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 104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國際身心障礙健康功能... ·...

51
新北市政府 104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研究機關: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研究人員:蔡沁筠 研究期程:104.1.1-104.12.31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編印 印製年月:104 12 研究主題: 中文: 以國際身心障礙健康功能分類系統(ICF)觀點探討末期腎臟 疾病個案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ability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health, and disability (ICF)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Feb-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新北市政府 104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研究機關: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研究人員:蔡沁筠

研究期程:104.1.1-104.12.31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編印

印製年月:104 年 12 月

研究主題:

中文:

以國際身心障礙健康功能分類系統(ICF)觀點探討末期腎臟

疾病個案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ability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health, and disability (ICF)

新北市政府 104 年度自行研究計畫表 填 表 人:蔡沁筠

填表日期:103.10.29

聯絡電話:0978695186

計 畫 名 稱 以國際身心障礙健康功能分類系統(ICF)觀點探討末期腎臟疾病個案身

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研究機關及人員 計畫主持人: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護理科 蔡沁筠護理長 期 程

自 104 年 01 月 01 日

至 104 年 12 月 31 日

目 的

了解末期腎臟疾病個案族群的身心障礙狀況、生活品質與共病效應,因

此將依據 2012 年 7 月 11 日實施之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度使用的 ICF 架

構,以及適合評估末期腎臟疾病族群的生活品質量表與共病狀況之描

述,進行本研究之探討。

方 法

本研究採橫斷性( cross-sectional)研究設計,在某區域教學醫院兩院區之

門診進行透析個案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方式,

並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身心障礙、生活品質與共病狀況之資料蒐集。

經 費 265,000 元。

備 註

備註:

一、 研究機關及人員:包括研究機關、實際研究人員及參與工作人員。

二、 方法:如研究方法之訂定、問題之發掘、研究設計、資料之蒐集與分析、解

決方案之研擬、研究報告之提出。

三、 已提報之自行研究計畫因故撤銷辦理者,應敘明原因行文通知。

四、 自行研究報告內容應力求與所屬局處業務相關。

新北市政府 104 年度自行研究成果摘要表

計 畫 名 稱 以國際身心障礙健康功能分類系統(ICF)觀點探討末期

腎臟疾病個案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期 程 自 104 年 01 月 01 日至 104 年 12 月 31 日

經 費 265,000 元

緣 起 與 目 的

了解末期腎臟疾病個案族群的身心障礙狀況、生活品質

與共病效應,因此將依據 2012 年 7 月 11 日實施之新制

身心障礙鑑定制度使用的 ICF 架構,以及適合評估末

期腎臟疾病族群的生活品質量表與共病狀況之描述,進

行本研究之探討。

方 法 與 過 程

本研究採橫斷性( cross-sectional)研究設計,在某區域教

學醫院兩院區之門診進行透析個案為研究對象,採立意

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方式,並以結構式問卷進行

身心障礙、生活品質與共病狀況之資料蒐集。

研 究 發 現 及 建 議

本研究結果呈現末期腎臟疾病之共病數對其個案

在各領域的身心障礙知覺程度與各方面的生活品質知

覺程度,並不會因為慢性病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然在

末期腎臟疾病個案其身心障礙各面向與生活品質有呈

現顯著差異,顯示在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細分其身心障礙

包含八項領域中與生活品質有其相關性與價值所在。限

於時間因素,本研究只收案134位末期腎臟疾病個案,

在推論與效果評價上,實有其限制之處。建議未來可增

長研究時間與增加樣本數,執行縱貫性研究以實際看出

末期腎臟疾病個案之身心障礙各面向與生活品質指標

上之脈絡依循,以達到腎臟疾病個案更深與更廣度之實

際效果呈現。

備 註

新北市政府 104 年度自行研究計畫執行情形季報表

填表日期:

計畫名稱 研究機關及人員

期程

執行情形概述 備註 起 訖

以國際身心障礙

健康功能分類系

統(ICF)觀點探討

末期腎臟疾病個

案身心障礙與生

活品質之相關研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護理科 蔡沁筠護

理長

104.1.1 104.12.31 1.已通過 104 年院內研究計

畫案。

2.完成製作問卷待 IRB 審查

通過。

3.持續文獻搜尋中。

以國際身心障礙

健康功能分類系

統(ICF)觀點探討

末期腎臟疾病個

案身心障礙與生

活品質之相關研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護理科 蔡沁筠護

理長

104.1.1 104.12.31 1.完成通過 IRB。

2.持續文獻查證。

3.將進行資料收集。

以國際身心障礙

健康功能分類系

統(ICF)觀點探討

末期腎臟疾病個

案身心障礙與生

活品質之相關研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護理科 蔡沁筠護

理長

104.1.1 104.12.31 1.收集個案共 30 幾位。

2.文獻資料查證中。

以國際身心障礙

健康功能分類系

統(ICF)觀點探討

末期腎臟疾病個

案身心障礙與生

活品質之相關研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護理科 蔡沁筠護

理長

104.1.1 104.12.31 1.共收集 134 位個案。

2.研究結果以期末報告產出。

目 錄

目錄 ................................................................................. ……………… 頁數

第一章 摘要..................................................................................................7

第二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11

第三節 研究目的...................................................................................12

第三章 文獻探討.........................................................................................12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15

第二節 研究對象..................................................................................15

第三節 研究工具..................................................................................16

第四節 研究資料收集過程..................................................................16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式..........................................................................17

第五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個案基本資料、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現況與分布............18

第二節 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30

第三節 個案慢性病數在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差異性................3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35

參考資料.............................................................................. ...........................

中文部分............................................................... ...............................36

英文部分...................................................... ........................................37

附件一...................................................................................................38

附件二...................................................................................................53

第一章 摘要

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洗腎病人的發生率及盛

行率均高居全球第一,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最新資料顯示,

重大傷病新申請領證,"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必須定期透析治療者"每

月約有 700 人以上,截至 102 年 11 月累計有效領證數已有 72,987 人

(陳,2012)。此外,國人每年血液透析的費用,佔醫療總費用支出的

6.8%,合計約 250 億元(馬、孫、謝,2010),足見如此龐大的費用支

出,不僅對於個案本身,家庭與社會成本的影響,更是國內健保費用

支出重大負荷所在。我國現行使用之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

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與以往之巴士量表評量不同,此分類系統界定個案的健康狀況由身體

