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wlsh.tyc.edu.t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04...

42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說明 項目: 一、 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 二、 自傳(學生自述) 三、 讀書計畫(含申請動機) 四、 小論文(短文) 五、 其他(推薦信及有利審查資料) 1. 有利審查資料:含語言檢定、競賽獲獎、榮譽事蹟、優良表現、服務及證照證 明等 2. 推薦信 2 封(不同推薦人各一封),請見說明。 提醒:在表格內提及學測成績或將學測成績單列為附件。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Sep-2019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說明

項目:

一、 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

二、 自傳(學生自述)

三、 讀書計畫(含申請動機)

四、 小論文(短文)

五、 其他(推薦信及有利審查資料)

1. 有利審查資料:含語言檢定、競賽獲獎、榮譽事蹟、優良表現、服務及證照證

明等

2. 推薦信 2封(不同推薦人各一封),請見說明。

提醒:切勿在表格內提及學測成績或將學測成績單列為附件。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一、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

說明:請將「高中(職)歷年成績單」掃瞄上傳。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二、自傳(學生自述)

說明:請簡述家庭背景、興趣專長、個性、求學經過。

字數:1000-2000字

一、家庭背景

我的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國小老師。我是次女,有一位姊姊就讀於臺大,一位弟

弟就讀國中。從小,父母無私的陪伴、關懷,讓我學會發自內心地愛人;家中擁有的豐

富藏書使我從小浸淫書香,熱愛故事與文字;每逢假日,全家人一起郊遊、旅行的記憶,

則讓我珍愛大自然與所有的生命。愛,是家庭賜予我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二、興趣專長

酷愛閱讀幫我奠定了語文根柢,讓我有幸在作文與字音字形的比賽中獲得全國一、

二名。持續的閱讀,讓我跟許多偉大的生命產生連結,從故事中淺嚐人生的苦澀和甘美;

書寫則是我觀照生活的方式,和自己對話,收藏每個當下的體悟、感動。

而慢跑是我在高中培養的另一項興趣。最初因為健康因素,強迫自己運動,漸漸地

我開始增加圈數、設定目標挑戰自己,最後甚至在運動會獲得三千公尺長跑的全校第三

名。慢跑是我釋放壓力、平衡生活的方式,更讓我懂得堅持的重要。

三、個性

除了擔任班級幹部和各科小老師,我還主動負責許多班級活動,擔任花蓮太魯閣志

工活動的副召、安排交換學生離臺記者會、英語話劇編劇、服裝設計等。參加走讀府城

營隊時,一位講者分享到「如果這件事情沒有人做,又是我重視的事,那就我來做。只

要它是對的,我也要說服自己平心靜氣地做下去」,而我也始終以此自勉。

尊重與傾聽,是我的另一項特質。小學時被排擠、霸凌的陰影,除了讓我磨去稜角,

重新學習與人相處,也讓我帶著更多包容、理解去傾聽,真誠的關懷別人。而經常地自

我反省,讓我能時時檢視自己的不足,藉由檢討自己與別人成功與挫折的經驗,我將它

們化育為生命的養分。而反省,更讓我懂得感恩珍惜,並對生活保持敏銳與熱情。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四、求學經過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認識自己,也認識世界;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

這是我的高中導師對學生最深切的期許。在武陵語資班,自我追尋與群體成長伴隨我度

過高中三年,也編織出我對未來的夢想。

高一時我投入字音字形訓練,以耐心和堅持,在數千、萬次練習中追求完美,培養

凡事盡全力而無遺憾的態度。那年暑假,我還和同學到花東的兩所山地小學擔任志工。

走出安逸的舒適圈,我們在親身參與中,觀察社會角落的真實需要,思索服務的本質,

並在克服困難的同時磨練自己。

也是在高一這年,我的歷史老師—王進傑老師徹底改變我對歷史的看法。小時候的

我雖然喜愛歷史,卻只停留於童年閱讀的「故事」層次,也一直把它當作是連串需要背

誦的人事物共同體。但在進傑老師的引導下,我開始去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推敲

事件發生的背景與影響,對歷史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老師也經常援引時事,或者人生、

閱讀經驗在課堂上分享,讓我在獲得知識的喜悅外,更明白歷史是可以與生命產生連結

的!而我更將這些感動透過文字,在日記中永久地保存。

來自匈牙利的交換學生諾強,則讓我在高二這年開始接觸華語教學。既是「同學」

也是「老師」,以兩種身分不斷轉換思維,我不只探索教學理論和方法,也在與交換學

生互動的同時重新檢視自己的語言、文化。關心與投入,讓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學到更

多。

隨著年齡增長,我在對社會更多的接觸、探索中,越發感到困惑。獲取資訊的管道

越多,卻感覺離真相與智慧更加遙遠。和同學發起「武陵尋思」社群,定期參與聚會或

者在線上分享、討論各種環境、倫理、社會相關議題後,我知道不能永遠躲在自我安全

的羽翼下,對現實只是感慨。我想要培養自己以更宏觀的視野和深入的思考來看待問題,

而我相信史學的思考訓練,與對過去人事物的探索、了解,可以讓我從更多角度看待自

己與我們身處的世界。

自我追尋與群體成長的過程,讓我探索生命的價值,也認識自己的無知與匱乏。因

此,我想追尋知識那近乎安身立命的力量,即使「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以求索」;

我想兼具理性與感性,以歷史的思考、文學的情懷,溫柔而堅定的承擔起知識份子的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任。而我始終記得老師對我的殷殷叮嚀:認識自己,也認識世界;成全自己,也成全別

人!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三、讀書計畫(含申請動機)

說明:請簡述你期待在「臺大」與「臺大歷史系」所希望受到的訓練及想要學習到的技

能、以及如何造就你。

字數:1000 字以內

申請動機

科技和媒體的發達,讓我們每個人都能輕易接觸到各種資訊,而當代社會裡也有越

來越多不同立場的多元聲音。但是我要如何在龐大駁雜的資訊中獲得真正的知識、保持

清晰的判斷與觀點?又如何真正運用所學、有所貢獻?

我想藉由深入地學習歷史,探索古人的智慧結晶,讓歷史不只停限於「名詞」的耳

熟能詳或「事件」的泛泛認知。透過史學嚴格的思考訓練,我希望能夠建立縝密的邏輯

和知識系統,認識自己與別人的文化根源與發展脈絡,汲取超越自我生命侷限的前人經

驗。

在學術資源豐富、校風開放的台大,我想以開放的心探索各領域知能,向師長們請

益學習,和不同人才激盪、切磋,接觸更多元豐富的觀點,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學

業和做人處事上磨練自己。我期許自己在台大四年的學習後,不管是參與各種社會議題

的討論或實踐,或者是面臨個人生命的困境時,都能讓「意見」提升為「智慧」,把「理

想」化為「行動」,成為兼具人文關懷與理性思辨能力的知識份子。

讀書計畫

短程(五月~九月開學前)

1. 自我進修:Coursera 線上課程

2. 語文能力:精進英文、重拾久未接觸的日文

3. 關懷服務:再訪太魯閣姬望教會、富世國小、台東武陵國小

4. 經驗分享:和同學共同編書傳承語資經驗和理念

5. 自我實踐:字音字形

中程(大學四年):

目標 執行方式

奠定本科系扎實根基 中西方歷史經典閱讀

爭取歷史相關研究、修習機會

專業延伸 雙主修或輔系

修習教育學程、經典人文學程

培養人文素養、社會關懷 經典閱讀 紅樓夢、諸子、聖經等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思辯討論 TED 影片

