易尘及其《麦加巡礼记》

为例探讨在国族危机加重抗日战争的冲击下中国穆斯林在其族群属性及

适应变迁过程中呈现的不同面向

战争初期在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各种与日本军方有一定

联系的团体中华回教联合会便是其一该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

协助中国人马良王瑞兰及刘锦标等于 1938 年 2月在北京成立其咨议及顾问

是大日本军特务部联合会的宣言称ldquo维护固有宗教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

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亚洲文化对内联络本教

33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4卷第10-12期合刊(1932

年4月)页13

80

教胞巩固团结rdquo 34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日本ldquo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长rdquo喜

多诚一少将联合会ldquo最高指导者rdquo北京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这表明其成立

与运营都有日本军方背景351939 年日本军方赞助中华回教总联合会总务部

长唐易尘等人组成ldquo华北朝觐团rdquo赴麦加朝觐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回教救国

协会马松亭等人的注意和警惕当时中国近东访问团已完成任务回到中国马

松亭等人立即发电报到埃及令留学埃及的学生组成ldquo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rdquo

赴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并监视唐易尘等人

唐易尘是回教联合会的筹备人员后来担任总务部长对于这次朝觐的发

起他在朝觐日记中记述ldquo关系当局有赞助朝觐麦加之动仪余与高垣顾问

遂对人位推定加以慎重之权衡盖此行之目的必先明隙否则人位不当

影响将来第亦恐无人敢于问津也rdquo36考虑到这一趟出行与一般朝觐有所区别

对如何向参加人员及外界解释此行的目的他们作了慎重权衡最终由唐易尘

联合会委员刘德润日本留学归来的联合会顾问马良璞以及来自包头由蒙

疆委员会指定的张英苏瑞祥两位阿訇共五人组团出行唐易尘一再强调此行

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而是在朝觐路途因战事受阻后要开辟一条新的路线ldquo牺

牲吾等数人之精神冒万千之凶险开永久之坦途卸自身之职责达尊贵之

大典为己为人两有裨益上不妨害国家政治之演变下不作人驱策而折本

故吾谓此行之意义并不泛泛rdquo试图向外界表明在沦陷区的回教徒宗教信仰

自由一样可以去朝觐并表明自己的出行是纯粹的宗教活动37但从他们的行

囊和花费来说却不同于普通的中国朝觐者根据其记述他们带了四五十包

北京有名的正兴德花茶并且准备了一批山东绸缎欲送给沙特国王和埃及国王

表现出与中东国家领导人接触的意愿由于东西带得多在沙特海关入境时

他们曾一度被扣留他们路过上海时到大世界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游乐

场浏览几乎天天出入ldquo南来顺rdquoldquo洪长兴rdquo等上海最好的饭馆并不为旅费

担心种种表现有别于一般的朝觐者38由于与回教联合会的特殊关系他们的

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到上海英领馆借口大使不在上海负责馆务的

参赞没有见过北平警察局发放的ldquo出境证明书rdquo拒绝给他们签字他们去了八

次英领馆都未成功只好去意大利领事馆签护照改变经埃及转吉达的传统

路线放弃了觐见埃及国王的计划唐易尘称在路途中就听说了各种关于他们 34 lt中国回教联合会宣言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月)页 5 35 lt中国回教联合会成立大会记录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 月)页

38 36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2 37 同上页 4 38 同上页 2325262934

81

的谣言如已死在香港在新加坡被人扣留路费被逮捕不知下落等39而他们

抵达新加坡时刚要下船观光就有《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记者挤上

船来采访说他们接到重庆国府的电报认为五人ldquo负有使命而到麦加作宣传rdquo

希望唐易尘等承认去麦加的目的唐易尘解释到ldquo不过要使教民们知道华北

地方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出来作朝觐这正可以和新疆共产党残

害朝觐团来作对照rdquo40这恰与日本军方向回教世界宣传中国回教徒受共产党压

迫的口径一致也暴露了唐易尘等人此行的意图刘德润听说留埃学生负有监

视他们的使命最终告诉留埃学生来此是受日方指使每人津贴了三千元的旅

费而他们只是想骗日本几个钱朝觐绝不替日本做任何宣传工作41

对照留埃生写的朝觐日记及唐易尘的《麦加巡礼记》双方的记载有一些出

入华北朝觐团成员之一刘德润告诉留埃生他们在上海住了二十多天每天都接

到恐吓信非常害怕每天搬迁数次最后只好搬入法租界而在唐易尘笔下

搬到法租界则是因为那里的旅馆对于礼拜和吃饭都更方便些42在麦加期间庞

士谦以私人名义与唐易尘刘德润单独谈话进一步了解其活动目的并警告他

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发生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留学生对他们进行严

格的监视不许其单独活动在一次跟踪过程中留埃学生听到唐易尘对马良璞

说ldquo我们这回真倒霉随时随地都有人监视着真是不自由rdquo说完直叹气43 然

而在唐易尘的日记中他们对于留埃生的到来表现出的则是欣喜并表示与留

埃生一起朝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对于朝觐完后留埃学生教训他们的ldquo鸿门

宴rdquo一事唐易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在留埃生笔下则详细记述了这一事

件的经过留埃学生对于这些人的到来甚为恼怒认为国家处于多事之秋为这

五个人还要耗费国库有的主张狠打他们一顿有的甚至主张杀了他们但因正

值朝觐期间身在圣地麦加又是同教中人所以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在朝

觐完后请他们一起吃饭留埃生站在宗教的立场以圣人言ldquo爱护家园是信仰的

一部分rdquo告诫他们说明应该以合法的条件去朝觐他们这样朝觐的功课于教法

上是不符合的并进一步希望他们改过自新不要成为ldquo表面是中国人的身体

灵魂已经卖给日本人rdquo的口是心非者这种人在古兰经中是伪信者是要受亏折

的站在国家的立场则以ldquo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dquo来教训他们指出他们哄骗

日本人的钱来朝觐天房以为不牵涉政治实际上几乎要把整个华北的回教同胞

39 同上页 4 40 同上页 64 41 天仆《朝觐日记》见《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9 42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9 43 天仆《朝觐日记》页 18

82

出卖了对中国抗战极为不利44这样的劝说强调的是穆斯林身份与一国之民

身份的融合唐易尘等人被利用与他们的宗教意识强烈国族意识淡薄有一定

关系在《麦加巡礼记》的开头唐易尘就铺陈了他从小对朝觐一事的热衷并

在书中附上经过自己多年整理的朝觐礼仪和注意事项非常详细可见他对此极

其关注当面对这次朝觐机会时他说自己ldquo希望朝觐麦加已非一朝一夕也

若以自己境遇断定去否则吾一生亦无望也rdquo且 ldquo吾早已举义于前今有人赞

助于后此时此行谁云不宜rdquo 45他以想要参加朝觐的愿望之强烈来为自己的行

为进行说明强于宗教认同而薄于国族观念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其他几位团

员如由蒙疆委员会指定的两位阿訇他们的政治色彩并不明显也有受日方胁

迫的可能没有相关资料则无法多作判断

从穆斯林群众当时的生存境地来看抗战期间中国政治环境复杂不论是个

体还是群体都面临着困境和抉择国内的政局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存在许多不

确定因素而大多数穆斯林群众生活贫愚ldquo教民居贫苦者居什九多以小本经

营维持生计rdquo46同时作为少数群体因其特殊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惯得不到主流

族群的同情和接纳备受排挤ldquo不断的遭侮辱异态的社会组织事事给以不

得发展的阻碍之类回民势孤力薄只有听其自然苟延残喘地与社会挣扎而

已rdquo47汉人侮辱回民如《南华文艺》和北新书局等侮教案常常激起穆斯林民众

的愤怒各种回汉纠纷不断加之国际政治风云诡谲日本在政治上采取ldquo以华

制华rdquo的方针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认同的差异更

是多变日本军方所宣传的ldquo建立回回国rdquoldquo帮助回回自治rdquo确实能够引起相

当的回应穆斯林会由对主体族群的不满而转向其他认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类

似于傅葆石研究的日据上海文人所处的ldquo灰色地带rdquo即暴力和危机此起彼伏的

极端环境在这种境遇中人性的弱点行为上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甚至是一定

程度上的妥协与尊严和道德勇气是纠缠在一起的处于这样的生存境地反应

和认同会显现出暧昧多义性48 当时像华北回教联合会这样性质的组织并不鲜

见如1937年在张家口由日本军方计划设立的ldquo西北回教民族文化协会rdquo其7名

44 同上页 23 45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4 46 王振远 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方法gt见《月华》第 2卷第 35

期(1930年 12月) 版 1-2 47 闪鸿钧lt现阶段中国回民生活的检讨gt见《月华》第 7卷第 25-27 期合刊(1935 年

9月)页 14

48 Poshek Fu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xiv

83

干事均为各地清真寺的ldquo教长rdquo49傅葆石笔下的文人在乱世求生与民族气节的道

德夹缝中做出抉择对这批穆斯林来说除了极端生存环境的逼迫还更多出一

种宗教意识的牵扯他们以宗教生活为重心本身与政治就有相当的疏离在战

争和外国入侵的情况下他们保存穆斯林身份的努力正好与入侵者的政策一拍

即合因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认同宗教是穆斯林群体形成认同的一个关键的历史

文化因素结合近代穆斯林群体由宗教意识浓厚的ldquo争教不争国rdquo到逐渐有了国

族意识的ldquo兴教救国rdquo意识的变迁过程唐易尘率领的ldquo华北回教朝觐团rdquo正是

这一动态过程当中不同步的表现也反应出特定时期穆斯林群体所遭遇的国族认

同困境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精英知识分子更倾向于对于国族政权的认同他们也积极主动与统治者配

合由上述访问和宣传过程不难看出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深厚的社会背景以

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凸显了他们的优势在宣传爱国观念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他抱着纯粹宗教目的到麦加的朝觐者形势的需要和爱国情感的迸发也促使

他们担负起宣传抗日的任务但这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大规模有组织的声势

抗战期间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的访问和宣传是代表中国穆斯林在中

东世界的亮相与发声在这里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与国民身份合二为一借着

宗教感情为促进中国回教及整个民族复兴而做出努力他们一定程度上是符合

ldquo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

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rdquo50这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的

在杜磊对中国当代穆斯林的研究中他认为是国家的民族政策和穆斯林认同间

互相磨合的关系过程缔造了民族国家时代的回族但他侧重的是国家政策对于

民族的ldquo制造rdquo松本真澄指出了杜磊ldquo未言及回族特别是宗教指导者对包括回

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国民的统一与融合的推动力以及他们与执政者积

极合作的历史情况rdquo51在穆斯林与国家的磨合中穆斯林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本

身的行动也是颇为关键的对国家意识的宣传以及到中东的访问等实践可看作

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对宗教知识的传播和政治意识的启蒙是穆斯林知识分子

主要的社会关怀如前述王静斋马松亭等对于爱国爱教意识的宣扬他们与

49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2 50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页 4 51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页 11

84

达浦生一道跻身于中国近代四大阿訇之列不仅因为他们的宗教学识也因

为他们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身份为回教社会做出的表率而他们由此获得

的权威地位又加强了他们进行传播和启蒙的资格

在到中东的宣传访问中精英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的特殊作用首先是语

言方面达浦生早年求学于王宽门下1921 年出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

与各地伊斯兰学者讲经论道1927年返回后参与创办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

精通阿拉伯语近东访问团的成员都是当时回教界的精英王曾善早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后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28年胡汉民访问土耳

其期间曾作为陪同52马天英于北京南塘子法文学堂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文

学院攻读文学戏剧薛文波 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编辑过《回族

青年》月刊张兆理曾任《伊理月刊》的社长及发行人擅长英语王世明当

时刚从爱资哈尔大学毕业因此阿拉伯文土耳其文英文法文他们对

于这几种文字各有专攻访问期间一路演讲写作均有团员分别负责沿

途以阿文土耳其文英文刊印多份宣传册随地散发语言的优势带来交流上的

方便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宣传策略他们懂得把握时机并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扩大宣传达

浦生选择到访的第一站是埃及开罗中国和埃及在外交和商务上少有往来但

文化上的关系是日益密切当时爱资哈尔大学尚有三十余名中国留学生更为

重要的是 1938年 1月埃及国王举行结婚典礼各国回教徒云集称贺恰是宣传

的好时机达浦生于 1月 20日抵达开罗恰逢婚礼举行之日参与了这个盛会

与各国教胞交流后来得到埃王接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祝福后他将日本的

对华战争中国朝野抗战的决心等向埃王作了陈述近东访问团的第一站选的

是麦加因一年一度的朝觐即将到来这是全球穆斯林每年最大的集会人群

流动信息广泛传播同时先在这样宏大的集会上对各国朝觐者作宣传为

他们接下来到各个国家的后续宣传作了预告也提供了便利如伊拉克国会议

员见访问团来到极为欢迎ldquo今日始盼望君等到来也我固随君等消息走自

埃及直尾至大马士革今果来rdquo53他们到土耳其入关时警察极为关心中国战

事并说当地的报纸已经积极地为中国宣传在宣传过程中除了讲演交谈

外适时应用广播报纸幻灯等当时新兴媒介此外本身的智识和阅历也

促进了他们的宣传工作他们每至一处都制定相应的宣传纲要并不是盲目随

意地宣传如访问团到达开罗就致函爱资哈尔大学总务长请求到各级学校

52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lt胡汉民日记(19282-7)gt见《民国档案》2004年第 2期

页 15 5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257

85

宣传并说明宣传内容的范围他们多对国际形势有深刻观察在撰写宣传资

料进行演讲时有理有据在麦加时他们劝说一位赞同与日本共同防共以发

展回教的观念的侨胞马天英说ldquo余以为一个回民皆有两种立场一是宗教

一是国家在中国之回民苦闷已极所处国家为弱小民族国家所信宗教

又不断被人摧毁其迷信日本者大可弃置其思想以国家立场言彼为侵略

弱小民族之帝国主义以宗教立场言吾人已见其摧毁回教之事实日本为吾

人之友乎抑敌乎翁为新疆回民领袖尚望将此意传达于众实宗教国家之

福也rdquo54便是从国家观念宗教认同的理解和定位循循善诱分析现状摆出

事实指出其中利害关系以说明日本对回教的亲善绝非善意而是有强烈的

政治目的

除了语言和策略外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为宣传工作带来了便利达浦

生在国外友人的来信中了解了日本人在中东的不利宣传以及国外穆斯林对

于中国抗战的反应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与劝说访问团在去程中拜

访过的印度回教会副会长主动提出为他们写介绍信分别给阿拉伯国王秘书

和印度回教会在麦加的秘书以帮助他们的宣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55在开罗时

朝觐中认识的爱资哈尔大学教授为访问团举行了小型聚会将他们介绍给阿富

汗公使及其他社会名流56访问团中途被亲日党羽在土耳其《安卡拉日报》登载

ldquo中国回教骗子五人正在中东各国行骗rdquo的消息而被拒绝入境王曾善当年

在土耳其留学时的教授帮助他们查明了真相后来他们也能够顺利访问土耳其57王曾善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王世明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师长和同学将访问团介

绍给其他社会贤达也在宣传中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访问宣传国内局势变动使得到中东去呈

现不一样的状况一方面他们借用宗教这一感情纽带为中国抗战赢取国际舆

论的支持共同的宗教信仰认同与宗教实践仪式的共享使中国穆斯林和中东

地区的穆斯林始终保持着联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的出访使得这种联

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他们借着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机遇参与到新兴

国家政治体制的保卫与建设中去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并非偶然也不是

54 同上页 93 55 同上页 43

56 同上页 196 57 同上页三页四

86

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确定自己家园归属感以及身份认同基础上

的一次典型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但因为地域具体坏境及与周围其他族群的互

动状态穆斯林在国族认同方面会表现出差异性在与国家主权者及主体族群

磨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清末民初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宣传主张打破穆斯林社会消极遁世的自我封

闭状态通过到中东的朝觐访问等交流中东伊斯兰复兴思潮所宣传的ldquo回

到古兰中去rdquo的返本开新的主张和重视教乘功修的原则以及对于伊斯兰教积

极入世的元典精神的提倡对中国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因

为都具有反抗侵略的同一目标中东穆斯林的斗争经验在中国具有应用的可能

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改革者所倡导的祖国与中国穆斯林所面

对的祖国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中东国家多是穆斯林多数派掌握政权他们所

认为的祖国不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是排除一些异己分子的伊斯兰国家

中国穆斯林在民族主义传入中国这一背景下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融入到各种文化要素中来考虑以证明虔诚的信仰者也同样有国族认

同而中东各国所强调的团结在中国也成为与各民族宗教的团结当他们到

中东访问时一些穆斯林领导者也指出了这一点麦加的一位官员说ldquo贵国为

多数民族组成之国家信仰不能一致吾回教所谓团结并不一本身之团结而

已在国家之立场仍需与其他非回教民族团结尊重其信仰崇高其地位

因回教非有排他性之宗教也天经云你们有你们的宗教我们有我们的宗教

此点更应阐明庶可集中国家之力量rdquo58当一位巴勒斯坦大教长得知中国人民

为抗日而团结一致时感慨地说ldquo中国之回民与非回民合作此现象良佳不

特合于宗教实亦为今日政治之需要诚如此正足以加大反侵略者之力量也rdquo59在宗教层面上是与世界各地穆斯林的团结在国家层面则强调在中国这一

政治地域内与其他民族的团结只有在国内求得穆斯林群体的强盛与其他民

族同一立场共谋国策才能真正进一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对于新兴政

治体制和社会的一定责任基于时代背景到中东去的经历在积极入世反抗

侵略对祖国及其他族群的体认等方面都对中国穆斯林认同的转型有所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精英阶层他们对于身份的调适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

把传播宗教知识和启蒙政治意识融合自上而下推动由于战争时期生活的艰

辛穆斯林在中国长期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存在而受到的政治压迫以及普通信

教群众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疏离等几方面因素到中东去的经验在推动

这种认同转型上也受到了阻力并非是同步和一致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 58《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99 59 同上页 235

87

宗教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其祖先的迁入开始他们已

经长期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这种历史传统给予其家园归属感并成为其身份认

同的基础同时又基于以下几方面而有了可能性首先是国内局势变化外

国入侵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穆斯林知识分子来说通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回回

自身进一步确定了穆斯林中华民族这样的多重身份从而勇敢地发出了自己

的声音其次是伊斯兰经典中的相关晓谕提供的理论支持对于ldquo卧代尼rdquo的

解释以及维护正义的经训强调了爱国行为自古以来就是伊斯兰信仰的一部分

而当时全球范围内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意识背

景因此这种转型是在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场景中被中

国民族主义意识以及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动员唤醒中国内地汉语穆斯林的宗

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且又处于互动磨合中的他们的宗教认同是对自

身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思考而国家认同则是对于自己民族和祖国生存发展问题

的思考二者有共生关系都是面对生存挑战的回应这样的双重认同形态以

及在宗教感情基础上建立的跨国网络促使穆斯林能够运用有效的认同策略来

应对生存的挑战当时中国各种团体及报刊都不断强化中国穆斯林的教徒和国

民身份的统一他们到中东访问的信息进一步鼓舞了国内穆斯林的斗志穆

斯林知识分子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经由相关的文

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散居的群众中间促进这一观念的传达这将在下一章中

进行论述

88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本章围绕到中东去展开的一系列印刷出版活动从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穆

斯林精英关于出版文化实践的个案旅行记述的传播和读者群几个方面分析到

中东去这一行为为近代中国穆斯林印刷出版提供的资源以及前面章节中讨论的

各种见闻及活动信息如何在民众中传播和扩散在本地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世界

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到中东去的人们与当时的回教报刊有紧密互动新的时空感受

为他们提供了写作资源报刊作为发表和传播的空间为这批旅行记述附加功能的

实现提供了可能借助其他手段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

的信息分享中游记以及回教报刊的传播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

化对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发挥着作用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本节分析留学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与回教报刊的关系他们是中东见闻重

要的撰述者回教报刊为其提供展示的空间这种互动关系为到中东去的旅行

记述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赴中东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在国内时就参与了《月华》《清真铎报》等报

刊的编辑和撰稿工作民国时期穆斯林新式学校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回教文

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教社会内嵌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其出版

业的发展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普通文人的转变有相似之处彼时正值中国社会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这种改变深刻影响了现代出版业叶凯蒂以王韬

陈季同(1851-1907)曾朴(1872-1935)和金松岑(1873-1947)为例分析了

西方与传统结合的教育改革使这些文人所受的影响指出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双

文化主义(biculturalism)但是他们与西方接触是零星的非系统的因此

只有到了 1920 年以后新式学堂培养的毕业生才是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贯

通成为参与上海出版业的新力量1回教社会内部的教育改革亦是回教文化发

展的关键叶凯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这批旅行记述的作者他们在未

赴中东之前多是强调阿拉伯语与汉语并重的回教新式中等学校的提倡者创

建者或是受教者当时这样的学校主要有云南的明德中学创立于济南后迁至

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它们强调的是中文教育与

1 Catherine Vance Yeh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89

伊斯兰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式教育方略以当时影响最大的成达师范学校为例

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办学思想重点的转移其课程设置在伊斯兰课程和

其他文化课程的比例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主要的目的并没有改变ldquo中阿并重rdquo

是一贯坚持的理念这批学者经历了传统经堂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他

们熟谙伊斯兰文化对现代汉文化也不陌生这无疑具备了一种与叶凯蒂所论

述的内容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双文化素养这为回教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 期(1937 年 2月)

资料提供马博忠

他们到中东去的经历既是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是深化这种素养的重要途

径民国时期到爱资哈尔大学去的留学生基本由上述几所学校组织派出

同时这几所中等学校也是几份重要回教报刊的依托《清真铎报》于 1929 年

2月创刊由云南回教俱进会宣传处创办明德学校亦为云南回教俱进会主办

成达师范则出版发行了《月华》杂志《成师月刊》(校刊)和《成达学生会月刊》

《月华》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回教伊斯兰教刊物之一存在时间也最长

90

(1929年 11月-1948年 6月1937年 5月和 1942年 12月曾有两次休刊)1931

年 1 月创办于上海的《伊斯兰学生杂志》依托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这几份

报刊的不少主笔或编辑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他们学成回国后也继续为还在发

行的报刊服务如《清真铎报》最初的负责人纳忠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一

直给几份重要的报刊供稿这些学校在派遣留埃生时就对他们有撰写稿件以

传播中东见闻的希望和要求一方面回教传入中国已相当长的时间中东世

界的发展现状与当初传来之时有很多出入无从了解因此希望学生ldquo到那边

后举凡教育教务政治风俗人情须源源报来互通声息rdquo2另一方面则是

抱着向中东国家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处于民族救亡时期希望以他们的精神来

鼓舞中国穆斯林教胞ldquo注意欧非各邦人民爱国的热忱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用来

唤醒这三千万的同胞以救此垂亡之国运rdquo3因此对于中东地区的报道穆

斯林报刊比其他社会报刊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即拥有一大批亲手培养出来的

穆斯林留学生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国外的文献直接获得中东国家的信息

《清真铎报》1931 年 12月出版的ldquo留埃学生专号rdquo就是了解中国派遣首届留

埃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伊斯兰学生杂志》的不少主笔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如

金志晏担任编辑主任马坚定中明胡恩钧张怀德林兴智等多次为其撰

稿该刊 1936年停刊每年一期共出五期报道了欢送第一届第四届留埃学

生欢送会的情景并配发了达浦生哈德成宗棣棠与第四届留埃生合影连

载了林兴智的《到埃及来》一文这些报刊并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时常有交流

一位作者同时为几份杂志供稿杂志之间也会互相转载或刊登广告信息如《月

华》经常为《回族青年》《成师月刊》等刊物做广告且《月华》的订户还能

得到一定的优惠4他们也与主流报刊有交流互动如达浦生出访中东的纪行也

刊登在《新华日报》上5因而形成一个资料交流网络促进彼此信息的传播

2 lt杨校长文波演说词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页

12 3 lt欢送沙儒诚老师游历非欧致辞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

合刊)页 16-17 4 lt请看异军突起之lt回族青年gtgt见《月华》第 4卷第 35期(1932年 12月)页 11

lt介绍成师月刊gt见《月华》第 6卷 4-6期合刊(1934 年 2月)封二广告称ldquo如

系《月华》用户一律按定价六折收费rdquo 5 lt达浦生访问记gt《新华日报》1938 年 10月 3日

91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 期(1934年 5月)封面

资料提供马博忠

回教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创办培养出一批有撰述写作与学术研究能力

的知识青年既丰富了写作的阵容又训练出许多办报人才尤其在外学习的

留学生他们在留学期间和归国后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穆斯林报刊的内容水准和

国内伊斯兰宗教文化传播的能力《月华》《晨熹》等刊都采取通讯员模式凭

借与国外社团交流的刊物及驻外学者的眼光将各地穆斯林历史和现状介绍给

中国读者发挥他们沟通中阿文化的作用第一届留埃生派出后不久《月华》

聘请马坚担任驻开罗通讯员当时还在印度勒克瑙大学学习的海维谅顺理成

章成为驻印度通讯员他主要提供南亚地区的稿件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王曾

善和马明道则将土耳其的各方面情况介绍到中国他们定期给《月华》供稿

作品以译作与介绍海外时事为主以马坚为例他的译作有《认主学大纲》《先

贤古兰译文考》(分期刊于《月华》)《埃及回教教育概况》《驳约瑟的故事》

等后来《认主学大纲》由成达出版部发行单行本纪实作品有《回教世界近

92

闻》《埃及回教徒护教运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埃

及回教教育概况》《埃及中国学生近况》等这一类文章有助于增进穆斯林对

本民族信仰之源流的认识他回国后依然给《月华》供稿后来又担任了《清

真铎报》的编辑同时他们也以中国留学生的智力资源向伊斯兰世界介绍

中国的情况这将中国的报刊传播与伊斯兰世界建立联系扩大了几份报刊在

国外的影响除了留学生到中东去的其他人员中马松亭马天英薛文波

等也是当时几家重要的回教报刊的撰述员他们出访时将《近东访问团在印

度受各地热烈欢迎》《近东回教各国群起抵制日货》《近东回教各国时事述闻》

等近东时事及政治运动的介绍与朝觐团的通讯报道一并寄至国内各大报刊发

表在开阔国人视野的同时也使中国穆斯林了解到在反抗殖民压迫方面大

家有着共同的目标

就当时回教文化状况而言有关伊斯兰的历史文献知识十分欠缺到中东

去的学生们还担负着一项回教文化史上的重担那就是经典的翻译引介工

作《古兰经》亘古不变对其的阐释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明末海禁之后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被迫中断缺乏分析教律教义的经典宗教学说得不

到完整的传播造成谬误因而迫切需要了解符合时代发展的教义和伊斯兰精

神他们携回大批经典加以研究或进行翻译王静斋在其自述中曾言自己ldquo携

来印版西经不下六百余种rdquo6这一时期通过朝觐渠道介绍到中国的中东文献

典籍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接触到的阿拉伯原文著作内容也愈加宽泛不但对反

映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著作有了深入了解和比较并把译著视野扩展到与伊斯

兰有关的社会法学教育历史伦理等知识领域他们的译著完成后多

在报刊上刊登著述经过或广告以让众人知晓

到中东去的留学生与访问者形成了一个编撰群体与当时的职业报刊知识

分子类似在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化和印刷出版技术的影响下利用自己在

中东地区的优势活动于穆斯林社会的最前沿扩展了当时中国穆斯林报刊的

国际视野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一些团体和刊物的负责人或编辑在与中东之行有关的一系列出版文化活动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行日记》的作者赵振武本身是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员

同时也是《月华》的主笔身为出版界的一员又是新式教育改良的参与者

6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2

93

且亲自踏上中东的土地并撰写了《西行日记》赵振武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着中东之旅撰述者的活动轨迹他们在游历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同时建构起活跃的文化传播网络本节以其为个案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穆斯林

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及意义

赵振武(1895-1937)名斌河北人出生于伊斯兰世家其祖父父亲

均为伊斯兰经师少时入王宽创办的清真两等小学学习又随北平牛街清真寺

土耳其教授攻读伊斯兰文化并学习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后考入北平政法大

学边政系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地区服务后回北平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讲师7由其教育背景可以看出他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回教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所

接受的伊斯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为他后来参与到回教出版业的各项工作中

奠定了基础赵振武 1925 年起在北平市政府任职1928 年成达师范学校由山

东迁到北平赵振武受邀兼任成达国文和回教史教师参与并见证了回教教育

改革的历程赵振武关注伊斯兰文化常在国内各回教刊物发表文章这或许

是促使其最终全身心投入到出版事业中的原因之一踏入成达是他全面开始

出版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成达师范学校创立于 1925年它以造就健全师资启

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进而恢复回教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

家的效能为目的将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回教

现代师范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8它在民国伊斯兰文化领域居于先导地位为知

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多样化的施展空间成师迁到北平后设立成达出版

部发展成为近代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代表抗战以前一直由赵振武主持1929

年底《月华》在成达师范内创办赵振武又参与了初期筹备的一系列工作同

马松亭一道完成了出刊前的立案挂号接洽印刷发函件预算以及发行诸

手续后担任编辑兼出版发行处主任91931 年《月华》原主编孙幼铭离开赵

振武接任主编一职并辞去政府职务专职服务于《月华》和成达师范学校

首先来看赵振武的办报实践1931年到 1937年 6月他担任《月华》主编

1932 年底至 1933 年 5 月间随马松亭护送留学生赴埃及时由庞士谦代主编

在这些有关《月华》的办刊活动中展现了他的办报理念和实践准确丰富的

伊斯兰知识和出版实践经验是赵振武立足的基础有关教义方面的稿件为

7 赵振武的生平参考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

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页 113-114 8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 年 8月)页 6 9 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

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页 113-114

94

慎重起见由赵振武和马松亭审查核阅创刊之初力求严谨与充实10在他任

主编的六年期间《月华》从四开报纸的简单形式改为二十四开装订成册的杂志

形式每期出一册大约三十至五十页尽管计划每年出三十六册实则常常

出现几册并为一期的的合刊但在量上也有一定的进步11同时稿件征集愈发

多元在质上有较大提升每期卷首论文不标题其余都划分了栏目主题如

ldquo教义研究rdquoldquo译丛rdquoldquo社会调查rdquoldquo特载rdquoldquo笔记rdquoldquo文艺rdquo等为了宣扬

伊斯兰教义报道世界各地回教消息介绍回教史料等后来又增加了ldquo古兰

真经译解rdquoldquo回教世界rdquoldquo时评rdquoldquo回教史料rdquo等新栏目印刷方面也经常变

换封面的印色和花纹文章内容和编辑品质都得到充实最为成熟的是 1935年

第 7卷封面以彩色印刷照片都经过精心安排以突显主题12在他任主编时

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各地寺坊穆斯林生活状况及清真寺概况的调查1934年

《月华》完成了安徽广西察哈尔绥远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部分地区的清真寺调查工作这些报道由各地读者在当地调查后投稿成

为了解 1930年代中国各地穆斯林生活情况的史料其成果也反映出读者遍及全

国更可看出《月华》在国内各地穆斯林中的影响力13除国内读者外《月华》

自第三卷起与国外交换报刊英文德文阿拉伯文马来文土耳其文报

刊达 22种之多海外读者遍及南洋群岛印度缅甸伊拉克汉志土耳其

埃及英法美等地当时各地回教国凡有回教团体及学校者多与《月

华》建立友谊14此外《月华》先后制作了九个专号以活泼的平民化风格赢

得国内外穆斯林读者的亲睐15自 1933 年以后日本军事行动步步紧逼平津

地区社会经济下滑因时局变动《月华》从 1936 年第 8 卷起缩减开支页数

减少一些栏目也归并了但在文章内容的充实度方面仍然维持相当严谨的

水平这要归功于当时的主编赵振武历届师生和毕业校友的努力赵振武借

鉴非穆斯林期刊发行经验在各地设立分销处扩大了销路和读者群体抗战

10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 11月)页 85-88 11 lt本社特别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 年 1月)封面内 12 lt写在卷首gt见《月华》第 7卷第 5期(1935年 2月)页 1 13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 14 吴斯曼lt时评本刊的五周年-一个有意义的中国回教划史时刻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合刊(1934 年 10 月)页 19 15 王梦扬ltlt月华gt十周年回溯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期合刊(1939年 11月)

页 21-22

95

期间部分地区分销处遭到破坏但这项制度一直沿用到 1946 年16《月华》

在 1937年七middot七事变前停刊次年四月南迁至桂林复刊赵振武因病未能随行

于 1937年在北平逝世

《月华》创刊开始就与成达师范关系密切其编辑部就设在成达的出版部

内作为在教育界和报刊界都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赵振武很重视对学生写作

的锻炼有计划地培养成师历届学生成为《月华》的写作骨干为了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从第二卷二十期起《月华》专门为学生开辟ldquo学生作品rdquo专栏

并指导修改稿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这也是《月华》历久

不衰的原因之一其实从创刊初期开始该校师范部第一班学生如韩宏魁

马金鹏金殿贵等人就已积极投入社务工作之后第二三班学生以及研究

部学生和毕业校友多成为《月华》写作群的主力这批作者中有的后来又成

为《月华》及其他回教报刊的主笔或编辑成达师范的教职员也有许多兼任月

华的编辑或者撰述者如近东访问团成员薛文波他们维持了月华稿件来源的

稳定和文章内容的水准使得月华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第一班学生毕业后有 5

人赴埃留学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报

刊多刊发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留学生也十分关心国内形势的发展他们将自

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关心和专业学习的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发往国内如马

坚对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的介绍17马金鹏详细介绍了 1933

年 6 月埃及反耶运动中爱资哈尔大学的活动大概及成就并以此作出对中国国

内穆斯林群体发展状况的思考18 有些学生归国后成为重要的编撰力量马

金鹏韩宏魁庞士谦等都担任过《月华》的编辑

办报之余作为成达师范出版部的负责人赵振武对于这个机构的发展功

不可没并且成功地从中东引进大批书籍使其成为众多回教出版机构中的佼

佼者当时穆斯林师范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材引进并翻译书籍作为教

材成为一件很紧迫的事民国以来回教文化出版事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上海

协兴公司从孟买德里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地运输大量原文典籍来华

销售上海中国回教书局着重于影印中东原版典籍19其他还有如北平清真书报

社天津伊光报社太原伊斯兰布道会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和上海穆民经书

16 lt本刊招请分销处办法gt见《月华》第 4卷第 25-27 期合刊(1932 年 9月)页 14 17 马子实(马坚)lt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年 9月)页 16-18 18 马金鹏lt反耶运动之估价及其他gt见《月华》第 5卷第 31期(1933 年 11 月)页 14-16

第 5 卷第 32期(1933年 11月)页 14-15 19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7 年 8月)

页 7

96

局等相当程度满足了当时教内知识界的需求这些印刷经营机构也大多由

朝觐留学归来的学者创办或管理如中国回教书局就由朝觐归来的学者买俊三

创办北平清真书报社后来由留学土耳其的马宏道负责管理

赵振武主持经营的成达师范出版部是发展得较好的一家马松亭如此评价

道ldquo成校的出版事业自民国十八年后即渐行发展到现在在组织系统中

却很重要成校的出版事业不仅是学生的成绩的披露更走着沟通中西回教

文化的途径而且是在特殊的教育的环境下尤必自附出版事业以供应特殊

的用书rdquo20成达师范出版部除了出版发行《月华》及成师的官方刊物《成师校

刊》外主要负责编译各种回民中小学师范所需中阿文教义课本阿文读本

与阿文文法书以适应当时回民中小学的课程其他还有一般民众用的通俗宗

教知识手册等中阿文都有种类丰富1930年由该校ldquo民众教育委员会rdquo编

辑成达出版部发行的《清真教典速成课本》广告声称文字简明一看就懂

对于回民小学或民众教义研习班皆适用在当时颇受欢迎到 1936 年已扩充为

增图六版21留学生派遣后加强了与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出版界的联络它开

始大量引介与影印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原版典籍对于小学教育1933 年成达出

版部引进埃及当地流行的《小学校宗教常识》一书由王梦扬庞士谦赵振

武等人翻译成汉文称为《小学教义课本》在广告中说明内容分为教义教法

教理教史等项教材按照ldquo年级高低及每周点钟rdquo来规划课程的难易教学

设计根据ldquo儿童心理发展rdquo先讲故事后讲理论的策略循序渐进22此外成

达出版部发行了赵振武编撰的《小学经文课本》采用阿文经书与中文译解并列

的方式讨论基础的信仰问题是小学教义课程的进阶课本颇受欢迎1934

年增订第 3 版时出版部将该书阿文原典部分用新引进的二十八磅大字版ldquo回

文铅字rdquo重新排印使之清晰易读卷末增添《古兰经》若干章节增添其实

用价值1935 年又增订了四版ldquo销行国内约二万册rdquo23其次是为中学生设计

的教义课本1935 年成达出版部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一书该书由埃及几

位著名教授编订而成由第一届留埃生纳忠引进译为中文作为ldquo中学学生

2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 卷第 11 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年 8月)页 8 21 lt成达师范学校民众教育委员会启事gt见《月华》第 2卷第 29 期(1930年 10 月)

页 1lt广告教典速成课本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年 1月)页 3lt广

告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简明书目gt见《月华》第 8卷第 36期(1936 年 12 月)

封底 22 lt纪事北平编译教义课本gt见《月华》第 5卷第 21 期(1933 年 7月)页 17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年 1月)封底 23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 年 1月)封底lt北平

成达师范出版部启gt见《月华》第 7卷第 14 期(1935 年 5月)封底

97

研究教义的读本rdquo为研究教义的入门书籍24另外还有阿文学习教本与工具书

1931 到 1932 年间陆续从埃及引进一整套《阿拉伯文读本》的教科书准备推

行于回民小学中学的阿文课程中25该部自 1933 年底陆续从埃及等地引进

多种阿文经典1935 年影印发行了埃及皇家所藏欧斯曼版《古兰经》历来

国内《古兰经》版本ldquo至为复杂有手抄者有印制者版式参差甚为不齐bdquobdquo

而各版之内容各有殊异影响诵读殊为重大rdquo此书的引进对于国内《古兰

经》的版本统一读法标准化有很大帮助ldquo实为中国有回教千余年来之创举rdquo26此外它与其他回教出版机构如北平清真书报社天津伊光报社上海穆民经

书局等合作协助代售其发行的书籍《月华》则成为成达师范出版部发行新书

的宣传平台从 1931 年开始月华的广告栏中频繁出现成达出版部各类中阿文

翻译或原版宗教书籍教科书的广告很多留埃生的译著也通过这个渠道广为

人知因此它也成为留埃生学习与研究成绩的展示处这又使得该部的生产活

力源源不绝每月都有出书到 1936年该部出版书籍已不下百余种27

24 lt广告伊斯兰教gt见《月华》第 7卷第 11 期(1935 年 4月)页 15 25 lt广告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的书gt见《月华》第 3卷第 23期(1931年 8 月)页

8 26 该版《古兰经》是爱资哈尔大学长老委员会审定由埃及官方于 1923年出版的标准

版章次明晰对文字及标点符号考订甚为严谨精确是公认历来最佳版本见周燮

藩《真主的语言lt古兰经gt简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页 116lt广

告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gt见《月华》第 6 卷第 15 期(1934 年 5月)封底 2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6 年 8月)

页 7

98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月华》第 6卷第 15期(1934 年 5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赵振武的办报和出版理念既有长期的自我实践同时也注意汲取其他国

家穆斯林同仁的经验1932年底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学生赴埃及留学在

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等情况时特别注意当地的报业和书籍的出版他们

到开罗有上百年历史的哈莱比书店与店主交流取了目录这家店在埃及算

是很大的店之一主要出版宗教典籍营业十分发达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城市

差不多都有它的支店其营业部和印刷部却很简陋这大大出乎赵振武的意料

他认为埃及是全世界回教徒公认的文化渊薮应该有很大规模的书铺和印刷厂28隔了几日赵振武和马坚一同去拜会了《胜利周刊》的主笔穆哈木丁他们的

报馆里只有三个人负责报纸的发行及其他书籍的出版据他们了解《胜利周刊》

虽只是一个周刊但是在当时阿拉伯文坛和伊斯兰民族世界里却占很重要的地

位发行量很大而作为报馆的主人穆哈木丁不仅要著书撰稿编辑校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3

99

对甚至粘贴报签都要亲自经手29国外同行这种井然有序简朴高效的营业状

况给赵振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其编辑和出版工作可借鉴的经验之一

在办报处理出版事宜的同时赵振武笔耕不辍他所著的《详解伊玛尼》

1932 年由上海穆民经书公司发行白话附注极具特色30而他最为出名的著作

则是《西行日记》在护送学生之后赵振武等人觐见了埃及法鲁克国王并就

继续派遣留学生创办图书馆等问题拜会了埃及教育部官员次年 3 月他们

去耶路撒冷参观历史古迹并到麦加朝觐在大朝前夕觐见了沙特国王瞻谒

了麦地那圣陵1933 年 4 月作者随同 50 余名中国朝觐者一起坐蓝烟囱公司

的朝觐专轮回国顺路考察了当时中国穆斯林的朝觐状况与条件回国以后

他把在中东诸伊斯兰国家的见闻加以整理出版了《伊斯兰名胜》与《西行日

记》两本书前者为当地伊斯兰古迹名胜照片分上下两集31后者是赵振武到

中东半年对回教各名城的形势民情教务教育等状况的详细记载32他们

在中东的见闻首先在《月华》第 5卷第 1-15期陆续刊载前几章受到读者的欢

迎但刊物篇幅有限后于 1933年 8月由成达出版部印成单行本全书从 1932

年 11 月 28 日开始记载到 1933 年 5 月 19 日结束采用日记体形式脉络清

晰对麦加开罗吉达等地的市容风情清真寺及先贤古迹教育情况都

有详细生动的记载既是了解当时埃及汉志巴勒斯坦等地的入门读物也

可作为一本交通手册

赵振武的观察和记述不乏一个刊物主笔的新闻职业敏感他亲自采访了麦

加与麦地那的两个施舍所记载了施舍的人数和不同的施舍办法如麦加施舍

所在朝觐期间供给贫民住所平时还施医施药施食每年开支两万五千英镑

由埃及负责提供比较客观地反映了 30年代汉志地区的经济状况他在组织行

文中边记叙边征引材料将感受和知识穿插其中如穿越红海时他将自己

的亲身观察和书上的记载(《卡奔德游记》)作比指出前人在记述气温空气

咸度等方面的诸多失实之处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也反映出旅行者充分

的文化素养及敏锐的文化知觉性他记述时减少山水景物的描写注重社会考

察中间穿插趣闻自己的视野犹如一个个镜头投向异域风貌很有新闻纪

事性质的意味以目睹亲闻的笔调为国内读者绘出真切可感的中东图像书

中附有二十余幅照片正如《月华》广告词所说ldquo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

29 同上页 134-135 30 lt广告白话附注-详解伊玛尼gt见《月华》第 3卷第 32期(1931 年 11月)页 11 31 lt广告伊斯兰名胜(第一集)gt见《月华》第 5 卷第 18期(1933 年 6月)页 20 32 lt广告西行日记gt见《月华》第 6卷第 2期(1934 年 1月)封底

100

卧游教土rdquo33《西行日记》成为三十年代较受欢迎的朝觐纪事和阿拉伯风土见

闻录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中就称这本书给他的印象极深ldquo一连整整看

了四天三夜有时吃着饭饮着茶但是这本西行日记我绝不释手rdquo并且从中

汲取经验为自己的麦加之行做准备ldquo看到麦加有蚊子便在另一个本上写道

带蚊帐看见太阳晒地两脚烫出泡来写上要带布伞看到人热得头晕写

上带万金油仁丹各种药品rdquo甚至还送了一本给中国回教联合会的日本顾问小

池34在天仆的《朝觐日记》中也援引了西行日记的片段35

赵振武在文化领域的活动不仅限于此对于回教出版最具意义的是他首度

引进了阿拉伯文活字印刷技术这也是他中东之行的成果之一中国穆斯林所

使用的阿文典籍因没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千余年来用的都是手抄本费时耗

力也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清末时开始有了木雕版的经书如马德新所著《宝

命真经》但只通行有限的地域未能遍布全国36民国以后开始有石印技术应

用于回教经书的出版然而石印只适用于毛笔书写的版本由于阿拉伯文字的

特殊性不便书写较大的经典依然只能用手抄后来又有影印法但印费较

大也不能进行经文缩减或详加注释的复印工作此时回教中的有识之士已

经认识到ldquo印刷是文化事业的工具印刷越便利文化亦越发展bdquobdquo因而伊

斯兰文化在中国遂成江河日下之局这是缺少文化工具的缘故rdquo37发展阿拉

伯文活字印刷被提上了日程但是自己研制在经费和技术上困难都比较大

在此之前赵振武在其父亲影响下断断续续花了 20年研究回文活字印刷到

印字馆当学徒进行了种种尝试都不得而终38后来想到从中东购入阿文铅字

既方便又省力于是借 1932年赴埃及的机会购得一套阿文铅字带到中国有

了阿文铅字要完成阿文印刷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铅字印多了字迹容易磨损

万里之外背回来他们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赵振武在北平城找到翻制外文铜

模的工人在 1933 年 8月将一副十八磅的铜模制成1933年 9月 19日回文

铅字正式诞生阿拉伯文有二十八个字母每个字母放在句中不同位置时首尾

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每个字多备出不同的形态才能组成词句完成印刷工作

33 广告称ldquo西行日记全书十万言四百页卷首附有详细目录容易检查书中插

附各地风景铜板图多幅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卧游教土rdquo见《月华》第 6卷第

10期(1934 年 4月)封底 34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页 4 35 天仆lt朝觐日记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8 36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合刊(1934 年 9月)页

11 37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 年 9月)页 6 38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页 13

101

赵振武将现有的铅字作底子翻制成铜模再浇铸成多套铅字组成配套初制

的十八磅楷体铅字仅有一付字盘到次年 3 月间二十八磅大字十八磅带符

号字陆续铸成后来又各增加三付应用更方便39铅印技术正式应用在回教出

版物的印刷上解决了阿拉伯文铅字印刷难的问题《月华》之前刊印的阿拉伯

文都为锌版从 1933年第 25期起《月华》中有关阿文的部分改用阿拉伯文

活字来编排1934 年 9月成达师范和月华编辑部举办了纪念会活动设九middot一

九为中国回文活字节并以其为ldquo中国回教文化复兴的纪念日rdquo40成师出版部在

《月华》上登出广告提供和传授印刷技术向全国回教出版界推广ldquo从埃及

运来印刷用的活版回文字bdquobdquo虽然只是拿来了千八百磅铅字bdquobdquo无异乎是抬来

了无数万册的典籍来救中国回教文化的饥荒rdquo41 在中国把阿拉伯文变为可排版

的铅字印刷在《月华》上的使用只是引征阿拉伯文其更大的施展之地是

大量阿文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实现了阿文经典与资料制版印刷快速大量的

复制促进了伊斯兰经典在中国传播

39 lt回文排版室的工作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1934 年 9月)页 10 40 同上页 15 41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页 7

102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小图为赵振武)

《月华》第 6卷第 25-27合刊(1934 年 9月) 页 10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赵振武涉足的这些活动几乎囊括当时穆斯林文化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连接起一个跨领域的文化传播网络赵振武的文化实践将回教教育杂志

出版印刷等联系起来而这些无不与到中东去密切关联便利的交通与现代印

刷术的普及使人员与学术资料的交流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一个多元集合体赵

振武在教育领域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以及关系网络对报刊的编辑作品的

传播带来相当的便利为回教报刊树立起文化权威促进其流通与赵振武一

样唐易尘与庞士谦以及他们的旅行记述也与穆斯林报刊有密切关系唐易尘

103

本身为《新民报》回教版的编辑自己个人办有一份《震宗报》其《麦加巡礼

记》最先在 1939 年《新民报》上分期刊载后因读者反应良好出版单行本

庞士谦赴埃及学习期间为《月华》供稿回国后又协助马松亭的编辑工作他

的《埃及九年》先在《月华》上刊载了一部分然后出版单行本他们也是这

个跨领域文化传播网络的一份子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主要通过报刊小学校清真寺阅报室以及公众演

讲等方式传播由于运用了这些贴近底层社会的媒介因而受众群不只局限于

精英阶层这种分享加强了个人对于穆斯林群体的认同

历来到中东去朝觐和游学的业绩鲜有记述和广泛的传播一般为人们口

头相传或在一些史籍和碑铭上有零星的记载如郑和的父亲与祖父朝觐的经

历是由郑和为其父立的《故马公墓志铭》及墓碑而得以传扬于外的明末清初

亦有伊斯兰学者在汉文译著中认真阐述ldquo聚约rdquo(即朝觐)的规范和意义如王

岱舆的《正教真诠》刘智的《天方典礼》等著作中都对朝觐的意义礼仪等有

专篇介绍第一位亲身经历过朝觐又著有阿拉伯世界见闻录的马德新其所著

的《朝觐途记》记载了其 1841-1848 年间在中东地区朝觐和游学的见闻得到

国外研究者的赞赏但这份书稿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42直到清末民初大批回

教报刊的创办以及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才使得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有了

大范围的传播海外游记作者大多系回教社会名流朝觐内容因其礼仪的独特

和涉外性质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报章之中

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地方性报刊刊登当地穆斯林朝觐启程回程消息以及

有关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外各种回教报刊是报道中国穆斯林朝觐和赴中东活

动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这些报刊上介绍的朝觐内容形式多样除了有实事性

的亲身经历专业性的地理知识介绍之外还有消息评论专访统计资料

等各种关于朝觐的消息通过报刊传达给读者比如朝觐的时间人数路线

船只等概况如《月华》除了刊登朝觐礼仪朝觐船讯及麦加的朝觐设施之外

还曾刊登朝觐题名录公布朝觐人数登出姓名介绍籍贯刊印朝觐写真和

麦加风光照片并附有麦加的中国领朝人(为中国人服务的朝觐向导)的照片

和中国朝觐者对领朝人的各种评价给读者参考方便他们在朝觐时有所准备

在抗战前刊载过类似信息的还有广州的《天方学理》南京的《突崛》等刊物

42 魏英邦lt论外国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及伊斯兰教之ldquo五性rdquogt见《清代中国

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55

104

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启程的海上之路被迫中断朝觐活动大受影响鲜有这方

面的报道这段时间一些报刊停办一些迁往桂林重庆等地在大后方

少数中国穆斯林突破封锁前往麦加的报道也能见诸报端1938年西北穆斯林绕

道青藏高原通过印度赴麦加他们归来时有几家报刊做了报道如重庆出版

的《突崛》第 5 卷第 8 期刊载了《甘青回民朝觐团会见记》《中国回教救国协

会会刊》第 2 卷第 2 期刊登了王梦扬撰写的《哈直访问记》等抗战结束后

朝觐功课恢复正常《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相继报道了 1946年至 1948年的

朝觐情况穆斯林报刊在报道朝觐消息及评论以外还有诗词日记归国后

的演讲纪实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如薛文波参加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在麦加朝觐

时所作的《麦加游》组诗(共 14 首)将整个的朝觐礼仪及自己的观感用诗歌

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众多的朝觐报告中别具一格43此外有《朝觐日记》《出国

日记》等作品也在刊物上连载部分作品应读者要求印刷成单行本传播于社会

如《西行日记》《麦加巡礼记》和《埃及九年》等还有朝觐者将沿途见闻

麦加朝觐过程及晋谒国王的情况吟诗记述编为《回部百诗赞》一册于 1934

年出版44除了穆斯林期刊外中国旅行社在其主办的《旅行杂志》ldquo世界圣地

巡礼rdquo一栏中也刊登过ldquo回教的圣地-麦加rdquo一文45中国旅行社于 1932年发

行了反映朝觐交通情况的小册子《由上海至麦加》该书为非卖品赠给朝觐者46其中介绍了中国旅行社六年来接待朝觐团体的经过朝觐手续与旅途情况上

海穆斯林接待朝觐来客的地点和负责人以及阿拉伯地理政治朝觐知识等问题

并附上相关照片非常详细给朝觐者带来很大方便这些旅行记述多为简

单的行程记录简洁明了且大多数刊物采用白话文也大致符合当时回教社

会汉语文化水平因而其传播才能有受众群

基础教育的普及清真寺的信息沟通阅报室的设立及群众集会使这些关

于中东的见闻不仅仅在精英阶层传播

小学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民众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ldquo民国成立以

后回民和社会接触日切觉得只念些经不念点书是不中用的于是才群起努

力于新的教育之途rdquo47 1906 年王浩然创建经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

为公立受到北平回民的极大欢迎并且设立了分校它的成功启发了各地教

43 薛文波lt麦加游gt见《月华》第 10卷第 22-24期合刊(1938 年 11月)页 13-14 44 李谦《回部百部诗赞》(大连昌明印刷所1934)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版 45 陈公明译lt回教的圣地-麦加gt见《旅行杂志》第 8卷第 5期(1934 年 5 月)页 71-74

本文为田中逸平到麦加朝觐后所写的《麦加巡礼记》的概述 46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4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在埃及正道会讲演)gt见《月华》第 5卷第 18期

(1933 年 6月)页 2

105

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新式小学的建设热忱从此ldquo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

至今bdquobdquo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处几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rdquo48普通回民教育

以回民小学占大多数一直到抗战前夕回民小学已遍及全国各地的回民寺坊49这一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为回教报刊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当时发行量最大

的杂志是《月华》而其他的几份主要的报刊据推测发行量也不过 1000-2000份50月华第一卷的发行量暂定为 1000份第三卷已经突破 4000份四卷开始时

东北四省相继沦陷邮路不畅导致发行量暴跌到 3000 份左右51与主流报刊相

比报刊发行量并不算高有的旅行记述形成单行本发行后发行者也采取相

当的优惠措施以《西行日记》为例出版前就在月华上发布预约广告并且

制定了一些优惠办法以扩大销量

4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2两等是指清末癸卯学制的小学是初

等五年高等四年该校是初高等合一的学校于普通课程之外加授阿拉伯文教

义等宗教知识的课程 49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gt页 2 50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p 222 51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页 22

106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月华》第 5卷第 26期(1933 年 9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但是发行量并不能代表实际的受众人数穆斯林还能通过其他媒介形式和场

合来获得相关信息据外界的观察报刊这个媒体只是穆斯林群众之间信息联系

的渠道之一在当时信息传播的最大渠道应该是清真寺中的群众集会和受过良好

训练的阿訇的影响52清真寺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方面独树一帜是普通民

众最主要的聚集场所除宗教功能外在阿拉伯语里ldquo清真寺rdquo一词也含有ldquo大

学rdquo之意它在回教群体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因而成为各种消息传播与交

流的中心事实上ldquo在中世纪出版伊斯兰著作的方式是在清真寺里读稿rdquo53清

52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 247

53 Francis Robinson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107

真寺里包括各个不同年龄的人群所以它的影响力极大受众面广泛因此ldquo我

们在清真寺(麦思吉德)里找到与各种族和各氏族相互作用的伊斯兰教文明发展

史的缩影要想举例说明穆斯林与其邻居之间的文化交流恐怕再没有比清真寺

更明白的例证了rdquo54三十年代开始在各地的清真寺中大多附设有阅报室和读报

会读者在此能够更为方便地接触到报刊的信息在《月华》上就常有刊登阅报

室征集资料或鸣谢赠书的信函有的还附设民众常识讲习班以帮助普通民众扩

展视野如四川平武县一个书报室一次收到的报刊就达26种之多包括少量非穆

斯林报刊并且大多数是按期赠送55对于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则提倡ldquo由演

讲员将新闻读给大家听藉明国内大势及各处回教消息rdquo56群众集会的传播比报

刊更加有效和广泛远赴麦加朝觐在穆斯林群众中是一件大事当地的教胞会

举行欢送和欢迎大会并请出洋朝觐者或访问者讲述他们在中东的所见所闻如

1935年参加世界回教大会的代表尹光宇回国后出席上海各回教团体欢迎大会讲

述了他的旅途见闻57类似这样的集会也不局限在伊斯兰教内1933年马松亭受

传教士裴德士的邀请到华北协和华语学校就其埃及之行进行了演讲并与外教人

士交流这使他们的中东见闻比登载在报刊上传播得更快更广影响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他们到中东去的旅行经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普通民众和教外人

士也能一同分享这种分享将穆斯林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

他们不一定能亲自到中东去但是通过这样的分享能够增强对于信仰共同体的

参与感和归属感

小结

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种通讯设施的缺乏以及文盲人口的众多这些关

于中东地区的新知识新观念等的传播因此有一定局限从上述讨论中我们

却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从上到下的渗透与流动并且在三四十年

代间围绕到中东去形成了一系列的印刷出版活动报刊书籍集会等所传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2 54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页 301 55 lt四川平武县回教俱进会附设伊斯兰书报阅览社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28期(1931

年 10月)封底其他类似的信息如lt福建省回教俱进会分会附设阅书报社征求书报启

事gt见《月华》第 5 卷第 9 期(1933 年 3月)页 5lt发起伊斯兰阅报室gt见《月

华》第 5卷第 19期(1933 年 7月)页 24 56 王振远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之方法(续)gt见《月华》第 2

卷第 36期(1930 年 12月)版 3 57 黄承才记录lt尹光宇之演讲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期(1935年 8月)

页 52-55

108

递的关于伊斯兰世界的信息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留埃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是中东见闻重要的撰述者他们与民国时期尤其

是二十三十年代的回教报刊有紧密的互动回教报刊是他们学习访问经历的

主要展示处他们为回教报刊提供域外信息引介书籍参与报刊的发行与出

版这同时也是一部分报刊能够长期坚持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中东之行还带

来一系列的译介出版活动清末民初以来回教知识界对回教新式教育的倡导

教育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许多学生与老师成为伊斯兰文化资源的译介者从文

章的翻译到教法文学等著作的译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穆斯林重新开启

了认识与接受本民族根源文化的大门智识精英将伊斯兰文化以译介的形式重

新引入到中国并将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呈现给读者以引导穆斯林对于自身信

仰的认识近代学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和译著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的关键

角色朝觐者和学生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

关于伊斯兰的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

和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

触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

种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

在穆斯林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中以赵振武为例的一批精英

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办报译介出版实践既是围绕到中东去

产生的又为他们的见闻及学习所得提供了文化传播的网络经由这样的网络

加上集会等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信息分享中中

东世界的影响由此向一般民众扩张一方面当时的穆斯林报人已经主动地把

视野从本地扩大到外埠进而扩大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报

纸或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读者也ldquo被动rdquo地把视野扩大到伊斯兰世界

旅行记述的传播让远距离事件进入日常生活在传媒尚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

尤其能起到从影响个人观念到改变社会观念的作用人们除了关心自己和周围

的事物还关心中东国家的时事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议题的公共性正如时

人所评论的那样ldquo《月华》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广播机亦是收音机是大家

的讲演台亦是会议厅rdquo58因此他们通过媒体建立起公共空间以共同的宗

教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聚合形成一个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

查尔斯middot泰勒指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

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

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在由媒介提供的分散讨论的无形空间

58 愚克lt月华的特色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 期合刊(1939年 11 月)页 10

109

中这种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59一种社会想象会通过智识者的观点

反应出来也会改变着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

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

域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传播媒介再现经验建构认同形塑了社会关系穆斯

林群众经由大众媒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共同关心的宗教话题使得他们即便

不用面对面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关于旅

行记述的书籍报刊等就是这种聚合体形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世界信息的渴求是对中国远离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反应

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现代交通的发达使到中东去的活动在大范

围穆斯林群众中成为可能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旅行记述的传播近代穆

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及围绕其产生的出版发行网络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更为

广阔的世界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以

及加入到更大范围的信仰共同体中发挥着作用上一章所论述的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

的全国性声音发出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与主流文化圈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

系正是经由媒介的传播才将穆斯林群体在观念意识上聚拢为一体围绕着中

东之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国穆斯林认知时空的拓展增加了他们探

索国家前途寻找国家出路的力量将中国穆斯林的发展与中东伊斯兰世界联系

到了一起

59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3-25

110

第六章 结论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中国穆斯林到中东的旅行无疑是对这一圣

谕的反转和实践无论是朝觐留学还是访问活动都包含一种对信仰来源的

回溯关于天方的圣迹版图历史掌故文字经典在中国穆斯林群体中一代代

传承因而他们到中东去可以视为回归到精神故土朝觐者朝觐的是他自己

的文化中心mdashmdash这能够增强他对文化价值的忠诚度是宗教信仰一次重要的升

华和巩固这种对宗教礼仪和制度的坚守给予中国穆斯林一种不竭的能量

使他们在伊斯兰世界之外依然保存着对于信仰来源的追寻与渴望留学一方面

是为了改善并提升中国伊斯兰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文教育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

围以提高中国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走出昔日封闭的状态

放宽视界而自信地参与世界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到中东国家的访问和宣传

则是在中国时局的特殊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利用其深厚的社会背景以及广泛

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民间外交这一举动为中国在中东地区争取了舆论支持

也使得中国穆斯林进一步融入到伊斯兰世界群体中去促进中国穆斯林群体面

向现实社会放眼世界的积极状态的转变

基于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宗教信仰这种回溯的视野正是到中东去的旅

行与同时期到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最大不同中国穆斯林回到原始精神源头去

立足点在于中国才是其真正的家园因而在面对熟悉的异域文明时表现出的

是对本土文化的观照近代域外游记大量出现西行者们在异域之境苦苦探求

留下了众多记录西方文明的文本并在其中融入自己变革图强的见解主张当

大多数人放眼西方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中国穆斯林所到的地方却并

不陌生天方的景象一直深植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中民国时期这种视野为他

们提供一种学习的对象中国社会的改革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改革两股潮流共

同推动他们到中东地区去地理和文化上都处于伊斯兰边缘的中国穆斯林长

期以来只能通过对伊斯兰地理与历史的想象而维系这一情感随着现代交通技

术的改进以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他们得以跨越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与伊斯

兰世界的核心地区建立联系

民国时期在去中东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身上朝觐学习访问活动

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的旅行基本上都将这几种活动集为一体在履行宗教

义务的同时学习宗教知识观察剖析当地宗教与社会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吸取

他们抵抗调和西方价值观的对策与经验并运用自身优势为中国作宣传在

他们当中多是阿訇出身如马松亭王静斋庞士谦等这种得到穆斯林内

111

部确认的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在民间的合法话语权力和文明发言人的资格得到

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主体社会教育改革与智识更新的背景下穆斯林知识分子

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基于他们既有的传统伊斯兰文化根底能够对自己的文化

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受益于新型的现代教育并且在到中东去的求学与游历

中又受到中东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以继承传统为起点在社

会改革的实践如教育领域是通过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现代科学的课程而进行的

同时以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双重认同来回应国家话语下的ldquo现代性rdquo这种对自身

传统的认同发展模式的思考与选择源自对多重对象的借鉴他们利用自己的

文化身份和社会资源通过印刷出版等一系列传播手段既向中国穆斯林团体

内部发言也向外部宣传到中东去在穆斯林精英的眼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寻求知识之旅更为重要的是它被视作中国伊斯兰在现代背景下重新激活与他

们的精神家园长久丧失的联系从而回到其来源的第一步1到中东去的这一行

为从报刊译著印刷技术等方面为中国穆斯林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了资源穆

斯林报刊的发生发展和这些纪游日记的写作模式和传播有极大关联由于当时

穆斯林对中东世界信息的渴望报刊杂志纷纷刊载知识分子在游走过程中创作

的见闻和记述日趋开放的行旅心态与由印刷出版业发展而扩大的传播空间为

旅行记述反映世界表现社会从而在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改变民众观念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种与伊斯兰信仰源头的联系中来

回到伊斯兰的精华去不仅是为了自我更新和进步同时也是站在国族的

角度在反西方殖民主义中进行文化和政治自卫当时中东大多数国家也正遭受

西方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压迫处于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教义之间的矛盾冲

突中兴起了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为抵抗和调和西方文化

价值所带来的冲击19世纪中东地区陆续兴起种种以复兴伊斯兰教振奋民族

精神反对殖民统治的宗教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中以泛伊斯兰运动与伊斯

兰现代主义运动最为重要代表和体现了民族主义兴起前伊斯兰国家和民族对

内忧外患所作的宗教回应2这正是中国穆斯林急于了解和学习的他们主张积

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ldquo追随泛伊斯兰运动之潮流致力全国的回民运

动rdquo 3他们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核心去正是带着一种回

到信仰源头寻求真知的渴望同时与中华民族变革运动的主题形成共鸣早期

1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Vol8 (1) 2008 p 106 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页 6 3 lt纪事北平回教同人恭讌朝觐归来之马张赵三位哈直大会纪录gt《月华》第 5

卷第 6期(1933年 2月)页 21

112

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宗教和教育方面以汲取革新的思想资源来激活本土穆

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变化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

民族斗争经验又给了他们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参与到抗日

救亡运动中

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与族性(ethnicity)上所展现的ldquo夷夏杂糅rdquo的特色

曾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境内民族中ldquo熟稔的陌生人rdquo(familiar strangers)4身

份的双重性质使得他们在走出去这一行动中伴随的身份认同更加复杂加之特

定的历史时刻特殊事件的侵入而加深自己对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们

到中东去实践其宗教信仰的同时也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形势来做出协调转

向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体现出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

身份自觉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前期的兴教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

质而更好融入大的变革中两者都有在民族危亡和寻找道路的阶段对于整个国

家发展的体认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过程能够发挥一种集合的功能将个人和

集体带到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它同时具有矛盾性即人们也会通过这种聚

集加深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5但这并不会消解他们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区

别以及对这种区别的自觉意识他们在获得宗教认同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的国族认同正如有识之士所强调的那样ldquo我们是中国穆斯林既不

是土耳其也不是波斯穆斯林我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我们是中华民族

不可或缺的一员rdquo6这正是随着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实践所生发出来的在宗教

和国族认同方面的变迁认同的实践和建构与表征或符号关系密切语言是最

为重要的符号之一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通过记录成为一种认同性话语

实践它以展示文化信码传递着关于伊斯兰的思想概念观念和感情它可

被看作ldquo像一种语言ldquomdashmdash这种语言能够ldquo赋予隶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或

一个人与当地社会的认同以意义与表现它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一

种关于民族归属感的话语rdquo7其中表现出的历史故事节庆仪式宗教空间等

都具有建构认同的象征意义通过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和强化穆斯林宗教

4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页 5ldquoFamiliar Strangersrdquo 见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5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6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

年 4 月)页 13 7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5

113

认同与国族认同形成共享的体验和观念这种认同也是开放性和未完成的

两种认同互动与磨合新的身份意识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中为其成为现代民族

国家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穆斯林文化传统以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

与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

源而有这样的视野及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的传

承8在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

中国伊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

又与当时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

的条件这样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积

极运用和中东国家的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和民

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与中东地区交往的历史成为现代中国穆斯林继承和革新

的资源清末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学者学成归来为后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

交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铺垫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

系则培养了大批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这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

林与中东进一步接触选取中东世界所提供的一种竞争的现代性版本以另一

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话语垄断的ldquo阿拉伯化rdquo有相当的历

史连续性9不论是前半个世纪到中东去汲取自我更新的资源还是 1980 年代

以来的与中东国家在各方面的联络加剧二者都为穆斯林在与其他群体及国家

政权的互动中提供了独特的身份认同资源据此建构相应的生存策略以适应

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

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到中东去这一行为引发

的文化活动和认同的变迁并未对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作一个全面的叙述

Zvi Ben-Dor 观察到在爱大学习的这一段明显地揭示出了中东穆斯林和中国

穆斯林相遇的文化含义即一种互相的渴望中国穆斯林想要与伊斯兰中心更

8 Zvi Ben-Dor Benite 以清代赵灿的《经学系传谱》为例在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

的形成与流传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汉文译著学者群

体及其著作对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的多重影响和功能见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关于这一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研究见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4

加接近中东穆斯林希望与中国穆斯林更为亲密10从互相的交流来看与到中

东去形成对应的交往如马坚庞士谦在埃及的著述以及将中文著作译介到中

东地区中东地区人员到中国来如 1905 年土耳其皇帝派遣两位经师1932 年

爱资哈尔大学派遣两位博士来北平任教埃王福德一世捐助成立福德图书馆等

活动也是值得探讨的二者的融合能够形成一幅近代中国与中东地区交流的完

整画面对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或许能够为在文化多元与区域互动中重构

新的亚洲想象提供一个面向

近代旧的知识体系瓦解中国开始了在世界地图中对自身定位的重新寻求

如葛兆光所言ldquo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lsquo他者rsquo(the

other)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己在十九世纪中国是在确立了

lsquo世界rsquo与lsquo亚洲rsquo等lsquo他者rsquo的时候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近代中国关于lsquo世

界rsquo的话语其实就是关于中国的再定位rdquo11我们在之前的历史中有多种身份

认同资源而此时世界空间中的多样性被一种普遍的线性进程和发展叙述

取代西方的现代性以其ldquo内源性rdquo被强势界定为世界的ldquo现代性rdquo成为世

界历史的中心和非西方世界发展的参照系因此近代区域间的互动主要是向

欧美看齐海洋关系成为主导这是一种有支配性的价值秩序而认同亚洲的

不同思想源泉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汲取则能够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垄断

从亚洲内部产生新的想象重新定义自己提供另一种可能

汪晖在处理亚洲想象的谱系时将其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话语相联系

在论述革命视野中的ldquo大亚洲主义rdquo时援引了孙中山ldquo全部的亚洲民族rdquo的概

念指出这是一种能够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民族和社会的政治文化12这一概

念实际上与孙中山的遗嘱ldquo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rdquo有一脉相

承的联系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普通穆斯林知识分子还是作为国民革命军中

的穆斯林要员或是教外的知识分子都曾明确地以孙中山这一遗嘱为指导

提倡和肯定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与伊斯兰教群体联络这一实践王梦扬认为孙

中山遗嘱及其ldquo革命非有回教民族之参加殆难完成rdquo是ldquo明显昭示我们联络

回教民族rdquo13留埃生林凤梧强调民族精神和学术文化的沟通是这一联络的重

10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p108 11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页588 12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3 王梦扬lt救国与兴教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4期(1939年 11 月)

页 9林凤梧lt中国留埃学生团与沙儒诚先生gt见《晨熹》第 1卷第 15-17 期合刊(1935

115

要途径白崇禧指出中国有几千万忠实的回教信徒在历史文化宗教情感

上和作为ldquo平等待我之民族的rdquo回教国家有休戚相共的关系而ldquo联络的工

作已经由那些访问团开始了rdquo14时任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会长的朱家骅以总理

遗嘱与中东各友好民族共勉15尽管孙中山当时是将这种大亚洲的概念作为革命

者制定历史蓝图的叙述框架但我们由中国穆斯林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往还可以

看出在海洋时代除了条约关系朝贡关系之外亚洲大陆内部存在以宗教

为核心的历史联系汪晖先生提出亚洲想象的两个可能方向是一汲取亚洲

内部文化共存的制度经验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和在亚洲区域内部发展出能够让

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平等相处的新型模式二以区域性的联系为纽带形

成多层次的开放性的社会组织和网络以协调经济发展化解利益冲突弱

化民族-国家体制的危险性16谈及亚洲内部多以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历史

联系为讨论中心中国与中东两个异质文化圈的交往一直不是重点互相往来

的人员和资讯成为连接这两个异质文化圈的纽带这种双向交流的关系中包

含着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在以海洋为中心的与西方的交往成为一

种主导性的关系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凸显的大陆视角进行传统的各

种交往交流的经验以及超越国家的宗教网络尤其是伊斯兰本身具有的世界主

义的特性也可以成为探讨亚洲地区文化和历史联系多样性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年 7 月)页 21 14 白崇禧lt反侵略与回教文化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1期(1940年

4月)页 4-5 15 朱家骅lt告近东回教民众书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8期(1938年 9 月)页 22 16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16

附录一 游记书目(按时间顺序排列)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不忍》第 1册(1913 年 2月)页 3-22第 2册(1913

年 3月)页 23-42第 3册(1913年 4月)页 43-56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胡汉民日记(19282-7)》刊于《民国档案》2004

年第 2期页 13-2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

纳子嘉(纳忠)lt征程gt《广西回教》1934 年 10月创刊号页 28-52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连载于《晨熹》第 2 卷第 7 期(1936 年 7 月)

页 17-21第 2卷第 8期(1936年 8 月)页 15-18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 期(1936 年 11 月)页 28-31第 2 卷第 12 期(1936 年第 12 期)页

23-26

林兴智《到埃及去》(上海中国回教书局1937)

张澄衷lt出国日记gt《月华》第 10卷第 18 期(1938年 9月)页 5-10 第 10

卷第 19-21 期合刊(1938 年 10 月)页 10-14第 10 卷第 22-24 期合刊

(1938年 11 月)页 6-12

薛文波lt麦加游gt《月华》第 10卷第 22-24合刊(1938年 11月)页 13-14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期合刊(1939年 2月)页 13-15

第 7-9期合刊(1939年 3 月)页 10-15 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

页 19-26

薛溪村 lt近东见闻琐记gt《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1939年 5月)页 4

615 16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回民言论》第 1期

(1939年 1月)页 26-29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1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务

社于 1943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

117

社信息

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重印本(北京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1988)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

118

附录二 中国内地穆斯林留埃学生一览表

届别 姓名 别号 籍贯 派遣机构 到埃日期 备注

第一届 沙国珍 儒诚 昆明(云南) 明德中学 19311220 明德中学训育

主任留埃学生

部部长

马坚 子实 蒙自(云南) 上海伊斯

兰师范

同上

纳忠 子嘉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同上

林仲明 子敏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张有成 子仁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二届 韩宏魁 天一 泰安(山东) 私利成达

师范

193212 殁于 19451

王世明 天津 同上 同上

金殿贵 允嘉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殁于 1941 年

马金鹏 志程 济南(山东) 同上 同上

张秉铎 洛宁(河南) 同上 同上

第三届 纳训 鉴恒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19343

马俊武 兴周 镇南(云南) 同上 同上

林兴华 赓虞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第四届 金子常 济南(山东) 上海伊斯

兰师范

1934519

定仲明 星五 常德(湖南) 同上 同上

胡恩钧 柄权 六合(江苏) 同上 同上

林兴智 凤梧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马有连 级卿 盘兮(云南) 同上 同上

第五届 海维谅 宝庆(湖南) 印度来克

脑大学

1934 年

第六届 庞士谦 益吾 孟县(平原) 成达师范 1938323 成达教员留埃

学生团团长学

生部部长爱大

中国文化讲座

讲师埃王法鲁

克东方事务顾

马继高 骋之 成都(四川) 同上 同上

马宏毅 重远 晋城(山西) 同上 同上

马维芝 毓馨 献县(河北) 同上 同上

刘麟瑞 石奇 沧县(河北) 同上 同上

高福尔 疏附(新疆) 同上 同上

杜寿芝 轮台(新疆) 同上 同上

范好古 敏之 周家口(河

南)

同上 同上

119

张怀德 澄衷 庐氏(河南) 同上 同上

熊振宗 广州 同上 同上

杨有漪 斐然 北京 同上 同上

丁在钦 子明 张家口(察

哈尔)

同上 同上

王世清 一民 北京 同上 同上

金茂荃 宜生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张文达 思明 沂水(山东) 同上 同上

李鸿清 仲华 北京 同上 同上

资料来源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北京中国

伊斯兰教协会重印本1988)页 11-12

120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艾周昌编著《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蔡源林《伊斯兰现代性与后殖民》(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G费琅辑注耿升穆根来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北京中华

书局1989)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 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高发元《穆圣后裔》(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0)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9)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1992)

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1985)

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柳克述《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罗比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121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3)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

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

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张越宏袁珂主编《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

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7)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

版公司2001)

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钟叔河《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钟叔河《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

2006)

文章

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年第 4

期页 101-106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

见《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

第 4期页 144-1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见《近代史研究》2006年

第 2期页 223-236

123

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见《宁夏社会科学》(2006 年 11月)

页 85-88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5期页 46-50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见《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13-21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期

页 65-7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马广德lt关于lt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

页 56-59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

民族史》丙编专论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年[或出版年不详])页

667-682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研究》2009年第 5期页 87-105

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见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199-220

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59-6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64-113

尹德翔 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见《文艺评论》2005年第 6 期页 9-13

尹德翔 lt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见《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张巨龄 lt20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24

报刊资料

《月华》1929-1948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39-1948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1946-1948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1926

《回民言论》创刊号(1939年 1月)

《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 2月)

《回教月刊》第 1卷 1-4期1938年

《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1935

《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1936年 8月)

《清真月刊》1920

《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

《晨熹》1936

英文书目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Badawi M A Zaki Reformers of Egypt London Croom Helm 1978

Benite Zvi Ben-Dor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Broomhall Marshall Islam in China a Neglected Problem London DARF

Publishers Limited 1987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illon Michael Chinarsquo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Dillon Michael (ed) Islam in China Key Papers in Two Volumes UK Global

125

Oriental 2009

Dodge Bayard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Dunn Ross E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Eickelman Dale and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Eickelman Dale F and Jon W Anderson (eds) New Media in the Muslim World

the Emerging Public Spher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Euben Roxanne L Journey to the Other Shore Muslim and Western Travelers in

Search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Gillette Maris Boyd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ll Stuart and du Gay Paul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6

Hanioğlu M Şuumlkruuml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raeli Raphael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 London

Curzon Press 1979

Kuehn Julia and Smethurst Paul (eds) Travel Writing Form and Empi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o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Loumlwenthal Rudolf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Makky Ghazy Abdul Wahed Mecca the Pilgrimage City a Study of Pilgrim

Accommodation London Croom Helm for The Hajj Research Centre King

Abdul Aziz University Jeddah 1978

126

Meuleman Johan Isla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uslim Attitudes Towar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Morinis Alan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Netton Ian Richard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Robinson Francis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Turner Victor and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lfe Michael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NY Grove Press

1997

Articles

Benite Zvi Ben-Dor 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4 no 2

(AutumnWinter 2002) pp 93-114

Benite Zvi Ben-Dor l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105-128

Blackwood Philip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Delaney David ldquoThe Space That Race Makesrdquo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4

127

(1) 2002 pp 6-14

Lipman Jonathan N ldquoHui-Hui An Ethnohistory of the Chinese-Speaking Muslimsrdquo

Journal of South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112 (1987) pp 112-130

Pillsbury Barbara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Wagner Rudolf ldquo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rdquo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1 (Spring 2001) pp 1-34

Yeh Catherine Vance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Page 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mage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Chines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both Chinese and Islamic culture

traditions and Chinese Muslims‟ feelings toward their faith as well as how they

coordinated their belief and the discourse of the nation-state

In order to off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factors impacting the travel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reason why they went to the Middle East at that time and

what advantages made the travel available Chapter three compares the images of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two different groups divided by religion identity

Analyzing the accounts wrote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chapter four

expounds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Chinese Muslim and the discordance of this sense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Muslim intellectuals took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pagating

the patriotic conceptions Chapter five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by what

channels these accounts were published and disseminated thus brought about a

nationwide sense of community Therefore how the travelers used the travel

experience to weave a publishing network and the spread of the accounts are

explored in this part

It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 of Islam and the horizons expanded by the faith provided a

source and choice for th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the Chines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And they employed this special identity to

negotiate with the governor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ii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 4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5

第四节 结构安排 20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21

第一节 出行目的 21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27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32

小结 43

第三章 异域景象 45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46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59

小结 66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68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69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79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83

小结 85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88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88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92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103

小结 107

第六章 结论 110

附录一 116

附录二 118

参考书目 120

iv

图目录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30

图表 2 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38

图表 3 麦加禁寺 47

图表 4 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52

图表 5 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57

图表 6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70

图表 7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73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期(1937年 2月) 89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期(1934年 5月)封面 91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98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102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106

1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迷思尔(开罗)巨城也时穆罕默德middot尔里为王王大智大勇善

治理其治迷思尔条建树蓄货殖各种技艺由甫浪西(法兰西)习

来诸凡制造无求于他国其国穆斯林甚众朝堂(清真寺)百余所

其至伟丽者卓米尔阿兹偕(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1

1844 年 10 月经过长途跋涉马德新2在完成朝觐后来到尼罗河畔的古都

开罗亲见爱资哈尔清真寺的雄伟热情赞扬并将这一幕用阿拉伯语记在后

来传世的《朝觐途记》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陆陆续续

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页

33 2 马德新(1794-1874)字复初云南太和(今大理)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和经

师幼承家学研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青年时到陕西深造跟随经学大师胡登洲四

传弟子著名经师周良隽钻研伊斯兰学问1841年启程赴麦加朝觐到麦地那谒圣陵

后到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一年又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新加

坡等地游学搜集典籍历时 8年后返回云南讲学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伊斯

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1856年滇东南回民起义反清被举为起义领袖1862 年降清

1874 年被云贵巡抚岑毓英杀害于云南呈贡著有多种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著作

《朝觐途记》用阿拉伯语写成由其弟子马安礼译为中文于 1861 年首次出版参见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页 489-450

2

又有一群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到达中东地区3并发出ldquo我于以深信开罗为

回教学府rdquo的感慨4马联元(1840-1903)年轻时随舅父到麦加朝觐在朝觐

以外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所到之处考问经典访学求师

王宽(1848-1919)1905 年携弟子赴麦加朝觐游历埃及土耳其等地在土

耳其谒见皇帝哈米德受赠经书千余卷同时皇帝派经师哈夫足哈三和阿里雷

塔随宽东渡传授古兰读法杨枢(1844-1917)出任比利时公使时也在往返

欧洲途中前往圣地麦加朝觐5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则出现了留埃学生团他

们跨过千山万水朝觐麦加拜谒圣陵并在这一ldquo至伟丽rdquo的爱资哈尔大学

求学问道

其间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自晚清开放海禁后

随着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普及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奉命出使或经商贸易或

远游求道出使考察以及留学海外成为国人回应西学东渐译介传播西方科

学著作及技术以外了解学习西方的又一重要途径向西学习成为时代风尚

这里的ldquo西rdquo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中是欧美国家和日本而在穆斯林6知识分子

心中则是自古被称为ldquo西域rdquo的中东伊斯兰文化圈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rdquo这句古谚语在阿拉伯世界已经流传了千年既是一种对探索求知精神的

提倡更体现出中国与中东地区距离之遥远7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

3 公元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诸国土耳其塞

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在内有时近东和中东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见孙文范编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49本文使用广义的解释

中东地区是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等民族的多元文化板块本文不涉及民族文化

差异的辨析而是将这一地区看作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文化圈实际上在所讨论

的文本中大多没有表现出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一差异不构成根本影响

都指向伊斯兰教这一共同信仰 4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1 5 三位人物经历分别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

页 107610811091 6 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斯林民国时期有回教徒回族回民等多种

称法文中依据当时出现在文本中的称呼来加以使用对于这一群体有学者认为使

用现代官定的ldquo回族rdquo一词无法有效反映这个群体动力性的变迁过程因而在探讨

1949 年之前中国内地穆斯林问题时以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称之比ldquo回族rdquo更合于学术

要求见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200-201其他

学者对于这个群体在被官定前是否为ldquo回族rdquo的看法下文有讨论本文强调的是超

民族超种族超地域的穆斯林概念意在突出这些群体在伊斯兰宗教信仰上的一致

性且结合当时文本中的具体情境来作分析 7 Zvi Ben-Dor 在ldquoEven Unto Chinardquo 一文中将其视作 Hadith(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

3

而在中国穆斯林的心中学问虽远在ldquo天方rdquo亦当求之8中东地区的文明更

早进入中国历史悠久影响至深利用地处东西世界之间的天然优势中东

地区各民族在近千年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往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因《古兰经》的谕示而成为世界穆斯林的朝觐中心具有极其神圣

的地位9近代中东地区虽非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但在宗教往来上却有极重要

的地位隔着崇山峻岭朝觐一度是中国与伊斯兰中心的唯一的联系到麦加

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中国这一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的主要途

径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在履行完宗教功课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和圣迹参加一系列巡游活动在虔诚的中国穆斯林

心目中能在有生之年具备条件到麦加去既是完成自己的宗教义务也是到

伊斯兰世界的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能够体验种种异域景观先行者们不畏艰辛

前往阿拉伯地区朝觐或求学记录下沿途风景和风俗民情成为后世极有价值

的文学和历史文本

出自穆斯林之手的旅行记述也是他们自己观念和认同的表达由此可以

一窥他们在面临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和作为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范围内的

少数群体两种倾向时的抉择与认同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代表中国穆斯

林ldquo自我言说rdquo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的内容及其传播说明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其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汉语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和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在到中东

去这一移动的状态中获得了新的实践经验及文化认证并通过相关的传播网络

在群体当中扩散以此共同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策略即对于在国内及伊斯兰

世界的两种身份认同的协商在中东之旅中寻求宗教文化振兴的资源重新思

考伊斯兰传统又以这一独特性积极与主权者及其他族群互动在民国这一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换的过程中以稳固的身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分

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但至今其来源仍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伪圣训

但这句话长久以来确实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Zvi Ben-Dor 将其与另一条圣训ldquo求学

从摇篮至坟墓rdquo放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论述了知识的重要和获得知识所要付出

的巨大努力见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3 (Winter 2002) pp 93-94 8 天方即麦加(Mecca)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祥地

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旧译ldquo天方rdquoldquo默伽rdquoldquo墨克rdquo等见《中国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 358 9 《古兰经》ldquo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

的向导rdquo(396)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rdquo(397)

本文引用《古兰经》均为马坚译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4

第二节 研究对象

记录中国人到中东去的作品有日记行记诗词歌赋和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风格多样超出古代严格意义上注重描摹山水景物讲究情景交融的游记类文

学作品范围因此本文使用ldquo旅行记述rdquo10这一概念来概括此类文本

本文研究时限为民国时期但也会涉及少量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本因

历史原因过去中国伊斯兰教很少进行宣传更少参加对外的各种活动民国

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首先揭橥五族共和一些回教先进之士开始积极参加社

会和政治活动注重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由是才有了顾颉刚所说的ldquo近代中国

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11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较之前频繁

且大部分旅行记述也因当时回教报刊的兴起而流传广泛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也

促成一些作品的刊印成书

这些游记中一部分有单行本更多的文本散落在当时的回教报刊上(统计

见附录一)在报刊上介绍的主要是朝觐日记回忆录归国哈吉采访或中国穆

斯林朝觐题名录等此外还有消息照片诗作等数量众多形式各异都

是本研究着力关注的对象另外针对这些游记作者留学生专人的评论或生

平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的域外旅行记述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了解作者

的心路旅程如《纳训评传》对第二批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2的一生做出了整

体评论着重探究了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始末及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

重大影响《马坚传》里有马坚13在埃及将《论语》翻译为阿拉伯文的介绍并

10 这里的ldquo旅行记述rdquo根据ldquo旅西记述rdquo作相应修改而来ldquo旅西记述rdquo见于钟叔河《晚

清旅西记述的价值》一文见《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页 147 11 民国时期曾兴起一场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贯

通回族各阶层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撰文评说其为ldquo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

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见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原载《大公报》1937 年 3月

7日ldquo星期论文ldquo栏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12 12 纳训(1911-1989)字鉴恒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幼时在家

乡从师习经后到昆明明德中学读书1934 年由学校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作品

译为阿拉伯文同时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译为中文其翻译

的《一千零一夜》为直译自阿拉伯文的第一个版本他于 1947 年回国任昆明明德学

校校长并任《清真铎报》主编1960 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部进行《一千零

一夜》全译本的翻译工作六卷本于 1985 年全部出齐约 200 余万字参见白寿彝主

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 1194-1195 13 马坚(1906-1978)字子实云南沙甸人阿拉伯历史语言文化专家翻译家教

育家早年在昆明学习后至上海1931 年作为第一批留埃学生成员之一赴爱资哈尔

5

详细介绍了他在留埃学生朝觐团与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14

的冲突中撰写《告回教同胞书》广泛传播抗战思想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

声援和支持的经过《马复初传》《刘麟瑞15传》等这些作品虽不属域外游记

的范畴但对这批学者个人全面深入的探讨亦是本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与当时的域外游记一样出现有其特殊的历

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文本蕴含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游记的范畴文本本身的

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文化意涵与时代议题因承载过多的文化社会信息进

而成为记录近代中国新旧转折中外融合的文化标记因此本文拟将其作为

一种文化文本在此脉络下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讨论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一关于游记文化的文献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想象》一书中借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

来探讨中国的旅行传统用大量理论和史料阐明旅行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小说

大学学习1934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 年翻译了阿拉伯

文著作《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在开罗期间用阿拉伯语翻译了《论语》1939 年

初赶赴沙特阿拉伯麦加监督抵制 ldquo华北回民朝觐团rdquo回埃及途中拟就《告世界回

教同胞书》寄中国外各大报1939 年秋回国与白寿彝恢复《清真铎报》后到

上海翻译《古兰经》194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回教教育史》在《清真铎报》

《月华》上发表多篇论文1946 年应邀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讲授阿拉伯语

伊斯兰史等课程后又翻译了《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长期担任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理事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189-1193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而建立该组

织于 1938年 1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

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 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

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

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

亚洲文化维护固有之宗教对内联络本教教胞设法解救本教教胞之疾苦该组

织建立后遭到全国各族穆斯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749 15 刘麟瑞(1917mdash1995)字石奇回族河北沧州人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北

京大学阿拉伯语教授1938 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1946年回国在南京东方语文

专科学校任教1949 年随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

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口译工作编撰和审定了《阿拉伯语汉语词

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辞典》翻译出版《子夜》《家春秋》

三部曲缩写本等参见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封一

6

诗歌游记等旅行文学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旅行既

是在文化间跨越转化又是文化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欧美旅行研究论者

如克勒福德(James Clifford)克里斯middot罗杰克(Chris Rojek)约翰middot乌里(John

Urry)等的对话作者将旅行分为三类旅游行游和神游并用西方和亚洲的

历史文化经验来描述这三类旅行的内容中国人到中东国家朝觐求学或是战争时

期的特殊访问都可以划归为ldquo行旅rdquo这一类书中第34章即以行旅为重点

论述其概念特征并对其进行跨文化分析作者认为行游比旅游有着更大的时空

跨度文化感受往往是深层次的更会导致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的认证与转移因

而带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开篇反思了现代西方的旅游研

究中突出社会政治含义在旅行书写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框架下突出流亡移民

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历史与文化视野

作者倾向于赞成克勒福德由于旅行的历史易染性将旅行等同于文化比较的观点

更加强调旅行中的跨文化意义这一点正是本研究中所要着力处理的西方研究

中讨论的异域游记多为ldquo文明rdquo与ldquo落后rdquo的冲撞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目的

在于文化优越身份的建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因文本的特殊性更突出的是

文化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认为行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行

游者个性化的文化经验将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典范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中导致原有

文化的某些价值发生变化16作者以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个人的贸易行动

带动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为例说明个人行为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

用那么近代到中东去的朝觐者和留学生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通过他

们自身的活动使中东地区的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回教是中阿文化

交流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留学生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中对阿拉伯文化有理

性而深刻的理解ldquo往往能将自己文化与他者文化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增进文

化的双重确认rdquo17当他们处于文化节点的时候知识结构的改变就有了社会的意

义他者文化的引介往往以大规模的行游作为先导记载这一行为的旅行记述

又成为最佳的研究材料张西平认为游记汉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象

征着学术范式的一个重要时期18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从神话走向现实便是从

游记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开始的马克middot波罗(Marco Polo)伊本middot瓦哈伯

(Ibn-Wahab)苏莱曼(Suleiman al-Tajir)伊本middot白图泰(Ibn-Battuta)等旅行家的

游记作品一直是西方了解东方的必读书目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应的近代学

16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106 17 同上 18 张西平lt西方游记汉学简述gt见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

象出版社2006)页 44-69

7

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也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这样一个关键角色这批学生成

为阿拉伯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倡导者和传播的先锋他们与其他到西方留学的学生

一样在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穆斯林社会文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域外游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时候必然牵涉到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这

一形象是在ldquo文学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rdquo19孟华在《比

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系统介绍了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20尹德翔以比较文

学形象学传记研究文化身份为主要切入点选取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

鸿张德彝薛福成等官员的使西日记作为论述对象由自传文学的视角来表现

出使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中的心态和选择并从个性环境个人经历

等方面来解释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21他在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lt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等论文中提出把游记作为跨文化旅行

和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行旅文化视角来研究游记作

品考察文本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形象的差异与互渗以深入阐释游记

文本22对ldquo异域形象rdquo周宁作了如下定义异域形象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

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的真实的反映异域形象往往是本

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

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又能表现本土文化

精神23异域形象随着年代的变迁都说明一国文明在对异域的ldquo集体想象rdquo中

寄寓着对异域的理解与误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及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其中有意

识形态的意义也有大众民间文化心理的内容从写作者对异域形象的选择性

也能反映出对待异域事物的态度吴以义从郭嵩焘刘锡鸿志刚张德彝王

韬等人记录英国形象的记述中探讨中国人眼中的动物园图书馆天文台电

报馆等表现英国科学和思想的典型事物24他把中国文化对西洋科学及其观念的

反应与接受分为猎取个别成果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解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指出

由于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不相容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走得艰难而缓

慢上述异域形象研究中的重点都是欧美和东亚或者南洋题材对近代以来中东

地区的游记中的异域形象鲜有学者论及即便是在研究名家名作时也极少关注

1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 4 20 同上 21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22 尹德翔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文艺评论》2005年第 6期页 9-13lt跨文

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23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页 5 24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8

他们到中东地区时的记述考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尤其是他们对中东代表性

事物的描写如麦加的克尔白麦地那的圣陵伊斯兰的教育方式等可以发现

不同身份的作者是如何ldquo构造rdquo中东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认知视角

中国人到中东去大部分是以宗教实践为目的即便是使者游学者等

也会将朝觐纳入自己的行程之内维克多middot特纳(Victor Turner)引申了阿诺

德middot范middot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ldquo通过仪式rdquo概念以墨西哥英格

兰爱尔兰和法国等地的圣迹和朝觐活动为例对基督教文化中的形象与朝觐

活动做了系统研究25Turner 将朝觐视作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事件在这其中参与通过仪式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或注意到)这些转变而通过仪式中的行为无论是宗

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展现分离-过渡-融合三重模式Turner 指出朝觐是宗

教生活中最显著的阈限体验如果神秘主义是一种内化的朝觐朝觐则是外化

了的神秘主义26朝觐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悬置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他们向

往的世界之间暂时抛弃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将自己融入朝圣的团体

Turner 从人类学的仪式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朝觐在象征层面以及相关仪式

影响下对朝觐者个人的改变本文对记载朝觐活动的游记的研究则是从宏观的

文化层面但对仪式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中涉及此项活动的

细节

艾伦middot莫里尼斯(Alan Morinis)则提出了精神磁性(Spiritual Magnetism)

的概念即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力量它不是从神秘的源头辐射出的内在的

神圣品质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概念和文化价值通过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

力量融合在一个神圣的中心从而产生吸引力27精神磁性表现在神奇的治疗效

果超自然存在的显灵神圣的地理位置和难以到达几个方面他提倡以精神

磁性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对朝觐活动进行研究28中国穆斯

林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行程艰难究其原因精神磁性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伊斯兰经训中的谕示才是根本的动因这与其他的自发朝觐有一定区别

而对于谕示的遵从则是自身对于宗教认同的表现之一艾瑞克middot科恩(Erik

Cohen)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强制性路线季节与其他旅行者的关系等方

25 Victor Turner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 Ibid p 7

27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p 33 28 Ibid pp 41-43

9

面比较了旅游与朝觐的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讨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不同

他认为朝觐者是到自己的文化中心去于此重新激活自己并加强他对文化价

值的忠诚度朝觐归来也能调和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旅游则是走出生活

的中心走到边缘去是与原有社会的疏离这为朝觐的定义划分了一定的范

围29朝觐中通常包括进行仪式和游览景点而完成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普

通旅游大多只是对场景的游览仪式作为一种事件使得朝觐与普通旅游在神

圣与庄严程度进而在游客体验上产生较大区别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朝

觐者能够与场景及其精神氛围融为一体是朝觐者接近神灵的阶梯而普通旅

游则主要是在陌生的场景中探寻异域风光丰富自我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宗教仪式标志着从世俗世界步入神圣空间没有了世俗社会结构的约束在其

中经历考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完成仪式也是例行宗教义务朝觐者通过艰辛

的旅程与虔诚的仪式与其他人一同体验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

接近同一个精神目标因而在仪式中又能获得归属感实现信仰和心理上的满

足而普通的旅游在享受异域风光的时候虽然能够获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

的体验能够感受场景中的新鲜感但并没有宗教仪式带来的世俗与神圣的截

然分界不一定能产生与场景的契合从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归属感也不及

朝觐那样深远旅行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参与仪式能够为其近距

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场景的氛围提供优势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因为宗教身份

以及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关系有一种追求真知和回溯历史的精神诉求并

非单纯的旅游在仪式过程中与神灵沟通交融的神圣时空体验正是朝觐者们

最想获得也最为看重的因此他们会在朝觐记述中着重描写通过文字记录

来与他人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 这是激发本土群体活力及归属感的一种重要方

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穆斯林向外学习的一种途径

从穆斯林的角度关注朝觐的学者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伊斯兰国家在对南亚

朝觐记录的研究中芭芭拉middotD梅特卡夫(Barbara D Metcalf)认为朝觐记录

可算作一种现代的文类这与英国对南亚地区的统治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游记的传播新型交通工具则保证了更

为简便的旅行同时它与许多现代文学形式有着共同之处即更加注重个人经

验情感的表达30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rrahmane El Moudden)强调旅行在

29 Erik Cohen ldquoPilgrimage and Touris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47-61 30 Barbara D Metcalf ldquoThe Pilgrimage Remembered South Asian Accounts of the Hajj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86-87

10

穆斯林文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集合功能上但它同时具有矛盾性一方面

朝觐(al-Hajj)将人们领向麦加和麦地那求学(talab al‟ilm)将人们领向伊斯

兰文化教育最先进的地方比如麦地那开罗和费兹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

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Ummah)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这一活动加

深了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31同样的在詹姆斯middot斯蒂尔middot塞耶(James Steel

Thayer)对西非穆斯林朝觐的个案研究中也指出了朝觐者通过与来自世界各

地的穆斯林的交流沟通对于信仰共同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32Thayer

更强调去麦加的朝觐对一个穆斯林世界的边远地区mdashmdash西非社会文化的强大影

响隔着撒哈拉沙漠朝觐是西非与伊斯兰中心埃及沙特唯一的联系从十

二世纪到现代到麦加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这一边远地区的主

要途径正如在 Turner 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朝觐作为阈限体验对个人有很大影

响但它对整个穆斯林社会则发挥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当西非穆斯林与伊斯兰

中心接触他们会受到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并寻找这些思想来改革西非

社会以向阿拉伯模式靠齐因此 Thayer 认为在西非语境下朝觐可以看作

传播宗教和文化概念与实践的工具但是作者强调朝觐在宗教和文化传播中

起教化作用一个关键因素是精英的参与33中国与西非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地理位置大体相像都处在其边缘位置朝觐也是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主要

途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文化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朝觐的作用更多体现在

对个人的影响上然而精英朝觐者则是将游学与单纯的宗教朝觐结合起来趁

着这一机会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

兰的意识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和

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触

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种

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即以共同宗教情感为基础的ldquo想象

的共同体rdquo查尔斯middot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公共领域参

与者的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使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在汉娜middot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贝马斯(Juumlrgen Habermas)关于公共空

间讨论的基础上泰勒引入安德森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概念认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

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

31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32 James Steel Thayer ldquoPilgri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est African Islam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 171 33 Ibid p 185

11

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

体rdquo34在《古兰经》中与此相仿的信仰共同体(Ummah)表示的是宗教共

同体是一个从宗教维度划分和描述人类群体的概念其含义具有明确的宗教

群体维度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

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其中的个体感受

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旅行记述的传播就是这种聚合体形

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文献

在中国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能够得以流传与这一时期穆斯林团体内部印

刷和出版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20世纪初至1949年10月以前在海内外(包括香港

地区)出版的中国穆斯林的期刊和报纸总数不下百种35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几种一类是由穆斯林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面向全社会大众但是由于

创办人或主持者是穆斯林对于穆斯林社会的报道与相关文论的刊载比例较之

其他综合性报刊要多一些(但它不仅仅只关注宗教内容)一类是穆斯林创办或

主持的专门性报刊旨在启发民智发扬宗教精神36还有一类是非穆斯林创办

的相关报刊如《禹贡》(于1936年1937年分别出过两期回教专号)基督教

会创办的《穆斯林世界》(The Muslim World)等

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将穆斯林报刊视为近代中国穆斯林自我言说的重要材

料因而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博忠先生曾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

刊做过详尽的统计并指明其馆藏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37马强整理出

版过广州地区的民国回族报刊辑要(《穆士林》《天方学理月刊》)办刊时

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月华》影印本已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教

协会汇编了他们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民国回族伊斯兰报刊目录宁夏古籍整理办公

室影印出版过其中的部分刊物清末民初回族史研究者张巨龄的《绿苑钩沉mdash张

巨龄回族史论选》一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资

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中理清脉络2006年出版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

录提要》辑录了1908~1953年间中国知名回族近现代报刊54种涉及110卷

34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

期页46-50 36 参见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101-106 37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12

约1145期内容的详细目录并提供了这54种报刊的相关图片和报刊提要白润生

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

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其中

有专章介绍清末民初回教报刊

针对某一刊物的专篇研究主要集中在《醒回篇》《月华》《晨熹》几种

如王希隆点校的《醒回篇》及ldquo点校前言rdquo他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对《醒

回篇》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人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诠释并评价《醒回篇》为ldquo中

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自办刊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日本创办

的进步刊物之一rdquo38《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mdash以lt月华gt

为例》着重探讨了以《月华》为代表的民国回族报刊所开展的面向全社会(包括

回族自身)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模式39《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通过专

访仍健在的当事人梳理了《月华》女性撰稿人的创作活动40中文伊斯兰学术

城编辑的《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一书辑录了大量有关成达师范学

校及其所出版的《月华》的相关史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师范教育与回族族群国

家意识形成的密切联系41还有探讨《晨熹》内容与特色的专篇等42松本真澄通

过《清真月报》《清真铎报》等刊物来讨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换的

过程中作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针对自身的宗教认同怎么样去认识自

己怎么样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条件等43

三中国内地穆斯林文化方面的文献

将这部分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大

框架下进行分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穆斯林研究ldquo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民族宗教这两个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研究工作主要从宗教角度着手rdquo44除少

38 其他关于《醒回篇》的研究论文还有李健彪lt从lt醒回篇gt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思想特征gt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 4期页 79-83马广德lt关于lt

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页 56-59高小岩lt

论lt醒回篇gt的爱国主义思想gt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 第 5期页 43-45 39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见《中

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4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41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2006) 42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 1期页

65-70 43 关于上述民国时期回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请参看本论文第五章 44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史学史研究》1999 年第 2期页

13

13

数学者如陈垣(1880-1971)白寿彝(1909-2000)外多为伊斯兰教教义的阐

发当时有民国四大回教史即白寿彝的《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1908-1978)

的《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1900-1961)的《中国回教史鉴》傅统先

(1910-1985)的《中国回教史》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繁衍发展进行

了叙述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前三本的时间下限是清代傅统

先的《中国回教史》时间下限为 1937年因此对民国时期回教问题的论述是其

一大特点他指出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已由历来无统一之组织而趋于有组

织由阿拉伯文之教育而趋于中国本位之教育由原版经典之诵念而趋于《古

兰经》 之翻译由不宣传而趋于扩大宣传45 这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宗

教文化背景民国时期在回回知识阶层对于回回是否构成一个民族存在

很大争论上述几本史学著作都冠以ldquo回教rdquo之名当时对回族也多称之为ldquo穆

斯林rdquoldquo回教徒rdquoldquo回教社会rdquo等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将这个群体视作一

个民族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中就认为ldquo今日回民之祖先原来为外国人

若分析言之有叙利亚人小亚细亚人伊拉克人伊思巴罕人各部波斯人bdquobdquo

因有共同之目的相率来中国居住又因同属一教信仰相同对于教条之遵

守罔不一致然后经过长期间之结合同化繁殖生息而成回族质言之

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rdquo 46指出回回是一个民族傅统先则

强调ldquo今日中国之回教徒系中华民族之信奉伊斯兰者或为阿拉伯人土耳

其人波斯人及其他民族侨居中国而其一般之生活习惯已为汉人或未为汉人所

同化之伊斯兰教徒rdquo认为中国内地回民是与汉人相同的一个民族47这一争论

与欧洲现代ldquo民族rdquo这个带有国家诉求张力的概念的引进不无关系到三十年

代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国内舆论界出现了由ldquo五族共和rdquo转变为ldquo中华民

族是一个rdquo的认识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认为ldquo决没有五大民

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rdquo而是以文化方式大概分

为汉回藏三个文化集团并称ldquo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lsquo民族rsquo二

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rdquo48即以ldquo民族rdquo等

同于ldquo国族rdquo在此思想建构下回族不能成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信仰伊斯兰

教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以宗教为边界使得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因中国信仰

伊斯兰教的种族群体较为复杂1950年代ldquo回rdquo被中共政府赋予民族识别上的

特殊政治意义以前它是否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就成为了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穆

45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69)页234-235 46 金吉堂lt回教民族说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年 8月)页 29 47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页 11 48 顾颉刚lt中华民族是一个gt见《西北通讯》创刊号(1947年 3月)页 5页 7

14

斯林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 C Gladney)提出了回族这一族群形成过程中的国

家建构论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横向对比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

代表西北回族农村的宁夏纳家户村代表华北回族农村的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

代表都市回族社区的北京牛街以及代表东南沿海回族社区的福建泉州陈埭回族

镇以此研究中国内地穆斯林在民族国家统治下的状况揭示这一群体认同的

多样性49通过考察回族社区相异的认同传统以及国家力量与地方群体的并存

与互动杜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ldquo国家政策与回回的磨合产生出回族rdquo杜磊否

定了ldquo回族rdquo存在的ldquo共同文化rdquo基础如纳家户回族社区的伊斯兰化与陈埭

回族社区的汉化因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

事人自己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他找到各地回族对ldquo清真rdquo的不同阐释作为贯穿

全书的线索在西北是宗教信仰在北京(都市)是饮食禁忌和职业特色在

华北农村是姻亲网络在东南沿海是血统宗族因此是国家的政策将其统纳为

ldquo回族rdquo他指出ldquo与官方历史或少数民族地图所显示的相反在 1950年代获

得政府确认之前回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就像许多其他的群体一样

回族只是在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时期才开始出现rdquo50他特别强调国家权

力在民族认同构建中的角色但共时性的研究忽略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关于中国西北穆斯林的研究也直接针对ldquo民

族范式rdquo提出了批评51李普曼在中国西北地方性的背景中来考察 1930 年以前

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群体特性的揭示以拓展对ldquo中国性rdquo

的理解其著作以另一种方式同杜磊的研究一同挑战了中国和西方晚近学术中

将之视为一个同质性少数民族或族群的观念他以 Sino-Muslim 的例子说明

内含于民族范式中的宗谱性族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之前

他们这一群体并没有产生广泛的一体感ldquo民族rdquo这一概念是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才形成的并且在 1949年以后才被中央政府持续加以利用因此他认为

回族的存在是中国民族主义在特定形式和特定关注下创造的52姚大力及张中复

的研究则从不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分别反驳了他们的看法姚大力通过对相关史

志和碑文的解读缕析出ldquo回回祖国(祖宗所居之国)rdquo这一中国穆斯林的历史

49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0 Ibid p 96

51 Lipman 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52 Ibid p xxv pp 215-217

15

记忆并将其看作他们对于本群体出自共同血统的初步表达53他对回族群体内

部认同意识的历史考察认为ldquo尽管回族共同体是在 1950 年代的民族划分中最

终界定和形成的但一个具备lsquo种族rsquo共同体基本特征的回回群体早在明清

之际便已形成对共同血统的记忆有了比较巩固的感性意识在辛亥革命后

逐渐发展为相当充分的自觉认识rdquo因此现代意义上的ldquo回rdquo的形成不能算是

一种完全任意的新创造而是更早先历史形态ldquo回族rdquo的转型54张中复则从社

会层面及伊斯兰文化方面分析了回民起义问题他认为以民族本位为出发对回

民起义进行的解释可以把回民起义的革命运动传承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将其

看作具有内部凝聚意义的历史记忆这正是近代回族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驱

力之一55姚张的研究实际上回答了在国家的民族识别以前回这一群体是否

有类似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问题而这种认同则是国家用政策将其缔

造为一个现代民族的基础在他们的启示下本研究认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

斯林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虽非纯然一族但基于共同的宗教在群体内部有了一

定的自我归属意识松散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他们自我

言说的经验材料来考察他们认同意识的变化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

及回教报刊的发行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形成集

体认同有着极大作用李普曼也指出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由宗教和世俗穆

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开始有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

国性声音发出56然而本研究认为这一全国性声音的发出不仅涉及到穆斯林组

织更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传播信息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系同时穆斯

林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使这种声音达到了一个高潮

日本学者松本真澄(Masumi Matsumoto)从抗日战争中回蒙两个群体的

族群性(ethnicity)复合认同感与战时战后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汉

人共同进行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这一视点进行论述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回蒙

两个群体自律凝集为ldquo中华民族rdquo他们与执政者积极合作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吸取当时的经验坚持统一中华的理论依据57然而她注重的是穆斯林知识精

英与执政者的互动却没有论及知识分子的这种认同和思想如何向大众扩散

5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84 54 同上页 110 55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2001)页 285 56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p 212 57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6

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去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

经由相关的文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中间这是本研究想要说

明的

玛丽丝middot吉莱特(Maris Boyd Gillette)的研究着重考察改革开放后穆斯林

社区中现代化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

常消费实践以及消费如何被运用作意识形态58她认为穆斯林群体在使用国

家宣传的进化论框架来思考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挑战国家这种向导

的作用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寻找ldquo现代化rdquo的出路和ldquo先进rdquo位置的坐标59

因此他们在国家提供的现代化路线之外积极运用消费实践来追求自己的现

代化以另一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的话语垄断这就是她称

之为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进程即中东为不发达的穆斯林社会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

繁荣与现代化范式这也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到ldquo本真rdquo的伊斯兰教60这种

集中采用中东模式的时间涉及到伊斯兰生活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宗教公共空间等

各个方面同时吉莱特强调rdquo阿拉伯化在 1980 年和 1990 年间急剧增强原

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林与中东的接触增强但作者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一

个回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已积极运用和中东国

家的这种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和群体认同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积极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

和民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这批学者学成归来为中国

与中东国家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如纳忠61对阿拉伯史的研究纳训完整地

翻译了《一千零一夜》庞士谦为埃及法鲁克国王担任中国文化顾问马坚刘

麟瑞等随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一系列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的活动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相

关领域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化的急剧增强不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大量的

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很难出现如此频繁的接触和影响

58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 59 Ibid

60 Ibid p 77

61 纳忠(1910-2008)字子嘉云南通海人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

拉伯语语言学家早年在昆明明德中学与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校读书并参与当时回

民报刊《清真铎报》的撰稿和编辑工作1931年被选送至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研

究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留学期间翻译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

《回教学术思想史》等名著1940年归国1942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1947 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58 年调往北京外交学院1962 年起任北京外国语

学院教授译有多种作品主要著作有《阿拉伯通史》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页 417

17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起整个

学界的范式转化学者们更加关注各文明间的交流提倡ldquo文明对话rdquo

在这一新的学术范式下李焯然杜维明等都对中国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

经典给予极大关注推动了一系列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活动如村田

幸子(Sachiko Murata)在仔细研读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

等文本后出版了《苏菲之光的汉文折射》对两大文明的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汇

流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释62

兹维middot本(Zvi Ben-Dor Benite)的《穆罕默德之道帝制中国晚期的穆斯

林文化史》(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即与这一近来较活跃的ldquo文明对话rdquo研究框架有关他以清代赵灿的《经

学系传谱》为例以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的形成与流传为基础进一步

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汉文译著学者群体及其著作对

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影响作出了阐述63作者认为在晚清帝国境

内多元族群历史格局形成而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教育文化网络构

建起汉文化集体记忆寻求自己在中国主流社会的ldquo合法性rdquo身份这一著作

给本研究的最大启发是从文化史角度切入看中国穆斯林问题近现代穆斯林知

识分子到中东去求学游历以及通过新兴的报刊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也是他

们在寻求这一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实践而且正是 Zvi Ben-Dor 在书中

探究的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为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去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

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中国伊

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与当时

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近代中国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基本是靠经堂教育来传承这些穆斯林在出发

之前大多数已从中获得了相关的语言储备同时笔者认为也是这一方面

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选择到中东国家

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中国的大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更多的中

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使更多的穆斯林通过汉语文本对伊斯兰的阐释进一

步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异同吸取认同资源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

62

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uuml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with a New

Translation of Jamirsquos Lawarsquoih from the Persian by William C Chittick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0) 63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化进程中去

此外Zvi Ben-Dor 在其论文ltldquo埃及九年rdquo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人gt(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中探讨了 1931-1947 年间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指出他们是中国伊斯兰复兴

现代化地和返回纯正性的使者并认为ldquo离散的自我理解rdquo (ldquodiasporicrdquo

self-understanding)是中国穆斯林认同意识的特征之一64在文中他将自己的

阿拉伯化(关注文本传承强调中国穆斯林对纯正伊斯兰的追求)与 Gillette

的阿拉伯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核心地区的联系是一种回溯

式的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这种迁徙感因远离伊斯兰中心而

产生而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内中契合了许多

旅行论述中的ldquo回家rdquo母题又与人们的认同相关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广泛

的视界内来看待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内地汉语穆

斯林身份问题的重现与建构问题晚近关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对文化

和族群认同的ldquo虚构rdquo特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着重于象征认同的考察斯图尔

特middot霍尔(Stuart Hall)将符号学方法和话语实践分析引入认同研究认为认同

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ldquo通常来说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

是基于对某些共同本原或是与他人及群体所共享的某些特征或是相同的理

想以及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团结和忠诚的体认建构起来的与这种

lsquo自然主义rsquo的定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过程是

一个从未完成mdashmdash一直在lsquo进行中rsquomdashmdash的过程rdquo因此这种认同总是在变化

中的65霍尔反对将认同看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指

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通过话语和表征他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建

构的意义是由表征生产出来的通过引入话语和表征的视角霍尔把认同研

究从探讨ldquo我们是谁rdquoldquo我们从哪里来rdquo转向探究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被

表现如何影响着我们去怎样重现自我的问题66与这种将认同视作是一个动态

的未完成的建构过程的看法相类似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对民族主义

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性和创造性这种认同通过虚构想象而得

以建构他同样强调各种象征的重现形式对认同的作用尤其是印刷媒介比

64 Zvi Ben-Dor Beniteldquo 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pp 105-128 65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p2 66

Ibid p4

19

如文学和报纸对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67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中东记述看作

是一个表征系统从中探查ldquo文化信码rdquo如何被表现穆斯林在不同的历史语

境下如何重现自身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穆斯林身份的塑造认同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

本论文将视角集中到民国时期ldquo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rdquo主要归结于近代宗

教和教育方面促进了出国活动的日益繁盛以及近代内地穆斯林报刊兴起提供

的传播条件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在数量上不能与欧美游记相比但也是一种

重要的文化印记近代伴随着由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冯桂芬(1809-1874)等人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政论文章潮流游记随着中国社

会的嬗变在体式内容文辞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现代的转型文学社会

文化政治密切交织在了一起综观这一时期的游记作品内容倾向于文化化

和政治化文学艺术形式退居后位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人们开眼看世界

境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大规模的跨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带来的感受和

身份认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的文化冲击当其他人都选择去西方的时

候这一群人向中东走去他们的旅行记述以独特的文化语境在近代海外旅

行写作中于风格体裁知识视野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随着传播形式的

改变这些旅行记述通过报刊及其他渠道向读者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相关资讯

面对社会的变革近代中东地区的改革思想以及伊斯兰教自身的传统无疑提供

了向西方学习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国家寻求民族解放的策略与经验成果

也给中国的回教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迥异于汉族知识分子的观点与视角彼

时穆斯林报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穆斯林在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的普

遍性当时的很多报道十分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发展状况另外

一些报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多有留学背景报刊设有驻外通讯员在国际交流中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他们为什么转向自身的伊斯兰传统在异域有怎样的体

验和感受怎样学习其他回教国的经验如何调节自己的认同利用在中国的

独特性与在世界的普遍性加入到与大环境的对话中去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将伊

斯兰世界的信息与本土普通民众共享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到西方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去中东

国家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形象是什么样的旅行记述怎样体现了同时

6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68 如《月华》有驻印度埃及等国的通讯员并与其他国家的报刊有积极互动而仅

出过一期的《清真月刊》共 32页就有五篇关于国外的报道涉及土耳其南洋法

国等地见《清真月刊》第 1卷第 1期(1920年 1月)

20

属于一种以上文化的中国穆斯林复杂的家园归属感当时这种关于中东国家的

记述作品为什么能够传播开来在穆斯林间产生广泛的一体感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如何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穆斯林提供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资

源与其他族群和执政者互动由此借以关照近代中国穆斯林自身社会文化的衍

生和构建尝试着与上述学界对中国穆斯林文化的研究进行对话

第四节 结构安排

论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解决以上要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从出行目的

交通条件在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便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到中东去的原因及优

势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整理揭示当时社会局势和出游条件并讨论他们到中东

去的独特优势强调宗教情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到中东去提供一种

背景第三章以不同身份作者的旅行记述为探讨对象对材料中到麦加朝觐的记

述和对中东教育政治的记述进行整理从宗教层面和教育政治层面阐释异域形

象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以朝觐和游学为目的由于麦加城不向非穆斯林开放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朝觐活动对许多教外人士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朝觐

者对朝觐过程的描写就向外界传达了这方面的信息更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同时由旅行衍生出的跨界的经验在不同身份作者笔下表现不尽相同穆斯林作

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而非穆斯林作

者则多将中东地区的发展状况视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

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第四章重点对抗战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记述

进行分析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体现出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致的有的与其宗教认同一道形成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爱

国宣示有的则是对主体族群显示出认同上的疏离倾向第五章主要分析这批旅

行记述与回教报刊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中东相关的信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流通等

一些旅行记述的作者本人也是主要报刊的编辑或主笔近代回教印刷和出版的发

展为这些游记的流传提供了渠道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于伊斯兰中心资讯的

共享中去这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第六章在以上几章分析的基

础上总结全文并将其放回到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脉络中以试探

其在区域互动中新的研究可能

21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近代中国对外交往并非仅限于欧美和东洋中东国家因为位于欧亚通道

交通方便中国赴欧美人员取道这一地区者甚多近代中非海上交通的演变

使得中国到欧洲的路程大大缩短也将更多目的地非中东国家的使者或留学生

带到红海地中海地区正如王韬所观察到的ldquo昔时英人东来之海道皆绕好

望角而至中华自咸丰年间始由亚丁直抵红海陆行百七十里至地中海计

程可近数万里诚捷径也bdquobdquo逮至苏彝士运河一开东西轮船均可之达局

面又一变矣rdquo1他们借在沿岸短期修整之便对埃及伊斯坦布尔亚丁等城

市多有观察但这毕竟是少数有意识地到中东去的多为回教徒近代以来

随着海禁废弛前往中东地区人数大增既有宗教传统的朝觐旅行也有留学

访问等出行这与当时开眼看世界的潮流分不开但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和大部

分知识分子都将视野投向西方那么当大多数人选择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去的

时候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地区去又有哪些优势和条件促成了他们的行游本

章拟从出行目的交通及组织方式的改善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行游的便

利三个方面来探讨并强调宗教感情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一节 出行目的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最主要的一类是穆斯林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

随着回教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局的变化出现了在朝觐之余以留学考察

访问联络等为目的的中东之行本节将到中东的旅行记述大致分为三类从

朝觐留学访问及其他活动三个方面的背景来讨论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去

一朝觐之旅

到麦加朝觐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无疑是他们到中东去的最大动力与目

的朝觐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很多宗教中都有在伊斯兰教中专指每年伊斯

兰历(希吉来历)12月 8日至 12日在麦加集体巡礼天房及其他多项宗教仪式

即ldquo哈吉rdquo(al-Hajj)它是伊斯兰信徒的五大宗教功修(即念礼斋课

朝亦称伊斯兰的五大支柱)之一《古兰经》云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

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方的义务rdquo(《古兰经 397》)伊斯兰教法规定凡具备相

应条件的穆斯林毕生应朝觐麦加克尔白一次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希贾兹境

1 王韬lt漫游随录gt见《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页 43

22

内的麦加作为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

的穆斯林来到这里完成宗教功课人们在麦加朝觐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些圣迹到麦地那瞻仰穆罕默德

的圣陵并进行一系列巡游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前 拥有克尔白的麦加城就

是阿拉伯半岛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古老的阿拉伯民族信奉多神教城中ldquo克尔

白rdquo内供奉着各部落众多的偶像每年朝觐季节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克尔白举

行朝拜偶像的集会并进行宰牲献祭的活动麦加逐渐成为古代阿拉伯多神教

徒敬神和祭祀的地方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兴起631 年克

尔白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为保护克尔白的圣洁和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默

罕默德宣布将克尔白四周划为禁地不准在禁地内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异端

邪恶行为不准非穆斯林进入禁地从而确立了麦加的神圣地位公元 632 年

的朝觐季节 穆罕默德率领众多辅士和信士从麦地那来到麦加作他一生中最

后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朝辞演说现在穆斯林朝觐的一系列

宗教仪式即以此为据进行伊斯兰教的朝觐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和程序根据

《古兰经》和圣训安排的活动又以教内先贤为效行楷模13世纪起麦加曾

先后是埃及土耳其人的属地1925年归属内志国王伊本bull萨乌德(1880-1953)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2

自从 1300多年前穆罕默德把朝觐作为穆斯林生活中五大要素之一并昭示

天下开始朝觐活动逐渐成为穆斯林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唐代伊斯兰

教传入中国相应的宗教活动也被带入中国但保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却不多见

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由于与麦加相隔万里漫长的旅途是一种考验克服困

难则是虔诚的表现朝觐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功课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长途旅

行可以借此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增进对信仰的理解进入民国时期中国

各族穆斯林朝觐活动记载逐渐增多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便是对这一传统的

延续

二求学之旅

中东地区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朝觐这一动力又衍生出到伊斯兰世界

的核心地区求学问道的渴望因而出现了以求学为目的的中东之行学者们将

此作为一种追求与荣耀民国时期到中东地区的求学活动在中国社会变迁的

大背景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ldquo追求rdquo与ldquo荣耀rdquo而与当时回教社会的发展

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参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359

23

近代回教的发展是融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的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

以来在自身的发展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交融中颇有突飞猛进之势元

明时期尤为兴盛在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风尚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

然而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穆斯林群体却是处于不断的抵抗与镇压中顺治初

年甘肃回教徒米剌印丁国栋等人起兵反清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以及咸

同年间的云南回民起义等连续不断的ldquo起义rdquo与ldquo叛乱rdquo使得这一群体被

视作叛逆者生命与信仰自由受到威胁而中国伊斯兰教也渐渐被排挤到中国

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白崇

禧将这种变化一句话概括为ldquo始于隋唐盛于元明衰于清rdquo3清朝统治者的

严厉压制以及伊斯兰思想文化的废弛导致了中国穆斯林生存的贫愚与中国伊

斯兰教发展的低谷4到了清末边疆领土屡遭觊觎在当时硝烟弥漫多元政治

势力相互抗衡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回教群众开始受到重

视1912年孙中山到北京在出席北京回教各界名流及群众的欢迎大会上强调

ldquo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之压迫最甚

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宜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

之革命运动回教以历代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

使革命的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rdquo5 ldquo五族共和rdquo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让中国穆斯

林看到了复兴自己宗教的希望民国初期所倡导的国家复兴与国民性改造无疑

也深深地影响着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国穆斯林群体许多穆斯林学者开始对清

代整个穆斯林群体的逐渐式微做出回应他们在反省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时

认为思想和知识上的封闭贫愚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白崇禧lt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gt见《月华》第 14卷第 11-12期合刊(1942年 12 月)

页 3 4 关于清代对伊斯兰教的态度与政策西北云南回民起义及后果参考白寿彝主编《回

民起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David G

Atwill The Chinese Sultanate Islam Ethnicity 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张中复《清代西

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余振

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 转引自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页 41ldquo五

族rdquo中的ldquo回rdquo同时兼有ldquo回疆rdquo和ldquo回教rdquo(伊斯兰教的旧时称谓)的双重含义

白寿彝认为孙中山的回族有两种说法ldquo有人认为lsquo回rsquo是指lsquo回部rsquo指新疆信仰

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也有人认为内地的回回民族也包括在内rdquo从这次演讲面对的对

象和演讲的内容来看这里的ldquo回rdquo包括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见白寿彝lt回回民

族和回回教gt《中国回回民族史(上)》页 681

24

例如当时著名的阿訇教育家马松亭6在谈到回教文化时指出

helliphellip然时至今日则迥非昔比论文化则不但不能对于中国文化

有所贡献即回民本身亦已教育落伍文化水准低落清朝以后满人

统治中国力谋汉化汉族地位逐渐增高回族地位渐趋低落helliphellip在

环境演变之下回民为保存本身的生命起见由自立求进的状态变成

消极自守不干外事的状态放弃社会上的一切权利专求宗教本身的

推延驯至养成回民仅富于宗教意识而薄于国家意识7

马松亭所说的ldquo文化水准低落rdquo一方面指汉文化水平低回教民众遭遇

了清朝的压迫后以不习汉字专攻宗教知识来抵御外部的压迫与同化与汉

族社会有所脱节另一方面指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衰落元朝以后中国本土与

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渐渐中断回教内部的知识传承多以几百年前的经典为依据

课本教材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同时阿拉伯文的文法组织读音等都有很大

变迁没有与中东互通音讯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回教社会与中东地区

的新思想新学说有了很大隔膜宗教信仰衰退危及到自我认同的延续两种

文化传习的衰落阻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ldquo消极自守rdquoldquo专求宗教本身的推

延rdquo可看作是自晚清以来穆斯林社会应对与统治王朝紧张关系的一种策略ldquo不

干外事rdquo的状态与历史上如元朝回回人的政治参与有了很大不同一般回教民

众因固守传统排斥新式学校教育文化水准远落于时代进步因而无力改善

生计而生活穷困这又导致无法改善教育文化和宗教信仰衰微的局面因此穷

困与愚昧恶性循环一如赵振武所说 ldquo中国回教经有清二百年之摧抑回民 6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大阿訇社会活动家

和回族教育家北京牛街人曾先后受教于达浦生等人门下1925 年在山东济南参与

创办成达师范学校成为伊斯兰新式教育的典范1929 年迁至北京创办成达出版部

出版《月华》《成师月刊》等杂志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两次赴埃及促成选派留学

生赴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并亲自陪同学生前往聘请两位埃及教授至成达师范讲学

回国后创建福德图书馆征集中外文图书上万册他协助创办了北平西北中学中才

小学新月女子中学等多所回民学校1949 年因避战乱暂居香港1952年接受周恩来

总理邀请返京文革中遭迫害后得以平反学术方面限于汉文化水平不高撰述有

限有《古兰经要义》《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汉译古兰经首章》等作品

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41-1447 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034

25

乃变其积极态度而为消极退居寺内仅守教功bdquobdquo暴政之下保持回教之

不绝寺的教育实居首要然而拘墟不变使回民积渐而成今日之贫愚rdquo8 面

对中国穆斯林长期处于内外ldquo双重封闭rdquo的状态他们提倡新式教育沟通中

阿文化期使两大文化交融促进中国回教复兴这并非只是学者ldquo恨强rdquo的

说法早在 1905 年王浩然出访阿拉伯和土耳其时一位阿拉伯大教长在了解

中国穆斯林没有发展各种近代教育和实业后甚为担忧并提醒王浩然ldquo贵国

回教若不打主意要强 一定要落各教之后rdquo9建议中国的穆斯林要具备现代国

民应有的素质和学养增加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谋生的竞争力使回教社会的智

识能够融入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去而当时的土耳其苏丹哈米德二世

(1842-19181876-1909在位)则批评了中国穆斯林不习汉文化的状态ldquo汉

文既为中国国文而中国回教徒又是中国人却不读中国书无怪乎他们贫而

又愚在社会上所居的地位是无足轻重了rdquo提醒中国穆斯林要学习中国文

化融入所处社会10

清末民初当全国ldquo兴教育之声洋溢于耳rdquo时中国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

亦将其作为复兴中国伊斯兰教之必要手段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局势学习西

方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ldquo开眼看世界rdquo也是中国回教复兴的必经之

途ldquo迨辛丑和议既成国民愤战败之辱纷起图强rdquo因而就有了ldquo王公浩然

乃崛然而起以为拯救此积弱已深之中国回民更非改善学制莫由乃躬往欧

亚非各回教国家考查rdquo11王宽 1905年携弟子从上海出发乘法国邮船经南洋

到麦加朝觐游历了埃及雅典罗马伊斯坦堡等地礼毕返回土耳其时谒

见了当时的苏丹哈米德因而有了上述同中东地区执政者的交流他们的提醒

与建议对于王宽本人及至当时整个中国伊斯兰社会都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王宽

回国后在北京创办回教师范学堂除阿拉伯语和宗教课程外该校学生还学习

汉文和科学知识这是穆斯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型学校但由于经费困难

不到两年便停办12但它已经在回教社会起了很大影响现代穆斯林新式教育逐

渐发展起来自身对回教社会的观察和国外的游历使得王宽大力提倡发展回民

教育ldquo余游土尔基归国后始知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

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

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48 9 lt正宗爱国报gt1907 年 7月 1日转引自张巨龄 lt20 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

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0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页 1770 11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48 12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页 1770

26

兴学rdquo13同时回教社会也兴起了兴实业办教育振兴民族精神的热潮组织

回教社团动员教内人力物力发展新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是他们首要的

实践重点14

要发展国内回教新式教育打破与中东地区文化隔阂的状态接受来自伊

斯兰文化核心地区的刺激就成为紧要之事回教群体生存的基础在于伊斯兰教

信仰信仰的根基在于宗教经典的传习由于中国本土回教教育的落后与封闭

自身无法进行自我更新和提升宗教知识和信仰活动日趋空洞只求致用而

没有研究学理的涵养此时只有来自信仰源头的文化能提供嬗变的动力而被

动的接受远不如主动的求知更直接和深刻第一届留埃生纳忠曾回忆当时留学

的初衷ldquo我想到埃及留学的动机是起于三四年前开始专攻阿文的时候那时

因为见中国回教教育的衰落教法之腐败因袭固陋不思改良致使圣教一

日一日的堕落故思到外面专攻宗教学预备为中国回教做一点事情rdquo15他对

到中东学习的内容与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所说的ldquo宗教学rdquo不是空泛的了

解是具体且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实际的在回教知识界看来最基本的是要学

习阿拉伯语文这是理解《古兰经》等典籍的基础进而能够对《古兰经》经

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音韵解释考证等其次是宗教哲学即伊斯兰

的宗教思想和理论以使伊斯兰教能在ldquo科学和哲学斗宠的时代rdquoldquo独立不倚的

和他们抗肩而立大摇大摆地和他们并驾齐驱rdquo16再次是ldquo教法学rdquo的研究

即后世法学家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定出的许多细则了解教法的轻重

性及经常达变的办法才能在时代的变迁地域及风俗殊异的情况下不致与社

会脱轨另外还有回教史的研究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初中国国内还没有

系统的回教史著作ldquo穆圣以前由上古而中古如何演来的穆圣以后至现代

如何演进的全都没有连贯与有系统的记载rdquo而ldquo我们自己不来讲讲不清楚

人家便替我们讲替我们乱讲bdquobdquo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自己的信徒读了或

