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滴水 夏雨冰xmwb.xinmin.cn/resfile/2012-04-15/b15/t15b0415.pdf2012/04/15  ·...

1
B !"!" # !$ 星期日 #$%&'()%&'()**%+,-+,-%+,. !/小时读者热线01!!22 责任编辑:王瑜明 视觉设计:窦云阳 星期天夜光杯 · 市井故事 如果我是一滴水 夏雨冰 小玉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她的 爸爸是个大富翁,小玉是个名副其 实的富家公主。 这天,细心的爸爸偶然发现, 女儿的嘴唇干得像结了一层老茧, 心里陡地一颤,这孩子会不会生了 什么病?说来也怪,还没到医院,小 玉的嘴唇竟红润如常了。不得已, 爸爸只好又将女儿带回来,特地将 小玉送到学校,想叮嘱一下老师关 心一下小玉。 说来也巧,校门口正好碰上李 校长。李校长对小玉的爸爸再熟悉 不过。原来,小玉是二年级时转入这 所学校的,从小玉入学那天起,每逢 重大节日,小玉爸爸便会对学校进 行大笔资助,所以,在这个学校里, 无论是谁,都对小玉高看一眼。 听小玉爸爸说起关心小玉一 事,李校长点点头,接着似乎想起 什么,说:“您对我校贡献大,可自 从小玉进入学校,学校一点照顾都 没给她。正好市儿童基金会下拨一 部分资金,我决定就资助小玉了!” 小玉的爸爸一听就要拒绝,但李校 长却一摆手说:“什么都不要说,我 知道你不差钱,但这是我们学校的 心意。”拗不过李校长,小玉的爸爸 只好勉强同意。 为兑现承诺,李校长当即召开 教师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会上几乎没人反对。这也很现实, 因为这几年学校的发展,很大一部 分都归功于当地一些富商,如果没 有他们的支持,学校确实达不到今 天的规模。 这时,有个班主任站了出来, 犹犹豫豫地说:“校长,我不是不同 意您的想法,只是资助学校的不止 小玉爸爸一个,如果只给小玉一 人,会不会—— 这个话不无道理,李校长也十 分为难。这时又有个班主任说: “校 长,我倒有个主意,不如咱们搞一 次有奖征文,前 名就设定为富 翁的孩子,如此一来,他们既得了 奖金,家长也觉得脸上光荣,绝对 比把钱送到他们手上合适!”这主 意不错,李校长立即拍板。 征文活动展开了。不到一周,征 文组委会便收到上百件征文,参与 面很广,小玉和其他富翁家的孩子 也都在其中。征文结束后,组委会把 获奖名单公布出去,喜报上第一个 便是小玉的名字。李校长第一时间 把获奖消息告诉了小玉爸爸,还说 学校要搞个隆重的颁奖典礼,小玉 爸爸一听喜上眉梢,立即表示如期 参加,而且这个典礼的所有费用均 由他赞助。 颁奖典礼上来了不少有头有 脸的家长。李校长呢,始终陪在小 玉爸爸的身边,过了好一会,他才 低声说:“小玉爸爸,实不相瞒,此 次征文是为小玉和另外几个对学 校有贡献家长的孩子特设的。” 小玉的爸爸头上像被浇了一 盆冷水,刚要说什么时,主持人宣 布一等奖颁奖开始,由校长为一等 奖获得者小玉颁奖。小玉兴致勃勃 地走上台,略带羞涩地站在那里。 李校长拿过烫金证书放到小玉手 上,又拿过一袋装有奖金的信封交 给小玉。这时,主持人把话筒送到 小玉面前,让小玉发表一下获奖感 言。小玉说:“其实,我想说的都写 在了我的征文上,你们能满足我的 要求把征文读一读吗?” 台下的学生听到小玉的话顿时 兴奋起来,他们也想听一听一等奖 的作文是怎样写的。小玉大大方方 地读开了。征文的题目叫《如果我是 一滴水》。征文读完,掌起响起,小玉 爸爸一扫刚才的不悦之情,高兴地 来到台上,对女儿说: “小玉,你真是 长大了,现在你告诉爸爸,你的奖金 要做什么?”小玉说: “我想用这笔钱 买矿泉水。” “矿泉水?买矿泉水干什 么?” “爸爸,我要捐到旱区去!”