藝術表演 當代傳奇、雲門舞集

志工服務 TFT、希望閱讀計畫

加強語文能力 持續精進英文、日文

提升資訊能力 學習資訊處理、影像剪輯

掌握科技趨勢

擴展國際視野 爭取到台大姐妹校當交換學生

海外合作計畫:AIESEC

其他

社團活動

文學創作、社會觀察

鍛鍊身體:慢跑、參加馬拉松

技藝傳承:向長輩學習傳統糕點、菜餚

長程(大學畢業後):

1. 繼續深造:國內外研究所

2. 投入教育領域:開始實習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四、小論文(短文)

說明:

1. 請依題目順序作答,字數規定如各題所訂,繳交時請將題目文字刪去。

2. 本短文不會單獨被評分,而是備審資料的一部分。

3. 本短文測驗不同於筆試測驗作答,其重點不在正確答案,而是如何構思與組織一篇

文章,並能清楚表達。

4. 考生可以使用各種方法以蒐集短文內容,如上圖書館、請教師長與上網查詢等,但

務必由考生自己撰寫,且引用他人作品必須註明。若直接抄錄他人作品而不說明,

屬抄襲行為,會嚴重影響審查成績。

題目:

一、學校教科書之外,有許多其他方式可以接觸、學習歷史,例如書籍、小說、文

學、電影、博物館、甚至動漫等。這類課外文本不但常讓人津津有味,甚至可

在內心引發莫大的悸動。你是否曾經感受到學習歷史時的悸動?在怎樣的情境

之下?請以自己的經驗,撰寫一篇 600 字內的短文。

二、當你讀一本歷史書,讀到書中的古人面臨重要的抉擇關頭時,請你這時立刻把

書蓋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處對方的位置時,你會如何決定?作什麼樣的

決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後,再把書打開,看看這個人物是怎麼做的,他最後作

了什麼樣的決定?他的決定帶來的是成功或是失敗?原因何在?然後比較自己

與古人,在選擇和方法上有何異同之處?請以 800 字為限,以實例說明你個人

擁有的這種讀書經驗。

三、“Responding to the call for a public future demands some rethinking the way we

look at the past… But answering the call for a public future also means writing and

talking about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in public, in such a way that ideas can be easily

shared. We believe that this dedication to the public heralds three new trends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y: first, a need for new narratives capable of being read, understood,

and engaged by non-experts; second, an emphasis on visualisation and digital tools;

and third, a fusion between the big and the small, the ‘micro’ and the ‘macro’, that

harnesses the best of archival work on the one hand and big picture work about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on the other.” (Jo Gouldi& David Armitage, The History

Manifesto, 2014, pp. 117-118) 這是晚近兩位學者對史學的看法,請仔細閱讀之後,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以其內容為基礎,討論這是否是你或妳所想投身四年學習的理想?文長限 1000

字。

一、

一直無法忘記那個畫面:名伶程蝶衣和段曉樓在學生一片「鬥倒」的聲浪中,跪聽

著群眾的指控。所有微不足道的習慣,芝麻綠豆的瑣事都是把柄,都是罪惡。在那瞬間,

我懷疑烈焰中焚燒的不是京劇行頭,而是人最後的理性、良心、價值和尊嚴……

短短幾分鐘的小段落,陳凱歌導演就讓我真切感受到文革時代鬥爭的恐怖和人性的

扭曲。我記得很小的時候,在有聲 CD 裡第一次聽到關於文革種種的不寒而慄。過了這

麼多年,再看到《霸王別姬》和其他故事,我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這到底是怎樣一個

瘋狂的時代?連沉痛與哀傷都還讓人覺得不足以憑弔文革時期被犧牲、踐踏的靈魂。

縱然毛澤東被認定為千古罪人,這場十年浩劫卻是幾乎所有人都必須負責的罪惡。

而這是我覺得最可怕的一點。群眾的憤怒都只是被政治人物操弄,成為失去判斷能力的

工具嗎?如果我也是當時加入批鬥行列的學生呢?也許是考量現實,在充滿革命氛圍的

大環境下,只能選擇鬥人,或者被鬥;也許是年輕的血液裡,總是騷動著對現實的不滿,

和長久不公的壓抑。「革命」提供人宣洩的出口,卻不必承擔任何責任,因為在這個時

代,所有的暴行都被認可而且合理化。

重新思索那個時空背景下人們的選擇和行為,我突然覺得歷史既是事件,也是人性

的真實呈現。我們終究無力改變已發生的一切,但在過去的悠長歲月與記憶裡,歷史以

各種形式被理解和反省。或許,這是除了徒然感慨之外,對於苦難更深懇的一種紀念。

二、

為了維護國家免於分裂,戰爭是一個國家領導人最不得已的選擇;但是如何在戰爭

中掌握局勢,運用各種策略降低傷害、取得最終的勝利,並且實踐理想,就更考驗一個

領導者的決斷與智慧了。

美國南方各州在林肯當選總統後宣布退出聯邦獨立,一場攸關國家統一的內戰旋即

爆發。而聯邦內部對於處理逃亡、占領地黑奴的分歧,讓奴隸制度存廢與否的爭議更加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擴大。

當我想像自己身處他的位置,要在戰爭期間解放黑奴確實存在風險。首先,聯邦內

部仍有密蘇里、肯塔基等州保有奴隸制度,解放奴隸的政策可能讓它們轉向支持南方邦

聯;其次,這可能更激化南北雙方對立,對統一後的重建產生阻礙;最後、也最重要的

是,聯邦政府有廢止各州奴隸制度的權力嗎?

但從另一方面來想,大量被解放的黑奴可以提供聯邦充足的兵源,也能賦予軍隊新

任務以提升士氣;而且,戰爭爆發的主因即在於廢奴與否。已經犧牲雙方無數生命、付

出如此龐大代價,這個問題應該獲得實質解決,讓「分裂之家」不僅結束戰爭,也終結

奴隸制度。即使存在違憲疑慮,我還是會選擇解放奴隸。

西元 1863 年,林肯總統正式公布了《解放奴隸宣言》,並領導聯邦贏得南北戰爭最

後的勝利。除了上述我推測解放奴隸對南北戰爭的影響,林肯宣稱以軍隊總司令的權力

解放「邦聯」地區的奴隸,避免當下與邊緣州引起紛爭,並在之後致力推動《憲法第十

三條修正案》,化解違憲疑慮;他掌握最佳時機,選於安地潭戰役之後,趁著士氣高昂

公布宣言;而在國際間,他獲得廣泛支持,粉碎邦聯政府獲取他國官方承認的希望……

這些都是我未考慮到的關鍵環節。

解放黑奴是林肯的理想,維護國家的完整卻是他更重要的責任。而這兩者緊密關聯。

林肯以精準的判斷和充滿遠見的政治智慧,讓追求自由平等的信念在戰爭中既是目標,

也作為手段。他的決定使南北戰爭的意義不只在於重整聯邦,更為後世人權的發展立下

重要的里程碑,「使這個國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永生,使這個民有、民治、民

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三、

人們累積經驗形成直覺、塑造本能,然後在無數個當下做出判斷,尋找方向。因為

相信經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我們並不會將過往一切拋諸腦後。但是在今天,歷史之於

大眾就像是本塵封已久的舊書,不再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歷史本身並不會改變,在

這媒體發達、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如何扭轉局面,善用這個潮流讓歷史重新貼近

人群,與時並進?「為了回應對思考公眾未來的呼籲,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看待過去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的方式」,兩位學者在歷史宣言中這麼指出。