听了都分不清谁是谁了那真是万分危险rdquo17有识之士表现出了面对民族历史

失忆的焦虑立足于中国回教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到伊斯兰的源头去寻求真

知力求改善并提升新式宗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语文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国穆

13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83 14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

史(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 667-682 15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期合刊

(1932年 4月)页 38 16 愚克(马淳夷)lt我所贡献于留学埃及诸君的几个意见gt见《月华》第 4卷 16-18

期(1932年 6月)页 11-18 17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7

斯林到中东求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三访问交流之旅

在朝觐和留学之外还有因考察和访问远赴中东的交流活动除了系统的

宗教知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状况也是

他们急于了解和学习的正与清末官员的出使考察对中国新式学堂的开设和近

代化人才培养的意义一样考察与留学相比虽然不能深刻地改造行旅者的思

想和知识结构但是时间短有针对性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学习异域的长处

民国时期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互动逐渐频繁如护送第二届留学生的成达

师范校长马松亭校董张润芝及《月华》主编赵振武的中东之行此外当时

的回教知识界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增强与其他地区伊斯兰教民

族或国家的联络如中国伊斯兰布告会代表尹光宇在朝觐之后赴耶路撒冷参加

世界回教大会18随着时局的变化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空前严重的国家与民

族危机则有了对外进行宣传争取舆论支持的需求中国穆斯林利用宗教这

一纽带到中东地区去联合被压迫的伊斯兰民族共同参与抵抗出现了一

类特殊的中东之旅这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讨论在此不赘述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主要是因为朝觐留学考察访问到中东去普通

民众多纯粹去朝觐但对精英知识分子来说这三种活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朝觐是为了完成宗教功修求学立足于促进本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其中包含着

对自身信仰的自信和热爱访问和联络则是以宗教感情为纽带因此当大多

数知识分子选择到欧美去的时候他们为了上述目的到中东去而宗教情感是

最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花费巨大民国时期科技的发展交通的进步和

新的出行组织方式的出现使得这一行程的旅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自古以来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旅行路线复杂交通方式多样从游记和

相关记载中看来大致分为两类陆路海路实际上所有的路线都有交通穿插

的情况

陆路主要是从西北沿古代丝绸之路行走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通过河

西走廊自西端的敦煌分为三道这三条道路都能通往西亚据《朝觐途记》

18 lt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抵沪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 期(1935 年 8

月)页 73

28

记载清代朝觐者通常走ldquo天山北路征程rdquo穿越中亚地区(或青藏高原)寻

找海港如卡拉奇等地搭船19自唐代以后中亚地域政治变动较大许多繁华的

城镇历经兴废甚至杳无人烟其间高山峻岭阻隔沙漠戈壁横亘要由中国

的最西部到达麦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条路线主要是新疆穆斯林选择在

民国时期也有内地穆斯林走如 1939 年由于海上路线受阻有 38 位内地穆斯

林组成朝觐团循着前人走过的青藏高原mdashmdash印度路线到麦加去他们由西宁

到拉萨走了三个月没有见到任何人烟走出拉萨之后就有两名朝觐者因瘴

气而去世二十天后走到中印交界的ldquo噶凉布rdquo坐上了汽车后又换火车

到达孟买坐船前往麦加20

走海路古代大致有两条一条为《朝觐途记》所述由内地经川西平原

抵达云南转缅甸再搭船到孟加拉在此候大船去吉达另一条由东南沿海

的港口如广州出发海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季风的状况决定着船期19世纪

中后期以前海上交通依靠帆船动力主要利用季风行程的顺利与否全赖于

此以 1842年马德新的朝觐为例农历 2月马德新到达缅甸仰光准备从这里

搭乘游船前往阿拉伯正遇上印度洋风浪大作不能行船又因赶不上季风

船家不出航只能苦等近五个月农历 7 月马德新终于登船西行但此时风

向还没有从东南季风改为东北季风一路上逆风而行原本半个月可到的路程

最终花了 40天才抵达印度加尔各答在印度他又为寻找去吉达的船只滞留了

4个多月21

无论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海上漂泊中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都有万里之遥

路途遥远中途换车换船甚为烦苦还有出国手续繁重饮食起居不便等困难

但是这种长途跋涉的辛苦在民国时期有了较大改变

首先是交通方面交通是出行的基础关系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费用20

世纪初中国国内的交通条件随着世界交通业的巨变也得到了提高新式交通

工具以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

善过去因为交通落后中国穆斯林往往根据各自情况从西北西南循陆路

到出海口或从东南沿海出海旅途花费较多所需时间也较长民国以来

轮船取代帆船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定期远洋航班也开始出现安全性强

航行快大大缩短了中国到中东地区的航程上海作为一个东方大港成为中

19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55 20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 2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20-21

29

国沟通南洋西亚和欧美的海上交通中心这一时期除大部分新疆穆斯林仍

按传统从巴基斯坦中亚等地区转道阿拉伯海或地中海乘船赴麦加外中国内

地的穆斯林大多都取道上海或者从西南转南洋前往麦加履行宗教功课形成了

固定的交通路线和集结地点

其次与其他现代旅行一样到中东的行程组织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行程

的方便与舒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但旅行社和相关的民间团体

周旋于交通机构与旅客之间建立服务网络妥善安排行程也能利用交通工

具之外的便利来改善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参与到这一行程的组织者主要是上海

小桃园清真寺和 1923 年成立的中国旅行社(其前身为上海商业银行附属旅行

部1927 年改为中国旅行社)上海穆斯林自 1920 年代中期开始接送来自各

地的朝觐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协助办理护照签证兑换外币购买船票等

由上海到吉达的航线主要由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承办但在 30年代以前并非

直达吉达港最初只以新加坡为终点再从新加坡乘朝觐轮船转往吉达港而

在新加坡的船期不能预订十分不便由于沿途辗转待轮朝觐者往返一趟少

则半年多则 89个月既费时间又费旅资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创建者金子

云1929年去麦加朝觐经历过路途的艰辛后感受颇深便借转轮之际向新

加坡当地回教组织请求给予在新加坡换船的中国教胞以照顾他返回上海后

又同中国旅行社及蓝烟囱公司沟通达成开放朝觐专轮的协议中国旅行社就

此对外宣传称ldquo本社之设原以服务行旅为旨有鉴于朝觐诸君之困难乃

谋一便利之方十九年(1930)冬各方教友齐集沪渎本社遂与蓝烟囱公

司商妥每年特放专轮自上海启程直达芝(吉)达 如是旅费既省又无转

轮折待之劳rdquo22中国旅行社特意为这条线路编印了旅行导览以方便乘客掌握

出行信息便利行旅此后朝觐者一般于伊斯兰历七月在上海会集由小桃

园清真寺负责照料代为办理申领护照兑换外汇卫生防疫等出国手续并

委托中国旅行社代购往返船票运送行李以及向英国蓝烟囱船公司交涉预订船

期等事轮船直接往返中国上海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在中途停靠只加油加

水期间会有当地回教组织派人到船上照料朝觐专轮开通沿途只停五个港

口即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亚丁到吉达时间和费用都大大减

省到中东去从此有了一条极为方便的路线23以 1933 年的朝觐为例由蓝烟

囱公司派万宁号专轮接送ldquo往返均不在新加坡换船而船上为回教徒的设备

更周到如饮食原料之充分供给沐浴间之设备精洁等均非他船所能及rdquo24

2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middot导言》(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1932)无页码 23 同上页 9-10 24 lt中国朝觐团往返之便利gt见《月华》第 5卷第 15期(1933 年 5月)页 16-17

30

金子云也特别派人赴码头接待由内陆奔赴上海的朝觐者协助他们搬运行李

办理海关手续在交通条件改善之外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与中国旅行社的通力

合作使到中东的交通及组织形式有了极大改观逐步形成规范方便了出行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由上海至芝达(吉达)航程约需 27日中途停泊五次

即上海mdash香港mdash星嘉波mdash槟榔屿mdash哥伦布mdash亚丁mdash芝达

《由上海到麦加》页 9

到中东行程的组织管理实际上跟民国时期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现代旅游的兴起以旅游组织的诞生和集团旅游为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1912年到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是现代旅游的形成和创建时期1927

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现代旅

游的受挫和恢复时期25抗日战争前国内行旅经过军阀混战的惨淡时期后复苏

出现了专门的旅游业这有赖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势但是日本的侵略打

25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页 7

31

破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战争期间到中东去的主要是访问和进行舆论宣传直

到抗战结束之后正常的朝觐才得以恢复到中东去朝觐和留学的规模也与上述

旅游发展时段划分基本对应在前期表现为比较零散的出游如王静斋26达浦

生27等人的中东之旅在1925-1937年间出行人数比较多大部分的朝觐和留学

记载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23年至1933年间中国内地共有回民834人

通过上海前往麦加上述统计不包括每年多达千名的新疆各族穆斯林朝觐者而

1936年由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所率领的西北穆斯林朝觐团是从上海出发人数最

多的一次有一百二十四人中国穆斯林有如此大的朝觐阵容在当时是一大盛

事28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定当年从上海出发的朝觐者无法按时启程这条

专线从此停了十年海路中断朝觐活动并没有中断少数朝觐者只能寻找其他

路径突破重重封锁到麦加去直至1947年和1948年才有两批朝觐者继续搭乘

这条航线前往麦加完成朝觐功课此时南京政府也对穆斯林朝觐活动给予方便

在新疆省政府蒙藏委员会等配合下少部分朝觐者可以购买官家外汇29

因此在政局和社会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中国

旅行社及民间团体通过对交通和港口客运有效组织而建立起的广泛的服务网

络成为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有利条件之一

26

王静斋(1879-1949)名文清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

天津人幼时随其父亲学习阿拉伯语后入经堂学习波斯语伊斯兰教经典并自学

汉语1922 年出国游学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后到土耳其印度等地考察受到埃

及近代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 年创办《伊光》

月刊宣传改革派思想抗战期间在重庆宁夏等地从事《古兰经》译解工作四易

其稿出版了 3种版本其他主要著作和翻译有《中亚字典》《中波(斯)字汇》《真

境花园》等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33-1440 27 达浦生(1874-1965)名凤轩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大阿訇教育

家江苏六合人出身于阿訇世家自幼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1907

年与王宽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建回文师范学堂翌年又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

等小学堂大力改革旧经堂教育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伊斯兰教育1921-1927 年间

受聘于上海协兴公司遍访印度东南亚中东各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伊

斯兰教育1928 年归国后与哈德成等在上海创办伊斯兰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爆

发后在上海筹建回教难民收容所并于 1937 年 12 月只身赴中东进行抗日宣传1953

年参与发起筹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6

年以周恩来总理顾问身份参加万隆会议后长期主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工作著有

《伊斯兰六书》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20-1426 28 lt十年来中国朝觐人数表gt见《月华》第 5卷第 17期(1933 年 6月)页 14马麟

一行抵达新加坡时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新加坡回教界人士专门为其举行欢送会见lt

我青省主席马麟氏抵星gt《总汇新报》1936 年 11月 7日第二张第一版 29 lt1366年度(1947 年)朝觐大事纪略gt见《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

合刊(1948 年 3月)页 3

32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方的友好接待语言基础及资

金等方面本节即探讨此问题旅行者由中国到麦加朝觐到埃及土耳其求

学从太平洋岸的中国旅行到大西洋边地中海岸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

区走到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去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完成旅行除了必备的自然

条件和技术条件外在伊斯兰世界范围内形成的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观念和这一

传统的延续为穆斯林的长途旅行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大环境

民国时期人们常取道苏彝士运河到欧洲去顺路能够领略中东国家的风

情但有意识到中东去的大多还是穆斯林在方便的交通之外无论是完成个

人功修求学问道宗教感情都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共同的信仰

是维系共同感情组成内部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此种穆斯林间的亲情淡化了

他们之间原来国家的民族的或种族方面的差异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一种无形

的靠拢将不同地区的穆斯林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氛围中穆斯林把伊斯兰教

法律规范占据统治地位的全部领土范围即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受教育的人

说写阿拉伯语mdash《古兰经》的语言mdash的地方称作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Dar al -

Islam)30这代表着一种高度的世界主义的文明民族国家强调疆域概念但在

穆斯林世界它的势力范围是由宗教意识观念而非政治扩张来定义的在古代

联系松散的主权领土内人们不受现代国家疆界的限制可以随意四下交游

互动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出现更多政治上的限制不可避免但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依然能够超越政治文化和语言的边界以无可比拟的人员知识的流动性而

促进跨越欧亚非大陆间持续不断的彼此交流到 14世纪穆斯林世界已经跨越

了它的发源地中东地区从摩洛哥经过印度延展到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朝觐者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到麦加去并且不会失去与穆斯林文

化的联系31

一对方的招待

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穆斯林远离故土客居异乡当地教胞有责任给予关心

和照顾

朝觐方面历代哈里发(近现代逐渐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和领导者将自己

30 罗伯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页77 31 Michael Wolfe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 NY Grove Press 1997) p xxvi

33

视为伊斯兰共同体至高无上的领导者政策上积极促进领域内的文化统一 因

此都把维护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为朝觐者服务视为神圣的职责他们在通往

麦加的主要道路上纷纷建起旅店安置警备以保障朝觐者的安全朝圣的队伍

络绎不绝各地都修建官道储备食物盖起专门供旅客和商人休息的大旅社( 称

为ldquoFunduqsrdquo或ldquokhansrdquo)32近代朝觐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其旅行安排和

履行仪式期间的大规模汇聚和流动又是与世界中东尤其是麦加掌管政府的

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社会活动历届麦加掌管者因此努力采取各种

措施保证朝觐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所有朝觐者的安全1920年代国外有人散

布谣言称汉志地区33社会状况不稳定朝觐活动难以进行1926年汉志王萨乌

德(Abdul-Aziz Abdul-Raham al-Fasal al Saud1880-1953)为此专门发表通告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将其刊登出来以消除中国穆斯林的忧虑ldquo新加坡艾尔

萨改夫(Syed Omar Elsagaff)接汉志国王萨和德2月9日来电文曰lsquo汉志国赖

真主慈悯全境安谧请将此事代通告菲律宾群岛马来由半岛等处凡各人民悉

有完全自由以遵行教理朝觐圣地吾人对于在汉志圣地内居留与旅行之朝觐

仰赖真主担保其完全安宁敌人散布谣言全无根据冀阻人朝觐以谋其私

利请代释明云rsquordquo34 据《月华》第5卷公布的资料那一时期中国穆斯林朝

觐的人数并未受到影响1926年11月汉志颁布了全面的朝觐规范条例中国朝

觐者在麦加期间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比以前大有改善留埃生马坚对

此有所观察 ldquo大部分中国朝觐者不懂阿语在朝觐团中只有一两个人勉强可以

用阿语与当地人交谈因此一些当地的朝觐向导就向他们多收费店铺老板也多

要钱他们无处投诉自从阿卜杜勒middot阿齐兹middot伊本middot萨乌德国王执政后 我们

就没听到过这样的怨言了rdquo35 从兼并汉志和内志到建国后沙特政府发布各种

32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p 46 33 汉志(Heijaz)地区名又译希贾兹在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靠约旦边境该地

北部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即为巴比伦迦勒底诸王所占后成为纳巴特安王国一部分公

元 1258 年以前由巴格达管辖后属埃及1517 年归属土耳其1916 年沙里夫middot侯赛

因middot伊本middot阿里率众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并在此称王1932 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

一个省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等均在该地区见孙文范编《世

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122 34 lt汉志王萨和德之通告gt见《中国回教学会月刊》第 1卷第 3-4号(1926年 4月)

页 38 35 马坚《中国伊斯兰教概况》(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1934)页 32《中国伊斯兰

教概况》是马坚先生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受邀在埃及伊斯兰促进会组织的演

讲会上的阿文演讲稿 1934 年由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有英文节译见 Philip

Blackwood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in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34

文告在各地布置防备力量免除朝觐税竭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服务

中国穆斯林也从中受益不少

留学方面伊斯兰教重视学问和求知在伊斯兰之家的范围内寻求知识的旅

行(talab al-bdquoilm)从中世纪起成为一个传统36同时在穆斯林世界有崇尚学问

尊重学者的社会风尚一般穆斯林学子在外地求学特别是学习伊斯兰经典不

分种族国别当地穆斯林都有义务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民国时期

中国学生赴中东得以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学生到中东留学主要目的地为埃及和土耳其因当时两国在伊斯兰

学术界都有较高地位尤其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凭借

悠久的历史和在研究传播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旗帜地位不仅享誉整个阿拉伯

世界更是世界穆斯林学子心驰神往的地方清末已有中国学者朝觐途中的零

星游学活动及至民国人数更多赵振武对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出国留学状况

做了总结ldquo留学之风始自近数年民十年时王静斋偕弟子马宏道西行王

氏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马氏则入土耳其君堡大学厥后王曾善氏自费留土

(土耳其)海维谅氏自费留印(印度)rdquo37 ldquo然此皆个人行动rdquo与驻在国取

得联系由中国学校出资派遣则是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团开始的

这里的ldquo中国学校出资rdquo主要是指往返路费在留学期间的其他费用问

题还是在与学校方面取得联系之后才得以解决民国成立之初政局动荡

虽然留学教育受到极大重视但政府留学经费极为缺乏临时政府从未来国家

建设需要出发对留学教育持十分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相继颁布一系列出洋留学政策统一规范留学生的派遣1916 年 10 月教育部

制定公布了《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作为统一的留学教育法规该规程对留

学生所需经费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这些留学目的国家只列出了英法德比

奥意瑞士俄美日本更为重要的是该规程特别强调必须具有本科

以上学历者才能被官派出国38以后的规程大多都在此基础上制定因这一要

求很难达到当时更多的是以其他渠道自费出洋留学的1924年 7月教育部

专门制定了《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对自费留学做出了规范自费生出国也

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领取留学证书后才能出洋留学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39在

回教社会内部彼时穆斯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高等教育者寥寥无几

36 Ian Richard Netton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p vii 3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52 3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页 110 39 同上页 122

35

1925年后创办的新型回民学校只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无法享受政府的教育资

源配置回教民间团体学校以宗教为沟通纽带与爱资哈尔大学取得联系

获准向该校派遣留学生

当时因中国对外联系的增多有外籍学者来访1930年 8月阿富汗学者

穆罕默德middot大章先生到云南游历参观受邀到昆明明德中学演讲他特别提到

了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mdashmdash历来都十分注重教育开罗有一个很著名的大学名亚士

哈( 即Al- Azhar)此校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学生达万人是世界回教

教育的中心所出人材非常的多自己很希望贵校将来遣送优秀学子

到那里去留学想彼邦定乐于赞助的 40

大章先生的来访直接促成了第一批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成行大章先

生离滇返国后就将在昆明的见闻以及明德中学的请求写信给爱资哈尔大学校长

爱大校长给云南回教俱进会回信表达了同意接收中国穆斯林学生到爱大学习的

意愿

敬启者曾因短期旅行住居贵地之大章穆罕默德罕君寄来一函知

诸公请彼代表回教俱进会表明诸公颇喜与世界其他回教团体相联络

并派送留学生至回教大学大章君要求鄙人将关于此事各种情形详细

告知诸公并寄上阿文与英文书籍数册

关于此事鄙人能贡献种种帮助诚属鄙人欣喜之缘因

helliphellip

诸公所决定派送至回教大学之留学生鄙人提议即以爱资哈尔大

学为其趋向之目的地盖此校乃欲精研阿拉伯文及回教教义者最良之

源泉也

40 翔真lt书大章穆罕默德罕先生游滇事gt《清真铎报》第19期(1930年8月)转引自姚

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36

helliphellip

吾人得在中国力行服务伊斯兰实属吾人快慰之举吾人之得与彼

方各回教团体联络尤使吾人极端重视将来吾人当常常准备贡献种种

可能之帮助以宣扬伊斯兰正教及吾穆圣之教训此盖实行吾国国王福

德第一之愿望也彼于帮助伊斯兰与宣传伊斯兰于世界各地非常重视

41

由信中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生到爱资哈尔大学读书一事对方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这首先体现了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谊伊斯兰的圣训中就有ldquo你们作为

教胞兄弟都是真主的仆民rdquo这样的教导基于于信仰之上的兄弟情谊使得他

们能互帮互助超越血统肤色民族和国界的限制42其次联系沟通各个地

区的穆斯林提升和传播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文化是爱资哈尔大学的职责当时

爱大新的校长上任(Muhammad al-Ahmadi al-Zawahiri1929-1935年在任)正

进行改革启动一些促进爱资哈尔与世界各地联系的新项目派遣代表团到中国

日本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其他地方去提供关于伊斯兰的精准的信息43此时

云南回教俱进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正是加强与中国伊斯兰团体联络的良好机会

因而他们给予积极的援助确实是ldquo快慰之举rdquo信中提到爱大校方ldquo极端重视rdquo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因为中国学生不远千里而去克服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本身就

令人同情而且他们使命重大当时埃及对中国回教情形非常隔膜甚至以为古

兰经在中国已经失传留学生若能早日学成归国则能够成为宣传与改善中国伊

斯兰教情形的种子这也是爱大校方甚至是埃及国王的愿望

此后云南回教俱进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筹备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严格的

公开考试遴选了公费生纳忠一名自费生马坚张有成林仲明三名明德中学

教师沙儒诚44主动提出自备旅费护送4名学生到埃及遂被聘为指导员负责学生

41 马元卿译刊于《清真铎报》第2122期合刊(1930年11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

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42 转引自[埃及]欧麦尔middot哈什姆著孙俊山译lt穆民皆兄弟gt见《中国穆斯林》1996

年第 1期页 45 43 Bayard Dodge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p 150 44 沙儒诚(1884-1970)名国珍云南昆明人幼年在家学习阿拉伯文和英文1917

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英语学校后任明德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英语教员1932 年

护送第一届留埃生赴开罗组织成立ldquo中国留学生部rdquo并任部长在埃期间取得开罗

37

的相关事务人员选定之后又遵照章程向省教育厅申请了留学护照许可证办

理了护照介绍书等手续组成了第一批赴埃及留学生团沙儒诚与纳忠于1931

年11月搭车出发到蒙自与其他三人一同出境取道越南出洋45

第一批学生抵达埃及后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马坚的记述中该校校

长曾一度亲临学生团宿舍探视并慰问沙儒诚向他们汇报了中国回民教育的概况

引起埃及各界及阿拉伯世界的普遍关注当日开罗的报纸争相报道这一事件46

1932 年2 月 爱大校长在收录云南学生后专门给时任云南回教俱进会会长写

信告知校方的接待情况信中称

公等之派送该留学生团以研究宗教及阿拉伯文尤令吾人愉快当

即工作使该留学生团员安适之一切 于爱资哈尔附近住屋中为之备一

宿舍规定每人给予特别津贴并特派一阿文教授为之补习直至能

听讲用阿语教授之一切课程彼等到后身体健康功课进步殊堪告

helliphellip

沙儒诚并就此觐见了福德一世ldquo又蒙国王嘱吾人特别重视该留学生rdquo

47

从国王福德一世到教育总长 都对中国留埃学生团的到来予以重视对他们

的食宿学习作了细致安排信中提到的ldquo特别津贴rdquo阿文教授专门补习等

都是对于中国学生的特殊照顾据学生寄回的报告称对他们的待遇是爱大最高

委员会的特别决定每月发给中国学生津贴二镑其他学生至多得一镑48此外

美国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被国民政府派往缅甸视察侨务1944 年被任命为

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高参负责组织ldquo海外战地工作队rdquo1947 年后主要在昆明和玉溪

从事伊斯兰教教学工作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377-1379 45 参见慕青lt考送留埃学生之经过gt《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

刊)页 7 46 达观lt译埃及博物杂志第六回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3期(1934年 8月)

页 7 47 刊于《清真铎报》第29期(1931年8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

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2 48 lt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年

38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为了加强对各国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附设有各国学生部聘

请各国人士任部长负责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同时负责发放津贴中国学生此

前从未设立学生部机构为了使以后的留埃生有可靠的联系渠道协助校方的管

理沙儒诚参照各留学部的模式和制度向爱大校方提出申请最终获批于1935

年5月1日成立中国学生部同时校方聘沙儒诚为中国学生部部长这使得中国留

埃生管理更加规范也为中国各回教团体继续选派留埃学生提供了方便沙儒诚

在给云南回教俱进会的信函中详细说明了中国学生部成立的经过并向中国国

内各回教团体转告了爱资哈尔大学教务总长对于继续接收赴埃学生的期望

图表 2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 年 10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此后相继有五届学生到达爱资哈尔大学第二届中国留埃学生由北平成达

师范学校派遣于1932年12月抵达埃及共五人其中公派生有四人他们由马

松亭校长亲自护送前往爱大抵达埃及后马松亭觐见了埃及国王福德一世请

求爱大给予在师资上的援助国王欣然应允派遣了两名博士赛依德middot穆罕默

德middot达理和穆罕默德middot伊卜拉欣middot福力非乐到北平成达师范任教福德一世及爱

资哈尔大学校方还捐赠了大批经典书籍给成达师范学校1934 年初云南明德

中学又派出第三届中国留埃学生三人于1934 年3 月抵达爱资哈尔大学同年5

4月)页 35

39

月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出了第四届中国留埃学生五人在印度勒克瑙大学

( Lucknow University) 留学的湖南穆斯林青年海维谅辗转抵达爱资哈尔大学被

视作第五届中国留埃回族学生49

1936 年10月因埃及国王福德一世逝世爱大校长换任北平成达师范学

校就该校学生赴埃及留学事宜再度委派马松亭前往埃及同新任的爱大校长商

洽得到埃及新国王法鲁克一世同意由其私人提供20个学生津贴名额由成达

师范学校负责保送马松亭回国后组织考试委员会积极筹备考送学生事宜

1937年5月《大公报》刊登了招考通告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 为回教学术汇萃之学府 近年国内各回教学校

感觉人材之需要 对于留学该校学生颇多努力但因名额限制 人数尚嫌

过少 不足以应中国回教文化事业之需要去年十月 本校派员赴埃考察

回教文化 特向该校校长穆拉额先生接洽扩充中国学生名额蒙埃及国王

法鲁克一世陛下同意 允许在爱资哈尔大学增加学额二十人 由本校负

责保送兹经本校校务会议决 招考留埃学生二十名

helliphellip50

该招考通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到中东国家学习对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意义

学生名额增加到二十名显示出国内发展伊斯兰文化事业的急迫与焦虑更得益

于爱资哈尔大学对于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回教事业积极的帮助埃及法鲁克一世

国王在继承王位后曾经宣布ldquo如有回教国派遣留学生团来爱大攻读者则留

学生补助概由国王个人承担rdquo51此项用意旨在鼓励各地学生到爱大求学

发挥其在伊斯兰世界的灯塔与思想旗帜作用中国虽非回教国但是对于从伊斯

兰世界的边缘地区去的中国穆斯林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所得到的帮助超过

其他各回教国的学生爱资哈尔大学延续先前给予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待遇后来

的学生每人每月有三埃镑的生活津贴这在诸国留学生中也是最高补助那时

49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1详细名单见附录二 50 《大公报》1937 年 5月 5日转引自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页 65 51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5

40

的三埃镑如节省可支付每人每月伙食费还略有结余可适当购买书籍及生

活必需品52

但这次招考因中日战事关系只录取了学生10名另10个名额由上海伊斯

兰师范学校派出4名新疆2名四川1名山西1名北平2名在香港集合组

成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达教师庞士谦作为团长护送前往到香港后因种种

原因最后成行的只有15人53这批学生又被称为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为了第

六届中国留埃学生他们于1938 年3 月抵达埃及庞士谦于1940 年应聘担任爱

资哈尔大学中国文化讲座讲师 在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第一次开设中国文化课54因沙儒诚先期回国1941年 庞士谦当选为爱大中国学生部部长主持中国学

生部工作直到1946 年学成归国这是民国时期派出的最后一届学生

由上可看出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对方国家的友好接待是一个

不可多得的优势

二国内民间的资金支持

宗教情感也体现在中国国内的民间团体和热心人士对留埃学生的资助上

留学生到遥远的伊斯兰世界中心去求学问道背负着提高本民族素质求得生

存发展救教以救国的期望因而得到了国内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几批

学生的学费和在埃及的津贴由爱大校方和埃及国王承担路费和其他费用的筹

集主要由派出学校即云南明德中学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完成

明德中学前后共派遣两届共七名学生留学埃及1931年第一批纳忠为公

派生云南回教俱进会资助 4000元当时的回教俱进会作为民间组织并没有

国家拨给经费俱进会及明德中学师长煞费苦心他们一边带头捐款一边四

处游说动员回族士绅商人及穆斯林群众捐款明德学校校长杨士明在向驻

滇英领事馆的申请文书中也写道ldquo途中须经过香港新加坡锡兰可仑坡及亚丁

等地返国时拟绕道至印度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各省市其经行地方并由校委

托向回教慈善机关热心教育人士酌为劝捐rdquo55表明他们多方筹集资金以资助学

生此次出行纳忠所需旅费ldquo由总务处会商储蓄会由储蓄款内酌拨总务处

爰就储蓄会董事当会特别召集支部联席会议决经议决由储蓄会款内拨给留埃

52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页 82-83初期为两埃镑

后来增为三埃镑 53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54 同上页 31 55 杨士敏lt本校请驻滇交涉员转请英领发给沙指导员证明介绍书函gt见《清真铎报》

ldquo留埃生专号rdquo第 27-28期合刊(1932 年 2 月)页 10

41

学生一名旅费四千元考取后照发rdquo56沙儒诚自备旅费同时ldquo教厅闻之助

资千元请顺道调查教育市政府亦予千五百元托其考察市政rdquo57 马坚当

时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毕业生得知爱资哈尔大学同意接收中国学生后向

上海伊斯兰师范校方提出申请但在上海办理护照签证未果于是返回云南

同其他学生一道办理赴埃手续他到埃及的旅费和生活费由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校董马晋卿资助58

其他人费用自筹或他人资助1934年第二批集资情况在明德中学教务主

任写给纳训的信中有说明

helliphellip以目下两三人旅费总数而言照子嘉(纳忠)函共需国币一千

八百元计合滇币一万四千四百元现在庚虞(林兴华)交来四千俊

武交来四千五百清真公会补助三千五百崇善公补助五百利和昌补

助一千何瑞廷补助四百马彩廷补助二百共计已有一万四千一百

此外尚有马会长杨校长等尚未确定捐数故照国币而言一切旅费似

乎已经不成问题矣不过为小心起见宽打窄算还是应备作港币每

人六百元方妥故较国币须一千四百元方好此项应增之数当然应作

进一步之劝捐

后面还有一段附加文字ldquo现因留平学生启程已觉唤起众人对于明校之同情

其一种扶持明校之情不觉大显露即素日对明校不睦者今亦慷慨捐给rdquo59

显示出当时回教同胞觉悟捐资者渐多而俱进会会长马骢明德中学校长杨

士敏以及时任思茅地区税务局长的白耀明等先生带头捐款并大力宣传在他

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捐资范围由回教士商扩大到一般民众使学生的路费得以

解决成达师范学校筹集资金在《月华》辟出专栏以致谢如《成达师范学

校志谢》《成达师范学校收到(二十一年度)捐款鸣谢》等都刊出了军政界

56 同上 57 纳鉴恒lt可敬爱的沙老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0-21 58 lt四月十日欢送马子实同学赴埃及留学大记略gt见《上海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 年

第 2 期页 64 59 锁昕翔《纳训评传》页 82-83

42

教育界士绅乡老等各界人士为留埃生的捐款60此后又在《成师月刊》的《本

校史略》中对捐款的情况作了总结ldquo十一月本校派送留埃及学生起程出国

由松亭阿訇率导随行者有月华报记者赵君振武此行予算旅杂费约需万元以

上少云董事长独立担任九千元马董事子寅担任一千元他如侯副董事长松

泉孙董事燕翼马董事长子香马董事君图柯三校长亦各自捐款赞助俾

克成行至松亭阿訇出国后家庭生活费则由唐柯三侯松泉赵璞华三君分

担rdquo61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的经费也主要由私人捐助国内民间团体和教胞的

资助成为对方学校帮助之外的一大经济来源

三语言基础

经费问题解决之外固有的阿拉伯语语言学习传统既是他们前往中东地区的

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一文中作者表现出对

阿文守旧教材缺乏的焦虑ldquo以前专习阿文不学习汉语新型学校两者兼授rdquo

ldquo然以过去经验而言中文学科教材教授尚称洽意进度亦如所期而阿文之难

于企图已成极大之缺憾bdquobdquo势必先选优秀学生送往伊斯兰名邦盛地留学潜心

攻讨吸取专长rdquo62到中东去才能接触纯正的阿拉伯语环境观摩阿拉伯语

教学考察相关教材才能有益于中国国内新型教育的发展这个需求促使他们

到中东去而他们在中国国内已获得的一定的阿拉伯语基础又成为到中东去的

一个优势这也是有别于到欧美国家留学的一个条件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穆斯林曾长期习用阿拉伯语波斯语

乌尔都语等语言文字从事阿拉伯天文历法医药算学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

学术研究和翻译等以之作为民族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传承工具入明以后 朱

元璋在对穆斯林宽容优待的同时也采取民族同化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引导穆斯林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淡化原先的民族宗教意识融合到汉族社会中去

在内地一度ldquo凡蒙古色目人(以回回占大多数)听与中国人为婚姻不许与

本类自相嫁娶rdquo禁止ldquo胡衣胡语胡姓rdquo63加速了回回使用汉语为共同语

言各种传统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渐趋萎缩阿拉伯语教学在近

代进入新式学校前一直是靠经堂教育发展延续的经堂教育至今仍以清真寺为

中心是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一种结合64

60 分别载于《月华》第 4卷第 282930期合刊(1932 年 10 月)页 21第 5卷第

7期(1933 年 3月)封三 61 lt本校史略gt 见《成师月刊》第 2卷第 2 期(1935 年 5月)页 5 62 芳伯lt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6 63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页 131132 64 参见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页33

43

到民国时期在相对开放的政策下云南回教俱进会立高等亚文(阿拉伯文

下同)专修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北京成达师范学校等新型中阿并授学校

开始出现将学习宗教知识与学习科技知识结合起来造就一批通识阿拉伯文

波斯文及汉语的人才因而为他们到埃及留学打下了语言基础在几批学生的选

拔当中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必考科目在留学资格上占了很大因素第一届明

德中学在《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中有对几名学生专业的鉴定ldquo该

生等均系在前云南俱进会立高等亚文专修学校毕业中亚文各项学科成绩俱佳

而居常孜孜好学奋励有为尤属难得可贵rdquo65到中东去学习阿拉伯语是一个

重要的目的而他们在国内打下的语言基础则为他们的中东之行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尽管到埃及初期还不能直接到课堂听课但原有的基础能为他们的正式参与

学习节省一些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便利在这几批留学生中除了学习

阿拉伯文外还有学习了其他语言的如马坚他入选的另一优势便是懂英语

而纳忠早年肄业于中法学校后入振学社经书学校续入明德中学他的法语还

在去埃及的路上派上了用场在他给同学的信中写道 ldquo此次的船中有我们五人

是中国人多为法国人在初连饭粮水都不得(欺中国人)后来因为懂法文到

处接洽认识许多外国朋友每日亲自去要十个面包并且随意去厨房做饭他

人连厨房门都不得进bdquobdquordquo66第六届法鲁克留埃学生团中的同学大多不能讲英语

一切交涉都靠杜寿之高福尔两位同学的印度语当时他们乘坐英轮船员大多

是印度人其中的穆斯林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67而1934年山西中国伊斯

兰布道会干事尹光宇被选中出洋考察主要是因其擅长中英阿三种文字沿途方

便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1937年11月出行的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也利用了

团员精通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的优势在中东地区作了广泛宣传

小结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为了完成宗教功修学习新知和加强

与中东地区的联络交通及出行组织方式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到ldquo伊

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旅行的便利则是促使他们成行的优势之一宗教感情是其中

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由宗教感情构建的网络恰是他们到中东的行旅的一种中

介促成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交流行旅的发达带来游记的丰富同时回

教社会与外界交流逐渐增多一批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便应运而生出游者个

65 杨士敏lt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9-10 66 纳忠lt给校中同学信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1-23 67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44

人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的羸弱国力构成了同样的文

化背景在异域文化碰撞下刺激着每个行者的观感ldquo中国人言西学之书以

游记为最多bdquobdquo今中国欲为推广民智起见必宜重兴此举矣rdquo68到中东去的旅

行记述记载着旅行者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反映着与旅西知识分子相同的精

神诉求亦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章将对他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进

行讨论

68 梁启超lt西学书目表序例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北京 中华书局1989)

页 125

45

第三章 异域景象

本章将通过对相关游记文本的梳理与解读以作者的宗教身份为划分从

宗教意识教育状况等层面阐释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景象

就到中东地区去的记述材料而言民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关于朝觐的新闻报

道知识介绍等还流传着一批数量不多但有一定影响的以大量篇幅记载朝

觐仪式的专著民国时期出版的这批相关著作基本上用白话文写成在记述

朝觐礼仪文教知识之余还描述了途中各种逸闻趣事无论是文采焕然的私

人考察记还是术业有专攻的留学记风格平实的访问记以及简单明了的朝觐

记作为旅行活动的产品都最直接地记录了旅行者对异域的理解具有文化

传递的资料价值又因为出行地域的不同在记叙内容上与同时期其他游记相

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穆斯林在异域世界面对的多是在脑海中想象过千百遍的

精神家园形象描摹自然风光的文字比重不大闯入其视野的主要是宗教仪式

和教育状况这些记述多以日记形式写成因其有明确的时间刻度一日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偶有所得随笔记之乍看芜杂无章但每部日记总体观之

因其时间地点事件的一目了然反倒有了几分ldquo叙事rdquo的意味保持了事

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晚清到民国在一定程度上游记担负有文化传播的任务到中东去的行旅

者有中华文化身份又是异域文化里的边缘人文化冲突的参与者和适应者

每一个行旅者都身兼多种身份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自

我身份是在以他者为参照和媒介时建立起来的行旅者多元的文化身份不但映

射了这段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而且还可从中透视出多源的文化流向这

个时期也有一些非穆斯林作者因各种原因到中东地区去康有为和胡汉民便

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到土耳其后留下的文字成为后世一窥其关于中东感

想的重要材料同时也为比较两类作者的中东见闻提供了机会行旅者的身份

对于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身份使他们在直接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

会有一些不同的精神经历由于社会地位出国动机活动方式的不同他们

作出的文化选择也会有所差别即便是相同的景观也会有不一样的诠释穆斯

林到天方去是一种回溯之旅地域和宗教上的异域体验以及对教育的关注

包含着他们内在的精神诉求中国穆斯林在备受压抑后对来自信仰源头的中东

地区的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们循着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到本源那里寻

求更多的精神支持其目的在于激活中国穆斯林群体的内在活力对于非穆斯

林作者来说到中东去则是一种完全未知的探索之旅他们将在异域所得的新

46

知用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

他们主要将视野投向与近代中国有着相似命运的土耳其更多关注其政治改革

及现代化进程但两种身份作者的观察都以中国本土的发展之路为出发点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一宗教景观

宗教景观主要集中在清真寺和朝觐仪式上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为伊斯兰

教国宗教氛围浓厚最鲜明的地域景观就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mdashmdash各式各

样由各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它又是进行宗教仪式离不开的特定场所是

集体记忆传承的空间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旅行者的宗教身份决

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为其近距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提供了优势因此在

穆斯林关于中东的旅行记述中或多或少都有关于清真寺的描写在仪式与寺

院组合的时空里他们通过清真寺的象征性仪式的操演来表征和实践自己的

信仰以此激活信仰理念和历史记忆

到中东去的朝觐者主要是到麦加和麦地那留学者在朝觐之外还能领略埃

及等地的风情访问者的足迹最广能够走访更多的国家笔墨涉及到的清真

寺也多姿多样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麦加禁寺(al-Masjid al-Haram)作为全世界

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目的地麦加禁寺正代表着他们信仰源头的精神中心

因而对其描写最为细致

禁寺的面积据说是十二万方尺周围是群房-殿宇-长三十六间每

四间为一组计九组宽二十四间每四间为一组计六组唤礼楼共七

座建于群房上不甚高大但围甚粗与土耳其式者不同由群房向

内为一大广场场内走道以青石砌成余为小尖碎石子地平常礼拜

多在广场里遇烈日或落雨则移入群房禁寺中央为天房房以大块

方石砌成照以黑幕幕绣金字天房高八丈余正面方形每边约五

丈平顶天房门向东北开门以铜制雕刻精细式样古老门距地

约五尺入天房须佐以短梯天房四周为套瓦夫圈以汉白玉石砌成

47

宽一丈余周围缀以电灯美丽异常天房门前为ldquo伊卜拉欣亭rdquo右为ldquo渗

木渗木rdquo泉ldquo沙飞依rdquo亭其左为宣讲台天房左为ldquo伊斯玛伊rdquo故垣垣

外为ldquo哈乃飞rdquo亭天房后面为汗百里亭再为ldquo玛里克rdquo亭全寺金碧辉

煌美丽异常回教禁止绘像故各回教民族之图案画异常发达禁

寺内外依砖形缀以各种颜色成为整齐美观的图案殊为得法1

禁寺的外面则是ldquo四围甚高形如护城rdquo ldquo所奇者四山虽高而不觉凯尔白之

低其尊严隆巍令观者眼光自炫辉煌夺目rdquo2

图表 3麦加禁寺

中间为天房(克尔白)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1948年 3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作者以其亲身体验详细介绍了禁寺的大小ldquo禁寺rdquo的名称源于阿拉伯语

《古兰经》规定在其附近禁止凶杀抢劫等因而得名ldquo天房rdquo是中国穆斯林

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1-22 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页 12

48

对ldquo克尔白rdquo的别称即禁寺内的立方体石殿阿拉伯人为克尔白做了帷幔

即ldquo照(罩)以黑幕幕绣金字rdquo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朝觐仪式之一的ldquo套瓦

夫rdquo(Tawaf绕行)即以克尔白为中心进行故而有专门的ldquo套瓦夫圈rdquo克尔

白周围的渗渗泉及亭子都各有其来历具有久远的历史意涵为穆斯林所熟知

作者到禁寺的时候已是晚上当时麦加城内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电灯禁寺

专门备有一个特定的磨电厂来供电3 因此它在夜晚愈发显得ldquo金碧辉煌rdquo凸

显其尊贵的地位据传说ldquo克尔白rdquo 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易卜拉欣和其子易司

马仪所建褐色的陨石亦是易卜拉欣遗留的圣物公元 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

林大军收复麦加后下令捣毁了ldquo克尔白rdquo 内外的全部偶像只保留了神圣的

黑石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将其改为清真寺禁寺建筑群这一实体结构积淀

着伊斯兰初创时期以及历经千年发展的历史经训中相关的阐释说明流传广

泛的易卜拉欣父子的故事玄石和渗渗泉等历史遗迹表征着伊斯兰教的一系

列意义系统成为穆斯林认同的核心对于中国的信徒来说禁寺与中国距离

的遥远更加凸显了其神圣性长路漫漫难以到达在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

ldquo精神磁性rdquo当中这是一种重要的因素4当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禁寺面前由

这一象征符号引发的情绪将他们与远古的先人联系在一起使自己的信仰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

麦加和麦地那拥有较多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穆罕默德的圣迹如麦地那

的圣陵古巴义清真寺等朝觐者往往会到这些地方瞻仰和巡游此外耶路

撒冷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等地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也在这些旅行记述中有所体

现形成一幅多彩的清真寺图景而正是清真寺这一穆斯林共同想象的空间

使伊斯兰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得以进行如伊拉克巴格达大寺

建筑固别具心裁寺中点缀红碧辉煌更有古代之灯笼形式各

状亦另有意味也殿中悬圆匾大书安拉穆圣及诸大贤名殿中均为

细毯扣头处之稍前有长狭木板可置鞋可取扇去暑殿中复多悬

风扇一室风凉礼拜人无苦楚5

3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页 266 4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35 5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25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

务社于 1943 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社信息

49

其建筑的精致和设施的完善体现了宗教在这一区域的活力令作者赞叹不

已同时不忘以之与中国的情况作比较ldquo若以刻苦为宗旨之中国回教岂有不

认为惊世骇俗者乎rdquo他们在游览中了解了不同地区履行宗教功课的环境并

以这种多元性反观本土的情况这座清真寺对于中国穆斯林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ldquo殿左为伊马目哈乃飞之墓其教派传播甚众全中国回民均在其教派之下

今日得瞻其墓荣幸已极rdquo6很多先哲的墓都在清真寺中形成清真寺符号体系

的一部分历史背景赋予清真寺的象征意义又一次凸显在作者的描写中体现

出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层次性即在整个大的伊斯兰传统的认同之外还有教派

这一层次的归属感

在开罗清真寺较多作者游览了几所著名的大寺后概括道ldquo开罗的礼

拜寺我们看了七八座了mdashmdash今天又看了两座紧相毗连都很壮伟大体的结

构都差不多正殿mdashmdash在中国叫腰殿mdashmdash的下面统是一个天井天井当中是一

个水亭四周是廊廊下都是礼拜的处所只有爱资哈尔大寺的天井中无水

亭rdquo7他们所参观或到其中完成宗教功课的几所大寺久负盛名如爱墓鲁大

寺为爱墓鲁将军(Amro bin Al-as)奉命取了埃及之后所修为纪念其最初传

教入埃及的功勋历代埃及国王在每年斋月的最末一个周五都要亲自到此参加

聚礼而侯赛尼大寺里则安放着默罕默德先知的遗物这些历史久远的遗迹

代表着伊斯兰传播到各地的历程身在其中了解其他国家伊斯兰的历史能

够激发他们虔敬感恩与自豪等诸种情绪

清真寺的外形色彩内部结构等具有物质实在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承

载的意义围绕清真寺尤其是关于ldquo克尔白rdquo的各种阐释传说及故事都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信徒作为伊斯兰的物质符号在这一神圣空间里进行的不是简

单的动作而是一套秩序井然的仪式其中以朝觐的场面最具代表意义

按伊斯兰教法朝觐有正朝和副朝两种正朝(Hajj)属于主命凡符合

条件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在有生之年要朝觐一次副朝(Umra)属于圣行每

个穆斯林在完成正朝功课的前提下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履行副朝功课(主

要是受戒和环游克尔白天房)公元 632年穆哈默德率穆斯林自麦地那赴麦加

朝觐因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故史称ldquo辞朝rdquo随行众弟子关于此次朝觐过程

6 同上这一学派指哈乃飞(Hanafiyah)学派又译哈乃斐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

四大教法学派之一与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齐名8 世纪中叶由阿

布middot哈尼法创立中国内地穆斯林大多遵奉该派学说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

页 231 7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5

50

的详尽传述即是穆斯林朝觐者遵循的重要依据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核心

的仪式没有任何改变正朝于伊斯兰教历每年 12月的前十天举行其仪式和程

序是(1) 受戒(2)绕行(3)奔走(4)驻米那山(5)站阿拉法特山(6)射

石驱邪(7)宰牲(8)开戒(9)辞朝8

据《埃及九年》中记载由埃及方面来朝觐的以拉比峨为戒关赵振武

马正泰等走的就是这一路因此就是在这里受戒的与马明道一起去的新疆穆

斯林们则是在元宝港受的戒也可以到了吉达再受戒赵振武记述了他们受戒

的过程ldquo七点受戒据说这时候船便走到正对lsquo拉比峨rsquo的地带所以晡礼之

后大家都忙着剪指甲齐髭作新大净小净预备受戒戒衣只有两块白布

一块披在身上一块围住下身头上不戴帽子脚上不穿袜子只穿一双为受

戒特制的鞋rdquo9身着一色的戒衣即表示不分国籍种族肤色等抹平了世

俗生活中的差异朝觐仪式是几种旅行记述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大多为流水账

式记载一笔略过马明道的描写尤为详细

随走随念赞词由领朝人领着念因为是晚上去的很黑转了

二十多分钟经过禁寺的伊卜拉欣门惟大门撤法门按巴斯门为

圣门等到赛俩目门入禁寺入禁寺的时候脱去鞋诵入禁寺的赞

词先迈右足入寺

helliphellip哈直们走到玄石的前边立意诵赞词后用跑步向左方转

围天房跑三周然后改成便步围天房转四周每行一步均有赞词

由领朝人领念每次走到玄石都应和他接吻同时念大赞言mdashmdash我用

真主的真名作起始真主至大mdashmdash不过人多地方小那一小块石头那

能容下若许的人所以通融着办改成送飞吻走到玄石双目注视

以双手向玄石方向抚空诵大赞言双掌抚面倒退两三步然后继续

前进但是在第六次末第七次开始的时候必须亲吻玄石一遍人拥挤

8 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5 9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52

51

得很我挤了有一刻钟还不曾抢上领朝人便给我开路可是我的手

将摸着玄石又被人流给挤走了没办法只好ldquo以诚代吻rdquo吧这种围

绕天房叫做ldquo套瓦夫rdquo(Tawaaf)就是ldquo朝rdquo转完ldquo套瓦夫rdquo退到天房门

的前边抚摸天房石壁接吻以示钦慕然后作lsquo都阿rsquomdashmdash祈祷离天

房门一丈五尺远有座亭子名lsquo伊卜拉欣亭rsquo在亭子里或在亭子旁

边礼两拜lsquo套瓦夫rsquo副功拜伊卜拉欣亭的右旁是圣泉lsquo渗木渗木rsquo观圣

泉饮圣水以圣水沾全身这样禁寺里的功课就算完毕了随着

由色法门出禁寺不过一箭多远便是lsquo色法rsquo山

在lsquo色法rsquo山和lsquo买尓卧rsquo山之间跑七次是朝觐人当然的功课这两座

山虽然叫山可是没有山只不过是人工砌成的五六层台阶而已两

山之间也不是难走的山道却是一条大街商店林立全大街的天空

都有木棚这因为给哈直们遮太阳功课是从色法起用便步走到禁寺

lsquo阿里rsquo门的绿柱前换跑步跑到lsquo为圣rsquo门的绿柱(每次约跑九十步)

仍改成便步走到lsquo埋而卧rsquo这算一次这样往返七次每走一步都

有严定的都阿也是由领朝的人领着念到第末次作lsquo都阿rsquo礼成

据说这来往其次的路程共六个启罗米达这种功课叫lsquo在两山之间奔

忙rsquo是纪念圣先知的10

在这之后是前往米拿驻阿拉法特山完成朝觐最隆重的部分ldquo阿拉法特山

在群山当中不甚高由大卵石积成山顶有一白碑rdquoldquo这天哈直到这里来

是主命好几万人都聚在一起从山上往下一望除去帐篷便是披着白布

10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分载于《晨熹》1936 年第 2卷第 9期(1936年 9月)

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期(1936年 11 月)

页 28-31

52

的哈直也倒有趣rdquo11 ldquo阿拉法特rdquo意为ldquo认识rdquo即人类之间的相会结识

节日气氛浓厚也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发表了一生当中最后一次演

说ldquo功课做完大半都坐在帐篷里合在一起诵赞言念应词几万人的声

音只是隆隆震耳rdquo12在阿拉法特停留至黄昏后起身返回米拿途中到穆兹

达理法山停留一夜然后完成射石仪式和宰牲中途朝觐者要回到麦加入禁

寺环游天房开禁更衣然后再到米拿去第二天接着击鬼每处击石七次

共二十一次每天一次共三天米拿的功课全部完毕ldquo然后回到麦加第

二天到麦加北关再度受戒归麦加入禁寺到色法奔忙毕开戒更衣

这种功课是圣行的副功最后是辞朝告辞的转天房然后退到惟大门作

辞朝的礼拜作宵礼退去惟大门这时候朝觐的功课算是完了rdquo13

图表 4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页 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朝觐仪式文化意蕴深厚这九个仪式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或纪念意义作者

详细的叙写无形中就是对这一群体文化的揭示朝觐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激

1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1 12 同上 13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1期(1936 年 11 月)页 28

53

发虔诚之心朝觐者们的精神信仰转化成共同的仪式表达并且进一步通过这

些周延绵密严谨细致的仪式来强化精神共同体的凝聚力禁寺里来自世界各

地的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履行同一个仪式使信徒们能够见证宗教共同体或者伊

斯兰全球团体的多样性并且发现信仰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ldquo这里有

背着或抱着小孩子领着孩子的少妇有背着老父或老母的青年有缺腿少臂

残废人有发须皆白的老者有黄发垂髫的婴儿也有些老病或残废的人

自己不能行动雇一个藤床坐在上面由两个阿拉伯人顶在头上来回跑

有由领朝人领着念都阿的有自行念的有怕忘掉拿着本子念的有男女老少

之别有黑棕赤黄各色一群一群忽动忽停忽走忽跑千态万

状不可形容rdquo14对这样形形色色的个体来说仪式活动使他加入到同一个群

体中这个群体不但会给他以思想感情上的支撑而且还会通过对宗教经验的

重演把他与力量和慰藉之源沟通起来这是一种持续进行的集体仪式而仪式

能够起到社会记忆的维系和传递作用王明珂指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

这些对过去的记忆形成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schema)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

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

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经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

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间的认同15人们借此追

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及其历史流变真主的启示永恒不变朝觐的核心仪式

自穆圣辞朝之后没有变过通过仪式体现的伊斯兰价值不断重复长久地延续

下来而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指涉原型人物和事件不断重演这种

同时性激发了对全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想象在特殊的氛围中加强了对伊斯兰

信仰传统的认同

如此详细的叙写在教外人士看来过于琐碎但这正是穆斯林所特别注意

的对于普通的朝觐者来说这便是 Turner 所说的一套通过仪式它能够帮助

个体朝觐者实现一次重要的身份变迁而知识精英不仅亲身体验这一仪式还

将其记录下来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来影响那些无法远行的人们把自己所感

受到的宗教氛围传递给他们使得伊斯兰从其智识和精神的集中地散播到中国

这一边缘地区

ldquo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必须共享各种系列的概念形象和观念后者使他们

能以大致形似的方法去思考感受世界从而解释世界直言之他们必须共

14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3 15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页 254

54

享相同的lsquo文化信码rsquordquo16中东地区极富特色的清真寺建筑实体与仪式操演正为

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穆斯林共享伊斯兰精神的ldquo文化信码rdquo在这一信

仰象征及记忆传承的空间中克尔白宣礼塔等文化成分构建着穆斯林群体认

知的ldquo共享的意义rdquo参加朝觐的哈吉在麦加逗留期间会去瞻仰当地的伊斯兰

教历史遗址如先知穆哈默德的降生地先知独处的希拉洞木哈拉区先知隐

匿的街道等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乌玛

(Ummah)中几种旅行记述多按照时间顺序将启程的准备送行途中

在圣地履行宗教功课归程等一一道来既是对朝觐过程的记录也是以旅人

之眼观照古国多数为对自己所闻所见的客体世界的描述和记录见证信仰是

他们书写的重点他们作为宗教群体的一部分由此理解的伊斯兰的感觉形成

他们记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朝觐者将这些ldquo文化信码rdquo转化成文字呈现给在

国内的读者使得他们能够在ldquo卧游rdquo中加入到朝觐者所体验的神圣空间中去

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的序言中希望这种记述能够ldquo使非回教而不明回教

教理且不明朝觐意义者得以明了回教真谛使回教人举义朝觐未得前往者 得

以借镜增加信念至于根本不能前往者借此笔记一聆盛典实况如身亲

临rdquo17本地的读者通过阅读过滤掉时空转换这一介质可以直接获得这些ldquo文

化信码rdquo所传达的文化认同与价值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一同分享这一神圣性

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认同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兰的意识

除了在麦加朝觐部分旅行者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宗教活动赵振武一行

送留学生到埃及的时候在那里长时间的停留使得他们近距离接触了更为常见

的宗教场所和当地人们的日常宗教生活如开斋节时作者观察到家家都要上

坟的习惯想知道他们在坟地里做些什么便也抽空到那里参观了一次当他

们到坟地的时候使他们最注意的便是每个石墓上都插着鲜花石墓的四周

围坐着全家的上坟人有的在念经有的已然念完了在那里吃喝有的在谈

话有的在哭泣形形色色很离奇ldquo我记得在一本游记里看过说开罗城有

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活人住的一部分是死人住的那时的想象以为死人住

的城不过是一片荒凉野冢罢了那晓得不然今天才明白所谓死人的城真

和城一样有街道有墙垣有门窗甚至也有许多座礼拜寺走在街上以为

门窗内必有活人居住其实不然里面却都是累累的石墓rdquo18作者在记述种种

见闻之余一一与自己之前的认知对照由此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而一些相

1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4 17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6 1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47-148

55

关的传闻也经由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得以了解了真实情况他们在朝觐这一移动

过程中能够重新认识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实践 因而他们顺应和学习他们在朝觐

路上学习的和看到的

二教育文化形象

寻求学问乃伊斯兰教的最根本教义之一ldquo全世界的穆斯林有两个朝向一

是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礼拜的朝向一是爱资哈尔

是伊斯兰学术的朝向rdquo19到伊斯兰世界寻求知识无疑又是一种精神朝觐第一

届留学生马坚和纳忠到埃及后写信报告了他们在开罗学习与生活的概况1932

年时任北平成达师范教员兼《月华》旬刊主笔的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第二届

留埃生到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将五名学生送入学校就读后晋见了法鲁克国王

并就继续派遣留学生设立伊斯兰教育基金和创办成达图书馆等问题与埃及教育

部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他借此机会参观了当地众多教育机构对开罗麦加等地

的教育情况的记述成为《西行日记》的亮点1946年庞士谦在回国途中写的日记

《埃及九年》大部分是回顾自己在埃及的留学生活其中也有对阿拉伯国家教

育状况的详细描述尤其是爱资哈尔大学占了很大篇幅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方式

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有不同本节将从宗教学校普通学校文化设施三方

面来阐释教育文化形象

求学者主要就读于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这是埃及宗教教育的代表马坚纳

忠和庞士谦在他们的报告或著作中详细记述了爱大的学制章程附属学校图

书馆经费来源等情况马坚称ldquo(埃及)教育颇进步识字者占百分之十二

学校分宗教学校和普通学校两种宗教学校归爱资哈尔大学校直辖此大学创于

九百七十三年为回教世界文化之重心学生九千二百人自南洋群岛印度

阿富汗伊拉克也门汉志叙利亚巴勒斯坦bdquobdquo美国来者约七百人rdquo20

爱大的著名在于其历史之久远学生之多样化此时爱大正在进行改革ldquo一

面保存旧制任人选修无年龄与学年之限制一面又创设新制分小学中学大

学研究院四级小学四年中学五年除宗教课程阿拉伯文学外有史地

数理化博物公民卫生大学四年分文学法学哲学三系研究院两年

分教育宣传两部rdquo21可以看到新制中普通科目占了一定分量正在向现代

教育的形式转化爱大的旧学制最能代表其宗教教育的特色旧学部仍处于礼拜

寺中教授方法如同爱大刚开始创立那样主要在爱资哈尔大寺侯赛尼大寺等

19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页 151 20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35 21 同上页 35

56

几个寺中讲学ldquo教师盘足坐于高大的方椅之上学生环坐周围听讲无教室

无黑板无桌椅学生均席地而坐rdquoldquo这个旧学制给求学人以方便凡有志

于求学的人不论其年龄与资格更不论求学的期限久暂皆可入班听讲rdquo22 这

充分发挥了清真寺的宗教和教育功能并使其最大限度惠及民众在教学内容方

面以宗教知识为主但是ldquo爱资哈尔对于科学业不忽视因为《古兰经》

命人研究自然参悟宇宙的造化爱资哈尔之课程标准中已规定有相当数量之

新科学bdquobdquordquo23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发展

宗教教育的同时愈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认为坚持虔诚的信仰和追求科

学的理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这对于中国穆斯林学者来说便是一种新思潮在

改革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育时需要强调科学法学知识和宗教价值的近代化

赵振武也在爱大观察了数日认为爱大的旧学制与中国古代的书院讲学制度很相

似但是更加平民化对于这种开放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很是赞赏ldquo爱资哈尔是

有欠四年不及千年历史的古校校舍只是礼拜寺教授只是讲经最近三四年开

始有新学部之设立所以规模制度比国立各校自然逊色可是就今天所看已

经是难能可贵了bdquobdquo校舍都是旧建筑光线空气构造的格式都不适于学

校使用他们只是将就着应用rdquo据爱大教务院职员介绍以前这一万生徒都只

在礼拜寺中席地听讲现在已经有九千人坐到讲堂的凳子上礼拜寺的席上只有

一千名了改革魄力之大可见一斑当时中国国内的回教教育方式特别是经堂教

育与爱大的旧学制相似赵振武一行到埃及考察的目的之一便是学习现代的伊斯

兰教育方式也深知改革过程中的艰辛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就发出ldquo他们这

样改良的魄力也着实可佩可钦rdquo的感叹24

埃及的普通学校由教育部管辖包括小学至埃及大学几种等级赵振武在

埃及教育部职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两所男子学校和四所女校包括初级小学

师范预备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及高级师范学校几个级别对学校的学制科目

年级设置教学状况等作了细致的记录普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有宗教内容

且各个学校都备有作礼拜的设备显示出对宗教仪节的重视在初级小学校中

二年级以上的手工都以实用为宗旨如挑线缝纫织藤等这里还为盲女

配备了专门的织毯教室在高一级的其他几个女校中都设有家事科分别在

特殊的教室里实习洗衣熨衣烹饪等事作者对女校中的工读并重大加赞

赏ldquo这种实施的原理我极以为然因为知能不偏废而后生活才有办法rdquo

女子师范学校中的盲目科则给赵振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dquo该校共分四科教育

22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7 23 同上页 12 24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88

57

科幼稚科家政科专修科教育科中又特设盲目科专习教授盲童当

我们参观到盲目科时她们mdashmdash有目的女生都正在做盲童用书用具和方法

与我国所用的全相同mdashmdash我当时便请求其中一个女生给我写一份字母和音符

想要带回国去设法教授给我们的一切可怜的失目者rdquo25埃及普通教育中的职

业教育和女子教育设置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急切要了解的关于回族女子教

育1930年《月华》曾策划了一期ldquo妇女专号rdquo进行讨论其中就有提倡女子

教育普及提升回族女子的知识水平和处世能力均衡回教男女的智识且在

基础知识外也呼吁要学习新式工业技能使学校所学知识或技术在社会能学

以致用改善生计因而这几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正对他们有着很实际的借鉴意

图表 5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月华》5卷 19期(1933 年 7月) 页 1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离开埃及后作者到耶路撒冷和麦加游览及朝觐每到一处都拜访了当

地学校对教育情况作一番考察如麦加的中等师范阿拉伯沙德学院这里ldquo普

通科除掉算术几何代数读本习字意外差不多全是宗教科目如古兰

圣训教义教律 认主学之类rdquo麦加的学校只供给图书和文具对贫者给予

25 同上页 177

58

补助而在上述几所开罗的学校都是免缴学费有的供给食宿有的供给一顿

膳食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第三年级极为注重农业一科ldquo因为他们想要造一个

新阿拉伯对于米面菜蔬不必事事仰给于外方rdquo 26由此也可看出当时麦

加地区经济的凋敝以及发展新阿拉伯的决心

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娱设施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如开斋节期间开罗王家

农事试验场学生为贫民工厂募捐而扮演的游艺大会会场的规模很大许多男

女学生用古装化成各种奇异的剧幕开罗有一各大学和中学学生组织的回教

青年会ldquo是埃及很有规模的一个团体分演讲宣传学术图书音乐体

育各部rdquo并办有会刊 Young Muslimin Magazine与国内的《月华》常互相交

换27 城中有教育部体育会为开罗城内女教员们设置的体育场设置有秋千

木马篮球网球台球等等的体育器械场的后面还有为她们练习游泳而设

的大水池埃及图书馆的规模之大则令他感慨不已ldquo馆中分两部分一是陈列

古板及古写本为世上所希见之珍本二是印本书备人们借阅的据说古本之

中有许多珍品最值得记录的便是圣人时代在羊板骨上写的和以后写在树

叶上的册本还有每时代的写本都分别标明陈列年代越远的字体亦越古

拙bdquobdquordquo当时中国回教团体内没有一个正式的图书馆赵振武认为对古籍的

保护和传承不力是回教文化在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ldquo埃及全国人口不过一千

几百万居然有一座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中国教胞有五千万之众先贤的笔

迹所在多有而且精善的写本尤指不胜屈居然会立不起一座图书馆供给

人们的求知陈列先贤们的遗墨致使在华的回教智识日渐穷败rdquo28作者以庞

大的人口数与所拥有的宗教教育资源的匮乏作对比以突出振兴宗教的急切

心情此次赵振武一行到开罗其中的一个计划便是请求爱资哈尔大学给予扶

持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一个回教的图书馆在看过这里的情形后他将图书

馆的情况详细记载寄给了《月华》编辑部以期能得到中国国内穆斯林的重

以埃及为代表其教育和文娱活动形象表现为新旧杂陈徘徊在传统与欧

26 同上页 271 27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56清末民国对内地的穆斯林人口并没有确切统计当时

最流行的一个估测是五千万另外还有三千万七千万甚至八千万等说法1964年

全国人口普查所得回族总人口为 447 万当时回回往往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

数民族也看成属于同一种族因而会将他们的人口数量计入但即便如此也与实际

情况有很大出入多出于内地穆斯林对其人口总量的想象这种被放大的想象可以

视作他们对自身重要性的迫切认识参见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

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104-105

59

化之间马坚刚到埃及时便深刻感受到这一点ldquo埃及地近故欧化程度较

我国为高新旧思想之冲突亦甚剧烈新旧各趋极端皆非所宜故又有持

调和之论者以为物质文明当以欧人为楷模至于精神文明则我回教亦有

独到之处rdquo29他们在努力协调传统伊斯兰教义和现代化改革作为伊斯兰学术

中心的埃及当时的教育状况在各回教国家中首屈一指其发展的形势让中国

穆斯林深感佩服但赵振武也表达了他的担忧ldquo知道埃及的教育随时都在进步

的状态中只是利弊往往相连因为教育形式的效法欧洲而连带及余其他的

一切如衣装举止奢华bdquobdquo等亦无不效法欧人日超欧化深恐年代一久

伊斯兰的美德怕要沦于异化这是我们冷眼观察的一点杞忧rdquo30

中国不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和历史范围内到爱大学习的留学生以及出去

考察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都努力在教育上使中国伊斯兰教育系统与爱大发

生联系爱大作为伊斯兰学术中心与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与整个

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他们对当地教育知识极为关心从对方的教育制度中汲取

经验以改革国内的伊斯兰教育而这种伊斯兰教育改革正是中国穆斯林现代

化的关键部分

到中东去回溯到伊斯兰的根源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

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传达的是以宗教传统精华进行民族拯救的

信念在游走异域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感受现代文明吸取异域营养反观

本土文化通过对异国的描述表达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在这

其中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赵振武在给友人的信中告知当地的宗教和教育

情况时特别说明ldquo我们用主观的观察凡是合乎教门的都是善良的掉过来

说不好的习惯都是风俗rdquo31这突出了作者心目中中东地区在宗教方面的文明

和崇高以及知识分子对中国国内回教发展状况的一种内在焦虑与体认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近代不乏非穆斯林作者取道中东地区赴欧洲者清末王韬(1828-1897)郭

嵩焘(1818-1891)张德彝(1847-1918) 薛福成(1838-1894)等人在其游记

中都有对苏彝士运河的描写但仅作为片段点缀在他们的长篇纪行中实际上

当时中东的土耳其和埃及常常作为弱国代表成为近代知识分子规划中国发展道

路时的借鉴对象尤其是土耳其作为ldquo西亚病夫rdquo与中国这个ldquo东亚病夫rdquo

29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 30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00-201 31 同上页 154

60

在亚洲大陆两端遥相呼应因与中国相似的国情和变革经历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

关注的焦点常被用作构建其政治话语的资源但遥远的想象和分析常常多于实

际的交往他们或从种类异同方面来分析中土两国的情况推断中国的政策如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以ldquo横览万国与中国近形似比拟同类鉴戒最切者莫如

突厥矣rdquo向光绪帝提议变法32在戊戌变法中又集中引征了克里米亚战争和

1874-1876俄土战争这两件大事来表达其联英的主张以推断中国的外交政策33

梁启超则对中国与土耳其的异同问题进行辨析力陈ldquo我与彼之所为绝异也rdquo34

或引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为效仿对象如孙中山著专文称ldquo近东病夫之土

耳其瓜分问题已由革命而解决rdquo而ldquo中国岂异于是哉rdquo35而在凯末尔革命后

则引土耳其为新兴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代表如1927年柳克述著《新土耳其》

完整地记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旨在取法土耳其

ldquo说明帝国主义的如何进攻以及弱小民族的如何自救rdquo以 ldquo唤醒民众rdquo36戴

望舒也编译了《现代土耳其政治》来说明ldquo民族观念和近代技术这两个西欧的产

儿rdquo如何在回教世界发展以之呼吁和号召本国同胞37

民国时期康有为的《突厥游记》和胡汉民日记中相关的记述是极少的建立

在实地观察上的作品故本节以他们笔下的宗教和政治景象为主探讨当时教外

人士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这两份旅行记述资料写于不同时期反映了作者的政

治思想及对当时中国发展之路的一种思考以说明中东地区在近代中国变革之

际也曾进入中国非穆斯林知识分子的世界参照系他们到中东去将其视作借

鉴对象呈现出不一样的对于中东的观察

一康有为与《突厥游记》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被通缉逃亡国外他遍览各地政教风俗科学艺术

将游历观览参照中国文化撰写了众多的ldquo列国游记rdquo1908年7月在实地游览

土耳其之后他写下《突厥游记》但并未发表1913年才首次刊登在他主编的

32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298 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页144-147 34 梁启超lt中国与土耳其之异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

1989 )页28 35 孙中山lt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gt(1908 年9 月)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

页382 36 柳克述著《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页(1) 37 戴望舒编译《现代土耳其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1

《不忍》杂志第1-3册上但是为了展示其政治观点康有为将早已成稿的《突

厥游记》文本在刊发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38因其刊本的改写是针对民国后政治

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故本文的讨论以刊本为主

作者在文中称ldquo吾于诸教主之地皆欲一游以志瞻仰rdquo 39宗教形象亦为其

所关注多有寺庙和感受笔之于书但这与上述穆斯林作者笔下的景象有些不同

如对于麦加禁寺的描写由于麦加只允许穆斯林进入他未能前往因此在伊斯

坦布尔索来曼陵庙中见到麦加的缩微模型特意将其记下

麦加之城周以群冈夹山而穿道入焉遂见方城城门壁上瑰异作

小穹三百其摩诃末陵环侍在塔中作圆周廊屋以三十四柱为之皆长

方灰白色正中为方塔塔旁有小门登之塔顶中即贮摩诃末棺衣

墨幕上钩以铁阑焉余平无他物塔外有三亭其小穹亭二亦壮伟也

昔闻其棺悬空中不贴地盖摄以吸铁今观之果然虽以诡术惑愚民

亦足千年矣黠哉摩诃末40

尽管这只是麦加的缩微模型但在作者的介绍中却能看出他对伊斯兰的了

解他简要描述了禁寺及其周围的建筑有一些偏差克尔白并非悬空更不

是ldquo摄以吸铁rdquo其底部垫有一块基石作者看起来像悬空大概是因为天房门

距离地面有 2米而产生的错觉ldquo以诡术惑愚民rdquo即他所认为的ldquo佛耶回乃因旧

说为天堂地狱以诱民rdquo在这里将克尔白的ldquo悬空rdquo作为穆罕默德以诡术来

迷惑平民取得宗教神圣地位以影响千年的证据有失偏颇并且克尔白这一

建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就已存在而非创于穆罕默德之手更重要的是他

将克尔白误认为是默罕默德的棺墓所在而克尔白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言下

之意即认为众人朝拜的是穆罕默德这与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有违实际上默

罕默德的陵墓在麦地那的先知寺内到天房朝觐并不是朝拜穆圣或其它任何人

物这是有异于别教的朝圣天房和其它圣地之所以受尊重全因其社会组织

38 具体的修改及解释见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近代史研

究》2006年第 2期页 223-236因此文作者对《突厥游记》中土耳其政治状况作了

较多描写和分析故本文在分析《突厥游记》时侧重于其宗教景观及由宗教景观思考

的国家发展之路 39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1册(1913年 2月)页 21 40 同上页 21-22

62

和历史背景之故以康有为的博闻和阅历来说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见当时非

穆斯林对于伊斯兰的认识多由想象和道听途说而来伊斯兰的景观对于他们大

多意味着未知和陌生

康有为也实地游览了伊斯坦布尔的几所清真寺多以文物遗迹的眼光看待

并未对其作过多宗教上的描述如生苏菲庙(即阿亚索菲亚大寺 Aya Sofia)ldquo此

庙已二千年其闳大华妙令人惊觉以古旧论之可谓为地球华严第一rdquo阿

亚索菲亚大寺承载着一段伊斯兰的征服史奥斯曼土耳其人 1453 年征服伊斯坦

布尔(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其内部装饰有大量基督

教元素ldquo有昔帝后二像回人虽灭之痕犹在rdquoldquo楼上下门多刻十字今回人

灭之而迹犹存rdquoldquo有基督像虽为回人灭作花样而遗迹尚存rdquo作者对这种

ldquo易教而用其庙法rdquo极为赞同以此来批评国人ldquo恶佛教并庙而毁之rdquo使得

古物不存文明扫地对于索菲亚大寺所代表的文明交替的历史的观察在其

描写和解释中表现出来作者写到殿中的石柱ldquo一柱有掌血痕rdquo并解释ldquo盖四

百六十年前回人杀希腊人二万于此染成云rdquo41而同样的景观在穆斯林作者的

笔下则为别样的解释ldquo石柱端见一手掌痕迹乃攻破伊斯坦堡之土耳其将军

到此后抵掌于柱刻为手形借以为纪念者将军之功果与此柱不朽矣rdquo42穆斯林作者明显引将军的功勋为豪见之而缅怀康有为作出对伊斯兰教负面

的解释但并未作价值判断言语间视之为文明交替历史变更的必然文中

并无关于他们解释的信息来源暂且不论孰对孰错由其解释可见作者不同的

立场前者为中立的文教历史的说明后者则是含有宗教情感的描述

宗教方面康有为还描写了摩诃末教(伊斯兰教)两种派别的诵拜仪式以及

一些基本的教俗并由此讨论伊斯兰教是土耳其立国的根基

摩诃末教徒之信仰最坚其所信之术谓为善者可为神如平生为善

事者死后必归天国其为教争而死必归天国而受无量之福故人死

不哭男子不省墓墟墓之间只见老弱妇人徘徊踟蹰以祈冥福而已

突人数百年之以兵力横绝欧亚者恃此术也其道亦妙矣虽非中庸然

当国争时未可遽非也43

41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页 17 42《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398 43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3册(1913年 4月)页 55

63

他指出土耳其正是凭借伊斯兰教的信仰开拓疆土建立跨越欧亚的大国

它的立法之本是《古兰经》ldquo突制宪法之本出自其教可兰经所有法律皆

原于此经而制定者rdquo并言明这与中国的ldquo六经rdquo十分相似土耳其教长享有极

高的地位ldquo凡立法行政由苏丹亲裁立大僧正与大法官副也大僧正管教

大法官管律凡立法设教必先议于大僧正大法官待其诺而后归苏丹裁可焉rdquo44在教育方面ldquo专门学校教亚拉伯语波斯语而注重可兰经哲学论理学rdquo同

时又注重法律历史地理等科目ldquo大旨主于政教一致rdquo这便是土耳其立国

的基础

这段关于ldquo政教一致rdquo的描写在1908年的稿本中并未出现而是在1913年

首次刊发时加上的也就在这一年作为孔教会会长的康有为建议国会将孔教认

作国教ldquo吾国宪法 宜用丹班之制以一条为lsquo信教自由rsquo以一条lsquo立孔

教为国教rsquo庶几人心有归风俗有向道德有定教化有准然后政治乃可次第

而措施也rdquo45他的意图很明显欲借鉴土耳其的政教合一来阐发其以孔教为立

国之基的主张即中国也应该建立政教一体的政治建制

其实康有为对土耳其的观察以之为借鉴对象不仅仅是政教合一这方面

在1908年稿本的《突厥游记》中虽然革命刚过还未能看清形势但他是对青

年土耳其党革命立宪大加赞赏并试图仿效随着土耳其和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变

化到1913年他转而否定并对青年土耳其党人学习法国改革提出了批评借鉴

方式由积极的ldquo救亡rdquo转向ldquo鉴亡rdquo于是又从宗教方面引出另一层面的借鉴意

但是这一借鉴对象并未发挥实效一方面民国政府忙于内争与财政无

暇注意康的请求其他宗教主张宗教自由而那时的知识分子甚为分歧难以对

孔教在近代中国的位置有任何一致的意见并且孔教运动缺少情感上与精神上的

吸引力46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突厥游记》ldquo发于救亡的热忱 流于政论

性的臆断rdquo 47一些描写多表现为政治话语而与事实不符且梁启超早前就针对

其中土ldquo同种同类rdquo的观点提出过异见康有为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无论是鉴亡或救亡土耳其曾经进入康有为的视野并

成为其建构政治理想的思想来源

44 同上页 54 45 康有为lt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gt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848 46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页 112-113 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页 235

64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借鉴流于空想那么1928年胡汉民对于土耳其的讨论则表

现得要实际一些

二胡汉民与《胡汉民日记》

1928年 1月底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偕孙科伍朝枢等人前往土耳其和欧洲

考察并将所见所闻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在此之前胡汉民就关注过土耳其

的形势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在《民报》上发表《就土耳其革命告我国军人》

提出ldquo见土耳其革命之捷报胡不为之拔剑而起舞rdquo以激起士心提倡效仿

土耳其以革命的形式立宪他一再强调军人有左右一国政治的能力在革命中

应当负起比平民更多的责任他以土耳其军队忠于苏丹但在关键时刻顺应民

意而反抗政府参与革命为例又引用汤武革命中牧野之战的例子号召 ldquo以

军人而响应革命为我国革命战史最有光荣之事rdquo48而考察土耳其为未来中

国的发展求取经验是胡汉民 1928 年出洋的目的之一49待胡汉民真正踏上土

耳其的土地时土耳其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

成为战败国阿拉伯各省摆脱了土耳其的控制奥斯曼帝国瓦解凯末尔领导

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作者在埃及耶路撒冷土耳其等地游览了宗教遗迹如耶稣受难处哭

墙以及一些阿拉伯教堂(清真寺)但并未作过多描写在伊斯坦布尔游观两

所教堂也只是一笔带过

作者最为关心的是土耳其建国后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方面他主要是

通过参观国会与土耳其领导阶层会晤了解的在其日记中记录得最为详细

如教育方面

以国家思想代其从来之宗教小学高小有宗教一科于星[ 期]

一下午讲之为自由科中学以上则废盖为家庭习惯使其父兄不至

聚生反感也

48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

知三联书店1977)页 560 4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页 210胡

汉民访问此次出访主要是向各国政府宣传国民党的政策争取国际支持同时为废除

各国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作些试探

65

helliphellip

土教育注意物质实用(如织造工艺化学) 又以教材缺乏极重师

范方为男女师范学校之筹议50

由上可看出土耳其教育世俗化的努力即进行用国家思想取代固有宗教的

教育改革树立明确的国家意识以激发土耳其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这一改

革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并且注意到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并非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财政方面统一定为法律(派科员于军民各机关)管理预算党政方面土耳

其党与政府的关系是ldquo我为政府总理同时亦为党的总理也rdquo其党政合一的

制度与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相同而党务相当严格ldquo资格甚严不得有犯罪及

不道德行为军人无入党之必要职员先受严格检查为自然之党员但不使

加入政治的运动对于政府拥护而监视之bdquobdquordquo当时的内阁总理替凯末尔代行

党政各种权力ldquo凯末尔为终身总理平时以依士密(国务总理) 代之国事悉

决于国会议员莫非党员有大事则议员先密议于党部而后在国会讨论rdquo51胡汉民对土耳其政府普及教育统一法令财政等方面都很赞赏尽管也有一

些疑义如对于ldquo党会议时凯末尔出席发表意见则党员惟有接受而无讨论

云rdquo作者评价为ldquo盖其集权专制过于苏俄也rdquo52但是他认为土耳其的政治格

局值得中国学习参照他在归国后利用各种场合来宣传他的以土耳其为榜样的

主张ldquo土国在欧战以后经济原极困苦且国亦不甚强劲但至现在距媾

和不远而土国之财政竟能有条不紊政治亦甚佳可知其进步之速诚足

惊人也吾人往外游历考察政治当取其所长回国以资借镜则土国其庶

几矣rdquo53对于胡汉民表示出的对土耳其的极大兴趣以前学界在讨论胡汉民时

多强调他实际上欣赏的是凯末尔完成革命后深居简出由内阁总理代其处理政

务的做法以此暗示蒋介石有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胡汉民将土

耳其视作中国和一切弱小国家的楷模希望中国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强盛起来才

50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lt胡汉民日记(1928 年 2 月mdash7 月) gt见《民国档案》2004 年

第 2 期页 16 51 同上 52 同上 53 胡汉民个人全宗案卷号三〇一〇一 15转引自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

页 212

66

是其关注的焦点54无论他兴趣点更侧重于哪一方面胡汉民对土耳其政治格局

的观察和记录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借用的经验

小结

由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异域形象既反映了中国人对中东地区的认知水平也表

征着不同身份作者的情感和态度ldquo形象是加入了文化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

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rdquo55对于所要记述的形象的选择与旅行者们的民

族意识与自审情绪以及作者个人在看待中东异域形象上带有的浓厚个性色彩和

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行旅者不同的身份影响行旅体验从而导致呈现在其文本

中的异域景象的不同

在穆斯林作者笔下宗教形象显然占据了异域言说的核心位置普通朝觐者

的叙写中从历史想象到亲眼见证的欣喜和认同溢于言表知识分子则在此情感

之上又注重其可资借鉴的方面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自然会赋予伊斯兰教诞生地以

优越地位因而在异域文化对自我文化的影射中呈现出对于本土在宗教上处于

弱势地位的心态相比之下非穆斯林作家更关心政治和文教方面的情况康有

为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考察的意味更浓并借此建构其政治理想作为政治家的

胡汉民视点则着重于政治格局由于中东地区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并非像西方

国家那样发达因而在他们的叙写中不会有同时期旅西游记中常表现出的那种弱

势种族和群体的焦虑

若以行旅的象征意义来看他们都是到ldquo彼岸rdquo去从本土出发向另一地转

移的时候不仅是从已知地域向未知地域的地理转移同时也是从一个熟悉的文

化环境向另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转移脱离了生活常态进入充满新奇体验的

时空感状态是一个追寻的过程他们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另一个民族

的土壤中既要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会对文化身份的冲突作出一定的调和对

于非穆斯林来说中东的异域图景代表着另外一个文化圈他们在流动的具有差

异性的文化氛围中获取新鲜的资讯但并不会产生纯粹意义上的精神契合(多是

世俗的)没有认同的情感对于穆斯林来说在这一行旅的过程中除了能够

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之外更是一种对旧空间的追寻因此中东之

旅既是ldquo彼岸rdquo又是ldquo归途rdquo由于他们的另一层伊斯兰文化印记中东的异域

图景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并非异质文化借助于一种回溯的视野旅行者的思

54 同上页 212 55 布吕奈尔等lt形象与人民心理学gt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页 113

67

索更多是在亲和中进行调适以加深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的是对于信仰意义

和价值的寻求和整合这种价值的寻求超越了一切功利的个人家庭国家的边

界穆斯林通过自己的宗教意识勾勒了一幅世界图景借助于这一图景获得归属

感并通过文字记录与本地的人们共同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他们的身份和个人

视角有所差异但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羸弱国力构成的文化背景是相同

的与异域文化的碰撞刺激了每个人的观感在奇山异水之外宗教文化和政治

等ldquo社会相rdquo构成了游记内容的主体这是让行旅者感受差异最大和思考最多的

部分游记中表现出的视野和思考无论对于主流社会还是回教团体来说都包

含着对自身所居处地域家国的文化认同或反思针对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时的

对比中出现的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和学习对象是他们相同的立足点穆斯林群

体这种在异域行游中对于本土的观照不只局限于中国回教社会内部的发展也

是关乎整个国家的随着当时中国时局的变化这一点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这

将在下一章中讨论

68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民国初到三十年代前期到中东去的游者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宗教和教

育方面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激活本土穆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

变化到中东去的这一移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关于国族认同方面的意识但

这种认同是有差异和不同步的同样身为穆斯林他们带着这样的差异在中东

开辟了关于中日战争的宣传ldquo战场rdquo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民族

斗争经验给了一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

参与到抗日救亡中1938 年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各国1939年中

华民国朝觐团赴麦加宣传便是典型的例子《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由

其成员薛文波执笔王曾善整理1943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97年在马

来西亚再版该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 1939年中国近东访问团一路的工作及

见闻后附访问团总报告书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则由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

生组成1939年他们接到国内电报要求组织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赴麦加朝觐

扩大宣传顺带监视唐易尘等人组成的华北朝觐团因为其受日本方面指使

以朝觐为名进行对中国抗战不利的宣传和联络1天仆为中国赴埃及留学生之

一他的《朝觐日记》即是对这次行程的详细记录连载于《月华》上庞士

谦 1938 至 1946 年在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埃及九年》是作者归国途中在船上

写的日记和回忆其中附有一篇ldquo1939年朝觐团日记rdquo也记述了中华民国回

教朝觐团在麦加的事迹在此可作为参考华北回民朝觐团则为我们讨论穆斯

林国族认同提供了另一种面向《麦加巡礼记》作者唐易尘为日本协助成立的

ldquo中国回教总联合会rdquo总务部长1939年受日本顾问赞助率华北回民朝觐团到

麦加朝觐唐易尘将此行见闻整理成文先于《新民报》上发表1943年由震

宗报社刊印成本他们都借用到中东去为己方宣传这反映着对宗教的认知和

对国家的态度的变迁2

本章拟以上述作品为主要分析材料从他们赴中东宣传的缘由成效等几

方面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不一致性并强调其中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有研究者注意到中国内地穆斯林在历史上多不为外人了解唐宋时期他

们是外人元朝时他们是征服者和恶人明朝至清朝中叶他们极少出现在正

1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合期(1939 年 2月)页 13 2 这里将材料按照近东访问团中华民国朝觐团华北回民朝觐团的顺序排列庞士谦

属于中华民国朝觐团其《埃及九年》中的ldquo1939年朝觐日记rdquo在此作为参考和补充

69

史记载中直至抗清起义的发生才被ldquo发现rdquo3李普曼在其研究中也揭示了

中国穆斯林曾经处于中国历史的边缘这一现象他指出到 20 世纪 20 年代

由宗教和世俗穆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才开始有有关

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国性声音发出4那么回族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运动中

的表现可以视作这种声音的高潮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本节从出访缘由宣传手段与成效兴教兴国的实践三方面来分析达浦生

及近东访问团的活动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目的和活动有

了变化与前面的中东之行相比这几次活动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mdash

mdash向外与中东世界联络积极争取其支持是对于伊斯兰世界的认同向内与

国内其他民族一起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去是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

一出访缘由

抗战开始时任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的达浦生多次接到海外友人来函

询问中日战争的情况他们多不明中日问题的缘由以为中日既同文同种中

国应对日本亲善不应以兵戎相见且日本与中国强弱悬殊以弱敌强胜负

之数不难预见留埃学生也将埃及人士对中国抗战的反应反馈到国内ldquo皆因敌

人事先肆其鬼蜮伎俩作虚伪之宣传颠倒黑白致使近东各国人士对我发

生错误的观念rdquo5这使达浦生萌生了出国之意拟赴近东各处将中日战争的

情况与中国抗战的精神向近东的回教徒说明加之后来上海失陷达浦生因

此下定决心摒弃一切到中东作宣传

3 Barbara Pillsbury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rdquo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4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p 212 5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见《回民言论半月刊》

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月)页 27

70

图表 6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抗战期间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中也提

出了ldquo利用朝觐机会为世界回教之联络与宣传rdquo的计划要求ldquo利用此机会

作联络宣传工作藉宗教之情感把握世界回教之重心rdquo以此让中东地区人民

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要性6中国朝觐者曾在麦加向各国穆斯林进行宣传有

的朝觐者进一步访问其他国家发表各种言论和文告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抗

日战争的支持达浦生出洋之后1938年 1月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派出的中

国近东访问团开始出访中东国家访问团以王曾善为团长马天英张兆理

薛文波及王世明(时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生就近参加)四人为团员其目

的在于ldquo以民众团体之立场作国民外交之活动前往近东各回教国及回民较

多之国宣传我国抗战之意义与敌人侵略之种种暴行并我回民参加抗战之最

大决心冀以揭破敌人多年来在近东一带之政治阴谋与其离间分化我整个民

族之鬼祟伎俩rdquo7

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前身系 1937年在河南成立的民间团体ldquo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rdquo

由王静斋时子周等筹建1938年改组为ldquo中国回民救国协会rdquo(会址武汉)1939 年

1月由唐柯三孙绳武等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回教救国协会同年

会址迁往重庆成为官办组织第一任理事长为白崇禧该会曾联合全国伊斯兰教组

织为一体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91下文中的留埃学生朝觐团亦由该组

织派出lt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2期

(1939年 2月)页 22 7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441日记中称该团旅费来自

71

他们将此次出访视作ldquo国民外交rdquo以抗日救国为目的以抗战宣传为途径

展开他们的访问之旅在主观上是为国家服务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性这与

之前的中东之旅如朝觐留学参观考察等纯粹宗教文化交流有了区别这

种区别也是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除了军事进攻他们在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推行所谓ldquo亲善rdquo外交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在舆论中宣传建立ldquo回

回国rdquo和帮助中国回教徒的政策企图获得穆斯林世界对日本的好感和亲近

并把发动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说成是由于中国排日和抵抗日本所

致推卸战争责任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前日本就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回教的工作

派遣专人对中国回教社会人口西北回教军事教派纠纷特殊问题(新疆问

题东干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作政治之用调查人员在致友人书中也

一再说明回教政策对于日本帝国政策的重要造成日本国内重视回教工作的气

氛8因中国各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隔阂日本认为这种固有

的矛盾与隔阂正是他们分裂以治之的有利条件对于这一点当时日本一位

受军方委托进行研究的人员大林一之在其《支那的回教问题》中总结到ldquo富

于煽动性并具有雷同性在特殊地域里成为特殊潜在势力的支那回教在现

今的形势之下就是支那的癌症但是除非到了支那自身被解剖手术切开之时

是无法将其剔除出去的而因其病情发展非常缓慢若没有来自外部的冲击就

不会发生急激的病变rdquo9 即强调回教在中国问题上是潜在的分裂因素但它能

否迅速起作用需要日本来给予这种ldquo外部的冲击rdquo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回

教群体与中东地区各国的宗教关系就是可以利用的一方面而日本以外务省为

中心陆军和海军相关人员组成的ldquo回教及犹太教问题委员会rdquo曾经向内阁总

理大臣提交过强调要ldquo与分布在亚细亚大陆回教徒建立友好亲善关系以确保

从背后对支那进行牵制rdquo的报告10因此日本军方在中东地区设立外交机构和

商业机关并派遣留学生专习语言文字考察风俗习惯以阿拉伯文和土耳

其文出版印刷精美的刊物宣传日本与回教之关系以及种种不利于中国的言论

补助但未说明补助来源前后两次共四万七千国币页 497 8 参见杨敬之lt日回教政策之全貌gt《突崛》第 8卷第 7-1263-65 期原刊于《大公

报》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

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779 9《印刷物送付之件通達》大正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陸軍省大日記欧受大日記《歐受

大日記 自 08月至 09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JACAR 系统查询编码 C03025355100

文件名为《印刷物送付の件》转引自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

研究》2009 年第 5 期页 89 10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5

72

11他们针对中东地区宣传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连俄实行共产主义回教群众

受到ldquo压迫rdquo各回教国原本同情中国然而共产主义反对宗教日本军方这样

的宣传使得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时经常受到质询其次宣传中国已然共产西

北另立回回国借机向中东各国宣称世界回民欲求救中国回民日本愿为先

驱等等12 日本军方试图以宗教的共同认同来取代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将

他们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政治运用

日本军方还派遣人员以回教徒身份去麦加麦加朝觐是世界穆斯林一年一

度最大的集会能使各种信息在穆斯林群众间广泛流通在阿拉伯常常可见日

本人在宗教上身份不甚明显对于他们的宗教身份和在中东活动的本质日

本学者也有自己观察1937 年 12 月日本外务省调查部举行第一次ldquo回教研究

会rdquo报告会时外务省欧亚一课ldquo嘱讬rdquo(受军方委任之研究人员)今冈十一郎

当着 11 位外务省官员3 位陆军省军官4 位海军省军官的面就活跃在中国

ldquo回教rdquo工作中的日本人作出陈述ldquo人们都说在我国人中的回教徒已经为数

不少而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信徒而是政策上的信徒在这种人中

间从过去就有名的人大致如下山冈光太郎(在印度接受了洗礼)田中逸平(死

亡)中尾武男(现任驻土耳其大使馆嘱讬)川村乙麿(号狂堂在奉天在回

教徒中有权威)波多野鸟峰(曾经在赤坂设立回教寺院)冈本甚伍(跟从库利

班加里接受洗礼以世界旅行者而知名)有贺文三郎(跟从神户的诺下姆古诺

夫接受洗礼)之外年轻的还有小林(在爱资哈尔大学)山本铃木乡等人rdquo

ldquo作为个人的行为还有若林半在做支援输送青年去到麦加进行朝觐的活动rdquo13

据《访问日记》访问团成员在吉达时在友人处就偶遇一日本人一副阿拉伯

人的装束据说在马来入教有二十多年了但向他说色俩目时他竟不能回答14从吉达到开罗的途中又看到了这个人和其他两人后经访问团员的调查这

名日本人叫铃木刚久居马来连续四年朝觐举止阔绰活动范围很广另

一名作埃及学生装束是他们的向导名小林哲夫留学于爱资哈尔大学15 铃

木和小林极有可能就是上文中所提及的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之一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

道出了他们大多抱有其他政治目的日本军方所作不利中国的宣传传遍麦加

人心动摇因而达浦生近东访问团等的出行就十分必要和紧迫并且他们到

达中东要面对的形势和所做的工作比以往的访问复杂得多

11《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12 同上页 491 13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gt页 91 14《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120ldquo色俩目rdquo即阿拉伯语的ldquo主赐你平安rdquo

这是各国穆斯林之间通用的基本问候语 15 同上页 123

73

二宣传手段及成效

在达浦生和访问团员的记述中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

行宣传

首先每到一处都先行晋谒当地政府首脑宗教领袖和社会名人这既是礼

仪要求也使得访问团的行动获得支持具备了合法性宣传更加便利而这些

领导人或者有经验人士也对中国人民给予同情与勉励并根据自己国家的抗争经

验给出建议达浦生参加了埃及国王的婚礼在集会上向其他宾客宣传中国抗日

的情况后又单独晋谒埃及国王达浦生与访问团在去麦加的路上会合他们分

别在米拿行宫和麦加王宫两次谒见沙特国王向其致意并简述了中国抗战情况

国王专门询问了访问团的宗旨和使命对中国抗战极为关注详细了解以ldquo爱

国御侮实为回教人民的天职rdquo对中国的回教徒参与抗战加以勉励叙利亚总统

接见访问团时表示ldquo中国有如此多量之穆斯林在过去因交通梗塞消息隔离

与各回教国彼此缺少联络以后应着手于团结工作rdquo访问团在大马士革进行了

四场讲演并访问报馆大学等以后在伊朗伊拉克等地国家元首及其他

朝野人士也纷纷会见代表团分别给予同情和关怀土耳其外长还将土耳其民族

复兴独立运动的经验详细介绍给访问团以资勉励和借鉴

图表 7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74

其次他们利用各种形式的集会作口头宣传朝觐时期是各国穆斯林汇聚

和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的重要机会然而也是在这里各种消息最易流传扩散

访问团利用这一场合联络和团结朝觐的同胞扩大回胞抗战的影响力朝觐

期间的一天晚上访问团在麦加克尔白礼拜之后进行回侨祈祷大会来自中国

国内的朝觐者在中东各地的回侨及流亡者都汇聚而来王曾善代表访问团

首先报告了他们出国的意义中国坚决抗战的决心穆斯林同胞所受的损失以

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情况然后用土耳其语向新疆同胞介绍上述内容接着

举行祈祷仪式王世明用阿拉伯语宣读祈祷词祈祷中国抗战取得胜利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等中国教胞的祈祷活动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前来参加演变

为国际宣传扩大了影响力清真寺是穆斯林日常集会的重要地方穆斯林日

常礼拜及聚会均在其中每周五为聚礼日集会的人数更多中东各国清真寺

大都宏伟宽敞大可容万余人访问团所至之地遇到聚礼日就借机向教众

宣传演讲这样的演讲因正值礼拜时间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感情油然而生

更易博得人们的同情效果较普通讲演更为明显如访问团到大马士革的问迷

亚清真寺(Masjid Omeya)时就有上万人参加聚礼16

除了这些常规的的集会访问团所到之地有不少当地社会领袖召集民众

特别召开欢迎大会茶会及宴会等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普通民众并作宣传

访问团人员也借机作讲演或者即席与宾客个别谈话作短时间演说日记中

对茶会等集会的叙述颇多他们在编后记中也对此作出说明ldquo本团系一民众团

体行至各国多欲与其政治人物社会领袖相接触非设法使多有非正式之聚

不足以达成任务rdquo17这种场合参加者多为各界知识分子与领袖人物可以利

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对中国抗战情形的了解如阿拉伯国王的宴会宾客有百

余人均为沙特地方重要人物在当地华侨首脑人物的帮助下访问团召集起

大部分侨胞据他们了解华侨在麦加麦地那两地约有七千余人还有一些在

土耳其除百余人来自内地各省其余均为新疆侨胞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每

年国内各地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后因钱款用尽等种种变故而流落异邦欲归

而不得者大部分则是新疆事变时被迫逃离的18他们久居国外不明国情再

16 同上页 473 17 同上页 505 18 文中称新疆ldquo民国二十一年事变rdquo指 1931-1932 年间的哈密事变1931年 2月对

金树仁政权不满的原哈密王府的贵族势力趁机利用民族矛盾和民众对官府的反抗发动

事变后因外国势力侵入及甘肃河西马仲英的部队入新疆而扩大使原先的农民起义

后来发展为遍及全疆的大暴动见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1996)页 372-376

75

经日方的宣传由怨恨地方政府转而怨恨国家19访问团趁此机会慰问其疾苦

继而告诉他们国家抗战的情况以及内地中央政府对国内各民族的政策劝勉他

们与其流亡于外不如归国效命

在集会之余访问团主动拜访和参观人民团体及各级学校当时中东各国

也有一些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人民团体组织日趋完善大

多由富有民族革命精神之志士主持访问团积极联络他们利用其组织的影响

力为中国宣传并进行抵制日货运动埃及回教青年会妇女协会等都与

访问团有所往还此外访问团与各国留埃学生联络埃及为世界回教中心

各回教国留学埃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他们又多富有新兴的革命思想访问

团专门邀请他们印度爪哇阿拉伯叙利亚阿富汗南斯拉夫等国学生

齐聚一处由访问团成员相继演说彼此交换意见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大多

数也处于被瓜分和被压迫的境地同样有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诉求因而体会更

深愿意帮助中国向各自的国家宣传以壮大受压迫国家的声势当时参加学

生众多散会后他们便将此种消息向其各自国内的朋友和团体报告或介绍

在访问团还没有到其他国家之前土耳其叙利亚利邦(黎巴嫩)伊朗印

度等各国回教民众及团体已经早早得知访问团将来访问的消息

在集会讲演时访问团还利用一些辅助手段他们出国前准备了幻灯机

讲演时顺便演示中国国内政要的照片风土人物战争中焚烧轰炸的惨烈景象

等为听众介绍中国国情及抗战情况生动直观更具感染力阿文广播也是

他们的宣传手段之一他们到达各国所访问的城市有限使用阿文广播以使

宣传遍及全国据来自埃及的报道开罗广播电台为提醒埃及人民对中国抗战

的同情特意向全国播放中国最新灌制的唱片其中有《义勇军进行曲》《铁

蹄下的歌女》《中国新青年》等播前加以解说以扩大宣传20

此外他们撰写书册联络媒体印制传单作文字宣传达浦生在朝觐

期间宣传时感到口头宣传有限因而在朝觐完后到埃及乡下居住潜心著述

以阿拉伯文撰《告世界回教同胞书》详述近六十年来日本侵华的情况以及此

次中国抗战的精神书未出版时开罗的各大报纸为其广为宣传此书印了五

千本分赠给通晓阿拉伯语的各国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状况

访问团在访问期间对于各地新闻记者多方联络利用他们的地位及活动力量

唤起各国的同情访问团每到一地参加欢迎宴会时都有当地媒体到场对他

们的行程进行宣传报道他们也主动招待新闻记者讨论中日问题讲解中国

19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20 lt伊斯兰消息开罗广播无线电台播放中国最新唱片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

期(1939年 5月)页 28

76

抗战意义及抗战必胜之理由以此抓住当地舆论中心伊斯坦布尔《旦报》为

中国出了抗战专刊访问团一路按需要撰写有关宣传文章选译了革命史略

中国政府现状中日间不平等条约等交给各国报刊如《伊朗日报》《伊拉克

泰晤士报》《贝鲁特日报》《埃及邮报》等发表以期改变中东国家及人民对

中日问题的认识访问团也印制了英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的宣传资料随

处散发动员他们支持中国抵制日货

访问团成员对其在中东宣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在舆论改正同情中

国抗战抵制日货捐助医药打通我国与近东各国之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21中国回教协会驻埃及代表庞士谦在发回的报告中说明达浦生及近东访问团等

的宣传 ldquo获得世界回胞不少同情彼虽不能积极对我有所帮助然消极方面

却时刻在向着有利我国的方面进行如抵制日货不受日本利用等rdquo22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 中东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援有一定限度但也在几个方面取得

了效果如舆论方面《埃及邮报》在题为《远东时事之新变化》的外交评论中

对中日战争的进展和日本的宣传作了分析和评论认为中国人有长期作战的准

备完密的策略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军事技术上也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

抗战必定胜利接着痛斥了日本的欺骗ldquo最令人诧异的是号称世界强国的日本

新近还说中国是被野蛮共产党所蹂躏的国家中国军队并不是有纪律的军队

却是一些乌合之众这样伟大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反攻无法对付只好到处散

播流言rdquo23上述引自当时埃及舆论对中日战争的分析反映了埃及乃至中东国

家对战争双方的基本态度对中华民族坚持抗战取得胜利的信心亦表现出对

日方宣传的警惕这种立场和认识的形成同中国穆斯林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在道义支持之外埃及各界还进行募捐埃及世界回教青年会和妇女协会等团

体于 1938年 9 月间募得药品二十大箱寄到汉口埃及银行行长表示愿为救

济中国伤兵难民发起捐款运动并组织收款汇款的机构在埃及除了华侨留学生

之外亦有埃及人捐款援华如担任埃及妇女协会会长的胡达夫人一次即自动

捐英币百镑以救济中国灾民

中国穆斯林的访问也作为一种国民外交沟通了中国和中东各国的联系当

时中国同中东各国的联络并不受政府的重视只有土耳其设有一公使馆埃及

设有一领事馆中东各国对中国也鲜少了解早在1930年王曾善等人从土耳其

21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84-488 22 lt本会驻埃及代表来函报告工作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0 月)页 33 23 马继高lt红海西岸的友情埃及报纸论ldquo远东事件的新变迁rdquogt见《月华》第 10卷

第 7 期(1938 年 6 月)页 81

77

游学归国就多次建议注意中东外交派遣使领修复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中

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归国后更加觉得有立即与中东国家开展外交的需要因此向

政府建议速与中东各国成立友好关系互派使领充实近东各国已设的使领馆并培

植外交人才他们的访问活动是以宗教感情的特殊关系为媒介而推进的意在

以私人的感情联络和友谊的访问来直接或间接打动外国当局博取他们人民

和政府的同情和援助在此也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l939年9月

国民政府决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港设立领事馆并由近东访问团成员王世明任副

领事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的设想在吉达设领

负有招抚新疆流亡教胞为中国朝觐回胞提供便利与各国使领进行联络及与沙

特政府加强联系等几项使命241939年底土耳其总统签署命令派其外交部参事

前驻比利时代办席帕希为特命全权公使驻节中国中土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开始

建立25

三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实践

访问团的出行一方面是迫于大势一方面则是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

政治认同的彰显这既是对当时ldquo兴教救国rdquo口号的具体行动反过来进一步加

强了人们的这种意识ldquo兴教救国rdquo主张对国家与宗教均持积极态度凸显一种

双重的认同与责任意识

进入民国以来穆斯林精英分子提倡打破ldquo不与国是rdquo的因袭观念根据

天经关于维护正义的晓喻参与到新兴国家的建设中去精英知识分子从伊斯兰

教义的根源来寻求理论上的支持并结合近代国际间盛行的国家民族国民

等概念来思考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本群体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传达一

种对于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爱国与爱教并非相互抵触的意识穆罕默德的名言

ldquo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rdquo即为当时一个强有力的口号作为近代四大著名

阿訇26之一的王静斋解释了这个ldquo国rdquo的由来即阿拉伯语ldquo卧代尼rdquo(Watan)

的意义ldquo卧代尼义即居所也而今之法学家对于人民权利义务生命财

产寄托之地称为lsquo卧代尼rsquo故谓人民之自由与国家乃属并立者bdquobdquolsquo卧

24 王曾善lt吉达设领与近东外交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 6期(1940年

1月)页 19-20lt联络回教世界大纲计划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2期(1939年 10月)页 26 25 lt欢迎土耳其公使席帕希先生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6期(1940

年 1 月)页 6 26 阿訇波斯文 Akhund 的音译原意为教师伊斯兰教称谓中国四大阿訇指哈德成

(1882-1936)王静斋(1880-1949)达浦生(1874-1965)马松亭(1895-1992)

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493497502

78

代尼rsquo之定义据古罗马尼亚人谈mdashmdash称其即与人民有政治上权利与义务之地

也rdquo27王静斋将ldquo卧代尼rdquo诠释为建立在政治上能确立人民权利与义务之关系

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政体的ldquo国家rdquo将这句话译为ldquo爱护国家为穆民所

应有rdquo并强调ldquo一旦有人向尔问及应如何对国家则曰国家为吾辈国民同

胞生死之地食毛践土之区吾人为巩固国本计自当相亲相爱国家可藉此

亲爱达到最高之地步rdquo28也就是强调爱国的行为自古以来就在伊斯兰信仰的

范畴之内所以在新建立的政体下ldquo国民最应尽之义务首推生命与财产

为国输将挺身冒险皆利国利家之道rdquo29以此调和昔日宗教信仰与国家政治

的矛盾1933年马松亭在埃及正道会向当地群众介绍中国内地穆斯林时就

着重强调了爱国与爱教的关系以及爱国属于信仰这一观念30及至抗战爆发达

浦生又对只注重宗教而不理国家大事的观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穆斯林团体

的不幸ldquo现在还有些目光浅近的教胞谓战争乃是军人之事与一般教徒无关

这是绝大的错误rdquo又从古兰经上寻找根据ldquo你们以卫护正义与敌人抗战

不可逾度真主不喜欢逾度者(《古兰经》2190)rdquo31从宗教角度激发穆斯林群

体的昂扬斗志

当时回族知识界所关注的焦点即为如何使回教民众意识到其在新兴国家

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开始积极参与国家各项政治和公共事务并具备能行使国

民基本参政权的能力与素养对宗教的认知对国家的态度等的讨论见诸报

端《月华》《晨熹》《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等常连载《古兰经》及

圣训的解释说明为什么穆斯林必须加入到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并引用对伊

斯兰历史上各战役的解释中东地区实际战况的分析等对穆斯林究竟如何行动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ldquo兴教救国rdquoldquo保国保教rdquo成为回教社会最为强烈的呼

声内地汉语穆斯林的祖先大部分是从境外迁入中国来的长期融入中国社会

生活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既是世界回教民族的一部分又是中

华民族的五大成员之一因此ldquo我们是回教的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

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

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rdquo32 正是基于上述双重身份的认识和

27 王静斋译述lt谨守回教与爱护国家gt见《月华》第 2卷第 3期(1930 年 1月)版

1 28 同上 29 同上 3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gt见《月华》第 5卷第 16期(1933 年 6月)页 6 31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页 29 32 马鸿逵lt要用信教精神挽救中国民族的沦亡gt见《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2月)

页9

79

态度的选择穆斯林到中东去前期的留学和考察便是利用这种普遍性回

到伊斯兰的中心侧重的是对于伊斯兰教的认同而抗战开始国难时期赴中

东是基于在国内的特殊性而利用世界各地的回教徒以共同的信仰互相支援

互相同情的普遍性优势他们是在世界回教民族的身份上又以对国家整体的

付出与责任以作为国族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国家各项事务与建设中获得作

为中国人的认同即 ldquo我们是以民族对国家取得回族地位并不是以回教二字

取得回族地位rdquo33因此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穆斯林到中东去的宣传访问

表明了这一群体在追求对其民族特殊性认同的同时逐渐增强了站在整个中华

民族的立场上的另一方面的政治认同这表现出对国家政权的认同与自信这

种自信来源于他们认识到有着独特性的自身对于国家的责任立足于国内局

势的变化他们到中东去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强化

在政治上又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两者并行不悖代表着近代中国穆斯林的双重

认同局面他们在中东的活动中国国内的几家主要报刊如都有连续性报道

他们也在自己的旅行记述中呈现出来既是对他活动的记录又演变为一种顺

应当时局势的言说将以ldquo教rdquo为纽带为ldquo国rdquo付出责任的实践和ldquo兴教救国rdquo

的思想通过在穆斯林大众中传播超出精英范围促成这种双重身份意识的生发

使大众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观念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抗战时期穆斯林对于国族的认同并非以上述访问活动及其记述中所体现出

的为唯一指向大分散的中国穆斯林在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会呈现出非

同步有差异的政治认同与选择并且由于个人的经历生存环境等影响会产

生多重认同历史所呈现的表象大多是个体智识精英的政治选择与追求并不

能代表基于共识的政治选择的整体情况这一节以唐易尘及其《麦加巡礼记》

为例探讨在国族危机加重抗日战争的冲击下中国穆斯林在其族群属性及

适应变迁过程中呈现的不同面向

战争初期在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各种与日本军方有一定

联系的团体中华回教联合会便是其一该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

协助中国人马良王瑞兰及刘锦标等于 1938 年 2月在北京成立其咨议及顾问

是大日本军特务部联合会的宣言称ldquo维护固有宗教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

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亚洲文化对内联络本教

33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4卷第10-12期合刊(1932

年4月)页13

80

教胞巩固团结rdquo 34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日本ldquo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长rdquo喜

多诚一少将联合会ldquo最高指导者rdquo北京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这表明其成立

与运营都有日本军方背景351939 年日本军方赞助中华回教总联合会总务部

长唐易尘等人组成ldquo华北朝觐团rdquo赴麦加朝觐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回教救国

协会马松亭等人的注意和警惕当时中国近东访问团已完成任务回到中国马

松亭等人立即发电报到埃及令留学埃及的学生组成ldquo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rdquo

赴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并监视唐易尘等人

唐易尘是回教联合会的筹备人员后来担任总务部长对于这次朝觐的发

起他在朝觐日记中记述ldquo关系当局有赞助朝觐麦加之动仪余与高垣顾问

遂对人位推定加以慎重之权衡盖此行之目的必先明隙否则人位不当

影响将来第亦恐无人敢于问津也rdquo36考虑到这一趟出行与一般朝觐有所区别

对如何向参加人员及外界解释此行的目的他们作了慎重权衡最终由唐易尘

联合会委员刘德润日本留学归来的联合会顾问马良璞以及来自包头由蒙

疆委员会指定的张英苏瑞祥两位阿訇共五人组团出行唐易尘一再强调此行

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而是在朝觐路途因战事受阻后要开辟一条新的路线ldquo牺

牲吾等数人之精神冒万千之凶险开永久之坦途卸自身之职责达尊贵之

大典为己为人两有裨益上不妨害国家政治之演变下不作人驱策而折本

故吾谓此行之意义并不泛泛rdquo试图向外界表明在沦陷区的回教徒宗教信仰

自由一样可以去朝觐并表明自己的出行是纯粹的宗教活动37但从他们的行

囊和花费来说却不同于普通的中国朝觐者根据其记述他们带了四五十包

北京有名的正兴德花茶并且准备了一批山东绸缎欲送给沙特国王和埃及国王

表现出与中东国家领导人接触的意愿由于东西带得多在沙特海关入境时

他们曾一度被扣留他们路过上海时到大世界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游乐

场浏览几乎天天出入ldquo南来顺rdquoldquo洪长兴rdquo等上海最好的饭馆并不为旅费

担心种种表现有别于一般的朝觐者38由于与回教联合会的特殊关系他们的

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到上海英领馆借口大使不在上海负责馆务的

参赞没有见过北平警察局发放的ldquo出境证明书rdquo拒绝给他们签字他们去了八

次英领馆都未成功只好去意大利领事馆签护照改变经埃及转吉达的传统

路线放弃了觐见埃及国王的计划唐易尘称在路途中就听说了各种关于他们 34 lt中国回教联合会宣言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月)页 5 35 lt中国回教联合会成立大会记录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 月)页

38 36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2 37 同上页 4 38 同上页 2325262934

81

的谣言如已死在香港在新加坡被人扣留路费被逮捕不知下落等39而他们

抵达新加坡时刚要下船观光就有《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记者挤上

船来采访说他们接到重庆国府的电报认为五人ldquo负有使命而到麦加作宣传rdquo

希望唐易尘等承认去麦加的目的唐易尘解释到ldquo不过要使教民们知道华北

地方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出来作朝觐这正可以和新疆共产党残

害朝觐团来作对照rdquo40这恰与日本军方向回教世界宣传中国回教徒受共产党压

迫的口径一致也暴露了唐易尘等人此行的意图刘德润听说留埃学生负有监

视他们的使命最终告诉留埃学生来此是受日方指使每人津贴了三千元的旅

费而他们只是想骗日本几个钱朝觐绝不替日本做任何宣传工作41

对照留埃生写的朝觐日记及唐易尘的《麦加巡礼记》双方的记载有一些出

入华北朝觐团成员之一刘德润告诉留埃生他们在上海住了二十多天每天都接

到恐吓信非常害怕每天搬迁数次最后只好搬入法租界而在唐易尘笔下

搬到法租界则是因为那里的旅馆对于礼拜和吃饭都更方便些42在麦加期间庞

士谦以私人名义与唐易尘刘德润单独谈话进一步了解其活动目的并警告他

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发生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留学生对他们进行严

格的监视不许其单独活动在一次跟踪过程中留埃学生听到唐易尘对马良璞

说ldquo我们这回真倒霉随时随地都有人监视着真是不自由rdquo说完直叹气43 然

而在唐易尘的日记中他们对于留埃生的到来表现出的则是欣喜并表示与留

埃生一起朝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对于朝觐完后留埃学生教训他们的ldquo鸿门

宴rdquo一事唐易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在留埃生笔下则详细记述了这一事

件的经过留埃学生对于这些人的到来甚为恼怒认为国家处于多事之秋为这

五个人还要耗费国库有的主张狠打他们一顿有的甚至主张杀了他们但因正

值朝觐期间身在圣地麦加又是同教中人所以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在朝

觐完后请他们一起吃饭留埃生站在宗教的立场以圣人言ldquo爱护家园是信仰的

一部分rdquo告诫他们说明应该以合法的条件去朝觐他们这样朝觐的功课于教法

上是不符合的并进一步希望他们改过自新不要成为ldquo表面是中国人的身体

灵魂已经卖给日本人rdquo的口是心非者这种人在古兰经中是伪信者是要受亏折

的站在国家的立场则以ldquo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dquo来教训他们指出他们哄骗

日本人的钱来朝觐天房以为不牵涉政治实际上几乎要把整个华北的回教同胞

39 同上页 4 40 同上页 64 41 天仆《朝觐日记》见《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9 42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9 43 天仆《朝觐日记》页 18

82

出卖了对中国抗战极为不利44这样的劝说强调的是穆斯林身份与一国之民

身份的融合唐易尘等人被利用与他们的宗教意识强烈国族意识淡薄有一定

关系在《麦加巡礼记》的开头唐易尘就铺陈了他从小对朝觐一事的热衷并

在书中附上经过自己多年整理的朝觐礼仪和注意事项非常详细可见他对此极

其关注当面对这次朝觐机会时他说自己ldquo希望朝觐麦加已非一朝一夕也

若以自己境遇断定去否则吾一生亦无望也rdquo且 ldquo吾早已举义于前今有人赞

助于后此时此行谁云不宜rdquo 45他以想要参加朝觐的愿望之强烈来为自己的行

为进行说明强于宗教认同而薄于国族观念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其他几位团

员如由蒙疆委员会指定的两位阿訇他们的政治色彩并不明显也有受日方胁

迫的可能没有相关资料则无法多作判断

从穆斯林群众当时的生存境地来看抗战期间中国政治环境复杂不论是个

体还是群体都面临着困境和抉择国内的政局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存在许多不

确定因素而大多数穆斯林群众生活贫愚ldquo教民居贫苦者居什九多以小本经

营维持生计rdquo46同时作为少数群体因其特殊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惯得不到主流

族群的同情和接纳备受排挤ldquo不断的遭侮辱异态的社会组织事事给以不

得发展的阻碍之类回民势孤力薄只有听其自然苟延残喘地与社会挣扎而

已rdquo47汉人侮辱回民如《南华文艺》和北新书局等侮教案常常激起穆斯林民众

的愤怒各种回汉纠纷不断加之国际政治风云诡谲日本在政治上采取ldquo以华

制华rdquo的方针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认同的差异更

是多变日本军方所宣传的ldquo建立回回国rdquoldquo帮助回回自治rdquo确实能够引起相

当的回应穆斯林会由对主体族群的不满而转向其他认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类

似于傅葆石研究的日据上海文人所处的ldquo灰色地带rdquo即暴力和危机此起彼伏的

极端环境在这种境遇中人性的弱点行为上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甚至是一定

程度上的妥协与尊严和道德勇气是纠缠在一起的处于这样的生存境地反应

和认同会显现出暧昧多义性48 当时像华北回教联合会这样性质的组织并不鲜

见如1937年在张家口由日本军方计划设立的ldquo西北回教民族文化协会rdquo其7名

44 同上页 23 45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4 46 王振远 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方法gt见《月华》第 2卷第 35

期(1930年 12月) 版 1-2 47 闪鸿钧lt现阶段中国回民生活的检讨gt见《月华》第 7卷第 25-27 期合刊(1935 年

9月)页 14

48 Poshek Fu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xiv

83

干事均为各地清真寺的ldquo教长rdquo49傅葆石笔下的文人在乱世求生与民族气节的道

德夹缝中做出抉择对这批穆斯林来说除了极端生存环境的逼迫还更多出一

种宗教意识的牵扯他们以宗教生活为重心本身与政治就有相当的疏离在战

争和外国入侵的情况下他们保存穆斯林身份的努力正好与入侵者的政策一拍

即合因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认同宗教是穆斯林群体形成认同的一个关键的历史

文化因素结合近代穆斯林群体由宗教意识浓厚的ldquo争教不争国rdquo到逐渐有了国

族意识的ldquo兴教救国rdquo意识的变迁过程唐易尘率领的ldquo华北回教朝觐团rdquo正是

这一动态过程当中不同步的表现也反应出特定时期穆斯林群体所遭遇的国族认

同困境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精英知识分子更倾向于对于国族政权的认同他们也积极主动与统治者配

合由上述访问和宣传过程不难看出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深厚的社会背景以

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凸显了他们的优势在宣传爱国观念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他抱着纯粹宗教目的到麦加的朝觐者形势的需要和爱国情感的迸发也促使

他们担负起宣传抗日的任务但这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大规模有组织的声势

抗战期间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的访问和宣传是代表中国穆斯林在中

东世界的亮相与发声在这里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与国民身份合二为一借着

宗教感情为促进中国回教及整个民族复兴而做出努力他们一定程度上是符合

ldquo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

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rdquo50这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的

在杜磊对中国当代穆斯林的研究中他认为是国家的民族政策和穆斯林认同间

互相磨合的关系过程缔造了民族国家时代的回族但他侧重的是国家政策对于

民族的ldquo制造rdquo松本真澄指出了杜磊ldquo未言及回族特别是宗教指导者对包括回

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国民的统一与融合的推动力以及他们与执政者积

极合作的历史情况rdquo51在穆斯林与国家的磨合中穆斯林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本

身的行动也是颇为关键的对国家意识的宣传以及到中东的访问等实践可看作

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对宗教知识的传播和政治意识的启蒙是穆斯林知识分子

主要的社会关怀如前述王静斋马松亭等对于爱国爱教意识的宣扬他们与

49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2 50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页 4 51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页 11

84

达浦生一道跻身于中国近代四大阿訇之列不仅因为他们的宗教学识也因

为他们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身份为回教社会做出的表率而他们由此获得

的权威地位又加强了他们进行传播和启蒙的资格

在到中东的宣传访问中精英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的特殊作用首先是语

言方面达浦生早年求学于王宽门下1921 年出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

与各地伊斯兰学者讲经论道1927年返回后参与创办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

精通阿拉伯语近东访问团的成员都是当时回教界的精英王曾善早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后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28年胡汉民访问土耳

其期间曾作为陪同52马天英于北京南塘子法文学堂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文

学院攻读文学戏剧薛文波 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编辑过《回族

青年》月刊张兆理曾任《伊理月刊》的社长及发行人擅长英语王世明当

时刚从爱资哈尔大学毕业因此阿拉伯文土耳其文英文法文他们对

于这几种文字各有专攻访问期间一路演讲写作均有团员分别负责沿

途以阿文土耳其文英文刊印多份宣传册随地散发语言的优势带来交流上的

方便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宣传策略他们懂得把握时机并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扩大宣传达

浦生选择到访的第一站是埃及开罗中国和埃及在外交和商务上少有往来但

文化上的关系是日益密切当时爱资哈尔大学尚有三十余名中国留学生更为

重要的是 1938年 1月埃及国王举行结婚典礼各国回教徒云集称贺恰是宣传

的好时机达浦生于 1月 20日抵达开罗恰逢婚礼举行之日参与了这个盛会

与各国教胞交流后来得到埃王接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祝福后他将日本的

对华战争中国朝野抗战的决心等向埃王作了陈述近东访问团的第一站选的

是麦加因一年一度的朝觐即将到来这是全球穆斯林每年最大的集会人群

流动信息广泛传播同时先在这样宏大的集会上对各国朝觐者作宣传为

他们接下来到各个国家的后续宣传作了预告也提供了便利如伊拉克国会议

员见访问团来到极为欢迎ldquo今日始盼望君等到来也我固随君等消息走自

埃及直尾至大马士革今果来rdquo53他们到土耳其入关时警察极为关心中国战

事并说当地的报纸已经积极地为中国宣传在宣传过程中除了讲演交谈

外适时应用广播报纸幻灯等当时新兴媒介此外本身的智识和阅历也

促进了他们的宣传工作他们每至一处都制定相应的宣传纲要并不是盲目随

意地宣传如访问团到达开罗就致函爱资哈尔大学总务长请求到各级学校

52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lt胡汉民日记(19282-7)gt见《民国档案》2004年第 2期

页 15 5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257

85

宣传并说明宣传内容的范围他们多对国际形势有深刻观察在撰写宣传资

料进行演讲时有理有据在麦加时他们劝说一位赞同与日本共同防共以发

展回教的观念的侨胞马天英说ldquo余以为一个回民皆有两种立场一是宗教

一是国家在中国之回民苦闷已极所处国家为弱小民族国家所信宗教

又不断被人摧毁其迷信日本者大可弃置其思想以国家立场言彼为侵略

弱小民族之帝国主义以宗教立场言吾人已见其摧毁回教之事实日本为吾

人之友乎抑敌乎翁为新疆回民领袖尚望将此意传达于众实宗教国家之

福也rdquo54便是从国家观念宗教认同的理解和定位循循善诱分析现状摆出

事实指出其中利害关系以说明日本对回教的亲善绝非善意而是有强烈的

政治目的

除了语言和策略外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为宣传工作带来了便利达浦

生在国外友人的来信中了解了日本人在中东的不利宣传以及国外穆斯林对

于中国抗战的反应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与劝说访问团在去程中拜

访过的印度回教会副会长主动提出为他们写介绍信分别给阿拉伯国王秘书

和印度回教会在麦加的秘书以帮助他们的宣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55在开罗时

朝觐中认识的爱资哈尔大学教授为访问团举行了小型聚会将他们介绍给阿富

汗公使及其他社会名流56访问团中途被亲日党羽在土耳其《安卡拉日报》登载

ldquo中国回教骗子五人正在中东各国行骗rdquo的消息而被拒绝入境王曾善当年

在土耳其留学时的教授帮助他们查明了真相后来他们也能够顺利访问土耳其57王曾善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王世明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师长和同学将访问团介

绍给其他社会贤达也在宣传中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访问宣传国内局势变动使得到中东去呈

现不一样的状况一方面他们借用宗教这一感情纽带为中国抗战赢取国际舆

论的支持共同的宗教信仰认同与宗教实践仪式的共享使中国穆斯林和中东

地区的穆斯林始终保持着联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的出访使得这种联

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他们借着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机遇参与到新兴

国家政治体制的保卫与建设中去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并非偶然也不是

54 同上页 93 55 同上页 43

56 同上页 196 57 同上页三页四

86

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确定自己家园归属感以及身份认同基础上

的一次典型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但因为地域具体坏境及与周围其他族群的互

动状态穆斯林在国族认同方面会表现出差异性在与国家主权者及主体族群

磨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清末民初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宣传主张打破穆斯林社会消极遁世的自我封

闭状态通过到中东的朝觐访问等交流中东伊斯兰复兴思潮所宣传的ldquo回

到古兰中去rdquo的返本开新的主张和重视教乘功修的原则以及对于伊斯兰教积

极入世的元典精神的提倡对中国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因

为都具有反抗侵略的同一目标中东穆斯林的斗争经验在中国具有应用的可能

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改革者所倡导的祖国与中国穆斯林所面

对的祖国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中东国家多是穆斯林多数派掌握政权他们所

认为的祖国不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是排除一些异己分子的伊斯兰国家

中国穆斯林在民族主义传入中国这一背景下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融入到各种文化要素中来考虑以证明虔诚的信仰者也同样有国族认

同而中东各国所强调的团结在中国也成为与各民族宗教的团结当他们到

中东访问时一些穆斯林领导者也指出了这一点麦加的一位官员说ldquo贵国为

多数民族组成之国家信仰不能一致吾回教所谓团结并不一本身之团结而

已在国家之立场仍需与其他非回教民族团结尊重其信仰崇高其地位

因回教非有排他性之宗教也天经云你们有你们的宗教我们有我们的宗教

此点更应阐明庶可集中国家之力量rdquo58当一位巴勒斯坦大教长得知中国人民

为抗日而团结一致时感慨地说ldquo中国之回民与非回民合作此现象良佳不

特合于宗教实亦为今日政治之需要诚如此正足以加大反侵略者之力量也rdquo59在宗教层面上是与世界各地穆斯林的团结在国家层面则强调在中国这一

政治地域内与其他民族的团结只有在国内求得穆斯林群体的强盛与其他民

族同一立场共谋国策才能真正进一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对于新兴政

治体制和社会的一定责任基于时代背景到中东去的经历在积极入世反抗

侵略对祖国及其他族群的体认等方面都对中国穆斯林认同的转型有所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精英阶层他们对于身份的调适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

把传播宗教知识和启蒙政治意识融合自上而下推动由于战争时期生活的艰

辛穆斯林在中国长期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存在而受到的政治压迫以及普通信

教群众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疏离等几方面因素到中东去的经验在推动

这种认同转型上也受到了阻力并非是同步和一致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 58《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99 59 同上页 235

87

宗教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其祖先的迁入开始他们已

经长期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这种历史传统给予其家园归属感并成为其身份认

同的基础同时又基于以下几方面而有了可能性首先是国内局势变化外

国入侵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穆斯林知识分子来说通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回回

自身进一步确定了穆斯林中华民族这样的多重身份从而勇敢地发出了自己

的声音其次是伊斯兰经典中的相关晓谕提供的理论支持对于ldquo卧代尼rdquo的

解释以及维护正义的经训强调了爱国行为自古以来就是伊斯兰信仰的一部分

而当时全球范围内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意识背

景因此这种转型是在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场景中被中

国民族主义意识以及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动员唤醒中国内地汉语穆斯林的宗

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且又处于互动磨合中的他们的宗教认同是对自

身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思考而国家认同则是对于自己民族和祖国生存发展问题

的思考二者有共生关系都是面对生存挑战的回应这样的双重认同形态以

及在宗教感情基础上建立的跨国网络促使穆斯林能够运用有效的认同策略来

应对生存的挑战当时中国各种团体及报刊都不断强化中国穆斯林的教徒和国

民身份的统一他们到中东访问的信息进一步鼓舞了国内穆斯林的斗志穆

斯林知识分子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经由相关的文

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散居的群众中间促进这一观念的传达这将在下一章中

进行论述

88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本章围绕到中东去展开的一系列印刷出版活动从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穆

斯林精英关于出版文化实践的个案旅行记述的传播和读者群几个方面分析到

中东去这一行为为近代中国穆斯林印刷出版提供的资源以及前面章节中讨论的

各种见闻及活动信息如何在民众中传播和扩散在本地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世界

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到中东去的人们与当时的回教报刊有紧密互动新的时空感受

为他们提供了写作资源报刊作为发表和传播的空间为这批旅行记述附加功能的

实现提供了可能借助其他手段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

的信息分享中游记以及回教报刊的传播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

化对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发挥着作用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本节分析留学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与回教报刊的关系他们是中东见闻重

要的撰述者回教报刊为其提供展示的空间这种互动关系为到中东去的旅行

记述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赴中东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在国内时就参与了《月华》《清真铎报》等报

刊的编辑和撰稿工作民国时期穆斯林新式学校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回教文

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教社会内嵌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其出版

业的发展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普通文人的转变有相似之处彼时正值中国社会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这种改变深刻影响了现代出版业叶凯蒂以王韬

陈季同(1851-1907)曾朴(1872-1935)和金松岑(1873-1947)为例分析了

西方与传统结合的教育改革使这些文人所受的影响指出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双

文化主义(biculturalism)但是他们与西方接触是零星的非系统的因此

只有到了 1920 年以后新式学堂培养的毕业生才是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贯

通成为参与上海出版业的新力量1回教社会内部的教育改革亦是回教文化发

展的关键叶凯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这批旅行记述的作者他们在未

赴中东之前多是强调阿拉伯语与汉语并重的回教新式中等学校的提倡者创

建者或是受教者当时这样的学校主要有云南的明德中学创立于济南后迁至

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它们强调的是中文教育与

1 Catherine Vance Yeh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89

伊斯兰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式教育方略以当时影响最大的成达师范学校为例

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办学思想重点的转移其课程设置在伊斯兰课程和

其他文化课程的比例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主要的目的并没有改变ldquo中阿并重rdquo

