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如今,张水平也加入到村志愿服务队中,前段 虚拟...

1
要闻 要闻 6 6 2020 7 27 日 星期一 “我的微博记录了我 10 年来的点点滴 滴,见证了我的许多重要人生时刻。”广州媒 体人杨女士说, 10 年前,她注册了微博账号, 后来一些营销号觉得这个微博昵称很亮眼, 由于一个昵称只能由一个用户使用,便开价 数百元到上万元求购。后来,杨女士账号被 盗了,其中内容被全部清空,且无法恢复,“感 觉损失挺大的,既有精神上的也有实际的损 失,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了……” 游戏币、游戏装备、 QQ 账号、微信公众 号、抖音账号……当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向 虚拟空间拓展,这些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网络 资源越来越受重视。今年,随着《民法典》对 虚拟财产保护做出原则性规定,虚拟财产的 话题再度引发关注。7 22 日,最高法、国家 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 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充分发挥司法裁 判对产权保护的价值引领作用。 范围广阔 融入生活 虚拟财产既有经济价值, 也是精神财富,日益受到人们 关注 “为了这款游戏装备,我充了不少钱,也 花了很多精力。现在游戏平台更新,性能和 属性都发生了变化,装备更容易获得了,相当 于贬值了。”北京某高校学生小王说,游戏运 营方突然改变装备性能和属性,让他觉得之 前的投入“很不值”。 游戏平台擅自变更已售出的角色、道具 及其功能并不少见。早在 2003 年,全国首例 虚拟财产纠纷案中,游戏玩家发现自己的几 十种虚拟装备莫名丢失,最终法院判令游戏 运营商对这些装备予以恢复。 有专家分析,广义上讲,虚拟财产具有经 济价值,如网游装备、淘宝店铺、数字货币、自 媒体账号等,能够实现网络交易变现;另一方 面,虚拟财产还具有情感价值,人们在社交平 台账号、电子邮件中记录生活点滴和感悟心 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周晓辉是某军旅题材自媒体账号的运营 者,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拥有数百万粉 丝。“这个账号的价值就在于粉丝数量以及由 此带来的影响力。为此,我们专门注册了商 标,保护我们的千余篇原创作品,避免虚拟财 产受到损失。” 《民法典》总则编提出,“法律对数据、网 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明确肯定了虚拟财产的民事客体地位和财产 属性;继承编则以概括方式定义遗产,只要是 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这意味 着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也可以包括在内。 “《民法典》将虚拟财产、数据等概念纳入 立法层面,这是对互联网时代新出现的虚拟 财产现象的确认,为今后的立法、司法实践打 开了空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薛 军说。 价值评估 尚需探索 虚拟财产如何分配、交易 和继承,仍缺乏标准和规范 在网易游戏交易平台,某手机游戏中一 个角色标价 2999 元;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商 品,根据粉丝数、阅读数等指标,一篇文章的 广告宣传价值可达数十万元……虚拟财产价 值几何,目前还缺少权威机构的评估,大多是 双方协商确定。 去年 12 月,全国首例微信公众号“分 割”案作出终审判决。 2016 年,赵某等四人 共同开设微信公众号,并以赵某名义注册, 创立一年,累计收入 300 余万元。但四人对 收入分配方式发生分歧,赵某便修改了账号 密码,其他三人将赵某诉诸法庭。合作运营 公众号属何种法律关系?公众号是否具有 独立的经济价值?这些问题成为本案焦 点。最终,法院以该公众号评估价值 400 元为基础,酌定赵某向三人各支付折价补偿 85 万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相关法律缺乏具 体规定,目前网络服务提供商一般规定用户 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017 年,一位浙 江宁波网民在游戏公司和游戏玩家帮助下, 继承了已故父亲的游戏账号,但账号的所有 权仍归游戏公司,不允许转让、买卖。 “虚拟财产面临的最大争议,是如何理解 它的性质。”薛军说,“如果从债权债务关系的 角度理解,虚拟财产的交易受制于用户和平 台间的合同条款限制;如果认同虚拟财产具 有物权的特点,其财产属性则更加突出,可以 具有流转性。” “另一方面,对于网络账号,一些人想‘被 继承’,也有人希望‘被遗忘’。”在深圳某互联 网公司工作的杨帅表示。“网络账号中包含了 大量隐私信息,这些可否被视作虚拟财产并 被转让、继承?它们属于用户个人所有,还是 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有?这些问题仍需在实践 中探索。”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 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 领说。 完善规则 细化举措 法律部门、网络平台应跟 进出台配套措施,强化虚拟财 产权益保护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虚拟财产保护,各 个类别进展不一,其中网店、网游等行业相对 走在前列。 以淘宝为例,网络店铺可以根据相关规 定进行变更主体等操作。“一开始,淘宝店铺 只能在婚姻变化等特殊情况下变更主体。