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2019年6月...

6
2019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June2019 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田建茹 ,李伟娜 ,徐琬莹 ,左 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03 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5 摘要: 利用无人机技术,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通过人 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景观类型单元,分析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茶 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地和沟渠等半 自然景观。不同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稳定性最好,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 裸土地、工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住宅区等景观单元稳定性 一般,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差。 关键词: 高分辨率影像;自然保护区;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S7185 S7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6622 2019 03-0151-06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5 QuantitativeAnalysisonLandscapePatternsofNaturalartificial ComplexEcosystemBasedonUAVImage SHAORui TIANJianru LIWeina XUWanying ZUOHua Qingdao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 Qingdao 266003 QingdaoResearch&DesignLtd ofEnvironmentalSciences Qingdao 266005 China Abstract Inthisstudy highresolutionimageswereobtainedbasedonUAVtechnology andlandscape typeswereextractedthroughartificialvisualinterpretationThen landscapepatternsandthemosaicstruc tureofthenaturalartificialecosystem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imberforests teaplanta tions residentialareasandshrubforestswerethedominantlandscapeunits followedbysparsewoods roads industrialland farmlandandditchesThemosaicstructureandstabilityofdifferentlandscapeunits variedsignificantlyAccordingtostabilityindex timberforestswerethemoststablelandscapeunitsinthe studyarea followedbysparsewoods reservoirsandponds fruitorchards farmland bareland industrial landandotherartificiallandscapesThestabilityofshrubforest grassland teaplantation residentialareas androadswereatamoderatelevel whereasditches greenlandandbarerockswererelativelyunsta bleTheresultsmay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theprotectionandmanagementofnaturereserves Keywords highresolutionimage naturereserve complexecosystem landscapepattern stability 收稿日期: 2019-03-18 修回日期: 2019-05-20 基金项目: 2018 年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QDSKL1801267 QDSKL1801268 作者简介: 邵蕊( 1986- ),女,山东菏泽人,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 Email shaorui_cas@foxmailcom 通讯作者: 左华( 1965- ),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级高工,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 Email zuohua@qdshandongcn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Dec-2020

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2019年6月 第3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June2019 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2019年6月第3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June2019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邵 蕊1,2,田建茹1,李伟娜1,2,徐琬莹1,2,左 华1

(1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山东 青岛266003;2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5)

摘要:利用无人机技术,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景观类型单元,分析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茶

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地和沟渠等半

自然景观。不同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稳定性最好,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

裸土地、工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住宅区等景观单元稳定性

一般,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差。

关键词:高分辨率影像;自然保护区;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S7185;S7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22(2019)03-0151-06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5

QuantitativeAnalysisonLandscapePatternsofNaturalartificialComplexEcosystemBasedonUAVImage

SHAORui1,2,TIANJianru1,LIWeina1,2,XUWanying1,2,ZUOHua1(1Qingdao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Qingdao266003;2QingdaoResearch&DesignLtdofEnvironmentalSciences,

Qingdao266005,China)

Abstract:Inthisstudy,highresolutionimageswereobtainedbasedonUAVtechnology,andlandscapetypeswereextractedthroughartificialvisualinterpretationThen,landscapepatternsandthemosaicstructureofthenaturalartificialecosystem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imberforests,teaplantations,residentialareasandshrubforestswerethedominantlandscapeunits,followedbysparsewoods,roads,industrialland,farmlandandditchesThemosaicstructureandstabilityofdifferentlandscapeunitsvariedsignificantlyAccordingtostabilityindex,timberforestswerethemoststablelandscapeunitsinthestudyarea,followedbysparsewoods,reservoirsandponds,fruitorchards,farmland,bareland,industriallandandotherartificiallandscapesThestabilityofshrubforest,grassland,teaplantation,residentialareasandroadswereatamoderatelevel,whereasditches,greenlandandbarerockswererelativelyunstableTheresultsmay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theprotectionandmanagementofnaturereservesKeywords:highresolutionimage,naturereserve,complexecosystem,landscapepattern,stability

收稿日期:2019-03-18;修回日期:2019-05-20基金项目:2018年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1801267,QDSKL1801268)作者简介:邵蕊(1986-),女,山东菏泽人,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

Email:shaorui_cas@foxmailcom通讯作者:左华(1965-),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级高工,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

Email:zuohua@qdshandongcn

Page 2: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2019年6月 第3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June2019 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 第3期 

