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qqbao.laoren.com/page/501/2018-04-23/14/15191524452041500.pdf · 2018.04.23...

1
14 2018.04.23 星期一编辑:谭钧铭(电话: 17775808544 )版式:文梓 作品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QQ群号: 331398970 ■诗风雅韵 西江千户苗寨 □吉林吉林 卢继清 62 西江苗寨作西游,近赏歌中吊脚楼。 长桌佳肴知味美,芦笙恋曲品情稠。 山间两望烟霞醉,云底千家灯火柔。 风雨桥边风水转,且同耆老话春秋。 品茶 □贵州遵义 张远才 53 偏居茅宇际,溪涧茂林遮。 远系长绳日,闲栽野木瓜。 诗函飞鸟影,台石遍藤芽。 饮得清凉味,桃源第一家。 ■人间词话 雨打窗棂惜落红,鹧鸪啼彻远山 中。赏春须趁晴方好,景过时迁皆若空。 峰叠,树葱茏。荒村野墅焕新 容。山肴敬客欢筵好,诗酒开怀白发翁。 鹧鸪天 · 惜春 □浙江丽水 傅祖民 69 ■散文小栈 欢送宴会,简单而又节俭,这是他 的一贯作风。他匆匆喝了两杯酒,就 退了场。今天是周末,他还有事要办。 夜色中,他像往常一样,骑上自行 车去看望老人。她是个七十多岁、双 目失明的孤寡老人,这是他来这里以 普通共产党员身份接触的第一个帮扶 对象。因为老人与他已经去世的母亲 同年同月生,他便将老人认作了干娘。 老人的家在城郊,他来时,老人正 站在门前等他。进了屋,两人闲聊。 老人问: “听说华树调走了?”华树是本 县的一把手,每次见面,华树都是两人 必谈的话题。老人会把听到的有关华 树的议论,大到对这里的发展和建设 措施满意不满意,小到哪条街哪条巷 路灯不亮等都告诉他。很快,这些问 题都会得到解决。他回答:“是啊,听 说高升了,到市里当副市长去啦!”老 人叹了口气,说:“华树,是个好官啊, 这样的人就应该升官,官当大了,会有 更多的百姓受益!”他笑了笑,没吭声。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 “干娘,我也 要调走了。”怕老人伤心,他又要说点 什么。没想到老人却平静地说: “我知 道。”老人在枕头下摸出一双千层底布 鞋,递给他,说:“知道你要调走,就赶 做了双布鞋,布鞋养脚。二牛,今天你 就穿着这布鞋走吧,早上下过雨,小心 点走,别湿了脚啊。”他换过鞋后说: “放心吧,我择干路走,不会湿的!” 这时,老人忽然说了一句:“我知 道你是谁!”他猛地愣住了。老人说: “你呀,就是华树!” 我知道你是谁 □河南商城 季明 50 “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句,出自宋 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园》。一句“花事 了”,给人一种无尽的萧索、寂寥之感, 直让人叹息不已。 而事实上, “开到荼蘼花事了”,也 并非是说“花事尽失”,而是特指春花 已了。因为在春天里,荼蘼花开得最 晚。苏轼有诗句曰:“荼靡不争春,寂 寞开最晚。”所表达的,也是这个意 思。所以,荼蘼花开,就成了一年春光 里,最后一道风景。 荼蘼花是白色的,香气氤氲不 散,而且开得特别繁密。花一繁密,就 热闹,就有故事。南宋文人有一种重 要的“雅集”,就与荼蘼花相关,他们称 之为“飞英会”。荼蘼花开时,文人们 就在荼蘼花架下雅集,饮酒赋诗。规 则是:落下来的荼蘼花,落到谁的酒杯 里,谁就饮下杯中酒。有时,微风吹 拂,花落纷纷,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有 花瓣落下;于是,众人举杯,开怀畅饮。 我的祖母在世时,常常折一团荼 蘼花,放置在瓷盘中,以之“清供”,那 满室弥香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得。 开到荼靡花事了 □山东昌乐 路来森 56 ■掌上小说 篆刻 · 能除一切苦 福建莆田 顾中奇 67 85 · 60 · 78 · 80 书法 · 天顺人和 河北张家口 温仲德 82 篆刻 · 笔中风骨 湖南汨罗 任行宽 68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Feb-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4 2018.04.23 星期一 编辑:谭钧铭(电话:17775808544)版式:文梓