如果說學習歷史是在千百年的集體經驗中提煉智慧,然後與當代社會產生連結,那

我們確實需要仰賴專家在千絲萬縷的史料中爬梳,「調和大歷史與小歷史,利用、鑽研

最佳的歷史文獻檔案,也兼顧對大眾所關心的事務的描繪。」我想,這就是學歷史、懂

歷史的人所要承擔責任。既作為史料與大眾之間的溝通者,也是指引方向的議題掌握者,

我們必須以所學更謙卑謹慎地傳遞知識和多元觀點,並提供思考的引導,讓大眾看見過

去與未來的關聯,也作為當下社會困局的借鏡。

而「能夠被非專業人士閱讀、理解並參與的敘述方式」和「對形象化與數位工具的

強調」是書寫歷史的兩大趨勢。數位工具的運用,例如大數據解讀資料的能力,可以為

史料提供許多新的證據和詮釋;若是再結合傳播的力量,更可以讓歷史的呈現不再單一。

像是「台灣吧」系列短片、以深入淺出方式介紹歷史的「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歷

史學柑仔店」網站,還有故宮的多媒體互動式展覽……數位化、多元化、娛樂化,讓歷

史的面貌更具體,也讓知識與資訊傳播的過程變得更有趣、更具吸引力。但在「出世」、

「小眾」的歷史回歸人群的同時,我們也要小心「簡單」的陷阱,避免在追求通俗的同

時,讓資訊被過度壓縮、草率標籤而變得片面,甚至是錯誤,而喪失原本要傳遞的精神

和內涵。

每一刻,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延續歷史、參與歷史、並且塑造歷史,我認同兩位學

者在歷史宣言中極為強調要在時代的趨勢下,讓歷史更普遍被推廣於公眾的想法。因為

我相信,過去與現在的關係就如同母親與嬰兒。脫離母體逐漸成長、發展自我的孩子,

始終需要母親的哺育和以生命為經驗的教導才能邁向更好的未來。我希望未來四年的自

己,能在深入研究、學習後,獲得開啟歷史這本塵封之書的鑰匙,更找到撢去灰塵的方

式,分享其中的智慧。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五、其他(推薦信及有利審查資料)

有利審查資料

說明:

1. 有利審查資料包含各類檢定證(含語言)、競賽獲獎、榮譽事蹟、優良表現、服

務及證照證明,以及其他足以提供審查委員能夠認識、了解你之作品(含文章、

創作、課堂作業、研究計畫等……)。

2. 請自行製作表格條列(時間均以民國表示。最近事蹟請排最前面,勿附國中以

下(國中可)之證明),請將佐證資料、證明文件以圖檔呈現(掃描或拍照)。

一、外語能力檢定

二、得獎紀錄

三、志工服務

時間(民國) 名稱 說明

103 年 11 月 大考中心英聽測驗 A 級

103 年 9 月 TOEIC 多益英語測驗 835 分

102 年 12 月 JLPT 日本語能力檢定 N5 通過

時間(民國) 性質 名稱 說明

104 年 2 月 全國 第八屆聯合盃全國作文大賽總決賽 優等創意類

103 年 11 月 全國高級中學小論文寫作比賽第

1031115 梯次 優等

103 年 2 月 第七屆聯合盃全國作文大賽總決賽 優等感動類

101 年 2 月 第五屆聯合盃全國作文大賽總決賽 第一名

101 年 10 月 縣市 桃園縣 101 年語文競賽國語字音字形 第一名

101 年 5 月 獲選「桃園之光」 無

100 年 10 月 桃園縣 100 年語文競賽國語字音字形 第一名

103 年 10 月 校內 女子三千公尺長跑 第三名

103 年 10 月 (團體)運動會進場、精神總錦標 雙冠軍

102 年 10 月 (團體)運動會進場、精神總錦標 冠、亞軍

101 年 12 月 (團體)班際合唱比賽 冠軍

時間(民國) 名稱 時數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四、幹部經驗

五、營隊經驗

六、其他活動

七、作品選錄

103 年 輔導室志工 16 小時

103 年 輔導室志工 21 小時

102 年 7 月 希望閱讀計畫(台東武陵國小) 72 小時

102 年 7 月 希望閱讀計畫(花蓮富世國小) 120 小時

時間(民國) 職稱

102~104 年 國文小老師

101~102 年 歷史小老師

103~104 年 環保股長

103 年 服務股長

102 年 衛生股長

時間(民國) 活動

103 年 1 月 成功高中第九屆文藝營

103 年 8 月 輔導志工成長團體

102 年 7 月 走讀府城—第三屆高中生經典閱讀營

102 年 5 月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未來領袖工作坊

102 年 1 月 臺大中文系第十八屆全國高中生文藝營

時間(民國) 名稱 說明

103 年 6 月 交換學生離台記者會 統籌規劃

103 年 5 月 語文資優班成果發表會 文書

103 年 4 月 英語話劇 編劇、造型設計、道具製作

102 年 7 月 美國柏拉阿圖中文學校參訪交流 接待

時間(民國) 名稱 說明

103 年 11 月 中國古代科技 課堂分組報告

101 年~103 年 關於歷史和文化的幾篇日記 雖然不是什麼深刻精闢的見解,但這是

我三年來學習歷史、認識歷史時最真誠

的感受和記錄。

103 年 11 月 華語教學法的結合與應用— 這篇小論文是高二這一年,我在華語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外語能力證明

以武陵高中語文資優班交換

學生行動研究為例 學方面的研究心得。也是我在語資班成

果發表會上報告的主題。

100 年 12 月 女孩的哭聲 聯合盃作文大賽得獎作品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校內外特殊表現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從國中開始,六年來我不間斷地書寫。這些

文字收藏了我在成長過程中最真實的記憶。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英語話劇 The Discovery 劇照。這是關於兩位

青少年在中南美洲考古,與他們所經歷的人事

物一起成長的冒險故事。我參與了編劇、造型

設計與道具製作的工作。

全劇完整版本(連結至 youtube)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志工服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幹部證明

↑為校刊【武青文藝】撰文,分

享花東志工經驗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營隊經驗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其他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中國古代科技史報告

↑我們這組選擇報告的主題是活字印刷。透過北宋沈括在夢溪

筆談中的記載,還有重現古代活字印刷術的示範影片,我們先

認識活字印刷的技術,然後進一步討論、比較活字印刷在中西

方歷史中的發展和影響,再了解這項技術的現況和未來。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關於歷史的幾篇日記

日期 主題

103.12.5 百花深處

巷弄深處,曾是一地的榮盛繁華,深宅大院堂

堂坐落,珍奇古玩蒐羅其中。據說,這裡還曾是個

百花齊放、飄舞的地方……

影片的開始,是一群結束工作的搬家工人接受

老馮這位主顧的任務,前往「百花巷弄」替他搬家。

駛過現代化、寬廣氣派的公路後,鑽進衚衕群落裡

的工人們只見滿地荒蕪。哪裡的家好搬呢?老馮像

個瘋子一樣,對著曠地、廢瓦指東比西,彷彿真有

其物。還真是個瘋傻子!工人們本調頭離去,卻又

為了錢折回,像國王的新衣那樣,憑空「搬」著一件件極其珍貴但實際上並不存

在的「家具」,彷彿所有老馮真是的寶貝都在,都需小心翼翼的呵護運送。直到

其中一位工人順手丟了包菸時,沒有雙手扶持的「花瓶」碎了。都碎了,都沒了。

滿地散落著老馮的心痛絕望,而「落地瞬間」的撞擊傾頹之聲猶在耳邊。

影片的最後,老馮提醒工人開車注意某地的坑,他們不以為意。直到車輪陷

進平坦路面下的凹洞,他們才相信老馮不完全是瘋子,他是真正了解這裡,知道

這裡的。地下挖掘出來的鈴鐺,響啊響地,恍惚也回到百花深處,衚衕、大院、

家都曾經在的地方……

蓋瑞說的沒錯,老馮就是時代的眼淚。一幕幕看似滑稽可笑,卻極其諷刺,

刺得令人心痛。鏡頭從「現代」、「文明」、「進步」的高樓、道路移動,運轉至被

打碎、強制拆除的老舊衚衕群落,一句「現在的北京我都不太認得了」,說自真

正的老北京之口,聽起來多麼蒼涼。為了北京奧運,為了改革進步,為了整頓市

容,他們拆掉老房子,打掉整條巷弄,連同幾代人的感情一併摧毀。百花深處那

棵僅存的大樹,今昔相比,顯得蕭瑟孤寂。

拆掉衚衕,就等於拆掉城市深處古舊的歷史,也同時將人們的記憶連根拔

起,徒留斷垣殘壁和老馮這樣仍活在從前的人在百花深處。即使那裡曾經氣派地

立著大宅院,風吹來時,鈴鐺就在門上叮咚作響……

p.s.其實台灣好像也沒有比較好,多少人的家園、多少社區的歷史,都以都市更

新、追求發展之名被破壞?

