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四十载 再启新征程 -...

1
年画欢乐送 自2012年春节开始,春城晚报联合本土知名 企业推出春节“年画欢乐送”大型公益活动。经 过持续创新,该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创造了一系 列群众喜爱的年画作品,唤起了市民对传统文化 的关注,丰富了城市精神文化,也带来了强烈的 社会反响。 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评选 “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是春城晚报自 2003年以来,一直坚持倡导并推动的公益性品 牌活动,一直坚持和倡导“新闻主角、云南元素、 时代精神、榜样力量”原则,寻找“智慧、正义、无 私、温暖”的正能量。 爱心送考 历经 16 年,“爱心送考”已经从最初的传递 温暖,发展成为云南省持续时间最长、辐射面最 广、影响力最大的公益活动,覆盖城市也由昆明 扩大至全省16个州市,参与其中的志愿者累计 超过 10 万人,30 万考生由此受益。目前,“爱心 送考”已发展成为云南高考社会服务体系的重 要组成,成为了云南省一张叫得响的公益名片。 中高考咨询会 每年暑期如期举行的中考填报志愿咨询会 和高校招生咨询会免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精 准的入学咨询和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已成为本 报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品牌活动,是目前云南 省规模最大、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关注度 最高的中高考咨询会。 利群阳光助学行动 始于 2001 年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是一项 大型社会公益助学活动,春城晚报作为云南地 区独家承办媒体,帮助品学兼优、生活贫困的高 考生实现大学梦想。这项行动累计发放助学金 500多万元,在社会爱心人士努力下,共有1000 余名云南学子受到资助。 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 为了发动市民亲近滇池、了解滇池、支持和 参与滇池保护治理,春城晚报联合昆明市人民 政府、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 金会、度假区环保局等单位,于 2010 年启动了首 届“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截止到2019年, 已累计投放150万尾鱼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投入其中。 勐腊热带雨林跨境越野赛 2018年,由云南春晚传媒有限公司承办首 届的勐腊热带雨林跨境越野赛拉开帷幕,并持 续至今。这是云南第一次举办跨境越野赛,也 是一场赋予了国际特色的热带雨林赛事,已成 为云南越野跑的典型越野赛事。 本报记者 吴琴 品牌活动 展示 多年来,由《春城晚报》发起、主办的活动丰 富多彩,每每在云岭大地引发热潮,经年累月影 响、温暖、服务着读者,《春城晚报》影响力不断 扩大,公信力不断增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先 进的理念指引,也呼唤鲜活的实 践探索。春晚传媒早在2012年 就开始尝试媒体转型融合新布 局,历经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 的迭代,《春城晚报》已形成由报 媒、官方网站 (春 城 壹 网) 新浪官 方微博、官方微信公号及矩阵、开 屏新闻移动客户端 (App) 等组成 的全媒体平台,覆盖总用户超过 1000万。春晚传媒则在传统媒 体、新媒体之外,电商、体 育 、教 育、文化、健康、物流几大业务板 块同频共振,寻求突破。2019 年 3月1日,春晚传媒正式启动了 《春城晚报》和“开屏新闻”的双 品牌战略,这是我们守正创新的 一大步,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一 大步。 未来,我们将持续巩固作为专 业媒体机构的专业精神和水平,提 供独具开屏特色的新闻流产品和 应用功能,以专业的公共传播和公 众服务,打造云南第一生活服务平 台;努力做好内容质量和平台功能 建设,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 力、影响力、公信力,以构建全程媒 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的崭新面貌,在媒体融合转型的道 路上奋力前行。 提高新闻舆论“四力” 同行四十载 再启新征程 A22 2019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二 主编 郑福荣 责编 苏颖 美编 吉思进 校对 张丽萍 40 年来,《春城晚报》始终以有温度的新闻,讲述着昆滇大地的故事与步伐,记录着我们的生活 与时代。但近年来,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媒体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 的大变革。如何从中“破茧而出”?我们的答案是—媒体融合发展。以此为径,我们已踏上新 的征程,愿这一路,依然有你们同行。 “开屏新闻”客户端拥有超过 86万下载用户;春晚官方新浪微 博粉丝量突破 1000 万,是省内第 一大博;官方微信公号粉丝量突破 40万,春晚传媒公司抢先在新媒 体领域积累起成套体系和标准。 进入媒体融合、新媒体、自媒体蓬 勃发展的时代,春晚传媒采编专业 力量成为融媒体托管领域的核心 竞争力。 2019 年初开始,春城晚报受 委托为省纪委省监委运维微信公 众号“清风云南”,10 个月来,公众 号粉丝从 40 余万增至 86.7 万,阅 读量过10W+的稿件数量实现翻 番,公号WCI指数1100.39。 “权威、专业、及时、创新、量身 定制”五大特点傍一身的春晚传媒 迎来了新媒体代运维业务的快速 增长期。2019 年 3 月,开始为武 成小学提供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 服务,经过一学年的精心打造该公 号已成为昆明学校公众号的示范 样本;6 月,开始运维云南省高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一个月增加粉丝 8000 人;7 月,为杨桥街道运维开 屏新闻 App“杨桥新声”应用号;8 月,为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石油分公司运维“云南石油” 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的新媒 体托管业务,开启了春晚传媒融媒 体托管业务的新征程。 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载风华 正茂。春晚传媒将用“专业”二字 擦亮名片,与用户同行,共书奋斗 长卷。 本报记者 吴琴 赵丹青 提供管家式新媒体服务 技术推动媒体转型,媒体转型 同样需要技术创新。春晚传媒在 发展新媒体之初,就坚持构建独立 自主的技术研发力量,目前已拥有 成熟的移动媒体和人工智能研发 团队,并且成为国内与微软亚洲研 究院达成战略合作的三家媒体之 一。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开屏新闻 以技术为驱动,实现内容产品从可 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 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 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提供了可能。 为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18 年,春 晚传媒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云南开 屏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 展数据挖掘、机器人学习写作、兴 趣推荐算法、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 术。此后,开屏信息将坚持把以云 计算、大数据、AI 等为代表的新一 代信息技术与我省党务政务信息 化建设、商业应用开发、服务贸易 数字化建设、信息科技项目研发、 大数据分析深度融合,投身“数字 云南”建设。 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载风华 正茂。再次开启全新征程的春晚 传媒,将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 新模式,创新内容与形式、传播方 法和手段,延续春城晚报的影响力 与生命力,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用户结伴而行,谱写时代发展的恢 弘长卷。 助推“数字云南”建设 3月1日,春晚传媒正式启动了《春城晚报》和“开屏新闻”双品牌战略。本报记者李秋明摄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同行四十载 再启新征程 - yunnan.cnccwb.yunnan.cn/images/2019-12/31/A22/20191231A22_pdf.pdf · 40年来,《春城晚报》始终以有温度的新闻,讲述着昆滇大地的故事与步伐,记录着我们的生活