是一贯坚持的理念这批学者经历了传统经堂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他

们熟谙伊斯兰文化对现代汉文化也不陌生这无疑具备了一种与叶凯蒂所论

述的内容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双文化素养这为回教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 期(1937 年 2月)

资料提供马博忠

他们到中东去的经历既是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是深化这种素养的重要途

径民国时期到爱资哈尔大学去的留学生基本由上述几所学校组织派出

同时这几所中等学校也是几份重要回教报刊的依托《清真铎报》于 1929 年

2月创刊由云南回教俱进会宣传处创办明德学校亦为云南回教俱进会主办

成达师范则出版发行了《月华》杂志《成师月刊》(校刊)和《成达学生会月刊》

《月华》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回教伊斯兰教刊物之一存在时间也最长

90

(1929年 11月-1948年 6月1937年 5月和 1942年 12月曾有两次休刊)1931

年 1 月创办于上海的《伊斯兰学生杂志》依托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这几份

报刊的不少主笔或编辑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他们学成回国后也继续为还在发

行的报刊服务如《清真铎报》最初的负责人纳忠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一

直给几份重要的报刊供稿这些学校在派遣留埃生时就对他们有撰写稿件以

传播中东见闻的希望和要求一方面回教传入中国已相当长的时间中东世

界的发展现状与当初传来之时有很多出入无从了解因此希望学生ldquo到那边

后举凡教育教务政治风俗人情须源源报来互通声息rdquo2另一方面则是

抱着向中东国家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处于民族救亡时期希望以他们的精神来

鼓舞中国穆斯林教胞ldquo注意欧非各邦人民爱国的热忱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用来

唤醒这三千万的同胞以救此垂亡之国运rdquo3因此对于中东地区的报道穆

斯林报刊比其他社会报刊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即拥有一大批亲手培养出来的

穆斯林留学生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国外的文献直接获得中东国家的信息

《清真铎报》1931 年 12月出版的ldquo留埃学生专号rdquo就是了解中国派遣首届留

埃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伊斯兰学生杂志》的不少主笔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如

金志晏担任编辑主任马坚定中明胡恩钧张怀德林兴智等多次为其撰

稿该刊 1936年停刊每年一期共出五期报道了欢送第一届第四届留埃学

生欢送会的情景并配发了达浦生哈德成宗棣棠与第四届留埃生合影连

载了林兴智的《到埃及来》一文这些报刊并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时常有交流

一位作者同时为几份杂志供稿杂志之间也会互相转载或刊登广告信息如《月

华》经常为《回族青年》《成师月刊》等刊物做广告且《月华》的订户还能

得到一定的优惠4他们也与主流报刊有交流互动如达浦生出访中东的纪行也

刊登在《新华日报》上5因而形成一个资料交流网络促进彼此信息的传播

2 lt杨校长文波演说词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页

12 3 lt欢送沙儒诚老师游历非欧致辞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

合刊)页 16-17 4 lt请看异军突起之lt回族青年gtgt见《月华》第 4卷第 35期(1932年 12月)页 11

lt介绍成师月刊gt见《月华》第 6卷 4-6期合刊(1934 年 2月)封二广告称ldquo如

系《月华》用户一律按定价六折收费rdquo 5 lt达浦生访问记gt《新华日报》1938 年 10月 3日

91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 期(1934年 5月)封面

资料提供马博忠

回教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创办培养出一批有撰述写作与学术研究能力

的知识青年既丰富了写作的阵容又训练出许多办报人才尤其在外学习的

留学生他们在留学期间和归国后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穆斯林报刊的内容水准和

国内伊斯兰宗教文化传播的能力《月华》《晨熹》等刊都采取通讯员模式凭

借与国外社团交流的刊物及驻外学者的眼光将各地穆斯林历史和现状介绍给

中国读者发挥他们沟通中阿文化的作用第一届留埃生派出后不久《月华》

聘请马坚担任驻开罗通讯员当时还在印度勒克瑙大学学习的海维谅顺理成

章成为驻印度通讯员他主要提供南亚地区的稿件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王曾

善和马明道则将土耳其的各方面情况介绍到中国他们定期给《月华》供稿

作品以译作与介绍海外时事为主以马坚为例他的译作有《认主学大纲》《先

贤古兰译文考》(分期刊于《月华》)《埃及回教教育概况》《驳约瑟的故事》

等后来《认主学大纲》由成达出版部发行单行本纪实作品有《回教世界近

92

闻》《埃及回教徒护教运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埃

及回教教育概况》《埃及中国学生近况》等这一类文章有助于增进穆斯林对

本民族信仰之源流的认识他回国后依然给《月华》供稿后来又担任了《清

真铎报》的编辑同时他们也以中国留学生的智力资源向伊斯兰世界介绍

中国的情况这将中国的报刊传播与伊斯兰世界建立联系扩大了几份报刊在

国外的影响除了留学生到中东去的其他人员中马松亭马天英薛文波

等也是当时几家重要的回教报刊的撰述员他们出访时将《近东访问团在印

度受各地热烈欢迎》《近东回教各国群起抵制日货》《近东回教各国时事述闻》

等近东时事及政治运动的介绍与朝觐团的通讯报道一并寄至国内各大报刊发

表在开阔国人视野的同时也使中国穆斯林了解到在反抗殖民压迫方面大

家有着共同的目标

就当时回教文化状况而言有关伊斯兰的历史文献知识十分欠缺到中东

去的学生们还担负着一项回教文化史上的重担那就是经典的翻译引介工

作《古兰经》亘古不变对其的阐释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明末海禁之后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被迫中断缺乏分析教律教义的经典宗教学说得不

到完整的传播造成谬误因而迫切需要了解符合时代发展的教义和伊斯兰精

神他们携回大批经典加以研究或进行翻译王静斋在其自述中曾言自己ldquo携

来印版西经不下六百余种rdquo6这一时期通过朝觐渠道介绍到中国的中东文献

典籍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接触到的阿拉伯原文著作内容也愈加宽泛不但对反

映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著作有了深入了解和比较并把译著视野扩展到与伊斯

兰有关的社会法学教育历史伦理等知识领域他们的译著完成后多

在报刊上刊登著述经过或广告以让众人知晓

到中东去的留学生与访问者形成了一个编撰群体与当时的职业报刊知识

分子类似在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化和印刷出版技术的影响下利用自己在

中东地区的优势活动于穆斯林社会的最前沿扩展了当时中国穆斯林报刊的

国际视野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一些团体和刊物的负责人或编辑在与中东之行有关的一系列出版文化活动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行日记》的作者赵振武本身是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员

同时也是《月华》的主笔身为出版界的一员又是新式教育改良的参与者

6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2

93

且亲自踏上中东的土地并撰写了《西行日记》赵振武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着中东之旅撰述者的活动轨迹他们在游历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同时建构起活跃的文化传播网络本节以其为个案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穆斯林

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及意义

赵振武(1895-1937)名斌河北人出生于伊斯兰世家其祖父父亲

均为伊斯兰经师少时入王宽创办的清真两等小学学习又随北平牛街清真寺

土耳其教授攻读伊斯兰文化并学习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后考入北平政法大

学边政系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地区服务后回北平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讲师7由其教育背景可以看出他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回教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所

接受的伊斯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为他后来参与到回教出版业的各项工作中

奠定了基础赵振武 1925 年起在北平市政府任职1928 年成达师范学校由山

东迁到北平赵振武受邀兼任成达国文和回教史教师参与并见证了回教教育

改革的历程赵振武关注伊斯兰文化常在国内各回教刊物发表文章这或许

是促使其最终全身心投入到出版事业中的原因之一踏入成达是他全面开始

出版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成达师范学校创立于 1925年它以造就健全师资启

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进而恢复回教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

家的效能为目的将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回教

现代师范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8它在民国伊斯兰文化领域居于先导地位为知

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多样化的施展空间成师迁到北平后设立成达出版

部发展成为近代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代表抗战以前一直由赵振武主持1929

年底《月华》在成达师范内创办赵振武又参与了初期筹备的一系列工作同

马松亭一道完成了出刊前的立案挂号接洽印刷发函件预算以及发行诸

手续后担任编辑兼出版发行处主任91931 年《月华》原主编孙幼铭离开赵

振武接任主编一职并辞去政府职务专职服务于《月华》和成达师范学校

首先来看赵振武的办报实践1931年到 1937年 6月他担任《月华》主编

1932 年底至 1933 年 5 月间随马松亭护送留学生赴埃及时由庞士谦代主编

在这些有关《月华》的办刊活动中展现了他的办报理念和实践准确丰富的

伊斯兰知识和出版实践经验是赵振武立足的基础有关教义方面的稿件为

7 赵振武的生平参考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

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页 113-114 8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 年 8月)页 6 9 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

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页 113-114

94

慎重起见由赵振武和马松亭审查核阅创刊之初力求严谨与充实10在他任

主编的六年期间《月华》从四开报纸的简单形式改为二十四开装订成册的杂志

形式每期出一册大约三十至五十页尽管计划每年出三十六册实则常常

出现几册并为一期的的合刊但在量上也有一定的进步11同时稿件征集愈发

多元在质上有较大提升每期卷首论文不标题其余都划分了栏目主题如

ldquo教义研究rdquoldquo译丛rdquoldquo社会调查rdquoldquo特载rdquoldquo笔记rdquoldquo文艺rdquo等为了宣扬

伊斯兰教义报道世界各地回教消息介绍回教史料等后来又增加了ldquo古兰

真经译解rdquoldquo回教世界rdquoldquo时评rdquoldquo回教史料rdquo等新栏目印刷方面也经常变

换封面的印色和花纹文章内容和编辑品质都得到充实最为成熟的是 1935年

第 7卷封面以彩色印刷照片都经过精心安排以突显主题12在他任主编时

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各地寺坊穆斯林生活状况及清真寺概况的调查1934年

《月华》完成了安徽广西察哈尔绥远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部分地区的清真寺调查工作这些报道由各地读者在当地调查后投稿成

为了解 1930年代中国各地穆斯林生活情况的史料其成果也反映出读者遍及全

国更可看出《月华》在国内各地穆斯林中的影响力13除国内读者外《月华》

自第三卷起与国外交换报刊英文德文阿拉伯文马来文土耳其文报

刊达 22种之多海外读者遍及南洋群岛印度缅甸伊拉克汉志土耳其

埃及英法美等地当时各地回教国凡有回教团体及学校者多与《月

华》建立友谊14此外《月华》先后制作了九个专号以活泼的平民化风格赢

得国内外穆斯林读者的亲睐15自 1933 年以后日本军事行动步步紧逼平津

地区社会经济下滑因时局变动《月华》从 1936 年第 8 卷起缩减开支页数

减少一些栏目也归并了但在文章内容的充实度方面仍然维持相当严谨的

水平这要归功于当时的主编赵振武历届师生和毕业校友的努力赵振武借

鉴非穆斯林期刊发行经验在各地设立分销处扩大了销路和读者群体抗战

10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 11月)页 85-88 11 lt本社特别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 年 1月)封面内 12 lt写在卷首gt见《月华》第 7卷第 5期(1935年 2月)页 1 13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 14 吴斯曼lt时评本刊的五周年-一个有意义的中国回教划史时刻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合刊(1934 年 10 月)页 19 15 王梦扬ltlt月华gt十周年回溯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期合刊(1939年 11月)

页 21-22

95

期间部分地区分销处遭到破坏但这项制度一直沿用到 1946 年16《月华》

在 1937年七middot七事变前停刊次年四月南迁至桂林复刊赵振武因病未能随行

于 1937年在北平逝世

《月华》创刊开始就与成达师范关系密切其编辑部就设在成达的出版部

内作为在教育界和报刊界都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赵振武很重视对学生写作

的锻炼有计划地培养成师历届学生成为《月华》的写作骨干为了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从第二卷二十期起《月华》专门为学生开辟ldquo学生作品rdquo专栏

并指导修改稿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这也是《月华》历久

不衰的原因之一其实从创刊初期开始该校师范部第一班学生如韩宏魁

马金鹏金殿贵等人就已积极投入社务工作之后第二三班学生以及研究

部学生和毕业校友多成为《月华》写作群的主力这批作者中有的后来又成

为《月华》及其他回教报刊的主笔或编辑成达师范的教职员也有许多兼任月

华的编辑或者撰述者如近东访问团成员薛文波他们维持了月华稿件来源的

稳定和文章内容的水准使得月华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第一班学生毕业后有 5

人赴埃留学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报

刊多刊发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留学生也十分关心国内形势的发展他们将自

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关心和专业学习的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发往国内如马

坚对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的介绍17马金鹏详细介绍了 1933

年 6 月埃及反耶运动中爱资哈尔大学的活动大概及成就并以此作出对中国国

内穆斯林群体发展状况的思考18 有些学生归国后成为重要的编撰力量马

金鹏韩宏魁庞士谦等都担任过《月华》的编辑

办报之余作为成达师范出版部的负责人赵振武对于这个机构的发展功

不可没并且成功地从中东引进大批书籍使其成为众多回教出版机构中的佼

佼者当时穆斯林师范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材引进并翻译书籍作为教

材成为一件很紧迫的事民国以来回教文化出版事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上海

协兴公司从孟买德里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地运输大量原文典籍来华

销售上海中国回教书局着重于影印中东原版典籍19其他还有如北平清真书报

社天津伊光报社太原伊斯兰布道会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和上海穆民经书

16 lt本刊招请分销处办法gt见《月华》第 4卷第 25-27 期合刊(1932 年 9月)页 14 17 马子实(马坚)lt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年 9月)页 16-18 18 马金鹏lt反耶运动之估价及其他gt见《月华》第 5卷第 31期(1933 年 11 月)页 14-16

第 5 卷第 32期(1933年 11月)页 14-15 19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7 年 8月)

页 7

96

局等相当程度满足了当时教内知识界的需求这些印刷经营机构也大多由

朝觐留学归来的学者创办或管理如中国回教书局就由朝觐归来的学者买俊三

创办北平清真书报社后来由留学土耳其的马宏道负责管理

赵振武主持经营的成达师范出版部是发展得较好的一家马松亭如此评价

道ldquo成校的出版事业自民国十八年后即渐行发展到现在在组织系统中

却很重要成校的出版事业不仅是学生的成绩的披露更走着沟通中西回教

文化的途径而且是在特殊的教育的环境下尤必自附出版事业以供应特殊

的用书rdquo20成达师范出版部除了出版发行《月华》及成师的官方刊物《成师校

刊》外主要负责编译各种回民中小学师范所需中阿文教义课本阿文读本

与阿文文法书以适应当时回民中小学的课程其他还有一般民众用的通俗宗

教知识手册等中阿文都有种类丰富1930年由该校ldquo民众教育委员会rdquo编

辑成达出版部发行的《清真教典速成课本》广告声称文字简明一看就懂

对于回民小学或民众教义研习班皆适用在当时颇受欢迎到 1936 年已扩充为

增图六版21留学生派遣后加强了与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出版界的联络它开

始大量引介与影印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原版典籍对于小学教育1933 年成达出

版部引进埃及当地流行的《小学校宗教常识》一书由王梦扬庞士谦赵振

武等人翻译成汉文称为《小学教义课本》在广告中说明内容分为教义教法

教理教史等项教材按照ldquo年级高低及每周点钟rdquo来规划课程的难易教学

设计根据ldquo儿童心理发展rdquo先讲故事后讲理论的策略循序渐进22此外成

达出版部发行了赵振武编撰的《小学经文课本》采用阿文经书与中文译解并列

的方式讨论基础的信仰问题是小学教义课程的进阶课本颇受欢迎1934

年增订第 3 版时出版部将该书阿文原典部分用新引进的二十八磅大字版ldquo回

文铅字rdquo重新排印使之清晰易读卷末增添《古兰经》若干章节增添其实

用价值1935 年又增订了四版ldquo销行国内约二万册rdquo23其次是为中学生设计

的教义课本1935 年成达出版部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一书该书由埃及几

位著名教授编订而成由第一届留埃生纳忠引进译为中文作为ldquo中学学生

2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 卷第 11 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年 8月)页 8 21 lt成达师范学校民众教育委员会启事gt见《月华》第 2卷第 29 期(1930年 10 月)

页 1lt广告教典速成课本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年 1月)页 3lt广

告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简明书目gt见《月华》第 8卷第 36期(1936 年 12 月)

封底 22 lt纪事北平编译教义课本gt见《月华》第 5卷第 21 期(1933 年 7月)页 17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年 1月)封底 23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 年 1月)封底lt北平

成达师范出版部启gt见《月华》第 7卷第 14 期(1935 年 5月)封底

97

研究教义的读本rdquo为研究教义的入门书籍24另外还有阿文学习教本与工具书

1931 到 1932 年间陆续从埃及引进一整套《阿拉伯文读本》的教科书准备推

行于回民小学中学的阿文课程中25该部自 1933 年底陆续从埃及等地引进

多种阿文经典1935 年影印发行了埃及皇家所藏欧斯曼版《古兰经》历来

国内《古兰经》版本ldquo至为复杂有手抄者有印制者版式参差甚为不齐bdquobdquo

而各版之内容各有殊异影响诵读殊为重大rdquo此书的引进对于国内《古兰

经》的版本统一读法标准化有很大帮助ldquo实为中国有回教千余年来之创举rdquo26此外它与其他回教出版机构如北平清真书报社天津伊光报社上海穆民经

书局等合作协助代售其发行的书籍《月华》则成为成达师范出版部发行新书

的宣传平台从 1931 年开始月华的广告栏中频繁出现成达出版部各类中阿文

翻译或原版宗教书籍教科书的广告很多留埃生的译著也通过这个渠道广为

人知因此它也成为留埃生学习与研究成绩的展示处这又使得该部的生产活

力源源不绝每月都有出书到 1936年该部出版书籍已不下百余种27

24 lt广告伊斯兰教gt见《月华》第 7卷第 11 期(1935 年 4月)页 15 25 lt广告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的书gt见《月华》第 3卷第 23期(1931年 8 月)页

8 26 该版《古兰经》是爱资哈尔大学长老委员会审定由埃及官方于 1923年出版的标准

版章次明晰对文字及标点符号考订甚为严谨精确是公认历来最佳版本见周燮

藩《真主的语言lt古兰经gt简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页 116lt广

告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gt见《月华》第 6 卷第 15 期(1934 年 5月)封底 2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6 年 8月)

页 7

98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月华》第 6卷第 15期(1934 年 5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赵振武的办报和出版理念既有长期的自我实践同时也注意汲取其他国

家穆斯林同仁的经验1932年底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学生赴埃及留学在

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等情况时特别注意当地的报业和书籍的出版他们

到开罗有上百年历史的哈莱比书店与店主交流取了目录这家店在埃及算

是很大的店之一主要出版宗教典籍营业十分发达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城市

差不多都有它的支店其营业部和印刷部却很简陋这大大出乎赵振武的意料

他认为埃及是全世界回教徒公认的文化渊薮应该有很大规模的书铺和印刷厂28隔了几日赵振武和马坚一同去拜会了《胜利周刊》的主笔穆哈木丁他们的

报馆里只有三个人负责报纸的发行及其他书籍的出版据他们了解《胜利周刊》

虽只是一个周刊但是在当时阿拉伯文坛和伊斯兰民族世界里却占很重要的地

位发行量很大而作为报馆的主人穆哈木丁不仅要著书撰稿编辑校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3

99

对甚至粘贴报签都要亲自经手29国外同行这种井然有序简朴高效的营业状

况给赵振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其编辑和出版工作可借鉴的经验之一

在办报处理出版事宜的同时赵振武笔耕不辍他所著的《详解伊玛尼》

1932 年由上海穆民经书公司发行白话附注极具特色30而他最为出名的著作

则是《西行日记》在护送学生之后赵振武等人觐见了埃及法鲁克国王并就

继续派遣留学生创办图书馆等问题拜会了埃及教育部官员次年 3 月他们

去耶路撒冷参观历史古迹并到麦加朝觐在大朝前夕觐见了沙特国王瞻谒

了麦地那圣陵1933 年 4 月作者随同 50 余名中国朝觐者一起坐蓝烟囱公司

的朝觐专轮回国顺路考察了当时中国穆斯林的朝觐状况与条件回国以后

他把在中东诸伊斯兰国家的见闻加以整理出版了《伊斯兰名胜》与《西行日

记》两本书前者为当地伊斯兰古迹名胜照片分上下两集31后者是赵振武到

中东半年对回教各名城的形势民情教务教育等状况的详细记载32他们

在中东的见闻首先在《月华》第 5卷第 1-15期陆续刊载前几章受到读者的欢

迎但刊物篇幅有限后于 1933年 8月由成达出版部印成单行本全书从 1932

年 11 月 28 日开始记载到 1933 年 5 月 19 日结束采用日记体形式脉络清

晰对麦加开罗吉达等地的市容风情清真寺及先贤古迹教育情况都

有详细生动的记载既是了解当时埃及汉志巴勒斯坦等地的入门读物也

可作为一本交通手册

赵振武的观察和记述不乏一个刊物主笔的新闻职业敏感他亲自采访了麦

加与麦地那的两个施舍所记载了施舍的人数和不同的施舍办法如麦加施舍

所在朝觐期间供给贫民住所平时还施医施药施食每年开支两万五千英镑

由埃及负责提供比较客观地反映了 30年代汉志地区的经济状况他在组织行

文中边记叙边征引材料将感受和知识穿插其中如穿越红海时他将自己

的亲身观察和书上的记载(《卡奔德游记》)作比指出前人在记述气温空气

咸度等方面的诸多失实之处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也反映出旅行者充分

的文化素养及敏锐的文化知觉性他记述时减少山水景物的描写注重社会考

察中间穿插趣闻自己的视野犹如一个个镜头投向异域风貌很有新闻纪

事性质的意味以目睹亲闻的笔调为国内读者绘出真切可感的中东图像书

中附有二十余幅照片正如《月华》广告词所说ldquo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

29 同上页 134-135 30 lt广告白话附注-详解伊玛尼gt见《月华》第 3卷第 32期(1931 年 11月)页 11 31 lt广告伊斯兰名胜(第一集)gt见《月华》第 5 卷第 18期(1933 年 6月)页 20 32 lt广告西行日记gt见《月华》第 6卷第 2期(1934 年 1月)封底

100

卧游教土rdquo33《西行日记》成为三十年代较受欢迎的朝觐纪事和阿拉伯风土见

闻录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中就称这本书给他的印象极深ldquo一连整整看

了四天三夜有时吃着饭饮着茶但是这本西行日记我绝不释手rdquo并且从中

汲取经验为自己的麦加之行做准备ldquo看到麦加有蚊子便在另一个本上写道

带蚊帐看见太阳晒地两脚烫出泡来写上要带布伞看到人热得头晕写

上带万金油仁丹各种药品rdquo甚至还送了一本给中国回教联合会的日本顾问小

池34在天仆的《朝觐日记》中也援引了西行日记的片段35

赵振武在文化领域的活动不仅限于此对于回教出版最具意义的是他首度

引进了阿拉伯文活字印刷技术这也是他中东之行的成果之一中国穆斯林所

使用的阿文典籍因没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千余年来用的都是手抄本费时耗

力也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清末时开始有了木雕版的经书如马德新所著《宝

命真经》但只通行有限的地域未能遍布全国36民国以后开始有石印技术应

用于回教经书的出版然而石印只适用于毛笔书写的版本由于阿拉伯文字的

特殊性不便书写较大的经典依然只能用手抄后来又有影印法但印费较

大也不能进行经文缩减或详加注释的复印工作此时回教中的有识之士已

经认识到ldquo印刷是文化事业的工具印刷越便利文化亦越发展bdquobdquo因而伊

斯兰文化在中国遂成江河日下之局这是缺少文化工具的缘故rdquo37发展阿拉

伯文活字印刷被提上了日程但是自己研制在经费和技术上困难都比较大

在此之前赵振武在其父亲影响下断断续续花了 20年研究回文活字印刷到

印字馆当学徒进行了种种尝试都不得而终38后来想到从中东购入阿文铅字

既方便又省力于是借 1932年赴埃及的机会购得一套阿文铅字带到中国有

了阿文铅字要完成阿文印刷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铅字印多了字迹容易磨损

万里之外背回来他们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赵振武在北平城找到翻制外文铜

模的工人在 1933 年 8月将一副十八磅的铜模制成1933年 9月 19日回文

铅字正式诞生阿拉伯文有二十八个字母每个字母放在句中不同位置时首尾

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每个字多备出不同的形态才能组成词句完成印刷工作

33 广告称ldquo西行日记全书十万言四百页卷首附有详细目录容易检查书中插

附各地风景铜板图多幅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卧游教土rdquo见《月华》第 6卷第

10期(1934 年 4月)封底 34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页 4 35 天仆lt朝觐日记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8 36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合刊(1934 年 9月)页

11 37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 年 9月)页 6 38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页 13

101

赵振武将现有的铅字作底子翻制成铜模再浇铸成多套铅字组成配套初制

的十八磅楷体铅字仅有一付字盘到次年 3 月间二十八磅大字十八磅带符

号字陆续铸成后来又各增加三付应用更方便39铅印技术正式应用在回教出

版物的印刷上解决了阿拉伯文铅字印刷难的问题《月华》之前刊印的阿拉伯

文都为锌版从 1933年第 25期起《月华》中有关阿文的部分改用阿拉伯文

活字来编排1934 年 9月成达师范和月华编辑部举办了纪念会活动设九middot一

九为中国回文活字节并以其为ldquo中国回教文化复兴的纪念日rdquo40成师出版部在

《月华》上登出广告提供和传授印刷技术向全国回教出版界推广ldquo从埃及

运来印刷用的活版回文字bdquobdquo虽然只是拿来了千八百磅铅字bdquobdquo无异乎是抬来

了无数万册的典籍来救中国回教文化的饥荒rdquo41 在中国把阿拉伯文变为可排版

的铅字印刷在《月华》上的使用只是引征阿拉伯文其更大的施展之地是

大量阿文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实现了阿文经典与资料制版印刷快速大量的

复制促进了伊斯兰经典在中国传播

39 lt回文排版室的工作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1934 年 9月)页 10 40 同上页 15 41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页 7

102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小图为赵振武)

《月华》第 6卷第 25-27合刊(1934 年 9月) 页 10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赵振武涉足的这些活动几乎囊括当时穆斯林文化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连接起一个跨领域的文化传播网络赵振武的文化实践将回教教育杂志

出版印刷等联系起来而这些无不与到中东去密切关联便利的交通与现代印

刷术的普及使人员与学术资料的交流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一个多元集合体赵

振武在教育领域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以及关系网络对报刊的编辑作品的

传播带来相当的便利为回教报刊树立起文化权威促进其流通与赵振武一

样唐易尘与庞士谦以及他们的旅行记述也与穆斯林报刊有密切关系唐易尘

103

本身为《新民报》回教版的编辑自己个人办有一份《震宗报》其《麦加巡礼

记》最先在 1939 年《新民报》上分期刊载后因读者反应良好出版单行本

庞士谦赴埃及学习期间为《月华》供稿回国后又协助马松亭的编辑工作他

的《埃及九年》先在《月华》上刊载了一部分然后出版单行本他们也是这

个跨领域文化传播网络的一份子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主要通过报刊小学校清真寺阅报室以及公众演

讲等方式传播由于运用了这些贴近底层社会的媒介因而受众群不只局限于

精英阶层这种分享加强了个人对于穆斯林群体的认同

历来到中东去朝觐和游学的业绩鲜有记述和广泛的传播一般为人们口

头相传或在一些史籍和碑铭上有零星的记载如郑和的父亲与祖父朝觐的经

历是由郑和为其父立的《故马公墓志铭》及墓碑而得以传扬于外的明末清初

亦有伊斯兰学者在汉文译著中认真阐述ldquo聚约rdquo(即朝觐)的规范和意义如王

岱舆的《正教真诠》刘智的《天方典礼》等著作中都对朝觐的意义礼仪等有

专篇介绍第一位亲身经历过朝觐又著有阿拉伯世界见闻录的马德新其所著

的《朝觐途记》记载了其 1841-1848 年间在中东地区朝觐和游学的见闻得到

国外研究者的赞赏但这份书稿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42直到清末民初大批回

教报刊的创办以及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才使得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有了

大范围的传播海外游记作者大多系回教社会名流朝觐内容因其礼仪的独特

和涉外性质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报章之中

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地方性报刊刊登当地穆斯林朝觐启程回程消息以及

有关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外各种回教报刊是报道中国穆斯林朝觐和赴中东活

动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这些报刊上介绍的朝觐内容形式多样除了有实事性

的亲身经历专业性的地理知识介绍之外还有消息评论专访统计资料

等各种关于朝觐的消息通过报刊传达给读者比如朝觐的时间人数路线

船只等概况如《月华》除了刊登朝觐礼仪朝觐船讯及麦加的朝觐设施之外

还曾刊登朝觐题名录公布朝觐人数登出姓名介绍籍贯刊印朝觐写真和

麦加风光照片并附有麦加的中国领朝人(为中国人服务的朝觐向导)的照片

和中国朝觐者对领朝人的各种评价给读者参考方便他们在朝觐时有所准备

在抗战前刊载过类似信息的还有广州的《天方学理》南京的《突崛》等刊物

42 魏英邦lt论外国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及伊斯兰教之ldquo五性rdquogt见《清代中国

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55

104

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启程的海上之路被迫中断朝觐活动大受影响鲜有这方

面的报道这段时间一些报刊停办一些迁往桂林重庆等地在大后方

少数中国穆斯林突破封锁前往麦加的报道也能见诸报端1938年西北穆斯林绕

道青藏高原通过印度赴麦加他们归来时有几家报刊做了报道如重庆出版

的《突崛》第 5 卷第 8 期刊载了《甘青回民朝觐团会见记》《中国回教救国协

会会刊》第 2 卷第 2 期刊登了王梦扬撰写的《哈直访问记》等抗战结束后

朝觐功课恢复正常《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相继报道了 1946年至 1948年的

朝觐情况穆斯林报刊在报道朝觐消息及评论以外还有诗词日记归国后

的演讲纪实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如薛文波参加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在麦加朝觐

时所作的《麦加游》组诗(共 14 首)将整个的朝觐礼仪及自己的观感用诗歌

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众多的朝觐报告中别具一格43此外有《朝觐日记》《出国

日记》等作品也在刊物上连载部分作品应读者要求印刷成单行本传播于社会

如《西行日记》《麦加巡礼记》和《埃及九年》等还有朝觐者将沿途见闻

麦加朝觐过程及晋谒国王的情况吟诗记述编为《回部百诗赞》一册于 1934

年出版44除了穆斯林期刊外中国旅行社在其主办的《旅行杂志》ldquo世界圣地

巡礼rdquo一栏中也刊登过ldquo回教的圣地-麦加rdquo一文45中国旅行社于 1932年发

行了反映朝觐交通情况的小册子《由上海至麦加》该书为非卖品赠给朝觐者46其中介绍了中国旅行社六年来接待朝觐团体的经过朝觐手续与旅途情况上

海穆斯林接待朝觐来客的地点和负责人以及阿拉伯地理政治朝觐知识等问题

并附上相关照片非常详细给朝觐者带来很大方便这些旅行记述多为简

单的行程记录简洁明了且大多数刊物采用白话文也大致符合当时回教社

会汉语文化水平因而其传播才能有受众群

基础教育的普及清真寺的信息沟通阅报室的设立及群众集会使这些关

于中东的见闻不仅仅在精英阶层传播

小学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民众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ldquo民国成立以

后回民和社会接触日切觉得只念些经不念点书是不中用的于是才群起努

力于新的教育之途rdquo47 1906 年王浩然创建经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

为公立受到北平回民的极大欢迎并且设立了分校它的成功启发了各地教

43 薛文波lt麦加游gt见《月华》第 10卷第 22-24期合刊(1938 年 11月)页 13-14 44 李谦《回部百部诗赞》(大连昌明印刷所1934)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版 45 陈公明译lt回教的圣地-麦加gt见《旅行杂志》第 8卷第 5期(1934 年 5 月)页 71-74

本文为田中逸平到麦加朝觐后所写的《麦加巡礼记》的概述 46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4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在埃及正道会讲演)gt见《月华》第 5卷第 18期

(1933 年 6月)页 2

105

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新式小学的建设热忱从此ldquo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

至今bdquobdquo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处几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rdquo48普通回民教育

以回民小学占大多数一直到抗战前夕回民小学已遍及全国各地的回民寺坊49这一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为回教报刊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当时发行量最大

的杂志是《月华》而其他的几份主要的报刊据推测发行量也不过 1000-2000份50月华第一卷的发行量暂定为 1000份第三卷已经突破 4000份四卷开始时

东北四省相继沦陷邮路不畅导致发行量暴跌到 3000 份左右51与主流报刊相

比报刊发行量并不算高有的旅行记述形成单行本发行后发行者也采取相

当的优惠措施以《西行日记》为例出版前就在月华上发布预约广告并且

制定了一些优惠办法以扩大销量

4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2两等是指清末癸卯学制的小学是初

等五年高等四年该校是初高等合一的学校于普通课程之外加授阿拉伯文教

义等宗教知识的课程 49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gt页 2 50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p 222 51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页 22

106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月华》第 5卷第 26期(1933 年 9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但是发行量并不能代表实际的受众人数穆斯林还能通过其他媒介形式和场

合来获得相关信息据外界的观察报刊这个媒体只是穆斯林群众之间信息联系

的渠道之一在当时信息传播的最大渠道应该是清真寺中的群众集会和受过良好

训练的阿訇的影响52清真寺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方面独树一帜是普通民

众最主要的聚集场所除宗教功能外在阿拉伯语里ldquo清真寺rdquo一词也含有ldquo大

学rdquo之意它在回教群体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因而成为各种消息传播与交

流的中心事实上ldquo在中世纪出版伊斯兰著作的方式是在清真寺里读稿rdquo53清

52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 247

53 Francis Robinson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107

真寺里包括各个不同年龄的人群所以它的影响力极大受众面广泛因此ldquo我

们在清真寺(麦思吉德)里找到与各种族和各氏族相互作用的伊斯兰教文明发展

史的缩影要想举例说明穆斯林与其邻居之间的文化交流恐怕再没有比清真寺

更明白的例证了rdquo54三十年代开始在各地的清真寺中大多附设有阅报室和读报

会读者在此能够更为方便地接触到报刊的信息在《月华》上就常有刊登阅报

室征集资料或鸣谢赠书的信函有的还附设民众常识讲习班以帮助普通民众扩

展视野如四川平武县一个书报室一次收到的报刊就达26种之多包括少量非穆

斯林报刊并且大多数是按期赠送55对于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则提倡ldquo由演

讲员将新闻读给大家听藉明国内大势及各处回教消息rdquo56群众集会的传播比报

刊更加有效和广泛远赴麦加朝觐在穆斯林群众中是一件大事当地的教胞会

举行欢送和欢迎大会并请出洋朝觐者或访问者讲述他们在中东的所见所闻如

1935年参加世界回教大会的代表尹光宇回国后出席上海各回教团体欢迎大会讲

述了他的旅途见闻57类似这样的集会也不局限在伊斯兰教内1933年马松亭受

传教士裴德士的邀请到华北协和华语学校就其埃及之行进行了演讲并与外教人

士交流这使他们的中东见闻比登载在报刊上传播得更快更广影响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他们到中东去的旅行经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普通民众和教外人

士也能一同分享这种分享将穆斯林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

他们不一定能亲自到中东去但是通过这样的分享能够增强对于信仰共同体的

参与感和归属感

小结

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种通讯设施的缺乏以及文盲人口的众多这些关

于中东地区的新知识新观念等的传播因此有一定局限从上述讨论中我们

却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从上到下的渗透与流动并且在三四十年

代间围绕到中东去形成了一系列的印刷出版活动报刊书籍集会等所传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2 54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页 301 55 lt四川平武县回教俱进会附设伊斯兰书报阅览社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28期(1931

年 10月)封底其他类似的信息如lt福建省回教俱进会分会附设阅书报社征求书报启

事gt见《月华》第 5 卷第 9 期(1933 年 3月)页 5lt发起伊斯兰阅报室gt见《月

华》第 5卷第 19期(1933 年 7月)页 24 56 王振远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之方法(续)gt见《月华》第 2

卷第 36期(1930 年 12月)版 3 57 黄承才记录lt尹光宇之演讲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期(1935年 8月)

页 52-55

108

递的关于伊斯兰世界的信息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留埃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是中东见闻重要的撰述者他们与民国时期尤其

是二十三十年代的回教报刊有紧密的互动回教报刊是他们学习访问经历的

主要展示处他们为回教报刊提供域外信息引介书籍参与报刊的发行与出

版这同时也是一部分报刊能够长期坚持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中东之行还带

来一系列的译介出版活动清末民初以来回教知识界对回教新式教育的倡导

教育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许多学生与老师成为伊斯兰文化资源的译介者从文

章的翻译到教法文学等著作的译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穆斯林重新开启

了认识与接受本民族根源文化的大门智识精英将伊斯兰文化以译介的形式重

新引入到中国并将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呈现给读者以引导穆斯林对于自身信

仰的认识近代学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和译著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的关键

角色朝觐者和学生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

关于伊斯兰的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

和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

触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

种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

在穆斯林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中以赵振武为例的一批精英

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办报译介出版实践既是围绕到中东去

产生的又为他们的见闻及学习所得提供了文化传播的网络经由这样的网络

加上集会等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信息分享中中

东世界的影响由此向一般民众扩张一方面当时的穆斯林报人已经主动地把

视野从本地扩大到外埠进而扩大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报

纸或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读者也ldquo被动rdquo地把视野扩大到伊斯兰世界

旅行记述的传播让远距离事件进入日常生活在传媒尚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

尤其能起到从影响个人观念到改变社会观念的作用人们除了关心自己和周围

的事物还关心中东国家的时事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议题的公共性正如时

人所评论的那样ldquo《月华》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广播机亦是收音机是大家

的讲演台亦是会议厅rdquo58因此他们通过媒体建立起公共空间以共同的宗

教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聚合形成一个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

查尔斯middot泰勒指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

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

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在由媒介提供的分散讨论的无形空间

58 愚克lt月华的特色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 期合刊(1939年 11 月)页 10

109

中这种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59一种社会想象会通过智识者的观点

反应出来也会改变着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

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

域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传播媒介再现经验建构认同形塑了社会关系穆斯

林群众经由大众媒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共同关心的宗教话题使得他们即便

不用面对面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关于旅

行记述的书籍报刊等就是这种聚合体形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世界信息的渴求是对中国远离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反应

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现代交通的发达使到中东去的活动在大范

围穆斯林群众中成为可能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旅行记述的传播近代穆

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及围绕其产生的出版发行网络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更为

广阔的世界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以

及加入到更大范围的信仰共同体中发挥着作用上一章所论述的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

的全国性声音发出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与主流文化圈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

系正是经由媒介的传播才将穆斯林群体在观念意识上聚拢为一体围绕着中

东之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国穆斯林认知时空的拓展增加了他们探

索国家前途寻找国家出路的力量将中国穆斯林的发展与中东伊斯兰世界联系

到了一起

59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3-25

110

第六章 结论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中国穆斯林到中东的旅行无疑是对这一圣

谕的反转和实践无论是朝觐留学还是访问活动都包含一种对信仰来源的

回溯关于天方的圣迹版图历史掌故文字经典在中国穆斯林群体中一代代

传承因而他们到中东去可以视为回归到精神故土朝觐者朝觐的是他自己

的文化中心mdashmdash这能够增强他对文化价值的忠诚度是宗教信仰一次重要的升

华和巩固这种对宗教礼仪和制度的坚守给予中国穆斯林一种不竭的能量

使他们在伊斯兰世界之外依然保存着对于信仰来源的追寻与渴望留学一方面

是为了改善并提升中国伊斯兰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文教育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

围以提高中国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走出昔日封闭的状态

放宽视界而自信地参与世界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到中东国家的访问和宣传

则是在中国时局的特殊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利用其深厚的社会背景以及广泛

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民间外交这一举动为中国在中东地区争取了舆论支持

也使得中国穆斯林进一步融入到伊斯兰世界群体中去促进中国穆斯林群体面

向现实社会放眼世界的积极状态的转变

基于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宗教信仰这种回溯的视野正是到中东去的旅

行与同时期到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最大不同中国穆斯林回到原始精神源头去

立足点在于中国才是其真正的家园因而在面对熟悉的异域文明时表现出的

是对本土文化的观照近代域外游记大量出现西行者们在异域之境苦苦探求

留下了众多记录西方文明的文本并在其中融入自己变革图强的见解主张当

大多数人放眼西方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中国穆斯林所到的地方却并

不陌生天方的景象一直深植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中民国时期这种视野为他

们提供一种学习的对象中国社会的改革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改革两股潮流共

同推动他们到中东地区去地理和文化上都处于伊斯兰边缘的中国穆斯林长

期以来只能通过对伊斯兰地理与历史的想象而维系这一情感随着现代交通技

术的改进以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他们得以跨越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与伊斯

兰世界的核心地区建立联系

民国时期在去中东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身上朝觐学习访问活动

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的旅行基本上都将这几种活动集为一体在履行宗教

义务的同时学习宗教知识观察剖析当地宗教与社会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吸取

他们抵抗调和西方价值观的对策与经验并运用自身优势为中国作宣传在

他们当中多是阿訇出身如马松亭王静斋庞士谦等这种得到穆斯林内

111

部确认的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在民间的合法话语权力和文明发言人的资格得到

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主体社会教育改革与智识更新的背景下穆斯林知识分子

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基于他们既有的传统伊斯兰文化根底能够对自己的文化

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受益于新型的现代教育并且在到中东去的求学与游历

中又受到中东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以继承传统为起点在社

会改革的实践如教育领域是通过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现代科学的课程而进行的

同时以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双重认同来回应国家话语下的ldquo现代性rdquo这种对自身

传统的认同发展模式的思考与选择源自对多重对象的借鉴他们利用自己的

文化身份和社会资源通过印刷出版等一系列传播手段既向中国穆斯林团体

内部发言也向外部宣传到中东去在穆斯林精英的眼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寻求知识之旅更为重要的是它被视作中国伊斯兰在现代背景下重新激活与他

们的精神家园长久丧失的联系从而回到其来源的第一步1到中东去的这一行

为从报刊译著印刷技术等方面为中国穆斯林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了资源穆

斯林报刊的发生发展和这些纪游日记的写作模式和传播有极大关联由于当时

穆斯林对中东世界信息的渴望报刊杂志纷纷刊载知识分子在游走过程中创作

的见闻和记述日趋开放的行旅心态与由印刷出版业发展而扩大的传播空间为

旅行记述反映世界表现社会从而在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改变民众观念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种与伊斯兰信仰源头的联系中来

回到伊斯兰的精华去不仅是为了自我更新和进步同时也是站在国族的

角度在反西方殖民主义中进行文化和政治自卫当时中东大多数国家也正遭受

西方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压迫处于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教义之间的矛盾冲

突中兴起了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为抵抗和调和西方文化

价值所带来的冲击19世纪中东地区陆续兴起种种以复兴伊斯兰教振奋民族

精神反对殖民统治的宗教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中以泛伊斯兰运动与伊斯

兰现代主义运动最为重要代表和体现了民族主义兴起前伊斯兰国家和民族对

内忧外患所作的宗教回应2这正是中国穆斯林急于了解和学习的他们主张积

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ldquo追随泛伊斯兰运动之潮流致力全国的回民运

动rdquo 3他们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核心去正是带着一种回

到信仰源头寻求真知的渴望同时与中华民族变革运动的主题形成共鸣早期

1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Vol8 (1) 2008 p 106 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页 6 3 lt纪事北平回教同人恭讌朝觐归来之马张赵三位哈直大会纪录gt《月华》第 5

卷第 6期(1933年 2月)页 21

112

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宗教和教育方面以汲取革新的思想资源来激活本土穆

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变化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

民族斗争经验又给了他们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参与到抗日

救亡运动中

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与族性(ethnicity)上所展现的ldquo夷夏杂糅rdquo的特色

曾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境内民族中ldquo熟稔的陌生人rdquo(familiar strangers)4身

份的双重性质使得他们在走出去这一行动中伴随的身份认同更加复杂加之特

定的历史时刻特殊事件的侵入而加深自己对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们

到中东去实践其宗教信仰的同时也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形势来做出协调转

向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体现出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

身份自觉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前期的兴教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

质而更好融入大的变革中两者都有在民族危亡和寻找道路的阶段对于整个国

家发展的体认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过程能够发挥一种集合的功能将个人和

集体带到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它同时具有矛盾性即人们也会通过这种聚

集加深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5但这并不会消解他们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区

别以及对这种区别的自觉意识他们在获得宗教认同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的国族认同正如有识之士所强调的那样ldquo我们是中国穆斯林既不

是土耳其也不是波斯穆斯林我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我们是中华民族

不可或缺的一员rdquo6这正是随着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实践所生发出来的在宗教

和国族认同方面的变迁认同的实践和建构与表征或符号关系密切语言是最

为重要的符号之一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通过记录成为一种认同性话语

实践它以展示文化信码传递着关于伊斯兰的思想概念观念和感情它可

被看作ldquo像一种语言ldquomdashmdash这种语言能够ldquo赋予隶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或

一个人与当地社会的认同以意义与表现它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一

种关于民族归属感的话语rdquo7其中表现出的历史故事节庆仪式宗教空间等

都具有建构认同的象征意义通过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和强化穆斯林宗教

4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页 5ldquoFamiliar Strangersrdquo 见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5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6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

年 4 月)页 13 7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5

113

认同与国族认同形成共享的体验和观念这种认同也是开放性和未完成的

两种认同互动与磨合新的身份意识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中为其成为现代民族

国家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穆斯林文化传统以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

与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

源而有这样的视野及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的传

承8在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

中国伊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

又与当时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

的条件这样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积

极运用和中东国家的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和民

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与中东地区交往的历史成为现代中国穆斯林继承和革新

的资源清末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学者学成归来为后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

交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铺垫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

系则培养了大批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这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

林与中东进一步接触选取中东世界所提供的一种竞争的现代性版本以另一

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话语垄断的ldquo阿拉伯化rdquo有相当的历

史连续性9不论是前半个世纪到中东去汲取自我更新的资源还是 1980 年代

以来的与中东国家在各方面的联络加剧二者都为穆斯林在与其他群体及国家

政权的互动中提供了独特的身份认同资源据此建构相应的生存策略以适应

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

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到中东去这一行为引发

的文化活动和认同的变迁并未对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作一个全面的叙述

Zvi Ben-Dor 观察到在爱大学习的这一段明显地揭示出了中东穆斯林和中国

穆斯林相遇的文化含义即一种互相的渴望中国穆斯林想要与伊斯兰中心更

8 Zvi Ben-Dor Benite 以清代赵灿的《经学系传谱》为例在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

的形成与流传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汉文译著学者群

体及其著作对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的多重影响和功能见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关于这一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研究见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4

加接近中东穆斯林希望与中国穆斯林更为亲密10从互相的交流来看与到中

东去形成对应的交往如马坚庞士谦在埃及的著述以及将中文著作译介到中

东地区中东地区人员到中国来如 1905 年土耳其皇帝派遣两位经师1932 年

爱资哈尔大学派遣两位博士来北平任教埃王福德一世捐助成立福德图书馆等

活动也是值得探讨的二者的融合能够形成一幅近代中国与中东地区交流的完

整画面对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或许能够为在文化多元与区域互动中重构

新的亚洲想象提供一个面向

近代旧的知识体系瓦解中国开始了在世界地图中对自身定位的重新寻求

如葛兆光所言ldquo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lsquo他者rsquo(the

other)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己在十九世纪中国是在确立了

lsquo世界rsquo与lsquo亚洲rsquo等lsquo他者rsquo的时候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近代中国关于lsquo世

界rsquo的话语其实就是关于中国的再定位rdquo11我们在之前的历史中有多种身份

认同资源而此时世界空间中的多样性被一种普遍的线性进程和发展叙述

取代西方的现代性以其ldquo内源性rdquo被强势界定为世界的ldquo现代性rdquo成为世

界历史的中心和非西方世界发展的参照系因此近代区域间的互动主要是向

欧美看齐海洋关系成为主导这是一种有支配性的价值秩序而认同亚洲的

不同思想源泉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汲取则能够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垄断

从亚洲内部产生新的想象重新定义自己提供另一种可能

汪晖在处理亚洲想象的谱系时将其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话语相联系

在论述革命视野中的ldquo大亚洲主义rdquo时援引了孙中山ldquo全部的亚洲民族rdquo的概

念指出这是一种能够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民族和社会的政治文化12这一概

念实际上与孙中山的遗嘱ldquo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rdquo有一脉相

承的联系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普通穆斯林知识分子还是作为国民革命军中

的穆斯林要员或是教外的知识分子都曾明确地以孙中山这一遗嘱为指导

提倡和肯定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与伊斯兰教群体联络这一实践王梦扬认为孙

中山遗嘱及其ldquo革命非有回教民族之参加殆难完成rdquo是ldquo明显昭示我们联络

回教民族rdquo13留埃生林凤梧强调民族精神和学术文化的沟通是这一联络的重

10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p108 11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页588 12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3 王梦扬lt救国与兴教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4期(1939年 11 月)

页 9林凤梧lt中国留埃学生团与沙儒诚先生gt见《晨熹》第 1卷第 15-17 期合刊(1935

115

要途径白崇禧指出中国有几千万忠实的回教信徒在历史文化宗教情感

上和作为ldquo平等待我之民族的rdquo回教国家有休戚相共的关系而ldquo联络的工

作已经由那些访问团开始了rdquo14时任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会长的朱家骅以总理

遗嘱与中东各友好民族共勉15尽管孙中山当时是将这种大亚洲的概念作为革命

者制定历史蓝图的叙述框架但我们由中国穆斯林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往还可以

看出在海洋时代除了条约关系朝贡关系之外亚洲大陆内部存在以宗教

为核心的历史联系汪晖先生提出亚洲想象的两个可能方向是一汲取亚洲

内部文化共存的制度经验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和在亚洲区域内部发展出能够让

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平等相处的新型模式二以区域性的联系为纽带形

成多层次的开放性的社会组织和网络以协调经济发展化解利益冲突弱

化民族-国家体制的危险性16谈及亚洲内部多以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历史

联系为讨论中心中国与中东两个异质文化圈的交往一直不是重点互相往来

的人员和资讯成为连接这两个异质文化圈的纽带这种双向交流的关系中包

含着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在以海洋为中心的与西方的交往成为一

种主导性的关系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凸显的大陆视角进行传统的各

种交往交流的经验以及超越国家的宗教网络尤其是伊斯兰本身具有的世界主

义的特性也可以成为探讨亚洲地区文化和历史联系多样性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年 7 月)页 21 14 白崇禧lt反侵略与回教文化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1期(1940年

4月)页 4-5 15 朱家骅lt告近东回教民众书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8期(1938年 9 月)页 22 16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16

附录一 游记书目(按时间顺序排列)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不忍》第 1册(1913 年 2月)页 3-22第 2册(1913

年 3月)页 23-42第 3册(1913年 4月)页 43-56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胡汉民日记(19282-7)》刊于《民国档案》2004

年第 2期页 13-2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

纳子嘉(纳忠)lt征程gt《广西回教》1934 年 10月创刊号页 28-52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连载于《晨熹》第 2 卷第 7 期(1936 年 7 月)

页 17-21第 2卷第 8期(1936年 8 月)页 15-18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 期(1936 年 11 月)页 28-31第 2 卷第 12 期(1936 年第 12 期)页

23-26

林兴智《到埃及去》(上海中国回教书局1937)

张澄衷lt出国日记gt《月华》第 10卷第 18 期(1938年 9月)页 5-10 第 10

卷第 19-21 期合刊(1938 年 10 月)页 10-14第 10 卷第 22-24 期合刊

(1938年 11 月)页 6-12

薛文波lt麦加游gt《月华》第 10卷第 22-24合刊(1938年 11月)页 13-14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期合刊(1939年 2月)页 13-15

第 7-9期合刊(1939年 3 月)页 10-15 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

页 19-26

薛溪村 lt近东见闻琐记gt《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1939年 5月)页 4

615 16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回民言论》第 1期

(1939年 1月)页 26-29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1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务

社于 1943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

117

社信息

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重印本(北京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1988)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

118

附录二 中国内地穆斯林留埃学生一览表

届别 姓名 别号 籍贯 派遣机构 到埃日期 备注

第一届 沙国珍 儒诚 昆明(云南) 明德中学 19311220 明德中学训育

主任留埃学生

部部长

马坚 子实 蒙自(云南) 上海伊斯

兰师范

同上

纳忠 子嘉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同上

林仲明 子敏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张有成 子仁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二届 韩宏魁 天一 泰安(山东) 私利成达

师范

193212 殁于 19451

王世明 天津 同上 同上

金殿贵 允嘉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殁于 1941 年

马金鹏 志程 济南(山东) 同上 同上

张秉铎 洛宁(河南) 同上 同上

第三届 纳训 鉴恒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19343

马俊武 兴周 镇南(云南) 同上 同上

林兴华 赓虞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第四届 金子常 济南(山东) 上海伊斯

兰师范

1934519

定仲明 星五 常德(湖南) 同上 同上

胡恩钧 柄权 六合(江苏) 同上 同上

林兴智 凤梧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马有连 级卿 盘兮(云南) 同上 同上

第五届 海维谅 宝庆(湖南) 印度来克

脑大学

1934 年

第六届 庞士谦 益吾 孟县(平原) 成达师范 1938323 成达教员留埃

学生团团长学

生部部长爱大

中国文化讲座

讲师埃王法鲁

克东方事务顾

马继高 骋之 成都(四川) 同上 同上

马宏毅 重远 晋城(山西) 同上 同上

马维芝 毓馨 献县(河北) 同上 同上

刘麟瑞 石奇 沧县(河北) 同上 同上

高福尔 疏附(新疆) 同上 同上

杜寿芝 轮台(新疆) 同上 同上

范好古 敏之 周家口(河

南)

同上 同上

119

张怀德 澄衷 庐氏(河南) 同上 同上

熊振宗 广州 同上 同上

杨有漪 斐然 北京 同上 同上

丁在钦 子明 张家口(察

哈尔)

同上 同上

王世清 一民 北京 同上 同上

金茂荃 宜生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张文达 思明 沂水(山东) 同上 同上

李鸿清 仲华 北京 同上 同上

资料来源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北京中国

伊斯兰教协会重印本1988)页 11-12

120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艾周昌编著《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蔡源林《伊斯兰现代性与后殖民》(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G费琅辑注耿升穆根来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北京中华

书局1989)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 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高发元《穆圣后裔》(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0)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9)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1992)

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1985)

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柳克述《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罗比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121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3)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

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

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张越宏袁珂主编《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

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7)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

版公司2001)

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钟叔河《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钟叔河《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

2006)

文章

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年第 4

期页 101-106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

见《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

第 4期页 144-1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见《近代史研究》2006年

第 2期页 223-236

123

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见《宁夏社会科学》(2006 年 11月)

页 85-88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5期页 46-50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见《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13-21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期

页 65-7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马广德lt关于lt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

页 56-59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

民族史》丙编专论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年[或出版年不详])页

667-682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研究》2009年第 5期页 87-105

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见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199-220

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59-6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64-113

尹德翔 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见《文艺评论》2005年第 6 期页 9-13

尹德翔 lt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见《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张巨龄 lt20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24

报刊资料

《月华》1929-1948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39-1948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1946-1948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1926

《回民言论》创刊号(1939年 1月)

《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 2月)

《回教月刊》第 1卷 1-4期1938年

《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1935

《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1936年 8月)

《清真月刊》1920

《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

《晨熹》1936

英文书目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Badawi M A Zaki Reformers of Egypt London Croom Helm 1978

Benite Zvi Ben-Dor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Broomhall Marshall Islam in China a Neglected Problem London DARF

Publishers Limited 1987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illon Michael Chinarsquo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Dillon Michael (ed) Islam in China Key Papers in Two Volumes UK Global

125

Oriental 2009

Dodge Bayard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Dunn Ross E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Eickelman Dale and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Eickelman Dale F and Jon W Anderson (eds) New Media in the Muslim World

the Emerging Public Spher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Euben Roxanne L Journey to the Other Shore Muslim and Western Travelers in

Search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Gillette Maris Boyd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ll Stuart and du Gay Paul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6

Hanioğlu M Şuumlkruuml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raeli Raphael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 London

Curzon Press 1979

Kuehn Julia and Smethurst Paul (eds) Travel Writing Form and Empi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o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Loumlwenthal Rudolf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Makky Ghazy Abdul Wahed Mecca the Pilgrimage City a Study of Pilgrim

Accommodation London Croom Helm for The Hajj Research Centre King

Abdul Aziz University Jeddah 1978

126

Meuleman Johan Isla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uslim Attitudes Towar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Morinis Alan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Netton Ian Richard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Robinson Francis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Turner Victor and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lfe Michael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NY Grove Press

1997

Articles

Benite Zvi Ben-Dor 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4 no 2

(AutumnWinter 2002) pp 93-114

Benite Zvi Ben-Dor l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105-128

Blackwood Philip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Delaney David ldquoThe Space That Race Makesrdquo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4

127

(1) 2002 pp 6-14

Lipman Jonathan N ldquoHui-Hui An Ethnohistory of the Chinese-Speaking Muslimsrdquo

Journal of South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112 (1987) pp 112-130

Pillsbury Barbara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Wagner Rudolf ldquo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rdquo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1 (Spring 2001) pp 1-34

Yeh Catherine Vance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Page 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ii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 4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5

第四节 结构安排 20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21

第一节 出行目的 21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27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32

小结 43

第三章 异域景象 45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46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59

小结 66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68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69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79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83

小结 85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88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88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92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103

小结 107

第六章 结论 110

附录一 116

附录二 118

参考书目 120

iv

图目录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30

图表 2 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38

图表 3 麦加禁寺 47

图表 4 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52

图表 5 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57

图表 6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70

图表 7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73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期(1937年 2月) 89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期(1934年 5月)封面 91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98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102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106

1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迷思尔(开罗)巨城也时穆罕默德middot尔里为王王大智大勇善

治理其治迷思尔条建树蓄货殖各种技艺由甫浪西(法兰西)习

来诸凡制造无求于他国其国穆斯林甚众朝堂(清真寺)百余所

其至伟丽者卓米尔阿兹偕(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1

1844 年 10 月经过长途跋涉马德新2在完成朝觐后来到尼罗河畔的古都

开罗亲见爱资哈尔清真寺的雄伟热情赞扬并将这一幕用阿拉伯语记在后

来传世的《朝觐途记》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陆陆续续

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页

33 2 马德新(1794-1874)字复初云南太和(今大理)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和经

师幼承家学研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青年时到陕西深造跟随经学大师胡登洲四

传弟子著名经师周良隽钻研伊斯兰学问1841年启程赴麦加朝觐到麦地那谒圣陵

后到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一年又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新加

坡等地游学搜集典籍历时 8年后返回云南讲学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伊斯

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1856年滇东南回民起义反清被举为起义领袖1862 年降清

1874 年被云贵巡抚岑毓英杀害于云南呈贡著有多种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著作

《朝觐途记》用阿拉伯语写成由其弟子马安礼译为中文于 1861 年首次出版参见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页 489-450

2

又有一群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到达中东地区3并发出ldquo我于以深信开罗为

回教学府rdquo的感慨4马联元(1840-1903)年轻时随舅父到麦加朝觐在朝觐

以外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所到之处考问经典访学求师

王宽(1848-1919)1905 年携弟子赴麦加朝觐游历埃及土耳其等地在土

耳其谒见皇帝哈米德受赠经书千余卷同时皇帝派经师哈夫足哈三和阿里雷

塔随宽东渡传授古兰读法杨枢(1844-1917)出任比利时公使时也在往返

欧洲途中前往圣地麦加朝觐5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则出现了留埃学生团他

们跨过千山万水朝觐麦加拜谒圣陵并在这一ldquo至伟丽rdquo的爱资哈尔大学

求学问道

其间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自晚清开放海禁后

随着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普及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奉命出使或经商贸易或

远游求道出使考察以及留学海外成为国人回应西学东渐译介传播西方科

学著作及技术以外了解学习西方的又一重要途径向西学习成为时代风尚

这里的ldquo西rdquo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中是欧美国家和日本而在穆斯林6知识分子

心中则是自古被称为ldquo西域rdquo的中东伊斯兰文化圈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rdquo这句古谚语在阿拉伯世界已经流传了千年既是一种对探索求知精神的

提倡更体现出中国与中东地区距离之遥远7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

3 公元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诸国土耳其塞

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在内有时近东和中东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见孙文范编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49本文使用广义的解释

中东地区是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等民族的多元文化板块本文不涉及民族文化

差异的辨析而是将这一地区看作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文化圈实际上在所讨论

的文本中大多没有表现出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一差异不构成根本影响

都指向伊斯兰教这一共同信仰 4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1 5 三位人物经历分别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

页 107610811091 6 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斯林民国时期有回教徒回族回民等多种

称法文中依据当时出现在文本中的称呼来加以使用对于这一群体有学者认为使

用现代官定的ldquo回族rdquo一词无法有效反映这个群体动力性的变迁过程因而在探讨

1949 年之前中国内地穆斯林问题时以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称之比ldquo回族rdquo更合于学术

要求见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200-201其他

学者对于这个群体在被官定前是否为ldquo回族rdquo的看法下文有讨论本文强调的是超

民族超种族超地域的穆斯林概念意在突出这些群体在伊斯兰宗教信仰上的一致

性且结合当时文本中的具体情境来作分析 7 Zvi Ben-Dor 在ldquoEven Unto Chinardquo 一文中将其视作 Hadith(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

3

而在中国穆斯林的心中学问虽远在ldquo天方rdquo亦当求之8中东地区的文明更

早进入中国历史悠久影响至深利用地处东西世界之间的天然优势中东

地区各民族在近千年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往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因《古兰经》的谕示而成为世界穆斯林的朝觐中心具有极其神圣

的地位9近代中东地区虽非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但在宗教往来上却有极重要

的地位隔着崇山峻岭朝觐一度是中国与伊斯兰中心的唯一的联系到麦加

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中国这一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的主要途

径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在履行完宗教功课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和圣迹参加一系列巡游活动在虔诚的中国穆斯林

心目中能在有生之年具备条件到麦加去既是完成自己的宗教义务也是到

伊斯兰世界的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能够体验种种异域景观先行者们不畏艰辛

前往阿拉伯地区朝觐或求学记录下沿途风景和风俗民情成为后世极有价值

的文学和历史文本

出自穆斯林之手的旅行记述也是他们自己观念和认同的表达由此可以

一窥他们在面临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和作为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范围内的

少数群体两种倾向时的抉择与认同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代表中国穆斯

林ldquo自我言说rdquo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的内容及其传播说明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其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汉语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和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在到中东

去这一移动的状态中获得了新的实践经验及文化认证并通过相关的传播网络

在群体当中扩散以此共同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策略即对于在国内及伊斯兰

世界的两种身份认同的协商在中东之旅中寻求宗教文化振兴的资源重新思

考伊斯兰传统又以这一独特性积极与主权者及其他族群互动在民国这一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换的过程中以稳固的身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分

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但至今其来源仍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伪圣训

但这句话长久以来确实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Zvi Ben-Dor 将其与另一条圣训ldquo求学

从摇篮至坟墓rdquo放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论述了知识的重要和获得知识所要付出

的巨大努力见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3 (Winter 2002) pp 93-94 8 天方即麦加(Mecca)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祥地

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旧译ldquo天方rdquoldquo默伽rdquoldquo墨克rdquo等见《中国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 358 9 《古兰经》ldquo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

的向导rdquo(396)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rdquo(397)

本文引用《古兰经》均为马坚译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4

第二节 研究对象

记录中国人到中东去的作品有日记行记诗词歌赋和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风格多样超出古代严格意义上注重描摹山水景物讲究情景交融的游记类文

学作品范围因此本文使用ldquo旅行记述rdquo10这一概念来概括此类文本

本文研究时限为民国时期但也会涉及少量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本因

历史原因过去中国伊斯兰教很少进行宣传更少参加对外的各种活动民国

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首先揭橥五族共和一些回教先进之士开始积极参加社

会和政治活动注重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由是才有了顾颉刚所说的ldquo近代中国

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11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较之前频繁

且大部分旅行记述也因当时回教报刊的兴起而流传广泛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也

促成一些作品的刊印成书

这些游记中一部分有单行本更多的文本散落在当时的回教报刊上(统计

见附录一)在报刊上介绍的主要是朝觐日记回忆录归国哈吉采访或中国穆

斯林朝觐题名录等此外还有消息照片诗作等数量众多形式各异都

是本研究着力关注的对象另外针对这些游记作者留学生专人的评论或生

平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的域外旅行记述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了解作者

的心路旅程如《纳训评传》对第二批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2的一生做出了整

体评论着重探究了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始末及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

重大影响《马坚传》里有马坚13在埃及将《论语》翻译为阿拉伯文的介绍并

10 这里的ldquo旅行记述rdquo根据ldquo旅西记述rdquo作相应修改而来ldquo旅西记述rdquo见于钟叔河《晚

清旅西记述的价值》一文见《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页 147 11 民国时期曾兴起一场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贯

通回族各阶层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撰文评说其为ldquo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

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见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原载《大公报》1937 年 3月

7日ldquo星期论文ldquo栏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12 12 纳训(1911-1989)字鉴恒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幼时在家

乡从师习经后到昆明明德中学读书1934 年由学校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作品

译为阿拉伯文同时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译为中文其翻译

的《一千零一夜》为直译自阿拉伯文的第一个版本他于 1947 年回国任昆明明德学

校校长并任《清真铎报》主编1960 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部进行《一千零

一夜》全译本的翻译工作六卷本于 1985 年全部出齐约 200 余万字参见白寿彝主

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 1194-1195 13 马坚(1906-1978)字子实云南沙甸人阿拉伯历史语言文化专家翻译家教

育家早年在昆明学习后至上海1931 年作为第一批留埃学生成员之一赴爱资哈尔

5

详细介绍了他在留埃学生朝觐团与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14

的冲突中撰写《告回教同胞书》广泛传播抗战思想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

声援和支持的经过《马复初传》《刘麟瑞15传》等这些作品虽不属域外游记

的范畴但对这批学者个人全面深入的探讨亦是本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与当时的域外游记一样出现有其特殊的历

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文本蕴含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游记的范畴文本本身的

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文化意涵与时代议题因承载过多的文化社会信息进

而成为记录近代中国新旧转折中外融合的文化标记因此本文拟将其作为

一种文化文本在此脉络下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讨论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一关于游记文化的文献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想象》一书中借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

来探讨中国的旅行传统用大量理论和史料阐明旅行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小说

大学学习1934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 年翻译了阿拉伯

文著作《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在开罗期间用阿拉伯语翻译了《论语》1939 年

初赶赴沙特阿拉伯麦加监督抵制 ldquo华北回民朝觐团rdquo回埃及途中拟就《告世界回

教同胞书》寄中国外各大报1939 年秋回国与白寿彝恢复《清真铎报》后到

上海翻译《古兰经》194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回教教育史》在《清真铎报》

《月华》上发表多篇论文1946 年应邀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讲授阿拉伯语

伊斯兰史等课程后又翻译了《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长期担任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理事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189-1193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而建立该组

织于 1938年 1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

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 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

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

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

亚洲文化维护固有之宗教对内联络本教教胞设法解救本教教胞之疾苦该组

织建立后遭到全国各族穆斯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749 15 刘麟瑞(1917mdash1995)字石奇回族河北沧州人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北

京大学阿拉伯语教授1938 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1946年回国在南京东方语文

专科学校任教1949 年随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

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口译工作编撰和审定了《阿拉伯语汉语词

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辞典》翻译出版《子夜》《家春秋》

三部曲缩写本等参见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封一

6

诗歌游记等旅行文学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旅行既

是在文化间跨越转化又是文化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欧美旅行研究论者

如克勒福德(James Clifford)克里斯middot罗杰克(Chris Rojek)约翰middot乌里(John

Urry)等的对话作者将旅行分为三类旅游行游和神游并用西方和亚洲的

历史文化经验来描述这三类旅行的内容中国人到中东国家朝觐求学或是战争时

期的特殊访问都可以划归为ldquo行旅rdquo这一类书中第34章即以行旅为重点

论述其概念特征并对其进行跨文化分析作者认为行游比旅游有着更大的时空

跨度文化感受往往是深层次的更会导致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的认证与转移因

而带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开篇反思了现代西方的旅游研

究中突出社会政治含义在旅行书写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框架下突出流亡移民

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历史与文化视野

作者倾向于赞成克勒福德由于旅行的历史易染性将旅行等同于文化比较的观点

更加强调旅行中的跨文化意义这一点正是本研究中所要着力处理的西方研究

中讨论的异域游记多为ldquo文明rdquo与ldquo落后rdquo的冲撞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目的

在于文化优越身份的建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因文本的特殊性更突出的是

文化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认为行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行

游者个性化的文化经验将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典范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中导致原有

文化的某些价值发生变化16作者以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个人的贸易行动

带动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为例说明个人行为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

用那么近代到中东去的朝觐者和留学生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通过他

们自身的活动使中东地区的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回教是中阿文化

交流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留学生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中对阿拉伯文化有理

性而深刻的理解ldquo往往能将自己文化与他者文化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增进文

化的双重确认rdquo17当他们处于文化节点的时候知识结构的改变就有了社会的意

义他者文化的引介往往以大规模的行游作为先导记载这一行为的旅行记述

又成为最佳的研究材料张西平认为游记汉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象

征着学术范式的一个重要时期18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从神话走向现实便是从

游记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开始的马克middot波罗(Marco Polo)伊本middot瓦哈伯

(Ibn-Wahab)苏莱曼(Suleiman al-Tajir)伊本middot白图泰(Ibn-Battuta)等旅行家的

游记作品一直是西方了解东方的必读书目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应的近代学

16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106 17 同上 18 张西平lt西方游记汉学简述gt见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

象出版社2006)页 44-69

7

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也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这样一个关键角色这批学生成

为阿拉伯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倡导者和传播的先锋他们与其他到西方留学的学生

一样在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穆斯林社会文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域外游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时候必然牵涉到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这

一形象是在ldquo文学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rdquo19孟华在《比

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系统介绍了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20尹德翔以比较文

学形象学传记研究文化身份为主要切入点选取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

鸿张德彝薛福成等官员的使西日记作为论述对象由自传文学的视角来表现

出使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中的心态和选择并从个性环境个人经历

等方面来解释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21他在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lt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等论文中提出把游记作为跨文化旅行

和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行旅文化视角来研究游记作

品考察文本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形象的差异与互渗以深入阐释游记

文本22对ldquo异域形象rdquo周宁作了如下定义异域形象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

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的真实的反映异域形象往往是本

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

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又能表现本土文化

精神23异域形象随着年代的变迁都说明一国文明在对异域的ldquo集体想象rdquo中

寄寓着对异域的理解与误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及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其中有意

识形态的意义也有大众民间文化心理的内容从写作者对异域形象的选择性

也能反映出对待异域事物的态度吴以义从郭嵩焘刘锡鸿志刚张德彝王

韬等人记录英国形象的记述中探讨中国人眼中的动物园图书馆天文台电

报馆等表现英国科学和思想的典型事物24他把中国文化对西洋科学及其观念的

反应与接受分为猎取个别成果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解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指出

由于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不相容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走得艰难而缓

慢上述异域形象研究中的重点都是欧美和东亚或者南洋题材对近代以来中东

地区的游记中的异域形象鲜有学者论及即便是在研究名家名作时也极少关注

1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 4 20 同上 21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22 尹德翔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文艺评论》2005年第 6期页 9-13lt跨文

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23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页 5 24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8

他们到中东地区时的记述考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尤其是他们对中东代表性

事物的描写如麦加的克尔白麦地那的圣陵伊斯兰的教育方式等可以发现

不同身份的作者是如何ldquo构造rdquo中东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认知视角

中国人到中东去大部分是以宗教实践为目的即便是使者游学者等

也会将朝觐纳入自己的行程之内维克多middot特纳(Victor Turner)引申了阿诺

德middot范middot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ldquo通过仪式rdquo概念以墨西哥英格

兰爱尔兰和法国等地的圣迹和朝觐活动为例对基督教文化中的形象与朝觐

活动做了系统研究25Turner 将朝觐视作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事件在这其中参与通过仪式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或注意到)这些转变而通过仪式中的行为无论是宗

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展现分离-过渡-融合三重模式Turner 指出朝觐是宗

教生活中最显著的阈限体验如果神秘主义是一种内化的朝觐朝觐则是外化

了的神秘主义26朝觐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悬置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他们向

往的世界之间暂时抛弃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将自己融入朝圣的团体

Turner 从人类学的仪式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朝觐在象征层面以及相关仪式

影响下对朝觐者个人的改变本文对记载朝觐活动的游记的研究则是从宏观的

文化层面但对仪式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中涉及此项活动的

细节

艾伦middot莫里尼斯(Alan Morinis)则提出了精神磁性(Spiritual Magnetism)

的概念即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力量它不是从神秘的源头辐射出的内在的

神圣品质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概念和文化价值通过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

力量融合在一个神圣的中心从而产生吸引力27精神磁性表现在神奇的治疗效

果超自然存在的显灵神圣的地理位置和难以到达几个方面他提倡以精神

磁性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对朝觐活动进行研究28中国穆斯

林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行程艰难究其原因精神磁性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伊斯兰经训中的谕示才是根本的动因这与其他的自发朝觐有一定区别

而对于谕示的遵从则是自身对于宗教认同的表现之一艾瑞克middot科恩(Erik

Cohen)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强制性路线季节与其他旅行者的关系等方

25 Victor Turner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 Ibid p 7

27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p 33 28 Ibid pp 41-43

9

面比较了旅游与朝觐的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讨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不同

他认为朝觐者是到自己的文化中心去于此重新激活自己并加强他对文化价

值的忠诚度朝觐归来也能调和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旅游则是走出生活

的中心走到边缘去是与原有社会的疏离这为朝觐的定义划分了一定的范

围29朝觐中通常包括进行仪式和游览景点而完成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普

通旅游大多只是对场景的游览仪式作为一种事件使得朝觐与普通旅游在神

圣与庄严程度进而在游客体验上产生较大区别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朝

觐者能够与场景及其精神氛围融为一体是朝觐者接近神灵的阶梯而普通旅

游则主要是在陌生的场景中探寻异域风光丰富自我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宗教仪式标志着从世俗世界步入神圣空间没有了世俗社会结构的约束在其

中经历考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完成仪式也是例行宗教义务朝觐者通过艰辛

的旅程与虔诚的仪式与其他人一同体验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

接近同一个精神目标因而在仪式中又能获得归属感实现信仰和心理上的满

足而普通的旅游在享受异域风光的时候虽然能够获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

的体验能够感受场景中的新鲜感但并没有宗教仪式带来的世俗与神圣的截

然分界不一定能产生与场景的契合从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归属感也不及

朝觐那样深远旅行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参与仪式能够为其近距

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场景的氛围提供优势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因为宗教身份

以及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关系有一种追求真知和回溯历史的精神诉求并

非单纯的旅游在仪式过程中与神灵沟通交融的神圣时空体验正是朝觐者们

最想获得也最为看重的因此他们会在朝觐记述中着重描写通过文字记录

来与他人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 这是激发本土群体活力及归属感的一种重要方

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穆斯林向外学习的一种途径

从穆斯林的角度关注朝觐的学者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伊斯兰国家在对南亚

朝觐记录的研究中芭芭拉middotD梅特卡夫(Barbara D Metcalf)认为朝觐记录

可算作一种现代的文类这与英国对南亚地区的统治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游记的传播新型交通工具则保证了更

为简便的旅行同时它与许多现代文学形式有着共同之处即更加注重个人经

验情感的表达30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rrahmane El Moudden)强调旅行在

29 Erik Cohen ldquoPilgrimage and Touris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47-61 30 Barbara D Metcalf ldquoThe Pilgrimage Remembered South Asian Accounts of the Hajj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86-87

10

穆斯林文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集合功能上但它同时具有矛盾性一方面

朝觐(al-Hajj)将人们领向麦加和麦地那求学(talab al‟ilm)将人们领向伊斯

兰文化教育最先进的地方比如麦地那开罗和费兹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

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Ummah)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这一活动加

深了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31同样的在詹姆斯middot斯蒂尔middot塞耶(James Steel

Thayer)对西非穆斯林朝觐的个案研究中也指出了朝觐者通过与来自世界各

地的穆斯林的交流沟通对于信仰共同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32Thayer

更强调去麦加的朝觐对一个穆斯林世界的边远地区mdashmdash西非社会文化的强大影

响隔着撒哈拉沙漠朝觐是西非与伊斯兰中心埃及沙特唯一的联系从十

二世纪到现代到麦加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这一边远地区的主

要途径正如在 Turner 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朝觐作为阈限体验对个人有很大影

响但它对整个穆斯林社会则发挥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当西非穆斯林与伊斯兰

中心接触他们会受到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并寻找这些思想来改革西非

社会以向阿拉伯模式靠齐因此 Thayer 认为在西非语境下朝觐可以看作

传播宗教和文化概念与实践的工具但是作者强调朝觐在宗教和文化传播中

起教化作用一个关键因素是精英的参与33中国与西非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地理位置大体相像都处在其边缘位置朝觐也是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主要

途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文化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朝觐的作用更多体现在

对个人的影响上然而精英朝觐者则是将游学与单纯的宗教朝觐结合起来趁

着这一机会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

兰的意识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和

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触

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种

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即以共同宗教情感为基础的ldquo想象

的共同体rdquo查尔斯middot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公共领域参

与者的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使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在汉娜middot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贝马斯(Juumlrgen Habermas)关于公共空

间讨论的基础上泰勒引入安德森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概念认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

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

31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32 James Steel Thayer ldquoPilgri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est African Islam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 171 33 Ibid p 185

11

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

体rdquo34在《古兰经》中与此相仿的信仰共同体(Ummah)表示的是宗教共

同体是一个从宗教维度划分和描述人类群体的概念其含义具有明确的宗教

群体维度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

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其中的个体感受

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旅行记述的传播就是这种聚合体形

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文献

在中国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能够得以流传与这一时期穆斯林团体内部印

刷和出版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20世纪初至1949年10月以前在海内外(包括香港

地区)出版的中国穆斯林的期刊和报纸总数不下百种35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几种一类是由穆斯林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面向全社会大众但是由于

创办人或主持者是穆斯林对于穆斯林社会的报道与相关文论的刊载比例较之

其他综合性报刊要多一些(但它不仅仅只关注宗教内容)一类是穆斯林创办或

主持的专门性报刊旨在启发民智发扬宗教精神36还有一类是非穆斯林创办

的相关报刊如《禹贡》(于1936年1937年分别出过两期回教专号)基督教

会创办的《穆斯林世界》(The Muslim World)等

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将穆斯林报刊视为近代中国穆斯林自我言说的重要材

料因而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博忠先生曾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

刊做过详尽的统计并指明其馆藏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37马强整理出

版过广州地区的民国回族报刊辑要(《穆士林》《天方学理月刊》)办刊时

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月华》影印本已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教

协会汇编了他们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民国回族伊斯兰报刊目录宁夏古籍整理办公

室影印出版过其中的部分刊物清末民初回族史研究者张巨龄的《绿苑钩沉mdash张

巨龄回族史论选》一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资

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中理清脉络2006年出版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

录提要》辑录了1908~1953年间中国知名回族近现代报刊54种涉及110卷

34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

期页46-50 36 参见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101-106 37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12

约1145期内容的详细目录并提供了这54种报刊的相关图片和报刊提要白润生

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

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其中

有专章介绍清末民初回教报刊

针对某一刊物的专篇研究主要集中在《醒回篇》《月华》《晨熹》几种

如王希隆点校的《醒回篇》及ldquo点校前言rdquo他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对《醒

回篇》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人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诠释并评价《醒回篇》为ldquo中

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自办刊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日本创办

的进步刊物之一rdquo38《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mdash以lt月华gt

为例》着重探讨了以《月华》为代表的民国回族报刊所开展的面向全社会(包括

回族自身)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模式39《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通过专

访仍健在的当事人梳理了《月华》女性撰稿人的创作活动40中文伊斯兰学术

城编辑的《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一书辑录了大量有关成达师范学

校及其所出版的《月华》的相关史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师范教育与回族族群国

家意识形成的密切联系41还有探讨《晨熹》内容与特色的专篇等42松本真澄通

过《清真月报》《清真铎报》等刊物来讨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换的

过程中作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针对自身的宗教认同怎么样去认识自

己怎么样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条件等43

三中国内地穆斯林文化方面的文献

将这部分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大

框架下进行分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穆斯林研究ldquo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民族宗教这两个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研究工作主要从宗教角度着手rdquo44除少

38 其他关于《醒回篇》的研究论文还有李健彪lt从lt醒回篇gt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思想特征gt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 4期页 79-83马广德lt关于lt

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页 56-59高小岩lt

论lt醒回篇gt的爱国主义思想gt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 第 5期页 43-45 39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见《中

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4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41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2006) 42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 1期页

65-70 43 关于上述民国时期回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请参看本论文第五章 44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史学史研究》1999 年第 2期页

13

13

数学者如陈垣(1880-1971)白寿彝(1909-2000)外多为伊斯兰教教义的阐

发当时有民国四大回教史即白寿彝的《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1908-1978)

的《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1900-1961)的《中国回教史鉴》傅统先

(1910-1985)的《中国回教史》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繁衍发展进行

了叙述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前三本的时间下限是清代傅统

先的《中国回教史》时间下限为 1937年因此对民国时期回教问题的论述是其

一大特点他指出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已由历来无统一之组织而趋于有组

织由阿拉伯文之教育而趋于中国本位之教育由原版经典之诵念而趋于《古

兰经》 之翻译由不宣传而趋于扩大宣传45 这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宗

教文化背景民国时期在回回知识阶层对于回回是否构成一个民族存在

很大争论上述几本史学著作都冠以ldquo回教rdquo之名当时对回族也多称之为ldquo穆

斯林rdquoldquo回教徒rdquoldquo回教社会rdquo等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将这个群体视作一

个民族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中就认为ldquo今日回民之祖先原来为外国人

若分析言之有叙利亚人小亚细亚人伊拉克人伊思巴罕人各部波斯人bdquobdquo

因有共同之目的相率来中国居住又因同属一教信仰相同对于教条之遵

守罔不一致然后经过长期间之结合同化繁殖生息而成回族质言之

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rdquo 46指出回回是一个民族傅统先则

强调ldquo今日中国之回教徒系中华民族之信奉伊斯兰者或为阿拉伯人土耳

其人波斯人及其他民族侨居中国而其一般之生活习惯已为汉人或未为汉人所

同化之伊斯兰教徒rdquo认为中国内地回民是与汉人相同的一个民族47这一争论

与欧洲现代ldquo民族rdquo这个带有国家诉求张力的概念的引进不无关系到三十年

代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国内舆论界出现了由ldquo五族共和rdquo转变为ldquo中华民

族是一个rdquo的认识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认为ldquo决没有五大民

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rdquo而是以文化方式大概分

为汉回藏三个文化集团并称ldquo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lsquo民族rsquo二

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rdquo48即以ldquo民族rdquo等

同于ldquo国族rdquo在此思想建构下回族不能成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信仰伊斯兰

教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以宗教为边界使得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因中国信仰

伊斯兰教的种族群体较为复杂1950年代ldquo回rdquo被中共政府赋予民族识别上的

特殊政治意义以前它是否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就成为了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穆

45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69)页234-235 46 金吉堂lt回教民族说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年 8月)页 29 47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页 11 48 顾颉刚lt中华民族是一个gt见《西北通讯》创刊号(1947年 3月)页 5页 7

14

斯林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 C Gladney)提出了回族这一族群形成过程中的国

家建构论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横向对比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

代表西北回族农村的宁夏纳家户村代表华北回族农村的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

代表都市回族社区的北京牛街以及代表东南沿海回族社区的福建泉州陈埭回族

镇以此研究中国内地穆斯林在民族国家统治下的状况揭示这一群体认同的

多样性49通过考察回族社区相异的认同传统以及国家力量与地方群体的并存

与互动杜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ldquo国家政策与回回的磨合产生出回族rdquo杜磊否

定了ldquo回族rdquo存在的ldquo共同文化rdquo基础如纳家户回族社区的伊斯兰化与陈埭

回族社区的汉化因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

事人自己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他找到各地回族对ldquo清真rdquo的不同阐释作为贯穿

全书的线索在西北是宗教信仰在北京(都市)是饮食禁忌和职业特色在

华北农村是姻亲网络在东南沿海是血统宗族因此是国家的政策将其统纳为

ldquo回族rdquo他指出ldquo与官方历史或少数民族地图所显示的相反在 1950年代获

得政府确认之前回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就像许多其他的群体一样

回族只是在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时期才开始出现rdquo50他特别强调国家权

力在民族认同构建中的角色但共时性的研究忽略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关于中国西北穆斯林的研究也直接针对ldquo民

族范式rdquo提出了批评51李普曼在中国西北地方性的背景中来考察 1930 年以前

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群体特性的揭示以拓展对ldquo中国性rdquo

的理解其著作以另一种方式同杜磊的研究一同挑战了中国和西方晚近学术中

将之视为一个同质性少数民族或族群的观念他以 Sino-Muslim 的例子说明

内含于民族范式中的宗谱性族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之前

他们这一群体并没有产生广泛的一体感ldquo民族rdquo这一概念是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才形成的并且在 1949年以后才被中央政府持续加以利用因此他认为

回族的存在是中国民族主义在特定形式和特定关注下创造的52姚大力及张中复

的研究则从不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分别反驳了他们的看法姚大力通过对相关史

志和碑文的解读缕析出ldquo回回祖国(祖宗所居之国)rdquo这一中国穆斯林的历史

49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0 Ibid p 96

51 Lipman 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52 Ibid p xxv pp 215-217

15

记忆并将其看作他们对于本群体出自共同血统的初步表达53他对回族群体内

部认同意识的历史考察认为ldquo尽管回族共同体是在 1950 年代的民族划分中最

终界定和形成的但一个具备lsquo种族rsquo共同体基本特征的回回群体早在明清

之际便已形成对共同血统的记忆有了比较巩固的感性意识在辛亥革命后

逐渐发展为相当充分的自觉认识rdquo因此现代意义上的ldquo回rdquo的形成不能算是

一种完全任意的新创造而是更早先历史形态ldquo回族rdquo的转型54张中复则从社

会层面及伊斯兰文化方面分析了回民起义问题他认为以民族本位为出发对回

民起义进行的解释可以把回民起义的革命运动传承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将其

看作具有内部凝聚意义的历史记忆这正是近代回族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驱

力之一55姚张的研究实际上回答了在国家的民族识别以前回这一群体是否

有类似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问题而这种认同则是国家用政策将其缔

造为一个现代民族的基础在他们的启示下本研究认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

斯林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虽非纯然一族但基于共同的宗教在群体内部有了一

定的自我归属意识松散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他们自我

言说的经验材料来考察他们认同意识的变化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

及回教报刊的发行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形成集

体认同有着极大作用李普曼也指出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由宗教和世俗穆

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开始有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

国性声音发出56然而本研究认为这一全国性声音的发出不仅涉及到穆斯林组

织更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传播信息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系同时穆斯

林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使这种声音达到了一个高潮

日本学者松本真澄(Masumi Matsumoto)从抗日战争中回蒙两个群体的

族群性(ethnicity)复合认同感与战时战后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汉

人共同进行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这一视点进行论述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回蒙

两个群体自律凝集为ldquo中华民族rdquo他们与执政者积极合作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吸取当时的经验坚持统一中华的理论依据57然而她注重的是穆斯林知识精

英与执政者的互动却没有论及知识分子的这种认同和思想如何向大众扩散

5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84 54 同上页 110 55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2001)页 285 56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p 212 57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6

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去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

经由相关的文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中间这是本研究想要说

明的

玛丽丝middot吉莱特(Maris Boyd Gillette)的研究着重考察改革开放后穆斯林

社区中现代化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

常消费实践以及消费如何被运用作意识形态58她认为穆斯林群体在使用国

家宣传的进化论框架来思考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挑战国家这种向导

的作用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寻找ldquo现代化rdquo的出路和ldquo先进rdquo位置的坐标59

因此他们在国家提供的现代化路线之外积极运用消费实践来追求自己的现

代化以另一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的话语垄断这就是她称

之为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进程即中东为不发达的穆斯林社会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

繁荣与现代化范式这也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到ldquo本真rdquo的伊斯兰教60这种

集中采用中东模式的时间涉及到伊斯兰生活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宗教公共空间等

各个方面同时吉莱特强调rdquo阿拉伯化在 1980 年和 1990 年间急剧增强原

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林与中东的接触增强但作者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一

个回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已积极运用和中东国

家的这种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和群体认同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积极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

和民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这批学者学成归来为中国

与中东国家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如纳忠61对阿拉伯史的研究纳训完整地

翻译了《一千零一夜》庞士谦为埃及法鲁克国王担任中国文化顾问马坚刘

麟瑞等随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一系列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的活动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相

关领域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化的急剧增强不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大量的

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很难出现如此频繁的接触和影响

58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 59 Ibid

60 Ibid p 77

61 纳忠(1910-2008)字子嘉云南通海人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

拉伯语语言学家早年在昆明明德中学与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校读书并参与当时回

民报刊《清真铎报》的撰稿和编辑工作1931年被选送至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研

究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留学期间翻译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

《回教学术思想史》等名著1940年归国1942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1947 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58 年调往北京外交学院1962 年起任北京外国语

学院教授译有多种作品主要著作有《阿拉伯通史》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页 417

17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起整个

学界的范式转化学者们更加关注各文明间的交流提倡ldquo文明对话rdquo

在这一新的学术范式下李焯然杜维明等都对中国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

经典给予极大关注推动了一系列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活动如村田

幸子(Sachiko Murata)在仔细研读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

等文本后出版了《苏菲之光的汉文折射》对两大文明的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汇

流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释62

兹维middot本(Zvi Ben-Dor Benite)的《穆罕默德之道帝制中国晚期的穆斯

林文化史》(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即与这一近来较活跃的ldquo文明对话rdquo研究框架有关他以清代赵灿的《经

学系传谱》为例以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的形成与流传为基础进一步

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汉文译著学者群体及其著作对

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影响作出了阐述63作者认为在晚清帝国境

内多元族群历史格局形成而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教育文化网络构

建起汉文化集体记忆寻求自己在中国主流社会的ldquo合法性rdquo身份这一著作

给本研究的最大启发是从文化史角度切入看中国穆斯林问题近现代穆斯林知

识分子到中东去求学游历以及通过新兴的报刊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也是他

们在寻求这一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实践而且正是 Zvi Ben-Dor 在书中

探究的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为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去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

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中国伊

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与当时

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近代中国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基本是靠经堂教育来传承这些穆斯林在出发

之前大多数已从中获得了相关的语言储备同时笔者认为也是这一方面

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选择到中东国家

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中国的大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更多的中

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使更多的穆斯林通过汉语文本对伊斯兰的阐释进一

步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异同吸取认同资源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

62

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uuml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with a New

Translation of Jamirsquos Lawarsquoih from the Persian by William C Chittick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0) 63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化进程中去

此外Zvi Ben-Dor 在其论文ltldquo埃及九年rdquo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人gt(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中探讨了 1931-1947 年间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指出他们是中国伊斯兰复兴

现代化地和返回纯正性的使者并认为ldquo离散的自我理解rdquo (ldquodiasporicrdquo

self-understanding)是中国穆斯林认同意识的特征之一64在文中他将自己的

阿拉伯化(关注文本传承强调中国穆斯林对纯正伊斯兰的追求)与 Gillette

的阿拉伯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核心地区的联系是一种回溯

式的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这种迁徙感因远离伊斯兰中心而

产生而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内中契合了许多

旅行论述中的ldquo回家rdquo母题又与人们的认同相关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广泛

的视界内来看待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内地汉语穆

斯林身份问题的重现与建构问题晚近关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对文化

和族群认同的ldquo虚构rdquo特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着重于象征认同的考察斯图尔

特middot霍尔(Stuart Hall)将符号学方法和话语实践分析引入认同研究认为认同

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ldquo通常来说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

是基于对某些共同本原或是与他人及群体所共享的某些特征或是相同的理

想以及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团结和忠诚的体认建构起来的与这种

lsquo自然主义rsquo的定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过程是

一个从未完成mdashmdash一直在lsquo进行中rsquomdashmdash的过程rdquo因此这种认同总是在变化

中的65霍尔反对将认同看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指

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通过话语和表征他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建

构的意义是由表征生产出来的通过引入话语和表征的视角霍尔把认同研

究从探讨ldquo我们是谁rdquoldquo我们从哪里来rdquo转向探究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被

表现如何影响着我们去怎样重现自我的问题66与这种将认同视作是一个动态

的未完成的建构过程的看法相类似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对民族主义

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性和创造性这种认同通过虚构想象而得

以建构他同样强调各种象征的重现形式对认同的作用尤其是印刷媒介比

64 Zvi Ben-Dor Beniteldquo 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pp 105-128 65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p2 66

Ibid p4

19

如文学和报纸对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67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中东记述看作

是一个表征系统从中探查ldquo文化信码rdquo如何被表现穆斯林在不同的历史语

境下如何重现自身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穆斯林身份的塑造认同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

本论文将视角集中到民国时期ldquo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rdquo主要归结于近代宗

教和教育方面促进了出国活动的日益繁盛以及近代内地穆斯林报刊兴起提供

的传播条件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在数量上不能与欧美游记相比但也是一种

重要的文化印记近代伴随着由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冯桂芬(1809-1874)等人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政论文章潮流游记随着中国社

会的嬗变在体式内容文辞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现代的转型文学社会

文化政治密切交织在了一起综观这一时期的游记作品内容倾向于文化化

和政治化文学艺术形式退居后位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人们开眼看世界

境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大规模的跨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带来的感受和

身份认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的文化冲击当其他人都选择去西方的时

候这一群人向中东走去他们的旅行记述以独特的文化语境在近代海外旅

行写作中于风格体裁知识视野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随着传播形式的

改变这些旅行记述通过报刊及其他渠道向读者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相关资讯

面对社会的变革近代中东地区的改革思想以及伊斯兰教自身的传统无疑提供

了向西方学习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国家寻求民族解放的策略与经验成果

也给中国的回教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迥异于汉族知识分子的观点与视角彼

时穆斯林报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穆斯林在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的普

遍性当时的很多报道十分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发展状况另外

一些报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多有留学背景报刊设有驻外通讯员在国际交流中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他们为什么转向自身的伊斯兰传统在异域有怎样的体

验和感受怎样学习其他回教国的经验如何调节自己的认同利用在中国的

独特性与在世界的普遍性加入到与大环境的对话中去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将伊

斯兰世界的信息与本土普通民众共享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到西方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去中东

国家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形象是什么样的旅行记述怎样体现了同时

6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68 如《月华》有驻印度埃及等国的通讯员并与其他国家的报刊有积极互动而仅

出过一期的《清真月刊》共 32页就有五篇关于国外的报道涉及土耳其南洋法

国等地见《清真月刊》第 1卷第 1期(1920年 1月)

20

属于一种以上文化的中国穆斯林复杂的家园归属感当时这种关于中东国家的

记述作品为什么能够传播开来在穆斯林间产生广泛的一体感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如何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穆斯林提供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资

源与其他族群和执政者互动由此借以关照近代中国穆斯林自身社会文化的衍

生和构建尝试着与上述学界对中国穆斯林文化的研究进行对话

第四节 结构安排

论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解决以上要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从出行目的

交通条件在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便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到中东去的原因及优

势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整理揭示当时社会局势和出游条件并讨论他们到中东

去的独特优势强调宗教情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到中东去提供一种

背景第三章以不同身份作者的旅行记述为探讨对象对材料中到麦加朝觐的记

述和对中东教育政治的记述进行整理从宗教层面和教育政治层面阐释异域形

象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以朝觐和游学为目的由于麦加城不向非穆斯林开放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朝觐活动对许多教外人士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朝觐

者对朝觐过程的描写就向外界传达了这方面的信息更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同时由旅行衍生出的跨界的经验在不同身份作者笔下表现不尽相同穆斯林作

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而非穆斯林作

者则多将中东地区的发展状况视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

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第四章重点对抗战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记述

进行分析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体现出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致的有的与其宗教认同一道形成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爱

国宣示有的则是对主体族群显示出认同上的疏离倾向第五章主要分析这批旅

行记述与回教报刊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中东相关的信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流通等

一些旅行记述的作者本人也是主要报刊的编辑或主笔近代回教印刷和出版的发

展为这些游记的流传提供了渠道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于伊斯兰中心资讯的

共享中去这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第六章在以上几章分析的基

础上总结全文并将其放回到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脉络中以试探

其在区域互动中新的研究可能

21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近代中国对外交往并非仅限于欧美和东洋中东国家因为位于欧亚通道

交通方便中国赴欧美人员取道这一地区者甚多近代中非海上交通的演变

使得中国到欧洲的路程大大缩短也将更多目的地非中东国家的使者或留学生

带到红海地中海地区正如王韬所观察到的ldquo昔时英人东来之海道皆绕好

望角而至中华自咸丰年间始由亚丁直抵红海陆行百七十里至地中海计

程可近数万里诚捷径也bdquobdquo逮至苏彝士运河一开东西轮船均可之达局

面又一变矣rdquo1他们借在沿岸短期修整之便对埃及伊斯坦布尔亚丁等城

市多有观察但这毕竟是少数有意识地到中东去的多为回教徒近代以来

随着海禁废弛前往中东地区人数大增既有宗教传统的朝觐旅行也有留学

访问等出行这与当时开眼看世界的潮流分不开但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和大部

分知识分子都将视野投向西方那么当大多数人选择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去的

时候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地区去又有哪些优势和条件促成了他们的行游本

章拟从出行目的交通及组织方式的改善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行游的便

利三个方面来探讨并强调宗教感情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一节 出行目的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最主要的一类是穆斯林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

随着回教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局的变化出现了在朝觐之余以留学考察

访问联络等为目的的中东之行本节将到中东的旅行记述大致分为三类从

朝觐留学访问及其他活动三个方面的背景来讨论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去

一朝觐之旅

到麦加朝觐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无疑是他们到中东去的最大动力与目

的朝觐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很多宗教中都有在伊斯兰教中专指每年伊斯

兰历(希吉来历)12月 8日至 12日在麦加集体巡礼天房及其他多项宗教仪式

即ldquo哈吉rdquo(al-Hajj)它是伊斯兰信徒的五大宗教功修(即念礼斋课

朝亦称伊斯兰的五大支柱)之一《古兰经》云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

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方的义务rdquo(《古兰经 397》)伊斯兰教法规定凡具备相

应条件的穆斯林毕生应朝觐麦加克尔白一次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希贾兹境

1 王韬lt漫游随录gt见《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页 43

22

内的麦加作为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

的穆斯林来到这里完成宗教功课人们在麦加朝觐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些圣迹到麦地那瞻仰穆罕默德

的圣陵并进行一系列巡游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前 拥有克尔白的麦加城就

是阿拉伯半岛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古老的阿拉伯民族信奉多神教城中ldquo克尔

白rdquo内供奉着各部落众多的偶像每年朝觐季节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克尔白举

行朝拜偶像的集会并进行宰牲献祭的活动麦加逐渐成为古代阿拉伯多神教

徒敬神和祭祀的地方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兴起631 年克

尔白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为保护克尔白的圣洁和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默

罕默德宣布将克尔白四周划为禁地不准在禁地内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异端

邪恶行为不准非穆斯林进入禁地从而确立了麦加的神圣地位公元 632 年

的朝觐季节 穆罕默德率领众多辅士和信士从麦地那来到麦加作他一生中最

后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朝辞演说现在穆斯林朝觐的一系列

宗教仪式即以此为据进行伊斯兰教的朝觐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和程序根据

《古兰经》和圣训安排的活动又以教内先贤为效行楷模13世纪起麦加曾

先后是埃及土耳其人的属地1925年归属内志国王伊本bull萨乌德(1880-1953)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2

自从 1300多年前穆罕默德把朝觐作为穆斯林生活中五大要素之一并昭示

天下开始朝觐活动逐渐成为穆斯林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唐代伊斯兰

教传入中国相应的宗教活动也被带入中国但保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却不多见

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由于与麦加相隔万里漫长的旅途是一种考验克服困

难则是虔诚的表现朝觐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功课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长途旅

行可以借此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增进对信仰的理解进入民国时期中国

各族穆斯林朝觐活动记载逐渐增多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便是对这一传统的

延续

二求学之旅

中东地区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朝觐这一动力又衍生出到伊斯兰世界

的核心地区求学问道的渴望因而出现了以求学为目的的中东之行学者们将

此作为一种追求与荣耀民国时期到中东地区的求学活动在中国社会变迁的

大背景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ldquo追求rdquo与ldquo荣耀rdquo而与当时回教社会的发展

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参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359

23

近代回教的发展是融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的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

以来在自身的发展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交融中颇有突飞猛进之势元

明时期尤为兴盛在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风尚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

然而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穆斯林群体却是处于不断的抵抗与镇压中顺治初

年甘肃回教徒米剌印丁国栋等人起兵反清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以及咸

同年间的云南回民起义等连续不断的ldquo起义rdquo与ldquo叛乱rdquo使得这一群体被

视作叛逆者生命与信仰自由受到威胁而中国伊斯兰教也渐渐被排挤到中国

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白崇

禧将这种变化一句话概括为ldquo始于隋唐盛于元明衰于清rdquo3清朝统治者的

严厉压制以及伊斯兰思想文化的废弛导致了中国穆斯林生存的贫愚与中国伊

斯兰教发展的低谷4到了清末边疆领土屡遭觊觎在当时硝烟弥漫多元政治

势力相互抗衡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回教群众开始受到重

视1912年孙中山到北京在出席北京回教各界名流及群众的欢迎大会上强调

ldquo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之压迫最甚

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宜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

之革命运动回教以历代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

使革命的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rdquo5 ldquo五族共和rdquo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让中国穆斯

林看到了复兴自己宗教的希望民国初期所倡导的国家复兴与国民性改造无疑

也深深地影响着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国穆斯林群体许多穆斯林学者开始对清

代整个穆斯林群体的逐渐式微做出回应他们在反省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时

认为思想和知识上的封闭贫愚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白崇禧lt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gt见《月华》第 14卷第 11-12期合刊(1942年 12 月)

页 3 4 关于清代对伊斯兰教的态度与政策西北云南回民起义及后果参考白寿彝主编《回

民起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David G

Atwill The Chinese Sultanate Islam Ethnicity 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张中复《清代西

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余振

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 转引自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页 41ldquo五

族rdquo中的ldquo回rdquo同时兼有ldquo回疆rdquo和ldquo回教rdquo(伊斯兰教的旧时称谓)的双重含义

白寿彝认为孙中山的回族有两种说法ldquo有人认为lsquo回rsquo是指lsquo回部rsquo指新疆信仰

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也有人认为内地的回回民族也包括在内rdquo从这次演讲面对的对

象和演讲的内容来看这里的ldquo回rdquo包括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见白寿彝lt回回民

族和回回教gt《中国回回民族史(上)》页 681

24

例如当时著名的阿訇教育家马松亭6在谈到回教文化时指出

helliphellip然时至今日则迥非昔比论文化则不但不能对于中国文化

有所贡献即回民本身亦已教育落伍文化水准低落清朝以后满人

统治中国力谋汉化汉族地位逐渐增高回族地位渐趋低落helliphellip在

环境演变之下回民为保存本身的生命起见由自立求进的状态变成

消极自守不干外事的状态放弃社会上的一切权利专求宗教本身的

推延驯至养成回民仅富于宗教意识而薄于国家意识7

马松亭所说的ldquo文化水准低落rdquo一方面指汉文化水平低回教民众遭遇

了清朝的压迫后以不习汉字专攻宗教知识来抵御外部的压迫与同化与汉

族社会有所脱节另一方面指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衰落元朝以后中国本土与

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渐渐中断回教内部的知识传承多以几百年前的经典为依据

课本教材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同时阿拉伯文的文法组织读音等都有很大

变迁没有与中东互通音讯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回教社会与中东地区

的新思想新学说有了很大隔膜宗教信仰衰退危及到自我认同的延续两种

文化传习的衰落阻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ldquo消极自守rdquoldquo专求宗教本身的推

延rdquo可看作是自晚清以来穆斯林社会应对与统治王朝紧张关系的一种策略ldquo不

干外事rdquo的状态与历史上如元朝回回人的政治参与有了很大不同一般回教民

众因固守传统排斥新式学校教育文化水准远落于时代进步因而无力改善

生计而生活穷困这又导致无法改善教育文化和宗教信仰衰微的局面因此穷

困与愚昧恶性循环一如赵振武所说 ldquo中国回教经有清二百年之摧抑回民 6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大阿訇社会活动家

和回族教育家北京牛街人曾先后受教于达浦生等人门下1925 年在山东济南参与

创办成达师范学校成为伊斯兰新式教育的典范1929 年迁至北京创办成达出版部

出版《月华》《成师月刊》等杂志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两次赴埃及促成选派留学

生赴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并亲自陪同学生前往聘请两位埃及教授至成达师范讲学

回国后创建福德图书馆征集中外文图书上万册他协助创办了北平西北中学中才

小学新月女子中学等多所回民学校1949 年因避战乱暂居香港1952年接受周恩来

总理邀请返京文革中遭迫害后得以平反学术方面限于汉文化水平不高撰述有

限有《古兰经要义》《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汉译古兰经首章》等作品

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41-1447 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034

25

乃变其积极态度而为消极退居寺内仅守教功bdquobdquo暴政之下保持回教之

不绝寺的教育实居首要然而拘墟不变使回民积渐而成今日之贫愚rdquo8 面

对中国穆斯林长期处于内外ldquo双重封闭rdquo的状态他们提倡新式教育沟通中

阿文化期使两大文化交融促进中国回教复兴这并非只是学者ldquo恨强rdquo的

说法早在 1905 年王浩然出访阿拉伯和土耳其时一位阿拉伯大教长在了解

中国穆斯林没有发展各种近代教育和实业后甚为担忧并提醒王浩然ldquo贵国

回教若不打主意要强 一定要落各教之后rdquo9建议中国的穆斯林要具备现代国

民应有的素质和学养增加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谋生的竞争力使回教社会的智

识能够融入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去而当时的土耳其苏丹哈米德二世

(1842-19181876-1909在位)则批评了中国穆斯林不习汉文化的状态ldquo汉

文既为中国国文而中国回教徒又是中国人却不读中国书无怪乎他们贫而

又愚在社会上所居的地位是无足轻重了rdquo提醒中国穆斯林要学习中国文

化融入所处社会10

清末民初当全国ldquo兴教育之声洋溢于耳rdquo时中国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

亦将其作为复兴中国伊斯兰教之必要手段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局势学习西

方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ldquo开眼看世界rdquo也是中国回教复兴的必经之

途ldquo迨辛丑和议既成国民愤战败之辱纷起图强rdquo因而就有了ldquo王公浩然

乃崛然而起以为拯救此积弱已深之中国回民更非改善学制莫由乃躬往欧

亚非各回教国家考查rdquo11王宽 1905年携弟子从上海出发乘法国邮船经南洋

到麦加朝觐游历了埃及雅典罗马伊斯坦堡等地礼毕返回土耳其时谒

见了当时的苏丹哈米德因而有了上述同中东地区执政者的交流他们的提醒

与建议对于王宽本人及至当时整个中国伊斯兰社会都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王宽

回国后在北京创办回教师范学堂除阿拉伯语和宗教课程外该校学生还学习

汉文和科学知识这是穆斯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型学校但由于经费困难

不到两年便停办12但它已经在回教社会起了很大影响现代穆斯林新式教育逐

渐发展起来自身对回教社会的观察和国外的游历使得王宽大力提倡发展回民

教育ldquo余游土尔基归国后始知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

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

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48 9 lt正宗爱国报gt1907 年 7月 1日转引自张巨龄 lt20 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

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0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页 1770 11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48 12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页 1770

26

兴学rdquo13同时回教社会也兴起了兴实业办教育振兴民族精神的热潮组织

回教社团动员教内人力物力发展新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是他们首要的

实践重点14

要发展国内回教新式教育打破与中东地区文化隔阂的状态接受来自伊

斯兰文化核心地区的刺激就成为紧要之事回教群体生存的基础在于伊斯兰教

信仰信仰的根基在于宗教经典的传习由于中国本土回教教育的落后与封闭

自身无法进行自我更新和提升宗教知识和信仰活动日趋空洞只求致用而

没有研究学理的涵养此时只有来自信仰源头的文化能提供嬗变的动力而被

动的接受远不如主动的求知更直接和深刻第一届留埃生纳忠曾回忆当时留学

的初衷ldquo我想到埃及留学的动机是起于三四年前开始专攻阿文的时候那时

因为见中国回教教育的衰落教法之腐败因袭固陋不思改良致使圣教一

日一日的堕落故思到外面专攻宗教学预备为中国回教做一点事情rdquo15他对

到中东学习的内容与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所说的ldquo宗教学rdquo不是空泛的了

解是具体且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实际的在回教知识界看来最基本的是要学

习阿拉伯语文这是理解《古兰经》等典籍的基础进而能够对《古兰经》经

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音韵解释考证等其次是宗教哲学即伊斯兰

的宗教思想和理论以使伊斯兰教能在ldquo科学和哲学斗宠的时代rdquoldquo独立不倚的

和他们抗肩而立大摇大摆地和他们并驾齐驱rdquo16再次是ldquo教法学rdquo的研究

即后世法学家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定出的许多细则了解教法的轻重

性及经常达变的办法才能在时代的变迁地域及风俗殊异的情况下不致与社

会脱轨另外还有回教史的研究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初中国国内还没有

系统的回教史著作ldquo穆圣以前由上古而中古如何演来的穆圣以后至现代

如何演进的全都没有连贯与有系统的记载rdquo而ldquo我们自己不来讲讲不清楚

人家便替我们讲替我们乱讲bdquobdquo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自己的信徒读了或

听了都分不清谁是谁了那真是万分危险rdquo17有识之士表现出了面对民族历史

失忆的焦虑立足于中国回教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到伊斯兰的源头去寻求真

知力求改善并提升新式宗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语文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国穆

13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83 14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

史(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 667-682 15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期合刊

(1932年 4月)页 38 16 愚克(马淳夷)lt我所贡献于留学埃及诸君的几个意见gt见《月华》第 4卷 16-18

期(1932年 6月)页 11-18 17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7

斯林到中东求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三访问交流之旅

在朝觐和留学之外还有因考察和访问远赴中东的交流活动除了系统的

宗教知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状况也是

他们急于了解和学习的正与清末官员的出使考察对中国新式学堂的开设和近

代化人才培养的意义一样考察与留学相比虽然不能深刻地改造行旅者的思

想和知识结构但是时间短有针对性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学习异域的长处

民国时期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互动逐渐频繁如护送第二届留学生的成达

师范校长马松亭校董张润芝及《月华》主编赵振武的中东之行此外当时

的回教知识界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增强与其他地区伊斯兰教民

族或国家的联络如中国伊斯兰布告会代表尹光宇在朝觐之后赴耶路撒冷参加

世界回教大会18随着时局的变化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空前严重的国家与民

族危机则有了对外进行宣传争取舆论支持的需求中国穆斯林利用宗教这

一纽带到中东地区去联合被压迫的伊斯兰民族共同参与抵抗出现了一

类特殊的中东之旅这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讨论在此不赘述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主要是因为朝觐留学考察访问到中东去普通

民众多纯粹去朝觐但对精英知识分子来说这三种活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朝觐是为了完成宗教功修求学立足于促进本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其中包含着

对自身信仰的自信和热爱访问和联络则是以宗教感情为纽带因此当大多

数知识分子选择到欧美去的时候他们为了上述目的到中东去而宗教情感是

最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花费巨大民国时期科技的发展交通的进步和

新的出行组织方式的出现使得这一行程的旅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自古以来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旅行路线复杂交通方式多样从游记和

相关记载中看来大致分为两类陆路海路实际上所有的路线都有交通穿插

的情况

陆路主要是从西北沿古代丝绸之路行走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通过河

西走廊自西端的敦煌分为三道这三条道路都能通往西亚据《朝觐途记》

18 lt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抵沪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 期(1935 年 8

月)页 73

28

记载清代朝觐者通常走ldquo天山北路征程rdquo穿越中亚地区(或青藏高原)寻

找海港如卡拉奇等地搭船19自唐代以后中亚地域政治变动较大许多繁华的

城镇历经兴废甚至杳无人烟其间高山峻岭阻隔沙漠戈壁横亘要由中国

的最西部到达麦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条路线主要是新疆穆斯林选择在

民国时期也有内地穆斯林走如 1939 年由于海上路线受阻有 38 位内地穆斯

林组成朝觐团循着前人走过的青藏高原mdashmdash印度路线到麦加去他们由西宁

到拉萨走了三个月没有见到任何人烟走出拉萨之后就有两名朝觐者因瘴

气而去世二十天后走到中印交界的ldquo噶凉布rdquo坐上了汽车后又换火车

到达孟买坐船前往麦加20

走海路古代大致有两条一条为《朝觐途记》所述由内地经川西平原

抵达云南转缅甸再搭船到孟加拉在此候大船去吉达另一条由东南沿海

的港口如广州出发海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季风的状况决定着船期19世纪

中后期以前海上交通依靠帆船动力主要利用季风行程的顺利与否全赖于

此以 1842年马德新的朝觐为例农历 2月马德新到达缅甸仰光准备从这里

搭乘游船前往阿拉伯正遇上印度洋风浪大作不能行船又因赶不上季风

船家不出航只能苦等近五个月农历 7 月马德新终于登船西行但此时风

向还没有从东南季风改为东北季风一路上逆风而行原本半个月可到的路程

最终花了 40天才抵达印度加尔各答在印度他又为寻找去吉达的船只滞留了

4个多月21

无论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海上漂泊中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都有万里之遥

路途遥远中途换车换船甚为烦苦还有出国手续繁重饮食起居不便等困难

但是这种长途跋涉的辛苦在民国时期有了较大改变

首先是交通方面交通是出行的基础关系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费用20

世纪初中国国内的交通条件随着世界交通业的巨变也得到了提高新式交通

工具以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

善过去因为交通落后中国穆斯林往往根据各自情况从西北西南循陆路

到出海口或从东南沿海出海旅途花费较多所需时间也较长民国以来

轮船取代帆船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定期远洋航班也开始出现安全性强

航行快大大缩短了中国到中东地区的航程上海作为一个东方大港成为中

19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55 20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 2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20-21

29

国沟通南洋西亚和欧美的海上交通中心这一时期除大部分新疆穆斯林仍

按传统从巴基斯坦中亚等地区转道阿拉伯海或地中海乘船赴麦加外中国内

地的穆斯林大多都取道上海或者从西南转南洋前往麦加履行宗教功课形成了

固定的交通路线和集结地点

其次与其他现代旅行一样到中东的行程组织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行程

的方便与舒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但旅行社和相关的民间团体

周旋于交通机构与旅客之间建立服务网络妥善安排行程也能利用交通工

具之外的便利来改善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参与到这一行程的组织者主要是上海

小桃园清真寺和 1923 年成立的中国旅行社(其前身为上海商业银行附属旅行

部1927 年改为中国旅行社)上海穆斯林自 1920 年代中期开始接送来自各

地的朝觐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协助办理护照签证兑换外币购买船票等

由上海到吉达的航线主要由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承办但在 30年代以前并非

直达吉达港最初只以新加坡为终点再从新加坡乘朝觐轮船转往吉达港而

在新加坡的船期不能预订十分不便由于沿途辗转待轮朝觐者往返一趟少

则半年多则 89个月既费时间又费旅资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创建者金子

云1929年去麦加朝觐经历过路途的艰辛后感受颇深便借转轮之际向新

加坡当地回教组织请求给予在新加坡换船的中国教胞以照顾他返回上海后

又同中国旅行社及蓝烟囱公司沟通达成开放朝觐专轮的协议中国旅行社就

此对外宣传称ldquo本社之设原以服务行旅为旨有鉴于朝觐诸君之困难乃

谋一便利之方十九年(1930)冬各方教友齐集沪渎本社遂与蓝烟囱公

司商妥每年特放专轮自上海启程直达芝(吉)达 如是旅费既省又无转

轮折待之劳rdquo22中国旅行社特意为这条线路编印了旅行导览以方便乘客掌握

出行信息便利行旅此后朝觐者一般于伊斯兰历七月在上海会集由小桃

园清真寺负责照料代为办理申领护照兑换外汇卫生防疫等出国手续并

委托中国旅行社代购往返船票运送行李以及向英国蓝烟囱船公司交涉预订船

期等事轮船直接往返中国上海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在中途停靠只加油加

水期间会有当地回教组织派人到船上照料朝觐专轮开通沿途只停五个港

口即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亚丁到吉达时间和费用都大大减

省到中东去从此有了一条极为方便的路线23以 1933 年的朝觐为例由蓝烟

囱公司派万宁号专轮接送ldquo往返均不在新加坡换船而船上为回教徒的设备

更周到如饮食原料之充分供给沐浴间之设备精洁等均非他船所能及rdquo24

2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middot导言》(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1932)无页码 23 同上页 9-10 24 lt中国朝觐团往返之便利gt见《月华》第 5卷第 15期(1933 年 5月)页 16-17

30

金子云也特别派人赴码头接待由内陆奔赴上海的朝觐者协助他们搬运行李

办理海关手续在交通条件改善之外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与中国旅行社的通力

合作使到中东的交通及组织形式有了极大改观逐步形成规范方便了出行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由上海至芝达(吉达)航程约需 27日中途停泊五次

即上海mdash香港mdash星嘉波mdash槟榔屿mdash哥伦布mdash亚丁mdash芝达

《由上海到麦加》页 9

到中东行程的组织管理实际上跟民国时期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现代旅游的兴起以旅游组织的诞生和集团旅游为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1912年到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是现代旅游的形成和创建时期1927

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现代旅

游的受挫和恢复时期25抗日战争前国内行旅经过军阀混战的惨淡时期后复苏

出现了专门的旅游业这有赖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势但是日本的侵略打

25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页 7

31

破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战争期间到中东去的主要是访问和进行舆论宣传直

到抗战结束之后正常的朝觐才得以恢复到中东去朝觐和留学的规模也与上述

旅游发展时段划分基本对应在前期表现为比较零散的出游如王静斋26达浦

生27等人的中东之旅在1925-1937年间出行人数比较多大部分的朝觐和留学

记载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23年至1933年间中国内地共有回民834人

通过上海前往麦加上述统计不包括每年多达千名的新疆各族穆斯林朝觐者而

1936年由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所率领的西北穆斯林朝觐团是从上海出发人数最

多的一次有一百二十四人中国穆斯林有如此大的朝觐阵容在当时是一大盛

事28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定当年从上海出发的朝觐者无法按时启程这条

专线从此停了十年海路中断朝觐活动并没有中断少数朝觐者只能寻找其他

路径突破重重封锁到麦加去直至1947年和1948年才有两批朝觐者继续搭乘

这条航线前往麦加完成朝觐功课此时南京政府也对穆斯林朝觐活动给予方便

在新疆省政府蒙藏委员会等配合下少部分朝觐者可以购买官家外汇29

因此在政局和社会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中国

旅行社及民间团体通过对交通和港口客运有效组织而建立起的广泛的服务网

络成为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有利条件之一

26

王静斋(1879-1949)名文清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

天津人幼时随其父亲学习阿拉伯语后入经堂学习波斯语伊斯兰教经典并自学

汉语1922 年出国游学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后到土耳其印度等地考察受到埃

及近代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 年创办《伊光》

月刊宣传改革派思想抗战期间在重庆宁夏等地从事《古兰经》译解工作四易

其稿出版了 3种版本其他主要著作和翻译有《中亚字典》《中波(斯)字汇》《真

境花园》等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33-1440 27 达浦生(1874-1965)名凤轩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大阿訇教育

家江苏六合人出身于阿訇世家自幼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1907

年与王宽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建回文师范学堂翌年又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

等小学堂大力改革旧经堂教育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伊斯兰教育1921-1927 年间

受聘于上海协兴公司遍访印度东南亚中东各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伊

斯兰教育1928 年归国后与哈德成等在上海创办伊斯兰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爆

发后在上海筹建回教难民收容所并于 1937 年 12 月只身赴中东进行抗日宣传1953

年参与发起筹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6

年以周恩来总理顾问身份参加万隆会议后长期主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工作著有

《伊斯兰六书》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20-1426 28 lt十年来中国朝觐人数表gt见《月华》第 5卷第 17期(1933 年 6月)页 14马麟

一行抵达新加坡时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新加坡回教界人士专门为其举行欢送会见lt

我青省主席马麟氏抵星gt《总汇新报》1936 年 11月 7日第二张第一版 29 lt1366年度(1947 年)朝觐大事纪略gt见《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

合刊(1948 年 3月)页 3

32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方的友好接待语言基础及资

金等方面本节即探讨此问题旅行者由中国到麦加朝觐到埃及土耳其求

学从太平洋岸的中国旅行到大西洋边地中海岸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

区走到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去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完成旅行除了必备的自然

条件和技术条件外在伊斯兰世界范围内形成的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观念和这一

传统的延续为穆斯林的长途旅行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大环境

民国时期人们常取道苏彝士运河到欧洲去顺路能够领略中东国家的风

情但有意识到中东去的大多还是穆斯林在方便的交通之外无论是完成个

人功修求学问道宗教感情都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共同的信仰

是维系共同感情组成内部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此种穆斯林间的亲情淡化了

他们之间原来国家的民族的或种族方面的差异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一种无形

的靠拢将不同地区的穆斯林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氛围中穆斯林把伊斯兰教

法律规范占据统治地位的全部领土范围即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受教育的人

说写阿拉伯语mdash《古兰经》的语言mdash的地方称作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Dar al -

Islam)30这代表着一种高度的世界主义的文明民族国家强调疆域概念但在

穆斯林世界它的势力范围是由宗教意识观念而非政治扩张来定义的在古代

联系松散的主权领土内人们不受现代国家疆界的限制可以随意四下交游

互动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出现更多政治上的限制不可避免但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依然能够超越政治文化和语言的边界以无可比拟的人员知识的流动性而

促进跨越欧亚非大陆间持续不断的彼此交流到 14世纪穆斯林世界已经跨越

了它的发源地中东地区从摩洛哥经过印度延展到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朝觐者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到麦加去并且不会失去与穆斯林文

化的联系31

一对方的招待

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穆斯林远离故土客居异乡当地教胞有责任给予关心

和照顾

朝觐方面历代哈里发(近现代逐渐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和领导者将自己

30 罗伯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页77 31 Michael Wolfe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 NY Grove Press 1997) p xxvi

33

视为伊斯兰共同体至高无上的领导者政策上积极促进领域内的文化统一 因

此都把维护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为朝觐者服务视为神圣的职责他们在通往

麦加的主要道路上纷纷建起旅店安置警备以保障朝觐者的安全朝圣的队伍

络绎不绝各地都修建官道储备食物盖起专门供旅客和商人休息的大旅社( 称

为ldquoFunduqsrdquo或ldquokhansrdquo)32近代朝觐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其旅行安排和

履行仪式期间的大规模汇聚和流动又是与世界中东尤其是麦加掌管政府的

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社会活动历届麦加掌管者因此努力采取各种

措施保证朝觐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所有朝觐者的安全1920年代国外有人散

布谣言称汉志地区33社会状况不稳定朝觐活动难以进行1926年汉志王萨乌

德(Abdul-Aziz Abdul-Raham al-Fasal al Saud1880-1953)为此专门发表通告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将其刊登出来以消除中国穆斯林的忧虑ldquo新加坡艾尔

萨改夫(Syed Omar Elsagaff)接汉志国王萨和德2月9日来电文曰lsquo汉志国赖

真主慈悯全境安谧请将此事代通告菲律宾群岛马来由半岛等处凡各人民悉

有完全自由以遵行教理朝觐圣地吾人对于在汉志圣地内居留与旅行之朝觐

仰赖真主担保其完全安宁敌人散布谣言全无根据冀阻人朝觐以谋其私

利请代释明云rsquordquo34 据《月华》第5卷公布的资料那一时期中国穆斯林朝

觐的人数并未受到影响1926年11月汉志颁布了全面的朝觐规范条例中国朝

觐者在麦加期间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比以前大有改善留埃生马坚对

此有所观察 ldquo大部分中国朝觐者不懂阿语在朝觐团中只有一两个人勉强可以

用阿语与当地人交谈因此一些当地的朝觐向导就向他们多收费店铺老板也多

要钱他们无处投诉自从阿卜杜勒middot阿齐兹middot伊本middot萨乌德国王执政后 我们

就没听到过这样的怨言了rdquo35 从兼并汉志和内志到建国后沙特政府发布各种

32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p 46 33 汉志(Heijaz)地区名又译希贾兹在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靠约旦边境该地

北部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即为巴比伦迦勒底诸王所占后成为纳巴特安王国一部分公

元 1258 年以前由巴格达管辖后属埃及1517 年归属土耳其1916 年沙里夫middot侯赛

因middot伊本middot阿里率众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并在此称王1932 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

一个省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等均在该地区见孙文范编《世

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122 34 lt汉志王萨和德之通告gt见《中国回教学会月刊》第 1卷第 3-4号(1926年 4月)

页 38 35 马坚《中国伊斯兰教概况》(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1934)页 32《中国伊斯兰

教概况》是马坚先生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受邀在埃及伊斯兰促进会组织的演

讲会上的阿文演讲稿 1934 年由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有英文节译见 Philip

Blackwood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in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34

文告在各地布置防备力量免除朝觐税竭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服务

中国穆斯林也从中受益不少

留学方面伊斯兰教重视学问和求知在伊斯兰之家的范围内寻求知识的旅

行(talab al-bdquoilm)从中世纪起成为一个传统36同时在穆斯林世界有崇尚学问

尊重学者的社会风尚一般穆斯林学子在外地求学特别是学习伊斯兰经典不

分种族国别当地穆斯林都有义务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民国时期

中国学生赴中东得以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学生到中东留学主要目的地为埃及和土耳其因当时两国在伊斯兰

学术界都有较高地位尤其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凭借

悠久的历史和在研究传播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旗帜地位不仅享誉整个阿拉伯

世界更是世界穆斯林学子心驰神往的地方清末已有中国学者朝觐途中的零

星游学活动及至民国人数更多赵振武对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出国留学状况

做了总结ldquo留学之风始自近数年民十年时王静斋偕弟子马宏道西行王

氏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马氏则入土耳其君堡大学厥后王曾善氏自费留土

(土耳其)海维谅氏自费留印(印度)rdquo37 ldquo然此皆个人行动rdquo与驻在国取

得联系由中国学校出资派遣则是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团开始的

这里的ldquo中国学校出资rdquo主要是指往返路费在留学期间的其他费用问

题还是在与学校方面取得联系之后才得以解决民国成立之初政局动荡

虽然留学教育受到极大重视但政府留学经费极为缺乏临时政府从未来国家

建设需要出发对留学教育持十分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相继颁布一系列出洋留学政策统一规范留学生的派遣1916 年 10 月教育部

制定公布了《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作为统一的留学教育法规该规程对留

学生所需经费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这些留学目的国家只列出了英法德比

奥意瑞士俄美日本更为重要的是该规程特别强调必须具有本科

以上学历者才能被官派出国38以后的规程大多都在此基础上制定因这一要

求很难达到当时更多的是以其他渠道自费出洋留学的1924年 7月教育部

专门制定了《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对自费留学做出了规范自费生出国也

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领取留学证书后才能出洋留学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39在

回教社会内部彼时穆斯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高等教育者寥寥无几

36 Ian Richard Netton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p vii 3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52 3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页 110 39 同上页 122

35

1925年后创办的新型回民学校只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无法享受政府的教育资

源配置回教民间团体学校以宗教为沟通纽带与爱资哈尔大学取得联系

获准向该校派遣留学生

当时因中国对外联系的增多有外籍学者来访1930年 8月阿富汗学者

穆罕默德middot大章先生到云南游历参观受邀到昆明明德中学演讲他特别提到

了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mdashmdash历来都十分注重教育开罗有一个很著名的大学名亚士

哈( 即Al- Azhar)此校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学生达万人是世界回教

教育的中心所出人材非常的多自己很希望贵校将来遣送优秀学子

到那里去留学想彼邦定乐于赞助的 40

大章先生的来访直接促成了第一批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成行大章先

生离滇返国后就将在昆明的见闻以及明德中学的请求写信给爱资哈尔大学校长

爱大校长给云南回教俱进会回信表达了同意接收中国穆斯林学生到爱大学习的

意愿

敬启者曾因短期旅行住居贵地之大章穆罕默德罕君寄来一函知

诸公请彼代表回教俱进会表明诸公颇喜与世界其他回教团体相联络

并派送留学生至回教大学大章君要求鄙人将关于此事各种情形详细

告知诸公并寄上阿文与英文书籍数册

关于此事鄙人能贡献种种帮助诚属鄙人欣喜之缘因

helliphellip

诸公所决定派送至回教大学之留学生鄙人提议即以爱资哈尔大

学为其趋向之目的地盖此校乃欲精研阿拉伯文及回教教义者最良之

源泉也

40 翔真lt书大章穆罕默德罕先生游滇事gt《清真铎报》第19期(1930年8月)转引自姚

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36

helliphellip

吾人得在中国力行服务伊斯兰实属吾人快慰之举吾人之得与彼

方各回教团体联络尤使吾人极端重视将来吾人当常常准备贡献种种

可能之帮助以宣扬伊斯兰正教及吾穆圣之教训此盖实行吾国国王福

德第一之愿望也彼于帮助伊斯兰与宣传伊斯兰于世界各地非常重视

41

由信中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生到爱资哈尔大学读书一事对方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这首先体现了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谊伊斯兰的圣训中就有ldquo你们作为

教胞兄弟都是真主的仆民rdquo这样的教导基于于信仰之上的兄弟情谊使得他

们能互帮互助超越血统肤色民族和国界的限制42其次联系沟通各个地

区的穆斯林提升和传播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文化是爱资哈尔大学的职责当时

爱大新的校长上任(Muhammad al-Ahmadi al-Zawahiri1929-1935年在任)正

进行改革启动一些促进爱资哈尔与世界各地联系的新项目派遣代表团到中国

日本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其他地方去提供关于伊斯兰的精准的信息43此时

云南回教俱进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正是加强与中国伊斯兰团体联络的良好机会

因而他们给予积极的援助确实是ldquo快慰之举rdquo信中提到爱大校方ldquo极端重视rdquo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因为中国学生不远千里而去克服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本身就

令人同情而且他们使命重大当时埃及对中国回教情形非常隔膜甚至以为古

兰经在中国已经失传留学生若能早日学成归国则能够成为宣传与改善中国伊

斯兰教情形的种子这也是爱大校方甚至是埃及国王的愿望

此后云南回教俱进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筹备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严格的

