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可以方便些、聰明些、輕鬆些 ·...

3
經營決策論壇 /62 /2010.12 4 發行人 的話 From The Publisher 叡揚資訊執行長 張培鏞 工作可以方便些、聰明些、輕鬆些 得大學第一次踏進電路學實驗室,助教第 一堂課講的就是實驗台上的東西與擺放位 置均有所本,例如慣用右手的人,銲槍就應擺在 右手邊,因為這會讓動作順暢,這是我第一次深 刻感受到工作效率與空間操作動線有這麼直接的 關係;1980 年代,「OA 辦公家具」成為工作職場 上的新興熱門名詞,也揪出我內心疑惑:「簡單的 辦公家具為何可以跟這麼大的 Office Automation 意涵產生關聯 ? 」經過時間洗禮,開始慢慢發現 一個看似簡單不起眼的辦公室桌椅也能攸關生產 力,因為這跟辦公室的動線設計息息相關。最 近,Google 開始大談辦公室環境與動線設計關 乎創意與生產力甚鉅,在 Peopleware:腦力密集 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 (Tom Demarco & Timothy Lister ) 這本名著中也提到辦公室空間與動線 設計跟專案及團隊生產力有很大關係。 空間設計與生產力 實體空間到數位空間 環境空間設計的進化,從實體生產線來看,自從 1908 年福特汽車 pipeline 生產線設計以來,在歷 經百年徹底焠鍊,不管是工廠生產線或是服務業 賣場 ( 例如經典的麥當勞空間設計、速食生產與 服務動線 ),透過不斷的改良,提高了效率;把 概念拉到數位空間,資訊應用系統畫面設計與操 作動線猶如現實空間流暢性的重要性,只是空間 性由實際的人體操作動線移到了資訊系統的使用 畫面,轉變成視覺與指間中的操作動線。 應重新定義的藍領與白領界線 過去,我們稱工廠生產線上工作的人為藍領,坐 辦公室的人為白領階級;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作性 質是因著生產線上特定的位置,而被設計成做固 定的工作,換句話說,也就是清楚表示任何超越 規範的行為與突如其來的創意都是不被允許的; 但在追求效能與效率的當下,利用資訊系統的輔 助、導引與規範,讓在辦公室特定職務的人透過 資訊系統規範與引導下做特定的事,例如銀行的 櫃台作業,鐵路與航空的櫃檯賣票作業,甚至連 工廠、賣場及餐廳的進出貨與發票等處理作業, 都是作業人員在資訊系統的輔助與規範下完成工 作,但卻出現一個現象,你我可能都有經驗在百 貨公司裡嘗試要一些折扣時,卻碰到她們告訴你 沒辦法,因為這已超出電腦設定的折扣範圍。 故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以設計力、創意的腦力活動 來區分藍領與白領,那麼已經有非常多的非工廠 Knowledge worker 的工作平台上,還有很大 空間與市場待開發,未來我們還會以既有基礎持 續投入 Knowledge worker 辦公室自動化 (OA) 這領域。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Dec-2019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工作可以方便些、聰明些、輕鬆些 · 司全部導入,小到可以作為學校知識管理的教 學平台,例如日本駒澤Komazawa 大學就挑 選 Vitals/KM 做為教學平台。

