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14
專題討論 46 中華民國復牙科學會 會訊 義齒建構的核心— 支臺齒的探尋與抉擇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Prosthodontic Architecture-- Exploration and Selection of Abutment Teeth 陳健誌 醫師 Dr. Chien-Chih Chen 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專業學院臨床 牙醫學研究所碩士暨博士 天主教耕莘醫院牙科部人工植牙 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牙 科部補綴科兼任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專業學院牙醫 學系兼任講師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復牙科學會專科醫師 臺灣顱顏障礙學會專科醫師 同意 未經同 t Teeth 牙醫學研究 牙醫學研究 天主教耕莘 天主教耕莘 中心主任 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 國立臺灣大 科部補綴科 科部補綴科 轉載 嚴禁轉 中華民國口 中華民國口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顱顏障 臺灣顱顏障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Oct-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46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義齒建構的核心—

支臺齒的探尋與抉擇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Prosthodontic Architecture--

Exploration and Selection of

Abutment Teeth

陳健誌 醫師Dr. Chien-Chih Chen

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專業學院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士暨博士

天主教耕莘醫院牙科部人工植牙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牙科部補綴科兼任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專業學院牙醫學系兼任講師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專科醫師臺灣顱顏障礙學會專科醫師

未經同意未經同意Abutment Teeth

未經同意Abutment Teeth 牙醫學研究所碩士暨博士

未經同意牙醫學研究所碩士暨博士

天主教耕莘醫院牙科部人工植牙未經同意天主教耕莘醫院牙科部人工植牙中心主任未經同意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牙未經同意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牙科部補綴科兼任主治醫師

未經同意科部補綴科兼任主治醫師

嚴禁轉載嚴禁轉載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專科醫師

嚴禁轉載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嚴禁轉載中華民國贋嚴禁轉載贋臺灣顱顏障礙學會專科醫師嚴禁轉載臺灣顱顏障礙學會專科醫師

Page 2: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47

前 言物力學要素的分析更為複雜,進而也增加了牙

醫師誤判的風險與治療失敗的可能性。尤其當

病患口腔內牙齒缺損得愈多,義齒必須藉助較

多支撐力較差之牙床組織來協助支撐時,如何

使牙齒、牙周韌帶、口腔黏膜乃至於齒槽骨間

產生最佳化的連結?進而較有效地保存支臺

齒,將是牙醫師的一大挑戰。

而今,人工植體已能有效介入治療計畫,

因為它提供了可信賴的附加支臺齒,減少許多

復治療結果中的不確定性,甚至人們都以為

人工植牙將終結活動義齒!但我以為過度依賴

人工植體的結果,常遮蔽了我們正確選擇與利

用自然支臺齒的思路;我也深信人工植牙將終

結的應不是活動義齒本身,更不該一味去終結

口內所有殘存的牙齒,而應將它用來作為脫離

傳統活動義齒困境的新方式。

原本希望針對各式傳統義齒補綴治療中,

就選擇支臺齒常見的問題來進行討論,但限於

篇幅與有限的經驗,恐難面面俱到。因此,整

理了些有關支臺齒本身應有的評估原則外,佐

以生物力學相關的思考,對如何佈局完整支臺

齒與牙根化支臺齒在局部活動義齒與覆蓋式活

動義齒中之抉擇進行討論。最後再以自然齒列

與人工植牙在建構整體義齒結構中相互影響之

事證,藉由臨床之觀察提出有效的論點與安排;

盼望能在若干治療計畫的爭議上,提出一丁點

取捨之道。

一直以來,當人們口腔中的牙齒或其周圍

支持組織有了缺陷,今日的牙醫師除了要想辦

法去解除牙疼的警報外,更需要進一步針對缺

損的範圍進行重建治療的工作,藉以恢復口腔

中正常的功能與應有的美觀。當齒列中的缺失

較少,分布較有利於執行牙冠牙橋製作時,這

類的固定式義齒常被醫病雙方共同信賴。然而,

“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常伴隨年華老

去而來,不僅可利用的支臺齒數目將減少,分

佈狀況也可能愈差。不管是勉強連結成較長的

固定式義齒,或是不得已需進行活動式義齒之

製作;除了將面臨較大之製作與維護的風險外,

也可能愈難滿足患者正常咀嚼功能的需求。此

等狀況不僅易使一般牙醫師感到困擾,就算是

對長年在 復專科領域中的老手來說,也常會

有難以驟下決定的迷惑。

記得在沒有可信賴的人工植體可利用前,

為了使 復治療成功,我們總是設法去運用口

內有限的支臺齒及其它支持組織來支撐義齒,

進而滿足咀嚼功能的需求。尤其當可利用的牙

齒相對有限時,在百廢待舉的口腔環境中,無

論進行哪一種義齒的製作,為了尋求義齒較好

的固持度與較佳之穩定性,其核心的關鍵就在

於支臺齒的抉擇與利用!即使是在普遍被認為

較易成功的固定式義齒治療中,也常因為牙齒

疾病破壞與治療程序進而改變了支臺齒原有之

結構,例如殘餘齒質的不足以及牙齒動搖度的

增加等等;無形中使各式義齒中針對支臺齒生

未經同意人工植體的結果,常遮蔽了我們正確選擇與利

未經同意人工植體的結果,常遮蔽了我們正確選擇與利

用自然支臺齒的思路;我也深信人工植牙將終未經同意用自然支臺齒的思路;我也深信人工植牙將終

結的應不是活動義齒本身,更不該一味去終結未經同意結的應不是活動義齒本身,更不該一味去終結

口內所有殘存的牙齒,而應將它用來作為脫離未經同意口內所有殘存的牙齒,而應將它用來作為脫離

製作;除了將面臨較大之製作與維護的風險外,

未經同意製作;除了將面臨較大之製作與維護的風險外,

也可能愈難滿足患者正常咀嚼功能的需求。此未經同意也可能愈難滿足患者正常咀嚼功能的需求。此

等狀況不僅易使一般牙醫師感到困擾,就算是未經同意等狀況不僅易使一般牙醫師感到困擾,就算是

復專科領域中的老手來說,也常會未經同意復專科領域中的老手來說,也常會

嚴禁轉載就選擇支臺齒常見的問題來進行討論,但限於

嚴禁轉載就選擇支臺齒常見的問題來進行討論,但限於

篇幅與有限的經驗,恐難面面俱到。因此,整嚴禁轉載篇幅與有限的經驗,恐難面面俱到。因此,整

理了些有關支臺齒本身應有的評估原則外,佐嚴禁轉載理了些有關支臺齒本身應有的評估原則外,佐

以生物力學相關的思考,對如何佈局完整支臺嚴禁轉載

以生物力學相關的思考,對如何佈局完整支臺

復治療成功,我們總是設法去運用口

嚴禁轉載復治療成功,我們總是設法去運用口

內有限的支臺齒及其它支持組織來支撐義齒,嚴禁轉載內有限的支臺齒及其它支持組織來支撐義齒,

進而滿足咀嚼功能的需求。尤其當可利用的牙嚴禁轉載進而滿足咀嚼功能的需求。尤其當可利用的牙

齒相對有限時,在百廢待舉的口腔環境中,無嚴禁轉載

齒相對有限時,在百廢待舉的口腔環境中,無

Page 3: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48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支臺齒本身結構與其生物力學中的考量

