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54
...................................................................................................................................... ....................................................................................................................................... ....................................................................................................................................... ....................................................................................................................................... ....................................................................................................................................... ....................................................................................................................................... ....................................................................................................................................... ....................................................................................................................................... ....................................................................................................................................... ....................................................................................................................................... ....................................................................................................................................... ....................................................................................................................................... ....................................................................................................................................... ....................................................................................................................................... ....................................................................................................................................... TSING HUA UNIVERSITY NATIONAL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2015 30013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電話:03-5162478 E-mail [email protected] http://alumni.nthu.edu.tw/ 校友通訊 15041001 TEL: 04-24733326 秘書處 校友服務中心編印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Oct-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T

sin

g H

ua

U

niV

er

sit

y

NA

TIO

NA

L

National | Tsing Hua | University

2015

30013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電話:03-5162478E-mail:[email protected]://alumni.nthu.edu.tw/

校友通訊

150

410

01

T

EL:

04

-247

33

32

6

秘書處校友服務中心編印

Page 2: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ational | Tsing Hua |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2015 第167期

Page 3: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目錄

01 母校近況

校務與發展

02 上海交通大學「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 清華躍登台灣榜首

03 諾貝爾和平獎獲獎人凱拉許‧沙提雅提先生談「My Life Story and Dream」

05 清華頒授名譽文學博士予寫實作家王默人先生

06 清華特殊選才新生座談會 多元人才齊聚一堂

07 多元彈性優質環境 清華轉系比例低

08 清華試辦「擴大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倍率為5倍」

09 清交梅竹賽 五五波平手圓滿落幕

研究與成就

10 胡紀如教授獲第18屆國家講座殊榮

11 鄭惠春老師動力蛋白研究獲刊CELL

12 黃國柱教授團隊研發低污染、低耗能尼龍綠色製程榮登Science期刊

13 鄭兆珉副教授生物工程研究獲刊S c i e n c e

Tr a n s l a t i o n a l M e d i c i n e及Tr e n d s i n Biotechnology

14 張祥光教授團隊跨國合作發現13 個海王星外天體

16 鄭弘泰教授氧化物界面一維電子線研究獲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17 清華發明家 人社院李直懋擁6專利

18 世界學生叢集電腦計算競賽 清華獲效能調適冠軍

19 清華學生美國防部研究挑戰賽榮獲最佳熱性能獎

20 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之研究榮登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1 校友園地

22 清華教授拍賣清華名人文物 校友搶拍捐回母校

24 團結力量大!首屆清華大學系(所)友會代表聯誼會圓滿達陣

26 AOI創辦人清華校友林誌祥談創業:選擇所愛,做到最好!

27 愛在清華名人堂

28 成功湖畔--許明德(核工 68)

30 三十功名塵與土,迴縈舊夢話當年--徐懷瓊(核工69B/72G)

34 清華的志工服務--許明德(核工 68)

38 梅竹軼事:梅竹賽的源由 - -張一江(核工 75)

40 鬼門關前走一遭:數學系創系元老 徐道寧教授

41 海外校友園地

42 清華全球校友視訊團拜溫馨迎新年

43 2015年春節團拜活動--黃秋明(數學 77)

45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介紹--黃崇飛(電機 83)

49 大華府地區新竹清華校友會介紹 - -黃秋明(數學 77)

51 賀陳校長到訪新加坡--林迎春(中文 02)

Page 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母校近況

NaTioNalTsing Hua UNiVersiTy

Page 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2

母校賀陳弘校長指出,清

華謹慎看待各項的大學

排名,兩岸四地有許多

優秀大學,都有很精湛的學術表

現,彼此互有勝負,不分軒輊。清

華之所以有如此可喜表現,主要是

秉持「慎始」的態度,長期耕耘,

建立嚴謹的教師遴聘制度,並給予

教師高度自主性;此外在招生方面

亦以宏觀多元理念,蒐羅優秀的青

年人才,在完善的校園環境中,形

成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

本 項 排 名 具 有 國 際 性 的 指 標

評價,評分項目包括人才培養

(35%)、科學研究(35%)、師

資質量(25%)、學校資源(5%)

等4大類13項指標。本校尤其在師

均表現,特別傑出,包括博士學位

教師比例、Nature 和Sc ience 論

文、國際專利等三項指標評分,均

列居二岸四地之上海交通大學自

2011年開始發布「中國兩岸四地大

學百強排名」,排名對象為中國大

陸地區、台灣、香港特別行政區與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研究型大學。

2 0 1 4年是該排名第四次發布,

前五名分別為北京清華大學、國

立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香港科技

大學、北京大學。兩岸四地百強學

校數分別為,台灣二十七所,大陸

六十四所,香港七所,澳門兩所。

上海交通大學「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清華躍登台灣榜首

Page 6: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3

20 1 4 年 諾 貝 爾 和 平 獎 得

主 - 凱 拉 許 ‧ 沙 提 雅 提

(Kailash Satyarthi)先生於本

(2015)年1月16日下午在本校學

習資源中心旺宏館國際會議廳,以

「My life Story and Dream」為題

發表演講。他說「我們都曾經當過

小孩,現在每個人心裡也住著一個

小孩,要保留這顆赤子之心及熱情

去學習,站出來為反童工發聲」。

全場也以熱烈的「Yes」回應。

現場吸引超過5百名觀眾到場。沙

提雅提說,稍早本來很惋惜只有和

青年志工團短短15分鐘談話,但進

到會場才發現在這裡可以和更多的青

年的交流。「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和

力量,國家的光輝來自於年輕人,我

們無法衡量內心的力量有多強大,更

不能阻止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影響,但

只要有夢想,做對人類有意義的事

情,就是創造歷史,而不只是旁觀歷

史。」

本次演講,難得邀請到二位非常具

代表性的領袖人物(李遠哲博士、張

淑芬社長)致歡迎詞。李遠哲博士係

因兼具校友及諾貝爾獎得主身分,受

邀代表「清華大學」致詞;而台積電

志工社張淑芬社長,主要是長年熱心

公益,普獲敬重與推崇,因此獲邀代

表「台灣志工團體」表達歡迎之意。

李遠哲說,世代間的正義要重新分

配,沙提雅提先生從事的任務十分艱

鉅,我們要有像他這樣的人挺身而

出,為世界帶來改變。張淑芬說,我

們應將眼光放在沙提雅提先生得獎之

前,為孩童努力時所做的犧牲,她同

時勉勵學子,學習沙提雅提的精神,

用慈悲、智慧為自己種下一顆快樂的

種子。

沙提雅提先生感性地說:「我們很

幸運能夠坐在這裡,各位有夢想、有

抱負以及父母和小孩對我們的期待,

但此時此刻,有數百萬的孩童身受奴

役之苦,他們在巧克力工廠、紡織

廠、礦坑,辛勤地工作,這些奴役童

工工廠製造的東西,也許就是我們吃

的東西,身上穿的衣服。我以他們為

榮,也為他們感到哀傷。」

他11歲時,看著教室外的男孩,好

奇「為何他無法上學?」為什麼因為

家境貧窮,所以小孩必須要出來工作

賺錢,他無法接受為何種姓制度下,

低階的人民一生只能工作,來服侍那

些一生只需作夢的人。「讓那男孩成

為我同學」是他的夢想,也成為後來

一切的源頭。

他在演講中分享自己曾在世界各地

看到的故事,在象牙海岸的村莊看到

那裡的童工因長年採收、加工可可果

實,手腳都有傷口,但那些小朋友卻

從未吃過巧克力的滋味,更令人吃驚

的是,那些小孩並不知道他們在做什

麼、為誰而做。他也問過巴基斯坦正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答:「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踢足球,可

以真的用腳踢足球!」

「全世界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

子」,但沙提雅提先生在世界的角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人凱拉許‧沙提雅提先生 談「My Life Story and Dream」

右起田中光大使夫婦、張淑芬社長、沙提雅提夫婦、賀陳弘校長、李遠哲博士、翁文祺董事長、印度協會副會長Ms. Banu Prakash (裴曼如)女士。

本校賀陳弘校長致贈清華校訓書法予沙提雅提先生。

Page 7: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4

落看到的卻是,這些孩子犧牲自己的

童年,只為了製造我們的日常用品。

各國犧牲可憐不識字的童奴來換取經

濟發展,在他們眼中沒有倫理,只有

利益,只要供應鏈有奴工,你我都可

能是消費者,就像經濟地球村一樣密

不可分,我們不能將這個問題置身事

外,所以我們要「不顧嘲笑,積極遊

行、抗爭、制定新法,做為童奴發聲

的領頭羊。」

現任台灣駐印度代表處田中光大使

於致謝時表示,在一萬一千多個演講

邀請中,很感謝沙提雅提先生選擇台

灣作為第二個造訪的國家。沙提雅提

的奮鬥努力,鼓舞了全世界,印度

有這樣一位為兒童權益而努力的鬥

士,真的是十分幸運,相信他能讓世

界更加美好,最後他也引用沙提雅提

於諾貝爾得獎發言:「獲得諾貝爾和

平獎,就像是人生中的一個逗點;至

於人生中的句點,則是世界不再有童

工。」為整場演講畫下句點。

本校並致贈清華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墨寶予沙提雅提先生。賀

陳弘校長並表示,沙提雅提先生長期

關懷弱勢族群,這種堅持不懈、宏觀

大愛的行誼,正與清華校訓交互輝

映,也正是君子效法天地,剛毅奮鬥

不息,並以仁慈悲懷,承擔起宏偉的

歷史任務的一種最大體現。

凱拉許•沙提雅提亞先生

凱拉許•沙提雅提亞先生演講參與人次十分踴躍,座無虛席。 凱拉許•沙提雅提亞先生與清華大學國際志工社團交流。

凱拉許•沙提雅提亞先生演講活動入場即受到現場觀眾熱烈歡迎。

Page 8: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5

母校於 2 0 1 5年 1月 2 5日

上午,在舊金山灣區,

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

位」予寫實作家王默人先生。王默

人先生,本名王安泰,1935年生,

祖籍湖北省黃梅縣。1948年底來

臺,由於戰亂,離鄉背井,未正式

就學,僅有長期自修。1950年代,

在擔任記者工作之餘,開始從事小

說創作。

賀陳弘校長表示,王默人博士筆耕

超過半世紀,堅持寫實創作,關懷社

會底層階級的生活痛苦與掙扎,悲天

憫人,厚德載物,嚮往社會公義,不

為取悅讀者的風骨,正是「清華精

神」的最大展現。這也與本校長期藉

由各種招生及教育計畫,包括繁星、

旭日計畫等,來實踐對教育學子及社

會公義的大愛,不謀而合。厚道、真

實、博愛三者,是偉大文學的根本,

是一個君子的人生追求,更是本校校

訓厚德載物的完全體現。王默人先生

窮其畢生積蓄,捐助研究台灣文學,

這種無私無我的襟懷,源自對台灣的

至愛;這份大愛,同時跨越社會階

級、黨派、族裔,歸注於在台灣所發

生的人與文,是台灣可長可久的流

脈。

王默人的創作歷程相當長,從

1952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劫後

餘生》,至201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

《跳躍的地球》,長達五十八年。而

《跳躍的地球》則是王默人自忖「整

個生命和寫作過程的一個交代」,全

書手稿將捐贈予本校。王默人關注扎

根台灣底層社會的典範,體驗、瞭

解、透視、悲憫庶民哀歡。賀陳弘校

長說,台灣文學不僅是於台語文學,

也包括其他族裔在台灣奮鬥的歌與

哭,王默人先生的視野真實而寬廣。

王默人先生的創作,主要以小說為

主,計有71篇中、短篇小說,創作

成果非常豐富。出版作品,除 《外

鄉》(1972年)、《跳躍的地球》

(2010年)兩部長篇小說外,另有

中、短篇小說集《孤雛淚》(1958

年)、《留不住的腳步》(1968

年)、《沒有翅膀的鳥》(1974

年)、《地層下》(1976年)、

《周金木的喜劇》(1979年)、

《王默人自選集》(1979年)以及

《阿蓮回到峽谷溪》(1984年)。

1998年《王默人小說全集》刊行。

作品關注的主題,多為工商社會在歷

史轉型中所引發的價值衝突、精神痛

苦與情感震盪,文字樸實銳利,能巧

妙的把新聞寫作的冷靜筆觸轉移到小

說創作,細膩而深刻描繪人物在困境

中與命運搏鬥、至死不屈的形象與精

神。王默人先生自己曾說他的個性執

著而認真,只願意寫他真正想寫的,

從不為外在任何的因素所動搖。人品

與作品合而為一,足為楷模。經本校

名譽博士學位審查委員會通過,授予

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清華頒授名譽文學博士予寫實作家王默人先生

陳建忠所長、蔡英俊院長、王默人名譽博士、賀陳弘校長、李敏主任秘書

(由左至右)。賀陳弘校長(左)與王默人博士(右)。

Page 9: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6

本校104學年度學士班特殊

選才「拾穗計畫」新生

座談會於2015年2月5日

上午舉辦,10位正取生除1名出國

進行專業訓練而無法親自到場,其

餘皆全程參與,且所有正取生的家

長都前來一同了解學校各方面的實

際運作,參與度極高。

座談會開始之際,先由本校周懷樸

副校長兼特殊選才遴選委員會召集

人歡迎學生及家長,並說明此次座談

會主要目的,因錄取生的稟賦皆異,

各有所長,所以輔導措施也需因人而

異,讓每位學生都能適性發展。接著

由不分系班主任藍忠昱教授、清華學

院載物書院李天健導師就不分系特

色、書院生活、課外活動及輔導機制

等項目進行說明。

因不分系招生為本校多元入學管道

之一,目的在於透過非以考試成績

為錄取標準,發掘不同領域之優秀學

生。此次錄取生廣納各領域人才,有

圍棋職業棋士、花式滑輪選手、有氧

體操國手、專業OFFICE軟體講師;