經營決策論壇 /62 期 /2010.12 月4

發行人的話 From The Publisher

叡揚資訊執行長 張培鏞

工作可以方便些、聰明些、輕鬆些

記得大學第一次踏進電路學實驗室,助教第

一堂課講的就是實驗台上的東西與擺放位

置均有所本,例如慣用右手的人,銲槍就應擺在

右手邊,因為這會讓動作順暢,這是我第一次深

刻感受到工作效率與空間操作動線有這麼直接的

關係;1980 年代,「OA 辦公家具」成為工作職場

上的新興熱門名詞,也揪出我內心疑惑:「簡單的

辦公家具為何可以跟這麼大的 Office Automation

意涵產生關聯 ? 」經過時間洗禮,開始慢慢發現

一個看似簡單不起眼的辦公室桌椅也能攸關生產

力,因為這跟辦公室的動線設計息息相關。最

近,Google 開始大談辦公室環境與動線設計關

乎創意與生產力甚鉅,在 Peopleware:腦力密集

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 (Tom Demarco & Timothy

Lister 著 ) 這本名著中也提到辦公室空間與動線

設計跟專案及團隊生產力有很大關係。

空間設計與生產力 實體空間到數位空間

環境空間設計的進化,從實體生產線來看,自從

1908 年福特汽車 pipeline 生產線設計以來,在歷

經百年徹底焠鍊,不管是工廠生產線或是服務業

賣場 ( 例如經典的麥當勞空間設計、速食生產與

服務動線 ),透過不斷的改良,提高了效率;把

概念拉到數位空間,資訊應用系統畫面設計與操

作動線猶如現實空間流暢性的重要性,只是空間

性由實際的人體操作動線移到了資訊系統的使用

畫面,轉變成視覺與指間中的操作動線。

應重新定義的藍領與白領界線

過去,我們稱工廠生產線上工作的人為藍領,坐

辦公室的人為白領階級;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作性

質是因著生產線上特定的位置,而被設計成做固

定的工作,換句話說,也就是清楚表示任何超越

規範的行為與突如其來的創意都是不被允許的;

但在追求效能與效率的當下,利用資訊系統的輔

助、導引與規範,讓在辦公室特定職務的人透過

資訊系統規範與引導下做特定的事,例如銀行的

櫃台作業,鐵路與航空的櫃檯賣票作業,甚至連

工廠、賣場及餐廳的進出貨與發票等處理作業,

都是作業人員在資訊系統的輔助與規範下完成工

作,但卻出現一個現象,你我可能都有經驗在百

貨公司裡嘗試要一些折扣時,卻碰到她們告訴你

沒辦法,因為這已超出電腦設定的折扣範圍。

故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以設計力、創意的腦力活動

來區分藍領與白領,那麼已經有非常多的非工廠

在 Knowledge worker 的工作平台上,還有很大

空間與市場待開發,未來我們還會以既有基礎持

續投入 Knowledge worker 辦公室自動化 (OA) 這領域。

Page 2: 工作可以方便些、聰明些、輕鬆些 · 司全部導入,小到可以作為學校知識管理的教 學平台,例如日本駒澤Komazawa 大學就挑 選 Vitals/KM 做為教學平台。

經營決策論壇 /62 期 /2010.12 月 5

工作可以方便些、聰明些、輕鬆些 工作已經是藍領階級了,特別是在這 20 ~ 30 年

間,因為工作流程再設計(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及資訊系統的導入(ERP、CRM

等)讓這現象特別明顯。透過資訊系統運作下,

不斷收集的資訊所能創造出的分析資訊也不斷增

加,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大家都在做 BI(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業智慧)與 Data Mining(資料探

勘)。這時候設計商業模式、工作流程與組織,

資訊系統,利用資料做分析與決策等腦力密集工

作就顯得更加重要。我們可以看到科技進步所產

生的變化,的確有不少的腦力工作被資訊系統取

代了,這也就是結構性的工作流失,這現象反映

出來的就是看到在已發開的歐美國家,政府無不

傾力催生推動產業升級與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的萌

芽茁壯,來改善結構性失業的根本問題。

OA (Office Automation) 定義的層次

深入看一下目前以腦力為主的辦公室活動,良好

的實體辦公環境應具備什麼條件呢?

桌椅、空間當然是基本要求,書寫文章、簡報製

作等文書作業工具也是缺一不可;但這樣是否足

夠了?如果我們找個人跟著 knowledge worker,

典型者如 : 單位領導人、主管、顧問、專案經

理、分析師或是各類設計師,可以發現這些人的

工作總脫離不了:規劃未來與發想、觀察時事與

因應、領導計劃、開會討論、拜訪接待、追蹤、

檢討與調整計畫等,如果我們把這些事項的精神

抽取出來,我們可以發現有幾個重要元素 :

1. 跟人、事、時間與資源間有緊密關係。

2. 諸多的協同互動。

3. 活動與計畫是將上述這些元素關聯在一起的黏

著劑,活動與計畫常伴隨以文件記錄出現之。

4. 隨著時間推進,上述這些資訊的規模會越來越

大,整合性的價值越高,但如果缺乏一個資訊

化的系統來輔助將資訊關連起來並管理之,則

會難以駕馭其產生的功效並隨之流失。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台灣政府自民國 82 年

