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50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Nov-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Page 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华为技术

HU

AW

EI TEC

HN

OLO

GIES

20

11年

07月

第5

5期

Page 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COMMUNICATE BEYOND TECHNOLOGY

To enrich life through communication 2011年07月 第55期

移动互联网

正逢好时代

迎接移动

支付新浪潮

运营商IPv6演进实践与思考

苏州移动打造

TD-SCDMA领先城市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先锋

Page 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Page 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彭中阳

华为中国地区部总裁

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推出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开始,人类社会陆

续出现了小型机时代、PC时代、互联网时代,至今已经进入第五计算时

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今天,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早已不再是少数精英

享有的特权,移动互联网的平民化时代正在到来。

回首过去,在互联网领域我们既看到了日渐衰落的传统贵族,也目

睹了迅速由盛转衰的流星,当然,更不乏获得空前成功和赞誉的耀眼新

贵。

但凡成功者,无一不是深刻把握住了时代变革趋势,并紧紧抓住了

用户深层次的核心需求,同时蕴含创新DNA的企业。中国移动对业务基地

的探索和全力投入,对TD-SCDMA网络的精雕细琢,对全新业务模型和业

务场景下用户感知的持续关注和提升;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KDDI在

移动互联网上的成功经验,在物联网上的快速发展,无不有力地证明了

这一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强调竞合。它既是一个同质化充分竞争的时代,

也是一个上下游无缝对接、合作的时代。网络管道正在逐步走向宽带

化、智能化;海量内容和应用的出现,正在让内容存储和信息提供走向

云模式;终端越来越智能化、专业化,同时让大众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用

户消费得起,也是全球从业者需要思考的社会责任。

展望未来,用户需求、用户感知,永远是包括电信运营商、设备供

应商、终端供应商、业务/内容提供商等在内的产业阵营最为关注的核

心要素,为包括行业用户在内的更多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与体

验,让移动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商务等各种

场景,将成为产业阵营下一阶段的核心诉求。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能

否提高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链主导作用,将成为搏击移动互联网大潮的

制胜之道。

一个人人分享信息的数字化世界正在来临,人们希望以更高效、更

智慧、更节能环保的方式工作和生活,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效率和便

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云、管、端”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华

为将秉承开放合作的精神与理念,坚定向全球ICT市场进军的信心,与产

业阵营中的上下游伙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

在内的ICT行业达到全新的高度,帮助客户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不断丰

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移动互联网改变世界

版权所有©201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

抄、复制本资料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无担保声明

本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均 “如是”提供,除非适用法要求,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本资料所有内容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

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适销性或者适用于某一特定目的的保证。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

因使用本资料任何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特殊的、附带的、间接

的、继发性的损害进行赔偿,也不对任何利润、数据、商誉或

预期节约的损失进行赔偿。

(内部发行 免费赠阅)

电子版请登陆www.huawei.com阅读或下载

索阅、投稿、建议和意见反馈,请联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编辑部

Email: [email protected]

地 址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B1

邮 编 :518129

电 话 :(0755) 28789348、28789343

传 真 :(0755) 28787923

出版物登记证号 :粤B第 10148 号

主 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编辑部

胡厚崑

朱勇刚余承东 张宏喜

徐直军 徐文伟顾 问:

薛 桦

黄焯键

龙 继

姚海飞

朱文俪 范瑞娟

周书敏

潘 陶

徐 平 陈雨虹

李雪峰编 辑 :

主 编 :高先瑞([email protected]

曹海晨

徐 岩

陈久召

张 平

范 晖

董理斌

刘 轲

张文林

周建国

彭中阳

郑殿海

杜 娟 侯 林

刘海涛

蔡孟波

本期编委 :

Page 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What’s inside:

日本物联网世界

蹇 飒

19

电信业务挑战及移动互联网发展

战略

作为第五计算时代的发动机和生存模式,移动互

联网已是大势所趋,运营商需要在保护价值管

道的基础上,精细研究战略机会方向,规划在新

领域拓展的节奏,确保转型成功。

李常伟

06

P.03P.03 P.11 P.27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移动互联网正逢好时代

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方向在哪里?现在看来答案

已经越来越清晰——移动互联网。

陈金桥

03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先锋

通过业务基地化集中运营模式,中国移动成功地

将众多业务渗透到数亿移动用户的生活、娱乐、

商务、信息获取场景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

式,同时也在改写“被管道化”的命运。

董泽坤 柳振宇

09

热点聚焦 Main Topic

通信面临新冲击

从创新型移动通信业务看运营商面对的挑战

基于7亿用户的角色和关系信息,Facebook几乎覆

盖了所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面对这样的竞争,

运营商是退化成纯粹的公共管道提供商,还是继

续把握自身资源并创造合理的价值?

吴 昊

16

华为开通全球最北LTE站点,助力

Telenor登岛百年庆典

02

新加坡Nucleus Connect携手华为启动

全球首个10G GPON OAN网络建设

01

News简讯

Page 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关注行业动态,解读电信热点,分享成功故事,把握技术潮流,

《华为技术》始终聚焦您的挑战和压力,与您探索制胜之道。

PCC:移动宽带的智能神经中枢

通过移动宽带管道智能化,改善整体盈利能力,提

升在产业链中的控制能力和话语权,是运营商在移

动宽带发展新时期的必然选择。

吴代辉

37

苏州移动打造TD-SCDMA领先城市

黄 岳

35

运营商IPv6演进实践与思考

对运营商来说,在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时,最好的

方式是通过现网设备的软件平滑升级,开启IPv4/

IPv6双栈,在保持对现有IPv4用户和业务最佳兼容

的同时提供IPv6接入能力。

徐小兴

27

让MBB更宽、更近、智能化

吕 武 朱 成

33

移动互联网开启“混搭时代”

《人民邮电报》 姚春鸽

23

P.04 P.26

迎接移动支付新浪潮

董泽坤

39

手机上网运营初探

程庆军

25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无线城市聚合作用凸显

五大平台功能推动城市无线化

《人民邮电报》 晓 中

21

Media Insight媒体视角

润物细无声,识别客户感知

侯 冲

30

Solution解决方案

Page 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1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语音质量的前提下,可将单载

扇的语音容量提升数倍,极大

提高了单载扇容量及频谱利用

效率,有效地缓解了运营商用

户高速增长与无线频谱紧缺之

间的矛盾,减少运营商在频谱

上的投资,帮助运营商发展更

多用户。

本次1x Advanced测试除对1x

Advanced验证各功能项外,还对

1x Advanced所带来的容量增益方

面做了细致评估,在没有采用

终端接收分集技术的情况下,

1X Advanced的容量达到了传统

1X网络的2.6倍。

 中国,深圳,2011年7

月7日,华为宣布日前已联合

高通公司率先完成全球首例

CDMA2000 1x Advanced端到端

测试。包括基本呼叫、软切换

等28个功能测试项和6个容量

测试项,测试的顺利完成为1x

Advanced正式商用积累了经验。

据悉,本次测试网络设备

及终端均采用3GPP2发布的最新

R3.0协议,并且达到商用设计

要求,1x Advanced技术实验室测

试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技术已

经进入验证、调试阶段,不日

即可正式商用。1x Advanced作为

CDMA2000 1x的技术演进,采用

了新的无线配置、EVRC-NW、干

新加坡Nucleus Connect携手华为启动全球

首个10G GPON OAN网络建设

10Gbps、上行高达2.5Gbps的速

率,可以满足信息娱乐需求和

多业务即时接入,如Internet、

语音、视频流、多媒体内容以

及3G电视和超高清电视等新生

业务的爆炸式增长。这一新的

接入网技术能够与现有的GPON

网络完美共存,而且无需升级

现有光分配网络(ODN)。

根据备忘录,Nucleus Connect

和华为将携手部署基于O p e n

Access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

PON)新加坡NGNBN网络,研究

将在可能的部署场景下开展,

比如,3G及LTE网络的FTTC/FTTB、

企业和移动回传应用。

2009年,华为就曾获得为

Nucleus Connect提供和部署端到端

网络解决方案的合同,开发全

球首个开放式接入网络(Open

Access Network,OAN)。本次项

目使华为与Nucleus Connect长期合

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

新加坡,2011年7月7日,

新 加 坡 下 一 代 国 家 宽 带 网

(Next Generation 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简称NGNBN)运营商

Nucleus Connect和华为联合宣布签

署备忘录,双方将共同研究10G

千兆无源光网络(10G GPON)

技术在NGNBN网络中的应用。

Nucleus Connect将充分利用其在下

一代网络部署方面的丰富经验,

在该技术应用上做出关键贡献。

10G G P O N是一种传输速

率高达1 0 G b p s的无源光网络

(P O N),在光纤到户共享接

入光纤的应用上,这项技术正

在不断地标准化。这项技术可

以提供更高的带宽,下行高达

巴帝电信与华为签订网络升级和管理合同

业务覆盖。

巴帝电信C E O及联席董事

Manoj Kohli说:“与华为的合作

使我们能够为非洲提供高效、

世界级的电信网络成为可能,

华为的全球网络管理经验将使

我们能够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更

好的网络体验,这也为3G HSPA

无线宽带业务的推出奠定了基

础。通过此次合作,我们为客

户能够提供世界级、高效的语

音和互联网的体验,同时也有

益于促进非洲的经济增长。”

近日,华为和巴帝电信就

非洲网络升级和扩容协议达成

合作意向。该项协议包括该地

区的2G和3G网络,华为将负责

巴帝非洲网络的设计、规划、

升级及扩容,并将负责网络设

施的运营与维护。巴帝电信8

年前在印度开创了这种全新的

管理能力和管理服务的经营模

式,通过提升语音质量和扩大

覆盖范围以增强客户体验。该

协议将使巴帝电信迅速扩展在

该地区的移动服务和移动宽带

新智真•心体验——华为面向全球发布新一

代智真系统

观设计,率先使用业界领先的

1080P 60帧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和

多声道采集与还原的音频编解

码技术,实现了48:9的视频图

像采集、无重影且可自动调节

的数字图像拼接、6个真人大小

图像的远程呈现、全方位的声

像同位、统一的可视化触摸控

制等特色功能。

华为视讯产品部部长贺

亮表示:“华为智真系统可以

帮助客户大幅节约成本、提高

效率,同时华为在电信领域的

专长使之能够将电信级的稳定

性、可靠性等应用特征引入华

为智真系统。华为身为视讯行

业的领先企业,将持续创新,

引领远程呈现产品新趋势。”

中国,北京,2011年7月6

日,华为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

“新智真•心体验”的新闻发布

会,面向全球发布了华为新一

代智真系统TP3106,为客户带

来真人大小、眼对眼的全新体

验。早在2009年4月华为就率先

在京发布了智真系统,包括单

屏、三屏单排、三屏双排高端

视频会议产品。此次华为发布

的新一代智真系统TP3106,重

金邀请国际顶级设计师进行外

Page 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简讯 News

2011.07 第55期 2

华为西班牙网络运维中心正式成立

户的售前、售中、售后技术及

方案支持,面向网络的网管监

控、故障调度,设备维护(故

障处理、计划性、预防性维

护),面向管理平台的运营支

持管理(SLA管理、安全管理、

性能管理、IT平台管理、服务商

管理)等服务,并具备G S M、

UMTS RAN、IN & Core、光网络等

全产品网络问题解决的能力。

目前,网络运维中心主要

管理西班牙境内多张网络,可

支撑超过10,000个固网和移动网

络网元的运维管理,同时也具

备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的测试

能力。

西班牙,马德里,2011年7

月6日,华为面向西欧地区的网

络运维中心在西班牙马德里正

式开幕,西班牙电信国务卿Juan

Junquera以及中国驻西班牙大使

朱邦造主持了开幕仪式。为贴

近客户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该网络运维中心专注于电信网

络运营和管理,为西班牙及整

个西欧地区电信运营商提供专

业服务。

华为西班牙网络运维中心

作为国际化的能力中心,能够

为西班牙客户及西欧其他运营

商提供西语、英语的7*24小时

不间断专业服务,包括面向客

华为开通全球最北LTE站点,助力Telenor登岛百年庆典

线宽带,华为助力Telenor完成了

其业务平台的历史性跨越,并

持续在技术上保持领先。

该全球独一无二的LT E站

点采用华为SingleRAN LTE解决方

案,部署在岛上最大的居民区

longyearbyen,这也是全球最北

的城镇。庆典期间,出席活动

的媒体和嘉宾亲身体验了LT E

令人耳目一新的业务,超过

100Mbps的下行速率使现场观众

能够欣赏到稳定、流畅的高清

视频。

T e l e n o r集团董事会主席

Hara ld Norv i k先生在庆典上表

示:“斯瓦尔巴特群岛在最近

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与之相应,我们持续为当

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通信手

段。这张先进的LTE网络的商用

标志我们更进一步的发展。”

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

2011年6月27日,华为宣布,

与挪威电信巨头Te lenor成功开

通了位于全球最北端的LT E站

点。该站点位于北极圈内北

纬78度13分的斯瓦尔巴特群岛

(Svalbard),冬季最低气温可

达零下50度。华为LTE设备经受

了极端气候的考验,并在Telenor

登陆斯瓦尔巴特群岛的百年庆

典中展示了优异的性能。

100年前,Telenor在斯瓦尔

巴特群岛部署第一台电报塔。

100年后,Telenor在岛上开通第

一个LTE站点。从无线电波到无

华为发布企业运维系统 eSight

的企业立体化运维。基于对企

业ICT系统发展的深刻理解,以

及在运维领域的深刻积累,华为

eSight企业运维系统为大、中、小

各类企业提供不同解决方案,满

足各类企业不同运维需求。eSight

基于Web 2.0技术,采用先进的

SOA软件架构,面向数据通信、IT

设备、有线与无线领域,实现全

面的统一管理。支持网络业务管

理以及网络流量分析等能力,实

现企业用户的精细化管理,业务

与网络的智能协同联动,契合企

业运维需求,为打造精细化、可

控、可管理企业提供基础。

新加坡,2011年6月28日,

华为在2 0 1 1年新加坡电信展

上发布其首款企业运维系统

e S i g h t。这是华为在确立全面

进军企业市场战略,发布业界

领先的全系列企业接入路由器

AR G3后,推出的又一重量级产

品。该系统是华为企业业务IP产

品线面向企业市场推出的新一

代IP+IT统一网络运维系统,遵

循ITIL规范,实现对企业资源、

业务以及用户的统一管理,为

企业和合作伙伴提供融合、开

放的运维平台,实现以企业设

备-业务-应用-用户为核心

深圳市信访云技术产品正式发布上线

需要快速建立一套基于公共网

络、覆盖面广、稳定高效、信

息安全的信访信息化系统,对

内共享市、区信访部门、政府

各单位的信访信息,对外提供

更好的公众服务平台。

华为公司通过成熟、稳定

的服务云及桌面云的技术手段,

率先实现政府信访信息“全流

程、全业务、全覆盖”的云化处

理,真正实现了“云终端、云存

储、云计算、云网络、云服务”

的“端管云”业务支撑模式。在

政府职能部门、市民之间搭建起

了高效、灵活、安全的信访信息

交互系统,对进一步畅通信访渠

道,规范信访秩序,强化信访绩

效考核,推动信访工作发展和创

新,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

效的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构建

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华为在深圳市信息

网络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了主题

为“打造高效、灵活、安全的

政府云业务 ”的发布会,宣布

“深圳市信访云技术产品”正

式上线。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

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国家机关

信息化系统,该产品的上线发

布标志着深圳市政府信息化云

技术应用迈出了一大步。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全面

推进创建和谐社会,致力于打

造“和谐信访、服务信访、高

效信访”的公共服务平台。随

着深圳市民参政议政监督意识

的增强,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

度提高,市民与政府的互动渠

道、方式、频率加大,信访公

共服务平台的业务量、信息量

猛增。基于这种形势的发展和

业务的需求,深圳市委市政府

Page 1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3

陈金桥: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

长,历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市场研究处副处长、政策研究部主任、通信政策研究

所所长,主要从事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工作,在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行业

监管领域具有深厚造诣。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移动互联网正逢好时代

文/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陈金桥

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方向在哪里?现在看来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移动互联网。从全球到中

国,从设备商到运营商,从专业人士到普通大众,无人无处没有感受到它的魔力。

联网下一个十年的方向在哪里?现在看

来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移动互联

网。从全球到中国,从设备商到运营

商,从专业人士到普通大众,无人无处没有感受到它

的魔力。

信息零距离:世界随心而动

互联网的无穷魅力在于海量的信息资讯,网民与

信息之间的距离在于接入方式和终端。固定互联网以

线路和相对固定的终端(主要是个人计算机)划分了

访问者的阵营。移动互联网则将人们从线路和固定终

端中解放出来,让信息世界随身而动、随心而动,因

其访问工具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

又被通俗地理解为“掌上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自身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以前的封闭移动互联网阶段,主

要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基础,通过建立专门的

WAP网站来配合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比如各种功能

的手机和处理能力有限的智能手机。这种以服务来匹

配终端的开发方式,使内容丰富性受到服务提供商意

愿和能力的影响,也没能刺激普通手机用户广泛使用

该业务。

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以后,3G无线宽带网络大规

Page 1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4

上网的占比分别为78.4%、66.2%和45.7%,两类便携

终端用户相加超过100%,表明多终端网民比例进一步

上升。另据咨询公司的统计,2010年同期全球移动互

联网用户已达9.4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9%,未来几

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0%。

人们在为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欢欣鼓舞的时

候,似乎忘记了传统通信市场尤其是语音业务的迅速

衰退。如何补救?其实,如果数据业务的消费增长速

度和用户价值提升足以弥补语音业务的下滑,那么将

网络能力和业务资源集中向其转移又有何妨。因此移

动互联网不仅应运而生,而且成为推动电信企业转

型、缓解通信业务衰退的救命稻草。

模部署,智能手机飞速发展,WAP协议逐步让位于通

用的Web协议。同时,日益强大的智能终端可适配各

类互联网站,打破了横亘于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在内容共享上的藩篱,并且终端被赋予了移动性和业

务互通性,使得手机用户逐步获得了超越固定互联网

的体验,也促成了手机用户与互联网用户的高度融

合。

根据CNNIC最新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

况报告,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

其中手机网民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6930万人。

手机网民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

升至66.2%。网民使用台式电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何人写春秋?蔓延的市场版图

