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武學叢書5...

47
圓明武學叢書 格鬥八極拳之小八極 胸前十字扣頂心肘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a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圓明武學叢書 格鬥八極拳之小八極

    胸前十字扣頂心肘

    1

  • 相片:與門內弟子合照。1、便裝照 2、短衫照

    後排站立: 謝中昱 歐吉書 何聯穎 吳炯宏

    前排坐: 鄭朝烜宗家師範

    後排站立:歐吉書 何聯穎 謝中昱 吳炯宏

    前排站立:郭妍汝 鄭朝烜宗家師範

    2

  • 3

    目錄:

    自序 第一部份:小八極套路

    1、前言:

    2、小八極三十六式名稱

    第二部份:型之動作分解說明

    第三部份:封面動作分解及說明(胸前十字扣頂心肘之解答)

    第四部份:小八極應用組手群

    1、前言

    2、組手群

    第五部份:女子防身術

    1、前言

    2、實用招式

    第六部份:圓明柔術養生氣功

    1、前言

    2、八極健身術

    第七部份:封底

    1. 武術練習照片

    2. 練習地點時間

    3. 網址

  • 4

    自序:

    余於 1976 年起跟隨楊明佑及楊曉東兩位老師學習武壇八極拳,至

    今已有 28 年了。其間經常與師長及同輩相參訪,於八極拳也有一些小

    小的體悟。

    今年乍見坊間「吳氏開門八極」、「季氏八極」、「大內八極」、「霍

    氏八極」等著作充棟,八極拳武學已然偃行成風,而尚不見武壇八極

    拳同好們之論述,因想本人見解或與傳統武壇八極拳雖稍有不同,然

    亦有拋磚引玉之效,特將平日教導學生的一些課堂筆記及心得,部份

    托出與諸同好共同分享,以期八極武學能百家爭鳴、百花叢開。

    本人論述儘量限定在武學套路上招式不同見解處的發表,避免涉

    入門派沿革掌故及門派武學基本理論的爭論,如有掛漏之處,尚請各

    位同道海涵。

    本人書名「圓明武學之格鬥八極拳」,非敢特異於武壇八極拳,其

    因有二:

    一、命名為「格鬥八極拳」,為示不忘本源:

    本人於八極武學的研究和武壇武學雖然在見解略上有不

    同,其中大半是自已參加各種對打實戰後的體悟心得,但總結而

    言,是啟蒙於武壇楊明佑老師,故命名為「八極拳」,為示不忘本

    源也;但亦不敢掠美武壇八極拳之盛名,故特命名為「格鬥八極

    拳」,以示區別。萬一有學行未達師門殷期之時,實是本人學藝不

    精之過也,與師門無關。

    二、命名為「圓明武學」:

    為普願天下一切武學同好,皆能突破武學神話的迷障而

    學得明白清楚的武學內容,並且圓滿達成追求頂極武學之夢。

    本書能夠出版,承蒙良師益友「武壇八極拳、螳螂拳名家楊明佑

    老師、楊曉東老師」、「孫祿堂系關門弟子形意八卦太極拳張世傑老

    師」,「華獄心意六合門及大江西派道功盧志雲老師及李築善學長」,「尹

    派宮傳八卦拳何靜寒老師」,「中華民國系東流空手道曾昆明老師及吳

    鴻瑜學長」,「中華民國合氣道總會游村祥老師及黃信榮學長」、「六合

    螳螂拳高手林嘉貞同學」、「詠春拳高手陳建興同學」、「斗六私立正心

    國術社第一屆同學」等人對後學的提攜及愛護。

  • 5

    另本門圓明武學入門弟子歐吉書及郭妍汝賢伉儷出錢出力最多,

    亦在此一併感謝。

    本書是後學第一部武學著作,能夠付梓對本人推動「傳統武藝復

    興運動」的意義非常重大,特別獻給母親鄭許錦猜女士及內人吳玉貞

    女士,感謝他們默默支持本人對中國武術的任性及執著。

  • 6

    第一部份、小八極套路

    1、前言:

    小八極:又名「小鈀子拳」、「八極架」、「八極小架式」、「開門內功八

    極拳」、「岳山八極拳」、「八忌拳」、「八技拳」、「把計拳」、「巴

    子拳」,由滄縣外傳後,又被稱為「老八極」。

    為小架子,是八極門入門的第一套拳法,非常重要。

    練習時,分三個階段來練習:

    第一階段:呼吸內力的鍛練

    每一式子、每一動作,都要求架式低沉而緩慢,講求功架的

    鍛鍊。故每一式子務須停留八次呼吸的時間、並且每一息必

    須綿、緩、細、長,息息入丹田。目的在於明勁及持久力的

    表現。

    第二階段:功架的爆炸撐張力

    講求「沉墜」「撐張」「穩重」等要訣,在練習的過程中,全

    身放鬆,由默數八次呼吸至身上八個重要部位,分別是頭、

    肩、手、肘、尾、胯、膝、足。每默念至該部位時心須將意

    念灌注,以達到崩張全身各部位。其目的在於暗勁及爆炸勁

    的表現。

    第三階段:發勁

    八極的勁道分為沉墜勁、十字勁、爆炸勁三種。

    以英雄獨立式:練習氣沉丹田之沉墜勁。

    馬步弓捶式:練習十字勁。

    蟒蛇纏身式:練習爆炸勁。並且配合速度及呼吸法(啍、

    哈)、捨身打法,以達成八極勁法。

    (*武壇八極:沉墜勁、十字勁、纏絲勁。)

