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 3105

64
PROGRAM PENSISWAZAHAN GURU SEKOLAH RENDAH (PGSR) MOD KURSUS DALAM CUTI IJAZAH SARJANA MUDA PERGURUAN IPGM MODUL BAHASA CINA BCN 3105 PENGAJARAN DAN PEMBELAJARAN KEMAHIRAN MENGENALI DAN MENULIS AKSARA CINA DAN KEMAHIRAN MEMBACA INSTITUT PENDIDIKAN GURU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Berkuat kuasa pada Jun 2010

Upload: irene-fung

Post on 14-Dec-2014

6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4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Modul 3105

PROGRAM PENSISWAZAHAN GURU

SEKOLAH RENDAH (PGSR)

MOD KURSUS DALAM CUTI

IJAZAH SARJANA MUDA PERGURUAN IPGM

MODUL BAHASA CINA

BCN 3105

PENGAJARAN DAN PEMBELAJARAN KEMAHIRAN MENGENALI DAN MENULIS AKSARA CINA

DAN KEMAHIRAN MEMBACA

INSTITUT PENDIDIKAN GURU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Berkuat kuasa pada Jun 2010

Page 2: Modul 3105

Falsafah Pendidikan Kebangsaan

Pendidikan di Malaysia adalah suatu usaha berterusan ke arah memperkembangkan lagi potensi individu secara menyeluruh dan bersepadu untuk mewujudkan insan yang seimbang dan harmonis dari segi intelek, rohani, emosi, dan jasmani berdasarkan kepercayaan dan kepatuhan kepada Tuhan. Usaha ini adalah bagi melahirkan rakyat Malaysia yang berilmu pengetahuan, berketrampilan, berakhlak mulia, bertanggungjawab, dan berkeupayaan mencapai kesejahteraan diri serta memberi sumbangan terhadap keharmonian dan kemakmuran keluarga, masyarakat, dan negara.

Falsafah Pendidikan Guru

Guru yang berpekerti mulia, berpandangan progresif dan saintifik, bersedia menjunjung aspirasi negara serta menyanjung warisan kebudayaan negara, menjamin perkembangan individu, dan memelihara suatu masyarakat yang bersatu padu, demokratik, progresif, dan berdisiplin.

Cetakan Jun 2010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Hak cipta terpelihara. Kecuali untuk tujuan pendidikan yang tidak ada kepentingan komersial, tidak dibenarkan sesiapa mengeluarkan atau mengulang mana-mana bahagian artikel, ilustrasi dan kandungan buku ini dalam apa-apa juga bentuk dan dengan apa-apa cara pun, sama ada secara elektronik, fotokopi, mekanik, rakaman atau cara lain sebelum mendapat izin bertulis daripada Pengarah Bahagian Pendidikan Guru,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Page 3: Modul 3105

Cetakan Jun 2010 Institut Pendidikan Guru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MODUL INI DIEDARKAN UNTUK KEGUNAAN PELAJAR-PELAJAR YANG BERDAFTAR DENGAN BAHAGIAN PENDIDIKAN GURU,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BAGI MENGIKUTI PROGRAM PENSISWAZAHAN GURU SEKOLAH RENDAH (PGSR) IJAZAH SARJANA MUDA PERGURUAN.

Page 4: Modul 3105

Falsafah Pendidikan Kebangsaan Falsafah Pendidikan Guru Notis Hak Kerajaan Kata Alu-aluan Panduan Pelajar Pengenalan Agihan Tajuk ( Interaksi dan Modul )

Tajuk Pembelajaran Tajuk 1 单元 1:识字教学概述 1--11 1.1 Sinopsis 1.2 Hasil Pembelajaran 1.3 Kerangka Tajuk 1.4 Kandungan

Tajuk 2 单元 2:写字教学 12--27 1.1 Sinopsis 1.2 Hasil Pembelajaran 1.3 Kerangka Tajuk 1.4 Kandungan

Tajuk 3 单元 3: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方法 28--44 1.1 Sinopsis 1.2 Hasil Pembelajaran 1.3 Kerangka Tajuk 1.4 Kandungan

Tajuk 4 单元 4:课外阅读 45--52 1.1 Sinopsis 1.2 Hasil Pembelajaran 1.3 Kerangka Tajuk 1.4 Kandungan

KANDUNGAN MUKA SURAT

Page 5: Modul 3105

Rujukan Panel Penulisan Modul Panel Pemurnian Modul Ikon Modul

Page 6: Modul 3105

Modul ini disediakan untuk membantu anda menguruskan pembelajaran anda agar anda boleh belajar dengan lebih berkesan. Anda mungkin kembali semula untuk belajar secara formal selepas beberapa tahun meninggalkannya. Anda juga mungkin tidak biasa dengan mod pembelajaran arah kendiri ini. Modul ini memberi peluang kepada anda untuk menguruskan corak pembelajaran, sumber-sumber pembelajaran, dan masa anda. Pembelajaran arah kendiri memerlukan anda membuat keputusan tentang pembelajaran anda. Anda perlu memahami corak dan gaya pembelajaran anda. Adalah lebih berkesan jika anda menentukan sasaran pembelajaran kendiri dan aras pencapaian anda. Dengan cara begini anda akan dapat melalui kursus ini dengan mudah. Memohon bantuan apabila diperlukan hendaklah dipertimbangkan sebagai peluang baru untuk pembelajaran dan ia bukannya tanda kelemahan diri. Modul ini ditulis dalam susunan tajuk. Jangka masa untuk melalui sesuatu tajuk bergantung kepada gaya pembelajaran dan sasaran pembelajaran kendiri anda. Latihan-latihan disediakan dalam setiap tajuk untuk membantu anda mengingat semula apa yang anda telah pelajari atau membuatkan anda memikirkan tentang apa yang anda telah baca. Ada di antara latihan ini mempunyai cadangan jawapan. Bagi latihan-latihan yang tiada mempunyai cadangan jawapan adalah lebih membantu jika anda berbincang dengan orang lain seperti rakan anda atau menyediakan sesuatu nota untuk dibincangkan semasa sesi tutorial. Modul ini akan menggantikan satu kredit bersamaan dengan lima belas jam interaksi bersemuka dalam bilik kuliah. Tiada kuliah atau tutorial diadakan untuk tajuk-tajuk dalam modul ini. Walau bagaimanapun, anda boleh berbincang dengan pensyarah, tutor atau rakan anda melalui email jika terdapat masalah berhubung dengan modul ini. Anda akan mendapati bahawa ikon digunakan untuk menarik perhatian anda agar pada sekali imbas anda akan tahu apa yang harus dibuat. Lampiran A menerangkan kepada anda makna-makna ikon tersebut. Anda juga diperlukan untuk menduduki peperiksaan bertulis pada akhir kursus. Tarikh dan masa peperiksaan akan diberitahu apabila anda mendaftar. Peperiksaan bertulis ini akan dilaksanakan di tempat yang akan dikenal pasti. Tip untuk membantu anda melalui kursus ini.

1. Cari sudut pembelajaran yang sunyi agar anda boleh meletakkan buku dan diri anda untuk belajar. Buat perkara yang sama apabila anda pergi ke perpustakaan.

2. Peruntukkan satu masa setiap hari untuk memulakan dan mengakhiri

pembelajaran anda. Patuhi waktu yang diperuntukkan itu. Setelah membaca modul ini teruskan membaca buku-buku dan bahan-bahan rujukan lain yang dicadangkan.

3. Luangkan sebanyak masa yang mungkin untuk tugasan tanpa mengira sasaran

pembelajaran anda.

PANDUAN PELAJAR

Page 7: Modul 3105

4. Semak dan ulangkaji pembacaan anda. Ambil masa untuk memahami

pembacaan anda.

5. Rujuk sumber-sumber lain daripada apa yang telah diberikan kepada anda. Teliti maklumat yang diterima.

6. Mulakan dengan sistem fail agar anda tahu di mana anda menyimpan bahan-

bahan yang bermakna.

7. Cari kawan yang boleh membantu pembelanjaran anda.

Page 8: Modul 3105

导言

识字、写字、阅读教学,课程编码 BCN 3105 共有 8 个单元,在本模组中筛选了 4 个单元

让学生自学。这 4 个单元是识字教学概述、写字教学、阅读方法和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获取信息和知识。阅读更是一种自由的、

愉悦的、精神的、智慧的生命活动。可是,现今许多学生却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阅读

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小学语文老师在推广阅读方面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写字可以巩固识字,所以说语文老师应重视识字、写字、阅读教学;

而以培养小学老师为目标的师范院校更不能不关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每一个师范

生,每一个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华文老师必须熟悉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因为他们

肩负培养儿童独立阅读的重大任务。

语文老师不仅要掌握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法,更要善于根据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际情况,

研究创造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结构。老师必须紧记:学生是真正的阅读

主体,老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总的来说,识字、写字、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读书方

法,学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

本模组里头编拟了各项活动和练习,各位同学宜珍惜这个系统性学习识字、写字、阅读教

学的机会,完成所指定的活动和练习,并把它存进学习档案记录。再者,同学们必须根据

各项说明与指示完成课业。课业必须认真完成,不能敷衍了事,同时,也须准时呈交课

业,不能延误。

我们深信各位同学期待进入这个模组的知识世界,因为能够温故知新,获得新知,巩固既

有概念,或端正一些观念和想法,可说是一种乐趣,阅读的乐趣。

这个模组是一个独立的自学配套。不过我们建议各位同学参阅一些工具书或参考资料,浏

览互联网以增广这方面的知识。

相信同学们学习此模组后,对有关领域的了解将有所提升,这对日后的教学工作肯定有所

帮助。

最后,祝你们学习快乐。

你必须把进行活动后所有搜集的资料和答案,存入学习档案记录。

Page 9: Modul 3105

AGIHAN TAJUK

Panduan kepada pengguna

Kadungan modul ini akan menggantikan satu kredit bersamaan dengan lima belas jam interaksi bersemuka. Jadual di bawah menjelaskan agihan tajuk-tajuk untuk interaksi bersemuka atau pembelajaram melalui modul.

(Agihan Tajuk Interaksi Bersemuka dan Modul Mengikut Kursus Proforma)

Bil.

Tajuk/Topik BCN3105

Interaksi Bersemuka

(jam)

Modul (jam)

Jum. Jam

1 Teori Pengenalan P & P Mengenali Aksara Cina 识字教学概述 a. 汉字的特点 b. 儿童识字的特点 c. 识字教学的意义 d. 识字教学的原则 e. 识字教学的要求 f.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

0 4 4

2 Perkaedahan Mengajar Mengenali Aksara Cina 识字教学法 a. 字音、字形、字义教学法 b. 识字教学的一般程序 c. 错别字的预防与纠正

2 0 2

3 P & P Menulis Aksara Cina 写字教学 a. 写字教学概述

写字教学的意义 写字教学的原则 写字教学的要求 写字教学的内容

b. 写字教学方法 坐姿训练 运笔训练 间架结构和行款训练 写字教学的一般程序 教具的研制与应用

0 5 5

Page 10: Modul 3105

Bil.

Tajuk/Topik BCN3105

Interaksi Bersemuka

(jam)

Modul (jam)

Jum. Jam

4 Pengenalan P & P Kemahiran Membaca 阅读教学概述 a. 阅读教学的意义 b. 阅读教学的原则 c. 阅读教学的要求 d. 教材的编选原则 e. 阅读教学过程

初知大意/初步理解 深入阅读/深究 总结巩固

3 0 3

5 P & P Kemahiran Membaca: Pemahaman Awal 阅读教学方法:初步理解 a. 初步理解课文的指导方法 b. 初步理解课文的活动设计

4 0 4

6 P & P Kemahiran Membaca: Pemahaman Mendalam 阅读教学方法:深究与巩固 a. 课文深究与巩固的方法 b. 课文深究与巩固的活动设计

6 0 6

7 P & P Kemahiran Membaca: Teknik Mambaca 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方法 a. 朗读

朗读的意义与要求 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朗读符号

b. 默读 默读的意义与方法 良好的默读习惯 默读的技巧 进行默读时应注意的事项

c. 精读和略读 精读和略读的意义与要求 精读和略读的技巧 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0 4 4

8 P & P Kemahiran Membaca: Bacaan Tambahan 阅读教学:课外阅读 a. 课外阅读的原则与要求 b. 课外阅读的目标 c.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d. 课外阅读的检查和考查

0 2 2

15

15

30

Page 11: Modul 3105

Bil.