近 年来,店铺主体变更的需求和情形不断增多, 我们就新增了‘协议变更’功能,并要求商家 及时向系统提交变更信息,这有助于平台及 时掌握商家变化,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 益。”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 3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网络游戏 经营者提出要求,对于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 利、减轻或免除经营者责任的不公平、不合理 规定,应尽快予以改正。 而在个人账户继承方面,由于存在隐私 保护等问题,专家建议,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在 用户协议条款中增加“继承条款”,由账号持 有人决定其虚拟财产可否被继承,以及可继 承范围。目前,一些互联网平台已经有所探 索,如新浪微博规定,博主离世后,亲属可向 平台申请账号信息保护。 “虚拟财产保护还需细化。立法和司法 机关应继续探索划定虚拟财产的具体范围和 性质,为具体司法实践提供指导。”赵占领 建议。 对于用户来说,保护虚拟财产,首先要保 护账号安全。微信团队呼吁,用户不要使用 外挂服务或非官方客户端,不随意出租出售 社交账号,或把账号相关信息提供给陌生人。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艾媒 咨询、艾瑞咨询 游戏装备、QQ账号、微信公众号……具有资产属性的网络资源日益走进人们生活 虚拟财产,强化保护需有招 本报记者 钱一彬 李远哲 ■记者手记 R ■一线调查 · 互联网新观察⑧ R 虚拟财产虽存在于网络空间,给网民带来 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价值,应为其加上一 把安全锁。目前,相关制度规范还需进一步细 化。比如,虚拟财产归属网络服务提供者还 是用户?虚拟财产估值体系如何建立?被损 害的虚拟财产如何追回、补偿?如何进行不 同类型的虚拟财产的保护?探索和厘清这些 问题,才能让虚拟财产保护更加到位。 营造好环境,才有好发展。保护好网民 的虚拟财产,让网络账号的流转更规范,让 “盗号”“养号”等黑色产业链失去生存土壤, 才能使内容创作者更专心、虚拟财产持有者 更安心,也必将鼓励广大网友创造更多价值, 共同促进网络空间的繁荣和有序。 给虚拟财产加把安全锁 核心阅读 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现实 生活关联越来越紧密,各类虚 拟财产不断在“云端”累积。 除了支付宝、游戏装备等直接 与“钱”相关的虚拟财产,社交 平台账号等网络资源也都具 有一定资产属性。当前,虚拟 财产保护尚在不断探索,亟待 各方携手共建保护机制。 7 26 日,湖南省郴州市 嘉禾县广发镇大塘村,村民在 田间抢插晚稻。近日,当地村 民冒着高温抢抓农时、蓄水翻 耕、抢插晚稻,为秋粮丰收打下 基础,田间地头一派抢收农作 物、抢插晚稻的“双抢”忙碌 景象。 黄春涛摄(影 像 中 国) (上 接 第 一 版) 如今,张水平也加入到村志愿服务队中,前段 时间还主动报名参与村口的防疫执勤。“我对村里给予的帮 助一直感恩在心,只要是能让村子变得更好的事情,我都愿 意参加。”张水平说。 “关爱基金不仅是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激发 动力的有效抓手,也是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促进乡风文明的 实践载体,推动文明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诸 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孔羽说,全市 476 个行政村(居、 社区)已实现关爱基金全覆盖,资金总规模达 5100 万余元, 受益群众超过 2.1 万人。“我们正筹划市级文明实践关爱基 金,探索建立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投入机制。”王孔羽说。 优化机制,助力良性发展 如今,陕西省志丹县旦八镇吊坪村村民有了个好去处 —村史馆。这事能做成,吊坪村乡贤会功不可没。从出 主意,到搜集展品,再到捐款捐物,乡贤会搞得有声有色、成 绩斐然。 作为新乡贤,村里的退休老干部曹耀恩还承担起了吊 坪村村史馆的讲解工作。“一个个老物件,都是吊坪村厚实 家风的载体。一到周末节假日,来村史馆的人真不少,不仅 本村人爱听,周边村民也喜欢。” 在志丹县,乡贤会已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 要平台之一,并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志丹县 委宣传部副部长曹新建说,“新乡贤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 乡土的守护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 者和践行者。新乡贤们不仅引领新风气,还群策群力解决 村里的实际问题,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各地充分立足地方特色,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健 全机制,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保驾护航。 远处,祁连山山势绵延;眼前,菜地整齐划一……走进 甘肃省金昌市新粮地村,一些老人正聚在一起办文化活动, 绿树掩映中的一座小广场传来欢声笑语。 村党支部书记鲜舜文介绍,新粮地村共 887 人,其中 60 岁以上的老人就有 148 人。借助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 动,新粮地村正努力打造“孝善村”。 新粮地村还建立了失德村民约谈制度。