具有英文、物理、數學、文學、程式

設計天分之傑出學生、多元學習的自

學生;此外,因本校相當關注弱勢學

生入學,這次特殊選才拾穗計畫也錄

取經濟艱困但仍持續文學創作,不放

棄個人熱情之特殊表現學生。

座談會除說明新生入學後之事宜之

外,也著重協助學生大一輔導課程、

生活照顧及校園生活接軌等,因此安

排學生及家長參觀校園及清華學院,

期望能幫助學生進行個人發展、生涯

探索及團體參與,使之為清華校園注

入新元素,並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

發揮個人價值及拓展新視野。

清華特殊選才新生座談會 多元人才齊聚一堂

本校特殊選才「拾穗計畫」新生座談會,多元人才齊聚。 師生大合照。

Page 10: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7

台灣1/3大學生認為選錯了

系、某頂大申請轉系學

生比例甚至高達1/4。本

校全校不設申請轉系的成績門檻,

而且各系也尊重轉系學生意願,申

請轉系同學不到一成,就學穩定性

很高。

清華有七成學生是甄選入學,教育

部全國資料顯示,目前入學管道中,

繁星及個人申請就學穩定性高於考試

分發,因為考試分發能填志願數很

多,依分數排序選填志願,分到志趣

符合的學系不確定性很高;而甄選入

學管道能填志願數少,同學選擇校系

時很慎重,一般校系也要求同學提供

學習動機及讀書計畫作為選才參考,

學生學系雙方符合機會比較大,因此

學生就學情況相對穩定。

其次,本校提供了優質彈性多元學

習環境,副校長周懷樸表示,面對轉

系問題,不僅是學生要選擇志趣符合

學系,學校也要提供彈性學習空間。

清華有二成的學生是大一不分系及學

院招生,經過探索課程後,在大二或

大三才自由選擇適合學系或專長,這

些學生很少有轉系問題。

此外,清華各學系的必修限制少、

選修空間大,提供跨領域學位學程

多,同學只需修畢本科系基礎課程,

即可跨院系修習跨領域學程,在修課

多元彈性的狀況下,申請轉系同學亦

自然減少。

賀陳弘校長認為,應該超越選校或

選系的傳統制式思維,多元彈性的

優質學習環境,才是幫助同學適性適

所學習發展的關鍵,而各大學在招生

上也應該要專業化,精準多元適性選

才。

多元彈性優質環境 清華轉系比例低

Page 1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8

為落實多元入學、適性揚

才精神,繼推行繁星、

旭日、拾穗等多元選才

措施之後,母校2015年試辦「擴

大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倍率為5

倍」,為國內各大學中唯一擴增篩

選倍率的學校。

清華擴增篩選倍率之主要目的,是

為扶助弱勢及落實適性選才的精神。

目前在第一階段三倍率篩選之下,

「學測成績」實質限縮了二階段參加

甄選人數,同時也壓縮選才的範疇,

國內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學生的學測考

試成績,相對於一般生偏低,將不利

於經濟弱勢學生進入第二階段。因此

清華藉由篩選倍率的擴大、配合優先

錄取機制,扶助經濟弱勢子弟。

基於大幅增加篩選倍率,將增加二

階段甄選試務負荷,需要增加審查及

面談的委員,以及面臨如何降低家長

與考生二階段複試的時間及費用等問

題。因此,清華的試辦計畫,是一個

折衷方案,小幅放寬第一階段篩選倍

率由三倍擴增為五倍,同時配套設立

招生專責辦公室,提高審查信效度,

強化適性選才,達到學生來源的多元

化,擴大學生視野。

本校本年度計有電資學士班、化

工、化學、物理系物理組、數學系數

學組、外語系等6個學系組,擴大篩

選比例為5倍。清華招生組表示,雖

然試辦五倍率計畫,造成試務工作加

重,亦增加許多人力、物力的額外付

出,但為減輕考生負擔,報名費將調

降為原來的60%(例如:三倍率篩選

報名費1000元,五倍率報名費僅需

600元),歡迎對這些系組有興趣的

考生踴躍選填,增加通過篩選進入優

質大學就讀的機會。

清華試辦「擴大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倍率為5倍」

Page 12: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9

暌違兩年,本校與國立交

通大學兩校對抗競賽的

梅竹賽,圓滿落幕,最

後清華與交通分別拿下5點正式賽

(清華:棋藝、網球、女籃、男

排、桌球,共五點。交大:羽球、

棒球、男籃、橋藝、女排,共五

點),雙方打成平手,共同贏得梅

竹賽的總錦標。

「特別感謝梅竹英雄,你們運動家

精神讓我非常敬佩,你們奮鬥的表

現,讓我永遠難忘。」賀陳弘校長表

示,梅竹互有勝負,最珍貴的是,凝

聚了兩校跨世代的情誼,球場上的

對手都是大家將來最好的朋友。梅竹

賽是屬於同學的,「自己活動自己

推」,應該堅守屬於自己的價值,開

心比賽。梅竹必定成功,梅竹永遠勝

利!

清交兩校之間的梅竹賽由來已久,

起源於民國五十八年。於每年三月

間,舉辦大型學藝、體育活動「梅

竹賽」,期許學生在各項領域均衡發

展。梅竹賽的名稱,是紀念對於兩校

有卓越貢獻的清華前校長梅貽琦先生

與交大前校長凌竹銘先生。「梅竹」

同時也象徵兩校友誼永固、合作無

間、克服困難的精神。

為期三天的賽事於2015年3月8日

在交通大學體育館圓滿落幕,閉幕表

演由清、交兩校啦啦隊帶來動感表

演,嗨翻交大體育館,清華師生在畢

業校友海鷗‧K人聲樂團帶領下,一

同起立唱校歌。雖然比賽時劍拔弩

張,但最後頒獎典禮時,清交師生展

現梅竹精神,為彼此鼓掌喝采。

今年共有5場表演賽及10場正式

賽,共計15座獎盃。本校贏得田徑、

桌球、棋藝、網球、女籃、壘球與男

排等項目,交通大學則贏得劍道、羽

球、橋藝、圍棋、女網、棒球、男籃

與女排等項目。

清交梅竹賽 五五波平手圓滿落幕

兩校共同贏得梅竹賽的總錦標。 梅竹賽開幕,清華校隊進場。

清華啦啦隊精彩表演。

棒球校隊比賽現場。

Page 13: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0

胡紀如教授以「亞洲藥物化學聯盟主席」身分,在台北主持2013年年會開幕式。

女兒出閣時,胡教授全家福留影。

教育部日前公布第 1 8屆

2015年國家講座得獎名

單,母校化學系胡紀如

教授獲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家講

座主持人。胡教授介紹如下:

胡紀如教授在國立台灣大學大學

部求學時,加入林隆清教授實驗室

從事光化學研究。二十四歲赴美國

史丹福大學深造,拜合成化學泰斗

van Tamelen教授為師。二十八歲

始,任教於美國The Johns Hopkins

大學十載,1990年應吳大猷先生

及劉兆玄校長之邀,返台至國立清

華大學暨中央研究院任職。其間曾

受邀至英國六校(如Cambr idge、

Imperial College等)、法國(Univ.

Louis Pasteur)、德國七校(如柏林

大學、漢堡大學)、南非Univ. Cape

Town、中國北京大學等學術殿堂任

訪問教授,以及擔任國立中央大學理

學院院長。過往四十年間,受到國際

人士推舉,1991-1993年間出任美國

「華美化學會」會長,復於在2012-

2013年,榮膺「亞洲藥物化學聯

盟」主席。

胡教授所獲成果包括合成及研發

出多種新型先導藥物與多功能奈

米新材料,首先發現「Mace Head

E f f ec t」,並創立「反撲試劑」理

論,建立「矽導引反應」領域。因

而在1999年榮獲「開發中國家科學

院」院士,2000年膺「國際化學聯

盟」Fellow,及2005年當選「英國皇

家化學學會」Fellow。

近四年來,胡教授實驗室獲得歐盟

官方支持,參與FP7架構下之SILVER

計畫,成為其24個團隊正式成員之

一,負責各式「化合物資料庫」之設

計與新化合物之合成,以利克制目前

威脅全球人類之新興RNA病毒所引

發之惡疾,並成功的獲得抗「屈公病

毒」、「腸病毒」、「諾羅病毒」及

「登革熱病毒」之先導藥物。該項

SILVER研究主題與台灣人民之健康亦

息息相關,RNA病毒如登革熱病毒與

腸病毒皆是引起台灣民眾擔心受怕之

疾病,更甚者造成病患死亡。

胡教授十分感謝在實驗室一同工作

過的科學家、同學及助理們,以及國

內外博士後研究人員。大家辛勤工作

的成果,始能獲得此一殊榮。對於父

母、妻子、家人之長期支持,同事、

同儕們及國立清華大學的大力協助,

以及科技界前輩的提攜,更是由衷的

感激。繼之仍秉赤子之心,戮力學

研,日新又新。

化學系胡紀如教授獲第18屆國家講座殊榮

Page 1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11

本校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

研究所鄭惠春助理教

授的研究「A l l o s t e r i c

Commun ica t i on i n t he Dyne in

Motor Domain」榮登國際知名期刊

Cell,該研究首次揭開動力蛋白ATP

酶如何調控結構變化,以及動力蛋

白如何調控其內ATP的水解循環。

此研究可望成為許多與動力蛋白相

關聯的神經退化疾病,像是帕金森

氏症、或是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基

礎。

鄭惠春老師表示,分子馬達是一群

功能和結構上非常有趣的蛋白質,在

細胞裡扮演許多重要的角色,如DNA

複製、蛋白質合成與分解、能量生

成、物質傳輸、鞭毛和纖毛擺動等,

這些過程都少不了分子馬達的作用。

而動力蛋白是分子馬達的其中一員,

負責運輸有用的物質跟不要的廢物,

維持人體機能。將人體細胞譬喻為一

座城市的話,動力蛋白就是城市中的

貨車,負責運輸的工作。

近年來,分子馬達成為非常熱門的

研究主題,其中許多分子馬達的機

制已被解開,但動力蛋白卻是個例

外,雖然早在1960年代就已發現其

存在,但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對其

作用機制卻所知有限,主要原因在於

動力蛋白分子量極大,不易被大量純

化,故鮮少有機會進一步定量分析。

為了解決純化和結晶不易的困難,

鄭惠春老師提出一種新構想,利用蛋

白質工程的手法化繁為簡,剪裁該動

力蛋白,只保留核心部份,提高該蛋

白的產率,並增加其結晶的成功率。

除了解決純化的問題之外,鄭惠春

教授以X光繞射獲得動力蛋白的三維

結構,並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Gira

Bhabha博士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技

術,一同揭開動力蛋白部份的運動機

制,包括動力蛋白在三度空間的結

構,以及它在運輸物質時,形狀的變

化等,了解分子如何運作、作用,這

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辦法能針對動力蛋

白運動機制進行深入的了解。

鄭惠春老師表示,在基礎科學的研

究上,瞭解動力蛋白的結構變化機制

能增加世人對於分子馬達的了解。在

醫學上,動力蛋白和許多神經退化疾

病有所牽連,如帕金森氏症、亨丁頓

舞蹈症、阿茲海默症,透過對動力蛋

白的研究,增進對這些疾病更深入的

了解,也希望在未來可以透過這些分

子研究,研究出藥物來加速或減緩分

子運動,抑制疾病。

本校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鄭惠春助理教授。 動力蛋白的結構變化和ATP酶催化循環圖 。

人體運輸細胞大解密 鄭惠春老師動力蛋白研究 獲CELL刊登

Page 1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2

黃國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榮登Science刊登記者會。

本校化學系黃國柱教授模

擬大氣層中臭氧及紫外

光分解有機物的過程,

發現利用臭氧及同時紫外光照射,

可於室溫下將環己烷氧化成己二

酸,此研究開創一個全新的綠能反

應路徑製造尼龍(N y l o n)的前驅

物己二酸,反應不僅低耗能、高質

能轉換效率,低汙染,且不產生會

破壞臭氧層及造成地球暖化之一氧

化二氮(N 2 O)笑氣,堪稱光化

學合成領域之重大突破,為年產值

3,000億尼龍產業開創新紀元,榮獲

「Science」期刊刊登。

賀陳弘校長表示,清華每年有約

1800篇非常活躍的學術論文發表,

這次黃教授的文章獲Science刊登,

除在學術上的創新外,也將對產業及

環境產生巨大貢獻。更難得的是,這

次研究成果由黃國柱教授及其博士後

研究員戴文二人完成,百分之百由清

華校內獨力完成,無國外合作者。能

夠在這一個艱難的研究題目上有所突

破並獲國際重視,證明清華的學術研

究品質站在學術頂端,是毫無疑問的。

黃國柱教授表示,己二酸是一種

合成尼龍-6,6聚合物的前驅物,是

很重要的工業化學品的中間體。

2013年全球己二酸年產量超過350

萬公噸,需求量每年約增長5%。目

前全球近95%的己二酸是以硝酸氧

化法製造,但硝酸氧化法須在高溫

(125℃~165℃)、高壓(8到15個

大氣壓)及高濃度之硝酸液中進行,

反應條件嚴苛、高耗能,低產率及高

汙染,製造過程會產生及釋放會破壞

臭氧層及造成地球暖化之一氧化二氮

(N2O)笑氣。

目前工業上己二酸製程所排放之一

氧化二氮(N2O)約佔全球人為N2O

排放量的5至8%,若工業製成改用此

一新的綠色製程,不僅可降低己二酸

之生產成本,降低電能需求量(間接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緩因笑氣排

放到大氣層中,所造成之地球暖化及

臭氧層破損等問題。

黃教授也提到,從學術教角度而

言,碳-氫鍵活化及官能基化(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在化學領域

是非常重要但又極其困難的研究主

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Robert G.

Bergman教授認為,碳-氫鍵活化及

官能基化是化學領域的聖杯,此篇論

文中之反應,完全沒有使用任何催化

劑,在室溫及一大氣壓極其溫和之條

件下,將只含碳-氫鍵之環己烷選擇

性氧化轉變成己二酸,在合成化學上

是非常少見的突破性成果。

詳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S c i e n c e

(Science 2014, 346,1495-1498;

DOI: 10.1126/science.1259684)

之全文,標題: One-po t room-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cyclohexane to adipic acid by ozone

and UV light,論文內容亦被其他介

紹科學發展之雜誌,如: Chemistry

Wo r l d,S c i e n t i f i c A m e r i c a n,

C&EN,ScienceNews,Phys.Org 等

等,廣泛轉載介紹。

本校黃國柱團隊研發低污染、低耗能尼龍綠色製程 榮登Science期刊

本校黃國柱團隊研發低污染、低耗能尼龍綠色製程。

Page 16: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13

研發團隊,左至右分別為博士生林尚錡、鄭兆珉老師、陳冠宏。 使用茶包棉線吸取水分,測試是否殘留農藥。

使用茶包棉線吸取水分,測試是否殘留農藥。

前後對比圖。

由於第三世界醫藥資源貧

乏以及昂貴藥物開發成

本高,母校奈微所鄭兆

珉副教授研究團隊與生物醫學工程

專家合作,致力於降低醫藥研發

測試成本等研究,相關文章獲得

國際生物醫學頂級期刊《Sc ience

Trans la t iona l Med ic ine》與國際

生物科技頂級期刊《 Tr e n d s i n

Biotechnology》刊登。

鄭兆珉副教授表示,生物醫學工程

在人類科技發展上具有舉足輕重之地

位,其長期於醫學診斷、疾恙治療、

預防醫學、組織工程等面向之貢獻

(例如:診斷系統之創新、疾病藥物

之研發、人類組織替代醫材),使人

類醫療水準及生活品質獲得長足之進

步。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近年來

生物醫學工程除駐足於傳統醫學(與

疾病相關之問題)之發展外,亦漸漸

關注非疾病相關之問題,世界衛生組

織指出:「水質品質、食品安全、環

境衛生、充足能源為影響全球人類健

康之重要因素」。

因此,鄭兆珉副教授與數位國際

知名生物醫學工程專家共同於近期

國際生物醫學頂級期刊《Sc 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提出以生物

醫學工程方法為基石改善當前潔淨水

資源匱乏、資源貧乏地區無法獲得足

夠食物、世界能源不足之危機,有別

於傳統生物醫學工程以解決疾病所衍

生的問題之論述。

鄭教授與其研究團隊亦於國際

生物科技頂級期刊《 Tr e n d s i n

Biotechnology》提出利用優質平價紙

基裝置改善進而優化製藥業中藥物開

發之步驟。例如,傳統製藥多利用塑

膠孔盤執行新藥物篩選及相關測試,

但塑膠孔盤除帶來環境之影響外,測

試時需大量試劑,增加製藥廠商研發

成本。紙基為極易取得、價格平價、

試劑量需求低、環境可降解之生化測

試裝置。

過去鄭教授所帶領團隊已證實紙基

裝置為極佳的疾病檢測平台,其檢測

效果及靈敏度與大型醫學中心之檢測

方式不分軒輊。於此文章中將紙基裝

置之應用層面從疾病及食品安全測試

拓展至製藥業,試圖替全球製藥業龐

大之開發成本提出可能之解決之道。

奈微所鄭兆珉副教授生物工程研究 獲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及Trends in Biotechnology刊登

