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fengshuxunno 358

113
1 《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为什么?》 《湘军集团与西北回民大起义之善后研 究——以甘宁青地区为中心》 《史记人物全传》 《杜洛兹的虚荣》 《英国农民工小像》 :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 语情结

Upload: jifeng-books

Post on 28-Mar-2016

27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Made by 上海季风图书ShanghaiJifengBooks Co.Ltd

TRANSCRIPT

1

《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为什么?》

《湘军集团与西北回民大起义之善后研

究——以甘宁青地区为中心》

《史记人物全传》

《杜洛兹的虚荣》

《英国农民工小像》

李劼: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

语情结

读易洞

图片来源腾讯旅游网

编后小记

2

编后小记本周新书中有一本《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上海译

文今年四月出版的,巧的很,也是今年四月,一位法国经济

学家出版了一部《21 世纪资本论》,700 多页,在欧美引起

轩然大波。据说,仅亚马逊网站上一个月就销出 8万册,许

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撰写书评,各种批评和赞赏蜂拥而至,据

说中文版已经在译,大约过几个月就能出。这部新资本论与

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样,都用了大写的“Capital”,虽然完全

是两码事,作者并没有继承、发扬马克思的意思,但并不妨

碍其作为一个思想事件的存在,它意味着,新世纪以来现代

性制度下连绵不绝的政治经济困难,终于激发出越来越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和批判了。这

一点,可以追溯到查尔斯.泰勒的《世俗时代》、马克.里拉的《夭折的上帝》,前不久尼

尔.弗格森的“ The Great Degeneration”(大颓败),等等。尽管这些批判并未获得什

么制度性的成果,但无疑还是显示出资本主义自我修正的制度力量和思想力量。

在这个批判的意义上,皮克提的这部《21 世纪资本论》尽管与马克思的《资本论》

风马牛不相及,却依然可以同构。在这本《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中,哈维开篇便

说到马克思的那种批判的,然而却极为认真的知识态度,这种态度决不是我们平时宣传

中所说的意识形态。哈维说,马克思有一篇极其精彩的短文“对于现存的一切的无情批

判”,但这篇文章并不是居高临下的,相反,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已经有很

多认真的人对这个世界做出了认真的思考,他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很多事物应

该得到尊重,无论这些事物在多大程度上被片面地认识或扭曲。所以,马克思的批判方

法就是接受其他人所指出的或看到的真理,然后对其进一步加工以转变现有的思想。这

是一个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他并非自居真理,而是在寻求真理。

大卫.哈维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作品已经多有翻译,但这本《读资本论》

是第一次出版,其中也夹带了一些他对当下问题的看法,是值得读的。

编后小记

3

再说一本查尔斯.蒂利的新书《为什么》,这本书与我们这儿已经译出的蒂利其他著

作不同,蒂利的历史社会学一般总是将目光瞄向宏大的历史斗争、民主运动、抗争政治,

等等。但这本《为什么》却是叙述一个看来极为平凡的话题:人们行为的理由。我们的

行为总是有理由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理由就在日常

生活中,即便有时可能有遥远的信仰的影响,也总是在符

合常识的条件下才可行。蒂利这本书几乎没有学术用语,

他以 9.11 事件为主要事例,分析其中一个个人物的行为理

由,而这许多理由的结合竟成为事态行进的逻辑,极为精

彩。此书译者是蒂利最后的学生,他在书后有一篇长文“译

后记:《为什么》的理由”,建议可以先读此文。其中写到

蒂利的第一堂课,之前他给所有学生发了封电邮,表示上

课那天的上午他要去医院做癌症手术,下午两点的课有可

能会迟到片刻,特意道歉。但所有的学生都没想到,第二

天下午,蒂利提前到了。想想,这可是癌症手术!如此的

职业精神,我们什么时候能有?

2014.6.11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目录

4

目录

编后小记

目录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

《战后法国哲学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

意义》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第二部分

《为什么?》

《日常激情》

《杜尚之后的康德》

《解释的工具》

《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

第三部分

《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研

究》

《湘军集团与西北回民大起义之善后

研究——以甘宁青地区为中心》

《郑和下西洋考/交广印度两道考》

《史记人物全传》

第四部分

《英国农民工小像》

《杜洛兹的虚荣》

《特丽丝苔莎 Tristessa》

《人间失格·斜阳》

《一个微电影的诞生:电影公开课》

季风本周排行

非学术类

学术类

声音

政府等于国家吗?这番历史的笔战力

透纸背!

奥兹维辛审判中的罪与罚

齐泽克:长着人脸的野蛮

评论

李劼: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

心话语情结

刘仲敬:小人物的纳粹德国

韦森:为什么今天还要重读哈耶克?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

社科类

经管类

人文类

艺术类

三辉链接

赫希曼:在真理面前保持谦卑

制作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

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季风本周推荐

5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

《战后法国哲学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季风本周推荐

6

《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美]詹姆斯·利文斯顿、弗兰西斯·费奥伦查 / 何光沪 等 / 译林出版社 / 2014-5 / 180.00 / 基督

教史

詹姆斯·利文斯顿的《现代基督教思想》

从 1970 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成为这一领域

中的典范。

《现代基督教思想》采用大量第一手资

料,概述了基督教思想在近现代的发展,评介

了近现代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且概述了各种

批评基督教或与其对立的思想发展,评介了重

要的“非基督教”或“反基督教”思想家,使

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

这个篇幅增加了一倍、近 2000 页的增订

新版,包含诸多大师圣哲的名著引文,客观而

又精要、全面而又深入地论述了从理性宗教到

浪漫主义,从观念主义到信仰主义,从圣经批

判到自由主义,从保守主义到新托马斯主义,

从历史神学到自然主义神学,从辩证神学到实

存主义神学,从梵二会议到解放神学,从政治

神学到过程神学,从福音派神学到诸宗教神学

等等 400 年来各大思潮的神学家、哲学家、科

学家、文学家(包括非宗教、反宗教的批评家)

关于基督教的思想及其社会背景、相互关联和

深远影响。

詹姆斯•利文斯顿(James C.Livingston)

弗吉尼亚威廉斯堡威廉与玛丽学院宗教学荣

休教授。他对宗教学的诸多贡献包括对于马修

•阿诺尔德(Matthew Arnold)和现代主义者

乔治•特列尔(George Tyrrell)著作的编辑

和研究,以及《神圣者的解剖学:宗教导论》

(1997)、《信念的伦理学》(1974)等著作。

目录

上卷:启蒙运动与 19 世纪

序言

导言:现代性与基督教

1.启蒙运动与现代基督教

2.理性的宗教

3.理性宗教的衰落

4.基督教与浪漫主义:新教思想

5.基督教与思辨观念主义

6.浪漫主义与法国天主教思想:传统主义与信

仰主义

7.浪漫主义与英国公教复兴:牛津运动

8.德国和英格兰的天主教思想:图宾根学派与

约翰·亨利·纽曼

9.黑格尔之后德国的基督教批判

10.科学与神学的相遇:怪纷)批判与达尔文主

11.利奇尔神学与新教自由主义

12.恢复运动与保守运动:普林斯顿神学

13.恢复运动与保守运动:越山主义与新托马

斯主义的复兴

14.19 世纪末的罗马天主教思想:新护教论和

现代主义

15.克尔凯郭尔与尼采:走向 20世纪

下卷:20世纪

序言

1.现代性的遗产与历史神学的新挑战

2.美国的经验论与自然主义神学

3.辩证神学:卡尔·巴特、艾弥尔·布龙纳与

弗里德里希·戈加登

4.卡尔·巴特与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的神学

5.基督教实存主义

6.基督教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之后的美国神学

……

季风本周推荐

7

《战后法国哲学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莫伟民、姜宇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4-3 / 62.00 / 哲学研究

本书是复旦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

学国家创新基地“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

潮”的项目成果,主要介绍与阐述当代法国哲

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本书力求从第一手法文原著和马恩经典

著作出发来全面探讨二战以后法国哲学家们

的马克思观并透过诸种马克思思想的解释视

野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战后法国不

同时代的哲学思想相互角逐,一起竞争与马克

思思想进行联姻和对话的资格和权利。全书从

“主体观”、“历史观”、“国家观”、“身

体观”、“语言观”、“审美观”和“科技

观”七个方面来论述战后法国哲学与马克思

思想之间多元的和异质的张力关系。尽管马克

思思想并未浓缩我们时代的全部哲学,尽管马

克思为人类筹划的解放远景离我们还很遥远,

但只要哲学仍然充满思想活力并具有强烈的

现实感,只要我们仍需批判审视由人与自然、

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表现出来的

现代性问题,只要我们仍对人类理想的社会制

度和人类解放的前景抱有梦想,马克思思想的

当代意义就会赫然呈现。

莫伟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

导师。兼任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

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研究员,全国现代外国哲

学学会理事、全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尤其是法国哲学、西方法哲

学和政治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代表作:《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

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莫伟民讲

福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二十世

纪法国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合著)。

姜宇辉,曾赴法国巴黎高师学习,获法国

高等社科研究院DEA文凭,复旦大学哲学博士,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兼任全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

从事西方哲学尤其是法国哲学、艺术哲学的教

学和研究。承担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一个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代表作:《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二十世纪法国哲

学》(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合著)、《画与真:

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主体观

第一节 萨特:意识主体

第二节 梅洛—庞蒂:知觉主体

第三节 列维—斯特劳斯:无先验主体的康德

主义

第四节 福柯:话语主体

第五节 利科:我能主体

第二章 历史观

第一节 萨特和梅洛一庞蒂:人道主义历史观

第二节 阿尔都塞:反人道主义历史观

第三节 阿隆:综合论历史观

第四节 福柯:话语历史观

第五节 德里达:批历史终结观

第三章 国家观

……

季风本周推荐

8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沟口雄三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 2014-4 / 45.00 / 思想史研究

《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精)》由作者

沟口雄三两部通论性的思想史著作构成,《儒

教史》从“儒教”的角度梳理从北宋王安石经

朱熹、王阳明到李贽、戴震,一直到 20 世纪

的大同观的思想中,儒家观念的发展脉络(从

天理向公理的转换)和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屈折

展开。《中国的思想》则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普

及性读物,主要通过与日本同类概念的比较,

探讨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国思想史中的核

心概念的特质,并对这些概念从宋代到近代怎

样完成了质的展开,分别做了重点考察。

沟口雄三,(1932—2010)著名汉学家、

中国思想史学家。历任埼玉大学教养部助教

授,教授;一桥大学社会学部教授;东京大学

文学部教授。沟口雄三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前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因罹患帕金森病,于

2010 年 7 月 13 日凌晨 1点,在东京都练马区

一家敬老院逝世。

沟口历任一桥大学与东京大学教授,以研

究中国宋代至现代思想史而享誉学界,并是日

中专家研讨项目“日中知识共同体”的骨干成

员。著作有《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前近代

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冲击》等。

目录

代译序

被分有的法则:中国历史的基体

儒教史宋代至近代

中国的思想

丛书沟口雄三著作集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的公与私·公私》,《中

国的历史脉动》,《中国的冲击》,《中国的思

维世界》,《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等。

作为方法的中国

[日] 沟口雄三 / 孙军悦 /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2011-2 / 36.00

中国的公与私·公私

[日] 沟口雄三 / 郑静 / 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 2011-2 / 39.60

季风本周推荐

9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美] 大卫•哈维 / 刘英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4-4 / 48.00 / 马克思著作研究

我的目的是促使你们去阅读卡尔·马克思

的《资本论》第一卷,并且按照马克思的本意

去阅读它。我所鼓励的是你个人面对这一文本

的经历,是直接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研读,是

你将开始形成对他思想的独立见解。

马克思的本意是辩证的,我们必须在阅读

《资本论》时,首先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

在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对资本主

义世界的理解和说明是简明易懂的。但当前世

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不断

提出新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如何运用

这一文本?所以在本书中,我也加入了自己关

于《资本论》与当今世界的相关性,以及在阅

读《资本论》文本中显然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的观点。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1935 年生于

英国肯特郡。1957 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学

位,1961 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英国布

里斯托大学、美国宾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教于纽约市立

大学研究生中心和伦敦经济学院。哈维是当今

世界最主要的批判性知识分子和当代西方新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至今已经

出版了十部著作。其中包括《地理学中的解释》

《社会正义与城市》《资本的限度》《资本的都

市化》《后现代的状况》,以及《资本的空间》

和《新帝国主义》等。

目录

前言

导论

《资本论》,第一部分

一 商品与交换

二 货币

《资本论》,第二部分

三 从资本到劳动力

《资本论》,第三部分

四 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五 工作日

《资本论》,第四部分

六 相对剩余价值

七 技术揭示了什么

八 机器和大工业

《资本论》,第五一八部分

九 从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到资本的积累

十 资本主义积累

十一 原始积累的秘密

反思和预测

丛书大学译丛

这套丛书还有 《商业生态学(修订版)》,《西

方哲学史》,《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社

会学与人类学》,《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

等。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

腊到二十世纪

[挪]G ・希尔贝克,N・

伊耶

童世骏、郁振华、刘

进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11

48.00

季风本周推荐

10

第二部分

《为什么?》

《日常激情》

《杜尚之后的康德》

《解释的工具》

《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

季风本周推荐

11

《为什么?》查尔斯·蒂利 / 李钧鹏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2014-5 / 39.80 / 社会学

《为什么?》是一本关于我们所给定的理

由以及这些理由如何给定的书。它考察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给出的理由如何取决于社会关系,

并反过来构建社会关系。本书以简易平实的风

格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理由来确认、建

立、协商、修复或终止与他人的关系。

全书随处可见关于(包括作者本人的)日

常生活体验的精彩轶事。《为什么?》告诉我

们,故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查 尔 斯 • 蒂 利 ( Charles Tilly )

(1929-2008)是 20 世纪下半叶和 21 世纪初

世界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被誉为“21 世

纪社会学之父”、“美国最多产、最有趣的社会

学家”。蒂利的研究集中于宏观社会变迁与抗

争政治(尤其是 1500 年以降的欧洲),一生出

版了五十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六百多篇学术

论文和评论。他的《从动员到革命》被美国社

会学会选为 1970–1995 年最具影响的十七部

著作之一,《从动员到革命》和《抗争的动态》

(国内译为《斗争的动力》)均跻身社会学史

上引用率最高的著作。蒂利被广泛视为历史社

会学和抗争政治研究的奠基人。

译者李钧鹏,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

社会学博士候选人。曾任英文期刊《社会力》

(Social Forces)副主编,获国际社会学会

世界青年社会学家奖和社会问题学会社会冲

突专业委员会年度最佳研究生论文奖。

目录

第一章为什么给理由?

第二章惯 例

第三章故 事

第四章准 则

第五章专业表述

第六章调和理由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为什么?》的理由

后记:《为什么?》的理由(节选)

“我 2003 年刚到美国读书时,经常在图

书馆的开架书库上随意浏览。一天下午,我在

书架上偶然看见整整两排蒂利的书,吃惊不

小,不知此人何方神圣。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蒂

利。第二个学期,我选修了一门社会运动课程,

蒂利、道格·麦克亚当(Doug McAdam)和西德尼·

塔罗(Sidney 17arrow)的《抗争的动态》

(Dynamics of Contention)是唯一的指定教

材。通过细读这本书,我对抗争政治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这之后,我陆续购买并阅读了蒂利

的绝大多数著作。蒂利于我已是神一样的人

物。

转眼几年过去,在号称统计大本营的北卡

并不开心的我决心转学。我申请了哥伦比亚大

学社会学系并获录取,但并没有鼓起勇气给蒂

利写信。就在面临选择,并准备投奔另一所学

校时,我意外地收到了蒂利语气亲切的电

邮……

季风本周推荐

12

《日常激情》[法] 勒布雷东 / 白睿、马小彦、王蓓丽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4-3 / 39.00 / 情绪研究

本书为勒布雷东非常重要的著作,是近期

同类学术著作中拥有最高质量的其中一部通

过鞭辟入里的分析、严密的论据以及独到的阐

释,深度揭秘人类情感的历史及身体与情绪的

联系,提出了“情绪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组织

的仪式”这一极具新意的观点。

大卫·勒布雷东(1953-),法国著名人类

学家和社会学家,斯特拉斯堡第二大学教授,

多种人类学专业期刊的编委会成员,致力于人

类身体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演化过程等课题的

研究,拥有“当代社会杰出的分析家,个体存

在的细腻的发现者”之美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身体和社会学象征

第二章 身体和交流

第三章 人类情感史(一)

第四章 人类情感史(二)

自然主义论据的批判

第五章 观察他人

眼神和互动

第六章 戏剧演员的悖论

舞台上的身体人类学概述

注释

参考书目

……

丛书

新视野人文丛书

这套丛书还有 《卑微的套套》,《痴愚百科全

书》,《伪雅史》,《拉布拉多鸭的诅咒》,《礼

貌史》。

痴愚百科全书

[荷兰]马蒂斯·范博克塞尔 / 王圆圆 / 上海

文艺出版社 / 2012-7 / 27.00

伪雅史

[法]弗雷德里克·鲁维洛瓦 / 李圣云 / 上海

文艺出版社 / 2011-3 / 27.00

季风本周推荐

13

《杜尚之后的康德》蒂埃利•德•迪弗 / 沈语冰、张晓剑、陶铮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14-4 / 78.00 / 艺术评论

本书围绕着一个包含多重含义的主题进

行。尽管杜尚的现成品打破了与以往任何已知

风格的联系,但是作者德•迪弗却认为,杜尚

将现代主义艺术实践的逻辑当作他的作品的

主题本身。那是审美判断的一个转向,即用“这

是艺术”来取代经典的“这是美”。德•迪弗

在重新读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时,运用这

一转向(用“艺术”一词系统地替换“美”一

词),揭示了杜尚和达达主义激进的实验与主

流的绘画现代主义之间隐藏着的联系。本书第

一部分涉及杜尚的《泉》。第二部分探讨了杜

尚从绘画向现成品,从特殊艺术向一般艺术的

过渡。第三部分观察了在康德第三判断中用

“艺术”替换“美”的审美与伦理后果。第四

部分试图重建现代主义的“考古学”,从而为

我们对后现代境况的重新理解铺平了道路。

蒂埃利·德·迪弗,比利时著名艺术史家、

艺术理论家、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曾任教于

法国里尔大学、巴黎大学及美国约翰·霍普金

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有《绘画唯名

论》《绝对未完成的马塞尔·杜尚》《字里行间

的格林伯格》《杜尚之后的康德》等。

目录

致谢

第一部分 通称与特称

第一章 艺术曾是个专名

第一幕 你来自外太空,而且自问“艺术是什

么?”

第二幕 你分享了人类的困境并且自问:“艺术

应该是什么?”

第三幕 你就是你自己,而且知道你喜欢什么

样的艺术,不喜欢什么样的艺术

第四幕 你获得了一个艺术理论,并且准备离

开现代性的星球

第二章 考虑到理查德·穆特事件

序言

警告

代数式比较

事实:理查德·穆特与路易斯·艾尔希缪斯

更多事实:理查德·穆特与阿尔弗兰德·斯蒂

格利茨

演示?

还有更多事实:理查德·穆特与垃圾箱画派校

演示?

第二部分 特殊性与普遍性

第三章 现成品与管装颜料

……

名家推荐

蒂埃利·德·迪弗在这部令人惊叹的著作

里,试图理解为什么马塞尔·杜尚是一位如此

伟大的艺术家。这项工作需要打打超出艺术

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分析的资源,尽管作者本

人就是这些方面的一位大师。此书语言优雅诙

谐、热情洋溢,这得归功与作者对其主题深度

的心神领会…

——亚瑟·丹拖

季风本周推荐

14

《解释的工具》熊秉元 / 东方出版社 / 2014-4 / 45.00 / 经济学

《本书中,作者用那支带有魔力的笔,或

用生活中的大小故事解释经济学原理,或用经

济学原理解读生活中的大小故事。这些故事小

到伦常关系,大到国家政治,经由作者由浅入

深,有理有据的阐述,使我们在掌握经济学基

本原理的同时,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本书通过 16 个章节,60 个小故事,从人

的特质到社会价值的演变,以经济学的视角,

使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愈加清晰。作者用一只

诙谐的笔,将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生

活。使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发

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同时塑造我们

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

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

“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

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

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最

新著作《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备受好评。

目录

第一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概念

第一章 经济学的基石

第二章 稻草人的由来

第三章 那一只看不见的手

第四章 对铜臭味的追求

第五章 谁懂谁的心?

第二篇 社会关系有“价签”

第六章 这种孩子,不养也罢

第七章 大道之行也

第八章 流逝的景观

第三篇 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对话

第九章 政治过程的基本元素

第十章 真理和圣人

第十一章 到民主之路

第四篇 当法学遇上经济学

第十二章 公平正义的真正意义

第十三章 司法有价吗?

第十四章 司法女神的举止

第五篇 “万能钥匙”怎么用?

第十五章 以管窥天?

第十六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节选何谓理性、自利?

如果要给理性和自利一个定义,该怎么下

呢? 在经济学者的眼里,“理性”指的是,人

是能思索、会思索的生物;而“自利”则是指,

人总是会设法追求自己的福祉。

能思索和会思索,并不表示不会犯错。我

们可以考虑两个时点:t1 和 t2;t1 先出现,

然后是 t2。当我站在 t1 这个时间点上,我

可能认为最好去看场电影。看完电影回家之

后,我已经在 t2 这个时点上。这时候,我可

能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不该去看一场奇

烂无比的电影。可是,这已经是在不同的时点

上,我所拥有的信息已经大不相同。理性,指

的就是在作决定的那个时点(t1)上,一个人

是具有思索分辨的能力,而不是意味着因为人

能思索判断,所以不会做错事和后悔。……

季风本周推荐

15

《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加)莫斯可、(加)麦克切尔 / 曹晋、罗真、林曦、吴冬妮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9 / 55.00 / 传

播学

凯瑟琳·麦克切尔、文森特·莫斯可编著的

《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一书收录的论文汇集

了新近知识劳工在新自由主义经济语境中的

劳动分析,分别讨论了计算机动画、电影、图

书馆、报纸等产业的知识劳工的劳动如何在全

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彻底商品化,这是国际学

界针对传播产业知识劳工如何遭遇新自由主

义市场经济剥夺的批判前沿研究。关于传播与

信息技术、劳动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讨论和

辩论是本土传播研究的薄弱环节,本论文集的

出版为中国学界提供了批判传播研究经典的

问题意识和分析路径。

文森特·莫斯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博

士,加拿大皇后大学传播学教授,曾担任皇后

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国际著名传播政治经济

学家,获得加拿大卓越教授荣誉。主要著作有

《传播政治经济学》、《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

和《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等。

凯瑟琳·麦克切尔,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新

闻与传播系教授,已经出版《新闻工人工会:

劳工、并购和北美报业》和《传播劳动》等论

著,其研究成果再现出她以丰富的新闻从业经

历结合专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阐释新闻

传播产业知识劳工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目录

译者序

导 论 知识劳工和信息社会的理论化

第一章 劳工节目的停播:赫斯特集团、跨媒

体所有权和工会争取旧金山媒体近用权的斗

第二章 抹煞劳工:美国和加拿大劳工报道的

衰落

第三章 图书馆员和通用自动计算机

(Univac):1962 年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上的自

动化和劳工

第四章 图书馆无产阶级(Libratariat)?信

息时代的劳工、技术和图书馆业

第五章 营销创意劳动:好莱坞“拍摄花絮”

纪录片 l

……

丛书

大学译丛

这套丛书还有 《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中

产中国》,《传播学史》,《马克思的历史、社

会和国家学说》,《西方哲学史》 等。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美]E ・ M ・罗杰斯

殷晓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7

42.00

季风本周推荐

16

第三部分

《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研究》《湘军集团与西北回民大起义之善后研究——以甘宁青地区为中

心》《郑和下西洋考/交广印度两道考》

《史记人物全传》

季风本周推荐

17

《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研究》石建国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4-4 / 42.00 / 独立运动研究

本书汇集了作者石建国自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参与韩国独立运动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作

者心血的结晶和体现。全书分为三部分,即上海

与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重庆与韩国反日独立

复国运动、韩国独立运动党派与团体,分别阐述

了在中国境内的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发展的

状况和境遇。本书还原了 20世纪初期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段时间,朝/韩爱国人士在中国境内开展的反日复国运动。

石建国,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

主要从事民国史,特别是外交史的研究和教

学。在《世界历史》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著作有《陆征祥传》、《韩国独立运动政党与社

团研究》、《卜舫济传》等。

后记(节选)

回首往事,20年来涉足韩国独立运动历史

研究领域的情形历历在目。1994 年笔者考入复

旦大学历史系,师从石源华教授从事中国近现

代史的学习与研究。那时中韩建交刚刚两年,

作为中国从事韩国独立运动研究开拓者之一

的石源华教授,开辟了韩国独立运动这一新的

研究领域。自然,受导师研究的影响,我很快

成为其中的一名新兵。历史研究有赖于新史料

的发掘。于是,我一头扎入历史资料的浩淼大

海中,广泛收集史料,诚如著名史学家傅斯年

所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素有近代历史资料宝库的《申报》,1919-1949

年 30 年间几百本的庞大数量,笔者从头至尾

翻阅一遍,并抄录了有关韩国的相关报道资

料。为撰写毕业论文,笔者曾到南京第一历史

档案馆查阅档案,1996 年 11 月,又前往四川

纂江委员会、上海市档案馆与复旦大学韩国研

究中心三方合作开发上海市档案馆有关韩国

档案资料项目的缘故,在整整半年多的时间

中,每日泡在档案资料中。所有这些,就奠定

了笔者研究的基础。20 年的学术之路虽然艰

辛,但使我收获颇多。

目录

第一编 上海与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

第一章 关于韩国临时政府上海遗址几个问题

的探讨

第一节 韩国临时政府在沪遗址问题

第二节 存在争议的几处旧址

第三节 关于“上海旧址”问题

第二章 《申报》视阈下的韩国独立运动报道

第一节 1919—1931 年间《申报》的报道

第二节 1931—1937 年间《申报》的报道

第三节 1937—1941 年间《申报》的报道

第四节 1941—1945 年间《申报》的报道

第五节 1945—1949 年间《申报》的报道

第三章 申圭植与韩国独立运动

第一节 申圭植与韩国独立运动在中国的

发展

第二节 申圭植与韩国独立运动人才培养

第三节 申圭植与韩国临时政府的创立与

发展

第四节 申圭植与《韩国魂》

第四章 战后韩国光复军在沪支队暴动事件

……

季风本周推荐

18

《湘军集团与西北回民大起义之善后研究——以甘宁青地区为中心》

赵维玺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3 / 88.00 / 史料

本书是在赵维玺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记述了

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集团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后,从政治、军事、

经济、文化、社会风化等方面,对当地的战后恢复与重建。作

者花费几年时间于历史档案和私人文集、日记、年谱、函牍中

搜集材料,并对当年的战场和回民移居地考察,不发空论。书

中详细阐述了湘军集团在甘宁青地区实施的移民政策,如调控

汉回等民族矛盾和伊斯兰新老教关系,析置和重组地方政权,

修建道路交通和军事防御设施,陕甘分闱和修复书院祠庙,清

丈田亩和推广桑棉,振兴盐茶和兴修水利,《救荒六十策》与恤

婺、保节、禁烟等善后举措,全方位长时段展现了其善后全貌,

并探究其成败得失,对了解湘军集团在西北的政治活动及其社

会作用和历史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民族与宗教

问题的处理过程的探析,为处理当代西北民族宗教问题亦提供

了有益的借鉴。

赵维玺,生于 1974 年,甘肃天水人,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

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西北区域史。

主要论文:《湘军与甘宁青地方志的撰修》,载《中国地方

志》2011 年第 10期;《左宗棠的西北禁烟思想及其实践》,载

《青海民族研究》2011 年第 3期;《饶应祺与新疆矿务》,载《新

疆大学学报》2011 年第 1期,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主政西北之湘军集团

概论

第一节 形成及军事力量构成

第二节 领导力量

第三节 特点

第二章 调控民族与宗教关系

第一节 移民

第二节 隔离、防范和同化

第三节 调和民族与社会关系

第四节 “扶老抑新”的宗教

政策

第三章 强化治安防范体系

第一节 地方政权的析置和重

第二节 城垣、道路和关隘

第三节 防军和兵制

第四章 文化秩序的恢复

第一节 陕甘分闱

第二节 书院的复兴

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培植

第五章 经济政策的调适

第一节 调整土地政策与农业

种植结构

第二节 裁革陋规和冗费

第三节 振兴茶务和盐务

第四节 堤工与灌渠

第六章 建构社会保障与风化

第一节 湘军的救荒思想及实

第二节 恤嫠、保节和社会教

第三节 禁烟

结论

……

季风本周推荐

19

《郑和下西洋考/交广印度两道考》[法]伯希和/ 冯承钧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3 / 29.00 / 古代考证

《郑和下西洋考》以《瀛涯胜览》、《星槎

胜览》、《西洋番国志》、《西洋朝贡典录》等古

籍,对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史

实、路线、所经地区名称、地理、风土人情、

参加航海人员、历次航行的功业、所得朝贡品

等诸项详加考证。

《交广印度两道考》根据《新唐书》的《艺

文志》、《地理志》、《皇华四达记》、《古今郡国

县道四夷述》等书考出入四夷路有七条,其中

六、七两道为安南通天竺道,广州通海夷道。

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陆道考,分唐代之地

理概述、交广之兴替、安南都护府治、建昌一

道、占城等 24 部分。下卷海道考,分自广州

满剌加海峡、中国载籍中之佛逝、师子国等 26

部分。

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 年 5

月 28 日-1945 年 10 月 26 日),世界著名的法

国汉学家、探险家。曾从师法国汉学家 E.E 沙

婉(1865-1918)等人学习,志力于中国学研究。

1908 年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

文物,带回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

伯希和是欧美公认的中国学领袖,其影响遍及

欧美日本及中国。然而伯希和与中国学者交

往,开始却并非友谊佳话,而是以让炎黄子孙

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盗宝为开

端。

译者冯承钧(1887—1946)湖北夏口(今汉口)

人,字子衡。早年留学比利时。后赴法国巴黎

大学,主修法律。1911 年获索邦大学法学士学

位。续入法兰西学院师从伯汉学家伯希和。冯

承钧归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

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由于冯通晓法文、英文、

比利时文、梵文、蒙古文、阿拉伯文、波斯文,

兼及古回鹘语、吐火罗语和蒙语八思巴字,并

精通中国史籍,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

语言学和考古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遂在

史地研究考证方面卓然成家。毕生研究中外交

通史和边疆史,著译等身,是民国时代重要的

中外交通史家。

丛书

冯承钧著译集

这套丛书还有 《史地丛考 史地丛考续编》,

《多桑蒙古史(全二册)》,《中国西部考古记

西域考古记举要》,《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

证》,《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

等。

占婆史 秦代初平南越考:

(附占城史料补遗)

[法]鄂卢梭 马伯乐著

冯承钧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2

22.00

季风本周推荐

20

《史记人物全传》[西汉]司马迁、”纪传版二十六史“编委会、周殿富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2014-3 / 148.00 / 纪

传体

《史记》是由西汉时代司马迁撰写的中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

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 3000 多

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

《史记》,是“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书名为“纪传版二十六史.史记人物全

传”,删去志、表、书等记载典章制度、天文

地理及其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仅

保留本纪、世家、列传、属国与相关独立政权

传,用历史人物的生死存亡、沉浮得失为后人

昭示了人类的生存法则。它既是史学书写的

“绝唱”,也是以历史人物形象的剖白为今人

提供深刻反思的镜鉴。

司马迁(前 145 年或前 135 年-前 86 年),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

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史

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

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周殿富各类著述 10 余种,在大陆、香港、

台湾出版;主要代表作有《楚辞源流选》、《三

国大传》、《生命美学的诉说》、《领袖政治学》、

《第七崇拜》等。

“中国的灵魂”与“将来的命运”

——横排简体《纪传版二十六史》代序(节选)

不管史书有多少种,在国人心目中最有名

气的还是《二十四史》,加了《新纪元》就是

《二十五史》,再加《清史稿》就是《二十六

史》;把《二十六史》中的志、表、书删除,

就是今日之《纪传版二十六史》。鲁迅先生当

初颇不以这些正史为然,曾说过都不过是一些

“相斫书”,但他深读后对这些史书重新评价

道:“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

的命运。”那么鲁迅为什么说这里记载着“中

国的灵魂”呢?应当是指史书纪传中的许多优

秀人物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节操、文明吧。

有毛泽东评点史传人物为证。

目录

第一卷•本纪卷 一•五帝黄 帝/颛 顼/帝 喾/尧/舜

卷 二•夏夏 禹/帝 启/太 康/中 康/帝 相/少

帝 予/帝 槐/帝 芒/帝 泄/不 降/帝

帝 廑/孔 甲/帝 皋/帝 发/夏 桀

卷 三•殷殷 契/成 汤/伊 尹/外 丙/中 壬/太

沃 丁/太 庚/小 甲/雍 己/太 戊/中

外 壬/河直甲/祖 乙/祖 辛/沃 甲/祖

……

季风本周推荐

21

第四部分

《英国农民工小像》

《杜洛兹的虚荣》

《特丽丝苔莎 Tristessa》

《人间失格·斜阳》

《一个微电影的诞生:电影公开课》

季风本周推荐

22

《英国农民工小像》[英] 玛琳娜·柳薇卡 / 邵文实 / 中信出版社 / 2014-5 / 39.80 / 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是柳薇卡继《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之后又一黑色

