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33
法會顧問群簡介 中國嗣漢張天師府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日期: 2013/2/23~2013/3/11 農曆: 癸巳年元月十四至三十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Aug-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法會顧問群簡介

中國嗣漢張天師府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日期: 2013/2/23~2013/3/11

農曆: 癸巳年元月十四至三十

Page 2: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

法會顧問群

總顧問 陳榮盛

法號: 鼎陞

師承: 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

神(法)職: 上清三洞五雷經籙

(詳細資料見頁4)

首席顧問 翁太明

法號: 三清太乙大宗師

師承: 64代張源先天師、孫番賓道長、開山宗長

郭藏應道師、大江西派第七代祖師馬合陽道長

神(法)職: 上清三洞五雷經籙

(詳細資料見頁5~9)

林錦錄

法號: 鼎毓

師承: 陳聬

神(法)職: 記錄仙宮

(詳細資料見頁10)

陳裕文

法號: 鼎玄

師承: 郭海龍

神(法)職:大法師

(詳細資料見頁11)

李豐楙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12~14)

林富士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詳細資料見頁15)

李遠國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

究所副所長、宗教文化研

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教

(詳細資料見頁16)

詹石窗

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院

長、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17)

蓋建民

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所

長、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18)

范國廣

廟宇總顧問

(詳細資料見頁19)

Page 3: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3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胡其德

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20)

康豹 (Paul R. Katz)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員

(詳細資料見頁21)

徐福全

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22)

葉春榮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副

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

23~24)

鄭燦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所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25)

張超然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

(詳細資料見頁26)

謝宗榮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

持人

(詳細資料見頁27)

巫文祥

台灣正宗全真道教會

秘書長

(詳細資料見頁28)

李金遠

四川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藝

術創作委員會主任、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29)

劉長久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

員、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30)

郝勤

教授

(詳細資料見頁31)

羅涼萍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講

(詳細資料見頁32)

Page 4: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4

法會顧問群

姓名 陳榮盛

法號 鼎陞

師承 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

奏職時間 民國59(1970)年2 月13 日

神(法)職 上清三洞五雷經籙

奉道背景暨生平行道事略:

出生於道士世家,其父陳聬更是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於台南市天壇襲

職法會的主壇高功。

當年恭逢其時,民國73年(甲子年)主持鹿耳門天后宮四十九日的羅天

大醮及每三年西港慶安宮三朝王醮……等大型科醮。

民國60年就出任台灣省道教會理事及台南市道教會第七屆、第八屆理事

長職。也曾於民國74年赴新加坡主法陰陽法事、接受日本宗教調查團專訪

外,甚至曾遠渡法國擔任客座教授宣揚我道教精神。

Page 5: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5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翁太明

法號 三清太乙大宗師

師承 64代張源先天師、孫番賓道長、開

山宗長郭藏應道師、大江西派第七

代祖師馬合陽道長

奏職時間 民國65年5月

神(法)職 上清三洞五雷經籙(六十五年登刀梯

正式受籙成為高功道長)

奉道背景暨生平行道事略:

高雄道德院住持三清太乙大宗師簡介

●學歷:銘傳女子商業專科學校–銘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美國 I.A.E.大學榮譽玄學博士

美國 I.A.E.大學宗教哲學博士

日本國際學士院宗教哲學博士

●經歷:高雄道德院 住持

三清真道修鍊院 院長

道教修真道學院 院長

道教太乙真蓮宗 現任宗師

高雄道德院附設慈善會 創會會長

上清三洞五雷經籙 高功道長

中華大道南方聚賢會 首席顧問

玄天上帝研究會 首席顧問

●榮獲:國際世界和平獎章及證書(2000 年 11 月 5 日)

世界宗教聯合會及世界宗教法王廳副法王獎及證書信物

(2000 年 11 月 20 日)

世界宗教聯合會及世界宗教法王廳頒發世界宗教榮譽賞

(2004 年 12 月 2 日)

世界婦人和平促進財團 中華民國高雄支部長

(2005 年 12 月 4 日)

世界宗教和平功勞賞(2005 年 12 月 4 日)

美國林肯和平大獎及勳章證書(2006 年 12 月 3 日)

Page 6: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6

法會顧問群

三清太乙大宗師 翁太明

日本報道 賞(2006 年 12 月 3 日)

世界慈悲基金會達賴喇嘛總裁頒發熱心慈善崇高奉獻獎

(2007 年 10 月 11 日)

加拿大丹尼斯大使頒發促進世界和平和跨國界服務的宗教

文化獎(2007 年 10 月 11 日)

日本文化振興會代為頒發世界和平婦女財團亞細亞總裁

(2008 年 3 月)

高雄道德院及高雄道德院附設慈善會在三清太乙大宗師主持下的大事記:

1、每年幫助 3000 多名以上中學、小學學生營養午餐費及學雜費。(公元 2000 年~公

元 2008 年)