Page 17: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4

古柏帶是海王星軌道外大約在距離太陽30 到50 個天文單位之間的圓環帶狀區域。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冥王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古柏帶物體。

母校天文研究所張祥光教

授研究團隊與巴黎天文

台共同合作,利用「掩

星方法」發現1 3個次公里級的海

王星外天體(Tr a n s -N e p t u n i a n

Objects, TNOs)。這是天文學研

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如此大量的

小型海王星外天體,也是全世界第

二個發現這種小天體的研究團隊,

發現數量較之前多了6倍。研究成果

將於2014年11月19日發表於《皇家

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MNRAS)。此期刊為國際間主要的

天文學術期刊之一,由牛津大學出

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所

出版。

探討太陽與其行星系統的起源及演

化一直是天文研究中的熱門重要問

題,透過長期的地面觀測與太空探

索,目前對於太陽系內的行星已有一

定程度的了解,但對於分布在太陽系

外圍的冰冷小天體卻受限於目前的科

技無法對它們進行直接觀測而所知甚

少。在太陽系外圍的這些陰暗天體,

有些是從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就很穩定

的在目前的軌道運行、有些卻可能是

從太陽系內圍被行星的引力拋到外

圍,有些甚至有可能是從其他的天體

捕捉而來。這些冰冷小天體記錄了太

陽系的演化過程,就像一本太陽系的

史書,等著人類去閱讀與解密。

張祥光教授表示,跨國研究團

隊藉由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

(CNES)與歐洲太空總署(ESA)

所主導的「對流旋轉與行星凌星任

務」(COnvection ROtat ion and

planetary Transits, COROT)太空望

遠鏡,利用它的長時間星震觀測資料

進行分析,找到這些在太陽系比較外

圍的小天體,而這些外圍的小天體對

於認識太陽系的演化有很大幫助。此

次研究的重大發現讓天文學家對於太

陽系外圍小天體的數量分布有更精準

的認識,並能用於精進現有的太陽系

演化模型理論。

「因為小天體很暗,無法看見,但

當它們遮住後面的星星時,會讓後面

那顆星星突然變暗一下,就好像是那

顆星星突然對我們眨了一下眼睛。」

張祥光說,因為小天體本身不發光,

距離地球又很遠,無法直接觀測到,

所以只能透過掩星觀測方法,看恆星

是否變暗,來觀測到小天體的存在。

台法團隊運用統計的方法進行掩星

事件的搜尋,將遠離正常分布的光度

下降事件視為可能的掩星事件,並透

過「對流旋轉和行星凌星任務」太空

望遠鏡任務科學家的協助加以檢驗真

實性。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本校天

文研究所博士生劉志原表示,「能發

現到這些小天體造成的掩星事件,真

的很運氣!」但也因為這種隨機發生

的小天體掩星事件無法被重複驗證,

團隊必須要更小心的仔細檢測每一個

可疑事件,確定它們不是因為儀器的

原因所造成。

本合作計畫也是台灣科技部與法國

研究總署長期台法合作計畫。合作團

張祥光教授團隊 跨國合作發現13個海王星外天體

Page 18: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15

本校天文研究所張祥光老師(左)與天文研究所博士生劉志原(右)研究團隊與巴黎天文台共同合作,利用「掩星方法」發現13個次公里級的海王星外天體。

隊成員巴黎天文台資深天文學家 Alain

Doressoundiram 提到,「我們是世界

上第二個團隊在光學觀測中發現小天

體的掩星事件,數量比第一個團隊多

六倍。這個發現結果除了可以用來肯

定之前的發現外,因為和理論模型預

測的數量有差異,亦能夠提供給發展

太陽系形成的理論天文學家們進行修

改的參考。」

目前此台法合作團隊仍繼續分析新

公布的「對流旋轉和行星凌星任務」

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預期未來還

會發現新的次公里級海王星外天體。

張祥光表示「目前也建造了一個多目

標觀測裝置( Multi-object Instrument

for Occultations in the SOlar system

and TransitorY Systems, MIOSOTYS

) 用來觀測掩星事件,並且在法國

上普羅旺斯天文台(Observato i re

de Haute-Provence)及西班牙卡拉

阿托天文台(Centro Astronómico

Hispano-Alemán)進行多次觀測,希

望也能有新的發現。」

海王星外天體的定義是太陽系內

任何公轉軌道比海王星還要遠的天

體。依此定義,冥王星便是人類歷史

上第一個被發現的海王星外天體。

海王星外天體依據其距離遠近,由

內而外依序再分類為古柏帶天體(

Kuiper belt objects )、黃道離散天

體( scattered disc objects )及歐

特雲天體(Oort cloud objects)。目

前已被發現的海王星外天體數量約有

一千五百五十多個,但它們都是幾十

公里大小以上的天體,所以可以被直

接觀測到。

巴黎天文台是法國最大最重要的天

文機構,創建於西元1667 年,歷史

悠久。法國近三分之一的天文研究人

員在巴黎天文台所屬的五大實驗室暨

研究所內工作,它亦是世界知名的重

要天文研究機構。

Page 19: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6

母校物理系教授鄭弘泰發

現新穎氧化物界面一維

電子線,此研究領先全

球,為氧化物界面物理研究領域中

一維電子學開啟新的研究方向。研

究指出,未來的氧化物電子器件

(dev ice)設計,必須盡力避免錯

合差排的形成的關鍵,堪稱重大突

破,獲Nature Communications刊

登。

鄭弘泰表示,二十世紀最成功也最

廣為人知的科技成就中,半導體界面

物理學當屬其一。2002年,在半導

體界面物理學出現將近六十年後,科

學家們意外地發現了氧化物界面也可

以出現二維電荷,開啟一個新穎的凝

態科學領域「氧化物界面物理學」。

十多年來,氧化物界面物理學與半

導體界面物理學間的諸多異同之處,

逐漸被掌握。對比於成熟的半導體電

子(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

氧化物電子(oxide electronics)近年

來一躍成為凝態科學的核心問題,科

學家致力於了解、掌控應力、晶體缺

陷對氧化物界面二維電荷的影響。

鄭弘泰教授經由相關總體能量理論

計算,發現差排應力場所扮演的電荷

蓄積(charge-reservoir)角色,並釐

清其物理機制為在應力場內,其晶格

變形與錳3d電子軌道間交互作用,而

產生對電荷蓄積之容忍度上升效應,

此效應更進一步造成一維電子分布較

二維電子分布能量更低。這種差排應

力場導致的二維至一維電子凝聚現象

(electronic condensation),不僅

是全球首次發現,更開啟了氧化物界

面物理研究領域中一維電子學的研究

新方向,堪稱重大突破,更指出未來

的氧化物電子器件(device)設計必

須盡力避免錯合差排的形成。

鄭弘泰表示,此研究結合臺大凝態

中心林昭吟研究員團隊製備氧化物薄

膜,與朱明文副研究員團隊進行量

測,才獲得此突破性發現。

而此突破性研究完全是MIT,為國

內研究團隊通力合作的成果,能夠

在這競爭激烈的氧化物界面物理學

領域達成突破並獲國際重視,實為

難能可貴。詳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之全文(標

題:CondensationofTwo-Dimensional

Oxide-Interfacial Charges into One-

Dimensional Electron Chains by the

Misfit-Dislocation Strain Field)。

物理系鄭弘泰教授 氧化物界面一維電子線研究獲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登

物理系鄭弘泰教授氧化物界面一維電子線研究獲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

氧化物界面上所形成的一維差排應力場,此一維差排應力場扮演了二維界面中電荷蓄積角色, 而在二維界面上形成了一維電子線,此二維至一維電子凝聚現象即為本工作突破性發現。

鄭弘泰教授指出,本工作突破性發現的二維至一維電子凝聚現象, 其物理機制為在應力場內,其晶格變形與錳3d電子軌道間交互作用,而產生對電荷蓄積之容忍度上升,並進一步造成一維電子分布較二維電子分布能量更低。

Page 20: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17

清華發明家李直懋 21歲擁6專利。

不小心摔到外接式硬碟導

致資料遺失,是許多人

的共同的夢魘,為避免

悲劇發生,母校人文社會學院學士

班二年級李直懋自行研發的「外接

式硬碟防護裝置」,幫硬碟裝安全

氣囊,減緩硬碟摔落可能造成的衝

擊,此創意也獲2014年波蘭華沙國

際發明展銀牌獎肯定。

「就像汽車的安全氣囊原理一般,

在硬碟出現失重的情形時,氣囊就會

自動瞬間充氣」,李直懋說,外接硬

碟不像普通硬碟放在電腦主機中,沒

有額外的保護機制,在移動物品時很

可能因為一時的不注意就掉到地上,

導致資料損壞。

李直懋表示,自己就曾不小心摔到

裝著課業報告的硬碟,當時覺得「完

蛋了」,雖然最後資料有救回來,不

過這個經驗實在太慘,而且誰也不能

保證下次還能這麼幸運,因此靈機一

動,思考或許可以發明保護硬碟的裝

置,增加硬碟使用壽命。

他利用失重感應器搭配氣囊模組設

計出硬碟的安全氣囊,當硬碟從高處

墜落時,失重感應器就可以偵測出硬

碟失重狀態,發出訊號,進而將氣囊

充氣,使氣囊包覆硬碟,幫助吸收外

界產生的衝擊,達到良好的緩衝保護

效果。除了摔落可造成的損害,李直

懋也將氣囊膜做成防水裝置,並配置

GPS以便硬碟遺失後可以尋回設備。

這個發明受到中華創新發明學會邀

請,參加2014年波蘭華沙國際發明

展獲獎。這是李直懋繼2013年烏克

蘭發明展「停車場管理服務裝置」

後,第3度在外國參展獲獎,也是他

第6個成功申請的專利。

李直懋熱愛發明,平常最大的興趣

就是看科幻電影與科學人雜誌,他

說,有時候看電影覺得「哇,這個好

酷!有沒有可能變成真的。」

他的第一個發明是在18歲,因為曬

衣服時被陽台的冷氣架割傷。從那次

經驗他思考:日常生活中無論在家庭

或工作環境空間內常可見存在具有菱

角的物品,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跟

家人討論後,他想,或許可以研發一

個能在人體發生碰撞時提供回彈緩衝

性,達到保護安全性的機制,最後發

明了「防撞緩衝結構」,獲得俄羅斯

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銅牌獎項。

後來李直懋又陸續發明能自動偵測

雨量大小的「汽車雨刷裝置」、自動

偵測交通事故,並連線報警的「交

通事故偵測器」、能讀取USB硬碟的

「外接式滑鼠」等物品。

李直懋認為相較於單純實用角度,

身為人社院學生,自己更能以人性化

角度思考,就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

種需要克服的小困難,都是他發明物

品的動力。為了增加更多理工方面的

知識,他也進修微積分、普通物理等

相關課程。他說「雖然目前這些發明

都在尋求量產的可能性,不過未來也

將繼續努力,希望能發明更多對社會

大眾有利的物品。」

清華發明家 21歲擁6專利人社院李直懋研發外接硬碟「安全氣囊」

利用失重感應器搭配氣囊模組設計出硬碟的安全氣囊,當硬碟從高處墜落時,失重感應器就可以偵測出硬碟失重狀態,發出訊號,進而將氣囊充氣,使氣囊包覆硬碟,幫助吸收外界產生的衝擊,達到良好的緩衝保護效果。

Page 2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8

本校資工系獲「學生叢集電腦計算競賽」效能調適冠軍。 參賽學生組裝電腦。

母校再度於世界級競賽奪

冠!母校資工系師生組

成的團隊,於2014年美

國舉辦的「學生叢集電腦計算競

賽」(Student Cluster Competition,

SCC),以破大賽歷史紀錄的超強浮

點運算性能,獲得效能調適 (HPL,

High-Performance Linpack) 獎項冠

軍。

2014年S C競賽於美國紐奧良舉

行,母校是臺灣唯一入選競賽的團

隊。由資訊工程學系鍾葉青教授、李

哲榮副教授、周志遠助理教授領軍,

率領學生蔡靖、鍾隆翔、張效瑄、吳

姿嫻、張凱智、李青峰赴美參賽。

SC競賽之參賽團隊必須在規定的

耗能限制下,將多台電腦所組成的

「叢集電腦」調整至最佳狀況,之後

以此組叢集電腦運算氣候、天文等應

用程式題目,此外,也考驗現場撰寫

電腦程式的能力。比賽時間連續長達

56小時不間斷,因此,這不僅是專

業能力競賽,在抗壓性、團隊精神方

面也是一大考驗。母校團隊在此高水

準、高壓力的比賽當中,以電腦超強

的浮點運算性能,獲得效能調適獎項

冠軍。

領隊的指導教授之一,資工系周志

遠老師表示,為了這次比賽,團隊從

2014年1月底起展開密集訓練,從學

習最基本的linux作業系統指令,到自

行安裝電腦軟硬體、學習測試評量電

腦效能、寫平行程式,進而研究比賽

的各式科學計算程式,還有英語報告

的能力等。5月也參加國家高速網路

與計算中心舉辦的台灣學生叢集電腦

競賽,汲取經驗也體驗比賽的高壓氣

氛。

在此次SC競賽的效能調適項目中,

清華團隊不僅奪得冠軍,並且打破

2013年由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所創下

的最佳紀錄。周志遠老師表示,由於

大會有限制使用的電量,因此如何為

電腦散熱,同時降低非用於運算的電

量,是致勝的一大關鍵。學生執著努

力不放棄的精神,帶來了勝利的契

機。

隊長蔡靖指出,團隊為達到目標,

做了相當多的嘗試,甚至動手改造機

器的內部構造,最後選擇傳統的風冷

系統,用紙板跟膠帶來改造機器的導

風結構,以最少花費達到全場最低基

礎功耗。「誰能想到我們在學校的生

活百貨裡買的紙板跟膠帶,竟打倒了

對手的水冷系統。」

參加SC競賽除了要有優秀的專業

技術,也要有最好的設備做為舞台。

母校團隊感謝廣達電腦、NVIDIA以及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硬體與技

術奧援,才能獲此佳績,也為臺灣培

育新一代電腦系統人才。

2014年SC競賽有來美國、德國、

澳洲、中國、新加坡等地共12支隊

伍入選競賽,包含德州大學奧斯汀分

校、普渡大學、紐倫堡大學等。

紙板與膠帶打敗水冷系統世界學生叢集電腦計算競賽 清華獲效能調適冠軍

Page 22: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19

團員(圖中至右分別為徐煒員及陳勁甫)在主辦單位S. Chen教授(左)的現場監督下進行實測。

THU Team徐煒員、陳勁甫、張永鋒 (由左2自右2),開心拿出國旗與主辦單位C.L. Chen教授與 S. Chen教授合照。

母校團隊(NTHU Team)

