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 hsupa 技术 · 2 td-scdma hsupa标准化进展...

25
1 TD-SCDMA HSUPA 技术 胡金玲 1 概述 随着 3GPP HSDPA 标准化的完成,3G 系统对下行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 有了很大的增强。这自然就引发了一个考虑,HSDPA 采用的关键技术,如基站 快速调度、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是否可以应用于上行 分组业务的优化,进而对上行的性能进行改善,包括覆盖、吞吐量以及时延等 方面。 于是 3GPP 启动了针对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的研究,最早是建立 了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上行增强可行性分析的研究项目,随后 TDD 厂家也提出 建立 TDD 上行增强研究项目[1-2],对基站快速调度、自适应调制编码(AMC)、 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技术进行了评估。作为 3GPP 标准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分同 步码分多址(TD-SCDMA),也在 HSUPA 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评估工作。在对技术 完成评估后,后续进入工作项目阶段,也就是具体的标准制定进程。主要是根 据可行性分析的结论,完成具体的标准内容,包括支持上行增强技术的信道结 构定义、相关的信令及物理层处理过程等。目前 TD-SCDMA 上行增强工作项目在 3GPP 已经完成了标准化工作,具体内容体现在 3GPP R7 版本中。本文对TD-SCDMA HSUPA 标准以及关键技术做一介绍。 2 TD-SCDMA HSUPA 标准化进展 2005 年,大唐公司就牵头在 3GPP 开始了对 TD-SCDMA 系统上行增强技术的 分析评估工作。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 HARQ、AMC 等技术对上行分组性能带来 较大的提升。 随后,为完成 TD-SCDMA HSUPA 的标准化工作,2006 年 3 月份,大唐公司 牵头在三亚召开的 3GPP RAN#31 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开展 TD-SCDMA 上行 增强工作项目的建议。 至此,其标准化工作正式开展,并由 3GPP 几个工作组建立了相关的技术报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Mar-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TD-SCDMA HSUPA 技术 胡金玲

1 概述

随着 3GPP HSDPA 标准化的完成,3G 系统对下行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

有了很大的增强。这自然就引发了一个考虑,HSDPA 采用的关键技术,如基站

快速调度、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是否可以应用于上行

分组业务的优化,进而对上行的性能进行改善,包括覆盖、吞吐量以及时延等

方面。

于是 3GPP 启动了针对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的研究,最早是建立

了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上行增强可行性分析的研究项目,随后 TDD 厂家也提出

建立 TDD 上行增强研究项目[1-2],对基站快速调度、自适应调制编码(AMC)、

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技术进行了评估。作为 3GPP 标准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分同

步码分多址(TD-SCDMA),也在 HSUPA 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评估工作。在对技术

完成评估后,后续进入工作项目阶段,也就是具体的标准制定进程。主要是根

据可行性分析的结论,完成具体的标准内容,包括支持上行增强技术的信道结

构定义、相关的信令及物理层处理过程等。目前 TD-SCDMA 上行增强工作项目在

3GPP已经完成了标准化工作,具体内容体现在3GPP R7版本中。本文对TD-SCDMA

HSUPA 标准以及关键技术做一介绍。

2 TD-SCDMA HSUPA 标准化进展

2005 年,大唐公司就牵头在 3GPP 开始了对 TD-SCDMA 系统上行增强技术的

分析评估工作。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 HARQ、AMC 等技术对上行分组性能带来

较大的提升。

随后,为完成 TD-SCDMA HSUPA 的标准化工作,2006 年 3 月份,大唐公司

牵头在三亚召开的3GPP RAN#31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开展TD-SCDMA上行

增强工作项目的建议。

至此,其标准化工作正式开展,并由 3GPP 几个工作组建立了相关的技术报

2

告,开始具体的标准研究工作。其中以 RAN1 工作组和 RAN2 工作组为主建立了

两个技术报告,分别研究对空中接口物理层协议和 MAC 层协议的修改和影响。

同时,由于 NodeB 增加了 MAC-e 实体,对网络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加上对新

增的特性指标和性能分析,RAN3 工作组和 RAN4 工作组也展开了相关研究。

截止今年 6 月份,该工作项目已完成,包括基本的物理层结构、H-ARQ 定

时和信令、Node-B 调度、调制方案、随机接入过程、E-RUCCH 和 E-AGCH 结构和

编码、上行信令、UE 能力、协议整体框架、E-DCH 传输信道特性、QoS 控制、

移动性管理,以及 Iub 接口部分内容,新增信道的解调性能等。相关标准内容

已经在 3GPP R7 版本中体现。

3 TD-SCDMA HSUPA 的关键技术

上行增强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显著提高分组数据的峰值传输速率,以及提高

上行分组数据的总体吞吐率,同时减少传输延迟,减少误帧率。在 TD-SCDMA

系统中,与 HSDPA 相似,HSUPA 主要考虑的技术包括 AMC、HARQ、节点 B(NodeB)