无数事实证明,新兴业务的崛起往往意味着市

场格局的重新书写,主导力量正在被改变。短短几年

间,在强大的利益杠杆作用下,一个新的产业生态环

境逐渐形成。

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涵盖芯片、元器件、操作系

统、应用软件、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等环节。从前各

环节霸主的地位纷纷被削弱,电信运营商除继续保留

在网络接入服务上的优势地位以外,在其他领域均成

为普通的参与者、跟随者或者旁观者。与此类似的还

有在中央处理器芯片领域的Intel公司让位于ARM,操

作系统领域的Microsoft让位于Apple和Google。

最引发关注的是三方力量,其一是操作系统供

应商,其二是应用软件开发商,其三是应用平台提供

商。它们分别在操控性、时效性和集成性上影响消费

者体验,从而直接影响用户带来的流量价值和内容价

值。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处于春秋演义、群雄逐鹿

的大发展阶段。根据CATR内部研究,2010年全球移动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领域的格局剧烈变动,与业界主

流芯片(已超过1GHz)相匹配的谷歌Android系统成为

新的霸主,约占33%的市场份额;苹果iOS系统伴随

iPhone、iPad的持续热卖,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约占

Page 1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与固定互联网既类似又有区别,除替代话音业务的沟

通功能以外,多数用户的兴趣在于消费音乐、影视、

游戏等数字内容,其使用习惯是个人享用、非连续性

消费。

数字化的娱乐产品通过无线网络便捷地到达用户

手中,通过碎片化的消费实现自身价值,这是娱乐无

极限的商业价值。网络运营商通过整合文化、音乐、

影视、游戏等资源,建立起数字版权保障机制和内容

分发平台,由此获得了“玩”的价值。但是消费者愿

意为娱乐付费的空间相对有限,真正的价值应当来自

于“持续的使用、连续的体验”,这可以为网络运营

商带来流量价值和内容应用价值。

随着用户普及面扩大和使用习惯的建立,基于身

份的移动支付、基于位置变化的导航、基于空间的安

全监控、基于流程的社会公共服务、基于图像视频的

远程医疗、基于分享的社交服务等移动互联网的创新

性服务,将会为应用开发者、内容提供商以及网络运

营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业

务的使用者支付能力更强,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习惯后

的连续使用驱使。

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将遵循流量结合内

容/应用收费的机制。基于终端体验、流量资费等诸多

方面的因素,与互联网领域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业务

这种典型的第三方付费模式不同的是,在移动互联网

领域,来自于第三方付费的收入比例可能会明显低于

固定互联网。

从发展趋势来看,让用户为习惯付费将强于为

兴趣付费,用的价值大于玩的价值。美国很多行业和

企业客户甚至军方基于iPhone、iPad开发大量的行业应

用,就是很好的证明。

随着移动宽带技术不断升级换代,智能终端不断

推陈出新,移动互联网将逐渐演变为改变信息世界的

重大力量。它不仅是技术和产业力量,也正在成为文

化力量和社会力量。它带来的不仅是移动信息社会的

美好前景,也带来了用户隐私泄露、财产潜在损失、

舆论传播危机、网络脆弱性等重大安全问题。正确认

识其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我

们必须尊重信息技术的客观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将

移动互联网推向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移动互联网正逢好时代

责任编辑:薛桦 [email protected]

16%的市场份额;原有的Symbian市场被不断蚕食,市

场份额快速下滑,跌至31%,诺基亚结盟微软寻求新

的发展机遇。

至此,以谷歌、苹果、微软-诺基亚为代表的三

大阵营已初步形成,未来的全球竞争将基本围绕这三

大阵营展开。操作系统出现上述消长变化的真正原因

来自于用户体验。

苹果的强项在于软硬一体化,谷歌的长处在于将

开源和免费进行到底,而RIM系统突出了商务功能的

定位,WP系统则强调手机操作系统与桌面电脑的互操

作性,力图平衡商务和娱乐功能。

在应用软件开发领域,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占据

绝对优势,多数技术型中小企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应

用开发商,向上与操作系统供应方衔接,向下与各类

应用商城(平台供应商)合作,谋求下载数量和使用

流量来换取商业价值。目前最受欢迎的沟通、商务和

娱乐类应用软件长期排在下载量的前列,比如中国的

QQ、微博客、淘宝、支付宝等,其开发者大多属于

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团队,通过各类平台向用户提供应

用。

应用平台服务是衔接用户和开发者的关键环节,

被形象地称呼为“应用商城”。它聚合多种应用软

件,为开发者提供销售渠道、实现应用价值,为网络

运营商提供流量回报,为最终用户提供查询、购买和

维护服务。因为其具有价值发现和实现功能,所以是

操作系统以外的第二个兵家必争之地。

目前,操作系统供应商和网络运营商是最为积极

的市场参与力量。商业效果最佳的是苹果公司开发的

应用商店,能够为独立开发者带来更快更直接的利益

回报,其缺点是应用审核的时间较长。中国三大电信

运营商都投入巨大资源,为各自的客户提供最为匹配

的本地化应用开发与集成。从长远发展来看,以各类

应用程序商店为核心的应用平台服务,必须兼顾应用

丰富性和内容安全性的双重需要,才能够持续提升用

户价值。

从玩到用:商业力量的变迁

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干些什么?根据全球

和中国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排名前几位的业务应用分

别是移动即时通讯、搜索、浏览、电子邮件、音乐下

载、手机视频、网络商务、社交网络等。这样的偏好

5

Page 1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电信业务挑战及

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

010年是全球电信发展拐点性的一

年,其一,全球用户已达55亿,

渗透率超过80%,电信服务已经

成为人们基础的、必需的非差异化服务之

一;其二,全球通信服务由语音向数据的

迁移加速,核心驱动来自于以iPhone为代

表的智能手机产业链的爆发和成熟,智能

移动终端用户9.4亿,渗透率18%,快速步

入“甜区”,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动摇

很多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

作为第五计算时代的发动机和生存模

式,移动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运营商需

要在保护价值“管道”的基础上,精细研

究战略机会方向,规划在新领域拓展的节

奏,确保转型成功。

四大传统主流业务替代加速

截至2010年,除日、韩等少数发达市

场外,全球电信运营商营收依然主要来自

语音和连接等基本服务,占比70%以上,

核心来自四大主流业务:语音和基础通信

连接占70%,短信/多媒体消息/即时通信

等信息类服务占比10-15%音乐/彩铃CRBT

等语音通道为基础的增值业务占比约7-

10%,移动数据类通道和VAS增值业务占比

约5-10%。通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

的转型尚未成功,而其传统主流业务的替

代正在加速,面临越来越重的危机。

2文/李常伟

VoIP替代语音加速

自 2 0 0 5 年以来,全球语音价格

(ARPU)每年下降约10%,价格弹性逐渐

消失,市场向纯恶性竞争演变;而全球智

能用户2010年底达到9.4亿,推动Skype等

VoIP业务的复苏,2010年全球ILD国际通信

流量中Skype占24.7%,其中41%为视频流

量。2011年智能手机价格迈入100美金门

槛,VoIP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0

年CES展上iPad等Tablet有58款展出,Skype 5

(5.6亿)、Tencent QQ(6亿)、FaceTime、

Ja jah等纷纷推出支持iOS、Android平台的

VoIP应用,VoIP对语音的替代加速,势如破

竹,阻止它的似乎仅剩政策壁垒了。

微博替代SMS短信加速

中国移动SMS人均发送数逐年下降,

2008年人均月96条短信,到2009年降至93

条,2010年降至86条;同时新浪微博从无

到有,14个月发展用户5000万,每天微博

数3500万,增长迅猛;2011年元旦,日本

人改变了以往短信祝福新年的方式,采用

Twitter发送祝福,2011年1月1日零点,日本

6

作为第五计算时代的发动机和生存模式,移动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运营商需要在保护价值管

道的基础上,精细研究战略机会方向,规划在新领域拓展的节奏,确保转型成功。

Page 1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7

电信业务挑战及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

每秒Twitter流量创历史新高,达6939条/秒。集合消息

和社交双重属性的微博等应用,对短信等传统消息类

业务的替代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App Store对垂直应用平台(如音乐)的替代

加速

2010年App Store全球下载突破100亿,应用的下载

超越音乐下载;随着iPhone用户在全球的暴涨,“病

毒式”传播的效果更使App Store全球化加速,占手机

端全球下载量的绝对比重,运营商联盟WAC根本无法

抗衡。App Store根本性地逆转了人们对各类垂直下载

平台的垂青,对运营商音乐、游戏等下载业务平台形

成挤压和替代。

固定场景下免费移动数据流量对MBB大网移

动流量替代加速

2010年全球MBB流量增加了3倍,未来5年将增加

60倍,随着MBB移动流量的快速增长,寻求如同固网

一样低廉甚至免费的宽带流量成为用户基本诉求。

调研显示,固定、移动场景下MBB流量占比存在8:2法

则,使“有线无限宽、无线无限短”的网络目标架构

更加清晰,发展Wi-Fi等支撑80%固定场景下(免费)

通信成为潮流:BT建设了200万WLAN热点,把Wi-Fi当

作移动服务接入点,中国移动3年将建100万WLAN热点

……全球基于WLAN的MBB流量对HSPA等大网流量的替

代加速。

转型之旅荆棘密布

以上四大电信主流业务的替代,根本驱动力来自

于宽带服务的低成本发展和互联网业务的成熟,而智

能终端产业链成熟、低成本普及是大众市场爆炸式增

长最强大的推手。

运营商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和挑

战,必须寻找下一个万亿市场栖身,转型发展移动互

联网服务成为必然之路。

但移动互联网也并非坦途,全球领先运营商

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独创和学习电信领域标杆(如

Vodafone等)阶段,实践证明难以成功。学习、复制

OTT领先SP(Apple、Google)阶段,由于能力、机制、

人才、文化、DNA不具备,同样难以成功,借用一位

运营商高层的结论:“腾讯所做的,我们做起来都没

竞争力;我们所做的,腾讯未来想做都能做,而且可

以免费地做!”回归本源,我们需要深度剖析移动互

联网的规律和自身优势,寻找第三条路。

那么,第三条路在哪里?

电信运营商总体发展战略

正确判断产业发展的阶段和节奏至关重要,目前

电信产业是仍在增长的万亿美金市场,未来5年仍将

是运营商营收的主体来源,传统业务的保护和维系仍

是首要战略;移动互联网是新兴产业,成长为新万亿

市场还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格局之争已

经开始,预则立,不预则废。

管道智能化

保护、提升管道价值,由效率管道向智能管道演

进,同时推动管道货币化运营。

全球领先运营商一直致力于提升管道能力和效

率,如升级HSPA、LTE,建设FTTx,按“有线无限宽、

无线无限短”的模式发展WLAN,通过固网和无线、室

内和室外网的协同来提升网络吞吐能力,如ATT、O2。

保护管道的高价值,通过智能的网络实现价值定

价和价值服务,同时约束低值流量,实现带宽和收益

之间的平衡。

通过战略合作,构建云平台能力,解决应用创新

和支撑难题,如Vodafone、FT。

通过对QoS/QoE、安全、SL A等网络能力进行定

价,推动网络货币化,如Telefonica、T-Mobile。

构建面向未来的网络架构和新商业模式,ICT支

撑和XaaS服务架构的演进是关键,同时通过产业链合

作、客户洞察研究、端云结合的体验和价值创新,有

选择地渗透ICT、M2M、移动互联网、数字家庭等四大

新领域,逐步将电信领域的管道和渠道优势转变为新

领域的市场和价值优势。

运营精细化

运营精细化是指要大幅优化运营、运维模式,进

行精细化运营和管理。

聚焦“前台”主业,提升核心的运营能力,“后

台”战略合作,实施管理服务:将自有资源由后台转

移到前台,聚焦市场营销拓展和渠道管理、价值链合

作、新业务/服务领域创新;而对传统后台网络、运

Page 1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8

维服务,则大力实施外包、集中化、BOT

和引入管理服务,利用产业链优质伙伴提

升网络、技术支撑能力,实现前后台“双

强”。

将服务逐步贯穿于客户需求到响应

的互动全流程,产品即服务、方案即服

务,把握产品服务化、电信I CT化、业务

QoE“云管端”贯通、服务社交网络化、

支撑云化的大趋势,加速推动运维转型。

业务差异化

要区分不同类型的管道,差异化创

新业务和服务,构建层级化的商业模式;

构建数字超市,利用用户资源和客户渠道

优势,积极向“端云”协同的服务领域转

型。

2009-2010年全球流量统计发现,网

络管道因终端而分化,非智能手机流量约

40Mb/月,智能手机约400Mb/月,数据卡

约4Gb/月,呈现“1:10:100”三类分化的管

道。不同管道的运营商控制力和收益情

况也不同,“1”类管道基本是端到端控

制,流量收益比最高,且业务创新的空间

仍然很大;“10”类管道逐步被App le、

Google等终端厂家和OTT SP控制,其端云服

务分流、旁路了运营商价值;“100”类

管道运营商自损流量,欠缺赢利模式。

运营商需要针对不同管道制定不同的

业务和服务策略。对于“1”类管道,要

在流量、能力上充分保障,同时积极挖潜

创新业务和服务,如Vodafone的M-PESA、中

国的家校通,推动短信微博化等,以实现

价值最大化。对于“10”类管道,开放合

作,通过构建数字超市,切入数字媒体渠

道市场,适时通过并购转型进入“端云”

协同的垂直市场,建立竞争能力,寻求成

长为NO.1通道的同时,实现向新领域的成

功转型。对于“100类管道”,通过Wi-Fi、

有线宽带、无线宽带融合等方式提升支撑

能力,同时在定价和营销上收缩限制。

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

(基于CDC的JAVA技术)等;另外,还缺失

核心数据业务的支撑平台,如基础技术支

撑层(LBS)、基础业务支撑层(支付、物

流、信用、安全等)、ASP平台层(如QQ

平台)。

总结实践经验,电信运营商转型发展

移动互联网,核心策略建议如下:

一、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核心优势,

包括资本、渠道、普遍服务和覆盖、用户

群、公信力、业务安全可靠、运营可控可

管等社会性、平台性综合优势。

二、把握趋势,发挥优势。包括“搭

大平台”,构建民生、政务高速信息化基

础设施和服务;“唱大戏”,推进和支撑

智慧社会建设,如加强和政府的协同合

作,通过并购合作战略获取新技术、平

台、业务能力,构建覆盖全社会普遍服务

的信息计算中心、存储中心、高速信息网

络、管控中心、民生/政务社交平台等。

三、实施叠“T”螺旋式发展战略,

识别最具成长性的业务机会,确立核心数

据业务;围绕核心业务发展核心技术,

通过VC模式与资本市场、产业专家密切合

作,建立起发展和投资联盟或伙伴关系,

通过实施并购战略快速切入,不断加强核

心业务。

四、独立于电信业务,建立移动互联

网业务和组织体系:引进领军人才,构建

移动互联网创新管理、激励、开放合作的

运营机制,营造创新、合作、开放的文化

氛围。

五、建立体验、互动式用户、业务开

发中心,提升对客户潜在需求洞察和业务

创新设计的能力;打造“云管端”贯通、

“硬软湿”协同(“湿”指人类的智慧、

能力、才干、信念等只可意会的知识)、

“天地人” 三和(“人”指系统中的用户

信息,“地”指地点和场景信息,“天”

指各种云应用和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扩展信

息)的业务体系架构和组织支撑能力,建

立持续的竞争力成长机制。

责任编辑:徐平 [email protected]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遵循了以客户为中

心不断演进的规律,从需求场景看,逐步

从娱乐生活向工作学习、政务民生(智慧

社会)等方向演进;从需求内容看,逐步

从信息内容向智慧经验、情感精神、意识

形态等方向延伸和演进。

基于简单、便利、最小化、体验优

化、价值增值的需求,人们获取信息内

容的入口经历了三阶段变化:1)门户网

站阶段,2003年以前,以Yahoo、Sina为代

表;2)搜索网站阶段,2003-2008年,

以Google、Baidu为代表;3)社交网站阶

段,2008至今,以Facebook、Twitter、Sina

微博为代表。目前在美国,43%的信息获

取通过SNS网站,而在中国,此比例也达

到了41%。上述市场演进轨迹成为互联网

SP“改朝换代”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条件。

从体验的需求来看,用户需要“云管

端”贯通、洞察理解客户即时、即地、即

景需求的智能业务和服务能力,App le从

“终端+应用”的成功商业模式诠释了这

一规则。

目前的互联网产业以娱乐信息服务为

主,但娱乐仅是人类需求的一部分,当历

遍浮华、回归生活本质需求之际,便是移

动互联网服务模式升级、务实发展之时,

目前的互联网已经开始向工作学习、政务

民生等社会领域深度渗透,内容上向智慧

共享、情感精神服务方向做深度探索。而

虚拟世界的管控和意识形态引导已成为政

府关注的战略高地,如美国将Facebook、

Tw i t t e r定位为战略资产扶植发展,国家

SNS、智慧社会、民生服务成为移动互联

网下一个创新领地。

运营商转型进入移动互联网,经历

了自主发展、学习OTT SP两个阶段,都难

说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区分

电信服务和移动数据业务,未能构建起有

竞争力的核心数据业务,也没有通过并购

来加强核心业务;同时,只关注端和应

用,对中间的IT核心技术失控,包括开放

系统、浏览器与构件(Widget)、中间件

Page 1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11.07 第55期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 先锋文/董泽坤 柳振宇

在传统电信领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身处产业融合演进大潮中的中国移动,正凭

借着深厚的积累,跳出了守旧的观念,在业务创新、平台创新方面走在了业界前列。通过业务

基地化集中运营模式,中国移动成功地将众多业务渗透到数亿移动用户的生活、娱乐、商务、

信息获取场景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改写“被管道化”的命运。

务平台,实现产品的快速部署?这一系列问题对中国

移动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新挑战。

从2005年开始,中国移动进行了业务集中化运营

的探索,这一年无线音乐基地在四川建立。其后短短

几年,基地模式受到了各省移动公司的推崇,先后有

八个增值业务基地在不同省份建立。基地运营模式的

成功,推进了中国移动业务创新的步伐,成为中国移

动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06年,音乐基地带动全网收入超50亿元,2007

年突破100亿元,2008年则达到180亿元,2009超过220

亿元——这一数字占中国移动全年收入的4.2%,增值

业务收入的16.8%;到2010年底,阅读基地月信息费收

入已超过8000万元,累计访问用户超过1亿,日均点

击量超过1.7亿次;视频基地自2005年成立以来,用户

数及收入都实现了每年翻番的增长,到2010年底,

总点播用户已累计超过5000万,营收已达到5个

多亿……

目前,动漫基地正在紧张的建设

中,已顺利完成福建试点工作,聚集

了大量用户,下一步将全面拉开

“2011手机动漫元年,精彩

漫行中国”的全年主题营

销活动,掀起“手机

也能看动漫”、

“手机也能玩

动漫”的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以及信息、娱

乐、媒体、金融等多产业服务提供商共同

参与的移动互联网角逐中,电信运营商对

如何定位自身能力、如何参与海量市场竞争,出现了

两种声音:一种是发挥传统优势,聚焦管道经营,提

供配套服务;另一种是发挥创新能力,整合增值业务

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传统电信领域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身处产业融合演进

大潮中的中国移动,正凭借着深厚的积累,跳出了守

旧的观念,在业务创新、平台创新方面走在了业界前

列。通过业务基地化集中运营模式,中国移动成功地

将众多业务渗透到数亿移动用户的生活、娱乐、商

务、信息获取场景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

也在改写“被管道化”的命运。

业务基地成就辉煌

经历了多年的飞速发展后,中国移动的净增用

户数明显开始放缓。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

期的临近,电信运营商被旁路成为“哑管道”的趋势

越来越明显。在受到增值业务上下游产业链的前后夹

击下,中国移动如何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如何能够

突出重围,占据产业链的制高点?如何设计稳健的业

也能看动漫”、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先锋

9

Page 1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 先锋

10

Page 1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11.07 第55期2011.07 第55期

手机动漫风潮!