公开考试遴选了公费生纳忠一名自费生马坚张有成林仲明三名明德中学

教师沙儒诚44主动提出自备旅费护送4名学生到埃及遂被聘为指导员负责学生

41 马元卿译刊于《清真铎报》第2122期合刊(1930年11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

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42 转引自[埃及]欧麦尔middot哈什姆著孙俊山译lt穆民皆兄弟gt见《中国穆斯林》1996

年第 1期页 45 43 Bayard Dodge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p 150 44 沙儒诚(1884-1970)名国珍云南昆明人幼年在家学习阿拉伯文和英文1917

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英语学校后任明德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英语教员1932 年

护送第一届留埃生赴开罗组织成立ldquo中国留学生部rdquo并任部长在埃期间取得开罗

37

的相关事务人员选定之后又遵照章程向省教育厅申请了留学护照许可证办

理了护照介绍书等手续组成了第一批赴埃及留学生团沙儒诚与纳忠于1931

年11月搭车出发到蒙自与其他三人一同出境取道越南出洋45

第一批学生抵达埃及后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马坚的记述中该校校

长曾一度亲临学生团宿舍探视并慰问沙儒诚向他们汇报了中国回民教育的概况

引起埃及各界及阿拉伯世界的普遍关注当日开罗的报纸争相报道这一事件46

1932 年2 月 爱大校长在收录云南学生后专门给时任云南回教俱进会会长写

信告知校方的接待情况信中称

公等之派送该留学生团以研究宗教及阿拉伯文尤令吾人愉快当

即工作使该留学生团员安适之一切 于爱资哈尔附近住屋中为之备一

宿舍规定每人给予特别津贴并特派一阿文教授为之补习直至能

听讲用阿语教授之一切课程彼等到后身体健康功课进步殊堪告

helliphellip

沙儒诚并就此觐见了福德一世ldquo又蒙国王嘱吾人特别重视该留学生rdquo

47

从国王福德一世到教育总长 都对中国留埃学生团的到来予以重视对他们

的食宿学习作了细致安排信中提到的ldquo特别津贴rdquo阿文教授专门补习等

都是对于中国学生的特殊照顾据学生寄回的报告称对他们的待遇是爱大最高

委员会的特别决定每月发给中国学生津贴二镑其他学生至多得一镑48此外

美国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被国民政府派往缅甸视察侨务1944 年被任命为

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高参负责组织ldquo海外战地工作队rdquo1947 年后主要在昆明和玉溪

从事伊斯兰教教学工作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377-1379 45 参见慕青lt考送留埃学生之经过gt《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

刊)页 7 46 达观lt译埃及博物杂志第六回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3期(1934年 8月)

页 7 47 刊于《清真铎报》第29期(1931年8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

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2 48 lt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年

38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为了加强对各国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附设有各国学生部聘

请各国人士任部长负责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同时负责发放津贴中国学生此

前从未设立学生部机构为了使以后的留埃生有可靠的联系渠道协助校方的管

理沙儒诚参照各留学部的模式和制度向爱大校方提出申请最终获批于1935

年5月1日成立中国学生部同时校方聘沙儒诚为中国学生部部长这使得中国留

埃生管理更加规范也为中国各回教团体继续选派留埃学生提供了方便沙儒诚

在给云南回教俱进会的信函中详细说明了中国学生部成立的经过并向中国国

内各回教团体转告了爱资哈尔大学教务总长对于继续接收赴埃学生的期望

图表 2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 年 10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此后相继有五届学生到达爱资哈尔大学第二届中国留埃学生由北平成达

师范学校派遣于1932年12月抵达埃及共五人其中公派生有四人他们由马

松亭校长亲自护送前往爱大抵达埃及后马松亭觐见了埃及国王福德一世请

求爱大给予在师资上的援助国王欣然应允派遣了两名博士赛依德middot穆罕默

德middot达理和穆罕默德middot伊卜拉欣middot福力非乐到北平成达师范任教福德一世及爱

资哈尔大学校方还捐赠了大批经典书籍给成达师范学校1934 年初云南明德

中学又派出第三届中国留埃学生三人于1934 年3 月抵达爱资哈尔大学同年5

4月)页 35

39

月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出了第四届中国留埃学生五人在印度勒克瑙大学

( Lucknow University) 留学的湖南穆斯林青年海维谅辗转抵达爱资哈尔大学被

视作第五届中国留埃回族学生49

1936 年10月因埃及国王福德一世逝世爱大校长换任北平成达师范学

校就该校学生赴埃及留学事宜再度委派马松亭前往埃及同新任的爱大校长商

洽得到埃及新国王法鲁克一世同意由其私人提供20个学生津贴名额由成达

师范学校负责保送马松亭回国后组织考试委员会积极筹备考送学生事宜

1937年5月《大公报》刊登了招考通告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 为回教学术汇萃之学府 近年国内各回教学校

感觉人材之需要 对于留学该校学生颇多努力但因名额限制 人数尚嫌

过少 不足以应中国回教文化事业之需要去年十月 本校派员赴埃考察

回教文化 特向该校校长穆拉额先生接洽扩充中国学生名额蒙埃及国王

法鲁克一世陛下同意 允许在爱资哈尔大学增加学额二十人 由本校负

责保送兹经本校校务会议决 招考留埃学生二十名

helliphellip50

该招考通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到中东国家学习对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意义

学生名额增加到二十名显示出国内发展伊斯兰文化事业的急迫与焦虑更得益

于爱资哈尔大学对于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回教事业积极的帮助埃及法鲁克一世

国王在继承王位后曾经宣布ldquo如有回教国派遣留学生团来爱大攻读者则留

学生补助概由国王个人承担rdquo51此项用意旨在鼓励各地学生到爱大求学

发挥其在伊斯兰世界的灯塔与思想旗帜作用中国虽非回教国但是对于从伊斯

兰世界的边缘地区去的中国穆斯林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所得到的帮助超过

其他各回教国的学生爱资哈尔大学延续先前给予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待遇后来

的学生每人每月有三埃镑的生活津贴这在诸国留学生中也是最高补助那时

49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1详细名单见附录二 50 《大公报》1937 年 5月 5日转引自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页 65 51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5

40

的三埃镑如节省可支付每人每月伙食费还略有结余可适当购买书籍及生

活必需品52

但这次招考因中日战事关系只录取了学生10名另10个名额由上海伊斯

兰师范学校派出4名新疆2名四川1名山西1名北平2名在香港集合组

成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达教师庞士谦作为团长护送前往到香港后因种种

原因最后成行的只有15人53这批学生又被称为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为了第

六届中国留埃学生他们于1938 年3 月抵达埃及庞士谦于1940 年应聘担任爱

资哈尔大学中国文化讲座讲师 在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第一次开设中国文化课54因沙儒诚先期回国1941年 庞士谦当选为爱大中国学生部部长主持中国学

生部工作直到1946 年学成归国这是民国时期派出的最后一届学生

由上可看出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对方国家的友好接待是一个

不可多得的优势

二国内民间的资金支持

宗教情感也体现在中国国内的民间团体和热心人士对留埃学生的资助上

留学生到遥远的伊斯兰世界中心去求学问道背负着提高本民族素质求得生

存发展救教以救国的期望因而得到了国内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几批

学生的学费和在埃及的津贴由爱大校方和埃及国王承担路费和其他费用的筹

集主要由派出学校即云南明德中学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完成

明德中学前后共派遣两届共七名学生留学埃及1931年第一批纳忠为公

派生云南回教俱进会资助 4000元当时的回教俱进会作为民间组织并没有

国家拨给经费俱进会及明德中学师长煞费苦心他们一边带头捐款一边四

处游说动员回族士绅商人及穆斯林群众捐款明德学校校长杨士明在向驻

滇英领事馆的申请文书中也写道ldquo途中须经过香港新加坡锡兰可仑坡及亚丁

等地返国时拟绕道至印度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各省市其经行地方并由校委

托向回教慈善机关热心教育人士酌为劝捐rdquo55表明他们多方筹集资金以资助学

生此次出行纳忠所需旅费ldquo由总务处会商储蓄会由储蓄款内酌拨总务处

爰就储蓄会董事当会特别召集支部联席会议决经议决由储蓄会款内拨给留埃

52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页 82-83初期为两埃镑

后来增为三埃镑 53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54 同上页 31 55 杨士敏lt本校请驻滇交涉员转请英领发给沙指导员证明介绍书函gt见《清真铎报》

ldquo留埃生专号rdquo第 27-28期合刊(1932 年 2 月)页 10

41

学生一名旅费四千元考取后照发rdquo56沙儒诚自备旅费同时ldquo教厅闻之助

资千元请顺道调查教育市政府亦予千五百元托其考察市政rdquo57 马坚当

时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毕业生得知爱资哈尔大学同意接收中国学生后向

上海伊斯兰师范校方提出申请但在上海办理护照签证未果于是返回云南

同其他学生一道办理赴埃手续他到埃及的旅费和生活费由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校董马晋卿资助58

其他人费用自筹或他人资助1934年第二批集资情况在明德中学教务主

任写给纳训的信中有说明

helliphellip以目下两三人旅费总数而言照子嘉(纳忠)函共需国币一千

八百元计合滇币一万四千四百元现在庚虞(林兴华)交来四千俊

武交来四千五百清真公会补助三千五百崇善公补助五百利和昌补

助一千何瑞廷补助四百马彩廷补助二百共计已有一万四千一百

此外尚有马会长杨校长等尚未确定捐数故照国币而言一切旅费似

乎已经不成问题矣不过为小心起见宽打窄算还是应备作港币每

人六百元方妥故较国币须一千四百元方好此项应增之数当然应作

进一步之劝捐

后面还有一段附加文字ldquo现因留平学生启程已觉唤起众人对于明校之同情

其一种扶持明校之情不觉大显露即素日对明校不睦者今亦慷慨捐给rdquo59

显示出当时回教同胞觉悟捐资者渐多而俱进会会长马骢明德中学校长杨

士敏以及时任思茅地区税务局长的白耀明等先生带头捐款并大力宣传在他

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捐资范围由回教士商扩大到一般民众使学生的路费得以

解决成达师范学校筹集资金在《月华》辟出专栏以致谢如《成达师范学

校志谢》《成达师范学校收到(二十一年度)捐款鸣谢》等都刊出了军政界

56 同上 57 纳鉴恒lt可敬爱的沙老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0-21 58 lt四月十日欢送马子实同学赴埃及留学大记略gt见《上海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 年

第 2 期页 64 59 锁昕翔《纳训评传》页 82-83

42

教育界士绅乡老等各界人士为留埃生的捐款60此后又在《成师月刊》的《本

校史略》中对捐款的情况作了总结ldquo十一月本校派送留埃及学生起程出国

由松亭阿訇率导随行者有月华报记者赵君振武此行予算旅杂费约需万元以

上少云董事长独立担任九千元马董事子寅担任一千元他如侯副董事长松

泉孙董事燕翼马董事长子香马董事君图柯三校长亦各自捐款赞助俾

克成行至松亭阿訇出国后家庭生活费则由唐柯三侯松泉赵璞华三君分

担rdquo61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的经费也主要由私人捐助国内民间团体和教胞的

资助成为对方学校帮助之外的一大经济来源

三语言基础

经费问题解决之外固有的阿拉伯语语言学习传统既是他们前往中东地区的

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一文中作者表现出对

阿文守旧教材缺乏的焦虑ldquo以前专习阿文不学习汉语新型学校两者兼授rdquo

ldquo然以过去经验而言中文学科教材教授尚称洽意进度亦如所期而阿文之难

于企图已成极大之缺憾bdquobdquo势必先选优秀学生送往伊斯兰名邦盛地留学潜心

攻讨吸取专长rdquo62到中东去才能接触纯正的阿拉伯语环境观摩阿拉伯语

教学考察相关教材才能有益于中国国内新型教育的发展这个需求促使他们

到中东去而他们在中国国内已获得的一定的阿拉伯语基础又成为到中东去的

一个优势这也是有别于到欧美国家留学的一个条件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穆斯林曾长期习用阿拉伯语波斯语

乌尔都语等语言文字从事阿拉伯天文历法医药算学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

学术研究和翻译等以之作为民族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传承工具入明以后 朱

元璋在对穆斯林宽容优待的同时也采取民族同化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引导穆斯林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淡化原先的民族宗教意识融合到汉族社会中去

在内地一度ldquo凡蒙古色目人(以回回占大多数)听与中国人为婚姻不许与

本类自相嫁娶rdquo禁止ldquo胡衣胡语胡姓rdquo63加速了回回使用汉语为共同语

言各种传统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渐趋萎缩阿拉伯语教学在近

代进入新式学校前一直是靠经堂教育发展延续的经堂教育至今仍以清真寺为

中心是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一种结合64

60 分别载于《月华》第 4卷第 282930期合刊(1932 年 10 月)页 21第 5卷第

7期(1933 年 3月)封三 61 lt本校史略gt 见《成师月刊》第 2卷第 2 期(1935 年 5月)页 5 62 芳伯lt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6 63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页 131132 64 参见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页33

43

到民国时期在相对开放的政策下云南回教俱进会立高等亚文(阿拉伯文

下同)专修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北京成达师范学校等新型中阿并授学校

开始出现将学习宗教知识与学习科技知识结合起来造就一批通识阿拉伯文

波斯文及汉语的人才因而为他们到埃及留学打下了语言基础在几批学生的选

拔当中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必考科目在留学资格上占了很大因素第一届明

德中学在《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中有对几名学生专业的鉴定ldquo该

生等均系在前云南俱进会立高等亚文专修学校毕业中亚文各项学科成绩俱佳

而居常孜孜好学奋励有为尤属难得可贵rdquo65到中东去学习阿拉伯语是一个

重要的目的而他们在国内打下的语言基础则为他们的中东之行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尽管到埃及初期还不能直接到课堂听课但原有的基础能为他们的正式参与

学习节省一些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便利在这几批留学生中除了学习

阿拉伯文外还有学习了其他语言的如马坚他入选的另一优势便是懂英语

而纳忠早年肄业于中法学校后入振学社经书学校续入明德中学他的法语还

在去埃及的路上派上了用场在他给同学的信中写道 ldquo此次的船中有我们五人

是中国人多为法国人在初连饭粮水都不得(欺中国人)后来因为懂法文到

处接洽认识许多外国朋友每日亲自去要十个面包并且随意去厨房做饭他

人连厨房门都不得进bdquobdquordquo66第六届法鲁克留埃学生团中的同学大多不能讲英语

一切交涉都靠杜寿之高福尔两位同学的印度语当时他们乘坐英轮船员大多

是印度人其中的穆斯林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67而1934年山西中国伊斯

兰布道会干事尹光宇被选中出洋考察主要是因其擅长中英阿三种文字沿途方

便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1937年11月出行的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也利用了

团员精通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的优势在中东地区作了广泛宣传

小结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为了完成宗教功修学习新知和加强

与中东地区的联络交通及出行组织方式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到ldquo伊

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旅行的便利则是促使他们成行的优势之一宗教感情是其中

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由宗教感情构建的网络恰是他们到中东的行旅的一种中

介促成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交流行旅的发达带来游记的丰富同时回

教社会与外界交流逐渐增多一批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便应运而生出游者个

65 杨士敏lt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9-10 66 纳忠lt给校中同学信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1-23 67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44

人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的羸弱国力构成了同样的文

化背景在异域文化碰撞下刺激着每个行者的观感ldquo中国人言西学之书以

游记为最多bdquobdquo今中国欲为推广民智起见必宜重兴此举矣rdquo68到中东去的旅

行记述记载着旅行者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反映着与旅西知识分子相同的精

神诉求亦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章将对他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进

行讨论

68 梁启超lt西学书目表序例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北京 中华书局1989)

页 125

45

第三章 异域景象

本章将通过对相关游记文本的梳理与解读以作者的宗教身份为划分从

宗教意识教育状况等层面阐释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景象

就到中东地区去的记述材料而言民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关于朝觐的新闻报

道知识介绍等还流传着一批数量不多但有一定影响的以大量篇幅记载朝

觐仪式的专著民国时期出版的这批相关著作基本上用白话文写成在记述

朝觐礼仪文教知识之余还描述了途中各种逸闻趣事无论是文采焕然的私

人考察记还是术业有专攻的留学记风格平实的访问记以及简单明了的朝觐

记作为旅行活动的产品都最直接地记录了旅行者对异域的理解具有文化

传递的资料价值又因为出行地域的不同在记叙内容上与同时期其他游记相

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穆斯林在异域世界面对的多是在脑海中想象过千百遍的

精神家园形象描摹自然风光的文字比重不大闯入其视野的主要是宗教仪式

和教育状况这些记述多以日记形式写成因其有明确的时间刻度一日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偶有所得随笔记之乍看芜杂无章但每部日记总体观之

因其时间地点事件的一目了然反倒有了几分ldquo叙事rdquo的意味保持了事

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晚清到民国在一定程度上游记担负有文化传播的任务到中东去的行旅

者有中华文化身份又是异域文化里的边缘人文化冲突的参与者和适应者

每一个行旅者都身兼多种身份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自

我身份是在以他者为参照和媒介时建立起来的行旅者多元的文化身份不但映

射了这段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而且还可从中透视出多源的文化流向这

个时期也有一些非穆斯林作者因各种原因到中东地区去康有为和胡汉民便

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到土耳其后留下的文字成为后世一窥其关于中东感

想的重要材料同时也为比较两类作者的中东见闻提供了机会行旅者的身份

对于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身份使他们在直接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

会有一些不同的精神经历由于社会地位出国动机活动方式的不同他们

作出的文化选择也会有所差别即便是相同的景观也会有不一样的诠释穆斯

林到天方去是一种回溯之旅地域和宗教上的异域体验以及对教育的关注

包含着他们内在的精神诉求中国穆斯林在备受压抑后对来自信仰源头的中东

地区的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们循着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到本源那里寻

求更多的精神支持其目的在于激活中国穆斯林群体的内在活力对于非穆斯

林作者来说到中东去则是一种完全未知的探索之旅他们将在异域所得的新

46

知用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

他们主要将视野投向与近代中国有着相似命运的土耳其更多关注其政治改革

及现代化进程但两种身份作者的观察都以中国本土的发展之路为出发点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一宗教景观

宗教景观主要集中在清真寺和朝觐仪式上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为伊斯兰

教国宗教氛围浓厚最鲜明的地域景观就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mdashmdash各式各

样由各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它又是进行宗教仪式离不开的特定场所是

集体记忆传承的空间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旅行者的宗教身份决

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为其近距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提供了优势因此在

穆斯林关于中东的旅行记述中或多或少都有关于清真寺的描写在仪式与寺

院组合的时空里他们通过清真寺的象征性仪式的操演来表征和实践自己的

信仰以此激活信仰理念和历史记忆

到中东去的朝觐者主要是到麦加和麦地那留学者在朝觐之外还能领略埃

及等地的风情访问者的足迹最广能够走访更多的国家笔墨涉及到的清真

寺也多姿多样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麦加禁寺(al-Masjid al-Haram)作为全世界

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目的地麦加禁寺正代表着他们信仰源头的精神中心

因而对其描写最为细致

禁寺的面积据说是十二万方尺周围是群房-殿宇-长三十六间每

四间为一组计九组宽二十四间每四间为一组计六组唤礼楼共七

座建于群房上不甚高大但围甚粗与土耳其式者不同由群房向

内为一大广场场内走道以青石砌成余为小尖碎石子地平常礼拜

多在广场里遇烈日或落雨则移入群房禁寺中央为天房房以大块

方石砌成照以黑幕幕绣金字天房高八丈余正面方形每边约五

丈平顶天房门向东北开门以铜制雕刻精细式样古老门距地

约五尺入天房须佐以短梯天房四周为套瓦夫圈以汉白玉石砌成

47

宽一丈余周围缀以电灯美丽异常天房门前为ldquo伊卜拉欣亭rdquo右为ldquo渗

木渗木rdquo泉ldquo沙飞依rdquo亭其左为宣讲台天房左为ldquo伊斯玛伊rdquo故垣垣

外为ldquo哈乃飞rdquo亭天房后面为汗百里亭再为ldquo玛里克rdquo亭全寺金碧辉

煌美丽异常回教禁止绘像故各回教民族之图案画异常发达禁

寺内外依砖形缀以各种颜色成为整齐美观的图案殊为得法1

禁寺的外面则是ldquo四围甚高形如护城rdquo ldquo所奇者四山虽高而不觉凯尔白之

低其尊严隆巍令观者眼光自炫辉煌夺目rdquo2

图表 3麦加禁寺

中间为天房(克尔白)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1948年 3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作者以其亲身体验详细介绍了禁寺的大小ldquo禁寺rdquo的名称源于阿拉伯语

《古兰经》规定在其附近禁止凶杀抢劫等因而得名ldquo天房rdquo是中国穆斯林

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1-22 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页 12

48

对ldquo克尔白rdquo的别称即禁寺内的立方体石殿阿拉伯人为克尔白做了帷幔

即ldquo照(罩)以黑幕幕绣金字rdquo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朝觐仪式之一的ldquo套瓦

夫rdquo(Tawaf绕行)即以克尔白为中心进行故而有专门的ldquo套瓦夫圈rdquo克尔

白周围的渗渗泉及亭子都各有其来历具有久远的历史意涵为穆斯林所熟知

作者到禁寺的时候已是晚上当时麦加城内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电灯禁寺

专门备有一个特定的磨电厂来供电3 因此它在夜晚愈发显得ldquo金碧辉煌rdquo凸

显其尊贵的地位据传说ldquo克尔白rdquo 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易卜拉欣和其子易司

马仪所建褐色的陨石亦是易卜拉欣遗留的圣物公元 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

林大军收复麦加后下令捣毁了ldquo克尔白rdquo 内外的全部偶像只保留了神圣的

黑石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将其改为清真寺禁寺建筑群这一实体结构积淀

着伊斯兰初创时期以及历经千年发展的历史经训中相关的阐释说明流传广

泛的易卜拉欣父子的故事玄石和渗渗泉等历史遗迹表征着伊斯兰教的一系

列意义系统成为穆斯林认同的核心对于中国的信徒来说禁寺与中国距离

的遥远更加凸显了其神圣性长路漫漫难以到达在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

ldquo精神磁性rdquo当中这是一种重要的因素4当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禁寺面前由

这一象征符号引发的情绪将他们与远古的先人联系在一起使自己的信仰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

麦加和麦地那拥有较多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穆罕默德的圣迹如麦地那

的圣陵古巴义清真寺等朝觐者往往会到这些地方瞻仰和巡游此外耶路

撒冷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等地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也在这些旅行记述中有所体

现形成一幅多彩的清真寺图景而正是清真寺这一穆斯林共同想象的空间

使伊斯兰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得以进行如伊拉克巴格达大寺

建筑固别具心裁寺中点缀红碧辉煌更有古代之灯笼形式各

状亦另有意味也殿中悬圆匾大书安拉穆圣及诸大贤名殿中均为

细毯扣头处之稍前有长狭木板可置鞋可取扇去暑殿中复多悬

风扇一室风凉礼拜人无苦楚5

3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页 266 4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35 5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25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

务社于 1943 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社信息

49

其建筑的精致和设施的完善体现了宗教在这一区域的活力令作者赞叹不

已同时不忘以之与中国的情况作比较ldquo若以刻苦为宗旨之中国回教岂有不

认为惊世骇俗者乎rdquo他们在游览中了解了不同地区履行宗教功课的环境并

以这种多元性反观本土的情况这座清真寺对于中国穆斯林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ldquo殿左为伊马目哈乃飞之墓其教派传播甚众全中国回民均在其教派之下

今日得瞻其墓荣幸已极rdquo6很多先哲的墓都在清真寺中形成清真寺符号体系

的一部分历史背景赋予清真寺的象征意义又一次凸显在作者的描写中体现

出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层次性即在整个大的伊斯兰传统的认同之外还有教派

这一层次的归属感

在开罗清真寺较多作者游览了几所著名的大寺后概括道ldquo开罗的礼

拜寺我们看了七八座了mdashmdash今天又看了两座紧相毗连都很壮伟大体的结

构都差不多正殿mdashmdash在中国叫腰殿mdashmdash的下面统是一个天井天井当中是一

个水亭四周是廊廊下都是礼拜的处所只有爱资哈尔大寺的天井中无水

亭rdquo7他们所参观或到其中完成宗教功课的几所大寺久负盛名如爱墓鲁大

寺为爱墓鲁将军(Amro bin Al-as)奉命取了埃及之后所修为纪念其最初传

教入埃及的功勋历代埃及国王在每年斋月的最末一个周五都要亲自到此参加

聚礼而侯赛尼大寺里则安放着默罕默德先知的遗物这些历史久远的遗迹

代表着伊斯兰传播到各地的历程身在其中了解其他国家伊斯兰的历史能

够激发他们虔敬感恩与自豪等诸种情绪

清真寺的外形色彩内部结构等具有物质实在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承

载的意义围绕清真寺尤其是关于ldquo克尔白rdquo的各种阐释传说及故事都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信徒作为伊斯兰的物质符号在这一神圣空间里进行的不是简

单的动作而是一套秩序井然的仪式其中以朝觐的场面最具代表意义

按伊斯兰教法朝觐有正朝和副朝两种正朝(Hajj)属于主命凡符合

条件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在有生之年要朝觐一次副朝(Umra)属于圣行每

个穆斯林在完成正朝功课的前提下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履行副朝功课(主

要是受戒和环游克尔白天房)公元 632年穆哈默德率穆斯林自麦地那赴麦加

朝觐因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故史称ldquo辞朝rdquo随行众弟子关于此次朝觐过程

6 同上这一学派指哈乃飞(Hanafiyah)学派又译哈乃斐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

四大教法学派之一与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齐名8 世纪中叶由阿

布middot哈尼法创立中国内地穆斯林大多遵奉该派学说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

页 231 7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5

50

的详尽传述即是穆斯林朝觐者遵循的重要依据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核心

的仪式没有任何改变正朝于伊斯兰教历每年 12月的前十天举行其仪式和程

序是(1) 受戒(2)绕行(3)奔走(4)驻米那山(5)站阿拉法特山(6)射

石驱邪(7)宰牲(8)开戒(9)辞朝8

据《埃及九年》中记载由埃及方面来朝觐的以拉比峨为戒关赵振武

马正泰等走的就是这一路因此就是在这里受戒的与马明道一起去的新疆穆

斯林们则是在元宝港受的戒也可以到了吉达再受戒赵振武记述了他们受戒

的过程ldquo七点受戒据说这时候船便走到正对lsquo拉比峨rsquo的地带所以晡礼之

后大家都忙着剪指甲齐髭作新大净小净预备受戒戒衣只有两块白布

一块披在身上一块围住下身头上不戴帽子脚上不穿袜子只穿一双为受

戒特制的鞋rdquo9身着一色的戒衣即表示不分国籍种族肤色等抹平了世

俗生活中的差异朝觐仪式是几种旅行记述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大多为流水账

式记载一笔略过马明道的描写尤为详细

随走随念赞词由领朝人领着念因为是晚上去的很黑转了

二十多分钟经过禁寺的伊卜拉欣门惟大门撤法门按巴斯门为

圣门等到赛俩目门入禁寺入禁寺的时候脱去鞋诵入禁寺的赞

词先迈右足入寺

helliphellip哈直们走到玄石的前边立意诵赞词后用跑步向左方转

围天房跑三周然后改成便步围天房转四周每行一步均有赞词

由领朝人领念每次走到玄石都应和他接吻同时念大赞言mdashmdash我用

真主的真名作起始真主至大mdashmdash不过人多地方小那一小块石头那

能容下若许的人所以通融着办改成送飞吻走到玄石双目注视

以双手向玄石方向抚空诵大赞言双掌抚面倒退两三步然后继续

前进但是在第六次末第七次开始的时候必须亲吻玄石一遍人拥挤

8 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5 9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52

51

得很我挤了有一刻钟还不曾抢上领朝人便给我开路可是我的手

将摸着玄石又被人流给挤走了没办法只好ldquo以诚代吻rdquo吧这种围

绕天房叫做ldquo套瓦夫rdquo(Tawaaf)就是ldquo朝rdquo转完ldquo套瓦夫rdquo退到天房门

的前边抚摸天房石壁接吻以示钦慕然后作lsquo都阿rsquomdashmdash祈祷离天

房门一丈五尺远有座亭子名lsquo伊卜拉欣亭rsquo在亭子里或在亭子旁

边礼两拜lsquo套瓦夫rsquo副功拜伊卜拉欣亭的右旁是圣泉lsquo渗木渗木rsquo观圣

泉饮圣水以圣水沾全身这样禁寺里的功课就算完毕了随着

由色法门出禁寺不过一箭多远便是lsquo色法rsquo山

在lsquo色法rsquo山和lsquo买尓卧rsquo山之间跑七次是朝觐人当然的功课这两座

山虽然叫山可是没有山只不过是人工砌成的五六层台阶而已两

山之间也不是难走的山道却是一条大街商店林立全大街的天空

都有木棚这因为给哈直们遮太阳功课是从色法起用便步走到禁寺

lsquo阿里rsquo门的绿柱前换跑步跑到lsquo为圣rsquo门的绿柱(每次约跑九十步)

仍改成便步走到lsquo埋而卧rsquo这算一次这样往返七次每走一步都

有严定的都阿也是由领朝的人领着念到第末次作lsquo都阿rsquo礼成

据说这来往其次的路程共六个启罗米达这种功课叫lsquo在两山之间奔

忙rsquo是纪念圣先知的10

在这之后是前往米拿驻阿拉法特山完成朝觐最隆重的部分ldquo阿拉法特山

在群山当中不甚高由大卵石积成山顶有一白碑rdquoldquo这天哈直到这里来

是主命好几万人都聚在一起从山上往下一望除去帐篷便是披着白布

10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分载于《晨熹》1936 年第 2卷第 9期(1936年 9月)

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期(1936年 11 月)

页 28-31

52

的哈直也倒有趣rdquo11 ldquo阿拉法特rdquo意为ldquo认识rdquo即人类之间的相会结识

节日气氛浓厚也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发表了一生当中最后一次演

说ldquo功课做完大半都坐在帐篷里合在一起诵赞言念应词几万人的声

音只是隆隆震耳rdquo12在阿拉法特停留至黄昏后起身返回米拿途中到穆兹

达理法山停留一夜然后完成射石仪式和宰牲中途朝觐者要回到麦加入禁

寺环游天房开禁更衣然后再到米拿去第二天接着击鬼每处击石七次

共二十一次每天一次共三天米拿的功课全部完毕ldquo然后回到麦加第

二天到麦加北关再度受戒归麦加入禁寺到色法奔忙毕开戒更衣

这种功课是圣行的副功最后是辞朝告辞的转天房然后退到惟大门作

辞朝的礼拜作宵礼退去惟大门这时候朝觐的功课算是完了rdquo13

图表 4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页 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朝觐仪式文化意蕴深厚这九个仪式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或纪念意义作者

详细的叙写无形中就是对这一群体文化的揭示朝觐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激

1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1 12 同上 13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1期(1936 年 11 月)页 28

53

发虔诚之心朝觐者们的精神信仰转化成共同的仪式表达并且进一步通过这

些周延绵密严谨细致的仪式来强化精神共同体的凝聚力禁寺里来自世界各

地的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履行同一个仪式使信徒们能够见证宗教共同体或者伊

斯兰全球团体的多样性并且发现信仰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ldquo这里有

背着或抱着小孩子领着孩子的少妇有背着老父或老母的青年有缺腿少臂

残废人有发须皆白的老者有黄发垂髫的婴儿也有些老病或残废的人

自己不能行动雇一个藤床坐在上面由两个阿拉伯人顶在头上来回跑

有由领朝人领着念都阿的有自行念的有怕忘掉拿着本子念的有男女老少

之别有黑棕赤黄各色一群一群忽动忽停忽走忽跑千态万

状不可形容rdquo14对这样形形色色的个体来说仪式活动使他加入到同一个群

体中这个群体不但会给他以思想感情上的支撑而且还会通过对宗教经验的

重演把他与力量和慰藉之源沟通起来这是一种持续进行的集体仪式而仪式

能够起到社会记忆的维系和传递作用王明珂指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

这些对过去的记忆形成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schema)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

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

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经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

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间的认同15人们借此追

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及其历史流变真主的启示永恒不变朝觐的核心仪式

自穆圣辞朝之后没有变过通过仪式体现的伊斯兰价值不断重复长久地延续

下来而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指涉原型人物和事件不断重演这种

同时性激发了对全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想象在特殊的氛围中加强了对伊斯兰

信仰传统的认同

如此详细的叙写在教外人士看来过于琐碎但这正是穆斯林所特别注意

的对于普通的朝觐者来说这便是 Turner 所说的一套通过仪式它能够帮助

个体朝觐者实现一次重要的身份变迁而知识精英不仅亲身体验这一仪式还

将其记录下来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来影响那些无法远行的人们把自己所感

受到的宗教氛围传递给他们使得伊斯兰从其智识和精神的集中地散播到中国

这一边缘地区

ldquo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必须共享各种系列的概念形象和观念后者使他们

能以大致形似的方法去思考感受世界从而解释世界直言之他们必须共

14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3 15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页 254

54

享相同的lsquo文化信码rsquordquo16中东地区极富特色的清真寺建筑实体与仪式操演正为

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穆斯林共享伊斯兰精神的ldquo文化信码rdquo在这一信

仰象征及记忆传承的空间中克尔白宣礼塔等文化成分构建着穆斯林群体认

知的ldquo共享的意义rdquo参加朝觐的哈吉在麦加逗留期间会去瞻仰当地的伊斯兰

教历史遗址如先知穆哈默德的降生地先知独处的希拉洞木哈拉区先知隐

匿的街道等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乌玛

(Ummah)中几种旅行记述多按照时间顺序将启程的准备送行途中

在圣地履行宗教功课归程等一一道来既是对朝觐过程的记录也是以旅人

之眼观照古国多数为对自己所闻所见的客体世界的描述和记录见证信仰是

他们书写的重点他们作为宗教群体的一部分由此理解的伊斯兰的感觉形成

他们记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朝觐者将这些ldquo文化信码rdquo转化成文字呈现给在

国内的读者使得他们能够在ldquo卧游rdquo中加入到朝觐者所体验的神圣空间中去

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的序言中希望这种记述能够ldquo使非回教而不明回教

教理且不明朝觐意义者得以明了回教真谛使回教人举义朝觐未得前往者 得

以借镜增加信念至于根本不能前往者借此笔记一聆盛典实况如身亲

临rdquo17本地的读者通过阅读过滤掉时空转换这一介质可以直接获得这些ldquo文

化信码rdquo所传达的文化认同与价值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一同分享这一神圣性

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认同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兰的意识

除了在麦加朝觐部分旅行者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宗教活动赵振武一行

送留学生到埃及的时候在那里长时间的停留使得他们近距离接触了更为常见

的宗教场所和当地人们的日常宗教生活如开斋节时作者观察到家家都要上

坟的习惯想知道他们在坟地里做些什么便也抽空到那里参观了一次当他

们到坟地的时候使他们最注意的便是每个石墓上都插着鲜花石墓的四周

围坐着全家的上坟人有的在念经有的已然念完了在那里吃喝有的在谈

话有的在哭泣形形色色很离奇ldquo我记得在一本游记里看过说开罗城有

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活人住的一部分是死人住的那时的想象以为死人住

的城不过是一片荒凉野冢罢了那晓得不然今天才明白所谓死人的城真

和城一样有街道有墙垣有门窗甚至也有许多座礼拜寺走在街上以为

门窗内必有活人居住其实不然里面却都是累累的石墓rdquo18作者在记述种种

见闻之余一一与自己之前的认知对照由此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而一些相

1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4 17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6 1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47-148

55

关的传闻也经由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得以了解了真实情况他们在朝觐这一移动

过程中能够重新认识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实践 因而他们顺应和学习他们在朝觐

路上学习的和看到的

二教育文化形象

寻求学问乃伊斯兰教的最根本教义之一ldquo全世界的穆斯林有两个朝向一

是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礼拜的朝向一是爱资哈尔

是伊斯兰学术的朝向rdquo19到伊斯兰世界寻求知识无疑又是一种精神朝觐第一

届留学生马坚和纳忠到埃及后写信报告了他们在开罗学习与生活的概况1932

年时任北平成达师范教员兼《月华》旬刊主笔的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第二届

留埃生到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将五名学生送入学校就读后晋见了法鲁克国王

并就继续派遣留学生设立伊斯兰教育基金和创办成达图书馆等问题与埃及教育

部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他借此机会参观了当地众多教育机构对开罗麦加等地

的教育情况的记述成为《西行日记》的亮点1946年庞士谦在回国途中写的日记

《埃及九年》大部分是回顾自己在埃及的留学生活其中也有对阿拉伯国家教

育状况的详细描述尤其是爱资哈尔大学占了很大篇幅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方式

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有不同本节将从宗教学校普通学校文化设施三方

面来阐释教育文化形象

求学者主要就读于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这是埃及宗教教育的代表马坚纳

忠和庞士谦在他们的报告或著作中详细记述了爱大的学制章程附属学校图

书馆经费来源等情况马坚称ldquo(埃及)教育颇进步识字者占百分之十二

学校分宗教学校和普通学校两种宗教学校归爱资哈尔大学校直辖此大学创于

九百七十三年为回教世界文化之重心学生九千二百人自南洋群岛印度

阿富汗伊拉克也门汉志叙利亚巴勒斯坦bdquobdquo美国来者约七百人rdquo20

爱大的著名在于其历史之久远学生之多样化此时爱大正在进行改革ldquo一

面保存旧制任人选修无年龄与学年之限制一面又创设新制分小学中学大

学研究院四级小学四年中学五年除宗教课程阿拉伯文学外有史地

数理化博物公民卫生大学四年分文学法学哲学三系研究院两年

分教育宣传两部rdquo21可以看到新制中普通科目占了一定分量正在向现代

教育的形式转化爱大的旧学制最能代表其宗教教育的特色旧学部仍处于礼拜

寺中教授方法如同爱大刚开始创立那样主要在爱资哈尔大寺侯赛尼大寺等

19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页 151 20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35 21 同上页 35

56

几个寺中讲学ldquo教师盘足坐于高大的方椅之上学生环坐周围听讲无教室

无黑板无桌椅学生均席地而坐rdquoldquo这个旧学制给求学人以方便凡有志

于求学的人不论其年龄与资格更不论求学的期限久暂皆可入班听讲rdquo22 这

充分发挥了清真寺的宗教和教育功能并使其最大限度惠及民众在教学内容方

面以宗教知识为主但是ldquo爱资哈尔对于科学业不忽视因为《古兰经》

命人研究自然参悟宇宙的造化爱资哈尔之课程标准中已规定有相当数量之

新科学bdquobdquordquo23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发展

宗教教育的同时愈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认为坚持虔诚的信仰和追求科

学的理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这对于中国穆斯林学者来说便是一种新思潮在

改革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育时需要强调科学法学知识和宗教价值的近代化

赵振武也在爱大观察了数日认为爱大的旧学制与中国古代的书院讲学制度很相

似但是更加平民化对于这种开放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很是赞赏ldquo爱资哈尔是

有欠四年不及千年历史的古校校舍只是礼拜寺教授只是讲经最近三四年开

始有新学部之设立所以规模制度比国立各校自然逊色可是就今天所看已

经是难能可贵了bdquobdquo校舍都是旧建筑光线空气构造的格式都不适于学

校使用他们只是将就着应用rdquo据爱大教务院职员介绍以前这一万生徒都只

在礼拜寺中席地听讲现在已经有九千人坐到讲堂的凳子上礼拜寺的席上只有

一千名了改革魄力之大可见一斑当时中国国内的回教教育方式特别是经堂教

育与爱大的旧学制相似赵振武一行到埃及考察的目的之一便是学习现代的伊斯

兰教育方式也深知改革过程中的艰辛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就发出ldquo他们这

样改良的魄力也着实可佩可钦rdquo的感叹24

埃及的普通学校由教育部管辖包括小学至埃及大学几种等级赵振武在

埃及教育部职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两所男子学校和四所女校包括初级小学

师范预备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及高级师范学校几个级别对学校的学制科目

年级设置教学状况等作了细致的记录普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有宗教内容

且各个学校都备有作礼拜的设备显示出对宗教仪节的重视在初级小学校中

二年级以上的手工都以实用为宗旨如挑线缝纫织藤等这里还为盲女

配备了专门的织毯教室在高一级的其他几个女校中都设有家事科分别在

特殊的教室里实习洗衣熨衣烹饪等事作者对女校中的工读并重大加赞

赏ldquo这种实施的原理我极以为然因为知能不偏废而后生活才有办法rdquo

女子师范学校中的盲目科则给赵振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dquo该校共分四科教育

22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7 23 同上页 12 24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88

57

科幼稚科家政科专修科教育科中又特设盲目科专习教授盲童当

我们参观到盲目科时她们mdashmdash有目的女生都正在做盲童用书用具和方法

与我国所用的全相同mdashmdash我当时便请求其中一个女生给我写一份字母和音符

想要带回国去设法教授给我们的一切可怜的失目者rdquo25埃及普通教育中的职

业教育和女子教育设置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急切要了解的关于回族女子教

育1930年《月华》曾策划了一期ldquo妇女专号rdquo进行讨论其中就有提倡女子

教育普及提升回族女子的知识水平和处世能力均衡回教男女的智识且在

基础知识外也呼吁要学习新式工业技能使学校所学知识或技术在社会能学

以致用改善生计因而这几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正对他们有着很实际的借鉴意

图表 5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月华》5卷 19期(1933 年 7月) 页 1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离开埃及后作者到耶路撒冷和麦加游览及朝觐每到一处都拜访了当

地学校对教育情况作一番考察如麦加的中等师范阿拉伯沙德学院这里ldquo普

通科除掉算术几何代数读本习字意外差不多全是宗教科目如古兰

圣训教义教律 认主学之类rdquo麦加的学校只供给图书和文具对贫者给予

25 同上页 177

58

补助而在上述几所开罗的学校都是免缴学费有的供给食宿有的供给一顿

膳食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第三年级极为注重农业一科ldquo因为他们想要造一个

新阿拉伯对于米面菜蔬不必事事仰给于外方rdquo 26由此也可看出当时麦

加地区经济的凋敝以及发展新阿拉伯的决心

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娱设施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如开斋节期间开罗王家

农事试验场学生为贫民工厂募捐而扮演的游艺大会会场的规模很大许多男

女学生用古装化成各种奇异的剧幕开罗有一各大学和中学学生组织的回教

青年会ldquo是埃及很有规模的一个团体分演讲宣传学术图书音乐体

育各部rdquo并办有会刊 Young Muslimin Magazine与国内的《月华》常互相交

换27 城中有教育部体育会为开罗城内女教员们设置的体育场设置有秋千

木马篮球网球台球等等的体育器械场的后面还有为她们练习游泳而设

的大水池埃及图书馆的规模之大则令他感慨不已ldquo馆中分两部分一是陈列

古板及古写本为世上所希见之珍本二是印本书备人们借阅的据说古本之

中有许多珍品最值得记录的便是圣人时代在羊板骨上写的和以后写在树

叶上的册本还有每时代的写本都分别标明陈列年代越远的字体亦越古

拙bdquobdquordquo当时中国回教团体内没有一个正式的图书馆赵振武认为对古籍的

保护和传承不力是回教文化在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ldquo埃及全国人口不过一千

几百万居然有一座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中国教胞有五千万之众先贤的笔

迹所在多有而且精善的写本尤指不胜屈居然会立不起一座图书馆供给

人们的求知陈列先贤们的遗墨致使在华的回教智识日渐穷败rdquo28作者以庞

大的人口数与所拥有的宗教教育资源的匮乏作对比以突出振兴宗教的急切

心情此次赵振武一行到开罗其中的一个计划便是请求爱资哈尔大学给予扶

持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一个回教的图书馆在看过这里的情形后他将图书

馆的情况详细记载寄给了《月华》编辑部以期能得到中国国内穆斯林的重

以埃及为代表其教育和文娱活动形象表现为新旧杂陈徘徊在传统与欧

26 同上页 271 27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56清末民国对内地的穆斯林人口并没有确切统计当时

最流行的一个估测是五千万另外还有三千万七千万甚至八千万等说法1964年

全国人口普查所得回族总人口为 447 万当时回回往往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

数民族也看成属于同一种族因而会将他们的人口数量计入但即便如此也与实际

情况有很大出入多出于内地穆斯林对其人口总量的想象这种被放大的想象可以

视作他们对自身重要性的迫切认识参见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

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104-105

59

化之间马坚刚到埃及时便深刻感受到这一点ldquo埃及地近故欧化程度较

我国为高新旧思想之冲突亦甚剧烈新旧各趋极端皆非所宜故又有持

调和之论者以为物质文明当以欧人为楷模至于精神文明则我回教亦有

独到之处rdquo29他们在努力协调传统伊斯兰教义和现代化改革作为伊斯兰学术

中心的埃及当时的教育状况在各回教国家中首屈一指其发展的形势让中国

穆斯林深感佩服但赵振武也表达了他的担忧ldquo知道埃及的教育随时都在进步

的状态中只是利弊往往相连因为教育形式的效法欧洲而连带及余其他的

一切如衣装举止奢华bdquobdquo等亦无不效法欧人日超欧化深恐年代一久

伊斯兰的美德怕要沦于异化这是我们冷眼观察的一点杞忧rdquo30

中国不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和历史范围内到爱大学习的留学生以及出去

考察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都努力在教育上使中国伊斯兰教育系统与爱大发

生联系爱大作为伊斯兰学术中心与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与整个

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他们对当地教育知识极为关心从对方的教育制度中汲取

经验以改革国内的伊斯兰教育而这种伊斯兰教育改革正是中国穆斯林现代

化的关键部分

到中东去回溯到伊斯兰的根源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

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传达的是以宗教传统精华进行民族拯救的

信念在游走异域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感受现代文明吸取异域营养反观

本土文化通过对异国的描述表达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在这

其中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赵振武在给友人的信中告知当地的宗教和教育

情况时特别说明ldquo我们用主观的观察凡是合乎教门的都是善良的掉过来

说不好的习惯都是风俗rdquo31这突出了作者心目中中东地区在宗教方面的文明

和崇高以及知识分子对中国国内回教发展状况的一种内在焦虑与体认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近代不乏非穆斯林作者取道中东地区赴欧洲者清末王韬(1828-1897)郭

嵩焘(1818-1891)张德彝(1847-1918) 薛福成(1838-1894)等人在其游记

中都有对苏彝士运河的描写但仅作为片段点缀在他们的长篇纪行中实际上

当时中东的土耳其和埃及常常作为弱国代表成为近代知识分子规划中国发展道

路时的借鉴对象尤其是土耳其作为ldquo西亚病夫rdquo与中国这个ldquo东亚病夫rdquo

29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 30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00-201 31 同上页 154

60

在亚洲大陆两端遥相呼应因与中国相似的国情和变革经历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

关注的焦点常被用作构建其政治话语的资源但遥远的想象和分析常常多于实

际的交往他们或从种类异同方面来分析中土两国的情况推断中国的政策如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以ldquo横览万国与中国近形似比拟同类鉴戒最切者莫如

突厥矣rdquo向光绪帝提议变法32在戊戌变法中又集中引征了克里米亚战争和

1874-1876俄土战争这两件大事来表达其联英的主张以推断中国的外交政策33

梁启超则对中国与土耳其的异同问题进行辨析力陈ldquo我与彼之所为绝异也rdquo34

或引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为效仿对象如孙中山著专文称ldquo近东病夫之土

耳其瓜分问题已由革命而解决rdquo而ldquo中国岂异于是哉rdquo35而在凯末尔革命后

则引土耳其为新兴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代表如1927年柳克述著《新土耳其》

完整地记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旨在取法土耳其

ldquo说明帝国主义的如何进攻以及弱小民族的如何自救rdquo以 ldquo唤醒民众rdquo36戴

望舒也编译了《现代土耳其政治》来说明ldquo民族观念和近代技术这两个西欧的产

儿rdquo如何在回教世界发展以之呼吁和号召本国同胞37

民国时期康有为的《突厥游记》和胡汉民日记中相关的记述是极少的建立

在实地观察上的作品故本节以他们笔下的宗教和政治景象为主探讨当时教外

人士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这两份旅行记述资料写于不同时期反映了作者的政

治思想及对当时中国发展之路的一种思考以说明中东地区在近代中国变革之

际也曾进入中国非穆斯林知识分子的世界参照系他们到中东去将其视作借

鉴对象呈现出不一样的对于中东的观察

一康有为与《突厥游记》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被通缉逃亡国外他遍览各地政教风俗科学艺术

将游历观览参照中国文化撰写了众多的ldquo列国游记rdquo1908年7月在实地游览

土耳其之后他写下《突厥游记》但并未发表1913年才首次刊登在他主编的

32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298 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页144-147 34 梁启超lt中国与土耳其之异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

1989 )页28 35 孙中山lt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gt(1908 年9 月)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

页382 36 柳克述著《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页(1) 37 戴望舒编译《现代土耳其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1

《不忍》杂志第1-3册上但是为了展示其政治观点康有为将早已成稿的《突

厥游记》文本在刊发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38因其刊本的改写是针对民国后政治

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故本文的讨论以刊本为主

作者在文中称ldquo吾于诸教主之地皆欲一游以志瞻仰rdquo 39宗教形象亦为其

所关注多有寺庙和感受笔之于书但这与上述穆斯林作者笔下的景象有些不同

如对于麦加禁寺的描写由于麦加只允许穆斯林进入他未能前往因此在伊斯

坦布尔索来曼陵庙中见到麦加的缩微模型特意将其记下

麦加之城周以群冈夹山而穿道入焉遂见方城城门壁上瑰异作

小穹三百其摩诃末陵环侍在塔中作圆周廊屋以三十四柱为之皆长

方灰白色正中为方塔塔旁有小门登之塔顶中即贮摩诃末棺衣

墨幕上钩以铁阑焉余平无他物塔外有三亭其小穹亭二亦壮伟也

昔闻其棺悬空中不贴地盖摄以吸铁今观之果然虽以诡术惑愚民

亦足千年矣黠哉摩诃末40

尽管这只是麦加的缩微模型但在作者的介绍中却能看出他对伊斯兰的了

解他简要描述了禁寺及其周围的建筑有一些偏差克尔白并非悬空更不

是ldquo摄以吸铁rdquo其底部垫有一块基石作者看起来像悬空大概是因为天房门

距离地面有 2米而产生的错觉ldquo以诡术惑愚民rdquo即他所认为的ldquo佛耶回乃因旧

说为天堂地狱以诱民rdquo在这里将克尔白的ldquo悬空rdquo作为穆罕默德以诡术来

迷惑平民取得宗教神圣地位以影响千年的证据有失偏颇并且克尔白这一

建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就已存在而非创于穆罕默德之手更重要的是他

将克尔白误认为是默罕默德的棺墓所在而克尔白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言下

之意即认为众人朝拜的是穆罕默德这与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有违实际上默

罕默德的陵墓在麦地那的先知寺内到天房朝觐并不是朝拜穆圣或其它任何人

物这是有异于别教的朝圣天房和其它圣地之所以受尊重全因其社会组织

38 具体的修改及解释见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近代史研

究》2006年第 2期页 223-236因此文作者对《突厥游记》中土耳其政治状况作了

较多描写和分析故本文在分析《突厥游记》时侧重于其宗教景观及由宗教景观思考

的国家发展之路 39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1册(1913年 2月)页 21 40 同上页 21-22

62

和历史背景之故以康有为的博闻和阅历来说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见当时非

穆斯林对于伊斯兰的认识多由想象和道听途说而来伊斯兰的景观对于他们大

多意味着未知和陌生

康有为也实地游览了伊斯坦布尔的几所清真寺多以文物遗迹的眼光看待

并未对其作过多宗教上的描述如生苏菲庙(即阿亚索菲亚大寺 Aya Sofia)ldquo此

庙已二千年其闳大华妙令人惊觉以古旧论之可谓为地球华严第一rdquo阿

亚索菲亚大寺承载着一段伊斯兰的征服史奥斯曼土耳其人 1453 年征服伊斯坦

布尔(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其内部装饰有大量基督

教元素ldquo有昔帝后二像回人虽灭之痕犹在rdquoldquo楼上下门多刻十字今回人

灭之而迹犹存rdquoldquo有基督像虽为回人灭作花样而遗迹尚存rdquo作者对这种

ldquo易教而用其庙法rdquo极为赞同以此来批评国人ldquo恶佛教并庙而毁之rdquo使得

古物不存文明扫地对于索菲亚大寺所代表的文明交替的历史的观察在其

描写和解释中表现出来作者写到殿中的石柱ldquo一柱有掌血痕rdquo并解释ldquo盖四

百六十年前回人杀希腊人二万于此染成云rdquo41而同样的景观在穆斯林作者的

笔下则为别样的解释ldquo石柱端见一手掌痕迹乃攻破伊斯坦堡之土耳其将军

到此后抵掌于柱刻为手形借以为纪念者将军之功果与此柱不朽矣rdquo42穆斯林作者明显引将军的功勋为豪见之而缅怀康有为作出对伊斯兰教负面

的解释但并未作价值判断言语间视之为文明交替历史变更的必然文中

并无关于他们解释的信息来源暂且不论孰对孰错由其解释可见作者不同的

立场前者为中立的文教历史的说明后者则是含有宗教情感的描述

宗教方面康有为还描写了摩诃末教(伊斯兰教)两种派别的诵拜仪式以及

一些基本的教俗并由此讨论伊斯兰教是土耳其立国的根基

摩诃末教徒之信仰最坚其所信之术谓为善者可为神如平生为善

事者死后必归天国其为教争而死必归天国而受无量之福故人死

不哭男子不省墓墟墓之间只见老弱妇人徘徊踟蹰以祈冥福而已

突人数百年之以兵力横绝欧亚者恃此术也其道亦妙矣虽非中庸然

当国争时未可遽非也43

41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页 17 42《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398 43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3册(1913年 4月)页 55

63

他指出土耳其正是凭借伊斯兰教的信仰开拓疆土建立跨越欧亚的大国

它的立法之本是《古兰经》ldquo突制宪法之本出自其教可兰经所有法律皆

原于此经而制定者rdquo并言明这与中国的ldquo六经rdquo十分相似土耳其教长享有极

高的地位ldquo凡立法行政由苏丹亲裁立大僧正与大法官副也大僧正管教

大法官管律凡立法设教必先议于大僧正大法官待其诺而后归苏丹裁可焉rdquo44在教育方面ldquo专门学校教亚拉伯语波斯语而注重可兰经哲学论理学rdquo同

时又注重法律历史地理等科目ldquo大旨主于政教一致rdquo这便是土耳其立国

的基础

这段关于ldquo政教一致rdquo的描写在1908年的稿本中并未出现而是在1913年

首次刊发时加上的也就在这一年作为孔教会会长的康有为建议国会将孔教认

作国教ldquo吾国宪法 宜用丹班之制以一条为lsquo信教自由rsquo以一条lsquo立孔

教为国教rsquo庶几人心有归风俗有向道德有定教化有准然后政治乃可次第

而措施也rdquo45他的意图很明显欲借鉴土耳其的政教合一来阐发其以孔教为立

国之基的主张即中国也应该建立政教一体的政治建制

其实康有为对土耳其的观察以之为借鉴对象不仅仅是政教合一这方面

在1908年稿本的《突厥游记》中虽然革命刚过还未能看清形势但他是对青

年土耳其党革命立宪大加赞赏并试图仿效随着土耳其和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变

化到1913年他转而否定并对青年土耳其党人学习法国改革提出了批评借鉴

方式由积极的ldquo救亡rdquo转向ldquo鉴亡rdquo于是又从宗教方面引出另一层面的借鉴意

但是这一借鉴对象并未发挥实效一方面民国政府忙于内争与财政无

暇注意康的请求其他宗教主张宗教自由而那时的知识分子甚为分歧难以对

孔教在近代中国的位置有任何一致的意见并且孔教运动缺少情感上与精神上的

吸引力46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突厥游记》ldquo发于救亡的热忱 流于政论

性的臆断rdquo 47一些描写多表现为政治话语而与事实不符且梁启超早前就针对

其中土ldquo同种同类rdquo的观点提出过异见康有为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无论是鉴亡或救亡土耳其曾经进入康有为的视野并

成为其建构政治理想的思想来源

44 同上页 54 45 康有为lt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gt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848 46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页 112-113 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页 235

64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借鉴流于空想那么1928年胡汉民对于土耳其的讨论则表

现得要实际一些

二胡汉民与《胡汉民日记》

1928年 1月底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偕孙科伍朝枢等人前往土耳其和欧洲

考察并将所见所闻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在此之前胡汉民就关注过土耳其

的形势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在《民报》上发表《就土耳其革命告我国军人》

提出ldquo见土耳其革命之捷报胡不为之拔剑而起舞rdquo以激起士心提倡效仿

土耳其以革命的形式立宪他一再强调军人有左右一国政治的能力在革命中

应当负起比平民更多的责任他以土耳其军队忠于苏丹但在关键时刻顺应民

意而反抗政府参与革命为例又引用汤武革命中牧野之战的例子号召 ldquo以

军人而响应革命为我国革命战史最有光荣之事rdquo48而考察土耳其为未来中

国的发展求取经验是胡汉民 1928 年出洋的目的之一49待胡汉民真正踏上土

耳其的土地时土耳其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

成为战败国阿拉伯各省摆脱了土耳其的控制奥斯曼帝国瓦解凯末尔领导

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作者在埃及耶路撒冷土耳其等地游览了宗教遗迹如耶稣受难处哭

墙以及一些阿拉伯教堂(清真寺)但并未作过多描写在伊斯坦布尔游观两

所教堂也只是一笔带过

作者最为关心的是土耳其建国后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方面他主要是

通过参观国会与土耳其领导阶层会晤了解的在其日记中记录得最为详细

如教育方面

以国家思想代其从来之宗教小学高小有宗教一科于星[ 期]

一下午讲之为自由科中学以上则废盖为家庭习惯使其父兄不至

聚生反感也

48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

知三联书店1977)页 560 4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页 210胡

汉民访问此次出访主要是向各国政府宣传国民党的政策争取国际支持同时为废除

各国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作些试探

65

helliphellip

土教育注意物质实用(如织造工艺化学) 又以教材缺乏极重师

范方为男女师范学校之筹议50

由上可看出土耳其教育世俗化的努力即进行用国家思想取代固有宗教的

教育改革树立明确的国家意识以激发土耳其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这一改

革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并且注意到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并非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财政方面统一定为法律(派科员于军民各机关)管理预算党政方面土耳

其党与政府的关系是ldquo我为政府总理同时亦为党的总理也rdquo其党政合一的

制度与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相同而党务相当严格ldquo资格甚严不得有犯罪及

不道德行为军人无入党之必要职员先受严格检查为自然之党员但不使

加入政治的运动对于政府拥护而监视之bdquobdquordquo当时的内阁总理替凯末尔代行

党政各种权力ldquo凯末尔为终身总理平时以依士密(国务总理) 代之国事悉

决于国会议员莫非党员有大事则议员先密议于党部而后在国会讨论rdquo51胡汉民对土耳其政府普及教育统一法令财政等方面都很赞赏尽管也有一

些疑义如对于ldquo党会议时凯末尔出席发表意见则党员惟有接受而无讨论

云rdquo作者评价为ldquo盖其集权专制过于苏俄也rdquo52但是他认为土耳其的政治格

局值得中国学习参照他在归国后利用各种场合来宣传他的以土耳其为榜样的

主张ldquo土国在欧战以后经济原极困苦且国亦不甚强劲但至现在距媾

和不远而土国之财政竟能有条不紊政治亦甚佳可知其进步之速诚足

惊人也吾人往外游历考察政治当取其所长回国以资借镜则土国其庶

几矣rdquo53对于胡汉民表示出的对土耳其的极大兴趣以前学界在讨论胡汉民时

多强调他实际上欣赏的是凯末尔完成革命后深居简出由内阁总理代其处理政

务的做法以此暗示蒋介石有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胡汉民将土

耳其视作中国和一切弱小国家的楷模希望中国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强盛起来才

50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lt胡汉民日记(1928 年 2 月mdash7 月) gt见《民国档案》2004 年

第 2 期页 16 51 同上 52 同上 53 胡汉民个人全宗案卷号三〇一〇一 15转引自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

页 212

66

是其关注的焦点54无论他兴趣点更侧重于哪一方面胡汉民对土耳其政治格局

的观察和记录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借用的经验

小结

由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异域形象既反映了中国人对中东地区的认知水平也表

征着不同身份作者的情感和态度ldquo形象是加入了文化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

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rdquo55对于所要记述的形象的选择与旅行者们的民

族意识与自审情绪以及作者个人在看待中东异域形象上带有的浓厚个性色彩和

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行旅者不同的身份影响行旅体验从而导致呈现在其文本

中的异域景象的不同

在穆斯林作者笔下宗教形象显然占据了异域言说的核心位置普通朝觐者

的叙写中从历史想象到亲眼见证的欣喜和认同溢于言表知识分子则在此情感

之上又注重其可资借鉴的方面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自然会赋予伊斯兰教诞生地以

优越地位因而在异域文化对自我文化的影射中呈现出对于本土在宗教上处于

弱势地位的心态相比之下非穆斯林作家更关心政治和文教方面的情况康有

为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考察的意味更浓并借此建构其政治理想作为政治家的

胡汉民视点则着重于政治格局由于中东地区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并非像西方

国家那样发达因而在他们的叙写中不会有同时期旅西游记中常表现出的那种弱

势种族和群体的焦虑

若以行旅的象征意义来看他们都是到ldquo彼岸rdquo去从本土出发向另一地转

移的时候不仅是从已知地域向未知地域的地理转移同时也是从一个熟悉的文

化环境向另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转移脱离了生活常态进入充满新奇体验的

时空感状态是一个追寻的过程他们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另一个民族

的土壤中既要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会对文化身份的冲突作出一定的调和对

于非穆斯林来说中东的异域图景代表着另外一个文化圈他们在流动的具有差

异性的文化氛围中获取新鲜的资讯但并不会产生纯粹意义上的精神契合(多是

世俗的)没有认同的情感对于穆斯林来说在这一行旅的过程中除了能够

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之外更是一种对旧空间的追寻因此中东之

旅既是ldquo彼岸rdquo又是ldquo归途rdquo由于他们的另一层伊斯兰文化印记中东的异域

图景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并非异质文化借助于一种回溯的视野旅行者的思

54 同上页 212 55 布吕奈尔等lt形象与人民心理学gt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页 113

67

索更多是在亲和中进行调适以加深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的是对于信仰意义

和价值的寻求和整合这种价值的寻求超越了一切功利的个人家庭国家的边

界穆斯林通过自己的宗教意识勾勒了一幅世界图景借助于这一图景获得归属

感并通过文字记录与本地的人们共同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他们的身份和个人

视角有所差异但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羸弱国力构成的文化背景是相同

的与异域文化的碰撞刺激了每个人的观感在奇山异水之外宗教文化和政治

等ldquo社会相rdquo构成了游记内容的主体这是让行旅者感受差异最大和思考最多的

部分游记中表现出的视野和思考无论对于主流社会还是回教团体来说都包

含着对自身所居处地域家国的文化认同或反思针对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时的

对比中出现的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和学习对象是他们相同的立足点穆斯林群

体这种在异域行游中对于本土的观照不只局限于中国回教社会内部的发展也

是关乎整个国家的随着当时中国时局的变化这一点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这

将在下一章中讨论

68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民国初到三十年代前期到中东去的游者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宗教和教

育方面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激活本土穆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

变化到中东去的这一移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关于国族认同方面的意识但

这种认同是有差异和不同步的同样身为穆斯林他们带着这样的差异在中东

开辟了关于中日战争的宣传ldquo战场rdquo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民族

斗争经验给了一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

参与到抗日救亡中1938 年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各国1939年中

华民国朝觐团赴麦加宣传便是典型的例子《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由

其成员薛文波执笔王曾善整理1943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97年在马

来西亚再版该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 1939年中国近东访问团一路的工作及

见闻后附访问团总报告书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则由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

生组成1939年他们接到国内电报要求组织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赴麦加朝觐

扩大宣传顺带监视唐易尘等人组成的华北朝觐团因为其受日本方面指使

以朝觐为名进行对中国抗战不利的宣传和联络1天仆为中国赴埃及留学生之

一他的《朝觐日记》即是对这次行程的详细记录连载于《月华》上庞士

谦 1938 至 1946 年在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埃及九年》是作者归国途中在船上

写的日记和回忆其中附有一篇ldquo1939年朝觐团日记rdquo也记述了中华民国回

教朝觐团在麦加的事迹在此可作为参考华北回民朝觐团则为我们讨论穆斯

林国族认同提供了另一种面向《麦加巡礼记》作者唐易尘为日本协助成立的

ldquo中国回教总联合会rdquo总务部长1939年受日本顾问赞助率华北回民朝觐团到

麦加朝觐唐易尘将此行见闻整理成文先于《新民报》上发表1943年由震

宗报社刊印成本他们都借用到中东去为己方宣传这反映着对宗教的认知和

对国家的态度的变迁2

本章拟以上述作品为主要分析材料从他们赴中东宣传的缘由成效等几

方面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不一致性并强调其中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有研究者注意到中国内地穆斯林在历史上多不为外人了解唐宋时期他

们是外人元朝时他们是征服者和恶人明朝至清朝中叶他们极少出现在正

1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合期(1939 年 2月)页 13 2 这里将材料按照近东访问团中华民国朝觐团华北回民朝觐团的顺序排列庞士谦

属于中华民国朝觐团其《埃及九年》中的ldquo1939年朝觐日记rdquo在此作为参考和补充

69

史记载中直至抗清起义的发生才被ldquo发现rdquo3李普曼在其研究中也揭示了

中国穆斯林曾经处于中国历史的边缘这一现象他指出到 20 世纪 20 年代

由宗教和世俗穆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才开始有有关

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国性声音发出4那么回族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运动中

的表现可以视作这种声音的高潮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本节从出访缘由宣传手段与成效兴教兴国的实践三方面来分析达浦生

及近东访问团的活动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目的和活动有

了变化与前面的中东之行相比这几次活动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mdash

mdash向外与中东世界联络积极争取其支持是对于伊斯兰世界的认同向内与

国内其他民族一起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去是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

一出访缘由

抗战开始时任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的达浦生多次接到海外友人来函

询问中日战争的情况他们多不明中日问题的缘由以为中日既同文同种中

国应对日本亲善不应以兵戎相见且日本与中国强弱悬殊以弱敌强胜负

之数不难预见留埃学生也将埃及人士对中国抗战的反应反馈到国内ldquo皆因敌

人事先肆其鬼蜮伎俩作虚伪之宣传颠倒黑白致使近东各国人士对我发

生错误的观念rdquo5这使达浦生萌生了出国之意拟赴近东各处将中日战争的

情况与中国抗战的精神向近东的回教徒说明加之后来上海失陷达浦生因

此下定决心摒弃一切到中东作宣传

3 Barbara Pillsbury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rdquo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4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p 212 5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见《回民言论半月刊》

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月)页 27

70

图表 6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抗战期间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中也提

出了ldquo利用朝觐机会为世界回教之联络与宣传rdquo的计划要求ldquo利用此机会

作联络宣传工作藉宗教之情感把握世界回教之重心rdquo以此让中东地区人民

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要性6中国朝觐者曾在麦加向各国穆斯林进行宣传有

的朝觐者进一步访问其他国家发表各种言论和文告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抗

日战争的支持达浦生出洋之后1938年 1月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派出的中

国近东访问团开始出访中东国家访问团以王曾善为团长马天英张兆理

薛文波及王世明(时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生就近参加)四人为团员其目

的在于ldquo以民众团体之立场作国民外交之活动前往近东各回教国及回民较

多之国宣传我国抗战之意义与敌人侵略之种种暴行并我回民参加抗战之最

大决心冀以揭破敌人多年来在近东一带之政治阴谋与其离间分化我整个民

族之鬼祟伎俩rdquo7

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前身系 1937年在河南成立的民间团体ldquo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rdquo

由王静斋时子周等筹建1938年改组为ldquo中国回民救国协会rdquo(会址武汉)1939 年

1月由唐柯三孙绳武等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回教救国协会同年

会址迁往重庆成为官办组织第一任理事长为白崇禧该会曾联合全国伊斯兰教组

织为一体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91下文中的留埃学生朝觐团亦由该组

织派出lt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2期

(1939年 2月)页 22 7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441日记中称该团旅费来自

71

他们将此次出访视作ldquo国民外交rdquo以抗日救国为目的以抗战宣传为途径

展开他们的访问之旅在主观上是为国家服务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性这与

之前的中东之旅如朝觐留学参观考察等纯粹宗教文化交流有了区别这

种区别也是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除了军事进攻他们在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推行所谓ldquo亲善rdquo外交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在舆论中宣传建立ldquo回

回国rdquo和帮助中国回教徒的政策企图获得穆斯林世界对日本的好感和亲近

并把发动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说成是由于中国排日和抵抗日本所

致推卸战争责任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前日本就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回教的工作

派遣专人对中国回教社会人口西北回教军事教派纠纷特殊问题(新疆问

题东干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作政治之用调查人员在致友人书中也

一再说明回教政策对于日本帝国政策的重要造成日本国内重视回教工作的气

氛8因中国各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隔阂日本认为这种固有

的矛盾与隔阂正是他们分裂以治之的有利条件对于这一点当时日本一位

受军方委托进行研究的人员大林一之在其《支那的回教问题》中总结到ldquo富

于煽动性并具有雷同性在特殊地域里成为特殊潜在势力的支那回教在现

今的形势之下就是支那的癌症但是除非到了支那自身被解剖手术切开之时

是无法将其剔除出去的而因其病情发展非常缓慢若没有来自外部的冲击就

不会发生急激的病变rdquo9 即强调回教在中国问题上是潜在的分裂因素但它能

否迅速起作用需要日本来给予这种ldquo外部的冲击rdquo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回

教群体与中东地区各国的宗教关系就是可以利用的一方面而日本以外务省为

中心陆军和海军相关人员组成的ldquo回教及犹太教问题委员会rdquo曾经向内阁总

理大臣提交过强调要ldquo与分布在亚细亚大陆回教徒建立友好亲善关系以确保

从背后对支那进行牵制rdquo的报告10因此日本军方在中东地区设立外交机构和

商业机关并派遣留学生专习语言文字考察风俗习惯以阿拉伯文和土耳

其文出版印刷精美的刊物宣传日本与回教之关系以及种种不利于中国的言论

补助但未说明补助来源前后两次共四万七千国币页 497 8 参见杨敬之lt日回教政策之全貌gt《突崛》第 8卷第 7-1263-65 期原刊于《大公

报》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

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779 9《印刷物送付之件通達》大正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陸軍省大日記欧受大日記《歐受

大日記 自 08月至 09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JACAR 系统查询编码 C03025355100

文件名为《印刷物送付の件》转引自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

研究》2009 年第 5 期页 89 10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5

72

11他们针对中东地区宣传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连俄实行共产主义回教群众

受到ldquo压迫rdquo各回教国原本同情中国然而共产主义反对宗教日本军方这样

的宣传使得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时经常受到质询其次宣传中国已然共产西

北另立回回国借机向中东各国宣称世界回民欲求救中国回民日本愿为先

驱等等12 日本军方试图以宗教的共同认同来取代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将

他们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政治运用

日本军方还派遣人员以回教徒身份去麦加麦加朝觐是世界穆斯林一年一

度最大的集会能使各种信息在穆斯林群众间广泛流通在阿拉伯常常可见日

本人在宗教上身份不甚明显对于他们的宗教身份和在中东活动的本质日

本学者也有自己观察1937 年 12 月日本外务省调查部举行第一次ldquo回教研究

会rdquo报告会时外务省欧亚一课ldquo嘱讬rdquo(受军方委任之研究人员)今冈十一郎

当着 11 位外务省官员3 位陆军省军官4 位海军省军官的面就活跃在中国

ldquo回教rdquo工作中的日本人作出陈述ldquo人们都说在我国人中的回教徒已经为数

不少而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信徒而是政策上的信徒在这种人中

间从过去就有名的人大致如下山冈光太郎(在印度接受了洗礼)田中逸平(死

亡)中尾武男(现任驻土耳其大使馆嘱讬)川村乙麿(号狂堂在奉天在回

教徒中有权威)波多野鸟峰(曾经在赤坂设立回教寺院)冈本甚伍(跟从库利

班加里接受洗礼以世界旅行者而知名)有贺文三郎(跟从神户的诺下姆古诺

夫接受洗礼)之外年轻的还有小林(在爱资哈尔大学)山本铃木乡等人rdquo

ldquo作为个人的行为还有若林半在做支援输送青年去到麦加进行朝觐的活动rdquo13

据《访问日记》访问团成员在吉达时在友人处就偶遇一日本人一副阿拉伯

人的装束据说在马来入教有二十多年了但向他说色俩目时他竟不能回答14从吉达到开罗的途中又看到了这个人和其他两人后经访问团员的调查这

名日本人叫铃木刚久居马来连续四年朝觐举止阔绰活动范围很广另

一名作埃及学生装束是他们的向导名小林哲夫留学于爱资哈尔大学15 铃

木和小林极有可能就是上文中所提及的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之一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

道出了他们大多抱有其他政治目的日本军方所作不利中国的宣传传遍麦加

人心动摇因而达浦生近东访问团等的出行就十分必要和紧迫并且他们到

达中东要面对的形势和所做的工作比以往的访问复杂得多

11《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12 同上页 491 13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gt页 91 14《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120ldquo色俩目rdquo即阿拉伯语的ldquo主赐你平安rdquo

这是各国穆斯林之间通用的基本问候语 15 同上页 123

73

二宣传手段及成效

在达浦生和访问团员的记述中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

行宣传

首先每到一处都先行晋谒当地政府首脑宗教领袖和社会名人这既是礼

仪要求也使得访问团的行动获得支持具备了合法性宣传更加便利而这些

领导人或者有经验人士也对中国人民给予同情与勉励并根据自己国家的抗争经

验给出建议达浦生参加了埃及国王的婚礼在集会上向其他宾客宣传中国抗日

的情况后又单独晋谒埃及国王达浦生与访问团在去麦加的路上会合他们分

别在米拿行宫和麦加王宫两次谒见沙特国王向其致意并简述了中国抗战情况

国王专门询问了访问团的宗旨和使命对中国抗战极为关注详细了解以ldquo爱

国御侮实为回教人民的天职rdquo对中国的回教徒参与抗战加以勉励叙利亚总统

接见访问团时表示ldquo中国有如此多量之穆斯林在过去因交通梗塞消息隔离

与各回教国彼此缺少联络以后应着手于团结工作rdquo访问团在大马士革进行了

四场讲演并访问报馆大学等以后在伊朗伊拉克等地国家元首及其他

朝野人士也纷纷会见代表团分别给予同情和关怀土耳其外长还将土耳其民族

复兴独立运动的经验详细介绍给访问团以资勉励和借鉴

图表 7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74

其次他们利用各种形式的集会作口头宣传朝觐时期是各国穆斯林汇聚

和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的重要机会然而也是在这里各种消息最易流传扩散

访问团利用这一场合联络和团结朝觐的同胞扩大回胞抗战的影响力朝觐

期间的一天晚上访问团在麦加克尔白礼拜之后进行回侨祈祷大会来自中国

国内的朝觐者在中东各地的回侨及流亡者都汇聚而来王曾善代表访问团

首先报告了他们出国的意义中国坚决抗战的决心穆斯林同胞所受的损失以

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情况然后用土耳其语向新疆同胞介绍上述内容接着

举行祈祷仪式王世明用阿拉伯语宣读祈祷词祈祷中国抗战取得胜利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等中国教胞的祈祷活动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前来参加演变

为国际宣传扩大了影响力清真寺是穆斯林日常集会的重要地方穆斯林日

常礼拜及聚会均在其中每周五为聚礼日集会的人数更多中东各国清真寺

大都宏伟宽敞大可容万余人访问团所至之地遇到聚礼日就借机向教众

宣传演讲这样的演讲因正值礼拜时间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感情油然而生

更易博得人们的同情效果较普通讲演更为明显如访问团到大马士革的问迷

亚清真寺(Masjid Omeya)时就有上万人参加聚礼16

除了这些常规的的集会访问团所到之地有不少当地社会领袖召集民众

特别召开欢迎大会茶会及宴会等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普通民众并作宣传

访问团人员也借机作讲演或者即席与宾客个别谈话作短时间演说日记中

对茶会等集会的叙述颇多他们在编后记中也对此作出说明ldquo本团系一民众团

体行至各国多欲与其政治人物社会领袖相接触非设法使多有非正式之聚

不足以达成任务rdquo17这种场合参加者多为各界知识分子与领袖人物可以利

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对中国抗战情形的了解如阿拉伯国王的宴会宾客有百

余人均为沙特地方重要人物在当地华侨首脑人物的帮助下访问团召集起

大部分侨胞据他们了解华侨在麦加麦地那两地约有七千余人还有一些在

土耳其除百余人来自内地各省其余均为新疆侨胞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每

年国内各地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后因钱款用尽等种种变故而流落异邦欲归

而不得者大部分则是新疆事变时被迫逃离的18他们久居国外不明国情再

16 同上页 473 17 同上页 505 18 文中称新疆ldquo民国二十一年事变rdquo指 1931-1932 年间的哈密事变1931年 2月对

金树仁政权不满的原哈密王府的贵族势力趁机利用民族矛盾和民众对官府的反抗发动

事变后因外国势力侵入及甘肃河西马仲英的部队入新疆而扩大使原先的农民起义

后来发展为遍及全疆的大暴动见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1996)页 372-376

75

经日方的宣传由怨恨地方政府转而怨恨国家19访问团趁此机会慰问其疾苦

继而告诉他们国家抗战的情况以及内地中央政府对国内各民族的政策劝勉他

们与其流亡于外不如归国效命

在集会之余访问团主动拜访和参观人民团体及各级学校当时中东各国

也有一些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人民团体组织日趋完善大

多由富有民族革命精神之志士主持访问团积极联络他们利用其组织的影响

力为中国宣传并进行抵制日货运动埃及回教青年会妇女协会等都与

访问团有所往还此外访问团与各国留埃学生联络埃及为世界回教中心

各回教国留学埃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他们又多富有新兴的革命思想访问

团专门邀请他们印度爪哇阿拉伯叙利亚阿富汗南斯拉夫等国学生

齐聚一处由访问团成员相继演说彼此交换意见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大多

数也处于被瓜分和被压迫的境地同样有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诉求因而体会更

深愿意帮助中国向各自的国家宣传以壮大受压迫国家的声势当时参加学

生众多散会后他们便将此种消息向其各自国内的朋友和团体报告或介绍

在访问团还没有到其他国家之前土耳其叙利亚利邦(黎巴嫩)伊朗印

度等各国回教民众及团体已经早早得知访问团将来访问的消息

在集会讲演时访问团还利用一些辅助手段他们出国前准备了幻灯机

讲演时顺便演示中国国内政要的照片风土人物战争中焚烧轰炸的惨烈景象

等为听众介绍中国国情及抗战情况生动直观更具感染力阿文广播也是

他们的宣传手段之一他们到达各国所访问的城市有限使用阿文广播以使

宣传遍及全国据来自埃及的报道开罗广播电台为提醒埃及人民对中国抗战

的同情特意向全国播放中国最新灌制的唱片其中有《义勇军进行曲》《铁

蹄下的歌女》《中国新青年》等播前加以解说以扩大宣传20

此外他们撰写书册联络媒体印制传单作文字宣传达浦生在朝觐

期间宣传时感到口头宣传有限因而在朝觐完后到埃及乡下居住潜心著述

以阿拉伯文撰《告世界回教同胞书》详述近六十年来日本侵华的情况以及此

次中国抗战的精神书未出版时开罗的各大报纸为其广为宣传此书印了五

千本分赠给通晓阿拉伯语的各国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状况

访问团在访问期间对于各地新闻记者多方联络利用他们的地位及活动力量

唤起各国的同情访问团每到一地参加欢迎宴会时都有当地媒体到场对他

们的行程进行宣传报道他们也主动招待新闻记者讨论中日问题讲解中国

19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20 lt伊斯兰消息开罗广播无线电台播放中国最新唱片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

期(1939年 5月)页 28

76

抗战意义及抗战必胜之理由以此抓住当地舆论中心伊斯坦布尔《旦报》为

中国出了抗战专刊访问团一路按需要撰写有关宣传文章选译了革命史略

中国政府现状中日间不平等条约等交给各国报刊如《伊朗日报》《伊拉克

泰晤士报》《贝鲁特日报》《埃及邮报》等发表以期改变中东国家及人民对

中日问题的认识访问团也印制了英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的宣传资料随

处散发动员他们支持中国抵制日货

访问团成员对其在中东宣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在舆论改正同情中

国抗战抵制日货捐助医药打通我国与近东各国之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21中国回教协会驻埃及代表庞士谦在发回的报告中说明达浦生及近东访问团等

的宣传 ldquo获得世界回胞不少同情彼虽不能积极对我有所帮助然消极方面

却时刻在向着有利我国的方面进行如抵制日货不受日本利用等rdquo22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 中东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援有一定限度但也在几个方面取得

了效果如舆论方面《埃及邮报》在题为《远东时事之新变化》的外交评论中

对中日战争的进展和日本的宣传作了分析和评论认为中国人有长期作战的准

备完密的策略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军事技术上也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

抗战必定胜利接着痛斥了日本的欺骗ldquo最令人诧异的是号称世界强国的日本

新近还说中国是被野蛮共产党所蹂躏的国家中国军队并不是有纪律的军队

却是一些乌合之众这样伟大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反攻无法对付只好到处散

播流言rdquo23上述引自当时埃及舆论对中日战争的分析反映了埃及乃至中东国

家对战争双方的基本态度对中华民族坚持抗战取得胜利的信心亦表现出对

日方宣传的警惕这种立场和认识的形成同中国穆斯林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在道义支持之外埃及各界还进行募捐埃及世界回教青年会和妇女协会等团

体于 1938年 9 月间募得药品二十大箱寄到汉口埃及银行行长表示愿为救

济中国伤兵难民发起捐款运动并组织收款汇款的机构在埃及除了华侨留学生

之外亦有埃及人捐款援华如担任埃及妇女协会会长的胡达夫人一次即自动

捐英币百镑以救济中国灾民

中国穆斯林的访问也作为一种国民外交沟通了中国和中东各国的联系当

时中国同中东各国的联络并不受政府的重视只有土耳其设有一公使馆埃及

设有一领事馆中东各国对中国也鲜少了解早在1930年王曾善等人从土耳其

21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84-488 22 lt本会驻埃及代表来函报告工作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0 月)页 33 23 马继高lt红海西岸的友情埃及报纸论ldquo远东事件的新变迁rdquogt见《月华》第 10卷

第 7 期(1938 年 6 月)页 81

77

游学归国就多次建议注意中东外交派遣使领修复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中

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归国后更加觉得有立即与中东国家开展外交的需要因此向

政府建议速与中东各国成立友好关系互派使领充实近东各国已设的使领馆并培

植外交人才他们的访问活动是以宗教感情的特殊关系为媒介而推进的意在

以私人的感情联络和友谊的访问来直接或间接打动外国当局博取他们人民

和政府的同情和援助在此也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l939年9月

国民政府决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港设立领事馆并由近东访问团成员王世明任副

领事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的设想在吉达设领

负有招抚新疆流亡教胞为中国朝觐回胞提供便利与各国使领进行联络及与沙

特政府加强联系等几项使命241939年底土耳其总统签署命令派其外交部参事

前驻比利时代办席帕希为特命全权公使驻节中国中土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开始

建立25

三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实践

访问团的出行一方面是迫于大势一方面则是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

政治认同的彰显这既是对当时ldquo兴教救国rdquo口号的具体行动反过来进一步加

强了人们的这种意识ldquo兴教救国rdquo主张对国家与宗教均持积极态度凸显一种

双重的认同与责任意识

进入民国以来穆斯林精英分子提倡打破ldquo不与国是rdquo的因袭观念根据

天经关于维护正义的晓喻参与到新兴国家的建设中去精英知识分子从伊斯兰

教义的根源来寻求理论上的支持并结合近代国际间盛行的国家民族国民

等概念来思考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本群体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传达一

种对于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爱国与爱教并非相互抵触的意识穆罕默德的名言

ldquo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rdquo即为当时一个强有力的口号作为近代四大著名

阿訇26之一的王静斋解释了这个ldquo国rdquo的由来即阿拉伯语ldquo卧代尼rdquo(Watan)

的意义ldquo卧代尼义即居所也而今之法学家对于人民权利义务生命财

产寄托之地称为lsquo卧代尼rsquo故谓人民之自由与国家乃属并立者bdquobdquolsquo卧

24 王曾善lt吉达设领与近东外交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 6期(1940年

1月)页 19-20lt联络回教世界大纲计划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2期(1939年 10月)页 26 25 lt欢迎土耳其公使席帕希先生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6期(1940

年 1 月)页 6 26 阿訇波斯文 Akhund 的音译原意为教师伊斯兰教称谓中国四大阿訇指哈德成

(1882-1936)王静斋(1880-1949)达浦生(1874-1965)马松亭(1895-1992)

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493497502

78

代尼rsquo之定义据古罗马尼亚人谈mdashmdash称其即与人民有政治上权利与义务之地

也rdquo27王静斋将ldquo卧代尼rdquo诠释为建立在政治上能确立人民权利与义务之关系

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政体的ldquo国家rdquo将这句话译为ldquo爱护国家为穆民所

应有rdquo并强调ldquo一旦有人向尔问及应如何对国家则曰国家为吾辈国民同

胞生死之地食毛践土之区吾人为巩固国本计自当相亲相爱国家可藉此

亲爱达到最高之地步rdquo28也就是强调爱国的行为自古以来就在伊斯兰信仰的

范畴之内所以在新建立的政体下ldquo国民最应尽之义务首推生命与财产

为国输将挺身冒险皆利国利家之道rdquo29以此调和昔日宗教信仰与国家政治

的矛盾1933年马松亭在埃及正道会向当地群众介绍中国内地穆斯林时就

着重强调了爱国与爱教的关系以及爱国属于信仰这一观念30及至抗战爆发达

浦生又对只注重宗教而不理国家大事的观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穆斯林团体

的不幸ldquo现在还有些目光浅近的教胞谓战争乃是军人之事与一般教徒无关

这是绝大的错误rdquo又从古兰经上寻找根据ldquo你们以卫护正义与敌人抗战

不可逾度真主不喜欢逾度者(《古兰经》2190)rdquo31从宗教角度激发穆斯林群

体的昂扬斗志

当时回族知识界所关注的焦点即为如何使回教民众意识到其在新兴国家

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开始积极参与国家各项政治和公共事务并具备能行使国

民基本参政权的能力与素养对宗教的认知对国家的态度等的讨论见诸报

端《月华》《晨熹》《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等常连载《古兰经》及

圣训的解释说明为什么穆斯林必须加入到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并引用对伊

斯兰历史上各战役的解释中东地区实际战况的分析等对穆斯林究竟如何行动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ldquo兴教救国rdquoldquo保国保教rdquo成为回教社会最为强烈的呼

声内地汉语穆斯林的祖先大部分是从境外迁入中国来的长期融入中国社会

生活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既是世界回教民族的一部分又是中

华民族的五大成员之一因此ldquo我们是回教的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

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

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rdquo32 正是基于上述双重身份的认识和

27 王静斋译述lt谨守回教与爱护国家gt见《月华》第 2卷第 3期(1930 年 1月)版

1 28 同上 29 同上 3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gt见《月华》第 5卷第 16期(1933 年 6月)页 6 31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页 29 32 马鸿逵lt要用信教精神挽救中国民族的沦亡gt见《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2月)

页9

79

态度的选择穆斯林到中东去前期的留学和考察便是利用这种普遍性回

到伊斯兰的中心侧重的是对于伊斯兰教的认同而抗战开始国难时期赴中

东是基于在国内的特殊性而利用世界各地的回教徒以共同的信仰互相支援

互相同情的普遍性优势他们是在世界回教民族的身份上又以对国家整体的

付出与责任以作为国族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国家各项事务与建设中获得作

为中国人的认同即 ldquo我们是以民族对国家取得回族地位并不是以回教二字

取得回族地位rdquo33因此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穆斯林到中东去的宣传访问

表明了这一群体在追求对其民族特殊性认同的同时逐渐增强了站在整个中华

民族的立场上的另一方面的政治认同这表现出对国家政权的认同与自信这

种自信来源于他们认识到有着独特性的自身对于国家的责任立足于国内局

势的变化他们到中东去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强化

在政治上又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两者并行不悖代表着近代中国穆斯林的双重

认同局面他们在中东的活动中国国内的几家主要报刊如都有连续性报道

他们也在自己的旅行记述中呈现出来既是对他活动的记录又演变为一种顺

应当时局势的言说将以ldquo教rdquo为纽带为ldquo国rdquo付出责任的实践和ldquo兴教救国rdquo

的思想通过在穆斯林大众中传播超出精英范围促成这种双重身份意识的生发

使大众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观念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抗战时期穆斯林对于国族的认同并非以上述访问活动及其记述中所体现出

的为唯一指向大分散的中国穆斯林在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会呈现出非

同步有差异的政治认同与选择并且由于个人的经历生存环境等影响会产

生多重认同历史所呈现的表象大多是个体智识精英的政治选择与追求并不

能代表基于共识的政治选择的整体情况这一节以唐易尘及其《麦加巡礼记》

为例探讨在国族危机加重抗日战争的冲击下中国穆斯林在其族群属性及

适应变迁过程中呈现的不同面向

战争初期在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各种与日本军方有一定

联系的团体中华回教联合会便是其一该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

协助中国人马良王瑞兰及刘锦标等于 1938 年 2月在北京成立其咨议及顾问

是大日本军特务部联合会的宣言称ldquo维护固有宗教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

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亚洲文化对内联络本教

33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4卷第10-12期合刊(1932

年4月)页13

80

教胞巩固团结rdquo 34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日本ldquo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长rdquo喜

多诚一少将联合会ldquo最高指导者rdquo北京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这表明其成立

与运营都有日本军方背景351939 年日本军方赞助中华回教总联合会总务部

长唐易尘等人组成ldquo华北朝觐团rdquo赴麦加朝觐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回教救国

协会马松亭等人的注意和警惕当时中国近东访问团已完成任务回到中国马

松亭等人立即发电报到埃及令留学埃及的学生组成ldquo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rdquo

赴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并监视唐易尘等人

唐易尘是回教联合会的筹备人员后来担任总务部长对于这次朝觐的发

起他在朝觐日记中记述ldquo关系当局有赞助朝觐麦加之动仪余与高垣顾问

遂对人位推定加以慎重之权衡盖此行之目的必先明隙否则人位不当

影响将来第亦恐无人敢于问津也rdquo36考虑到这一趟出行与一般朝觐有所区别

对如何向参加人员及外界解释此行的目的他们作了慎重权衡最终由唐易尘

联合会委员刘德润日本留学归来的联合会顾问马良璞以及来自包头由蒙

疆委员会指定的张英苏瑞祥两位阿訇共五人组团出行唐易尘一再强调此行

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而是在朝觐路途因战事受阻后要开辟一条新的路线ldquo牺

牲吾等数人之精神冒万千之凶险开永久之坦途卸自身之职责达尊贵之

大典为己为人两有裨益上不妨害国家政治之演变下不作人驱策而折本

故吾谓此行之意义并不泛泛rdquo试图向外界表明在沦陷区的回教徒宗教信仰

自由一样可以去朝觐并表明自己的出行是纯粹的宗教活动37但从他们的行

囊和花费来说却不同于普通的中国朝觐者根据其记述他们带了四五十包

北京有名的正兴德花茶并且准备了一批山东绸缎欲送给沙特国王和埃及国王

表现出与中东国家领导人接触的意愿由于东西带得多在沙特海关入境时

他们曾一度被扣留他们路过上海时到大世界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游乐

场浏览几乎天天出入ldquo南来顺rdquoldquo洪长兴rdquo等上海最好的饭馆并不为旅费

担心种种表现有别于一般的朝觐者38由于与回教联合会的特殊关系他们的

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到上海英领馆借口大使不在上海负责馆务的

参赞没有见过北平警察局发放的ldquo出境证明书rdquo拒绝给他们签字他们去了八

次英领馆都未成功只好去意大利领事馆签护照改变经埃及转吉达的传统

路线放弃了觐见埃及国王的计划唐易尘称在路途中就听说了各种关于他们 34 lt中国回教联合会宣言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月)页 5 35 lt中国回教联合会成立大会记录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 月)页

38 36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2 37 同上页 4 38 同上页 2325262934

81

的谣言如已死在香港在新加坡被人扣留路费被逮捕不知下落等39而他们

抵达新加坡时刚要下船观光就有《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记者挤上

船来采访说他们接到重庆国府的电报认为五人ldquo负有使命而到麦加作宣传rdquo

希望唐易尘等承认去麦加的目的唐易尘解释到ldquo不过要使教民们知道华北

地方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出来作朝觐这正可以和新疆共产党残

害朝觐团来作对照rdquo40这恰与日本军方向回教世界宣传中国回教徒受共产党压

迫的口径一致也暴露了唐易尘等人此行的意图刘德润听说留埃学生负有监

视他们的使命最终告诉留埃学生来此是受日方指使每人津贴了三千元的旅

费而他们只是想骗日本几个钱朝觐绝不替日本做任何宣传工作41

对照留埃生写的朝觐日记及唐易尘的《麦加巡礼记》双方的记载有一些出

入华北朝觐团成员之一刘德润告诉留埃生他们在上海住了二十多天每天都接

到恐吓信非常害怕每天搬迁数次最后只好搬入法租界而在唐易尘笔下

搬到法租界则是因为那里的旅馆对于礼拜和吃饭都更方便些42在麦加期间庞

士谦以私人名义与唐易尘刘德润单独谈话进一步了解其活动目的并警告他

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发生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留学生对他们进行严

格的监视不许其单独活动在一次跟踪过程中留埃学生听到唐易尘对马良璞

说ldquo我们这回真倒霉随时随地都有人监视着真是不自由rdquo说完直叹气43 然

而在唐易尘的日记中他们对于留埃生的到来表现出的则是欣喜并表示与留

埃生一起朝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对于朝觐完后留埃学生教训他们的ldquo鸿门

宴rdquo一事唐易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在留埃生笔下则详细记述了这一事

件的经过留埃学生对于这些人的到来甚为恼怒认为国家处于多事之秋为这

五个人还要耗费国库有的主张狠打他们一顿有的甚至主张杀了他们但因正

值朝觐期间身在圣地麦加又是同教中人所以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在朝

觐完后请他们一起吃饭留埃生站在宗教的立场以圣人言ldquo爱护家园是信仰的

一部分rdquo告诫他们说明应该以合法的条件去朝觐他们这样朝觐的功课于教法

上是不符合的并进一步希望他们改过自新不要成为ldquo表面是中国人的身体

灵魂已经卖给日本人rdquo的口是心非者这种人在古兰经中是伪信者是要受亏折

的站在国家的立场则以ldquo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dquo来教训他们指出他们哄骗

日本人的钱来朝觐天房以为不牵涉政治实际上几乎要把整个华北的回教同胞

39 同上页 4 40 同上页 64 41 天仆《朝觐日记》见《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9 42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9 43 天仆《朝觐日记》页 18

82

出卖了对中国抗战极为不利44这样的劝说强调的是穆斯林身份与一国之民

身份的融合唐易尘等人被利用与他们的宗教意识强烈国族意识淡薄有一定

关系在《麦加巡礼记》的开头唐易尘就铺陈了他从小对朝觐一事的热衷并

在书中附上经过自己多年整理的朝觐礼仪和注意事项非常详细可见他对此极

其关注当面对这次朝觐机会时他说自己ldquo希望朝觐麦加已非一朝一夕也

若以自己境遇断定去否则吾一生亦无望也rdquo且 ldquo吾早已举义于前今有人赞

助于后此时此行谁云不宜rdquo 45他以想要参加朝觐的愿望之强烈来为自己的行

为进行说明强于宗教认同而薄于国族观念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其他几位团

员如由蒙疆委员会指定的两位阿訇他们的政治色彩并不明显也有受日方胁

迫的可能没有相关资料则无法多作判断

从穆斯林群众当时的生存境地来看抗战期间中国政治环境复杂不论是个

体还是群体都面临着困境和抉择国内的政局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存在许多不

确定因素而大多数穆斯林群众生活贫愚ldquo教民居贫苦者居什九多以小本经

营维持生计rdquo46同时作为少数群体因其特殊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惯得不到主流

族群的同情和接纳备受排挤ldquo不断的遭侮辱异态的社会组织事事给以不

得发展的阻碍之类回民势孤力薄只有听其自然苟延残喘地与社会挣扎而

已rdquo47汉人侮辱回民如《南华文艺》和北新书局等侮教案常常激起穆斯林民众

的愤怒各种回汉纠纷不断加之国际政治风云诡谲日本在政治上采取ldquo以华

制华rdquo的方针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认同的差异更

是多变日本军方所宣传的ldquo建立回回国rdquoldquo帮助回回自治rdquo确实能够引起相

当的回应穆斯林会由对主体族群的不满而转向其他认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类

似于傅葆石研究的日据上海文人所处的ldquo灰色地带rdquo即暴力和危机此起彼伏的

极端环境在这种境遇中人性的弱点行为上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甚至是一定

程度上的妥协与尊严和道德勇气是纠缠在一起的处于这样的生存境地反应

和认同会显现出暧昧多义性48 当时像华北回教联合会这样性质的组织并不鲜

见如1937年在张家口由日本军方计划设立的ldquo西北回教民族文化协会rdquo其7名

44 同上页 23 45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4 46 王振远 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方法gt见《月华》第 2卷第 35

期(1930年 12月) 版 1-2 47 闪鸿钧lt现阶段中国回民生活的检讨gt见《月华》第 7卷第 25-27 期合刊(1935 年

9月)页 14

48 Poshek Fu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xiv

83

干事均为各地清真寺的ldquo教长rdquo49傅葆石笔下的文人在乱世求生与民族气节的道

德夹缝中做出抉择对这批穆斯林来说除了极端生存环境的逼迫还更多出一

种宗教意识的牵扯他们以宗教生活为重心本身与政治就有相当的疏离在战

争和外国入侵的情况下他们保存穆斯林身份的努力正好与入侵者的政策一拍

即合因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认同宗教是穆斯林群体形成认同的一个关键的历史

文化因素结合近代穆斯林群体由宗教意识浓厚的ldquo争教不争国rdquo到逐渐有了国

族意识的ldquo兴教救国rdquo意识的变迁过程唐易尘率领的ldquo华北回教朝觐团rdquo正是

这一动态过程当中不同步的表现也反应出特定时期穆斯林群体所遭遇的国族认

同困境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精英知识分子更倾向于对于国族政权的认同他们也积极主动与统治者配

合由上述访问和宣传过程不难看出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深厚的社会背景以

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凸显了他们的优势在宣传爱国观念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他抱着纯粹宗教目的到麦加的朝觐者形势的需要和爱国情感的迸发也促使

他们担负起宣传抗日的任务但这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大规模有组织的声势

抗战期间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的访问和宣传是代表中国穆斯林在中

东世界的亮相与发声在这里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与国民身份合二为一借着

宗教感情为促进中国回教及整个民族复兴而做出努力他们一定程度上是符合

ldquo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

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rdquo50这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的

在杜磊对中国当代穆斯林的研究中他认为是国家的民族政策和穆斯林认同间

互相磨合的关系过程缔造了民族国家时代的回族但他侧重的是国家政策对于

民族的ldquo制造rdquo松本真澄指出了杜磊ldquo未言及回族特别是宗教指导者对包括回

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国民的统一与融合的推动力以及他们与执政者积

极合作的历史情况rdquo51在穆斯林与国家的磨合中穆斯林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本

身的行动也是颇为关键的对国家意识的宣传以及到中东的访问等实践可看作

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对宗教知识的传播和政治意识的启蒙是穆斯林知识分子

主要的社会关怀如前述王静斋马松亭等对于爱国爱教意识的宣扬他们与

49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2 50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页 4 51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页 11

84

达浦生一道跻身于中国近代四大阿訇之列不仅因为他们的宗教学识也因

为他们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身份为回教社会做出的表率而他们由此获得

的权威地位又加强了他们进行传播和启蒙的资格

在到中东的宣传访问中精英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的特殊作用首先是语

言方面达浦生早年求学于王宽门下1921 年出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

与各地伊斯兰学者讲经论道1927年返回后参与创办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

精通阿拉伯语近东访问团的成员都是当时回教界的精英王曾善早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后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28年胡汉民访问土耳

其期间曾作为陪同52马天英于北京南塘子法文学堂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文

学院攻读文学戏剧薛文波 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编辑过《回族

青年》月刊张兆理曾任《伊理月刊》的社长及发行人擅长英语王世明当

时刚从爱资哈尔大学毕业因此阿拉伯文土耳其文英文法文他们对

于这几种文字各有专攻访问期间一路演讲写作均有团员分别负责沿

途以阿文土耳其文英文刊印多份宣传册随地散发语言的优势带来交流上的

方便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宣传策略他们懂得把握时机并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扩大宣传达

浦生选择到访的第一站是埃及开罗中国和埃及在外交和商务上少有往来但

文化上的关系是日益密切当时爱资哈尔大学尚有三十余名中国留学生更为

重要的是 1938年 1月埃及国王举行结婚典礼各国回教徒云集称贺恰是宣传

的好时机达浦生于 1月 20日抵达开罗恰逢婚礼举行之日参与了这个盛会

与各国教胞交流后来得到埃王接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祝福后他将日本的

对华战争中国朝野抗战的决心等向埃王作了陈述近东访问团的第一站选的

是麦加因一年一度的朝觐即将到来这是全球穆斯林每年最大的集会人群

流动信息广泛传播同时先在这样宏大的集会上对各国朝觐者作宣传为

他们接下来到各个国家的后续宣传作了预告也提供了便利如伊拉克国会议

员见访问团来到极为欢迎ldquo今日始盼望君等到来也我固随君等消息走自

埃及直尾至大马士革今果来rdquo53他们到土耳其入关时警察极为关心中国战

事并说当地的报纸已经积极地为中国宣传在宣传过程中除了讲演交谈

外适时应用广播报纸幻灯等当时新兴媒介此外本身的智识和阅历也

促进了他们的宣传工作他们每至一处都制定相应的宣传纲要并不是盲目随

意地宣传如访问团到达开罗就致函爱资哈尔大学总务长请求到各级学校

52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lt胡汉民日记(19282-7)gt见《民国档案》2004年第 2期

页 15 5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257

85

宣传并说明宣传内容的范围他们多对国际形势有深刻观察在撰写宣传资

料进行演讲时有理有据在麦加时他们劝说一位赞同与日本共同防共以发

展回教的观念的侨胞马天英说ldquo余以为一个回民皆有两种立场一是宗教

一是国家在中国之回民苦闷已极所处国家为弱小民族国家所信宗教

又不断被人摧毁其迷信日本者大可弃置其思想以国家立场言彼为侵略

弱小民族之帝国主义以宗教立场言吾人已见其摧毁回教之事实日本为吾

人之友乎抑敌乎翁为新疆回民领袖尚望将此意传达于众实宗教国家之

福也rdquo54便是从国家观念宗教认同的理解和定位循循善诱分析现状摆出

事实指出其中利害关系以说明日本对回教的亲善绝非善意而是有强烈的

政治目的

除了语言和策略外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为宣传工作带来了便利达浦

生在国外友人的来信中了解了日本人在中东的不利宣传以及国外穆斯林对

于中国抗战的反应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与劝说访问团在去程中拜

访过的印度回教会副会长主动提出为他们写介绍信分别给阿拉伯国王秘书

和印度回教会在麦加的秘书以帮助他们的宣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55在开罗时

朝觐中认识的爱资哈尔大学教授为访问团举行了小型聚会将他们介绍给阿富

汗公使及其他社会名流56访问团中途被亲日党羽在土耳其《安卡拉日报》登载

ldquo中国回教骗子五人正在中东各国行骗rdquo的消息而被拒绝入境王曾善当年

在土耳其留学时的教授帮助他们查明了真相后来他们也能够顺利访问土耳其57王曾善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王世明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师长和同学将访问团介

绍给其他社会贤达也在宣传中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访问宣传国内局势变动使得到中东去呈

现不一样的状况一方面他们借用宗教这一感情纽带为中国抗战赢取国际舆

论的支持共同的宗教信仰认同与宗教实践仪式的共享使中国穆斯林和中东

地区的穆斯林始终保持着联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的出访使得这种联

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他们借着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机遇参与到新兴

国家政治体制的保卫与建设中去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并非偶然也不是

54 同上页 93 55 同上页 43

56 同上页 196 57 同上页三页四

86

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确定自己家园归属感以及身份认同基础上

的一次典型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但因为地域具体坏境及与周围其他族群的互

动状态穆斯林在国族认同方面会表现出差异性在与国家主权者及主体族群

磨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清末民初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宣传主张打破穆斯林社会消极遁世的自我封

闭状态通过到中东的朝觐访问等交流中东伊斯兰复兴思潮所宣传的ldquo回

到古兰中去rdquo的返本开新的主张和重视教乘功修的原则以及对于伊斯兰教积

极入世的元典精神的提倡对中国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因

为都具有反抗侵略的同一目标中东穆斯林的斗争经验在中国具有应用的可能

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改革者所倡导的祖国与中国穆斯林所面

对的祖国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中东国家多是穆斯林多数派掌握政权他们所

认为的祖国不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是排除一些异己分子的伊斯兰国家

中国穆斯林在民族主义传入中国这一背景下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融入到各种文化要素中来考虑以证明虔诚的信仰者也同样有国族认

同而中东各国所强调的团结在中国也成为与各民族宗教的团结当他们到

中东访问时一些穆斯林领导者也指出了这一点麦加的一位官员说ldquo贵国为

多数民族组成之国家信仰不能一致吾回教所谓团结并不一本身之团结而

已在国家之立场仍需与其他非回教民族团结尊重其信仰崇高其地位

因回教非有排他性之宗教也天经云你们有你们的宗教我们有我们的宗教

此点更应阐明庶可集中国家之力量rdquo58当一位巴勒斯坦大教长得知中国人民

为抗日而团结一致时感慨地说ldquo中国之回民与非回民合作此现象良佳不

特合于宗教实亦为今日政治之需要诚如此正足以加大反侵略者之力量也rdquo59在宗教层面上是与世界各地穆斯林的团结在国家层面则强调在中国这一

政治地域内与其他民族的团结只有在国内求得穆斯林群体的强盛与其他民

族同一立场共谋国策才能真正进一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对于新兴政

治体制和社会的一定责任基于时代背景到中东去的经历在积极入世反抗

侵略对祖国及其他族群的体认等方面都对中国穆斯林认同的转型有所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精英阶层他们对于身份的调适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

把传播宗教知识和启蒙政治意识融合自上而下推动由于战争时期生活的艰

辛穆斯林在中国长期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存在而受到的政治压迫以及普通信

教群众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疏离等几方面因素到中东去的经验在推动

这种认同转型上也受到了阻力并非是同步和一致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 58《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99 59 同上页 235

87

宗教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其祖先的迁入开始他们已

经长期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这种历史传统给予其家园归属感并成为其身份认

同的基础同时又基于以下几方面而有了可能性首先是国内局势变化外

国入侵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穆斯林知识分子来说通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回回

自身进一步确定了穆斯林中华民族这样的多重身份从而勇敢地发出了自己

的声音其次是伊斯兰经典中的相关晓谕提供的理论支持对于ldquo卧代尼rdquo的

解释以及维护正义的经训强调了爱国行为自古以来就是伊斯兰信仰的一部分

而当时全球范围内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意识背

景因此这种转型是在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场景中被中

国民族主义意识以及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动员唤醒中国内地汉语穆斯林的宗

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且又处于互动磨合中的他们的宗教认同是对自

身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思考而国家认同则是对于自己民族和祖国生存发展问题

的思考二者有共生关系都是面对生存挑战的回应这样的双重认同形态以

及在宗教感情基础上建立的跨国网络促使穆斯林能够运用有效的认同策略来

应对生存的挑战当时中国各种团体及报刊都不断强化中国穆斯林的教徒和国

民身份的统一他们到中东访问的信息进一步鼓舞了国内穆斯林的斗志穆

斯林知识分子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经由相关的文

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散居的群众中间促进这一观念的传达这将在下一章中

进行论述

88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本章围绕到中东去展开的一系列印刷出版活动从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穆

斯林精英关于出版文化实践的个案旅行记述的传播和读者群几个方面分析到

中东去这一行为为近代中国穆斯林印刷出版提供的资源以及前面章节中讨论的

各种见闻及活动信息如何在民众中传播和扩散在本地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世界

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到中东去的人们与当时的回教报刊有紧密互动新的时空感受

为他们提供了写作资源报刊作为发表和传播的空间为这批旅行记述附加功能的

实现提供了可能借助其他手段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

的信息分享中游记以及回教报刊的传播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

化对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发挥着作用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本节分析留学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与回教报刊的关系他们是中东见闻重

要的撰述者回教报刊为其提供展示的空间这种互动关系为到中东去的旅行

记述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赴中东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在国内时就参与了《月华》《清真铎报》等报

刊的编辑和撰稿工作民国时期穆斯林新式学校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回教文

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教社会内嵌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其出版

业的发展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普通文人的转变有相似之处彼时正值中国社会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这种改变深刻影响了现代出版业叶凯蒂以王韬

陈季同(1851-1907)曾朴(1872-1935)和金松岑(1873-1947)为例分析了

西方与传统结合的教育改革使这些文人所受的影响指出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双

文化主义(biculturalism)但是他们与西方接触是零星的非系统的因此

只有到了 1920 年以后新式学堂培养的毕业生才是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贯

通成为参与上海出版业的新力量1回教社会内部的教育改革亦是回教文化发

展的关键叶凯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这批旅行记述的作者他们在未

赴中东之前多是强调阿拉伯语与汉语并重的回教新式中等学校的提倡者创

建者或是受教者当时这样的学校主要有云南的明德中学创立于济南后迁至

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它们强调的是中文教育与

1 Catherine Vance Yeh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89

伊斯兰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式教育方略以当时影响最大的成达师范学校为例

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办学思想重点的转移其课程设置在伊斯兰课程和

其他文化课程的比例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主要的目的并没有改变ldquo中阿并重rdquo

是一贯坚持的理念这批学者经历了传统经堂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他

们熟谙伊斯兰文化对现代汉文化也不陌生这无疑具备了一种与叶凯蒂所论

述的内容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双文化素养这为回教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 期(1937 年 2月)

资料提供马博忠

他们到中东去的经历既是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是深化这种素养的重要途

径民国时期到爱资哈尔大学去的留学生基本由上述几所学校组织派出

同时这几所中等学校也是几份重要回教报刊的依托《清真铎报》于 1929 年

2月创刊由云南回教俱进会宣传处创办明德学校亦为云南回教俱进会主办

成达师范则出版发行了《月华》杂志《成师月刊》(校刊)和《成达学生会月刊》

《月华》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回教伊斯兰教刊物之一存在时间也最长

90

(1929年 11月-1948年 6月1937年 5月和 1942年 12月曾有两次休刊)1931

年 1 月创办于上海的《伊斯兰学生杂志》依托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这几份

报刊的不少主笔或编辑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他们学成回国后也继续为还在发

行的报刊服务如《清真铎报》最初的负责人纳忠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一

直给几份重要的报刊供稿这些学校在派遣留埃生时就对他们有撰写稿件以

传播中东见闻的希望和要求一方面回教传入中国已相当长的时间中东世

界的发展现状与当初传来之时有很多出入无从了解因此希望学生ldquo到那边

后举凡教育教务政治风俗人情须源源报来互通声息rdquo2另一方面则是

抱着向中东国家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处于民族救亡时期希望以他们的精神来

鼓舞中国穆斯林教胞ldquo注意欧非各邦人民爱国的热忱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用来

唤醒这三千万的同胞以救此垂亡之国运rdquo3因此对于中东地区的报道穆

斯林报刊比其他社会报刊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即拥有一大批亲手培养出来的

穆斯林留学生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国外的文献直接获得中东国家的信息

《清真铎报》1931 年 12月出版的ldquo留埃学生专号rdquo就是了解中国派遣首届留

埃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伊斯兰学生杂志》的不少主笔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如

金志晏担任编辑主任马坚定中明胡恩钧张怀德林兴智等多次为其撰

稿该刊 1936年停刊每年一期共出五期报道了欢送第一届第四届留埃学

生欢送会的情景并配发了达浦生哈德成宗棣棠与第四届留埃生合影连

载了林兴智的《到埃及来》一文这些报刊并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时常有交流

一位作者同时为几份杂志供稿杂志之间也会互相转载或刊登广告信息如《月

华》经常为《回族青年》《成师月刊》等刊物做广告且《月华》的订户还能

得到一定的优惠4他们也与主流报刊有交流互动如达浦生出访中东的纪行也

刊登在《新华日报》上5因而形成一个资料交流网络促进彼此信息的传播

2 lt杨校长文波演说词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页

12 3 lt欢送沙儒诚老师游历非欧致辞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

合刊)页 16-17 4 lt请看异军突起之lt回族青年gtgt见《月华》第 4卷第 35期(1932年 12月)页 11

lt介绍成师月刊gt见《月华》第 6卷 4-6期合刊(1934 年 2月)封二广告称ldquo如

系《月华》用户一律按定价六折收费rdquo 5 lt达浦生访问记gt《新华日报》1938 年 10月 3日

91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 期(1934年 5月)封面

资料提供马博忠

回教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创办培养出一批有撰述写作与学术研究能力

的知识青年既丰富了写作的阵容又训练出许多办报人才尤其在外学习的

留学生他们在留学期间和归国后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穆斯林报刊的内容水准和

国内伊斯兰宗教文化传播的能力《月华》《晨熹》等刊都采取通讯员模式凭

借与国外社团交流的刊物及驻外学者的眼光将各地穆斯林历史和现状介绍给

中国读者发挥他们沟通中阿文化的作用第一届留埃生派出后不久《月华》

聘请马坚担任驻开罗通讯员当时还在印度勒克瑙大学学习的海维谅顺理成

章成为驻印度通讯员他主要提供南亚地区的稿件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王曾

善和马明道则将土耳其的各方面情况介绍到中国他们定期给《月华》供稿

作品以译作与介绍海外时事为主以马坚为例他的译作有《认主学大纲》《先

贤古兰译文考》(分期刊于《月华》)《埃及回教教育概况》《驳约瑟的故事》

等后来《认主学大纲》由成达出版部发行单行本纪实作品有《回教世界近

92

闻》《埃及回教徒护教运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埃

及回教教育概况》《埃及中国学生近况》等这一类文章有助于增进穆斯林对

本民族信仰之源流的认识他回国后依然给《月华》供稿后来又担任了《清

真铎报》的编辑同时他们也以中国留学生的智力资源向伊斯兰世界介绍

中国的情况这将中国的报刊传播与伊斯兰世界建立联系扩大了几份报刊在

国外的影响除了留学生到中东去的其他人员中马松亭马天英薛文波

等也是当时几家重要的回教报刊的撰述员他们出访时将《近东访问团在印

度受各地热烈欢迎》《近东回教各国群起抵制日货》《近东回教各国时事述闻》

等近东时事及政治运动的介绍与朝觐团的通讯报道一并寄至国内各大报刊发

表在开阔国人视野的同时也使中国穆斯林了解到在反抗殖民压迫方面大

家有着共同的目标

就当时回教文化状况而言有关伊斯兰的历史文献知识十分欠缺到中东

去的学生们还担负着一项回教文化史上的重担那就是经典的翻译引介工

作《古兰经》亘古不变对其的阐释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明末海禁之后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被迫中断缺乏分析教律教义的经典宗教学说得不

到完整的传播造成谬误因而迫切需要了解符合时代发展的教义和伊斯兰精

神他们携回大批经典加以研究或进行翻译王静斋在其自述中曾言自己ldquo携

来印版西经不下六百余种rdquo6这一时期通过朝觐渠道介绍到中国的中东文献

典籍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接触到的阿拉伯原文著作内容也愈加宽泛不但对反

映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著作有了深入了解和比较并把译著视野扩展到与伊斯

兰有关的社会法学教育历史伦理等知识领域他们的译著完成后多

在报刊上刊登著述经过或广告以让众人知晓

到中东去的留学生与访问者形成了一个编撰群体与当时的职业报刊知识

分子类似在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化和印刷出版技术的影响下利用自己在

中东地区的优势活动于穆斯林社会的最前沿扩展了当时中国穆斯林报刊的

国际视野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一些团体和刊物的负责人或编辑在与中东之行有关的一系列出版文化活动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行日记》的作者赵振武本身是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员

同时也是《月华》的主笔身为出版界的一员又是新式教育改良的参与者

6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2

93

且亲自踏上中东的土地并撰写了《西行日记》赵振武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着中东之旅撰述者的活动轨迹他们在游历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同时建构起活跃的文化传播网络本节以其为个案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穆斯林

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及意义

赵振武(1895-1937)名斌河北人出生于伊斯兰世家其祖父父亲

均为伊斯兰经师少时入王宽创办的清真两等小学学习又随北平牛街清真寺

土耳其教授攻读伊斯兰文化并学习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后考入北平政法大

学边政系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地区服务后回北平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讲师7由其教育背景可以看出他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回教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所

接受的伊斯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为他后来参与到回教出版业的各项工作中

奠定了基础赵振武 1925 年起在北平市政府任职1928 年成达师范学校由山

东迁到北平赵振武受邀兼任成达国文和回教史教师参与并见证了回教教育

改革的历程赵振武关注伊斯兰文化常在国内各回教刊物发表文章这或许

是促使其最终全身心投入到出版事业中的原因之一踏入成达是他全面开始

出版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成达师范学校创立于 1925年它以造就健全师资启

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进而恢复回教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

家的效能为目的将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回教

现代师范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8它在民国伊斯兰文化领域居于先导地位为知

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多样化的施展空间成师迁到北平后设立成达出版

部发展成为近代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代表抗战以前一直由赵振武主持1929

年底《月华》在成达师范内创办赵振武又参与了初期筹备的一系列工作同

马松亭一道完成了出刊前的立案挂号接洽印刷发函件预算以及发行诸

手续后担任编辑兼出版发行处主任91931 年《月华》原主编孙幼铭离开赵

振武接任主编一职并辞去政府职务专职服务于《月华》和成达师范学校

首先来看赵振武的办报实践1931年到 1937年 6月他担任《月华》主编

1932 年底至 1933 年 5 月间随马松亭护送留学生赴埃及时由庞士谦代主编

在这些有关《月华》的办刊活动中展现了他的办报理念和实践准确丰富的

伊斯兰知识和出版实践经验是赵振武立足的基础有关教义方面的稿件为

7 赵振武的生平参考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

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页 113-114 8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 年 8月)页 6 9 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

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页 113-114

94

慎重起见由赵振武和马松亭审查核阅创刊之初力求严谨与充实10在他任

主编的六年期间《月华》从四开报纸的简单形式改为二十四开装订成册的杂志

形式每期出一册大约三十至五十页尽管计划每年出三十六册实则常常

出现几册并为一期的的合刊但在量上也有一定的进步11同时稿件征集愈发

多元在质上有较大提升每期卷首论文不标题其余都划分了栏目主题如

ldquo教义研究rdquoldquo译丛rdquoldquo社会调查rdquoldquo特载rdquoldquo笔记rdquoldquo文艺rdquo等为了宣扬

伊斯兰教义报道世界各地回教消息介绍回教史料等后来又增加了ldquo古兰

真经译解rdquoldquo回教世界rdquoldquo时评rdquoldquo回教史料rdquo等新栏目印刷方面也经常变

换封面的印色和花纹文章内容和编辑品质都得到充实最为成熟的是 1935年

第 7卷封面以彩色印刷照片都经过精心安排以突显主题12在他任主编时

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各地寺坊穆斯林生活状况及清真寺概况的调查1934年

《月华》完成了安徽广西察哈尔绥远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部分地区的清真寺调查工作这些报道由各地读者在当地调查后投稿成

为了解 1930年代中国各地穆斯林生活情况的史料其成果也反映出读者遍及全

国更可看出《月华》在国内各地穆斯林中的影响力13除国内读者外《月华》

自第三卷起与国外交换报刊英文德文阿拉伯文马来文土耳其文报

刊达 22种之多海外读者遍及南洋群岛印度缅甸伊拉克汉志土耳其

埃及英法美等地当时各地回教国凡有回教团体及学校者多与《月

华》建立友谊14此外《月华》先后制作了九个专号以活泼的平民化风格赢

得国内外穆斯林读者的亲睐15自 1933 年以后日本军事行动步步紧逼平津

地区社会经济下滑因时局变动《月华》从 1936 年第 8 卷起缩减开支页数

减少一些栏目也归并了但在文章内容的充实度方面仍然维持相当严谨的

水平这要归功于当时的主编赵振武历届师生和毕业校友的努力赵振武借

鉴非穆斯林期刊发行经验在各地设立分销处扩大了销路和读者群体抗战

10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 11月)页 85-88 11 lt本社特别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 年 1月)封面内 12 lt写在卷首gt见《月华》第 7卷第 5期(1935年 2月)页 1 13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 14 吴斯曼lt时评本刊的五周年-一个有意义的中国回教划史时刻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合刊(1934 年 10 月)页 19 15 王梦扬ltlt月华gt十周年回溯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期合刊(1939年 11月)

页 21-22

95

期间部分地区分销处遭到破坏但这项制度一直沿用到 1946 年16《月华》

在 1937年七middot七事变前停刊次年四月南迁至桂林复刊赵振武因病未能随行

于 1937年在北平逝世

《月华》创刊开始就与成达师范关系密切其编辑部就设在成达的出版部

内作为在教育界和报刊界都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赵振武很重视对学生写作

的锻炼有计划地培养成师历届学生成为《月华》的写作骨干为了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从第二卷二十期起《月华》专门为学生开辟ldquo学生作品rdquo专栏

并指导修改稿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这也是《月华》历久

不衰的原因之一其实从创刊初期开始该校师范部第一班学生如韩宏魁

马金鹏金殿贵等人就已积极投入社务工作之后第二三班学生以及研究

部学生和毕业校友多成为《月华》写作群的主力这批作者中有的后来又成

为《月华》及其他回教报刊的主笔或编辑成达师范的教职员也有许多兼任月

华的编辑或者撰述者如近东访问团成员薛文波他们维持了月华稿件来源的

稳定和文章内容的水准使得月华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第一班学生毕业后有 5

人赴埃留学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报

刊多刊发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留学生也十分关心国内形势的发展他们将自

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关心和专业学习的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发往国内如马

坚对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的介绍17马金鹏详细介绍了 1933

年 6 月埃及反耶运动中爱资哈尔大学的活动大概及成就并以此作出对中国国

内穆斯林群体发展状况的思考18 有些学生归国后成为重要的编撰力量马

金鹏韩宏魁庞士谦等都担任过《月华》的编辑

办报之余作为成达师范出版部的负责人赵振武对于这个机构的发展功

不可没并且成功地从中东引进大批书籍使其成为众多回教出版机构中的佼

佼者当时穆斯林师范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材引进并翻译书籍作为教

材成为一件很紧迫的事民国以来回教文化出版事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上海

协兴公司从孟买德里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地运输大量原文典籍来华

销售上海中国回教书局着重于影印中东原版典籍19其他还有如北平清真书报

社天津伊光报社太原伊斯兰布道会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和上海穆民经书

16 lt本刊招请分销处办法gt见《月华》第 4卷第 25-27 期合刊(1932 年 9月)页 14 17 马子实(马坚)lt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年 9月)页 16-18 18 马金鹏lt反耶运动之估价及其他gt见《月华》第 5卷第 31期(1933 年 11 月)页 14-16

第 5 卷第 32期(1933年 11月)页 14-15 19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7 年 8月)

页 7

96

局等相当程度满足了当时教内知识界的需求这些印刷经营机构也大多由

朝觐留学归来的学者创办或管理如中国回教书局就由朝觐归来的学者买俊三

创办北平清真书报社后来由留学土耳其的马宏道负责管理

赵振武主持经营的成达师范出版部是发展得较好的一家马松亭如此评价

道ldquo成校的出版事业自民国十八年后即渐行发展到现在在组织系统中

却很重要成校的出版事业不仅是学生的成绩的披露更走着沟通中西回教

文化的途径而且是在特殊的教育的环境下尤必自附出版事业以供应特殊

的用书rdquo20成达师范出版部除了出版发行《月华》及成师的官方刊物《成师校

刊》外主要负责编译各种回民中小学师范所需中阿文教义课本阿文读本

与阿文文法书以适应当时回民中小学的课程其他还有一般民众用的通俗宗

教知识手册等中阿文都有种类丰富1930年由该校ldquo民众教育委员会rdquo编

辑成达出版部发行的《清真教典速成课本》广告声称文字简明一看就懂

对于回民小学或民众教义研习班皆适用在当时颇受欢迎到 1936 年已扩充为

增图六版21留学生派遣后加强了与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出版界的联络它开

始大量引介与影印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原版典籍对于小学教育1933 年成达出

版部引进埃及当地流行的《小学校宗教常识》一书由王梦扬庞士谦赵振

武等人翻译成汉文称为《小学教义课本》在广告中说明内容分为教义教法

教理教史等项教材按照ldquo年级高低及每周点钟rdquo来规划课程的难易教学

设计根据ldquo儿童心理发展rdquo先讲故事后讲理论的策略循序渐进22此外成

达出版部发行了赵振武编撰的《小学经文课本》采用阿文经书与中文译解并列

的方式讨论基础的信仰问题是小学教义课程的进阶课本颇受欢迎1934

年增订第 3 版时出版部将该书阿文原典部分用新引进的二十八磅大字版ldquo回

文铅字rdquo重新排印使之清晰易读卷末增添《古兰经》若干章节增添其实

用价值1935 年又增订了四版ldquo销行国内约二万册rdquo23其次是为中学生设计

的教义课本1935 年成达出版部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一书该书由埃及几

位著名教授编订而成由第一届留埃生纳忠引进译为中文作为ldquo中学学生

2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 卷第 11 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年 8月)页 8 21 lt成达师范学校民众教育委员会启事gt见《月华》第 2卷第 29 期(1930年 10 月)

页 1lt广告教典速成课本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年 1月)页 3lt广

告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简明书目gt见《月华》第 8卷第 36期(1936 年 12 月)

封底 22 lt纪事北平编译教义课本gt见《月华》第 5卷第 21 期(1933 年 7月)页 17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年 1月)封底 23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 年 1月)封底lt北平

成达师范出版部启gt见《月华》第 7卷第 14 期(1935 年 5月)封底

97

研究教义的读本rdquo为研究教义的入门书籍24另外还有阿文学习教本与工具书

1931 到 1932 年间陆续从埃及引进一整套《阿拉伯文读本》的教科书准备推

行于回民小学中学的阿文课程中25该部自 1933 年底陆续从埃及等地引进

多种阿文经典1935 年影印发行了埃及皇家所藏欧斯曼版《古兰经》历来

国内《古兰经》版本ldquo至为复杂有手抄者有印制者版式参差甚为不齐bdquobdquo

而各版之内容各有殊异影响诵读殊为重大rdquo此书的引进对于国内《古兰

经》的版本统一读法标准化有很大帮助ldquo实为中国有回教千余年来之创举rdquo26此外它与其他回教出版机构如北平清真书报社天津伊光报社上海穆民经

书局等合作协助代售其发行的书籍《月华》则成为成达师范出版部发行新书

的宣传平台从 1931 年开始月华的广告栏中频繁出现成达出版部各类中阿文

翻译或原版宗教书籍教科书的广告很多留埃生的译著也通过这个渠道广为

人知因此它也成为留埃生学习与研究成绩的展示处这又使得该部的生产活

力源源不绝每月都有出书到 1936年该部出版书籍已不下百余种27

24 lt广告伊斯兰教gt见《月华》第 7卷第 11 期(1935 年 4月)页 15 25 lt广告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的书gt见《月华》第 3卷第 23期(1931年 8 月)页

8 26 该版《古兰经》是爱资哈尔大学长老委员会审定由埃及官方于 1923年出版的标准

版章次明晰对文字及标点符号考订甚为严谨精确是公认历来最佳版本见周燮

藩《真主的语言lt古兰经gt简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页 116lt广

告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gt见《月华》第 6 卷第 15 期(1934 年 5月)封底 2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6 年 8月)

页 7

98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月华》第 6卷第 15期(1934 年 5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赵振武的办报和出版理念既有长期的自我实践同时也注意汲取其他国

家穆斯林同仁的经验1932年底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学生赴埃及留学在

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等情况时特别注意当地的报业和书籍的出版他们

到开罗有上百年历史的哈莱比书店与店主交流取了目录这家店在埃及算

是很大的店之一主要出版宗教典籍营业十分发达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城市

差不多都有它的支店其营业部和印刷部却很简陋这大大出乎赵振武的意料

他认为埃及是全世界回教徒公认的文化渊薮应该有很大规模的书铺和印刷厂28隔了几日赵振武和马坚一同去拜会了《胜利周刊》的主笔穆哈木丁他们的

报馆里只有三个人负责报纸的发行及其他书籍的出版据他们了解《胜利周刊》

虽只是一个周刊但是在当时阿拉伯文坛和伊斯兰民族世界里却占很重要的地

位发行量很大而作为报馆的主人穆哈木丁不仅要著书撰稿编辑校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3

99

对甚至粘贴报签都要亲自经手29国外同行这种井然有序简朴高效的营业状

况给赵振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其编辑和出版工作可借鉴的经验之一

在办报处理出版事宜的同时赵振武笔耕不辍他所著的《详解伊玛尼》

1932 年由上海穆民经书公司发行白话附注极具特色30而他最为出名的著作

则是《西行日记》在护送学生之后赵振武等人觐见了埃及法鲁克国王并就

继续派遣留学生创办图书馆等问题拜会了埃及教育部官员次年 3 月他们

去耶路撒冷参观历史古迹并到麦加朝觐在大朝前夕觐见了沙特国王瞻谒

了麦地那圣陵1933 年 4 月作者随同 50 余名中国朝觐者一起坐蓝烟囱公司

的朝觐专轮回国顺路考察了当时中国穆斯林的朝觐状况与条件回国以后

他把在中东诸伊斯兰国家的见闻加以整理出版了《伊斯兰名胜》与《西行日

记》两本书前者为当地伊斯兰古迹名胜照片分上下两集31后者是赵振武到

中东半年对回教各名城的形势民情教务教育等状况的详细记载32他们

在中东的见闻首先在《月华》第 5卷第 1-15期陆续刊载前几章受到读者的欢

迎但刊物篇幅有限后于 1933年 8月由成达出版部印成单行本全书从 1932

年 11 月 28 日开始记载到 1933 年 5 月 19 日结束采用日记体形式脉络清

晰对麦加开罗吉达等地的市容风情清真寺及先贤古迹教育情况都

有详细生动的记载既是了解当时埃及汉志巴勒斯坦等地的入门读物也

可作为一本交通手册

赵振武的观察和记述不乏一个刊物主笔的新闻职业敏感他亲自采访了麦

加与麦地那的两个施舍所记载了施舍的人数和不同的施舍办法如麦加施舍

所在朝觐期间供给贫民住所平时还施医施药施食每年开支两万五千英镑

由埃及负责提供比较客观地反映了 30年代汉志地区的经济状况他在组织行

文中边记叙边征引材料将感受和知识穿插其中如穿越红海时他将自己

的亲身观察和书上的记载(《卡奔德游记》)作比指出前人在记述气温空气

咸度等方面的诸多失实之处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也反映出旅行者充分

的文化素养及敏锐的文化知觉性他记述时减少山水景物的描写注重社会考

察中间穿插趣闻自己的视野犹如一个个镜头投向异域风貌很有新闻纪

事性质的意味以目睹亲闻的笔调为国内读者绘出真切可感的中东图像书

中附有二十余幅照片正如《月华》广告词所说ldquo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

29 同上页 134-135 30 lt广告白话附注-详解伊玛尼gt见《月华》第 3卷第 32期(1931 年 11月)页 11 31 lt广告伊斯兰名胜(第一集)gt见《月华》第 5 卷第 18期(1933 年 6月)页 20 32 lt广告西行日记gt见《月华》第 6卷第 2期(1934 年 1月)封底