因此,義齒冠齒頸邊緣界線以上的剩餘齒

質應有至少 1.5到 2.0毫米的完整程度(ferrule

e� ect),是目前公認有實證足以確保義齒冠長

期使用的重要指標。倘若牙冠邊緣環接的齒質

不足或不完整,將易導致單牙根支臺齒中加強

釘的鬆脫,甚至引起該牙根的斷裂 1。為了避免

以上的風險,雖然牙冠存在較大較深的破壞,

倘若有足夠長度的牙根時,可藉由牙冠增長手

術(crown lengthening),或合併牽引牙根萌出的

矯正術(forced eruption),是可以重新創造有利

於義齒冠製作的邊緣齒質結構的 2。

另外,支臺齒除了應有足夠長度的牙根外,

兩側牙根璧的厚度最好也能大於或等於牙根加

強釘的直徑,才能有效抵抗應力變化。而加強

釘深入牙根的長度,也必需同時顧及根管治療

後牙根尖封閉性的確保,以及牙齒周圍齒槽骨

降低後應力結構可能的改變,藉以應付不同義

齒設計的需要 3。倘若沒有完善的診斷,將易

造成義齒的失敗,甚至支臺齒牙根斷裂的發生

(圖一、圖二)。然而在多牙根的後牙支臺齒

中,除了義齒牙冠的邊緣仍必須落在完好的齒

質外,對於環接的齒質是否有足夠均勻的程度,

似乎遠不及完整牙根分叉結構來的重要。因為

必要時,可同時以不同走向的牙根進行加強釘

的設置,或以較深的牙髓腔室來分散應力的影

響,進而確保支臺齒之結構。

圖一:根管治療後與遠心後牙支臺齒不

足。

圖二:加強釘長度:義齒設計與遠心端支臺

齒牙根斷裂的關係。

當牙齒必須與義齒連結,一方面擔負起義

齒上所直接承載的咬合力量(supporting),另

一方面也維持義齒本身之固持度(retention)與

穩定性(stablility)時,該牙齒便有別於齒列中

之其他“同類”稱之為支臺齒。為了恢復咀嚼

功能和美觀需求,它不僅承受更多的力學挑戰,

口腔清潔照顧的難度也增加,甚至必須遭受各

種不同程度的調整與破壞。因此,如何創造出

有利於義齒補綴需求的支臺齒?其實這都必須

在能否有效保存支臺齒本身結構及其支持組織

健康間達成適當的平衡的;但往往在臨床治療

中受到了種種不利因素的限制,或許可有以下

幾個方向的思考!

一、支臺齒結構與義齒連結的考量:

當牙齒有較大的缺損,或其他義齒製作上

的需要,必須進行牙冠與牙橋製作時,義齒牙

冠的邊緣(crown margin)若落在完好的齒質上,

方可確保義齒邊緣封閉的完整;支臺齒的缺損

的範圍愈大,這件事情相對就愈不容易。尤其

是單牙根支臺齒進行根管治療後,常需要利用

各式各樣深入牙根的加強釘配合核心(post and

core)來建構支臺齒的主體外形,藉以重建義

齒冠之固持度與穩定性所需的條件。但如何確

保剩餘齒質的結構足以抵抗咬合功能產生之應

力?並非在於如何強化加強釘與核心的系統,

保留適當的齒質往往才是義齒成功的關鍵。

未經同意另外,支臺齒除了應有足夠長度的牙根外,

未經同意另外,支臺齒除了應有足夠長度的牙根外,

兩側牙根璧的厚度最好也能大於或等於牙根加未經同意兩側牙根璧的厚度最好也能大於或等於牙根加

強釘的直徑,才能有效抵抗應力變化。而加強未經同意強釘的直徑,才能有效抵抗應力變化。而加強

釘深入牙根的長度,也必需同時顧及根管治療未經同意釘深入牙根的長度,也必需同時顧及根管治療

中受到了種種不利因素的限制,或許可有以下

未經同意中受到了種種不利因素的限制,或許可有以下

一、支臺齒結構與義齒連結的考量:未經同意一、支臺齒結構與義齒連結的考量:

嚴禁轉載齒設計的需要

嚴禁轉載齒設計的需要 3

嚴禁轉載3。倘若沒有完善的診斷,將易

嚴禁轉載。倘若沒有完善的診斷,將易

造成義齒的失敗,甚至支臺齒牙根斷裂的發生嚴禁轉載造成義齒的失敗,甚至支臺齒牙根斷裂的發生

(圖一、圖二)。然而在多牙根的後牙支臺齒嚴禁轉載(圖一、圖二)。然而在多牙根的後牙支臺齒

中,除了義齒牙冠的邊緣仍必須落在完好的齒嚴禁轉載

中,除了義齒牙冠的邊緣仍必須落在完好的齒

冠的邊緣(crown margin)若落在完好的齒質上,

嚴禁轉載冠的邊緣(crown margin)若落在完好的齒質上,

方可確保義齒邊緣封閉的完整;支臺齒的缺損嚴禁轉載方可確保義齒邊緣封閉的完整;支臺齒的缺損

的範圍愈大,這件事情相對就愈不容易。尤其嚴禁轉載的範圍愈大,這件事情相對就愈不容易。尤其

是單牙根支臺齒進行根管治療後,常需要利用嚴禁轉載

是單牙根支臺齒進行根管治療後,常需要利用

Page 4: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49

二、支臺齒與牙周組織間的考量:

事實上義齒牙冠的製作,邊緣界線放置

位置的選擇也常受美觀需求的影響。因為在尋

求義齒冠邊緣完整與足夠的環接齒質中,又同

時希望將義齒冠邊緣隱藏在牙齦下,如此將更

容易侵犯了足以維持牙周組織健康的領域—約

2.5~3毫米的生物寬度(biological width)。因此,

無論基於任何理由,義齒冠邊緣界線放置位置,

一定要確保牙周組織生物寬度的特性 4,否則

將有一連串牙周組織的發炎與破壞,不僅影響

支臺齒的受力條件,更增加了 復治療的複雜

度。另一方面,當多牙根後牙支臺齒牙周組織

下降,露出較多的牙根面積、進入牙根分叉處,

甚至有部份的牙根需切除時;形態多變的牙根

系統,加上牙根分叉處有許許多多倒凹結構,

基於儘量保留支臺齒齒質與符合口腔清潔維護

之前提,就大大增加義齒冠研磨準備的難度 5。

圖三:至少 13毫米長正常牙周的殘根使用牽引牙根之矯正術可減少支臺齒直接執行牙冠增長

術時對臨牙造成傷害。

圖四:支臺齒合併施行牙冠增長術。

圖五:重建齒頸邊緣齒質後的支臺齒。 圖六:瓷冠裝置後兩年齒間乳突之狀態。

當支臺齒牙周組織遭到破壞,去除發炎病

竈後,除了上述的難題外,牙周組織萎縮變化

往往也造成齒間乳突的喪失。另外為了創造有

利於義齒冠製作的邊緣齒質結構,而施行牙冠

增長手術時,也將引起這類棘手的前牙區美觀

問題。根據文獻可知,上顎前牙區齒間乳突區

的生物寬度將有別於齒列中其他位置,雖然也

受到患者牙齦生物形態(gingival biotype)厚薄不

盡相同的影響,但一般而言齒間齒槽脊尖端到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 5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 6(圖三∼圖

六)。掌握了以上的原則,方能在固定式義齒

的製作時,兼顧完成義齒功能與美觀的目的,

以及支臺齒健康的保持。未經同意下降,露出較多的牙根面積、進入牙根分叉處,

未經同意下降,露出較多的牙根面積、進入牙根分叉處,

甚至有部份的牙根需切除時;形態多變的牙根未經同意甚至有部份的牙根需切除時;形態多變的牙根

系統,加上牙根分叉處有許許多多倒凹結構,未經同意系統,加上牙根分叉處有許許多多倒凹結構,

基於儘量保留支臺齒齒質與符合口腔清潔維護未經同意基於儘量保留支臺齒齒質與符合口腔清潔維護

六)。掌握了以上的原則,方能在固定式義齒

未經同意六)。掌握了以上的原則,方能在固定式義齒

的製作時,兼顧完成義齒功能與美觀的目的,未經同意的製作時,兼顧完成義齒功能與美觀的目的,

以及支臺齒健康的保持。未經同意以及支臺齒健康的保持。

嚴禁轉載嚴禁轉載嚴禁轉載

Page 5: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50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三、支臺齒位置與分布:

隨著牙齒在齒列中位置的不同,牙齒的軸

向、牙根的長短與數目不同,事實上在咀嚼系

統中就擔任著不同的任務。例如後牙因牙根的

數目多,負擔咀嚼的主要功能,因此承擔主要

咬力的拮抗,也提供前牙區直接支持的保護。

而前牙除了美觀、發音等功能外,也在下顎進

行側向運動時提供導引作用,藉以適當的降低

側向力量對後牙不利的影響。特別是位於上顎

齒列轉角的犬齒,為了負擔起由前牙單牙根區

轉進到後牙多牙根區動態上的需求,它往往擁

有最長的牙根,以及不亞於多根牙區齒槽骨的

支持。

事實上,當正常齒列進行咀嚼功能時,各

區域牙齒除了受力的大小與型態有所差異外,

各自運動位移的方向也略有不同。因此,當考

慮連結缺牙區、結構有缺陷,乃至於若干牙周

組織較差的支臺齒來進行固定式義齒的設計

時,依據“Ante's law”類似二維概念的分析可

能是不夠的,或許也需要考慮不同狀態與位置

下牙齒受力後位移狀態的不同與承受應力的風

險,將有助於對多支臺齒、長跨距之牙橋進行

妥善的設計。以上顎為例,可將齒列分成四顆

門齒,兩側犬齒與兩側後牙區共五區(圖七、

圖八)7;一方面,若需橫跨整個齒列製作牙橋

時,除了後牙區應有兩顆支臺齒外,每一區最

好至少有一支臺齒,方可使總體受力的總合較

為穩定。倘若其間有支臺齒的條件較差或分布

不均,牙橋設計之考量將更為複雜。反向思考,

連結支臺齒即能換來有效穩定嗎?倘若是位於

同一區牙周支持較差的支臺齒,恐怕承受咬力

後將有同向位移的可能。

當剩下的支臺齒與缺牙區之比例愈不足或

分佈更不利,特別是支臺齒的牙位與走向不利

於支撐咬力之方向或便於穿戴義齒支架時;不

僅難以執行固定義齒的治療,也同時在局部活

動義齒的設計考量上陷入該支臺齒存廢與否?

左右為難的窘境。因此,為了這類治療計畫的

成功,如何使用有限的支臺齒?進而建構義齒

最佳化的模式?或許可由處理覆蓋式活動義齒

中,相對於局部活動義齒使用牙根化支臺齒的

考量與準備,得到若干啟發。

圖七:上顎支臺齒不同的運動方向。

圖八:上顎各支臺齒不同的運動程度。

未經同意事實上,當正常齒列進行咀嚼功能時,各未經同意事實上,當正常齒列進行咀嚼功能時,各

區域牙齒除了受力的大小與型態有所差異外,未經同意區域牙齒除了受力的大小與型態有所差異外,

各自運動位移的方向也略有不同。因此,當考未經同意各自運動位移的方向也略有不同。因此,當考

分佈更不利,特別是支臺齒的牙位與走向不利

未經同意分佈更不利,特別是支臺齒的牙位與走向不利

於支撐咬力之方向或便於穿戴義齒支架時;不未經同意於支撐咬力之方向或便於穿戴義齒支架時;不

僅難以執行固定義齒的治療,也同時在局部活未經同意僅難以執行固定義齒的治療,也同時在局部活

動義齒的設計考量上陷入該支臺齒存廢與否?未經同意動義齒的設計考量上陷入該支臺齒存廢與否?

嚴禁轉載時,依據“Ante's law”類似二維概念的分析可

嚴禁轉載時,依據“Ante's law”類似二維概念的分析可

能是不夠的,或許也需要考慮不同狀態與位置嚴禁轉載能是不夠的,或許也需要考慮不同狀態與位置

下牙齒受力後位移狀態的不同與承受應力的風嚴禁轉載下牙齒受力後位移狀態的不同與承受應力的風

最佳化的模式?或許可由處理覆蓋式活動義齒

嚴禁轉載最佳化的模式?或許可由處理覆蓋式活動義齒

中,相對於局部活動義齒使用牙根化支臺齒的嚴禁轉載中,相對於局部活動義齒使用牙根化支臺齒的

考量與準備,得到若干啟發。嚴禁轉載考量與準備,得到若干啟發。

Page 6: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51

覆蓋式活動義齒準備牙根化支臺齒之思考

一、保留之支臺齒提早損壞:

支臺齒進行牙根化之處理,除了便於進

行整體之 復治療外,最大之目的是希望能將

牙根及其牙周組織保存。但是當病患維持口腔

衛生之條件太差時,覆蓋於義齒下之之牙根將

容易發生齲齒或使其牙周健康狀況更加惡化,

最後導致支臺齒之喪失。為了免除這種結果,

除了加強患者口腔衛生教育外,牙根上薄蓋冠

(coping)之製作常有其必要性 10,11。尤其配合

附連體(a� achment)使用時,牙根牙齦上結構

根據需要至少應有 1~2公釐之健康齒質,一方

面滿足製作補綴物時應有之固持度,同時可避

免覆蓋式活動義齒使用時直接對牙根牙周健康

之危害 13;倘若牙根牙齦上結構不足,適當之

牙冠增長術應被執行。而進行牙根附連體薄蓋

冠製作之準備時,齒質之保留十分重要,尤其

當使用固持力量較大之附連體時,避免不必要

之齒質破壞將可減少牙根斷裂之可能 11。雖然

支臺齒牙根化可以降低牙冠與牙根比例,減少

咬合力量對支臺齒健康之影響,有利於牙周支

持度較差之支臺齒的保留;但是,並不意味著

任何牙周狀況較差之支臺齒皆應獲得保存,其

條件除了支臺齒之位置必須有助於義齒將來使

用與維持外,支臺齒之牙周健康也必須是病患

可以自行照顧的。因為覆蓋式活動義齒下支臺

齒牙周健康之維護將更不容易,不僅支臺齒牙

周囊袋必須消除,同時也應有足夠之附連牙齦

(a� achment gingiva),必要時不排除以移植手術

的方式增加附連牙齦之不足(圖九、圖十);

圖九:下顎全口覆蓋式義齒之製作。 圖十:下顎牙根支臺需要健康之牙齦。

儘管不少牙醫師在製作全口覆蓋式活動

義齒時,視之為局部活動義齒過度至全口活動

義齒時期之處置。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局

部覆蓋式活動義齒或全口覆蓋式活動義齒,不

僅對於口腔組織之保持,乃至於活動義齒功能

與美觀之促進,都有著很重要之幫助。一方面

由於對支臺齒進行牙根保留之處置,不但減少

了牙冠與牙根比例(crown/root ratio),使得牙

周組織支持狀態較差之支臺齒,大大地減少咬

合力量之負擔,另一方面因為有了若干牙根保

持,減少了牙齒周圍齒槽骨吸收之結果,增加

了牙床組織支持的條件 8。同時也因為支臺齒之

型態改變,減少了直接固位體(direct retainer)

之使用,增進了義齒之美觀,配合附連體

(a� achment)的使用甚至增加了義齒之固持度。

另外,在全口覆蓋式活動義齒製作中,咬合記

錄取得之方式將遠比支臺齒未作牙根化處理前

之狀況來得容易些,尤其當支臺齒之分佈、軸

向與健康狀態皆十分複雜時,全口覆蓋式活動

義齒之處理將可簡化療程,不僅減少病患費用

支出,萬一有部份支臺齒損壞時,義齒之修復

也較為容易 9,以上種種皆為覆蓋式活動義齒廣

為被使用之原因。

雖然覆蓋式活動義齒有許許多多之優點,

但是並非可以適用於所有患者之狀況;倘若未

經正確之診斷,常無法達到應有之方便與效果;

不僅面對支臺齒根管治療可能失敗的風險,而

且狀況及位置不適用之牙根,反將妨礙整體義

齒之設計以及預期可以達成之效果,常見之問

題如下:

未經同意面滿足製作補綴物時應有之固持度,同時可避

未經同意面滿足製作補綴物時應有之固持度,同時可避

免覆蓋式活動義齒使用時直接對牙根牙周健康未經同意免覆蓋式活動義齒使用時直接對牙根牙周健康

之危害未經同意之危害 13未經同意13;倘若牙根牙齦上結構不足,適當之未經同意;倘若牙根牙齦上結構不足,適當之牙冠增長術應被執行。而進行牙根附連體薄蓋未經同意牙冠增長術應被執行。而進行牙根附連體薄蓋

了牙床組織支持的條件

未經同意了牙床組織支持的條件 8

未經同意8。同時也因為支臺齒之

未經同意。同時也因為支臺齒之

型態改變,減少了直接固位體(direct retainer)未經同意型態改變,減少了直接固位體(direct retainer)

之使用,增進了義齒之美觀,配合附連體未經同意之使用,增進了義齒之美觀,配合附連體

(a� achment)的使用甚至增加了義齒之固持度。未經同意(a� achment)的使用甚至增加了義齒之固持度。

嚴禁轉載之齒質破壞將可減少牙根斷裂之可能

嚴禁轉載之齒質破壞將可減少牙根斷裂之可能

支臺齒牙根化可以降低牙冠與牙根比例,減少嚴禁轉載支臺齒牙根化可以降低牙冠與牙根比例,減少

咬合力量對支臺齒健康之影響,有利於牙周支嚴禁轉載咬合力量對支臺齒健康之影響,有利於牙周支

持度較差之支臺齒的保留;但是,並不意味著嚴禁轉載

持度較差之支臺齒的保留;但是,並不意味著

之狀況來得容易些,尤其當支臺齒之分佈、軸

嚴禁轉載之狀況來得容易些,尤其當支臺齒之分佈、軸

向與健康狀態皆十分複雜時,全口覆蓋式活動嚴禁轉載向與健康狀態皆十分複雜時,全口覆蓋式活動

義齒之處理將可簡化療程,不僅減少病患費用嚴禁轉載義齒之處理將可簡化療程,不僅減少病患費用

支出,萬一有部份支臺齒損壞時,義齒之修復嚴禁轉載

支出,萬一有部份支臺齒損壞時,義齒之修復

Page 7: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52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如此方能有利於義齒下支臺齒清潔的維護與保

存,以及確保將來覆蓋式活動義齒之穩定性

12。

二、義齒之設計、人工義齒排列及其美

觀受到不良影響:

覆蓋式活動義齒下支臺齒的保存雖然可

能增加義齒將來之固持度及穩定性,但是沒有

正確之診斷,反將造成難以解決的困境,因為

有義齒下之支臺齒將消耗更多上下顎咬合間距

(interocclusal distance)。倘若支臺齒處可利用的

咬合間距不足,一來將使該區容納之義齒必須

大量修減,樹脂之強度也會不足,不僅影響美

觀,更將成為義齒之脆弱點導致義齒可能之毀

損或斷裂。尤其在局部覆蓋式活動義齒治療中,

在必須維持無需進行 復治療並保有穩定咬合

關係之自然齒列時,不當支臺齒牙根化之處置,

可能導致活動義齒設計上之困擾,不僅牙根附

連體薄蓋冠可能需要重新製作,甚至有必須改

變治療計劃的窘境。此外,由於保存牙根減少

了齒槽骨之吸收,覆蓋此處之義齒常有過度外

形(overcontour)之表現,尤其在全口覆蓋式活

動義齒製作時,前牙區支臺齒牙根化處理後,

雖然可免除前牙區金屬固位體對美觀上的影

響,但為了越過未吸收齒槽骨造成之倒凹(bony

undercut),義齒之過度外形常使不少患者難以

接受更加前突之唇形外觀。因此,對於重視美

觀之病患,千萬不可忽略其外觀條件之評估,

以配合義齒治療後可能之影響 9。

三、降低覆蓋式活動義齒的固持度及穩

定度:

未吸收齒槽骨造成之倒凹除了可能引起過

度外形影響美觀問題外,更將限制義齒穿戴之

路境(path of insertion)。為了順利越過此一齒槽

骨倒凹以及牙根(包含其上之補綴物),常使

義齒之之凸緣(� ange)可能遠離了牙床表面或

者減短了凸緣延伸之範圍。雖然幫助覆蓋式活

動義齒得以順利戴入,但是卻容易引起食物堆

積,減少牙床對義齒的支撐,對全口覆蓋式活

動義齒而言,更是嚴重地因此破壞了義齒邊緣

之封閉性,大大地影響了義齒的固持度。雖然

可使用牙根上之附連體略微補強喪失邊緣封閉

性時義齒固持度的損失,但牙根附連體薄蓋冠

製作時將消耗更多之咬合間距與排牙空間,必

須於術前之診斷有通盤的考慮,方能避免義齒

不良製作之結果,以及引起患病不適之可能(圖

十一、圖十二)9。

近年來由於人工植牙技術之成熟,對於傳

統義齒治療中無牙脊條件較差之病患,牙醫師

已可以人工牙根於關鍵位置上增加了支臺齒,

由於人工牙根不管是在全口或是局部覆蓋式活

圖十一:較凸顯之犬齒組織倒凹。 圖十二:穩定咬合關係維持支臺齒健康之牙周

健康。

未經同意大量修減,樹脂之強度也會不足,不僅影響美

未經同意大量修減,樹脂之強度也會不足,不僅影響美

觀,更將成為義齒之脆弱點導致義齒可能之毀未經同意觀,更將成為義齒之脆弱點導致義齒可能之毀

損或斷裂。尤其在局部覆蓋式活動義齒治療中,未經同意損或斷裂。尤其在局部覆蓋式活動義齒治療中,

在必須維持無需進行未經同意在必須維持無需進行未經同意復治療並保有穩定咬合未經同意復治療並保有穩定咬合

動義齒得以順利戴入,但是卻容易引起食物堆

未經同意動義齒得以順利戴入,但是卻容易引起食物堆

積,減少牙床對義齒的支撐,對全口覆蓋式活未經同意積,減少牙床對義齒的支撐,對全口覆蓋式活

動義齒而言,更是嚴重地因此破壞了義齒邊緣未經同意動義齒而言,更是嚴重地因此破壞了義齒邊緣

之封閉性,大大地影響了義齒的固持度。雖然未經同意之封閉性,大大地影響了義齒的固持度。雖然

嚴禁轉載連體薄蓋冠可能需要重新製作,甚至有必須改

嚴禁轉載連體薄蓋冠可能需要重新製作,甚至有必須改

變治療計劃的窘境。此外,由於保存牙根減少嚴禁轉載變治療計劃的窘境。此外,由於保存牙根減少

了齒槽骨之吸收,覆蓋此處之義齒常有過度外嚴禁轉載了齒槽骨之吸收,覆蓋此處之義齒常有過度外

形(overcontour)之表現,尤其在全口覆蓋式活嚴禁轉載

形(overcontour)之表現,尤其在全口覆蓋式活

製作時將消耗更多之咬合間距與排牙空間,必

嚴禁轉載製作時將消耗更多之咬合間距與排牙空間,必

須於術前之診斷有通盤的考慮,方能避免義齒嚴禁轉載須於術前之診斷有通盤的考慮,方能避免義齒

不良製作之結果,以及引起患病不適之可能(圖嚴禁轉載不良製作之結果,以及引起患病不適之可能(圖

十一、圖十二)嚴禁轉載

十一、圖十二)9嚴禁轉載

9。嚴禁轉載

Page 8: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53

動義齒正常功能作用中,皆可利用適當數目之

人工牙根與附連體之應用,適度地維持骨整合

之穩定 13,14。藉由如此之設計,都大大地改善了

這些患者活動義齒使用之結果。但是有關覆蓋

式活動義齒製作時支臺齒位置與分佈之影響,

仍然是人工植牙覆蓋式活動義齒成功與否的重

要基礎(圖十三、圖十四)。

局部活動義齒支臺齒的生存之道

圖十三:下顎植體覆蓋式義齒之製作。

圖十四:下顎覆蓋式義齒之植體附連體。

在所有活動義齒製作中,局部活動義齒製

作條件無疑是最複雜,結果卻也最難令患者滿

意的補綴物。主要的原因是牙醫師必須同時面

對各式各樣的支臺齒、條件不一的無牙脊、以

及多種黏膜組織的組合。不僅支臺齒相對於無

牙區的位置或比例往往處於不利狀態,又常須

整合固定式義齒與活動式義齒的連結,來恢復

患者口腔內應有的咀嚼功能與美觀的需求 15;