參 加 2 0 1 4 年 美 國 國

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

(D A R PA)舉辦的國際研究挑戰

賽,從競爭隊伍中脫穎而出,以自

行研發少元件、低成本、容易拆裝

的「快速可拆裝式散熱暨熱導連接

裝置」勇奪最佳熱性能獎(B e s t

Thermal Performance Award)。

美國軍方為了讓應用於戰鬥機、超

級電腦等主機板或是高頻率晶片能

在振動環境下,快速散熱,從三年

前開始舉辦Field-Reversible Thermal

Connector (RevCon) Challenge,

邀請世界各地好手參賽,希望藉由集

體智慧,研發出快速導熱並穩固主機

板的散熱裝置。

2014年在母校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王訓忠教授與張禎元教授指導下,動

機系13級張永鋒、動機所碩士生徐

煒員、研究助理陳勁甫、14級桑凱

特、工學院學士班王張安組成五人團

隊應戰。他們從2014年1月開始投入

研發,嘗試各種穩固主機板的機械設

計,以及各種不同的楔型卡榫及結構

設計,耗費將近10個月的時間,最後

成功以特殊的拆裝機構設計,搭配雙

楔型卡榫,研發出簡單方便的快速可

拆裝式散熱暨熱導連接裝置。

張禎元教授說,因緣際會得知比賽

訊息,覺得清華學生有創意、也有設

計能力,「為什麼不嘗試看看呢?」

於是鼓勵碩士班與大學部學生參與,

並邀請散熱專長的王訓忠教授擔任技

術指導,組成研究團隊。師生一同經

過不斷地討論、原型製作、性能測

試、缺點改善,甚至多次更改設計,

花費近一年的時間逐漸醞釀出簡易又

可行的方案。製作過程除了受益於清

大科儀中心王裕銘先生帶領技師們的

大力協助外,成員們也常必須到工廠

自行切割零組件。

「過程很艱辛,也很有收穫!」團

隊成員動機系13級張永鋒、動機所碩

士二年級學生徐煒員、與研究助理陳

勁甫表示,團隊間腦力激盪的方式相

當有效果。就像在穩固主機板的設計

上,NTHU Team最後決定採用雙楔

型卡榫嵌合的方式進行固定,相較於

其他隊伍都只用單一長條型設計,性

能優異。

進入決賽的其他六個團隊,分別來

自美國密西西比州州立大學、伊利

諾大學香檳分校、馬里蘭大學,密

蘇里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以及

上海東華大學。參賽隊伍必需在美

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波音公司(Boeing)、美

國國防部等工程師、工程經理與專家

學者所組成的評審團面前進行簡報,

並當場測試本團隊所設計開發出的快

速可拆裝式散熱暨熱導連接裝置。

最後, NTHU Team所研發的裝

置,贏得2014國際挑戰賽的B e s t

Thermal Performance Award。目前

團隊也已將作品於台、美送申請專

利,希望未來台灣產品能在世界發光

發熱。

清華學生美國防部研究挑戰賽 榮獲最佳熱性能獎

Page 23: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母校近況|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20

右為第一作者蔡岳霖,左為共同作者徐素婷,兩位皆畢業於清華分生所李家維的實驗室。

同步輻射X光顯微鏡下的螢火蟲氣管系統 。

螢火蟲為什麼會閃閃發光?

一直是生物學家希望能解

開的謎題。本校分子與細

胞生物研究所與中研院物理所跨領域

聯手,利用同步輻射X光顯微鏡,觀

測螢火蟲發光器的氣管系統,解析出

螢火蟲控制螢光閃爍的物理機制。此

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的物理期

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幾千年以來,螢火蟲產生自發的螢

光的現象,不斷吸引人類的幻想。螢

光及酵素也早已被分離、萃取、合

成,並產生了大量的應用。但是,不

同於其他可以自發產生螢光之生物

體,螢火蟲可以控制螢光的發光,進

而利用螢光的閃爍,達到群體聯繫的

目的,達到溝通、求偶的目的。

此論文的第一作者蔡岳霖為2012

年分子與細胞研究所碩士班的畢業

生,他表示,當今有兩種主要的螢火

蟲閃爍機制的推論:1、螢火蟲的氣

管系統有很強的氧氣供應效率,可以

提供大量的氧氣給發光細胞,同時滿

足粒線體和螢光反應對氧氣的需求;

2、螢火蟲在發光前須先抑制粒線體

消耗氧氣,如此一來,才有足夠的氧

氣提供給螢光反應。要釐清這兩種模

型需先得知氣管系統的供氧效率。因

為前者認為氣管系統供氧效率極高,

可以不用理會粒線體是否會與螢光反

應競爭氧氣;而後者認為氣管系統供

應的氧氣,不能同時滿足粒線體與螢

光反應。

傳統生物學的觀察方式,無法對活

體昆蟲進行超過光學解析度的即時影

像分析,因此無法判別螢火蟲發光器

的氧氣供應假說。蔡岳霖藉由同步輻

射X光顯微成像之高穿透力及三維奈米

解析度,成功地對螢火蟲發光器進行

了完整的三維顯微成像,包括螢火蟲

的體內極為複雜的微氣管結構,以及

直徑小於200奈米之支氣管。經過數值

化處理所有的氣管系統後,可以精確

地計算出氧氣到達發光細胞的流量,

並藉由精確測量螢光的能量消耗,評

估氧氣提供螢光發光的整體效率。

此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是由本校分

生所蔡岳霖、指導教授李家維、清

華物理系洪在明教授、中研院物理

研究所胡宇光博士,與特有生物保

育中心、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等

研究團隊合作完成,利用「同步

輻射X光顯微鏡」觀察螢火蟲發光

器,將氣管系統數值化處理,精

確算出氧氣到達發光細胞的流量,

驗證上述假說。此跨領域究花費

了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並刊登、

發表於國際知名物理期刊(P h y s.

Rev. Let t. 2014, DOI: 10.1103/

physrevlett.113.258103)。

蔡岳霖對在碩士班期間的學術成就

表示:「就是要不斷嘗試各種解決問

題的方法,以及不斷的突破自己。」

此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李家維教授對於

學生有這番成就,除了與有榮焉外,

也期許正在求學的、埋首研究的所有

學生「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是解決

困難問題的最好方式」。

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利用X光三維成像技術解析螢火蟲發光之物理機制,榮登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age 2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校友園地

NatioNalTsing Hua UNiVersity

Page 2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22

「文化薈—清華名人手稿文物暨特藏文物發展基金捐贈儀式」會後,中文系楊儒賓教授(左一)為來賓逐一導覽解說清華名人文物。

清華企業家協會會長廖湘如(右)代表該會捐贈搶拍清華名人文物的結餘款一百零五萬餘元作為「特藏文物發展基金」,賀陳弘校長代表收下,並表示,這是清華作為一流大學的美麗的歷史性起點。

本校圖書館於2 0 1 5年2月

12日舉辦「文化薈—清

華名人手稿文物暨特藏

文物發展基金捐贈儀式」。中國文

學系方聖平教授與楊儒賓教授,日

前將國學大師陳寅恪等人在內的

九件清華名人手稿文物交付公開

拍賣,並宣布:「得標者在拍賣

後三個月內將文物捐給新竹清華大

學,他就將該文物的拍賣所得捐贈

給校方。」此事獲清華企業家協

會及清華百人會多位校友熱烈支

持,集資搶拍其中5件文物,並將

5件文物捐回清華典藏,兩位教授

亦兌現承諾捐出5件文物拍賣所得

款項,並追加捐贈5項珍貴文物。

參與拍賣的清華企業家協會及百

人會校友捐贈5件文物給校方典藏,

同時捐出105萬餘元做為特藏文物

發展基金;方聖平教授與楊儒賓教

授亦兌現承諾捐出5件文物拍賣淨

所得95萬元,並再追加10萬元湊成

105萬,呼應清華企業家協會的善

舉,除此之外,兩位教授再捐贈5項

文物予清華大學典藏。

方聖平教授與楊儒賓教授說, 他

們在清華教書之後,循學術脈絡蒐

集相關文物,多年累積,稍成規

模。2008年11月與清華校方簽訂

「典藏文物合作協議備忘錄」,迄

今已逾六年,很多人對清華籌設文

物館的進度相當關切,不時向他們

探詢,因此才決定透過公開拍賣清

華名人手稿文物的方式,希望藉此

讓更多人士有機會共襄盛舉。

賀陳弘校長表示,清華大學立校

於中西文化激盪之際,這批文物是

以更廣大的視野詮釋清華的校史,

如果學校沒有掌握校史更大的脈

絡,不能說夠瞭解清華大學。在兩

位教授與多位企業家校友的慷慨支

持下,清華文物典藏有了美麗的開

始,校方已設置「特藏文物發展基

金」專戶,並責成圖書館成立文物

館籌備處,積極展開文物館規劃事

宜。

清華教授拍賣清華名人文物 校友搶拍捐回母校

「文化薈—清華名人手稿文物暨特藏文物發展基金捐贈儀式」合照。

Page 26: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23

兩位教授精心挑選的九件清華名

人手稿文物已於2014年11月21日在

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中全數拍脫。透

過拍賣會慷慨解囊的12位清華企業

家校友為:廖湘如、成群傑、陸惠

慈、謝詠芬、張綱維、蔡能賢、曾

炳南、林俊吉、盧崑瑞、陳來助、

蔡朝陽、吳林茂。他們捐贈給校

方典藏的五件文物包括:「董作賓

關於殷墟第七次發掘致傅斯年、李

濟通信」、「董作賓殷曆譜殘稿條

幅」、「高去尋、張其昀、魯子惠

致李濟信札」、「羅家倫書法」、

「葉公超墨竹」。

清華企業家協會會長廖湘如表

示,得知楊儒賓教授與方聖平教授

的美意,清華企業家協會中發起群

募活動,資金很快就到位,加上校

長邀請張綱維校友、蔡能賢校友,

也獲得熱情贊助。之後由陸惠慈校

友協助搶拍文物,成功拍下9件文物

中的5件,相信是個很不錯的成果,

此事也確實展現了清華人團結愛校

的心。

楊儒賓教授指出,很感動校友在

短短幾天內便動員籌資成功,並將

拍得的文物捐回清華。多年來已經

捐贈一些文物給清華,而會將文物

捐給清華,是因為當代學術奠基者

如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等,都

在知名的清華四大導師之列,清華

在當代學術發展的歷史地位無可取

代,清華文物回歸清華是最理想的

安排。

九件清華名人手稿文物已有五件

回歸「原鄉」,成為校方典藏文

物,楊儒賓教授與方聖平教授在

捐贈儀式中又進一步加碼,捐贈5

件文物給本校,其中包含「魏清德

等書畫長卷」、「柔克義信札」。

魏清德是日治時期新竹市的文化名

人,曾擔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

版主編,他與文友詩歌酬唱,並將

詩文畫成圖畫;柔克義是美國外交

官,是他主導將庚子賠款用於興學

教育,可說是清華大學的催生者之

一。

兩位教授表示,爾後如有人捐清

華名人的書畫文物給本校,他們

夫婦在職期間,也樂意隨喜捐出

相等值的文物,期盼各界人士共襄

盛舉,協助清華大學文物館早日成

立。

「文化薈—清華名人手稿文物暨特藏文物發展基金捐贈儀式」完成後,與會來賓合影留念。右起為清華企業家協會成員蔡能賢校友、成群傑秘書長、廖湘如會長、清華企業家協會成員蔡進步校友、賀陳弘校長、百人會成員張綱維校友、清華企業家協會陸惠慈副秘書長、清華中文系楊儒賓教授、方聖平教授。

Page 27: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24

清華大學校友迄今已達

6 萬 餘 人 , 為 使 校 友

與母校關係更緊密,

秘書處校友服務中心於2 0 1 5年3

月2 0日首次辦理國立清華大學系

(所)友會代表聯誼會。本次活

動各系友會代表出席踴躍,報到

率九成,各院院長或副院長也親

臨與校友交流,現場氣氛熱絡。

本活動於清華名人堂舉行,名人

堂自2013年底啟用,目前規劃為

校友第二個客廳。清華校長賀陳弘

表示,清華對於招生選材有一流、

獨到的眼光,不論是旭日計畫、拾

穗計畫、清華學院的住宿教育等,

「均是遙遙領先國內各大學,樹立

新的典範。」他寄語藉由聯誼會的

舉辦,能夠讓各系友會代表更深入

了解母校的發展與願景,彼此交流

成長。

校友會理事長曾子章指出,校友

會將扮演橋梁角色,希望校友彼此

間、校友與母校間,以及兩岸清華

都能更為熱絡。他更進一步說道:

「未來將會以具體的規劃,來展現

對母校的支持。」接著各系友會代

表並一一自我介紹,大家對於能夠

見證清華歷史性的一刻感到興奮。

聯誼會中並邀請知名中醫師李如

英醫師分享「如何在平日作息中養

生」,李醫師表示,除了可以透過

按摩和食物的調節之外,「也可透

過吸吐、甩手等簡單的日常行為來

達到養生的目的。」李醫師並於會

中教授簡單的穴道按摩,平時辛勤

於工作的學長姐們則是認真的學習

按壓各個穴道,有的還站起來為其

它校友按摩,場面溫馨有趣。

校友服務中心執行長陳千惠報告

中心業務時表示,中心從2014年10

月中旬搬遷至名人堂之後,積極為

校友提供服務。今年推出新式校友

證以來,受到校友歡迎,1-2月的業

務量較去年增加六倍之多;另外,

今年推出全年性的清華會館「一泊

二食」的校友優惠方案也吸引許多

團結力量大!首屆清華大學系(所)友會代表聯誼會圓滿達陣

母校主管及校友們與海鷗K一起合唱清華校歌,氣氛熱烈。

Page 28: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25

首屆清華系(所)友代表聯誼會與會者大合照。

校友「回娘家」,反應也相當好,

歡迎校友多多返校,「來一趟知性

與感性之旅」。

晚宴安排清華校友組成的海鷗k人

聲樂團,包括用搖滾方式演唱清華

校歌,引起大家登台同唱的興致。

最後由E M B A校友會會長蘇俊逸提

議各系友會輪流主辦聯誼會,一季

一回,此議獲得大家同意,並推派

出由校友會曾理事長主辦第二屆聯

誼會。晚宴結束前許多系友會代表

主動要求成立l ine群組,做為通訊方

式,此舉立刻獲得響應,大家紛紛

拿出手機加入群組,並由工工系友

會長溫智良拍攝活動看板做為群組

照片,留下歷史性的畫面。

理學院系(所)友會代表合照。

邀請李如英醫師進行「清華人的養生」講座。

Page 29: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26

母校核工 8 6級校友林誌

祥,在1997年帶領學生

創辦A O I,從未滿1 0人

組成的小公司,到全球光纖通訊龍

頭產業,創業路維艱,但在林校

友看來,只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工

作,享受當下,做到最好。他也

勉勵清華學弟妹,創業不要怕吃

苦,路程一定會有失敗、有起伏,

但「對的理念,就應堅持到底」

AOI(Appl ied Optoelectronic,

I n c.)成立於德州休士頓,為國際

光纖通訊產業第一品牌,擁有最先

進的半導體雷射技術,亞馬遜、微

軟、Arr is、廣達等世界大廠,都是

他的客戶。2014年9月26日AOI在

美國NASDAQ發行上市,成為08年

金融海嘯後,第一家由台灣人在美

國創辦總部並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

司,也是2011年2月以後,第一家

在美國上市的通訊公司。

不做代工,林校友憑藉著超然於

市場的高端技術,用自己獨創品牌

打天下。他說,大環境固然重要,

但「技術與創新」才是創業的核

心。一路走來,AOI歷經911事件、

通訊泡沫及全球性的經濟蕭條,受

到大環境影響,最辛苦時連員工薪

水都險發不出來,可謂風雨飄搖,

但林校友始終保持信心,因為他認

為,「我們有最好的技術,風雨過

後,市場仍會回來」。

「當年覺得太雜、太廣的課程,

成為後來創業的基石」,林校友

說,清華核工系的教育很成功,讀

大學時量子物理、電子學、材料學

等眾多科目都是核工系的必修課

程,以前總覺得學得不夠專精,

但進入半導體雷射產業後,才發覺

因為這些領域的知識,讓他了解比

別人多,走得也比別人快。他建議

學弟妹,試著多選修跨領域課程,

因為不知道未來你需要具備什麼技

能。

大學課業之餘,林校友熱衷社團

參與,國術社、桌球社、古箏社、

帆船社等各種五花八門的活動,都

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不只參與社

團,林校友還一口氣當了多個社團

的社長,他想告訴學弟妹,學生

時期不只有課業,不妨到處走走看

看,每個階段的經驗,都會是一種

歷練,不會白費。

最後,林校友也建議,創業不要

好高騖遠,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享受自

己的工作,那麼再辛苦都覺得快

樂,不會因為一時挫敗就失去信

心,才能奮力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AOI創辦人清華校友林誌祥談創業選擇所愛,做到最好!

AOI台灣分公司祥茂光電林口新廠開工典禮,林誌祥(圖右)發表演說勉勵管理團隊。

OI在美國NASDAQ發行上市。

Page 30: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27

20 1 4年 1 2月 2 0日動機系

校友鄭國聲與真命才女馬

曉 瑛 , 於 清 華 名 人 堂 內

步入紅毯。這是清華名人堂首次

舉辦婚禮,吸引不少路人駐足。

不同於一般辦桌或在餐廳請客的

結婚方式,整場典禮以音樂會為

主,儀式為輔的形式呈現,而這

別開生面的結婚典禮即是曉瑛師大

音樂系畢業的姊姊盡心籌畫而成。

音樂會的曲目融合了兩家的宗教信

仰,基督教歌曲《愛的真諦》中融

入了佛教元素,編曲全由曉瑛的姊

姊一手主導,並由福智的師兄姐完

美演出呈現。

現為英福康公司的鄭國聲,是現

任校長賀陳弘的第一屆學生,兩人

亦師亦友的情感,除了影響他在出

社會後的職業選擇外,也深遠影響

到他們重大的人生典禮。剛開始

時,鄭國聲和馬曉瑛達成共識,都

不想辦正襟危坐的婚禮,雖想過庭

園婚禮,但因為位置太遠而打消念

頭,在無頭緒時,鄭國聲突然想到

校長曾經跟他提到過新落成的名人

堂,兩人去看了建築後,馬上愛上

了這個地方:採光、湖畔、大樹搭

配起兩層樓的落地窗,就是他們理

想中辦婚禮的場地。

經歷費人心力的婚禮籌備期,當

日典禮溫馨且圓滿,巧心獨匠的入

口設計、證婚人國聲阿嬤的百寶袋

祝福、曉瑛爸爸用唱的致詞,每個

小小的環節串成了驚喜,賓客們客

氣有禮;每個可愛的驚喜組成了這

對佳人美滿的婚姻。

說起鄭國聲與馬曉瑛的相識,又

是另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有一次,

鄭國聲在Facebook上的推薦好友裡

面,看到了藝術家馬曉瑛的照片,

鄭國聲回憶當時:「那時我真是被

太驚艷到了,看了共同好友後才發

現,原來自己扶輪社的朋友就是曉

瑛美術班的學生。」因此透過朋友

的介紹下,兩人馬上陷入了熱戀。

「我們都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彼

此的過去又有些共通點,不管悲傷

的事或是情感的事,因此我們可以

彼此理解並包容。」馬曉瑛笑著

說。她很肯定鄭國聲靠著一雙手和

一顆腦袋打出自己的一片事業,而

鄭國聲則說:「我非常喜歡曉瑛的

氣質,也覺得她對母親很孝順。」

談戀愛時,兩人總會講電話聊到

三、四點。被問到為何如此的有話

聊?明明一個是藝術一個是理工。

鄭國聲說:「我非常喜歡美術,但

是自己卻沒機會能發展這方面的天

賦,所以我非常喜歡聽曉瑛講她在

留學俄國時的事情,如此一來就好

像我的美術夢被補足了。」話題的

投緣則起於,鄭國聲曾經因公出差

至歐州小國-列支敦士敦,這個國家

收藏了許多16世紀畫家魯本斯的原

作,馬曉瑛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

因這個歐洲的小國家,兩人的話匣

子就沒再闔上過了,相識七個月

後,兩人決定要互許終身。

鄭國聲校友與真命才女馬曉瑛。清華名人堂。

愛在清華名人堂

Page 3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28

晨霧迷濛的成功湖。 八角亭。

成功湖畔許明德(核工 68)

遠古時代人類逐水草而

居,一個部落、一個

文化的形成是沿著河

流而為。很巧的,清華有一個

大湖叫成功湖,清華在台建校

之始,校園的發展就是先沿著

成功湖畔,再逐漸向外擴展。

成功湖是一個人工湖,日治時代

清華校區是一個軍事單位,成功湖

是海軍用來做各種試驗之用。為何

叫成功湖?沒人知道,也沒人問。

反正1964年進清華它就叫成功湖,

也沒人特別說明名稱的由來。直到

最近才聽到有此一說:二次世界大

戰後聯合國成立,總部設於紐約

市。總部辦公大樓尚未完工之前,

在距紐約皇后區(Q u e e n s)不遠

的長島(Long I s l and)的成功湖

(Lake Success)小鎮作為臨時

總部。此成功湖鎮人口僅千餘人,

但確實有個湖叫成功湖,其實小鎮

是以湖名取名。當初清華在討論如

何為這個湖取名時,有位教授從紐

約來,想起這個湖,因此建議取名

「成功湖」,「成功」也是滿吉利

的,就此定下這個名稱。

清華校園座落於十八尖山山麓,

校區內有數座湖,依山傍水,林蔭

夾道,風景優美。遊客來清華一定

會到成功湖,因為成功湖鄰近校門

口的大草坪。清晨時分,成功湖面

晨霧迷濛如詩如畫。成功湖水面

寬廣,岸邊垂楊倒柳,「竹風蘭

雨」新竹的風是出名的,無端吹起

柳絮飄揚水波漣漣,讓遊客別有一

番滋味在心頭。成功湖設有划船碼

頭,原本可供泛舟遊湖,後來基於

安全考量不再開放。湖中本有一孤

島(名為「湖心島」)與岸邊不相

連,後來有位校友捐款建了一座橋

名為「克恭橋」,並且在島上蓋了

一個草篷式的小亭。亭上掛有「寄

梅亭」牌匾,「寄梅」是北京清華

前校長周貽春的別號。不過原本的

牌匾竟然被雅賊偷了,後來學校複

製完全一模一樣的這塊,並且用大

釘子牢牢釘住。另外,在靠近工程

一館的湖畔有座「八角亭」,是

1935級校友於畢業40年時 (1975)

