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 hakka...105...

388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Jan-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決算目次

    中華民國 106年度

    壹 總說明

    (一) 總說明.….….….….….…….….….….….….….….….….….….…. 01

    貳 主要表

    (二) 歲入來源別決算表….….….….….….….….….….….….….….…. 36

    (三) 歲出政事別決算表….….….….….….….….….….….….….….…. 40

    (四) 歲出機關別決算表….….….….….….….….….….….….….….…. 42

    (五) 以前年度歲入來源別轉入數決算表……………………………… 48

    (六) 以前年度歲出政事別轉入數決算表……………………………… 50

    (七) 以前年度歲出機關別轉入數決算表……………………………… 52

    (八) 平衡表………………………………………….…………………… 56

    (九) 資本資產表…………………………………….…………………… 57

    参 附屬表

    (十) 現金出納表……………………………………………….……… 59

    (十一) 平衡表科目明細表…………………………………….…………

    1.專戶存款 ……………………………………….……………… 61

    2.應收帳款 ……………………………………….……………… 63

    3.其他應收款 ……………………………….……………… 64

    4.預付其他政府款 ……………………………….……………… 66

    5.存出保證金 …………………………………….……………… 80

    6.應付其他政府款 ……………………………….……………… 83

    7.存入保證金 …………………………………….……………… 85

    8.應付代收款 …………………………………….……………… 125

    9.應付保管款 …………………………………….……………… 133

    10.保管品 ……………………………………….………………… 162

    11.保證品 ……………………………………….………………… 164

    12.債權憑證 …………………………………….………………… 172

    (十二) 資本資產變動表………………………………………….………… 174

    (十三) 歲出用途別決算分析表.…………………………………………… 176

    (十四) 歲出用途別決算累計表.…………………………………………… 178

    (十五) 收入實現數與繳付公庫數分析表………………………………… 182

    (十六) 支出實現數與公庫撥入數分析表………………………………… 186

    (十七) 收入支出彙計表……………………….…………………………… 188

    (十八) 歲入保留分析表……………………….…………………………… 189

    (十九) 歲入餘絀(或減免、註銷)分析表………………………………… 190

  • (二十) 歲出保留分析表…………………………………………………… 192

    (二十一) 歲出賸餘(或減免、註銷)分析表……………………………… 200

    (二十二) 人事費分析表……………………………………………………… 202

    (二十三) 補、捐(獎)助其他政府機關或團體私人經費報告表……………… 204

    (二十四) 委託辦理計畫(事項)經費報告表………………………………… 308

    (二十五) 出國計畫執行情形報告表………………………………………… 312

    (二十六) 重大計畫執行績效報告表………………………………………… 318

    (二十七) 國有財產目錄總表………………………………………………… 322

    (二十八) 歲出按職能及經濟性綜合分類表………………………………… 324

    (二十九) 立法院審議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決算審核報告決議及注

    意事項辦理情形報告表…………………………………………… 328

  • 壹、決算總說明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

    一、財務報告之簡述

    ㈠歲入部分

    1.本年度部分

    ⑴一般賠償收入:本年度決算數 177 萬 2,016 元,係「106 年全國客家日」、「2017客家桐花祭」、「客家歌謠合唱曲譜選集Ⅱ」、「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企劃執行」、

    「2017 客家表演藝術推廣」及「臺三線創作聯展」、「105-106 年度後生洄庄計畫

    (北區)勞務採購案」、「106-107年度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委託物業管理專業

    服務勞務採購案」、「106年度客家文化生活及產業環境營造計畫督導團」及「六堆

    園區行政中心鋼構植栽牆維護案」等採購案廠商繳納違約金。

    ⑵考試報名費:本年度決算數 667 萬 2,200 元,係客語認證考試(初級、中級暨中高級)報名費。

    ⑶資料使用費:本年度決算數 194 萬 1,396 元,係出售出版品收入、幼幼客語闖通關資料處理費收入及換(補)發客語能力認證合格證書等。

    ⑷場地設施使用費:本年度決算數 235萬 154元,係本會所屬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客發中心)園區演藝廳等場地設施出借使用收入。

    ⑸租金收入:本年度決算數 1,767 萬 4,968 元,係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房地租金及客發中心園區營運場域出租之租金收入。

    ⑹廢舊物資售價:本年度決算數 3萬 5,681元,係出售廢舊物資收入。 ⑺收回以前年度歲出:本年度決算數 499 萬 6,633 元,係收回以前年度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營造客家文化及產業生活環境等計畫結餘款。

    (8)其他雜項收入:本年度決算數 549 萬 7,472 元,係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營造客家文

    化及產業生活環境等案依補助比例繳回之違約金。

    2.以前年度部分

    租金收入:105年度轉入數 65萬元,實現數 65萬元,係客發中心園區營運場域 105

    年 11至 12月變動租金收入。

    ㈡歲出部分

    1.本年度部分

    ⑴一般行政:本年度預算數 1億 3,276萬 5,000元,決算數 1億 2,861萬 7,508 元,執行率 96.88%,主要係辦理本會一般事務工作、辦公場所及設備維護、公務車輛

    維護、支付郵電費、採購文具用品與印刷品、網站營運暨維護、購置雜項設備與

    公務非消耗品、購置電腦設備及共享軟體、建置資通安全防護設備、支付辦公室

    租金及水電管理費等。

    ⑵綜合規劃發展:本年度預算數 1億 9,125萬 1,000元,決算數 1億 8,950萬 2,830元(含保留數 210 萬元),執行率 99.09%,主要係辦理本會委員會議、客家學術計

    畫、客家學術發展會議、全國客家會議、客家貢獻獎、客家人口調查、促進地方

    政府整體發展客家語言文化、客家事務首長會議、輔導地方客家社團及有關消費

    者保護等相關事務,另有中長程計畫「客家文化躍升計畫-知識體系發展計畫」、

    科技計畫「加速行動寬頻服務及產業發展方案─智慧客家樂活 4G應用服務計畫加

    速行動、客庄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專案及成果編輯出版計畫、「伯公照護站」試辦計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

    畫、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後生洄庄計畫、海外

    客家行動灶下計畫、推展海內外客家事務交流合作活動補助計畫等。

    ⑶客家文化產業發展:本年度預算數 8 億 3,687 萬 6,000 元,決算數 8 億 3,685 萬5,754元(含應付數 1億 9,158萬 8,753元及保留數 2,937萬元),執行率 99.99%,

    主要係辦理客家特色產業亮點業者輔導暨東部客庄區域產經整合計畫、中部客家

    產業盤點及研析委託研究計畫、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推動平臺協同作業暨策略研

    析計畫、客庄智慧樂活 4G應用服務計畫、臺灣客家特色商品登錄作業、客家產業

    群聚創新推動計畫、臺灣客家產業博覽會、參與國內外大型展會、青年新創客家

    事業競賽暨媒合輔導計畫、「客家美食 HAKKA FOOD」餐廳第 3期輔導計畫、臺灣客

    家特色商品網路商城暨行銷推廣計畫、「參加美食展會、廚藝競賽及料理比賽記者

    會推廣計畫」、客家美食整合推廣計畫、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之資源調查、輔導

    機制建置、協助地方政府辦理客家社區聚落空間保存及再利用、人文資產與空間

    營造及具有歷史意涵場所或名人故居保存再利用等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暨

    辦理輔導地方政府及相關機關團體辦理客家文化設施活化經營計畫等。 ⑷文化教育推展:本年度預算數 5億 7,218萬 8,000元,決算數 5億 4,974萬 8,351元,執行率 96.08%,主要係辦理「2017客家桐花祭」、「2017客庄十二大節慶」、「2017

    六堆運動會」、「2017 精緻客家大戲《膨風美人》巡演活動」、「106 年度客家傳統

    戲曲收冬戲」、「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2017 客家表演藝術推廣『行行臺三聽

    浪漫』交響音樂會」、「106 年藝文活動重點推展主題-藝術家進駐臺三線客庄聚落

    計畫」、「補助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輔導藝文團隊成長補助計畫」、「推展客家學

    術文化活動補助計畫」、「106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106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

    中高級認證」、「106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105-106年度客語能力認證題庫

    擴增及人才培訓」、「推動客語薪傳師傳習補助計畫」、「客語深根服務計畫」、「客

    語生活學校」、「客語沉浸式教學、客華雙語教學試辦計畫」、「全國國中小客家藝

    文競賽」、「公事客語無障礙環境補助計畫」及與教育部共同辦理「全國語文競賽」

    及「客語沉浸式教學推動試辦專案」。

    ⑸傳播行銷推展:本年度預算數 6億 8,965萬 2,000元,決算數 6億 8,776萬 5,660元,執行率 99.73%,主要係辦理委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營運客家

    電視頻道;全國性客家廣播頻道-講客廣播電臺成立、節目製播及維運;推動成立

    「客家公共廣播電視集團」先期規劃相關事宜;委託製播《GOGO 講客話》第 2 季

    共 1案客語教學電視節目;補助製播《哈客寶貝園》等 11案客家議題電視節目;

    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等公營廣播電臺合作製播 7 案客家廣播節目;委託 ICRT、竹

    科廣播及人人廣播等民營廣播電臺,計製播 3 案客語教學、文化及客家音樂廣播

    等節目;補助製播 29 案客語廣播節目及專案補助 5案串聯客語電臺聯播客語廣播

    節目;維運客家兒童網站「好客小學堂」及「好客 ING-客家影音網路平臺」,並

    辦理相關網路行銷活動及電子報發行。完成「2017 客家貢獻獎徵件」、「106 年度

    幼幼客語闖通關」、「講客廣播電臺 LOGO 票選活動」、「2017 六堆運動會」、「2017

    客家桐花祭」、「106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講客廣播電臺開播」、「106 年度客