Tajuk/Topik BCN3105

Interaksi Bersemuka

(jam)

Modul (jam)

Jum. Jam

1 Amali Latihan Merancang Aktiviti P & P Mengenali Aksara Cina dan Pengajaran Mikro 识字教学的活动设计与实践 a. 设计字音、字形、字义教学活动 b. 进行识字教学微格教学 c. 进行错别字教学活动

6 0 6

2 Latihan Merancang Aktiviti P & P Menulis Aksara Cina dan Pengajaran Mikro 写字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a. 书写硬笔字与软笔字练习 b. 绘制坐姿、握笔图 c. 进行写字教学微格教学

7 0 7

3 Latihan Memilih dan Menganalisis Bahan Membaca 阅读教材的编选练习 编选与评析阅读教材练习

1 0 1

4 Latihan Merancang Aktiviti P & P Kemahiran Membaca Asas dan Pengajaran Mikro 初步理解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a. 进行微格教学

词语、句子教学 讲读课文

4 0 4

5 Latihan Merancang Aktiviti P & P Kemahiran Membaca Secara Mendalam dan Pengajaran Mikro 深究课文与巩固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a. 进行微格教学

词汇、句子教学 段落、篇章教学 综合练习

6 0 6

6 Latihan Merancang Aktiviti P & P Kemahiran Membaca Secara Lantang dan Pengajaran Mikro 朗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a. 朗读

标写朗读符号练习 朗读练习

b. 默读指导练习 c. 精读和略读指导练习

4 0 4

7 Latihan Merancang dan Mempraktik Aktiviti Membaca Bacaan Tambahan 课外阅读指导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设计课外阅读的指导活动并实施。

2 0 2

30 0 30

Page 12: Modul 3105

*** isi ikut pecahan berikut:

Pecahan kredit Interasksi Bersemuka (jam)

Modul (jam) Jum. Jam

( 3+0) 30 15 45 (2+1) 45 15 60 (2+0) 15 15 30 (1+1) 30 15 45 (1+0) 0 15 15

Page 13: Modul 3105

1

单元 1 识字教学

导引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在认识及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后,才可以顺利阅

读书报以及运用所识的字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不识字,读和写就无从谈起。

汉字是方块字,也是表意文字;汉字数量多,字形复杂,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是错别字连篇,以致影响表达思想。作为语文教师,应

掌握识字教学的方法。

教导儿童识字之前,不妨先了解汉字的特点。

预期学习成果:

学习了这个单元后,你将能够:

1. 说出汉字的特点;

2. 说明儿童识字的特点;

3. 列举识字教学的意义;

4. 列举识字教学的原则;

5. 说出识字教学的要求;

6. 辨析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

1.汉字的特点

身为一名华文教师,我们有必要认识汉字的特点。汉字具有本身的特质,这与

它的字形有关系。在这里,我们将探讨汉字的字形结构。

基本阅读材料

1.1 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汉族人民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从殷代(商-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一

世纪)到现在,汉字一直是汉族人民记录汉语的工具,虽然在笔法和结构上有

过多次的改变,但文字的性质并没有变。

Page 14: Modul 3105

2

现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使用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这种文字是跟语音密切相结合

的,称为表音文字。例如欧洲许多民族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就是这样。汉字

的性质跟拼音文字不同,它是一种表意文字。

从写法上看,每个汉字都是单独的一个方块形体,这跟一般拼音文字的形式固

然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汉字不跟语音密切结合,每个字只是一个音节符号,从

字形上不能看出字的读音。这是它跟拼音文字最大的分别。

因为汉字是表意的,所以是音、义、形的统一体。要掌握和使用汉字,必须了

解它的音、义、形,必须知道它怎么读,怎么解,怎么写,怎么运用。

1.2 汉字的结构

每个汉字各种笔画的长、短、粗、细,每一组成部分的大、小、高、低都有一

定规矩。这种规矩就是通常所说的字的结构形态,也叫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

间架结构可分为独体、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和品字

形结构。一个字有一个字不同的结构形态。要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字的不同

结构形态,才能把字写得端正、整齐、匀称。

简单的独体字如“川”字,三竖的长短各异但距离相等,如果字要写得好,这

结构形态就必须清楚。

独体字要注意笔画的位置。合体字就要注意偏旁的位置。

“员”字是什么结构呢?它由“口”“贝”组成合体字,应看得出是上下结

构。再举一例,“休”字是由“人”“木”组成合体字,间架结构属于左右结

构。

1.3 汉字的笔画系统

汉字的笔画是指构成汉字的线条形状,这些线条形状叫“一笔”或“一画”。

笔画是汉字的成形要素。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就是:点、横、竖、撇、

折。由这些基本笔画又可派生出其他的笔形,现列表如下:

Page 15: Modul 3105

3

图 1:汉字笔画表

1.4 汉字的偏旁部首系统

1.4.1 偏旁

把汉字的笔画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形体分析一下,可以发现一些基本单位,它们

也有一个系统,就是偏旁系统。偏旁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例如“明”中的

“日”、“铁”中的“金”、“峰”中的“山”、“矿”中的“石”、“宅”

中的“宀”、“病”中的“疒”、“匡”中的“匚”,都是汉字的偏旁。字典

中的部首,全都是汉字的偏旁。有些偏旁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字,如“日、

月、水、鸟、金、山、石”;有些本身已不成为字,如“宀、辶、廴、匚、

疒”。有些 独体字作合体字的偏旁时,要注意它的形变。

掌握汉字的偏旁系统,可以认识汉字在形体上的特点,为分析汉字的结构打下

基础,可以帮助查检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并且由偏旁,还可理解它的含义和读

音,提高识字的效率。

1.4.2 部首

所谓“部首”,就是在编纂字典时,分析所收汉字的字形及字义,然后将有相

似的偏旁的汉字分部排列,每部采用一个字作标目,也就是这一个部中的字所

赖以构成的表示意义的偏旁。例如:“炒、炮、烟、炬”等,都带有“火”

字,就以“火”作为这些字的部首。合体字中的形旁(表示意义的偏旁)大多

数可作为部首。独体字由于不包含偏旁,只能分析出笔画,为了分类方便,就

把它的起笔笔形标为部首。

Page 16: Modul 3105

4

掌握了有关部首方面的知识,既方便查阅字典或词典,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有所帮助。

小结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主要的特点是它属于表意文字,我们可

从字形多少知道字的含义。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因此,探讨字的笔

画、结构和偏旁部首系统是汉语学习者所不能避免的。

总的来说,汉字构字的规律可分为:

a)笔画系统 - 基本笔画有点(、)、横(一)、竖(丨)、撇(丿)、折

b)笔顺规则 -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

头后封口等

c)偏旁- 合体字的结构单位

d)部首- 编字典时以表意义的偏旁为部首来分类

e)间架结构 - 独体、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品字

形结构

练习

1.你能够说出汉字的特点吗?

2.试举例说明汉字的间架结构。

基本阅读材料

2.儿童识字能力的特点

儿童识字的特点,可以从他们认识及掌握字形、字义和字音三方面来分析。

2.1 字形掌握的特点

字形的掌握乃指对字形的辨认和记忆的学习心理活动。儿童对单个汉字一般是

先感知其整个轮廓,再细辨个别笔画。在儿童初步识别某个汉字之后,即使有

个别笔画脱落或畸变,也不一定影响他们对该字形的辨认。所以,笔画的多少

与认字的难易无关,只与写字(特别是默写)的难易有关。易认的字不一定易

Page 17: Modul 3105

5

写,难写的字不一定难认。影响儿童字词知觉的,与其说是笔画的多少,还不

如说是结构的繁简。

字形结构简单(如:人)、字形由横直线组成(如:井、口)、字形合拢

(如:田、月、围)、字形对称(如:林、双)的字,小学生易认易写。小学

生感到难写的字是:笔画在十笔以上,而且分作几个部分的字(如:寝、疑、

瓣),由斜线或曲线组成、细节部分又很碎杂的字(如:篮、稻、陷),线条

曲折而不整齐的字(如:第、氖、费、弯、姨),内含比外围更复杂的字(如:

戚、凿、粤),两边不对称的字(如:拜、鼠)等等。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应根据汉字的笔画多少和结构繁简,对学生提出不同的

要求,训练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那些易认易写的字,即使笔画较多,也

不必多花时间;对那些难辨认或难书写的字,即使笔画不很多,也应多花点力

气。利用知觉的差异律,用彩色笔标出难辨认、易错漏的笔画;利用知觉的组

合律和对比律,将形近字同时出现,指导学生比较异同(特别是找出不同

点)。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本子上写几遍。复习巩固时还可以让学生

说出易混淆的笔画和识记的方法。

此外,儿童对一个字的知觉,一般是左胜于右、上胜于下;写字错误以右半

边、下半部居多。这是因为:一方面,处在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认

中有不同的作用。汉字前面的笔画比后面的笔画携带了更多的信息。保留字的

上半部或左半边,能认写出整字的比例,较保留字的下半部或右半边的比例

高。另一方面,我们不论是写单个的字还是成行(横写)的字,都是先左、

上,后右、下。受此影响,我们在观察一般事物和字形时,也往往优先注意左

边和上面。因此,在指导认字和写字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字的右半边、下

半部,以及最后的笔画。

2.2 字义掌握的特点

小学儿童在理解和掌握字义时,有以下特点:

①对熟悉和口语中常用的字义,即使其字形复杂,也易于理解和运用;反

之,即使其字形简单,也会有理解上的困难;

②对字义的掌握一般是具体优于抽象,对实词的掌握和运用优于虚词,而

在实词中,对名词性字义的掌握和运用又优于其他词性的字义;

③对字义一般先掌握基本意义,再逐步扩展到比喻意义、引申意义等,即

从一义到多义。

小学儿童对字义的理解和掌握,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总是逐步加深和扩大理

解,并在练习和运用中掌握字义的。因此,进行字义教学时,应联系上下文的

Page 18: Modul 3105

6

内容及学生的知识经验讲解字义,并且提供足够的练习和运用的机会,以加强

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和掌握。

2.3 字音掌握的特点

小学儿童在入学时都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口语或方言。他们的方言口语必然对

他们学习字音产生影响。一般儿童在掌握字音方面有以下特点:

①口语或方言中不常说,或没理解的字的读音,在发音上往往不够准确,

常影响对字音的掌握;

②对鼻音和边音容易发生混淆,如:蓝与男混淆;

③对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发生混淆,如:私与诗混淆;

④对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发生混淆,如:音与英混淆;

⑤对齿唇音和舌根音容易发生混淆,如:附与互混淆;

⑥对齐齿呼和撮口呼容易发生混淆,如:协与学混淆。

教学上述各组字音时,须特别注重正音工作,以加强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3. 识字教学的意义

教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

任务之一。以下简略说明识字教学的意义:

①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学生在认识及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后,才可以顺利阅读书报;运用所识的字叙事

说理,表情达意。不识字,读和写就无从谈起。 ②识字教学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具有重要作用

文字是集中化、规范化了的语言,通过识字教学,不仅可以供给儿童丰富的字

词,而且能提高儿童语言的质量对发展儿童的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识字教学对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具有独特的优势

学生在理解地认记汉字的音、形、义的过程,是复杂的思维活动的分析综合过

程。因此,识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考

1. 为什么说识字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结构要素?