特別是在遠心游離端缺牙或是無牙脊吸收較嚴

重、偏偏又無足夠支臺齒的齒列中,若又希望

能保有口腔中現存軟硬組織之健康,則相當不

容易。然而這類情況下的局部活動義齒確實經

常對支臺齒產生異乎尋常的負擔,因此普遍令

牙醫師與患者產生較悲觀的預期心態。不過多

數局部活動義齒失敗的原因,除了不易整合口

腔中殘餘組織之因素外,多半來自於不完整之

診斷與過於輕率的臨床操作,治療缺乏精確控

制,支臺齒自然不易常保健康,患者自然也不

會滿意。例如相較於全口無牙的病患來說,由

於仍有較多支臺齒存在,一般牙醫師常藉由活

動義齒支架上之固位體(retainer)對主要支臺齒

的作用,來維持義齒的固持度,藉以促進咀嚼

功能的進行,卻常忽略穩定度的達成尚需其他

要件的配合才行。如此一來患者容易發生不適,

甚至很快地失去主要支臺齒的健康以及義齒初

期之穩定性,落得慢性拔牙器的惡名,而常見

之臨床問題如下:

一、局部活動義齒設計上的迷思與支臺

齒選擇之原則:

臨床上我時有所見,支臺齒被設計繁複

有如八爪章魚的局部活動義齒支架困住,這

多半是因為誤以為只要連接愈多的支臺齒與

固位體,或是使用特殊設計的固位臂(retentive

arm),就能維持局部活動義齒理想的支撐度、

固持度與穩定度。但事實上為了兼顧使用者之

未經同意未經同意

嚴禁轉載嚴禁轉載嚴禁轉載局部活動義齒支臺齒的生存之道嚴禁轉載局部活動義齒支臺齒的生存之道

在所有活動義齒製作中,局部活動義齒製嚴禁轉載

在所有活動義齒製作中,局部活動義齒製 會滿意。例如相較於全口無牙的病患來說,由嚴禁轉載

會滿意。例如相較於全口無牙的病患來說,由

Page 9: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54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適應與清潔維護的容易,並可以得到義齒適當

之固持度與穩定度的前提下,只要選擇適當且

恰如其分之支臺齒,再輔以設計出精簡有效的

鉤靠(rest)位置即可達成,也才更容易維持支

臺齒的健康。那何謂“恰如其分”的選擇呢?

主要承受缺牙區咬合負擔的支臺齒,應以結構

較完整,牙周狀況較健康,且愈接近缺牙區的

牙齒愈有利於支撐咬力。另外支臺齒間愈分散,

彼此連結成之支撐面積愈大,愈有利於活動義

齒在咀嚼運動中接受應力挑戰,而該連結成之

多邊形我們稱之為“支持性多邊形”(support

polygon)(圖十五),是相當有用的臨床診斷

方式。

但“支持性多邊形”所拮抗的垂直力量,

自然是以落在多邊形內較為有效,倘若執行咀

嚼功能區中無適當支臺齒,那無牙脊組織的沉

降,將使臨近支臺齒的支點連線成為活動義齒

可能的運動軸線(圖十六),這全是因為牙齒

牙周韌帶與牙床黏膜在咬力下有著不同之黏彈

性質表現。傳統上我們試圖透過選擇適當之牙

托及印模材料來記錄得不同組織間之差異,來

減少義齒在執行功能運動中對支臺齒造成不利

之影響 16,17,18,19,但這樣的期望卻很難應付多

變的缺牙環境。例如當遠心游離端無牙脊吸收

得愈低,尤其是位置下顎區時,局部活動義齒

的穩定度將愈差,無牙脊吸收成愈窄的形態,

承擔咬力將愈困難,支臺齒的存活也就更有威

脅。為解決這樣的現象雖然以往已經有許多文

獻加以討論,並有一些較有利於支臺齒之設計

20,21,22,23,24,這些設計之活動義齒於口腔內運動

之狀況仍有之爭議 25,26,27,很難證明支臺齒於實

際功能性活動中,是否真的受到較大之保護。

當選定臨接缺牙區支臺齒後,即可同步分

析活動義齒將來穿戴之方向並推測其與將脫離

方向上之關係,根據支臺齒可供利用之倒凹狀

況,同進行必要之改變,進而達成單純化固位

體上固位臂之型式。例如支臺齒必須進行研磨

準備,甚至量身訂做固定式牙冠牙橋也是經常

被使用的手段,雖必需對支臺齒進行較大之破

壞,卻是創作有利於義齒長期成功的重要關鍵

28,29,30。達成此目的所使用的支臺齒數目愈精

簡,活動義齒基底連結與覆蓋之範圍將愈小,

患者之舒適度將愈高。當然仍須將參與支臺齒

的條件在綜合考量下佐以精密地量測並執行準

備,否則義齒支架鑄造之結果,絕大多數之誤

差將很難再適當調整 31,32。

但畢竟世事常非盡如人意,期望用來支持

活動義齒的支臺齒卻常條件欠佳,或者甚至不

存在!前者像是支臺齒缺損過大或牙周支持組

織較少時,常不合適以正常完整的支臺齒去規

劃,但可用覆蓋式活動義齒中將之牙根化處理

的模式去進行利用,這樣的義齒稱之為局部覆

蓋式活動義齒(RPOD)(圖十七、圖十八)11,12。不僅可以保有牙根周圍之齒槽骨之結構,

也可有效延伸“支持性多邊形”的潛在範圍,

例如圖十六中之“A”點。但這變通設計卻也常

圖十五:支臺齒與支持性多邊形。 圖十六:缺牙區與遠心支臺齒間之運動軸線。

A

b

b

a

a

c

未經同意但“支持性多邊形”所拮抗的垂直力量,未經同意但“支持性多邊形”所拮抗的垂直力量,

自然是以落在多邊形內較為有效,倘若執行咀未經同意自然是以落在多邊形內較為有效,倘若執行咀

嚼功能區中無適當支臺齒,那無牙脊組織的沉未經同意嚼功能區中無適當支臺齒,那無牙脊組織的沉

28,29,30

未經同意28,29,30。達成此目的所使用的支臺齒數目愈精

未經同意。達成此目的所使用的支臺齒數目愈精

簡,活動義齒基底連結與覆蓋之範圍將愈小,未經同意簡,活動義齒基底連結與覆蓋之範圍將愈小,

患者之舒適度將愈高。當然仍須將參與支臺齒未經同意患者之舒適度將愈高。當然仍須將參與支臺齒

的條件在綜合考量下佐以精密地量測並執行準未經同意的條件在綜合考量下佐以精密地量測並執行準

嚴禁轉載牙周韌帶與牙床黏膜在咬力下有著不同之黏彈

嚴禁轉載牙周韌帶與牙床黏膜在咬力下有著不同之黏彈

性質表現。傳統上我們試圖透過選擇適當之牙嚴禁轉載性質表現。傳統上我們試圖透過選擇適當之牙

托及印模材料來記錄得不同組織間之差異,來嚴禁轉載托及印模材料來記錄得不同組織間之差異,來

減少義齒在執行功能運動中對支臺齒造成不利嚴禁轉載

減少義齒在執行功能運動中對支臺齒造成不利

但畢竟世事常非盡如人意,期望用來支持

嚴禁轉載但畢竟世事常非盡如人意,期望用來支持

活動義齒的支臺齒卻常條件欠佳,或者甚至不嚴禁轉載活動義齒的支臺齒卻常條件欠佳,或者甚至不

存在!前者像是支臺齒缺損過大或牙周支持組嚴禁轉載存在!前者像是支臺齒缺損過大或牙周支持組

織較少時,常不合適以正常完整的支臺齒去規嚴禁轉載

織較少時,常不合適以正常完整的支臺齒去規

Page 10: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55

被誤用,因為並非所有這類有疑慮的支臺齒皆

應一股腦兒地進行牙根化處理,根據前一單元

有關覆蓋式活動義齒中牙根化支臺齒的描述,

在非必要位置或 復空間不足區,甚至將造成

義齒製作的麻煩。另外有些支臺齒過於傾斜,

雖不利於常規義齒支架的設計,但有時也可利

用旋轉式義齒置入路徑之方式,不僅可促成義

齒另類的固持型式與最大之穩定性(圖十九、

圖二十)33,34。這種利用傾斜程度較大之支臺齒

或是齒槽骨之倒凹處來進行設計的方式,不僅

常有簡化義齒支架設計的效果,有時在前牙區

也可兼顧病患舒適度與美觀之要求 35。

二、局部活動義齒中顎間關係對支臺齒

的影響:

一般而言,單純以臨床及放射影像檢查,

配合將診斷模型置位於咬合器上進行量析與蠟

的塑形推演雖然是不可或缺的過程,但充其量

也僅止於紙上談兵。尤其當不得已必須選擇條

件較差之支臺齒,缺齒範圍較大且咬合關係較

不穩定時,患者自身適應能力與義齒本身效能

的限制將更顯著。又當美觀因素不確定時,臨

時義齒的製作,將是用來預測治療計畫可行性

的重要依據;特別是支臺齒能否擔當大任的動

態評估,才能瞭解患者可否適應並接受將來治

療計畫的結果。更進一步說,較多的牙齒常使

局部活動義齒的製作有較多穩定性的籌碼,但

若將是否有足夠穩定的上下顎咬合支撐?以及

是否有不利治療的進行的上下顎間關係也考慮

進取去的話,現有較多的牙齒不必然是好事。

另一方面,就使用分類法來輔助診斷而言,

常被使用的甘迺迪(Kenndy)局部缺牙分類法,

是就單一牙弓中缺牙區的分布狀態進行分類,

近似二維的描述,實難確實去呈現出上下顎之

缺牙齒列在咀嚼功能中,各種義齒在支持度與

穩定性上所面臨的挑戰。反倒是 1955年以來由

圖十七:左上顎條件欠佳的支臺齒。

圖十九:遠端傾斜支臺齒。

圖十八:牙根化支臺齒在活動義齒中的取

捨與角色。

圖二十:利用遠端支臺齒近心傾斜製作支

架。

未經同意二、局部活動義齒中顎間關係對支臺齒未經同意二、局部活動義齒中顎間關係對支臺齒

一般而言,單純以臨床及放射影像檢查,未經同意一般而言,單純以臨床及放射影像檢查,

另一方面,就使用分類法來輔助診斷而言,

未經同意另一方面,就使用分類法來輔助診斷而言,

常被使用的甘迺迪(Kenndy)局部缺牙分類法,未經同意常被使用的甘迺迪(Kenndy)局部缺牙分類法,

是就單一牙弓中缺牙區的分布狀態進行分類,未經同意是就單一牙弓中缺牙區的分布狀態進行分類,

近似二維的描述,實難確實去呈現出上下顎之未經同意近似二維的描述,實難確實去呈現出上下顎之

嚴禁轉載嚴禁轉載嚴禁轉載

Page 11: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56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Eichner 提出,分別以單側抑或雙側後牙接觸的

有無,以及擁有的上下顎後牙支撐對數,作為

缺牙區分類索引(index)的依據(圖二十一)36,較容易用來判斷單側、雙側或上下顎皆局部

缺牙之患者,進行義齒治療計劃是否容易成功

的可預期性!

非一般第一類的上下顎間關係,因無牙脊

吸收後之狀態與對咬齒列之位置間常有更大之

水平差距,這將對支臺齒對活動義齒的影響更

為顯著。例如若干第二類骨性顎間關係的患者,

倘若伴隨較強的咬合力型態者,殘存的支臺齒

常存在著不利於缺齒區活動義齒穩定性的排列

關係,甚至危及以義齒冠強化治療後之支臺齒

的保存,倘若使用矯正或顎骨手術的方式常能

獲得改善(圖二十二∼圖二十五)。相對的在

有些第三類骨性顎間關係的患者,雖然可引以

為參考的上下顎間牙齒接觸的關係有限,但只

要小心謹甚的操作,也能獲致令患者滿意的結

果(圖二十六、圖二十七)。但因上下顎間關

係錯位程度不同,齒列的變化更是多元,以上

的治療經驗僅能提供局部的參考。

圖二十二:第二類骨性深

咬顎間關係。

圖二十四:顎骨手術後之影像結果。圖二十三:顎骨手術配合

義齒 復計畫。

圖二十一:Eichner 缺牙索引。

然而即使有較有利之第一類的上下顎間

關係,倘若齒列中支臺齒分佈不均,上下顎缺

牙區之分佈也不對稱,使得自然齒列正好對應

著無牙脊,不僅活動義齒於正常咀嚼功能中很

難維持穩定,不對稱無牙脊的萎縮也更容易日

漸惡化,致使義齒之穩定性愈來愈不易滿足病

患之需要。因此這類的局部活動義齒的製作,

一方面除了使支臺齒上有足夠可協助義齒固持

度與穩定性之設計外,並應盡可能尋求無牙

脊覆蓋面積的擴大;另一方面,若能儘早於無

牙脊之適當位置上進行人工植牙的治療(圖

二十八、圖二十九),甚至不排除藉由齒槽骨

未經同意缺牙區分類索引(index)的依據(圖二十一)

未經同意缺牙區分類索引(index)的依據(圖二十一)

,較容易用來判斷單側、雙側或上下顎皆局部未經同意,較容易用來判斷單側、雙側或上下顎皆局部

缺牙之患者,進行義齒治療計劃是否容易成功未經同意缺牙之患者,進行義齒治療計劃是否容易成功未經同意

嚴禁轉載水平差距,這將對支臺齒對活動義齒的影響更

嚴禁轉載水平差距,這將對支臺齒對活動義齒的影響更

為顯著。例如若干第二類骨性顎間關係的患者,嚴禁轉載為顯著。例如若干第二類骨性顎間關係的患者,

倘若伴隨較強的咬合力型態者,殘存的支臺齒嚴禁轉載倘若伴隨較強的咬合力型態者,殘存的支臺齒

常存在著不利於缺齒區活動義齒穩定性的排列嚴禁轉載

常存在著不利於缺齒區活動義齒穩定性的排列

關係,倘若齒列中支臺齒分佈不均,上下顎缺

嚴禁轉載關係,倘若齒列中支臺齒分佈不均,上下顎缺

牙區之分佈也不對稱,使得自然齒列正好對應嚴禁轉載牙區之分佈也不對稱,使得自然齒列正好對應

著無牙脊,不僅活動義齒於正常咀嚼功能中很嚴禁轉載著無牙脊,不僅活動義齒於正常咀嚼功能中很

難維持穩定,不對稱無牙脊的萎縮也更容易日嚴禁轉載

難維持穩定,不對稱無牙脊的萎縮也更容易日

Page 12: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57

導引再生術(guiding bone regeneration)之執行重

新創造可供植牙之條件,這或許是提昇此類局

部活動義齒穩定度,並避免病患無牙脊狀況惡

化之積極作為。

三、人工植牙介入義齒 復治療計畫的影

響:

對於 復牙醫學的初學者而言,不僅對無

牙脊沒有支臺齒可供利用感到無所適從,也對

缺乏穩定牙齒咬合關係下如何進行活動義齒製

作感到迷惘。一方面,透過牙周病與根管治療

的進行,常可將關鍵性牙齒予以保留,成為義

齒穩定基石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前面也曾提

到,咀嚼系統中前後牙因位置與演化結構的不

同,分別擔任著不同的咬合任務,建構著前後

牙相互保護的咬合型態(mutual protect)。但老

實說,儘管再如何有效利用多重缺牙患者殘存

的支臺齒!透過精密的臨床控制,仍然無法確

實達成、或是維持缺牙區有如自然齒列般擁有

長期穩定的咬力支撐。不僅齒槽骨有著必然萎

縮的趨勢,對剩餘自然齒列的應力破壞,也可

能與日俱增。

所幸有成熟之人工植牙的發展,使得對後

牙區支撐的恢復變得更可預期,大大地提高了

前牙區牙齒在牙周病與根管治療後,支持度略

嫌不足的支臺齒也可以保存。儘管這些自然齒

不似人工牙根般,足以抵抗較大的直接咬力,

但因它們仍擁有一定程度的牙周韌帶組織,使

其具有維持在較嚴苛的齒槽骨環境中的能力,

這也間接提供了維持前牙區美觀的另一種可能

的方向(圖三十∼圖三十三)。人工植牙的發

展並非、也不能用來取代所有殘存的自然齒列,

但卻可以取代缺牙區支撐咬力的任務。因此,

人工植牙與自然齒間的關係,反倒可以像是跳

著探戈的雙人團隊,彼此依存,足以重建適當

而完整的口腔功能。

圖二十九:自然齒與戰略性人工植牙之配

合。

圖二十五:顎骨手術後之

復結果。

圖二十六:第三類骨性顎

間關係。

圖二十七:義齒 復重建

咬合。

圖二十八:不對稱之缺牙

狀況。

圖三十:牙周狀況

欠佳的上顎前牙。

圖三十一:使用人工植牙改善後牙區支撐。

圖三十二:接近自然形態

的全口義齒 復。

圖三十三:足夠之

後牙區植體支撐,

促進前牙區支臺齒

牙周健康。

未經同意齒穩定基石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前面也曾提

未經同意齒穩定基石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前面也曾提

到,咀嚼系統中前後牙因位置與演化結構的不未經同意到,咀嚼系統中前後牙因位置與演化結構的不

同,分別擔任著不同的咬合任務,建構著前後未經同意同,分別擔任著不同的咬合任務,建構著前後

牙相互保護的咬合型態(mutual protect)。但老未經同意牙相互保護的咬合型態(mutual protect)。但老

的方向(圖三十∼圖三十三)。人工植牙的發

未經同意的方向(圖三十∼圖三十三)。人工植牙的發

展並非、也不能用來取代所有殘存的自然齒列,未經同意展並非、也不能用來取代所有殘存的自然齒列,

但卻可以取代缺牙區支撐咬力的任務。因此,未經同意但卻可以取代缺牙區支撐咬力的任務。因此,

人工植牙與自然齒間的關係,反倒可以像是跳未經同意人工植牙與自然齒間的關係,反倒可以像是跳

嚴禁轉載嚴禁轉載嚴禁轉載嚴禁轉載嚴禁轉載

Page 13: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58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結 語牙醫師如何面對支臺齒逐漸減少,咬合力

也漸差的咀嚼環境,去處理病患較大範圍口腔

功能喪失的問題,一直是義齒補綴治療中之挑

戰。然而,長久以來造成活動義齒使用不良之

原因,多半是因為不完備之口腔診斷、在臨床

操作及製作過程中之疏失外,總體支臺齒妥善

率質與量的偏低,才是導至病患不適,甚至有

進一步破壞其口腔組織的主因。如何釐清若干

對活動義齒之迷思,避免錯誤之判斷,同時確

保病患最後治療之成果?應使牙醫師對如何選

擇殘存的支臺齒並有效地利用它們?重新加以

省思。

儘管人工植牙之材料與臨床技術現今已十

分成熟,當患者在較多支臺齒喪失時,雖可透

過人工植牙的治療來免除若干使用活動義齒可

能造成之困擾。然而人工植體與自然齒間的差

異,許多臨床運用的問題仍有待解決。若以臨

床義齒補綴治療的角度,每一個人工牙根的成

功,即代表又新增了一個附加支臺齒的產生,

克服了許多活動義齒使用造成的難題。這對整

體義齒補綴治療計畫的深遠影響,仍不足以完

全取代使用活動義齒來恢復患者口腔功能的全

部狀況。但如何妥善利用人工植牙的幫助,以

增加活動義齒整體治療功效依舊是值得期待

的。

藉由了解傳統活動義齒在全口重建中之

重要性,以及活動義齒執行口腔咀嚼功能時,

各式各樣參予作用的支臺齒將遭受何種影響;

有助於我們適當地引進人工植牙作為附加支臺

齒,不僅提供更健全的咬合能力,使牙科補綴

治療計畫的選擇性更為完備,同時也使口腔中

現有的健康組織獲得進一步確保。正如同最棒

的古畫修護者表示,最少的介入與著墨,將是

原作最佳的復原。因此,只要有效地探尋、並

正確地選擇可利用的支臺齒,必要時再配合適

當地使用人工牙根,相信不僅活動義齒不會因

為植體發展而勢微, 反而將益加顯現義齒補綴

之美。

參考文獻1. Sorensen J.A., Engelman M.J.:Ferrule design and fracture

resistance of endodonically treated teeth.J Prosthet Dent 1990; 63: 529.

2. Gegauff A .G. Ef fect of crown lengthening and ferrule placement on static load failure of cemented cast post-cores and crowns . J Prosthet Dent 2000; 84: 169.

3. Stephen F. Rosenstiel et al.: Restoration of the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ooth. Comtemporary fixed prosthodontics, fourth edition, Chapter 12.

4. Gargiulo, A.W.,Wentz, F.M.&Orban, B. (1961) Dimensions and relations of the dentogingival junction in humans.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 32: 261–267

5. Bernard E. Keough, DMD, Howard B. Kay, DDS: Postsurgical prosthetic management. Per iodontal and prosthetic management for advanced case, Chapter 8.

6. Tarnow DP, Magner AW, Fletcher P.:� e e� ect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contact point to the crest of bone 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interproximal dental papilla.J Periodontol. 1992 Dec;63(12):995-6.

7. Misch CE : Partial amd complete edentulous ma x i l la implant treatment plans in Misch CE editor:Dental implant

prosthetics, St Louis, 2005, Mosby.

8. Warren A.B. DDS, and Caputo A.A. PhD. Load transfer to alveolar bone as influenced by abutment designs for tooth-supported dentures. J Prosthet Dent 1975;33:137-48.

9. Winkler Sheldon etc.. Essentials of complete denture prosthodontics second edition.

10. Mcdermott I.G. DDS, and Grasso J.E. DDS, MS. Remvable partial overdenture -clinical consideration. Dent Clin N Am 1990;34:611-29.

11. Gomes B.C. BDS, LDSc, MDS, PhD, and Renner R .P. DDS. Periodont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removable partial overdenture. Dent Clin N Am 1990;34:653-68.

12. Safavi K.E. DMD, Med and Grasso J. E., DDs, MS. Endodontic considerations in restoration of partial overdenture abutments. Dent Clin N Am1990;34:645-52.

13. Burns D.R. DMD. Unger J.W. DDS, Elswick R.K., Jr., PhD, and Beck D.A. DDS. Prospectiv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mandibular implant overdentures: Part I –retention, stability and tissue response. J Prosthet Dent 1995;73:354-63.