功能、結構、活動、參與及環境四面向所構成,並重新審視「身心障

礙」的定義,不再僅將身心障礙侷限於個人生理的疾病及損傷,此健

康狀況並受到環境與個人因素的影響。同時須納入環境因素與障礙後

的影響,此變革使服務提供者更可貼近國人身心障礙者的需求,然根

據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身心障礙亦以此評量之對象範圍中。因此,在

醫療職場環境中,如何以 ICF 評量末期腎臟疾病個案與其生活品質之

關聯,乃為現今衛生機構與醫療團體刻不容緩之重要議題。

故本研究目的為:以醫院門診之末期腎臟疾病之民眾為研究對象,

並以目前國內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所使用的 ICF 分類標準,包含四個構

面:身體功能、身體構造、活動及參與環境因素,與生活品質量表,

探討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身心障礙狀況、共病性與生活品質關聯之相

關性研究。

研究資料顯示:共有 134 位個案參與,受訪個案以「女性」居多,

計 76 人(56.7%),「男性」較少,計 58 人(43.3%)。年齡以「56-60

歲」最多,計 29 人(21.6%)。在教育程度方面,以「國小」畢業最

多,計 49 人(36.6%),其次依序為「國中」29 人(21.6%)。在職業

方面,以「無職業」為主(115 人,85.8%)。而居住狀況則以「與家

人同住」居多(117 人,87.3%)。婚姻狀況方面以「已婚」者最多,

計 90 人(67.2%)。在經濟來源中,以「自己」最多,計 77 人(57.5%)。

經濟來源為自己的個案中,以「社會補助」最多,計 42 人(54.5%)。

訪個案的慢性病數以「1 種其他慢性病」最多,計 45 人(33.6%),

其次依序為「2 種其他慢性病」43 人(32.1%),平均慢性病數為 1.32

個(標準差為 0.97 個)。至於有慢性病的 103 位個案中,慢性病類型

以「高血壓」最多,計 69 人(67.0%),其次依序為「糖尿病」63 人

(61.2%),「心臟病」29 人(28.2%)。在洗腎期間方面,以介於「1-3

年」的人數最多,計 47人(35.1%),其次依序為「8-10年」23人(17.2%)。

至於洗腎頻率以「不定時」為主,計 122 人(91.0%),「每週兩次」

較少,計 12 人(9.0%)。在服藥情形方面,以服用「2 種藥物」的個

案數最多(53 人,39.6%),其次依序為「1 種藥物」(40 人,29.9%),

平均藥物數為 2.09 種(標準差為 0.98 種)。而有服藥的 133位個案中,

服藥類型以「腎臟疾病藥物」最多,計 109 人(82.0%),其次依序為

「降血壓藥物」68 人(51.1%)。在領有相關證照或手冊方面,「有重

大傷病卡」的個案計有 100 人(74.6%),「有殘障手冊」的個案計有

133 人(99.3%)。至於目前有使用福利服務需求的 37 位個案中,使

用情形以「第一類福利」最多,計 33 人(89.2%)。

在「身心障礙」各領域(包括認知、四處走動、生活自理、與他

人相處、居家活動、社會參與、環境因子、動作活動)與「生活品質」

各向度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

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之所有相關係數皆達顯著水準(p

< .05),相關係數介於-.17 ~ -.78 之間,且相關係數皆為負值,表示「身

心障礙」各領域與「生活品質」各向度呈現負相關的結果,這代表當

個案在各方面身心障礙的知覺程度越高時,則自覺所屬的生活品質越

差。

個案之「認知」、「四處走動」、「生活自理」、「與他人相處」、「居

家活動」、「社會參與」、「環境因子」、「動作活動」的 F 檢定皆未達顯

著水準(p < .05),表示不同慢性病數的個案在「認知」、「四處走動」、

「生活自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社會參與」、「環境因子」、

「動作活動」的身心障礙知覺程度並無明顯的差異存在,亦代表個案

在各領域的身心障礙知覺程度,並不會因為慢性病數的不同而有所差

異。

個案之「生理健康結構(PCS)」、「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

(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GH)」、「心理健康結構(MCS)」、

「精力狀況(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精神

健康(MH)」的 F 檢定皆未達顯著水準(p < .05),表示不同慢性病

數的個案在「生理健康結構(PCS)」、「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

(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GH)」、「心理健康結構(MCS)」、

「精力狀況(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精神

健康(MH)」的生活品質知覺程度並無明顯的差異存在,亦代表個案

在各方面的生活品質知覺程度,並不會因為慢性病數的不同而有所差

異。

經由研究結果發現,適時回饋醫院,以作為個案面向健康促進的

指標與相關措施的發展,另亦可提供其他醫療院所相關研究依據之參

考,共同達成病人健康促進之責任與使命。

關鍵字:

中文:末期腎臟疾病、生活品質、國際身心障礙健康功能分類系統、

共病效應

英文: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Quality of life、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comorbidity

第二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由 WHO 於 2001 年正

式發表,重新審視「身心障礙」的名詞與定義,強調對於身心障礙的

認知應從疾病或醫療診斷的結果轉換為由個人觀點的健康狀況、活動

的參與以及與身處環境的綜合觀。然目前台灣洗腎個案的發生率及盛

行率高居位全球第一,重大傷病新申請領證中,"慢性腎衰竭必須定

期透析治療者"每月約有 700 人以上,截至 102 年 11 月累計有效領證

數已有 72,987 人。然而末期腎臟疾病的個案不只腎臟

功能受損,其生理、心理也可能產生相等程度之影響障礙。

根據上述的現況背景可知對於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身心障礙狀

況描述需要更全面且完整的評估,才能提供相符的需求。故也希望能

夠藉由評估透析個案的生活品質,瞭解他們的生活品質狀況,並將此

族群的身心障礙情形與生活品質與共病效應做連結,找出其相關性。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背景以醫院為主,以本院門診末期腎臟疾病經由透析者為

研究對象,探討末期腎臟疾病個案及其共病性與生活品質做相關性之

探討。以便提供醫院未來繼續在探討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共病性與生

活品質之相關因素上有較完整之解釋模式。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與重要性,可知對於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身

心障礙狀況描述需要更全面且完整的評估,才能提供相符的需求。故

也希望能夠藉由評估透析個案的生活品質,瞭解他們的生活品質狀況,

並將此族群的身心障礙情形與生活品質與共病效應做連結,找出其相

關性。據此,本計畫的研究目的如下:

以目前國內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所使用的 ICF 分類標準,包含

四個構面 b, s, d, e (b:身體功能、s:身體構造、d:活動及參與、

e:環境因素),與生活品質量表,探討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身心

障礙狀況與生活品質關聯之相關性研究。

第三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應用 ICF架構探討末期腎臟疾病個案身心障礙、

共病性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所欲探討的主要文獻為:末期腎臟疾

病族群的生活品質進行探討,如下所示。

世界衛生組織對生活品質的定義是:「生活品質是指個人在處於

生活的文化價值體系中的認知感受程度,這種感受與個人相對應之目

標、期望、標準、關心等各面向有關。它也包含一個獨立個體其生理

健康、心理狀態、自我獨立程度、社會互動關係、個人價值信念以及

所處環境等六方面之主觀感受」(馬、孫、謝,2010;“WHOQOL,”,

1995)。換言之,生活品質不外是從個人主觀認知的層面、正負向的

情緒、和身心健康的角度來評估整體的生活情形(林,2008)。尤其當

個人若是因疾病導致生理功能改變,進而影響心理與社會生活品質,

則將此稱為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此與

一般廣義的生活品質有不一樣之見解之處(姚,2002)。也因此,末期

腎臟疾病個案的生活品質受生理方面之疾病負荷、疾病嚴重度及合併

症影響,另亦可受心理、社會面之壓力源、社會型態、社會工作能力

而所影響,足見末期腎臟疾病個案其生活品質之關聯是更深層與廣面

之不同認知向度(馬、孫、謝,2010;程,2009;盧、陳、黃、蘇,

2010),再者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表現依分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對

ICF所揭陳的健康狀況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描述末期腎臟衰竭

族群的身心障礙狀況時,生活品質是一不可或缺且息息相關的評量指

標。亦可呼應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之何謂健康,亦即個案之生理、心

理與社會各方面達到安適之狀態程度。

生活品質測量可區分為「一般整體性生活品質(global QOL)」

和「個案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ealth-related QOL)」兩種。一般整

體性生活品質強調個人在所處的環境中,對一般廣泛性的生活各面向

之滿意程度;此部份常是由個人的主觀感受來評斷。個案與健康相關

生活品質則強調個案因其疾病、意外或治療所導致個人身體功能改變,

進而影響個案在心理、社會層面的生活滿意程度,可由主觀判斷及客

觀測量來評量(林,2008)。

研究顯示血液透析病患生活品質較一般民眾與他慢性疾病個案為

低,而相同的末期腎臟疾病個案中,接受血液透析者亦低於腹膜透析

患者(Cleary & Drennan, 2005)。當病患必須接受長期的血液透析時,

所面臨的是陌生且漫長的血液透析治療過程,而治療期間個案常承受

許多不管生理、心理、社會等諸多層面的壓力與身心之衝擊反應(馬、

孫、謝,2010)。

根據文獻查證,國內外研究衡量慢性腎病或是末期腎臟疾病族群

生活品質的量表相當多元,例如眾所皆知的生活品質三十六題簡易版

(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 ; SF-36)( 毛、邱、張、黃、黃,2008; 林、

翁、江、韓、潘,2010; Cruz, Andrade, Urrutia, Draibe, Nogueira-Martins,

Castro Cintra Sesso, 2011; Fructuoso, Castro, Oliveira, Prata, Morgado,

2011; Wyld, Morton, Hayen, howard, Webster, 2012)、世界衛生組織生

活品質之測量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 WHOQOL)(林,2011;黃,2009;顏、林、楊,2011; Mahrova,

Svagrova, & Bunc, 2012)、與慢性腎臟病的量表有腎臟疾病之生活品

質量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KDQOL) (黃,2009 ; 顏、林、

楊,2011; Fructuoso, Castro, Oliveira, Prata, Morgado, 2011),皆是依據

研究者所欲研究目的與探尋研究動機而有不同之面向選擇之測量方

式。

倘若末期腎臟疾病個案常被評定為身心障礙者,則其生活品質與

身體功能、結構、活動參與以及環境的互動則應同時列入身心障礙後

續影響與評估的考量。對照ICF所倡導的健康狀況與身體功能、結構、

活動參與、環境以及個人因素的互動有關有相應呼應之處。因此,在

了解並描述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身心障礙狀況時,生活品質為一重要

且必要的評量指標。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橫斷性( cross-sectional)研究設計,在某區域教學醫院兩

院區之門診進行透析個案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方式,並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身心障礙、生活品質與共病狀

況之資料蒐集。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針對新北市某區域教學醫院兩院區門診之透析個案(血液

透析、腹膜透析)進行資料收集,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

凡符合下列選樣條件者均可列入收案對象:

1.年齡為 18 歲以上。

2.至少於收案前已接受透析介入三個月。

3.排除其他非腎臟原因而須透析介入的個案。

4.能以國語或台語溝通者。

5.同意參與本研究並簽有同意書者。

6.識字且有能力完成本研究問卷,若不識字在研究者解釋說明下能

完成本研究問卷者。

排除對象:

1.經醫師診斷為末期腎臟疾病需進行透析但未滿三個月者。

2.無法填答問卷或不識字者、在研究者解釋說明下仍未能完成本研

究問卷者。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橫斷性問卷調查法(cross-sectional survey research),問