所捐建,亭內掛有葉公超所書寫的

「八極四秩」牌匾。

有了橋,這下子可方便了遊客,

橋上餵魚、亭內小憩、倘佯徘徊,

更有情侶雙雙對對細語喃呢。湖岸

綠草如茵常有新人來此拍婚紗照,

為青春留下回憶。環湖步道的盡頭

是書店及餐廳兼具的風雲樓,在書

店內坐一坐,喝杯咖啡,品嚐濃郁

的書香味,欣賞窗外湖光倒影,偷

得浮生半日閒,也是人生的享受。

成功湖不僅是校外情侶駐足之

地,也是校內同學修戀愛學分必到

的場所。猶記得,有天晚上要找班

上一位同學,宿舍、教室、圖書館

遍尋不著。有位同學靈機一動,到

湖邊喊叫他的名字,果然他就從黑

漆漆的樹叢裡冒出來。有許多當時

未在成功湖畔談戀愛的同學,畢業

後以此引為人生憾事。

Page 32: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29

成功湖畔不僅遊客和情侶留連忘

返,也曾是學生上課的地方。早年

1968級核工系學生上核工導論,

由台電工程師鄧光新教課。盛夏時

分,成功湖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有

次同學提議到湖畔戶外上課,鄧老

師一口答應,就這樣同學們坐在草

地上,倚著樹幹,蟬聲相伴,夏日

炎炎正好眠,老師的話則隨著微風

飄逝,一節課就這樣混過去了。

早期時候,成功湖長有睡蓮,它

的花突出水面,晝開夜閉故名睡

蓮,葉子則漂浮於水面,增添了湖

景美感,後來不知何故全部清掉

了。成功湖也曾人工放魚苗養魚,

隔幾年就要放水整治,同時用大

漁網撈魚。到底是不是實際是要撈

魚而假藉名義放水整治,就不得而

知了。不過後來不再養魚。近幾年

則是養了觀賞用的錦鯉魚,它們都

聚集在克恭橋下,隨時等候遊客餵

食。

清華校園依傍十八尖山,校內林

木蔥鬱,校園內有兩個地方在秋天

葉子會變色,一個是成功湖畔的烏

桕,到了秋天整棵樹的葉子變成紅

色,湖畔一大片紅葉染紅了湖面,

景色極美。另一地方是駐警隊旁的

槭樹,秋天葉子變紅,常讓人誤以

為是楓樹。

成功湖的另一特色是鴿子和松

鼠。遊客到此除了餵魚,就是餵鴿

子和松鼠。這裡的鴿子已經被寵壞

了,遊客一來,一大群的鴿子就跟

上來,完全不怕人,遊客一開始餵

食,更大群的鴿子更蜂湧而至。松

鼠倒是比較有戒心。即便如此,有

一隻松鼠,竟然被某心狠手辣之

人用竹箭射中。幸好沒中要害沒致

命,松鼠帶著竹箭到處跑。後來被

遊客發現了,拍照上網,連電視媒

體都報導。這下事情大了,立刻引

起全民公憤。學生誓言人肉搜索�

凶,兇手是沒抓到,但那隻松鼠被

校方誘捕入籠,送醫拔掉竹箭,再

放回湖畔。

近幾年來,竹蜻蜓綠市集於週末

定期在成功湖畔擺攤開市,提供在

地小農自產、自銷、自然農法耕

作、安全健康的農產品。媽媽帶著

小朋友,一面遊湖、一面逛市集,

讓孩子學習有機農耕對身體健康的

重要,寓教育於娛樂,是個親子活

動的聚會,非常熱鬧。

清華建校之始,設立原子科學研

究所,研究生宿舍平齋和學生餐

廳,都蓋在成功湖畔。後來招收大

學部學生,第一棟學生宿舍華齋就

蓋在平齋旁邊。後來湖邊蓋不下

了,學生宿舍才往後山發展。學

生活動中心亦如是,那時成功湖畔

有一排簡陋的竹屋,以前應該是宿

舍吧,改成學生活動中心。有一房

間放著電視,只是黑白的,記得最

受歡迎的節目是「勇士們」,描述

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勇事

績。竹屋旁是個籃球場,學生們就

在那裡學土風舞,男女同學圍成

一個大圓圈轉轉身,與現在的街

成功湖畔的烏桕,秋天葉子變紅,染紅了湖面。 學生們在學習土風舞。

Page 33: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30

早期的學生活動中心。 成功湖。

舞、熱舞相較,真是土極了。竹屋

的盡頭,一邊是醫務室,另一邊是

福利社,這裡的餐飲比學生餐廳貴

很多,除了餐點還供給咖啡,大都

是教職員來此用餐,學生只是偶而

來此打打牙祭。清華有導師制,一

位導師帶數位學生。有次導師請我

們在此用餐,餐後端上咖啡。不像

現在喝咖啡已成全民風潮,在60年

代它是洋味十足的飲料,學生根本

喝不起。雖然不是很好喝,大家還

是喝的一滴不剩。後來因為改建大

禮堂,這學生活動中心全部被拆掉

了。

鄰近成功湖有一古蹟級的三腳

鐘,它是三片白色的三角形柱狀

物,結構線條簡單,卻是歷史悠

久。它是1971年清華60周年校慶

時,1921級校友捐贈,其上裝置有

時鐘,故名「三腳鐘」,時鐘是清

華70周年校慶時,1944級柴之棣

校友捐贈。三腳鐘的重要性在於它

附近的建築物如化學館、舊行政大

樓以及學習資源中心,無論東西向

或南北向,它們的建築軸線都交會

於三腳鐘,呈現整體的和諧美感。

連大草坪的南北軸線也是對準三腳

鐘。早期清華學生全部住校,每天

清晨要到大草坪做晨操。這對現在

學生是天方夜譚,對早期學生卻是

大家共同的回憶。大草坪有一升旗

台,是1 9 6 3級原子科學研究所校

友捐贈。除此之外原本空無一物,

約30年前,毛高文校長任內沿著草

坪旁種了兩排的木棉樹,現在雖然

都長大了,卻可能是土壤不適合,

枝葉稀稀疏疏,因此少了成排樹木

的氣勢。種木棉樹的原由,有此一

說:1 9 7 5年校園民歌興起,延續

了十幾年,而「木棉道」一歌被唱

紅了。毛校長本來就喜歡唱歌,他

曾幾次在公開場合唱過這首歌,因

此有了學校為何選擇種木棉樹的聯

想。

成功湖是清華重要的一部分。它

伴隨清華成長,見證了清華的發

展。成功湖和湖畔的故事,將永遠

流傳在清華人的心中。

Page 3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31

1969年的夏天,世界沒有發生

什麼特別的事,日子一如往

昔。只不過,在鳳凰花開的

驪歌中,我們畢業了。這次畢業,

與高中、初中、小學的畢業不同,

以前的畢業是求學過程階段性的轉

換。而這次,我們真的畢業了。

每個人走在人生的關鍵選擇點,

有些人繼續深造,有些人選擇就

業,即使就業亦有三百六十五行,

自此以後,分道揚鑣各奔東西。

四季年輪滾滾,揚起如煙的紅塵,

飛逝的歲月在朦朧模糊中,似有似無

的刻蝕著記憶的痕跡。驀然回首,就

在那燈火闌珊處,三十年前的歷境就

佇立在那裡,當世紀末的沉重鼓聲由

遠而近逐漸響起時,1999年,我們畢

業卅十年了。

人生是許多偶然,看似偶然,又隱

藏著必然。

1964年,中共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

子彈,蕈狀的原子雲把長期受壓抑中

國人的自尊,托上了雲霄。一股興奮

與衝動在血液裡翻滾澎湃,1965年的

聯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核工系,進

入了清華的尋夢園。如果以「原子彈

救國論」來評論當年的選擇,「有夢

最美、希望相隨」只是一則青澀的笑

話。

是父親陪我從屏東鄉下到學校報到

的。從光復路轉進校門,一幢水泥色

兩層樓的行政大樓橫在高大的扁柏

後,恰似一扇展開的屏風。穿過行政

大樓的門廊,景色豁然開朗,綠油油

草皮的足球場讓人心曠神怡,在這

裡、在課後,生命化為足球而歡躍,

令人扼腕的是,從大一加油到研究所

畢業,記憶中的與交大校際賽只贏過

一場,其鬱卒的心情,芝加哥小熊隊

的球迷應最瞭解。右側,物理館與梯

形教室櫛次排列,梯形教室是三系

(核、物、數)上共同課程如普化、

普物、中國近代史等的地方。提起普

物,腦海就浮現出李義發老師在第一

天上課在講台上疾徐的說:「你們

是好學校的好學生,所以要求會高一

些⋯⋯」於是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三套

教科書:Physics(Holiday)、Lecture

on Physics(Feynman)、Berkerly

Physics Course(五冊),三套課本

交互採用,我很瞭解老師的美意,只

不過當年英文水平不夠,生字還未查

完就要月考了。記得第一次月考試採

open book,在梯形教室暈黃的燈光

下,從晚上六點多到十點多,書本翻

來覆去,就是找不到答案。好不容易

一年過了,其實真不容易,因普物當

掉的人幾近三分之一,學校怕耽誤學

生的畢業,特別開了暑假普物班作為

補救。

左側,化學館、核工館在木麻黃與

松樹搖曳的風中,若隱若現,當年的

核工館現已拆除改建為動機工工館,

新建的核工館又隨「系」而逝,對

於老核工系系友而言,樓起樓滅,是

「此情可待成追憶」,唯有開啟腦海

深邃之虛擬實境,才能看到中庭蒼勁

的松樹,看到電工原理馬步原老師、

應用電子學唐道明老師、中子物理錢

三十功名塵與土 迴縈舊夢話當年

核工校友餐敘,左起王人右(核工79級)、趙衛武(核工85級)、陸庭仲(核工79級)、管榮章(核工80級)。榮章兄說,20年與王人右及陸庭仲見面,人生能有幾個20年?希望平均每年校友能至少見一次面。

徐懷瓊(核工69B/72G)

Page 3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32

積彭老師、反應器物理楊覺民老師、

德文卜神父⋯他們口若懸河,神采飛

揚的講課情景,音容猶婉在,只是哲

人日已遠。1971年及1980年,核工

系酷愛登山的學生,發生了兩次奇萊

山山難事件,曾德霖老師的父親,就

風水論事,認為成功湖的洩洪閘口直

指核工館,像張滿的弓弦,當閘口開

啟,洪水猶如直射的怒箭,於是,封

了閘口。

Cause(肇因)Correlation(關連)

的混淆,學術界亦然。

足球場的遠端,是一個小小的升旗

台。每天早上余教官和宿舍管理老胡

到各寢室催著大家起床、趕著七點的

升旗,然後張齡佳教授帶領大家繞足

球場跑一圈,做完體操,然後拍拍胸

脯用力「哈!」一聲。跑完操場再去

吃早餐,結果生理時鐘排的第一堂課

就是瞌睡。

三角鐘塔不知立於何年,恰好這也

是岔路選擇點的地標。夏季向晚時

分,蟬聲漸歇,如果由這兒往右走,

經過比鄰相連的科儀中心、普通教室

及小巧可愛的風雨操場,校運會在這

舉行。也許這是一天的難得的輕鬆時

分,踏著月色漫步至昆明湖,小橋流

水,另一番景緻。為什麼叫昆明湖?

漢武帝想打昆明國,因為昆明國有滇

池,需要海戰,漢武帝就在國都長安

西南仿造了一個昆明池,作軍事演

習。北京萬壽山前有個湖原名西湖,

乾隆皇帝改為昆明湖,意思就是紀念

漢武帝討伐西南夷昆明國之事。最近

打電話問洪同訓導長說,昆明湖是紀

念在昆明的西南聯大而名。應不是梅

校長期盼有朝一日再將清華遷回北京

罷!?

昆明湖橋上,聽風聲水聲,看泛白

的冷光從L型紅磚色圖書窗隙透出,

雖不聞絲竹聲,卻是許多人凝聚情緒

埋首苦讀的地方。晚上十點,圖書館

打烊了,隨著散場的人群魚貫步出,

讓一頭亂髮在風中飄散是多麼愜意的

事。那時,通往梅園雖不是露沾衣裳

的小徑但仍是泥石路徑,兩傍牧草長

可及人。夏季,螢火蟲飛舞於荒野的

夜空。佇立梅園,凝望著腳下的浮華

世界,萬家燈火中聳立著幾根煙囪,

鬱鬱濃煙,吐於其上,那裡的人們在

忙什麼?躺在梅園的石階,仰望芎

蒼,天幕是那麼低垂,閃爍的星星,

彷彿摘手可得。若愈有人生挫折,這

裡是個適合調理情緒的地方,劃過天

際的流星,讓人詠嘆人生的無恆;劃

破夜空的火車汽笛鳴聲,顫動遊子思

鄉的心弦。收音機撥出六零年代貓王

普里斯萊的搖滾、披頭四的狂野、瓊

貝茲的反戰⋯,我心迷惘、我心吶

喊。

大部分的時間還是經由三腳鐘地標

往前的,畢竟那關切民生問題的住與

食。路經新南院、大餐廳、研究生宿

舍,蜿蜒階梯而上,一幢紅磚色四層

樓聳立在綠蔭中,就是華齋!那年從

成功嶺受訓回來才落成。在這裡,四

個人像浮萍一樣的聚在一間寢室,鮮

事、糗事滿籮筐,隨便翻開1976年4

月26日之一頁,上面記著「近晚十一

Page 36: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33

點,寢室裡聚了鐘仁賢、李寬宏、老

張(俊明)、邱八(秀吉)、黃炳華

和我,老張彈吉他,大家依弦而和

之,聲震華齋,大家陶醉在歡笑裡。

縱然南腔北調、粗聲細氣,但也得一

時豪氣的奔放,也會是大學生活融洽

的一課⋯。」除了偶爾傳出殺小提琴

的聲音令人煩躁外,大部分都是歡愉

的時光。

從華齋鳥瞰而下,經由陽光的反

射,隱約可見粼粼水波。划船槳櫓拍

擊水波聲偶爾夾雜喧囂笑聲,從湖心

亭傳出,湖心亭內高懸一匾「水木

清華」。當年的橋與亭都是以原木建

造。牧神的午後,拋開課業桎梏,臥

在長木凳,清風徐來,遙想公瑾當年

羽扇綸巾⋯

那時的物質生活條件並不很好,幾

乎是耗竭家裡的資源,每月才能寄

四、五百元作為生活費,扣除大餐廳

每月包伙的三百元,口袋剩不到幾文

錢可買卡繆的「存在」。雖是如此,

偶爾亦會停伙到成功湖畔余老闆開的

福利社餐廳吃碗肉絲米粉餵飽饑轆之

腸,若是三五成群集資合點客飯,亦

是大快朵頤。在一陣子狼吞虎嚥杯盤

狼藉後,通常都會往長廊式竹造平房

的活動中心蹓躂,活動中心是由助教

宿舍修造。旁邊的籃球場除為鬥牛的

競技場外,最熱鬧的莫過於年度班際

籃球賽,本班的五虎驍勇善戰,唯獨

前三年的冠亞軍賽,皆以些微的分數

敗68級數學之毒手,到第四年才躍

登盟主地位,也許那天再向68數下

戰帖,把失去的要回來。活動中心旁

的網球場,晨曦微現就傳來打牆壁的

回聲,在烈日當頭打完網球,總會在

球場旁的大樹下納涼,活動中心改建

時,許多人發起簽名挽救大樹,雖然

校方答應不砍而遷之做法,但大樹仍

然憂鬱的死了。

如果不是到原子爐做實驗,你不會

見到爐水色倫科夫(Cerenkov)藍光

之美,亦不會體驗到環繞原子爐環境

之優雅,更無緣見到池裡盛開的荷

花,當然也不會路過靜齋且投以關愛

的眼神。不過,不用懷疑,恆臥在靜

齋小溪的小橋決不會是麥迪遜之橋,

當年清華女生都是理工的,多了一份

理性少了一份感性,所以要找到金庸

筆下的小龍女,當然也不可能了⋯。

有人說「重溫舊夢就是破壞舊

夢」,畢業三十年後再踏入現在的清

華園,除了基本的地型架構仍保留舊

有風貌外,其餘可用物換星移來形

容。冷漠的新大樓起了,單調的新舖

柏油路寬了,量化的學生人數多了,

這一切的發展理當無可置喙,只是當

年寧謐的美景、質樸的風尚,似乎隨

著歲月剝離消失了。走筆至此,我不

曾傷感卻有份無奈,不禁耳際響起一

首歌:「⋯⋯

我拿青春賭明天

你用真情換此生

歲月不知人間

⋯⋯ 」。

Page 37: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34

清華對於弱勢族群,一向

非常關懷與關心,成

立有許多志工團體。

新竹縣的山區有許多原住民部

落。較著名的是斯馬庫斯,以前因

為沒電力,被稱為「黑色部落」。

另一個是張學良故居的清泉部落。

深山區的部落因交通不便,與平地

往來稀少,自成一個族群社區。靠

近平地的部落則與外界多有接觸。

以尖石鄉為例,它靠近平地的觀光

小鎮內灣,因此尖石鄉居民大都到

內灣工作謀生,家裡小孩交由阿公

阿嬤照顧,造成下一代孩童教育問

題。

清華很早就成立有「山地服務

社」,是由學生們組成的志工社

團。他們每個月會利用一個周末

到新竹山區的國中、小學,輔導學

生課業,與孩子們同樂,讓孩子們

在快樂中學習,在寒暑假則舉辦各

種營地活動,不讓孩子們無所事事

誤入歧途。後來「山地服務社」改

名為「原住民文化社」,活動的內

容,從山地服務更擴展到原住民文

化的交流及保存。

清華有個「懷幼社」,顧名思義

就是關懷幼童。它協助新竹地區的

兒童福利機構幫助弱勢兒童,推動

一些社區服務,對家境困難或家

庭變故的小朋友作課業輔導。它

也推廣兒童營隊,社團每年固定

會辦一個冬令營、一個夏令營、一

至兩個兒保一日營、以及數個課輔

半日營,來關懷國小及國中的小朋

友們。未來,懷幼社將持續與家扶

中心保持良好的互動,關懷弱勢兒

童,另外加強和附近社區間的互

動,讓更多的小朋友能得到照顧。

清華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懷不限於

鄰近的地區。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

成台灣南部50年來最大災害。各界

紛紛以捐款或實際行動救災,清華

一群教授也率領以清華學院學生為

主的竹蜻蜓隊,分四梯次350人深

入災區救災。

該次災情最嚴重為屏東原住民山

區,國立屏北高中地理位置上緊鄰

原住民部落。救災期間,清華教授

群到屏北高中實地訪查,綜合評估

學校環境、設備、辦學績效及地理

位置等條件後,認為清華可與屏北

高中合作辦理原住民教育專班,以

清華師資及資源的支持,結合屏北

高中在生態教育及原住民特色研究

上的經驗,此專班必能吸引優秀原

住民學生就讀,接受更好的教育,

成為未來部落發展的領導人物。

屏北高中原住民教育專班暱稱

「屏北小清華」。2013年第一屆畢

業生中,自然組17名學生中有6位

達到50級分,成績亮麗。2014年畢

業生Muni來自三地門安坡村,進入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是該部落

第一個台大生。

清華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懷並不限於

國內。2007年在陳文村校長與賀陳

弘學務長推動下,開辦暑期國際志

工,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及服務奉獻

清華的志工服務 許明德(核工68)

屏北小清華首頁。

Page 38: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35

屏北小清華首頁。

的精神。後來教育部也推動青年國際

參與及國際志工計畫,協助青年發展

國際服務及學習機會,以擴展青年國

際視野,增加國際競爭力。

清華的國際志工有尼泊爾、坦尚

尼亞、馬來西亞及貝里斯等團隊。

【尼泊爾(Nepal)國際志工團】

台灣有位N a n a,本名李雅君,

2005年投身尼泊爾志工服務,致

力於尼泊爾偏遠山區人道救援、區

域脫貧計畫,協助台灣人將愛心送

至尼泊爾貧困地區,並建立Nepa l

Villag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募集資金與人力於尼泊爾偏遠山區

進行醫療義診。

清華於2007年成立尼泊爾國際志

工團,與Nana合作,至今9年。志

工團除了協助醫療團的義診活動,

更編劃衛生教育課程,教導村名及

小朋友基本衛生觀念,同時培訓當

地的衛生教育志工,也在Jugedi村

落建了當地第一間圖書館。

曾經,有位尼泊爾的翻譯人員,

向志工團說:「自台灣來的你們把

知識與物資分享給我們,而我們尼

泊爾人比較窮,但我們能把愛跟情

感給你們。」從尼泊爾回來的學生

則說:「我們有幸生在物質富裕的

台灣,並就讀頂尖的大學,得之於

人者太多,施之於人者太少,因而

懷抱感恩的心,渴望貢獻微薄之力

幫助生活在匱乏、苦難中的人類同

胞。」

【坦尚尼亞(Tanzania)國際教育

志工團】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部,經濟以

農業為主,大部分國民未受過初等

教育。在聯合國的巨款資助之下,

坦尚尼亞政府積極從事教育體制的

建構,興建中、小學校、鼓勵學生

上學等。然而因該國人才與資源極

度缺乏,使得這樣的改革進展遲

緩。

清華「坦尚尼亞教育志工團」於

2008年成立,至今8年。由曾在坦

尚尼亞服務多年的法國籍龍若望神

父(Fr.Jean-Pascal Lombart)擔

任領隊,龍若望神父深感於台灣教

育資源豐富,更以資訊產業立足世

界,所以帶領志工團於當地建立電

腦教室,提供電腦教育課程,並進

行教育營隊,為當地老師與學生開

設電腦課程,培養他們電腦自學的

能力,期望在當地建立電腦社區,

讓電腦的使用得以普及。

2014年,志工團帶著100多臺電

腦前往坦尚尼亞的 L imbermann、

M o t h e r T h e r e s a、 Te n g e r u

Vocational、Embarway等學校,將這

些電腦贈送給這些學校。

志工團希望藉由這份的堅持,從教

育著手,使非洲的孩童們不再受限於

環境。更希望在當地所建立的社區網

路能發揮其功能,讓居民彼此分享資

訊,促進社區的發展與改革。

【馬來西亞(Malaysia)國際志工團】

尼泊爾慶典的主食 Loti 。 坦尚尼亞志工服務。

Page 39: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36

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的主要工作

是於霹靂州的務邊小鎮進行社區營

造和歷史紀錄的工作。務邊鎮附近

的錫礦區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主要礦

場之一,務邊曾因為盛產錫礦而繁

榮發展,卻也隨著錫礦產業的衰退

而沒落。然而地方人士感慨於當地

的文化歷史被後代所不了解,集資

共同創辦了務邊文物館,致力於當

地文史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努力保

留當地的歷史記憶。

志工團成立於2 0 1 2年,已連續

3年在務邊與文物館、懷古樓以及

拉曼大學合作,致力於收集當地史

料,紀錄當地村民的生命歷史,將

當地的文化傳承下去,讓務邊的居

民了解到自己故鄉的美好。

志工團的活動,諸如帶領小朋友

一同認識家鄉的青苗計畫,在和小

朋友互動的過程,認識馬來西亞的

風俗文化。在實地訪查中,透過訪

談,了解當地長輩的生命歷史。文

史典藏方面,則是經由長輩們的口

述,對於當地歷史有更深入的了

解。

【貝里斯(Bel i ze)資訊教育服務

團隊】

被譽為中美洲伊甸園的貝里斯,

擁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馬雅歷史

遺跡以及人文風情。有這得天獨厚

的地理環境,卻因城鄉差距、資源

分配不均等問題,產生了教育不普

及,社會貧窮惡性循環的重大社會

問題。

志工團成立於2 0 1 2年,舉辦資

訊教育營。以小學學童們的資訊

教育為主,包括了基本的電腦介

紹及操作、電子信箱、瀏覽器等

網路工具的運用。2 0 1 4年,在2

間小學(New L i f e Gove r nmen t

School 與 St.Joseph RC School)