    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2017 客家貢獻獎頒獎」、「106 年度臺灣客家產業博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3

    覽會」及「客家音樂歌舞劇《天光》」等整合行銷宣傳案或電視託播宣傳案,運用

    多元傳播媒體整合行銷傳播方式,推廣本會多項重要活動與政策,觸及閱聽眾達

    數千萬人次。並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辦理「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另重啟

    「2017-18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共 6案、首度辦理「106年度臺三線客家文化資源

    深入主題調查」,及延續辦理「105-106 年度客家文化資產回顧與展望計畫」共 6

    案與「2016-17數位臺灣客家庄營運維護計畫」。

    ⑹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規劃與營運:本年度預算數 3 億 5,400 萬 9,000 元,決算數 3億 5,168萬 127元,執行率 99.34%。茲依經資門別執行情形分述如下:

    A.本年度經常門預算數 2 億 6,690 萬 6,000 元,決算數 2 億 6,458 萬 741 元,執

    行率 99.13%,係辦理推廣客家教育與傳銷及人力服務計畫、研究發展暨傳創計

    畫、客家文化資產典藏資源應用及再發展計畫、客家節慶活動暨藝文展演設施

    管理計畫及建構跨域整合客家雙燈塔亮點廊帶計畫等。

    B.本年度資本門預算數 8,710 萬 3,000 元,決算數 8,709 萬 9,386 元,執行率

    99.99%,係辦理六堆園區田園地景濕地生態環境導覽及自行車路網設施優化工

    程等。

    2.以前年度部分

    ⑴綜合規劃發展:105年度轉入數 457萬 2,000元,實現數 451萬 3,484元,註銷數5萬 8,516元,已全數執行完竣。

    ⑵客家文化產業發展:105 年度轉入數 1 億 4,937 萬 6,290 元,實現數 1 億 2,010萬 3,035 元,註銷數 109 萬 4,255 元,執行率 81.14%,未結清數 2,817 萬 9,000

    元依規定保留轉入下年度繼續執行。

    ⑶文化教育推展:104年度轉入數 4,762萬 4,701元,實現數 3,404萬 3,164元,註銷數 724萬 9,836元,執行率 86.71%,未結清數 633萬 1,701元依規定保留轉入

    下年度繼續執行。103年度轉入數 138萬 6,000元,註銷數 138萬 6,000元。

    ⑷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規劃與營運:105 年度轉入數 164 萬 9,090 元,實現數 164 萬9,090元,已全數執行完竣;104年度轉入數 67萬 6,200元,實現數 66萬 8,700

    元,註銷數 7,500元,已全數執行完竣。

    二、財務狀況之分析

    1. 專戶存款:1億 3,708萬 6,375元,較上年度 6,961萬 285元,增加 6,747萬 6,090

    元,係代收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管理費、廠商繳交履約保證金及保固金等。

    2. 應收帳款:62 萬元,較上年度 65萬元,減少 3萬元,係南北園區營運場域 106年

    11至 12月變動租金減少。

    3. 預付其他基金款:210 萬元,較上年度增加 210 萬元,係補助大學校院《客家基本

    法》及相關配套法令規畫研究跨年期計畫案,已依規定撥付大學校院之補助經費,

    尚未辦理轉正。

    4. 預付其他政府款:2億 2,609萬 9,454元,較上年度 1億 8,619 萬 6,701元,增加

    3,990 萬 2,753 元,係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客家文化及產業生活環境等案,已依規定

    撥付地方政府之補助經費,尚未辦理轉正。

    5. 存出保證金:30萬 9,000元,較上年度增加 30萬 9,000元,係講客廣播電臺租用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4

    竹子山轉播站機房及鐵塔租賃押金等。

    6. 其他應付款:0元,較上年度減少 142萬 4,200元,係以前年度客發中心苗栗園區教

    育課程規劃執行及環境教育場所認證委託專業服務案暨本會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營

    造客家文化及產業生活環境案,依規定函報行政院准予轉入 106年度繼續辦理,已

    全數執行完竣。

    7. 應付其他政府款:2億 2,609萬 9,454元,較上年度 1億 8,619 萬 6,701元,增加

    3,990 萬 2,753 元,係以前年度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營造客家文化及產業生活環境

    案,已依規定撥付地方政府之補助經費,未及於 106年度辦理轉正,依規定函報行

    政院准予轉入 107年度繼續辦理。

    8. 存入保證金:9,084萬 1,667元,較上年度 6,012萬 8,413元,增加 3,071萬 3,254

    元,係廠商繳交之履約保證金及保固金。

    9. 應付代收款:3,551 萬 4,665 元,較上年度 69 萬 9,872 元,增加 3,481 萬 4,793

    元,係代收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管理費等。

    10.應付保管款:1,073萬 43元,較上年度 878萬 2,000元,增加 194萬 8,043元,係

    提撥約聘人員離職儲金等 。

    11.土地:1億 803萬 7,037元,較上年度 3億 2,191萬 3,542元,減少 2億 1,387萬

    6,505元,係六堆園區土地徵收改接管費用。

    12.土地改良物:2億 4,336萬 8,034元,較上年度 2億 7,119萬 8,531元,減少 2,783

    萬 497元,係提列折舊。

    13.房屋建築及設備:28億 2,191萬 1,617元,較上年度 28億 4,508萬 6,460元,減

    少 2,317萬 4,843元,係提列折舊。

    14.機械及設備:8,932 萬 5,799 元,較上年度 7,656 萬 4,849 元,增加 1,276 萬 950

    元,係新購客家廣播電臺竹子山及中寮轉播站調頻發射系統設備及增列植栽噴灌系

    統等。

    15.交通及運輸設備:6,632萬 540元,較上年度 3,591萬 1,223元,增加 3,040萬 9,317

    元,係新購客家廣播電臺竹子山及中寮轉播站調頻發射系統設備等。

    16.雜項設備:2億 488萬 1,257元,較上年度 2億 4,936萬 9,513 元,減少 4,448萬

    8,256元,係提列折舊等。

    17.無形資產:2,270萬 4,047元,較上年度 1萬 8,253元,增加 2,268萬 5,794元,

    係增列出版品權利、商標及電腦軟體。

    18.保證品:2,613萬 7,622元,較上年度 3,797萬 5,371元,減少 1,183 萬 7,749 元,

    係退還廠商以定期存單繳交之履約保證金及保固金。

    三、重要施政計畫執行成果之說明 (一)已完成施政計畫重點概述

    1.辦理「106年全國客家會議暨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106年 9月 25日假行政院人事

    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臺北院區辦理完竣,總計 546 人出席,以「點亮臺灣新

    客家」為主題,並以「族群主流化與客家公共參與」、「客家基本法與客家法制建設」、

    「客語復興運動的策略」及「浪漫臺三線與客家文藝復興」為會議的四大中心議題,

    透過深度的探討與意見交流,凝聚未來施政共識;另頒發「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

    獎得主 2人及傑出成就獎得主 8人,公開表揚其對客家事務之卓著貢獻。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5

    2. 公布「105 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為建構全國客家族群基礎

    資料,推估客家族群之人口數、了解行政區域分布、語言能力及認同情形,本會前

    於 105 年完成第一階段全國家戶電話訪問調查,復於 106 年進行第二階段社會文化

    意象與態度面訪調查,調查推估結果全國客家人口比例為 19.3%,較前次(99 年)調

    查結果 18.0%成長 1.3%,並依據調查結果公告新增「桃園市大溪區」為客家文化重

    點發展區。

    3. 落實「客家基本法」,獎勵客家學術研究:106年度計補助 35校、132件大學校院發

    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申請案(含 10件專案計畫)、43件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申請案

    (含 8件創新發展獎專題計畫)及獎助客家學術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26案。

    4. 推展國家級客家知識體系:106 年度專案補助辦理「《新編「六堆客家鄉土誌」》纂修

    計畫」、「亞洲客家社團組織的比較:結構、功能與網絡」、「《臺灣客家研究論文》編

    輯及出版計畫」、「客家研究經典叢書數位再版計畫」及「客家文化客語系列講座計

    畫」等計畫,深化海外及在地客家研究,並推展客家研究成果之出版。

    5. 辦理「客家青年創新發展獎」:鼓勵青年參與客家事務並表揚投入客家領域研究或創

    新發展的傑出青年,衡酌「公共性」、「創新性」及「貢獻性」,表彰年度投入客家領

    域研究或發展優秀之青年,發揮青年以創新、求變的觀點傳承客家,進而開創客家

    新局面,106年共計 5位青年獲獎。

    6. 辦理「資訊服務管理、資訊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管理制度建置服務」,確實本會及所

    屬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之 ISO 27001:2013驗證,達到提升資訊服務品質與效能,並強

    化資訊安全整體防護能力及落實個人資料保護之目標。

    7. 辦理「智慧客家樂活 4G 應用服務計畫」之「智慧客家跨域整合計畫」,以「客籍漫

    畫家作品」為核心,透過「數位館藏」、「實境建置」、「互動展示」、「跨域創新」等

    技術的應用,讓傳統的書面靜態保存、平面呈現與單向傳播的形式,轉變為虛擬互

    動、立體展示與多媒介傳播的數位文化型態。

    8. 辦理「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為鼓勵青年參與國際事務,促進海內外客家文化

    交流,展現臺灣客家多元樣貌,遴選出 11 位客語、英語流利,平均年齡僅 17 歲的

    客家後生籌組「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於 8 月 3 日至 8 月 16 日赴美洛杉磯、