  • 7

    2、小八極三十六式名稱:

    1、英雄獨立 2、手擎乾坤 3、白馬獻蹄 4、黑熊盤肘

    5、開弓射雁 6、蟒蛇纏身 7、金豹露爪 8、倚馬問路

    9、天王托塔 10、關羽觀書 11、黃熊拂掌 12、倚馬問路

    13、流星趕月 14、魁星執筆 15、黑熊盤肘 16、千斤墜地

    17、餓虎撲羊 18、黑熊闖林 19、毒蛇纏腕 20、黑虎偷心

    21、流星趕月 22、仙人撩衣 23、毒蛇纏腕 24、黑虎偷心

    25、倚馬問路 26、丹鳳投巢 27、張良拾履 28、玉燕投懷

    29、白猿回首 30、黑熊闖林 31、金雞抖翎 32、美人紉針

    33、懶虎伸腰 34、關羽觀書 35、羅漢捧腹 36、英雄獨立。

  • 第二部份:型之動作分解說明(小八極套路動作圖解小八極套路分解動作說明:12/3 定稿)

    圖五 手擎乾坤 2 圖四 英雄獨立 1 圖三 圖二 圖一 起勢-自然立

    併足,兩膝漸屈,身體下沉,

    同時雙手由下方緩慢向上、

    向前直伸,雙臂與肩同寬。

    雙手握巴子拳停於丹田處,

    調勻氣息,意念集中。

    雙手由頭頂下壓,經過鎖骨

    處。

    雙手由下上舉劃一大圓,充

    分吸氣入下腹丹田。 自然放鬆,肅立,兩

    腳尖併攏,

    兩手尖緊貼

    褲縫, 心中默念「頭、肩、手、肘、

    尾、胯、膝、足」八字。

    8

  • 圖十 圖九 黑熊盤肘 4 圖八 白馬獻蹄 3 圖七 圖六

    馬步,右拳內裹中段擋,左

    拳收於脇肋處。

    右腳前邁,身體整體跟進,

    成馬步下沉,右肘上頂,拳

    心朝上,左巴子拳收置於脇

    肋處,兩眼右視。

    上身原式不動,身體不可站

    起,重心在左腳,右腳提起

    成右獨立式,右手拳心向

    前,左手置於右手腕下,成

    十字手。

    上身原式不動,左腳前邁落

    步成左弓箭步,重心前移至

    左腳,右腳由地面劃弧踢出

    斧刃腿。

    上身原式不動,左腳由地面

    劃弧踢出斧刃腿。

    以下省略

    9

  • 第三部份:封面動作分解及說明(胸前十字扣頂心肘之解答)

    10

  • 11

    第四部份:小八極應用組手群

    1、前言

    本「小八極套路」在招式上雖然只有三十六招式,但本門(格鬥八極拳)依招式應用的性

    質,將延伸的變化招式總共區分成十五個組手群,其中每一個組手群大約有應用招式數十招。

    組手群組名稱分別為:

    (1) 手擎乾坤組手群:(英雄獨立+手擎乾坤) (2) 黑熊盤肘組手群:(白馬獻蹄+黑熊盤肘) (3) 蟒蛇纏身組手群:(開弓射雁+蟒蛇纏身) (4) 天王托塔組手群:(金豹露爪+倚馬問路+天王托塔) (5) 黃熊拂掌組手群:(黃熊拂掌) (6) 流星趕月組手群:(倚馬問路+流星趕月+魁星執筆+黑熊盤肘) (7) 馬步雙栽組手群: (8) 大纏絲手組手群:(大纏絲手+千斤墜地+餓虎撲羊) (9) 小纏絲手組手群:(毒蛇纏腕+黑虎偷心+流星趕月) (10) 丹鳳投巢組手群:(倚馬問路+丹鳳投巢) (11) 張良拾履組手群:(倚馬問路+丹鳳投巢+張良拾履) (12) 玉燕投懷組手群:(張良拾履+玉燕投懷) (13) 金雞抖翎組手群:(白猿回首+金雞抖翎) (14) 美人紉針組手群:(掛塌) (15) 懶虎伸腰組手群:(懶虎伸腰+關羽觀書) 其中「黑熊盤肘組手群」已發表的有:

    (1)順步胸前十字扣頂心肘(見本書第三部份封面動作分解及說明)。

    (2)倒攆頂心肘、逆步胸前十字扣頂心肘(見本書第七部份附錄之論頂心肘)。

    「小纏絲組手群」已經局部發表,可參見本書第七部份附錄之「小纏絲手之匯論」,其招式名

    稱有:

    (1)毒蛇纏腕(流星趕月式)。

    (2)小纏絲手之袖吞金式。

    (3)小纏絲手之引進落空式。

    (4)小纏絲手之肘部接穿襠靠式。

    (5)小纏絲手之肩臂接捲頭摔式。

    「大纏絲組手群」已經局部發表,可參見本書第七部份附錄之「小纏絲手之匯論」,其招式名

    稱有:

    (1)大纏絲手之千斤墜崩。

    (2)大纏絲手之鎖身銬。

    而本書第四部份的「小八極應用組手群」,集中發表一些廣大愛好武術的好朋友們比較少

    討論到的招式。

    在應用上略舉四個組手群中的一小部份例子來說明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啟發廣大愛

    好武術的好朋友們在武學的研究上多一些關懷及著墨。其分別是:

    (1)天王托塔組手群:

    a. 天王托塔典型式。(運用爬山手法)