快速调度,以及用户终端(UE)如何共享上行信道资源。

3.1 上行资源共享

这一点上,TDD 与 FDD 系统不同。在 FDD 系统中,HSUPA 与 HSDPA 的一点不

同在于,HSDPA 中,HS-DSCH 作为一个共享信道,为多用户共享,而在 HSUPA

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到 NodeB 的数据链路。

而 TDD 系统由于使用 cell-specific 扰码区分小区,因而上行码道受限,

因此增强技术考虑的出发点还是基于共享资源的考虑,采用共享机制可以缓解

资源受限的问题。

3.2 NodeB 快速调度

NodeB 快速调度的主要好处在于减小传输时延和提高吞吐量,这是因为减

少了 Iub 接口上的传输过程以及对重传、UE 缓存测量的快速反馈。

除了在时延和吞吐量方面的好处,TD-SCDMA 上行增强采用基站调度在资源

分配和干扰控制两个方面也都带来好处。由于 TDD 上行码道资源受限,对物理

资源采用共享形式,并由基站进行快速调度,可以缓解码道资源受限以及快速

适应无线环境变化。而且通过快速控制 UE 的速率,基站也可以更好地控制空中

3

接口的干扰情况。

3.3 AMC

作为链路自适应技术的 AMC,通过在信道质量好的情况下采用高阶调制来

提高系统容量。原理与 HSDPA 中类似,不再赘述。

在上行采用什么样的调制方式需要从系统性能和对 UE 功放的影响两方面

进行分析。根据仿真结果,采用 8PSK 和 16QAM,相对于仅用 QPSK 的情况,系

统容量提升在 54%~56%[1]。

在上行,峰均比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对于采用高阶调制后对

UE 功率回退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PSK 的峰均比较 QPSK 方式略低。

对于 16QAM,峰均比较 QPSK 方式高出 2.1dB[1]。

3.4 HARQ

类似 HSDPA,HARQ 也可以对错误数据进行快速重传,并且减少无线链路控

制(RLC)重传以改善用户体验。因此在上行增强中对 HARQ 的考虑主要在于减

少时延和提高用户及系统的吞吐量。HARQ 的采用对物理层和 MAC 层都将产生影

响,在上行增强中引入 HARQ,需要慎重考虑 NodeB、UE 存储空间的要求、带来

的信令负荷、复杂度、UE 功率限制等因素。

4 TD-SCDMA HSUPA 标准

为了支持 HSUPA 技术,TD-SCDMA 系统在 UTRAN 和 UE 侧新增了 MAC-e/es 实

体来处理上行增强的功能。同时,新定义了 E-DCH 信道用于承载上行高速数据,

以及相关控制信道。这里对这些新增功能的情况做一概述。

4.1 UE 侧 MAC-e/es 结构

UE 侧 MAC-e/es 实体负责处理 E-DCH 相关的功能,在 UE 侧 MAC-e/es 实体

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功能。

(1)HARQ

HARQ 实体负责处理 HARQ 协议相关功能。其负责 MAC-e 负载的存储与重传,

HARQ 协议相关配置信息由 RRC 通过 MAC-Cotrol SAP 进行配置;HARQ 实体确定

L1 层传输需要的 HARQ 进程 ID、E-TFC、重传序号 RSN 及 power offset 的指示

等,HARQ 传输的 RV 参数可以从 RSN 中推导出,而且 RRC 也能够将 L1 层的每次

4

传输都配置为 RV=0。

Scheduling Access Control

MAC-es/e

MAC – Control To MAC-d

HARQ

Multiplexing and TSN setting E-TFC Selection

Associated Scheduling Downlink Signalling

(E-AGCH )

Associated ACK/NACK signaling (E-HICH)

Associated Uplink Signalling E-RUCCH

Associated Uplink Signalling E-UCCH

图 1 UE 侧 MAC-e/es 结构

(2)复用及 TSN 设置

复用及 TSN 设置实体负责将多个 MAC-d PDU 级联到一个 MAC-es PDU 中,并

将一个或多个 MAC-es PDU 复用到一个 MAC-e PDU;并根据 E-TFC 选择功能的指

示,准备在下一个 TTI 内传输;同时也负责管理与设置每条逻辑信道中每个

MAC-es PDU 的 TSN。

(3)E-TFC 选择

E-TFC 选择实体根据从 UTRAN 接收到的调度信息(来自 E-AGCH)及 RRC 通

知的 Serving Grant 进行数据传输的 E-TFC 选择,并对映射到 E-DCH 上不同的

的数据流进行选择,RRC 通过 MAC-Control SAP 对 E-TFC 实体进行设置;E-TFC

选择同时也对复用功能起控制作用;

(4)调度接入控制

调度接入控制实体负责将区分来自不同信道的上行伴随信令,当分配了

E-DCH资源时上行伴随信令由E-UCCH传输,没有E-DCH资源时由E-RUCCH传输。

5

4.2 UTRAN 侧 MAC-e/es 结构

系统侧为支持 E-DCH,增加了 MAC-e/es 实体。其中,MAC-e 实体位于 NodeB,

MAC-es 实体位于 SRN。

针对每个 UE,在 SRNC 存在一个 MAC-es 实体,该实体和位于 NodeB 的 MAC-e

实体一起处理 E-DCH 相关功能。如下图示,MAC-es 实体包含以下实体:

MAC-es

MAC – Control

From MAC-e in NodeB

To MAC-d

Disassembly

Reordering Queue Distribution

Reordering Queue Distribution

Disassembly

Reordering

Disassembly

Reordering Reordering

MAC-d flow #1 MAC-d flow #n

图 2 UTRAN 侧 MAC-es 结构

重排序队列分发(Reordering Queue Distribution)

该实体负责将根据 SRNC 的配置,将 MAC-es PDUs 路由到正确的重排序缓存

区。

重排序

该功能根据接收的 TSN,将 MAC-es PDU 进行重排。其将接收到的顺序 TSN

的 MAC-es PDU 数据传递到 Disassembly,如果有较低 TSN 序号的数据丢失,则

6

数据不会传递给 Disassembly。重排序实体的个数由 SRNC 配置,每一个逻辑信

道有一个重排序队列。

分解(Disassembly)

负责分解 MAC-es PDUs,去除 MAC-hs 头,得到 MAC-d PDU’s 并传递给 MAC-d。

每个 UE 对应 NodeB 中的一个 MAC-e 实体,但 NodeB 中只有一个 E-DCH 调度

器,负责处理与 HSUPA 相关的特定功能:

MAC – Control

E-DCH Scheduling

MAC-e

E-DCH Associated Downlink Signalling

Associated Uplink

Signalling E-UCCH

MAC-d Flows

De-multiplexing

HARQ entity

E-DCH Control

Associated Uplink Signalling (E-UCCH

Associated Uplink Signalling E-RUCH

图 3 UTRAN 侧 MAC-e 结构

E-DCH 调度

E-DCH 调度在 UE 间管理小区的 E-DCH 资源,基于 UE 的调度请求信息,决

定并发送相应的调度许可。

E-DCH 控制

E-DCH 控制实体负责调度请求信息的接收及调度许可的发送。

解复用

该实体对 MAC-e PDU 进行解复用操作,将 MAC-es PDU 转发给相应的 MAC-d

flow。

7

HARQ

HARQ 实体处理与 HARQ 协议相关的所有功能。

4.3 2.1 E-DCH 信道及相关控制信道

为了支持 HSUPA 特性,TD-SCDMA 系统上行新增加了增强上行链路专用信道

(E-DCH),这是一个传输信道,用于承载高速上行数据。其传输时间间隔(TTI)