作为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伙伴,华为有幸参与

了音乐基地、阅读基地、视频基地、游戏基地、互联

网基地、动漫基地的建设和运营,见证了中国移动业

务基地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腾飞。华为为业务基地定

制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面向一线消费者提供卓越的贴

身服务,从产品策划到需求分析,与中国移动紧密配

合,全力提升产品价值;面向后台提供先进的技术方

案,在平台规划、方案设计及实现方面,提供业界一

流的技术保障和服务。

在这八大基地中,音乐基地无疑是排行第一的佼

佼者,从音乐产业链的整合,到一体化运营体系的建

设,都为其他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而作为

改写传统出版业、改变人类阅读习惯的阅读基地,其

明确的战略定位、友好的用户体验,短期内即引爆过

亿的用户使用,为中国移动向移动互联网发力指明了

方向。

当然,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它必然的因素……

11

音乐基地:产业链一

体化运营的领航员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

在主题曲《我和你》唱响的同时,中国移动音乐基地

同步首发了该歌曲彩铃。短短26小时内,该彩铃下载

量达到惊人的573万次,创造了整个音乐史上的最快

传播速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京奥运主题曲的下

载量达到1001万次,创造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

音乐基地缘何能创造如此成就?

首先,当然是得益于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群和中

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消费能力。更关键的是中国移

动音乐基地的建立,全面整合了内容、技术、渠道以

及服务等产业关键环节,成为了音乐产业的领导者,

有效地提升了资源使用的效率,成功挖掘了市场潜

力,从而屡次创造了优异的销售成绩。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先锋

Page 1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Huawei Technologies

一体化运营初探索

在音乐基地建设之前,电信运营商进

行产业链整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课题,没

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这种情况下,

电信运营商与平台建设方之间良好的配合

就成为成功的关键。经过与各厂家深入的

业务、技术交流以及对厂家进行慎重调研

后,中国移动音乐基地选择了华为作为平

台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

为配合音乐基地的运作,华为组建了

覆盖业务设计、系统架构、辅助运营和定

制开发的全方位服务于基地建设的专业团

队。从基地筹建开始,逾20人的团队就与中

国移动员工一起,长期驻扎在现场,随时

为客户业务需求提供支持。同时,华为后

端超过千人的研发团队,针对前方获得的

客户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设计,力争为

客户提供高效、高质、快速的业务交付。

在中国移动与华为联合团队的共同努

力下,音乐基地建立了高效的音乐业务运

营平台体系,面向用户建设了六大门户,

包括WWW网站、WAP门户、IVR门户、手

机客户端、PC客户端、短信门户,实现了

所有音乐业务统一用户管理、内容管理和

计费管理,形成了包括版权管理、业务评

审、渠道管理、电子工单等统一的对外合

作界面,建立了包括运营分析和客服支撑

的统一运营支撑系统。

一体化运营立标杆

音乐基地实现内容统一集中、面向用

户的门户集中、合作伙伴集中管理后,这

个中国最大的内容发布和销售平台在运作

中又应对了诸多挑战,为其他业务基地的

建立发展树立了榜样。

快速响应需求

音乐基地提供的业务基本都是互联网

类型的业务,相对传统的电信业务,互联

网业务存在需求不完整、多变,上线节奏

快,进度期望高,技术结构复杂等迥然不

同的特点。而传统的电信业务交付在历经

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流程后,版

本交付时间往往都在两个月以上,更何况

复杂多变的互联网业务。

通过联合团队对开发流程进行重新设

计和梳理,音乐基地的需求响应周期成功

地降到了3天,普通需求现场开发团队直

接就可以解决,中等规模的需求可以保证

在6周之内上线,大大缩短了音乐基地推

中国移动音乐基地的建立,全面整合了内容、技术、渠道以及

服务等产业关键环节,成为了音乐产业的领导者,有效地提升

了资源使用的效率,成功挖掘了市场潜力,从而屡次创造了优

异的销售成绩。从音乐产业链的整合,到一体化运营体系的建

设,音乐基地都为其他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12

出新业务的周期,提升了音乐基地捕捉市

场机会的能力。在这样高效快速的交付配

合下,音乐基地的业务线从单一的彩铃业

务,逐步拓展成包括音乐随身听、多媒体

彩铃、音乐MTV、音乐KTV等多种产品的综

合运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阶梯化发展产

品体系。

快速扩张业务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是由31个省公司

组成的庞大的运营机构,面向用户的最终

计费和收费必须由各省公司来操作。随着

音乐基地业务增长,中央平台每月与31个

省平台的对账、核算数据从几百万条快

速上升到超过1亿条;合作伙伴从几十家

快速扩张到近500家;内容资源从十几万

歌曲增长到超过200万;业务用户稳步快

速增长到6亿多。在如此快速的规模增长

下,如何提高可随业务增长而快速扩展的

平台处理能力是一个巨大挑战。

凭借多年在电信业务支撑领域积累的

丰富经验,华为为音乐基地设计并建造了

卓越的核心支撑系统,提供高可用、高扩

展、高性能的系统建设方案。从最初的几

十台服务器,到目前的一千多台服务器的

集群计算,华为提供7×24小时无间断技

Page 2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11.07 第55期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13

阅读基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掌上数字阅读世界,打造了一种全

新的无线图书发行模式,改变着传统的出版方式,改变着人类

的阅读习惯,由此也将改变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正是阅

读基地的责任和使命。其明确的战略定位、友好的用户体验,

为中国移动向移动互联网发力指明了方向。

资源控制系统,建立了业务监控层、策略配置层、业

务调度层、IP路由层的全面调度机制,实现了内容下

载分发、用量管理、媒体管理等两级互动系统的智能

化和动态管理。

新的业务网络融合系统部署后,虽然数据流量提

升了两倍,但是网间流量降低了90%,在热点内容边

缘节点配置20%的热点内容,就可以支持90%以上的

用户接入,同时网络具备了异地容灾备份能力,提升

了业务可靠性,实现日支撑1900万次用户访问流量。

音乐基地的员工自豪地表示,“每月20万首新歌在5

分钟之内就能下发到各省平台,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

最新最炫的音乐信息服务。”

一体化运营结硕果

短短几年间,中国移动音乐基地建设了中央音乐

平台、无线音乐俱乐部等运营管理平台,与百代、环

球、索尼、华纳等490家国内外唱片公司结为利益联

盟,发展了合作销售渠道265家,构建了一个由运营

商、唱片公司、销售渠道、手机终端商组成的无线音

乐产业链。版权库拥有了超过200万首正版歌曲,每

个月上线20万首歌曲,成为中国最大的正版音乐内容

发布平台和最大的音乐内容销售平台。

随着音乐基地对产业链资源整合的逐步推进,

业务从最初的单一彩铃业务运营发展到多业务综合运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先锋

术平台服务,为音乐基地的业务快速扩张提供了强有

力支撑。

实现集中化运营

音乐基地实现了门户集中,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

用户访问速度变慢。因此,在运作时音乐基地不得不

直面如何让用户最快访问门户网站,如何使新上线歌

曲实现快速分化以保证营销活动的高效运行,如何提

高分发效率和成功率等问题。

通过对客户业务问题的分析定位,联合团队发

现,音乐基地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主要问题是全网

运营与传统组网方式之间存在矛盾。在基地运作模式

下,31个省平台都需要与中央平台进行业务交互,大

量业务流量耗费在骨干网向中央节点获取内容上,造

成带宽消耗过多、流量过大。

有鉴于此,音乐基地采用华为业务平台通信网络

融合解决方案,利用互联网上比较成熟的P2P和CDN技

术解决网络数据流量问题,

逐步构建起了分层、分级

的业务网络,在北京、

上海、广州建立了分

站边缘节点,部署

了C D N、P2P的

服务,在中

央 建 设 了

Page 2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14

营,建立了从单曲、专辑销售到社区会员

互动等全方位音乐服务。每日的歌曲销售

数量超过350万次,月歌曲销售数量超过1

亿次,社区付费会员达到8900万,月收入

超过5.5亿元。

2009年市场分析数据显示,无线音乐

收入占据了华纳中国内地营收的29.41%,

环球的39.49%,索尼的50.82%,甚至有些

唱片公司对中国移动的依赖率高达80%,

无线音乐的分成已成为唱片公司的救命稻

草,市场规模远超传统唱片业发行渠道。

现在,国内有98%的新歌发布选择音

乐基地作为首发平台,单曲的最高销量达

到1250万次;首发专辑30张,累计销量约

2亿次,专辑的最高销量达到2540万次。

同时,音乐基地建立了国内影响力最大的

互动音乐门户,实现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互

动,成立了超过500个粉丝团,粉丝用户超

过150万。

阅读基地:布局

数字化出版,塑

造立体化阅读

瞄准出版业的未来

2008年12月,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

旗下拥有10家日报的美国论坛报业集团正

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网络普及以来

首家申请破产的美国报业巨擘。

2009年2月,创刊于1859年、拥有150

年历史的《洛基山新闻报》宣布停刊 。

从2009年开始,国际各大出版集团数

字出版收入超过了总收入的一半,贝塔斯

曼、爱思维尔集团、迪斯尼集团等传媒巨

头以收购、合作方式向数字出版转型。

传统出版发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

集行业,其中印刷和发行环节占整个行业

87%的产值;库存销量是1:1,基本上是卖

一本书,仓库里面要放一本书;95%的书

稿无法出版;读者能看到什么书取决于少

数专业人士的品味;著作价格越来越高,

书籍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数字出版直接将

整个价值链扁平化,印刷环节完全不需要

了;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的作品都可以在

符合法律的情况下和读者见面,受益于数

字时代的大容量存储和个性化发行,长尾

开始出现;而对于日益上涨的纸张价格和

著作权价格,电子书籍的价格却随着用户

规模的增长越来越便宜。

2009年,国内首次出现了数字出版规

模和传统出版规模持平的情况,数字出版

规模已经达到750亿。由此可见,数字出

版逐步取代传统出版产业是不可逆转的趋

势,数字出版的市场空间巨大。

抓住机遇,果断布局

数字出版虽是大势所趋,但也面临一

些难题,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收费难,

在线支付使用麻烦,其安全性和普及率还

有待提高;二是盗版猖獗,互联网上新推

出一本书的新章节,不到3分钟即能发现

盗版。

基于手机的业务形式却能很好地解决

收费和版权问题:电信运营商本身拥有一

套成熟的付费手段,支付方便;基于无线

网络的安全性保障机制,使电信运营商可

以提供电信级别的电子著作版权保护。因

此,电信运营商天然地在数字出版产业链

上占据有利位置。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中国移动敏锐

地觉察到手机阅读巨大的市场空间及战略

Page 2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11.07 第55期

意义,做出了进军阅读产业,打造新型数

字出版产业链的决定,并于2009年3月开

始在浙江投资手机阅读基地的建设。2009

年9月,中国移动宣布年底推出TD电子阅

读器,其手机阅读产品网站展开内测。

2010年5月5日,中国移动宣布手机阅读业

务正式商用,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

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等内

容合作伙伴,及汉王、华为、大唐电信等

终端厂商展开合作,同时在对合作厂商进

行重重考核之后,选择华为作为阅读基地

平台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圆满完成了

“内容+终端+平台”的产业链战略布局。

塑造立体化阅读体验

手机阅读产生了重新塑造用户阅读体

验的无限可能。为此,华为的UCD(以用

户体验为中心设计)团队为阅读基地提供

了优秀的体验设计和运营方案。

重新定义出版方式

数字出版完全改变了获取读者反馈

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读者的留言和评

论,更可以对读者看书的行为进行分析,

从而更快速、更准确地为写作和出版提供

支撑。基于运营分析BI系统,阅读基地实

现了用户基本属性细分、用户版面倾向细

分、阅读内容分类细分、用户阅读图书倾

向细分等运营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快速

地将阅读趋势提供给作者,也可以对用户

进行个性化的二次推荐,加大书籍的销

量。

同时,作者的写作方式被重新定义

了。现在作者可以先写个开头,然后上传

到线上供用户阅读,如果被用户认可,则

继续写作,重复上述环节,直至著作完

成。在这个产业链上,著作并不是完成写

作后才进入出版发行,而是连续性地流

动,因此阅读基地的用户使用分析的能力

为作者的写作方向提供了准确的分析支

作为教材的补充,可以直接下载老师的讲

义,并跟老师在课余时间沟通,联网后还

可以看老师的博客、教学笔记;对于政府

和企业的公文审批流程,G3阅读器可以为

建立无纸化办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具,满

足电子公务文件分级下发、圈阅等需求,

实现严格的公务文件管理要求,符合节约

型社会的要求。

可以说,阅读基地构建了一个全新

的掌上数字阅读世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

无线图书发行模式,改变着传统的出版方

式,改变着人类的阅读习惯,由此也将改

变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正是阅读基

地的责任和使命。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

中国移动在各省市全面加大手机阅读业务

的推广,发展的收费用户远远超出预期。

截至2011年1月,阅读基地累计注册用户超

1.46亿,日均新增注册用户超过50万,月

访问用户数超过3000万,月信息费收入过

亿。

“手机阅读业务是一个新兴事物,体

现了中国移动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符合

社会需求,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甚至

文化形态的变革,都会起到推动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陈昌智在考察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时表示。

早在10年前,中国移动打造的“移动

梦网”模式曾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

互联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发展,改变了无

数中小规模互联网增值业务供应商的命

运。今天看来,“梦网”只是一个产业阵

营竞合时代的起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既有无数机遇,也有

越来越多或明或暗的挑战和压力。战略创

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始终是中国移

动在新时代需要超越的三大难题。八大业

务基地的兴起,正是中国移动审时度势、

适应产业大潮而迸发出的创新能量,有力

地诠释了中国移动“移动改变生活”的理

念,探寻出了电信运营商整合产业链的一

条新出路。

责任编辑:李雪峰 [email protected]

撑,作者可以通过用户行为和用户反馈分

析,使故事更加受到读者的喜爱。

为此,阅读基地的付费方式也随之发

生了改变,除基本的单本下载和包月两种

付费方式外,用户还可以选择章节看、按

照章节来付费,平均一个章节4分-0.12

元,而采用按流量付费的方式,则更加符

合用户的阅读习惯。

占据用户碎片时间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生活节奏的

加快,人们的传统阅读时间已经被现代生

活节奏打散,上班路上、排队等候的时间

越来越长,而手机阅读正可以填补传统阅

读无法覆盖的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工作之

余、上班路上、排队等候这样的时间。

手机阅读以WAP和客户端作为基础形

式,以彩信作为补充形式。WAP是手机阅

读的基础形式,普及率高、门槛底、易推

广、易操作,无需注册即可登录访问阅

读,容易形成用户规模。在WAP界面上可

以非常方便地升级到客户端,手机客户端

的阅读体验效果更好,不仅可以在线阅

读,而且可以将图书下载到手机上进行离

线阅读,操作更加灵活。客户端还能兼容

漫画和杂志,图片展现的效果更加丰富,

更能吸引读者进行阅读。

提供深度阅读体验

针对一些用户深度阅读的需求,比

如传统名著、专业书籍,阅读基地提供了

G3阅读器进行支持。阅读器是手机阅读

的亮点产品,外型时尚、简洁,形态绿色

健康,使用Eink电子墨水技术,提供类似

纸质阅读效果,省眼力、省电,适合长时

间阅读的用户,而且凭借手机阅读平台强

大的内容库作为支持,G3阅读器依靠TD网

络,具备快速高效的网络下载能力,用户

可以方便地阅读到更多的图书。

基于G3阅读器,阅读基地也开始向

行业市场渗透。对于教育行业,G3阅读器

中国移动:业务基地创新先锋

15

Page 2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

通信面临新冲击从创新型移动通信业务看运营商面对的挑战

基于7亿用户的角色和关系信息,Facebook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面对这样的竞争,

运营商是退化成纯粹的公共管道提供商,还是继续把握自身资源并创造合理的价值?