    華盛頓、休士頓及紐約 4大城市進行親善訪問、國際事務觀摩學習及文化交流活動。

    9. 「106 年度客庄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專案」:核定補助新竹縣兩河文化協會等 5 個國內

    客庄社區團隊,前往馬來西亞等國之客庄聚落,進行在地文化資源調查與互動交流,

    並邀請在地客庄團隊來臺進行客家文化交流活動,建立國內外客庄資源之整合平

    臺,達雙向互惠及資源共享之利。

    10.「2017-2018海外客家行動灶下」:以推廣「客家美食料理」為主題,106年度規劃

    套裝研習課程,示範客家經典料理及在地創意料理教學及學員體驗實作課程,辦理

    大洋洲團共 8場 466人次;北美洲團共 14場 1,011人次;東南亞團共 11場 605人

    次。總共 33場 2,082人次。

    11.「伯公照護站」試辦計畫:為落實總統「建構客庄伯公醫療行動網」及「推動夥房

    銀髮照顧中心」之客家政見,結合衛生福利部長照十年計畫 2.0政策,於 8個縣市

    17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核定 35個「伯公照護站」,提供客家文化醫療服務加值專

    案,落實客庄銀髮照顧遠景。

    12.「105-106 年度後生洄庄計畫」案:以客庄為基地,由年輕人組成團隊、結合在地

    社區組織或非營利機構,透過長時間、多頻次進駐客庄服務,針對特定公共議題,

    研提具體解決方案,並帶動客庄居民共同參與,共計有 25 位築夢人參與計畫,成

    果豐碩。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6

    13.「2017 年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鼓勵海外華裔青年投入國內英語教學活動,

    提升教學資源缺乏地區國小、國中學生及弱勢族群學習英語機會,平衡城鄉差距,

    並促進海內外青少年交流,讓華裔青年透過英語教學服務,增進對臺灣的認識,以

    及對中華文化及臺灣客家文化之認同。106 年計 10 所客語生活學校配合辦理,共

    70位志工、485位學生參與。

    14.辦理「推動特色產業人才培育及創新加值計畫」,透過經費補助地方政府及民間團

    體,辦理客家產業人才培育、研發設計、推廣活動及產業聚落形塑,促進客庄產業

    發展,計補助 30個地方政府及 22個民間團體,合計 52案。

    15.辦理「Hakka TAIWAN 臺灣客家商品登錄作業」:為推廣並形塑客家特色商品優質形

    象,提升臺灣客家特色商品市場能見度,透過受理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相關客

    家產業民間團體,推薦在地特色商品申請登錄作業,將符合臺灣客家之歷史性、文

    化性、獨特性或唯一性等特質之一之各項商品登錄成為「Hakka TAIWAN臺灣客家」

    商品,計完成輔導登錄 212件,並將其上架於本會「臺灣客家等路大街」商品通路

    平臺,協助業者行銷推廣。

    16.辦理「客家特色產業亮點業者輔導暨東部客庄區域產經整合計畫」以「文化創意」、

    「米香廊道」為區域特色定位,運用文化加值策略,打造客家產業亮點及發展東部

    客庄觀光旅遊為目標,藉由串聯客庄地區周邊資源,與結合在地人文特色,協助客

    家特色產業升級,並帶動產業鏈及聚落效益。

    17.辦理「客家產業群聚創新推動計畫」,以「創新、就業、再生」為核心之經濟發展

    新模式,導入創新科技以調節產期及產能,並針對客庄農產品廢料再生研發新興產

    品,建立「產地團體商標」與「區域品牌商標」,帶動客庄產業競爭力,促成上、

    中、下游異業廠商結盟。整體共輔導 72 家業者與客家地區產業緊密合作,開發超

    過 15項創新商品,後續帶動整體客庄產業產值達 10億元以上,有效利用創新技術

    加值客家產業。

    18.辦理「客庄智慧樂活 4G 應用服務計畫」,以行動寬頻為基礎,建置「浪漫客」平臺

    &App,集結大眾運輸資訊、11 個縣市人氣景點、300 家特色店家介紹、900 項特色

    商品、195條特色遊程與 38 組優值套票組合,並提供「旅遊資訊」、「套票購買」、「旅

    遊拼圖」與「客庄玩互動」4 大功能,首創以電子套票專屬 QR Code 方式結合食宿

    遊購行,只需要攜帶 1 個 QR Code,就能輕鬆及經濟地客庄走透透!為了讓客庄在

    地產業活絡,藉由網路突破時空的限制及尋求國內外知名企業共組「智慧觀光聯

    盟」,以在地客庄故事設計秘境遊程,並導入客家特色商品行銷至國內外旅客,加

    速客庄觀光產業的轉型,預估能為在地業者增加 25%的收益,創造至少 3,500萬元

    產值。

    19.辦理「青年新創客家事業競賽暨媒合輔導計畫」:完成「青年新創客家事業競賽」,

    共 33 位新創事業參賽,經組建輔導團,協助事業經營、行銷推廣,並提供聯合展

    售會、創業講堂等輔導行銷資源,成功媒合輔導團隊共 34 案,尋找新創事業關鍵

    資源與合作模式,共遴選 12 位優勝青年核發獎勵金,協助穩定就業 140 人。後續

    並提供參與大型展會之展售機會,藉由觀摩學習、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累積行銷能

    力與經驗,並提升新創事業能見度。

    20.辦理「2017 臺灣客家產業博覽會」及參與國內外旅展:辦理「2017 臺灣客家產業

    博覽會」,為期 9天的博覽會共邀請 108家業者參與展售,吸引超過 35萬的參觀人

    潮,有效帶動客家產業持續茁壯發展的多元效益;另參與「2017高雄旅行公會國際

    旅展」,邀請 21家本會輔導業者參展,吸引 29萬 6,963人次參觀;參與「2017東

    京旅展」,多元推廣臺三線觀光資源,吸引 19萬 1,500人次觀展。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7

    21.辦理「『客家美食 HAKKA FOOD』認證餐廳第 3期輔導計畫」:首次辦理客家廚師海外

    參賽培訓,協助客家廚師赴海外參賽,計有 11 名選手榮獲國際賽事獎牌殊榮,另

    邀請新加坡米其林一星餐廳及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院之國際名廚來臺與國內客家

    餐飲業者進行國際廚藝交流及對話,實際走入客庄傳統市場尋找在地食材,研發具

    國際認同口味之創新客家特色料理。

    22.辦理「2017 客家美食料理比賽」:與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宜蘭縣政府共同辦

    理,包含桃園市政府「客味飄香醬最好」、臺中市政府「花香、果香、客醬香」、臺

    南市政府「府味客家~醬缸美食」及宜蘭縣政府「客醬蘭陽 當好食」。4 區報名參

    賽隊伍合計 179 隊,並邀請 90 家客家特色商品業者到場參加,共吸引逾 3 萬人次

    參觀,有效推廣客家美食及產業。

    23.辦理「106-108年客家美食整合推廣計畫」:結合社區、美食公協會及相關業者辦理,

    包含客庄社區人才培力 12場次、田野調查辦桌活動 12場及「客庄慢活‧慢食‧漫

    遊趣」在地餐桌 10 場,共計 992 人次參與,有效推廣客家美食在地餐桌體驗,帶

    動客家美食與客庄輕旅行等相關產業發展。

    24.辦理「2017客家宴廚藝競賽」及參與「2017 臺灣美食展」:號召四星級以上旅館業

    者共同參與「2017 客家宴廚藝競賽」,打造別具客家味的幸福饗宴,讓客家飲食文

    化朝精緻及特色化發展,另參與「2017臺灣美食展」,邀請 20家本會輔導業者參展,

    吸引 16萬 2,191人次參觀,有效行銷推廣客家美食產業。

    25.辦理「2013-2015臺灣客家特色商品網路商城暨行銷推廣計畫」:完成 6場「臺灣客

    家特色產業電子商務」實務課程、「購物優惠訊息」372次、3場「虛擬好客卡」巡

    迴宣傳活動及 7場網路商城創意行銷活動,提升客家產業能見度及競爭力。

    26.為輔導地方政府推動客家聚落保存及發展再利用,落實客家基本法之客家文化重點

    發展區政策,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客家社區聚落空間保存及再利用計畫 16 案,積極