为 5 ms,支持高阶调制,以及层 1(L1)HARQ 过程。其使用的资源,包括功率、

时隙、码道等,可由 NodeB 调度分配。E-DCH 映射到 E-PUCH 信道上。E-PUCH

作为物理信道,其时隙格式如下图 4所示。

图 4 E-PUCH 时隙格式

E-PUCH 作为上行信道,支持可变扩频因子,其根据是否承载上行控制信息,

有如图两种形式。E-PUCH 信道资源分为调度和非调度的两类,其中非调度部分

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分配,而调度部分则由 NodeB MAC-e 实体进行调度分

配。

在上行还定义了 2个控制信道 E-UCCH 和 E-RUCCH,用于传输上行增强相关

的信令信息。E-UCCH 通常和 E-DCH 复用在一起,传递当前与 E-DCH HARQ 相关

的信息,包括块大小,重传序列号,HARQ ID 信息。E-RUCCH 映射在物理随机接

入资源上,主要用于上行增强业务的接入请求。

在下行方向,为了支持基站调度,增加了 E-AGCH 传输基站调度信息,以及

E-HICH 信道为支持 HARQ 过程,传输应答信息(ACK/NACK)。

4.4 HARQ 方案

系统中采用了并行停等 HARQ 协议,支持 Chase 和增量冗余合并。E-DCH 传

输资源由 NodeB 通过 E-AGCH 分配,随后由 E-HICH 返回应答信息。这种时序关

8

系是确定的,如图 5所示。

图 5 HARQ 时序关系图

其中 nE-AGCH 表示终端接到 E-AGCH 和随后开始传输 E-DCH 的时隙间隔,该

值的设定与 UE 处理能力相关,现定义为 6 个时隙(不考虑特殊时隙 DwPTS 和

UpPTS)。nE-HICH 表示终端传输 E-DCH 和收到基站应答的时间间隔,该值由高

层配置,范围为[4,15]时隙(不考虑特殊时隙 DwPTS 和 UpPTS)。

HARQ 相关的上下行信令,主要有通过上行 E-UCCH 携带的 HARQ 进程 ID,3

比特;重传序列号(RSN),2 比特。其他,如支持的进程个数和 nE-HICH 相关信

息由高层配置。

4.5 NodeB 调度过程

HSUPA 的调度过程简述如下:

(1)UE 通过 E-RUCCH 发起调度请求,调度请求包含调度相关信息以及 UE

的标识 E-RNTI。调度信息包括本小区和邻小区的路径损耗信息、可以允许使用

的功率、缓存占用状况等等。

(2)NodeB 调度器接收到请求后,若允许该 UE 发送上行增强数据,将通

过 E-AGCH 发送接入允许信息给 UE,接入允许信息主要包括功率允许和物理资

源允许。并且由于 E-AGCH 是共享信道,因此接入允许信息还需要携带用户标识

区分该接入允许是给哪个 UE 的,同时还指示 UE,其接收应答信息的 E-HICH 信

道标识。

(3)UE 收到 E-AGCH,解得信息是给自己的后,就根据分配的资源和功率

在 E-DCH 上选择自己可以使用的速率并开始数据传输,具有接入允许的 UE,可

以在 MAC-e 头重新携带调度信息。

9

(4)NodeB 接收 E-DCH 信息,解调后根据数据是否正确,在该用户监听的

E-HICH 信道上反馈 ACK/NACK 信息。UE 根据反馈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重传。

E-AGCH 携带的信息为:

(1)功率允许,指示允许的最大功率。

(2)物理资源允许,包括时隙、码道,为了简化,所有分配的时隙采用相

同的码道。

(3)E-RNTI,E-AGCH 作为共享信道,需要携带用户标识区分该接入允许

是给那个 UE 的。

(4)资源持续指示(RDI),为了减少调度允许的频率,该值显示了调度允

许有效的时间。

(5)EI,用于通知 UE 其应答信息使用的 E-HICH 信道。

图 6 HSUPA 调度流程图

(6)ENI,用于指示复用在 E-PUCH 信道的 E-UCCH 个数。

UE Node B RNC

Service connection

(3)Resource Allocation(absolute grant )

(5)Uplink Packet Data (withassociated signaling)

(6)ACK/NACK

Possible Retransmission

(7)Uplink Packet Data(Via E-DCH FP)

(8)RNCProcessing

(2)SchedulingDecision

(4)E-TFCSelection andMultiplexing

(1)Scheduling Information(BO etc)

10

(7)ECSN,用于 E-AGCH 外环功率控制。

调度信息具体内容为:

(1)SNPL,本小区和邻小区的路径损耗信息

(2)UPH,可以允许给该 UE 的功率。

(3)TEBS,The total E-DCH buffer state. UE 缓存使用情况。

(4)HLBS,高优先级 y MAC-d flow buffer 缓存占用和整个缓存占用的比

例。

(5)HLID,高优先级逻辑信道 ID。

上图 6给出了上述过程的流程描述。

5 总结

TD-SCDMA 系统引入 HSUPA 技术后,对上行分组数据的支持也将有极大地提

高。带来的性能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为用户提供更高上行传输速率,为

高速数据业务提供更好覆盖,提高了系统承载数据服务的容量。针对普通的用

户而言,也可以在用户感受上有所提升,包括用户能感到更好的网络质量,更

短的服务反应时间,更可靠的服务。

同时,随着 3GPP TD-SCDMA HSUPA 标准化工作的完成,对于 TD-SCDMA 后续

产品开发也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6 参考文献

[1] 3GPP TR25804-610 Feasibility Study on Uplink Enhancements for

UTRA TDD;