  • 12

    b. 胸前十字扣托塔式。(運用磨盤手法) c. 捆腿天王托塔。(運用捆腿腳法)

    (2)黃熊拂掌組手群:

    a. 掃跟手扳子。(運用拂擋手法) b. 頸部屏風斬。(運用倒攆手法) c. 屏風斬。(運用破刀手法)

    (3)美人紉針組手群:

    a. 圈背勾腿下把蹩。(運用偷手法) b. 浮腰勾腿下把外蹩。(運用偷手法) c. 浮腰勾腿下把內蹩。(運用偷手法) d. 雙按美人紉針。(運用吞蹋腳法)

    (4)懶虎伸腰組手群:

    a. 推臂搵。(運用白猿回首身法) b. 走外揣。(運用獅子張口手法) c. 圈臂搵。(運用磨盤手法) d. 反臂走外揣。(運用反擒手法)

  • 2、組手群

    天王托塔組手群:

    圖四 天王托塔 圖三 圖二 倚馬問路 圖一 金豹露爪

    右弓步以搓步法併步向前搓

    進,左爪同時抓下成豎掌後置

    於心窩處,右爪上托成月牙鏟

    掌式,內含搯托勁。

    眼視右掌。

    右虛步變成右弓步,左爪順勢

    前探。

    上式原步不變,左爪由右爪上

    探出成餓虎撲羊式,右爪收回

    脇肋處,。

    轉身約十五度成右虛步,右掌

    變成虎爪由下向上探,左掌變

    成虎爪由上向下落,護於右肘

    下。

    13

  • 圖四 天王托塔典型式 圖三 爬山手 圖二 圖一

    甲方右手採下乙方左手,同時

    以左手上托乙方下巴處,同時

    雙腳夾住乙方前腳,以形成抗

    力。

    甲方出右虎爪以攻擊乙方面

    部,以引誘乙方左手上架之。

    乙方交叉步出右拳攻擊中

    段,甲方前腳向斜前方橫跨一

    步,以左手拂擋之。

    熊伸對敵式

    14

  •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胸前十字扣托塔式 圖四 圖三 磨盤手 圖二 圖一

    略文 略文 略文 略文 熊伸對敵式

    15

  • 略圖 略圖

    圖四 捆腿天王托塔 圖三 圖二 圖一

    略文 略文 略文 熊伸對敵式

    16

  • 美人紉針組手群:

    圖二 美人紉針 圖一

    右掌出按掌的同時,右虛式

    之右腳尖勾向右斜後方,蹬

    成左弓步。

    右掌上摟過左肩後,再向右

    脇肋處斜翻成仰掌,左掌成

    蓋掌,馬步變右虛式。眼視

    左掌處。

    17

  • 略圖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圖四 偷手 圖三 圖二 圖一

    略文 承上式,甲方以偷手手法,左

    手上採抓乙方左手手腕,並壓

    住乙方右手上臂,右手抓乙方

    左臂上衣襟。

    略文 略文 熊伸對敵式

    圖六 圈背勾腿下把蹩

    承上式,乙方未摔倒,甲方再

    乘勢改下把搵乙方雙腳。

    18

  •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浮腰勾腿下把外蹩 圖四 偷手 圖三 圖二 圖一

    略文 承上式,甲方以偷手手法,左

    手上採抓乙方左手手腕,並壓

    住乙方右手上臂,右手抓乙方

    右手手腕,甲方外勾乙方左

    腳。

    略文 乙方逆步出右拳攻擊中段,甲

    方左手拂擋乙方右拳。

    熊伸對敵式

    19

  •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浮腰勾腿下把內蹩 圖四 偷手 圖三 圖二 圖一

    略文 承上式,甲方以偷手手法,左

    手上採抓乙方左手手腕,並壓

    住乙方右手上臂,右手抓乙方

    右手手腕,甲方外勾乙方左

    腳。

    略文 乙方逆步出右拳攻擊中段,甲

    方左手拂擋乙方右拳。

    熊伸對敵式

    20

  • 略圖 略圖

    圖四 雙按美人紉針 圖三 圖二 圖一

    略文 甲方進右腿,出右手劈擊乙方

    面部,乙方急出左手架擋之。

    乙方逆步出右拳攻擊甲方中

    段,甲方以左手架擋之。

    熊伸對敵式

    21

  • 黃熊拂掌組手群:

    圖二 黃熊拂掌 11 圖一 關羽觀書 10

    左腳向左斜後 45 度,橫跨成

    馬步,右掌變拳向下橫擊護

    襠,同時左手向中央護住頰

    部。眼視右方。

    承上式原地不動,左腳勾住

    右腳膝膕處,成左獨立式;

    右掌不動,左掌由心窩處上

    昇至右掌肘內側,再向下劃

    弧至底,使挑勁上提成勾子

    手,眼視左手。

    22

  •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掃跟手扳子 圖四 圖三 黃熊拂掌 圖二 圖一

    略文 略文 甲方進左腳成左馬步,出右拳

    攻擊乙方面部,乙方急出左手

    架擋之,左掌拂擋向下拉。

    略文 熊伸對敵式

    略圖

    圖七 圖六

    甲方乘機轉身抬右腿鎖於乙

    方左腳內側,雙手反擒乙方左

    手臂。

    略文

    23

  • 略圖 略圖

    圖四 倒攆頸部屏風斬 圖三 黃熊拂掌 圖二 圖一

    甲方左手採抓過自已腦後,右

    手以破刀手法橫砍乙方頸部。

    甲方進右腳成右馬步,捆於乙

    方前腳外側,右手下垂。

    略文 熊伸對敵式

    24

  • 圖四 屏風斬(破刀手) 圖三 黃熊拂掌 圖二 圖一

    甲方左手下移擒住乙方左

    拳,右手同時揮擊以摔倒乙

    方。

    乙方連出左手攻擊中段,甲方

    進步成馬步抵住乙方右腳大

    腿內側,並以流擋手法防禦乙

    方攻擊。

    乙方進交叉步以右手攻擊上

    段,甲方左手上檔格架。

    熊伸對敵式

    25

  • 懶虎伸腰組手群:

    圖三 圖二 圖一 懶虎伸腰 33

    原式不變,右拳向右側緩慢

    擺出,眼視右側。

    身體向後轉 180 度與左腳相

    併足立,成半蹲式,左拳與

    右拳成 90 度垂直抱於胸脇

    間。

    右腳後倒叉步,雙手變成握

    拳狀。

    26

  •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推臂搵 圖四 白猿回首 圖三 圖二 圖一

    承上式,甲方十字扣過肩摔

    之。

    承上式,甲方轉身,以左手抓

    住乙方右手穿從乙方左手下

    方過並上伸,右手反抓乙方左

    手腕下拉,並用肩部頂住,以

    摔之。

    承上式,甲方急出右手上架乙

    方連出的左拳。

    乙方逆步出右拳攻擊中段,甲

    方左手拂擋乙方右拳。

    熊伸對敵式

    27

  • 圖五 走外揣 圖四 獅子張口 圖三 圖二 圖一

    承上式,甲方以青龍出水法,

    由乙方左手外側切入,並將乙

    方左手肘放於肩上以摔之。

    承上式,甲方用獅子張口手

    法,右手採住乙方左手腕,左

    手抓住左手肘。

    承上式,甲方急出右手上架乙

    方連出的左拳。

    乙方逆步出右拳攻擊中段,甲

    方左手拂擋乙方右拳。

    熊伸對敵式

    28

  • 略圖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圖四 磨盤手 圖三 圖二 圖一

    過渡式 承上式,甲方以磨盤手法,左

    手採抓乙方右手手腕,並壓住

    乙方左上臂,右手隔擋乙方左

    手手腕。

    承上式,甲方急出右手上架乙

    方連出的左拳。

    乙方逆步出右拳攻擊中段,甲

    方左手拂擋乙方右拳。

    熊伸對敵式

    圖六 圈臂搵

    略文

    29

  •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五 反臂走外揣 圖四 圖三 反擒手 圖二 圖一

    甲方將乙方之右手拉伸,至於

    右肩之上而摔之。

    略文 略文 略文 熊伸對敵式

    30

  • 31

    第五部份:女子防身術

    1、前言:

    坊間女子防身術的論述汗牛充棟,常有論及「四兩撥千斤」之法,然而實務上想要以四

    兩撥千斤手法致勝則需要實戰實力高出對方許多,亦即實力必須相當懸殊,才有可能做得到。

    這絕非學得一招半式的擒拿招式的人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女子,在先天體能上不能和男子相

    較,最好的建議還是智取,除了有把握在一出手就能重創歹徒,令歹徒暫時動彈不得,否則

    不但出手不成反令歹徒凶性大發,屆時將會造成更大傷害。

    基於上述理由,本門強調女子如果遇到歹徒攻擊時,要慎選出手時機,絕對要趁歹徒不注意

    的時候偷襲,或利用引上打下、聲東擊西的技巧,攻擊其脆弱部位,而且出手千萬不可以心

    軟,務必要使對手喪失行動能力長達一分鐘以上,才有充分的時間離開現場,或尋求支援。

    所以本門特別選擇格鬥八極拳中一些殺傷力比較大、運用時不必高度武術技巧而且容易施展

    的招式提供各位選用,希望各位同好平時能夠自行演練至非常熟練,運用時才能得心應手。

    所謂「藝高人膽大」,故平時模擬過各種突發狀況,臨敵時自然不會驚恐失措,武術招式才能

    順利完全施展。

    在製作招式解說時,雖然力求詳盡,但礙於圖片很難完全呈現招式技藝的施展實況,除

    了招式外型之外,尚有速度、時機、角度等難以盡述,學者需要用心揣摩善加體悟,自然能

    夠心領神會運用自如。如果希望能快速入門,亦可接受本門的訓練,在技巧上或許可以更有

    把握。

    2、實用招式

    想要以嬌小的身軀搏倒身材比自己高大的大漢並非不可能,但是光憑「以柔克剛」、「沾

    袖即摔」的口號,就想擊敗歹徒,豈有那般容易!可能你會說,電影裡頭許多武功高手都

    是以瀟灑美妙的身形,在不可思議的角度發出威力無比的勁道,看起來似乎都是真的!其

    實,看過柔道比賽的人一定都知道柔道選手對招時雙方都是使出全身力氣,盡力相搏,絲

    毫沒有瀟灑飄逸的美感。但柔道是以「柔」著稱,為何比賽時看不出柔在哪裡?國術有些

    號稱「柔能克剛」、「以靜制動」的高明武術為何都不在世界搏擊擂臺上嶄露頭角?實在是

    因為對敵時若確定自己功力高出對手太多自然能從容應付,否則就要全力相拚。貓捕鼠、

    獅搏兔其體型相差數倍,以大搏小尚且全力施為,豈有「以小敵強」能瀟灑自如的道理!