文/吴昊

通讯录的价值

011年1月28日,根据Facebook在

非公开股票交易市场SharesPost上

的股票估值,Facebook的总市值

达到829亿美元,已超过Amazon,仅次于

Google。整个第一季度,Facebook股票价格

曾长时间运行在55美元/股上方,这意味着

一些投资者对其估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

投资者为何如此看好Facebook?究其

根本,还是因为Facebook掌握着超过7亿用

户,并了解他们的社交关系。基于这些角

2

16

色和关系信息,Facebook几乎覆盖了所有

的互联网商业模式,Google真正的竞争对

手出现了。

国外有Facebook,中国有QQ,同样是7

亿的用户规模,同样是几乎所有互联网业

态的集大成者,腾讯也在不断刷新股价,

创造神话。

社交关系如此炽热,行业内外的大

佬们都摩拳擦掌,寻求切入。而有一类玩

家对此却十分纠结,他们虽然掌握着比

Facebook和QQ更为庞大的用户信息数据库

和真实、精确的社会关系,但却并未因此

获得互联网投资者的青睐,他们是谁?他

们就是各大通信运营商。

运营商凭借提供通话、短信和互联网

接入等基础通信服务,掌握着人们的身份

信息、业务行为和通信记录等种种价值数

据,直接掌握着所有通信业务参与者的第

一手真实社交关系,他们的第一呈现形态

就是手机通讯录。但创新能力的缺乏,让

运营商一直未能确立可以将通讯录自如运

营起来的业务形态,同时,用户和舆论对

个人隐私的关注,又让身为其中焦点的运

营商不得不对此谨言慎行。

Page 2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Main Topic热点聚焦

2011.07 第55期

通信面临新冲击

17

件提供商,其推出的Qik Video Connect是

一款手机视频应用程序,通过该应用程

序,用户能以视频呼叫、视频信息(Video

Messaging)和视频分享的方式与朋友及家

人保持联系。Qik与用户的通讯录整合,用

户可以轻易查看朋友和家人是否可进行实

时视频聊天。如果朋友和家人无法进行实

时视频聊天,用户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

短消息给他们发送私人视频邮件,无论他

们使用何种装置或电话网络均可接收。

Tango:Tango是一款免费的高品质视

频通话应用, 与Facetime限制用户在Wi-Fi环

境下使用不同,Tango可以运营在3G和Wi-Fi

网络。Tango同样采取基于用户手机电话本

的扫描、发起和邀请机制,用户只需花费

数据流量费即可享受视频通话。

f r i n g : f r i n g 是一个免费跨平台

(iPhone、Android、Symbian)的移动VoIP

(网络电话)软件,可以通过3G或Wi-Fi网

络实现视讯通话服务。fr ing通过实时联系

人可用性(在线)实现增强功能,用户

可在拨号前看到在线联系人。fr ing可以和

Skype、MSN Messenger、Google Talk、ICQ、

AIM及常规的电话联系人通信,可提供稳

定的连线品质,同时也强化了拨打视讯通

话、语音通话的稳定度。

成功的必然

创新型通信业务的成功并非偶然,而

是依赖于几个关键的成功要素。

智能手机的普及

从苹果公司发布iPhone开始,智能手机

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Google Android

和OHA联盟的众多手机厂商则凭借更低的

门槛,刺激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开始一轮

野蛮生长。现在的中低端智能手机已经达

到了三五年前的平均手机价格水平,伴随

着手机的自然更换和运营商的补贴政策,

大量消费者转换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智能

手机操作系统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高,

新业务的舞台

虽然运营商没有寻找到好的切入点

运营手机通讯录,但对于没有任何包袱的

创新型IT企业,这却不是问题。随着移动

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机会出现了:

2010年10月19日,Kik Messenger面世,加拿

大人Ted Livingston带领团队所做出的这款

基于手机通讯录的消息应用,在发布后两

周内就达到了100 万用户,六周后突破200

万,到2011年1月,已经超过300万!毫无

疑问,这是一次成功的创新。Kik为用户提

供了什么?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寻求答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

尝试从Kik Messenger与运营商提供的基于电

话本的传统消息服务的差异入手。

沿用现有社交关系

Kik Messenger的安装和注册过程非常

简单,简单的向导过后就进入程序界面。

首先,Kik将会协助用户扫描手机电话本,

自动匹配出已经在使用Kik Messenger的联

系人,将他们加为Kik联系人,然后就可以

发送信息了。如果常联系的朋友还没使用

Kik,就可以直接邀请他们成为Kik用户。这

种传播形式完全借助用户现有的真实社交

关系网络,直接提高了用户使用Kik的主动

性,同时也避免了再维护另一套社交关系

的麻烦,用户进入的门槛大大降低。

优秀的用户体验

K i k提供了类似 I M的聊天式信息收

发用户界面,用户完全不需要学习。K i k

Messenger是一个典型的轻量级、简单易用

的移动应用,界面清晰明了,功能边界划

分合理,交互效率非常高。同时,轻量级

的设计也让Kik Messenger的运行非常流畅,

可靠性得到了保证,与手机内置的信息模

块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大幅度降低的费用

相比0.1元每条的短信,Kik提供的消息

服务本身完全免费,用户需要付出的仅仅

是流量而已,而传送一条包含数十个字的

消息所需花费的流量,不过几十至几百字

节,按流量费计算还不到1分钱!

其实更早些出现的 i P h o n e 4附带的

Facetime视频通话,也是完全基于这三个特

点的业务,只不过提供的是视频通话而不

是信息。如果说苹果的Facetime只是让大家

认识到视频通话可以脱离运营商做到如此

体验,那么Kik的一炮走红则深深刺激了每

一个通信产业参与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的,很快,用雨后春笋已经无法形容基于

互联网架构的通信应用出现的速度。

我们选取这类应用中的典型代表进行

一次盘点。

WhatsApp:WhatsApp Messenger的功能

和用法与K i k类似,不过注册的过程更为

简单,连帐号和密码都不需要,而直接

将用户的手机号码作为WhatsApp帐号。安

装应用后程序会自动扫描用户通讯录,

并通过电话号码,自动加入其他已经使

用WhatsApp的好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几乎可以替代手机短信。W h a t s A p p支持

iPhone、Google、Android和黑莓等主流智能

手机,可以即刻接收好友发送的文字、图

片、音频文件和视频信息。

微信:微信出自腾讯之手,完全的山

寨Kik,支持文本和图片的收发,最新版本

更是支持语音留言。微信同样支持iPhone、

Android、Symbian等主流的智能手机。

TalkBox:TalkBox是一款用于发送语音

消息的应用,省去了在手机上打字的烦

恼,通过声音的方式将消息迅速发送给自

己的好友,是一种最快最直接的语音信息

传送应用。用户可以选择手动添加自己的

好友,或者通过Facebook帐号连接同步好

友清单,语音记录非常简单,一键即可完

成,TalkBox具有消息推送机制,可以在最

快的时间内将消息推送给好友。除了基于

语音的点对点语音通信之外,TalkBox还支

持群聊,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交流。

Qik:Qik是被Skype收购的手机视频软

Page 2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18

多种接入方式的支持,强大的软件扩展

性,给创新型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移动互联网兴起

智能手机的普及,将计算中心从桌

面推到了身边,人们有机会随身携带网

络,这又大大刺激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在Intel多年的经营下,Wi-Fi成为家庭和办

公环境的必选项。在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

推动下,3G浪潮席卷全球。Wi-Fi和3G的完

善,让移动接入速度迅速提高。随身携带

的互联网终端,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移

动互联网体验,消费者的需求驱动让移动

互联网真正开始发展。

社交关系网络

比Facebook和QQ们更容易维护的社交

关系就是消费者的真实社交关系,其载体

就是消费者的手机通讯录。重构社交关系

的成本非常大,消费者也没有迁移社交网

络的意愿,所以从手机通讯录切入成为一

条方便而有效的途径。这些服务利用原有

的社交关系,让移动通信来得更加方便。

运营商的博弈

毫无疑问,创新型移动通信业务再次

将运营商推到被旁路和管道化的寒冬,而

这次的寒冬似乎来得更刺骨、更无情。因

为这类业务直接动摇了运营商的传统通信

业务根基。正如业界所传:腾讯做的,中

国移动都做不了;中国移动可以做的,腾

讯都可以做,还可以免费做。传统通信业

务是运营商的现金奶牛,数据业务一直陷

在增量不增收的窘境。而创新型通讯业务

恰恰是用基于数据的业务,侵蚀了运营商

的传统通信业务,这对运营商来说是灾难

性的打击。

早在Skype问世的时候,运营商就经历

过一次痛苦,到底是正面迎敌,还是坚持

对VoIP业务的限制?现在Skype的Voice已经

扩展到Message和Video Call了,而且其业务

的发起,也是基于运营商长期认为是自己

固有领地的手机通讯录。

既得利益者决不会轻言退出,国外媒

体曾经报道,欧洲主要的电信运营商计划

修改互联网数据传输规定,对Google等在

线内容、业务提供商额外收取流量费用。

他们抱怨,自己的网络被迫应对数据爆炸

的压力,但却没有因此获得可观的收益增

长,而主要的数据来自于美国网站,例如

Google旗下的YouTube视频服务网站等。

凡事总有两面性,在“被管道化”

的过程中,运营商却在无意中积累着另一 责任编辑:潘陶 [email protected]

方面的能力,那就是对消费者行为和业务

行为的掌握。消费者由各种各样的细分人

群组成,运营商了解他们是谁,他们平时

跟谁联系,甚至还完全清楚他们今天上午

8:00从家里出发去CBD上班,中午12:30离

开办公室去吃饭,下午上班时间还开小差

出去喝了杯咖啡!消费者在使用着各种各

样的业务,运营商了解他们的业务偏好,

了解他们对颜色的选择,了解他们的媒

体接触特征,甚至知道他们并不喜欢LADY

GAGA,每次听到一半就跳到下一首,只是

因为周围人都在听而听!而这些却恰恰是

每个试图入侵运营商地盘的创新型IT企业

所渴望的宝藏。

更重要的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去开发

这座宝藏?我们如何识别出价值数据?如

何挖掘这些数据背后的关键信息?又如何

将用户隐私和可公开的信息进行划分?识

别出的关键信息如何去开放?承认创新型

IT企业的市场地位,并尝试着回答这几个问

题,为创新型IT企业提供超越管道以外的价

值,将会给运营商开辟出一条新道路。

博弈正在进行,运营商是退化成纯

粹的公共管道提供商,还是可以继续把握

自身资源并创造合理的价值?我们拭目以

待。

Page 2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Main Topic热点聚焦

2011.07 第55期

日本物联网世界

19

日本物联网世界文/蹇飒

本是一个经济和电信产业都十分

发达的国家,早在2004年,日本

总务省(MIC)制定的U-Japan计

划的核心思想即为“easy network connection

is available at anytime, anywhere, by anything and

anyone”,其中的anything即代表机器或者是

“物”的通讯联接,这既是日本传统“机

器人”科技情结的体现,也反映了中老龄

化严重的日本社会希望通过发达的物联网

应用,节约人力投入的现实规划。

日本这种把物联网发展鲜明地写在国

家通讯发展策略中的做法,也对韩国等周

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韩国在其U-Korea

中就提出了类似观点。

商机

日本比欧洲更早进入物联网的研究和

实质的商业运用,但与欧洲各国在2002年

疯狂炒作之后又陷入低谷的跌宕发展路线

不同的是,日本一直谨慎、缓慢但相对平

稳地发展其物联网应用。

时至今日,全日本总计发展了317万多

物联网用户(放号量),其中NTT DOCOMO

现有超过150万物联网用户,主要分布在

交通、监控、远程支付(包括自动贩卖

机)、物流辅助、抄表等九个领域;KDDI

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就追求高速大容

量的物联网通信,通过推出可车载、小

型、轻量、廉价的物联网通信服务,在交

通、物流行业发展了超过100万用户;而

Softbank因为最迟涉足物联网行业,目前仅

25万多用户,大部分是数码相框等个人电

子消费品,还有少量的电梯监控和自动贩

卖机业务。

日本通信行业对物联网发展寄予厚

望,预计将来会在遥测、交通运输管理、

电子支付、安全监控、数字标牌、数据备

份等行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以此突破日本

市场业已饱和的手机放号,从而带来新的

巨大商机。

应用

从日本物联网业务发展现状来看,最

热门的业务无疑是自动贩卖机、交通运输

管理、监控及电子钱包业务。

自动贩卖机

自动贩卖机是日本都市街头随处可见

的装置,主要摆放在地铁站及电车站、商业

街、娱乐场所、公园景点等人流量大的地

方,方便消费者及时购买食品饮料,也几乎

成为匆忙的上班族主要的早餐来源,全日本

有约500万台自动贩卖机。为提升自动贩卖

机的运作效率,日本烟草协会与NTT DOCOMO

合作,将物联网引入贩卖机:首先实现自动

存货管理,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输货品状

况,便于及时补货;其次在交易界面,通过

无线通讯实现电子钱包交易,消费者可使用

手机、非接触式IC卡(如电车卡)方便地购

物,贩卖机也能通过电子交易设备所记载的

用户信息避免出售带限制要求的商品,例如

不出售烟酒给未成年用户。

在自动贩卖机的改造中,NTT DOCOMO

采用了有别于传统电信业务的跨产业合作

的商业模式:首先,DOCOMO负责定义通

信模块的接入标准,包括2G和3G的接入,

并且直接向设备商采购按此标准定制的通

信模块;然后,将模块及其通信资费包打

包销售给自动贩卖机通信终端的系统集成

商NTT Dat a;NTT Data将通信模块集成在终

日端之后,销售并安装在日本烟草协会的自

动贩卖机中;日本烟草协会向NTT Data支付

终端及安装维护费用,并按照终端所打包

的通信资费标准向NTT DOCOMO支付通信费

用。NTT DOCOMO的物联网业务大多采用这

种商业模式,有些业务由于存在系统集成

商管理和定制服务,因此行业客户也可能

直接向系统集成商付费,再由系统集成商

向运营商支付通信费用。

交通运输管理

交通运输管理有针对个人及运输企业

的业务,以东京肥前运输公司的管理系统为

例,该公司在长途货运车上安装物联网系统

的目的,是保证长途货车司机的安全及降低

耗油量,因此该公司引入使用基于DOCOMO

3G网络的运行实时管理系统e-navi system,通

过货车驾驶台内置的物联网终端,如超过

法定速度立即以话音来提醒司机,并且通过

GPS实时记录车辆的位置和作业习惯,从而

分析司机的驾驶行为并提出改良意见(如稳

定速度)来降低汽油消耗。

在个人交通管理业务中,比较有名

的就是丰田与KDDI合作推出的G-BOOK导航

仪。据丰田公司调查,汽车发生交通事故

时能够自动报警将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功

能,因此G-BOOK可以在安全气囊弹出时,

与其连动直接向急救中心报警,大幅减少

报警延迟,挽救生命。除此之外,G-BOOK

还能提供安全导航方面的增值服务,如:

检知汽车是否被盗,追踪车辆的位置,与

用户进行联络,该服务1000日元/月,约合

65元人民币;使用语音通话功能与呼叫中

心联络获得需要的信息,如天气、新闻、

可夜诊的医院等,该服务33,000日元/年,

约合2,145元人民币。

Page 2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20

电子钱包

电子钱包业务目前DOCOMO、KDDI都

有开展,其中以DOCOMO的Osaifu Keitai业务

最有名。该业务原本只是利用Fl ica技术提

供手机支付,现在DOCOMO计划在电子钱

包的基础上,将其发展成全方位的个人工

作管理“All in one authentication”,DOCOMO

为此设计的应用场景包括上班打卡、电脑

网络接入识别、商务用车、午餐预订、个

人储物柜管理、公共交通等,这些都可以

用手机及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来实现。

监控

监控业务则大多数用于市政管理(下

水道监控)、核电安全、高速公路维修调

度等方面,应用的领域很广,但每种应用

的放号量都不大,有的业务甚至只有10多

台终端而已。

未来

目前大部分物联网应用,如监控、计

费、支付,实际上都不会占用大量带宽,

实际上超过一半的物联网应用都是2G网络

在支持,即使是3G网络支持的物联网应

用,384Kbps的传输速率也完全足够。但日

本电信运营商也认为,未来物联网的发展

必然有大量的视频应用占据大量的带宽,

如远程专家诊断、远程医疗培训已经成为

智慧医疗应用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在智

能电网中,输电线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电网抢修视频采集和调度指挥都是必需

的;在智慧城市中,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可

以看到城市视频安全监管等。而LTE网络有

比较充足的频谱与带宽,可以既承载大容

量人与人的通信业务,又能承载高带宽、

高实时性的物联网业务;同时,由于LT E

可变信道带宽的特性,使之能根据可用的

频率资源以及组网需要进行灵活规划和配

置,非常适合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因此,

运营商对LTE时代物联网的发展也寄予了很

高的期望。

日本规划了三年发展800万物联网用户

的规模,已经超越其前10年发展的总和,

但相比其1亿多移动用户的规模,仍然显得

非常谨慎。对此,日本运营商的看法是:

首先,物联网的生态链中,电信运营商并

不占主导地位,行业大客户往往才是决定

因素。

像DOCOMO这样的运营商能够在物联

网取得很好的发展,其母公司NTT集团本身

涉足很多行业是关键因素,因此在NTT未 责任编辑:潘陶 [email protected]

涉及的行业,如汽车制造、电力等行业市

场,DOCOMO也面临行业壁垒,难以进入;

而在家电行业中,由于松下、东芝等传统

厂商都有自己的数据传输协议标准,也很

难在短期内建立统一的家电物联网应用;

其次,在工业应用上,许多重工业制造品

往往有长期的质量保证要求,如10年或者

20年,虽然电信技术的更新很快,但却很

难把这些创新(如3G、4G、IPv6等)应用

到工业产品中;其三,物联网的价值链太

长,通信产品(如通信模块)在降成本提

效率方面的改进难以快速体现在行业客户

的实际应用中。

因此,DOCOMO、Softbank等运营商认

为,物联网除了在行业领域继续发展外,

在个人电子消费品领域会更容易取得大规

模应用,包括集成3G/4G功能的数码相框、

电子书、特制儿童通信器、宠物电子项圈

等。并且,为促进物联网业务未来的发

展,日本通信业也积极调整其商业模式,

包括减少通讯模块定制,开放通讯标准以

吸引更多行业采用物联网应用;增强与代

理商的合作,以进入新的行业领域;积极

寻求缩短产业链的技术改进,降低物联网

成本等。

启示

总体而言,日本的物联网应用是非常成功的,其谨慎的发展策略也值得对物联网急

切关注的行业客户、运营商及监管机构借鉴,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而言,可以从中看到:

• 物联网可以使运营商在激烈竞争的移动业务中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 推动物联网发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手都要抓:一方面IPv6、LTE等创新技术

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采用合理灵活的商业模式,调动

产业链各方的合作,降低物联网部署成本,达到实质优化行业效率之多赢目的;

• 尊重产业规律,谨慎看待物联网发展,重视行业客户在物联网中的领导地位,集中把

握物联网的通信接入层业务(即“金管道”策略),聚焦M2M模块、业务网关、接入

网关等,便于运营管理和掌控核心竞争力;

• 积极与监管机构或政府部门配合,积极发展有利于民生的物联网业务,如灾害防护、

环保监控等,增强企业的社会贡献力度。

Page 2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21

五大平台功能推动城市无线化

无线城市聚合作用凸显文/《人民邮电报》晓中

入2011年,我国的无线城市建设全面加

速。

1月5日,北京市就“推进无线城市

建设,提升城市科学管理水平”主题进行调研,确定

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

设,努力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随后,中国

第一个省级无线城市群在福建开通,从而使国内无线

城市建设从孤岛式向集群式跨越,从分散型向聚合型

跨越,从以“我”为主向凸显社会属性跨越,开创了

无线城市群运营新模式。

1月11日,工信部向台湾设备制造商发出邀请,

两岸合作建设成都和宁波两座无线城市于上半年正式

启动。

3月份以来,不仅兰州、合肥、青岛等城市纷纷

与电信运营商签订建设无线城市的合作协议,四川无

线城市群、上海“智慧城市”、“无线山西”等一系

列省级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也浮出水面。

无线城市建设在全国已形成燎原之势,在信息化

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毋庸置疑的今天,无线城市所

发挥出的巨大的聚合平台作用也已经深入人心,“移

动互联网的聚合平台”、“物联网应用平台”、“移

动电子商务平台”、“惠民的信息平台”、“带动产

业的聚合平台”已经成为当前无线城市的新名片,也

是其担负起的新职责。

移动互联网的接入平台

工信部最近发布了最新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4月底,我国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9亿,在