2、本院每週一、三晚上八點至十點舉辦「道家與道學丹道傳授講座」及「培養道教

宣講師」,由本院住持三清太乙大宗師主持授課,並聘請沈武義老師授課

(1992 年至 2012 年持續培訓)。

3、高雄道德院及高雄道德院附設慈善會,十年來共發白米 20 幾萬包救助孤兒院、養

老院、殘障院及一、二、三級貧民,每人一包五公斤白米,普度品 26 萬多桌。

4、高雄道德院及高雄道德院附設慈善會,十年內救助中華民國全省各縣市六千多戶

貧民百姓同胞。

5、每年寒暑假贊助小學學校聘請師資免費教導小學生學習書法、創意作文及語言正

音班。

6、每年舉辦『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給各大學攻讀道教、佛教及其他宗教各碩士

班、博士班學生發表論文一萬五千字至二萬字,並聘請教授講評文章,修改後出

書一千本,免費與各界結緣,頒給文章發表者每位碩士班學生助學金新台幣一萬

五千元,今年進入第十六屆(公元 1997 年至公元 2013 年)。

7、本院舉辦「全國道廟聯合萬神朝元護國佑民祈安清醮大法會」1998 年 1 月 28 日

至 2 月 5 日,為祈求天事國事衆生事皆能平安吉祥,並舉辦首屆大規模「道教文

物博覽會」,展示一千兩百多件古文物,並聘請;中國大陸武當山及,茅山道長

道兄前來參與大法會誦經,佈置五大法壇,參加道教廟宇團體大小二千多間,法

會感應使南台灣自 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今(1998 年至 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者家屬三次;第一次新台幣三千元,第二次新台幣三千五百元,第三次新台幣五

Page 7: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7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三清太乙大宗師 翁太明

千元(1999 年 9 月 21 日 2000 年 9 月 21 日)。

9、「桃芝水災」為罹難同胞做五天超度法會,承天尊力使其受度得救,離苦得樂,

受生好的果報或永脫輪迴之苦,並救助罹難者家屬每戶新台幣五千元,又幫助受

災區七間學校 259 位學生的營養午餐費及學雜費。(2001 年 9 月 21 日-23 日)

10、高雄道德院舉辦「太上靈寶延壽禮斗眾生祈安求福大法會」由本院住持三清太乙

大宗師領導高功道長及法師,並邀請台灣正一高功道長及禮聘大陸湖北武當山道

教協會、江蘇省鎮江潤州道院、茅山金壇乾元觀等四十二位高功道長蒞臨參與,

共同主持大法會科儀,參與法會道教廟宇有 160 間,同時在高雄道德院廣場舉辦

「2002 年高雄燈會風華再現金獅湖畔萬人祈福燈會」。(2002 年 3 月 24 日至 3

月 29 日)

11、本院為華航空難(2002 年 5 月 31 日至 6 月 2 日)做超度法會三天三夜、為阿里

山森林鐵路(2003 年 3 月 5 日至 6 月 6 日)做超度法會二天二夜、為 SARS

(2003 年 6 月 25 日至 6 月 29 日)做超度法會及禳災掃瘟法會六天六夜。

12、高雄市政府舉辦道教嘉年華會,特聘邀本院在大統新世紀二樓主辦第二屆「道教

古今文物博覽會」(2002 年 11 月 1 日至 27 日),展示古今文物三千多件,展覽

期間免費提供養生午、晚餐及點心,觀賞者近三十萬人次。

13、本院與西仔灣靈興殿十八王公廟聯合主辦「太上覃恩祈天祈地海峽兩岸和平關懷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大道場」(2004 年 7 月 6 日至 11 日),全國 126 間道教廟宇

團體參加為協辦及贊助單位,法會感應消弭海嘯及七個颱風災劫。

14、2005 年 2 月 24 日至 3 月 1 日深入馬來西亞救助海嘯受災戶 136 戶,每戶救助

350 令馬幣,受到馬來西亞災民的高度肯定。

15、高雄道德院與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聯合主辦「第一屆國際道教仙道文化學術研討

會」來自義大利、美國、大陸、香港、日本、台灣等六個國家的學者共發表四十

九篇論文,出席參加聽講探討者有 662 人次(2006 年 11 月 10 日至 12 日)。

16、高雄道德院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主辦「2007 年道教古今文物博覽會」于