喜剧杰作。小说里勾勒出英国社会最遭人轻蔑的外来群体黑暗

的生活,却没有把他们简化成可怜虫,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尊

严,写他们悲喜交织的欢闹生活。来自世界各地的年青男女追

逐着自己的梦想和爱情,中年人为了自己的家人外出捞金,纷

纷来到英国这块梦想之地,却都陷在英国最底层社会的草莓地

里大练瑜伽双角功、在肉鸡养殖加工厂肢解惊恐的肥鸡,卷入

杀人事件开始了逃亡……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傲慢与自卑的矛

盾让这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显得笨手笨脚,成为他人眼中戏谑

的笑料,他们自己却苦中作乐、努力生活。

玛琳娜•柳薇卡(Marina Lewycka) 英国文坛近年来最

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二战”结束时出生于德国基尔难民营,

父母均为乌克兰人。她在英国长大,居住在谢菲尔德,任教于

哈勒姆大学。58 岁时柳薇卡借《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一书一举

成名,赢得 2005 年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和机智小说

奖。2007 年出版《英国农民工小像》,延续其黑色喜剧的风格,

并于 2008 年入围乔治•奥威尔奖。

目录

两辆房车

再见,草莓。你好,手机

毛茛草地

五间浴室

本德尔

四山墙

九女士

鸣谢

两辆房车(节选)

田野——这是片广袤的

田野,势向南倾,横亘在一道

绵长的山丘之上,山丘蜿蜒曲

折,延伸进一道神秘幽寂、树

木葱茏的山谷。山楂树和榛子

树构成的密篱掩映着山谷,野

玫瑰和幽香四溢的金银花点

缀其间。清晨,一缕微风轻轻

掠过唐斯丘陵,它的俏劲儿恰

够它与从英吉利海峡袭来的

咸鲜雾气翩然相吻。真个儿

的,那气息是这样的愉情悦

性,你端坐在此,恍恍然如在

天堂,田野上还有两辆房车,

一辆是男人的,一辆是女人

的。

可是,如果这里真是伊

甸园,那就该有棵苹果树,约

拉心想。但这里是英国田园,

田野上到处是渐红渐熟的草

莓果儿。这里没有蛇,但有个

“面球儿”。

……

季风本周推荐

23

《杜洛兹的虚荣》[美] 杰克·凯鲁亚克 / 黄勇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4-4 / 39.00 / 长篇小说

本书为杰克·凯鲁亚克生前的最后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记

录了 1935 年到 1946 年间年轻的杜洛兹(凯鲁亚克)在洛厄尔

和纽约的生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商船、海军基地、

监狱等地的冒险经历。

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1922 年 3 月 12 日出生于

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

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

亚大学,结识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

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

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 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

出版。1957 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

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

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

后记(节选)

《杜洛兹的虚荣》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生前的最

后一部半自传性小说,发表于一九六八年。小说用给妻子写信

的形式,记叙了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六年间,作者在美国马萨

诸塞州洛厄尔高中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他在商船、海军、监狱等地的冒险历程。凯鲁亚克(杜

洛兹),一个热情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

优秀运动员奖学金,从有着法国一加拿大文化背景的美国小镇

劳工阶层家庭,一下子踏入了大部分学生都是富家子弟的美国

常春藤名校,满怀美丽的憧

憬,带着父母殷切的期盼,一

心想成为橄榄球明星,在运动

场上一鸣惊人,但因与教练关

系不和,没法实现他成为著名

运动员的理想。赛场的挫折更

激发他刻苦读书,努力创作。

为了汲取写作养料,他下海、

吸毒、参军、入狱,亲身体验

了美国底层形形色色人民的

真实生活,他的经历从一个侧

面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

期美国人民,学生、士兵、TA、

海员等各类人的生活方式和

精神面貌,尤其是底层人士的

生活状态,可以说是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的一幅美国百态

图。

丛书

杰克·凯鲁亚克作品

这套丛书还有《达摩流浪者》,

《在路上》,《科迪的幻象》,

《梦之书》,《达摩流浪者》

等。

在路上

[美]杰克·凯鲁亚克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10

28.00

季风本周推荐

24

《特丽丝苔莎 Tristessa》[美]杰克·凯鲁亚克 / 陈广兴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4-3 / 25.00 / 自传体小说

本书为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自传性小说。讲述了凯鲁亚克与在

墨西哥城认识的墨西哥女子特丽丝苔莎之间

的爱情故事。在讲述两人故事的过程中,凯鲁

亚克也在不断的寻找着自我,也更加理解自己

和生活。

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1922 年 3

月 12 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

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

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

比亚大学,结识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

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凯鲁亚克大学

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

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 年,第一部小说《乡

镇和城市》出版。1957 年的《在路上》问世后,

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

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

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

天使》等作品。

节选

车费是三比索三十三分,我给他十比索,

问司机要找头,他一声不吭地找给我,我在想

特丽丝苔莎会不会认为我像一个体格庞大的

墨西哥的醉汉一样过于炫耀——但没时间思

考了,我们快速穿过溜滑的人行道,霓虹灯闪

闪发光,映照在路面上,路边的小贩们在毛巾

上放着胡桃,借着烛光兜售——她租住的是平

房,我们从房子旁臭烘烘的巷子里飞速地拐进

去——穿过滴水的龙头、水桶、淋着雨的男孩

和鸭子,来到她的铁门前,墙用土砖砌成,房

门没锁,我们进到厨房,雨仍从充当厨房屋顶

的树叶和木板上滴落下来——雨滴溅入厨房,

落在潮湿角落的一堆垃圾上——在那里,奇迹

般地,当时,我看见那只粉红色猫在一堆秋葵

和鸡食上撒尿——里面的卧室彻底乱成一锅

粥,就像被几个疯子洗劫过一般,到处都是碎

报纸,小鸡在啄食地板上的米粒和三明治屑—

—床上躺着特丽丝苔莎的生病的“姐姐”,裹

在粉红的被单里——其悲剧气氛堪比艾迪被

枪杀的俄罗斯街的雨夜……

丛书

杰克·凯鲁亚克作品

这套丛书还有 《达摩流浪者》,《在路上》,

《科迪的幻象》,《梦之书》,《达摩流浪者》

等。

垮掉的一代

[美] 杰克·凯鲁亚克

金绍禹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7

13.00

季风本周推荐

25

《人间失格·斜阳》[日] 太宰治 / 竺家荣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4-2 / 35.00 / 中篇小说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即《人间失格》和《斜阳》。

《人间失格》(1948)是太宰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写于自杀之前,即他的绝笔之作。也是太宰文学"最深刻的到达点"(奥野健男)。刻画了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炎凉,

沉缅于酒色,最后毁灭了自己。

《斜阳》(1947)是日本战后文坛非常重要的作品,曾创下战后文学作品畅销的记录,"斜阳族"一词作为没落贵族的代名词而广为人知。作品表现了战后贵族后裔的社会地位日益衰微,

荣华不再的窘境,也可以说是太宰奉献给没落贵族的挽歌。

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日本小说家。太宰治从学生时代

起已希望成为作家。1935 年《晚年》一书中作品《逆行》列为

第一届芥川赏的候选作品。后来陆续写出了《富岳百景》及《斜

阳》、《人间失格》等作品,成为当代流行作家。

悲剧人生的自我救赎(节选)

太宰的重要作品多集中于其创作后期,即日本战败后的

1945 年到 1948 年这三年期间。本卷所选的两篇作品,都属于

后期作品,亦是他的最重要的三部代表作中的两部(另一部是

创作于 1947 年的雠庸之妻》)。这三部作品发表后,无不引起巨

大反响。《斜阳》(1947)是日本战后文坛非常重要的作品,曾

创下战后文学作品畅销的纪

录,“斜阳族”一词作为没落

贵族的代名词而广为人知。作

品表现了战后贵族后裔的社

会地位日益衰微,荣华不再的

窘境,也可以说是太宰奉献给

没落贵族的挽歌。《人间失格》

(1948)是太宰文学中最杰出

的作品,写于自杀之前,即他

的绝笔之作,也是太宰文学

“最深刻的到达点”(奥野健

男)——刻画了一个性情乖僻

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炎

凉,沉湎于酒色,最后毁灭了

自己。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这套丛书还有《69》,《金蔷薇》,《论摄影》,《罗生门》,《爱情故事》等。

月亮和六便士

[英]毛姆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1032.00

季风本周推荐

26

《一个微电影的诞生:电影公开课》[日]下牧建春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 2014-2 / 98.00 / 电影制作

本书采用通俗写法,使用了大量图片说明,对喜欢电影的

人来说,即使没有受过专业方面的知识,阅读起来也非常方便。

对于从事电影创作,包括动漫和广告电影制作的人员以及影视

艺术教育家来说,也可以有效的利用本书。因为这本书是作者

长期现场工作的积累和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是用心研究和总结

的结果。

下牧建春(K.Shimornaki),日本电影摄影师协会会员、电

影摄影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会长、日本电影奥斯卡奖协会会员、

日本文化厅海外派遣艺术研究员。毕业于电影教育名门(NIHON

UNIFERSITY COLLEGE OF ART),从师日本著名电影摄影大师冈

崎宏三,具有三十多年的主流电影摄影制作的工作经验。2006

年为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2008年开始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

主讲影视摄影、电影布光、电视广告创作。

节选

2.2.4 故事画面的各种要素

画分镜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画面表达中既有许多技术

性的东西,也有许多导演的技法。在实际制作中,有不同的处

理方法。摄影机的性能、数量、剪辑工具性能是不同的,这里

讲一讲最朴素的问题。

画面表达有七要素:

(剧本写着“一个女子在路边哭哭啼啼”。老导演本能地会

去识别他所想要的语义。)

1给观众看怎样的动作?(也许是低头哭哭啼啼的样子。)

2用什么角度拍摄?(俯

拍,仰拍,或者拍她的背身,

让观众猜想表情。)

3最想让人看的地方是什

么?(也许是她头上的白布

条。)

4 用什么景别让人看?

(脸部特写,也许带到路人围

观更好,表述关注。)

5 摄影视点是否需要变

化?(也许从近景慢慢推到特

写会有意思。)

6这个动作应该给人看多

少时间?(她哭得很动情,想

细致拍,还是?)

7这个动作想让人知道什

么?(这个女子是假哭?)

按自己的“识别”,你想怎样

拍是你的自由,但是最糟糕的

是你没有“识别”,你没有想

法就是不知道怎样来拍。

目录

第一章微电影剧本写作

1.1 电影剧本的写作技法和

表现内容

1.2 剧本构造法和体裁

1.2.1 中国“诗歌”电影

1.2.2 三段结构电影

1.2.3 微电影的结构

1.3 为什么需要剧本?

1.3.1 从“天、地、人”开始

1.3.2 剧本步骤

1.3.3 剧本基本格式

1.3.4 应该知道的剧作用语

1.4 微电影剧作练习

1.4.1 向《水浇园丁》学习

1.4.2 图解电影剧作要领

1.4.3 剧作通用技巧

1.4.4 微电影剧本写作参考

第二章微电影导演准备

……

季风本周排行

27

季风本周排行

1 2 3

非学术类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经典藏书 中华书局 16

2 黄帝内经-中华经典藏书 中华书局 姚春鹏 21

3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上海译文 美.彼得.海斯勒 40

4 陆犯焉识 作家 严歌苓 38

5 300 常用字繁简对照习字本 上海人美 英秀林 编 10

6 知日.猫 中信 苏静 编 35

7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中信 日/渡边和子 29

8 800 常用繁体字:简繁对照习字帖 上海人美 卢国联 书写 英秀林 编 18

9 100 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 湖南人民 日.松浦弥太郎 42

10 如何看一幅画 中信 弗朗索瓦斯.芭布.高尔 48

11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北京三联 田家青 48

声音

28

12 布谷鸟的呼唤 人民文学 JK.罗琳 49

13 记忆的风景:

我们为什么想起 又为什么遗忘? 京华出版社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 42

14 江西:找回中国人的信仰世界

-华夏地理国宝系列 北京三联 华夏地理杂志社 49

15 和星云大师一起吃饭:

佛光山寺典座的 60 道料理 北京三联 觉具法师 39.8

声音

29

1 2 3

学术类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新伦巴底街

-美联储如何成为了最后交易商 汉大 佩里.梅林 29

2 丰田高效工作法

-黑天鹅图书经管馆 京华出版社 日/OJT 解决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36.8

3 五位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杂忆) 上海三联 (美)约翰·保罗·斯蒂文斯

35

4 明亮的对话 中信 徐贲 39

5 东方风暴: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动欧亚大陆 山西人民 罗伯特·马歇尔 32

6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修订版) 中央编译 法/古斯塔夫·勒庞 35

7 回应桑德尔及其他 北京三联 李泽厚 35

8 西方将主宰多久:

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 中信 [美]伊恩 莫里斯 69

9 在民国 人民大学 孙郁 35

10 心智、语言和机器——

声音

30

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 人民 徐英瑾 65

11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世界图书 (日)生命科学编辑团队 32

12 大数据时代 浙江人民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49.9

13 折扣 广东人民 [美] 马克?埃尔伍德 42

14 右派国家美国为什么独一无二 中信 约翰·米克尔思韦特 52

15 文明史 中信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68

声音

31

声音政府等于国家吗?这番历史的笔战力透纸背!

奥兹维辛审判中的罪与罚

齐泽克:长着人脸的野蛮

政府等于国家吗?这番历史的笔战力透纸背!新闻记者编辑精英

1933年 4月,国民党治下的江苏高等法院公开审理陈独秀等“危害民国案”,起诉书列举的罪名为“以危害民国为目的,集会组织团体,并以文字为叛国宣传”。无论陈独秀的无罪自辩,

还是章士钊律师义务做的无罪辩护都很精彩,经当时《申报》、《大公报》、《国闻周报》等各大报

刊的报道而轰动一时,他们提出的“政府不等于国家”,“反对国民党及其政府,并非反对国家”

等观点尤其有力,让国民党当局很是难堪。

4月 14日上午在江宁地方法院刑二庭第一次开审,55岁的陈独秀踏上法庭时,记者发现他“两鬓已斑,须长寸许”,但“面色红润,已无病容”,而且“四周瞻顾,态度自若”。当审判长

声音

32

问他:“何以要打倒国民政府?”他回答:“这是事实,不否认。至于理由,可以分三点,简单说

明之:(一)现在国民党政治是刺刀政治,人民即无发言权,即党员恐亦无发言权,不合民主政

治原则。(二)中国人已穷至极点,军阀官僚只知集中金钱,存放于帝国主义银行,人民则困苦

到无饭吃,此为高丽亡国时的现象。(三)全国人民主张抗日,政府则步步退让。十九路军在上

海抵抗,政府不接济。至所谓长期抵抗,只是长期抵抗四个字,始终还是不抵抗。根据以上三点,

人民即有反抗此违背民主主义与无民权实质政府之义务。”

4月 20日上午第三次开庭,旁听者人满为患,有些是从上海、无锡、镇江各地赶来的,法庭无地可容,门外挤满了人。等检察官控告完毕已是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陈独秀当庭抗辩:“检察

官论告,谓我危害民国,因为我要推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但是我只承认反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

却不承认危害民国。因为政府并非国家,反对政府,并非危害国家。”他的书面辩诉状说得很清

楚,国家乃是土地、人民、主权的总和,所谓亡国是指外族入据其土地、人民和主权,本国某一

党派推翻某一党派的政权而代之,不能说是“亡国”,所以“危害民国”不成立。民国之所以叫

民国,就是民主民主共和国,以别于专制君主国。所谓“叛国”,刑法上有具体说明,即平时外

患罪、战时外患罪、泄露机密罪。如果把国家和政府混为一谈,那又何必屏弃法国路易十六的“朕

即国家”说。如果说在野党反抗不忠于国家或侵害民权的政府党,而主张推翻其政权,就是“叛

国”,则古今中外的革命政党无不曾经“叛国”,国民党也曾“叛国”矣。

他指斥——“国民党政府,以党部代替议会;以训政代理民权;以特别法(如危害民国紧急

治罪法及出版法等)代替刑法;以军法逮捕、审判、枪杀普通人民;以刺刀削去了人民的自由权

利,高居人民之上,视自己为诸葛亮与伊尹;斥人民为阿斗与太甲。日本帝国主义方挟‘武力征

服’政策对待吾国,同时国民党政府亦挟同样态度以临吾民。”他表示自己力争的只是体现民主

共和国实质的人民自由权利,力争的是实现普选的国民立宪会议,力争的是民主制扩大到历史的

最高阶段。现在和将来,他本人都没有篡夺民国为“党国”的企图,“试问谁为‘危害民国’?”

他进一步反驳,如果说人民发言反对政府或政府中某个人,

就是有罪,那么两千年前周厉王有监谤之巫,秦始皇有巷议之

禁、偶语之刑,汉武帝更有腹诽之罚,那时当然没有言论自由。

20世纪的民主共和国,似乎不应该有这样的怪现象。如果认为宣传共产主义就是“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就是“危

害民国”,欧洲中世纪专横黑暗的宗教法庭迫害异教徒、科学家,

以阻塞思想信仰自由的故事,岂不是重见于今日的民国,那不

是正好证明日本人所谓的“中国非近代国家”之说不是污蔑吗?

接着,仗义而来的章士钊起立为陈独秀辩护,雄辩滔滔,

长达 53分钟。他指出,本案首先当区分言论与行为,“以言论反对,或攻击政府,无论何国,均不为罪。”即使是应付紧急状

态的特别法规,也未见这样的规定,所以起诉书的指控,“无中

无西,无通无别,一切无据”。反对或攻击政府,进一步推翻或

颠覆之,这是行为。即便指控陈独秀主张暴动,“既未越言论或

理想一步”,与紧急治罪法上的“行为”含义迥然不同,以行为

而论,断无科罪之理。何况国家与主持国家的机关(即政府)

或人物,属于截然不同的范畴,如果说以言论攻击机关和人物

就是危及国家,“于逻辑无取,即于法理不当”。民国的主权在

章士钊,字行严,笔名黄中

黄、青桐、秋桐。曾任中华

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

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

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

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

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声音

33

民,复辟国体才是叛国,才是危害。否则,不论对于政府或政府中何人何党,有何抨击,都是正

常的,只有半开化的国家才会以此“临之于刑”。

当章士钊辩护时说,陈独秀早已被共产党所开除,实际上是与“国民党最前线之敌人为敌”,

说他“与国民党取犄角之势”也无不可。这当然是律师有意做的有利于他的辩护。但陈独秀当庭

声明,章律师的意见是他从法理上说的,与他本人的政治观点不符。

陈独秀、章士钊的辩护,“政府不等于国家”等观点通过大江南北各新闻媒体广为流传,章

士钊旁征博引、洋洋万言的辩词,文采斐然,受到读者的注目。各地报纸论坛上出现了与他唱和

的声音。就在这个时候,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留学归来、担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不久的

程沧波站了出来,在 4月 26日的《中央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今日中国之国家与政府——答陈独秀及章士钊》,从“现行法律”出发反驳陈、章,俨然“法家”姿态。文章指出,“律师不能离

现行法律条文而谈法理”,认为章不知“今日法律上国民党与国家之关系”,身为律师,“应知今

日中国现行之根本大法为《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该约法第三十条规定: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行使中央统治权。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国家的组成要件是土地、人民、主权,统治权就是主权的“动的状态”,“今日中国之国民党,

在法律上既为行使中央统治权之团体,则按之‘国家为行使统治权之团体’之原则,国民党至少

在现行法律上,在现存制度下,即为国家。国民党此种资格,由法律所赋予,由事实所造成。训

政时期约法未经合法废止以前,反对并图谋颠覆国民党者,即为反对并图谋颠覆国家,即为危害

民国,亦即为叛国。”

他接着指出,今日为统一共和国,与苏维埃的国体根本不同,“陈独秀自认推翻国民党及其

政府后将建立苏维埃制度。则与郑孝胥等迎立溥仪,同为变更国体,同称叛国。而决非更易政府

一语所可轻轻文饰。”“中国人民皆可用合法之方法推翻今日之政府——行政院。而不许以非法之

方法推翻政府。”何谓“合法之方法”?他的答案:“即院长副院长之产生,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

行委员会选任之。(修正国民政府组织法第十条)中国现政府之推翻,必经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之选任。除此方法以外,希图推翻政府者,即为违法。”

程沧波文章发表的当天下午,陈独秀以所谓“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判刑 13年(经上诉,1934年 6月 30日最高法院终审改判为 8年)。

5月 4日,章士钊在上海影响最大的老报纸《申报》上发表《国民党与国家》一文,反驳程

程沧波(1903-1990),原名程中行,字晓湘,笔名沧波(以

笔名行),晚署沧波居士。1925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复旦

任教 10 年,后赴英国留学。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兼新闻系主任,

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教授,上海《时

事新报》主笔、《中央日报》首任社长。精书法,早习李北海,

后兼学魏碑,兰亭,再临怀素。中国当代著名报人。

声音

34

沧波。他发现程所引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三十条与原文不同,原文为:“训政时期,

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会议,行使中央统治权。”“代表国民会议”是本条的眉目,

贸然将“国民会议”割去,“不知是何用意?”而且主权与统治权不能混为一谈,在英语中对应

的也是不同的词。即便是“训政时期约法”第一章也标举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由国民会议行使,

岂能在国民会议之外谈国家主权?既然承认国家的要件是土地、人民、主权,又怎么可能得出“党

即国家”的结论,岂非矛盾?更令他吃惊的是,程明明说民主国家主权寄予全民,“则以主权论,

全民者国家也,国民党不过全民中一小小分子,乌得谬居其名”。说白了,不过是国民党专政。

国民党专政,与苏俄的无产阶级专政,正是它们的相同之处。当事人陈独秀倡言推翻国民党,并

非危害民国,充其量只是布达未来的政治理想,无背于近世立宪国的通则。

章游学英国,曾受教于著名宪法学家戴雪,程更是英国教育背景。两人在笔战时都搬出西方

法理,列举英、美等国的例证。只是程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为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辩护。

5月 7日,程沧波又在《中央日报》发表《再论今日中国之国家与政府——答章士钊》,对章的反驳一一进行辩驳,没有说出多少新意,无非一再重申国民党就是国家,还声称这是“民意”

所赋予的。章士钊没有再作回应。国民党当局因此大为得意,程沧波也因此在国民党内文名大盛,

陈布雷在杭州连夜写信给他,说自己“为之喜而不寐”。连蒋介石身边的大红人、南昌行营秘书

长杨永泰也专门自南昌给他发来贺电。

当年 5月 1日胡政之创办的《国闻周报》第 10卷第 17期发表了一篇详尽的《陈独秀案开审记》。陈独秀本人的辩诉状当时也有一种 14页的单行本流传,后面还有“独秀”的签名。亚东图书馆当年出版的《陈案书状汇录》,共 102页,收入了起诉书、判决书、陈独秀的自辩词、章士钊的辩护词、程沧波对他们辩词的反驳、章士钊回应程沧波的文章等。此书汪原放经手付排、付

印,他记得印了一千册,有些大学的法学专业马上将此书作为参考书。这些都为历史留下了忠实

的记录。■

声音

35

奥兹维辛审判中的罪与罚徐贲 《东方历史评论》第 5辑

1943年 10月 30日,“莫斯科宣言”宣布,同盟国将在战后把犯有战争罪的德国人引渡给他们在那里犯下罪行的国家,由那里的法庭审理。奥兹维辛集中营位于波兰境内,因此,在二战结

束后,被拘捕的奥兹维辛集中营德国纳粹看管人员都交给波兰当局处理。

1947年 4月 2日,波兰当局在华沙对奥兹维辛的首任指挥官鲁道尔夫·胡斯(Rudolf Hoess)进行审判,判处他死刑,并在奥兹维辛毒气室旁的绞架上执行绞刑。1947年 11月 24日至 12月22日,波兰国家最高法庭又在克拉科夫(波兰克拉科夫省首府)对其他一些奥兹维辛高级军官进行了起诉和审判,判处 23名党卫军罪犯死刑,其中 21名执行死刑,另外 2名后改为监禁。在这之后,又有许多阶层较低的奥兹维辛罪犯陆续受审,被起诉的有 617名,其中 34名被判处死刑。这些审判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奥兹维辛审判”。从 1963年 12月 20日到 1965年 8月 19日,在德国法兰克福进行的对奥兹维辛集中营中下层纳粹人员的审判则被称为“第二次奥兹维辛审

判”。

法兰克福审判

德国对奥兹维辛纳粹人员的审判相对滞后,从 1958年起才开始进行系统调查,也主要是由于来自大屠杀幸存者的压力。在法兰克福审判中被起诉的有 22名奥兹维辛人员,经审判后,有6名被判处终身监禁(西德已于 1949年废除死刑,终身监禁是最高刑罚),3名无罪释放,2名因病释放,其他罪犯获刑 3年 3个月至 14年不等。获刑者后来上诉德国的联邦最高法院,除一案外,全部维持原判。在这之后,在法兰克福还进行过一些规模较小的审判,如第二次法兰克福

审判(1965年 12月 14日至 1966年 9月 16日)和第三次审判(1967年 8月 30日至 1968年 6

声音

36

月 14日)。

法兰克福审判

据奥兹维辛国家博物馆的历史研究人员估计,奥兹维辛的党卫军人数 1941年约为 700人,1942年为 2000人,1944年 4月为 3000人,1945年 1月达到高峰,党卫军人数男为 4415人,女为 71人。根据人员档案,大约有 7000至 7200党卫军曾在奥兹维辛集中营服务。所有这些人员中遭到起诉的不足 15%,但这个比例已经高于其他集中营的纳粹人员。这是因为奥兹维辛知名度高于其他集中营,因此也更受世人的注目。

奥兹维辛党卫军也有在别的国家法庭上受审和判刑的。据现有的资料,在英、美、苏、法和

捷克共进行过 11次审判,24名党卫军被定罪,有监禁的,也有死刑的。在对伯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也称贝尔森集中营)看管人员屠杀罪审判时,也一并考虑他们在奥兹维辛的罪行,因为他们当中有的是从奥兹维辛调派过去的。对生产化学产品的法本公司

(IGFarben-Werke)以及钢铁和重工业公司克虏伯(Krupp)官员的审判,也可以看作是奥兹维辛审判的一部分,因为这些公司都曾以囚犯为奴工。另外,建筑奥兹维辛焚尸炉的化学家和企业

家布鲁诺·德希(Bruno Tesch)被判处死刑;为奥兹维辛提供毒气的德格施(Degesch)公司总经理格哈德·彼得斯(Gerhard Peters)则在法兰克福审判中被无罪释放。

法兰克福审判针对的是奥兹维辛集中营的中下级军官,它的起诉目的和审判范围都归结为两

个基本问题:第一,奥兹维辛是什么性质的集中营;第二,如何追究在那里犯下罪行的具体个人

的罪责。奥兹维辛集中营的性质是明确的,那是一个灭绝犹太人的杀人机器,纳粹在那里犯下了

所有罪行中最严重的罪行,那就是“谋杀”(murder)。法兰克福审判要追究的便是这个罪行。将追究范围限制在谋杀,是为了法律审判的可操作性,而不是为了全面伸张正义。在这个审判中只

追究谋杀的罪行,不等于说其他罪行不是罪行,而是说,其他罪行不在这里追究。

仅仅只是追究个人的“谋杀”罪行,这后来成为法兰克福审判受到不少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一个人“谋杀”,不仅是指他杀了人,而且是指他有个人的动机,出于他自己的本意

声音

37

而杀人,所以,如果不符合后面这个条件,法庭便不能判处他犯下了谋杀罪。2013年 7月,打死 17岁黑人孩子特雷沃恩·马丁(Trayvon Martin)的乔治·齐默尔曼(George Zimmerman)获得无罪开释,就是因为陪审团不能确定齐默尔曼的“谋杀动机”。他明明杀死了一个人,杀一个

无辜之人是不正义的,但法律却宣告他无罪。这是因为法律只是法律,法律并不等于正义。法兰

克福审判遭遇的也正是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它起诉的只是“谋杀”罪,它的审理范围非常狭窄,

在这个狭窄范围内的法律审判结果是不能等同为正义的,当然,法兰克福审判本来就没有这个意

思。

谋杀动机和被胁迫

审判罪犯的法律依据非常重要,没有具有公信力的法律,审判的结果就会缺乏合法性,难以

令人信服。由于法兰克福审判是在德国国土上,在德国司法管辖区内,由德国法庭审理,因此它

依据是的德国的法律。在这之前,纽伦堡审判(1945年 11月 20日至 1946年 10月 1日)的法律依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美、苏、英、法四国政府于 1945年 8月 8日在伦敦通过的《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第一次奥兹维辛审判的法律依据是波兰于 1944年 8月 31日制定,并于 1946

年 12月 11日颁布的法令:“惩罚杀害和虐待平民和俘虏的法西斯-希特勒罪犯,惩罚波兰国家

的背叛者。”以色列处决艾希曼(他是杀害数百

万犹太人的“最终计划”的主要负责人)的法律

依据是以色列自己的一项法律[“纳粹和纳粹合作者(惩罚)法”],因为艾希曼是由以色列特工人员从阿根廷捕获并在以色列审判的。以色列运用

这项法律在国际上是有争议的,因为艾希曼犯罪

并不是在以色列的领土上,何况他犯罪时还没有

以色列这个国家。而且,用来审判他的法律也是

在事后才制订的。艾希曼犯下反人道罪,这是一

个没有争议的事实,他自己也不否认杀人是罪。

但是,他争辩说,这不是他自己的主意,他只是

执行而已。在后来的法兰克福审判中,服从命令

杀人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法兰克福审判在考量“谋杀”这项杀人罪时,依据的是 19世纪的德国法典。19世纪的德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并没有经历过纳粹这样的极权主义和如此大规模的制度性屠杀。19世纪的“谋杀”相对比较简单,法律对“谋杀”的界定也是由此出发的。那时候的法律所涉及的是作为个人

行为的“谋杀”,谋杀是谋杀者自己“起意”,因他的个人动机而犯下的杀人罪行。但是,在 20世纪的极权制度中,一个人杀人可以是因为服从命令,而非是因为他自己起意或有个人的动机。

法兰克福审判依据“谋杀必须有个人动机”的原则,虽然看上去过时,但在战后的德国法庭

判决中却是有先例可循的。1963年有一个名叫斯塔辛斯基(Bohdan Stashynsky)的苏联秘密警察(KGB)人员因 1950年代在西德犯下的数件杀人案而受审。但是,由于他是接受 KGB上司的命令而去杀人,并非他自己起意要杀人,所以德国法庭判处他的不是“谋杀”罪,而是“胁从杀人”

罪。斯塔辛斯基一案成为西德法律判决的一个先例,根据这个先例,极权制度中的杀人罪行,只

有那些“行政决策者”才可以被定谋杀之罪,而那些服从命令而杀人的罪犯,他们所犯下的都只

能是胁从杀人罪。

图为根据该宪章组成的欧洲国际军事法庭,

于1945年 11月 20日~1946年 10月 1日举

行了著名的纽伦堡审判。

声音

38

在法兰克福法庭上,“行政决策者”被界定为纳粹时期第三帝国的最高领导层人员,而所有

因执行他们命令而杀过人的则都是胁从杀人者。在他们当中,只有那些能确证是由于他们自己起

意杀人的才能被判谋杀罪。

谋杀和胁从谋杀的区别意味着,一个在奥兹维辛毒气室杀害过千百犹太人的党卫军看管,如

果只是服从命令,那就只能判他胁从谋杀罪;但是,如果另外一个党卫军看管自己起意殴打一名

犹太囚徒至死,则可以判他谋杀罪,因为他并不是在执行命令。有一个叫霍克(Karl Hocker)的党卫军中尉,他负责杀死了至少 3000名囚犯,法庭判决他只是服从命令。就霍克而言,他服从本不该服从的命令,这固然是不道德的,但他犯的并不是谋杀罪,他以前从来没有犯过法,战后

他也是一名守法的公民。因此只判决他 7年监禁。而另一名党卫军却因“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开枪杀人”的罪名被判处谋杀罪。这样的定罪好像有命令就可以开枪杀人似的。有批评者指出,这