今年新增的4138万用户中,有一半是3G用户。在手机网

民人数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移动互联模式已经逐渐成

熟。而随着3G的普及,移动带宽瓶颈的突破,推动了移

动互联网向多媒体信息应用前进。无线城市作为多媒体

进信息应用融合的产物,是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实现和有效

落地,将切实推进移动互联网发展。

在无线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无线接入是一个重

要内容。上海移动日前宣布,今年将以WLAN广覆盖,

加快建设以TD-LTE为引领,2G、3G、WLAN、4G“四网

协同”的泛在、融合、智能无线城市。上海移动也同

时在研发能够兼容“四网”的多模终端(包括手机、

上网本、平板电脑等),让用户享受到“网络自由切

换,业务使用不断”的接入服务。良好的业务感受势

必会推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而无线城市作

为移动互联网接入平台的作用也随之不断增强。

物联网应用的集展平台

移动电话实现了人与人的沟通,物联网使无线城

市延伸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而无

线城市让物联网的信息获取随手可得。

在福建无线城市群建设中,运营商从各行各业

入手,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开发了各类物联网产

品,并在无线城市建设中充分应用,从而开启了物联

网与无线城市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厦门TD无线城市

投入使用的全国首个工地噪音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就

是物联网在无线城市中的新应用。首批试点安装的6

个工地噪音监控系统,使投诉量降幅达77%,有效解

决了施工噪音扰民监管难度大、投诉后取证难的问

题。如今,福、厦、泉、漳建设了4个全省物联网示

范区,重点发展九大类物联网行业应用,福建无线城

市群建设充分融合了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打造

出“无缝隙”的“无线生活”。

无线城市中物联网的应用不仅方便了市民的生

活,也在拉动产业发展。在北京,数百万市民已经享

用到了无线城市的信息服务,物联网在服务交通、医

疗、教育等民生行业的同时,运营商也提出并规划了

Page 2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

媒体视角 Media Insight

22

部门和机构的资源汇聚,创造“一键式”便民生活服

务;在平台外,将物联网等应用接入到无线城市,不

仅丰富了业务内容、增加了收益,也让用户获得便捷

实惠的信息服务。

在广东,无线城市已经从接入的1.0时代迈向了

接入加载应用的2.0时代,校讯通、医讯通等应用不

断聚合在这一平台上。不仅仅是内容上的整合,在地

理位置上,无线城市也根据便民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升

级,无线城市群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福建等地区正在

形成。无线城市连成片、可漫游,让无线城市实现了

从孤岛式向集群式的跨越,吸纳更多产业链参与的同

时,也扩大了服务民生的范围。

带动产业发展的聚合平台

种类丰富、规模化的应用只是无线城市服务用户

的直接体现,这背后需要电信运营商有强大的整合政

府资源、社会资源的能力,能够有顺畅的产业链合作

渠道,让用户能够以更加轻松友好的方式进入无线城

市应用端。跟建设“传统”的城市无异,无线城市的

背后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产业链。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无线城市产业链包括政府、

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

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大量的社会企业应用单位。而且

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

与无线城市的融合,无线城市产业链将囊括越来越多

的企业和机构。

现在,各种无线城市的产业联盟已经在各地开

始出现。比如,在广东湛江,中国移动与旅游局、环

保局、社保局、卫生局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

构建无线城市平台,在东莞,“无线产业促进会”囊

括了电信运营商、广电等30多家单位。这些联盟与校

园、宾馆等合作共赢,通过无线城市的应用开发,牵

头聚合了一批应用平台提供商、终端提供商、内容和

应用提供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价值链体系。

正如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样,“无线城市

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围绕“无线城市”这一核

心,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应用正在不断融汇贯通,

汇集于此。无线城市这一几大平台的化身,正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掀起一场令人期待的信

息化革命,期待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十大物联”应用场景,在电力、交通、金融、政府

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几十亿元的

发展。

移动电子商务的依托平台

移动电子商务是无线城市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应

用,这项应用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大环境的改善、终端

的完善、消费习惯的养成,正在被迅速推广。通过移

动电子商务与无线城市的结合,可实现信息流、资金

流的融合,在便利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将极大促进移

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目前,全国各地“一

卡通”RF-SIM、手机钱包、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等电

子商务应用已经蔚然成风。

在成都,借助无线城市大平台,只要为手机更

换一种新型手机卡,绑定一个金融交易账户,就能轻

松实现地铁、公交、连锁超市、加油站等各类付费功

能。2010年,成都移动推出的“手机钱包”服务,不

仅可进行身份识别和交易支付,还可以实现城市领域

的“一卡通”。据介绍,在成都通过网上购物的用

户占网民总数的31%,发展手机支付业务具有良好前

景,为此,基于无线城市的手机支付平台在成都具有

良好基础,目前成都移动等运营商正在抓紧构建全新

电子商务模式,打造“无线商城”,推动本地贸易、

物流、零售业的发展。

惠民服务的信息平台

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检,并建立电子档案,

随时在线掌握健康信息;打开手机就能读到社信通平

台发送的政治时事等最新党建宣传资料;幼儿园孩子

的父母即使出差到外地,也能使用宝宝在线业务将孩

子的实时状况通过高清视频传送至手机上……在上海

闵行无线城市示范区,移动智能医疗、社信通、宝宝

在线、宜居通等智能高效的无线城市信息应用已逐步

深入社区生活,惠及民生。

不仅在上海,在全国各地,无线城市担当的惠

民信息平台角色无疑是最为人们关注的。因此,人们

对它提出的要求也就更高。特别是在跨网互联融合应

用方面,服务民生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在平台内信息

及业务资源的自然聚合方面,如平台的政务与便民服

务,通过对社保、医保、交通、教育、消费、金融等 责任编辑:徐平 [email protected]

Page 3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

移动互联网开启“混搭时代”

文/《人民邮电报》 姚春鸽

在两年前,摩根斯坦利就发布报告称,

移动互联网是继大型机、小型机、个人

电脑、桌面互联网之后的第五个发展周

期,其规模将大得超过多数人的想象,因为它代表着

“3G+社交+视频+网络电话+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

的融合。从最近的发展势头看,无论是网络、应用,

还是终端,移动互联网领域都呈现出“混搭”的局

面,各种技术、产品、应用在不断借鉴、汇聚、融合

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

头,但是无论从基础网络的构建、商务模式的创新、

终端软件平台的发展,还是行业监管等各个层面,依

然要面对很大的挑战。

多模异构网络体系浮出水面

3G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石,带宽一直是决定

移动互联网体验的关键因素。当前,移动数据业务取

代了2G时代的语音业务,成为移动网络的主导流量,

并引发网络流量剧增,已经对无线网络资源形成巨大

冲击,让运营商不堪重负,直接导致部分运营商如

AT&T的网络拥塞,迫使运营商需要考虑种种措施降低

成本、限制流量。从另一个角度看,移动通信网络自

2G时代之后一直呈现演进态势,用户基数庞大且需

求差异巨大,多代、多模式共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因此,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为了满足用户的应用需

求,既要加大网络建设和扩容的投资,并不断引入

23

前沿技术,采用频谱利用率更高、带宽能力更强的产

品,推动移动通信的技术升级换代;又要考虑到现实

网络架构体系,尽可能实现“按需发展”,降低移动

互联网单位带宽的成本,充分挖掘移动网络的潜能,

通过引入Wi-Fi等低成本技术充实业务密集区的带宽能

力。

显然,单一的3G网络无法承载与日俱增的数据业

务需求,因此众多的运营商希望把无线广域网、无线

城域网、无线局域网乃至无线个域网,未来甚至要考

虑到将物联网也要融入进来,结合成立体式的多模异

构网络,弥补单一网络带宽不足或覆盖有限等弱点,

在带给用户流畅的移动互联网体验的同时,实现流量

负载均衡。运营商面临的新考验,是在2G、3G、WLAN

等多种网络共存的环境中,管理异构网络的互操作性

和服务质量,以及在后台进行跨平台的业务规模化部

署等问题。

互联网创新与移动网盈利的 能力嫁接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手机上网、移动社

区、移动游戏、移动IM、移动支付等应用纷纷涌现,

几乎所有成功的PC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在移动互联世界

中找到它们的映射品。由于融入了随时随地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的想象空间更大,其发展趋势是

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用任何终端都能够使用各类应

用,包括运营商提供的应用和第三方开发的应用。

过去十几年中,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整个ICT行业最重要的技术引擎,作为两者的结合,移

动互联网自诞生之日,其前景在被普遍看好的同时,就留下了异构产业生态的烙印。而作

为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将终结各行业单独发展的态势,电信、互联网、消费电子等行

业巨头的跨界竞争不可避免。

Page 3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2011.07 第55期

媒体视角 Media Insight

多核化、微型化、低功耗化,推动射频芯片多模化,

国外芯片巨头乘产业升级换代之机一起发力,快速筑

起新的技术壁垒。此外,显示屏等高成本部件大量依

赖国外供应,削弱了我国智能终端的国际竞争力。传

感元件、下一代电池,至今依然没有本质的技术提

升。因此,我国在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可能长期处于

跟随状态。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缺乏市场主导的自主终端软

件平台,成为限制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发展的主要瓶

颈。因而,面对复杂的产业竞争关系,国内运营商应

该大力推动终端与网络服务紧耦合的应用,借助本地

内容带动应用突破,以丰富的增值服务吸引用户;布

局相应的跨平台应用环境、客户端、显示优化技术,

从用户角度看,它比传统P C互联网具有更好的

移动性和便携性,并且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可以更

好地保护私密性;从电信企业来看,与传统互联网相

比,运营商对网络安全、用户身份管理、服务质量等

具有更强的控制力,同时又比传统的移动通信具有

更大的开放性,因此将产生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不

过,由于互联网用户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免费服务模

式,运营商在数据业务上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难以和传

统的话音业务相比。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来说,

如何将互联网在应用创新方面的能力,与传统移动通

信的盈利能力实现“混搭”,是决定产业发展未来的

关键。

鉴于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融合的产物,未来具

备“杀手级应用”特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必然也是

在融合中诞生的。运营商作为我国发展移动互联网的

产业主导力量,应打破有围墙的花园,构建Web2.0式

的业务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移动网络核心优势,

探索基于移动网络能力开放的新业务与新模式,形成

领先的技术与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网络能力开

放出来,实现与互联网巨头的博弈。中国电信“天翼

工厂”,整合和利用了现有IMS、业务网关等网络资

源,采用统一的多层级的开放接口来开放电信能力,

结合天翼空间,形成“前店后厂”的创新模式;中国

移动积极研发业务能力开放平台OMP,其“能力开放

引擎”,通过互联网化的简单服务接口API,提供丰富

的能力调用,发挥互联网企业与开发者的积极性与创

造性。这些都是中国运营商在网络能力开放方面的有

益尝试。

融合地带催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 终端

应该说,最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很大程度

上是源自移动终端产业的能量大爆发。以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将前卫时

尚的工业设计、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多点触

控的操作能力、清晰的大尺寸显示屏、超强的芯片处

理能力融合起来,在传统手机、个人电脑、电子消费

品的融合地带,衍生出大量新产品。

终端的硬件平台主要包括核心芯片,输入、显

示、存储等功能型硬件以及通信和电源部件。核心芯

片是最高层面的技术博弈,3G的发展,推动基带芯片 责任编辑:李雪峰 [email protected]

24

鼓励互联网厂商根据运营商业务发展需求进行深度定

制,以提高业务部署的主动性;面对终端与网络服务

松耦合的业务,引导本土终端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

进行业务和功能的预装,鼓励本土互联网企业向移动

互联网领域加速渗透。

移动互联网产业正步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中国的ICT行业应该加强产业合作,提升多模异构无线

网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构建中国特色移动互联

网业务与各终端软件平台耦合的发展模式,打造运营

商网络开放的创新平台,全面增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综合竞争力。

Page 3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2011.07 第55期

手机上网运营初探 文/程庆军

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热点

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一

般有两个概念:移动宽带MBB

(通常指USB Dongle)和手机上

网IOYM(Internet over your mobile)。

在全球市场,USB Dongle类业务经过几

年的运营,已经出现发展瓶颈,甚至有下

滑的趋势,且Dongle类业务赢利性较差,

数据流量大,对网络容量造成冲击,也为

客户体验带来负面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

普及,用户用手机上网的需求逐步被挖掘

出来,在移动互联网的新兴市场,如中

东、亚太、拉美、东欧等区域,手机上网

用户的年增长率达到50%-150%,对于运

营商而言这是一次新的机会,能否通过这

个机会提升数据收入的比例,或者通过发

展数据业务改变市场份额,对于移动运营

商至关重要。

因此,IOYM正成为移动宽带运营领域

的一个重要热点,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关

注。例如,DOCOMO就将Data Package ARPU

25

手机上网运营初探

图1 不同终端每月数据消费的对比

的增长作为扭转A R P U下降趋势的重要手

段,不余遗力地发展Package Flat Rate Service

(主要给手机用户)。

智能手机是发展的关键

由于智能手机Smar t Phone在用户体

验、可扩展性、可供使用的应用程序等方

面,远大于普通的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

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智能手机作为上网

工具。因此,智能手机成为发展IOYM的关

键,在相当程度上,移动互联网订户的数

目同智能手机的数量是成比例的。

图1是针对欧洲典型市场的测算示意。

从分析中很容易看出,Smart Phone的数据消

费远高于普通手机,却又小于数据卡,这

样,智能手机既可以产生一定的数据消费

以利于运营商收取可观的数据使用费,又

不至于象数据卡那样由于流量消耗过大,

单位流量价值下降,而对网络造成太大压

力。于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智能

手机处于盈利性最好的数据流量区间上。

用户每月平均数据用量(欧洲) 非智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换的盈利分析

0-10M

10M-500M

非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

~1.7GB

€20

€240

€30

€200

数据卡

数据来源:欧洲某运营商分析报告 备注:以欧洲某运营商两年合同用户数据为基础

ARPU增量 用户获取与保留成本增量

Min MinMax Max

当用户从非智能手机转换到智能手机

后,总体上看,ARPU的增加要多于用户获

取与保留成本,因此将用户从非智能手机

迁移到智能手机,对于运营商来讲,是有

利可图的。

而从数据消耗用量、用户获取与保

留成本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虽然高端智能

手机的数据流量使用略高于中低端智能手

机,但其相应的用户获取与保留成本亦较

高。而中低端智能手机由于能保持数据流

量与用户获取、保留成本之间的良好平

衡,反而具有最好的盈利性。

根据预测,中低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中的占比,也将会从

目前的28%增长到2014年末的60%左右。

因此,对于中低端智能手机用户的争夺,

关系着运营商IOYM策略的成败。

从业务的Buying Process看

IOYM发展的主要障碍

根据我们对欧洲某国的分析,“45%

Page 3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的智能手机用户没有订阅数据包,45%的

数据订户没有产生数据流量”。因此,提

升智能手机用户对数据流量的订阅与消

费,是IOYM的另一个重要话题。

IOYM的Buying Process大致可分为四步:

第一,知道IOYM;第二,认为IOYM的价格

可接受;第三,顺利完成第一次尝试;第

四,形成自身IOYM使用需求并能顺利购买

到满足需求的产品。这四步没有一定的顺

序,大部份时间前三步是同时发生的,因

为大部份用户开始使用IOYM均是通过朋友

的介绍。而产生一个能稳定贡献收入的

IOYM用户,则必须经历完这四步。

阻断IOYM用户Buying Process发生的原因

基本也可以从这四步里分析得出。

首先,用户是否知道IOYM能实际解决

他/她的什么需求;当用户产生相关需求的

时候,是否能回想起IOYM。

其次,运营商是否针对 I O Y M进行了

资费调整,同时是否进行了新资费的宣传

从而消除“用户认为的资费”与“实际资

费”之间的鸿沟。

再次,是否从多个角度给予用户足够

的首次尝试刺激,并且当用户不在运营商

可掌控的场景下也能顺利完成首次尝试。

最后,当用户形成自身使用需求的时

候,是否能方便快捷地找到并购买到满足

26

需求的IOYM服务。

巧设运营策略促发展

根据对用户使用IOYM障碍的分析,我

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促进用户对IOYM的

使用。

更灵活资费,更小流量包

目前针对 I O Y M的定价策略主要为三

种:根据流量使用情况定价、根据特定

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定价、根据使用时长定

价。同时考虑手机上网的流量消耗需求,

更小的流量包更容易被用户接受,以匈牙

利市场为例,目前已经出现了50MB、30MB

的流量包。

更实用的业务吸引用户试用

将对用户最实用的程序内置进手机,

让用户更有动力使用手机上网。例如,

T-mobile强调“Seamless customer experience

across all screen”,将固定网络中成熟业务

逐步迁移至手机,以促进移动数据发展。

体验流程简单化

当用户使用的不是运营商处购买的

智能机时,往往会因手机设置不正确而无

法上网,再加上本身使用意愿不强,多数

用户在“首次尝试”阶段就浅尝辄止了。

针对此种情况,运营商可充分利用S IM卡

技术、OTA等技术完成手机上网的自动设

置,并推送适配用户手机机型的业务产

品,降低“首次尝试”失败机率。

有效利用应用/内容商店

运营商的应用/内容商店目前鲜有成功

的案例,长远来看也必然会和Apple的Store

或者Android Market融合,但运营商可以将

自主服务及部分运营商的增值服务融合到

应用商店中,提供“帐单查询”、“套

餐查询、订购与退订”、“图铃下载”

