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90
5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Upload: iona-norman

Post on 30-Dec-2015

10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庄榕霞.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科学理论. 媒体与 传播理论. 信息科学技术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传播理论与教育技术. 一、什么是传播. 人. 人. 机器. 动物. 动物. 机器.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 动物传播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动作 声音. 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 45 个图形符号(约公元 3500 年). 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庄榕霞

Page 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系统科学理论

媒体与传播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信息科学技术理论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Page 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与教育技术

Page 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一、什么是传播

Page 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动物

动物 机器机器

Page 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动物传播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动作 声音

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

Page 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 45 个图形符号(约公元 3500 年)

Page 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

Page 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丽江古城的“德克士炸鸡”招牌

Page 1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人类独有的传播形式: 语言、文字,音乐、摄影、美术、戏剧、电影、

电视、舞蹈——人的全部行为

动物

动物 机器机器

Page 1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怎样看待传播活动?

传播是人类的日常行为;传播是易于习得的交流工具;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年龄。

—— 传播的本质、特征、功能和规律? 传播与个体、群体、社会的关系?

Page 1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3. 对传播的不同描述

拉丁文: Communicare

使共同、共用、共享 英 文: Communication

通讯、传达、联系、传播、沟通、传染等中 文:传播、传通、传意

Page 1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4. 传播的定义

一般认为传播是指至少有两方通过信息交

流而达到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Page 1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特点: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以传播者发出刺激为开头,以受传者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

基本条件: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与通道。

目的:分享信息,互相影响,相互学习,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

Page 1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非人类传播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动物的传播机器的传播

自然的传播

非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 自我传播自我传播

5. 传播的类型

Page 1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6. 人类传播的关系

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

Page 1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7. 传播的功能

传播信息 协调行动 提供娱乐 进行教育

Page 1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8. 人类传播的发展

Page 1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人类传播的发展轨迹

Page 2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传播媒介的进化传播媒介的进化

Page 2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传播媒介发展史概略图传播媒介发展史概略图

Page 2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9. 传播学定义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科学。

Page 2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0. 传播学的发展

20世纪 20年代:美国 40年代:日本 50年代:英、法、德等国 60年代:印度、马来西亚、韩国、

泰国、巴西、秘鲁、墨西哥

50、 60年代:台湾、香港地区 70年代:大陆

Page 2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1.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早期:态度改变、传播技巧、大众传播的一般效果

现阶段: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思想、实践、技术)、人类传播的形态(不同类型传播活动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理)、人类传播的本质

Page 2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2. 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传播者、信息、媒体、受播者、 编码、译码、反馈、噪声、效果

Page 2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 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图

传播者

说什么

讯 息

通过什么渠道

媒 体

对 谁

受 者

产生什么效果

效 果

13. 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媒体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Page 2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贝罗模式

Page 2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二、教育传播

Page 2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传播过程:

教育过程:

学教师教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

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学生

传播者传

信息信息

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受传者受

1. 教育与传播

Page 3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

教育传播教育传播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

教育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人类传播之中。

Page 3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教育传播学定义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效果的科学。

Page 3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图

目标

内容

教育者

讯息

通道和媒体

受教育者

Page 3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

Page 3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3. 教育传播的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 传者的导控性 受传者的特定性 内容的系统性 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 效果的确定性

Page 3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4. 教育传播方式

根据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结构可划分为: 自学传播 个别传播 课堂传播 远程传播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Page 3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Page 3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7W”模式

Who 谁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即学生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Page 3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教学信息的传播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Page 3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Page 4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4 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以下三种教学信息流实现的:①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受;②学习者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受;③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加以评价后再传给学习者。

Page 4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5 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

Page 4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6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

Page 4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网上表情符号

:-) :-D :-0:-() :-o8-) ;-)

Page 4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初一学生的作文:

那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 200。我的 GG带着他的“恐龙” GF也在 200玩, GG的 GF一个劲地对我PMP ,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我和一个同学到网吧“打铁”去了…… 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

Page 4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2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4 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5 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 6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Page 4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

Page 4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1. 起源

研究同一种现象:各种媒体纷纷进入教学过程

20 世纪: 20年代 视觉教育运动 30年代 视听教育运动 40年代 传播学兴起 50年代 运用传播理论研究教学过程 60年代 “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提出,建议将“视听教

育”改为“视听传播”。 70年代 “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正式改名为“教育传播与

技术协会”(即AECT)

Page 4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定义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种种具体目标,对教与