2007 年 10 月 27 日至 11 月 5 日止共十天,由本院住持三清太乙大宗師恭邀市長

陳菊大德、日本文化振興會總裁伏見博明殿下、會長萩尾孝至大德、理事長棧勝

正博士大德、副會長池崎佐代子大德、名譽最高顧問英五郎大德、國際心靈學研

究財團理事長出雲佐代子大德、共包の會副會長安部千代子大德及友誼團體大德

等共十六位暨台灣支部會長王肇基及夫人大德暨台北市政府前民政局局長王月鏡

夫婦大德,協辦單位五十七個、贊助單位六十個、法喜單位三十三個等道教廟宇

Page 8: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8

法會顧問群

三清太乙大宗師 翁太明

宮觀團體、政要企業團體及各界人士等 180 多位人士大德,共同主持剪綵開幕

儀式,展示期間觀賞者大約有 10 萬人次共襄善舉。

17、高雄道德院為了消弭台灣全省大地震及大水患災劫,於高雄捷運凹仔底出口廣場

舉辦「太上覃恩化劫護國佑民祈安禮斗大法會」,由高雄道德院住持三清太乙大

宗師領導高功法師並恭請台灣正一法壇、全真法壇、禪和法壇及鼎金北極殿小法

團等高功道長參與共同主持法會科儀(2008 年 5 月 6 日至 5 月 11 日共六天)。

參加聯合主辦、協辦、贊助單位之道教廟宇宮觀團體約 150 個單位,共同參與祈

天祈地祈安祈福。

18、「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 高雄道德院 三清太乙大宗師 翁太明住持

帶領出家法師、眾皈依弟子及聘請全真壇、禪和壇、正一壇高功道長法師共 73

人經香港轉機前往四川成都舉行祈福除瘟禳災超薦法會。高雄道德院三清太乙大

宗師翁太明住持發揮人肌如己肌、人溺如己溺的大愛精神,一起響應賑災。此行

目的旨在消弭災劫瘟疫,為生民消災解厄、祈安祈福,也超度罹難災民使其受度

得救、離苦得樂。並攜帶救災賑災物品、藥物前往賑濟救助受災災民,且對罹難

災民及表達哀悼之心。此行也將前往受損道觀表達關懷之情,並捐助善款救助受

災災民及受損道觀盼能早日整修重建完成,以表兩岸道情友誼,慈愛合同。高雄

道德院為大陸四川 512 汶川大地震賑災善款及三大法壇供品費用共計人民幣 1﹐

696,230 元,受益者多達 51 座道觀,3373 戶災民及 536 位道長,科儀法會供品、

速食麵和礦泉水等捐款和物資費用。其中成都受捐道觀共 26 座並供養道眾 536

人,每人人民幣 200 元共計人民幣 468,500 元,另有 6703 箱速食麵和 6183 箱礦

泉水共計人民幣 223,306 元。

19、本院與高雄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第一屆道家、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12 篇全省教授學者 30 位分別為發表人、特約討論人及主持。出席參加聽講者及

研討會者大約 320 多人(2008 年 6 月 22 日)。

20、本院贊助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幫忙承辦「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2008

年 7 月 4、5 日)。

21、本院贊助協辦「海峽兩岸第一屆道教學術研討會」,本院並與南華大學聯合主辦

「海峽兩岸第二屆道教學術研討會」。

22、本院每月固定舉辦一場「道教與道家學術專題演講會」,並聘請三位教授各演

講 100 分鐘,免費歡迎各界人士聽講並提供午餐及點心,每場聽講者皆有 360 人

以上。

Page 9: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9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三清太乙大宗師 翁太明

23、本院於 2008 年 12 月 19 日與正修科技大學聯合主辦予「第二屆宗教生命關懷學

術研討會」至今 2012 年已舉辦第五屆。

24、本院於 2008 年 12 月 1 日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於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十樓國

際會議廳聯合舉辦第一屆「道家、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至今 2012 年已舉辦第

五屆。

25、本院於歲次 100 年正月初一至初十(2011 年 2 月 3-12 日)10 天聯合全國道廟舉

辦『護國佑民道德慈悲祈安祈富朝真禮斗大法會』共同假於凹仔底龍中段由高雄

道德院住持三清太乙大宗師領導高功法師並恭請大陸四川道協、江西龍虎山嗣漢

天師府、湖北武當山道協、江蘇金壇乾元觀、台灣淨明紅頭壇、台灣正一法壇、

台灣全真法壇、台灣禪和法壇、台灣玄妙靜道德壇、香港飛雁洞等經樂十大法

壇。

26、本院於 2012 年 9 月 21、22、23 日三天與高雄市孔孟學會共同假義守大學主辦

「儒家精神與企業文化學術研討會」。

27、高雄道德院舉辦『2012 年道教節世界慶典』開幕式活動於 2012 年 2 月 25-27 日

三天結合國內外道教各宮觀廟宇力量推展中華民國臺灣道教界與國際接軌,瞻仰

教主太上道祖廟宇,神聖將道祖老子聖人【道德經】傳播全世界。

28、高雄道德院聯合全國道教廟宇宮觀神壇團體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所長

鄭卜五教授共同舉辦「第一屆道家與道教經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 2012 年 11 月