样的指控很滑稽,也是很讽刺。然而,尽管这看上去近乎荒唐,但它却符合法律审判的逻辑,也

再一次证明,法律就是法律,法律并不代表就是正义。

法兰克福审判的总检察长弗里兹·鲍尔(Fritz Bauer)虽然接受审判的结果,但多次对审判的原则提出批评。鲍尔有犹太人血统,1933年有一段时间被关押在 Heuberg集中营里,后逃到北欧避难。他于战后回到德国,帮助重建德国的司法体系。对于法兰克福审判,他主张让世人看清

“奥兹维辛的体制”,在这个体制里,不只是少数的极端分子在作恶,许多普通人都积极参与其

中,效力于罪恶的杀戮。鲍尔说,“几十万德国人参与……‘最后计划’,他们并不只是服从命令,

而且更因为那也出于他们自愿所拥有的世界观”。当然,鲍曼所说的许多德国人的“自愿”,是完

全的自愿,还是包含着“洗脑”和“胁迫”(duress)的因素,则是富有争议且必须思考的问题。

“胁迫”的问题

法兰克福审判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体制内作恶问题,那就是“胁迫”。一个士

兵或警察由于受到来自上司和组织的胁迫,迫于服从命令而开枪杀害或杀伤无辜的百姓,他应不

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罪行责任?如果应该的话,又必须承担怎样的罪责?其他类似情况下发生

的杀害或杀伤罪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例如,在“文革”中的红卫兵和造反派“组织行动”中将人

打伤、致残或致死的个人该不该追究个人罪责,如何为他的罪责定罪,也都会涉及胁迫的问题。

被胁迫的犯罪不一定发生在专制的组织化环境中,但在专制环境中有比任何其他情况下更为极端

和残酷的表现。

胁迫指的是个人或者群体使用威胁、恫吓、欺骗或者其他

形式的压力将其意志强加给非自愿的另一方,令其按照胁迫者

的意愿来行动。为了达到目的,胁迫经常使用具有伤害性的手

段来强迫别人合作或服从。一个人处在胁迫的处境中,不得不

违反自己的意愿或意志有所行动。胁迫可以采用暴力和威胁之

外的其他多种手段,对人造成多方面的压力,如失去工作和谋

生手段、开除党籍、降职或撤职、监禁、戴上政治帽子、连累

家人子女,等等。这类胁迫经常是在整体性的极权制度中发生

的。《布莱克法律词典》对胁迫的定义是:“用非法的威胁或逼

迫手段诱使一个人以他原本不会的方式行动。”这里的“非法”

是指一般社会的法律而言。在极权体制性的作恶环境里,这样

布莱克法律词典

北京市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1900-01598.00

声音

39

做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正是由制度特意设计的组织形式所要达到的统治作用。制度或组织对个人

的胁迫与个人对个人的胁迫是不同的,它有更多、更隐蔽、更有效的手段,也有更为长期的控制

效果。

只有在个人罪行被法律追究或个人(或集体)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胁迫才会成为一个与制

度环境有关的“问题”。平时,人们在体制内做坏事或作恶,对自己的行为很少会有所反思。他

们往往会以为,人人都是这样做事,事情本该如此。由于被宣传洗脑,他们甚至会觉得自己所做

的本来就是正确的事情(如对“阶级敌人”的残酷批斗和迫害)。有的人即使感觉到自己做错了,

良心有所不安,但仍然会为自己开脱,认为这是为生存而“迫不得已”的事情(如为了保住工作

的饭碗或不至于落得于“坏人”同样的下场)。这类情况在“文革”中是非常普遍的。一个名叫

王冀豫(1951年生)的老红卫兵于 2013年 5月在《炎黄春秋》上发表题为《背负杀人的罪责》的文章,就谈到了“文革”中自己被胁迫犯罪的问题,当然,其目的并不是为自己开脱罪责。

王冀豫生于 1951 年,曾是北京中学文革中“老红卫兵”一派的成员。16 岁时,他在一场武斗中

打死了人。他当过兵、务过农、干过工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玩马”者,自称“牧马人”。

1985 年参与创办中国最早一家马场——北京稻香湖马场。

王冀豫是“文革”中北京“老红卫兵”一派的成员。16岁时在一场武斗中打死了人。他在自己的回忆中触及了犯罪行为的胁迫因素,其中包括他所在的那个红卫兵组织的“革命压力”,以

及外来的胁迫如何被内化为自己的“阶级觉悟”。王冀豫第一次看到红卫兵伙伴们凶狠打人,把

人打倒后,再用硬头飞行靴猛踹,被踹的人的头在工人体育馆水磨石地板上撞击,他“禁不住扑

到被打人的头上大叫‘别打了,太残忍了,要把他打死了!’”但是,他这番言行被同伴认是“资

产阶级人性”的劝阻,“不仅没让大家住手,反而起了反作用。就在他大喊时,一个不知来自哪

个部队大院的高中生将他一把拽起来,对他一通训斥:‘你是什么阶级感情,你知道他是什么人

吗?他是流氓,他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渣子,他是人民的敌人!’”这种“文革”中常能听到的训斥

和警告就是一种胁迫,王冀豫至今记得,听到这一训斥,“惭愧得我简直就觉得自己的阶级感情

出了问题,我怎么就不能站在无产阶级一边呢?结果我一咬牙,就投身在打人的行列中了。”五

分钟后,他比那些同伴打得更凶。王冀豫开始是“不得已”打人,无非是想证明自己能革命,但

是很快打人渐成他的生活惯性和乐趣,他说,“文化大革命,我们为什么说它是浩劫呢?就在于

它摧毁了人性中最底线的那个堤坝,甚至作用到今天!”1967年 8月 5日,他在一场武斗中用棍子打死了一个名叫王彦宏的同学。当年的 12月 14日,正当王冀豫准备回北京投案自首时,他被逮捕了。他在海口监狱被关押了近半个月后,被带回了北京,又在北京半步桥监狱被关押了 9个

声音

40

多月。

我们无从知道关押王冀豫将近 10个月的法理依据。据他自己说,虽然他打死人有个人罪责,但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为他被监禁“没有经过任何审判”,而许多其他打死了人的也都

没有被抓。法治国家里的“胁迫罪”审理过程中,对胁迫必须要有严格的规定,必须要证实过失

行为的“环境原因”(actusreus)和排除“犯罪意图”(mensrea)。所谓排除“犯罪意图”,也就是无法证明它的存在,这是无罪论定的原则。在法兰克福审判中,“环境原因”是相当明确的,那

就是下级纳粹分子的行为缘自上级命令,但是,没有个人“犯罪意图”不等于无罪,因为提出被

胁迫辩护实际上就是一种认罪。它并不否定犯罪的事实,只是对犯罪的惩罚要求减轻而已。在对

杀人、伤人的刑事法律追究中,嫌疑人犯法的动机为何,这不在考虑是否有罪的范围之内。但是,

在“不得已”动机理由成立时,有可能减刑。因此可以说,“文革”中的打人、折磨人、杀人都

是有罪的,“环境原因”只关乎他们行凶者的罪责程度,并不能为他们完全脱罪。胁迫若要成为

减罪的理由,必须要能证明两点,第一,外来的压力确实是压倒了行为者自己的意愿(“我”实

在没有办法);第二,这样压力确实大到足以压倒具有一般勇气的普通人的意愿(“我们大家”都

没有办法)。即便如此,是否允许,或在什么程度上允许以被胁迫作为减罪的理由,也是一个政

策的问题。有的可以不考虑被胁迫的因素(例如,解放后对国民党人员的政治报复就是这样的),

有的则可以认为,虽然人们的勇气有高有低,但在某些情况下,谁都可能因胁迫而做坏事或作恶,

法律对人性的这一软弱特征应该予以考虑。法兰克福审判所采取的就是后一种政策。

审判“普通纳粹”的争议与历史意义

对于奥兹维辛审判的意义是有争议的,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它让许多实际参

与纳粹罪恶的德国人有了“脱罪”的借口,因此是一个“失败”。另一种是看到它对德国民众的

教育作用,并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它的“成功”。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它们都与媒体如

何报道这个事件有关。

鲍尔是失败论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对媒体报道法兰克福审判的方式多有批评。他认为,媒体

在报道中把那些定罪的杀人犯描绘成丧心病狂的恶棍,似乎在奥兹维辛发生的罪恶只是少数与普

通德国人不同的、心灵特别邪恶的歹徒所为。他认为,简单地把所有的服从命令杀人都看成是胁

从杀人,以为有命令就应该服从,应该执行,那岂不是等于在假设这些命令本身就是合理合法的

吗?

鲍尔写道,媒体对审判的报道方式助长了一

种“自欺欺人的观念”,那就是,必须为数百万

犹太人的惨死负责的,“只是少数的人……而其

他参与者都只是由于害怕,或被强迫,因此才干

出了完全违背他们自然本性的事情”。亲自参加

法兰克福审判的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MartinWalser)在一篇报纸文章中也写道,新闻报道越是把那些罪犯写得青面獠牙、十恶不赦,“就越

是在拉大我们与奥兹维辛的距离。我们与这些事

件,这些不是人干的暴行无关”。这样的报道给

德国公众一种虚假的心理安宁,“他们从对党卫

军看守的定罪中得到满足,觉得自己与他们撇清

马丁·瓦尔泽 Martin Walser(1927-),德

国作家。他在西方文坛和另一位德国作家

君特·格拉斯齐名。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

小说和戏剧方面,作品曾获黑塞奖、毕希

纳奖、席勒促进奖等多种重要文学奖项。

声音

41

了关系,并认为事情已经有了定论,就算是可以过去了”。

鲍尔还认为,法兰克福审判的法官对审判的失败也负有责任。法官对罪犯的判决听上去好像

纳粹期间的德国是一个被外国占领的国家,大多数的德国人除了服从占领者的命令,再没有别的

选择,“而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德国的那些狂热的国家主义者、反犹主义者和仇恨犹太人的

人们,没有他们,希特勒的统治是不可想象的”。鲍尔始终在提醒德国民众,不要回避广大普通

人在纳粹罪恶中自己的那一份责任,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人并不是在外国人统治着,他们的统治

者就是他们自己为之着迷的英明领袖希特勒。

尽管法兰克福审判并不完美,但是,总体而言,它对德国人反思二战期间的“罪过”和普通

人应该担负的道德责任是有教育意义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称为“德国罪过”的许多细节

都由于法兰克福审判生动而令人震惊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对普通民众来说,细节的力量是远远超

过哲学说理的。检察人员和法官参阅了 4000多种文献资料,动员了 19个国家的 359个证人到庭提供证词,其中包括 211个大屠杀的幸存者。这场长达两个月的审判引起西德媒体的广泛关注。有两万多人先后旁听了这场审判,其中有不少中小学生。这次审判教育了整整一代人,它对上世

纪 60年代末至 70年代的德国激进青年一代(称为“68一代”,68er-Bewegung)对纳粹过去的反思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 80年代对纳粹时期的“日常生活”历史研究(Alltagsgeschichte)产生过影响,而这种历史研究本身则又再一次引起了许多关于纳粹时期的社会环境与个人责任问

题的思考和争论。

从一开始,法兰克福审判就抱有帮助德国公众记住大屠杀的公众教育目的。它在起诉中避免

搞扩大化,与这个目的是一致的。即使是在对有限的罪犯进行起诉的过程中,它的目的也不只是

给少数罪犯定罪,而且将审判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公开,让国内外的公众可以通过审判展现的种种

细节,充分了解大屠杀是怎么发生的,德国人应该如何面对不久前的过去。这样的审判不是搞运

动,与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先定百分比,然后像完成任务般地“挖出暗藏的敌人”,大规模的监禁

和处决是完全不同的。

早在 1943年的美、英、苏德黑兰会谈时,三国首脑就已经商讨了如何处理纳粹罪犯,要不要

大规模处决德国人的问题。斯大林提议要处决五

万至十万德国军官。罗斯福开玩笑地对斯大林说,

四万九千够了吧?丘吉尔以为他们是认真的,不

高兴地说:“这是对为国家而战的军人的冷血屠

杀。”但是,他还是同意要按 1943年莫斯科宣言商定的那样,对于战争罪犯进行审判。尽管如此,

丘吉尔还是强烈反对任何“为政治目的的处决”。

在波兰、德国或别的国家进行的奥兹维辛审判,

针对的是反人道和战争罪行,不是政治报复。政

治报复本身就是非正义的,它在司法程序中进行,

只能彻底败坏法治,这也是我们从判决和镇压一

些所谓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和阶级敌人中得到

的历史教训。法兰克福审判与大开杀戒的政治报

复是不同的,可以为今后类似的罪责追究提供经

验与先例。

图为 1943 年 11 月 28 日,美、英、苏三巨头在

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德黑兰会议

声音

42

法兰克福审判的意义更在于它是彻底清算希特勒和纳粹罪恶的一个有机部分。它追究的对象

是在奥兹维辛犯有罪行的中下级看管人员,是五年多以前在波兰进行的第一次奥兹维辛审判的后

续。第一次奥兹维辛审判追究的是奥兹维辛的高级军官,是纽伦堡审判的后续。然而,即便是在

纽伦堡法庭上追究的也不是最高级的纳粹党魁,因为纳粹党魁希特勒、戈培尔、希姆莱、戈林在

纽伦堡审判前就已经自杀了。战后对纳粹的罪恶的清算是自上而下的,阶段清楚分明,而每一阶

段的审判又将罪恶的主源回溯到纳粹的最高领导希特勒。这一整体的罪责清算因此而具有高度的

公信力。试想,如果纽伦堡法庭会审判纳粹的高层官员,而对希特勒本人却做某种有所保留的肯

定,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再试想,如果在波兰或德国,一面审判奥兹维辛的各级军官,一

面又在肯定希特勒个人和纳粹党的“历史功绩”、维护他和这个党的“历史地位”和“威望”,那

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更试想,如果希特勒的这面旗帜不倒,那又怎么能避免对纳粹的审判

不是要么避重就轻、装模作样地走过场,要么就因为意识形态的重重禁区而根本就不可能呢?

历史是没有试想或假设的,但人们却又总是忍不住要对历史做种种假设,或是为历史上发生

的重大事件设想不同的可能。做这样的试想或假设不是为了要改变历史的发生,而是为了得出这

样一个对历史的认识:历史的发生并没有什么内在不变的逻辑或定则,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制度

下造就了不同的历史。因此,一些明显相似的事情在一个地方有幸发生,在另一个地方却又不幸

没能发生。尽管在发生的地方有的人觉得有些事情还够不上他们的期望,但在没有发生的地方,

它们的意义却更加清楚地显现了出来。而且,更重要的是,既然有的地方发生了这些事情,没有

发生的地方也就更没有理由坚持它们本来就不该发生,只要能这么想,发生改变和扭转也就不是

不可能的了。■

声音

43

齐泽克:长着人脸的野蛮齐泽克/文 侯沫/译 共识网(2014-06-13)

在对基辅大规模抗议的电视报道中,我们一而再地看到示威者掀翻列宁雕像的画面。这是表

达愤怒的便捷方式:雕像代表着苏维埃的压迫,普京的俄罗斯则被视为苏联统治邻国这一政策的

延续。

请注意,直到 1956年,列宁的雕像才开始在苏联大规模出现,此前,斯大林的雕像更为常见。在赫鲁晓夫的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后,斯大林的雕像彻底被列宁的取代了。列宁名副其

实地成为了斯大林的替身。

1962年《真理报》报头的变化同样表明了这一点。此前,头版左上角并排画着列宁和斯大林俩人。在二十二大公开拒绝了斯大林之后,他的画像不仅被撤掉了,而且被第二个列宁画像取代

了。现在印着并排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列宁画像。这一奇怪的重复,令不在场的斯大林更有存在感

了。

尽管如此,看着乌克兰人掀翻列宁雕像,以此表达自己与苏维埃统治决裂的意愿,并声张自

己的民族主权,还是会感到历史的讽刺。因为乌克兰民族身份的黄金年代不是沙皇俄国时期--当时乌克兰的民族主张是受挫的--而是苏联的第一个十年。当时,在被战争和饥荒弄得筋疲力尽的乌克兰,苏维埃的政策是“本土化”。乌克兰的文化和语言得到了复兴,并获得了医疗、教育和

社会保障的权利。

本土化所遵循的原则,列宁用相当明确的话表达了出来:

“无产阶级必须反对将受压迫的民族用武力强留在一国之内,这正是为民族自决权斗争的意

思。无产阶级必须要求殖民地和受到”本国“压迫的民族获得政治脱离的权利。否则,无产阶级

国际主义只能是一句空话,压迫和受压迫国家的工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和阶级团结也将是不可能

的。”

列宁一直忠于这一立场。在十月革命之后,罗莎·卢森

堡认为只有当进步势力在新的国家中能够占据支配地位时,

才应给予小民族完全的主权。列宁则主张他们拥有无条件的

脱离权利。

在反对斯大林中央集权的苏联这一计划的最后斗争中,

列宁再次主张小民族(这里是指格鲁吉亚)拥有无条件的脱

离权,坚持组成苏联的各个民族实体拥有完整的主权。因此,

不奇怪的是,1922年 9月 27日,斯大林在写给政治局的一封信中指控列宁是“民族自由主义”。斯大林想走的方向在

他的这一建议中已经显而易见了:苏维埃俄罗斯的政府也应

该是其他五个共和国(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

尼亚、格鲁吉亚)的政府:

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家、理论家、革命家,被列宁

誉为“革命之鹰”。德国现有以

她命名的左翼政党奖学金。

声音

44

“如果俄共中央委员会确认了当前的决定,它将不会被公开,而是被传达给各共和国的中央

委员会,再在全俄苏维埃大会召开之前,传达给苏维埃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或是上述共和国

的苏维埃大会。在全俄苏维埃大会上,这将被宣布是各个共和国自己的意愿。”

由此,高层(中央委员会)与基层的互动被废除了,高层如今只是强加自己的意愿。往伤口

上撒盐的是,基层要求高层通过什么,这也是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的,还搞得像这是基层自己的意

愿一样。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1939年巴尔干三国“要求”加入苏联,这一“意愿”获得了满足。斯大林的这些行为都是在回归革命之前的沙皇俄国政策。俄罗斯在 17世纪殖民西伯利亚、在 19世纪殖民穆斯林亚洲,这些行为也都不再被谴责为帝国主义扩张行为,而是被颂扬为令这些传统社

会走上了现代化的进步道路。

普京的外交政策显然是这一沙皇-斯大林路线的延续。在普京看来,在俄国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

“出于种种原因--愿上帝审判他们--布尔什维克将大片在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领土划给了乌克兰。这种做法没有顾及人口的种族构成。在今天,这些区域构成了乌克兰的东南部。”

毫不奇怪,斯大林的画像再次出现在阅兵和公共庆典上,而列宁则被抹掉了。在一家俄罗斯

电视台于 2008年进行的调查中,斯大林被选为史上第三伟大的俄国人,得票数达 50万。列宁排在第六,远居斯大林之后。斯大林不是作为共产主义者,而是作为在列宁的非爱国“越轨”行为

之后恢复俄罗斯荣光之人受到赞颂的。普京近来用“新俄罗斯”一词指乌克兰东南的七个省,这

一被他激活的词汇上次被使用还是在 1917年。

不过列宁主义潜流虽然受到了压制,但一直存在于共产党内反对斯大林的地下反对派中。希

钦斯在 2011年写道,早在索尔仁尼琴之前:

“左翼反对派就提出了关于古拉格的严肃问题,就在最严峻的时刻,并且冒着巨大的风险。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勇敢、有先见的异端被历史遗忘了(他们所预期的比这还要糟糕得多,他们

也的确常常遭受了预期的命运)。”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Christopher Hitchens,1949 年

4 月 13 日生于英国朴茨茅斯,于 2011 年 12 月 15 日因

食道癌在美国休斯敦去世。被誉为世界上最狷狂的知识

分子与作家、当代最才华横溢的新闻媒体人,美国最负

盛名的专栏作家、记者、评论员,“全球百大公知”排

名第五,《名利场》杂志、《纪事》杂志、《新政治家》

杂志、《纽约时报书评》和《大西洋月刊》等杂志的特

约编辑、撰稿人。

声音

45

这种内部的异见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天然组成部分,这与法西斯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希钦斯

继续写道:“在纳粹党内没有异见分子会冒着生命危险,质疑元首背弃了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

正是由于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的这股张力,1930年代大清洗时最为危险的就是上层干部:在数年时间里,80%的中央委员会和红军领导层被枪决了。

在“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的最后时日里,也可以发现这

种异见的存在。当时抗议的人群唱起了包括国歌在内的官方歌

曲,来提醒当权者他们未尽的承诺。形成反差的是,在 1970年代初期到 1989年之间,在民主德国公开演唱国歌是犯罪行为:国歌的歌词(德国,统一的祖国)与东德作为新的社会主

义国家的理念不一致。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复燃导致某些历史事件需要重写。最近

有一部人物传记片赞扬了高尔察克的一生,在 1918至 1920年,这个白军司令统治着西伯利亚。但值得记住的,是这一时期白

军反革命势力的极权主义潜能和彻彻底底的残暴。

希钦斯写道,如果白军赢得了内战,“那么‘法西斯主义’

一词将用俄语来表述,而不是意大利语”。1918年入侵西伯利亚(所有的美国教科书都彻底地修改了这一事件)的美国远征军的一名指挥官,在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弥漫在俄国右翼的致命的反

犹主义,他补充道:“我怀疑过去五十年间还会有哪个国家像高尔察克统治的西伯利亚那样,谋

杀是如此安全,受惩罚的危险如此之小。”

整个欧洲新法西斯右翼(匈牙利、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在乌克兰危机中都坚定地支持

俄罗斯;考虑到俄罗斯官方将克里米亚公决包装成俄罗斯民主和乌克兰法西斯之间的选择,这些

右翼的立场无异于在打脸。乌克兰的事件--推翻亚努科维奇及其团伙的大规模抗议--应该被理解成是在抵御普京所复兴的那些黑暗遗产。

触发这场抗议的,是乌克兰政府将与俄罗斯的关系置于加入欧盟之上的决定。可以预见的,

许多反帝左派的反应是居高临下地对乌克兰人说教:你们还在将欧洲理想化,这是受了多大的骗

啊,压根无法看到加入欧盟将使乌克兰成为西欧的经济殖民地,迟早要走上和希腊一样的道路。

但事实上,乌克兰人对于欧盟的现实远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完全了解欧盟的问题和不平等。

但他们传达的讯息不过是,自己的状况还要更加糟糕。欧洲也许的确有问题,但这毕竟是富人的

问题。

那么,在这场冲突中,我们就应该简单地支持乌克兰一方吗?有个“列宁主义”的原因支持

这样做。在列宁很后期的写作中,在他放弃《国家与革命》的乌托邦很久之后,他探索了温和的、

“现实的”布尔什维主义计划。

他认为,由于俄罗斯大众经济欠发达、文化落后,俄罗斯无法“直接迈向社会主义”,苏维

埃力量能做的,就是将“国家资本主义”这一适中的政策与对广大农民热烈的文化教育--不是宣传洗脑,而是耐心的、渐进地教导文明的标准--结合起来。

德国国歌

声音

46

事实和数字都表明,“我们还要完成多么庞大而迫切的准备工作,才能达到普通的西欧文明

国家的标准……我们必须牢记,我们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无知”。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乌克兰抗议者之所以将欧洲作为自己的目标,指的也是“达到普

通的西欧文明国家的标准”?

不过这儿事情很快就变得复杂了。乌克兰示威者提到的“欧洲”究竟代表的是什么?这无法

被简化成某个单一的理念:它容纳了民族主义、甚至是法西斯主义的成分;但同样也包括了巴利

巴所称的“平等中的自由”这一理念--这是欧洲对全球政治憧憬作出的独特贡献,虽然如今这一理念往往被欧洲的机构和公民自身所背弃。

在这两极之间,还存在着对欧洲自由民主制资本主义的天真信赖。在乌克兰抗议中,欧洲能

够发现自己最好和最糟的一面,既有解放性的普遍主义,也有黑暗的仇外症状。

让我们从黑暗的仇外症状说起。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右派是如今正在全世界兴起的浪潮的一

例:从巴尔干到斯堪的纳维亚,从美国到以色列,从中部非洲到印度,种族和宗教激情正在爆发,

而启蒙价值正在消退。

这些激情一直在那里潜伏着,新鲜之处在于,如今它们被赤裸裸地无耻地展示了出来。想象

一下这样一个社会:它完全接受了自由、平等、所有成员具有教育和医疗的权利等伟大的现代公

理,在这个社会中,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是不可接受的和滑稽可笑的。

然后再想象一下,尽管这个社会在口头上依然承认这些原则,但事实上,这些原则却一步步

地被剥掉了实质。

最近欧洲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2012年夏天,匈牙利的右翼总理奥尔班宣布,中欧需要建立新的经济制度:

“让我们希望上帝将帮助我们吧,让我们不必为了拯救经济而发明替代民主制的新的政治制

度……合作这个问题关乎的是强力,而不是意愿。也许有些国家情况不是这样,比如斯堪的纳维

亚国家,但我们这种半亚洲的下等人只有在强力迫使下才能联合起来。”

匈牙利老一代的异见人士能够从这些话中感受到讽刺意味。当苏联军队在 1956年进入布达佩斯镇压起义时,困境中的匈牙利领导人不断向西方传递的讯息是,他们是在为欧洲抵御亚洲的

共产主义者。如今,在共产主义失败后,基督教-保守派政府将今日西欧所代表的多元文化的、消费主义的自由民主制粉刷成自己的主要敌人。奥尔班已经表达过对“带有亚洲价值的资本主义”

的好感。如果欧洲继续向奥尔班施压,我们很容易想象奥尔班向东方传递这样的讯息:“我们是

在这儿保卫亚洲啊!”

今天的反移民民粹主义是用长着人类面孔的野蛮代替了赤裸裸的野蛮。它从“爱你的邻居”

这一基督教伦理退化回了多神教视本部落优于野蛮的他者的立场。尽管它声称自己是在捍卫基督

教价值,但事实上却是对基督教遗产的最大威胁。

100年前,切斯特顿曾写道:“起初为了自由和人性而反抗教会的人,最终抛弃了自由和人性

声音

47

--只要能够反抗教会就行了。世俗论者没能破坏神圣的东西,反而破坏了世俗的东西;如果这能算作是一点安慰的话。”

对于宗教的拥护者而言,情况不也是一样吗?宗教的狂热捍卫者起初攻击当代世俗文化;毫

不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最终放弃了任何有意味的宗教体验。类似的,许多自由派勇士如此急切地

要与反民主的原教旨主义作战,以至于最终抛弃了自由和民主--只要能够和恐怖分子作战就行了。

“恐怖分子”也许准备出于对另一个世界的爱,来破坏这个世界;但反恐勇士同样地准备出

于对穆斯林世界的恨,来破坏自己的民主世界。他们中有些人如此地热爱人性尊严,以至于准备

将折磨合法化,以便捍卫人性尊严。抵御移民威胁的欧洲卫士的所作所为同样如此。他们如此热

烈地想要保卫犹太教-基督教遗产,以至于准备放弃这一遗产中最重要的元素。对于欧洲的真正威胁,不是想象中的准备入侵欧洲的移民大军,而是反移民的欧洲卫士。

这种退化的迹象之一,是我们常常听到欧洲新右派要求更加“平衡地”看待两种--左翼和右翼--“极端主义”。不断有人告诉我们,人们应该以与二战之后对待极端右翼(战败的法西斯分子)相同的方式对待极端左翼(共产主义)。

但事实上,这儿不存在平衡: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等而视之,其实是隐秘地抬高了法西

斯主义。由此,右派辩论道,法西斯主义复制了共产主义:在成为法西斯主义者之前,墨索里尼

是个社会党人;希特勒同样是个国家社会党人;在纳粹动用集中营和屠杀暴力之前十年,这就早

已成为了苏联的特色;消灭犹太人的先例显然是消灭阶级敌人,等等。

这些论证想表达的,是主张适度的法西斯主义是对共产主义威胁的正当回应(很早之前恩斯

特·诺尔特在为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辩护时就指出了这一点)。在斯洛文尼亚,右派主张为在二战

期间曾与游击队作战的反共国民自卫队平反:他们作出了艰难的选择,与纳粹合作,目的是挫败

更加邪恶的共产主义。

主流自由派告诉我们,当基本的民主价值面临种族或是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威胁时,我们应

该团结在自由民主议程周围,尽可能地拯救能够拯救的,将更加激进的社会转型梦想放到一边。

但这种呼吁团结的方式存在着致命伤:它忽视了自由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是如何陷入恶性循环

的。正是挑衅般地输出自由派的放纵,导致了原教旨主义激烈的反击。

G.K.切斯特顿(Gilbert Keith Chesterton,

1874~1936),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经常被誉为“悖

论王子”。早年在圣保罗学校和斯莱德艺术学校求学。

当过记者,于1925年起主办《新证人报》(后改名为《G.K.

周刊》)。散文风格多样,文笔轻盈。文学批评颇获称誉。

其作品有《布朗神父探案》、《诺廷山上的拿破仑》等。

声音

48

今天的政客要我们在自由和原教旨主义的压迫之间作出选择,并常常洋洋得意地反问道:“你

希望妇女被逐出公共生活、被剥夺权利吗?你希望每个宗教的批评者都被处以死刑吗?”我们应

该警觉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如此的不言自明:有谁会希望这些?

问题在于,自由派的普遍主义早就丧失了纯真。霍克海默在 1930年代对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作出的评价在今天的环境下也适用:那些不愿意批判自由民主制的人,也应该对宗教原教旨

主义闭嘴。

乌克兰的自由民主制资本主义欧洲之梦命运又如何呢?在欧盟内部等待着乌克兰的是什么,

现在还不得而知。我经常提到苏联最后十年间流传的一个笑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犹太人拉比诺维奇想要移民。移民局的官僚问他为什么,拉比诺维奇答道:‘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是,我害怕共产党会失去权力,新的掌权者会将所有共产党的罪行都归咎于我们,犹太

人……’官僚打断道:‘完全是胡扯。在苏联什么都不会改变,共产党将永远拥有权力!’‘好吧,’

拉比诺维奇答复道:‘这就是我的第二个理由。’”

想象一下一位乌克兰人和欧盟管理者之间的类似对话。乌克兰人抱怨道:“有两个理由让我

们感到恐慌。第一个是,我们害怕在俄罗斯的压力下,欧盟会抛弃我们,任由我们的经济崩溃。”

欧盟管理者打断道:“但你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不会抛弃你们。事实上,我们将确保掌控你们的

国家,告诉你们该做些什么的!”“好吧,”乌克兰人答复道:“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理由。”

问题不在于乌克兰是不是足够好,是不是配得上欧洲,而是今天的欧洲是否能够满足乌克兰

人的渴望。如果乌克兰的结局是成为了种族原教旨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的混合物,由众寡头在幕

后操纵,它将如同今日的俄罗斯(或匈牙利)一样欧式。(对乌克兰事件中不同派别的寡头--“亲俄”寡头和“亲西方”寡头--所发挥的作用,目前的关注太少了。)

有些政治评论员称,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欧盟没有给予乌克兰足够的支持,欧盟对俄罗斯

占领和吞并克里米亚的回应是漫不经心的。然而,另一种支持甚至更加显然地是不存在的:提出

能够打破僵局的可行策略。

如果欧洲不重新对解放--这是欧洲历史的核心--作出承诺,欧洲是没有资格提出这样一项策

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 是德国

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

在 20 世纪 30 年代致力于建立一种社会批判理

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批判理论,提出要恢

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

学、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方

位的研究批判。

声音

49

略的。只有将旧欧洲的腐朽尸体抛到身后,我们才能保持欧洲的“平等中的自由”这一遗产的活

力。不是乌克兰人应该向欧洲学习,而是欧洲必须学习如何达到激励独立广场示威者的那些梦想

的标准。感到害怕的自由派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如今只有更为激进的左派才能拯救自由派遗产中

值得拯救的东西。

独立广场的抗议者是英雄,但真正的斗争--关于新乌克兰的未来的斗争--才刚刚开始,而且要比反抗普京干涉的斗争艰难得多。新的、更具冒险性的英勇精神将是必须的。那些反对本国的

民族主义热情、斥责其为权力的工具的俄罗斯人已经展现了这种精神。是表现出乌克兰人和俄罗

斯人之间的团结、拒绝冲突的时候了。

下一步是公开地展现博爱,在乌克兰的政治活动家和俄罗斯的普京反对者之间建立起组织网

络。这听上去也许是个乌托邦,但只有这种想法能够赋予这场抗议真正的解放维度。否则,剩下

的只能是寡头操纵下各种民族主义热情的冲突。真正的解放政治对这种地缘政治游戏不感兴趣。

本周最新到货

50

评论李劼: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语情结

刘仲敬:小人物的纳粹德国

韦森:为什么今天还要重读哈耶克?