等APP Widget,最终形成应用商店、Online

shop、网上服务渠道合一的模式。

口碑传播及空中渠道

IOYM与传统电信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

其操作门槛较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大

部份用户开始使用IOYM均是来源于朋友的

推荐和指导,这就对IOYM的宣传提出了新

要求:一方面需要注意口碑传播的管理,

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空中渠道的有效利用

来降低新用户的学习成本。

在口碑传播管理方面,首先是宣传语

的设计需要简单明了且朗朗上口,方便记忆

和传播。其次需要统一各个用服界面的宣传

语及销售术语,达到“一句宣传语在多个地

方被听到”的效果,以加深用户记忆。

在空中渠道的利用方面,要通过精确

的数据挖掘,细分现有用户偏好,并推送

其手机适配的IOYM业务,以有效提升单个

用户的IOYM使用率。

有效的策略往往是以组合拳的形式展

现于市场中,运营商的IOYM策略也不例外。

建立一套全面的IOYM策略解决Buying Process中

的各类问题,并且为进入发展期后的IOYM发

展需求做好铺垫,是运营商发展IOYM的首要

任务。除此之外,一个适应IOYM发展的组织

架构是保证策略有效落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徐平 [email protected]

Page 3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2011.07 第55期27

运营商IPv6演进实践与思考

011年2月,全球I P地址分配机构

IANA宣布将剩余的5个A类地址平

均分配给5个区域性组织。4月,

APNIC的IPv4地址池剩下最后一个A,此后,

除用于IPv6过渡的少量IPv4地址外将再无法

申请到新的IPv4地址资源。

随着IPv4地址资源逐渐分发完毕,IPv4

向IPv6的全面转换更加紧迫。IPv6将原来的

32位地址转换为128位地址,可以解决互联

网IP地址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将成为下

一代互联网的基础。

互联网向IPv6演进,包括运营商网络

的IPv6改造,还涉及大量的内容提供商ICP

和上网用户的IPv6迁移,因此,如何启动

IPv6迁移工程、选择适合的过渡技术、引

导网民和ICP向IPv6迁移都是至关重要的。

双栈是迁移的最佳开始

对运营商来说,在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现网设备的软件平滑升级,开启

IPv4/IPv6双栈,在保持对现有IPv4用户和业务最佳兼容的同时提供IPv6接入能力。文/徐小兴

2从IPv4向IPv6演进的顺序来看,必然是

网络要先行,当网络具备IPv6能力之后,

内容提供商才会提供基于IPv6的业务,用

户才会使用IPv6接入网络。但是运营商网

络承载了大量的现有IPv4用户和业务,在

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的时候,最好的方式

是通过现网设备的软件平滑升级,开启

IPv4/IPv6双栈,在保持对现有IPv4用户和业

务最佳兼容的同时提供IPv6接入能力。

很多实践证明,现网实施双栈是可行

的,比如中国电信在长沙和无锡的IPv6试

点主要就是基于现网设备的软件升级、深

圳大运会IPv6赛事骨干网也是双栈、在CN2

网络采用6PE技术将长沙和无锡接入IPv6互

联网等。各运营商都对设备做过大量的

IPv6测试验证,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IPv4经过大

量的实际使用,解决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各厂家开发了大量的协议保证了设备的可

靠运营,而IPv6毕竟在现有主流网络上使

用还较少,与IPv4协议的丰富性相比,客

观上还存在小小的差距。但这点差距并不

影响目前的使用,只要在现有主流的网络

上使用起来,IPv6必然也会逐渐完善。

物联网业务涉及海量的终端,业界公

认使用IPv6进行寻址编码是更佳的选择,

但目前来看,技术上还需进一步完善,物

联网产业对IPv6的支持也还很薄弱,所以

需尽快完善相关技术和产业,同步可开展

基于IPv6的试验部署。

解决IPv6引入和IPv4地址

耗尽两大问题

IPv6演进技术有很多,从较早的NAT-PT

(标准已经废弃),到现在大家讨论较多

运营商IPv6演进实践与思考

Page 3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28

的私网双栈、DS-Lite、6RD、NAT64、IVI、PNAT等等,

到底哪个技术方案更好呢?运营商又该如何选择?

在IPv6过渡期间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

是要给用户增加IPv6连接,有可能IPv4地址还有,但是

需要培育IPv6用户和业务;第二个问题就是IPv4地址耗

尽后的地址解决方案,对于部分运营商来说,IPv4公有

地址没有了,需要解决IPv4公有地址耗尽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可能是分开的,也可能是在一起,有

的运营商面临地址短缺,两个问题要同时解决;有的

运营商IPv4地址还很多,暂时只需解决第一个问题。

对于中国运营商来说,大多数需要同时面临这两个问

题,而美国有的运营商就只是面临第一个问题。

根据业务和网络特点选择过渡方案

单协议栈对网络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模式,就是终

端是纯IPv6的,业务逐渐由IPv4向IPv6迁移,网络上做

NAT64转换,获取IPv6业务可直接访问,获取IPv4业务时

必须经过NAT64设备互通。这个模式的最大挑战就是,

除一些定制的终端,现有很多应用程序无法运行在纯

IPv6终端上。运营商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而总体来看IPv4还没有办法彻底扔掉,但在一些

特定应用场景和特定用户终端可以采用定制方式支持

纯IPv6。例如,对于物联网终端或移动终端而言,为

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单协议栈会比双协议栈更有

优势,这种场景用纯IPv6的方案比较好。

在主流方案中,DS-Lite(轻量级双栈)其实也是

一个双栈技术,给用户终端提供的是双栈服务,只是

网络中接入的一段采用纯IPv6了。DS-Lite由两个网元组

成:网络侧的AFTR和用户终端侧的B4。通常,B4就是

用户的路由型家庭网关HG,也可能是安装在用户PC上

的软终端,DS-Lite要求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AFTR紧密

配合,建立IPv4 over IPv6的隧道,用户的IPv4数据流量

经过隧道到达AFTR设备。如果运营商对家庭网关控制

力度很强,那么,采用DS-Lite就具有较好的基础,如

果运营商对用户的家庭网关控制力度很弱,那么采用

DS-Lite就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运营商需要根据

自己的业务发展诉求,选择合适的方案。

私网双栈是很多运营商较为看好的现实解决方

案,指的是在现有网络开启双栈,其中,IPv4部分采

用私网地址,用户终端获得一个IPv4私网地址和一个

IPv6地址,访问IPv6业务时自动采用IPv6地址,访问IPv4

业务时采用IPv4私网地址,在城域网进行IPv4私网地址

到IPv4公网地址的翻译。IPv4私网地址到公网地址的翻

译技术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已经在运营商、企业得到

普遍应用。私网双栈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的IPv4地址

短缺问题和IPv6业务的引入问题,对用户的影响相对

较小。

只要IPv4不彻底扔掉,IPv4私有地址的引入就是没

有办法的临时方案。而不管什么方案,NAT44都是一

个核心技术,NAT444、DS-Lite等都用到NAT44技术。即

使是用6RD方案,当IPv4公有地址不足时仍然需要使用

NAT44技术。

NAT44技术的使用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就是地址溯源问题,用户私有地址经过NAT设备

后变成公有地址上网,但根据这个公有地址无法找到

这个用户;其次是根据用户IP地址查询认证的业务地

址转换导致无法做用户认证;此外,用户行为分析也

会受到一定影响。

IPv6过渡技术实践经验

根据国内外运营商IPv6过渡技术的实践,我们总

结出如下可参考的经验:

对于固定宽带业务,过渡技术建议部署在城域

网,不要部署到骨干网,部署位置太高,存在

设备容量要求、私网地址扩散、维护复杂度

等诸多问题。

长期来看,采用IPv6能有

效降低建网成本,提升用户

的业务体验。NAT是一个“治

标”的办法,而 I P v 6是“治

本”的最终解决方案,不能长

期依靠N A T44技术解决地址问

题,网络需要尽快向IPv6迁移。

N A T64技术需要积极探索部署模

式。移动终端从降低功耗等角度考虑,采

用IPv6单栈更有利,那么NAT64的部署就成

为必然的选择,但前提是终端上的应用程

序支持IPv6。

DS-Lite、NAT444等用到NAT技术的方案,

如果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最好的方案是将

NAT设备与BRAS设备融合,从流程上把BRAS

设备的用户接入信息和NAT设备的地址转换信

Page 3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2011.07 第55期

运营商IPv6演进实践与思考

息关联起来。独立部署的NAT设备,需要

能够与AAA系统交互用户信息,例如支持

RADIUS协议,这对NAT设备是一个新的要

求。

运营商一旦选定某个过渡技术方案,

一般来说需要通过3年以上的时间进行技

术方案验证、持续推进部署等,需要投入

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运营商要结合

IPv4地址消耗情况、业务场景和演进策略

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案。

政府和普通用户也可有所

作为

用户对IPv6的普及也是大有作为的。

目前,全球的PC普及率已经非常高,智能

终端对IPv6的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从PC

操作系统来看,Win 7系统默认IPv6协议是

打开的,且支持得很完善,而Win XP的IPv6

功能是不完善的,需要手工安装IPv6协议

软件,因此,Win XP对于IPv6的普及是一个

很大的障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网民使用Win

7的比例为32.1%,使用Win XP的为31.1%,

而在中国4.2亿网民中,使用W i n X P的网

民占比高达82.2%,而使用W i n 7的仅为

13.8%,这个比例与全球相比是很低的。

中国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用户基数

大,中国发展IPv6要尽量结合这一优势。

如果使用Win 7的网民比例达到30%,就有

多达1.26亿网民具备使用IPv6接入互联网的

基础,内容提供商I CP绝不会忽视这样一

个用户群体。据了解,腾讯也在为IPv6做

一些准备,预计2011年会有两个业务提供

IPv6服务,但目前的状况是,普通用户是

没有途径接入IPv6的。

为了打破目前“鸡生蛋、蛋生鸡”的

局面,运营商应先让网络能够对用户提供

IPv6接入能力,当然网络改造可能涉及到

投资的问题。很多人都在呼吁政府的扶持

和引导,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确实能

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扶持的方式一定 责任编辑:潘陶 [email protected]

注册参加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实践推动

IPv6产业发展,但是国内除华为外很少有

公司参加。华为门户网站于活动当天成功

提供IPv4/IPv6访问服务,IPv6发起请求数为

100955次,IPv6总流量为1.1GB,请求返回

结果成功率,IPv6请求成功率远高于IPv4,

不过IPv6流量与IPv4相比仍然很小。6月8日

之后,www-ipv6.huawei.com将会长期提供对

外测试,后续会转到ipv6.huawei.com进行测

试。国内三大运营商、部分设备厂家和网

站在CNGI专家委的组织下,也做了一系列

的准备,并于6月8日开展了各种IPv6业务

演示。

在国外,有些运营商已经在做网络的

IPv6升级改造了,例如美国规定不提供IPv6

的设备不能加入基础网络;新加坡电信商

用骨干网络早就把双栈打开了;而我国政

府尚无明确时间要求,运营商网络更多地

还是停留在试验和试点阶段,没有提供

IPv6商用接入的能力。

从全球IPv6互联网路由表看,最新条

目数已经超过6600条,与2010年9月份相

比增长了一倍,全球IPv6发展正走向快车

道,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部署节奏。很多

专家都说IPv6给了中国互联网一个很好的

发展机遇,但是如果不抓紧,我国就有可

能会错失良机。

IPv6演进类似节能减排、保护地球这

样的全球社会行动,一部分企业看到的是

困难,另一部看到的则是机遇。创新型的

企业会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先行启动,运营

商和政府也应能够起到更好的推动和牵引

作用。

IPv6需要整个产业界的合作,共同壮

大和强化整个产业链。现在已经不再是做

做试点,而是到了需要真正商用的阶段

了,坚持积极务实态度,在业务、终端、

网络标准各方面全面提高IPv6的成熟度。

总体来看,IPv6商用之门在2011年已经逐

步开启,走在前列的企业将获得制胜先

机。

要正确,应该更多地扶持运营商实现商用

网络的IPv6升级改造,只有真正的商用才

能带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70%的宽带用户是使用桥接型家

庭网关,假如我国运营商的网络完成双栈

接入改造,提供IPv6接入服务,这部分宽

带用户的PC终端若使用Win 7操作系统,则

可不需要更换PC终端就能平滑接入IPv6互

联网。

对于30%使用路由型家庭网关的宽

带用户,需要升级或替换为支持IPv6的型

号,这个升级或替换是一次性的,因为用

户基数大,这部分升级替换的费用也会较

高。而且越来越多的家庭自购路由型家庭

网关,如果这些家庭网关不支持IPv6,后

续的更换费用将会更高。如果政府能够在

这个环节上尽早帮助运营商和用户解决问

题,那么我国互联网用户接入IPv6就有一

个非常大的基数,我国希望在下一代互联

网领域取得领先的目标就有希望达成。

最后说几点对终端的建议,首先要

让用户无感知无障碍接入和使用IPv6,不

要对用户做太多要求,如果让用户在电脑

上安装一个插件或软件,这是很困难的,

用户接受程度不会太高;其次,尽量推荐

和引导网民在电脑升级的时候,尽量使用

Win 7或后续新的操作系统,这对于IPv6的

普及也非常有价值;然后,双栈路由型家

庭网关的推广有利于降低对PC操作系统的

要求,即使Win XP系统用双栈路由型家庭

网关接入,PC也很容易通过双栈路由型家

庭网关接入IPv6互联网。中国运营商已经

制订出双栈路由型家庭网关的技术标准,

需要生产销售家庭网关的厂家尽快提供商

用产品。

IPv6演进需要先行者

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2011年6月8

日“全球IPv6日”的活动,很多网站都在

这一天提供IPv6访问服务,包括谷歌、华

为、Facebook、雅虎等全球四百多个网站

29

Page 3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30

润物细无声,识别客户感知文/侯冲

户投诉量居高不下,却缺少投

诉跟踪和回溯手段;保证重点

客户的感知良好非常重要,却

缺少保障手段;网络性能指标很好,但客

户感知不好,缺少从客户角度发现问题的

手段;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

杂,缺少高效、准确的基础优化手段……

对于这些问题,中国移动绍兴分公司(绍

兴移动)基于SmartCare的网优服务,大大

提高了投诉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将网优

服务与运维业务流充分融合,提高了客户

感知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大业务流的现状与挑战

客网络指标监测

指标监测是网络运维的一项基础工

作,通过指标监测的结果(KPI)可以评估

网络质量的优劣,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

牵引网络优化工作。在通信业务发展之

初,指标监测就在网络运维中扮演了重要

角色。经过若干年的发展,KPI的概念已经

深入人心,从总体上看,中国移动的各项

KP I指标都非常优秀,但整个指标体系还

可以增加用户级的监测指标和按照业务划

分、E2E拉通的指标,以便更准确地反映

客户的感知。

投诉处理

Solution解决方案

Page 3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Solution解决方案

2011.07 第55期

高效处理投诉可以提高客户对运营

商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绍兴移动目

前的投诉处理方式是10086客服中心收到

投诉以后,反馈给投诉处理人员,投诉处

理人员根据投诉信息确定投诉问题发生的

地点,分析是否是已知问题(如已知投诉

问题附近的小区),如果不是已知问题,

则需要安排现场测试。通常已知问题非常

少,现场测试的比例达到95%以上,这必

然不利于运营商控制投诉处理的成本。

VIP用户保障

V IP用户,如集团用户,是绍兴移动

需要重点保障的客户。由于传统的运维方

式对VIP用户只能重点优化其经常活动的小

区,一旦VIP用户的活动区域超出该范围,

或者出现一些偶发的异常,绍兴移动就很

难对用户定位。

如果绍兴移动能够针对单用户的业务

质量进行保障,就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

采取预防措施;当收到VIP用户投诉后,还

能及时解决或者澄清等,为VIP用户提供更

好的服务。

日常网优

日常网优工作主要包括TOP问题小区

的优化、路测问题区域的优化等,是绍兴

移动网络运维部门的主要工作。日常网优

能发现并解决网络中的问题,维持网络处

于健康水平。

一般的日常网优工作主要从网元的

角度发现问题,缺少从用户角度发现问题

的手段。而前者,由于网络的均化作用,

一些问题会被淹没。为了改善用户服务质

量,绍兴移动需要具备从网元、用户等多

维度发掘网络问题的能力。

专项网优

专项网优指定期对网络中的一些问题

进行针对性优化。GSM网络的专项网优主

要包括频率优化和邻区优化。传统的专项

优化依赖于维护工程师对无线环境的熟悉

程度和优化经验,对技能要求高,而且效

率不高。绍兴移动曾经做过测算,做一次

包含5个BSC的区域的邻区优化,约需要两

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工作10个工作日,而

频率优化所需的时间更长。因此,绍兴移

动要提高客户感知,就要有高效、准确的

频率和邻区优化的技术手段。

融入业务流的客户感知提升

2010年11月,绍兴移动与华为充分研

究后,认为只有与运维业务流充分融合,

客户感知提升才能告别“水中月,镜中

花”。然后,绍兴移动部署了SmartCare平

台,让客户感知提升真正落地。

润物细无声,识别客户感知

31

Page 3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责任编辑:薛桦 [email protected]