作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QQ群号:331398970

本期栏题题写

张书林

(辽宁朝阳

岁)

■诗风雅韵

西江千户苗寨□吉林吉林 卢继清 62岁

西江苗寨作西游,近赏歌中吊脚楼。长桌佳肴知味美,芦笙恋曲品情稠。山间两望烟霞醉,云底千家灯火柔。风雨桥边风水转,且同耆老话春秋。

品 茶□贵州遵义 张远才 53岁

偏居茅宇际,溪涧茂林遮。远系长绳日,闲栽野木瓜。诗函飞鸟影,台石遍藤芽。饮得清凉味,桃源第一家。

■人间词话

雨打窗棂惜落红,鹧鸪啼彻远山中。赏春须趁晴方好,景过时迁皆若空。

峰叠巘,树葱茏。荒村野墅焕新容。山肴敬客欢筵好,诗酒开怀白发翁。

鹧鸪天·惜春□浙江丽水 傅祖民 69岁

■散文小栈

欢送宴会,简单而又节俭,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匆匆喝了两杯酒,就退了场。今天是周末,他还有事要办。

夜色中,他像往常一样,骑上自行车去看望老人。她是个七十多岁、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这是他来这里以普通共产党员身份接触的第一个帮扶对象。因为老人与他已经去世的母亲同年同月生,他便将老人认作了干娘。

老人的家在城郊,他来时,老人正站在门前等他。进了屋,两人闲聊。老人问:“听说华树调走了?”华树是本县的一把手,每次见面,华树都是两人必谈的话题。老人会把听到的有关华树的议论,大到对这里的发展和建设措施满意不满意,小到哪条街哪条巷路灯不亮等都告诉他。很快,这些问

题都会得到解决。他回答:“是啊,听说高升了,到市里当副市长去啦!”老人叹了口气,说:“华树,是个好官啊,这样的人就应该升官,官当大了,会有更多的百姓受益!”他笑了笑,没吭声。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干娘,我也要调走了。”怕老人伤心,他又要说点什么。没想到老人却平静地说:“我知道。”老人在枕头下摸出一双千层底布鞋,递给他,说:“知道你要调走,就赶做了双布鞋,布鞋养脚。二牛,今天你就穿着这布鞋走吧,早上下过雨,小心点走,别湿了脚啊。”他换过鞋后说:

“放心吧,我择干路走,不会湿的!”这时,老人忽然说了一句:“我知

道你是谁!”他猛地愣住了。老人说:“你呀,就是华树!”

我知道你是谁□河南商城 季明 50岁

“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句,出自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园》。一句“花事了”,给人一种无尽的萧索、寂寥之感,直让人叹息不已。

而事实上,“开到荼蘼花事了”,也并非是说“花事尽失”,而是特指春花已了。因为在春天里,荼蘼花开得最晚。苏轼有诗句曰:“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所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荼蘼花开,就成了一年春光里,最后一道风景。

荼蘼花是白色的,香气氤氲不

散,而且开得特别繁密。花一繁密,就热闹,就有故事。南宋文人有一种重要的“雅集”,就与荼蘼花相关,他们称之为“飞英会”。荼蘼花开时,文人们就在荼蘼花架下雅集,饮酒赋诗。规则是:落下来的荼蘼花,落到谁的酒杯里,谁就饮下杯中酒。有时,微风吹拂,花落纷纷,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有花瓣落下;于是,众人举杯,开怀畅饮。

我的祖母在世时,常常折一团荼蘼花,放置在瓷盘中,以之“清供”,那满室弥香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得。

开到荼靡花事了□山东昌乐 路来森 56岁

■掌上小说

篆刻·能除一切苦福建莆田顾中奇 67岁

85

书法·唐白居易诗《大林寺桃花》

四川南充

杜秉耘

60

书法·长乐无极

北京

路宝让

岁78

书法·唐杜甫诗《望岳》安徽芜湖

宋寅生

岁80

书法·天顺人和 河北张家口 温仲德 82岁

篆刻·笔中风骨湖南汨罗任行宽 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