李劼: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语情结李劼 共识网(2014-6-15)

1.海子的血案和顾城的杀妇

如果说上海的先锋诗人是被市民习性给束缚住的话,那么北京先锋诗人的问题是出在这个城

市的皇城传统上。北京的先锋诗人,只要在诗歌话语上一夸张,并且夸张一成功,一见效,马上

就会产生皇权在手皇袍加身的幻觉,从而下意识里感觉自己变成了皇上。

记得是 90 年代初,上海的一些先锋诗人(不是我前面谈论的那

一批)通过我的朋友奚愉康,邀请我和宋琳去长兴岛,与从北京来

的那位《今天》元老诗人芒克会面。在场的除了我和奚愉康还有奚

愉康的一个摄影家朋友,其他全是诗人。有个号称老门的小矮个,

不知是诗人还是画家,像保镖一样跟着芒克。一伙人在饭店里坐定,

开始胡侃起来。不知是谁,突然举起酒杯,带头说道,芒克是我们

的领袖,我们要高举芒克的旗帜,跟着芒克前进。于是,诗人们一

个个起身表示,要高举芒克的旗帜,跟着芒克前进。连宋琳也作了

如此表示。我当时整个懵了,弄不清这算是跟诗人聚会,还是上了

什么梁山泊。我于是站了起来,冷冷地走到一边。《今天》创刊号

芒克,1950-,原名姜世伟,朦胧诗人的代表之

一,生于沈阳,1956 年全家迁到北京市。1969

年到河北省白洋淀插队。1978 年与北岛共同创

办文学刊物《今天》,并出版了处女诗集《心事》。

1987 年与其他人组织了“幸存者诗歌俱乐部”,

并出版刊物《幸存者》。目前住在北京。诗集有

《阳光中的向日葵》(1988),《芒克诗选》

(1989)。

本周最新到货

51

这时,饭桌上的眼光全都朝我转了过来。一阵沉默之后,芒克开始发话说,有些知识分子,

总要摆些架子,不愿意同心同德。芒克话音刚落,门保镖立即呼应,开始猛烈批判知识分子的清

高。这么乱哄哄的闹了一阵子,最后我忘了是怎么了结的。好像是奚愉康站起来打了圆场。

后来,一伙人回到上海市区新客站,坐在附近的一个小饭店里又侃了起来。芒克以君临天下

的口气,大谈诗歌的至高无上。我听了之后,告诉芒克,在所有的艺术当中,诗歌不是最高形式。

他问道,那你认为什么是最高的?我回答他说,音乐。于是,彼此就争论起来。这时,几乎所有

的诗人,通通站到芒克一边,硬说诗歌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就连曾经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

当时也完全同意音乐高于诗歌的宋琳,也跟着一起表示不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争论后来是芒克找

了个什么台阶,大家才平静了下来。但不管芒克如何想平息我的反感,我对此情此景此人之厌恶,

已经无可挽回。

在这之前,我刚刚论说过芒克及其诗歌。我在 1989 年初写的一篇论说 80年代先锋诗歌思潮

的长文里,对《今天》诗派的核心人物芒克,作了不下于北岛的评价。可惜的是,那稿子还没写

完,就在那年被抄走了,至今下落不明。要是我早知道芒克会在我面前上演了如此一出南面称孤

式的领袖戏,那篇文章也就不会那么写了。

我后来非常愤慨地说了一句,没想到这个芒克竟然比李陀还李陀。

当年《今天》诗派的那些诗人,除了远在福建的舒婷,几乎个个成了疯子。有的跑到西方整

天等着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有的躲在纽约闻着《村声》报的铅字气息过日子,有的在新西兰上演

了一出杀妇自毙的血腥闹剧。剩下这个芒克,我以为会正常一些,不料同样的疯疯颠颠,如同金

庸《天龙八部》里的那个慕容复。

更为糟糕的是,《今天》诗人的这种神经病好像是有传染性的一样,使在北京的先锋诗人,

一不小心就得病。欧阳江河那种知识分子写作一说,还算是得了小病,虽然在潜意识里不乏话语

中心话语权力的妄想,但还不至于不可救药。最惨的是海子,被那种皇权为里文化为表的大而无

当的狂想送上了铁轨。我一直认为,海子的死是一种谋杀。就像当年的殷夫被同伙借他人之手所

谋杀一样,海子是被他的诗歌所谋杀的。

海子原名査海生,生于 1964 年 3月 24 日。从 1982

年至 1989 年不到 7 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

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 200 万字的

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

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1989 年 3

月 26 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 25 岁。他曾长

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上世纪 80 年代新文

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其

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

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仪式

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

等。

本周最新到货

52

从意像上看,海子的诗跟殷夫非常接近。同样的充满激情,同样的大而无当。只是殷夫在诗

歌里扮演的是以解救天下芸芸众生为己任的红色侠客,而海子则在诗歌里借助夸张之极的意象扮

演了一个诗歌王子。

按说,五四新诗的大而无当,殷夫并非是始作俑者。郭沫若的诗歌,在吹牛皮和自我夸张上

远比殷夫没有节制。但郭沫若再胡言乱语,头脑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自己是在表演,他知道自

己的表演不是为了把自己真的奉献出去,而是通过表演为自己捞进点什么。因此,郭沫若绝对不

会傻到像殷夫那样真的把小命也一起演进去。郭沫若当年一写完声讨蒋介石的所谓檄文,马上溜

之大吉。在这方面,写作檄文的郭沫若也罢,写作《从牯岭到东京》的茅盾也罢,一个比一个精

明。他们再革命,也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小命给革掉。但可怜的殷夫哪里懂得这种在诗歌里是一回

事、或者说、小说里是一回事、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又是另一回事的奥秘。殷夫于是傻乎乎地成了

烈士。

殷夫(1909 年—1931 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

命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原籍浙江上虞,

诞生于浙江象山。本姓徐,从小好学,十三四岁开始写诗。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任团中央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

经常为刊物《萌芽》、《拓荒者》、《巴尔底山》写稿。著有诗集《孩

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1931 年 2 月 7 日被国民党政府杀害

于上海龙华,未满 22 岁。殷夫是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位重要的革命诗人。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

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

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

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

成《郭沫若全集》38 卷。除学术作品和资历以外,郭沫若的

品格和在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中的表现受到广泛的质疑。

茅盾(1896(丙申年).7.4-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

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

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

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子夜》、《蚀》三部曲

(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腐蚀》、《虹》等。

本周最新到货

53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北京那些牛皮哄哄的先锋诗人身上。芒克虽然不需要像郭沫若那样闹革

命,但他也跟郭沫若一样善于喜欢混江湖。他在扮演诗歌皇帝的同时,也明白这不过是闹着玩儿

的。在京城里混了这么些年,皇帝好做不好做,这种道理芒克不明白岂不是白活了?因此,他闹

得再认真,也知道不过是逢场作戏。假如日后说起长兴岛那一幕,他可以非常潇洒地说一声,那

哪能当回事,逢场作戏罢了。

我相信李陀也懂得这个道理,具体我后文细说。我之所以说芒克比李陀还李陀,不仅是说芒

克在胡闹程度上跟李陀相近,也是指他其实跟李陀一样的心知肚明,并且看上去也跟李陀一样豪

爽。

但海子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从外省农村跑到北京念书,进的又是北京大学。那所大学虽

然有科学和民主的传统,但在那里面念书的学子,一个个都感觉自己比陈独秀还陈独秀,比胡适

还胡适。没有一个肯说谦虚话,没有一个愿意低调行事的。北京的皇城气氛,加上因在北大读书

而来在所难免的自我夸张,然后再是北京诗歌界自《今天》以后的先锋诗风。那样的诗歌风气,

在意象营造上力求夸张,无限放大,仿佛是一场大而无当的比赛。你说你写的是《诺日朗》,我

则在天空挂上一个“悬棺”,海子不甘落后地在诗行里一笔一划地画出了“太阳和土地”。所谓党

卫军雨衣反穿,在上海的诗人笔下,不过是说着玩儿的事情,可是在北京的诗人几乎全部反穿了

党卫军的雨衣,有的也许还戴上了红卫兵的臂章。

然而现实生活跟诗人的夸张正好相反。银幕上放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此片在怀旧的名

义下,从文化大革命的日子里写出了阳光灿烂的感觉。皇城里富起来的人们则在胡天胡地地吃喝

嫖睹,使知识在财富面前黯然失色,使诗歌更是变得一文不值。北大的学生因此一个个焦灼不安,

内心深处有太多太多的能量需要释放,却一时上找不出突破口。一方面是整个社会打量大学生的

眼光越来越暗淡,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们在一场未完成的启蒙交响乐里,有关自我抒发和自我实

现的主题却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展开。

这样的焦灼,这样的张力,通通集中到海子身上,最后以断然自杀引爆成因为写诗而卧轨的

血案。

假设 1989 年的风潮早一点爆发,海子可能就不需要用自杀来证明自己的王子地位了。因为

历史会给他提供更合适的自我证明机会。但他太性急了一点,或者说,内心里的王子冲动太憋不

住了一点。就此而言,海子实在是太可怜了。他要是能够再忍耐几个月,那么无限风光就会降临

到他头上。他可以拿着话筒嘶哑着嗓子做一把领袖人物,可以找个女孩子在广场上举行婚礼,可

以绑着布条绝食到底。甚至浇上汽油演一场自焚。但我估计没有必要了。死是绝望的产物,生活

一旦有了希望,头脑自然就会变得清楚起来,甚至清楚得比当年的郭沫若还清楚。郭沫若不过是

溜之大吉罢了,可是 80 年代的学生后来居上,竟然学会了在开溜之前把别人送到枪口底下的江

湖招术。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海子不死,那么他的很多问题,生活上的心理上的个人地位的不明

确上的,都是可以一步步解决的,包括恋爱的失败在内。以海子的诗才,在广场上找个女孩子太

容易了。多少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学生,多少从来没有被女同学注意的男生,在广场上解决了在校

园里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解决的情感问题,性压抑的苦闷等等。

可是海子等不及了。他急急忙忙地冲出去,把脑袋过早地放到了铁轨上。

他等不及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他写了太多太多大而无当的诗歌,并

本周最新到货

54

且反过来把所有那些大而无当的意象当作补药吞了下去。我把这称做意象吸毒,或者说意象中毒。

而在这样的意象中毒背后作祟的,则是皇权意识,皇权崇拜。这类意识和这类崇拜,有时表现为

对某个个人,比如对毛泽东的崇拜。有时表现为对某种自然形象,比如太阳,土地,或者其他什

么大物事的顶礼膜拜。有时也会体现在对诺贝尔奖的渴望上,因为得到那样的大奖,就如同被加

冕为皇帝一样。反正形式多样,对象不一,但秘密只有一个,要成为高高在上的人物,要成为大

众欢呼的人物,要成为君临天下的人物。正如德国人永远不会忘记那场火炬游行,中国民众又何

尝忘记过广场上由成千上万的人群组成的红色海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的那个瞬间,可

能将永远停格在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人的内心深处。

这具体到海子则是,他误以为,用诗歌得不到的东西,可以用自杀,用死亡来得到。用诗歌

证明不了的自我,可以用自杀,用死亡来证明。可怜的海子。要是有个精神分折医生给他治疗一

下,也许有救。但中国人其时连如何保护牙齿都还没有学会,哪里懂得寻找精神分析医生看看自

己有没有出问题呀?

从案例上说,海子确实是自杀的。但从整个自杀的原因上说,海子却是被那个夸张的城市,

那所夸张的学校,那些夸张的诗歌,给谋杀的。我写到这里,发现有必要表扬一下我在前面章节

里批评的上海先锋诗人。他们的市民生活方式虽然世俗,但绝对不会因为那样的夸张而产生那样

的心理问题。小市民再世俗再势利,也永远是正常的,或者说,健康的。

假如明白了海子的死因,那么有关顾城的神话,也可以迎刃而破了。

我忘了是唐晓渡还是其他哪位朋友,曾经给我讲过顾城的一个生活细节。顾城在新西兰时,

养了许多鸡。但那里不允许乱养鸡,人家通知他自行处理。于是,顾城只好自己杀鸡。顾城杀鸡

的方式是非常简单的,就像他的诗歌语言一样简洁明快。他把鸡头一个个剁下来,扔进一个桶里。

看上去像是在做木匠活。我记得他有一首诗描写刨木花,写得相当美丽。我想他的剁鸡头被他写

成诗歌,也会像刨木花一样动人的。

正在他剁得十分起劲的时候,有个诗人朋友陪着一个德国的汉学家,前来造访。顾城放下杀

鸡的活儿,跟汉学家会面。会面完了之后,那位诗人朋友问顾城,你有没有让人家看见你扔在桶

里的那些鸡头?顾城回答说,我早放起来了。我哪能让他们看见这些东西?我在他们面前永远是

顾城,1956 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顾城写诗

功力深厚不但新诗了得还精于写旧体诗,及创作寓言故事诗。

顾城是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

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

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

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

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 年 10 月 8 日在其新西

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

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

字。主要著作有《黑眼睛》、《城》、《北方的孤独者之歌》等。

本周最新到货

55

天真无邪的纯真孩子。

有关这个细节,当然需要当事人进一步证实。我在此引出,是为了说明,当年顾城的那句名

言“黑暗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可能需要适当地修改一下。因为黑暗

给了顾城的不仅是一双黑色的眼睛,同时还给了他一颗黑暗的心。

早在听说顾城找了个女人,像母亲一样地照顾他,而他又像个任性的孩子似的,除了写诗撒

娇发脾气,什么都不懂,我就发现事情不对了。这与其说是个可爱的传说,不如说是中国男人十

分丑陋的积习。从张贤亮的“马樱花”,到顾城身边的谢烨,中国男人钻在女人怀里发嗲的传统

就像孩子断奶一样,始终没有真正断掉过。既然父母宠爱独生子女会造成小皇帝现象,那么被女

人如此宠爱的顾城难道就不会以皇帝自居么?既然是皇帝,那么女人的忤逆,就得遭到大辟的惩

罚。我不知道顾城剁鸡头是不是用了同一把斧子,但他提起斧子朝他的妇人剁去的时候,那颗人

头在他眼里跟鸡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个什么家务事都不会做的没用透顶的男人,哪儿来的如

此冷酷的心肠?只有一个解释,因为他把自己看作皇帝。皇帝杀死一个人,还不跟踩死一只蚂蚁

一样?只有等到杀死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皇帝。因为皇帝杀人毋须自己动手,皇帝

杀完人,也毋须自己面对,马上就有人进来把尸体拖走。于是,发现自己不是皇帝的那个顾城,

被依然是皇帝的顾城,一怒之下,也赐死了结。做了皇帝的顾城,一斧杀了背叛了皇帝的妇人,

再一索子吊死了觉得自己不像是皇帝的顾城。皇帝在屠杀中凯旋,顾城的女人和顾城在屠杀中完

成了臣民应尽的义务。

从案例上说,这当然是个刑事案件;但从成因上说,这是又一个精神分析病例。被女人宠成

皇帝,是不是北京城里的特例,我不敢断言。但我想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男人再被女人宠爱,

也宠不到如此恶心的地步。

我在 1988 年底写作《论毛泽东现象》的时候,仅仅就毛泽东而论毛泽东。我哪里想到,一

个毛泽东倒下了,千万个毛泽东站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毛泽东现象!

我承认《今天》诗人为中国当代诗歌做出过他们的贡献,我也不否认海子的诗歌具有一定的

审美价值,尤其是他写的一些爱情诗,清澈透明。但他们一个个发疯,一个个做出如此可恶又如

此可笑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以令人深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么?

这里还不算北岛在期待诺奖上的荒唐。考虑到他的失落,暂且略过算了。因为仅此三例,足

以说明,北京那些大而无当的先锋诗歌背后,潜伏着多么可怕的足以引起杀人血案的精神病因。

这么想想,我不由庆幸自己跟芒克是在上海这个城市里见面,要是在北京跟他那么争论,那

还了得?北京绝对是个疯狂的城市,在历史上既有过争相抢吃袁崇焕血肉的情景,又有过义和团

作乱的案底。一朝一朝的皇帝在皇城里轮着坐龙庭不知坐了多少年,这个城市没有毛病也要被坐

出毛病来。也许正是那样的历史背景,才导致有帝王心态的人物总是喜欢定都北京。北京的诗人

和入主北京的革命家一样,被这个城市的皇权意识困扰得苦。当北岛大声喊出“我不相信”的时

候,在他潜意识里激起的回音恰好就是“我相信”,相信这个城市悄悄地灌输给他的皇权意识,

皇城情结,皇天皇地皇得昏天黑地,皇得不可开交,皇到了误把他乡认故乡,皇到了误把诺贝尔

奖当皇冠。我希望北岛能够忏悔自己的这种皇权情结,这种假以诺贝尔奖飞龙在天的九五之尊渴

望。不说其他,仅以我举的三个例子,就已足以让他引为前鉴了。既然知道什么是什么的墓志铭,

什么是什么的通行证,他难道就连中国人诺贝尔奖渴望背后的帝王情结也看不出来么?任何东西

本周最新到货

56

到了中国就要变质变味,诺贝尔奖的效应也同样不例外。做生意开公司的没有学会商业文明的游

戏规则,却滋生了古里古怪的公司毛泽东式的权力意识。从以人道主义为基准的诺贝尔奖荣誉里,

却会生发出君临天下的狂热来。牟其中的教训和北岛的荒唐,骨子里都系于同样的病根。倘若北

岛需要什么治病良药,那我建议他去向阿城讨教讨教,如何做个普通人,如何建立平常心。诗人

不做普通人,怎么可能写出有人情有人味的诗歌?作家没有平常心,又如何可能写出有人道情怀

有人文关怀有灵魂追求的小说?道理是简单的,但对于得了皇权病的诗人,做起来却可能是困难

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北京先锋诗人的这种心理症结表明了,这个城市在骨子里根本不具备文

学的先锋性。无论是《今天》诗派及其相应的星星画展,还是后来的先锋诗歌及其相应的圆明园

艺术村,与其说是这个城市的产物,不如说是文学和艺术的先锋思潮借该城一方宝地,作为演出

的舞台。虽然中国 80 年代的先锋诗歌和先锋小说的最先都是在这个城市发韧的,但这个城市真

正的先锋意识,却是在 90 年代才开始变成一种自觉,我指的是以陈染一类的作家为代表的所谓

“私人小说”的创作。但这绝对不是 80 年代的故事,而是 90 年代的文学现象。陈染在 80 年代

写出的作品,我称之为现代主义童话小说。

80 年代的北京,正处在一场文化嬗变的阵痛之中,这个城市本身的先锋意识,根本还没有形

成。《今天》诗派从根子上说,与其说是先锋诗派,不如说是一批最早的极权话语和话语权力的

反对派,或者说挑战者。其先驱人物是郭路生,亦即食指,而其更早的先驱人物,则是离北京千

里之遥的异端诗人黄翔。假如从这样的一种文化渊源上着眼,那么《今天》诗派的脉胳就非常清

楚了。至于后来的海子等先锋诗人的先锋诗歌创作,则是从北京的校园里,而不是从北京这个城

市自身生长出来的一种带有强烈的校园气息的诗歌话语。

北京这个城市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先锋性,要到 90 年代的陈染们完成经由大学走入社会然

后再由社会转向个人转向自身这样的演变过程,才真正成立。与北京没有现代商业文明传统相应,

北京没有现代派文学的先锋传统。这是北京与上海的一个根本区别所在。当年北京最早介绍和倡

言现代派文学的两个人物,都没有得到这个城市给予的承认。上海的先锋文学,会在上海市民当

中成为一种文学的品牌,从而得到这个城市的认可。但写作《西方现代派研究》的陈琨最后只好

远走他乡,至于提倡现代派小说写作和进行戏剧实验的高行健,当然就走得更远了。这种出走与

北岛,原名赵振开,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曾多次获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目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先后

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

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

誉院士。

主要作品有《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归来的陌

生人》、《蓝房子》等。北岛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

文字出版。《回答》为其代表作之一,其中的“卑鄙是

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经成为

中国新诗名句。

本周最新到货

57

其说是他们个人的选择,不如说是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根本不认同这样的异类。即便是陈染们的先

锋写作,也不可能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只是作为一种风景罢了。至于后来冒出的《北京娃娃》,

那更是一种喜剧式的先锋文学,即用女人的身体作为文学的开路先锋。先把女人给搞笑了,然后

再把文学搞笑掉。而这种下半身文学的前提,则是男人的宠爱。这种文学写得再卖力气,也不可

能具有真正的先锋性,更不可能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至多只能成为这个城市堕落的象征。

这个城市在 80年代的标志性作家,是王朔。

2.王朔小说和大院文化

王朔,中国著名作家,编剧。1978 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玩的就是心跳》、《动物凶猛》、《无

知者无畏》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王朔文集》等,他那种反派的表演也是让人深入人心。他

的早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后来的小说则形成特有

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

都有嘲讽,后进入影视业,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

比起《今天》诗人们的疯狂和荒唐,北京作家里头的王朔,反倒显得正常和可爱。虽然王朔

有王朔的不足,但他毕竟在心态上相当健康。

胡河清生前曾经把王朔和刘震云称之为“京城两利嘴”。刘震云的小说,我没怎么读,不知

那张嘴如何个利害法。但王朔的小说,我却是相当熟悉的。不说在 80 年代读了他几乎所有畅销

或不畅销的小说,即便在那个地方,我也因为读他《千万不要把我当人》读得大笑不已,差点导

致同室囚徒朝我拳打脚踢。因为那些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盗窃犯,还有其他什么犯,把《千

万不要把我当人》夺过去一读,觉得一点都不好笑。他们个个以为自己是人,只有我认同了“千

万不要把我当人”。于是,他们朝我虎视耽耽,察觉出我跟他们原来不是一种气味的动物。那情

景让我终生难忘。

本周最新到货

58

王朔确实是张利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但我的喜欢王朔小说,并不仅仅因为他敢于搞笑和

善于搞笑,而且还在于他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平民意识和时不时地流露出来的民间智慧。

王朔的小说,写得再油滑,视角始终是“小人物”的视角。他可以把一个笑话说得非常夸张,

可以让丑老太婆像个小姑娘一样地发嗲,可以让局长之类的人物因为练习气功而在地上胡乱翻

滚,但他骨子里从来不放大自己。他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没有必要扮演什么大人物。以王

朔的这份定力,我估计就是把他扔进北大那个很容易让人狂妄的学校,他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个平

头百姓。他偶尔会玩一把《王朔全集》,但他心里很清楚这不过是搞笑,不过是商业操作,不过

为了赚点狗娘养的人民币。

我认为王朔的智慧,就是从这样的定力里面生发出来的。王朔不是个在小说里乱耍小聪明的

作家,也从来不会装腔作势地吓唬读者,更不会展览什么酷刑制造恐怖气氛。王朔的智慧在于,

我不跟你吵架,但你得让我活。这种智慧看上去非常简单,但骨子里却不无大智若愚的修为。联

系到这种智慧所产生的文化背景,我不得不认为,这在 80 年代 90 年代的中国,可算是最简单也

是最高级的民间智慧了。因为中国民众尤其是中国大学生们,很少具有这种智慧。普通民众喜欢

梁山好汉式的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学生撒起娇来更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他们没有双向同构式的

思维方式,凡事先给人家留个余地,然后再告诉人家,你活我活大家活,政治术语叫做双赢。这

种方式的高明之处在于,一开始就占了平等的地位。而那种玩命的方式不顾后果的方式通常是把

自己放在人家脚底下的方式,根本不是跟对方平起平坐的商谈方式。王朔懂得这种双赢的方式。

王朔的这种民间智慧,与莫言的小说相比较,显得尤其突出。虽然从小说美学上来说,莫言

的小说似乎更加具有先锋意识,但莫言的小说在文化内涵上,通常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我听刘再

复对我说,他曾听莫言说过,莫言小时候有过饥饿到连煤块都塞到嘴里乱吃一气的经历。我听得

毛骨悚然,同时又充满同情和悲愤。也许是那么惨痛的经历,使莫言的小说天然具有与众不同的

质地。然而,这个可怜的乡下孩子同时又无法让自己的小说感觉建立在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上。

他的感觉透明起来像根可爱的红萝卜,但混浊起来会觉得义和拳也很好玩。或者说,莫言的感觉

一旦为其纯真的孩子气所主导,小说就变得奇光四射;其感觉一旦受了媚俗的诱惑,其小说写作

就会类似于一场高粱地里的发泄;至于其感觉一旦有了朝天阙式的蠢蠢欲动,其小说就会变成以

玩弄酷刑为赏心乐事的撒娇。

刘震云,1958 年 5 月生于河南省延津县,著名作家。1973 年至

1978 年服兵役。1978 年至 1982 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

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 年至 1991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

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

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

本周最新到货

59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 年 2 月 17 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上世纪 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

作家。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 20多种文字在全

世界发行。2011 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

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与莫言的这种不稳定相比,王朔显然要沉稳得多。王朔不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王朔

虽然有时也做做顽主,但他骨子里从来不会把自己玩懵掉。他既会扮演成顽主在影视界瞎混一把,

也会开个公司,认真尝试一下别人做不了的文化事业。虽然这两者他后来都玩不下去了,但他在

小说里那种从来不变的清醒依旧。

王朔的这种清醒,甚至连王蒙都难以企及。王蒙在 90 年代对王

朔公开表示认同和赞赏。王蒙为此拒绝崇高。但王蒙的拒绝崇高,

不是王朔式的民间智慧,而是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小聪明,一

种面对极权时做出的十分精致的规避动作。就像在文学圈里流传的

那样,王蒙的聪明一如他的小说《活动变人形》那样的“活动变形

人”。因为崇高是无所谓拒绝不拒绝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就好

比没有高度就无所谓堕落一样,从来不曾崇高过,哪里来的拒绝?

王蒙在《青春万岁》里的少年布尔什维克情结,与其说是崇高,不

如说是在极权底下捏出的一个兰花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蒙骨子里是个十分搞笑的人物。虽然在关键时刻,他也表示过良心和

良知,但他从来不放过搞笑的机会。比起王蒙的这种搞笑性格,刘心武显然要诚实多了。虽然刘

心武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有花旦式的弱不经风,但他骨子里倒并非是没有自己判断和自己立场

的人。中国传统戏剧舞台上的许多花旦形象,骨子里都有点刚直不阿。刘心武的文学人格,接近

《霸王别姬》里的女主角。这是一种典型的皇城知识分子人格。有哭泣的热情,没有行动的能力。

王蒙,1934 年 10 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皮,1948 年 10 月入党,1948 年 10 月参加工

作,相当大学学历,研究员。当代作家。主要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

中短篇小说、小说集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等,评论、随

笔集有《你好,新疆》、《当你拿起笔》、《漫谈小说创作》等,散文有《德美两国纪行》、《桔

黄色的梦》等,诗歌集有《旋转的秋千》、《西藏的遐思》等,自传有《王蒙自传第 1部:半

生多事》、《王蒙自传第 2部:大块文章》等。

本周最新到货

60

想想那年,有多少北京文化界的遗老遗少,在大学生面前流露出这样的花旦人格。抱着学生

痛哭流涕者有之,老泪纵横者有之,哭天抢地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就是没有一个毅然站到

学生前面去。就是没有一个断然告诉学生,你们回去,剩下的让我们来做。

联系到王朔所置身的城市,联系到王朔所面对的皇城知识分子,王朔小说的平民意识和民间

智慧,确实弥足珍贵。但王朔也有王朔的不足,我指的是他的大院文化背景。

大院文化是北京自 50 年代初开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八旗文化。相对于老八旗文化那五式的

没落,新八旗文化霸气十足。这种文化在 90 年代的代表作是《超限战》那样的极端民族主义和

国家主义。在 80 年代的代表作则是王朔的一些小说,尤其是《动物凶猛》一类的。这部小说后

来被改变为叫做《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电影。故事怎么说,那当然是创作的自由。再说,在任何

年代,哪怕是纳粹时代,都可能有美好的回忆。把大院在文革中的日子写得如同伊甸园那样的田

园交响曲,也只能说是各人感受不同罢了。但是电影导演故意通过片名将文化大革命年代命名为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此表示他对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制造者的敬意,那就颇有一股大院文化的霸

气了。王朔原来《动物凶猛》的小说命名虽然有些大院口气,但也颇有生存的艰辛感,何苦要改

成那么一个名片,以此挑战他人的痛苦记忆呢?你真的以为你是谁呀?