    鼓勵地方政府主動提案辦理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 127案,結合地方政府及社

    區民眾之參與,共同打造客庄優質文化發展空間,整合客庄現地文化涵養,形成客

    家文化的體驗空間。

    27.補助辦理客家文化設施活化經營相關之藝文表演、文物展覽、研習、營運管理等事

    項,計 26案。

    28.辦理「2017客家桐花祭」:中央與地方合作聯合苗栗縣等 13縣(市)、28鄉(鎮、市、

    區),以「拜伯公」展現客家與土地的連結,由虔敬的伯公祭拜儀式展開活動序曲,

    舉辦 8天的不插電音樂藝文展演;提供「客家桐花祭」APP下載,製作行動版網站,

    整合中央氣象局、交通部觀光局等相關部會資料,民眾可即時取得桐花開花情況、

    推薦景點、好康優惠,以及桐花景點即時氣象、旅宿交通等資訊。

    29.辦理「2017客庄十二大節慶」:遴選出 15個節慶,搭配本會「客家桐花祭」、「客家

    傳統戲曲收冬戲」及「六堆嘉年華」,整合為全年 18個系列活動,並建置客家節慶

    網站整體宣傳。

    30.辦理「106全國客家日」活動:為彰顯客家族群對臺灣多元文化之貢獻,呼應「221

    世界母語日」,鼓勵全國民眾一起說客語,結合 19縣(市)政府及民間企業,在當

    天辦理「歡迎講客」活動,並安排 2場客家歌舞快閃活動;建置「全國客家日」網

    站,整合全臺各地「全國客家日」活動訊息,提供民眾查詢。

    31.辦理「2017六堆嘉年華-第 52屆六堆運動會」活動:於 4月 28 日假屏東縣萬巒鄉

    辦理「鬧熱客庄踩街」,及邀請知名紙風車劇團演出「六堆的故事」;於 4 月 29 日

    至 30 日假屏東縣萬巒國中及萬巒國小等地辦理六堆運動會,合計約 1 萬 4,900 人

    次參與。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8

    32.辦理 2017 精緻客家大戲《膨風美人》巡演活動:由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擔綱演出,

    於 7 月 21 日至 12 月 23 日在臺中市、花蓮縣、桃園市、高雄市、苗栗縣、新竹縣

    及臺北市等 7縣(市)巡演 7場次,合計約 5,200人次觀賞。

    33.辦理 106 年度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補助桃園市等 10 個鄉(鎮、市、區)及文和傳

    奇戲劇團等 9個劇團,自 11月 25日至 12月 23 日於桃園市、苗栗縣、臺中市、南

    投市、花蓮縣、臺東縣、新北市、高雄市及新竹縣等 9縣(市) 巡演 15場次,合計

    約 5,000人次觀賞。

    34.辦理補助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地方政府、國內民間團體及公私立各級學校計 537

    案;辦理「106 年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訪查計畫」計訪查 150 場次,實地了解補

    助單位辦理情形。

    35.辦理輔導藝文團隊成長計畫:補助 44 個客家藝文團隊,提升藝術表演能力,培植

    客家藝文人才,並提供展演平臺。

    36.辦理「旅程,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透過客家攝影家作品展現臺三線客庄人文

    自然風情,自 105年 12月 6日至 106年 9月 15 日分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桃園光

    影文化館、臺灣客家文化館、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新竹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國父紀念館及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北棟等地,共辦理 7 場展覽,觀展人次達 2

    萬 2,000人次。

    37.辦理「106 年藝文活動重點推展主題-藝術家進駐臺三線客庄聚落計畫」:邀請藝術

    家於臺三線客庄駐村,共計核定補助 9 個民間團體及 2 所學校辦理,邀請 18 位藝

    術家分別進駐芎林、關西、橫山、北埔、竹東、頭份、峨眉、三灣、卓蘭、石岡及

    東勢等地,於 12月底完成進駐計畫及成果發表。

    38.辦理「行行臺三聽浪漫」交響音樂會:委託陳樹熙教授創作具臺三線地方特色之交

    響曲,並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於 106年 9月 23日至 10月 28日,在苗栗縣、

    桃園市、臺北市、新竹縣及臺中市等 5縣(市)巡演 6場次,合計約 3,800人次觀賞。

    39.推動客家語言復甦,辦理客語能力分級認證(幼幼、初級、中級暨中高級):為使

    客語向下扎根,提升幼童之客語能力,106年 5月 20日及 21日辦理「幼幼客語闖

    通關」遊戲式客語能力認證,計有 7,095位滿 5足歲的幼童參與認證,6,501位幼

    童完成認證;透過數位認證系統,同時完成聽力、口語及閱讀測驗,106 年度「客

    語能力認證數位化初級考試」業於 9 月 3 日及 10 日分 2 梯次辦理,計 8,543 人報

    名,實際到考 6,793人,共計 4,122人合格;其中 19歲以下考生計 1,910 人合格,

    占合格人數 46.34﹪;106 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於 11 月 18 日舉行,

    計 4,796 人報名、3,502 人到考,共計 2,465 人合格,其中中級合格者計 1,616

    人,中高級合格者計 849人;另 19歲以下考生計 696人合格,占合格人數 28.23%。

    40.推動客語薪傳師制度:106 年度經本會審查通過認定之客語薪傳師計 110 人;106

    年度「客語薪傳師傳習補助計畫」,共計核定客語薪傳師 465人次,開辦 754班(含

    府際協力推動客語薪傳傳習試辦計畫),約有 10,626人次參與,期結合社區、學校、

    家庭傳承客家語言及文化。另為提升客語師資專業知能,增進客語傳習服務之成

    效,進而傳承並發揚客家文化,辦理 32場「客語師資培訓」,計有 771人次參與。

    41.推動客語深根服務計畫:為落實在地化及融入親子共學概念,106 年與桃園市等 6

    個地方政府及義守大學等 2所大專校院合作辦理「客語深根服務計畫」暨「客語薪

    傳試辦計畫」,計 343班、7,014人次參與。

    42.推動客語沉浸式教學試辦計畫:於學校中營造自然使用客語溝通及教學環境,將語

    言與教學內容結合,提升學童學習客語之興趣,並定期辦理師資培訓課程,加強客

    語教師專業知能,讓客語教學從「語言教學」逐步發展為「教學語言」,106年度計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9

    有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新竹市、苗栗縣、屏東縣及花蓮縣等 8個縣

    (市)辦理,計 51所學校(含幼兒園) 121班、2,485位學生參與。為擴大推動成效,

    於 106年 8月 10日與教育部會銜推辦「客語沉浸式教學試辦專案計畫」,藉由學校

    教育體系,擴大推動成效,106學年度共計 63校(園)、133班、2,790 位學生參與。

    43.辦理客語生活學校計畫:106 年度共補助 567 所學校辦理,另為促進各校交流觀摩

    學習,辦理 106 年度「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分別於 10 月 14 日、10 月 21

    日辦理北、中、南及東區初賽,計 378 校、568 隊、5,292 人參賽,並於 11 月 11

    日舉辦總決賽,共計有 103校、123隊、1,230人參賽。

    44.推動公事客語無障礙環境:以合作或補助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推動

    客語無障礙環境,期使 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逐年增加客語普及率。106年度

    計有 30件(公部門 18件、民間團體 12件)申請推動客語無障礙環境補助案。

    45.委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營運客家電視頻道,提供 24 小時電視節目

    服務,全年度計製播生活資訊、兒少、音樂綜藝、戲劇、戲曲、紀錄片、公眾近用

    及新聞等各類型節目,106 年度完成新製節目計 1,096.6 小時,購片及重製節目計

    350.5小時。

    46.完成全國頻道客家廣播電臺-講客廣播電臺之北(竹子山)、南(中寮)2轉播站建

    置,並於 6月 23 日正式開播,以客家語言文化傳承為使命,服務對象包含「兒童」、

    「青少年」、「銀髮族」、「公眾近用」等各年齡層聽眾,並兼有四海大平安等五

    大客語腔調節目,提供全天 24小時收聽服務。

    47.為推動成立「客家公共廣播電視集團」,建立客家永續發展體制,106 年度積極辦

    理相關先期規劃,包括本會內部意見整合及召開意見交流會議、舉辦公聽會、法案

    公告 60 日及函請行政院所屬機關表示意見等外部意見蒐集,已完成草案內容之修

    正,將依法定程序持續辦理相關審查作業。

    48.委託卡通電視節目配音案,完成 4部卡通重製配音為 6種客語腔調(南北四縣、海

    陸、大埔、饒平、詔安),並壓製 DVD,將做為客語教材推廣之用,促進客語向下

    扎根。

    49.委託製播《gogo講客話》第 2季客語教學電視節目,節目內容包括四縣腔及海陸腔,

    並與 LiTV、愛奇藝、FB及 YouTube等網路平臺合作播出;補助製播《哈客寶貝園》

    等 11案客家議題電視節目,以提高客家語言、文化之能見度。

    50.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等公營廣播電臺合作製播 7案客家廣播節目;委託竹科廣播、

    人人廣播等民營廣播電臺,合作製播 2 案客家音樂廣播節目;補助製播 29 案客語

    廣播節目及專案補助 5案串聯客語電臺聯播客語廣播節目。

    51.維運客家兒童網站「好客小學堂」及「好客 ING-客家影音網路平臺」,並辦理相

    關網路行銷活動及電子報發行。

    52.本會委製或補助之廣播電視節目獲獎紀錄摘要:

    (1)委製廣播節目:《天下事客家心》入圍 106年度第 52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

    節目主持人獎(徐嬿、黃紹彬)。

    (2)委辦客家電視頻道:106年度客家電視節目入圍(入選、獲推薦)紀錄,發揮正面

    之社會影響力:

    A. 客家電視 Station ID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之傳達設計紅點獎。

    B.《守護寶地》入圍韓國首爾戲劇獎電視電影單元。

    C.《小樹歪歪》榮獲信誼兒童動畫獎臺灣組動畫短片評審特別獎、入圍日本賞

    2017年幼兒教育類別。

    D.《創業,有事嗎?》榮獲日本賞 2017年青少年教育類別之「優秀賞」。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0

    E.電視電影院《守護寶地》主題曲「欺我庄」獲新加坡亞洲電視獎電視電影院

    主題曲獎。

    F. 2017年第十六屆卓越新聞獎,記者陳君明、蔡裕昌之「客家新聞雜誌-移住.

    宜住」系列報導入圍深度報導獎。

    G. 2017年第十六屆卓越新聞獎,編輯組高瑋謙之「當晝新聞」入圍每日新聞節

    目獎。

    H.《客家劇場—明天一起去樂園》入圍 106年度第 51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獎、