2. 你认同识字教学是一个知识——能力——智力的培养发展过程吗?

Page 19: Modul 3105

7

4.识字教学的原则

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

结合起来;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把识字

和写字结合起来。识字教学要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以下列出识字教

学的原则:

①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重视培养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三者须紧密结

合;

②突出汉字的特点与构字规律;

③紧密结合字的音、形、义;

④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

⑤经常复习巩固。

练习

1.为什么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以识字为重点?

2.为什么识字教学要突出汉字的特点与构字规律?

3.试说明儿童识字的特点。

4.为什么讲解字义时,应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及学生的知识经验?

5. 识字教学的要求

5.1 识字数量要求:

华小课程纲要规定,小学阶段必须学会常用汉字 2765 个。各年级的分布情况如

下:

一年级 410 字

二年级 434 字

三年级 445 字

四年级 484 字

五年级 488 字

六年级 504 字

请翻阅华小课程纲要说明,了解每一个年级所必须掌握的字词。

Page 20: Modul 3105

8

思考

1. 为什么小学生学习的字数逐年增加?

2. 在完成 6 年的小学课程后,学生只掌握 2765 个字,你认为足够吗?

5.2 识字质量要求:

识字质量的要求可分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

a.读准字音

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看见音节,能正确拼读出来。这就需要读准汉语

拼音的声母、韵母,会拼读,会读四声。

b. 认清字形

学生会分析字形,能够自己掌握字形结构。学生须知道:

一个字共有几笔;

是用什么笔画或偏旁组成;

是怎样的结构;

能找出字的部首;

能够和学过的字对比;

会用简便的方法记住字形。

c. 理解字义

学生能说清字义,会看注释,能结合上下文选择字义,并能正确应用有关词

语。

d. 能掌握汉字的一些特点和识字的一些规律,能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等。

6. 识字教学的形式

6.1 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是把汉字集中起来学习,实行先识字后读书,集中学分散练。

1958 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率先进行集中识字教学实验。该实验以小

学生在两年中识字 2500 个而引人瞩目。

集中识字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先学约 500 个最常用

字,便于学生尽早阅读;打好识字的四大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

Page 21: Modul 3105

9

首、基本字;以基本字带字为基本识字方法;坚持“形音义统一”的原则;组

织学生掌握汉字规律自学生字。

集中识字教学法主要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归类识字。“基本字”是指字

形近似的一组字(包括形声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我们

试以“巴—疤把爸吧肥”这组字为例来说明。这组字的基本字(一般是形声字

的声符)是“巴”,先让学生学会“巴”字,然后靠它来带字,即靠它来识记

生字,识记“疤把爸吧肥”五个字。

“基本字带字”的特点是记字容易,另一个特点是能容纳的字量大,大约可占

生字的 80%;另外的 20%要靠看图识字、象形字、会意字、形近字、读词和句子

识字等方式来集中学习。

集中识字的优点:

1. 教学任务单一明确。语文教学的进程由识字到阅读再到写作,各有重点,先

后交错,分步完成任务。

2. 可充分利用汉字规律。无论是字音、字形或字义,都可分别归类,突出本

质,让儿童较易掌握汉字规律。

3. 有利于儿童提前阅读和写作。

集中识字缺点:

1. 由于汉字结构的演变,若采用汉字的特点,进行归类的集中识字教学会受到

一定的限制。

2. 集中识字不能使字、词、句、文紧密结合。

6.2 分散识字

分散识字是随课文识字。识字时分散教,集中练,边识字,边阅读;生字随课

文分散出现,结合课文进行教学。

1958 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验。斯霞

老师在使用通用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使学生两年

识字 2014 个,这就是被称为“分散识字”的教学法。

分散识字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字、词、句、文的联系,把生字放在语言环境中

进行教学,把识字和阅读紧密联系起来,采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的方法,寓识字于阅读之中。

分散识字优点;

1. 边教生字,边教课文,可使字、词、句、文紧密联系,对读准字音,认识字

形,理解字义都较容易。

2. 由于字、词、句、文紧密结合,有助于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使基础

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相互结合。

Page 22: Modul 3105

10

3. 分散识字,一般是通过讲解、朗读、复述等环节再现生字。同时,通过连

词、造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反复练习,不仅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更能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分散识字缺点:

1. 儿童刚开始学习,若是识字与阅读同时进行,任务复杂,精力分散,不易突

出以识字为重点。

2. 不能集中地运用汉字的结构规律,帮助识字。

3. 生字随课文才能出现,因此,有的生字出现一两次,以后就很少出现,造成

不易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

6.3 集中和分散识字相结合

这是一种集中与分散相互交错的识字教学形式。一般上,分次集中,每次集中

字数不多;集中一些字后,再读课文,在课文里再认识少量的字。

6.4 多种形式识字法

这是一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法,形式多样化, 有利于从多方面着眼开发儿童

的智力,培养识字能力。细分如下:

1. 象形识字 8. 同义归类识字

2. 看图识字 9. 形义归类识字

3. 拼音识字 10. 字词句联系识字

4. 形声归类识字 11. 看图学词学句

5. 形近字比较识字 12. 游戏识字

6. 会意识字 13. 查字典识字

7. 反义比较识字 14. 借文识字

小结

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识字工具有三套:一是汉语拼音、二是汉字的笔画、笔顺、

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三是按音序和部首查字典。识字

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一个,学生学一个的做法,而是要注意教给学生识

字工具和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Page 23: Modul 3105

11

思考

1. 试分析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教学特点。

2. 你认为哪种识字形式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

参考资料

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杨光泉《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章维新《小学华语教学法》马来西亚:艺青出版社,2002

杨九俊、姚烺强编《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路克修等《现代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罗华炎《实用小学华语教学法》博文出版有限公司,马来西亚,2005

Page 24: Modul 3105

12

单元 2 写字教学

内容提要:

本单元共分成 2 个小课目,即写字教学概述和写字教学方法。写字教学的基本

理论内容包括写字教学的意义、写字教学的原则、写字教学的要求和写字教学

的内容。写字教学方法包括坐姿训练、运笔训练、间架结构和行款训练、写字

教学的一般程序和教具的研制与应用。

预期学习成果

学习了这个单元后,你将能够:

1. 说出写字教学的意义、原则、要求和内容。

2. 说出写字教学方法的坐姿、运笔、间架结构和行款、写字教学的一般程

序和教具的研制与应用。

写字教学概述

写字教学的意义

学习一种语文,不单要听得懂、说得清楚和读得明白,还要能够写。写字教学

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身为一位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识字,还得教

导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以提升学生写字的质量。

写字教学的原则

a. 培养兴趣,启发自觉

儿童写字的自觉性越强,练习的效果就越高。如果离开了自觉性和积极性,把

写字变成无意识的临摹,就会降低写字的效果。

要教育儿童理解地写,在写字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所写的字的笔画、形体,还

要知道读音和含义。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儿童明确每一次练习的要求,并且努

力去达到它。

要培养儿童认真检查自己书写作业的习惯,写完一个字就能够同范字比一比;

全部写完就还能够同范字比一比,反复揣摩,从中找出差距。好的作业可以在课

堂表扬,或进行作业讲评。

Page 25: Modul 3105

13

b.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写字的技巧是在较长时间的练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趋于完善的。

写字教学的顺序大体上是:

i.就整个写字教学的程序来说,从儿童入学开始,就要教他们正确姿势的练

习;作点、线练习的同时,可教儿童画些正方形、三角形或自由画、基本笔画

的练习等;以后再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写字练习,使儿童认识笔画形体、名称,

掌握笔顺规则,会使用田字格;最后再过渡到利用专门的写字教材,进行特定

的练习。

ii.就用笔来说,先用硬笔,然后从二三年级起再用软笔(毛笔)。硬笔中

先用铅笔,后用圆珠笔和钢笔。这样的顺序是由于:

儿童的手指小肌肉群及末梢神经还不很发达,控制硬笔要比控制软笔容

易;使用毛笔需要磨墨、调墨、蘸墨等手续,要比使用硬笔复杂些,携带又不

方便, 对初学写字的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有些困难。

iii.就字的大小来说,最初写字应该写中字,即二公分见方的字。这样大

小的字儿童写来容易。中年级学生写字仍应以中楷为主,但可兼练小字。小字

大小以一公分见方为宜,不宜再小,以免有损视力。到高年级再写四公分见方

或更大些的大字。 小字需要更精细准确的肌肉活动 ,大字需要较大的腕力,

都比中字难些,所以放在中字之后练习。

iv.就字形来说,先写独体字,后写合体字,先写结构简单配合匀称整齐的

字,后写结构复杂配合不太匀称整齐的字。

v.就字体来说,应该先写楷体字,并以写楷体字为主。到高年级,在写好

楷体字的基础上,可适当练习写点行体。行书比楷书更合于实用。

vi.就写字的依据来说,写毛笔字可以先描红和映写,再临写,后独立写。

这不仅是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来办事,而且也是保证把字写好所必须经历的程

序。

c. 经常练习,及时指导

i. 字是具有写技巧的基本功训练。只是看或听一些书法知识而不动笔练

习,是绝对不行的。

ii. 在学习写字的要领之后,主要的是反复练习。在练中学,在练中逐步掌

握书写的规律。

Page 26: Modul 3105

14

iii. 要课内练,课外练,要练得精,即对练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对练的方法

要加以指导,对练的时间要分配得当。

iv. 很多人主张写字时间要短,次数要多。学生写字,最好每天练习一次,

每次练习时间以 20-25 分钟为限。

v. 在写字练习过程中,如果发现儿童的缺点和错误,应及时给与指教和纠

正。

vi. 如果发现某一错误存在得比较普遍或这种错误具有典型性,教师应该把

它提出来,在全班学生中进行纠正。这种做法可以防止其他儿童犯类似

错误。

vii. 纠正时要着重讲清那些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并指出产生的原因。及时

深入地检查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具体指导能更快地纠正这些缺点。

d. 讲清要领 ,教师示范

i.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结合识字教学分散的讲解字的基本知识,教导儿童掌

握写字要领。

ii. 只有讲解和示范、严教和深教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启发儿童模仿才能逐

步掌握书写的要领形成技能 。

参考书目

1. 高惠莹,麻凤鸣(1981)《小学语文教学法》

写字教学的要求:

a. 正确

“正确”就是把字写得对 , 这是写字的基本要求。它指的是在字形上,没有

缺笔,添笔画或改变字形的现象。写字是建立在认字的基础上,要想写得对,

首先是认得对。

b. 端正匀称

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端正。端正首先指把字写得横(一)像横,竖(│)像

竖……把字写得基本上“横平竖直”。在端正的基础上再要求匀称。匀称是指

字的间架结构安排得均匀,也就是组成一个字的各个部分要安排大小合适,笔

画粗细长短合理,该粗则粗,该细则细,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达到了端正匀

称的要求,字就会好看。

c. 整齐

正确与端正匀称是指写一个字来说的,整齐是指全篇的字来说的。全篇的字要

写得一样大小,不要把笔画多的字写得大,笔画小的字写得小。整齐还包括一

篇字的行款合于规格,也包括字距的合适和行距的匀称。

Page 27: Modul 3105

15

d. 迅速

迅速是逐渐形成的,它是熟练的结果。随着年级的递升,学生逐渐能够在一定

的时间内把写字工作完成,作到写得迅速。

迅速与潦草有区别。潦草指的是写字态度不认真不严肃,字写得东倒西歪或缺

画缺点,敷衍了事。

小结

上述四个方面,可概括为三个字:”对”、“好”、“ 快”。就形成“技

巧”的过程来说,当先着重“对”,次求“好”,最后再求“快”。用短

少的时间,写出来的字,笔画结构正确,地位行列合式,一行一行的清清

楚楚,这就是小学语文科里写字教学的总目的和总要求。

写字教学内容

坐姿、执笔

写字的正确坐姿是:

a. 头放正--- 头部端正,稍向前倾,大约离桌面一尺左右。这样视线正,下笔

容易看得清。

b. 身坐直--- 身体坐直,两肩放平,腰部挺起。胸部离桌边约一拳左右。这样

心舒体适。

c. 臂撑开--- 两臂自然撑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右手腕不要紧贴纸面。这

样手腕活动自如。

d. 脚放平--- 两脚放平,踏稳(两脚间的距离与肩宽略同,不要坐在凳边,更

不能将凳腿翘起),使身体稳定不要晃。

铅笔、钢笔的执笔法和毛笔的执笔法不同。铅笔和钢笔的执笔法一样,都斜

拿,五个手指位置如下:

食指在笔杆上方,大拇指和中指(第一关节处)分别在笔杆的左上和右下处,形

成三点夹持住笔杆,手指离笔尖约一寸,无名指和小指相继弯曲,抵住中指(掌

心空虚),笔杆架在虎口右侧(食指第三骨节处)。手掌的鱼肚肌不能贴桌面。握

笔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容易疲劳,过松握笔不稳。笔尖要放平,不能一边着

力。

毛笔执笔法归纳起来可以用 “按,压,钩,顶,抵”五个字表示。

按---拇指向斜上方竖起,按住笔杆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Page 28: Modul 3105

16

压---食指第一节弯曲斜贴住笔杆右外侧,由外向内用力,由拇指配合,

约束笔管。

钩---中指第一节弯曲钩住笔杆外侧,由左向内拉。

顶---无名指紧贴笔杆右侧,用笔把笔杆顶住,由右内向左外推。

抵---小指在无名指下,协同无名指抵住笔杆。

五指配合,把笔控制住。运笔时各指力量相互协调,向前后左右各方运动。为

了更好地发挥五指作用,执笔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五个手指力量都要着实。

2 掌心要空虚,像握一只鸡蛋,无名指,小指不要碰掌心。

3 手掌要尽量竖起,使笔杆竖直。

4 手腕与桌面平,但不能紧压桌面。

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笔画是汉字的建筑材料,汉字是用各种不同的笔画配搭组成的。小学的写字教

学,只教基本笔画,并使学生知道基本笔画的名称。

笔画 名称 笔画 名称 笔画 名称 笔画 名称

、 点 弯钩 横折 横折弯钩

一 横 竖钩 横折钩 竖折

│ 竖 斜钩 横撇 竖折折钩

撇 竖弯 竖提 横折折撇

捺 竖弯钩 撇折 横折弯钩

提 横钩 撇点 横折提

笔顺是写汉字时安排笔画的先后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如下:

笔顺规则 例字

从左到右 到

从上到下 是

从外到内 闪

先横后竖 十

先撇后捺 人

先中间后两边 水

先里头后封口 因

间架结构

汉字是由各种笔画组合而成的,笔画的长短,疏密的搭配就形成了汉字书写的

笔画结构,也就是间架结构。掌握汉字间架结构的配合比例和笔画变化的规

律,是小学生学习写字的一大难点。

除独体字外,合体字的结构形态有以下几种:

Page 29: Modul 3105

17

合体字结构形态 例字

1 左右结构 左右相等:胡,肚

左窄右宽:优,妈

左宽右窄:刻,彩

2 上下结构 上下相等:要,歪

上窄下宽:笔,字

上宽下窄:悉,墨

3 左中右结构 树,猴

4 上中下结构 莫,蔡

5 全包围结构 圆,国

6 半包围结构 这,匡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合体字字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互相配合的结构,逐

渐掌握以上汉字的结构规律。

合体字结构形态 书写汉字结构规律

上下,上中下结构 要 “横长竖短”

左右,左中右结构 “横短竖长”,还要 “左少上升,右

少下降”。

像 “顶”字的 “丁”就要抬高写;

像 “部”字的“ ”,就要写低些。

如果两边是同样的部件时,左边要写得

略窄略低,像”林、朋”等字。

全包围结构 要 “外框宜缩”,里面丰满。

思考

1. 教导小学生写字,要注意哪些事项?

2. 试说一说写字教学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戴宝云(1992)《小学语文教育学》

2.北京教育学院 (1986)《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3.高惠莹,麻凤鸣(1981)《小学语文教学法》

Page 30: Modul 3105

18

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是合体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字头,字旁,字底,字框四类:

偏旁部首 例字与说明

1 字头 人 人字头 今 撇捺的起笔接近,撇捺要扁平,左右

斜度相等,向下有覆盖之势。

宝盖头 宝 首点居中,左边是短竖为点,左点与

首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到字的大小,要

慎重下笔,宝盖头要宽些。

雨字头 雾 与 “雨”相比,横画缩短,左竖变

点,横折钩变横钩,成扁形。

病字头 病 首点下的横不宜过长,以盖住下面部

分为准。撇要撇中带竖,下端呈弯

势。

竹字头 笑 上面都是短撇,“竹”的竖都变为

点。

2 字旁 彳 双人旁 行 第一撇较短,第二撇是长直撇,起笔

要对准第一撇的中间,竖要垂直。

三点水 流 第一,二点的距离较近,第三点较

远。第二点的收笔处与第一点的中间

对齐。第三点的提要与第一点的收臂

处齐,上下呼应。

田 田字旁 略 田要写得窄些,字框的上面两角要宽

于下面两角,一面呆板。

方 方字旁 族 横要伸左,撇与横折钩的钩都须对准

首点作斜势,要求斜中求正。

3 字底 四点底 烈 两边两点相向,中间两点相当于两个

短竖,点之间距离相等。

心 心字底 念 左边的起笔与卧钩的起笔齐平,卧钩

带弧形,不要太长或太弯。

4 字框 国字框 国 这类字外框大小宽窄高矮,就使整个

字的大小宽窄高矮,所以第一笔落笔

要准,外框和方格间的距离空隙相当

于方格的六分之一。中间结构单位不

宜太小,要安排得满。

Page 31: Modul 3105

19

笔画、 结构、难写字

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形体结构十分接近,少一笔,多一笔,在读音和意义上都有

很大区别。如“庆”和“厌”;“庄”和“压”等。还有些字笔画繁难,结构

叠床架屋,极难写、极易记错、认错和写错。如“簿”、“灌”、“莲”、

“落”等。

普通性的错别字

错别字的分类:

错字分类 例子

1 增添笔画 “步”写成 “ ”,“武”写成 “ ”

2 丢失笔画 “真”写成 “ ”,“练”写成 “ ”

3 字形变异 “延”写成 “ ”,“党”写成 “ ”

4 结构变异 “范”写成 “ ”,“知”写成 “ ”

别字分类 :

别字分类 例子

1 音同义形不同 “记账”写成 “计帐”

2 音形相近字义不同 “遵守”写成 “尊守”

3 形近而音义不同 “招待”写成 “招侍”

4 双音词中前后两个

字互相代替的别字

“积极”写成 “极积”

参考书目

翟惠文、吴玉如(1986)《小学语文教学法》

Page 32: Modul 3105

20

写字教学方法

坐姿训练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执笔和写。其好处是写好字, 同时能保护身体健康,

发育正常。正确的坐姿是:

1. 端正,两肩齐平,不随意倾斜侧坐

2. 胸张背齐,头稍前探,眼睛根桌面或纸面距离约三十厘米。胸部不紧

靠桌沿,要离开一拳(二至三寸),以便有活动的余地。

3. 头面不偏左或偏右。两眼注视纸面成四十五度左右的夹角,眼睛能够

看到整整一行,甚至几行。

4. 手放在桌面上,两肘稍微离开桌子的边缘,距离身躯约十厘米。

5. 坐满凳子,不要坐在凳子边上,小腿和大腿跟膝盖最好成直角,脚掌

平放在地面或书桌下面的横木上。

图表 1:写字姿势

Page 33: Modul 3105

21

运笔训练

执笔和运笔法

1. 硬笔的执笔方法:

1.1 硬笔包括铅笔、钢笔(包括自来水笔)和圆珠笔。

1.2 笔头较坚硬,执笔时应该斜握。

1.3 方法:大拇指和食指捏在离笔尖约三厘米的笔杆上。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

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贴在中指旁,

并稍向手心弯曲,起扶助中指,支撑手腕的作用。

笔杆向里斜靠在虎口上,虎口成扁圆形。

笔杆和纸面的斜度为四十五度。

2. 毛笔的执笔方法:

a. 毛笔的执笔和运笔,全靠指、腕和肘。

b. 大指第一节贴住笔管内面,由内向外用力。

c. 食指第一节贴住笔管外面,由外向内用力。

d. 中指靠在食指下边,指头也贴住笔管外面以加强食指的力量,使食指中指跟

大指的力量相对。同时,食指中指二指大指相对略成圆圈形。

e. 无名指靠近中指,指甲稍上的肉贴住笔管,由右内稍用力向左外推出以保住

笔管的正直、稳定。

f. 小指在无名指下边靠着,使无名指的力量加强,不要贴住笔管。

3. 腕是运用指和掌的机关:“执笔在指,运笔在腕”。

4. 用腕的方法:

a. 枕腕:腕微贴书桌,写小字较为方便。

b. 提腕:用肘着案,将腕提起,较枕腕宽舒灵活,适合于写一二大字。

c. 悬腕:完全提起手腕或手臂的写字方法。

图表 2:执笔方法

Page 34: Modul 3105

22

5. 毛笔的运笔方法:

较铅笔、钢笔复杂。

种类:

起笔、收笔

起笔:一笔的开始。收笔:一笔的结束。

提笔、顿笔

提笔:一画写好后,再写第二画的动作;一画之内只要稍

稍提,一提笔,笔锋不一定要离开纸面;是落笔后的第二

个动作。作用是要写出较细的线条。

顿笔:与提笔相反。是把笔停住后往下按。作用是使笔画

出现粗线条或将笔锋转向别处。

转笔、折笔

转笔:不是写字时用手指去转动笔杆。而是笔触纸面写出

圆转回旋和没有棱角的笔画。

折笔:与转笔相反,是写方的笔画的用笔法。

中锋、露锋

中锋:正锋,指行笔走中路的意思。

露锋:指所写的笔画的笔锋外露,在汉字书法的笔画中经

常可以见到。

间架结构和行款训练

笔画、笔顺、字形结构、书空法、递增法、注字法

1. 汉字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要写好汉字,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基本笔画。

2. 在写汉字之前,教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名称,每一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并

练习书写。

3. 练好笔画的基础功之后,进而就要把字的笔画配搭成独体字和合体字来习

写。

4. 学生初学写字,不知道先写那一笔,后写那一笔,要结合识字,教学生掌握

笔顺的规则。

5. 汉字间架结构的教学,要教学生逐步认识各种结构的单位,结构形式和各种

结构搭配时的比例,使学生懂得如何写好字。

6. 汉字的结构单位是指某一字是由哪些偏旁部首组成的。

7. 汉字的结构形式,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种,即:独体字、合体字。

8. 间架是指字的各种结构之间相互配合的一定比例,要使写出来的字整齐美

观,就要注意要排好字的间架结构。

9. 学生掌握了结构配合比例的一般规律后,就能逐步提高写字的质量。

10.书空法: 以手指在桌面、掌心、同学的背上或在空中把字依正确的笔画顺序

写出,同时唱出笔画的名称。例如:

Page 35: Modul 3105

23

“横、长横、撇、捺。‘天’,天空的‘天’。

缺点:难以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11. 递增法:根据正确的笔顺,把字的各个笔顺顺序列出。例如:

一 二 天 天

缺点: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列出笔画繁多的汉字的各个笔画。

12.注字法:在字的各个部件写上顺序号码,以标示其正确的笔顺。

例如:

缺点:笔画繁多的汉字得写上很多的号码。

毛笔字教学法: 描红、映写、临写

1. 写字教学,要注意让学生多做练习,要在课外练,也要在课内练。

2. 字要写得好,没有捷径好走,要靠苦练。

3. 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写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加以指导

和纠正 。

4. 练字的方式很多,就以毛笔字来说,通常包括了描红、映写和临写三种 。

5. 要从描红开始,然后映写,最后临写。这样的练字顺序,有助于使儿童从有

依旁写字,渐渐过渡到半独立,而最终到独立写,体现了由易到难,渐进的

习写过程。

6. 三种练字的方式 :

(一)描红:

描红就是把映红的红字叫儿童用墨笔描黑。还有一种叫双勾描的,就是把一个

字的笔画双边勾出来,让儿童用墨笔把中间描实。双勾描比描红的依旁性更大

些,所以先进行双勾描,才描红。

指导儿童时要注意使儿童一笔一画的写,不必强调一定要把范字原来的笔画填

盖完满,以免儿童用笔画填盖完满 、用笔墨涂刷范字,或者复笔重写。 儿童

练字一定要经过描红的阶段,才能准确的学会字的间架结构。要描红多久,则

按个别儿童的进展而定 。

(二) 映写:

把映好的范字,放在字下面照着书写,笔随影走,就叫着映写。映写可分为全

篇映写与跳行映写两种。映写全篇的范字,就是全篇映写 。跳行映写又可分映

一写一与映一写二两种。这是由映写到临写的过渡。映写时要注意基本笔画的

天 12

3

4

Page 36: Modul 3105

24

笔法,让儿童掌握正确的起笔 ,行笔和收笔的方法。要通过映写的阶段使儿童

掌握汉字的基本形体 。

(三) 临写:

临写就是把字帖放在左前边照着字样写 。

临写时要求心、手、目同时并用。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要小心看好一个字的整

体(读帖)之后,才动手一气写成。这样才能掌握整个字的间架结构,写起来

才有神韵。临写又可分为对格临写(格写),去格临写(框临)和背帖默读

(背临)三种。对格临写时用的格子有田字格,米字格与九宫格三种。 临写又

可分为临写范字与临写字帖两个阶段。临写范字所用的字,可以由老师动手

写,也可以剪贴别人所写的字,以下是编选范字时所要注意的:

1. 字体具有代表性的,如选人旁,水旁、独体、合体之类。

2. 字体具有美术性的,如长形的字(员、背、身),方形的字(国、

园、同),扁平的字血、心、二),斜形的字(夕、少、力)等

等 。

3. 字体具有比较性的,如多写一点或少写一撇便有字形字义不同的

(斤、斥、大、太)。

4. 字体具有连续性的 , 如:木、林、森 。

5. 字体具有对照性的 , 如:乒乓 、 彳亍。

临写范字取材的范围包括 :

1. 从课程纲要中字汇表里所规定的字 。

2. 从儿童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 。

3. 从儿童作文或其他书面作业中所见到的错别字。

临帖是选择一种书法名家的碑贴作写字的范本来临写。临帖教学的目的是在学

生学毛笔字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进一步进行大楷或中楷的练,使学生的毛笔

字楷书的书写技能提高一步。同时为一些写字成绩较好的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

作更进一步学习书法的准备 。

为学生选择适当的字帖是很重要的。选帖必须选优良的范本,尤其是名书法家

的碑贴。为学生选择字帖,通常以全班选用一种较为方便教学,但也可以根据

学生的字体情况与爱好,分成三四组,每组选用同一字帖,教学时以分组指导

的方式进行。每个学生选好字帖之后,就必须坚持临写下去,不能随便改换,

只有长期坚持临写一种字帖,才能把字写好。

适合临写的大楷、中楷碑贴很多 , 市面上常见的有 :

1. 唐柳公权书 《 玄秘塔》

2. 唐颜真卿书 《多宝塔碑》

3. 唐颜真卿书 《大麻姑仙坛记》

4. 唐欧阳询书 《九成宫醴泉铭》

5. 唐褚遂良书 《雁塔圣教序》

Page 37: Modul 3105

25

此外,一些书法参考书也附有一些历代名书法家的字体 , 可以采用。现代书法

家好的字帖也可选用。

思考

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毛笔字的兴趣?

Page 38: Modul 3105

26

写字教学的一般程序

a. 引起动机

b. 准备工具

检查教师和学生准备写字工具的情况.

c. 分析字形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范字,分析字形结构的特点,讲解书写的要点。

d. 教学示范

要让学生看清每一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以及运笔时的提,按,快

慢。对相似的笔画和字形,要在示范中进行比较,指出可能出现的不正

确写法。边示范边指导,形象直观,效果较好。

e. 学生习写

这一课是写字课的主要组成部分,花时最多.教师巡视全班,提醒并纠正学

生的坐姿.

f. 纠正错误

学生练习写字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应该立即

在全班给与纠正。对写字较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

g. 习写考查

参考书目

1.高惠莹, 麻凤鸣(1981)《小学语文教学法》

2.北京教育学院(1986)《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3.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1995))《小学语文教学法》

Page 39: Modul 3105

27

教具的研制与应用

写字教学的工具

田字格小黑板

提供儿童初习字所用, 它的四个区域和横竖两条中线,可以帮助 模仿范

字,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将字写得正确工整。

左上格 右上格

上半格

横中线

下半格

左下格 右下格

1. 开始时,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写一笔,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写一笔,一

笔一笔地带着学生写。

2. 整个字写完了,再让学生独立地写一个。

3. 教师要不断地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每一笔起笔和收笔的位置。

4. 要让学生留心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间架结构,逐渐脱离田字格,才能把字

写好。

铅笔

铅笔要削才能使用,削时动作要轻,否则笔芯容易折断。

钢笔

小学生使用的钢笔是自来水笔,要指导吸墨水的方法,墨水用后,要将瓶盖拧

紧,以防墨水蒸发或碰翻。笔杆头部要揩干,以防弄污手指。笔尖要保持清

洁,防止生锈或堵塞。书写时笔尖要放平,用力不要太大,防止损坏笔尖。

毛笔

写毛笔字的工具包括笔、墨、纸、砚。小学生练习楷书,宜选择中锋的羊毫大

楷和羊毫中楷,写小字用狼毫小笔。新笔使用前,先要用温水或冷水将笔头的

胶质溶化,将笔发开。舔笔要顺着毛,轻轻地将笔舔正、舔圆、舔尖,贮墨不

宜太多。毛笔用后要用清水洗净。

Page 40: Modul 3105

28

单元 3 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与略读

内容提要:

本单元共分成三个小课目即朗读、默读、精读和略读。

导引

阅读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阅读教学的 重 点 是 教 给 学 生 阅 读 方 法, 除了帮 助 理 解 难 懂 的 词 和 句, 逐 步 培

养 学 生 自 学 的习 惯, 锻 炼 他 们 独 立 思 考 和 理 解 课 文 , 分 析课 文 的能力之外,

训练学生进行精读、略读,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设计能与小学生语文能力

配合的语文活动等都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文

教学中“读”非常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

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自己写的文章也要念,遇到念

来不顺口的地方就要改。好文章,要多念。”叶老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

学工作者深思。

既然语文教学中的“读”如此重要,那么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

“读”呢?大家都知道,从出声与否的角度,可把“读”分为朗读与默读;从

程度上,可以把“读”分为精读和略读。

朗读就是出声地读,也就是把书面语言有声化。我们知道,要把书面语言转化

为有声语言,不但要读得正确,清晰,使人听了就懂,而且要读出语气,读出

感情,使人听了有深刻的感受。

预期学习成果

在这课目结束后,我们期望你将能够:

1. 正确地说出朗读的意义与要求。

2. 掌握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3. 正确地运用朗读符号。

4. 正确地写出良好的精读和略读要求及意义;

5. 掌握阅读教学的技巧,并通过精读和略读的训练,加深理解、巩固记

忆、培养语感、掌握规范的语言及借此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基本阅读材料

朗读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

1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训练入手的;

2 朗读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

3 朗读对培养与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Page 41: Modul 3105

29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能

力。朗读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对发展语言能力、思想熏陶及掌

握规范语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朗读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只有读出声来,儿童才

容易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

朗读的要求

朗读的要求是准确、流利、有感情。

(i) 准确

朗读时要全神贯注,看清每个字,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

复,不颠倒,不吃字,读得字字响亮,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就是所谓的

“五不、一要、三到”。不读错字音是要求按照普通话的声、韵、调读准每个

字。例如:“脸孔”的“脸”应读“li>n”,不能读成“ni>n”;“编号”的

“编”应读“bi<n”,不能读成“ pi<n”。所谓吃字,是说在读时,把一个词

语中的字读得含糊不清。心到,就是要求在读课文时思想集中,边读边思考,

理解所读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做好正音工作,估计朗读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字

词,可以预先提出来,引起学生注意,防止错误。

(ii) 流利

流利地读,是在做到准确之后,经过熟读达到的。流利,就是要从容不迫

地读,不能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语气要连贯、通畅、自然。要读得流利,应

注意“按词连续”。在朗读时,把组成词的几个字看成是一个整体,一口气读

出来,千万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例如:“小女孩有一双非常明亮的大眼

睛”,应读成“小女孩/有一双/非常/明亮的/大眼睛/”,不能读成“小/女孩/

有/一双/非/常/明/亮/的/大/眼睛/”。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

度(看先于读的程度)及对朗读材料的熟悉度。

(iii) 有感情

朗读更高的要求是有感情地读。这是一种表情朗读,它要求不仅再现作品

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准确地再现作品的感情和形象。有感情地朗读,是深刻理

解课文的结果。对课文内容和对词、句、段的意思有了深刻的理解,就会产生

相应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要求正确地处理重音、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速

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娇柔造作,不高声喊叫。

朗读的技巧

朗读技巧的高低,表现在对朗读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朗读技巧包括了停

顿、重音、语调、和速度四个主要方面。

停顿,就是指说话或朗读时,在句子中、句子间、层次间及段落间语音上

的间歇。停顿可以让朗读者生理上有换气的机会,但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语句的意义和思想感情。

Page 42: Modul 3105

30

例如:“儿子死了父亲多可怜!”这个句子如果在“儿子死了父亲”后停顿,

就是说“父亲死了,孩子真可怜!”如果在“儿子死了”后停顿,就是说“父

亲真可怜,孩子死了。”

停顿,按它的性质作用可分为三种:一是根据标点符号停顿,也就是语法

停顿。一般来说,顿号最短促,逗号次之,句号和段落结尾时,停顿要长些。

二是逻辑停顿,它是为了突出某一事务或强调一种特殊含义而按词语间的间隔

习惯而停顿。三是心理停顿,是为了表达复杂感情的停顿,如:欢乐、悲痛、

喜爱、愤怒,庄严等不同的思想感情而作的停顿。

重音,是朗读时把句中需要强调的词语读得比较重一点,这有利于表达文

章的内容,启发读者的想象。重音可分为词的重音和语句重音两大类。

词里念得重的音节,叫词的重音。例如“校长”的重音是“长”;“图书

馆”这词的重音是“馆”;“小伙子”这词的重音是“伙”。

语句重音是指在朗读或说话时,把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的一种语音

现象。同样一句话,重音位置不同,意思就会随之改变。

比如:我又没说你什么。(别人说,不要怪到我头上来)

我又没说你什么。(我说的不是你,你不要误会)

我又没说你什么。(尽管你做得不对,但我并没有作什么表示啊)