王朔的小说原作并没有这种挑战意味。但王朔小说里时不时的也会流露出一股“我是流氓我

怕谁”的劲头,可能跟耳濡目染大院的那种霸气和痞气有关吧。这两种习气其实是一回事情,唯

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权势大一些的,自然就以霸气为主导。权势小一些的,则以痞气为手段。

或者说,得意时流露的是霸气,失意地玩的是痞气。其心理成因,则是所谓的主人翁意识,或者

说,占领者的优越感。

大院文化不是那个城市生长的标记,而是那个城市被再度占有的标记。这种文化是权力话语

的一种形式,但通常是隐藏在权力背后的话语,而不是权力本身。假如权力是虎,那么这种文化

则是狐,狐假虎威。不仅王朔的小说受到这种文化的污染,就连刘索拉的小说,也充满因大院文

化而来的自以为是。

被大院文化熏染出来的作家学者,很难建立自由的平民心态。虽然王朔是个具有平民意识的

作家,但其平民意识并非是自由的产物,而是一种皇城里皇民的自觉。相对于一些演皇上演多了

或者看皇上电影看多了、因而莫名其妙地产生皇上心理或者说皇上自觉的神经病演员和神经病国

刘心武,1942 年 6 月 4 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

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

《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

际笔会中国中心。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

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20 世纪

90 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

展起到促进作用。2014 年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飘窗》。

本周最新到货

61

民,王朔这种皇民的自觉还算比较正常。但王朔要是换个环境,比如说,到纽约这样的城市生活,

学做一个自由的平民,就会觉得非常困难。

王朔不是没有到纽约呆过,他在纽约不声不响地呆了将近半年,然后又不声不响地回去,再

也不作任何尝试,也不予任何置评。他对纽约的感受,几乎都在这两个不声不响上表达出来了。

至少,王朔明白了北京和纽约这两个城市的差异,明白了在北京大院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孩子,跟

纽约是多么的难以投合。因此他知难而退,知难而自知。

相对于王朔的这种自知,刘索位就显得智商不高。刘索拉在纽约使

出浑身解数,该试的几乎全部试过了。剃光头,穿长衫,戴礼帽,变换

着各种嗓门乱叫一气。一会儿扮男,一会儿做女。据有个段子描绘,刘

索拉来纽约之前,跟母亲道别说,她准备豁出去了。她母亲关照她说,

除了自杀,其他什么都可以试试。这个段子的真实性也许需要证实,但

刘索拉确实是努力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壮志未酬。在北京的那种玩法,

跑到纽约来是根本行不通的。带着大院文化培养出来的唯我独尊、自以

为天下第一的心态,在纽约演来演去,也只能演成一场场喜剧。刘索拉

这种努力,让王朔看了会忍不住发笑。不说王朔的平常心操练到什么程

度,即便凭他的智商,也绝对不会像刘索拉如此玩命。

当然了,比起北岛对纽约的抹黑,刘索拉这种努力,显得不无可爱。因为刘索拉虽然没有实

现自己的奋斗理想,但并没有因此朝纽约这个城市吐痰。就此而言,刘索拉要比北岛健康得多。

北岛对纽约的种种诽谤,和一个文革诗人对巴黎的诋毁,成为中国诗坛臭名昭著的“双璧”。相

比之下,北岛更加无耻。在海外漂流的中国文人墨客,没有一个能像北岛那样,占尽先机,四处

受宠,不说像只诗歌金丝鸟,至少也是个桂冠诗人的形象。他最后居然以一口《纽约印象》的浓

痰,报答了主人的殷勤好客。我不清楚北岛与北京的大院文化有多少关联,但这种行为这种心理,

与《超限战》的狂妄,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而且,比起那样的狂妄,北岛还多了层无

耻,全然一副小人面目。说到小人,我想到那个叫做刘恒的北京文人。

刘索拉是一位音乐家、作曲家,也曾经被视为中国真正的“现代派”的作家。刘索拉的小说被看

成是我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首批作品。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

的笔法,表现当代中国 80 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

刘恒(1954.5— )男,本名刘冠军。汉族,大专

学历,无党派人士,北京斋堂人。现任北京市文联

驻会作家、北京市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

主席团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第二十九届北京奥

运会圣火传递北京站火炬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

常委。

主要作品有《狗日的粮食》、《东南西北风》、《连环

套》等。

本周最新到货

62

虽然王朔小说带有大院文化的痕迹,但北京作家的大院腔调,最为典型的却不是王朔,而是

刘恒。别看刘恒动不动以《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之类农民的饥饿和农民的精液唬人,他那

种痞子腔调的来源,恰好就是北京大院。大院文化既是一种占领者文化,或者说主人翁文化,又

是一种代表文化,动不动就以农民代言人,或者其他哪方劳苦大众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反正怎么

唬人怎么来,关键在于恫吓要有效果。与上海的占领者最后被花园洋房悄悄地征服不同,北京的

占领者通过大院文化,跟千百年来的帝王传统对上了暗号、接上了头。假如没有大院文化的影响,

那么北京作家写出来的小说,就应该跟老舍相去不远。

真正的北京平民小说,既不是刘恒式的,也不是王朔式的,刘索拉的当然更不像,而是当年

老舍笔下的世界。无论是《骆驼祥子》,还是《茶馆》(尤其是第一幕和最后一幕),那种纯真的

北京味道,那些善良纯朴的北京芸芸众生,那种人世的悲凉,那种活在悲惨世界里的无奈,让读

者读了,让观众看了,无不唏嘘感慨。假如可以把老舍的小说作为一个标高的话,那么 80 年代

的北京作家里,只有史铁生接近那样的高度。

不过,在进入史铁生小说的论述之前,我得先把 80 年代北京文学圈里的周介人式人物,李

陀,作一个历史性的文坛个案分析。

3.边缘人李陀的阿 Q真相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基督徒。老舍是他

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开始使用的笔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37 年《骆驼祥子》问世。文

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 年 8 月 24 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

杀。辑有《老舍文集》。

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李陀,原名孟克勤,达斡尔族,内蒙莫力达瓦旗人。1958

年毕业于北京第 101 中学高中。历任北京重型机械厂工

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文学》副主编。197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自由落体》、《七

奶奶》、《重担》、《光明在前》、《带五线谱的花环》、《不

眠的春夜》、《雪花静静地飘》,评剧剧本《红凤》等。短

篇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电影文学剧本《李四光》、《沙鸥》(合作,已拍摄发行)

分别获 1979 年、1981 年文化部优秀电影奖。

本周最新到货

63

在 80 年代北京文学圈里,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坛上,找不出一个比李陀更活跃比李陀更可笑

比李陀更可怜的人物来。说到这个人物,让人又是厌恶,又是痛心。哀其境遇,怒其不争气。说

他是文学那五,他却没有那五那样的旧贵背景;说他是文化阿 Q,他却的的确确是在北京城甚至

在红色贵族的圈子里长大的。说他很有文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却是个地道的文学玩票者。说他

从来不把文学当回事,他却对文学热爱到了一生没有离开过文学。说他是个文学青年,他却自以

为自己是个文坛领袖,号称陀爷。说他是个文学大家,却从来没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更拿不出

什么说过得去的文学作品。有时他说话亲切随和,模样谦虚谨慎;有时他突然变得高高在上,向

所有他所见到或者没有见到的人们指手划脚。同样的来自社会底层,当年声名赫赫的刘再复从来

不隐讳自己是个农家子,而上窜下跳的李陀却从来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我最后是读了一位红

色贵族之女写的叫做《山水相依-一个异国家庭的离合悲欢》的回忆录,才彻底解开了李陀之谜。

假如说,阿 Q再世,活到 80 年代的北京城里会是什么样子的,那么看看李陀,就会一目了然。

在回忆录里,李陀被称之为我们家的小哥哥。所谓小哥哥,是指她们家那个保姆的孩子。李

陀九岁的时候,跟着母亲流落在北京城,形象跟《雷锋》电影里的小雷锋一模一样。但他比小雷

锋幸运的是,他还真的碰上了好人。刚刚进城的那家革命者,出于一种对劳苦民众的同情,收留

了他们母子俩。这本来确实是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无论是收留者还是被受留者,都会让人一掬同

情之泪。然而,一种奇妙的反差,却同时落在了李陀的命运里。

这种反差的微妙在于,李陀既是佣人的儿子,或者说奴隶的孩子,但从理论上说,又是主人

的儿子,即翻身当家作主说法上的主人。相反,收养他们的那家主人,在理论上却是人民的公仆。

用一句现代汉语的语法逻辑作描述,李陀是作为仆人的主人家的一个作为主人的仆人的孩子。这

种逻辑非常简单,又极其复杂。李陀被这个逻辑缠绕终身,一直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主人还是

仆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海子是被大而无当的诗歌意像所谋杀的一样,李陀被这个他永远也

搞不明白的逻辑给困惑到今天,依然活在这个逻辑的困扰里。

对李陀来说,这个逻辑不仅在他所寄居的主人家里出现,也同样在他所就读的学校里存在。

他读的是红色的贵族学校,班上甚至整个学校里的学生,都是作为仆人的主人的孩子,唯独他一

个,却是作为主人的仆人的儿子。等到他长大成人,走上社会,他发现他所居住的城市,乃至整

个国家,到处存在着这样的逻辑谜语。而他这个作为主人家的仆人之子和作为仆人家的主人之子,

则既是整个谜语的谜面,又是整个谜语的谜底。

活在这个谜语里的李陀,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确切位置,可是从来没有找到过。因为这个谜

语要说有答案就有答案,要说没答案就没答案。关键全在于作为谜语本身的李陀,如何选择自己

的人生方式。

假如撇开种种眼花缭乱的说法,李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边缘人。无论从社会地位,还是从在

北京这个皇城里的位置上,或者从整个权力话语和话语权力的架构里,李陀都是一个边缘得不能

再边缘的人物。然而,他非常荣幸、也可以说非常不幸地处在了中心得不能再中心的城市里,中

心得不能再中心的生活圈子里。想想看吧,假如大观园里的贾宝玉,突然被揭发说,他的母亲不

是王夫人,甚至连赵姨娘都不是,而是刘姥姥村里哪个村妇的儿子,整个故事会变成什么模样?

但李陀的悲剧,或者说,李陀的喜剧,恰好在于,他是真正的假宝玉。

少数民族的血缘,不仅给了李陀聪明才智,而且还给了他一副相貌堂堂的皮囊。不说让女人

们人见人爱,至少不太会受到女人的冷落。李陀能让才貌双全的电影才女导演断然下嫁。他也能

本周最新到货

64

让主人家的公主,对他好感永存。那位回忆录作者在书中说起李陀时的声调,真是甜得不能再甜。

一声小哥哥,叫得就像大观园里的哪个小女孩在呼唤着贾宝玉那样的情哥哥。由此也可以想见,

作为谜语的李陀,有着如何天然的以假乱真资本。

李陀的以假乱真,不仅让女人对他着迷,也让男性朋友觉得他非常哥们。李陀待人热情起来,

有着不顾一切的豪情满怀,从不让人怀疑他具有两胁插刀的侠气。记得那次在新时期十年会上,

他力劝我上北京的那番诚恳,那番义气,把我感动得认定李陀是个好朋友。哪怕他转眼就在会上

批评我如何如何,我也一点不计较。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义气,李陀推荐起文学新人和小说新作

来,同样的不遗余力。

按说,李陀假如沉得下心来的话,认真思考,勤奋写作,不会做不成文学上的大业来的。远

比他穷苦的莫言,都能闯入北京城里做出一番成就,更何况好歹还是在北京、并且是在北京的上

流社会里长大的李陀。但李陀没有选择脚踏实地,而是一心一意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不伦不类

的公子哥儿,不顾自己作为一个边缘人的种种尴尬,吃力不讨好地但又不屈不挠地向话语中心挺

进,扮演执掌话语权力的角色。

从整个所谓的新时期文学、或者说 80 年代的中国文学一开始,李陀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他

的边缘人的中心角色和中心话语的边缘人角色。而且,他还同时站在两个边缘上,既站在文学的

边缘,又站在电影的边缘。他一面跟着呼吁现代派写作,并且还真的写了两篇习作《七奶奶》和

《自由落体》;一面煞有介事地谈论什么长镜头理论,借着夫人张暖昕的光,在电影界呼了一下

风,唤了一阵雨。弄得电影界的人不知道他是文学界的何方神圣,文学界的人又被他的电影理论

所迷惑,搞不明白《七奶奶》和《自由落体》中的镜头到底有多长。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李陀由此完成了从当年文化大革命当中工人写作组的成员到一个文学界甚至电影界的先锋人物

的成功转换。上海的周介人由于被巴金及其《收获》家族纠缠着,怎么也摆脱不了巴金批斗小组

组长的旧案。北京的李陀却十分幸运地用一个长镜头加上两个短篇小说,便轻而易举地脱胎换骨,

焕然一新。

《七奶奶》,刊登在《北京文学》,1982 年第 8期

本周最新到货

65

但李陀的抱负显然不满足于在文坛和电影界仅仅做如此一个托马斯全旋,他的才智也不允许

他停留在这样一种文学体操的水平上。他需要更新的突破,而且历史也给他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1984 年的年底,他在杭州会议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活动家角色,把指导性的领袖角色

和游说性的说客角色,同时演得活灵活现。假如他那年向当时《上海文学》的主编李子云女士推

荐阿城的《棋王》时,还多少有一种李陀式的男性魅力在暗中悄然助阵,那么在杭州会议期间,

他的成功完全建立在了众志成城和众望所归之上了。李陀在文坛上的真正地位,就是在那个会上

奠定的。而李陀的文坛领袖幻觉,也是从那个会上开始真假不分的。

那次会议以后的李陀,可谓一帆风顺,顺到了不需要写作任何作品,便可在文坛上教导这个,

开导那个的地步。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推荐了无数个作家,无数篇作品。假如把他所推荐过的作家

和作品列成一张名单和一篇目录,那么人们会十分惊讶地发现,这差不多就是整个 80 年代的新

潮小说和新潮作家了。

然而,即便具有如此辉煌的推荐成就,无论是被他所推荐的作家,还是没有被他推荐过的作

家,却没有一个在内心里把他当回事情,虽然有一些依然保留着对他的尊重,但大都已经公开地

或者悄悄地弃他而去。他满心以为凭借推荐换来的尊重,可以使他的光芒变成永不消逝的电波。

殊不知,几乎全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不要说桀骜不驯的马原,就是一度言必称李陀的余华,

都忍不住原形毕露。那些文学小子,不是过河拆桥,就是上岸弃船,从而一次又一次地让李陀尝

尽了从中心被不断抛回边缘的滋味。

我承认这当中有许多世态炎凉的成份,但我又不得不指出,李陀所扮演的那种角色本身,让

人难以肃然起敬。就好比走进剧场的观众,被一个殷勤的领票员领到自己的座位上之后,眼睛必

然看着舞台,不会继续停留在领票员身上。所谓的指路人通常都是些被人遗忘的角色。也许正是

这样的原因,木心一针见血地描绘上海人的指路方式,通常简单到了动一动嘴唇、微微转动一下

脑袋的地步。可是李陀却不仅把人领到人家的家门口,还要指望跟着人家一起走进去作客。那与

其说是别人不懂得礼貌,不如说是李陀自己不识相。

写到这里,我不由非常地同情李陀。作为主人家的仆人之子,李陀太需要他人的尊重,太在

乎他人的尊重了。可我又非常痛恨李陀,既然如此,为何不把他人的尊重建立在自己的事业之上,

偏偏要通过玩票的方式来得到呢?按说,做个领票员,把观众、尤其是有资格却没有票的观众领

进戏院里,那也算是积了功德。何苦接下去玩票呢?玩票那样的公子哥儿习气,岂是你李陀的本

性?

可是,李陀的毛病就出在这种迷失本性上,或者说出在他的忘本上。刘再复能在文学上能够

修练有成,在于他从来不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李陀从来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九岁

以前走过的那些路途;从来不回过头去想想,自己在风雪交加饿寒交迫的日子里,何曾能够梦想,

有朝一日会有才貌双全的女子相伴,会有如日中天的名声相随。他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自然也就

不会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更为可悲的是,他在 80 年代没能理清的混乱,到了 90 年代变得乱得

不能再乱。

90 年代的李陀,彻底迷失了方向,彻底迷失了自己。在 80 年代已经够混乱的那个逻辑角色,

到了 90 年代变成了更为混乱的一个在中国的美国人和在美国的中国人。李陀因此根本弄不清自

己到底是站在美国发言还是在为中国奔走呼号,根本弄不清楚自己是美国学院里的学生还是中国

高校里的学者。身份完全模糊,角色彻底紊乱。

本周最新到货

66

记得我在那年科罗拉多大学的讨论会上见到李陀时,跟在北京见到他的时候,简直判如两人。

在北京的时候,彼此见了面尚能谈论文学,我和他还非常认真地作过一次对话,讨论语言问题。

我给他说了自己正在写作的《论毛泽东现象》,说了对毛语文化的感受。他当时好像也很赞同我

的看法,并且有一阵子经常把毛语挂在嘴上。虽然他从来没有认真分析过毛语。但这都无所谓。

有关毛语的批判,谁说都一样。然而,在科罗拉多重新见面时,李陀一脸苦大仇深地痛骂美帝国

主义,甚至连美国的公路都招他惹他似的,被他一顿痛骂。骂完之后,李陀转身就让与会的朋友

们聆听他的第二任妻子,一个在美国大学里获得了终身教授的前工农兵学员,煞有介事地介绍她

从美国大学的教科书和美国大学的课堂里看来和听来的那些左得出奇的胡思乱想。我记得很清

楚,那是在学校旅馆的一个房间里,我当时很随意地趴在床上,皱着眉头沉着脸,从头到尾,一

言不发。李陀非常注意地察看着我和其他听众的反应,希望能够得到认同,或者说,被他的第二

任妻子所启迪。我看他那样的留意,那样的惴惴不安,都不忍心把我的感受当场说出来。因为我

当时觉得很像置身于哪部老式电影所描写的什么煤矿工人俱乐部的简易课堂里,在听着不知从哪

里来的秘密教员开导大家说,工人两字加起来,就是一个天。工人出头变成一个土,土字中间加

横,就成一个主。不是我故意搞笑,那些理论说白了,并不比这种从字形和词根上寻求开掘和突

破的启蒙更加深奥。

但李陀非常当真,而且崇拜得五体投地。刚才还在开骂人家的公路,转眼就对人家的这些劳

什子诚惶诚恐。其实说白了,李陀并不是崇拜那些莫名其妙的理论,而就是崇拜美国的学院。他

为自己找了个美国学院里的终身教授做老婆,骄傲得什么似的,连说话的口气都充满了学术腔,

一如当年在北京时说话的口气像个高干子弟。

内心深处的崇拜是一回事,嘴巴上的开骂,又是一回事。李陀真的非常的阿 Q。一面跟村民

们学说城里如何如何,一面又把城里人骂得一钱不值。城里人的阔气,让他嫉妒;而村里人的懵

懂,又让他得意。我记得当时在场有好几个学人被讲得精神状态非常的委靡,让李陀着实得意了

一番。

李陀对美帝国主义的痛恨,与阿 Q对赵太爷的感受是一模一样的。他一面骂着美国,一面又

向往着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不仅手里捏着美国绿卡,身边还躺着黄皮肤的美国教授。他什么都骂,

又什么都要。想想看吧,要是阿 Q也能这么个混法,鲁迅下笔时也不得不考虑触犯一个在美国的

中国人或者说在中国的美国人的后果吧?

阿 Q是鲁迅小说《阿 Q正传》的主人公。

注:阿 Q的“Q”在此不读“Q”,而是读“guì”。

阿 Q 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

形象。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压迫和屈辱,

但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反而自我

安慰,即使是在受污辱甚至要被杀头的情况下,

他也以为自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后来人们就

常把阿Q作为这种用假想的胜利来自我安慰的“精

神胜利法”的代称。

本周最新到货

67

假如美国教授乔姆斯基的神经病、可以通过北大荒的锻练或者前苏联古拉格群岛上的劳改来

医治的话,那么李陀的这种阿 Q症结,却不是任何精神分析医生能够解决的。这是一个非常重大

的文化问题。西方的左派,通常可以被历史事件所教育。无论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或者 1989

年,还是美国的 9。11,都使许多西方左派产生不同程度的省悟。因为他们一般都是真诚地相信

自己所讲说的学说和所著述的理论。但中国的新左派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相信

自己所说的言论和自己所写的文章。阿 Q们经过一次次历史事件的洗礼,已经狡猾到了一面吃着

赵太爷的饭,睡着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一面骂着赵太爷的霸权主义,批判秀才娘子宁式床的荒淫

无耻。比起阿 Q的欺负小尼姑,李陀在小尼姑的脸上不知捏了多少下,但他照样要对小尼姑表示

嗤之以鼻。你说怎么办?

从阿 Q到李陀的历史演变上,人们丈量出的,与其说是国民性的变化,不如说是文化的进一

步沦落,人性的进一步扭曲。就北京这个城市而言,比起李陀的逻辑谜语和内心迷失,那五之类

的破落子弟实在算不了什么。那五不过有个我家先前阔多了的虚荣,李陀却没有先前之阔也照样

虚荣。因为李陀是在一面阔起来的时候一面破落下去的,或者说,在一天天好起来的同时,一天

天烂下去。从李陀的这一个案上,可以发现许许多多中国历史文化的秘密。我在此写下的这些文

字,不过抛砖引玉罢了。我希望后人对此个案能有更深入的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就此而言,

李陀确实是有贡献的。他不仅给 80 年代的中国新潮文学推荐了许多年青力壮的文坛后生,而且

他本身作为一个当代文化阿 Q,一个具有难解难分的中心话语情结的边缘人,一个弄不清自己到

底是主人还是仆人、到底是身在美国心在汉的美国永久居民还是娶了美国教授的中国男人的逻辑

谜语,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来说,也已经相当的意味深长了。

4.史铁生等北京栋梁型作家

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县,1951 年出生于北

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次透析维持生命。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

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2002 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

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品散文《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本周最新到货

68

史铁生正好跟李陀全然相反,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从来没有扮演过任何跟自己身份完

全不相干的角色。史铁生的本色本相,成为他整个小说的写作基点,又成为他在小说中那种生命

修为的主要特色。正如阿城对于北岛是一剂良药,史铁生对于李陀乃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遗

憾的是,李陀只知道史铁生人好小说好,不知道史铁生的小说写作和生命修为对他来说是一面多

么明亮的镜子。榜样的力量虽然是无穷的,但对于不想学习的人来说,力量再大也不起作用。

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史铁生,除了老舍笔下描绘过的那种纯朴善良,还有一副天然的济世心肠。

史铁生的小说不管写到哪里,都会让人想到那首老式《毕业歌》中的歌词。“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只是史铁生的兼济意识再热切,也没有丝毫救世主感觉。这是最为难能可

贵的。

在北京的作家当中,史铁生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栋梁型的作家。所谓社会栋梁型不是指

他们要扮演什么角色,而是指他们要为社会,为他们所生存的那个世界,为他们所关切的芸芸众

生,做点什么。而且,纯粹是义务劳动性质,不需要任何回报,只要满足于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即

可。假如可以把这种品性称之为宗教情怀,那么应该是广义的。他们的兼济天下,没有具体的宗

教立场。无论他们的人生原则跟传统的儒家教义有多少吻合,他们也绝对不会声称自己是儒生,

或者自称是什么莫名其妙的新儒家。

这样的作家,在北京可以举出一批来。但最有代表性的,我认为是这么三个,史铁生,郑义,

李锐。后两者虽然因为上山下乡去了山西,并且在山西或者一度在山西办刊做事,但他们的北京

知青来历,使他们跟史铁生一样,都是北京这个城市的文化特产。至于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则是史铁生的《命若琴弦》,郑义的《老井》,李锐的《厚土》。

命若琴弦

史铁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

28.00

老井

郑义

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2-10

4.65

厚土

李锐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116.00

本周最新到货

69

这三个人的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几乎全都是来自那首

毕业歌里的那句歌词,并且无一例外地“衣带渐宽终不悔”。假如说这股劲头有些不合时宜的话,

那么这三个作家正好就具备这样的傻气。他们小说的区别在于,史铁生注重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郑义关注整个社会的当下现实,而李锐则将对现实的批判联接到对历史的反思上面。

在他们三个当中,我跟史铁生交谈最多。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思考成了他主要的生活方式

和人生乐趣。只要他体力精力允许,他可以没完没了地跟人交谈,跟人探讨。就此而言,他像个

学者,但没有丝毫学院里的酸腐气。他喜欢活泼泼的人生,不喜欢在概念里做无聊的游戏。我几

乎每一次去北京,都要去看望他一下。他以前住在雍和宫旁边的一个四合院里。后来搬到了东面

的新村住宅,有了两室一厅的住房,并且还有了一个与他同样善良的妻子。

无论是走进史铁生原来住的四合院,还是他后来住的新村住宅,你都会感觉到走进了真正的

北京平民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王朔笔下,而像是老舍笔下的,或者说是老舍笔下那个世界的延续

和引申。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的大院气息,而是充满着普通人的人情味,朴实得让人感动不已。尤

其是史铁生的父亲,简直活脱脱一个老舍式的北京人,并且比老舍还本色本相,比老舍还忠厚纯

朴。王朔式的笑话说得再意味深长,在史铁生的世界里也会显得十分肤浅。在史铁生的世界里,

即便是英雄过的人物,也平常得让人觉得像块木头一样。我跟史铁生刚认识没多久那会,就在他

家里碰见过当年被称之为小平头的人物,好像叫刘迪,1976 年四。五天安门事件中的英雄人物。

那人一副学生模样,但显然不像是在校的。微微低垂着脸儿,话不多,说话的声音也不大。那人

走了之后,史铁生告诉我说,刘迪现在的状态是,一天二两也可,一顿两斤也可,就那么飘飘然

地活着。

史铁生说得我非常羡慕和向往。因为我在上海也有相类似的朋友,博览群书,智慧过人,为

人热情亲切,处世低调淡泊。我把这样的人物,看着是整个社会的良心和良知所在,虽然他们永

远不会如此自我标榜。

也许是史铁生与他周围这类朋友之间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影响,致使他后来能够写出《命若琴

弦》那样的小说。我在 1988 年发表的《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一文中,对史铁生的这篇小说作

了如此的评价。我说:

这是一篇新潮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绝无仅有的杰作。如果说要从当代

小说中挑出一篇具有永恒意味的作品的话,我首先挑选的就是这篇小说。这篇小说把人生写到了

至境,也把小说写到了至境。自这篇小说而后,史铁生的创作完成了一个巨大的飞跃。

我还写道:

这篇小说的语言明净得宛如《圣经》里的叙述一样,而这样的语言所叙述的故事,也像《圣

经》故事一样又简朴又深远。

我现在依然这么认为。且不说史铁生是否经由这篇小说悟道了,至少也是若有所悟。史铁生

以前的小说,诸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或者《原罪》,《宿命》,以及后来的《务

虚笔记》,都及不上《命若琴弦》那么透明和那么清澈见底。透明是一种空气的感觉,清澈见底,

是一种水的感觉。一篇小说能够同时写出空气感和流水感,是相当不容易的。可惜的是,后来被

改编成那部叫做什么《边走边唱》的电影,却惨不忍睹。当然,这不是史铁生的过失,是电影导

演根本就还没有登上那样的台阶,就急功近利地想拿这样的小说来玩一把文化和做一次宗教秀。

本周最新到货

70

我不知道那个导演这辈子有没有希望走近《命若琴弦》,我只希望将来能有个像样点的导演将此

重新拍过。我不是小看中国的电影导演,把这样一篇小说搬上银幕可能是对他们一个永恒的挑战。

假如要指出史铁生的小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么从美学上来说,缺乏强烈的反差。善良通常

要跟邪恶纠缠在一起,才能显出善良的力度和深度。否则,善良就有被演绎成一种平面人生的危

险。陀思妥也夫斯基之所以能够在灵魂上找到突破,就因为他不回避邪恶。他不仅经历过牢房和

死刑,而且在赌场里翻滚不已。背后是他深爱的妻子在不停地为他流泪,几近绝望地看着他将变

卖了几乎所有首饰家当的钱一把一把地扔进赌场里,而他却依然盯着他眼前那张该死的赌桌。在

这样的反差里挣扎过后,他才写出了一生最伟大的不朽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此而言,文

学是非常残酷的,或者说,美学是容不得单纯的善良的。比如说,弗吉尼尔。伍尔芙是一首凄美

绝伦的诗歌,但有哪个男人受得了那么一个要死要活的女人?文学就像一个高傲的贵妇人,不仅

看不起男人的丑陋,而且也不以男人的善良为然。在这个贵妇人的眼里,善良有时不仅是无用的

别名,而且还可能是平庸的另一种方式。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 19 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

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

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代表作品有《罪与罚》、

《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当然,要中国文学走到《卡拉马佐夫兄弟》那种《拉奥孔》

式的美学张力上,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但当我在谈论中国文

学的时候,不得不提出这样的标高。上海有个女作家见我谈到

弗吉尼尔。伍尔芙的彻底性时,不由震憾得跳将起来。但我并

不希望所有的女作家通通以自杀去抵达文学的深刻,或者体现

一下美学上的标高。生活应该是自然的。假如有谁为了获得拉

奥孔式的效果而特意到动物园里抓几条大蛇缠在身上,那么与

其说是审美,不如说是神经病发作。也许有些为了出名不顾一

切的行为艺术家会孤注一掷,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27.00

本周最新到货

71

我指出史铁生小说的不足,并不意味着史铁生应该以进入残酷来提高自己的小说在美学上的

价值。但我还是想说,史铁生的善良,有时也会妨碍他的辨别能力。比如他曾经一再向我推荐过

一本叫做《拯救与逍遥》的书。我起先一直不知道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后来我在朋友家里翻了一

翻,不由大吃一惊。天底下竟然有如此虚伪如此下流如此无耻的伪宗教呓语。而且,我被告知,

此书竟然在海内外的华人圈里风行一时,以致作者成了这方面的权威人物。我由此发现,这个世

界真的发疯了。

这个大声标榜拯救,猛烈批判逍遥的作者,不是个伪君子,至少也是个大骗子。因为这个作

者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跟拯救有关的事情,更不用说指望他拯救过什么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后

来成了新左派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当年都曾经有所表示,有所付出,或者说有所拯救吧。可是

这个自我感觉为当今中国的头号拯救者,在那样的时刻竟然浑身上下干净得连一根小指头都没有

被“污染”。也即是说,需要有拯救者挺身而出承担什么时,这个拯救者根本就不在场。在许多

知识分子因为担当而不无付出,或者坐牢,或者流落他乡,大家被那场灾难弄得一句话都说不出

来的时候,却听到了一声声拯救啊、拯救的呼号,从那本叫做《拯救与逍遥》的破书里绵绵绵不

断地传出来。

我真想问这个家伙一声,你拯救什么了?你拯救过谁了?老实说,即便是一个因为担当而做

出了巨大牺牲的人物,都不敢如此标榜,即便是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都不曾也不会如此夸口,这

个什么都不是的自私到了委琐地步的小人,竟敢说出拯救这两个字来,还大声疾呼。

而且还不止如此。此人打着拯救的旗号,向中国文化的自由主义传统大打出手,朝着自庄子

以降的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自由文人,拳打脚踢。这可能才是此人写作此著的真实意图所在。

这种手法叫着挟耶稣以令天下,挟耶稣以践踏自由。这是抢夺话语权力的另一种玩法,并且是典

型的文化恐怖主义。其手法是,先把耶稣给劫持了,然后再假以耶稣的名义,横扫中国历史上的

自由主义士大夫,同时也以此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剥夺中国知识分子选择自由的权利。此人在抨

击历史上那些徜徉于山林之间的自由知识分子时,词句用得之狠,如同一串串火光闪闪的机关枪

子弹。经由如此一番肆意的屠杀,此人完成了以裹着耶稣外衣的极权话语来一统天下的光荣任务。

据说,如今此人因此在香港活得十分滋润,应有尽有。换句话说,胜利凯旋了。

我不知道史铁生现在是否发现自己受骗上当,至少他当时是被蒙骗了。在面对此人的著述上,

姜毕竟还是老的辣,李泽厚倒是一直很清醒。我听说,李泽厚不止一次地因此对周围的朋友表示,

他有行骗的自由,我们有不受骗的自由。

李泽厚,湖南长沙宁乡县道林人,生于 1930 年 6 月,曾就读于

宁乡四中,湖南省第一师范,1954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3

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 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

学荣誉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美

学史》等。

本周最新到货

72

由此可见,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个人,身处如此一个浊世,仅仅善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但假如善良再加热情呢?够不够?我不好说。可能会好些,也可能更糟糕,谁知道呢。不过,善

良加热情,倒正好是郑义的特色,也是郑义小说的主要特征。

相对于史铁生《命若琴弦》的空灵高远,郑义的《老井》如同燃烧的火炬。郑义的小说让人

感觉到一种责任在身使命在身的沉重,一点开不得玩笑。那样的沉重,又让人想起谭嗣同那样的

慷慨悲歌。虽然这部小说无论在美学上还是在精神气质上,都是 80 年代的一部重要代表作,但

就我个人的喜好而言,我宁可退开一些距离,远远地看着《老井》,才能看得清楚一些。离火光

太近,不仅觉得过于炽热,而且觉得有些耀眼。

郑义不仅小说写得炽热,他这个人也热情洋溢得让人一点办法都没有。记得那年,1988 年,

我和上海的那批评论家哥们一起被他当时所在的杂志《黄河》请去开笔会期间,他带着北明一起

造访我。彼此说着说着,他就把我说动了。他要我写一篇跟李泽厚商榷的文章,有关中国现代文

学史的。他说,他和他的朋友们,在北京跟李泽厚辩论了很长时间,谁也不能说倒谁。他希望我

能够写一篇足以说倒李泽厚的文章来。我当时一方面是年少气盛,一方面也正想把有关重写文学

史的想法再次清理一遍。于是就答应了。这就是后来发表在《黄河》杂志上的那篇《中国现代文

学史(1917-1984)论略》。其实,我在那篇文章里只是提了下李泽厚的名字,根本顾不上批判对方。

那篇文章写到后来,我一个劲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把李泽厚忘得干干净净。我写完寄去,郑义他

们一字不动地发表了。

那次笔会上,给我印象很深的,除了在五台山上出的车祸,就是郑义推着史铁生出席会议的

情景。郑义将史铁生一路推将过来,又背着史铁生上车下车,进进出出。让我看了极其感动。我

由此想到早先在大学读书期间,读过的郑义一个短篇小说,叫作《枫》。我当时读得热泪盈眶。

我相信我要是置身于小说所写的自相残杀当中的话,也会成为同样的牺牲者。

小说《枫》里面的那种激情那种感受,是当年整整一代人的经历,当然也成了这代人的情结。

《毕业歌》里所唱的那些歌词,在那个年代,几乎全都被作了那样的表达。郑义的小说,在某种

程度上是把那样的经历和那样的情结,作了一个历史性的定格。

不知为什么,当时我看着郑义背着史铁生在夕阳下远远走来时,我竟然误以为他们两个刚刚

从尸体遍野的战场上撤退下来。那个情景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包括夕阳的光照和血红的色彩。

那就是枫叶的色彩。

郑义好像一直活在那篇叫做《枫》的小说里。因此,我觉得郑义最典型的代表作,不是他后

来写的许多个中篇和几部长篇,而就是那个短制,《枫》。在我的印象当中,有关反思文化大革命

的小说,至今还没见到比《枫》写得更深刻更动人的。

在那次笔会上,郑义史铁生当然是引人注目的人物,相反,李锐却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我

感觉这是个习惯于低调处世的作家。最近听说他辞去了所有在作家协会的职务,专心致志于写作。

这很像他的为人,也很像他的小说。李锐的小说比较冷静,仿佛是思考出来的,而不是被什么灵

感激发而成的。《厚土》中的土地感觉相当朴实,生动,语言很有质感,读来令人难忘。

李锐后来的小说,直接进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并且在小说的结构上,也有了一种叙事的自觉。

可是奇怪的是,他后来的小说在章法上越来越趋成熟,但在小说本身的力度上,却反而不如从前

本周最新到货

73

了。我看到作家邱华栋谈论我的长篇小说《爱似米兰》时,曾经用过一个词,叫做毛茸茸。李锐

的《厚土》,能让人读出毛茸茸的感觉,但在他后来的长篇小说里,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少了。思