    戲劇節目女配角獎(洪子涵,藝名:安唯綾)、戲劇節目編劇獎(溫慧明、彭

    怡菁)。

    I.《創業,有事嗎?》入圍 106年度第 51屆電視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

    J.《我的 No.1表情》榮獲 106年度第 51屆電視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

    K.《小 O 事件簿》榮獲 106 年度第 51 屆電視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向

    盛言)、入圍兒童少年節目獎。

    L.《客客客棧》入圍 106年度第 51屆電視金鐘獎動畫節目獎。

    M.《朱介任/電視音樂專輯》入圍 106 年度第 51 屆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

    演獎。

    N.《鄭慧玲/HAKKA NIGHT我的觀點》入圍 106年度第 51屆電視金鐘獎非戲劇

    類節目導演獎。

    O.《楊淇勝、陳昱廷/二二八.柒拾-少了一個之後》入圍 106 年度第 51 屆電視

    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

    P.《小 o 事件簿:總統聽我說》入選美國灣區國際兒童影展(Bay Area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Q.《小 o事件簿:反空汙大作戰》榮獲印度環境影展(CMS VATAVARAN)最佳環境

    保護短片;入圍加拿大班芙電視節(Banff World Media )非劇情類兒少節目、

    入選美國灣區國際兒童影展(Bay Area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R.《柿子色的街燈》入選美國 REDCAT兒童影展(REDCAT International),並獲

    美國羅斯威爾博物館與藝術中心兒童影展(Rosewell Museum and Art)邀映。

    S.《大自然生趣:家在遠方》入選美國灣區國際兒童影展 (Bay Area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入選美國希科里兒童影展

    (Childre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入圍印度環境影展(CMS

    VATAVARAN) 野生動物保育短片。

    T.《客客客棧—太前衛啦!讓你童年崩壞的客家音樂?!》獲新加坡亞洲阿波

    羅獎(Asia Apollo Award) 線上短片獎。

    U.《小 o事件簿》、《喔走!48小時》、《奧林 P 客》、《麼个麼个》獲臺灣媒

    體觀察基金會 106年優質兒少節目推薦五星獎。

    53.完成「2017客家貢獻獎徵件」、「106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講客廣播電臺 LOGO

    票選活動」、「2017 六堆運動會」、「2017客家桐花祭」、「106年度客語能力初

    級認證」、「講客廣播電臺開播」、「106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2017

    客家貢獻獎頒獎」、「106年度臺灣客家產業博覽會」及「客家音樂歌舞劇《天光》」

    等整合行銷宣傳案或電視託播宣傳案,運用多元傳播媒體整合行銷傳播方式,推廣

    本會多項重要活動與政策,觸及閱聽眾達數千萬人次。

    54.配合「講客廣播電臺」開臺,陸續辦理講客廣播電臺 LOGO 徵選及網路票選活動,

    透過社群媒體 Facebook 人氣粉絲團及網路論壇貼文,引發網友討論及話題熱潮,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1

    累計投件數超過 1,500件;同時與網路人氣插畫家四小折合作,推出系列催票圖文,

    於平面及網路媒體露出,統計網路超過 10 萬人次參與網路投票,為講客廣播電臺

    創造知名度與好感度。另舉辦講客廣播電臺開播茶會,以 open studio形式,邀請

    蔡英文總統蒞臨開播,計有 800餘位各界人士與會,共同見證客家傳播史上重要里

    程碑。

    55.為累積臺灣客家於全球文化地景中的聲量,並藉此與國際社群分享客家文藝復興的

    浪漫底蘊,首次推辦客家文學外譯案,以日本為主要目標地區,精選鍾肇政《歌德

    激情書》、李喬《藍彩霞的春天》、甘耀明《冬將軍來的夏天》,以及曾貴海、利

    玉芳兩位作者的新詩選集,由國內中日翻譯名家邀集團隊全文精譯,以帶領日本讀

    者透過臺灣新舊世代客籍作家的不同文類作品。

    56. 106年度持續辦理「10-106年度客家文化資源回顧與展望計畫」(中區、南區、東

    區)、「106年度臺三線客家文化資源深入主題調查案」,及「2017-18客庄文化資

    源普查」(桃園市楊梅區、新竹縣竹東鎮、苗栗縣大湖鄉、臺中市豐原區、高雄市

    六龜區及屏東縣新埤新、佳冬鄉)等調查案,藉由主題式及系統性調查,盤點客庄

    各項珍貴文化資源,保存瀕危、珍貴的客家傳統文化;另,完成數位臺灣客家庄網

    頁改版,並建置台三線專區,以親近使用者的介面展現客家文化資源調查數位化成

    果。

    57.結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之客家歷史文獻,合作辦理「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透

    過文獻與研究持續進行多項專題之探討撰編;以客家文學為主題,節錄 12 篇客籍

    作家經典文學作品,印製「2018年好客日誌」,並結合專屬網站,推廣客家文學與

    語言;另依據本會「客家出版品補助作業要點」持續獎勵客家出版品流通與推廣,

    106年度共核補 66件各式單一及連續平面出版品、有聲出版品、客語教材及網際網

    路出版品

    58.研究發展傳創計畫,積極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合作,分別與印尼客家博物館簽屬客家

    文化交流合作備忘錄、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及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簽署三

    方學術研究交流合作協定書,完成辦理 2017博物館與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9次場

    客家論壇與全球客家講座、客庄節慶繪本-《熱鬧个收冬戲》、《六堆運動會的秘

    密》並行銷推廣繪本講說人才培訓計畫、紀念品及公仔設計暨行銷推廣活動案、與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合作辦理研究計畫及學術交流工作坊。

    59.推廣客庄文化教育扎根計畫,已辦理環境教育課程及系列文化體驗活動,計有

    10,305人次參與體驗課程。另為厚植客家社群力量,積極招募客家志工隊,已訓練

    合格授證志工合計 324位,並辦理 65場次志工訓練課程。

    60.文資典藏計畫,已完成文獻文物捐贈相關活動、與客家有約推廣活動、客籍攝影家

    作品數位典藏第三期計畫、六堆地區礱間家族典藏資源推廣運用計畫等,並完成階

    段性工作成果。

    61.南北園區透過不同領域的展示內容及多元豐富的藝文演出,展現客家文化在各種時

    空下的風貌。展示部分,規劃人物、文化、產業、藝術、工藝或社會運動等各類主

    題特展,並積極辦理常設展更新的先期計畫;展演活動部分,亦配合農曆春節、中

    秋節等歲時節慶,辦理客家慶典及各類藝文活動。

    62.建構跨域整合 客家雙燈塔亮點廊帶,除進行規劃建置田園生態地景體驗區外,亦

    辦理生態教育體驗活動計 10 場次,共計 808 人次參與,充實遊客生態及環境教育

    與文化體驗之能力。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2

    (二)施政計畫分項說明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本年度: 一、綜合規

    劃發展

    一、綜合規劃客

    家政策及法規

    一、辦理全國客家

    會議暨客家貢獻獎。

    已完成「106年全國客家會議暨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於 106年 9月 25日假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臺北院區辦理完竣,總計 546人出席。

    二、辦理客家政策調查。

    委託辦理「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推估客家族群之人口數、了解行政區域分布、語言能力及認同情形。

    二、客家文化躍升計畫—知識體系發展計畫

    一、補助大學校院客家學術機構發展客家學術研究。

    補助大學校院客家學院、系所或研究中心,計補助35校 146件計畫。

    二、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及客家青年創新發展獎。

    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43件(含創新計畫)及頒發106年度「客家青年創新發展獎」5人。

    三、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26件。

    四、辦理國家級客家知識體系計畫。

    以專案計畫方式推動海外及在地客家研究,並推展客家研究成果之出版。

    五、補捐助辦理青年客家公共論壇計畫。

    補助在地團體辦理青年客家公共論壇 8案。

    三、資訊發展暨管制考核

    一、確實本會資訊

    管理及安全制

    辦理「資訊服務管理、資訊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管理制度建置服務」,本會及所屬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之資訊安全管理通過 ISO 27001:2013 第二年複驗,達到提升資訊服務品質與效能,並強化資訊安全整體防護能力及落實個人資料保護之目標。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3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二、辦理「加速行

    動寬頻服務及

    產業發展方案

    -智慧客家樂

    活 4G應用服務

    計畫」之智慧

    客家跨域整合

    計畫

    辦理「原創漫畫智慧創生:客籍漫畫家作品虛擬博物館與實境遊戲應用計畫」,以「客籍漫畫家作品」為核心,藉由創新科技的新興媒介輔助,完成「客家漫畫數位博物館與電子書建置計畫」、「客家文化學院虛擬博物館漫畫典藏室」、「四郎真平虛擬實境遊戲」、「兒童客家擴增實境遊戲」、「漫畫三傑:台灣本土漫畫的時代意義與想像創作」、「評估客委會社群媒體與輿情分析工具使用之現況」及「竹東山歌典藏」。

    四、推動海外合作交流工作

    一、辦理全球客家

    文化會議、海

    外客家行動灶

    下計畫。

    (一)全球客家文化會議:8月 4 日至 8 月 6 日舉辦「2017 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暨臺灣客家懇親大會在美洲」,係本會首次將全球客家文化會議結合海外客家社團所舉辦之跨區域大型年會,約 602人參加。 (二)海外客家行動灶下:以推廣「客家美食料理」為主題,106年度規劃套裝研習課程,示範客家經典料理及客家在地創意料理教學及學員體驗實作課程,辦理大洋洲團共 8 場466 人次;北美洲團共 14場 1,011 人次;東南亞團共 11場 605人次。總共 33場 2,082人次。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4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二、派員參加海外

