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街:白云之上的村庄 - hsdaily.cn ·...

1
夏日水边小景 / /请您欣赏 满山金黄最相思 满山金黄最相思 汪秀红 汪秀红 3 2015 年 8 月 1 日 星期六 www.huangshannews.cn 踏寻 月华街 月华街 白云之上的村庄 白云之上的村庄 汪远定 汪远定 本版责 本版责 任编 任编 / / 程东灵 程东灵 E E mail:hsrbcdl@ mail:hsrbcdl@163 163.com .com 身边风景 专稿 屏山风水另眼看 —古村漫步系列之二 余治淮 屏山村不仅是一个崇尚清静的古 村,还是一个有着诸多神秘建筑规划设 计符号的古村,常常让游客好奇心大发 却摸不着头脑。 比如,一个朝着大路的大门,你端端 正正开着就挺好,可人家偏要把门斜着 开,让人感到有点歪门邪道的味道;还有 大门对着一片开阔地,站在屋内视野开 阔,让人感到心胸开阔有多好,可人家偏 要在对着大门一两米处竖起一幅七尺高 的墙,把视线给你全挡住,让你感到压 抑。还有一面高挺的墙,平平整整的有 多好,人家偏要让它凹进去一块,嵌着一 块石板,刻上一句“泰山石敢当”。 传统解释是因为徽州古人非常重 视风水这个东西。 众所周知,罗盘也就是指南针是中 国发明的,可悲的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人家西方把中国发明的罗盘技术学了 去是用于航海技术,然后驾着坚船利炮 不远万里来攻打中国,而中国却只用罗 盘来看风水。”罗盘制造工艺多少年来, 一直首推徽州休宁万安,万安为什么在 罗盘制作上技术能那么成熟?笔者认为 是得益于古徽州对风水的重视。 徽州历史上曾涌现了许许多多专 门研究风水文化的大师,而风水文化撇 开它那些落后迷信的色彩,它最基本的 “藏风纳水”理论实际上研究的是人与 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一些规律,只不过 在阐述这些规律时,怕人们感到它过于 简单,过于直白,所以设计出许多艰深、 甚至令人惊悚的理论和故事,让人们感 到这门学问高深莫测的同时,又不得不 五体投地去信奉。 有一则屏山商人把风水作为幌子 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故事。这位商 人到某一个繁华集镇去做生意,可到了 那里一看,好的市口、好的店面全给人 占去了,而且那些店面的租金非常高, 生意非常不好做,于是,他便整天在那 集镇里转悠,结识了那集镇上一些有头 有脸的人。不久,人们看到这位商人在 那集镇边上的一块开阔的荒地上支起 了罗盘,整天这摆弄,那摆弄,集镇上不 少人都好奇地赶去看热闹,他告诉来看 热闹的人说这个地方才真是块做生意 的风水宝地,做店铺必定发财,做住宅 四季平安,众人将信将疑,他却首先花 钱在那儿建起了一个店铺,随后回到家 乡,动员几位同宗共族的老板也到那地 方盖起了店铺。再后来,不少徽州商人 也被他忽悠到这地方来盖房开店,那老 集镇里卖的东西他们全有,而且全是来 自正宗的原产地,价格便宜,质量可靠, 使得周围的老百姓宁肯多跑几里路到 他们这儿来买东西。更巧的是不久官 府要修新官道,需从他们的店铺门前经 过,于是,一个新的集镇就这样形成 了。晚年这位老徽商回忆这件事时,告 诉人们,那地方风水是好,但其实只要 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你都能讲出它 风水好的理由,他后来之所以敢在那地 方投资开店,是因为他在集镇转悠那些 日子里,打听到官府要修一条新官道, 那官道将要从那块荒芜的地方经过。 可他不能把这信息透露给别人,而只能 说是那块地风水如何好。回过头来看 屏山村,那歪门邪道,从徽州古人崇尚 的风水理论上讲,大门是一栋房子的气 口,大门开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主人一 家的命运,那么徽州民宅的大门一般不 朝正南开启,因为徽州十室九商,商人 在五行说中属金,正南方五行中属火, 火能克金,故在徽州商人眼里,大门朝 南开不吉利。 可我后来接触一位叫周斗南的风水 大师,他曾听先辈说,五行相克的说法仅 仅是个托词,这种大门不朝南开是提醒 徽州商人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认 清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免给自己和家人 招祸。有些商人以为自己有钱了,地位 就变了,不知天高地厚,他们造一幢大 房,前后三进气势压过达官显贵,而且大 门像衙门一样也朝南开,有气魄。可他 们忘了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商是最低 等,最低阶层的人想要享受和最高层一 样的待遇,往往会惹祸上身,因为你让大 家都感到不舒服。所以徽商大门不得朝 南开,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提醒。但 这种提醒又不能明说,只得借用风水的 神秘和无法检测的悬念来将它推广,形 成共识,可有时候建房时受地基所限制, 大门不得不朝南时,那么就如同屏山的 一些古民居一样,古人将它设计成一种 “歪门邪道”,样子虽不好看,却保住了一 家人不事张扬、低调的平安。这虽是一 家之说,但也多少道出了在风水神秘文 化中古人的一些良苦用心。 房屋设计良苦用心,在屏山还可以 看到很多,屏山的民居是面溪而建,但 大门要求面对溪水上游,而不能面对下 游,尽管有时下游视野更开阔,景致更 好,但人家就是愿意把门朝着上游方 向,古人说是徽州人认为水是财,面对 上游是财源滚滚来,而面对下游是家财 滔滔去。