语句重音有引起注意、突出重点的作用。一般可分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和感情

重音三种。

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做出的重读,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主谓/主谓宾短句,一般谓语重读。(今天星期三)谓语

较长的句子:定语、状语、或补语重读。(雨渐渐地小了)状语

充当主语的疑问代词也往往重读。(你为什么不来上课?)疑问代词

强调重音是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重读,也称逻辑重读。它没有固定的位置,一

般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这类重音常用来表示夸张、殊异、肯定、特指等。比

如:

一点儿也不费力。 (表示夸张)

连铁都能穿过。 (表示殊异)

是他,没错! (表示肯定)

这趟车,开往关丹的。 (表示特指)

感情重音是把整句话或几句话的每个音节都加以重读,以表情绪激动。比如:

这些坏人胡说八道,我们就不能容许!(表示愤怒激昂的情绪)

重音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提高音量,而是在于突出、强调某种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重音有下列几种读法:

1 加强音量气势,使字音高亢响亮,饱满有力;

2 适当延长音节的发音;

3 变换音色,或高亢、尖细,或低沉、沙哑也可略带颤音

语调,是指一句话的高、低、抑、扬,也叫句调,也就是讲话的腔调。不

同的感情要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同样的一句话,因语调的不同,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也随之改变。一般来说,叙述一件事情时,语调比较平缓、自然;表示

Page 43: Modul 3105

31

疑问或惊讶的句子,语调要高;表示请求、劝告的句子,语调要低;表示夸

张、强调、反语、或其他特殊感情时,多用曲折调。

速度,是指朗读时的快慢。朗读时,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不容易把真实感情

传达出来。朗读的速度,可以造就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朗读时,或快或慢,必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原作的思想内容、故事情

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通常诗歌比小说、散

文读得慢,记叙文比说理文要快些。一般来说,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如:紧

张、焦急、热烈、欢畅,要用快读;平静庄重的场面要慢读,如:沉重、悲

愤、缅怀、悼念等。遇到对话,可用快慢不同区分人物,如:年老的人,心思

迟钝的人,心情不好的人,他们的说话,一般以较低较慢为宜;年轻活泼的

人,聪明机警的人,心情愉快,他们说话,一般以快读为宜。

要学会朗读,除了要明确要求、掌握方法之外,还要做到多听、多练,才

能学到熟练的朗读技巧。

朗读指导的方法

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应该注意:

1 要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

的思想感情;

2 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他们自我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3 教师的范读极为重要,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4 在指导朗读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方式,这包括了教师范

读、各别朗读、个人或小组朗读、齐声朗读、分角色朗读。

朗读指导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正确示范。教师本身必须致力掌握朗读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

水平。课堂示范时,应自觉进入课文情境,深入角色。范读可以读全文,也可

以结合课文讲读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

(2)、训练技巧。朗读技巧主要是处理停顿、重音,运用适当的语调、速

度和节奏等基本功。

(3)、把握课文中心,调准“主旋律”。学生必须把握住作者在文章语言

里,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且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清晰、流畅与抒

情的朗读文章。

(4)、认识人物形象,读出个性特点。指导学生读懂作者笔下描述人物不

同外表和内心的语言文字,人物的美丑善恶就显现出来。这样,朗读时就能较

好地做到“言为心声”,把文章中的人物读活了。

(5)、捕捉课文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段,训练敏锐的语感。教师引导

学生摸清作者的感情脉络,捕捉住作者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段,细加品

味,同时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6)、读活标点和语气,准确传达作者心声。标点与语气,起着准确表达

作者心声,传递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应忽视。

(7)、借助直观,创设情境。设置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朗读情境,让学生仿

佛置身其中,达到情景交融,取得较佳教学效果。

Page 44: Modul 3105

32

(8)、多种形式,激发兴趣。组织各种规模、内容、形式的朗读比赛。满

足学生的好胜心,激发求知欲。教师也可提示难点,组织讨论。采用多种朗读

形式,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朗读兴趣。

(9)、读前有要求,读后有评议。评议可由教师评议或同学互相评议。评

议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坚持正面引导。

朗读符号:

语调: ➞平直 上扬 下降 曲折

停顿: / 短停 // 长停

轻重音: 。轻音 . 重音

小结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讲读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

用,如:开始接触课文时,通过朗读迅速获得印象;进一步钻研课文时,运用

朗读提高理解、品味的水平;更可进一步运用朗读达到巩固记忆、反复感染的

目的。

练习

1. 试说一说朗读时有什么要求?

2.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应该注重那些事项?

Page 45: Modul 3105

33

默读

默读就是不出声的阅读。我们在教室里自修,在家里复习功课,在图书馆

里阅读书报,大都是进行不出声的阅读。默读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局限,

随时都可以进行。默读既不会影响别人,又有助于自己专心致志地思考,速度

又比朗读快,因此默读成了我们最常使用的阅读方式。

在这课目结束后,我们期望你将能够:

1 说出默读的意义与方法。

2 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

3 掌握默读的技巧。

4 列出进行默读时应注意的事项。

默读的意义

小学生的默读能力,是在朗读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将书面语言

转换为内部言语的重要语文能力。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

段。所以,提高默读能力,养成默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

默读的特点

1 应用范围广-不受阅读环境、场合的限制,随时可进行。默读的过程

灵活,可自由调控,例如:择要看、跳行看、跳段看;可细研精读,

也可粗读泛览。

2 速度快-默读程序较朗读程序简化了。且看它与朗读心理过程的比较

朗读:目 脑 口 耳 脑

默读:目 脑

朗读时需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用口、耳作中介,再进行理

解。默读 时,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直接反射给大脑,进行译码、

理解,所以速度较快。此外,默读不需逐字逐句读,可把整行整句的

文字符号当作整体来认读。

3 默读可理解得更透-默读时不必辨认字词声调,所以注意力在辨别、

思考阅读材料上。朗读时,不论理解或否,只能顺着读;默读则允许

在不理解的地方停留或反复。

默读的要求

默读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一) 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二) 随着年级的升高,默读的速度逐渐加快;

(三) 能一边读一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内容。

Page 46: Modul 3105

34

有鉴于此,默读要求做到“三不”和“三到”。“三不”即是:不出声、

不动唇、不指划;“三到”则是:眼到、心到、手到。

(i)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划

这“三不”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有的学生在默读时虽不出

声了,但嘴唇却在不停地动;有的学生就习惯在默读时用手指着文章,读到哪

里指到那里,这样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因为用手指或用笔顺着字行指划,眼睛

就必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默读应该是一眼看几个字,看一句,甚至看一行。扫视幅度越宽,默读速

度越快。我们应严格按“三不”的要求进行,逐步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ii) 眼到、心到、手到

默读就是目读,就是要认真地用眼睛看,不能匆匆而过,看过即忘,跟没

看过一样。也不能按字、按词读,因为这样往往会把文章读散了,很难去理解

内容。比较好的做法是按句默读,按段默读。一句读完了,看看自己懂不懂句

子说了什么意思。一段读完了,想想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按句、段默读的效

果往往比较好。

默读是为了读懂文章内容,因此不只要做到“眼到”,还要做到“心

到”。所谓“心到”,就是要会用脑,看到哪儿,想到哪儿,集中注意力,边

读边思考,把“读”和“思”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读”和“思”去领会文章

的内容。

默读时还要做到“手到”,就是要拿起笔来,边读边划边写。划什么?划

文章中的重点,重点句子、重点词语,需要重点领会和理解的内容,或划一些

佳辞妙句。写什么?写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在阅读中有所领悟、有所感受或

产生疑问的内容。总之,在默读时圈圈点点,划划写写,一面阅读,一面评

点,印象就深刻了。

默读的方法

默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

(1)、间读法。默读一篇文章,如遇到生字新词或不懂的句子,需要停下来想

一想,这就叫做间读。默读完一层或一段文章之后,需要想想它的主要意思,

就要运用间读的方法。

(2)、浏览法。通过粗略的默读,了解文章的大意,这就是浏览。一般在学完

课文以后,在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时,就要运用这种方法。

(3)、参阅法。文章中有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段,默读时需要通过查阅字

典、词典,参看有关书籍和资料,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是参阅法。

(4)、跳读法。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

含义和写作方法,就可以运用跳读法,集中精力默读重点句段。

Page 47: Modul 3105

35

(5)、品读法。文章中有些词句或段落含义深刻,能突出表现中心思想。默读

时就要运用品读法,认真品味,反复推敲,真正弄懂弄通。

(6)、重读法。有些文章读了一遍以后,还不能领会意思,需要再读一遍或多

遍,这就是重读。凡是要熟读和背诵的课文肩日要运用重读法。

(7)、勾画法。一边默读文章,一边运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或

重点段落进行勾画,作出标记。运用勾画法,有利于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8)、批注法。默读时,随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书眉上或文章空白

处,这就是批注法。如给课文列小标题,归纳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或者理解

重点词、句、段的含义时,都可以运用批注法。

默读训练的方法

(1)、打好三个基础。首先是打好独立查字典和运用字典的基础,借助工

具书扫清默读理解的障碍。其次,全面打好朗读的基础。低年级朗读多些,中

高年级默读逐渐多些。先默读后朗读,可以加深理解,利于有感情地朗读。再

次,要打好思维能力的基础。思维能力是理解能力的核心,思维的流畅、敏捷

与否,决定着默读的速度。

(2)、轻声带读。开始进行默读训练时,可由教师轻声朗读,学生不跟着

读,只用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看课文。

(3)、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默读属于个别工作,是内心活动。因

此,指导默读时要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要及时进行检查,以逐步培养良好的

默读习惯,保证默读质量。教师可要求学生默读后回答问题,准备有表情地朗

读及复述课文等,养成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防止学生漫不经心和不求甚

解的阅读。

(4)、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边读边想,读思结合的方法。训练

学生默读时圈、点、勾、划,作批注,也可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边默

读边思考。

(5)、指导品读。训练学生反复默读、体味文章中的妙词佳句,这对帮助

学生理解、记忆、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有很大好处。

Page 48: Modul 3105

36

(6)、训练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重视技能训练。眼停的时间与次数要

逐步减少,防止出现回视;扫视的广度逐渐扩大,速度加快,按句默读,提高

默读的速度。

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

平常我们所说要培养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指的就是默读的能力和习惯。默

读能力是在儿童初步掌握了朗读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训练而发展的。研究表

明,一年级儿童基本上不会默读。开始训练默读时,绝大部分儿童都是嘴动并

发出轻声和指读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才基本上掌握了默读技能,但

是,各年级都有少数儿童默读时会出现指读、唇读等现象,阅读速度也较慢。

因此,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⑴、养成按句默读的习惯。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个句子,而不是按字或

一个个单独来瞧,以提高默读速度,培养整体观念。

⑵、养成边默读边查问的习惯。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字典、翻资

料、找工具书,弄懂了再读下去,不马虎了事。

⑶、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一边看句子,一边想这句话的意思。如默

读文章中描写情景的句子时,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应该相应地想象出一幅幅生动

的画面。在读中思考,就是让学生读完一部分要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再往下读。我们在读完全文,

原来读不懂的就会一目了然,也就想通了。读完全文,还可能有学不懂的,就

得到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

⑷、养成边默读边画批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默读过程中,要

逐步养成边读边作记号,逐步具备批注的能力。

⑸、养成边读边记忆的习惯。在默读中,要边读边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情节、一些关键的词句和一些优美的片断。

默读的技巧

1 抓住关键词

默读时,如果要默读得快,就要先理解某些句子里的关键词语,即那些

表现课文中心的词语,例如:

《狼和小样》文中的“碴儿”一词。搞清楚它的词义,对于认识狼的本

性,理解全文起着纲挈领的作用。

Page 49: Modul 3105

37

2 把握中心词

即那些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中。这些句子在表达内容思想上起关键作

用。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结尾:“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

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子,既是这段课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中心所在。因此需先理解其含

义。

3 理解主要内容

先概括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默读的效果方法。比如:拿叙事

的文章来说,就要大致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有哪些人参与了这

件事,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等;拿写人的文章来说,就要大致了

解这是一位怎么样的人,他有哪些主要表现。

4 边读边思考

默读时,需边读边思考,才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意味着“眼

到”须配合“心到”,才能达到速读的效果

进行默读时应注意的事项

为了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提高默读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默读能力

的指导和检查。默读的指导和检查,可以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

1 预习课文时的默读

2 讲读、分析课文时的默读

3 表情朗读前的默读

4 复述课文前的默读

5 总结课文前的默读

由于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课堂上不宜过多地默读。必要时,默

读与朗读可以交替进行,以鼓舞学生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可增加默读次

数,但时间不宜过长。

小结

在默读时能做到“三不”和“三到”,也就掌握了默读的要领,坚持不懈地这

样做,一定能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总之,默读训练既要严,又要循序渐进,要求和训练方式要因学生年级的高低

而有所不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默读的篇幅要由短到长,内容要由易到

难,速度要由慢到快,教师的指导也要由多到少,一步一步使学生学会默读。

练习

1.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考量,教师应如何进行默读教学?