    客屬重要會議

    及交流活動。

    (一)4 月 7 日至 11 日率團參加「日本關西崇正會第50 屆會員懇親大會暨世界客 屬 總 會 日 本 支 部 年會」、「東京崇正公會創立54周年暨第51屆會員懇親大會」,約 750人參加。 (二)8 月 4 日至 11 日率團參加「2017 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暨臺灣客家懇親大會在美洲」,係本會首次將全球客家文化會議結合海外客家社團所舉辦之跨區域大型年會,約 602人參加。 (三)9 月 8 日至 9 月 11 日率團赴馬來西亞參加客家文化交流活動,並考察當地學術文化、傳播媒體推動成果,以作為本會未來規劃相關業務之參考。 (四)11月 17日至 11月 24日率團前往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參加亞洲臺灣客家聯合總會11月18日舉辦之第二、三屆總會長交接典禮暨國際客家組織論壇,11月 19日出席於新加坡舉辦之第 11屆客家歌謠觀摩會活動,除聯繫客家鄉親情誼,並考察越南、印尼及新加坡地區文化、產業推動成果,以作為本會未來規劃相關業務之參考。

    三、客庄南向國際

    合作交流專案

    106年於既有的基礎上,接續推展雙向與深耕交流,業核定補助新竹縣兩河文化協會等 5 個國內客庄社區團隊,前往東南亞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區之客庄聚落進行在地文化資源調查與互動交流,並邀請在地客庄團隊來臺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5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進行客家文化交流活動,建立國內外客庄資源之整合平臺,達雙向互惠及資源共享之利。當年度參與海內外客庄深度合作交流之人次為 134 人次,超出原訂目標值 100人次。

    四、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

    為鼓勵青年參與國際事務,促進海內外客家文化交流,展現臺灣客家多元樣貌,遴選出 11位客家後生籌組「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於 8月 3 日至8 月 16 日赴美洛杉磯、華盛頓、休士頓及紐約 4 大城市進行親善訪問、國際事務觀摩學習及文化交流活動。

    五、海外客家藝文

    團隊赴海外巡

    迴表演交流活

    動。

    遴派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前往澳洲及紐西蘭進行巡演;生祥樂團前往泰國參加「2017 臺灣觀光文化展」、前往加拿大參加臺灣文化節活動;山狗大樂團辦理「第 11屆客家歌謠觀摩會」活動等,藉由派團赴海外參與當地主流社會大型活動展演及論壇,鼓勵與其他海外青年相互學習交流,促進客家青年公共參與。

    六、補捐助推動海

    內外客家文化

    交流及全球客

    家日推廣計

    畫。

    106 年共核定補助 65 案辦理海外客家藝文展演、學術文化等交流活動,以傳揚臺灣客家文化,並配合客庄 12 大節慶-全國客家日,辦理全球客家日活動。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6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二、客家文化產業發展

    一、客家文化產業輔導創新育成

    一、辦理客家特色產業輔導計畫。

    (一)「客庄智慧樂活 4G應用服務計畫」:以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為範圍,遴選農特產品、客家美食、傳統工藝、特色民宿及旅宿業等類別之特色店家,並將其上架於本計畫建置之「浪漫客」平臺與 App,以利整體行銷;另輔以電子商務、資通訊技術與社群網路行銷等輔導課程,協助業者提升資訊應用能力,適應新型態之觀光消費商業模式,業完成輔導112家業者。 (二)為推廣並形塑客家特色商品優質形象,提升臺灣客家特色商品市場能見度,透過受理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相關客家產業民間團體,推薦在地特色商品申請登錄作業,將符合臺灣客家之歷史性、文化性、獨特性或唯一性等特質之一之各項商品登錄成為「Hakka TAIWAN 臺灣客家」商品,計完成輔導登錄 212件。

    二、補捐助辦理客家文化加值產業研發推廣。

    辦理「推動特色產業人才培育及創新加值計畫」,透過經費補助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辦理客家產業人才培育、研發設計、推廣活動及產業聚落形塑,促進客庄產業發展,計補助30個地方政府及22個民間團體,合計 52案。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7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三、辦理客庄區域產經整合發展計畫。

    辦理「客家特色產業亮點業者輔導暨東部客庄區域產經整合計畫」以「米香廊道」及「文化創意」主題,完成 20家亮點業者個案輔導及改造,並按亮點產業輔導成果特色,打造示範觀光遊程,且為擴大計畫效益,整合 6 家主題產業亮點輔導業者、14 家東部輔導亮點業者及 25個在地著名景點,連接成 12條特色遊程(7條 1日遊及5 條 2 日遊),後續將持續與旅行社合作,開發旅遊商品,將軟、硬體發展有效鏈結,擴大產業價值鏈。

    四、辦理「客家產業群聚創新推動計畫」。

    以「創新、就業、再生」為核心之經濟發展新模式,導入創新科技以調節產期及產能,並針對客庄農產品廢料再生研發新興產品,建立「產地團體商標」與「區域品牌商標」,輔導 72家業者與客家地區產業緊密合作,開發超過15 項創新商品,後續帶動整體客庄產業產值達 10億元以上,有效利用創新技術加值客家產業。

    二、客家文化產業行銷推廣

    一、辦理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暨客家產業博覽會產業推廣計畫。

    (一)參與「2017 高雄旅行公會國際旅展」,邀請 21家本會輔導業者參展,吸引 29萬 6,963人次參觀;另參與「2017 東京旅展」,多元推廣臺三線觀光資源,吸引 19萬 1,500 人次觀展。 (二)完成「2017 臺灣客家產業博覽會」,為期 9 天的博覽會共邀請 108 家業者參與展售,吸引超過 35 萬的參觀人潮,有效帶動客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8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家產業持續茁壯發展的多元效益。 (三)完成 6 場「臺灣客家特色產業電子商務」實務課程、「購物優惠訊息」372次、3 場「虛擬好客卡」巡迴宣傳活動及 7 場網路商城創意行銷活動,提升客家產業能見度及競爭力。

    二、辦理客家美食國際推廣暨客家特色餐廳輔導發展計畫。

    (一)首次辦理客家廚師海外參賽培訓,協助客家廚師赴海外參賽,計有 11名選手榮獲國際賽事獎牌殊榮,另邀請新加坡米其林一星餐廳及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院之國際名廚來臺與國內客家餐飲業者進行國際廚藝交流及對話,實際走入客庄傳統市場尋找在地食材,研發具國際認同口味之創新客家特色料理。 (二) 結合地方政府辦理「2017 客家美食料理比賽」,包含桃園市政府「客味飄香醬最好」、臺中市政府「花香、果香、客醬香」、臺南市政府「府味客家~醬缸美食」及宜蘭縣政府「客醬蘭陽 當好食」。4區報名參賽隊伍合計 179隊,並邀請 90 家客家特色商品業者到場參加,共吸引逾 3 萬人次參觀,有效推廣客家美食及產業。 (三)結合社區、美食公協會 及 相 關 業 者 辦 理「106-108 年客家美食整合推廣計畫」,包含客庄社區人才培力 12場次、田野調查辦桌活動 12場及「客庄慢活‧慢食‧漫遊趣」在地餐桌 10 場,共計 992人次參與,有效推廣客家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19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美食在地餐桌體驗,帶動客家美食與客庄輕旅行等相關產業發展。 (四)號召四星級以上旅館業者共同參與「2017 客家宴廚藝競賽」,打造別具客家味的幸福饗宴,讓客家飲食文化朝精緻及特色化發展,另參與「2017 臺灣美食展」,邀請 20 家本會輔導業者參展,吸引 16萬2,191 人次參觀,有效行銷推廣客家美食產業。

    三、辦理青年新創客家事業競賽暨培訓輔導計畫。

    完成「青年新創客家事業競賽」,共 33 位新創業者參賽,經組建輔導團,協助事業經營、行銷推廣,並提供聯合展售會、創業講堂等輔導行銷資源,成功媒合輔導團隊共 34案,尋找新創事業關鍵資源與合作模式,共遴選 12 位優勝青年,核發獎勵金,協助穩定就業 140 人。後續並提供參與大型展會之展

    售機會,藉由觀摩學習、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累積行銷能力與經驗,並提升新創事業能見度。 此外,所建置之「創業HAKKA GO」資訊及推廣平臺,鏈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青年創業圓夢網」,提供相關部會、單位之創(就)業及輔導育成資訊,於平臺分享有關法律、財稅、營運方向、行銷策略、創業成功案例等創業知能及經驗,對於創業青年所遭遇問題,並有客家創業諮詢專線提供解答。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0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四、補捐助辦理青年新創客家事業競賽暨培訓輔導計畫。

    完成「青年新創客家事業競賽」,共遴選 12 位優勝青年,每位獲頒 40萬元獎勵金,合計 480萬元。

    三、協助營造客家文化生活環境

    辦理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輔導及審查工作。

    (一)106年度召開3次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複審會議,共核定 143 項計畫,補助金額計 9億 3,660萬元,及辦理 1 次客家文化設施活化經營計畫審查會議,核定 26項計畫,補助金額計 6,314 萬 5,000元。 (二)計畫執行期間不定期進行輔導及督導工作。