但据老辈人介绍,屏山门朝上 游开启是一种“望源”之义,就是遥望水 的源头,饮水思源,不要忘了父母的养 育之恩,每天一开门,就能饮水思源,想 到自己的父母,这种提醒是多么生动, 而且它是潜移默化,让你自己去感悟, 而不是一种直白。 还有“泰山石敢当”的设置,从风水 迷信角度解释它,是因为房子一侧面对 直向而来的巷道时,要提防各方的邪气 对主房的侵袭,摆上这样一块“泰山石 敢当”就会像五岳之首泰山一样挡住各 种邪气。但据老一辈专家介绍,其实设 置“泰山石敢当”的墙体一般都高大挺 拔,洁白墙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给行走 在巷道里的人们产生一种视觉疲劳,而 且设置“泰山石敢当”的地方往往都是 巷道将要拐弯处,因它所使用的青石与 白色墙体有强烈色彩反差,这对在巷道 中行走,特别是那些挑担推车的农民来 说是个提醒,此处有弯道,不要推得太 快走得太急,不然会撞到墙上。 这对行人是一种人文关怀,对房屋 的墙体也是一种保护,但主人却不能把 真实用意告诉别人。这是因为徽州人 讲究积阴德,即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 恐人知便是大恶,而且你把良苦用心讲 出来,人家还会对你的真实用意产生怀 疑,因为你毕竟还有保护墙体免受撞击 的自家利益在里面。 屏山有着太多传统风水标志,其间 虽有诸多神秘与趣味,但也有许多属于 我们尚未认知的成分,静静倾听、欣赏屏 山古建筑中那些带着风水理念的符号, 仔细体味探索中国古人的智慧,更加让 人感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月华美,大道行 月华如水,记忆如泉。 造访白岳月华街,曾是多少文人墨客 的瑰丽梦想。人间天上,月华载动着千古 情思,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当我们信步 白云之上的月华街,悠然间仿佛“在天街 闲游”,那种置身缥缈御风而歌的感觉实 在空灵、清逸和曼妙。 《山行》诗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 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的人家不正是 眼前的月华街吗?你若站在登封桥上,仰 观四周的高山,便会发现一道黑白相间的 亮光,均匀地散落于半圆形的山腰上,形 似一弯初月,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机敏的 羽士便巧借“月华”作为这一方水土的芳 名,却也是名至实归,准确地传递出它吐 纳天地灵气、汲取日月精华的内核。 而今的月华街,七分古老,三分年轻。 或许再难回归明朝,但月华的香火越烧越 旺。正所谓,道教兴则齐云兴,齐云兴则月 华兴。历经世事沧桑和万千岁月的洗礼, 这片历史的天空愈加丰盈而深邃。 烟雨江南,情意绵绵。我又一次端坐 于白岳山前,远眺当年唐寅、徐霞客等古 今名流登山的路线,轻轻翻阅案上一札札 泛黄的书页,重现他们当年登山情满的盛 宴。 登封桥。横江畔。晚风拂面,初春的 细雨如江南的美酒,唤醒灵秀的山水,放 逐白云之上飘逸的梦想。 风流事,师生情 想念唐伯虎,不仅因为他的诗词、书 画以及性情风流,还因为他的一次旅行, 一个故事,一座碑铭,都足以令我们这些 与他相隔 500 多年的后学高山仰止。 唐伯虎(唐寅),有明一朝出类拔萃的 书画家和文学家,其一生坎坷,命途多 舛。他曾于弘治十一年高中解元,即南京 应天府乡试第一名,却在次年遭受会试泄 题案件牵连,身陷囹圄,而这次会试主考 官正是休宁人程敏政,只因二人有过交 往,竟被同僚中奸邪之辈诬陷为鬻题作 弊,双双入狱。此案后经严密审查,虽已 平反,但终难抹去昔日沉重的心灵创伤, 程师的突然离世更是加重了他内心的痛 楚,仕途的险恶使他无心官场。从此,他 悠游天下,过着“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 间作孽钱”的不羁生活。他常常感念恩师 程敏政,并萌生了去恩师故里休宁走一走 的念头,尤其想到先师常提及的“齐云”胜 景,心中便产生诸多无端的思绪和久远的 怀想。 弘治十三年,这位自诩为“江南第一 才子”的唐伯虎只身来到徽州,虔诚拜谒 “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不仅了却了他的 一桩心愿,也成就了一段名山与名人的佳 话,其中“仗义撰碑铭”的故事广为流传。 相传那天,唐寅骑驴至岩前,为眼前奇峰 怪石和云烟缭绕的壮景所折服。他拾级 而上,一天门,一线天,真仙洞府,香炉峰, 鼓乐声声,仙气弥漫,浑然陶醉于天地人 和之美,一时诗兴大作,笔墨纵横,诗曰: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 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曰月过东西。”(《题齐 云山石室壁》)而月华街更是美不胜收,让 他忘却了尘世所有的烦忧,“摇落郊园九 月余,秋山今曰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 画,雁字排空半草书。面 才交情谊厚, 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 悠然觉静虚。”(《齐云岩纵目》)他沿途寻 访圣境,不觉踏进新落成的玉虚宫,遇一 道人面色愁苦,问后方知此人正是汪泰元 道长,正为业已竣工的玉虚宫竖碑铭一事 犯愁。