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feidaily...

1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HEFEI DAILY 2020 2020 5 5 1 1 星期五 星期五 编辑 编辑 王爱玉 王爱玉 美编 美编 黄毅 黄毅 校对 校对 王安平 王安平 Email:hfrbwangay@ Email:hfrbwangay@126 126.com .com 3 3 合肥城市大脑 合肥城市大脑 防护用品展示区 防护用品展示区 安徽:为战“疫”注入硬核科技力量 4 30 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四周年之际, 2020 年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在安徽创新馆举行。本 次大会紧紧聚焦“打赢疫情防控科技战、助推创新发展新跨越”主题,充分展示我省疫情防控中涌现的科技成果,进一步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推动科 技成果转化,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 势汹汹,同病毒较量最好的利剑 是科技。安徽,迅速吹响战“疫” 集结号。 安徽省疾控中心在全国较早 成功分离出 4 株高滴度的病毒株; 智医助理机器人 1 分钟可拨打 900 个电话,有效提升防控效率; 全过程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 机让体温测量无需“面对面”;全 球首台空气成像无接触电梯按钮 终端在安徽应用;“托珠单抗”免 疫治疗方案,被纳入国家第七版 诊疗方案…… 本次大会按照“高、精、新”的 标准,重点围绕大健康领域的生 物医药、防疫器材、医疗装备、大 数据应用等技术成果,着力展示 一批抗击疫情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科技应用,发布一批在国内外具 有引领性的科技成果,签署一批 相关领域有较强带动力的合作项 目,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与金融投 资机构的线上融资对接,为全省 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 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突出 “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充分利 5G 直 播、云 签 约、网 上 展 厅、 线上路演等方式。网上展厅共 设科技抗疫、抗疫医疗技术、生 物医药和中医药、互联网+ 大健 康、医疗设备与器械 5 个展区, 集中展示全省 200 多个大健康 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最新创新 产品。 件件成果,无不闪耀着灿烂 的科技之光。这一切的背后,是 安徽凝神聚力、下好创新“先手 棋”的决心。多年来,安徽营造良 好创新生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区域 创新能力连续 8 年稳居全国第一 方阵。 提出科技强省建设“三步走” 目标,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 政策》等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完善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基础研 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 路径。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 4 年来,省科技重大专项 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立项实施 2089 项。全面激发科技创新主体 活力,实施省高新技术企业加速 成长行动。 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配合 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审议通过 《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 例》,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 动方案、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 研院所高校合作、促进技术转 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政 策。 注重区域协调开放发展,打 造全省科技创新格局。长三角科 技创新共同体一体推进,积极推 动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建设;成 功举办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 果展和两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 赛;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动攻 关专项”,集聚创新资源、解决关 键核心技术问题,科技文献、大型 仪器、数据和案例等资源共享持 续推进。 安徽“利剑”大显身手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向 重症和危重症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有效抑制炎症风暴?安徽科 研团队找到了答案。“安徽药方”不 仅纳入国家方案,还助力全球抗 疫。 “托珠单抗”治疗重症新冠肺 炎是安徽省防控新冠肺炎第一批 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取得的重要成 果。该成果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 致重症肺炎“炎症风暴”的关键机 制,指导形成了“托珠单抗”免疫治 疗方案。 安徽省先期开展的探索性治 疗中,21位采用该方案治疗的重症 新冠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发 热患者在用药后体温 24 小时内全 部降至正常。经中国临床试验注 册中心登记注册,该方案先后在安 徽省、湖北省9家新冠肺炎定点治 疗医院应用,共救治500多位重症 新冠肺炎患者。 3月3日,“托珠单抗”免疫治 疗方案作为新冠肺炎重症治疗手 段,已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 第七版)》。目前,该方案已在美 国 、德国 、俄罗斯 、伊朗 、意大利 、 西班牙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援 抗疫。 “托珠单抗”治疗重症新冠肺炎 助力全球抗疫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 经济的方式之一。疫情发生后,国 家迅速将疫苗研发作为重点攻关 项目之一,沿着多条技术路线推进 疫苗攻关工作。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 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是省市共同支持的防控新冠肺炎 第三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也是 本次发布会上的重点发布成果。 该疫苗主要有三个特点:采用 亚单位疫苗技术路径,无核酸成 分,其安全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免 疫原性强、免疫持久,不仅可以产 生体液免疫应答,还可以诱导细胞 免疫;借助工程细胞表达系统,可 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 目前,该项研究已被纳入科技 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 装备”重点专项。 “安徽版”新冠疫苗研发被纳入科技 部重点专项 公共场所有限空间用除菌 毒空气处理机组,是合肥通用机 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安徽省防 控新冠肺炎第二批应急科研攻 关项目支持下研发的最新成果。 该装置噪声低、除菌灭毒效 果好,经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等权威机构检测,试验菌灭杀率 超 过 99.9% ,自 然 菌 消 亡 率 达 98.6% ,送 风 洁 净 度 达 到 普 外 科 手术间和无菌室标准。相关技 术申请了6项专利,制定并发布 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各1项。 来自医疗卫生及相关行业 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装置 填补了公共场所有限空间除菌 毒空气处理设备的国内外空 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该装置已实现了批量生 产,并在几十家单位进行了示 范应用。 除菌毒空气净化机填补国内外空白 “我是双岗街道的服务人员, 正在收集居民的健康状况,请问您 现在有没有发烧呢?”合肥庐阳区 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使 用的系统就是来自科大讯飞的智 医助理电话机器人。 该系统基于科大讯飞人工智 能核心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 与智能外呼服务平台,可根据不 同需求,制定不同人群的随访方 案。通过专业的互动话术,自动 进行电话或短信服务,在管理模 式、技术平台和服务模式上进行 创新。 该产品可辅助进行重点人群 发热筛查和跟进随访,向居民宣传 专业防护知识,应用于社区情况排 查和通知回访等场景,协助进行新 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宣教。 利用智医助理,基层医护人员 不用上门排查,避免了人与人接 触,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更重要的 是能够提高排查效率,减少排查时 间,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能听会说显神通 在安徽创新馆 1 号馆的入口, 参观人员快速从几台“无接触测温 安检一体机”下穿过,这就是中电 科38所博微太赫兹公司研发出“全 过程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 机”,可实现快速通行不停留。 据悉,“全过程无接触人体测 温安检一体机”打造了集合红外远 程测温、密切接触者筛查、安检安 防于一体的智能化物联网平台, 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应用需 求,提供定制化的一体机。 目前,该产品已在合肥地铁 站、上海地铁站、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中国电科三十八所、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深圳宝安机场 等多地进行实战使用,为疫情 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提供有力 保障。 ·本报记者 黎静/文 宋炎骏/图· 全过程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机实 现快速通行 —部分科技战“疫”成果一览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 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安徽以合肥综合性 国家科学中心为主基地,构建“四 个一”创新主平台,有序推进“一 室一中心”建设,重大科技创新, 结出累累硕果。 在大会现场,合肥综合性国家 科学中心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 新进展。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 究院一期主体结构完工;能源研 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规划建设 全面启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 综合研究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合 肥先进光源预研即将完成,大气 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启动 预研;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 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物质科学交 叉前沿研究中心、地球和空间科 学前沿研究中心建设推进。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信息领域,在国际上首次实 验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首次 观察到宇称时间对称;首次利用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展 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检 验;首次实现 500 公里量级真实环 境光纤的量子密钥分发和相距 50 公里光纤的存储器间量子纠缠。 能源领域,成功研制交付国 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 )计 划 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发展出 一种高性能稳态等离子体运行 模式;设计一种“松球结构”铂金 属催化剂;成功获得单层铋 2212 超导体。 健康领域,发现炎症巨噬细 胞的活化、调控及效应机制;首次 解析疱疹病毒基因组包装的关键 机制;阐明一种小分子抑制剂抑 制“超级细菌”作用机理;揭示 NK 免疫细胞线粒体断裂致使抗肿瘤 功能丢失的机制。 环境领域,研发工业园区有 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系统;大气 环境监测卫星三台载荷正样设计 通过国家评审;首次完成大气湍 流原位探测实验;发现一种噬藻 体组装机制。 —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取 得新成效。 发明磁分散电弧快速均匀加 热新方法;成功研制一种手性分 离膜;研发系列高性能脉冲压缩 光栅与合束光栅;研制出一种轻 质、高强度、耐磨损的新型混凝 土。 科技利剑助力战“疫” 创新领航 硕果累累 厚植动力 迸发活力 互联网 互联网+ +大健康 大健康展区 展区 安徽创新馆 安徽创新馆 测温与身份识别机器人 测温与身份识别机器人 记者体验中医综合诊断系统 记者体验中医综合诊断系统 展厅全景 展厅全景 抗疫医疗技术展厅 抗疫医疗技术展厅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Dec-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EFEIDAILY 安徽:为战“疫”注入硬核科技力量newspaper.hf365.com/hfrb/pc/attachment/202005/01/cc23291...Email:hfrbwangay@126.com 3 合肥城市大脑 防护用品展示区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HEFEI DAILY