後即積極投入電子化公文,透過公文有效的管理

政務推動,進一步於民國 91 年開始對重大施政

計畫實施管理,我們有幸參與了這些e化的推

動,也感受到這些計畫對於政府效能所產生的重

大影響,也因為實際參與讓我們有深入感受與進

步,我們必須說這些系統支撐的是一種高層次腦

力活動的 PDCA (Plan-Do-Check-Act),也是較高

層次的 OA,這也大大提升行政效率與效能。

因而我們領悟到資訊系統對於 Knowledge worker

的幫助有了如圖二的看法,也就是在傳統上大家

所說的「資料流」外,我們認為還有上層次的

「文件流」與 「活動 ( 計畫 ) 流」,想一想我們的

活動不都是透過一個接一個的子題串聯,直到完

成細部成果後逐一彙總,我們也可以了解每次的

活動都脫離不了通知、過程與結論等文件,每個

文件中都脫離不了人事時地物等資訊,所以這三

者有上下游的緊密關聯,過去大家之所以只著重

於「資料流」,就我個人看來是因為比較好處理,

圖一:CIO網站的Application分類,從分類可

看出 BI 及 KM 等輔助知識工作者的工具與平台

已逐漸跟ERP、CRM一樣變成必備之 e 化工具

Page 3: 工作可以方便些、聰明些、輕鬆些 · 司全部導入,小到可以作為學校知識管理的教 學平台,例如日本駒澤Komazawa 大學就挑 選 Vitals/KM 做為教學平台。

經營決策論壇 /62 期 /2010.12 月6

發行人的話 From The Publisher

且過去只著重於文數字的 Data Base 之資訊技術

也較成熟,然在進入 Internet 時代後,我們可以

看到處理文件、多媒體的技術快速演進,典型者

如 Google、amazon、YouTube 等,這些新類型

的資料也正考驗我們處理的能力。

工作平台的確讓工作方便了

以圖二視野與有計畫地研發與推廣下,我們已經

有下列相對的產品來支援 :

1. 需較制式流程規範的文件處理,也就是政府

與金融業所需的公文管理 (S.P.E.E.D.):這

產品已推出多年也歷經了好幾代的改版,目前

已經進化到可提供集團與政府單位內部大規模

的雲端共用服務,例如新北市、苗栗縣、大台

南、宜蘭縣政府、中華郵政、富邦金控,元大

金控等,這些極龐大且具有多部門的公司,就

是使用非常大規模的雲端共用版服務。

2. 具 備 Enterprise 2.0 特 色 的「 知 識 管 理 」

(Vitals/KM):這看似虛無飄渺的知識管理,

卻簡單的可以讓組織內的作業環節輕易結合,

例如:會議記錄、客訪報告、專案文件知識

庫、lesson and learn,讓大家有個協同互動的

工作平台且可以方便留存 / 找尋資料;平台極

具彈性,大到可以讓味全、頂新集團兩岸多公

司全部導入,小到可以作為學校知識管理的教

學平台,例如日本駒澤 Komazawa 大學就挑

選 Vitals/KM 做為教學平台。

3. 彈性甚鉅的「交辦、會議、活動管理」

(teamKube):這是一個可將活動內「人事時

地物」等資訊一網打盡的高度整合軟體,且可

整合文件與知識大管家的 Vitals/KM,更是一

個普羅大眾日常會議、交辦與執行過程的良好

工作平台,讓大家的工作方便些、聰明些、也

輕鬆些,這雖是叡揚最新推出的產品,一如預

期推出就得到超級好評,包括常擔心交辦不落

實的政府單位,到極度重視執行力的世界級頂

尖的電子公司都相繼導入,顯現大家對於活動

流資訊的掌控與執行力之重視。

上述這些工具是叡揚眾多同仁們,經年累月所聚

集之珍貴經驗與多年投入研發的心血成果,我們

認為在這 Knowledge worker 的工作平台上,還

有很大空間與市場待開發,未來我們還會以既有

基礎持續投入 Knowledge worker 辦公室自動化

(OA) 這領域,因為畢竟未來的核心競爭是在這

群具有掌控事情能力及具有動腦價值的辦公室關

鍵族群上,讓 Knowledge worker 工作得更有效

率,拓展無限商機與潛力。

圖二、白領自動化 - 協同、連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