汪道长深知此事要紧,影响深远, 既可借以昭示神灵威严,又可为每一笔善 款的主人流芳。本想当地贾秀才,一手好 字,又颇有文采,诚为首选,事先也已谈 妥,可这人临时变卦,说是要润笔费,但数 额过高。道长曾派人去与之交涉,结果对 方毫不留情,直接回绝了。而伯虎听完道 长的话,甚是气愤,并“毛遂自荐”甘愿无 偿为之撰文,汪道长得知眼前这位青年才 俊是解元郎唐寅后自是喜不自禁。文势 浩浩,笔力纵横,洋洋洒洒千余字的《紫霄 宫玄帝碑铭》便于当夜诞生在长生楼上, 唐伯虎笔下。后经新安名家书刻,历时两 年完成。 “乾坤定位,二仪开五劫之端;人鬼分 形,五岳镇九州之地。东溟银榜,标题长 子之宫;西海玉门,实聚百神之野……名 山大川,爰建灵宫,金银照耀,珠壁辉崇。 再拜稽首,小子作颂,上述威灵,下赞神 用。磨砻磉础,刊镌麟凤,百万斯年,于昭 示众。”至今,后人们见到这座长 76 米、 14 米的碑铭,感受着风流才子的文气 与才情,定然有心动的感觉吧。 游圣语,惊天地 徐霞客是中国的“游圣”,一生足迹遍布 九州。这位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 就曾于万历年间两次造访齐云山,即公元 1616 年和 1618 年。据可供考证的资料来 看,其一生中登临两次的山不过四座,这也 充分反映出徐霞客对齐云山情有独钟。 徐霞客在《游白岳山日记》中写到: “丙辰岁,余同浔阳叔翁,于正月二十六 日,至徽之休宁。出西门,其溪自祁门县 来,经白岳,循县而南,至梅口,会郡溪入 浙。循溪而上,二十里,至南渡。过桥,依 山麓十里,至岩下,已暮。登山五里,借庙 中灯,冒雪蹑冰,二里,过天门;里许,入榔 梅庵。路经天门,珠帘之胜,俱不暇辨,但 闻树间冰响铮铮。入庵后,大霰作,浔阳 与奴子俱后。余独卧山房,夜听水声屋 溜,竟不能寐。”是年正月恰逢大雪,他在 山上一连住了六天,大雪下了六天,白岳 已然全白,处处银装素裹,山间玉树、崖壁 冰柱显现灵幻之美,他耐不住寂寞,步履 坚冰攀雪山赏雪景去了。至太素宫,赞叹 玄帝像、王灵官赵元帅殿之雄丽,登文昌 阁,观香炉峰、紫霄崖、五老峰,惊奇于月 华山色之美,犹在雪地,月华的朦胧之美 愈加彰显,而身为道教名山的齐云也似乎 在向眼前这位知音传达出天地乾坤黑白 相化的道境。 徐氏沉醉不知归路。这数日间赏雪 景撰诗文,与羽士论道,兴味盎然,直到二 月初一“东方一缕云开,已而大朗”,才首 次见到齐云月华的“真容”。他立于雪后 初霁的月华之上,俯瞰众山之小,景美不 胜收心怡更难求,而绽放徐氏心花的《游 白岳山日记》也在旅途中诞生了。天下人 皆知他曾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 来不看岳”的惊叹,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 那次黄白游的路线,真正清楚的人方能明 白他为何二度重游,是他后悔了当初的论 断,白岳之美绝不在黄山之下,因为山色 依旧,道化愈深,它释放着神灵的光芒,传 递着精神的能量。换言之,一座文化底蕴 深厚的道教名山不光只有秀色。而它独 有的文化禀赋,更加吸引人们,尤为徐氏 所钟爱。 天苍润,地郁盘 乡贤黄宾虹诗、书、画俱佳,他曾闲游 月华街,留下“灵窟天苍润,奇峰地郁盘。 四时霖雨足,万里水云宽”的佳句。他是 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与白石老人齐名,合 称“北齐南黄 ”,享誉美术界 ,其“五字笔 法”和“七字墨法”堪称书画界的理论精 髓,留给后学无尽的精神财富,一枚“家住 黄山白岳间”的印章则更加彰显了一颗赤 子情怀,仿佛力透纸背的不是翰墨,而是 我们庞大的徽州记忆,它属于我们这个独 特的集体,恰如余光中先生的那枚邮票, 横越万水千山,传递着浓浓的乡愁,寄寓 着旷达的人生智慧。 黄宾虹游月华,始终离不开“笔墨”。 五老峰上有他的墨迹,“欲日不知寒,餐露 点可饱,青青天外观,万古此径老”;三姑 峰上亦留下他生花妙笔,“烟云窈窕姿,兰 蕙芳菲意。石烂海水枯,孱顶总葱翠”。 他是徽州人,出生地却不在徽州,一种内 心深处的寻根与对黄山白岳的衷爱,指引 他潜心水墨,画出大美的山水,而白岳正 是被他赋予了现代文人的色彩,愈加厚 重。显然,他的画卷深受灵山秀水的滋 养,尤是“黄白”的浸润与感召,催熟了他 遒劲的笔力和幽深的画境。 昼夜有黑白,他亦有黑白。只是这里 的黑白专指美术。其中,“白宾虹”之“白” 与白岳之“白”是一致的,其精神内核是相 通的,因为他画卷之上的干笔淡墨、疏淡 清逸之风,极其契合道家的清逸之神。 白云之上的月华街,四处盈溢的道文 化深深滋养着“新安画派”。黄宾虹一生 漫长,从少年时代开始就迷恋上了白岳的 一草一木,其水墨画卷蘸满浓情深意,其 诗词歌赋载满悠悠乡愁,其书法长卷苍劲 飘逸,犹如白岳山水充盈智慧的光芒,难 怪乎很多研究者认为他是白岳最具典范 的形象代言人。他多次登山情满月华,观 海情溢白岳,无论是“家住黄山白岳间”的 自镌印章,还是《白岳纪游》、《白岳山中坐 雨》的诗兴大作,都仿佛一轴大美画卷,令 人痴迷、沉醉。 黄宾虹言:“渐师画武夷、黄山、白 岳、匡庐诸山,云烟卷舒,得其真目”。千 百年来渐江等一大批新安画家建构的充 满道境的东方画卷,如白云与霞光交织, 氤氲着朦胧的月华。它在大师的心中生 长,积淀为一种情怀,一种意境,一种无 处不在又无处可寻的休闲养生文化。 云飞扬,著华章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一座高 峰。这位旷世文豪,也与齐云山有着非同 一般的情缘,就在他写《故都的秋》的前几 个月,曾与好友结伴同游齐云山,并即兴 创作了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的散文《游白岳 齐云之记》。 