KQI指标体系:客观表征客户感知

绍兴移动与华为把整个网络监测指标划分为KQI/

KPI/PI三个层次,进行分层管理。KQI即关键业务质量

指标(Key Quality Index),从接入性、保持性、完整

性三个方面衡量客户感知,具有客观、端到端等特

性,并且增加了语音质量的全面监测。绍兴移动借助

SmartCare平台,实现KQI指标的监测,并用监测的结果

指导运维工作。

10086投诉辅助处理:回溯问题的过程

投诉处理效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运营商的服务水

平和技术水平,高效、低成本的投诉处理还能提升运

营商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绍兴移动将SmartCare

平台融入到10086投诉处理过程中。客服人员收到投

诉以后,首先利用该平台回溯投诉用户近期的通话情

况,输出投诉问题发生的时间、小区、信令交互过程

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投诉处理非常有用,能够提高

投诉处理的效率,并且减少现场测试的比例,降低运

营成本。

VIP保障:积极预防,及时澄清

VIP保障的基本要求是实时监控VIP用户的指标、

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澄清投诉。利用SmartCare平

台,绍兴移动对全网近5000个VIP用户进行监测和保

障,同时运用分组功能,将这些VIP用户分为21个组,

为保障集团用户的客户感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监

控过程中,一旦VIP用户发生异常,绍兴移动可以及时

处理,预防投诉;对于已经投诉的VIP用户,及时澄清

问题发生的原因。

日常网优:识别VAP用户,聚焦VAP小区

有别于传统的从网元角度出发,筛选KPI差的问题

小区识别方式,SmartCare可以监测到用户级的指标,

获取用户的活动小区,从而使VAP小区的识别成为可

能。所谓VAP(Very Annoyed Person)即感知特别差的用

户,是投诉的“预备队”。VAP小区就是包含较多感

知特别差的用户的小区。这是一种发现网络问题的新

思路。

绍兴移动与华为就该课题开展研究,制定了一套

“识别VAP用户—聚焦VAP小区—解决问题”的规则和

方法,并在现网中通过SmartCare平台实践,发现了一

部分被网络KPI指标掩盖的问题,减少了VAP用户,对

投诉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邻区&频率优化:高效、准确

SmartCare提供基于MR测量的邻区优化和频率优化

功能,是目前最先进、最准确的方法,不仅效率高,

而且对维护人员技能要求不高。绍兴移动在日常运维

中,使用该平台进行邻区和频率的专项优化,提高了

工作效率,并且优化效果良好。

道路曲折,成效显著

在绍兴移动成熟的业务流中将客户感知提升服务

融入,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冲击。比如,维护人员对

原有流程是“轻车熟路”,要逐渐适应新流程,还要

学习使用新的工具平台。针对这些情况,绍兴移动和

华为通力合作,分析现有的流程优缺点,找到合适的

流程切入点;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逐步推进各业务

流与提升客户感知工作的融合。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在2010年12月1日至

2011年1月15日期间,按照新的融合流程,各业务流的

运作基本顺畅。

在KQI指标方面,绍兴移动以例行监测来牵引优

化方向,验证优化效果。2011年1月中旬与2010年12月

中旬相比,绍兴移动整网各项KQI稳步提升。其中,

端到端接通率达到95.1%,提高1.4%;语音质量VQI达

到3.98分,增长0.03分;下行HQI增长1.15%。

在10086投诉处理方面,绍兴移动累计处理语音

类普通用户投诉300余起,现场测试比例由95%降低到

70%,部分工单直接进入问题处理阶段,投诉处理效

率有效提升。

在VIP保障方面,绍兴移动累计发现91个问题,其

中主动发现的VIP问题有84个。

日常网优从接入性、保持性、完整性等多维度主

动识别全网感知差的用户,累计发现VAP问题小区22

个,涉及VAP用户108个,解决了15个小区和86个VAP用

户的问题。

在专项网优方面,绍兴移动每周两次进行整网的

邻区优化和局部频率调整优化,各项网络质量稳步提

升,比如下行HQI由96.50%提升到97.65%,切换成功率

由98.8%提升到99.1%,工作效率平均提高了5倍。

32

Page 4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Solution解决方案

2011.07 第55期

让MBB更宽、更近、智能化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几年,40亿智能手机和

100亿级的物物连接,将推动MBB数据业务流量以每年一倍的速度

增长。如何满足巨大的数据流量需求和随之产生的信令风暴,还要

保证运营商收入同比增长,是所有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在移动互联

网与物联网时代共同面临的挑战。

文/吕武 朱成

MBB的三个“不均衡”特征

球MBB运营的阶段可以分为三

个。以美、日、韩为代表的第

一波,MBB发展已经步入成熟

阶段,以HSPA为代表的MBB用户渗透率超

过50%,运营商经营网络已经进入精细运

营时代;以欧洲为代表的第二波,MBB用

户渗透率在20%-50%,运营商的运营策

略是提升用户黏性,应对用户数和网络流

量快速增加的压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

市场处于MBB发展的第三波,是刚起步阶

段,MBB用户渗透率小于20%,以培育用

户使用习惯为主。

从全球200多张3G网络中综合分析MBB

发展情况,我们获得MBB运营的三个典型

特征:

站点流量不均衡:占总量10%的最

热站点产生了整个网络60%的数据流量,

20%的站点产生了80%的数据流量,30%

的站点产生了90%的数据流量,50%的站

点产生了98%的网络流量。满足热点站的

容量需求是移动网容量发展的关键。

资源消耗不均衡:有分析表明,用户

类型不同,行为明显差异。用户行为偏好

等因素反映到业务中,体现为10%的用户

消耗了80%的网络流量,20%的用户消耗

了90%的网络流量。随着用户的大规模增

长,以及物联网M2M类用户的快速增长,

运营商需要识别用户行为,以便合理安排

网络资源。

业务带宽不均衡:不同类型的业务消

耗的网络资源不同,尤其是P2P类业务消

耗了大量的网络资源。未来个性化的业务

体验需求会日益增加,尤其是行业类M2M

用户对上行业务能力的高需求,使得运营

商只有深度细分业务,才能真正识别价值

业务,从而有效地管理网络。

尽管中国3G网络处于初期阶段,网

络整体利用率不高,但是已经有部分区域

拥塞,出现网络冷热不均的现象,显现出

MBB的三个“不均衡”特征。这要求网络

能够支持“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流

量可调控、资源可管理”。

对此,华为适时推出了更宽、更近、

智能的MBB解决方案,把握MBB发展规律,

抓住MBB的特征,实现网络容量的精准部

署,以及围绕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业务和资

33

让MBB更宽、更近、智能化

Page 4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源的精准管理,实现MBB健康发展。

网络容量更宽

设备宽带化技术是提升网络带宽的关

键,而且还要解决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多

制式、多频段组网的挑战。所以,射频宽带

化技术(即宽频RRU技术)可实现多制式、

多频段基站合一,有效解决安装、维护和演

进问题,成为无线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华为公司是业界第一个推出3M(Multi-

mode、Multi-carrier、MIMO)无线RRU设备的

厂家,也是业界第一个推出宽频RRU的厂

家。在此基础上,华为4M(Mult i-mode、

Multi-carrier、Multi-band、MIMO)无线RRU设

备能够支持大带宽、高效率。

2010年,华为推出了业界第一个商用宽

频RRU,支持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部署。

该RRU支持超过150M频宽,是跨越F、A两

个频段的TD宽频RRU,为TD建网带来长期价

值。宽频RRU可简化设备形态,实现不同频

段间的载波/功率资源动态共享,网络向LTE

平滑升级;由于电子器件数更少、设计轻

巧,在可靠性、工程灵活性和节能等方面

有显著优势。

在2010年2月巴塞罗那MWC大会上,华

为与Vodafone联合演示了RRU和天线集成的

AAS解决方案,预计2011年将进行AAS解决

方案商用测试。该解决方案将为运营商节

省58%的站点空间,提升2.3倍网络容量。

网络部署更近

由于MBB流量站点分布不均衡,各种场

景对网络容量的需求不一样,运营商需要

从站点容量需求出发,针对热点、热区、

密集城区、普通城区、郊区等典型场景的

站点分类,通过不同站点容量需求给出最

佳解决方案。

华为MBB解决方案立体化组网、站点

更接近用户,精准部署。立体化组网包括

Macro宏蜂窝、Micro微蜂窝、Pico皮蜂窝、

Femto飞蜂窝、Wi-Fi热点等解决方案。其中

热点区域以Micro、Pico、Femto、Wi-Fi等高流

量热点方案无限接近用户。由于网络容量

需求的增长随着用户的发展、业务的发展

而变化,华为MBB立体部署帮助运营商在

网络部署时做到“看得准、想得清、做得

好”,准确发现网络的变化,实现贴近用

户和业务的立体组网,使网络部署节奏与

用户和业务的发展精准同步。

“看得准”是根据网络的MBB业务的

热点地图,识别出50×50米栅格精度范围

内的热点区域。“想得清”是通过系统分

析业务和终端类型,识别语音热点、数据

热点、语音+数据热点。“做得好”是针

对不同的业务热点,分别采取Pico、Wi-Fi、

Femto等组合方案实现精准部署和扩容指

导,避免出现“热装冷用”的现象。

由于无线射频站点的部署无限接近用

户,把多个站点的BBU集中到一个站点的物

理位置,形成基带资源集中和共享,能够

提升网络性能。BBU集中后的技术发展又分

为三个阶段,即BBU集中堆叠、BBU互连基

带池、基于云计算的基带服务器。

B B U集中堆叠技术已完全成熟。中

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香港

PCCW等现网中,已规模部署了华为GSM/

WCDMA/ CDMA/ TD-SCDMA等多种制式的BBU

集中堆叠方案。BBU互连基带池可以把多

个BBU通过互连接口连接起来,形成BBU资

源池,实现小区内载波内的共享、小区内

载波间的共享、小区之间的CoMP、立体网

之间的CoMP、不同制式之间的协调,从而

提高网络性能,实现基带资源节省。“基

于云计算的基带服务器”则属于未来基站

的演进方向。

网络管理智能化

传统的网络质量KPI是基于语音质量来

评估的。随着MBB的快速发展,建立一套以

终端用户QoE为标准的网络评估体系势在必

行。华为MBB解决方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通过业务智能分析和智能QoE评估体系发现

问题,由智能控制中心实现业务和资源的

精准管理,实现无线网络智能化。

业务智能分析:运营商针对浏览类、

即时消息类、普通下载类、P2P、游戏类、

流媒体类、彩信类业务进行识别,能够提

高网络资源管理效率,把低价值业务通过

Internet分流,减少对高价值业务的影响,

提升用户的感知。同时,运营商通过用户

金、银、铜分级和终端类型识别,使高价

值业务获得更多更优先的网络资源。这样

的业务智能分析还能帮助运营商探索新的

商业模式,从流量中挖掘商业价值,获得

更多连接价值之上的收入。

智能QoE评估体系:智能QoE评估系统

分析展现用户的真实体验,从用户体验效

果中快速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达到提升

用户体验的目的。智能QoE评估体系包括

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业务质量监测、E2E评

估与定界、优化过程智能化。比如,实时

网络监控和分析找出无线网络中的异常情

况,还有各个无线小区的拥塞状况,然后

对异常情况采取降优先级、丢弃或阻止措

施,帮助运营商保护用户的业务体验,从

而更好地使用网络资源。

智能控制中心:在多制式网络共存

运营时代,智能控制中心提供对单制式网

络、多制式网络和多层网络的智能优化功

能;自动发现网络问题,智能优化网络资

源,快速解决网络问题,提升业务质量。

移动互联网、无线智慧城市、物联网

等信息浪潮滚滚而来,工作信息化和生活

信息化将在很大程度上逐步改变人们的工

作和生活方式。未来的网络、终端、应用

等领域,MBB的理念会无处不在。作为领

先的下一代通信与信息服务解决方案供应

商,华为携手全球运营商,打造更宽、更

近、智能的MBB时代,不断满足人们生活

和工作的信息化诉求,创造运营商、最终

用户、终端供应商、应用/内容供应商的多

赢局面。

责任编辑:薛桦 [email protected]

34

Page 4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Solution解决方案

2011.07 第55期

苏州移动打造TD-SCDMA领先城市

35

苏州移动打造TD-SCDMA领先城市GSM/TD-SCDMA分流解决方案是解决当前GSM网络压力的重要措施,苏州移动的实践经验表明,在

目前TD-SCDMA网络建设和规划的条件下,分流解决方案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文/黄岳

数字洪水来临,TD网络勇

担重任

国移动的GSM网络承载了超过

6亿用户的话音和数据业务。

这张超过60万基站、人口覆盖

率超过99%的全球最大规模移动网络,支

撑了中国移动过去十多年间的高速发展。

进入2010年,中国移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

大,智能终端大幅普及,移动数据流量相

比2009年剧增112.3%。同时,中国移动正

面临着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和业务分流,用

户ARPU和MOU均存在停滞甚至下滑现象。

这都让中国移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

挑战。

GSM网络面临着巨大压力的同时,中国

移动TD-SCDMA网络经过四年多紧锣密鼓的建

设,业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3G网络。截

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

超过20万个TD-SCDMA基站,覆盖了全国所有

县级以上城市,这张3G网络正担负起中国

移动用户和业务持续发展的重任。

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现实的网络条件

都促使中国移动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

否利用好、如何利用好TD-SCDMA网络,分

担GSM网络的压力?从2010年年中开始,

中国移动就与华为等几家主要的TD-SCDMA

网络供应商合作,意在将苏州、厦门、

深圳、洛阳、杭州等几个城市打造为TD-

SCDMA网络质量与用户感知领先城市。

通过江苏移动、苏州移动和华为的

联合分析、实践,中国移动找到了正确答

案:要解决GSM网络负荷分担问题,为GSM

网络分流降压,首先要在网络层面提升

GSM/TD-SCDMA双网(简称G/T)的互操作性

能,提升TD-SCDMA网络的业务分流比,其

次要解决好GSM单模用户向G/T双模用户迁

移的问题。

软硬兼施,打造优质TD网络

苏州,中国知名风景旅游城市,江苏

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

城市,常住人口近1000万,下辖的常熟、

昆山、吴江、太仓和张家港等五个县级市

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

位。2010年,苏州GDP超过9000亿元,排名

全国第五。

在这样一个重点发达城市,移动通信

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然而,作

为中国移动的关键市场,苏州移动的GSM网

络现状却不容乐观。截至2010年底,苏州

移动GSM用户数已经达到900多万,GSM网

络的无线综合利用率接近90%。

那么苏州的TD-SCDMA网络状况又如何

呢?通过一组数字可以说明:截止到2011

年1月底,TD-SCDMA四期建设后,TD-SCDMA

网络以52%的地理覆盖,基本实现了80%

业务连续覆盖。因此可以说,苏州的TD-

SCDMA网络从覆盖完善度上,已经完全具备

了分流GSM网络流量的能力。

经过理论分析,苏州移动与华为实施

了G/T分流解决方案三大措施。

调整互操作参数,扩大TD网络“软覆

盖”:在原有互操作参数基础上,为了尽

可能让双模手机驻留在TD-SCDMA网络上,

苏州移动将原有的G/T互操作参数作进一步

调整。

现网测试发现,修改互操作参数后双

模终端在TD-SCDMA网络驻留的时间大大增

长。以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为例,互操作参

数优化方案的实施使TD-SCDMA网络的语音

业务分流比例提升了26%,达到68%;数

据业务分流比例提升15%,达到了77% 。

增大PCCPCH功率,进一步提升“硬

覆盖”:在原有PCCPCH(承载BCCH广播信

道)功率基础上增加3dB发射功率,从而扩

大原TD-SCDMA小区的覆盖范围。相较于互

操作参数的优化,PCCPCH功率的提升也可

以理解为提升小区的“硬覆盖”能力。

通过现网特别试验区的分流效果验

证,这一措施的实施具有显著成效。以张

家港区域为例,语音和数据业务话务量有

明显提升,而且两网切换概率大大下降。

提高GSM和TD站点比,覆盖补盲:

Page 4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36

这一措施也属于完善TD-SCDMA网络硬性覆

盖能力的措施。通过对苏州GSM网络和TD-

SCDMA网络的站点统计发现:在相同的覆盖

区域内,TD-SCDMA站点数与GSM站点数的比

值越高,G/T双模终端在TD-SCDMA网络上通

话的时长越长,也就是说TD-SCDMA网络的

分流能力越强。

2010年12月底,苏州移动网络数据分

析显示,在中心城区TD站间距达到400米,

TD-SCDMA站点数与GSM站点数的比值达到

70%时,T D-S C D M A网络分流比例可达到

40%。这一分流比例数值明显高于站点数

比低于70%的区域,且站点数比值越接近

1,分流比例越大。

经过上述三大措施的全网综合推广,

苏州全市的T D-S C D M A网络在话音和数据

业务上的分流比例分别达到了60.45%和

89.71%,分流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远远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指标见表1。

在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分流措施

的推广也给网络的各项运营指标带来“增

益”。截至2011年3月底,苏州的G3用户放

号数量已经接近80万,VLR日均存储的活跃

用户数达到26万,语音业务量日均5万爱尔

兰,数据业务量达到日均3900GB左右。可以

说,通过分流方案的实施,苏州TD-SCDMA网

络大大提升了覆盖和业务承载能力,完全

可以支撑G3用户和业务的规模发展。

多管齐下,提升用户感知

除此之外,对于分流方案来说,还有

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确保参数调整、功

率增强以及补盲覆盖之后,网络KPI和用户

的业务感知可接受。换言之,分流措施不

能以牺牲网络性能和业务感知为代价。哪

些举措可以保障网络性能和业务感知呢?