学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论。它以对人类的学习和交流的研究为基础,并将人和人以外的资源综合利用,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

Page 4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传播活动。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的,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Page 5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3. 相同点

同一个实践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

同一个研究目的:应用教学技术改善教学,以求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理论基础中有相同的部分 :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论等

Page 5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4. 不同的侧重点

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着重于教育信息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偏重于对教育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运用信息传播理论探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则转向于教育传播中的应用理论和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强调实用的教学技术,强调目标,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设计、实施与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人”以及“人”以外的一切资源的综合利用。

Page 5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与教育

一、什么是传播二、教育传播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

Page 5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推荐书籍:

传播学原理传播学导论传播学通论传播学教程传播学总论传播学引论当代传播学

Page 5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学与课程论

Page 5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 学

教学教学是是教师教师和和学生学生之间一种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特殊的交往过程,是,是

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与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教学教学是是教师教师和和学生学生之间一种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特殊的交往过程,是,是

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与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Page 5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一、教学过程

教学的特征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 教与学互相依赖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Page 5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 教学过程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原则 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环境 教学评价与管理……

Page 5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学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教学规律、目的处理教学活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某些规律?

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或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显性和隐性功能? 如何实施全面的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使教学

工作发挥更大的效能?

Page 5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二、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教学结构强烈地依附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即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结构。

Page 6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师教师学生学生

教材教材

传统教学结构

传统教学结构

Page 6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师教师

学生学生

教材教材

新媒体新媒体

新型教学结构

新型教学结构

Page 6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师教师

学生学生

教材教材

新媒体新媒体

以“教”为中心以“教”为中心

Page 6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

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

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 CAI就是起这种作用;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Page 6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师教师

学生学生

教材教材

新媒体新媒体

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

Page 6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学生的主

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媒体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 教材不再是惟一的学习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学习内容。

不足之处: 过于强调学生的“学”,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Page 6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师教师

学生学生教材教材

新媒体新媒体

““ 主导—主体”主导—主体”

Page 6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上述两种教学结构彼此取长补短,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

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就形成“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也可称之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它强调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里的学习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

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Page 6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典型教学理论

发展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

理论 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典型教学理论

发展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

理论 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内容的确定 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活动程序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评价

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内容的确定 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活动程序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评价

指导指导

Page 6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三、课程理论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是教育内容的主要承载者,它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结起来,使得教育活动得以发生。

课程观的变化课程观的变化1.1.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2.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3. 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四因素的整合;

4.4.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5. 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课程观的变化课程观的变化1.1.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2.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3. 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四因素的整合;

4.4.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5. 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Page 7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课程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课程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课程的实质是什么? 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 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是怎样

的? ……

课程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课程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课程的实质是什么? 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 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是怎样

的? ……

课程设计

课程的具体目标怎样建立

课程的结构如何确定 课程的内容怎样规划 课程的实施如何展开 课程的结果如何评价 ……

课程设计

课程的具体目标怎样建立

课程的结构如何确定 课程的内容怎样规划 课程的实施如何展开 课程的结果如何评价 ……通常由一些操作性很通常由一些操作性很

强的要求、步骤、原强的要求、步骤、原则、方法等构成则、方法等构成

通常由一些操作性很通常由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要求、步骤、原强的要求、步骤、原则、方法等构成则、方法等构成

课程研究的两个层面课程研究的两个层面课程研究的两个层面课程研究的两个层面

Page 7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与教学

美国 21世纪劳动委员会认为“ 21世纪的能力素质”既包括很强的基本学习技能,也包括思维、推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

1. 基本学习技能

2. 信息素养

3. 创新思维

4. 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5. 实践能力

1. 基本学习技能

2. 信息素养

3. 创新思维

4. 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5. 实践能力

E-learning?E-learning?

B-B-Learning?Learning?

E-learning?E-learning?

B-B-Learning?Learning?