100

卧游教土rdquo33《西行日记》成为三十年代较受欢迎的朝觐纪事和阿拉伯风土见

闻录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中就称这本书给他的印象极深ldquo一连整整看

了四天三夜有时吃着饭饮着茶但是这本西行日记我绝不释手rdquo并且从中

汲取经验为自己的麦加之行做准备ldquo看到麦加有蚊子便在另一个本上写道

带蚊帐看见太阳晒地两脚烫出泡来写上要带布伞看到人热得头晕写

上带万金油仁丹各种药品rdquo甚至还送了一本给中国回教联合会的日本顾问小

池34在天仆的《朝觐日记》中也援引了西行日记的片段35

赵振武在文化领域的活动不仅限于此对于回教出版最具意义的是他首度

引进了阿拉伯文活字印刷技术这也是他中东之行的成果之一中国穆斯林所

使用的阿文典籍因没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千余年来用的都是手抄本费时耗

力也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清末时开始有了木雕版的经书如马德新所著《宝

命真经》但只通行有限的地域未能遍布全国36民国以后开始有石印技术应

用于回教经书的出版然而石印只适用于毛笔书写的版本由于阿拉伯文字的

特殊性不便书写较大的经典依然只能用手抄后来又有影印法但印费较

大也不能进行经文缩减或详加注释的复印工作此时回教中的有识之士已

经认识到ldquo印刷是文化事业的工具印刷越便利文化亦越发展bdquobdquo因而伊

斯兰文化在中国遂成江河日下之局这是缺少文化工具的缘故rdquo37发展阿拉

伯文活字印刷被提上了日程但是自己研制在经费和技术上困难都比较大

在此之前赵振武在其父亲影响下断断续续花了 20年研究回文活字印刷到

印字馆当学徒进行了种种尝试都不得而终38后来想到从中东购入阿文铅字

既方便又省力于是借 1932年赴埃及的机会购得一套阿文铅字带到中国有

了阿文铅字要完成阿文印刷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铅字印多了字迹容易磨损

万里之外背回来他们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赵振武在北平城找到翻制外文铜

模的工人在 1933 年 8月将一副十八磅的铜模制成1933年 9月 19日回文

铅字正式诞生阿拉伯文有二十八个字母每个字母放在句中不同位置时首尾

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每个字多备出不同的形态才能组成词句完成印刷工作

33 广告称ldquo西行日记全书十万言四百页卷首附有详细目录容易检查书中插

附各地风景铜板图多幅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卧游教土rdquo见《月华》第 6卷第

10期(1934 年 4月)封底 34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页 4 35 天仆lt朝觐日记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8 36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合刊(1934 年 9月)页

11 37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 年 9月)页 6 38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页 13

101

赵振武将现有的铅字作底子翻制成铜模再浇铸成多套铅字组成配套初制

的十八磅楷体铅字仅有一付字盘到次年 3 月间二十八磅大字十八磅带符

号字陆续铸成后来又各增加三付应用更方便39铅印技术正式应用在回教出

版物的印刷上解决了阿拉伯文铅字印刷难的问题《月华》之前刊印的阿拉伯

文都为锌版从 1933年第 25期起《月华》中有关阿文的部分改用阿拉伯文

活字来编排1934 年 9月成达师范和月华编辑部举办了纪念会活动设九middot一

九为中国回文活字节并以其为ldquo中国回教文化复兴的纪念日rdquo40成师出版部在

《月华》上登出广告提供和传授印刷技术向全国回教出版界推广ldquo从埃及

运来印刷用的活版回文字bdquobdquo虽然只是拿来了千八百磅铅字bdquobdquo无异乎是抬来

了无数万册的典籍来救中国回教文化的饥荒rdquo41 在中国把阿拉伯文变为可排版

的铅字印刷在《月华》上的使用只是引征阿拉伯文其更大的施展之地是

大量阿文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实现了阿文经典与资料制版印刷快速大量的

复制促进了伊斯兰经典在中国传播

39 lt回文排版室的工作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1934 年 9月)页 10 40 同上页 15 41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页 7

102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小图为赵振武)

《月华》第 6卷第 25-27合刊(1934 年 9月) 页 10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赵振武涉足的这些活动几乎囊括当时穆斯林文化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连接起一个跨领域的文化传播网络赵振武的文化实践将回教教育杂志

出版印刷等联系起来而这些无不与到中东去密切关联便利的交通与现代印

刷术的普及使人员与学术资料的交流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一个多元集合体赵

振武在教育领域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以及关系网络对报刊的编辑作品的

传播带来相当的便利为回教报刊树立起文化权威促进其流通与赵振武一

样唐易尘与庞士谦以及他们的旅行记述也与穆斯林报刊有密切关系唐易尘

103

本身为《新民报》回教版的编辑自己个人办有一份《震宗报》其《麦加巡礼

记》最先在 1939 年《新民报》上分期刊载后因读者反应良好出版单行本

庞士谦赴埃及学习期间为《月华》供稿回国后又协助马松亭的编辑工作他

的《埃及九年》先在《月华》上刊载了一部分然后出版单行本他们也是这

个跨领域文化传播网络的一份子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主要通过报刊小学校清真寺阅报室以及公众演

讲等方式传播由于运用了这些贴近底层社会的媒介因而受众群不只局限于

精英阶层这种分享加强了个人对于穆斯林群体的认同

历来到中东去朝觐和游学的业绩鲜有记述和广泛的传播一般为人们口

头相传或在一些史籍和碑铭上有零星的记载如郑和的父亲与祖父朝觐的经

历是由郑和为其父立的《故马公墓志铭》及墓碑而得以传扬于外的明末清初

亦有伊斯兰学者在汉文译著中认真阐述ldquo聚约rdquo(即朝觐)的规范和意义如王

岱舆的《正教真诠》刘智的《天方典礼》等著作中都对朝觐的意义礼仪等有

专篇介绍第一位亲身经历过朝觐又著有阿拉伯世界见闻录的马德新其所著

的《朝觐途记》记载了其 1841-1848 年间在中东地区朝觐和游学的见闻得到

国外研究者的赞赏但这份书稿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42直到清末民初大批回

教报刊的创办以及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才使得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有了

大范围的传播海外游记作者大多系回教社会名流朝觐内容因其礼仪的独特

和涉外性质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报章之中

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地方性报刊刊登当地穆斯林朝觐启程回程消息以及

有关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外各种回教报刊是报道中国穆斯林朝觐和赴中东活

动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这些报刊上介绍的朝觐内容形式多样除了有实事性

的亲身经历专业性的地理知识介绍之外还有消息评论专访统计资料

等各种关于朝觐的消息通过报刊传达给读者比如朝觐的时间人数路线

船只等概况如《月华》除了刊登朝觐礼仪朝觐船讯及麦加的朝觐设施之外

还曾刊登朝觐题名录公布朝觐人数登出姓名介绍籍贯刊印朝觐写真和

麦加风光照片并附有麦加的中国领朝人(为中国人服务的朝觐向导)的照片

和中国朝觐者对领朝人的各种评价给读者参考方便他们在朝觐时有所准备

在抗战前刊载过类似信息的还有广州的《天方学理》南京的《突崛》等刊物

42 魏英邦lt论外国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及伊斯兰教之ldquo五性rdquogt见《清代中国

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55

104

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启程的海上之路被迫中断朝觐活动大受影响鲜有这方

面的报道这段时间一些报刊停办一些迁往桂林重庆等地在大后方

少数中国穆斯林突破封锁前往麦加的报道也能见诸报端1938年西北穆斯林绕

道青藏高原通过印度赴麦加他们归来时有几家报刊做了报道如重庆出版

的《突崛》第 5 卷第 8 期刊载了《甘青回民朝觐团会见记》《中国回教救国协

会会刊》第 2 卷第 2 期刊登了王梦扬撰写的《哈直访问记》等抗战结束后

朝觐功课恢复正常《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相继报道了 1946年至 1948年的

朝觐情况穆斯林报刊在报道朝觐消息及评论以外还有诗词日记归国后

的演讲纪实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如薛文波参加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在麦加朝觐

时所作的《麦加游》组诗(共 14 首)将整个的朝觐礼仪及自己的观感用诗歌

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众多的朝觐报告中别具一格43此外有《朝觐日记》《出国

日记》等作品也在刊物上连载部分作品应读者要求印刷成单行本传播于社会

如《西行日记》《麦加巡礼记》和《埃及九年》等还有朝觐者将沿途见闻

麦加朝觐过程及晋谒国王的情况吟诗记述编为《回部百诗赞》一册于 1934

年出版44除了穆斯林期刊外中国旅行社在其主办的《旅行杂志》ldquo世界圣地

巡礼rdquo一栏中也刊登过ldquo回教的圣地-麦加rdquo一文45中国旅行社于 1932年发

行了反映朝觐交通情况的小册子《由上海至麦加》该书为非卖品赠给朝觐者46其中介绍了中国旅行社六年来接待朝觐团体的经过朝觐手续与旅途情况上

海穆斯林接待朝觐来客的地点和负责人以及阿拉伯地理政治朝觐知识等问题

并附上相关照片非常详细给朝觐者带来很大方便这些旅行记述多为简

单的行程记录简洁明了且大多数刊物采用白话文也大致符合当时回教社

会汉语文化水平因而其传播才能有受众群

基础教育的普及清真寺的信息沟通阅报室的设立及群众集会使这些关

于中东的见闻不仅仅在精英阶层传播

小学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民众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ldquo民国成立以

后回民和社会接触日切觉得只念些经不念点书是不中用的于是才群起努

力于新的教育之途rdquo47 1906 年王浩然创建经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

为公立受到北平回民的极大欢迎并且设立了分校它的成功启发了各地教

43 薛文波lt麦加游gt见《月华》第 10卷第 22-24期合刊(1938 年 11月)页 13-14 44 李谦《回部百部诗赞》(大连昌明印刷所1934)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版 45 陈公明译lt回教的圣地-麦加gt见《旅行杂志》第 8卷第 5期(1934 年 5 月)页 71-74

本文为田中逸平到麦加朝觐后所写的《麦加巡礼记》的概述 46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4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在埃及正道会讲演)gt见《月华》第 5卷第 18期

(1933 年 6月)页 2

105

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新式小学的建设热忱从此ldquo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

至今bdquobdquo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处几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rdquo48普通回民教育

以回民小学占大多数一直到抗战前夕回民小学已遍及全国各地的回民寺坊49这一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为回教报刊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当时发行量最大

的杂志是《月华》而其他的几份主要的报刊据推测发行量也不过 1000-2000份50月华第一卷的发行量暂定为 1000份第三卷已经突破 4000份四卷开始时

东北四省相继沦陷邮路不畅导致发行量暴跌到 3000 份左右51与主流报刊相

比报刊发行量并不算高有的旅行记述形成单行本发行后发行者也采取相

当的优惠措施以《西行日记》为例出版前就在月华上发布预约广告并且

制定了一些优惠办法以扩大销量

4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2两等是指清末癸卯学制的小学是初

等五年高等四年该校是初高等合一的学校于普通课程之外加授阿拉伯文教

义等宗教知识的课程 49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gt页 2 50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p 222 51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页 22

106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月华》第 5卷第 26期(1933 年 9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但是发行量并不能代表实际的受众人数穆斯林还能通过其他媒介形式和场

合来获得相关信息据外界的观察报刊这个媒体只是穆斯林群众之间信息联系

的渠道之一在当时信息传播的最大渠道应该是清真寺中的群众集会和受过良好

训练的阿訇的影响52清真寺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方面独树一帜是普通民

众最主要的聚集场所除宗教功能外在阿拉伯语里ldquo清真寺rdquo一词也含有ldquo大

学rdquo之意它在回教群体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因而成为各种消息传播与交

流的中心事实上ldquo在中世纪出版伊斯兰著作的方式是在清真寺里读稿rdquo53清

52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 247

53 Francis Robinson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107

真寺里包括各个不同年龄的人群所以它的影响力极大受众面广泛因此ldquo我

们在清真寺(麦思吉德)里找到与各种族和各氏族相互作用的伊斯兰教文明发展

史的缩影要想举例说明穆斯林与其邻居之间的文化交流恐怕再没有比清真寺

更明白的例证了rdquo54三十年代开始在各地的清真寺中大多附设有阅报室和读报

会读者在此能够更为方便地接触到报刊的信息在《月华》上就常有刊登阅报

室征集资料或鸣谢赠书的信函有的还附设民众常识讲习班以帮助普通民众扩

展视野如四川平武县一个书报室一次收到的报刊就达26种之多包括少量非穆

斯林报刊并且大多数是按期赠送55对于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则提倡ldquo由演

讲员将新闻读给大家听藉明国内大势及各处回教消息rdquo56群众集会的传播比报

刊更加有效和广泛远赴麦加朝觐在穆斯林群众中是一件大事当地的教胞会

举行欢送和欢迎大会并请出洋朝觐者或访问者讲述他们在中东的所见所闻如

1935年参加世界回教大会的代表尹光宇回国后出席上海各回教团体欢迎大会讲

述了他的旅途见闻57类似这样的集会也不局限在伊斯兰教内1933年马松亭受

传教士裴德士的邀请到华北协和华语学校就其埃及之行进行了演讲并与外教人

士交流这使他们的中东见闻比登载在报刊上传播得更快更广影响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他们到中东去的旅行经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普通民众和教外人

士也能一同分享这种分享将穆斯林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

他们不一定能亲自到中东去但是通过这样的分享能够增强对于信仰共同体的

参与感和归属感

小结

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种通讯设施的缺乏以及文盲人口的众多这些关

于中东地区的新知识新观念等的传播因此有一定局限从上述讨论中我们

却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从上到下的渗透与流动并且在三四十年

代间围绕到中东去形成了一系列的印刷出版活动报刊书籍集会等所传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2 54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页 301 55 lt四川平武县回教俱进会附设伊斯兰书报阅览社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28期(1931

年 10月)封底其他类似的信息如lt福建省回教俱进会分会附设阅书报社征求书报启

事gt见《月华》第 5 卷第 9 期(1933 年 3月)页 5lt发起伊斯兰阅报室gt见《月

华》第 5卷第 19期(1933 年 7月)页 24 56 王振远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之方法(续)gt见《月华》第 2

卷第 36期(1930 年 12月)版 3 57 黄承才记录lt尹光宇之演讲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期(1935年 8月)

页 52-55

108

递的关于伊斯兰世界的信息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留埃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是中东见闻重要的撰述者他们与民国时期尤其

是二十三十年代的回教报刊有紧密的互动回教报刊是他们学习访问经历的

主要展示处他们为回教报刊提供域外信息引介书籍参与报刊的发行与出

版这同时也是一部分报刊能够长期坚持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中东之行还带

来一系列的译介出版活动清末民初以来回教知识界对回教新式教育的倡导

教育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许多学生与老师成为伊斯兰文化资源的译介者从文

章的翻译到教法文学等著作的译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穆斯林重新开启

了认识与接受本民族根源文化的大门智识精英将伊斯兰文化以译介的形式重

新引入到中国并将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呈现给读者以引导穆斯林对于自身信

仰的认识近代学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和译著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的关键

角色朝觐者和学生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

关于伊斯兰的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

和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

触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

种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

在穆斯林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中以赵振武为例的一批精英

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办报译介出版实践既是围绕到中东去

产生的又为他们的见闻及学习所得提供了文化传播的网络经由这样的网络

加上集会等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信息分享中中

东世界的影响由此向一般民众扩张一方面当时的穆斯林报人已经主动地把

视野从本地扩大到外埠进而扩大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报

纸或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读者也ldquo被动rdquo地把视野扩大到伊斯兰世界

旅行记述的传播让远距离事件进入日常生活在传媒尚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

尤其能起到从影响个人观念到改变社会观念的作用人们除了关心自己和周围

的事物还关心中东国家的时事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议题的公共性正如时

人所评论的那样ldquo《月华》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广播机亦是收音机是大家

的讲演台亦是会议厅rdquo58因此他们通过媒体建立起公共空间以共同的宗

教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聚合形成一个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

查尔斯middot泰勒指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

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

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在由媒介提供的分散讨论的无形空间

58 愚克lt月华的特色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 期合刊(1939年 11 月)页 10

109

中这种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59一种社会想象会通过智识者的观点

反应出来也会改变着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

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

域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传播媒介再现经验建构认同形塑了社会关系穆斯

林群众经由大众媒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共同关心的宗教话题使得他们即便

不用面对面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关于旅

行记述的书籍报刊等就是这种聚合体形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世界信息的渴求是对中国远离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反应

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现代交通的发达使到中东去的活动在大范

围穆斯林群众中成为可能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旅行记述的传播近代穆

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及围绕其产生的出版发行网络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更为

广阔的世界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以

及加入到更大范围的信仰共同体中发挥着作用上一章所论述的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

的全国性声音发出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与主流文化圈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

系正是经由媒介的传播才将穆斯林群体在观念意识上聚拢为一体围绕着中

东之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国穆斯林认知时空的拓展增加了他们探

索国家前途寻找国家出路的力量将中国穆斯林的发展与中东伊斯兰世界联系

到了一起

59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3-25

110

第六章 结论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中国穆斯林到中东的旅行无疑是对这一圣

谕的反转和实践无论是朝觐留学还是访问活动都包含一种对信仰来源的

回溯关于天方的圣迹版图历史掌故文字经典在中国穆斯林群体中一代代

传承因而他们到中东去可以视为回归到精神故土朝觐者朝觐的是他自己

的文化中心mdashmdash这能够增强他对文化价值的忠诚度是宗教信仰一次重要的升

华和巩固这种对宗教礼仪和制度的坚守给予中国穆斯林一种不竭的能量

使他们在伊斯兰世界之外依然保存着对于信仰来源的追寻与渴望留学一方面

是为了改善并提升中国伊斯兰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文教育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

围以提高中国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走出昔日封闭的状态

放宽视界而自信地参与世界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到中东国家的访问和宣传

则是在中国时局的特殊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利用其深厚的社会背景以及广泛

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民间外交这一举动为中国在中东地区争取了舆论支持

也使得中国穆斯林进一步融入到伊斯兰世界群体中去促进中国穆斯林群体面

向现实社会放眼世界的积极状态的转变

基于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宗教信仰这种回溯的视野正是到中东去的旅

行与同时期到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最大不同中国穆斯林回到原始精神源头去

立足点在于中国才是其真正的家园因而在面对熟悉的异域文明时表现出的

是对本土文化的观照近代域外游记大量出现西行者们在异域之境苦苦探求

留下了众多记录西方文明的文本并在其中融入自己变革图强的见解主张当

大多数人放眼西方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中国穆斯林所到的地方却并

不陌生天方的景象一直深植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中民国时期这种视野为他

们提供一种学习的对象中国社会的改革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改革两股潮流共

同推动他们到中东地区去地理和文化上都处于伊斯兰边缘的中国穆斯林长

期以来只能通过对伊斯兰地理与历史的想象而维系这一情感随着现代交通技

术的改进以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他们得以跨越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与伊斯

兰世界的核心地区建立联系

民国时期在去中东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身上朝觐学习访问活动

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的旅行基本上都将这几种活动集为一体在履行宗教

义务的同时学习宗教知识观察剖析当地宗教与社会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吸取

他们抵抗调和西方价值观的对策与经验并运用自身优势为中国作宣传在

他们当中多是阿訇出身如马松亭王静斋庞士谦等这种得到穆斯林内

111

部确认的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在民间的合法话语权力和文明发言人的资格得到

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主体社会教育改革与智识更新的背景下穆斯林知识分子

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基于他们既有的传统伊斯兰文化根底能够对自己的文化

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受益于新型的现代教育并且在到中东去的求学与游历

中又受到中东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以继承传统为起点在社

会改革的实践如教育领域是通过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现代科学的课程而进行的

同时以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双重认同来回应国家话语下的ldquo现代性rdquo这种对自身

传统的认同发展模式的思考与选择源自对多重对象的借鉴他们利用自己的

文化身份和社会资源通过印刷出版等一系列传播手段既向中国穆斯林团体

内部发言也向外部宣传到中东去在穆斯林精英的眼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寻求知识之旅更为重要的是它被视作中国伊斯兰在现代背景下重新激活与他

们的精神家园长久丧失的联系从而回到其来源的第一步1到中东去的这一行

为从报刊译著印刷技术等方面为中国穆斯林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了资源穆

斯林报刊的发生发展和这些纪游日记的写作模式和传播有极大关联由于当时

穆斯林对中东世界信息的渴望报刊杂志纷纷刊载知识分子在游走过程中创作

的见闻和记述日趋开放的行旅心态与由印刷出版业发展而扩大的传播空间为

旅行记述反映世界表现社会从而在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改变民众观念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种与伊斯兰信仰源头的联系中来

回到伊斯兰的精华去不仅是为了自我更新和进步同时也是站在国族的

角度在反西方殖民主义中进行文化和政治自卫当时中东大多数国家也正遭受

西方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压迫处于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教义之间的矛盾冲

突中兴起了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为抵抗和调和西方文化

价值所带来的冲击19世纪中东地区陆续兴起种种以复兴伊斯兰教振奋民族

精神反对殖民统治的宗教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中以泛伊斯兰运动与伊斯

兰现代主义运动最为重要代表和体现了民族主义兴起前伊斯兰国家和民族对

内忧外患所作的宗教回应2这正是中国穆斯林急于了解和学习的他们主张积

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ldquo追随泛伊斯兰运动之潮流致力全国的回民运

动rdquo 3他们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核心去正是带着一种回

到信仰源头寻求真知的渴望同时与中华民族变革运动的主题形成共鸣早期

1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Vol8 (1) 2008 p 106 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页 6 3 lt纪事北平回教同人恭讌朝觐归来之马张赵三位哈直大会纪录gt《月华》第 5

卷第 6期(1933年 2月)页 21

112

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宗教和教育方面以汲取革新的思想资源来激活本土穆

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变化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

民族斗争经验又给了他们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参与到抗日

救亡运动中

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与族性(ethnicity)上所展现的ldquo夷夏杂糅rdquo的特色

曾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境内民族中ldquo熟稔的陌生人rdquo(familiar strangers)4身

份的双重性质使得他们在走出去这一行动中伴随的身份认同更加复杂加之特

定的历史时刻特殊事件的侵入而加深自己对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们

到中东去实践其宗教信仰的同时也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形势来做出协调转

向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体现出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

身份自觉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前期的兴教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

质而更好融入大的变革中两者都有在民族危亡和寻找道路的阶段对于整个国

家发展的体认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过程能够发挥一种集合的功能将个人和

集体带到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它同时具有矛盾性即人们也会通过这种聚

集加深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5但这并不会消解他们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区

别以及对这种区别的自觉意识他们在获得宗教认同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的国族认同正如有识之士所强调的那样ldquo我们是中国穆斯林既不

是土耳其也不是波斯穆斯林我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我们是中华民族

不可或缺的一员rdquo6这正是随着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实践所生发出来的在宗教

和国族认同方面的变迁认同的实践和建构与表征或符号关系密切语言是最

为重要的符号之一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通过记录成为一种认同性话语

实践它以展示文化信码传递着关于伊斯兰的思想概念观念和感情它可

被看作ldquo像一种语言ldquomdashmdash这种语言能够ldquo赋予隶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或

一个人与当地社会的认同以意义与表现它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一

种关于民族归属感的话语rdquo7其中表现出的历史故事节庆仪式宗教空间等

都具有建构认同的象征意义通过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和强化穆斯林宗教

4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页 5ldquoFamiliar Strangersrdquo 见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5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6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

年 4 月)页 13 7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5

113

认同与国族认同形成共享的体验和观念这种认同也是开放性和未完成的

两种认同互动与磨合新的身份意识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中为其成为现代民族

国家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穆斯林文化传统以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

与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

源而有这样的视野及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的传

承8在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

中国伊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

又与当时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

的条件这样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积

极运用和中东国家的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和民

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与中东地区交往的历史成为现代中国穆斯林继承和革新

的资源清末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学者学成归来为后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

交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铺垫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

系则培养了大批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这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

林与中东进一步接触选取中东世界所提供的一种竞争的现代性版本以另一

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话语垄断的ldquo阿拉伯化rdquo有相当的历

史连续性9不论是前半个世纪到中东去汲取自我更新的资源还是 1980 年代

以来的与中东国家在各方面的联络加剧二者都为穆斯林在与其他群体及国家

政权的互动中提供了独特的身份认同资源据此建构相应的生存策略以适应

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

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到中东去这一行为引发

的文化活动和认同的变迁并未对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作一个全面的叙述

Zvi Ben-Dor 观察到在爱大学习的这一段明显地揭示出了中东穆斯林和中国

穆斯林相遇的文化含义即一种互相的渴望中国穆斯林想要与伊斯兰中心更

8 Zvi Ben-Dor Benite 以清代赵灿的《经学系传谱》为例在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

的形成与流传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汉文译著学者群

体及其著作对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的多重影响和功能见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关于这一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研究见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4

加接近中东穆斯林希望与中国穆斯林更为亲密10从互相的交流来看与到中

东去形成对应的交往如马坚庞士谦在埃及的著述以及将中文著作译介到中

东地区中东地区人员到中国来如 1905 年土耳其皇帝派遣两位经师1932 年

爱资哈尔大学派遣两位博士来北平任教埃王福德一世捐助成立福德图书馆等

活动也是值得探讨的二者的融合能够形成一幅近代中国与中东地区交流的完

整画面对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或许能够为在文化多元与区域互动中重构

新的亚洲想象提供一个面向

近代旧的知识体系瓦解中国开始了在世界地图中对自身定位的重新寻求

如葛兆光所言ldquo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lsquo他者rsquo(the

other)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己在十九世纪中国是在确立了

lsquo世界rsquo与lsquo亚洲rsquo等lsquo他者rsquo的时候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近代中国关于lsquo世

界rsquo的话语其实就是关于中国的再定位rdquo11我们在之前的历史中有多种身份

认同资源而此时世界空间中的多样性被一种普遍的线性进程和发展叙述

取代西方的现代性以其ldquo内源性rdquo被强势界定为世界的ldquo现代性rdquo成为世

界历史的中心和非西方世界发展的参照系因此近代区域间的互动主要是向

欧美看齐海洋关系成为主导这是一种有支配性的价值秩序而认同亚洲的

不同思想源泉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汲取则能够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垄断

从亚洲内部产生新的想象重新定义自己提供另一种可能

汪晖在处理亚洲想象的谱系时将其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话语相联系

在论述革命视野中的ldquo大亚洲主义rdquo时援引了孙中山ldquo全部的亚洲民族rdquo的概

念指出这是一种能够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民族和社会的政治文化12这一概

念实际上与孙中山的遗嘱ldquo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rdquo有一脉相

承的联系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普通穆斯林知识分子还是作为国民革命军中

的穆斯林要员或是教外的知识分子都曾明确地以孙中山这一遗嘱为指导

提倡和肯定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与伊斯兰教群体联络这一实践王梦扬认为孙

中山遗嘱及其ldquo革命非有回教民族之参加殆难完成rdquo是ldquo明显昭示我们联络

回教民族rdquo13留埃生林凤梧强调民族精神和学术文化的沟通是这一联络的重

10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p108 11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页588 12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3 王梦扬lt救国与兴教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4期(1939年 11 月)

页 9林凤梧lt中国留埃学生团与沙儒诚先生gt见《晨熹》第 1卷第 15-17 期合刊(1935

115

要途径白崇禧指出中国有几千万忠实的回教信徒在历史文化宗教情感

上和作为ldquo平等待我之民族的rdquo回教国家有休戚相共的关系而ldquo联络的工

作已经由那些访问团开始了rdquo14时任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会长的朱家骅以总理

遗嘱与中东各友好民族共勉15尽管孙中山当时是将这种大亚洲的概念作为革命

者制定历史蓝图的叙述框架但我们由中国穆斯林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往还可以

看出在海洋时代除了条约关系朝贡关系之外亚洲大陆内部存在以宗教

为核心的历史联系汪晖先生提出亚洲想象的两个可能方向是一汲取亚洲

内部文化共存的制度经验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和在亚洲区域内部发展出能够让

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平等相处的新型模式二以区域性的联系为纽带形

成多层次的开放性的社会组织和网络以协调经济发展化解利益冲突弱

化民族-国家体制的危险性16谈及亚洲内部多以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历史

联系为讨论中心中国与中东两个异质文化圈的交往一直不是重点互相往来

的人员和资讯成为连接这两个异质文化圈的纽带这种双向交流的关系中包

含着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在以海洋为中心的与西方的交往成为一

种主导性的关系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凸显的大陆视角进行传统的各

种交往交流的经验以及超越国家的宗教网络尤其是伊斯兰本身具有的世界主

义的特性也可以成为探讨亚洲地区文化和历史联系多样性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年 7 月)页 21 14 白崇禧lt反侵略与回教文化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1期(1940年

4月)页 4-5 15 朱家骅lt告近东回教民众书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8期(1938年 9 月)页 22 16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16

附录一 游记书目(按时间顺序排列)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不忍》第 1册(1913 年 2月)页 3-22第 2册(1913

年 3月)页 23-42第 3册(1913年 4月)页 43-56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胡汉民日记(19282-7)》刊于《民国档案》2004

年第 2期页 13-2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

纳子嘉(纳忠)lt征程gt《广西回教》1934 年 10月创刊号页 28-52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连载于《晨熹》第 2 卷第 7 期(1936 年 7 月)

页 17-21第 2卷第 8期(1936年 8 月)页 15-18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 期(1936 年 11 月)页 28-31第 2 卷第 12 期(1936 年第 12 期)页

23-26

林兴智《到埃及去》(上海中国回教书局1937)

张澄衷lt出国日记gt《月华》第 10卷第 18 期(1938年 9月)页 5-10 第 10

卷第 19-21 期合刊(1938 年 10 月)页 10-14第 10 卷第 22-24 期合刊

(1938年 11 月)页 6-12

薛文波lt麦加游gt《月华》第 10卷第 22-24合刊(1938年 11月)页 13-14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期合刊(1939年 2月)页 13-15

第 7-9期合刊(1939年 3 月)页 10-15 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

页 19-26

薛溪村 lt近东见闻琐记gt《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1939年 5月)页 4

615 16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回民言论》第 1期

(1939年 1月)页 26-29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1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务

社于 1943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

117

社信息

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重印本(北京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1988)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

118

附录二 中国内地穆斯林留埃学生一览表

届别 姓名 别号 籍贯 派遣机构 到埃日期 备注

第一届 沙国珍 儒诚 昆明(云南) 明德中学 19311220 明德中学训育

主任留埃学生

部部长

马坚 子实 蒙自(云南) 上海伊斯

兰师范

同上

纳忠 子嘉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同上

林仲明 子敏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张有成 子仁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二届 韩宏魁 天一 泰安(山东) 私利成达

师范

193212 殁于 19451

王世明 天津 同上 同上

金殿贵 允嘉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殁于 1941 年

马金鹏 志程 济南(山东) 同上 同上

张秉铎 洛宁(河南) 同上 同上

第三届 纳训 鉴恒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19343

马俊武 兴周 镇南(云南) 同上 同上

林兴华 赓虞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第四届 金子常 济南(山东) 上海伊斯

兰师范

1934519

定仲明 星五 常德(湖南) 同上 同上

胡恩钧 柄权 六合(江苏) 同上 同上

林兴智 凤梧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马有连 级卿 盘兮(云南) 同上 同上

第五届 海维谅 宝庆(湖南) 印度来克

脑大学

1934 年

第六届 庞士谦 益吾 孟县(平原) 成达师范 1938323 成达教员留埃

学生团团长学

生部部长爱大

中国文化讲座

讲师埃王法鲁

克东方事务顾

马继高 骋之 成都(四川) 同上 同上

马宏毅 重远 晋城(山西) 同上 同上

马维芝 毓馨 献县(河北) 同上 同上

刘麟瑞 石奇 沧县(河北) 同上 同上

高福尔 疏附(新疆) 同上 同上

杜寿芝 轮台(新疆) 同上 同上

范好古 敏之 周家口(河

南)

同上 同上

119

张怀德 澄衷 庐氏(河南) 同上 同上

熊振宗 广州 同上 同上

杨有漪 斐然 北京 同上 同上

丁在钦 子明 张家口(察

哈尔)

同上 同上

王世清 一民 北京 同上 同上

金茂荃 宜生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张文达 思明 沂水(山东) 同上 同上

李鸿清 仲华 北京 同上 同上

资料来源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北京中国

伊斯兰教协会重印本1988)页 11-12

120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艾周昌编著《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蔡源林《伊斯兰现代性与后殖民》(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G费琅辑注耿升穆根来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北京中华

书局1989)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 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高发元《穆圣后裔》(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0)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9)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1992)

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1985)

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柳克述《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罗比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121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3)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

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

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张越宏袁珂主编《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

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7)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

版公司2001)

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钟叔河《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钟叔河《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

2006)

文章

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年第 4

期页 101-106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

见《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

第 4期页 144-1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见《近代史研究》2006年

第 2期页 223-236

123

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见《宁夏社会科学》(2006 年 11月)

页 85-88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5期页 46-50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见《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13-21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期

页 65-7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马广德lt关于lt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

页 56-59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

民族史》丙编专论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年[或出版年不详])页

667-682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研究》2009年第 5期页 87-105

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见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199-220

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59-6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64-113

尹德翔 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见《文艺评论》2005年第 6 期页 9-13

尹德翔 lt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见《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张巨龄 lt20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24

报刊资料

《月华》1929-1948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39-1948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1946-1948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1926

《回民言论》创刊号(1939年 1月)

《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 2月)

《回教月刊》第 1卷 1-4期1938年

《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1935

《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1936年 8月)

《清真月刊》1920

《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

《晨熹》1936

英文书目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Badawi M A Zaki Reformers of Egypt London Croom Helm 1978

Benite Zvi Ben-Dor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Broomhall Marshall Islam in China a Neglected Problem London DARF

Publishers Limited 1987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illon Michael Chinarsquo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Dillon Michael (ed) Islam in China Key Papers in Two Volumes UK Global

125

Oriental 2009

Dodge Bayard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Dunn Ross E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Eickelman Dale and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Eickelman Dale F and Jon W Anderson (eds) New Media in the Muslim World

the Emerging Public Spher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Euben Roxanne L Journey to the Other Shore Muslim and Western Travelers in

Search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Gillette Maris Boyd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ll Stuart and du Gay Paul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6

Hanioğlu M Şuumlkruuml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raeli Raphael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 London

Curzon Press 1979

Kuehn Julia and Smethurst Paul (eds) Travel Writing Form and Empi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o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Loumlwenthal Rudolf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Makky Ghazy Abdul Wahed Mecca the Pilgrimage City a Study of Pilgrim

Accommodation London Croom Helm for The Hajj Research Centre King

Abdul Aziz University Jeddah 1978

126

Meuleman Johan Isla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uslim Attitudes Towar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Morinis Alan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Netton Ian Richard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Robinson Francis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Turner Victor and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lfe Michael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NY Grove Press

1997

Articles

Benite Zvi Ben-Dor 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4 no 2

(AutumnWinter 2002) pp 93-114

Benite Zvi Ben-Dor l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105-128

Blackwood Philip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Delaney David ldquoThe Space That Race Makesrdquo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4

127

(1) 2002 pp 6-14

Lipman Jonathan N ldquoHui-Hui An Ethnohistory of the Chinese-Speaking Muslimsrdquo

Journal of South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112 (1987) pp 112-130

Pillsbury Barbara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Wagner Rudolf ldquo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rdquo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1 (Spring 2001) pp 1-34

Yeh Catherine Vance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Page 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iv

图目录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30

图表 2 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38

图表 3 麦加禁寺 47

图表 4 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52

图表 5 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57

图表 6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70

图表 7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73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期(1937年 2月) 89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期(1934年 5月)封面 91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98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102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106

1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迷思尔(开罗)巨城也时穆罕默德middot尔里为王王大智大勇善

治理其治迷思尔条建树蓄货殖各种技艺由甫浪西(法兰西)习

来诸凡制造无求于他国其国穆斯林甚众朝堂(清真寺)百余所

其至伟丽者卓米尔阿兹偕(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1

1844 年 10 月经过长途跋涉马德新2在完成朝觐后来到尼罗河畔的古都

开罗亲见爱资哈尔清真寺的雄伟热情赞扬并将这一幕用阿拉伯语记在后

来传世的《朝觐途记》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陆陆续续

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页

33 2 马德新(1794-1874)字复初云南太和(今大理)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和经

师幼承家学研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青年时到陕西深造跟随经学大师胡登洲四

传弟子著名经师周良隽钻研伊斯兰学问1841年启程赴麦加朝觐到麦地那谒圣陵

后到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一年又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新加

坡等地游学搜集典籍历时 8年后返回云南讲学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伊斯

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1856年滇东南回民起义反清被举为起义领袖1862 年降清

1874 年被云贵巡抚岑毓英杀害于云南呈贡著有多种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著作

《朝觐途记》用阿拉伯语写成由其弟子马安礼译为中文于 1861 年首次出版参见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页 489-450

2

又有一群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到达中东地区3并发出ldquo我于以深信开罗为

回教学府rdquo的感慨4马联元(1840-1903)年轻时随舅父到麦加朝觐在朝觐

以外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所到之处考问经典访学求师

王宽(1848-1919)1905 年携弟子赴麦加朝觐游历埃及土耳其等地在土

耳其谒见皇帝哈米德受赠经书千余卷同时皇帝派经师哈夫足哈三和阿里雷

塔随宽东渡传授古兰读法杨枢(1844-1917)出任比利时公使时也在往返

欧洲途中前往圣地麦加朝觐5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则出现了留埃学生团他

们跨过千山万水朝觐麦加拜谒圣陵并在这一ldquo至伟丽rdquo的爱资哈尔大学

求学问道

其间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自晚清开放海禁后

随着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普及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奉命出使或经商贸易或

远游求道出使考察以及留学海外成为国人回应西学东渐译介传播西方科

学著作及技术以外了解学习西方的又一重要途径向西学习成为时代风尚

这里的ldquo西rdquo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中是欧美国家和日本而在穆斯林6知识分子

心中则是自古被称为ldquo西域rdquo的中东伊斯兰文化圈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rdquo这句古谚语在阿拉伯世界已经流传了千年既是一种对探索求知精神的

提倡更体现出中国与中东地区距离之遥远7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

3 公元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诸国土耳其塞

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在内有时近东和中东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见孙文范编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49本文使用广义的解释

中东地区是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等民族的多元文化板块本文不涉及民族文化

差异的辨析而是将这一地区看作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文化圈实际上在所讨论

的文本中大多没有表现出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一差异不构成根本影响

都指向伊斯兰教这一共同信仰 4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1 5 三位人物经历分别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

页 107610811091 6 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斯林民国时期有回教徒回族回民等多种

称法文中依据当时出现在文本中的称呼来加以使用对于这一群体有学者认为使

用现代官定的ldquo回族rdquo一词无法有效反映这个群体动力性的变迁过程因而在探讨

1949 年之前中国内地穆斯林问题时以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称之比ldquo回族rdquo更合于学术

要求见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200-201其他

学者对于这个群体在被官定前是否为ldquo回族rdquo的看法下文有讨论本文强调的是超

民族超种族超地域的穆斯林概念意在突出这些群体在伊斯兰宗教信仰上的一致

性且结合当时文本中的具体情境来作分析 7 Zvi Ben-Dor 在ldquoEven Unto Chinardquo 一文中将其视作 Hadith(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

3

而在中国穆斯林的心中学问虽远在ldquo天方rdquo亦当求之8中东地区的文明更

早进入中国历史悠久影响至深利用地处东西世界之间的天然优势中东

地区各民族在近千年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往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因《古兰经》的谕示而成为世界穆斯林的朝觐中心具有极其神圣

的地位9近代中东地区虽非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但在宗教往来上却有极重要

的地位隔着崇山峻岭朝觐一度是中国与伊斯兰中心的唯一的联系到麦加

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中国这一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的主要途

径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在履行完宗教功课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和圣迹参加一系列巡游活动在虔诚的中国穆斯林

心目中能在有生之年具备条件到麦加去既是完成自己的宗教义务也是到

伊斯兰世界的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能够体验种种异域景观先行者们不畏艰辛

前往阿拉伯地区朝觐或求学记录下沿途风景和风俗民情成为后世极有价值

的文学和历史文本

出自穆斯林之手的旅行记述也是他们自己观念和认同的表达由此可以

一窥他们在面临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和作为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范围内的

少数群体两种倾向时的抉择与认同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代表中国穆斯

林ldquo自我言说rdquo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的内容及其传播说明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其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汉语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和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在到中东

去这一移动的状态中获得了新的实践经验及文化认证并通过相关的传播网络

在群体当中扩散以此共同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策略即对于在国内及伊斯兰

世界的两种身份认同的协商在中东之旅中寻求宗教文化振兴的资源重新思

考伊斯兰传统又以这一独特性积极与主权者及其他族群互动在民国这一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换的过程中以稳固的身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分

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但至今其来源仍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伪圣训

但这句话长久以来确实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Zvi Ben-Dor 将其与另一条圣训ldquo求学

从摇篮至坟墓rdquo放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论述了知识的重要和获得知识所要付出

的巨大努力见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3 (Winter 2002) pp 93-94 8 天方即麦加(Mecca)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祥地

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旧译ldquo天方rdquoldquo默伽rdquoldquo墨克rdquo等见《中国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 358 9 《古兰经》ldquo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

的向导rdquo(396)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rdquo(397)

本文引用《古兰经》均为马坚译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4

第二节 研究对象

记录中国人到中东去的作品有日记行记诗词歌赋和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风格多样超出古代严格意义上注重描摹山水景物讲究情景交融的游记类文

学作品范围因此本文使用ldquo旅行记述rdquo10这一概念来概括此类文本

本文研究时限为民国时期但也会涉及少量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本因

历史原因过去中国伊斯兰教很少进行宣传更少参加对外的各种活动民国

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首先揭橥五族共和一些回教先进之士开始积极参加社

会和政治活动注重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由是才有了顾颉刚所说的ldquo近代中国

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11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较之前频繁

且大部分旅行记述也因当时回教报刊的兴起而流传广泛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也

促成一些作品的刊印成书

这些游记中一部分有单行本更多的文本散落在当时的回教报刊上(统计

见附录一)在报刊上介绍的主要是朝觐日记回忆录归国哈吉采访或中国穆

斯林朝觐题名录等此外还有消息照片诗作等数量众多形式各异都

是本研究着力关注的对象另外针对这些游记作者留学生专人的评论或生

平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的域外旅行记述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了解作者

的心路旅程如《纳训评传》对第二批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2的一生做出了整

体评论着重探究了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始末及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

重大影响《马坚传》里有马坚13在埃及将《论语》翻译为阿拉伯文的介绍并

10 这里的ldquo旅行记述rdquo根据ldquo旅西记述rdquo作相应修改而来ldquo旅西记述rdquo见于钟叔河《晚

清旅西记述的价值》一文见《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页 147 11 民国时期曾兴起一场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贯

通回族各阶层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撰文评说其为ldquo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

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见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原载《大公报》1937 年 3月

7日ldquo星期论文ldquo栏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12 12 纳训(1911-1989)字鉴恒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幼时在家

乡从师习经后到昆明明德中学读书1934 年由学校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作品

译为阿拉伯文同时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译为中文其翻译

的《一千零一夜》为直译自阿拉伯文的第一个版本他于 1947 年回国任昆明明德学

校校长并任《清真铎报》主编1960 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部进行《一千零

一夜》全译本的翻译工作六卷本于 1985 年全部出齐约 200 余万字参见白寿彝主

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 1194-1195 13 马坚(1906-1978)字子实云南沙甸人阿拉伯历史语言文化专家翻译家教

育家早年在昆明学习后至上海1931 年作为第一批留埃学生成员之一赴爱资哈尔

5

详细介绍了他在留埃学生朝觐团与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14

的冲突中撰写《告回教同胞书》广泛传播抗战思想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

声援和支持的经过《马复初传》《刘麟瑞15传》等这些作品虽不属域外游记

的范畴但对这批学者个人全面深入的探讨亦是本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与当时的域外游记一样出现有其特殊的历

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文本蕴含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游记的范畴文本本身的

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文化意涵与时代议题因承载过多的文化社会信息进

而成为记录近代中国新旧转折中外融合的文化标记因此本文拟将其作为

一种文化文本在此脉络下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讨论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一关于游记文化的文献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想象》一书中借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

来探讨中国的旅行传统用大量理论和史料阐明旅行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小说

大学学习1934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 年翻译了阿拉伯

文著作《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在开罗期间用阿拉伯语翻译了《论语》1939 年

初赶赴沙特阿拉伯麦加监督抵制 ldquo华北回民朝觐团rdquo回埃及途中拟就《告世界回

教同胞书》寄中国外各大报1939 年秋回国与白寿彝恢复《清真铎报》后到

上海翻译《古兰经》194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回教教育史》在《清真铎报》

《月华》上发表多篇论文1946 年应邀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讲授阿拉伯语

伊斯兰史等课程后又翻译了《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长期担任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理事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189-1193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而建立该组

织于 1938年 1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

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 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

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

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

亚洲文化维护固有之宗教对内联络本教教胞设法解救本教教胞之疾苦该组

织建立后遭到全国各族穆斯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749 15 刘麟瑞(1917mdash1995)字石奇回族河北沧州人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北

京大学阿拉伯语教授1938 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1946年回国在南京东方语文

专科学校任教1949 年随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

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口译工作编撰和审定了《阿拉伯语汉语词

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辞典》翻译出版《子夜》《家春秋》

三部曲缩写本等参见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封一

6

诗歌游记等旅行文学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旅行既

是在文化间跨越转化又是文化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欧美旅行研究论者

如克勒福德(James Clifford)克里斯middot罗杰克(Chris Rojek)约翰middot乌里(John

Urry)等的对话作者将旅行分为三类旅游行游和神游并用西方和亚洲的

历史文化经验来描述这三类旅行的内容中国人到中东国家朝觐求学或是战争时

期的特殊访问都可以划归为ldquo行旅rdquo这一类书中第34章即以行旅为重点

论述其概念特征并对其进行跨文化分析作者认为行游比旅游有着更大的时空

跨度文化感受往往是深层次的更会导致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的认证与转移因

而带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开篇反思了现代西方的旅游研

究中突出社会政治含义在旅行书写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框架下突出流亡移民

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历史与文化视野

作者倾向于赞成克勒福德由于旅行的历史易染性将旅行等同于文化比较的观点

更加强调旅行中的跨文化意义这一点正是本研究中所要着力处理的西方研究

中讨论的异域游记多为ldquo文明rdquo与ldquo落后rdquo的冲撞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目的

在于文化优越身份的建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因文本的特殊性更突出的是

文化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认为行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行

游者个性化的文化经验将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典范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中导致原有

文化的某些价值发生变化16作者以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个人的贸易行动

带动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为例说明个人行为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

用那么近代到中东去的朝觐者和留学生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通过他

们自身的活动使中东地区的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回教是中阿文化

交流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留学生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中对阿拉伯文化有理

性而深刻的理解ldquo往往能将自己文化与他者文化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增进文

化的双重确认rdquo17当他们处于文化节点的时候知识结构的改变就有了社会的意

义他者文化的引介往往以大规模的行游作为先导记载这一行为的旅行记述

又成为最佳的研究材料张西平认为游记汉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象

征着学术范式的一个重要时期18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从神话走向现实便是从

游记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开始的马克middot波罗(Marco Polo)伊本middot瓦哈伯

(Ibn-Wahab)苏莱曼(Suleiman al-Tajir)伊本middot白图泰(Ibn-Battuta)等旅行家的

游记作品一直是西方了解东方的必读书目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应的近代学

16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106 17 同上 18 张西平lt西方游记汉学简述gt见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

象出版社2006)页 44-69

7

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也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这样一个关键角色这批学生成

为阿拉伯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倡导者和传播的先锋他们与其他到西方留学的学生

一样在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穆斯林社会文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域外游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时候必然牵涉到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这

一形象是在ldquo文学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rdquo19孟华在《比

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系统介绍了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20尹德翔以比较文

学形象学传记研究文化身份为主要切入点选取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

鸿张德彝薛福成等官员的使西日记作为论述对象由自传文学的视角来表现

出使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中的心态和选择并从个性环境个人经历

等方面来解释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21他在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lt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等论文中提出把游记作为跨文化旅行

和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行旅文化视角来研究游记作

品考察文本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形象的差异与互渗以深入阐释游记

文本22对ldquo异域形象rdquo周宁作了如下定义异域形象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

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的真实的反映异域形象往往是本

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

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又能表现本土文化

精神23异域形象随着年代的变迁都说明一国文明在对异域的ldquo集体想象rdquo中

寄寓着对异域的理解与误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及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其中有意

识形态的意义也有大众民间文化心理的内容从写作者对异域形象的选择性

也能反映出对待异域事物的态度吴以义从郭嵩焘刘锡鸿志刚张德彝王

韬等人记录英国形象的记述中探讨中国人眼中的动物园图书馆天文台电

报馆等表现英国科学和思想的典型事物24他把中国文化对西洋科学及其观念的

反应与接受分为猎取个别成果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解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指出

由于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不相容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走得艰难而缓

慢上述异域形象研究中的重点都是欧美和东亚或者南洋题材对近代以来中东

地区的游记中的异域形象鲜有学者论及即便是在研究名家名作时也极少关注

1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 4 20 同上 21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22 尹德翔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文艺评论》2005年第 6期页 9-13lt跨文

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23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页 5 24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8

他们到中东地区时的记述考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尤其是他们对中东代表性

事物的描写如麦加的克尔白麦地那的圣陵伊斯兰的教育方式等可以发现

不同身份的作者是如何ldquo构造rdquo中东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认知视角

中国人到中东去大部分是以宗教实践为目的即便是使者游学者等

也会将朝觐纳入自己的行程之内维克多middot特纳(Victor Turner)引申了阿诺

德middot范middot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ldquo通过仪式rdquo概念以墨西哥英格

兰爱尔兰和法国等地的圣迹和朝觐活动为例对基督教文化中的形象与朝觐

活动做了系统研究25Turner 将朝觐视作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事件在这其中参与通过仪式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或注意到)这些转变而通过仪式中的行为无论是宗

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展现分离-过渡-融合三重模式Turner 指出朝觐是宗

教生活中最显著的阈限体验如果神秘主义是一种内化的朝觐朝觐则是外化

了的神秘主义26朝觐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悬置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他们向

往的世界之间暂时抛弃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将自己融入朝圣的团体

Turner 从人类学的仪式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朝觐在象征层面以及相关仪式

影响下对朝觐者个人的改变本文对记载朝觐活动的游记的研究则是从宏观的

文化层面但对仪式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中涉及此项活动的

细节

艾伦middot莫里尼斯(Alan Morinis)则提出了精神磁性(Spiritual Magnetism)

的概念即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力量它不是从神秘的源头辐射出的内在的

神圣品质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概念和文化价值通过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

力量融合在一个神圣的中心从而产生吸引力27精神磁性表现在神奇的治疗效

果超自然存在的显灵神圣的地理位置和难以到达几个方面他提倡以精神

磁性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对朝觐活动进行研究28中国穆斯

林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行程艰难究其原因精神磁性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伊斯兰经训中的谕示才是根本的动因这与其他的自发朝觐有一定区别

而对于谕示的遵从则是自身对于宗教认同的表现之一艾瑞克middot科恩(Erik

Cohen)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强制性路线季节与其他旅行者的关系等方

25 Victor Turner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 Ibid p 7

27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p 33 28 Ibid pp 41-43

9

面比较了旅游与朝觐的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讨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不同

他认为朝觐者是到自己的文化中心去于此重新激活自己并加强他对文化价

值的忠诚度朝觐归来也能调和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旅游则是走出生活

的中心走到边缘去是与原有社会的疏离这为朝觐的定义划分了一定的范

围29朝觐中通常包括进行仪式和游览景点而完成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普

通旅游大多只是对场景的游览仪式作为一种事件使得朝觐与普通旅游在神

圣与庄严程度进而在游客体验上产生较大区别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朝

觐者能够与场景及其精神氛围融为一体是朝觐者接近神灵的阶梯而普通旅

游则主要是在陌生的场景中探寻异域风光丰富自我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宗教仪式标志着从世俗世界步入神圣空间没有了世俗社会结构的约束在其

中经历考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完成仪式也是例行宗教义务朝觐者通过艰辛

的旅程与虔诚的仪式与其他人一同体验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

接近同一个精神目标因而在仪式中又能获得归属感实现信仰和心理上的满

足而普通的旅游在享受异域风光的时候虽然能够获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

的体验能够感受场景中的新鲜感但并没有宗教仪式带来的世俗与神圣的截

然分界不一定能产生与场景的契合从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归属感也不及

朝觐那样深远旅行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参与仪式能够为其近距

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场景的氛围提供优势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因为宗教身份

以及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关系有一种追求真知和回溯历史的精神诉求并

非单纯的旅游在仪式过程中与神灵沟通交融的神圣时空体验正是朝觐者们

最想获得也最为看重的因此他们会在朝觐记述中着重描写通过文字记录

来与他人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 这是激发本土群体活力及归属感的一种重要方

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穆斯林向外学习的一种途径

从穆斯林的角度关注朝觐的学者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伊斯兰国家在对南亚

朝觐记录的研究中芭芭拉middotD梅特卡夫(Barbara D Metcalf)认为朝觐记录

可算作一种现代的文类这与英国对南亚地区的统治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游记的传播新型交通工具则保证了更

为简便的旅行同时它与许多现代文学形式有着共同之处即更加注重个人经

验情感的表达30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rrahmane El Moudden)强调旅行在

29 Erik Cohen ldquoPilgrimage and Touris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47-61 30 Barbara D Metcalf ldquoThe Pilgrimage Remembered South Asian Accounts of the Hajj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86-87

10

穆斯林文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集合功能上但它同时具有矛盾性一方面

朝觐(al-Hajj)将人们领向麦加和麦地那求学(talab al‟ilm)将人们领向伊斯

兰文化教育最先进的地方比如麦地那开罗和费兹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

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Ummah)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这一活动加

深了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31同样的在詹姆斯middot斯蒂尔middot塞耶(James Steel

Thayer)对西非穆斯林朝觐的个案研究中也指出了朝觐者通过与来自世界各

地的穆斯林的交流沟通对于信仰共同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32Thayer

更强调去麦加的朝觐对一个穆斯林世界的边远地区mdashmdash西非社会文化的强大影

响隔着撒哈拉沙漠朝觐是西非与伊斯兰中心埃及沙特唯一的联系从十

二世纪到现代到麦加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这一边远地区的主

要途径正如在 Turner 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朝觐作为阈限体验对个人有很大影

响但它对整个穆斯林社会则发挥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当西非穆斯林与伊斯兰

中心接触他们会受到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并寻找这些思想来改革西非

社会以向阿拉伯模式靠齐因此 Thayer 认为在西非语境下朝觐可以看作

传播宗教和文化概念与实践的工具但是作者强调朝觐在宗教和文化传播中

起教化作用一个关键因素是精英的参与33中国与西非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地理位置大体相像都处在其边缘位置朝觐也是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主要

途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文化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朝觐的作用更多体现在

对个人的影响上然而精英朝觐者则是将游学与单纯的宗教朝觐结合起来趁

着这一机会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

兰的意识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和

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触

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种

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即以共同宗教情感为基础的ldquo想象

的共同体rdquo查尔斯middot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公共领域参

与者的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使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在汉娜middot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贝马斯(Juumlrgen Habermas)关于公共空

间讨论的基础上泰勒引入安德森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概念认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

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

31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32 James Steel Thayer ldquoPilgri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est African Islam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 171 33 Ibid p 185

11

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

体rdquo34在《古兰经》中与此相仿的信仰共同体(Ummah)表示的是宗教共

同体是一个从宗教维度划分和描述人类群体的概念其含义具有明确的宗教

群体维度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

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其中的个体感受

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旅行记述的传播就是这种聚合体形

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文献

在中国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能够得以流传与这一时期穆斯林团体内部印

刷和出版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20世纪初至1949年10月以前在海内外(包括香港

地区)出版的中国穆斯林的期刊和报纸总数不下百种35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几种一类是由穆斯林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面向全社会大众但是由于

创办人或主持者是穆斯林对于穆斯林社会的报道与相关文论的刊载比例较之

其他综合性报刊要多一些(但它不仅仅只关注宗教内容)一类是穆斯林创办或

主持的专门性报刊旨在启发民智发扬宗教精神36还有一类是非穆斯林创办

的相关报刊如《禹贡》(于1936年1937年分别出过两期回教专号)基督教

会创办的《穆斯林世界》(The Muslim World)等

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将穆斯林报刊视为近代中国穆斯林自我言说的重要材

料因而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博忠先生曾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

刊做过详尽的统计并指明其馆藏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37马强整理出

版过广州地区的民国回族报刊辑要(《穆士林》《天方学理月刊》)办刊时

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月华》影印本已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教

协会汇编了他们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民国回族伊斯兰报刊目录宁夏古籍整理办公

室影印出版过其中的部分刊物清末民初回族史研究者张巨龄的《绿苑钩沉mdash张

巨龄回族史论选》一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资

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中理清脉络2006年出版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

录提要》辑录了1908~1953年间中国知名回族近现代报刊54种涉及110卷

34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

期页46-50 36 参见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101-106 37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12

约1145期内容的详细目录并提供了这54种报刊的相关图片和报刊提要白润生

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

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其中

有专章介绍清末民初回教报刊

针对某一刊物的专篇研究主要集中在《醒回篇》《月华》《晨熹》几种

如王希隆点校的《醒回篇》及ldquo点校前言rdquo他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对《醒

回篇》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人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诠释并评价《醒回篇》为ldquo中

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自办刊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日本创办

的进步刊物之一rdquo38《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mdash以lt月华gt

为例》着重探讨了以《月华》为代表的民国回族报刊所开展的面向全社会(包括

回族自身)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模式39《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通过专

访仍健在的当事人梳理了《月华》女性撰稿人的创作活动40中文伊斯兰学术

城编辑的《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一书辑录了大量有关成达师范学

校及其所出版的《月华》的相关史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师范教育与回族族群国

家意识形成的密切联系41还有探讨《晨熹》内容与特色的专篇等42松本真澄通

过《清真月报》《清真铎报》等刊物来讨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换的

过程中作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针对自身的宗教认同怎么样去认识自

己怎么样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条件等43

三中国内地穆斯林文化方面的文献

将这部分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大

框架下进行分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穆斯林研究ldquo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民族宗教这两个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研究工作主要从宗教角度着手rdquo44除少

38 其他关于《醒回篇》的研究论文还有李健彪lt从lt醒回篇gt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思想特征gt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 4期页 79-83马广德lt关于lt

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页 56-59高小岩lt

论lt醒回篇gt的爱国主义思想gt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 第 5期页 43-45 39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见《中

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4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41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2006) 42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 1期页

65-70 43 关于上述民国时期回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请参看本论文第五章 44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史学史研究》1999 年第 2期页

13

13

数学者如陈垣(1880-1971)白寿彝(1909-2000)外多为伊斯兰教教义的阐

发当时有民国四大回教史即白寿彝的《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1908-1978)

的《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1900-1961)的《中国回教史鉴》傅统先

(1910-1985)的《中国回教史》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繁衍发展进行

了叙述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前三本的时间下限是清代傅统

先的《中国回教史》时间下限为 1937年因此对民国时期回教问题的论述是其

一大特点他指出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已由历来无统一之组织而趋于有组

织由阿拉伯文之教育而趋于中国本位之教育由原版经典之诵念而趋于《古

兰经》 之翻译由不宣传而趋于扩大宣传45 这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宗

教文化背景民国时期在回回知识阶层对于回回是否构成一个民族存在

很大争论上述几本史学著作都冠以ldquo回教rdquo之名当时对回族也多称之为ldquo穆

斯林rdquoldquo回教徒rdquoldquo回教社会rdquo等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将这个群体视作一

个民族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中就认为ldquo今日回民之祖先原来为外国人

若分析言之有叙利亚人小亚细亚人伊拉克人伊思巴罕人各部波斯人bdquobdquo

因有共同之目的相率来中国居住又因同属一教信仰相同对于教条之遵

守罔不一致然后经过长期间之结合同化繁殖生息而成回族质言之

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rdquo 46指出回回是一个民族傅统先则

强调ldquo今日中国之回教徒系中华民族之信奉伊斯兰者或为阿拉伯人土耳

其人波斯人及其他民族侨居中国而其一般之生活习惯已为汉人或未为汉人所

同化之伊斯兰教徒rdquo认为中国内地回民是与汉人相同的一个民族47这一争论

与欧洲现代ldquo民族rdquo这个带有国家诉求张力的概念的引进不无关系到三十年

代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国内舆论界出现了由ldquo五族共和rdquo转变为ldquo中华民

族是一个rdquo的认识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认为ldquo决没有五大民

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rdquo而是以文化方式大概分

为汉回藏三个文化集团并称ldquo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lsquo民族rsquo二

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rdquo48即以ldquo民族rdquo等

同于ldquo国族rdquo在此思想建构下回族不能成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信仰伊斯兰

教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以宗教为边界使得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因中国信仰

伊斯兰教的种族群体较为复杂1950年代ldquo回rdquo被中共政府赋予民族识别上的

特殊政治意义以前它是否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就成为了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穆

45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69)页234-235 46 金吉堂lt回教民族说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年 8月)页 29 47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页 11 48 顾颉刚lt中华民族是一个gt见《西北通讯》创刊号(1947年 3月)页 5页 7

14

斯林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 C Gladney)提出了回族这一族群形成过程中的国

家建构论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横向对比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

代表西北回族农村的宁夏纳家户村代表华北回族农村的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

代表都市回族社区的北京牛街以及代表东南沿海回族社区的福建泉州陈埭回族

镇以此研究中国内地穆斯林在民族国家统治下的状况揭示这一群体认同的

多样性49通过考察回族社区相异的认同传统以及国家力量与地方群体的并存

与互动杜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ldquo国家政策与回回的磨合产生出回族rdquo杜磊否

定了ldquo回族rdquo存在的ldquo共同文化rdquo基础如纳家户回族社区的伊斯兰化与陈埭

回族社区的汉化因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

事人自己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他找到各地回族对ldquo清真rdquo的不同阐释作为贯穿

全书的线索在西北是宗教信仰在北京(都市)是饮食禁忌和职业特色在

华北农村是姻亲网络在东南沿海是血统宗族因此是国家的政策将其统纳为

ldquo回族rdquo他指出ldquo与官方历史或少数民族地图所显示的相反在 1950年代获

得政府确认之前回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就像许多其他的群体一样

回族只是在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时期才开始出现rdquo50他特别强调国家权

力在民族认同构建中的角色但共时性的研究忽略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关于中国西北穆斯林的研究也直接针对ldquo民

族范式rdquo提出了批评51李普曼在中国西北地方性的背景中来考察 1930 年以前

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群体特性的揭示以拓展对ldquo中国性rdquo

的理解其著作以另一种方式同杜磊的研究一同挑战了中国和西方晚近学术中

将之视为一个同质性少数民族或族群的观念他以 Sino-Muslim 的例子说明

内含于民族范式中的宗谱性族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之前

他们这一群体并没有产生广泛的一体感ldquo民族rdquo这一概念是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才形成的并且在 1949年以后才被中央政府持续加以利用因此他认为

回族的存在是中国民族主义在特定形式和特定关注下创造的52姚大力及张中复

的研究则从不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分别反驳了他们的看法姚大力通过对相关史

志和碑文的解读缕析出ldquo回回祖国(祖宗所居之国)rdquo这一中国穆斯林的历史

49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0 Ibid p 96

51 Lipman 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52 Ibid p xxv pp 215-217

15

记忆并将其看作他们对于本群体出自共同血统的初步表达53他对回族群体内

部认同意识的历史考察认为ldquo尽管回族共同体是在 1950 年代的民族划分中最

终界定和形成的但一个具备lsquo种族rsquo共同体基本特征的回回群体早在明清

之际便已形成对共同血统的记忆有了比较巩固的感性意识在辛亥革命后

逐渐发展为相当充分的自觉认识rdquo因此现代意义上的ldquo回rdquo的形成不能算是

一种完全任意的新创造而是更早先历史形态ldquo回族rdquo的转型54张中复则从社

会层面及伊斯兰文化方面分析了回民起义问题他认为以民族本位为出发对回

民起义进行的解释可以把回民起义的革命运动传承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将其

看作具有内部凝聚意义的历史记忆这正是近代回族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驱

力之一55姚张的研究实际上回答了在国家的民族识别以前回这一群体是否

有类似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问题而这种认同则是国家用政策将其缔

造为一个现代民族的基础在他们的启示下本研究认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

斯林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虽非纯然一族但基于共同的宗教在群体内部有了一

定的自我归属意识松散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他们自我

言说的经验材料来考察他们认同意识的变化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

及回教报刊的发行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形成集

体认同有着极大作用李普曼也指出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由宗教和世俗穆

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开始有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

国性声音发出56然而本研究认为这一全国性声音的发出不仅涉及到穆斯林组

织更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传播信息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系同时穆斯

林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使这种声音达到了一个高潮

日本学者松本真澄(Masumi Matsumoto)从抗日战争中回蒙两个群体的

族群性(ethnicity)复合认同感与战时战后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汉

人共同进行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这一视点进行论述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回蒙

两个群体自律凝集为ldquo中华民族rdquo他们与执政者积极合作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吸取当时的经验坚持统一中华的理论依据57然而她注重的是穆斯林知识精

英与执政者的互动却没有论及知识分子的这种认同和思想如何向大众扩散

5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84 54 同上页 110 55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2001)页 285 56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p 212 57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6

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去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

经由相关的文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中间这是本研究想要说

明的

玛丽丝middot吉莱特(Maris Boyd Gillette)的研究着重考察改革开放后穆斯林

社区中现代化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

常消费实践以及消费如何被运用作意识形态58她认为穆斯林群体在使用国

家宣传的进化论框架来思考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挑战国家这种向导

的作用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寻找ldquo现代化rdquo的出路和ldquo先进rdquo位置的坐标59

因此他们在国家提供的现代化路线之外积极运用消费实践来追求自己的现

代化以另一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的话语垄断这就是她称

之为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进程即中东为不发达的穆斯林社会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

繁荣与现代化范式这也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到ldquo本真rdquo的伊斯兰教60这种

集中采用中东模式的时间涉及到伊斯兰生活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宗教公共空间等

各个方面同时吉莱特强调rdquo阿拉伯化在 1980 年和 1990 年间急剧增强原

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林与中东的接触增强但作者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一

个回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已积极运用和中东国

家的这种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和群体认同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积极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

和民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这批学者学成归来为中国

与中东国家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如纳忠61对阿拉伯史的研究纳训完整地

翻译了《一千零一夜》庞士谦为埃及法鲁克国王担任中国文化顾问马坚刘

麟瑞等随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一系列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的活动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相

关领域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化的急剧增强不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大量的

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很难出现如此频繁的接触和影响

58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 59 Ibid

60 Ibid p 77

61 纳忠(1910-2008)字子嘉云南通海人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

拉伯语语言学家早年在昆明明德中学与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校读书并参与当时回

民报刊《清真铎报》的撰稿和编辑工作1931年被选送至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研

究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留学期间翻译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

《回教学术思想史》等名著1940年归国1942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1947 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58 年调往北京外交学院1962 年起任北京外国语

学院教授译有多种作品主要著作有《阿拉伯通史》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页 417

17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起整个

学界的范式转化学者们更加关注各文明间的交流提倡ldquo文明对话rdquo

在这一新的学术范式下李焯然杜维明等都对中国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

经典给予极大关注推动了一系列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活动如村田

幸子(Sachiko Murata)在仔细研读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

等文本后出版了《苏菲之光的汉文折射》对两大文明的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汇

流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释62

兹维middot本(Zvi Ben-Dor Benite)的《穆罕默德之道帝制中国晚期的穆斯

林文化史》(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即与这一近来较活跃的ldquo文明对话rdquo研究框架有关他以清代赵灿的《经

学系传谱》为例以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的形成与流传为基础进一步

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汉文译著学者群体及其著作对

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影响作出了阐述63作者认为在晚清帝国境

内多元族群历史格局形成而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教育文化网络构

建起汉文化集体记忆寻求自己在中国主流社会的ldquo合法性rdquo身份这一著作

给本研究的最大启发是从文化史角度切入看中国穆斯林问题近现代穆斯林知

识分子到中东去求学游历以及通过新兴的报刊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也是他

们在寻求这一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实践而且正是 Zvi Ben-Dor 在书中

探究的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为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去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

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中国伊

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与当时

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近代中国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基本是靠经堂教育来传承这些穆斯林在出发

之前大多数已从中获得了相关的语言储备同时笔者认为也是这一方面

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选择到中东国家

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中国的大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更多的中

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使更多的穆斯林通过汉语文本对伊斯兰的阐释进一

步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异同吸取认同资源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

62

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uuml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with a New

Translation of Jamirsquos Lawarsquoih from the Persian by William C Chittick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0) 63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化进程中去

此外Zvi Ben-Dor 在其论文ltldquo埃及九年rdquo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人gt(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中探讨了 1931-1947 年间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指出他们是中国伊斯兰复兴

现代化地和返回纯正性的使者并认为ldquo离散的自我理解rdquo (ldquodiasporicrdquo

self-understanding)是中国穆斯林认同意识的特征之一64在文中他将自己的

阿拉伯化(关注文本传承强调中国穆斯林对纯正伊斯兰的追求)与 Gillette

的阿拉伯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核心地区的联系是一种回溯

式的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这种迁徙感因远离伊斯兰中心而

产生而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内中契合了许多

旅行论述中的ldquo回家rdquo母题又与人们的认同相关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广泛

的视界内来看待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内地汉语穆

斯林身份问题的重现与建构问题晚近关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对文化

和族群认同的ldquo虚构rdquo特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着重于象征认同的考察斯图尔

特middot霍尔(Stuart Hall)将符号学方法和话语实践分析引入认同研究认为认同

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ldquo通常来说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

是基于对某些共同本原或是与他人及群体所共享的某些特征或是相同的理

想以及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团结和忠诚的体认建构起来的与这种

lsquo自然主义rsquo的定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过程是

一个从未完成mdashmdash一直在lsquo进行中rsquomdashmdash的过程rdquo因此这种认同总是在变化

中的65霍尔反对将认同看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指

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通过话语和表征他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建

构的意义是由表征生产出来的通过引入话语和表征的视角霍尔把认同研

究从探讨ldquo我们是谁rdquoldquo我们从哪里来rdquo转向探究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被

表现如何影响着我们去怎样重现自我的问题66与这种将认同视作是一个动态

的未完成的建构过程的看法相类似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对民族主义

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性和创造性这种认同通过虚构想象而得

以建构他同样强调各种象征的重现形式对认同的作用尤其是印刷媒介比

64 Zvi Ben-Dor Beniteldquo 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pp 105-128 65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p2 66

Ibid p4

19

如文学和报纸对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67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中东记述看作

是一个表征系统从中探查ldquo文化信码rdquo如何被表现穆斯林在不同的历史语

境下如何重现自身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穆斯林身份的塑造认同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

本论文将视角集中到民国时期ldquo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rdquo主要归结于近代宗

教和教育方面促进了出国活动的日益繁盛以及近代内地穆斯林报刊兴起提供

的传播条件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在数量上不能与欧美游记相比但也是一种

重要的文化印记近代伴随着由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冯桂芬(1809-1874)等人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政论文章潮流游记随着中国社

会的嬗变在体式内容文辞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现代的转型文学社会

文化政治密切交织在了一起综观这一时期的游记作品内容倾向于文化化

和政治化文学艺术形式退居后位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人们开眼看世界

境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大规模的跨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带来的感受和

身份认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的文化冲击当其他人都选择去西方的时

候这一群人向中东走去他们的旅行记述以独特的文化语境在近代海外旅

行写作中于风格体裁知识视野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随着传播形式的

改变这些旅行记述通过报刊及其他渠道向读者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相关资讯

面对社会的变革近代中东地区的改革思想以及伊斯兰教自身的传统无疑提供

了向西方学习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国家寻求民族解放的策略与经验成果

也给中国的回教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迥异于汉族知识分子的观点与视角彼

时穆斯林报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穆斯林在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的普

遍性当时的很多报道十分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发展状况另外

一些报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多有留学背景报刊设有驻外通讯员在国际交流中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他们为什么转向自身的伊斯兰传统在异域有怎样的体

验和感受怎样学习其他回教国的经验如何调节自己的认同利用在中国的

独特性与在世界的普遍性加入到与大环境的对话中去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将伊

斯兰世界的信息与本土普通民众共享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到西方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去中东

国家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形象是什么样的旅行记述怎样体现了同时

6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68 如《月华》有驻印度埃及等国的通讯员并与其他国家的报刊有积极互动而仅

出过一期的《清真月刊》共 32页就有五篇关于国外的报道涉及土耳其南洋法

国等地见《清真月刊》第 1卷第 1期(1920年 1月)

20

属于一种以上文化的中国穆斯林复杂的家园归属感当时这种关于中东国家的

记述作品为什么能够传播开来在穆斯林间产生广泛的一体感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如何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穆斯林提供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资

源与其他族群和执政者互动由此借以关照近代中国穆斯林自身社会文化的衍

生和构建尝试着与上述学界对中国穆斯林文化的研究进行对话

第四节 结构安排

论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解决以上要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从出行目的

交通条件在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便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到中东去的原因及优

势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整理揭示当时社会局势和出游条件并讨论他们到中东

去的独特优势强调宗教情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到中东去提供一种

背景第三章以不同身份作者的旅行记述为探讨对象对材料中到麦加朝觐的记

述和对中东教育政治的记述进行整理从宗教层面和教育政治层面阐释异域形

象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以朝觐和游学为目的由于麦加城不向非穆斯林开放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朝觐活动对许多教外人士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朝觐

者对朝觐过程的描写就向外界传达了这方面的信息更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同时由旅行衍生出的跨界的经验在不同身份作者笔下表现不尽相同穆斯林作

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而非穆斯林作

者则多将中东地区的发展状况视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

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第四章重点对抗战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记述

进行分析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体现出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致的有的与其宗教认同一道形成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爱

国宣示有的则是对主体族群显示出认同上的疏离倾向第五章主要分析这批旅

行记述与回教报刊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中东相关的信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流通等

一些旅行记述的作者本人也是主要报刊的编辑或主笔近代回教印刷和出版的发

展为这些游记的流传提供了渠道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于伊斯兰中心资讯的

共享中去这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第六章在以上几章分析的基

础上总结全文并将其放回到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脉络中以试探

其在区域互动中新的研究可能

21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近代中国对外交往并非仅限于欧美和东洋中东国家因为位于欧亚通道

交通方便中国赴欧美人员取道这一地区者甚多近代中非海上交通的演变

使得中国到欧洲的路程大大缩短也将更多目的地非中东国家的使者或留学生

带到红海地中海地区正如王韬所观察到的ldquo昔时英人东来之海道皆绕好

望角而至中华自咸丰年间始由亚丁直抵红海陆行百七十里至地中海计

程可近数万里诚捷径也bdquobdquo逮至苏彝士运河一开东西轮船均可之达局

面又一变矣rdquo1他们借在沿岸短期修整之便对埃及伊斯坦布尔亚丁等城

市多有观察但这毕竟是少数有意识地到中东去的多为回教徒近代以来

随着海禁废弛前往中东地区人数大增既有宗教传统的朝觐旅行也有留学

访问等出行这与当时开眼看世界的潮流分不开但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和大部

分知识分子都将视野投向西方那么当大多数人选择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去的

时候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地区去又有哪些优势和条件促成了他们的行游本

章拟从出行目的交通及组织方式的改善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行游的便

利三个方面来探讨并强调宗教感情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一节 出行目的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最主要的一类是穆斯林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

随着回教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局的变化出现了在朝觐之余以留学考察

访问联络等为目的的中东之行本节将到中东的旅行记述大致分为三类从

朝觐留学访问及其他活动三个方面的背景来讨论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去

一朝觐之旅

到麦加朝觐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无疑是他们到中东去的最大动力与目

的朝觐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很多宗教中都有在伊斯兰教中专指每年伊斯

兰历(希吉来历)12月 8日至 12日在麦加集体巡礼天房及其他多项宗教仪式

即ldquo哈吉rdquo(al-Hajj)它是伊斯兰信徒的五大宗教功修(即念礼斋课

朝亦称伊斯兰的五大支柱)之一《古兰经》云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

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方的义务rdquo(《古兰经 397》)伊斯兰教法规定凡具备相

应条件的穆斯林毕生应朝觐麦加克尔白一次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希贾兹境

1 王韬lt漫游随录gt见《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页 43

22

内的麦加作为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

的穆斯林来到这里完成宗教功课人们在麦加朝觐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些圣迹到麦地那瞻仰穆罕默德

的圣陵并进行一系列巡游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前 拥有克尔白的麦加城就

是阿拉伯半岛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古老的阿拉伯民族信奉多神教城中ldquo克尔

白rdquo内供奉着各部落众多的偶像每年朝觐季节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克尔白举

行朝拜偶像的集会并进行宰牲献祭的活动麦加逐渐成为古代阿拉伯多神教

徒敬神和祭祀的地方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兴起631 年克

尔白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为保护克尔白的圣洁和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默

罕默德宣布将克尔白四周划为禁地不准在禁地内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异端

邪恶行为不准非穆斯林进入禁地从而确立了麦加的神圣地位公元 632 年

的朝觐季节 穆罕默德率领众多辅士和信士从麦地那来到麦加作他一生中最

后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朝辞演说现在穆斯林朝觐的一系列

宗教仪式即以此为据进行伊斯兰教的朝觐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和程序根据

《古兰经》和圣训安排的活动又以教内先贤为效行楷模13世纪起麦加曾

先后是埃及土耳其人的属地1925年归属内志国王伊本bull萨乌德(1880-1953)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2

自从 1300多年前穆罕默德把朝觐作为穆斯林生活中五大要素之一并昭示

天下开始朝觐活动逐渐成为穆斯林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唐代伊斯兰

教传入中国相应的宗教活动也被带入中国但保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却不多见

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由于与麦加相隔万里漫长的旅途是一种考验克服困

难则是虔诚的表现朝觐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功课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长途旅

行可以借此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增进对信仰的理解进入民国时期中国

各族穆斯林朝觐活动记载逐渐增多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便是对这一传统的

延续

二求学之旅

中东地区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朝觐这一动力又衍生出到伊斯兰世界

的核心地区求学问道的渴望因而出现了以求学为目的的中东之行学者们将

此作为一种追求与荣耀民国时期到中东地区的求学活动在中国社会变迁的

大背景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ldquo追求rdquo与ldquo荣耀rdquo而与当时回教社会的发展

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参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359

23

近代回教的发展是融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的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

以来在自身的发展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交融中颇有突飞猛进之势元

明时期尤为兴盛在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风尚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

然而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穆斯林群体却是处于不断的抵抗与镇压中顺治初

年甘肃回教徒米剌印丁国栋等人起兵反清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以及咸

同年间的云南回民起义等连续不断的ldquo起义rdquo与ldquo叛乱rdquo使得这一群体被

视作叛逆者生命与信仰自由受到威胁而中国伊斯兰教也渐渐被排挤到中国

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白崇

禧将这种变化一句话概括为ldquo始于隋唐盛于元明衰于清rdquo3清朝统治者的

严厉压制以及伊斯兰思想文化的废弛导致了中国穆斯林生存的贫愚与中国伊

斯兰教发展的低谷4到了清末边疆领土屡遭觊觎在当时硝烟弥漫多元政治

势力相互抗衡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回教群众开始受到重

视1912年孙中山到北京在出席北京回教各界名流及群众的欢迎大会上强调

ldquo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之压迫最甚

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宜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

之革命运动回教以历代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

使革命的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rdquo5 ldquo五族共和rdquo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让中国穆斯

林看到了复兴自己宗教的希望民国初期所倡导的国家复兴与国民性改造无疑

也深深地影响着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国穆斯林群体许多穆斯林学者开始对清

代整个穆斯林群体的逐渐式微做出回应他们在反省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时

认为思想和知识上的封闭贫愚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白崇禧lt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gt见《月华》第 14卷第 11-12期合刊(1942年 12 月)

页 3 4 关于清代对伊斯兰教的态度与政策西北云南回民起义及后果参考白寿彝主编《回

民起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David G

Atwill The Chinese Sultanate Islam Ethnicity 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张中复《清代西

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余振

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 转引自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页 41ldquo五

族rdquo中的ldquo回rdquo同时兼有ldquo回疆rdquo和ldquo回教rdquo(伊斯兰教的旧时称谓)的双重含义

白寿彝认为孙中山的回族有两种说法ldquo有人认为lsquo回rsquo是指lsquo回部rsquo指新疆信仰

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也有人认为内地的回回民族也包括在内rdquo从这次演讲面对的对

象和演讲的内容来看这里的ldquo回rdquo包括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见白寿彝lt回回民

族和回回教gt《中国回回民族史(上)》页 681

24

例如当时著名的阿訇教育家马松亭6在谈到回教文化时指出

helliphellip然时至今日则迥非昔比论文化则不但不能对于中国文化

有所贡献即回民本身亦已教育落伍文化水准低落清朝以后满人

统治中国力谋汉化汉族地位逐渐增高回族地位渐趋低落helliphellip在

环境演变之下回民为保存本身的生命起见由自立求进的状态变成

消极自守不干外事的状态放弃社会上的一切权利专求宗教本身的

推延驯至养成回民仅富于宗教意识而薄于国家意识7

马松亭所说的ldquo文化水准低落rdquo一方面指汉文化水平低回教民众遭遇

了清朝的压迫后以不习汉字专攻宗教知识来抵御外部的压迫与同化与汉

族社会有所脱节另一方面指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衰落元朝以后中国本土与

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渐渐中断回教内部的知识传承多以几百年前的经典为依据

课本教材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同时阿拉伯文的文法组织读音等都有很大

变迁没有与中东互通音讯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回教社会与中东地区

的新思想新学说有了很大隔膜宗教信仰衰退危及到自我认同的延续两种

文化传习的衰落阻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ldquo消极自守rdquoldquo专求宗教本身的推

延rdquo可看作是自晚清以来穆斯林社会应对与统治王朝紧张关系的一种策略ldquo不

干外事rdquo的状态与历史上如元朝回回人的政治参与有了很大不同一般回教民

众因固守传统排斥新式学校教育文化水准远落于时代进步因而无力改善

生计而生活穷困这又导致无法改善教育文化和宗教信仰衰微的局面因此穷

困与愚昧恶性循环一如赵振武所说 ldquo中国回教经有清二百年之摧抑回民 6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大阿訇社会活动家

和回族教育家北京牛街人曾先后受教于达浦生等人门下1925 年在山东济南参与

创办成达师范学校成为伊斯兰新式教育的典范1929 年迁至北京创办成达出版部

出版《月华》《成师月刊》等杂志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两次赴埃及促成选派留学

生赴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并亲自陪同学生前往聘请两位埃及教授至成达师范讲学

回国后创建福德图书馆征集中外文图书上万册他协助创办了北平西北中学中才

小学新月女子中学等多所回民学校1949 年因避战乱暂居香港1952年接受周恩来

总理邀请返京文革中遭迫害后得以平反学术方面限于汉文化水平不高撰述有

限有《古兰经要义》《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汉译古兰经首章》等作品

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41-1447 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034

25

乃变其积极态度而为消极退居寺内仅守教功bdquobdquo暴政之下保持回教之

不绝寺的教育实居首要然而拘墟不变使回民积渐而成今日之贫愚rdquo8 面

对中国穆斯林长期处于内外ldquo双重封闭rdquo的状态他们提倡新式教育沟通中

阿文化期使两大文化交融促进中国回教复兴这并非只是学者ldquo恨强rdquo的

说法早在 1905 年王浩然出访阿拉伯和土耳其时一位阿拉伯大教长在了解

中国穆斯林没有发展各种近代教育和实业后甚为担忧并提醒王浩然ldquo贵国

回教若不打主意要强 一定要落各教之后rdquo9建议中国的穆斯林要具备现代国

民应有的素质和学养增加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谋生的竞争力使回教社会的智

识能够融入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去而当时的土耳其苏丹哈米德二世

(1842-19181876-1909在位)则批评了中国穆斯林不习汉文化的状态ldquo汉

文既为中国国文而中国回教徒又是中国人却不读中国书无怪乎他们贫而

又愚在社会上所居的地位是无足轻重了rdquo提醒中国穆斯林要学习中国文

化融入所处社会10

清末民初当全国ldquo兴教育之声洋溢于耳rdquo时中国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

亦将其作为复兴中国伊斯兰教之必要手段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局势学习西

方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ldquo开眼看世界rdquo也是中国回教复兴的必经之

途ldquo迨辛丑和议既成国民愤战败之辱纷起图强rdquo因而就有了ldquo王公浩然

乃崛然而起以为拯救此积弱已深之中国回民更非改善学制莫由乃躬往欧

亚非各回教国家考查rdquo11王宽 1905年携弟子从上海出发乘法国邮船经南洋

到麦加朝觐游历了埃及雅典罗马伊斯坦堡等地礼毕返回土耳其时谒

见了当时的苏丹哈米德因而有了上述同中东地区执政者的交流他们的提醒

与建议对于王宽本人及至当时整个中国伊斯兰社会都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王宽

回国后在北京创办回教师范学堂除阿拉伯语和宗教课程外该校学生还学习

汉文和科学知识这是穆斯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型学校但由于经费困难

不到两年便停办12但它已经在回教社会起了很大影响现代穆斯林新式教育逐

渐发展起来自身对回教社会的观察和国外的游历使得王宽大力提倡发展回民

教育ldquo余游土尔基归国后始知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

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

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48 9 lt正宗爱国报gt1907 年 7月 1日转引自张巨龄 lt20 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

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0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页 1770 11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48 12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页 1770

26

兴学rdquo13同时回教社会也兴起了兴实业办教育振兴民族精神的热潮组织

回教社团动员教内人力物力发展新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是他们首要的

实践重点14

要发展国内回教新式教育打破与中东地区文化隔阂的状态接受来自伊

斯兰文化核心地区的刺激就成为紧要之事回教群体生存的基础在于伊斯兰教

信仰信仰的根基在于宗教经典的传习由于中国本土回教教育的落后与封闭

自身无法进行自我更新和提升宗教知识和信仰活动日趋空洞只求致用而

没有研究学理的涵养此时只有来自信仰源头的文化能提供嬗变的动力而被

动的接受远不如主动的求知更直接和深刻第一届留埃生纳忠曾回忆当时留学

的初衷ldquo我想到埃及留学的动机是起于三四年前开始专攻阿文的时候那时

因为见中国回教教育的衰落教法之腐败因袭固陋不思改良致使圣教一

日一日的堕落故思到外面专攻宗教学预备为中国回教做一点事情rdquo15他对

到中东学习的内容与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所说的ldquo宗教学rdquo不是空泛的了

解是具体且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实际的在回教知识界看来最基本的是要学

习阿拉伯语文这是理解《古兰经》等典籍的基础进而能够对《古兰经》经

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音韵解释考证等其次是宗教哲学即伊斯兰

的宗教思想和理论以使伊斯兰教能在ldquo科学和哲学斗宠的时代rdquoldquo独立不倚的

和他们抗肩而立大摇大摆地和他们并驾齐驱rdquo16再次是ldquo教法学rdquo的研究

即后世法学家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定出的许多细则了解教法的轻重

性及经常达变的办法才能在时代的变迁地域及风俗殊异的情况下不致与社

会脱轨另外还有回教史的研究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初中国国内还没有

系统的回教史著作ldquo穆圣以前由上古而中古如何演来的穆圣以后至现代

如何演进的全都没有连贯与有系统的记载rdquo而ldquo我们自己不来讲讲不清楚

人家便替我们讲替我们乱讲bdquobdquo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自己的信徒读了或

听了都分不清谁是谁了那真是万分危险rdquo17有识之士表现出了面对民族历史

失忆的焦虑立足于中国回教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到伊斯兰的源头去寻求真

知力求改善并提升新式宗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语文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国穆

13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83 14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

史(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 667-682 15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期合刊

(1932年 4月)页 38 16 愚克(马淳夷)lt我所贡献于留学埃及诸君的几个意见gt见《月华》第 4卷 16-18

期(1932年 6月)页 11-18 17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7

斯林到中东求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三访问交流之旅

在朝觐和留学之外还有因考察和访问远赴中东的交流活动除了系统的

宗教知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状况也是

他们急于了解和学习的正与清末官员的出使考察对中国新式学堂的开设和近

代化人才培养的意义一样考察与留学相比虽然不能深刻地改造行旅者的思

想和知识结构但是时间短有针对性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学习异域的长处

民国时期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互动逐渐频繁如护送第二届留学生的成达

师范校长马松亭校董张润芝及《月华》主编赵振武的中东之行此外当时

的回教知识界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增强与其他地区伊斯兰教民

族或国家的联络如中国伊斯兰布告会代表尹光宇在朝觐之后赴耶路撒冷参加

世界回教大会18随着时局的变化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空前严重的国家与民

族危机则有了对外进行宣传争取舆论支持的需求中国穆斯林利用宗教这

一纽带到中东地区去联合被压迫的伊斯兰民族共同参与抵抗出现了一

类特殊的中东之旅这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讨论在此不赘述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主要是因为朝觐留学考察访问到中东去普通

民众多纯粹去朝觐但对精英知识分子来说这三种活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朝觐是为了完成宗教功修求学立足于促进本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其中包含着

对自身信仰的自信和热爱访问和联络则是以宗教感情为纽带因此当大多

数知识分子选择到欧美去的时候他们为了上述目的到中东去而宗教情感是

最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花费巨大民国时期科技的发展交通的进步和

新的出行组织方式的出现使得这一行程的旅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自古以来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旅行路线复杂交通方式多样从游记和

相关记载中看来大致分为两类陆路海路实际上所有的路线都有交通穿插

的情况

陆路主要是从西北沿古代丝绸之路行走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通过河

西走廊自西端的敦煌分为三道这三条道路都能通往西亚据《朝觐途记》

18 lt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抵沪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 期(1935 年 8

月)页 73

28

记载清代朝觐者通常走ldquo天山北路征程rdquo穿越中亚地区(或青藏高原)寻

找海港如卡拉奇等地搭船19自唐代以后中亚地域政治变动较大许多繁华的

城镇历经兴废甚至杳无人烟其间高山峻岭阻隔沙漠戈壁横亘要由中国

的最西部到达麦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条路线主要是新疆穆斯林选择在

民国时期也有内地穆斯林走如 1939 年由于海上路线受阻有 38 位内地穆斯

林组成朝觐团循着前人走过的青藏高原mdashmdash印度路线到麦加去他们由西宁

到拉萨走了三个月没有见到任何人烟走出拉萨之后就有两名朝觐者因瘴

气而去世二十天后走到中印交界的ldquo噶凉布rdquo坐上了汽车后又换火车

到达孟买坐船前往麦加20

走海路古代大致有两条一条为《朝觐途记》所述由内地经川西平原

抵达云南转缅甸再搭船到孟加拉在此候大船去吉达另一条由东南沿海

的港口如广州出发海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季风的状况决定着船期19世纪

中后期以前海上交通依靠帆船动力主要利用季风行程的顺利与否全赖于

此以 1842年马德新的朝觐为例农历 2月马德新到达缅甸仰光准备从这里

搭乘游船前往阿拉伯正遇上印度洋风浪大作不能行船又因赶不上季风

船家不出航只能苦等近五个月农历 7 月马德新终于登船西行但此时风

向还没有从东南季风改为东北季风一路上逆风而行原本半个月可到的路程

最终花了 40天才抵达印度加尔各答在印度他又为寻找去吉达的船只滞留了

4个多月21

无论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海上漂泊中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都有万里之遥

路途遥远中途换车换船甚为烦苦还有出国手续繁重饮食起居不便等困难

但是这种长途跋涉的辛苦在民国时期有了较大改变

首先是交通方面交通是出行的基础关系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费用20

世纪初中国国内的交通条件随着世界交通业的巨变也得到了提高新式交通

工具以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

善过去因为交通落后中国穆斯林往往根据各自情况从西北西南循陆路

到出海口或从东南沿海出海旅途花费较多所需时间也较长民国以来

轮船取代帆船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定期远洋航班也开始出现安全性强

航行快大大缩短了中国到中东地区的航程上海作为一个东方大港成为中

19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55 20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 2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20-21

29

国沟通南洋西亚和欧美的海上交通中心这一时期除大部分新疆穆斯林仍

按传统从巴基斯坦中亚等地区转道阿拉伯海或地中海乘船赴麦加外中国内

地的穆斯林大多都取道上海或者从西南转南洋前往麦加履行宗教功课形成了

固定的交通路线和集结地点

其次与其他现代旅行一样到中东的行程组织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行程

的方便与舒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但旅行社和相关的民间团体

周旋于交通机构与旅客之间建立服务网络妥善安排行程也能利用交通工

具之外的便利来改善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参与到这一行程的组织者主要是上海

小桃园清真寺和 1923 年成立的中国旅行社(其前身为上海商业银行附属旅行

部1927 年改为中国旅行社)上海穆斯林自 1920 年代中期开始接送来自各

地的朝觐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协助办理护照签证兑换外币购买船票等

由上海到吉达的航线主要由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承办但在 30年代以前并非

直达吉达港最初只以新加坡为终点再从新加坡乘朝觐轮船转往吉达港而

在新加坡的船期不能预订十分不便由于沿途辗转待轮朝觐者往返一趟少

则半年多则 89个月既费时间又费旅资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创建者金子

云1929年去麦加朝觐经历过路途的艰辛后感受颇深便借转轮之际向新

加坡当地回教组织请求给予在新加坡换船的中国教胞以照顾他返回上海后

又同中国旅行社及蓝烟囱公司沟通达成开放朝觐专轮的协议中国旅行社就

此对外宣传称ldquo本社之设原以服务行旅为旨有鉴于朝觐诸君之困难乃

谋一便利之方十九年(1930)冬各方教友齐集沪渎本社遂与蓝烟囱公

司商妥每年特放专轮自上海启程直达芝(吉)达 如是旅费既省又无转

轮折待之劳rdquo22中国旅行社特意为这条线路编印了旅行导览以方便乘客掌握

出行信息便利行旅此后朝觐者一般于伊斯兰历七月在上海会集由小桃

园清真寺负责照料代为办理申领护照兑换外汇卫生防疫等出国手续并

委托中国旅行社代购往返船票运送行李以及向英国蓝烟囱船公司交涉预订船

期等事轮船直接往返中国上海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在中途停靠只加油加

水期间会有当地回教组织派人到船上照料朝觐专轮开通沿途只停五个港

口即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亚丁到吉达时间和费用都大大减

省到中东去从此有了一条极为方便的路线23以 1933 年的朝觐为例由蓝烟

囱公司派万宁号专轮接送ldquo往返均不在新加坡换船而船上为回教徒的设备

更周到如饮食原料之充分供给沐浴间之设备精洁等均非他船所能及rdquo24

2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middot导言》(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1932)无页码 23 同上页 9-10 24 lt中国朝觐团往返之便利gt见《月华》第 5卷第 15期(1933 年 5月)页 16-17

30

金子云也特别派人赴码头接待由内陆奔赴上海的朝觐者协助他们搬运行李

办理海关手续在交通条件改善之外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与中国旅行社的通力

合作使到中东的交通及组织形式有了极大改观逐步形成规范方便了出行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由上海至芝达(吉达)航程约需 27日中途停泊五次

即上海mdash香港mdash星嘉波mdash槟榔屿mdash哥伦布mdash亚丁mdash芝达

《由上海到麦加》页 9

到中东行程的组织管理实际上跟民国时期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现代旅游的兴起以旅游组织的诞生和集团旅游为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1912年到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是现代旅游的形成和创建时期1927

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现代旅

游的受挫和恢复时期25抗日战争前国内行旅经过军阀混战的惨淡时期后复苏

出现了专门的旅游业这有赖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势但是日本的侵略打

25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页 7

31

破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战争期间到中东去的主要是访问和进行舆论宣传直

到抗战结束之后正常的朝觐才得以恢复到中东去朝觐和留学的规模也与上述

旅游发展时段划分基本对应在前期表现为比较零散的出游如王静斋26达浦

生27等人的中东之旅在1925-1937年间出行人数比较多大部分的朝觐和留学

记载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23年至1933年间中国内地共有回民834人

通过上海前往麦加上述统计不包括每年多达千名的新疆各族穆斯林朝觐者而

1936年由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所率领的西北穆斯林朝觐团是从上海出发人数最

多的一次有一百二十四人中国穆斯林有如此大的朝觐阵容在当时是一大盛

事28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定当年从上海出发的朝觐者无法按时启程这条

专线从此停了十年海路中断朝觐活动并没有中断少数朝觐者只能寻找其他

路径突破重重封锁到麦加去直至1947年和1948年才有两批朝觐者继续搭乘

这条航线前往麦加完成朝觐功课此时南京政府也对穆斯林朝觐活动给予方便

在新疆省政府蒙藏委员会等配合下少部分朝觐者可以购买官家外汇29

因此在政局和社会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中国

旅行社及民间团体通过对交通和港口客运有效组织而建立起的广泛的服务网

络成为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有利条件之一

26

王静斋(1879-1949)名文清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

天津人幼时随其父亲学习阿拉伯语后入经堂学习波斯语伊斯兰教经典并自学

汉语1922 年出国游学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后到土耳其印度等地考察受到埃

及近代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 年创办《伊光》

月刊宣传改革派思想抗战期间在重庆宁夏等地从事《古兰经》译解工作四易

其稿出版了 3种版本其他主要著作和翻译有《中亚字典》《中波(斯)字汇》《真

境花园》等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33-1440 27 达浦生(1874-1965)名凤轩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大阿訇教育

家江苏六合人出身于阿訇世家自幼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1907

年与王宽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建回文师范学堂翌年又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

等小学堂大力改革旧经堂教育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伊斯兰教育1921-1927 年间

受聘于上海协兴公司遍访印度东南亚中东各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伊

斯兰教育1928 年归国后与哈德成等在上海创办伊斯兰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爆

发后在上海筹建回教难民收容所并于 1937 年 12 月只身赴中东进行抗日宣传1953

年参与发起筹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6

年以周恩来总理顾问身份参加万隆会议后长期主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工作著有

《伊斯兰六书》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20-1426 28 lt十年来中国朝觐人数表gt见《月华》第 5卷第 17期(1933 年 6月)页 14马麟

一行抵达新加坡时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新加坡回教界人士专门为其举行欢送会见lt

我青省主席马麟氏抵星gt《总汇新报》1936 年 11月 7日第二张第一版 29 lt1366年度(1947 年)朝觐大事纪略gt见《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

合刊(1948 年 3月)页 3

32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方的友好接待语言基础及资

金等方面本节即探讨此问题旅行者由中国到麦加朝觐到埃及土耳其求

学从太平洋岸的中国旅行到大西洋边地中海岸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

区走到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去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完成旅行除了必备的自然

条件和技术条件外在伊斯兰世界范围内形成的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观念和这一

传统的延续为穆斯林的长途旅行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大环境

民国时期人们常取道苏彝士运河到欧洲去顺路能够领略中东国家的风

情但有意识到中东去的大多还是穆斯林在方便的交通之外无论是完成个

人功修求学问道宗教感情都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共同的信仰

是维系共同感情组成内部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此种穆斯林间的亲情淡化了

他们之间原来国家的民族的或种族方面的差异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一种无形

的靠拢将不同地区的穆斯林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氛围中穆斯林把伊斯兰教

法律规范占据统治地位的全部领土范围即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受教育的人

说写阿拉伯语mdash《古兰经》的语言mdash的地方称作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Dar al -

Islam)30这代表着一种高度的世界主义的文明民族国家强调疆域概念但在

穆斯林世界它的势力范围是由宗教意识观念而非政治扩张来定义的在古代

联系松散的主权领土内人们不受现代国家疆界的限制可以随意四下交游

互动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出现更多政治上的限制不可避免但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依然能够超越政治文化和语言的边界以无可比拟的人员知识的流动性而

促进跨越欧亚非大陆间持续不断的彼此交流到 14世纪穆斯林世界已经跨越

了它的发源地中东地区从摩洛哥经过印度延展到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朝觐者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到麦加去并且不会失去与穆斯林文

化的联系31

一对方的招待

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穆斯林远离故土客居异乡当地教胞有责任给予关心

和照顾

朝觐方面历代哈里发(近现代逐渐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和领导者将自己

30 罗伯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页77 31 Michael Wolfe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 NY Grove Press 1997) p xxvi

33

视为伊斯兰共同体至高无上的领导者政策上积极促进领域内的文化统一 因

此都把维护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为朝觐者服务视为神圣的职责他们在通往

麦加的主要道路上纷纷建起旅店安置警备以保障朝觐者的安全朝圣的队伍

络绎不绝各地都修建官道储备食物盖起专门供旅客和商人休息的大旅社( 称

为ldquoFunduqsrdquo或ldquokhansrdquo)32近代朝觐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其旅行安排和

履行仪式期间的大规模汇聚和流动又是与世界中东尤其是麦加掌管政府的

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社会活动历届麦加掌管者因此努力采取各种

措施保证朝觐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所有朝觐者的安全1920年代国外有人散

布谣言称汉志地区33社会状况不稳定朝觐活动难以进行1926年汉志王萨乌

德(Abdul-Aziz Abdul-Raham al-Fasal al Saud1880-1953)为此专门发表通告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将其刊登出来以消除中国穆斯林的忧虑ldquo新加坡艾尔

萨改夫(Syed Omar Elsagaff)接汉志国王萨和德2月9日来电文曰lsquo汉志国赖

真主慈悯全境安谧请将此事代通告菲律宾群岛马来由半岛等处凡各人民悉

有完全自由以遵行教理朝觐圣地吾人对于在汉志圣地内居留与旅行之朝觐

仰赖真主担保其完全安宁敌人散布谣言全无根据冀阻人朝觐以谋其私

利请代释明云rsquordquo34 据《月华》第5卷公布的资料那一时期中国穆斯林朝

觐的人数并未受到影响1926年11月汉志颁布了全面的朝觐规范条例中国朝

觐者在麦加期间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比以前大有改善留埃生马坚对

此有所观察 ldquo大部分中国朝觐者不懂阿语在朝觐团中只有一两个人勉强可以

用阿语与当地人交谈因此一些当地的朝觐向导就向他们多收费店铺老板也多

要钱他们无处投诉自从阿卜杜勒middot阿齐兹middot伊本middot萨乌德国王执政后 我们

就没听到过这样的怨言了rdquo35 从兼并汉志和内志到建国后沙特政府发布各种

32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p 46 33 汉志(Heijaz)地区名又译希贾兹在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靠约旦边境该地

北部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即为巴比伦迦勒底诸王所占后成为纳巴特安王国一部分公

元 1258 年以前由巴格达管辖后属埃及1517 年归属土耳其1916 年沙里夫middot侯赛

因middot伊本middot阿里率众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并在此称王1932 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

一个省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等均在该地区见孙文范编《世

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122 34 lt汉志王萨和德之通告gt见《中国回教学会月刊》第 1卷第 3-4号(1926年 4月)

页 38 35 马坚《中国伊斯兰教概况》(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1934)页 32《中国伊斯兰

教概况》是马坚先生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受邀在埃及伊斯兰促进会组织的演

讲会上的阿文演讲稿 1934 年由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有英文节译见 Philip

Blackwood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in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34

文告在各地布置防备力量免除朝觐税竭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服务

中国穆斯林也从中受益不少

留学方面伊斯兰教重视学问和求知在伊斯兰之家的范围内寻求知识的旅

行(talab al-bdquoilm)从中世纪起成为一个传统36同时在穆斯林世界有崇尚学问

尊重学者的社会风尚一般穆斯林学子在外地求学特别是学习伊斯兰经典不

分种族国别当地穆斯林都有义务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民国时期

中国学生赴中东得以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学生到中东留学主要目的地为埃及和土耳其因当时两国在伊斯兰

学术界都有较高地位尤其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凭借

悠久的历史和在研究传播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旗帜地位不仅享誉整个阿拉伯

世界更是世界穆斯林学子心驰神往的地方清末已有中国学者朝觐途中的零

星游学活动及至民国人数更多赵振武对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出国留学状况

做了总结ldquo留学之风始自近数年民十年时王静斋偕弟子马宏道西行王

氏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马氏则入土耳其君堡大学厥后王曾善氏自费留土

(土耳其)海维谅氏自费留印(印度)rdquo37 ldquo然此皆个人行动rdquo与驻在国取

得联系由中国学校出资派遣则是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团开始的

这里的ldquo中国学校出资rdquo主要是指往返路费在留学期间的其他费用问

题还是在与学校方面取得联系之后才得以解决民国成立之初政局动荡

虽然留学教育受到极大重视但政府留学经费极为缺乏临时政府从未来国家

建设需要出发对留学教育持十分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相继颁布一系列出洋留学政策统一规范留学生的派遣1916 年 10 月教育部

制定公布了《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作为统一的留学教育法规该规程对留

学生所需经费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这些留学目的国家只列出了英法德比

奥意瑞士俄美日本更为重要的是该规程特别强调必须具有本科

以上学历者才能被官派出国38以后的规程大多都在此基础上制定因这一要

求很难达到当时更多的是以其他渠道自费出洋留学的1924年 7月教育部

专门制定了《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对自费留学做出了规范自费生出国也

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领取留学证书后才能出洋留学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39在

回教社会内部彼时穆斯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高等教育者寥寥无几

36 Ian Richard Netton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p vii 3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52 3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页 110 39 同上页 122

35

1925年后创办的新型回民学校只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无法享受政府的教育资

源配置回教民间团体学校以宗教为沟通纽带与爱资哈尔大学取得联系

获准向该校派遣留学生

当时因中国对外联系的增多有外籍学者来访1930年 8月阿富汗学者

穆罕默德middot大章先生到云南游历参观受邀到昆明明德中学演讲他特别提到

了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mdashmdash历来都十分注重教育开罗有一个很著名的大学名亚士

哈( 即Al- Azhar)此校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学生达万人是世界回教

教育的中心所出人材非常的多自己很希望贵校将来遣送优秀学子

到那里去留学想彼邦定乐于赞助的 40

大章先生的来访直接促成了第一批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成行大章先

生离滇返国后就将在昆明的见闻以及明德中学的请求写信给爱资哈尔大学校长

爱大校长给云南回教俱进会回信表达了同意接收中国穆斯林学生到爱大学习的

意愿

敬启者曾因短期旅行住居贵地之大章穆罕默德罕君寄来一函知

诸公请彼代表回教俱进会表明诸公颇喜与世界其他回教团体相联络

并派送留学生至回教大学大章君要求鄙人将关于此事各种情形详细

告知诸公并寄上阿文与英文书籍数册

关于此事鄙人能贡献种种帮助诚属鄙人欣喜之缘因

helliphellip

诸公所决定派送至回教大学之留学生鄙人提议即以爱资哈尔大

学为其趋向之目的地盖此校乃欲精研阿拉伯文及回教教义者最良之

源泉也

40 翔真lt书大章穆罕默德罕先生游滇事gt《清真铎报》第19期(1930年8月)转引自姚

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36

helliphellip

吾人得在中国力行服务伊斯兰实属吾人快慰之举吾人之得与彼

方各回教团体联络尤使吾人极端重视将来吾人当常常准备贡献种种

可能之帮助以宣扬伊斯兰正教及吾穆圣之教训此盖实行吾国国王福

德第一之愿望也彼于帮助伊斯兰与宣传伊斯兰于世界各地非常重视

41

由信中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生到爱资哈尔大学读书一事对方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这首先体现了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谊伊斯兰的圣训中就有ldquo你们作为

教胞兄弟都是真主的仆民rdquo这样的教导基于于信仰之上的兄弟情谊使得他

们能互帮互助超越血统肤色民族和国界的限制42其次联系沟通各个地

区的穆斯林提升和传播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文化是爱资哈尔大学的职责当时

爱大新的校长上任(Muhammad al-Ahmadi al-Zawahiri1929-1935年在任)正

进行改革启动一些促进爱资哈尔与世界各地联系的新项目派遣代表团到中国

日本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其他地方去提供关于伊斯兰的精准的信息43此时

云南回教俱进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正是加强与中国伊斯兰团体联络的良好机会

因而他们给予积极的援助确实是ldquo快慰之举rdquo信中提到爱大校方ldquo极端重视rdquo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因为中国学生不远千里而去克服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本身就

令人同情而且他们使命重大当时埃及对中国回教情形非常隔膜甚至以为古

兰经在中国已经失传留学生若能早日学成归国则能够成为宣传与改善中国伊

斯兰教情形的种子这也是爱大校方甚至是埃及国王的愿望

此后云南回教俱进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筹备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严格的

公开考试遴选了公费生纳忠一名自费生马坚张有成林仲明三名明德中学

教师沙儒诚44主动提出自备旅费护送4名学生到埃及遂被聘为指导员负责学生

41 马元卿译刊于《清真铎报》第2122期合刊(1930年11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

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42 转引自[埃及]欧麦尔middot哈什姆著孙俊山译lt穆民皆兄弟gt见《中国穆斯林》1996

年第 1期页 45 43 Bayard Dodge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p 150 44 沙儒诚(1884-1970)名国珍云南昆明人幼年在家学习阿拉伯文和英文1917

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英语学校后任明德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英语教员1932 年

护送第一届留埃生赴开罗组织成立ldquo中国留学生部rdquo并任部长在埃期间取得开罗

37

的相关事务人员选定之后又遵照章程向省教育厅申请了留学护照许可证办

理了护照介绍书等手续组成了第一批赴埃及留学生团沙儒诚与纳忠于1931

年11月搭车出发到蒙自与其他三人一同出境取道越南出洋45

第一批学生抵达埃及后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马坚的记述中该校校

长曾一度亲临学生团宿舍探视并慰问沙儒诚向他们汇报了中国回民教育的概况

引起埃及各界及阿拉伯世界的普遍关注当日开罗的报纸争相报道这一事件46

1932 年2 月 爱大校长在收录云南学生后专门给时任云南回教俱进会会长写

信告知校方的接待情况信中称

公等之派送该留学生团以研究宗教及阿拉伯文尤令吾人愉快当

即工作使该留学生团员安适之一切 于爱资哈尔附近住屋中为之备一

宿舍规定每人给予特别津贴并特派一阿文教授为之补习直至能

听讲用阿语教授之一切课程彼等到后身体健康功课进步殊堪告

helliphellip

沙儒诚并就此觐见了福德一世ldquo又蒙国王嘱吾人特别重视该留学生rdquo

47

从国王福德一世到教育总长 都对中国留埃学生团的到来予以重视对他们

的食宿学习作了细致安排信中提到的ldquo特别津贴rdquo阿文教授专门补习等

都是对于中国学生的特殊照顾据学生寄回的报告称对他们的待遇是爱大最高

委员会的特别决定每月发给中国学生津贴二镑其他学生至多得一镑48此外

美国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被国民政府派往缅甸视察侨务1944 年被任命为

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高参负责组织ldquo海外战地工作队rdquo1947 年后主要在昆明和玉溪

从事伊斯兰教教学工作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377-1379 45 参见慕青lt考送留埃学生之经过gt《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

刊)页 7 46 达观lt译埃及博物杂志第六回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3期(1934年 8月)

页 7 47 刊于《清真铎报》第29期(1931年8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

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2 48 lt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年

38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为了加强对各国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附设有各国学生部聘

请各国人士任部长负责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同时负责发放津贴中国学生此

前从未设立学生部机构为了使以后的留埃生有可靠的联系渠道协助校方的管

理沙儒诚参照各留学部的模式和制度向爱大校方提出申请最终获批于1935

年5月1日成立中国学生部同时校方聘沙儒诚为中国学生部部长这使得中国留

埃生管理更加规范也为中国各回教团体继续选派留埃学生提供了方便沙儒诚

在给云南回教俱进会的信函中详细说明了中国学生部成立的经过并向中国国

内各回教团体转告了爱资哈尔大学教务总长对于继续接收赴埃学生的期望

图表 2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 年 10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此后相继有五届学生到达爱资哈尔大学第二届中国留埃学生由北平成达

师范学校派遣于1932年12月抵达埃及共五人其中公派生有四人他们由马

松亭校长亲自护送前往爱大抵达埃及后马松亭觐见了埃及国王福德一世请

求爱大给予在师资上的援助国王欣然应允派遣了两名博士赛依德middot穆罕默

德middot达理和穆罕默德middot伊卜拉欣middot福力非乐到北平成达师范任教福德一世及爱

资哈尔大学校方还捐赠了大批经典书籍给成达师范学校1934 年初云南明德

中学又派出第三届中国留埃学生三人于1934 年3 月抵达爱资哈尔大学同年5

4月)页 35

39

月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出了第四届中国留埃学生五人在印度勒克瑙大学

( Lucknow University) 留学的湖南穆斯林青年海维谅辗转抵达爱资哈尔大学被

视作第五届中国留埃回族学生49

1936 年10月因埃及国王福德一世逝世爱大校长换任北平成达师范学

校就该校学生赴埃及留学事宜再度委派马松亭前往埃及同新任的爱大校长商

洽得到埃及新国王法鲁克一世同意由其私人提供20个学生津贴名额由成达

师范学校负责保送马松亭回国后组织考试委员会积极筹备考送学生事宜

1937年5月《大公报》刊登了招考通告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 为回教学术汇萃之学府 近年国内各回教学校

感觉人材之需要 对于留学该校学生颇多努力但因名额限制 人数尚嫌

过少 不足以应中国回教文化事业之需要去年十月 本校派员赴埃考察

回教文化 特向该校校长穆拉额先生接洽扩充中国学生名额蒙埃及国王

法鲁克一世陛下同意 允许在爱资哈尔大学增加学额二十人 由本校负

责保送兹经本校校务会议决 招考留埃学生二十名

helliphellip50

该招考通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到中东国家学习对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意义

学生名额增加到二十名显示出国内发展伊斯兰文化事业的急迫与焦虑更得益

于爱资哈尔大学对于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回教事业积极的帮助埃及法鲁克一世

国王在继承王位后曾经宣布ldquo如有回教国派遣留学生团来爱大攻读者则留

学生补助概由国王个人承担rdquo51此项用意旨在鼓励各地学生到爱大求学

发挥其在伊斯兰世界的灯塔与思想旗帜作用中国虽非回教国但是对于从伊斯

兰世界的边缘地区去的中国穆斯林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所得到的帮助超过

其他各回教国的学生爱资哈尔大学延续先前给予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待遇后来

的学生每人每月有三埃镑的生活津贴这在诸国留学生中也是最高补助那时

49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1详细名单见附录二 50 《大公报》1937 年 5月 5日转引自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页 65 51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5

40

的三埃镑如节省可支付每人每月伙食费还略有结余可适当购买书籍及生

活必需品52

但这次招考因中日战事关系只录取了学生10名另10个名额由上海伊斯

兰师范学校派出4名新疆2名四川1名山西1名北平2名在香港集合组

成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达教师庞士谦作为团长护送前往到香港后因种种

原因最后成行的只有15人53这批学生又被称为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为了第

六届中国留埃学生他们于1938 年3 月抵达埃及庞士谦于1940 年应聘担任爱

资哈尔大学中国文化讲座讲师 在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第一次开设中国文化课54因沙儒诚先期回国1941年 庞士谦当选为爱大中国学生部部长主持中国学

生部工作直到1946 年学成归国这是民国时期派出的最后一届学生

由上可看出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对方国家的友好接待是一个

不可多得的优势

二国内民间的资金支持

宗教情感也体现在中国国内的民间团体和热心人士对留埃学生的资助上

留学生到遥远的伊斯兰世界中心去求学问道背负着提高本民族素质求得生

存发展救教以救国的期望因而得到了国内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几批

学生的学费和在埃及的津贴由爱大校方和埃及国王承担路费和其他费用的筹

集主要由派出学校即云南明德中学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完成

明德中学前后共派遣两届共七名学生留学埃及1931年第一批纳忠为公

派生云南回教俱进会资助 4000元当时的回教俱进会作为民间组织并没有

国家拨给经费俱进会及明德中学师长煞费苦心他们一边带头捐款一边四

处游说动员回族士绅商人及穆斯林群众捐款明德学校校长杨士明在向驻

滇英领事馆的申请文书中也写道ldquo途中须经过香港新加坡锡兰可仑坡及亚丁

等地返国时拟绕道至印度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各省市其经行地方并由校委

托向回教慈善机关热心教育人士酌为劝捐rdquo55表明他们多方筹集资金以资助学

生此次出行纳忠所需旅费ldquo由总务处会商储蓄会由储蓄款内酌拨总务处

爰就储蓄会董事当会特别召集支部联席会议决经议决由储蓄会款内拨给留埃

52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页 82-83初期为两埃镑

后来增为三埃镑 53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54 同上页 31 55 杨士敏lt本校请驻滇交涉员转请英领发给沙指导员证明介绍书函gt见《清真铎报》

ldquo留埃生专号rdquo第 27-28期合刊(1932 年 2 月)页 10

41

学生一名旅费四千元考取后照发rdquo56沙儒诚自备旅费同时ldquo教厅闻之助

资千元请顺道调查教育市政府亦予千五百元托其考察市政rdquo57 马坚当

时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毕业生得知爱资哈尔大学同意接收中国学生后向

上海伊斯兰师范校方提出申请但在上海办理护照签证未果于是返回云南

同其他学生一道办理赴埃手续他到埃及的旅费和生活费由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校董马晋卿资助58

其他人费用自筹或他人资助1934年第二批集资情况在明德中学教务主

任写给纳训的信中有说明

helliphellip以目下两三人旅费总数而言照子嘉(纳忠)函共需国币一千

八百元计合滇币一万四千四百元现在庚虞(林兴华)交来四千俊

武交来四千五百清真公会补助三千五百崇善公补助五百利和昌补

助一千何瑞廷补助四百马彩廷补助二百共计已有一万四千一百

此外尚有马会长杨校长等尚未确定捐数故照国币而言一切旅费似

乎已经不成问题矣不过为小心起见宽打窄算还是应备作港币每

人六百元方妥故较国币须一千四百元方好此项应增之数当然应作

进一步之劝捐

后面还有一段附加文字ldquo现因留平学生启程已觉唤起众人对于明校之同情

其一种扶持明校之情不觉大显露即素日对明校不睦者今亦慷慨捐给rdquo59

显示出当时回教同胞觉悟捐资者渐多而俱进会会长马骢明德中学校长杨

士敏以及时任思茅地区税务局长的白耀明等先生带头捐款并大力宣传在他

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捐资范围由回教士商扩大到一般民众使学生的路费得以

解决成达师范学校筹集资金在《月华》辟出专栏以致谢如《成达师范学

校志谢》《成达师范学校收到(二十一年度)捐款鸣谢》等都刊出了军政界

56 同上 57 纳鉴恒lt可敬爱的沙老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0-21 58 lt四月十日欢送马子实同学赴埃及留学大记略gt见《上海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 年

第 2 期页 64 59 锁昕翔《纳训评传》页 82-83

42

教育界士绅乡老等各界人士为留埃生的捐款60此后又在《成师月刊》的《本

校史略》中对捐款的情况作了总结ldquo十一月本校派送留埃及学生起程出国

由松亭阿訇率导随行者有月华报记者赵君振武此行予算旅杂费约需万元以

上少云董事长独立担任九千元马董事子寅担任一千元他如侯副董事长松

泉孙董事燕翼马董事长子香马董事君图柯三校长亦各自捐款赞助俾

克成行至松亭阿訇出国后家庭生活费则由唐柯三侯松泉赵璞华三君分

担rdquo61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的经费也主要由私人捐助国内民间团体和教胞的

资助成为对方学校帮助之外的一大经济来源

三语言基础

经费问题解决之外固有的阿拉伯语语言学习传统既是他们前往中东地区的

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一文中作者表现出对

阿文守旧教材缺乏的焦虑ldquo以前专习阿文不学习汉语新型学校两者兼授rdquo

ldquo然以过去经验而言中文学科教材教授尚称洽意进度亦如所期而阿文之难

于企图已成极大之缺憾bdquobdquo势必先选优秀学生送往伊斯兰名邦盛地留学潜心

攻讨吸取专长rdquo62到中东去才能接触纯正的阿拉伯语环境观摩阿拉伯语

教学考察相关教材才能有益于中国国内新型教育的发展这个需求促使他们

到中东去而他们在中国国内已获得的一定的阿拉伯语基础又成为到中东去的

一个优势这也是有别于到欧美国家留学的一个条件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穆斯林曾长期习用阿拉伯语波斯语

乌尔都语等语言文字从事阿拉伯天文历法医药算学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

学术研究和翻译等以之作为民族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传承工具入明以后 朱

元璋在对穆斯林宽容优待的同时也采取民族同化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引导穆斯林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淡化原先的民族宗教意识融合到汉族社会中去

在内地一度ldquo凡蒙古色目人(以回回占大多数)听与中国人为婚姻不许与

本类自相嫁娶rdquo禁止ldquo胡衣胡语胡姓rdquo63加速了回回使用汉语为共同语

言各种传统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渐趋萎缩阿拉伯语教学在近

代进入新式学校前一直是靠经堂教育发展延续的经堂教育至今仍以清真寺为

中心是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一种结合64

60 分别载于《月华》第 4卷第 282930期合刊(1932 年 10 月)页 21第 5卷第

7期(1933 年 3月)封三 61 lt本校史略gt 见《成师月刊》第 2卷第 2 期(1935 年 5月)页 5 62 芳伯lt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6 63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页 131132 64 参见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页33

43

到民国时期在相对开放的政策下云南回教俱进会立高等亚文(阿拉伯文

下同)专修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北京成达师范学校等新型中阿并授学校

开始出现将学习宗教知识与学习科技知识结合起来造就一批通识阿拉伯文

波斯文及汉语的人才因而为他们到埃及留学打下了语言基础在几批学生的选

拔当中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必考科目在留学资格上占了很大因素第一届明

德中学在《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中有对几名学生专业的鉴定ldquo该

生等均系在前云南俱进会立高等亚文专修学校毕业中亚文各项学科成绩俱佳

而居常孜孜好学奋励有为尤属难得可贵rdquo65到中东去学习阿拉伯语是一个

重要的目的而他们在国内打下的语言基础则为他们的中东之行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尽管到埃及初期还不能直接到课堂听课但原有的基础能为他们的正式参与

学习节省一些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便利在这几批留学生中除了学习

阿拉伯文外还有学习了其他语言的如马坚他入选的另一优势便是懂英语

而纳忠早年肄业于中法学校后入振学社经书学校续入明德中学他的法语还

在去埃及的路上派上了用场在他给同学的信中写道 ldquo此次的船中有我们五人

是中国人多为法国人在初连饭粮水都不得(欺中国人)后来因为懂法文到

处接洽认识许多外国朋友每日亲自去要十个面包并且随意去厨房做饭他

人连厨房门都不得进bdquobdquordquo66第六届法鲁克留埃学生团中的同学大多不能讲英语

一切交涉都靠杜寿之高福尔两位同学的印度语当时他们乘坐英轮船员大多

是印度人其中的穆斯林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67而1934年山西中国伊斯

兰布道会干事尹光宇被选中出洋考察主要是因其擅长中英阿三种文字沿途方

便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1937年11月出行的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也利用了

团员精通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的优势在中东地区作了广泛宣传

小结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为了完成宗教功修学习新知和加强

与中东地区的联络交通及出行组织方式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到ldquo伊

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旅行的便利则是促使他们成行的优势之一宗教感情是其中

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由宗教感情构建的网络恰是他们到中东的行旅的一种中

介促成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交流行旅的发达带来游记的丰富同时回

教社会与外界交流逐渐增多一批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便应运而生出游者个

65 杨士敏lt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9-10 66 纳忠lt给校中同学信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1-23 67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44

人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的羸弱国力构成了同样的文

化背景在异域文化碰撞下刺激着每个行者的观感ldquo中国人言西学之书以

游记为最多bdquobdquo今中国欲为推广民智起见必宜重兴此举矣rdquo68到中东去的旅

行记述记载着旅行者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反映着与旅西知识分子相同的精

神诉求亦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章将对他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进

行讨论

68 梁启超lt西学书目表序例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北京 中华书局1989)

页 125

45

第三章 异域景象

本章将通过对相关游记文本的梳理与解读以作者的宗教身份为划分从

宗教意识教育状况等层面阐释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景象

就到中东地区去的记述材料而言民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关于朝觐的新闻报

道知识介绍等还流传着一批数量不多但有一定影响的以大量篇幅记载朝

觐仪式的专著民国时期出版的这批相关著作基本上用白话文写成在记述

朝觐礼仪文教知识之余还描述了途中各种逸闻趣事无论是文采焕然的私

人考察记还是术业有专攻的留学记风格平实的访问记以及简单明了的朝觐

记作为旅行活动的产品都最直接地记录了旅行者对异域的理解具有文化

传递的资料价值又因为出行地域的不同在记叙内容上与同时期其他游记相

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穆斯林在异域世界面对的多是在脑海中想象过千百遍的

精神家园形象描摹自然风光的文字比重不大闯入其视野的主要是宗教仪式

和教育状况这些记述多以日记形式写成因其有明确的时间刻度一日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偶有所得随笔记之乍看芜杂无章但每部日记总体观之

因其时间地点事件的一目了然反倒有了几分ldquo叙事rdquo的意味保持了事

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晚清到民国在一定程度上游记担负有文化传播的任务到中东去的行旅

者有中华文化身份又是异域文化里的边缘人文化冲突的参与者和适应者

每一个行旅者都身兼多种身份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自

我身份是在以他者为参照和媒介时建立起来的行旅者多元的文化身份不但映

射了这段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而且还可从中透视出多源的文化流向这

个时期也有一些非穆斯林作者因各种原因到中东地区去康有为和胡汉民便

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到土耳其后留下的文字成为后世一窥其关于中东感

想的重要材料同时也为比较两类作者的中东见闻提供了机会行旅者的身份

对于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身份使他们在直接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

会有一些不同的精神经历由于社会地位出国动机活动方式的不同他们

作出的文化选择也会有所差别即便是相同的景观也会有不一样的诠释穆斯

林到天方去是一种回溯之旅地域和宗教上的异域体验以及对教育的关注

包含着他们内在的精神诉求中国穆斯林在备受压抑后对来自信仰源头的中东

地区的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们循着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到本源那里寻

求更多的精神支持其目的在于激活中国穆斯林群体的内在活力对于非穆斯

林作者来说到中东去则是一种完全未知的探索之旅他们将在异域所得的新

46

知用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

他们主要将视野投向与近代中国有着相似命运的土耳其更多关注其政治改革

及现代化进程但两种身份作者的观察都以中国本土的发展之路为出发点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一宗教景观

宗教景观主要集中在清真寺和朝觐仪式上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为伊斯兰

教国宗教氛围浓厚最鲜明的地域景观就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mdashmdash各式各

样由各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它又是进行宗教仪式离不开的特定场所是

集体记忆传承的空间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旅行者的宗教身份决

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为其近距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提供了优势因此在

穆斯林关于中东的旅行记述中或多或少都有关于清真寺的描写在仪式与寺

院组合的时空里他们通过清真寺的象征性仪式的操演来表征和实践自己的

信仰以此激活信仰理念和历史记忆

到中东去的朝觐者主要是到麦加和麦地那留学者在朝觐之外还能领略埃

及等地的风情访问者的足迹最广能够走访更多的国家笔墨涉及到的清真

寺也多姿多样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麦加禁寺(al-Masjid al-Haram)作为全世界

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目的地麦加禁寺正代表着他们信仰源头的精神中心

因而对其描写最为细致

禁寺的面积据说是十二万方尺周围是群房-殿宇-长三十六间每

四间为一组计九组宽二十四间每四间为一组计六组唤礼楼共七

座建于群房上不甚高大但围甚粗与土耳其式者不同由群房向

内为一大广场场内走道以青石砌成余为小尖碎石子地平常礼拜

多在广场里遇烈日或落雨则移入群房禁寺中央为天房房以大块

方石砌成照以黑幕幕绣金字天房高八丈余正面方形每边约五

丈平顶天房门向东北开门以铜制雕刻精细式样古老门距地

约五尺入天房须佐以短梯天房四周为套瓦夫圈以汉白玉石砌成

47

宽一丈余周围缀以电灯美丽异常天房门前为ldquo伊卜拉欣亭rdquo右为ldquo渗

木渗木rdquo泉ldquo沙飞依rdquo亭其左为宣讲台天房左为ldquo伊斯玛伊rdquo故垣垣

外为ldquo哈乃飞rdquo亭天房后面为汗百里亭再为ldquo玛里克rdquo亭全寺金碧辉

煌美丽异常回教禁止绘像故各回教民族之图案画异常发达禁

寺内外依砖形缀以各种颜色成为整齐美观的图案殊为得法1

禁寺的外面则是ldquo四围甚高形如护城rdquo ldquo所奇者四山虽高而不觉凯尔白之

低其尊严隆巍令观者眼光自炫辉煌夺目rdquo2

图表 3麦加禁寺

中间为天房(克尔白)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1948年 3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作者以其亲身体验详细介绍了禁寺的大小ldquo禁寺rdquo的名称源于阿拉伯语

《古兰经》规定在其附近禁止凶杀抢劫等因而得名ldquo天房rdquo是中国穆斯林

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1-22 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页 12

48

对ldquo克尔白rdquo的别称即禁寺内的立方体石殿阿拉伯人为克尔白做了帷幔

即ldquo照(罩)以黑幕幕绣金字rdquo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朝觐仪式之一的ldquo套瓦

夫rdquo(Tawaf绕行)即以克尔白为中心进行故而有专门的ldquo套瓦夫圈rdquo克尔

白周围的渗渗泉及亭子都各有其来历具有久远的历史意涵为穆斯林所熟知

作者到禁寺的时候已是晚上当时麦加城内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电灯禁寺

专门备有一个特定的磨电厂来供电3 因此它在夜晚愈发显得ldquo金碧辉煌rdquo凸

显其尊贵的地位据传说ldquo克尔白rdquo 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易卜拉欣和其子易司