  中国目前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处,基本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结构和功能相对完善,布局较

为合理的自然保护区体系[1],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

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框架,在保护珍稀特有物

种资源、典型生态系统以及珍贵自然遗迹资源等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受历史遗留等因素的影

响,在自然保护区尤其是缓冲区和实验区内,普遍

分布有原住民社区或村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

求的增加,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在

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城市不断扩张的东部沿海

地区[3]。

保护区内道路和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导致保

护区内生境破碎化加剧[4-5],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

性保护、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构成影响[6]。在

长期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过程

中,居民社区等人工表面、农田等半自然景观和森

林等自然景观要素形成了复杂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景观要素分布格局及镶嵌结构在一定

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的稳定

性和持续性及发展趋势。同时,人类可通过自身对

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和规划,维持并

提升保护区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定量分

析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交界区域景

观格局基本特征及其复杂性和稳定性,认识并充分

理解该区域复合生态系统景观要素空间结构、布局

及相互作用机制,可为自然保护区及生态空间精细

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复合生态系统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

要准确分析其景观格局特征需要使用空间分辨率

高的影像[7],因此本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

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典型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

同景观类型,并在斑块、类型和景观尺度进行景观

格局定量分析,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内复合生态系统

的规划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崂山自然保护区东北部实验区内,

地理位置为 36°16′3350″N,120°36′896″E。该区

域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濒临黄海,受

海洋的调节作用,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成土

母岩主要是中生代花岗岩酸性盐类及喷发熔岩基

性岩类,有棕壤、潮土、盐土3个土类,其下分7个亚类,12个土属,26个土种。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多样的土壤类别和海陆交界的气候条件,使得崂山生

物区系过渡特征明显,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生物多

样性丰富。与国内自然保护区类似,崂山省级自然

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零散分布着多处原住民村

落,在长期繁衍生息、耕作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复杂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体、农用地、人居及工矿、交通用地等多种景观类型

镶嵌分布,相互作用并影响。其中,研究区内有8个村落或居民社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增加,

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生态环境

产生影响。

2 研究方法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自

主研发的YC-DA-2遥测 -DA型电动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搭载佳能EOS5DMarkIII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获取研究区可见光无人机影像,飞行相对航

高600m,航向重叠率80%,旁向重叠率60%。采用Pix4D无人机影像处理软件,建立测区,导入无人机航拍照片、POS及控制点数据,经自动空三处理,生成研究区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分辨率为02m)。22 景观类型的划分

在遵循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借鉴国

内外景观分类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8-11],结合

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形态和功能属性特征,土地利用方式/覆盖及研究需要,采用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单元3级分类体系进行景观分类(表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基于ArcGIS102软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研究区森林、草地、水体、农业、人工表面和裸地

等景观类型(图1),并将人工目视解译结果转化为栅格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 Fragstats42软件计

251

Page 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2019年6月 第3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June2019 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第3期 邵蕊等: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算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并进行景观格局分析。

表1 景观类型划分Tab1Classificationoflandscapes

景观类 景观亚类 景观单元

自然景观 森林  

裸地  

乔木林

灌木林 疏林地 裸岩石砾

半自然景观

草地  

水体  

农业  

裸地  绿地  

荒草地

库塘(水库/池塘)河渠

果园

茶园

耕地

裸土地

绿地(绿带/绿篱/社区绿地)

人工景观  人工表面 

住宅区

道路

工矿用地

其他人工表面(商服/公共设施等)

图1 研究区景观类型分布图Fig1Distributionmapoflandscapeunitsinthestudyarea

24 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格局指数能够高度反映景观结构组成和

空间配置等方面的特征[12-13]。为了定量分析自

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利用 Fragstats42软件,在类型水平上获取斑块个数(NP)、平均斑块面积 (MPS)、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PLAND),最大斑块指数(LPI)和平均最邻近距离(MNN)等景观指数,来表征景观类型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空间关系。

由于景观格局指数仅简单量化了景观结构组

成和空间结构特征,难以揭示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

复杂性和稳定性特征[14],因此,基于分形理论引入

分形结构模型,通过计算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分维

数和稳定性指数来定量分析自然 -人工复合景观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景观分形结构模型可表

示为:

lnA=2DlnP+C (1)