有名村民和父 母发生了矛盾,成为全村首名被约谈者。鲜舜文说:“我们 把他和老人叫在一起,从村史馆一路看到小广场,谈过往说 现在,一家人在忆苦思甜中完成了幸福的和解。” 目前,金昌市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2 个、实践所 12 个、实践站 156 个、实践基地 48 处。各村均成立了道德 评议会和村民议事会,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奖惩机 制,实现了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邻里守望的良性互动。 移风易俗,传扬文明新风 志丹县顺宁镇阳家洼子村村民白德平至今都记得,自 己结婚时,一辆“文明大篷车”来到现场,让整个气氛更加喜 庆。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唱民歌、说快板、铺桌布、端 菜盘,忙得不亦乐乎。 “只要按标准办喜事,‘文明大篷车’又送喜庆又送餐, 不仅给我们策划婚庆仪式,还表演文艺节目,不攀不比才真 叫‘有面子’!”看到在自己的婚礼上有这么多志愿者来帮 忙,新郎官白德平心里乐开了花。 “志愿者们干的是好事,咱们农民都喜欢,以后可得坚 持下去。”参加白德平婚礼的村民李志贤说。 “文明大篷车”是志丹县的特色文明实践活动。针对山 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群众组织难的现状,志丹县充分利 用农村婚庆日子、农村集市、农村节会,见缝插针开展“文明 大篷车”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移风易 俗、文化生活等内容,精心策划简办婚庆、表演节目、播放电 影、发放书籍等活动,既丰富百姓生活,又传扬文明新风。 近年来,各地创新办法、多措并举,让喜事新办、丧事简 办、小事不办成为文明新风尚。 2018 年以来,江西省寻乌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 抓手,着力推动移风易俗。“改变最大的是思想观念。”该县 南桥镇高排村党支部书记陈盛桃深有感触。陈盛桃介绍, 高排村通过整合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 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成立了文明实践理事会,完善村规民 约,形成了红白事报告备案制度,从简办红白事,大大减轻 了村民经济负担。 从简化红白事抓起,寻乌近年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 实践理事会的牵头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治赌、治懒、治奢、治 愚、治不孝,引导群众向善向上,逐渐形成弘扬新风正气、抵 制歪风陋俗的良好氛围。 (本 报 记 者原韬雄、戴林峰、程焕、窦瀚洋、王锦涛■快评 R 从乡贤会到“薪满艺足”志愿服务队,从“文明大篷车” 到关爱基金……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探索、创新 模式,在育新人、扬新风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而其中最为 显著的变化在于,群众从被动的“要我干”,转变为打心底里 的“我要干”。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关键要做好组织引领工作。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有效引领,群众逐渐和 陈规陋习说“不”, “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 动局面日渐形成。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须发动榜样带头作用。“村 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各地移风易俗、崇德向善的 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以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起到了 很好的榜样作用。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群众自然信得 过、跟着干;乡贤能人发光发热,把更多力量凝聚到文明 实践活动中来。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健全激励机制才有持续活 力。浙江诸暨关爱基金通过盘活既有资源、广泛动员募捐, 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既解决了文明实践活动的资 金保障问题,又激发了群众持续参与的热情,实现良性互 动、长久发展。 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最重要的在于解决了如何 激发群众投身文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问题,从而推动这 项活动更加深入、更得人心,干得更好。 被动变主动,干得会更好 柯仲甲 本版责编: 张彦春 本版制图: 蔡华伟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Aug-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上接第一版)如今,张水平也加入到村志愿服务队中,前段 虚拟 …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7/27/06/rmrb... · 乡土的守护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