2. 选择一则短文作为篇章,说出你如何运用默读技巧指导学生?

Page 50: Modul 3105

38

精读

精读是語文教学和語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这是为了达到对课文充份理解而进行

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认真、仔細、精確地研读课文,直至完全理解

阅读材料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內容。课內宜多用精读。

在这课目结束后,我们期望你将能够:

1 明了什么是精读,并能告诉我们精读要求和技巧;

2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精读活动

基本阅读材料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何谓精读?它的要求是什么?精读的技巧有哪些?我们

在指导学生精读时又需注意些什么?

精读

精读簡單來說就是細读,即要对阅读材料作全面、精細、深入的理解。精读多

在教師指导下进行,但当学生掌握了精读的能力后,学生即可自行作较高层次

的阅读,所以精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說是阅读能力向高級阶段发展的必经过程。

精读的意义

你知道精读的意义吗?

精读的意义主要在培养細读精思的阅读习慣,掌握读書的方式方法,训练阅读

中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和鉴赏能力。

那么,精读的要求是什么呢?

精读的要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在认读方面:按照順序,仔細地看清每一个字,不能錯认或漏认。

在理解方面:对课文的詞句段篇都进行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分析和思考。

在联想方面:把课文的思想內容和其他事作广泛的联繫,深刻領会课文的主

旨和現实意义。

在评议方面:学生对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和語言形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判断。

在作业方面:能正確理解课後习題,並完成习題要求的训练。

练习

你读过了上述基本材料后,可否说一说精读的要求是什么?

思考

我们说过精读是阅读的方式之一。你又是否能说一说精读的好处呢?

Page 51: Modul 3105

39

精读的技巧

(1)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帶着问题进行阅读,增强阅读的目的性。

(2)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寻找参考资料,为深入钻研文章扫清障碍,供借鉴。

(3)指导学生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疏通文字、文章結构

剖析语言內容

文章旨趣

領会作者的意图

(4)启发和引导学生质疑问题。

(5)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术。可以进行以下的活动如:

圈点、 批注、 摘要提要、 制卡、写读書笔记及札记等。

精读的方法

精读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敏锐洞察能

力和学生对人生的辩证思考能力,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鉴于学生学业压力和时间的紧迫,语文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精读”习惯上下

功夫,采用多种形式,让我们看看以下几点简捷高效的精读方法。

1 诵读法

从前人们读书,多数不太注重内容与文法的探究,单在诵读上用功夫,这自然

不是好办法。现在语文教学,在内容与文法的探究上下的功夫很大,可是学生

诵读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另一面。因

此,我们主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诵读。反复诵读,熟读精思,不仅可

以得诗文之妙旨,行文之气韵,正所谓“因声求气”,改变自身气质,而且还

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抑扬顿挫、长短疾徐的音韵之美,从而使学生从小

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不断提高其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当然,这里

的诵读,要以普通话为规范,要设身处地地体味并读出作者倾注于字里行间的

深挚的情意,内容上,要以经过历史和时间检验的短小精悍的经典名篇为主,

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散文,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总之,要多读、

熟读,达到熟读成诵、出口成章的地步。

2 摘记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

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和摘要的习惯。这里的摘记,可以是文章内容的要点,可

以是名言警 句、经典名段甚至整篇文章,还可以是学生由阅读作品内容而生发

的体会或感悟。总之,按照古人的说法,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心

到、眼到、口到、手 到。特别是手到,能够使学生在阅读时精心、仔细,不断

地思索和感悟。这是初步的方法。假如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

读,则必须指导学生在摘记的基 础上学做资料卡片。资料卡片通常包括索引

项、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社与出版地、出版时间、主题词、关键词、内

Page 52: Modul 3105

40

容或提要等。凡就所读的书,对其内容某一 段落认为可供以后参考的,都可按

此摘记,再将累积的卡片分类排列,应用时只需检索有关的主题词,便可以在

已经读过的书籍中搜集到许多有关资料。用如此种科 学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

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努力克服散漫不经的

不良习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目的,注重平时积累的功 夫。学生一旦养成

了这种习惯,必会围绕他所研究的中心问题广泛搜求,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材

料,而且阅读的量和质上,都会产生一个新飞跃。这种方法的培养,也要遵循

循序渐进的原则,像摘记所用的材料,开始可以不必过于讲究,可以是笔记

本,可以是活页纸、自制卡片之类。但在态度和方法上,一定要要求学生从一

开始 就应当一丝不苟,并且持之以恒。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精

心、专注、科学的阅读习惯和品质定会形成,对其终身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低

估的作用。

3 问题法

所谓问题法,就是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作几遍看,每一遍都以某一问题为中

心,侧重于某一方面。这就像我们平时讲课一样,每节课的目标或重点宜少不

宜多,宜精不宜泛,泛则容易使人茫然而无所得。用问题法进行阅读,可以先

用略读的方法了解文章或书籍的概貌,然后再钻研那些重要的问题或比较容易

被忽略的地方。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

的东西,而把其他一切先统统抛开。这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

的习惯。举阅读小说为例,第一 遍只求故事的情节结构,第二遍只注意人物描

写,第三遍只了解社会背景和人物生活的自然环境,以至于人物与故事的穿

插、对话、词藻等等都可以逐次研求。再如 阅读诗歌,第一遍先把握作品的内

容和情感,第二遍再探求诗作的韵律和节奏,第三遍研究诗歌的语言和词藻,

第四遍分析作者的风格和流派……这种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在阅读的过

程中有明确的问题为引领,每一次都能尽力排除各种干扰,精益求精,有所收

获,克服不求甚解,泛而无所获的弊端。

4 出入法

这种方法是要求学生阅读要灵活,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要善于与当前的

社会现实相联系,学以致用,不要成为书本的奴隶。南宋陈善曾说:“读书须

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入,终当有所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

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知入,得尽读 书之法。”所谓“始当求所入”,就是说读书要注意领会

实质,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并用自己的思想、观点与之相验证,或

据以立论,或献疑出新,不能走形式或过场。所谓“终当求所出”,是指要用

得透脱,不可死在言下,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切不可读死书。在读书的过

程中,既要入于书,又要出于书, “入”方得,出有“悟”,入是出的基础,

出是入的目的。我们知道,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

乃在书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实际有

机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这正是显示教师功力的地方。因为求知的目的不是为

Page 53: Modul 3105

41

了当活“书橱”,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惟聪

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思考

1. 回想起你的小学生涯,相信一定经历过不少的阅读训练。华文老师的精

读是否能达致阅读教学目标?

小结

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

辅导课

试选出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或篇章,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精读。

略读

什么是略读?和精读有何不同?

在这课目结束后,我们期望你将能够:

明了略读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能写出略读的要求。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指快速

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

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 3000 到 4000 个词。

精读是细致深入地读,略读是粗略地掌握文章内容。它们与朗读和默读有相

通之处。小学生的略读能力,是在精读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快速

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内部言语的重要语文能力。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

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提高略读能力,养成略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最终

目的之一,也符合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社会。

现在是信息时代,如果所有文章都精读是不可能的,时间是不允许的,也跟

不时代的发展。同样也要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

籍,开拓视野。另外,学生知道什么是略读后,会提高做阅读题的速度。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曾规定: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具体要

求学生达到每分钟 500 字左右。所以,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即略读的方法是

非常必要的。具体培养方法,首先是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抓中心句,看议论、

抒情的语句,因为这些句子代表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其次是让学生关注转折

句的后半句,因为它是作者重点强调的地方。做到这两点,就能快速把握全

Page 54: Modul 3105

42

文,留出大量的时间研读阅读题题干涉及的地方,为准确答题打好基础。有

前面所说的精读,对答题区间的准确把握,再加上略读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所答的阅读题就会非常准确了。所以,教学中精读、略读要相得益彰,缺一

不可。

略读的意义

1. 培养略读能力,提高略读效果,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把我阅读材料的主要思想

内容,对阅读材料有个大致上的了解。

2. 略读能力的运用涉及面广,通常可阅读课内各门学科的课本和参考书、课外

阅读读物等。

3. 在以信息为主的时代, 略读能力能提供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获取

大量信息的机会。

4. 略读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

用于阅读实践,就能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5. 略读课文的教学课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加强课内外阅读。

思考:

1. 你本身进行过略读吗?试想想你略读的方式是否达到要求?

2. 你又是否知道略读的要求是什么?

略读的要求

具体来说,在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所需

要的信息,然后了解这篇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便运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如果

在考试 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而且文章又不需要作深层次理解时,就

可以运用略读的阅读方法。注意,不需要深层次理解并非指略读时理解水平可

以很低,而是说 略低于一般阅读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许的。一般阅读的

目标是在保持一般阅读速度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达到

70%或 80%。略读时,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预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达 50%或

60%就可以了。

Page 55: Modul 3105

43

略读的技巧

略读有下列四个特点:

1. 以极快的速度阅读文章,寻找字面上或事实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

阐述信息。

2. 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

3. 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 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需要达到目的,不断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

略读是一种运用精读得来的方法,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

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方法。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 运用意群视读,不要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

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 要利用文体细节,如: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标点符号等,对

文章进行预测略读。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模式,以便把握大

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3. 以一般阅读速度,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

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4. 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

细节不读,以提高略读速度。

5. 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

略读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略读训练,一方面对学生多作跳读练习,以增强把握文章大意

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寻找文章中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教师先提出

某一问题, 要求学生在许多资料中查找出与这一问题有关的内容等等。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在揭示课题后,就让学生速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

可以跳过去,找一找哪些语句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句。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

掌握略读的方法。

常见的主要方法是:首先要看序文、提要、课文的自读提示和目录,了解全文

的性质、内容;其次要在略读的过程中浏览全文,掌握全文的大意;最后有选

择的积累,会质疑,会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意见。同样,还可以让学生

先快速通读全文,用几句话概括文章大意。或者说一说你读后对全文有了哪些

了解。

Page 56: Modul 3105

44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去掌握略读的方法,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我们所使用

的教材中略 读课文较少。精读的较多。略读又是一种不同于精读的阅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精读与略读的方式进行结合与选择。一般来说

为了扩大知识面, 增加知识积累。鼓励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而为了加深对文

章的理解,以及对文章进行鉴赏,则建议学生用精读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分析

文章宜用精读,查找资料宜用略读;课内多用精读,课外多用略读

小结

精读,重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要对文章从内容到语言到写法比较全面的把

握,在其中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略读,是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

读,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

精读,各个年级都是重点,除了读懂文章,还要积累学法、写法,并注重阅读

方法向略读、浏览的迁移。中年级开始训练略读,使学生读的速度逐步加快,

粗知大意的水平逐渐提升,以适应平日读书看报的需要,进而养成读书看报的

习惯。

思考

1.精读和略读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精读和略读的比重

该有怎样的变化?