式中:A为景观单元斑块面积;P为同一景观单元斑块周长;D为景观单元分维值;C为常数。其中,不同景观单元斑块面积(A)和周长(P)均利用Fragstats42软件提取,并进行对数转换,在此基础上,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分析,得到研究区景观单元

分形结构拟合模型及相关系数r2。根据拟合模型计算可得分维值D。对某一景观单元而言,D值越大,则其镶嵌结构越复杂;当 D=15时,表示该景观单元处于一种类似布朗运动的随机状态,即最不稳定

状态;D值越接近 15,就表示该景观单元越不稳定[15-16]。因此,景观单元镶嵌结构的稳定性指数

(Sk)可定义为:Sk = 15-D (2)

3 结果与分析31 景观格局特征

研究区各类景观单元斑块合计1404个,总面积2266km2。其中,乔木林、茶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类型,分别约占研究区总面

积的 532%,163%,65%和 64%,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占地面积较小的景

观单元则分别是裸地、荒草地和库塘,表明研究区

景观类型以森林、农业、人工表面为主(表2)。1)平均斑块面积(MPS)。疏林地、乔木林、道

351

Page 4: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2019年6月 第3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June2019 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 第3期 

路、茶园等景观单元 MPS较大,均大于1hm2,表明景观斑块连通性较好,分布较为集中;而裸地、其他

人工表面、库塘、绿地等景观单元MPS较小,景观斑块破碎且分布零散。

2)最大斑块指数(LPI)。由表2可知,研究区不同景观单元 LPI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 LPI最大,表明乔木林为研究区域的优势景观类型;其次

为道路、茶园、疏林地和灌木林等景观类型,表明

单个景观斑块面积较大(例如茶园、疏林地和灌木

林),或者景观斑块连通性较好(道路);裸岩石砾、

库塘、荒草地和绿地景观 LPI最小,表明最大景观斑块面积较小,在研究区内零散分布且不属于优

势景观类型。

表2 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Tab2Landscapepatternindicesofvarious

landscapeunitsinthestudyarea

景观单元NP/个

PLAND/%

MPS/hm2

LPI/%

MNN/m

乔木林 60 532257 989 2527 1430

灌木林 128 63855 113 187 5965

疏林地 11 48166 992 197 34324

裸岩石砾 3 00195 015 001 60257

荒草地 14 02654 043 007 32366

库塘 90 08535 021 005 15779

沟渠 39 13287 077 029 2492

果园 26 04188 037 011 27299

茶园 175 16309 208 216 2324

耕地 83 15404 041 047 10483

裸土地 8 01944 055 012 97579

绿地 102 11521 026 007 4342

住宅区 263 65076 056 053 2310

道路 14 30613 496 293 7466

工矿用地 152 20089 030 015 8127

其他人工表面 236 19126 018 010 6419

3)平均最邻近距离(MNN)。乔木林 MNN值最小,住宅区、茶园和沟渠等景观类型 MNN次之,表明乔木林、住宅区和茶园等景观单元基本成片连

续分布,聚集程度较高,景观斑块连通性较好;裸

地、疏林地、荒草地、果园等景观单元 MNN值较高,说明景观斑块类型较为分散,连续性较差,破碎化

程度较高。

32 景观单元镶嵌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从表3可以看出,研究区景观单元斑块面积和

周长线性回归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 r2较高,除荒草地、沟渠和绿地外均在09以上,拟合效果较好,表明研究数据可靠,各景观单元存在明显的分形特

征。根据表3中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得分维数 D和稳定性指数Sk(表4)。结果表明,各景观单元分形维数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不同景观镶嵌结

构不同,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干扰,具有不同

的稳定性结构。

表3 景观单元分形结构模型

Tab3Fractalgeometryformulasofvariouslandscapeunits

景观单元 模型相关系数

(r2)样本数

(n)