[2] 3GPP TR25.827 1.28 Mcps TDD Enhanced Uplink;

[3] 3GPP TR 30.302 V7.0.0,1.28 Mcps TDD Enhanced Uplink

作者简介:

胡金玲,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

公司高级技术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无线接入,在

TD-SCDMA 标准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

TD-SCDMA 标准向 ITU、3GPP 提交文稿的工作,完成了 TD-SCDMA 物理

层技术报告以及相关文稿。另外还参与了 CCSA TD-SCDMA 等多项行

业标准的起草工作,现负责 TD-SCDMA HSDPA/HSUPA 后续技术研究和标准工作。

11

网络告警关联分析及标准化 夏海涛 高 峰

1 概述

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展、多业务网络的逐渐融合和新业务的加速引入给电信

网络管理及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故障管理领域,一个重要而迫切的

管理需求是对网络中产生的大量告警进行关联分析。事实上,“告警关联分析”

代表了未来一类综合性的网络管理功能,网络管理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对网络上

各种管理数据的采集、设置、存储和呈现这一基本面,更多的管理活动将集中

在对原始管理数据的“二次加工”上,即:通过综合性的管理分析功能深入发

掘管理数据间的联系,支持面向全网范围或更高的业务层次的管理应用。

告警关联分析主要应用于故障定位的维护任务场景,它的基本思路是在网

络产生的大量告警中通过对不同告警的关联来有效地识别对故障的产生具有主

要影响作用的告警(称为根源告警),而由根源告警派生出的对故障影响较小的

告警(称为结果告警)经过特定的告警操作(如:抑制、压缩或延迟等)不再

实时地呈现给网络维护人员,使他们能集中处理故障的根源告警,尽快地定位

故障。在现阶段,告警关联分析已经逐渐上升为电信运营商日常网络维护工作

的重点。国外的一份对主流电信运营商的调查显示[1]:网络中过量告警的处理,

特别是如何通过告警关联分析的手段帮助网络维护人员提高故障定位的效率和

准确性,在网络维护工作所面临的几大挑战中占据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在这一

课题范围内开展行之有效的标准化工作,促进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持续协

作也势在必行。

本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 2、3节着重介绍了解决告警关联分析问题的

主要技术和电信级解决方案面临的挑战,第 4 节从网络管理标准化的角度详细

阐述了国内外电信行业标准化组织面向第三代移动通信 UMTS 网络所开展的告

警关联分析标准研究工作,并结合已进行的标准化工作探讨这一领域问题的标

准化技术路线。

2 告警关联分析技术

从原则上说,告警关联的知识可以从具有丰富运维经验的网络维护人员或

12

系统工程师获得,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繁琐,而且通过人工途径获得的告警关联

知识在不同的应用环境可能存在差异,无法满足网络维护的整体需要。因此,

对于网管系统而言,采用新的方法或技术进行自动化的告警关联分析显得非常

迫切。告警关联分析技术在网络管理领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很多工

程项目或产品也广泛地采用了其中一些热点技术。

告警关联分析技术也称为事件相关性技术,它是指通过模型化的方法确定

网络中告警(事件)的关联关系。常见的告警关联分析技术有以下几种[2]:

a) 基于因果关系的告警关联分析

基于因果关系的告警关联分析是监视和分析通信系统的一个简单通用的方

法。在这一方法中,动态事件库维护了一个网络中的所有对象和对象间关系的

信息,事件知识模型从事件库中提取信息,将网络中各种可能的事件以及它们

的因果关系表示出来。相关性分析器使用知识模型分析监视器采集的信息,从

而找出问题的位置和基本性质。

b) 基于代码簿的告警关联分析

基于代码簿的方法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告警关联分析方法的一个变化,它通

过对事件知识模型的预处理减少了实时告警关联分析的复杂性。根据可观察到

的告警事件,问题或故障被编码组成代码簿。这些代码簿占用的存储空间尽可

能地小,而且不能丢失和其他问题区分的信息。观测到的告警被转换为一个矢

量代码,然后通过查找代码簿迅速地定位问题。

c) 基于模型推理的告警关联分析

基于模型推理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基于知识的系统,从对其结构和功能行

为的显式表示来对系统进行推理。这一方法的关键是网络结构(包括网元类型

和拓扑、包含关系限制等)和行为(告警的动态关联分析)都被建模。其优点

在于具有解决新问题的潜力,但是当遇到超出系统知识范围的问题时,分析过

程的性能将大大下降。在现网环境中,这种方法显得过于复杂而难以实施。

d) 基于事例推理的告警关联分析

在基于事例(Case)的系统中,知识的单位是事例而不是规则,很多过去发

生的事例被系统存储起来。当系统遇到一个新问题时,系统检查已存储的事例,

然后查找到相似的事例,再将该事例的解决方案应用到新问题,最后将解决该

问题的经验构成新的事例加入到数据库中,以备将来使用。这样,系统可以通

过自己的方法来获取知识,而不需要去问询通信领域专家。基于事例推理的告

13

警关联分析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仍然需要人工辅助优化推理方法,在事

例效用不足的情况下分析处理过程将非常复杂和费时。

e) 基于规则的告警关联分析

基于规则的告警关联分析方法将特定领域的知识包含在一组规则中,而与

特定情况相关的知识构成了事实。每个基于规则的系统都有一个控制策略,决

定应用规则的执行次序。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更符合人的思维,便于人

们的理解,在现网的管理应用中被广泛采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基于规则的

系统当规则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规则库的维护变得越来越困难。知识的获取

是基于规则系统的一个很大的瓶颈,规则的获取主要来自领域专家,没有自学

的功能。

f) 基于数据挖掘的告警关联分析

传统上对告警关联分析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人工方式分析出告警关联规则,

然后再加入到网管系统中。然而,当网络规模越来越大时,仅仅通过领域专家

获得告警关联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网络维护的需要,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在告警关