要闻要闻 66 2020年 7月 27日 星期一

“ 我 的 微 博 记 录 了 我 10 年 来 的 点 点 滴

滴,见证了我的许多重要人生时刻。”广州媒

体人杨女士说,10 年前,她注册了微博账号,

后来一些营销号觉得这个微博昵称很亮眼,

由于一个昵称只能由一个用户使用,便开价

数百元到上万元求购。后来,杨女士账号被

盗了,其中内容被全部清空,且无法恢复,“感

觉损失挺大的,既有精神上的也有实际的损

失,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了……”

游戏币、游戏装备、QQ 账号、微信公众

号、抖音账号……当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向

虚拟空间拓展,这些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网络

资源越来越受重视。今年,随着《民法典》对

虚拟财产保护做出原则性规定,虚拟财产的

话题再度引发关注。7 月 22 日,最高法、国家

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

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充分发挥司法裁

判对产权保护的价值引领作用。

范围广阔 融入生活

虚拟财产既有经济价值,也是精神财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为了这款游戏装备,我充了不少钱,也

花了很多精力。现在游戏平台更新,性能和

属性都发生了变化,装备更容易获得了,相当

于贬值了。”北京某高校学生小王说,游戏运

营方突然改变装备性能和属性,让他觉得之

前的投入“很不值”。

游戏平台擅自变更已售出的角色、道具

及其功能并不少见。早在 2003 年,全国首例

虚拟财产纠纷案中,游戏玩家发现自己的几

十种虚拟装备莫名丢失,最终法院判令游戏

运营商对这些装备予以恢复。

有专家分析,广义上讲,虚拟财产具有经

济价值,如网游装备、淘宝店铺、数字货币、自

媒体账号等,能够实现网络交易变现;另一方

面,虚拟财产还具有情感价值,人们在社交平

台账号、电子邮件中记录生活点滴和感悟心

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周晓辉是某军旅题材自媒体账号的运营

者,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拥有数百万粉

丝。“这个账号的价值就在于粉丝数量以及由

此带来的影响力。为此,我们专门注册了商

标,保护我们的千余篇原创作品,避免虚拟财

产受到损失。”

《民法典》总则编提出,“法律对数据、网

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明确肯定了虚拟财产的民事客体地位和财产

属性;继承编则以概括方式定义遗产,只要是

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这意味

着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也可以包括在内。

“《民法典》将虚拟财产、数据等概念纳入

立法层面,这是对互联网时代新出现的虚拟

财产现象的确认,为今后的立法、司法实践打

开了空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薛

军说。

价值评估 尚需探索

虚拟财产如何分配、交易和继承,仍缺乏标准和规范

在网易游戏交易平台,某手机游戏中一

个角色标价 2999 元;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商

品,根据粉丝数、阅读数等指标,一篇文章的

广告宣传价值可达数十万元……虚拟财产价

值几何,目前还缺少权威机构的评估,大多是

双方协商确定。

去 年 12 月 ,全 国 首 例 微 信 公 众 号“ 分

割”案作出终审判决。2016 年,赵某等四人

共同开设微信公众号,并以赵某名义注册,

创立一年,累计收入 300 余万元。但四人对

收入分配方式发生分歧,赵某便修改了账号

密码,其他三人将赵某诉诸法庭。合作运营

公众号属何种法律关系?公众号是否具有

独 立 的 经 济 价 值 ? 这 些 问 题 成 为 本 案 焦

点。最终,法院以该公众号评估价值 400 万

元为基础,酌定赵某向三人各支付折价补偿

款 85 万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相关法律缺乏具

体规定,目前网络服务提供商一般规定用户

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2017 年,一位浙

江宁波网民在游戏公司和游戏玩家帮助下,

继承了已故父亲的游戏账号,但账号的所有

权仍归游戏公司,不允许转让、买卖。

“虚拟财产面临的最大争议,是如何理解

它的性质。”薛军说,“如果从债权债务关系的

角度理解,虚拟财产的交易受制于用户和平

台间的合同条款限制;如果认同虚拟财产具

有物权的特点,其财产属性则更加突出,可以

具有流转性。”