卷設計由研究者參考文獻並自擬問卷發展而成,特聘問卷設計專家、

腎臟專科醫師、健康促進專家學者們檢視問卷內容之效度(content

validity)。

本計畫所使用的研究資料來源為自 2012 年 7 月 11 日以後新制身心

障礙鑑定制度實施後所蒐集的身心障礙中第六類別之泌尿與生殖系

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障礙者資料。研究工具包含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

度所使用的 ICF 架構、生活品質量表以及由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病歷所

蒐集的共病狀況,如腎臟疾病衍生或伴隨而來的慢性疾病診斷資料。

第四節 研究資料收集過程

一、研究時間

(一)前驅研究

於 104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30 日進行問卷之專家效度檢定。前驅

研究時,研究者採立意取樣方式,共完成 30 份病患問卷,包括:一、

身心障礙狀況。二、生活品質狀況。及三、由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病歷

所蒐集的共病狀況,瞭解研究對象對填答問卷的反應、估計填答問卷

所需時間和可能遭遇的困難等,做為正式研究計畫參考。

(二)正式研究

於 104 年 6 月至 104 年 10 月 30 日進行正式研究。

二、資料收集過程與步驟說明如下

研究者先聯繫該院之教學研究部,經過該單位同意並通過人體試

驗委員會(IRB)(計畫編號:NTPC-REC-103001-F),配合某區域教

學醫院兩院區之門診針對符合透析個案進行相關資料收集。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式

問卷回收後,先將資料編碼、譯碼,再將有效問卷登錄,並運用

SPSS 19.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描述各變項百分比、標

準差及平均值,其他資料針對不同研究問題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去計算相關係數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

第五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個案在基本資料、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現況

與分布情形

本節主要利用描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計算受訪個案在

「人口學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居住狀況、婚

姻狀況、經濟來源)、「疾病變項」(包括慢性疾病、洗腎期間、洗腎

頻率、服用藥物、領有相關手冊、福利需求)、「身心障礙」(包括認

知、四處走動、生活自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社會參與、環境

因子、動作活動)及「生活品質」(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

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的個

數(Count)、百分比(Percentage)、平均數(Mean)與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以瞭解個案在這些基本變項上的分布情形。

壹、人口學變項

如表 1-1-1 所示,受訪個案以「女性」居多,計 76 人(56.7%),

「男性」較少,計 58 人(43.3%)。年齡以「56-60 歲」最多,計 29

人(21.6%),其次依序為「61-65 歲」23 人(17.2%)、「66-70 歲」22

人(16.4%)、「71-75 歲」14 人(10.4%)、「81 歲以上」11 人(8.2%)、

「51-55 歲」與「76-80 歲」各有 10 人(7.5%)、「46-50 歲」8 人(6.0%)、

「40-45 歲」5 人(3.7%)、「未滿 40 歲」2 人(1.5%)。

在教育程度方面,以「國小」畢業最多,計 49 人(36.6%),其

次依序為「國中」29 人(21.6%)、「高中職」26 人(19.4%)、「無」

19 人(14.2%)、「大學以上」7 人(5.2%)、「專科」4 人(3.0%)。在

職業方面,以「無職業」為主(115 人,85.8%),「有職業」較少,

計 19 人(14.2%)。而居住狀況則以「與家人同住」居多(117 人,

87.3%),「未與家人同住」較少,計 17 人(12.7%)。

婚姻狀況方面以「已婚」者最多,計 90 人(67.2%),其次依序

為「喪偶」21 人(15.7%)、「未婚」12 人(9.0%)、「離婚」11 人(8.1%)。

在經濟來源中,以「自己」最多,計 77 人(57.5%),其次依序為「子

女提供」69 人(51.5%),「配偶提供」19 人(14.2%),「父母提供」

6 人(4.5%)。而經濟來源為自己的個案中,以「社會補助」最多,

計 42 人(54.5%),其次依序為「存款」23 人(29.9%),「工作收入」

19 人(24.7%),「退休俸」9 人(11.7%)。

人口學變項之次數分配表 (N = 134)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性 58 43.3

女性 76 56.7

年齡

未滿 40 歲 2 1.5

40-45 歲 5 3.7

46-50 歲 8 6.0

51-55 歲 10 7.5

56-60 歲 29 21.6

61-65 歲 23 17.2

66-70 歲 22 16.4

71-75 歲 14 10.4

76-80 歲 10 7.5

81 歲以上 11 8.2

教育程度

無 19 14.2

國小 49 36.6

國中 29 21.6

高中職 26 19.4

專科 4 3.0

大學以上 7 5.2

職業

無 115 85.8

有 19 14.2

居住狀況

未與家人同住 17 12.7

與家人同住 117 87.3

婚姻狀況

未婚 12 9.0

已婚 90 67.2

離婚 11 8.1

喪偶 21 15.7

經濟來源(複)

子女提供 69 51.5

配偶提供 19 14.2

父母提供 6 4.5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自己 77 57.5

自己(複,N = 77)

存款 23 29.9

退休俸 9 11.7

工作收入 19 24.7

社會補助 42 54.5

貳、疾病變項

如表 1-1-2 所示,受訪個案的慢性病數以「1 種其他慢性病」最

多,計 45 人(33.6%),其次依序為「2 種其他慢性病」43 人(32.1%)、

「無其他慢性病」31人(23.1%)、「3種以上其他慢性病」15人(11.2%),

平均慢性病數為 1.32 個(標準差為 0.97 個)。至於有慢性病的 103 位

個案中,慢性病類型以「高血壓」最多,計 69 人(67.0%),其次依

序為「糖尿病」63 人(61.2%),「心臟病」29 人(28.2%),「惡性腫

瘤」、「腦血管疾病」與「痛風」各有 4 人(3.9%),「肝臟疾病」3 人

(2.9%),「呼吸道疾病」1 人(1.0%)。

在洗腎期間方面,以介於「1-3 年」的人數最多,計 47 人(35.1%),

其次依序為「8-10 年」23 人(17.2%)、「4-5 年」17 人(12.7%)、「5-7

年」15 人(11.2%)、「11-12 年」與「13-15 年」各有 7 人(5.2%)、「7-12

個月」6 人(4.5%)、「3-6 個月」5 人(3.7%)、「超過 20 年」4 人(3.0%)、

「16-18 年」2 人(1.5%)、「19-20 年」1 人(0.7%)。至於洗腎頻率

以「不定時」為主,計 122 人(91.0%),「每週兩次」較少,計 12

人(9.0%)。

在服藥情形方面,以服用「2 種藥物」的個案數最多(53 人,39.6%),

其次依序為「1 種藥物」(40 人,29.9%)、「3 種藥物」(27 人,20.1%)、

「4 種藥物」(12 人,9.0%)、「0 種藥物」與「5 種藥物」(各有 1 人,

0.7%),平均藥物數為 2.09 種(標準差為 0.98 種)。而有服藥的 133

位個案中,服藥類型以「腎臟疾病藥物」最多,計 109 人(82.0%),

其次依序為「降血壓藥物」68 人(51.1%),「其他疾病藥物」61 人

(45.9%),「心臟疾病藥物」29 人(21.8%),「腦血管疾病藥物」與

「痛風藥物」各有 4 人(3.0%),「惡性腫瘤藥物」3 人(2.3%),「肝

臟疾病藥物」2 人(1.5%)。

在領有相關證照或手冊方面,「有重大傷病卡」的個案計有 100

人(74.6%),「有殘障手冊」的個案計有 133 人(99.3%)。至於目前

有使用福利服務需求的 37 位個案中,使用情形以「第一類福利」最

多,計 33 人(89.2%),其次依序為「第二類福利」8 人(21.6%),「第

三類福利」2 人(5.4%)。

疾病變項之次數分配表 (N = 134)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其他慢性病數

無其他慢性病 31 23.1

1 種其他慢性病 45 33.6

2 種其他慢性病 43 32.1

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11.2

慢性病種類(複,N = 103)

高血壓 69 67.0

心臟病 29 28.2

惡性腫瘤 4 3.9

腦血管疾病 4 3.9

痛風 4 3.9

肝臟疾病 3 2.9

呼吸道疾病 1 1.0

糖尿病 63 61.2

洗腎期間

3-6 個月 5 3.7

7-12 個月 6 4.5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1-3 年 47 35.1

4-5 年 17 12.7

5-7 年 15 11.2

8-10 年 23 17.2

11-12 年 7 5.2

13-15 年 7 5.2

16-18 年 2 1.5

19-20 年 1 0.7

超過 20 年 4 3.0

洗腎頻率

每週兩次 12 9.0

不定時 122 91.0

服用藥物數

0 種藥物 1 0.7

1 種藥物 40 29.9

2 種藥物 53 39.6

3 種藥物 27 20.1

4 種藥物 12 9.0

5 種藥物 1 0.7

服用藥物種類(複,N = 133)