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看着女儿 干干的嘴唇,小玉的爸爸恍然大 悟,心疼地说:“好样的,爸爸也决 定,向旱区捐水。不过孩子,你也太 傻了,捐水也不能以自己的身体为 代价呀!”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 么回事,这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 了,那些坐在台下狂饮可乐和矿泉 水的富家子弟,几乎同时将瓶口盖 了起来。 李校长当即号召,发起捐水 活动,所有学生积极响应。本是一 场隆重的颁奖典礼,现在已变成 了热闹非常的捐 水现场…… !"青春励志故 # 征文优秀作品 选登$ 故事 崔立 清朝古碗 荒诞的真实 李向阳接到任务去乡下采访, 村里没招待所,刘村长把他安排在 自己家,却被拒绝了。李向阳指着 村口那几间破落的房子,问:“我能 住那家吗?”刘村长有些迟疑,还是 带着李向阳敲开了那家人的大门。 开门的是个灰白头发、蓬头垢 面的男人。一瞧是刘村长,脸上堆 满了笑: “村长,您有事吗?”刘村长 官腔地点头介绍:“这是老姚。”又 一指身旁的李向阳说:“这是市里 派来的李记者,来我们村做些采访 工作,要在这里住上半个月。组织 上把他安排上你们家住,到时会发 一些补助给你。” 老姚有些受宠若惊,市里的记 者咋会到自家来住?村里又不是没 好房子。不过既然村长都发话了, 更何况,还有补助。老姚点着头: “村长,您安排吧。” 其实李向阳也不想住老姚家, 那么又脏又破的地方,他是看中了 老姚家门口那只喂狗的碗。他祖上 对古董深有研究,他本人对古玩也 有浓厚兴趣,有时间就往古玩市场 跑。那只碗,若没看错,应出自于康 熙年间,价值不低。 老姚家也没什么人,老伴死得 早,儿子儿媳都去外地打工了,只 留下一个上小学的孙女。 白天,李向阳去附近的村落走 走,看看一望无际的田野、辛苦劳 作的农民,也做些采访,记录下这 里的点点滴滴。 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 确,老姚不在家时,李向阳暗暗地 拿起手机,就着那只碗,拍下几张 照片,发给在城里的同学,让他赶 紧去找最权威的专家。三天后,消 息来了。结果让李向阳兴奋不已。 这是只康熙年间的古碗,据说,目 前留在世上的只有两只,一只流落 海外,另一只,应该就是这个了。如 今的市场价,不低于 万元人民 币。李向阳乐了,当初领导让他来 走农村,他还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看来,这也算因祸得福了。 可怎么才能把这只碗给拿下? 悄悄地带走,估计不行,那狗太凶 了,自己只要靠近一点,它就叫嚣 起来。而且自己拿着这碗,是为了 卖出去的。要是到时被人发现是偷 的,更不好。眼瞅着半个月的时间 快到了,李向阳也没想出个好办 法。 恰恰是在那天,李向阳刚从田 间回来,看到老姚一个人老泪纵横 地坐在门口,还有村长,几个村民, 也都围坐在那里,一个个愁眉不展 着。一问,原来老姚的儿子在打工 的工地,从楼上掉下来,摔了个半 死。工头跑了,眼下儿子躺在那里 的医院,没钱就要出院。眼瞅着就 命悬一线了。村长发动大家捐了几 千元钱,可这点钱,哪够啊。李向阳 说:“我出 万元吧。”大家以为听 错了。老姚也激动无比,不敢相信 自己的耳朵:“李记者,我怎么可以 拿您这么多的钱啊?” 李向阳想了想:“要不,你把你 门口那只喂狗的碗给我吧,这样, 你也算没白拿我的。”老姚说: “行, 您拿走便是。” 当晚,李向阳坐着村里的拖拉 机,到了县城,又转车回了市里。第 二天中午,李向阳就回到了村里, 带来了他的 万元钱。看着那几大 叠崭新的钱,老姚真是乐坏了!老 姚的孙女,适时地递上了那只狗 碗。碗被洗得干干净净。 李向阳拿过碗时,那只一直蹲 在那里的狗,突然直起身,朝着李向 阳一脸的虎视眈眈,把他给吓坏了。 老姚不慌不忙,招呼孙女把喂 狗的新碗拿出来。