马仪所建褐色的陨石亦是易卜拉欣遗留的圣物公元 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

林大军收复麦加后下令捣毁了ldquo克尔白rdquo 内外的全部偶像只保留了神圣的

黑石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将其改为清真寺禁寺建筑群这一实体结构积淀

着伊斯兰初创时期以及历经千年发展的历史经训中相关的阐释说明流传广

泛的易卜拉欣父子的故事玄石和渗渗泉等历史遗迹表征着伊斯兰教的一系

列意义系统成为穆斯林认同的核心对于中国的信徒来说禁寺与中国距离

的遥远更加凸显了其神圣性长路漫漫难以到达在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

ldquo精神磁性rdquo当中这是一种重要的因素4当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禁寺面前由

这一象征符号引发的情绪将他们与远古的先人联系在一起使自己的信仰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

麦加和麦地那拥有较多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穆罕默德的圣迹如麦地那

的圣陵古巴义清真寺等朝觐者往往会到这些地方瞻仰和巡游此外耶路

撒冷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等地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也在这些旅行记述中有所体

现形成一幅多彩的清真寺图景而正是清真寺这一穆斯林共同想象的空间

使伊斯兰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得以进行如伊拉克巴格达大寺

建筑固别具心裁寺中点缀红碧辉煌更有古代之灯笼形式各

状亦另有意味也殿中悬圆匾大书安拉穆圣及诸大贤名殿中均为

细毯扣头处之稍前有长狭木板可置鞋可取扇去暑殿中复多悬

风扇一室风凉礼拜人无苦楚5

3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页 266 4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35 5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25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

务社于 1943 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社信息

49

其建筑的精致和设施的完善体现了宗教在这一区域的活力令作者赞叹不

已同时不忘以之与中国的情况作比较ldquo若以刻苦为宗旨之中国回教岂有不

认为惊世骇俗者乎rdquo他们在游览中了解了不同地区履行宗教功课的环境并

以这种多元性反观本土的情况这座清真寺对于中国穆斯林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ldquo殿左为伊马目哈乃飞之墓其教派传播甚众全中国回民均在其教派之下

今日得瞻其墓荣幸已极rdquo6很多先哲的墓都在清真寺中形成清真寺符号体系

的一部分历史背景赋予清真寺的象征意义又一次凸显在作者的描写中体现

出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层次性即在整个大的伊斯兰传统的认同之外还有教派

这一层次的归属感

在开罗清真寺较多作者游览了几所著名的大寺后概括道ldquo开罗的礼

拜寺我们看了七八座了mdashmdash今天又看了两座紧相毗连都很壮伟大体的结

构都差不多正殿mdashmdash在中国叫腰殿mdashmdash的下面统是一个天井天井当中是一

个水亭四周是廊廊下都是礼拜的处所只有爱资哈尔大寺的天井中无水

亭rdquo7他们所参观或到其中完成宗教功课的几所大寺久负盛名如爱墓鲁大

寺为爱墓鲁将军(Amro bin Al-as)奉命取了埃及之后所修为纪念其最初传

教入埃及的功勋历代埃及国王在每年斋月的最末一个周五都要亲自到此参加

聚礼而侯赛尼大寺里则安放着默罕默德先知的遗物这些历史久远的遗迹

代表着伊斯兰传播到各地的历程身在其中了解其他国家伊斯兰的历史能

够激发他们虔敬感恩与自豪等诸种情绪

清真寺的外形色彩内部结构等具有物质实在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承

载的意义围绕清真寺尤其是关于ldquo克尔白rdquo的各种阐释传说及故事都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信徒作为伊斯兰的物质符号在这一神圣空间里进行的不是简

单的动作而是一套秩序井然的仪式其中以朝觐的场面最具代表意义

按伊斯兰教法朝觐有正朝和副朝两种正朝(Hajj)属于主命凡符合

条件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在有生之年要朝觐一次副朝(Umra)属于圣行每

个穆斯林在完成正朝功课的前提下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履行副朝功课(主

要是受戒和环游克尔白天房)公元 632年穆哈默德率穆斯林自麦地那赴麦加

朝觐因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故史称ldquo辞朝rdquo随行众弟子关于此次朝觐过程

6 同上这一学派指哈乃飞(Hanafiyah)学派又译哈乃斐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

四大教法学派之一与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齐名8 世纪中叶由阿

布middot哈尼法创立中国内地穆斯林大多遵奉该派学说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

页 231 7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5

50

的详尽传述即是穆斯林朝觐者遵循的重要依据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核心

的仪式没有任何改变正朝于伊斯兰教历每年 12月的前十天举行其仪式和程

序是(1) 受戒(2)绕行(3)奔走(4)驻米那山(5)站阿拉法特山(6)射

石驱邪(7)宰牲(8)开戒(9)辞朝8

据《埃及九年》中记载由埃及方面来朝觐的以拉比峨为戒关赵振武

马正泰等走的就是这一路因此就是在这里受戒的与马明道一起去的新疆穆

斯林们则是在元宝港受的戒也可以到了吉达再受戒赵振武记述了他们受戒

的过程ldquo七点受戒据说这时候船便走到正对lsquo拉比峨rsquo的地带所以晡礼之

后大家都忙着剪指甲齐髭作新大净小净预备受戒戒衣只有两块白布

一块披在身上一块围住下身头上不戴帽子脚上不穿袜子只穿一双为受

戒特制的鞋rdquo9身着一色的戒衣即表示不分国籍种族肤色等抹平了世

俗生活中的差异朝觐仪式是几种旅行记述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大多为流水账

式记载一笔略过马明道的描写尤为详细

随走随念赞词由领朝人领着念因为是晚上去的很黑转了

二十多分钟经过禁寺的伊卜拉欣门惟大门撤法门按巴斯门为

圣门等到赛俩目门入禁寺入禁寺的时候脱去鞋诵入禁寺的赞

词先迈右足入寺

helliphellip哈直们走到玄石的前边立意诵赞词后用跑步向左方转

围天房跑三周然后改成便步围天房转四周每行一步均有赞词

由领朝人领念每次走到玄石都应和他接吻同时念大赞言mdashmdash我用

真主的真名作起始真主至大mdashmdash不过人多地方小那一小块石头那

能容下若许的人所以通融着办改成送飞吻走到玄石双目注视

以双手向玄石方向抚空诵大赞言双掌抚面倒退两三步然后继续

前进但是在第六次末第七次开始的时候必须亲吻玄石一遍人拥挤

8 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5 9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52

51

得很我挤了有一刻钟还不曾抢上领朝人便给我开路可是我的手

将摸着玄石又被人流给挤走了没办法只好ldquo以诚代吻rdquo吧这种围

绕天房叫做ldquo套瓦夫rdquo(Tawaaf)就是ldquo朝rdquo转完ldquo套瓦夫rdquo退到天房门

的前边抚摸天房石壁接吻以示钦慕然后作lsquo都阿rsquomdashmdash祈祷离天

房门一丈五尺远有座亭子名lsquo伊卜拉欣亭rsquo在亭子里或在亭子旁

边礼两拜lsquo套瓦夫rsquo副功拜伊卜拉欣亭的右旁是圣泉lsquo渗木渗木rsquo观圣

泉饮圣水以圣水沾全身这样禁寺里的功课就算完毕了随着

由色法门出禁寺不过一箭多远便是lsquo色法rsquo山

在lsquo色法rsquo山和lsquo买尓卧rsquo山之间跑七次是朝觐人当然的功课这两座

山虽然叫山可是没有山只不过是人工砌成的五六层台阶而已两

山之间也不是难走的山道却是一条大街商店林立全大街的天空

都有木棚这因为给哈直们遮太阳功课是从色法起用便步走到禁寺

lsquo阿里rsquo门的绿柱前换跑步跑到lsquo为圣rsquo门的绿柱(每次约跑九十步)

仍改成便步走到lsquo埋而卧rsquo这算一次这样往返七次每走一步都

有严定的都阿也是由领朝的人领着念到第末次作lsquo都阿rsquo礼成

据说这来往其次的路程共六个启罗米达这种功课叫lsquo在两山之间奔

忙rsquo是纪念圣先知的10

在这之后是前往米拿驻阿拉法特山完成朝觐最隆重的部分ldquo阿拉法特山

在群山当中不甚高由大卵石积成山顶有一白碑rdquoldquo这天哈直到这里来

是主命好几万人都聚在一起从山上往下一望除去帐篷便是披着白布

10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分载于《晨熹》1936 年第 2卷第 9期(1936年 9月)

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期(1936年 11 月)

页 28-31

52

的哈直也倒有趣rdquo11 ldquo阿拉法特rdquo意为ldquo认识rdquo即人类之间的相会结识

节日气氛浓厚也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发表了一生当中最后一次演

说ldquo功课做完大半都坐在帐篷里合在一起诵赞言念应词几万人的声

音只是隆隆震耳rdquo12在阿拉法特停留至黄昏后起身返回米拿途中到穆兹

达理法山停留一夜然后完成射石仪式和宰牲中途朝觐者要回到麦加入禁

寺环游天房开禁更衣然后再到米拿去第二天接着击鬼每处击石七次

共二十一次每天一次共三天米拿的功课全部完毕ldquo然后回到麦加第

二天到麦加北关再度受戒归麦加入禁寺到色法奔忙毕开戒更衣

这种功课是圣行的副功最后是辞朝告辞的转天房然后退到惟大门作

辞朝的礼拜作宵礼退去惟大门这时候朝觐的功课算是完了rdquo13

图表 4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页 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朝觐仪式文化意蕴深厚这九个仪式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或纪念意义作者

详细的叙写无形中就是对这一群体文化的揭示朝觐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激

1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1 12 同上 13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1期(1936 年 11 月)页 28

53

发虔诚之心朝觐者们的精神信仰转化成共同的仪式表达并且进一步通过这

些周延绵密严谨细致的仪式来强化精神共同体的凝聚力禁寺里来自世界各

地的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履行同一个仪式使信徒们能够见证宗教共同体或者伊

斯兰全球团体的多样性并且发现信仰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ldquo这里有

背着或抱着小孩子领着孩子的少妇有背着老父或老母的青年有缺腿少臂

残废人有发须皆白的老者有黄发垂髫的婴儿也有些老病或残废的人

自己不能行动雇一个藤床坐在上面由两个阿拉伯人顶在头上来回跑

有由领朝人领着念都阿的有自行念的有怕忘掉拿着本子念的有男女老少

之别有黑棕赤黄各色一群一群忽动忽停忽走忽跑千态万

状不可形容rdquo14对这样形形色色的个体来说仪式活动使他加入到同一个群

体中这个群体不但会给他以思想感情上的支撑而且还会通过对宗教经验的

重演把他与力量和慰藉之源沟通起来这是一种持续进行的集体仪式而仪式

能够起到社会记忆的维系和传递作用王明珂指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

这些对过去的记忆形成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schema)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

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

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经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

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间的认同15人们借此追

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及其历史流变真主的启示永恒不变朝觐的核心仪式

自穆圣辞朝之后没有变过通过仪式体现的伊斯兰价值不断重复长久地延续

下来而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指涉原型人物和事件不断重演这种

同时性激发了对全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想象在特殊的氛围中加强了对伊斯兰

信仰传统的认同

如此详细的叙写在教外人士看来过于琐碎但这正是穆斯林所特别注意

的对于普通的朝觐者来说这便是 Turner 所说的一套通过仪式它能够帮助

个体朝觐者实现一次重要的身份变迁而知识精英不仅亲身体验这一仪式还

将其记录下来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来影响那些无法远行的人们把自己所感

受到的宗教氛围传递给他们使得伊斯兰从其智识和精神的集中地散播到中国

这一边缘地区

ldquo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必须共享各种系列的概念形象和观念后者使他们

能以大致形似的方法去思考感受世界从而解释世界直言之他们必须共

14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3 15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页 254

54

享相同的lsquo文化信码rsquordquo16中东地区极富特色的清真寺建筑实体与仪式操演正为

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穆斯林共享伊斯兰精神的ldquo文化信码rdquo在这一信

仰象征及记忆传承的空间中克尔白宣礼塔等文化成分构建着穆斯林群体认

知的ldquo共享的意义rdquo参加朝觐的哈吉在麦加逗留期间会去瞻仰当地的伊斯兰

教历史遗址如先知穆哈默德的降生地先知独处的希拉洞木哈拉区先知隐

匿的街道等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乌玛

(Ummah)中几种旅行记述多按照时间顺序将启程的准备送行途中

在圣地履行宗教功课归程等一一道来既是对朝觐过程的记录也是以旅人

之眼观照古国多数为对自己所闻所见的客体世界的描述和记录见证信仰是

他们书写的重点他们作为宗教群体的一部分由此理解的伊斯兰的感觉形成

他们记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朝觐者将这些ldquo文化信码rdquo转化成文字呈现给在

国内的读者使得他们能够在ldquo卧游rdquo中加入到朝觐者所体验的神圣空间中去

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的序言中希望这种记述能够ldquo使非回教而不明回教

教理且不明朝觐意义者得以明了回教真谛使回教人举义朝觐未得前往者 得

以借镜增加信念至于根本不能前往者借此笔记一聆盛典实况如身亲

临rdquo17本地的读者通过阅读过滤掉时空转换这一介质可以直接获得这些ldquo文

化信码rdquo所传达的文化认同与价值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一同分享这一神圣性

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认同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兰的意识

除了在麦加朝觐部分旅行者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宗教活动赵振武一行

送留学生到埃及的时候在那里长时间的停留使得他们近距离接触了更为常见

的宗教场所和当地人们的日常宗教生活如开斋节时作者观察到家家都要上

坟的习惯想知道他们在坟地里做些什么便也抽空到那里参观了一次当他

们到坟地的时候使他们最注意的便是每个石墓上都插着鲜花石墓的四周

围坐着全家的上坟人有的在念经有的已然念完了在那里吃喝有的在谈

话有的在哭泣形形色色很离奇ldquo我记得在一本游记里看过说开罗城有

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活人住的一部分是死人住的那时的想象以为死人住

的城不过是一片荒凉野冢罢了那晓得不然今天才明白所谓死人的城真

和城一样有街道有墙垣有门窗甚至也有许多座礼拜寺走在街上以为

门窗内必有活人居住其实不然里面却都是累累的石墓rdquo18作者在记述种种

见闻之余一一与自己之前的认知对照由此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而一些相

1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4 17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6 1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47-148

55

关的传闻也经由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得以了解了真实情况他们在朝觐这一移动

过程中能够重新认识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实践 因而他们顺应和学习他们在朝觐

路上学习的和看到的

二教育文化形象

寻求学问乃伊斯兰教的最根本教义之一ldquo全世界的穆斯林有两个朝向一

是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礼拜的朝向一是爱资哈尔

是伊斯兰学术的朝向rdquo19到伊斯兰世界寻求知识无疑又是一种精神朝觐第一

届留学生马坚和纳忠到埃及后写信报告了他们在开罗学习与生活的概况1932

年时任北平成达师范教员兼《月华》旬刊主笔的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第二届

留埃生到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将五名学生送入学校就读后晋见了法鲁克国王

并就继续派遣留学生设立伊斯兰教育基金和创办成达图书馆等问题与埃及教育

部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他借此机会参观了当地众多教育机构对开罗麦加等地

的教育情况的记述成为《西行日记》的亮点1946年庞士谦在回国途中写的日记

《埃及九年》大部分是回顾自己在埃及的留学生活其中也有对阿拉伯国家教

育状况的详细描述尤其是爱资哈尔大学占了很大篇幅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方式

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有不同本节将从宗教学校普通学校文化设施三方

面来阐释教育文化形象

求学者主要就读于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这是埃及宗教教育的代表马坚纳

忠和庞士谦在他们的报告或著作中详细记述了爱大的学制章程附属学校图

书馆经费来源等情况马坚称ldquo(埃及)教育颇进步识字者占百分之十二

学校分宗教学校和普通学校两种宗教学校归爱资哈尔大学校直辖此大学创于

九百七十三年为回教世界文化之重心学生九千二百人自南洋群岛印度

阿富汗伊拉克也门汉志叙利亚巴勒斯坦bdquobdquo美国来者约七百人rdquo20

爱大的著名在于其历史之久远学生之多样化此时爱大正在进行改革ldquo一

面保存旧制任人选修无年龄与学年之限制一面又创设新制分小学中学大

学研究院四级小学四年中学五年除宗教课程阿拉伯文学外有史地

数理化博物公民卫生大学四年分文学法学哲学三系研究院两年

分教育宣传两部rdquo21可以看到新制中普通科目占了一定分量正在向现代

教育的形式转化爱大的旧学制最能代表其宗教教育的特色旧学部仍处于礼拜

寺中教授方法如同爱大刚开始创立那样主要在爱资哈尔大寺侯赛尼大寺等

19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页 151 20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35 21 同上页 35

56

几个寺中讲学ldquo教师盘足坐于高大的方椅之上学生环坐周围听讲无教室

无黑板无桌椅学生均席地而坐rdquoldquo这个旧学制给求学人以方便凡有志

于求学的人不论其年龄与资格更不论求学的期限久暂皆可入班听讲rdquo22 这

充分发挥了清真寺的宗教和教育功能并使其最大限度惠及民众在教学内容方

面以宗教知识为主但是ldquo爱资哈尔对于科学业不忽视因为《古兰经》

命人研究自然参悟宇宙的造化爱资哈尔之课程标准中已规定有相当数量之

新科学bdquobdquordquo23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发展

宗教教育的同时愈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认为坚持虔诚的信仰和追求科

学的理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这对于中国穆斯林学者来说便是一种新思潮在

改革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育时需要强调科学法学知识和宗教价值的近代化

赵振武也在爱大观察了数日认为爱大的旧学制与中国古代的书院讲学制度很相

似但是更加平民化对于这种开放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很是赞赏ldquo爱资哈尔是

有欠四年不及千年历史的古校校舍只是礼拜寺教授只是讲经最近三四年开

始有新学部之设立所以规模制度比国立各校自然逊色可是就今天所看已

经是难能可贵了bdquobdquo校舍都是旧建筑光线空气构造的格式都不适于学

校使用他们只是将就着应用rdquo据爱大教务院职员介绍以前这一万生徒都只

在礼拜寺中席地听讲现在已经有九千人坐到讲堂的凳子上礼拜寺的席上只有

一千名了改革魄力之大可见一斑当时中国国内的回教教育方式特别是经堂教

育与爱大的旧学制相似赵振武一行到埃及考察的目的之一便是学习现代的伊斯

兰教育方式也深知改革过程中的艰辛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就发出ldquo他们这

样改良的魄力也着实可佩可钦rdquo的感叹24

埃及的普通学校由教育部管辖包括小学至埃及大学几种等级赵振武在

埃及教育部职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两所男子学校和四所女校包括初级小学

师范预备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及高级师范学校几个级别对学校的学制科目

年级设置教学状况等作了细致的记录普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有宗教内容

且各个学校都备有作礼拜的设备显示出对宗教仪节的重视在初级小学校中

二年级以上的手工都以实用为宗旨如挑线缝纫织藤等这里还为盲女

配备了专门的织毯教室在高一级的其他几个女校中都设有家事科分别在

特殊的教室里实习洗衣熨衣烹饪等事作者对女校中的工读并重大加赞

赏ldquo这种实施的原理我极以为然因为知能不偏废而后生活才有办法rdquo

女子师范学校中的盲目科则给赵振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dquo该校共分四科教育

22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7 23 同上页 12 24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88

57

科幼稚科家政科专修科教育科中又特设盲目科专习教授盲童当

我们参观到盲目科时她们mdashmdash有目的女生都正在做盲童用书用具和方法

与我国所用的全相同mdashmdash我当时便请求其中一个女生给我写一份字母和音符

想要带回国去设法教授给我们的一切可怜的失目者rdquo25埃及普通教育中的职

业教育和女子教育设置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急切要了解的关于回族女子教

育1930年《月华》曾策划了一期ldquo妇女专号rdquo进行讨论其中就有提倡女子

教育普及提升回族女子的知识水平和处世能力均衡回教男女的智识且在

基础知识外也呼吁要学习新式工业技能使学校所学知识或技术在社会能学

以致用改善生计因而这几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正对他们有着很实际的借鉴意

图表 5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月华》5卷 19期(1933 年 7月) 页 1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离开埃及后作者到耶路撒冷和麦加游览及朝觐每到一处都拜访了当

地学校对教育情况作一番考察如麦加的中等师范阿拉伯沙德学院这里ldquo普

通科除掉算术几何代数读本习字意外差不多全是宗教科目如古兰

圣训教义教律 认主学之类rdquo麦加的学校只供给图书和文具对贫者给予

25 同上页 177

58

补助而在上述几所开罗的学校都是免缴学费有的供给食宿有的供给一顿

膳食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第三年级极为注重农业一科ldquo因为他们想要造一个

新阿拉伯对于米面菜蔬不必事事仰给于外方rdquo 26由此也可看出当时麦

加地区经济的凋敝以及发展新阿拉伯的决心

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娱设施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如开斋节期间开罗王家

农事试验场学生为贫民工厂募捐而扮演的游艺大会会场的规模很大许多男

女学生用古装化成各种奇异的剧幕开罗有一各大学和中学学生组织的回教

青年会ldquo是埃及很有规模的一个团体分演讲宣传学术图书音乐体

育各部rdquo并办有会刊 Young Muslimin Magazine与国内的《月华》常互相交

换27 城中有教育部体育会为开罗城内女教员们设置的体育场设置有秋千

木马篮球网球台球等等的体育器械场的后面还有为她们练习游泳而设

的大水池埃及图书馆的规模之大则令他感慨不已ldquo馆中分两部分一是陈列

古板及古写本为世上所希见之珍本二是印本书备人们借阅的据说古本之

中有许多珍品最值得记录的便是圣人时代在羊板骨上写的和以后写在树

叶上的册本还有每时代的写本都分别标明陈列年代越远的字体亦越古

拙bdquobdquordquo当时中国回教团体内没有一个正式的图书馆赵振武认为对古籍的

保护和传承不力是回教文化在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ldquo埃及全国人口不过一千

几百万居然有一座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中国教胞有五千万之众先贤的笔

迹所在多有而且精善的写本尤指不胜屈居然会立不起一座图书馆供给

人们的求知陈列先贤们的遗墨致使在华的回教智识日渐穷败rdquo28作者以庞

大的人口数与所拥有的宗教教育资源的匮乏作对比以突出振兴宗教的急切

心情此次赵振武一行到开罗其中的一个计划便是请求爱资哈尔大学给予扶

持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一个回教的图书馆在看过这里的情形后他将图书

馆的情况详细记载寄给了《月华》编辑部以期能得到中国国内穆斯林的重

以埃及为代表其教育和文娱活动形象表现为新旧杂陈徘徊在传统与欧

26 同上页 271 27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56清末民国对内地的穆斯林人口并没有确切统计当时

最流行的一个估测是五千万另外还有三千万七千万甚至八千万等说法1964年

全国人口普查所得回族总人口为 447 万当时回回往往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

数民族也看成属于同一种族因而会将他们的人口数量计入但即便如此也与实际

情况有很大出入多出于内地穆斯林对其人口总量的想象这种被放大的想象可以

视作他们对自身重要性的迫切认识参见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

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104-105

59

化之间马坚刚到埃及时便深刻感受到这一点ldquo埃及地近故欧化程度较

我国为高新旧思想之冲突亦甚剧烈新旧各趋极端皆非所宜故又有持

调和之论者以为物质文明当以欧人为楷模至于精神文明则我回教亦有

独到之处rdquo29他们在努力协调传统伊斯兰教义和现代化改革作为伊斯兰学术

中心的埃及当时的教育状况在各回教国家中首屈一指其发展的形势让中国

穆斯林深感佩服但赵振武也表达了他的担忧ldquo知道埃及的教育随时都在进步

的状态中只是利弊往往相连因为教育形式的效法欧洲而连带及余其他的

一切如衣装举止奢华bdquobdquo等亦无不效法欧人日超欧化深恐年代一久

伊斯兰的美德怕要沦于异化这是我们冷眼观察的一点杞忧rdquo30

中国不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和历史范围内到爱大学习的留学生以及出去

考察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都努力在教育上使中国伊斯兰教育系统与爱大发

生联系爱大作为伊斯兰学术中心与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与整个

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他们对当地教育知识极为关心从对方的教育制度中汲取

经验以改革国内的伊斯兰教育而这种伊斯兰教育改革正是中国穆斯林现代

化的关键部分

到中东去回溯到伊斯兰的根源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

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传达的是以宗教传统精华进行民族拯救的

信念在游走异域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感受现代文明吸取异域营养反观

本土文化通过对异国的描述表达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在这

其中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赵振武在给友人的信中告知当地的宗教和教育

情况时特别说明ldquo我们用主观的观察凡是合乎教门的都是善良的掉过来

说不好的习惯都是风俗rdquo31这突出了作者心目中中东地区在宗教方面的文明

和崇高以及知识分子对中国国内回教发展状况的一种内在焦虑与体认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近代不乏非穆斯林作者取道中东地区赴欧洲者清末王韬(1828-1897)郭

嵩焘(1818-1891)张德彝(1847-1918) 薛福成(1838-1894)等人在其游记

中都有对苏彝士运河的描写但仅作为片段点缀在他们的长篇纪行中实际上

当时中东的土耳其和埃及常常作为弱国代表成为近代知识分子规划中国发展道

路时的借鉴对象尤其是土耳其作为ldquo西亚病夫rdquo与中国这个ldquo东亚病夫rdquo

29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 30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00-201 31 同上页 154

60

在亚洲大陆两端遥相呼应因与中国相似的国情和变革经历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

关注的焦点常被用作构建其政治话语的资源但遥远的想象和分析常常多于实

际的交往他们或从种类异同方面来分析中土两国的情况推断中国的政策如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以ldquo横览万国与中国近形似比拟同类鉴戒最切者莫如

突厥矣rdquo向光绪帝提议变法32在戊戌变法中又集中引征了克里米亚战争和

1874-1876俄土战争这两件大事来表达其联英的主张以推断中国的外交政策33

梁启超则对中国与土耳其的异同问题进行辨析力陈ldquo我与彼之所为绝异也rdquo34

或引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为效仿对象如孙中山著专文称ldquo近东病夫之土

耳其瓜分问题已由革命而解决rdquo而ldquo中国岂异于是哉rdquo35而在凯末尔革命后

则引土耳其为新兴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代表如1927年柳克述著《新土耳其》

完整地记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旨在取法土耳其

ldquo说明帝国主义的如何进攻以及弱小民族的如何自救rdquo以 ldquo唤醒民众rdquo36戴

望舒也编译了《现代土耳其政治》来说明ldquo民族观念和近代技术这两个西欧的产

儿rdquo如何在回教世界发展以之呼吁和号召本国同胞37

民国时期康有为的《突厥游记》和胡汉民日记中相关的记述是极少的建立

在实地观察上的作品故本节以他们笔下的宗教和政治景象为主探讨当时教外

人士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这两份旅行记述资料写于不同时期反映了作者的政

治思想及对当时中国发展之路的一种思考以说明中东地区在近代中国变革之

际也曾进入中国非穆斯林知识分子的世界参照系他们到中东去将其视作借

鉴对象呈现出不一样的对于中东的观察

一康有为与《突厥游记》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被通缉逃亡国外他遍览各地政教风俗科学艺术

将游历观览参照中国文化撰写了众多的ldquo列国游记rdquo1908年7月在实地游览

土耳其之后他写下《突厥游记》但并未发表1913年才首次刊登在他主编的

32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298 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页144-147 34 梁启超lt中国与土耳其之异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

1989 )页28 35 孙中山lt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gt(1908 年9 月)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

页382 36 柳克述著《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页(1) 37 戴望舒编译《现代土耳其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1

《不忍》杂志第1-3册上但是为了展示其政治观点康有为将早已成稿的《突

厥游记》文本在刊发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38因其刊本的改写是针对民国后政治

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故本文的讨论以刊本为主

作者在文中称ldquo吾于诸教主之地皆欲一游以志瞻仰rdquo 39宗教形象亦为其

所关注多有寺庙和感受笔之于书但这与上述穆斯林作者笔下的景象有些不同

如对于麦加禁寺的描写由于麦加只允许穆斯林进入他未能前往因此在伊斯

坦布尔索来曼陵庙中见到麦加的缩微模型特意将其记下

麦加之城周以群冈夹山而穿道入焉遂见方城城门壁上瑰异作

小穹三百其摩诃末陵环侍在塔中作圆周廊屋以三十四柱为之皆长

方灰白色正中为方塔塔旁有小门登之塔顶中即贮摩诃末棺衣

墨幕上钩以铁阑焉余平无他物塔外有三亭其小穹亭二亦壮伟也

昔闻其棺悬空中不贴地盖摄以吸铁今观之果然虽以诡术惑愚民

亦足千年矣黠哉摩诃末40

尽管这只是麦加的缩微模型但在作者的介绍中却能看出他对伊斯兰的了

解他简要描述了禁寺及其周围的建筑有一些偏差克尔白并非悬空更不

是ldquo摄以吸铁rdquo其底部垫有一块基石作者看起来像悬空大概是因为天房门

距离地面有 2米而产生的错觉ldquo以诡术惑愚民rdquo即他所认为的ldquo佛耶回乃因旧

说为天堂地狱以诱民rdquo在这里将克尔白的ldquo悬空rdquo作为穆罕默德以诡术来

迷惑平民取得宗教神圣地位以影响千年的证据有失偏颇并且克尔白这一

建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就已存在而非创于穆罕默德之手更重要的是他

将克尔白误认为是默罕默德的棺墓所在而克尔白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言下

之意即认为众人朝拜的是穆罕默德这与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有违实际上默

罕默德的陵墓在麦地那的先知寺内到天房朝觐并不是朝拜穆圣或其它任何人

物这是有异于别教的朝圣天房和其它圣地之所以受尊重全因其社会组织

38 具体的修改及解释见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近代史研

究》2006年第 2期页 223-236因此文作者对《突厥游记》中土耳其政治状况作了

较多描写和分析故本文在分析《突厥游记》时侧重于其宗教景观及由宗教景观思考

的国家发展之路 39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1册(1913年 2月)页 21 40 同上页 21-22

62

和历史背景之故以康有为的博闻和阅历来说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见当时非

穆斯林对于伊斯兰的认识多由想象和道听途说而来伊斯兰的景观对于他们大

多意味着未知和陌生

康有为也实地游览了伊斯坦布尔的几所清真寺多以文物遗迹的眼光看待

并未对其作过多宗教上的描述如生苏菲庙(即阿亚索菲亚大寺 Aya Sofia)ldquo此

庙已二千年其闳大华妙令人惊觉以古旧论之可谓为地球华严第一rdquo阿

亚索菲亚大寺承载着一段伊斯兰的征服史奥斯曼土耳其人 1453 年征服伊斯坦

布尔(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其内部装饰有大量基督

教元素ldquo有昔帝后二像回人虽灭之痕犹在rdquoldquo楼上下门多刻十字今回人

灭之而迹犹存rdquoldquo有基督像虽为回人灭作花样而遗迹尚存rdquo作者对这种

ldquo易教而用其庙法rdquo极为赞同以此来批评国人ldquo恶佛教并庙而毁之rdquo使得

古物不存文明扫地对于索菲亚大寺所代表的文明交替的历史的观察在其

描写和解释中表现出来作者写到殿中的石柱ldquo一柱有掌血痕rdquo并解释ldquo盖四

百六十年前回人杀希腊人二万于此染成云rdquo41而同样的景观在穆斯林作者的

笔下则为别样的解释ldquo石柱端见一手掌痕迹乃攻破伊斯坦堡之土耳其将军

到此后抵掌于柱刻为手形借以为纪念者将军之功果与此柱不朽矣rdquo42穆斯林作者明显引将军的功勋为豪见之而缅怀康有为作出对伊斯兰教负面

的解释但并未作价值判断言语间视之为文明交替历史变更的必然文中

并无关于他们解释的信息来源暂且不论孰对孰错由其解释可见作者不同的

立场前者为中立的文教历史的说明后者则是含有宗教情感的描述

宗教方面康有为还描写了摩诃末教(伊斯兰教)两种派别的诵拜仪式以及

一些基本的教俗并由此讨论伊斯兰教是土耳其立国的根基

摩诃末教徒之信仰最坚其所信之术谓为善者可为神如平生为善

事者死后必归天国其为教争而死必归天国而受无量之福故人死

不哭男子不省墓墟墓之间只见老弱妇人徘徊踟蹰以祈冥福而已

突人数百年之以兵力横绝欧亚者恃此术也其道亦妙矣虽非中庸然

当国争时未可遽非也43

41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页 17 42《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398 43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3册(1913年 4月)页 55

63

他指出土耳其正是凭借伊斯兰教的信仰开拓疆土建立跨越欧亚的大国

它的立法之本是《古兰经》ldquo突制宪法之本出自其教可兰经所有法律皆

原于此经而制定者rdquo并言明这与中国的ldquo六经rdquo十分相似土耳其教长享有极

高的地位ldquo凡立法行政由苏丹亲裁立大僧正与大法官副也大僧正管教

大法官管律凡立法设教必先议于大僧正大法官待其诺而后归苏丹裁可焉rdquo44在教育方面ldquo专门学校教亚拉伯语波斯语而注重可兰经哲学论理学rdquo同

时又注重法律历史地理等科目ldquo大旨主于政教一致rdquo这便是土耳其立国

的基础

这段关于ldquo政教一致rdquo的描写在1908年的稿本中并未出现而是在1913年

首次刊发时加上的也就在这一年作为孔教会会长的康有为建议国会将孔教认

作国教ldquo吾国宪法 宜用丹班之制以一条为lsquo信教自由rsquo以一条lsquo立孔

教为国教rsquo庶几人心有归风俗有向道德有定教化有准然后政治乃可次第

而措施也rdquo45他的意图很明显欲借鉴土耳其的政教合一来阐发其以孔教为立

国之基的主张即中国也应该建立政教一体的政治建制

其实康有为对土耳其的观察以之为借鉴对象不仅仅是政教合一这方面

在1908年稿本的《突厥游记》中虽然革命刚过还未能看清形势但他是对青

年土耳其党革命立宪大加赞赏并试图仿效随着土耳其和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变

化到1913年他转而否定并对青年土耳其党人学习法国改革提出了批评借鉴

方式由积极的ldquo救亡rdquo转向ldquo鉴亡rdquo于是又从宗教方面引出另一层面的借鉴意

但是这一借鉴对象并未发挥实效一方面民国政府忙于内争与财政无

暇注意康的请求其他宗教主张宗教自由而那时的知识分子甚为分歧难以对

孔教在近代中国的位置有任何一致的意见并且孔教运动缺少情感上与精神上的

吸引力46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突厥游记》ldquo发于救亡的热忱 流于政论

性的臆断rdquo 47一些描写多表现为政治话语而与事实不符且梁启超早前就针对

其中土ldquo同种同类rdquo的观点提出过异见康有为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无论是鉴亡或救亡土耳其曾经进入康有为的视野并

成为其建构政治理想的思想来源

44 同上页 54 45 康有为lt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gt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848 46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页 112-113 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页 235

64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借鉴流于空想那么1928年胡汉民对于土耳其的讨论则表

现得要实际一些

二胡汉民与《胡汉民日记》

1928年 1月底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偕孙科伍朝枢等人前往土耳其和欧洲

考察并将所见所闻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在此之前胡汉民就关注过土耳其

的形势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在《民报》上发表《就土耳其革命告我国军人》

提出ldquo见土耳其革命之捷报胡不为之拔剑而起舞rdquo以激起士心提倡效仿

土耳其以革命的形式立宪他一再强调军人有左右一国政治的能力在革命中

应当负起比平民更多的责任他以土耳其军队忠于苏丹但在关键时刻顺应民

意而反抗政府参与革命为例又引用汤武革命中牧野之战的例子号召 ldquo以

军人而响应革命为我国革命战史最有光荣之事rdquo48而考察土耳其为未来中

国的发展求取经验是胡汉民 1928 年出洋的目的之一49待胡汉民真正踏上土

耳其的土地时土耳其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

成为战败国阿拉伯各省摆脱了土耳其的控制奥斯曼帝国瓦解凯末尔领导

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作者在埃及耶路撒冷土耳其等地游览了宗教遗迹如耶稣受难处哭

墙以及一些阿拉伯教堂(清真寺)但并未作过多描写在伊斯坦布尔游观两

所教堂也只是一笔带过

作者最为关心的是土耳其建国后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方面他主要是

通过参观国会与土耳其领导阶层会晤了解的在其日记中记录得最为详细

如教育方面

以国家思想代其从来之宗教小学高小有宗教一科于星[ 期]

一下午讲之为自由科中学以上则废盖为家庭习惯使其父兄不至

聚生反感也

48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

知三联书店1977)页 560 4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页 210胡

汉民访问此次出访主要是向各国政府宣传国民党的政策争取国际支持同时为废除

各国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作些试探

65

helliphellip

土教育注意物质实用(如织造工艺化学) 又以教材缺乏极重师

范方为男女师范学校之筹议50

由上可看出土耳其教育世俗化的努力即进行用国家思想取代固有宗教的

教育改革树立明确的国家意识以激发土耳其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这一改

革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并且注意到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并非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财政方面统一定为法律(派科员于军民各机关)管理预算党政方面土耳

其党与政府的关系是ldquo我为政府总理同时亦为党的总理也rdquo其党政合一的

制度与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相同而党务相当严格ldquo资格甚严不得有犯罪及

不道德行为军人无入党之必要职员先受严格检查为自然之党员但不使

加入政治的运动对于政府拥护而监视之bdquobdquordquo当时的内阁总理替凯末尔代行

党政各种权力ldquo凯末尔为终身总理平时以依士密(国务总理) 代之国事悉

决于国会议员莫非党员有大事则议员先密议于党部而后在国会讨论rdquo51胡汉民对土耳其政府普及教育统一法令财政等方面都很赞赏尽管也有一

些疑义如对于ldquo党会议时凯末尔出席发表意见则党员惟有接受而无讨论

云rdquo作者评价为ldquo盖其集权专制过于苏俄也rdquo52但是他认为土耳其的政治格

局值得中国学习参照他在归国后利用各种场合来宣传他的以土耳其为榜样的

主张ldquo土国在欧战以后经济原极困苦且国亦不甚强劲但至现在距媾

和不远而土国之财政竟能有条不紊政治亦甚佳可知其进步之速诚足

惊人也吾人往外游历考察政治当取其所长回国以资借镜则土国其庶

几矣rdquo53对于胡汉民表示出的对土耳其的极大兴趣以前学界在讨论胡汉民时

多强调他实际上欣赏的是凯末尔完成革命后深居简出由内阁总理代其处理政

务的做法以此暗示蒋介石有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胡汉民将土

耳其视作中国和一切弱小国家的楷模希望中国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强盛起来才

50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lt胡汉民日记(1928 年 2 月mdash7 月) gt见《民国档案》2004 年

第 2 期页 16 51 同上 52 同上 53 胡汉民个人全宗案卷号三〇一〇一 15转引自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

页 212

66

是其关注的焦点54无论他兴趣点更侧重于哪一方面胡汉民对土耳其政治格局

的观察和记录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借用的经验

小结

由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异域形象既反映了中国人对中东地区的认知水平也表

征着不同身份作者的情感和态度ldquo形象是加入了文化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

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rdquo55对于所要记述的形象的选择与旅行者们的民

族意识与自审情绪以及作者个人在看待中东异域形象上带有的浓厚个性色彩和

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行旅者不同的身份影响行旅体验从而导致呈现在其文本

中的异域景象的不同

在穆斯林作者笔下宗教形象显然占据了异域言说的核心位置普通朝觐者

的叙写中从历史想象到亲眼见证的欣喜和认同溢于言表知识分子则在此情感

之上又注重其可资借鉴的方面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自然会赋予伊斯兰教诞生地以

优越地位因而在异域文化对自我文化的影射中呈现出对于本土在宗教上处于

弱势地位的心态相比之下非穆斯林作家更关心政治和文教方面的情况康有

为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考察的意味更浓并借此建构其政治理想作为政治家的

胡汉民视点则着重于政治格局由于中东地区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并非像西方

国家那样发达因而在他们的叙写中不会有同时期旅西游记中常表现出的那种弱

势种族和群体的焦虑

若以行旅的象征意义来看他们都是到ldquo彼岸rdquo去从本土出发向另一地转

移的时候不仅是从已知地域向未知地域的地理转移同时也是从一个熟悉的文

化环境向另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转移脱离了生活常态进入充满新奇体验的

时空感状态是一个追寻的过程他们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另一个民族

的土壤中既要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会对文化身份的冲突作出一定的调和对

于非穆斯林来说中东的异域图景代表着另外一个文化圈他们在流动的具有差

异性的文化氛围中获取新鲜的资讯但并不会产生纯粹意义上的精神契合(多是

世俗的)没有认同的情感对于穆斯林来说在这一行旅的过程中除了能够

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之外更是一种对旧空间的追寻因此中东之

旅既是ldquo彼岸rdquo又是ldquo归途rdquo由于他们的另一层伊斯兰文化印记中东的异域

图景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并非异质文化借助于一种回溯的视野旅行者的思

54 同上页 212 55 布吕奈尔等lt形象与人民心理学gt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页 113

67

索更多是在亲和中进行调适以加深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的是对于信仰意义

和价值的寻求和整合这种价值的寻求超越了一切功利的个人家庭国家的边

界穆斯林通过自己的宗教意识勾勒了一幅世界图景借助于这一图景获得归属

感并通过文字记录与本地的人们共同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他们的身份和个人

视角有所差异但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羸弱国力构成的文化背景是相同

的与异域文化的碰撞刺激了每个人的观感在奇山异水之外宗教文化和政治

等ldquo社会相rdquo构成了游记内容的主体这是让行旅者感受差异最大和思考最多的

部分游记中表现出的视野和思考无论对于主流社会还是回教团体来说都包

含着对自身所居处地域家国的文化认同或反思针对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时的

对比中出现的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和学习对象是他们相同的立足点穆斯林群

体这种在异域行游中对于本土的观照不只局限于中国回教社会内部的发展也

是关乎整个国家的随着当时中国时局的变化这一点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这

将在下一章中讨论

68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民国初到三十年代前期到中东去的游者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宗教和教

育方面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激活本土穆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

变化到中东去的这一移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关于国族认同方面的意识但

这种认同是有差异和不同步的同样身为穆斯林他们带着这样的差异在中东

开辟了关于中日战争的宣传ldquo战场rdquo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民族

斗争经验给了一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

参与到抗日救亡中1938 年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各国1939年中

华民国朝觐团赴麦加宣传便是典型的例子《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由

其成员薛文波执笔王曾善整理1943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97年在马

来西亚再版该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 1939年中国近东访问团一路的工作及

见闻后附访问团总报告书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则由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

生组成1939年他们接到国内电报要求组织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赴麦加朝觐

扩大宣传顺带监视唐易尘等人组成的华北朝觐团因为其受日本方面指使

以朝觐为名进行对中国抗战不利的宣传和联络1天仆为中国赴埃及留学生之

一他的《朝觐日记》即是对这次行程的详细记录连载于《月华》上庞士

谦 1938 至 1946 年在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埃及九年》是作者归国途中在船上

写的日记和回忆其中附有一篇ldquo1939年朝觐团日记rdquo也记述了中华民国回

教朝觐团在麦加的事迹在此可作为参考华北回民朝觐团则为我们讨论穆斯

林国族认同提供了另一种面向《麦加巡礼记》作者唐易尘为日本协助成立的

ldquo中国回教总联合会rdquo总务部长1939年受日本顾问赞助率华北回民朝觐团到

麦加朝觐唐易尘将此行见闻整理成文先于《新民报》上发表1943年由震

宗报社刊印成本他们都借用到中东去为己方宣传这反映着对宗教的认知和

对国家的态度的变迁2

本章拟以上述作品为主要分析材料从他们赴中东宣传的缘由成效等几

方面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不一致性并强调其中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有研究者注意到中国内地穆斯林在历史上多不为外人了解唐宋时期他

们是外人元朝时他们是征服者和恶人明朝至清朝中叶他们极少出现在正

1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合期(1939 年 2月)页 13 2 这里将材料按照近东访问团中华民国朝觐团华北回民朝觐团的顺序排列庞士谦

属于中华民国朝觐团其《埃及九年》中的ldquo1939年朝觐日记rdquo在此作为参考和补充

69

史记载中直至抗清起义的发生才被ldquo发现rdquo3李普曼在其研究中也揭示了

中国穆斯林曾经处于中国历史的边缘这一现象他指出到 20 世纪 20 年代

由宗教和世俗穆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才开始有有关

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国性声音发出4那么回族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运动中

的表现可以视作这种声音的高潮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本节从出访缘由宣传手段与成效兴教兴国的实践三方面来分析达浦生

及近东访问团的活动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目的和活动有

了变化与前面的中东之行相比这几次活动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mdash

mdash向外与中东世界联络积极争取其支持是对于伊斯兰世界的认同向内与

国内其他民族一起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去是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

一出访缘由

抗战开始时任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的达浦生多次接到海外友人来函

询问中日战争的情况他们多不明中日问题的缘由以为中日既同文同种中

国应对日本亲善不应以兵戎相见且日本与中国强弱悬殊以弱敌强胜负

之数不难预见留埃学生也将埃及人士对中国抗战的反应反馈到国内ldquo皆因敌

人事先肆其鬼蜮伎俩作虚伪之宣传颠倒黑白致使近东各国人士对我发

生错误的观念rdquo5这使达浦生萌生了出国之意拟赴近东各处将中日战争的

情况与中国抗战的精神向近东的回教徒说明加之后来上海失陷达浦生因

此下定决心摒弃一切到中东作宣传

3 Barbara Pillsbury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rdquo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4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p 212 5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见《回民言论半月刊》

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月)页 27

70

图表 6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抗战期间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中也提

出了ldquo利用朝觐机会为世界回教之联络与宣传rdquo的计划要求ldquo利用此机会

作联络宣传工作藉宗教之情感把握世界回教之重心rdquo以此让中东地区人民

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要性6中国朝觐者曾在麦加向各国穆斯林进行宣传有

的朝觐者进一步访问其他国家发表各种言论和文告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抗

日战争的支持达浦生出洋之后1938年 1月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派出的中

国近东访问团开始出访中东国家访问团以王曾善为团长马天英张兆理

薛文波及王世明(时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生就近参加)四人为团员其目

的在于ldquo以民众团体之立场作国民外交之活动前往近东各回教国及回民较

多之国宣传我国抗战之意义与敌人侵略之种种暴行并我回民参加抗战之最

大决心冀以揭破敌人多年来在近东一带之政治阴谋与其离间分化我整个民

族之鬼祟伎俩rdquo7

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前身系 1937年在河南成立的民间团体ldquo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rdquo

由王静斋时子周等筹建1938年改组为ldquo中国回民救国协会rdquo(会址武汉)1939 年

1月由唐柯三孙绳武等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回教救国协会同年

会址迁往重庆成为官办组织第一任理事长为白崇禧该会曾联合全国伊斯兰教组

织为一体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91下文中的留埃学生朝觐团亦由该组

织派出lt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2期

(1939年 2月)页 22 7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441日记中称该团旅费来自

71

他们将此次出访视作ldquo国民外交rdquo以抗日救国为目的以抗战宣传为途径

展开他们的访问之旅在主观上是为国家服务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性这与

之前的中东之旅如朝觐留学参观考察等纯粹宗教文化交流有了区别这

种区别也是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除了军事进攻他们在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推行所谓ldquo亲善rdquo外交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在舆论中宣传建立ldquo回

回国rdquo和帮助中国回教徒的政策企图获得穆斯林世界对日本的好感和亲近

并把发动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说成是由于中国排日和抵抗日本所

致推卸战争责任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前日本就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回教的工作

派遣专人对中国回教社会人口西北回教军事教派纠纷特殊问题(新疆问

题东干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作政治之用调查人员在致友人书中也

一再说明回教政策对于日本帝国政策的重要造成日本国内重视回教工作的气

氛8因中国各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隔阂日本认为这种固有

的矛盾与隔阂正是他们分裂以治之的有利条件对于这一点当时日本一位

受军方委托进行研究的人员大林一之在其《支那的回教问题》中总结到ldquo富

于煽动性并具有雷同性在特殊地域里成为特殊潜在势力的支那回教在现

今的形势之下就是支那的癌症但是除非到了支那自身被解剖手术切开之时

是无法将其剔除出去的而因其病情发展非常缓慢若没有来自外部的冲击就

不会发生急激的病变rdquo9 即强调回教在中国问题上是潜在的分裂因素但它能

否迅速起作用需要日本来给予这种ldquo外部的冲击rdquo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回

教群体与中东地区各国的宗教关系就是可以利用的一方面而日本以外务省为

中心陆军和海军相关人员组成的ldquo回教及犹太教问题委员会rdquo曾经向内阁总

理大臣提交过强调要ldquo与分布在亚细亚大陆回教徒建立友好亲善关系以确保

从背后对支那进行牵制rdquo的报告10因此日本军方在中东地区设立外交机构和

商业机关并派遣留学生专习语言文字考察风俗习惯以阿拉伯文和土耳

其文出版印刷精美的刊物宣传日本与回教之关系以及种种不利于中国的言论

补助但未说明补助来源前后两次共四万七千国币页 497 8 参见杨敬之lt日回教政策之全貌gt《突崛》第 8卷第 7-1263-65 期原刊于《大公

报》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

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779 9《印刷物送付之件通達》大正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陸軍省大日記欧受大日記《歐受

大日記 自 08月至 09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JACAR 系统查询编码 C03025355100

文件名为《印刷物送付の件》转引自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

研究》2009 年第 5 期页 89 10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5

72

11他们针对中东地区宣传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连俄实行共产主义回教群众

受到ldquo压迫rdquo各回教国原本同情中国然而共产主义反对宗教日本军方这样

的宣传使得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时经常受到质询其次宣传中国已然共产西

北另立回回国借机向中东各国宣称世界回民欲求救中国回民日本愿为先

驱等等12 日本军方试图以宗教的共同认同来取代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将

他们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政治运用

日本军方还派遣人员以回教徒身份去麦加麦加朝觐是世界穆斯林一年一

度最大的集会能使各种信息在穆斯林群众间广泛流通在阿拉伯常常可见日

本人在宗教上身份不甚明显对于他们的宗教身份和在中东活动的本质日

本学者也有自己观察1937 年 12 月日本外务省调查部举行第一次ldquo回教研究

会rdquo报告会时外务省欧亚一课ldquo嘱讬rdquo(受军方委任之研究人员)今冈十一郎

当着 11 位外务省官员3 位陆军省军官4 位海军省军官的面就活跃在中国

ldquo回教rdquo工作中的日本人作出陈述ldquo人们都说在我国人中的回教徒已经为数

不少而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信徒而是政策上的信徒在这种人中

间从过去就有名的人大致如下山冈光太郎(在印度接受了洗礼)田中逸平(死

亡)中尾武男(现任驻土耳其大使馆嘱讬)川村乙麿(号狂堂在奉天在回

教徒中有权威)波多野鸟峰(曾经在赤坂设立回教寺院)冈本甚伍(跟从库利

班加里接受洗礼以世界旅行者而知名)有贺文三郎(跟从神户的诺下姆古诺

夫接受洗礼)之外年轻的还有小林(在爱资哈尔大学)山本铃木乡等人rdquo

ldquo作为个人的行为还有若林半在做支援输送青年去到麦加进行朝觐的活动rdquo13

据《访问日记》访问团成员在吉达时在友人处就偶遇一日本人一副阿拉伯

人的装束据说在马来入教有二十多年了但向他说色俩目时他竟不能回答14从吉达到开罗的途中又看到了这个人和其他两人后经访问团员的调查这

名日本人叫铃木刚久居马来连续四年朝觐举止阔绰活动范围很广另

一名作埃及学生装束是他们的向导名小林哲夫留学于爱资哈尔大学15 铃

木和小林极有可能就是上文中所提及的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之一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

道出了他们大多抱有其他政治目的日本军方所作不利中国的宣传传遍麦加

人心动摇因而达浦生近东访问团等的出行就十分必要和紧迫并且他们到

达中东要面对的形势和所做的工作比以往的访问复杂得多

11《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12 同上页 491 13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gt页 91 14《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120ldquo色俩目rdquo即阿拉伯语的ldquo主赐你平安rdquo

这是各国穆斯林之间通用的基本问候语 15 同上页 123

73

二宣传手段及成效

在达浦生和访问团员的记述中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

行宣传

首先每到一处都先行晋谒当地政府首脑宗教领袖和社会名人这既是礼

仪要求也使得访问团的行动获得支持具备了合法性宣传更加便利而这些

领导人或者有经验人士也对中国人民给予同情与勉励并根据自己国家的抗争经

验给出建议达浦生参加了埃及国王的婚礼在集会上向其他宾客宣传中国抗日

的情况后又单独晋谒埃及国王达浦生与访问团在去麦加的路上会合他们分

别在米拿行宫和麦加王宫两次谒见沙特国王向其致意并简述了中国抗战情况

国王专门询问了访问团的宗旨和使命对中国抗战极为关注详细了解以ldquo爱

国御侮实为回教人民的天职rdquo对中国的回教徒参与抗战加以勉励叙利亚总统

接见访问团时表示ldquo中国有如此多量之穆斯林在过去因交通梗塞消息隔离

与各回教国彼此缺少联络以后应着手于团结工作rdquo访问团在大马士革进行了

四场讲演并访问报馆大学等以后在伊朗伊拉克等地国家元首及其他

朝野人士也纷纷会见代表团分别给予同情和关怀土耳其外长还将土耳其民族

复兴独立运动的经验详细介绍给访问团以资勉励和借鉴

图表 7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74

其次他们利用各种形式的集会作口头宣传朝觐时期是各国穆斯林汇聚

和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的重要机会然而也是在这里各种消息最易流传扩散

访问团利用这一场合联络和团结朝觐的同胞扩大回胞抗战的影响力朝觐

期间的一天晚上访问团在麦加克尔白礼拜之后进行回侨祈祷大会来自中国

国内的朝觐者在中东各地的回侨及流亡者都汇聚而来王曾善代表访问团

首先报告了他们出国的意义中国坚决抗战的决心穆斯林同胞所受的损失以

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情况然后用土耳其语向新疆同胞介绍上述内容接着

举行祈祷仪式王世明用阿拉伯语宣读祈祷词祈祷中国抗战取得胜利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等中国教胞的祈祷活动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前来参加演变

为国际宣传扩大了影响力清真寺是穆斯林日常集会的重要地方穆斯林日

常礼拜及聚会均在其中每周五为聚礼日集会的人数更多中东各国清真寺

大都宏伟宽敞大可容万余人访问团所至之地遇到聚礼日就借机向教众

宣传演讲这样的演讲因正值礼拜时间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感情油然而生

更易博得人们的同情效果较普通讲演更为明显如访问团到大马士革的问迷

亚清真寺(Masjid Omeya)时就有上万人参加聚礼16

除了这些常规的的集会访问团所到之地有不少当地社会领袖召集民众

特别召开欢迎大会茶会及宴会等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普通民众并作宣传

访问团人员也借机作讲演或者即席与宾客个别谈话作短时间演说日记中

对茶会等集会的叙述颇多他们在编后记中也对此作出说明ldquo本团系一民众团

体行至各国多欲与其政治人物社会领袖相接触非设法使多有非正式之聚

不足以达成任务rdquo17这种场合参加者多为各界知识分子与领袖人物可以利

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对中国抗战情形的了解如阿拉伯国王的宴会宾客有百

余人均为沙特地方重要人物在当地华侨首脑人物的帮助下访问团召集起

大部分侨胞据他们了解华侨在麦加麦地那两地约有七千余人还有一些在

土耳其除百余人来自内地各省其余均为新疆侨胞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每

年国内各地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后因钱款用尽等种种变故而流落异邦欲归

而不得者大部分则是新疆事变时被迫逃离的18他们久居国外不明国情再

16 同上页 473 17 同上页 505 18 文中称新疆ldquo民国二十一年事变rdquo指 1931-1932 年间的哈密事变1931年 2月对

金树仁政权不满的原哈密王府的贵族势力趁机利用民族矛盾和民众对官府的反抗发动

事变后因外国势力侵入及甘肃河西马仲英的部队入新疆而扩大使原先的农民起义

后来发展为遍及全疆的大暴动见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1996)页 372-376

75

经日方的宣传由怨恨地方政府转而怨恨国家19访问团趁此机会慰问其疾苦

继而告诉他们国家抗战的情况以及内地中央政府对国内各民族的政策劝勉他

们与其流亡于外不如归国效命

在集会之余访问团主动拜访和参观人民团体及各级学校当时中东各国

也有一些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人民团体组织日趋完善大

多由富有民族革命精神之志士主持访问团积极联络他们利用其组织的影响

力为中国宣传并进行抵制日货运动埃及回教青年会妇女协会等都与

访问团有所往还此外访问团与各国留埃学生联络埃及为世界回教中心

各回教国留学埃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他们又多富有新兴的革命思想访问

团专门邀请他们印度爪哇阿拉伯叙利亚阿富汗南斯拉夫等国学生

齐聚一处由访问团成员相继演说彼此交换意见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大多

数也处于被瓜分和被压迫的境地同样有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诉求因而体会更

深愿意帮助中国向各自的国家宣传以壮大受压迫国家的声势当时参加学

生众多散会后他们便将此种消息向其各自国内的朋友和团体报告或介绍

在访问团还没有到其他国家之前土耳其叙利亚利邦(黎巴嫩)伊朗印

度等各国回教民众及团体已经早早得知访问团将来访问的消息

在集会讲演时访问团还利用一些辅助手段他们出国前准备了幻灯机

讲演时顺便演示中国国内政要的照片风土人物战争中焚烧轰炸的惨烈景象

等为听众介绍中国国情及抗战情况生动直观更具感染力阿文广播也是

他们的宣传手段之一他们到达各国所访问的城市有限使用阿文广播以使

宣传遍及全国据来自埃及的报道开罗广播电台为提醒埃及人民对中国抗战

的同情特意向全国播放中国最新灌制的唱片其中有《义勇军进行曲》《铁

蹄下的歌女》《中国新青年》等播前加以解说以扩大宣传20

此外他们撰写书册联络媒体印制传单作文字宣传达浦生在朝觐

期间宣传时感到口头宣传有限因而在朝觐完后到埃及乡下居住潜心著述

以阿拉伯文撰《告世界回教同胞书》详述近六十年来日本侵华的情况以及此

次中国抗战的精神书未出版时开罗的各大报纸为其广为宣传此书印了五

千本分赠给通晓阿拉伯语的各国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状况

访问团在访问期间对于各地新闻记者多方联络利用他们的地位及活动力量

唤起各国的同情访问团每到一地参加欢迎宴会时都有当地媒体到场对他

们的行程进行宣传报道他们也主动招待新闻记者讨论中日问题讲解中国

19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20 lt伊斯兰消息开罗广播无线电台播放中国最新唱片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

期(1939年 5月)页 28

76

抗战意义及抗战必胜之理由以此抓住当地舆论中心伊斯坦布尔《旦报》为

中国出了抗战专刊访问团一路按需要撰写有关宣传文章选译了革命史略

中国政府现状中日间不平等条约等交给各国报刊如《伊朗日报》《伊拉克

泰晤士报》《贝鲁特日报》《埃及邮报》等发表以期改变中东国家及人民对

中日问题的认识访问团也印制了英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的宣传资料随

处散发动员他们支持中国抵制日货

访问团成员对其在中东宣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在舆论改正同情中

国抗战抵制日货捐助医药打通我国与近东各国之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21中国回教协会驻埃及代表庞士谦在发回的报告中说明达浦生及近东访问团等

的宣传 ldquo获得世界回胞不少同情彼虽不能积极对我有所帮助然消极方面

却时刻在向着有利我国的方面进行如抵制日货不受日本利用等rdquo22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 中东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援有一定限度但也在几个方面取得

了效果如舆论方面《埃及邮报》在题为《远东时事之新变化》的外交评论中

对中日战争的进展和日本的宣传作了分析和评论认为中国人有长期作战的准

备完密的策略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军事技术上也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

抗战必定胜利接着痛斥了日本的欺骗ldquo最令人诧异的是号称世界强国的日本

新近还说中国是被野蛮共产党所蹂躏的国家中国军队并不是有纪律的军队

却是一些乌合之众这样伟大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反攻无法对付只好到处散

播流言rdquo23上述引自当时埃及舆论对中日战争的分析反映了埃及乃至中东国

家对战争双方的基本态度对中华民族坚持抗战取得胜利的信心亦表现出对

日方宣传的警惕这种立场和认识的形成同中国穆斯林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在道义支持之外埃及各界还进行募捐埃及世界回教青年会和妇女协会等团

体于 1938年 9 月间募得药品二十大箱寄到汉口埃及银行行长表示愿为救

济中国伤兵难民发起捐款运动并组织收款汇款的机构在埃及除了华侨留学生

之外亦有埃及人捐款援华如担任埃及妇女协会会长的胡达夫人一次即自动

捐英币百镑以救济中国灾民

中国穆斯林的访问也作为一种国民外交沟通了中国和中东各国的联系当

时中国同中东各国的联络并不受政府的重视只有土耳其设有一公使馆埃及

设有一领事馆中东各国对中国也鲜少了解早在1930年王曾善等人从土耳其

21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84-488 22 lt本会驻埃及代表来函报告工作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0 月)页 33 23 马继高lt红海西岸的友情埃及报纸论ldquo远东事件的新变迁rdquogt见《月华》第 10卷

第 7 期(1938 年 6 月)页 81

77

游学归国就多次建议注意中东外交派遣使领修复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中

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归国后更加觉得有立即与中东国家开展外交的需要因此向

政府建议速与中东各国成立友好关系互派使领充实近东各国已设的使领馆并培

植外交人才他们的访问活动是以宗教感情的特殊关系为媒介而推进的意在

以私人的感情联络和友谊的访问来直接或间接打动外国当局博取他们人民

和政府的同情和援助在此也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l939年9月

国民政府决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港设立领事馆并由近东访问团成员王世明任副

领事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的设想在吉达设领

负有招抚新疆流亡教胞为中国朝觐回胞提供便利与各国使领进行联络及与沙

特政府加强联系等几项使命241939年底土耳其总统签署命令派其外交部参事

前驻比利时代办席帕希为特命全权公使驻节中国中土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开始

建立25

三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实践

访问团的出行一方面是迫于大势一方面则是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

政治认同的彰显这既是对当时ldquo兴教救国rdquo口号的具体行动反过来进一步加

强了人们的这种意识ldquo兴教救国rdquo主张对国家与宗教均持积极态度凸显一种

双重的认同与责任意识

进入民国以来穆斯林精英分子提倡打破ldquo不与国是rdquo的因袭观念根据

天经关于维护正义的晓喻参与到新兴国家的建设中去精英知识分子从伊斯兰

教义的根源来寻求理论上的支持并结合近代国际间盛行的国家民族国民

等概念来思考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本群体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传达一

种对于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爱国与爱教并非相互抵触的意识穆罕默德的名言

ldquo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rdquo即为当时一个强有力的口号作为近代四大著名

阿訇26之一的王静斋解释了这个ldquo国rdquo的由来即阿拉伯语ldquo卧代尼rdquo(Watan)

的意义ldquo卧代尼义即居所也而今之法学家对于人民权利义务生命财

产寄托之地称为lsquo卧代尼rsquo故谓人民之自由与国家乃属并立者bdquobdquolsquo卧

24 王曾善lt吉达设领与近东外交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 6期(1940年

1月)页 19-20lt联络回教世界大纲计划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2期(1939年 10月)页 26 25 lt欢迎土耳其公使席帕希先生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6期(1940

年 1 月)页 6 26 阿訇波斯文 Akhund 的音译原意为教师伊斯兰教称谓中国四大阿訇指哈德成

(1882-1936)王静斋(1880-1949)达浦生(1874-1965)马松亭(1895-1992)

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493497502

78

代尼rsquo之定义据古罗马尼亚人谈mdashmdash称其即与人民有政治上权利与义务之地

也rdquo27王静斋将ldquo卧代尼rdquo诠释为建立在政治上能确立人民权利与义务之关系

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政体的ldquo国家rdquo将这句话译为ldquo爱护国家为穆民所

应有rdquo并强调ldquo一旦有人向尔问及应如何对国家则曰国家为吾辈国民同

胞生死之地食毛践土之区吾人为巩固国本计自当相亲相爱国家可藉此

亲爱达到最高之地步rdquo28也就是强调爱国的行为自古以来就在伊斯兰信仰的

范畴之内所以在新建立的政体下ldquo国民最应尽之义务首推生命与财产

为国输将挺身冒险皆利国利家之道rdquo29以此调和昔日宗教信仰与国家政治

的矛盾1933年马松亭在埃及正道会向当地群众介绍中国内地穆斯林时就

着重强调了爱国与爱教的关系以及爱国属于信仰这一观念30及至抗战爆发达

浦生又对只注重宗教而不理国家大事的观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穆斯林团体

的不幸ldquo现在还有些目光浅近的教胞谓战争乃是军人之事与一般教徒无关

这是绝大的错误rdquo又从古兰经上寻找根据ldquo你们以卫护正义与敌人抗战

不可逾度真主不喜欢逾度者(《古兰经》2190)rdquo31从宗教角度激发穆斯林群

体的昂扬斗志

当时回族知识界所关注的焦点即为如何使回教民众意识到其在新兴国家

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开始积极参与国家各项政治和公共事务并具备能行使国

民基本参政权的能力与素养对宗教的认知对国家的态度等的讨论见诸报

端《月华》《晨熹》《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等常连载《古兰经》及

圣训的解释说明为什么穆斯林必须加入到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并引用对伊

斯兰历史上各战役的解释中东地区实际战况的分析等对穆斯林究竟如何行动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ldquo兴教救国rdquoldquo保国保教rdquo成为回教社会最为强烈的呼

声内地汉语穆斯林的祖先大部分是从境外迁入中国来的长期融入中国社会

生活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既是世界回教民族的一部分又是中

华民族的五大成员之一因此ldquo我们是回教的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

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

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rdquo32 正是基于上述双重身份的认识和

27 王静斋译述lt谨守回教与爱护国家gt见《月华》第 2卷第 3期(1930 年 1月)版

1 28 同上 29 同上 3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gt见《月华》第 5卷第 16期(1933 年 6月)页 6 31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页 29 32 马鸿逵lt要用信教精神挽救中国民族的沦亡gt见《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2月)

页9

79

态度的选择穆斯林到中东去前期的留学和考察便是利用这种普遍性回

到伊斯兰的中心侧重的是对于伊斯兰教的认同而抗战开始国难时期赴中

东是基于在国内的特殊性而利用世界各地的回教徒以共同的信仰互相支援

互相同情的普遍性优势他们是在世界回教民族的身份上又以对国家整体的

付出与责任以作为国族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国家各项事务与建设中获得作

为中国人的认同即 ldquo我们是以民族对国家取得回族地位并不是以回教二字

取得回族地位rdquo33因此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穆斯林到中东去的宣传访问

表明了这一群体在追求对其民族特殊性认同的同时逐渐增强了站在整个中华

民族的立场上的另一方面的政治认同这表现出对国家政权的认同与自信这

种自信来源于他们认识到有着独特性的自身对于国家的责任立足于国内局

势的变化他们到中东去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强化

在政治上又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两者并行不悖代表着近代中国穆斯林的双重

认同局面他们在中东的活动中国国内的几家主要报刊如都有连续性报道

他们也在自己的旅行记述中呈现出来既是对他活动的记录又演变为一种顺

应当时局势的言说将以ldquo教rdquo为纽带为ldquo国rdquo付出责任的实践和ldquo兴教救国rdquo

的思想通过在穆斯林大众中传播超出精英范围促成这种双重身份意识的生发

使大众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观念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抗战时期穆斯林对于国族的认同并非以上述访问活动及其记述中所体现出

的为唯一指向大分散的中国穆斯林在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会呈现出非

同步有差异的政治认同与选择并且由于个人的经历生存环境等影响会产

生多重认同历史所呈现的表象大多是个体智识精英的政治选择与追求并不

能代表基于共识的政治选择的整体情况这一节以唐易尘及其《麦加巡礼记》

为例探讨在国族危机加重抗日战争的冲击下中国穆斯林在其族群属性及

适应变迁过程中呈现的不同面向

战争初期在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各种与日本军方有一定

联系的团体中华回教联合会便是其一该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

协助中国人马良王瑞兰及刘锦标等于 1938 年 2月在北京成立其咨议及顾问

是大日本军特务部联合会的宣言称ldquo维护固有宗教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

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亚洲文化对内联络本教

33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4卷第10-12期合刊(1932

年4月)页13

80

教胞巩固团结rdquo 34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日本ldquo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长rdquo喜

多诚一少将联合会ldquo最高指导者rdquo北京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这表明其成立

与运营都有日本军方背景351939 年日本军方赞助中华回教总联合会总务部

长唐易尘等人组成ldquo华北朝觐团rdquo赴麦加朝觐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回教救国

协会马松亭等人的注意和警惕当时中国近东访问团已完成任务回到中国马

松亭等人立即发电报到埃及令留学埃及的学生组成ldquo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rdquo

赴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并监视唐易尘等人

唐易尘是回教联合会的筹备人员后来担任总务部长对于这次朝觐的发

起他在朝觐日记中记述ldquo关系当局有赞助朝觐麦加之动仪余与高垣顾问

遂对人位推定加以慎重之权衡盖此行之目的必先明隙否则人位不当

影响将来第亦恐无人敢于问津也rdquo36考虑到这一趟出行与一般朝觐有所区别

对如何向参加人员及外界解释此行的目的他们作了慎重权衡最终由唐易尘

联合会委员刘德润日本留学归来的联合会顾问马良璞以及来自包头由蒙

疆委员会指定的张英苏瑞祥两位阿訇共五人组团出行唐易尘一再强调此行

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而是在朝觐路途因战事受阻后要开辟一条新的路线ldquo牺

牲吾等数人之精神冒万千之凶险开永久之坦途卸自身之职责达尊贵之

大典为己为人两有裨益上不妨害国家政治之演变下不作人驱策而折本

故吾谓此行之意义并不泛泛rdquo试图向外界表明在沦陷区的回教徒宗教信仰

自由一样可以去朝觐并表明自己的出行是纯粹的宗教活动37但从他们的行

囊和花费来说却不同于普通的中国朝觐者根据其记述他们带了四五十包

北京有名的正兴德花茶并且准备了一批山东绸缎欲送给沙特国王和埃及国王

表现出与中东国家领导人接触的意愿由于东西带得多在沙特海关入境时

他们曾一度被扣留他们路过上海时到大世界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游乐

场浏览几乎天天出入ldquo南来顺rdquoldquo洪长兴rdquo等上海最好的饭馆并不为旅费

担心种种表现有别于一般的朝觐者38由于与回教联合会的特殊关系他们的

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到上海英领馆借口大使不在上海负责馆务的

参赞没有见过北平警察局发放的ldquo出境证明书rdquo拒绝给他们签字他们去了八

次英领馆都未成功只好去意大利领事馆签护照改变经埃及转吉达的传统

路线放弃了觐见埃及国王的计划唐易尘称在路途中就听说了各种关于他们 34 lt中国回教联合会宣言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月)页 5 35 lt中国回教联合会成立大会记录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 月)页

38 36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2 37 同上页 4 38 同上页 2325262934

81

的谣言如已死在香港在新加坡被人扣留路费被逮捕不知下落等39而他们

抵达新加坡时刚要下船观光就有《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记者挤上

船来采访说他们接到重庆国府的电报认为五人ldquo负有使命而到麦加作宣传rdquo

希望唐易尘等承认去麦加的目的唐易尘解释到ldquo不过要使教民们知道华北

地方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出来作朝觐这正可以和新疆共产党残

害朝觐团来作对照rdquo40这恰与日本军方向回教世界宣传中国回教徒受共产党压

迫的口径一致也暴露了唐易尘等人此行的意图刘德润听说留埃学生负有监

视他们的使命最终告诉留埃学生来此是受日方指使每人津贴了三千元的旅

费而他们只是想骗日本几个钱朝觐绝不替日本做任何宣传工作41

对照留埃生写的朝觐日记及唐易尘的《麦加巡礼记》双方的记载有一些出

入华北朝觐团成员之一刘德润告诉留埃生他们在上海住了二十多天每天都接

到恐吓信非常害怕每天搬迁数次最后只好搬入法租界而在唐易尘笔下

搬到法租界则是因为那里的旅馆对于礼拜和吃饭都更方便些42在麦加期间庞

士谦以私人名义与唐易尘刘德润单独谈话进一步了解其活动目的并警告他

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发生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留学生对他们进行严

格的监视不许其单独活动在一次跟踪过程中留埃学生听到唐易尘对马良璞

说ldquo我们这回真倒霉随时随地都有人监视着真是不自由rdquo说完直叹气43 然

而在唐易尘的日记中他们对于留埃生的到来表现出的则是欣喜并表示与留

埃生一起朝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对于朝觐完后留埃学生教训他们的ldquo鸿门

宴rdquo一事唐易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在留埃生笔下则详细记述了这一事

件的经过留埃学生对于这些人的到来甚为恼怒认为国家处于多事之秋为这

五个人还要耗费国库有的主张狠打他们一顿有的甚至主张杀了他们但因正

值朝觐期间身在圣地麦加又是同教中人所以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在朝

觐完后请他们一起吃饭留埃生站在宗教的立场以圣人言ldquo爱护家园是信仰的

一部分rdquo告诫他们说明应该以合法的条件去朝觐他们这样朝觐的功课于教法

上是不符合的并进一步希望他们改过自新不要成为ldquo表面是中国人的身体

灵魂已经卖给日本人rdquo的口是心非者这种人在古兰经中是伪信者是要受亏折

的站在国家的立场则以ldquo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dquo来教训他们指出他们哄骗

日本人的钱来朝觐天房以为不牵涉政治实际上几乎要把整个华北的回教同胞

39 同上页 4 40 同上页 64 41 天仆《朝觐日记》见《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9 42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9 43 天仆《朝觐日记》页 18

82

出卖了对中国抗战极为不利44这样的劝说强调的是穆斯林身份与一国之民

身份的融合唐易尘等人被利用与他们的宗教意识强烈国族意识淡薄有一定

关系在《麦加巡礼记》的开头唐易尘就铺陈了他从小对朝觐一事的热衷并

在书中附上经过自己多年整理的朝觐礼仪和注意事项非常详细可见他对此极

其关注当面对这次朝觐机会时他说自己ldquo希望朝觐麦加已非一朝一夕也

若以自己境遇断定去否则吾一生亦无望也rdquo且 ldquo吾早已举义于前今有人赞

助于后此时此行谁云不宜rdquo 45他以想要参加朝觐的愿望之强烈来为自己的行

为进行说明强于宗教认同而薄于国族观念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其他几位团

员如由蒙疆委员会指定的两位阿訇他们的政治色彩并不明显也有受日方胁

迫的可能没有相关资料则无法多作判断

从穆斯林群众当时的生存境地来看抗战期间中国政治环境复杂不论是个

体还是群体都面临着困境和抉择国内的政局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存在许多不

确定因素而大多数穆斯林群众生活贫愚ldquo教民居贫苦者居什九多以小本经

营维持生计rdquo46同时作为少数群体因其特殊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惯得不到主流

族群的同情和接纳备受排挤ldquo不断的遭侮辱异态的社会组织事事给以不

得发展的阻碍之类回民势孤力薄只有听其自然苟延残喘地与社会挣扎而

已rdquo47汉人侮辱回民如《南华文艺》和北新书局等侮教案常常激起穆斯林民众

的愤怒各种回汉纠纷不断加之国际政治风云诡谲日本在政治上采取ldquo以华

制华rdquo的方针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认同的差异更

是多变日本军方所宣传的ldquo建立回回国rdquoldquo帮助回回自治rdquo确实能够引起相

当的回应穆斯林会由对主体族群的不满而转向其他认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类

似于傅葆石研究的日据上海文人所处的ldquo灰色地带rdquo即暴力和危机此起彼伏的

极端环境在这种境遇中人性的弱点行为上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甚至是一定

程度上的妥协与尊严和道德勇气是纠缠在一起的处于这样的生存境地反应

和认同会显现出暧昧多义性48 当时像华北回教联合会这样性质的组织并不鲜

见如1937年在张家口由日本军方计划设立的ldquo西北回教民族文化协会rdquo其7名

44 同上页 23 45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4 46 王振远 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方法gt见《月华》第 2卷第 35

期(1930年 12月) 版 1-2 47 闪鸿钧lt现阶段中国回民生活的检讨gt见《月华》第 7卷第 25-27 期合刊(1935 年

9月)页 14

48 Poshek Fu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xiv

83

干事均为各地清真寺的ldquo教长rdquo49傅葆石笔下的文人在乱世求生与民族气节的道

德夹缝中做出抉择对这批穆斯林来说除了极端生存环境的逼迫还更多出一

种宗教意识的牵扯他们以宗教生活为重心本身与政治就有相当的疏离在战

争和外国入侵的情况下他们保存穆斯林身份的努力正好与入侵者的政策一拍

即合因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认同宗教是穆斯林群体形成认同的一个关键的历史

文化因素结合近代穆斯林群体由宗教意识浓厚的ldquo争教不争国rdquo到逐渐有了国

族意识的ldquo兴教救国rdquo意识的变迁过程唐易尘率领的ldquo华北回教朝觐团rdquo正是

这一动态过程当中不同步的表现也反应出特定时期穆斯林群体所遭遇的国族认

同困境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精英知识分子更倾向于对于国族政权的认同他们也积极主动与统治者配

合由上述访问和宣传过程不难看出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深厚的社会背景以

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凸显了他们的优势在宣传爱国观念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他抱着纯粹宗教目的到麦加的朝觐者形势的需要和爱国情感的迸发也促使

他们担负起宣传抗日的任务但这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大规模有组织的声势

抗战期间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的访问和宣传是代表中国穆斯林在中

东世界的亮相与发声在这里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与国民身份合二为一借着

宗教感情为促进中国回教及整个民族复兴而做出努力他们一定程度上是符合

ldquo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

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rdquo50这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的

在杜磊对中国当代穆斯林的研究中他认为是国家的民族政策和穆斯林认同间

互相磨合的关系过程缔造了民族国家时代的回族但他侧重的是国家政策对于

民族的ldquo制造rdquo松本真澄指出了杜磊ldquo未言及回族特别是宗教指导者对包括回

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国民的统一与融合的推动力以及他们与执政者积

极合作的历史情况rdquo51在穆斯林与国家的磨合中穆斯林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本

身的行动也是颇为关键的对国家意识的宣传以及到中东的访问等实践可看作

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对宗教知识的传播和政治意识的启蒙是穆斯林知识分子

主要的社会关怀如前述王静斋马松亭等对于爱国爱教意识的宣扬他们与

49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2 50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页 4 51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页 11

84

达浦生一道跻身于中国近代四大阿訇之列不仅因为他们的宗教学识也因

为他们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身份为回教社会做出的表率而他们由此获得

的权威地位又加强了他们进行传播和启蒙的资格

在到中东的宣传访问中精英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的特殊作用首先是语

言方面达浦生早年求学于王宽门下1921 年出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

与各地伊斯兰学者讲经论道1927年返回后参与创办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

精通阿拉伯语近东访问团的成员都是当时回教界的精英王曾善早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后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28年胡汉民访问土耳

其期间曾作为陪同52马天英于北京南塘子法文学堂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文

学院攻读文学戏剧薛文波 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编辑过《回族

青年》月刊张兆理曾任《伊理月刊》的社长及发行人擅长英语王世明当

时刚从爱资哈尔大学毕业因此阿拉伯文土耳其文英文法文他们对

于这几种文字各有专攻访问期间一路演讲写作均有团员分别负责沿

途以阿文土耳其文英文刊印多份宣传册随地散发语言的优势带来交流上的

方便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宣传策略他们懂得把握时机并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扩大宣传达

浦生选择到访的第一站是埃及开罗中国和埃及在外交和商务上少有往来但

文化上的关系是日益密切当时爱资哈尔大学尚有三十余名中国留学生更为

重要的是 1938年 1月埃及国王举行结婚典礼各国回教徒云集称贺恰是宣传

的好时机达浦生于 1月 20日抵达开罗恰逢婚礼举行之日参与了这个盛会

与各国教胞交流后来得到埃王接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祝福后他将日本的

对华战争中国朝野抗战的决心等向埃王作了陈述近东访问团的第一站选的

是麦加因一年一度的朝觐即将到来这是全球穆斯林每年最大的集会人群

流动信息广泛传播同时先在这样宏大的集会上对各国朝觐者作宣传为

他们接下来到各个国家的后续宣传作了预告也提供了便利如伊拉克国会议

员见访问团来到极为欢迎ldquo今日始盼望君等到来也我固随君等消息走自

埃及直尾至大马士革今果来rdquo53他们到土耳其入关时警察极为关心中国战

事并说当地的报纸已经积极地为中国宣传在宣传过程中除了讲演交谈

外适时应用广播报纸幻灯等当时新兴媒介此外本身的智识和阅历也

促进了他们的宣传工作他们每至一处都制定相应的宣传纲要并不是盲目随

意地宣传如访问团到达开罗就致函爱资哈尔大学总务长请求到各级学校

52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lt胡汉民日记(19282-7)gt见《民国档案》2004年第 2期

页 15 5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257

85

宣传并说明宣传内容的范围他们多对国际形势有深刻观察在撰写宣传资

料进行演讲时有理有据在麦加时他们劝说一位赞同与日本共同防共以发

展回教的观念的侨胞马天英说ldquo余以为一个回民皆有两种立场一是宗教

一是国家在中国之回民苦闷已极所处国家为弱小民族国家所信宗教

又不断被人摧毁其迷信日本者大可弃置其思想以国家立场言彼为侵略

弱小民族之帝国主义以宗教立场言吾人已见其摧毁回教之事实日本为吾

人之友乎抑敌乎翁为新疆回民领袖尚望将此意传达于众实宗教国家之

福也rdquo54便是从国家观念宗教认同的理解和定位循循善诱分析现状摆出

事实指出其中利害关系以说明日本对回教的亲善绝非善意而是有强烈的

政治目的

除了语言和策略外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为宣传工作带来了便利达浦

生在国外友人的来信中了解了日本人在中东的不利宣传以及国外穆斯林对

于中国抗战的反应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与劝说访问团在去程中拜

访过的印度回教会副会长主动提出为他们写介绍信分别给阿拉伯国王秘书

和印度回教会在麦加的秘书以帮助他们的宣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55在开罗时

朝觐中认识的爱资哈尔大学教授为访问团举行了小型聚会将他们介绍给阿富

汗公使及其他社会名流56访问团中途被亲日党羽在土耳其《安卡拉日报》登载

ldquo中国回教骗子五人正在中东各国行骗rdquo的消息而被拒绝入境王曾善当年

在土耳其留学时的教授帮助他们查明了真相后来他们也能够顺利访问土耳其57王曾善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王世明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师长和同学将访问团介

绍给其他社会贤达也在宣传中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访问宣传国内局势变动使得到中东去呈

现不一样的状况一方面他们借用宗教这一感情纽带为中国抗战赢取国际舆

论的支持共同的宗教信仰认同与宗教实践仪式的共享使中国穆斯林和中东

地区的穆斯林始终保持着联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的出访使得这种联

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他们借着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机遇参与到新兴

国家政治体制的保卫与建设中去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并非偶然也不是

54 同上页 93 55 同上页 43

56 同上页 196 57 同上页三页四

86

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确定自己家园归属感以及身份认同基础上

的一次典型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但因为地域具体坏境及与周围其他族群的互

动状态穆斯林在国族认同方面会表现出差异性在与国家主权者及主体族群

磨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清末民初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宣传主张打破穆斯林社会消极遁世的自我封

闭状态通过到中东的朝觐访问等交流中东伊斯兰复兴思潮所宣传的ldquo回

到古兰中去rdquo的返本开新的主张和重视教乘功修的原则以及对于伊斯兰教积

极入世的元典精神的提倡对中国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因

为都具有反抗侵略的同一目标中东穆斯林的斗争经验在中国具有应用的可能

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改革者所倡导的祖国与中国穆斯林所面

对的祖国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中东国家多是穆斯林多数派掌握政权他们所

认为的祖国不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是排除一些异己分子的伊斯兰国家

中国穆斯林在民族主义传入中国这一背景下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融入到各种文化要素中来考虑以证明虔诚的信仰者也同样有国族认

同而中东各国所强调的团结在中国也成为与各民族宗教的团结当他们到

中东访问时一些穆斯林领导者也指出了这一点麦加的一位官员说ldquo贵国为

多数民族组成之国家信仰不能一致吾回教所谓团结并不一本身之团结而

已在国家之立场仍需与其他非回教民族团结尊重其信仰崇高其地位

因回教非有排他性之宗教也天经云你们有你们的宗教我们有我们的宗教

此点更应阐明庶可集中国家之力量rdquo58当一位巴勒斯坦大教长得知中国人民

为抗日而团结一致时感慨地说ldquo中国之回民与非回民合作此现象良佳不

特合于宗教实亦为今日政治之需要诚如此正足以加大反侵略者之力量也rdquo59在宗教层面上是与世界各地穆斯林的团结在国家层面则强调在中国这一

政治地域内与其他民族的团结只有在国内求得穆斯林群体的强盛与其他民

族同一立场共谋国策才能真正进一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对于新兴政

治体制和社会的一定责任基于时代背景到中东去的经历在积极入世反抗

侵略对祖国及其他族群的体认等方面都对中国穆斯林认同的转型有所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精英阶层他们对于身份的调适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

把传播宗教知识和启蒙政治意识融合自上而下推动由于战争时期生活的艰

辛穆斯林在中国长期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存在而受到的政治压迫以及普通信

教群众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疏离等几方面因素到中东去的经验在推动

这种认同转型上也受到了阻力并非是同步和一致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 58《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99 59 同上页 235

87

宗教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其祖先的迁入开始他们已

经长期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这种历史传统给予其家园归属感并成为其身份认

同的基础同时又基于以下几方面而有了可能性首先是国内局势变化外

国入侵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穆斯林知识分子来说通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回回

自身进一步确定了穆斯林中华民族这样的多重身份从而勇敢地发出了自己

的声音其次是伊斯兰经典中的相关晓谕提供的理论支持对于ldquo卧代尼rdquo的

解释以及维护正义的经训强调了爱国行为自古以来就是伊斯兰信仰的一部分

而当时全球范围内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意识背

景因此这种转型是在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场景中被中

国民族主义意识以及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动员唤醒中国内地汉语穆斯林的宗

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且又处于互动磨合中的他们的宗教认同是对自

身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思考而国家认同则是对于自己民族和祖国生存发展问题

的思考二者有共生关系都是面对生存挑战的回应这样的双重认同形态以

及在宗教感情基础上建立的跨国网络促使穆斯林能够运用有效的认同策略来

应对生存的挑战当时中国各种团体及报刊都不断强化中国穆斯林的教徒和国

民身份的统一他们到中东访问的信息进一步鼓舞了国内穆斯林的斗志穆

斯林知识分子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经由相关的文

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散居的群众中间促进这一观念的传达这将在下一章中

进行论述

88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本章围绕到中东去展开的一系列印刷出版活动从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穆

斯林精英关于出版文化实践的个案旅行记述的传播和读者群几个方面分析到

中东去这一行为为近代中国穆斯林印刷出版提供的资源以及前面章节中讨论的

各种见闻及活动信息如何在民众中传播和扩散在本地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世界

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到中东去的人们与当时的回教报刊有紧密互动新的时空感受

为他们提供了写作资源报刊作为发表和传播的空间为这批旅行记述附加功能的

实现提供了可能借助其他手段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

的信息分享中游记以及回教报刊的传播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

化对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发挥着作用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本节分析留学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与回教报刊的关系他们是中东见闻重

要的撰述者回教报刊为其提供展示的空间这种互动关系为到中东去的旅行

记述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赴中东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在国内时就参与了《月华》《清真铎报》等报

刊的编辑和撰稿工作民国时期穆斯林新式学校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回教文

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教社会内嵌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其出版

业的发展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普通文人的转变有相似之处彼时正值中国社会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这种改变深刻影响了现代出版业叶凯蒂以王韬

陈季同(1851-1907)曾朴(1872-1935)和金松岑(1873-1947)为例分析了

西方与传统结合的教育改革使这些文人所受的影响指出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双

文化主义(biculturalism)但是他们与西方接触是零星的非系统的因此

只有到了 1920 年以后新式学堂培养的毕业生才是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贯

通成为参与上海出版业的新力量1回教社会内部的教育改革亦是回教文化发

展的关键叶凯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这批旅行记述的作者他们在未

赴中东之前多是强调阿拉伯语与汉语并重的回教新式中等学校的提倡者创

建者或是受教者当时这样的学校主要有云南的明德中学创立于济南后迁至

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它们强调的是中文教育与

1 Catherine Vance Yeh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89

伊斯兰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式教育方略以当时影响最大的成达师范学校为例

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办学思想重点的转移其课程设置在伊斯兰课程和

其他文化课程的比例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主要的目的并没有改变ldquo中阿并重rdquo

是一贯坚持的理念这批学者经历了传统经堂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他

们熟谙伊斯兰文化对现代汉文化也不陌生这无疑具备了一种与叶凯蒂所论

述的内容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双文化素养这为回教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 期(1937 年 2月)

资料提供马博忠

他们到中东去的经历既是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是深化这种素养的重要途

径民国时期到爱资哈尔大学去的留学生基本由上述几所学校组织派出

同时这几所中等学校也是几份重要回教报刊的依托《清真铎报》于 1929 年

2月创刊由云南回教俱进会宣传处创办明德学校亦为云南回教俱进会主办

成达师范则出版发行了《月华》杂志《成师月刊》(校刊)和《成达学生会月刊》

《月华》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回教伊斯兰教刊物之一存在时间也最长

90

(1929年 11月-1948年 6月1937年 5月和 1942年 12月曾有两次休刊)1931

年 1 月创办于上海的《伊斯兰学生杂志》依托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这几份

报刊的不少主笔或编辑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他们学成回国后也继续为还在发

行的报刊服务如《清真铎报》最初的负责人纳忠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一

直给几份重要的报刊供稿这些学校在派遣留埃生时就对他们有撰写稿件以

传播中东见闻的希望和要求一方面回教传入中国已相当长的时间中东世

界的发展现状与当初传来之时有很多出入无从了解因此希望学生ldquo到那边

后举凡教育教务政治风俗人情须源源报来互通声息rdquo2另一方面则是

抱着向中东国家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处于民族救亡时期希望以他们的精神来

鼓舞中国穆斯林教胞ldquo注意欧非各邦人民爱国的热忱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用来

唤醒这三千万的同胞以救此垂亡之国运rdquo3因此对于中东地区的报道穆

斯林报刊比其他社会报刊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即拥有一大批亲手培养出来的

穆斯林留学生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国外的文献直接获得中东国家的信息

《清真铎报》1931 年 12月出版的ldquo留埃学生专号rdquo就是了解中国派遣首届留

埃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伊斯兰学生杂志》的不少主笔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如

金志晏担任编辑主任马坚定中明胡恩钧张怀德林兴智等多次为其撰

稿该刊 1936年停刊每年一期共出五期报道了欢送第一届第四届留埃学

生欢送会的情景并配发了达浦生哈德成宗棣棠与第四届留埃生合影连

载了林兴智的《到埃及来》一文这些报刊并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时常有交流

一位作者同时为几份杂志供稿杂志之间也会互相转载或刊登广告信息如《月

华》经常为《回族青年》《成师月刊》等刊物做广告且《月华》的订户还能

得到一定的优惠4他们也与主流报刊有交流互动如达浦生出访中东的纪行也

刊登在《新华日报》上5因而形成一个资料交流网络促进彼此信息的传播

2 lt杨校长文波演说词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页

12 3 lt欢送沙儒诚老师游历非欧致辞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

合刊)页 16-17 4 lt请看异军突起之lt回族青年gtgt见《月华》第 4卷第 35期(1932年 12月)页 11

lt介绍成师月刊gt见《月华》第 6卷 4-6期合刊(1934 年 2月)封二广告称ldquo如

系《月华》用户一律按定价六折收费rdquo 5 lt达浦生访问记gt《新华日报》1938 年 10月 3日

91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 期(1934年 5月)封面

资料提供马博忠

回教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创办培养出一批有撰述写作与学术研究能力

的知识青年既丰富了写作的阵容又训练出许多办报人才尤其在外学习的

留学生他们在留学期间和归国后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穆斯林报刊的内容水准和

国内伊斯兰宗教文化传播的能力《月华》《晨熹》等刊都采取通讯员模式凭

借与国外社团交流的刊物及驻外学者的眼光将各地穆斯林历史和现状介绍给

中国读者发挥他们沟通中阿文化的作用第一届留埃生派出后不久《月华》

聘请马坚担任驻开罗通讯员当时还在印度勒克瑙大学学习的海维谅顺理成

章成为驻印度通讯员他主要提供南亚地区的稿件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王曾

善和马明道则将土耳其的各方面情况介绍到中国他们定期给《月华》供稿

作品以译作与介绍海外时事为主以马坚为例他的译作有《认主学大纲》《先

贤古兰译文考》(分期刊于《月华》)《埃及回教教育概况》《驳约瑟的故事》

等后来《认主学大纲》由成达出版部发行单行本纪实作品有《回教世界近

92

闻》《埃及回教徒护教运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埃

及回教教育概况》《埃及中国学生近况》等这一类文章有助于增进穆斯林对

本民族信仰之源流的认识他回国后依然给《月华》供稿后来又担任了《清

真铎报》的编辑同时他们也以中国留学生的智力资源向伊斯兰世界介绍

中国的情况这将中国的报刊传播与伊斯兰世界建立联系扩大了几份报刊在

国外的影响除了留学生到中东去的其他人员中马松亭马天英薛文波

等也是当时几家重要的回教报刊的撰述员他们出访时将《近东访问团在印

度受各地热烈欢迎》《近东回教各国群起抵制日货》《近东回教各国时事述闻》

等近东时事及政治运动的介绍与朝觐团的通讯报道一并寄至国内各大报刊发

表在开阔国人视野的同时也使中国穆斯林了解到在反抗殖民压迫方面大

家有着共同的目标

就当时回教文化状况而言有关伊斯兰的历史文献知识十分欠缺到中东

去的学生们还担负着一项回教文化史上的重担那就是经典的翻译引介工

作《古兰经》亘古不变对其的阐释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明末海禁之后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被迫中断缺乏分析教律教义的经典宗教学说得不

到完整的传播造成谬误因而迫切需要了解符合时代发展的教义和伊斯兰精

神他们携回大批经典加以研究或进行翻译王静斋在其自述中曾言自己ldquo携

来印版西经不下六百余种rdquo6这一时期通过朝觐渠道介绍到中国的中东文献

典籍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接触到的阿拉伯原文著作内容也愈加宽泛不但对反

映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著作有了深入了解和比较并把译著视野扩展到与伊斯

兰有关的社会法学教育历史伦理等知识领域他们的译著完成后多

在报刊上刊登著述经过或广告以让众人知晓

到中东去的留学生与访问者形成了一个编撰群体与当时的职业报刊知识

分子类似在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化和印刷出版技术的影响下利用自己在

中东地区的优势活动于穆斯林社会的最前沿扩展了当时中国穆斯林报刊的

国际视野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一些团体和刊物的负责人或编辑在与中东之行有关的一系列出版文化活动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行日记》的作者赵振武本身是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员

同时也是《月华》的主笔身为出版界的一员又是新式教育改良的参与者

6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2

93

且亲自踏上中东的土地并撰写了《西行日记》赵振武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着中东之旅撰述者的活动轨迹他们在游历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同时建构起活跃的文化传播网络本节以其为个案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穆斯林

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及意义

赵振武(1895-1937)名斌河北人出生于伊斯兰世家其祖父父亲

均为伊斯兰经师少时入王宽创办的清真两等小学学习又随北平牛街清真寺

土耳其教授攻读伊斯兰文化并学习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后考入北平政法大

学边政系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地区服务后回北平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讲师7由其教育背景可以看出他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回教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所

接受的伊斯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为他后来参与到回教出版业的各项工作中

奠定了基础赵振武 1925 年起在北平市政府任职1928 年成达师范学校由山

东迁到北平赵振武受邀兼任成达国文和回教史教师参与并见证了回教教育

改革的历程赵振武关注伊斯兰文化常在国内各回教刊物发表文章这或许

是促使其最终全身心投入到出版事业中的原因之一踏入成达是他全面开始

出版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成达师范学校创立于 1925年它以造就健全师资启

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进而恢复回教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

家的效能为目的将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回教

现代师范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8它在民国伊斯兰文化领域居于先导地位为知

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多样化的施展空间成师迁到北平后设立成达出版

部发展成为近代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代表抗战以前一直由赵振武主持1929

年底《月华》在成达师范内创办赵振武又参与了初期筹备的一系列工作同

马松亭一道完成了出刊前的立案挂号接洽印刷发函件预算以及发行诸

手续后担任编辑兼出版发行处主任91931 年《月华》原主编孙幼铭离开赵

振武接任主编一职并辞去政府职务专职服务于《月华》和成达师范学校

首先来看赵振武的办报实践1931年到 1937年 6月他担任《月华》主编

1932 年底至 1933 年 5 月间随马松亭护送留学生赴埃及时由庞士谦代主编

在这些有关《月华》的办刊活动中展现了他的办报理念和实践准确丰富的

伊斯兰知识和出版实践经验是赵振武立足的基础有关教义方面的稿件为

7 赵振武的生平参考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

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页 113-114 8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 年 8月)页 6 9 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

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页 113-114

94

慎重起见由赵振武和马松亭审查核阅创刊之初力求严谨与充实10在他任

主编的六年期间《月华》从四开报纸的简单形式改为二十四开装订成册的杂志

形式每期出一册大约三十至五十页尽管计划每年出三十六册实则常常

出现几册并为一期的的合刊但在量上也有一定的进步11同时稿件征集愈发

多元在质上有较大提升每期卷首论文不标题其余都划分了栏目主题如

ldquo教义研究rdquoldquo译丛rdquoldquo社会调查rdquoldquo特载rdquoldquo笔记rdquoldquo文艺rdquo等为了宣扬

伊斯兰教义报道世界各地回教消息介绍回教史料等后来又增加了ldquo古兰

真经译解rdquoldquo回教世界rdquoldquo时评rdquoldquo回教史料rdquo等新栏目印刷方面也经常变

换封面的印色和花纹文章内容和编辑品质都得到充实最为成熟的是 1935年

第 7卷封面以彩色印刷照片都经过精心安排以突显主题12在他任主编时

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各地寺坊穆斯林生活状况及清真寺概况的调查1934年

《月华》完成了安徽广西察哈尔绥远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部分地区的清真寺调查工作这些报道由各地读者在当地调查后投稿成

为了解 1930年代中国各地穆斯林生活情况的史料其成果也反映出读者遍及全

国更可看出《月华》在国内各地穆斯林中的影响力13除国内读者外《月华》

自第三卷起与国外交换报刊英文德文阿拉伯文马来文土耳其文报

刊达 22种之多海外读者遍及南洋群岛印度缅甸伊拉克汉志土耳其

埃及英法美等地当时各地回教国凡有回教团体及学校者多与《月

华》建立友谊14此外《月华》先后制作了九个专号以活泼的平民化风格赢

得国内外穆斯林读者的亲睐15自 1933 年以后日本军事行动步步紧逼平津

地区社会经济下滑因时局变动《月华》从 1936 年第 8 卷起缩减开支页数

减少一些栏目也归并了但在文章内容的充实度方面仍然维持相当严谨的

水平这要归功于当时的主编赵振武历届师生和毕业校友的努力赵振武借

鉴非穆斯林期刊发行经验在各地设立分销处扩大了销路和读者群体抗战

10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 11月)页 85-88 11 lt本社特别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 年 1月)封面内 12 lt写在卷首gt见《月华》第 7卷第 5期(1935年 2月)页 1 13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 14 吴斯曼lt时评本刊的五周年-一个有意义的中国回教划史时刻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合刊(1934 年 10 月)页 19 15 王梦扬ltlt月华gt十周年回溯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期合刊(1939年 11月)

页 21-22

95

期间部分地区分销处遭到破坏但这项制度一直沿用到 1946 年16《月华》

在 1937年七middot七事变前停刊次年四月南迁至桂林复刊赵振武因病未能随行

于 1937年在北平逝世

《月华》创刊开始就与成达师范关系密切其编辑部就设在成达的出版部

内作为在教育界和报刊界都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赵振武很重视对学生写作

的锻炼有计划地培养成师历届学生成为《月华》的写作骨干为了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从第二卷二十期起《月华》专门为学生开辟ldquo学生作品rdquo专栏

并指导修改稿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这也是《月华》历久

不衰的原因之一其实从创刊初期开始该校师范部第一班学生如韩宏魁

马金鹏金殿贵等人就已积极投入社务工作之后第二三班学生以及研究

部学生和毕业校友多成为《月华》写作群的主力这批作者中有的后来又成

为《月华》及其他回教报刊的主笔或编辑成达师范的教职员也有许多兼任月

华的编辑或者撰述者如近东访问团成员薛文波他们维持了月华稿件来源的

稳定和文章内容的水准使得月华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第一班学生毕业后有 5

人赴埃留学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报

刊多刊发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留学生也十分关心国内形势的发展他们将自

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关心和专业学习的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发往国内如马

坚对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的介绍17马金鹏详细介绍了 1933

年 6 月埃及反耶运动中爱资哈尔大学的活动大概及成就并以此作出对中国国

内穆斯林群体发展状况的思考18 有些学生归国后成为重要的编撰力量马

金鹏韩宏魁庞士谦等都担任过《月华》的编辑

办报之余作为成达师范出版部的负责人赵振武对于这个机构的发展功

不可没并且成功地从中东引进大批书籍使其成为众多回教出版机构中的佼

佼者当时穆斯林师范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材引进并翻译书籍作为教

材成为一件很紧迫的事民国以来回教文化出版事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上海

协兴公司从孟买德里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地运输大量原文典籍来华

销售上海中国回教书局着重于影印中东原版典籍19其他还有如北平清真书报

社天津伊光报社太原伊斯兰布道会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和上海穆民经书

16 lt本刊招请分销处办法gt见《月华》第 4卷第 25-27 期合刊(1932 年 9月)页 14 17 马子实(马坚)lt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年 9月)页 16-18 18 马金鹏lt反耶运动之估价及其他gt见《月华》第 5卷第 31期(1933 年 11 月)页 14-16

第 5 卷第 32期(1933年 11月)页 14-15 19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7 年 8月)

页 7

96

局等相当程度满足了当时教内知识界的需求这些印刷经营机构也大多由

朝觐留学归来的学者创办或管理如中国回教书局就由朝觐归来的学者买俊三

创办北平清真书报社后来由留学土耳其的马宏道负责管理

赵振武主持经营的成达师范出版部是发展得较好的一家马松亭如此评价

道ldquo成校的出版事业自民国十八年后即渐行发展到现在在组织系统中

却很重要成校的出版事业不仅是学生的成绩的披露更走着沟通中西回教

文化的途径而且是在特殊的教育的环境下尤必自附出版事业以供应特殊

的用书rdquo20成达师范出版部除了出版发行《月华》及成师的官方刊物《成师校

刊》外主要负责编译各种回民中小学师范所需中阿文教义课本阿文读本

与阿文文法书以适应当时回民中小学的课程其他还有一般民众用的通俗宗

教知识手册等中阿文都有种类丰富1930年由该校ldquo民众教育委员会rdquo编

辑成达出版部发行的《清真教典速成课本》广告声称文字简明一看就懂

对于回民小学或民众教义研习班皆适用在当时颇受欢迎到 1936 年已扩充为

增图六版21留学生派遣后加强了与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出版界的联络它开

始大量引介与影印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原版典籍对于小学教育1933 年成达出

版部引进埃及当地流行的《小学校宗教常识》一书由王梦扬庞士谦赵振

武等人翻译成汉文称为《小学教义课本》在广告中说明内容分为教义教法

教理教史等项教材按照ldquo年级高低及每周点钟rdquo来规划课程的难易教学

设计根据ldquo儿童心理发展rdquo先讲故事后讲理论的策略循序渐进22此外成

达出版部发行了赵振武编撰的《小学经文课本》采用阿文经书与中文译解并列

的方式讨论基础的信仰问题是小学教义课程的进阶课本颇受欢迎1934

年增订第 3 版时出版部将该书阿文原典部分用新引进的二十八磅大字版ldquo回

文铅字rdquo重新排印使之清晰易读卷末增添《古兰经》若干章节增添其实

用价值1935 年又增订了四版ldquo销行国内约二万册rdquo23其次是为中学生设计

的教义课本1935 年成达出版部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一书该书由埃及几

位著名教授编订而成由第一届留埃生纳忠引进译为中文作为ldquo中学学生

2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 卷第 11 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年 8月)页 8 21 lt成达师范学校民众教育委员会启事gt见《月华》第 2卷第 29 期(1930年 10 月)

页 1lt广告教典速成课本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年 1月)页 3lt广

告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简明书目gt见《月华》第 8卷第 36期(1936 年 12 月)

封底 22 lt纪事北平编译教义课本gt见《月华》第 5卷第 21 期(1933 年 7月)页 17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年 1月)封底 23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 年 1月)封底lt北平

成达师范出版部启gt见《月华》第 7卷第 14 期(1935 年 5月)封底

97

研究教义的读本rdquo为研究教义的入门书籍24另外还有阿文学习教本与工具书

1931 到 1932 年间陆续从埃及引进一整套《阿拉伯文读本》的教科书准备推

行于回民小学中学的阿文课程中25该部自 1933 年底陆续从埃及等地引进

多种阿文经典1935 年影印发行了埃及皇家所藏欧斯曼版《古兰经》历来

国内《古兰经》版本ldquo至为复杂有手抄者有印制者版式参差甚为不齐bdquobdquo

而各版之内容各有殊异影响诵读殊为重大rdquo此书的引进对于国内《古兰

经》的版本统一读法标准化有很大帮助ldquo实为中国有回教千余年来之创举rdquo26此外它与其他回教出版机构如北平清真书报社天津伊光报社上海穆民经

书局等合作协助代售其发行的书籍《月华》则成为成达师范出版部发行新书

的宣传平台从 1931 年开始月华的广告栏中频繁出现成达出版部各类中阿文

翻译或原版宗教书籍教科书的广告很多留埃生的译著也通过这个渠道广为

人知因此它也成为留埃生学习与研究成绩的展示处这又使得该部的生产活

力源源不绝每月都有出书到 1936年该部出版书籍已不下百余种27

24 lt广告伊斯兰教gt见《月华》第 7卷第 11 期(1935 年 4月)页 15 25 lt广告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的书gt见《月华》第 3卷第 23期(1931年 8 月)页

8 26 该版《古兰经》是爱资哈尔大学长老委员会审定由埃及官方于 1923年出版的标准

版章次明晰对文字及标点符号考订甚为严谨精确是公认历来最佳版本见周燮

藩《真主的语言lt古兰经gt简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页 116lt广

告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gt见《月华》第 6 卷第 15 期(1934 年 5月)封底 2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6 年 8月)

页 7

98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月华》第 6卷第 15期(1934 年 5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赵振武的办报和出版理念既有长期的自我实践同时也注意汲取其他国

家穆斯林同仁的经验1932年底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学生赴埃及留学在

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等情况时特别注意当地的报业和书籍的出版他们

到开罗有上百年历史的哈莱比书店与店主交流取了目录这家店在埃及算

是很大的店之一主要出版宗教典籍营业十分发达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城市

差不多都有它的支店其营业部和印刷部却很简陋这大大出乎赵振武的意料

他认为埃及是全世界回教徒公认的文化渊薮应该有很大规模的书铺和印刷厂28隔了几日赵振武和马坚一同去拜会了《胜利周刊》的主笔穆哈木丁他们的

报馆里只有三个人负责报纸的发行及其他书籍的出版据他们了解《胜利周刊》

虽只是一个周刊但是在当时阿拉伯文坛和伊斯兰民族世界里却占很重要的地

位发行量很大而作为报馆的主人穆哈木丁不仅要著书撰稿编辑校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3

99

对甚至粘贴报签都要亲自经手29国外同行这种井然有序简朴高效的营业状

况给赵振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其编辑和出版工作可借鉴的经验之一

在办报处理出版事宜的同时赵振武笔耕不辍他所著的《详解伊玛尼》

1932 年由上海穆民经书公司发行白话附注极具特色30而他最为出名的著作

则是《西行日记》在护送学生之后赵振武等人觐见了埃及法鲁克国王并就

继续派遣留学生创办图书馆等问题拜会了埃及教育部官员次年 3 月他们

去耶路撒冷参观历史古迹并到麦加朝觐在大朝前夕觐见了沙特国王瞻谒

了麦地那圣陵1933 年 4 月作者随同 50 余名中国朝觐者一起坐蓝烟囱公司

的朝觐专轮回国顺路考察了当时中国穆斯林的朝觐状况与条件回国以后

他把在中东诸伊斯兰国家的见闻加以整理出版了《伊斯兰名胜》与《西行日

记》两本书前者为当地伊斯兰古迹名胜照片分上下两集31后者是赵振武到

中东半年对回教各名城的形势民情教务教育等状况的详细记载32他们

在中东的见闻首先在《月华》第 5卷第 1-15期陆续刊载前几章受到读者的欢

迎但刊物篇幅有限后于 1933年 8月由成达出版部印成单行本全书从 1932

年 11 月 28 日开始记载到 1933 年 5 月 19 日结束采用日记体形式脉络清

晰对麦加开罗吉达等地的市容风情清真寺及先贤古迹教育情况都

有详细生动的记载既是了解当时埃及汉志巴勒斯坦等地的入门读物也

可作为一本交通手册

赵振武的观察和记述不乏一个刊物主笔的新闻职业敏感他亲自采访了麦

加与麦地那的两个施舍所记载了施舍的人数和不同的施舍办法如麦加施舍

所在朝觐期间供给贫民住所平时还施医施药施食每年开支两万五千英镑

由埃及负责提供比较客观地反映了 30年代汉志地区的经济状况他在组织行

文中边记叙边征引材料将感受和知识穿插其中如穿越红海时他将自己

的亲身观察和书上的记载(《卡奔德游记》)作比指出前人在记述气温空气

咸度等方面的诸多失实之处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也反映出旅行者充分

的文化素养及敏锐的文化知觉性他记述时减少山水景物的描写注重社会考

察中间穿插趣闻自己的视野犹如一个个镜头投向异域风貌很有新闻纪

事性质的意味以目睹亲闻的笔调为国内读者绘出真切可感的中东图像书

中附有二十余幅照片正如《月华》广告词所说ldquo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

29 同上页 134-135 30 lt广告白话附注-详解伊玛尼gt见《月华》第 3卷第 32期(1931 年 11月)页 11 31 lt广告伊斯兰名胜(第一集)gt见《月华》第 5 卷第 18期(1933 年 6月)页 20 32 lt广告西行日记gt见《月华》第 6卷第 2期(1934 年 1月)封底

100

卧游教土rdquo33《西行日记》成为三十年代较受欢迎的朝觐纪事和阿拉伯风土见

闻录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中就称这本书给他的印象极深ldquo一连整整看

了四天三夜有时吃着饭饮着茶但是这本西行日记我绝不释手rdquo并且从中

汲取经验为自己的麦加之行做准备ldquo看到麦加有蚊子便在另一个本上写道

带蚊帐看见太阳晒地两脚烫出泡来写上要带布伞看到人热得头晕写

上带万金油仁丹各种药品rdquo甚至还送了一本给中国回教联合会的日本顾问小

池34在天仆的《朝觐日记》中也援引了西行日记的片段35

赵振武在文化领域的活动不仅限于此对于回教出版最具意义的是他首度

引进了阿拉伯文活字印刷技术这也是他中东之行的成果之一中国穆斯林所

使用的阿文典籍因没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千余年来用的都是手抄本费时耗

力也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清末时开始有了木雕版的经书如马德新所著《宝

命真经》但只通行有限的地域未能遍布全国36民国以后开始有石印技术应

用于回教经书的出版然而石印只适用于毛笔书写的版本由于阿拉伯文字的

特殊性不便书写较大的经典依然只能用手抄后来又有影印法但印费较

大也不能进行经文缩减或详加注释的复印工作此时回教中的有识之士已

经认识到ldquo印刷是文化事业的工具印刷越便利文化亦越发展bdquobdquo因而伊

斯兰文化在中国遂成江河日下之局这是缺少文化工具的缘故rdquo37发展阿拉

伯文活字印刷被提上了日程但是自己研制在经费和技术上困难都比较大

在此之前赵振武在其父亲影响下断断续续花了 20年研究回文活字印刷到

印字馆当学徒进行了种种尝试都不得而终38后来想到从中东购入阿文铅字

既方便又省力于是借 1932年赴埃及的机会购得一套阿文铅字带到中国有

了阿文铅字要完成阿文印刷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铅字印多了字迹容易磨损

万里之外背回来他们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赵振武在北平城找到翻制外文铜

模的工人在 1933 年 8月将一副十八磅的铜模制成1933年 9月 19日回文

铅字正式诞生阿拉伯文有二十八个字母每个字母放在句中不同位置时首尾

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每个字多备出不同的形态才能组成词句完成印刷工作

33 广告称ldquo西行日记全书十万言四百页卷首附有详细目录容易检查书中插

附各地风景铜板图多幅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卧游教土rdquo见《月华》第 6卷第

10期(1934 年 4月)封底 34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页 4 35 天仆lt朝觐日记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8 36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合刊(1934 年 9月)页

11 37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 年 9月)页 6 38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页 13

101

赵振武将现有的铅字作底子翻制成铜模再浇铸成多套铅字组成配套初制

的十八磅楷体铅字仅有一付字盘到次年 3 月间二十八磅大字十八磅带符

号字陆续铸成后来又各增加三付应用更方便39铅印技术正式应用在回教出

版物的印刷上解决了阿拉伯文铅字印刷难的问题《月华》之前刊印的阿拉伯

文都为锌版从 1933年第 25期起《月华》中有关阿文的部分改用阿拉伯文

活字来编排1934 年 9月成达师范和月华编辑部举办了纪念会活动设九middot一

九为中国回文活字节并以其为ldquo中国回教文化复兴的纪念日rdquo40成师出版部在

《月华》上登出广告提供和传授印刷技术向全国回教出版界推广ldquo从埃及

运来印刷用的活版回文字bdquobdquo虽然只是拿来了千八百磅铅字bdquobdquo无异乎是抬来

了无数万册的典籍来救中国回教文化的饥荒rdquo41 在中国把阿拉伯文变为可排版

的铅字印刷在《月华》上的使用只是引征阿拉伯文其更大的施展之地是

大量阿文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实现了阿文经典与资料制版印刷快速大量的

复制促进了伊斯兰经典在中国传播

39 lt回文排版室的工作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1934 年 9月)页 10 40 同上页 15 41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页 7

102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小图为赵振武)

《月华》第 6卷第 25-27合刊(1934 年 9月) 页 10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赵振武涉足的这些活动几乎囊括当时穆斯林文化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连接起一个跨领域的文化传播网络赵振武的文化实践将回教教育杂志

出版印刷等联系起来而这些无不与到中东去密切关联便利的交通与现代印

刷术的普及使人员与学术资料的交流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一个多元集合体赵

振武在教育领域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以及关系网络对报刊的编辑作品的

传播带来相当的便利为回教报刊树立起文化权威促进其流通与赵振武一

样唐易尘与庞士谦以及他们的旅行记述也与穆斯林报刊有密切关系唐易尘

103

本身为《新民报》回教版的编辑自己个人办有一份《震宗报》其《麦加巡礼

记》最先在 1939 年《新民报》上分期刊载后因读者反应良好出版单行本

庞士谦赴埃及学习期间为《月华》供稿回国后又协助马松亭的编辑工作他

的《埃及九年》先在《月华》上刊载了一部分然后出版单行本他们也是这

个跨领域文化传播网络的一份子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主要通过报刊小学校清真寺阅报室以及公众演

讲等方式传播由于运用了这些贴近底层社会的媒介因而受众群不只局限于

精英阶层这种分享加强了个人对于穆斯林群体的认同

历来到中东去朝觐和游学的业绩鲜有记述和广泛的传播一般为人们口

头相传或在一些史籍和碑铭上有零星的记载如郑和的父亲与祖父朝觐的经

历是由郑和为其父立的《故马公墓志铭》及墓碑而得以传扬于外的明末清初

亦有伊斯兰学者在汉文译著中认真阐述ldquo聚约rdquo(即朝觐)的规范和意义如王

岱舆的《正教真诠》刘智的《天方典礼》等著作中都对朝觐的意义礼仪等有

专篇介绍第一位亲身经历过朝觐又著有阿拉伯世界见闻录的马德新其所著

的《朝觐途记》记载了其 1841-1848 年间在中东地区朝觐和游学的见闻得到

国外研究者的赞赏但这份书稿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42直到清末民初大批回

教报刊的创办以及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才使得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有了

大范围的传播海外游记作者大多系回教社会名流朝觐内容因其礼仪的独特

和涉外性质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报章之中

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地方性报刊刊登当地穆斯林朝觐启程回程消息以及

有关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外各种回教报刊是报道中国穆斯林朝觐和赴中东活

动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这些报刊上介绍的朝觐内容形式多样除了有实事性

的亲身经历专业性的地理知识介绍之外还有消息评论专访统计资料

等各种关于朝觐的消息通过报刊传达给读者比如朝觐的时间人数路线

船只等概况如《月华》除了刊登朝觐礼仪朝觐船讯及麦加的朝觐设施之外

还曾刊登朝觐题名录公布朝觐人数登出姓名介绍籍贯刊印朝觐写真和

麦加风光照片并附有麦加的中国领朝人(为中国人服务的朝觐向导)的照片

和中国朝觐者对领朝人的各种评价给读者参考方便他们在朝觐时有所准备

在抗战前刊载过类似信息的还有广州的《天方学理》南京的《突崛》等刊物

42 魏英邦lt论外国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及伊斯兰教之ldquo五性rdquogt见《清代中国

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55

104

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启程的海上之路被迫中断朝觐活动大受影响鲜有这方

面的报道这段时间一些报刊停办一些迁往桂林重庆等地在大后方

少数中国穆斯林突破封锁前往麦加的报道也能见诸报端1938年西北穆斯林绕

道青藏高原通过印度赴麦加他们归来时有几家报刊做了报道如重庆出版

的《突崛》第 5 卷第 8 期刊载了《甘青回民朝觐团会见记》《中国回教救国协

会会刊》第 2 卷第 2 期刊登了王梦扬撰写的《哈直访问记》等抗战结束后

朝觐功课恢复正常《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相继报道了 1946年至 1948年的

朝觐情况穆斯林报刊在报道朝觐消息及评论以外还有诗词日记归国后

的演讲纪实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如薛文波参加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在麦加朝觐

时所作的《麦加游》组诗(共 14 首)将整个的朝觐礼仪及自己的观感用诗歌

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众多的朝觐报告中别具一格43此外有《朝觐日记》《出国

日记》等作品也在刊物上连载部分作品应读者要求印刷成单行本传播于社会

如《西行日记》《麦加巡礼记》和《埃及九年》等还有朝觐者将沿途见闻

麦加朝觐过程及晋谒国王的情况吟诗记述编为《回部百诗赞》一册于 1934

年出版44除了穆斯林期刊外中国旅行社在其主办的《旅行杂志》ldquo世界圣地

巡礼rdquo一栏中也刊登过ldquo回教的圣地-麦加rdquo一文45中国旅行社于 1932年发

行了反映朝觐交通情况的小册子《由上海至麦加》该书为非卖品赠给朝觐者46其中介绍了中国旅行社六年来接待朝觐团体的经过朝觐手续与旅途情况上

海穆斯林接待朝觐来客的地点和负责人以及阿拉伯地理政治朝觐知识等问题

并附上相关照片非常详细给朝觐者带来很大方便这些旅行记述多为简

单的行程记录简洁明了且大多数刊物采用白话文也大致符合当时回教社

会汉语文化水平因而其传播才能有受众群

基础教育的普及清真寺的信息沟通阅报室的设立及群众集会使这些关

于中东的见闻不仅仅在精英阶层传播

小学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民众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ldquo民国成立以

后回民和社会接触日切觉得只念些经不念点书是不中用的于是才群起努

力于新的教育之途rdquo47 1906 年王浩然创建经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

为公立受到北平回民的极大欢迎并且设立了分校它的成功启发了各地教

43 薛文波lt麦加游gt见《月华》第 10卷第 22-24期合刊(1938 年 11月)页 13-14 44 李谦《回部百部诗赞》(大连昌明印刷所1934)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版 45 陈公明译lt回教的圣地-麦加gt见《旅行杂志》第 8卷第 5期(1934 年 5 月)页 71-74

本文为田中逸平到麦加朝觐后所写的《麦加巡礼记》的概述 46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4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在埃及正道会讲演)gt见《月华》第 5卷第 18期

(1933 年 6月)页 2

105

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新式小学的建设热忱从此ldquo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

至今bdquobdquo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处几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rdquo48普通回民教育

以回民小学占大多数一直到抗战前夕回民小学已遍及全国各地的回民寺坊49这一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为回教报刊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当时发行量最大

的杂志是《月华》而其他的几份主要的报刊据推测发行量也不过 1000-2000份50月华第一卷的发行量暂定为 1000份第三卷已经突破 4000份四卷开始时

东北四省相继沦陷邮路不畅导致发行量暴跌到 3000 份左右51与主流报刊相

比报刊发行量并不算高有的旅行记述形成单行本发行后发行者也采取相

当的优惠措施以《西行日记》为例出版前就在月华上发布预约广告并且

制定了一些优惠办法以扩大销量

4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2两等是指清末癸卯学制的小学是初

等五年高等四年该校是初高等合一的学校于普通课程之外加授阿拉伯文教

义等宗教知识的课程 49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gt页 2 50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p 222 51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页 22

106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月华》第 5卷第 26期(1933 年 9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但是发行量并不能代表实际的受众人数穆斯林还能通过其他媒介形式和场

合来获得相关信息据外界的观察报刊这个媒体只是穆斯林群众之间信息联系

的渠道之一在当时信息传播的最大渠道应该是清真寺中的群众集会和受过良好

训练的阿訇的影响52清真寺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方面独树一帜是普通民

众最主要的聚集场所除宗教功能外在阿拉伯语里ldquo清真寺rdquo一词也含有ldquo大

学rdquo之意它在回教群体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因而成为各种消息传播与交

流的中心事实上ldquo在中世纪出版伊斯兰著作的方式是在清真寺里读稿rdquo53清

52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 247

53 Francis Robinson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107

真寺里包括各个不同年龄的人群所以它的影响力极大受众面广泛因此ldquo我

们在清真寺(麦思吉德)里找到与各种族和各氏族相互作用的伊斯兰教文明发展

史的缩影要想举例说明穆斯林与其邻居之间的文化交流恐怕再没有比清真寺

更明白的例证了rdquo54三十年代开始在各地的清真寺中大多附设有阅报室和读报

会读者在此能够更为方便地接触到报刊的信息在《月华》上就常有刊登阅报

室征集资料或鸣谢赠书的信函有的还附设民众常识讲习班以帮助普通民众扩

展视野如四川平武县一个书报室一次收到的报刊就达26种之多包括少量非穆

斯林报刊并且大多数是按期赠送55对于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则提倡ldquo由演

讲员将新闻读给大家听藉明国内大势及各处回教消息rdquo56群众集会的传播比报

刊更加有效和广泛远赴麦加朝觐在穆斯林群众中是一件大事当地的教胞会

举行欢送和欢迎大会并请出洋朝觐者或访问者讲述他们在中东的所见所闻如

1935年参加世界回教大会的代表尹光宇回国后出席上海各回教团体欢迎大会讲

述了他的旅途见闻57类似这样的集会也不局限在伊斯兰教内1933年马松亭受

传教士裴德士的邀请到华北协和华语学校就其埃及之行进行了演讲并与外教人

士交流这使他们的中东见闻比登载在报刊上传播得更快更广影响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他们到中东去的旅行经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普通民众和教外人

士也能一同分享这种分享将穆斯林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

他们不一定能亲自到中东去但是通过这样的分享能够增强对于信仰共同体的

参与感和归属感

小结

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种通讯设施的缺乏以及文盲人口的众多这些关

于中东地区的新知识新观念等的传播因此有一定局限从上述讨论中我们

却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从上到下的渗透与流动并且在三四十年

代间围绕到中东去形成了一系列的印刷出版活动报刊书籍集会等所传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2 54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页 301 55 lt四川平武县回教俱进会附设伊斯兰书报阅览社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28期(1931

年 10月)封底其他类似的信息如lt福建省回教俱进会分会附设阅书报社征求书报启

事gt见《月华》第 5 卷第 9 期(1933 年 3月)页 5lt发起伊斯兰阅报室gt见《月

华》第 5卷第 19期(1933 年 7月)页 24 56 王振远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之方法(续)gt见《月华》第 2

卷第 36期(1930 年 12月)版 3 57 黄承才记录lt尹光宇之演讲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期(1935年 8月)

页 52-55

108

递的关于伊斯兰世界的信息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留埃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是中东见闻重要的撰述者他们与民国时期尤其

是二十三十年代的回教报刊有紧密的互动回教报刊是他们学习访问经历的

主要展示处他们为回教报刊提供域外信息引介书籍参与报刊的发行与出

版这同时也是一部分报刊能够长期坚持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中东之行还带

来一系列的译介出版活动清末民初以来回教知识界对回教新式教育的倡导

教育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许多学生与老师成为伊斯兰文化资源的译介者从文

章的翻译到教法文学等著作的译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穆斯林重新开启

了认识与接受本民族根源文化的大门智识精英将伊斯兰文化以译介的形式重

新引入到中国并将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呈现给读者以引导穆斯林对于自身信

仰的认识近代学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和译著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的关键

角色朝觐者和学生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

关于伊斯兰的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

和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

触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

种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

在穆斯林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中以赵振武为例的一批精英

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办报译介出版实践既是围绕到中东去

产生的又为他们的见闻及学习所得提供了文化传播的网络经由这样的网络

加上集会等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信息分享中中

东世界的影响由此向一般民众扩张一方面当时的穆斯林报人已经主动地把

视野从本地扩大到外埠进而扩大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报

纸或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读者也ldquo被动rdquo地把视野扩大到伊斯兰世界

旅行记述的传播让远距离事件进入日常生活在传媒尚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

尤其能起到从影响个人观念到改变社会观念的作用人们除了关心自己和周围

的事物还关心中东国家的时事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议题的公共性正如时

人所评论的那样ldquo《月华》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广播机亦是收音机是大家

的讲演台亦是会议厅rdquo58因此他们通过媒体建立起公共空间以共同的宗

教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聚合形成一个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

查尔斯middot泰勒指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

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

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在由媒介提供的分散讨论的无形空间

58 愚克lt月华的特色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 期合刊(1939年 11 月)页 10

109

中这种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59一种社会想象会通过智识者的观点

反应出来也会改变着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

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

域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传播媒介再现经验建构认同形塑了社会关系穆斯

林群众经由大众媒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共同关心的宗教话题使得他们即便

不用面对面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关于旅

行记述的书籍报刊等就是这种聚合体形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世界信息的渴求是对中国远离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反应

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现代交通的发达使到中东去的活动在大范

围穆斯林群众中成为可能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旅行记述的传播近代穆

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及围绕其产生的出版发行网络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更为

广阔的世界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以

及加入到更大范围的信仰共同体中发挥着作用上一章所论述的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

的全国性声音发出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与主流文化圈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

系正是经由媒介的传播才将穆斯林群体在观念意识上聚拢为一体围绕着中

东之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国穆斯林认知时空的拓展增加了他们探

索国家前途寻找国家出路的力量将中国穆斯林的发展与中东伊斯兰世界联系

到了一起

59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3-25

110

第六章 结论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中国穆斯林到中东的旅行无疑是对这一圣

谕的反转和实践无论是朝觐留学还是访问活动都包含一种对信仰来源的

回溯关于天方的圣迹版图历史掌故文字经典在中国穆斯林群体中一代代

传承因而他们到中东去可以视为回归到精神故土朝觐者朝觐的是他自己

的文化中心mdashmdash这能够增强他对文化价值的忠诚度是宗教信仰一次重要的升

华和巩固这种对宗教礼仪和制度的坚守给予中国穆斯林一种不竭的能量

使他们在伊斯兰世界之外依然保存着对于信仰来源的追寻与渴望留学一方面

是为了改善并提升中国伊斯兰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文教育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

围以提高中国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走出昔日封闭的状态

放宽视界而自信地参与世界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到中东国家的访问和宣传

则是在中国时局的特殊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利用其深厚的社会背景以及广泛

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民间外交这一举动为中国在中东地区争取了舆论支持

也使得中国穆斯林进一步融入到伊斯兰世界群体中去促进中国穆斯林群体面

向现实社会放眼世界的积极状态的转变

基于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宗教信仰这种回溯的视野正是到中东去的旅

行与同时期到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最大不同中国穆斯林回到原始精神源头去

立足点在于中国才是其真正的家园因而在面对熟悉的异域文明时表现出的

是对本土文化的观照近代域外游记大量出现西行者们在异域之境苦苦探求

留下了众多记录西方文明的文本并在其中融入自己变革图强的见解主张当

大多数人放眼西方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中国穆斯林所到的地方却并

不陌生天方的景象一直深植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中民国时期这种视野为他

们提供一种学习的对象中国社会的改革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改革两股潮流共

同推动他们到中东地区去地理和文化上都处于伊斯兰边缘的中国穆斯林长

期以来只能通过对伊斯兰地理与历史的想象而维系这一情感随着现代交通技

术的改进以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他们得以跨越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与伊斯

兰世界的核心地区建立联系

民国时期在去中东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身上朝觐学习访问活动

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的旅行基本上都将这几种活动集为一体在履行宗教

义务的同时学习宗教知识观察剖析当地宗教与社会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吸取

他们抵抗调和西方价值观的对策与经验并运用自身优势为中国作宣传在

他们当中多是阿訇出身如马松亭王静斋庞士谦等这种得到穆斯林内

111

部确认的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在民间的合法话语权力和文明发言人的资格得到

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主体社会教育改革与智识更新的背景下穆斯林知识分子

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基于他们既有的传统伊斯兰文化根底能够对自己的文化

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受益于新型的现代教育并且在到中东去的求学与游历

中又受到中东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以继承传统为起点在社

会改革的实践如教育领域是通过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现代科学的课程而进行的

同时以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双重认同来回应国家话语下的ldquo现代性rdquo这种对自身

传统的认同发展模式的思考与选择源自对多重对象的借鉴他们利用自己的

文化身份和社会资源通过印刷出版等一系列传播手段既向中国穆斯林团体

内部发言也向外部宣传到中东去在穆斯林精英的眼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寻求知识之旅更为重要的是它被视作中国伊斯兰在现代背景下重新激活与他

们的精神家园长久丧失的联系从而回到其来源的第一步1到中东去的这一行

为从报刊译著印刷技术等方面为中国穆斯林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了资源穆

斯林报刊的发生发展和这些纪游日记的写作模式和传播有极大关联由于当时

穆斯林对中东世界信息的渴望报刊杂志纷纷刊载知识分子在游走过程中创作

的见闻和记述日趋开放的行旅心态与由印刷出版业发展而扩大的传播空间为

旅行记述反映世界表现社会从而在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改变民众观念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种与伊斯兰信仰源头的联系中来

回到伊斯兰的精华去不仅是为了自我更新和进步同时也是站在国族的

角度在反西方殖民主义中进行文化和政治自卫当时中东大多数国家也正遭受

西方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压迫处于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教义之间的矛盾冲