辅导课

你是否已掌握了略读的技巧?试说出你如何指导你的学生掌握略读的技巧。

Page 57: Modul 3105

45

单元 4 课外阅读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再好的教科书和课堂学习都是有局限的.我们正处

于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尤其需要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另外,课外读物对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莫大的帮助。身为语文教师就有必要在这方面着手,应时

不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刊,借此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法,

从而提高读写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丰富精神生活, 扩大

知识面,陶冶道德情操。

在学习这课目后,我们期望你将能够:

1 说明课外阅读的目标

2 说明课外阅读的原则和要求

3 明了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及进行此类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4 明了课外阅读活动的检查和考查

基本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指导

“课内外结合”是语文教导的原则之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续

和扩充,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听学者说“得法于课内,成效于课

外“即是说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得到

运用。学生并不单读一本课本而已,除课本外,再阅读课外书籍,报章杂志,

这不但直接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而且还可丰富学生词汇、语言表达方

法、进而提高读写能力。

课内外阅读,在发展学生智力,能力上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学生通过

课外阅读养成“自学”,“自修”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语

言活动的重要条件。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好课外阅读和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并纳入学期

“教学计划”中。

Page 58: Modul 3105

46

课外阅读指导的原则 :

a) 要选择和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有益读物

有益的读物必须具有下列各条件:

(i) 题材和体裁要多样化;

(ii) 语言要规范;

(iii) 思想要正确、健康;

(iv) 内容范围要广;

(v) 能与教学紧密结合。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必须以“精”、“当”和“佳”为原则:

“精”-精挑细选,选取有意义的,有趣味的,有代表性的。

“当”-适度:短小的多,长部的少。

-适量:根据课余时间而定。

-适时:及时推荐,随机应变。

-适味:富有趣味,符合儿童的兴趣与求知欲。

“佳”-情文并茂,语文规范。有益学生身心思想健康,培养正确的人

生观,大公无私,造福社会人群。

唐代唐彪在《读书与作文谱》把书籍分为五等:

• 与课内教学相关的书-是当读之书

• 培养语文能力,思考力密切有关的书-是当熟读之书

• 与语文有关的书籍,报章杂志-是当看之书

• 有一定的知识深度,理论深度的书籍-是当再三细看之书

• 属于字典辞典百科全书方面的“工具书”-是当备以资查考之书

小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阅读能力不高,鉴别能力低,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

物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状况及其爱好等,选择适合

学生阅读的有益读物。

b) 要把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作文教学紧密结合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补充与扩展。为了巩固和发展课内教学成果,提

高读写能力,教师应结合课文的讲读,相应的介绍有关课外读物,借此引起学

生对课外阅读的强烈欲望。比如,教师在教学《我的地球》一课时,应相应地

介绍有关地球知识和地理的书籍,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除了要学生注意读物的内容思想外,还应该要学生注意语言的使用和表达

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应指导儿童对读过的课外读物写读后感

或读书心得。

语文教学是“课内开花,课外结果”课外阅读是十分阔的“第二课堂”。同时

着重读,结合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就如俗语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

Page 59: Modul 3105

47

c) 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必要的,因为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应做到:

培养学生掌握应用工具书的能力, 其中包括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

法和音序查字法。

培养学生看书能抓住要点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开始的阶段,提示课

外阅读的段落、段意和中心大意。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通过提出思考题让儿

童展开讨论, 或写读后感。

d) 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果学生能从课外阅读中产生学习的乐趣,那他就会保持持久的阅读热情。

但身为老师的我们,又如何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 结合道德价值/ 思想教育活动开展课外阅读

兴趣一致以来都是和理想、抱负连在一起。当学校展开各项思想教育

时,学生自然会产生对某小英雄或崇高理想的追求。这时,如果老师能及时推

荐有关读物,必能激发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阅读指导

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例: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

老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常给低年级学生讲故事,激发他们浓厚的基础上,让

他们知道,老师讲的故事是从书上来的,只要会看书,就会知道许多有趣的故

事。

中年级学生-对动物特别兴趣

既然他们想了解一些小动物的活动和生活习性,教师可选择《有趣的动物》、

《海底世界》等进行阅读指导。

高年级学生-开始对历史题材/ 战争的故事有兴趣。

他们往往喜欢模仿其中人物语言、动作,那教师可推荐一些历史性故事,如:

《汉都亚传》、《孙中山先生传》。

∙ 适时推荐与课文主题相仿的作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课文主题相仿的作品

例:如是节选文章,可推荐原书

教《小抄写员》可推荐《爱的教育》

教《景阳岗》可推荐《水浒传》

e) 培养儿童课外阅读的习惯

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只有当它成为一定的习惯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的作

用,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是运用正确的方法长期阅读的结果。

Page 60: Modul 3105

48

为了使儿童主动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和爱好课外阅读,培养儿童阅读的习惯

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要有一定的程序

小学生一般的阅读步骤是:初读全书→精读重点→写读书笔记

“初读全书”程序:书名及作者→内容提要及目录→逐章阅读→

归纳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精读重点”程序:

知识性文章中主要的知识

确定重点 道理性文章中主要的道理

故事性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及

表现

扫除字词障碍

理解重点 找出关键词句

理解意思

归纳顺序: 全文→重要章节→关键词语→

意图

学写读书笔记顺序:确定读书笔记的中心→思考书中有关内容

→结合实际写出个人体会/感想。

∙ 要集中注意力

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者对自己的注意力能够控制

到什么程度。所以,身为老师的我们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时集中注意力。

阅读时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是注意力集中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需

教育学生选择安静的环境和头脑清晰、情绪良好的时候读书。

除此之外,要使注意力集中,还须在阅读前确定好阅读的目标,还

要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对理解内容上。

∙ 要边阅读边回想边标记

阅读其实就是从读物中获取信息并把它重新处理和系统储存的过

程。因此,只有正确地组织阅读过程才能掌握有关的信息。

边阅读、边回想、边标记,对小学生来说,是正确组织阅读过程的

一种很好的方法。例:

·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

道理?

·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形容这

个人物?

在阅读时,标记全篇或者全书的主要部分,表现最好部分,可以帮助了解有

关内容。

在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工作中,教师应针对儿童的求知欲, 进行积极的启

发诱导, 使儿童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同时,教师可向儿童推荐课外阅读

书籍,设立教室阅读角落或不间断的介绍新书。对于那些后进生来说,教师

Page 61: Modul 3105

49

应选择较形象化、内容浅显、生动有趣,甚至穿插情节鲜明简短的拼音读

物。

e) 组织读书活动和检查阅读效果

教师组织儿童读书活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

(i) 组织班级图书馆

(ii) 举行故事会

(iii) 举行读书讨论会

(iv) 举行文艺晚会

(v) 举行报告会

(vi) 辩论会

(vii) 朗诵会

(viii) 其他

交流会

参观访问

探险交流会

游览名胜古迹介绍会

教师也可通过各种方法检查课外阅读的效果:

(i) 结合前面谈到的读书活动来进行

(ii) 检查读书笔记

(iii) 结合作文教学

(iv) 让儿童改写或缩写

课外阅读的目标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成为语文教

育工作者的共识,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正如

叶圣陶先生所言:“学语文,岂能仅仅读《语文》,必须在国文教本之外再

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

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首先,课外阅读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很好的载体。学生是在大量地阅读好书的

基础上,陶冶心灵,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提高自己的人文涵养。其次,大

量阅读有助于学 生开阔视野,充实知识,提高文化品味。并在大量接触语

文材料过程中,掌握和运用语文规律。另外,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课内外有机

结合。使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 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使语文教学真正“得

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阅读教学更丰富、更深入、更有效。

为了让儿童的课外阅读能更深入及持久,身为教师须有系统的组织活动和检查

阅读效果。

Page 62: Modul 3105

50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以下是总

结的几种方法:

1.经验介绍法。给学生介绍读书经验, 可采取多种形式。

(1)教师现身说法,介绍读书经验。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诸如

怎样浏览,怎样精读,如何摘录……或介绍自己读懂一篇文章、一本 书的过程

等。这样不仅使学生从中学到一点读书的方法,悟出一点读书的道理,而且是

一种最具亲切感的读书示范。(2)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读书经验。在正常的

教学程序中,定时抽出部分时间,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进行相互交

流。学生可向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喜欢上看书的,介绍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介绍自己如 何进行读书积累,介绍自己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这样可以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找到更好的读书方法。

(3)聘请社会人士,介绍读书经验。成功的 个例,往往比简单的说教更有吸

引力,因此,可聘请一些社会人士向学生传授读书经验,如退休教师、作家、

学术名人、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爱好课外阅读的家 长请他们为学生进行讲

座,谈谈课外阅读的好处,自己是如何进行课外阅读的。让实实在在的人和事

打动学生,让他们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读写结合法。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儿童阅

读所获取的知识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检验。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是检查课外阅读常用的形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

从学生的年龄及知识结构出发,不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成为他

们的负担。 读书笔记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们写下阅读中的感受。在指导写读

书笔记时,要以“感”为主,联系读物的内容,具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是怎样

产生的,怎样随着一 步步阅读而加深的,以及自己在阅读时的思想活动、心理

活动,做到真实具体。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功夫并不仅在一堂写读

书笔记的指导课,而是首先要 指导学生认真读好书,然后抓住读物的主要内

容,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交流读后的想法、体会,教师给

以必要的指点、帮助,使学生在阅读过程 中所产生的零零星星的感受更明朗清

晰。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写,而且觉得写读书笔记就像跟老师、同学亲

切交谈那样自在、舒畅,再不会有搜肠刮肚,苦于 无物的负担了。教师要指导

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必须自己先认真地阅读学生读的书,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书

中的思想感情,这是十分重要的。

3.实践活动法。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的成

果,也同样有利于活跃读书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心理。如组

织读书心得交流 会、读书演讲会、新书介绍会、名著朗诵会、作品研讨会和文

学专题讲座、读书笔记展评,组织各种专题剪贴墙报和读书手抄报评比、新书

交流等。这样进一步提高 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了少年儿童对书的浓

厚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

Page 63: Modul 3105

51

书,是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坚持认真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做好课外阅读的指

导工作,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非常有价值的。你认为呢?

课外阅读的检查和考查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解决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有所

获,有所 得。对课外阅读的检查可采用结果性考查和过程性考查相结合的方

法。结果性考查以各年级推荐的阅读篇目为出题依据,在期末考试卷中对学生

进行考查,分值 10 分左右。过程性检查主要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看读书笔

记等方式进行。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中一定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

检查子女的阅读。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一张表格,请家长填写:

一周课外阅读记录卡

阅读时间 读物名称 读物类别 字 数 阅读体会 备 注

以每天阅读20 分钟为准,每周一张课外阅读记录卡。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

的学识,我们一定要深入检查,确保课外阅读有效地进行下去,为学生的课外

阅读保驾护航。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

类文明的作用。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

的民族, 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让我们的语文教师成为学生书海

遨游的领航人,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

陶冶情操,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

Page 64: Modul 3105

52

小结

课外阅读除了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认知面,是小学教师应

注重的课外活动。课 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

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

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 的人格。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兴趣让

学生乐读;其次授予方法让学生会读;然后是拓宽渠道让学生多读;最后是落

实检查让学生有效地读。

辅导课

1.教师应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

2.教师应如何培养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

参考资料

章维新,《小学华语教学法》艺青出版社,马来西亚,2002

罗华炎,《实用小学华语教学法》博文出版有限公司,马来西亚,2005

杨光泉,《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法》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1992

何丽芳、林翠燕《假期师训自学模组七》马来西亚教育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