降血壓藥物 68 51.1

心臟疾病藥物 29 21.8

腎臟疾病藥物 109 82.0

惡性腫瘤藥物 3 2.3

腦血管疾病藥物 4 3.0

痛風藥物 4 3.0

肝臟疾病藥物 2 1.5

其他疾病藥物 61 45.9

重大傷病卡

無 34 25.4

有 100 74.6

殘障手冊

無 1 0.7

有 133 99.3

目前使用福利服務需求(複,N = 37)

第一類福利 33 89.2

第二類福利 8 21.6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第三類福利 2 5.4

參、身心障礙評估-活動參與及環境因素成人版(≧18 歲)

一、整體層面

如表 1-1-3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各方面的知覺程度如下,

「認知」的平均數為 3.77,標準差為 5.13;「四處走動」的平均數為

4.75,標準差為 6.31;「生活自理」的平均數為 2.43,標準差為 4.60;

「與他人相處」的平均數為 2.74,標準差為 4.90;「居家活動」的平

均數為 3.83,標準差為 5.55;「社會參與」的平均數為 8.05,標準差

為 9.55;「環境因子」的平均數為 22.93,標準差為 29.82;「動作活動」

的平均數為 6.28,標準差為 8.82。

身心障礙量表各層面之描述性分析

層面 人數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領域 1 認知 134 0.00 24.00 3.77 5.13

領域 2 四處走動 134 0.00 20.00 4.75 6.31

領域 3 生活自理 134 0.00 16.00 2.43 4.60

領域 4 與他人相處 134 0.00 20.00 2.74 4.90

領域 5 居家活動 134 0.00 16.00 3.83 5.55

領域 6 社會參與 134 0.00 32.00 8.05 9.55

領域 7 環境因子 134 0.00 64.00 22.93 29.82

領域 8 動作活動 134 0.00 28.00 6.28 8.82

二、領域 1「認知」各題項

如表 1-1-4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一的認知量表各題項

中,以「記得重要的事情」(M = 0.71, SD = 0.92)得分最高,表示在

此項目的障礙知覺程度最高,其他依序為「專心做事 10 分鐘」(M =

0.70, SD = 1.00)、「學習新的東西」(M = 0.68, SD = 0.94)、「分析並解

決問題」(M = 0.64, SD = 0.90)、「了解別人說什麼」(M = 0.53, SD =

0.83),而以「主動並保持交談」(M = 0.51, SD = 0.80)得分最低。

認知各題項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D1.1 專心做事 10 分鐘 134 0.70 1.00 2

D1.2 記得重要的事情 134 0.71 0.92 1

D1.3 分析並解決問題 134 0.64 0.90 4

D1.4 學習新的東西 134 0.68 0.94 3

D1.5 了解別人說什麼 134 0.53 0.83 5

D1.6 主動並保持交談 134 0.51 0.80 6

三、領域 2「四處走動」各題項

如表 1-1-5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二的四處走動量表各

題項中,以「長距離行走」(M = 1.16, SD = 1.39)得分最高,表示在

此項目的障礙知覺程度最高,其他依序為「長時間站立」(M = 1.07, SD

= 1.34)、「從家裡外出」(M = 1.00, SD = 1.33)、「坐到站」(M = 0.80, SD

= 1.27),而以「在家中移動」(M = 0.73, SD = 1.23)得分最低。

四處走動各題項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D2.1 長時間站立 134 1.07 1.34 2

D2.2 坐到站 134 0.80 1.27 4

D2.3 在家中移動 134 0.73 1.23 5

D2.4 從家裡外出 134 1.00 1.33 3

D2.5 長距離行走 134 1.16 1.39 1

四、領域 3「生活自理」各題項

如表 1-1-6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三的生活自理量表各

題項中,以「洗澡」(M = 0.66, SD = 1.25)得分最高,表示在此項目

的障礙知覺程度最高,其次為「穿衣」(M = 0.61, SD = 1.20)與「吃

東西」(M = 0.61, SD = 1.20),而以「一個人生活幾天」(M = 0.54, SD

= 1.08)得分最低。

生活自理各題項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D3.1 洗澡 134 0.66 1.25 1

D3.2 穿衣 134 0.61 1.20 2

D3.3 吃東西 134 0.61 1.20 2

D3.4 一個人生活幾天 134 0.54 1.08 4

五、領域 4「與他人相處」各題項

如表 1-1-7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四的與他人相處量表

各題項中,以「結交新朋友」(M = 0.60, SD = 1.08)得分最高,表示

在此項目的障礙知覺程度最高,其他依序為「和朋友維持關係」(M =

0.58, SD = 1.01)、「與陌生人互動」(M = 0.54, SD = 0.99)、「親密行為」

(M = 0.53, SD = 1.02),而以「與親近的人相處」(M = 0.50, SD = 0.93)

得分最低。

與他人相處各題項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D4.1 與陌生人互動 134 0.54 0.99 3

D4.2 和朋友維持關係 134 0.58 1.01 2

D4.3 與親近的人相處 134 0.50 0.93 5

D4.4 結交新朋友 134 0.60 1.08 1

D4.5 親密行為 130 0.53 1.02 4

六、領域 5「居家活動」各題項

如表 1-1-8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五的居家活動量表各

題項中,以「時限內完成家務」(M = 1.01, SD = 1.41)得分最高,表

示在此項目的障礙知覺程度最高,其他依序為「做好重要家務」(M =

0.96, SD = 1.39)、「完成需做家務」(M = 0.94, SD = 1.40),而以「照

顧家人及家務」(M = 0.92, SD = 1.39)得分最低。

量表名稱現況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D5.1 照顧家人及家務 134 0.92 1.39 4

D5.2 做好重要家務 134 0.96 1.39 2

D5.3 完成需做家務 134 0.94 1.40 3

D5.4 時限內完成家務 134 1.01 1.41 1

七、領域 6「社會參與」各題項

如表 1-1-9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六的社會參與量表各

題項中,以「花時間在健康上」(M = 1.30, SD = 1.35)得分最高,表

示在此項目的障礙知覺程度最高,其他依序為「參加社會活動」(M =

1.07, SD = 1.37)與「生活的有尊嚴」(M = 1.07, SD = 1.30)、「情緒影

響」(M = 1.00, SD = 1.25)、「放鬆或娛樂」(M = 0.94, SD = 1.30)、「家

庭經濟影響」(M = 0.93, SD = 1.26)、「因環境限制參與」(M = 0.87, SD

= 1.27),而以「家庭問題」(M = 0.87, SD = 1.22)得分最低。

社會參與各題項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D6.1 參加社會活動 134 1.07 1.37 2

D6.2 因環境限制參與 134 0.87 1.27 7

D6.3 生活的有尊嚴 134 1.07 1.30 2

D6.4 花時間在健康上 134 1.30 1.35 1

D6.5 情緒影響 134 1.00 1.25 4

D6.6 家庭經濟影響 134 0.93 1.26 6

D6.7 家庭問題 134 0.87 1.22 8

D6.8 放鬆或娛樂 134 0.94 1.30 5

八、領域 7「環境因子」各題項

如表 1-1-10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七的環境因子量表

各題項中,以「個人用於室內行動與運輸的產品與科技」知覺障礙的

個案比例最高(50 人,37.3%),其他依序為「溝通用產品與科技」、

「教育用產品與科技」與「個人資產」(各有 49 人,36.6%)、「個人

用於日常生活的產品或物質」(48 人,35.8%)、「個人食用產生或物

質」(47 人,35.1%),而以「氣候」與「社會安全服務、體系與政策」

(46 人,34.3%)的個案比例最低。

環境因子各題項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無阻礙 有阻礙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D7.1 個人食用產生或物質 87 64.9 47 35.1

D7.2 個人用於日常生活的產品或物質 86 64.2 48 35.8

D7.3 個人用於室內行動與運輸的產品與科技 84 62.7 50 37.3

D7.4 溝通用產品與科技 85 63.4 49 36.6

D7.5 教育用產品與科技 85 63.4 49 36.6

D7.6 個人資產 85 63.4 49 36.6

D7.7 氣候 88 65.7 46 34.3

D7.8 社會安全服務、體系與政策 88 65.7 46 34.3

九、領域 8「動作活動」各題項

如表 1-1-11 所示,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領域八的動作活動量表各

題項中,以「行走 3 公尺折返」(M = 1.00, SD = 1.38)得分最高,表

示在此項目的障礙知覺程度最高,其他依序為「彎身撿東西不跌倒」

(M = 0.98, SD = 1.39)、「由坐到站」(M = 0.90, SD = 1.33)、「由站到

坐」(M = 0.87, SD = 1.31)、「將帶子打結」(M = 0.86, SD = 1.28)、「扣

一般釦子」(M = 0.85, SD = 1.27),而以「拿起筆」(M = 0.84, SD = 1.26)

得分最低。

動作活動各題項之描述性分析

題號 題目內容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D8.1 拿起筆 134 0.84 1.26 7