八十年前的这趟齐云白岳之旅,既成 全了郁达夫对“江南第一名山”的向往,也 成全了齐云山对国士的敬慕与眷顾。而 昔日的休宁城也在郁达夫的笔下得以保 存,“休宁,秦汉时附于歙县,晋改为海阳 为海宁,隋时始称休宁,共间也曾作过州 治,所以城的规模颇不小。我们自北门的 萝宁门进,当街市的正中心拐弯,向西门 的齐宁门出,在县城内正走了西瓜的四分 之一的直角路,已经花去了将近四十五分 钟的时间,统计起来,穿城约总有七八里 的直径无疑。” 从休宁县城到齐云山,郁达夫一路上 赏心悦目,情绪亢奋。身为浙江富阳人,他 与这片新安源头的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 —同饮一江水,一种本能的亲近感油然 而生。 “一出西门,就是一座大桥,系架在自 榔木岭。松萝山、齐云山流下来的溪上;滚 滚清溪,东流下去,便成了浙水之源之一; 在桥上俯视了一下,倒很想托它带个信去, 告诉浙中的亲友,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曾 在休宁城外,与去齐云山的某某上下外叉 相会。过五里亭,过蓝渡,路旁小山溪流极 多,地势也在逐渐逐渐的西高上去,十一点 半,到了白岳齐云的脚下。” 他穿过拱日峰下的天门,痴迷于真仙 洞、圆通岩、雨君洞、珍珠帘、文昌宫、玄芝 洞的神秀,赞叹这方胜景“实在真好不 过”,而齐云山上的摩崖石刻更是巧夺天 工,令人惊服,认为“嵌在壁上的石碣,立 在壁前的古碑,以及壁头高处,摩崖刻着 的擘窠大字,若一一收录起来,我想总有 一部伟大的《齐云金石志》好编”。正殿太 素宫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仅是行路 艰难,更因为风光无限,香炉峰、齐云岩、 玉屏峰、石鼓峰、石钟峰等错落于四周,平 日里云雾缭绕,氤氲着一股厚厚的仙气。 途经步云亭,郁达夫感动于“齐云仙 境”的遒劲碑刻,过古松、望仙亭以及松 涛、虫鸣都回荡于脑际,他言白岳孕育了 伟大的石山,而幽古的碑文、巍峨的道观 和庙宇更添了齐云山的厚重底蕴。齐云 山在达夫的眼中,无疑是一座可供仰止的 高山,是一座超越尘世的道场,数千年来 保持着清净、淡泊和冷寂,传承着正一派 张真人的衣钵,积淀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并且绽放出灿烂的文化光芒。 伯虎远游。霞客壮游。宾虹仙游。 达夫云游。游遍天下可餐之秀色。而齐 云月华,犹如美的饕餮盛宴,流溢出浓郁 的仙风道骨。他们优游的足迹深深地烙 印在月华街上,而我们至今还在怀想昔日 的荣光与盛宴。 月华如水。往事如昨。一群又一群 的学人或游客穿行其间,流连忘返于月华 道场紫色的霞光之中。 办公室窗外是狐尾山。连续几天 伏案工作,心思不在风景,直到忙完手 头的事情,放眼看向窗外,才蓦然惊觉, 原本满目葱绿的山色,不知什么时候变 成了一片金黄。那一刻,我有些发愣, 许久才醒悟过来: 眼前这黄灿灿的山 色,是台湾相思树开出的花朵! 我在厦门生活了二三十年,印象中, 市花三角梅和市树凤凰木能开出美艳的 花来,而相思树徒有一个缠绵的好名字, 却从未成为人们观赏的美景—它眉状 的树叶扮绿了厦门的山头,是厦门绿化 的功臣,但它淡黄色的稀疏小花与浓艳 艳的三角梅、凤凰花相比却毫不起眼,自 然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未曾料到,一 向低调的相思树,今年跟谁睹气似的憋 足了劲,仿佛一夜之间就把青山涂染成 了金灿灿的花海,其热烈繁盛的风头完 全盖过了三角梅与凤凰花,真可谓“不鸣 则已,一鸣惊人”。 我不愿辜负相思树的雅意,趁着周 末携家人登山观美景。穿过植物园,沿 万石路下到文曾路,再上东坪山,一路都 是美的震撼。漫山遍野的相思树随风摇 曳,一团团一缕缕的金黄色相思花在天 地之间铺展开来,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 四处弥漫,令人心醉。走在植物园通往 东门的万石路上,抬眼望去,近景远景都 是金黄色相思花的海洋。我第一次发 现,厦门的山间有这么多相思树! 我们拐上一条相思树掩映的山间小 径。小径铺满了毛茸茸的小花球,美得 让我们不忍下脚。一群不知名的野生鸟 在花球串成的枝头上你一声我一声地唱 着歌,另一群不知名的野生鸟在小径上 蹦蹦跳跳地嬉戏玩闹。风过花枝颤,小 鸟飞起又落下,我们的头顶随即洒下一 阵花雨。此情此景,大美如梦,再高明的 画家恐怕也描摹不出这份韵致。 山间游人无数,很多是携家人,甚 至有推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者。摄 影爱好者更是结伴寻芳,频频按动快 门。听口音,游人绝大多数都是本地 人。想必外地游客还不知道厦门有如 此难得一见的美景吧?不然的话,这山 间小径不知会拥挤成什么样子?这么 想的时候,我对刚才用手机拍下相思花 海传上新浪微博的冲动有了些许悔 意。但转念又想,人不可这么自私,自 然之美应被更多人分享,如此才不辜负 人间的良辰美景。更何况,这是象征美 好情感的相思花啊,远处那一对对甜甜 蜜蜜的情侣,正以它为背景拍摄婚纱照 呢!应该让相思花装饰更多人的梦。 繁花不是年年有,满山金黄最相思! 捡拾一枝带回家,便有相思驻心间了!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Mar-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夏日水边小景□□ 荷荷 冰冰//摄摄