舉辦4日營,在3間小學(U n i t e d

Pentecostal School、Sacred Heart

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及S a n M a rc o s

Pr imary Schoo l)舉辦1日營。將

台灣募得的二手桌電、筆電、投影

機、鉛筆盒、文具組等物資分享給

這些學校的小朋友們。另外更新增

加了社區服務及村莊訪問,選擇的

地點是志工團最熟悉(2012年服

務、2013年回訪)的學校(United

Pentecostal School)所在的村莊

San Antonio,做為期整整一周的服

務及訪談。

另外清華也曾舉辦印尼及迦魶志

工團,可惜由於諸多原因,後來停

辦。

【印尼(Indonesia)志工團】

印尼棉蘭市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

是以印尼在地社區基礎教育、弱勢

關懷為主的印尼NGO組織,在蘇門

答臘各城市貧民區創辦數所完全學

校,於南亞海嘯過後積極參與災區

重建工作、收容災區學生就讀。

2007清華成立印尼志工團,與基

金會合作於亞齊市(A z e h)、棉

蘭市(Boro)分別成立數位學習中

貝里斯 Sacred Heart Primary School 。 迦魶志工服務。

Page 40: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37

心,進行資訊種子師資培訓課程,

也到蘇門答臘幫助紅毛猩猩保育工

作。

【迦納(Ghana)志工團】

唐瑋(Joy Tang)小姐於2000年

於美國創立One Village Foundation

(O V F)。該基金會在非洲落後

地區致力發展資訊與通訊技術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透過這些技術的建

置,將各社區連結成One Vi l lage,

包含教育、經濟環境、生態、傳統

文化、健康醫療等之資源整合,在

非洲未開發國家建立數位化社會。

清華於2008年成立迦納國際志工

團,與唐瑋小姐合作,進行數位 I T

School計畫,進行資訊教育課程,

培訓種子師資,來普及數位教育。

Page 4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38

梅竹賽是清華大學與交通大

學一年一度的校際比賽,

1969 年開始於臺灣新竹,

到今年已是第44屆了。清華與交大

在臺灣新竹複校之後,由於兩校地

理位置相鄰,學生人數相近,科系

性質亦相似,兩校同學在生活課業

與活動的往來相當頻繁。為了不讓

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划船比

賽專美於前,首先由交大學長提出

一年一度與清華友誼比賽,很順利

地獲得兩校同學以及校方的支持。

梅竹賽的命名分別為紀念清華的

「梅」貽琦校長和交大前校長淩鴻勳

(字「竹」銘)。當時雙方代表曾為

「梅竹」還是「竹梅」相持不下。在

場的清華課外活動中心主任張致一先

生建議以投擲硬幣決定。那時的一元

台幣,一面是梅花,一面是圓。結果

一擲定江山,梅花朝上,從此「梅竹

賽」之名就延用下來了。

梅竹賽是兩校一大盛事,每年春季

舉辦,稱為梅竹周,比賽項目每年偶

有增減,但雙方都是全力以赴。比賽

期間,當天的賽事就是校園內的熱門

話題,如今也成了社會關心的新聞。

還記得以前籃球賽在清華體育館舉

行,在開賽前加油的學生就把體育館

擠得水泄不通,加油聲更是震耳欲

聾,比賽的分秒都是扣人心弦,沒有

人考慮到那加油聲會不會把屋頂震垮

了。

鮮為人知的是,位居臺灣中壢的中

央大學,在1974年也想參賽,建議

擴大比賽為「松竹梅賽」,並以松自

居,而為當時的梅竹賽籌備委員會婉

拒。那一年的梅竹賽,是以趣味競賽

開始,而以在清華剛落成的大禮堂舉

行聯歡晚會結束,總共11個項目,

競爭激烈,倒也都維持了君子之爭的

原則。還記得兩校共14位籌備委員,

為了梅竹賽,耽擱了課業,犧牲了睡

眠,一同完成了這動員了兩校同學的

浩大的社團活動。而運動員在比賽前

幾個月,天未亮,就主動開始晨練。

每一個專案的取勝,都是經過個人的

加倍努力和團隊的合作而取得的。自

1975年,兩校教職員也開始了教職員

間的梅竹聯誼賽,之後又有了校友之

間的梅竹賽。

在歐美大學裡,有許多大學之間,

因為地緣或其它因素,互相識為「世

仇」,不但在球隊比賽時,抱著非勝

不可,否則無顏以對江東父老的心

情。離開學校後,在職場上還繼續互

相排擠。而梅竹賽,從一開始,兩校

就提倡是「君子之爭」。畢業以後,

梅竹賽就成了兩校校友的共同話題,

彼此間還有那一份不打不相識的親切

感。在美國華府的兩岸清華交大總共

7校,自1998年開始舉辦梅竹賽,至

今已是第15屆。加州灣區自2004年

也開始辦了第一屆灣區校友梅竹賽。

校友梅竹賽更是能體現那「君子無所

爭,必也梅竹賽乎」的精神。勝負與

錦標占了較次要的位置,更顯濃郁的

是那離開家鄉,與擁有相同語言,文

化背景的學人的情感交誼,技藝的切

磋,和經驗與智慧的交流。在華府的

梅竹賽的源由 張一江(核工75)

Page 42: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39

梅竹賽,多年來就是以相見歡開始,

在歡笑聲中結束,偶有雷陣雨鬧場,

但都沒有影響到參加人的興致。今年

華府梅竹賽,天公作美,2014年8月

18日在香噴噴的烤肉下,來自兩岸的

清華交大校友,又一同度過了歡樂的

一天。

[注]: 梅貽琦校長,自1931年擔任

清華校長,終身奉獻清華,而為清華

人尊為永遠的校長。淩竹銘校長,于

1924-27任交通部南洋大學(交通大

學前身)校長。對中國鐵道事業貢獻

卓著,被譽為繼詹天佑之後的「鐵路

聖人」。

Page 43: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海外校友園地|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40

20 1 4年 1 0月 6日,午餐後

要 上 床 午 睡 時 , 大 概 就

是 病 發 了 , 整 個 人 竟 一

部分在床上,一部分在床下,還

有一部分仍在輪椅上。這樣子直

到數學系圖書館的鄧哲媛小姐來

解救了我,聯絡上林明松(核工

8 1級)一同送我上醫院急診。

還在急診室時,我的主治醫師劉

俞旻先生也到了。初步診斷是心肌

梗塞,立即送加護病房。後來才知

道,這時已發了病危通知,在鬼門

關前了。

加護病房跟想像的很不一樣。並

不只是護理人員比例較高,而是一

切自動化。換了病人服後躺下去,

第一知道的是體重3 9 . 2 k g。躺下

後人就被固定了。右邊是心電圖儀

器,右邊腿上是吊上點滴,手臂上

是血壓機,隔幾分鐘自動量一次。

手指上還套上一個看血氧的小玩

意兒。左邊牆上有一個方框裡顯示

這些數據。若超出範圍,則警鈴會

響。有些數字我也不懂是什麼,只

知道血壓一直偏低。

加護病房是開放的空間,卻看不

到別的病患,只住進去的最早兩晚

聽到有咳嗽聲。躺著看出去是護理

站的通外面的大門。門開時可以看

到外面的電梯門,人進人出都看得

到。

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小姐們說話很

有技巧,不會先告訴你她們要做什

麼,而是先說原因。例如做了支架

檢查後這條腿(右腿)要六小時不

能動。我問是不是要壓個枕頭,她

才說是要綁在床上,隨即拿出早已

預備好的帶子把我右腿綁住。這六

個鐘頭可真不好過,我一直把頭右

側看鐘,希望早點過完。

加護病房的探訪時間一天只有兩

次,上下午各1 5分鐘。進入時要

罩上一件罩衫,最多只能兩個人同

時。真要謝謝那些在我住加護病房

時去看過我的人。若有親友來問有

什麼需要的,則可以傳話,非訪客

時段決不能進入。

加護病房的膳食是三樣打碎的蔬

菜,一份魚,肉,或蛋,及一大盒

的稀飯。一般情形下除稀飯外我都

可以吃完,稀飯則只能吃三分之

一,最多一半。住院隔天,那時在

居家照顧我的姚小姐來看我,建議

我喝安素,就開始每天兩罐,一直

到現在還這樣。

做支架檢查是另一位劉醫師,我的

主治醫師在旁觀察。鄧哲媛以家屬身

份在場,趙蓮菊(數學73)也來探

視。檢查結果是並沒有原來認為的那

麼嚴重,只是一條血管血進去後出不

來,吃藥就可以,不必裝支架。

在加護病房一共住了五天,才搬

到普通病房,這時大概這條命是暫

時撿回來了。

[註]

徐教授是5 0年前創數學所、數學

系的元老之一,有許多校友還很關

心她,透過校友通訊提供老師的近

況。

鬼門關前走一遭數學系 徐道寧教授

徐道寧教授簡介

1923 3月16日生。

1962 協助籌辦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

1963 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成立。

改由師大、清華合聘。

1964 清華大學數學系成立。

專任於清華大學。

1974 自清華大學數學系退休。

1980 清華大學數學系兼任教授。

Page 4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1

NatioNalTsiNg HUa UNiVersity

海外校友園地

Page 4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校友活動報導|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42

清華全球校友視訊團拜 溫馨迎新年

歡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母校為了向全球的清華校

友拜年祝福,並且讓分布

於世界各地的校友也能感受農曆新年

的歡樂氣氛,母校校友服務中心特地

於2015年2月8日臺灣時間上午九點,

在清華名人堂舉辦校友視訊團拜,共

有七個海外校友會參與,並有校友貢

獻精彩表演,最後還有抽獎活動,將

團拜活動氣氛炒到最高點。

今年是本校第二次舉辦校友視訊團

拜,有北加州地區、南加州地區、佛

羅里達地區、休士頓地區、大華府地

區、加拿大溫哥華地區以及上海地區

的校友參加。活動一開始由校友服

務中心陳千惠執行長向校友們介紹於

2013年落成的名人堂,並讓校友欣

賞名人堂周邊的美景。名人堂外物理

館前的櫻花正盛放,洋溢著春天的氣

息。之後並播放清華近一年活動大事

紀影片,以及由蔡能賢校友所製作的

清華校園空拍影片,讓全球校友瞭解

清華近期的發展,並且從空中的角度

重溫水清木華之美。

賀陳弘校長在開場為校友說明了清

華近年各項硬體發展,同時表示,清

華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在軟體上

還要更多努力。清華有許多領先臺灣

高等教育學府的創新作法,例如廣受

好評的繁星計畫可縮短城鄉差距;旭

日計畫扶助低收入弱勢家庭的孩子,

讓他們有翻轉的機會;今年最新的計

畫是選拔特殊才性學生的拾穗計畫。

這些計畫都展現清華獨特、領先的教

育理念及精神。梅貽琦校長說,清華

有大樓,有大師,還有大愛。這份大

愛體現在清華的許多教育措施。

此外,賀陳弘校長也為校友介紹由

學生組成的國際志工團,學生遠道非

洲、中南美洲、亞洲的許多國家進行

社會服務,是國內大學中規模最大的

學生國際志工團,從中可見學生對世

界的愛與付出。未來希望清華學子能

有更多赴國外學習的機會,盼有朝一

日能像哈佛大學一樣,每一位學生都

能有一學期的時間在海外學習。而實

現這個理想必須投入龐大的資源,需

要社會、校友與家長的支持。

清華校友會曾子章理事長表示,在

歷屆校長領導與師長的努力之下,清

華的學術成果亮眼,學弟妹表現也讓

人引以為傲。校友會將全力支持賀陳

弘校長帶領清華往世界頂尖大學邁

進。

視訊團拜的現場有南加州校友會及

溫哥華校友會分別高歌一曲,大華府

地區校友會演唱校歌。壓軸的抽獎大

獎,是校友服務中心為此次活動特別

訂做清華專屬抱枕「清華讓你靠」。

活動最後在大家互道新年快樂的歡欣

氣氛下圓滿落幕。

會後大華府地區清華校友會黃秋明

校友為該地區的活動撰寫了一篇文稿

並附上活動照片,照片中大夥笑得樂

開懷,讓人感受到當天熱鬧的氣氛。

為讓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校友也能感受農曆新年的歡樂氣氛,本校校友服務中心舉辦視訊團拜活動。左起為清華校友會盧崑瑞副理事長、本校李敏主任秘書、校友會曾子章理事長、賀陳弘校長、戴建中校友、校友會蔡能賢副理事長、校友服務中心陳千惠執行長、本校尹秀蓮特助。

海外校友齊賀新年快樂,羊年行大運!

Page 46: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3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3

2015年春節團拜活動

本次視訊拜年共有八個單

位:台灣的校本部及校

友總會、南加州清華校

友會、北加州清華校友會、大華府

地區清華校友會、佛羅里達地區、

休士頓地區、加拿大溫哥華地區、

上海地區。

母校給參與拜年的校友準備一個

福袋,內有鳳梨酥,是在下的最

愛,本想一個人慢慢享用,但校友

服務中心的佩育有交代,參與視訊

拜年的校友每人兩顆,真的很好

吃!