Page 7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 课程的目标即“整合”的目标 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采用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充分考虑教学的社会性和学生的情感需求

Page 7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

一.一. 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二.二. 传播与教育传播与教育

三.三. 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

一.一. 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二.二. 传播与教育传播与教育

三.三. 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

Page 7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一、系统科学理论概述

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育问题、开发和使用各类学习资源的领域,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重心经历了从教育媒体向教育传播,再向教育系统转移的演变过程。

Page 7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系统科学--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

1 系统观(系统哲学)2 一般系统论3 系统方法论

Page 7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963 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了系统论的代表作《一

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 (General System Theory) ,成为当代系统论的代表人物。

一般认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组合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构成至少有三个条件:1. 构成系统的元素至少有两个以上,也可能很多。往往把主要

元素称之为要素。2. 系统不是孤立元素的复合或叠加,而是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即彼此具有联系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它们形成的整体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3. 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又作用于一定的环境。它从环境中获得一定的输入,而又给环境一定的输出。系统是一定环境中的系统,没有环境也就没有系统本身。

1 系统观

Page 7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

2 一般系统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整体原理

•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Page 7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一般系统论

• 环境模型,它考察处于环境中的和与其相关的系统,并组织与这种考察有关的概念与原则;

• 结构模型,它考察什么是系统,是什么样的系统,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哪些是结构性要素,哪些是功能性要素,它是如何组成的;

• 运行模型,它考察系统自始至终的行为,以及告诉我们系统是如何运行的。

一般系统论是一套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则,如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有机相关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这些概念和原则可以组成三个互补性的模型:

Page 7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一般系统论•整体原理①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理论的核心。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受一定规律的制约,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②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但不能孤立地考察一个要素,应把要素置于系统之中去考察。系统也不是孤立的,它与环境紧密相关,应把系统置于环境中去考察。

③任何系统虽是由若干部分 (要素 )所构成,但在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应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再加上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产生的功能。

Page 8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一般系统论•反馈原理①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更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不可能实现控制。

②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是可控过程。

Page 81: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一般系统论•有序原理①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它不是简单地反映时间的先后,位置排列的先后,而是系统的组织程度的提高,信息量的增加,熵的减少。

②系统要发展,要从无序到有序,第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有涨落的作用即远离平衡态。

Page 82: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2 一般系统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有整体原理

•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Page 83: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3 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是提供一组进行合理开发,设计时所运用

的思想、原理、方法、步骤、组织和技巧,以便使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系统理论发挥指导作用。

它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Page 84: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3 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 (1) 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

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 (2) 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

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 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

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4) 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5) 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6) 应用和推广。

Page 85: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4 教育系统方法 考夫曼是最早将系统方法运用于教育的其中一位。 教育问题的系统分析主要由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组成。在明确了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之后,就要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和解决方案。

系统方法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Page 86: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二、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的关系

教育传播现象及其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它进行研究不能采用孤立的方法,而要运用系统论思想。这样才能找出它的客观规律并用以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表现为: 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 它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 它是一个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

Page 87: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系统能够不断地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

息交换。 这是系统的形成与进化、有序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生命系

统或化学系统概莫如此。 教育传播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同时要求其子系

统(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和系统要素(教育者和学习者)成为开放系统;甚至于通过教育传播促进学习者思考,使其大脑这一巨系统及各子系统也成为开放系统。

Page 88: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它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 教育传播系统,无时无刻地不与外界环境进行人(教师、学生、管理

者、工作人员等)、物(经费、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信息(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学术交流、科技动态等)的流通。只要系统存在与发展,这便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 。

教育传播系统在人、物、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仍会继续保持着其系统的性质和特性。这就是教育传播动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若没有这种稳定性,系统便会出现解体消亡或形成新的系统。

系统的结构是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是系统内部保持它的质的规定性的主要根据。正因为教育传播系统有其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结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各种元素的排列方式,才使得教育传播系统具有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只要系统的这种诸元素的固定的关系和联系的形式未遭破坏,它的性质和功能,就能保持相应的稳定。

Page 89: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它是一个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 教育传播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控制的作用下,需要和能够改变自己的状态、行为和运动以实现其特定的教育目的。如果一个系统不能根据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在控制作用下按正确的指令随时进行调节以完成预期的任务,那么这个系统便是一个“失控”系统,或是不可控的“刚性”系统。而教育传播系统却是被控部分可变、可调的系统。

教育媒体是教育传播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要素,是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物,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或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是传播的工具或手段,而且是一个很好的“传播者”或“教育者”。在现代教育中,尤其是在远距离教育中,教育媒体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成为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同时它也是教育技术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技术与教育传播系统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有效地促进学习,优化学习过程。

Page 90: 第 5 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下 )

作业1.1. 用思维导图画出本章的“用思维导图画出本章的“知识框架图”。知识框架图”。

2. 2. 试叙述学习理论、教学理试叙述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系统科学与论、课程理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学理传播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意义。论基础的意义。

(( 本次作业为小组作业,要求本次作业为小组作业,要求作业作业 22 中各成员分工承担某中各成员分工承担某一理论的相关分析一理论的相关分析 ))