考固然是写作的一个因素,但思考在小说里占得比重越多,小说那种毛茸茸的感觉就越少。思考

会使小说变得可怕的流畅。这对小说艺术来说,不是件好事。我自己写作小说时也深有体会。小

说要写得毛茸茸的,才充满活力和生气。在此与李锐共勉。

5.北京的同行们

在那次笔会上,众人听韩石山说了许多民间笑话。诸如“拍拍拍拍白拍拍”之类,让人捧腹。

不过,我觉得在言谈之间更有幽默感的,是黄子平。

黄子平长得有点像相声演员马季,并且说话也像马季一样的风趣。他对我说,如今许多人都

“富”起来了,而我们两个依然如故,在学校里还是贫下中教。他说的富起来了的“富”字,谐

音于“副”字。因为当时上海北京两地的同事同行,几乎全都变成了副教授或者副主编。唯有他

和我,依然是讲师,没有任何其他头衔。我后来发现,黄子平这句玩笑话的深意,可能还不止于

此。他可能也敏感到了同事同行之间的某种分化。就像当年五四《新青年》诸君后来都各走各的

路一样,80年代起来的年轻一代学人也正在渐渐地分道扬镳。当然,这样的分化,是在 90 年代

才日益明朗起来的。

韩石山,山西临猗县人。1970 年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

曾任中学教师,汾西县城关公社副主任,《黄河》杂志副

主编,中共清徐县委副书记,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山西文学》主编。

作品有《别扭过脸去》、《得心应手》、《猪的喜剧》、《轻盈

的脚步》等。

黄子平(1949-),广东梅县人。1981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大中文研究所硕士。曾任海南岛国营农场农工,后任北大出

版社编辑、北大中文系讲师。1985 年与陈平原、钱理群一起提

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

的“第一小提琴手”。曾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多年。

代表作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灰阑中的叙述》,现任教中

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本周最新到货

74

不知是他的性格使然,还是他的父辈有过被打成右派的教训,子平说话非常谨慎,一般不会

表示什么态度。他当然更加不会像郑义那样冲锋陷阵。但他心底里始终有一杆秤,并且时常能够

洞若观火,大事不糊涂。

世事洞明的结果,经常导致的是谨慎。但内心深处的正义感,又使他忍不住要说上几句,或

者一句。他说出来的话,听上去漫不经心,但仔细一品,味道是隽永的。比如他后来说,别人都

忘记了,只有刘再复还像个祥林嫂,整天念叨着孩子被狼叼走了。听上去像是句不经意的玩笑话,

意思却尽在其中,就像一只不起眼的饺子,要咬到嘴里才知道是什么样的滋味。

至于他在跟我那篇对话里谈到的后来那代人,一个劲地要杀

“兄”,也并非是杞人忧天。以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急于成名的青

少年们果然把走在他们前面的人们一起推进了深渊里。

而且,他跟我说我们两个如何如何,也不是随便说着玩儿的。

他后来受李陀委托在《北京文学》上主持学术对话,第一个就找了

我,讨论如何重写文学史。我给他写的那篇对话,比我在《黄河》

上发表的那篇三万字长文,还要认真。并且,谈得更为深入。《黄河》

上的那篇长文,主要提出了王国维的意义。但在跟黄子平的对话里,

有关文学史的框架以及为什么如此构架等等,彼此说得更加有意思。

任何一个读过黄子平,钱理群,陈平原三人有关二十世纪文学史的长篇对话的人,都可以发

现,黄子平的想法在原创性上更强一些。他们三人之中,黄子平思想最为活跃,并且思考问题不

为任何概念所障,总是一见透底。无论是黄子平的谈话还是他的文章,从来没有概念上的云遮雾

障。也许会过于言简意赅,但不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既是思想上的明确,也是学风上的诚实。

钱理群是具有郑义那种热情的学者。而且,他跟郑义一样,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中的种种磨

难。无论在为人处世上,还是在著书立说里,钱理群经常会流露出一种在后来学子身上越来越少

见的正义感。钱理群不仅为周作人立传,而且也给许多人、无论是诗人还是学者、都刻意回避的

诗人黄翔写了长篇评论。《今天》派的诗人,尤其是北岛那样戴上了桂冠的头号名角,很少提及

比他们更早的诗歌前辈,比如郭路生。至于黄翔,更是闭口不谈,好像从来不存在这个诗人一样。

在卑鄙和崇高这两者之间,北岛似乎什么都不缺。至于在为黄翔呼吁和声张的人当中,北岛一直

缺席。倒是刘再复,为黄翔奔走呼号过。而继刘再复之后的,就是钱理群。钱理群为有争议的人

作传,给被冷落的人写评,让我对他非常有好感。

王国维,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他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

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

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

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

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本周最新到货

75

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

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

之一。

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等。

钱理群的《周作人评传》,我是仔细读了的。我有一次去北京,专门跟钱理群讨论过里面的

一些细节。因为我对有关周作人的评价,非常重视。在我当初那篇重写文学史的原稿里,首先重

要的就是对周作人那个人道主义文学主张的强调和阐释。我那次跟钱理群谈到最后,他告诉我说,

有关周作人的所谓汉奸问题,他本来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他写作此著时,他的导师王瑶还在世,

特意关照他不要触动这个敏感话题。

说到周作人,我想起我跟汪晖有过一次谈话,那是在 90 年代初的一个冬天的夜晚。当时,

汪晖住在离吴福辉家不远的地方。我那次在北京时,在吴福辉家住了一个晚上,睡觉之前,我去

汪晖住处,跟他谈了两个小时左右。汪晖告诉我说,他当年是从扬州师院考到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读博士的。他在扬州师院时的导师,是词学大师龙渝生的弟子。他上北京的时候,他的导师思念

先师,请他代为到龙先生的坟上去致哀。汪晖为此在北京到处寻找龙渝生的后人。最后,他在北

京图书馆的退休人员名单上,找到了龙渝生的女儿。

汪晖(1959 年 10 月-),江苏扬州人,中国大陆

著名学者。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先后

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

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

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授。

主要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

《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汪晖自选集》、

《死火重温》等。

本周最新到货

76

他是在一个非常简陋的住房里,见到了龙渝生的女儿及其夫婿,一对老头老太太。他打听到

了龙渝生的坟地之后,在告辞之前,那个老头,也即龙渝生的女婿,突然问他说,你们现在这代

青年人,怎么看周作人先生?汪晖对我说,他当时用流行的那套话回答了老人。老人听了之后,

长叹一声,说,也许将来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周作人先生了。

也许那位老人问起周作人,有一种对自己的岳丈龙渝生的间接关切在里面。因为在日本人占

领的时候,龙渝生由于是南京图书馆的馆长的缘故,战后也受过牵连。但老人对于周作人的关切,

更多的是想知道后人看待当时的历史人物,会有一种什么样的与以前的宣传不同的眼光。

汪晖当时跟我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虽然他没有回答好老人的问题,但他言辞之间的那种书

生气,还是相当浓厚的。哪里想到,他后来会成为那么一个奇怪的人物,把毛泽东和现代化硬生

生地联接到一起,比相声《关公战秦琼》还要搞笑。更加搞笑的是,他竟然因此而获得了热烈的

掌声,赢得了空前的名声,成为一颗耀眼的学术新星。这样的学术世界不算疯狂,还有什么样的

学术世界算疯狂?

不过,汪辉阔起来之后,倒是没有忘记老朋友。我看在一些评奖之类的事情上,他经常把钱

理群或者其他旧友一起拉上。陈平原有没有借光,我不清楚。须知,陈平原曾和汪晖一起编过《学

人》一刊。

说到陈平原,我想说说我对广东人性格的体会。我以前不太知道广东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后

来我在纽约碰到一个广东朋友,让我完全明白了广东式的耿介。我那朋友推荐我买一块手表。我

定购之后,觉得我要那么好的手表没什么意思,就去退货。结果,人家不让,闹到最后,被罚了

定金。这事让我那位广东朋友知道后,一面怪我傻头傻脑,那么便宜又那么漂亮的手表不要;一

面又说我这么做是违反生意规则的,理当被罚。完了之后,他第二天跑到表店里,把我本来定购

的那块手表买了下来。他已经有了一块一模一样的手表,只是表面的颜色有点不同而已。但他为

了向我证明他的推荐是不错的,同时也不让我因为退表而吃亏,买下了那块手表,要把我被罚的

钱归还给我。我以前只知道广东人喜欢做生意,并不知道广东人其实有这么一种耿介性格。

我由此回想自己跟陈平原的交往,发现此君也是这么一个不无耿介的广东人。可能正是这样

的耿介,使他对武侠小说有兴趣,写过一本武侠小说研究专著。我曾经给他的散文写过一篇评论,

但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广东式耿介,所以写得不够到位。

陈平原是个嗜书如命的学子,手不释卷。写作的认真,跟广东人做生意的踏实,一式一样。

他从不胡思乱想,更不天马行空。但他每每能够讲出一番有趣的道理。道理人人会讲,但讲出有

趣的道理,却并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不过,陈平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在科罗拉多开会期间,大家一起到赌场去开开眼界,

他在赌场里玩乐时流露出来的性情。正如男人面对女人时,在床上无法掩饰自己;男人面对自己

时,在赌场里是最为直接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赌场里装模作样。那天,有些一起去的同行,在

赌场里赢了一百来块美元,就赶紧收敛自己,放弃了游乐。而陈平原根本不管那老虎机里掉下多

少筹币,照样朝里面继续有滋有味地扔进去。我记得,他还随手抓给我一把,说,李劼,来了就

玩个痛快。陈平原此刻的潇洒跟他在文章里的严谨完全判若两人。我以前只知道他在文章里的循

规蹈距,此刻才见到他还能在赌场里挥洒自如。

本周最新到货

77

难怪,他在筹备那个历史性的会议时,会提醒刘再复说,别忘了李劼。

原来,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不管在学问上有多么严谨。我是非常认同一个人有如此性情的。

虽然不一定要玩到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程度,但至少不能在一百元美金面前望而却步。至于我本人

在赌场里的浪漫主义,再复是完全领教了的。这以后可以在别处细说,这里就略过不谈了。

北京的那些同行,不管在学术上和观点上如何,人品都很不错。即便是不太引人注意的吴福

辉,也在圈子里受到大家的尊重。我记得那次在老吴家吃饭,我吃完后,把自己吐出的骨头之类,

划进碗里倒掉。老吴见了呵呵一笑,说,嗨,李劼还有这门前清的习惯。他表扬我的口气,像是

长辈在说一个孩子。他很高兴地发现这孩子出乎意料地守规矩和懂礼貌。

但我也有让人尴尬同时也使自己尴尬的时候。比如,我有一次跟王富仁约了到他家里见面聊

天。彼此谈着谈着,我困得实在不行,竟然就在听他非常激动地跟我讲说鲁迅的当口,眼睛一闭,

睡着了。我绝对不是因为话题不对劲的原因,更不是王富仁说得不够精彩的缘故,而就是生物钟

转到那个地方,怎么也支持不住了。我记得同样的尴尬,也发生在我跟张献谈话的当口,好像跟

其他人交谈时也发生过。反正,我经常会在走路,谈话,甚至在相当热闹的场合,突然生物钟走

到要睡觉的地方,就一下子睡着了。这实在让人非常的尴尬。我希望王富仁能够看到我的这段话,

以此作为我因那次突然睡着而向他作出的解释。

我跟北京的同行之间交往不是很密切,但彼此之间却毫无芥蒂。让我对他们感到不解的是,

他们对王晓明编的那本《二十世纪文学史论》到底怎么看?大家为什么一声不吭?也许他们都有

各自的难处,但也不至于难到连问一声都不能问呀?我在此特地存疑,等着他们将来解答。

吴福辉,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现代文

学研究丛刊》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

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三、四十年代文学、

左翼文学与京海派文学、现代讽刺小说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钱理群、温

儒敏合著)、《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都市漩流

中的海派小说》等。

王富仁,著名学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

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鲁迅

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左翼文学与文化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倡导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理念:“新国学”。

本周最新到货

78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

王晓明

东方出版中心

2003-4

25.00

他们还有一个让我不解的是,从来不对新潮小说和先锋诗歌作出评论。他们宁可钻进故纸堆

里,也不对同时代的文学发言。我记得听平原君说起过,他在北京的一个什么会议上,见到某作

家的张狂模样,十分反感。以陈平原他们的学术功力,要对 85 年以后的新潮小说作些研究和评

论,不应该是件困难的事情。他们在 90 年代搞的《学人》刊物,我认为还是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的。即便是退回到国学里面,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对于国学,尤其是近代学术,确实有重新认

知的必要。我当时也对那一段的历史和学术,作过一番阅读,写了《论中国晚近历史》一著。曾

经有人把《学人》的倾向称之为后国学,以此对照于当时流行的后现代。但后来《学人》的后国

学好像也不了了之,其中的汪晖更是转而扮演起了那么一个稀奇古怪的角色。这其中的转换,突

然得让人莫名其妙,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也暂且在此存疑吧。

相比于陈平原他们的稳稳当当,谢冕在我的印象里,却始终像个孩子那样地率性而为,率性

而动。我觉得谢冕的心理年龄,比陈平原他们都年轻,比其学生黄子平更年轻。黄子平跟谢冕在

一起说话,会让人感觉他们的师生关系是倒过来的。黄子平的沉稳,甚至沉稳到不无世故的地步,

跟其导师谢冕的激情澎湃,澎湃到像个大小孩的程度,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而且,谢冕一点不

在意这个,还特意让黄子平给他的著作写序。这可能是 80 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道最为有趣

的风景。不过,这都已经成为过去了。我看,北大中文系不会再有第二个谢冕,还很难出现黄子

平那样的学生。黄子平一直到离开北大中文系,依然还是个贫下中教吧。跟我一模一样。空手而

入,徒手而出,这也该算是一种潇洒。

6.唐晓渡和其他朋友的北京状态

说到唐晓渡,我联想起的总是诸如乔治。奥维尔,或者捷克的哈维尔一类的人物。在北京的

文化圈里,唐晓渡的学养和人品,很难找出能够与之媲美的另一个。至于他能否做出类似于奥维

尔和哈维尔那样的成就,则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之类的条件和他自身的努力了。但以他的“晓渡

他人,搪塞自己”性格,难度不小。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似乎都得张扬自己,搪塞他人。

本周最新到货

79

唐晓渡(1954 年 1 月-- ),江苏仪征人,1982 年 1 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 2月到中国

作家协会《诗刊》编辑部先后任编辑、副编审,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特

约研究员。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学论集》等,译有米兰·昆德拉文论集《小

说的艺术》等,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新诗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副主编)、《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等十余种诗选。

我是那年,1986 年吧,宗仁发把我请到长春,给我发了个小说一等奖,才认识了宗仁发从北

京请来的唐晓渡。宗仁发真是个人物,他居然知道我跟唐晓渡会成为好朋友,特意作了那样的安

排,让我和晓渡同住一室。第一个晚上,彼此一聊就聊到深夜,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我记得他那次谈得最多的,就是乔治。奥维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我发现他思路非

常清晰,而且还具有极其敏锐的直觉。有许多擅长理性思维的学人,通常在直觉上比较迟钝,比

如汪晖的直觉能力就相当差。而有些直觉能力较强的人,理性思维又比较紊乱,比如肖夏林就是

个不喜理性分析的直觉主义评论家。但唐晓渡恰好在这两方面都有相当好的天赋,甚至对神秘的

事物,也有一定的感受能力。

见我和唐晓渡谈得很投机,宗仁发马上抓住机会,把我们的谈话录音下来,做了个对话,发

表在他当时主持的《关东文学》上面。至于彼此究竟谈了些什么,我现在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那时候实在是谈得太多,写得太多,根本记不起来谈过些什么,写过些什么。至于读过什么书,

更是被忘得干干净净。

但海德格尔那本《存在与时间》,我却始终记得清清楚楚。那年,

晓渡从北京给我寄《存在与时间》时,在书里夹了封短信,信里说,

把这本书读通了,其他书可以不必读了。我收到这本书之后没多久,

天翻地覆的事情便降临了。然后我被送到那个地方。在最后的三个

月里,我被允许看书,我于是就将《存在与时间》认认真真地安安

静静地读了两遍。我后来把海德格尔之于存在的追问,比做《山海

经》里的夸父追日。这意思是,海德格尔不是太阳,而是在奔向太

阳的追问者。老子才是太阳。也许是这个原因,海德格尔晚年,十

分着迷于老子的《道德经》。

至于海德格尔以降,雕虫小技而已。在这一点上,晓渡的眼力

远比其他同辈学人要高远和深邃。

存在与时间

[德]马丁·海德格尔

三联书店

2012-6

42.00

本周最新到货

80

我后来因为晓渡的缘故,见到过他在北京的一些朋友,其中有个叫做刘东。此人喜欢夸夸其

谈,说起话来相当夸张,有点像京剧票友那样,以比京剧演员更加热爱京剧的方式,比诸如王国

维陈寅恪那样的文化人物更加热爱文化。刘东让我的感觉像是个文化那五。这可能也是 80 年代

中国文化的一大景观,即虽然没有过去阔多了的背景,但也照样玩票,照样把文化当作鸟笼子那

样拎着四处游荡,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场合。

有一次我在《学人》上读到刘东写的一篇美学文章,口气大得惊人,可是实际内容却空洞得

不能再空洞。我当时就从朋友那里问到了刘东的电话,把他从梦里叫醒,对他说,你的这篇文章,

从内容到语言,全都令人讨厌,就连说话的方式都是不对头的。我气哼哼地说了一通,才平息了

心头的火气,挂上了电话。后来唐晓渡告诉我说,刘东被我说得一头雾水,并且再也睡不着,给

晓渡打电话诉苦,说他被我的电话从梦中惊醒。晓渡后来对我说,他当时笑呵呵地告诉刘东说,

从梦中被惊醒不挺好么?

不过,我后来想想自己也太唐突了,就算刘东文章写得太夸张,也没必要那么说人家。尤其

是我后来听说了刘东跟他导师李泽厚的故事,对刘东反而生出了同情。

那故事是刘东在香港碰到恩师李泽厚,由于彼此间有过摩擦,刘东主动提出和解,请恩师吃

饭。不料,李泽厚坐下后,一点不妥协地对刘东说,先把话说在前面,假如彼此说不到一起的话,

这顿饭现在取消还来得及。结果,是一旁的刘再复再三打了圆场,才使刘东得以让恩师吃完了这

顿饭。

刘东除了夸张和虚荣,好像没有其他毛病。在 80 年代,甚至直到今天,夸张和虚荣似乎都

不算什么大毛病。

唐晓渡的前妻,崔卫平,夸张起来全然一副娥眉不让须眉的劲头。我在 90 年代曾经写过一

文,赞扬当时的三篇好文章,一篇是北大李零写的《汉奸发生学》,此文我当时推荐给钱谷融看

了,钱先生也赞不绝口。一篇是徐友渔谈论自由主义的什么文章,具体我忘了。还有一篇就是崔

卫平的《文艺家和政客》。此文十分犀利,跟唐晓渡的儒雅完全是两种风格。但没想到,崔卫平

被我那么一说,犀利个没完了。

刘东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当代最具独

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以毕生之力为再造传统而奔劳

呐喊。早岁师从思想家李泽厚。除国学领域外,所治学科

依次为美学、比较文学、国际汉学、政治哲学、教育学,

晚近又进入艺术社会学;发表过著译作品十七种;创办并

主持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及《中

国学术》杂志。

主要作品有《西方的丑学》、《浮世绘》、《理论与心智》等。

本周最新到货

81

那年,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丽娃河》出版之后,我从美国打电话通知晓渡,电话是崔卫平

接的,说是晓渡已经搬走了。我楞了一楞,然后顺口对她说,我的小说出版了,可我没法送你们,

只好请你们自己去买一下。不料,崔卫平在电话里叫起来说,李劼,你怎么如此狂妄,竟然叫我

们自己去买你的小说看。假如我处在北京的气氛里,听到这样的话不会觉得有什么突兀。但在另

一种环境里,觉得特别错位,仿佛那电话不小心被接通了精神病院的病房一样。

但崔卫平的才华,我依然是肯定的。尤其是她写的一篇评论上海女诗人陆忆敏诗歌的诗评,

堪称佳作。至于她后来表示要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作,那就不知从何说起了。老实说,在长篇

小说的写作上,我还没碰到过一个可以深入交谈的中国学人呢。我不知道崔卫平有多大的本事,

能够教人家写作长篇小说。我也不知道她读过多少部长篇小说,更不用问,她自己到底写过几部

长篇小说。

记得她有一次要考考我的演讲能力,把我拉到她所执教的北京电影学院去给一班将来要准备

走上银幕的红男绿女开讲座。她告诉我说,你能镇住这帮学生,你就可以讲遍天下。她还告诉我

说,那个《拯救与逍遥》的作者,在这里讲了不到二十分钟,就讲不下去了。课堂里只听见叭啦

叭啦的椅子翻板声,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当着演讲者的面,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结果,我讲了将近两个小时,学生越来越多。讲完之后,他们不停地递条提问,最后临走之

前,还有学生上来交流。倒是崔卫平自己,听得坐不住了,以一种女权主义的语气,向我发出一

串串的质问。结果,学生被她跟我之间的争论给弄懵了。他们搞不懂他们的老师怎么跟她自己请

来的演讲者争起来了。

在北京,搞笑的不止是男性学者。这个城市真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但讲座完了之后,崔卫平还是承认我讲得很成功,她兴奋地说,李劼,你真是可以讲遍天下。

她哪里知道,我早已深深领教这天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正准备逃之夭夭呢。

那次讲座的时间,是在 90 年代。

唐晓渡生活在如此夸张的一个城市里,能够始终保持低调,保持他一贯的儒雅,真是很不容

易。这是需要很强的定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我对晓渡的修为相当佩服。我唯一不以为然的,是

他抽烟抽得太厉害。

崔卫平,女,江苏盐城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为北京电

影学院基础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和当代中国

先锋文学。近年来同时从事思想文化评论写作,并译有当

代中东欧思想及文学。代表作品有《思想与乡愁》等。

本周最新到货

82

那次的东北之行,还碰见的一个有趣人物,就是洪峰。洪峰跟晓渡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但有一点他跟晓渡很相同,就是低调。洪峰不善言辞,非常木讷,但说出来的话却非常实在。

洪峰让我最感动的,就是后来彼此一起在北京相聚的情景。那时我们都住在戏剧学院的招待

所里。为了能让我跟史铁生好好谈话,洪峰特意跑到雍和宫旁边的那个四合院里,把铁生载来后,

径直背上楼来。我跟史铁生谈了很长时间,洪峰一声不吭地听着,听得非常认真,不插一句话。

洪峰在鲁迅文学院时,跟余华住一间宿舍。我有一次去造访他,路上正好碰上也在该院读书

的一个女诗人,听说我去看望洪峰,主动给我带路。见了洪峰,他告诉我说,你怎么运气这么好,

这可是咱们学院的院花。后来我才知道,不是我运气好,而是余华运气好。

跟洪峰谈话,能够长时间谈下去的主题,就是女人和爱情。他认为这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其

他都是不重要的。别看洪峰模样像个山民一样,其实内心非常细腻,对女人也有一副贾宝玉心肠。

洪峰在创作谈里,公开宣布,他是为心目中的姑娘而写作的。所以我会在人物散文里写《少年洪

峰》,不是少年维特。

洪峰是个和余华很不相同的新潮作家。而那样的不同,简而言之,就是他绝对不会习惯在北

京生活。他需要一种真实的感受,他受不了北京的夸张。有一次,李晓桦请我和洪峰,还有和我

一起出席北京电影学院讨论会的张献,一起去肯特鸡店吃饭。洪峰朝着门口那个笑容可掬的肯特

鸡老头塑像瞅了好一会,然后十分迷茫地问我说,这是真的么?我忍住笑回答他,大概是真的吧。

进了门以后,他又瞅着那些穿着同样制服戴着同样帽子的小姐们问我,这也是真的么?我回答说,

这可能是假的了。旁边的李晓桦听得呵呵大笑,从此认定洪峰是个好朋友。

北京这个城市,确实很难让人分出真假。

洪峰在北京那些年,可能觉得不太自在。在文学院完事之后,他赶紧就回东北了。我最后一

次跟他见面,他已经从长春搬到了沈阳。我在他那里住了几天,碰到了一些朋友。让我十分难忘

又极为歉疚的是,沈阳的文学评论家辛晓征,深更半夜的特意大老远的赶来,无奈我的生物钟又

到了要睡觉的时候。我没能跟辛晓征好好说上话,弄得洪峰对我十分不满,弄得我自己也对自己

十分不满。须知,辛晓征是我非常好的朋友。当年辛晓征在编一个文学内刊时,发了我许多长篇

大论,不管如何尖锐,全都一字不删。我因此一直记得他。最近我听吴亮说,他在北京碰到辛晓

征,不仅自己买了我的历史小说《吴越春秋》,还特意送了吴亮一套。我听了不由十分感慨,是

朋友,不在于经常见面的。

洪峰,1959 年 11 月生,当代著名作家,与余华、

苏童、格非、马原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

主要作品有《苦界》、《东八时区》、《喜剧之年》、

《和平年代》等。

本周最新到货

83

李晓桦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他说,真正的朋友,分别十年,见了面就像昨天刚刚分手似的。

说起来,李晓桦也是在北京大院里长大的。可是他的作品也罢,他的人也罢,特别有北方式

的人情味。他的诗歌很早就获得了什么奖,后来他在《收获》上发表的小说《蓝色高地》,也是

一部描写西藏的力作。他最让我感动的是,他 90年代在美国转了一圈之后,在北京彼此相见时,

对我说了这么一番话。

他说他是带了摄像机和一个摄影师去美国的。他本来想把美国的种种阴暗面好好地拍上一

拍。结果,到了美国一看,发现自己太可笑了。他说,不管怎么说,人家至少是人的国家。他说

“人”这个字的时候,声音特别沉重。他说他后来拍了许多美国的风光,回国后准备做一部在美

国观光的记录片。

90 年代,李晓桦不再写作,做起了生意。但他的感觉,却一点没有因为转到生意上而有所退

化。仅从上述这番话,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态相当正常。在我看来,能够在一个夸张的城市里依

然保持心态的正常,已经难能可贵了。

就正常而言,李洁非也算是一个。李洁非后来也写过些小说。他的小日子似乎过得不错,美

丽贤慧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儿子。平时喜欢下围棋,也喜欢看足球吧。要不,他不会把我比作文

学和文化批评上的马拉多纳。这个比喻很好玩,因为两者至少在备受争议上,是相同的。

李洁非在 80 年代,写过许多评论文章,包括对新潮小说的评论。他虽然是个京剧爱好者,

或者说票友。但他在文学和文化上却从来不做票友,而是非常认真地面对之。

同样认真的,还有潘凯雄。潘凯雄原来在《文艺报》时,曾混到了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份上。

在 80 年代,他写了许多文章,也发了许多文章,包括我的文章。我写的文章,他一般都想方设

法地发表出来,并且尽量不作删改。说起来,潘凯雄倒也是个耿介之士,所以最终还是被迫离开

了《文艺报》。我最后一次见他时,是在一个朋友的作品讨论会上。彼此只来得及匆匆说上几句

话。

这些在北京的朋友们,80年代都是风光过的人物。后来随着时过境迁式的变化,不得不在一

个越来越夸张的城市里,纷纷自谋生路,自找出路。想到文学和文化上的生存困境,对于那些不

择手段抢夺话语权力、从而改变自己生存境遇的同辈学人,倒也心生一丝同情。但我不能像黑格

尔那样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深刻到最后,变成了一个无赖。所以,深刻也不一

定是好事,得有个深到哪里去的质疑。

唐晓渡肯定不会喜欢黑格尔。但唐晓渡整天地晓渡他人,是否就意味着对存在就是合理的一

种认同呢?我一直认为晓渡是有实力写出惊世之作的。他虽然已经写了不少,但我依然还在期待

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晓渡有点像我在上海的朋友张献。张献在舞台上向他所置身的城市进发

的时候,那个城市也在向他包围过去。同样道理,唐晓渡最后也有一个是被所在的城市吞没,还

是他在那个城市里点亮一支心灵的蜡炬。我坚信,只要蜡炬被点亮,就不会成灰的。

2003 年 10 月 28 日写于纽约■

本周最新到货

84

李劼,本名陆伟民,上海市人,1955 年出生。文化思想史学者,作家,文学批评家。现旅居美

国。曾获文学评论奖、短篇小说一等奖,入剑桥世界名人录,在中国加入过作家协会。

学术论著有《文学是人学新论》、《个性·自我·创造》、《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等。

文学作品有散文集《风烛沧海》、长篇小说《丽娃河》、长篇政治幻想小说《中南海最后的斗争》

等。以及自 1982 年到 2010 年,在中国大陆及海外各种报刊杂志以及网站,发表文章及作品数百

篇,数百万字。

本周最新到货

85

刘仲敬:小人物的纳粹德国刘仲敬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4-04-15)

米尔顿·迈耶的著作将他本人 1935年的采访体验精确地传达给读者:纳粹并不是“恣睢暴

虐的极少数人压迫无能为力的人民大众”,更像是某种卡夫卡式的官僚主义“平庸之恶”。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 年间的德国人

[美]米尔顿·迈耶著

王岽兴张蓉译

商务印书馆

2013 年 11 月第一版

39.00 元

在一位兢兢业业、不问政治、无党无派的诚实德国人心目中,1936 年大概是个美好的年份。

他并不否认,元首和他的党在小人物时代犯了许多错误。只有戈培尔博士的部下才会一味文过饰

非,那是他们的工作嘛。他可不是西方嘲笑的那种傻瓜,心里自有一本账。

第三帝国的媒体吹了许多牛皮,但他亲身体验的基本事实骗不了人。他是从大萧条的黑暗岁

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深知当前的富裕和安定来之不易。那时连德国的童话都沾染了惶恐的气息,

改变了大团圆结局的标准设定。以前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现在是“失业的化学

博士幸福地找到了工作”。他亲眼看到社民党反动派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腐败堕落,把德国的货

币弄到连卫生纸的价值都不如,让英国失业者都住得起德国的豪华宾馆,让日耳曼的纯洁少女卖

笑养家、伤残军人流落街头。今天,所有愿意工作的德国人无不丰衣足食。即使普通工人都能享

受希特勒的福利住房和福利汽车。可耻的条约化为废纸,德国恢复了她应有的尊严。劳合-乔治

和林白这样不抱偏见的国际友人公正地赞扬元首的成就,暹罗和中国的领袖纷纷向德国取经。戈

培尔博士虽然夸大其词,却并没有捏造基本的事实。再说,难道美国的党派就不为本党的候选人

打广告么?

本周最新到货

86

毋庸置疑,任何人在初出茅庐的时代都会犯错。元首这样出身底层、奋斗起家的平民英雄自

然免不了沾染流氓气,但他已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审慎。罗姆和他手下的极端分子遭到清洗以

后,纳粹党的转型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说冲锋队是一批梦想通过革命出头的底层痞子和失败者,

党卫军就是地道德国式官僚精英文化的胜利。党卫军军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良家子弟,体面、

稳重、文明,以社会声望、而非物质待遇为主要报酬。牧师和工业家的女儿嫁给党卫军军官,丝

毫不会感到丢脸。经过了数十年大风大浪的折腾,大多数德国人都想安定下来。而且,纳粹党能

保证他们安定下来。只有极少数人不满意,他们都是遭到剥夺的既得利益者:犹太人、前朝余孽、

外国代理人。确实,这些人没有戈培尔博士宣传的那么坏。他又不是不出校门的少女队队员,不

会报上说什么就信什么。然而,难道美国的党派就不会造谣毁谤敌对党派和外国人么?东欧犹太

人到了美国,就会不受歧视?政治就是这样,只能顾大局不顾小节。最重要的是:只有纳粹党才

能使德国和世界走上正路。在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内,即使社民党的孙子也会和纳粹党的

孙子握手言欢。事实上,这些人的儿子不是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吗?成熟的人不会反对好不容易才

稳定下来的新秩序,即使其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这就是米尔顿·迈耶笔下的德国中下阶级,并不是不像讽刺电影《科佩尼克上尉》体现的屌

丝之国。这个社会集团包括了小公务员、小店主、小学教师、工会会员和许多体面的农民。俾斯

麦帝国的贵族、军官和官僚早就教会他们:只要不问政治、盲目服从,长官就会保证他们的日子

越过越滋润。祖辈的经验告诉他们:上级讨厌民主和平等的胡言乱语,却并不缺乏荣誉感和责任

感,更不缺乏聪明才智。闹事对国家和自己都没有好处。一个人只要诚实、勤奋、听话,该有的

东西早晚都会有。他们并不想要民主,事实上他们真心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他们真正害怕的乃是

没有秩序:上级不像上级,下级不知道怎么办。魏玛共和国体现了他们最害怕的一切。社民党是

落魄文人的党,叶公好龙是他们的主要特长。从倍倍尔到谢德曼,他们的领导权都掌握在小资产

阶级公共知识分子手中。马克斯·韦伯正确地嘲笑他们:热衷于模仿法国大革命的文学修辞,掩

饰政治不成熟的现实。他们之所以热爱高调批评,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明知帝国精英绝不会允许

他们掌权,因此他们永远不会有机会暴露自己的无能。然而,历史给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他们

居然不得不将自己的口头禅付诸实施。当他们终于有机会把大政奉还给兴登堡元帅时,那副如释

重负、感恩戴德的模样简直令人可怜。他们同样乐于服从希特勒的新秩序,把自己送进监狱。前

述电影中的社民党市长就是这样诚惶诚恐地服从冒牌上尉科佩尼克,把自己送进监狱。事实证明:

德国社民党员、共产党员和纳粹党员是用同样的材料铸成的,很容易相互交换位置。希特勒“唯

出身论”的迫害有点多此一举,这些囚犯原本都会像曼斯坦因的儿子一样为国牺牲。

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1920)德

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

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韦伯对于当时德国的政

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

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是公认的现

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

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本周最新到货

87

“小人物是不会从原则上反对民族社会主义的。”米尔顿·迈耶如是说。“如果你想从开始就

抵制,你就必须有能力预见结局。普通人怎么可能清楚而肯定地洞烛机先,知道应该做什么?”