D8.2 扣一般釦子 134 0.85 1.27 6

D8.3 將帶子打結 134 0.86 1.28 5

D8.4 由坐到站 134 0.90 1.33 3

D8.5 彎身撿東西不跌倒 134 0.98 1.39 2

D8.6 行走 3 公尺折返 134 1.00 1.38 1

D8.7 由站到坐 134 0.87 1.31 4

肆、生活品質

針對個案的生活品質是以 SF-36 臺灣版生活品質問卷測量,計算

出 8 個健康構面之原始分數如表 4-1-12 所示,8 項健康狀況子量表得

分分別為生理機能 PF(51.46)、生理職能 RP(29.85)、軀體疼痛 BP

(73.07)、一般健康 GH(40.88)、精力狀況 VT(52.61)、社會功能

SF(62.03)、情感職能 RE(41.29)、精神健康 MH(58.69)。

根據曾等(2003)國人生活品質(II):SF-36 臺灣版的常模與效

度檢測,將原始得分經常模轉換後,生理健康結構 PCS 平均分數為

50.00,心理健康結構 MCS 平均分數為 50.00。若常模化後平均分數

略高於 50 分,表示該項生活品質較佳,低於 50 分則表示該項生活品

質較差。本研究個案在生理健康結構和心理健康結構各向度的平均分

數中,以「軀體疼痛(BP)」的分數最高,表示個案對於此方面的生

活品質有較佳的知覺感受,另外「生理機能(PF)」、「精力狀況(VT)」、

「精神健康(MH)」的平均分數高於 50 分,表示有較不錯的生活品

質感受;而在;而在生理健康結構和心理健康結構各向度的平均分數

中,以「生理職能(RP)」的分數最低,表示個案對於此方面的生活

品質感受最差,另外「一般健康(GH)」、「情感職能(RE)」的平均

分數低於 50 分,表示有較差的生活品質感受。

SF-36 生活品質之敘述統計(N = 134)

變項名稱 人數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生理健康結構(PCS) 134 33.51 68.54 50.00 8.93

生理機能(PF) 134 0.00 100.00 51.46 32.31

生理職能(RP) 134 0.00 100.00 29.85 44.90

軀體疼痛(BP) 134 21.00 100.00 73.07 22.84

一般健康(GH) 134 5.00 92.00 40.88 20.22

心理健康結構(MCS) 134 17.05 74.70 50.00 10.20

精力狀況(VT) 134 0.00 90.00 52.61 13.76

社會功能(SF) 134 0.00 100.00 62.03 19.17

情感職能(RE) 134 0.00 100.00 41.29 48.91

精神健康(MH) 134 16.00 92.00 58.69 13.07

註:八個面向可能的全距為 0 至 100 分;PCS 及 MCS 分數已經經過常模化,因

此平均分數會接近 50 分,標準差會接近 10 分。

第二節 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

本節旨在探討個案在「身心障礙」(包括認知、四處走動、生活

自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社會參與、環境因子、動作活動)及

「生活品質」(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

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各層面兩兩之間的關聯性,

利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去計算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若係數之絕對值

愈接近 1,表示關聯性愈強。如表 1-2-1 所示,在「身心障礙」各領

域(包括認知、四處走動、生活自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社會

參與、環境因子、動作活動)與「生活品質」各向度包括生理機能、

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

精神健康)之所有相關係數皆達顯著水準(p < .05),相關係數介於-.17

~ -.78 之間,且相關係數皆為負值,表示「身心障礙」各領域與「生

活品質」各向度呈現負相關的結果,這代表當個案在各方面身心障礙

的知覺程度越高時,則自覺所屬的生活品質越差。

身心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係數表

生活品質 身心障礙

認知 四處走動 生活自理 與他人相處 居家活動 社會參與 環境因子 動作活動

生理健康結構(PCS) -.39*** -.60*** -.54*** -.48*** -.56*** -.47*** -.52*** -.65***

生理機能(PF) -.53*** -.76*** -.67*** -.60*** -.72*** -.66*** -.58*** -.78***

生理職能(RP) -.21* -.22* -.25** -.32*** -.27** -.27** -.35*** -.33***

軀體疼痛(BP) -.21* -.39*** -.34*** -.28** -.28** -.31*** -.18* -.34***

一般健康(GH) -.30*** -.29*** -.27** -.36*** -.28** -.29*** -.40*** -.36***

心理健康結構(MCS) -.32*** -.17* -.24** -.38*** -.23** -.39*** -.20* -.23**

精力狀況(VT) -.35*** -.30*** -.34*** -.44*** -.34*** -.43*** -.27** -.37***

社會功能(SF) -.48*** -.53*** -.57*** -.57*** -.54*** -.62*** -.29*** -.52***

情感職能(RE) -.33*** -.27** -.30*** -.36*** -.32*** -.30*** -.48*** -.41***

精神健康(MH) -.35*** -.23** -.28** -.40*** -.29*** -.47*** -.27** -.29***

* p < .05,** p < .01,*** p < .001。

第三節 個案慢性病數在身心障礙及生活品質之差異性

本節旨在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去探討不同

慢性病數的受訪個案在「身心障礙」(包括認知、四處走動、生活自

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社會參與、環境因子、動作活動)及「生

活品質」(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

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上之差異情形,以瞭解個案的

慢性病數與其身心障礙及生活品質之關聯性為何。若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的 F 檢定達顯著,則以 Scheffé法進行事後比較。

壹、個案慢性病數在身心障礙之差異性

由表 1-3-1 可知,「認知」、「四處走動」、「生活自理」、「與他人

相處」、「居家活動」、「社會參與」、「環境因子」、「動作活動」的 F

檢定皆未達顯著水準(p < .05),表示不同慢性病數的個案在「認知」、

「四處走動」、「生活自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社會參與」、

「環境因子」、「動作活動」的身心障礙知覺程度並無明顯的差異存在,

亦代表個案在各領域的身心障礙知覺程度,並不會因為慢性病數的不

同而有所差異。

表 1-3-1 個案慢性病數在身心障礙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層面 慢性病數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p 值

認知 (1)無其他慢性病 31 3.58 5.26 0.75 .522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3.31 5.12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4.70 5.13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2.87 4.97

四處走動 (1)無其他慢性病 31 3.68 5.57 0.80 .494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4.98 6.61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5.70 6.60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3.60 6.06

生活自理 (1)無其他慢性病 31 1.97 3.83 0.22 .882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2.80 5.08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2.49 4.56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2.13 4.98

與他人相處 (1)無其他慢性病 31 2.84 4.80 0.14 .938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2.73 5.01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2.93 5.13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2.00 4.55

居家活動 (1)無其他慢性病 31 3.81 5.27 0.54 .653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4.13 5.90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4.12 5.64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2.13 4.98

社會參與 (1)無其他慢性病 31 8.10 10.38 0.05 .986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7.84 8.46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8.44 10.20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7.47 9.81

環境因子 (1)無其他慢性病 31 26.32 31.61 0.32 .809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19.91 28.47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24.19 30.11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21.33 31.23

動作活動 (1)無其他慢性病 31 5.68 8.16 0.15 .927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5.96 9.35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6.79 8.69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7.07 9.60

* p < .05,** p < .01,*** p < .001

貳、個案慢性病數在生活品質之差異性

由表 1-4-1 可知,「生理健康結構(PCS)」、「生理機能(PF)」、「生

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GH)」、「心理健康

結構(MCS)」、「精力狀況(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

「精神健康(MH)」的 F 檢定皆未達顯著水準(p < .05),表示不同

慢性病數的個案在「生理健康結構(PCS)」、「生理機能(PF)」、「生

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GH)」、「心理健康

結構(MCS)」、「精力狀況(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

「精神健康(MH)」的生活品質知覺程度並無明顯的差異存在,亦代

表個案在各方面的生活品質知覺程度,並不會因為慢性病數的不同而

有所差異。

表 1-4-1 個案慢性病數在生活品質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層面 慢性病數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p 值

生理健康結構

(PCS)

(1)無其他慢性病 31 50.04 8.32 0.34 .796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50.93 9.31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48.99 9.39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50.03 8.21

生理機能(PF) (1)無其他慢性病 31 52.10 30.76 0.18 .912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52.00 33.97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48.72 33.45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55.33 31.14

生理職能(RP) (1)無其他慢性病 31 23.39 42.30 0.42 .739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33.89 47.42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31.98 46.07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25.00 41.19

軀體疼痛(BP) (1)無其他慢性病 31 73.74 23.83 0.17 .917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74.58 23.94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71.21 22.27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72.47 20.74

一般健康(GH) (1)無其他慢性病 31 43.23 20.87 0.44 .724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42.11 20.97

層面 慢性病數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p 值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38.28 18.70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39.80 21.91

心理健康結構

(MCS)

(1)無其他慢性病 31 48.83 11.66 0.42 .739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50.00 10.65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51.26 9.84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48.79 6.34

精力狀況(VT) (1)無其他慢性病 31 50.16 16.56 0.84 .477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54.56 15.37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53.26 11.59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50.00 5.67

社會功能(SF) (1)無其他慢性病 31 60.89 18.18 0.12 .946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61.39 20.78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63.37 17.76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62.50 21.65