□请您欣赏

满山金黄最相思满山金黄最相思□□ 汪秀红汪秀红

第 3 版

旅 游2015年 8月 1日 星期六 www.huangshannews.cn

□ 踏 寻

月华街月华街::白云之上的村庄白云之上的村庄□□ 汪远定汪远定

本版责本版责任编任编辑辑 //程东灵程东灵EE——mail:hsrbcdl@mail:[email protected]

□ 身边风景

□专 稿

屏山风水另眼看——古村漫步系列之二

□ 余治淮

屏山村不仅是一个崇尚清静的古村,还是一个有着诸多神秘建筑规划设计符号的古村,常常让游客好奇心大发却摸不着头脑。

比如,一个朝着大路的大门,你端端正正开着就挺好,可人家偏要把门斜着开,让人感到有点歪门邪道的味道;还有大门对着一片开阔地,站在屋内视野开阔,让人感到心胸开阔有多好,可人家偏要在对着大门一两米处竖起一幅七尺高的墙,把视线给你全挡住,让你感到压抑。还有一面高挺的墙,平平整整的有多好,人家偏要让它凹进去一块,嵌着一块石板,刻上一句“泰山石敢当”。

传统解释是因为徽州古人非常重视风水这个东西。

众所周知,罗盘也就是指南针是中国发明的,可悲的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人家西方把中国发明的罗盘技术学了去是用于航海技术,然后驾着坚船利炮不远万里来攻打中国,而中国却只用罗盘来看风水。”罗盘制造工艺多少年来,一直首推徽州休宁万安,万安为什么在罗盘制作上技术能那么成熟?笔者认为是得益于古徽州对风水的重视。

徽州历史上曾涌现了许许多多专门研究风水文化的大师,而风水文化撇开它那些落后迷信的色彩,它最基本的

“藏风纳水”理论实际上研究的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一些规律,只不过在阐述这些规律时,怕人们感到它过于简单,过于直白,所以设计出许多艰深、甚至令人惊悚的理论和故事,让人们感到这门学问高深莫测的同时,又不得不五体投地去信奉。

有一则屏山商人把风水作为幌子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故事。这位商人到某一个繁华集镇去做生意,可到了那里一看,好的市口、好的店面全给人占去了,而且那些店面的租金非常高,生意非常不好做,于是,他便整天在那集镇里转悠,结识了那集镇上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不久,人们看到这位商人在那集镇边上的一块开阔的荒地上支起了罗盘,整天这摆弄,那摆弄,集镇上不少人都好奇地赶去看热闹,他告诉来看热闹的人说这个地方才真是块做生意的风水宝地,做店铺必定发财,做住宅四季平安,众人将信将疑,他却首先花钱在那儿建起了一个店铺,随后回到家乡,动员几位同宗共族的老板也到那地方盖起了店铺。再后来,不少徽州商人也被他忽悠到这地方来盖房开店,那老集镇里卖的东西他们全有,而且全是来自正宗的原产地,价格便宜,质量可靠,使得周围的老百姓宁肯多跑几里路到他们这儿来买东西。更巧的是不久官府要修新官道,需从他们的店铺门前经过 ,于 是 ,一 个 新 的 集 镇 就 这 样 形 成了。晚年这位老徽商回忆这件事时,告诉人们,那地方风水是好,但其实只要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你都能讲出它风水好的理由,他后来之所以敢在那地方投资开店,是因为他在集镇转悠那些日子里,打听到官府要修一条新官道,那官道将要从那块荒芜的地方经过。可他不能把这信息透露给别人,而只能说是那块地风水如何好。回过头来看屏山村,那歪门邪道,从徽州古人崇尚的风水理论上讲,大门是一栋房子的气口,大门开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主人一

家的命运,那么徽州民宅的大门一般不朝正南开启,因为徽州十室九商,商人在五行说中属金,正南方五行中属火,火能克金,故在徽州商人眼里,大门朝南开不吉利。

可我后来接触一位叫周斗南的风水大师,他曾听先辈说,五行相克的说法仅仅是个托词,这种大门不朝南开是提醒徽州商人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免给自己和家人招祸。有些商人以为自己有钱了,地位就变了,不知天高地厚,他们造一幢大房,前后三进气势压过达官显贵,而且大门像衙门一样也朝南开,有气魄。可他们忘了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商是最低等,最低阶层的人想要享受和最高层一样的待遇,往往会惹祸上身,因为你让大家都感到不舒服。所以徽商大门不得朝南开,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提醒。但这种提醒又不能明说,只得借用风水的神秘和无法检测的悬念来将它推广,形成共识,可有时候建房时受地基所限制,大门不得不朝南时,那么就如同屏山的一些古民居一样,古人将它设计成一种