孙女哎了一声, 从屋里一下端出了七八个碗,问老 姚: “爷爷,您说的是哪一只啊?” 李向阳看着那七八个碗,有些 傻眼了。那些碗竟和他手里的碗一 模一样! !本故事由%文学 &手机小说报 ' $ “讨厌”的舒舒 李佩玉 丈夫临死那段时间,妻子舒舒突然生 出几分同情来。其实舒舒长得很耐看,因 她常常粗话连篇,动辄与人吵架发出的刺 耳噪音,让同事和邻居很难想起她有什么 美丽。 舒舒刚进单位时,也有较好的同事。 有一次舒舒病假,一位同事打电话来询问 情况,不料舒舒一口气不停地高八度音量 向同事倾倒苦衷,颠来倒去的埋怨声,反 反复复的伤心事,让电话那头的听者耳膜 生疼却又一时无法挂断。大约 分钟后, 舒舒有点讲累了,那头赶紧对准话筒插上 一句“以后看你时再说”,匆匆挂断电话 ……自此很少再有同事敢和她联系。 平常舒舒总为芝麻绿豆小事与年迈 的公婆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直吵到 公公去世,婆婆搬出。那年春节将至,别人 家正为年货忙碌,唯独丈夫脸上多出几层 阴霾。就在那个长假,丈夫整理了生活用 品绝然奔赴海南岛,直到 年后带着医生 开出的癌症晚期诊断返回…… 丈夫去海南岛那几年,舒舒独居的日 子该太平了吧,她又养起了小狗,那狗与 她为伴也是特别会叫,半夜发出的刺耳 声,令邻居们恨得咬牙切齿。舒舒常牵着 狗进进出出,有时也竭力喝住乱叫的狗, 可她随手甩铁门的声音超过狗叫的高分 贝,让人讨厌、讨厌…… 前不久,舒舒房间里突然飘出一股股 浓浓的中药味,大家才知这个缺少阴阳协 调的女人正给病危的丈夫用心熬药,她好 像忘了“被抛弃”的仇恨,忘了曾经吵闹不 休的岁月。每天一大早骑上助动车赶到医 院配药,匆匆回家熬药,端到丈大病床喂 药。她瞒着年老的婆婆,做得尽心尽责。直 到丈夫挨到阴雨绵绵的惊蛰夜终于对舒舒 歉疚地会心一笑后撒手人寰,她显得异常 平和………有人开始重新评价舒舒:她倒 不是那种撕心裂肺般号啕的做作腔。 “这就 是命。”舒舒轻轻坦言, “以前我太不懂事, 人生风风光光或平平淡淡都过一世,何必 吵闹得自己痛苦又让别人讨厌呢?” 生活中,我们若能给身 边的“讨厌者”多一分沟通和 宽容,对方的醒悟或能提前 一些吧。 越狱 罪犯越狱后被抓了回来。警察问: “你为什么越狱?”罪 犯答: “这里伙食太差。”警察问: “你是用什么把围墙上的 铁条弄断的?”罪犯说: “中午的面包。” 服务 在加油站,司机对加油工说: “加满油之后, 能不能再帮我检查一下轮胎?”加油工加满油后, 绕着汽车转了一圈,说:“一、二、三、四,您放心, 轮子都在。” 都市 天津京剧院的著名花脸演员康万生先生来到上海( 一个人开了一场演唱会(唱了%打龙袍'%盗御马' 个唱段(让上海戏迷一饱耳福(一睹风采) 京剧风靡京津一带(上海则是观众*票房*戏团最集 中的地方(过去京角如没到过上海(是无法走红的) 如今 流行歌曲*摇滚乐令小青年如痴若狂(我却一窍不通) 看传统戏曲日渐衰落(难免无限惆怅(这种感情对我们 这种年龄的人来说(是很自然的) 康先生的唱(起到了承 上启下的作用(他继承了裘派戏的韵味和浑厚(又具备 了金少山黄钟大吕般的气度(博采众长(声情并茂+康先 生每一段戏都能出类拔萃地征服观众(而观众则以热烈 的掌声*喝彩声来回报之) 须知喝彩不等于乱叫(每一声 喝彩都应落在点子上(这才叫内行看戏) 每次一句,唱得 #( 听着挺舒服) 不由自主一阵炸锅般的喝彩随之而 (听来更是过瘾) 心里不由说道-,可爱的观众(热情的 观众(有了你**他的支持(京剧不会衰亡) 韩伍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如果我是一滴水 夏雨冰xmwb.xinmin.cn/resfile/2012-04-15/B15/T15B0415.pdf2012/04/15  · 志故事 清朝古碗! 崔立 荒诞的真实!!!!李向阳接到任务去乡下采访,村里没招待所,刘村长把他安排在