突中兴起了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为抵抗和调和西方文化

价值所带来的冲击19世纪中东地区陆续兴起种种以复兴伊斯兰教振奋民族

精神反对殖民统治的宗教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中以泛伊斯兰运动与伊斯

兰现代主义运动最为重要代表和体现了民族主义兴起前伊斯兰国家和民族对

内忧外患所作的宗教回应2这正是中国穆斯林急于了解和学习的他们主张积

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ldquo追随泛伊斯兰运动之潮流致力全国的回民运

动rdquo 3他们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核心去正是带着一种回

到信仰源头寻求真知的渴望同时与中华民族变革运动的主题形成共鸣早期

1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Vol8 (1) 2008 p 106 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页 6 3 lt纪事北平回教同人恭讌朝觐归来之马张赵三位哈直大会纪录gt《月华》第 5

卷第 6期(1933年 2月)页 21

112

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宗教和教育方面以汲取革新的思想资源来激活本土穆

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变化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

民族斗争经验又给了他们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参与到抗日

救亡运动中

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与族性(ethnicity)上所展现的ldquo夷夏杂糅rdquo的特色

曾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境内民族中ldquo熟稔的陌生人rdquo(familiar strangers)4身

份的双重性质使得他们在走出去这一行动中伴随的身份认同更加复杂加之特

定的历史时刻特殊事件的侵入而加深自己对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们

到中东去实践其宗教信仰的同时也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形势来做出协调转

向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体现出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

身份自觉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前期的兴教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

质而更好融入大的变革中两者都有在民族危亡和寻找道路的阶段对于整个国

家发展的体认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过程能够发挥一种集合的功能将个人和

集体带到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它同时具有矛盾性即人们也会通过这种聚

集加深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5但这并不会消解他们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区

别以及对这种区别的自觉意识他们在获得宗教认同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的国族认同正如有识之士所强调的那样ldquo我们是中国穆斯林既不

是土耳其也不是波斯穆斯林我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我们是中华民族

不可或缺的一员rdquo6这正是随着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实践所生发出来的在宗教

和国族认同方面的变迁认同的实践和建构与表征或符号关系密切语言是最

为重要的符号之一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通过记录成为一种认同性话语

实践它以展示文化信码传递着关于伊斯兰的思想概念观念和感情它可

被看作ldquo像一种语言ldquomdashmdash这种语言能够ldquo赋予隶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或

一个人与当地社会的认同以意义与表现它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一

种关于民族归属感的话语rdquo7其中表现出的历史故事节庆仪式宗教空间等

都具有建构认同的象征意义通过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和强化穆斯林宗教

4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页 5ldquoFamiliar Strangersrdquo 见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5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6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

年 4 月)页 13 7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5

113

认同与国族认同形成共享的体验和观念这种认同也是开放性和未完成的

两种认同互动与磨合新的身份意识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中为其成为现代民族

国家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穆斯林文化传统以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

与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

源而有这样的视野及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的传

承8在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

中国伊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

又与当时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

的条件这样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积

极运用和中东国家的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和民

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与中东地区交往的历史成为现代中国穆斯林继承和革新

的资源清末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学者学成归来为后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

交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铺垫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

系则培养了大批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这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

林与中东进一步接触选取中东世界所提供的一种竞争的现代性版本以另一

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话语垄断的ldquo阿拉伯化rdquo有相当的历

史连续性9不论是前半个世纪到中东去汲取自我更新的资源还是 1980 年代

以来的与中东国家在各方面的联络加剧二者都为穆斯林在与其他群体及国家

政权的互动中提供了独特的身份认同资源据此建构相应的生存策略以适应

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

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到中东去这一行为引发

的文化活动和认同的变迁并未对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作一个全面的叙述

Zvi Ben-Dor 观察到在爱大学习的这一段明显地揭示出了中东穆斯林和中国

穆斯林相遇的文化含义即一种互相的渴望中国穆斯林想要与伊斯兰中心更

8 Zvi Ben-Dor Benite 以清代赵灿的《经学系传谱》为例在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

的形成与流传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汉文译著学者群

体及其著作对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的多重影响和功能见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关于这一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研究见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4

加接近中东穆斯林希望与中国穆斯林更为亲密10从互相的交流来看与到中

东去形成对应的交往如马坚庞士谦在埃及的著述以及将中文著作译介到中

东地区中东地区人员到中国来如 1905 年土耳其皇帝派遣两位经师1932 年

爱资哈尔大学派遣两位博士来北平任教埃王福德一世捐助成立福德图书馆等

活动也是值得探讨的二者的融合能够形成一幅近代中国与中东地区交流的完

整画面对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或许能够为在文化多元与区域互动中重构

新的亚洲想象提供一个面向

近代旧的知识体系瓦解中国开始了在世界地图中对自身定位的重新寻求

如葛兆光所言ldquo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lsquo他者rsquo(the

other)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己在十九世纪中国是在确立了

lsquo世界rsquo与lsquo亚洲rsquo等lsquo他者rsquo的时候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近代中国关于lsquo世

界rsquo的话语其实就是关于中国的再定位rdquo11我们在之前的历史中有多种身份

认同资源而此时世界空间中的多样性被一种普遍的线性进程和发展叙述

取代西方的现代性以其ldquo内源性rdquo被强势界定为世界的ldquo现代性rdquo成为世

界历史的中心和非西方世界发展的参照系因此近代区域间的互动主要是向

欧美看齐海洋关系成为主导这是一种有支配性的价值秩序而认同亚洲的

不同思想源泉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汲取则能够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垄断

从亚洲内部产生新的想象重新定义自己提供另一种可能

汪晖在处理亚洲想象的谱系时将其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话语相联系

在论述革命视野中的ldquo大亚洲主义rdquo时援引了孙中山ldquo全部的亚洲民族rdquo的概

念指出这是一种能够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民族和社会的政治文化12这一概

念实际上与孙中山的遗嘱ldquo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rdquo有一脉相

承的联系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普通穆斯林知识分子还是作为国民革命军中

的穆斯林要员或是教外的知识分子都曾明确地以孙中山这一遗嘱为指导

提倡和肯定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与伊斯兰教群体联络这一实践王梦扬认为孙

中山遗嘱及其ldquo革命非有回教民族之参加殆难完成rdquo是ldquo明显昭示我们联络

回教民族rdquo13留埃生林凤梧强调民族精神和学术文化的沟通是这一联络的重

10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p108 11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页588 12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3 王梦扬lt救国与兴教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4期(1939年 11 月)

页 9林凤梧lt中国留埃学生团与沙儒诚先生gt见《晨熹》第 1卷第 15-17 期合刊(1935

115

要途径白崇禧指出中国有几千万忠实的回教信徒在历史文化宗教情感

上和作为ldquo平等待我之民族的rdquo回教国家有休戚相共的关系而ldquo联络的工

作已经由那些访问团开始了rdquo14时任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会长的朱家骅以总理

遗嘱与中东各友好民族共勉15尽管孙中山当时是将这种大亚洲的概念作为革命

者制定历史蓝图的叙述框架但我们由中国穆斯林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往还可以

看出在海洋时代除了条约关系朝贡关系之外亚洲大陆内部存在以宗教

为核心的历史联系汪晖先生提出亚洲想象的两个可能方向是一汲取亚洲

内部文化共存的制度经验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和在亚洲区域内部发展出能够让

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平等相处的新型模式二以区域性的联系为纽带形

成多层次的开放性的社会组织和网络以协调经济发展化解利益冲突弱

化民族-国家体制的危险性16谈及亚洲内部多以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历史

联系为讨论中心中国与中东两个异质文化圈的交往一直不是重点互相往来

的人员和资讯成为连接这两个异质文化圈的纽带这种双向交流的关系中包

含着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在以海洋为中心的与西方的交往成为一

种主导性的关系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凸显的大陆视角进行传统的各

种交往交流的经验以及超越国家的宗教网络尤其是伊斯兰本身具有的世界主

义的特性也可以成为探讨亚洲地区文化和历史联系多样性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年 7 月)页 21 14 白崇禧lt反侵略与回教文化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1期(1940年

4月)页 4-5 15 朱家骅lt告近东回教民众书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8期(1938年 9 月)页 22 16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16

附录一 游记书目(按时间顺序排列)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不忍》第 1册(1913 年 2月)页 3-22第 2册(1913

年 3月)页 23-42第 3册(1913年 4月)页 43-56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胡汉民日记(19282-7)》刊于《民国档案》2004

年第 2期页 13-2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

纳子嘉(纳忠)lt征程gt《广西回教》1934 年 10月创刊号页 28-52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连载于《晨熹》第 2 卷第 7 期(1936 年 7 月)

页 17-21第 2卷第 8期(1936年 8 月)页 15-18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 期(1936 年 11 月)页 28-31第 2 卷第 12 期(1936 年第 12 期)页

23-26

林兴智《到埃及去》(上海中国回教书局1937)

张澄衷lt出国日记gt《月华》第 10卷第 18 期(1938年 9月)页 5-10 第 10

卷第 19-21 期合刊(1938 年 10 月)页 10-14第 10 卷第 22-24 期合刊

(1938年 11 月)页 6-12

薛文波lt麦加游gt《月华》第 10卷第 22-24合刊(1938年 11月)页 13-14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期合刊(1939年 2月)页 13-15

第 7-9期合刊(1939年 3 月)页 10-15 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

页 19-26

薛溪村 lt近东见闻琐记gt《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1939年 5月)页 4

615 16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回民言论》第 1期

(1939年 1月)页 26-29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1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务

社于 1943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

117

社信息

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重印本(北京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1988)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

118

附录二 中国内地穆斯林留埃学生一览表

届别 姓名 别号 籍贯 派遣机构 到埃日期 备注

第一届 沙国珍 儒诚 昆明(云南) 明德中学 19311220 明德中学训育

主任留埃学生

部部长

马坚 子实 蒙自(云南) 上海伊斯

兰师范

同上

纳忠 子嘉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同上

林仲明 子敏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张有成 子仁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二届 韩宏魁 天一 泰安(山东) 私利成达

师范

193212 殁于 19451

王世明 天津 同上 同上

金殿贵 允嘉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殁于 1941 年

马金鹏 志程 济南(山东) 同上 同上

张秉铎 洛宁(河南) 同上 同上

第三届 纳训 鉴恒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19343

马俊武 兴周 镇南(云南) 同上 同上

林兴华 赓虞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第四届 金子常 济南(山东) 上海伊斯

兰师范

1934519

定仲明 星五 常德(湖南) 同上 同上

胡恩钧 柄权 六合(江苏) 同上 同上

林兴智 凤梧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马有连 级卿 盘兮(云南) 同上 同上

第五届 海维谅 宝庆(湖南) 印度来克

脑大学

1934 年

第六届 庞士谦 益吾 孟县(平原) 成达师范 1938323 成达教员留埃

学生团团长学

生部部长爱大

中国文化讲座

讲师埃王法鲁

克东方事务顾

马继高 骋之 成都(四川) 同上 同上

马宏毅 重远 晋城(山西) 同上 同上

马维芝 毓馨 献县(河北) 同上 同上

刘麟瑞 石奇 沧县(河北) 同上 同上

高福尔 疏附(新疆) 同上 同上

杜寿芝 轮台(新疆) 同上 同上

范好古 敏之 周家口(河

南)

同上 同上

119

张怀德 澄衷 庐氏(河南) 同上 同上

熊振宗 广州 同上 同上

杨有漪 斐然 北京 同上 同上

丁在钦 子明 张家口(察

哈尔)

同上 同上

王世清 一民 北京 同上 同上

金茂荃 宜生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张文达 思明 沂水(山东) 同上 同上

李鸿清 仲华 北京 同上 同上

资料来源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北京中国

伊斯兰教协会重印本1988)页 11-12

120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艾周昌编著《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蔡源林《伊斯兰现代性与后殖民》(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G费琅辑注耿升穆根来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北京中华

书局1989)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 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高发元《穆圣后裔》(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0)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9)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1992)

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1985)

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柳克述《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罗比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121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3)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

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

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张越宏袁珂主编《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

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7)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

版公司2001)

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钟叔河《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钟叔河《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

2006)

文章

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年第 4

期页 101-106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

见《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

第 4期页 144-1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见《近代史研究》2006年

第 2期页 223-236

123

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见《宁夏社会科学》(2006 年 11月)

页 85-88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5期页 46-50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见《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13-21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期

页 65-7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马广德lt关于lt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

页 56-59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

民族史》丙编专论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年[或出版年不详])页

667-682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研究》2009年第 5期页 87-105

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见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199-220

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59-6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64-113

尹德翔 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见《文艺评论》2005年第 6 期页 9-13

尹德翔 lt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见《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张巨龄 lt20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24

报刊资料

《月华》1929-1948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39-1948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1946-1948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1926

《回民言论》创刊号(1939年 1月)

《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 2月)

《回教月刊》第 1卷 1-4期1938年

《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1935

《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1936年 8月)

《清真月刊》1920

《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

《晨熹》1936

英文书目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Badawi M A Zaki Reformers of Egypt London Croom Helm 1978

Benite Zvi Ben-Dor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Broomhall Marshall Islam in China a Neglected Problem London DARF

Publishers Limited 1987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illon Michael Chinarsquo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Dillon Michael (ed) Islam in China Key Papers in Two Volumes UK Global

125

Oriental 2009

Dodge Bayard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Dunn Ross E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Eickelman Dale and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Eickelman Dale F and Jon W Anderson (eds) New Media in the Muslim World

the Emerging Public Spher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Euben Roxanne L Journey to the Other Shore Muslim and Western Travelers in

Search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Gillette Maris Boyd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ll Stuart and du Gay Paul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6

Hanioğlu M Şuumlkruuml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raeli Raphael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 London

Curzon Press 1979

Kuehn Julia and Smethurst Paul (eds) Travel Writing Form and Empi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o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Loumlwenthal Rudolf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Makky Ghazy Abdul Wahed Mecca the Pilgrimage City a Study of Pilgrim

Accommodation London Croom Helm for The Hajj Research Centre King

Abdul Aziz University Jeddah 1978

126

Meuleman Johan Isla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uslim Attitudes Towar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Morinis Alan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Netton Ian Richard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Robinson Francis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Turner Victor and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lfe Michael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NY Grove Press

1997

Articles

Benite Zvi Ben-Dor 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4 no 2

(AutumnWinter 2002) pp 93-114

Benite Zvi Ben-Dor l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105-128

Blackwood Philip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Delaney David ldquoThe Space That Race Makesrdquo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4

127

(1) 2002 pp 6-14

Lipman Jonathan N ldquoHui-Hui An Ethnohistory of the Chinese-Speaking Muslimsrdquo

Journal of South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112 (1987) pp 112-130

Pillsbury Barbara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Wagner Rudolf ldquo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rdquo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1 (Spring 2001) pp 1-34

Yeh Catherine Vance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Page 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1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迷思尔(开罗)巨城也时穆罕默德middot尔里为王王大智大勇善

治理其治迷思尔条建树蓄货殖各种技艺由甫浪西(法兰西)习

来诸凡制造无求于他国其国穆斯林甚众朝堂(清真寺)百余所

其至伟丽者卓米尔阿兹偕(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1

1844 年 10 月经过长途跋涉马德新2在完成朝觐后来到尼罗河畔的古都

开罗亲见爱资哈尔清真寺的雄伟热情赞扬并将这一幕用阿拉伯语记在后

来传世的《朝觐途记》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陆陆续续

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页

33 2 马德新(1794-1874)字复初云南太和(今大理)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和经

师幼承家学研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青年时到陕西深造跟随经学大师胡登洲四

传弟子著名经师周良隽钻研伊斯兰学问1841年启程赴麦加朝觐到麦地那谒圣陵

后到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一年又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新加

坡等地游学搜集典籍历时 8年后返回云南讲学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伊斯

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1856年滇东南回民起义反清被举为起义领袖1862 年降清

1874 年被云贵巡抚岑毓英杀害于云南呈贡著有多种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著作

《朝觐途记》用阿拉伯语写成由其弟子马安礼译为中文于 1861 年首次出版参见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页 489-450

2

又有一群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到达中东地区3并发出ldquo我于以深信开罗为

回教学府rdquo的感慨4马联元(1840-1903)年轻时随舅父到麦加朝觐在朝觐

以外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所到之处考问经典访学求师

王宽(1848-1919)1905 年携弟子赴麦加朝觐游历埃及土耳其等地在土

耳其谒见皇帝哈米德受赠经书千余卷同时皇帝派经师哈夫足哈三和阿里雷

塔随宽东渡传授古兰读法杨枢(1844-1917)出任比利时公使时也在往返

欧洲途中前往圣地麦加朝觐5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则出现了留埃学生团他

们跨过千山万水朝觐麦加拜谒圣陵并在这一ldquo至伟丽rdquo的爱资哈尔大学

求学问道

其间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自晚清开放海禁后

随着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普及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奉命出使或经商贸易或

远游求道出使考察以及留学海外成为国人回应西学东渐译介传播西方科

学著作及技术以外了解学习西方的又一重要途径向西学习成为时代风尚

这里的ldquo西rdquo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中是欧美国家和日本而在穆斯林6知识分子

心中则是自古被称为ldquo西域rdquo的中东伊斯兰文化圈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rdquo这句古谚语在阿拉伯世界已经流传了千年既是一种对探索求知精神的

提倡更体现出中国与中东地区距离之遥远7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

3 公元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诸国土耳其塞

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在内有时近东和中东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见孙文范编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49本文使用广义的解释

中东地区是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等民族的多元文化板块本文不涉及民族文化

差异的辨析而是将这一地区看作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文化圈实际上在所讨论

的文本中大多没有表现出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一差异不构成根本影响

都指向伊斯兰教这一共同信仰 4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1 5 三位人物经历分别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

页 107610811091 6 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斯林民国时期有回教徒回族回民等多种

称法文中依据当时出现在文本中的称呼来加以使用对于这一群体有学者认为使

用现代官定的ldquo回族rdquo一词无法有效反映这个群体动力性的变迁过程因而在探讨

1949 年之前中国内地穆斯林问题时以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称之比ldquo回族rdquo更合于学术

要求见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200-201其他

学者对于这个群体在被官定前是否为ldquo回族rdquo的看法下文有讨论本文强调的是超

民族超种族超地域的穆斯林概念意在突出这些群体在伊斯兰宗教信仰上的一致

性且结合当时文本中的具体情境来作分析 7 Zvi Ben-Dor 在ldquoEven Unto Chinardquo 一文中将其视作 Hadith(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

3

而在中国穆斯林的心中学问虽远在ldquo天方rdquo亦当求之8中东地区的文明更

早进入中国历史悠久影响至深利用地处东西世界之间的天然优势中东

地区各民族在近千年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往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因《古兰经》的谕示而成为世界穆斯林的朝觐中心具有极其神圣

的地位9近代中东地区虽非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但在宗教往来上却有极重要

的地位隔着崇山峻岭朝觐一度是中国与伊斯兰中心的唯一的联系到麦加

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中国这一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的主要途

径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在履行完宗教功课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和圣迹参加一系列巡游活动在虔诚的中国穆斯林

心目中能在有生之年具备条件到麦加去既是完成自己的宗教义务也是到

伊斯兰世界的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能够体验种种异域景观先行者们不畏艰辛

前往阿拉伯地区朝觐或求学记录下沿途风景和风俗民情成为后世极有价值

的文学和历史文本

出自穆斯林之手的旅行记述也是他们自己观念和认同的表达由此可以

一窥他们在面临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和作为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范围内的

少数群体两种倾向时的抉择与认同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代表中国穆斯

林ldquo自我言说rdquo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的内容及其传播说明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其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汉语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和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在到中东

去这一移动的状态中获得了新的实践经验及文化认证并通过相关的传播网络

在群体当中扩散以此共同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策略即对于在国内及伊斯兰

世界的两种身份认同的协商在中东之旅中寻求宗教文化振兴的资源重新思

考伊斯兰传统又以这一独特性积极与主权者及其他族群互动在民国这一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换的过程中以稳固的身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分

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但至今其来源仍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伪圣训

但这句话长久以来确实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Zvi Ben-Dor 将其与另一条圣训ldquo求学

从摇篮至坟墓rdquo放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论述了知识的重要和获得知识所要付出

的巨大努力见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3 (Winter 2002) pp 93-94 8 天方即麦加(Mecca)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祥地

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旧译ldquo天方rdquoldquo默伽rdquoldquo墨克rdquo等见《中国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 358 9 《古兰经》ldquo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

的向导rdquo(396)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rdquo(397)

本文引用《古兰经》均为马坚译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4

第二节 研究对象

记录中国人到中东去的作品有日记行记诗词歌赋和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风格多样超出古代严格意义上注重描摹山水景物讲究情景交融的游记类文

学作品范围因此本文使用ldquo旅行记述rdquo10这一概念来概括此类文本

本文研究时限为民国时期但也会涉及少量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本因

历史原因过去中国伊斯兰教很少进行宣传更少参加对外的各种活动民国

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首先揭橥五族共和一些回教先进之士开始积极参加社

会和政治活动注重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由是才有了顾颉刚所说的ldquo近代中国

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11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较之前频繁

且大部分旅行记述也因当时回教报刊的兴起而流传广泛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也

促成一些作品的刊印成书

这些游记中一部分有单行本更多的文本散落在当时的回教报刊上(统计

见附录一)在报刊上介绍的主要是朝觐日记回忆录归国哈吉采访或中国穆

斯林朝觐题名录等此外还有消息照片诗作等数量众多形式各异都

是本研究着力关注的对象另外针对这些游记作者留学生专人的评论或生

平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的域外旅行记述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了解作者

的心路旅程如《纳训评传》对第二批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2的一生做出了整

体评论着重探究了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始末及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

重大影响《马坚传》里有马坚13在埃及将《论语》翻译为阿拉伯文的介绍并

10 这里的ldquo旅行记述rdquo根据ldquo旅西记述rdquo作相应修改而来ldquo旅西记述rdquo见于钟叔河《晚

清旅西记述的价值》一文见《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页 147 11 民国时期曾兴起一场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贯

通回族各阶层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撰文评说其为ldquo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

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rdquo见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原载《大公报》1937 年 3月

7日ldquo星期论文ldquo栏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12 12 纳训(1911-1989)字鉴恒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幼时在家

乡从师习经后到昆明明德中学读书1934 年由学校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作品

译为阿拉伯文同时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译为中文其翻译

的《一千零一夜》为直译自阿拉伯文的第一个版本他于 1947 年回国任昆明明德学

校校长并任《清真铎报》主编1960 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部进行《一千零

一夜》全译本的翻译工作六卷本于 1985 年全部出齐约 200 余万字参见白寿彝主

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 1194-1195 13 马坚(1906-1978)字子实云南沙甸人阿拉伯历史语言文化专家翻译家教

育家早年在昆明学习后至上海1931 年作为第一批留埃学生成员之一赴爱资哈尔

5

详细介绍了他在留埃学生朝觐团与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14

的冲突中撰写《告回教同胞书》广泛传播抗战思想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

声援和支持的经过《马复初传》《刘麟瑞15传》等这些作品虽不属域外游记

的范畴但对这批学者个人全面深入的探讨亦是本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与当时的域外游记一样出现有其特殊的历

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文本蕴含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游记的范畴文本本身的

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文化意涵与时代议题因承载过多的文化社会信息进

而成为记录近代中国新旧转折中外融合的文化标记因此本文拟将其作为

一种文化文本在此脉络下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讨论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一关于游记文化的文献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想象》一书中借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

来探讨中国的旅行传统用大量理论和史料阐明旅行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小说

大学学习1934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 年翻译了阿拉伯

文著作《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在开罗期间用阿拉伯语翻译了《论语》1939 年

初赶赴沙特阿拉伯麦加监督抵制 ldquo华北回民朝觐团rdquo回埃及途中拟就《告世界回

教同胞书》寄中国外各大报1939 年秋回国与白寿彝恢复《清真铎报》后到

上海翻译《古兰经》194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回教教育史》在《清真铎报》

《月华》上发表多篇论文1946 年应邀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讲授阿拉伯语

伊斯兰史等课程后又翻译了《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长期担任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理事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189-1193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而建立该组

织于 1938年 1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

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 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

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

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

亚洲文化维护固有之宗教对内联络本教教胞设法解救本教教胞之疾苦该组

织建立后遭到全国各族穆斯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749 15 刘麟瑞(1917mdash1995)字石奇回族河北沧州人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北

京大学阿拉伯语教授1938 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1946年回国在南京东方语文

专科学校任教1949 年随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

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口译工作编撰和审定了《阿拉伯语汉语词

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辞典》翻译出版《子夜》《家春秋》

三部曲缩写本等参见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封一

6

诗歌游记等旅行文学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旅行既

是在文化间跨越转化又是文化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欧美旅行研究论者

如克勒福德(James Clifford)克里斯middot罗杰克(Chris Rojek)约翰middot乌里(John

Urry)等的对话作者将旅行分为三类旅游行游和神游并用西方和亚洲的

历史文化经验来描述这三类旅行的内容中国人到中东国家朝觐求学或是战争时

期的特殊访问都可以划归为ldquo行旅rdquo这一类书中第34章即以行旅为重点

论述其概念特征并对其进行跨文化分析作者认为行游比旅游有着更大的时空

跨度文化感受往往是深层次的更会导致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的认证与转移因

而带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开篇反思了现代西方的旅游研

究中突出社会政治含义在旅行书写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框架下突出流亡移民

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历史与文化视野

作者倾向于赞成克勒福德由于旅行的历史易染性将旅行等同于文化比较的观点

更加强调旅行中的跨文化意义这一点正是本研究中所要着力处理的西方研究

中讨论的异域游记多为ldquo文明rdquo与ldquo落后rdquo的冲撞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目的

在于文化优越身份的建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因文本的特殊性更突出的是

文化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认为行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行

游者个性化的文化经验将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典范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中导致原有

文化的某些价值发生变化16作者以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个人的贸易行动

带动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为例说明个人行为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

用那么近代到中东去的朝觐者和留学生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通过他

们自身的活动使中东地区的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回教是中阿文化

交流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留学生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中对阿拉伯文化有理

性而深刻的理解ldquo往往能将自己文化与他者文化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增进文

化的双重确认rdquo17当他们处于文化节点的时候知识结构的改变就有了社会的意

义他者文化的引介往往以大规模的行游作为先导记载这一行为的旅行记述

又成为最佳的研究材料张西平认为游记汉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象

征着学术范式的一个重要时期18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从神话走向现实便是从

游记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开始的马克middot波罗(Marco Polo)伊本middot瓦哈伯

(Ibn-Wahab)苏莱曼(Suleiman al-Tajir)伊本middot白图泰(Ibn-Battuta)等旅行家的

游记作品一直是西方了解东方的必读书目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应的近代学

16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106 17 同上 18 张西平lt西方游记汉学简述gt见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

象出版社2006)页 44-69

7

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也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这样一个关键角色这批学生成

为阿拉伯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倡导者和传播的先锋他们与其他到西方留学的学生

一样在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穆斯林社会文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域外游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时候必然牵涉到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这

一形象是在ldquo文学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rdquo19孟华在《比

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系统介绍了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20尹德翔以比较文

学形象学传记研究文化身份为主要切入点选取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

鸿张德彝薛福成等官员的使西日记作为论述对象由自传文学的视角来表现

出使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中的心态和选择并从个性环境个人经历

等方面来解释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21他在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lt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等论文中提出把游记作为跨文化旅行

和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行旅文化视角来研究游记作

品考察文本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形象的差异与互渗以深入阐释游记

文本22对ldquo异域形象rdquo周宁作了如下定义异域形象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

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的真实的反映异域形象往往是本

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

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又能表现本土文化

精神23异域形象随着年代的变迁都说明一国文明在对异域的ldquo集体想象rdquo中

寄寓着对异域的理解与误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及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其中有意

识形态的意义也有大众民间文化心理的内容从写作者对异域形象的选择性

也能反映出对待异域事物的态度吴以义从郭嵩焘刘锡鸿志刚张德彝王

韬等人记录英国形象的记述中探讨中国人眼中的动物园图书馆天文台电

报馆等表现英国科学和思想的典型事物24他把中国文化对西洋科学及其观念的

反应与接受分为猎取个别成果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解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指出

由于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不相容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走得艰难而缓

慢上述异域形象研究中的重点都是欧美和东亚或者南洋题材对近代以来中东

地区的游记中的异域形象鲜有学者论及即便是在研究名家名作时也极少关注

1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 4 20 同上 21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22 尹德翔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文艺评论》2005年第 6期页 9-13lt跨文

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23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页 5 24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8

他们到中东地区时的记述考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尤其是他们对中东代表性

事物的描写如麦加的克尔白麦地那的圣陵伊斯兰的教育方式等可以发现

不同身份的作者是如何ldquo构造rdquo中东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认知视角

中国人到中东去大部分是以宗教实践为目的即便是使者游学者等

也会将朝觐纳入自己的行程之内维克多middot特纳(Victor Turner)引申了阿诺

德middot范middot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ldquo通过仪式rdquo概念以墨西哥英格

兰爱尔兰和法国等地的圣迹和朝觐活动为例对基督教文化中的形象与朝觐

活动做了系统研究25Turner 将朝觐视作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事件在这其中参与通过仪式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或注意到)这些转变而通过仪式中的行为无论是宗

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展现分离-过渡-融合三重模式Turner 指出朝觐是宗

教生活中最显著的阈限体验如果神秘主义是一种内化的朝觐朝觐则是外化

了的神秘主义26朝觐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悬置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他们向

往的世界之间暂时抛弃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将自己融入朝圣的团体

Turner 从人类学的仪式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朝觐在象征层面以及相关仪式

影响下对朝觐者个人的改变本文对记载朝觐活动的游记的研究则是从宏观的

文化层面但对仪式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中涉及此项活动的

细节

艾伦middot莫里尼斯(Alan Morinis)则提出了精神磁性(Spiritual Magnetism)

的概念即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力量它不是从神秘的源头辐射出的内在的

神圣品质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概念和文化价值通过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

力量融合在一个神圣的中心从而产生吸引力27精神磁性表现在神奇的治疗效

果超自然存在的显灵神圣的地理位置和难以到达几个方面他提倡以精神

磁性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对朝觐活动进行研究28中国穆斯

林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行程艰难究其原因精神磁性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伊斯兰经训中的谕示才是根本的动因这与其他的自发朝觐有一定区别

而对于谕示的遵从则是自身对于宗教认同的表现之一艾瑞克middot科恩(Erik

Cohen)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强制性路线季节与其他旅行者的关系等方

25 Victor Turner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 Ibid p 7

27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p 33 28 Ibid pp 41-43

9

面比较了旅游与朝觐的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讨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不同

他认为朝觐者是到自己的文化中心去于此重新激活自己并加强他对文化价

值的忠诚度朝觐归来也能调和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旅游则是走出生活

的中心走到边缘去是与原有社会的疏离这为朝觐的定义划分了一定的范

围29朝觐中通常包括进行仪式和游览景点而完成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普

通旅游大多只是对场景的游览仪式作为一种事件使得朝觐与普通旅游在神

圣与庄严程度进而在游客体验上产生较大区别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朝

觐者能够与场景及其精神氛围融为一体是朝觐者接近神灵的阶梯而普通旅

游则主要是在陌生的场景中探寻异域风光丰富自我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宗教仪式标志着从世俗世界步入神圣空间没有了世俗社会结构的约束在其

中经历考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完成仪式也是例行宗教义务朝觐者通过艰辛

的旅程与虔诚的仪式与其他人一同体验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

接近同一个精神目标因而在仪式中又能获得归属感实现信仰和心理上的满

足而普通的旅游在享受异域风光的时候虽然能够获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

的体验能够感受场景中的新鲜感但并没有宗教仪式带来的世俗与神圣的截

然分界不一定能产生与场景的契合从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归属感也不及

朝觐那样深远旅行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参与仪式能够为其近距

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场景的氛围提供优势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因为宗教身份

以及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关系有一种追求真知和回溯历史的精神诉求并

非单纯的旅游在仪式过程中与神灵沟通交融的神圣时空体验正是朝觐者们

最想获得也最为看重的因此他们会在朝觐记述中着重描写通过文字记录

来与他人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 这是激发本土群体活力及归属感的一种重要方

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穆斯林向外学习的一种途径

从穆斯林的角度关注朝觐的学者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伊斯兰国家在对南亚

朝觐记录的研究中芭芭拉middotD梅特卡夫(Barbara D Metcalf)认为朝觐记录

可算作一种现代的文类这与英国对南亚地区的统治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游记的传播新型交通工具则保证了更

为简便的旅行同时它与许多现代文学形式有着共同之处即更加注重个人经

验情感的表达30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rrahmane El Moudden)强调旅行在

29 Erik Cohen ldquoPilgrimage and Touris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47-61 30 Barbara D Metcalf ldquoThe Pilgrimage Remembered South Asian Accounts of the Hajj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86-87

10

穆斯林文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集合功能上但它同时具有矛盾性一方面

朝觐(al-Hajj)将人们领向麦加和麦地那求学(talab al‟ilm)将人们领向伊斯

兰文化教育最先进的地方比如麦地那开罗和费兹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

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Ummah)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这一活动加

深了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31同样的在詹姆斯middot斯蒂尔middot塞耶(James Steel

Thayer)对西非穆斯林朝觐的个案研究中也指出了朝觐者通过与来自世界各

地的穆斯林的交流沟通对于信仰共同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32Thayer

更强调去麦加的朝觐对一个穆斯林世界的边远地区mdashmdash西非社会文化的强大影

响隔着撒哈拉沙漠朝觐是西非与伊斯兰中心埃及沙特唯一的联系从十

二世纪到现代到麦加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这一边远地区的主

要途径正如在 Turner 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朝觐作为阈限体验对个人有很大影

响但它对整个穆斯林社会则发挥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当西非穆斯林与伊斯兰

中心接触他们会受到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并寻找这些思想来改革西非

社会以向阿拉伯模式靠齐因此 Thayer 认为在西非语境下朝觐可以看作

传播宗教和文化概念与实践的工具但是作者强调朝觐在宗教和文化传播中

起教化作用一个关键因素是精英的参与33中国与西非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地理位置大体相像都处在其边缘位置朝觐也是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主要

途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文化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朝觐的作用更多体现在

对个人的影响上然而精英朝觐者则是将游学与单纯的宗教朝觐结合起来趁

着这一机会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

兰的意识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和

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触

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种

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即以共同宗教情感为基础的ldquo想象

的共同体rdquo查尔斯middot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公共领域参

与者的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使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在汉娜middot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贝马斯(Juumlrgen Habermas)关于公共空

间讨论的基础上泰勒引入安德森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概念认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

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

31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32 James Steel Thayer ldquoPilgri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est African Islam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 171 33 Ibid p 185

11

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

体rdquo34在《古兰经》中与此相仿的信仰共同体(Ummah)表示的是宗教共

同体是一个从宗教维度划分和描述人类群体的概念其含义具有明确的宗教

群体维度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

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其中的个体感受

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旅行记述的传播就是这种聚合体形

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文献

在中国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能够得以流传与这一时期穆斯林团体内部印

刷和出版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20世纪初至1949年10月以前在海内外(包括香港

地区)出版的中国穆斯林的期刊和报纸总数不下百种35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几种一类是由穆斯林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面向全社会大众但是由于

创办人或主持者是穆斯林对于穆斯林社会的报道与相关文论的刊载比例较之

其他综合性报刊要多一些(但它不仅仅只关注宗教内容)一类是穆斯林创办或

主持的专门性报刊旨在启发民智发扬宗教精神36还有一类是非穆斯林创办

的相关报刊如《禹贡》(于1936年1937年分别出过两期回教专号)基督教

会创办的《穆斯林世界》(The Muslim World)等

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将穆斯林报刊视为近代中国穆斯林自我言说的重要材

料因而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博忠先生曾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

刊做过详尽的统计并指明其馆藏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37马强整理出

版过广州地区的民国回族报刊辑要(《穆士林》《天方学理月刊》)办刊时

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月华》影印本已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教

协会汇编了他们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民国回族伊斯兰报刊目录宁夏古籍整理办公

室影印出版过其中的部分刊物清末民初回族史研究者张巨龄的《绿苑钩沉mdash张

巨龄回族史论选》一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资

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中理清脉络2006年出版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

录提要》辑录了1908~1953年间中国知名回族近现代报刊54种涉及110卷

34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

期页46-50 36 参见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101-106 37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12

约1145期内容的详细目录并提供了这54种报刊的相关图片和报刊提要白润生

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

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其中

有专章介绍清末民初回教报刊

针对某一刊物的专篇研究主要集中在《醒回篇》《月华》《晨熹》几种

如王希隆点校的《醒回篇》及ldquo点校前言rdquo他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对《醒

回篇》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人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诠释并评价《醒回篇》为ldquo中

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自办刊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日本创办

的进步刊物之一rdquo38《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mdash以lt月华gt

为例》着重探讨了以《月华》为代表的民国回族报刊所开展的面向全社会(包括

回族自身)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模式39《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通过专

访仍健在的当事人梳理了《月华》女性撰稿人的创作活动40中文伊斯兰学术

城编辑的《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一书辑录了大量有关成达师范学

校及其所出版的《月华》的相关史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师范教育与回族族群国

家意识形成的密切联系41还有探讨《晨熹》内容与特色的专篇等42松本真澄通

过《清真月报》《清真铎报》等刊物来讨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换的

过程中作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针对自身的宗教认同怎么样去认识自

己怎么样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条件等43

三中国内地穆斯林文化方面的文献

将这部分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大

框架下进行分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穆斯林研究ldquo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民族宗教这两个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研究工作主要从宗教角度着手rdquo44除少

38 其他关于《醒回篇》的研究论文还有李健彪lt从lt醒回篇gt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思想特征gt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 4期页 79-83马广德lt关于lt

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页 56-59高小岩lt

论lt醒回篇gt的爱国主义思想gt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 第 5期页 43-45 39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见《中

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4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41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2006) 42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 1期页

65-70 43 关于上述民国时期回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请参看本论文第五章 44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史学史研究》1999 年第 2期页

13

13

数学者如陈垣(1880-1971)白寿彝(1909-2000)外多为伊斯兰教教义的阐

发当时有民国四大回教史即白寿彝的《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1908-1978)

的《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1900-1961)的《中国回教史鉴》傅统先

(1910-1985)的《中国回教史》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繁衍发展进行

了叙述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前三本的时间下限是清代傅统

先的《中国回教史》时间下限为 1937年因此对民国时期回教问题的论述是其

一大特点他指出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已由历来无统一之组织而趋于有组

织由阿拉伯文之教育而趋于中国本位之教育由原版经典之诵念而趋于《古

兰经》 之翻译由不宣传而趋于扩大宣传45 这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宗

教文化背景民国时期在回回知识阶层对于回回是否构成一个民族存在

很大争论上述几本史学著作都冠以ldquo回教rdquo之名当时对回族也多称之为ldquo穆

斯林rdquoldquo回教徒rdquoldquo回教社会rdquo等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将这个群体视作一

个民族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中就认为ldquo今日回民之祖先原来为外国人

若分析言之有叙利亚人小亚细亚人伊拉克人伊思巴罕人各部波斯人bdquobdquo

因有共同之目的相率来中国居住又因同属一教信仰相同对于教条之遵

守罔不一致然后经过长期间之结合同化繁殖生息而成回族质言之

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rdquo 46指出回回是一个民族傅统先则

强调ldquo今日中国之回教徒系中华民族之信奉伊斯兰者或为阿拉伯人土耳

其人波斯人及其他民族侨居中国而其一般之生活习惯已为汉人或未为汉人所

同化之伊斯兰教徒rdquo认为中国内地回民是与汉人相同的一个民族47这一争论

与欧洲现代ldquo民族rdquo这个带有国家诉求张力的概念的引进不无关系到三十年

代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国内舆论界出现了由ldquo五族共和rdquo转变为ldquo中华民

族是一个rdquo的认识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认为ldquo决没有五大民

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rdquo而是以文化方式大概分

为汉回藏三个文化集团并称ldquo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lsquo民族rsquo二

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rdquo48即以ldquo民族rdquo等

同于ldquo国族rdquo在此思想建构下回族不能成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信仰伊斯兰

教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以宗教为边界使得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因中国信仰

伊斯兰教的种族群体较为复杂1950年代ldquo回rdquo被中共政府赋予民族识别上的

特殊政治意义以前它是否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就成为了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穆

45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69)页234-235 46 金吉堂lt回教民族说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年 8月)页 29 47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页 11 48 顾颉刚lt中华民族是一个gt见《西北通讯》创刊号(1947年 3月)页 5页 7

14

斯林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 C Gladney)提出了回族这一族群形成过程中的国

家建构论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横向对比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

代表西北回族农村的宁夏纳家户村代表华北回族农村的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

代表都市回族社区的北京牛街以及代表东南沿海回族社区的福建泉州陈埭回族

镇以此研究中国内地穆斯林在民族国家统治下的状况揭示这一群体认同的

多样性49通过考察回族社区相异的认同传统以及国家力量与地方群体的并存

与互动杜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ldquo国家政策与回回的磨合产生出回族rdquo杜磊否

定了ldquo回族rdquo存在的ldquo共同文化rdquo基础如纳家户回族社区的伊斯兰化与陈埭

回族社区的汉化因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

事人自己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他找到各地回族对ldquo清真rdquo的不同阐释作为贯穿

全书的线索在西北是宗教信仰在北京(都市)是饮食禁忌和职业特色在

华北农村是姻亲网络在东南沿海是血统宗族因此是国家的政策将其统纳为

ldquo回族rdquo他指出ldquo与官方历史或少数民族地图所显示的相反在 1950年代获

得政府确认之前回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就像许多其他的群体一样

回族只是在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时期才开始出现rdquo50他特别强调国家权

力在民族认同构建中的角色但共时性的研究忽略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关于中国西北穆斯林的研究也直接针对ldquo民

族范式rdquo提出了批评51李普曼在中国西北地方性的背景中来考察 1930 年以前

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群体特性的揭示以拓展对ldquo中国性rdquo

的理解其著作以另一种方式同杜磊的研究一同挑战了中国和西方晚近学术中

将之视为一个同质性少数民族或族群的观念他以 Sino-Muslim 的例子说明

内含于民族范式中的宗谱性族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之前

他们这一群体并没有产生广泛的一体感ldquo民族rdquo这一概念是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才形成的并且在 1949年以后才被中央政府持续加以利用因此他认为

回族的存在是中国民族主义在特定形式和特定关注下创造的52姚大力及张中复

的研究则从不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分别反驳了他们的看法姚大力通过对相关史

志和碑文的解读缕析出ldquo回回祖国(祖宗所居之国)rdquo这一中国穆斯林的历史

49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0 Ibid p 96

51 Lipman 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52 Ibid p xxv pp 215-217

15

记忆并将其看作他们对于本群体出自共同血统的初步表达53他对回族群体内

部认同意识的历史考察认为ldquo尽管回族共同体是在 1950 年代的民族划分中最

终界定和形成的但一个具备lsquo种族rsquo共同体基本特征的回回群体早在明清

之际便已形成对共同血统的记忆有了比较巩固的感性意识在辛亥革命后

逐渐发展为相当充分的自觉认识rdquo因此现代意义上的ldquo回rdquo的形成不能算是

一种完全任意的新创造而是更早先历史形态ldquo回族rdquo的转型54张中复则从社

会层面及伊斯兰文化方面分析了回民起义问题他认为以民族本位为出发对回

民起义进行的解释可以把回民起义的革命运动传承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将其

看作具有内部凝聚意义的历史记忆这正是近代回族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驱

力之一55姚张的研究实际上回答了在国家的民族识别以前回这一群体是否

有类似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问题而这种认同则是国家用政策将其缔

造为一个现代民族的基础在他们的启示下本研究认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

斯林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虽非纯然一族但基于共同的宗教在群体内部有了一

定的自我归属意识松散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他们自我

言说的经验材料来考察他们认同意识的变化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

及回教报刊的发行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形成集

体认同有着极大作用李普曼也指出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由宗教和世俗穆

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开始有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

国性声音发出56然而本研究认为这一全国性声音的发出不仅涉及到穆斯林组

织更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传播信息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系同时穆斯

林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使这种声音达到了一个高潮

日本学者松本真澄(Masumi Matsumoto)从抗日战争中回蒙两个群体的

族群性(ethnicity)复合认同感与战时战后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汉

人共同进行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这一视点进行论述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回蒙

两个群体自律凝集为ldquo中华民族rdquo他们与执政者积极合作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吸取当时的经验坚持统一中华的理论依据57然而她注重的是穆斯林知识精

英与执政者的互动却没有论及知识分子的这种认同和思想如何向大众扩散

5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84 54 同上页 110 55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2001)页 285 56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p 212 57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6

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去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

经由相关的文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中间这是本研究想要说

明的

玛丽丝middot吉莱特(Maris Boyd Gillette)的研究着重考察改革开放后穆斯林

社区中现代化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

常消费实践以及消费如何被运用作意识形态58她认为穆斯林群体在使用国

家宣传的进化论框架来思考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挑战国家这种向导

的作用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寻找ldquo现代化rdquo的出路和ldquo先进rdquo位置的坐标59

因此他们在国家提供的现代化路线之外积极运用消费实践来追求自己的现

代化以另一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的话语垄断这就是她称

之为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进程即中东为不发达的穆斯林社会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

繁荣与现代化范式这也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到ldquo本真rdquo的伊斯兰教60这种

集中采用中东模式的时间涉及到伊斯兰生活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宗教公共空间等

各个方面同时吉莱特强调rdquo阿拉伯化在 1980 年和 1990 年间急剧增强原

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林与中东的接触增强但作者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一

个回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已积极运用和中东国

家的这种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和群体认同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积极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

和民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这批学者学成归来为中国

与中东国家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如纳忠61对阿拉伯史的研究纳训完整地

翻译了《一千零一夜》庞士谦为埃及法鲁克国王担任中国文化顾问马坚刘

麟瑞等随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一系列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的活动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相

关领域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化的急剧增强不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大量的

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很难出现如此频繁的接触和影响

58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 59 Ibid

60 Ibid p 77

61 纳忠(1910-2008)字子嘉云南通海人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

拉伯语语言学家早年在昆明明德中学与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校读书并参与当时回

民报刊《清真铎报》的撰稿和编辑工作1931年被选送至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研

究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留学期间翻译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

《回教学术思想史》等名著1940年归国1942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1947 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58 年调往北京外交学院1962 年起任北京外国语

学院教授译有多种作品主要著作有《阿拉伯通史》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页 417

17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起整个

学界的范式转化学者们更加关注各文明间的交流提倡ldquo文明对话rdquo

在这一新的学术范式下李焯然杜维明等都对中国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

经典给予极大关注推动了一系列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活动如村田

幸子(Sachiko Murata)在仔细研读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

等文本后出版了《苏菲之光的汉文折射》对两大文明的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汇

流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释62

兹维middot本(Zvi Ben-Dor Benite)的《穆罕默德之道帝制中国晚期的穆斯

林文化史》(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即与这一近来较活跃的ldquo文明对话rdquo研究框架有关他以清代赵灿的《经

学系传谱》为例以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的形成与流传为基础进一步

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汉文译著学者群体及其著作对

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影响作出了阐述63作者认为在晚清帝国境

内多元族群历史格局形成而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教育文化网络构

建起汉文化集体记忆寻求自己在中国主流社会的ldquo合法性rdquo身份这一著作

给本研究的最大启发是从文化史角度切入看中国穆斯林问题近现代穆斯林知

识分子到中东去求学游历以及通过新兴的报刊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也是他

们在寻求这一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实践而且正是 Zvi Ben-Dor 在书中

探究的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为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去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

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中国伊

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与当时

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近代中国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基本是靠经堂教育来传承这些穆斯林在出发

之前大多数已从中获得了相关的语言储备同时笔者认为也是这一方面

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选择到中东国家

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中国的大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更多的中

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使更多的穆斯林通过汉语文本对伊斯兰的阐释进一

步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异同吸取认同资源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

62

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uuml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with a New

Translation of Jamirsquos Lawarsquoih from the Persian by William C Chittick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0) 63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化进程中去

此外Zvi Ben-Dor 在其论文ltldquo埃及九年rdquo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人gt(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中探讨了 1931-1947 年间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指出他们是中国伊斯兰复兴

现代化地和返回纯正性的使者并认为ldquo离散的自我理解rdquo (ldquodiasporicrdquo

self-understanding)是中国穆斯林认同意识的特征之一64在文中他将自己的

阿拉伯化(关注文本传承强调中国穆斯林对纯正伊斯兰的追求)与 Gillette

的阿拉伯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核心地区的联系是一种回溯

式的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这种迁徙感因远离伊斯兰中心而

产生而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ldquo迁徙rdquo的结束内中契合了许多

旅行论述中的ldquo回家rdquo母题又与人们的认同相关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广泛

的视界内来看待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内地汉语穆

斯林身份问题的重现与建构问题晚近关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对文化

和族群认同的ldquo虚构rdquo特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着重于象征认同的考察斯图尔

特middot霍尔(Stuart Hall)将符号学方法和话语实践分析引入认同研究认为认同

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ldquo通常来说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

是基于对某些共同本原或是与他人及群体所共享的某些特征或是相同的理

想以及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团结和忠诚的体认建构起来的与这种

lsquo自然主义rsquo的定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过程是

一个从未完成mdashmdash一直在lsquo进行中rsquomdashmdash的过程rdquo因此这种认同总是在变化

中的65霍尔反对将认同看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指

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通过话语和表征他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建

构的意义是由表征生产出来的通过引入话语和表征的视角霍尔把认同研

究从探讨ldquo我们是谁rdquoldquo我们从哪里来rdquo转向探究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被

表现如何影响着我们去怎样重现自我的问题66与这种将认同视作是一个动态

的未完成的建构过程的看法相类似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对民族主义

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性和创造性这种认同通过虚构想象而得

以建构他同样强调各种象征的重现形式对认同的作用尤其是印刷媒介比

64 Zvi Ben-Dor Beniteldquo 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pp 105-128 65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p2 66

Ibid p4

19

如文学和报纸对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67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中东记述看作

是一个表征系统从中探查ldquo文化信码rdquo如何被表现穆斯林在不同的历史语

境下如何重现自身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穆斯林身份的塑造认同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

本论文将视角集中到民国时期ldquo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rdquo主要归结于近代宗

教和教育方面促进了出国活动的日益繁盛以及近代内地穆斯林报刊兴起提供

的传播条件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在数量上不能与欧美游记相比但也是一种

重要的文化印记近代伴随着由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冯桂芬(1809-1874)等人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政论文章潮流游记随着中国社

会的嬗变在体式内容文辞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现代的转型文学社会

文化政治密切交织在了一起综观这一时期的游记作品内容倾向于文化化

和政治化文学艺术形式退居后位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人们开眼看世界

境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大规模的跨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带来的感受和

身份认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的文化冲击当其他人都选择去西方的时

候这一群人向中东走去他们的旅行记述以独特的文化语境在近代海外旅

行写作中于风格体裁知识视野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随着传播形式的

改变这些旅行记述通过报刊及其他渠道向读者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相关资讯

面对社会的变革近代中东地区的改革思想以及伊斯兰教自身的传统无疑提供

了向西方学习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国家寻求民族解放的策略与经验成果

也给中国的回教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迥异于汉族知识分子的观点与视角彼

时穆斯林报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穆斯林在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的普

遍性当时的很多报道十分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发展状况另外

一些报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多有留学背景报刊设有驻外通讯员在国际交流中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他们为什么转向自身的伊斯兰传统在异域有怎样的体

验和感受怎样学习其他回教国的经验如何调节自己的认同利用在中国的

独特性与在世界的普遍性加入到与大环境的对话中去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将伊

斯兰世界的信息与本土普通民众共享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到西方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去中东

国家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形象是什么样的旅行记述怎样体现了同时

6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68 如《月华》有驻印度埃及等国的通讯员并与其他国家的报刊有积极互动而仅

出过一期的《清真月刊》共 32页就有五篇关于国外的报道涉及土耳其南洋法

国等地见《清真月刊》第 1卷第 1期(1920年 1月)

20

属于一种以上文化的中国穆斯林复杂的家园归属感当时这种关于中东国家的

记述作品为什么能够传播开来在穆斯林间产生广泛的一体感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如何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穆斯林提供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资

源与其他族群和执政者互动由此借以关照近代中国穆斯林自身社会文化的衍

生和构建尝试着与上述学界对中国穆斯林文化的研究进行对话

第四节 结构安排

论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解决以上要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从出行目的

交通条件在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便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到中东去的原因及优

势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整理揭示当时社会局势和出游条件并讨论他们到中东

去的独特优势强调宗教情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到中东去提供一种

背景第三章以不同身份作者的旅行记述为探讨对象对材料中到麦加朝觐的记

述和对中东教育政治的记述进行整理从宗教层面和教育政治层面阐释异域形

象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以朝觐和游学为目的由于麦加城不向非穆斯林开放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朝觐活动对许多教外人士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朝觐

者对朝觐过程的描写就向外界传达了这方面的信息更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同时由旅行衍生出的跨界的经验在不同身份作者笔下表现不尽相同穆斯林作

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而非穆斯林作

者则多将中东地区的发展状况视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

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第四章重点对抗战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记述

进行分析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体现出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致的有的与其宗教认同一道形成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爱

国宣示有的则是对主体族群显示出认同上的疏离倾向第五章主要分析这批旅

行记述与回教报刊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中东相关的信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流通等

一些旅行记述的作者本人也是主要报刊的编辑或主笔近代回教印刷和出版的发

展为这些游记的流传提供了渠道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于伊斯兰中心资讯的

共享中去这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第六章在以上几章分析的基

础上总结全文并将其放回到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脉络中以试探

其在区域互动中新的研究可能

21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近代中国对外交往并非仅限于欧美和东洋中东国家因为位于欧亚通道

交通方便中国赴欧美人员取道这一地区者甚多近代中非海上交通的演变

使得中国到欧洲的路程大大缩短也将更多目的地非中东国家的使者或留学生

带到红海地中海地区正如王韬所观察到的ldquo昔时英人东来之海道皆绕好

望角而至中华自咸丰年间始由亚丁直抵红海陆行百七十里至地中海计

程可近数万里诚捷径也bdquobdquo逮至苏彝士运河一开东西轮船均可之达局

面又一变矣rdquo1他们借在沿岸短期修整之便对埃及伊斯坦布尔亚丁等城

市多有观察但这毕竟是少数有意识地到中东去的多为回教徒近代以来

随着海禁废弛前往中东地区人数大增既有宗教传统的朝觐旅行也有留学

访问等出行这与当时开眼看世界的潮流分不开但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和大部

分知识分子都将视野投向西方那么当大多数人选择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去的

时候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地区去又有哪些优势和条件促成了他们的行游本

章拟从出行目的交通及组织方式的改善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行游的便

利三个方面来探讨并强调宗教感情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一节 出行目的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最主要的一类是穆斯林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

随着回教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局的变化出现了在朝觐之余以留学考察

访问联络等为目的的中东之行本节将到中东的旅行记述大致分为三类从

朝觐留学访问及其他活动三个方面的背景来讨论他们为什么到中东去

一朝觐之旅

到麦加朝觐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无疑是他们到中东去的最大动力与目

的朝觐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很多宗教中都有在伊斯兰教中专指每年伊斯

兰历(希吉来历)12月 8日至 12日在麦加集体巡礼天房及其他多项宗教仪式

即ldquo哈吉rdquo(al-Hajj)它是伊斯兰信徒的五大宗教功修(即念礼斋课

朝亦称伊斯兰的五大支柱)之一《古兰经》云ldquo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

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方的义务rdquo(《古兰经 397》)伊斯兰教法规定凡具备相

应条件的穆斯林毕生应朝觐麦加克尔白一次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希贾兹境

1 王韬lt漫游随录gt见《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页 43

22

内的麦加作为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

的穆斯林来到这里完成宗教功课人们在麦加朝觐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些圣迹到麦地那瞻仰穆罕默德

的圣陵并进行一系列巡游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前 拥有克尔白的麦加城就

是阿拉伯半岛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古老的阿拉伯民族信奉多神教城中ldquo克尔

白rdquo内供奉着各部落众多的偶像每年朝觐季节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克尔白举

行朝拜偶像的集会并进行宰牲献祭的活动麦加逐渐成为古代阿拉伯多神教

徒敬神和祭祀的地方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兴起631 年克

尔白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为保护克尔白的圣洁和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默

罕默德宣布将克尔白四周划为禁地不准在禁地内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异端

邪恶行为不准非穆斯林进入禁地从而确立了麦加的神圣地位公元 632 年

的朝觐季节 穆罕默德率领众多辅士和信士从麦地那来到麦加作他一生中最

后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朝辞演说现在穆斯林朝觐的一系列

宗教仪式即以此为据进行伊斯兰教的朝觐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和程序根据

《古兰经》和圣训安排的活动又以教内先贤为效行楷模13世纪起麦加曾

先后是埃及土耳其人的属地1925年归属内志国王伊本bull萨乌德(1880-1953)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2

自从 1300多年前穆罕默德把朝觐作为穆斯林生活中五大要素之一并昭示

天下开始朝觐活动逐渐成为穆斯林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唐代伊斯兰

教传入中国相应的宗教活动也被带入中国但保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却不多见

对于中国穆斯林来说由于与麦加相隔万里漫长的旅途是一种考验克服困

难则是虔诚的表现朝觐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功课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长途旅

行可以借此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增进对信仰的理解进入民国时期中国

各族穆斯林朝觐活动记载逐渐增多到麦加完成宗教功修便是对这一传统的

延续

二求学之旅

中东地区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朝觐这一动力又衍生出到伊斯兰世界

的核心地区求学问道的渴望因而出现了以求学为目的的中东之行学者们将

此作为一种追求与荣耀民国时期到中东地区的求学活动在中国社会变迁的

大背景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ldquo追求rdquo与ldquo荣耀rdquo而与当时回教社会的发展

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参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359

23

近代回教的发展是融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的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

以来在自身的发展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交融中颇有突飞猛进之势元

明时期尤为兴盛在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风尚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

然而到了清代中后期中国穆斯林群体却是处于不断的抵抗与镇压中顺治初

年甘肃回教徒米剌印丁国栋等人起兵反清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以及咸

同年间的云南回民起义等连续不断的ldquo起义rdquo与ldquo叛乱rdquo使得这一群体被

视作叛逆者生命与信仰自由受到威胁而中国伊斯兰教也渐渐被排挤到中国

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白崇

禧将这种变化一句话概括为ldquo始于隋唐盛于元明衰于清rdquo3清朝统治者的

严厉压制以及伊斯兰思想文化的废弛导致了中国穆斯林生存的贫愚与中国伊

斯兰教发展的低谷4到了清末边疆领土屡遭觊觎在当时硝烟弥漫多元政治

势力相互抗衡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回教群众开始受到重

视1912年孙中山到北京在出席北京回教各界名流及群众的欢迎大会上强调

ldquo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之压迫最甚

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亟宜从事于回民的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

之革命运动回教以历代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使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

使革命的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rdquo5 ldquo五族共和rdquo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让中国穆斯

林看到了复兴自己宗教的希望民国初期所倡导的国家复兴与国民性改造无疑

也深深地影响着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国穆斯林群体许多穆斯林学者开始对清

代整个穆斯林群体的逐渐式微做出回应他们在反省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时

认为思想和知识上的封闭贫愚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白崇禧lt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gt见《月华》第 14卷第 11-12期合刊(1942年 12 月)

页 3 4 关于清代对伊斯兰教的态度与政策西北云南回民起义及后果参考白寿彝主编《回

民起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David G

Atwill The Chinese Sultanate Islam Ethnicity 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张中复《清代西

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余振

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 转引自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页 41ldquo五

族rdquo中的ldquo回rdquo同时兼有ldquo回疆rdquo和ldquo回教rdquo(伊斯兰教的旧时称谓)的双重含义

白寿彝认为孙中山的回族有两种说法ldquo有人认为lsquo回rsquo是指lsquo回部rsquo指新疆信仰

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也有人认为内地的回回民族也包括在内rdquo从这次演讲面对的对

象和演讲的内容来看这里的ldquo回rdquo包括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见白寿彝lt回回民

族和回回教gt《中国回回民族史(上)》页 681

24

例如当时著名的阿訇教育家马松亭6在谈到回教文化时指出

helliphellip然时至今日则迥非昔比论文化则不但不能对于中国文化

有所贡献即回民本身亦已教育落伍文化水准低落清朝以后满人

统治中国力谋汉化汉族地位逐渐增高回族地位渐趋低落helliphellip在

环境演变之下回民为保存本身的生命起见由自立求进的状态变成

消极自守不干外事的状态放弃社会上的一切权利专求宗教本身的

推延驯至养成回民仅富于宗教意识而薄于国家意识7

马松亭所说的ldquo文化水准低落rdquo一方面指汉文化水平低回教民众遭遇

了清朝的压迫后以不习汉字专攻宗教知识来抵御外部的压迫与同化与汉

族社会有所脱节另一方面指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衰落元朝以后中国本土与

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渐渐中断回教内部的知识传承多以几百年前的经典为依据

课本教材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同时阿拉伯文的文法组织读音等都有很大

变迁没有与中东互通音讯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回教社会与中东地区

的新思想新学说有了很大隔膜宗教信仰衰退危及到自我认同的延续两种

文化传习的衰落阻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ldquo消极自守rdquoldquo专求宗教本身的推

延rdquo可看作是自晚清以来穆斯林社会应对与统治王朝紧张关系的一种策略ldquo不

干外事rdquo的状态与历史上如元朝回回人的政治参与有了很大不同一般回教民

众因固守传统排斥新式学校教育文化水准远落于时代进步因而无力改善

生计而生活穷困这又导致无法改善教育文化和宗教信仰衰微的局面因此穷

困与愚昧恶性循环一如赵振武所说 ldquo中国回教经有清二百年之摧抑回民 6 马松亭(1895-1992)名寿龄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大阿訇社会活动家

和回族教育家北京牛街人曾先后受教于达浦生等人门下1925 年在山东济南参与

创办成达师范学校成为伊斯兰新式教育的典范1929 年迁至北京创办成达出版部

出版《月华》《成师月刊》等杂志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两次赴埃及促成选派留学

生赴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并亲自陪同学生前往聘请两位埃及教授至成达师范讲学

回国后创建福德图书馆征集中外文图书上万册他协助创办了北平西北中学中才

小学新月女子中学等多所回民学校1949 年因避战乱暂居香港1952年接受周恩来

总理邀请返京文革中遭迫害后得以平反学术方面限于汉文化水平不高撰述有

限有《古兰经要义》《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汉译古兰经首章》等作品

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41-1447 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034

25

乃变其积极态度而为消极退居寺内仅守教功bdquobdquo暴政之下保持回教之

不绝寺的教育实居首要然而拘墟不变使回民积渐而成今日之贫愚rdquo8 面

对中国穆斯林长期处于内外ldquo双重封闭rdquo的状态他们提倡新式教育沟通中

阿文化期使两大文化交融促进中国回教复兴这并非只是学者ldquo恨强rdquo的

说法早在 1905 年王浩然出访阿拉伯和土耳其时一位阿拉伯大教长在了解

中国穆斯林没有发展各种近代教育和实业后甚为担忧并提醒王浩然ldquo贵国

回教若不打主意要强 一定要落各教之后rdquo9建议中国的穆斯林要具备现代国

民应有的素质和学养增加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谋生的竞争力使回教社会的智

识能够融入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去而当时的土耳其苏丹哈米德二世

(1842-19181876-1909在位)则批评了中国穆斯林不习汉文化的状态ldquo汉

文既为中国国文而中国回教徒又是中国人却不读中国书无怪乎他们贫而

又愚在社会上所居的地位是无足轻重了rdquo提醒中国穆斯林要学习中国文

化融入所处社会10

清末民初当全国ldquo兴教育之声洋溢于耳rdquo时中国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

亦将其作为复兴中国伊斯兰教之必要手段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局势学习西

方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ldquo开眼看世界rdquo也是中国回教复兴的必经之

途ldquo迨辛丑和议既成国民愤战败之辱纷起图强rdquo因而就有了ldquo王公浩然

乃崛然而起以为拯救此积弱已深之中国回民更非改善学制莫由乃躬往欧

亚非各回教国家考查rdquo11王宽 1905年携弟子从上海出发乘法国邮船经南洋

到麦加朝觐游历了埃及雅典罗马伊斯坦堡等地礼毕返回土耳其时谒

见了当时的苏丹哈米德因而有了上述同中东地区执政者的交流他们的提醒

与建议对于王宽本人及至当时整个中国伊斯兰社会都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王宽

回国后在北京创办回教师范学堂除阿拉伯语和宗教课程外该校学生还学习

汉文和科学知识这是穆斯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型学校但由于经费困难

不到两年便停办12但它已经在回教社会起了很大影响现代穆斯林新式教育逐

渐发展起来自身对回教社会的观察和国外的游历使得王宽大力提倡发展回民

教育ldquo余游土尔基归国后始知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

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

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48 9 lt正宗爱国报gt1907 年 7月 1日转引自张巨龄 lt20 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

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0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

料选编(1911-1949)》页 1770 11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48 12 孙绳武lt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关系gt页 1770

26

兴学rdquo13同时回教社会也兴起了兴实业办教育振兴民族精神的热潮组织

回教社团动员教内人力物力发展新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是他们首要的

实践重点14

要发展国内回教新式教育打破与中东地区文化隔阂的状态接受来自伊

斯兰文化核心地区的刺激就成为紧要之事回教群体生存的基础在于伊斯兰教

信仰信仰的根基在于宗教经典的传习由于中国本土回教教育的落后与封闭

自身无法进行自我更新和提升宗教知识和信仰活动日趋空洞只求致用而

没有研究学理的涵养此时只有来自信仰源头的文化能提供嬗变的动力而被

动的接受远不如主动的求知更直接和深刻第一届留埃生纳忠曾回忆当时留学

的初衷ldquo我想到埃及留学的动机是起于三四年前开始专攻阿文的时候那时

因为见中国回教教育的衰落教法之腐败因袭固陋不思改良致使圣教一

日一日的堕落故思到外面专攻宗教学预备为中国回教做一点事情rdquo15他对

到中东学习的内容与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所说的ldquo宗教学rdquo不是空泛的了

解是具体且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实际的在回教知识界看来最基本的是要学

习阿拉伯语文这是理解《古兰经》等典籍的基础进而能够对《古兰经》经

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音韵解释考证等其次是宗教哲学即伊斯兰

的宗教思想和理论以使伊斯兰教能在ldquo科学和哲学斗宠的时代rdquoldquo独立不倚的

和他们抗肩而立大摇大摆地和他们并驾齐驱rdquo16再次是ldquo教法学rdquo的研究

即后世法学家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定出的许多细则了解教法的轻重

性及经常达变的办法才能在时代的变迁地域及风俗殊异的情况下不致与社

会脱轨另外还有回教史的研究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初中国国内还没有

系统的回教史著作ldquo穆圣以前由上古而中古如何演来的穆圣以后至现代

如何演进的全都没有连贯与有系统的记载rdquo而ldquo我们自己不来讲讲不清楚

人家便替我们讲替我们乱讲bdquobdquo到那个时候恐怕连我们自己的信徒读了或

听了都分不清谁是谁了那真是万分危险rdquo17有识之士表现出了面对民族历史

失忆的焦虑立足于中国回教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到伊斯兰的源头去寻求真

知力求改善并提升新式宗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语文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国穆

13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83 14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

史(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 667-682 15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期合刊

(1932年 4月)页 38 16 愚克(马淳夷)lt我所贡献于留学埃及诸君的几个意见gt见《月华》第 4卷 16-18

期(1932年 6月)页 11-18 17 纳忠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7

斯林到中东求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三访问交流之旅

在朝觐和留学之外还有因考察和访问远赴中东的交流活动除了系统的

宗教知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状况也是

他们急于了解和学习的正与清末官员的出使考察对中国新式学堂的开设和近

代化人才培养的意义一样考察与留学相比虽然不能深刻地改造行旅者的思

想和知识结构但是时间短有针对性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学习异域的长处

民国时期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互动逐渐频繁如护送第二届留学生的成达

师范校长马松亭校董张润芝及《月华》主编赵振武的中东之行此外当时

的回教知识界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增强与其他地区伊斯兰教民

族或国家的联络如中国伊斯兰布告会代表尹光宇在朝觐之后赴耶路撒冷参加

世界回教大会18随着时局的变化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空前严重的国家与民

族危机则有了对外进行宣传争取舆论支持的需求中国穆斯林利用宗教这

一纽带到中东地区去联合被压迫的伊斯兰民族共同参与抵抗出现了一

类特殊的中东之旅这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讨论在此不赘述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主要是因为朝觐留学考察访问到中东去普通

民众多纯粹去朝觐但对精英知识分子来说这三种活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朝觐是为了完成宗教功修求学立足于促进本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其中包含着

对自身信仰的自信和热爱访问和联络则是以宗教感情为纽带因此当大多

数知识分子选择到欧美去的时候他们为了上述目的到中东去而宗教情感是

最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花费巨大民国时期科技的发展交通的进步和

新的出行组织方式的出现使得这一行程的旅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自古以来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旅行路线复杂交通方式多样从游记和

相关记载中看来大致分为两类陆路海路实际上所有的路线都有交通穿插

的情况

陆路主要是从西北沿古代丝绸之路行走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通过河

西走廊自西端的敦煌分为三道这三条道路都能通往西亚据《朝觐途记》

18 lt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抵沪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 期(1935 年 8

月)页 73

28

记载清代朝觐者通常走ldquo天山北路征程rdquo穿越中亚地区(或青藏高原)寻

找海港如卡拉奇等地搭船19自唐代以后中亚地域政治变动较大许多繁华的

城镇历经兴废甚至杳无人烟其间高山峻岭阻隔沙漠戈壁横亘要由中国

的最西部到达麦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条路线主要是新疆穆斯林选择在

民国时期也有内地穆斯林走如 1939 年由于海上路线受阻有 38 位内地穆斯

林组成朝觐团循着前人走过的青藏高原mdashmdash印度路线到麦加去他们由西宁

到拉萨走了三个月没有见到任何人烟走出拉萨之后就有两名朝觐者因瘴

气而去世二十天后走到中印交界的ldquo噶凉布rdquo坐上了汽车后又换火车

到达孟买坐船前往麦加20

走海路古代大致有两条一条为《朝觐途记》所述由内地经川西平原

抵达云南转缅甸再搭船到孟加拉在此候大船去吉达另一条由东南沿海

的港口如广州出发海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季风的状况决定着船期19世纪

中后期以前海上交通依靠帆船动力主要利用季风行程的顺利与否全赖于

此以 1842年马德新的朝觐为例农历 2月马德新到达缅甸仰光准备从这里

搭乘游船前往阿拉伯正遇上印度洋风浪大作不能行船又因赶不上季风

船家不出航只能苦等近五个月农历 7 月马德新终于登船西行但此时风

向还没有从东南季风改为东北季风一路上逆风而行原本半个月可到的路程

最终花了 40天才抵达印度加尔各答在印度他又为寻找去吉达的船只滞留了

4个多月21

无论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海上漂泊中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都有万里之遥

路途遥远中途换车换船甚为烦苦还有出国手续繁重饮食起居不便等困难

但是这种长途跋涉的辛苦在民国时期有了较大改变

首先是交通方面交通是出行的基础关系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费用20

世纪初中国国内的交通条件随着世界交通业的巨变也得到了提高新式交通

工具以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

善过去因为交通落后中国穆斯林往往根据各自情况从西北西南循陆路

到出海口或从东南沿海出海旅途花费较多所需时间也较长民国以来

轮船取代帆船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定期远洋航班也开始出现安全性强

航行快大大缩短了中国到中东地区的航程上海作为一个东方大港成为中

19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55 20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 2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页 20-21

29

国沟通南洋西亚和欧美的海上交通中心这一时期除大部分新疆穆斯林仍

按传统从巴基斯坦中亚等地区转道阿拉伯海或地中海乘船赴麦加外中国内

地的穆斯林大多都取道上海或者从西南转南洋前往麦加履行宗教功课形成了

固定的交通路线和集结地点

其次与其他现代旅行一样到中东的行程组织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行程

的方便与舒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但旅行社和相关的民间团体

周旋于交通机构与旅客之间建立服务网络妥善安排行程也能利用交通工

具之外的便利来改善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参与到这一行程的组织者主要是上海

小桃园清真寺和 1923 年成立的中国旅行社(其前身为上海商业银行附属旅行

部1927 年改为中国旅行社)上海穆斯林自 1920 年代中期开始接送来自各

地的朝觐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协助办理护照签证兑换外币购买船票等

由上海到吉达的航线主要由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承办但在 30年代以前并非

直达吉达港最初只以新加坡为终点再从新加坡乘朝觐轮船转往吉达港而

在新加坡的船期不能预订十分不便由于沿途辗转待轮朝觐者往返一趟少

则半年多则 89个月既费时间又费旅资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创建者金子

云1929年去麦加朝觐经历过路途的艰辛后感受颇深便借转轮之际向新

加坡当地回教组织请求给予在新加坡换船的中国教胞以照顾他返回上海后

又同中国旅行社及蓝烟囱公司沟通达成开放朝觐专轮的协议中国旅行社就

此对外宣传称ldquo本社之设原以服务行旅为旨有鉴于朝觐诸君之困难乃

谋一便利之方十九年(1930)冬各方教友齐集沪渎本社遂与蓝烟囱公

司商妥每年特放专轮自上海启程直达芝(吉)达 如是旅费既省又无转

轮折待之劳rdquo22中国旅行社特意为这条线路编印了旅行导览以方便乘客掌握

出行信息便利行旅此后朝觐者一般于伊斯兰历七月在上海会集由小桃

园清真寺负责照料代为办理申领护照兑换外汇卫生防疫等出国手续并

委托中国旅行社代购往返船票运送行李以及向英国蓝烟囱船公司交涉预订船

期等事轮船直接往返中国上海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在中途停靠只加油加

水期间会有当地回教组织派人到船上照料朝觐专轮开通沿途只停五个港

口即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亚丁到吉达时间和费用都大大减

省到中东去从此有了一条极为方便的路线23以 1933 年的朝觐为例由蓝烟

囱公司派万宁号专轮接送ldquo往返均不在新加坡换船而船上为回教徒的设备

更周到如饮食原料之充分供给沐浴间之设备精洁等均非他船所能及rdquo24

2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middot导言》(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1932)无页码 23 同上页 9-10 24 lt中国朝觐团往返之便利gt见《月华》第 5卷第 15期(1933 年 5月)页 16-17

30

金子云也特别派人赴码头接待由内陆奔赴上海的朝觐者协助他们搬运行李

办理海关手续在交通条件改善之外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与中国旅行社的通力

合作使到中东的交通及组织形式有了极大改观逐步形成规范方便了出行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由上海至芝达(吉达)航程约需 27日中途停泊五次

即上海mdash香港mdash星嘉波mdash槟榔屿mdash哥伦布mdash亚丁mdash芝达

《由上海到麦加》页 9

到中东行程的组织管理实际上跟民国时期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现代旅游的兴起以旅游组织的诞生和集团旅游为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1912年到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是现代旅游的形成和创建时期1927

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现代旅

游的受挫和恢复时期25抗日战争前国内行旅经过军阀混战的惨淡时期后复苏

出现了专门的旅游业这有赖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势但是日本的侵略打

25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页 7

31

破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战争期间到中东去的主要是访问和进行舆论宣传直

到抗战结束之后正常的朝觐才得以恢复到中东去朝觐和留学的规模也与上述

旅游发展时段划分基本对应在前期表现为比较零散的出游如王静斋26达浦

生27等人的中东之旅在1925-1937年间出行人数比较多大部分的朝觐和留学

记载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23年至1933年间中国内地共有回民834人

通过上海前往麦加上述统计不包括每年多达千名的新疆各族穆斯林朝觐者而

1936年由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所率领的西北穆斯林朝觐团是从上海出发人数最

多的一次有一百二十四人中国穆斯林有如此大的朝觐阵容在当时是一大盛

事28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原定当年从上海出发的朝觐者无法按时启程这条

专线从此停了十年海路中断朝觐活动并没有中断少数朝觐者只能寻找其他

路径突破重重封锁到麦加去直至1947年和1948年才有两批朝觐者继续搭乘

这条航线前往麦加完成朝觐功课此时南京政府也对穆斯林朝觐活动给予方便

在新疆省政府蒙藏委员会等配合下少部分朝觐者可以购买官家外汇29

因此在政局和社会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中国

旅行社及民间团体通过对交通和港口客运有效组织而建立起的广泛的服务网

络成为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有利条件之一

26

王静斋(1879-1949)名文清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

天津人幼时随其父亲学习阿拉伯语后入经堂学习波斯语伊斯兰教经典并自学

汉语1922 年出国游学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后到土耳其印度等地考察受到埃

及近代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 年创办《伊光》

月刊宣传改革派思想抗战期间在重庆宁夏等地从事《古兰经》译解工作四易

其稿出版了 3种版本其他主要著作和翻译有《中亚字典》《中波(斯)字汇》《真

境花园》等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33-1440 27 达浦生(1874-1965)名凤轩以字行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大阿訇教育

家江苏六合人出身于阿訇世家自幼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1907

年与王宽等人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建回文师范学堂翌年又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

等小学堂大力改革旧经堂教育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伊斯兰教育1921-1927 年间

受聘于上海协兴公司遍访印度东南亚中东各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伊

斯兰教育1928 年归国后与哈德成等在上海创办伊斯兰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爆

发后在上海筹建回教难民收容所并于 1937 年 12 月只身赴中东进行抗日宣传1953

年参与发起筹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6

年以周恩来总理顾问身份参加万隆会议后长期主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工作著有

《伊斯兰六书》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420-1426 28 lt十年来中国朝觐人数表gt见《月华》第 5卷第 17期(1933 年 6月)页 14马麟

一行抵达新加坡时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新加坡回教界人士专门为其举行欢送会见lt

我青省主席马麟氏抵星gt《总汇新报》1936 年 11月 7日第二张第一版 29 lt1366年度(1947 年)朝觐大事纪略gt见《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

合刊(1948 年 3月)页 3

32

第三节 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优势

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旅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方的友好接待语言基础及资

金等方面本节即探讨此问题旅行者由中国到麦加朝觐到埃及土耳其求

学从太平洋岸的中国旅行到大西洋边地中海岸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

区走到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去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完成旅行除了必备的自然

条件和技术条件外在伊斯兰世界范围内形成的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观念和这一

传统的延续为穆斯林的长途旅行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大环境

民国时期人们常取道苏彝士运河到欧洲去顺路能够领略中东国家的风

情但有意识到中东去的大多还是穆斯林在方便的交通之外无论是完成个

人功修求学问道宗教感情都是中东之行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共同的信仰

是维系共同感情组成内部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此种穆斯林间的亲情淡化了

他们之间原来国家的民族的或种族方面的差异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一种无形

的靠拢将不同地区的穆斯林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氛围中穆斯林把伊斯兰教

法律规范占据统治地位的全部领土范围即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受教育的人

说写阿拉伯语mdash《古兰经》的语言mdash的地方称作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Dar al -

Islam)30这代表着一种高度的世界主义的文明民族国家强调疆域概念但在

穆斯林世界它的势力范围是由宗教意识观念而非政治扩张来定义的在古代

联系松散的主权领土内人们不受现代国家疆界的限制可以随意四下交游

互动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出现更多政治上的限制不可避免但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

依然能够超越政治文化和语言的边界以无可比拟的人员知识的流动性而

促进跨越欧亚非大陆间持续不断的彼此交流到 14世纪穆斯林世界已经跨越

了它的发源地中东地区从摩洛哥经过印度延展到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朝觐者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到麦加去并且不会失去与穆斯林文

化的联系31

一对方的招待

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穆斯林远离故土客居异乡当地教胞有责任给予关心

和照顾

朝觐方面历代哈里发(近现代逐渐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和领导者将自己

30 罗伯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页77 31 Michael Wolfe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 NY Grove Press 1997) p xxvi

33

视为伊斯兰共同体至高无上的领导者政策上积极促进领域内的文化统一 因

此都把维护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为朝觐者服务视为神圣的职责他们在通往

麦加的主要道路上纷纷建起旅店安置警备以保障朝觐者的安全朝圣的队伍

络绎不绝各地都修建官道储备食物盖起专门供旅客和商人休息的大旅社( 称

为ldquoFunduqsrdquo或ldquokhansrdquo)32近代朝觐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其旅行安排和

履行仪式期间的大规模汇聚和流动又是与世界中东尤其是麦加掌管政府的

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社会活动历届麦加掌管者因此努力采取各种

措施保证朝觐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所有朝觐者的安全1920年代国外有人散

布谣言称汉志地区33社会状况不稳定朝觐活动难以进行1926年汉志王萨乌

德(Abdul-Aziz Abdul-Raham al-Fasal al Saud1880-1953)为此专门发表通告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将其刊登出来以消除中国穆斯林的忧虑ldquo新加坡艾尔

萨改夫(Syed Omar Elsagaff)接汉志国王萨和德2月9日来电文曰lsquo汉志国赖

真主慈悯全境安谧请将此事代通告菲律宾群岛马来由半岛等处凡各人民悉

有完全自由以遵行教理朝觐圣地吾人对于在汉志圣地内居留与旅行之朝觐

仰赖真主担保其完全安宁敌人散布谣言全无根据冀阻人朝觐以谋其私

利请代释明云rsquordquo34 据《月华》第5卷公布的资料那一时期中国穆斯林朝

觐的人数并未受到影响1926年11月汉志颁布了全面的朝觐规范条例中国朝

觐者在麦加期间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比以前大有改善留埃生马坚对

此有所观察 ldquo大部分中国朝觐者不懂阿语在朝觐团中只有一两个人勉强可以

用阿语与当地人交谈因此一些当地的朝觐向导就向他们多收费店铺老板也多

要钱他们无处投诉自从阿卜杜勒middot阿齐兹middot伊本middot萨乌德国王执政后 我们

就没听到过这样的怨言了rdquo35 从兼并汉志和内志到建国后沙特政府发布各种

32 Ross E Dunn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p 46 33 汉志(Heijaz)地区名又译希贾兹在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靠约旦边境该地

北部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即为巴比伦迦勒底诸王所占后成为纳巴特安王国一部分公

元 1258 年以前由巴格达管辖后属埃及1517 年归属土耳其1916 年沙里夫middot侯赛

因middot伊本middot阿里率众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并在此称王1932 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

一个省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等均在该地区见孙文范编《世

界历史地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页 122 34 lt汉志王萨和德之通告gt见《中国回教学会月刊》第 1卷第 3-4号(1926年 4月)

页 38 35 马坚《中国伊斯兰教概况》(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1934)页 32《中国伊斯兰

教概况》是马坚先生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受邀在埃及伊斯兰促进会组织的演

讲会上的阿文演讲稿 1934 年由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有英文节译见 Philip

Blackwood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in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34

文告在各地布置防备力量免除朝觐税竭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服务

中国穆斯林也从中受益不少

留学方面伊斯兰教重视学问和求知在伊斯兰之家的范围内寻求知识的旅

行(talab al-bdquoilm)从中世纪起成为一个传统36同时在穆斯林世界有崇尚学问

尊重学者的社会风尚一般穆斯林学子在外地求学特别是学习伊斯兰经典不

分种族国别当地穆斯林都有义务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民国时期

中国学生赴中东得以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学生到中东留学主要目的地为埃及和土耳其因当时两国在伊斯兰

学术界都有较高地位尤其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凭借

悠久的历史和在研究传播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旗帜地位不仅享誉整个阿拉伯

世界更是世界穆斯林学子心驰神往的地方清末已有中国学者朝觐途中的零

星游学活动及至民国人数更多赵振武对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出国留学状况

做了总结ldquo留学之风始自近数年民十年时王静斋偕弟子马宏道西行王

氏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马氏则入土耳其君堡大学厥后王曾善氏自费留土

(土耳其)海维谅氏自费留印(印度)rdquo37 ldquo然此皆个人行动rdquo与驻在国取

得联系由中国学校出资派遣则是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团开始的

这里的ldquo中国学校出资rdquo主要是指往返路费在留学期间的其他费用问

题还是在与学校方面取得联系之后才得以解决民国成立之初政局动荡

虽然留学教育受到极大重视但政府留学经费极为缺乏临时政府从未来国家

建设需要出发对留学教育持十分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相继颁布一系列出洋留学政策统一规范留学生的派遣1916 年 10 月教育部

制定公布了《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作为统一的留学教育法规该规程对留

学生所需经费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这些留学目的国家只列出了英法德比

奥意瑞士俄美日本更为重要的是该规程特别强调必须具有本科

以上学历者才能被官派出国38以后的规程大多都在此基础上制定因这一要

求很难达到当时更多的是以其他渠道自费出洋留学的1924年 7月教育部

专门制定了《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对自费留学做出了规范自费生出国也

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领取留学证书后才能出洋留学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39在

回教社会内部彼时穆斯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高等教育者寥寥无几

36 Ian Richard Netton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p vii 3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952 3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页 110 39 同上页 122

35

1925年后创办的新型回民学校只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无法享受政府的教育资

源配置回教民间团体学校以宗教为沟通纽带与爱资哈尔大学取得联系

获准向该校派遣留学生

当时因中国对外联系的增多有外籍学者来访1930年 8月阿富汗学者

穆罕默德middot大章先生到云南游历参观受邀到昆明明德中学演讲他特别提到

了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mdashmdash历来都十分注重教育开罗有一个很著名的大学名亚士

哈( 即Al- Azhar)此校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学生达万人是世界回教

教育的中心所出人材非常的多自己很希望贵校将来遣送优秀学子

到那里去留学想彼邦定乐于赞助的 40

大章先生的来访直接促成了第一批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成行大章先

生离滇返国后就将在昆明的见闻以及明德中学的请求写信给爱资哈尔大学校长

爱大校长给云南回教俱进会回信表达了同意接收中国穆斯林学生到爱大学习的

意愿

敬启者曾因短期旅行住居贵地之大章穆罕默德罕君寄来一函知

诸公请彼代表回教俱进会表明诸公颇喜与世界其他回教团体相联络

并派送留学生至回教大学大章君要求鄙人将关于此事各种情形详细

告知诸公并寄上阿文与英文书籍数册

关于此事鄙人能贡献种种帮助诚属鄙人欣喜之缘因

helliphellip

诸公所决定派送至回教大学之留学生鄙人提议即以爱资哈尔大

学为其趋向之目的地盖此校乃欲精研阿拉伯文及回教教义者最良之

源泉也

40 翔真lt书大章穆罕默德罕先生游滇事gt《清真铎报》第19期(1930年8月)转引自姚

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36

helliphellip

吾人得在中国力行服务伊斯兰实属吾人快慰之举吾人之得与彼

方各回教团体联络尤使吾人极端重视将来吾人当常常准备贡献种种

可能之帮助以宣扬伊斯兰正教及吾穆圣之教训此盖实行吾国国王福

德第一之愿望也彼于帮助伊斯兰与宣传伊斯兰于世界各地非常重视

41

由信中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生到爱资哈尔大学读书一事对方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这首先体现了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谊伊斯兰的圣训中就有ldquo你们作为

教胞兄弟都是真主的仆民rdquo这样的教导基于于信仰之上的兄弟情谊使得他

们能互帮互助超越血统肤色民族和国界的限制42其次联系沟通各个地

区的穆斯林提升和传播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文化是爱资哈尔大学的职责当时

爱大新的校长上任(Muhammad al-Ahmadi al-Zawahiri1929-1935年在任)正

进行改革启动一些促进爱资哈尔与世界各地联系的新项目派遣代表团到中国

日本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其他地方去提供关于伊斯兰的精准的信息43此时

云南回教俱进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正是加强与中国伊斯兰团体联络的良好机会

因而他们给予积极的援助确实是ldquo快慰之举rdquo信中提到爱大校方ldquo极端重视rdquo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因为中国学生不远千里而去克服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本身就

令人同情而且他们使命重大当时埃及对中国回教情形非常隔膜甚至以为古

兰经在中国已经失传留学生若能早日学成归国则能够成为宣传与改善中国伊

斯兰教情形的种子这也是爱大校方甚至是埃及国王的愿望

此后云南回教俱进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筹备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严格的

公开考试遴选了公费生纳忠一名自费生马坚张有成林仲明三名明德中学

教师沙儒诚44主动提出自备旅费护送4名学生到埃及遂被聘为指导员负责学生

41 马元卿译刊于《清真铎报》第2122期合刊(1930年11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

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0 42 转引自[埃及]欧麦尔middot哈什姆著孙俊山译lt穆民皆兄弟gt见《中国穆斯林》1996

年第 1期页 45 43 Bayard Dodge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p 150 44 沙儒诚(1884-1970)名国珍云南昆明人幼年在家学习阿拉伯文和英文1917

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英语学校后任明德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英语教员1932 年

护送第一届留埃生赴开罗组织成立ldquo中国留学生部rdquo并任部长在埃期间取得开罗

37

的相关事务人员选定之后又遵照章程向省教育厅申请了留学护照许可证办

理了护照介绍书等手续组成了第一批赴埃及留学生团沙儒诚与纳忠于1931

年11月搭车出发到蒙自与其他三人一同出境取道越南出洋45

第一批学生抵达埃及后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马坚的记述中该校校

长曾一度亲临学生团宿舍探视并慰问沙儒诚向他们汇报了中国回民教育的概况

引起埃及各界及阿拉伯世界的普遍关注当日开罗的报纸争相报道这一事件46

1932 年2 月 爱大校长在收录云南学生后专门给时任云南回教俱进会会长写

信告知校方的接待情况信中称

公等之派送该留学生团以研究宗教及阿拉伯文尤令吾人愉快当

即工作使该留学生团员安适之一切 于爱资哈尔附近住屋中为之备一

宿舍规定每人给予特别津贴并特派一阿文教授为之补习直至能

听讲用阿语教授之一切课程彼等到后身体健康功课进步殊堪告

helliphellip

沙儒诚并就此觐见了福德一世ldquo又蒙国王嘱吾人特别重视该留学生rdquo

47

从国王福德一世到教育总长 都对中国留埃学生团的到来予以重视对他们

的食宿学习作了细致安排信中提到的ldquo特别津贴rdquo阿文教授专门补习等

都是对于中国学生的特殊照顾据学生寄回的报告称对他们的待遇是爱大最高

委员会的特别决定每月发给中国学生津贴二镑其他学生至多得一镑48此外

美国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被国民政府派往缅甸视察侨务1944 年被任命为

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高参负责组织ldquo海外战地工作队rdquo1947 年后主要在昆明和玉溪

从事伊斯兰教教学工作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377-1379 45 参见慕青lt考送留埃学生之经过gt《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

刊)页 7 46 达观lt译埃及博物杂志第六回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3期(1934年 8月)

页 7 47 刊于《清真铎报》第29期(1931年8月)转引自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

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页62 48 lt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年

38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为了加强对各国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附设有各国学生部聘

请各国人士任部长负责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同时负责发放津贴中国学生此

前从未设立学生部机构为了使以后的留埃生有可靠的联系渠道协助校方的管

理沙儒诚参照各留学部的模式和制度向爱大校方提出申请最终获批于1935

年5月1日成立中国学生部同时校方聘沙儒诚为中国学生部部长这使得中国留

埃生管理更加规范也为中国各回教团体继续选派留埃学生提供了方便沙儒诚

在给云南回教俱进会的信函中详细说明了中国学生部成立的经过并向中国国

内各回教团体转告了爱资哈尔大学教务总长对于继续接收赴埃学生的期望

图表 2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禹贡》第 5卷第 11期(1936 年 10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此后相继有五届学生到达爱资哈尔大学第二届中国留埃学生由北平成达

师范学校派遣于1932年12月抵达埃及共五人其中公派生有四人他们由马

松亭校长亲自护送前往爱大抵达埃及后马松亭觐见了埃及国王福德一世请

求爱大给予在师资上的援助国王欣然应允派遣了两名博士赛依德middot穆罕默

德middot达理和穆罕默德middot伊卜拉欣middot福力非乐到北平成达师范任教福德一世及爱

资哈尔大学校方还捐赠了大批经典书籍给成达师范学校1934 年初云南明德

中学又派出第三届中国留埃学生三人于1934 年3 月抵达爱资哈尔大学同年5

4月)页 35

39

月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出了第四届中国留埃学生五人在印度勒克瑙大学

( Lucknow University) 留学的湖南穆斯林青年海维谅辗转抵达爱资哈尔大学被

视作第五届中国留埃回族学生49

1936 年10月因埃及国王福德一世逝世爱大校长换任北平成达师范学

校就该校学生赴埃及留学事宜再度委派马松亭前往埃及同新任的爱大校长商

洽得到埃及新国王法鲁克一世同意由其私人提供20个学生津贴名额由成达

师范学校负责保送马松亭回国后组织考试委员会积极筹备考送学生事宜

1937年5月《大公报》刊登了招考通告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 为回教学术汇萃之学府 近年国内各回教学校

感觉人材之需要 对于留学该校学生颇多努力但因名额限制 人数尚嫌

过少 不足以应中国回教文化事业之需要去年十月 本校派员赴埃考察

回教文化 特向该校校长穆拉额先生接洽扩充中国学生名额蒙埃及国王

法鲁克一世陛下同意 允许在爱资哈尔大学增加学额二十人 由本校负

责保送兹经本校校务会议决 招考留埃学生二十名

helliphellip50

该招考通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到中东国家学习对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意义

学生名额增加到二十名显示出国内发展伊斯兰文化事业的急迫与焦虑更得益

于爱资哈尔大学对于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回教事业积极的帮助埃及法鲁克一世

国王在继承王位后曾经宣布ldquo如有回教国派遣留学生团来爱大攻读者则留

学生补助概由国王个人承担rdquo51此项用意旨在鼓励各地学生到爱大求学

发挥其在伊斯兰世界的灯塔与思想旗帜作用中国虽非回教国但是对于从伊斯

兰世界的边缘地区去的中国穆斯林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所得到的帮助超过

其他各回教国的学生爱资哈尔大学延续先前给予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待遇后来

的学生每人每月有三埃镑的生活津贴这在诸国留学生中也是最高补助那时

49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1详细名单见附录二 50 《大公报》1937 年 5月 5日转引自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页 65 51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15

40

的三埃镑如节省可支付每人每月伙食费还略有结余可适当购买书籍及生

活必需品52

但这次招考因中日战事关系只录取了学生10名另10个名额由上海伊斯

兰师范学校派出4名新疆2名四川1名山西1名北平2名在香港集合组

成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达教师庞士谦作为团长护送前往到香港后因种种

原因最后成行的只有15人53这批学生又被称为法鲁克留埃学生团成为了第

六届中国留埃学生他们于1938 年3 月抵达埃及庞士谦于1940 年应聘担任爱

资哈尔大学中国文化讲座讲师 在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第一次开设中国文化课54因沙儒诚先期回国1941年 庞士谦当选为爱大中国学生部部长主持中国学

生部工作直到1946 年学成归国这是民国时期派出的最后一届学生

由上可看出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对方国家的友好接待是一个

不可多得的优势

二国内民间的资金支持

宗教情感也体现在中国国内的民间团体和热心人士对留埃学生的资助上

留学生到遥远的伊斯兰世界中心去求学问道背负着提高本民族素质求得生

存发展救教以救国的期望因而得到了国内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几批

学生的学费和在埃及的津贴由爱大校方和埃及国王承担路费和其他费用的筹

集主要由派出学校即云南明德中学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完成

明德中学前后共派遣两届共七名学生留学埃及1931年第一批纳忠为公

派生云南回教俱进会资助 4000元当时的回教俱进会作为民间组织并没有

国家拨给经费俱进会及明德中学师长煞费苦心他们一边带头捐款一边四

处游说动员回族士绅商人及穆斯林群众捐款明德学校校长杨士明在向驻

滇英领事馆的申请文书中也写道ldquo途中须经过香港新加坡锡兰可仑坡及亚丁

等地返国时拟绕道至印度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各省市其经行地方并由校委

托向回教慈善机关热心教育人士酌为劝捐rdquo55表明他们多方筹集资金以资助学

生此次出行纳忠所需旅费ldquo由总务处会商储蓄会由储蓄款内酌拨总务处

爰就储蓄会董事当会特别召集支部联席会议决经议决由储蓄会款内拨给留埃

52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页 82-83初期为两埃镑

后来增为三埃镑 53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54 同上页 31 55 杨士敏lt本校请驻滇交涉员转请英领发给沙指导员证明介绍书函gt见《清真铎报》

ldquo留埃生专号rdquo第 27-28期合刊(1932 年 2 月)页 10

41

学生一名旅费四千元考取后照发rdquo56沙儒诚自备旅费同时ldquo教厅闻之助

资千元请顺道调查教育市政府亦予千五百元托其考察市政rdquo57 马坚当

时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毕业生得知爱资哈尔大学同意接收中国学生后向

上海伊斯兰师范校方提出申请但在上海办理护照签证未果于是返回云南

同其他学生一道办理赴埃手续他到埃及的旅费和生活费由上海伊斯兰师范学

校校董马晋卿资助58

其他人费用自筹或他人资助1934年第二批集资情况在明德中学教务主

任写给纳训的信中有说明

helliphellip以目下两三人旅费总数而言照子嘉(纳忠)函共需国币一千

八百元计合滇币一万四千四百元现在庚虞(林兴华)交来四千俊

武交来四千五百清真公会补助三千五百崇善公补助五百利和昌补

助一千何瑞廷补助四百马彩廷补助二百共计已有一万四千一百

此外尚有马会长杨校长等尚未确定捐数故照国币而言一切旅费似

乎已经不成问题矣不过为小心起见宽打窄算还是应备作港币每

人六百元方妥故较国币须一千四百元方好此项应增之数当然应作

进一步之劝捐

后面还有一段附加文字ldquo现因留平学生启程已觉唤起众人对于明校之同情

其一种扶持明校之情不觉大显露即素日对明校不睦者今亦慷慨捐给rdquo59

显示出当时回教同胞觉悟捐资者渐多而俱进会会长马骢明德中学校长杨

士敏以及时任思茅地区税务局长的白耀明等先生带头捐款并大力宣传在他

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捐资范围由回教士商扩大到一般民众使学生的路费得以

解决成达师范学校筹集资金在《月华》辟出专栏以致谢如《成达师范学

校志谢》《成达师范学校收到(二十一年度)捐款鸣谢》等都刊出了军政界

56 同上 57 纳鉴恒lt可敬爱的沙老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0-21 58 lt四月十日欢送马子实同学赴埃及留学大记略gt见《上海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 年

第 2 期页 64 59 锁昕翔《纳训评传》页 82-83

42

教育界士绅乡老等各界人士为留埃生的捐款60此后又在《成师月刊》的《本

校史略》中对捐款的情况作了总结ldquo十一月本校派送留埃及学生起程出国

由松亭阿訇率导随行者有月华报记者赵君振武此行予算旅杂费约需万元以

上少云董事长独立担任九千元马董事子寅担任一千元他如侯副董事长松

泉孙董事燕翼马董事长子香马董事君图柯三校长亦各自捐款赞助俾

克成行至松亭阿訇出国后家庭生活费则由唐柯三侯松泉赵璞华三君分

担rdquo61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的经费也主要由私人捐助国内民间团体和教胞的

资助成为对方学校帮助之外的一大经济来源

三语言基础

经费问题解决之外固有的阿拉伯语语言学习传统既是他们前往中东地区的

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一文中作者表现出对

阿文守旧教材缺乏的焦虑ldquo以前专习阿文不学习汉语新型学校两者兼授rdquo

ldquo然以过去经验而言中文学科教材教授尚称洽意进度亦如所期而阿文之难

于企图已成极大之缺憾bdquobdquo势必先选优秀学生送往伊斯兰名邦盛地留学潜心

攻讨吸取专长rdquo62到中东去才能接触纯正的阿拉伯语环境观摩阿拉伯语

教学考察相关教材才能有益于中国国内新型教育的发展这个需求促使他们

到中东去而他们在中国国内已获得的一定的阿拉伯语基础又成为到中东去的

一个优势这也是有别于到欧美国家留学的一个条件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穆斯林曾长期习用阿拉伯语波斯语

乌尔都语等语言文字从事阿拉伯天文历法医药算学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

学术研究和翻译等以之作为民族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传承工具入明以后 朱

元璋在对穆斯林宽容优待的同时也采取民族同化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引导穆斯林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淡化原先的民族宗教意识融合到汉族社会中去

在内地一度ldquo凡蒙古色目人(以回回占大多数)听与中国人为婚姻不许与

本类自相嫁娶rdquo禁止ldquo胡衣胡语胡姓rdquo63加速了回回使用汉语为共同语

言各种传统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渐趋萎缩阿拉伯语教学在近

代进入新式学校前一直是靠经堂教育发展延续的经堂教育至今仍以清真寺为

中心是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一种结合64

60 分别载于《月华》第 4卷第 282930期合刊(1932 年 10 月)页 21第 5卷第

7期(1933 年 3月)封三 61 lt本校史略gt 见《成师月刊》第 2卷第 2 期(1935 年 5月)页 5 62 芳伯lt选送留埃学生之原因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6 63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页 131132 64 参见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页33

43

到民国时期在相对开放的政策下云南回教俱进会立高等亚文(阿拉伯文

下同)专修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北京成达师范学校等新型中阿并授学校

开始出现将学习宗教知识与学习科技知识结合起来造就一批通识阿拉伯文

波斯文及汉语的人才因而为他们到埃及留学打下了语言基础在几批学生的选

拔当中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必考科目在留学资格上占了很大因素第一届明

德中学在《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中有对几名学生专业的鉴定ldquo该

生等均系在前云南俱进会立高等亚文专修学校毕业中亚文各项学科成绩俱佳

而居常孜孜好学奋励有为尤属难得可贵rdquo65到中东去学习阿拉伯语是一个

重要的目的而他们在国内打下的语言基础则为他们的中东之行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尽管到埃及初期还不能直接到课堂听课但原有的基础能为他们的正式参与

学习节省一些时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便利在这几批留学生中除了学习

阿拉伯文外还有学习了其他语言的如马坚他入选的另一优势便是懂英语

而纳忠早年肄业于中法学校后入振学社经书学校续入明德中学他的法语还

在去埃及的路上派上了用场在他给同学的信中写道 ldquo此次的船中有我们五人

是中国人多为法国人在初连饭粮水都不得(欺中国人)后来因为懂法文到

处接洽认识许多外国朋友每日亲自去要十个面包并且随意去厨房做饭他

人连厨房门都不得进bdquobdquordquo66第六届法鲁克留埃学生团中的同学大多不能讲英语

一切交涉都靠杜寿之高福尔两位同学的印度语当时他们乘坐英轮船员大多

是印度人其中的穆斯林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67而1934年山西中国伊斯

兰布道会干事尹光宇被选中出洋考察主要是因其擅长中英阿三种文字沿途方

便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1937年11月出行的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也利用了

团员精通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的优势在中东地区作了广泛宣传

小结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为了完成宗教功修学习新知和加强

与中东地区的联络交通及出行组织方式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到ldquo伊

斯兰之家rdquo范围内旅行的便利则是促使他们成行的优势之一宗教感情是其中

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由宗教感情构建的网络恰是他们到中东的行旅的一种中

介促成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交流行旅的发达带来游记的丰富同时回

教社会与外界交流逐渐增多一批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便应运而生出游者个

65 杨士敏lt本校请准教育厅发给护照许可证呈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9-10 66 纳忠lt给校中同学信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页 21-23 67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27

44

人身份各不相同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的羸弱国力构成了同样的文

化背景在异域文化碰撞下刺激着每个行者的观感ldquo中国人言西学之书以

游记为最多bdquobdquo今中国欲为推广民智起见必宜重兴此举矣rdquo68到中东去的旅

行记述记载着旅行者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反映着与旅西知识分子相同的精

神诉求亦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章将对他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进

行讨论

68 梁启超lt西学书目表序例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北京 中华书局1989)

页 125

45

第三章 异域景象

本章将通过对相关游记文本的梳理与解读以作者的宗教身份为划分从

宗教意识教育状况等层面阐释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景象

就到中东地区去的记述材料而言民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关于朝觐的新闻报

道知识介绍等还流传着一批数量不多但有一定影响的以大量篇幅记载朝

觐仪式的专著民国时期出版的这批相关著作基本上用白话文写成在记述

朝觐礼仪文教知识之余还描述了途中各种逸闻趣事无论是文采焕然的私

人考察记还是术业有专攻的留学记风格平实的访问记以及简单明了的朝觐

记作为旅行活动的产品都最直接地记录了旅行者对异域的理解具有文化

传递的资料价值又因为出行地域的不同在记叙内容上与同时期其他游记相

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穆斯林在异域世界面对的多是在脑海中想象过千百遍的

精神家园形象描摹自然风光的文字比重不大闯入其视野的主要是宗教仪式

和教育状况这些记述多以日记形式写成因其有明确的时间刻度一日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偶有所得随笔记之乍看芜杂无章但每部日记总体观之

因其时间地点事件的一目了然反倒有了几分ldquo叙事rdquo的意味保持了事

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晚清到民国在一定程度上游记担负有文化传播的任务到中东去的行旅

者有中华文化身份又是异域文化里的边缘人文化冲突的参与者和适应者

每一个行旅者都身兼多种身份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自

我身份是在以他者为参照和媒介时建立起来的行旅者多元的文化身份不但映

射了这段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而且还可从中透视出多源的文化流向这

个时期也有一些非穆斯林作者因各种原因到中东地区去康有为和胡汉民便

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到土耳其后留下的文字成为后世一窥其关于中东感

想的重要材料同时也为比较两类作者的中东见闻提供了机会行旅者的身份

对于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身份使他们在直接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

会有一些不同的精神经历由于社会地位出国动机活动方式的不同他们

作出的文化选择也会有所差别即便是相同的景观也会有不一样的诠释穆斯

林到天方去是一种回溯之旅地域和宗教上的异域体验以及对教育的关注

包含着他们内在的精神诉求中国穆斯林在备受压抑后对来自信仰源头的中东

地区的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们循着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到本源那里寻

求更多的精神支持其目的在于激活中国穆斯林群体的内在活力对于非穆斯

林作者来说到中东去则是一种完全未知的探索之旅他们将在异域所得的新

46

知用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

他们主要将视野投向与近代中国有着相似命运的土耳其更多关注其政治改革

及现代化进程但两种身份作者的观察都以中国本土的发展之路为出发点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一宗教景观

宗教景观主要集中在清真寺和朝觐仪式上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为伊斯兰

教国宗教氛围浓厚最鲜明的地域景观就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mdashmdash各式各

样由各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它又是进行宗教仪式离不开的特定场所是

集体记忆传承的空间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旅行者的宗教身份决

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为其近距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提供了优势因此在

穆斯林关于中东的旅行记述中或多或少都有关于清真寺的描写在仪式与寺

院组合的时空里他们通过清真寺的象征性仪式的操演来表征和实践自己的

信仰以此激活信仰理念和历史记忆

到中东去的朝觐者主要是到麦加和麦地那留学者在朝觐之外还能领略埃

及等地的风情访问者的足迹最广能够走访更多的国家笔墨涉及到的清真

寺也多姿多样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麦加禁寺(al-Masjid al-Haram)作为全世界

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目的地麦加禁寺正代表着他们信仰源头的精神中心

因而对其描写最为细致

禁寺的面积据说是十二万方尺周围是群房-殿宇-长三十六间每

四间为一组计九组宽二十四间每四间为一组计六组唤礼楼共七

座建于群房上不甚高大但围甚粗与土耳其式者不同由群房向

内为一大广场场内走道以青石砌成余为小尖碎石子地平常礼拜

多在广场里遇烈日或落雨则移入群房禁寺中央为天房房以大块

方石砌成照以黑幕幕绣金字天房高八丈余正面方形每边约五

丈平顶天房门向东北开门以铜制雕刻精细式样古老门距地

约五尺入天房须佐以短梯天房四周为套瓦夫圈以汉白玉石砌成

47

宽一丈余周围缀以电灯美丽异常天房门前为ldquo伊卜拉欣亭rdquo右为ldquo渗

木渗木rdquo泉ldquo沙飞依rdquo亭其左为宣讲台天房左为ldquo伊斯玛伊rdquo故垣垣

外为ldquo哈乃飞rdquo亭天房后面为汗百里亭再为ldquo玛里克rdquo亭全寺金碧辉

煌美丽异常回教禁止绘像故各回教民族之图案画异常发达禁

寺内外依砖形缀以各种颜色成为整齐美观的图案殊为得法1

禁寺的外面则是ldquo四围甚高形如护城rdquo ldquo所奇者四山虽高而不觉凯尔白之

低其尊严隆巍令观者眼光自炫辉煌夺目rdquo2

图表 3麦加禁寺

中间为天房(克尔白)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 7卷第 8-12期(1948年 3月)

资料来源大成旧刊数据库

作者以其亲身体验详细介绍了禁寺的大小ldquo禁寺rdquo的名称源于阿拉伯语

《古兰经》规定在其附近禁止凶杀抢劫等因而得名ldquo天房rdquo是中国穆斯林

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1-22 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页 12

48

对ldquo克尔白rdquo的别称即禁寺内的立方体石殿阿拉伯人为克尔白做了帷幔

即ldquo照(罩)以黑幕幕绣金字rdquo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朝觐仪式之一的ldquo套瓦

夫rdquo(Tawaf绕行)即以克尔白为中心进行故而有专门的ldquo套瓦夫圈rdquo克尔

白周围的渗渗泉及亭子都各有其来历具有久远的历史意涵为穆斯林所熟知

作者到禁寺的时候已是晚上当时麦加城内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电灯禁寺

专门备有一个特定的磨电厂来供电3 因此它在夜晚愈发显得ldquo金碧辉煌rdquo凸

显其尊贵的地位据传说ldquo克尔白rdquo 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易卜拉欣和其子易司

马仪所建褐色的陨石亦是易卜拉欣遗留的圣物公元 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

林大军收复麦加后下令捣毁了ldquo克尔白rdquo 内外的全部偶像只保留了神圣的

黑石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将其改为清真寺禁寺建筑群这一实体结构积淀

着伊斯兰初创时期以及历经千年发展的历史经训中相关的阐释说明流传广

泛的易卜拉欣父子的故事玄石和渗渗泉等历史遗迹表征着伊斯兰教的一系

列意义系统成为穆斯林认同的核心对于中国的信徒来说禁寺与中国距离

的遥远更加凸显了其神圣性长路漫漫难以到达在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

ldquo精神磁性rdquo当中这是一种重要的因素4当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禁寺面前由

这一象征符号引发的情绪将他们与远古的先人联系在一起使自己的信仰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

麦加和麦地那拥有较多伊斯兰教的历史遗址和穆罕默德的圣迹如麦地那

的圣陵古巴义清真寺等朝觐者往往会到这些地方瞻仰和巡游此外耶路

撒冷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等地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也在这些旅行记述中有所体

现形成一幅多彩的清真寺图景而正是清真寺这一穆斯林共同想象的空间

使伊斯兰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得以进行如伊拉克巴格达大寺

建筑固别具心裁寺中点缀红碧辉煌更有古代之灯笼形式各

状亦另有意味也殿中悬圆匾大书安拉穆圣及诸大贤名殿中均为

细毯扣头处之稍前有长狭木板可置鞋可取扇去暑殿中复多悬

风扇一室风凉礼拜人无苦楚5

3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页 266 4 Alan Morinis ldquo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rdquo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35 5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25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

务社于 1943 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社信息

49

其建筑的精致和设施的完善体现了宗教在这一区域的活力令作者赞叹不

已同时不忘以之与中国的情况作比较ldquo若以刻苦为宗旨之中国回教岂有不

认为惊世骇俗者乎rdquo他们在游览中了解了不同地区履行宗教功课的环境并

以这种多元性反观本土的情况这座清真寺对于中国穆斯林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ldquo殿左为伊马目哈乃飞之墓其教派传播甚众全中国回民均在其教派之下

今日得瞻其墓荣幸已极rdquo6很多先哲的墓都在清真寺中形成清真寺符号体系

的一部分历史背景赋予清真寺的象征意义又一次凸显在作者的描写中体现

出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层次性即在整个大的伊斯兰传统的认同之外还有教派

这一层次的归属感

在开罗清真寺较多作者游览了几所著名的大寺后概括道ldquo开罗的礼

拜寺我们看了七八座了mdashmdash今天又看了两座紧相毗连都很壮伟大体的结

构都差不多正殿mdashmdash在中国叫腰殿mdashmdash的下面统是一个天井天井当中是一

个水亭四周是廊廊下都是礼拜的处所只有爱资哈尔大寺的天井中无水

亭rdquo7他们所参观或到其中完成宗教功课的几所大寺久负盛名如爱墓鲁大

寺为爱墓鲁将军(Amro bin Al-as)奉命取了埃及之后所修为纪念其最初传

教入埃及的功勋历代埃及国王在每年斋月的最末一个周五都要亲自到此参加

聚礼而侯赛尼大寺里则安放着默罕默德先知的遗物这些历史久远的遗迹

代表着伊斯兰传播到各地的历程身在其中了解其他国家伊斯兰的历史能

够激发他们虔敬感恩与自豪等诸种情绪

清真寺的外形色彩内部结构等具有物质实在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承

载的意义围绕清真寺尤其是关于ldquo克尔白rdquo的各种阐释传说及故事都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信徒作为伊斯兰的物质符号在这一神圣空间里进行的不是简

单的动作而是一套秩序井然的仪式其中以朝觐的场面最具代表意义

按伊斯兰教法朝觐有正朝和副朝两种正朝(Hajj)属于主命凡符合

条件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在有生之年要朝觐一次副朝(Umra)属于圣行每

个穆斯林在完成正朝功课的前提下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履行副朝功课(主

要是受戒和环游克尔白天房)公元 632年穆哈默德率穆斯林自麦地那赴麦加

朝觐因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故史称ldquo辞朝rdquo随行众弟子关于此次朝觐过程

6 同上这一学派指哈乃飞(Hanafiyah)学派又译哈乃斐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

四大教法学派之一与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齐名8 世纪中叶由阿

布middot哈尼法创立中国内地穆斯林大多遵奉该派学说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

页 231 7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5

50

的详尽传述即是穆斯林朝觐者遵循的重要依据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核心

的仪式没有任何改变正朝于伊斯兰教历每年 12月的前十天举行其仪式和程

序是(1) 受戒(2)绕行(3)奔走(4)驻米那山(5)站阿拉法特山(6)射

石驱邪(7)宰牲(8)开戒(9)辞朝8

据《埃及九年》中记载由埃及方面来朝觐的以拉比峨为戒关赵振武

马正泰等走的就是这一路因此就是在这里受戒的与马明道一起去的新疆穆

斯林们则是在元宝港受的戒也可以到了吉达再受戒赵振武记述了他们受戒

的过程ldquo七点受戒据说这时候船便走到正对lsquo拉比峨rsquo的地带所以晡礼之

后大家都忙着剪指甲齐髭作新大净小净预备受戒戒衣只有两块白布

一块披在身上一块围住下身头上不戴帽子脚上不穿袜子只穿一双为受

戒特制的鞋rdquo9身着一色的戒衣即表示不分国籍种族肤色等抹平了世

俗生活中的差异朝觐仪式是几种旅行记述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大多为流水账

式记载一笔略过马明道的描写尤为详细

随走随念赞词由领朝人领着念因为是晚上去的很黑转了

二十多分钟经过禁寺的伊卜拉欣门惟大门撤法门按巴斯门为

圣门等到赛俩目门入禁寺入禁寺的时候脱去鞋诵入禁寺的赞

词先迈右足入寺

helliphellip哈直们走到玄石的前边立意诵赞词后用跑步向左方转

围天房跑三周然后改成便步围天房转四周每行一步均有赞词

由领朝人领念每次走到玄石都应和他接吻同时念大赞言mdashmdash我用

真主的真名作起始真主至大mdashmdash不过人多地方小那一小块石头那

能容下若许的人所以通融着办改成送飞吻走到玄石双目注视

以双手向玄石方向抚空诵大赞言双掌抚面倒退两三步然后继续

前进但是在第六次末第七次开始的时候必须亲吻玄石一遍人拥挤

8 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5 9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52

51

得很我挤了有一刻钟还不曾抢上领朝人便给我开路可是我的手

将摸着玄石又被人流给挤走了没办法只好ldquo以诚代吻rdquo吧这种围

绕天房叫做ldquo套瓦夫rdquo(Tawaaf)就是ldquo朝rdquo转完ldquo套瓦夫rdquo退到天房门

的前边抚摸天房石壁接吻以示钦慕然后作lsquo都阿rsquomdashmdash祈祷离天

房门一丈五尺远有座亭子名lsquo伊卜拉欣亭rsquo在亭子里或在亭子旁

边礼两拜lsquo套瓦夫rsquo副功拜伊卜拉欣亭的右旁是圣泉lsquo渗木渗木rsquo观圣

泉饮圣水以圣水沾全身这样禁寺里的功课就算完毕了随着

由色法门出禁寺不过一箭多远便是lsquo色法rsquo山

在lsquo色法rsquo山和lsquo买尓卧rsquo山之间跑七次是朝觐人当然的功课这两座

山虽然叫山可是没有山只不过是人工砌成的五六层台阶而已两

山之间也不是难走的山道却是一条大街商店林立全大街的天空

都有木棚这因为给哈直们遮太阳功课是从色法起用便步走到禁寺

lsquo阿里rsquo门的绿柱前换跑步跑到lsquo为圣rsquo门的绿柱(每次约跑九十步)

仍改成便步走到lsquo埋而卧rsquo这算一次这样往返七次每走一步都

有严定的都阿也是由领朝的人领着念到第末次作lsquo都阿rsquo礼成

据说这来往其次的路程共六个启罗米达这种功课叫lsquo在两山之间奔

忙rsquo是纪念圣先知的10

在这之后是前往米拿驻阿拉法特山完成朝觐最隆重的部分ldquo阿拉法特山

在群山当中不甚高由大卵石积成山顶有一白碑rdquoldquo这天哈直到这里来

是主命好几万人都聚在一起从山上往下一望除去帐篷便是披着白布

10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分载于《晨熹》1936 年第 2卷第 9期(1936年 9月)

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期(1936年 11 月)

页 28-31

52

的哈直也倒有趣rdquo11 ldquo阿拉法特rdquo意为ldquo认识rdquo即人类之间的相会结识

节日气氛浓厚也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发表了一生当中最后一次演

说ldquo功课做完大半都坐在帐篷里合在一起诵赞言念应词几万人的声

音只是隆隆震耳rdquo12在阿拉法特停留至黄昏后起身返回米拿途中到穆兹

达理法山停留一夜然后完成射石仪式和宰牲中途朝觐者要回到麦加入禁

寺环游天房开禁更衣然后再到米拿去第二天接着击鬼每处击石七次

共二十一次每天一次共三天米拿的功课全部完毕ldquo然后回到麦加第

二天到麦加北关再度受戒归麦加入禁寺到色法奔忙毕开戒更衣

这种功课是圣行的副功最后是辞朝告辞的转天房然后退到惟大门作

辞朝的礼拜作宵礼退去惟大门这时候朝觐的功课算是完了rdquo13

图表 4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页 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朝觐仪式文化意蕴深厚这九个仪式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或纪念意义作者

详细的叙写无形中就是对这一群体文化的揭示朝觐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激

11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 月)页 31 12 同上 13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11期(1936 年 11 月)页 28

53

发虔诚之心朝觐者们的精神信仰转化成共同的仪式表达并且进一步通过这

些周延绵密严谨细致的仪式来强化精神共同体的凝聚力禁寺里来自世界各

地的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履行同一个仪式使信徒们能够见证宗教共同体或者伊

斯兰全球团体的多样性并且发现信仰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ldquo这里有

背着或抱着小孩子领着孩子的少妇有背着老父或老母的青年有缺腿少臂

残废人有发须皆白的老者有黄发垂髫的婴儿也有些老病或残废的人

自己不能行动雇一个藤床坐在上面由两个阿拉伯人顶在头上来回跑

有由领朝人领着念都阿的有自行念的有怕忘掉拿着本子念的有男女老少

之别有黑棕赤黄各色一群一群忽动忽停忽走忽跑千态万

状不可形容rdquo14对这样形形色色的个体来说仪式活动使他加入到同一个群

体中这个群体不但会给他以思想感情上的支撑而且还会通过对宗教经验的

重演把他与力量和慰藉之源沟通起来这是一种持续进行的集体仪式而仪式

能够起到社会记忆的维系和传递作用王明珂指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

这些对过去的记忆形成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schema)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

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

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经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

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间的认同15人们借此追

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及其历史流变真主的启示永恒不变朝觐的核心仪式

自穆圣辞朝之后没有变过通过仪式体现的伊斯兰价值不断重复长久地延续

下来而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指涉原型人物和事件不断重演这种

同时性激发了对全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想象在特殊的氛围中加强了对伊斯兰

信仰传统的认同

如此详细的叙写在教外人士看来过于琐碎但这正是穆斯林所特别注意

的对于普通的朝觐者来说这便是 Turner 所说的一套通过仪式它能够帮助

个体朝觐者实现一次重要的身份变迁而知识精英不仅亲身体验这一仪式还

将其记录下来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来影响那些无法远行的人们把自己所感

受到的宗教氛围传递给他们使得伊斯兰从其智识和精神的集中地散播到中国

这一边缘地区

ldquo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必须共享各种系列的概念形象和观念后者使他们

能以大致形似的方法去思考感受世界从而解释世界直言之他们必须共

14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见《晨熹》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23 15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页 254

54

享相同的lsquo文化信码rsquordquo16中东地区极富特色的清真寺建筑实体与仪式操演正为

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穆斯林共享伊斯兰精神的ldquo文化信码rdquo在这一信

仰象征及记忆传承的空间中克尔白宣礼塔等文化成分构建着穆斯林群体认

知的ldquo共享的意义rdquo参加朝觐的哈吉在麦加逗留期间会去瞻仰当地的伊斯兰

教历史遗址如先知穆哈默德的降生地先知独处的希拉洞木哈拉区先知隐

匿的街道等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乌玛

(Ummah)中几种旅行记述多按照时间顺序将启程的准备送行途中

在圣地履行宗教功课归程等一一道来既是对朝觐过程的记录也是以旅人

之眼观照古国多数为对自己所闻所见的客体世界的描述和记录见证信仰是

他们书写的重点他们作为宗教群体的一部分由此理解的伊斯兰的感觉形成

他们记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朝觐者将这些ldquo文化信码rdquo转化成文字呈现给在

国内的读者使得他们能够在ldquo卧游rdquo中加入到朝觐者所体验的神圣空间中去

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的序言中希望这种记述能够ldquo使非回教而不明回教

教理且不明朝觐意义者得以明了回教真谛使回教人举义朝觐未得前往者 得

以借镜增加信念至于根本不能前往者借此笔记一聆盛典实况如身亲

临rdquo17本地的读者通过阅读过滤掉时空转换这一介质可以直接获得这些ldquo文

化信码rdquo所传达的文化认同与价值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一同分享这一神圣性

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世界穆斯林共同体的认同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兰的意识

除了在麦加朝觐部分旅行者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宗教活动赵振武一行

送留学生到埃及的时候在那里长时间的停留使得他们近距离接触了更为常见

的宗教场所和当地人们的日常宗教生活如开斋节时作者观察到家家都要上

坟的习惯想知道他们在坟地里做些什么便也抽空到那里参观了一次当他

们到坟地的时候使他们最注意的便是每个石墓上都插着鲜花石墓的四周

围坐着全家的上坟人有的在念经有的已然念完了在那里吃喝有的在谈

话有的在哭泣形形色色很离奇ldquo我记得在一本游记里看过说开罗城有

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活人住的一部分是死人住的那时的想象以为死人住

的城不过是一片荒凉野冢罢了那晓得不然今天才明白所谓死人的城真

和城一样有街道有墙垣有门窗甚至也有许多座礼拜寺走在街上以为

门窗内必有活人居住其实不然里面却都是累累的石墓rdquo18作者在记述种种

见闻之余一一与自己之前的认知对照由此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而一些相

1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4 17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6 1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47-148

55

关的传闻也经由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得以了解了真实情况他们在朝觐这一移动

过程中能够重新认识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实践 因而他们顺应和学习他们在朝觐

路上学习的和看到的

二教育文化形象

寻求学问乃伊斯兰教的最根本教义之一ldquo全世界的穆斯林有两个朝向一

是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礼拜的朝向一是爱资哈尔

是伊斯兰学术的朝向rdquo19到伊斯兰世界寻求知识无疑又是一种精神朝觐第一

届留学生马坚和纳忠到埃及后写信报告了他们在开罗学习与生活的概况1932

年时任北平成达师范教员兼《月华》旬刊主笔的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第二届

留埃生到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将五名学生送入学校就读后晋见了法鲁克国王

并就继续派遣留学生设立伊斯兰教育基金和创办成达图书馆等问题与埃及教育

部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他借此机会参观了当地众多教育机构对开罗麦加等地

的教育情况的记述成为《西行日记》的亮点1946年庞士谦在回国途中写的日记

《埃及九年》大部分是回顾自己在埃及的留学生活其中也有对阿拉伯国家教

育状况的详细描述尤其是爱资哈尔大学占了很大篇幅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方式

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有不同本节将从宗教学校普通学校文化设施三方

面来阐释教育文化形象

求学者主要就读于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这是埃及宗教教育的代表马坚纳

忠和庞士谦在他们的报告或著作中详细记述了爱大的学制章程附属学校图

书馆经费来源等情况马坚称ldquo(埃及)教育颇进步识字者占百分之十二

学校分宗教学校和普通学校两种宗教学校归爱资哈尔大学校直辖此大学创于

九百七十三年为回教世界文化之重心学生九千二百人自南洋群岛印度

阿富汗伊拉克也门汉志叙利亚巴勒斯坦bdquobdquo美国来者约七百人rdquo20

爱大的著名在于其历史之久远学生之多样化此时爱大正在进行改革ldquo一

面保存旧制任人选修无年龄与学年之限制一面又创设新制分小学中学大

学研究院四级小学四年中学五年除宗教课程阿拉伯文学外有史地

数理化博物公民卫生大学四年分文学法学哲学三系研究院两年

分教育宣传两部rdquo21可以看到新制中普通科目占了一定分量正在向现代

教育的形式转化爱大的旧学制最能代表其宗教教育的特色旧学部仍处于礼拜

寺中教授方法如同爱大刚开始创立那样主要在爱资哈尔大寺侯赛尼大寺等

19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页 151 20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35 21 同上页 35

56

几个寺中讲学ldquo教师盘足坐于高大的方椅之上学生环坐周围听讲无教室

无黑板无桌椅学生均席地而坐rdquoldquo这个旧学制给求学人以方便凡有志

于求学的人不论其年龄与资格更不论求学的期限久暂皆可入班听讲rdquo22 这

充分发挥了清真寺的宗教和教育功能并使其最大限度惠及民众在教学内容方

面以宗教知识为主但是ldquo爱资哈尔对于科学业不忽视因为《古兰经》

命人研究自然参悟宇宙的造化爱资哈尔之课程标准中已规定有相当数量之

新科学bdquobdquordquo23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发展

宗教教育的同时愈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认为坚持虔诚的信仰和追求科

学的理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这对于中国穆斯林学者来说便是一种新思潮在

改革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育时需要强调科学法学知识和宗教价值的近代化

赵振武也在爱大观察了数日认为爱大的旧学制与中国古代的书院讲学制度很相

似但是更加平民化对于这种开放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很是赞赏ldquo爱资哈尔是

有欠四年不及千年历史的古校校舍只是礼拜寺教授只是讲经最近三四年开

始有新学部之设立所以规模制度比国立各校自然逊色可是就今天所看已

经是难能可贵了bdquobdquo校舍都是旧建筑光线空气构造的格式都不适于学

校使用他们只是将就着应用rdquo据爱大教务院职员介绍以前这一万生徒都只

在礼拜寺中席地听讲现在已经有九千人坐到讲堂的凳子上礼拜寺的席上只有

一千名了改革魄力之大可见一斑当时中国国内的回教教育方式特别是经堂教

育与爱大的旧学制相似赵振武一行到埃及考察的目的之一便是学习现代的伊斯

兰教育方式也深知改革过程中的艰辛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就发出ldquo他们这

样改良的魄力也着实可佩可钦rdquo的感叹24

埃及的普通学校由教育部管辖包括小学至埃及大学几种等级赵振武在

埃及教育部职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两所男子学校和四所女校包括初级小学

师范预备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及高级师范学校几个级别对学校的学制科目

年级设置教学状况等作了细致的记录普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有宗教内容

且各个学校都备有作礼拜的设备显示出对宗教仪节的重视在初级小学校中

二年级以上的手工都以实用为宗旨如挑线缝纫织藤等这里还为盲女

配备了专门的织毯教室在高一级的其他几个女校中都设有家事科分别在

特殊的教室里实习洗衣熨衣烹饪等事作者对女校中的工读并重大加赞

赏ldquo这种实施的原理我极以为然因为知能不偏废而后生活才有办法rdquo

女子师范学校中的盲目科则给赵振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dquo该校共分四科教育

22 庞士谦《埃及九年》页 7 23 同上页 12 24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88

57

科幼稚科家政科专修科教育科中又特设盲目科专习教授盲童当

我们参观到盲目科时她们mdashmdash有目的女生都正在做盲童用书用具和方法

与我国所用的全相同mdashmdash我当时便请求其中一个女生给我写一份字母和音符

想要带回国去设法教授给我们的一切可怜的失目者rdquo25埃及普通教育中的职

业教育和女子教育设置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急切要了解的关于回族女子教

育1930年《月华》曾策划了一期ldquo妇女专号rdquo进行讨论其中就有提倡女子

教育普及提升回族女子的知识水平和处世能力均衡回教男女的智识且在

基础知识外也呼吁要学习新式工业技能使学校所学知识或技术在社会能学

以致用改善生计因而这几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正对他们有着很实际的借鉴意

图表 5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月华》5卷 19期(1933 年 7月) 页 1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离开埃及后作者到耶路撒冷和麦加游览及朝觐每到一处都拜访了当

地学校对教育情况作一番考察如麦加的中等师范阿拉伯沙德学院这里ldquo普

通科除掉算术几何代数读本习字意外差不多全是宗教科目如古兰

圣训教义教律 认主学之类rdquo麦加的学校只供给图书和文具对贫者给予

25 同上页 177

58

补助而在上述几所开罗的学校都是免缴学费有的供给食宿有的供给一顿

膳食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第三年级极为注重农业一科ldquo因为他们想要造一个

新阿拉伯对于米面菜蔬不必事事仰给于外方rdquo 26由此也可看出当时麦

加地区经济的凋敝以及发展新阿拉伯的决心

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娱设施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如开斋节期间开罗王家

农事试验场学生为贫民工厂募捐而扮演的游艺大会会场的规模很大许多男

女学生用古装化成各种奇异的剧幕开罗有一各大学和中学学生组织的回教

青年会ldquo是埃及很有规模的一个团体分演讲宣传学术图书音乐体

育各部rdquo并办有会刊 Young Muslimin Magazine与国内的《月华》常互相交

换27 城中有教育部体育会为开罗城内女教员们设置的体育场设置有秋千

木马篮球网球台球等等的体育器械场的后面还有为她们练习游泳而设

的大水池埃及图书馆的规模之大则令他感慨不已ldquo馆中分两部分一是陈列

古板及古写本为世上所希见之珍本二是印本书备人们借阅的据说古本之

中有许多珍品最值得记录的便是圣人时代在羊板骨上写的和以后写在树

叶上的册本还有每时代的写本都分别标明陈列年代越远的字体亦越古

拙bdquobdquordquo当时中国回教团体内没有一个正式的图书馆赵振武认为对古籍的

保护和传承不力是回教文化在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ldquo埃及全国人口不过一千