    要知道即使自己技巧功力高出對手許多,出手也要思之再三,評估之後再出手,否則評判

    錯誤可是生死立判的事。

    在現實生活中能以小勝大,是建立在對突發狀況的不斷模擬,和善用適當技術上。其

    關鍵在於「知」打「不知」,與精妙的招式設計。尤其婦女體態通常比男生嬌小,且肌肉不

    及男生發達,選擇適當招術與時常模擬練習更是化險為夷的關鍵。以女子防身術而言,其

    適當的招式要注意的有兩點:

    1.要能不必耗費太大力氣就能施展:

    2.攻擊部位要能使對手喪失攻擊能力達一分鐘以上,以利脫離現場求救。

    而模擬訓練首要注意的事項是有精通實戰者現場指導,否則招式的施展時機與角度不

    對都會造成威力全失。否則讀者可以依據坊間任何一本記載防身術招式演練看看,當對手

    以強烈攻擊意圖全力施為時,是否尚可運用自如,屆時你自然能知道招式在實際運用與想

    像是有距離的。

    格鬥八極的精神是要將頭、肩、肘、手、尾、胯、膝、足的力量作整體性的運用,換

    句話說,就是不論由身體何處出手都要能運用全身整體的力量,不能只有單純的手部或腳

    部的局部力量來攻擊而已。如此,在臨敵運用時,才能產生最大的破壞效果,達到防身的

    目的。

    以下所例舉的女子防身招式,是依據八極拳武學精神演化而來的拆解招式,因為許多

  • 格鬥八極招式的施展是築基於高明的武術技巧,而這些武術技巧需要經年累月的不斷揣摩

    勤練才能達成,如何要讓女子能順利在短期內學會,並能臨敵施展,勢必須要做一些演化,

    以求達到將高深武術技巧變成容易施展、實用性高與威力強大的結果,絕對足夠挫敗對手

    並使其喪失攻擊能力達一分鐘以上。

    以下特將女子防身術的招數,分成正面與背面的頭抓、肩抓、抱腰 6點舉例說明,只

    要平時熟練運用技巧,則應用之時自然可以順利施展,防衛自身安全。

    1. 正面頭抓:

    男女口角時,常見到男生由正面抓住女生的頭去撞牆,或強拉她到其他地方,對這種

    會粗魯的抓住女生頭部的男生,千萬不要猶豫,也不要心軟!要當機立斷給予痛擊然後逃

    離現場求救。如果不反抗,任由他將自己拖倒或用頭去撞擊牆壁等硬物之後,妳已喪失抵

    抗能力,屆時要再反擊就為時已晚了!要知道「抓頭」其背後所代表的不只是猥褻而且是

    憤怒,沒有讓妳有一點解釋或緩衝的空間,萬一沒有及時遏止,將會帶來極大的傷害,所

    以出手時一定要果決、堅強且全力以赴以避免被傷害。

    體型高大的男生,容易抓住體型較小的女生的頭部,且一旦頭部被拖動,全身便會跟

    著移動,所以女子防身術要對頭部被抓的狀況加以模擬。雖說頭部被抓時全身容易跟著被

    牽動,但是以武術家的眼光來看,頭部是可以灌注全身力量的地方,是除了雙手雙腳之外

    的攻擊利器,在體勢沒有被破壞之前,以頭部做反擊,反而較手部攻擊有利。熟知此一觀

    念則遇到頭部被抓的情況時就能夠鎮定,保持自己體勢的穩定,並施展防身的招式。

    另外,特別需要再次提醒女性同胞的是,坊間許多女子防身術的書籍雖然都號稱「能

    讓攻擊者跪地求饒」,但是這是一個極為危險的觀念。首先,以防身招式挫敵之後,第一要

    務就是趕緊離開現場請求救援,而不是留在原地觀看歹徒痛苦的模樣,或者幻想歹徒會跪

    地求饒,答應不再侵犯。因為歹徒雖然一時挫敗受傷,但必定更加激怒歹徒,引來更猛烈

    的攻擊,如果不能有效地使歹徒喪失攻擊能力達一分鐘以上,使自己能從容離開現場,則

    後果將不堪設想,更遑論讓歹徒跪地求饒了!所以奉勸練習女子防身術的婦女同胞要認清

    這一點,不要自恃學過一些擒拿防身的招式,就輕易的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

    正面攻擊所舉的拆解範例,所運用的技巧都非常簡單,只要會做彎腰、轉身折腕、下

    壓、踢起四個動作就可以施展。站立彎腰幾乎大家都會;轉身折腕則要觀察圖片動作,但

    也不難;下壓後踢起則是反射動作也不需刻意練習,所以此招式不論身材年齡,只要練習

    純熟即可輕易施展,且效果卓著。平時鍛鍊動作說明如下:

    平時鍛鍊動作--腰部前壓

    (1)前壓時頭部抬高前視,下巴前伸,胸部被挺直,氣集中於腰部命門,。

    (2)兩腳膝蓋不可彎曲,儘量用手底掌碰觸地面。

    (3)拉背、腰、臀、大腿小腿後側直至腳跟的筋。

    側面圖 正面圖

    32

  • 正面頭抓拆解範例(甲方-歹徒;乙方-女子):