20202020年年55月月11日日 星期五星期五编辑编辑 王爱玉王爱玉 美编美编 黄毅黄毅 校对校对 王安平王安平Email:hfrbwangay@Email:[email protected] 33

合肥城市大脑合肥城市大脑

防护用品展示区防护用品展示区

安徽:为战“疫”注入硬核科技力量4月3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四周年之际,2020年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在安徽创新馆举行。本

次大会紧紧聚焦“打赢疫情防控科技战、助推创新发展新跨越”主题,充分展示我省疫情防控中涌现的科技成果,进一步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

势汹汹,同病毒较量最好的利剑

是科技。安徽,迅速吹响战“疫”

集结号。

安徽省疾控中心在全国较早

成功分离出4株高滴度的病毒株;

智医助理机器人 1 分钟可拨打

900个电话,有效提升防控效率;

全过程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

机让体温测量无需“面对面”;全

球首台空气成像无接触电梯按钮

终端在安徽应用;“托珠单抗”免

疫治疗方案,被纳入国家第七版

诊疗方案……

本次大会按照“高、精、新”的

标准,重点围绕大健康领域的生

物医药、防疫器材、医疗装备、大

数据应用等技术成果,着力展示

一批抗击疫情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科技应用,发布一批在国内外具

有引领性的科技成果,签署一批

相关领域有较强带动力的合作项

目,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与金融投

资机构的线上融资对接,为全省

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

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突出

“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充分利

用 5G直播、云签约、网上展厅、

线上路演等方式。网上展厅共

设科技抗疫、抗疫医疗技术、生

物医药和中医药、互联网+大健

康、医疗设备与器械 5 个展区,

集中展示全省 200 多个大健康

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最新创新

产品。

件件成果,无不闪耀着灿烂

的科技之光。这一切的背后,是

安徽凝神聚力、下好创新“先手

棋”的决心。多年来,安徽营造良

好创新生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区域

创新能力连续 8年稳居全国第一

方阵。

提出科技强省建设“三步走”

目标,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

政策》等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完善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基础研

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

路径。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4年来,省科技重大专项

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立项实施

2089项。全面激发科技创新主体

活力,实施省高新技术企业加速

成长行动。

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配合

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审议通过

《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

例》,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

动方案、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

研院所高校合作、促进技术转

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政

策。

注重区域协调开放发展,打

造全省科技创新格局。长三角科

技创新共同体一体推进,积极推

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成

功举办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

果展和两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

赛;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动攻

关专项”,集聚创新资源、解决关

键核心技术问题,科技文献、大型

仪器、数据和案例等资源共享持

续推进。

安徽“利剑”大显身手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抑制炎症风暴?安徽科研团队找到了答案。“安徽药方”不仅纳入国家方案,还助力全球抗疫。

“托珠单抗”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是安徽省防控新冠肺炎第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该成果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炎症风暴”的关键机制,指导形成了“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

安徽省先期开展的探索性治疗中,21位采用该方案治疗的重症

新冠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发热患者在用药后体温 24 小时内全部降至正常。经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注册,该方案先后在安徽省、湖北省9家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应用,共救治 500 多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3 月 3 日,“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作为新冠肺炎重症治疗手段,已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目前,该方案已在美国、德国、俄罗斯、伊朗、意大利、西班牙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援抗疫。

“托珠单抗”治疗重症新冠肺炎助力全球抗疫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之一。疫情发生后,国家迅速将疫苗研发作为重点攻关项目之一,沿着多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攻关工作。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省市共同支持的防控新冠肺炎第三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也是本次发布会上的重点发布成果。

该疫苗主要有三个特点:采用亚单位疫苗技术路径,无核酸成分,其安全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免疫原性强、免疫持久,不仅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应答,还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借助工程细胞表达系统,可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