联分析中的应用应运而生。数据挖掘是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新模式的一种分析技

术,它在解决告警关联分析问题时首先通过大量历史告警的一些统计规律来发

现告警关联规则,然后根据规则分析和预测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以上的

几种技术相比,这种告警关联分析技术对网络的具体结构或组成不需要深层次

的掌握,而主要从有效的历史告警数据集合中依靠挖掘工具确定告警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技术特别适用于没有具体的网络模型作为确定告警关联关系的依据的

应用场合。

除了以上这些告警关联技术,学术界一些研究还提出使用更为复杂的数学

模型或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解决告警关联分析问题,如:模糊逻辑、贝叶斯网络、

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由于其本身实现难度的限制,在电信级的网管应用环境

中基本不予考虑。

3 电信级解决方案的复杂性

告警关联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而且实现难度较大的故障管理功能。从业

内的学术研究到产品研发的情况来看,很多解决方案都集中在某个局部应用环

境中,或者依赖于特定的实现技术。客观地说,大多数解决方案的应用并不成

功,特别是当应用场景面向电信级的全局性网络判障过程时。这种全局性网络

14

判障过程的特点是故障定位的范围不局限在某个网元或子网,而是跨越多个专

业网络,甚至是端到端业务部署的网络全程,在这一过程中的故障管理需求也

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和高层业务关联的趋势。

我们看到,现网中网管系统一些先天的管理信息缺失情况首先制约了告警

关联分析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 告警的质量不充分。设备厂商在设计告警时主要考虑告警如何覆盖每个

设备部件基于特定物理或逻辑实现的多个故障模型,很少考虑到故障间的一些

关联模型,更无法站在运营商网络运行维护的角度去分析不同告警间的内容关

联。很多设备在告警信息描述中对告警的可能原因描述或维护操作建议字段的

填写几乎是空白,而且不同厂家对同一故障模型的理解和维护建议也不尽相同,

告警事件还可能包含了冗余的无用信息。这些现状使告警关联分析解决方案缺

少有效的归一化输入数据源,难以支持设计自动化的关联分析过程。

b) 全局性的网络拓扑基本缺失。虽然网管系统通常都提供了拓扑管理的功

能,但是反映全局性网络资源的拓扑视图仍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在很多情

况下,告警反映了网络中一个局部位置硬件或软件资源的失效(故障),而故障

具有沿着网络传递的效应,如果被管网络没有建立起能准确地跟踪网络中所有

资源的变化并维系资源间关系的拓扑视图,那么告警关联分析解决方案仅通过

一些关联规则的实现很难确定故障的根源。

针对以上这些现状,业内提出一些相应的方法来补充改进这种信息缺失情

况。例如,对于现网告警质量不足的问题,建议运营商在维护工作流程中通过

网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数据关联扩展有用的“告警上下文”信息,包括工单系

统、资源管理系统,等等;对于全局性网络拓扑缺失问题,建议运营商逐步建

立起全局性的网络资源模型。在较好地解决了这些输入数据和关联模型的有效

性之后,设计和应用告警关联分析功能时还应注意现网环境以下一些复杂性:

a) 建立和维护全局性的网络资源模型是不易的。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象

关系和频繁的对象关系变更情况,对象关系的变更极大地影响所形成的告警关

联关系的稳定性。

b) 告警所依附的对象间关系和告警间的关联关系并不一定存在着一一映

射的关系,在确定对象关系之后仍然需要进一步根据不同的故障模型分解对应

告警间的关联关系。

c) 网络故障的表象是多种多样的,在识别网络基本的可用性问题的同时还

15

需要有效地隔离网络频繁发生的与业务相关的性能或服务质量(QoS)问题。

d) 多个网络故障的同时发生,对面向单点故障定位的告警关联分析算法或

模型会形成较大的干扰。

e) 告警的时间同步问题。告警关联分析的算法通常限定目标告警发生在一

定的时间窗口内,但是不同网段、不同层次的告警的发生或清除时间同步存在

相当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关联分析应用策略的确定。

4 UMTS 网络告警关联分析标准化

4.1 领域问题的标准化工作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业内还没有确定和“告警关联分

析”这一主题相关的网络管理标准。一方面,运营商日常的网络维护工作对告

警关联分析的管理需求日益迫切,而另一方面却缺少规范的标准化文档指导告

警关联功能的具体应用和实施。3GPP TSG SA5 工作组设立了“Advanced Alarm”

专题,主要目标是定义 3G 网管系统北向接口的告警关联处理需求,根据设备告

警自身的一些行为特点(如:发生或清除的频次、间隔等)设计多种策略的高

级告警过滤规则,以减少网元管理系统 EMS 从北向接口上传的告警数量。不过,

该工作的进展情况比较缓慢。由 3GPP 各成员厂家提出的高级告警过滤规则大部

分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少数被采用的规则在现网环境中的应用效果还有待检验,

一些久议不决的提案被推迟到下一个研究期继续讨论。

在国内,主流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从自身的网络维护需求出发进行告警

关联分析的标准化工作,并着手制定全局性的网络资源拓扑视图,但是整个进

程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技术路线。事实上,在已制定的众多网络管理功

能标准中,和配置管理、性能管理两个功能域相比,故障管理的管理信息描述

的语义范围和粒度明显不够。从标准化的角度看,仅仅具有粗粒度的可能原因

列表的告警信息是无法支持告警关联分析这类综合性的管理应用的。由于告警

关联分析的基本目的是发掘不同告警间的语义联系,因此告警语义描述标准化

的相对滞后也制约了告警关联分析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UMTS)网络告警关联关系分析及告警与业务关系模

型》是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提出并归口,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

司承担并负责起草,北京邮电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UT 斯达康(中国)