“歪门邪道”,样子虽不好看,却保住了一家人不事张扬、低调的平安。这虽是一家之说,但也多少道出了在风水神秘文化中古人的一些良苦用心。

房屋设计良苦用心,在屏山还可以看到很多,屏山的民居是面溪而建,但大门要求面对溪水上游,而不能面对下游,尽管有时下游视野更开阔,景致更好,但人家就是愿意把门朝着上游方向,古人说是徽州人认为水是财,面对上游是财源滚滚来,而面对下游是家财滔滔去。但据老辈人介绍,屏山门朝上游开启是一种“望源”之义,就是遥望水的源头,饮水思源,不要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天一开门,就能饮水思源,想到自己的父母,这种提醒是多么生动,而且它是潜移默化,让你自己去感悟,而不是一种直白。

还有“泰山石敢当”的设置,从风水迷信角度解释它,是因为房子一侧面对直向而来的巷道时,要提防各方的邪气对主房的侵袭,摆上这样一块“泰山石敢当”就会像五岳之首泰山一样挡住各种邪气。但据老一辈专家介绍,其实设置“泰山石敢当”的墙体一般都高大挺拔,洁白墙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给行走在巷道里的人们产生一种视觉疲劳,而且设置“泰山石敢当”的地方往往都是巷道将要拐弯处,因它所使用的青石与白色墙体有强烈色彩反差,这对在巷道中行走,特别是那些挑担推车的农民来说是个提醒,此处有弯道,不要推得太快走得太急,不然会撞到墙上。

这对行人是一种人文关怀,对房屋的墙体也是一种保护,但主人却不能把真实用意告诉别人。这是因为徽州人讲究积阴德,即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而且你把良苦用心讲出来,人家还会对你的真实用意产生怀疑,因为你毕竟还有保护墙体免受撞击的自家利益在里面。

屏山有着太多传统风水标志,其间虽有诸多神秘与趣味,但也有许多属于我们尚未认知的成分,静静倾听、欣赏屏山古建筑中那些带着风水理念的符号,仔细体味探索中国古人的智慧,更加让人感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月华美,大道行月华如水,记忆如泉。造访白岳月华街,曾是多少文人墨客

的瑰丽梦想。人间天上,月华载动着千古情思,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当我们信步白云之上的月华街,悠然间仿佛“在天街闲游”,那种置身缥缈御风而歌的感觉实在空灵、清逸和曼妙。

《山行》诗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的人家不正是眼前的月华街吗?你若站在登封桥上,仰观四周的高山,便会发现一道黑白相间的亮光,均匀地散落于半圆形的山腰上,形似一弯初月,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机敏的羽士便巧借“月华”作为这一方水土的芳名,却也是名至实归,准确地传递出它吐纳天地灵气、汲取日月精华的内核。

而今的月华街,七分古老,三分年轻。或许再难回归明朝,但月华的香火越烧越旺。正所谓,道教兴则齐云兴,齐云兴则月华兴。历经世事沧桑和万千岁月的洗礼,这片历史的天空愈加丰盈而深邃。

烟雨江南,情意绵绵。我又一次端坐于白岳山前,远眺当年唐寅、徐霞客等古今名流登山的路线,轻轻翻阅案上一札札泛黄的书页,重现他们当年登山情满的盛宴。

登封桥。横江畔。晚风拂面,初春的细雨如江南的美酒,唤醒灵秀的山水,放逐白云之上飘逸的梦想。

风流事,师生情想念唐伯虎,不仅因为他的诗词、书

画以及性情风流,还因为他的一次旅行,一个故事,一座碑铭,都足以令我们这些与他相隔 500多年的后学高山仰止。

唐伯虎(唐寅),有明一朝出类拔萃的书 画 家 和 文 学 家 ,其 一 生 坎 坷 ,命 途 多舛。他曾于弘治十一年高中解元,即南京应天府乡试第一名,却在次年遭受会试泄题案件牵连,身陷囹圄,而这次会试主考官正是休宁人程敏政,只因二人有过交往,竟被同僚中奸邪之辈诬陷为鬻题作弊,双双入狱。此案后经严密审查,虽已平反,但终难抹去昔日沉重的心灵创伤,程师的突然离世更是加重了他内心的痛楚,仕途的险恶使他无心官场。从此,他悠游天下,过着“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作孽钱”的不羁生活。他常常感念恩师程敏政,并萌生了去恩师故里休宁走一走的念头,尤其想到先师常提及的“齐云”胜景,心中便产生诸多无端的思绪和久远的怀想。

弘治十三年,这位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只身来到徽州,虔诚拜谒

“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不仅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也成就了一段名山与名人的佳话,其中“仗义撰碑铭”的故事广为流传。相传那天,唐寅骑驴至岩前,为眼前奇峰怪石和云烟缭绕的壮景所折服。他拾级而上,一天门,一线天,真仙洞府,香炉峰,鼓乐声声,仙气弥漫,浑然陶醉于天地人

和之美,一时诗兴大作,笔墨纵横,诗曰:“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曰月过东西。”(《题齐云山石室壁》)而月华街更是美不胜收,让他忘却了尘世所有的烦忧,“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曰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面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齐云岩纵目》)他沿途寻访圣境,不觉踏进新落成的玉虚宫,遇一道人面色愁苦,问后方知此人正是汪泰元道长,正为业已竣工的玉虚宫竖碑铭一事犯愁。汪道长深知此事要紧,影响深远,既可借以昭示神灵威严,又可为每一笔善款的主人流芳。本想当地贾秀才,一手好字,又颇有文采,诚为首选,事先也已谈妥,可这人临时变卦,说是要润笔费,但数额过高。道长曾派人去与之交涉,结果对方毫不留情,直接回绝了。而伯虎听完道长的话,甚是气愤,并“毛遂自荐”甘愿无偿为之撰文,汪道长得知眼前这位青年才俊是解元郎唐寅后自是喜不自禁。文势浩浩,笔力纵横,洋洋洒洒千余字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便于当夜诞生在长生楼上,唐伯虎笔下。后经新安名家书刻,历时两年完成。