乔木林 lnA(r)=18776P(r)-120965 09849 60

灌木林 lnA(r)=15783P(r)-100928 09406 128

疏林地 lnA(r)=1783P(r)-110794 09188 11

裸岩石砾 lnA(r)=13325P(r)-905847 09970 3

荒草地 lnA(r)=1555P(r)-100564 08858 14

库塘 lnA(r)=17784P(r)-110403 09754 90

沟渠 lnA(r)=14335P(r)-100754 08907 39

果园 lnA(r)=17094P(r)-110148 09412 26

茶园 lnA(r)=1656P(r)-110021 09769 175

耕地 lnA(r)=16968P(r)-110369 09537 83

裸土地 lnA(r)=17952P(r)-110896 09603 8

绿地 lnA(r)=14004P(r)-100068 08783 102

住宅区 lnA(r)=16572P(r)-100975 09693 263

道路 lnA(r)=11326P(r)-95052 09749 14

工矿用地 lnA(r)=17093P(r)-110244 09369 152

其他人工表面 lnA(r)=17238P(r)-110443 09605 236

由表4可知,乔木林分维值最低,稳定性指数最高,这主要是由于研究区内乔木林景观斑块面积较

大且基本连片分布,镶嵌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稳定。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裸土地、工

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分维值相对较

低,介于11~12之间,稳定性指数在03~04之间,表明这些景观单元镶嵌结构较为简单。疏林地

等自然景观单元基本成片连续分布,较少受到人类

活动的影响,库塘、果园、耕地和裸土地等半自然景

观单元及工矿用地、其他人工表面等人工景观,斑

451

Page 5: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2019年6月 第3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June2019 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第3期 邵蕊等: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块形状较为规则,受人为因素调控明显,能够维持

稳定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

住宅区等景观单元分维值介于12~13之间,稳定性指数介于02~03之间,表明斑块形状和景观镶嵌结构相对简单,在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

重影响下,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一般。沟渠、绿

地和裸岩石砾分维值比较接近15,景观要素随机分布,镶嵌结构复杂但无序,稳定性较差。道路分

维值最高,稳定性指数处于02~03之间,表明斑块形状复杂,且与其他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复杂,但

稳定性一般,这主要是由于道路斑块以条带状为

主,在空间上与其他景观单元交错明显,其他景观

单元斑块变化将会对其产生影响。

表4 研究区景观单元的分维值(D)和稳定性指数(Sk)Tab4Fractaldimensionsandstabilityindices

ofthelandscapeunitsinthestudyarea

景观单元 分维值(D) 稳定性指数(Sk)

乔木林  10652 04348

灌木林  12672 02328

疏林地  11217 03783

裸岩石砾 15009 00009

荒草地  12862 02138

库塘   11246 03754

沟渠   13952 01048

果园   11700 03300

茶园   12077 02923

耕地   11787 03213

裸土地  11141 03859

绿地   14282 00718

住宅区  12069 02931

道路   17658 02658

工矿用地 11701 03299

其他人工表面 11602 03398

4 结论与讨论1)从自然 -人工复合系统组成上来看,乔木

林、茶园、住宅区、灌木林为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

其次为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

地和沟渠等半自然景观。从景观镶嵌结构上来看,

研究区乔木林等自然景观斑块面积大且基本成片

连续分布,分维值低,镶嵌结构简单,稳定性指数

高,对研究区自然-人工复合系统生态结构和功能维持具有主导作用;疏林地和灌木林等自然景观,

库塘、果园、耕地、裸土地、荒草地和茶园等半自然

景观单元及工矿用地、其他人工表面和住宅区等人

工景观,景观镶嵌结构相对简单,在自然和人为因

素的影响和调控下,能够基本保持稳定,但易受到

外界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

等景观单元斑块处于布朗随机运动状态,稳定性较

差;道路分维值高,与其他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复杂,

稳定性一般。

2)森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18],结构完整、连续的森林景观单元功

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恢复力和抵抗力,对维持区域

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而道路等人工表面

以及农田等半自然景观会导致森林等自然景观单

元破碎化[19],在景观斑块边缘产生边缘效应,影响

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0]。因此,在进行自然保

护区保护与管理、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的景观格局镶嵌特征。

3)本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了研究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对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 -人工复合系统景观格局及景观单元镶嵌结构进行

了分析,旨在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以及保护区

内居民社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研究基础,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但本研究仅分析了自然 -人工复合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现状特征,未探讨景观单元

之间作用机制及演变趋势,下一步应深入分析不同

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自然保护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与发展路径,为自然保

护区保护与管理以及居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士成,李少伟,希娜·吉,等.西藏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及其

空间布局评估[J].生态学报,2018,38(7):2557-2565.

[2]ChenYouhua,ZhangJ,JiangJianping,etal.Assessingtheeffective

nessofChina′sprotectedareastoconservecurrentandfutuream

phibiandiversity[J].Diversity& Distributions,2017,23(2):

146-157.