有限公司和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参加起草的国内首个告警关联分析专题的标

16

准研究项目。该项目以 UMTS 为目标网络,着重解决告警关联分析标准化任务中

的基础性问题:告警信息语义关联映射。项目面向以业务/客户为中心的网络管

理需求,从 UMTS 承载业务影响分析的角度入手,确定了网络告警对承载业务影

响的两个侧面:业务可用性影响和业务性能降级影响。然后根据这种需求抽象

定义 UMTS 网络中的两类逻辑告警——UMTS 信令告警和 UMTS 承载业务性能告

警,分别支持告警对承载业务的可用性影响和性能降级影响的分析过程,并进

一步根据信令消息执行的时序关系确定信令告警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业务可用

性问题和信令告警以至更低层次的设备物理告警间的关联映射,最终定位影响

业务不可用的低层网络问题根源。项目计划输出三个技术报告类文稿和两个规

范性附件文稿,分别是:

技术报告

《目标方法及范围约定》阐述了本项目解决领域问题的主要方法,并对研

究范围进行了约定,给出了项目文稿之间的关系。

《UMTS 告警关联关系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了告警关联分析这一领域问题的

意义和复杂性,然后从网络管理功能标准化的角度阐述了面向信令的 UMTS 网络

告警关联关系分析过程的必要性。在探讨告警关联关系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

过对信令消息的执行序列分析确定 UMTS 信令告警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两类

告警依赖关系(描述根源告警和结果告警间因果关系的告警关联关系),并在呼

叫建立、呼叫释放和移动性管理等三类 UMTS 基本信令过程中整理出分析形成的

信令告警依赖关系。

《UMTS 告警对承载业务的影响分析》从承载业务影响分析的管理需求入

手,在一定的告警上下文中选择 UMTS 网络中适当层次的逻辑告警进行业务影响

分析。遵循增强的电信运营图 eTOM 模型对“业务保障”功能的划分,文稿确定

了告警对承载业务影响分析的两个侧面:业务可用性影响和业务性能降级影响。

在这两个不同侧面的业务影响分析过程中,从不同的告警上下文视角选择了两

类逻辑告警:UMTS 信令告警,并分析该类告警对承载业务的可用性影响;UMTS

承载业务性能告警,并分析该类告警对承载业务性能降级的影响。

规范性附件

《UMTS 信令告警分类定义》定义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UMTS)信令层面的网

络告警的基本信息描述,这些告警反映了 UMTS 网络运行时信令协议层面的异常

执行情况,并按照信令交互过程在 UMTS 网络中发生的不同接口和层次进行了分

17

类。被定义的告警信息参照 3GPP TS32.111-2 规范对故障管理的告警集成参考

点(IRP)的结构属性描述,在 UMTS 基本信令过程上下文中填充了具体的语义信

息,用于支持 UMTS 承载业务可用性影响分析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告警关联

关系分析。

《UMTS 承载业务性能告警定义》定义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UMTS)的承载业

务性能告警,这些告警反映了会话型、流型、交互型和后台型承载业务实例在

运行时性能异常的情况。被定义的告警信息参照 3GPP TS32.111-2 规范对告警

信息属性结构的描述,在 UMTS QoS 模型上下文中填充了承载业务性能告警的具

体语义内容,用于支持 UMTS 网络环境中告警对承载业务的性能降级影响分析过

程。

起草单位在对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和国内外产品研发情况(包括本单位产品)

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于 2006 年 5 月提交了征求意见稿初稿。经过多次

CCSA 有关会议的细致讨论,并综合吸取成员单位提出的大量积极的建议后,起

草单位逐步完善和修订了报告内容,在标准化技术路线方面与成员单位达成了

更多的共识,并将于 2007 年 10 月提交正式的报批稿,进一步把研究项目形成

的内容结果逐步向规范性行业标准转化,作为 3G 网管系统告警关联分析功能标

准化的一个起点。

4.2 标准化技术路线的探讨

在电信网络管理领域,管理功能需求的标准化工作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管

理功能本身的操作描述和管理功能所需要的管理信息的描述,这是由面向对象

的网络管理方法学决定的。正如前面所述,告警关联分析功能是一类新兴的综

合性管理功能的代表,它所实现的基本功能是确定不同语义的告警间的关联关

系,然后根据根源告警和结果告警的判别结果执行后续的告警操作,减少网管

系统界面上需要进行处理的告警数目。和传统的单一性的网络管理功能相比,

告警关联分析功能在管理操作和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描述方面有以下的一些独特

之处:

a) 管理功能所需要的管理信息是原始管理信息(告警)间的关系,这种关

系的确定更多地依赖于故障管理范畴之外的一些网络模型,例如:网络资源配

置树、拓扑结构、信令执行过程,等等。

b) 管理操作是一个由条件触发的执行式,条件是监测到的告警符合预先定

18

义的告警关联关系,执行式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原子告警操作组成,例如:告警

抑制、告警延迟或生成更高层次的逻辑告警,等等。管理操作可以反映由用户

灵活定制的操作策略,而且紧耦合在全网范围网络维护的工作流程中。

关于告警关联分析功能需求的标准化问题,目前还没有成熟可借鉴的实践

模式。可以预见的是,在逐步发展的标准化技术路线中,管理信息描述的标准

化应优先于管理操作描述的标准化,因为根据不同原则或策略确定的管理信息

描述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管理操作描述。在管理信息标准化描述方面,当告警关

联分析的功能位置(例如:是 NMS 功能还是 NMS-EMS 北向接口功能)被确定后,

围绕着该功能位置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一组通用的可显式表示的告警关联关系

也是可期的标准化任务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脱离了告警本身的语义而进

行告警关联分析的标准化工作,例如:从告警的结构字段信息出发设计一些告

警关联规则,那么告警关联分析功能很可能失去本来的意义,以至于在实际的

应用中收效甚微。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UMTS)网络告警关联关系分析及告警与业务关系模

型》项目对告警关联分析标准化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思路。一

方面,告警关联关系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的告警语义支持,在标准化的范围内进

行告警信息的语义描述(类似于性能管理中的性能计数器的描述)是一项必要

的前提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厂家的设备告警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