103.12.4 The 60’s

五十年不算太遙遠,遠到無從追溯、細說重頭;也不算太接近,畢竟我們對

於那個年代、而且是浩瀚太平洋的彼端毫無感觸。但原來,所有我們熟悉的名詞:

越戰、黑人民權運動、金恩博士、嬉皮、巴布狄倫、甘迺迪遇刺、登陸月球……

都匯集成了 1960 年代的風起雲湧。(真奇怪,獨立來看我知道它們各自的年代,

但從來沒想過他們幾乎是發生在同一時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The 60’s 是以黑與白兩個家庭,貫穿黑人民權運

動與越戰兩大主題。雖然我並不真的很喜歡電影的敘

事、剪裁方式(不斷黑白/彩色、真實/虛構、悲/

喜交錯,讓內容的拼湊困難,觀眾也不知如何處理情

緒…)但不可否認的是,我確實被打動了。尤其自始

至終未放棄和平爭取權益的黑人牧師,在加州大暴動

時四處尋找在一次次抗議中,遭受非人道待遇而墜入

仇恨的兒子,他跑啊尋啊終於找到了。他要兒子放下

搶來的電視,取下腰間的手槍。他要兒子擁抱愛,卻換來白人警察一記沒有理由

的子彈。那一刻我掩面大哭,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同樣是人卻命賤如狗?為

什麼正義總是來的太遲,而悲劇往往又發生的太快?又為什麼最殘忍的傷害總是

加諸於那些最善良、勇敢、努力的人們?

有時候真的很矛盾,在國家與民族的集體困境裡,小人物各自的悲喜、得失

顯得微不足道(但他們真真實實地存在而不可忽視,讓我看見歷史有血有肉的那

面啊!)民初新文化運動之後,救亡的國家意識與啟蒙的個人自由,兩相拉扯也

是如此嗎?

103.11.19 歷史課雜感:關於近代中國文化的調適

到底要怎麼看待、怎麼理解盤根錯節的種種議題?不

必全面,畢竟我們不是通才,但至少要有一套自己的看

法,一種從自己專業出發的觀察,面對社會上紛紛擾擾的

各種聲音,才能不隨波逐流,不意氣用事。

真的非常非常喜歡選修歷史啊。原本對中國近代史沒

特別的興趣,太慘澹悲哀了。不過高三終於更深入討論時

代下知識份子的回應與努力了。並不是所有人都愚昧,也

並非無人有遠見,但極體的昏聵也只能繼續沉睡。

最有感觸的是郭嵩燾和譚嗣同。提出「華夷易位」的想法,被唾棄為漢奸走

狗,又被外國視為居心叵測,吃力不討好,兩面不是人。劉鶚不也是如此嗎?

真的只能如此嗎?記得趙子的感嘆「先知,早別人半步就好,早了十步會招

致反對」時代需要這樣的人,卻又徹底傷害、摧毀他們啊!還有戊戌六君子,他

們是慷慨就義,絲毫不後悔的嗎?像上一個王朝將絕之時的袁崇煥。

想起梁啟超寫道「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

任之。」、「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Nana 說她每次

再讀總覺得很震撼,是什麼樣的語句會讓一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活生生的放著你

死?是什麼會讓一個前途光明的讀書人願意把自己的死看成招募新血的工具?

國破家亡砸在知識份子身上的重量重得可怕,重到相較之下他們都把自己的生命

看的好輕,輕到像在山東甘旅最後一段我無法接受的結局,像被余光中扔進黃河

裡的名片一樣,薄薄一紙,好像頭顱也可以當作名片瀟灑丟,生命落水,只在歷

史上留下一個不會呼吸、沒有心跳的名字。(也許辛亥革命真的沒有我們想像的

那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人,像月照跟公孫杵臼跟譚嗣同一樣犧牲的人、像西鄉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隆盛跟程嬰跟梁啟超一樣活下去圖將來的人。)

至於我們,從歷史得知過去,然後評斷,甚至連歷史都還沒讀通……那當下

呢?如何判別虛妄和遠見?如何反映於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我總疑惑,連我們

立身處世的當下都不見得能理清脈絡,那歷史這千年的重擔呢?)

102.12.30 歷史課雜感

…突然想起進傑說的鳩格米西史詩,對人生有所追尋,但又這麼悲觀。也突然想

起絕境萌芽裡,吳興國說的那些話「文化是文明與愚昧的集結,歷史是功績與罪

惡的混合。每一個世代都有代言者,越是險惡的時代,越需要吞噬悲劇人物作為

祭品。這些被選中獻祭者,大多是性格所造成。」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這樣的

性格,會不會在將來走向不可預期的悲劇……

102.10.18 歷史課雜感:關於文化大革命

昨天做諾強的國字心智圖特別晚睡,中午又討論運動會沒有休息,一整天下

來真是特別疲倦。最後一節歷史課看 BBC〈一九四九年之後的毛澤東〉時精神

極差,卻仍然感覺揪至內心深處的痛。

拿千百萬人的性命作為賭注,這究竟是怎麼樣一個政

府?批鬥、革命、毀滅。當知識份子被當作牛鬼蛇神對待,

當人倫常理一無所剩,當殺人還不

足以洩憤,逼著父親將自己的孩子

分屍……我真的不忍啊!淚就這樣

流了下來。

自己總是把世界想的太美好,

是否因為苦難沒有加諸在我身上?

我們所信仰的精神、價值真的足以一直支撐我們嗎?站在

窗口,我還可以這樣靜靜地問自己,但那個時代的人們

呢?湮沒在群眾中,他們沒有權利說不,沒有辦法決定怎

麼活下去。不堪其辱的自殺了,無法負荷的也餓死、病死、累死、被打死了,活

著被平反的,一生傷痛。

可悲至極。過去兵荒馬亂的亂世,掌權者、擁兵者互相攻伐,流離失所的人

們已是人間煉獄,又或者帝制存在時的昏君、奸臣當道,脂膏被剝削殆盡,民不

聊生、痛苦不堪。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竟然除了領導人的瘋狂、殘暴、專制,

也由人民、由群眾共同產生了這一切悲劇。一個人殘忍就能迫害千千萬萬的人,

當所有人都殘忍,根本是巨大的浩劫和毀滅。

但是除了心痛,我到底還能做些什麼?

102.10.4 讀《論語》雜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有時候我覺得矛盾。臺灣是處於這樣一個混亂的時

代,對於血液、對於身分仍各執一詞沒有定論,也許永遠

都不會有定論。這是政治因素使然,但為什麼連文化,都

感覺正急速流失中呢?我們好像跟孔子孟子都不太熟(大

概都段考前翻一翻,把解釋賞析看熟,多選寫得出來就可

以了);閩南語也講不輪轉,很多習俗都不了解(為什麼從

小到大的「鄉土課」常讓人覺得浪費時間?);對於國際化又沾不上邊,看世界

的眼光如此狹隘。好愧疚啊,都不敢想「傳承」兩個字怎麼寫了。

102.10.4 讀《論語》雜感

有時候我不禁想,為什麼「讀書」常讓人越來越自私?