经过在小范围试验区的测试结果发

现,提升分流比的三大措施中,互操作参

数的修改和PCCPCH功率的提升对原有的网络

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PCCPCH功

率提升会带来原有的小区覆盖范围变化、

邻区关系变化、切换重选带变化;重选电

平和切换电平的参数调整,会造成切换和

重选带变化、掉话率提升、接通率降低;

更低的切换参数设置会带来系统内干扰水

平的提升,影响业务质量和掉话率。

针对上述变化和出现的问题,苏州移

动准备了一套丰富的网络KPI和业务感知监

测手段以及对应的网络优化方法。

双模终端 G3手机 非G3手机类终端(无线座机、数据卡、上网本等) 总计

数据业务 61.81% 92.72% 89.71%

语音业务 59.91% 64.41% 60.45%

表1 TD网络的分流情况

评估指标 指标变化情况 调整手段

接通率 下降 1、RF优化

2、PCCPCH功率精细调整

3、iDCA算法开启

4、多小区联检算法开启

5、基于链路质量切换开启

6、基于IMEI的互操作控制

7、互操作参数精细调整

掉话率 下降

互操作成功率 下降

CS互操作次数/CS RAB建立次数 单次呼叫互操作次数明显降低,显著抑制回流

PS互操作次数/PS RAB建立次数 单次业务互操作次数明显降低,显著抑制回流

表2 各种KPI指标对应的调整手段

在网络KPI和业务感知波动期内,苏州

移动应用表2中的优化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

网络优化。优化后,网络的KPI和业务感知

会重新稳定下来,其指标均可以满足商用

需求。此外,通过VQI统计、BLER监测、小

区更新次数分析等多种手段来进行业务感

知的监测,苏州移动直接对用户的在网感

受进行跟踪保障,通过针对性优化手段,

上述指标都可以达到良好水平,用户的业

务感知得到了充分保证。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江苏移动、

苏州移动与华为公司共同摸索出了一整套

TD分流方案实施的理念和方法,从对GSM、

TD-SCDMA网络现状评估入手,根据分流项

目目标和网络能力量身订制分流方案,通

过落实三大主要措施并对网络进行多维度

的优化,大大提升了TD-SCDMA网络的业务

承载能力,显著减轻了GSM网络的压力,把

苏州打造成了TD-SCDMA网络质量与用户感

知领先的城市。

G/T分流解决方案的推广,将为中国移

动发挥3G网络优势、提升投资回报、巩固

用户群、增加盈利能力起到正向积极的作

用。

责任编辑:李雪峰 [email protected]

Page 4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Solution解决方案

2011.07 第55期

PCC:移动宽带的智能神经中枢

37

PCC:移动宽带的智能神经中枢通过移动宽带管道智能化,改善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在产业链中的控制能力和话语权,是运营商在

移动宽带发展新时期的必然选择。文/吴代辉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面临挑战

线宽带技术不断革新,智能终

端快速普及,应用超市爆炸式

增长,移动宽带发展进入新时

期,也给移动运营商带来新挑战:

管道同质化:相比iPhone等智能终端

在用户体验上的不断升级,社区、微博等

移动互联网新业务的不断创新,移动运营

商管道日趋同质化,用户黏度大大降低。

网络效率低:即时通信等小包应用,

消耗的无线资源多,但产生的流量少,导致

无线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低下,亟待提升。

用户体验差:无线资源的有限性和

共享性,容易导致网络拥塞,而为保障

话音业务,运营商往往将无线资源向话音

倾斜,加剧了数据业务无线资源的紧张程

度,使得数据业务体验保障困难;P2P应

用长时间占用网络资源,严重影响其他用

户和业务的体验。

投资收益失衡:相比传统话音业务,

数据业务单BIT收益较低,运营商投资收益不

成正比,需要更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更准确

的收入预测,及行之有效的增收手段。

为此,运营商纷纷提出向智能管道运

营转型,以实现对整个网络的资源进行合

理和充分调度,保障客户端到端的速率,

从而提升网络价值,做好差异化经营。

PCC:移动宽带的智能神经

中枢

异化控制功能,能够使运营商网络资源效

能最大化,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优化小包业务资源分配。

即时通信应用(IM)如QQ、MSN及飞

信,数据包小,整体流量小,但用户数

多,小包的频繁发送与接收会产生大量无

线资源分配请求,大大降低2G网络的PDCH

利用效率,对3G网络的信令造成很大冲

击。发展迅速的微博,随着用户数的规模

增大,同样会给网络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未来,M2M也存在大量小包应用,带来范

围更广的资源优化需求。

运营商引入PCC后,在核心网识别小

包应用,并将业务标志及QoS策略传递给

无线侧,无线侧识别业务标志和QoS,实

施特定的资源优化,如在GPRS网络下,为

小包业务分配的PDCH信道数量从默认的4

个减为1个,降低小包业务调度优先级。

在不影响业务体验情况下,大量节省GPRS

无线资源,大幅提升单PDCH吞吐率。

第二,使热点区域流量公平使用。

随着数据业务资费的下降,智能终

端的普及,P2P和流媒体成为移动互联网

新的业务增长点。这类应用用户数少,但

单用户流量大,整体流量占比大,特别是

P2P长时间占用网络资源,形成无线资源

的局部拥塞,影响其他用户和业务的体

验。

通过P C C实施策略制定,在忙时忙

区,对P2P使用流量进行累积,超过一定

阈值时进行带宽管理,控制过度使用行

PCC(Policy Control and Charging),是

3GPP R7引入为运营商提供差异化策略控

制与计费的解决方案,分为PCRF和PCEF两

个逻辑网元,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 ion)扮演“大脑”功能,是策略定

义与决策实体;PCEF(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扮演“身体”功能,

是策略执行实体。在实际组网中,PCRF为

独立设备,PCEF内置在互联网出口网关,

如GGSN、PDSN和SAE-GW中。

华为PCC解决方案的PCRF可以根据从

BOSS、Gx接口、HLR、OCS、Rx接口及本地

获取的信息,提供基于用户、业务、接入

类型、时间、位置、使用量及终端类型

的差异化策略;PCEF支持近千种协议的解

析,并提供便捷的特征库更新流程适配最

新协议应用,支持门控、整形限速、端到

端QoS、重定向及差异化计费等策略执行

手段。两个网元汇集在一起,打造移动宽

带的“智能神经中枢”,使网络管道具有

可知的、被管控的能力。PCC架构可以平

滑演进支持接入LTE,为运营商打造融合、

灵活可扩展的强大数据业务控制和运营支

撑平台,是运营商移动宽带管道智能化的

最佳选择。

网络资源优化

当前运营商移动资源使用是既定且自

发的,资源分配完全依赖于终端能力、业

务需求及当前网络能力,资源利用效率较

低且分配不合理。PCC提供基于业务的差

Page 4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38

为,释放资源给其他用户及业务使用,体

现资源受限情况下的合理、公平分配原

则。

市场运营支撑

运营商当前数据业务运营主要采用品

牌差异化、资费套餐调整等手段,无法与

网络联动。PCC通过与BOSS互通,搭建起市

场运营与网络间的桥梁,将市场运营手段

延伸到网络层面。借助于PCC差异化控制

能力,市场部门可以针对用户品牌、资费

套餐、自营业务定制差异化的网络控制策

略,或者基于差异化网络策略构建新的市

场营销手段。

首先,实现基于用户等级的差异化。

根据市场运营需要,运营商一般基于一定

原则对用户进行品牌和等级划分,如根据

持续的ARPU贡献,将用户分为钻石卡、金

卡、银卡及普通卡,或根据用户欠费行为

及恶意业务访问行为将某些用户设置为黑

名单,但运营商缺乏对用户的网络差异化

服务能力。

引入PCC,运营商可以为高端用户定

义更高的网络优先级,并通过端到端QoS

将优先级从核心网传递到无线侧,使用户

无论在网络空闲还是繁忙状态下,都能获

得更有保证的业务体验,而对于黑名单用

户,可以降低其业务访问速率或者限制其

业务访问范围。

其次,实现基于用户套餐的差异化。

运营商数据业务套餐间流量使用很不均

匀,少部分用户消耗大部分流量,收入与

资源消耗不成正比,相当数量的包月不限

流量套餐用户及数据卡用户,对资源的无

节制使用严重影响其他用户的业务体验。

运营商可以综合权衡用户资源消耗和收

入贡献关系,基于PCC的差异化策略控制,

限制低价值用户,保障高价值用户,如对低

价值包月不限流量套餐用户,可以累积其流

量使用,当超过一定门限时降低其在忙时的

业务带宽,限制其对资源的滥用。

最后,对自营业务的推荐与保障。传

统分组网络无法提供基于业务的差异化控

制手段。在网络层面,运营商自营业务和

移动互联网其他业务获取的服务质量相

同,运营商没有很好利用自身管道的优势

给自营业务更多的资源倾斜。

运营商引入PCC后,借助于核心网节

点对内容的解析识别,当用户使用运营商

自营业务时,可以提高其服务等级,并通

过端到端QoS将服务等级传递到无线侧,

以获得相对于普通互联网同类应用更好的

业务体验,增强自营业务竞争力。

移动互联网管理

随着ICT融合步伐的加快,互联网新应

用层出不穷,运营商日益受到互联网厂商

的挑战,存在被管道化的风险,这就需要

运营商具备互联网内容管理能力,结合其

市场策略加以控制或引导。

目前VoIP应用如Skype、Google Voice及

Viber发展迅速,微软大手笔收购Skype,将

大大增强VoIP的全球推广和渗透力度;作

为VoIP的后进者Viber,也因便捷的使用模

式受到广大移动用户的青睐。VoIP的免费

模式持续分流运营商话音收入。

通过PCC对VoIP应用进行识别,运营商

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在VoIP发展初

期,通过限速降低VoIP体验,降低用户对

VoIP的使用热情,减少VoIP对话音业务的分

流;在VoIP规模发展期,为VoIP提供有保障

的QoS,基于流量或者时长进行收费,或者

制定包月套餐,对VoIP进行疏导与推广。

对于非法上网的管控,PCC也有其有

效手段。某些手机终端、附属配件中内置

非法客户端软件,自动访问SP/CP,导致客

户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收取上网通信费,引

发用户投诉。引入PCC,运营商可以对非

法上网进行拦截,并及时知会用户,用户

可以自行决定访问是被阻止还是继续。

此外,打造绿色互联网,PCC也功不

可没。互联网内容分级控制与访问需求日

益迫切,对运营商把控互联网的能力提出

新的要求。借助PCC多维的管理策略,运

营商可以为不同用户群体定制业务访问内

容,打造儿童绿色上网等增值服务。

中国移动PCC应用实践

截至2011年3月,中国移动总用户数

突破6亿,TD用户数2700万,占比较小。TD

对GPRS数据业务分流不明显,GPRS资源利

用率高,超过70%,大量小包应用如IM降

低了无线资源利用效率,单PDCH LLC层平

均吞吐率只有3Kbps,数据业务资源占比超

过40%,但收入不成正比,迫切需要引入

差异化服务解决方案,缓解现网压力。

2010年下半年,中国移动正式启动

P C C全国试点工作,力图应用P C C管控方

式,构建差异化控制能力,丰富数据业务

市场营销手段,增强计费灵活性,并通过

精细化的数据业务运营管理,提升2G网络

资源承载能力。试点对PCC基本功能、BOSS

接口、无线资源优化解决方案等进行了充

分测试,并对PCC解决方案的现网应用场

景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探索,为中国移动

接下来的PCC规模商用部署奠定了坚实基

础。

中国移动试商用部署了华为PCC解决

方案,针对IM业务进行无线资源优化,使

PDCH综合承载效率提升达20%;针对无限

量包月用户进行FUP管控,使单用户日累

积使用流量降低30.3%,有效缓解现网压

力;针对价值用户保障,在无线网络各

种繁忙状况下,业务速率平均提升30%以

上,显著增强价值用户业务体验。此外,

中国移动还对低价值P2P业务管控,Wi-F i

位置提醒功能,自营业务如无线音乐、

Mobile Market的保障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验

证。

随着新业务、新终端的不断涌现,

资费的不断调整,移动数据业务发展将不

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PCC打造的智能

化管道,将使运营商在新的挑战中应对自

如。

责任编辑:陈雨虹 [email protected]

Page 4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Solution解决方案

2011.07 第55期

迎接移动支付新浪潮移动支付作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备受业界关注,即使目前国内的标

准还尚未统一,但移动支付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伴

随而来的移动支付远程交易、近场交易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迎接移动支付新浪潮移动支付作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备受业界关注,即使目前国内的标

准还尚未统一,但移动支付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伴

随而来的移动支付远程交易、近场交易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文/董泽坤

溯源移动支付

着淘宝、京东方等电子商务

网站的快速发展,人们养成

了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的习

惯,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手机的普及与智能化发展趋

势,使其成为移动电子支付依附的最

佳宿主。

移动支付是以手机、PDA等移

动终端为工具,通过移动通信网

络,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受

付方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最早

在芬兰推出。1997年,芬兰赫尔辛基地区

由梅丽塔芬兰银行通过短信完成自动售货

机付款,这是第一个基于移动电话的银行

服务。从2001年开始,中国移动与工商银

行合作,开发出基于STK卡形式的“短信手

机银行”业务,这是国内最早的移动支付

业务。

2009年下半年,移动支付在上海世博

会期间大显身手,正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

生活。大量的地铁闸机实现了移动支付功

能,世博专线的500多辆公交上率先实现

移动支付,有8万张世博票是通过移动支

付实现的。据最新市场数据表明,2010年

图1 移动支付数字证书应用

安全智能卡安全智能卡安全智能卡安全智能卡安全智能卡安全智能卡

SDKey数字证书SDKey数字证书SDKey数字证书SDKey数字证书SDKey数字证书SDKey数字证书

USBKey数字证书USBKey数字证书USBKey数字证书

SIM卡贴片数字证书SIM卡贴片数字证书SIM卡贴片数字证书

其他方式其他方式其他方式其他方式其他方式其他方式

安全手机数字证书安全手机数字证书安全手机数字证书安全手机数字证书安全手机数字证书安全手机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数字证书

绑定手机硬件

迎接移动支付新浪潮

39

Page 4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国内广义上的移动支付用户已达1.3亿,预

计未来三年用户规模将达4亿,产业规模

过两百亿元。

简单来讲,移动支付经历了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主要用于虚拟数字产品的支

付,支付额度较小,以手机话费代扣为体

现形式;第二阶段更多地被称为“手机银

行”,是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的服

务,实现了手机号码和银行帐号捆绑,通

过手机互联网提供各种远程金融服务;第

三个阶段则是指以数据更安全、应用更丰

富为主要特征的近场支付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由于NFC可以代替人们随身携带的现金

和银行卡,其市场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

但由于受到终端技术的限制,还没有大面

积应用,目前全球主要处在第二阶段。

探悉移动支付关键技术

用于移动支付通信的主要技术是近距

离无线数据传输的“非接触技术”。在国

内,目前主要存在两套基于不同频率标准

的方案,一个是金融系统主推的13.56M,

另一个是移动运营商主推的2.4G。基于

13.56M的手机支付实现方式适用于公众流

通环境,而基于2.4G的手机支付实现方式

主要用于封闭的企业环境。

基于13.56M的非接触技术

基于13.56M的非接触技术包括NFC-SWP

(Single Wire Protocol)技术和SIMPass技术。

NFC-SWP技术在手机基础功能上还需

增加四个部分,包括:存放安全数据和应

用的(U)SIM卡,连接手机中的近场通信

芯片和SIM卡中的非接触应用的SWP通信协

议,实现非接触功能、连接手机中的天线

并传输应用数据等到(U)SIM卡的近场通

信芯片,以及实现接受和发送射频信号的

射频天线。

SIMpass技术融合了DI卡技术和(U)

SIM卡技术,被称为双界面(U)SIM卡。

SIMpass是一种多功能的(U)SIM卡,支持

接触与非接触两个工作接口,接触界面实

现(U)SIM功能,非接触界面实现支付功

能,兼容多个智能卡应用规范。

由于双界面卡天线方案成本小,所以

更容易发展用户;同时,双界面卡定制终

端方案对终端厂商的技术要求低,改造成

本较低,因而容易快速开发、调试。

类别 特性

2.4G频段 通信速率高(1Mbps)、抗干扰能力强、有效通信距离长;同时搭载125个信息通道、有智能调频功能

主、被动感应RF-(U)SIM卡可作为标签,支持被动感应刷卡模式;RF-(U)SIM卡可与其他RF-Device进行主动感应通讯,作为读卡器

通信距离 0.1-5m距离的双向数据通信,可以根据应用调整感应距离;半径100m范围内的单向信息广播

节电功能 刷卡感应功能可自行启闭,工作时最大电流仅20mA

安全数据传输 空口数据传输自动3DES加密,放数据窃听,刷卡时双向认证

RF-Device防冲突 同时多卡采用地址码识别和隔离,多POS在一起采用跳频以避免相互干扰

与蓝牙、Wi-Fi无冲突RF-(U)SIM与蓝牙是自动跳频的,能够互相错开工作频段;RF-(U)SIM与Wi-Fi在具体2.4GHz频段上是错开的,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表1 RF-(U)SIM卡特性表

基于2.4G的非接触技术

基于2.4G的RF-(U)S IM是运营商推

动的远程支付S IM卡技术。中国移动研究

院、国内盛华电子、国民技术目前已经积

累了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

RF-(U)SIM卡技术特指利用(U)SIM

卡,按照国家相关智能卡技术规范标准而

开发、生产的带射频功能的新型手机智能

卡。其内集成有2.4G射频通信模块,并包

含及兼容普通智能卡功能的新型手机智能

卡技术,是具备普通(U)SIM卡、电子钱

包、身份认证、电子票据、情景OTA等功

能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如表1所示,RF-(U)SIM卡采用2.4G频

段的无线射频,具有较多的优良特性。

从现有技术来看,2.4G的RF-(U)SIM

技术更适合在手机终端应用,它对手机的

兼容性较高、交易速度快、可以实现远距

离应用。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来看,移动

电子商务将对其技术实现的先进性、用户

操作的简易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物联网

对感应距离的要求将不局限于低频段的近

距离要求,因此2.4G更高的通信传输能力、

更快的速度和更远的距离将会占据主流。

40

Page 4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Solution解决方案

2011.07 第55期41

责任编辑:李雪峰 [email protected]

迎接移动支付新浪潮

确保移动支付安全性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当前手机业务中的

一种主要应用,安全保障是移动支付业务

发展的重要基础,若无法消除消费者在安

全方面的顾虑,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将受

到极大影响。

安全要求

在整个移动支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

支付参与者包括:消费用户、商户用户、

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银行。

消费用户和商户用户是系统的服务对象,

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持,银行方提供银

行相关服务,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支付

平台服务,只有通过各方的有效结合、协

同,移动支付业务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移动支付需要考虑以下安全问

题。首先,保证移动终端接入支付平台的

安全,包括用户注册时签约信息的安全传

递,以及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系统时,

其间传递的数据如签约用户名、签约密码

等的安全性。其次,保证支付平台内部数

据传输的安全,即支付平台内部各模块之

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最后,保证支付平

台数据存储的安全,即确保涉及到签约用

户的机密性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签约用

户名、签约密码等的安全性。

安全参考标准

移动支付产业涉及到不同的角色,对

于不同的支付环节可以参考不同的安全标

准。作为移动支付最核心的数据安全保护

问题,可以参考140-2密码模块设计实现安

全标准;第三方支付应用软件可以借助软

件、硬件或固件的数据安全评估标准;对

于目前国内讨论最多的非接触技术,ISO/

IEC14443无疑是参考的主要标准。

安全认证

由于互联网病毒木马不断涌现,电

信诈骗日益泛滥,大量的钓鱼网站层出不

穷,移动支付在认证技术上的要求也非常

高。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建议采用数字证书

的强认证手段,并辅助专用安全平台,是目

前解决移动支付认证安全问题的一种理想方

式。而为了保证数字证书不被窃取、复制,

将数字证书保存在智能卡上,或颁发与手机

硬件绑定的证书是更加安全的方式。

期待移动支付标准化

移动支付应用涉及面广,从芯片、

卡片、手机终端、POS终端到后台应用管

理系统、发行和密钥系统、清分结算系统

等,牵涉到产业链诸多环节。为满足不同

的应用需求,国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移动

支付解决方案,形成了多种标准并存的局

面。然而,多种标准并存给移动支付业务

的广泛推广带来巨大阻碍,移动支付标准

的统一变得至关重要,备受业界关注。

专家呼吁,当前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

难得的历史机遇,移动支付作为物联网发

展的重要领域应被高度重视,各方应抓住

机遇,加强协调与合作,从国家、全局利

益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求同存异,尽快

研制出统一的标准,提升核心竞争力,实

现合作与共赢。

在具体措施上,对于移动支付这一新

兴领域,应对国内外移动支付技术及应用情

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国内外移动支付应

用需求与商业模式,自主创新,开展移动支

付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支付标准。

Page 4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

Huawei Technologies

2011.07 第55期 42

Page 5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1 2011.07 第55期 华为完成全球首例CDMA2000 1x Advanced 端到端功能及容量测试 扰消除、无线链路增强及终端 接收分集等增强技术,在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