何况,希特勒非常了解人民的性格和需要。纳粹党的全方位服务周到又体贴,远不像斯大林那样

粗暴而残酷。从少年队到退休金,德国劳动阶级很少需要自己动脑筋、负责任。“独裁不会给你

思考的时间,大多数人原本就不想思考。”他们“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却没有完全看清楚。看

清事实需要更大的政治洞察力,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机会培养判断力。每一个步骤都微不足道,似

乎不会产生决定性后果;要么理由充分,要么事出偶然。没有一个德国爱国者会反对这些微不足

道的小步骤,正如你不可能从田里的青苗看出收成的模样”。在凡夫俗子的眼中,这些小动作和

日常生活的其他小事区别不大。“每一步都会更坏,但也只会稍微坏一点点。你只会继续观望,

等待下一步……你即使提出警告,也无法提出证明……一方面有法律、国家和纳粹党的威胁,另

一方面有同伴的嘲笑。他们觉得你态度消极、神经过敏。”新秩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解除

了一切个人责任。融入体制使人感到温暖、安全,仅仅怀疑就足以使人感到寒冷、孤独。在大多

数情况下,镇压是多余的。最后,一切都太晚了。战争一旦爆发,政府就可以做任何“必需”的

事情。德国爱国者害怕抱怨、抗议、抵制会导致战争失败,戈培尔博士的聪明才智完全懂得怎样

利用这种感情。他一面许诺“胜利的狂欢”,一面恐吓“叛逆的失败主义”。事情走到这一步,你

只能选择一边倒。要么完全接受纳粹歪曲的逻辑,强迫自己永远保持信心,发明更多的借口协助

戈培尔博士欺骗自己,希望胜利最终能解决一切问题;要么把赌注押在德国战败上,长期承受自

我怀疑的折磨。事实证明:在劳动阶级当中,没有多少人敢下后一种赌注。

在迈耶看来,纳粹主义并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政治。德国知识分子或许能够一开始就从观

念角度理解纳粹,但迈耶并不重视他们。他只关心所谓的“老百姓”及其柴米油盐。后世的读者

(包括德国读者)可能认为:当时的德国人要么在宣传蛊惑下变成了“希特勒自愿的刽子手”,

要么在暴政威胁下度日如年。然而,迈耶的面包师和书记员两者都不是。希特勒那些载入中学课

本的暴行,他们也是从报纸上看见的。而且,报道时间很可能在战争结束以后。在盟军飞机投下

地狱火海以前,他们不大能体会到希特勒和威廉皇帝陛下、兴登堡元帅阁下的区别。他们是灰色

人物,既不支持纳粹、也不反对纳粹,只是保存了服从的习惯。戈培尔博士不能使这样的人相信

“水晶夜”打砸抢的正当性,却能使他们相信罗斯福总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共济会的代理人。

纳粹主义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填不完的表格、搞不完的集体活动。他们并不

喜欢犹太人,但小市民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讨厌群众性暴力。反犹主义对他们只意味着多了一些行

政手续,结婚和工作必须额外登记自己的祖先身份。他们的切身体会就是托克维尔所谓“繁琐的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德语:Paul Joseph Goebbels,

1897 年 10 月 29 日-1945 年 5 月 1 日),德国政治家。于

1921 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担任纳粹德国

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讲演,被称为“宣传的

天才”,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

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本周最新到货

88

暴政”,赤裸裸的恐怖或压迫离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远的距离。他们能看到的纳粹党都是外围

群众组织,谈不上高尚或邪恶。他们嘲笑纳粹辅导员通过“增强人民体质”搞大了未成年少女的

肚子,私下里觉得自己蛮世故的。他们知道“希特勒领导下,没有挨饿的自由”和“魏玛共和国

有什么好,饭都吃不饱”。他们知道美国政府不会给工人提供大众汽车,美国资本家对失业工人

毫无怜悯。他们知道苏联工农一辈子别想离开自己的单位或农庄,德国人去哪一个国家旅行都没

有障碍。他们不像一战时的前辈,对战争没有浪漫而虚妄的想象。纳粹党的组织和宣传能力比霍

亨索伦王室强大了许多个数量级,却没有召回 1914 年的狂热。人民沮丧而无奈地服从,阴郁的

行列穿过萧瑟的街道。他们原本以为元首技高一筹,能够实现民族复兴而不必付出战争的代价,

现在转不过弯来。等他们有时间考虑的时候,考虑已经什么用处都没有了。

这就是迈耶的德国,一个灰蒙蒙的屌丝之国。照中国人的分类法,《他们自以为自由》应该

属于报告文学,而非历史著作。他选择十位“典型”的德国普通人,通过他们的命运展示德国的

命运。由于德国和德国人的命运其实没有那么悲惨,所以本书的刺激性不算很大(当然德国的受

害者另当别论,但这并不是本书的主要题材)。他的著作将他本人 1935 年的采访体验精确地传达

给读者:纳粹并不是“恣睢暴虐的极少数人压迫无能为力的人民大众”,更像是某种卡夫卡式的

官僚主义“平庸之恶”。至少,对于大多数小人物是这样(如果他们跟犹太人或其他人民公敌没

有沾亲带故的话)。我们顺便说一句,迈耶本人就是犹太人。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本书在五十

年代出版时大概会引起公愤。读者没法不感觉到:迈耶对他的德国朋友充满温情。如果读者仅仅

通过本书了解第三帝国,可能不会觉得纳粹分子和许多不为人民服务的官僚主义者有多大区别。

我们在决定投入时间和金钱以前,不妨通过以下的思想实验来了解本书的感情倾向。

“假定你搬了家,在某地办理手续。一位婚姻生活不协调的大妈决定拿你出气,故意让你多

跑了好几次路。你对此人有何感受?”

“讨厌!去死!”

“她是警察耶!你怕不怕她陷害你?”

“怕她?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好,迈耶的小人物朋友就是这样看待纳粹党的。在德国和世界最黑暗的时刻,灰色人物和

灰色生活仍然占据了德国屌丝的大部分关注。他们一步步陷入最可怕的灾难,却没有多少陷入灾

难的主观感觉;就像新郎和新娘母女同行,却丝毫没有妻子早晚会跟丈母娘一样老的主观感觉。

不过,真实的历史大概就是这样。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来自远距离的判断,当事人的行动经常源于

极其琐屑的原因。如果西塞罗因为晕船、袁绍因为儿子生病、阿卜杜拉·拉赫曼因为擅长游泳,

因而改变了重大的历史进程,那么本书的小人物觉得母亲生病比世界大战更重要,显然不足为奇。

如果有人觉得:为了教育世人,必须塑造和维护德国人的恶魔形象,不能让他们看上去像平凡的

小人物;他多半会认为:本书作者太不知趣,不顾大局。

本书的宗旨虽然不是分析历史,但书中展现的社会生活状态有助于厘清关于全能国家的许多

混乱概念。如果全能国家的标准取决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程度,那么纳粹德国的候选资格比苏联

稍逊一筹。德国对民间社会的接管并不算彻底,满足于没收犹太人和敌对分子的财产。大多数企

业(包括报刊)和社会组织只面临不太具体的指导和更加含混的威胁。公开反对纳粹是不可能的,

但自发积极配合和敷衍应付形式之间有相当大的模糊空间。纳粹没有对官僚、司法、军事、外交

本周最新到货

89

各部门的旧精英阶级进行有效清洗,满足于断断续续的干预。后者在没有明显政治性的事务上,

经常按照威廉皇帝时代的老习惯办事。纳粹对血统纯正的德国公民相当信任,对本国社会的优越

性颇为自信;因此既不限制本国公民出国,也不优待或收买外国记者。德国的迫害主要落在外国

人和少数民族头上,不参加政治的纯粹德国人并没有很大的危险。这些特点都是其他国家未必具

备的。赫鲁晓夫回忆德苏瓜分波兰,抱怨苏占区居民(包括波兰犹太人)急欲逃往德占区送死。

其实,逃亡成功率主要取决于中立国护照和外汇。德国人申请这两样东西没有特别的困难。如果

犹太人没有暴露身份,从德国逃往瑞典这样的中立国反而更容易。非犹太人如果只考虑逃往中立

国,确实没有任何理由选择苏联。如果我们撇开历史的教育意义,直接关注历史本身;那么本书

虽然不是历史著作,却是很好的史料。■

本周最新到货

90

韦森:为什么今天还要重读哈耶克?韦森 凤凰财经(2014-06-13)

本文为上海复旦大学韦森教授新书《重读哈耶克》序言

“The Great Society and the civilization it has made possible is the product of man’

s growing capacity to communicate abstract thought; and when we say that what all men

have in common is their reason we mean their common capacity for abstract thought.”

重读哈耶克

韦森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6

32.00

哈耶克在《法、立法与自由》第一卷第 1章结尾的这段话,大致可以这样翻译:“伟大社会

(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哈耶克的晚期著作中大致指现代社会

——韦森注)及其使之成为可能的文明,乃是人的日益成长的沟通抽象思想之能力的产物;当我

们说所有人所共有的是他们的理性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是他们共有的抽象思想之能力”。

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 20 世纪,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是一位为举世公认的影响了人类社会思想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思想

家。从 20 世纪 20 年代起到 80 年代末 60 余年的著述生涯中,哈耶克留给了世人 20 余部著作和

大量论文。早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哈耶克就曾与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一起,与奥斯卡·兰格(Oskar R. Lange)和阿巴·勒纳(Abba P. Lerner)等进

行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可行性的大论战。1937 年,哈耶克编辑出版了《集体主义经济

本周最新到货

91

计划》一书,并接着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1944)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1948)等著作,

对中央计划经济非可行性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并对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性以及现代民主

与法治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的阐释,从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思想界对人类社会运行基本

法则和原理的认识。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哈耶克又与 20 世纪另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

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就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问题进行了十多

年的论战,较全面和独到地对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述,创生了现代经济学中著

名的“哈耶克三角”[1]的商业周期理论。之后,他在 20 世纪 40 年代发表的“经济学与知识”

以及“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等多篇重要论文中,论述了市场价格机制在人类社会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对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产生了经久的影响。在 50 年代以后,哈耶克开

始研究心理学,并出版了《科学的反革命》(1952)和《感觉的秩序:对理论心理学基础的探究》

(1952)两部重要著作。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哈耶克出版了《自由宪章》(1960)、《哲学、政

治学、经济学研究》(文集,1969)、《法、立法与自由》(三卷,1973,1976,1979),《货币的非

国家化》(1976),以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观念史新研究》(1978)等著作。到 80年代后

半期,年迈的哈耶克又对他一生的思想探索进行了总结,写出了《致命的自负》这部重要著作。

1974 年 10 月 9 日,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授予瑞典经济学家冈

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和哈耶克,这也肯定和证明了哈耶克在经济与社会理论上对人

类思想进步与知识积累的伟大贡献。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哈耶克的一些主要著作(主要是法学、政治学和社会理论方面的著

作)陆续被翻译到中文中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界和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在中国社会

科学界,尤其是在经济学界,哈耶克的名字可能已经是无人不晓了。在新一代经济学科和各社会

科学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青年学子之中,阅读过哈耶克著作、论文和了解哈耶克思想的人也占很大

比例。然而,由于哈耶克本人在其一生 60 余年漫长的著述生涯中,其研究领域横跨经济学、政

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人类学、历史学乃至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并且他把这诸多

领域中的深邃理论和前沿探索融汇到他思想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这也使

得一些初学者乃至社会科学诸领域的研究者大都感觉到他的思想比较艰涩难懂。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自 20 世纪 90年代哈耶克的一些著作被译介到中国大陆来之后,由于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CH(又译为海耶

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 年 5 月 8 日-

1992 年 3 月 23 日)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和

政治哲学家。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

凯恩斯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著称。

哈耶克在 1974 年和他理论的对手贡纳尔·默达尔一同获

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 1991 年,哈耶克获颁美国总统

自由勋章,以表扬他“终身的高瞻远瞩”。

本周最新到货

92

许多译者和论者(包括笔者自己)太过于片面强调乃至过度诠释

了哈耶克在《自由宪章》中以及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他的其他

几本著作中所提出的“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概念及

理论,而没有从整体上意识到他的自发社会秩序思想实际上是哈

耶克本人数十年持之以恒地论述在整体上设计一个计划经济体制

非可行性(infeasibility)的一个理论延伸,从而把哈耶克简单

地理解为一个在人类社会演化发展中的“无为主义者”甚至“无

政府主义者”。这种对哈耶克思想的简单的和片面的理解,实际上

把他论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对自由、法治、宪

政、民主、权利以及现代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乃至对人类

社会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基础的一些重要的或言根本性的论述和观

点给忽视、遮蔽乃至常常被搁置一边了。

在最近几年,随着笔者自己年岁的增长和对一些经济社会问题

思考的深入,尤其是通过自 2004 年以来笔者对欧洲市场史、法制

史、政制史以及中国市场史、法制史、晚清宪政史乃至世界科技

史和货币史的大范围地阅读、思考和比较研究,使自己越来越觉

得有必要对哈耶克博大精深的经济与社会思想进行一个全面的重读,也有必要对自己以及学界朋

友和同仁(包括已经过世的著名学者邓正来教授)过去对哈耶克思想的解读和诠释进行新的反思。

于是,自 2011 年 3 月起,笔者开始系统地重读哈耶克的一些主要著作,并自 2011 年 7月开始,

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自己的“经济学如诗”专栏文章中,陆续撰写和发表了“重读哈耶克”

的 11篇专栏文章。

这里要向读者交代的是,由于前些年笔者已经反复研读过哈耶克的数部主要专著(主要是中

译本),且在所读过的哈耶克的著作中均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评注和加满了大量纸签,这次重读比

较快,且主要以读英文原著为主。在撰写“重读哈耶克”的 11 篇专栏文章时,凡是引用到哈耶

克原话的,我基本上都是根据英文原文和现在自己的理解而重新翻译的,而很少直接引用别人的

译文。

在 2011 年开始重读哈耶克的著作时,我原初就打算把他的所有著作以及发表在英文杂志上

的所有文章均重读或新读一遍。然而,在撰写完收入本书第一篇的 11 篇“重读哈耶克”的专栏

文章后,因忙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因为参与了对中国宏观经济动态、预算民主政治

建设和《预算法》修订问题讨论,在 2011 年中到 2012 年初的数月时间里并没有时间继续全面研

读哈耶克的一些早期经济学著作,尤其是《价格与生产》(1931,第二版 1935)、《货币理论与贸

易周期》(1933)、《货币国家主义与国际稳定》(1937)、《利润、利息、投资及产业波动的其他论

文》(1939)以及《资本纯理论》(1941)——尽管我之前曾读了哈耶克的较晚一点所撰写的一些

英文经济学小册子,如《抓尾擒虎:凯恩斯的通货膨胀遗产》(1972)、《货币的非国家化》(1976)。

熟悉哈耶克思想发展史的学者会知道,哈耶克首先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其次才是一个社会思

想家或者说社会哲学家。哈耶克本人与 1974 年与缪尔达尔一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也主

要是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考虑到他们在基本经济理论上的贡献,以表彰他们“在货币

理论和经济波动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上的深刻分

析”。

然而,迄今为止,翻译到中国大陆中文中来的,大都是哈耶克中期到晚期的政治学、法学和

自由宪章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杨玉生、冯兴元、陈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5-1

58.00

本周最新到货

93

社会理论方面的著作。除了哈耶克 1948 年出版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和《货币的非国家化》

(1976)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有一两个中译本外,1958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滕维藻和朱宗

风二位先生合译的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但这本小册子在 1978 年中国改革和开放后一直没有

再重印,因而也只是被存放在少数大学图书馆中的书架上很少有人阅读和问津。因此,从整体上

来看,国内经济学界真正了解哈耶克主要经济学思想的人并不多。之前,笔者自己也只是读过他

的《价格与生产》、《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货币的非国家化》和一些中期和晚期的经济学论文,

并从一些二手文献中知道哈耶克与凯恩斯在20世纪30~40年代初有一场震惊世界经济学界的理

论大论战,但论战的问题和实质是什么,自己也一直并不是很清楚。现在,既然要重读哈耶克的

著作了,我在开始就觉得应该理所当然地系统阅读他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所撰写和出版的几本

经济学著作以及他在那一段时间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英文论文。因此,当笔者“重读哈耶克”的

系列专栏文章写到第 11 篇“哈耶克与米塞斯:社会主义大论战”而因自己太过忙碌而停下来未

能阅读哈耶克的早期经济学著作后,总觉得是个未竟事业,心里总感觉还是没有完成当完成的理

论任务。

在自己重读哈耶克的著作停下来数月之后,一次偶然的事情促使我终于在 2012 年 3 月之后

用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啃读完了哈耶克早期的几本经济学理论著作。这要特别谨志对上海《东方

早报·上海经济评论》版的郑景昕编辑的谢忱。2012 年初,景昕来邮件提醒我说 2012 年 3 月 23

日是哈耶克逝世 20周年忌辰,邀我在《上海经济评论》创刊之际写一篇纪念哈耶克逝世 20 周年

的专论。2012 年初,温家宝总理所主持的《预算法修正案二审稿》已经基本上在内部敲定,等

待“适当时机上会审议”。随之,国内有关预算法修改的讨论也进入了一个静寂时期。这一段时

间,我感到自己为中国宏观动态所写的一系列时评和专栏文章在当时也应该告一段落了。于是,

就稍有一点能坐下来读点书的时间。接着,我开始坐下来啃读哈耶克在早期出版的 4、5部理论

经济学英文原著。在啃读这几部经济学著作时,我基本上是一边读,一边写,于是就写出了收入

本文集第二篇的“纪念哈耶克逝世 20周年专论”的 8篇经济学文章。

上面已经指出,哈耶克这一时期所撰写的经济学理论专著和文章,几乎全是在与凯恩斯的经

济学理论论战中所撰写的,乃至我们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除了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可行

性的大论战有关的著述外,哈耶克在这一时期所撰写其他经济学理论著述,都是在指名道姓地或

不指名道姓地与凯恩斯进行理论论战。这样一来,为了真正弄懂这一时期哈耶克的经济学思想,

又迫使我重新研读凯恩斯的一些主要著作,尤其是他的“货币三论”,即《货币改革论》(1924)、

《货币论》(上、下卷,1931)以及《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前几年,我曾在复旦大

学哲学学院为一些企业家开办的“西学经典课”上为学员们专门讲授过凯恩斯的《通论》,但是,

那还只是依照自己在读国外读博期间所学的宏观经济学教义反过来讲解凯恩斯的原著,因而只是

对凯恩斯这部举世公认的艰涩难懂的《通论》讲说点皮毛。教《通论》,必须读《通论》以及有

关凯恩斯的传记及其相关文献,但是由于我当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凯恩斯的《通论》基本上是在与

哈耶克和米塞斯的理论论战中写出来的(可能直到今天在全世界并没有多少经济学家真正意识和

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并没有真正进入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实际上还只是向一些企业家学员们

讲授被时下流行的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理论所打扮过了的“凯恩斯

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Keynes)。

现在,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沿革以及与哈耶克理论论战的切入点重读凯恩斯的“货币三论”,

笔者自己才感到豁然开朗:一方面感到真正进入了凯恩斯的思想和理论世界,另一方面也觉得开

始较全面理解了哈耶克这一时期的经济学理论精髓了。之前,从 2008 年到 2011 年初,在笔者撰

写对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的一些评论时,曾较广泛地阅读了“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大量文献,

本周最新到货

94

尤其是关于“货币内生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的一些专著。这次从哈耶克与凯恩斯理论论战

的视角进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思想世界,才觉得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是如此清晰,且有些惊叹

不已。真正理解 20 世纪这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在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问题上“华山论剑”的理

论意义和价值,随之笔者也对经济学的功用和未来发展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于是,就有了收入

本书第二篇的“纪念哈耶克逝世 20 周年专论”的 8篇文章。

由于之前我与美国道琼斯公司有我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开设双周“经济学如诗”专栏

文章的合约,加上《东方早报》的《上海经济评论》版创刊号一再拖后,最初几篇“专论”文章

写出来后,我并没有把它们传给《东方早报》,而是把它们直接传给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

崔宇编辑,在该网站上我的“经济学如诗”的专栏中陆续发表了 5篇。后来,我和崔宇同时发现,

这样从思想史的视角分析梳理哈耶克与凯恩斯各自博大精深的经济学理论,虽然有些理论和学术

价值,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大多数读者读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大概会感到云里雾里,不知

这些文章在讲什么。近些年来,尽管我在有意识地力求做到自己著述语言的简洁明了和尽量“去

欧化”,但是牵涉到哈耶克和凯恩斯这两位思想大师的深邃理论层面上的论战,他们各自都有极

其艰深繁复和思辨细微的经济学理论,要想较精准地叙述出他们的思想,理清他们争论的问题是

什么以及实质何在,实在是件“通俗不了”事情。况且,我感觉,《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两三千

字的约定版面,实在容纳不下任何一个关于哈耶克与凯恩斯理论争论话题的讨论。于是,我就和

崔宇编辑商量,后面几篇“专论”我就随意写了,不再受两三千字文字所限,但写出来“专论”,

则传寄给国内较学术一点的理论刊物发表。这样一来,后来写出的后面 3篇“专论”,就长很多,

也更具“学术性”。且收入这本文集的前 5篇“专论”,比实际上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我的“经

济学如诗”专栏文章的发表稿也要长很多,—— 因为,收入本文集的都是我自己保留的未删节

稿。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就在这部小册子的初稿已经交与中信出版社编辑出版不久,尼古拉

斯·韦普肖特(Nicholas Wapshott)的《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中译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

随即《财经》杂志的刘彦和臧博编辑以及《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主编张明扬都分别来邮件和

打电话来邀我就这本书写篇书评。我得到这本书的中译本之后,一口气读了下来之后,觉得写得

非常生动、有趣,且里面包含大量我之前从其他有关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个人传记没有读到过的许

多材料和事迹,于是我马上决定坐写来就写。但是,由于 2013 年学术活动特别多,特忙,这篇

书评写得断断续续。正因为写这篇书评写得时断时续,《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一书中译本我至少

读了三、四遍,并且我还从亚马逊上买到了英文原著,重要的地方全是查阅原文读。本来到 2013

年 10 月份,我就写好了这篇书评的前两节,但是在 11月份因家母在山东生病,我匆匆赶往山东

陪护,后来又接老人家来上海治病,在病床边侍奉左右。以致到 12 月上旬家母去世和办完追悼

会和为父母购置好墓地后,到下旬才开始坐下来写完这篇书评。最初,因为考虑到是《财经》和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约稿,我本来只是打算写五、六千字或至多七、八千字的书评就行了。

但是后来随着写作的深入,我觉得必须再把哈耶克与凯恩斯二人分别在伦敦经济学院院刊

Economica 上发表的三、四篇文章再读一遍,否则还是讲不清楚哈耶克与凯恩斯到底论战了什么。

读完这几篇文章后,我有重新翻查了凯恩斯的《货币论》和《通论》,以及哈耶克的《价格与生

产》以及 20世纪 30 年代所撰写的几本英文小册子,随后我又连带阅读了为什么在凯恩斯的《通

论》出版后哈耶克突然沉默而挂免战牌了一些研究文章。这些文章和著作都是在全世界经济学圈

子中出了名的艰深难懂的文章,但是,在写哈耶克与凯恩斯理论论战的长篇文章和史迹和文献回

顾时,这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结果,这篇书评越写越长,越写越学术,远远超过了韦普肖

特所讨论问题的范围和深度。

本周最新到货

95

恰好,到 2013 年 12 月上旬的一天,《学术月刊》的总编辑金福林先生来电话约我写篇学术

文章,我就索性把这篇书评写成了一篇学术论文,最后写了竟多达 4万余字。因为到现在这本小

册子一直未付印,我就索性把这篇文章收入其中,构成了这本小册子第三篇的第一篇文章。也许

无用赘言,读者们马上会读得出来,这篇长文这是与收入本书所有其他文章不同,是一篇较规范

的学术型书评,乃至可以被视作为一篇经济学思想史的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思想性论文,对一

些不是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可能就有些难度。如果有些读者觉得实在读不下去,可以跳过这

一 4万多字且长注连篇的文章而跳读下余下两篇。对于这些读者,笔者谨在这里先致歉了。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过 1978 年以来以引入市场资源配置方

式为主轴的改革与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有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目前已为世界第二,中

国的人均 GDP 也超过了 6000 美元。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些经济与社会问题也在

不断发生和积累,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政府官员腐败大面积发生而屡治不果,商业

诚信缺失,因收入分配不公、农民土地失地、环境污染等原因所造成的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发生

和积累,万人以上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等等。另一方面,经历了 30 多年超过 9%的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增速目前已显下移迹象。在经济增速下降之后,一些当今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将会更

加突出和充分地暴露出来。这也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上提出了进一步进行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

的现实要求。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一个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已

经成了摆在当今中国社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通往奴役之路》这部 20 世纪的世界名著一开始,哈耶

克就曾指出:“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

界。”[2]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所撰写的《法、立法与自由》中,

哈耶克也曾说过,“每一种社会秩序都建立在一种“ideology”

(这个英文词在中国大陆之前通常被翻译为“意识形态”,哈耶

克的关门弟子林毓生先生则主张用“意蒂牢结”来对译这个概念)

之上”[3]。如果用哈耶克的这一观点来审视当今中国,可以认

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体制构成性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在 20 世纪

20年代到 50年代从苏联引入的一套政党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

国家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学说以及斯大林主义中央计

划经济思想)。在过去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种国家与政

党的革命理论,实际上又与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社会与皇权专制

政制所伴随而逐渐演化出来的一套被萧公权先生所称的“专制天

下”的政治思想[4]潜移默化地相结合,从而逐渐演化生成了一

个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一个边界模糊、原则流动、且有些变动不居

的“意蒂牢结”。这套从 20 世纪 20 年代从苏联引进并结合中国

社会现实和传统中国文化观念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计划

经济时代的几十年历史中所形成的一套革命的“意蒂牢结”,随着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在列宁主义

和斯大林主义理论的中国化而不断自我演化、变异、丰富和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其独

特的价值理念和特征尤为凸显。但是,自 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在整个中国社会中对

中央计划经济模式的渐进性否定和对市场经济价值的认可和弘扬,不管官方和执政党的文件现在

还如何写,实际上这一“意蒂牢结”已经渐进性地——但却是根本性地——在发生变化,即已经

逐渐从一种革命的“意蒂牢结”,逐渐演变成“经济发展的意蒂牢结”,乃至正在变成如何“发展

市场经济,执政、治国为民以及如何给人民创造福祉的意蒂牢结”。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到目

前为止,这一“意蒂牢结”已基本上非同于原典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济与社会思想以及马克思

通往奴役之路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王明毅、冯兴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08

16.00

本周最新到货

96

对人类社会未来的理论憧憬,也非同于传统中国社会皇权专制政治中的“专制天下”的政治观念,

更不同于古代儒家以德为政的王道政治理想,——当然,它更不同于构成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基础

的自由主义的意蒂牢结。但是,也必须看到,这一正在演化变迁着的意蒂牢结,目前仍是一个变

动不居且充满内在矛盾和张力的一个体系。它一方面有十月革命以来的政党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的“意蒂牢结”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亦潜含有传统中国社会“专制天下”的政治思想遗产,

且在一种实用主义甚至功利主义的精神导向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已经市场化的社会条件下自我规

定、不断演变和自我维系。这种意蒂牢结,一方面构成了现下中国社会制度运作的思想基础,又

构成了未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大张力。但这种意蒂牢结的深层基础和基本价值理念到底是什么?

现在好像已经变得模糊起来,似乎是个任何人讲不清楚的问题,且甚至变成了无人有权威来界定

和规定它的问题。在此格局中,整个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上是在一个巨大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惯

性中在自发地演进和运作,其演进方向和结果,目前看来还无法预计。

正是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尽管近来有不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和其他学界人士呼吁要对未来中国的改革进行“顶层设计”。然而,现在的问题是:除了一些局

部的和具体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好像需要设计外,在我们的整个社会体制上要改什么?又如何进行

顶层设计?我们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政治体制?中国改革的最终目标模式是什么?