    圖四 圖三 圖二 圖一

    退右腳,頭像要鞠躬一般

    向前低頭,不要緊張,這

    樣才能將全身之力用

    上 。此動作的目的在於制

    住甲方的手腕。

    不要因頭髮被抓而後退,

    反要用兩手將甲方的手固

    定在自己的頭上。

    甲方以右手抓住頭髮。 與甲方正面相對。

    略圖 略圖 略圖

    圖七 圖六 圖五

    順勢以腳尖踢其面部。 轉身以手壓制其肘,使甲

    方身體壓低。

    甲方手腕受制之後,身體

    會前傾蹲低,此時要趁勢

    將其手腕折後,以自己的

    手肘壓制住甲方的手肘,

    並轉身成弓步。

    圖五反面

    注意如何制住手腕。

    2.背面頭抓

    憤怒的攻擊者常從正面攻擊,而心懷不軌想要非禮的色狼則常從背後襲擊。背後襲擊

    的幾個部位中,以抓頭最能使人跌倒,乙方一旦跌倒之後,甲方再撲坐到乙方身上,則乙

    方就比較不容易逃走或反擊。尤其是一些平時不常運動的人,腰背更是僵直,從背後一拉

    就更容易跌到。所以,在頭髮被抓的一瞬間千萬要記得將身體放鬆,務必使腰部靈活不易

    被拉倒,並留下更大的回擊空間,如此施展下面範例的技巧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背面頭抓拆解範例的重要技巧為「腰部大繞環」。平時要常鍛鍊腰部大繞環,使腰身柔軟

    有力,在受到攻擊時才能順利施展。另外,踢下陰一定要全力踢出(踢下陰只會造成重

    傷害,但不會致命,請放心!),務使甲方喪失攻擊能力,乙方才能安然逃出求救。平時

    33

  • 鍛鍊動作說明如下:

    平時鍛鍊動作--腰部大繞環

    (1) 手儘量前伸,下巴朝前,脊椎打直做預備動作。

    (2) 手往側面畫圓,此圓與地面平行。

    (3) 翻身時手仍然伸直,不可隨便擺。

    (4) 以脊椎為軸,脊椎會在同一點摩擦旋轉,造成脊椎傷害,要以整個腰為軸,來

    鍛鍊腰轉的力量。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34

  • 反面頭抓拆解範例(甲方-歹徒;乙方-女子):

    圖四 圖三 圖二 圖一

    乙方固定住甲方的手掌,

    以腰為軸轉身。

    甲方將乙方頭髮下拉,企

    圖將乙方拉倒。

    甲方抓住乙方之頭髮。 背對甲方。

    略圖 略圖

    圖六 圖五

    乙方踢甲方的下陰。 甲方因手掌被制住,而身

    體上浮。

    3.正面肩抓

    登徒子對女生搭訕時,常見其先搭肩試探,或以搭肩拉近彼此的距離,表示友好,然

    後再對女子伸出祿山之爪。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對方不是很讓人討厭,或攻擊性強,可以

    先口頭警告,表示不喜歡人搭肩碰觸。對方如果置之不理,或感覺到有受攻擊的威脅,就

    要設法反擊,以免受傷害。在以下的招式拆解範例的技巧不只運用在攻擊者搭肩,也可以

    運用在抓衣領、摸胸部等狀況。各種狀況不同,運用時稍有差異,但技法大致是一樣的。

    例如正面抓肩時不必固定甲方的手,但其他狀況則要先固定甲方的手再施展技法:如果距

    離太遠踢不到下陰,可以先踢腳脛骨再以膝蓋或手攻擊頭面使其喪失攻擊能力。

    在臨機運用時手的角度和力量必須運用正確,招式威力才能完全顯現。而且此招式要

    施展並不困難,但是如果施力不當,是沒那麼容易制服甲方的。其要點在於下壓時需運用

    全身力量下坐破壞甲方體勢,只是肩膀用力下壓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平時鍛鍊可以利用

    「撐掌旋肘」的動作,練習手肘內扣的角度、手肘的旋轉與手掌的撐抓。動作說明如下:

    平實鍛鍊動作--撐掌旋肘

    (1)此為開門手的先前準備工作,即金豹露爪的手法。

    (2)肘與心相對。

    (3)旋轉時肘不可晃動。

    (4)撐出的掌須要坐腕。

    (5)掌的路徑要儘量圓,且所畫之圓要平行於身體正面。

    35

  •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正面肩抓拆解範例(甲方-歹徒;乙方-女子)

    略圖

    圖四 圖三 圖二 圖一

    乙方手肘往下、往外畫

    弧,並配合下蹲成弓步動

    作,此時甲方搭肩的手被

    壓制而疼痛不堪,一定會

    隨乙方下蹲的動作下蹲。

    乙方以手肘內扣,壓住甲

    方的尺澤穴,使其疼痛不

    敢再往前靠近,另外一手

    攔住甲方的右手。

    甲方以手搭住乙方的肩

    膀,另外一手企圖襲擊胸

    部。

    正面與甲方相對。

    略圖

    圖五

    乙方前踢攻擊下陰。

    4.背面肩抓

    歹徒常在暗夜的路上跟蹤單身女子,尋找下手的機會,當女子發覺被人跟蹤時,心中

    必然充滿恐懼不安,此時要儘量走到人多的地方求助。但若是還沒走到人多的地方,歹徒

    就從背後搭上妳的肩膀企圖攻擊時,該如何處理呢?以下介紹的方法是很實用的招式,不

    必太多技巧與氣力就可以施展,可給予跟蹤的歹徒痛擊。此招式施展的關鍵在於固定對方

    手掌、轉身、旋臂下壓等三個動作要一氣呵成,不給對方有反應的時間,且旋臂下壓要運

    用到的力量不只是手臂,連同身體的力量也一起用上才能奏效。

    平時鍛鍊的方法可以從練習掄背的動作開始,掄背的動作要領說明於後:

    36

  • 平時鍛鍊動作—掄背

    (1) 掄背分成前掄背與後掄背,前掄背前旋,後掄背後旋。

    (2) 肩部放鬆,所畫的圓要平行於身體正面的垂直線。

    (3) 手臂要劃過耳際。

    (4) 手臂後伸時要注意不可外開。

    (5) 目的在於開展肩部關節。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背面肩抓拆解範例(甲方-歹徒;乙方-女子)

    圖四 圖三 圖二 圖一

    腳從背後倒叉,預備轉

    身,同時手臂後旋上舉準

    備下壓。

    乙方先以手固定住甲方的

    手掌。

    甲方抓住乙方的肩膀。 背對甲方。

    略圖 略圖

    圖六 圖五

    後腳前踢攻擊臉部。 轉身同時手臂向下壓,制

    住甲方之手肘、手腕,令

    其疼痛難耐,因此身體前

    彎。

    37

  • 5.正面抱腰

    許多性侵害的案件,都是因為與被害者熟識,所以一時疏忽防備而發生的。例如在約

    會時,男方一廂情願的以為女方是害羞而拒絕親熱,所以躍躍欲試,當女方覺得自己的拒

    絕被對方視而不見時,馬上要設法從現場脫困。此時男方很可能從正面連腰帶手抱住女方,

    此時手臂完全不能活動,那麼能運用的武器就只剩下頭擊了,所以在被抱住的危急時機就

    應該立即以我的頭去打擊對方的頭。雖然說同樣都是頭部的碰撞,然而全力撞擊的一方雖

    然只有些痛,但被撞擊的一方在無預備狀態下就會疼痛難當。所以在平時鍛鍊時就要想像,

    頸部向前彎,是向前以前額撞擊對方眼、鼻;頸部向後仰,是以後腦撞擊對方的眼、鼻。

    一旦得手對方必定掩面哀嚎,喪失攻擊能力,再施以前踢撩陰的目的則是為了確保對方絕

    對無法反擊,如此自己才能安全的全身而退。

    平時鍛鍊動作--頸部前後運動

    (1) 緩緩前後搖動鬆開頸部前後肌肉

    (2) 頸部前壓時拉鬆頸部後側肌肉。

    (3) 頸部後仰時拉鬆頸部前側肌肉。

    (4) 向前時觀想以頭前擊,向後時觀想向後攻擊。

    圖一 719 修 圖二 720 修

    正面抱腰拆解範例(甲方-歹徒;乙方-女子):

    略圖

    圖四 圖三 圖二 圖一

    乙方縮腰同時以底掌推開

    甲方,並以前踢攻擊下

    陰。

    乙方以頭錘攻擊其臉部。甲方連腰帶手摟抱住乙

    方。

    正面與甲方相對。

    38

  • 6.背面抱腰

    色狼大半都是從背面偷襲,所以女子防身術中拆解背面抱腰的招式是相當重要的。以

    下的拆解範例,是運用巧妙的手法化解了甲方的環抱。其重點在於以自己的五指,去搬動

    甲方的拇指與四指,一旦甲方的指頭被乙方控制住,則甲方攻擊就會全面瓦解,此時再施

    以撞肘撩陰的攻擊動作,就能將甲方擊倒。平時的鍛鍊在於後撞的角度與力道,後撞的角

    度肘要高於肩膀,肘與肩膀的連線與身體中線的夾角約 45 度,撞肘的目標是甲方的頭部;

    後撞的力道必須使用全身的力量,而非僅僅是肘部的力量而已,如此才能對甲方造成嚴重

    的傷害,使甲方無法反擊。

    平時鍛鍊的動作--合身撞肘

    (1)前壓時身體前合,活動背部肌肉。

    (2)後仰時身體後伸,活動腹部肌肉。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39

  • 背面抱腰拆解範例(甲方-歹徒;乙方-女子):

    圖四正面 圖三正面 圖二正面

    圖四 圖三 圖二 圖一

    趁勢將甲方的手臂扳至身

    體側方,以脫離甲方的環

    抱。

    乙方一手扳大拇指,另一

    手扳其他四指,使甲方手

    指疼痛不堪。

    甲方從背後抱住乙方的腰

    部。

    背對甲方。

    略圖 略圖

    圖六 圖五

    用後腳勾踢甲方的下陰。 緊抓大拇指的手不動,令

    其疼痛,趁勢以手肘攻擊

    頭部。

    40

  • 41

    第六部份:圓明柔術養生氣功

    1、 前言: 老子曾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有患?」。聖賢以身為天

    下,所以無視於己身的利益安危,行其所當行,至其所當至,所以無有己身。但另一方

    面,老子也認為人要修養人格,必須從「養生」做起,所謂「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

    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久,沒身不殆。」。也就是說能善養生息,守靜歸根的人才能知道天地之常,知道天地之