3-4 日二天續『2012 年道教節世界慶典』開幕式系列活動。

29、本院於 2012 年 12 月 14-16 日三天與正修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李豐楙教授共

同聯合主辦「丹道實踐與人文科技相遇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韓國、日本、美

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六個國家學者教授。

Page 10: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0

法會顧問群

姓名 林錦錄

法號 鼎毓

師承 陳聬

奏職時間 丙午(民國55) 年 11 月 6日

神(法)職 記錄仙宮

奉道背景暨生平行道事略:

現任:古桃城拱吉堂本館什家將 第三代導師

嘉義市什家將民俗技藝協會 名譽理事長 創會理事長

中國道教五術什家將協會 第一、二屆理事長

經歷:中國嗣漢道教協會 第二屆常務監事

中國嗣漢道教協會 第三屆理事長

全國性道教團體聯誼會 第三屆常務監察委員

※ 民國55年(1966)年12月16日於台南天壇,經由陳聬道長推舉並擔任保舉

師,接受中國道教嗣漢天師府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教主,授職三五都

功經籙(初奏),法名:鼎毓法師之職。

※ 民國59 (1970)年9月28日參加中國道教嗣漢天師府第六十四代天師襲職之

典禮。

※ 民國84 (1995)年5月27日加入中國嗣漢道教協會為會員。

※ 民國84 (1995)年8月13日於嘉義市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行館,由中國道教

嗣漢天師府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教主,陞授正一盟威經籙(再奏)大

法師之職。並帶領本堂弟子26名接受授職三五都功經籙(初奏)之職。

※ 民國89 (2000)年9月24日因中國道教嗣漢天師府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教

主已連任理事長2屆,按規定不得再連任,經由天師強力推薦以高票當選

為第三屆理事長。

Page 11: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1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陳裕文

法號 鼎玄

師承 郭海龍

奏職時間 民國55年 9月2日

神(法)職 大法師

奉道背景暨生平行道事略:

※ 中華民國星相學會名譽理事長

※ 中華民國星相學會六、七、八屆理事長

※ 曾任三軍大學星相學指導老師

※ 北市復興獅子會前會長

※ 國際獅子會300A1區1991-1992第四專區主席

※ 國際星相學術研究會主任委員

※ 嗣漢六十三代天師門人

※ 星相天地雜誌社發行人

※ 中華命運協會名譽理事長

※ 中華民國周易應用文化學會名譽理事長

※ 國衛電視台、蓬萊仙山電視台、台藝電視台【知命掌運】主講人

※ 金甲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榮獲民國七十八年好人好事代表

Page 12: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2

法會顧問群

姓名 李豐楙

職稱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專業領域 道教文學、道教文化、中國古典文

學、中國現代文學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1) 主編刊物(期刊、叢書)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1輯(臺北市:臺灣學生

書局,民78年),31冊。

李豐楙、辛晚教主持。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民87年),12冊。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民俗曲藝叢書(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

82年- ),69冊(目前)。

(2) 學會(理事長、理事、監事或委員會等職銜)

中國古典文學學會理事

臺灣宗教學會理事

(3) 專業研究成果(或進行中的研究計畫)

「道教與民間文化」專題研究計畫,國科會補助(1994年2月-1995年6

月)。

「道教與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專題計畫,中研院學諮會補助。

「道藏中的詩歌史料及其研究」專題研究計畫,國科會補助。

「道教道壇的傳承與聚落的信仰習俗」專題計畫,中研院學諮會補助。

(4) 著作

1. 李豐楙, 2010, "李豐楙道教文學系列──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 中華

書局.

Page 13: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3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李豐楙教授

2. 李豐楙;林長寬;陳美華;蔡宗德;蔡源林, 2010, "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節慶、

經院教育與宗教醫療: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

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3. 李豐楙, 2010, "李豐楙道教文學系列──常與非常:一個本土的思維方式," 中

華書局.

4. 李豐楙, 2010, "李豐楙道教文學系列──定錄與誤入:神仙世界的想像," 中華

書局.

5. 李豐楙;林長寬;陳美華;蔡宗德;蔡源林, 2009, "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pp.1-524.

6. 李豐楙;廖肇亨, 2007, "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中

國文哲所, pp.1-682.

7. 李豐楙, 2006, "台南縣地區王船祭典保存計畫:台江內海迎王祭," 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 pp.1-219.

8. 李豐楙, 2004, "台灣節慶之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pp.1-199.

9. 李豐楙;劉苑如, 2002, "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 中

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0. 李豐楙, 2002, "文學、文化與世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pp.1-708.

11. 李豐楙, 2000, "下午,寂寞的空廊," 嘉義市文化局.

12. 李豐楙;謝宗榮;李秀娥, 2000, "文英館館藏台灣宗教文物分類圖錄," 台中市

政府.

13. 李豐楙, 2000, "蝶翼," 嘉義市文化局, pp.1-341.