“另一方面,对于网络账号,一些人想‘被

继承’,也有人希望‘被遗忘’。”在深圳某互联

网公司工作的杨帅表示。“网络账号中包含了

大量隐私信息,这些可否被视作虚拟财产并

被转让、继承?它们属于用户个人所有,还是

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有?这些问题仍需在实践

中探索。”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

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

领说。

完善规则 细化举措

法律部门、网络平台应跟进出台配套措施,强化虚拟财产权益保护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虚拟财产保护,各

个类别进展不一,其中网店、网游等行业相对

走在前列。

以淘宝为例,网络店铺可以根据相关规

定进行变更主体等操作。“一开始,淘宝店铺

只能在婚姻变化等特殊情况下变更主体。近

年来,店铺主体变更的需求和情形不断增多,

我们就新增了‘协议变更’功能,并要求商家

及时向系统提交变更信息,这有助于平台及

时 掌 握 商 家 变 化 ,也 有 利 于 保 护 消 费 者 权

益。”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 3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网络游戏

经营者提出要求,对于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

利、减轻或免除经营者责任的不公平、不合理

规定,应尽快予以改正。

而在个人账户继承方面,由于存在隐私

保护等问题,专家建议,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在

用户协议条款中增加“继承条款”,由账号持

有人决定其虚拟财产可否被继承,以及可继

承范围。目前,一些互联网平台已经有所探

索,如新浪微博规定,博主离世后,亲属可向

平台申请账号信息保护。

“虚拟财产保护还需细化。立法和司法

机关应继续探索划定虚拟财产的具体范围和

性 质 ,为 具 体 司 法 实 践 提 供 指 导 。”赵 占 领

建议。

对于用户来说,保护虚拟财产,首先要保

护账号安全。微信团队呼吁,用户不要使用

外挂服务或非官方客户端,不随意出租出售

社交账号,或把账号相关信息提供给陌生人。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艾媒

咨询、艾瑞咨询

游戏装备、QQ账号、微信公众号……具有资产属性的网络资源日益走进人们生活——

虚拟财产,强化保护需有招本报记者 许 晴 钱一彬 李远哲

■记者手记R

■一线调查·互联网新观察⑧R

虚拟财产虽存在于网络空间,给网民带来

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价值,应为其加上一

把安全锁。目前,相关制度规范还需进一步细

化。比如,虚拟财产归属网络服务提供者还

是用户?虚拟财产估值体系如何建立?被损

害的虚拟财产如何追回、补偿?如何进行不

同类型的虚拟财产的保护?探索和厘清这些

问题,才能让虚拟财产保护更加到位。

营造好环境,才有好发展。保护好网民

的虚拟财产,让网络账号的流转更规范,让

“盗号”“养号”等黑色产业链失去生存土壤,

才能使内容创作者更专心、虚拟财产持有者

更安心,也必将鼓励广大网友创造更多价值,

共同促进网络空间的繁荣和有序。

给虚拟财产加把安全锁许 晴

核心阅读

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现实生活关联越来越紧密,各类虚拟财产不断在“云端”累积。除了支付宝、游戏装备等直接与“钱”相关的虚拟财产,社交平台账号等网络资源也都具有一定资产属性。当前,虚拟财产保护尚在不断探索,亟待各方携手共建保护机制。

7 月 26 日,湖南省郴州市

嘉禾县广发镇大塘村,村民在

田间抢插晚稻。近日,当地村

民冒着高温抢抓农时、蓄水翻

耕、抢插晚稻,为秋粮丰收打下

基础,田间地头一派抢收农作

物 、抢 插 晚 稻 的“ 双 抢 ”忙 碌

景象。

黄春涛摄(影像中国)

抢收抢种

(上接第一版)如今,张水平也加入到村志愿服务队中,前段

时间还主动报名参与村口的防疫执勤。“我对村里给予的帮

助一直感恩在心,只要是能让村子变得更好的事情,我都愿

意参加。”张水平说。

“关爱基金不仅是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激发

动力的有效抓手,也是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促进乡风文明的

实践载体,推动文明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诸

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孔羽说,全市 476 个行政村(居、

社区)已实现关爱基金全覆盖,资金总规模达 5100 万余元,

受益群众超过 2.1 万人。“我们正筹划市级文明实践关爱基

金,探索建立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投入机制。”王孔羽说。

优化机制,助力良性发展

如今,陕西省志丹县旦八镇吊坪村村民有了个好去处

——村史馆。这事能做成,吊坪村乡贤会功不可没。从出

主意,到搜集展品,再到捐款捐物,乡贤会搞得有声有色、成

绩斐然。

作为新乡贤,村里的退休老干部曹耀恩还承担起了吊

坪村村史馆的讲解工作。“一个个老物件,都是吊坪村厚实

家风的载体。一到周末节假日,来村史馆的人真不少,不仅

本村人爱听,周边村民也喜欢。”