    常,才能忘欲而無所不包容,無所不包容的人,才能做到以身為天下,做到「無身,無

    有患」的境界。

    從「養生」到「無身」是古人進德修業的次第,但現代人處於紛亂繁忙、五光十色

    的環境,要談養生並不容易。首先現代人生活作息忙碌緊張,面臨各種壓力,蠟燭兩頭

    燒,自然容易有各種不同的疾病產生;其次現代人處於資訊發達、講求功利的的社會,

    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心神外馳不能守靜致虛,所以因文明而產生的文

    明病也日漸增加。

    武藝的修習者,可以藉助武術格鬥招式的演練收攝身心,達到身口意一致;也可以

    利用氣功動作吐故納新,消除緊張與疲勞,所以武藝可謂適合現代人集修身與養生於一

    身的最佳途徑。所以圓明武學除了致力於格鬥八極的研究推廣,也極意倡導養生氣功,

    目的在求武藝上能內外兼修、剛柔並濟,在德業上能守靜致虛、歸根復命。

    以下先介紹圓明武學養生氣功,圓明柔術的其中一種----八極健身術。養生氣功之

    所以能養生,在於「氣」是否能因為體勢的變換而敷佈於全身各個部位,因為「氣隨意

    轉、以心御氣」,所以每個氣功動作應該有其不同的「內意」。圓明武學將八極健身術歸

    於養生氣功之一,是因為將以提升八極健身術的內在意涵,在每個動作中賦予個別不同

    的「內意」,因內意的灌注「氣」才能在動作中持續涵養積蘊,使身體的正向能量不斷的

    提升累積,達到意想不到的養生功效。

    2、 八極健身術 (1)總說

    a. 本門將八極健身術,放在八極拳課程操練結束後練習,其目的在於利用八極健身術的動作,來舒緩已經疲勞的筋骨。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要儘量放輕鬆,以達到

    舒緩的目的。

    b. 八極健身術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其深層意義,在練習時要放慢來做以體會其內在意涵。

    c. 在練習八極健身術時要將每一個動作完整做完,效果才會好。例如抬臂繞環時上抬要抬到最高,畫圓要化最大圓,手勢不可任意擺放。

    d. 總括以上三點,口訣為:「放鬆、放慢、放大」 (2)分說

    a. 抬臂繞環 以併足立為起勢, 深呼吸同時兩手下抱, 兩手交會後手背相抵向上舉起, 舉至最高後,兩手翻轉成手掌向前, 向身體兩側化弧後成下抱姿勢, 依據上述動作重複數次。 內意在於用上提之手勢將氣下沈,利用外放、下擺回收的手勢將氣收攝於丹田。

  • 圖一 0916 修 圖二 0920 修 圖三 0917 修 圖四 0918 修

    圖五 0919 修 圖六 0920 修

    b. 扭臀擺腰 以馬步為起勢, 以身體中線為軸轉動,樁步由馬步轉成弓步, 自然甩動兩臂,拍打側腰, 轉身成馬步過渡, 再轉成弓步,自然甩動兩臂拍打側腰, 依據上述動作重複數次。 內意在於利用扭臀擺腰,而脊椎做軸向旋轉,將氣展放於外,內收入中,暢通兩臂。

    圖一 0921 修 圖二 0922 修 圖三 2244 修 圖四 0923 修

    42

  • c. 舉臂仰伸 以併足立為起勢, 深吸氣並緩緩將兩手抬平, 到最高點後身體後仰,並將兩手向外開至與肩同寬, 慢呼氣並循上抬手臂的路徑將兩手放下,至手臂與肩同高時,手停止下降, 緩緩下蹲到最低點,手繼續下降畫弧後往後上升,腳隨手的動作伸直, 成折腰手向正前的姿勢後,循原路徑回復兩手平舉的姿勢, 依據上述動作重複數次。 意念在於利用手輔助將脊椎做前後拉伸,後仰則氣在前胸,前俯則氣在腰背。

    0932 修 0933 修 0932 修

    圖一 0924 修 圖二 0925 修 圖三 0926 修 圖四 0927 修

    43

  • 圖五 0928 修 圖六 0929 修 圖七 0930 修 圖八 0931 修

    圖九 0934 修 圖十 0935 修 圖十一 0934 修 圖十二 0932 修

    44

  • d. 左右撐掌 以馬步為起勢, 以身體中線為軸轉動,樁步由馬步轉成弓步, 自然甩動兩臂,拍打側腰, 轉身成馬步過渡, 再轉成弓步,自然甩動兩臂拍打側腰, 再轉身成馬步過渡,又成弓步時兩手內縮後向外撐掌, 依據上述動作重複數次。 意念在於利用扭腰擺臀的環形力內收上提而外放,成為可攻擊的氣。

    圖一 0921 修 圖二 0922 修 圖三 2244 修 圖四 0923 修

    圖五 2244 修 圖六 2247 修 圖七 2248 修 圖八 2244 修

    圖九 0923 修 圖十 2244 修 圖十一 0922 修 圖十二 2244 修

    45

  • 圖十三 2245 修 撐掌 圖十四 2246 修

    圖十三側面 2249 修 圖十四側面 2250 修

    46

  • 47

    WWeellccoommee TToo JJooiinn UUss

    時時間間::每每周周六六上上午午 99::0000~~1122::0000 SSaattuurrddaayy AAMM99::0000~~1122::0000 地地點點::中中正正紀紀念念堂堂--國國家家劇劇院院--迴迴廊廊 NNaattiioonnaall TThheeaatteerr CCoonncceerrtt HHaallll--ggaalllleerryy ((CC..KK..SS.. MMeemmoorriiaall HHaallll)) 聯聯絡絡電電話話::00993322--007700--117711((洽洽吳吳先先生生)) 網網址址::hhttttpp::////hhoommee..ppcchhoommee..ccoomm..ttww//aarrtt//ttoorrcchhbbaajjii hhttttpp:://hhoommee..kkiimmoo..ccoomm..ttww//aauugguussttmmoo22//

    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http://home.pchome.com.tw/art/torchb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