14. 李豐楙, 1999, "大地之歌," 嘉義市立文化中心.

15. 李豐楙, 1998, "過節日:臺灣的傳統節慶,"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雄獅圖

書出版社, pp.1-63.

16. 李豐楙;謝聰輝;李麗涼;謝宗榮;李秀娥, 1998, "蘆洲湧蓮寺丁丑年慶成祈安福

醮志," 蘆洲湧蓮寺, pp.1-128.

17. 李豐楙;謝聰輝;謝宗榮;李秀娥, 1998, "東港東隆宮醮志," 臺灣學生書局, pp.1

-216.

Page 14: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4

法會顧問群

李豐楙教授

18. 李豐楙;謝聰輝;謝宗榮;李秀娥, 1998, "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

祭典," 臺灣學生書局, pp.1-278.

19. 李豐楙, 1997, "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小說研究," 臺灣學生書局, pp.1-357.

20. 李豐楙, 1997, "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 臺灣學生書局, pp.1-

340.

21. 李豐楙;朱榮貴, 1997, "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pp.1-337.

22. 李豐楙, 1997, "竹東惠安宮乙亥年慶成福醮專輯," 竹東惠安宮.

23. 李豐楙, 1996, "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 臺灣學生書局, pp.1-426.

24. 李豐楙, 1996, "金湖港文化祭," 金湖港萬善祀管理委員會, pp.1-104.

25. 李豐楙;朱榮貴, 1996, "儀式、廟會與社區會議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

研究所籌備處.

26. 李豐楙, 1994, "溪南福龍宮癸酉年慶成福醮專輯," 溪南福龍宮.

27. 李豐楙, 1994, "芎林廣福宮癸酉年慶成福醮專輯," 芎林廣福宮.

28. 李豐楙, 1993, "東港王船醮," 屏東縣政府.

29. 李豐楙;劉還月;許麗玲, 1993, "雞隆中元祭祭典儀式專輯," 基隆市政府, pp.1-

109.

30. 李豐楙, 1992, "仙山靈洞宮壬申慶成福醮專輯," 仙山靈洞宮管理委員會.

31. 李豐楙;王秋桂, 1989,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索引," 臺灣學生書局, pp.1-

105.

32. 李豐楙;王秋桂, 1989,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 台灣學生書局.

33. 李豐楙, 1987, "探求不死," 久大出版社, pp.1-208.

34. 李豐楙, 1986, "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 臺灣學生書局, pp.1-367.

35. 李豐楙, 1981, "神話的故鄉:山海經," 時報文化出版社, pp.1-530.

36. 李豐楙, 1981, "不死的探求:抱朴子," 時報文化, pp.1-510.

37. 李豐楙, 1978, "翁方綱及其詩論,"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pp.1-292.

38. 李豐楙;王秋桂,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提要與總目," 臺灣學生書局.

Page 15: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5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林富士

職稱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學歷 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專業領域 歷史學、宗教學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1)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初版,1999年新

版。

(2)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台北縣立

文化中心,1995。

(3)林富士,《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台北:三民書局,2000。

(4)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台北:三民書局,

2001。

(5)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8。

Page 16: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6

法會顧問群

姓名 李遠國

職稱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

所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員、教授

專業領域 中國道教、中國哲學、中國文化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

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兼任四川大學、山東大

學客座教授、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成都市道教協會副會長。

研究領域廣泛,包括道教文獻、道教思想、道教歷史、道教科技史、文

物考古、養生學、易學、科儀、法術等研究,其成果顯著,且多為前沿課

題,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廣泛的關注。先後三十餘次應邀出訪美國、法國、德

國、歐洲、日本和臺灣、香港,進行學術交流,參加國際研討會。

主要著作有《道教氣功養生學》、《中國道教氣功養生大全》、《道教

與氣功:中國養生思想史》(日文版)、《道教法印秘藏》、《神霄雷法:道教

神霄派沿革與思想》、《道教煉養法》、《水的七德—李遠國2001年日本演

講集》(日文版)、《衣養萬物:道家道教生態文化》、《中華道藏》第18冊、

第33冊、第34冊、第35冊、第39冊、第40冊、第41冊。

合著12部,主要有《中國道教的現狀》(日文版)、《中國的道教》(日文

版)、《中國道教大辭典》、《中華道教大辭典》、《道法自然:道教與環

境保護》、《道教與中國養生智慧》。

在《東洋文化》(日本)、《道教源泉》(美國)、《世界宗教研究》、《宗

教學研究》、《道家文化研究》、《道學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研

究》、《江西社會科學》、《宗教哲學》、《道教學探索》、《中國道

教》、《孔子研究》、《性與命》、《道韻》、《道教文化》、《四川文

物》、《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化論壇》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論

文百餘篇。

Page 17: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7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詹石窗

職稱 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院長、教授

學歷 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

專業領域 中國道教史、中國道教思想史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重大項目“百年道教研究與創新工