如果學習帶來的是一連串比較與競爭,那讀了書又如何?魯

迅說「吃人的禮教」,禮教之所以吃人,也是因為藉著聖人

之名,繁文縟節、規三矩四,藉禮教行階級、封建之實。不

是科舉不好,而是當它成為思想箝制又僅止於「思想」才真

的不好。

孔子要我們學做人,有餘力才學文。現在的我們卻倒行逆施。如果讀更多的

書是要了解更大的世界,認識更多的智慧,那再多的測驗考試,又如何能丈量呢?

102.9.26 歷史課雜感:近代中國

似乎特別喜歡歷史中的亂世。不,不是喜歡亂世,我

甚至痛恨亂世,但平凡如我輩,總是充滿對大時代的好奇。

或許真正是亂世出英雄,或許真正是患難見真情,動盪時

代中大事件的精彩,小人物的卑微、痛苦與扶持,總是令

人動容。

中國近代史真是連串的災難。屈辱的條約、知識份子

的掙扎矛盾、無數人的吶喊和血淚……近百年來的變化與

事件,因為進傑的闡釋有了更多的了解。記得以前欒老師說,人生就是一連串的

選擇,在選擇中度過。覺得歷史也是。

現在回頭看都會覺得深深遺憾,一個又一個錯誤的決定,塑造了當代中國的

命運。總是覺得如果當初怎樣,如果當初那樣,或許就可以少掉無謂犧牲,或許

就可以走上更好的道路。但這樣好像也就不是歷史了。

102.9.26 歷史課雜感:近代中國

蓋棺論定。我們都這麼說。

果然一個人生命中最後的時光,也容易成為最後的評

價。賄選者如曹錕,軍閥如吳佩孚,在日本的威脅利誘下

守住了,曾被景仰的汪精衛卻成立偽政府。這是一個選擇。

作為「漢奸」的選擇,是為了人民?還是為了自己?

p.s.我想讀《巨流河》!

102.7.5 雜記:關於文化保存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和怡均演練教案一整天。

說起蘭嶼,那個我多次計畫要去卻未能去的地方。是

政府的漠視,財團的欺騙,我們的忽略,讓這個原始、樸

素、單純的島嶼就這樣備利用、壓榨。我是既得利益者,

在臺灣本島生活得舒適而且理所當然。我有資格評論什麼嗎?我不知道。

外國政府有計畫地資助學生到世界各地長期深入探索、研究,包括蘭嶼。而

我們,什麼都沒做,任由它被開發、破壞,流失一切根源。最近讀南都府城的書,

我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夢想:深耕臺灣。好好地走過我熱愛的土地,也許研究、

採訪、記錄,承擔起我們這一代對於不公不義的呼籲和改變。

102.7.4 雜記:關於文化保存

這幾日為了府城行,走遍圖書館、文化局和書店,就

是要把書給找到!

關於讀散文容易讓我消化不良這事再次經過證實。蘇

偉貞《租書店的女兒》,充滿第二人稱和急性子語調的文

字符碼。一直以來習慣細嚼慢嚥的我,因為時間緊迫,只

好生吞活剝地嚥下這些文字方塊。好累。或許哪天再重新

慢讀,當我的眼睛和思緒都更清楚些,會不一樣吧。

感覺台南真是個幸福的城市。文化的發展,讓這座古城驕傲地保有自己的姿

態。台南之於台灣,大概就像京都之於日本吧。大量的文史工作者、在地店家,

甚至地方政府,有計畫地為這個地方寫史、寫書。不禁仰頭想問,桃園呢?

也是在讀著王浩一的《漫遊府城》時,感到愧疚。想起吳子鈺先生說的,

我們不了解臺灣,也不太了解世界。古蹟、建築、民俗,這些我們到底懂得多少?

認識多少?一代又一代間,我們的文化會不會就這樣快速崩解流失?

其實說真的,我好像連自己的城市長什麼模樣都不太知道。

102.3.14 歷史課雜感:先秦諸子

亂世是一個哀傷的時代,也是一個殘忍的時代。身處

無奈痛苦的人們,因此有了追尋價值與探索典範的必要。

或許如此,它還是一個變革的時代。

我們以儒自居,做為中國文化的最中心思想,一輩子

學習以仁人君子為目標;我們也追求道家的灑脫,在每一

次苦難裡練習超脫,學習放下。可是曾與儒並稱顯學的墨

家,卻常被我們遺忘了。墨子是個逆勢而行的大愛傳播者。在只為稱霸天下而兵

馬倥傯的戰國,墨子卻要人們相愛,而且是無限的大愛。墨家本身的衰敗,也因

主張「非攻」在為弱國守城時太多人犧牲戰死。

有時我不禁感慨過度的理想主義者太傻太天真,烏托邦不可能存在,人們也

難以永遠相親、相愛。既然如此,墨子你又為何四處奔波宣揚兼愛?不只是逆行

時代,也是徹底相悖人性。墨子你怎麼如此單純相信,自己的一切努力會有所成

果?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上完歷史課後,回想課堂的最後,言及這些思想家們,

還有老師說的、對他們「不一樣的思考」……我突然明白,

墨子怎麼會傻呢?睿智者如孔子,怎麼不懂得當個「辟世

之士」?他們的可貴,在於明知不可而為之。他們是滿腔

熱忱抱負,為天下蒼生奔走。這樣的人付出一輩子,得罪

太多人,注定將不見容於時代。原來他們不是天真,不是

沒給自己退路,而是早已超越自己的小我,為所信奉的價值堅持著。或許,亂世

更是一個顯現人性光輝的時代。

101.12.20 〈歷史課雜感〉

「頭要冷,心要熱,脊椎要直」,做人如此,從

事社會運動更如此。

從小課本上「臺灣民眾黨」、「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活動」的日治歷史,這些我們背誦得滾瓜爛熟,自以

為早已了解的名詞,原來並不如我們想得這麼簡單、

理所當然。

日本人的統治固然牢不可破,抗日行動得血淚不

能再白白犧牲,但就這樣心甘情願被殖民,無奈得接

受差別待遇?或許在亂世中,愈能彰顯知識份子的價值,尤其珍貴的,以天下事

為己任的使命感。在黑暗中摸索,知識份子也得隨著時代的氛圍與思潮的光源不

斷調整方向。曾經解散、曾經分裂、曾經徬徨,但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塊

土地發聲。

還是不時想起歷史老師在課堂上的闡述和剖析(加上進傑獨特的感性!),以

及從事社會運動者須具備那樣清醒冷靜的頭腦,熱情不悔的心,和挺直的腰桿。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小論文

華語教學法的結合與應用—以武陵高中語文資優班交換學生行動研究為例

壹●前言

全球化下交換學生的盛行伴隨華人勢力的興起,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選擇

來到華語地區,融入當地環境的生活中學習。武陵高中於 2013-2014 年間有兩位扶輪社

交換學生寄讀。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本文研究者從觀察諾強(化名)學習華語開始,研