年画欢乐送自2012年春节开始,春城晚报联合本土知名

企业推出春节“年画欢乐送”大型公益活动。经过持续创新,该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创造了一系列群众喜爱的年画作品,唤起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丰富了城市精神文化,也带来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是春城晚报自

2003年以来,一直坚持倡导并推动的公益性品牌活动,一直坚持和倡导“新闻主角、云南元素、时代精神、榜样力量”原则,寻找“智慧、正义、无私、温暖”的正能量。

爱心送考历经16年,“爱心送考”已经从最初的传递

温暖,发展成为云南省持续时间最长、辐射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公益活动,覆盖城市也由昆明扩大至全省16个州市,参与其中的志愿者累计超过10万人,30万考生由此受益。目前,“爱心送考”已发展成为云南高考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成为了云南省一张叫得响的公益名片。

中高考咨询会每年暑期如期举行的中考填报志愿咨询会

和高校招生咨询会免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精准的入学咨询和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已成为本报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品牌活动,是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关注度最高的中高考咨询会。

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始于2001年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是一项

大型社会公益助学活动,春城晚报作为云南地区独家承办媒体,帮助品学兼优、生活贫困的高考生实现大学梦想。这项行动累计发放助学金500多万元,在社会爱心人士努力下,共有1000余名云南学子受到资助。

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为了发动市民亲近滇池、了解滇池、支持和

参与滇池保护治理,春城晚报联合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度假区环保局等单位,于2010年启动了首届“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截止到2019年,已累计投放150万尾鱼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