这在目前仍然是些亟待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从多学科的视角反思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和一个良序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

原理,就变得是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一个既现实且又急迫的理论任务了。正是在此格局中,重新研

读哈耶克这位 20 世纪曾影响了世界的思想大师的著作和思想,应该有其重要的理论的和现实的

意义。

最后要指出的,从 20 世纪 40 年代撰写《通往奴役之路》开始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尤其

是到了他的晚年,哈耶克一直重注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人类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今天看来,

这并不意味着哈耶克晚年完全放弃了他的人类社会秩序的渐进演化的生成论。从学理上和所用术

语上来看,在他晚年撰写的《法、立法与自由》第三卷的序言中,哈耶克承认他已不大愿意再使

用“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这个概念了,而主张用“自成长秩序”(self-generating

order)或“自组织结构”(self-organizing structure)来取代之。[5] 到 1988 年出版《致命

的自负》时,哈耶克更多地使用了“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the extended order of human

corperation)概念,而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发秩序”这个概念了。尽管如此,哈耶克在人类社

会变迁上的渐进性的制度演化生成论,应该是他一生社会观的根基。正如他在《哲学、政治学、

经济学和历史观念新研究》一书中所言: “那种认为人作为一种存在可凭籍其理性而超越他所

在的文明的价值观并从外面或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对其作出判断的空想,只能是一种幻觉。我们必

须知道,理性自身也是文明的一部分。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拿一个部分去应对其他部分。就是

这个过程也会引发持续不断的互动,以至于在很长时间中可能会改变整体。但是在这一过程的任

何一个阶段,突发式或完全重新建构整体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总是要应用我们现有的材料,而

这些材料本身就是一种演化过程的整体的产物”[6]。哈耶克的这一观点,我觉得在当今中国仍

然有其现实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进一步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建立一个现

代民主与法治国家,当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然而,任何社会制度一旦演化生成,在一

定的存在阶段上都有其自我维系的变迁张力。这实际上将会导致即使在 21 世纪的人类理性社会

中任何国家也不可能完全地打碎一个旧体制,理性地设计并构建一个全新的体制。具体到中国当

本周最新到货

97

下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来说,历史的命运也许是,我们必须在既存的体制安排中通过渐进性的改

革,来逐渐催生出一个新体制。这也许对当代以及未来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最好

的选择。在这种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理清一个现代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法治和原理,能让这些

基本原理和原则在此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慢慢形成共识,就变得异常重要了。

在 1979 年为他的三卷本《法、立法与自由》一书所写的“跋文”中,哈耶克最后说:“人不

是而且永远不是他自己命运的主宰:因为人的最高理性(very reason)乃是经由引导人进入可

习知新事物的未知和不可预见境况中而持续不断进步的”[7]。这句话表明,在人类社会的演化

变迁上,哈耶克最终还不是一个悲观论者。由此来观察当下中国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势,我

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和不断解除思想禁锢,若能够像在这篇序言开头所引述的哈耶克

的那段引文所主张的那样,宽容地且开放地允许人们进行抽象思想的沟通和交流,在 21 世纪一

个伟大的中国良序市场经济社会还是可期的。

是为序。

韦森于 2012 年 4 月 8 日谨识于复旦

4月 11 日改定于京沪高铁上

2014 年元月 23 日增补■

本周最新到货

98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纵横

(CD)电影 贾磊磊 人民大学 39.8

2 正义课 电影 美/保罗·伯格曼 浙江人民 49.8

3当代电影新势力-亚洲新电影

大师研究电影 周安华 北京大学 49

4 中国人的修养 读书生活 蔡元培中国画报出

版社32

5图书馆的故事-从文字初创到

计算机时代读书生活 美/弗雷德·勒纳

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48

6 新华反义词词典 工具 商务 19

7 精选英汉汉英词典(第4版) 工具 商务 48

8 俄汉分类学习词典 工具 胡谷明/王仰正 上海译文 78

9 常用俗语辞典(辞海版) 工具 上海辞书 49

10 常用谚语辞典 工具 温瑞政 上海辞书 48

11《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

阐释

古代文学研

究詹丹 上海古籍 38

12 炉边诗话(精选本)古代文学研

究中西书局 18

13 乐府诗述论古代文学研

究王运熙 上海古籍 58

14 史汉研究古代文学研

究汪春泓 上海古籍 58

15实证与演变-中国文学史研究

论集

古代文学研

复旦大学古籍整

理研究所上海文艺 49

16 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古代文学研

究周明秀 上海古籍 24

17 论现代诗词创作古代文学研

究季肇伟

上海远东出

版社28

18 济慈诗歌与诗论的现代价值古代文学研

究付修延 北京大学 68

19 (上下)沦溟先生集 古籍 李攀龙 上海古籍 138

20 (上下)刘元卿集 古籍 刘元卿 上海古籍 178

21 韩昌黎文集校注 古籍 韩愈 上海古籍 118

22 (上下)宋高僧传 古籍 赞宁 上海古籍 88

23 原诗笺注 古籍 叶燮 上海古籍 68

本周最新到货

99

24 词综(国学典藏) 国学清/朱彝尊 汪森

编上海古籍 48

25金刚经鉴赏辞典-古代经典鉴

赏系列国学 李利安 上海辞书 26

26经典的传播—关羽形象传播研

红学、历史

小说荆学义 中央编译 85

27 孟兰变红学、历史

小说孟晖 南京大学 36

28 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 流行、畅销 囧叔 湖南文艺 32.8

29 我就是忍不住笑了 流行、畅销 侯文咏 九州出版社 35.8

30 多数人死于贪婪 流行、畅销 慕容雪村 九州出版社 32.8

31 致我们总被戳是的人生 流行、畅销 王欣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32

32 硬糖手册 流行、畅销 杨昌溢 中国华侨 48

33 一样的月光-人间条件4 青少年读物 吴念真 江苏文艺 25

34 台北上午零时-人间条件3 青少年读物 吴念真 江苏文艺 25

35她与她生命中的男人们-人间

条件2青少年读物 吴念真 江苏文艺 25

36满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人

间条件1青少年读物 吴念真 江苏文艺 25

37 写作魔法书—创意写作练习 青少年读物 白铅笔 人民大学 18

38 一位无足轻重的神 青少年读物意/瑟吉尔.托皮

Sergio Toppi上海人民 48

39 莎拉珊德 青少年读物意/瑟吉尔.托皮

Seroio Toppi上海人民 98

40 南洋旅行记 青少年读物 黎锦晖 海豚出版社 20

41 天鹅 青少年读物郑振铎 高君箴

译述海豚出版社 20

42 古代英雄的石像 青少年读物 叶圣陶 海豚出版社 16

43 兰花旨:兰话·兰画 诗、词、赋 沐斋 上海古籍 68

44 骆一禾海子兄弟诗抄 诗歌 西川 江苏文艺 58

45 闪电的心脏 诗歌 赵宏丽 上海文艺 12

46 心影絃吟 诗歌 左絃 上海文艺 39

47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百家

小集5随笔 谢泳 广东人民 32

48 读书太少-百家小集3 随笔 王跃文 广东人民 32

49 有事生非-百家小集8 随笔 王彬彬 广东人民 28

50 台静农艺术随笔 随笔 陈子善 上海文艺 25

51漫步沉思录-平民卢梭的圣贤

之旅外国散文 卢梭 江苏文艺 32

52 禅定荒野 外国散文 美/加里·斯奈德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5

53 沙郡年记 外国散文美/奥尔多·利奥

波德

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6

本周最新到货

100

54 没有旋律的年代 外国文学 瑞士/彼得·韦伯 上海译文 28

55 好学校 外国文学 美/理查德·耶茨 上海译文 28

56 英国农民工小像 外国文学 玛琳娜·柳薇卡 中信 39.8

57 (上下)火与剑(插图珍藏版) 外国文学波兰/亨利克.显

克维奇漓江 68

58 (全4卷)狄金森全集 外国文学 狄金森 上海译文 297

59仇恨-失忆的年代长篇系列之

五外国文学

瑞典/谢尔.埃斯

普马克世纪文睿 20

60 青年狗艺术家的画像 外国文学 狄兰.托马斯 漓江 19.5

61 石猴子 外国文学 美/杰夫里.迪弗 新星出版社 38

62 革命之路 外国文学 美/理查德·耶茨 上海译文 36

63 夜车(Night Train) 外国文学 英/马丁·艾米斯 上海译文 42

64 在西方目光下 外国文学英/约瑟夫·康拉

德上海译文 45

65爵士时代的故事(Tales of the

Jazz Age)外国文学 美/菲茨杰拉德 上海译文 38

66

时间箭-罪行的本质(Time~s

Arrow,or the Nature of the

Offence)

外国文学 英/马丁·艾米斯 上海译文 45

67 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 外国文学 美/海明威 上海译文 28

68 鸽子起飞 外国文学瑞士/梅琳达·纳

吉·阿波尼上海译文 32

69 人间失格·斜阳 外国文学 日/太宰 治 上海译文 35

70 骑马课 外国文学美/莎拉·格鲁恩

Sara Gruen世纪文睿 32

71 贤者之书 外国文学 日/喜多川泰 世纪文睿 30

72特丽丝苔莎(书名原

文:Tristessa)外国文学 杰克.凯鲁亚克 上海译文 25

73 逃避之路-格雷厄姆.格林文集 外国文学 上海译文 51

74 自画像 外国文学 法/爱德华·勒维 世纪文睿 25

75 杜洛兹的虚荣 外国文学 杰克.凯鲁亚克 上海译文 39

76 鸭川六景 外国文学 日/万城目学 上海人民 29.8

77神殿的基石:布拉加箴言录/蓝

色东欧 第3辑外国文学

罗马尼亚.卢齐

安.布拉加花城 38

78 一日情人/蓝色东欧 第2辑 外国文学捷克.伊凡.克里

玛花城 35

79

十亿个流浪汉,或者虚无-托马

斯.萨拉蒙诗选/蓝色东欧 第3

外国文学斯洛文尼亚.托

马斯.萨拉蒙花城 32

80 索拉里斯星/蓝色东欧 第3辑 外国文学波兰.斯塔尼斯

瓦夫.莱姆花城 28

81伊索.伊索寓言(古希腊文、汉

文对照)-日知古典丛书外文读物 王焕生 译 世纪文睿 59

82 疾病的隐喻-中英双语版桑塔 外文读物 美/苏珊.桑塔格 上海译文 48

本周最新到货

101

格文集

83论摄影-中英双语版桑塔格文

集外文读物 美/苏珊.桑塔格 上海译文 55

84 读者 文学丛书 读者杂志社 敦煌文艺 26

85(全三册)胡兰成作品集:今生

今世 禅是一枝花 山河岁月文学大台2 胡兰成

中国长安出

版社100

86 文学报·新批评文丛(第一卷) 文学评论 《文学报》 上海书店 128

87 误入桃花源-书话东西文学 文学评论 李奭学 浙江大学 35

88 周作人文学翻译研究 文学评论 于小植 北京大学 32

89浮士德精神-在上帝与魔鬼之

间文学评论 高全喜

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42

90 勾阑醉:戏话·戏画 戏剧、戏曲 沐斋 上海古籍 48

91历史·权力·主体:卡里尔·丘吉

尔女性戏剧研究戏剧、戏曲 钱激扬 南京大学 34

92 蚂蚁革命 悬疑、科幻 法/贝尔纳·韦伯 21世纪 39

93 蚂蚁时代 悬疑、科幻 法/贝尔纳·韦伯 21世纪 35

94 蚂蚁帝国 悬疑、科幻 法/贝尔纳·韦伯 21世纪 25

95 陶狗 悬疑、科幻意/安德烈亚·卡

米莱里上海译文 33

96 诡案实录 悬疑、科幻 延北老九百花洲文艺

出版社29.8

97 被偷走的秘密(民国秘事) 悬疑、科幻 鬼马星 世纪文睿 32

98 第十一根手指 悬疑、科幻 秦明 湖南文艺 32.8

99 鬼吹灯之镇库狂沙 悬疑、科幻 天下霸唱 天津人民 35.8

100中古汉语"完成"语义范畴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语言文字 帅志嵩 商务 62

101 《释名》新证 语言文字 李冬鸽 上海古籍 49

102 填词指要 语言文字 狄兆俊 上海人民 30

103 (上中下)中国历代契约粹编 帐台01 张传玺 北京大学 398

104 安妮的礼物 中国散文 曹乃谦 江苏文艺 30

105 永远的背影 中国散文 朱自清国际文化出

版公司28

106 爱国四章 中国散文 梁衡 人民大学 39.8

107 生死故乡 中国散文 杨献平 人民大学 35

108 沦桑老公寓 中国散文 施雁冰 上海文艺 39

109 大地上的事情 中国散文 苇岸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7

110 散失的母亲 中国散文 帕蒂古丽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36

111 掩面 作家作品集 吕新 江苏文艺 34

112 中国制造 作家作品集 周梅森 江苏文艺 38

113 山寨 作家作品集 张小砚 清华大学 39

本周最新到货

102

社科类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 突发公共事件与微博治理研究 传播学 徐正/夏德元 浙江大学 49

2

(共2册)启蒙与出版:苏格兰作

家和18世纪英国 爱尔兰 美国

的出版商

传播学 美.查理.B.谢尔 复旦大学 78

3 都市史学-都市文化研究读本 当代中国题 苏智良 主编 上海人民 60

4 都市文学-都市文化研究读本 当代中国题 杨剑龙 主编 上海人民 42

5 战略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当代中国题 周振华/陶纪明 汉大 58

6农民政治意识分比与政府治理

创新研究当代中国题 龚上华 浙江大学 48

7 都市文化-都市文化研究读本 当代中国题 杨剑龙 主编 上海人民 38

8改革创新()1978-1992)-口述

上海当代中国题

中共上海市委党

史研究室上海市

现代上海研究中

上海教育出

版社65

9工作-生活平衡(理论借鉴与中

国现实)当代中国题

岳经纶/颜学勇/

挪/斯坦·库纳汉大 38

10 法学通论 法学 洪冬英 主编 上海人民 78

11 数人侵权责任研究 法学 杨会 北京大学 36

12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

善法学 顾功耘 北京大学 56

1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理

论与实务判解法学 孟庆华 北京大学 45

14 刑事侦查学 法学 张玉镶 北京大学 45

15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

放史:1787-1868法学 澳/罗伯特·休斯 南京大学 68

16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共产主义运

动张云飞 人民大学 96

17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共产主义运

动美/大卫·哈维 上海译文 48

18战后法国哲学与马克思思想的

当代意义

共产主义运

动莫伟民 姜宇辉 上海人民 62

19 俄罗斯对独联体外交政策研究 国际问题 毕洪业 中央编译 48

20能源与当代国际关系-复旦国

际政治经济学丛书国际问题 张建新 上海人民 58

21 国际关注·中国声音 国际问题<国际关注·中国

声音>委员会人民大学 36

22 俄罗斯问题研究(2011) 国际问题中央编译局俄罗

斯研究中心中央编译 54

23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

动研究国际问题 石建国 浙江大学 42

24 俄罗斯问题研究(2012) 国际问题 中央编译局俄罗 中央编译 58

本周最新到货

103

斯研究中心

25 俄罗斯问题研究(2010) 国际问题中央编译局俄罗

斯研究中心中央编译 62

26 晓欧洲 国际问题 缪晓娟 南京大学 53

27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六版) 国际问题

挪/盖尔·伦德斯

塔德(Geir

Lundestad)

人民大学 48

28 (上下)多桑蒙古史 历史研究 瑞典/多桑 上海古籍 78

29秦代初平南越考·占婆史(附:

占城史料补遗)历史研究

法/鄂卢梭/马伯

乐上海古籍 22

30 清代宫廷文化通史 历史研究 林永匡 上海文艺 68

31中国之旅行家·摩尼教流行中

国考历史研究 法/沙畹/伯希和 上海古籍 12

32中国西部考古记·西域考古记

举要历史研究

法/色伽兰/郭鲁

柏上海古籍 14

33郑和下西洋考·交广印度两道

考历史研究 法/伯希和 上海古籍 29

34 史地丛考·史地丛考续编 历史研究 冯承钧 上海古籍 24

35 明代浙东海防研究 历史研究 苏勇军 浙江大学 38

36 清日战争 历史研究 宗泽亚 京华出版社 68

37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

弥格传(附:卜弥格传补正)历史研究

法/沙不烈/伯希

和上海古籍 19

38 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 历史研究 希勒格 上海古籍 16

39

湘军集团与西北回民大起义之

善后研究-以甘宁青地区为中

民族、区域 赵维玺 上海古籍 88

40

国家视野下的地方-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丛书.第四

民族、区域 上海人民 38

41 简帛文献考释论丛 民族、区域 董珊 上海古籍 52

42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 民族、区域 陈大为 上海古籍 88

43

椿庐史地论稿续编-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丛书.第三

民族、区域 邹逸麟 上海人民 128

44史地丛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

研究中心丛书.第二辑民族、区域 王文楚 上海人民 50

45经济论 雅典的收入-汉译世界

学术名著丛书商务 古希腊/色诺芬 商务 10

46通货原理研究-汉译世界学术

名著丛书商务 英/托马斯.图克 商务 17

47君主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

书(第一至第九辑)政治类商务 马基雅维里 商务 15

48 (上册)风俗论-汉译名著 社会科学 法.伏尔泰 商务 50

49 国际反恐前沿:恐怖主义挑战 社会科学 孙昂 黑龙江教育 40

本周最新到货

104

国际法

50 甲午殇思 社会科学刘声东 张铁柱

主编

上海远东出

版社68

51(上册)罗马帝国衰亡史-汉译

名著社会科学 英.爱德华.吉本 商务 45

52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

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修订版)社会科学 徐长福 重庆出版社 39.8

53(下册)罗马帝国衰亡史-汉译

名著社会科学 英.爱德华.吉本 商务 48

54 (中册)风俗论-汉译名著 社会科学 法.伏尔泰 商务 50

55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例研究 社会科学 孙亚冰 上海古籍 118

56 周易与应用 社会科学 沈炜民 上海辞书 40

57思维病毒:如何在工作与生活

中实现思维自由社会科学

美.理查德.布罗

迪浙江人民 49.9

58当代西方教育思潮/教师教育

书系社会科学 唐爱民 山东人民 35

59逻辑思考的艺术:为什么我们

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社会科学 利昂 中国华侨 32

60 哲学概论/人文学科概论丛书 社会科学 杨方 岳麓书社 30

61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外国哲

学名家丛书社会科学 苏格拉底 吉林出版 29.8

62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社会科学 王国章 武汉大学 32

63尼采的自我哲学/外国哲学名

家丛书社会科学 德.尼采 吉林出版 29.8

64 (下册)风俗论-汉译名著 社会科学 法.伏尔泰 商务 49

65 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社会学、人

类学

加拿大/凯瑟琳·

麦克切尔/文森

特·莫斯可

上海译文 55

66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3)第17

社会学、人

类学上海人民 85

67 社会性别与女性休闲体育研究社会学、人

类学邱亚君 浙江大学 48

68 中国养老保险扩面问题研究社会学、人

类学吴永求 人民大学 38

69群众与暴民:从柏拉图到卡内

社会学、人

类学

英.约翰.麦克莱

兰复旦大学 40

70(上下)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

和自我的历史社科丛书

美/丹尼尔·J·布

尔斯廷上海译文 98

71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

识形态研究社科丛书

美/赫伯特·马尔

库塞上海译文 45

72袁崇焕集-东莞地域历史文化

丛书

史料笔记、

万有文库明/袁崇焕 上海古籍 98

73 范仲淹忧患意识研究 思想人物 牟永生 南京大学 20

74 颠覆与拯救:现代性审美文化 思想文化研 黄力之 上海人民 45

本周最新到货

105

批判 究

75

文化正义:消费时代的文化生

态与审美伦理研究-华东政法

大学科学研究院社科文库.第

四辑

思想文化研

究傅守祥 上海人民 30

76 礼貌史思想文化研

法/弗雷德里克·

鲁维洛瓦上海文艺 59

77 日常激情思想文化研

法/大卫·勒布雷

东上海文艺 39

78吴耀宗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

思想文化研

究赵晓阳 编 人民大学 74

79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修订

版)心理学

法/古斯塔夫·勒

庞中央编译 35

80 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 心理学 法/勒庞 江苏文艺 30

81 当代认知心理学(修订版) 心理学 梁宁建上海教育出

版社38

82 异常心理学(第13版) 心理学

美/詹姆斯.布彻

苏珊.米内克 吉

尔.胡利

上海人民 98

83 思维研究 心理学 唐孝成/何洁 等 浙江大学 52

84康德传(纪念康德诞辰290周

年)哲学

美/曼弗雷德.库

恩上海人民 63

85从分裂到融合的个体道德与公

共伦理哲学 张伟 南京大学 32

86知识之路:可靠主义的视野-知

识论与方法论丛书哲学 方环非 上海人民 45

87 中国逻辑学十讲 哲学 孙中原 人民大学 58

88 追问膳食-食品哲学与伦理学 哲学荷/米歇尔·科尔

萨斯北京大学 38

89 (上下)先秦名家四子研究 哲学 董英哲 上海古籍 198

90日本阳明学的实践精神:山田

方谷的生涯与改革路径哲学 日/野岛透 上海古籍 38

91怀特海与中国哲学的第一次握

手哲学 王锟 北京大学 32

92 现代非洲史(第二版) 政治文明 英/理查德.雷德 上海人民 58

93晴雨耕耘录:日本和东亚研究

交流文集政治文明 赵建民 上海人民 98

94 认识"东方学" 政治文明 曾琼/曾庆盈 北京大学 54

95 大美昆曲 政治文明 杨宁松 江苏文艺 35

96 843-德国历史辞典 政治文明 李长山 等 上海辞书 68

97 政治学博弈论 政治学美/詹姆斯·D/莫

罗上海人民 56

98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东方

编译所译丛政治学

美/安东尼.奥罗

姆上海人民 45

本周最新到货

106

99 习近平重要伦述学习笔记 中共党史 李维 人民 39

100中国参政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

督研究中国政治 张宏伟 中央编译 59

101台湾地区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

义:1987-2008中国政治 郭中军 学林出版社 32

102

宗教功能单位与地区暴力冲

突:以科索沃冲突中的德卡尼

修道院和希南帕夏清真寺为个

案-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

宗教研究 章远 上海人民 45

103 基督教神学思想史 宗教研究 美/罗杰·奥尔森 上海人民 78

经管类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 必要的改革 中国经济 林木 中信 49

2 移动互联决胜 O2O 企业史 中信证券研究部 中信 68

3 重返问题现场决策篇 企业史 三枝匡 中信 36

4 重返问题现场经营篇 企业史 三枝匡 中信 42

5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

言一般经济学 美/保罗·霍肯 上海译文 28

6 新改革.新开放.新红利 中国经济 周振华 汉大 70

7 善始善成 一般经济学 孙涤 汉大 38

8 监管之路-危机后的思考金融投资理

论王华庆

上海远东出

版社58

9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企业史美/道格拉斯·C·

诺思汉大 35

10 (2013)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 报告年鉴 上海人民 98

112013版.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

书报告年鉴 上海人民 100

12 (上下)公司治理 一般经济学 郎咸平 东方 138

13信息时代的创新与管理 -思科

启示录企业史 董小英/周佳利 北京大学 42

14 现代公共管理的理性思考求职培训、

市场营销蓝志勇 北京大学 49

15 领导的底气-领导的气场求职培训、

市场营销李飞龙 北京大学 42

16员工主动了,管理就轻松-使能

管理让团队生机勃勃

求职培训、

市场营销叶小松 北京大学 39

人文类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宗教文化 印光 中央编译 16

2 让电影陪伴孩子成长 社会纪实 曹保印 中央编译 38.8

本周最新到货

107

3 探寻生死密境 宗教文化 吴玉天 中央编译 48

4 (共9册)河南(影印本) 地域民俗 北京鲁迅博物馆 中央编译 1800

5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

9个关键词社会纪实 张贵勇 中央编译 32.8

6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心理励志 俞敏洪 中信 36

7从倒数第一到第一:韩国王牌

补习老师传授的制胜学习攻略社会纪实

韩/金康一 金明

玉漓江 25

8 纳博科夫评传-人文名家评传 人物传记 英/芭芭拉.威利 漓江 28

9 访谈凤凰人 心理励志 王昊灵 上海人民 42

10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历史文化 熊逸 江苏文艺 38

11 寻梦九百年 地域民俗 吴光辉 江苏文艺 32

12苏格拉底(精装):最伟大的思

想家人文图书 美.霍普.梅 中华书局 20

13亚里士多德(精装):最伟大的

思想家人文图书

美.加勒特.汤姆

森等中华书局 20

14柏拉图(精装):最伟大的思想

家人文图书

美.约翰.E.彼得

曼中华书局 20

15 尼罗河的赠礼-丝瓷之路博览 外国史 温静 商务 36

16瓷话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外

销瓷-丝瓷之路博览外国史 曾玲玲 商务 32

17 我们都是爱过的-萧红传 人物传记 王臣 湖南文艺 39.8

18 谁都不敢欺负你 心理励志澳大利亚/力克·

胡哲

天津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32.8

19文怡"心"厨房:从零开始学韩

餐人文图书

中国纺织出

版社32.8

20 有求:二十一度母给你温暖 心理励志 索达吉堪布 中国文史 35

21 相 第三辑(7.8.9) 宗教文化 韩/许英万 中国商业 108

222014-2015全新升级版 茶叶鉴

赏购买指南饮食文化 赵玉香/俞元宵 时代文艺 78

23图解本草纲目-认识中国第一

药典保健、养生 李时珍 江西科技 68

24 缤纷生物-发现世界丛书 科学史王义炯 范氾 胡

向武 潘重光上海辞书 30

25 简约物理-发现世界丛书 科学史 马丁玲 匡柏 上海辞书 32

26 一家有一喵 流行、时尚 麦葵 世纪文睿 30

27 古罗马的马车竞赛 外国史 荷兰/菲克·梅杰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2

28 趣味生活小史 外国史 栗月静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32

29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

1821-1849人物传记

美/约瑟夫·弗兰

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68

30 一顿自己的晚餐 饮食文化 韩梅梅/杂鱼 中国华侨 36

31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心理励志 白岩松 京华出版社 39.8

32 胡适晚年身影 人物传记 杨翠华/庞桂芬 南京大学 58

本周最新到货

108

33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

抗癌新视点(第三版)保健、养生 何裕民

上海科学技

术29.8

34 中医各家学说(第2版) 保健、养生 李成文 主编上海科学技

术25

35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从现

代远程教育试点到 MOOC家庭教育 郭文革 北京大学 58

36 风范-北大名人故居及轶事 记忆珍藏 肖东发/陈光中 北京大学 54

37 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 记忆珍藏 肖东了/沈弘 北京大学 52

38 就这样考上北大·文科篇 家庭教育 王亚章 北京大学 35

39浮生剪影:一位耄耋老人的自

白人物传记

黄炳辉 口述

罗珊 陈思 整理上海人民 38

40儿童的人格教育-世界教育名

著译丛家庭教育

奥/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上海人民 38

41 教育漫话-世界教育名著译丛 家庭教育 英/约翰.洛克 上海人民 40

42 茶马古道普洱香 饮食文化 郭豫斌 编著 人民大学 49

43 SARS10年:非典亲历者的回忆 社会纪实 万希润 主编 文化艺术 35

44 游戏娱乐(事物掌故丛谈) 地域民俗 杨荫深 上海辞书 28

45 衣冠服饰(事物掌故丛谈) 地域民俗 杨荫深 上海辞书 26

46 神仙鬼怪(事物掌故丛谈) 地域民俗 杨荫深 上海辞书 28

47 器用杂物(事物掌故丛谈) 地域民俗 杨荫深 上海辞书 28

48 花草竹木(事物掌故丛书) 地域民俗 杨荫深 上海辞书 28

49 漫游者说 人文图书 彭富春 武汉大学 30

50

少林很忙-和尚,飞踢与铁档

功:一个美国人在新中国的奥

德赛

社会纪实 美/马修·波利 上海译文 45

艺术类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 艺术美学演讲录艺术(体育.

电影.戏剧)傅谨 山西教育 32

2 中国审美理论艺术(体育.

电影.戏剧)朱志荣 上海人民 28

3 古琴曲溯源 音乐、体育 王孺童 漓江 68

4 反调:音乐随笔 音乐、体育 廖伟棠 江苏文艺 30

5 媒体艺术网络 艺术史

德/鲁道夫·弗里

林/迪特尔·丹尼

尔斯

世纪文睿 49

6 中国艺术史 艺术史英/迈克尔·苏立

文世纪文睿 79

7 建筑设计的470个创意﹠发想 设计日/每周住宅制

作会

上海科学技

术35

8米芾书尺牍九札-彩色放大本

中国著名碑贴书法篆刻 孙宝文 上海辞书 38

本周最新到货

109

9董其昌书昼锦堂记-彩色放大

本中国著名碑贴书法篆刻 孙宝文 上海辞书 50

10董其昌临颜真卿书裴将军诗-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贴书法篆刻 孙宝文 上海辞书 28

11赵孟頫书朱子感兴诗-彩色放

大本中国著名碑贴书法篆刻 孙宝文 上海辞书 28

12颜真卿争座位贴.祭伯文稿-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贴书法篆刻 孙宝文 上海辞书 28

13 美学的中国话语艺术(体育.

电影.戏剧)张法 北京师大 45

14

英国十九世纪手工艺运动研

究-西方制度建构与社会发展

研究丛书

艺术史 于文杰 南京大学 60

15 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 艺术史

荷/曲赔醇

(Petra

ten-Doesschate

Chu

北京大学 280

16历史·交流·反应-接受美学的

理论递嬗

艺术人物、

理论王丽丽 北京大学 32

17就像走进从未听说过的信仰-

纸上纪录片.锐系列4摄影工艺 王刚 主编 上海文化 38

18 中外建筑史 设计 吴薇 北京大学 36

19微言:晚明设计批评的文人话

语设计 彭圣芳 上海人民 38

20与邬达克同时代:上海百年租

界建筑解读设计 王唯铭 上海人民 68

21 建筑美学 设计 邓友生 北京大学 36

22 独自叩问-漫谈中国当代美术艺术人物、

理论高全喜

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42

23日本之美-东山魁夷绘画艺术

研究

艺术人物、

理论郭勇健 学林出版社 48

三辉链接

110

三辉链接赫希曼:在真理面前保持谦卑

左根永

原载《经济观察报》

一些学者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不管对错,坚持传统,害怕自己的学术积累成为昨日云烟;

还有一些学者习惯用公认的方法发表文章,换得生存所需的工资收入。我想赫希曼不会认可这些

学者,他比较认可维特根斯坦式的思想家,维特根斯坦先是开创了哲学中的语言学派(分析哲学),

继而又回归常识、以“游戏”来理解日常生活,从而将自己早期开创的语言学派全部推翻。赫希

曼在这方面和维特根斯坦有一拼,他自我颠覆的思想意识表现在这本自传的写作思路、学术文章

的语言(数学或非数学)选择、学术思想的自我颠覆三大方面。

马克·布劳格曾经为雅诺什·科尔奈、阿尔伯特·赫希曼写过小传。布劳格称前者是第一批在共

产主义世界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接触、分析计划体制面临的新问题的思想家,称后者是“横向思考”

(Lateral thinking)大师,能够从出其不意的角度分析老问题。也就是说科尔奈和赫希曼均是自我

颠覆的思想家,但是两者思考的路径不同。

科尔奈的自传《思想的力量:智识之旅的非常规自传》(香港版书名:《思想的力量:学术探

索之旅的另类自传》),从小标题就可以看出其不同寻常的思维。2012年,我读科尔奈的港版自传

时,非常佩服作者梳理学术著作来龙去脉的独特写作手法。但是,2014年赫希曼的自传《自我颠

覆的倾向》写作手法更独特,完全摒弃了常规的时间序列式写法,而采用文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

思想历程。正如赫希曼所说,他从来不想为了回忆而回忆,他写作回忆录的目的是激发思想。

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是一个

德国出生的犹太思想家,早年沉迷于黑格尔和马

克思等大陆哲学,辗转英美学习经济学,直到 1964

年进入哈佛大学工作之前。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

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

主要作品有《欲望与利益》、《退出、呼声与忠诚:

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反应》、《激情和利益》

等。

三辉链接

111

赫希曼的这本自传,写作风格融合了逻辑的严密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尤其对圣经和古希腊神

话信手拈来使人耳目一新。但是,这不代表赫希曼不擅长数学。其一,1943年,他在《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发表了一篇论文,发明了“赫希曼指标”(即“基尼系数”),但是

这个指标被学者们错归到基尼名下。1964年,赫希曼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项指标的

父权认证》(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澄清这个指标的发明权。这段轶事,也说明社会科学家往往

将赫希曼归到文字型思想家的行列,而忽略了他在统计学方面的贡献。其二,1945年,赫希曼在

他的第一本著作《国家实力与国家贸易的结构》(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中设计了现代产业经济学经常使用的“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统计指标。

正如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讲座教授吴国光在推荐暑期书目的文章中所说,赫希曼曾经为了证

明自己不是不擅长数学,将准备发表的文章用数学重写一遍,“赢得同行赞佩后便宣称再也不搞

这套把戏”。这从侧面证明了赫希曼文章的逻辑严密性,但是他认为数学模型表达思想存在不能

囊括未知因素的缺陷,所以他更倾向于用文字表达他的思想。正如汪丁丁在文章中提到赫希曼晚

年回顾自己的生平,最深刻的感触是社会科学“切忌以一般原理代替实地考察,切忌如自然科学

那样自负地信任数学定理”,“理论模型只能容纳既有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新发生的各种可能

性’”。可见,学术写作语言的选择应该是赫希曼在早期对自己的第一次自我颠覆,这也明确了他

一生的学术研究路径:理论模型的思考框架不能替代真实世界的现象。

沿着上述路径,赫希曼一生致力于修正自己的学术思想,他在本书第一章《退出、呼吁与德

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命运》中对自己的成名作《退出、呼吁和忠诚》中的逻辑框架进行了挑战,通

过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崩溃过程的历史调查,发现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件与最初的框架有多

大的不同”(第 51页),从而增加了原有理论的复杂多样性,强化了其解释力。

另外,赫希曼自我颠覆的思想意识最突出的表现在《反动的修辞》第六章《从反动的修辞到

进步的修辞》,该章完全颠覆了前几章的观点。赫希曼在回顾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时,指出写作之

初从来没有计划写这一章,如果计划了,反而可能写不出来了,这一章直到他“花费了冗长的三

章,通过考察三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反动修辞,详细阐述了悖谬命题、无效命题和危险命题之后”

(第 66页),才展现在他面前。可见,赫希曼在这两个例子中都实现了自我超越,他也认为“自

我颠覆行为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一种有益的行为,或者说得更好一些,它是一种令人喜乐的行为”

(第 107页)。那么赫希曼这种自我颠覆的思想意识可以归因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主要归因于年长赫希曼 6岁的欧享尼奥·克罗尼(阿玛蒂亚·森的第二任妻子是克罗尼

的女儿,赫希曼的外甥女)1937年对赫希曼的影响,这使他的意识从“一个人必须有成熟、完备

的世界观”转变为“未经本人的质疑,从来不认为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的”(第 140页)。

其次,智识会聚的学术团体对他的影响。其一,法国求学时的师傅徒弟型关系奠定了赫希曼

不遵循常规经济学研究路径的风格;其二,赫希曼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学术交叉关系奠定了他

能够在大的思想差异中寻找共鸣;其三,赫希曼与卡尔·施米特的敌友合一型关系(赫希曼是反纳

粹、施米特是亲纳粹)奠定了他从敌人身上提炼和改进自己观点的本领;其四,赫希曼与克罗齐

埃的殊途同归型关系,使他知道“不同的研究领域,并独立地关注着不同的问题”(第 155页),

却可以得出基本一致的观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赫希曼的自我颠覆意识来自于他的学术诚实,绝对的顺服于真理,在真

三辉链接

112

理面前谦卑。他从来“不想发现世界的规律,而是尽力去呈现世界”,他认为人应该“敬畏社会

变革本身的不可预测性”(第 157页),“在宣告任何有关人类社会的未来的信息时,无论如何都

应该保持最大程度的谦卑”(第 219页)。因此,赫希曼不喜欢数学模型的狂傲自大,他更喜欢从

悖论(非预期结果、序列式发展、祸福相倚、退出与呼吁)中发展自己的理论。他的基本出发点

是:数学模型并不是唯一王道,学术研究的多样性非常重要。■

制作者

113

制作者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Email:[email protected]

【季风书讯】网站:http://www.jifengshuyuan.com

季风书园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jifengts

季风书园淘宝商城店:http://jifengts.tmall.com

QQ群 1:328386406(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QQ群 2:85186717(季风志愿者之家)

联系电话:021-5382 1942 021-6415 2843

季风微信公众平台:jifengshuyuan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