究華語教學的理論與基礎,並在其九個月的學習過程中,透過各種理論的教學實驗去輔

助諾強的學習,在執行的經驗與成效中嘗試探索更有效率、簡易而生活化的華語教學。

在本行動研究的個案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先探討各種華語教學理論與漢字研究,在

具備基礎知識後,根據行動研究對象─諾強的學習狀態與需求,統整各種資源,設計即

時與彈性的教學方案,然後在實施後評估其反映與後續成效,進而反思、調整教學的策

略。本文即是此行動研究的完整記錄與呈現。

貳●正文

一、漢字特性

根據滄浪在《漢字的魅力》一書中對漢字特性的分析,本文研究者整理出漢字的五

項特性。首先,漢字具有「分離性」,其音與形的分離性質讓它得以保持穩定,而不像

拉丁拼音文字又演變為今日歐洲各國語言,但也讓漢字的學習不只得記憶聲音,也得學

習如圖像般的字形,而這也是漢字最顯著的特質之一。

其次,漢字具有「再現性」,指其透過單一符碼便能再現某一形體意義的特質。而

這項特質在象形與指事特別明顯能夠被發現,像是日、月、山、川等。

第三,漢字具有「組合性」,而其又能分為意義上「形形相益」的「會意」組合,

如「看、友、初」等字,以及音、形上「形聲相益」的「形聲」結合,如「河、昱、盤」

等字。其中,漢字有 80%以上的字以形聲方式構成,一邊表形、一邊表音,以表意的形

符為部首,加上表音的聲符,形成一種既表意又表音的意音文字,這種聲形相益的構字

方式,正是漢字組合規律的體現。

第四,漢字具有「濃縮性」。單一漢字往往濃縮了巨大社會意涵,精準傳達其代表

的資訊,並決定了漢字的內容以人本為基礎、反映社會的存在等特點。而此現象在古文

中特別常見,像是死亡,「崩」、「薨」、「卒」、「死」就分別代表帝王、諸侯、貴族與平

民階級的死亡。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最後,漢字還具有「吸納性」。漢字的吸納可指為文字單元本身與詞彙,在時代的

變動中不斷吸收新事物並擴充延伸意義的性質,例如「方」字本義為國境外的一群人民

(另有《說文》解為兩艘併攏的船,或者近代學者解為挖土的圓鍬),後又引申為「方向

或方位」之意,如:東方(東邊的方國),或者是「某一邊」的意思,如:敵方、友方、

甲方,及「四邊對稱的形狀」之意,如:正方、長方。

二、漢字教學法

(一)分散識字教學法

分散識字教學法是指將生字分散到課文中,而課文內容就是詞語出現的情境,從詞

入手,學習者可以自然地學到語境中的意義,並與先備知識、舊經驗相結合。藉由明確

的書面語環境,分散識字教學法解決了漢字多音、多義的問題,可以讓學習者在隨文識

字的同時準確地推斷正確的音義。然而,因不強調漢字本身的規律及關連性,對於初學

者而言,學習進度非常緩慢。

(二)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是指讓學習者在進行「教學任務」的同時,學習到完成任務所需具備的

知識條件。任務取向的漢字學習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也更貼近學生的需求與不

足,加強在生活中應用的能力。但是偏向單堂、個別的課程活動設計難以連貫成完整的

系統,且源自英語教學理論的任務教學較缺乏針對漢字特性的利用。

(三)字源教學法

字源教學法是透過漢字的「形」說明「意」,適用於圖畫性較強的象形、指事與會

意字。字源教學法可增加學生對於中國文化與社會的認識,並加深學習印象以強化學習

的效果。然而部分漢字的緣由已不可考,部分則在演變過程中與今人習慣的意義、用法

相去甚遠,教學者需先具備文字學的專業知識,而學習者也需花費大量時間理解、吸收。

(四)字根教學法

字根教學法是藉由掌握字根,同時認識系列包含此字根的漢字。字根教學法利用了

漢字「組合」的特點,讓其音、形分離的特質得以統合,得以有系統性的整理。但是除

了字音與字形上的關連,過度強調「字本位」而缺乏使用的情境,讓學習者並不容易一

次大量記憶整個系統的單字。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三、教學的實踐與學習成果—行動研究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分析

1. 個人背景

諾強(化名)是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交換學生,於 2013-2014 年期間寄讀於國立武陵

高中二年級語文資優班。抵臺之前,諾強曾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孔子學院」接受一個

月的華語課程,初步接觸華語,學習羅馬拼音與簡化字。其學習成果主要展現在:能用

問候語、姓名與自己國家組成字句進行簡單的口頭自研究者介紹,並且書寫自己的姓名

與「早安」、「你好嗎」等簡短語句。其基本資料整理如下。(表一)

表一:諾強基本資料

姓名 性別 年齡 國籍 來台居住地 寄讀學校

諾強(化名) 男 18 匈牙利 桃園縣桃園市 國立武陵高中

(圖表來源:作者自製)

2. 課程與教材

每週二、週五在武陵高中各有兩小時的華語課程,其餘時間皆於原班上課。學生與

教師比為 2:1。使用教材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編著的《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教材》為主。

但是,每周共計 4 小時的課程仍不足以讓諾強適應高中校園學習與日常生活,因此,

除了同學、朋友之間的關係,研究者也開始以教學者的身分和諾強互動,藉由階段性的

教學實驗輔助他學習華語。

(二)階段性教學實驗

1. 奠基期(2013 年 9 月,就讀於武陵高中的第一個月)

(1)學習狀況概述

此階段諾強面臨兩岸華語教學系統的轉換,他選擇重新學習注音與正體字。藉由反

覆書寫與念誦熟悉注音後,諾強從認識部首開始,以此做為漢字學習的基礎與架構。接

著,研究者以漢字的特性,結合部首,引導諾強理解漢字組成的通則與模式,以較有系

統的方式記憶漢字。此階段的學習主要針對名詞,輔助工具為寫有中英文、注音拼音、

單「字」分析的詞彙卡。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2)教學實驗範例:詞彙卡學習

在使用詞彙卡前,首先要先規劃學習進度與目標,研究者選擇每日所教授字詞的標

準是先從常用部首開始介紹其字源、字形、讀音、意義等,對部首有大致認識後,再進

入下一階段,將生活常用字詞分類,除了同樣教導字源、字形、讀音與意義,還加上「析

字」,結合前述對部首的認識,希望可以強化諾強對漢字記憶的持久度與掌握度。此外,

班級活動所接觸的新事物也是諾強學習新字詞的重要來源。詞彙卡學習的圖示與學習流

程簡要整理於下。(表二)

表二:詞彙卡使用示範

部首故事圖示

(字源教學法)

圖一 (圖片來源:作者自製)

字卡圖示

(正) (反)

圖二、圖三 (圖片來源:作者自製)

學習流程

(圖表來源:作者自製)

(3)階段性學習表現1

在此階段中,諾強已經能熟記注音符號,並能實際應用為聽、讀、寫的輔助,但使

用上仍會偶有錯誤;在部首方面,可以辨識其字音、字形與意義;在數字方面,能表達

範圍自一至一萬大小的數目,並具體運用於日常金錢的使用、年齡與班級序號的表達;

詞彙方面的學習則以名詞為主,範圍包括家庭(空間、親屬稱謂)、學校(環境、稱謂、學

門)、食物(主食、蔬菜、水果)、植物、顏色、地名(縣市名)和交通工具。除了名詞,諾

1階段學習仍是以每周兩次的正式華語課程為主軸,搭配教學實驗,其學習表現為兩者相輔相成之結果。

其後兩階段學習表現亦同。

自行閱讀理解

讓詞彙與實物對應

自行默念記憶

練習書寫於格子簿

口語和書寫抽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強也學習簡單形容詞,主要為形容天氣與人兩大類;在句型方面能夠使用簡單句型。第

一類為「主詞+情緒動詞+受詞」,例如:研究者喜歡百香果。第二類為「主詞+ 想要+ 動

作」,例如:研究者想要喝水。總體而言,諾強在百分之九十的日常對話仍以英語為主,

但在生活中能運用所學字彙。

2. 進階期(2013 年 10-11 月,就讀於武陵高中第二、三個月)