B!"!"!"年#月!$日

星期日

#$%&'()%&'()**%+,-+,-%+,.

!/小时读者热线:01!!22

责任编辑:王瑜明

视觉设计:窦云阳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如果我是一滴水 ! 夏雨冰

新上海!

角落头

! ! ! !小玉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她的爸爸是个大富翁,小玉是个名副其实的富家公主。

这天,细心的爸爸偶然发现,女儿的嘴唇干得像结了一层老茧,心里陡地一颤,这孩子会不会生了什么病?说来也怪,还没到医院,小玉的嘴唇竟红润如常了。不得已,爸爸只好又将女儿带回来,特地将小玉送到学校,想叮嘱一下老师关心一下小玉。

说来也巧,校门口正好碰上李校长。李校长对小玉的爸爸再熟悉不过。原来,小玉是二年级时转入这所学校的,从小玉入学那天起,每逢重大节日,小玉爸爸便会对学校进行大笔资助,所以,在这个学校里,无论是谁,都对小玉高看一眼。

听小玉爸爸说起关心小玉一事,李校长点点头,接着似乎想起什么,说:“您对我校贡献大,可自从小玉进入学校,学校一点照顾都没给她。正好市儿童基金会下拨一部分资金,我决定就资助小玉了!”小玉的爸爸一听就要拒绝,但李校长却一摆手说:“什么都不要说,我知道你不差钱,但这是我们学校的心意。”拗不过李校长,小玉的爸爸只好勉强同意。

为兑现承诺,李校长当即召开教师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会上几乎没人反对。这也很现实,因为这几年学校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当地一些富商,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学校确实达不到今天的规模。

这时,有个班主任站了出来,犹犹豫豫地说:“校长,我不是不同意您的想法,只是资助学校的不止小玉爸爸一个,如果只给小玉一人,会不会———”

这个话不无道理,李校长也十分为难。这时又有个班主任说:“校长,我倒有个主意,不如咱们搞一次有奖征文,前 !"名就设定为富翁的孩子,如此一来,他们既得了奖金,家长也觉得脸上光荣,绝对比把钱送到他们手上合适!”这主意不错,李校长立即拍板。征文活动展开了。不到一周,征

文组委会便收到上百件征文,参与面很广,小玉和其他富翁家的孩子也都在其中。征文结束后,组委会把获奖名单公布出去,喜报上第一个便是小玉的名字。李校长第一时间把获奖消息告诉了小玉爸爸,还说学校要搞个隆重的颁奖典礼,小玉爸爸一听喜上眉梢,立即表示如期参加,而且这个典礼的所有费用均由他赞助。

颁奖典礼上来了不少有头有脸的家长。李校长呢,始终陪在小玉爸爸的身边,过了好一会,他才低声说:“小玉爸爸,实不相瞒,此次征文是为小玉和另外几个对学校有贡献家长的孩子特设的。”

小玉的爸爸头上像被浇了一盆冷水,刚要说什么时,主持人宣布一等奖颁奖开始,由校长为一等奖获得者小玉颁奖。小玉兴致勃勃地走上台,略带羞涩地站在那里。李校长拿过烫金证书放到小玉手

上,又拿过一袋装有奖金的信封交给小玉。这时,主持人把话筒送到小玉面前,让小玉发表一下获奖感言。小玉说:“其实,我想说的都写在了我的征文上,你们能满足我的要求把征文读一读吗?”台下的学生听到小玉的话顿时

兴奋起来,他们也想听一听一等奖的作文是怎样写的。小玉大大方方地读开了。征文的题目叫《如果我是一滴水》。征文读完,掌起响起,小玉爸爸一扫刚才的不悦之情,高兴地来到台上,对女儿说:“小玉,你真是长大了,现在你告诉爸爸,你的奖金要做什么?”小玉说:“我想用这笔钱买矿泉水。”“矿泉水?买矿泉水干什么?”“爸爸,我要捐到旱区去!”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看着女儿