程”(首席專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百年道學精華集

成”(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道教文學

通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宗教思想的歷史發展研究”等十多個課

題。

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學史》、《老子道德經通解》、《易學與道教思想

關係研究》、《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秘》、《道教與中國養生智慧》、《道教

文化十五講》、《中國道家之精神》《中國道教思想史》(合作)四卷本等

20餘部,組織編纂《國學新知文庫》等多系列大型學術叢書,在《中國社會

科學》、《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等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朱熹與<周

易>先天學關係考論》等學術論文、文章200多篇。執行主編的《透視中國東

南:文化經濟的整合研究》獲“中國圖書優秀獎”。個人著作先後獲得省部級獎

12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

在學術研究領域以道教與易經關係、道教文學研究見長。個人專著《道

教與女性》、《道教文化十五講》先後被翻譯為韓文,在韓國出版,得到了

海內外學術界高度讚賞,目前《道教文化十五講》被韓國首爾大學指定為“道

教文化概論”的專業教科書。

Page 18: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8

法會顧問群

姓名 蓋建民

職稱 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教授

學歷 哲學宗教學博士

專業領域 道教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現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

博士生導師,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

人,四川成都青羊宮老莊書院養生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道教總會學術顧

問、新加坡道教學院兼職教授;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

導師,廈門大學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年入選中國教育部首

屆“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NCET)。2004年被評為“福建省第三屆優秀

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十佳青年專家)。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全國老子道學

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老子學刊》、《道學研究》常務副主

編。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道教金丹派南宗研究》,教育部人文

社會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道教科技文獻的整理與思想研究》。

已正式出版《道教醫學》(32萬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道教

科學思想發凡》(45萬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道教醫學導論》

(45萬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9)、《科學淘汰與科學汲取》(15萬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等個人專著,合著《道教文化新典》(79萬

字,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等多種;合作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

劃教材《中國宗教通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參編《三玄與丹

道養生》、《金丹派南宗》、《方域道跡考原》等系列專集12部(臺灣中華

道統出版社1999-2002年,副主編)。

專著《道教科學思想發凡》榮獲教育部第五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

果三等獎(2009年9月頒發)暨福建省政府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7年12月頒發),專著《道教醫學》榮獲福建省政府第五屆社會科學優

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10月頒發);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哲學史》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正式出版論著100余萬字。

Page 19: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19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范國廣

職稱 廟宇總顧問

學歷 淡江大學畢業

高等考試普通行政人員及格

個人事略或道教相關活動經歷:

現職:南投縣弘明實驗高級中學副校長

經歷:

省中教師。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科員、股長、專員、視察、科長、主任、專門委員、主

任秘書

內政部執行秘書、中部辦公室副主任

著作:

民俗祭產寺廟疑問闡釋

寺廟行政

祭祀公業法令與實務

寺廟法令與實務

神明會法令與實務

相關活動:輔導台灣地區各宗教團體業務長達38年之久

Page 20: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0

法會顧問群

姓名 胡其德

職稱 教授

學歷 台灣師大文學博士

專業領域 道教史、道教思想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太一與三一

金代太一教興起的背景分析

王重陽的解脫法門

三官信仰與三元齋

濟度與登真—從三官到三清

文昌帝君信仰的流變

崇德報功與靈爽不泯—水仙尊王信仰在台灣的發展

Page 21: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1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康豹 (Paul R. Katz)

職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 Yale University BA (1984) Princeton University Ph.D. (1990)

專業領域 中國宗教社會史,台灣宗教社會史,

中國道教史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獲得獎項

民國100年: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

民國101年:獲以色列歷史學會之邀,擔任紀念 Menahem Stern教授的系列

講座演講人。

代表作

1. Demon Hordes and Burning Boats: The Cult of Marshal Wen in Late Imperial

Chekiang. Albany: SUNY Press, 1995. 261 pages.

2. Images of the Immortal. The Cult of Lü Dongbin at the Palace of Eternal Jo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309 pages. 中文版:《多面相的

神仙──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吳光正、劉瑋(譯),劉耳(校),濟南:

齊魯書社,2010,335頁。

3. When Valleys Turned Blood Red: The Ta-pa-ni Incident in Colonial Taiw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313 pages. 中文版:《染血的山

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台北:三民書局,148頁.

4. Divine Justice -- Relig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Culture. Lon-

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224 pages.

5. 〈一個著名上海商人與慈善家的宗教生活 -- 王一亭〉,收入巫仁恕、林

美莉、康豹合編,《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2010),頁275-296.