(1)學習狀況概述

此階段諾強仍以累積字詞作為基礎,但研究者更進階開始進行任務教學,透過設計

的內容,結合多媒體與網路資源的運用,認識新字詞並延展成為句子,使其可以在日常

對話中,豐富與同學的討論、聊天內容。

(2)教學實驗範例

○1 範例一:認識中國十二生肖(任務教學法)

透過認識十二生肖的任務,研究者希望諾強可以達成以下三項目標:認識中國傳統

文化與故事、認識動物的名詞、藉由句型表達自己所屬生肖「研究者+屬+生肖名」,或

者詢問別人的生肖「你+屬+什麼」。

一開始,研究者先播放 youtube上的免費華語學習頻道 Learnchinesenow中的Chinese

Zodiac 單元,這個影片針對母語非華語人士,兩位主講以英文對談介紹十二生肖的起源

傳說與動物種類。接著,讓諾強在生肖圖表中指認自己的生肖,再依照前述詞彙卡的方

式教授各種動物的名詞與句型。最後,請諾強訪問同學,直接應用所學。學習內容圖示

與學習流程示範如下。(表三)

表三:認識中國十二生肖學習流程

(圖表來源:作者自製)

○2 範例二:來唱首歌(任務教學法)

藉由學習華語歌曲,研究者希望諾強可以達成以下三項目標:認識歌詞中的生字、

從歌詞中培養對華語句法的語感、讓其成為表演或分享的一種方式,與台灣本地學生產

生更多共鳴與接觸橋梁。

播放影片 指認自己的生肖

認識名詞 練習句型 實際訪問

同學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首先,研究者請諾強聆聽歌曲,辨認曾學習的字詞,以此訓練聽力。接著閱讀歌詞,

指認曾學習的字詞。陪伴諾強念誦一遍後,再聽一次歌曲,並儘可能跟隨音樂反覆哼唱。

然後,研究者從歌詞中挑選出由常見字根,以心智圖的方式呈現(如下圖四),讓諾強延

伸認識所有系列漢字(字根教學法)。最後,請諾強上台和全班一起唱這首〈你不知道的

事〉,並由同學抽測聽寫歌詞中的生字,做為活動的考核。

圖四:字根心智圖 (圖片來源:作者自製)

比較特別的是,諾強在前一階段對於任何教學方法、實驗都很被動、直接的接受,

但是在這個階段,他開始提出意見,和研究者討論可以調整的部分,例如,諾強便曾表

示:「字根教學法讓我知道很多包含這個結構的新字,但是有些字很常用,有些不常用。

這個方法只是讓我知道有這些字,但不好學,我很難一次記住他們,因為關聯性不大。」

同時他也開始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興趣,可見其對於華語的學習,逐漸有了自己的經驗和

方向。透過教與學雙方的溝通,也讓研究者可以從教學者以外的角度,不斷反思、修正

教學方法的使用。

(3)階段性學習表現

在武陵學習了三個月後,這個階段的諾強在字詞方面的學習,能夠從已認識的漢字

猜測與其他字詞結合的意義,學習範圍也從名詞、形容詞,延伸至動詞、副詞、量詞的

使用;在句型方面,能以口語表達完整的短句,並穿插運用於日常對話中;再進階至閱

讀與寫作方面,閱讀文句時能夠推測單一漢字、詞的意義,判斷前後文,且在提供標準

句型、可能運用詞彙的情況下,完成大約一百字的命題短文,但還未能掌握連接詞並運

用於文章中(如下圖五)。總體而言,這段時間諾強百分之六十的日常對話仍以英語為主,

但在口語和書寫上已能從使用詞語到練習表達出完整意義的句子,並且進階至開始有簡

單閱讀、書寫的能力(需有注音輔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圖五:短文寫作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3. 規律期(2013 年 12 月-2014 年 5 月)

(1)學習瓶頸

此階段中,諾強開始能在日常生活嘗試使用華語溝通、解決問題,可見他在聽與說

的進步;在寫作方面,諾強也逐漸能延長字數,運用句型與連接詞完成文章,但是其範

圍仍侷限於常用的「食、衣、住、行」,難有更深入的對話,陷入停滯不前的學習瓶頸。

諾強曾經表示:「我覺得交換一年真的不夠,我還沒學會夠多的字,能看中文報紙之類

的。但我知道那是時間問題,所以我至少要把中文說好,但這才是真正讓我挫折的地方。

像是過了快半年,我還沒辦法真正的『會講中文』,但扶輪社定的目標是三個月,這讓

我壓力很大。」

(2)瓶頸階段學習表現

學習瓶頸階段的諾強,在寫作方面,能延長句子和文章,並使用「也……」、「最……」

等詞彙針對前句進行更仔細的說明,但仍會出現「在台灣,我去過很多地方」等不符合

中文語序的現象;在口說方面,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完整口語對話的段落,並於班級內以

簡報來發表、分享生活點滴(如下圖六),除了臨場對答時針對同學的提問,以英語對照

片做更深入的說明,全程內容以華語簡報。整體而言,在口說與書寫上仍可以觀察到諾

強的進步,他也持續累積字詞量,但進步的幅度開始趨緩。

圖六:口頭報告(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3)學習瓶頸的突破

在學習語言的停滯階段,諾強最重要的任務是「克服焦慮」與逐步「獨立掌握華

語」。考量諾強的字、詞彙量已有一定基礎,所以這段時間,研究者不再進行其他教學

實驗,只以課程教材〈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為主,在校時間諾強也會自修預習新課文。

仍有吸收新進度的前提下,研究者和諾強針對口說加強練習,其中包括「一對一的對話」

與「一對群體的報告」。在對話中,研究者會和諾強討論當日的學習收穫,如此便能在

交談過程裡反覆使用新字詞與句型,接著才真正開始聊天。所有過程都是以全華語進行,

研究者並不逐字、逐句地糾正他的發音、用字,僅在非常明顯、易使人誤解的部分才予

以提醒,目的是讓諾強達到大量、持續且自然的口語對話。另外,諾強在假日經常隨著

寄宿家庭在台灣各處旅行,更增加了他使用華語的次數、經驗與內容;在報告的部分,

導師要求諾強每兩個星期上台一次,和同學以華語分享,包括朗誦作文、介紹寄宿家庭

生活、旅行心得等,讓他有更多使用華語發表、互動的平台。

(4)突破瓶頸後學習表現

突破瓶頸後,諾強的學習表現在口說方面,不再限於家庭與學校生活範圍,接受聯

合報記者全中文採訪時能流利對答,且在武陵高中語文資優班論文成果發表會擔任華語

主持人。另外諾強也在扶論社的定期聚會上表演十分鐘的對口相聲,內容涉及傳統文化

習俗與許多雙關語意,並獲得優秀表演獎;在寫作方面,諾強能在網路社群(臉書)根據

情況自由發表短文而不受語言限制,文法錯誤明顯減少且文句較為通順流暢。在參加

2014 年扶輪社舉辦「Inbound 學生華語朗讀及演講比賽」時,能自行撰寫並熟記長度達

三分鐘的講稿,並獲得第五名;在閱讀方面,能閱讀繪本或者短篇故事,僅偶爾需要查

詢生字。

回顧近半年來諾強從面臨瓶頸到突破的過程,規律而穩定的練習,較難以在此階段

初期諾強的學習表現上察覺、評估,但持續學習的結果,在後期、尤其口說方面,就展

現出其扎實的訓練成果:日常生活中的流利對答中,用詞、語法上的錯誤明顯減少,僅

偶爾針對台灣本地慣用語、流行詞彙或者專業術語需要英語輔助說明。更重要的是,在

學習後期,諾強從日常生活圈逐步擴展至能在公眾場合對數百名聽眾使用華語表達,意

味著他開始能獨立掌握華語且邁向成熟。

(5)學習檢定

諾強參加國家華語文測驗推行工作委員會舉辦之華語文能力分級檢定(TOCFL),通

過進階級,相當於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CEFR)中的 B1 等級,亦即所謂語言的「獨