干干的嘴唇,小玉的爸爸恍然大悟,心疼地说:“好样的,爸爸也决定,向旱区捐水。不过孩子,你也太傻了,捐水也不能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呀!”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那些坐在台下狂饮可乐和矿泉水的富家子弟,几乎同时将瓶口盖了起来。

李校长当即号召,发起捐水活动,所有学生积极响应。本是一场隆重的颁奖典礼,现在已变成了热闹非常的捐水现场……

!"青春励志故

事# 征文优秀作品

选登$

青春励志故事

! 崔 立清朝古碗

荒诞的真实

! ! ! !李向阳接到任务去乡下采访,村里没招待所,刘村长把他安排在自己家,却被拒绝了。李向阳指着村口那几间破落的房子,问:“我能住那家吗?”刘村长有些迟疑,还是带着李向阳敲开了那家人的大门。

开门的是个灰白头发、蓬头垢面的男人。一瞧是刘村长,脸上堆满了笑:“村长,您有事吗?”刘村长官腔地点头介绍:“这是老姚。”又一指身旁的李向阳说:“这是市里派来的李记者,来我们村做些采访工作,要在这里住上半个月。组织上把他安排上你们家住,到时会发一些补助给你。”

老姚有些受宠若惊,市里的记者咋会到自家来住?村里又不是没好房子。不过既然村长都发话了,更何况,还有补助。老姚点着头:“村长,您安排吧。”

其实李向阳也不想住老姚家,那么又脏又破的地方,他是看中了老姚家门口那只喂狗的碗。他祖上对古董深有研究,他本人对古玩也有浓厚兴趣,有时间就往古玩市场跑。那只碗,若没看错,应出自于康熙年间,价值不低。

老姚家也没什么人,老伴死得早,儿子儿媳都去外地打工了,只留下一个上小学的孙女。

白天,李向阳去附近的村落走走,看看一望无际的田野、辛苦劳作的农民,也做些采访,记录下这里的点点滴滴。

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老姚不在家时,李向阳暗暗地拿起手机,就着那只碗,拍下几张照片,发给在城里的同学,让他赶紧去找最权威的专家。三天后,消息来了。结果让李向阳兴奋不已。这是只康熙年间的古碗,据说,目前留在世上的只有两只,一只流落海外,另一只,应该就是这个了。如今的市场价,不低于 #""万元人民币。李向阳乐了,当初领导让他来走农村,他还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看来,这也算因祸得福了。

可怎么才能把这只碗给拿下?悄悄地带走,估计不行,那狗太凶了,自己只要靠近一点,它就叫嚣起来。而且自己拿着这碗,是为了卖出去的。要是到时被人发现是偷的,更不好。眼瞅着半个月的时间快到了,李向阳也没想出个好办法。

恰恰是在那天,李向阳刚从田间回来,看到老姚一个人老泪纵横地坐在门口,还有村长,几个村民,也都围坐在那里,一个个愁眉不展着。一问,原来老姚的儿子在打工

的工地,从楼上掉下来,摔了个半死。工头跑了,眼下儿子躺在那里的医院,没钱就要出院。眼瞅着就命悬一线了。村长发动大家捐了几千元钱,可这点钱,哪够啊。李向阳说:“我出 #万元吧。”大家以为听错了。老姚也激动无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记者,我怎么可以拿您这么多的钱啊?”

李向阳想了想:“要不,你把你门口那只喂狗的碗给我吧,这样,你也算没白拿我的。”老姚说:“行,您拿走便是。”

当晚,李向阳坐着村里的拖拉机,到了县城,又转车回了市里。第二天中午,李向阳就回到了村里,带来了他的 #万元钱。看着那几大叠崭新的钱,老姚真是乐坏了!老姚的孙女,适时地递上了那只狗碗。碗被洗得干干净净。李向阳拿过碗时,那只一直蹲

在那里的狗,突然直起身,朝着李向阳一脸的虎视眈眈,把他给吓坏了。

老姚不慌不忙,招呼孙女把喂狗的新碗拿出来。孙女哎了一声,从屋里一下端出了七八个碗,问老姚:“爷爷,您说的是哪一只啊?”