551

Page 6: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2019年6月 第3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June2019 No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 第3期 

[3]ZhuPing,HuangLin,XiaoTong,etal.Dynamicchangesofhabitats

inChina′stypicalnaturereservesonspatialandtemporalscales

[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8,28(06):778-790.

[4]陈利顶,刘雪华,傅伯杰.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研

究[J].生态学报,1999,19(3):291-297.

[5]郝云庆,江洪,王金锡,等.九寨沟保护区植被景观变化与生境

破碎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6):886-892.

[6]LIUJianguo,OuyangZhiyun,TaylorWW,etal.Aframeworkforevalu

atingtheeffectsofhumanfactorsonwildlifehabitat:thecaseofGiant

Pandas[J].ConservationBiology,1999,13(6):1360-1370.

[7]朱明,濮励杰,李建龙.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及粒度变化对城市

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6):2753-2763.

[8]王仰麟.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1996,7

(S1):121-126.

[9]肖笃宁,钟林生.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J].应用生态学

报,1998,9(2):217-221.

[10]LioubimtsevaE,DefournyP.GIS-basedlandscapeclassification

andmappingofEuropeanRussia[J].LandscapeandUrbanPlan

ning,1999,40:63-75.

[11]BastlanO.LandscapeclassificationinSaxony[J].Landscapeand

UrbanPlanning,2000,50:145-155.

[1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 过程 尺度与等级[M].2版.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井云清,张飞,陈丽华,等.艾比湖湿地土地利用/覆被 -景观

格和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7,

37(9):3590-3601.

[14]赵艳辉,赵华,徐嘉兴,等.基于分形维数的煤矿区景观格局特

征———以徐州市沛北矿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

(2):336-340.

[15]徐建华,艾南山,金炯,等.西北干旱区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分

形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1,18(1):35-39.

[16]谢花林,李秀彬.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特征———

以江西东江源流域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12):

1866-1872.

[17]王斌,刘华,张硕新,等.秦岭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破碎度分析

[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11-113.

[18]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

价值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80-491.

[19]赵芳,卢涛.道路扩展对青藏高原东缘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

影响[J].生态科学,2017,36(4):146-151.

[20]田超,杨新兵,刘阳.边缘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

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184-2192.

(上接第131页)[11]李敏,李丽,杨宏,等.科罗拉多蓝杉的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J].宁夏农林科技,2015,56(4):10-11.

[12]王京伟,白靖怡,刘冬云.盐胁迫及 60Co-γ射线辐射对科罗

拉多蓝杉种子萌发的影响[J].河北林果研究,2017,32(3/

4):277.

[13]翟金凤,张军,王强,等.科罗拉多蓝杉繁殖技术[J].吉林林业

科技,2017,46(4):45-46.

[14]王少杰,付宇辰,冷平生,等.7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分析[J].

河北林果研究,2017,32(3/4):269.

[15]杨锐,郎莹,张光灿,等.野生酸枣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

壤干旱胁迫的响应[J].西北植物学报,2018,38(5):

922-931.

[16]刘家勇,陈学宽,夏红明,等.干旱胁迫下气温对甘蔗叶绿素荧光动

力学参数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3):478-482.

[17]李泽,谭晓风,卢锟,等.干旱胁迫对两种油桐幼苗生长 气体交

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37(5):

1515-1524.

[18]于文颖,纪瑞鹏,冯锐,等.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响应及叶绿

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0):

82-87.

[19]胡化广,张振铭,季芳芳,等.干旱胁迫对结缕草叶绿素荧光和

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6,24(6):

1304-1308.

[20]王玉丽,孙居文,荀守华,等.干旱胁迫对东岳红光合特性 叶绿

素荧光参数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7,49(4):46-50.

[21]王飞,刘世增,康才周,等.干旱胁迫对沙地云杉光合 叶绿素荧

光特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1):

142-147.

[22]李梦竹,刘国顺,贾方方.干旱胁迫下旺长期烤烟冠层叶绿素

密度的高光谱估测[J].中国烟草科学,2017,38(1):23-28.

[23]姚春娟,郭圣茂,马英超,等.干旱胁迫对4种决明属植物光合

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7,34(9):

1880-1888.

[24]王颖,孔德浩,陈佰鸿,等.外源 ALA对干旱胁迫下山定子叶

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

报,2018,38(5):902-911.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