几百万居然有一座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中国教胞有五千万之众先贤的笔

迹所在多有而且精善的写本尤指不胜屈居然会立不起一座图书馆供给

人们的求知陈列先贤们的遗墨致使在华的回教智识日渐穷败rdquo28作者以庞

大的人口数与所拥有的宗教教育资源的匮乏作对比以突出振兴宗教的急切

心情此次赵振武一行到开罗其中的一个计划便是请求爱资哈尔大学给予扶

持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一个回教的图书馆在看过这里的情形后他将图书

馆的情况详细记载寄给了《月华》编辑部以期能得到中国国内穆斯林的重

以埃及为代表其教育和文娱活动形象表现为新旧杂陈徘徊在传统与欧

26 同上页 271 27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纳子嘉君之来函gt页 38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56清末民国对内地的穆斯林人口并没有确切统计当时

最流行的一个估测是五千万另外还有三千万七千万甚至八千万等说法1964年

全国人口普查所得回族总人口为 447 万当时回回往往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

数民族也看成属于同一种族因而会将他们的人口数量计入但即便如此也与实际

情况有很大出入多出于内地穆斯林对其人口总量的想象这种被放大的想象可以

视作他们对自身重要性的迫切认识参见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

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104-105

59

化之间马坚刚到埃及时便深刻感受到这一点ldquo埃及地近故欧化程度较

我国为高新旧思想之冲突亦甚剧烈新旧各趋极端皆非所宜故又有持

调和之论者以为物质文明当以欧人为楷模至于精神文明则我回教亦有

独到之处rdquo29他们在努力协调传统伊斯兰教义和现代化改革作为伊斯兰学术

中心的埃及当时的教育状况在各回教国家中首屈一指其发展的形势让中国

穆斯林深感佩服但赵振武也表达了他的担忧ldquo知道埃及的教育随时都在进步

的状态中只是利弊往往相连因为教育形式的效法欧洲而连带及余其他的

一切如衣装举止奢华bdquobdquo等亦无不效法欧人日超欧化深恐年代一久

伊斯兰的美德怕要沦于异化这是我们冷眼观察的一点杞忧rdquo30

中国不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和历史范围内到爱大学习的留学生以及出去

考察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都努力在教育上使中国伊斯兰教育系统与爱大发

生联系爱大作为伊斯兰学术中心与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与整个

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他们对当地教育知识极为关心从对方的教育制度中汲取

经验以改革国内的伊斯兰教育而这种伊斯兰教育改革正是中国穆斯林现代

化的关键部分

到中东去回溯到伊斯兰的根源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

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传达的是以宗教传统精华进行民族拯救的

信念在游走异域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感受现代文明吸取异域营养反观

本土文化通过对异国的描述表达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在这

其中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赵振武在给友人的信中告知当地的宗教和教育

情况时特别说明ldquo我们用主观的观察凡是合乎教门的都是善良的掉过来

说不好的习惯都是风俗rdquo31这突出了作者心目中中东地区在宗教方面的文明

和崇高以及知识分子对中国国内回教发展状况的一种内在焦虑与体认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近代不乏非穆斯林作者取道中东地区赴欧洲者清末王韬(1828-1897)郭

嵩焘(1818-1891)张德彝(1847-1918) 薛福成(1838-1894)等人在其游记

中都有对苏彝士运河的描写但仅作为片段点缀在他们的长篇纪行中实际上

当时中东的土耳其和埃及常常作为弱国代表成为近代知识分子规划中国发展道

路时的借鉴对象尤其是土耳其作为ldquo西亚病夫rdquo与中国这个ldquo东亚病夫rdquo

29 lt中国留埃学生的报告马子实君之来函gt页 34 30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200-201 31 同上页 154

60

在亚洲大陆两端遥相呼应因与中国相似的国情和变革经历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

关注的焦点常被用作构建其政治话语的资源但遥远的想象和分析常常多于实

际的交往他们或从种类异同方面来分析中土两国的情况推断中国的政策如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以ldquo横览万国与中国近形似比拟同类鉴戒最切者莫如

突厥矣rdquo向光绪帝提议变法32在戊戌变法中又集中引征了克里米亚战争和

1874-1876俄土战争这两件大事来表达其联英的主张以推断中国的外交政策33

梁启超则对中国与土耳其的异同问题进行辨析力陈ldquo我与彼之所为绝异也rdquo34

或引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为效仿对象如孙中山著专文称ldquo近东病夫之土

耳其瓜分问题已由革命而解决rdquo而ldquo中国岂异于是哉rdquo35而在凯末尔革命后

则引土耳其为新兴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代表如1927年柳克述著《新土耳其》

完整地记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旨在取法土耳其

ldquo说明帝国主义的如何进攻以及弱小民族的如何自救rdquo以 ldquo唤醒民众rdquo36戴

望舒也编译了《现代土耳其政治》来说明ldquo民族观念和近代技术这两个西欧的产

儿rdquo如何在回教世界发展以之呼吁和号召本国同胞37

民国时期康有为的《突厥游记》和胡汉民日记中相关的记述是极少的建立

在实地观察上的作品故本节以他们笔下的宗教和政治景象为主探讨当时教外

人士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这两份旅行记述资料写于不同时期反映了作者的政

治思想及对当时中国发展之路的一种思考以说明中东地区在近代中国变革之

际也曾进入中国非穆斯林知识分子的世界参照系他们到中东去将其视作借

鉴对象呈现出不一样的对于中东的观察

一康有为与《突厥游记》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被通缉逃亡国外他遍览各地政教风俗科学艺术

将游历观览参照中国文化撰写了众多的ldquo列国游记rdquo1908年7月在实地游览

土耳其之后他写下《突厥游记》但并未发表1913年才首次刊登在他主编的

32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298 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页144-147 34 梁启超lt中国与土耳其之异gt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

1989 )页28 35 孙中山lt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gt(1908 年9 月)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

页382 36 柳克述著《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页(1) 37 戴望舒编译《现代土耳其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1

《不忍》杂志第1-3册上但是为了展示其政治观点康有为将早已成稿的《突

厥游记》文本在刊发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38因其刊本的改写是针对民国后政治

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故本文的讨论以刊本为主

作者在文中称ldquo吾于诸教主之地皆欲一游以志瞻仰rdquo 39宗教形象亦为其

所关注多有寺庙和感受笔之于书但这与上述穆斯林作者笔下的景象有些不同

如对于麦加禁寺的描写由于麦加只允许穆斯林进入他未能前往因此在伊斯

坦布尔索来曼陵庙中见到麦加的缩微模型特意将其记下

麦加之城周以群冈夹山而穿道入焉遂见方城城门壁上瑰异作

小穹三百其摩诃末陵环侍在塔中作圆周廊屋以三十四柱为之皆长

方灰白色正中为方塔塔旁有小门登之塔顶中即贮摩诃末棺衣

墨幕上钩以铁阑焉余平无他物塔外有三亭其小穹亭二亦壮伟也

昔闻其棺悬空中不贴地盖摄以吸铁今观之果然虽以诡术惑愚民

亦足千年矣黠哉摩诃末40

尽管这只是麦加的缩微模型但在作者的介绍中却能看出他对伊斯兰的了

解他简要描述了禁寺及其周围的建筑有一些偏差克尔白并非悬空更不

是ldquo摄以吸铁rdquo其底部垫有一块基石作者看起来像悬空大概是因为天房门

距离地面有 2米而产生的错觉ldquo以诡术惑愚民rdquo即他所认为的ldquo佛耶回乃因旧

说为天堂地狱以诱民rdquo在这里将克尔白的ldquo悬空rdquo作为穆罕默德以诡术来

迷惑平民取得宗教神圣地位以影响千年的证据有失偏颇并且克尔白这一

建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就已存在而非创于穆罕默德之手更重要的是他

将克尔白误认为是默罕默德的棺墓所在而克尔白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言下

之意即认为众人朝拜的是穆罕默德这与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有违实际上默

罕默德的陵墓在麦地那的先知寺内到天房朝觐并不是朝拜穆圣或其它任何人

物这是有异于别教的朝圣天房和其它圣地之所以受尊重全因其社会组织

38 具体的修改及解释见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近代史研

究》2006年第 2期页 223-236因此文作者对《突厥游记》中土耳其政治状况作了

较多描写和分析故本文在分析《突厥游记》时侧重于其宗教景观及由宗教景观思考

的国家发展之路 39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1册(1913年 2月)页 21 40 同上页 21-22

62

和历史背景之故以康有为的博闻和阅历来说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见当时非

穆斯林对于伊斯兰的认识多由想象和道听途说而来伊斯兰的景观对于他们大

多意味着未知和陌生

康有为也实地游览了伊斯坦布尔的几所清真寺多以文物遗迹的眼光看待

并未对其作过多宗教上的描述如生苏菲庙(即阿亚索菲亚大寺 Aya Sofia)ldquo此

庙已二千年其闳大华妙令人惊觉以古旧论之可谓为地球华严第一rdquo阿

亚索菲亚大寺承载着一段伊斯兰的征服史奥斯曼土耳其人 1453 年征服伊斯坦

布尔(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其内部装饰有大量基督

教元素ldquo有昔帝后二像回人虽灭之痕犹在rdquoldquo楼上下门多刻十字今回人

灭之而迹犹存rdquoldquo有基督像虽为回人灭作花样而遗迹尚存rdquo作者对这种

ldquo易教而用其庙法rdquo极为赞同以此来批评国人ldquo恶佛教并庙而毁之rdquo使得

古物不存文明扫地对于索菲亚大寺所代表的文明交替的历史的观察在其

描写和解释中表现出来作者写到殿中的石柱ldquo一柱有掌血痕rdquo并解释ldquo盖四

百六十年前回人杀希腊人二万于此染成云rdquo41而同样的景观在穆斯林作者的

笔下则为别样的解释ldquo石柱端见一手掌痕迹乃攻破伊斯坦堡之土耳其将军

到此后抵掌于柱刻为手形借以为纪念者将军之功果与此柱不朽矣rdquo42穆斯林作者明显引将军的功勋为豪见之而缅怀康有为作出对伊斯兰教负面

的解释但并未作价值判断言语间视之为文明交替历史变更的必然文中

并无关于他们解释的信息来源暂且不论孰对孰错由其解释可见作者不同的

立场前者为中立的文教历史的说明后者则是含有宗教情感的描述

宗教方面康有为还描写了摩诃末教(伊斯兰教)两种派别的诵拜仪式以及

一些基本的教俗并由此讨论伊斯兰教是土耳其立国的根基

摩诃末教徒之信仰最坚其所信之术谓为善者可为神如平生为善

事者死后必归天国其为教争而死必归天国而受无量之福故人死

不哭男子不省墓墟墓之间只见老弱妇人徘徊踟蹰以祈冥福而已

突人数百年之以兵力横绝欧亚者恃此术也其道亦妙矣虽非中庸然

当国争时未可遽非也43

41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页 17 42《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398 43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见《不忍》第 3册(1913年 4月)页 55

63

他指出土耳其正是凭借伊斯兰教的信仰开拓疆土建立跨越欧亚的大国

它的立法之本是《古兰经》ldquo突制宪法之本出自其教可兰经所有法律皆

原于此经而制定者rdquo并言明这与中国的ldquo六经rdquo十分相似土耳其教长享有极

高的地位ldquo凡立法行政由苏丹亲裁立大僧正与大法官副也大僧正管教

大法官管律凡立法设教必先议于大僧正大法官待其诺而后归苏丹裁可焉rdquo44在教育方面ldquo专门学校教亚拉伯语波斯语而注重可兰经哲学论理学rdquo同

时又注重法律历史地理等科目ldquo大旨主于政教一致rdquo这便是土耳其立国

的基础

这段关于ldquo政教一致rdquo的描写在1908年的稿本中并未出现而是在1913年

首次刊发时加上的也就在这一年作为孔教会会长的康有为建议国会将孔教认

作国教ldquo吾国宪法 宜用丹班之制以一条为lsquo信教自由rsquo以一条lsquo立孔

教为国教rsquo庶几人心有归风俗有向道德有定教化有准然后政治乃可次第

而措施也rdquo45他的意图很明显欲借鉴土耳其的政教合一来阐发其以孔教为立

国之基的主张即中国也应该建立政教一体的政治建制

其实康有为对土耳其的观察以之为借鉴对象不仅仅是政教合一这方面

在1908年稿本的《突厥游记》中虽然革命刚过还未能看清形势但他是对青

年土耳其党革命立宪大加赞赏并试图仿效随着土耳其和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变

化到1913年他转而否定并对青年土耳其党人学习法国改革提出了批评借鉴

方式由积极的ldquo救亡rdquo转向ldquo鉴亡rdquo于是又从宗教方面引出另一层面的借鉴意

但是这一借鉴对象并未发挥实效一方面民国政府忙于内争与财政无

暇注意康的请求其他宗教主张宗教自由而那时的知识分子甚为分歧难以对

孔教在近代中国的位置有任何一致的意见并且孔教运动缺少情感上与精神上的

吸引力46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突厥游记》ldquo发于救亡的热忱 流于政论

性的臆断rdquo 47一些描写多表现为政治话语而与事实不符且梁启超早前就针对

其中土ldquo同种同类rdquo的观点提出过异见康有为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无论是鉴亡或救亡土耳其曾经进入康有为的视野并

成为其建构政治理想的思想来源

44 同上页 54 45 康有为lt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gt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北京中华书

局1981)页848 46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页 112-113 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页 235

64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借鉴流于空想那么1928年胡汉民对于土耳其的讨论则表

现得要实际一些

二胡汉民与《胡汉民日记》

1928年 1月底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偕孙科伍朝枢等人前往土耳其和欧洲

考察并将所见所闻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在此之前胡汉民就关注过土耳其

的形势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在《民报》上发表《就土耳其革命告我国军人》

提出ldquo见土耳其革命之捷报胡不为之拔剑而起舞rdquo以激起士心提倡效仿

土耳其以革命的形式立宪他一再强调军人有左右一国政治的能力在革命中

应当负起比平民更多的责任他以土耳其军队忠于苏丹但在关键时刻顺应民

意而反抗政府参与革命为例又引用汤武革命中牧野之战的例子号召 ldquo以

军人而响应革命为我国革命战史最有光荣之事rdquo48而考察土耳其为未来中

国的发展求取经验是胡汉民 1928 年出洋的目的之一49待胡汉民真正踏上土

耳其的土地时土耳其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

成为战败国阿拉伯各省摆脱了土耳其的控制奥斯曼帝国瓦解凯末尔领导

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作者在埃及耶路撒冷土耳其等地游览了宗教遗迹如耶稣受难处哭

墙以及一些阿拉伯教堂(清真寺)但并未作过多描写在伊斯坦布尔游观两

所教堂也只是一笔带过

作者最为关心的是土耳其建国后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方面他主要是

通过参观国会与土耳其领导阶层会晤了解的在其日记中记录得最为详细

如教育方面

以国家思想代其从来之宗教小学高小有宗教一科于星[ 期]

一下午讲之为自由科中学以上则废盖为家庭习惯使其父兄不至

聚生反感也

48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

知三联书店1977)页 560 4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页 210胡

汉民访问此次出访主要是向各国政府宣传国民党的政策争取国际支持同时为废除

各国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作些试探

65

helliphellip

土教育注意物质实用(如织造工艺化学) 又以教材缺乏极重师

范方为男女师范学校之筹议50

由上可看出土耳其教育世俗化的努力即进行用国家思想取代固有宗教的

教育改革树立明确的国家意识以激发土耳其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这一改

革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并且注意到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并非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财政方面统一定为法律(派科员于军民各机关)管理预算党政方面土耳

其党与政府的关系是ldquo我为政府总理同时亦为党的总理也rdquo其党政合一的

制度与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相同而党务相当严格ldquo资格甚严不得有犯罪及

不道德行为军人无入党之必要职员先受严格检查为自然之党员但不使

加入政治的运动对于政府拥护而监视之bdquobdquordquo当时的内阁总理替凯末尔代行

党政各种权力ldquo凯末尔为终身总理平时以依士密(国务总理) 代之国事悉

决于国会议员莫非党员有大事则议员先密议于党部而后在国会讨论rdquo51胡汉民对土耳其政府普及教育统一法令财政等方面都很赞赏尽管也有一

些疑义如对于ldquo党会议时凯末尔出席发表意见则党员惟有接受而无讨论

云rdquo作者评价为ldquo盖其集权专制过于苏俄也rdquo52但是他认为土耳其的政治格

局值得中国学习参照他在归国后利用各种场合来宣传他的以土耳其为榜样的

主张ldquo土国在欧战以后经济原极困苦且国亦不甚强劲但至现在距媾

和不远而土国之财政竟能有条不紊政治亦甚佳可知其进步之速诚足

惊人也吾人往外游历考察政治当取其所长回国以资借镜则土国其庶

几矣rdquo53对于胡汉民表示出的对土耳其的极大兴趣以前学界在讨论胡汉民时

多强调他实际上欣赏的是凯末尔完成革命后深居简出由内阁总理代其处理政

务的做法以此暗示蒋介石有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胡汉民将土

耳其视作中国和一切弱小国家的楷模希望中国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强盛起来才

50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lt胡汉民日记(1928 年 2 月mdash7 月) gt见《民国档案》2004 年

第 2 期页 16 51 同上 52 同上 53 胡汉民个人全宗案卷号三〇一〇一 15转引自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

页 212

66

是其关注的焦点54无论他兴趣点更侧重于哪一方面胡汉民对土耳其政治格局

的观察和记录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借用的经验

小结

由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异域形象既反映了中国人对中东地区的认知水平也表

征着不同身份作者的情感和态度ldquo形象是加入了文化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

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rdquo55对于所要记述的形象的选择与旅行者们的民

族意识与自审情绪以及作者个人在看待中东异域形象上带有的浓厚个性色彩和

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行旅者不同的身份影响行旅体验从而导致呈现在其文本

中的异域景象的不同

在穆斯林作者笔下宗教形象显然占据了异域言说的核心位置普通朝觐者

的叙写中从历史想象到亲眼见证的欣喜和认同溢于言表知识分子则在此情感

之上又注重其可资借鉴的方面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自然会赋予伊斯兰教诞生地以

优越地位因而在异域文化对自我文化的影射中呈现出对于本土在宗教上处于

弱势地位的心态相比之下非穆斯林作家更关心政治和文教方面的情况康有

为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考察的意味更浓并借此建构其政治理想作为政治家的

胡汉民视点则着重于政治格局由于中东地区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并非像西方

国家那样发达因而在他们的叙写中不会有同时期旅西游记中常表现出的那种弱

势种族和群体的焦虑

若以行旅的象征意义来看他们都是到ldquo彼岸rdquo去从本土出发向另一地转

移的时候不仅是从已知地域向未知地域的地理转移同时也是从一个熟悉的文

化环境向另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转移脱离了生活常态进入充满新奇体验的

时空感状态是一个追寻的过程他们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另一个民族

的土壤中既要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会对文化身份的冲突作出一定的调和对

于非穆斯林来说中东的异域图景代表着另外一个文化圈他们在流动的具有差

异性的文化氛围中获取新鲜的资讯但并不会产生纯粹意义上的精神契合(多是

世俗的)没有认同的情感对于穆斯林来说在这一行旅的过程中除了能够

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之外更是一种对旧空间的追寻因此中东之

旅既是ldquo彼岸rdquo又是ldquo归途rdquo由于他们的另一层伊斯兰文化印记中东的异域

图景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并非异质文化借助于一种回溯的视野旅行者的思

54 同上页 212 55 布吕奈尔等lt形象与人民心理学gt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页 113

67

索更多是在亲和中进行调适以加深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的是对于信仰意义

和价值的寻求和整合这种价值的寻求超越了一切功利的个人家庭国家的边

界穆斯林通过自己的宗教意识勾勒了一幅世界图景借助于这一图景获得归属

感并通过文字记录与本地的人们共同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他们的身份和个人

视角有所差异但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晚清羸弱国力构成的文化背景是相同

的与异域文化的碰撞刺激了每个人的观感在奇山异水之外宗教文化和政治

等ldquo社会相rdquo构成了游记内容的主体这是让行旅者感受差异最大和思考最多的

部分游记中表现出的视野和思考无论对于主流社会还是回教团体来说都包

含着对自身所居处地域家国的文化认同或反思针对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时的

对比中出现的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和学习对象是他们相同的立足点穆斯林群

体这种在异域行游中对于本土的观照不只局限于中国回教社会内部的发展也

是关乎整个国家的随着当时中国时局的变化这一点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这

将在下一章中讨论

68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民国初到三十年代前期到中东去的游者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宗教和教

育方面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激活本土穆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

变化到中东去的这一移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关于国族认同方面的意识但

这种认同是有差异和不同步的同样身为穆斯林他们带着这样的差异在中东

开辟了关于中日战争的宣传ldquo战场rdquo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民族

斗争经验给了一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

参与到抗日救亡中1938 年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各国1939年中

华民国朝觐团赴麦加宣传便是典型的例子《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由

其成员薛文波执笔王曾善整理1943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97年在马

来西亚再版该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 1939年中国近东访问团一路的工作及

见闻后附访问团总报告书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则由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

生组成1939年他们接到国内电报要求组织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赴麦加朝觐

扩大宣传顺带监视唐易尘等人组成的华北朝觐团因为其受日本方面指使

以朝觐为名进行对中国抗战不利的宣传和联络1天仆为中国赴埃及留学生之

一他的《朝觐日记》即是对这次行程的详细记录连载于《月华》上庞士

谦 1938 至 1946 年在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埃及九年》是作者归国途中在船上

写的日记和回忆其中附有一篇ldquo1939年朝觐团日记rdquo也记述了中华民国回

教朝觐团在麦加的事迹在此可作为参考华北回民朝觐团则为我们讨论穆斯

林国族认同提供了另一种面向《麦加巡礼记》作者唐易尘为日本协助成立的

ldquo中国回教总联合会rdquo总务部长1939年受日本顾问赞助率华北回民朝觐团到

麦加朝觐唐易尘将此行见闻整理成文先于《新民报》上发表1943年由震

宗报社刊印成本他们都借用到中东去为己方宣传这反映着对宗教的认知和

对国家的态度的变迁2

本章拟以上述作品为主要分析材料从他们赴中东宣传的缘由成效等几

方面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不一致性并强调其中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有研究者注意到中国内地穆斯林在历史上多不为外人了解唐宋时期他

们是外人元朝时他们是征服者和恶人明朝至清朝中叶他们极少出现在正

1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合期(1939 年 2月)页 13 2 这里将材料按照近东访问团中华民国朝觐团华北回民朝觐团的顺序排列庞士谦

属于中华民国朝觐团其《埃及九年》中的ldquo1939年朝觐日记rdquo在此作为参考和补充

69

史记载中直至抗清起义的发生才被ldquo发现rdquo3李普曼在其研究中也揭示了

中国穆斯林曾经处于中国历史的边缘这一现象他指出到 20 世纪 20 年代

由宗教和世俗穆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才开始有有关

ldquo少数民族rdquo的全国性声音发出4那么回族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运动中

的表现可以视作这种声音的高潮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本节从出访缘由宣传手段与成效兴教兴国的实践三方面来分析达浦生

及近东访问团的活动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目的和活动有

了变化与前面的中东之行相比这几次活动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mdash

mdash向外与中东世界联络积极争取其支持是对于伊斯兰世界的认同向内与

国内其他民族一起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去是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

一出访缘由

抗战开始时任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的达浦生多次接到海外友人来函

询问中日战争的情况他们多不明中日问题的缘由以为中日既同文同种中

国应对日本亲善不应以兵戎相见且日本与中国强弱悬殊以弱敌强胜负

之数不难预见留埃学生也将埃及人士对中国抗战的反应反馈到国内ldquo皆因敌

人事先肆其鬼蜮伎俩作虚伪之宣传颠倒黑白致使近东各国人士对我发

生错误的观念rdquo5这使达浦生萌生了出国之意拟赴近东各处将中日战争的

情况与中国抗战的精神向近东的回教徒说明加之后来上海失陷达浦生因

此下定决心摒弃一切到中东作宣传

3 Barbara Pillsbury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rdquo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4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p 212 5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见《回民言论半月刊》

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月)页 27

70

图表 6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抗战期间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中也提

出了ldquo利用朝觐机会为世界回教之联络与宣传rdquo的计划要求ldquo利用此机会

作联络宣传工作藉宗教之情感把握世界回教之重心rdquo以此让中东地区人民

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要性6中国朝觐者曾在麦加向各国穆斯林进行宣传有

的朝觐者进一步访问其他国家发表各种言论和文告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抗

日战争的支持达浦生出洋之后1938年 1月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派出的中

国近东访问团开始出访中东国家访问团以王曾善为团长马天英张兆理

薛文波及王世明(时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生就近参加)四人为团员其目

的在于ldquo以民众团体之立场作国民外交之活动前往近东各回教国及回民较

多之国宣传我国抗战之意义与敌人侵略之种种暴行并我回民参加抗战之最

大决心冀以揭破敌人多年来在近东一带之政治阴谋与其离间分化我整个民

族之鬼祟伎俩rdquo7

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前身系 1937年在河南成立的民间团体ldquo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rdquo

由王静斋时子周等筹建1938年改组为ldquo中国回民救国协会rdquo(会址武汉)1939 年

1月由唐柯三孙绳武等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回教救国协会同年

会址迁往重庆成为官办组织第一任理事长为白崇禧该会曾联合全国伊斯兰教组

织为一体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291下文中的留埃学生朝觐团亦由该组

织派出lt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2期

(1939年 2月)页 22 7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页 441日记中称该团旅费来自

71

他们将此次出访视作ldquo国民外交rdquo以抗日救国为目的以抗战宣传为途径

展开他们的访问之旅在主观上是为国家服务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性这与

之前的中东之旅如朝觐留学参观考察等纯粹宗教文化交流有了区别这

种区别也是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除了军事进攻他们在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推行所谓ldquo亲善rdquo外交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在舆论中宣传建立ldquo回

回国rdquo和帮助中国回教徒的政策企图获得穆斯林世界对日本的好感和亲近

并把发动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说成是由于中国排日和抵抗日本所

致推卸战争责任ldquo九middot一八rdquo事变前日本就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回教的工作

派遣专人对中国回教社会人口西北回教军事教派纠纷特殊问题(新疆问

题东干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作政治之用调查人员在致友人书中也

一再说明回教政策对于日本帝国政策的重要造成日本国内重视回教工作的气

氛8因中国各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隔阂日本认为这种固有

的矛盾与隔阂正是他们分裂以治之的有利条件对于这一点当时日本一位

受军方委托进行研究的人员大林一之在其《支那的回教问题》中总结到ldquo富

于煽动性并具有雷同性在特殊地域里成为特殊潜在势力的支那回教在现

今的形势之下就是支那的癌症但是除非到了支那自身被解剖手术切开之时

是无法将其剔除出去的而因其病情发展非常缓慢若没有来自外部的冲击就

不会发生急激的病变rdquo9 即强调回教在中国问题上是潜在的分裂因素但它能

否迅速起作用需要日本来给予这种ldquo外部的冲击rdquo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回

教群体与中东地区各国的宗教关系就是可以利用的一方面而日本以外务省为

中心陆军和海军相关人员组成的ldquo回教及犹太教问题委员会rdquo曾经向内阁总

理大臣提交过强调要ldquo与分布在亚细亚大陆回教徒建立友好亲善关系以确保

从背后对支那进行牵制rdquo的报告10因此日本军方在中东地区设立外交机构和

商业机关并派遣留学生专习语言文字考察风俗习惯以阿拉伯文和土耳

其文出版印刷精美的刊物宣传日本与回教之关系以及种种不利于中国的言论

补助但未说明补助来源前后两次共四万七千国币页 497 8 参见杨敬之lt日回教政策之全貌gt《突崛》第 8卷第 7-1263-65 期原刊于《大公

报》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

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1779 9《印刷物送付之件通達》大正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陸軍省大日記欧受大日記《歐受

大日記 自 08月至 09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JACAR 系统查询编码 C03025355100

文件名为《印刷物送付の件》转引自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

研究》2009 年第 5 期页 89 10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5

72

11他们针对中东地区宣传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连俄实行共产主义回教群众

受到ldquo压迫rdquo各回教国原本同情中国然而共产主义反对宗教日本军方这样

的宣传使得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时经常受到质询其次宣传中国已然共产西

北另立回回国借机向中东各国宣称世界回民欲求救中国回民日本愿为先

驱等等12 日本军方试图以宗教的共同认同来取代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将

他们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政治运用

日本军方还派遣人员以回教徒身份去麦加麦加朝觐是世界穆斯林一年一

度最大的集会能使各种信息在穆斯林群众间广泛流通在阿拉伯常常可见日

本人在宗教上身份不甚明显对于他们的宗教身份和在中东活动的本质日

本学者也有自己观察1937 年 12 月日本外务省调查部举行第一次ldquo回教研究

会rdquo报告会时外务省欧亚一课ldquo嘱讬rdquo(受军方委任之研究人员)今冈十一郎

当着 11 位外务省官员3 位陆军省军官4 位海军省军官的面就活跃在中国

ldquo回教rdquo工作中的日本人作出陈述ldquo人们都说在我国人中的回教徒已经为数

不少而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信徒而是政策上的信徒在这种人中

间从过去就有名的人大致如下山冈光太郎(在印度接受了洗礼)田中逸平(死

亡)中尾武男(现任驻土耳其大使馆嘱讬)川村乙麿(号狂堂在奉天在回

教徒中有权威)波多野鸟峰(曾经在赤坂设立回教寺院)冈本甚伍(跟从库利

班加里接受洗礼以世界旅行者而知名)有贺文三郎(跟从神户的诺下姆古诺

夫接受洗礼)之外年轻的还有小林(在爱资哈尔大学)山本铃木乡等人rdquo

ldquo作为个人的行为还有若林半在做支援输送青年去到麦加进行朝觐的活动rdquo13

据《访问日记》访问团成员在吉达时在友人处就偶遇一日本人一副阿拉伯

人的装束据说在马来入教有二十多年了但向他说色俩目时他竟不能回答14从吉达到开罗的途中又看到了这个人和其他两人后经访问团员的调查这

名日本人叫铃木刚久居马来连续四年朝觐举止阔绰活动范围很广另

一名作埃及学生装束是他们的向导名小林哲夫留学于爱资哈尔大学15 铃

木和小林极有可能就是上文中所提及的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之一ldquo政策上的信徒rdquo

道出了他们大多抱有其他政治目的日本军方所作不利中国的宣传传遍麦加

人心动摇因而达浦生近东访问团等的出行就十分必要和紧迫并且他们到

达中东要面对的形势和所做的工作比以往的访问复杂得多

11《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12 同上页 491 13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gt页 91 14《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120ldquo色俩目rdquo即阿拉伯语的ldquo主赐你平安rdquo

这是各国穆斯林之间通用的基本问候语 15 同上页 123

73

二宣传手段及成效

在达浦生和访问团员的记述中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

行宣传

首先每到一处都先行晋谒当地政府首脑宗教领袖和社会名人这既是礼

仪要求也使得访问团的行动获得支持具备了合法性宣传更加便利而这些

领导人或者有经验人士也对中国人民给予同情与勉励并根据自己国家的抗争经

验给出建议达浦生参加了埃及国王的婚礼在集会上向其他宾客宣传中国抗日

的情况后又单独晋谒埃及国王达浦生与访问团在去麦加的路上会合他们分

别在米拿行宫和麦加王宫两次谒见沙特国王向其致意并简述了中国抗战情况

国王专门询问了访问团的宗旨和使命对中国抗战极为关注详细了解以ldquo爱

国御侮实为回教人民的天职rdquo对中国的回教徒参与抗战加以勉励叙利亚总统

接见访问团时表示ldquo中国有如此多量之穆斯林在过去因交通梗塞消息隔离

与各回教国彼此缺少联络以后应着手于团结工作rdquo访问团在大马士革进行了

四场讲演并访问报馆大学等以后在伊朗伊拉克等地国家元首及其他

朝野人士也纷纷会见代表团分别给予同情和关怀土耳其外长还将土耳其民族

复兴独立运动的经验详细介绍给访问团以资勉励和借鉴

图表 7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

74

其次他们利用各种形式的集会作口头宣传朝觐时期是各国穆斯林汇聚

和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的重要机会然而也是在这里各种消息最易流传扩散

访问团利用这一场合联络和团结朝觐的同胞扩大回胞抗战的影响力朝觐

期间的一天晚上访问团在麦加克尔白礼拜之后进行回侨祈祷大会来自中国

国内的朝觐者在中东各地的回侨及流亡者都汇聚而来王曾善代表访问团

首先报告了他们出国的意义中国坚决抗战的决心穆斯林同胞所受的损失以

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情况然后用土耳其语向新疆同胞介绍上述内容接着

举行祈祷仪式王世明用阿拉伯语宣读祈祷词祈祷中国抗战取得胜利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等中国教胞的祈祷活动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前来参加演变

为国际宣传扩大了影响力清真寺是穆斯林日常集会的重要地方穆斯林日

常礼拜及聚会均在其中每周五为聚礼日集会的人数更多中东各国清真寺

大都宏伟宽敞大可容万余人访问团所至之地遇到聚礼日就借机向教众

宣传演讲这样的演讲因正值礼拜时间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感情油然而生

更易博得人们的同情效果较普通讲演更为明显如访问团到大马士革的问迷

亚清真寺(Masjid Omeya)时就有上万人参加聚礼16

除了这些常规的的集会访问团所到之地有不少当地社会领袖召集民众

特别召开欢迎大会茶会及宴会等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普通民众并作宣传

访问团人员也借机作讲演或者即席与宾客个别谈话作短时间演说日记中

对茶会等集会的叙述颇多他们在编后记中也对此作出说明ldquo本团系一民众团

体行至各国多欲与其政治人物社会领袖相接触非设法使多有非正式之聚

不足以达成任务rdquo17这种场合参加者多为各界知识分子与领袖人物可以利

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对中国抗战情形的了解如阿拉伯国王的宴会宾客有百

余人均为沙特地方重要人物在当地华侨首脑人物的帮助下访问团召集起

大部分侨胞据他们了解华侨在麦加麦地那两地约有七千余人还有一些在

土耳其除百余人来自内地各省其余均为新疆侨胞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每

年国内各地前往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后因钱款用尽等种种变故而流落异邦欲归

而不得者大部分则是新疆事变时被迫逃离的18他们久居国外不明国情再

16 同上页 473 17 同上页 505 18 文中称新疆ldquo民国二十一年事变rdquo指 1931-1932 年间的哈密事变1931年 2月对

金树仁政权不满的原哈密王府的贵族势力趁机利用民族矛盾和民众对官府的反抗发动

事变后因外国势力侵入及甘肃河西马仲英的部队入新疆而扩大使原先的农民起义

后来发展为遍及全疆的大暴动见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1996)页 372-376

75

经日方的宣传由怨恨地方政府转而怨恨国家19访问团趁此机会慰问其疾苦

继而告诉他们国家抗战的情况以及内地中央政府对国内各民族的政策劝勉他

们与其流亡于外不如归国效命

在集会之余访问团主动拜访和参观人民团体及各级学校当时中东各国

也有一些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人民团体组织日趋完善大

多由富有民族革命精神之志士主持访问团积极联络他们利用其组织的影响

力为中国宣传并进行抵制日货运动埃及回教青年会妇女协会等都与

访问团有所往还此外访问团与各国留埃学生联络埃及为世界回教中心

各回教国留学埃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他们又多富有新兴的革命思想访问

团专门邀请他们印度爪哇阿拉伯叙利亚阿富汗南斯拉夫等国学生

齐聚一处由访问团成员相继演说彼此交换意见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大多

数也处于被瓜分和被压迫的境地同样有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诉求因而体会更

深愿意帮助中国向各自的国家宣传以壮大受压迫国家的声势当时参加学

生众多散会后他们便将此种消息向其各自国内的朋友和团体报告或介绍

在访问团还没有到其他国家之前土耳其叙利亚利邦(黎巴嫩)伊朗印

度等各国回教民众及团体已经早早得知访问团将来访问的消息

在集会讲演时访问团还利用一些辅助手段他们出国前准备了幻灯机

讲演时顺便演示中国国内政要的照片风土人物战争中焚烧轰炸的惨烈景象

等为听众介绍中国国情及抗战情况生动直观更具感染力阿文广播也是

他们的宣传手段之一他们到达各国所访问的城市有限使用阿文广播以使

宣传遍及全国据来自埃及的报道开罗广播电台为提醒埃及人民对中国抗战

的同情特意向全国播放中国最新灌制的唱片其中有《义勇军进行曲》《铁

蹄下的歌女》《中国新青年》等播前加以解说以扩大宣传20

此外他们撰写书册联络媒体印制传单作文字宣传达浦生在朝觐

期间宣传时感到口头宣传有限因而在朝觐完后到埃及乡下居住潜心著述

以阿拉伯文撰《告世界回教同胞书》详述近六十年来日本侵华的情况以及此

次中国抗战的精神书未出版时开罗的各大报纸为其广为宣传此书印了五

千本分赠给通晓阿拉伯语的各国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状况

访问团在访问期间对于各地新闻记者多方联络利用他们的地位及活动力量

唤起各国的同情访问团每到一地参加欢迎宴会时都有当地媒体到场对他

们的行程进行宣传报道他们也主动招待新闻记者讨论中日问题讲解中国

19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94 20 lt伊斯兰消息开罗广播无线电台播放中国最新唱片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

期(1939年 5月)页 28

76

抗战意义及抗战必胜之理由以此抓住当地舆论中心伊斯坦布尔《旦报》为

中国出了抗战专刊访问团一路按需要撰写有关宣传文章选译了革命史略

中国政府现状中日间不平等条约等交给各国报刊如《伊朗日报》《伊拉克

泰晤士报》《贝鲁特日报》《埃及邮报》等发表以期改变中东国家及人民对

中日问题的认识访问团也印制了英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的宣传资料随

处散发动员他们支持中国抵制日货

访问团成员对其在中东宣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在舆论改正同情中

国抗战抵制日货捐助医药打通我国与近东各国之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21中国回教协会驻埃及代表庞士谦在发回的报告中说明达浦生及近东访问团等

的宣传 ldquo获得世界回胞不少同情彼虽不能积极对我有所帮助然消极方面

却时刻在向着有利我国的方面进行如抵制日货不受日本利用等rdquo22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 中东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援有一定限度但也在几个方面取得

了效果如舆论方面《埃及邮报》在题为《远东时事之新变化》的外交评论中

对中日战争的进展和日本的宣传作了分析和评论认为中国人有长期作战的准

备完密的策略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军事技术上也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

抗战必定胜利接着痛斥了日本的欺骗ldquo最令人诧异的是号称世界强国的日本

新近还说中国是被野蛮共产党所蹂躏的国家中国军队并不是有纪律的军队

却是一些乌合之众这样伟大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反攻无法对付只好到处散

播流言rdquo23上述引自当时埃及舆论对中日战争的分析反映了埃及乃至中东国

家对战争双方的基本态度对中华民族坚持抗战取得胜利的信心亦表现出对

日方宣传的警惕这种立场和认识的形成同中国穆斯林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在道义支持之外埃及各界还进行募捐埃及世界回教青年会和妇女协会等团

体于 1938年 9 月间募得药品二十大箱寄到汉口埃及银行行长表示愿为救

济中国伤兵难民发起捐款运动并组织收款汇款的机构在埃及除了华侨留学生

之外亦有埃及人捐款援华如担任埃及妇女协会会长的胡达夫人一次即自动

捐英币百镑以救济中国灾民

中国穆斯林的访问也作为一种国民外交沟通了中国和中东各国的联系当

时中国同中东各国的联络并不受政府的重视只有土耳其设有一公使馆埃及

设有一领事馆中东各国对中国也鲜少了解早在1930年王曾善等人从土耳其

21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484-488 22 lt本会驻埃及代表来函报告工作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1期(1939

年 10 月)页 33 23 马继高lt红海西岸的友情埃及报纸论ldquo远东事件的新变迁rdquogt见《月华》第 10卷

第 7 期(1938 年 6 月)页 81

77

游学归国就多次建议注意中东外交派遣使领修复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中

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归国后更加觉得有立即与中东国家开展外交的需要因此向

政府建议速与中东各国成立友好关系互派使领充实近东各国已设的使领馆并培

植外交人才他们的访问活动是以宗教感情的特殊关系为媒介而推进的意在

以私人的感情联络和友谊的访问来直接或间接打动外国当局博取他们人民

和政府的同情和援助在此也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l939年9月

国民政府决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港设立领事馆并由近东访问团成员王世明任副

领事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联络回教世界计划大纲草案》的设想在吉达设领

负有招抚新疆流亡教胞为中国朝觐回胞提供便利与各国使领进行联络及与沙

特政府加强联系等几项使命241939年底土耳其总统签署命令派其外交部参事

前驻比利时代办席帕希为特命全权公使驻节中国中土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开始

建立25

三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实践

访问团的出行一方面是迫于大势一方面则是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

政治认同的彰显这既是对当时ldquo兴教救国rdquo口号的具体行动反过来进一步加

强了人们的这种意识ldquo兴教救国rdquo主张对国家与宗教均持积极态度凸显一种

双重的认同与责任意识

进入民国以来穆斯林精英分子提倡打破ldquo不与国是rdquo的因袭观念根据

天经关于维护正义的晓喻参与到新兴国家的建设中去精英知识分子从伊斯兰

教义的根源来寻求理论上的支持并结合近代国际间盛行的国家民族国民

等概念来思考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本群体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传达一

种对于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爱国与爱教并非相互抵触的意识穆罕默德的名言

ldquo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rdquo即为当时一个强有力的口号作为近代四大著名

阿訇26之一的王静斋解释了这个ldquo国rdquo的由来即阿拉伯语ldquo卧代尼rdquo(Watan)

的意义ldquo卧代尼义即居所也而今之法学家对于人民权利义务生命财

产寄托之地称为lsquo卧代尼rsquo故谓人民之自由与国家乃属并立者bdquobdquolsquo卧

24 王曾善lt吉达设领与近东外交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 6期(1940年

1月)页 19-20lt联络回教世界大纲计划草案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

卷第 2期(1939年 10月)页 26 25 lt欢迎土耳其公使席帕希先生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6期(1940

年 1 月)页 6 26 阿訇波斯文 Akhund 的音译原意为教师伊斯兰教称谓中国四大阿訇指哈德成

(1882-1936)王静斋(1880-1949)达浦生(1874-1965)马松亭(1895-1992)

见金宜久编《伊斯兰教辞典》页 493497502

78

代尼rsquo之定义据古罗马尼亚人谈mdashmdash称其即与人民有政治上权利与义务之地

也rdquo27王静斋将ldquo卧代尼rdquo诠释为建立在政治上能确立人民权利与义务之关系

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政体的ldquo国家rdquo将这句话译为ldquo爱护国家为穆民所

应有rdquo并强调ldquo一旦有人向尔问及应如何对国家则曰国家为吾辈国民同

胞生死之地食毛践土之区吾人为巩固国本计自当相亲相爱国家可藉此

亲爱达到最高之地步rdquo28也就是强调爱国的行为自古以来就在伊斯兰信仰的

范畴之内所以在新建立的政体下ldquo国民最应尽之义务首推生命与财产

为国输将挺身冒险皆利国利家之道rdquo29以此调和昔日宗教信仰与国家政治

的矛盾1933年马松亭在埃及正道会向当地群众介绍中国内地穆斯林时就

着重强调了爱国与爱教的关系以及爱国属于信仰这一观念30及至抗战爆发达

浦生又对只注重宗教而不理国家大事的观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穆斯林团体

的不幸ldquo现在还有些目光浅近的教胞谓战争乃是军人之事与一般教徒无关

这是绝大的错误rdquo又从古兰经上寻找根据ldquo你们以卫护正义与敌人抗战

不可逾度真主不喜欢逾度者(《古兰经》2190)rdquo31从宗教角度激发穆斯林群

体的昂扬斗志

当时回族知识界所关注的焦点即为如何使回教民众意识到其在新兴国家

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开始积极参与国家各项政治和公共事务并具备能行使国

民基本参政权的能力与素养对宗教的认知对国家的态度等的讨论见诸报

端《月华》《晨熹》《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等常连载《古兰经》及

圣训的解释说明为什么穆斯林必须加入到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并引用对伊

斯兰历史上各战役的解释中东地区实际战况的分析等对穆斯林究竟如何行动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ldquo兴教救国rdquoldquo保国保教rdquo成为回教社会最为强烈的呼

声内地汉语穆斯林的祖先大部分是从境外迁入中国来的长期融入中国社会

生活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既是世界回教民族的一部分又是中

华民族的五大成员之一因此ldquo我们是回教的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

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

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rdquo32 正是基于上述双重身份的认识和

27 王静斋译述lt谨守回教与爱护国家gt见《月华》第 2卷第 3期(1930 年 1月)版

1 28 同上 29 同上 3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gt见《月华》第 5卷第 16期(1933 年 6月)页 6 31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页 29 32 马鸿逵lt要用信教精神挽救中国民族的沦亡gt见《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2月)

页9

79

态度的选择穆斯林到中东去前期的留学和考察便是利用这种普遍性回

到伊斯兰的中心侧重的是对于伊斯兰教的认同而抗战开始国难时期赴中

东是基于在国内的特殊性而利用世界各地的回教徒以共同的信仰互相支援

互相同情的普遍性优势他们是在世界回教民族的身份上又以对国家整体的

付出与责任以作为国族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国家各项事务与建设中获得作

为中国人的认同即 ldquo我们是以民族对国家取得回族地位并不是以回教二字

取得回族地位rdquo33因此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穆斯林到中东去的宣传访问

表明了这一群体在追求对其民族特殊性认同的同时逐渐增强了站在整个中华

民族的立场上的另一方面的政治认同这表现出对国家政权的认同与自信这

种自信来源于他们认识到有着独特性的自身对于国家的责任立足于国内局

势的变化他们到中东去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强化

在政治上又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两者并行不悖代表着近代中国穆斯林的双重

认同局面他们在中东的活动中国国内的几家主要报刊如都有连续性报道

他们也在自己的旅行记述中呈现出来既是对他活动的记录又演变为一种顺

应当时局势的言说将以ldquo教rdquo为纽带为ldquo国rdquo付出责任的实践和ldquo兴教救国rdquo

的思想通过在穆斯林大众中传播超出精英范围促成这种双重身份意识的生发

使大众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观念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抗战时期穆斯林对于国族的认同并非以上述访问活动及其记述中所体现出

的为唯一指向大分散的中国穆斯林在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会呈现出非

同步有差异的政治认同与选择并且由于个人的经历生存环境等影响会产

生多重认同历史所呈现的表象大多是个体智识精英的政治选择与追求并不

能代表基于共识的政治选择的整体情况这一节以唐易尘及其《麦加巡礼记》

为例探讨在国族危机加重抗日战争的冲击下中国穆斯林在其族群属性及

适应变迁过程中呈现的不同面向

战争初期在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各种与日本军方有一定

联系的团体中华回教联合会便是其一该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

协助中国人马良王瑞兰及刘锦标等于 1938 年 2月在北京成立其咨议及顾问

是大日本军特务部联合会的宣言称ldquo维护固有宗教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

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亚洲文化对内联络本教

33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4卷第10-12期合刊(1932

年4月)页13

80

教胞巩固团结rdquo 34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日本ldquo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长rdquo喜

多诚一少将联合会ldquo最高指导者rdquo北京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这表明其成立

与运营都有日本军方背景351939 年日本军方赞助中华回教总联合会总务部

长唐易尘等人组成ldquo华北朝觐团rdquo赴麦加朝觐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回教救国

协会马松亭等人的注意和警惕当时中国近东访问团已完成任务回到中国马

松亭等人立即发电报到埃及令留学埃及的学生组成ldquo中华民国回教朝觐团rdquo

赴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并监视唐易尘等人

唐易尘是回教联合会的筹备人员后来担任总务部长对于这次朝觐的发

起他在朝觐日记中记述ldquo关系当局有赞助朝觐麦加之动仪余与高垣顾问

遂对人位推定加以慎重之权衡盖此行之目的必先明隙否则人位不当

影响将来第亦恐无人敢于问津也rdquo36考虑到这一趟出行与一般朝觐有所区别

对如何向参加人员及外界解释此行的目的他们作了慎重权衡最终由唐易尘

联合会委员刘德润日本留学归来的联合会顾问马良璞以及来自包头由蒙

疆委员会指定的张英苏瑞祥两位阿訇共五人组团出行唐易尘一再强调此行

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而是在朝觐路途因战事受阻后要开辟一条新的路线ldquo牺

牲吾等数人之精神冒万千之凶险开永久之坦途卸自身之职责达尊贵之

大典为己为人两有裨益上不妨害国家政治之演变下不作人驱策而折本

故吾谓此行之意义并不泛泛rdquo试图向外界表明在沦陷区的回教徒宗教信仰

自由一样可以去朝觐并表明自己的出行是纯粹的宗教活动37但从他们的行

囊和花费来说却不同于普通的中国朝觐者根据其记述他们带了四五十包

北京有名的正兴德花茶并且准备了一批山东绸缎欲送给沙特国王和埃及国王

表现出与中东国家领导人接触的意愿由于东西带得多在沙特海关入境时

他们曾一度被扣留他们路过上海时到大世界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游乐

场浏览几乎天天出入ldquo南来顺rdquoldquo洪长兴rdquo等上海最好的饭馆并不为旅费

担心种种表现有别于一般的朝觐者38由于与回教联合会的特殊关系他们的

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到上海英领馆借口大使不在上海负责馆务的

参赞没有见过北平警察局发放的ldquo出境证明书rdquo拒绝给他们签字他们去了八

次英领馆都未成功只好去意大利领事馆签护照改变经埃及转吉达的传统

路线放弃了觐见埃及国王的计划唐易尘称在路途中就听说了各种关于他们 34 lt中国回教联合会宣言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月)页 5 35 lt中国回教联合会成立大会记录gt见《回教月刊》第 1卷第 1期(1938 年 4 月)页

38 36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页 2 37 同上页 4 38 同上页 2325262934

81

的谣言如已死在香港在新加坡被人扣留路费被逮捕不知下落等39而他们

抵达新加坡时刚要下船观光就有《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记者挤上

船来采访说他们接到重庆国府的电报认为五人ldquo负有使命而到麦加作宣传rdquo

希望唐易尘等承认去麦加的目的唐易尘解释到ldquo不过要使教民们知道华北

地方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出来作朝觐这正可以和新疆共产党残

害朝觐团来作对照rdquo40这恰与日本军方向回教世界宣传中国回教徒受共产党压

迫的口径一致也暴露了唐易尘等人此行的意图刘德润听说留埃学生负有监

视他们的使命最终告诉留埃学生来此是受日方指使每人津贴了三千元的旅

费而他们只是想骗日本几个钱朝觐绝不替日本做任何宣传工作41

对照留埃生写的朝觐日记及唐易尘的《麦加巡礼记》双方的记载有一些出

入华北朝觐团成员之一刘德润告诉留埃生他们在上海住了二十多天每天都接

到恐吓信非常害怕每天搬迁数次最后只好搬入法租界而在唐易尘笔下

搬到法租界则是因为那里的旅馆对于礼拜和吃饭都更方便些42在麦加期间庞

士谦以私人名义与唐易尘刘德润单独谈话进一步了解其活动目的并警告他

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发生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留学生对他们进行严

格的监视不许其单独活动在一次跟踪过程中留埃学生听到唐易尘对马良璞

说ldquo我们这回真倒霉随时随地都有人监视着真是不自由rdquo说完直叹气43 然

而在唐易尘的日记中他们对于留埃生的到来表现出的则是欣喜并表示与留

埃生一起朝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对于朝觐完后留埃学生教训他们的ldquo鸿门

宴rdquo一事唐易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在留埃生笔下则详细记述了这一事

件的经过留埃学生对于这些人的到来甚为恼怒认为国家处于多事之秋为这

五个人还要耗费国库有的主张狠打他们一顿有的甚至主张杀了他们但因正

值朝觐期间身在圣地麦加又是同教中人所以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在朝

觐完后请他们一起吃饭留埃生站在宗教的立场以圣人言ldquo爱护家园是信仰的

一部分rdquo告诫他们说明应该以合法的条件去朝觐他们这样朝觐的功课于教法

上是不符合的并进一步希望他们改过自新不要成为ldquo表面是中国人的身体

灵魂已经卖给日本人rdquo的口是心非者这种人在古兰经中是伪信者是要受亏折

的站在国家的立场则以ldquo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dquo来教训他们指出他们哄骗

日本人的钱来朝觐天房以为不牵涉政治实际上几乎要把整个华北的回教同胞

39 同上页 4 40 同上页 64 41 天仆《朝觐日记》见《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9 42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9 43 天仆《朝觐日记》页 18

82

出卖了对中国抗战极为不利44这样的劝说强调的是穆斯林身份与一国之民

身份的融合唐易尘等人被利用与他们的宗教意识强烈国族意识淡薄有一定

关系在《麦加巡礼记》的开头唐易尘就铺陈了他从小对朝觐一事的热衷并

在书中附上经过自己多年整理的朝觐礼仪和注意事项非常详细可见他对此极

其关注当面对这次朝觐机会时他说自己ldquo希望朝觐麦加已非一朝一夕也

若以自己境遇断定去否则吾一生亦无望也rdquo且 ldquo吾早已举义于前今有人赞

助于后此时此行谁云不宜rdquo 45他以想要参加朝觐的愿望之强烈来为自己的行

为进行说明强于宗教认同而薄于国族观念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其他几位团

员如由蒙疆委员会指定的两位阿訇他们的政治色彩并不明显也有受日方胁

迫的可能没有相关资料则无法多作判断

从穆斯林群众当时的生存境地来看抗战期间中国政治环境复杂不论是个

体还是群体都面临着困境和抉择国内的政局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存在许多不

确定因素而大多数穆斯林群众生活贫愚ldquo教民居贫苦者居什九多以小本经

营维持生计rdquo46同时作为少数群体因其特殊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惯得不到主流

族群的同情和接纳备受排挤ldquo不断的遭侮辱异态的社会组织事事给以不

得发展的阻碍之类回民势孤力薄只有听其自然苟延残喘地与社会挣扎而

已rdquo47汉人侮辱回民如《南华文艺》和北新书局等侮教案常常激起穆斯林民众

的愤怒各种回汉纠纷不断加之国际政治风云诡谲日本在政治上采取ldquo以华

制华rdquo的方针希望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认同的差异更

是多变日本军方所宣传的ldquo建立回回国rdquoldquo帮助回回自治rdquo确实能够引起相

当的回应穆斯林会由对主体族群的不满而转向其他认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类

似于傅葆石研究的日据上海文人所处的ldquo灰色地带rdquo即暴力和危机此起彼伏的

极端环境在这种境遇中人性的弱点行为上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甚至是一定

程度上的妥协与尊严和道德勇气是纠缠在一起的处于这样的生存境地反应

和认同会显现出暧昧多义性48 当时像华北回教联合会这样性质的组织并不鲜

见如1937年在张家口由日本军方计划设立的ldquo西北回教民族文化协会rdquo其7名

44 同上页 23 45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4 46 王振远 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方法gt见《月华》第 2卷第 35

期(1930年 12月) 版 1-2 47 闪鸿钧lt现阶段中国回民生活的检讨gt见《月华》第 7卷第 25-27 期合刊(1935 年

9月)页 14

48 Poshek Fu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xiv

83

干事均为各地清真寺的ldquo教长rdquo49傅葆石笔下的文人在乱世求生与民族气节的道

德夹缝中做出抉择对这批穆斯林来说除了极端生存环境的逼迫还更多出一

种宗教意识的牵扯他们以宗教生活为重心本身与政治就有相当的疏离在战

争和外国入侵的情况下他们保存穆斯林身份的努力正好与入侵者的政策一拍

即合因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认同宗教是穆斯林群体形成认同的一个关键的历史

文化因素结合近代穆斯林群体由宗教意识浓厚的ldquo争教不争国rdquo到逐渐有了国

族意识的ldquo兴教救国rdquo意识的变迁过程唐易尘率领的ldquo华北回教朝觐团rdquo正是

这一动态过程当中不同步的表现也反应出特定时期穆斯林群体所遭遇的国族认

同困境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精英知识分子更倾向于对于国族政权的认同他们也积极主动与统治者配

合由上述访问和宣传过程不难看出穆斯林精英知识分子深厚的社会背景以

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凸显了他们的优势在宣传爱国观念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他抱着纯粹宗教目的到麦加的朝觐者形势的需要和爱国情感的迸发也促使

他们担负起宣传抗日的任务但这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大规模有组织的声势

抗战期间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的访问和宣传是代表中国穆斯林在中

东世界的亮相与发声在这里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与国民身份合二为一借着

宗教感情为促进中国回教及整个民族复兴而做出努力他们一定程度上是符合

ldquo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

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rdquo50这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的

在杜磊对中国当代穆斯林的研究中他认为是国家的民族政策和穆斯林认同间

互相磨合的关系过程缔造了民族国家时代的回族但他侧重的是国家政策对于

民族的ldquo制造rdquo松本真澄指出了杜磊ldquo未言及回族特别是宗教指导者对包括回

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国民的统一与融合的推动力以及他们与执政者积

极合作的历史情况rdquo51在穆斯林与国家的磨合中穆斯林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本

身的行动也是颇为关键的对国家意识的宣传以及到中东的访问等实践可看作

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对宗教知识的传播和政治意识的启蒙是穆斯林知识分子

主要的社会关怀如前述王静斋马松亭等对于爱国爱教意识的宣扬他们与

49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页 92 50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页 4 51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页 11

84

达浦生一道跻身于中国近代四大阿訇之列不仅因为他们的宗教学识也因

为他们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身份为回教社会做出的表率而他们由此获得

的权威地位又加强了他们进行传播和启蒙的资格

在到中东的宣传访问中精英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的特殊作用首先是语

言方面达浦生早年求学于王宽门下1921 年出国边经商筹资边学习考察

与各地伊斯兰学者讲经论道1927年返回后参与创办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

精通阿拉伯语近东访问团的成员都是当时回教界的精英王曾善早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后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28年胡汉民访问土耳

其期间曾作为陪同52马天英于北京南塘子法文学堂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文

学院攻读文学戏剧薛文波 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编辑过《回族

青年》月刊张兆理曾任《伊理月刊》的社长及发行人擅长英语王世明当

时刚从爱资哈尔大学毕业因此阿拉伯文土耳其文英文法文他们对

于这几种文字各有专攻访问期间一路演讲写作均有团员分别负责沿

途以阿文土耳其文英文刊印多份宣传册随地散发语言的优势带来交流上的

方便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宣传策略他们懂得把握时机并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扩大宣传达

浦生选择到访的第一站是埃及开罗中国和埃及在外交和商务上少有往来但

文化上的关系是日益密切当时爱资哈尔大学尚有三十余名中国留学生更为

重要的是 1938年 1月埃及国王举行结婚典礼各国回教徒云集称贺恰是宣传

的好时机达浦生于 1月 20日抵达开罗恰逢婚礼举行之日参与了这个盛会

与各国教胞交流后来得到埃王接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祝福后他将日本的

对华战争中国朝野抗战的决心等向埃王作了陈述近东访问团的第一站选的

是麦加因一年一度的朝觐即将到来这是全球穆斯林每年最大的集会人群

流动信息广泛传播同时先在这样宏大的集会上对各国朝觐者作宣传为

他们接下来到各个国家的后续宣传作了预告也提供了便利如伊拉克国会议

员见访问团来到极为欢迎ldquo今日始盼望君等到来也我固随君等消息走自

埃及直尾至大马士革今果来rdquo53他们到土耳其入关时警察极为关心中国战

事并说当地的报纸已经积极地为中国宣传在宣传过程中除了讲演交谈

外适时应用广播报纸幻灯等当时新兴媒介此外本身的智识和阅历也

促进了他们的宣传工作他们每至一处都制定相应的宣传纲要并不是盲目随

意地宣传如访问团到达开罗就致函爱资哈尔大学总务长请求到各级学校

52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lt胡汉民日记(19282-7)gt见《民国档案》2004年第 2期

页 15 5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257

85

宣传并说明宣传内容的范围他们多对国际形势有深刻观察在撰写宣传资

料进行演讲时有理有据在麦加时他们劝说一位赞同与日本共同防共以发

展回教的观念的侨胞马天英说ldquo余以为一个回民皆有两种立场一是宗教

一是国家在中国之回民苦闷已极所处国家为弱小民族国家所信宗教

又不断被人摧毁其迷信日本者大可弃置其思想以国家立场言彼为侵略

弱小民族之帝国主义以宗教立场言吾人已见其摧毁回教之事实日本为吾

人之友乎抑敌乎翁为新疆回民领袖尚望将此意传达于众实宗教国家之

福也rdquo54便是从国家观念宗教认同的理解和定位循循善诱分析现状摆出

事实指出其中利害关系以说明日本对回教的亲善绝非善意而是有强烈的

政治目的

除了语言和策略外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为宣传工作带来了便利达浦

生在国外友人的来信中了解了日本人在中东的不利宣传以及国外穆斯林对

于中国抗战的反应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与劝说访问团在去程中拜

访过的印度回教会副会长主动提出为他们写介绍信分别给阿拉伯国王秘书

和印度回教会在麦加的秘书以帮助他们的宣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55在开罗时

朝觐中认识的爱资哈尔大学教授为访问团举行了小型聚会将他们介绍给阿富

汗公使及其他社会名流56访问团中途被亲日党羽在土耳其《安卡拉日报》登载

ldquo中国回教骗子五人正在中东各国行骗rdquo的消息而被拒绝入境王曾善当年

在土耳其留学时的教授帮助他们查明了真相后来他们也能够顺利访问土耳其57王曾善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王世明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师长和同学将访问团介

绍给其他社会贤达也在宣传中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访问宣传国内局势变动使得到中东去呈

现不一样的状况一方面他们借用宗教这一感情纽带为中国抗战赢取国际舆

论的支持共同的宗教信仰认同与宗教实践仪式的共享使中国穆斯林和中东

地区的穆斯林始终保持着联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穆斯林的出访使得这种联

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他们借着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机遇参与到新兴

国家政治体制的保卫与建设中去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并非偶然也不是

54 同上页 93 55 同上页 43

56 同上页 196 57 同上页三页四

86

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确定自己家园归属感以及身份认同基础上

的一次典型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但因为地域具体坏境及与周围其他族群的互

动状态穆斯林在国族认同方面会表现出差异性在与国家主权者及主体族群

磨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清末民初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宣传主张打破穆斯林社会消极遁世的自我封

闭状态通过到中东的朝觐访问等交流中东伊斯兰复兴思潮所宣传的ldquo回

到古兰中去rdquo的返本开新的主张和重视教乘功修的原则以及对于伊斯兰教积

极入世的元典精神的提倡对中国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因

为都具有反抗侵略的同一目标中东穆斯林的斗争经验在中国具有应用的可能

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改革者所倡导的祖国与中国穆斯林所面

对的祖国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中东国家多是穆斯林多数派掌握政权他们所

认为的祖国不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是排除一些异己分子的伊斯兰国家

中国穆斯林在民族主义传入中国这一背景下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融入到各种文化要素中来考虑以证明虔诚的信仰者也同样有国族认

同而中东各国所强调的团结在中国也成为与各民族宗教的团结当他们到

中东访问时一些穆斯林领导者也指出了这一点麦加的一位官员说ldquo贵国为

多数民族组成之国家信仰不能一致吾回教所谓团结并不一本身之团结而

已在国家之立场仍需与其他非回教民族团结尊重其信仰崇高其地位

因回教非有排他性之宗教也天经云你们有你们的宗教我们有我们的宗教

此点更应阐明庶可集中国家之力量rdquo58当一位巴勒斯坦大教长得知中国人民

为抗日而团结一致时感慨地说ldquo中国之回民与非回民合作此现象良佳不

特合于宗教实亦为今日政治之需要诚如此正足以加大反侵略者之力量也rdquo59在宗教层面上是与世界各地穆斯林的团结在国家层面则强调在中国这一

政治地域内与其他民族的团结只有在国内求得穆斯林群体的强盛与其他民

族同一立场共谋国策才能真正进一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对于新兴政

治体制和社会的一定责任基于时代背景到中东去的经历在积极入世反抗

侵略对祖国及其他族群的体认等方面都对中国穆斯林认同的转型有所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精英阶层他们对于身份的调适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

把传播宗教知识和启蒙政治意识融合自上而下推动由于战争时期生活的艰

辛穆斯林在中国长期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存在而受到的政治压迫以及普通信

教群众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疏离等几方面因素到中东去的经验在推动

这种认同转型上也受到了阻力并非是同步和一致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 58《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页 99 59 同上页 235

87

宗教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其祖先的迁入开始他们已

经长期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这种历史传统给予其家园归属感并成为其身份认

同的基础同时又基于以下几方面而有了可能性首先是国内局势变化外

国入侵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穆斯林知识分子来说通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回回

自身进一步确定了穆斯林中华民族这样的多重身份从而勇敢地发出了自己

的声音其次是伊斯兰经典中的相关晓谕提供的理论支持对于ldquo卧代尼rdquo的

解释以及维护正义的经训强调了爱国行为自古以来就是伊斯兰信仰的一部分

而当时全球范围内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意识背

景因此这种转型是在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场景中被中

国民族主义意识以及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动员唤醒中国内地汉语穆斯林的宗

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且又处于互动磨合中的他们的宗教认同是对自

身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思考而国家认同则是对于自己民族和祖国生存发展问题

的思考二者有共生关系都是面对生存挑战的回应这样的双重认同形态以

及在宗教感情基础上建立的跨国网络促使穆斯林能够运用有效的认同策略来

应对生存的挑战当时中国各种团体及报刊都不断强化中国穆斯林的教徒和国

民身份的统一他们到中东访问的信息进一步鼓舞了国内穆斯林的斗志穆

斯林知识分子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经由相关的文

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散居的群众中间促进这一观念的传达这将在下一章中

进行论述

88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本章围绕到中东去展开的一系列印刷出版活动从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穆

斯林精英关于出版文化实践的个案旅行记述的传播和读者群几个方面分析到

中东去这一行为为近代中国穆斯林印刷出版提供的资源以及前面章节中讨论的

各种见闻及活动信息如何在民众中传播和扩散在本地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世界

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到中东去的人们与当时的回教报刊有紧密互动新的时空感受

为他们提供了写作资源报刊作为发表和传播的空间为这批旅行记述附加功能的

实现提供了可能借助其他手段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

的信息分享中游记以及回教报刊的传播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

化对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发挥着作用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本节分析留学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与回教报刊的关系他们是中东见闻重

要的撰述者回教报刊为其提供展示的空间这种互动关系为到中东去的旅行

记述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赴中东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在国内时就参与了《月华》《清真铎报》等报

刊的编辑和撰稿工作民国时期穆斯林新式学校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回教文

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教社会内嵌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其出版

业的发展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普通文人的转变有相似之处彼时正值中国社会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这种改变深刻影响了现代出版业叶凯蒂以王韬

陈季同(1851-1907)曾朴(1872-1935)和金松岑(1873-1947)为例分析了

西方与传统结合的教育改革使这些文人所受的影响指出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双

文化主义(biculturalism)但是他们与西方接触是零星的非系统的因此

只有到了 1920 年以后新式学堂培养的毕业生才是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贯

通成为参与上海出版业的新力量1回教社会内部的教育改革亦是回教文化发

展的关键叶凯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这批旅行记述的作者他们在未

赴中东之前多是强调阿拉伯语与汉语并重的回教新式中等学校的提倡者创

建者或是受教者当时这样的学校主要有云南的明德中学创立于济南后迁至

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它们强调的是中文教育与

1 Catherine Vance Yeh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89

伊斯兰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式教育方略以当时影响最大的成达师范学校为例

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办学思想重点的转移其课程设置在伊斯兰课程和

其他文化课程的比例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主要的目的并没有改变ldquo中阿并重rdquo

是一贯坚持的理念这批学者经历了传统经堂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他

们熟谙伊斯兰文化对现代汉文化也不陌生这无疑具备了一种与叶凯蒂所论

述的内容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双文化素养这为回教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 期(1937 年 2月)

资料提供马博忠

他们到中东去的经历既是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是深化这种素养的重要途

径民国时期到爱资哈尔大学去的留学生基本由上述几所学校组织派出

同时这几所中等学校也是几份重要回教报刊的依托《清真铎报》于 1929 年

2月创刊由云南回教俱进会宣传处创办明德学校亦为云南回教俱进会主办

成达师范则出版发行了《月华》杂志《成师月刊》(校刊)和《成达学生会月刊》

《月华》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回教伊斯兰教刊物之一存在时间也最长

90

(1929年 11月-1948年 6月1937年 5月和 1942年 12月曾有两次休刊)1931

年 1 月创办于上海的《伊斯兰学生杂志》依托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这几份

报刊的不少主笔或编辑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他们学成回国后也继续为还在发

行的报刊服务如《清真铎报》最初的负责人纳忠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一

直给几份重要的报刊供稿这些学校在派遣留埃生时就对他们有撰写稿件以

传播中东见闻的希望和要求一方面回教传入中国已相当长的时间中东世

界的发展现状与当初传来之时有很多出入无从了解因此希望学生ldquo到那边

后举凡教育教务政治风俗人情须源源报来互通声息rdquo2另一方面则是

抱着向中东国家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处于民族救亡时期希望以他们的精神来

鼓舞中国穆斯林教胞ldquo注意欧非各邦人民爱国的热忱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用来

唤醒这三千万的同胞以救此垂亡之国运rdquo3因此对于中东地区的报道穆

斯林报刊比其他社会报刊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即拥有一大批亲手培养出来的

穆斯林留学生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国外的文献直接获得中东国家的信息

《清真铎报》1931 年 12月出版的ldquo留埃学生专号rdquo就是了解中国派遣首届留

埃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伊斯兰学生杂志》的不少主笔都成为后来的留埃生如

金志晏担任编辑主任马坚定中明胡恩钧张怀德林兴智等多次为其撰

稿该刊 1936年停刊每年一期共出五期报道了欢送第一届第四届留埃学

生欢送会的情景并配发了达浦生哈德成宗棣棠与第四届留埃生合影连

载了林兴智的《到埃及来》一文这些报刊并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时常有交流

一位作者同时为几份杂志供稿杂志之间也会互相转载或刊登广告信息如《月

华》经常为《回族青年》《成师月刊》等刊物做广告且《月华》的订户还能

得到一定的优惠4他们也与主流报刊有交流互动如达浦生出访中东的纪行也

刊登在《新华日报》上5因而形成一个资料交流网络促进彼此信息的传播

2 lt杨校长文波演说词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页

12 3 lt欢送沙儒诚老师游历非欧致辞gt见《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

合刊)页 16-17 4 lt请看异军突起之lt回族青年gtgt见《月华》第 4卷第 35期(1932年 12月)页 11

lt介绍成师月刊gt见《月华》第 6卷 4-6期合刊(1934 年 2月)封二广告称ldquo如

系《月华》用户一律按定价六折收费rdquo 5 lt达浦生访问记gt《新华日报》1938 年 10月 3日

91

图表 9《月华》第 6卷第 14 期(1934年 5月)封面

资料提供马博忠

回教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创办培养出一批有撰述写作与学术研究能力

的知识青年既丰富了写作的阵容又训练出许多办报人才尤其在外学习的

留学生他们在留学期间和归国后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穆斯林报刊的内容水准和

国内伊斯兰宗教文化传播的能力《月华》《晨熹》等刊都采取通讯员模式凭

借与国外社团交流的刊物及驻外学者的眼光将各地穆斯林历史和现状介绍给

中国读者发挥他们沟通中阿文化的作用第一届留埃生派出后不久《月华》

聘请马坚担任驻开罗通讯员当时还在印度勒克瑙大学学习的海维谅顺理成

章成为驻印度通讯员他主要提供南亚地区的稿件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王曾

善和马明道则将土耳其的各方面情况介绍到中国他们定期给《月华》供稿

作品以译作与介绍海外时事为主以马坚为例他的译作有《认主学大纲》《先

贤古兰译文考》(分期刊于《月华》)《埃及回教教育概况》《驳约瑟的故事》

等后来《认主学大纲》由成达出版部发行单行本纪实作品有《回教世界近

92

闻》《埃及回教徒护教运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埃

及回教教育概况》《埃及中国学生近况》等这一类文章有助于增进穆斯林对

本民族信仰之源流的认识他回国后依然给《月华》供稿后来又担任了《清

真铎报》的编辑同时他们也以中国留学生的智力资源向伊斯兰世界介绍

中国的情况这将中国的报刊传播与伊斯兰世界建立联系扩大了几份报刊在

国外的影响除了留学生到中东去的其他人员中马松亭马天英薛文波

等也是当时几家重要的回教报刊的撰述员他们出访时将《近东访问团在印

度受各地热烈欢迎》《近东回教各国群起抵制日货》《近东回教各国时事述闻》

等近东时事及政治运动的介绍与朝觐团的通讯报道一并寄至国内各大报刊发

表在开阔国人视野的同时也使中国穆斯林了解到在反抗殖民压迫方面大

家有着共同的目标

就当时回教文化状况而言有关伊斯兰的历史文献知识十分欠缺到中东

去的学生们还担负着一项回教文化史上的重担那就是经典的翻译引介工

作《古兰经》亘古不变对其的阐释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明末海禁之后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被迫中断缺乏分析教律教义的经典宗教学说得不

到完整的传播造成谬误因而迫切需要了解符合时代发展的教义和伊斯兰精

神他们携回大批经典加以研究或进行翻译王静斋在其自述中曾言自己ldquo携

来印版西经不下六百余种rdquo6这一时期通过朝觐渠道介绍到中国的中东文献

典籍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接触到的阿拉伯原文著作内容也愈加宽泛不但对反

映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著作有了深入了解和比较并把译著视野扩展到与伊斯

兰有关的社会法学教育历史伦理等知识领域他们的译著完成后多

在报刊上刊登著述经过或广告以让众人知晓

到中东去的留学生与访问者形成了一个编撰群体与当时的职业报刊知识

分子类似在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化和印刷出版技术的影响下利用自己在

中东地区的优势活动于穆斯林社会的最前沿扩展了当时中国穆斯林报刊的

国际视野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一些团体和刊物的负责人或编辑在与中东之行有关的一系列出版文化活动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行日记》的作者赵振武本身是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员

同时也是《月华》的主笔身为出版界的一员又是新式教育改良的参与者

6 王静斋lt五十年求学自述gt见《禹贡》第 7 卷第 4期(1937 年 4月)页 112

93

且亲自踏上中东的土地并撰写了《西行日记》赵振武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着中东之旅撰述者的活动轨迹他们在游历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同时建构起活跃的文化传播网络本节以其为个案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穆斯林

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及意义

赵振武(1895-1937)名斌河北人出生于伊斯兰世家其祖父父亲

均为伊斯兰经师少时入王宽创办的清真两等小学学习又随北平牛街清真寺

土耳其教授攻读伊斯兰文化并学习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后考入北平政法大

学边政系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地区服务后回北平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讲师7由其教育背景可以看出他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回教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所

接受的伊斯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为他后来参与到回教出版业的各项工作中

奠定了基础赵振武 1925 年起在北平市政府任职1928 年成达师范学校由山

东迁到北平赵振武受邀兼任成达国文和回教史教师参与并见证了回教教育

改革的历程赵振武关注伊斯兰文化常在国内各回教刊物发表文章这或许

是促使其最终全身心投入到出版事业中的原因之一踏入成达是他全面开始

出版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成达师范学校创立于 1925年它以造就健全师资启

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进而恢复回教固有精神增进回民对于国

家的效能为目的将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回教

现代师范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8它在民国伊斯兰文化领域居于先导地位为知

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多样化的施展空间成师迁到北平后设立成达出版

部发展成为近代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代表抗战以前一直由赵振武主持1929

年底《月华》在成达师范内创办赵振武又参与了初期筹备的一系列工作同

马松亭一道完成了出刊前的立案挂号接洽印刷发函件预算以及发行诸

手续后担任编辑兼出版发行处主任91931 年《月华》原主编孙幼铭离开赵

振武接任主编一职并辞去政府职务专职服务于《月华》和成达师范学校

首先来看赵振武的办报实践1931年到 1937年 6月他担任《月华》主编

1932 年底至 1933 年 5 月间随马松亭护送留学生赴埃及时由庞士谦代主编

在这些有关《月华》的办刊活动中展现了他的办报理念和实践准确丰富的

伊斯兰知识和出版实践经验是赵振武立足的基础有关教义方面的稿件为

7 赵振武的生平参考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

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页 113-114 8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 年 8月)页 6 9 马博忠ltlt月华gt创始人历任主编编辑生平简介gt见《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

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页 113-114

94

慎重起见由赵振武和马松亭审查核阅创刊之初力求严谨与充实10在他任

主编的六年期间《月华》从四开报纸的简单形式改为二十四开装订成册的杂志

形式每期出一册大约三十至五十页尽管计划每年出三十六册实则常常

出现几册并为一期的的合刊但在量上也有一定的进步11同时稿件征集愈发

多元在质上有较大提升每期卷首论文不标题其余都划分了栏目主题如

ldquo教义研究rdquoldquo译丛rdquoldquo社会调查rdquoldquo特载rdquoldquo笔记rdquoldquo文艺rdquo等为了宣扬

伊斯兰教义报道世界各地回教消息介绍回教史料等后来又增加了ldquo古兰

真经译解rdquoldquo回教世界rdquoldquo时评rdquoldquo回教史料rdquo等新栏目印刷方面也经常变

换封面的印色和花纹文章内容和编辑品质都得到充实最为成熟的是 1935年

第 7卷封面以彩色印刷照片都经过精心安排以突显主题12在他任主编时

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各地寺坊穆斯林生活状况及清真寺概况的调查1934年

《月华》完成了安徽广西察哈尔绥远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

等省部分地区的清真寺调查工作这些报道由各地读者在当地调查后投稿成

为了解 1930年代中国各地穆斯林生活情况的史料其成果也反映出读者遍及全

国更可看出《月华》在国内各地穆斯林中的影响力13除国内读者外《月华》

自第三卷起与国外交换报刊英文德文阿拉伯文马来文土耳其文报

刊达 22种之多海外读者遍及南洋群岛印度缅甸伊拉克汉志土耳其

埃及英法美等地当时各地回教国凡有回教团体及学校者多与《月

华》建立友谊14此外《月华》先后制作了九个专号以活泼的平民化风格赢

得国内外穆斯林读者的亲睐15自 1933 年以后日本军事行动步步紧逼平津

地区社会经济下滑因时局变动《月华》从 1936 年第 8 卷起缩减开支页数

减少一些栏目也归并了但在文章内容的充实度方面仍然维持相当严谨的

水平这要归功于当时的主编赵振武历届师生和毕业校友的努力赵振武借

鉴非穆斯林期刊发行经验在各地设立分销处扩大了销路和读者群体抗战

10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 11月)页 85-88 11 lt本社特别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 年 1月)封面内 12 lt写在卷首gt见《月华》第 7卷第 5期(1935年 2月)页 1 13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期合刊(1934年 10月)页 15-25 14 吴斯曼lt时评本刊的五周年-一个有意义的中国回教划史时刻gt见《月华》第 6卷

第 28-30合刊(1934 年 10 月)页 19 15 王梦扬ltlt月华gt十周年回溯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期合刊(1939年 11月)

页 21-22

95

期间部分地区分销处遭到破坏但这项制度一直沿用到 1946 年16《月华》

在 1937年七middot七事变前停刊次年四月南迁至桂林复刊赵振武因病未能随行

于 1937年在北平逝世

《月华》创刊开始就与成达师范关系密切其编辑部就设在成达的出版部

内作为在教育界和报刊界都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赵振武很重视对学生写作

的锻炼有计划地培养成师历届学生成为《月华》的写作骨干为了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从第二卷二十期起《月华》专门为学生开辟ldquo学生作品rdquo专栏

并指导修改稿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这也是《月华》历久

不衰的原因之一其实从创刊初期开始该校师范部第一班学生如韩宏魁

马金鹏金殿贵等人就已积极投入社务工作之后第二三班学生以及研究

部学生和毕业校友多成为《月华》写作群的主力这批作者中有的后来又成

为《月华》及其他回教报刊的主笔或编辑成达师范的教职员也有许多兼任月

华的编辑或者撰述者如近东访问团成员薛文波他们维持了月华稿件来源的

稳定和文章内容的水准使得月华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第一班学生毕业后有 5

人赴埃留学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报

刊多刊发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留学生也十分关心国内形势的发展他们将自

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关心和专业学习的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发往国内如马

坚对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的介绍17马金鹏详细介绍了 1933

年 6 月埃及反耶运动中爱资哈尔大学的活动大概及成就并以此作出对中国国

内穆斯林群体发展状况的思考18 有些学生归国后成为重要的编撰力量马

金鹏韩宏魁庞士谦等都担任过《月华》的编辑

办报之余作为成达师范出版部的负责人赵振武对于这个机构的发展功

不可没并且成功地从中东引进大批书籍使其成为众多回教出版机构中的佼

佼者当时穆斯林师范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材引进并翻译书籍作为教

材成为一件很紧迫的事民国以来回教文化出版事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上海

协兴公司从孟买德里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地运输大量原文典籍来华

销售上海中国回教书局着重于影印中东原版典籍19其他还有如北平清真书报

社天津伊光报社太原伊斯兰布道会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和上海穆民经书

16 lt本刊招请分销处办法gt见《月华》第 4卷第 25-27 期合刊(1932 年 9月)页 14 17 马子实(马坚)lt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与巴勒斯坦回教大学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年 9月)页 16-18 18 马金鹏lt反耶运动之估价及其他gt见《月华》第 5卷第 31期(1933 年 11 月)页 14-16

第 5 卷第 32期(1933年 11月)页 14-15 19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7 年 8月)

页 7

96

局等相当程度满足了当时教内知识界的需求这些印刷经营机构也大多由

朝觐留学归来的学者创办或管理如中国回教书局就由朝觐归来的学者买俊三

创办北平清真书报社后来由留学土耳其的马宏道负责管理

赵振武主持经营的成达师范出版部是发展得较好的一家马松亭如此评价

道ldquo成校的出版事业自民国十八年后即渐行发展到现在在组织系统中

却很重要成校的出版事业不仅是学生的成绩的披露更走着沟通中西回教

文化的途径而且是在特殊的教育的环境下尤必自附出版事业以供应特殊

的用书rdquo20成达师范出版部除了出版发行《月华》及成师的官方刊物《成师校

刊》外主要负责编译各种回民中小学师范所需中阿文教义课本阿文读本

与阿文文法书以适应当时回民中小学的课程其他还有一般民众用的通俗宗

教知识手册等中阿文都有种类丰富1930年由该校ldquo民众教育委员会rdquo编

辑成达出版部发行的《清真教典速成课本》广告声称文字简明一看就懂

对于回民小学或民众教义研习班皆适用在当时颇受欢迎到 1936 年已扩充为

增图六版21留学生派遣后加强了与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出版界的联络它开

始大量引介与影印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原版典籍对于小学教育1933 年成达出

版部引进埃及当地流行的《小学校宗教常识》一书由王梦扬庞士谦赵振

武等人翻译成汉文称为《小学教义课本》在广告中说明内容分为教义教法

教理教史等项教材按照ldquo年级高低及每周点钟rdquo来规划课程的难易教学

设计根据ldquo儿童心理发展rdquo先讲故事后讲理论的策略循序渐进22此外成

达出版部发行了赵振武编撰的《小学经文课本》采用阿文经书与中文译解并列

的方式讨论基础的信仰问题是小学教义课程的进阶课本颇受欢迎1934

年增订第 3 版时出版部将该书阿文原典部分用新引进的二十八磅大字版ldquo回

文铅字rdquo重新排印使之清晰易读卷末增添《古兰经》若干章节增添其实

用价值1935 年又增订了四版ldquo销行国内约二万册rdquo23其次是为中学生设计

的教义课本1935 年成达出版部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一书该书由埃及几

位著名教授编订而成由第一届留埃生纳忠引进译为中文作为ldquo中学学生

20 马松亭lt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gt见《禹贡》第 5 卷第 11 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

(1936年 8月)页 8 21 lt成达师范学校民众教育委员会启事gt见《月华》第 2卷第 29 期(1930年 10 月)

页 1lt广告教典速成课本gt见《月华》第 3卷第 1期(1931年 1月)页 3lt广

告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简明书目gt见《月华》第 8卷第 36期(1936 年 12 月)

封底 22 lt纪事北平编译教义课本gt见《月华》第 5卷第 21 期(1933 年 7月)页 17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年 1月)封底 23 lt广告成达出版部新书gt见《月华》第 6卷第 1期(1934 年 1月)封底lt北平

成达师范出版部启gt见《月华》第 7卷第 14 期(1935 年 5月)封底

97

研究教义的读本rdquo为研究教义的入门书籍24另外还有阿文学习教本与工具书

1931 到 1932 年间陆续从埃及引进一整套《阿拉伯文读本》的教科书准备推

行于回民小学中学的阿文课程中25该部自 1933 年底陆续从埃及等地引进

多种阿文经典1935 年影印发行了埃及皇家所藏欧斯曼版《古兰经》历来

国内《古兰经》版本ldquo至为复杂有手抄者有印制者版式参差甚为不齐bdquobdquo

而各版之内容各有殊异影响诵读殊为重大rdquo此书的引进对于国内《古兰

经》的版本统一读法标准化有很大帮助ldquo实为中国有回教千余年来之创举rdquo26此外它与其他回教出版机构如北平清真书报社天津伊光报社上海穆民经

书局等合作协助代售其发行的书籍《月华》则成为成达师范出版部发行新书

的宣传平台从 1931 年开始月华的广告栏中频繁出现成达出版部各类中阿文

翻译或原版宗教书籍教科书的广告很多留埃生的译著也通过这个渠道广为

人知因此它也成为留埃生学习与研究成绩的展示处这又使得该部的生产活

力源源不绝每月都有出书到 1936年该部出版书籍已不下百余种27

24 lt广告伊斯兰教gt见《月华》第 7卷第 11 期(1935 年 4月)页 15 25 lt广告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的书gt见《月华》第 3卷第 23期(1931年 8 月)页

8 26 该版《古兰经》是爱资哈尔大学长老委员会审定由埃及官方于 1923年出版的标准

版章次明晰对文字及标点符号考订甚为严谨精确是公认历来最佳版本见周燮

藩《真主的语言lt古兰经gt简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页 116lt广

告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gt见《月华》第 6 卷第 15 期(1934 年 5月)封底 27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见《月华》第 8卷第 22期(1936 年 8月)

页 7

98

图表 10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月华》第 6卷第 15期(1934 年 5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赵振武的办报和出版理念既有长期的自我实践同时也注意汲取其他国

家穆斯林同仁的经验1932年底赵振武随同马松亭护送学生赴埃及留学在

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等情况时特别注意当地的报业和书籍的出版他们

到开罗有上百年历史的哈莱比书店与店主交流取了目录这家店在埃及算

是很大的店之一主要出版宗教典籍营业十分发达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城市

差不多都有它的支店其营业部和印刷部却很简陋这大大出乎赵振武的意料

他认为埃及是全世界回教徒公认的文化渊薮应该有很大规模的书铺和印刷厂28隔了几日赵振武和马坚一同去拜会了《胜利周刊》的主笔穆哈木丁他们的

报馆里只有三个人负责报纸的发行及其他书籍的出版据他们了解《胜利周刊》

虽只是一个周刊但是在当时阿拉伯文坛和伊斯兰民族世界里却占很重要的地

位发行量很大而作为报馆的主人穆哈木丁不仅要著书撰稿编辑校

28 赵振武《西行日记》页 103

99

对甚至粘贴报签都要亲自经手29国外同行这种井然有序简朴高效的营业状

况给赵振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其编辑和出版工作可借鉴的经验之一

在办报处理出版事宜的同时赵振武笔耕不辍他所著的《详解伊玛尼》

1932 年由上海穆民经书公司发行白话附注极具特色30而他最为出名的著作

则是《西行日记》在护送学生之后赵振武等人觐见了埃及法鲁克国王并就

继续派遣留学生创办图书馆等问题拜会了埃及教育部官员次年 3 月他们

去耶路撒冷参观历史古迹并到麦加朝觐在大朝前夕觐见了沙特国王瞻谒

了麦地那圣陵1933 年 4 月作者随同 50 余名中国朝觐者一起坐蓝烟囱公司

的朝觐专轮回国顺路考察了当时中国穆斯林的朝觐状况与条件回国以后

他把在中东诸伊斯兰国家的见闻加以整理出版了《伊斯兰名胜》与《西行日

记》两本书前者为当地伊斯兰古迹名胜照片分上下两集31后者是赵振武到

中东半年对回教各名城的形势民情教务教育等状况的详细记载32他们

在中东的见闻首先在《月华》第 5卷第 1-15期陆续刊载前几章受到读者的欢

迎但刊物篇幅有限后于 1933年 8月由成达出版部印成单行本全书从 1932

年 11 月 28 日开始记载到 1933 年 5 月 19 日结束采用日记体形式脉络清

晰对麦加开罗吉达等地的市容风情清真寺及先贤古迹教育情况都

有详细生动的记载既是了解当时埃及汉志巴勒斯坦等地的入门读物也

可作为一本交通手册

赵振武的观察和记述不乏一个刊物主笔的新闻职业敏感他亲自采访了麦

加与麦地那的两个施舍所记载了施舍的人数和不同的施舍办法如麦加施舍

所在朝觐期间供给贫民住所平时还施医施药施食每年开支两万五千英镑

由埃及负责提供比较客观地反映了 30年代汉志地区的经济状况他在组织行

文中边记叙边征引材料将感受和知识穿插其中如穿越红海时他将自己

的亲身观察和书上的记载(《卡奔德游记》)作比指出前人在记述气温空气

咸度等方面的诸多失实之处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也反映出旅行者充分

的文化素养及敏锐的文化知觉性他记述时减少山水景物的描写注重社会考

察中间穿插趣闻自己的视野犹如一个个镜头投向异域风貌很有新闻纪

事性质的意味以目睹亲闻的笔调为国内读者绘出真切可感的中东图像书

中附有二十余幅照片正如《月华》广告词所说ldquo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

29 同上页 134-135 30 lt广告白话附注-详解伊玛尼gt见《月华》第 3卷第 32期(1931 年 11月)页 11 31 lt广告伊斯兰名胜(第一集)gt见《月华》第 5 卷第 18期(1933 年 6月)页 20 32 lt广告西行日记gt见《月华》第 6卷第 2期(1934 年 1月)封底

100

卧游教土rdquo33《西行日记》成为三十年代较受欢迎的朝觐纪事和阿拉伯风土见

闻录唐易尘在其《麦加巡礼记》中就称这本书给他的印象极深ldquo一连整整看

了四天三夜有时吃着饭饮着茶但是这本西行日记我绝不释手rdquo并且从中

汲取经验为自己的麦加之行做准备ldquo看到麦加有蚊子便在另一个本上写道

带蚊帐看见太阳晒地两脚烫出泡来写上要带布伞看到人热得头晕写

上带万金油仁丹各种药品rdquo甚至还送了一本给中国回教联合会的日本顾问小

池34在天仆的《朝觐日记》中也援引了西行日记的片段35

赵振武在文化领域的活动不仅限于此对于回教出版最具意义的是他首度

引进了阿拉伯文活字印刷技术这也是他中东之行的成果之一中国穆斯林所

使用的阿文典籍因没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千余年来用的都是手抄本费时耗

力也无法在大范围内传播清末时开始有了木雕版的经书如马德新所著《宝

命真经》但只通行有限的地域未能遍布全国36民国以后开始有石印技术应

用于回教经书的出版然而石印只适用于毛笔书写的版本由于阿拉伯文字的

特殊性不便书写较大的经典依然只能用手抄后来又有影印法但印费较

大也不能进行经文缩减或详加注释的复印工作此时回教中的有识之士已

经认识到ldquo印刷是文化事业的工具印刷越便利文化亦越发展bdquobdquo因而伊

斯兰文化在中国遂成江河日下之局这是缺少文化工具的缘故rdquo37发展阿拉

伯文活字印刷被提上了日程但是自己研制在经费和技术上困难都比较大

在此之前赵振武在其父亲影响下断断续续花了 20年研究回文活字印刷到

印字馆当学徒进行了种种尝试都不得而终38后来想到从中东购入阿文铅字

既方便又省力于是借 1932年赴埃及的机会购得一套阿文铅字带到中国有

了阿文铅字要完成阿文印刷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铅字印多了字迹容易磨损

万里之外背回来他们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赵振武在北平城找到翻制外文铜

模的工人在 1933 年 8月将一副十八磅的铜模制成1933年 9月 19日回文

铅字正式诞生阿拉伯文有二十八个字母每个字母放在句中不同位置时首尾

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每个字多备出不同的形态才能组成词句完成印刷工作

33 广告称ldquo西行日记全书十万言四百页卷首附有详细目录容易检查书中插

附各地风景铜板图多幅一面看书一面看图不啻卧游教土rdquo见《月华》第 6卷第

10期(1934 年 4月)封底 34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页 3页 4 35 天仆lt朝觐日记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页 18 36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合刊(1934 年 9月)页

11 37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见《月华》第 5卷第 27 期(1933 年 9月)页 6 38 lt纪念九一九回文活字节gt页 13

101

赵振武将现有的铅字作底子翻制成铜模再浇铸成多套铅字组成配套初制

的十八磅楷体铅字仅有一付字盘到次年 3 月间二十八磅大字十八磅带符

号字陆续铸成后来又各增加三付应用更方便39铅印技术正式应用在回教出

版物的印刷上解决了阿拉伯文铅字印刷难的问题《月华》之前刊印的阿拉伯

文都为锌版从 1933年第 25期起《月华》中有关阿文的部分改用阿拉伯文

活字来编排1934 年 9月成达师范和月华编辑部举办了纪念会活动设九middot一

九为中国回文活字节并以其为ldquo中国回教文化复兴的纪念日rdquo40成师出版部在

《月华》上登出广告提供和传授印刷技术向全国回教出版界推广ldquo从埃及

运来印刷用的活版回文字bdquobdquo虽然只是拿来了千八百磅铅字bdquobdquo无异乎是抬来

了无数万册的典籍来救中国回教文化的饥荒rdquo41 在中国把阿拉伯文变为可排版

的铅字印刷在《月华》上的使用只是引征阿拉伯文其更大的施展之地是

大量阿文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实现了阿文经典与资料制版印刷快速大量的

复制促进了伊斯兰经典在中国传播

39 lt回文排版室的工作gt见《月华》第 6卷第 25-27期(1934 年 9月)页 10 40 同上页 15 41 lt回文铅字与回教文化gt页 7

102

图表 11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小图为赵振武)

《月华》第 6卷第 25-27合刊(1934 年 9月) 页 10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

赵振武涉足的这些活动几乎囊括当时穆斯林文化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连接起一个跨领域的文化传播网络赵振武的文化实践将回教教育杂志

出版印刷等联系起来而这些无不与到中东去密切关联便利的交通与现代印

刷术的普及使人员与学术资料的交流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一个多元集合体赵

振武在教育领域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以及关系网络对报刊的编辑作品的

传播带来相当的便利为回教报刊树立起文化权威促进其流通与赵振武一

样唐易尘与庞士谦以及他们的旅行记述也与穆斯林报刊有密切关系唐易尘

103

本身为《新民报》回教版的编辑自己个人办有一份《震宗报》其《麦加巡礼

记》最先在 1939 年《新民报》上分期刊载后因读者反应良好出版单行本

庞士谦赴埃及学习期间为《月华》供稿回国后又协助马松亭的编辑工作他

的《埃及九年》先在《月华》上刊载了一部分然后出版单行本他们也是这

个跨领域文化传播网络的一份子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主要通过报刊小学校清真寺阅报室以及公众演

讲等方式传播由于运用了这些贴近底层社会的媒介因而受众群不只局限于

精英阶层这种分享加强了个人对于穆斯林群体的认同

历来到中东去朝觐和游学的业绩鲜有记述和广泛的传播一般为人们口

头相传或在一些史籍和碑铭上有零星的记载如郑和的父亲与祖父朝觐的经

历是由郑和为其父立的《故马公墓志铭》及墓碑而得以传扬于外的明末清初

亦有伊斯兰学者在汉文译著中认真阐述ldquo聚约rdquo(即朝觐)的规范和意义如王

岱舆的《正教真诠》刘智的《天方典礼》等著作中都对朝觐的意义礼仪等有

专篇介绍第一位亲身经历过朝觐又著有阿拉伯世界见闻录的马德新其所著

的《朝觐途记》记载了其 1841-1848 年间在中东地区朝觐和游学的见闻得到

国外研究者的赞赏但这份书稿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42直到清末民初大批回

教报刊的创办以及回教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才使得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有了

大范围的传播海外游记作者大多系回教社会名流朝觐内容因其礼仪的独特

和涉外性质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报章之中

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地方性报刊刊登当地穆斯林朝觐启程回程消息以及

有关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外各种回教报刊是报道中国穆斯林朝觐和赴中东活

动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这些报刊上介绍的朝觐内容形式多样除了有实事性

的亲身经历专业性的地理知识介绍之外还有消息评论专访统计资料

等各种关于朝觐的消息通过报刊传达给读者比如朝觐的时间人数路线

船只等概况如《月华》除了刊登朝觐礼仪朝觐船讯及麦加的朝觐设施之外

还曾刊登朝觐题名录公布朝觐人数登出姓名介绍籍贯刊印朝觐写真和

麦加风光照片并附有麦加的中国领朝人(为中国人服务的朝觐向导)的照片

和中国朝觐者对领朝人的各种评价给读者参考方便他们在朝觐时有所准备

在抗战前刊载过类似信息的还有广州的《天方学理》南京的《突崛》等刊物

42 魏英邦lt论外国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及伊斯兰教之ldquo五性rdquogt见《清代中国

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页 355

104

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启程的海上之路被迫中断朝觐活动大受影响鲜有这方

面的报道这段时间一些报刊停办一些迁往桂林重庆等地在大后方

少数中国穆斯林突破封锁前往麦加的报道也能见诸报端1938年西北穆斯林绕

道青藏高原通过印度赴麦加他们归来时有几家报刊做了报道如重庆出版

的《突崛》第 5 卷第 8 期刊载了《甘青回民朝觐团会见记》《中国回教救国协

会会刊》第 2 卷第 2 期刊登了王梦扬撰写的《哈直访问记》等抗战结束后

朝觐功课恢复正常《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相继报道了 1946年至 1948年的

朝觐情况穆斯林报刊在报道朝觐消息及评论以外还有诗词日记归国后

的演讲纪实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如薛文波参加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在麦加朝觐

时所作的《麦加游》组诗(共 14 首)将整个的朝觐礼仪及自己的观感用诗歌

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众多的朝觐报告中别具一格43此外有《朝觐日记》《出国

日记》等作品也在刊物上连载部分作品应读者要求印刷成单行本传播于社会

如《西行日记》《麦加巡礼记》和《埃及九年》等还有朝觐者将沿途见闻

麦加朝觐过程及晋谒国王的情况吟诗记述编为《回部百诗赞》一册于 1934

年出版44除了穆斯林期刊外中国旅行社在其主办的《旅行杂志》ldquo世界圣地

巡礼rdquo一栏中也刊登过ldquo回教的圣地-麦加rdquo一文45中国旅行社于 1932年发

行了反映朝觐交通情况的小册子《由上海至麦加》该书为非卖品赠给朝觐者46其中介绍了中国旅行社六年来接待朝觐团体的经过朝觐手续与旅途情况上

海穆斯林接待朝觐来客的地点和负责人以及阿拉伯地理政治朝觐知识等问题

并附上相关照片非常详细给朝觐者带来很大方便这些旅行记述多为简

单的行程记录简洁明了且大多数刊物采用白话文也大致符合当时回教社

会汉语文化水平因而其传播才能有受众群

基础教育的普及清真寺的信息沟通阅报室的设立及群众集会使这些关

于中东的见闻不仅仅在精英阶层传播

小学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民众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ldquo民国成立以

后回民和社会接触日切觉得只念些经不念点书是不中用的于是才群起努

力于新的教育之途rdquo47 1906 年王浩然创建经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

为公立受到北平回民的极大欢迎并且设立了分校它的成功启发了各地教

43 薛文波lt麦加游gt见《月华》第 10卷第 22-24期合刊(1938 年 11月)页 13-14 44 李谦《回部百部诗赞》(大连昌明印刷所1934)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版 45 陈公明译lt回教的圣地-麦加gt见《旅行杂志》第 8卷第 5期(1934 年 5 月)页 71-74

本文为田中逸平到麦加朝觐后所写的《麦加巡礼记》的概述 46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47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在埃及正道会讲演)gt见《月华》第 5卷第 18期

(1933 年 6月)页 2

105

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新式小学的建设热忱从此ldquo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

至今bdquobdquo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处几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rdquo48普通回民教育

以回民小学占大多数一直到抗战前夕回民小学已遍及全国各地的回民寺坊49这一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为回教报刊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当时发行量最大

的杂志是《月华》而其他的几份主要的报刊据推测发行量也不过 1000-2000份50月华第一卷的发行量暂定为 1000份第三卷已经突破 4000份四卷开始时

东北四省相继沦陷邮路不畅导致发行量暴跌到 3000 份左右51与主流报刊相

比报刊发行量并不算高有的旅行记述形成单行本发行后发行者也采取相

当的优惠措施以《西行日记》为例出版前就在月华上发布预约广告并且

制定了一些优惠办法以扩大销量

48 赵振武lt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gt页 2两等是指清末癸卯学制的小学是初

等五年高等四年该校是初高等合一的学校于普通课程之外加授阿拉伯文教

义等宗教知识的课程 49 马松亭lt中国回教的现状(续)gt页 2 50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p 222 51 赵振武lt五年以来之月华报(代社长马松亭在成达周会报告)gt页 22

106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月华》第 5卷第 26期(1933 年 9月)封底

资料提供马博忠

但是发行量并不能代表实际的受众人数穆斯林还能通过其他媒介形式和场

合来获得相关信息据外界的观察报刊这个媒体只是穆斯林群众之间信息联系

的渠道之一在当时信息传播的最大渠道应该是清真寺中的群众集会和受过良好

训练的阿訇的影响52清真寺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方面独树一帜是普通民

众最主要的聚集场所除宗教功能外在阿拉伯语里ldquo清真寺rdquo一词也含有ldquo大

学rdquo之意它在回教群体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因而成为各种消息传播与交

流的中心事实上ldquo在中世纪出版伊斯兰著作的方式是在清真寺里读稿rdquo53清

52 Rudolf Loumlwenthal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 247

53 Francis Robinson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107

真寺里包括各个不同年龄的人群所以它的影响力极大受众面广泛因此ldquo我

们在清真寺(麦思吉德)里找到与各种族和各氏族相互作用的伊斯兰教文明发展

史的缩影要想举例说明穆斯林与其邻居之间的文化交流恐怕再没有比清真寺

更明白的例证了rdquo54三十年代开始在各地的清真寺中大多附设有阅报室和读报

会读者在此能够更为方便地接触到报刊的信息在《月华》上就常有刊登阅报

室征集资料或鸣谢赠书的信函有的还附设民众常识讲习班以帮助普通民众扩

展视野如四川平武县一个书报室一次收到的报刊就达26种之多包括少量非穆

斯林报刊并且大多数是按期赠送55对于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则提倡ldquo由演

讲员将新闻读给大家听藉明国内大势及各处回教消息rdquo56群众集会的传播比报

刊更加有效和广泛远赴麦加朝觐在穆斯林群众中是一件大事当地的教胞会

举行欢送和欢迎大会并请出洋朝觐者或访问者讲述他们在中东的所见所闻如

1935年参加世界回教大会的代表尹光宇回国后出席上海各回教团体欢迎大会讲

述了他的旅途见闻57类似这样的集会也不局限在伊斯兰教内1933年马松亭受

传教士裴德士的邀请到华北协和华语学校就其埃及之行进行了演讲并与外教人

士交流这使他们的中东见闻比登载在报刊上传播得更快更广影响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他们到中东去的旅行经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普通民众和教外人

士也能一同分享这种分享将穆斯林个人和集体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

他们不一定能亲自到中东去但是通过这样的分享能够增强对于信仰共同体的

参与感和归属感

小结

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种通讯设施的缺乏以及文盲人口的众多这些关

于中东地区的新知识新观念等的传播因此有一定局限从上述讨论中我们

却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从上到下的渗透与流动并且在三四十年

代间围绕到中东去形成了一系列的印刷出版活动报刊书籍集会等所传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2 54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页 301 55 lt四川平武县回教俱进会附设伊斯兰书报阅览社启事gt见《月华》第 3卷第 28期(1931

年 10月)封底其他类似的信息如lt福建省回教俱进会分会附设阅书报社征求书报启

事gt见《月华》第 5 卷第 9 期(1933 年 3月)页 5lt发起伊斯兰阅报室gt见《月

华》第 5卷第 19期(1933 年 7月)页 24 56 王振远lt回教在中国所以不能发展之原因及其挽救之方法(续)gt见《月华》第 2

卷第 36期(1930 年 12月)版 3 57 黄承才记录lt尹光宇之演讲gt见《伊斯兰学生杂志》第 1卷第 5期(1935年 8月)

页 52-55

108

递的关于伊斯兰世界的信息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留埃生和赴中东访问人员是中东见闻重要的撰述者他们与民国时期尤其

是二十三十年代的回教报刊有紧密的互动回教报刊是他们学习访问经历的

主要展示处他们为回教报刊提供域外信息引介书籍参与报刊的发行与出

版这同时也是一部分报刊能够长期坚持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中东之行还带

来一系列的译介出版活动清末民初以来回教知识界对回教新式教育的倡导

教育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许多学生与老师成为伊斯兰文化资源的译介者从文

章的翻译到教法文学等著作的译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穆斯林重新开启

了认识与接受本民族根源文化的大门智识精英将伊斯兰文化以译介的形式重

新引入到中国并将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呈现给读者以引导穆斯林对于自身信

仰的认识近代学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和译著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的关键

角色朝觐者和学生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

关于伊斯兰的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

和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

触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

种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ldquo社会想象rdquo

在穆斯林报刊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网络的形成中以赵振武为例的一批精英

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办报译介出版实践既是围绕到中东去

产生的又为他们的见闻及学习所得提供了文化传播的网络经由这样的网络

加上集会等的宣传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信息分享中中

东世界的影响由此向一般民众扩张一方面当时的穆斯林报人已经主动地把

视野从本地扩大到外埠进而扩大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报

纸或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读者也ldquo被动rdquo地把视野扩大到伊斯兰世界

旅行记述的传播让远距离事件进入日常生活在传媒尚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

尤其能起到从影响个人观念到改变社会观念的作用人们除了关心自己和周围

的事物还关心中东国家的时事形成一种关于伊斯兰议题的公共性正如时

人所评论的那样ldquo《月华》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广播机亦是收音机是大家

的讲演台亦是会议厅rdquo58因此他们通过媒体建立起公共空间以共同的宗

教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聚合形成一个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

查尔斯middot泰勒指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

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

个更大的无形的ldquo想象的舆论共同体rdquo在由媒介提供的分散讨论的无形空间

58 愚克lt月华的特色gt见《月华》第 11卷第 31-33 期合刊(1939年 11 月)页 10

109

中这种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59一种社会想象会通过智识者的观点

反应出来也会改变着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

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

域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传播媒介再现经验建构认同形塑了社会关系穆斯

林群众经由大众媒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共同关心的宗教话题使得他们即便

不用面对面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关于旅

行记述的书籍报刊等就是这种聚合体形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世界信息的渴求是对中国远离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反应

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现代交通的发达使到中东去的活动在大范

围穆斯林群众中成为可能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旅行记述的传播近代穆

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及围绕其产生的出版发行网络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更为

广阔的世界作为以汉语形式传播的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形成集体认同以

及加入到更大范围的信仰共同体中发挥着作用上一章所论述的有关ldquo少数民族rdquo

的全国性声音发出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与主流文化圈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

系正是经由媒介的传播才将穆斯林群体在观念意识上聚拢为一体围绕着中

东之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国穆斯林认知时空的拓展增加了他们探

索国家前途寻找国家出路的力量将中国穆斯林的发展与中东伊斯兰世界联系

到了一起

59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3-25

110

第六章 结论

ldquo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rdquo中国穆斯林到中东的旅行无疑是对这一圣

谕的反转和实践无论是朝觐留学还是访问活动都包含一种对信仰来源的

回溯关于天方的圣迹版图历史掌故文字经典在中国穆斯林群体中一代代

传承因而他们到中东去可以视为回归到精神故土朝觐者朝觐的是他自己

的文化中心mdashmdash这能够增强他对文化价值的忠诚度是宗教信仰一次重要的升

华和巩固这种对宗教礼仪和制度的坚守给予中国穆斯林一种不竭的能量

使他们在伊斯兰世界之外依然保存着对于信仰来源的追寻与渴望留学一方面

是为了改善并提升中国伊斯兰教经文课程和阿拉伯文教育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

围以提高中国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走出昔日封闭的状态

放宽视界而自信地参与世界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到中东国家的访问和宣传

则是在中国时局的特殊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利用其深厚的社会背景以及广泛

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民间外交这一举动为中国在中东地区争取了舆论支持

也使得中国穆斯林进一步融入到伊斯兰世界群体中去促进中国穆斯林群体面

向现实社会放眼世界的积极状态的转变

基于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宗教信仰这种回溯的视野正是到中东去的旅

行与同时期到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最大不同中国穆斯林回到原始精神源头去

立足点在于中国才是其真正的家园因而在面对熟悉的异域文明时表现出的

是对本土文化的观照近代域外游记大量出现西行者们在异域之境苦苦探求

留下了众多记录西方文明的文本并在其中融入自己变革图强的见解主张当

大多数人放眼西方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中国穆斯林所到的地方却并

不陌生天方的景象一直深植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中民国时期这种视野为他

们提供一种学习的对象中国社会的改革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改革两股潮流共

同推动他们到中东地区去地理和文化上都处于伊斯兰边缘的中国穆斯林长

期以来只能通过对伊斯兰地理与历史的想象而维系这一情感随着现代交通技

术的改进以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他们得以跨越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与伊斯

兰世界的核心地区建立联系

民国时期在去中东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身上朝觐学习访问活动

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的旅行基本上都将这几种活动集为一体在履行宗教

义务的同时学习宗教知识观察剖析当地宗教与社会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吸取

他们抵抗调和西方价值观的对策与经验并运用自身优势为中国作宣传在

他们当中多是阿訇出身如马松亭王静斋庞士谦等这种得到穆斯林内

111

部确认的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在民间的合法话语权力和文明发言人的资格得到

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主体社会教育改革与智识更新的背景下穆斯林知识分子

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基于他们既有的传统伊斯兰文化根底能够对自己的文化

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受益于新型的现代教育并且在到中东去的求学与游历

中又受到中东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以继承传统为起点在社

会改革的实践如教育领域是通过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现代科学的课程而进行的

同时以ldquo兴教救国rdquo的双重认同来回应国家话语下的ldquo现代性rdquo这种对自身

传统的认同发展模式的思考与选择源自对多重对象的借鉴他们利用自己的

文化身份和社会资源通过印刷出版等一系列传播手段既向中国穆斯林团体

内部发言也向外部宣传到中东去在穆斯林精英的眼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寻求知识之旅更为重要的是它被视作中国伊斯兰在现代背景下重新激活与他

们的精神家园长久丧失的联系从而回到其来源的第一步1到中东去的这一行

为从报刊译著印刷技术等方面为中国穆斯林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了资源穆

斯林报刊的发生发展和这些纪游日记的写作模式和传播有极大关联由于当时

穆斯林对中东世界信息的渴望报刊杂志纷纷刊载知识分子在游走过程中创作

的见闻和记述日趋开放的行旅心态与由印刷出版业发展而扩大的传播空间为

旅行记述反映世界表现社会从而在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改变民众观念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种与伊斯兰信仰源头的联系中来

回到伊斯兰的精华去不仅是为了自我更新和进步同时也是站在国族的

角度在反西方殖民主义中进行文化和政治自卫当时中东大多数国家也正遭受

西方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压迫处于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教义之间的矛盾冲

突中兴起了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为抵抗和调和西方文化

价值所带来的冲击19世纪中东地区陆续兴起种种以复兴伊斯兰教振奋民族

精神反对殖民统治的宗教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中以泛伊斯兰运动与伊斯

兰现代主义运动最为重要代表和体现了民族主义兴起前伊斯兰国家和民族对

内忧外患所作的宗教回应2这正是中国穆斯林急于了解和学习的他们主张积

极参与国际伊斯兰社会事务ldquo追随泛伊斯兰运动之潮流致力全国的回民运

动rdquo 3他们由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到ldquo伊斯兰之家rdquo的核心去正是带着一种回

到信仰源头寻求真知的渴望同时与中华民族变革运动的主题形成共鸣早期

1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Vol8 (1) 2008 p 106 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页 6 3 lt纪事北平回教同人恭讌朝觐归来之马张赵三位哈直大会纪录gt《月华》第 5

卷第 6期(1933年 2月)页 21

112

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宗教和教育方面以汲取革新的思想资源来激活本土穆

斯林群体的活力随着中国时局的变化他们所接触到的中东国家反抗压迫的

民族斗争经验又给了他们新的资源和勇气团结国内其他民族参与到抗日

救亡运动中

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与族性(ethnicity)上所展现的ldquo夷夏杂糅rdquo的特色

曾被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境内民族中ldquo熟稔的陌生人rdquo(familiar strangers)4身

份的双重性质使得他们在走出去这一行动中伴随的身份认同更加复杂加之特

定的历史时刻特殊事件的侵入而加深自己对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们

到中东去实践其宗教信仰的同时也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形势来做出协调转

向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体现出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

身份自觉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前期的兴教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

质而更好融入大的变革中两者都有在民族危亡和寻找道路的阶段对于整个国

家发展的体认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过程能够发挥一种集合的功能将个人和

集体带到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它同时具有矛盾性即人们也会通过这种聚

集加深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5但这并不会消解他们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区

别以及对这种区别的自觉意识他们在获得宗教认同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的国族认同正如有识之士所强调的那样ldquo我们是中国穆斯林既不

是土耳其也不是波斯穆斯林我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我们是中华民族

不可或缺的一员rdquo6这正是随着到中东去这一移动的实践所生发出来的在宗教

和国族认同方面的变迁认同的实践和建构与表征或符号关系密切语言是最

为重要的符号之一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通过记录成为一种认同性话语

实践它以展示文化信码传递着关于伊斯兰的思想概念观念和感情它可

被看作ldquo像一种语言ldquomdashmdash这种语言能够ldquo赋予隶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或

一个人与当地社会的认同以意义与表现它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一

种关于民族归属感的话语rdquo7其中表现出的历史故事节庆仪式宗教空间等

都具有建构认同的象征意义通过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和强化穆斯林宗教

4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页 5ldquoFamiliar Strangersrdquo 见 Jonathan N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5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ldquo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rdquo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6 薛文波lt中国回族的地位和本身应有的认识gt见《月华》第 4卷第 10-12 期合刊(1932

年 4 月)页 13 7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3)页 5

113

认同与国族认同形成共享的体验和观念这种认同也是开放性和未完成的

两种认同互动与磨合新的身份意识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中为其成为现代民族

国家的一分子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穆斯林文化传统以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

与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中国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

源而有这样的视野及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的传

承8在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

中国伊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

又与当时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

的条件这样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积

极运用和中东国家的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和民

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与中东地区交往的历史成为现代中国穆斯林继承和革新

的资源清末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学者学成归来为后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

交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铺垫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

系则培养了大批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这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

林与中东进一步接触选取中东世界所提供的一种竞争的现代性版本以另一

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ldquo文明rdquoldquo进步rdquo话语垄断的ldquo阿拉伯化rdquo有相当的历

史连续性9不论是前半个世纪到中东去汲取自我更新的资源还是 1980 年代

以来的与中东国家在各方面的联络加剧二者都为穆斯林在与其他群体及国家

政权的互动中提供了独特的身份认同资源据此建构相应的生存策略以适应

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

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到中东去这一行为引发

的文化活动和认同的变迁并未对中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作一个全面的叙述

Zvi Ben-Dor 观察到在爱大学习的这一段明显地揭示出了中东穆斯林和中国

穆斯林相遇的文化含义即一种互相的渴望中国穆斯林想要与伊斯兰中心更

8 Zvi Ben-Dor Benite 以清代赵灿的《经学系传谱》为例在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

的形成与流传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汉文译著学者群

体及其著作对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的多重影响和功能见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关于这一ldquo阿拉伯化rdquo的研究见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4

加接近中东穆斯林希望与中国穆斯林更为亲密10从互相的交流来看与到中

东去形成对应的交往如马坚庞士谦在埃及的著述以及将中文著作译介到中

东地区中东地区人员到中国来如 1905 年土耳其皇帝派遣两位经师1932 年

爱资哈尔大学派遣两位博士来北平任教埃王福德一世捐助成立福德图书馆等

活动也是值得探讨的二者的融合能够形成一幅近代中国与中东地区交流的完

整画面对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或许能够为在文化多元与区域互动中重构

新的亚洲想象提供一个面向

近代旧的知识体系瓦解中国开始了在世界地图中对自身定位的重新寻求

如葛兆光所言ldquo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lsquo他者rsquo(the

other)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己在十九世纪中国是在确立了

lsquo世界rsquo与lsquo亚洲rsquo等lsquo他者rsquo的时候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近代中国关于lsquo世

界rsquo的话语其实就是关于中国的再定位rdquo11我们在之前的历史中有多种身份

认同资源而此时世界空间中的多样性被一种普遍的线性进程和发展叙述

取代西方的现代性以其ldquo内源性rdquo被强势界定为世界的ldquo现代性rdquo成为世

界历史的中心和非西方世界发展的参照系因此近代区域间的互动主要是向

欧美看齐海洋关系成为主导这是一种有支配性的价值秩序而认同亚洲的

不同思想源泉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汲取则能够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垄断

从亚洲内部产生新的想象重新定义自己提供另一种可能

汪晖在处理亚洲想象的谱系时将其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话语相联系

在论述革命视野中的ldquo大亚洲主义rdquo时援引了孙中山ldquo全部的亚洲民族rdquo的概

念指出这是一种能够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民族和社会的政治文化12这一概

念实际上与孙中山的遗嘱ldquo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rdquo有一脉相

承的联系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普通穆斯林知识分子还是作为国民革命军中

的穆斯林要员或是教外的知识分子都曾明确地以孙中山这一遗嘱为指导

提倡和肯定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与伊斯兰教群体联络这一实践王梦扬认为孙

中山遗嘱及其ldquo革命非有回教民族之参加殆难完成rdquo是ldquo明显昭示我们联络

回教民族rdquo13留埃生林凤梧强调民族精神和学术文化的沟通是这一联络的重

10 Zvi Ben-Dor Benite ldquob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p108 11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页588 12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3 王梦扬lt救国与兴教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1卷第 4期(1939年 11 月)

页 9林凤梧lt中国留埃学生团与沙儒诚先生gt见《晨熹》第 1卷第 15-17 期合刊(1935

115

要途径白崇禧指出中国有几千万忠实的回教信徒在历史文化宗教情感

上和作为ldquo平等待我之民族的rdquo回教国家有休戚相共的关系而ldquo联络的工

作已经由那些访问团开始了rdquo14时任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会长的朱家骅以总理

遗嘱与中东各友好民族共勉15尽管孙中山当时是将这种大亚洲的概念作为革命

者制定历史蓝图的叙述框架但我们由中国穆斯林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往还可以

看出在海洋时代除了条约关系朝贡关系之外亚洲大陆内部存在以宗教

为核心的历史联系汪晖先生提出亚洲想象的两个可能方向是一汲取亚洲

内部文化共存的制度经验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和在亚洲区域内部发展出能够让

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平等相处的新型模式二以区域性的联系为纽带形

成多层次的开放性的社会组织和网络以协调经济发展化解利益冲突弱

化民族-国家体制的危险性16谈及亚洲内部多以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历史

联系为讨论中心中国与中东两个异质文化圈的交往一直不是重点互相往来

的人员和资讯成为连接这两个异质文化圈的纽带这种双向交流的关系中包

含着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在以海洋为中心的与西方的交往成为一

种主导性的关系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凸显的大陆视角进行传统的各

种交往交流的经验以及超越国家的宗教网络尤其是伊斯兰本身具有的世界主

义的特性也可以成为探讨亚洲地区文化和历史联系多样性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年 7 月)页 21 14 白崇禧lt反侵略与回教文化gt见《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1期(1940年

4月)页 4-5 15 朱家骅lt告近东回教民众书gt见《月华》第 11卷第 18期(1938年 9 月)页 22 16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资料来源

ldquo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278heading5rdquo访问日期2012 年

8月 10日

116

附录一 游记书目(按时间顺序排列)

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不忍》第 1册(1913 年 2月)页 3-22第 2册(1913

年 3月)页 23-42第 3册(1913年 4月)页 43-56

胡汉民著陈红民辑注《胡汉民日记(19282-7)》刊于《民国档案》2004

年第 2期页 13-22

金再之马少家《朝觐纪略》(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1932)

中国旅行社编《由上海到麦加》(上海华丰铸字所1932)

赵振武《西行日记》(北平成达出版部1933年)

纳子嘉(纳忠)lt征程gt《广西回教》1934 年 10月创刊号页 28-52

马明道lt从伊斯坦堡到麦加gt连载于《晨熹》第 2 卷第 7 期(1936 年 7 月)

页 17-21第 2卷第 8期(1936年 8 月)页 15-18第 2卷第 9期(1936

年 9月)页 19-24第 2卷第 10期(1936年 10月)页 30-34第 2卷第

11 期(1936 年 11 月)页 28-31第 2 卷第 12 期(1936 年第 12 期)页

23-26

林兴智《到埃及去》(上海中国回教书局1937)

张澄衷lt出国日记gt《月华》第 10卷第 18 期(1938年 9月)页 5-10 第 10

卷第 19-21 期合刊(1938 年 10 月)页 10-14第 10 卷第 22-24 期合刊

(1938年 11 月)页 6-12

薛文波lt麦加游gt《月华》第 10卷第 22-24合刊(1938年 11月)页 13-14

天仆lt朝觐日记gt《月华》第 11卷第 4-6期合刊(1939年 2月)页 13-15

第 7-9期合刊(1939年 3 月)页 10-15 第 10-15期合刊(1939 年 5月)

页 19-26

薛溪村 lt近东见闻琐记gt《月华》第 11 卷第 10-15期(1939年 5月)页 4

615 16

达浦生lt出国宣传经过(在回民救国协会欢迎会上讲演)gt《回民言论》第 1期

(1939年 1月)页 26-29

梦扬lt哈直访问记gt《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第 2期(1940年 5月)

页 12-13

《中国回教近东友好访问日记》(吉隆坡1997)此日记由北平中国文化服务

社于 1943年第一次出版本文采用的是 1997年马来西亚版未标明出版

117

社信息

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重印本(北京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1988)

唐易尘《麦加巡礼记》(北平震宗报出版社1943)

118

附录二 中国内地穆斯林留埃学生一览表

届别 姓名 别号 籍贯 派遣机构 到埃日期 备注

第一届 沙国珍 儒诚 昆明(云南) 明德中学 19311220 明德中学训育

主任留埃学生

部部长

马坚 子实 蒙自(云南) 上海伊斯

兰师范

同上

纳忠 子嘉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同上

林仲明 子敏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张有成 子仁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二届 韩宏魁 天一 泰安(山东) 私利成达

师范

193212 殁于 19451

王世明 天津 同上 同上

金殿贵 允嘉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殁于 1941 年

马金鹏 志程 济南(山东) 同上 同上

张秉铎 洛宁(河南) 同上 同上

第三届 纳训 鉴恒 河西(云南) 明德中学 19343

马俊武 兴周 镇南(云南) 同上 同上

林兴华 赓虞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第四届 金子常 济南(山东) 上海伊斯

兰师范

1934519

定仲明 星五 常德(湖南) 同上 同上

胡恩钧 柄权 六合(江苏) 同上 同上

林兴智 凤梧 蒙自(云南) 同上 同上

马有连 级卿 盘兮(云南) 同上 同上

第五届 海维谅 宝庆(湖南) 印度来克

脑大学

1934 年

第六届 庞士谦 益吾 孟县(平原) 成达师范 1938323 成达教员留埃

学生团团长学

生部部长爱大

中国文化讲座

讲师埃王法鲁

克东方事务顾

马继高 骋之 成都(四川) 同上 同上

马宏毅 重远 晋城(山西) 同上 同上

马维芝 毓馨 献县(河北) 同上 同上

刘麟瑞 石奇 沧县(河北) 同上 同上

高福尔 疏附(新疆) 同上 同上

杜寿芝 轮台(新疆) 同上 同上

范好古 敏之 周家口(河

南)

同上 同上

119

张怀德 澄衷 庐氏(河南) 同上 同上

熊振宗 广州 同上 同上

杨有漪 斐然 北京 同上 同上

丁在钦 子明 张家口(察

哈尔)

同上 同上

王世清 一民 北京 同上 同上

金茂荃 宜生 泰安(山东) 同上 同上

张文达 思明 沂水(山东) 同上 同上

李鸿清 仲华 北京 同上 同上

资料来源庞士谦《埃及九年》(北平月华文化服务社1943)(北京中国

伊斯兰教协会重印本1988)页 11-12

120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艾周昌编著《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蔡源林《伊斯兰现代性与后殖民》(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G费琅辑注耿升穆根来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北京中华

书局1989)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 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高发元《穆圣后裔》(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二)》(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0)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9)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1992)

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1985)

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柳克述《新土耳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罗比特middotB马克斯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mdash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121

马云福杨志波编著《爱资哈尔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斯图尔特middot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mdash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3)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年的ldquo民族论rdquo

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锁昕翔《纳训评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明珂《华夏边缘mdash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淑良等《中国现代旅游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

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张越宏袁珂主编《成德达才mdashmdash纪念成达师范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汇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middot读

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7)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dash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

版公司2001)

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钟叔河《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钟叔河《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周聿峩陈红民著《胡汉民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mdashmdash成达师范之兴衰》(北京清真书局

2006)

文章

白贵金强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gt见《回族研究》2008年第 4

期页 101-106

白贵刘洪流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mdash以lt月华gt为例gt

见《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 3期页 29-33

戴东阳lt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土耳其观与其联英策gt见《史学月刊》2000年

第 4期页 144-147

戴东阳lt康有为lt突厥游记gt稿刊本的差异及其成因gt见《近代史研究》2006年

第 2期页 223-236

123

雷晓静lt月华初期之办刊理念与实践gt见《宁夏社会科学》(2006 年 11月)

页 85-88

李习文刘天惠lt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gt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5期页 46-50

林松lt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gt见《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13-21

刘莉lt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lt晨熹gtgt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期

页 65-70

马博忠lt谈谈lt月华gt的穆斯林妇女作者gt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期页

33-36

马博忠lt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gt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期页

48-63

马广德lt关于lt醒回篇gt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期

页 56-59

马寿千lt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gt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

民族史》丙编专论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年[或出版年不详])页

667-682

王柯lt日本侵华战争与ldquo回教工作rdquogt见《历史研究》2009年第 5期页 87-105

谢世忠lt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ldquo汉语穆斯林rdquo的例子gt见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199-220

姚继德lt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gt见《回族研究》1999年第 2 期页 59-63

姚大力ltldquo回回祖国rdquo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gt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64-113

尹德翔 lt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gt见《文艺评论》2005年第 6 期页 9-13

尹德翔 lt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gt见《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期页 21-23

张巨龄 lt20世纪初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述补及评(下)gt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2期页 26-32

124

报刊资料

《月华》1929-1948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39-1948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1946-1948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1926

《回民言论》创刊号(1939年 1月)

《回教大众》创刊号(1938年 2月)

《回教月刊》第 1卷 1-4期1938年

《伊斯兰学生杂志》1931-1935

《禹贡》第 5卷第 11期ldquo回教与回族专号rdquo(1936年 8月)

《清真月刊》1920

《清真铎报》留埃学生专号(1932 年 12 月合刊)

《晨熹》1936

英文书目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Badawi M A Zaki Reformers of Egypt London Croom Helm 1978

Benite Zvi Ben-Dor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Broomhall Marshall Islam in China a Neglected Problem London DARF

Publishers Limited 1987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illon Michael Chinarsquo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Dillon Michael (ed) Islam in China Key Papers in Two Volumes UK Global

125

Oriental 2009

Dodge Bayard Al-Azhar A Millennium of Muslim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The

Middle East Institute 1961

Dunn Ross E The Adventures of Ibn Battuta A Muslim Traveler of the 14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Eickelman Dale and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Eickelman Dale F and Jon W Anderson (eds) New Media in the Muslim World

the Emerging Public Spher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Euben Roxanne L Journey to the Other Shore Muslim and Western Travelers in

Search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Gillette Maris Boyd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ll Stuart and du Gay Paul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6

Hanioğlu M Şuumlkruuml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raeli Raphael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 London

Curzon Press 1979

Kuehn Julia and Smethurst Paul (eds) Travel Writing Form and Empi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o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Loumlwenthal Rudolf 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 Peking the Synodal

Commission in China 1940

Makky Ghazy Abdul Wahed Mecca the Pilgrimage City a Study of Pilgrim

Accommodation London Croom Helm for The Hajj Research Centre King

Abdul Aziz University Jeddah 1978

126

Meuleman Johan Isla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uslim Attitudes Towar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Morinis Alan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Netton Ian Richard Seek Knowledge Thought and Travel in the House of Isla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Robinson Francis (ed)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an 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Turner Victor and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lfe Michael (edited and introduced) One Thousand Roads to Mecca Ten

Centuries of Travelers Writing about the Muslim Pilgrimage NY Grove Press

1997

Articles

Benite Zvi Ben-Dor ldquobdquo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rdquo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4 no 2

(AutumnWinter 2002) pp 93-114

Benite Zvi Ben-Dor ldquo‟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rdquo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105-128

Blackwood Philip (tr) ldquoThe Views of a Chinese Moslemrdquo The Moslem World

261 (1936) pp 69-78

Delaney David ldquoThe Space That Race Makesrdquo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4

127

(1) 2002 pp 6-14

Lipman Jonathan N ldquoHui-Hui An Ethnohistory of the Chinese-Speaking Muslimsrdquo

Journal of South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112 (1987) pp 112-130

Pillsbury Barbara ldquoReview of Raphael Israeli 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rdquo in The China Quarterly 91(1982) pp 521-522

Wagner Rudolf ldquo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rdquo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1 (Spring 2001) pp 1-34

Yeh Catherine Vance ldquo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rdqu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 2 (December 1997) pp 419-470

Page 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2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3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4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5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6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7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8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9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0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1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3: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4: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5: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6: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7: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8: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2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30: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31: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Page 132: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 · 2018. 1. 10. · i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