“乾坤定位,二仪开五劫之端;人鬼分形,五岳镇九州之地。东溟银榜,标题长子之宫;西海玉门,实聚百神之野……名山大川,爰建灵宫,金银照耀,珠壁辉崇。再拜稽首,小子作颂,上述威灵,下赞神用。磨砻磉础,刊镌麟凤,百万斯年,于昭示众。”至今,后人们见到这座长 7.6 米、宽 1.4米的碑铭,感受着风流才子的文气与才情,定然有心动的感觉吧。

游圣语,惊天地徐霞客是中国的“游圣”,一生足迹遍布

九州。这位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于万历年间两次造访齐云山,即公元1616 年和 1618 年。据可供考证的资料来看,其一生中登临两次的山不过四座,这也充分反映出徐霞客对齐云山情有独钟。

徐霞客在《游白岳山日记》中写到:“丙辰岁,余同浔阳叔翁,于正月二十六日,至徽之休宁。出西门,其溪自祁门县来,经白岳,循县而南,至梅口,会郡溪入浙。循溪而上,二十里,至南渡。过桥,依山麓十里,至岩下,已暮。登山五里,借庙中灯,冒雪蹑冰,二里,过天门;里许,入榔梅庵。路经天门,珠帘之胜,俱不暇辨,但闻树间冰响铮铮。入庵后,大霰作,浔阳与奴子俱后。余独卧山房,夜听水声屋溜,竟不能寐。”是年正月恰逢大雪,他在山上一连住了六天,大雪下了六天,白岳已然全白,处处银装素裹,山间玉树、崖壁冰柱显现灵幻之美,他耐不住寂寞,步履坚冰攀雪山赏雪景去了。至太素宫,赞叹玄帝像、王灵官赵元帅殿之雄丽,登文昌阁,观香炉峰、紫霄崖、五老峰,惊奇于月华山色之美,犹在雪地,月华的朦胧之美愈加彰显,而身为道教名山的齐云也似乎

在向眼前这位知音传达出天地乾坤黑白相化的道境。

徐氏沉醉不知归路。这数日间赏雪景撰诗文,与羽士论道,兴味盎然,直到二月初一“东方一缕云开,已而大朗”,才首次见到齐云月华的“真容”。他立于雪后初霁的月华之上,俯瞰众山之小,景美不胜收心怡更难求,而绽放徐氏心花的《游白岳山日记》也在旅途中诞生了。天下人皆知他曾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惊叹,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那次黄白游的路线,真正清楚的人方能明白他为何二度重游,是他后悔了当初的论断,白岳之美绝不在黄山之下,因为山色依旧,道化愈深,它释放着神灵的光芒,传递着精神的能量。换言之,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道教名山不光只有秀色。而它独有的文化禀赋,更加吸引人们,尤为徐氏所钟爱。

天苍润,地郁盘乡贤黄宾虹诗、书、画俱佳,他曾闲游

月华街,留下“灵窟天苍润,奇峰地郁盘。四时霖雨足,万里水云宽”的佳句。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与白石老人齐名,合称“北齐南黄”,享誉美术界,其“五字笔法”和“七字墨法”堪称书画界的理论精髓,留给后学无尽的精神财富,一枚“家住黄山白岳间”的印章则更加彰显了一颗赤子情怀,仿佛力透纸背的不是翰墨,而是我们庞大的徽州记忆,它属于我们这个独特的集体,恰如余光中先生的那枚邮票,横越万水千山,传递着浓浓的乡愁,寄寓着旷达的人生智慧。

黄宾虹游月华,始终离不开“笔墨”。五老峰上有他的墨迹,“欲日不知寒,餐露点可饱,青青天外观,万古此径老”;三姑峰上亦留下他生花妙笔,“烟云窈窕姿,兰蕙芳菲意。石烂海水枯,孱顶总葱翠”。他是徽州人,出生地却不在徽州,一种内心深处的寻根与对黄山白岳的衷爱,指引他潜心水墨,画出大美的山水,而白岳正是被他赋予了现代文人的色彩,愈加厚重。显然,他的画卷深受灵山秀水的滋养,尤是“黄白”的浸润与感召,催熟了他遒劲的笔力和幽深的画境。

昼夜有黑白,他亦有黑白。只是这里的黑白专指美术。其中,“白宾虹”之“白”与白岳之“白”是一致的,其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因为他画卷之上的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之风,极其契合道家的清逸之神。

白云之上的月华街,四处盈溢的道文化深深滋养着“新安画派”。黄宾虹一生漫长,从少年时代开始就迷恋上了白岳的一草一木,其水墨画卷蘸满浓情深意,其诗词歌赋载满悠悠乡愁,其书法长卷苍劲飘逸,犹如白岳山水充盈智慧的光芒,难怪乎很多研究者认为他是白岳最具典范的形象代言人。他多次登山情满月华,观海情溢白岳,无论是“家住黄山白岳间”的自镌印章,还是《白岳纪游》、《白岳山中坐雨》的诗兴大作,都仿佛一轴大美画卷,令

人痴迷、沉醉。黄宾虹言:“渐师画武夷、黄山、白

岳、匡庐诸山,云烟卷舒,得其真目”。千百年来渐江等一大批新安画家建构的充满道境的东方画卷,如白云与霞光交织,氤氲着朦胧的月华。它在大师的心中生长,积淀为一种情怀,一种意境,一种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的休闲养生文化。