14. Burns D.R. DMD. Unger J.W. DDS, Elswick R.K., Jr., PhD, and

未經同意儘管人工植牙之材料與臨床技術現今已十未經同意儘管人工植牙之材料與臨床技術現今已十

分成熟,當患者在較多支臺齒喪失時,雖可透未經同意分成熟,當患者在較多支臺齒喪失時,雖可透

過人工植牙的治療來免除若干使用活動義齒可未經同意過人工植牙的治療來免除若干使用活動義齒可

治療計畫的選擇性更為完備,同時也使口腔中

未經同意治療計畫的選擇性更為完備,同時也使口腔中

現有的健康組織獲得進一步確保。正如同最棒未經同意現有的健康組織獲得進一步確保。正如同最棒

的古畫修護者表示,最少的介入與著墨,將是未經同意的古畫修護者表示,最少的介入與著墨,將是

原作最佳的復原。因此,只要有效地探尋、並未經同意原作最佳的復原。因此,只要有效地探尋、並

嚴禁轉載床義齒補綴治療的角度,每一個人工牙根的成

嚴禁轉載床義齒補綴治療的角度,每一個人工牙根的成

功,即代表又新增了一個附加支臺齒的產生,嚴禁轉載功,即代表又新增了一個附加支臺齒的產生,

為植體發展而勢微, 反而將益加顯現義齒補綴

嚴禁轉載為植體發展而勢微, 反而將益加顯現義齒補綴

之美。嚴禁轉載之美。

Page 14: The Core of Establishing · 齒間接觸點的距離若可維持5 毫米以內,將有 約百分之九十八的患者可以避免前牙臨接區齒 間乳突產生近似黑三角的齒間縫隙6(圖三∼圖

專題討論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 會訊 59

Beck D.A. DDS. Prospectiv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mandibular implant overdentures: Part II partient satisfaction and preference. J Prosthet Dent 1995;73:364-9.

15. Seals R.R., Jr., DDS, MEd., and Schwartz S. Ivy, DDS, M.Ed.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 xed and removable prosthodontics. J Prosthet Dent 1985; 53: 763-66.

16. McCracken's Removable partial prosthodontics eighth eidition

17. Dumbringue H.B. DDM, and Esquivel J.F. DDM, MS. Selective-pressure single impression procedure for tooth-mucosa- supporte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J Prosthet Dent 1998;80:259-61.

18. Feit D.B. DMD. The altered cast impression technique revisited. JADA 1999; 130:1476-81.

19. Leupold R.J., Flinton R.J., Pfeifer D.L. Comparison of vertical movement occurring during loading of distal-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bases made by three impression techniques. J Prosthet Dent 1992;068:290-3.

20. Cecconi BT, Kaiser G, and Rahe A. (1979) Stressbreakers and the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J Prosthet Dent 34;145-51.

21. Tebrock O.C., DDS, Rohen R.M., DDS, Fenster R.K ., DDS, and Pelleu G.B., Jr., PhD. � e e� ect of various clasping systems on the mobility of abutment teeth for distal-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J Prosthet Dent1979; 41: 511-16.

22. White J.T. DDS, Ms. Visualization of stress and strain relatied to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abutments. J Prosthet Dent 1978;40:143-51.

23. Chou M.T. DMD, MScD, DscD, Erick J.D. ,PhD, Moore D.J. DDS, and Tira D.E. PhD.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 of abutment tooth movement in distal-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with intracoronal attachments and clasps. J Prosthet Dent 1991; 66: 343-49.

24. Ko S.H. DDS, MS, Mcdowell G.C., DDS., MS, and Kotowicz W.E. DDS, MS. Photoelastic stress analysis of mandbular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with mesial and distal occlusal rests. J Prosthet Dent 1986;56:454-60.

25. Ben-Ur Z., DMD, Aviv I., DMD, and Cardash S. H. BDS,

LDS. A modified direct retainer design for distal-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J Prosthet Dent 1988; 60: 342-44.

26. Aviv I., D.M.D., Ben-Ur Z. D.M.D., and Cardash S.H. B.D.S., L.D.S. An analysis of rotational movement of asymmetrical distal- 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J Prosthet Dent 1989; 61: 211- 13.

27. Ben-Ur Z. DMD, Gorf i l C. DMD, Shifman A . DMD. Designing clasps for the asymmetric distal 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Int J Prosthodont 1996;9:374-78.

28. Schneider R.L., DDS, M.S. Significance of abutment tooth angle of gingival convergence 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etention. 1987;58;194-96.

29. Frechette A.R. Captain(DC) USN. The influence of partial denture design on distribution of force to abutment teeth. J Prosthet Dent 2001;85:527-39.

30. Monteith B.D. MChD. Managemnet of loading forces on mandiblular distal-extension prostheses. Part I: Evaluation of concepts for design. J Prosthet Dent 1984; 52:673-81.

31. Sato Y., DDS, PhD. Clinical methods for adjusting retention force of cast clasps. J Prosthet Dent 1999; 82: 557-61.

32. Sato Y., DDS, PhD, and Hosokawa R., DDS, PhD. Proximal plate in conventional circumferential cast clasp retention. J Prosthet Dent 2000; 83:319-22.

33. Baharav H., Ben-Ur Z., Laufer B-Z., and Cardash S. 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with a lateral rotational path of insertion.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1995; 26 531-33.

34. Halberstam S.C. DDS, Renner R .P. DDS. The rotational pat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he overlooked alternative. Compend Contin Educ Dent, 1993; 14:544-552.

35. Reeves G., Gatewood S.R . Dual-pat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reatment for class IV edentulous patients with def icient canine cing ula.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1990;21:349-51.

36. Bengt Öwall, Arnd F Käyser, Gunnar E Carlsson: Teeth, Teeth loss and Prosthetic Appliances. Prosthodontics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Chapter3.

會訊更正啟事贋復會訊第十九卷第一期目錄及臨床病例報告二中,將本會專科醫師黃曼琦醫師姓名誤植,謹此更正公告周知,並再次致上歉意!

未經同意20. Cecconi BT, Kaiser G, and Rahe A. (1979) Stressbreakers and

未經同意20. Cecconi BT, Kaiser G, and Rahe A. (1979) Stressbreakers and

the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J Prosthet Dent 34;145-51.未經同意the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J Prosthet Dent 34;145-51.

21. Tebrock O.C., DDS, Rohen R.M., DDS, Fenster R.K ., DDS, 未經同意21. Tebrock O.C., DDS, Rohen R.M., DDS, Fenster R.K ., DDS, and Pelleu G.B., Jr., PhD. � e e� ect of various clasping systems 未經同意and Pelleu G.B., Jr., PhD. � e e� ect of various clasping systems on the mobility of abutment teeth for distal-extension 未經同意

on the mobility of abutment teeth for distal-extension

31. Sato Y., DDS, PhD. Clinical methods for adjusting retention

未經同意31. Sato Y., DDS, PhD. Clinical methods for adjusting retention

force of cast clasps. J Prosthet Dent 1999; 82: 557-61.未經同意force of cast clasps. J Prosthet Dent 1999; 82: 557-61.

32. Sato Y., DDS, PhD, and Hosokawa R., DDS, PhD. Proximal 未經同意32. Sato Y., DDS, PhD, and Hosokawa R., DDS, PhD. Proximal plate in conventional circumferential cast clasp retention. J 未經同意plate in conventional circumferential cast clasp retention. J Prosthet Dent 2000; 83:319-22.

未經同意Prosthet Dent 2000; 83:319-22.

嚴禁轉載to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abutments. J Prosthet Dent

嚴禁轉載to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abutments. J Prosthet Dent

23. Chou M.T. DMD, MScD, DscD, Erick J.D. ,PhD, Moore D.J. 嚴禁轉載23. Chou M.T. DMD, MScD, DscD, Erick J.D. ,PhD, Moore D.J. DDS, and Tira D.E. PhD.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 嚴禁轉載DDS, and Tira D.E. PhD.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 of abutment tooth movement in distal-extension removable 嚴禁轉載of abutment tooth movement in distal-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with intracoronal attachments and clasps. J 嚴禁轉載partial dentures with intracoronal attachments and clasps. J

34. Halberstam S.C. DDS, Renner R .P. DDS. The rotational

嚴禁轉載34. Halberstam S.C. DDS, Renner R .P. DDS. The rotational

pat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he overlooked alternative. 嚴禁轉載pat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he overlooked alternative. Compend Contin Educ Dent, 1993; 14:544-552.嚴禁轉載Compend Contin Educ Dent, 1993; 14:544-552.

35. Reeves G., Gatewood S.R . Dual-path removable partial 嚴禁轉載35. Reeves G., Gatewood S.R . Dual-pat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reatment for class IV edentulous patients with

嚴禁轉載denture treatment for class IV edentulous patients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