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告警的定义基于厂家的特定技术实现方案,因此可以选择

具有较高的逻辑层次的告警进行语义标准化,而且这些告警间建立关联关系的

知识应能被各方一致理解和认同。该项目选择了 UMTS 基本信令过程中的信令执

行异常情况进行信令告警的抽象和定义,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因素:

a) 这一层次的告警和 UMTS 承载业务的创建和释放过程有比较密切的联

系,反映了承载业务的无线资源分配/去配的一种细粒度的异常事件,能较好地

支持业务影响分析的功能。

b) 信令告警间的关联关系可根据 UMTS 基本信令过程中消息的执行序列特

点简明确定,而且各方对信令过程的理解基本一致。

c) 设备厂家可以进一步分析信令告警中标准化的“可能原因”字段,在各

自的网元实现模型上建立面向具体物理实现的设备告警和信令告警的关联关

系,无需在厂家特定的设备告警集合上进行告警语义描述的标准化。

19

5 小结

告警关联分析是电信网络管理领域典型的管理信息综合分析功能,该功能

标准化的意义在于为未来更多更复杂的管理信息关联分析需求落地到现实的网

管系统中提供指引性的方法和路线。目前该领域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管理信

息的标准化描述问题,即:根据什么原则确定可一致理解的、可显式表示的通

用告警关联关系。在 CCSA 相关课题的标准研究项目中,提出了一类具有较高逻

辑层次的 UMTS 信令告警作为联系业务可用性影响分析和网络故障根源定位的

语义纽带,并确定了该类告警间基于覆盖执行的信令消息序列的依赖关系。在

后续的标准化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信令告警和厂家特定的设备告警间

的关联映射过程分析,逐步建立起从网元管理层到业务管理层的告警信息的语

义关联匹配通道。

参考文献

[1] Stenfan Wallin and Viktor Leijon. Rethinking Network Management

Solutions. IT Professionals, November/December 2006. P19-23.

[2] 夏海涛,詹志强.新一代网络管理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夏海涛,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OMCR 部高级工程师。长期从

事电信领域的系统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在电信网络管理、网络设

备和测试系统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系统项目经验,先后承担了 SDH 传

输网网管系统、IP/WDM 综合网管系统、TD-SCDMA 网管系统、ATM 交

换机、IP 路由器等大型项目的研发和 ADSL 测试系统售前项目管理工

作。目前负责普天 CCSA 网络管理标准工作的开展,承担并完成《第

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网络告警关联关系及告警与业务的关系模型》标准预研项目,并

积极推进相关标准转化工作。

高峰,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OMCR 部总经理,负责主持普天

TD-SCDMA 网管系统产品的研发工作。参与起草了《第三代移动通信

系统(UMTS)网络告警关联关系分析及告警与业务关系模型》,并积极

支持标准项目的推进和成果转化。

20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二项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

近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以“通标技[2007]163 号”文印发了二项通信

标准类技术报告,各技术报告的名称、编号如下:

一、《MPLS 网络运行和维护(OAM)技术规范》,编号:YDB 015-2007;

二、《接入网用单纤双向三端口光收发一体模块技术条件 第 3 部分:用于

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光网络单元(ONU)的单纤双向三端口光收发一体

模块》,编号:YDB 016-2007。

ITU 发布研究报告指出 NGN 将改变全球通信业

国际电信联盟(ITU)近日在日内瓦发表报告称,“下一代网络(NGN)”将

改变全球通信业,实现从“一个网络一项服务”的原则向“单一网络多项服务”

原则的转变。

ITU 在题为《2007 年电信改革趋势:走向下一代网络》的报告中说,NGN

将比现在的互联网通信速度更快、通信品质更高、安全性更强。

实现“单一网络多项服务”的原则,需要以下条件:互联网技术发展;宽

带发展;IP 电话(通过互联网 IP 协议传输音频信号)技术的飞跃;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和 IP 电视(通过互联网 IP 协议传输视频信号)三者的融合。

报告指出:“目前的变化改变着我们的通信方式,也改变着信息通信技术领

域企业的工作方式。随着各类无线技术的涌现和宽带功能的增强,许多国家正

努力更新监管机制,以便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另外,报告还指出,目前世界电话用户数量已达到 40 亿,是 10 年前的 4

倍。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手机使用者数量激增。

在这 40 亿电话用户中,固定电话用户 12.7 亿,手机用户 26.8 亿。1996

年,全世界固定电话和手机用户总共不到 10 亿。从那以后,固定电话用户数量

增长缓慢,而手机开始发展,并取得“惊人的成功”。

21

ITU 加大力度推进 NGN 业务创新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将于 2008 年 5 月在日内瓦召开“下一

代网络中的创新”会议,并就这一主题广泛征稿。ITU 认为:NGN 是未来通信的

基础技术,但是对于NGN中会出现什么业务?NGN将对ICT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以及整个社会将会受到的影响却研究很少。ITU 举办这次活动,其目的是增进

学术界与从事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标准化工作的专家之间的对话。

通过各种角度审视 NGN 技术,这些前瞻性的会议将寻找新的标准化课题。

“NGN 中的创新”将把关于未来 NGN 的充满想象力的看法集中到一起。会议将

重点关注今后五年内的技术、服务和应用,此外它还将利用 NGN 的基础结构,

引导我们步入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会议的其他议题还将包括与 NGN 部署相关

的多学科方面,包括规则分析以及部署 NGN 将带来的社会挑战等。

IEC 发布新标准支持家庭网络

IEC 即将发布一项新标准,将家电和视听设备建立的两个不同的通信网络

联系到了一起,使得洗衣机和电冰箱将能够实现与电视机进行“对话”,即提供

下面的可能性:电视屏幕将显示洗衣机已将衣服洗完;通过电脑打开空调等。

该标准即 IEC 62457《多媒体家电基于 IP 的家庭网络通信协议》,它具有

以下特点:

可以与现有的家庭网络标准一同使用;

有或无TCP/IP层的家庭网络节点都可以在相同的家庭网络中间件下共

存;

家电可以与视听设备、PC 和 PC 相关的设备在不需要任何网关的情况下

进行通信,反之亦然;

家电可以处理文本和视听数据;

视听设备、PC 和 PC 相关的设备能够处理家电数据;