當日早上莊啟璋教頭(化工 8 1

級)開放太極拳班給校友練習,校

友張一江(核工7 5級)也有前往

參觀,張一江與莊教頭雖然師傅不

同,但祖師爺都是鄭曼清。

晚上八點半開始視訊拜年,過程

十分熱鬧,八個單位都有畫面,可

惜在下忘了照相,由校長介紹母校

一年來的發展開始,接著是南加

州,他們參與的人數也不少。本地

由洪毓彬學長帶領唱校歌,然後倪

祖傑學長代表講話,其中,有一重

點就是我們是「清華人」非「清大

人」,這是正視歷史的根,請校友

們幫忙更正視聽,倪學長也做了一

首對聯如下:

「自強不息,成功湖,

弦歌不輟,餘音猶抱枕;

厚德載物,清華人,

寰球視頻,同步迎新春。

母校校運昌隆」。

這次的視訊拜年是本區第一次參

加,技術上有可改進的地方,譬如

音響效果。參加校友有68、69級學

長,也有2000年以後畢業的校友,

可謂老幹新枝並茂,更重要的是有

十位校友太座參加,其中兩位也是

校友,太座們的支持是校友會成長

的動力,請務必轉告。這次視訊拜

年通知時間很短,但參加人數不

少,連太座們共有二十七位,可見

校友對母校的向心力。事後校友們

對視訊拜年都有正面的評價,明年

也許可早些訂好日子,相信參加的

黃秋明(數學77)

上圖是校徽耳機塞,從鍾承佑(醫環07級)那裡學到吉祥物是熊貓,因它吃竹。

莊教頭查看學生動作。 左起鄭月李(核工69級), 李建洋(核工68級),卓台光(物理69級)合影於文化中心。

Page 47: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校友活動報導|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44

校友會更多。

代表處及校友趙衛武提供三瓶玉

山高梁做摸彩獎品,由三位靜齋校

友抽簽,巧的是中獎的此次活動都

有出公差,機率其實不大(分子為

出公差校友中選三,分母為27位出

席者選三)。

事後發現忘了替靜齋校友合照一

張,只有等春暖花開時,再辦一郊

遊,為靜齋校友們多照幾張美麗照

片。

核工:左起管榮章(核工80級),鍾承佑(醫環07級),林國瑞(核工69級),倪祖傑(核工68級),趙衛武(核工85級)。

數學:左起顧宇成(統計05級),郭瓊華(數學83級),黃秋明(數學77級),林正英(數學69級),洪毓彬(數學75級)。

與會校友們的大合照。

物理:左起廖傑生(物理78級),李勇(物理77

級),王可為(物理76級),陳盛國(物理79

級)。

中文系及工學院:左起黃文政(動機83級),魏

素雪(中文84級),鍾承佑(醫環07級),吳鳳

芝(材料76級),徐文智(化工81級),莊啟璋

(81)。

Page 48: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5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5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 旅居南加州的新竹清華大學校友與北京清華大學校友的共同家園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

(Ts inghua Un ivers i ty

A l u m n i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S o u t h e r n C a l i f o r n i a,簡稱

THUAASC)成立於1970年,首任

會長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

文之父朱汝瑾學長,創會者還包括

梅貽琦校長的長女梅祖彬學長等一

群前輩校友。我們的校友會由來自

北京和新竹的兩岸清華校友組成,

四十多年來不斷壯大,成為維兩個

清華大學的校友聯誼和交流的平

台,目前已有上千名成員。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日漸活

躍,是南加州最具影響力的校友會

之一。我們的校友會不僅有豐富多

彩的娛樂活動,例如合唱團、舞

蹈隊、排球、羽毛球、乒乓球、

拔河、登山、跑步隊等等,我們特

別在2014年4月推出「校友導師平

台」的項目,(Mentoring Alumni

Program 簡稱MAP),目標是為南

加州的清華校友提供一個平台,鏈

接眾多成功的校友與他們的資源,

彼此分享職業成長和事業進步的智

慧與建議,希望能夠積極幫助大家

進行職業規劃。

除此之外,「清華南加創投俱樂

部」是由在大洛杉磯地區、橙縣以

及聖地亞哥等地,從事創業與投資

界的校友們組成的一個團體,宗旨

是促進創投領域的校友交流互動,

以及和其他協會、企業、或基金會

交流。

「校友導師平台」並與「清華南

加創投俱樂部」,及南加州中華科

工會LEAP職業發展論壇在8月聯合

主辦了「職業發展與創業研討會 -

點矽成金」,特別邀請何明雄先生

擔任主講人。何明雄先生是P C t e l

共同創辦人,並曾任美國Cadence

Des ign Sys tems副總裁及台灣宏

碁公司副總裁,現為專業A n g e l

Investor & Venture Capitalist,是

一位資深企業家,有著二十五年

領導多個高科技初創企業成功進

入N a s d a q上市的經歷。何明雄先

生透過他的新書《F ro m D u s t t o

D o u g,點矽成金,晶片設計創業

實記》詼諧生動地分享了通過不懈

的努力,把思想轉化為產品,從默

默無名的高科技初創企業成長為市

值19億美元,在Nasdaq上市公司

的點滴。何明雄先和與會者面對面

進行交流。無論高峰低谷,有問必

答,將自己創業心路歷程完整呈

現,鼓勵和幫助青年學子創業,實

黃崇飛(電機83)

2014-01-25新竹清華校友總會主辦「小年夜歡慶馬年迎新春」全球視訊拜年活動 。

2014-01-27 北京清華代表團演出 @USC。

Page 49: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校友活動報導|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46

現自己的夢想。

清華校友會也與北大校友會、交

大校友會等一起舉辦許多活動。為

慶祝中國新年,特別舉辦了松竹梅

春節遊輪晚宴,受到歡迎。十月份

由清華負責領頭組織的第12屆松竹

梅野餐會有近三十所中國高校,千

人參加,創下了許多松竹梅紀錄,

可喜可賀。

清華校友在兩岸的高新科技的研

究發展和壯大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

角色。校友會在聯絡北京新竹兩校

校友、促進經驗交流以及鼓勵發展

創業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8月17

日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與台灣

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安士博士等一行

七人訪問南加州,這次訪問行程有

三項重大活動:一是拜訪南加州地

區兩岸清華校友;二是舉辦「破解

大腦」主題講座;三是授予高通公

司創建人之一Dr. Irwin Jacobs清華

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校友會除了設

午宴接待由新竹清華賀陳弘校長率

領多位行政主管組成的訪問團外,

參加茶會的兩岸校友,不但使會場

坐無虛席,還要臨時加椅子。

賀陳弘校長向大家報告母校的

絕佳學習環境,教師的突出研究

成果,及多項獎學金和「清華永

續基金」,希望透過成立清華永續

基金,遴聘頂尖師資,提升研究及

國際競爭力、提供獎助學金,讓清

寒學子安心向學,並協助清華學生

逐夢、改善教學研究設施,建構優

質教育環境,最終達到校務永續經

營。他希望藉由此行,呼籲校友共

襄盛舉。李敏主任祕書也為大家介

紹了校園設施及面貌的變化。

茶會中並邀請生命科學院江安

世教授以「破解大腦(Solv ing the

b r a i n)」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江

安世教授為國際著名的分子影像神

經解剖學及行為遺傳學專家,團隊

建造了全世界第一個果蠅腦神經基

因影像資料庫,曾獲諾貝爾生理暨

醫學獎得主詹姆斯.華生的高度讚

賞,美國【紐約時報】更以幾乎全

版的版面報導,江安世也甫當選臺

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殊榮。

活動引起了校友們熱烈的回響。

賀陳校長、李主祕及江院士耐心地

回達一波波的問題,包括學校師

資、發展、人才培訓、人工智慧、

記憶移植等等。代表團延遲了一個

多小時才驅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校友們最後也齊聲同唱校歌,帶著

母校貼心準備的禮物離開。特別要

2014-02-16北京清華代表團晚餐座談會 @名流山莊。 2014-04-26 清華校友代表助陣JCUAA拔河隊,勇奪2014海華運動會拔河銀牌。

Page 50: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7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7

為江安世院士以前瞻的研究,創新

科技,領導全球喝采!清華!加

油!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是南加州

校友與母校溝通的橋梁,我們與北

京清華校友總會和新竹清華大學校

方都有著緊密的聯繫。老校友們在

異國共敘舊情,新校友們在他鄉找

到溫暖的家園,舊雨新知,都因著

清華人的稱號走到一起。歡迎來南

加州學習、工作、定居的校友們加

入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請到我

們的校友會網站(http://www.thu-

sc.org/)註冊。

2014-04-27清華校友會推出「校友導師平台」。

2014-04-27慶祝清華大學103周年校慶暨南加州校友會2014年會,共計300餘位清華校友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校慶,充分展現清華人對母校的向心力@Arcadia Community Center。

會長盧春雨致辭。

Page 5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校友活動報導|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48

首任理事長黃崇飛(左)與卸任會長黃冬梅因校友會之緣結為姊妹。

大專聯合校友會的好朋友來共襄盛舉。

左起盧春雨會長、賀陳弘校長、黃崇飛理事長。

2014-08-02「職業發展與創業研討會-點矽成金 」何明雄先生簽書 @Cal Tech。

2014-08-17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與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安士博士等一行訪問南加州。左起李敏主秘、陳信文全球長、賀陳弘校長、馮達旋副校長、江安世院士。 @Pacific Palms。

江安世院士「破解大腦( S o l v i n g t h e brain)」專題演講。

熱情的南加清華校友。

2014-2015理事與顧委。校友會合唱團。

Page 52: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9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49

大華府地區新竹清華校友會 黃秋明(數學77)

賀陳校長探訪校友。大華府地區校友人數。

2014年8月間賀陳弘校長來

訪,席間講述國際觀將是

清華的特色。母校前身是

預備留美學堂, 赴美求取新知,

進行學術文化交流原是清華的傳

統。另一方面本區校友人數自85級

起急轉直下未見起色,有鑿於此,

本區校友會感覺有義務對本地區做

一簡介,以歡迎更多校友來本地。

波多馬克河流經本區分隔馬里蘭與

維吉尼亞,風光明媚四季分明。

華盛頓紀念碑 (M o n u m e n t),

國會山莊相對,兩邊博物館林立

(h t tp://en.w ik iped ia.o rg/w ik i/

N a t i o n a l_M a l l)。氣勢不凡,寶

藏豐富。每年櫻花季,踏花歸去

車滿香。附近有,C h e s a p e a k e

Bay (http://en.wikipedia.org/wiki/

Chesapeake_Bay, h t tp://v ideo.

m p t . t v /v i d e o/1505648976/ )。

美麗海灣水產豐富,有如故鄉

台灣。 S h e n a n d o a h M o u n t a i n

(ht tp://en.w ik iped ia.o rg/w ik i/

Shenandoah_Nat ional_Park),

印弟安語彩虹的故鄉,是秋季登

山賞楓絕佳去處。仁者樂山智者樂

水,此地兼備。現就三方面說明。

一.求學:

華府雖不如波士頓名校林立。但

也有不少好學校。John Hopk ins

Univers i ty 它的醫學,生命科學,

生物工程都是世界有名。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 lege Park,它的

物理,電腦都在全美前15名(U.S.

News & World Report),數學前

20名,其中應用數學在前10名,

工學院在前2 5名,其它科系也很

好。 Georgetown University 是全

美外交,政治,國際關係研究重

鎮,也有校友(張德健,79)在該

校擔任數學統計系主任。此外還有

其它不錯的學校如 George Manson

University, George Washington

Un i ve r s i t y,⋯。年輕時在異鄉求

學,鍛練意志,開拓眼界培養國際

觀,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為未來發

展奠定基礎。希望在校的學弟,學

妹們考慮來此地深造,並與校友連

絡。

二.就業:

D C是全美 I T方面第一名的就

業城市。請參考下文( F o r b e s ,

September 23; October 7, 2014

edition of ACM CareerNews)。

T h e t o p t h r e e c i t i e s f o r

c o m p u t e r s c i e n c e j o b s a r e

Wa s h i n g t o n, D .C., S e a t t l e

Page 53: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 |校友活動報導|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50

and New York,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of job l is t ings on

I n deed.com. O th e r c i t i e s t h a t

made t he Top 10 i nc l ude San

Francisco, Chicago, Houston

a n d A u s t i n。 O v e r a l l, t h e

employment outlook for the tech

job sector remains quite robust。

According to the Bureau of Labor

Stat is t ics, the number of jobs

for “computer and informat ion

research scientists” will increase

by 15% between 2012 and 2022。

Moreover, sa lar ies are good,

with average pay topping $100,

000 for positions such as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T h e t o p c i t y t h i s y e a r i s

Washington, D.C., up from fifth

place last year, with a total of

5,900 listings on Indeed。 Many

of these job l ist ings tap into the

area's burgeoning job market for

federal contractors。 A typical job

on the site is software engineer

in the D.C. off ice of Bethesda,

MD-based aerospace and defense

contractor Lockheed Martin。

大多數校友也從事此一行業。國

家衛生總署(N I H)也在此地,生

命科學,生物科技的機會也不少。

聯邦政府也需要統計,作業研究,

經濟方面的人才做政策分析。T h 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也徵求物理、

工程、電腦方面的人才(h t t p : / /

w w w. j h u a p l .e d u/e m p l o y m e n t/

careerareas/default.asp)。

三.家居:

居民大多住在近郊馬里蘭州或

北維州。馬里蘭中國人多,吃、

住都方便。校友也多在此地。住

北維州也有一些好處, Un ivers i t y

o f V i rg in ia 是全美第二好的公立大

學,它的法,商學院都在全美前十

名。北維州有一 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是全美最好的科技高中

(需要考試入學)。根據 Money。

come – T ime(ht tp://t ime.com/

money/3312309/mckinney-texas-

best-places-to-live/)全美最適宜家

居的前十名小鎮,本區有Columbia

MD, Reston VA。也有固定的校友

活動如秋季賞楓郊遊,冬季春節聚

餐,春季賞花郊遊。此外與北京清

華也有兩次固定活動 :校慶聯歡聚

餐,8-9月間梅竹賽讓你重溫舊夢。

總而言之,本區是一深造、就

業、居家、校友聯誼理想場所,希

望更多校友來此發展。

梅竹拔河。校友秋遊。校友慶生小聚。

Page 5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友通訊 NATIONALalumni.site.nthu.edu.tw/var/file/346/1346/img/2269/157224642.pdf · 在做足球上的縫線的童工「你的夢想 是什麼」,孩子們在面面相覷後回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51

NT

H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51

此次出席聚餐活動的校友有顏子紳(中文11級)、吳添峰(材料01級)、馮偉彬(化工所11級)、劉萬穎(外語99級)、林迎春(中文02級)、張甯霜(中文05級)、洪禮祺(核工94級)、謝麗儀(材料03級)、謝鳳儀(中文07級)、林春明(化工97級)。

賀陳弘校長到訪新加坡

2014年12月19日賀陳校長到訪新加坡,此次到訪,在清華校友特別安排了一次難忘的聚餐。雖然

多數校友都是第一次與賀陳校長見面,但校長誠摯的關懷、親切的言談舉止,讓校友們留下深刻

的印象並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林迎春(中文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