Page 22: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2

法會顧問群

姓名 徐福全

職稱 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專業領域 生命禮俗、民間信仰、台灣諺語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台灣民間信仰概論

台灣民間祭祀禮儀

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

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

福全台諺語典

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

增訂家禮大成

石門鄉志

Page 23: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3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葉春榮

職稱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學歷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

專業領域 歷史人類學、漢人宗教、西拉雅平埔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專書、論文集

(出版中) 族群與通婚:一個台南山區村落的歷史人口學研究。刊於平埔歷史文

化論集,葉春榮主編。頁: 333-372。台北: 唐山書店。

(出版中) Ritu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Han and the Siraya Pingpu: Bottle Worship

in Taiwan. In Religious and Ritual Change: Cosmologies and Histories. Pamela

J. Stewart and Andrew Strathern, eds. Pp. 279-310. Durham, NC: Carolina

Acdemic Press.

(出版中) 歷史與神話:頭社研究。刊於再現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葉春榮主

編。新營:臺南縣政府。

2006c 西拉雅平埔族的宗教變遷。刊於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國際研

討會論文集,葉春榮編,頁 231-257。臺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2006b 宗教改信與融合:太祖與神明的交換。刊於建構西拉雅 :研討會論文

集,葉春榮編,頁 199-225。新營:臺南縣政府。

2006a 厝、祖先與神明:兼論漢人的宇宙觀。刊於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

變異 ,張珣、葉春榮合編,頁 20-59。臺北:南天書局。

2000 風水與報應:一個臺灣農村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88:233

-257。

1999b 從文化的發展看臺灣族群的融合。刊於臺灣族群變遷研討會論文集,鄧

憲卿主編,頁 239-257。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a 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刊於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徐正

光、黃應貴主編,頁 91-141。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8b 從文化的發展看臺灣族群的融合。歷史月刊 131:41-49。

Page 24: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4

法會顧問群

葉春榮教授

1998a 伊能嘉矩的「平埔蕃」研究。刊於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胡家

瑜、崔伊蘭主編,頁 25-35。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997b 漢民族與其鄰近民族的文化接觸。中國民族學會通訊 35:31-46。

1997a 葫蘆福佬裔漢人的祀壺信仰。刊於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

先生紀念論文集,黃應貴、葉春榮主編,頁 91-127。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

1995b 風水與空間:一個臺灣農村的考察。刊於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

編,頁 317-350。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a 再思考 Lineage Theory:一個土著論述的批評。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

學刊 50:13-37。

1993 人類學的海外華人研究:兼論一個新的方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

刊 75:171-201。

Page 25: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5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鄭燦山

職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

專業領域 道教經典教義與儀式、道教思想、

中國思想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關於道德經與重玄思想暨太玄部之討論》,535頁

(台北國立編譯館、台灣學生書局, 2009.12)

〈從諸子傳說到道教聖傳--先秦兩漢老子的形象及其意義〉,頁

309-366,《「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中研院文哲

所,2007.9)

〈道教內丹的思想類型及其意義──以唐代鍾呂《靈寶畢法》為討論核心〉,

頁29-57,《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06)

〈內丹與胎息──唐初道教「精氣神」概念之轉變及其意義〉,頁61-88,

《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一期(春季號),(2009、3)

Page 26: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6

法會顧問群

姓名 張超然

職稱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專業領域 道教經典、道教儀式史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2008 〈系譜、教法及其整合:東晉南朝道教上清經派的基礎研究〉(台

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2008 〈經驗與教法:《太平經》「內學」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

17期(2008年夏),頁167-204。

2010 〈早期道教喪葬儀式的形成〉,《輔仁宗教研究》第20期(2010年

春),頁27-66。

2010 〈天師道祭酒親自上天呈章?〉,程恭讓主編,《天問:傳統文化與

現代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171-187。

2011 〈道教靈寶經派度亡經典的形成:從《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

經》到《洞玄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輔仁宗教研究》第22期

(2011年春),頁29-62。

2011 “Killing Spirits from the Dead: The Object of Exorcism in Mediveal Daoist

Funeral Rites.”Edited by Florian C. Reiter, Exorcism in Daoism: A Berlin

Symposium.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1, pp. 11-30.

2012 〈來自死者的殃殺:中古天師道喪葬儀式中的驅邪對象〉,《輔仁宗

教研究》第25期(2012年秋),頁169-194。

Page 27: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7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謝宗榮

職稱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

學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

所碩士

專業領域 民俗藝術、宗教文化、道教文化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2001,《清乾隆帝敕建天后宮志》(與李秀娥合著),鹿港新祖宮管理委

員會。

2003,《神像與信仰》,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003,《台灣宗教文化》,台中晨星出版社。