    三、文化教育推展

    一、客家文藝發展 之 推 動與輔助

    一、辦理推展客家文化藝術計畫。

    (一)辦理補助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地方政府、國內民間團體及公私立各級學校計 537案;辦理「106年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訪查計畫」計訪查 150 場次。 (二)辦理「旅程,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透過客家攝影家作品展現臺三線客庄人文自然風情,自 105年 12月 6日至 106年 9月15 日分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桃園光影文化館、臺灣客家文化館、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新竹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國父紀念館及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北棟等地,共辦理 7場展覽,觀展人次達 2萬 2,000人次。 (三)辦理「106年藝文活動重點推展主題-藝術家進駐 臺 三 線 客 庄 聚 落 計畫」:邀請藝術家於臺三線客庄駐村,共計核定補助 9個民間團體及 2 所學校辦理,邀請 18位藝術家分別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1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進駐芎林、關西、橫山、北埔、竹東、頭份、峨眉、三灣、卓蘭、石岡及東勢等地,於 12月底完成進駐計畫及成果發表。

    二、辦理扶植客家藝文團隊成長及創新發展客家文藝展演計畫。

    (一)辦理輔導藝文團隊成長計畫:補助 44個客家藝文團隊,提升藝術表演能力,培植客家藝文人才,並提供展演平臺。 (二)辦理 2017精緻客家大戲《膨風美人》巡演活動:由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擔綱

    演出,於 7 月 21 日至 12月 23 日在臺中市、花蓮縣、桃園市、高雄市、苗栗縣、新竹市及臺北市等 7縣(市)巡演 7 場次,合計約 5,200人次觀賞。 (三)辦理 106 年度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補助桃園市等 10個鄉(鎮、市、區)及文和傳奇戲劇團等 9 個劇團,自 11 月 25 日至 12月 23 日於桃園市、苗栗縣、臺中市、南投市、花蓮縣、臺東縣、新北市、高雄市及新竹縣等 10 縣(市) 巡演 15 場次,合計約 5,000人次觀賞。 (四)辦理「行行臺三聽浪漫」交響音樂會:委託陳樹熙教授創作具臺三線地方特色之交響曲,並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於106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28 日,在苗栗縣、桃園市、臺北市、新竹縣及臺中市等 5 縣(市)巡演 6 場次,合計約 3,800人次觀賞。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2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三、辦理跨域型客家文化活動計畫。

    (一) 辦理「2017客家桐花祭」:中央與地方合作聯合苗栗縣等 13縣(市)、28鄉(鎮、市、區),以「拜伯公」展現客家與土地的連結,由虔敬的伯公祭拜儀式展開活動序曲,舉辦 8天的不插電音樂藝文展演。 (二)辦理「106 全國客家日」活動:為彰顯客家族群對臺灣多元文化之貢獻,呼應「221 世界母語日」,鼓勵全國民眾一起說客語,結合 19縣(市)政府及民間企業,在當天辦理「歡迎講客」活動,並安排 2 場客家歌舞快閃活動;建置「全國客家日」網站,整合全臺各地「全國客家日」活動訊息,提供民眾查詢。 (三)辦理「2017 六堆嘉年華-第 52 屆六堆運動會」活動:於 4月 28日假屏東縣萬巒鄉辦理「鬧熱客庄踩街」,及邀請知名紙風車劇團演出「六堆的故事」;於 4 月 29 日至 30 日假屏東縣萬巒國中及萬巒國小等地辦理六堆運動會,合計約 1萬 4,900人次參與。

    四、辦理輔導地方客家節慶活動計畫。

    辦理「2017 客庄十二大節慶」:遴選出 15 個節慶,搭配本會「客家桐花祭」、「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及「六堆嘉年華」,整合為全年 18個系列活動,並建置客家節慶網站整體宣傳。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3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二、推展客家語言教育業務

    一、推動「客語薪傳師」制度。

    106 年度審查通過認定之客語薪傳師計 110人,106年計辦理 32 場次「客語師資培訓」。

    二、推動客語深根服務計畫。

    106年與桃園市等6個地方政府及義守大學等 2 所大專校院合作辦理「客語深根服務計畫」,計 343班、7,014人次參與。

    三、推動客語沉浸式教學試辦計畫。

    於學校中營造自然使用客語溝通及教學環境,將語言與教學內容結合,提升

    學童學習客語之興趣,並定期辦理師資培訓課程,加強客語教師專業知能,讓客語教學從「語言教學」逐步發展為「教學語言」,106年度計有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新竹市、苗栗縣、屏東縣及花蓮縣等 8 個縣(市)辦理,計 51 所學校(含幼兒園) 121班、2,485 位學生參與。為擴大推動成效,於 106年 8月 10日與教育部會銜推辦「客語沉浸式教學試辦專案計畫」,藉由學校教育體系,擴大推動成效,106 學年度共計 63校(園)、133班、2,790位學生參與。

    四、獎補助客語生活學校推動計畫。

    為推動學校客語教學生活化及鼓勵學校師生學習客語,補助 567 所學校辦理客語生活學校計畫。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4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五、辦理客語推廣相關競賽活動。

    (一)為促進各校交流觀摩學習,辦理 106 年度「全國 中 小 學 客 家 藝 文 競賽」,分別於 10月 14日、10月 21日辦理北、中、南及東區初賽,計 378 校、568隊、5,292人參賽,並於 11 月 11 日舉辦總決賽,共計有 103校、123 隊、1,230人參賽。 (二)與教育部共同辦理「全國語文競賽」,於 11月 25 日至 27 日舉行,其中客家演說 112 人,客家語朗讀 134 人及客語字音字形 122 人,共計 368 人參賽。

    六、辦理客語能力認證業務。

    (一) 106 年度「客語能力認證數位化初級考試」業於 9月 3日及 10日分 2梯次辦理,計 8,543人報名,實際到考 6,793 人,共計 4,122 人合格;其中 19 歲以下考生計 1,910 人合格,占合格人數 46.34﹪。 (二)106 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於 11月18 日舉行,計 4,796 人報名,實際到考 3,502 人,共計 2,465 人合格,其中中級合格者計 1,616 人,中高級合格者計 849 人;另 19歲以下考生計 696人合格,占合格人數 28.23%。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5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七、補助推動公事客語無障礙環境計畫。

    以合作或補助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推動客語無障礙環境,期使 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逐年增加客語普及率。106年度計有 30件(公部門 18 件、民間團體 12件)申請推動客語無障礙環境補助案。

    八、編印客語教材。 「106年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家長手冊(含 CD)」印製 1 萬 1,000 套,「106 年度客語能力認證初級基本詞彙與題庫(含 CD)」印製1 萬 7,000 套,「106 年度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中高級暨語料選粹(含 CD)」印製 7,700 套,並分送考生、各縣(市)政府及學校運用推廣。

    四、傳播行銷推展

    一、推展及輔導客家傳播媒體業務

    一、設立客家電視頻道,辦理相關頻道提供、節目傳輸、攝影棚租用、後製剪接、配音及各類節目、高畫質節目製播、採購等。

    委託公共電視辦理客家電視頻道,並完成委託經營、節目(含高畫質節目)製作、宣傳活動、短片製作、專屬網站維護、收視調查等相關工作,全年 24小時不間斷播出節目。

    二、推動成立「客家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辦理先期規劃相關事宜。

    (一)辦理推動成立「客家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相關先期規劃,包括本會內部意見整合及召開意見交流會議、舉辦公聽會、法案公告 60日及函請行政院所屬機關表示意見等外部意見蒐集,已完成草案內容之修正,將依法定程序持續辦理相關審查作業。 (二)完成全國頻道客家廣播電臺-講客廣播電臺之北(竹子山)、南(中寮)2 轉播站建置,並於 6 月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6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23 日正式開播,提供全天24小時收聽服務。

    三、製播多元客語腔調之客語教學電視節目。

    委託八大電視頻道,製播客語教學《gogo 講客話》電視節目:以雙主持人及外景進行活潑生動之客語教學,呈現客語之美與應用多樣性,已自 106 年 1月 16 日至 8 月 25 日於八大綜合臺、娛樂臺及第一臺播出 160集。

    四、製播推廣客語文化相關影音

    完成4部卡通重製配音為6種客語腔調(南北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並壓製 DVD,將做為客語教材推廣之用。

    五、運用廣播電臺、網路或多媒體傳播,推廣客家語言及文化。

    (一)自 106 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合作,於週六至週日上午 11 時 05 分至下午 13 時播出《哈拉哈客》、《客家鄉音》節目,週一至週五下午 12 時 25分至下午 12 時 30 分播出

    「過晝缽剌」文化單元。 (二)與警察廣播電臺合作,於 1 月至 6 月週一至週五上午 9時至 10時、上午 11 時至 12 時、下午 4時 30 分至 6 時 30 分、下午 8 時至 9 時之間播出《Music 音樂客》節目;7至 12 月同時段播出《Hag Music哈音樂》節目。 (三)與臺北廣播電臺合作,於週一至週五上午 11時至 12 時播出《來臺北做客》節目。 (四)與漢聲廣播電臺合作製播週一至週五,上午 5時至 6 時製播《客家幸福列車》節目、上午 11 時至12 時播出《客家幸福日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7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記》、下午 2時至 3時製播《天下事客家心》。 (五)委託 ICRT、竹科、人人廣播等 3 家民營廣播電臺,製播客語教學、文化、客家音樂廣播等節目,合計 3案,範圍擴及全國。 (六)維運客家兒童網站「好客小學堂」網站,計辦理2次網路行銷活動及1次焦點座談會議;維運本會客家影音暨數位典藏網路平臺「好客 ING」,106年計完成 391.34小時之影像數位化轉檔,並完成改版、辦理 1 場次焦點座談會議暨網聚活動,以及相關網路行銷推廣活動。