云飞扬,著华章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一座高

峰。这位旷世文豪,也与齐云山有着非同一般的情缘,就在他写《故都的秋》的前几个月,曾与好友结伴同游齐云山,并即兴创作了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的散文《游白岳齐云之记》。

八十年前的这趟齐云白岳之旅,既成全了郁达夫对“江南第一名山”的向往,也成全了齐云山对国士的敬慕与眷顾。而昔日的休宁城也在郁达夫的笔下得以保存,“休宁,秦汉时附于歙县,晋改为海阳为海宁,隋时始称休宁,共间也曾作过州治,所以城的规模颇不小。我们自北门的萝宁门进,当街市的正中心拐弯,向西门的齐宁门出,在县城内正走了西瓜的四分之一的直角路,已经花去了将近四十五分钟的时间,统计起来,穿城约总有七八里的直径无疑。”

从休宁县城到齐云山,郁达夫一路上赏心悦目,情绪亢奋。身为浙江富阳人,他与这片新安源头的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同饮一江水,一种本能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一出西门,就是一座大桥,系架在自榔木岭。松萝山、齐云山流下来的溪上;滚滚清溪,东流下去,便成了浙水之源之一;在桥上俯视了一下,倒很想托它带个信去,告诉浙中的亲友,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曾在休宁城外,与去齐云山的某某上下外叉相会。过五里亭,过蓝渡,路旁小山溪流极多,地势也在逐渐逐渐的西高上去,十一点半,到了白岳齐云的脚下。”

他穿过拱日峰下的天门,痴迷于真仙洞、圆通岩、雨君洞、珍珠帘、文昌宫、玄芝洞 的 神 秀 ,赞 叹 这 方 胜 景“ 实 在 真 好 不过”,而齐云山上的摩崖石刻更是巧夺天工,令人惊服,认为“嵌在壁上的石碣,立在壁前的古碑,以及壁头高处,摩崖刻着的擘窠大字,若一一收录起来,我想总有一部伟大的《齐云金石志》好编”。正殿太素宫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仅是行路艰难,更因为风光无限,香炉峰、齐云岩、玉屏峰、石鼓峰、石钟峰等错落于四周,平日里云雾缭绕,氤氲着一股厚厚的仙气。

途经步云亭,郁达夫感动于“齐云仙境”的遒劲碑刻,过古松、望仙亭以及松涛、虫鸣都回荡于脑际,他言白岳孕育了伟大的石山,而幽古的碑文、巍峨的道观和庙宇更添了齐云山的厚重底蕴。齐云山在达夫的眼中,无疑是一座可供仰止的高山,是一座超越尘世的道场,数千年来保持着清净、淡泊和冷寂,传承着正一派张真人的衣钵,积淀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并且绽放出灿烂的文化光芒。

伯虎远游。霞客壮游。宾虹仙游。达夫云游。游遍天下可餐之秀色。而齐云月华,犹如美的饕餮盛宴,流溢出浓郁的仙风道骨。他们优游的足迹深深地烙印在月华街上,而我们至今还在怀想昔日的荣光与盛宴。

月华如水。往事如昨。一群又一群的学人或游客穿行其间,流连忘返于月华道场紫色的霞光之中。

办公室窗外是狐尾山。连续几天伏案工作,心思不在风景,直到忙完手头的事情,放眼看向窗外,才蓦然惊觉,原本满目葱绿的山色,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片金黄。那一刻,我有些发愣,许久才醒悟过来 :眼前这黄灿灿的山色,是台湾相思树开出的花朵!

我在厦门生活了二三十年,印象中,市花三角梅和市树凤凰木能开出美艳的花来,而相思树徒有一个缠绵的好名字,却从未成为人们观赏的美景——它眉状的树叶扮绿了厦门的山头,是厦门绿化的功臣,但它淡黄色的稀疏小花与浓艳艳的三角梅、凤凰花相比却毫不起眼,自然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未曾料到,一向低调的相思树,今年跟谁睹气似的憋足了劲,仿佛一夜之间就把青山涂染成了金灿灿的花海,其热烈繁盛的风头完全盖过了三角梅与凤凰花,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不愿辜负相思树的雅意,趁着周末携家人登山观美景。穿过植物园,沿万石路下到文曾路,再上东坪山,一路都是美的震撼。漫山遍野的相思树随风摇曳,一团团一缕缕的金黄色相思花在天地之间铺展开来,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四处弥漫,令人心醉。走在植物园通往东门的万石路上,抬眼望去,近景远景都

是金黄色相思花的海洋。我第一次发现,厦门的山间有这么多相思树!

我们拐上一条相思树掩映的山间小径。小径铺满了毛茸茸的小花球,美得让我们不忍下脚。一群不知名的野生鸟在花球串成的枝头上你一声我一声地唱着歌,另一群不知名的野生鸟在小径上蹦蹦跳跳地嬉戏玩闹。风过花枝颤,小鸟飞起又落下,我们的头顶随即洒下一阵花雨。此情此景,大美如梦,再高明的画家恐怕也描摹不出这份韵致。

山间游人无数,很多是携家人,甚至有推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者。摄影爱好者更是结伴寻芳,频频按动快门。听口音,游人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想必外地游客还不知道厦门有如此难得一见的美景吧?不然的话,这山间小径不知会拥挤成什么样子?这么想的时候,我对刚才用手机拍下相思花海 传 上 新 浪 微 博 的 冲 动 有 了 些 许 悔意。但转念又想,人不可这么自私,自然之美应被更多人分享,如此才不辜负人间的良辰美景。更何况,这是象征美好情感的相思花啊,远处那一对对甜甜蜜蜜的情侣,正以它为背景拍摄婚纱照呢!应该让相思花装饰更多人的梦。

繁花不是年年有,满山金黄最相思!捡拾一枝带回家,便有相思驻心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