目前,该项研究已被纳入科技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

“安徽版”新冠疫苗研发被纳入科技部重点专项

公共场所有限空间用除菌毒空气处理机组,是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安徽省防控新冠肺炎第二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支持下研发的最新成果。

该装置噪声低、除菌灭毒效果好,经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检测,试验菌灭杀率超 过 99.9% ,自 然 菌 消 亡 率 达98.6% ,送 风 洁 净 度 达 到 普 外 科

手术间和无菌室标准。相关技术申请了 6 项专利,制定并发布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各 1 项。

来自医疗卫生及相关行业的 鉴 定 专 家 一 致 认 为 ,该 装 置填补了公共场所有限空间除菌毒 空 气 处 理 设 备 的 国 内 外 空白 ,总 体 达 到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目 前 该 装 置 已 实 现 了 批 量 生产 ,并 在 几 十 家 单 位 进 行 了 示范应用。

除菌毒空气净化机填补国内外空白

“我是双岗街道的服务人员,正在收集居民的健康状况,请问您现在有没有发烧呢?”合肥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使用的系统就是来自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

该系统基于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与智能外呼服务平台,可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不同人群的随访方案。通过专业的互动话术,自动进行电话或短信服务,在管理模

式、技术平台和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

该产品可辅助进行重点人群发热筛查和跟进随访,向居民宣传专业防护知识,应用于社区情况排查和通知回访等场景,协助进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宣教。

利用智医助理,基层医护人员不用上门排查,避免了人与人接触,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排查效率,减少排查时间,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能听会说显神通

在安徽创新馆 1 号馆的入口,参观人员快速从几台“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下穿过,这就是中电科38所博微太赫兹公司研发出“全过程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机”,可实现快速通行不停留。

据悉,“全过程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机”打造了集合红外远程测温、密切接触者筛查、安检安防于一体的智能化物联网平台,

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一体机。

目前,该产品已在合肥地铁站、上海地铁站、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国电科三十八所、中国科 学 技 术 大 学 、深 圳 宝 安 机 场等 多 地 进 行 实 战 使 用 ,为 疫 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提供有力保障。·本报记者 黎静/文 宋炎骏/图·

全过程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机实现快速通行

焦点延伸 ——部分科技战“疫”成果一览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

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安徽以合肥综合性

国家科学中心为主基地,构建“四

个一”创新主平台,有序推进“一

室一中心”建设,重大科技创新,

结出累累硕果。

在大会现场,合肥综合性国家

科学中心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

新进展。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

究院一期主体结构完工;能源研

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规划建设

全面启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

综合研究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合

肥先进光源预研即将完成,大气

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启动

预研;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

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物质科学交

叉前沿研究中心、地球和空间科

学前沿研究中心建设推进。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信息领域,在国际上首次实

验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首次

观察到宇称时间对称;首次利用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展

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检

验;首次实现500公里量级真实环

境光纤的量子密钥分发和相距50公里光纤的存储器间量子纠缠。

能源领域,成功研制交付国

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发展出

一种高性能稳态等离子体运行

模式;设计一种“松球结构”铂金

属催化剂;成功获得单层铋 2212超导体。

健康领域,发现炎症巨噬细

胞的活化、调控及效应机制;首次

解析疱疹病毒基因组包装的关键

机制;阐明一种小分子抑制剂抑

制“超级细菌”作用机理;揭示NK免疫细胞线粒体断裂致使抗肿瘤

功能丢失的机制。

环境领域,研发工业园区有

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系统;大气

环境监测卫星三台载荷正样设计

通过国家评审;首次完成大气湍

流原位探测实验;发现一种噬藻

体组装机制。

——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取

得新成效。

发明磁分散电弧快速均匀加

热新方法;成功研制一种手性分

离膜;研发系列高性能脉冲压缩

光栅与合束光栅;研制出一种轻

质、高强度、耐磨损的新型混凝

土。

科技利剑 助力战“疫”

创新领航 硕果累累

厚植动力 迸发活力

““互联网互联网++大健康大健康””展区展区

安徽创新馆安徽创新馆

测温与身份识别机器人测温与身份识别机器人

记者体验中医综合诊断系统记者体验中医综合诊断系统展厅全景展厅全景

抗疫医疗技术展厅抗疫医疗技术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