2003,《台灣宗教藝術》,台中晨星出版社。

2003,《台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論文集),台北博揚文化公司。

2004,《二○○三年保生文化祭癸未年三朝慶成醮民俗藝術節專輯》(與廖

武治等合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

2005,《台灣的王爺廟》,台北遠足文化公司。

2006,《台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論文集),台北博揚文化公司。

2006,《台北霞海城隍廟》(與李秀娥合著),台北霞海城隍廟。

2007,《芝山拔萃‧惠濟群生—芝山巖惠濟宮乙酉年五朝祈安福醮》(與

李秀娥、簡有慶合著),芝山巖惠濟宮管理委員會。

2008,《瑤池獻瑞彩‧慈惠澤群黎—松山慈惠堂35週年五朝清醮祈安大

典》(與蕭進銘合著),台北松山慈惠堂。

2008,《台灣本土宗教信仰》(與劉仲容、吳永猛、陳省身合著),國立

空中大學。

Page 28: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8

法會顧問群

姓名 巫文祥

職稱 台灣正宗全真道教會 秘書長

學歷 中國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個人事略或道教相關活動經歷:

※ 道教老子館(臺北)館長。

※ 祺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輔導相關宮廟進行道教科儀研究。

※ 展示道教老子文物(97年)在臺北松山慈惠堂長達兩個月之久。

※ 參與多次海峽兩岸宗教論壇。

※ 2012年10月武當山600大典紫霄大殿羅天大醮誦經法會儀式。

※ 2012年12月底第六屆海峽兩岸道教養生論壇(鷹潭)發表丹道專文。

Page 29: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29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李金遠

職稱 四川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創

作委員會主任、教授

專業領域 美術教育、中國畫、道教藝術

創作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四川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創作委員會主任、

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美術學會會員、泰

國皇家師範學院美術榮譽博士。擅長中國畫、道教藝術創作。

藝術成就作品為中國美術館、美國三藩市文化中心、澳大利亞新西南威

爾斯藝術館、世界銀行、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法國南方比利牛斯大

區議會、圖盧茲市議會、法國宇航文化中心、歐洲宇航中心、歐洲空中

客車工業公司、菲律賓中華文化中心、日本熊本縣觀光株會社等機構收

藏和編入《當代著名國畫家作品選》、《現代中國畫精英作品選集》、

《中國畫名家作品點評》、《當代中國美術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

界名人錄》。

出版有《李金遠畫集》、《李金遠作品集——從四川到南比利牛斯》、

《李金遠南比利牛斯作品集》、《天路歷程——笨篤·李金遠作品

選》。

Page 30: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30

法會顧問群

姓名 劉長久

職稱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

學歷 大學

專業領域 佛教、道教藝術考古研究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中華道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文化

研究學會理事、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

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等。主要從事佛教、道教藝術考古研究。

主要著作有:《石濤畫譜》(校注)、《古今機智術》、《中國禪門公

案》、《禪說》、《大足石刻研究》(與人合作)、《安嶽石窟藝術》(獲

1999年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二等獎)、《中國西南石窟藝術》、《南詔和大理

國宗教藝術》、《中國石窟雕塑全集·四川、重慶》(國家重點出版工程)、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雲南、貴州、廣西、西藏》(國家重點出版工程)、

《佛祖西來:佛教在中國》、《說禪》、《中國佛教》、《百代畫聖:吳道

子的藝術》等。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事略已收入《中國當代歷史學學者大辭典》、《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專家

學者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藝術家

名人錄》、《世界名人錄》(港版)、美國《世界名人錄》等。

Page 31: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31

癸巳年上元萬神護國羅天移星轉斗慈善點燈祈福大法會

姓名 郝勤

職稱 教授

學歷 碩士研究生

專業領域 體育人文學、道教文化、養生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現任成都體育學院新聞系主任,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體育總

局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客座教

授、兼職博士生導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國家社會

科學基金專案評審人。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理事,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新聞傳播

分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體育科學學會體育史學會常務理事。現任《中國

體育通史》、《體育新聞學》、《體育傳播學》主編。

出版《中國養生文化》、《道教內丹》、《武術與道教》、《薩馬蘭奇

與奧林匹克改革》等個人學術專著8部;合作專著15部。發表個人學術論文

140餘篇。獲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獎3次。

Page 32: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頁 32

法會顧問群

姓名 羅涼萍

職稱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講師

學歷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

專業領域 道教與民間宗教、道教文化、

道教養生

主要著作或專業活動:

現任職稱:保生民間宗教學院講師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講師

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兼任講師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瑜伽社指導老師

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經 歷:臺灣宗玄道學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兼任講師

天人瑜伽教練場指導老師

惠心瑜伽教室指導老師

苗栗大明社區大學講師

Page 33: 法會顧問群簡會感應使南台灣自921 大地震前平安至( 1998 年至2012 年)。 8、921 大地震為罹難同胞做五次超度法會使其能受度得救,離苦得樂。並幫助罹難

中 國 嗣 漢 張 天 師 府

第六十五代天師張意將

台北會址 彰化教育總部暨道場

台北市中山北路六段175號2樓 彰化縣芬園鄉彰南路五段888號

TEL: 02-28366519 FAX: 02-28321627 TEL:049-2511199 FAX:049-25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