家电可以从 TCP/IP 以下的各种低层媒质中自由选择合适的低层媒质。

该标准由 IEC TC100“视频、音频多媒体系统和设备”制定,计划于 2007

年 10 月发布。目前日本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应用其规范的产品。

22

YD/T 1584-2007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2GHz Digital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nagement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发布日期:2007-05-15 实施日期:2007-05-15

YD/T 1584-2007《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求》是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之一,适用于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 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 技术的网络管理。该标准

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1)YD/T 1584.1-2007《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

求 第 1 部分:基本原则》

本部分规定了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系列标准定义的基本原

则,规定了接口位置以及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栈,并规定了网络管理接口的定义

方法——UTRAD 方法。

在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设计中,YD/T 1584.1-2007 主

要基于 CORBA 技术对管理接口进行定义,采用的通信协议栈为 IIOP 协议栈。另

外,在文件传输时,采用 FTP 协议。

本部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以下国际标准和规范:

ITU-T M.3020(2000) TMN 接口规范方法;

ITU-T Q.811(1997) Q3 接口的低层协议轮廓;

ITU-T Q.812(1999) Q3 接口的高层协议轮廓;

OMG 规范(1998)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和规范 V2.2;

OMG 规范(1998) 公共对象服务规范 V1.0;

OMG 规范(1998) 电信事件日志服务规范 V1.0;

OMG 规范(1998) 通知服务规范 V1.0。

(2)YD/T 1584.2-2007《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

求 第 2 部分:接口功能》

23

本部分规定了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的接口管理功能需求,包

括公共管理接口功能、配置管理接口功能、故障管理接口功能、性能管理接口

功能和安全管理接口功能等。

公共管理功能集是指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都要用

到的公共功能,公共管理功能集进一步可分解为:访问入口点功能集、通知管

理功能、链路监视功能集、通知日志管理功能集和文件传输功能集。

配置管理功能集包括基本配置功能、配置信息改变通知上报以及配置信息

同步功能。

故障管理功能集进一步分解为:告警上报功能、同步告警信息、告警处理

功能等。

性能管理功能集包括性能采集管理功能、性能门限管理功能和性能历史数

据管理功能。

本部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 3GPP 的下列标准:

3GPP TS 32.101 电信管理 原则和高层需求;

3GPP TS 32.102 电信管理 体系结构;

3GPP TS 32.361 电信管理 入口点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 TS 32.351 电信管理 链路监视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 TS 32.341 电信管理 文件传输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 TS 32.331 电信管理 通知日志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 TS 32.301 电信管理 配置管理 通知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 TS 32.600 电信管理 配置管理概念和高层需求;

3GPP TS 32.601 电信管理 基本配置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 TS 32.661 电信管理 公共配置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 TS 32.111-1 电信管理 故障集成参考点 第 1部分:需求;

3GPP TS 32.401 电信管理 性能管理 概念和需求;

3GPP TS 32.411 电信管理 性能集成参考点 需求;

3GPP2 S.S0028-A (Version 1.0) cdma2000 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

和指配。

(3)YD/T 1584.3-2007《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

求 第 3 部分:接口分析》

本部分是对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中接口管理功能的细

24

化,是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通用部分 接口功能》中所定

义的功能需求的进一步明确分析和定义,它规定了 3G 网络管理接口中与网络技

术无关的通用管理部分的接口分析,包括公共管理接口分析、配置管理接口分

析、故障管理接口分析和性能管理接口分析,同时还给出了管理对象实例的命

名规则、告警可能原因(ProbableCause)列表、文件格式的 Schema 定义以及

采集活动的状态定义。

YD/T 1584.3-2007 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 3GPP 的下列标准:

3GPP TS 32.362 电信管理 入口点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302 电信管理 配置管理 通知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352 电信管理 链路监视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342 电信管理 文件传输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312 电信管理 通用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602 电信管理 基本配置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662 电信管理 公共配置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311-2 电信管理 告警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412 电信管理 性能集成参考点 分析部分;

3GPP TS 32.300 电信管理 配置管理 管理对象命名;

3GPP2 S.S0028-A (Version 1.0) cdma2000 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

和指配。

(4)YD/T 1584.4-2007《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

求 第 4 部分:基于 CORBA 技术的管理接口设计》

本部分是对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的 IDL 定义,包括通用

部分管理内容的 IDL 定义,规定了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中与

网络技术无关的通用管理部分的基于 CORBA 技术的管理接口设计,包括公共管

理接口设计、配置管理接口设计、故障管理接口设计和性能管理接口设计,并

给出了基于 CORBA/IDL 的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 3GPP 的下列标准:

3GPP TS 32.413 电信管理 性能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接口设计;

3GPP TS 32.303 电信管理 配置管理 通知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

接口设计;

3GPP TS 32.663 电信管理 公共配置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接口

25

设计;

3GPP TS 32.111-3 电信管理 告警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接口设

计;

3GPP TS 32.603 电信管理 基本配置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接口

设计;

3GPP TS 32.363 电信管理 入口点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接口设

计;

3GPP TS 32.343 电信管理 文件传输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接口

设计;

3GPP TS 32.353 电信管理 链路监视集成参考点 基于 CORBA 的接口

设计;

3GPP2 S.S0028-A(Version 1.0) cdma2000 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

和指配。

YD/T 1584.4-2007 与上述国际标准之间的主要差异为:

——增强了 IDL 文件的注释说明;

——取消了过滤条件 filter 只能取值为“TRUE”的限定;

——对上述国际标准中的相关 IDL 文件编译错误情况进行更新,如

StateManagement 的 IDL 合并为一个文件;

——增加 OMG UtcT 时间格式的说明和使用示例。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 MBMS

MBMS 是基于 WCDMA 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是手机电视标准之一,它通过

共享一条传输链路,把多媒体数据广播或多播到移动终端,既可以将多媒体视

频信息直接向所有用户广播,也可以发送给一组收费的签约用户收看。移动运

营商只需软件升级已有的WCDMA/HSPA网络即可大规模提供MBMS手机电视业务,

开展多媒体广告、免费和收费电视频道、彩信群发等多种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