    六、鼓勵傳播媒體多元呈現臺灣客家語言、文化及亮點,提升客家能見度

    (一)106 年計補助客家議題電視節目 11案、客家意象電影 1 案,以扶植客家傳播產業之多元發展。 (二)專案補助串聯寶島客家、新客家、大漢之音、苗栗客家文化等 4 家中、

    小功率客語電臺,聯播客語廣播節目,包括《大家恁早!》、《樂來坐客棧》、《客家 365》、《客家咖啡館》及《社區生活》等 5案,收聽範圍遍及臺灣本島各縣市,106年每日播出5個節目,週間 4小時、週末 4小時。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8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二、推動客家整合行銷傳播業務

    一、推廣客家語言、文化、旅遊、產業等類型之宣傳短片、廣播廣告、平面媒體素材企劃設計製作費。

    (一) 完成「2017客家貢獻獎徵件」、「106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講客廣播電臺 LOGO票選活動」、「2017六堆運動會」、「2017 客家桐花祭」、「106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講客廣播電台開播」、「106年度客語能 力 中 級 暨 中 高 級 認證」、「2017 客家貢獻獎頒獎」、「106年度臺灣客家產業博覽會」及「客家音樂歌舞劇《天光》」等整合行銷宣傳案或電視託播宣傳案,運用多元傳播媒體整合行銷傳播方式,推廣本會多項重要活動與政策,觸及閱聽眾達數千萬人次。 (二)今年整合行銷宣傳案積極納入數位新媒體,並強調民眾互動及參與,例如「講客廣播電臺」Logo徵選及票選活動,透過社群媒體 Facebook人氣粉絲團及網路論壇貼文,引發網友討論及話題熱潮。此外,持續透過 Yahoo、Google、蘋果日報 APP、新頭殼、風傳媒、上報等網路媒體廣宣訊息,以達到與年輕族群溝通之目的。

    二、辦理電視、電影、廣播等媒體通路整合行銷傳播。

    三、辦理國內平面媒體通路刊登。

    四、辦理事件行銷、網路、戶外、新傳播媒體等通路整合行銷傳播。

    五、辦理客家文化海外整合行銷傳播,提升客家國際能見度。

    (一) 為累積臺灣客家於全球文化地景中的聲量,並藉此與國際社群分享客家文藝復興的浪漫底蘊,首次推辦客家文學外譯案,以日本為主要目標地區,精選鍾肇政《歌德激情書》、李喬《藍彩霞的春天》、甘耀明《冬將軍來的夏天》,以及曾貴海、利玉芳兩位作者的新詩選集,由國內中日翻譯名家邀集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29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團隊全文精譯,以帶領日本讀者透過臺灣新舊世代客籍作家的不同文類作品。 (二)與國際頻道合作製播台三線客家人文內涵節目,期透過跨國團隊,以不同視角發掘客家之美。

    六、辦理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整合行銷傳播計畫

    (一)拍攝剪輯長短版「臺三線形象短片」中、英、日語版,於日本網站投放,並刊登《RURUBU台湾》雜誌跨頁廣告,以帶動日

    本遊客前往台三線客庄觀光之意願。 (二)於資訊類及年鑑類出版品刊登「浪漫客平臺」及「臺三線遊程」等廣告,並透過網路 banner宣傳,俾利國人按圖索驥,走訪台三線。 (三)與天下雜誌合作,於「CWEF 經濟論壇」中呈現台三線片段,及置入相關文宣品,並由主委擔任與談人,與各國嘉賓暢談浪漫台三線之規劃與經營。

    七、辦理每日輿情蒐報、國內及國際媒體之資料建檔、新聞聯繫與發布等事宜。

    辦理客家新聞輿情蒐報,並配合本會重大業務進行新聞聯繫與發布。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30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三、辦理客家文化 資 源 調查、活化、運用及數位化相關事宜

    一、辦理客家族群文化專題研究計畫及籌編出版「臺灣客家系列叢書」。

    持續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辦理「從日據時期檔案看客家再移民」、「客家文化與空間聚落研究」及「客家鄉土教學與客家文化傳承」、「不只是山歌—臺灣客家音樂發展」、「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及「臺灣客家百工圖」等 6主題案。

    二、辦理客家文化資源數位化建檔相關事宜。

    辦理「2016-17 數位臺灣客家庄營運維護計畫」,針對「數位臺灣客家庄」網站進行改版完竣,並累積文化資源調查數位化。

    三、補捐助政府機關、學校、出版機構、民間團體及個人辦理客家出版計畫。

    106 年度共核補 66 件各式單一及連續平面出版品、有聲出版品、客語教材及網際網路出版品。

    四、辦理「客家文化躍升計畫-客庄文化資源保存及發展計畫」。

    106年度辦理「105-106 年度客家文化資源回顧與展望計畫」共 3 案、「106 年度臺三線客家文化資源深入主題調查」、「2017-18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共 6 案等調查案。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31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五、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規劃與營運

    一、南北園區營運及設施管理

    一、推廣客家教育與傳銷及人力服務計畫。

    本年度已完成參觀團體服務共計辦理 6,826 場,374,495 人次參與;南北園區環境教育課程包含共下來學習、插秧、踔田、除螺、割稻、碾米等環境教育課程,計有 10,305 人次參與體驗課程。另南北園區訓練合格授證志工計有324 位協助園區各項服務,並辦理 65場次志工訓練課程。

    二、研究發展暨傳創計畫。

    分別與印尼客家博物館簽署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備忘錄、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及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簽署三方學術研究交流合作協定書、辦理2017 博物館與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及與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合作辦理客家、巴色差會與太平天國展示研究規劃案、區域發展脈絡下的台灣客家研究-跨學科的視野學術交流工作坊;另辦理 9 場次客家論壇及全球客家講座;已完成客庄節慶繪本-熱鬧个收冬戲、六堆運動會的秘密,客家文化繪本講說人才培訓計畫 3 場次培訓課程暨成果發表會;辦理紀念品及公仔設計暨行銷推廣活動案,共徵稿 815件。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32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三、客家文化資產典藏資源應用及再發展計畫。

    臺灣客庄影像紀錄片剪輯計畫以臺灣客庄為主題,將目前已完成之 600 小時客庄影像紀錄檔,進行主題式短片剪輯,完成 20部主題短片;完成 9 場次與客家有約講座。並充實圖書資料中心館藏,本年度增加實體圖書本 493 冊、電子書85種、數位論文129冊、資料庫 2 種及視聽資料 28件。

    四、客家節慶活動暨藝文展演設施管理計畫。

    本年度南北園區共舉辦 17

    大項客家節慶、藝文交流展演、文化體驗學習及館場展示推廣等活動,總共辦理 119場次表演活動(計有 258個演出團次),累計參與 20萬 1,451人次;更新展示共計 12件,累計參觀 47萬 9,289人次。

    五、執行業務活動關聯計畫。

    六堆園區濕地公園綠能水資源再生及水圳生態體驗工程採購案,已結案。

    六、建構「跨域整合 客家雙燈塔」亮點廊帶。

    六堆園區田園地景、濕地生態環境、導覽及自行車路網設施優化工程案,於106 年 2 月 11 日完工,並於 3 月 26 日辦理啟用典禮;六堆園區生態島嶼望螢園火焰蟲培育計畫辦理10 場次,818 人次參與,充實遊客生態及環境教育與文化體驗之能力。

    七、建立區域服務中心設施。

    為提供遊客更優質服務,除將南北園區設備增能、導引指標強化及入口意象設置外,亦提供遊客各項諮詢、導覽、民眾接駁等貼心服務,另更透過主題性旅遊體驗行程及文化分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33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因應改善措施

    享講座,串聯周邊景點,讓民眾透過親身體驗更深入了解客庄文化。

    八、推展客家文化創新加值。

    完成礱間家族故事及插畫創作,出版《粲—川流不息:六堆‧礱間‧家族敘事》、《粲—川流不息:興春勤‧礱間家族故事》;客籍攝影家李秀雲文獻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含文獻文物清點與分析、數位化作業及 1,065 筆後設資料登錄作業;客籍攝影家作品數位典藏第三期計畫,含東部地區張振岳、鍾寶珠客籍攝影家各 60分鐘口述訪談,針對其攝影作品原件、重要文物及文獻完成數位化作業共 6,000 餘筆,並針對其生平、攝影作品與成就完成各 3,000字之藝術評論,保存東部客家的歷史影像與記憶。

    以前年度: 一、客家文

    化產業發展

    協助營造客家文化生活環境

    辦理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

    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生活環境營造共 193 項計畫。

    二、綜合規劃發展

    (一)資訊發展暨管制考核

    辦理「推動客家雲端服務暨建立基礎資料計畫」一般型科技計畫

    辦理「103至 105 年度規劃建置客家雲端服務暨全球資訊網、員工入口網改版維運」,運用雲端科技之資源共享、隨需隨取、運算技術等特質,整合、完備資訊取用標準,以共用、共享平台之架構提供客家雲入口網之一站式服務,以提升本會相關業務之服務深度、廣度及效能,積極建構全球傳承客語及永續客庄文化之環境。

  •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

    總說明

    中華民國 106年度

    34

    工 作 計 畫

    名 稱

    重 要 計 畫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辦 理 情 形

    已完成或未完成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