情感職能(RE) (1)無其他慢性病 31 35.48 48.64 0.65 .582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48.15 49.52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41.86 49.92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31.11 46.23

精神健康(MH) (1)無其他慢性病 31 57.16 13.79 0.76 .521

(2)1 種其他慢性病 45 57.51 13.97

(3)2 種其他慢性病 43 61.12 12.75

(4)3 種以上其他慢性病 15 58.40 9.30

* p < .05,** p < .01,*** p < .00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呈現末期腎臟疾病之共病數對其個案在各領域的身

心障礙知覺程度與各方面的生活品質知覺程度,並不會因為慢性病數

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然在末期腎臟疾病個案其身心障礙各面向與生活

品質有呈現顯著差異,顯示在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細分其身心障礙包含

八項領域中與生活品質有其相關性與價值所在。

限於時間因素,本研究只收案134位末期腎臟疾病個案,在推論

與效果評價上,實有其限制之處。建議未來可增長研究時間與增加樣

本數,執行縱貫性研究以實際看出末期腎臟疾病個案之身心障礙各面

向與生活品質指標上之脈絡依循,以達到腎臟疾病個案更深與更廣度

之實際效果呈現。

本研究係為一基礎應用研究,故藉由本研究之執行,將其重要研

究結果以研究報告形式產出,期能讓後續執行末期腎臟疾病個案的身

心障礙鑑定與狀況描述、生活品質評量及共病效應分析的相關研究進

行與政策推展有更具體之參考依據,以落實醫院不僅是疾病治療的原

始角色,更應經由健康促進維護並達到末期腎臟疾病個案身心健康的

最終目標。

參考資料

毛莉雯、邱亨嘉、張碧玉、黃素貞、黃尚志(2008)‧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aiwanese dialysis patients: effects of dialysis

modality‧The Kaosh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4(9),

453-460。

林佩欣(2008,3 月)‧中風患者的成效測量-生活品質‧台灣腦中風學

會會訊,15(1)‧取自 http://www.stroke.org.tw/ newpaper/Mar/

paper_3.asp

林姿佳(2011) ‧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量表與腎臟並生活品質量表

於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之比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

大學,台南市。

林彥岑、翁麗雀、江仰仁、韓慧美、潘麗慧(2010)‧腎臟移植病人的

生活品質及影響因素之探討‧長庚護理,21(1),1-11。

姚開屏(2002)‧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概念與測量原理之簡介‧臺灣醫

學,6(2),183-192。

馬麗卿、孫嘉玲、謝湘俐(2010)‧血液透析病患之憂鬱狀態及生活品

質滿意度相關性研究‧台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9(1),1-16。

曾旭民、盧瑞芬、蔡益堅(2003).國人生活品質評量(II):SF-36 台灣

版的常模與效度檢測.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2(6),512-518。

程淑媛(2009)‧血液透析患者生活品質相關因素探討‧澄清醫護管

理雜誌,5(2),31-40。

黃貞惠(2009) ‧慢性腎臟病患身體活動腎功能與生活品質:縱貫性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盧素真、陳世宜、黃淑珍、蘇玲華(2010)‧血液透析病患睡眠障礙、

憂鬱程度及其生活品質的分析探討‧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6(1),

33-43。

賴美麗(2008)‧探討血液透析患者營養、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之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顏妙芬、林姿佳、楊文中(2011)‧慢性腎臟病患者生活品質測量的省

思與展望‧護理雜誌‧58(2),5-9。

Cleary, J., & Drennan, J. (2005).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on

haemodialysis for end-stage renal diseas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51(6), 577−586. doi:10.1111/j.1365-2648.2005. 03547.x

Cruz, M. C., Andrade, C., Urrutia, M., Draibe, S., Nogueira-Martins, L.

A., CastroCintra Sesso, R. (2011). Quality of life i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linics (Sao Paulo), 66(6), 991-995.

Fructuoso, M.,Castro, R., Oliveira, L., Prata, C., Morgado, T.(2011).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efrologia, 31(1), 91-96.

Mahrova, A., Svagrova, K., & Bunc, V.(2012).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the end-stage renal disease.

Kidne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31(2), A55.

Wyld, M., Morton, R. L., Hayen, A., Howard, K., Webster, A. C. (2012).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utility-based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reatments. PLOS Medicine. DOI: 10.1371/

journal.pmed.1001307

一、基本資料

1.性別:1.1□男 1.2□女

2.年齡: 2.1□40-45歲 2.2□46-50歲 2.3□51-55歲 2.4□56-60歲

2.5□61-65歲 2.6□66-70歲 2.7□71-75歲 2.8□76-80歲

2.9□81 歲(含)以上

3.教育:3.1□無 3.2□國小 3.3□國中 3.4□高中職 3.5□專科 3.6□大學以上

4.職業:4.1□無 4.2□有(種類)

5.居住:<指家人同住>5.1□無 5.2□有

6.婚姻:6.1□未婚 6.2□已婚 6.3□離婚 6.4□分居 6.5□喪偶

7.經濟來源:7.1□子女提供 7.2□配偶提供 7.3□父母提供

7.4□自己 (□存款 □退休俸 □工作收入 □社會補助)

8.您是否有罹患相關的慢性疾病?

8.1□無

□有(可複選):8.2□高血壓 8.3□心臟病 8.4□腎臟疾病 8.5□惡性腫瘤

8.6□腦血管疾病 8.7□肺炎 8.8□痛風 8.9□肝臟疾病

8.10□呼吸道疾病 8.11□其他 )

9.洗腎期間?

9.1□3-6個月 9.2□7-12(含)個月 9.3□1-3(含)年 9.4□4-5(含)年

9.5□5-7(含)年 9.6□8-10(含)年 9.7□11-12(含)年 9.8□13-15(含)年

9.9□16-18(含)年 9.10□19-20(含)年 9.11□>20年

10.洗腎次數? 10.1□1次/週 10.2□3次/週 10.3□不定時/週

11.您是否服用有長期服用之慢性藥物?(≧3 個月)

11.1□無

□有(可複選):11.2□降血壓藥 11.3□心臟病藥 11.4□腎臟疾病藥

11.5□惡性腫瘤藥物 11.6□腦血管疾病藥物

11.7□肺病藥物 11.8□痛風藥物 11.9□肝臟疾病藥物

11.10□呼吸道疾病藥物 11.11□其他 藥物)

12.領有相關證照/手冊?

12.1□重大傷病卡 12.2□(輕/中/重度)殘障手冊 12.3□其他

13.目前您所使用到的福利服務需求有:

第 1類福利 □行動不便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識別證

問卷編號:

病歷/身分證:

□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

□身心障礙者房屋租金補貼

第 2類福利 □居家照顧(身體照顧服務及家務服務) □居家護理 □居家復健

□送餐到家 □輔具服務及輔具補助 □就業服務

第 3類福利 □生活重建 □社區居住 □自力生活支持服務 □日間照顧服務

□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服務 □住宿式照顧服務

□日間照顧及住宿室照顧費用補助

□課後照顧 □行為輔導 □心理重建 □婚姻及生育輔導

□臨時及短期照顧服務(喘息服務) □家庭托顧

14.您認為還可增加什麼服務才能符合您目前的日常生活需求?(請填寫)

二、身心障礙評估

(一)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編碼 說明

□b610 腎臟功能Renal functions

(本碼建議可用於下列疾病或障礙:重大器官損傷…等) *註:腎臟移植後應重新鑑定

□b610.0:未達下列基準。

□b610.1:慢性腎臟疾病或泌尿系統疾病,併發腎機能減退,肌酸酐廓清試驗(eGFR)每

分鐘在31 至60 公撮之間,日常生活需要醫藥或人照顧,經治療三個月無進步者。

□b610.2:腎臟機能或泌尿系統疾病遺存極度障礙,日常生活需要醫藥或人照顧,而有

慢性腎臟疾病或泌尿系統疾病併發腎機能衰竭且肌酸酐廓清試驗(eGFR)每分鐘在16

至30 公撮之間,經治療三個月無進步者。

□b610.3:慢性腎臟疾病或泌尿系統疾病併發腎機能衰竭,日常生活需要醫藥或人周密

照顧,且肌酸酐廓清試驗(eGFR)每分鐘在15 公撮以下,且合併有高血壓或貧血,經治

療三個月無進步者。

□b610.4:慢性腎臟疾病或泌尿系統疾病併發尿毒症,需長期透析治療,生活無法自理,

經常需要醫藥或家人周密照顧者。

(二)活動參與及環境因素成人版(≧18 歲)

H4 受訪者與申請

人的關係

□0 申請人本身、□1 先生或太太、□2 父母、□3 兒子或女兒、□4 兄弟姊妹

□5 其他親戚、□6 朋友、□7 專業照顧者、□8 其他(明確說明):