在志丹县,乡贤会已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

要平台之一,并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志丹县

委宣传部副部长曹新建说,“新乡贤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

乡土的守护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

者和践行者。新乡贤们不仅引领新风气,还群策群力解决

村里的实际问题,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各地充分立足地方特色,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健

全机制,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保驾护航。

远处,祁连山山势绵延;眼前,菜地整齐划一……走进

甘肃省金昌市新粮地村,一些老人正聚在一起办文化活动,

绿树掩映中的一座小广场传来欢声笑语。

村党支部书记鲜舜文介绍,新粮地村共 887 人,其中 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 148 人。借助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

动,新粮地村正努力打造“孝善村”。

新粮地村还建立了失德村民约谈制度。有名村民和父

母发生了矛盾,成为全村首名被约谈者。鲜舜文说:“我们

把他和老人叫在一起,从村史馆一路看到小广场,谈过往说

现在,一家人在忆苦思甜中完成了幸福的和解。”

目前,金昌市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2 个、实践所

12 个、实践站 156 个、实践基地 48 处。各村均成立了道德

评议会和村民议事会,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奖惩机

制,实现了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邻里守望的良性互动。

移风易俗,传扬文明新风

志丹县顺宁镇阳家洼子村村民白德平至今都记得,自

己结婚时,一辆“文明大篷车”来到现场,让整个气氛更加喜

庆。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唱民歌、说快板、铺桌布、端

菜盘,忙得不亦乐乎。

“只要按标准办喜事,‘文明大篷车’又送喜庆又送餐,

不仅给我们策划婚庆仪式,还表演文艺节目,不攀不比才真

叫‘有面子’!”看到在自己的婚礼上有这么多志愿者来帮

忙,新郎官白德平心里乐开了花。

“志愿者们干的是好事,咱们农民都喜欢,以后可得坚

持下去。”参加白德平婚礼的村民李志贤说。

“文明大篷车”是志丹县的特色文明实践活动。针对山

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群众组织难的现状,志丹县充分利

用农村婚庆日子、农村集市、农村节会,见缝插针开展“文明

大篷车”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移风易

俗、文化生活等内容,精心策划简办婚庆、表演节目、播放电

影、发放书籍等活动,既丰富百姓生活,又传扬文明新风。

近年来,各地创新办法、多措并举,让喜事新办、丧事简

办、小事不办成为文明新风尚。

2018 年以来,江西省寻乌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

抓手,着力推动移风易俗。“改变最大的是思想观念。”该县

南桥镇高排村党支部书记陈盛桃深有感触。陈盛桃介绍,

高排村通过整合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

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成立了文明实践理事会,完善村规民

约,形成了红白事报告备案制度,从简办红白事,大大减轻

了村民经济负担。

从简化红白事抓起,寻乌近年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

实践理事会的牵头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治赌、治懒、治奢、治

愚、治不孝,引导群众向善向上,逐渐形成弘扬新风正气、抵

制歪风陋俗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原韬雄、戴林峰、程焕、窦瀚洋、王锦涛)

■快评R

从乡贤会到“薪满艺足”志愿服务队,从“文明大篷车”

到关爱基金……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探索、创新

模式,在育新人、扬新风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而其中最为

显著的变化在于,群众从被动的“要我干”,转变为打心底里

的“我要干”。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关键要做好组织引领工作。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有效引领,群众逐渐和

陈规陋习说“不”,“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

动局面日渐形成。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须发动榜样带头作用。“村

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各地移风易俗、崇德向善的

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以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起到了

很好的榜样作用。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群众自然信得

过、跟着干;乡贤能人发光发热,把更多力量凝聚到文明

实践活动中来。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健全激励机制才有持续活

力。浙江诸暨关爱基金通过盘活既有资源、广泛动员募捐,

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既解决了文明实践活动的资

金保障问题,又激发了群众持续参与的热情,实现良性互

动、长久发展。

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最重要的在于解决了如何

激发群众投身文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问题,从而推动这

项活动更加深入、更得人心,干得更好。

被动变主动,干得会更好柯仲甲

本版责编:张彦春 康 岩 宋 宇

本版制图: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