立使用者」(IndependentUser)。(能力指標詳見附錄一)

再進一步透過諾強使用的教材與課程內容,估計其正常狀況下的識字量大約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是 1200 字,詞彙量大約是 2000 條,比較通過 TOCFL 進階級所需 2500-5000 條詞

彙的程度,理論上應有一定落差。研究者認為綜合各項教學法後,諾強具備的自

學、應用能力,是他可以在學習華語的九個月中,透過多元管道,例如:自行閱

讀書籍、觀賞影片等方式自行提升程度,彌補這段差距的主要原因。

參●結論

在諾強學習華語的三個階段:奠基、進階與規律期中,從華語學習的根本─

漢字教學法的使用來看,奠基期最為關鍵。諾強的漢字學習綜合了分散識字、字

源、字根和任務教學法,觀察其學習過程可以發現,徹底了解中國文字邏輯之後,

諾強具備以下四項學習優勢:大量識字、長久記憶、少有錯字、自學能力。扎實

的漢字基礎,也更有利於後續發展學習語言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

根據諾強的學習經驗,研究者認為可用字源和部首作為基礎,再進行教材中的分

散識字,在學習者擁有一定程度字彙量後,作為主要的漢字學習方法,便可以透過閱讀

提升程度,甚至自學,然後階段性以字根與不同教學任務作為輔助。如此便可在瞭解識

字規律的前提下,總結學習者舊有的經驗及已認識的漢字,同時又具有分析字形和提高

正確書寫率的效果。

再從語言學習的過程來看,掌握學習者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優勢、障礙、

環境與心態非常重要。從初期的奠基、進階至規律穩定的學習,諾強的行動研究

案例印證了扎實學習並多元「應用」的必要,掌握「需求是學習語言最大的動機」,

以此根據學習者的狀態進行彈性調整,是突破停滯的關鍵。而建立上台與班級同

學分享學習進度的習慣,藉以鞭策、鼓勵他,也是諾強學習華語過程中不可或缺

的環節。總結諾強九個月的學習歷程,每周兩次的正式華語課程是其不可取代的

學習骨幹,但是透過各種教學法的嘗試讓諾強更深入認識華語及其文化,並貼近

應用層面,使華語的學習更自然、生活化,是這些教學實驗在本行動研究中最大

的價值展現。

長期觀察並參與諾強學習華語的行動研究,研究者希望能在國際交流日漸盛

行的高中校園,作為交換學生與華語教學的參考。然而,如何以更深入創新的教

學方法與活動,協助交換學生學習華語,仍需在教學與研究現場的所有參與者持

續共同努力。

肆●引註資料

1. 國家華語文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14 年 10 月 19 日擷取自

http://www.sc-top.org.tw/chinese/RD/bandB.php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2. Chinese Zodiac Explained: Learn Chinese Now. 2014 年 10 月 19 日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4SbCXB-hCE

3. 周碧香(2009)。圖解識字教學原理探討。台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 頁 55-68

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臺灣: 正中書局

5. 說文解字線上電子字典。2014 年 4 月 2 日擷取自

http://kx.cdict.info/swwwwcdict.php?word=%E6%96%B9

6. 陳正治(2012)。有趣的中國文字。臺灣:國語日報附設出版社

7.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出版社

8. 滄浪. (2011)。漢字的魅力。臺灣:遠足文化.

9. 廖文豪(2012)。漢字樹。臺北:遠流出版社

附錄一:

TOCFL 進階級通過能力指標

聽力 1. 曾在台接受 360-960hr 課程,或曾在海外 720-1920hr 課程

2. 具備 2500-5000 詞彙量 閱讀

口說 1. 能直接且連貫地描述個人相關經驗及感覺、夢想、希望、真實或想

像事件

2. 能有次序地說明計畫或事件;能提出簡短的理由支持自己的看法。

寫作 能寫出詳細的私人信件,描述經驗、情感、事件等,傳達切身相關的訊

綜合

能力

1. 在針對一般職場、學校、休閒等場合,常遇到的熟悉事物時,

在收到標準且清晰的訊息後,能瞭解其重點

2. 在目標語言地區旅遊時,能應付大部分可能會出現的一般狀況

3. 針對熟悉及個人感興趣之主題能製造簡單且相關的話題

4. 能敘述經驗、事件、夢想、希望及志向,針對看法及計畫能簡

短地給予理由及解釋。

(圖表來源:作者整理)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4 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第五屆聯合盃作文大賽得獎作品

《女孩的哭聲》桃園縣青溪國中 謝巧薇 2011/12/18

你一直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但是置身於這複雜交錯的世界,太多的謊言和假像,

卻似又摻著絲絲真實與良善,巨大的迷惑和矛盾,總讓你彷徨擺盪在「單純快樂」或「絕

對寂寞」中,如天平的兩端,左右稱量權衡。

於是你決定緊緊包裹住自己的心,像刺蝟一樣蜷縮、武裝,讓自己孤獨而對一切漠

然,所有情緒只剩下淡泊,那麼,將沒有任何事物能傷害你,刺痛你的靈魂,如一個過

客飄忽於世上,不被束縛,彷彿人間悲喜哀樂都與你無關。這樣讓你覺得安全,不去在

乎,不去感受,也不必受苦,即使日子變得毫無起伏、索然無味,都可以解釋為必要的

犧牲。你不再輕易露出笑容,但也不會悲傷流淚。

一個雨天,你走進書店,挑選完文具後匆匆結帳準備回家,順手接過店員遞來的新

書文宣,快步步出書店。忘記帶傘的你,沒有想到會由毛毛細雨瞬間轉為傾盆之勢,只

能站在騎樓等待大雨過後。你翻了翻手上那幾張文宣,赫然瞧見「張曼娟」三個字,你

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第一次讀《海水正藍》裡頭無限的溫柔和悵惘,便打開來細細閱讀,

是封給讀者的信啊!

「親愛的朋友,我常在想,童年和青春這段歲月,我們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一次演講結束後,有個孩子留下張紙條給我『如果長大之後,要失去這麼多,那為什麼

要長大?』署名是『一個即將成年的孩子。我明白這孩子不想長大,卻又不得不如此。』

讀到這裡,你突然覺得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醞釀,像從很深很遠的大海洋上來般。

「在成長的過程,我們失去了純真,換得了包容;失去了自信,換得了謙卑;失去

了青春,換得了記憶……」淚水開始潸潸流下,如眼前的雨毫不止息,有多久,你不曾

哭泣?有多久,你不曾觸動過內心?從初時靜默讓眼淚一滴滴滑過臉頰,接著你感覺心

裡有道牆崩毀坍塌,便不再壓抑開始號啕大哭,像嬰兒般肆意喧鬧,聲聲交雜悲哀、憤

怒、喜悅、苦悶,自心底深處源源不絕湧處,在你耳邊迴盪,慢慢轉為哽咽,抽抽噎噎

的聲音並不好聽,卻第一次有了真誠。

信的最後「我們從不缺少理解,也不匱乏安慰,親愛的,只要輕輕閉上眼睛,用心

感受,往昔一切將為你重生。」原來,一直是自己,將無奈視為沒有極力爭取,將圓融

視為虛偽,在自以為純淨正直的透明世界裡活得太累。

你輕輕將信連同自己的情緒安撫對摺,抬頭,是雨後燦爛的陽光和彩虹,你停住淚

水,讓它化為心裡哀哀的悲鳴,但也有了生命。你知道,自己將不再遮蔽眼前的光亮,

女孩的哭聲,也能如此清澈透淨,如雨後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