李向阳看着那七八个碗,有些傻眼了。那些碗竟和他手里的碗一模一样!

!本故事由%文学

报&手机小说报 '推

荐$

“讨厌”的舒舒 ! 李佩玉! ! ! !丈夫临死那段时间,妻子舒舒突然生出几分同情来。其实舒舒长得很耐看,因她常常粗话连篇,动辄与人吵架发出的刺耳噪音,让同事和邻居很难想起她有什么美丽。

舒舒刚进单位时,也有较好的同事。有一次舒舒病假,一位同事打电话来询问情况,不料舒舒一口气不停地高八度音量向同事倾倒苦衷,颠来倒去的埋怨声,反反复复的伤心事,让电话那头的听者耳膜生疼却又一时无法挂断。大约 $"分钟后,舒舒有点讲累了,那头赶紧对准话筒插上一句“以后看你时再说”,匆匆挂断电话

……自此很少再有同事敢和她联系。平常舒舒总为芝麻绿豆小事与年迈

的公婆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直吵到公公去世,婆婆搬出。那年春节将至,别人家正为年货忙碌,唯独丈夫脸上多出几层阴霾。就在那个长假,丈夫整理了生活用品绝然奔赴海南岛,直到 %年后带着医生开出的癌症晚期诊断返回……

丈夫去海南岛那几年,舒舒独居的日子该太平了吧,她又养起了小狗,那狗与

她为伴也是特别会叫,半夜发出的刺耳声,令邻居们恨得咬牙切齿。舒舒常牵着狗进进出出,有时也竭力喝住乱叫的狗,可她随手甩铁门的声音超过狗叫的高分贝,让人讨厌、讨厌……

前不久,舒舒房间里突然飘出一股股浓浓的中药味,大家才知这个缺少阴阳协调的女人正给病危的丈夫用心熬药,她好像忘了“被抛弃”的仇恨,忘了曾经吵闹不休的岁月。每天一大早骑上助动车赶到医

院配药,匆匆回家熬药,端到丈大病床喂药。她瞒着年老的婆婆,做得尽心尽责。直到丈夫挨到阴雨绵绵的惊蛰夜终于对舒舒歉疚地会心一笑后撒手人寰,她显得异常平和………有人开始重新评价舒舒:她倒不是那种撕心裂肺般号啕的做作腔。“这就是命。”舒舒轻轻坦言,“以前我太不懂事,人生风风光光或平平淡淡都过一世,何必吵闹得自己痛苦又让别人讨厌呢?”

生活中,我们若能给身边的“讨厌者”多一分沟通和宽容,对方的醒悟或能提前一些吧。

! 越狱 "

罪犯越狱后被抓了回来。警察问:“你为什么越狱?”罪犯答:“这里伙食太差。”警察问:“你是用什么把围墙上的铁条弄断的?”罪犯说:“中午的面包。”

! 服务 "

在加油站,司机对加油工说:“加满油之后,能不能再帮我检查一下轮胎?”加油工加满油后,绕着汽车转了一圈,说:“一、二、三、四,您放心,轮子都在。”

都市幽默

! "

! ! ! !天津京剧院的著名花脸演员康万生先生来到上海(

一个人开了一场演唱会(唱了%打龙袍'%盗御马'等 !"

个唱段(让上海戏迷一饱耳福(一睹风采)

京剧风靡京津一带(上海则是观众*票房*戏团最集

中的地方(过去京角如没到过上海(是无法走红的) 如今

流行歌曲*摇滚乐令小青年如痴若狂(我却一窍不通) 眼

看传统戏曲日渐衰落(难免无限惆怅(这种感情对我们

这种年龄的人来说(是很自然的)康先生的唱(起到了承

上启下的作用(他继承了裘派戏的韵味和浑厚(又具备

了金少山黄钟大吕般的气度(博采众长(声情并茂+康先

生每一段戏都能出类拔萃地征服观众(而观众则以热烈

的掌声*喝彩声来回报之)须知喝彩不等于乱叫(每一声

喝彩都应落在点子上(这才叫内行看戏)每次一句,唱得

好#( 听着挺舒服) 不由自主一阵炸锅般的喝彩随之而

来(听来更是过瘾)心里不由说道-,可爱的观众(热情的

观众(有了你*我*他的支持(京剧不会衰亡) 韩伍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