勐腊热带雨林跨境越野赛2018 年,由云南春晚传媒有限公司承办首

届的勐腊热带雨林跨境越野赛拉开帷幕,并持续至今。这是云南第一次举办跨境越野赛,也是一场赋予了国际特色的热带雨林赛事,已成为云南越野跑的典型越野赛事。

本报记者 吴琴

品牌活动展示

多年来,由《春城晚报》发起、主办的活动丰富多彩,每每在云岭大地引发热潮,经年累月影响、温暖、服务着读者,《春城晚报》影响力不断扩大,公信力不断增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先进的理念指引,也呼唤鲜活的实践探索。春晚传媒早在2012年就开始尝试媒体转型融合新布局,历经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迭代,《春城晚报》已形成由报媒、官方网站(春城壹网)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号及矩阵、开屏新闻移动客户端(App)等组成的全媒体平台,覆盖总用户超过

1000 万。春晚传媒则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外,电商、体育、教育、文化、健康、物流几大业务板块同频共振,寻求突破。2019年3 月 1 日,春晚传媒正式启动了《春城晚报》和“开屏新闻”的双品牌战略,这是我们守正创新的一大步,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步。

未来,我们将持续巩固作为专

业媒体机构的专业精神和水平,提供独具开屏特色的新闻流产品和应用功能,以专业的公共传播和公众服务,打造云南第一生活服务平台;努力做好内容质量和平台功能建设,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构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崭新面貌,在媒体融合转型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夯实内容与平台

提高新闻舆论“四力”

同行四十载 再启新征程

A22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主编郑福荣 责编苏颖 美编吉思进 校对张丽萍

未来

40年来,《春城晚报》始终以有温度的新闻,讲述着昆滇大地的故事与步伐,记录着我们的生活与时代。但近年来,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媒体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如何从中“破茧而出”?我们的答案是——媒体融合发展。以此为径,我们已踏上新的征程,愿这一路,依然有你们同行。

“开屏新闻”客户端拥有超过86万下载用户;春晚官方新浪微博粉丝量突破1000万,是省内第一大博;官方微信公号粉丝量突破40万,春晚传媒公司抢先在新媒体领域积累起成套体系和标准。进入媒体融合、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春晚传媒采编专业力量成为融媒体托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初开始,春城晚报受委托为省纪委省监委运维微信公

众号“清风云南”,10个月来,公众号粉丝从40余万增至86.7万,阅读量过10W+的稿件数量实现翻番,公号WCI指数1100.39。

“权威、专业、及时、创新、量身定制”五大特点傍一身的春晚传媒迎来了新媒体代运维业务的快速增长期。2019年 3月,开始为武成小学提供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服务,经过一学年的精心打造该公号已成为昆明学校公众号的示范样本;6月,开始运维云南省高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一个月增加粉丝8000人;7月,为杨桥街道运维开屏新闻App“杨桥新声”应用号;8月,为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运维“云南石油”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托管业务,开启了春晚传媒融媒体托管业务的新征程。

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载风华正茂。春晚传媒将用“专业”二字擦亮名片,与用户同行,共书奋斗长卷。 本报记者 吴琴 赵丹青

以专业拓业

提供管家式新媒体服务

技术推动媒体转型,媒体转型同样需要技术创新。春晚传媒在发展新媒体之初,就坚持构建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力量,目前已拥有成熟的移动媒体和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并且成为国内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的三家媒体之一。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开屏新闻以技术为驱动,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

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提供了可能。为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18年,春晚传媒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云南开屏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数据挖掘、机器人学习写作、兴趣推荐算法、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术。此后,开屏信息将坚持把以云计算、大数据、AI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省党务政务信息化建设、商业应用开发、服务贸易

数字化建设、信息科技项目研发、大数据分析深度融合,投身“数字云南”建设。

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载风华正茂。再次开启全新征程的春晚传媒,将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创新内容与形式、传播方法和手段,延续春城晚报的影响力与生命力,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用户结伴而行,谱写时代发展的恢弘长卷。

以技术续航

助推“数字云南”建设

3月1日,春晚传媒正式启动了《春城晚报》和“开屏新闻”双品牌战略。本报记者 李秋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