A5 申請人目前的

主要工作狀況

□0 受雇、□1 自行開業、□2 無償(例如志工)、□3 學生、

□4 家管(非健康因素)、□5 退休、□6.1 無就業(健康原因) 、

□6.2 無就學(健康原因)、 □7 無就業/無就學(其他原因) 、

□8 其他(明確說明):

F5 申請人目前的

生活情形

□0 獨立於社區中生活(獨居或與人同住)

□1 在協助下於社區中生活(如:需人代購物)

□2 非社區中(如:教養院、療養院等)

編碼 說明 困難程度 題 目 類

別 0

(沒有困難)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重度/不

能做)

9 (不適用)

1

D1.1 專心做事 10 分鐘

0 1 2 3 4 9

D1.2 記得重要的事情 0 1 2 3 4 9

D1.3 分析並解決問題 0 1 2 3 4 9

D1.4 學習新的東西 0 1 2 3 4 9

D1.5 了解別人說什麼 0 1 2 3 4 9

D1.6 主動並保持交談 0 1 2 3 4 9

P1.1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

□0(否)、□1(輔具)、□2(他人) (回答否者直接跳至領域 2)

D1.1 專心做事 10 分鐘

0 1 2 3 4 9

D1.2 記得重要的事情 0 1 2 3 4 9

D1.3 分析並解決問題 0 1 2 3 4 9

D1.4 學習新的東西 0 1 2 3 4 9

D1.5 了解別人說什麼 0 1 2 3 4 9

D1.6 主動並保持交談 0 1 2 3 4 9

題 目 類

別 0

(沒有困難)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重度/不

能做)

9 (不適用)

2

D2.1 長時間站立

0 1 2 3 4 9

D2.2 坐到站 0 1 2 3 4 9

D2.3 在家中移動 0 1 2 3 4 9

D2.4 從家裡外出 0 1 2 3 4 9

D2.5 長距離行走 0 1 2 3 4 9

P2.1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

□0(否)、□1(輔具)、□2(他人) (回答否者直接跳至領域 3)

D2.1 長時間站立 生

0 1 2 3 4 9

D2.2 坐到站 0 1 2 3 4 9

D2.3 在家中移動 0 1 2 3 4 9

D2.4 從家裡外出 0 1 2 3 4 9

D2.5 長距離行走 0 1 2 3 4 9

題 目 類

別 0

(沒有困難)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重度/不

能做)

9 (不適用)

3

D3.1 洗澡

0 1 2 3 4 9

D3.2 穿衣 0 1 2 3 4 9

D3.3 吃東西 0 1 2 3 4 9

D3.4 一個人生活幾天 0 1 2 3 4 9

P3.1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

□0(否)、□1(輔具)、□2(他人) (回答否者直接跳至領域 4)

D3.1 洗澡 生

0 1 2 3 4 9

D3.2 穿衣 0 1 2 3 4 9

D3.3 吃東西 0 1 2 3 4 9

D3.4 一個人生活幾天 0 1 2 3 4 9

題 目 類

別 0

(沒有困難)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重度/不

能做)

9 (不適用)

D4.1 與陌生人互動

0 1 2 3 4 9

D4.2 和朋友維持關係 0 1 2 3 4 9

D4.3 與親近的人相處 0 1 2 3 4 9

4

D4.4 結交新朋友 現 0 1 2 3 4 9

D4.5 親密行為 0 1 2 3 4 9

P4.1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

□0(否)、□1(輔具)、□2(他人) (回答否者直接跳至領域 5)

D4.1 與陌生人互動 生

0 1 2 3 4 9

D4.2 和朋友維持關係 0 1 2 3 4 9

D4.3 與親近的人相處 0 1 2 3 4 9

D4.4 結交新朋友 0 1 2 3 4 9

D4.5 親密行為 0 1 2 3 4 9

題 目 類

別 0

(沒有困難)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重度/不

能做)

9

(不適用)

5之1

D5.1 照顧家人及家務

0 1 2 3 4 9

D5.2 做好重要家務 0 1 2 3 4 9

D5.3 完成需做家務 0 1 2 3 4 9

D5.4 時限內完成家務 0 1 2 3 4 9

P5.1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

□0(否)、□1(輔具)、□2(他人) (回答否者直接跳至領域 5之 2)

D5.1 照顧家人及家務 生

0 1 2 3 4 9

D5.2 做好重要家務 0 1 2 3 4 9

D5.3 完成需做家務 0 1 2 3 4 9

D5.4 時限內完成家務 0 1 2 3 4 9 註:主要工作若勾選無就業或無就學(健康原因)、家管、退休、無就業/無就學(其他原因)則領域五D5.5-5.10

不用問,系統會自動勾選,請直接跳問領域 6。 題 目 類

別 0

(沒有困難)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重度/不

能做)

9 (不適用)

5之2

D5.5 每天工作/學習

0 1 2 3 4 9

D5.6 做好重要事務 0 1 2 3 4 9

D5.7 完成需做事務 0 1 2 3 4 9

D5.8 時限內完成事務 0 1 2 3 4 9

D5.9 是否曾經因為健康狀況而

必須做比較低階的工作?

表現 否(0) 是(1) 9(不適用)

0 1 9

D5.10 是否曾經因為健康狀況而 表現 0 1 9

賺取比較少的錢? P5.3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

□0(否)、□1(輔具)、□2(他人) (回答否者跳至領域 6)

D5.5 每天工作/學習 生

0 1 2 3 4 9

D5.6 做好重要事務 0 1 2 3 4 9

D5.7 完成需做事務 0 1 2 3 4 9

D5.8 時限內完成事務 0 1 2 3 4 9

D5.9 是否曾經因為健康狀況而

必須做比較低階的工作?

能力 否(0) 是(1) 9(不適用)

0 1 9

D5.10 是否曾經因為健康狀況而

賺取比較少的錢?

能力 0 1 9

題 目 類

別 0

(沒有困難)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重度/不

能做)

9 (不適用)

6

D6.1 參加社區活動

0 1 2 3 4 9

D6.2 因環境限制參與 0 1 2 3 4 9

D6.3 生活的有尊嚴 0 1 2 3 4 9

D6.4 花時間在健康上 0 1 2 3 4 9

D6.5 情緒影響 0 1 2 3 4 9

D6.6 家庭經濟影響 0 1 2 3 4 9

D6.7 家庭問題 0 1 2 3 4 9

D6.8 放鬆或娛樂 0 1 2 3 4 9

P6.1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

□0(否)、□1(輔具)、□2(他人) (回答否者直接跳至領域 7)

D6.1 參加社區活動

0 1 2 3 4 9

D6.2 因環境限制參與 0 1 2 3 4 9

D6.3 生活的有尊嚴 0 1 2 3 4 9

D6.4 花時間在健康上 0 1 2 3 4 9

D6.5 情緒影響 0 1 2 3 4 9

D6.6 家庭經濟影響 0 1 2 3 4 9

D6.7 家庭問題 0 1 2 3 4 9

D6.8 放鬆或娛樂 0 1 2 3 4 9

領域 7 環境因子

題號 題目 阻礙程度

D7.1 個人食用產品或物質 □(0)無阻礙 □(8)有阻礙

D7.2 個人用於日常生活的產品或物質 □(0)無阻礙 □(8)有阻礙

D7.3 個人用於室內外行動與運輸的產品與科技 □(0)無需求/無阻礙 □(8)有阻礙

D7.4 溝通用產品與科技 □(0)無需求/無阻礙 □(8)有阻礙

D7.5 教育用產品與科技 □(0)無需求/無阻礙 □(8)有阻礙

D7.6 個人資產 □(0)無需求/無阻礙 □(8)有阻礙

D7.7 氣候 □(0)無阻礙 □(8)有阻礙

D7.8 社會安全服務、體系與政策 □(0)無需求/無阻礙 □(8)有阻礙

領域 8 動作活動

題 目 類

困難程度

0

(無協助)

1

(監督或提醒)

2

(一些協助)

3

(很多協助)

4

(完全協助)

D8.1 拿起筆 生

0 1 2 3 4

D8.2 扣一般釦子 0 1 2 3 4

D8.3 將帶子打結 0 1 2 3 4

D8.4 由坐到站 0 1 2 3 4

D8.5 彎身撿東西不跌倒 0 1 2 3 4

D8.6 行走 3 公尺折返 0 1 2 3 4

D8.7 由站到坐 0 1 2 3 4

Pd1.1 「上述活動是否有使用輔具或他人幫忙?」□0(否)、□1(輔具)、□2(他人)

D8.1 拿起筆 能

0 1 2 3 4

D8.2 扣一般釦子 0 1 2 3 4

D8.3 將帶子打結 0 1 2 3 4

D8.4 由坐到站 0 1 2 3 4

D8.5 彎身撿東西不跌倒 0 1 2 3 4

D8.6 行走 3 公尺折返 0 1 2 3 4

D8.7 由站到坐 0 1 2 3 4

三、生活品質量表

敬請回答下列各問題並圈選一個適當答案。如您對某一問題的回答不

能確定,還是請您盡可能選一個最適合的答案。在本部份所指過去一個月

內(係指從今天往前算三十天內)。

1. 一般來說,您認為您目前的健康狀況是?(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非常好……………………………1

很好………………………………2

好…………………………………3

普通………………………………4

不好………………………………5

2. 和前一年比較,您認為您目前的健康狀況是?(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非常好……………………………1

很好………………………………2

好…………………………………3

普通………………………………4

不好………………………………5

3.下面是一些您日常可能從事的活動,請問您目前健康狀況會不會限制您

從事這些活動?如果會,限制有多少呢?(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會,

受到很多限制

會,

受到一些限

不會,

完全不受限

a.參與劇烈活動,如跑步、

提重物

1 2 3

b.中等程度活動,如搬桌

子、拖地板、打保齡球等

1 2 3

c.提起或攜帶食品雜貨 1 2 3

d.爬數層(二樓以上)樓樓梯 1 2 3

e.爬一層樓樓梯 1 2 3

f.彎腰、跪下或蹲下 1 2 3

g.走路超過 1公里 1 2 3

h.走過數個街口

i.走過一個街口

j.自己洗澡或穿衣 1 2 3

4.過去一個月內,您是否曾因為身體健康問題,而在工作上或其他日常活

動方面有下列任何的問題?(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是 否

a.做工作或其他活動的時間減少 1 2

b.完成的工作量比您想要完成的較少 1 2

c.可以做的工作或其他活動種類受到限制 1 2

d.做工作或其他活動有困難(例如需更吃

力)

1 2

5.過去一個月內,您是否曾因為情緒問題(如感覺沮喪或焦慮),而在工作

上或其他日常活動方面有下列問題?(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是 否

a.做工作或其他活動的時間減少 1 2

b.完成的工作量比您想像的要少 1 2

c.做工作或其他活動時不如以往小心 1 2

6.過去一個月內,您的身體健康或情緒問題,對您與家人或朋友、鄰居間

的平常活動妨礙程度如何?(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完全沒有妨礙……………………………1

有一點妨礙………………………………2

中度妨礙…………………………………3

相當多妨礙………………………………4

妨礙到極點………………………………5

7.過去一個月內,您身體疼痛程度有多嚴重?(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完全不痛…………………………………1

非常輕微的痛……………………………2

輕微的痛…………………………………3

中度的痛…………………………………4

嚴重的痛…………………………………5

非常嚴重的痛……………………………6

8.過去一個月內,身體疼痛對您的日常工作(包含上班及家務)妨礙程度如

何?

完全沒有妨礙……………………………1 (請僅圈選一項

答案)

有一點妨礙………………………………2

中度妨礙…………………………………3

相當多妨礙………………………………4

妨礙到極點………………………………5

9.關於過去一個月內您的感覺及您對週遭生活的感受,請針對每一個問題

選一個最接近您感覺的答案。(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一直

都是

大部分

時間

經常 有時 很少 從不

a.您覺得充滿活力? 1 2 3 4 5 6

b.您是一個非常緊張的人? 1 2 3 4 5 6

c.您覺得非常沮喪,沒有任何事

情可以高興起來?

1 2 3 4 5 6

d.您覺得心情平靜? 1 2 3 4 5 6

e.您精力充沛? 1 2 3 4 5 6

f.您覺得悶悶不樂和憂鬱? 1 2 3 4 5 6

g.您覺得精疲力竭? 1 2 3 4 5 6

h.您是一個快樂的人? 1 2 3 4 5 6

i.您覺得累? 1 2 3 4 5 6

10.過去一個月內,您的身體健康或情緒問題有多少時候會妨礙交活動(如

拜訪親友等)?(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一直都會……………………………………1

大部分時間會………………………………2

有時候會……………………………………3

很少會………………………………………4

從不會………………………………………5

11.下列各個陳述對您來說有多正確?

完全

正確

大部

分正

不知

大部

分不

正確

完全

不正

a.我好像比別人較容易生病 1 2 3 4 5

b.和任何一個我認識的人來比,

我和他們一樣健康

1 2 3 4 5

c.我想我的健康會越來越壞 1 2 3 4 5

d.我的健康狀況好的很 1 2 3 4 5

腎臟疾病方面

12.請在下列問題,選擇一個最能真實地形容您本身情況的答案? (每行請

僅圈選一項答案)

完全

正確

大部

分正

不知

大部

分不

正確

完全

不正

a.腎臟病對我的生活有很大干擾 1 2 3 4 5

b.治療腎臟病佔用了我大多的時

1 2 3 4 5

c.面對我的腎臟病讓我覺得挫折 1 2 3 4 5

d.我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擔 1 2 3 4 5

13.下列問題是關於您在過去四個星期內的感覺。請在每題選出與您感覺最

接近的答案。在過去四星期,您有多少時間: (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從來

沒有

偶爾 部分

時間

相當

多時

大部

分時

一直

持續

a.與周圍的人疏遠? 1 2 3 4 5 6

b.對所發生的事及他人所講的話

反應緩慢?

1 2 3 4 5 6

c.對身邊的人表現焦躁易發脾

氣?

1 2 3 4 5 6

d.難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問題? 1 2 3 4 5 6

e.與他人相處愉快嗎? 1 2 3 4 5 6

f.感到混淆不清嗎? 1 2 3 4 5 6

14.過去四星期中,下列各情況對您造成多大的困擾?(每行請僅圈選一項

答案)

完全

沒有困

輕微困

中度困

極多困

嚴重困

a.肌肉痠痛 1 2 3 4 5

b.胸口痛 1 2 3 4 5

c.抽筋 1 2 3 4 5

d.皮膚癢 1 2 3 4 5

e.皮膚乾燥 1 2 3 4 5

f.呼吸短促 1 2 3 4 5

g.頭昏眼花 1 2 3 4 5

h.沒有胃口 1 2 3 4 5

i.精疲力倦 1 2 3 4 5

j.手腳麻木感 1 2 3 4 5

k.噁心或胃部不適 1 2 3 4 5

l.您的靜脈廔管發生問

1 2 3 4 5

腎臟病對您日常生活的影響

15.有些病患的生活因腎臟病受到影響,但有些病患則不受影響。

您的腎臟病對您下列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有多大?(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

案)

完全

沒有影

輕微影

中度影

極大影

嚴重影

a.飲水限制? 1 2 3 4 5

b.飲食限制? 1 2 3 4 5

c.料理家務能力? 1 2 3 4 5

d.出外旅遊或四處走

走?

1 2 3 4 5

e.依賴醫生及醫護人

員?

1 2 3 4 5

f.因患有腎臟病而感到

壓力或擔憂?

1 2 3 4 5

g.性生活? 1 2 3 4 5

h.個人外表? 1 2 3 4 5

以下是關於您性生活的私人問題。不過您的回答對瞭解腎臟病如何影響個

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

16.過去四星期中,您有性生活?(請圈其中一項)

沒有……………………1<請您直接跳至十七題>

有………………………2

過去四星期中,您在下列兩方面是否遇上困難? (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完全

沒有困

輕微困

中度困

極大困

嚴重困

a.享受性生活? 1 2 3 4 5

b.引起性慾? 1 2 3 4 5

17.以下是關於睡眠情況的評估。由 0到 10分級,0為非常差,10為非常

好。您認為自己的睡眠介於非常差與非常好之間,請圈 5分。如果比 5分

好一點,請圈 6。如較 5分差一點,請圈 4。餘依此類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差 非

常好

18.過去四星期中,您是否.. (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從未

發生

偶爾

發生

部分

時間

發生

許多時

間發生

大部分

時間

發生

持續

發生

a.半夜醒後,難以再入

睡?

1 2 3 4 5 6

b.有充足睡眠? 1 2 3 4 5 6

c.白天一直無法保持清

醒?

1 2 3 4 5 6

19.對於您的家人和朋友,對以下問題您的滿意度?

非常不滿

不滿意 滿意 非常滿意

a.您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

時間是否足夠?

1 2 3 4

b.您由家人和朋友獲得的

支持?

1 2 3 4

20.在過去四星期中,您有給薪的工作?(請圈一項)

是……………………1

否……………………2

21.您的健康是否阻礙您繼續從事給薪的工作?(請圈一項)

是……………………1

否……………………2

22.整體來說,您評估自己的健康為何?(請圈一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差 不好不壞 非

常健康

您對所接受治療的滿意度

請回想您在接受腎臟透析時所得到的照顧,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23.您個人對醫護人員所表現的友善和關心程度的滿意度為何:

非常差…………………………………1 (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很差……………………………………2

一般……………………………………3

滿意……………………………………4

很滿意…………………………………5

非常滿意………………………………6

我受到最好的照顧與服務……………7

24.就下列個狀況,選擇一個最能真實地形容您本身情況的答案

(每行請僅圈選一項答案)

完全

真實

大部分

真實

不清楚 大部分

不真實

完全

不真實

a.透析醫護人員鼓勵我

盡量獨立?

1 2 3 4 5

b.醫護人員支持我面對

腎臟病的調適自我?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